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80418

小燈泡媽:司改講再多都是屁 「看報才知訴訟進度」 高院:通知她都不來

高院審理女童「小燈泡」遭殘殺案,前天提訊在押兇嫌王景玉開延押庭,「小燈泡」母親、司改國是委員王婉諭不滿沒被通知出庭,昨凌晨在臉書嘲諷司改「沒有尊重被害人的心,講再多都是屁!」高院昨回應「合議庭多次通知王婉諭出庭,她都不來」,不過晚間王婉諭再發聲明指,自己有受傷的感覺,引發網友議論。



「小燈泡」命案發生於二○一六年三月,王景玉在北市內湖區環山路,隨機持刀砍殺三歲女童「小燈泡」,導致她身首異處慘死,小燈泡母親王婉諭全程目睹傷痛不已。後來王婉諭受邀出任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委員,參與保護被害人的相關討論。


「不尊重被害人」
案件審理部分,一審以王景玉有精神障礙,輕判他無期徒刑,全案現由高院審理,高院前天下午召開王男的延押庭,依例沒通知告訴人與律師出庭,公訴檢察官也沒到場。
法官當庭表示,受《速審法》限制,本案僅能延押六次,預計最慢七月底得辯結,且要在今年八月中旬、延押次數屆滿前宣判。
昨凌晨,王婉諭從新聞報導得知法官已定出審結時間表後,在臉書貼文嘲諷現在的司法制度「非常優秀的始終如一!從偵查庭到二審,都一貫保持著當事人得透過新聞才知道訴訟進度的狀態……」「即便司法改革談了,司法院也大張旗鼓地開了被害人訴訟參與的公聽會、記者會,但……沒有尊重被害人的心,講再多都是屁!」

盼參與羈押程序
高院昨緊急解釋,前天延押庭僅調查被告有無延押必要,法令未強制要通知被害人、告訴人出庭,後續審理仍會通知被害人家屬到庭表示意見。
高院另強調,合議庭先前開庭均有通知王婉諭但「她都不來」,合議庭已多次請告訴代理人(律師)轉達,若王婉諭不想跟被告碰面,可安排單獨的庭期,王婉諭始終消極拒絕。
王婉諭二度看到新聞後,昨傍晚又透過律師發表《親愛的司法,原來我們近在天邊遠在咫尺》聲明,指她掌握審理訊息的時間晚於公眾,「自認有受傷的感覺」,希望被害者未來也能參與、觀察羈押程序。

再回應反擊高院
王婉諭說:「一紙通知書,就是連接起被害人重新信賴司法的強力工具」,她也請各界理解被害人家屬難以面對兇手的傷痛,並強調過去均有委任律師出庭了解審理進度,藉此反擊高院的回應。

司改決議 保護被害人
司改國是會議第一分組去年針對「保護犯罪被害人」議題,多次開會討論、作出數十項決議,包括開庭時應保障被害人隱私、案件偵結時和加害人交保時,應通知被害人或家屬等。
8月開完總結會議後,相關決議被濃縮為「建立犯罪被害人保障之政策及法制,以有溫度的連結為核心理念,建立單一窗口聯繫、全程服務制度」改革方案。

司改國是會議保護被害人摘要
1.法院公開審理時,應保障被害人或家屬隱私,如非必要,不揭露被害人個資
2.被害人有權了解訴訟進度,包括案件偵結、加害人交保等資訊,且被害人應有閱卷權
3.法庭保留「被害人席」以利充分溝通進行訴訟
4.紛爭解決「一次性」,讓部分案件能民、刑事一起處理
5.輔助被害人聲請扶助律師

【報你知】延押庭 未規定要傳被害人
律師林俊峰解釋,法官開延長羈押庭的目的,僅在決定要不要將羈押中的被告延長羈押,通常每次決定延押,一次以2個月為限。延押庭調查內容,主要是了解在押被告有無「涉犯重罪、逃亡之虞、勾串滅證之虞」等續押必要。
林俊峰表示,延押庭內容不涉及實體案情,法令沒強制規定須通知被害人、告訴人出庭,實務上也不會通知,事實上就連最後決定延押,也不會立即告訴被告,而是在開完庭後另以書面裁定,以免當庭宣告刺激被告情緒。

小燈泡案看 被害人參與刻不容緩/羅國榮(花蓮地檢署檢察官)

報載小燈泡案之被害人母親、司改國是會議委員王婉諭16日於臉書貼文表示:「看到新聞,才知道小燈泡案的進度,即便司改開許多公聽會討論被害人訴訟參與……但沒有尊重被害人的心,講再多都是屁!」高等法院則回應:「之前開庭被害人都不來、延押庭不能傳喚告訴人」,強調一切依法辦理。對於舉國震驚的矚目案件,若被害人猶須「看新聞才能知道進度」,不難想像在一般刑事訴訟程序中,被害人的角色是多麼邊緣化。
每當被害人參與的敏感議題被提起,反對者多以侵害被告防禦權、破壞武器對等原則為由表示礙難採行,然而賦予被害人程序保障,是否必然會侵蝕被告之權益?只要拿出當事人平等的大帽子,對被害人的保障就只能舉手投降了嗎?當然不是。

事實上,早在1985年聯合國《為犯罪和濫用權力行為被害者取得公理基本原則宣言》第6條(a)即明文:「司法和行政程序應透過下述方法滿足被害者的需要:讓被害者了解他們的作用以及訴訟的範圍、時間、進度和對案件的處理情況,尤其在涉及嚴重罪行和被害者要求了解上開資訊時。」明確肯認司法機關應告知被害人案件處理進度,且被害人亦有權向司法機關請求提供資訊。

法院裁定理應通知
此外,在被害人為婦女或兒童時,聯合國更要求必須將將釋放被告的決定或案件進展告知被害人,例如1998年聯合國《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的預防犯罪和刑事司法措施》第9條(b)規定:「若被告將自羈押或監禁中獲釋,且當資訊揭露對被害者安全相較犯罪者隱私權更形重要之情形下,則應確保將此釋放資訊通知受暴力侵害的婦女」、2005年聯合國《關於兒童被害人和兒童證人公理準則》第20條(a)規定:「兒童被害人、其父母或監護人及法定代理人應當迅速且充分地被告知以下情況,但以可行和適當為限:(a)具體案件的進展和處理情況,包括嫌疑人的逮捕和拘押情況以及此種情況即將發生的任何變化、檢察機關的決定和審判後的有關變化發展以及案件的結果。」小燈泡案屬於兒童被害人案件,因此小燈泡之母親當然有權知悉案件的具體進展,尤其是聲押、延押程序中,法院裁定羈押或釋放被告的決定,司法機關亦應通知被害人及家屬。
近10餘年來,在大法官、司改團體的努力下,我國刑事訴訟集各國法制之大全致力於保障被告各種權利,然而,對於被害人的程序參與似仍停留在「法院開庭時要傳喚被害人到場」(《刑事訴訟法》第271條第2項)的盤古時代。除家暴案件有特殊規定外,上述的司法機關告知義務、被害人資訊獲取權、受告知權在法典上仍付之闕如,實有迅速修法必要,建議至少在重罪、婦幼或弱勢處境被害人等案件,對於羈押決定、交保應遵守事項、宣判期日應科予法院主動通知被害人之義務。
固然,被害人與被告之間並非永遠只能是你死或我活的「零和關係」,然而只有當被害人的程序參與、受告知權得到充分保障時,犯罪者與被害人才有可能真正地諒解與和解。相信這也是修復式正義及王婉諭女士所期盼的目標。

(蘋果日報)
--
「看新聞才知審理進度」 小燈泡母發怒

高等法院前天召開王景玉殺害女童「小燈泡」的延押庭,預計七月底前宣判,「小燈泡」母親王婉諭昨不滿表示,她身為被害人母親,竟是看新聞才知道審理進度,怒批︰「沒有尊重被害人的心,講再多都是屁!」高院昨表示,先前開庭都有傳被害家屬王婉諭等人到庭,但她都不來,加上延押庭未規定要傳被害家屬,才未傳她;對於她的說法,高院覺得很無奈。

高院反擊︰傳她都不來

王婉諭是去年司改國是會議的委員之一,她稱看到新聞才知高院十六日召開王景玉的延押庭及審理進度,讓她「超不爽」,在臉書寫下「今天看到新聞,我終於又知道了本案的進度…司法制度,非常優秀的始終如一!從偵查庭到二審,都一貫保持著當事人得透過新聞,才知道訴訟進度的狀態…。」

她提出疑問︰「被害人在訴訟中的角色為何?即便司法院大張旗鼓地開了被害人訴訟參與的公聽會、記者會,熱烈地討論了被害人的各種權益,但…沒有尊重被害人的心,講再多都是屁!」

高院回應表示,先前每次開庭都有傳被害人母親王婉諭等人到庭,但她都不來,法院一直請告訴代理人要轉達,若希望勿與被告碰面,法院也會安排單獨庭期,但她都消極拒絕;十六日延押庭中,法官考量速審法第五條有被告延押次數規定,最遲八月二十日前必須審結,經和律師討論後,才初步擬訂七月底前宣判時程。

高院表示,延押庭只是程序上處理王景玉的延押問題,未傳喚證人、告訴人或提示證據;當天檢方也未出庭,合議庭希望下次審理庭時,王婉諭能到庭陳述意見。

王景玉前年當街揮刀殺害三歲女童「小燈泡」,一審去年五月判無期徒刑,七月上訴高院審理至今。

(自由時報)
--
小燈泡媽律師痛批高院 「反過來指責被害人?」

王姓男子拿剁刀往3歲女童「小燈泡」頸部砍殺23刀,女童身首分離慘死,一審遭判無期徒刑,台灣高等法院昨開延押庭,法官諭知依速審法規定押期不能超過8月,必須密集開庭審理,預計7月宣判。「小燈泡」母親王婉諭痛批看新聞才知進度,據了解,法院正安排庭期,讓她親自出庭陳述意見;告代也希望每次開庭都要被通知到庭,以建立完整信賴關係。

高院昨開延押庭,告訴代理人及公訴檢察官均未到庭,受命法官吳秋宏向王姓男子的辯護律師表示,高院已委由台大醫院對王景玉完成精神鑑定報告,將密集開庭審理,請鑑定人到庭接受詰問及進行辯論程序,合議庭預計5月辯結、7月宣判,以符合速審法羈押規定。

由於現場眾多媒體旁聽後報導,王婉諭昨深夜在臉書上貼文,稱「看到新聞,才知道小燈泡案的進度」,批司改「講再多都是屁!」引發風波,高院則緊急回應昨是「延押庭」,並非「審理庭」,正式審理庭都會通知被害人家屬到庭表示意見, 合議庭希望下次庭期, 「被害人家屬可以到庭陳述意見」。

據透露,王婉諭已同意要親赴法院,但希望不要提訊被告王姓男子出庭,僅由他的辯護律師黃致豪等人在場,讓王女在告訴代理人陪同下,對本案表示意見並聽取鑑定意見報告,至於開庭時間仍協調中。

針對王婉諭激動發文,告訴代理人李宣毅指出,昨日開庭,法官很認真地想要與辯護律師擬定後續審理步調,可惜法院未通知告代到庭,站在被害人家屬立場想,他們會想要知道多一點庭訊內容,告代不在場就無法轉達。

他表示,希望法院往後在每個庭期,包括延押庭,都通知告代到庭,「讓告代作為一個被害人家屬與法院溝通的橋樑,透過轉達讓家屬知悉開庭內容,建立完整信賴關係,讓他們能信賴司法程序。」

高院今也說,先前每次開庭都有通知王婉諭等人到庭, 但「被害人都不來」, 法院也一直請告訴代理人要轉答;若希望不要與被告「面對面」, 法院也會安排, 但「被害人都消極拒絕」,法院用心良苦,希望聽聽被害人的意見,但「不得其門而入」。

對於高院說法,告訴代理人丁穩勝律師無法接受,他質疑「羈押庭根本未通知被害人與告訴代理人,就算延押常不通知告訴人,但審理庭的審判進度以及完成第二次精神鑑定,我方完全不知,然後,現在卻反過來指責被害人?」

(聯合報)
--
小燈泡媽罵司改是屁 高院反駁

高院前天開庭審理「小燈泡」命案,討論是否對凶手王景玉延押,法官庭諭將密集審理,預計7月底宣判。沒想到,小燈泡媽媽深夜在臉書開罵,指稱她是看了新聞才知審理進度,司改沒有尊重被害人,講再多都是屁;高院昨反駁,指每次都有請她出庭,但她都不來。

對於高院的回應,小燈泡媽媽昨晚再以「親愛的司法、原來我們近在天邊遠在咫尺」為題發出聲明,她說如果溝通可以更簡單明確,誤會不至於再次發生,請社會各界理解被害人家屬難以面對凶手的傷痛,也希望法院審案不管什麼程序都應通知被害人參與,她強調一個重視被害人的司法改革,應該從這裡開始。

這起爭議導因於凶嫌王景玉延押期將屆,受命法院吳秋宏提訊王景玉並詢問律師、司改委員黃致豪等人對於羈押有無意見,法官隨即表示收到台大醫院的鑑定報告,為配合鑑定人及律師時間,希望討論未來審理庭期。

王的律師黃致豪及鄭凱鴻逐一確認各自的開庭時間,法官也諭知由於速審法規定,二審對王的羈押期限只能到今年8月,扣除判決書送達、上訴期間,須在7月底宣判,因延押庭非本案審理,因此沒有傳喚死者家屬。

不料,擔任司改委員的小燈泡媽媽在臉書以「覺得超不爽」的心情圖案,提出質問,「被害人在訴訟中的角色為何?」她說,「即便司法改革談了,司法院也大張旗鼓開了被害人訴訟參與的公聽會、記者會,熱烈討論被害人各種權益,但沒有尊重被害人的心,講再多都是屁!」

她說看到新聞,終於又知道了本案的進度是「5月辯論終結,希望最晚7月底前進行宣判」、「司法制度,非常優秀的始終如一,從偵查庭到二審,都一貫的保持著當事人得透過新聞才知道訴訟進度的狀態」。

高院表示,先前每次開庭都有傳小燈泡媽媽等人到庭,但她都不來,法官也請律師轉達,如果希望不要與凶手王景玉碰面,法官會安排,但她都消極拒絕。

(中國時報)
--
虎航麻疹監測1804人 確診增2例

台灣虎航麻疹群聚感染再擴大。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新增2例麻疹確診,是台灣虎航20多歲女空服員及30多歲女機師,總計這起麻疹疫情已出現第三波感染、合計8名患者,其中5人為台灣虎航員工,現尚有1804名接觸者須監測至下月4日。

業者挨批延遲處置
這起麻疹群聚起源於新北市30多歲男子赴泰國時染病,回台後先傳給職場30多歲男同事,接著上月17日搭台灣虎航至沖繩,傳給同班機30多歲男空服員、20多歲女空服員和2名青壯年男旅客。
該名30多歲男空服員本月1日在備勤室,接觸到另名20多歲女空服員及30多歲女機師,男空服員3日確診麻疹,女空服員和女機師雖各於6、8日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仍於11、12日出現發燒、出疹等症狀,昨確認遭男空服員傳染。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該名新增女空服員本月10日搭台灣虎航IT254、IT255班機往返桃園與仙台,11日搭IT505、IT506班機往返桃園與曼谷,女機師則未接觸旅客,合計2人潛伏期接觸554人,讓整體追蹤人數增至1804人。
各界質疑台灣虎航延遲通知機組員應自主健康管理,導致已感染者仍執勤而引爆疫情,疾管署日前也稱業者處理有瑕疵,恐觸犯《傳染病防治法》。昨莊人祥僅說,此案尚在調查,先處理疫情,不會即刻開罰;台灣虎航回應,會全力配合疾管署。

常出國者宜打疫苗
感染症專家、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呼籲,台灣虎航應暫勿讓近距離接觸指標個案的機組員上班,並盡可能讓所有員工接種疫苗;此波疫情也顯示,青壯年麻疹抗體陽性率比想像低,常出國者最好全面接種。

(蘋果日報)
--
麻疹感染擴大 虎航又2員工中鏢

麻疹群聚感染疫情再擴大!衛福部疾管署昨再公布2例麻疹確診病例,為北部20多歲女性、30多歲女性,分別是台灣虎航空服員與機師,感染源為先前確診的虎航空服員,屬於第3波感染,整起群聚案件已涉及8人。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該2名個案均為該起群聚事件中、虎航第1例確診麻疹空服員的接觸者,他們4月1日一起在備勤室工作,雖然已在4月6日、8日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但仍陸續於11日、12日出現疑似症狀,經疾管署檢驗、定序後確診。

莊人祥指出,一般來說,在接觸感染源後3天內接種MMR疫苗,可達到事後預防效果,但超過3天再打則是效果較不佳,以該2名個案來說,分別在接觸後5、7天後才接種,因此仍遭到傳染。

全台追蹤人數 超過3000人

根據疾管署提供資料,新增確診麻疹的空服員,在可傳染期間曾經服務4月10日自桃園機場飛往日本仙台的IT254班機、自日本仙台飛往桃園機場的IT255班機,以及4月11日自桃園機場飛往泰國曼谷的IT505、泰國曼谷飛往桃園機場的IT506班機;另一名機師未接觸乘客,因此未公布相關活動史。

此次群聚感染事件起源於1名北部30餘歲男性,泰國旅遊感染後,在可傳染期間至日本沖繩旅遊,不只傳染給自己的1名同事,也傳染給台灣虎航同班機的2名空服員與2名旅客,其中1名空服員再傳染給昨確診的空服員與機師,涉及多達8人。

面對虎航員工已有5人感染麻疹,莊人祥強調,此案尚在調查中,待釐清有無落實防疫再討論是否開罰航空公司。

目前衛生單位掌握此次群聚感染事件個案接觸者共1804人,將監測至5月4日,另其他境外移入個案接觸者則有1512人,合計全台追蹤者超過3000人。

沖繩也爆疫情 已56例確診

另外,首例男性個案在可傳染期間至沖繩旅遊,疑似也因此造成沖繩爆發麻疹流行疫情,我國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表示,根據沖繩官方統計,截至目前,當地共有177人接受檢驗,其中56例確診為麻疹。

蘇家彬指出,近期接獲不少民眾來電詢問接種MMR相關事宜,提醒若非必要,不要帶1歲以下嬰幼兒至沖繩或其他麻疹流行地區,萬一必須前往,年滿6個月以上、未滿1歲,可評估先打1劑自費疫苗,待滿12至15個月與小學入學前再打2劑公費疫苗;成人若是不清楚自己的接種史,也可於赴相關地區前,先至醫療院所門診諮詢接種疫苗的需要性。

(自由時報)
--
麻疹風波開罰虎航? 衛福部:調查中

台灣虎航麻疹疫情擴大,疾管署昨日公布新增兩例麻疹確定病例,是虎航空服員與機組員,目前全台共8人感染。衛福部長陳時中今日上午出席立法院社福與衛環委員會,會前接受媒體訪問表示,若虎航確實有違反相關法規,將依法開罰,但不會未審先定,目前仍在蒐集資料調查中,一定會調查清楚。

陳時中說,我國防疫監測系統十分完全,目前都按計畫進行。疾管署昨日表示,衛生單位已掌握此波群聚疫情接觸者共1804人,將密切監測相關接觸者至5月4日。

沖繩爆發少見麻疹疫情 專家籲嬰幼兒前往先打疫苗

日本沖繩縣境內,正遭逢4年來首度的麻疹疫情,統計截至4月16日已有56人感染,其中包含1例於當地確診的台灣個案。近來不少計畫至沖繩旅遊的民眾去電至衛福部疾管署詢問,前往當地旅遊是否應自費接種疫苗。疾管署建議嬰幼兒接種,成人則可至旅遊醫學門診檢查抗體狀況評估接種需求。

近來國內爆發麻疹群聚感染疫情,首例感染者也於上月自日本沖繩旅遊返台,引發當地4年來少見的麻疹疫情,統計當地已逾50人染上麻疹;台灣也已累計11例麻疹個案,其中5例為國內感染、6例境外移入病例,目前接觸者追蹤人數多達2782人。

近來不少計畫前往沖繩旅遊的民眾去電詢問,旅遊出發前是否有必要接種疫苗。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建議,1歲以下嬰幼兒非必要不建議前往流行地區,若必須要前往,則6個月以上1歲以下嬰幼兒可先自費接種1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成人也需確定已接種2劑,可至全台旅遊醫學門診諮詢。

蘇家彬解釋,MMR疫苗為國內幼兒常規接種疫苗項目,分別於幼兒滿12至15個月、國小入學前接種,必須接種2劑保護力才足夠。但若是出生超過6個月但未滿1歲的嬰兒必須前往流行地區時,建議可先自費接種一劑疫苗,但因年紀小產生抗體能力可能不足,1歲之後仍需再接種。

至於成人,蘇家彬表示,如不確定是否曾感染過麻疹的中壯年人,或部分幼年曾接種疫苗,但擔心抗體隨年齡增長而減少的青年族群,可抽血檢驗體內是否還有抗體,或直接補接種疫苗,建議赴流行地區出發前,可至全台30多家旅遊醫學門診諮詢。

(聯合報)

社會

惡犬撕咬 童腦漿外溢 醫妙手3小時拼回

2月底的清晨,臨著太平洋的台東縣卑南鄉才正要從黑夜裡甦醒過來,突然間,狗兒的低吼聲夾雜著男童的驚恐叫聲,撕裂迷霧般的空氣,「那不是金孫的聲嗎」,阿公奪門而出,衝向門外猛咬狂甩的愛犬,和被愛犬咬在口裡、滿臉驚恐的1歲半愛孫。

阿公用嚴厲的語氣要狗兒鬆口,雖然已用鐵鍊綁住,但是家中的比特犬原就兇猛,加上早已咬瘋,怎麼停得下來?眼看愛孫被狗兒咬在口裡無法動彈,還像個洋娃娃般被猛甩,已經皮開肉綻,頭骨都被咬裂、腦漿也溢出,再這樣下去要怎麼辦?

阿公徒手掰嘴救孫
阿公直接伸出雙手,把狗兒緊扣在孫兒頭上的嘴掰開,雖然自己的手也受傷,但終究把已經滿頭鮮血的孫兒救了下來。
男童送醫後院方發現他後腦有2大塊不規則撕裂傷,一側顱骨粉碎性骨折,另一邊不僅骨折還插進腦部,造成部分腦漿外溢,立即清創進行手術,試圖將顱骨「拼」回去。
負責手術的台東馬偕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古和書表示,由於狗兒口部含有大量細菌,當時先用大量抗生素和生理食鹽水沖洗男童腦部、清除血塊,再翻開受損頭皮取出碎骨。
醫生取下4、5塊碎裂顱骨時,最小的還不到1公分見方,醫生先將其泡在稀釋的優碘藥水半小時消毒,然後再將碎骨以10多根鈦金屬骨板、20餘根骨釘拼回,男童一度情況危急,「碎裂程度嚴重,但又要和時間賽跑」,足足花3個小時才把顱骨拼回去。

幸活動語言沒退步
小男童術後連續接受1個月的抗生素治療以防感染,所幸復元良好,已能開口叫媽媽。古和書表示,男童目前四肢活動和語言能力都沒退步,未來仍需注意後續發展。古和書指出,留在男童頭部的鈦金屬可以不用取出,但植入的骨釘和骨板會造成頭骨發展不對稱,長大後顱骨有可能會變薄,也要長期追蹤。
事實上,高雄上月也傳出比特犬攻擊男童意外,一名男童拿餅乾要餵食鄰家飼養的比特犬時,被撲倒狂咬,儘管眾人衝出制止,黑狗仍咬住男童不放。

走進家犬領域遭襲
台東動物防疫所第4課長陳威霖表示,此案是幼童走進狗兒領域遭攻擊,「不是狗的錯,飼主也未違反規定」。台東縣府社會處長曹劍秋表示,此案比特犬已被視為家中一份子,家長讓幼童獨自靠近而被攻擊,屬於不可預期的意外,不會追究家長責任,但提醒家有犬隻的家長一定要多加留意。古和書醫師則說,詢問過孩童家屬,咬人的比特犬飼主仍繼續飼養,但已留意不再讓孩子接近。

比特犬小檔案
●英文名:American Pit Bull Terrier
●血統:美國鬥牛犬和美系斯塔夫犬繁育的後代
●體態:身長約65公分,依不同品種體重20至50公斤
●性格:攻擊性強、皮膚厚實、具驚人耐力及咬合力,主要培育為鬥犬;被公認為世界猛犬第一名

傷人案例
●2018 03/28
高巿小二男童把餅乾丟向鄰居養的比特犬,卻被撲倒狂咬,導致手、背被咬傷,闖禍犬被送寄養
●2017 08/06
台中巿一名女子遛狗時,遇比特犬攻擊愛犬,為護愛犬手腳被咬傷,控對方飼主未幫狗戴嘴套
●2017 03/28
苗栗縣古姓婦人協助抓脫逃的比特犬反遭攻擊,氣管遭咬穿,闖禍犬隻遭沒入終身收容

繁殖自5種鬥犬 忌當寵物
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秘書長黃慶榮指出,比特犬是由5種鬥犬交配繁殖出來的,「鬥性非常強烈,當初繁殖就是用來鬥狗、打鬥用的。」雖然體形不是很大,但喜逞兇鬥狠,會挑戰社會位階,因此較容易攻擊家中的幼童及老人,再加上比特犬咬合力非常強,「被咬到,可能手骨都會被咬斷!」不建議民眾把牠當成寵物犬或護衛犬。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418/_Other/LA01AS.jpg

狗嘴內大量細菌 感染率極高

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蔡昇宗指出,動物啃咬的腦傷與一般跌倒、車禍腦傷不同,動物口腔內有相當多細菌、微生物,加上斷骨、碎骨侵入腦內導致腦漿溢出,腦部細菌感染率極高,需有醫療團隊耐心清創癒合,才能將傷害減到最低。

幼童可恢復9成
不過,蔡昇宗也說,墜落或車禍造成的腦傷面積大、甚難清創,動物啃咬多半是牙齒造成的腦傷,專注在消毒清創,相對治癒機率高,再加上幼童的神經元處於旺盛發展狀態,臨床觀察,腦部同一區域就算少了2條神經,其他神經會立即增生填補機能,因此幼童腦傷比起成人腦傷,要好得快、好得多,只要術後好好照顧,恢復率可達9成。
蔡昇宗建議,個案男童傷及後腦,術後應針對視力發展、手腳肢體協調性仔細觀察,若有疑慮就要立即就醫診療。

(蘋果日報)
--
比特犬咬碎童顱 醫院拼裝救回

豢養家犬險成殺人凶手!台東卑南鄉二月底驚傳比特犬攻擊一歲半男童事件,男童後腦勺被撕裂、腦組織外滲、頭顱骨折,台東馬偕醫院清創後利用顯微骨板、骨釘重新拼裝完整,住院月餘施予抗生素治療,傷口癒合良好,日前終於順利出院。

顱骨刺穿 腦組織外滲

台東馬偕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古和書表示,犬隻攻擊幼童事件五十三%來自家犬,提醒民眾注意兒童的居家安全。

該案發生於清晨六點,男童尖叫哭聲驚動在家幫忙照顧孫子的阿公,阿公奪門而出,赫見綁在家門口的比特犬,正抓狂攻擊一歲半的愛孫,從背後死咬住後腦勺在地上拉扯,老人家衝上前徒手扳開比特犬的牙齒,從比特犬嘴中救出孫子,火速送往台東馬偕急診。

男童後腦勺有兩大塊不規則撕裂傷,電腦斷層發覺左側嚴重顱骨壓迫性骨折併輕微腦出血,右側也有輕微的顱骨骨折。

古和書表示,手術中發現左側顱骨刺穿大腦,外科團隊用大量含抗生素的生理食鹽水沖洗腦部傷口、清除血塊、修補受傷腦膜,將已取下的碎裂顱骨浸泡於稀釋的優碘藥水,消毒半小時,再用十多根鈦金屬骨板、廿餘根骨釘將碎裂的顱骨重新拼裝完整,縫合傷口,足足花費了三個多小時。

術後男童在小兒科加護病房接受一星期的醫治,隨後在外科病房接受一個月的抗生素治療後,順利出院。男童無明顯腦神經受損,四肢活動及語言表達功能沒有退步,傷口癒合良好,不需另外移植補皮。

古和書表示,根據美國二○一五年在小兒外科雜誌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犬隻攻擊幼童事件九十五%屬輕中度傷害,但有五%是重度等級的傷害;其中五十三%是家犬攻擊。

「我真的不敢再回想當時的情況!」男童媽媽昨未出面,但透過LINE感恩醫療團隊細心照護,才能讓兒子再回到她身邊。古和書提醒家長,囑咐小孩遠離不認識的狗狗,一旦被犬隻攻擊,一定要立即送醫,即便傷口小,仍有感染或染上狂犬病的疑慮。

《小檔案》比特犬凶猛、忠誠

比特犬性情凶猛,攻擊性強,咬合力及耐力驚人,護主性高,較少人飼養為家犬,大都用以狩獵及當作鬥狗。據維基百科記載,比特犬主要品種有美國比特鬥牛 、美國斯塔福郡鬥牛 、美國鬥牛犬和斯塔福郡鬥牛 ,也可指二十世紀現代鬥牛 的祖先,性情凶猛,對陌生人有敵意,對飼主忠誠,仍有咬死飼主嬰兒的案例。

(自由時報)
--
家犬咬住1歲男童後腦勺 祖父扳開狗嘴送醫

台東一歲半男童兩個多月前遭家中飼養的比特犬攻擊,男童祖父聽到尖叫聲發現家犬咬住孫子後腦勺,立刻衝上前徒手扳開狗嘴,救出頭部流血的孫子送醫。

男童顱骨骨折,送醫手術並住院一個多月後才痊癒出院,幸腦部、四肢及語言表達功能並未退步。台東馬偕醫院醫師古和書表示,類似個案在全球學術文獻裡只有零星案例報告,還好祖父及時救出孫子,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他說,預防幼童遭犬隻攻擊,最好方式是盡可能不要讓幼童與犬隻接觸,尤其是攻擊性較強的犬隻,也要教育孩子遠離不認識的犬隻,若不幸遭攻擊,一定要馬上就醫,避免傷口感染或感染狂犬病。

一份美國研究報告統計,犬隻攻擊幼童事件有百分之五十三是家犬攻擊,鄰居飼養占百分之二十一;遭犬隻攻擊的幼童,百分之五是重度等級傷害,最好不要讓幼童與犬隻接觸。

農委會規定,比特犬、紐波利頓犬及土佐犬這三類犬隻品種,出入公共場所應由成人伴同,且需加戴口罩及用一點五公尺以內長的鍊繩牽引。

1歲半男童遭比特犬攻擊頭部嚴重撕裂 開顱急救回一命

台東1名一歲半男童,上個月初在自家慘遭家中飼養的比特犬攻擊,導致頭部嚴重撕裂傷,被家人緊急送往台東馬偕醫院救治,幸經醫院開顱手術後,男童這個月才逐漸復元順利出院。馬偕醫院表示,這是遭犬隻攻擊最嚴重的個案,幸家人及時發現救援,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看到時,已經被咬住了。」男童阿公向醫院表示,事發早上6點多,聽到小孩的尖叫哭聲,出來一看,原來是孫子被家裡養的比特犬攻擊不放,他立刻衝上去用手扳開咬住的犬齒,順利把頭部流血的孫子救出,然後直接送到馬偕醫院急診室。

急診醫師發現男童後腦勺有2大塊不規則撕裂傷,且傷口有腦組織外滲情況,經電腦斷層檢查,男童頭部受創嚴重,不僅有腦出血,顱骨也有骨折,隨即進行清創開顱手術,並進行顱骨重建,男童再經過1個月抗生素治療後,才復原出院,沒有明顯腦神經受損。

台東馬偕神經外科醫師古和書表示,該個案是醫院首見兒童受犬隻攻擊嚴重頭部外傷案例,在全球學術文獻裡也僅有少數零星的案例報告,還好男童阿公及時救出,否則後果會更嚴重,因為比特犬咬合力大,且意志堅強,一旦攻擊就會咬著不放,也藉此提醒民眾注意兒童的居家安全。

他說,預防幼童遭犬隻攻擊,最好的方式就是盡可能不要讓幼童與犬隻接觸,尤其是比特犬、紐波利頓犬及土佐犬等兇性猛烈的犬隻,此外,家犬仍須提高警覺,因為有53 %犬隻攻擊事件都來自自家犬,另教育孩童要遠離不認識的犬隻,遇到犬隻攻擊後,一定立即送醫,緊急預防處理,避免傷口感染或感染狂犬病。

(聯合報)
--
自家犬闖禍 阿公救孫也受傷!比特犬狠咬1歲童 開顱救命

台東一名1歲2個月大的男童,2月誤闖家中飼養的比特犬的鏈繩範圍中,遭狠狠咬住後腦杓猛甩,家人發現後扳開比特犬的嘴救出男童送醫。男童急救時一度休克,所幸醫療團隊急救得宜,將男童頭顱骨切開消毒再拼回,救回一命,目前已出院,恢復良好。由於苗栗、高雄、花蓮等地曾傳出比特犬咬傷人意外,呼籲飼主遛狗一定要繫繩、戴口罩。

醫花3小時 拼回頭蓋骨

比特犬凶狠,男童家人平常都不讓男童接觸,不料,當天男童誤闖比特犬的鏈繩範圍,遭狗咬住後腦杓,家人聽到哭聲外出查看,阿公不顧危險,立即將狗的嘴扳開才獲救,阿公的手也受傷。

男童頭部左右兩側都有嚴重撕裂傷,其中左側頭顱骨折、顱骨刺穿大腦、腦組織外滲,被送往台東馬偕醫院急救,由神經外科醫師古和書操刀,經團隊約3小時的手術,克服男童一度休克的危機,順利將人救回。

古和書昨表示,沒見過被狗咬這麼嚴重的頭部傷口,在台灣也查不到類似案例,因傷口在頭部、犬隻唾液中又充滿細菌,因此為拼回碎裂的頭蓋骨,手術中取下男童的頭骨,浸泡在消毒液中超過半小時,還以超過1萬CC的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

團隊再以鈦金屬顯微骨板、骨釘將碎裂顱骨拼回,並將頭蓋骨接合回男童頭部,為避免感染還以抗生素持續治療1個月,經過1周加護病房觀察、近1個月的住院治療,已康復出院。

古和書指出,男童頭部復原良好,沒有明顯腦神經受損現象,四肢活動、語言表達沒有退步,讓團隊鬆了一口氣,不過男童每月要持續回診,觀察恢復情況。

類似案頻傳 繫繩戴口罩

他說,家屬感謝醫療團隊的協助,希望透過自家案例讓更多民眾知道,即使是自家的狗也要小心防範,根據資料,自家犬咬傷民眾的比例超過5成,其次是鄰居的狗;加拿大、英國、委內瑞拉都禁養比特犬。

台東縣動物防疫所指出,比特犬是農委會公告的凶猛犬隻,遛狗一定要繫繩、戴口罩,未依規定可以開罰,凶猛犬隻肇事不會強制安樂死,除非民眾不願意再養,可付費由防疫所收容並協助媒合飼主,如沒人要飼養才會安樂死。

(中國時報)
--
幸福哪 一銀56%員工 年薪破百萬 《蘋果》調查 銀行與金控「薪水很敢給」

「我的女兒一定要讓她念金融相關科系!」林小姐露出篤定的神情,因為她深知,金融業雖未必是過去大家所認知的「金飯碗」,但和許多其他行業比較起來,金融業的薪資高、穩定性夠,「理工學科若不好,念文學院很難餵飽自己,只有從事金融我才不會擔心。」

對低薪的恐懼籠罩全台,第一銀行董事長董瑞斌昨引述公司內部報稅用的扣繳憑單數據,驕傲地說:「從扣繳憑單來看,一銀有56%的員工年薪破百萬元。」

民營壓力大更高薪
《蘋果》調查,公股銀行包含彰銀、華南銀、合庫員工的薪資破百萬的比率都超過5成,一銀56%(約4000人),合庫有50%(約4000人),華南銀51%(約3500人),彰銀54%(約3300人),總計4家行庫共1萬4800人薪資超過百萬元,堪稱幸福企業。
而民營的銀行薪資更高,只是採密薪制,民營金控主管表示,「民營金控壓力大,業績目標開得高,薪水也敢給,如果承受得起壓力,1年下來破百萬是很容易。」
銀行主管透露,包括一銀、華南銀都對新進行員提供晉升管道,最快5年即可達百萬年薪。華南銀副總黃俊智說,華南銀主管級以上(總行副科長以上、分行襄理以上),平均月薪有11.7萬元,年薪百萬元起跳。

主管最高領24個月
黃俊智強調,主管級以上、雖有高薪,但績效好壞差距大,例如主管級最好可以領到24個月,但最差只有13.5個月,等於主管級績效好壞的年薪,「可以差了快12個月」。
據主計處統計,金融業每人每月總薪資在服務業中排名居佼佼者,去年全年平均逾8萬元;根據行庫內部統計,目前一銀員工平均月薪6.64萬元,華南銀則約6.7萬元。若以年薪來看,一銀員工平均年薪117.4萬元、華南銀122萬元,彰銀平均年薪也有118萬元。
一銀主管說,為留才、育才,給較高的薪資待遇,加上職務輪調,各項職務都可能年薪破百萬元,這樣可提升員工忠誠度、降低離職率。
至於外派部分,各大行庫多有「海外津貼」,因此實領多超過百萬元。黃俊智說,通常外派的「台幹」,包括津貼等,平均月薪是國內一般行員的2倍。
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昨聽聞一銀56%員工實領年薪破百萬,表示壽險與銀行薪資結構不同、難以比較,不過若單以國壽的內勤人員來看,實領年收入破百萬的比率,「絕對不會輸給一銀。」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418/LA02/LA02_003.jpg

銀行業97K 打敗電子業64K 美髮業28K苦哈哈 自嘲窮忙

金融業薪資在各大產業中是佼佼者,依照主計處的統計,整體金融業的每人每月總薪資(加計年終獎金)平均8.6萬元,遠超過排名第2的資訊及通訊傳播業6.9萬元。
若單國內10大熱門行業的薪資,銀行業的薪資高達9.77萬元,比醫療保健的6.56萬元和電子零組件製造6.44萬元都高出一截。

休假錯開雜事多
至於一般門檻較低、剛畢業年輕人偏好的工作如住宿、餐館或是美髮及美容體薪資都偏低,其中又以美髮美容最低,月薪只有2.8萬元左右。
從事美髮行業的Amy說,這行業休假時間經常和家人錯開,無法和親友團聚不說,如遇到忙的時候站立的時間很長,最重要的是剛入門時當助理,什麼雜事都要做,薪資又低,要熬到成為設計師時才可能有出頭的一天。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418/LA02/LA02_007.jpg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418/LA02/LA02_004.jpg

年薪千萬背後 曾45小時沒闔眼

細剖金融業薪資,屬於高大上的投資銀行的薪水最受矚目,依序是商業銀行、保險業、證券業,但因去年台股上萬點,證券業超車保險,金融業高階主管一針見血:「說穿了金融業是以業務為導向,不管是什麼商品、不管面對一般消費者或企業,只要能帶進業務量就可以坐領高薪。」

說起幫助企業融資業務的投資銀行,金融圈都帶點敬意,尤其是外資投行,像是大小摩(摩根士丹利與摩根大通)、高盛、德意志等頂級投資銀行薪資都很嚇人,年薪經常千萬元起跳,但有投資銀行基層主管感嘆:「每天早上7時工作到隔日凌晨1、2時是家常便飯。」

外表光鮮吃藥苦撐
這名主管說,較悠閒的日子,還可以在晚餐時間偷偷回家洗個澡再回公司工作,但若手中負責大案,「我曾經有連續工作45小時沒洗澡、睡覺的紀錄」。他自己觀察其他主管,幾乎都有長期服用降血壓藥、頭痛藥等習慣,「只是這行的人很好強,表面都維持光鮮亮麗,不願被旁人發現自己快撐不下去。」
在一般商業銀行工作,雖然上班時間沒那麼長,但必須背負業績壓力,行庫主管說,「金飯碗難捧」,他透露其實不少社會新鮮人不再想擠入金融業,讓近年金融業徵才出現高錄取率、低報到率,及高離職率等「兩高一低」的3大奇特現象。

(蘋果日報)
--
闖高捷塗鴉 3外籍客落跑離台

高捷公司大寮機廠上周四凌晨遭人闖入塗鴉兩節車廂,高捷工作人員為清除三個大型圖案忙翻天,警方循線追查發現,涉案三名塗鴉客全是西班牙籍,已於上周六搭機離台轉往香港,恐尋下個目標繼續塗鴉。
警方說,塗鴉客事前在社群網站tumblr預告要來台灣和香港「創作」,三人都是三十歲,戴鴨舌帽、口罩、穿長袖外套,離去時刻意躲避監視器,途中還在大寮山頂公園脫掉外套,並從輔英科技大學後門進入,從正門離開。

考慮設電子圍籬
警方說,捷運車廂塗鴉違反《大眾捷運法》可處新台幣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也涉《刑法》毀損罪嫌。塗鴉客雖已離境,全案仍函送偵辦。另已函請外交機關協助,若三人再度申請來台,建請管制入境。
高捷公司對外籍人士塗鴉列車表示譴責與遺憾,未來考慮增設電子圍籬及加強巡邏頻率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蘋果日報)
--
入侵高捷機廠 外國塗鴉客閃電離台

台灣年前才被國外塗鴉社群網站「假釋旅行」點名,4月間北捷北投、蘆洲及高捷大寮機廠就遭塗鴉客闖入「即興創作」,高雄林園警分局查出高捷案是3名西班牙籍男子所為,犯案後隨即離境,捷運公司恐求償無門。

高雄捷運大寮機廠12日凌晨遭侵入,分別在2節車廂塗鴉3幅畫,林園分局調閱上百支監視器,赫然發現塗鴉客是3名西班牙男子(均30歲),他們在本月5日與另名28歲同國籍女子入境,高捷塗鴉案引起重視,14日中午在桃園機場搭乘長榮航空班機前往香港。

案發在12日清晨5時17分許,3嫌翻牆進入高捷大寮機廠外圍牆,花了17分鐘摸黑塗鴉,並沿原路逃逸。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3名可疑男子,刻意戴著鴨舌帽、口罩、著長袖外套、後背包,徒步走了將近4公里到大寮機廠,沿途不僅刻意低頭躲避監視器、選擇沒有監視器的巷弄行走,從臉型、輪廓來看疑似外籍人士。

專案人員指出, 他們犯案後不朝著交通便利的捷運站逃逸,反而走向山區,先在大寮區山頂公園內脫掉外套變裝,還從輔英科大的後門進入校園,繞環校馬路從正門離開,見到校門口的警衛還故意揮手致意,假裝是晨運人士,離開大學後又走了約1公里,再透過手機翻譯軟體央請店家代叫計程車,一路坐到火車站。隔天媒體大幅報導,4人離境。

湊巧的是,北捷6日蘆洲、8日北投機廠均遭塗鴉,林園警方查閱「作品」,發現畫風神似,但沒有直接證據。警方已依毀損、大眾運輸法將3人函送。

警方指出,有美籍人士年前曾在「假釋旅行」po文,要在中國、土耳其、香港、日本、韓國及台灣塗鴉,美國人還沒來,西班牙人搶先一步,且又轉往另一被點名的香港。2012年間北投機廠也曾遭外籍人士塗鴉。

(自由時報)
--
高捷塗鴉客 涉案3老外已出境

惡整塗鴉2節高雄捷運車廂的人找到了,是3名西班牙人幹的!不過,得手後迅速離境赴香港轉往他國,警方調查,3人可能是得知被奉為祖師爺級的國際知名塗鴉客U與E在社群上點名要來台灣,搶頭香,先來下手,或有朝聖或示威意味。

4月12日凌晨5:17,3人侵入高捷公司大寮機廠,在2節車廂上塗鴉大型圖案後逃逸。

警方過濾沿途監錄器,鎖定3名西班牙男子涉案,發現3人與另名女子於4月5日入境後,13日轉到高雄投宿,犯案後,於14日離境赴香港,可能轉他地繼續犯案。

3人戴鴨舌帽、口罩、外套掩飾身分,後背包藏放噴漆工具。離去時,徒步走近4公里並穿梭巷道企圖避開監錄器。還走到大寮區山頂公園脫外套變裝,從輔英科技大學後門再穿越校園從正門離去。遇到警衛,還伸賴腰甩手佯裝運動,再攔計程車,使用手機翻譯軟體要求去高雄火車站。

警方表示,3人曾在社群網站預告要來台灣和香港創作,目前可能在香港選擇目標犯案或轉往他處塗鴉。

警方表示,依《大眾捷運法》第50之1條,在捷運車廂塗鴉可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另還涉及《刑法》毀損罪嫌。雖然追緝不易,但全案仍送檢方偵辦,並函請外交部協助,若3人過境或再度申請來台,即予管制。

高捷公司事後動員150人,時才將列車復原完畢,未來將增設電子圍籬並加強巡邏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中國時報)
--
餵毒奶害死嬰 父竟輕判 想讓哭鬧安靜 法官:無殺人犯意

北市陳男前年不耐二月大的女兒哭鬧不止,數度將含有第三級毒品FM2的安眠藥,磨碎後摻入奶粉餵食女兒,事後發現女兒醒不過來,緊急送醫已回天乏術。檢方原依殺人罪起訴陳男,但士林地院將陳男送精神鑑定,發現他已達輕度智能障礙,餵藥本意是讓女嬰安靜並非殺嬰,改依傷害致死罪,輕判陳男三年十月。

陳男(三十八歲)前年七月因不堪二月大的女兒持續哭鬧,竟拿出平日服用的FM2安眠藥物掰成半顆,磨碎摻入奶粉餵食女兒,且連餵兩次,隔天凌晨陳男和妻子發現女兒無生命跡象,緊急將女兒送醫仍不治。

「疼她都來不及」
陳男到案後頻喊冤解釋,他因工作、經濟壓力關係,定期會到醫院領安眠藥,案發當天他多次安撫女兒無效,才會想用餵藥方式讓女兒安靜,「我只是無知,絕不是要害死女兒,我疼她都來不及了,怎會想殺她?」

檢認為明知故犯
法醫解剖發現,女嬰死因為「使用FM2引起急性藥物中毒休克」,檢察官認為陳男明知女兒才剛滿兩個月,身體尚未健全,餵食過量藥物會導致死亡,依至少可判刑十年的殺人罪起訴陳男。
但士林法院認為,陳男雖知餵食女兒藥物可能會造成傷害,但其目的是希望女兒停止哭鬧,並無殺人犯意,且陳男發現女兒無呼吸時,立即為女兒進行CPR,直到救護人員接手為止;另根據陳家生活照片,陳男平日對女兒疼愛有加,難以想像僅因女兒哭鬧、安撫無效,就萌生殺意。

面臨失業壓力大
法官另將陳男送精神鑑定,報告指出,陳男長期罹患憂鬱症,精神狀態接近輕度智能障礙程度,案發期間陳男面臨失業、母親中風、女兒出生等生活壓力,持續有易怒、失眠等症狀,面對女兒哭鬧不止時才以自身服用FM2經驗,餵女兒吃藥。
由於醫師認為陳男的智能狀況,在面對複雜情境時,只會處理眼前問題、忽略長期後果,法官因此認定陳男並無殺嬰犯意,改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傷害致死罪,輕判他三年十月徒刑。可上訴。

毒奶餵女嬰 輕判理由摘要
●精神有障礙
精神鑑定結果指出,陳男有精神疾病,近輕度智能障礙,辨識能力顯著減低
●餵藥非殺人
陳男因安撫女嬰無效,才以自身施用的FM2給女嬰服用,僅是希望女嬰停止哭鬧而非殺嬰
●減量後觀察
陳男有將藥物減量至半顆或1/4顆,餵食後也有觀察女嬰反應
●很疼愛女嬰
發現女嬰無呼吸時立即進行CPR急救。且根據生活照片,陳男對女嬰疼愛有加

(蘋果日報)
--
嬰哭鬧餵毒奶粉喪命 不算殺人父輕判

北市一名男子因受不了襁褓中的女兒哭鬧,竟將含有三級毒品FM2成分的安眠藥摻入奶粉餵食,沒想到女嬰一命嗚呼;女嬰父親事後雖痛哭表悔意,仍被檢方依殺人罪起訴。士林地院審理後認為,被告沒有殺害女兒意圖,且犯案時受憂鬱症所苦、導致接近輕度智能障礙,昨雖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傷害致死罪論處,但符合減刑規定,輕判3年10月。

據悉,40歲的陳姓男子與妻子長期受精神疾病所苦,均在醫院看診並拿藥接受治療,案發前育有一對兒女,稚兒3歲、女嬰2月大,一家人與中風母親同住,夫妻以打零工維生。

安眠藥摻入奶粉

女嬰前年7月27日凌晨哭鬧,夫妻為使她停止,決定餵喝奶粉,卻見小孩漸無心跳,趕緊送醫搶救;但女嬰仍在近清晨5點時,被醫院宣告不治,父親在院內狂哭不止。檢方獲報後指示法醫解剖,在死者體內驗出過量FM2,確定死因為「使用FM2引起急性藥物中毒休克」;檢警同年11月前往陳男家搜索,搜到106顆含有FM2成分安眠藥。

地院認非故意殺害

陳男到案後承認放安眠藥,但稱「每次只磨半顆量」、「以為量少不會怎樣」,且若不愛女兒,不會為了生她向親友借錢,偵訊過程數度流淚。但檢方認為,安眠藥含有FM2成分,依國家規定須由醫師開立處方箋後才能取得,即便是成人也不得過量服用,何況是還在襁褓中的女嬰,去年4月初依殺人罪起訴。

陳男在法院開庭時說,因工作與經濟壓力均大,會定期到兩家醫院領安眠藥,而女兒當天哭鬧不止,才會餵藥讓女兒停止,絕非故意殺害。法官審理後採信陳男辯詞,認定其主觀上應無故意害死女兒本意,依其犯行應僅認「傷害」,另也考量犯案時受憂鬱症所苦,也因該症狀導致接近輕度智能障礙,加上犯後深具悔意,雖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傷害致死罪論處,但符合減刑規定,判刑3年10月。

(自由時報)
--
嫌嬰哭餵FM2致死 父判3年10月徒刑

陳姓男子前年因年僅2個月大的女兒不斷哭鬧,竟將含有FM2的藥物磨碎,多次摻入奶粉內沖泡給女兒喝,造成女兒藥物中毒休克死亡,被檢方起訴。士林地方法院今天上午宣判,依傷害致死罪判他3年10月徒刑,可上訴。

他先前在庭訊時曾向法官表示,並非惡意要害死女兒,只是想讓女兒安靜,否認有殺人犯意。他說,自己從事粗工,一天薪水2000元,因工作、經濟壓力關係,會定時到醫院領安眠藥,幫助入睡,因為女兒一直哭鬧,才會在女兒奶粉中加藥。妻子生女兒時,因醫生建議剖腹產,他還去借錢生小孩,「我不是故意要讓女兒死掉,生她疼她都來不及了,怎會想殺她?」

(聯合晚報)
--
學童文具 塑化劑竟超標400倍

不想讓兒子雌性化,女兒變早熟,家長最好不要買含塑化劑的文具。消基會昨公布最新市售文具檢測,竟有高達兩成的文具含超標塑化劑,有的甚至超標高達四百倍。
為讓塑膠產品增加彈性或延展性,許多業者會在產品中添加塑化劑,根據消基會公布的資料,業者常用的八種塑化劑,對環境或人體都有不同程度影響,較嚴重者恐使人增加罹癌風險或干擾內分泌系統等。

恐致女童性早熟
消基會昨公布最新調查,文具用品國家標準要求八類塑化劑總含量不可超過產品總質量的百分之零點一,但該會日前在新北市連鎖生活用品店、文具店等通路購買二十二件握筆器、原子筆、筆袋等文具,卻有五件、約兩成產品的塑化劑含量超標。其中還有四件超標一百五十倍到四百倍不等。
消基會表示,塑化劑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呼吸、咬嚼或透過母體進入人體,發育中的學童若經常接觸,可能造成男童雌性化、女童性早熟,部分研究也認為和人體癌症與不孕症有高度相關。

多喝水可助排毒
北榮內科部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與的鄰苯二甲酸二酯(DEHP),長期累積不排除對生殖功能、肝、腎有危害,DEHP、DINP等塑化劑物質,於人體代謝時間約需三天,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物質可透過糞便、尿液排出體外,建議平日可多吃蔬果、多喝水,能幫助加速新陳代謝,增加毒素排出。
消基會提醒家長在購買文具給孩童時,要仔細閱讀商品標示,並避免幼童拿來玩耍或舔食,並且提醒勤洗手,減少塑化劑接觸到口腔機會,也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應增加抽測市售文具產品。

(蘋果日報)
--
學童文具藏塑化劑 最高超標4百倍

消基會籲 文具納應施檢驗商品

消基會調查市售原子筆、握筆器、筆袋等文具用品,竟發現有廿二%塑化劑超標,最高甚至超標四百倍。消基會強調,文具用品為學童必備且每日接觸,長期使用恐影響健康,呼籲納入國家應施檢驗商品項目。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表示,標檢局與消保處曾於一百年檢測橡皮擦,發現六成塑化劑超標;消基會一○四年調查塑膠墊板,超標情形也普遍,但目前文具用品並非法定應施檢驗項目,若違反塑化劑限量標準,現行商品檢驗法並無罰則,實有必要檢討,建議標檢局審慎評估。

標檢局:逐步列強制檢驗項目

標檢局表示,無法一次就要求所有文具納入強制檢驗,影響範圍太廣,但文具品質與安全一定會持續滾動追蹤。比如橡皮擦已列入強制檢驗項目,今年起塑膠桌墊也將納入,會依據市場調查結果,逐步將高風險文具列入強制檢驗項目。

消基會此次檢測市售廿二件文具用品塑化劑含量,發現五件超標,超出限量一百至四百倍。兒童暨玩具研發中心實驗課長吳旻彥表示,根據國家標準CNS規定,塑化劑含量不得超過○.一%,但檢測發現五件筆袋、握筆器商品塑化劑超標且偏高,含量均逾二十%,最高為「LIFE NO.3030握筆練習器」含量超過四十%。

製造商:將追查原料及製程

「LIFE NO.3030握筆練習器」製造商徠福行科技公司表示,出廠商品均通過無毒檢驗,也具備原料證明,將追查原料供應商與製程狀況。

目前塑化劑超標回歸消保法規定,主管機關調查認定商品有造成健康危害之虞,可以要求業者回收改善或銷毀,否則可處六萬至一百五十萬元罰鍰。

(自由時報)
--
消基會檢測文具 握筆器塑化劑含量超標400倍

消基會針對市售的筆套、筆袋、原子筆、自動鉛筆及握筆練習器等,共計22件文具用品進行檢測發現,除部分商品標示不清外,有5件商品被檢測出不符合規定含量的塑化劑,其中又以握筆練習器含量超標400倍最嚴重。

消基會調查發現,22件文具用品標示中,有3件的標示不符合規定,其中以筆類不符合比例最高,消基會表示,商品標示為消費者選購時最重要參考資訊,呼籲業者應依據相關規定確實標示,不符合規定業者應盡速改善。

此外,在此次抽樣檢測的樣本中,有5件超過塑化劑限量,這5件樣品為握筆器、筆套及塑膠筆袋,其中有3件標示材質為PVC,而PVC在製成各式商品前,一般會依所需要的柔軟程度添加不同含量的塑化劑,消費者在購買PVC材質商品應謹慎挑選。

消基會指出,握筆器通常都是學齡較小的學童使用,因為剛開始學習寫字,部分家長為讓學童有正確的握筆姿勢,會購買市面上文具用品店販售的握筆器給予輔助,還有造型可愛或為應考需求而製造的透明筆袋,也是許多年輕學子喜愛的商品,在此次檢測中,握筆器最高被測出塑化劑含量超標400倍,而塑膠筆袋最高被測出塑化劑含量超過250倍,消基會呼籲家長購買時,一定要審慎選擇不含塑化劑的商品,才能保障學童的安全。

驚!消基會抽檢學童文具用品 塑化劑超標400倍

鉛筆盒、筆袋、握筆器等文具是學童每日接觸用品,消基會從連鎖生活用品、文具店隨機採樣22件,抽查發現,包含握筆器及筆袋,一共有5件塑化劑含量超標,其中1款產地來自台灣的握筆器竟超標400倍,另一款沒有標示產地、材質的握筆器也超標300倍,筆袋則超標250倍,因塑化劑危害學童健康,消基會呼籲政府盡速查核,讓有問題的產品下架,並要求業者改善,依情節處6萬至100萬罰鍰。

消基會此次針對學童使用的文具用品抽查樣品分為3大類,握筆器及筆套9件、筆袋6件、原子筆及自動鉛筆7件,檢驗結果發現,有8件不符合「文具商品標示基準」,包括沒有標示產地、材質等,塑化劑含量超標有5件。

檢驗長凌永健說,依據101年經濟部標檢局制定公布的CNS 15527「事務文具用品一般安全要求」,8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含量總和不得超過0.1%,但這次檢驗的樣品,其中有2款握筆器含量分別為30%及40%,等於超標300倍、400倍,另外有3款筆袋含量20%至25%,等於超標200倍至250倍。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說,塑化劑造成人體癌症、不孕症有高度相關性,也可透過皮膚直接接觸、呼吸吸入、咬嚼食入等,對於學童健康有嚴重影響,但學童最常使用的文具用品,過去主管機關並沒有高密度稽查,應該要列入「應施檢驗項目」嚴格把關。

而對於超標及不符合標示的產品,消基會呼籲主管機關依照消保法第33條規定進行檢驗,讓有問題的產品下架,要求業者應提供消費者退費等後續處理。

(聯合報)
--
恐怖! 學童握筆器塑化劑 超標400倍

消基會今天公布兒童文具塑化劑抽檢結果,在22件樣品中,有五件塑化劑含量超標,不合格率近23%。其中購自土城聯合文具生活館的握筆練習器,塑化劑超標400倍最嚴重;另一款土城金玉堂文具批發廣場的握筆器、三款購自新北市的PVC筆袋,塑化劑超標達200~300倍,消基會表示數值令人憂心。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指出,塑化劑超標文具,主管機關可依消保法令要求業者改善並下架,若違反規定,可開罰6萬~100萬元,通路業者也應協助已購買的消費者辦理退費。

消基會強調,此次檢測市售文具商品,竟現部分握筆器塑化劑超標數百倍,若幼童不慎舔食恐危害健康,主管機關應儘速查核,避免消費者買到有問題的產品。

消基會指出,購自土城的金玉堂文具批發廣場的紅色握筆器,塑化劑超標約300倍。另外三款筆袋,塑化劑也超標200~250倍,分別購自板橋的101文具天堂、土城的金玉堂文具批發廣場、永和的金興發生活百貨。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指出,塑化劑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進入、呼吸吸入、咬嚼食入、醫療注入,或由母體進入人體,發育中的學童若經常接觸,可能導致男性陰莖短小、隱睪症,女性則會性早熟(一般小於8歲的女童提早發育),消費者不可不重視。

凌永健指出,此次兒童文具塑化劑超標,以「鄰苯二甲酸酯類」為主,經常用來讓塑料柔韌有彈性,但已有許多研究指出,塑化劑會造成人體癌症、與不孕症有高度相關性,國際間也陸續對塑化劑相關產品含量進行管控。

消基會表示,市售文具商品品項多樣,業者也不斷推陳出新,安全性有待政府把關。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4/17/6/465801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聯合晚報)
--
驚!文具塑化劑 超標400倍

消基會17日公布國內文具用品塑化劑含量測試結果,22件樣品中有5件樣品含量超出標準0.1%的150~400倍,如筆袋、握筆器等,若幼童不慎舔食,長期接觸下恐影響生育,並導致男性隱睪症,女性性早熟等。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呼籲標檢局將學童文具納入應施檢驗項目加強查檢,以確保民眾健康。

此次消基會在新北連鎖生活用品店、文具店購買握筆器及筆套9件、筆袋6件、原子筆和自動鉛筆類7件共22件文具,調查最常見的塑化劑含量,據CNS 15527「事務文具用品一般安全要求」規定,8種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 Acid Esters, PAEs)含量總和不得超過0.1%,但此次22件樣品,有5件含量超標,其中1件DEHP含量超過20%,等於超標200倍,4件DINP含量介於15%~40%,等於超標150倍到400倍。

消基會指出,目前環保署將塑化劑列為第一、二類毒化物,有致腫瘤、生育能力受損、畸胎、遺傳因子突變或其他慢性疾病等作用的物質,歐盟更列為生殖毒性物質,會干擾正常內分泌系統的平衡及功能,造成男童雌性化、女童性早熟並增加女性罹患乳癌之機率等;依《消保法》最高可罰150萬元。

(中國時報)
--
台加駕照免試互換 達陣

新添紐芬蘭省 加國10省完成簽署

我政府長期推動與各國協議免試承認駕照。外交部昨宣布,我國已與加拿大紐芬蘭暨拉布拉多省(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達成「駕照相互承認協定」協議,也就此與加拿大全部省份達成免試相互承認駕照協議,「十年有成、全部達陣」。

外交部北美司司長陳立國昨表示,雙方從四月十七日起,基於平等互惠原則及各自交通法規規定,免試相互承認駕照。此協議預計可為我國人未來赴加國紐芬蘭省工作、求學及定居帶來更多便利。

即日起,我國人持有B類小型車有效駕照、已取得紐芬蘭省居留證明者,可向該省申請免試換發第五級或第五級第二等的普通駕照;另持我國政府核發的A二類普通重型機車、A三類大型重型機車有效駕照、並已取得紐芬蘭省居留證明的國人,也可向該省申請免試換發第六級或第六級第二等的普通駕照。

陳立國補充說明,我自二○○八年起,開始推動與加拿大各省的免試互換駕照,第一個達成的是魁北克省,在當年六月生效,如今十省份已完成簽署。外交部統計,截至去年底,台灣與加拿大兩國民眾,依據雙邊協議申請換駕照受惠人數總計四八四八位。

(自由時報)
--
暌違20年 法航復飛台灣

暌違20年,法國航空昨日正式重返台灣天空!法航與華航聯手,以共掛班號方式復飛台北─巴黎航線,預定每週3班直飛,首航班機昨晨抵達桃園機場,寫下台法天空歷史新頁。

為歡迎法航復航的首航班機,觀光局特別安排「台灣黑熊」、台灣味的「電音三太子」迎接,場面熱鬧。而這也是近5年來,第6家外籍傳統航空進駐或重返台灣,民航局分析,凸顯台灣具備可作航空轉運樞紐的地理優勢及市場潛力。

看好台灣 5年6家外籍航空復飛

暌違20年 法航重返台灣天空

暌違二十年,法國航空昨日正式重返台灣天空,這已是近五年來,第六家外籍傳統航空進駐或重返台灣!

華航法航共掛班號 每週3班直飛巴黎

法航與華航聯手,以共掛班號方式復飛台北—巴黎航線,每週三班直飛。法航首航班機搭載二四二名旅客,昨上午抵達桃園機場,觀光局安排「台灣黑熊」、「電音三太子」在登機門熱鬧迎接,未來每週有三個班次往返台灣桃園機場、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寫下台法天空歷史新頁。

台法航約最早於八十二年簽訂,雙方各飛航每週三班,隔年我國長榮航空與法航均開航台北—巴黎航線,法航開航三年後退出台灣市場,長榮九十六年因高油價短暫停飛,九十八年復飛,目前長榮每天一班直飛巴黎。

近年華航積極爭取歐洲航點,去年底復飛倫敦時,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就透露,巴黎也是歐洲重要航點,華航不該缺席。當法航有意復飛台北,華航爭取與法航共掛班號,四成機票由華航銷售;華航也與法航合作,從巴黎延飛至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並提供法航雪梨、墨爾本航線共掛班號。

法航:台法直飛 估全年載客率8成

法航台北—巴黎航班預定每週直飛三班,由波音777-200機型執飛,機上配置兩百八十個座位。華航為慶祝開航促銷,台北—巴黎經濟艙來回票價未稅一萬八千元起。法航表示,四月訂位率已經達八成以上,預計全年度載客率不會低於八成。

號稱「精品級」廉價航空的日本星悅航空,昨也在官網宣布將於今年十月開航日本北九州、福岡、名古屋等三條航線,每日一班,台日天空更熱鬧。

民航局:爭取外航將台灣列轉運航點

國人出國人數激增,每年成長約七至十一%,去年已逾一千五百萬人次。因台灣具備地理優勢可作轉運樞紐、加上新世代客機成本降低,近年外籍航空紛進駐或重返台灣,阿聯酋、土耳其航空開航台灣,美國聯合航空、加拿大及法航陸續復飛;紐西蘭航空也將於今年十一月初,復飛台灣。

紐西蘭航空 11月也要重回台灣

民航局表示,台灣與亞洲重要都市平均飛行時間不到三小時,目前每週有超過一千八百航班飛往東北亞、東南亞與中國,有利外籍航空將台灣列入轉運航點。

(自由時報)
--
台灣天空熱鬧 4年6家傳統外航新闢或重返

法國航空今天復飛睽違20年的台北-巴黎航線,中斷13年的紐西蘭航空11月也將恢復。近幾年,台灣的天空很熱鬧,4年有6家外籍傳統航空公司新闢台灣航線,或宣布重返台灣市場。

台灣出國旅遊人口快速成長,是外籍航空公司看到商機的很重要因素,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近6年台灣民眾出國人數,2012年破1000萬人次,2017年已逾1500萬人次,每年成長幅度約7%至11%。

2014年2月,中東三雄之一的阿聯酋航空開航台北-杜拜,因應旅客量增加,2016年5月起,改派空中巨無霸飛機A380執行台灣航線任務。

2015年4月,土耳其航空也首航台北-伊斯坦堡航線,目前每天一班。

2014年3月,美國聯合航空復飛台北-舊金山;2017年6月,加拿大航空復飛台北-溫哥華,這兩家航空公司都是離開台灣超過10年重返。

即將在11月復飛台灣的紐西蘭航空,也是離開13年後重返台灣。

開南大學空運管理學系副教授盧衍良受訪說,業者在商言商,以往停飛的考量除了客源穩定性外,舊世代使用機型的成本偏高也是主因。近幾年,台灣出國旅遊人口增加,加上新世代客機強調環保節能,操作成本相對降低許多,增加業者開新航線意願。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長林國顯表示,台灣的位置具有地理優勢,與亞洲重要都市平均飛行時間不到3小時,目前每週有超過1800航班飛往東北亞、東南亞與中國,有利外籍航空將台灣列入轉運航點。

(中央社)
--
通緝犯遭6槍擊斃 1顆子彈貫穿心臟

因拒捕開車拖行警員、遭支援警力開槍擊斃的通緝犯翁國銘,檢警昨會同法醫解剖翁國銘遺體後表示,翁的心臟被子彈貫穿!

體重減半 父母認不得

翁國銘的父母由其次子陪同,到南市殯葬所了解法醫解剖長子遺體情形,翁嫌父母澄清說,電視新聞都報導錯誤、指他們不認兒子屍體,「父母怎麼會不認自己兒子,是因為兒子過去很胖,多年未見,如今看到的死者卻很瘦,認不出來是自己兒子,不是不認兒子!」

檢警會同法醫解剖翁國銘遺體後表示,有一顆子彈貫穿翁的心臟,確切死因要等鑑定報告出爐。檢警有以指紋鑑定確認死者是翁國銘,翁的父母也認領兒子遺體,並無拒絕認領情事。

昨下午,翁國銘父母與次子現身殯葬所解剖室時,起初不願多談。媒體詢問兩老為何不認領大兒子?兩老才傾吐滿腹委屈。

翁國銘母親表示,大兒子翁國銘20多歲結婚後就離開家了,後來也離婚,還把當時3歲的孫子丟給她扶養,大兒子就失蹤了,早年平均一年至少見一次面,最近5、6年來,國銘不曾回家、完全沒見過他的人。

翁母說,過去翁國銘很胖、體重約有近百公斤,比他弟弟還胖,沒想到昨天看到國銘遺體時,發現這人「瘦比八、還暴牙」,可能僅4、50公斤重,跟過去的大兒子外形完全不同,她與丈夫根本認不出這人是大兒子,並非他們不認兒子遺體。

翁母並說,16日警察跟他們說「指紋與唾液DNA比對都證明死者是其大兒子翁國銘無誤」,兩老才聯絡住在台北的次子趕回台南協助指認死者身分。翁國銘胞弟看完死者遺體後也說,同樣認不出是大哥,因為死者很瘦、模樣跟大哥不一樣。

法界質疑》「87法」不保障警員 執法變犯法

竊盜通緝犯翁國銘,拒捕開車衝撞險讓警員截肢,警員開槍制止,翁中槍不治。基層警員說,雖然大部分民眾鼓勵警方嚴正執法,法律卻沒保障警察,刑事訴訟法第87條,通緝犯明定是「司法警官」與「檢察官」可以逮捕,實務上卻都是警員違法逮捕通緝犯,律師洪明憲認為,這條「87法」應該修法將司法警察納入,可逕行逮捕通緝犯,讓實務操作更健全。

法界人士質疑,刑訴法87條規定,通緝經通知或公告後,由檢察官、警官可以拘提被告或逮捕,矛盾的是,刑訴法78條討論拘提時,司法警察、司法警察官都可以拘提,為何87條逮捕通緝犯只能由警官逮捕?

法界人士說,如果警員逮捕通緝犯時,遇到侵權行為,容易引起程序正當性問題,在重視程序正義的時代,讓警員逮捕通緝犯時失去保障,這條87法再不修法,警員只能繼續積非成是。

台南市警察局長黃宗仁認為,警察抓通緝犯,已經是警界常識,壞人抓就對了,刑訴法87條明顯讓基層警員執勤受到阻礙,會向警政署表達意見,建議修法。

而民眾昨也送上花圈、花籃、花束,還有手寫小卡片等到派出所,為警察加油打氣,支持正當執法,維護公權力。

警署釋疑》警官命令算授權 警員可拘捕

警方6槍打死通緝犯,引發司法警察逮捕通緝犯是否違法討論,刑事局昨指出,警員逮捕通緝犯是依據刑事訴訟法及「警察人員查捕逃犯作業規定」、「逮捕通緝犯作業程序」相關規定,皆是奉司法警察官的命令,具有合理性,倘若情況急迫不及通報,警員也自可依據司法警察官指揮或命令的授權,進行通緝犯拘捕,以符實務需要。

刑事局表示,通緝犯逮捕的法令依據為,刑事訴訟法第87條第1項「通緝經通知或公告後,檢察官、司法警察官得拘提被告或逕行逮捕之。」警政署依據上揭法令訂頒「警察人員查捕逃犯作業規定」及「逮捕通緝犯作業程序」,以利警員依循辦理。

主管編排勤務也算

因此,第一線警員事先接獲情報,知有通緝犯時,由主管編排勤務,依「警察人員查捕逃犯作業規定」第12點「分駐所及派出所接獲電腦通緝通報時,應登記於所轄逃犯名冊,交由該轄警勤區員警查捕;警勤區員警無法查捕時,應即報請所長運用組合警力,予以查捕」;若為線上勤務發現通緝犯,則以無線電或電話報請主管運用組合警力協助進行拘捕,這些皆是奉司法警察官的命令,具有合理性。

刑事局表示,如情況急迫不及通報,警員仍得依上揭規定通案方式辦理,以符實務需要,諸如刑訴法第131條第2項為例,雖僅規定唯有檢察官得執行緊急搜索,然於實務運作上,多由司法警察(官)於個案執行時,透過獲得檢察官同意方式因應;因此同理,司法警察自可依據司法警察官指揮或命令的授權,進行通緝犯的拘捕。

又如相關司法實務案例,台灣高等法院105上易字第110號判決「被告經通緝後,司法警察(官)得逕行逮捕之」,依此解釋,司法警察也有逮捕通緝犯權責。

(自由時報)
--
陳鴻斌案 爆法官隱匿公文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前法官陳鴻斌涉嫌騷擾女助理,原被職務法庭判免職,再審後於婦女節改判罰薪俸一年,引起移送機關監察院不滿,十七日以「合議庭組成違法」為由提起再審;監委王美玉、方萬富另爆料案外案,指審判長林文舟未把陪席法官謝靜慧的簽呈交出,涉嫌隱匿公文,已另移送法辦。

未轉交陪席法官簽呈

根據「法官法」規定,公懲會委員長為職務法庭審判長,陳鴻斌案因行政作業關係,原由林文舟代理審判長,到了去年十二月,石木欽就任公懲會委員長後,林卻未把審判長一職交還石木欽,方萬富質疑他罔顧法官法。

方萬富指出,林文舟以「司法院職務法庭法庭配置及代理順序表」的「備考欄事由」擔任審判長,說法牽強;且謝靜慧審理時就發現此事,三月二日還特地寫簽呈請林文舟轉交石木欽,希望石能就此事,召集十二名職務法庭法官開會討論解決之道。

謝靜慧還把簽呈副本送交合議庭其他成員與石木欽,石因遲未收到轉交正本,三月五日便請林說明。林回應根據「法定法官原則」,審判中不宜任意更換法官,且其他成員也認為不用更換審判長,強調「合議庭組成合法」。

監院調查報告指出,職務法庭書記官長林玉苹曾就簽呈一事致電林文舟,林文舟承認確有收到謝的簽呈,但已與石木欽溝通過,無須核閱呈轉,且原簽已處理掉了。方萬富認為這已涉犯「刑法」第一八三條毀棄、損害、隱匿公文罪,最重可處五年徒刑,將移請法務部辦理。

林文舟否認涉嫌隱匿

王美玉除質疑判決結果是「性別歧視」,漠視助理與法官權力不對等,未詳加審酌被害人說詞,忽略「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意涵,還批評「有人吃了公文」,她義無反顧提起再審,強調本案凸顯司法系統的性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公親變事主的林文舟表示絕未「隱匿公文」,相關資料都已請司法院函轉監察院,謝的簽呈因被視為不同意見,所以被放在評議簿中,如真的被調查,他也沒意見,盼能藉此釐清事實真相。而上媒體解釋判決的受命法官陳志祥,日前也被司法院送交法評會評鑑。

監察院的再審聲請已於昨天送至司法院職務法庭,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表示「樂觀其成」。

已婚的陳鴻斌趁老婆不在家,以「當天晚上free」約助理外出牽手散步,乘隙偷親女助理嘴角,並陸續發生騷擾行為,原被認定八項言行不檢,判免職並轉任司法事務官,薪水只剩三分之一;再審後改認定僅成立三項騷擾,改判回復法官身分,外界抨擊「法官相護」。

陳鴻斌案 職務法庭5法官全辭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前法官陳鴻斌涉騷擾女助理,日前改判罰薪一年,不用免職,引發譁然;陪席法官謝靜慧不滿,辭任職務法庭法官以明志,其他四名合議庭法官也跟著辭任,整個合議庭瞬間瓦解,史上首見。因職務法庭總共只有十二名法官,一下少了五名法官,恐增加其他人負擔,司法院現在「一個頭兩個大」!

合議庭唱空城 前所未見

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昨指出,法官辭任茲事體大,得經過遴選委員會開會通過才算數,目前尚未定案;由於該五名法官為第二屆職務法庭法官,任期到今年十月,究竟要先准辭再重辦遴補,或是暫不准辭,等到十月再一併重新遴選,這個時間點很尷尬。

司院︰須經遴委會通過

呂太郎表示,遴選委員會如果准辭,該五名法官的案件將會分給其他法官審理,確實會造成負擔;另有司法院高層人士指出,法官能被選入職務法庭雖是種「榮譽」,但在現今氛圍之下,研判有臨補意願的法官「應該不多」。

謝靜慧於三八婦女節宣判當日下午就辭任,引來批評判決聲音不斷,受命法官陳志祥特地七度上媒體澄清,火卻越燒越旺;合議庭成員陳添喜先發難,接著郭瑞祥、林文舟、陳志祥跟進,集體辭任,合議庭頓時真空,前所未見。

職務法庭屬於任務編組,從各審級遴選出十二名法官,輪值三個法庭,公懲會委員長為法定審判長;陳鴻斌案判決後,司法院擬把職務法庭設在公懲會下,改為一級二審制,讓職務法庭常態化。

(自由時報)
--
法官性騷案審判長 監院究刑責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陳鴻斌涉嫌性騷擾女助理,遭職務法庭免職,再審職務法庭卻改判罰俸一年約兩百萬元,輿論譁然;監察院昨天提出十三項必須再審理由,向司法院提起再審,同時質疑原再審案審判長林文舟涉嫌隱匿陪席法官謝靜慧質疑法庭組成而要求召開法官會議的簽呈,移送法務部追究刑事責任。

司法院昨天證實,謝靜慧在再審案宣判後辭去職務法庭法官職務,另外四名職務法庭法官也在日前遞交辭呈。林文舟說,法官的審判應依良心,這件事情造成社會紛擾,辭職是負責,但仍堅信法官要獨立審判,不能未審先判、有成見。

職務法庭審判長、公懲會委員長石木欽表示,在五名法官辭任後,目前職務法庭仍有七名法官,加上他共八人,仍能組成再審案合議庭;另依職務法庭法官遴選規則將擇人遞補,但因遴委會還沒開會,辭職未生效力。

監委王美玉、方萬富昨天舉行記者會表示,監察院對陳鴻斌案提起的再審狀已於十六日送到司法院,他們認為原審未斟酌重要證據及適用法規錯誤,漠視助理與法官間權力關係不對等、違反助理意願及續聘背景,因此提起再審。

方萬富說,林文舟與陳鴻斌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同庭裁判資料總數達九百七十五筆,在最高行政法院同庭裁判資料五百廿六筆,曾有法官投書媒體認為林文舟應迴避陳鴻斌再審案。

王美玉說,陪席法官謝靜慧三月二日提出簽呈請求召開法官會議,討論合議庭組成適法性,請林文舟核閱後呈給石木欽,但石沒收到簽呈,監院要求林文舟提供簽呈,林說當時已與石木欽溝通,因此不需再核閱呈轉,原文也已經處理掉,無法提供。

王美玉認為,法官獨立審判不代表可把人權置於審判外,隱匿公文是官官相護、膽大妄為作法,因此監委堅持移送法務部權責單位追究林的刑事責任。

林文舟昨天表示,謝靜慧簽呈上寫著「請委員長召開法官會議」,他認為委員長應該也有收到,他拿到的是「副本」,視為不同意意見書,附在評議簿裡。監察院並未向他調取,否認「隱匿」。

依法官法規定,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為職務法庭審判長,因前代理委員長林堭儀判過陳鴻斌免職,依規定迴避,改由資深法官林文舟任審判長,受命法官是陳志祥,陪席法官為謝靜慧、郭瑞祥、陳添喜。

現任委員長石木欽去年十二月廿日接任,謝靜慧在宣判前認為應由石擔任審判長,上簽呈希望召開法官會議釐清,當時她將簽呈交給林文舟,並將副本電子檔傳給其他合議庭法官,但合議庭認為無更換審判長必要

餘波盪漾!審陳鴻斌性騷擾案5法官全辭了

已婚的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陳鴻斌性騷擾女助理遭拔官,他提再審,職務法庭改判罰俸一年(約216萬元),保住法官身分,輿論譁然。法官謝靜慧因認為合議庭組成不合法,宣判後辭職,監察院昨天晚上將再審資料移送職務法庭,職務法庭證實除謝靜慧外,其餘4名法官(包括審判長林文舟)也已辭任。

陳鴻斌性騷擾案再審選在3月8日婦女節宣判,判決引發軒然大波。受命法官陳志祥一連接受7個節目專訪,指本件「不是性騷擾」、「不迎合輿論的判決才顯法官的偉大」,民進黨、社民黨、民間司改會砲聲隆隆,痛批官官相護。司法院10日時也決定,依法官法第22條第1項規定將陳志祥送法官評鑑委員會評鑑。

陳鴻斌再審案由林文舟擔任審判長,受命法官為陳志祥,陪席法官是謝靜慧、郭瑞祥、陳添喜。

謝靜慧認為石木欽去年底接任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依規定應由石擔任審判長才對。謝靜慧曾上簽呈,希望召開法官會議釐清再審案是否應改由石當審判長,當時她將簽呈交給林文舟,並將電子檔傳給其他合議庭法官。據了解,林文舟認為自己是合法擔任審判長。

但監察院為調查陳鴻斌案,向司法院調取謝靜慧上呈的簽和辭呈,這才發現林文舟並沒將簽的正本交給委員長石木欽,遭疑隱匿。監察院調取的簽呈,上頭沒有謝靜慧蓋的章。

石木欽表示,在5名法官辭任後,仍有7名法官,加上他則有8人,仍能組成再審案的合議庭。4名法官是向法官遴選委員會遞交辭呈,依職務法庭法官遴選規則將擇人遞補。

法界人士表示,要法官再兼任職務法庭法官「吃力不討好」,同時原本承辦的案件數也見得減少,沒有誘因,很多人不願意擔任。

(聯合報)
--
色法官輕判惹議 5法官全辭

法官陳鴻斌性騷擾再審案輕判引發眾怒,職務法庭陪席法官謝靜慧當天即憤而請辭,讓陳鴻斌保住法官職務的審判長林文舟等4位法官也陸續請辭,合議庭5名法官全部辭職,創下司法先例,但法界怒批,「闖禍後拍拍屁股走人就沒事嗎?」

司法院表示不影響再審

司法院表示,林文舟等人請辭後,將交由法官遴選委員會決定准否,以及如何遞補空缺;職務法庭也指出,目前已收到監察院對陳鴻斌案的再審聲請書,由於林文舟等5名法官原本就必須迴避,所以他們請辭不會影響再審案的審理進度。

對於辭職,林文舟表示,含他在內的4名職務法庭法官,認為陳鴻斌案職務法庭改判,外界未看到判決書和理由,就引起社會紛擾和不少爭議,他們上個月經過彼此討論後,為了以示負責,決定全部請辭職務法庭法官。至於最先發難的謝靜慧法官則聯絡不上,無法得知其回應。

司法院職務法庭負責審理法官及檢察官懲戒案件、法官不服職務處分之救濟案件、法官主張職務監督影響審判獨立之救濟案;職務法庭的成員是由各法院票選法官後,再經遴選委員會審核,選出12名法官兼任,分成3個合議庭、每庭4名法官,由公懲會委員長擔任審判長。

林文舟庭長稱辭職負責

陳鴻斌性騷擾再審案,由於公懲會委員長謝文定提前退休,委員長由林堭儀代理,他因處理過陳鴻斌的懲處案,於是迴避,由資深法官林文舟任審判長。

去年12月底,石木欽接任公懲會委員長,陳鴻斌再審案的陪席法官謝靜慧寫簽呈給審判長林文舟,並將副本轉呈石木欽,請求召開法官會議釐清陳鴻斌再審案是否應改由石木欽任審判長?但林文舟認為事涉「審判獨立」,仍堅持續審下去。

陳志祥曾7度發言掀波

再審案合議庭除謝靜慧主張維持將陳鴻斌免職外,林文舟等4人都贊成將陳改輕判罰薪、恢復法官職務,謝靜慧在宣判後辭去職務法庭法官表示抗議,之後受命法官陳志祥又7度在媒體上發言引發後續爭議,最後連蔡英文總統也看不下去出來講話。

對於職務法庭法官集體請辭一事,多名法官表示,兼任職務法庭的法官只是一種「榮譽感」,每次開庭審理領取3000元津貼,但事情多、責任大,陳鴻斌再審案爭議後,恐怕將沒人願主動跳「火坑」,擔任職務法庭法官。

「有人吃了公文」 監委要究責

前法官陳鴻斌性騷擾案輕判引發爭議,監察院已向司法院職務法庭提出再審,監委王美玉、方萬富17日提出6大事由及13項疑點,指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有人吃了公文」的案外案,辭職的職務法庭法官謝靜慧送交請求召開法官會議的簽呈竟然消失,將追究審判長林文舟的刑事責任,轉交權責單位處理。

王美玉說,陳鴻斌購買相機,贈送助理被再審判決視為「示好」表現,但陳明確表示非贈與,且助理領獎金後也隨即還給陳,她質疑再審判決何以對此視而不見,還以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說明其行為合法性?

王美玉強調,既然無贈與關係,顯示再審判決有漏未徵酌的證物,而適用公務人員廉政倫理規範也有違誤。

方萬富則說,謝靜慧3月2日提出簽呈請求召開法官會議,討論合議庭組成的適法性,原簽竟然消失。王美玉更說,司法院4月11日函文給監察院,他們才知道有人涉嫌隱匿公文這件事情。

王美玉指出,謝靜慧曾對合議庭組成的合法性向林文舟提出簽呈,請林核閱後呈給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石木欽,但該庭到4月11日為止並沒有收到簽呈。

方萬富說,根據2通職務法庭公務電話紀錄,為提供監察院謝的簽呈,職務法庭書記官長林玉婷曾致電林文舟,林文舟卻說,謝靜慧有為合議庭組成和合法性簽呈給他,他已和審判長溝通過,無須核轉簽呈,「原簽我也處理掉了」,無法提供。王美玉直言,這是官官相護、膽大妄為。

對此,林文舟表示,謝把簽呈交給公懲會委員長石木欽,也把相同內容簽呈給他,內容主要為「請委員長召開法官會議,釐清職務法庭組織」。宣判前3天,石曾找他表示是否開法官會議會加以審酌;後來明確告知為尊重審判獨立,不會開會。

林文舟說,職務法庭法官評議討論後,認為合議庭組成合法,無須更換審判長,謝的意見視為「不同意見」,他就將謝的簽呈視為「不同意見書」放在評議簿內保管至今,沒有隱匿公文。如真被監院移送調查,他沒意見,到時再對檢察官說明就好。

(中國時報)
--
受理拾得物繁瑣 警:比辦案還累

每件10多人經手 7到8個月才結案

拾金不昧是美德,卻讓受理拾得物的單位不勝其煩,彰化縣警方去年處理3026件,每件都有10多人經手,約7到8個月才結案;員警嘆說:「處理拾得物比辦大案還累!」警政署最近發現此問題,限制不到500元價值的遺失物不適用警方既有處理程序,回歸民法。

為幾十元公文往返 耗費超過成本

去年張姓學生在路上撿到20元,因無人招領,警員6個月後還得特地把20元送到張生家中;過去也曾有人撿到5元送派出所,警方發函各單位與往來公文耗費的開銷與紙張,成本早已超過。

彰化縣警察局去年受理3千多件拾得物案件,遺失人領回879件,公告6個月後無人領取,歸拾得人有1197件,連拾得人也未來領取有936件,約1/3,經拍賣所得價金歸保管地最近的地方自治團體或公庫。

警方頒訂「警察機關辦理拾得遺失物作業」規定嚴謹且繁瑣,還有獎懲,派出所為免麻煩,不論拾得物價值,一律得依程序辦理;從派出所受理、登錄警署網站、報表製作、開收據給拾得人、呈報分局、送偵查隊等,流程繁複。

如果拾得物是物品,要知會分局三組;金錢則會一組主計,取得收執,還要公告6個月,有人認領還好,沒人認領就要通知拾得人,拾得人2次仍拒領,再公告3個月後拍賣、金錢入國庫,還要上警政署網站銷案,一個流程要7、8個月,公文要10多人簽核。

新規定500元以下不受理 盼訂明確標準

警政署最近發現問題,通報各分局、派出所,拾得物財產價值在500元以下不適用原本規定,依民法規定由拾得人保管15天,沒人認領歸拾得人,但不具財產價值、僅具情感價值或經濟價值無法估算不在此限。

員警指出,新規定只減輕約兩成業務,至於如何鑑定拾得物是否符合500元價值?仍須中央訂出較明確標準。

(聯合報)
--
祭高規格食安管制…台鐵「便當條款」明年上路

台鐵鐵路便當是國人共同回憶,去年卻被踢爆大腸桿菌超標、製作環境不佳,恐是食安漏洞。衛福部食藥署祭出鐵路便當條款,舉凡供應給鐵路運輸旅客的餐盒,都應符合更高規格的HACCP食安管制。衛福部昨天正式公告草案,明年元旦起上路。

台鐵每年靠鐵路便當創下約八億元收入,每天可生產約二萬個的鐵路便當,比一般宴會餐廳的供應量還大,便當運送範圍更遍及全台。

但鐵路便當去年初被媒體踢爆「髒兮兮」,台北市衛生局再抽驗也同樣大腸桿菌超標,讓食藥署祭出高規格管理規範,於去年十月預告「供應鐵路運輸旅客餐盒之食品業應符合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規定」草案,涵蓋台鐵、高鐵及捷運,被外界視為台鐵便當條款。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林蘭砡說,台鐵自設廚房符合最基本的食安規範GHP,但未符合HACCP流程,新制自明年起納管,例如廚房需成立管制小組、執行危害分析,建立從原料、材料、加工、製造、儲存到運送的食安管理措施。

林蘭砡說,全台共五個台鐵車站設有廚房,包括台北車站、基隆七堵站、台中車站、高雄車站及花蓮車站。若違反新制規定,將依食安法開罰六萬到二億罰鍰,情節重大者可令其歇業或停業。

(聯合報)
--
鐵路便當納食安管制 價格恐調漲

衛生福利部今(17)日宣布,為提升鐵路運輸業製售餐盒之衛生安全並確保消費者飲食安全,公告訂定「供應鐵路運輸旅客餐盒之食品業應符合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規定」,規定鐵路運輸業自設(附設)廚房或其委外產製餐盒之食品業,規模為辦有營業登記、商業登記、公司登記或工廠登記者,應實施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導入預防性之食品安全管理概念,強化對食品安全的重視。

食藥署説,規定自2019年1月1日生效後,未依規定符合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規定之業者,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4條第1款規定,經命其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停業一定期間、廢止其公司、商業、工廠之全部或部分登記事項,或食品業者之登錄;經廢止登錄者,一年內不得再申請重新登錄。

據悉,所謂的HACCP,是衛福部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下稱食安法)第8條第4項 規公告「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依據該準則第2條規定,所稱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係指為鑑別、評估及管理食品安全危害,使用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System, HACCP)原理,管理原料、材料之驗收、加工、製造、貯 存及運送全程之系統。其系統包括一、成立管制小組;二、執行危 害分析;三、決定重要管制點;四、建立管制界限;五、研訂及執行 監測計畫;六、研訂及執行矯正錯施;七、確認本系統執行之有效 性;八、建立本系統執行之文件及紀錄。

業界指出,依法按規定確保食品安全是所有食品有關業者的責任所在,而建立標準的食安管制系統則也可能導致廠商或鐵路局管理成本塾高,進而將此成本轉嫁消費者,進一步提升商品售價。換句話說,明年起鐵路便當的價格是否會調漲,值得觀察。

食藥署表示,依據交通部鐵路管理局(下稱台鐵)資料,台鐵全台目前五車站設有廚房,包括台北車站台北鐵路餐廳、基隆七堵站餐旅服務總所車勤服務部、台中車站台中鐵路餐廳、高雄車站高雄鐵路餐廳、花蓮車站餐旅服務總所車勤服務部花蓮分部。

另,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資料表示,高速鐵路之餐盒食品全線委外由高雄空廚股份有限公司產製。本次公告要求供應鐵路運輸旅客餐盒之食品業者確實建立並運作HACCP,管制餐飲在製程中物理性、生物性及化學性危害,提供消費者旅途中衛生安全的飲食環境。

(經濟日報)
--
為客人做雷射除斑 要射手臂卻射入左眼

未具醫師資格的養生會館陳姓女老闆,前年操作雷射儀器為客人楊女消除右手臂斑胎,被害人躺在美容床上,陳女過程中不慎將雷射光射入楊女左眼,致楊女左眼視網膜出血、黃斑部水腫,經治療後左眼最佳視力為0.1,無法恢復正常,經被害人提告,台中地檢署依違反醫師法、過失重傷害等罪將她起訴。

襄閱主任檢察官謝謂誠表示,被害人要求百餘萬賠償,但被告僅願支付10萬元以下賠償,因此和解破裂。由被害人向法院提起民事求償。

57歲的陳女坦承未具有醫師資格,辯稱當時是業務員來推銷機器,她沒有操作雷射儀器為楊女除斑,且楊女105年1月31日,與其他人發生衝突,楊女當時眼睛也有受傷,楊女眼睛的傷勢並非她造成。

證人陳姓醫師證稱,一般造成視網膜出血、黃斑部水腫的原因可能有糖尿病、高血壓、高度近視或外傷造成,抓傷不會造成視網膜出血、黃斑部水腫的傷害。

陳女曾於LINE向楊女表示「我們和平解決」、「妳告我只是讓我去關而已」、「我現在唯一可以做,就是免費教妳按摩,拿執照,能有一技之長好好過生活」、「如果我們沒有和解,一切都成定局」。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證稱「雷射若不慎射入眼睛,可產生熱能造成角膜潰瘍,並有可能於角膜上造成疤痕。檢察官查出,楊女曾於105年1月31日至醫院急診,就醫時主訴遭人打傷臉,右臉頰遭抓傷,但診斷結果未有眼睛的傷害。

起訴書指出,陳女是台中市北區某養生會館負責人,而客人楊女105年1月13日下午,前往養生會館按摩時,當時年籍不詳的業務員攜帶名為「白瓷淨膚」的雷射儀器至養生會館推銷,由這名業務員對陳女進行臉部雷射測試。

在場的楊女詢問陳女是否可以消除其右手臂胎斑,陳女表示可行後,未為任何眼部防護措施下,由陳女操作雷射儀器,於過程中不慎將雷射儀器發出的雷射光射入楊女的左眼。

致被害人楊女的左眼視網膜出血、黃斑部水腫,經治療後左眼最佳矯正視力為0.1,且無法恢復正常,已達嚴重減損一目的視能,而受有重傷害。

(聯合報)
--
無照幫客雷射 斑在右手歪打左眼

女客治療後 視力剩0.1

未具醫師資格的養生會館陳姓女老闆,前年操作雷射儀器為客人楊女消除右手臂斑胎,不慎將雷射光射入楊女左眼,致楊女左眼視網膜出血、黃斑部水腫,經治療後左眼最佳視力為0.1,無法恢復正常,經被害人提告,台中地檢署依違反醫師法、過失重傷害等罪起訴她。

襄閱主任檢察官謝謂誠表示,被害人要求百餘萬賠償,但被告僅願支付10萬元以下賠償,因此和解破裂。由被害人向法院提起民事求償。

養生館老闆 辯非她造成

57歲的陳女坦承未具有醫師資格,辯稱當時是業務員來推銷機器,她否認為楊女除斑,且楊女2016年1月31日,與其他人發生衝突,楊女當時眼睛也有受傷,並非她造成。

證人陳姓醫師說,抓傷不會造成視網膜出血、黃斑部水腫的傷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也證稱,「雷射若不慎射入眼睛,可產生熱能造成角膜潰瘍,並有可能於角膜上造成疤痕。

檢察官查出,楊女曾於2016年1月31日至醫院急診,就醫時主訴遭人打傷臉,右臉頰遭抓傷,診斷結果未有眼傷。

陳女曾於LINE向楊女表示「我們和平解決」、「妳告我只是讓我去關而已」、「我現在唯一可以做,就是免費教妳按摩,拿執照,能有一技之長好好過生活」、「如果我們沒有和解,一切都成定局」。

(聯合晚報)
--
名師豪宅上吊原因曝光 控醫師「毀我人生」

中部地區知名的英文補教許姓名師12日凌晨在4千萬的豪宅上吊尋短,消息曝光震驚補教界,家屬對許尋短原因僅簡單交代「健康因素」,記者今接獲讀者提供訊息,指許在尋短前一周,曾寫了一篇千字文傳給周邊信任的好友,描述自己在去年底出車禍後,開刀失敗的心路歷程,並指控台中某區域教學醫院的林姓醫師「唯利是圖」、「毀我人生」;林委由醫院表示,治療許嚴守專業,給予最妥適照顧,未來若有相關調查,也將坦然面對。

林姓醫師今天整天進行開刀手術,但仍透過院方表示,林在治療過程,嚴守專業,並已給予許最妥適的醫療與照護,同時也已向患者、家屬清楚說明,未來如有相關調查、亦坦然面對。對患者發生憾事,院方及醫師都表達不捨,並請家屬諒察,期望早日釐清誤會,給患者與家屬妥善交代,亦還醫師一個公道。

讀者表示,許的死前留言會曝光,主要是與許交好的林姓補教業者,在案發後為提醒其他友人多多注意健康,在臉書上將全文貼出,因為後來發現文章被截圖後轉傳出去,擔心對許的家屬、對許開刀的林姓醫師造成影響,隨後又刪除文章;本報記者取得許在3日凌晨4時許,因為膝蓋手術後,痛到無法成眠所留下的文字紀錄,該紀錄許也傳給多名友人。

許在文中交代,自己在去年11月間騎車跌倒後,造成十字韌帶挫傷,對一般步行沒有影響,但只有在蹲下、跑步時,會有酸痛感,許尋求台中某區域教學醫院林姓醫師的協助,林建議許採取關節內視鏡檢查,並進行清創手術,手術在2月22日進行、25日出院。

「我的人生從那天起徹底毀掉!」許在文中指控,出院後狀況未見改善,今年3月7日晚間開始腫脹、滲血,緊急前往醫院找林治療,當天林用針筒抽出4個針筒的血水,隔天又抽出四個針筒,許認為手術這樣的結果證明「手術是失敗的」。

許在文中寫到,林只稱「別人都不會這樣」,3月7日後他舉步維艱,天天是憂鬱的,睡到半夜痛醒,心情飽受煎熬,他向任職的補習班提出辭職,「手術前人生是彩色的、手術後人生是黑白的」,他後來再尋求林的協助,如何解決膝蓋腫脹的問題,林建議他打類固醇、玻尿酸。

許在文中指控,林在建議他進行一個非必要的手術之後,還想要繼續賺錢,他的慘痛教訓是「絕對不要相信這種唯利是圖、沒有醫德的醫師」。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聯合報)
--
罰錢沒在怕 每年千人酒駕拒測

酒駕事件層出不窮,但不少酒駕者為規避公共危險罪刑責,寧願被罰9萬元、吊銷駕照也要拒絕酒測。據北市交通警察大隊統計,全市酒駕拒測比率逐年攀升,從2014年的4.04%上升到去年的9.05%,今年1至3月更逾11%,換算下來,每年約有1000人拒測。

台北市警局17日在市議會報告指出,北市每月規畫2次全國性、4次區域性擴大取締酒駕行動,積極推動「酒駕零容忍」措施。不過市議員徐世勳質疑,民眾只要付9萬元就能拒測,尤其在台北市,願意直接付錢的人特別多,現行罰鍰規定真的足夠遏止酒駕嗎?要求市警局建請中央修改相關規定。

北市交大坦言,拒測比率確實逐年攀升,從2014年統計至今,北市每年酒駕取締件數約1萬到1萬2000件,但拒測件數從2014年409件,到2016年起更突破千件達1047件、2017年1026件;4年來,拒測比例從4.04%一路上升到9.05%;今年光是1到3月已有322件,拒測比例達11.37%,再次創下新高。

除台北市外,其他五都拒測比率同樣逐年攀升,新北市由2015年5.49%升至2017年10.93%,今年1至3月更飆至15.2%,居六都之冠。

北市交大執法組長顏三隆說,一般攔查違規酒駕,酒測值超過0.25毫克就涉及公共危險罪,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罰金20萬,另會吊扣駕照1年。第一線執法時,最常遇到酒駕者因為想規避刑責、不希望留下前科,乾脆拒絕呼氣受測,另外也有直接衝過攔檢點的車輛,等同拒絕酒測。

顏三隆強調,拒測不只將罰9萬元,還會現場移置代保管車輛、吊銷駕駛人駕照,且3年不得再考領,另需參加道路安全講習4小時,罰責不算輕,但拒測比例仍持續上升。

他表示,中央目前正研議修法,將酒駕拒測罰鍰從9萬元提高到18萬元,另針對累犯加重處罰,第2次酒駕拒測開罰36萬、第3次54萬元,累積下來罰鍰金額將很可觀,一旦高過刑法規定的罰金,對駕駛就有一定警惕效果,也許能遏止拒測歪風。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04-18/clipping/656/b05a00_t_03_03.jpg

拒酒測罰18萬 5年內累犯加倍

關於酒駕拒測罰鍰,立法院朝野立委總共提了14個版本要提高罰則,且有10個版本已經送出委員會,待朝野協商後,才能等待三讀通過。但據了解,交通部傾向支持親民黨立委李鴻鈞版,酒駕拒測罰鍰最高提升到18萬元。

交通部路政司監理科長趙晉緯表示,酒駕拒測擬從9萬元提高到18萬元,5年內累犯,第2次拒測罰36萬元、第3次拒測罰54萬元,以此類推,李鴻鈞版有機會在這個會期三讀通過。

李鴻鈞表示,近年來拒絕酒測臨檢的案例愈來愈頻繁,且酒駕變嚴格後酒駕肇事數據沒有明顯下降,修法是為了提供警察執行公權力的工具,杜絕拒絕酒測的亂象。

立法院各黨團有共識提高拒絕酒測罰鍰,但金額不等,朝野對該條文細部仍有爭議,主要是考量執行問題,因此去年4月26日將全案送出委員會後,就交黨團協商。

除提高酒駕拒測罰款外,李鴻鈞版草案也新增連坐條款,酒駕者的同車乘客,可處6000元至1萬2000元罰鍰,但善盡勸導義務或不知情者、18歲以下或70歲以上者、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者、汽車運輸業乘客可被排除;另酒駕累犯者將使用特殊螢光車牌,警察一看就知道,好執勤,民眾看見這種車牌的車輛,也可提早避開。

(中國時報)

生活

油價飆 宅配運費要貴10元 擬漲6% 網友怨「又帶動其他物價漲」

今年以來藥品漲、咖啡漲,電價漲,各款物價漲不停,現在連宅配運費也喊漲。貨運公會上周已正式向公路總局申請漲價,雖然官方還未拍板,但多家業者受訪都說油價太高「凍未條」、也有業者喊出至少需漲2到10元。

台灣省汽車路線貨運公會聯合會昨說,油價每漲1元,大榮和新竹貨運等大公司1年就要多出上千萬元成本。前年因油價降,運價連降2次,之後油價漲、政府不給漲運價,本周汽柴油價格創近40個月新高後,貨運基本運價再次達到啟動「臨時調整機制」門檻,因此公會上周再度向政府提出漲價申請。

「每次都說在苦撐」
根據業者初步試算,公路汽車貨運費率基本運價將可由每延噸公里6.81元,漲至7.2元以上,漲幅約6%。公路總局昨低調回應,收到業者申請公文後,將依規定考量和檢視,全案仍須再討論,目前尚未定案。
消息昨傳出後,網友紛紛上網抱怨運費漲又會帶動其他物價漲,「每次都是油價一漲,就會說我們好多年沒漲了,都在苦撐。」

透過臨時調整機制
各貨運業者昨受訪仍是苦水連連。嘉里大榮物流表示,油價一直上漲,但運價已很長時間沒調整,業者人事成本也一直攀升,希望可先按政府自訂的遊戲規則,透過跟著油價浮動的「臨時調整機制」簡單反映業者成本,按公式計算後,粗估反映到宅配和快遞費用的漲幅僅有銅板價,約2元到10元間。

「之前都自行吸收」
去年農曆年後,台灣宅配通因應一例一休,人事成本增加,已在政府核定運價範圍內將本島運費調漲5元到10元,宅配通昨受訪說,油價漲真的有成本壓力,之前都自行吸收,未來是否調漲,因影響層面大,還沒辦法做出決議。黑貓宅急便則說,今年目前並無調整運費計劃。不過去年3月27日因應10多年來各項人事、車輛、營業據點成本提升,已將服務運費漲3%到8%。新竹物流則不表示意見。

今年物價漲不停
●1月:普拿疼酸痛藥布漲15∼39元
●2月:
.金十字胃腸藥95公克約110元漲為150元
.星巴克調漲12款品項,平均調幅6%
●3月:虎標萬金油19克自90元漲至100元,大幸正露丸調漲15∼20元
●4月:
.各類電價平均漲3%,每度平均漲0.07元
.歐治鼻薄荷噴鼻液10ml從50元漲至310元
.保麗淨假牙清潔錠4款系列產品各漲15∼20元

PChome個人賣場 免運門檻漲至299元

PChome商店街個人賣場免運門檻漲不停,超商取貨免運費優惠門檻,昨起從199元提高到299元,商店街的超商取貨也從0元免運調高至99元才免運,等於雙雙變相漲價,且優惠只到5月1日。

商店街表示,目前運費299元仍是不限次數,且多增加了1000萬件商品宅配免運費服務。

(蘋果日報)
--
繳稅注意! 健保費可全額列舉扣除

下月就進入報稅季節,健保署表示,民眾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若選擇採用列舉扣除額結算方式,健保費和補充保險費都可以全額列舉扣除,不受2萬4000元商業保險費扣除額上限限制,建議民眾先查詢去年度所繳健保費總金額,再選擇對自己較有利的方式繳稅。

健保署財務組科長張菊枝指出,今年個人綜合所得稅標準扣除額為9萬元,包含捐贈、保險費、醫療、生育等費用都可扣除,而勞保、一般商業保險等,在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的扣除額上限為2萬4000元,若可扣除額金額超過9萬元,則採列舉扣除額較划算。

張菊枝表示,由於健保費不受2萬4000元保險扣除額上限限制;若家庭收入較高、健保費繳得較多,且全戶人口總健保費用若加總額度高,採列舉扣除相對有利,可聰明節稅;若為單身低薪族,每月健保費繳得並不多,或許採標準扣除額則較有利。

張菊枝建議,民眾可透過個人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系統查詢各項扣除額,若查詢106年度健保費繳費金額,目前除可向投保的公司行號或所屬職業工會查詢,及向各扣繳補充保險費的單位查詢補充保險費扣費金額外,也可以自然人憑證或完成註冊的健保卡上網查詢,全台已有300多萬人完成健保卡註冊。

(聯合報)
--
年薪未達標 免繳綜所稅門檻看這裡

又到了報稅季節,身旁的人正忙著準備報稅,我要不要報稅?哪些人可以不用繳稅?

誰可以不用報稅?KPMG安侯建業稅務部營運長張芷指出,每一申報戶全年綜合所得總額不超過免稅額及標準扣除額合計數,得免辦結算申報。

得免辦結算申報標準,單身為17.8萬元(8.8萬元+9萬元),有配偶則為35.6萬元(8.8萬元X2+9萬元X2)。

如果有薪資所得,免辦申報的金額,每人可再加計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12.8萬元,如果薪資所得未達12.8萬元,則以實際薪資所得金額為準。年滿70歲的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親屬,每人可再減除免稅額4.4萬元。

以單身小資族來說,年薪30.6萬元以下免繳稅。(免稅額8.8萬元+標準扣除額9萬元+薪資特別扣除額12.8萬元)。

如果以年終獎金1.5個月計算,月薪2.27萬元以下不用繳綜所稅。

以雙薪家庭、無撫養親屬為例,年所得在61.2萬元以下不用繳綜所稅。(免稅額8.8萬元X2+標準扣除額18萬元+薪資特別扣除額12.8萬元X2 )。

再以雙薪四口之家、扶養兩個五歲以下小孩為例,年所得在83.8萬元以下不用繳綜所稅。(免稅額8.8萬元X4+標準扣除額18萬元+薪資特別扣除額12.8萬元X2+幼兒特別扣除額2.5萬元X2)

資誠稅務法律服務營運長許祺昌提醒,如果所得有扣繳稅款或可扣抵稅額,仍應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才能退稅。

另外,不知道自己年所得者,可以透過網際網路或臨櫃查詢所得及扣除額資料。各區國稅局自4月27日起至5月31日止,開放民眾查詢106年度所得及扣除額資料。

而符合稅額試算標準的民眾只要完成繳稅或回復確認即完成申報,相當輕鬆,有會計師說,形同另類「不用申報」。

至於誰可以適用稅額試算,KPMG提出「三簡單一沒有」原則。

所謂的「三簡單」是指所得簡單、人口簡單以及扣除簡單。

「一沒有」是指105年度沒有結婚、離婚、分居、家暴;沒有申請限制他人查調所得;沒有投資抵減;沒有大陸來源所得及個人基本所得額。

「所得簡單」,即所得全部屬於有開立扣(免)繳憑單及股利憑單。今年又新增了105年度有智慧財產權作價入股或獎酬員工股票等二類憑單所得者。

「人口簡單」指的是免稅額只有本人、配偶及直系親屬。

「扣除簡單」即採標準扣除額申報,單身9萬元、夫妻18萬元。

(經濟日報)

國際

《紐時》《紐約客》奪普立茲 揭金牌製片性侵醜聞 掀#MeToo風潮

象徵美國新聞業最高榮譽的「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前天公布得獎名單,其中最受矚目的公共服務獎由揭發金牌製片哈維韋斯坦性侵醜聞的《紐約時報》和《紐約客》雜誌記者奪得。調查報導獎也頒給披露名人淫行的記者,讓今年的普立茲獎充滿濃濃的「揪狼」味。

普立茲獎管理人卡內迪在宣布得獎名單的開場白中表示,「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各得主都緊守自由和獨立新聞媒體的最高目標」。果不其然,公共服務獎由勇於揭發哈維韋斯坦性侵女星醜行的《紐約時報》記者坎特(Jodi Kantor)、圖伊(Megan Twohey)及《紐約客》雜誌記者法蘿(Ronan Farrow)奪得。

「促使全球反思」
評選委員會表示,獲獎記者「透過爆炸性、深具影響力的報導,將有權有錢的惡狼公諸於世……迫使他們出面說明長期以來對於逼迫、暴行及要求被害人噤聲的指控,並促使全球反深思對女性的性侵害」。
哈維韋斯坦的惡行遭披露後,激起全球風起雲湧的「我也是」運動(#MeToo movement),數千名女性受激勵,紛紛挺身而出訴說遭性侵的傷痛經驗,讓遭性侵不再只是無法言說的心頭之痛,而這群「打破沉默者」還成為2017年《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哈維韋斯坦則被自己創的公司掃地出門,目前還面對多起民事訴訟。

揪狼性騷挫選情
調查新聞報導獎由《華盛頓郵報》奪得,該報揭露候選人摩爾對青少女性騷擾,「改變阿拉巴馬州當地參議員選舉的走向。」《華郵》披露,參加阿州聯邦參議員補選的摩爾早在30多歲時就對青少女伸出狼爪,且面臨多起性騷擾的指控,報導重挫其選情,民主黨候選人瓊斯爆冷勝選,成為該州25年來首次勝出的民主黨參議員。一般認為,性侵醜聞在選戰中扮演關鍵角色。

可獲45萬元獎金
普立茲評委會指出,《紐時》和《華郵》站在「公眾利益」的立場上,讓美國人「更進一步了解俄國對2016年總統選舉的干預,以及此干預和川普選戰的關連」,獲頒全國報導獎。
「普立茲獎」共頒發21個獎項,其中20個獎項的得主各可獲得1.5萬美元(約45萬元台幣)獎金,公共服務獎的得主則可獲頒一枚金質獎章,顯示其獨特重要性。普立茲獎於1917年創立,今年已邁入第102屆。

2018普立茲獎重要獎項名單
●國際報導獎
路透記者鮑德溫、馬歇爾、莫戈托揭露菲國總統杜特蒂殘忍殺戮毒梟和毒蟲
●調查報導獎
《華盛頓郵報》揭發聯邦參議員候選人摩爾對少女伸出狼爪
●全國報導獎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讓民眾更了解俄干預2016美國總統大選
●解釋性報導獎
《亞利桑那共和報》、今日美國新聞網以多媒體呈現美墨邊境築高牆的難處和後果
●突發新聞攝影獎
《每日進步報》記者凱利捕捉右翼白人開車衝撞反種族主義示威者的一刻
●特寫攝影獎
路透揭露緬甸洛興雅人所面對的暴力壓迫
●公共服務獎
《紐約時報》記者坎特、圖伊與《紐約客》雜誌記者法蘿揭發好萊塢製片性侵惡行

自掏腰包訪受害人 伍迪艾倫兒獲殊榮

年僅30歲的羅南法蘿(Ronan Farrow),是美國名導伍迪艾倫和女星米亞法蘿之子,他天資聰穎,21歲就從耶魯法學院畢業,後來更拿著獎學金到英國牛津大學深造,2015年開始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主持節目,探討校園性侵弱勢族群人權等議題。

NBC曾阻撓拒播
他曾坦言:「生在那種家庭環境,我很小就看到美國最有權勢的男人,如何呼風喚雨做盡善惡之事。」他的姊姊、米亞法蘿的養女荻綸法蘿,指控7歲時遭伍迪艾倫性侵,後來伍迪艾倫又跟韓裔養女順宜結婚,羅南選擇放棄父親的姓氏並疏遠他,「他是我爸,然後又娶了我妹,所以我是他的兒子,同時也是他的妻舅,這真的很不符合倫常。」
羅南去年不顧NBC阻撓,自掏腰包僱用攝影師訪問遭好萊塢金牌製片哈維韋斯坦性侵的受害人,NBC稱該段訪問不符合該台採訪原則拒播,導致錯過普立茲獎,被後來跟羅南合作的《紐約客》撿到寶。
米亞法蘿前天推文誇獎兒子:「超級以你為榮。」羅南則在推特寫道:「這叫做覺醒時分,這種仗勢欺人情況存在已久,但我們現在才說出真相,感謝所有一直堅持的人。」

聚焦洛興雅 菲國掃毒 路透首拿雙獎

難民船翻覆,出生僅40天的嬰兒不幸溺斃,母親悲痛欲絕,記者用鏡頭記錄這悲劇的一幕。總部在英國倫敦的國際通訊社路透以攝影報導緬甸洛興雅難民的逃命潮,以及深入追蹤菲律賓政府的血腥掃毒,今年首度同時摘下兩項普立茲獎。
獲得特寫攝影獎的路透攝影團隊,拍下洛興雅人搭船逃往孟加拉的震撼照,向世人展現難民遭遇的暴力。另3名路透記者鮑德溫(Clare Baldwin)、馬歇爾(Andrew R.C. Marshall)和莫戈托(Manuel Mogato),則以披露菲國總統杜特蒂推動的血腥暴力掃毒戰爭,而榮獲國際報導獎。

焦點不放美事務
路透總編輯艾德勒指,攝影記者拍下洛興雅難民潮,不僅要呈現人類為衝突付出的代價,亦展現新聞攝影在揭露此事扮演的重要角色,「在許多普立茲得主致力報導美國國內事務的這一年,路透很自豪地把焦點放在值得深刻關切且重要的國際議題。」路透也提及,路透駐緬甸記者瓦隆和吳覺梭,因調查10名洛興雅人在若開邦遭殺害消息,被當局自去年底關押至今。
艾德勒提到,鮑德溫等3名路透記者報導在杜特蒂的掃毒戰中,警察如何大開殺戒。其中一篇報導揭露馬尼拉市郊反毒小組如何創下驚人的殺死涉毒者紀錄。這些反毒警察有不少來自杜特蒂當過市長的納卯市。

唱出美國非裔處境 饒舌歌手奪音樂獎

曾多次獲葛萊美獎肯定的饒舌歌手肯卓克拉瑪(Kendrick Lamar),以講述美國非裔處境的專輯,獲得普立茲音樂獎,成為此獎項頒發70多年來首位非古典或爵士樂的普立茲音樂獎得主。

獲獎者多古典樂
30歲肯卓克拉瑪以2017年專輯《該死》(DAMN)獲獎。評審團說,這張專輯是「一張巨匠歌曲的集錦」,「結合白話真實性和節奏活力的藝術級曲錄,捕捉現代非裔美國人生活的複雜性,提供有影響力的小品文」。
肯卓克拉瑪把社會議題及情歌融入爵士、詩和藍調,讓他成為數一數二的創新饒舌歌手,在2015、2016與2018年多次拿下葛萊美獎獎項。《該死》是他的第4張專輯,曾雄霸告示牌200大專輯排行榜冠軍達3周。
普立茲音樂獎曾極端保守,當年還拒絕頒獎給爵士樂巨匠艾靈頓公爵,獲獎多為古典樂,後來也曾頒給知名爵士樂手溫頓馬沙利斯和薩克斯風吹奏家歐涅柯曼。與肯卓克拉瑪最接近的得獎人是巴布狄倫(Bob Dylan),他在2008年因對流行音樂的詩意貢獻,獲頒普立茲特別榮譽獎。

(蘋果日報)
--
掀#MeToo風暴 紐時、紐約客奪普立茲獎

伍迪艾倫子 獲獎人之一

美國新聞界最具權威的第一○二屆「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十六日公布今年度得獎名單,紐約時報和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因揭發好萊塢製片人性醜聞,掀起全球「我也是(#MeToo)」社會運動,獲頒最高榮譽「公共服務獎」,獲獎人之一為名導伍迪艾倫(Woody Allen)之子羅南法羅(Ronan Farrow)。紐時及華盛頓郵報因報導俄羅斯介入美國大選,奪下「國內報導獎」;新聞通訊社路透則因深入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發動的掃毒戰爭,抱走「國際報導獎」。

有「新聞界奧斯卡」之稱的普立茲獎,旨在表揚對社會貢獻卓著的新聞從業人員,獲獎名單十六日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揭曉並頒獎。其中,份量最重的「公共服務獎」頒給由記者坎特(Jodi Kantor)和圖伊(Megan Twohey)率領的紐約時報團隊,以及紐約客雜誌撰稿人、伍迪艾倫與資深女星米亞法羅之子羅南法羅(Ronan Farrow)。現年卅歲的法羅還曾是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的青年議題顧問。

引發全球女性反思性剝削

評審指出,得獎者撰寫出「具爆炸性、影響深遠的報導,揭發富裕、有權的性侵者,引發全球反思女性蒙受的性剝削」。紐時和紐約客去年十月踢爆好萊塢金牌製片人哈維溫斯坦,長期對女性行為不端的醜聞後,陸續有逾百名女性出面指控曾遭其性騷擾或性侵害,使其身敗名裂、婚姻破局,甚至面臨司法調查。繼之而起的「我也是」運動更席捲全球,讓更多仰仗權勢欺侮女性的男性惡行,被攤在陽光下。

揭俄干預大選 紐時華郵獲獎

紐時也和華盛頓郵報共同拿下「國內報導獎」,肯定兩大報針對俄國干預美國前年總統大選,以及俄方人士與川普競選、交接、執政團隊關係的深入報導。普立茲獎主席坎納迪(Dana Canedy)表示,獲獎者在「最困難的時刻」,仍堅守自由、獨立媒體的最高宗旨,對「民主之健全」至關重要。「國際報導獎」則頒給路透,表揚其揭露菲律賓「掃毒戰爭」的殘酷真相,以及總統杜特蒂與警界暗殺隊的關係等。路透並因拍攝緬甸羅興亞族難民危機,榮膺「特寫攝影獎」。

此外,華郵還贏得「調查報導獎」,表彰其不懈追蹤去年底阿拉巴馬州參議員補選時,共和黨候選人摩爾(Roy Moore)的不當性行為,最終使選情大翻盤,令該州廿五年來首度誕生民主黨參議員。維吉尼亞州沙洛茲維爾市「每日進步報」的前攝影記者凱利(Ryan Kelly),則榮獲「突發新聞攝影獎」,他在去年該市的種族主義衝突中,拍下白人至上主義者開車衝撞人群的畫面,為事件留下關鍵紀錄。

(自由時報)
--
紐時、紐約客揭好萊塢性醜聞 普立茲獎大贏家

代表全美新聞界最高令譽的普立茲獎十六日公布得獎名單,揭發大腕醜聞的媒體是最大贏家。首獎「公共服務獎」頒給紐約時報與紐約客雜誌,表彰其揭發好萊塢金牌製片溫斯坦經年累月的性醜聞,開啟受害人挺身指認的#MeToo運動,逼使在娛樂圈、政壇、媒體界和矽谷諸多位高權重的大野狼一一現形。

紐約客總編輯芮尼克表示:「數十年來,人們常說這種行為如同社會的傳染病。」他強調,希望這些報導「不僅讓此議題見光,並能扭轉文化」。

「全國報導獎」則頒給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對抗當權派戰果輝煌的兩家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競選團隊與俄國政府之間的瓜葛,引起層峰震怒仍窮追不捨。

紐約時報第六度獲頒公共服務獎,今年也首度獲頒社論漫畫獎,以記錄敘利亞難民家庭入境美國後,因大環境丕變,時時刻刻提心吊膽會遭惡意攻擊甚至被遣返的系列漫畫。

突發新聞類最佳攝影獎得主是維吉尼亞州夏特特維爾鎮的「進步日報」前攝影記者凱利,去年八月十二日是他在職的最後一天,奉命採訪反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大遊行,碰見有車輛從身旁疾駛而過,當下的第一反應就是轉身拍照,正好捕捉到該車蓄意往人群輾撞的驚悚瞬間,評審高度讚許他的「本能反應」與「全神貫注」。凱利目前在酒廠負責數位和社群媒體聯繫,攝影成為兼職。

饒舌歌手肯卓克拉瑪(Kendrick Lamar)以專輯「該死」(DAMN)獲頒最佳音樂獎,成為普立茲自一九四三年頒發音樂獎以來,首張不是古典樂或爵士樂的獲獎專輯。這張專輯也是「告示牌」音樂雜誌去年熱門專輯榜的年度冠軍,堪稱叫好又叫座。

這張照片一出 普立茲獎最佳照片只能排第二

普立茲獎突發新聞類最佳照片得主凱利( Ryan Kelly)得知獲獎消息時,剛從荷蘭阿姆斯特丹返回美國。凱利上周帶著作品參加世界新聞攝影獎的評選,獲得亞軍。是哪張照片比他還厲害?答案是法新社攝影記者去年在委內瑞拉街頭抗議期間所拍的一張照片,捕捉到示威者與鎮暴警察對抗時,全身起火的驚悚瞬間。

凱利表示獲頒普立茲獎是他長期的心願,但他永遠忘不了那場衝撞造成1死19傷,31歲女子Heather Heyer後來傷重不治,凱利說是讓人心碎的悲劇。普立茲突發新聞攝影獎由102位評審從2400張報名作品中選出得獎者,首獎獎金15000美元。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4/17/realtime/465937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聯合報)
--
拍下維州車撞群眾瞬間獲普立茲獎 攝影師:盼從沒發生過

攝影記者凱利在維吉尼亞州「每日進步報」工作的最後一天,拍下維吉尼亞州車輛衝撞示威群眾的瞬間,今天獲得普立茲攝影獎殊榮,但他說,他一直希望這起暴力事件從沒發生過。

「時代雜誌」(TIME)報導,凱利(Ryan Kelly)2017年8月12日在維州沙洛茲維爾(Charlottesville)拍下這張獲獎照片。當時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開車衝撞遊行反對的平權運動群眾,造成32歲女子赫爾(Heather Heyer)喪命、19人受傷。

凱利當時是沙洛茲維爾唯一日報「每日進步報」(The Daily Progress)的員工。他拍下的照片刊登在頭版,為這起致命事件的瞬間留下紀錄。他今天以此榮獲2018年普立茲突發新聞攝影獎(Pulitzer for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

他去年在「時代雜誌」撰文說:「這純粹是反射動作。任職攝影記者多年經驗使我做出本能反應,這比較像是肌肉記憶,而不是刻意構圖,才能拍出這些照片。」

凱利如今在一家釀酒廠工作。車輛衝撞群眾事件發生幾天後,凱利說:「48小時前,我還在報導生涯最重大的新聞事件,如今卻輕鬆地坐在辦公室裡,討論網站、行事曆和啤酒促銷活動,感覺非常奇怪。」

他還說:「假如我從未目睹這類情事,我這輩子會過得很快樂。」

他今天告訴「每日進步報」:「長久以來,我一直渴望獲得普立茲獎殊榮,我簡直無法相信自己如今成了得主之一。」

凱利說:「那起暴力事件相當駭人,我仍為傷者感到心碎,尤其是赫爾的家人。」

美聯社報導,凱利說,獲悉自己拿下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的普立茲獎時,感到「震驚且不可思議」。

他說:「這是難以置信的榮譽,對我來說,普立茲獎向來別具意義。」

凱利說:「我為我們所有人在『每日進步報』所做的一切自豪,但我仍為赫爾的家人及經歷這場暴力慘劇的每個人感到心碎。」

波因特(Poynter)網站報導,凱利說,雖然得獎的人是他,但他要把這份榮譽與前同事分享,他們對新聞界長久以來的貢獻,絕不僅只於那一天。

他也說:「我一直都很希望,沙洛茲維爾的那個週末從沒發生這起事件。」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4/17/98/4658764.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中央社)
--
揭性醜聞催生#MeToo 獲普立茲大獎

2018年度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16日揭曉。《紐約時報》及《紐約客》因揭發淫魔製片韋恩斯坦性侵女藝人、催生了#MeToo反性侵運動,分享最大獎「公共服務獎」。當紅饒舌歌手肯卓克拉瑪 (Kendrick Lamar)則摘下音樂獎,為本獎項開辦75年來首位非古典或爵士的歌手獲獎。

以記者坎特(Jodi Kantor)為首的《紐時》團隊,及《紐約客》撰稿人羅南.法羅(Ronan Farrow),憑報導讓好萊塢大亨韋恩斯坦聲敗名裂,也令世界各地的女性鼓起勇氣,紛紛站出來指控性騷惡行。

其中30歲的羅南,正是好萊塢名導伍迪艾倫之子,日前他提及養姊於童年被老爸性侵的往事,也大力撻伐媒體竟然放過伍迪艾倫。

調查報導 華郵傲視群倫

另外,《紐時》及《華盛頓郵報》追蹤俄羅斯涉嫌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報導川普競選陣營接觸俄羅斯官員,兩報共享「國內報導獎」。《華郵》也以報導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候選人摩爾性侵的惡行,摘得「調查報導獎」。

至於「國際報導獎」,則是由「路透」通訊社揭露菲律賓總統杜特蒂血腥掃毒的報導奪得。路透還贏得「專題攝影獎」,表揚其攝影記者用圖片向世人展露緬甸羅興亞難民危機。這也是路透首度在同一屆普立茲獎贏得兩獎項。

首度拿下雙冠 路透樂透

普立茲獎由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主辦,今年為第102屆,共頒發21個獎項,其中「公共服務獎」得主獲頒一枚金質獎章,另20個獎項得主各得1萬5000美元(新台幣45萬元)獎金。

本屆其他重要獎項得主還包括:加州聖羅莎《民主報》對去年10月加州大火肆虐葡萄酒之鄉的報導,拿到「突發新聞報導獎」。《每日進步報》採訪維吉尼亞州夏綠蒂維爾市種族衝突,拿下「突發新聞攝影獎」。

藝術類獎項方面,當紅饒舌歌手肯卓克拉瑪的專輯《DAMN》摘得音樂獎。今年1月他即憑此專輯獲得5項葛萊美獎。美國作家格里爾(Andrew Sean Greer)則以關於愛與成長的新作《Less》,獲得小說獎。

(中國時報)
--
吃塑膠酵素 將變地球救星 英美研究分解寶特瓶細菌 意外發現

全球每年有逾800萬公噸塑膠垃圾流入大海,專家估計到2050年海裡的塑膠垃圾恐怕會比魚多。前天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的報告指出,英美科學家在研究能分解寶特瓶的細菌時,意外製造出能分解塑膠的酵素,可望成為地球救星。

英國普茨茅斯大學與美國能源部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科學家,研究日本2016年在大阪堺市寶特瓶回收中心底層土壤裡發現的,專吃寶特瓶的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細菌。

美巴發現角質酶
研究人員用比太陽亮100億倍的超強X光,製作出這種細菌用來分解寶特瓶原料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的PETase酵素結構模型,被美國和巴西科學家發現結構酷似真菌和細菌用來分解角質的酵素「角質酶」,推測這兩種酵素的相異之處應該就是分解寶特瓶的關鍵。

改造結構效果好
研究人員將PETase改造成更類似角質酶的結構,意外發現改造後分解寶特瓶的效果更好,還能分解用來取代寶特瓶的生質樹酯PEF,接下來的目標是繼續改良分解效率,盼有朝一日能用來工業化分解寶特瓶。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凱爾指出,寶特瓶通常要花上數百年的時間才會被分解,在地球上長年累積下來很驚人,研究人員製造出能分解塑膠的酵素是很重要的發展,雖然可能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投入工業用途,仍令人感到振奮。
根據海洋清理基金會上月發表的研究報告,漂浮在美國夏威夷和加州之間海面上的太平洋垃圾帶,近年增長速度驚人,目前面積已達16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45個台灣大。

(蘋果日報)
--
英美開發「突變酵素」 可「吃掉」 塑膠

每年有八百多萬噸塑膠倒入全球海洋,這種石油製成的產品恐殘留毒性,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生態構成危害。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無意間開發出一種可分解塑膠原料「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 PET)」的突變酵素,有望解決日益嚴重的塑膠污染問題。

PET於一九四○年代獲得專利,應用於寶特瓶產品,廣泛出現在人類生活中。PET塑料得以在環境中存在數百年,因而造成環境污染與生態浩劫。英國樸茨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ortsmouth)與美國能源部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的科學家,研究二○一六年在日本廢棄物回收中心發現的一種天然水解酵素PETase時,無意中開發出酵素突變體,可提高塑膠分解效率。

PETase酵素可幫助「Ideonella sakaiensis」細菌分解並消化PET塑料,原先研究人員欲分析該酵素的結構,並添加一些氨基酸「調整」其結構,不料竟導致酵素突變,在分解PET時比天然版的PETase更有效。

改善技術 盼提升至工業應用層級

這項發現刊載於美國同儕審查期刊《國家科學院院刊》(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目前研究團隊正致力於進一步改善PETase酵素,希望將其分解PET的效率提升至工業應用層級。

(自由時報)
--
塑膠汙染危機有解?專吃塑膠垃圾的突變酶誕生

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及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為了解決塑膠汙染危機,積極研究能分解塑料的物質,而他們16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最新報告,表示已改良出1種名為「PETase」的突變酶,專吃寶特瓶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膠製品。

這項重大發現要追溯回2年前,日本科學家在大阪堺市(Sakai)發現以塑膠做為能量來源的細菌「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它在攝氏30度的環境下,可以於6周內幾乎完全分解PET塑膠,英美團隊隨後跟進研究, 希望能分析細菌結構,了解它產生分解酶的過程。

科學家透過英國「鑽石光源中心」(DLS)的同步加速器(Synchrotron),製造出比太陽亮10億倍的X光,成功構建出3D結構;在詳細了解其原子構造後,研究團隊希望改變食塑酶內的部分胺基酸,藉此和緩它分解塑膠的過程,但他們反而無意間強化了酶的分解能力,如今它只需4天的時間就能消化塑膠。

樸茨茅斯大學教授麥吉伊漢(John McGeehan)表示,酶的特性是無毒、可生物分解,且能由微生物大量生產,研究團隊持續改良,期望人們有朝一日能用它們來解決塑膠危機;此外,這種突變酶能將塑膠製品分解成最初形態,以後不須挖更多石油就能製造新的塑料產品,可以從根本上減少全球塑膠產量。

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這種分解酶固然使人感到興奮,但它的研發仍在起步階段,呼籲民眾還是要減少塑膠製品使用,隨手做環保,才能創造永續的生活環境。

(聯合報)
--
酵素可吃掉塑膠 垃圾汙染有解

每年有800萬噸塑膠垃圾流進海洋,形成數百年無法分解的「垃圾島」。美國和英國科學家意外發現一種能夠「吃掉」塑膠的天然酵素。科學家表示,希望在短時間內將它分解塑膠的能力提升到工業層級,拯救每年約有40萬隻因塑膠汙染而死的海洋哺乳動物。

這項研究成果,在美國時間16日刊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英國朴茨茅斯大學和美國能源部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幾年前在日本一家廢物再生中心發現能夠「吃塑膠」的天然酵素(Ideonella Sakaiensis 201-F6)。他們原本只是研究它的結構,希望成果有助於蛋白質工程。美國再生能源實驗室研究負責人貝格漢說,「但我們卻更進一步,意外地強化此酵素分解塑膠的能力」。

這項新的科學發現對解決塑膠垃圾無疑帶來福音。美國再生能源實驗室表示,每年有800萬公噸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形成面積廣大的垃圾島,「專家預估到2050年,海洋的塑膠垃圾將會和在海洋生存的魚類一樣多」。

上個月刊登在英國《科學報告》期刊的研究亦指出,漂浮在太平洋海面上的「太平洋垃圾島」擴大的速度快於預期,現在它的面積已經是法國的3倍,也比2個德州加起來還大。塑膠汙染可能產生對動物的毒害,也對生物的食物鏈有負面影響。

(中國時報)
--
梵蒂岡開驅魔課 神父搶報名

梵蒂岡第十三屆驅魔課程前天開始,今年共有來自50國的250名神父參加。該課程自2005年開設以來越來越受歡迎,參加人數已成長兩倍。

6天收費萬元
梵蒂岡的「驅魔和解放禱告」為期6天收費300歐元(約10934元台幣),課程內容包括教導神父如何辨識附魔,聽取其他牧師的驅魔經驗,以及研習更多的驅魔儀式,同時介紹驅魔的神學、心理學和人類學的背景。驅魔課越來越熱門的原因之一是基督教沒落,導致迷信儀式的增加。
多名參與的神父表示,近年來信徒通報附魔的個案增加。基督教智庫Theos去年統計,光在義大利,每年就有50萬人尋求驅魔協助。
教宗方濟各去年呼籲,信徒如遇到「真實的靈性干擾」,神父要馬上引薦信徒找驅魔師求助。不過已有12年驅魔經驗的美國神父湯姆斯表示,在他遇到的180例個案中,僅有12例需要主教批准的重大驅魔。

(蘋果日報)
--
全球逾95%人口 呼吸毒空氣

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機構合作進行的一份大型研究,十七日發表二○一八年全球空氣污染與健康報告,指出全球人口有超過九十五%都居住在空氣品質有害健康的環境中,貧窮地區因此承受的負擔最重。此外,各地空污程度差異也在迅速擴大。

這項由美國非營利性組織「健康影響研究所(Health Effects Institute)」,與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IHME)、加拿大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共同進行的大型研究,是根據華大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分析一九五個國家和地區,超過三百種疾病以及八十四種致病行為、飲食、環境、職業風險因子的「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研究為基礎,加上最近期二○一六年監測資料,評估全球空污狀況和對健康的影響。

70億人面臨空污危險

報告評估全球逾七十億人、即超過九十五%人口住在室外空氣所含細懸浮微粒濃度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空氣品質指南所訂的年均值每立方公尺十微克標準,幾乎有六成人口居住地區的PM2.5濃度,連世衛最寬鬆的年均值每立方公尺卅五微克都達不到。細懸浮微粒係指懸浮微粒粒子直徑小於二.五微米(PM2.5)。

今年報告首度加入室內空污的衝擊,主要來自烹煮、暖氣燃燒的木柴、煤炭等生物質固態燃料。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約廿五億人受到室內、室外空污的雙重影響,大部分是非洲、亞洲的低、中度收入國家。

全球空污落差 高達11倍

報告估計,去年全球有六百一十萬人因長期暴露在室內、外空污造成中風、心臟病、肺癌和慢性肺病而早死,中國和印度佔超過一半;空污成為第四大致死健康風險因子,僅次於高血壓、飲食和抽菸。由於居家污染物排放到室外,室內空污也可能影響室外空氣:印度四分之一、中國約五分之一的空污致死與此有關。

健康影響研究所副主席歐基夫(Bob O’Keefe)說,全球空污程度有驚人的十一倍落差,許多開發中國家尋求經濟成長,改善空污的努力,遠遠落後已開發國家。該機構主席葛林鮑姆(Dan Greenbaum)說,雖然中國去年三三八座城市的PM2.5濃度降低六.五%,但整體空氣品質仍未達中國自訂標準,加上人口老化,老年更容易受到與空氣污染最密切相關的疾病危害,中國因空污提早死亡人數還會持續增加。

(自由時報)
--
英美控俄 駭進網路預備攻擊

入侵公私部門路由器

兩年來多次指控俄羅斯透過網路科技干預內政的美國與英國政府,十六日首度發表聯合聲明,指稱俄國政府主導的「灰熊大草原(GRIZZLY STEPPE)」計畫正改派駭客入侵其公、私部門合作夥伴的電腦網絡,擔憂對方已植入惡意軟體,為日後攻擊行動打下基礎,讓美、英兩國當前聯防俄國的緊繃關係正式升級。

英國政府一年半前成立的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與美國國土安全部(DHS)、聯邦調查局(FBI)十六日的聯合聲明指出,這波駭侵行動為「灰熊大草原」計畫的一部分,由政府資助、民間與軍事情報機構主導,目標是英、美兩國政府與民間的路由器、網路交換器、防火牆等負責資料安全傳輸的電腦網絡,供應相關重要硬體的廠商一併受害。

上述聲明並未明說俄國駭侵的系統為何,但指出路由器尤為網路傳遞資料流程的關鍵,俄國駭客若使出「中間人攻擊(MITM)」手法成功騙過通訊兩端,即可為間諜行動奠定基礎,不僅有助於莫斯科取得西方智慧財產,更可操縱資料傳輸方向,甚至加以阻擋,極可能為日後攻擊行動埋下伏筆,傷害西方經濟與安全。

俄斥兩國庸人自擾

俄國政府十七日駁斥上述指控,反稱英、美兩國庸人自擾,才會拿芝麻般的「微弱」證據「不合理」地對俄國冠上「莫須有」罪名。但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前官員漢尼根(Robert Hannigan)表示,俄國潛伏西方路由器及網路的歷史悠久,已「預定砲位」長達廿年,未來若真出事,鐵定「是你」搞鬼。

西方國家兩年來多次指控俄國從多方面發動駭侵與網路造謠,逾一年前曾以西方電力與水利主要設施為目標,導致英美電廠面臨服務中斷或設備受損的風險;並藉由社群媒體干預公共事務走向,包括前年的英國去留歐盟公民投票,以及美國總統選舉。

(自由時報)
--
俄入侵路由器 英美:恐為未來網攻鋪路

英國和美國今天警告,俄國政府資助的駭客正在入侵各國政府和商業電腦網路的重要硬體設備,例如路由器和防火牆,賦予他們實際掌控資料流的能力,可能為未來攻擊行動奠定基礎。

法新社報導,華府和倫敦當局在聯合聲明中說,此舉目的在於「支持間諜活動、榨取智慧財產、維持侵入受害網路的管道暢通及可能為未來攻擊行動奠定基礎」。

他們說:「俄羅斯國家資助的駭客正在利用受感染的路由器,進行欺騙性的『中間人』攻擊,以支持間諜活動、榨取智慧財產、維持侵入受害網路的管道暢通及可能為未來攻擊行動奠定基礎。」

「任何人只要控制了網路基礎設施的路由器,便實際掌控了流經網路的資料。」

美方把俄國駭客的相關作為統稱為「灰熊大草原」(Grizzly Steppe),美國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of Homeland Security)說,這是這項廣泛行動的一部分。國土安全部說,「灰熊大草原」行動包括協調俄國民間和軍方情報機構的網路攻擊行動。

此一網路間諜活動的矛頭指向政府機構、民間企業、網路基礎設施的主要供應商和網路伺服供應商。

這回提出警告的是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ational Cyber Security Centre)、美國國土安全部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

兩國並未舉出遭駭客入侵的系統案例,但說明這類行動恐構成資料、憑證、密碼甚至系統掌控權遺失的風險。

實際取得路由器掌控權,恐賦予駭客操縱、轉移或阻止任何資料傳輸的能力。

舉例來說,假如發電廠成為攻擊目標,駭客可使服務停擺,或徹底破壞發電廠。

這份聯合聲明說,駭客也可能「替未來攻擊行動奠定基礎」。

聲明說:「美英當前的網路設備狀態,加上俄國政府企圖利用這些裝置,對我們兩國的安全保障和經濟福祉構成威脅。」

路透社報導,克里姆林宮並未立即應要求置評。不過俄國駐倫敦大使館發表聲明,痛批英國將網路威脅歸咎俄羅斯,是「魯莽、挑釁且無事實根據的反俄案例」。

莫斯科否認曾對美國和其他國家發動網路攻擊的指控。

(中央社)
--
暫緩制裁俄 川普打臉自己人

美國政府是否對力挺敘利亞阿塞德政權的俄羅斯祭出新一波制裁,出現總統「打臉」自己大使的矛盾窘況。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十五日才在電視訪問中表示,即將宣布新制裁措施,但華盛頓郵報十六日報導,川普對制裁案踩煞車,白宮內部對此仍有爭論。

報導引述數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說法,就在海利十五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政論節目「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訪問中預告,美國財政部十六日將宣布新一輪制裁俄羅斯措施後,當天稍晚川普和他的國安顧問團隊討論此事,表示還不準備擴大制裁。官員說,白宮嚴肅考慮經濟以及其他可能的制裁措施,但最終川普並未簽署,制裁計畫現在「暫停」;除非俄國再有其他作為,否則川普不太可能批准新的制裁措施。

俄羅斯外交部官員十六日也透露,在海利上述訪問後,川普政府就知會俄國駐華府大使館,還不會祭出新的制裁。

白宮決定將海利在CBS節目上的發言定調為「說錯話」。白宮發言人桑德絲十六日表示,「我們正在考慮加強制裁俄羅斯,不久後會做出決定」,但似乎越說越不清楚,而且更令人揣測川普確實親自介入阻止宣布制裁。

一名白宮官員私下表示,海利話說得太快,以致犯了需要「清理」的錯誤。但有其他官員質疑,海利是川普閣員中數一數二自律和謹慎的人,尤其是在公開場合,也經常在公開談話前先與川普本人確認。至於為什麼廿四小時後才撤回海利的說法,官員僅說因為白宮內部對制裁計畫仍有疑義。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政府正尋求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阿拉伯國家貢獻兵力,籌組一支阿拉伯武裝部隊代替美軍,協助穩定敘國東北部地區,以免擊敗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後,敘國安全情勢出現真空,讓IS死灰復燃,或伊朗支持的敘國武裝勢力趁虛而入。

不過,部分軍事官員和專家不看好這項策略的可行性,認為沙國和阿聯正軍事介入葉門情勢,要另組部隊投入敘國會有困難;若無美軍留駐,派兵意願可能也不高。

(自由時報)
--
美對俄新一波制裁?海理證實 川普推翻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理十五日表示,美國將於十六日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更多經濟制裁,但總統川普踩煞車,新制裁措施喊停,海理發言被撤銷,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再出現亂象。

海理十五日上美政論節目「面對全國」時說,財長米努勤十六日會宣布新一波制裁措施,懲罰協助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化武計畫的俄羅斯公司。但知情人士說,川普當日稍晚和國安團隊開會時說,他不想這麼做。

政府官員說,他們認真考慮了經濟制裁,以及其他可以對付俄羅斯的措施,但川普沒有批准。他們說,目前計畫暫停,除非俄羅斯的行為引發新制裁。

一位白宮官員私下表示,海理「話說得太快」。但其他官員對海理會有口誤表示懷疑。他們指出,海理是最有紀律且最謹慎的內閣成員之一,尤其牽涉公開發言時。她經常在接受電視訪談前,拿準備好的講稿和川普核對。

紐約時報引述川普政府官員談話說,川普認為,美英法空襲敘利亞後,俄國只是口頭抱怨,因此沒必要對俄國採取新制裁。

雖然對俄新一波制裁暫時喊停,白宮發言人桑德斯說:「我們正考慮對俄羅斯的其他制裁,近期將會決定。」她表示,川普已表明會強硬對付俄國,同時和對方維持良好關係。

這項轉折再度凸顯川普政府對俄政策的錯亂。川普本人多次表示很想跟俄國總統普亭建立友誼,甚至不顧幕僚反對主動致電普亭恭賀他連任。但川普政府過去一個月又對俄國實施兩波制裁,還因俄國前特工在英國中毒案驅逐六十名俄國外交官。

(聯合報)
--
海理被打臉 川普撤新一波制裁俄措施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理15日表示,美國將於16日宣布對俄羅斯實施更多經濟制裁,但美國總統川普踩煞車,新制裁措施喊停,前一日海理的發言被撤銷,川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再出現亂現。

海理15日上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政論節目「面對全國」時說,財長米努勤16日會宣布新一波制裁措施,懲罰在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化武攻擊平民相關設備幕後的俄羅斯公司。但知情人士說,川普當日稍晚和國安顧問開會時告訴他們,他不想這麼做。

政府官員說,他們認真考慮了經濟制裁,以及其他可以對付俄羅斯的措施,但川普沒有給予最終授權付諸實施。他們說,目前計畫暫停,除非俄羅斯再做什麼引發制裁,否則川普不太可能核准。

川普的團隊決定將海理發言當「說錯話」處理。一位白宮官員私下表示,海理「話說得太快」。但其他官員對海理會有口誤表示懷疑。他們指出,海理是最有紀律且最謹慎的內閣成員之一,尤其牽涉公開發言時。她經常在接受電視訪談前,拿準備好的講稿和川普核對。

被問到為何需24小時才撤回海理的發言,白宮官員表示,內部對計畫為何,也有困惑。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說:「我們正考慮對俄羅斯的其他制裁,近期將會決定。」

華盛頓郵報也引述資深官員的話說,3月幕僚向川普簡報政府準備驅逐60名俄國外交官及疑似間諜,並強調歐盟將驅逐同樣數量的俄國外交官。川普同意了,他說,「我們不用帶頭,跟他們的數字一樣就好」。

沒想到,隔天川普得知法德兩國只個別驅逐四人後,變成美國下手最重,他大發雷霆,甚至飆出一連串髒話,指責幕僚給他錯誤訊息。這顯示在對俄政策上,本來不想對俄國太強硬的川普,與鷹派當家的閣員,雙方關係愈來愈緊張。

(聯合晚報)
--
美對俄制裁踩煞車 海理反擊:沒有糊塗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理(Nikki Haley)今天發布聲明,反擊白宮幕僚說她在美方將對俄羅斯祭出經濟制裁一事上「搞糊塗」了的說法。

法新社報導,海理表示:「恕我直言,我沒有糊塗。」這份聲明寄給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後,也得到美國駐聯合國使團證實。

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府涉嫌使用化武攻擊,海理15日表示,美國新一波制裁俄羅斯計畫可望由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在16日宣布。

然而白宮回應,目前還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

川普的經濟政策顧問柯德洛(Larry Kudlow)向記者表示,海理「說得太快了」。

在川普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之前,柯德洛對記者說:「可能是一時之間把事情弄糊塗了。」

海理曾任南卡羅來納州長,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以來,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要發言者,對俄羅斯採取強硬立場。

(中央社)
--
免疫療法搭配化療 肺癌存活時間多一倍

藉藥物活化人體免疫系統 毒殺癌細胞

美國紐約大學波爾瑪特癌症中心胸腔腫瘤內科主任甘蒂(Leena Gandhi)的研究團隊,十六日在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年度會議上發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吉舒達(Keytruda)」第三階段臨床試驗報告,顯示肺癌晚期患者進行傳統化學治療時,若搭配施打吉舒達,存活時間比只進行化療的肺癌病患可多出近一倍。研究成果已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甘蒂指出,全球每年約有一百六十九萬人死於肺癌,其中八十五%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是免疫系統療法首次顯示可大幅改善肺癌患者的存活率,可望在短期內成為相關治療的新標準。

研究團隊將六百一十六名來自全球十六個國家的醫學中心、三十四歲至八十四歲、非鱗狀細胞癌和非小細胞肺癌晚期患者隨機分組,三分之二接受化療搭配免疫治療,三分之一接受化療並施打安慰劑;化療使用「培美曲塞(pemetrexed)」、「卡鉑(carboplatin)」、「順鉑(cisplatin)」,免疫治療則使用默克藥廠生產的吉舒達。

國人十大癌症死因 肺癌曾多年居首位

結果顯示,相較於只進行化療的病患,免疫治療組能降低四十八%病況惡化或死亡的機會,但出現急性腎損傷風險卻高達五.二%(另一組僅○.五%)。

吉舒達則可透過重新活化人體免疫系統來毒殺癌細胞,此類免疫治療藥物還包括益伏(Yervoy)、保疾伏(Opdivo)等;但施打該類藥物年花費逾十萬美元(約兩百九十六萬台幣),也可能引起其他副作用。

健保研擬給付 適用藥物、癌症待確認

而肺癌更曾多年佔據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一名,我國去年約增一萬三千多名肺癌患者,至去年底有近六萬患者。健保署表示,今年已核定新藥預算二十五億,其中也包含癌症免疫療法,但適用藥物、癌症與給付方式,仍待討論確認。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表示,肺癌患者中,非小細胞肺癌占九成、其中約一半無法接受標靶治療,免疫療法可提供更多治療選擇。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則指出,相較傳統化療,免疫治療是可降低嚴重副作用,但免疫治療是透過強化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攻擊癌細胞,也須注意可能延伸攻擊正常組織而有另一副作用。

(自由時報)
--
毒氣攻擊11天後才准國際調查員進入度瑪 俄動了手腳?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俄羅斯已經表示,在敘利亞的化學武器調查人員將獲准在周三(18日)造訪被指控遭受化武攻擊的地點。

國際調查小組上周六已抵達敘利亞,但一直未獲准進入度瑪鎮。度瑪4月7日遭化武攻擊,導致美國、英國和法國一周後聯合空襲敘國化武設施。

敘利亞和盟友俄羅斯否認發生過任何化武攻擊,俄國稱是「捏造出來的事」。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的調查人員在大馬士革等候多日,想進入度瑪展開調查,等周三到達現場,會是攻擊後11天。他們將搜集土壤和生物等樣本,以協助辨認攻擊時是否使用化武。但該組織不負責判定是誰使用了化武。

美國派至OPCW的代表表達疑慮,認為俄羅斯可能已去過現場,「可能動過手腳」以阻礙調查。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上英國廣播公司節目受訪表示:「我可以掛保證,俄羅斯從未對現場動過手腳。」」他說,美英法信以為真的證據不過是「基於新聞報導和社群媒體(資訊)」,這類證據是「捏造出來的」。

拉夫羅夫和其他人批評美英法三國,在OPCW調查小組進行調查獲致結論前,即進行空襲。

稍早,英國駐荷蘭大使館16日傳出,俄羅斯與敘利亞不准OPCW的調查小組進入度瑪調查毒氣攻擊指控;但俄羅斯新聞社報導,調查小組進入度瑪鎮的時間遭推遲,是西方國家發動空襲所致。

另外,周二稍早,敘利亞國營媒體說,霍姆斯西部城市又有飛彈來襲,敘國防空體系已成功攔截。報導說,飛彈瞄準夏拉特空軍基地進行攻擊,但沒說明發射的人是誰。親伊朗的真主黨民兵傳出的消息是,敘國防空體系已攔截瞄準位於首都大馬士革東北方杜馬爾軍用機場的3枚飛彈。

美國否認進行新一波空襲。五角大廈告訴路透:「該地此刻沒有美軍活動。」美英法周六凌晨聯合空襲敘利亞多處目標,理由是阿塞德政府動用化武攻擊平民,造成數十人死亡。

(聯合報)
--
化武調查團進入敘現場 英法稱證據八成沒了

敘利亞國營媒體今天報導,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的調查人員已經進入度瑪鎮。當地位處大馬士革郊外,10天前遭疑似毒氣攻擊造成數十人罹難;英國和法國表示,證據八成早已消失。

敘利亞新聞社(SANA)報導稱:「化學武器委員會的專家進入度瑪鎮(Douma)。」此指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

法新社報導,度瑪鎮7日傳出遭毒氣攻擊,導致美國、法國與英國對敘利亞軍事設施發動空前的聯手飛彈攻擊。

美、法、英指控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al-Assad)政權是化武攻擊的幕後黑手。度瑪鎮遇襲時仍受反抗軍控制,如今已被敘國政府與其盟友俄國收復。

在OPCW的真相發掘小組能夠進入度瑪鎮並展開實地調查前,美法英就發動了這波懲罰性打擊。

然而,法國與美國似乎對調查小組的任務存有疑慮,並稱任何定罪證據八成都已遭移除。

法國外交部表示:「證據和關鍵要件極有可能從當地消失,那裡完全受到俄國和敘利亞軍隊掌控。」

美國派往OPCW的特使沃德(Ken Ward)昨天說,俄方早已造訪現場,且「可能對那兒動了手腳」。

(中央社)
--
敘遭化武襲擊 俄堅稱攏係假

西方重複伊拉克戰爭錯誤?美國「敘利亞阿拉伯新聞社」(SANA)17日報導,在敘利亞的「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人員當天已進入被指遭受化武攻擊的杜馬城展開調查。俄羅斯外交官則堅稱,莫斯科有「無可辯駁」的證據,顯示所謂杜馬化武攻擊事件,是由英國安全部門在美國支援下假造的,以便拿此當藉口對敘國設施進行空襲。

此外,美國(One America Network簡稱OAN)電視台記者16日實地造訪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近郊東古塔區的杜馬城,查訪化武毒氣攻擊案事實真相。接受該台記者訪談的多名杜馬城居民,否認當地遭化武攻擊,表示當天並無不尋常狀況發生。還有當地醫院醫生指出,當日因空氣品質不佳,有一些咳嗽等症狀病人就診,突然有群人高喊「化武攻擊」,還持攝影機衝入院中拍攝。更有人稱這是經人籌畫演出的一場戲,目的在尋求西方奧援協助盤據當地的反抗軍逃脫。

該台指出,在假新聞充斥的當下,該台不輕信無確鑿證據的說法,秉持質疑一切、審慎求證的精神,此次實地訪查純屬獨立作業。

俄稱英美仿化武攻擊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RT)報導指出,派往OPCW的俄國外交官舒爾金(Aleksandr Shulgin)16日在聯合國化武監管會議上表示:「事情根據英國安全機構事先準備好的劇本發展。毋庸置疑,美國在整起事件中扮演一把手。」他補充,這起「攻擊」,是由敘利亞政府的外國對手所資助的假人道非政府組織導演。

舒爾金表示,在杜馬從反政府軍手中解放後,俄國的放射、化學與生化戰單位馬上檢查了非政府組織報告中,提到發生攻擊事件的現場,但俄國專家並未找到一丁點證明有發生化武攻擊的證據,相反的他們找到當地目擊者表示,影片中攻擊後的畫面事實上是導演出來的。

RT的報導還稱,英國《獨立報》資深記者費斯克(Robert Fisk)曾深入杜馬,而他聽說在日前流出的所謂毒氣攻擊影片中被拍到的受害居民,其實是由於藏身於汙穢的避難所,因缺氧而昏昏沉沉。

美反駁「俄人動手腳」

OPCW的調查人員17日抵達杜馬展開調查,已經是化武攻擊後10天。他們會蒐集土壤和生物等樣本,以協助確認是否確有化武攻擊,但該組織不負責判定是何方使用了化武。

美國派至OPCW的代表指控說,俄國人可能已去過現場,「可能動手腳」破壞證據,以阻礙調查。俄國外長拉夫羅夫則反駁:「我可以掛保證,俄羅斯從未對現場動過手腳。」

舒爾金另質疑,西方指控的所謂「化武攻擊」,發生的時間點也令人困惑,敘利亞政府絕無理由在即將從反政府軍手中解放杜馬城之際,對城裡的民眾動用化武。

在這種情況下,對大馬士革的指控顯得「荒謬」。他還稱,美國與其盟友根本沒興趣針對所謂的杜馬攻擊事件,展開真正調查,因為英美法聯軍不等OPCW開始調查,就指控是大馬士革幹的並發動空襲。

美將從敘撤軍 要阿拉伯聯軍接手

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計畫從敘利亞撤軍,由阿拉伯國家組成的聯軍接替美國占領敘利亞北方。並且已經要求沙烏地阿拉伯、卡塔爾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分擔超過10億美元以上重建敘利亞北部的費用。

報導並引述美國中東問題專家李斯特的話指出,由於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身陷葉門內戰,對他們來說要派軍隊到敘利亞北部是個挑戰,而埃及更對介入敘利亞內戰感到猶豫不決。

敘利亞內戰,總統阿塞德領導的政府軍近期連連打勝仗,美國智庫的分析師指控,阿塞德是用暴虐的手段取勝,例如先圍城,造成飢餓迫使反抗軍撤離,但也傷及城內的無辜普通民眾。

據加拿大廣播新聞網(CBC)報導,華府智庫「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的研究分析師寇札克(Christopher Kozak)表示,敘利亞政府軍「用一些方式達成暴行」,「敘利亞軍隊試圖避免慘痛的城市區域戰,反之他們願意有耐心,並讓那些人民餓肚子,直到他們無法再活動」。

寇札克表示政府軍藉由空中轟炸摧毀醫院和市場,切斷食物與醫療供應,讓在反抗軍控制的地方生活變得極度悲慘,難以維持,使民眾最終會同意一個妥協性的協議,或選擇撤離。他指控敘利亞政府軍過去一直這麼幹,未來也將持續。

曾任美國駐伊拉克與土耳其大使的傑佛瑞(James Jeffrey)則說,「阿塞德正贏得戰爭,因為他有明確的戰略,也就是徹底鎮壓一切抵抗,包括軍事上和政治上的」、「他正在使民眾感到驚恐,並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家園」。

(中國時報)
--
西南航空客機引擎爆炸 窗戶破洞一乘客險被吸出

美國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一架波音737客機,17日在3萬英尺高空發生引擎爆炸意外,碎片擊破一扇窗戶,造成一名女乘客「部份身體被吸出窗外」,但被其他乘客拉回機艙。班機隨後迫降費城國際機場,這起事故造成1名乘客死亡,7名乘客受傷。

美聯社報導,該架由紐約飛往達拉斯1380號班機上一共有149名乘客。機上乘客亞曼達.鮑曼(Amanda Bourman)表示,意外發生時她正坐在飛機較後方睡覺。隨後鮑曼聽見一聲撞擊巨響,氧氣面罩立即落下。幾乎全部乘客安靜都戴上氧氣罩,有一些乘客則在啜泣。

鮑曼表示,機艙窗戶破裂後,她發現一名頭戴牛仔帽男子衝向窗戶,嘗試要堵住破洞,該名男子在飛機迫降後,手臂疑似因受傷纏上繃帶。有另名乘客補充道:「有乘客在艱難情況下,做了一些相當不得了的事。」

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蘇瓦特(Robert Sumwalt)表示,這架客機起飛不久發動機便出問題。他已證實有1名乘客喪生,並表示這是美籍航空公司2009年以來首度有乘客因事故罹難。

(聯合報)
--
獨裁崛起 馬克宏警告:歐盟恐陷入內戰

法國總統馬克宏17日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呼籲歐盟改革,以對抗全球興起的獨裁主義和民族主義浪潮。他說:「對抗獨裁,最好的方法是民主。」

他說,歐洲的民主和正在崛起的獨裁主義之間,似乎「正掀起一場歐洲內戰」,歐盟應重新檢視對民主的承諾。馬克宏說:「我不想當忘記過去而夢遊著的一代。」呼籲各界反思二戰後的歐洲重建歷程。

馬克宏指出,當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多國背棄多邊貿易,不再支持氣候協議,歐盟各國必須問問民眾關切與恐懼的是什麼,然後提出新方案。

他也對歐洲議會議員表示,關於歐洲的未來,必須有一場民主且批判的辯論。
--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天警告歐洲,不要受到全球以及歐洲聯盟本身「威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的誘惑。

馬克宏首次在史特拉斯堡向歐洲議會(EuropeanParliament)發表演說,他說「歐洲某種內戰」正在進行,他呼籲歐盟捍衛民主制度。

對歐盟抱持懷疑態度的民粹主義者贏得匈牙利與義大利選舉,以及歐盟與波蘭右翼政府在法治問題上針鋒相對之際,馬克宏提出以上召喚。

現年40歲的馬克宏在演說中勾勒他對歐盟未來的願景。他表示:「我不想成為夢遊者世代,我不想成為遺忘自身過去的世代。」

他強調:「我想成為捍衛歐洲主權的世代,因為我們努力爭取才獲得它。面對任何形式的威權主義執迷,我不會屈服。」

馬克宏去年擊敗極右派候選人瑪琳.雷朋(MarineLe Pen)贏得總統大選,以及他熱切支持歐洲主義,已使得馬克宏成為代言人,率領眾人追求歐盟在英國脫離後的復興,以對抗民粹主義的挑戰。

馬克宏表示,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成功帶來震驚,使得數個歐洲國家出現日益高漲的「懷疑」氣氛,他為此感到憂心。他認為,英國脫歐公投成功,正在歐盟造成分裂。

他說:「歐洲似乎正在進行某種內戰,對於非自由主義者充滿迷戀,並且不斷愈演愈烈。」

匈牙利右翼總理奧班(Viktor Orban)勢如破竹贏得連任數天後,馬克宏發表上述演說。

奧班經常與歐盟當局爆發衝突,但他是美國總統川普前策士巴農(Steve Bannon)眼中的「英雄」。

馬克宏的演說受到歐盟執委會主席榮科(Jean-Claude Juncker)歡迎,榮科後來在歐洲議會說:「真正的法國回來了。」

(聯合報)
--
臉書臉部辨識爭議案 美法官裁定集體訴訟

臉書3年前遭美國用戶指控,未經同意違法對相片套用臉部辨識程序,聯邦法院法官今天裁定,用戶可對臉書提出集體訴訟。

臉書(Facebook)日前被踢爆,數百萬用戶個資遭政治諮詢公司「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擷取後,今天這項裁定使公司幾週來的隱私權之災雪上加霜。

路透社報導,舊金山聯邦地方法院法官唐納多(James Donato)裁定,集體訴訟是解決臉部樣板爭議最有效的方法。

臉書表示他們正在檢視裁定內容,並在聲明中說:「我們仍認本案請求無理由,將強力捍衛我方立場。」

第一時間無法聯繫上原告律師。

2015年,用戶控訴臉書觸犯伊利諾州州法,違反隱私使用生物統計資料。

唐納多法官裁定,2011年6月7日以後,也就是臉書推出「標籤建議」服務的日期,遭臉書創建並套用臉部辨識演算法的伊利諾州用戶都符合集體訴訟當事人條件。

「標籤建議」服務的特色是用戶上傳相片後,臉書會就可標記在相片上的人提出建議。

(中央社)
--
歧視事件 星巴克將關美8千門市教育訓練

星巴克公司將於5月29日下午關閉他們美國8000間咖啡門市,讓17萬5000名員工接受種族包容訓練。上週兩名非裔男子在費城一間星巴克門市等人時遭逮捕,引發抗議和拒買聲浪。

路透社報導,就算拒買聲浪未具體實現,8000間門市暫停營業幾乎篤定會影響業績。星巴克(Starbucks)沒有說明5月29日各家門市會暫停營業多少個鐘點,但下午是星巴克生意最清淡的時段。

這是這家咖啡連鎖巨擘對於本月12日費城(Philadelphia)事件的最新回應。整起事件遭民眾錄影上傳網路後引發龐大回響,點閱率達數百萬次。

法新社報導,這支由星巴克顧客拍攝並上傳推特(Twitter)的影片顯示,警察問話後將兩名非裔男子上銬,兩人並未反抗,一旁的白人顧客則不斷詢問警察「他們做了什麼?」

星巴克執行長強生(Kevin Johnson)已出面道歉,並說:「讓門市暫停營業進行種族偏見訓練只是其中一步,這段旅程要求我們公司每一階層和社區在地夥伴的全心奉獻。」

費城警方表示,他們接獲星巴克員工的911報警電話說這兩名男子拒絕消費,是非法入侵。警方表示,員警曾「很客氣」要求兩人離開,最後才逮捕他們。

據報兩人先是要求借用洗手間,但被告知只有掏錢消費的顧客能用洗手間。

星巴克後來婉拒提出告訴,兩名男子因此獲釋。

上傳影片的狄皮諾(Melissa DePino)表示,這兩名男子在等朋友,等待期間沒有消費,導致星巴克員工報警。

她推文說:「所有其他白人都在納悶,我們也這麼做,這種事怎麼從來沒發生在我們身上過?」

她後來告訴微軟國家廣播公司(MSNBC)電視台:「這兩人安安靜靜不鬧事地坐在那裡,卻遭上銬、帶離店家,又辱又羞地被帶進警車。」

(中央社)
--
遺囑揭露 馬可波羅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公元1324年1月9日,威尼斯旅行家、商人兼作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準備進行他最後的旅程─前往他的來世。馬可波羅是一位敬畏上帝的基督徒,篤信來世存在。

路透社報導,當年70歲的馬可波羅召喚一名牧師前來威尼斯家中公證,以拉丁文把他的遺言記錄在一張羊皮上,這張羊皮長約67公分、寬27公分。

如今,學者與歷史學家針對馬可波羅遺囑進行3年研究,為世人提供有關馬可波羅一生的新領會。另外,一般認為馬可波羅到過中國,但有部分歷史學者質疑,馬可波羅遺囑也對這一史實提供更多的支持。

馬可波羅遺囑的保管者威尼斯國家圖書館(National Marciana Library, Venice),已共同出版一本大開本的書籍,其中包含近700年的馬可波羅遺囑羊皮紙複製品,複製品十分逼真,其中包括羊皮剪斷留下的痕跡,以及書寫時留下的墨漬。

這本書名為「我、馬可波羅、慾望與規律」(暫譯,I, Marco Polo, Desire and Order),主要是為收藏家、歷史迷和圖書館而出版。這本書由威尼斯國家圖書館和威尼斯出版商Scrinium共同出版。

根據遺囑,馬可波羅生前留下金錢給教會相關機構,免除他人龐大的欠債,並且釋放了他的契約僕人彼得(Peter),「上帝或許會赦免我的靈魂,免除所有的過失與罪惡。」

在20世紀末,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馬可波羅從未到過中國,有關蒙古帝國的故事是他在黑海遇到的波斯商人口中聽來的。

多數歷史學家駁斥此一說法,威尼斯出版商Scrinium文化部門主管札納(Stefano Della Zana)指出,馬可波羅的僕人彼得是韃靼人,足以證明他到過中國。

進一步的證據則是馬可波羅身後的遺物,其中包括來自遠東的物件,例如昂貴的麝香。

(中央社)
--
法博物館王后心臟失竊 小偷或為黃金來

16世紀的法國王后「不列塔尼的安妮」對故鄉南特感情甚深,遺願死後把心臟留在家鄉。她的心臟裝在黃金聖物盒裡,由博物館收藏,但近日遭竊,館方擔心竊賊已把聖物盒熔了。

「法蘭西西部報」(Ouest France)報導,南特(Nantes)杜布瑞博物館(Musee Thomas Dobree)於14日凌晨遭竊,被偷的藏品中,最重要的是裝有法國王后「不列塔尼的安妮」(Anne de Bretagne, 1477-1514)心臟的黃金聖物盒,價值無法估計。

這個橢圓形聖物盒完成於1514年,高約15公分,頂端飾有一頂雕著王室象徵百合花的金冠,是當時的金工傑作。

聖物盒的外側刻有一些字樣,敘述這個「純金的小船裡,安息著一顆偉大的心」。

聖物盒的用途是為了盛裝不列塔尼的安妮的心臟。她的遺願是希望自己的心臟回到家鄉南特,不要隨身體一起下葬,她逝世時僅36歲。

不列塔尼的安妮先後嫁給國王查理八世(CharlesVIII)和路易十二世(Louis XII),是唯一兩度獲得法國王后頭銜的女性。

杜布瑞博物館收藏這個聖物盒已有130年之久,報導引述館長佩勒格航(Julie Pellegrin)表示,她擔心最糟的狀況是竊賊把聖物盒熔了做成金條,世人就永遠失去這件珍品。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法國媒體人吉德(Thierry Guidet)寫了一本名為「心臟奇案」(Uneaffaire de coeur,暫譯)的刑偵小說,內容就是不列塔尼的安妮的聖物盒在耶誕節夜晚遭竊的故事。

LCI電視台訪問南特市長羅蘭(Johanna Rolland),她說,這件藏品不只是重要文化遺產,基於不列塔尼的安妮與南特歷史的關聯以及留下的痕跡,在情感上,對南特市民來說,這個聖物盒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竊案發生在14日凌晨3時30分左右,博物館警鈴雖有啟動,卻未能嚇阻竊賊犯案。除了聖物盒外,失竊的藏品還有一座印度雕像和一套金幣,幾個櫥窗被破壞。

(中央社)
--
長灘島封島 部署鎮暴警察防居民騷亂

菲律賓政府在公布長灘島(Boracay)封島遵循規則之際,也宣布將同時部署鎮暴警察到島上,以防居民騷亂。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4日晚在內閣會議上,批准了長灘島改造計畫,從26日起長灘島將封閉6個月,以落實島上環保及其他硬體改造工程,內政部今天公布了8項主要封島規則。

這包括:所有觀光客都只能到長灘島對岸碼頭,不得登船;無居住證者不得登島;只有居民可以游泳,且限時限地;除了緊急情況之外,訪客不得登島;記者需取得觀光部許可才准登島,且行動範圍將受限制。

內政部也規定,距海灘15公里範圍內不得停泊任何漂浮物體,包括船隻及水上摩托車;移民局將查驗長灘島上外籍居民的居住資格;以及長灘島上只能有一個進出關卡。

另方面,菲律賓國家警署(PNP)今天也宣布,將從26日開始部署鎮暴警察到長灘島,直到封島解除。

當地旅遊業者估計,全面封島將導致3萬6000人失業。此外,杜特蒂稍早前也下令拆除座落在島上森林保護區及濕地的非法建築物,並依法對長灘島執行土地改革,還地予農民。

管轄長灘島的西維薩亞斯(Western Visayas)警區首長畢納格(Cesar Binag)在電視新聞上說,這些政策一旦實施,有可能引發混亂或動蕩,因此有必要部署鎮暴警察,維持秩序。

長灘島距離馬尼拉以南約315公里,以西岸約4公里長的「麵粉白沙灘」及黃金夕照馳名,近年來觀光客以及外來人口暴增,導致環境急速惡化,杜特蒂於2月間就已怒斥長灘島成為「化糞池」。

去年有4萬802人次的台灣遊客造訪長灘島,是第3大外國遊客客源。

(中央社)
--
臉書員工好賺 年薪705萬台幣

《華爾街日報》周二報導,臉書員工2017年的薪酬中位數超過24萬美元(約台幣705.6萬元),在已公布數據的325家美國企業中排名第2高,僅次於生物科技公司Incyte的逾25萬美元。推特員工則領161,860美元。

根據2015年實施的「陶德法蘭克法案」(Dodd-Frank)規定,美國企業自今年起須公告執行長與員工薪酬中間值的倍數。

截至目前,標普500指數共有325家企業公布執行長與員工薪酬差距資料。臉書員工去年薪酬中間值24萬美元幾乎是摩根士丹利的1倍,目前位居第2高,為首的是Incyte的253,015美元。臉書擁有25,100名員工,Incyte擁有1,200名員工。

臉書員工薪酬中位數是依據某位被定義為中間員工的薪酬水準,包含本薪、紅利或銷售佣金,以及在2017年10月31日之前發配的股票價值。

臉書在計算員工薪酬中位數時並未計入約聘人員,或是透過第三方聘雇的員工,此類員工的薪水大幅低於臉書全職員工。

據臉書呈報的文件顯示,臉書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去年的總薪酬超過885萬美元,是中間員工薪酬的37倍。

許多矽谷企業尚未公告薪酬數據。社交網站推特(Twitter)上周表示,去年的員工薪酬中位數為161,860美元,內含本薪、紅利、配股,和退休金帳戶提撥。

推特執行長多爾西(Jack Dorsey)去年沒有領取任何薪酬,年薪掛零,也沒有紅利、股票獎勵,或是其他任何津貼。推特在呈交主管機關的文件顯示,多爾西「婉謝所有薪酬」。

不過推特新任財務長西格(Ned Segal)去年總薪酬達1,430萬美元,其中包含底薪165,385美元、簽約紅利30萬美元、價值1,380萬美元的限制股票,和對退休金帳戶提撥1,500美元。

(工商時報)

健康

出差印度吃生蝦 女染傷寒上吐下瀉

到傷寒流行區旅遊,千萬別生食!疾管署昨公布最新傷寒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染病女子上月到印度出差時,曾在當地吃生魚片跟生蝦,結果上吐下瀉又發燒,回國後確診,目前還在住院。

赴疫區可打疫苗
該名二十多歲女子是北部人,上月八日至二十七日到印度新德里出差,曾吃生魚片跟生蝦,吃完後陸續上吐下瀉和發燒,但沒就醫,推估她應上月二十五日就已發病,回國後二十八日才去急診,因腹瀉和發燒症狀沒改善,本月七日住院治療,上周五經檢驗確診傷寒。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說,女子同行友人也有出現腹瀉症狀,現已安排採檢糞便送驗,其餘接觸者也在調查中。
傷寒是傷寒桿菌引起,帶菌者糞便帶有很多細菌,可能污染食物與飲水,遭感染者一到兩周會出現發燒、頭痛、腹瀉等症狀,延遲治療恐腸道出血、腸穿孔甚至有死亡風險。官方統計今年已有五例確定病例,其中三例從印度及菲律賓移入。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說,避免生食可預防感染傷寒,沙拉、剝皮水果或加冰塊的飲料也要避免,自來水一定要煮沸;要前往傷寒流行疫區者,可考慮接種傷寒疫苗。

(蘋果日報)
--
印度出差 吃生魚片染傷寒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新增一例傷寒境外移入病例,為北部20餘歲女性,有印度旅遊史,且在當地食用生魚片及生蝦,醫師提醒,民眾至傷寒流行地區要避免生食,經常往返者可評估接種疫苗。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該個案在3月8日至27日間前往印度新德里出差,於當地出現上吐下瀉、發燒症狀,返國後於28日掛急診,因腹瀉、發燒未改善,4月7日住院治療通報後確診傷寒。

郭宏偉說明,衛生單位調查發現,個案在印度出差期間,曾食用生魚片及生蝦,其一名同行友人也於旅程中出現腹瀉症狀,現已安排採檢糞便送驗,其餘相關接觸者正調查中。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指出,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約一至兩週,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腹瀉等,若延遲治療恐發生腸道出血、穿孔,甚至死亡。

(自由時報)
--
去印度小心!她吃生魚片染傷寒

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至印度新德里洽公出差,於當地食用未煮熟的生魚片和生蝦後開始上吐下瀉,返國就醫住院治療,於上周檢驗確診感染傷寒。衛福部疾管署提醒民眾,至國外傷寒流行地區旅遊或洽公,如印尼、印度等勿生食,喝水建議飲用瓶裝水,避免喝加冰塊的飲品等。

傷寒為我國第二類法定傳染病,今年累計5起確定病例,其中2例為本土個案、3名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印度2例、菲律賓1例。統計我國近3年傷寒境外移入個案以印尼最多,其餘為鄰近亞洲國家。流行國家包含印尼、印度等,其餘國家如辛巴威首都哈拉雷及鄰近地區、馬來西亞砂勞越州加帛省等,近年也傳出部分零星疫情。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傷寒為感染傷寒桿菌引起,由於該名女性赴印度出差逾3周,在當地食用生魚片、生蝦後,斷斷續續出現上吐下瀉及發燒症狀,返國後因持續腹瀉住院治療,上周確診感染傷寒,其同行友人也腹瀉,相關接觸者還在調查。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說,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傳染途徑包含生食或食用未煮熟、遭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會出現發燒、頭痛、腹痛、腹瀉、咳嗽等症狀,須以抗生素進行治療,但如病情嚴重恐出現腸道出血、穿孔,甚至死亡。

傷寒在台灣並未列入幼兒常規疫苗接種,蘇家彬建議,如民眾經常至南亞、東南亞等傷寒流行國家探親、長期居住等,可於出發2周前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疫苗需求;至傷寒流行地區飲食應以熟食為主、不吃生食、包括沙拉、剝皮水果、加了冰塊的飲料都要避免,飲用水煮沸或使用瓶裝礦泉水、飯前便後勤洗手等。

如何預防傷寒

1.飯前、便後使用肥皂洗手
2.避免飲用生水或來源不明加冰塊飲品
3.熱食、熟食為主,甲殼類海鮮建議蒸煮10分鐘以上再食用
4.赴流行地區避免食用沙拉及冷盤
5.經常清除垃圾讓蒼蠅無法孳生
6.上廁所使用衛生紙,以免糞便汙染手部
7.患者曾使用的廁所和受排泄物汙染的場所應清潔及消毒

赴印度吃生魚片 輕熟女染傷寒上吐下瀉

一名20多歲輕熟女至印度新德里洽公出差,於當地食用未煮熟的生魚片和生蝦後開始上吐下瀉,返國就醫住院治療,於上周檢驗確診感染傷寒。衛福部疾管署提醒民眾,至國外傷寒流行地區旅遊或洽公,如印尼、印度等勿生食,喝水建議飲用瓶裝水,避免喝加冰塊的飲品等。

傷寒為我國第2類法定傳染病,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傷寒為感染傷寒桿菌引起,由於該名女性赴印度出差逾3周,在當地食用生魚片、生蝦之後,斷斷續續出現上吐下瀉及發燒症狀,返國後因持續腹瀉住院治療,上周確診感染傷寒,其同行友人也出現腹瀉症狀,相關接觸者還在調查。

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說,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傳染途徑包含生食或食用未煮熟、遭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會出現持續發燒、頭痛、腹痛、腹瀉或咳嗽症狀,建議民眾至傷寒流行地區,飲食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主、不吃生食、飲用水煮沸或使用瓶裝礦泉水、飯前便後勤洗手等。

蘇家彬說,傷寒在台灣並未列入常規疫苗接種,提醒民眾如經常至南亞、東南亞等傷寒流行國家探親、長期居住等,可於出發2周前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疫苗接種需求。

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截至今日傷寒確定病例共5例,其中2例為本土個案、3名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分別為印度2例、菲律賓1例;近3年(2015年至2017年)同期傷寒確定病例數分別為12例、1例和7例,其中境外移入病例數分別為8例、0例和6例,感染國家以印尼7例為最多,其餘為鄰近亞洲國家。

(聯合報)
--
頭癢自以為油 用錯洗髮精恐掉髮 調查顯示 近5成的人屬乾性敏感

根據一份今年1月公布的最新500人網路問券調查,全台約有75%民眾有頭皮癢、頭皮屑的困擾,其中8成民眾認為是頭皮出油、不乾淨所導致,僅有1成民眾認為自己屬於乾性頭皮。皮膚科醫師徐常捷昨(17)日表示,調查顯示,大約近5成台灣民眾屬於乾性敏感頭皮,這表示多數民眾並不清楚自己的頭皮屬性。其實乾燥、敏感也會使頭皮發癢,若誤用控油成分的洗髮精,反而會讓頭皮陷入乾燥、敏感的惡性循環,除了頭皮癢情況更嚴重,甚至會導致頭皮發炎、掉髮。

這份網路問券於去年底進行調查,結果發現75%民眾有頭皮癢、頭皮屑的困擾,其中8成認為原因是頭皮油膩,但實際上近5成屬於乾性敏感頭皮,錯認自己頭皮屬性的結果,導致7成乾性敏感頭皮的民眾竟然誤用抗油去屑的洗髮精,也因為沒有對症下藥,所以高達67%民眾不滿意使用後的效果。

3方式 初步觀察屬性
要知道自己頭皮是否乾燥、敏感,徐常捷醫師表示,首先可以觀察洗髮後的頭皮狀況,洗髮後大約2~3小時左右,當頭皮上的水分已經蒸發完畢,此時就開始頭皮發癢,屬於乾性、敏感頭皮的機率相當大;如果洗髮後10~20小時才感到頭皮癢,就較屬於不乾淨、出油所導致的頭皮癢。其次,乾性、敏感的頭皮易產生細碎如飛雪般的頭皮屑;而油性頭皮才會產生塊狀頭皮屑,所以也可從頭皮屑來觀察自己的頭皮狀態。
最後,由於頭皮也屬於皮膚組織,若是臉部肌膚屬於乾性敏感者,頭皮也很有可能同樣乾性、敏感。當然,如果想確定頭皮屬性,也可以至皮膚科求診,建議洗髮後2~3小時以上,再讓醫師檢查頭皮狀態,因為此時頭皮水分蒸發,若屬於乾性敏感頭皮,此時會較為乾燥;若屬於油性頭皮,此時就會開始冒油,判讀上較為準確,醫師也會以頭皮鏡仔細檢查,若頭皮紋路較深、有許多毛囊碎屑,就能確定是乾性敏感頭皮。

要保濕 乾性專用溫和清潔
徐常捷醫師表示,如果屬於乾性、敏感頭皮,建議選擇含有保濕配方、溫和清潔的洗髮用品,或是註明適合乾性、敏感頭皮者使用的產品,千萬不可選擇控油去屑、含酒精的洗髮用品。由於過度清潔,容易使頭皮的乾燥、敏感症狀更嚴重,頭皮癢、頭皮屑狀況會更加惡化,所以大多數民眾才會覺得使用抗油去屑的洗髮精效果不佳,因為根本搞錯自己的頭皮屬性。
此外,很多人希望頭皮感覺清爽,所以會選擇含有薄荷、涼感成分的洗髮用品,這些成分雖然不至於傷害頭皮,但由於稍微刺激,對於乾性敏感頭皮來說比較有負擔,也不適合長期使用。徐常捷醫師提醒,由於市售洗髮用品的成分大多不會標註濃度,所以何種成分濃度高、何種成分濃度低,消費者很難辨別,此時就只能信賴廠商的誠信,所以選擇知名品牌會比較有安全保障。

頭皮自我檢測
◎洗髮後約2~3小時:頭皮發癢,屬於乾性敏感
◎洗髮後約2~3小時:可用吸油面紙按壓檢測,若出油顯示為油性
◎洗髮後約10~20小時:頭皮才發癢,屬出油不乾淨

乾性敏感頭皮症狀與照顧
1.洗髮後2~3小時就覺得頭皮癢。
2.頭皮屑外觀看來細碎,並非塊狀。
3.臉部乾性肌膚者,屬於乾性敏感頭皮機率較大。
4.若經常熬夜、壓力大,長期可能導致頭皮敏感。
5.應使用具有保濕配方、清潔力較溫和的洗髮用品。
6.選擇知名品牌、乾性敏感頭皮專用的洗髮用品。

洗頭後就覺得頭皮癢,可能是屬於乾性敏感頭皮。
空氣汙染也會使頭皮的乾燥敏感症狀更嚴重。
乾性敏感頭皮的紋路較深、有許多毛囊碎屑。
若想確定頭皮屬性,可至皮膚科以頭皮鏡檢測較為準確。
如果屬於油性頭皮,以吸油面紙按壓頭皮時會顯示出油。

美髮院搔抓好舒服 洗越久越脆弱

現代人生活忙碌,許多人習慣到美髮院洗頭,認為有力道的搔抓、按摩頭皮相當舒服,部分美容院甚至提供頭皮檢測服務,當民眾看到頭皮鏡下的油脂、皮屑,更確信自己頭皮相當油膩不乾淨,因此就可能會購買美容院的頭皮深層清潔療程,但是多數民眾洗髮後還是覺得頭皮癢。徐常捷醫師表示,美髮院的洗髮服務其實存在一些風險,尤其美髮院為了讓顧客感受到服務的「誠意」,有時搔抓頭皮的力道可能過大,再加上頭皮按摩服務,洗髮精停留在頭皮上的時間過長,這些狀況都可能傷害頭皮,讓頭皮變得更加乾燥、敏感。

深層清潔 恐造成傷害
另外,許多美髮院紛紛推出頭皮深層清潔的療程,甚至使用頭皮鏡檢測更具說服力,徐常捷醫師表示,頭皮鏡檢測機器本身並沒有問題,而是美髮院人員的判讀可能有誤,頭皮鏡中顯示的油脂與皮屑,其實大部分都屬於正常現象,並非過於髒汙,除非真的多天未洗頭、或是身處充滿灰塵的環境,才可能需要頭皮的深層清潔,一般人的頭皮並不需要刻意深層清潔、甚至去角質,過度清潔反而會使頭皮更加脆弱,所以多數民眾洗髮後不久又覺得頭皮癢,這是因為頭皮已經失去屏障,變得愈來愈敏感。此外,如果習慣至美髮院洗頭,除了要求店家搔抓力道不可過大,避免頭皮深層清潔之外,最好也要確認使用的洗髮用品特性,例如乾性敏感頭皮就不要選擇清潔力過強的洗髮精,或考慮自備洗髮用品,都會比較安全。

醫師表示,一般人的頭皮大多不需要特別深層清潔或去角質。
洗髮的水溫不可過高,會導致頭皮愈來愈乾燥。高大鈞攝
洗髮時間如果太長,洗劑停留在頭皮太久,也會傷害頭皮健康。

(蘋果日報)
--
頸部硬塊不在意 男罹下咽癌3期

菸齡超過20年的56歲吳姓男子去年摸到右頸有一個硬塊,但他不以為意,3個月後不但體重下降,頸部腫塊越來越大,就醫檢查發現是下咽癌3期,腫瘤不但達5公分,還擴散到淋巴,所幸經3個月的化療和放射線治療,腫瘤已消失。

亞大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黃文豊表示,患者的腫瘤不僅有5公分,還合併出現淋巴結移轉,因頭頸癌是對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很敏感,決定採聯合治療方式,先以化學治療讓腫瘤縮小,並殺死看不見的轉移細胞,再搭配放射線治療,輔以影像檢查持續追蹤。

經3個月治療後,患者的病況明顯有進展,鼻咽鏡檢查看不到腫瘤,但仍建議患者配合放、化療及後續定期追蹤,確保病情不會復發、惡化。

嗜菸酒檳榔者 是高風險群

黃文豊指出,下咽癌雖非國人前10大癌症,但有抽菸、喝酒、嚼檳榔者,是罹癌高風險群。若能早期發現配合醫囑治療,仍能提高存活率,並提醒接受化學治療後儘量避免吃生食、未經削皮的水果,以及加工食品或隔夜食物,以達到更好的預後效果。

(自由時報)
--
頭頸部癌進展快 摸到硬塊3個月已是第3期

台中市56歲的吳姓男子,去年發現右頸部有一腫塊,體重也異常減輕,原不以為意,未料3個月後腫塊迅速變大為5公分,還擴散到淋巴,檢查後確定是下咽癌三期,所幸他積極配合治療,3個月後腫瘤才消失。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暨血液腫瘤科主任黃文豊指出,患者菸齡超過20年,去年底自己忽然摸到右頸部有腫塊,卻因為忙於賺錢養家而未予理會,導致腫瘤持續擴大。

他強調,頭頸癌宜採化學及放射線聯合治療為宜,以此病患為例,腫瘤5公分大且合併淋巴結轉移,治療上需先以化學治療使腫瘤縮小,並殺死看不見的轉移細胞,再搭配放射線治療,輔以影像檢查追蹤,讓腫瘤無所遁形,以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提高治癒率。

經過3個月治療,吳接受鼻咽鏡檢查已無看到腫瘤,出院前不斷感謝醫護人員,並強調:「大家要注意身體出現的警訊,一旦發現異常,就得盡早就醫,千萬勿錯過黃金治療時期」。

醫療團隊建議,雖然檢查影像上已經看不到腫瘤,但仍應配合放、化療及後續定期追蹤,確保病情不會惡化。

黃文豊也指出,頭頸部癌症雖非國人前十大癌症,但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民眾不但提高罹癌風險,且因未定期篩檢,導致發現惡性腫瘤時,多半已相當嚴重,所以若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遵照醫囑配合治療,仍可以提高存活率。

(聯合報)
--
頸硬塊未理會 竟是下咽癌3期

菸齡超過20年56歲的吳姓男子,去年發現右頸部有顆腫瘤,但他因工作忙碌不以為意,年初察覺腫瘤有快速變大,就醫檢查確診為下咽癌3期,腫塊已經長至5公分且擴散至淋巴;吳男接受醫生建議積極治療,腫瘤終於消失。醫生呼籲,若身體出現警訊應及早就醫,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間。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暨血液腫瘤科主任黃文豊說,吳男堪稱老菸槍,去年底雖發現頸部有硬塊,卻因要賺錢養家等諸多理由未就醫;所幸在腫塊變大後趕緊接受治療並積極配合療程。

黃文豊表示,吳男到院時腫瘤已5公分且合併有淋巴轉移,加上頭頸部癌症對化療、放療很敏感,需先以前導性化學治療縮小腫瘤殺死看不見細胞轉移,並搭配放療輔以影像檢查;治療3個月後,透過鼻咽鏡檢查已未見腫瘤,目前仍在追蹤。

黃文豊強調,包括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都會提高罹癌風險,若未定期篩檢,患者可能發現腫瘤時已相當嚴重,呼籲民眾察覺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另建議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後應避免生食、食用未經削皮的水果或加工食品、隔夜食物。

吳男出院時特別感謝醫療團隊協助,他有感而發說,大家應愛惜自己,若身體出現警訊一定要就醫,賺再多錢也換不回健康。

(中國時報)
--
台灣每25人就有1人有奇怪牙齒 自己卻不知道

你注意過自己的小臼齒長什麼樣子嗎?牙醫師表示,因基因的關係,台灣大約每25個人就有一人小臼齒有變異構造,稱為「中央咬頭」,但自己卻不知道,可能在吃東西的過程磨耗或咬頭斷裂造成牙神經的感染,增加牙齒壞掉的機會。

什麼是中央咬頭?奇美醫院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賴曉錞表示,一般來說人有八顆小臼齒,正常是呈現自然的凹陷,但亞洲人基因使然,有的人會在凹陷的中央有凸起,有的只凸一點,但有的卻凸很多,像在臼齒的中間長了一根牙筍出來,而有的人只有一顆有中央咬頭,有的人有4顆、甚至8顆全有。

根據過往的研究顯示,臼齒有中央咬頭,咀嚼食物時,容易把凸起的咬頭磨穿或斷裂,露出下方的牙神經,細菌侵入後就易感染,感染的機會是沒有咬頭者的好幾倍(各研究數字不一)。

賴曉錞表示,過去大家可能不會注意到這個問題,但是目前全民健保之下,通常會有定期的牙齒檢查,醫師一旦發現有咬頭,如果太過凸起,就會加以填平,讓咬頭不要太凸,增加磨耗、斷裂的風險。

而提到牙神經感染,通常的原因除了上述天生牙齒的構造異常可能引發外,蛀牙與外傷也是重要的因素,特別是孩童如果在成牙(乳牙掉了之後長的永久齒)生長期間發生牙神經感染,一旦牙神經壞死,牙齒就會長到一半不長,造成牙根不夠長、牙壁太薄,不僅可能發生牙痛、牙齦腫或蜂窩性組織炎,也會增加牙齒斷裂的風險。

賴曉錞表示,傳統的治療方法「根尖成形術」,雖然能夠解除牙痛等問題,但是牙齒停止生長,還是會有太短、太薄的問題,新的「牙髓血管再生術」,會以自體的血液進入牙神經管內,利用血液內的幹細胞,讓牙齒能夠持續生長,雖然牙神經無法再長出來,但牙齒可變長、變厚,效果不錯,而且多數健保可給付,只需負擔約3000元的材料費。

(聯合報)
--
你知道怎麼摘海芋嗎? 醫師提醒有毒

潔白美麗的海芋花正是盛開時候,吸引不少人觀賞、採摘,但你知道嗎?海芋其實是一種有毒植物,毒性雖不強,但台北榮總近5年也收治過8名中毒患者,多為嬰、幼兒誤食造成舌頭麻痛、喉嚨腫脹。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提醒,家長要避免孩童誤舔、誤咬、誤食;摘採過程中,建議手抓握莖部下端、整枝拔起,若從莖中間折斷,接觸莖部切面的皮膚部位可能會碰到汁液,引起皮膚刺激症狀。

楊振昌說明,海芋是天南星科植物,許多天南星科植物的汁液含有大量草酸鈣,除了海芋以及有名的姑婆芋,常見的還包括黛粉葉、蔓綠絨、火鶴花、黃金葛等,可能造成接觸部位皮膚刺激,不慎食入可能使舌頭麻痛、喉嚨腫脹、吞嚥困難、感到噁心,進到腸胃道則會引起腹痛,但不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

台北榮總近5年碰過5次海芋中毒事件,中毒患者共計8人,多為嬰兒、幼童誤舔、誤咬、誤食花瓣或莖部斷面,年紀最小的才剛出生不久。其中1案為大人將海芋花瓣切片煮湯,釀成一家4口嘴麻、喉嚨痛,一起就醫。

楊振昌指出,嬰兒與幼童誤食是最常見的海芋中毒原因,家長應特別留心。另外,為避免海芋汁液流出、引起接觸部位皮膚刺激症狀,建議採摘時,手握莖部下端、整枝拔起,別折斷莖部。

他說,海芋無論是白色或其他顏色,毒理機轉皆類似,其中含有的草酸鈣屬不可溶的草酸鹽類,採摘後若皮膚不適,應立即以清水洗淨。若不慎誤食,不建議催吐,以避免二次傷害。

若是大人誤食,應立即喝下200至250毫升的冰開水,水能稀釋毒性,冰鎮則能緩解疼痛;若2歲以上孩童誤食,喝下的冰水量應減半,約為100至125毫升;若孩子年紀小於2歲,不建議額外喝水,家長可先觀察,若孩子出現吞嚥困難、不適難以緩解,就直接送醫。

(聯合報)

評論

台灣警察用槍時機嚴謹嗎/陳俊宏(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副教授)

翻開報紙,赫然看到又是警察開槍擊斃通緝犯的新聞,死者家屬質疑警察應該打腳就好,打死人就是不對;想想《憲法》保障人權中的 4大權利;其中,生命不可侵犯的權利最大,其次是身體不受傷害的權利,再次則是自由不可侵犯的權利,然後才是財產的保障權利,依此順序觀之,通緝犯被警察開槍致死,警察顯然已經侵犯了最高的生命權利的紅線,要按國內的司法實務所依憑的比例原則來看,只有警察的生命權也受到同樣的威脅,面臨死亡的條件之下,警察這樣的用槍致死亡的結果,才可能被認為是必要的。
看看警察用槍的法律──《警械使用條例》,其第4條第1項第5款規定:「警察人員之生命、身體、自由、裝備遭受強暴或脅迫,或有事實足認為有受危害之虞時。」這是警察用槍的合法要件,在此情形之下,警察可以用槍;可以用槍的同時,還要再看看同條例的第6條規定:「警察人員應基於急迫需要,合理使用槍械,不得逾越必要程度。」這是合法用槍之後,所要判斷警察用槍的過程有無急迫需要及合理性,換句話說,這是警察用槍有無過當的審查。

對人射擊致死風險
這次的事件從新聞報導的內容審酌觀之,警察的用槍已然符合了上述這兩個要件,是同條例第12條所指的「警察人員依本條例使用警械之行為,為依法令之行為。」警察既是依法行政的行使職權,即應受到法律的保障,以及社會大眾的支持,對於亡者家屬心靈上的悲痛,我們雖能以同理心感同身受,同表遺憾之外,但依法行政是警察執法的法則,不能苛責。
觀國外的警察用槍規範,美國1995 年10 月由司法部長核准頒布行使致命強制力政策聲明中,只要警察合理相信嫌犯對警察或第三人生命或身體重大傷害有造成急迫危險時,即得對行進中機動車輛(汽車)駕駛人或其他乘客開槍;日本警察在各種用槍場合的具體範例中,對於警察實施攔檢盤查時,發現失竊車輛擬實施盤查而要求停車,惟該車輛不聽制止突然衝撞周圍之人或物企圖逃逸時,得逕行射擊。在警察實施交通取締時,車輛急駛突破警察路檢地點,並加速衝向執行攔檢勤務之員警時,亦同。德國聯邦最高法院的判例則表明,在符合其他對人開槍射擊的條件下,致人死亡的風險和偏離目標(如瞄準四肢卻擊中了軀幹或頭)都不妨礙開槍射擊的合法性,其認為對人射擊必然伴隨著致人死亡的巨大不可控風險,這種風險在法律上是被接受的。
從國外先進國家的警察用槍規範比較之,我國警察用槍的嚴謹程度並不遜於上述先進國家,警察用槍當須嚴格審慎使用,但也不能要求警察須在重大風險下才能用槍,可謂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警察保護社會安全之際,也應該先讓警察自身能立於安全的基礎之上,俾利維繫正義的那一道防線。

(蘋果日報)
--
我們願意為尊嚴付出多少代價/吳乃德(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一個民族願意付出多少代價,維護其尊嚴、以及自主的選擇權?儘管台灣人幾個世代以來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努力,他們在世界社區中仍然被歧視,被剝奪參與人類共同事務的資格。這是台灣民族最大的屈辱之一。面對屈辱,憤怒是本能反應。願意付出代價維護尊嚴,則是理性的抉擇。台灣人如何抉擇?

藍綠政黨的政治領袖都同樣認定,台灣人不願意付出代價保家衛國。陳水扁政府倡議廢除義務兵役,馬英九政府加以實現,蔡英文政府則堅定維護。若政治領袖沒有能力扭轉主流民意,只有選擇順從。這是民主政治的基本邏輯。可是廢除義務兵役是主流民意嗎?
民主基金會最近所做的民調發現,台灣民眾7成以上願意為保衛國家而戰。這項發現引起某類媒體的質疑和嘲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所做的民調,和民主基金會的發現其實相當一致。贊成「保留義務役徵兵制度」的比例,各年是60.2%(2015)、83.4%(2016)、86.3%(2017)、86.7%(2018)。當被問道:「大家都希望和平。萬一中國大陸以武力攻打台灣,請問你願不願意為保衛國家而戰?」回答願意的比例各是75.9%、69.1%、67.1%。同樣重要的是,不同年齡層中贊成義務役及願意參戰的比例大致相當,年輕人並沒有比較反對義務兵役。

有外患還廢義務役
如此高比例的民眾及年輕人贊成恢復義務役,確實令人驚訝。因為長久以來軍隊給社會的印象非常惡劣。多數男性都有服兵役的經驗,親身體驗訓練內容貧乏而致浪費生命,也親眼看到軍中的陰暗面及造假風。軍中的領袖崇拜、黨國不分更讓部分民眾感到嫌惡。軍隊過去是威權統治的支柱、台灣認同的敵人,直到今天仍有高級退役將領集體在習近平面前聽訓。雖然軍隊和社會如此脫節,形象如此惡劣,仍然有超過8成的民眾贊成義務兵役。
廢除義務兵役已經成為兩黨政府既定的政策,卻仍然有如此高比例的民眾反對。這反映出台灣民眾普遍的價值觀。如果軍隊的訓練可以充實,意識形態可以驅除,並且建立軍人的尊榮,國民應當會樂意貢獻1、2年的生命給國家。
在具有外患的國家中(如南韓、以色列),台灣廢除義務役是一個獨特的例子。和某些沒有外患的國家(如新加坡和瑞士)相較,台灣更是奇特。「東方瑞士」是許多台灣人對未來國家的想像。可是此想像似乎不包括瑞士人保家衛國的堅定決心。瑞士士官協會於1958年出版都市游擊戰手冊《全面抵抗》,教導人民當國家被佔領時如何從事游擊戰、製造炸彈。當時第二次大戰已經結束10多年。1989至今瑞士有過3次全民公投,提議廢除義務兵役,3次都沒有通過。2001年那次公投,廢除義務役的提案壓倒性地被否決(77%反對)。2013年瑞士人再一次以73%的高票數保留了義務兵役。
二次大戰期間,希特勒擬定了侵略瑞士的計畫,可是直到德軍戰敗都沒有執行。原因不是因為瑞士為中立國,而是瑞士人以實際行動展現了抵抗的決心:全國有5千多處橋樑、隧道和山路埋下炸藥,不惜將美麗家園化為焦土。瑞士總司令向同胞宣告:「軍隊不可能投降。子彈用罄,我們還有刺刀。」

民調多願保衛國家
美國自越戰過後全面實行募兵制,至今許多惡果都已浮現,值得警惕。惡果包括階級不平等和社會隔離。職業軍人募集的對象大多為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也就是說:有錢人付錢給窮人子弟,讓他們保衛國家,必要的時候替他們的子弟死亡。小布希總統有一次到醫院探視前線後送回來的傷兵,傷兵的母親對他嗆聲:「為什麼是我的兒子躺在這裡,不是你的兒子?」小布希無言以對。他的助理回憶說,小布希在回去的路上一言不發,在車上掉了眼淚。職業軍人固然是志願從軍。不過他們還是可以問:為什麼我必須為了生活和就業而冒生命危險,你們有錢人就不須要?
義務兵役除了階級平等和社會融合之外,對新認同、新民主的台灣也有重要的意義。在民主社會中,人民和國家的共同命運感不是透過宣傳來營造,而是經由參與能改變國家前途的重要事務。數年前我認識一位新加坡高科技公司的經營者。他在軍中的訓練是海底爆破。他不認為兩年兵役是浪費。他說他在軍隊裡不只學到生活紀律和對工作的專注。更重要的是,他曾經參與保衛他的國家。
台灣民族在誕生之初,立即面臨艱苦的挑戰。不同的民調都顯示,台灣人民似乎願意為了尊嚴、為了自主的選擇權,付出代價,參與保衛國家。可是他們的政府卻不相信他們,更不願意讓他們嘗試。這是台灣民族繁榮茁壯的障礙之一。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