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130312

日首邀台灣代表獻花 311悼2萬亡魂 安倍誓言重建 災民求償16億

311東日本大震災昨屆滿兩周年,日本各地舉行紀念儀式,日皇明仁夫婦和首相安倍晉三出席東京的追悼會,安倍誓言加速讓災民返鄉,重建進度要讓日本民眾「有感」。


昨下午2時46分(台灣時間1時46分),即兩年前規模9.0強震侵襲日本東北的時刻,日本各地民眾低頭默哀,岩手、宮城等災區拉響海嘯警笛,倖存者面向大海,悼念在強震與海嘯中死亡失蹤近1.9萬名罹難者。

排我代表在使節區
日皇明仁夫婦參加東京國立劇場的追悼式,明仁特別向震災後因生活或心理壓力而過世的2300多人致意,並讚賞災民,「看到這麼多民眾沒有怨言如常生活,我深受感動,希望能分擔他們的苦。」安倍致辭感謝各國的援助,誓言「記取教訓,將全日本建設成不怕災害的強韌國家。」
安倍深知重建速度過慢引發民怨。他先前已將5年19兆日圓(約5.9兆元台幣)重建預算提高到約7.7兆元台幣。他說:「重建是跟時間比賽,安倍內閣要讓民眾感受到政策一項一項推動。」
東京的儀式除了罹難者家屬代表,還有閣員、國會議員、各國駐日使節及各界代表約1200人出席。我駐日代表沈斯淳獲邀出席,首度上台獻花致意。
事 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稱,日方將我外交人員與國際外交使團安排在一起的做法,有「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圖謀」,就此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我外交 官員透露,日方當初以外交禮節邀請我代表,一定預料到中國會抗議,但仍邀請我們以外交使節團名義參加,所以我國非常感謝日本。
311後台灣民眾熱心捐輸200億日圓(約62億元台幣),居各國之冠,去年日方未安排我駐日代表坐在使節座位區,也未安排我代表上台獻花,媒體和國會議員抨擊忘恩負義,時任首相野田佳彥還為此在國會致歉。

16萬福島人返鄉難
震災中受害最深的應是福島居民,福島第一核電廠因海嘯沖毀冷卻設備,導致3座反應爐爐心融毀,輻射外洩,農漁產品有污染之虞,乏人問津,16萬被迫撤離的福島災民至今無法返鄉。
1650名災民昨提出集體訴訟,要求東京電力公司和日本政府道歉,要求賠償災民每月約1.5萬元台幣,直到福島恢復原狀為止。律師團估計災民求償總額約16.6億元台幣。

災民:2年了 心情仍未平復

遭強震海嘯和核災重創的福島、岩手和宮城3縣,重建速度緩如牛步,災區宛若鬼城,還有31.5萬災民在各地避難。災區原計劃興建的2.4萬戶新住宅,日前僅蓋好56戶,大部分災民還住在簡陋的組合屋裡,而這樣不便的組合屋人生恐怕還得再過上2年。

還得住2年組合屋
《蘋果》昨電訪宮城縣氣仙沼市災民坂井政行,他在災後成立「氣仙沼復興」公司,從事工程業務。還住在組合屋的他說當地還有4千戶住組合屋,與去年此時相比,僅百戶遷出,自力打造新家園。政府提供的重建住宅還得等上2、3年,面對前方看不到的未來,組合屋居民多意志消沉。
此外,有災民因住不慣組合屋,深受失眠所苦,去年5月趁著政府解禁回到福島縣浪江町的老家時,決定在家中了此殘生。也有災民因逢巨變開始酗酒,酒後動不動對人拳腳相向,讓其他人困擾不已。
而災民也對重建計劃案有不同看法,有人希望可以原地重建,也有人想要在更安全的內陸高地另起爐灶,導致政府災後兩年仍不能提出具體方案。宮城縣名取市居民菊地訓子罵:「2年了,一點進度都沒有。」
而遭輻射污染的福島第一核電廠所在地福島縣雙葉町,輻射除污工程仍在進行,穿著防護衣的人員挖掉遭到輻射污染的表層土壤重鋪,希望有朝一日能讓災民重回此地生活。但78歲老母至今仍生死不明的雙葉町居民菅本章二表示:「2年好快就過去了,但我的心情至今仍未平復。」

福島核災 Q&A

◆Q: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什麼事?
◎A:2011年3月11日規模9.0強震引發的海嘯摧毀備用發電系統造成反應爐爐心融毀;氫爆噴出大量放射物質,是1986年車諾比事件以來最嚴重核子事故。
◆Q:福島核災結束了嗎?
◎A:不。官方蓋臨時冷卻設施確保電廠穩定,但未決定如何清除放射性廢料。
◆Q:現在去日本觀光安全嗎?食物安全嗎?
◎A:除福島第一核電廠鄰近區域,絕大多數地區都可安全造訪。日政府禁止核災區的農作肉品魚類銷售,市售食物可安全食用。
◆Q:日本民眾決定放棄核電了嗎?
◎A:沒有。大多數日本成人希望廢核,但堅持發展核電的自民黨取得政權,企業也疾呼要求續用核電。

(蘋果日報)
--
日311震災兩週年 台灣出席追悼會 中國抗議

日 本三一一大地震十一日屆滿兩週年,日本政府今天在東京都國立劇場舉行東日本大地震兩週年罹難者追悼大會,日天皇伉儷、首相安倍晉三等政要及罹難者家屬、駐 日外國使節團等約一千兩百人出席,台灣駐日代表沈斯淳也首度應邀出席獻花,代表我國政府和人民向地震罹難者及其家屬表達悼念與慰問之意。不過,中國外交部 隨即抗議,「堅決反對」日方在追悼儀式上「把台方人員與外交使團和國際機構人員安排在一起」。

中國、南韓代表未出席

日 本 政府去年舉辦震災追悼儀式時,並未安排我駐日官員坐在使節區,也沒安排上台獻花,遭日本國會議員及媒體抨擊忘恩負義,當時的民主黨首相野田佳彥也為此公開 致歉。今年日本政府追加邀請台灣駐日代表唱名獻花,在各國唱名完畢後,特別以「今年日本也邀請駐日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出席」加以介紹,台灣代表坐席也被安 排在「外交團、國際機關等」位置。中國和南韓代表並未出席追悼會,一般認為應是藉此表達對釣魚台問題與台灣代表列席外交使節團席位的不滿。

今 天下午的追悼儀式由安倍主持,日皇伉儷、內閣、國會議員、各國使節等逾一千兩百人出席,全體出席者和全國各地在下午兩點四十六分(台灣時間下午一點四十六 分)默哀一分鐘,祈求罹難者安息並為災區祈福。日皇明仁致詞表示,對災民始終堅忍面對困難深為感動,「我們一直都為受苦的災民打氣,也願分擔災民的苦 痛」。安倍則重申,政府將傾注所有可用資源,推動讓民眾真正有感的重建計畫,助災區早日復興。前任日本民主黨政府編列五年十九兆日圓重建預算,安倍政府則 加碼至二十五兆日圓(約七.七兆台幣)。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日本東北部發生芮氏規模九.○超級強震,並引發三十公尺高的大海嘯和福 島 東電核災,這是日本歷史上有紀錄以來威力最強的地震。事發兩年後,據日警統計,震災總罹難人數為一萬五千八百八十一人,失蹤者兩千六百六十八人,因長期避 難導致病故或自殺者達兩千三百零三人。四十七萬人撤離家園,迄今仍有三十一萬五千人棲身於臨時安置所。

然而,災區清理和重建步調進度緩 慢,核電廠周邊遭到輻射污染的泥土、樹葉和瓦礫持續堆積,政府迄今仍未決定這些污染物最後將存放何處,部分地區的黑道暴力和心理沮喪問題也在增加。專家估 計,光是核電廠外圍地區的除污費用,以及受災戶的損害賠償,便高達四千億美元(約十一兆八千億台幣)。

日交流協會感謝台灣︰患難見真情

三 一一日本福島大地震昨天屆滿二週年,日本交流協會晚間在台北大倉久和飯店舉辦「感謝暨復興酒會」,外交部亞東關係協會秘書長黃明朗、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 釗燮,以及李鴻鈞、蕭美琴、李桐豪等朝野立委受邀出席,多名來自日本災區的大學生,在交流協會安排下來台進行「感謝之旅」,昨也到場分享日本災後重建情 形。交流協會副代表佐味祐介表示,所謂「患難見真情」,台灣為日本加油的聲音,深深烙印在日本人民的心裡,讓日本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台灣是日本的重要鄰 居和友人。

福島倖存者集體訴訟 索賠16.5億

控告日政府與東電

一千六百多名日本福島核災災民,選在 十 一日東北大地震兩週年這天,分別在四個地方法院向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公司提出集體訴訟,要求將當地環境恢復原狀,索賠金額共達五十三.六億日圓(約十六. 五億台幣)。此外,前年參加「朋友大作戰」救災行動的美國海軍,去年底集體控告東電隱匿輻射外洩真相案,最近又有兩名美軍加入,該案律師表示,目前原告人 數超過一百一十五人。

災民首度集體訴訟國賠

日本媒體報導,這是福島核災事故發生以來,首次有民眾集體向政府提出訴訟。 原 告為事故發生時住在福島、宮城、山形、櫪木和茨城等縣的災民,以及目前疏散在東京、千葉、新潟、愛知和沖繩避難的民眾,他們分別由律師代表在十一日當天, 向福島地院、東京地院、千葉地院及福島地院磐城分院提訴,原告人數福島為八百人、東京八人、千葉二十人、磐城八百二十二人,共一千六百五十人。

律 師團透露,災民對日本政府在災後重建的表現極為不滿,要求政府加速清除核污,還給災民一個無核的安全環境。原告索賠的疏散費、停業損失費和撫慰金等總計達 五十三.六億日圓,其中向福島地院提訴的災民也要求政府為「有家歸不得」者,每月支付五萬日圓經濟補償。律師團認為,事故責任在政府,將要求政府建立相關 制度,滿足災民要求。

求償美軍 已逾115人

另外,去年十二月底,八名在美國航空母艦「雷根號」上服役的海軍官兵,向 加 州聖地牙哥聯邦地方法院控告東電,理由是他們前年參與日本東北救災行動,但東電並未對外公開輻射外洩的正確資訊,導致他們受到輻射污染、健康受損,要求 二.二億美元(約六十五億台幣)賠償金,日前又有兩名美軍加入原告行列,他們表示身體出現多種症狀,包括支氣管炎等。美國媒體引述該案律師的說法,目前原 告人數已超過一百一十五人。

輻污陰霾下 3千村民僅13%返家

日本東北大地震屆滿兩週年,正當災區各地隨著重建腳步逐漸露出生機的同時,日本媒體報導,緊鄰福島東京電力公司核一廠周邊的城鎮,卻仍看不到遠景。核災的搶救並非一朝一夕,輻射污染的清除更非一蹴可幾,核災發生兩年來,選擇放棄家園的災民有日益增加的趨向。

緊 鄰福島核一廠周邊共有十一個村町市被劃為疏散區域,其中按照年輻射量高低,五十毫西弗以上為返回困難區,居民在五年內不得返回;五十到二十毫西弗為居住限 制區,居民可在五年內返回,但有居住限制;而二十毫西弗以下則為「疏散指示解除準備區」,居民可返回居住。但事實上,年輻射量低於二十毫西弗仍讓居民怕 怕,以致於部分區域解禁一年來,居民返鄉人數仍寥寥可數。

例如,位於福島縣雙葉町的川內村,便有部分區域被劃入福島核一廠半徑二十公里內。去年一月,隨著核一廠災情受到控制及除污工作進展,該村被劃為年輻射量低於二十毫西弗的疏散指示解除準備區,同年四月起該村和隔壁的田村市及北邊的南相馬市獲得解禁,當地居民得以返家。

返鄉者七成是老人

川內村村長遠藤雄幸幹勁十足,帶著多名村公所員工率先在去年一月籌備返鄉,並提出「歸村宣言」,媒體也大幅報導。但時隔一年,川內村三千名村民目前只有四百人返鄉(相當於一成三人口),且其中七成為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川內國小原有一百一十四名學童,現在只剩十六人。

同樣情況也發生在南邊的廣野町。廣野町雖位於核一廠半徑二十公里外,非強制疏散區域,去年三月町公所臨時廳舍開始辦公,呼籲居民返鄉,但五千五百名居民僅有七百人返鄉。目前町內有三千多名救災或重建人員進駐,帶有核一廠搶救工作「前線基地」的詭異氣氛,讓居民不敢靠近。

最接近核一廠的大熊、雙葉及楢葉三町,被列為污染土及輻射廢物暫存地的候選地點。大熊町民調顯示,不打算返鄉的居民,從核災後三個月的九%,增至去年九月的四十五%。

看問題︰安倍喊減核不廢核 日陷核能存廢兩難

日本三一一災難引發的福島核災,掀起全球強烈反核聲浪,尤其是日本當地,一度停止現有商用核子反應爐。災後兩年的今天,儘管全國仍對輻射污染充滿疑慮與不安,但在重振經濟的現實考量下,日本國內對於是否完全棄核,仍難有共識。

華 盛頓郵報報導,福島核災後一度全部停止運轉的五十座現役商用核反應爐,現已有兩座恢復運轉,「日本電力發展有限公司」(J-Power)的大間核電廠興建 工程也復工;災後歷經的三任首相,核能政策立場從強烈反核、溫和反核,到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的擁核。能源公司賭的是,日本會再度回頭擁抱核電。

J-Power在福島核災後主動暫停大間核電廠工程,但去年大選前,擁核的自民黨聲勢日漲,九月間時任經產相枝野幸男表示,不考慮更改已批准的核電廠計畫,讓J-Power嗅出政府風向的轉變。

安倍二月底在國會發表施政方針演說時,宣示「減核不廢核」政策,強調將從節能和最大限度使用再生能源著手,儘可能減低對核能的依存度,並在確認安全無虞的前提下,重啟核能發電。

憂棄核導致能源漲價 阻礙復甦

分析家認為,現在大多數的日本人仍反對長期依賴核電,要預測核能政策未來發展方向有其困難;不過,大企業和消費者也擔心淘汰核能發電帶來的長期經濟苦果,包括更依賴進口石化燃料、貿易赤字、能源價格上漲等。

大間核電廠所在地青森縣大間町,是人口六千兩百人的漁業小鎮,十五%的年預算來自政府對其接受核電廠的補貼。即使福島核災後,當地大多數居民仍不改支持核電立場,鎮長說,逐步廢核會是「令人遺憾之事」。

核災後在日本激起的反核運動,雖仍有其角色,但最近幾個月聲勢已見消退,大間核電廠復工未掀起大規模抗議,可見一斑。日本反核運動領導人篠籐美紗緒(Misao Shinoto)坦承,「現在,這股趨勢並不是走在正確方向」。

南韓「朝鮮日報」指出,九日東京反核遊行僅一.五萬人參與,相較於數萬人響應的要求加薪遊行,規模並不大。報導指出,安倍政府主張,必須重啟核電廠以加強日本競爭力,「強大日本」民族主義口號已使零核電運動失去立足之地。

清理福島受損反應爐 恐花40年、耗費千億美元

福島核電廠受損反應爐已於二○一一年十二月處於「冷停機」狀態,但拆除四座機組將耗時四十年,至少耗費一千億美元,技術上也仍待突破。日國內對是否續採核能發電尚無定論,但在沒有其他商業可行的替代方案、現由擁核派掌權下,日本重新啟動更多核子反應爐只是遲早的事。

(自由時報)
--
日311追悼 安倍推有感重建

日本政府十一日下午舉行「東日本大震災」追悼儀式,去年我國駐日代表未被安排獻花、引起反彈,今年駐日代表沈斯淳與其他使節一樣,坐在「外交使節及國際機構」區並上台獻花;不過,中國與南韓代表未出席。

追悼儀式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主持,日皇伉儷出席,日本內閣閣員、國會議員等共千餘人與會。

追悼式後,安倍在記者會上說,他知道災民對未來感到茫然,把全村遷移至高地的計畫因為土地收購困難、遺跡保存調查等問題,遲遲未完成,「未來要大膽簡化手續,加速遷村。」他說,「安倍內閣會徹底實踐『現場主義』,要讓大家感受得到重建工作是有在推動。」

日本「讀賣新聞」對福島、岩手、宮城等在三一一大震災受害最嚴重的三縣民調,想回家的災民比例持續下降。

「現在的我,在長長的隧道裡,」六十二歲的原良友說,「往前看、往後看,都是一片黑漆漆。要回家、不回家,想到這兒,就讓我徹夜難眠。」他原是日本福島縣飯館村村民。飯館村在福島第一發電廠附近,全村撤離。

政府允許災民定期回到被封鎖的家園。回去的時候,原見到自己的田被大型垃圾袋占滿,裝的是輻射汙染土。他說,「還沒決定汙染物的最終處分地,這是暫時的。」聽得出他的不滿。政府告訴他們,封鎖期是六年;但是再四年後,要回到故鄉嗎?和原一樣猶豫的人,不在少數。

飯館村長菅野典雄曾對村民誓言:「兩年後,我們一起回到村裡生活吧。」住在組合屋的酒井政秋說:「兩年過了,什麼都沒改善。最擔心的是長輩撐不住。」居民寫著:「我只是,苟活而已。」

福島大學名譽教授鈴木浩說,政府滿腦「除汙」,他說,「即使區域內輻射零,沒有就業機會,還不是白搭。」

311追悼會 我獻花、陸批日

日本政府在「三一一」地震兩周年追悼儀式時安排「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獻花一事,引起中共不滿。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說,中方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對日方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

中新社昨天引用中共外交部網站消息稱,華春瑩表示,日方在「三一一」地震兩周年的追悼儀式上,把台方人員與外交使團和國際機構人員安排在一起,這違反中日聯合聲明的有關原則和精神以及日方在台灣問題上所作承諾。

華春瑩重申,中方堅決反對以任何形式製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中方敦促日方糾正錯誤,信守承諾。

(聯合報)
--
日官方追悼儀式 我代表獻花

日本政府主辦的東日本大震災二周年追悼儀式十一日下午在東京國立劇場舉行,日皇明仁伉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親臨會場,與一千二百多名的罹難者家屬代表等,一起為震災犧牲者哀悼、祈福。

去年三一一周年紀念時,民主黨政府沒讓台灣代表上台獻花而惹爭議,今年我駐日代表沈斯淳特別被安排在外交使節團貴賓席,並受邀上台獻花,卻引起中國的抗議。

東 日本大地震發生的時刻,十一日下午二時四十六分(日本時間)一到,日本全國各地民眾都放下手邊的工作,站立默哀一分鐘。NHK報導,福島市內入夜還點燃了 寫著許多災民心聲的一千支獨光,有川內村村民寫著「讓我們一起回川內村吧!」災區的小學女生則寫著「即使我們分隔兩地,但心還是永遠在一起」,字字句句都 看得讓人鼻酸。

今年日本政府在追悼儀式中,為感謝各國對東日本大震災的關懷與協助,也安排各國使節上台獻花,沈斯淳應邀於下午二時卅分出席追悼儀式,並代表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上台獻花致意。

日皇在儀式上致詞時特別強調,很多國家都對日本展現善意,提供物資、善款,並派救難人員到日本。住在日本的外國人士,包括駐日的外國大使,以及災後來到日本的許多外國人士也到災區鼓勵災民,他由衷感謝。

安倍則致詞表示:「將盡全力關懷災民,希望災區能早日重建,災民生活能復原,並將記取這次的教訓,將日本打造成全國土都有堅強防災能力的強韌國家」。

安倍隨後在記者會上強調,「東日本大震災目前仍是現在進行式,但災區確實已漸漸燃起希望之光,我會讓此光芒變得更強而有力且確實。」

日本政府去年舉辦東日本大震災追悼儀式時,沒安排我國駐日官員坐在使節區,也沒安排上台獻花致意,後來被日本國會議員及媒體抨擊忘恩負義,當時的首相野田佳彥還在國會公開致歉。安倍政府上台後,便指示今年絕對不能對台灣失禮。

今年中、韓代表都沒有出席三一一追悼儀式,並沒有明確說明理由。外務省表示,中國代表沒出席,那是中方的判斷吧。

中強烈抗議 指日違反承諾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表示,中方堅決反對日方在「三一一」地震兩周年追悼儀式上,把台方人員與外交使節團和國際機構人員安排在一起。

華 春瑩指出,二○一一年日本「三一一」地震發生後,中國政府和人民向日本人民表達了慰問和支援,台灣地區也向日本人民提供了幫助。日方在今年的追悼儀式上, 把台方人員與外交使團和國際機構人員安排在一起,這違反中日聯合聲明的有關原則和精神以及日方在台灣問題上所作承諾。中方向日方表明堅決反對的態度。「我 們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對日方所作所為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

華春瑩重申,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形式製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的圖謀,這種圖謀是絕對不可能得逞的。「我們敦促日方糾正錯誤,信守承諾。」

日核災災民 告政府、東電

一千六百五十名的福島第一核電廠附近的避難災民,因為二年前的核災事故而被迫遷離家園,還遭受低量的輻射汙染,因此決定在三一一震災兩周年的十一日,集體向日本政府以及東京電力公司提訴,災民要求將故鄉恢復原狀,並求償逾五十三億六千萬日圓(約新台幣十六億五千多萬元)。

第一核電廠周邊因輻射汙染問題被迫遷移及主動遷移的避難災民們,組成「福島核電廠事故受害辯護團」,十一日分別向福島、福島縣磐木市、千葉、東京地方法院提訴。

辯護律師團表示,這是因核災事故集體向日本政府提訴的首例,告日本政府的理由是「核能事業乃日本政府當作國家政策在推動的,因此可視同國營事業,政府應負起責任。」

向 福島地方法院提訴的災民是原住在福島、宮城、山形、櫪木、茨城各縣的八百人,其中一成因原居地被劃為必須撤離的避難指示區而不得不遷離。原告的訴求是,政 府必須讓原居地的輻射量恢復到核災前的狀況,在完全復原以前,每個月應付每個人五萬日圓(約新台幣一萬五千元)的賠償金。

此外,日本NHK的輿論調查指出,有逾五成的民眾認為災區的復興重建工作沒有進展,尤其是核災的受災區。目前第一核電廠周邊的住宅區完成除輻汙工作的只有十九.七%,大多數的災民仍無法回鄉。

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廢爐工程至少還要花四十年,爐心熔毀的一至三號機組的燃料棒需等廿年後才能取出,加上除輻汙工作慢如牛步,使災區民眾怨聲載道。

(中國時報)
--
311震災2週年 復原牛步

造成近2萬人死亡失蹤的311東日本大震災,周一屆滿2週年,日本官方民間皆舉行追悼儀式,但至今仍有逾3萬災民無家可歸,災區復原牛步化,首相安倍晉三重申會加快重建腳步,矢言把日本建立成耐災國家。

日本首都東京與東北災區同步舉行追思儀式,全國於當地時間周一下午2時46分(台北時間下午1時46分)集體默哀1分鐘悼念罹難者。

2年前的同一時間,日本東北地區發生芮氏規模9的強震並引發海嘯,福島核電廠也因嚴重受創導致輻射外洩釀成核災。

至今依然有超過3萬名的災民流離失所,當中約半數都是自福島核一廠周圍地區撤離的居民。800位福島災民選在周一311地震2週年紀念當天,集體向法院遞狀控告政府和經營福島核廠的東京電力公司,要求每月發放每位災民5萬日圓賠償金,直到輻射污染物清除殆盡為止。

日本官方雖承諾儘速清除因反應爐融毀而外洩的輻射物質,並協助災民重建家園,但攸關日本低迷經濟能否重振的災後能源政策,當局依然搖擺不定。

福 島核災事故發生後,日本54座核電廠全面關閉進行安檢,測試其抗災應變能力,但為應付電力短缺問題,其中2座已於去年夏天重新啟用。儘管民調顯示,多數日 本民眾反對擴大重啟核電廠,安倍政府仍傾向讓通過安檢的核電廠重新運轉,日政府原訂2030年前逐步廢核的立場出現鬆動。

日相安倍去年12月重掌政權後,已數度視察災區,除承諾加速災後復原,還計畫將5年重建預算從原先的19兆日圓,追加到25兆日圓。

安倍周一出席官方主辦的311震災2週年追悼會上發表演說指出,政府會儘早完成災區重建,讓災後倖存者回歸正常生活,並矢言將日本打造成耐災國家。

(工商時報)
--
球迷砲轟虧待中華隊 棒協道歉

經典風波
在 王建民返台後,中華隊最後一位回台的成員周思齊將於今日下午2點15分,飛抵松山機場。本屆經典賽中華隊分成13航班回台,球迷反彈在網上大罵棒協並引起 廣泛迴響,主事的中華棒協在事件延燒2天後,昨由秘書長林宗成召開記者會說:「我們為了沒把大聯盟相關規定向球迷說明清楚,讓他們感到不愉快道歉。」
棒協秘書長林宗成開記者,希望球迷保持理性。

林宗成表示,中華隊這3屆食宿、交通都由美國大聯盟負責,贏球移動有包機,輸球則無,像首輪在台中的比賽,遭淘汰的澳洲、韓國也沒有專機返台,澳洲分成6個航班,韓國全隊雖搭乘商務艙,但也因訂不到直飛航班,還需要到香港轉機。

華航提專機 為時已晚
至於外界質疑為何華航聯絡中華隊表達可提供專機,卻遭拒絕一事,林宗成澄清,華航確實有聯絡,但時間是球員返國當日的早上10點,已經來不及。
林 宗成強調3月6日飛往東京的班機上,就開始不斷和大聯盟人員討論航班事宜,但當時不能確定何時返國,只能先調查球員、教練意願,確定要返國時,要選擇何種 艙等,大聯盟提供每名球員教練1張商務艙機票,但也可換成2張經濟艙機票,供家屬一起搭乘,一直到10日凌晨才搞定所有人的機票。

沒早餐事件 溝通落差
中華隊沒有早餐吃事件,更是誤會,林宗成表示,因到日本當天球員領完大聯盟發放的每天9000日圓、共4天餐費後,總教練謝長亨提出要讓中華隊一起吃早餐的要求,只是當天並不是直接跟協會反映,而是直接跟聯盟黃會長聯絡,隔天自己得知消息後更立刻處理。
林宗成表示,這次的經驗會當作未來中華隊出國比賽時參考,必要時也會向政府提出要求,接洽華航、長榮讓他們搭包機回來,他說:「這幾天有許多球迷打電話進來協會謾罵,把接電話的小姐都罵哭了,希望大家保持理性,我們也會檢討。」

【史波茲BBS】獎金領一半 做事做一半
◆StarTouching:反過來說 棒協就是故意在小地方刁難
◆gordon27:他們的工作不就是處理這些小事 讓球員專心打球嗎
◆HsiangFly:蚌協:獎金我才領一半 當然做事做一半啊
◆evic1224:喔靠 LP男孩 別跟他計較吧~
◆jkhcc:大聯盟有規定你不能包機嗎? 只說不給予協助 你不會自己來?
◆p1983608:除了推諉還會做什麼? 坐享其成 分錢 收門票就好了??
◆pharrell:棒協什麼都不知道 要你這樣的組織衝三小
◆iceafu:甚麼都不知道要你幹嘛 棒協就是希望台灣預賽就淘汰啊

(蘋果日報)
--
未先告知球迷大聯盟慣例…搭機爭議 棒協道歉

中華隊打完經典賽後,全隊分批搭機返台,中華棒協被球迷罵翻,甚至要求有人下台負責;棒協秘書長林宗成昨天表示,大聯盟未提供敗隊回程包機,是經典賽的慣例,未把這項特殊規定提前告知球迷,引起誤會必須道歉。

中 華隊前天從日本搭乘十三個航班返國,而且桃園、松山機場都有,讓球迷覺得不可思議;棒協成為眾矢之的,抗議電話接到手軟,女員工被罵到傷心落淚。中華隊最 後一名球員周思齊今天返台。林宗成說,國家隊不應有預算問題;有了這次經驗,未來將建議政府自己解決包機困擾,接洽華航或長榮讓球員返台。

中華隊在前兩屆經典賽落敗後,全隊一起搭機返台。林宗成表示,前兩次沒有球員家屬跟去,這次中華隊除了五十幾名隊職員,還有卅幾名家屬;有人到返台前的半夜仍想更改班機,花了很多時間才搞定,臨時狀況確實不少。

「大聯盟對所有國家一視同仁,原則是球員安全到家。」林宗成說,經典賽首輪在台中進行時,遭淘汰的澳洲、南韓隊也未安排專機返國;澳洲分成六個航班離開,南韓全隊搭乘商務艙,都是自己處理票務,並非大聯盟提供。

大聯盟提供中華隊四十五張商務艙機票,球員若有家屬同行,換成兩張經濟艙不必付費;林宗成表示,單程機票很貴,臨時有球員想換艙位,還有人希望留在東京玩,工作人員一直忙著處理這些問題。

(聯合報)
--
7傷拳 棒協、中職經典內鬥

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套「傷人自傷」的「七傷拳」,中華棒協與中職聯盟為了世界棒球經典賽的面子與裡子,從國內打到日本,一套套的七傷拳,不只打傷雙方形象、也影響中華隊的士氣與全國球迷的情緒!

今年世界棒球經典賽分成「棒協組隊、中職組訓」的分工之後,註定兩方人馬「七傷拳」相向殘殺的悲劇:

第一拳是總教練的人選。棒協授意前旅日投手郭泰源、中職卻屬意謝長亨,因而種下雙方不滿情結,導致郭泰源離台投效日職軟銀鷹隊教練團。

第二拳是球員組隊陣容。謝長亨從資格賽開始選擇球員時,遇上棒協選訓委員刁難,名單甚至一度難產,必須透過教練團背書後,才通過最後名單。

第三拳是教練顧問團的風波。棒協自行宣布由郭泰源、林華韋、葉志仙與楊清瓏組成黃金顧問團,希望協助中華隊訓練比賽;但是謝長亨予以婉拒,認為不是迫切需要,後來中職找來前旅日球星郭源治擔任技術顧問。

第四拳是官辦熱身賽的場地。預賽前,中華隊原本要南下高雄澄清湖球場比賽,而不是其他外國球隊留在台中、洲際兩個官方球場出賽,讓中華隊失去適應氣候、球場的先機。

第五拳是中職高層得不到棒協的尊重。台中洲際棒球場的預賽,中職只有副秘書長王惠民有通行無阻的官方證件,包括會長、各球團領隊等都只領到VIP證,擠在看台中央看球。在東京複賽也是王惠民有證件,中職會長黃鎮台不出席。

第六拳是中華隊在東京的第一個早餐無餐可吃。棒協以WBC有發給餐費為由,不認同中華隊新聞官沒有先行通知棒協、而去找中職會長自行解決團隊的早餐費,後來緊急聲明棒協可以全額負擔。

第七拳是中華隊結束東京複賽之後,球員分成十三個飛機班次零散返台,造成球迷接機困難、政府被罵的困擾,這也對球員不夠尊重。

這套「七傷拳」打下來,棒協與中職是「先傷己、後傷人」,且波及中華隊作戰士氣,傷了國內棒壇的和諧。其實,這全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兩單位「建立統籌組織」,即可免掉互相傷害的發生。

很多事情是「不知道可不可以做」?已經花費千萬元的中職怕做過頭,而棒協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套用中職聯盟工作人員說的「大家都太客氣了」,太客氣變成相敬如「冰」,互不知道想法與做法,事情自然延宕或疏漏。

體育署官員也知道事情原諉,承諾未來會協調雙方工作分配,官員了解,只要兩個單位組成協調會,派人共同參與中華隊選、訓、賽的過程,即可透過雙邊的回報而解決問題,不是現今「一條線」的連繫缺失。

今年經典賽中華隊打出好表現,代表目前的操作模式是正確的,但惹出爭議是前車之鑑,今後多加強雙方溝通、協調,這些事件是可以化解而給中華隊更可靠的支持。

(中國時報)
--
國道計程 縱向20公里免費

交 通部長葉匡時昨到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針對國道計程收費首度表態,未來縱向國道將採每天每車二十公里免費,最快八月或九月上路,以交通部之前提出的每公里 一點二元費率方案估算,民眾行駛北高須三百四十八元,比現行便宜十二元,台北到林口則可從四十元降為零元。另交通部將研議橫向國道永遠免費。
立 委 林明溱昨在立院交通委員會建議,橫向國道二、四、六、八、十改為快速道路,免收通行費。立委蔡其昌、管碧玲、魏明谷等人則要求橫向國道應永遠免費,且國道 收費一年達兩百二十億元時,費率就要降價。立委黃偉哲則要求,中南部大眾運輸不如北部便利,國道免費里程北中南要有所區隔才公平。

最快8月實施
葉匡時允諾,將研議橫向國道永遠免費,另承諾國道收費一年達兩百二十億元時,費率絕對會降。另縱向國道將有每天每車二十公里的免費里程,費率可能要重新試算,詳細方案將在三月底、四月初向交通委員會報告,預定八月或九月即可實施。
五楊高架通車跳票問題也受到許多立委質疑,昨葉匡時首度為通車時程一再跳票公開道歉,也強調未來任何交通建設都不會「為通車而通車」。
民眾蔡琪偉表示,他經常從新店開車到三峽,來回通行費八十元,若實施計程收費,來回五十四公里有二十公里免費里程,實際只要付四十一元,支持計程收費早點上路。

國道計程收費規劃
★上路時程:今年8月或9月
★收費原則:
●橫向國道研議永久不收費(包含國2、4、6、8、10)
●縱向國道傾向每天每車20公里免費;超出部分費率未定,過去評估為200公里內,扣除免費里程後,每公里1.2元,超過200公里部分每公里0.9元
●國道收費1年達到220億元時,調降收費費率
★費用舉例:以國1的台北到高雄347公里估算,目前單程會行經9收費站,小型車通行費360元,採上述方案為348元

(蘋果日報)
--
縱向計程20公里免費 國道短程族要繳費了

交通部長葉匡時昨天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中表示,國道計程收費最快今年八月上路,縱向國道免費里程為廿公里,橫向國道二到三年內免收費。

換句話說,目前由台北到圓山、三重、木柵、深坑等國道免費短程旅次,路程不到廿公里的,計程收費上路後依舊免費。

至於哪些用路人荷包會縮水?交通部高公局總工程司吳木富表示,現在三分之二的短程族不需經過收費站,行駛國道免收費,未來若超過廿公里就要收費;另外,現在有些收費站間距較遠,民眾行駛收費站之間不必繳費;未來也要收費。

依照交通部規畫,免費里程為廿公里,兩百公里內每公里一點二元,兩百公里以上每公里零點九元,每天累計里程,計算方式就是先扣除免費里程後乘以費率,小數點後四捨五入為通行費。

舉例來說,每天走國三從中和到南港上班,來回大約四十二公里,現在因為沒經過收費站不必付錢,未來每天就要多廿六元。

另外,國道一號林口到楊梅段,目前也不須收費,通勤族每日往返五十四公里,計程後每天要付四十一元。

但若短程族目前已每天經過收費站繳費,通行費就可能變便宜一點。高公局舉例指出,若從桃園到台北通勤,每天來回四十六公里,須經過泰山收費站,現在小車使用回數票共八十元,改為計程收費後,扣除廿公里免費里程,來回付三十一元,可省四十九元,等於每天省一杯超商咖啡錢。

葉匡時指出,原本估計橫向國道計程後每年有廿億收入,橫向免費試辦二到三年之後,將評估對國道基金收入及後續建設的影響,再考量是否將橫向國道納入收費。

交通部高公局去年提出計程收費三方案,即免費里程五公里、十公里及廿公里。葉匡時昨天宣布,採取免費里程數最高的廿公里。

立委魏明谷認為,橫向國道沒有休息站、加油站,國道服務品質相對較差,橫向國道本來就不應該收費。葉匡時承諾將研議橫向國道永久免費。



上國道想省錢 須「里里計較」

國道計程收費預計八、九月將上路,用路人聽到此消息後「兩樣情」,因為原本不需經過收費站的用路人,未來通勤時每天將要多付一瓶飲料錢;但過去經收費站通勤的用路人,未來每天可省下一杯四十五元咖啡錢;未來開車上國道想省錢,民眾恐怕要「里里計較」。

國道免費里程為廿公里,以每天通行里程來計算。短程族若一天內往返國道超過廿公里,廿公里以上的路段就要收費。

國道三號大甲收費站到名間收費站相隔七十六公里,位居全台國道最長間距之首,國道一號后里收費站到員林收費站相隔五十六公里排名第二;由於收費站在計程收費後將全數撤除,改為按里程計費,原本免收費的路段,計程後收費之後,民眾再走上這些國道將「感受很深」。

以最鄰近國道三號大甲到名間收費站的大甲交流道到中興交流道計算,目前往返一百廿公里完全免費,計程後通行費達一百廿元;國道一號台中系統交流道到員林交流道目前免收費,計程後每日往返九十公里,通行費將增為八十四元。

住在台北的民眾夏先生表示,他每天都必須從中和上國道下大溪交流道到龍潭,來回路程約五十四公里,必須經過樹林收費站,繳近八十元過路費;未來若按照交通部計程收費標準,多出卅四公里只要繳四十一元通行費用,「少一半,很划算」。

不過,從中和到南港上班的黃亞婷可就笑不出來;她說,現在不用經過收費站不必收費,未來每天要多付廿六元,「足夠去超商買一瓶飲料」,她也擔心,廿公里不收費,短途用路人可能都會擠上國道,無法紓解國道壅塞問題。

減少上路阻力 只好折衷妥協

眾所矚目的國道計程收費方案,昨天總算大勢底定。交通部長葉匡時宣布,將採免費里程廿公里;讓外界頗為驚訝。為了落實使用者付費,交通部一直鎖定免費里程為五至十公里,如今卻延長至廿公里,實因交通部期望透過妥協方案,減少計程收費上路的阻力。

不過,許多免付費的福利「易放難收」,如今敲定橫向國道暫不收費,將在二、三年之後再評估是否收費;但橫向國道的配套方案恐難在兩三年內完成,且屆時剛好碰到總統大選,橫向國道要收費恐遙遙無期。

國 道由計次改為計程收費,是政府長期規畫的目標;未來收費站全部拆除後,用路人一上國道就開始計算里程,走多少付多少,較符合公平原則。因此,去年交通部提 出國道計程收費三方案時,雖將免費里程分為五公里、十公里及廿公里,但私下也表示,免費里程不宜太長,否則就失去使用者付費的精神。

不過,國道計程收費將上路,卻面對民眾極大的反對聲浪。主要是過去不必收費的橫向國道要收錢,這讓許多中南部民眾大為反彈,認為橫向國道實與快速道路無異,中南部替代道路不像台北這麼發達,一旦收費,極不公平。

另外,也有不少立委認為免費里程應擴大。他們認為,台北地區房價高昂,因此許多民眾到北區近郊買房子,如林口、汐止等地,看中的就是一上高速公路約半小時就到台北。如今短程要收費,形同變相懲罰在郊區買房子的人。

這些反彈民意,讓國道計程收費上路時程一再延宕。事實上,台灣由計次改為計程,現狀所受衝擊確實相當大;加上我國民眾使用短程國道的次數偏多,而橫向國道確也有特殊性。因此,交通部決定「跟隨民意」,釋出一個各界較能接受的方案,希望計程收費早日上路。

免費里程長 短程國道還是塞

交通部長葉匡時昨宣布,國道計程收費免費里程為廿公里、橫向國道免收費,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副教授李克聰表示,免費里程數多達廿公里,會使短程國道塞車問題無法改善,反而還衝擊付費的長程使用者。

李克聰指出,多數學者認為,免費里程五公里是較佳方案,預估將可轉移一成二到一成五的短程旅次,從國道回到地方道路。十公里免費里程,也會有百分之八的短程旅次轉移,「若是免費里程廿公里,幾乎沒有任何轉移效果,塞車依舊。」

另外,橫向國道免收費,不符合使用者付費原則,李克聰認為,目前橫向國道條件不佳,交通部應利用三年試辦免收費期間改善橫向國道的替代道路,並強化公共運輸作為配套,改善之後再來收費,民眾接受度較高。

由於橫向國道不收費,可能衝擊國道基金收入,李克聰建議,計程收費上路試辦三年後,應利用差別費率調整國道基金收入,如尖峰時段增加費率、離峰時段減少費率,調整交通量,並把前三年試辦期間損失的橫向國道免收費費用收回來。

(聯合報)
--
國道計程20公里免費 最快八月

交 通部部長葉匡時昨天在立法院表示,國道計程收費最快今年八月上路,縱向國道每日每車廿公里免費,橫向國道試辦兩年到三年免收費。根據交通部方案,超過廿公 里開始計費,兩百公里以內,每公里一.二元;超過兩百公里,每公里○.九元。確切費率預計三月底提報立法院交通委員會。

(中國時報)
--
楊泮池 當選校長「帶台大進全球50強」 非官派第一人 6月上任

龍 頭學府台灣大學首位非官派校長出爐。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昨針對六名校長候選人進行投票,結果首輪投票僅台大醫學院長楊泮池獲二分之一以上遴選委員支持,成 功出線,六月將接替李嗣涔出任台大校長,任期四年。楊泮池昨晚說:「有信心可帶領台大進入全球排名前五十名的大學,讓台大成為華人頂尖、世界一流大學。」

昨台大校長選舉,首度刪除教育部圈選的階段;台大校長遴委會由二十一名委員組成,包括教師代表七名,行政人員及學生代表各一名,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九名、教育部遴派代表三名,其中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中研院院士曾志朗都是遴選委員。

第一輪得票即過半
台 大校長選舉昨晚六時開始,二十一名遴選委員針對楊泮池(泮,音同盼)、台大政治系教授包宗和、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台大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洪茂蔚、台大土木系 特聘教授楊永斌及台大副校長羅清華等六名候選人進行投票。依規定每名委員有六票、分別針對六名候選人投下同意或不同意票,若僅一人獲十一票以上的同意票、 即過半數委員同意即算當選,如兩人以上獲逾半數同意票,則票數最多的前兩名將再進入第二輪票選。
昨晚八時十六分遴委會召集人陳維昭宣布楊泮池當選,但未公布個別得票票數;據了解,楊泮池是唯一在首輪投票時就過半的候選人。遴選結果將送教育部備查,六月二十一日舉行校長交接典禮。

「會爭取不漲學費」
楊泮池是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是台大首位土博士校長。楊泮池昨受訪表示,上任後首要任務除提升台大學生的核心能力外,還要讓台大生更關心社會、懂得回饋。他說,前幾任校長已為台大打下很好的基礎,帶領台大進入全球排名前百大大學,他有信心帶領台大進入前五十名。
針對調漲學費的問題,楊泮池說,會盡量爭取不漲,若非漲不可,也一定會照顧到弱勢學生。他強調,他雖是醫學院出身,但絕不會本位主義,並會加強校內跨院的合作,也不會因他是土博士,就沒有國際觀。
台大農業經濟系教授官俊榮說,希望楊泮池能以行動證明是全台大的校長。台大學生會長林韋翰說,新校長要注意台大各院資源均衡分配問題。

朱敬一:尊重決定
台大校友、華梵大學校長朱建民說,過去台大太重視國際排名與自身進步,忽略對社會的關懷與貢獻,新校長應加強台大對社會的責任。工業總會祕書長蔡練生說,台大是國內學術龍頭,新校長應致力為台灣各界培養出能與國際接軌的人才。
投票前被視為熱門人選的楊永斌,到昨晚截稿前無法聯繫上取得其說法。朱敬一則透過國科會公關表示,「尊重台大遴委會決定。」

台灣大學小檔案
★地點: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
★組織:設有醫學院、法律學院、工學院、電資學院、社會科學院等11個學院、54個學系、103個研究所,另設30多個國家級或校級研究中心
★師生數:
●專任教師1983人,其中博士比率逾9成
●大學生1.8萬多人、研究生1.5萬多人
★國內聲望:
●大學入學考試分發各類組最高分科系均為台大
●校友包括諾貝爾得主、近百名中研院院士、3名現任及卸任總統
★國際排名: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2013年世界大學學術聲望排名51至60名

楊泮池小檔案
★年齡:59歲
★學歷: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
★現職:台大醫學院院長、中研院院士
★重要經歷:台大醫院副院長、內科主任
★婚姻:已婚,育有1子1女
★研究領域:專研胸腔超音波診斷肺癌、肺癌分子病因學、癌細胞轉移基因篩檢晶片等,為國內治療肺癌權威
★榮譽:
1993年十大傑出青年
1994~1999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1999年台灣大學教學傑出獎
2002年教育部學術獎
2003年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東元科技獎

國內肺癌權威 沒喝過洋墨水

各界看好
楊 泮池為國內肺癌權威,曾率先用胸腔超音波診斷肺癌,解開肺癌細胞移轉之謎,並研發出肺癌基因篩檢晶片。他作風低調,學識涵養、研究成果備受肯定,從台大醫 院內科部主任升至副院長,因曾收治法務部前部長陳定南、名模林志玲而聲名大噪,這次角逐台大校長,外界原就看好他能一舉攻頂。

李遠哲讚MIT院士
楊泮池是台大栽培出來的土博士,二○○六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被當時中研院長李遠哲稱為「MIT院士」(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是院士中極少數沒喝過洋墨水者;楊隔年就當選台大醫學院長。
台東聖母醫院院長林瑞祥曾任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早年教過楊泮池。林回憶,楊一入學就展現醫學天分,「他九月入學,十月就被我推薦到中研院生醫所參與肺部研究。」
國 家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中研院士吳成文說,楊泮池是他自美返台後指導的第一個博士班學生,楊是他見過的學生中,少數在醫學研究、醫務管理都很有一套的專 才,且全由台灣教育培養,更顯可貴。吳強調,台大是國內頂尖學府,研究成果須有更大突破,才能趕上世界一流大學,以楊的研究才華,擔任校長再適合不過。

應宏觀看待各界專業
不願具名的台大醫院醫師認為,楊泮池在醫學上十分優秀,但台大還有人文、理工等專業,校長應具更宏觀的想法來帶領校務,而楊偏重醫學研究,「接任台大校長後的表現是否稱職,還須觀察。」

(蘋果日報)
--
一票之差! 楊泮池當選台大校長

各界矚目的台大新任校長昨晚選出,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在遴選委員會第一輪投票就勝出,當選台大第十三位、也是首位完全非官派的台大校長。

現任台大校長李嗣涔六月廿一日任滿,楊泮池將在隔天上任。台大校長任期四年,最多可再續任兩屆,也就是楊泮池可能帶領台大長達十二年。

楊泮池選前呼聲甚高,此次當選,顯示台大醫學院實力雄厚。電機系出身的李嗣涔擔任校長已八年,在李之前的校長陳維昭也出身台大醫學院,且擔任台大校長長達十二年。

遴選委員私下表示,楊泮池剛好達到遴選委員過半數同意、即十一票的門檻,以一票之差擊敗了雲科大前校長楊永斌;雙方可說勢均力敵。

台大校長原本由校務會議投票選出前兩名人選,再送教育部長圈選。八年前,教育部前部長杜正勝圈了第二名的李嗣涔,沒有選第一名的楊永斌,引發不小爭議。

這次台大校長改由校內外人士共組廿一人遴選委員會票選,名單出爐後只要送教育部備查,等於選出首任完全非官派的台大校長。

校務會議推薦投票支持度最高的楊永斌,這一次又和校長擦身而過,以一票之差落敗,過程非常戲劇性。

台大校長遴選辦法規定,廿一位校長遴選委員,可分別針對六位候選投同意票或不同意票,第一輪若只有一人獲過半數以上同意票就當選;若有兩人以上獲過半數同意票,要再針對票數最多的兩人投票,直到分出勝負。

昨天廿一位委員都出席,據了解,第一輪投票最高票是楊泮池,拿到十一張同意票;楊永斌十票,楊泮池第一輪就勝出。

這次六名校長候選人包括楊永斌、楊泮池、台大前副校長包宗和、國科會主委朱敬一、台大前管理學院院長洪茂蔚、台大副校長羅清華,以楊永斌、楊泮池、朱敬一這「二楊一朱」最被看好,但昨天變成「雙楊之戰」,據了解,朱敬一票數不高。

當年SARS爆發 楊泮池臨危受命…

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昨天經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票選為新任校長,也是台大創校以來首位非官派的校長。面對眾多角逐者,尤其是雲林科技大學前校長楊永斌、頗孚學生聲望的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等強敵環伺,楊泮池以學術成就及醫界建立豐沛的人脈,終讓他脫穎而出。

外 型斯文、說話不疾不徐但條理清楚,是楊泮池給人的第一印象。「在台大醫院眾多優秀的醫護人員中,楊院長是位絕頂聰明的人」,一名台大醫師說,楊泮池從擔任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到二○○六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士、隔年又接任台大醫學院院長,一步一步攀向學術殿堂高峰,「如今楊成為台大準校長,也是他人生目標之 一」。

不少人都會好奇楊泮池的名字由來。他的友人說,由於楊生於台中,家中長輩寄望他將來成一個讀書人,於是以台中孔廟櫺星門內一座半月型的「泮池」為名,可以像古時高中的狀元「入泮」。楊也從台中一中畢業後就考上台大醫學系,果然不負長輩的期許。

值得一提的是,身為台大高材生,楊泮池並沒有選擇放洋,而是再攻讀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也是中研院諸多院士中,極少數本土培育出來的博士之一。當時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就稱他為「MIT(Made in Taiwan)院士」。

楊泮池專長是胸腔疾病。當年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爆發時,楊泮池臨危受命,帶領研究團隊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從病人呼吸道檢體培養出病毒,並研發「免疫螢光檢測法」來檢查病人的抗體,作為臨床診療佐證之一。

此外,楊泮池也是享譽國際的肺癌權威,他所帶領的肺癌分子醫學研究成果,曾多次獲刊在國際知名期刊。他說,肺癌是台灣癌症頭號殺手,但國人罹患的肺癌類型與歐美不同,而且容易轉移,因此他致力於尋找可能造成肺癌轉移的基因以及抑制基因。

身為台大名醫,楊泮池吸引許多政商名流指名求診。藝人林志玲在大連自馬背上墜落返台就醫,楊就是主治醫師,一度被媒體封為「全台灣最幸福的男人」;其他如法務部前部長陳定南、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及董氏基金會終身志工孫越等人罹患肺癌,也都是找楊泮池求醫。

楊 泮池的夫人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檢部門,兩人育有一子一女,都學醫,目前長子也在台大醫院服務,女兒則還在就讀,看到子女可以克紹箕裘,他感到無比欣慰。 他說,未來會把重心擺在校務上,仍會保留一小部分時間看門診,「因為當校長只有幾年,當醫師才是我畢生最喜歡的工作」。

楊泮池期許:「台大有望進前50大」

甫獲選為台灣大學新任校長的台大醫學院長楊泮池昨晚指出,他相信台大有機會能邁進全球前五十頂尖大學,但也期許台大學生要有國際觀,並具有主動積極、創新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楊泮池自認未曾喝過洋墨水,也是台大首位本土培訓出來的校長他對台灣教育絕對有信心,學生如果在台灣好好做研究,只要視野放眼國際,即使沒有出國留學,也不會受到環境侷限。

楊 泮池說,最近台大已躋身進入全球大學前五十到六十名的排行榜,未來很有機會邁入前五十大;但是他也不忘期許台大師生,台大的競爭對手不是在台灣,而是全世 界,他希望上任後,能加強校內理、工、醫、農、電機及生命科學等跨領域的合作,以及與中研院、國衛院合作,研發尖端醫療及疾病診斷,共同促進人類的健康, 把台灣帶到國際。

媒體問到部分的台大畢業生薪水偏低,楊泮池說:「與其談台大學生畢業後的薪水有多少,不如談台大有多少競爭力。」他指 出,台大學生最強的是考選擇題,但更需要的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未來他會爭取更多的企業及社會資源導入台大,讓學術研究不侷限於校園內,也讓教育與就 業無縫接軌。

對於「繁星計畫」,他認為制度設計原本是良善的,但有些情況未照當初預期,因此他堅持有些科系應保留一些名額,讓處於社會弱勢的家庭子女,也有機會靠教育得到翻身的機會。

至於棘手的紹興南街違建案及台大人文社會學院大樓改建案,楊泮池表示,前者他會秉持照顧弱勢的立場,並有校內提議改建為社會住宅等方案,希望能兼顧法律及人情,得到妥善解決;至於人文大樓改建案,他會努力去溝通,不會再延宕下去。

對立的派系怎整合? 挑戰台大新校長

台大這次選新校長,檯面下競爭激烈,流言滿天飛,師生也各辦投票相互較勁,甚至到了昨天票選前夕,原先被看好的候選人楊永斌,還被爆料曾獲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有忠誠問題,結果楊永斌又和台大校長擦身而過,雖不見得和爆料有關,但也凸顯這次台大校長遴選的「慘烈」。

台大是國內大學龍頭,校長不但聲望高,也掌握更多教育資源,這次連國科會主委朱敬一都跳下來「被動」參選,引發部分校內人質疑其參選動機。

這次校長遴選過程,流言滿天飛,有教授在候選人的治校理念會上暗批,指聽說某校長候選人和現任校務主管在校地規畫、紹興南村等議題上合作,允諾一旦當選,這位主管將被任命為行政副校長,好像「期約賄選」,但校方一概否認。

台 大校務會議在遴選委員會票選前,先舉辦推薦投票,候選人一旦不獲推薦或獲推薦票數太少,也可能影響遴選委員的票選結果,朱敬一勉強過關獲推薦,有人大喊 「可惜」;楊永斌支持度最高,則有人叫好,沒想到遴選委員會昨晚投票,楊永斌以一票落敗,支持者抱憾,私下感慨楊永斌運氣不佳,沒當台大校長的命。

台大學生會這次搶到校長遴選委員一個席次,也開放學生上網針對六位候選人模擬投票,仍然被流言射到,有某系學生爆料,收到系辦電子郵件,拜託上網投票支持該系候選人,但系辦否認。

也有教授說,某候選人在院系的會議門口設簽名簿,要求同仁簽名支持特定候選人。

校長遴選委員曾志朗曾公開表示,他反對用競選方式選校長,因此不參與六位候選人治校理念說明會。

昨晚台大校長終於選出來,當選的楊泮池,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如何把校內對立的派系整合起來,一起為台大邁向卓越出力,考驗新任校長的智慧。

(聯合報)
--
台大新校長楊泮池 首位MIT

台大醫學院長楊泮池得知自己被遴選為台大下任校長,昨天晚間九時舉行記者會表示,有點吃驚、非常高興、自己很幸運。他強調,台大很有機會進入世界前五十大,他不主張輕易漲學雜費,如果要漲,也一定要照顧弱勢。

現年六十歲的楊泮池將是首位一路在台灣求學並拿到博士學位的MIT(台灣製造)台大校長。他說,這次遴選競爭很厲害,其他候選人也都很優秀,他能夠被青睞,非常高興。對於是首位MIT台大校長,他認為,這代表台灣教育成功。

楊泮池說,社會給台大很多資源,台大培養出來的人才應具有競爭力及社會責任,幫助國家發展得更好。他未來會注重培養台大學生的核心能力,譬如語言、合作、溝通能力都要達一定水準,並要他們將社會責任放在心中。

台大現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居於五十到六十名間。楊泮池說,未來很有機會進入世界前五十大,但學術排名不是最重要的,他更期待台大畢業生有自信心、愛心,並成為各領域的領導人。他雖然是醫學院出身,當校長後,一定會重視各學院均衡發展。

學雜費該不該漲?楊泮池表示,教育是最好的投資,現在政府投入高教的資源少,希望可以再增加一些。他認為,經濟不好的時候,不應貿然漲學雜費;未來如果一定要漲,也要考慮到弱勢,應透過獎學金讓這些人可讀大學。

楊 泮池指出,教育希望造成階級流動,並讓弱勢可以翻身,這群人可以透過讀好學校找到好工作,然後展開不一樣的人生。大學採多元入學是對的,但像繁星計畫不見 得對弱勢生有利,未來台大各招生管道都會保留一些名額讓弱勢的人可以公平進來。關於台北市紹興南街居民占用台大校地引發的紛爭,楊泮池說,學校現已在研議 就地蓋社會住宅安置其中弱勢的人。

(中國時報)
--
麥當勞「下週一」請吃34萬個漢堡 「早餐日」大放送 肯德基推49元優惠

速食早鳥優惠戰開打。麥當勞將在下周一(三月十八日)舉辦「國際早餐日」,台灣麥當勞三百四十六家餐廳當天上午七時至十時免費送滿福堡,預計送出三十四萬個,估計帶動來客數成長五成。肯德基則推早餐優惠價四十九元起,等同最多下殺七點五折。

台灣麥當勞昨宣布三月十八日是麥當勞國際早餐日,當天計有逾三十個國家、五千家餐廳,將免費送出五百萬個滿福堡。

年初漲價引發民怨
台灣麥當勞各店將送一千個,民眾排隊可免費獲贈一個市價四十二元含火腿、起士及雞蛋的滿福堡。
台灣麥當勞總裁Lynn Tan表示,這是麥當勞歷來最大規模的送早餐活動,主要是激勵民眾外出吃早餐。贈送滿福堡是因此為麥當勞經典早餐,從一九七一年上市至今已銷售十二億個。
麥當勞今年二月起調漲六十項商品,以早餐火腿蛋堡漲最兇,原價三十五元漲至四十元,漲幅達百分之十四點三,引發不少民怨,預計此波免費送漢堡將吸引不少人排隊。
麥當勞表示,預計此波活動將吸引早餐來客數成長五成、業績成長兩成。另可能也推出咖啡、薯餅優惠價供搭配,但價格未定。
肯德基為迎戰龍頭麥當勞,即起至四月七日也祭出早餐優惠,推出德式燻腸蛋燒餅加小杯奶茶等四款早餐,原售價六十五至六十八元、特價四十九至五十九元,約等同打七點五折至八點七折,但需到官網下載優惠券。
原已推早餐優惠的摩斯漢堡,本月底前推咕咕雞堡等六款套餐,每套原價六十元至七十元,一律只要五十元,估計可帶動業績成長一至二成。漢堡王早餐則推豬肉火腿堡套餐等四款,一律四十九元。

「一大早就去排隊」
民眾劉美玲說:「美而美早餐一客都要五、六十元,速食店早餐優惠還比較划算。」民眾何啟明說:「有免費早餐一定不會錯過,下周一一大早就去排隊。」

麥當勞國際 早餐日活動
★時間:3/18 上午7:00~10:00
★參與國家:亞洲、中東、非洲等地逾30個國家、5000家餐廳參與,將免費送出500萬個滿福堡
★台灣活動:
.全台346家餐廳,各店約送1000個滿福堡
.民眾至櫃檯排隊即可免費獲得一個價值42元的滿福堡,每人限拿1個
★洽詢:www.McDonalds.com.tw

(蘋果日報)
--
國際早餐日 麥當勞18日送「滿福堡」

台 灣麥當勞號召全民一起參與國際盛事!為了展現麥當勞早餐帶給消費者的超值美味與便利服務,並鼓勵全民以早餐開啟一天活力來源,麥當勞在亞洲、中東及非洲超 過30個國家、5000家餐廳首度聯合發起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國際早餐日」活動,將於3月18日共同邀請500萬人免費享用全球熱銷早餐商品「滿福 堡」。

台灣麥當勞表示,為了同步響應此項創舉,3月18日活動當天上午7時至10時,在全台346家提供早餐服務的麥當勞餐廳屆時將每店 免費贈送出1000份「滿福堡」,總計會送出超過34萬份,廣邀全民共同響應「國際早餐日」活動,為自己補充一整天的活力,也和全世界500萬人一起為早 晨加油。

台灣麥當勞指出,在亞洲、中東及非洲超過30個國家、5000 家餐廳首度打破時區、合力發起全球最大的「國際早餐日」活動,每家餐廳將在18日上午送出1000個「滿福堡」,預估將免費送500萬份「滿福堡」,此活動參與的麥當勞餐廳數量之眾,也是全球麥當勞的創舉。

台灣麥當勞總裁Lynn Tan表示,早餐可說是每個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身為連鎖餐飲業領導品牌,麥當勞深知早餐市場的發展潛力,以及品牌本身經營與拓展早餐市場的優勢,就是能夠提供給顧客優質、美味且便利的多元早餐選擇,滿足忙碌上班族等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聯合晚報)
--
麥當勞318送堡 掀早餐大戰

麥當勞下周一(十八日)結合亞洲、中東及非洲等超過卅個國家、五千家餐廳,發動「國際早餐日」活動,每家餐廳送出一千個滿福堡,挑戰早餐時段的服務能量,勢將觸動國內下一波早餐市場大戰。

台灣麥當勞表示,這項活動去年曾在馬來西亞、印尼進行測試並造成轟動,今年參與國家及餐廳數都破紀錄。這五千家餐廳將在十八日上午七點至十點間,同時送出滿福堡,台灣有三四六家麥當勞餐廳加入,消費者只要在活動時段前往即可領取,預估全球將送出五百萬個滿福堡。

業界觀察,麥當勞對外宣示的企圖更濃。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祕書長洪雅齡表示,速食業一直都是以午餐和晚餐為主力,早餐的業績約占全日的五分之一,搶攻早餐的另一個層面,除了擴大營收,是想在消費者心中建立餐飲服務更為全面的形象。

根據速食連鎖業者統計,國人外食早餐最受喜愛的四大天王是:漢堡、蛋餅、三明治、飯糰,連便利超商者為搶食早餐市場,也主打微波加熱的漢堡、飯糰。最近肯德基調整策略改打三明治,去年起在假日推出盤裝套餐,業績更較平日多二、三倍。

全家便利商店表示,早餐六點至九點時段來客數約為全日的四分一,三十九元、四十九元的組合早餐,以三明治和飯糰賣最好,並保持二成的成長水準,顯示消費者上超商吃早餐的人愈來愈多。

本土早餐業者麥味登主攻三十九元的幸福套餐,就是由火腿玉米蛋餅與錫蘭紅茶組合而成。業者表示,早餐還是現點現做的好吃,不怕超商、速食來比較。

(中國時報)
--
美安檢打混 竟放行「炸彈」 懶散無能「恐怖份子遲早登機」

美國聯邦運輸安全局將自下月25日起放寬限制,允許旅客隨身帶小刀或大型運動用品登機,引發強烈反彈。一名紐澤西州紐華克機場的前安檢員爆料,機場安檢員普遍怠惰鬆散,檢查有漏洞是家常便飯,小刀、剪刀等尖銳物品早就可以帶上機,「恐怖份子能過關登機是遲早的事」。

在 911事件遭劫持墜毀的聯航93班機就是從紐華克機場起飛,但悲劇並未讓該機場安檢更嚴謹,上月甚至發生有聯邦督察故意暗藏假炸彈,仍能順利通關的離譜事 件。《紐約郵報》前天刊出1名剛離職的聯邦運輸安全局(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TSA)機場安檢員專訪,他透露,TSA安檢員不需中學文憑即可任職,員工普遍懶散無能,「大多是些在民間企業找不到工作 的人」。

曠職月餘未解僱
他說,TSA規定進行的觸摸搜身檢查,要求安檢員只能用手背摸身,「特定部位根本檢查不到」,但因安檢 過 程都有全程錄影,於是安檢員多半「裝模作樣」,隨便檢查。且主管管理鬆散,有人曠職1個月竟未被解僱,有人被逮到上班打瞌睡,也只是在檔案被記一筆就沒 事。因工作太無聊,「只好閒晃或洗手間一上半小時」來打發,或隨意嘲笑女旅客的身材。

「找不到稱職者」
這些安檢員收入優渥,時薪 約450元台幣起跳,還有大筆加班費,每上班40小時就有4小時特休和4小時病假。TSA也嘗試找稱職的人來,但他們上班後發現工作環境太糟,通常做不 久,「因他們找得到正常工作」。多數安檢員都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笑話一樁」,對恐怖攻擊「根本沒有遏阻作用」。

911之後紐華克機場安檢仍頻出包
2013/02
1名聯邦督察故意在褲內暗藏假炸彈通關,安檢員未能查出
2012/10
25名上班時睡覺的安檢員遭解僱
2012/10
內部監察發現僅1/4安檢遵循標準程序,觸摸搜身檢查進行比率僅16.7%
2012/02
安檢員未再度檢查就讓1個可疑包裹通關,導致航廈關閉3小時
2011/03
1名母親不小心隨身帶牛排刀,竟通過安檢,她發現後主動告知安檢員
2010/01
1名無機票男子溜進禁區和女友吻別,因安檢員離開崗位

(蘋果日報)
--
印度輪暴案 主嫌獄中吊死

震驚全印度的巴士集體性侵案34歲主嫌辛格,昨晨5時許被人發現用身上的衣服在戒備森嚴的監獄裡上吊亡,他的律師質疑辛格遭到他殺,內政部下令徹查死因。

疑是「被自殺」
辛格被控去年12月16日晚飯後,提議開巴士上街尋找性侵對象,最後找上23歲女醫大生及其男伴,集體性侵被害人後推下巴士導致重傷不治。6名嫌犯皆矢口否認犯案,並宣稱自己是被警方屈打成招。
辛格的父親質疑,兒子多年前出車禍右手殘廢,「只剩一隻手怎麼結繩自殺?」他透露,兒子根本不是關在政府宣稱的獨居房,在牢裡曾被其他受刑人雞姦和恐嚇,他擔心因為同案坐牢的另一個兒子也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受害女醫大生的父親對主嫌自殺感到憤怒,痛批獄方明顯失職:「怎麼能讓他選擇死法?」他的妻子同表震驚:「我希望司法能還我女兒一個公道。」

(蘋果日報)
--
印巴士輪暴案 主嫌獄中亡

家人懷疑遭他殺

印 度去年十二月發生的巴士輪暴案主嫌、巴士駕駛芮姆(Ram Singh),十一日被發現在牢房內上吊身亡,但他的家人及律師都懷疑他是遭人殺害。印度內政部長辛德稱此案為獄方安全管理的「重大疏失」,下令展開調 查。據報導,芮姆之死恐將對其他被告的審判產生影響,因為其他人可能把罪行全都推到芮姆身上,聲稱自己只是從犯,以換取較輕刑罰。

新德里提哈監獄(Tihar Jail)發言人古普塔表示,芮姆是在十一日清晨五點左右,被獄警發現在牢房內上吊,當時房內還有其他三名獄友,卻無人知道他上吊。雖然獄方立即將他送醫,芮姆仍在到院前死亡。芮姆雖可能面臨死刑,但並未受防範自殺監視。

提 哈監獄是印度戒備最森嚴的監獄,內部到處裝有監視攝影機,但並無單人牢房。古普塔表示,目前不清楚芮姆花了多久時間製作自殺的繩結,或他到底如何將繩子套 到距離地面二.三公尺的欄杆上。同案其他四名成年被告被關在鄰近牢房,其中兩人的辯護律師表示,當事人聽聞芮姆死訊後都很害怕,擔心自身安危。

芮 姆辯護律師阿南德指出,他上週在法庭上見到芮姆時,芮姆表現很平靜;芮姆雖曾說過遭獄方「虐待」,但還不至於讓他想自殺,而且法院同意芮姆家人每天前往探 視,審判進行也很順利,因此案情很不對勁,不能排除芮姆是遭人殺害。芮姆的父親也質疑官方說法,表示芮姆曾向家人坦承犯錯,並準備接受懲罰,沒有理由自 殺,「他是先遭謀殺,再被人把衣服脫掉,把他的屍體吊在牢房裡。」

輪暴案被害人的弟弟則表示,芮姆死亡並不會讓他感到高興,因為嫌犯應被處以絞刑,讓芮姆選擇以自殺方式結束生命太不公平,希望其他嫌犯都被判死刑。芮姆和其他五名嫌犯被控於去年十二月犯下震驚全球的巴士輪暴謀殺案,並在印度引發強烈抗議浪潮,但六名嫌犯全都矢口否認犯案。

(自由時報)
--
印輪暴主嫌上吊 律師:是謀殺

去年12月震驚全印度的印度女大學生在新德里一輛巴士上慘遭輪暴致死案,主嫌11日被發現在獄中上吊死亡。女學生的家屬對此表達強烈不滿與憤怒,被告的父母與辯護律師則認為,他不可能自殺,當局應朝謀殺方向追查。

新德里郊區的迪哈爾監獄警戒森嚴。獄方官員表示,巴士駕駛辛哈以囚服製成的套索上吊自盡。辛哈的父母則聲稱,他不僅不可能自殺,生前並透露,他曾經遭到數名囚犯雞姦,性命受到威脅。

獄警11日清晨發現辛哈在單獨囚禁的牢中上吊死亡。一名官員說:「他綁起囚服,以天花板及一張木凳上吊自盡。」當局已經展開調查,以確定獄方有無任何安全戒護上的缺失。

去年12月16日,30多歲的辛哈與另外5名被告在他駕駛的巴士上輪暴23歲的被害者之後,將她丟出車外。被害者經轉送新加坡救治多日後,仍然回天乏術。

女學生的父親表示,獄方顯有疏失。他說:「我們不明白,獄警怎會疏於戒護辛哈。他們知道,他是我女兒慘遭輪暴致死案的主嫌。警方顯然失職。我不知道本案會受到何種影響。」

被告的辯護律師曾經表示,他們曾經受到攻擊,辛哈的辯護律師則說,警方應該朝謀殺方向追查。他說:「如果他真是自殺,一定會留下遺書。」

辛哈被提控的罪名包括謀殺、性侵及綁架,另外4名被告最重可能被判死刑。第6名17歲的被告則在少年法庭受審,刑期最長3年。

(聯合報)
--
印度巴士輪暴案主嫌 獄中上吊

印度當局表示,去年十二月在新德里巴士上集體性侵廿三歲女大生致死的主嫌、巴士司機芮姆,十一日在獄中上吊,自殺身亡。由於芮姆在獄中受到最高層級的安全監控,自殺消息傳出後,芮姆的家人很悲憤,指稱他是遭謀殺。

位 於新德里市郊的提哈監獄(Tihar Jail)證實,十一日上午五時十五分,卅五歲的芮姆在牢房自殺。據說他將睡衣睡褲綁在牢房窗戶欄杆上,上吊身亡。印度內政部長辛德稱這是一項「重大疏 失」,承諾將進行調查。警方則表示,芮姆自殺不影響案情的調查與審判。有報導說,獄方有指派獄警看守芮姆的牢房,牢房內也還有其他囚犯,竟無人知道他上 吊,直到清晨才被發現。

芮姆去年十二月駕著白色私人巴士,夥同其他五名共犯,包括他的兄弟、健身房教練、水果攤商、巴士服務員和一名才十七歲的青少年,對誤上賊車的女大生輪暴,事後還凌虐她並狠心將她丟下車

六人被捕後,其中五人涉嫌謀殺、性侵和綁架等罪名而遭起訴,關在提哈監獄不同的囚室,青少年則因為未成年,另外處置。芮姆的母親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會自殺,稱:「我六天前才在法院看到他,他說他有危險,還被其他囚犯雞姦。」

芮姆的辯護律師也說,他的當事人不會自殺,應以謀殺案來調查。

受害女大生母親也感震驚,說:「主嫌已死,或許是罪惡感殺了他。」

(中國時報)
--
僵直性脊椎炎 愛愛有壓力

3/14是白色情人節,但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很難愉悅地享受魚水之歡,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蔡文展醫師昨(11)日表示,患者好發於20~40歲男性,約4成因疼痛影響性生活,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周昌德則表示,及早用生物製劑治療可減少疼痛。

蔡 文展醫師表示,罹僵直性脊椎炎有多種原因,基因遺傳是原因之一,若父親有僵直性脊椎炎,孩子約10~20%機率罹患此病,另若曾有感染如泌尿道感染,也可 能造成發病。周昌德醫師表示,惡化後會造成脊椎沾黏,使患者行動受限,除影響性生活,生活品質也變差,發病初期趕緊就醫治療,除減少疼痛,也可減少脊椎沾 黏狀況。

【先了解】1僵2痛3不動
剛發病時早上起床會感到下背僵硬,但之後會恢復正常,隨病況嚴重逐漸會疼痛,疼痛時間漸漸拉長,最後因脊椎沾黏造成行動受限,慢慢無法活動,此病進展簡稱1僵2痛3不動。

因疼痛性愛受限
除脊椎僵硬、疼痛,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也經常感覺疲倦,易提不起性致,加上若病況嚴重,下背會感到相當疼痛,脊椎沾黏也會造成患者體位上有許多限制,都會影響性生活品質。

【這樣做】生物製劑為趨勢
目前治療以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為主,分3種生物製劑,1個月分別需注射8針、2針、1針,單月8針劑型抗藥性較低,是另外兩種生物製劑缺乏的優點,效果佳,但需常打針,目前有健保給付。

多運動減少沾黏
許多患者因怕痛而不敢活動,但反而會讓脊椎沾黏的情況更嚴重,建議1周運動2次,其中游泳是最建議的運動,可幫助脊椎放鬆,要避免跳躍的活動,以免造成脊椎更大的負擔。

【醫師說】
如果脊椎沾黏情況嚴重,運動前要先與醫師討論,以免造成骨折。

發病後有些患者靠運動可改善病況,有些患者才需服藥,可找專業且有經驗醫師評估判斷。

(蘋果日報)
--
僵直病患積極治療 要讓老婆性福

僵直性脊椎炎不僅影響行動,還會讓「性」福扣分!統計指出,有近4成病友表示性生活受到影響。白色情人節將至,38歲的詹先生當年病情嚴重,浪漫的下跪求婚卻讓他痛苦不已,經治療後重拾健康活力,要在今年白色情人節兼結婚週年紀念日,向太太承諾更「性」福的未來。

風 濕病醫學會理事周昌德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20~40歲間,男性罹患比例約為女性3倍,主要症狀為發炎性的腰背痛,先侵犯骨 盆後緣兩側的薦腸關節,再向上延伸,可蔓延到脊椎各節及脊椎旁的軟組織,嚴重者脊椎縫隙間會出現沾黏,導致全身僵硬不能動。初期症狀依序有「僵」:起床時 脊椎僵硬、「痛」:連續3個月以上有腰痠背痛感、「不動」:長久下來,有時會全身一時僵硬無法動彈。

僵直性脊椎炎若不積極治療,周昌德指出,因病患身體的活動會越來越受到限制,還會影響性生活,國外研究顯示,參與調查的612位僵直性脊椎炎病患中,就有近4成患者認為疾病多多少少影響了性生活。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文展表示,目前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除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外,可再加上免疫調節劑治療,且已有健保給付。

(自由時報)
--
僵直性脊椎炎病患 陽痿多3倍

僵 直性脊椎炎若延誤治療,嚴重時會發生脊椎沾粘、脊椎沒彈性,大幅提高脊椎骨折風險3.3倍。國外研究發現,近四成病友性生活受到影響;國內研究也發現,患 者陽痿機率比一般人高2到3倍。一名38歲詹先生16年前確診僵直性脊椎炎,痛起來幾乎無法動彈,當初跟太太求婚時,還是靠意志力忍痛才能下跪。

中 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周昌德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到40歲,男性為女性3倍,發炎時間愈久,可能導致脊椎沾 粘,患者因疼痛而不想運動。國內外研究均發現,有四成以上患者骨密度減少,骨鬆、骨折機率增高;而脊椎骨沾粘、髖關節發炎疼痛等,也會導致男性性功能障 礙,性生活受影響。

正值壯年的患者詹先生,高中時就常有早上起床下背僵硬的困擾,看遍醫師都找不出原因,最高紀錄一天吃八顆類固醇藥物和八顆止痛藥卻無效,直到當兵時才被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

交往17年的女友,看到他鞋帶鬆了會搶著幫他綁,甚至成了幫他提重物的「挑夫」,兩年前他決定單膝下跪求婚,女友成了他現在的妻子;但簡單的下跪動作背後,是他強忍著巨大疼痛。還好現在注射生物製劑,情況大為改善。

周 昌德說,僵直性脊椎炎初期症狀易被誤認為腰痠背痛,呼籲民眾掌握僵直性脊椎炎「僵」、「痛」、「不動」等三個初期症狀。「僵」指早晨起床時感到脊椎僵硬。 「痛」是連續3個月以上腰酸背痛,尤其是下背部;僵硬感、疼痛在運動後較舒緩,休息後反而比較痛。「不動」」則指有時全身一時僵硬無法動彈。

他提醒,有這些症狀者應及早至風濕免疫科就醫,以免變成動彈不得的「木頭人」。

(聯合晚報)
--
裝假牙後痠痛 告醫不起訴

【案例】
62 歲男子蘇榮進去年初在淡水昇宏牙醫診所裝新假牙,同年2/20回診表示牙套咬合時卡卡的,上排假牙會咬到下排門牙,牙醫蘇季陸因而磨除蘇男下顎左側部分真 的門牙,配合上顎假牙進行咬合調整。事後蘇進榮表示咬合無改善,下排四顆門牙痠痛難耐,懷疑醫師沒搞清楚病況就輕率決定磨牙,轉往新光及淡水馬偕醫院就 診,控告蘇季陸涉嫌業務過失傷害。報導╱蔣永佑

【偵查】
士林地檢署查出,蘇男磨牙後3度回診,都沒反映牙齒痠痛,且淡水馬偕病歷也顯示蘇男上顎假牙牙齦發炎,加上牙齒琺瑯質磨損,和個人刷牙、洗牙或飲食習慣都有影響,無法確認與磨牙有因果關係,因此將牙醫蘇季陸不起訴。

【裝戴活動假牙須知】
★以手指依正確方向平穩壓到定位。
★未達定位冒然咬合會使假牙變形甚至斷裂,會對被掛鉤牙齒造成傷害。
★裝戴活動假牙須多次學習、適應及調整,才能達適用狀態。
★初戴若覺不適或牙床牙齦受傷,應立即回診。

(蘋果日報)
--
戴耳機入睡 一覺醒來左耳聾

喜 歡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的民眾要小心了!一名大學生戴耳塞型耳機邊睡邊聽音樂,隔天醒來竟然發現左耳聽力受損,經過藥物治療,才恢復部分聽力。台中澄清醫院 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朱繡棟說,聽力受損幾乎無法完全恢復,建議戴耳機聽音樂要遵守音量不要太大、不要長時間聽戴、少用耳塞型耳機的「二不一少」原則。

一個月內應就醫
朱繡棟說,這名十九歲男大學生習慣戴耳機聽音樂,而且為了「比較過癮」,音量開很大,日前戴耳機聽了一整夜高分貝的音樂,第二天在學校上課時發覺老師講課的聲音好像變小聲,才驚覺耳朵有問題就醫。
經檢查發現該生右耳聽力正常,但左耳對音量七十分貝以上聲音才有反應,診斷為中度聽力受損。朱繡棟說,突發性耳聾也有可能是耳神經瘤、耳中風、病毒感染等原因,一旦發生要立即就醫。如果超過一個月未就醫,恢復機率就十分渺茫。

音量大易傷內耳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宋秉玨指出,耳塞式耳機最好不要長期佩戴,否則容易造成聽力受損,即使是短時間佩戴,如果瞬間音量超過一百二十分貝,還是會傷及內耳,能不用最好,如果一定要用,切記調低音量。

(蘋果日報)
--
戴耳機聽音樂睡覺 差點聾了

一名男大生戴耳塞式耳機聽音樂睡覺,左耳竟然幾乎耳聾,聽覺神經造成永久性傷害,治療後也無法完全恢復聽力。醫師提醒,長時間聽戴耳機、音量又大,即使沒發生立即性的聽力受損,日積月累也會影響聽力。

澄清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朱繡棟說,耳塞式耳機直接對準耳膜,大音量對聽力的傷害更大,提醒不論是戴耳塞式或全罩式耳機聽音樂要遵守「二不一少」原則,不要音量太大聲、不要長時間聽戴、少用耳塞型耳機,一旦發現突發性單側耳聾,應立即就醫。

這名學生常戴耳塞式耳機聽音樂,音樂很大聲才過癮,日前聽到睡著沒拔下耳機,隔天去上課發現老師講課音量變很小聲,也聽不清楚同學談話。

就診進行聽力檢查顯示其右耳正常,但左耳要70分貝音量才聽得到(一般人聽力20分貝),耳道經一夜7、8小時的大音量振盪,耳蝸底膜纖毛的感覺神經已受損,造成中度聽力障礙。

男大生經2週藥物治療,左耳聽力恢復到40分貝,仍難完全復原。朱繡棟指出,年輕人聽耳機聽出問題愈來愈多,如超過一個月未就醫,恢復機率更渺茫。

朱繡棟強調,音量太大如同噪音,在90分貝噪音中超過8小時、95分貝超過4小時、100分貝超過2小時、110分貝只要半小時,內耳就會受傷,尤其耳機直接對準耳膜,更傷聽力,提醒聽耳機時感到悶痛,就是耳朵發出警告,聽耳機1、2個小時就要取下休息。

聽力在20分貝以內為正常、20到55分貝屬輕微減退、55至69分貝是輕度障礙,70至90分貝為中度,90分貝以上就是重度聽力障礙。另外突發性耳聾也可能是耳神經瘤、耳中風、病毒感染等,一旦發現聽力不正常應即就醫,及時治療,挽救聽力。

(自由時報)
--
常戴耳機聽歌入睡 男大生險耳聾

台中市一名男大學生習慣睡前戴耳塞型耳機聽音樂入睡,不但長時間戴耳機聽音樂,且音量放大聲,認為聽得過癮,後來發現老師說話聲音變小,經醫師檢查,確定中度聽力受損。

台中澄清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朱繡棟表示,一般人的聽力為20分貝,經聽力檢查後,男大學生右耳正常,左耳聽力是70分貝,也就是他的左耳對音量70分貝以上聲音才有反應。

朱繡棟指出,聽力受損應立即就醫,如果超過1個月以上未就醫,恢復機率十分渺茫。他表示,聽力受損幾乎無法完全恢復,呼籲年輕人戴耳機聽音樂應遵守「二不一少原則」,不要音量太大、不要長時間聽戴、少用耳塞型耳機。

(Upaper)
--
罹青光眼趴做SPA 女眼壓飆高中風

青 光眼患者長時間趴睡,當心眼中風。一名三十多歲女子日前做SPA,趴著接受背部按摩,起身時右眼突然一陣黑,檢查右眼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引發眼中風。醫 師指她有青光眼,長時間趴姿使眼球受壓迫、眼壓升高,引發視力模糊;提醒患者不宜趴睡,若趴姿導致眼睛脹痛、視力模糊,須盡速就醫。

頭部應墊高30度
三總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昨說,該名女子做SPA時趴在床上約一小時,眼壓竟由十七毫米汞柱飆升一倍至三十五毫米汞柱,正常值為二十毫米汞柱以下,使用降眼壓藥物後才緩解症狀。
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主任洪啟庭說,青光眼患者趴睡恐使眼睛房水不易排出,致眼壓升高、病情惡化,建議患者睡覺時應墊高頭部約三十度,切忌趴睡,若趴姿導致眼睛脹痛、視力模糊,須盡速就醫。
國內青光眼患者約四十五萬人,較十年前多兩成,年輕患者也增多,呂大文懷疑與過度用眼有關。他提醒,青光眼藥物含前列腺素等成分,易使孕婦子宮收縮,引發早產或胎兒呼吸窘迫死亡,若女性患青光眼,懷孕前須先以雷射、手術控制眼壓,以防孕期無法用藥,使視神經受損。

孕婦停藥恐失明
呂大文曾收治一名三十一歲青光眼患者,日前懷孕怕用藥影響胎兒竟自行停藥,導致眼壓飆升、損傷視神經,現右眼僅能看見光影,恐在一至兩年內失明。他呼籲平時應避免高度近視,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

防治青光眼 注意事項
★眼睛悶痛、視力模糊,應懷疑患青光眼,須盡速就醫檢查眼壓
★患青光眼切忌趴睡、趴姿,避免眼壓過度升高,造成病情惡化
★青光眼藥水因含前列腺素等成分,可能影響胎兒,懷孕女性不建議使用
★女性若有青光眼,懷孕前應先以雷射、手術控制眼壓,避免視神經受損
★平時減少使用3C產品,避免用眼過度、高度近視,以防患青光眼

青光眼大忌 熬夜趴睡眼壓飆高

響 應3/12世界青光眼日,昨(11)日奧比斯防盲救盲基金會指出,青光眼是全球致盲率第2高的眼疾,僅次於白內障,呼籲及早發現青光眼並治療,以免導致失 明危機。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醫師表示,若已確診有青光眼,應遵從醫囑持續治療,待病情穩定後也應每3個月回診1次,且日常避免熬夜、大量飲水、趴 睡等,以免眼壓升高,加劇視神經惡化程度。
呂大文醫師建議青光眼患者,日常應保持充足睡眠、少熬夜,睡覺時避免採趴睡姿勢,若要側睡也不要朝患側,否則長期間壓迫眼睛,會使眼壓升高,最好採仰睡且用枕頭將頭部墊高30度,可幫助眼睛降壓。

40歲後發生率增
此外,避免高油、高糖、高脂肪食物,可多攝取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幫助護眼,如藍莓、木瓜、胡蘿蔔、深綠或黃色蔬菜等,注意飲水或喝飲料時要採少量多次,單次飲水量以200c.c.為限,以免一次灌太多水而影響眼壓變化。
呂大文醫師指出,青光眼在40歲的發生率約為1.5%,到了70歲會提高至10%,由於青光眼在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等到患者自覺視力起變化時,往往視神經已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害,因此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每半年定期至眼科做眼睛健康檢查,以及早發現並治療。

(蘋果日報)
--
青光眼自我照護 輕食好睡緩動

今年31歲的少婦胡小姐是高度近視,又有家族青光眼病史,26歲就開始點眼藥治療。30歲那年想生小孩而自行停藥,導致病情惡化,產後接受手術也來不及挽回視力,目前眼睛只剩光感,不但行動、餵乳都不方便,也看不清楚心愛的寶寶。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部主任呂大文表示,女性青光眼患者可在懷孕前評估先以雷射或手術治療,有健保給付,如此失去視力,令人遺憾。

在 亞洲,每四個青光眼病人就有一個雙眼全盲,在台灣,青光眼更是排名第一的致盲疾病,近十年還有年輕化趨勢。呂大文說明,東方人最常見急性青光眼症狀,例如 眼睛脹痛、視覺模糊、燈光周圍有虹暈、劇烈頭痛、噁心想吐,常被誤以為是偏頭痛或腸胃炎,若未及時處理,八個小時就可能全盲。

呂大文解釋,青光眼的主要成因是眼睛內的「房水」排出不良,導致眼壓升高,進而造成視神經損傷和視野缺陷,最後導致失明。呂大文表示,小學六年級近視超過500度的人,有很高比例終生近視1000度以上,高度近視又是青光眼危險因子,近年來,二十幾歲的患者大約增加兩成。

呂大文醫師建議,若是高危險群(表列),建議每年定期作眼睛檢查,若疑似青光眼,每三個月回診一次,自己平日的睡眠、飲食、運動、工作和休閒,也要懂得避開地雷。

青 光眼或眼壓高的人首重睡眠,除了睡眠時間要夠,也應盡量避免趴睡或趴著作SPA,如果是單側青光眼,也不要以患側在下的姿勢側睡,最好是頭部墊高30度仰 睡。飲食方面應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C、E、胡蘿蔔素、葉黃素、花青素的蔬果。休閒方面,因為電影院很暗,瞳孔會放大一段時間,導致房水不易排出、眼壓上 升,所以已不建議看片長太常的電影,也不要在過暗的環境長時間工作。

有些女性會擔心眼藥水中的前列腺素、乙型阻斷劑,可能造成流產和胎兒呼吸窘迫,醫師建議,點完眼藥水,用手指壓住眼頭3分鐘,就可以減少藥水被全身吸收的比率。

(自由時報)
--
青光眼沒好好點藥 產後視力驟降

據統計,國內青光眼患者約35萬人,慢性青光眼侵犯視神經,患者不易察覺,直到有症狀就醫時,多是晚期。醫師說,青光眼須長期控制眼壓,部分患者不規則點藥,恐致視神經受損失明、無法回復。

31歲的胡小姐,6年前發現隅角開放型青光眼,去年懷孕期間自行停藥,眼壓飆升至30毫米汞柱(正常值20毫米汞柱),一年內視力急速惡化,產後視神經受損99%,右眼幾乎全盲,左眼視力只剩0.05,只看得到模糊光影,不僅行動困難,哺餵母乳也十分不便。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說,部分青光眼藥物含前列腺素,恐致子宮收縮流產;另外,乙型阻斷劑可能抑制胎兒呼吸,不少孕婦不敢點藥,但長時間眼壓控制不佳,容易導致視神經受損失明。

台北長庚醫院眼科主任陳賢立說,視神經嚴重受損的青光眼患者若懷孕,若擔心用藥傷害胎兒,可在醫師嚴密觀察下,前3個月暫停用藥,或選擇手術治療降低眼壓。

另外,陳賢立說中早期青光眼患者因眼睛抗壓性較高,若視神經僅輕微受損,或許可與醫師討論治療計畫,短時間停藥觀察眼壓變化,如此可降低產後失明機會。

另外,高度近視也是青光眼的高危險族群,呂大文曾收治一名9歲男童,近視1200度,造成青光眼,眼壓42毫米汞柱,視神經喪失90%,視力僅剩0.1。

「醫囑遵從性不佳,是青光眼失明主因。」陳賢立說,研究指出,青光眼失明並非藥物治療效果差,而是未好好點藥所致,若能規則用藥,視神經雖可能慢慢惡化,但不致完全失明。

慢性青光眼沒有症狀,且患者視力可能1.0,不見得能發現罹病。呂大文建議,18歲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最好定期檢查眼壓及視神經;一般民眾超過40歲,每年也須檢查眼睛,早期發現治療青光眼,才能避免症狀惡化。

(聯合報)
--
預防青光眼 謹記「輕食、好睡、緩動」

3C產品大量進入現代人的生活,造成高度近視患者暴增,成為罹患青光眼的一大隱憂。眼科醫師建議,青光眼患者要把握「輕食、好睡、緩動」原則,不要過度憂慮,注意正確睡姿,才能控制病情。

眼科名醫蔡瑞芳表示,LED螢幕非常亮,且有細微的閃爍,眼睛盯著看時常忘了眨眼睛。正常人3 、4秒就需要眨一次眼睛,但持續盯著螢幕時,常15至20秒才眨一次眼睛,眼睛容易疲勞乾澀。另外,平常要避免熬夜,也不要在暗處長期用眼,否則眼壓上升,容易造成眼睛傷害。

蔡 瑞芳建議,用眼20分鐘後,應抬頭看6公尺外的距離20秒,可讓眼睛獲得短暫的放鬆與休息。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則建議,多吃清淡食物,平時若吃得太過 「rich 」 (營養),高油、高糖、高脂肪,都會使得眼睛血液循環不佳,容易得眼疾;建議可多吃玉米、藍莓、花椰菜、南瓜等抗氧化食物,減少自由基使視神經凋亡,還可 預防青光眼與白內障。

另外,青光眼患者睡覺時應該將頭抬高30公分,避免趴睡與朝向狀況差的一邊眼睛側睡,這樣會使眼壓升高,眼睛壞得更快。平常要避免彎腰低頭與用力過猛,並可做和緩運動,幫助促進新陳代謝、控制眼壓。

(聯合晚報)
--
為保胎兒 拒醫青光眼幾失明 母愛無悔!擔心影響寶寶健康擅自停藥 雖順利生女卻犧牲雙眼 醫師︰孕前手術可保母女平安

卅一歲胡小姐(化名)因有家族病史及高度近視,廿六歲便罹患青光眼,須長期用藥控制眼壓。去年胡女懷孕,因擔心用藥影響胎兒,竟擅自停藥,最終雖順利生女,雙眼卻在一年內幾近失明,讓醫師感嘆如此母愛實在「太傻」。

收 治個案的三總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胡小姐過去雖排斥手術,但因規則用藥,眼壓一直控制得不錯,雙眼視力也有○.二到○.三。去年初胡女突然失聯,年底出現 在門診時,視力已退化至一眼只看得見光影,另一眼視力剩○.○五。經探詢才知,原來這一年她當了媽媽,但因拿眼睛健康做賭注,即使日前接受降眼壓手術,恐 仍難逃一、二年內完全失明的命運。

據指出,因擔心青光眼用藥不利胎兒發育,胡女得知懷孕後便擅自停藥,雖然另一半拚命勸阻,她自己也因眼壓一度飆到卅毫米汞柱痛苦不已,卻堅持「只要能在寶寶出生那一刻看見她健康的樣子,這輩子就滿足了。」

呂大文說,母愛真的很偉大,但胡小姐卻忽略了,女兒的成長過程,都需要媽媽的陪伴。事實上,青光眼患者若想懷孕,又擔心用藥影響胎兒,可請醫師評估在懷孕前進行雷射或手術,無須如此慘烈犧牲。

奧比斯基金會指出,青光眼是台灣排名第一的致盲眼疾,一旦罹病,雙眼致盲率將達廿五%。更可怕的是,根據二○○五年健保資料,台灣約有卅五萬人患有青光眼,且年輕患者比例較十年前增加兩成。

呂大文強調,青光眼高危險群包括四十歲以上、有家族病史、高度近視、同時患有遠視及白內障,以及長期使用類固醇、血壓偏低且手腳冰冷等。青光眼無法根治,一旦確診就要終生治療,擅自停藥更是大忌。

他說,很多人因罹患青光眼懷憂喪志,殊不知情緒起伏也會導致眼壓升高。建議患者秉持「輕食、好睡、緩動」原則,多攝取藍莓、南瓜、玉米等抗氧化蔬果,避免趴睡、熬夜,以散步、慢跑取代須彎腰低頭或用力過猛的運動,青光眼患者的人生也可以很美麗。

(中國時報)
--
睡夢中磨牙 臉頰易變形

Q.我睡覺常做夢和磨牙,這樣算淺層睡眠嗎?該如何治療與改善?
A:睡眠中做夢與磨牙,不一定會同時發生,磨牙與睡眠深淺也沒直接關係,某些磨牙者睡眠品質也許還不錯;做夢頻率若偏高,且夢醒後多仍記得夢境,這群人一般而言較焦慮,確實可能較不易進入深層睡眠。

壓力致情緒緊繃
即使常作夢,但若未明顯影響睡眠品質,不必就醫治療;常磨牙則須提高警覺,因睡夢中磨牙,上下顎會不自覺極度使力,咬合強度約比平常咀嚼硬質食物高好幾倍,不但會傷害牙齒,連顳(音同聶)顎關節都可能受損,臉頰可能因咀嚼肌過於發達而變形,甚至會臉頰疼痛、頭痛。
有此問題者應快到牙科評估磨牙嚴重度,若咬合角度沒問題,可能還要到精神科檢查,研判是否壓力等環境因素,導致情緒緊繃才磨牙。

(蘋果日報)
--
核廢料政策 躺在抽屜裡/王鐘銘(台灣環保聯盟北海岸分會執行委員)

福島核災告訴我們一件事:核廢料的危險並不下於運作中的反應爐。在核災二周年的當下,我們除了堅持核四廠停建之外,也呼籲政府正視無法處理核廢料的事實,並且認真思考該怎麼走出無解困境。對於核廢料何去何從,國家應當盡快制定確實可行的政策。
放 射性廢棄物管理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亦即核廢料政策環評,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然而令人感到荒謬又恐懼的是,對這個管理政策的擬定和評估,政府竟然輕忽怠 惰。2011年5月,環保署和原能會沒有知會民間團體,偷偷開完了第一次專案小組會議,11月民間團體得到訊息前往開會,會中砲聲隆隆,結果竟然從此沒有 再開過會。難道核廢料政策就此擺進了官員的抽屜裡,靜靜躺著沒人理?
在原能會送進環保署的環評說明書裡,有許多相互矛盾或違反事實之處。當時 民 間 團體提出五項質疑:一、核廢料境外處置不可能,而台灣地質條件脆弱,境內處置更不可行。二、冷卻池已經違法「密集化」處置,爆量放置燃料棒,大幅提高輻射 事故風險。三、乾式貯存廠依舊無法解決冷卻池爆量貯放的問題。四、輻射物質滲漏至地下水,國外早有先例,環評卻對此風險毫無評估。五、低階核廢料強放發展 弱勢偏鄉,違背區域發展正義。
對這五點質疑,經過將近一年半之後,原能會也拿不出答案,而環保署則鄉愿寬貸。核廢料政策環評這麼重要的事情,沒有後續進度,沒有給予民間團體回應和答覆,彷彿就假裝沒有這件事情,把頭埋在沙裡。
從這些現象除了看出政府的無效率和推諉習氣外,更是再次證明了核廢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面對核廢無解,唯一辦法就是立即廢核,阻止更多核廢料產出。

從源頭減少廢料量
台 電和原能會很喜歡講核廢料是「既成事實」,把還沒生產出來的核廢料,當作既有、既存的東西來面對,這種說法幾乎是勒索,讓人民以為除了乖乖接受某一項處置 方案之外別無他法。「力行減量」是四項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指導策略之一,目標是抑低產生量,環說書裡的相關方案只有「減容處理」,包括焚化與壓縮,卻忽略一 項更有效的減量方式。
在環說書中,原能會提供了高階核廢料目前已有和預估將有的數量。計算起來,如果四座核電廠預估運轉40年,現在已經產生 的 高 階核廢料約為總量的42%。也就是說,如果立即廢核,有六成核廢料是不會產生的。除了想辦法解決那四成既存的核廢料外,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應該立刻去做:核 一二三廠停機、核四廠停工,直接從源頭減少產生量,讓還沒產生的核廢料永遠不要產生出來。

(蘋果日報)
--
「先天不良,後天失調」 原能會主委 不敢為核四安全背書

核四「現階段」 未達安全程度

核四存廢爭議持續擴大,原能會主委蔡春鴻昨在立院答詢時坦言,核四在興建過程中,遇到包括換約、更改項目和工程延期等問題,是個「先天不良,後天也有點失調」的工程計畫,核四「現階段」尚未達到安全的程度,原能會也無法對目前的核四廠安全背書!

核四新北公投提案 呂遞連署書

昨天是福島核災兩週年紀念日,前副總統呂秀蓮選在昨天前往新北市府,遞交「你是否同意新北市台電公司核能四廠進行裝填核燃料棒試運轉?」的公投提案理由書,共五萬一千三百五十三人連署,跨過一萬五千多人的提案門檻。

台灣環保聯盟昨也舉辦福島核災追思儀式,並到中選會領表,準備展開連署罷免新北市核電廠選區的國民黨立委吳育昇、李慶華。

逃命圈公投條款 立院擇期再審

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昨則排定審查「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增訂第六條之一條文草案」;也就是要增訂所謂的「核電廠逃命圈公投」條款,明定在核電廠填充燃料棒、正式運轉前,進行廠址五十公里範圍內居民地方性公投,但朝野意見分歧,將擇期再審。

國民黨立委陳淑慧指出,核能屬中央政府的權責,若將核四議題交付地方性公投,恐違法違憲。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反駁說,逃命圈公投屬於限制性公投,是對北北基宜居民的保護,核四廠的存廢應該由駐地居民決定。

朝野立委在教育委員會中紛紛詢問「核四到底安不安全?」蔡春鴻答詢時坦承,核四從採購到管理都有問題,台電必須妥善改進,現階段的核四廠並未達到安全的程度。立委追問何時能達到?他則說,無法回答假設性的問題。

台電董事長黃重球也說,核四廠預計今年完成興建,但現又追加更多檢測項目,整體工程可能會再延後。

105年移除蘭嶼核廢料 確定跳票

除核四引發的核安問題,對於核電廠產生的核廢料,民進黨立委鄭麗君批評,我國根本沒有能力處理核廢料,核一、二、三廠的貯存量,都已超過原始設計貯存容量;國民黨立委鄭天財也質疑,政府承諾一○五年將蘭嶼核廢料運到最終處置場,是否可如期實現?

蔡春鴻坦言,最終處置場興建完成後,還要經過公投和環評,一○五年完成有困難;黃重球說,約一一○年才能全部完成。鄭天財痛批,政府不尊重原住民權益。

立委蔣乃辛表示,新北市長朱立倫日前曾經批台電、原能會「失去公信力」,原能會覺得如何?蔡春鴻說:「覺得很難過!」但也坦言,「我可以承認,現在的公信力是不夠。」

針對「逃命圈」公投,內政部長李鴻源昨受訪時說,用電屬於國家重大政策,依法應適用全國性公投,而非地方性公投,否則若蓋水庫,都只由水庫所在地區的民眾公投,那水庫一輩子都蓋不起來,這是公投基本精神。

(自由時報)
--
護產不敵商圈紛擾 燈籠滷味金店面轉手

受到師大夜市店家出走潮拖累,創下「持分店面」新高價的師大「燈籠滷味」金店面也不敵人潮、錢潮流失,當初砸下逾五千萬重金從法院優先承買回來的店面產權,僅持有半年多便迅速轉手。

二 ○一一年十月底,正值師大夜市店面高價交易頻傳的時間點,當時燈籠滷味店面由台北地院第一次執行法拍,底價二七八九萬元,就算只是拍賣一、二樓店面的一半 產權(一樓六.三二坪 、二樓十九.九六坪),竟吸引九組人馬競標,最終標脫價格五二二○.一萬元,拆算一樓每坪拍定價格達五一六.二二萬元。

5000萬買回產權 持有半年多轉手

但在拍定後不到十天,債務人前妻潘姓民眾為捍衛完整產權,找到金主貸款逾五千萬現金,硬是行使優先承買權,將拍出的一半產權拿回。不料,守護產權不到三個月,師大商圈爆發居民與店家紛爭,讓北市府祭出鐵腕,要求師大夜市內住宅區六米以下巷道開設餐飲業的店家搬離。

根據地籍資料,燈籠滷味金店面產權在二○一二年五月就移轉易主,距離債務人前妻潘姓民眾砸五千萬護產僅半年多時間,新接手的業主是兩位自然人。

師大店家出走 新業主脫手不易

房仲指出,根據貸款設定金額超過五千萬元,若以貸款額度五成回推,總價超過一億元,但碰上師大夜市店面出走潮的重擊,未來新業主想要脫手獲利恐有難度,這可從目前這金店面仍閒置、未租出去窺出端倪。

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表示,當師大商圈店家紛紛出走,人潮、錢潮跟著流失,店面價格、租金當然急速下滑,逼著投資客拋售手中物件。

房 仲推測,燈籠滷味金店面持有半年便轉手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種可能是正好面臨師大夜市錢潮衰退,為避免愈遲脫手價格愈差,因此持有僅半年便迅速轉手;另一 種可能是,當初潘姓民眾行使優先承買權所搬出的逾五千萬現金,應是已找好買家,由買家先支付承買金額,相隔一段時間後,再把店面轉手給事先找好的買家,完 成整齣戲碼。

但有法拍業者質疑,從法拍承買到轉手,僅半年時間,恐會面臨繳交奢侈稅的問題。

住商不動產台北師大店店 東 游 聖獻表示,燈籠滷味新地點原址為照相館,分為一樓與地下室,推估一樓單坪租金約一萬元,地下室一坪約兩千元上下,總計每月租金約十萬元;對業主而言,新店 面臨師大夜市口,除了醒目之外,主要仍是為了避開住宅區六米巷道不得開設餐飲業的規定,不過由於座位在地下室,出入相對不便,空間也受限制,應是轉換新局 的小小遺憾。

才半年就易手 恐繳千萬奢侈稅

就算得面臨遭課徵奢侈稅,但在師大夜市人潮、錢潮不復從前下,指標金店面「燈籠滷味」產權還是在屋主前妻優先承買後半年易手,按照當初法拍的產權比例來推算其被課徵奢侈稅金額,恐須繳交近千萬元。

根據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俗稱奢侈稅),遭強制法拍的物件,拍定後,拍定人若持有不到兩年出售,須課徵奢侈稅,其中一年內轉手將課徵總價十五%的稅負。

根據地籍資料上的貸款設定金額,以貸款成數五到六成回推,半年後轉手的總價約一億到一.三億元,但因當初法拍的產權僅有一半,因此只有一半產權是奢侈稅的課稅範圍,也就是說,該物件所需繳納的奢侈稅金額將是總價十五%的二分之一。

假設脫手總價是一.三億元,因半年內轉手,須課徵十五%的奢侈稅,也就是一九五○萬元,因為只有一半產權是持有半年移轉,另一半是持有超過兩年,因此按照產權比例課徵奢侈稅,大約需繳納九七五萬元。

人錢潮兩散 師大店面租售價雙跌

曾幾何時,人潮多到寸步難行的師大夜市,投資客想買店面還買不到,卻因居民與店家的紛爭,造成店家出走,租金、買賣價格均大幅滑落近兩成。

台 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表示,目前師大夜市商圈可以經營店面的路段,以龍泉街及師大路的八米巷為主;泰順街及浦城街的店面,因受限商店經營型態及六米巷以 下不得經營店面的限制,店家幾乎都已撤出,除因奢侈稅效應,投資客退場,讓該商圈的詢問度降低許多,商圈店面收益價值不如以往,更是投資客縮手的主因。

目前龍泉街的店面行情每坪三百萬至五百萬元,相較最熱絡的時候,店面價格每坪達六百萬元,跌幅近兩成;至於龍泉街目前租金每月每坪約六千至一萬元,相較最高峰時,每月每坪租金最高可達一.二萬至一.五萬元,跌幅至少兩成。

她進一步補充,如今師大夜市店面交易不是「價格」問題可以解決。一般而言,店面租約除非租給餐飲業會打比較長期的租約,否則像服飾業等,基本上為一年一簽,雖然師大商圈投資報酬率仍有三%左右的表現,但未來租金行情卻可能出現每年遞減的窘境。

以店面買價一億元,租金每月三十萬元,投報率約為三.六%,隔年的租金極有可能變成每月二十萬元,如此租金表現讓一般買方的接受度不高,擔憂未來會「套牢」。

(自由時報)
--
雙腳潰爛30年 元凶竟是胰臟癌

雙腳潰爛流膿近30年,竟是罹患胰臟癌!台中市易姓男病患看遍群醫無效,今年初暴瘦到醫院就診,才發現罹胰臟癌,腫瘤侵犯多處臟器、血管,手術死亡率近9成,仍堅持一搏,取出腫瘤後雙腳不藥而癒,他像獲得重生般高興。

60歲易姓病患表示,從小每吃辦桌必上吐下瀉,割稻彎不下腰,腰痠到坐不住、鼻涕流不停,食物下肚就脹氣、放屁,28歲創業,日夜顛倒,一身毛病影響睡眠,雙腳脹大無法久站,更困擾的是長膿潰爛,被人取笑,再熱也不敢穿短褲、脫襪子。

30年來看了50多位醫師,檢驗都顯示血液發炎指數高,卻找不到根治辦法,他甚至試吃各種草藥,得知中國知名中醫師來台,診治要價40萬元也試,花了上百萬也不見效果,讓他灰心到一度想死。

今年年初到慈濟醫院台中分院做超音波檢查,發現腹腔有10公分腫瘤,壓迫膽道引起黃膽,胰管也因受壓迫腫大到超過3公分,比正常大10幾倍。

一般外科主任吳永康確診因胰頭腫瘤壓到下腔靜脈擋住血流,影響雙腳機能,研判拿掉腫瘤腳就會好;但腫瘤大到侵犯大腸、肝門脈、膽管與膽囊,下腔靜脈大血管受壓迫,腸系膜靜脈很薄,一旦出血,血壓就會掉,手術存活機率僅10%。

所幸醫院將胰臟腫瘤跟小腸、大腸肝臟膽管與膽囊,還有下腔靜脈右腎血管剝離出來,再切除大腸被侵犯部份,並截除肝臟被侵犯的動靜脈血管,再拿下大腫瘤,做胃臟、胰臟接小腸的重建手術,最後花13個小時終於順利完成手術。

吳永康指,易男罹患的是罕見的胰臟癌─假性乳突狀癌,是全世界第719例,雖是惡性腫瘤,但切乾淨癒後,不用做化學、放射治療,復發率也低。而病患手術醒來就覺得腳不痛,潰瘍慢慢好了。

(自由時報)
--
雙腳潰爛30年 竟是胰臟癌作怪

台中易姓男子雙腳潰爛流膿30年,找了逾50位醫師無效。他還嘗百草,連路邊看到美人蕉也摘來吃。最近確診是罕見的「假性乳突狀癌」,壓迫血管牽連雙腳,手術後男子卅年來首次穿皮鞋出門,紅著眼眶說,「好像活過來了!」

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吳永康說,檢查發現易姓男子是罹患胰臟癌中的「假性乳突狀癌」,他是全球第719例。

60歲的易姓男子不到30歲就發病,他記得一開始雙腳腫脹到沒辦法久站,逐漸脫皮、接著長膿潰爛,兩隻小腿發黑發癢,30年來,不管天氣有多熱,不敢穿短褲出門,有人送他皮鞋,根本穿不來。

他說,上各大醫院前後看了不下50位醫師,但檢查結果都顯示血液發炎指數很高,就是找不到病根。他乾脆當神農嘗百草,聽說什麼草藥有用,就煎煮服用,吃了上百種。「連大陸中醫電話問診,吃藥就前後花了50萬」。他去算命,總有人說這種難纏的病是業障。

家用積蓄都花光了,易姓男子說,他累到不想再醫了,直到今年初體重掉了10公斤,逐漸出現黃膽,每晚上廁所5、6趟,白天坐著肚子硬中帶脹、站著腳痛,折磨到意志消沈,結束幾十年的豆腐工廠,無奈又就醫。

吳永康醫師說,易姓男子的胰臟腫瘤壓迫到血管,導致腳部潰爛,且腫瘤還侵犯肝臟等多處器官血管。要命的是,下腔靜脈大管受壓迫,腸系膜靜脈又很薄,一旦手術短短幾分鐘內就有近600西西的血液衝出來,血壓跟著急降,存活機率僅一成。

易姓男子紅著眼眶說,受夠了、也累了,堅持拚死一搏,慈濟跨科團隊合作動刀13小時,3名醫師接力成功拿出腫瘤。易姓男子說,術後清醒那一刻就知道有救了,因雙腿竟然輕鬆許多,感覺不一樣,「我又活過來了」。

吳永康說,這種腫瘤發展極慢,但病患有黃膽,才引起注意。雖是惡性腫瘤,但切乾淨預後不錯,不必再化療,復發率也低。

吳醫師指出,「假性乳突狀癌」病因不明,文獻指常吃肉、長期處在化學汙染環境等罹病率較高。易姓男子說,他不太吃肉,又是作豆腐,家族沒遺傳,染病應是命啦!

假性乳突狀癌

胰臟癌是高度惡性的疾病,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大多數患者被發現時已局部侵襲或轉移到其他器官,才常被稱為「沉默的疾病」,以整體的胰臟癌而言,5年的存活率約3到5%,目前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的第8位。

「假性乳突狀癌」是胰臟癌的一種,也是手術預後較好的一種。這種腫瘤長得很慢,可能一拖數年沒被發現。罹病危險因子是高肉類、高糖、少高纖飲食。

發病症狀是體重明顯減輕、腹部發硬且脹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及出現黃膽。手術治療是最佳的治療方式。

(聯合報)
--
恐怖! 蒼蠅下蛋 耳內夾出4隻蛆

蒼蠅飛進耳朵,竟然還產卵長蛆!在市場送貨的張姓男子日前感覺有異物飛進耳朵,用耳扒子清理,不但扒出一隻蒼蠅,幾天後耳道還長蛆,醫師懷疑男子耳朵發炎有異味,吸引昆蟲進入產卵,提醒耳屎其實有保護作用,一般昆蟲害怕耳屎味,反而不敢靠近,平時不用刻意清理。

這名27的張姓男子感覺有異物飛進耳朵,耳朵癢癢的,拿耳扒棒掏耳朵,竟掏出一隻死蒼蠅,再拿棉花棒清潔,以為沒事了,幾天後仍然又癢又悶,到台中醫院檢查,沒想到蒼蠅竟然留下遺腹子,在耳道產卵已孵化成蛆。

耳鼻喉科醫師謝茂仁說,經耳鏡檢查看到3、4隻白色蛆蟲在耳朵蠕動,以吸取器吸出後還活生生的,相當噁心;不過蛆蟲食腐肉維生,不至於啃吃耳朵組織,耳朵沒受傷,點藥治療後無礙。

謝茂仁說,耳屎具保護作用,也會自然脫落,耳屎屬微酸性,保護耳朵不生菌;同時也阻塞耳道,讓昆蟲不易飛進耳朵,而且昆蟲不愛耳屎的味道,會避而遠之,反而是耳朵發炎流膿液,營造溫暖、潮濕的環境,昆蟲被異味吸引進入耳道,產卵長蛆。

常見掉進耳朵的異物有豆子、小石子甚至蟑螂、蒼蠅,大多是幼童將異物塞進耳朵,昆蟲則是因環境衛生不佳,小蟲子爬進耳朵,曾有一婦人的耳朵跑進小蟑螂在耳道亂爬,痛得哇哇叫,最後滴甘油淹死蟑螂,分解取出,尤其長期臥床患者,若發現耳朵有異常分泌物,應儘快送醫。

耳屎不應特別清理,謝茂仁提醒,感覺有異物也要找醫師處理,過度使用耳扒子、棉花棒等器械,反易弄傷耳道發炎感染。

(自由時報)
--
蒼蠅飛入耳 產卵成蛆好嚇人

阿德每天都騎機車在市場送貨,兩天前的早上,剛卸完貨要離開市場時,突然覺得有異物飛進耳朵,用耳扒子一清,竟扒出一隻大蒼蠅,讓他覺得很噁心,還特別以棉花棒清潔,但仍感覺耳內癢癢的,到醫院求診赫然發現有白色的蒼蠅蛆在耳朵內。

署立台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謝茂仁說,阿德在菜市場環境較潮溼,可能蒼蠅飛進耳內時正值產卵期,雖然回家後將蒼蠅屍體扒出,但死前已產下蒼蠅卵,加上用棉花棒清理時易不慎將卵往內推,導致耳內出現孵化的蛆。

阿德從耳內挖出蒼蠅,以為除之後快,不料仍覺耳朵有些癢,而且並非心理作祟,經醫生用耳鏡檢查,白色的蛆在耳朵內蠕動,慢慢的將蛆夾出並清潔消毒解決困擾。

謝茂仁說,耳內挖出的異物無奇不有,豆子、小石子、蟑螂、蒼蠅等蟲子也很常見,有的是幼童不慎或好奇將異物塞進耳、鼻,後者則大多因居家環境衛生不良或潮溼,容易有小蟲子爬進耳朵,特別是長期臥床者,發現耳朵有異常液體流出或分泌物,建議應盡快送醫。

醫生提醒,耳朵異物千萬不要強行挖出或用棉花棒掏挖,反而會將異物往內推,尖銳器具或耳扒子不慎傷害表皮恐造成感染,最好到耳鼻喉科門診請醫師檢查再取出。

(中國時報)
--
6旬下嫁 瑞典傳奇王妃病逝

現任瑞典國王嬸嬸、瑞典皇室傳奇王妃莉莉安10日在斯德歌爾摩病逝,享壽97歲。這位60幾歲才正式嫁入瑞典皇室的英國女子,和瑞典王子柏提30幾年的地下情,最後修成正果的愛情故事,都讓瑞典人津津樂道。

1919年出生於英國威爾斯的莉莉安,16歲就是倫敦知名的社交明星,她不但是模特兒、還演出芭蕾舞劇、擔任過歌手等,在倫敦社交圈相當活躍。

在她的28歲生日宴會,當時的瑞典王子柏提對她一見鍾情,兩人迅速墜愛河;但當時莉莉安是有夫之婦,兩人不倫戀曝光後,被視為是瑞典皇室一大醜聞,即使後來莉莉安離婚,當時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六世仍拒絕兒子伯提迎娶莉莉安。

古斯塔六世的長子因墜機身亡,二子又為了迎娶平民妻子放棄皇位,當時身為皇室第一順位繼承人的柏提如果也堅持要娶莉莉安,將使瑞典皇室狀況雪上加霜;兩人只好維持低調地下情,最常相聚的地點是在法國南部一處宅邸。

1973年,柏提王子的姪子卡爾登基,成為瑞典現任國王卡爾16世,柏提不再有皇室繼承壓力,兩人在1976年才正式結婚,當時兩人都已60幾歲。

不過,兩人仍享受一段快樂婚姻生活,柏提王子於1997年過世,莉莉安則在三年後出版一本敘述兩人愛情生活的回憶錄,更讓這段皇室愛情故事受到注目。

(聯合報)
--
33年地下情 瑞典苦戀王妃逝世

英國威爾斯平民出身的瑞典莉莉安王妃十日辭世,享年九十七歲。莉莉安王妃與瑞典王子伯蒂爾結婚前,兩人的地下情逾三十年。她的故事宛若現代版灰姑娘。

瑞典王室發表聲明表示,莉莉安王妃十日下午在斯德哥爾摩家中睡夢中安詳離世,王室成員隨侍在側。

莉莉安王妃和伯蒂爾王子的愛情故事,曾是瑞典王室最禁忌的話題。原名莉莉安戴維斯的莉莉安王妃,一九一五年出生於英國威爾斯的一個工人階級家庭。十六歲時,隻身前往倫敦擔任模特兒,後嫁給一名英國演員。

二次大戰爆發後,一九四三年,莉莉安與當時在倫敦服役的瑞典王子伯蒂爾相遇,兩人陷入熱戀。兩年後,莉莉安與演員丈夫離婚。但她與伯蒂爾王子的戀情,因為她的平民出身和離婚背景,不為伯蒂爾的父親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六世接受,擔心他們結合將威脅瑞典王室。

伯蒂爾王子的長兄一九四七年墜機過世,他的另一位兄長則選擇娶平民為妻,放棄王位繼承權。伯蒂爾王子長久以來因而一直是瑞典皇室第一順位繼承人。

因 為父親反對,伯蒂爾王子和莉莉安的戀情,只好轉入地下,兩人從此苦戀了三十三年,直到伯蒂爾的侄子一九七三年繼位成為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十六世後,伯蒂爾王 子和莉莉安才於一九七六年,在瑞典新國王祝福下於斯德哥爾摩正式結為連理。當時,伯蒂爾王子六十四歲,莉莉安六十一歲。

瑞典媒體形容莉莉安的故事是真實版的現代灰姑娘故事。而成為瑞典王妃後,莉莉安和伯蒂爾王子兩人活躍瑞典社交圈,深受瑞典人民的愛戴。

伯蒂爾王子表示,兩人間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及早結婚生子,但他與莉莉安均覺得非常快樂。

伯蒂爾王子一九九七年去世後,莉莉安王妃持續從事皇室公職。二○○○年並出版了回憶錄,闡述自己與伯蒂爾王子的愛情故事。

二○一○年瑞典皇室宣布莉莉安王妃罹患阿茲海默症,莉莉安從此淡出公開場合。

(中國時報)
--
維也納愛樂 將公布為何贈納粹戰犯榮譽戒

維也納愛樂決定公開二次大戰期間與納粹的關係,包括樂團多名成員都曾是納粹成員,更曾兩度贈送金戒給納粹戰犯之一席拉賀等過程。

席拉賀在二次戰後,他成為紐倫堡國際法庭審理的罪犯之一,他被指控在擔任維也納總督期間,將數以萬計的猶太人送往死亡集中營,最後被判刑廿年。

奧地利當地媒體披露的資料指出,維也納愛樂在一九四二年首度贈送一枚榮譽金戒給席拉賀,但戒指後來遺失;席拉賀在一九六六年出獄後,維也納愛樂又贈送他第二枚金戒。

長期受到外界質疑,近來在越來越多壓力下,維也納愛樂終於宣布要公布當初授予榮譽金戒給席拉賀的真相。

有歷史學者指出,維也納愛樂在納粹統治時期,至少開除十三名猶太籍的團員,其中五人甚至後來都死在集中營;維也納愛樂在一九三九年元旦推出的史特勞斯圓舞曲音樂會,也曾被指控是為了幫納粹作宣傳。

三 月十二日是納粹德軍進入奧地利的日子,今年在被德軍納粹吞併七十五周年紀念日前夕,維也納當地媒體公布的一分民調結果卻引起國際注意;調查顯示,百分之四 十二的受訪者認為在納粹時期的生活,並不全然是壞事,還有將近三成九的受訪者認為,類似納粹反猶太的事情,很有可能再度發生於奧地利。

(聯合報)
--
樞機主教分2派 選教宗「各有盤算」

天主教會選舉新教宗的樞密會議將從12日開始召開,本屆會議遠比8年前更難預測也更緊張,紐約時報指出,在梵蒂岡已密會一周的百餘位樞機主教現在分裂成兩派,華盛頓郵報則指出,真正自由派的呼聲相當微弱。

紐時說,樞機主教們現在主要分兩派,一派是在梵蒂岡工作的樞機主教,稱為羅馬派;另一派稱為改革派,他們希望新教宗能積極改變梵蒂岡的腐化、無效率,且與全球各地的主教分享更多權力及資訊。

但這種分裂,並非沿著既有的地理疆界線裂開,相反地,羅馬派知道,如果支持自己人,很可能會落選,因此他們的首選是巴西的聖保羅樞機主教薛勒。

而由美國及幾位重量級歐洲樞機主教帶頭的改革派,據說支持米蘭樞機主教史科拉這位義大利人。

薛勒其實是德裔,如果他當選,將是天主教會第一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目前全球40%的天主教徒都集中在拉丁美洲。史科拉則是深受歡迎的神父,也是博學多聞的神學家,他雖熟悉梵蒂岡的科層文化,卻非那套制度中的一員。

義大利自由派刊物「MicroMega」總編輯達爾凱斯說,樞機主教們在教義方面同質性很高,但在「是否希望改變」上,態度截然不同,儘管表面上人人都說希望改變,但實際上有些人希望維持現狀。

華郵指出,最近在梵蒂岡書市,前教宗本篤16世的著作,賣得不如去年8月過世的米蘭樞機主教馬蒂尼的書。馬蒂尼是知名的自由派,曾說天主教文化「老舊」,甚至和本篤16世唱反調,支持在某些特殊狀況下使用保險套。

但即將出席樞密會議的樞機主教中,有多少人認同馬蒂尼?梵蒂岡專家米肯斯說:「一個都沒有。」

華郵說,有資格獲選為下屆教宗的115名樞機主教中,66人是由本篤16世任命,另外49人是由本篤的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任命,他們都不像暗中支持自由派理念的人。

而檯面上被稱為改革派的少數溫和派,可能在樞密會議投票時左右全局,這其中可能出線的,是維也納樞機主教熊伯恩。



古預言:新教宗 天主教最後一任

距離新教宗人選出爐的日子愈近,各種預言傳說滿天飛。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網站根據一項預言報導,這次選出的教宗將是天主教會的最後一位教宗,預言中稱新教宗是「羅馬的伯多祿」。

NBC 網站報導,傳說12世紀愛爾蘭大主教馬雷奇前往羅馬期間,做了一個夢,夢中他「看見」那之後到世界末日所有教宗的名字和特徵。馬雷奇見到的教宗名單,在他 死後數百年,才於1590年在梵蒂岡檔案中被人發現。這個史稱「教宗預言」的說法指出,本篤16世是那之後的第111位教宗,而預言結束於第112位教 宗。

預言中形容第111位教宗為「橄欖之光」,而「本篤」這個聖號來自「本篤修會」,拉丁名字意思就是「橄欖會」。

另外,八卦網站WND報導,作家洪恩及普特南曾在去年4月出書,根據當時收集到的各種消息,預測本篤16世不會在任內過世,而可能基於健康理由以辭職下台。現在事實證明,他們的預測應驗。

兩位作者還根據「羅馬的伯多祿」預言預測,可能接任教宗的人選有二,一是目前擔任教廷國務卿的貝爾托內,他的中間名正是「伯多祿」,而且出生在義大利的羅馬諾。另位名字有伯多祿的樞機主教,是迦納樞機主教伯多祿.圖克森。

不過,許多神學家及批評者都說,「教宗預言」根本沒有歷史根據。還有人堅稱,這項預言並未明說本篤16世之後就是最後一位教宗,而在本篤16世與「羅馬的伯多祿」之間,還有許多任教宗。

(聯合報)
--
頭痛誤當宿醉 全家一氧化碳中毒

嚴重頭痛加全身無力,小心一氧化碳中毒!新竹市有一家4口日前掛急診,原以為是喝酒加吃大餐,導致宿醉頭痛及腸胃不適,醫師詢問家中熱水器位置在室內,檢查發現原來4人都是一氧化碳中毒,立即給予高壓氧治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科醫師陳憲青表示,這一家人就醫時都嚴重頭痛及全身無力,還有噁心及腹痛症狀,就連家中養的狗走路都東倒西歪、無力躺著。

醫師懷疑一家人並非吃壞肚子和宿醉,加上病患陳述家中熱水器位置裝在室內,院方檢測發現血液一氧化碳濃度都高達30%以上,診斷確定為一氧化碳中毒,在急診給予高濃度氧氣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全家均平安出院。

陳憲青指出,一氧化碳無色無味,中毒症狀有頭痛、暈眩、虛弱無力、噁心、視力模糊、胸痛、肚子絞痛等,很容易誤診為感冒或腸胃炎,平常需高度警覺,若集體發生類似症狀,更要想到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

他提醒,民眾務必將熱水器移至戶外,在室內煮食物也應保持空氣流通,並避免瓦斯爐不完全燃燒,身體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

(聯合報)
--
3C藍光 黃斑部病變機率增

眼睛是靈魂之窗,我們透過眼睛,接受外界光線刺激,產生視覺。

眼睛的角膜及水晶體是透明構造,光線可以經由這兩個構造的聚光作用,最後聚焦於視網膜,刺激感光細胞而產生視覺。當然,有害的光線也可能循這條途徑,影響眼睛健康。

眼 睛能感受的光線稱為可見光,是一種波長介於400到700奈米的電磁波,包括我們熟知的「紅、橙、黃、綠、藍、靛、紫」等顏色。波長大於700奈米稱為紅 外光,波長小於400奈米的則稱為紫外光。紅外光、紫外光通常可被角膜及水晶體阻擋,對視網膜的影響較少,真正影響視網膜的是波長介於400到500奈米 的藍光。

高能藍光 易傷害視網膜

為何藍光會對視網膜產生傷害?原因在於藍光的波長較短,因此具有較大能量,比起其他波 長 的光線能造成較大的傷害。另一個原因是視網膜隨時隨地進行光化學反應,產生視覺,所以需要消耗許多氧氣,進行氧化作用以產生能量,在藍光刺激下,容易產生 許多過氧化物的「自由基」,進一步對視網膜細胞造成傷害。第三點是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因為細胞膜構造特殊,含許多脂肪酸,在藍光過高的能量刺激下,容易引 起過氧化反應,產生自由基,使視網膜細胞凋亡。

至於藍光的主要來源是太陽,但近年半導體技術發展,許多3C產品,包括平板顯示器、 LED 霓虹燈、螢光燈、電腦顯示器、手機螢幕等,都有背景光源,通過強大的電子流激發的光源中,含有異常的高能藍光。最新醫學研究顯示,這種高能藍光會對視網膜 產生傷害,尤其增加黃斑部病變機率。

黃色色素 有效吸收藍光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心,含高密度感光細胞,是視力最敏銳的部位,雖只有5毫米大小,但可以決定我們90%的視力。一旦黃斑部有所損傷,就會對視力造成重大影響。

黃斑部因含有黃色色素而得名,黃色色素成分是葉黃素及玉米黃素。黃斑部出現黃色色素也許是演化的結果,因為黃色色素可有效吸收藍光,同時也能抗氧化,可減少藍光傷害,保護視網膜。

黃斑部病變是中老年人視力殺手,但黃斑部病變產生非一夕造成,常是經年累月累積而成。我們平時應注意眼睛保護,如白天出門時應盡量配戴太陽眼鏡,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或3C產品。另外可以補充有益眼睛的維他命,如胡蘿蔔素、茄紅素、維他命C、E等。

醫學研究發現,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可有效地降低藍光對視網膜的傷害,減少罹患黃斑部病變的機會。菠菜、青椒、綠花椰菜、芥藍、枸杞、南瓜、胡蘿蔔等,都是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來源,平時可以多加攝取,保護眼睛健康。

(聯合報)
--
抗老聖品:番茄 洋蔥 白蘆筍

民眾怕老,其實從日常生活營養攝取,就能延緩老化。營養師表示,包括十字花科的花椰菜、洋蔥、番茄等,都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與E,對細胞增長、排便順暢有幫助。另外,進口的白蘆筍、椰子油,也可促進新陳代謝,有助快速排出體內骯髒物質,延緩老化。

新光醫院今天發表銀髮抗老餐,並邀請住院老人享用。營養師江幸芸表示,想抗老化,應多攝取β胡蘿蔔素、維他命A、E、C,以及氨基酸和微量元硒,都有防癌抗癌作用。

各式菇類、椰子油 也能抗老

江幸芸說,長者用餐應掌握四原則,一是質地軟嫩清淡,用天然食材調味;二是高纖促進排便順暢;三為增加大量抗氧化食物,如番茄、十字花科的青花菜、洋蔥都不錯。

另外,各式菇類含有豐富多醣體,也是抗老有利食材;有益的油脂如椰子油、芥花油等,也是合適的選擇。

多吃「彩虹蔬果」皮膚水嫩光滑

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營養師孫雅祺表示,抗老食材隨手可得,更可選擇「彩虹蔬果」;其中,紅色是指多吃番茄、草莓,綠色是深綠色蔬菜,其他像是青紅椒、胡蘿蔔、葡萄、漿果、蔓越莓等蔬果富含花青素、多酚,不僅可養生抗老,還可以讓皮膚水嫩光滑。

(聯合報)
--
查維茲逝世 反美左派式微/郭崇倫(聯合報副總編輯)

在查維茲的喪禮上,全球有三十國的國家元首們親自參加致哀:古巴總統、尼加拉瓜總統、伊朗總統、白俄羅斯總統,他們站在棺木旁扶靈,面容哀悽,因為不僅在追悼好友,他們也知道,隨著查維茲的逝世,反美左派持續十幾年的派對即將結束。

乍 看之下,查維茲就像世界各地的獨裁者,連續執政14年,對內極權統治,經過修憲讓自己終身執政;作為一個現實政治人物,查維茲知道自己的政策是受到既得利 益者的反對,2002年的政變,差一點就把查維茲趕下台,他知道壟斷媒體的重要,他了解要緊抓軍權,更懂得散發好處爭取民心。

雖然以西方自由經濟的指標來看,委內瑞拉並不成功,經濟成長率是拉丁美洲主要經濟體中最低的,通貨膨脹率與犯罪率都高,十四年統治期間,舉債四倍,達到1400億美元。

但是他執政期間,委內瑞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改善窮人的生活,提供低價食品、免費醫療,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2000年至2010年間把本國貧困率從52%降到32%,而窮人也投桃報李,擁戴查維茲繼續執政。

這就是人稱的查維茲主義:改善窮人的生活,貶抑拉美的傳統精英,把關鍵行業國有化,啟動大規模的社會福利,借助長期受苦的大眾的愛戴鞏固自身地位,所以雖然反對派與西方批評他獨裁,但卻不得不承認,他的權力是經由合法正當的公投與公平選舉而來的。

但是查維茲不是一般的社會主義革命家,他的影響遠遠超出國境外,因為他手上有花不完的資源:委內瑞拉擁有世界最大的原油儲量,日產250萬桶石油,當查維茲剛上任時,每桶原油的售價低於10美元,今年年初油價一度漲破百元,石油財富支持了他的運動。

憑 著石油,委內瑞拉2004年一手推動美洲玻利瓦爾聯盟,包括古巴、尼加拉瓜、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等極端左翼政府,以對抗以華盛頓為中心的美洲自由貿易區的 貿易集團,查維茲以低廉的折扣供給原油,然後對方可以用黃豆等農產品折抵,不夠的部分還可以轉為長期低利貸款。以古巴為例,每天就提供大約10萬桶幾乎免 費的石油,這相當於每年30億-40億美元的援助。

對還未執政的左翼政黨,查維茲則供給選舉經費,幫助執政,讓拉丁美洲其他右翼政府心驚膽顫,指控他繼古巴之後,從事革命輸出的工作。

查維茲同時也展開全球反美聯盟,他不僅與伊朗協調原油輸出政策,同時也與伊拉克海珊與敘利亞阿塞德交好;然而查維茲雖然與美國緊張,但是關係卻是「鬥而不破」,每天對美輸出一百萬桶石油,也並沒有短缺不賣。

查維茲任內曾訪問中國6次,習近平也曾在前年訪問委內瑞拉,中國看準委內瑞拉對中國能源供應的重要,中國發展銀行曾以未來石油產量作抵押,向委內瑞拉發放了400億美元貸款。

沒有了查維茲,反美聯盟或玻利瓦爾聯盟勢必無法維持下去,委內瑞拉的經濟已經出問題,反對黨若上台,政策一定改變,即使其繼承人馬杜羅選上總統,都不會繼續如此慷慨援助革命同志。

其次,查維茲有著超乎尋常的個人魅力,擅於辯論演講,更有著非常堅強的鬥志,即使委內瑞拉的路線不變,沒有了查維茲,政策也會走樣。目前玻利瓦爾聯盟內,窮國與小國居多,看不到有夠份量的領導人可以取而代之。

在 後查維茲時代,許多人認為,以石油為基礎的委內瑞拉模式,無法複製到拉美其他國家,而新的、溫和的左翼政府正逐漸取代曾經風行一時的委內瑞拉模式,譬如像 巴西總統羅塞夫和烏拉圭總統穆希卡,他們都曾在年輕時參加過左翼遊擊隊,都坐過牢,但並沒有放棄他們的理念,對於想走社會正義、反帝國主義的拉美領導人來 說,或許這是較有吸引力的選擇。

查維茲主義可能會在委內瑞拉存續下去,就像裴隆主義在阿根廷一樣。但被其他國家當作可行、甚至可取模式的日子,卻已經是昨日黃花、一去不復返了。

(聯合晚報)
--
研究木乃伊 也發現動脈硬化

外界通常認為現代生活惡習,如吸菸、暴飲暴食和不愛運動是造成動脈阻塞主因,但1份報告顯示,科學家掃描西元前2000年的木乃伊發現,遠古人類也有動脈阻塞情況。

刊登於醫學雜誌「刺胳針」的這份報告,令人懷疑我們對動脈硬化的理解究竟正不正確。動脈硬化會導致心臟疾病和中風。報告結論說:「這似乎顯示,動脈硬化是人類老化的固有現象,與任何飲食或生活型態無關。」

這份報告執筆人之一、心臟病學家湯普森發布聲明說:「一般假定,動脈硬化程度增加主要與生活型態有關,但研究發現似乎對這項假定提出質疑,至少,報告顯示我們對動脈硬化成因的理解不夠完整,這症狀某種程度上可能是老化的固有現象。」

加州長堤紀念醫學中心心臟和血管研究所醫學主管、報告執筆人湯瑪斯告訴法新社,這並不代表我們應該小看生活型態這項因素,但也。不能期望避免這些因素,就可以預防動脈硬化。」

(Upaper)
--
紐約禁售大杯含糖飲料

美國紐約市禁止銷售十六盎司(四百五十三公克)以上大杯含糖飲料的法規,十二日起正式上路。部分紐約客對老愛當保母的彭博市長非常不爽,認為他多管閒事;受到販售禁令管轄的業者則戰戰兢兢,生怕一不小心就觸法。

新法規定,餐廳、速食連鎖店、電影院、劇場、運動場館、流動食品攤和熟食店,十二日起禁賣容量超過十六盎司的大杯含糖飲料,違者罰款兩百美元。不過,酒精飲料不在此限。

星巴克等商家已翻新菜單,有些業者仍持觀望。一來禁令有三個月適應期,六月十二日之後才會罰款;且飲料產業已向紐約州最高法院提出訴訟,零售商都巴望禁令能夠翻案。

有業者寧願吃罰單也要讓客人開心。在布魯克林經營披薩屋的穆維納說,他決定要「善用」緩衝期,繼續賣大瓶裝軟性飲料。

受 新法衝擊最大的恐怕是電影院,因為大杯飲料占利潤的一成以上。民眾則反應兩極。一位布魯克林民眾忿忿不平告訴《紐約郵報》:「他們居然有那個狗膽,告訴我 什麼可以喝,什麼不能喝!」但也有市民認為,高糖分飲料本來就不好。一位駐唱歌手表示,講到健康,彭博算是達人:「希望像他一樣(苗條)。」

(中國時報)
--
俄國不死 只是逐漸凋零/張慧英

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丁正式向菸酒宣戰,簽署公共場所禁菸的法律,啤酒也不再列為食品。普丁這麼做,可不只是為民眾健康著想,而是為了國家存亡的千秋大計。

更簡單講,俄羅斯人口萎縮已形成亡國危機。從一九九○年代蘇聯垮台以來,舊有經濟體制在朝自由經濟轉型的「震盪療法」下崩潰。本來「均貧」的社會,貧富差距急劇拉大,一小撮寡頭新貴暴富起來後,卻有更多人失去了原本享有的社會主義就業、社福和醫療體系支持。

由於失業率大增,物價飆漲,人民身心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許多人怕養不起小孩而不敢生育,醫療資源不足也導致新生兒死亡率偏高。出生率減少,死亡率增加,以致人口每年萎縮○.○一%,去年過世的人比出生的娃娃多了二千五百人。

廿年前,俄羅斯人口還有一億四千八百萬人,現在只剩下一億四千三百萬人。普丁警告說,以這樣的速率,到了二○五○年人口會只有一億出頭。算起來,差不多少了三分之一。

不 只人口在萎縮,而且男女差很大。俄國經歷過革命和兩次大戰,許多男性死於戰火,因此年紀愈長,男女人口就差愈多。廿四歲以下者還男略多於女,但往上就愈來 愈女多於男。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男性有五百六十萬,女性有一千二百八十萬,是男性的兩倍多,以致於走在街頭,感覺很少看到老先生。

俄國人的壽命在G8國家中墊底,和歐美也都不能比。平均壽命六十六.四歲,和美國的七十八.五歲差了十二年,更比不上日本的八十三.九歲。而且俄國男女壽命差距大得驚人,女性平均壽命七十三.一八歲,男性卻只有六十.一一歲,和其他國家比起來實在有夠短命。

說 來二次大戰也已經是一甲子前的事了,俄羅斯男性不長命,其實和生活型態也大有關係。六成男性抽菸,比率全球數一數二,十三到十五歲的青少年,有四分之一抽 菸。據統計,俄羅斯一年有四十萬人死於與抽菸相關的疾病,有三十萬人死於與喝酒相關的疾病。而且,俄國人飲食口味重鹹重油,半數人口過重。

俄國一年賣出二百億包香菸,也許是因為生活壓力大,但另一個原因是香菸價格便宜,一包大概只有台幣四十到七十元;而且反菸文化不強,到處都很方便吞雲吐霧。

和香菸相比,喝酒是俄羅斯更源遠流長的傳統。一想到俄國,就想到伏特加,看似如水般清澈冰冷,入喉辛辣帶嗆,下肚後卻燃起熊熊烈火,讓人頂得住外頭的酷寒風雪,以及人世間的所有甘苦辛酸。

俄 國人好酒是世界有名聲的,平均每人每年喝掉十五公升烈酒。俄國一年有七個月被冰雪掩蓋,在零下不知多少度的白色世界中,伏特加再冷也不會結凍,而且價格可 以很便宜,出外工作時帶上一瓶,隨時可以為卑微的普羅大眾溫暖身心。蘊藏著冰與火的伏特加,與俄國人壓抑苦悶的靈魂緊緊相繫,能對乾一杯伏特加,才是好兄 弟。

俄國人愛喝酒,不僅限於伏特加。超市一整排又一整排滿架子的酒,簡直比紅場閱兵還壯觀。這當然會對健康有影響,而當許多男性在很有生產力的壯年即去世時,家庭、社會與國家,都會因此失去了重要的人力資源,這對國力造成的折損相當深遠,也難怪普丁要積極拯救人口危機。

要解決人口萎縮問題,另一個方法是引進移民,不過此路不太通。俄國社會文化封閉排外,向來不以親切見長的俄國人,本來對外國人就不友善了,這些年中國大陸的人來得特別多,許多俄國人更認為工作機會和生活資源都被中國人搶走了,因此政府和民間都對這個辦法沒興趣。

普丁雖祭出生育補助,但當女人不想生孩子時,窮宇宙之力也很難催生,頂多只能讓狀況略微緩解,但不會出現大逆轉。也許改變菸酒文化,長期來說會比較有效,不過這真的需要很長期的努力;而在見效之前,不知道俄國人口還會凋萎多少。

(中國時報)
--
政府不要變成全民的負擔!/南方朔

最近我在本專欄已多次提到當代德國思想大師烏爾利希.貝克(Ulrich Beck)所創的「全球風險社會」理論。該理論目前早已成了當代顯學,不但對人們的思考起了很大的刺激,對歐洲人民民主的深化也有很大的作用。

貝 克教授指出,近代社會最大的不幸,乃是過去兩、三百年人們深信不疑的科技工具理性已走到了盡頭。所謂的專家和技術官僚已成了一種自閉的威權體系,他們透過 「組織化了的不負責任」,故意去壓低科技所造成的風險;甚至還會暗槓各種對他們不利的訊息,來愚弄廣大的人民,使得社會增加了無數「被加工製造出來的不確 定性風險」。這乃是近代汙染公害、核災、氣候異變、基因科技所造成問題日益嚴重的原因。面對全球風險的氾濫,他指出:

一,人們在基本的 認 知上,已必須對科技造成的「現代性」有更深入的認知。人類以前對「現代性」的認知是線性的,現在已必須有「反身現代性」(Reflexive Modernity)的新認識。所謂的「反身」不是空談的「反省」,而是要從自我質疑、自我對抗開始,在知識論上就全盤來過,重建對知識和政治的誠實。不 要動輒用專家來唬弄人民;在這個專家已自閉的時代,已沒有人是真正的專家,易言之,也等於是人人都是專家。

二,由各種新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已顯示出以個人和社會主體性為核心的「次政治」(Sub-politics)的興起,這是一種社會自我保衛的運動。這種運動已取得了正當性,顯示出以前那種以官僚為中心的政治模式已到了盡頭;政治已必須自我變形和轉型。

三, 處於這樣的風險時代,整個政治必然會有更多摩擦和權謀掙扎,這是一種新政治誕生的陣痛,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它卻也是政治重新發明自己的契機。在貝克教授 等人合編的論文集《風險社會及其超越》裡,英國重量級學者芭芭拉.亞當等人即明言,若要擺脫現狀下糾纏摩擦的虛耗,「次政治」的發展一定要把科技和未來這 個向度列入時間表,政府和科技官僚也要從未來的角度著眼,必要時自我設限或自我揚棄,這才可能形成新的共識和風險時代的秩序。貝克教授在論文集《再訪風險 社會》中也指出,以自我質疑為基礎的反省,然後展開深入的對話,乃是面對風險時代真正有效的方法。

如果我們去注意歐洲自一九七○年代生 態 環境勃然而興以來的發展,當可發現到在綠色運動初期,由於整個運動的論述並未形成,運動參與者相當駁雜,除了運動內部有摩擦外,整個體制對運動也極為懷疑 猜忌、百般醜化打壓,德國綠色運動的許多創始人都有過被捕的經驗,但德國社會畢竟是全球最進步的社會,運動界理論思想家輩出,政府也能銳意求進步,所以在 反核的這個新時代,德國政府遂能率先廢核,並著眼於未來,啟動德國自己的能源革命,將以可再生的太陽能和風能等來取代核能。德國已成了這個風險時代,國家 轉型無縫接軌的範例,它沒有摩擦內耗。優秀的社會,必須有優秀的政府來搭配,才可以形成優秀的國家。

但非常不幸的,乃是今天的台灣社會 無 論就認知和想像與能力都已遠遠的走到了時代的前頭,而政府卻依然是個「一度現代性」的老式政府。所謂「一度現代性」乃是指它完全迷信技術官僚,它的政治模 式仍是政府自以為是、不相信社會,也不承認自己的不如人民。於是當發生反核、廢核的全民社會運動時,它就只剩下搞權謀、搞摩擦,希望藉著玩手段來阻擋反核 聲浪這種老招。當人民和社會在往前走,政府卻在往後退;它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地位,不惜浪費巨大的社會成本。一個拒絕進步的政府,勢必成為社會及人民最大 的負擔。

自從三○九反核廢核二十萬人大遊行以來,我們可以看到政府仍在做著老式的政治操作,他們像是很有誠意地與公民團體溝通、摸頭, 這 是要醜化別人的老招,彷彿不肯溝通的人即是不理性;他們又在說他們強調核安和反核人士是一樣的,這是在搞模糊戰略:企圖以假亂真、魚目混珠。由他們的種種 控制手段來看,他們既然這麼心虛,何不乾脆主動宣布廢核?至少台灣可以少付出許多摩擦成本。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