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240501 中東危機篇

更新時間:16:26

*布林肯赴以色列與總統會談 促領導階層提供加薩援助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日前往以色列,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Tel Aviv)與該國總統赫爾佐格(Isaac Herzog)會面,敦促以色列提供加薩更多人道援助,促哈瑪斯組織釋放人質並接受停火協議。

根據《路透》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日前往以色列與該國總統赫爾佐格會談,作為中東行的最後一站,本次為布林肯第7次造訪以國,布林肯在以色列的首要任務便是推動以色列採取相關措施,改善加薩人道援助力度,緩解人道危機。

布林肯在與赫爾佐格的會議一開始即表示,「我們除了不斷的嘗試達成停火協議,讓人質返家外,我們也要將焦點放在加薩走廊人民,他們因為哈瑪斯行動而在戰火下受苦」,應該要讓協助加薩人民取得援助所需,包含食物、藥物、庇護設施及乾淨的水。

*聯合國:以色列進攻拉法「迫在眉睫」 籲對以有影響力國家阻止

聯合國4月30日警告,以色列對拉法入侵行動已「迫在眉睫」,指雖然以色列在協助加薩平民避免飢荒問題上取得進展,但這不能為入侵行動帶來合理性,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呼籲,對以國有影響力的國家應盡力阻止拉法地面行動。

根據《路透》報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4月30日放話,無論以色列有沒有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協定,以軍都朝拉法推進。聯合國對此發布警告,秘書長亦呼籲各國阻止以色列。

《路透》指出,聯合國負責人道事務與緊急援助的副秘書長葛瑞菲斯(Martin Griffiths)在聲明中表示,「近幾週以來,世界不斷呼籲以色列放過拉法,但以軍地面行動即將開展,這將為拉法帶來無法形容的悲劇」。

美國總統拜登在一個月前要求緩解加薩人道危機,以色列承諾改善援助情況,古特瑞斯向記者表示,在避免加薩北部飢荒問題上已逐漸取得進展,但仍需要更多協助,葛瑞菲斯則說,「向加薩提供更多的援助改善並不能增加入侵拉法的合理性」。

*納坦雅胡放話 有無停火協議都會進攻拉法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今(30日)表示,無論以色列「有或沒有」跟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締結停火協定,以軍都會對加薩南部城市拉法(Rafah)發動地面攻擊。

《法新社》報導,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表示,納坦雅胡今日告知人質家屬的代表:「在達成所有目標以前,我們會停下戰爭進度,這種想法是不存在的。為了達到全面勝利,我們會進入拉法,我們會在那裏消滅哈瑪斯的軍隊,不管有沒有一份停火協議。」

《路透》報導,埃及外交部長舒凱里(Sameh Shoukry)昨日指出,他對以哈雙方能達成停火抱有希望,但目前只能耐心等候以色列與哈瑪斯對於最終的回覆。

另外有2名埃及消息人士透露,為了與領導層商議停戰條款,哈瑪斯代表團已於週一離開埃及首都開羅(Cairo),預計他們會在2天之內返回,提交答覆。

*驚動拜登!哥倫比亞大學學生佔樓抗議 校方將開除學籍

美國各地大學近日出現針對以色列加薩戰事的抗議行動,在校園紮營聲援巴勒斯坦人並與警方對峙,截至當地時間昨日(4月30日)為止已有1000多人被捕。哥倫比亞大學傳出學生佔領大樓,甚至驚動美國總統拜登;校方昨日強調,由於抗議者打破窗戶,闖入主要教學大樓「漢彌爾頓廳」(Hamilton Hall),這些學生將被開除學籍。

綜合外媒報導,學生與示威者佔領「漢彌爾頓廳」(Hamilton Hall)後,拉開寫有「辛德廳」(Hind's Hall)的橫幅布條,要以先前在加薩走廊被以軍殺害的6歲巴勒斯坦孩童的姓名來為該建築命名,佔領「漢彌爾頓廳」的學生也跑到屋頂揮舞巴勒斯坦旗幟。一名自稱是哥大研究生的抗議者表示,大樓內大約有60名學生。

針對佔領事件,哥大校方發言人表示,目前學校首要任務是保持校園安全與秩序,因抗議人士選擇將局勢升級至無法維持的狀態。校方強調,大學工作不能被違規的抗議者無止境地打斷,佔領該大樓的學生將面臨被開除學籍的風險。哥大針對紐約曼哈頓的晨邊高地(Morningside Heights)校區,於30日凌晨發表聲明,僅允許住在校園的學生和必須回校園工作的員工進入。

此外,哥大校友向哥大校長夏費克(Minouche Shafik)發出公開信,要求哥大必須採取強有力、果斷的行動,結束校園內的無政府狀態。信中呼籲夏費克在必要時要向紐約市警局求助,並要求所有佔領「漢彌爾頓廳」的學生被開除學籍,參與行動的教授也必須停職。

針對哥大抗議者佔領大樓事件,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拜登已知悉此狀況,並認為學生佔領學術大樓是「絕對錯誤的做法」,此行為並非和平抗議。民主黨籍紐約州州長霍楚(Kathy Hochul)30日指出,闖入「漢彌爾頓廳」的學生必須承擔責任,無論是學校還是執法部門的紀律處分皆然。霍楚強調她支持學生和平抗議,但故意破壞財產的行為已跨過底線。

*紐約數百警抵哥倫比亞大學門外 傳示威者半數與學校無關

美國各地大學爆發挺巴勒斯坦抗議潮,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學大樓更被抗議學生與示威者佔領,目前紐約警察局戰略反應小組已派出數百名警力抵達哥大外圍,有執法官員透露,哥大校園內至少有半數抗議者跟哥大毫無關聯。

綜合外媒報導,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與紐約市警局官員在4月30日晚間的記者會中表示,哥大的教學大樓「漢彌爾頓廳」(Hamilton Hall)被佔領是由「外部人士」煽動,這些人和哥大沒有任何關係,一些抗議學生並沒有意識到在人群中有「外部演員」。亞當斯強調,我們不能、也不會允許和平集會變成暴力事件,「我們不能等到局勢變得更加嚴重,這必須立即結束」。

紐約警察局戰略反應小組目前有數百名警力抵達哥大校園外,不過紐約市警察局官員強調,除非哥大管理人員要求他們到場,否則警察將不會進入校園處理目前的財產犯罪和擾亂秩序的行為。

一名執法官員向《CNN》透露,哥大校園內至少一半的示威者與哥大無關,校園內抗議者的人數從250人到400人不等。該官員表示,雖然哥大沒有正式要求紐約市警察局提供援助,但一旦學校發出訊息,紐約警力就會準備介入。

(自由電子報)
--
*美證實:在以哈戰爭前 以色列就嚴重侵犯西岸人權

美國國務院證實以色列5個安全單位,4個隸屬國防軍、1個是警察部門,在約旦河西岸犯下嚴重侵犯人權行為,不過強調犯行並非發生在以哈戰爭期間,也不在加薩。

英國衛報報導,國務院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表示,經過仔細調查發現,5個以色列單位對嚴重侵犯人權負有責任,「所有這些事件都發生在(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遇襲)以前,而且都不是在加薩」。

另外,巴特爾說,其中4個單位已經有效糾正違規,接下來將繼續與以色列政府協商第5個單位「猶太永恆營」(Netzah Yehuda)的違規行為。

以色列國防軍轄下「猶太永恆營」部分來自約旦河西岸屯墾者,根據逾1名美國官員說法,儘管已警示「猶太永恆營」注意侵權行為,該單位依舊沒有採取任何顯著補救措施,而以色列政府律師幾個月來一直對該問題信函置之不理。

本月稍早美國即將根據萊希法(Leahy Law)祭出制裁,不過以色列政府律師聯繫華府,強調根據美以在2018年簽署為期10年的軍事關係備忘錄,美方應該給予以色列更多時間回應其調查結果。

萊希法禁止美國政府資助、支援違反人權的外國軍警組織,一旦遭美國政府以萊希法制裁,部隊將無法接受任何來自美國的軍事援助和訓練。

目前以色列同時面臨國際刑事法庭和國務院追究可能在以哈戰爭中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為。

*哈瑪斯、法塔在北京談判 中斡旋有成 促沙伊復交後又一突破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於加薩地帶衝突仍未平息,路透指出,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及其對手法塔組織已於近日在北京舉行團結會談,這是北京繼促在沙伊復交後又一中東外交事務突破。中國外交部30日證實,雙方取得正面進展、有和解的政治意願。外媒對此高度評價,中媒則強調中國又展現大國擔當,「有望實現沙伊復交後又一突破」。

應中方邀請,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及其對手法塔組織已於近日在北京就巴內部和解舉行磋商會談。此次哈瑪斯與法塔組織在北京的會議,是以哈衝突爆發以來,首次有哈瑪斯代表團赴北京的公開訊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30日表示,應中方邀請,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組織)日前赴北京磋商,就推進巴內部和解,深入坦誠對話,雙方充分表達了透過對話協商實現和解的政治意願,就諸多具體問題進行探討,並取得正面進展,一致同意繼續這項對話進程,爭取早日實現巴勒斯坦團結統一。

林劍提到,「雙方高度讚賞中方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感謝中方為推動巴加強內部團結所做努力,並就下步對話設想達成了一致。」

路透指出,這是北京介入中東事務的又一顯著外交舉動。一名駐北京的外交官稱,這次會談是為調解這兩個巴勒斯坦對立派別作出努力。

觀察者網指出,巴勒斯坦兩大派在北京的安排下進行接觸,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

印度第一郵報說,「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重大外交舉措」;商業標準報稱「在中國的推動下,巴勒斯坦對立的雙方邁出了團結的罕見一步」。

以色列國家電視台指出,自2007年以來哈瑪斯和法塔政治對抗不斷,中國斡旋雙方談判是其積極參與中東事務的最新例證。路透也認為,在加薩戰事持續之際,這是中國參與巴勒斯坦地區事務的顯著外交舉動。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在事件發生期間主張實施「兩國方案」及推動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

美國之音報導,去年3月10日,被稱為中東地區「宿敵」的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斷交七年後,在中國的斡旋下簽署協議恢復兩國的外交關係。此事件體現中國在與美國的競爭中有意更多地參與國際事務,向世界展示其大國的影響力。

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北京也試圖調節俄烏衝突,但因中國過度偏袒俄羅斯,中國的努力無疾而終。

*挺巴學運/砸窗戶、掛橫幅、封大門…哥大示威升級 似國會暴亂

紮營在哥倫比亞大學的一群反以色列抗議學生30日衝入校內歷史建築漢彌爾頓大樓(Hamilton Hall),砸窗戶,掛橫幅,封大門,拒離開,令人聯想到2021年的國會暴亂案;大學當局拒絕召紐約市警入校處理,目前遭到各界批評;一名工友一度大喊自己被劫持為人質,最後獲釋。

這個景象,對於熟悉台灣政治者也有人稱與發生在台灣2014年學生占領立法院時,似曾相識。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哥大校方規定29日下午2時為最後期限,紮營抗議的學生必須離開營區,不然就面臨停學處分,但約12小時之後,爆發占領漢彌爾頓大樓事件。因為大樓被占領,校方向校務人員頒布保持距離通知,要求他們30日晨避開「晨邊高地」(Morningside Heights)主校區。

校方接下來表示,只有住校區宿舍大樓的學生及基本雇員才能進入該區域,但尚未驅逐或逮捕任何該為占領大樓負責的學生。占領大樓的場景貼上社群媒體分享,用戶紛紛把這起行動,比擬成2021年1月6日的國會暴動案。

拒求助紐市警 校方挨轟
紐約郵報(The New York Post)報導,校方拒絕召來紐約市警,處理校園內暴動學生,遭到各界批評。紐約州立法會眾議員萊利(Mike Reilly)便表示,此時該讓這起事件落幕,他認為州長及市長浪費太久時間,現在應該「擒賊先擒王」,要那些破壞校產、阻擋學生不能上課的人,負起該有的責任,必須逮捕。

律師兼「長春藤聯盟各校」猶太校友聯誼會成員舒魏伯(Matthew Schweber)憤怒指責說,過去六個月校方被癱瘓,教職員保護示威學生,依某些方面看來,學生暴動是他們煽動的。這次挺巴反以暴動,都是他們姑息縱容,因此直接導致這起暴動,現在必須停止。

清潔工友稱被劫為人質
一名哥大清潔工友表示,親巴勒斯坦示威者占領漢彌爾頓大樓時,自己被劫為人質;校方已勒令一名住帳篷區示威學生停學。

該清潔工友在占領行動時,正要離開大樓,但抗議者占領大廳,不讓他離去;校報「哥倫比亞觀察報」(Columbia Spectator)報導,工友大喊「他們劫持我」,接下來終於獲准離開大樓。工友離開之後,另三名工人也獲准離去,示威者再度鎖上大樓各處大門。

校方30日下午表示,任何占領大樓的學生都面臨開除處分。

*挺巴學運/占領校園建築 私校生恐有民、刑事責任

哥倫比亞大學行政大樓被學生占領,象徵全國校園支持巴勒斯坦抗議活動升級,不過法學專家指出,校園抗議活動常常逾越法律甚至偏離法律允許範圍,值得注意。

國會山莊報(The Hill)報導,近來在全美校園蔓延的抗議活動,被校方和民選官員視為違法,累計有數百名學生被捕,不過涉及公私立學校、室內外以及大學校園的示威活動,對於時間地點制定不同規定,而且只有公立學校才受第一修正案約束。

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法學教授紹爾(Frederick Schauer)表示:「如果是州立大學會受到第一修正案規範,限制校方能做什麼以及不能做什麼。」因此私校能夠採取更多行動,例如哈佛大學規定只有學生和校方人員才能進入校園草坪,因為該校並非公立學校。

至於室內舉行的抗議活動因為妨礙他人,無論公、私立學校都有更多權限處置,導致多數支持巴勒斯坦活動都選在戶外紮營,不過即使哥大學生占領校區大樓,但若沒有獲得校方允許,紐約警方不會介入。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占領校園建築並非第一修正案保護範圍,因此私校學生可能面臨民事或刑事責任。

「個人權利及表達基金會」(Individual Rights and Expression,FIRE)資深專家格林柏(Zachary Greenberg)指出,學校可以對示威活動限制「時間、地點和方式」,他說:「幾乎所有大學都對學生紮營或保護校產設下底線,做法相當合理,可以預防干擾,維持校務正常運作。」

校方雖然有法律依據可以動用警察權,不過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憲法教授康克爾(Daniel Conkle)表示:「一所大學可能制定校規,反對在校園設置營區、紮營過夜,但不一定能夠讓校方動員警察拆除營區帳篷、逮捕示威者。」

雖然許多校園抗議活動聲稱過程平和,但還是引發外界對於反猶主義在校園散播,威脅猶太學生人身安全的疑慮。

「佛蒙特州法律研究生院」(Vermont Law and Graduate School)助理教授卡特(Jared Carter)指出:「攻擊性、詆毀、仇恨言論都受到第一修正案保護。」因此呼籲:「應制定禁止威脅他人的法律,要有刑事法律禁止,才能防止語言或騷擾的威脅。」

*挺巴學運/哥大示威關鍵團體「種族隔離撤資組織」

美國大學因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戰爭而爆發示威活動,路透社(Reuters)列出多位與示威活動發展相關的關鍵人物與團體。

支持以巴雙方陣營以及校方、政治人物、教職員與學生的回應讓各大學校園掀起波瀾,也讓美國社會產生分歧。哥大學生示威活動是由2016年成立的哥大種族隔離撤資(Columbia University Apartheid Divest)號召,該組織宣稱由100個以上學生團體組成。

哥大學生在營地發起穆斯林和猶太教的祈禱活動,部分學生人透過演說譴責以色列和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並讚揚巴勒斯坦的武裝抵抗。該組織負責與校方的主要談判人是哈利勒(Mahmoud Khalil),目前他也是該校國際公共事務學院碩二生。

其他還包括猶太人和平之聲(Jewish Voice for Peace)與巴勒斯坦正義學生組織(Student for Justice in Palestine)哥大分會。這兩個有數十年歷史的反猶太復國主義倡導團體反對以色列的軍事占領,其在全國的分會在其他校園的抗議活動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不過,哥大在去年11月認定兩組織發動違反學校規定的抗議活動,暫停其活動,對此,紐約公民自由聯盟(New York Civil Liberties Union)與學生則向校方提出告訴。

去年7月開始擔任哥大校長的埃及裔莎菲克(Nemat Minouche Shafik),今年4月曾被傳喚到眾院教育和勞工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Education and the Workforce)就校園疑似出現反猶太主義進行作證。她告訴議員說,「我對於我們當中部分人的行為與我們的價值觀不一致感到痛心。」隔天她便授權紐約警察進入校園清除抗議營地。

眾院委員會與小組委員會就校園爆發學生抗議活動已舉辦至少4場聽證會及活動,當中關鍵人物是紐約州眾議員史黛芬妮克(Elise Stefanik)。去年底,賓大校長馬季爾(Liz Magill)和哈佛校長蓋伊(Claudine Gay)在該委員會提出的證詞受到外界批評後辭職,當時在面對史黛芬妮克關於呼籲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是否會違反學校霸凌和騷擾行為準則問題時,兩人都拒絕給出明確的「是」「否」答案。

至於在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主修生物醫學工程的塔巴蘇姆(Asna Tabassum)曾被選為畢業生代表,身為穆斯林以及來自南亞的她在Instagram上貼了支持巴勒斯坦人網頁的連結,4月15日學校以安全為由,不讓她在畢業典禮上發表致詞。對此,塔巴蘇姆回應說,「我對這個決定感到震驚,也深感失望,學校屈服於一場刻意打壓我想法的仇恨運動之下」。

*挺巴學運/哥大陷半癱瘓 華生:學校醫療等服務中斷

在哥倫比亞大學,挺巴學生與校方的談判在經過幾日的僵持不下後破裂。4月30日凌晨,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示威者,占領了校內具有歷史意義的漢彌爾頓大樓(Hamilton Hall)。針對校方決定關閉校園,各項校園服務暫停,並將開除參與占領的學生,哥大華人學生及校友說法不一,有的支持學生理性安全地抗議,有的則抱怨無法入校就醫。

去年畢業於哥大新聞學院的學生小詹,曾在抗議期間回學校見證。她支持學生們以理性和安全的方式表達他們的合理訴求,但也希望校園生活能夠盡快恢復正常。「幾十年來第一次如此浩大的學生運動,也算是見證歷史了。但我同時也希望師弟師妹們能夠在5月中旬順利舉行畢業典禮,以免留下之前疫情期間的遺憾」。

包括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在內的多所大學,已因為學生運動和安全考慮取消了今年的畢業典禮。

目前正在哥大國際公共事務學院就讀的學生小蔣則表示,不斷升級的抗議讓學校生活陷入了「半癱瘓」中。他此前預約了30日在學校健康中心的體檢,卻在體檢當日被告知無法進行。「因為抗議升級,我無法進入學校。體檢被取消,而且學校告訴我接下來幾天都不確定能否進入了。」無奈之下,他只能重新預約下周的體檢,此時距他畢業僅剩兩周時間。

他表示,此前在草坪上紮營和靜坐都是可接受的行為,但認為砸碎窗戶進入教學樓有些「暴力和不可取」。小蔣表示,現在學校只允許居住在學校內部宿舍的部分人員出入,因此導致醫療、圖書館、健身房等學校各項服務都中斷。

30日一封哥大校友致校長莎菲克(Minouche Shafik)的公開信在社媒間傳播,公開信呼籲校方立即果斷終結學生對漢彌爾頓大樓的占領,並採取強有力措施恢復校園秩序。

4月29日是哥大學生上課的最後一天,校方宣布所有期終考試都可以遠程進行。

*美布朗大學向示威學生讓步 將考慮從以色列撤資

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今天與抗議加薩戰爭的學生達成協議,學生將清除校內營地,校方則將考慮從以色列撤資。

法新社報導,美國各地大學生近期相繼在校內紮營示威,引發輿論分歧,還有數百人被逮捕,布朗大學與學生的協議是第一次有美國菁英大學做出重大讓步。

布朗大學校長派克森(Christina Paxson)說,學生已同意在當地時間今天下午5時之前結束抗議並清理營地,「且直到本學年結束為止都不採取會違反布朗大學行為準則的進一步行動」。

作為交換,5名學生將受邀於5月與布朗大學管理機構5名成員會面,闡述他們希望校方從「助長加薩種族滅絕並從中獲利的企業」撤回資金的論點。

示威學生聽到這個消息後高興得跳起來喊口號,然後開始拆除帳篷。

校園示威活動為全美大學校方帶來巨大挑戰,因為各校試圖在言論自由的承諾與集會變成反猶主義和仇恨言論的指責之間求取平衡。

派克森在聲明中說:「中東地區遭受的破壞和傷亡促使許多人呼籲做出有意義的改變,同時也提出如何以最佳方式實現此一目標的實際問題。」

但她也說:「最近出現的煽動性言論繼續惡化,以及全國各地校園緊張加劇,讓我十分憂心。」

*無視停火協議!內唐亞胡態度堅決:以軍一定會攻拉法

正值以哈停火協議出現曙光之際,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誓言,無論以色列是否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和釋放人質協議,以軍都將對加薩南部拉法市發動地面攻勢。

內唐亞胡4月30日在在耶路撒冷會見人質和陣亡士兵的家屬代表時說,當局不可能在實現所有目標之前停止戰爭,重申將進入拉法,並消滅在當地的哈瑪斯營,以取得「全面勝利」。

本周在埃及開羅舉行的以哈會談被外界視為挽救外交解決方案以釋放以色列人質以及暫停或終結戰爭的最後機會。

以方原定4月30日派代表團到開羅,進一步討論停火談判問題,但有消息指出,在哈瑪斯對以色列最新提案做出答覆前,以方不會派代表團前往開羅就停火協議進行談判。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飛往以色列前在約旦發表演說,稱「重點」是改善加薩的人道主義局勢並達成停火協議,讓以色列人質回家。並指以色列提出了「強而有力的建議」,並呼籲哈瑪斯做出回應。

布林肯說,「不再有任何延誤。別再找藉口。現在是時候採取行動。我們希望這項協議能在未來幾天達成。」

華府先前已要求以色列,進攻拉法市須有保護平民的方案。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至今尚未見到可以回應華府關注的方案。

*傳國際刑事法院將對以色列總理發出逮捕令 對內唐亞胡有1大影響

據以色列媒體報導,特拉維夫政府正憂心忡忡地關注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CC)動向。報導稱,國際刑事法院可能在本周對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國防部長加蘭特(Joav Galant)和國防軍總參謀長哈勒維(Herzi Halevi)發出國際逮捕令。

以色列總理上周五(4月26日)已就國際刑事法院可能提起的刑事訴訟發表評論。內唐亞胡在X上寫道:「在我的領導下,以色列絕不會接受ICC破壞其固有自衛權的任何企圖。」

ICC能對內唐亞胡提起何種刑事訴訟?
國際刑事法院僅對個人進行調查。只有當某人涉嫌對四項核心罪行之一負有領導責任時,國際刑事法院才會採取行動。這四項核心罪行分別是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危害人類罪和侵略罪。

事實上,國際刑事法院自2021年就因疑似戰爭罪行對以色列境內的嫌疑者進行調查。與此同時,據國際刑事法院表示,該院也以同樣罪名調查哈瑪斯武裝分子。此外,ICC也在對以色列定居者在約旦河西岸的暴力行為進行調查。

調查還將以哈戰爭最新進展納入考量。去年10月7日,極端伊斯蘭組織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造成約1200人死亡,並將240餘人挾持至加薩地帶,隨即引爆了這場戰爭。哈瑪斯被歐盟成員國、美國等多個西方國家定義為恐怖組織。

根據哈瑪斯所控制的加薩地帶當局的說法,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已導致超過34000人喪生。這些數字無法得到獨立的核實。

ICC在何種情況下可以調查以色列公民?
基本上,只有在國家無法或不願在國內起訴上述罪行時,國際刑事法院才能介入。以色列法院不太可能對總理、部長或軍隊領導發起刑事訴訟,尤其是在當前戰爭持續的情況下。

此外,犯罪嫌疑人所屬國家或是犯罪地點所在國必須承認國際刑事法院。以色列並不承認ICC管轄權。由於巴勒斯坦已加入《國際刑事法院規約》,這一點或將能發揮作用。除以色列外,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幾乎所有阿拉伯國家和伊朗都不承認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

如果涉及區域都不是《國際刑事法院規約》締約國,只有聯合國安理會可以通過決議授權國際刑事法院審理。蘇丹和利比亞的情況便是如此。

國際逮捕令會對以色列總理產生什麼影響?
逮捕令還不是判決。它首先表明,國際刑事法院認為對某個嫌疑人提出的指控情節嚴重,值得展開調查。

根據ICC網站,國際刑事法院只有在法官認為相關人員有必要出庭受審時,才會簽發逮捕令,因為這是國際刑事法院的審判程序所必須的。其他原因包括法官擔心被告可能妨礙審判程序或者犯下更多罪行。

由於國際刑事法院沒有自己的警察機構來逮捕嫌疑人,以色列政府成員在海牙受審的可能性很小。

然而,逮捕令將嚴重限制內唐亞胡和其他可能被通緝的部長們的國際活動自由。因為國際刑事法院的124個締約國都有義務在其領土內逮捕被通緝人,並將其移交給法院。

以俄羅斯總統普亭為例,自國際刑事法院以綁架烏克蘭兒童至俄羅斯為由對其發布逮捕令後,普京就未親身出席多數國際會議,只訪問那些不承認國際刑事法院的國家。

可能發布的逮捕令與種族滅絕指控的關聯?
國際刑事法院的調查不應與一些國家對以色列提出的種族滅絕指控相混淆。南非等國曾在國際法院(ICJ)起訴以色列,指責其在加薩地帶造成大量戰爭死亡。專門處理國家之間爭端的國際法院也設於海牙,但其調查對象不是個人,不會簽發逮捕令。

今年1月底,國際法院承認「加薩地帶存在種族滅絕的危險」,但未批准南非提出的要求以色列停止一切敵對行動的緊急申請。在這一初步裁決之後,種族滅絕訴訟可能將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哥大半數示威群眾不是校內師生!紐約警局派數百人進入校園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挺巴示威活動愈演愈烈,稍早有學生攻占校舍「漢彌爾頓大樓」,校方揚言將開除學籍處分,但似乎不見效果,抗議群眾仍未散去。最新消息指出,紐約警局戰術反應組已出動,有數百名警力到場並進入校園。

CNN報導,一名執法官員在表示,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有至少半數抗議群眾與大學無關,不屬於該校師生,抗議群眾在不同抗議地點的人數不同,通常是250人至400人。

執法官員稍早指出,紐約警察局預計會收到哥倫比亞大學的致信,要求在1到2小時內協助清除校園內的示威群眾,並警告說「情況不穩定」。

根據最新消息,一名熟悉情況的執法消息人士稱,紐約警局已收到哥倫比亞大學致信,授權他們進入校園。根據CNN拍攝到的現場畫面,可見多名警力進駐。

目前有數百名紐約警局戰術反應組成員抵達哥大校園內,還可以看到有多名警察爬上被示威者攻占並上鎖的「漢彌爾頓大樓」。

戰術反應組應對的任務通常包括市民聚集、動亂及重大事件,警員都是訓練有素的人員,並有專業設備。紐約警局指出,他們執行的對象事件也包括犯罪、抗議、槍擊及銀行搶劫等。

*哥大挺巴學運白熱化!示威學生占領教學大樓 校方揚言開除學籍

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凌晨,哥倫比亞大學挺巴學生攻占校舍「漢彌爾頓大樓」,校方威脅參與占領學生可能面臨開除學籍處分,將近2周示威活動進入白熱化。

哥大校方4月29日下達最後通牒,限期示威學生當日下午2時撤離紮營;幾小時後的凌晨時分,部分學生列隊穿越曼哈頓校區,打破漢彌爾頓大樓窗戶,用桌椅封鎖入口,接著占據該棟建築,高呼「解放巴勒斯坦」;另外也有大批學生在大樓外串起人牆高呼挺巴口號。

占領行動後,校方發表聲明稱,示威者「選擇導致難以掌控的局勢升溫」,鑒於學校首要任務是「恢復校園安全和秩序」,「占領教學大樓的學生將面臨開除學籍處分」。

一名自稱研究生的示威活動代表在大樓外向記者透露,大樓裡面約有60名學生。
-
美國總統拜登的白宮嚴詞批評哥大學生占領漢密爾頓大樓的行為,發言人直指「這種做法絕對是錯的」,並說「這並非和平抗議的實例」。

學生發起抗議行動是因不滿以色列為對付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而在加薩發動戰爭,導致大批巴勒斯坦平民喪生。而校方的難題則是一要保障示威學生的言論自由,二要因應部分人士直指這些集會日趨反猶和仇恨的申訴。

抗議學生對哥大提出三大訴求:自與以色列政府有業務往來的企業撤資、大學財務透明化,並赦免因參與抗議活動而受到紀律處分的學生和教職人員。

*哥大逾50名示威者被捕!發言人:攻占校舍行為由校外人士發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稍早有多名示威者攻占校舍「漢彌爾頓大樓」,甚至在樓外組成人牆,並在頂樓展示巴勒斯坦國旗等,最新消息指,紐約警局已派百名警力進入校園並逮捕數十人。路透報導,約有50人被捕。

CNN報導,哥倫比亞大學發言人稱,4月30日闖入校舍「漢彌爾頓大樓」的示威行為是由「非校內師生」所領導,對示威群眾選擇的行動使局勢升級感到遺憾,強調別無選擇,不會冒險讓校園安全或局勢進一步升溫。

目前有數百名紐約警局戰術反應組成員在哥大校園內,至少50名警察頭戴鋼盔並帶著斷線鉗,爬雲梯進入「漢彌爾頓大樓」。

根據CNN,截至4月30日晚間,已有數十人被捕,雙手被反綁並被護送上巴士。

4月30日凌晨,示威群眾衝進「漢彌爾頓大樓」,並在入口設置路障和上鎖。

*中國:法塔赫、哈馬斯在京對話並「取得進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二(4月30日)表示,應中方邀請,法塔赫和哈馬斯代表在北京就「推進巴內部和解深入坦誠對話」。

林劍沒有透露對話的具體日期。他說,雙方表達了通過對話協商實現和解的意願,並「取得積極進展」。

傳統上,中國支持建立獨立巴勒斯坦國,並屢次表示支持兩國方案。北京與法塔赫和哈馬斯都保持聯繫。

去年10月7日,恐怖組織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動血腥屠殺,引發加沙戰爭。中國官方稱在此衝突中持中立立場,並多次呼籲停火談判。但迄今為止,北京未對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動的恐怖襲擊作出譴責。

法塔赫與哈馬斯
法塔赫和哈馬斯是巴勒斯坦兩大組織,也是激烈的對手。一些年來,兩個組織之間有過和解談判,但迄今未取得真正的進展。2006年,哈馬斯在巴勒斯坦最後一次議會選舉中獲勝。此後一年,哈馬斯以暴力搶奪了對加沙地帶的獨一控制權,將法塔赫從該地區驅逐出去。哈馬斯此後也負責加沙地帶民眾的供給。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PA)以及法塔赫主席阿巴斯此後實際上僅治理約旦河西岸。華盛頓希望在加沙戰爭後,由重振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接管加沙的控制權,以此推動兩國方案,促成中東和平。以色列拒絕該計劃。

恐怖組織哈馬斯的《憲章》中要求毀滅以色列國,並以暴力建立從約旦河到地中海的伊斯蘭國家巴勒斯坦。哈馬斯此前曾發出信號,可能加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LO),由此成為巴勒斯坦各地區統一政府的一部分。巴勒斯坦外長馬爾基今年初表示,只有在哈馬斯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並放棄武裝鬥爭的前提下,這才可能設想。

據媒體報導,哈馬斯一名高級官員此前表示,該組織可以接受五年或更長的停火,以建立1967年邊界的獨立巴勒斯坦國。他說,在這種情況下,哈馬斯將放下武器,轉變為政黨。但國際社會所要求的對以色列的承認以及簽署和平條約,被認為對哈馬斯而言極不可能。專家也對哈馬斯提出的這一說法表示質疑。

此外,這也被視為哈馬斯企圖在加沙戰爭後仍保持權力的一種嘗試。對以色列而言,去年10月7日的血腥屠殺後,該國的目標是徹底摧毀哈馬斯的軍事和政治能力。

*法塔及哈瑪斯代表應邀赴北京磋商 陸外交部證實:雙方取得積極進展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於加薩地帶衝突仍未平息,路透近日報導,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及其對手法塔組織已於近日在北京舉行團結會談,報導形容這是北京介入中東事務的又一顯著外交舉動。對此,大陸外交部30日證實,應中方邀請,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及其對手法塔組織已於近日在北京就巴內部和解舉行磋商會談。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應中方邀請,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與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組織)日前赴北京磋商,就推進巴內部和解,深入坦誠對話,雙方充分表達了透過對話協商實現和解的政治意願,就諸多具體問題進行探討,並取得正面進展,一致同意繼續這項對話進程,爭取早日實現巴勒斯坦團結統一。

林劍提到,「雙方高度讚賞中方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感謝中方為推動巴加強內部團結所做努力,並就下步對話設想達成了一致。」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於加薩地帶衝突仍未平息,路透報導,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團體哈瑪斯及其對手法塔組織已於近日在北京舉行團結會談,報導形容這是北京介入中東事務的又一顯著外交舉動。一名駐北京的外交官稱,這次會談是為調解這兩個巴勒斯坦對立派別作出努力。

據路透近日報導,哈瑪斯、法塔組織代表和一名駐中國大陸外交官均證實兩組織在北京會談。據悉,法塔組織官員日前曾透露,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議員阿邁德已率代表團前往大陸;哈瑪斯官員也稱,哈瑪斯高級官員馬佐克26日稍晚飛抵大陸。

對此,報導分析,雙方前往北京磋商的行動,也是中方介入巴勒斯坦地區事務的顯著外交舉動。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26日曾表示,中方一貫支持增強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權威,支持巴勒斯坦各派別透過對話協商實現內部和解、加強內部團結。此外,大陸外交部大使王克儉在3月訪問卡達時,曾與哈瑪斯政治局主席哈尼雅會面。

據悉,此次哈瑪斯與法塔組織在北京的會議,是以哈衝突爆發以來,首次有哈瑪斯代表團赴北京的公開訊息。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方面在事件發生期間主張實施「兩國方案」及推動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

*法塔赫和哈馬斯北京協商 陸外交部:雙方取得積極進展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30日主持例行記者會,針對巴勒斯坦兩個政治派別法塔赫和哈馬斯近日在北京磋商,針對巴勒斯坦內部和解進行深度交流,他表示,雙方充分表達通過對話協商實現和解的政治意願。

林劍表示,法塔赫和哈瑪斯日前應中方邀請來北京會面,雙方深入坦誠對話,取得積極進展,一致同意繼續這一對話進程,爭取早日實現巴勒斯坦團結統一。他指出,「雙方高度讚賞中方堅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復民族合法權利的正義事業,感謝中方為推動巴加強內部團結所作努力,並就下步對話設想達成了一致。」

北京近期在國際論壇加強對巴勒斯坦的支持,更力推巴勒斯坦加入聯合國。根據大陸外交部官網,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26日例行記者會中表示,「中方一貫支持增強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的權威,支持巴勒斯坦各派別通過對話協商實現內部和解、加強內部團結。」

美國各地學生近期為了以色列與哈瑪斯的戰爭及不斷增加的傷亡群起抗議,全美超過50所大學已近1,000人被捕,他們抗議的理由包括不滿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軍事行動。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過去幾天於社群平台X上發布多篇貼文,譴責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及美國警方在大學校園的大規模鎮壓。

*以色列的加薩戰敗 竟敗於美國的大學校園?

經過兩周傳遍美國各大州大學校園的挺巴示威衝突之後,作為事態開端的哥倫比亞大學4月29日在示威者不顧校方提出的限期繼續留守佔領營區之後,並沒有像此前一般召來警方介入驅趕逮捕,而是宣布將對犯規示威學生勒令停學,似乎是想為事態稍微降溫,避免警民衝突的畫面引來更激烈的抗爭行動。

不過,示威者在紐約時間4月30日清晨就進一步佔領了哥大的一座大樓,把原本佔領廣場草坪進一步升級。

面對學生的升級行動,在支持以色列的校友、金主、政客持續公開施壓哥大校長嚴厲清掃挺巴示威之際,校方的降溫冀望很大可能會破滅收場。而放眼全國,一些如德州州長阿博特(Greg Abbot)般的共和黨領導層,對校園挺巴示威學生毫不手軟:29日在奧斯汀德州大學,身穿防暴裝備的警員以胡椒噴霧對付學生,拘捕40多名示威者。類似畫面將會把挺巴示威的熱度維持在高點。

對於美國大學校園的挺巴示威,以色列關注度極高。在4月30日早上,《以色列時報》網站的頭條就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校園示威,而有關國際刑事法院可能對以色列官員提出拘捕令、以色列台拉維夫「先救人質」的大型示威、政府極右和中間派對加薩「人質換停火」協議談判的對立表態等不同重要新聞都「落下在風」。

這樣的優次排序不無道理:這場大學挺巴示威的浪潮確有扭轉拜登(Joe Biden)對以政策的可能。

1968年的敗選陰影
美國大學校園的挺巴示威,在流行於美國自由派的多元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世界觀的影響下,正逐漸演變成1968年同樣起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種族正義兼反越戰示威風潮的翻版——雖然今天的美國沒有派兵參戰。

當年的越戰爭論變成了推舉總統候選人的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主題,大會地點芝加哥也成為了警方同反戰示威者的衝突場景。在民主黨內部分裂和全國政治混亂的觀感之下,民主黨最終輸掉了1968年的總統選舉,將白宮拱手讓予共和黨的尼克森(Richard Nixon)。

1968年還在法學院念書的拜登,對於反戰示威冷眼旁觀,後來他亦回憶自己對於越戰的不道德感覺沒有其同儕般強烈,只認為那場戰爭是個「基於缺陷前提、悲劇一般的錯誤」。他自己以哮喘為由,也沒有被徵召入伍參戰。對於此刻的挺巴反戰示威,拜登大概不會有太大同感。

然而,1968年的民主黨敗選陰影,對於在尼克遜時代越戰尾聲當選國會參議員的拜登而言,當然有著無比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本年的民主黨全國黨代表大會也同樣會在芝加哥舉行,拜登跟當年的民主黨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同樣民望低落——即使是在加薩戰爭之前,人們已把2024年的大選同1968年作類比,期望拜登會像詹森一樣自行退出。

年輕選民是拜登2020年勝選的一大基礎,有近六成18至29歲選民投票支持他。然而,一個4月28日公布的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民調就顯示,在35歲以下選民中,拜登的支持度正以40%對51%大副落後川普(Donald Trump)。如果只計算在2020年有投票的同一年齡層,拜登也落後川普1個百分點。而年輕人尤其不滿拜登對於加薩戰爭的政策,不滿度高達81%,高於其他年齡層。

雖然外交政策向來不是美國總統大選慣常主題,而跟1968年不同,今天的初選制度以至拜登對於黨機構的控制也決定了2024年的黨大會將會是劇本早已寫好的「加冕儀式」,不會有當年的公開衝突,可是,如果大學校園挺巴示威持續甚至加劇,將會把外交政策與切身的國內政治緊密交纏在一起,將之變成重要選舉議題,而年輕選民以至少數族裔的選民將會對大選有決定性影響——在密西根州(Michigan)的民主黨初選,針對拜登以色列政策的抗議票數直迫拜登2020年擊敗川普的得票差距;在喬治亞州(Georgia),18至34歲的三個選民年齡層本年也變成了全州選民登記人數最多的頭三位……

一些分析認為,投票不是示威,在拜登和川普之間,不滿拜登以色列政策的民主黨選民最終也只能「兩害取其輕」投給拜登。然而,從近月不同媒體的訪問可見,不少年輕或少數族裔民主黨選民不只已對拜登心死,甚至有意投票給川普來懲罰拜登——在他們眼中,川普至少沒有縱容以色列濫殺巴勒斯坦人。

拜登原初的盤算大概是就算他解決不了加薩戰爭的困局,只要他能夠阻止以色列內唐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當局重犯戰爭初期的大舉殺戳,將加薩平民死亡人數壓到最低,並透過加大人道物資進入的手法把加薩的人道災難維持在一個免於崩潰的狀況,當人們習慣了戰爭的長期化,這場戰爭對於美國選情的影響將會隨時間流逝而消減,而拜登也可以透過像豁免學生貸款還款之類特別針對年輕選民的小修小補,逐步贏回民心。

然而,如果此刻的美國大學校園示威真的變成像反越戰運動般的燎原之火,拜登就必需在大選前為加薩戰爭尋得一個解決方案,而這個方案更必需是驚天動地般扭轉大局的,否則難以讓年輕選民的己死之心復活起來。

如今正在中東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可能就是帶著這個訊息來警告內唐亞胡——後者不會不清楚了解一個政客可以如何不擇手段去保留權力。

目前,布林肯手上正拿著一把可以置內唐亞胡於死命的利劍。

加薩暫時停火的考驗
在5月8日之前,美國國務院須向國會確認以色列在其美國提供的武器的使用上有遵守美國軍備出口相關法律以至國際法的人道要求。近日,路透社和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都引述消息報導,指國務院內部以至司法部、勞工部、能源部等不同部門都有法律意見認為以色列並沒有可信證據有遵守相關美國法律和國際法。國務院4月29日更首次公開表示以色列安全部門有5個單位嚴重違反人權,當中4個已經採取補救措施,而美國則未能確認另1個有採取充足的補救措施。

如果布林肯不向國會確認以色列有遵守這些人道法律,美方就有可能部份甚至全面暫停對於以色列的軍備輸送。雖然拜登剛剛簽署了額外170億美元的對以軍援,可是如何運用這筆撥款卻是行政當局的決定。此前就有媒體報導稱拜登當局正計劃禁止由極端正統猶太教徒和極右西岸定居者組成的以軍「猶太永恆營」(Netzah Yehuda,暫譯)使用美國軍備——類似的行動將會是一個下馬威。

以色列的國家安全最終的保證在於美國,因此美方暫停供應軍備的決定不止傷及以色列,還會危害到內唐亞胡的政治生存。無論後者一直以來對於美國如何跋扈,不能處理好以色列同美國的外交關係對於任何以色列總理而言也是死罪一條。

在布林肯到訪以色列之前,以色列似乎就已經在其同哈瑪斯的暫時停火談判上作出了重大讓步。根據媒體報導,以方最新的停火方案已將哈瑪斯釋放人質的人數由原先的40人減至33人,而且以方也願意接受六周停火期間容許加薩民眾自由重返北部,甚至讓以軍撤出分割南北加薩的軍事走廊,放棄對於北還民眾的檢查(按:這幾乎等同於放任哈瑪斯在停火期間重起北加薩的勢力)。更重要的是,針對哈瑪斯一直以來對於永久停火的要求,以方願意在暫時停火協議中加入討論「重建可持續平靜」的條款。

4月29日身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布林肯便稱以色列提出的新條件「異乎尋常地慷慨」,呼籲哈瑪斯接受。

這一種停火條件,其實無異於要以色列放棄其所謂「消滅哈瑪斯」的目標。雖然以色列政壇各派都堅持不會放棄進攻加薩「最後一城」拉法(Rafah),但如果暫時停火以上述方式落實的話,六周之後,拉法大概不會再是「最後一城」。

屬於內唐亞胡執政聯盟的極右財政部長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已指責這是「舉白旗」,警告如果內唐亞胡撤回馬上進攻拉法的決定,「由你領導的政府將沒有存在的權利」。

不過,總理民調支持度最高的戰時內閣投票成員甘茨(Benny Gantz)已經公開支持以暫時停火救回人質為先。而10月7日沒有加入戰時內閣的在野反對派領袖拉皮德(Yair Lapid)也表明,如果內唐亞胡因為同意暫時停火而失去極右支持,他會在國會提供足夠票數。(按:甘茨和拉皮德也依然公開支持進攻拉法,但這有可能只是一種不得不作的政治表態。)

當暫時停火的落實構成了哈瑪斯再次遍布加薩全境的事實,暫時停火變成永久停火,大概就是以色列不得不接受的現實。而既然消滅不了哈瑪斯,即使以色列民意對於兩國方案如何不滿,也不得不接受兩國方案依然是以色列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共存的唯一出路。

兩國方案,當然還需要哈瑪斯和法塔(Fatah)的和解,以至哈瑪斯的溫和化。 日前,雙方已在中國協調下進行了巴勒斯坦的團結談判,表達了透過對話實現和解的政治意願。雖然兩派和解過去十多年都停留在談的階段,不過現在的加薩局勢確實是前所未見,我們並不能排除兩派此刻有認真落實和解的決心。

而在以色列的一方,接受兩國方案也有重大的誘因。《紐約時報》4月29日就報導稱沙烏地阿拉伯方面希望在川普可能重新入主白宮之前透過與以色列正常化關係換取美國的安全協議和民用核技術協助——由於安全協議需要參議院通過,他們擔心他日如果執政的是川普,參議院民主黨人可能不會支持此等協議。當中唯一阻力正是巴勒斯坦問題。如果以色列以實際行動接納兩國方案,歷史性的以、沙建交就有可能成為內唐亞胡賴以踏進歷史長河的政治遺產。

此等中東巨變,若能實現,無庸置疑將會大大助力拜登爭回美國選民的支持。但要在數個月時間之內將其推上軌道,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拜登能否在此發力,第一個測試就是加薩能否實現上文述及的暫時停火。測試的結果,大概本周便有分曉。

(聯合新聞網)
--
*美首次認定 以色列侵犯人權

針對約旦河西岸侵犯事件
美國國務院四月廿九日表示,美國已經做出結論,五個以色列安全部隊單位在去年十月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突襲以國前,已在約旦河西岸對巴勒斯坦人犯下嚴重違反人權行徑。這是美國第一次點名以軍侵犯人權。

點名5以軍單位要為負責
國務院發言人帕特爾說,「經過縝密程序,我們發現五個以色列部隊要為個別的嚴重侵犯人權事件負責」,這些事件都發生在去年十月七日哈瑪斯攻擊以國之前。他說,以國已經對其中四個單位採取「有效的」糾正措施,使美國加以制裁的可能性降低,至於第五個單位,美方正在與以國討論。

帕特爾拒絕說明是哪五個單位、侵犯人權的細節,以及以國政府採取了什麼措施。不過法新社報導,一名要求匿名的美國官員透露,第五個單位隸屬於陸軍。之前已有媒體指出,以軍「猶太永恆營」(Netzah Yehuda)被指控侵犯人權,該單位成員約一千人,以極端正統猶太人為主,二○二二年起部署約旦河西岸。

傳以將做出重大讓步
美國法律禁止政府對有可信指控犯下侵犯人權的外國安全部隊,提供資金或者武器。以色列是美國軍事援助對象。帕特爾說,美國正持續評估前述第五個以軍單位,尚未決定是否取消軍事援助。

在國際斡旋以國與哈瑪斯達成新一輪停火協議看似取得進展之際,以國總理納坦雅胡四月卅日重申,不論是否達成停火交換釋放人質協議,都會對加薩走廊南部拉法市發動地面入侵行動,摧毀哈瑪斯武裝部隊,「我們將進入拉法,將消滅在那裡的哈瑪斯部隊,來達成整體的勝利,無論有沒有停火協議」。

英國衛報報導,在最新停火提案中,據傳以國做出重大讓步,願意接受哈瑪斯釋放人質人數從四十人減少到卅三人,交換停火四十天、以國釋放巴勒斯坦囚犯,同時也對討論讓巴人返回加薩走廊北部持開放態度。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四月廿九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會議,表示以國開出「格外慷慨」的條件,促哈瑪斯接受,「現在擋在加薩人和停火之間的,只有哈瑪斯」。

此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卅日證實,中方邀請哈瑪斯及其對手「法塔」組織近日在北京展開和解談判,並取得積極進展,雙方一致同意繼續對話進程,爭取早日實現巴勒斯坦團結統一。

*美反以示威延燒 哥大生攻佔教學大樓

美國各地學生抗議以色列在加薩走廊造成人道危機,多校爆發衝突,迄今已有近1000人被捕,法國和加拿大等國也有學生聲援抗議。常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4月30日有數十名抗議者,佔領校長辦公室所在的主要教學大樓「漢密爾頓廳」(Hamilton Hall),展示巴勒斯坦旗幟,高呼「起義」,哥大校方則開始對拒絕拔營撤離紐約校園的示威學生,祭出停學處分。中國官方媒體和網友也對此大做文章,批評美國雙重標準、剝奪言論自由,被認為是中共操弄民族主義、反美和反民主情緒,企圖轉移人民對其內部施政不力的關注。

(自由時報)
--
*美哥大挺巴學生 攻占校舍大樓

支持巴勒斯坦的數十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示威學生,四月卅日凌晨占領該校校舍「漢彌爾頓大樓」,封鎖出入口並掛出巴勒斯坦旗幟,要求校方和支持以色列的企業斷絕往來,否則不會離開。這項行動,讓蔓延美國各大學校園的挺巴人示威情勢升高。

這些學生原本在哥大校園紮營示威,校方發出最後通牒後,廿九日開始將無視警告、不願離開營地的示威學生停學,幾個小時後,抗議人士卅日凌晨列隊走過曼哈頓校區,打破漢彌爾頓大樓窗戶,接著占據該棟建築,高呼「解放巴勒斯坦」口號。

CNN報導,大樓內有數十名抗議學生堅守,並用桌椅封鎖入口。學生們剛進入大樓時,大樓外一度聚集約兩百人串起人牆高呼口號,表明將保護占領大樓的學生。這棟大樓是古典文學系與哥倫比亞學院所在地。

抗議人士高聲喊出「讓我們完成他們在一九六八年所做的事吧」,顯然是指當年著名的反越戰抗議活動;在該起事件中,漢彌爾頓大樓同樣遭到占領。

有人在大樓外懸掛了寫著「欣德大樓」(Hind's Hall)的布幔,以彰顯以哈戰爭中死於巴勒斯坦加薩走廊的六歲女孩欣德(Hind Rajab)。

現場抗議學生高喊「揭露、撤資,我們不會停止不會休息」,要求校方和支持以色列的企業斷絕往來。學生們呼籲,哥大一三六億美元校產資金不應投資任何和以色列有關的公司,包括微軟和亞馬遜。

哥大校方宣布校園暫時關閉。紐約警方說,校方若沒有提出要求,不會派警力前往清場。

除了哥大之外,洪堡加州州立理工大學也有抗議學生占領校舍,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州立大學學生占領一座圖書館。

哥大校方廿九日表明,不會和以色列切割。不過,其他學校態度出現鬆動,布朗大學校長派克森說,如果紮營抗議的學生解散,願意聽取學生訴求。

這場抗議風潮,始於哥大校方四月十八日要求警方清場,紮營示威的學生遭逮捕懲處,引發全美各大學抗議聲援,至今已有數百人被捕。警方四月廿九日在奧斯汀德州大學逮捕數十人,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示威學生說,警方對他們用催淚瓦斯和胡椒噴劑。

*挺巴學運/示威規模升級 60年來罕見

哥倫比亞大學校園挺巴勒斯坦人抗議活動,從校園紮營升級為占領校舍,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指出,哥大抗議學生的行動,令人憶起一九六八年哥大反越戰示威。

哥大學生占領的漢彌爾頓大樓在一九○七年啟用,以美國開國元勳、首任財長漢彌爾頓命名。一九六八年四月哥大爆發反越戰、反種族主義示威,示威學生占領五座校舍,第一座攻占的建築就是漢彌爾頓大樓。當年數百名學生以桌椅封鎖出口,警方一周後才由地下通道攻堅,對學生棍棒齊下拳打腳踢,再將他們從水泥階梯拖出,共七百多人被捕。

一九七二年哥大再度發生反戰示威,以及一九八五年的反對南非種族隔離示威,哥大學生都曾占領漢彌爾頓大樓。一九八五年反種族隔離學運占領該大樓三周,占領行動在法院下令學生撤離前結束。當年稍後,哥大董事會表決通過,出清所有與南非往來的企業股票,算是正面回應學運訴求。

這波校園示威活動最近幾天成為全球頭條新聞,但美國校園緊張局勢與零星示威行動早已持續數月。去年十月七日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襲擊以色列,幾天後大學校園就開始抗議活動。直到四月十七日哥大校方找來警察逮捕紮營抗議學生,引發大幅報導和社群媒體散布,讓全美其他學校群起聲援,次日耶魯大學示威者立即搭起帳蓬,全國數十所其他大學學生同日透過Zoom電話會議制定策略,研議複製哥大抗議活動。

學生們如今以社群媒體和智慧手機快速溝通、複製策略,規模日益壯大;這對過去的學運來說,是不可想像的方式。

聖母大學榮譽教授柯萊特等歷史學家表示,與過去六十年來幾場大型抗議運動,包括結束南非種族隔離和二○一一「占領華爾街」示威活動相比,這次校園示威活動可以相提並論。

華郵指出,這場大規模校園抗議活動組織鬆散,沒有中央領導人,而且只有一個主要訴求:大學撤回與以色列有廣泛往來的武器製造商或企業投資。但戴維森學院教育學教授馬西卡諾表示,大學投資方式讓撤資變得複雜。

各校對投資或捐贈大學資金來源,素來守口如瓶,若披露投資,可能導致影響股票價格等複雜情況。學生要求校方撤資,實際上很難達成;危機與混亂何時得以平息,是一大疑問。

*挺巴學運/抗議蔓延全球 法英義加也起火

美國大學校園爆發挺巴勒斯坦抗議,蔓延至其他國家,法國知名學府索邦大學學生霸占校園紮營抗議,警方四月廿九日清場,數十名學生被捕。英國、義大利、加拿大和澳洲,都出現類似校園示威。

美聯社報導,約五十名抗議人士為聲援飽受戰火蹂躪的巴勒斯坦人,廿九日中午在巴黎索邦大學校園內搭起帳篷,設置抗議營區,呼應美國校園發起的反以色列示威活動。營區有一面巨型巴勒斯坦國旗,抗議人士也高喊口號,表達支持巴人,約有一百人參加。

不過當天下午,警方進入校園將抗議群眾驅離,大批警力隨後部署校園出入口,嚴防學生再次進入學校紮營。

參加抗議的索邦大學研究生洛雷莉亞.弗雷霍不滿警方動用武力驅離同學,她說,「抗議人士很平和,警察沒有做出任何解釋就將他們直接帶走」。

弗雷霍表示,受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抗議活動的啟發,巴黎學生也決定挺身而出,「哥大的抗議者非常堅強,希望為巴勒斯坦的和平正義奮戰」。

巴黎另一所精英學府、總統馬克宏與總理艾塔爾的母校「巴黎政治學院」上周也發生挺巴人士抗議活動。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廿六日企圖占領校園內一處圓形劇場,與親以色列人馬對峙,所幸鎮暴警察介入將雙方區隔,沒有爆發衝突。抗議學生廿六日稍晚同意撤離。

加拿大新聞社報導,加國渥太華大學、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和溫哥華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都出現挺巴人學生在校園紮營抗議。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澳洲、義大利和英國的大學校園,過去一周也有類似抗議活動。在英國,包括倫敦大學學院、華威大學等校,都有學生發起挺巴人示威,要求加薩停戰,並呼籲校方停止與協助以色列的企業往來。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