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大師陳之藩 87歲病逝 課文《謝天》琅琅上口 「幾代人共同記憶」
作家陳之藩前天在香港病逝,享壽八十七歲,消息昨傳回台灣,各界
惋惜。陳之藩著作繁多,《謝天》、《哲學家皇帝》、《自己的路》等散文,皆被選入國文教科書,許多人對《謝天》名句「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
罷」,更是琅琅上口。陳之藩曾任教的成功大學將舉辦追思會、文物展。
成大將辦追思會
陳之藩學術專攻物理及電機工程,因喜好文學,旅居國外期間的隨筆散文,先後集結成《旅美小簡》、《在春風裡》、《劍河倒影》等文集。國立編譯館自一九六六年起,在部編本中學國文課本收錄其散文,現行國中課本仍收錄《謝天》,高中課本則有《哲學家皇帝》、《自己的路》。
與陳之藩是忘年之交的成大醫學系教授湯銘哲昨說,陳任成大電機系講座教授十年,校方有近三百件手稿、書信、著作、演講稿等,將辦追思會、文物展。成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潘浙楠說,陳兼具理工與人文素養,才能寫出好文章。
文建會主委龍應台盛讚陳之藩散文是好幾代人共同記憶,是「國民作家」,她回憶二○○二年陳回台演講,看見滿堂聽眾嚇一跳,原來讀者沒遺忘他,「陳之藩就在我們不滅的溫馨記憶裡。」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教授、作家廖玉蕙說,陳用淺白詞句講出道理,影響深遠。
20世紀偉大作家
也是作家的新聞局駐港代表、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張曼娟說,現為立委的作家張曉風曾打趣說,陳散文寫得很好卻寫太少,要罰款,「陳之藩去世是散文世界損失。」出版《陳之藩文集》的天下文化執行副總余宜芳說,陳是二十世紀偉大散文作家之一。
陳之藩小檔案
生卒︰1925/6/19~2012/2/25,享壽87歲
學歷︰
美國賓州大學科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
代表作︰散文
˙《失根的蘭花》、《哲學家皇帝》(收錄於《旅美小簡》)
˙《謝天》(收錄於《在春風裡》)
˙另有《劍河倒影》等散文集,後由天下文化出版社彙整出版《陳之藩文集》3冊
論文:
《系統導論》
《人工智慧語言》
婚姻︰
元配王節如逝世後,與香港東華學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系主任童元方再婚
(蘋果日報)
--
文學家陳之藩 走完87歲人生…無憾
享譽文壇的文學家陳之藩前天下午病逝於香港威爾斯醫院,享壽八十七歲,他曾在成功大學擔任十年客座教授,校方將為他舉辦追思會。
「一周內痛失兩位大師,真是讓人傷心」,成大前任教務長湯銘哲說,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日前病逝美東,陳之藩也過世,讓校友唏噓,特別是兩人專長都在科學領域,又有極深厚的人文素養,「他們是科學人的最高典範」。
許多人從小都讀過陳之藩的文章,「謝天」、「失根的蘭花」、「旅美小簡」、「劍河倒影」等都膾炙人口,多篇文章更被收入國、高中的教材裡。
陳之藩曾兩度中風,近年行動不便、身體不佳,都靠第二任妻子香港東華學院教授童元方照顧,而他與已逝第一任妻子王節如並沒有生育,膝下無子,臨終前童元方陪伴身旁。據友人轉述,陳之藩臨終前,童元方輕輕地在他耳邊問:「人生有沒有遺憾?」無法言語的陳之藩用力搖了搖頭。
陳之藩出生於大陸河北,北洋大學電機學士、美國賓州大學科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他曾在自述中表示,從小就對文學有興趣,因為家貧才去讀電機。
他念大學時,有感動亂的時局,發表許多文章批評而受到文壇矚目,在國外念書時也不輟寫作,曾說「文章都是在寂寞時寫成」。文壇認為他的文章簡潔易懂,但又蘊藏了深層的意涵,用他的文筆引領時代的思潮。
一九九三年至二○○二年,陳之藩擔任成大電機系客座教授,在台南結識許多好友。喜愛美食的他非常喜歡台南小吃,湯銘哲回憶當時他們常約在陳喜歡的餐館內,談天說地,度過愉快時光,結為忘年之友。
晚年陳與童元方定居香港,二○○八年嚴重中風,成大中文系教授張高評隔年發起「搶救陳之藩」,由當時教務長湯銘哲擔任召集人,希望在大師有生之年,將其文稿、書信等加以整理。
陳之藩獲悉後非常高興,把他在成大留下的書籍、書信及文稿等重要文物三百多件都捐給成大,前年成大舉辦陳之藩學術研討會與文物展時,陳之藩還特別出席。
今年春節,陳之藩最後一次返台,湯銘哲特別趕往陳在台北的住處探視,陳已非常虛弱,「陳教授當時可能已經知道,那是最後一次見面」。
陳之藩、童元方 苦戀二十年修成正果
散文家陳之藩一生有過兩段婚姻。原配王節如大他七、八歲;第二任妻子童元方小他將近卅歲,兩人曾因「忘年戀」鬧得滿城風雨。
王節如出身旗人貴族,是美食家。詩人余光中回憶,當年他和陳之藩一起任教香港中文大學,陳就住他家樓下。余光中在「沙田七友記」一文中描敘陳之藩的個性是「獨來獨往、我行我素、大節不逾」,頗有魏晉名士風範。
王
節如一半時間住在台北、一半時間住香港。眾人聚會時,陳之藩總把發言權讓給太太,任由王節如誇大他在生活上的恍惚與糊塗。王節如愛念叨陳之藩沒買對過一件
東西,不是不合用,就是嫌太貴。有一回,他買了件衣服給太太,竟獲稱讚,陳之藩於是加碼再送她一件顏色、款式完全一樣的衣服。
童元方與陳之藩的「忘年戀」曾轟動一時。兩人相識、相戀都已中年,且各有婚姻。一九九七年,陳之藩被童元方當時在台灣的丈夫控告妨害婚姻及家庭,最後以不起訴處分。
在王節如過世、童元方和前夫離婚後,童元方與陳之藩將近廿年的愛情長跑方修成正果。二○○二年,七十九歲的陳之藩和五十歲餘的童元方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結婚。
陳之藩去年底受洗 臨終前…他說無憾
文學家陳之藩病逝,臨終前床榻前陪伴的是第二任太太童元方,相差近三十歲的兩人間的一段暮年之愛,曾經轟動文壇,而兩人也以相守到終,見證對彼此堅定的愛戀。
據友人轉述,陳之藩臨終前,童元方輕輕地在他耳邊問:「人生有沒有遺憾?」陳之藩雖然虛弱,卻用力搖了搖頭。
童
元方曾在文章裡表示,十六歲就讀北一女時,第一次在書攤上翻閱陳之藩「寂寞的畫廊」一文,讀到「永遠不朽的,只有風聲、水聲,與無涯的寂寞而已。」不禁潸
然淚下。但當時她還以為陳之藩是「古人」。後來前往哈佛念書,遇到當時也在哈佛的陳之藩,「他學的是科學、而我是文學,可是為什麼初見的那一剎那,如果有
三生的話,就好像三生以前就已經認識了似的?就是這個人,就是這個人。」但當時兩人身邊各有另一半。
陳、童相戀曾不見容於社會,還有人批評童是為了陳之藩的文學地位而接近他,但陳之藩晚年卻因為有童元方的陪伴而得到寧靜。
陳之藩晚年疾病纏身,近年更無法進食、失禁,都靠童元方照顧,童元方去年底安排陳之藩受洗,成為教徒,「寧靜面對死亡」。
友人與童的最後聯絡,「她已知道陳教授這次撐不過去,顯得平靜、堅強」,兩人的愛情火花雖然隨著陳的去世而熄滅,餘溫卻永留在兩人文章中。
讚陳一流散文家 余光中:他不欣賞我的詩
從三年級到八年級,「我們都是讀陳之藩散文長大的!」散文家陳之藩在香港殞落,消息傳來台北。文壇既有驚訝、有感傷、更多不捨。
遠
流出版社董事長王榮文說,大學時代讀陳之藩的「在春風裡」、「劍河倒影」等,多麼羨慕書中描述在劍橋三一學院裡,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跨界、跨科際的交流,
從而產生的創造力。這是他一生中最嚮往的境界,「我們這代都受他影響!」最近他剛翻找出年輕時和陳之藩等文壇名人合影的照片,其中多人已作古,讓他不勝唏
噓。
詩人余光中感嘆,他知道陳之藩生病已久。兩年前赴港,本想探望他,可惜因陳情況不佳,未能如願。余光中在七○年代末、八○年代初曾任
教於香港中文大學,與陳之藩曾經既是同僚又是近鄰。他記憶中的陳之藩是位「樂天知命、愛好生活」的人。當時,余光中教的是中文、陳之藩教電子,但余光中坦
言:「他並不欣賞我的詩。」因他如胡適一般,主張白話文學,連寫詩也要「清楚、簡單、明瞭」。
余光中評論,陳之藩是「當代一流的散文家,」但他不是文體家,也非散文大家。他的散文著作不算多,大多是二千字以下的小品。他的散文不是要追求散文的藝術,而是用散文來表達思想,「比較像思想家」。
文
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則認為,陳之藩本業是電機、寫作是業餘,創作時間及數量當然難和專業作家相比。五、六年前,文訊雜誌曾專訪陳之藩。許多人好奇,如果文
學與科學只能「二選一」,陳之藩到底會選哪一樣?他堅定地回答:「若能重新選擇,仍會選擇科學。」因他自認受過科學訓練對他的文學創作很有幫助。他是科學
與文學跨領域交會最佳的典範、成功的散文家。
陳之藩的「謝天」、「失根的蘭花」和「寂寞的畫廊」等因收錄進國文教科書,形成不同世代對陳
之藩的共同記憶。封德屏說,迄今她仍記得陳之藩在「失根的蘭花」一文中「在沁涼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織女的故事,才顯得星光晶亮……」的生動描述。陳之藩
走了,但他的文章「會在我們這世代永遠流傳下去!」
陳之藩欣賞黃崑巖的字 結為好友
「人
的一生如果能遇到一位兼顧科學與人文的大師,並且和他交往,是非常幸運的事。」與陳之藩成為忘年之交的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湯銘哲說,陳之藩和數天前離世的
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都是兼具科學理性和文學感性的「文藝復興」典範大師。湯銘哲說,三人廿年來一起聊文學、說家國,兩人卻像約好似地相繼離世,令
人惋惜。
湯銘哲年輕時讀了陳之藩的《劍河倒影》,矢志成為教師。一九九三年陳之藩到成大任教,同樣鍾情文學的兩人立刻結緣,年紀差上幾輪,但「陳之藩說故事,我負責聽。談起文學總是滔滔不絕。」即使有半年陳之藩赴美,兩人仍透過書信,針砭時事。
湯銘哲回憶,擅長書法的陳之藩,有次看到成大醫學院門口由黃崑巖落款題字的陶壁誓詞,驚嘆「學醫之人,竟也能寫出一手好字」,頓時心生嚮往,透過湯的引薦,與黃結為好友。黃崑巖此前雖未讀過陳之藩文章,但一結識就惺惺相惜。
「一個讀電機、一個學醫學,同樣充滿人文素養,對國家付出關懷。」湯銘哲讚陳之藩和黃崑巖是文藝復興型的典範大師、兼具人文和專業的通才,是理性的科學人,也是感性的文學家。
「黃院長離開那天,我一直有不安的感覺,」湯銘哲沒想到,一起走過廿年的朋友,選在同一周離世。
成大二○○九年發起「搶救陳之藩文物」計畫,現有部分文物在香港中文大學展出,接下來除了舉辦追思會,成大也計畫整理陳之藩的文物展出。
陳之藩伴胡適 不再寂寞/孔令信
廿
四日是胡適先生逝世五十周年,政府沒有特別的紀念活動,只有中研院在胡適墓園舉辦致意儀式,現場沒有官員或名人參與,不過卻有大陸粉絲專程來向胡適表達敬
意。這些陸客說:「我們欽佩胡適是個有骨氣的學者,他的人格魅力很吸引我們!你們不要以為我們都被洗腦了,我們也有獨立的思想去喜歡胡適。」
五十年前胡適逝世時,蔣中正總統親書「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追悼。很貼切地表達出胡適在新舊文化與中西交流之中一代大師的地位。胡適的忘年之交陳之藩則是含淚以信的形式寫了九封信來紀念胡適,這九篇文章收在陳之藩最膾炙人口的《在春風裡》。
當
年陳之藩念北洋大學,大三時聽到北京大學校長胡適一段《眼前文化的動向》的廣播,產生「幾件疑問和一點感想」,於是寫信給胡校長,不過胡適並未回信;他的
信被胡適隨後發表的《我們必須選擇我們應走的方向》一文中,作為聽眾回應而摘引出來。讀後陳之藩再度寫信給胡適,胡適立刻回信,兩人成了忘年之交。
世局變化無常中,國難打亂所有中國人的生活與未來之際,一九五五至六○年之間也是胡適在紐約最是冷清、無聊的歲月,陳之藩卻在因緣際會下有機會與胡適聊天談心、說短道長。像師徒一樣的情誼卻是一點一滴地流露在陳的文章與思念中。
陳之藩說過:《在春風裡》中的九篇紀念胡適的文字,是在胡適剛逝世後寫的。所以這幾十篇散文的寫作上,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在寂寞的環境裡,寂寞的寫成的。如今在胡適離世五十年後,陳之藩也跟隨他的老師遠颺,相信兩人可以不再寂寞了!
回
顧這五十年來,多少世事變化,當年〈失根的蘭花〉〈哲學家皇帝〉、還有〈謝天〉…陪著多少青少年一起憧憬科學與人文的未來,並對青少年多少的人生產生重大
的啟迪。前不久子歌后鳳飛飛低調地告別人生舞台,她的《掌聲響起》安慰多少女工們,陪伴多少城鄉民眾。他們都留下感動的身影,俱往矣!可是讓人的懷念卻更
多!胡適真的不寂寞!
(聯合報)
--
陳之藩病逝香港 享壽87歲
散文大家陳之藩廿五日下午三點病逝香港
威爾斯醫院,享年八十七歲。陳之藩堪稱科學家跨界文學的最佳典範,他的文風簡潔且富有情感,兼具理性與感性,記述他對當代、對科學、對文學的見解,字裡行
間流露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情懷。〈謝天〉、〈失根的蘭花〉與〈哲學家皇帝〉選入歷代中學生教科書,作品在華人世界有跨世代的影響。
一九二五年六月十九日出生的陳之藩,河北省霸縣人,北洋大學電機系畢業,取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碩士後,又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取得哲學博士。他曾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美國波士頓大學、台灣的成功大學,同時也是香港中文大學電機系創系的系主任。
「他
是我們從小在課本裡頭就有的記憶,從〈失根的蘭花〉到〈謝天〉,在記憶中那些字句、情感、質地,是可以流傳很久又琅琅上口的。」文訊雜誌總編輯封德屏形容
陳之藩是科學人從事文學的跨界典範。「他曾說,如果重新選擇,他還是會學科學,這很鼓勵別的行業的人來從事文學創作,因為並不會比純文學出身的差啊!」
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昌明表示,陳之藩結合科學與文學寫出的散文,影響很多人。「儘管他在台灣的時間不長,但就台灣文學史的角度來說,他是應該記上一筆的。」
陳
之藩著有《在春風裡》、《劍河倒影》、《一星如月》、《時空之海》等散文集,他的《旅美小簡》、《在春風裏》、《劍河倒影》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尤其
是《旅美小簡》中的〈失根的蘭花〉、〈哲學家皇帝〉、〈釣勝於魚〉三篇,與《在春風裡》中的〈謝天〉、〈寂寞的畫廊〉等散文,多次入選兩岸三地的中學國文
課本。
一九八五年,陳之藩任職美國波士頓大學時第一次中風,進行腦部手術後,一九九三年至二○○三年,他回台擔任成功大學客座教授達十年,之後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的榮譽教授,但自二○○八年二度中風後就鮮少公開露面,由第二任妻子童元方照料。
陳之藩非常重視他與成大的感情,去年和前年成大為他舉辦「陳之藩文物特展」、「陳之藩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文學家系列國際學術研討會」,陳之藩兩度坐著輪椅偕妻子童元方回到成大,還把他的重要手稿、文物、書籍,全部捐給成大。
和陳之藩有十多年交情的前成大教務長湯銘哲表示,日前過世的成大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和陳之藩是惺惺相惜的好友,兩人相繼去世令人惋惜。
國民作家陳之藩 永遠脈脈有情
堪稱從科學跨界文學最佳典範的作家陳之藩,廿五日病逝香港,消息傳回台灣後,學界與文壇人士同感惋惜。文建會主委龍應台表示,陳之藩的散文是好幾代人的共同人文記憶,可以說,陳之藩和朱自清、徐志摩一樣,代代相傳,是「國民作家」。
「大家仍記得他的〈失根的蘭花〉,在那個人心飄搖不安的時代裡,溫柔又傷感地切到時代的感覺。」龍應台表示,她在台北市文化局工作時,曾經特別把陳之藩請回台灣做一次演講,那是他沉寂多年之後第一次公開出現,看見滿堂擁擠的聽眾,自己都嚇一跳,原來讀者並沒有遺忘他。
「文字的力量,是綿長不滅的。國民作家,也許不熱鬧,但人們對國民作家會永遠的脈脈有情。陳之藩就在我們不滅的溫馨記憶裡。」
陳
之藩喜歡親筆寫信,詩人余光中表示,他與陳之藩是在梁實秋家中認識的。當年梁實秋家中有許多文藝青年來來去去,陳之藩是其中之一。陳之藩對於文學前輩十分
關注敬重,喜歡寫信給梁實秋、沈從文、胡適,當時梁實秋還給陳之藩取了外號「Man of Letters」(雙關語,同時有愛寫信之人與作家之意)。
余光中表示,七○年代後他與陳之藩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同事,兩人在教授宿舍住上下樓,他想起陳之藩好吃,尤其喜歡吃餃子、餛飩。
作家蘇偉貞早在八○年代就因曾在報社副刊擔任編輯而認識陳之藩,記得稿紙上的陳之藩文字好看,而且陳之藩很隨性,毛筆、鋼筆、原子筆都可寫。
蘇
偉貞回憶,有一陣子台灣很流行自來水毛筆,陳之藩就喜歡這種舊傳統又有點科學的東西,因為覺得磨墨太費周章,這種筆很好玩,於是蘇偉貞就找了很多給他。
「後來,他還寫了一幅小字給我,是納蘭性德的〈採桑子〉,落了款、蓋了章。後來才發現,自來水墨筆的字會褪,現在都只剩章印了啊。」
差沒幾天...與莫逆交黃崑嚴相繼辭世
成功大學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與曾在成大擔任電機系客座教授的陳之藩,近期相繼辭世,令人惋惜不已。兩人生前是莫逆之交,惺惺相惜,而在後輩眼中,他們都是兼具科學與人文素養的典範人物。
前成功大學教務長湯銘哲是陳之藩與黃崑巖的共同好友。湯銘哲表示,陳之藩當年在成大客座教授期間,見醫學院牆上的題字讚譽有加,於是他介紹黃崑巖和陳之藩認識,兩人亦成為好友,彼此惺惺相惜。
湯銘哲說,陳之藩和黃崑巖有許多相似之處,各自擁有電機與醫學專業,但也有深厚的人文氣息,成大圖書館曾先後為兩人舉辦展覽。
湯銘哲在得知黃崑巖病逝的消息後,心裡有些不安,因此撥了通電話到香港問候陳之藩,得知陳之藩的健康狀況也不好,想不到幾天後就走了,他總覺得,陳、黃兩人之間似乎有種默契。
「陳之藩宛如是個天生的演員,在任何場合都能把他的角色演好。」前成大工學院長吳文騰回憶,當年在成大化工系攻讀博士上陳之藩課時的情景,下了這樣的註解。當年他上的課是控制理論,陳之藩每次上課都會打領帶,授課也都會有個重點,上完重點後,就開始講授人生哲理。
湯銘哲表示,陳之藩讀的是電機,卻熱愛寫作,並以文章享譽,是科技與人文融合的最佳典範,他的文章影響整個華人世界。
成大管理學院副院長潘浙楠推崇陳之藩是世界級學者,也是最佳的科學傳播者,在他身上看到科學與人文結合,也明白惟有兼具理工與人文素養者,才能夠將舊學與新知融為一體,寫出這麼多膾炙人口的好文章。
成大中文系教授陳昌明表示,陳之藩的口音有些重,溝通時有些時候同事聽不懂,但他依然熱情。「愛寫信的他,曾幾度寫信給校長與教務長,要成大好好教育學生,還說若能培養出一流學生,台灣未來才有發展。」
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他認識陳之藩很久,也知道他中風後身體一直不好,但昨天才得知他去世的消息。他深感惋惜,認為陳之藩的過世是華人的損失。「陳之藩是香港中文大學電機系發展的主要人物,是有成就的科學家。」
〈謝天〉等經典 收錄教科書47年
「因
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吧!」這是陳之藩的散文〈謝天〉中最為人耳熟能詳的名句,早成經典。陳之藩的〈失根的蘭花〉民國五十五年就選入台灣的初中
課本,他的〈謝天〉、〈哲學家皇帝〉、〈自己的路〉、〈寂寞的畫廊〉迄今多次入選兩岸三地的國高中教科書,陳之藩的影響力可謂跨世代。
陳之藩於〈謝天〉的文末提及,他在作了一些研究、寫了幾篇學術文章之後,有新的覺悟:「即是無論什麼事,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吧!」
台中市大業國中國文老師賴宜芳說,〈謝天〉一文告訴大家應培養謙卑感恩的心,以及功成不居、飲水思源的美德,陳之藩以淺白雅潔的文字,傳遞這個亙古不變的價值觀。
賴宜芳說,目前〈謝天〉一文仍常被選入國中課本,年輕人或者父執輩,都可能讀過〈謝天〉,她在課堂教授這篇文章時,也常感到薪傳的意義。
台北市景美女中老師陳嘉英表示,陳之藩的寫作,經常反映早年國家動盪時代知識分子對家國的使命感,即便人在國外留學,也時時思考國家面臨的問題,這是現在年輕人鮮少能經驗到的事情。
陳之藩在旅美時期觀察美國年輕人努力工作與國家富強之間的關連,寫成〈哲學家皇帝〉。其中寫到:「愛因斯坦說:『專家還不是訓練有素的狗?』這話並不是偶然而發的,多少專家都是人事不知的狗,這種現象是會窒死一個文化的。」
文中又談到:「民主,並不是『一群會投票的驢』;民主確實需要全國國民都有『哲學家帝王』的訓練。在哲學家帝王的訓練中,勤苦自立,堅忍不拔那一部分,美國的教育與社會所賦與青年的,足夠了。而在人文的訓練上卻差得很多。」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館藏統計,陳之藩的文章〈失根的蘭花〉,最早於民國五十五年入選當時的初中三年級課本;〈謝天〉、〈哲學家皇帝〉分別在民國六十二年、七十一年選入部編本。
開放一綱多本後,他的另篇文章〈自己的路〉曾被部分出版社納入課文。一直到現在,陳之藩的文章仍不時被選入教科書。
(中國時報)
--
在春風裏失去一代散文大師 作家陳之藩病逝
國立成功大學昨天表示,作家陳之藩於2月25日下午病逝香港,享壽87歲。校方將擇期舉辦追思會,緬懷一代文學家。
文建會主委龍應台聞訊表示,「陳先生的散文是我們好幾代人的共同人文記憶,可以說,他和朱自清、徐志摩一樣,代代相傳,是我們的『國民作家』。」龍應台認為,文字的力量,是綿長不滅的。「陳之藩就在我們不滅的溫馨記憶裡。」
科技人享譽文壇 影響學子甚深
出
生於1925年6月19日的陳之藩,是英國劍橋大學電機哲學博士,曾任教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波士頓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亦曾在成功大學擔任長達10年
的客座教授。陳之藩從事電機工程教學與研究、著有電機工程論文百多篇,身為科技人,但深具人文素養,熱愛寫作並享譽文壇,影響學子甚深,更被譽為20世紀
中國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之一。
陳之藩膾炙人口的文章非常多,著名的散文集包括《旅美小簡》、《在春風裏》及《劍河倒影》。國家教育研究院
指出,陳之藩的文章長期收錄在國中或高中的課本,最為人熟知的是〈謝天〉,從1972年迄今陸續收錄在國立編譯館、民間教科書南一、康軒和翰林版國中國文
教材,是許多人的共同記憶,尤其是「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天罷」,讓人朗朗上口。
另外,描寫作者飄零異邦的感觸、懷念祖國的作
品〈失根的蘭花〉,從1966年到2002年的部編版國文課本都有。但隨著時代變遷,目前已沒有民間教科書收錄。收錄在部編版本高中課本的〈哲學家皇
帝〉,從1971年至1998年。至於南一版高中國文目前則有收錄〈自己的路〉。
成大有系統保存整理陳之藩文稿
台北市景美女中國文老師陳嘉英分析,陳之藩文字平實不花俏,在日常生活事件中思考社會、人生。其成長階段歷經戰亂及逃難,看到生離死別,也強調家、國是一體的,有別於多數現代人的想法,同時,他本身具有五四精神,希望努力學習西方概念,幫助國家進步。
陳
之藩受邀到成大擔任客座教授的10年,讓他與成大、台南之間特別有感情,因此寫出多篇與台南有關的作品,收錄在《散步》一書。成大還於2009年發起「搶
救陳之藩文獻計畫」,包括找尋、整理文獻資料,訪問師友學生等,有系統地整理陳之藩的文稿,擔任計畫負責人的成大教授湯銘哲與陳之藩是忘年之交,還多次赴
香港探望陳之藩,陳之藩得知成大的計畫後雖感動落淚,但仍不改幽默本色、指著自己回問湯銘哲:「是要搶救我嗎?」
後來,成大曾在2010年舉辦陳之藩文物特展、2011年舉辦陳之藩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當時健康已不理想的陳之藩仍坐輪椅,特地從香港返台出席活動。而成大過去為其保留的電機系研究室及其相關文物,陳之藩當時也已授權全部捐給成大。
與妻童元方忘年戀鶼鰈情深
湯
銘哲憶老友,提及陳之藩與妻子童元方相差30歲的忘年戀也讓人印象深刻,湯銘哲曾形容兩人「感情濃郁得像永遠在談戀愛」。湯銘哲第一次見到童元方的印象,
更讓他畢生難忘,當時陳之藩和童元方穿戴式樣相同的外套與帽子,「兩位學者,像時下年輕情侶一樣穿著一模一樣的情人裝」。
在「沒有詩人的
國家是沒有星光的」訪談中,湯銘哲也提及兩人的戀愛故事,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童元方畢業自台大中文系,16歲時的她讀了陳之藩的〈寂寞的畫廊〉而感動不已。
兩人後來在哈佛相遇,經常在查爾斯河岸散步,談詩談文學,心靈非常契合,2002年在拉斯維加斯結婚。陳之藩晚年旅居香港,期間兩度中風,都是童元方無微
不至在旁照料。
陳之藩愛寫也愛讀,在搶救陳之藩文物計畫進行時,小姨子童元任負責整理陳之藩在台北的書信和手稿,卻發現姊夫家處處都是書和信紙,她曾笑稱:「該有書的地方有書,不該有書的地方也是書,連衣櫃都有,甚至有兩大盞臨時照明燈,看來就算停電了,姊夫還是要看書寫東西」。
(自由時報)
--
強震6.1 南台灣嚇翻 搖晃41秒 瞬間滿街是人
地
牛翻身!昨上午十時三十五分在屏東縣霧台鄉發生規模六點一地震,深度僅二十點四公里,這是兩年來震央發生在台灣陸地的最大地震,全台搖晃,時間最長達四十
一秒;尤其南台灣一陣天搖地動,賣場所陳列的商品都被震落,大樓住戶更飽受驚嚇,連屏東縣警局偵查隊的值班員也倉皇奪門而出,瞬間市區街上都是人,民眾一
臉驚恐說:「九二一大地震又來了嗎?」所幸沒傷亡災損傳出。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昨這起地震是正常板塊能量釋放,規模六點一,威力相當於零點七顆原子彈,距離震央最近的屏東三地門測站測到五級震度達七點零八秒,搖晃時間達四十一點三秒。
震央在屏東霧台
屏東,台東、台南有五級震度,雲林、嘉義、高雄有四級,台北也有兩級震度。昨一整天餘震近百次,預期未來兩周內還有餘震,但規模應不會超過五。
地震因逢二二八連假,在戶外遊憩的民眾都明顯感受到天搖地動,昨到霧台的謝本賢說:「兒子打電話來關心,才知道自己就在震央區,太恐怖了。」遊客張靜宜則說:「車子當時強力搖晃,還一度擔心會翻山下。」
高鐵停駛20分鐘
地震將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一棟透天厝五樓頂女兒牆搖塌,重達十公斤的碎磚塊砸毀樓下遮雨棚,所幸沒砸到人車;新化區全聯賣場陳列架的商品震落滿地。
佳里區公所當時在四樓禮堂舉辦納骨堂工程說明會,天花板因地震被震落,有人大叫「快逃!」並以跑百米的速度直衝到樓下。屏東科技大學四樓期刊室,好幾片天花板掉落,險砸傷學生。
高市最高八五大樓內的金典酒店行銷企劃部副理陳怡樺表示,震後有房客搞笑說:「一定要買樂透拼一下!」高市一名住十一樓的楊小姐說,嚇得連鞋子都來不及穿,就衝出門逃命。
地震發生後,國軍南部基地飛機陸續起飛,移往安全地點停放,不知情的網友一度還po文問:「是不是已提升戰備狀況!」
台鐵、高鐵和高捷運昨也受地震影響,總計六萬多名旅客行程受延誤。高鐵嘉義、台南路段有北上六三二及南下六二五車次正在軌道上行駛,六三二隨即暫停在嘉義站,六二五暫停台南善化路段,約二十分鐘後才以低速啟動逐步恢復運行。
高捷疏散3千客
台鐵共三十七列次受影響,延誤最長達八十分鐘;高雄捷運也在第一時間緊急將在線上行駛的二十輛電聯車減速慢行到站,並疏散旅客三千一百人次,確認安全無虞後才恢復營運。
「恐南部山區盲斷層引發」
氣象局統計,在台灣周邊範圍內平均每年會發生三起規模六以上的地震,昨南部地震是今年第一起規模六地震,近年地震數量屬正常。學者認為,南部山區可能有盲斷層尚未被發現,台灣位處地震帶,隨時要做好防震準備。
地震數量沒異常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說,昨發生今年首起規模六地震,而去年台灣沒有規模六以上地震,但小地震不少,有助釋放能量;前年則有兩起規模六以上,包括三月的甲仙地震,從數量來看,近年的狀況並沒出現異常。
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說,台灣南部的內陸地震不多,這起地震和前年的甲仙地震距離並不遠,規模和深度也類似,可能是附近有一些盲斷層存在,釋放能量時造成地震;因該地區三年前曾受莫拉克颱風重創,要特別注意重建區情況。
與日震關聯不大
去年日本三一一地震和核災將滿一周年,有民眾憂慮台灣也發生類似災害。氣象局指日本地震與台灣沒有直接的關聯;陳宏宇也說,地震無法用周期預測,「台灣位處地震帶,隨時都可能有地震發生,尤其是核電廠更應做好準備。」
(蘋果日報)
--
屏東霧台地震搖 賞櫻客嚇得衝下山
屏東縣霧台鄉昨天上午十點卅五分,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一地震,適逢二二八連假,有七、八百名遊客正在霧台賞櫻,不少人嚇得趕緊下山。這起地震也打亂連假交通,台鐵、高鐵多班列車延誤,高鐵還取消兩班列車,合計影響旅客近六萬名;高捷立即疏散乘客,全線停駛一小時。
這起地震深度約廿點四公里,台東縣初鹿、屏東縣三地門及台南市都出現五級震度,至昨晚九點為止,共發生八十三次餘震。高雄、嘉義、雲林、屏東有四級震度,花蓮、彰化、南投、澎湖三級,台北、台中、宜蘭、新竹二級。這是去年以來,台灣地區第一個芮氏規模六以上的地震。
高鐵昨天共有七十四班列車、共四萬七千名旅客受到地震影響延誤,還取消下午兩班列車,下午由台中站加開全車自由座南下列車,疏運耽誤行程的旅客。因地震屬天然災害,不適用延遲退費規定。
台鐵統計,地震共導致卅二班車延誤,平均每班約延誤半小時,最長延誤六十七分鐘,影響乘客逾萬人。
霧台鄉神山部落居民陳春暉說,地震發生時搖晃猛烈,她和婆婆趕緊衝出屋外;正在霧台鄉進行邊坡工程的工人趕緊就地找掩護,聽到遠方裸露邊坡發出轟轟聲,心驚膽跳,幸好只掉下一些落石。
霧台山區在地震後因土石鬆動,易發生土石崩落,消防隊呼籲遊客近日勿進入山區遊玩;台廿四線四十五點七公里處發生落石,暫時封路管制。
「天啊,有地震!」台東縣震度達五級,許多人嚇得跑出戶外,一家大賣場罐頭掉落,差點砸中顧客。台南市不少民眾奪門而出,正參加青少年圍棋比賽的學生、醫院裡等待門診患者都趕緊往外衝,直說「真恐怖,好像又回到九二一!」
高雄4級地震! 高捷停駛 旅客枯等2小時
南台灣昨天上午10點35分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高雄地區震度達4級,高雄捷運公司立即疏散乘客,全線停駛檢修,至11點50分後才陸續恢復通車;高鐵也有兩班列車因此取消,另兩班列車在地震發生當下停駛15分鐘。
高
雄捷運表示,地震發生當時,線上還有20幾班列車正在行駛或靠站中,除緊急停駛檢查,也疏散在各站等車的3100多名乘客,並啟動5線接駁公車,所幸檢查
確認設備及軌道安全無虞,才重新開放民眾進站。高雄捷運紅線小港至左營站、橘線全線直到中午近12點才恢復行駛,中午過後,全線恢復通車。
家
住鳳山的李小姐,昨天上午帶兒子準備搭捷運轉高鐵返回嘉義老家,出門前就從新聞得知捷運停駛,但覺得搭捷運方便,還是到場碰碰運氣;另一名在美麗島站轉車
的陳先生則說,他足足等了1個多小時才坐上捷運。住台北的林小姐一家人趁連假來高雄旅遊,沒想到碰上地震和捷運停駛,她笑說,「算是很特別的回憶」。
高雄捷運在楠梓以北的車站前,都聚集許多等著搭車的民眾。橋頭火車站、油廠國小站、世運站,有人枯等2個小時還等不到車,大罵「莫名其妙」。
高雄捷運公司表示,根據地震緊急應變措施,只要地震震度達四級以上就達全線停駛標準,全線檢查後確定沒問題才開車。
高鐵表示,地震當下,行經嘉義與台南路段的兩班列車,立即啟動災害預警系統,北上632車次與南下625車次,分別停在嘉義站與台南善化路段。15分鐘後,高鐵確定電力供應及軌道設施均正常,先以低速行駛再逐步恢復正常時速。
受地震影響,高鐵昨天取消原定南下159車次及661車次;此外,下午加開南下全車自由座2563車次,讓影響行程的旅客,得以從嘉義、台南、左營等站搭乘。
(聯合報)
--
屏東6.1震撼 東部要防強震
潛
伏在中央山脈南端長達百年的「地牛」首度翻身,就撼動全台!屏東縣霧台鄉昨日上午十時三十五分發生規模六.一強震,震波直衝而上,全台、金馬地區、澎湖、
綠島、蘭嶼都出現晃動,台東縣、屏東縣和台南市出現五級最大震度。氣象局表示,這是本島繼九十九年三月甲仙地震後,首度出現規模六以上的強震。
氣
象局研判,昨日發生強震的震源區地質較為破碎,未來一到二周仍有機會發生規模五左右的餘震。氣象局目前比較關切的是,甲仙地震過後,本島僅昨日出現一次規
模六以上強震,而台灣地區往年每年平均三次規模六以上強震,近兩年確實明顯偏少,東半部今年內可能還會有規模六到六.五強震,民眾應隨時做好防震準備。
氣
象局觀測,昨日震央位於屏東縣政府東偏北三十.四公里,深廿.四公里的地底,屬霧台鄉轄內,規模六.一(釋放能量相當於○.七顆原子彈),全台最大震度五
級,分別出現在台東縣初鹿、屏東縣三地門、台南市和台南市新化;高雄市、嘉義縣市和雲林縣四級,本島其他地區一到三級之間。值得注意的是,震波還向外海擴
散,蘭嶼和澎湖縣馬公也觀測到三級和二級震度。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分析,這起地震震央位於中央山脈南端,菲律賓海板塊剛好在這
裡「騎上」歐亞大陸板塊,壓迫中央山脈不斷隆起,能量經年累月蓄積,造成地殼破裂。「台灣本島從甲仙地震至今,就沒有規模六以上的地震,透過這次適時釋放
地殼累積能量,未嘗不是好事。」
氣象局局長辛在勤說,中央山脈南端過去從未發生這麼大的強震,主因是這個震源區地質破碎,要累積很久才會
造成這麼大的破裂,因此主震釋放能量後,後續的餘震不會太大、太多,大概一到二個星期就會平靜下來。氣象局目前正嚴密觀察,東半部陸地已好幾年沒有規模六
以上強震,研判今年內會比西半部陸地更容易發生規模六到六.五強震。
雙鐵誤點 影響近6萬旅客
屏東昨天上午十時卅六分發
生規模六.一地震,高雄和雲嘉南地區均出現四級最大震度,雙鐵列車被波及。台鐵列車依規定慢行通過,高鐵有兩班位在震區附近的列車緊急停車十多分鐘,後續
雙向班次誤點。總計雙鐵共一一○班、近六萬名旅客行程延誤,但地震是不可抗力因素,旅客無法求償。
台灣高鐵指出,嘉義到台南區間昨天早十時卅六分測得超過規定的震度後,當時正在區間內行駛的六三二、六二五車次分別行經嘉義、台南善化路段,立即依規定緊急煞停。經確認列車、電力供應及軌道設施均正常後,十時五十分發車,其它列車也陸續以低速運行重新啟動。
受地震影響,車輛調度困難,高鐵也取消原定下午一時三十分和卅六分南下的一五九、六六一兩班車次,並在兩點四十六分加開全車自由座的南下二五六三車次,並由台中站發車,各站皆停靠,在晚間六時三十分才全面恢復正常通車。高鐵統計,共有七十三列車次、四萬多名旅客受到影響。
另外,台鐵花蓮縣富里到台東縣山里、嘉義到屏東區間也依規定慢行,有卅七班車因此延誤,影響一萬三千名旅客。台鐵巡查路線及設備無虞後,下午二時十三分恢復正常通車。
(中國時報)
--
屏東6.1地震 學者疑為盲斷層
能量爆發 如0.7顆原子彈
二
二八連假第二天地牛大翻身!昨天上午十點三十五分發生全台有感的規模六.一地震,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形容有如「○.七顆原子彈爆發能量」,這是
繼二○一○年三月四日甲仙百年大地震後台灣「陸上」最大規模強震,也讓疾馳中的台、高鐵列車急踩煞車大減速,全台上演地震驚魂記。
氣象局統計,從二○○九年至今,以昨天震央為中心畫出半徑三十公里區域、規模五.五以上地震就多達四起,二二六地震與前年甲仙強震相距僅二十六公里,兩地震雖無直接關連,但氣象局和台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宏宇都警告,該區是莫拉克災區,土質脆弱,容易釀災。
近莫拉克災區 應防釀災
陳宏宇表示,地震常發生在脆弱且年輕的地質帶,容易在破裂面或是斷層處作用,例如甲仙強震就是盲斷層作用擴大災害,不排除昨天的二二六地震也是盲斷層作用。
陳宏宇提醒,二二六地震很靠近莫拉克重災區,該區位在高屏溪上游,加上連日大雨,包括阿禮部落、大武部落、佳暮部落及伊拉部落都要提高戒備。
大小餘震 累計超過70個
昨天這起地震震央在屏東縣霧台鄉,深度二十.四公里,是繼前年規模六.四甲仙強震後,本島陸地上最大規模地震,之後十分鐘內又傳兩起地震,分別在台東金峰鄉和台東縣政府西偏南方;整天下來大小餘震超過七十個,未來兩週內仍可能出現規模五以上餘震。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指出,昨天地震全台有感,屏東、台東及台南等地區搖晃最明顯,震度達五級,其中三地門五級震度搖晃了七.○八秒。郭鎧紋指出,這起地震主因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造成,震央地區位在中央山脈最南端,地質上屬於板塊擠壓後的年輕山脈。
正
當大家對南台灣地震還驚魂未定時,東台灣也有地牛出沒,台東金峰鄉在十點四十一分,發生另一起規模四.○地震;接著十點四十三分,「規模六.一地震」的餘
震出現,這次是規模四.二,震央在距離主震不遠的台東縣政府西偏南方三十三.五公里處,三地門地區震度二級、太麻里一級;下午四時二十五分出現第三個有感
餘震,規模四.一,最大震度也是三地門二級。
近兩年來 本島最大地震
郭鎧紋表示,根據歷年地震統計,台灣地區平均每年出現三個規模六至六.九的地震,昨天的地震則是今年第一個規模六以上地震,也與去年十一月發生在花蓮外海的規模六.一四的地震,在甲仙地震後並列最大地震,只是發生在本島,民眾感受更強烈。
「震」撼南台灣 感覺就像拔蘿蔔甩土
昨天上午十點三十五分發生的規模六.一地震,屏東三地門、台東初鹿及台南市等地區,震度都達到五級,幸好各地均未傳傷亡。正在三地門德文村DIY製作咖啡的民眾則形容,地震當下就像是把蘿蔔拔起來後,在手上把土甩掉的那種感覺,很恐怖。
轟
然一聲,被消防局救難人員俗稱「大崩壁」、逢雨便坍的屏東縣霧台鄉台二十四線四十五.七公里一處大面積山壁,地震時崩落大量土石,覆蓋路面達三十公尺,三
德檢查哨一度封閉半小時,公路總局三工處緊急清理,中午過後恢復通行。警方表示,莫拉克颱風重創該路段,迄今還處於封路施工狀態,好不容易才排除該路段落
石坍方,又被一場地震覆蓋,完工日期恐得再往後延。
來自高雄市的三地門生態探索團,在生態解說員的帶領下上山探索山區生態,正在德文村興高采烈地製作咖啡,忽然一陣天搖地動,大家都嚇一跳,直說好恐怖。
核三廠一切平安 兩機組運作正常
屏東霧台鄉發生規模六.一地震,屏東核三廠內弱震儀測得約0.0145G的震度(約規模三.三),未影響兩座機組運作,廠內人員依規定巡視儲水池及廠區內其他硬體設施,確認無任何結構損傷,供電運作一切正常。
鄰近台東也感受到五級的震撼,住在市區大樓十一樓的賴姓男子,馬上叫喚妻子往外逃,雖然不到三秒鐘就停止,夫妻倆仍心存餘悸。
南市孔廟木匾掉落 木柱出現裂痕
台
南市震度同樣達五級,台南孔廟「以成書院」木匾掉落。劉姓目擊者表示,地震發生時,一名正在以成書院內參觀的遊客奪門而逃,高懸在門上的「以成書院」木匾
正「砰」一聲掉落,幸好未砸傷人。以成書院旁的五代廳、西廡迴廊木柱出現新裂痕,五代廳迴廊木柱舊裂痕疑加深。另市定古蹟愛國婦人館二樓粉刷的牆面有局部
脫落,文化局表示查勘後將儘速改善維修。南市消防局統計,南市還有二處民宅老舊水管脫落、一處老屋的圍牆倒塌。
南市新化虎頭埤風景區約廿名遊客正好搭太陽能船遊湖,船身劇烈晃動,有些遊客嚇得臉色發白,緊緊抓著欄杆,還以為風浪大,上岸後才知「原來是地震」。
雙鐵延誤 6萬多人受影響
昨天上午南台灣地牛翻身,疾馳中的雙鐵都受到影響,由於正值二二八連假期間,輸運人數很多,台灣高鐵和台鐵估計因地震途程時間受影響旅客約六萬多人。但因為地震是天然災害,受影響旅客不適用延遲退費規定。
地震發生當時,高鐵行經嘉義、台南路段兩列車立即煞車停駛,分別為北上六三二車次暫停於台南站、南下六二五車次暫停於台南善化路段,經確認列車、電力供應及軌道設施正常後,才在上午十點五十分起陸續以低速運行重新啟動,並逐步增速恢復運行。
台
灣高鐵表示,由於地震影響範圍從嘉義縣六腳鄉延伸到高雄市阿蓮區,受影響路段長達七十五公里,列車基於安全考量,在經過該路段時有實施速限,造成多班列車
延誤;高鐵南下列車直到下午五點才恢復正常速度行駛,北上列車則等到傍晚六點三十分恢復正常,受影響列車達七十三列次,包括南下三十四列次、北上三十九列
次,受影響旅客約四萬七千人。誤點最久是由左營北上列車,時間長達一百卅分。準備搭機出國的旅客,急得找替代交通工具。
台灣鐵路管理局則表示,由於南部震度達到五級,列車在行經嘉義到屏東之間,以時速三十公里行駛,經確認正常後,才在昨天下午二點十三分恢復正常行駛;台鐵共有三十七列次列車受到延誤,其中十六列次誤點超過四十五分鐘,誤點最久的達八十分鐘,一萬三千多人時間受影響。
高捷全線停駛75分鐘
高市震度也有四級,達到高捷停駛標準,高捷公司立刻疏散三千一百名旅客,檢查軌道未受損後,昨天上午十一點五十分全線恢復行駛,總計停駛七十五分鐘。這是高捷通車近四年來,第二次因地震全線停駛。上一次是九十九年三月四日規模六.四的甲仙地震,幸好兩次都無人傷亡。
(自由時報)
--
台大「水源阿伯」 臉書提醒拖吊
台灣大學每年約二萬四千輛單車違停被拖吊,常引發學生不滿,為讓學生更了解拖吊業務,去年十月校方以拖吊員工暱稱「水源阿伯」成立臉書專頁,上網公布規定、拖吊工作甘苦,並回答學生問題,結果投訴件數大減九成,還有人貼文關心水源阿伯,粉絲逾一千五百人。
抱怨案件少九成
台大總務處事務組管理股長蔡培元說,為維護校園環境,學校聘有八名平均約五十歲的拖吊員,固定巡視校園、把違停單車拖吊到北巿水源校區移置場,平均每天拖吊一百多輛。
由於被拖吊單車不少,常引發學生不滿,平均每天會收到一、二件抱怨案,為加強雙方溝通,去年十月蔡培元設立水源阿伯臉書,定期回覆學生問題,並上傳阿伯生活動態及工作照片,吸引逾一千五百名粉絲,抱怨案件更大減九成。
在
台大工作逾三十年的六十六歲拖吊員潘金長說,多數學生很懂事,領完車會說謝謝,僅一次有男學生拿兩顆石頭來,領車後將石頭丟到他身旁,嚇了他一跳。台大何
姓學生說:「曾趕著上課違停被拖吊,自己違規在先,不會責備盡責的水源阿伯。」台大蕭姓學生說:「水源阿伯臉書讓大家更了解拖吊作業,值得肯定。」
(蘋果日報)
--
恐怖 火車再4分鐘就對撞 調度疏失 台鐵「太輕率」
台
鐵人員疏失、險釀載有兩百多人的兩列車對撞慘劇!《蘋果》近日接獲爆料,指單線運行的台鐵屏東線佳冬站到枋寮站間,去年十月中因人員疏失,導致兩列車對向
而行,只差四分鐘即相撞,幸站方及時發現,緊急要求其中一列車煞車退回,才未釀大禍。台鐵坦承疏失,已懲處相關人員。消基會批評,台鐵行事太輕率,交通部
應介入監督。
《蘋果》日前接獲檢舉,指去年十月中,單線運行的佳冬到枋寮站因號誌故障,改用人工調度,不料出現人員疏失,導致七○三車次
莒光號從佳冬站南下行駛一分多鐘後,從枋寮站北上的二車次莒光號也開出,兩列車對向而行,幸經站務員及時發現,急令二車次莒光號煞車及退回枋寮站,才未釀
大禍。
減速倒退嚕
台鐵受訪表示,初步調查當天調度員、站務人員、列車駕駛均未依標準作業流程,包括重複確認指令、相互連繫和確認密碼等,才會發生兩車對向而行的疏失,內部人員以先出發的七○三車次莒光號時速已加到一百公里、及兩車距離不到七公里推估,兩列車當時只差四分鐘就可能對撞。
《蘋果》記者找到當時在枋寮站月台候車的陳姓旅客,他說當時看到列車出站,幾分鐘後又突然倒車回枋寮站內,還聽到站務員以無線電呼叫從佳冬站出發的七○三車次莒光號緊急減速。想到兩車可能對撞,「覺得很可怕。」另名台鐵旅客黃先生則說:「每個關卡都有疏失很離譜。」
台鐵副局長張應輝說,過去並未發生過類似疏失,事發後已將調度員、兩站副站長、駕駛記過處分。
召訓3千人
另台鐵也為此從去年底起全面召訓三千多名站務員、調度員和駕駛進行再訓練,並於上月完成測試驗收,要求不得再出錯。
消
基會董事長蘇錦霞指出,台鐵人員會發生這種疏失,表示工作人員行事太輕率,這已是公共安全問題、非台鐵內部問題,只有記過與教育訓練還不夠,交通部應去考
評這些安全訓練是否有落實。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發言人任恆毅則指,台鐵小站人力精簡、人力不足,嚮導員制度應有檢討必要。
台鐵列車險對撞資訊
◎地點:屏東縣佳冬-枋寮間
◎時間:去年10月13日
◎事件:該區間為單線軌道,雙向列車須相互待避,不料調度員疏失,導致2對向列車同時行進,推估只差4分鐘就會對撞
◎旅客數:2列估約200多人
◎處置:
.調度員、佳冬與枋寮兩站的副站長、駕駛全記過
.緊集召訓3千名行車人員
(蘋果日報)
--
人車爭道 府中商圈交通混亂
新
北市板橋府中商圈近年來在市府扶植下打響名氣,每到假日人潮眾多,停車格更是一位難求,許多機車騎士大剌剌將車停在路旁紅線水溝蓋上,中山路一段兩旁變成
「蜈蚣」停車場,加上民眾恣意穿越車道逛街,商圈交通亂成一團。民眾痛批:「簡直是二流管理,難怪新北市都不會進步!」
機車違停200米
板橋府中商圈當地居民頻頻抱怨,此地與市政府相距不到五百公尺,卻不見相關單位解決。民眾說,貫穿商圈的中山路一段最誇張,兩旁紅線與人行磚道中間的水溝蓋上,機車一台緊接著一台停放,整條路有如「蜈蚣」排列下去,長度超過一、兩百公尺。
另外,跨越中山路的人行穿越道彼此相隔甚遠,許多民眾不耐繞遠路,乾脆穿越車道來回逛街,與車爭道畫面每天上演,當地交通陷入一片混亂。
交通局表示,除實施機車退出騎樓,也推廣搭乘大眾交通系統,並增設停車格且施行停車收費,「該做的都做了」,目前就是協請警察局加強取締違規停放,拖吊車不定時出現嚇阻,另也選擇適當巷口增劃行人穿越道,維護人車安全。
(蘋果日報)
--
劍橋生 竟6成吸毒撐苦讀 名校學費昂貴 近1成淪毒販
英國知名學府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去年擊敗美國哈佛大學榮登全球最佳大學。然而,最新調查卻顯示,劍橋大學裡毒影幢幢,63%受訪學生坦承曾吸毒,8%學生為了支付每年約42萬元台幣高昂學費,下海販毒。
要求匿名的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學生表示:「因為很難兼顧打工和劍橋課業,販毒是最快籌到學費的辦法。」
劍橋校刊《大學報》(Varsity)進行線上民調,參與的434名學生中,63%坦承曾吸毒,其中5%天天吸、78%每月吸。大麻是最多學生使用的毒品,坦承曾吸毒的受訪學生中有61%吸過大麻。
壓力大見怪不怪
有學生指,劍橋學生吸古柯鹼的情況遠比其他大學氾濫,呼應該報4年前的調查,劍橋有8個學院環境中都被驗出古柯鹼殘留。一名大學部學生說:「在這麼高壓的環境下,有這麼多人吸毒不足為奇。」
K他命愛好者增
20%受訪者辯稱吸毒是為應付沉重課業壓力,一名受訪者稱,「最近K他命有越來越受歡迎趨勢。」劍橋大學發言人說,無法確認此民調結果真偽,但校方絕無法容忍學生涉毒。
(蘋果日報)
--
維多利亞女王 祕嫁男僕產女 傳學者發現結婚證書 「被王太后燒了」
曾掌權「日不落帝國」60多年的英國女王維多利亞(Queen Victoria,1819~1901),被爆出曾與她的蘇格蘭侍從祕密結婚,還產下一女送至美國。
老婦向王子認親
《每日郵報》報導,82歲英國歷史學家諾維契子爵(John Julius Norwich)在《老時光》(The
Oldie)雜誌發文表示,已故歷史學家史蒂芬爵士(Steven
Runciman)曾說自己在溫莎堡研究時,發現維多利亞女王與蘇格蘭侍從布朗(John Brown)的結婚證書。
史蒂芬稱把證書交給現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母親,而王太后不動聲色地把證書燒了。文中還表示維多利亞的孫子,畫家亨利王子到美國開畫展時,遇到一位自稱叫珍布朗的老婦對他說:「我們應該有親戚關係。」
守寡40年性慾強
維多利亞女王與布朗的祕密戀情之說已流傳150多年,1997年電影《布朗夫人》(Mrs. Brown)就在講這段皇室八卦。但有人見過結婚證書倒是頭一遭。但史蒂芬爵士儘管是位聲譽卓著的歷史專家,卻也以喜歡惡作劇聞名。他曾在英國名將蒙哥馬利的禿頭灑蠟油。
維多利亞女王生了9個王子與公主,她因荷爾蒙失調而「性慾極強」。她的夫婿亞伯特親王據說受不了她在床上需索無度,把她鎖在臥房外,維多利亞還用德語大吼:「開門!我可是女王!」亞伯特在她42歲時去世,女王守寡40年,因此特別引人遐想。
(蘋果日報)
--
人才逆差是台灣最大危機/許啟智
今年二月份的最大傳奇,就是台裔美國人尼克隊控衛林書豪打出一連串不可思議的球賽,打破了NBA球場中對亞洲人體能不行的輕視,這位哈佛小子的球技或許仍
有更上層樓空間,但對由彰化斗六移民美國的林繼明一家人而言,他的兒子延續了他的「美國夢」,一個商業機制完整,能夠造夢的環境,讓各式各樣才能的人出
頭,這種繽紛多彩,包納多方人才的國家,顯然較容易度過困難再創生機。
自由、開放及強者出頭的環境,讓美國獨強近百年,舉最需要創新力的科技業而言,從微軟、Google、蘋果及臉書等強勁的創新企業都誕生在美國,就算是
2008年金融海嘯是他們闖下的大禍,如今這國家已快速的復甦,當初被叫去國會修理的汽車業者,如今獲利又開始創新高,當歐洲、日本可能陷入衰退危機,中
國大陸也被可能軟著陸、硬著陸說法糾纏時,這個強國股市又開始創新高,打了當初看衰,認為美國會繼日本之後,陷入長期衰退的經濟學者一巴掌。
外匯存底多寡、進出口數字成長率、國民所得高低、外債多少、製造業指數等,都是我們看待一個國家的重要經濟指標,這些量化數字,卻無法測出一個國家真正的
「底氣」強不強;以亞洲鄰國而言,百年前的香港由小漁村如今成為亞洲金融重鎮,新加坡在李光耀銳意改革下,吸納精英,國民所得如今超越5萬美元,韓國三星
集團經歷亞洲金融風暴,由接近破產如今意氣風發,有了強大的決心和目標,吸納人才打足基底,才能成就國家和企業的興旺,有奮鬥決心和毅力,才會造就出美麗
的量化數字。
對於自稱要追求「歷史定位」的馬總統而言,台灣最大危機不是貿易逆差數字,短期經濟成長率高低,而是台灣基底不強產生了大量人才外流逆差,台灣早期前往大
陸發展都以經商為主流,這並不會造成人才流失;但隨著台灣逐年低薪化,便宜低廉好用的各式人才成了鄰近各國注目的焦點,南韓挖角台灣科技人才,香港、大陸
開出高五倍以上的薪資挖角台灣的優質大學教授,新加坡、美國等以薪水多一倍、工時減半大量尋找台灣護理人才,至於前往中港金融產業發展的台灣人更不計其
數,近日甚至連基礎設施才在起步的對岸福建平潭島,也喊出高薪找一千名台灣人才,協助平潭特區發展的構想,真讓人汗顏。
鄰國祭高薪挖人才
人才逆差的擴大,薪資水準雖然是重要因素,但當初滿懷熱忱回台灣國立大學、中研院、工研院投入教育、研發的學者,不少人在美國都有更高的薪資水平;但在台
灣教育、研發單位制度僵化、不尊重專業的惡質環境,甚至動不動就以打肥貓為名,講求齊頭式平等的後果,讓優秀教授、研發人才繼科技、金融產業人才出走後,
也開始全面性流失。
人才就是國力,當國家的政策動不動就被媒體、民調操控,沒有長線規劃和遠見,自然降低人才駐留意願,政府無法在政策、環境、薪資水平提供專業人才有做台灣
夢的空間,自然大陸夢、香港夢、新加坡夢就會找上他們,好的人才持續出走,終將會使台灣學術人才短缺、工業研究及產業競爭能力無法提升的問題浮現。
台灣人才已成為亞洲鄰國最佳的獵物,人才逆差就是國力危機,擁有全球五成以上諾貝爾獎得主人才充裕的美國,能讓大至國家金融危機有能力迅速克服,小至林書
豪的籃球夢,臉書、蘋果等聰明年輕人創業夢成真;面對人才逆差,政府必須協助產業、學界共同規劃更好的作為,坐視不理,政策空談,台灣就算有再多外匯家
當,遲早將會面臨底氣耗盡、競爭力每況愈下的困境。
(蘋果日報)
--
該考慮瘦肉精的「必要性」而非「安全性」/張照勤(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衛所特聘教授)
美國於1999年核准培林(Paylean)為豬飼養過程合法飼料添加物,俗稱「瘦肉精」。事實上為區分不同禽畜種別的使用,牛隻所使用的另為2004年藥廠所生產的Optaflexx,其成分雖同為鹽酸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 HCl),但濃度劑型不同。
就連在美國,瘦肉精使用仍有許多反對聲浪。鼓吹者之理由中認為可因此減少了飼養時間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然而,以美國為例,瘦肉精合法使用皆為「屠宰上市
前」的動物,如在豬為上市前28天,而在牛則為28?42天,其他飼養肥育時期的使用不但沒有正面效果不符成本效益,而且是非法使用。
因此,相較於豬大約飼養約要6個月而牛甚至要更長的時間才可上市,如此短期使用瘦肉精,到底可顯著地減少了多少環境污染危害?另一個瘦肉精使用的問題,則
為「無停藥期」。但根據已發表的研究指出,瘦肉精在動物停藥後5天左右仍能在尿中被偵測到,因此仍不容忽視因肉品中的殘留而引發人類食用後健康的疑慮。
基於人道不該鼓勵
瘦肉精對動物到底有無影響?2003年於《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的科學期刊已有正式報導,瘦肉精使用的確會造成豬隻於飼養過程的心跳速率增加、顫抖、倒下及不耐豬隻運送過程中所造成的緊迫
(stress)。因此,站在現今強調動物福利及人道飼養觀點而言,的確不是一個該鼓勵的飼養方式。
瘦肉精的使用對人到底有無危害,至今仍缺乏科學性的證據。同樣作用的藥物,「為何毒性更高的可以用在氣喘藥,卻不能用在豬牛的飼料添加物上」?主要是瘦肉
精之於動物目前僅止於「上市前的短期」使用,一旦其肉品上市,我們可能有「天天暴露」的風險。而且,用瘦肉精於飼養動物「有必要性嗎」?如可以避免使用,
為何要去接受呢?
生產瘦肉精的美國Elanco Animal Health公司對此藥物使用所聲明注意事項中,特別提到瘦肉精使用後,飼料中須增加粗蛋白百分比或離胺酸(Lysine),以避免由於增加肌肉生成所耗損的蛋白質。離胺酸為體內組織修補、荷爾蒙生成及抗體生成之所需。
因此,不單須注意有心臟血管病史的人及孩童對瘦肉精有可能產生立即毒性作用,一般人也須注意因長期食入而可能導致的健康危害(例如可能導致的離胺酸缺乏)。
站在風險管理觀點而言,現今食用安全上沒有任何情況有所謂零風險。但不可因此而為合理的理由而只做消極管控。
根據美國報導,美國豬牛隻中僅有45%豬及30%牛使用瘦肉精,因此面對目前全世界包含歐盟國家及中國共有160多國禁用瘦肉精,不單美國須重新省思因使用瘦肉精後對其肉品外銷所造成的貿易阻礙與經濟損失,台灣也同樣至少有權力選擇「由美國進口但仍不含瘦肉精的牛肉」!
(蘋果日報)
--
潮濕少風 眼過敏增3成 停戴隱形眼鏡 清潔寢具抗塵
冬春季節交替時,眼科醫師楊熹明表示,換季忽冷忽熱,塵、花粉等過敏原變活躍,若眼睛接觸到過敏原,易導致過敏性結膜炎,出現搔癢、異物感與分泌物變多、
泛紅等症狀,依門診經驗每到換季時,求診患者普遍會增加至少2成,而去年冬天迄今因下雨頻繁、潮濕少風,使過敏原難散去,因眼睛過敏求診的患者更較往年增
加約3成。
楊熹明醫師指出,除了過敏體質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等患者易誘發過敏性結膜炎,隱形眼鏡族也會因接觸過敏原,使鏡片變質、刺激眼睛而過敏,眼睛常過敏者建議
選用日拋,以免鏡片清潔不乾淨而過敏,並攜帶眼鏡供眼睛不適時替換,居家清潔部分除了用除濕機或空氣清淨機,寢具、沙發套等也要勤清潔、更換,減少塵滋生
等過敏原刺激。而眼睛紅癢、異物感等症狀持續2天以上應盡速就醫,由醫師依症狀開立抗組織胺、類固醇藥水等治療。
這樣做 隨身帶一般眼鏡
每天戴隱形眼鏡最長不宜超過8小時,並隨身攜帶一般眼鏡,眼睛感覺不舒服時可隨時替換,過敏性結膜炎治療期間也要停戴隱形眼鏡,避免鏡片吸附藥水中的防腐劑、藥性成分變質,讓症狀惡化。
冰敷舒緩勿揉眼
眼睛出現紅腫、發癢等過敏症狀時,可用毛巾包覆冰塊或沾冷水,敷於眼部10~15分鐘舒緩,每天次數不限,且勿用手揉眼止癢,以免角膜刮傷、受損及引發細菌感染,眼皮也會受刺激愈揉愈腫。
減少過敏原刺激
寢具、厚重窗簾等應清洗烘乾,並每月更換一次,減少塵、黴菌等過敏原刺激眼睛。此外,易過敏者建議用化學纖維材質的寢具,因化學纖維材質有靜電、塵較不易生長。
易過敏者用日拋
隱形眼鏡鏡片未清潔乾淨也會增加過敏機率,因眼球蛋白質分泌物附著在鏡片上造成變質、增加刺激性,而眼睛接觸塵、灰塵等過敏原,會產生更多蛋白質分泌物並附著於鏡片,眼睛易過敏者宜選日拋式。
做好清潔防感染
戴隱形眼鏡前要用肥皂或洗手乳清潔雙手;用長戴型或非日拋式隱形眼鏡者,除每天使用專用清潔液或雙氧水清潔鏡片,還要每周去蛋白1次,去除鏡片上的蛋白質分泌物。
提醒你 隱形眼鏡族注意
常戴隱形眼鏡因眼球習慣異物存在,角膜敏感度變差,發現紅腫癢時,眼睛過敏、發炎情況通常較嚴重,平時宜多注意。
嚴重搭配口服藥
一般以抗組織胺、類固醇與血管收縮劑等,抑制發炎反應,若合併鼻子或皮膚過敏,則會依情況用口服抗組織胺藥物。
勿自行用藥治療
市售複方眼藥的類固醇濃度不一,易讓眼球抵抗力變差,增加青光眼、白內障機會,而頻繁用血管收縮劑,症狀反而更明顯。
專家說 選全罩安全帽
除了塵、黴菌,灰塵、風沙也會刺激眼睛而引發過敏,出現異物感、泛紅等,建議騎機車戴全罩安全帽。
(蘋果日報)
--
違規源頭 營業登記證和土地使用分區脫勾
師大商圈的商家與住戶持續對立,外界都在關注北市府的下一步究竟要怎麼做?北市長郝龍斌昨天表示,市府是在「公共安全」及「居民安寧」的前提下,積極輔導商家改善;師大商圈會維持下去,影響層面並非外傳那麼廣。
郝龍斌指出,師大商圈共有六百多個商家,市府會取締嚴重違法的業者,大部分的業者,如不會影響民眾安全的「水準書局」,不必太擔心。市府會跟商圈及居民代表對話,也願建立商圈與居民的溝通平台。
北市府祭出「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要求師大商圈六米以下巷道違規營業的商家,停止違規營業。但外界更好奇,為什麼當初北市府會允許這些違規店家合法領有營業登記證?
台北市副市長陳雄文解釋,為鼓勵創業,經濟部在二○○九年修訂商業法,任何人只要檢具相關文件,即可申請營業登記證。儘管文件中會附帶提醒「應符合土地使用分區管理規定」,卻不是核發要件,造成營業登記證和土地使用分區脫勾,才會出現類似的違法情況。
有藝文人士擔憂,「康青龍街區」的文創特色是否會消失?陳雄文表示,市府不是要消滅師大商圈,這些都是違法商家的「危言聳聽」;觀光局力推康青龍街區時,僅四百家商家,如今膨脹至六百多家,其中很多更是違法營業,市府當然有權改善。
他強調,目前僅對師大商圈做專案處理,不同商圈會各有變通作法;未來將參考社區營造模式,讓師大商圈更有大學城的意象。
找出師大商圈「四贏」的藍海/聯合報社論
一座樹林若有充足的陽光和雨水,便能蔚為美麗的森林;但如果不適當疏伐而任其過度生長,也可能彼此擠壓或雜木叢生而引發森林大火,導致自己的覆滅。師大商圈今天的住商衝突,就是這樣一個社區生態失控的例子。
師大商圈由來已久,多年來店家和社區居民相安無事,是因為各式商店、餐飲提供了居民及學生的生活所需,一些特色小鋪也豐富了社區的文教氣質,雙方的供需得
到滿足和平衡。但近幾年,當地「商圈文化」急劇倒向「夜市文化」的結果,居民和商家的關係開始惡化:嘈雜髒亂的餐飲迅速佔領巷弄,不斷向周邊住宅蔓延;優
雅的特色小鋪被擠出街區,龐大的消費人潮則夜以繼日地喧譁,讓社區住戶不得安寧。
師大商圈屬文教住宅區,居民對於生活品質的期待,當然和士林夜市、饒河夜市的商業區居民不同。再者,師大商圈店家多為「外來」承租戶,他們專注經營,對社
區的融入或互動並不積極,對居民的感受不太在意,這也和其他夜市攤商許多就是當地傳統住戶不同。表面上看,商圈的繁榮帶動房價和租金水漲船高,似乎對社區
有利;事實上,高租金只是一樓住戶坐收其利,樓上住戶卻得忍受無止無休的噪音和空氣汙染。師大商圈的「異化」現象,是雙方必須共同解決的問題。
一個住宅商圈會如此無度地擴展,當然與政府部門的怠惰有關。如果說六米以下巷道不得作商業使用,市府為何會多年來坐視各色店面一家開過一家,甚至還讓師大
商圈登上「優良商圈」的寶座;直到居民忍無可忍,才施展鐵腕拆除?要知道,政府的「不作為」就形同默許,會被店家誤讀為「合法」;俟經營者投入了可觀的資
金和心血,政府卻突然跑來宣告違法,這和「不教而殺」有何兩樣?
再說,台北市六米巷道以下違規開店的情事,可謂觸目皆是;市府這廂對師大商圈大開殺戒,那廂對其他商圈或夜市的違規營業問題,能裝作視而不見嗎?官員固可
推說違規處理是採取「不告不理」原則,其他商圈目前尚未發生類似問題;但政府若不設法從法令上作出統一解釋或根本解決,對自己運用公權力的「雙重標準」不
感到羞愧嗎?若拿不出高明的辦法,這個問題一旦野火燎原,市府恐怕將窮於應付。
一個商業聚落的形成,並不容易,是人文、地理、社會和經濟條件日積月累的結晶。而商家的投資,包括商品及服務的提供,也都匯聚了庶民經濟中點點滴滴的智慧
和心血,應該珍惜。就學生和民眾的消費經驗而言,許多人對那個街廓的食物、櫥窗和多元文化氣味,都曾留下難忘的生命記憶。從這個角度看,師大商圈的惡性發
展固應遏止,但要用粗暴的行政手段將整個聚落一舉扼殺,顯非明智之舉。
如今,師大商圈的居民、商家、消費者和台北市政府要找到「四贏」之計,唯有從「藍海策略」去尋思。市府必須扮演更積極的協調角色,邀請專家或相關團體共同
參與,促成居民自救會和商圈聯盟的對話,並制訂出彼此同意的經營規範。對商家而言,要取得居民的信任,必須更有效地自我約束,把自己當成社區一分子來思考
自己的經營,並組成「管理委員會」來管理商家的行為。重要的是,商圈要拋棄「夜市化」的路線,鼓勵多元、異質的商家,以保留更優質的文教特色。至於「商業
登記」太容易取得的問題,則可以用消防及衛生安檢來過濾,不能改善的商家就必須離開。
庶民經濟衝撞了庶民生活,引發師大商圈的住商嚴重對立,是件令人遺憾的事。但換個角度看,這就像森林需要疏伐一樣,各方看到這個商圈過度發展的問題,也了解已到了節制的時候。台北其實不缺一個夜市,但如果少了一個大學城的文化聚落,那就太愚昧了!
(聯合報)
--
紙餐盒年耗50億個 回收不到3成
台灣有一千多萬外食人口,據統計,扣除紙杯,國內每年紙餐盒用量超過五十億個,雖然環保署早就公告紙餐盒應強制回收,但多年來紙餐盒回收率僅二成五,只有瓶罐的三分之一,其餘都進焚化爐當垃圾燒掉,成了環境的沉重負擔。
不僅回收率低,環保署稽查總隊、各縣市環保局在各垃圾焚化廠前攔截垃圾車,執行垃圾「破袋」檢查時也發現,袋內充斥紙餐盒,顯示民眾回收紙餐盒的習慣「很差」。
永豐餘紙板事業部經理林道榮指出,台灣紙餐盒九成五以上都是進口半成品(紙板),接著在國內加工,每月進口量約八千噸,若以每個紙餐盒平均重十五克計算,扣除紙杯用量,每年至少消耗五十億個紙餐盒,平均每位國人用掉兩百個以上,且持續增加中。
環保署回收基金管理委員會統計,去年紙餐盒的回收率雖是歷年新高,但百分之廿五的回收率「確實很難看,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基管會分析,上游業者繳交回收基金,環保署也提供回收業者補貼,鼓勵回收紙餐盒,但民眾嫌惡油膩、易溼軟的紙餐盒,回收意願不高;目前除了台北市、新北市及台中市石岡區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外,多數縣市仍隨水費徵收垃圾費,更沒有意願把紙餐盒從垃圾袋中挑出來。
此外,許多大樓委託代清除處理業者清運垃圾,如果住戶不回收紙餐盒、業者也不代為分類,紙餐盒就直接進了焚化爐。
環保署稽查總隊指出,破袋檢查時發現,可燃的紙餐盒即使被查出,焚化廠也會放行,「因為各焚化廠都缺垃圾燒」。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董事長陳曼麗說,環保署實施限用塑膠政策後,引導消費者改用紙餐盒,現在連夜市都是各式紙餐盒氾濫,環保署應重新檢討紙餐盒的減量與回收機制。
回收紙餐盒要先去油 再丟「容器類」
多年來紙餐盒回收率偏低,業者表示,除了油膩不利回收,很多民眾把用過的紙餐盒、牛奶盒誤以為是「紙類」,和報紙等廢紙一起回收,「完全搞錯,它是容器類才對!」當然有更多是被當一般垃圾丟棄,環保署的宣導有待加強。
台北市盒餐食品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派清指出,沾染飯菜油膩的紙餐盒,清洗的時候會吸水、變軟,消費者通常懶得處理,就直接當成垃圾丟掉。
紙包裝食品推廣協會指出,鋁箔包、利樂包、牛奶盒和紙餐盒都歸類在「容器類」,但它們摸起來是紙的材質,民眾總以為它們應該被分在紙類,結果造成末端再利用的困擾。此外,垃圾清除者若在紙類發現這些紙容器,通常當成一般垃圾丟棄,導致回收率長期偏低。
紙包裝協會說,公共場所的資源垃圾回收桶有「紙類」這一項,但民眾搞不懂不該把紙餐盒或壓扁的鋁箔包丟進紙類回收桶,顯見政府的宣導有待加強。
環保署廢管處副處長賴瑩瑩表示,紙餐盒、鋁箔包所用紙張的纖維是原生長纖,品質良好,可再利用製造水泥袋等用途;而紙餐盒表面有一層PE淋膜,回收後必須分離淋膜才能再利用,鋁箔包則得再去掉約百分之五的鋁箔才能用。
賴瑩瑩表示,民眾只要把去油的紙餐盒收集好,交給各縣市清潔隊的資源回收車,均可回收,未來也會強化回收宣導。
民眾對資源回收的問題,可打環保署「資源回收專線」0800-085-717洽詢。
北市日扔百萬紙餐盒 砍掉345棵樹
學者研究發現,民眾向來以為用紙餐盒比較環保,實情不然。在製造過程的耗水量方面,紙餐盒是保麗龍的廿四倍,產生的空氣汙染物也是保麗龍的一到數倍。整體而言,最不環保的是便利商店賣的聚丙烯(PP)塑膠餐盒,其次是紙餐盒。
高雄餐旅大學休閒遊憩管理系主任蕭登元與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於幼華共同完成的研究顯示,三種常見的餐盒材質之中,製造過程耗能差異不大,但是,用水量以PP餐盒及紙餐盒最多,是保麗龍餐盒的廿四倍以上。
在紙漿變成紙餐盒的過程中,會產生固體狀的懸浮微粒,排放在廢水中,數量是保麗龍餐盒的五百倍以上,產生的廢棄物也是保麗龍的十五倍之多。這增加廢水處理成本,若直接排入河川,將造成嚴重汙染。
蕭登元表示,製造紙餐盒除了會排放二氧化碳之外,還有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甲烷及碳氫化物等空氣汙染,「一點也不環保」,回收不但成本高,再處理、再利用的排碳量也相當可觀。
蕭登元說,台北市每天至少用掉一百萬個紙餐盒,每個以十五公克計算,就要用掉十點五噸的進口處女漿紙板,裁製成紙餐盒過程中大約浪費百分之十五至廿三。因
此,一百萬個紙餐盒必須用掉十七點二五噸的紙板,換算一棵高八公尺、直徑十六公分、廿至四十年才能長成的喬木,必須砍三百四十五棵喬木才夠用。
還訂紙餐盒? 鐵盒便當吃過都讚環保
還在訂紙餐盒嗎?環保署、新北市政府訂便當,都改訂鐵盒便當,吃完後由業者回收清洗,吃到鐵盒便當的賓客都喊讚。
為了以身作則,環保署三年前開始改訂鐵盒便當。環保署秘書處科長邱敏中說,紙餐盒吃完就丟,但很不環保,為了提供餐盒給開會的學者專家,並落實不用免洗餐
具,一開始跨區到新北市訂鐵盒便當,後來在台北市也找得到提供鐵盒便當的業者,更加方便,「吃過的人都讚賞『這樣比較環保』!」
邱敏中說,便當業者得跑第二趟回收便當盒,清洗後再使用,成本比較高,但價格和紙餐盒一樣。他說,不是每次都訂鐵盒便當,如果有學者專家為了趕車,得帶便當上車吃,會把部分便當改為紙餐盒,方便外帶。
新北市政府四年前開始推動禁用免洗餐具,新北市府及各級機關學校禁用紙餐盒,這項禁令催生愈來愈多提供鐵盒便當的餐飲業者。
鶯歌區的連鎖便當業者許文表示,為了做新北市學校、機關的生意,上述規定一出,就提供鐵盒便當外送服務,連筷子也改成可重複使用的木筷,訂購數量明顯成長,連學生戶外教學的午餐也訂鐵盒便當;但是訂單仍以機關、學校為主,公司行號和個人訂鐵盒便當的極少。
許文說,賣鐵盒便當費工、成本較高,最教他心痛的是鐵盒便當常失蹤,「一個成本兩百多元,已經遺失近兩百個了。」
最近新北市政府禁用紙餐盒禁令「破功」,愈來愈多免洗餐盒闖關成功,新北市環保局加強攔查、勸導,還要連辦七場禁用免洗餐具教育訓練,落實管制措施。
台鐵紙餐盒便當 搶先將標示碳足跡
台鐵便當知名度高,環保署鎖定它作為國內第一個揭露碳足跡的紙餐盒。環保署表示,希望藉此減少便當的排碳量,帶動相關業者跟進。
台鐵每天賣出一萬六千個便當,也意味每天用掉一萬多個紙餐盒。環保署表示,已和台鐵接洽,展開鐵路便當的「碳盤查」工作,並由台鐵申請國內第一張「碳標籤」,日後乘客買台鐵便當,就能在餐盒上看到每個便當的排碳量標示。
環保署說,減碳之前要先知道每個環節的排碳量,如選購當地生產的米、時令配菜,就省下交通運輸等排碳量;木片和紙盒材質的便當盒,無法重複使用,即使回收再生,都是環境額外的負擔,若是能能改用可重複使用的鐵盒,也有助減碳。
台鐵管理局餐飲服務總所總經理朱來順表示,未來台鐵各站便當配菜,將主打「在地新鮮直送」,減低便當菜色碳排放量,讓台鐵便當搭上「環保列車」。
朱來順舉例,目前高雄鐵路餐廳生產的便當配菜多小魚干、高麗菜,台北站常見豆干、花椰菜,都以當地方便取得的食材為主,未來更將優先採用當地供應量多、距產地最近的食材。
為了計算每個便當的碳足跡,台鐵下周將找供應商討論米、肉類、蔬菜等食材運輸過程可能產生的排碳量,訂定標準規範。
(聯合報)
--
主題樂園有新招 進鐵籠讓「猛獸看人」
新竹縣六福村主題遊樂園打算推出更刺激的玩法,讓遊客搭「籠車」進猛獸區,讓人與獸近距離相互「觀賞」;園方表示,一定會做足安全措施才上路,最快今年暑假可以實現。
六福村行銷公關經理王永豪日前將國外動物園「猛獸看人」的畫面貼上臉書,預告六福村未來可能出現類似場景,引起網友好奇,有人說「非常期待」,也有人問:「老虎會不會尿得我一身啊?」
六福村動物管理課長呂學博表示,母老虎及母獅子很會跳躍,很可能會跳上鐵籠,「灑尿」難免,但安全無虞;因人坐在籠車裡,有欄柵及細鐵網阻隔,可保障安
全,工作人員還會在籠邊手持肉塊誘引獅子、老虎靠近。他指出,這種遊園玩法來自國外野生動物園,讓遊客近距離觀察老虎、獅子,比起現行遊覽巴士入園方式更
接近動物,也更刺激,但不影響猛獸作息及自然行為。
六福村是國內唯一放養式野生動物園,「猛獸區」目前有七十多隻老虎、獅子,數量高於台北市動物園、高雄壽山動物園,環境寬敞,許多遊客到六福村是衝著想看猛獸而來。
呂學博說,六福村已有卅多年歷史,初期是遊客自行開車入園,因為常有人抱怨猴子扯斷雨刷等狀況,園方考量安全,十多年前改為工作人員開巴士載遊客入園觀賞動物。未來若推出「猛獸看人」新玩法,將是一大突破。
新竹縣政府農業處長范國銓表示,求新求變吸引客人是好事,但不能輕忽安全規範,遊客也要配合。他建議園方循序漸進去做,人員要充分訓練,也要給猛獸適應的空間和時間。
「可行啊!」新竹市立動物園園長洪明仕說,這樣的遊園方式確實「有賣點」,但必須做好安全措施,人就像拜訪猛獸的家,要尊重主人,把干擾降到最低。
六福村現正進行風險管理、設備、人員訓練等,未來可能採取每日限量方式供遊客體驗。
(聯合報)
--
剪樹、放餌、摘鳥巢… 促嚴懲缺德攝鳥族
長期致力生態議題的彰化縣獸醫師林世賢,最近在臉書批評部分自然生態攝影家,為拍到最佳鏡頭不擇手段,用剪樹枝、放誘餌,甚至摘鳥巢等不當手法拍攝,違反自然生態,要求主管機關嚴懲。
林世賢說,很多人喜歡拍母鳥孵蛋與哺雛畫面,但鳥巢多在隱密灌木林間,拍攝者不惜打閃光燈、修枝,或直接取下鳥巢拍攝,鳥巢被移動後母鳥不再回巢,幼鳥只能待斃。
林世賢的臉書,也轉貼一名自稱是「福來自然」的生態攝影家所拍的照片,一群攝影者蹲在大雪山林路旁,在草地上灑滿餌料,誘來藍腹鷴、深山竹雞等珍貴鳥種與松鼠爭食。這名攝影家認為,這已違反自然觀察原則,雖讓他看到珍貴鳥種,「心中沒有喜悅,只有憂愁」。
記者走訪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果然在路途中發現一群裝備「大砲」的攝影者坐在山溝邊,等候從林間出來「用餐」的藍腹鷴。鳥友透露,最多時廿多支大砲成
排,令人擔心在馬路邊的藍腹鷴,「會不會被車撞」。也有人在木頭上放置麵包蟲當誘餌,果然美麗的高山鳥兒栗背林鴝現身覓食,現場九人瘋狂連拍。
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育樂課課長施季芳說,人為餵食藍腹鷴等保育類野生動物,已構成騷擾,依野生動物保育法最重可處一年以下徒刑。
台北市野鳥協會總幹事何一先認為,鳥友在大雪山林道拍藍腹鷴、深山竹雞,是定點、有限度餵食,拍攝者也保持距離,據他觀察並沒有改變當地生態,看起來應可接受。
「最怕手法不專業,造成動物受傷。」何一先說,去年台北關渡堤防發現多隻受傷野鳥,嘴喙插著大頭針,原來有人用大頭針把麵包蟲固定在木頭上,方便鏡頭捕捉,卻害野鳥誤食。
(聯合報)
--
取締無牌車 蘭嶼「團結」不守法
蘭嶼鄉島上近八成汽機車未掛牌,台東監理站宣導一年未見改善,前天跨海取締,各村莊緊急透過廣播:「無牌車不要經過蘭恩路口!」使得取締破功,監理人員好氣又好笑,結論「他們真團結!」
由於廣播只提無牌車,一大票未戴安全帽遊客沒接到「警訊」,騎車趕搭飛機時被攔下告發,因租車業者沒附安全帽,這批遊客全數不得再上路,警方只好充當「計程車」,至少載了十趟遊客到機場。
蘭嶼島「天高皇帝遠」,極少大規模交通違規取締,最近一次大規模取締是五年前,當時搞得蘭嶼人「人仰馬翻」,沒人敢開車或騎車出門。
蘭嶼鄉民多年來購買汽機車時,多數都是先掛牌,等車運到蘭嶼再報銷牌照,主要是島上車子易受海鹽腐蝕,壽命不長,為省牌照稅自動拔牌,在地的蘭嶼員警「體會」民情,彼此心照不宣。
台東監理站經一年勸導,效果不彰,前天利用連續假首日登島取締,這次居民已有防備策略,各部落展開「紅色警戒」廣播:「協會報告,請各位村民今天不要從蘭恩那邊經過,有監理站在取締,再重覆報告一次,無牌車千萬不要走蘭恩!」
帶隊的監理站長李慶章表示,一開始取締時有許多無牌車迎面駛來,多數很聰明,遠遠看見警察立即路邊停車或回頭,因為只要不發動就算「報廢車」,不在取締範圍;初期順利取締到四輛汽車、一輛機車,奇怪地是,一小時後行經車輛愈來愈少,原來村莊廣播過了。
李慶章說,蘭嶼未掛牌登記的汽車超過百輛、機車四百多輛,更誇張地是,多數飯店大型遊覽車也未登記牌照;「別說一般汽機車,連遊覽車要載那麼多人都不守法,出事怎麼辦?」
李慶章說,他已無法再忍下去,才決定犧牲假期,親自帶隊取締,「就算被當地人罵也沒關係」;雖然這次取締不理想,但他強調:「我還會再來,而且不定期來!」
(聯合報)
--
考量交通順暢 台北信義、仁愛路仍維單向
捷運信義線可望明年初通車,但原本傳出將配合捷運通車,一併由單行道改為雙向道的信義路與仁愛路,經北市交通績效模擬評估後,決定信義、仁愛路仍維持單行道。
橫跨北市中心的仁愛、信義路,自1979年起,因考量景福門圓環無法容納4條幹道、5個路口雙向車流,才將東側的信義路與仁愛路「中山南路-杭州南路」段分別改為向東與向西單行。
之後,因應捷運信義線動工,為便利交管,單行道範圍進一步擴大為,信義路「中山南路-基隆路」為西往東單行,仁愛路「中山南路-敦化南路圓環」為東往西單行,成北市兩條最大單行幹道。
捷運信義線即將完工,去年初起北市府對信義路與仁愛路行車動線研擬「維持現狀」、「全線雙向」與「部分雙向」(杭州南路以西維持單向,以東改雙向)三方案,評估可行性,去年中還進行全市民調(大安、信義區居民加重比分)。
當時民調結果有5成9支持信義路與仁愛路恢復為「全線雙向」,僅1成3支持「維持現狀」。
不過,市府以路網與路口運作績效、交通安全指標、大眾運輸順暢與便利度等指標,邀學者專家評分,交通績效都以「維持現狀」為最佳選擇,「全線雙向」最不理想。
交工處規劃科科長張建華表示,今年初已決議「維持現狀」。不過張建華也說,捷運復舊後整體交通環境仍需一段時間才會穩定,若之後信義路與仁愛路仍有改為雙向行駛需求,信義路段也已預留工程介面,到時可再檢討。
全長約6.4公里的捷運信義線,自新店線「中正紀念堂」站起沿信義路東行,經金山南路口的「東門站」、「大安森林公園站」,再與文湖線「大安站」交會後,往東再銜接安和路口的「信義安和站」,再至「台北101/世貿站」與松仁路口的「象山站」。
與信義線重疊 公車擬裁併
捷運信義線預計將在明年初通車,因應「捷運搶客」,目前北市府正全面檢討與信義線「路線重疊」的公車路線存廢。公運處大眾運輸科科長陳文粹表示,行經信義路的公車路線存廢,主要取決於與捷運路線重疊度而定。
原則上,若公車與捷運路線重疊度近9成以上,該公車路線將會裁撤;重疊度7至8成,則會研議支線接駁或是整併的可能性;重疊度僅2、3成公車路線,雖會保留,但仍會檢討縮減班次、班距。
目前行經信義路的客運約有10餘條公車路線,陳文粹坦言,捷運信義線通車後,「信義幹線」(含「信義新幹線」)公車將首當其衝,將優先檢討是否裁撤。
不過陳文粹也說,因「信義幹線」是採「南港-衡陽路」橫貫北市,兩側端在捷運通車後仍有公車接駁需求,「不能不顧」,後續公車路線究竟該怎麼調整?還要評估。
陳文粹強調,因應捷運信義線通車,沿線公車路線檢討、整併勢在必行,甚至路線名稱、號次也不一定維持原狀。但不論怎麼整併,確保原路線偏遠地區公車族能被接駁、疏運至捷運站是最基本要求。
(聯合報)
--
行政區研調 板橋、新莊恐切分
新北市政府去年委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進行新北市行政區調整研究規劃,預計4月提出期末報告。據悉,學會規畫將29行政區依不同條件,調整成13、17、22、20及24區等5個方案,人口較多的區將會一分為二,例如板橋或新莊。
雖然民政局目前只委託學術單位研究,不過市府高層相當重視行政區劃調整案,考量範圍甚至擴及北北基行政區調整,並認為基隆市若與新北市合併,對新北、基隆未來的發展都更有利。
市府民政局說,市府委託的研究案是因應前年新北市升格時,行政院的五都升格審議委員曾建議依新北市可依每區人口20至30萬人調整行政區,加上市議會前年底也要求市府須預先研議,因此才委託由內政部民政司前司長紀俊臣主持的「中國地方自治學會」研議。
地方行政科長李偉人強調,行政區重新調整須等立法院通過行政區劃法修正,才有法源,先前立法院尚未通過行政區劃法,本屆立委上任後,內政部又重新提案。市府只能先行「研究」,等立院修法後,才可能進行是否調整行政區的行政作業。
民政局說,新北市自實施地方自治後,部分行政區域有變動,例如台北市景美、南港等過去都隸屬「台北縣」,後來畫歸北市。
民政局說,新北市29區城鄉差異很大,光以人口而言,板橋區55萬多人、平溪區與烏來區僅5千多人。這次請中國地方自治學會規畫,依適度調整行政區及人口分配為原則,希望能強化地方治理能量。
(聯合報)
--
點散瞳劑孩童 戶外宜戴太陽眼鏡
新竹市5歲的黃小妹妹近視500多度,眼科醫師蔡馨儀給她使用「睫狀肌鬆弛劑(散瞳劑)」,抑制近視度數,但會產生畏光及假性老花副作用,蔡馨儀建議,使用散瞳劑的孩童,最好搭配童用太陽眼鏡,避免眼睛永久性傷害。
3C產品流行,現代孩童不可避免會接觸iPad、電腦等產品,玩遊戲、上網,有些人更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看卡通;新竹市晶亮眼科診所醫師蔡馨儀說,6歲以前最好不要接觸3C產品,但似乎不可能,家長最好有效管理,並教導正確用眼姿勢。
這名5歲女童去年10月就診,醫師發現近視達525度,建議家長給她點散瞳劑,現在度數約475度,有效控制。
蔡馨儀說,使用散瞳劑可強迫睫狀肌放鬆,改變假性近視,近視族群使用長效性散瞳劑,已證實可有效減緩近視度數加深,像黃小妹妹這樣的小朋友,只要能忍受散瞳劑帶來畏光或看近物不清楚(老花)等副作用,通常都用長效散瞳劑控制。
「使用散瞳劑期間,兒童太陽眼鏡是必需品」她說,孩童水晶體清澈透明,無法阻擋有害眼睛的光線,加上用長效型散瞳劑瞳孔放大,進入眼內的光可達正常的25倍,因此從事戶外活動時,專為兒童設計、抗紫外線的太陽眼鏡是必備的。
蔡馨儀建議,近視超過200度的孩童最好配近視眼鏡,並用散瞳劑控制,較能維持生活品質,但多數家長不願孩子太小戴眼鏡,相當可惜。
(聯合報)
--
火化遺體加熱游泳池?英國會支持
英國烏斯特郡 (Worcestershire)計畫用火化遺體時的高溫,來為當地活動中心游泳池加熱,估計每年可節省1.45萬英鎊 (台幣68萬)燃料費。這項計畫讓某些人覺得心裡毛毛的,但贏得國會領袖支持。
火化遺體需要的溫度高達攝氏800度,保守黨下院議長楊格表示:「這是一項劃時代創舉,如果我知道火化我遺體時的高溫可以溫暖附近的游泳池,死也高興。」
烏斯特郡瑞迪克市議會將開英國風氣之先,率先利用火化遺體時的高溫來提供溫水游泳池熱水,相關工程已在進行,預計今年春季即可運作。
這項計畫去年2月在市議會通過後,贏得「綠色組織」頒獎。該市議長凱倫‧朗利表示,這項計畫省錢又環保,目前火化遺體時的高溫都排放到大氣裡,完全浪費掉了;而對游泳的人來,如何加熱池水並無差別。她說,有些人如果覺得難以適應,可以選擇到其他地方去游泳。
由於火化遺體時可能造成鑲牙用水銀外洩,英國正在進行火葬場火化設備更新計畫,規定明年把水銀排放量減半,許多火葬場同時安裝能源回收設備。杜蘭郡火葬場
耗資230萬英鎊安裝三座新火化爐以及三座渦輪,利用冷卻高溫時產生的水蒸氣來發電,除了可提供本身大樓暖氣,並計畫把多餘電力出售,估計可提供1500
部電視機所需電力。
屬於地方政府的杜蘭火葬場最近安排民眾參觀,以爭取地方支持,火葬場主任荷西表示,節能已成現代人共識,火化遺體時順便發電,不僅環保,也可降低經營成本。光是提供火葬場本身暖氣,每月即可省下2500英鎊 (約台幣12萬元)電費。
貝斯大學「死亡與社會學」教授特洛約指出,未來類似計畫可能愈來愈多,但必須讓社會大眾慢慢接受,不能讓人覺得對死者不尊重而產生反感。
(聯合晚報)
--
要治皮膚炎 先找刺激因子
台北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詹融怡指出,接觸性皮膚炎的成因很多,常見的是戴耳環、項鍊等飾品或手錶,皮膚對鎳、鈷金屬過敏;也有些人擦了首次購買的化妝品或保養品,整張臉都出現過敏反應。
接觸性皮膚炎 外在刺激占8成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美容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宜菁表示,接觸性皮膚炎分兩大類,外來物質的刺激占8成,過敏體質引起的則占其餘2成。
外來的刺激物相當多,年輕女性或家庭主婦最常碰到的是化妝品、保養品、項鍊、耳環及清潔劑。拿金屬製的項鍊及耳環來說,大都含有鎳、鈷等金屬,和皮膚接觸久了,引發皮膚炎的機率就相對增加。
此外,像陳先生塗敷來路不明的中草藥膏,或是在皮膚傷口上貼了OK繃或膠帶,也常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另外有些喜歡戶外運動的民眾偶爾也會出現類似狀況,經進一步追查,才知道是不小心接觸到某些有毒植物的樹幹、葉片或汁液,皮膚受到刺激而泛紅發癢。
金屬框鏡架 易引發皮膚炎
在諸多易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的因子中,詹融怡發現,眼鏡是另一個常被忽略的「兇手」。一般說來,金屬框的鏡架比塑膠框鏡架還容易引發接觸性皮膚炎,這是因為鎳、鈷等金屬較易對皮膚造成刺激反應,而不少金屬框鏡架都含有這些金屬成分。
針對龐大的近視族群,張宜菁建議選配眼鏡時,不妨選質輕的非金屬鏡框;挑選項鍊及耳環等飾品時,白金、黃金及銀等純金屬材質,又比合金來得好。
張宜菁表示,接觸性皮膚炎不見得只出現在和外物接觸的部位,有時也會擴散到其他地方。她就碰過有年輕女孩戴了耳環後,除了耳垂發炎潰爛、濕濕黏黏的,臉頰也冒出一顆顆紅疹子,羞得不敢出門。
新買化妝品 先擦手肘試用
如何才能避開接觸性皮膚炎?張宜菁建議少碰以前沒用過的化妝品、保養品及金屬飾品。如果真要擦這些化妝品或保養品,也應先小面積擦在手肘內側的皮膚上,觀察皮膚變化,連續擦幾天都沒事後,才可擦到臉上。
詹融怡提醒常用這些化妝品、保養品的女性,一但使用後出現皮膚小面積泛紅、發癢或起紅疹,務必盡快就醫,及早找出過敏源,避免過敏症狀反覆發生。
(聯合晚報)
--
無緣贏得小金人?花錢買就有
第八十四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於廿七日熱鬧登場,各獎項的小金人花落誰家,全球關注。不過,洛杉磯的桑德斯拍賣公司(Nate D.
Sanders)卻宣布,隔天(廿八日)將拍賣十五座小金人,任何人只要出得起好價錢,就可以把貨真價實的小金人抱回家,令主辦單位美國影藝學院尷尬萬
分。
影藝學院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這次拍賣活動,強調小金人應藉由公平競賽贏得,不可以金錢購買。不過,部分媒體戲謔地說,今年頒獎典禮,入圍者若空手而歸,也不用太沮喪,反正隔天參加競標,買一座小金人回家便可。
據悉,影藝學院自一九五○年起,才開始與得獎者簽約,要求獲獎者及其繼承人未來若欲出售小金人,必須先賣給影藝學院,而且價格僅為象徵性的一美元。一九五○年之前的小金人,影藝學院則無權過問。
據報導,這十五座小金人都來自上世紀三○、四○年代,其中包括《大國民》、《翡翠谷》、《咆哮山莊》等經典影片的幕前幕後班底。拍賣公司估計,這十五座小金人預計可拍得四百萬美元(約新台幣一億兩千萬元)。
桑德斯表示,這十五座小金人的收藏者是一位熟悉娛樂業的洛杉磯商人。去年十二月,他看到大導演奧森.威爾斯在一九四一年以《大國民》贏得的最佳劇本獎小金人,以八十六萬一千美元高價拍出,頗受鼓舞,所以決定把收藏拿出來拍賣。
據悉,迄今約有十五座小金人被拍賣。早期拍賣的小金人每座售價僅區區數千美元,直至一九九三年,一代女星費雯麗以《亂世佳人》贏得的影后小金人以五十一萬美元賣出,才炒熱行情。
一九九九年,已故流行巨星麥可.傑克遜以一百五十四萬美元,標得一九四○年《亂世佳人》最佳影片獎小金人,目前仍保有小金人拍賣價的最高紀錄。小金人身高約卅四公分,體重約三.八五公斤,多年來「身材」沒有什麼變化。
(中國時報)
--
《洛時》網路版要收費
美國傳統報業再度挑戰網站收費機制,最新入列者《洛杉磯時報》將自三月五日起追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前例,開始對其新聞網站的讀者收取費用,以彌補日益縮減的營收,其成效如何備受關注。
洛時將要求網友付費訂閱線上數位版,最初四周嘗鮮價僅九十九美分(約新台幣卅元);之後每周上線閱覽並外加一分印刷版周日報,則需一.九九美元;但若只訂閱數位版,則每周要價三.九九美元(約新台幣一百廿元)。未付費讀者每個月只能免費閱讀十五則新聞。
數位版加周日報訂費反而比只訂數位版便宜,這是因為兩者屬相輔相成的產品。「洛杉磯時報媒體集團」總裁暨營運長湯姆森女士指出,洛時以周日版讀者及廣告最多,對公司的利潤貢獻最高。
至於該報印刷版訂戶則可免費瀏覽網站內容。而使用該報所提供智慧型手機與iPad平板電腦等應用程式上網閱報,目前暫不收費,但未來也需付費。
雖然《洛杉磯時報》近年拜網際網路之賜,吸引到更多讀者,但印刷版報紙的發行量不增反減。去年四到九月的六個月期間,該報銷售約五十七萬五千分,較五年前同期減少約廿萬分。而周日版銷收量則減少約廿六萬五千分,目前只略多於九十萬分。
目前讀者必須付費才能閱讀完整線上數位版的美國報紙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達拉斯晨報》。而全美報業龍頭Gannett上周也已宣布旗下八十種出版品網路版將開始收費,該公司認為這將可使二○一三年多賺約一億美元。
紐時線上數位版有多種訂閱方案,每月收費從十四.九九美元到卅五美元不等,目前只訂閱數位版的用戶約為卅九萬。整體而言,紐時網站讀者並未因必須付費而顯著流失。《華爾街日報》純數位版的收費則為每周二美元。
(中國時報)
--
挑選全食物 改變飲食助抗癌
一旦罹癌之後就必須「粗茶淡飯」,從此與美食絕緣?營養師表示,癌症患者就跟一般健康人相同,都應盡量攝取「全食物」,以及「均衡」的飲食,千萬不要迷信偏食甚至偏方有神奇療效,以免營養素長期失衡,對健康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黃翠華表示,國內外相關研究都證實,透過完整且均衡的飲食,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其中「完整」的定義,就是癌症關懷基金會等癌症團體全力推動的「全食物運動」。
黃翠華說,所謂全食物指的是以未經「脫殼去籽」等前處理食材烹調的食物,以每天都要吃的米飯為例,傳統白米均經脫殼處理,所以不算全食物。然而,米麩中含
有礦物質、必須脂肪酸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素,都是精緻米所沒有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營養師都強烈推荐以糙米飯取代白米飯的緣故。
另外如葡萄皮、葡萄籽、蘋果皮等許多蔬果的外皮及籽子,都「藏」有珍貴的抗氧化物質,也一定要靠全食物攝取,才能吃得到。
此外,有些癌友「只吃」蔬菜水果,完全不碰肉類,以為這樣就叫「健康」。但臨床觀察,因為完全不吃肉,又未適時補充足夠的豆類食物,長期下來,許多癌症患者都有貧血、白蛋白缺乏的情況。
黃翠華表示,若將一天食物的總攝取量分成4份,其中提供蛋白質來源的肉類及豆類製品約佔1/4,其他3/4則應以蔬菜水果為主,且必須「蔬多於果」,蔬菜攝取量應較水果多出1至1.5倍,以免不小心攝取過多的糖份及卡路里。
她說,成人每人每天蔬菜攝取量應達2個飯碗(煮熟後的蔬菜),水果則以3到4個拳頭大為限,若是糖尿病患,水果攝取量更應減少至2個拳頭大的量,並遵守先吃蔬果,再吃米飯等主食,最後吃肉類的進食順序。
(中國時報)
--
常吃紅肉 罹腎癌風險高2成
美國一項研究指出,攝取很多紅肉的人,較易罹患某些類型腎癌。這份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發現,相較於攝取最少紅肉的中年人,攝取最多的中年人罹患腎癌風險多了19%。
這項研究領導人、「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U.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丹尼爾(Carrie
Daniel)表示:「這項研究結果支持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最近提出的日常防癌飲食建議,亦即限制紅肉與加工肉品攝取,以及使用烘烤或燒烤等方式烹調肉類。」
研究人員鎖定美國近50萬名50歲以上的成人資料,調查其包括肉類攝取在內的日常飲食習慣,之後進行平均約9年的長期追蹤。結果發現,其中約有1千8百人(占0.5%)被診斷出罹患腎癌。
分析發現,男人每日平均攝取57至85公克的紅肉;吃最多紅肉組別,平均每日約攝取113公克,吃最少紅肉組別,每日約攝取28.3公克。相較於攝取最少紅肉的中年人,攝取最多的中年人罹患腎癌風險高了19%。
這份研究也發現,相較於較少攝取全熟燒烤或碳烤肉品者,攝取較多全熟燒烤或碳烤肉品者,也會增加腎癌風險。原因是,在燒烤或碳烤過程中,人們易暴露在高濃度的致癌化學物質。
(中國時報)
--
葉門總統前途多艱/陸以正
位於阿拉伯半島南端,與沙烏地王國接壤的葉門共和國(Republic of
Yemen),原本分為南北兩國。南部因港灣多,較為富庶;北葉門則由共產黨統治。前年一月十一日,我曾在本欄寫過一篇〈你所不知道的葉門〉,述及明代曾
隨三寶太監下西洋的馬歡,所著《瀛海勝覽》書中就提到葉門。該文後收入三民書局出版的《走過起伏 淡看風雲》書內,正好趁此機會,增訂兩年來的變化。
公元一九六二年,葉門發生內戰,埃及支持北葉門,沙烏地和約旦則支持南葉門;斷斷續續打了廿八年才結束。今天的葉門總統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從一九七八年起,就是北葉門總統。國雖富而民貧,地下埋藏原油估計超過十億桶,老百姓卻窮得三餐不繼,每年人均所得僅約三百美元左右,一半
人口每天生活費不滿兩美元,或新台幣六十元;中國古諺所云「拿著金飯碗討飯」,恰是這個國家的寫照。
經過國際間勸說,薩利赫一九九○年拋棄了共產主義,轉而擁抱資本主義。其實他壓根什麼主義都不懂,只知道南北葉門合併為一,對他搜括民脂民膏,更為有利。前後執政共三十四年,薩利赫的幾個兒子仗勢搜刮,使民怨更加沸騰。
今日大家所稱的「茉莉花革命」,從突尼西亞吹起後,最先被推翻的是埃及的穆巴拉克。另一位風雲人物則是異軍突起、在阿拉伯世界闖出名號、突尼西亞籍的賓拉登(Osama bin Laden)。茉莉花革命使兩人名字變得家喻戶曉,結局卻又如此不同,令人感嘆。
葉門鬧革命,幾乎與埃及同時開始。埃及早已恢復安定了,葉門以及中東其餘地區的動亂,卻毫無停息之像,鬧了一兩年,反而愈演愈烈。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薩
利赫把持權位,堅不退讓。這也不是新聞,早在去年元月廿七日,一萬六千餘群眾在葉門首都沙那(Sana’a)遊行示威,就開了頭。當時情形雖然混亂,軍警
還勉強可以控制局面。
問題在原本僅為抗議物價飛漲,官吏貪汙,造成大批失業,因而產生的群眾運動,一夜之間,轉變成了反對薩利赫壟斷政權的民主革命。去年二月二日,薩利赫眼看
全國大亂,宣稱他不會傳位給兒子,他本人也不參加預定在二○一三年舉辦的總統大選。然而時間已經太晚了,二月三日,沙那又有兩萬人上街,高呼「薩利赫下
台!」
拖到去年二月十八日,反對派舉辦「憤怒的星期五」大遊行,包括葉門第二大城亞丁港(Aden),和第三大城泰伊斯(Tai’zz)全部響應。薩利赫則以重賞驅使軍警,真槍實彈鎮壓。西方媒體競相報導被軍警屠殺人數,他也不為所動。
波斯灣各國原有合作評議會(Gulf Cooperation
Council),屢次居中調解,薩利赫口頭上都接受,到應該實施時卻又藉詞拖延或反悔。去年五月廿二日,波斯灣合作評議會受夠了氣,宣布不再介入斡旋。
第二天,部分軍警倒戈,參加反對陣營,沙那城內砲聲隆隆,薩利赫才藉詞治病,逃到沙烏地去避難。
他走後,副總統哈迪(Abdurrabbuh M.
Hadi)暫時代理總統職務。局勢混亂中,政客們都想乘機討便宜,薩利赫本人雖在國外,仍然不肯放手,透過效忠他的官員們,遙控葉門瞬息萬變的情勢。到去
年十一月廿三日,他終於簽署了一份同意書,經由在沙烏地首都利雅德(Riyadh)集議的「波斯灣合作評議會」調停,同意在今年二月廿一日舉辦大選,由哈
迪(美聯社照片)副總統出來競選繼任。他在廿一日的總統選舉中勝出。廿五日在首都沙那的國會內宣誓就職。
不過哈迪未來的任務將十分艱鉅,因為薩利赫的兒子及侄子等死忠派仍掌控軍中大權,他必須設法改造軍隊,另外得與南部獨派分子對話,並安撫北部的教派及其他反對派,這個國家才能真正安定下來。
(中國時報)
--
第250億次下載/呂紹煒
蘋果公司的官網首頁上,一個數字不斷跳動─那是蘋果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APP(應用軟體程式)第二五○億次的下載,公告的下載數量;這數字,每秒都不斷跳
動,本周即可達到二五○億次的天量。蘋果的APP商店,不僅為蘋果帶來長久又豐厚的收益,讓蘋果再次經歷一次轉型,更為網路帶來一次「典範的移轉」。
從網際網路橫空而出之後,網路經歷過雅虎的入口網站時代,接著是谷歌的搜尋網路時代,再來是臉書的Web2.0與社交網路時代。未來呢?看來就是以APP為中心的網路時代了。而這個以APP為核心的網路時代,正是由蘋果及賈伯斯一手開創的新時代。
蘋果一直是賣電腦硬體為主的企業,絕大部分的收益來自賣電腦。一直到推出iPod,同時iTunes的線上商店在二○○三年四月上線後,這個局面才改變。
iTunes上線後不到三年,二○○六年時蘋果來自iPod加上iTunes的收益,就超過公司總體營收的五成。蘋果成功的轉型為提供服務型廠商,不再只
是一家賣電腦硬體的公司了。
二○○七年六月,iPhone上市,隔年七月蘋果的APP商店上線;十個月內(二○○九年四月)創造讓市場驚豔的十億次下載─只是沒人想到,這只是一次
「驚奇之旅」的起點而已。二○一一年一月,蘋果APP堂堂邁入第一百億次下載,七月邁入一五○億次。總計蘋果從一到一百億次,花了大約二年半;但最新增加
的一百億次,卻只花了七個多月多。創意經濟時代先進者的優勢及贏家通吃的律則,在此顯露無遺。
APP最吸引人又有趣的地方在其帶來無窮的變化、可能、及附帶而來的驚喜、驚豔。全球排名前七名的網路APP商店,號稱有一百萬個各種不同的APP,其中
蘋果就占了一半以上。這些APP從記帳本、記事簿、數步器、各種遊戲,到書籍、交通、導航、金融行情、影音、天氣預報、教育、健康、戶外活動…,堪稱應有
盡有,全球數十億的消費者可各取所需。因為全球的消費人口基礎大,讓任何較小眾的APP,都有可能被開發出來,配合上雲端與網路,及電腦搜尋快速的特性,
許多過去難以想像的產品都被開發出來。
單以戶外活動而言,從旅遊、登山、到釣魚、賞鳥…都有特定的APP可滿足你的需要。以賞鳥而言,過去到戶外賞鳥者,都要帶賞鳥圖鑑;圖鑑的問題是製作輕薄
供隨身攜帶者,內容簡單乏味;但內容充實者又過於厚重。但現在開發出新的「賞鳥APP」(例如iBird),卻讓這個「兩難」得到解決,出外賞鳥時,你可
以把厚重的圖鑑丟掉了。
一個沒有重量、裝在行動裝置中、涵蓋北美近千種鳥的iBird
APP,內容周全詳盡,從鳥兒的插畫、相片、特徵、生態習性、分布地點、相似鳥種、鳥鳴聲音,無一不全;甚至過去翻書翻斷手都對不到鳥種名稱,現在只要輸
入某些特徵(如羽色、頭形等),就可快速輕易的找到目標;此外,現場就能輸入觀察筆記、記錄鳥兒出現地點的經緯度。這一切一切,都在小小的一個手機或平板
上搞定。
這就是APP帶來的驚喜與魅力,也是賈伯斯遺留給世人的最佳禮物。二五○億次的意義是APP告訴我們說:我的時代、我的王國已經來臨了!
(中國時報)
--
鳳飛飛50歲學戴耳機拚復出總統頒褒揚令 獨子可能代媽領
鳳飛飛癌逝,鳳迷26日持續前往「掌聲響起-向鳳飛飛致敬」特展緬懷巨星,睹物思人哭喊:「鳳姊回來了!」百件展品中,包括依照她耳膜訂製的專屬耳機,是
她為復出演唱會才開始學習使用的,可見她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她12歲和二哥比賽悶水感染細菌,耳膜潰爛,左耳失聰,至30歲才開刀裝人工耳膜。她左耳聽力較差,右耳特別敏銳,光靠一耳即可聽出樂手走音。50歲復出
開唱,因會場回音大,大大娛樂總經理李明智送她耳機監聽器,才開始學戴耳機。
左耳失聰右耳超靈
她剛開始戴不習慣,覺得悶悶的,聽不到觀眾聲音,缺乏安全感,笑說:「如果被打一巴掌都不知道。」為了適應,又買一副聽音樂用的耳機,天天戴,漸漸的也就適應耳機監聽器了。
觀光城榜大溪暴衝
由於參觀特展人潮過多,首日有100多人無法進場,昨日再來,睹物如見人,感應鳳姊就在身邊。估計228連假入場人次可破萬人。現場一天收到200多張鳳迷留言的明信片,更多人拿到明信片捨不得用。
鳳子趙彣霖深受感動,透過律師江燕偉謝謝歌迷和主辦單位的用心。總統將頒發褒揚令,江燕偉暫時回覆由自己代表受頒,屆時會再邀趙彣霖返台受頒,也想帶他去看特展。
觀光局舉辦的「2012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票選,也因鳳迷愛屋及烏,桃園大溪暴衝第3,僅次於苗栗三義和台中大甲。
鳳飛飛的終身成就獎/陳建志(淡江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
鳳飛飛忽然辭世,正考驗新聞局的危機處理能力,也挑戰金曲獎的應變能力。媒體各界老早疑問,金曲獎是否考慮頒發特別貢獻獎或終身成就獎。
新聞局長本來就無權決定這獎要頒給誰或不給誰,但是他有責任將此事以以特案檢討規則的方式,交與評審團討論或修訂。新聞局就是金曲獎的主辦單位,如果不是
新聞局主動處理,誰能處理?評審並沒有提名的資格,他們只能依送來的提名名單進行評審。所以若新聞局不先採取行動,則評審就會以「一切依程序辦理」而錯過
鳳飛飛。
假如鳳飛飛未獲終身成就獎,是鳳飛飛的損失,還是金曲獎損失?金曲獎權威性除建立在「一切依舊規」,是否也建在「認知能力」與「應變能力」?
事實上,終身成就獎要受獎者先報名,此法規本來就有弊病。各行各業中,「終身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非同小可,有蓋棺論定一個專業人士一生成就的意義。此獎級數,正在於當事人成就往往「大」到不在乎或不願報名,或因年歲、辭世而未報名,而主
辦單位卻十分在乎,主動去提名、聯繫或追諡,此中主客關係易位,與其他獎項迥異。如諾貝爾獎就採專家提名制,而非報名制。一九九四年中時頒「特別成就獎」
給張愛玲,難道要她先去報名?劉家昌可能不想報名金曲獎,是否就不頒終身成就獎?鄧麗君猝世後,也未頒此獎,這不是法規弊病的遺憾?以此獎性質,真不該完
全採報名制。
在流行音樂界,此獎在美國葛萊美獎是稱為「終身成就獎」,而金曲獎相等的獎項則稱為「特別貢獻獎」,綜觀金曲獎歷年來的得主(二○○八的陳志遠、二○一○
洪一峰、二○一一黃敏等),便能明白。我在此正式提出,「特別貢獻獎」此名本來就語焉不詳(試問哪個成名音樂人對樂壇沒有特別貢獻?何種貢獻才叫特別?)
容易引起誤會,應該趁此正名為「終身成就獎」。
稍有程度的評審都會考慮以特案修訂法規,討論一、特別貢獻獎改為報名與專家提名混合制,或其他彈性作法,二、此獎更名為「終身成就獎」。現在問題就在於新
聞局想都沒想到討論「特案檢討規則」的這種態度。其實去年金曲獎就爆出「新人獎」法規爭議(郁可唯事件),光是新人獎的報名規則今年就修改過,對於更重大
的終身成就獎卻不曾考慮變通或修改,又如何有說服力?
以獎論獎,金曲獎一年內也可有兩個或以上的終身成就獎(二○○六到二○一二,葛萊美此獎得主每年都是七個)。對於已報名的人,至少會接受此獎法規特案處理
的公開討論。若不接受,他們也可提異議。金曲獎對此程序應有公開、透明討論過程,而非閉起門來。各界抗議金曲獎評審過程不開放媒體旁聽以示公平公正公開,
又非自今年始。
以技術層面來說,新聞局起碼應儘快與今年金曲獎評審團總召集人討論此事。金曲獎是今年六月才舉辦,明明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可以進行危機處理,切莫再以「錯
過報名」「維持舊規」的理由來錯過時機。以鳳飛飛的國寶級數與忽然辭世的雙重因素,即使沒有報名,主辦單位也要主動去探詢。
且讓事情一碼歸一碼。新聞局緊急申請褒揚令,誠意可感,但褒揚令與終身成就獎是兩回事,不能以褒揚令搪塞終身成就獎,也不能以金曲獎將挪出「紀念鳳飛飛單
元」混淆。正如同褒揚令也無法混淆鳳飛飛歌監事件尚未被平反的事實。誰得獎是其次,我堅持的是金曲獎對此獎的多面思考。不要等到頒完了獎,才又各界質疑聲
浪不斷,那就來不及了。為了愛護金曲獎,那才是我最不樂見的事。
(中國時報)
--
Linsanity 英文字海之一粟?/曾泰元(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外電報導,林書豪(Jeremy Lin)所颳起的旋風狂掃NBA籃壇,英文媒體依其姓氏Lin所創造出來的Linsanity「林來瘋」已正式列入英文單詞之林。
英文詞彙錦上添花,把Lin這個姓巧妙地融入,製造出許許多多的英文新詞。這些新詞中又以Linsanity最受媒體青睞,因為它精確地傳達了Lin(林
書豪)所引發的insanity(瘋狂)。這種把兩個詞併為一個詞的混成法(blending)融合了二者的含意,是英文新詞的最大來源之一。中文的「林
來瘋」也是妙譯,把林書豪引起的人來瘋濃縮成三個字,譯文精簡忠實而又極度傳神。然而若冷靜觀之,理性判斷,會發現這Linsanity「林來瘋」只不過
是股一時的狂熱(fad)而已。Linsanity一詞從創造出來到正式成為英文單詞,只有短短兩個禮拜,短得令人不可思議。根據詞典學
(lexicography)傳統的行規,一個新詞從出現到正式納入詞典,總要有個三、五年觀察期,以確認其出現的頻率夠高、分布的範圍夠廣、影響的續航
力夠久,而不是只有少數人使用、集中在特定領域、曇花一現的過眼雲煙。
由此看來,發布這則新聞的全球語言觀察機構(Global Language
Monitor)似乎太急了,急於抓住新聞的熱點,大打自身組織的知名度。據我在英文詞彙圈內的瞭解,一個新詞進入英文與否,這個「全球語言觀察機構」的
影響力是偏低的。英文的新詞如何認定,傳統的標準乃取決於權威英文詞典的收錄與否。而何謂權威英文詞典?一般公認的,當屬牛津(Oxford)、韋氏
(Merriam-Webster)兩大詞典出版系統。
事實上,這個「全球語言觀察機構」,之前就曾經為了博取新聞版面,公開宣稱英文詞彙在二○○九年六月十日突破了一百萬個,此舉媒體雖廣為報導,但卻遭語言
學界斥為無稽之談。該機構也曾經宣稱chengguan(「城管」,中國大陸類似警察的執法單位)是英文的新詞,然事隔多年,嚴謹權威者如牛津和韋氏,卻
一直毫無動作,似乎無意將其收錄。
英文詞彙自古以來就海納百川,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咸信為世界語言之最。科技發展、社會變遷、國際交流,英文裡每天也都有千百個新詞冒出。無奈大江東去浪淘盡,真正留存下來、進入主流英文的,卻有如滄海一粟。
若干年前,美國出版一本預測新詞成功與否的通俗學術書,作者為美國的大學英文教授,他自幼觀察記錄英文的新詞發展逾六十年。此書結論很簡單:絕大多數新詞
都將淹沒在語言的荒煙蔓草中,而且越是酷炫搶眼的,就越早進墳場。在能夠倖存下來的九牛一毛中,最重要的共同特色就是「樸實無華」。而Linsanity
「林來瘋」酷炫搶眼,所引發的「瘋」潮,離「樸實無華」這條重要的判準有霄壤之別,其後的命運,已經不言可喻了。
林書豪給我們上了堂很好的學習課/中國時報社論
從二月四日之後,林書豪迅速帶起了「林來瘋」,人們欣賞他精湛的球技,球評盛讚林書豪是位一直在「進化中」的球員,持續創造驚奇。但事實上,林書豪能夠引
發瘋狂,他的魅力除了在球場上出神入化的表現,也因為他具有令人景仰的人格特質─從一開始「灰姑娘」如何面對挫折,到爆紅後如何面對各式各樣的誘惑,林書
豪帶給世人學習的功課似乎也在不斷進化中。
林書豪狂飆NBA,可以說是命運的偶然,如非球隊好手一時窘迫,或許他不見得有臨時上場的機會;但是,林書豪能夠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讓自己一鳴驚人,
卻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必然:如非他在NBA選秀賽落選後繼續努力、如非他在兩度被球隊釋出後仍未放棄夢想,揚名NBA球場的景像未必這麼快就出現。
熬過了所謂的「貧賤不能移」的階段,林書豪很快地面對如同「富貴不能淫」般的情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從「冷板凳」到「大明星」,天壤之別的地位變化,就
算是一個遍歷人事的壯年都不一定有能力可以拿捏得準該有的行為反應,對今年不過二十三歲的林書豪來講,這實在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更何況,如今世人都知他是
一位有堅定信仰的人,林書豪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像是舖展於世人眼前的一台戲,票房持續升溫中。
林書豪在困境中依然對自己熱愛的籃球保持熱情與信心,這已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故事了,現在,林書豪傳奇已經來到了第二章:當一個本來藉藉無名的人,突然成
了全球媒體的頭條人物;當一個菜鳥,突然成了球隊的「救世主」;當一個在職業比賽中沒有太多人關注的D咖,突然間得到對手要出動三名巨人聯合包夾的「高規
格」待遇…世人倒真要看看,林書豪這小子會怎麼樣?
林書豪說,他希望十年後的自己還夠維持原有的樣子:熱愛籃球,知道自己為什麼打球。「如果我變了,請記得一定要告訴我!」林書豪甚至這樣跟媒體記者說。看
來他是真的有心、也真的有信心,可以在充滿名利誘惑的NBA樂園裡,把持得住自己,否則他沒有必要這樣挑明了講,更沒有必給自己這樣的「大家一起來監督
我、幫助我」的壓力。然而,以《海角七號》一片爆紅的導演魏德聖曾說過,希望自己成名後不要忘了自己原來的這張臉。看來,一個人要如何處理「成功」,困難
度可能不比如何處理「失敗」更小。
當「十年寒窗無人問」時,這個人至少可以專心,在干擾最小的情境裡,努力向著標竿直跑;一旦「一舉成名天下知」,周遭環境就會變得複雜許多,企圖分一杯羹
的人、抬轎的人、打著各式各樣的算盤的人,迅速湧入,有時就算當事人自己想要低調、慢慢來,想要「維持原樣」,可能也是身不由已,被推著走、被抬著走,飄
上了雲端─林書豪當然有這樣的挑戰,林來瘋讓他的身價已快速超越了NBA超級巨星小飛俠布萊恩,而十天前,布萊恩甚至還不知道「Jeremy
Lin」是誰。
林書豪的英文名字「Jeremy」是《聖經》的先知「耶利米」,名字的原意是「高舉上帝」。耶利米的出現是要帶出兩大方向的信息:指出誤謬,重塑人心。而
林書豪的言行,似乎也在有意無意間,呈現出這樣的影響力。林書豪戲劇化的崛起,讓NBA的大牌球星們似乎頗不習慣,然而,他們會更不習慣的可能是林書豪此
時此刻對「名利」的態度、對價值觀的堅持。林書豪說,目前的他對廣告代言十分謹慎,與他人生態度和價值觀不合的商品、活動,他無意代言,也不會讓自己從事
太多商業活動,以免剝奪了他做此刻真正重要的事:「打球」的時間和精神─一個剛剛在NBA鍍金的人,怎麼會這麼想、怎麼會講這種話?林書豪是認真的嗎?大
家都在摒息觀看。
林書豪只是個凡人,並且又如此年輕,在NBA、在流行文化中,未來的他會遇到什麼樣的試探,而他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此時當然很難預料,不過,短短三個多
禮拜的時間,林書豪已讓世人耳目一新,看到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英雄」故事。世道混亂,人們終究還是期望看到勝不張狂、敗不含怒的典範;原來,林來瘋其實是
人人心底對更美好的自己、對更美好的世界的深度渴望。
(中國時報)
--
龜山島 3月重新開放
經過三個月的休養生息,龜山島從三月一日至十一月三十日止,重新開放遊客申請登島。
暑假期間 平日登島人數增至700人
目前仍受東北季風影響,海象及天候較不穩定,提醒民眾要多留意,另外,因應暑假申請登島遊客人數大增的需求,今年六、七、八月暑假期間三個月的旺季,平日開放登島人數從原先的五百人增加至七百人。
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說,在春季登上龜山島,將可看到島上三個月不受外界打擾的自然生態,四月下旬島上更遍布百合花,還可看到豐富的原生環境,體力好一點的人可挑戰「四○一高地」,感受在龜山島最高處遠眺太平洋及台灣本島的樂趣。
目前因還會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龜山島海域的風浪不穩定,下雨機率偏高,但相對而言,此時申請登島的民眾也較少,申請登島審核的速度會比較快。
東北角風管處說,想登島參觀,民眾可自行透過網路申請登島,但建議遊客不妨直接與賞鯨船業者聯繫、安排行程,再由業者代辦申請登島最為方便。
(自由時報)
--
離婚基因 女人也有
如果一段關係爭吵不斷,或是一場婚姻走到了盡頭,男性可能搞不懂是哪裡出了問題,但科學家說,其中的關鍵可能不只出在男性,答案更有可能是藏在女性的基因
裡。瑞典科學家最近辨識出所謂的「離婚基因」,有這種基因的女性較難走入婚姻,即便是真的結了婚,婚姻生活也可能爭吵不斷。
主持這項研究的卡洛琳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科學家表示,這種所謂的「離婚基因」,會影響可促進愛與母性的「擁抱荷爾蒙(cuddle
hormone)」—催產素(oxytocin)分泌,一旦女性無法正常分泌催產素,與伴侶、朋友或小孩的關係可能就會受到影響。
卡洛琳斯卡團隊以1800多名女性與其伴侶為研究對象,觀察他們的DNA。接受研究的伴侶不管是結婚或同居,關係都已維持5年以上。檢驗結果發現,有催產
素受體基因「A對偶基因(A-allele)」的女性,婚姻出現危機或瀕臨離婚的機率高出將近5成;娶了這些女性的男性,對他們的婚姻關係也非常不滿意。
主持研究的學者瓦倫表示:「我們發現催產素與人類伴侶關係的關連。催產素受體基因的變異,與女性和伴侶關係是否緊密息息相關。」
同一團隊4年前已發現男性版的離婚基因,據說男性離婚基因會影響男性大腦使用化學加壓激素的方式,從而影響男性維持忠貞的能力。
(自由時報)
--
手腕操過頭 打高球也會得網球肘
喜歡打高爾夫球的鄭先生(化名)在55歲職場退休後,三天兩頭就到高爾夫球場報到,不打個18洞覺得不痛快,幾個月下來,揮桿時,右手肘外側隱約會有一些痠痛。
原本他不以為意,認為只要休息,睡一覺,隔天就會好了,誰知痠痛程度愈來愈劇烈,最後連跟別人握手或轉門把時,手肘都會出現劇烈痠痛,揮桿表現大受影響,他覺得事態嚴重,才到醫院求診。
伸肌肌群過度使用 造成撕裂傷
這是典型網球肘的表現,又稱肱骨外上髁炎,是手肘疼痛常見原因之一,雖然被稱為網球肘,但並不只發生在從事網球運動者,需手握球拍或球桿的運動(如羽球及
高爾夫球)也會得到網球肘,除了與運動相關,也會發生在工作上需重複使用手腕的人。男女發生率約略相同,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主要原因是手腕的伸肌肌群
因重複性動作及過度使用,造成肌腱附著處(手肘的外側稱為肱骨外上髁處)的微小撕裂傷。
此撕裂傷會逐漸累積,最後形成肌腱退化而產生症狀,例如手緊握物品、擰毛巾、鎖螺絲或轉門把時,均會感到疼痛,甚至與人握手也會誘發症狀,如果沒有接受適當治療,疼痛會持續半年到兩年之久。
診斷網球肘主要是詢問病史及身體檢查,並不需依賴X光檢查,因為大部分的時候X光檢查結果是正常的。網球肘的預防及治療,首先需避免過度使用手腕部,適度調整工作或運動型態,並避免從事會加劇手肘疼痛的活動。
治療以保守治療為優先,短期使用含有消炎止痛成分的藥膏、藥布或口服藥物可緩解疼痛,運動或工作時,可配戴網球肘專用護具,可減輕疼痛及改善握力。
復健治療包含運動治療及治療用超音波,前者主要針對前臂肌肉進行伸展及肌力訓練,後者則可增加肌腱組織的血液循環及促進組織修補,治療頻率一週約2到3次,大部份病患治療1至2個月後,即可大幅改善症狀。
復健治療效果不顯著或仍然疼痛不適者,可嘗試局部類固醇注射,對於疼痛有顯著的緩解效果。若經過6個月保守治療,疼痛仍無顯著改善且影響工作或日常活動,可考慮手術治療。
網球肘與運動或工作造成的過度使用有關,大多數病患對保守治療的反應良好,可減緩疼痛並改善日常生活功能,預防再發的重點在於工作與調整運動型態。
(自由時報)
--
眼科醫學會: 近視雷射術後預防 須加強宣導
近視雷射手術的安全性近日爆發爭議,也造成民眾就醫疑慮;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昨召開會議試圖釐清此一問題,邀集多位專家共同討論診所眼科醫師蔡瑞芳所提出
的術後角膜脫位等術後併發症病例。與會專家認為,這些屬發生機率極低的罕見病例,需大外力或外傷才可能導致,但醫師有必要對病患加強宣導術後預防。
眼科醫師蔡瑞芳日前對外聲稱,他個人以近視雷射手術後具有可能引起視力不明原因退化的併發症風險為由,決定不再開這類手術,並提出懷疑可能和角膜瓣未完全癒合,相關的長期發炎有關,使該手術安全性備受質疑,也引發眼科界激烈論戰。
認為術後併發症機率極低
由於該風波已引發病人恐慌,也受到國際媒體關注,眼科醫學會昨特別召開會議討論此議題,蔡瑞芳受邀與會並提供過去臨床所遇到的術後角膜脫位、感染角膜?疹
病毒等併發症病例資料,由國內多位眼角膜與屈光手術專家共同討論,衛生署也指派官員出席,眼科醫學會於會後發出會議結論聲明稿。
眼科醫學會副秘書長、三總角膜屈光專科主任戴明正指出,針對術後角膜瓣脫位的問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需很強的外力或外傷才會脫位,發生率非常低,與會專家經驗及國外文獻中均沒有提出在手術一週後發生角膜瓣自行脫位或平常因眨眼、揉眼而脫位的病例。
此外,與會專家指出,LASIK手術併發症低於千分之一,屬於低風險的手術。手術後患者長期視力品質與一般人一樣,仍會隨著年紀而改變。至於術後感染角膜?疹病毒則與一般民眾發生機率相同,處理原則也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表現方式。
術後應注意預防角膜瓣移位
但眼科醫學會提醒,病患術後應注意預防術後角膜瓣受到嚴重外力或外傷而移位,例如避免尖銳的外物直接刮到或打到眼球上。學會也會把手術前後宣導這些問題的預防放在日後的規範中。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蔡瑞芳醫師目前所提出的只是臨床上碰到的極罕見病例,並提出個人的推論與「假說」,因果關係尚須通過學術同儕審視。
石崇良強調,若未來經科學上證實該手術有安全疑慮,衛生署將重新列入高風險醫療技術來監控,要求監測與通報,但目前尚無此必要。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