2007年6月30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070630

蘇建和3人 改判死刑

纏訟十六年的蘇建和案大逆轉,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昨天將再審獲判無罪的三人改判死刑。法官並未當庭收押蘇等三人。


判決指出,蘇案三人共同將吳銘漢夫婦亂刀殺害,手段兇殘,心態惡毒,令人髮指,「本院斟酌再三、再三斟酌,求其生而不可得」,才依強盜殺人罪判處死刑。聲援團體誓言「上訴到底」,綠委建請總統特赦,檢方則說「這是公平的判決、遲來的正義」。

蘇 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三人(均卅五歲)昨天在聲援團體陪同下,穿著有「無罪」字樣的背心,手持玫瑰花,從長老教會步行到高院聆判。法官宣判後,三人表情木 然,法庭內一片寂靜。律師團在法官退庭後,將律師袍反穿走出法院指「司法黑暗」,律師蘇友辰更痛批「司法改革個屁」。民進黨立委則建議陳水扁總統對蘇案特 赦。

本案更一審審理期間,國際鑑識專家李昌鈺曾出庭作證,指「不排除一人一刀所為」。但合議庭認為是臆斷,不予採信。

高院昨改判蘇案三人死刑,主要理由是三人與已被槍決的同案共犯王文孝在未受刑求下曾自白犯罪,自白中有許多外人無從得知的私密內容,且與相關事證吻合;而法醫研究所也認定本案是兩人以上、分持三種凶器犯案,因此認定蘇建和等三人是兇手。

蘇 建和等三人被控在八十年三月深夜侵入台北縣汐止市吳銘漢夫婦住處行竊,驚醒夫婦倆後,為殺人滅口,由竊盜變成強盜殺人,八十四年二月經最高法院判處死刑定 讞。後因前法務部長馬英九認判決有瑕疵,由檢察總長三度提起非常上訴,都被駁回,直至九十二年一月才再審改判無罪,並釋放已經羈押了十一年半的蘇等三人。

判死關鍵 當初自白具私密性 吻合事證


高院昨天認定蘇建和等三人是入屋竊盜時驚醒屋主吳銘漢夫婦,導致殺人滅口。判決有罪,主要是認為蘇等三人當初自白犯罪的內容與其他事證吻合,不在場證明又有破綻。

高 院認定,已被槍決的軍人共犯王文孝因積欠賭債,蘇建和、劉秉郎也都需要用錢,才共謀到吳家竊取財物,三人與莊林勳在吳家客廳找不到錢,潛入吳銘漢夫婦臥室 繼續搜尋,驚醒吳銘漢夫婦,四人制伏吳銘漢夫婦後,搜得六千四百餘元現金及四枚金戒指;因擔心吳銘漢夫婦報警追究而起意殺人滅口,分別持菜刀、開山刀、水 果刀猛砍夫婦兩人,夫婦倆因失血過多死亡。

判決中提到蘇建和的律師曾向一審法院請求,提訊在軍監的王文孝北上與三人對質,但法官未採納。合議庭指出,同案被告可互為證人詰問,雖是目前刑事訴訟法規定,但法官仍有裁量權;當初法官雖未踐行此程序,但王文孝被槍決前向一審法官證稱蘇建和等三人是共犯的證言仍然可採。

法官也採信法務部法醫研究所鑑定、並經中央警察大學認可的結論,認為本案至少有三種凶器、兩人以上兇手;此與當初三人自白指分持菜刀、開山刀、水果刀行兇供詞吻合。

三人指控自白認罪是遭警方刑求的部分,合議庭認為證據不足,應是三人為求卸責所提出指控,而王文孝至伏法前,從未主張有刑求的事。

而被認定當時在外把風、只參與竊盜的王文忠(王文孝的胞弟),與劉秉郎的警訊筆錄都提到,指劉在案發前發生車禍、挪用補習費而被補習班退學,因需錢才起意偷竊。判決指出,劉發生的這些事都是個人私密,若非劉秉郎主動告知,王文忠如何得悉?因此當初入屋為偷錢的自白可採。

王文孝與蘇建和被認定持菜刀砍殺吳銘漢夫婦,後來由蘇將菜刀放回廚房刀架上,此次更審出爐的菜刀,上面有王文孝指紋與死者吳銘漢毛髮,相關被告自白對廚房內擺設的形容、持菜刀行兇過程的描述,均與實際情形符合而可信。

至於不在場證明,蘇建和與劉秉郎聲稱案發當晚到基隆鐵路街旁嫖妓,莊林勳、王文忠、王文孝則在電動玩具店等他們,劉還提出有妓女為證。判決指出,嫖妓一事多屬難以大方言談之事,被告等卻夸夸其言,意在脫免、掩飾罪行。

後來出庭為三人不在場作證,包括曾到劉秉郎家打麻將等證詞,合議庭認為,相關證人作證時,離案發時間已一、兩年,如何特別記得案發當日之事,且仍能清楚詳述細節?顯然違背一般經驗,值得懷疑。

蒐證不夠周全 司法磨難16年

蘇案三人十六年來徘徊在鬼門關前,有罪與無罪的支持者各執一詞;這場生與死的戰鬥,不只對蘇案三人是天大折磨,更是司法最大的災難;最慘的是,這場磨難,不知何時才能落幕。

蘇案從一審、高院兩度更審、最高法院判決定讞,都是處死刑。檢察總長三度提起非常上訴遭駁回,後來卻找了一個女用小錢包作為再審理由,讓已被關在牢裡十幾年的三死囚喚來一線生機;其後再審的無罪判決,更贏得人權及聲援團體掌聲。

依 法治國家的刑事採證標準看,蘇案最大敗筆在於案發現場的蒐證不夠仔細,全案除被告自白及王文孝的指紋外,沒有取得蘇建和三人任何指紋、毛髮、皮屑、血腳印 等在場證明,連判決有罪認定的三種凶刀,只見一把塵封已久的生鏽菜刀。從現在的標準回頭看,當初要判決有罪,法官需要相當大的勇氣。

但是,以目前的標準檢視十幾年的辦案手法,即使大家都同意有可批評之處,但三人的自白又暴露許多外人不知情節,並有一致性,讓法官覺得自白可信,足以「抵過」當年警方採證的不周全。

一至三審的法官,共有五十九位審理過蘇案,嚴格來說,只有再審改判無罪的那次、有兩位法官認為蘇案無罪(合議庭評議結果二比一);但無論法院怎麼判,民眾對這件那麼駭人聽聞的大案卻是霧裡看花,只知司法似乎如兒戲,今日判生、明天判死,無止無境。

其實,本案曾判決死刑定讞,依法應該要執行槍決,但歷經多位法務部長都不執行,以致案件越拖越不敢或不能執行;而今,政府又宣示要廢除死刑,這似乎也等於宣示,就算本案死刑定讞,蘇案三人也不會被處死。

良知的凌遲

纏訟十六年的吳銘漢夫婦命案,高院更一審宣判,處蘇建和三人死刑。宣判前夕,有些人猜測,若是改判無期徒刑,蘇建和等放棄上訴即可定讞,再由總統特赦,全案或許就可不了了之。

這種思考,其實出自萬般無奈。因為,本案已經「糊」掉,大多數人都不敢說一定是怎麼一回事,於是就有這種「判無期,給特赦」的奇想,無非只是求個息事寧人而已。

然而,這卻是「和稀泥」的手法。蘇建和等若是真兇,豈可作政治開脫;但蘇建和等若係無辜,又豈可如此作弄他們?正如李泰安的「搞軌案」,倘法院認定了那般泯滅人性的案情,卻處以相對較輕的無期徒刑,社會公眾豈能不認為是法官心虛?

本 案經過十六年萬般周折的審判程序,社會大眾當然亦有勿枉勿縱的期待。然而,卻因當年檢警偵查的基礎工作未盡周全,再經十六年來控辯雙方的各說各話;真相其 實不是愈辯愈明,而是愈說愈糊塗。現今的情勢是:一方面,一部分國人不相信法官在十六年後的今天竟仍會無理堅持判決一個冤獄;但另一方面,另一部分國人亦 因全力搶救蘇建和的法律人及社運人士不餒不懈的表現而深受感動。這對多數國人來說,真是一個良知上的凌遲!

蘇建和案已不是如此凌遲國人良心的第一案,過去亦有華定國、張韻淑等案,最近則有三一九陳義雄案。一方是司法正義,一方是人權;國人勢必仍將隨著蘇建和案的發展而心緒起伏,司法的公信力亦將受到考驗。

在搶救蘇建和時,一定也有人想到應先搶救司法!

(聯合報)
--
更一審大翻案 蘇建和3人又被判死

纏訟十六年的台北縣汐止市吳銘漢、葉盈蘭夫婦命案,判決再次逆轉。高院再審原判被告蘇建和、莊林勳、劉秉郎均無罪開釋,但昨日更一審卻改判蘇建和等三人死刑,褫奪公權終身。不過,法官考慮被告無逃匿之虞,並未再予羈押。

鑑定報告 成關鍵證據

高院是依共同連續強盜殺人罪論處,法官改判的關鍵證據,是法醫研究所的鑑定報告。法官也酌採國際知名鑑識專家李昌鈺證言,改判蘇建和等三人被訴輪姦部分無罪。

本案是死刑重案,不論檢察官或被告是否上訴,高院均應依職權上訴最高法院。

被告蘇建和等三人及其律師團,聆判後十分不滿的高聲吶喊:司法改革,十六年了,還是一片漆黑!迥異法院外的悲痛。

審判中針對「共犯兼證人王文孝,在八十一年間槍決前,未經蘇建和等三人對質、詰問的證詞,採為證據,是否違憲」,被告律師團曾聲請大法官釋憲,並請求裁定停止審判。高院判決首先闡明,無停止審判之必要,王文孝槍決前的證詞,仍是判決蘇建和等三人死刑的重要證據。

蘇建和、莊林勳、劉秉郎等三人提起刑求抗辯部分,高院亦敘明抗辯並不可採。

刑求之說 高院不採信

高院判決強調:本案被告參與強盜殺人犯罪證據,豈只是王文孝一人的自白而已。針對高院再審無罪判決,最高法院曾逐一批駁指正,高院更一審也詳予剖陳,闡明相關證據的關聯性。

高院認定,王文孝、王文忠兄弟的指證,及蘇建和、莊林勳、劉秉郎的偵查中自白,均具有證據能力。

其次,高院囑託法醫研究所鑑定,依據吳銘漢、葉盈蘭的頭骨刀痕角度鑑定,推定本案凶器至少有三種以上,包括菜刀、水果刀、開山刀,行凶之人至少二人以上;扣案的菜刀,正是凶刀之一,有刀上採得的毛髮鑑定可證。

被告律師辯稱,本案是王文孝因施用安非他命而一人獨立犯案,高院認定,這只是假設臆測之詞,並無證據可證明,不足採信。

綜合李昌鈺、證人證言 不排除一人一刀? 高院認悖離事實

吳銘漢、葉盈蘭夫婦命案,檢察官依據共犯王文孝及蘇建和、莊林勳、劉秉郎等的自白,原認定有輪姦犯行。但高院更一審採信國際鑑識專家證人李昌鈺及鑑定證人謝松善證言,判蘇建和等人輪姦罪不成立。

李昌鈺證述,葉女的上衣有大量的噴濺型的血點,可以判斷出被害人的衣服並未被更換,因為被害人被砍很多刀,如果換衣服,就會產生大量接觸型的血跡,因此,他判斷是原本的衣服。

法醫劉象縉的相驗報告及到庭證言也指稱,他見葉女外陰並無外傷,故未採驗葉女的下體分泌物。法醫研究所的鑑定報告也指出,葉女陳屍所穿衣服應是頭部遭兇器殺害時所穿,上衣於死亡後並未遭更換。

綜合李昌鈺等專家證人證言,高院更一審認定,本案除王文孝,與蘇建和等三人的輪姦自白外,無其他積極證據,故蘇建和等人輪姦部分判無罪。

國際鑑識專家李昌鈺證述吳銘漢夫婦命案「不排除一人一刀所為」,高院更一審判決認為,李昌鈺此一證言,乃悖離事實之臆斷,不可僅依他的推斷,即全盤否定法醫研究所的「二人以上、三種以上刀器」的鑑定報告。

李昌鈺作證指出,吳銘漢夫婦的頭骨,應以「刀紋鑑定」代替法醫研究所的「刀痕角度鑑定」。高院更一審認為,刀紋鑑識具有破裂性,不可行。所謂刀紋鑑定,即是切開有傷痕的頭骨,變成平面比對方式。

高院判決指出,法醫所原本要做刀紋鑑定,但檢視被害人頭顱發現,骨上有許多污染物,如蜘蛛網、昆蟲屍體,表面有破壞的痕跡,故認刀紋鑑定不可行。

高院認為,法醫所以豬頭骨做刀痕角度實驗的鑑測方式,曾經國科會審查通過,以刀痕判斷凶器方式,國外也有文獻報告可查。再參酌李昌鈺自承,法醫所使用的兩種方法,他不了解,無法置評。另外,李昌鈺也表示,扣案菜刀已生鏽,很難預測是否仍尖銳。

綜合上述,高院認為,無法僅以李昌鈺的上述推斷,即全盤否定法醫研究所的鑑定報告。

蘇案的死結 恐只有特赦能解

蘇建和等三死囚案,近六、七年來,已逐漸衍生出對抗族群。悲哀的是,對立的雙方是人民與法院。

最近十多年來,人民對於司法的不滿,援用最多的名詞大概是「司法已死!」法界人士無可奈何地說:「司法被詛咒死了那麼多次,恐怕早已成為僵屍了。」

咒罵「司法已死」,代表人民不信任司法是公正的,不相信司法能弭平人民的冤屈。有些「冤案」只是少數不滿敗訴的人在喊,猶可說是人民誤會、無知。但是蘇 案,卻驚動法學界、律師界、人權社運團體,連想要參選總統的馬英九都干冒大不韙,參與抗議司法的聲援活動,顯然不能以無知、誤會輕忽待之。

蘇案,是十六年前的陳年舊案,真正熟悉案情者已不多;看過判決書者更少;研究過卷證者,可能只有參與審判、偵查、辯論的人了。昨日在高院為蘇案判死刑而吶喊、哭泣的聲援人士,究竟對本案了解有多少?更值得深思。

可是有那麼多人對案情一知半解,卻相信蘇建和等三人是冤枉的,這是什麼社會現象?一言以蔽之,這是人民對司法信任的危機。當人民不再相信司法時,不論司院 如何改革司法體制,高院承審法官如何努力調查,如何延請國際知名鑑識專家出庭作證,只要判決不符人民期待,司法還是死了。

蘇案可說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產物,有沒有冤枉?不便妄加論斷。但是,之前高院再審前,蘇案判死刑定讞,人民連最高法院四十多位法官聯名擔保都不相信。

當高院再審改判無罪時,人民稱頌司法正義回來了;待高院更一審改判死刑,人民又高喊「司法已死」。司法還要因此再死死生生幾次才夠?蘇案的死結,顯然不是司法所能解決得了,未來是否考慮以特赦來解決這個歷史殘留物?

這樣的司法,傷心啊!/黃怡

三十年前剛進入新聞界時,我跑的是社會新聞。在黃色新聞主義已全球普遍式微的一九七○年代,台灣因為政治新聞尚未解嚴,社會新聞仍獨樹一幟,我自以為是, 認為深入這類新聞,可以更得知社會真相,掌握時代脈動。在學期間,我已花了很多時間研讀大案剪報,其中最令人怵目心驚的,莫過於眾多被害人呼天喊冤的案 件;而跑新聞後,某日聽到某位高級警官說:「當然要打。不刑求,誰會招認呢?」日後更得知,這位先生還曾在警校「刑事偵查學」任教,才漸漸領悟,台灣為何 有如此多人受冤獄之苦。

譬如一九五九年的姚嘉荐案,只因當時台灣政府缺乏資金,正在大力引進僑資,旅菲華僑姚嘉荐與人合資生意失敗,在武漢旅社上吊自殺,因僑界施壓,老蔣下條子 限時破案,於是警方匆匆把武漢旅社中幾個和姚相識的人逮捕,並逐一刑求,在隔年判了四個死刑、兩個無期徒刑、一個十六年。但被告不服屢次上訴,一九七五年 第八次更審,這時姚案七名被告已死的死、瘋的瘋,在押被告只有王藹雲、游全球兩人了,在審判期間,王、游曾懇求庭上,說被冤枉了十六年,希望庭上能斟酌證 據,還他們清白,不料承審推事董國銓劈頭就罵:「十幾年有什麼了不起!關三十年的還大有人在。」該案定讞時,兩人已服刑超過判決的十五年有期徒刑兩年。

再如一九六三年的張韻淑火窟雙屍案,物證根本沒有,唯一說「見到」許從火窟出來的三輪車伕,在隔年被證實是個精神病患,該案原來判死刑,卻因得到徵信新聞 報與其他民營報的聲援,不斷以社論和特稿挖掘事實,終於在一九七一年以無期徒刑定讞。記得在一九七二年一月中旬,徵信新聞改名後的中國時報,還曾刊載一封 張韻淑寫給法院的信,要求法院再改判她死刑,她寫道:「惡活不如好死,人終必是要死的,與其這樣冤曲的活下去,不如早點死了,也好到陰間去問阿娥、黃其崙 他們,到底是誰殺死他們?」(一九七二年一月十九日)而直到一九八二年,在獄中從二十九歲關到四十八歲的張韻淑,才獲准假釋出獄。

台灣的警察辦案方式,曾因這些顯然的冤案而有所惕勵改進嗎?或是對犯罪嫌疑人的法定權利更尊重?

在張韻淑出獄的同一年,發生台北市土銀搶案,由於這是台灣第一件持槍搶銀行的案件,又有行員中槍重傷,輿論譁然,警方快馬加鞭地「偵查」之下,捕獲「有外 音口音」的「計程車司機」王迎先,就在五月七日凌晨四時許,警方押著王迎先四處去「查贓」時,他趁警方一不注意,跳下秀朗橋死亡。如果不是很巧,就在同一 天凌晨三時,另一批警察衝進李師科(也是有外省口音的計程車司機)的住家,人贓俱獲,很可能土銀搶案會以「兇嫌王迎先畏罪自殺」草草結案,王迎先的家屬, 更沒有機會看到涉案的刑警被判決妨害自由。

有刑警被判刑,曾使法院對於警方承示的犯罪嫌疑人自白更審慎採信嗎?看看著名的張銘傳案吧。張銘傳因為窮上當舖,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二月上過板橋的協和 當舖三次,一九八二年元月一日,該當舖老闆呼醒寰被殺,就憑著當舖鐵門和屏風上的一兩枚張銘傳的指紋,加上一條來路不明、他穿起來褲管離地十多公分的所謂 「兇褲」,以及他被警方刑求時畫下的一隻「紙刀」,就判決了死刑。後來因為陳水扁願意替他辯護,更三、更四、更五判了三次無罪,但是更六、更七、更八審又 一路改判無期徒刑至定讞。

以往這些案例,加以蘇建和案三被告的罪證闕如,使台灣社運界矢志不懈地為蘇案抗爭,才有了二○○三年第一次的無罪判決。昨天,三被告再度被判死刑,只印證該案律師蘇友辰在一九九五年講過的一句話:「大家同聲一哭吧,這個世界太使人傷心了!」

(中國時報)
--
再更審逆轉 蘇建和3人又判死刑

採信法醫所鑑定報告

纏訟十六年的蘇建和、劉秉郎與莊林勳三死囚案,雖九十二年初獲再審判決無罪,但高等法院昨天再更審宣判再度大逆轉,合議庭認定蘇某三人自白與王文孝、王文忠兄弟供述、法醫研究所鑑定報告相符,且被告犯罪手段兇殘,依強盜殺人罪判處三人死刑。

本案創下死刑確定案裁准再審、卻仍判死的司法首例。還可上訴。

律師團決定上訴到底

合議庭宣判後,整個法庭剎時一片寂靜,至少五秒鐘後,庭內四、五十名旁聽民眾始議論紛紛「為什麼會這樣」;蘇建和三人表情木然,坐在被告席看著律師,詢問:「會不會被收押?」接著蘇建和掩面拭起淚來。

被告與辯護律師團面色凝重走出法庭,蘇母哭訴「法官黑白判」,莊母默默跟在兒子後面,劉母則一度昏厥。辯護律師團成員反穿律師袍,表達不能接受判決結果,律師蘇友辰直言:「司改個屁,司法一片黑暗…」,表示要上訴到底。

三被告未被當庭羈押

高 檢署承辦檢察官陳玉珍說,三人被判死是「意料中的事」、「合議庭承受巨大壓力仍能發揮道德勇氣,要給他們掌聲」;惟陳玉珍不服三被告未被當庭羈押,已向高 院聲請羈押或限制出境。被害人吳銘漢夫婦獨子吳東諺及吳銘漢的老母親,對判決表示欣慰,但對三人還要上訴批評「太不應該」。

認定李昌鈺證詞屬臆測

高院本次判決採認蘇某三人的犯罪自白,是因為認定他們未遭刑求,所供也與法醫研究所鑑定的三把刀、兩人以上犯案結果相符。至於國際著名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雖作證不排除全案是「一人一刀」所為,合議庭認定李昌鈺的證詞與卷證不符,屬臆測之詞,未採納。

合議庭也考量法醫未對被害人有無遭性侵部分做檢查、以及無DNA鑑定等事證,三人被控性侵部分判決無罪。

命 案發生在八十年三月廿四日,住在北縣汐止的吳銘漢夫婦遭人闖入住處強盜殺害,二人共被砍七十九刀慘死;全案於八十四年二月首度經最高法院判死確定,最高檢 察署提起三次非常上訴、時任法務部長馬英九到上一任的陳定南等五名部長,均未核准死刑執行,直到八十九年十月二十七日法院裁准再審。

法界人士認為,由於全案有部分國內外人權團體聲援,加上逐步廢除死刑的政策走向,本案若最後依此定讞,會不會執行有待觀察。三被告當初再審獲判無罪後,已遭限制出境及住居。

3事證 高院再更審判蘇3人死刑

高等法院昨天再更審判處蘇建和等三人死刑。高院宣判主要出於王文孝、王文忠兄弟的證詞,皆指稱蘇等三人犯下吳銘漢夫婦命案,加上合議庭認為蘇等三人未遭刑求,自白可採,所供凶器也符合法醫研究所鑑定結果,計有菜刀、開山刀、水果刀,才會判處蘇等三人死刑。

蘇建和等三死囚八十四年遭判死刑確定後,延宕近八年獲台灣高等法院再審合議庭判無罪,無罪理由主要是因共犯間的自白有歧異,檢方上訴七個月後,最高法院認為,被告自白「大同小異」,無罪判決是「以小異駁大同」,顯有違誤,撤銷無罪判決,發回再更審。

再更審判決更指出,被告蘇建和等人是在犯案五個月後才陸續到案,不能因為時間久遠,被告三人自白與王家兄弟陳述稍有不符、矛盾,就不採為證據。

王文孝兄弟證詞 高院採用

高 院表示,已先軍法執行槍決的同案被告王文孝,在警訊、偵查均有供稱與蘇等三人共同犯案,甚至執行前,承審法官湯美玉前往訊問時,律師陪同下,王文孝仍堅稱 三人「確有參與」、「一樣罪有應得」;其次,犯案時在外把風的王文忠,警訊筆錄有指稱哥哥與蘇等三人犯案,高院也認為,王文忠與昔日同學劉秉郎、蘇建和無 冤無仇,何必牽連兩人。

被告蘇建和、劉秉郎與莊林勳三人,在警訊、偵查時皆有自白,先由王文孝侵入吳銘漢夫婦家,開門讓蘇等三人持凶器進入,王文忠在外把風,由於驚醒夫婦兩人,加上反抗,進而遭王文孝、蘇建和輪流持菜刀砍殺,劉、莊兩人也加入亂砍滅口行列,分別與王家兄弟所供相符。

所供凶器 符合法研所鑑定

另扣案凶器菜刀,除有一根死者吳銘漢毛髮,並且經法醫研究所刀痕鑑定,認定凶器尚有開山刀、水果刀,又依凶殺現場研判,被害人夫婦驚醒而遇害,並且若如被告律師們所言僅一人犯案,被害人為何毫無反抗、閃躲,而指稱王文孝吸安非他命犯下此案,並無根據。

何況蘇建和等三人,或王家兄弟供述,有提及劉秉郎欠補習費而缺錢,從四樓頂樓加蓋侵入吳家,犯案後將菜刀清洗再放回刀架,這些證詞皆具有「私密性」,若無到過犯案現場,豈能得知。

蘇等三人雖抗辯刑求,但合議庭指出,檢方未對刑求案起訴,又調查相關紀錄,認定全案並無刑求。

(自由時報)
--
大逆轉 蘇案3人判死 拒採李昌鈺證詞

纏 訟已十六年的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被控殺害吳銘漢夫婦案,高等法院昨進行再更一審宣判。儘管律師團上月特別請國際刑事鑑識權威李昌鈺博士返台,李提出對 蘇建和等有利的多項新線索,但法官並未採信李昌鈺證詞,將先前被判無罪的三人改判死刑、褫奪公權終身。這項改判,讓曾被收押十一年、四年前才重獲自由的三 人,當場呆坐在被告席。

官司拔河 從生判死
對於證詞未被採信,人在美國的李昌鈺博士昨晚接受TVBS電視台越洋電話訪問時平靜地說:「尊重法庭判決。」不過他也說,不管是他個人或是台灣人民,聽到有人被死刑,應該都高興不起來。

蘇建和當庭痛哭難立
合議庭三名法官是依強盜殺人罪將三人判死刑,但三人被控強制性交部分(強姦吳銘漢妻子)則獲判無罪。審判長官有明宣判後,蘇建和一度痛哭到站不起身,三人直問旁人:「那是要收押嗎?」但合議庭並未裁定收押。
三 人步出法院時臉色凝重,蘇建和以顫抖的聲音說:「我被冤枉了十六年,父親已經用生命幫我平反,我一輩子已毀了一半,但我對自己很有信心,因為我從來沒有犯 過罪、殺過人。」莊林勳則質問:「證據是司法的基礎,但今天司法放棄基礎,這樣算是什麼樣的司法?」劉秉郎一直嘆氣、搖頭不語。
相較於三人強忍悲哀,蘇建和的母親大喊:「我兒子的青春都已經過了,這樣的判決是黑白判!」劉秉郎的母親走出法庭時情緒崩潰,一度昏倒在地。
蘇友辰、許文彬、顧立雄等六名蘇案義務辯護律師,聽到三人被改判死刑後,反穿法袍靜坐高等法院門口抗議「司法有罪、天大冤枉」。蘇友辰含淚哽咽地說:「司法不敢面對真相,以刑求逼供的自白判三人死刑,是全民無法接受的荒誕裁判,絕對抗爭、上訴到底。」
蘇建和三人被控與王文孝,於一九九一年三月間,侵入台北縣汐止鎮(現為市)吳銘漢夫婦的住宅強盜,並將兩人亂刀砍死。王文孝因是現役軍人,隔年被依軍法槍決,蘇建和等三人雖然一路被判死刑,但三人堅稱是因被刑求才自白犯案,人權團體十多年來一直為三人奔波,試圖翻案。
由 於全案一直沒有直接證據,歷審都是依被告自白判案。蘇建和三人一九九五年二月被判死刑定讞後,檢察總長陳涵破天荒替他們提起三次非常上訴,律師也多次聲請 再審,甚至馬英九等四任法務部長,都認為全案尚有疑點,一直未簽決執行死刑。直到二○○○年五月十九日,陳水扁總統就任前一天,高院裁定全案再審,高等法 院並於二○○三年元月,將三人改判無罪,當庭開釋。
全案被最高法院發回更審後,律師團自美國請來李昌鈺,希望他能否決法醫研究所對蘇建和三人不利 的鑑定報告。李昌鈺今年五月四日上法庭作證時認為,從死者身上的傷口看來,有可能只有菜刀一種兇器,且無法排除僅有一人犯案的可能性。但合議庭認為,李昌 鈺對法醫研究所的刀痕鑑定方法並不了解,且是依當時現場照片即做鑑定,但照片並不足以重建現場。因此合議庭根據法醫研究所報告,認定全案是「三種凶器、兩 人以上作案」,根據鑑定報告和蘇建和三人自白改判死刑。

死者子:不覺得高興
當年才六歲的吳銘漢之子吳東諺現已二十二歲,他因患杜 顯氏進行性肌肉萎縮症,全身癱瘓萎縮,家人表示他是因看到父母遭殺害後的慘狀才患此病。吳東諺昨躺在床上看著新聞報導宣判結果,平靜地說:「法官怎麼判就 怎麼判,對於這個世界,可能有三個人(指蘇建和三被告)會去死,我也不覺得高興或怎樣。」他還以陳幸妤咒罵公公趙玉柱為例說:「前幾天有人在電視上很大聲 地罵她的公公,要他去自殺,我沒她那麼誇張吧,不需要叫誰去自殺,或詛咒要誰去死。」

蘇建和案所創司法紀錄
1.檢察總長提出3次非常上訴。
2.最高法院1995年判決死刑定讞時,所有刑庭法官破天荒以研討會名義對外公布意見,以駁斥「法官誤判,司法殺人」的質疑。
3.死刑定讞後延宕最久未槍決個案。(從判死刑確定到裁定再審,經歷5年3月)
4.蘇建和之父病危時,在押的蘇建和獲准返家探視,為全國首例。
5.首件被告遭判死刑定讞後獲得再審個案。
6.最高法院承審再審抗告案時,首度要求5名承審法官都必須閱卷、撰寫判決要旨。
7.三被告再更一審被判決死刑後未遭收押,為死刑犯未收押首例。


煎熬16年 希望陷死境 蘇建和:無盡的悲哀 受害人家屬:跟他們耗下去

吳 銘漢、葉盈蘭夫婦遭殺害,案發至今十六年,官司懸而未決,無論對被害人家屬、蘇建和等三名被告、歷審法官,都是漫長的煎熬。蘇建和等三人四年前獲判無罪後 各自展開新生活,昨卻聽到死刑宣告,再陷死境,蘇感慨說:「這十六年來,心中真有無盡的悲哀。」吳銘漢的母親對蘇建和等逆轉判死則說:「判是這樣判,人又 還沒死,不代表什麼。」

蘇案大逆轉 3人判死
蘇建和、劉秉郎與莊林勳十六年前案發後即被收押,當時三人都僅十九歲,關了十一年五 個月,在四年前再審時獲判無罪當庭釋放,這時三人都已年過三十歲。近十二年的牢獄生活,劉秉郎、莊林勳一度精神瀕臨崩潰,剛出獄的莊林勳甚至精神耗弱,出 現自言自語、說話沒有邏輯的症狀,經精神科醫師的治療及長期藥物控制,才恢復正常。

「法律體制只能承受」
而重獲自由四年多來,三 人終於慢慢適應社會,各自有了新人生。莊林勳在工地打零工,劉秉郎獲釋後決定重拾課本,返回校園當高齡學生,他現在就讀北縣某私立學院觀光系三年級,目前 在飯店內接受實習訓練,還交了一名女友,宣判前一天,他靦腆地坦承已有女友,嘴角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他低調說:「她知道我的過去,不過她相信我,也支持 我!」
但沒想到,官司又回到原點,劉秉郎臉上滿是感覺新人生將幻滅的悲哀,他說:「法律體制是我無法抵抗的,我只能默默承受。」
蘇建和則 因多年的牢獄經驗,讓他深知保障人權的重要性,因此獲得自由後,選擇到台灣人權促進會當義工,一做就是四年多,現在已是台權會的正式職員,平常負責規劃人 權宣導活動,有時還要去大專院校講授人權議題。昨天當他得知又再度擺盪在生死的邊緣,百感交集地說:「這十六年來,心中真有無盡的悲哀,同樣也有無盡的感 謝。」

目睹父母慘狀兒成癱
相對於蘇建和等三人自覺遭冤受苦,十六年來,被害人家屬也有道不盡的辛酸血淚。吳銘漢夫婦的兒子吳東諺 罹患杜顯氏進行性肌肉萎縮症,病情逐年加重,現在得靠呼吸器維生,十六年來都由祖母、伯父撫養。家屬認為,東諺所以罹患這種罕見疾病,全是六歲當年目睹父 母遇害後的慘狀,受驚嚇導致。
對於吳家,十六年後,兇手尚未伏法,吳銘漢的大嫂說,新聞每報導該案,他們就很難過,現在法官做出死刑的判決,感到很欣慰,對於對方表示將上訴,她說:「要上訴就上訴,沒關係,反正我們跟他們耗下去。」
而當年任汐止分局刑事組長時承辦蘇案、現任刑事局偵防中心組長的陳瑋庭,昨對改判,不表示意見。但據了解,陳瑋庭因此案被蘇等反控刑求,雖獲不起訴,但隨著蘇等的審理進度在媒體披露,刑求指控不免偶爾再遭提起,引發同事議論,他的壓力也很大。
而緊繫這場生死官司的,還有承審本案的官有明等法官,官曾感嘆說,審理期間壓力真的很大,除了人權團體的壓力外,最近連馬英九等政治人物也加入聲援,讓他們快要吃不消了。

蘇建和案事件簿
1991/03/24
台北縣汐止鎮吳銘漢、葉盈蘭夫婦遭人強盜、殺害。
1991/08/13
警方根據現場一枚血指印,逮捕在當兵的王文孝。
1991/08/15
檢警根據王文孝供詞,逮捕王文忠(王文孝之弟)、蘇建和、劉秉郎與莊林勳到案。
1991/12/24
最高軍事法院判決王文孝死刑確定,王文忠2年8月。
1992/01/11
王文孝槍決伏法。
1992/02/18
士林分院一審判蘇建和3人死刑。
1993/01/14
台灣高等法院二審仍判3人死刑。
1993/04/29~1994/07/07
最高法院二度將全案發回高等法院更審。
1995/02/09
最高法院判決3人死刑定讞。
1995/02/20~1995/08/17
檢察總長3度提起非常上訴都被駁回,被告向高等法院聲請再審也都遭駁回。
2000/05/19
高等法院裁定全案再審。
2003/01/13
高等法院改判3人無罪、當庭釋放。
2003/08/08
最高法院撤銷無罪判決,將全案發回高等法院更審。
2007/05/04
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以專家證人身分出庭,為3人作證。
2007/06/29
高等法院更一審宣判,依強盜殺人罪改判3人死刑;強姦部分無罪。

(蘋果日報)
--
補教名師吳岳、沈赫哲 互告

台北市的補教名師吳岳國文、赫哲數學,兩年前採取策略合作,合開選才、赫偉全科班,但是昨天因積欠鐘點費的爭議撕破臉,雙方將對簿公堂,受影響學生上千人。

年近五十、教了廿多年國文的吳岳指出,前年他辦的吳岳國文、選才全科班,和數學名師沈赫哲旗下的赫哲數學、非凡英文合作,共組選才、赫偉全科班,雙方言明相互支援師資,且不得和其他補習班或品牌合作,否則要付違約金五百萬元。

吳岳說,他後來把股分賣給沈赫哲,單純教書,但是約定選才、赫偉全科班所開的「吳岳國文」課程,所收學費六成付給吳岳國文,但今年五月課程結束後,對方未依約付清款項,反而控訴吳岳國文違約和其他補習合作,要求賠償五百萬元。

吳岳說,赫偉數學先和其他國文補習班合作,違約在先,經協商無效,吳岳國文才和其他補習班合作,希望修改合約,但對方又置之不理,他只好終止合作,並廣發聲明向學生解釋。

選才、赫偉全科班法務主任許峰源強調,都按時付吳岳國文鐘點費,絕未積欠,吳岳指控違約一事,與事實不符,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不排除控告吳岳誹謗,吳岳不教國文,該班將另找師資,不會影響學生權益。

(聯合報)
--
補習班糾紛 害上千學生 「吳岳國文」打退堂鼓 同學批「不負責」

台北知名補習班吳岳國文與選才赫偉補習班爆發財務糾紛,雙方曾在二○○五年高調宣布合作升大學的全科班,但因雙方財務談不攏,吳岳昨宣布即日起退出選才赫偉全科教學,預估將影響上千名學生權益。
對此,選才赫偉法務主任許峰源說,與吳岳爭議已對簿公堂,若有補習學生因為無法上吳岳國文而要求退費,會依照補教協會規定退費。據了解,受影響學生包括在今年二月已開課的選才赫偉全科甄選班,與即將在七月開課的全科班。

消基會:可退費
吳岳說,選才赫偉全科班積欠了去年度全科班與今年甄選班的鐘點費,所以即日起他停止在選才赫偉補習班授課。對可能影響學生權益,吳岳國文補習班計劃另開一新班級,接收原本在選才赫偉甄選班的學生上國文科,並提供折扣優惠。
就讀建國中學的陳姓同學表示,同學間有人報名選才赫偉補習班,他認為吳岳不該因私人恩怨,影響已報名學生權益,「這樣很不負責」。
消基會董事長程仁宏說,依照《消保法》,課程已進行半年的今年度甄選班學生,可以按照國文科課程比例要求符合比例的退費。
至於已經報名今年全科班的學生,由於尚未開課以及非消費者個人因素,亦可以「上不到原定課程」為由要求全額退費,學生若覺得權益受損,可向消基會或各縣市教育局申訴。

(蘋果日報)
--
孩子在小社會裡 遊戲…成長/張麗滿(台大醫院復健部臨床心理師)

三歲孩子的生活中,慢慢地發現與同伴分享玩具的樂趣,幾個人把共同喜歡的玩具湊在一起玩,彼此獻寶。

在進入小學前,多數孩子已學會如何和同伴共商大計、約定玩法,所以即使沒什麼玩具,只要有遊戲規則,凡是聽懂且願意遵守的人都可加入,於是一陣嬉戲後,下午在公園裡才剛認識的新朋友們,傍晚回家前還會相約明天再一起玩呢!

讓我們來看看,在孩子的小社會裡發生了什麼事:

三至四歲

‧主動加入其他孩子的遊戲中,開始有互動(如充當撿球員,會等哥哥踢球後再跑去把球抱回來給哥哥)
‧願意分享玩具,在指導下會與人輪流玩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本能性地動手防衛/攻擊(如玩具被搶時會用力搶回;被打時可能會哭,也可能會直接抓住對方的手咬回來)
‧開始玩有角色及情境的遊戲,可以演出來(如自己當媽媽,幫熊寶寶洗屁股、換尿布、穿衣服;或假裝自己是爸爸,轉動方向盤開車、加油……)

四至五歲

‧可以與其他孩子玩在一起且互動更多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找大人協助(如有人搶玩具或打人時會大聲向老師告狀)
‧情境扮演的遊戲已可演得很真,注意到細節、時間與空間關係(如假裝在超市購物,先將不同物品放入推車、走到桌旁付錢找錢、東西放進購物袋後提回家、假裝坐著吃光、再去買)
‧喜歡充當角色且可做些不同裝扮(如小女生喜歡學媽媽化妝、穿裙子或高跟鞋;小男生手臂套上圓筒、拿著長棍當武裝戰士)
‧有興趣探索性別差異(如會問女生為什麼沒有小雞雞?)

五至六歲

‧會選擇朋友(如在幼稚園會主動找特定小朋友玩;會說誰是好朋友)
‧玩些簡單的桌上遊戲(如拿遊戲卡比點數輸贏)
‧玩競爭性遊戲(例如各自拿一個桶子,比賽看誰的桶子先裝滿沙子)
‧加入需要與其他孩子合作的遊戲,包含一起訂出公平的遊戲規則及角色分派(例如想玩的人分成兩組、輪流派人猜拳比輸贏、輸的人被抓走、雙方可以一命換一命把人救回來、最後沒有人那一組就算是輸了)
‧遊戲中的孩子們有衝突時會訴諸規則,甚至運用同儕壓力(如有人被抓到卻總是不承認時,可能會有人提議說「他犯規,他一直這樣,大家都不要跟他玩好了,退出退出退出……」)

(聯合報)
--
給我一個加碼消費的理由

日 前媒體做了一篇專題報導,標題寫著:「台股近來屢創新高,也讓台灣消費者信心回升!」根據調查機構所做的6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分數較上個 月回升0.71點;展望未來,台北股市可望持續上攻萬點關卡,CCI指數仍有機會繼續緩步走升。本次調查的六項指標中,三項指標包括投資股票時機、家庭經 濟狀況與就業機會等呈現上升,國內物價水準這一項持平,而國內經濟景氣與耐久性財貨時機這兩項指標呈現下降。

照這樣的調查結果來看,國內 經濟景氣雖不被看好,但對股市、家庭經濟及就業卻有所期待,顯然這樣的期待多半建立在因股市上漲而產生的財富效果上。不過,依過去及最近的經驗,消費者信 心指標與實際消費時常會呈現不一致的情形,因而也引起國內消費是否不足的不同看法。上周本報社論以過去、現在及國際間的民間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平均 消費傾向)之比較為據,說明近年來台灣平均消費傾向並沒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又較其他三小龍來得高;因此,要斷言國內民間消費不足,恐需更多的數據與比較。

當 然也有人直接推論,就是因為所得沒有成長,所以消費不振。這樣的說法最常引證的,便是平均薪資成長停滯,當然消費無法增加;不過,在就業及所得收入來源越 來越多元的情形下,平均薪資與所得間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因此,任何屬於非恆常性所得的增加,並不會反映在邊際消費傾向上;也就是,非恆常所得收入額外增 加時,消費所占的比率反會較低。

我們試依學理做個簡單的計算:所謂消費的所得彈性,就是消費對所得變化的敏感度,等於邊際消費傾向除以平 均消費傾向。我們以四年為一期,計算四年之間平均的消費所得彈性;則從1990年開始至2006年,分別為1.31、1.11、1.07、0.97、 0.55,顯示近四年(2003-2006)消費之所得彈性大幅下降。同時,我們計算出的邊際消費傾向也就是所得每增加1元,消費會受到的影響,在同一期 間的四年平均則為0.73、0.66、0.64、 0.59、0.32。也就是說,近年來所發生的狀況為,平均消費傾向大致還維持在60%左右,但邊際消費傾向卻大幅下滑;這顯示,不受所得增加變化影響的 所謂基本消費增加了,也因為如此,每每調查顯示,民眾的消費意願不高,反映著邊際消費傾向的降低,但實際上民眾還是把大半的所得消費出去,就是因為基本消 費需求墊高了。

再觀察細項的消費成長變化,我們也發現:最近四年相對前一個四年(1999-2002),實質消費需求成長率下降幅度較大 的項目,包括衣著鞋襪及服飾、醫療與保健、交通及通訊,顯示出大家對於這類需求的保守態度;但另外許多項目之實質消費需求成長幅度沒有明顯縮減,甚至反向 增加,這些項目包括了飲料、燃料與燈光、租金及水費、家庭器具與設備、家庭管理、及娛樂消遣與教育,這些項目大部分屬於生活基本需求,因而即便許多項目價 格上升如飲料(四年增長 7.17%)、燃料與燈光(3.08%)、家庭管理(3.93%)等,消費者對其需求仍然水漲船高。

因此,從既 有的資料來看,所謂消費不振,有相當的程度在反映邊際消費傾向的降低,而非真的少消費。而邊際消費傾向之所以下降,其可能原因除了上述所提台灣民眾所得來 源結構改變,也就是非恆常所得比重增加外,另一項可能的原因便是消費財的供給其創新或品質有所不足,致使民眾額外拿新增所得去消費的意願不高。這些現象也 反映在近四年來我國儲蓄率達26.9%,較前一個四年的25.6%提升了1.3個百分點。

基於此,要提振消費可以從兩方面著手:首先是所 得來源結構的問題;非薪資所得比重的增加,乃是經濟發展多元的結果,無須也不應以政策試圖扭轉,政府該處理的是人民終身基本安養的問題,或鼓勵金融保險業 者設法將這些新增的非恆常所得轉化成恆常化的所得。不過,恐怕消費財供給面的不斷創新或提升品質,才是讓消費者願意在所得提高時加碼消費,或說提高邊際消 費傾向的關鍵。

(經濟日報)
--
八月前完成配套 大型重型機車 罰單…比照汽車

交通部昨日敲定,五百五十西西以上的大型重型機車開放行駛快速公路,採原則開放、例外禁止,路權及罰責比照小汽車,但強制帶全罩式安全帽,且全天必須開頭燈,胎紋深度不得小於一公釐,預計八月前完成法制及相關配套作業。

在立法委員王幸男和劉文雄等人要求下,交通部昨日邀集警政署、各縣市交通局、大型重型機車經營同業全國促進會等單位,研商五百五十西西以上大型重型開放行駛快速公路相關子法修正會議,據了解初步同意十二月一日開放。

不過,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經營同業公會請來台北市議員陳建銘,強烈要求交通部必須依照今年初公布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草案附帶決議,八月先在假日等離峰時段,開放五百西西以上大型重型機車,行駛部分快速公路。

但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陳彥伯表示,大型重型機車全面開放行駛快速公路的時程,並非昨日會議的議題,全促會也未在會場中提議,業者對外的說法純為私下意見,交通部僅以八月前完成相關法制修正作業為目標。

根據昨日達成的共識,五百五十西西以上的大型重型機車將視同小汽車,機車在一般道路必須行駛快車道,不必兩階段左轉,車輛必須停放於汽車停車格,車子故障時必須比照小汽車打開雙頭顯示燈,相關違規罰款亦比照小汽車。

陳彥伯指出,大型重型機車開放行駛快速公路,採原則開放、例外禁止,所以,除非設有禁制標誌或標線的快速公路,否則大型重型機車都可以上去。

交通部公路總局長陳晉源表示,依據交通部運輸研究的建議,十二條東西向快速道路及西濱快速道路,台六十四線五股八里線、台七十四台中彰化線、台八十六台南關廟線及台八十八高雄潮州線等四條路線,因為車流量大、事故多等因素,暫不開放行駛。

至於市區快速道路,將由主管的地方政府自行決定;台北市環快、建國南北路高架、新生高架、市民大道等快速道路是否全部開放五百五十西西以上大型重型機車行駛,由台北市政府公告決定。

陳彥伯指出,大型重型機車的駕駛人,未來駕訓時數將提高至四十三小時,比目前兩百五十西西以上的重型機車的三十二小時還長,五百五十西西以上大型重型機車開放行駛快速公路後,目前持有兩百五十西西以上大型重型機車駕照者,可免換照直接騎五百五十西西以上的大型重型機車。

駕駛文化改變 求安全祭重罰

「咻」!一輛摩托車突然從車旁飛過,汽車駕駛大罵機車騎士蛇行,機車騎士則是痛恨汽車占道;國內推動十年的汽機車分道行駛習慣,因五百五十西西以上的大型重型機車開放行駛快速公路及一般道路快車道,將被顛覆。

配合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修正,交通部必須在今年內開放五百五十西西以上的大型重型機車行駛快速公路,為此,交通部決定將大型重型機車視同小汽車。

如此一來,民國建立後都不曾開放「機車」行駛快車道的台北市中山北路,將看到汽缸數大的機車,汽車駕駛習慣被迫配合調整。

國內現有兩百五十西西以上的大型重型機車共有一萬兩千多輛,其中將有一萬輛的五百五十西西以上的大型重型機車將騎上快速公路、市區快速道路及一般道路快車道。

未來開放後,汽車和五百五十西西以上的大型重型機車不能再併行,汽車必須依序行駛於大型重型機車之後,若汽車駕駛人還停留在現行將所有機車視同一般機車,有意無意將機車逼到車道邊,汽車駕駛人將會收到至少三千元的罰單。

汽車駕駛人對此也很不滿,因為在一般道路上時常可見的機車蛇行,未來在快速道路也會發生,在快速行駛下突有機車從旁呼嘯而過,所受驚嚇及可能引發的行車風險,更盛於行駛於一般道路上。

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經營同業全國促進會道安顧問黎旭成強調,車友們主要爭取的是「尊嚴」,道路使用權是其次,車友最不願意見到汽車駕駛將大型重型機車視為飆車族。

面對即將開放大型重型機車行駛快速公路,不論是汽車駕駛,或是大型重型機車騎士,開車或騎車習慣、態度都須調整,彼此尊重及適應,以避免重蹈過去汽機車爭路權、險象環生的交通紊亂情形。

(中國時報)
--
交大「閃狗人」 虐犬為樂遭圍剿

交大校園傳出虐狗事件!一位自稱交大職員的男子,近日在夜晚以食物引誘校內流浪狗上鉤,趁其覓食期間,再以單眼相機閃光燈強光突襲眼睛,已有五、六隻狗受害。更將照片傳上網路討論區,遭網友砲轟「可惡至極」、「沒人性」。

該名虐狗人士近日陸續將「虐狗照」上傳至部落格,並以「快樂交大閃狗社」為相本名稱。事後更將照片傳上攝影討論區,和網友分享,並歸類在kuso、惡搞、搞笑的分類中。

他在討論區寫道,「偶(我)在交大工作,找到一個很『變態』的興趣,就是用閃光燈閃狗。」、「每隻狗被閃的行為都不一樣,一隻無動於衷,大部份會嚇到,但 有一隻嚇到跳起來還噴口水。」該名虐狗人士皆以「巧克力雪糕」誘食犬隻,平常在校園皆有愛狗社團照料、不怕生的狗,不疑有他上鉤後,便立即以強力閃光燈突 襲,狗往往嚇得落荒而逃,行為惡劣的他還不忘炫耀所使用「凶器」,為一款上萬元的攝影燈具。

虐狗照在網路傳開後,原本自以為kuso、搞笑的行為,卻引來反效果,在攝影討論區、BBS上皆遭網友砲轟。網友批評,「攝影器材不該被濫用,成為虐狗工具」。還有網友說,「抓到嫌犯後,閃他一百次,看他還敢不敢再犯」。

台灣大學動物醫院眼科暨外科主任醫師林中天指出瞬間閃光,儘管未必造成立即性嚴重傷害,卻會造成狗極度不適與刺激。以巧克力餵食狗,則可能造成犬隻體內腎上腺、興奮物質釋放,造成心悸、心律不整、消化道異常疾病。

當事人在網友痛批後,記者昨日試圖與當事人聯繫,卻未獲回應,但他在討論區發表道歉聲明。聲明指出,對不成熟行為感到很抱歉與羞愧;並聲明此事純屬個人行為,與交大毫無關係。各界批評讓他深深反省,並坦認幼稚。

交大傳出職員虐狗事件,交大副校長許和鈞表示,當事人已在網路上公開道歉,交大也將在開會討論後,決定懲處方式。許和鈞表示,昨天上午在網路上傳出有交大職員虐狗事件,學校隨即進行查證,但尚未確認那些狗是否為交大校園內流浪狗,虐狗當事人身分也要再查清楚。

(中國時報)
--
交大閃狗人 網友罵到爆

12小時內 登凶手照

不能虐待小動物,老師的話有沒有在聽?一名網友「popen」先用食物誘狗,再用閃光燈嚇狗,還把照片貼上網,此舉引起愛狗人士公憤「緝凶」;短短12小時內,就有網友登出「凶手」照片,讓他嚇得登文道歉。

食物引誘 閃燈嚇狗

昨天凌晨零時網友「法小金」在mobile01網站上,轉貼一篇「怒,交大快樂閃狗社」文章,內容是一系列的「閃燈嚇狗」的照片。

網友痛斥 虐待動物

不少深夜還「掛」在網路上的網友看到後,紛紛痛斥這名網友已涉及虐待動物,並呼籲大家揪出這名「閃狗人」。

在網友廣泛轉貼、轉寄後,由昨天凌晨至早上,單單是mobile01網站,已累計有上百名網友發文痛批。

本尊現形 登文道歉

此外,國內知名網路論壇「台大批踢踢實業坊」,則是有更多人發文,「訐譙」文章有如狂潮湧至,由於popen自稱是「交大閃狗社」,加上拍攝場景註明在交大校園,有網友還寄信至交大校長室,要求揪出「閃狗人」。

有網友依他的署名在網路上搜尋,發現他曾加入某網路攝影俱樂部,昨天上午10點19分,popen的照片被登出,popen隨即在10時28分上網登文道歉,表明「對我不成熟的行為,感到很抱歉及羞愧」。

法界人士指出,以閃燈嚇狗已涉虐待動物之嫌,恐違反動物保護法第6條不得無故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規定,依法可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自由時報)
--
家貓祖先 源自中東野貓

一項新研究發現,家貓的祖先可以追溯至中東地區五種不同的野貓,而牠們在距今十幾萬年前開始混種雜交,最後產生現代家貓的祖先。

這項研究係由英國牛津大學的德瑞斯科和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歐布安共同完成。研究團隊從歐洲、亞洲和非洲找來九百七十九隻家貓與野貓,比較只從母親傳給子女的粒線體DNA,發現與家貓DNA相同的野貓全部來自中東地區,包括以色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

根據這項研究,家貓的起源可追追溯至五種野貓,而這五種野貓最早大約在十三萬至十六萬年前出現,經過混種雜交,最後產生了似乎是現代家貓祖先的非洲野貓(Felis sivestris lybica)。

歐布安說,野貓馴化為家貓的過程可能是從一萬至一萬二千年前開始,當人類開始種植穀物時,貓也開始在田地中捕食老鼠,並與人類逐漸發展出關係。迄今最古老的考古證據顯示,人類九千五百年前在塞浦路斯就開始與貓相處。

這項新研究指出,貓被馴化的過程與其他馴化動物如牛、羊、馬和狗顯然不同,其他馴化動物都是被人類豢養,但是在農業興起初期,當貓走進在中東地區種植穀物 的農家時,目的是覓食,不是找人作伴;要的是食物而不是友誼。直到今日,貓與人類仍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如果說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那麼貓就是最桀傲不馴 的朋友;透過上述研究,或許人類對貓會有更深入的了解。

「貓迷協會」的瓊米勒女士說,這項研究最有意思的地方,是發現中東某些野貓和家貓與早經認定與家貓起源有關的其他亞種野貓有所區別。

(中國時報)
--
基因鑑定 家貓源自中東

中東的「肥沃月彎」西起埃及,東迄伊朗,是西方文明的搖籃。科學家經長年的基因研究發現,這裡也是約一萬年前,家貓從兇猛的貓科動物馴化為人類寵物的起源地。

馴化貓始於1萬年前
美 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學者在《科學》雜誌網站發表研究成果。科學家利用979隻貓DNA樣本,研究家貓與來自歐亞非三洲的5種野貓,發現全世界家貓都源於中東 的同一祖先。這項成果在醫療研究上具重要意義,因為包括多囊性腎臟病與視網膜萎縮等某些人類基因疾病,皆以貓作為研究範本。
研究報告作者歐布萊恩 指出,家貓馴化過程約自1萬至1萬2千年前開始,原本貓科動物皆為兇狠的掠奪者,當人類最早的農業出現後,家貓開始以較友善姿態出現,為農人貯藏穀物驅除 鼠患,也為早期人類帶來豢養寵物的消遣效果。作者聲稱,貓科動物馴化是史上最成功的「生物實驗」之一。
考古學家2004年在賽普勒斯發現的骨骸顯示,約9500年前人類就已將貓當寵物養,這是目前已發現最早的人貓關係的考古證據。

(蘋果日報)
--
基因體移植 人造生物不是夢

美國知名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再造新猷,領導研究團隊完成一項「基因體移植」(genome transplantation)實驗,將一種細菌的全套基因移植到另一種細菌,而且新基因反客為主,完全取代舊基因,讓基因接受者變成基因捐贈者的分 身。相關論文刊於最新一期《科學》周刊。

六十歲的文特說:「這就像在蘋果麥金塔電腦中安裝一套軟體,把它變成微軟視窗作業系統的PC。」《科學》副總編輯賈絲妮形容這項研究「為生物科技立下里程碑,研究者不只是轉殖一個或一組基因,而是將整個基因體完全置換。」

文特將為新技術申請專利,並強調,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合成基因體學(synthetic genomics)與合成生物(synthetic organism),希望有朝一日製造出具備各種功能的新微生物,協助人類進行製造生物燃料、清理有毒廢棄物、隔絕二氧化碳等重要工作。文特是二○○○年 人類基因體定序大功告成的靈魂人物之一,後來創立「文特研究中心」,廣泛從事最先進的生物科技研究。

這項研究以絲狀黴漿菌(Mycoplasma mycoides)與山羊黴漿菌(Mycoplasma capricolum)為實驗對象,兩者型態相當近似。單細胞的黴漿菌是細菌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基因體相當單純,而且沒有細胞壁,因此很適合做為合成生物研究的起點。

研究人員首先對絲狀黴漿菌的基因體略做調整,加入兩個基因讓它變成藍色,而且可抵抗四環黴素(tetracycline)這種抗生素。接下來研究人員將絲 狀黴漿菌的基因體的蛋白質部分去除,然後將這些「裸DNA」(naked DNA)移植進入山羊黴漿菌,置於試管中培養,展開細胞分裂。

經過四天時間,試管中赫然出現藍色的大型菌落,而且試管已經先以四環黴素處理過,山羊黴漿菌無法生存,因此結論相當明顯:原先的山羊黴漿菌經過基因體移植之後,已經搖身一變成為絲狀黴漿菌,而且新的基因體能夠表現運作。

研究團隊目前還不知道新舊基因體是如何在細胞內置換,其運作機制有待後續探討。另一方面,儘管黴漿菌的構造相當簡單,但是新技術的成功率卻只有十五萬分之一,顯然有待加強;能否適用於較大、較複雜的微生物,也在未定之天。

未來文特的團隊將進行更重要的實驗:製造具有特殊功能的染色體,移植進入生物體內,然後啟動這項特殊功能。至於有人擔心「人造生物」涉及倫理問題,相關技術可能被用來製造充當生物戰劑的新品種病原體,文特表示這些都是過慮,他的團隊會遵循最嚴格的倫理與安全規範。

(中國時報)
--
和服/李明璁

整理去夏在東京的照片,發現有個場景讓我一連拍了十幾張──其實不過就是行人三兩成群走過一排明亮櫥窗的畫面罷了。之所以讓我如此凝視,或許是因為櫥窗裡 排站著身穿和服的男女人偶,既傳統典雅卻又時尚瀟灑;同時也更因為,這個場景的所在地,竟是全日本各類前衛風潮的發散中心:涉谷街頭。

可曾仔細端詳一件剪裁單純卻內蘊豐富的和服?我總覺得,和服不只為了遮蔽或彰顯身體,更是連結個人與自然的介面-它是身體的向外延伸,也是自然的融入人 體。當女性穿著和服緩步行走,其上的花鳥圖繪便隨之搖曳生姿。脫下攤掛架上,則仿若一片有風景的「襖」(室內隔扇)。由此,和服經常象徵又同時再現著,關 於季節流變或情色遐想。

其實,和服不過就是「一塊布」。俐落的矩形,宣示著原來極簡主義的服裝概念,早就在古代日本實踐。和服的線條全為直線,並無玲瓏有緻的曲折。如此剪裁,註 定了它的沈穩。至於包裹在內、浮動的女體起伏,則藉由微調繫於腰部的寬大衣帶得以呈顯、或者修飾。也因此,就機能而言,即便是同樣大小的和服,實際上卻能 適應胖瘦不一的人。

據此「彈性」,和服成了跨世代女性之間的特殊禮物(和一般以父系為軸線的「傳家寶」不同)。在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東京物語」中,長女於喪禮結束後,捧視著母親所遺留和服的長鏡頭令人難忘。畢竟,那將不只是一件僅供紀念的前人遺物,更是不經修改即可穿著上身的傳承象徵。

和服雖名之為「和」,但卻不純然日本。其基本樣式來自中國唐朝;而腰帶的華麗化,則溯及十六世紀北九州技師模仿西方教士,在寬幅腰帶上工筆彩繪。如同其他 領域,日本「吸取他人文化進而鎔鑄己身文化」的功力向來高超;腰帶設計雖師法外人,但繫法卻能自創兩百七十八種,且建立了一套「繫帶即繫心」的美學論述。

如今,和服的影響力不但沒有消失,還透過像三宅一生這樣的時尚巨匠,飄洋過海、經由巴黎而轉進世界舞台。無論是「一塊布哲學」,或者對「身體/衣著/自然 三位一體」的強調,三宅一生的服飾裡經常映著和服之影。而日式庭園中的石頭、青竹、細砂,乃至空中飄的風與雲,則持續供給設計師無窮靈感。
2013年9月5日
從十九世紀中葉的藝文圈到二十世紀後期的時尚圈,巴黎毫無疑問一直是「跨文化的和服系譜」得以發揚之重要據點。一百多年前,不僅莫內曾讓自己太太穿上和 服、手執摺扇入畫(見於一八七五年的名作「艾利奧夫人」),就連拿破崙三世之妻歐仁妮皇后,都成為愛穿和服的元組級哈日粉絲。

我曾在某次國際學人派對中,見過一對相當用心打扮的日本留學生:女的著粉綠色「西陣織」和服,男的穿三宅一生墨綠色上衣。他們的自信穿著,體現了一種古典 與現代巧妙對位的美學,令我至今難忘。巧的是去夏在涉谷街頭拍下的那幾張照片,展示著和服的櫥窗交融於時髦的人潮,遂成了這段記憶延伸的影像註腳。

(中國時報)
--
維基百科預告摔角明星死亡 再添案情疑雲

美國著名職業摔角明星班諾特,謀殺家人後再自殺的案件再生疑雲,因為在警方發現班諾特一家三口的屍體之前的十四小時,便有匿名人士在維科百科上預告班諾特太太的死亡。

維基百科是由網路大眾共同自由撰寫的百科全書,據維基百科媒體基金會公關經理奧杜內斯表示,這篇編寫班諾特傳記的匿名作者,是在二十五日凌晨零時一分在維基百科上發表。

這篇維基百科的內容宣稱,「班諾特由於妻子南西的死亡,以致他未能出席ECW摔角世界冠軍賽,而由奈楚取代了他的冠軍地位。」

班諾特這名世界重量級錦標賽冠軍,在二十二日於位於喬治亞州費耶特的家中,殺害了他的妻子,接著於二十三日傍晚殺害了他的七歲兒子,自己則在二十四日於自家地下室上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警方是於二十五日下午二時三十分,發現班諾特一家三口的屍體。

而二十四日以「Vengeance」為名的ECW世界摔角冠軍爭奪戰,原本最有奪冠希望的班諾特由於缺席之故,果然由頂替他的奈楚獲得了ECW的冠軍腰帶。

目前警方正在追查撰寫預告班諾特太太死亡的維基自由撰寫人,發現發送這篇文章的網路IP地址是來自康乃狄克州的史丹福,正好是班諾特的公司「世界摔角娛樂」的總部所在地。

這起謀殺加自殺的案件由於班諾特在職業摔角界的明星級知名度,因此受到媒體的高度重視。如今這起因單純家庭糾紛而釀成的慘劇,受到維基百科的文章影響,更加的疑雲重重。

警方認為,這篇文章撰寫人可能知道實情,不然就是一場惡作劇。

在班諾特死亡消息見諸媒體,維基的這篇文章引起該基金會的注意,並在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時通報警方。奧杜內斯指出,他們已向警方提供了撰寫人的IP地址,並鎖住有關班諾特的文章資訊,不讓其他撰寫人上網更改內容,以方便警方辦案。

(中央社)
--
網友預知 摔角手妻死

走紅美國的職業摔角好手班瓦(Chris Benoit)日前勒斃妻兒再自縊,亞特蘭大警方意外發現「靈異」怪事,早在警方本周一證實班瓦一家身亡前的14個小時,由網友自由編輯的「維基百科」(Wikipedia)的班瓦網頁就搶先記載班瓦妻子死亡訊息。

網友謠言竟成真
正當大家都想找出誰比警方還早預知南西死亡,這位匿名網友趕緊上網說明,他表示自獲悉班瓦因「家有急事」無法出賽,有粉絲亂猜班瓦妻子可能突然病故,他未經查證把謠言登上維基百科,後來發現一語成讖,他連忙道歉澄清。
據了解,班瓦夫妻死前數天,曾為照顧智障的7歲兒子爭吵,警方在住宅發現十多瓶空酒瓶,推測他行兇前喝不少酒,另外也正調查班瓦就醫紀錄,研究他是否受憂鬱症困擾。

(蘋果日報)
--
台灣紀錄 超級電腦全球第快 氣象更準 也助新藥研發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耗資二點八五億元建置的新一代超級電腦,讓台灣首度躍上全球高速計算效能排行第三十五名,打敗中國(四十三名)與南韓(五十三名),在亞洲僅次於第十四名的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這項新紀錄為台灣再次提升國際知名度。
第 二十九屆頂尖五百全球超級電腦(Top 500 list of the world's fastest supercomputer)排行,台灣時間二十七日在德國德勒斯登國際高速計算會議揭曉。由國網中心建置的高速計算平台IBM System Cluster1350,首次躍進全球高速計算效能評比第三十五名。

「少閒置 多運用」
國網中心主任葉俊雄說,該排行榜從一九九三年統計,台灣過去最佳紀錄是在二○○二年獲第六十名,而去年規劃、今年三月開始組裝的新一代超級電腦,具每秒鐘可完成二十四點六兆次的運算能力,可因應台灣日益提升的計算量需求,「就像高速公路越寬越平坦才能越快」。
國網中心發言人王迎春說,新的超級電腦運算速度比過去加速三倍,可結合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將氣象環境預報範圍擴大六倍、效率增加兩倍,如預測淹水範圍,能從一公里內精凖至百公尺內,也可縮短新藥研發時程。
葉俊雄說,全球排名三十五強的超級電腦預計七月啟用,可強化國內氣象預測等大型研究,更可支援新能源開發(如酒精電池)、醫療影像等。且將開放辦高速計算體驗競賽,邀全台大專院校學生組隊體驗超強效能。
電腦專家、麻省理工開放式課程中文化計劃主持人朱學恆說,台灣能有世界水準的超級電腦令人稱讚,但希望「少閒置、多運用」,才能發揮應有功效。

第29屆Top500超級電腦排行
1.美國
Lawrence Livermore國家實驗室
2.美國
Oak Ridge國家實驗室
3.美國
NNSA/Sandia國家實驗室
14.日本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35.台灣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43.中國
勝利油田分公司所屬地球研究協會
53南韓
南韓氣象局
資料來源:TOP500網站www.top500.org

超級電腦
國 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表示,超級電腦(Supercomputer)設計和運作機制與個人電腦有很大區別,具有高效能的硬體設備、管理及使用硬體資源的系 統軟體;現有超級電腦運算速度多可達到每秒兆(萬億)次以上,為個人電腦的1500至2000倍,供進行大規模試驗、計算和研究。

(蘋果日報)
--
三分鐘熄火 未必環保/蘇紫雲(淡江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博士生)

在環署透露將推動機動車輛「三分鐘」熄火政策,引起各方討論之際,台南市一馬當先,宣布將率先實施此一政策,台北市也躍躍欲試。然而,請相關單位不妨「政策熄火」先思考,在缺乏完整政策規劃、並由相關機構進行實證研究下,率爾施行恐反而不利環保。

這 其中關鍵就在於國內環保單位、人士未建立「二氧化碳平衡」(Co2 balance)的整體評估觀念。所謂「碳平衡」,簡單說就是單一減碳措施是否反造成總體碳排放的增加。具體例子就是國內一般學者、環保人士視為最環保的 「充電電動車」,卻未必是環保的。OECD的研究顯示,此車種行駛中雖幾乎零排污(仍有金屬、煞車皮粉塵等懸浮粒子污染),但是需搭載大量電池,非結構車 重增加,能源效益比極低,此情形下換算提供電力來源發電廠碳排污總帳,電動車所造成排碳污染,不如90年代出廠的汽油車。這尚未加計電池生產所需的能源及 污染!
因此,國內環保事務往往見樹不見林,甚至因小失大。以「三分鐘熄火」政策而言,若干已推行國家以卡車、客運車之類大型車輛為主要實施對象, 並且多採鼓勵、志願方式加以推動。各環保先進國未全面推廣原因,就是此政策在「碳平衡」上的爭議性。汽車引擎機件在頻繁熄火、點火情況下,燃燒不完全混合 油氣更容易逸入大氣,同時啟動馬達、電瓶壽命也會減短,製造、換裝這些零件所造成的碳排放究竟划不划算,尚未定論。同時,由於油價高漲,駕駛人在需長時暫 停時多會自行判斷是否熄火以節省油費支出,以國家公權力強勢介入的方式仍為少數。

推動科技改良
環保先進國的環保公權力是以車輛製 造商為主要對象。實例說明,歐洲運輸部長會議的實際研究發現「省油小車」其實未必環保。主因是小車在實際道路行駛時,為了跟上車流,駕駛人往往得重踩油 門,結果就是燃燒不完全,碳排放增加。關鍵就在馬力重量比不足,唯有改採新材料,才能符合小車車身安全與省油需求。又如歐盟的總合環保評估指出,車廠每生 產一部車重一噸的新車,所耗用的能源將造成一噸的「碳排污」,換句話說,新車尚未落地,污染便與車重相當。因此,淘汰老爺車的政策在環保上未必划算。
歐盟官方改善環保的具體作法就是,推動科技改良,例如可變閥門設計、可變壓縮比、引擎輕量化等,可減少15-20%污染。與汽車製造業簽署「節能志願意向書」,包含韓國、日本的自動車製造協會都已加入,訂定新車省油標準法規等。此成效遠大於與駕駛人斤斤計較。
當 然駕駛人也有責任,但是歐盟作法是結合駕駛法規,例如實證研究「駕駛人情緒」也是環保問題,情緒欠佳的駕駛人猛踩油門,結果就是汽車油耗的惡化達到18- 30%。歐洲環保單位當然不會派出稽查員在路邊監視駕駛人的心情好不好,而是直接結合超速法規。換句話說,抓超速可一面保障用路安全、一面兼顧環保。當 然,反過來說,在重視人命的歐盟,他們的媒體也不會妄指政府「搶錢」,無端干擾政策。

「碳平衡」減污
環保官署、人士的用心令人欽佩。但相較環保先進國本於「碳平衡」、「總量管制」,才能有效減少污染及急進政策與民眾摩擦反不利環保推動。在此種政策與哲學下,歐洲車廠已推出真正適合「暫停熄火」的環保車種,可視為官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美學經濟」的新代表作。

(蘋果日報)
--
別為香港下斷語/陳文茜

香港回歸那一天,詩人嚴力朗誦一段詩文:「鴉片戰爭,至今才真正結束」。
鴉片戰爭打破中國自傲的神話,日史記載「至此方知清廷之貧弱」。香港成了割據地,原本破落的中國南方漁村,擠進了一批英國鬼子。當地廣仔從效忠長辮子,變成效忠長毛的,呼天搶地;這是中國人之恥。

走過戰亂風暴
歷 史永遠沒有簡易的答案;在中國人的恥辱中,香港1101平方公里從此產生了近代東方最耀眼的繁華;金融、航運、商業、娛樂的東方文明中心。七百萬人避居於 中國最南端的土地之一;這些人包括孫中山、康有為、張愛玲、謝雪紅……,歷史人物搭著不同的夢,在不同時期抵達與中國廣大土地不成比例的小小香港,庇蔭他 們人生難忘的一段歲月。
浮花浪蕊就這麼拍打著,直至一百多年後香港回歸。跟戰亂借來的時間,港人開始倒數。祖國的懷抱是痛苦也是疑惑的開端,這十 年香港歷經98年金融風暴、 2001年經濟負成長、2003年SARS及23條大遊行;2002年申請破產的個案達26,922件,為過往的一倍;2003年香港樓市急瀉50%,近 三十萬戶成了負資產一族,一生資產從人間蒸發。一切看起來,都是歷史定律,中國的陷落成全了香港;中國的崛起,擊倒了香港。97年西方刊物《財星》及《商 業周刊》,預言「香港死了」、「一個窮途末路的城市」,眼看即將成真。
現在我們都知道這些預言,都錯了。港股1993年時一萬點,與台北齊平;如今2萬1千點,自大陸國企在香港發行IPO以來,中國與香港不再是發展辯證的反錯。
歷史永遠沒有答案,你以為國破山河,卻迎來百年的繁榮;你以為沒落難逃,香江卻再造傳奇。歷史沒有一條常軌式的直線答案,它是那樣的宛轉曲折,如同安德烈.紀德的請求呢喃:「請不要太快對我這個人下斷語。」
香港回歸十年,全球媒體再度聚集中國南方蕞爾之島,《時代》周刊寫下西方人的反省,民族主義的中國,誤判了鴉片戰爭後的香港;種族主義的白人,也誤讀了回歸中國後的香港。

歷史沒有答案
對所有習史之人,香港是一個好課題。
歷 史永遠給人們各種驚奇,中環的街頭走著各式各類的人們,他們有的十年前還在深圳鄉下賣香腸;有的十年前以為華爾街是世界的全部;有的從沒想過自己將離居台 北,和這些交錯著英語廣東話港仔拼個天下。香港H股凝聚著曾經疑懼自由化的中國工商銀行,位於山西的肉商、瀋陽的飲料公司……,像個大市集般,把整個中國 的經濟市場全化成跑馬燈,一塊股盤回答了所有的歷史推論。
英國著名百貨公司Harvey Nicholas分店,與北京同仁堂招牌,並列於中環皇后大道中。在歷史的交錯裡,鴉片戰爭的雙方,終於並肩競爭。
歷史真是沒有答案。

(蘋果日報)
--
哀樂30 工作無聊 都在打混/史丹利(《史丹利一定要熱血》作者)

Q:你在部落格寫些生活趣事,吸引300萬上班族點閱,寫文章是為解決30歲焦慮?
A:30是個可怕的數字。男人30歲,就被認為要有穩當的事業,準備成家,不能再像以前要去哪玩就去哪玩。這種生活很無聊,工作又沒什麼意義,根本看不到未來。
像 我之前在雜誌社工作,我看到總編有兩個小孩,每天還要加班到半夜,中間還要回去倒一下垃圾、陪小孩,11、2點再回公司看稿。我覺得,做這行也頂多像他這 樣而已,實在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像他工時這麼長,完全不合投資報酬率;當到總編,接下來呢?我們是個吃喝玩樂,年輕人的雜誌,當想法比不上年輕人,一定馬 上被幹掉。
我常想,他年輕時一定跟我一樣對很多事感興趣,一旦結婚有小孩,整個人就開始消沉。我們找他吃飯喝酒,他都說,要回去顧小孩、老婆會念,生活很受限。他很想換工作,但有家庭不能斷糧,很悲哀,所以我有嚴重的恐婚症。

現代人生活無目標
Q:為何現在大家都不關心國家大事,轉而關心個人的小事?
A:這年頭誰不顧自己?連自己都顧不住了,還管別人?國家怎樣,大家罵爽而已,又能怎樣?我們這世代都很自私,大家在社會混那麼久,也知道不好混,而且連自己都快養不活了,還有卡債一堆。
我這年代的人真的沒人對工作是有興趣、滿意的。即使想離開,也不知道要幹嘛?又沒錢,有人還欠錢,就悶著頭做下去。每天早上九點就等下班,禮拜一等禮拜五,月初等發薪水。
Q:普遍上班族都這樣,能怎麼辦?
A:我每天寫東西讓我沒變成自己討厭的那種人,否則我每天摸,也不知道要幹嘛?這世界已沒什麼事值得熱血了,而且大家被現實壓得很慘,也熱血不起來。
我 就是要激勵大家再熱血,其實觀察生活小事能讓人開心。像我寫過開24小時的眼鏡行、水果行跟寵物店,我不懂眼鏡行為何要開24小時?有人會這麼急著凌晨把 眼鏡修好嗎?送去也不可能馬上好啊!水果行又是怎樣?會有人半夜想吃芭樂或橘子嗎?還有半夜會有狗跟主人說,我肚子餓,想吃消夜,你就要買飼料給牠吃嗎? 我到現在還沒答案。
我覺得,大家可以做些其他事來轉移這種無望感。像我朋友當攝影覺得無趣,就做木工釘家具。他的攝影棚吧檯是自己做的,還免費釘 舞台供客人拍照,這樣他就很快樂。其實人若很認真去做一件很無聊的事,就會覺得很有趣。日本有個當紅節目,就是去拍一個你很想做的無聊事。像有人想知道女 生穿比基尼曬太陽到底效果如何?就有兩個男生穿著比基尼坐在日光機裡好幾小時,結果真的曬出這樣的痕跡。其實人若很認真去做一件很無聊的事,就會覺得很有 趣。
史丹立的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rasheed/

(蘋果日報)
--
感染海洋弧菌 易腹瀉休克

夏 天酷熱,到海邊戲水成為消暑活動之一,不過當身體有傷口或不小心被貝殼、螃蟹、石頭等尖銳的東西刺傷,可能因此感染海洋弧菌而不自知。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 醫師詹融怡表示,海洋弧菌並非常見的感染菌種,不易辨別,又跟蜂窩性組織炎的症狀類似,常被忽略而延誤就醫,甚至可能引發敗血症而死亡。

症狀似蜂窩性組織炎
曾 有個案前往海邊撿拾貝殼,腳底不慎遭貝殼刺傷,原以為小傷口並無大礙,但2天後個案卻神智恍惚,小腿發黑、腫脹、化膿和潰爛,緊急送醫後診斷是因感染海洋 弧菌而引發敗血症。詹融怡醫師表示,類似的個案一再發生,是因一般人對海洋弧菌不了解,而且症狀和蜂窩性組織炎很像,皮膚會紅腫熱痛、起水泡、化膿、潰爛 等,但感染海洋弧菌還會伴隨腸胃不適等,如拉肚子或嘔吐,若曾到海邊玩水或傷口浸泡到汙水而有上述症狀,須告知醫師以便做正確治療。

用特殊抗生素治療
雖然蜂窩性組織炎、海洋弧菌都是細菌感染,但菌種不同,治療的方法也不同。皮膚一開始有腫脹、化膿潰爛時,醫師通常會先以治療蜂窩性組織炎的方式來處理,如果經過3天情況仍未改善,則應考慮是否為其他菌種感染,並用特殊抗生素治療,如環黴素、綠黴素、第3代抗生素等。
詹融怡醫師也指出,雖然海洋弧菌感染病例不常見,但有1/3的患者會出現休克狀況,若四肢嚴重感染、潰爛,可能需截肢。因此到海邊戲水要避開尖銳物,並且有傷口時最好少去海邊玩耍。或赤腳走在汙水中。

(蘋果日報)
--
分年齡 訓練孩子吃飯 注意份量用餐更安全

小孩吃飯常邊跑邊玩,萬一跌倒,餐具可能插入而受傷。台安醫院兒童發展中心復健科組長江長奇表示,應訓練小孩吃完飯才可離開餐桌。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潘俊伸也說,3歲以下小孩喝奶或湯嗆到,若咳不停應就醫,避免造成吸入性肺炎。

分齡訓練
3歲之前允許活動
江長奇組長表示,當孩子可以理解大人話語時,就可提醒他吃飯一定要在定位上,不要邊玩邊吃。但3歲前的孩子活動力較強,家長可讓他在未吃完飯的情形下先去活動,不過活動前一定要告知他應將餐具放下。另外,3歲的小朋友已會握住瓶子自己喝水,要小心不要嗆到。

4歲吃完飯才能活動
約4歲的孩子已有自我控制能力,可慢慢教導孩子一定要完成一件事,才能做其他事。並且,必須吃完飯才能看電視或吃點心等,讓孩子知道如果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必須要吃完飯。而這年齡的小朋友可自己插吸管喝飲料,家長要告知他用吸管時不要講話或到處玩,容易插到喉嚨。

5歲可訓練握筷子
5歲前因為手部肌肉的發展未完全,力氣還不夠握住筷子,可以先不要教用筷子,吃飯時可以用安全、較軟的塑膠湯匙和叉子,避免孩子吃飯時受傷。而5歲之後就可以開始訓練拿筷子。5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好,家長要嚴厲規定孩子將飯吃完才能離開。

勿與大人同桌吃飯
5歲前的孩子盡量不要跟大人同桌用餐,可在餐桌旁準備較矮的椅子和桌子,避免孩子因餐桌太高而跌落。另外準備1份餐,讓小朋友知道自己的用餐目標,更要避免孩子挑食,同時讓小朋友知道,必須吃完大人準備的飯菜才可去活動。

用餐安全
潘俊伸主任也提醒家長,用餐時有些該注意的小細節,避免小朋友在用餐時嗆傷、燙傷等意外發生。

難吞食選大體積吃
像 果凍、糬等較黏膩且難吞的食物,勿選一口大小,應選體積大一點的再一口一口咬,較不會噎到。若噎到,家長可用手環抱小朋友,背對自己、頭低屁股高,以手掌 拍後背部約5下。再將孩子翻到正面,用手掌拍胸骨末端3分之1處5下,交替使用直到吐出食物。窒息的5到10分鐘內是急救黃金時間,拖太久可能影響腦部發 展。另外,吃魚時若被魚刺哽到,別再吃任何東西,應請醫師將魚刺夾出。

吹涼食物防燙傷
3歲以下的孩子比較容易燙到,家長可以在餵熱食或是熱湯時,先吹涼家長嚐一口後覺得不燙舌,再餵食給小朋友。

小口喝湯防嗆傷
3歲以下小孩較容易因為喝湯、喝奶而被嗆傷,家長餵小孩喝湯、喝牛奶時不要餵太快,可將1瓶牛奶分2至3次餵食。而嗆傷可能一直咳不停,應就醫,避免造成侵吸入性的肺炎。

專家說
一口量飯菜避免噎著
餵食小孩飯菜或讓孩子自己吃飯時,飯菜量應以小朋友使用的湯匙大小為1次咀嚼的量,別讓小孩塞了滿嘴食物,且須看著孩子把口內食物咀嚼吞下才能講話,避免噎著。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