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父震驚 兒善良 「不忍捏死螞蟻」
遭日本警方通緝的張志揚,在其父眼中是個連見到螞蟻被壓死,都會於心不忍發聲制止的人,根本無法置信他竟會狠心殺害兩女;而與張志揚同校的一名台灣王姓女留學生,昨也於噗浪留言:「日本警方確實發布逮捕他……天啊~~我還是真的無法相信。」
同學有預感會出事
王姓女學生留言指出,以前和張志揚碰到面時,他都不會打招呼,但一個多月前,遇到張時,他開始會對她笑,也會主動問她要去哪或「又見面了!」等語,她還寫道:「一直很想反駁朋友們感覺他很像變態的看法,因為我覺得他還好。」
王姓女學生還直指,林芷瀅、張志揚相處曖昧不清會出事,上月二十二日她與林芷瀅有獨處機會,本想說出她的擔心,但林女開心提及已買好北海道的機票,她第一時間沒說出口,自責未能及時阻擋憾事。
「宅在家沉迷遊戲」
而
張志揚從大學畢業後,不願工作長期在家蹲、又沉迷線上遊戲,張父感嘆是「宅男」。北市中心綜合醫院減壓門診醫師李光輝分析,張恐因長期缺乏與真實世界接
觸,產生類似社交恐懼症徵兆,導致他對人際互動產生錯誤判斷,對心儀女性追求遭拒,才採激烈手段。李醫師呼籲家長,對於宅在家孩子,應多鼓勵外出參與團體
活動,才能有人際交往的正確判斷。
痛失情人 促緝兇 男友臉書上po照
到日本留學遇害的台灣女大生林芷瀅,其在台中市交通大隊服替代役的男友溫士豪,前天在臉書發文,貼出被日本警方通緝的張志揚照片,直指張是重大嫌疑犯,還請臉書上的朋友把照片傳出去,留言:「責任我扛。」
「讓受害女生安息」
溫士豪的臉書上出現標題:「重大嫌疑犯張志揚」的短文,內容則是「既然動新聞都報了,那我也不客氣了,以下是對芷瀅和她室友下手的重大嫌疑犯張志揚的臉書和圖錦集」,並po上八張張志揚照片,《蘋果》記者試圖透過臉書聯絡溫士豪,但他沒有回應。
而
在網路動漫討論板上,也有人以「我是這次遇害的台灣女留學生的朋友」名義留言,並轉貼溫士豪臉書上公布的張志揚照片緝兇,疑是本身為動漫迷的溫士豪所
po,希望熟悉日本討論板、社群網的網友,協助轉貼照片,「讓更多人合力將張志揚逮捕到案,讓兩位受害女生得以安息,也保護其他人免於受害。」
與溫士豪同單位的警員私下說:「他個性內向,是一個很乖、有禮貌的孩子。」
家屬悲戚 慰愛女 林母靈堂放玩偶
「我還要到靈堂看妹妹!」被害女學生林芷瀅母親昨步出靈堂,向攙扶的親友泣訴著。隨著火化時間逼近,林芷瀅及朱立婕的家屬情緒越是不捨。
後天火化雙親不捨
朱立婕雙親及林芷瀅的母親等人,昨天下午帶著前天挑好的和服,到葬儀社讓愛女換上,兩家人待一小時後,眼眶泛紅離開,其中林芷瀅母親步出時,想到孩子即將在十一日火化,不捨之情讓情緒波動不已,頻頻拭淚。
東
京兩女命案昨進入第四天,被害女學生林芷瀅及朱立婕家屬強忍悲傷情緒,積極替兩人準備後事。由於靈堂設在五反田「桐谷火葬場」旁的大成葬儀社內,距離原本
下榻飯店須四十五分鐘車程,他們昨特意將飯店改至東京品川地區,因為此處距離火葬場僅五分鐘車程,以便能隨時前往靈堂陪伴孩子們。
林芷瀅的媽媽昨到草苑日本語學校,特地拿了林芷瀅生前最愛的沙皮狗布玩偶,帶到靈堂陪伴孩子,期望它能安撫林芷瀅臨死前驚恐的心靈。朱立婕和林芷瀅的家人,這兩天都想要陪伴著她們,十日晚上更會徹夜守靈,直到隔天火化再帶她們回台灣。
(蘋果日報)
--
留日女命案 通緝台籍男張志揚
偵查東京台東區兩名台灣女留學生發生命案後四天,東京警視廳八日下午四時對就讀同一所日語學校、目前行蹤不明的台籍男子張志揚發布通緝令。
警視廳在櫻田門的總部舉行記者會,宣布通緝張志揚,並對各媒體發出張嫌照片。通緝令上說,張志揚涉及台東區小島二丁木公寓內的兩名女性命案。
通緝書上寫著張志揚的特徵:年齡卅歲,身高一百七十公分,帶眼鏡或隱形眼鏡,有些捲髮。
警視廳廣報部說,張嫌涉嫌在五日上午九時左右,在被害人林芷瀅等居住的公寓房間內,持利刃對兩位女性頸部數次猛刺,並對背部造成切傷,兩位女性因此大量失血死亡。
張志揚是去年十月才到日本,對林芷瀅表示過好感;但據張嫌的朋友轉述,張嫌向朋友抱怨「去年十二月以後,林芷瀅突然對我非常冷淡」。警方調查也顯示,犯案現場也留有張嫌留下的血痕。
張嫌疑似五日犯案後,九時過後曾被現場周邊的錄影機拍到身影。同日上午十時左右,張嫌還向同住的男性室友表示「要到大阪旅行」,從此不見蹤影。
警方認定張志揚嫌疑重大,已派遣搜查人員到大阪調查。警方呼籲若看到張志揚,可撥電話跟藏前警察署搜查本部聯絡。
張志揚父聞通緝:希望沒了 全家哭了
偵辦兩名台籍女學生命案的日本警方,昨天通緝台籍男子張志揚,在台灣的張父昨天下午得知後,哽咽地說「全家都哭了!希望沒了!」他說,日本警方做事嚴謹,發布通緝一定有相當證據,案子應該是兒子做的。
張父已有最壞打算,他說,不是警方抓到兒子面臨審判,就是找到兒子自殺的屍體,他現在赴日只能等待,因此會等到「生見人、死見屍」情況下赴日;他認為就算兒子被逮,恐怕在日本被關到死,「父子此生要活著見面的機會不多了」。
張父這幾天一直打兒子行動電話,但沒人接,他希望日本警方能快點找到兒子。他坦承前兩天還抱希望,留言兒子打電話報平安,但隨著兒子失去聯絡,慢慢失去信心,留言也變成「不管怎樣,事情發生就要處理,爸媽很想你!」希望兒子勇敢面對。
昨天下午張父到自家經營的鰻魚飯餐廳視察時,妻子打電話給他,哭說日本警方已將張志揚列為嫌疑人並發布通緝,張父頓覺希望破滅。
張父表示,被殺的兩名女生都非常優秀,如今一句對不起也無法彌補,他只能盡力協助兩家。張父還表示,案子發生後他告訴餐廳員工,餐廳可能無法繼續經營,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儘管對兒子犯案已有心理準備,但張父仍無法理解兒子為何犯案?他說,兒子小時候看到媽媽捏死螞蟻,還勸媽媽將螞蟻引誘到其他地方,不要殺生,因此一開始,他無法相信兒子會犯案,也無法想像兒子怎會有力量一次殺兩個人。
張
父表示,全家人感情很好,日前媒體報導日本警方從關西帶回的關係人排除涉案時,全家人還為張志揚喜極而泣。他記得兒子個性雖然有點宅,都在家中玩線上遊
戲,雖然高中考不好,但大學都拿獎學金,相當優秀,三年半就修完所有學分。他表示,念化工的兒子對繼承餐廳沒興趣,去年十月赴日求學,念企業管理。
產經新聞:凶手刺了兩女30餘刀
台灣女生命案,經過台灣媒體「關係人已在大阪落網」的大誤報之後,今天明顯沈靜下來。產經新聞除了報導台灣各大媒體對女生命案的新聞外,今天早報還說,侵入到被害人房間的凶手,突然先對被害人林芷瀅下手,讓林措手不及。
產經從警視廳藏前署採訪的消息說,兩位被害人是以頸部為中心,包括背部等地方,被刺傷卅幾刀。這項消息比稍前被報導出來的十刀以上,還要多了廿刀。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說,下落不明的台灣籍男學生,因為對被害的女生糾纏不清,女學生曾與周遭朋友討論,對人際關係似乎很懊惱。
另外,電視台方面一家JNN新聞說,為了追查事件發生後行蹤不明的台灣男學生下落,東京警視廳已派遣人員,遠赴關西地區搜查。也就是這條消息,後來演變成了台灣各大媒體搶著報導說,張姓關係人在大阪落網的大烏龍。
網路成癮者受挫 暴力、退縮都有
日本警方偵辦台灣兩名留日女學生命案,8日正式對台灣男學生張志揚發布通緝令,根據張父轉述,31歲的張生小時是資優生,且個性沉默寡言、愛玩線上遊戲,宅
男性格鮮明。精神科醫師指出,醫學研究並未發現宅男或沉迷網路遊戲者有暴力人格特質,但部分網路成癮者的確會出現暴力行為。
高市凱旋醫院院長陳正宗指出,根據過去研究,網路成癮者中,有高達9成都沉迷於線上遊戲,對於日常生活、人際關係有適應不良問題。陳正宗說,愛玩暴力性質線上遊戲者,不代表有暴力性格,但的確會出現暴力行為合併憂鬱、物質濫用等症狀。
精神科開業醫師王興耀認為,研究報告發現接觸線上遊戲愈久者,在處理現實生活中的挫折時,會比較衝動;也有一說是宅男有較高比例會出現人格違常,但這都是比例原則,並非全然如此。
高醫精神科主任顏正芳則說,愛玩線上遊戲者並不會強化其暴力行為,至於門診上碰到的案例,宅男在現實生活中碰到挫折,反而會更加退縮,而非以暴力解決問題。
不過也有不願具名的精神科醫師表示,張生小時候是資優生,雖然升學考試碰過挫折,但念大學時還是拿獎學金,人際來往上仍容易有優越心態,若真是因為示愛被拒,也有可能因愛生恨才產生殺機。
(聯合報)
--
張志揚沒帶護照 可能負傷 日警憂自殺
日本警視廳藏前警察署特別搜查組八日正式確認,台灣留學生張志揚為兩名留日女學生命案的嫌犯,因此在下午四時召開記者會,正式發布指名通緝令。日警研判,張志揚的犯案動機是因為單戀林芷瀅,追求不成而由愛轉恨進而殺人。日本媒體報導,警方研判他身上負傷,人還在日本。
張志揚的宿舍留有護照,研判他應仍滯留在日本境內,由於日警不排除張志揚自殺輕生的可能性,因而發布通緝令積極找尋他的下落,期盼能儘快將他緝捕歸案。
日本媒體報導,五日上午命案現場有張志揚的血跡反應,研判他可能負傷。有日本警員表示,兩名被害人各被殺多刀,如果深及骨頭,刀子大力戳進抽出,張志揚的手可能有傷到。
警
視廳公關指出,張志揚攜利刃到兩人宿舍刺殺兩女,多處刺傷導致出血過多至死。兩女身上有多達卅處刀傷,多集中在脖子和背後,朱的兩手和林的右手都留下抵抗
的傷痕,可看出殺意極為明顯。日警調查指出,張姓嫌犯五日下午九時左右,持利刃到兩名女學生住宿的公寓內刺殺兩人頸部等部位,很可能是犯人侵入室內,突然
攻擊林芷瀅。
根據警視廳在記者會上公布的消息,命案現場留有張志揚血跡,附近監視器在五日案發後約九時半曾拍到嫌犯慌張步行離去的樣子。張志揚在五日案發當天上午十時左右曾告知室友,他將去大阪,之後就失聯、行蹤不明。
日本警方在調查中獲知,張志揚曾向友人透露,他要求跟林芷瀅交往,但林芷瀅從去年十二月起就對他愈來愈冷淡。林芷瀅日前也曾向友人訴苦說,最近被張志揚糾纏不清,不知該怎麼辦。
據報導,東京警方初步研判案發後失聯的張志揚,可能滯留在日本東海地區,也就是本州中部靠近太平洋的愛知縣、岐阜縣、三重縣、靜岡縣一帶。
日本警方發布的通緝令上指出,一月五日發生在東京台東區小島二丁目的兩名女性命案,確認張志揚涉有重嫌。通緝令上附有張志揚的相片,特徵描述則指出,張志揚卅歲,身高一百七十公分、戴眼鏡或隱形眼鏡、自然捲髮。
警視廳網站上也立即刊載通緝令,並寫著報警檢舉直撥專線03-5820-9997以及藏前警署的電話,要求命案現場附近民眾若曾經見到衣服上沾有血跡的可疑人士、聽到爭執聲或附近停了可疑車輛等線索請提供給警方。
不管死活 張父盼快把兒子找到
「不管死活,希望日本警方早點把志揚找出來。」兒子涉嫌犯下台灣兩東京女留學生命案的張父,昨得知日警發出通緝令後,難以置信,但已有接受事實的心理準備;他數度含淚哽咽表示,誰都不願發生這種事,再多道歉也無法彌補被害家屬的傷痛,只希望兒子快點出面。
張父說,兩個被害女生都是最好的學生,被他兒子殺害,他怎麼做都無法彌補。不過,他雖然承擔不起,但一定要承擔,也會面對現實,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有多少能力就盡量去彌補被害家屬。
張
父的日本料理店以鰻魚飯出名,生意相當好。他說,兒子畢業後不願繼承家業,因弟弟曾赴日學習廚藝,也決定去日本念企管。去年十月間,張志揚到東京就讀草苑
語文學校,三個月來,偶而會打電話回台報平安,但不曾向家人談到交友情況和感情的事。沒想到竟傳出狠心殺死女學生的事,家人和認識他的餐廳員工都深感震驚
與意外。
昨天下午,張父透過日本學校校長的電話告知日本警方發布的通緝令後,夫妻倆和餐廳員工就哭成一團,隨後張父出面坦然面對大批媒體說明。
張父說,五日命案發生的第一天下午,兒子就失去音訊,隔天他就接到日本傳來志揚可能涉案的消息。剛開始,他用電話留言要兒子快點出面,但兒子始終沒有和家裡聯絡。幾天來,他一直抱著「志揚是無辜的」的希望。如今希望破滅了,他也不知該怎麼辦了。
「應該就是他了!」張父說,日本警方發布重大嫌疑犯,應該有相當證據,家人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不過,兒子從小就很乖巧,應該做不出這種事,一定是某種特殊情況才會發生。說到傷心處,他不禁悲從中來,啜泣起來。
他
說,實在想不通,兒子怎麼會有那種力量把兩個女生殺死,現在很擔心兒子會想不開,只希望日本警方早點找出志揚,不管死活都快點找出來,給家屬心安面對。他
已做了最壞打算,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他未來會去日本只有兩種可能,不是兒子被抓到,就是屍體被找到了去認屍。他說,「再多的道歉與對不起,也無法彌補兒子
對被害家屬造成傷害。」
張的臉書關了 網友罵出近千則留言
「毀了兩個家庭的掌上明珠,也毀了我們國家的名譽,唉!」日本警方昨對命案凶嫌張志揚發布殺人逮捕狀,兩天來,張的臉書湧進八百多名網友留言,被害人林芷瀅的溫姓男友也加入,在臉書以《重大嫌疑犯張志揚》公布未曝光照片,並寫著:「把照片傳出去吧,責任我扛!」
張志揚的臉書「Ch A Ng」上的照片,包括他用來當大頭照的自拍照,以及兩張與林芷瀅前往東京上野動物園及橫濱的合照。不過,昨天晚上張志揚的臉書已關閉,溫的臉書則有上百名網友對PO照按下讚字,也有人給他安慰問候,並說老天有眼,凶手一定會落網。
涉嫌殺害日本兩名女留學生的台生張志揚的臉書,前天被媒體搜尋挖出報導,立刻被網友群起攻陷批判。
前天下午到昨天晚上,張志揚臉書有八百多個留言,並被轉到其他個人臉書中分享。有網友痛批張殺人的行徑,甚至說他丟臉丟到日本去;也有網友不同意太早下定論,要大家有所節制。
日本網站留言板也引起關注及討論。有些日本網友對兩位好女孩的無辜喪命唏噓不已,有些人則關心台灣人對日本的印象。有網友說,「對日本懷有夢想的女孩子,特地來日本學習日語,才不到一年就遭到如此的不幸,真是感到遺憾。」「跟蹤狂越來越兇殘的傾向,好像是全球一致的。」
有些人則對台灣質疑日本的安全有所不滿,網友們認為受害人和加害人都是台灣人,只是發生在日本而已,這是個案,與日本的安全神話有什麼關係?頂多只能說是公寓的管理不夠好。
鰻魚飯名店小開 宅男竟殺紅眼
日本東京警視廳昨天正式以刑法一九九條殺人罪,對日本語學校台灣學生張志揚發布通緝逮捕狀。刑事局表示,由於台灣與日本之間沒有司法互助,日本警方的逮捕令無法做為發動偵查作為的依據,所以現在僅是協助配合提供資料。若日方再有請求,會全力配合偵查。
據指出,日本警視廳搜索張志揚住處時,發現張離去相當匆忙,護照並沒有帶走,研判他無法出境,但應已離開東京,往日本中部一帶藏匿。警方鎖定東海的愛知、靜崗縣一帶搜捕。
據了解,七十年次的張志揚家境相當不錯,張父是北市中山區相當知名鰻魚飯餐廳的老闆,過去曾替知名政商人物外燴日本料理;後在中山區開店作生意廿多年,也曾多次接受媒體報導。沒想到,兒子卻犯下震驚台、日兩地的殺人命案。
此
外,張父說張志揚是高雄某私立大學化工系畢業,個性內向,沒有工作過,也沒交過女友,算是個啃老族的宅男。八十九年,兒子因網路貼文援交,被依《兒童及少
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判刑三月。他有個弟弟(名字和張志揚諧音),曾到日本學習餐飲,回台接下家中餐廳事業,今年過年還到國外度假。
警方表示,日警在第一時間就過濾出失聯的張生可疑,請我方清查其前科,並提供戶籍、指紋、證照等資料。張雖涉及援交,但僅是在網路貼文,沒有採驗DNA,所以未提供該生物檔案。
警方指出,日警辦案相當謹慎,要有相當具體事證才會發布逮捕令,日警尚未告知相關事證。但從相關證據及多次和兩人出遊的郭姓台生友人說法,日警一開始就把命案指向張志揚一人。以日警記者會所提案件概要也可看出,張是先殺了林芷瀅,再對朱立婕下手。
熟悉日本法律警官表示,台日司法都有犯罪被害人補償條例,但日本對外國人在當地遇害並不補償,而且民事賠償必須待刑事確定後才可提出,強制執行也有變數。但台灣民、刑事可分開提訟,家屬可在台提出民事賠償,也可依日本刑事判決再提出,維護自身權益。
日媒:張曾抱怨林女態度變冷
日本警視廳昨天正式對張志揚發布通緝逮捕令,據日媒報導指出,張志揚曾向朋友抱怨,遇害者之一林芷瀅對他的態度逐漸冷漠。林芷瀅的溫姓男友也在臉書證實,張志揚確實對林芷瀅有好感,聚會常坐在她旁邊。但是否因愛慕不成而埋下殺機,仍須張志揚到案後在能有所明瞭。
據林芷瀅在日本的同學說,平常大家玩在一起,去年十月相約聚餐吃飯,當時張志揚就坐在林芷瀅的旁邊,林芷瀅開心大笑,但他沒什麼表情。在同學眼中,他的個性比較沈默。
這位同學說,張雖然不多話,但每堂課準時上課,成績也不錯,到底他有沒有追求林芷瀅的意思?同學間也沒聽說。只是現在整個學校都瀰漫一股恐怖氣氛,留學生人心惶惶,彼此不相信彼此。
曾
和林、張一起出遊,還在張的臉書留言的高姓同學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從來沒有聽張談過感情的事情,比較常聽就是提到AKB之類,也沒聽過他提過女朋友。雖然
之前大家有猜想他是不是喜歡林芷瀅,但他沒有什麼大動作或什麼行動,所以大家都覺得是因為林芷瀅有男朋友,所以應該沒有情殺的可能性。
送行者巧手 讓她倆美美的回家
留日女學生命案死者林芷瀅和朱立婕兩人的遺體已從日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送到殯儀館,並由日本專門的「送行者(禮儀師)」處理。朱家和林家家屬七日下午都前去看過大體並表示很欣慰,認為兩個女孩子都能夠美美的回家了。
朱家弟弟八日下午也趕來日本,下機後就直奔殯儀館見姐姐最後一面。目前預定十日晚間在東京大成會館舉行守靈儀式,接受師生校友的弔唁;十一日上午舉行追悼式,並且兩家家長都同意將遺體火化。家屬們將在十一日攜骨灰返台,預定搭下午四點左右的飛機自成田機場出發返台。
兩家家屬八日上午先訪問草苑日本語學校與該校師生長談,校長加藤早苖親自到停車場接待,家屬在學校停留了二個多小時。其間除了有日本警察、餐廳外送人員進出之外,還有看似台灣留學生的三、四個人陸續自後門匆匆忙忙騎自行車離開。
日本警視廳八日下午對嫌犯張志揚發布通緝之後,家屬面對媒體時仍表示,尚未接到通知。
日舉行記者會 警視廳拒台媒採訪
台灣人在日本遇害,日本警方辦案舉行記者會,居然不讓台灣媒體參加,真是極為荒唐的國際大笑話!日本警視廳八日在東京召開記者會,正式發布留日女學生血案嫌犯張志揚的通緝令,台灣媒體卻通通被排除在外。理由是,只有警視廳「記者俱樂部」成員才能參加。
台灣媒體可能不熟悉日本所謂的「記者俱樂部」制度,但是駐日的外國媒體早已深受其害,就連「外國特派員協會」經過長年抗爭,此一封閉保守的媒體陋規仍未改善。外籍記者在日各省廳多少都吃過閉門羹,每次吵也不見成效。
日本各省廳都有單一的記者俱樂部,只有主流大媒體才能成為會員,如果不是會員,像體育報、週刊,甚至外國媒體等幾乎都無法參加各省廳的記者會。
台灣駐日媒體記者都有國會記者證、外務省記者證等,雖然能進得了國會和官邸,卻不讓參加警視廳的記者會。警視廳公關人員的理由便是,非警視廳記者俱樂部會員,不能參加記者會。
日本警視廳制限採訪自由一事,不是我駐日代表處不發揮國威的問題,真正該批的是,日本主流媒體以排他性的「記者俱樂部」來保障自己獨享資訊權益的制度,及警視廳在特殊情況下沒採取緊急對應,無視台媒採訪自由的問題。
駐日副代表陳調和昨晚向台媒解釋說,警視廳記者會是以日本記者俱樂部的成員為對象,台灣記者非成員因此無法參加,警視廳一向如此沒例外。代表處透過交流協會跟警視廳溝通,警視廳才派一名公關部主任到大廳跟大家說明。
(中國時報)
--
愛不到林芷瀅 殺朱立婕陪葬 日警通緝台生張志揚
台灣留日女學生林芷瀅、朱立婕在東京住處被殺害事件,日本警方比對扣押證據與證人供詞後,認為林芷瀅在語言學校的台灣籍同班同學張志揚涉有重嫌,而於昨天發布通緝令。
手機在東海地區斷訊 日警研判人還在日本
日警同時也在張的住處扣押到他的護照,因此研判張嫌不可能離開日本,日警並研判,兇嫌在日本並無可以依靠的人,在走投無路下,也不排除尋短可能。
日警也追蹤到張的手機,最後斷訊地點是在名古屋、靜岡一帶日本東海地區,正全面追查中。
東京警視廳昨下午開記者會指出,殺害林芷瀅和朱立婕的兇嫌是現年30歲、同樣是日語學校學生的台灣留學生張志揚,在通緝海報上,警方指出張志揚特徵是「身高170公分,捲髮帶眼鏡,有時也會帶隱形眼鏡」。
日警說,通緝海報的照片,是張志揚在外國人登錄證(旅居日本外國人身分證)上所使用的照片,但熟識張志揚的人表示「看來不太像」。張志揚在 臉書上的照片比較像平時他給人的印象,但警方不能隨便取用臉書上的照片。
日警說,根據調查,兇嫌張志揚是被害人林芷瀅和朱立婕的共同朋友,2007年開始有數度短期來日本旅遊的紀錄,去年10月是第5次,而是長期性的留學生活。
目前兇嫌只能說簡單日語,對林芷瀅極為愛慕,但警方綜合調查結果,發現林芷瀅雖與張志揚認識,「但只是朋友,還沒有達到戀愛地步」。
日警指出,兇嫌去年12月發現林芷瀅開始對他逐漸冷淡,已懷有殺意,後又發現林芷瀅5日要和住同一棟大樓的兩位男同學前往北海道旅遊,而於當天上午前往理論,並將林芷瀅和室友朱立婕殺害,但朱立婕與張完全無關,應是「無妄之災」。
日警並指出,兇案當天發生後,警方在現場附近監視器發現張志揚身穿深色(近黑色)外衣從大樓後門離去,張志揚回到住宿公寓後,曾向室友說「有事情要到大阪去」,室友並向警方說:「張志揚回到住處時,和平常沒有什麼兩樣。」
昨天有日本媒體報導,5日上午命案現場有張志揚的血跡反應,研判他可能負傷。有日本警員表示,兩名被害人各被殺多刀,如果深及骨頭,刀子大力戳進抽出,張志揚的手可能有傷到。
台北駐日代表處副代表陳調和表示,日警對張志揚發出通緝令,自有他們依據,我方不能置評,代表處希望失聯的張志揚早日到案說明,駐日代表處會依法保護他的基本人權。
刑事局國際科表示,已要求駐日聯絡官全力協助破案,未來日方如要求我提供相關線索,也會配合偵查。
知道被鎖定? 兇嫌臉書突移除
昨
天下午,日本警方對張志揚發布通緝後,就在大家擔心張志揚安危時,張志揚臉書突然被整個移除;警方研判,一般人發生突發「狀況」,頂多是將臉書封鎖、關
閉,而被整個移除,沒有當事人帳號、密碼,是辦不到的,也就是說,張志揚可能已經知道通緝訊息,為避免走漏行蹤,乾脆將臉書移除。
據了解,張志揚在網路上的臉書,是以Ch A Ng的名字註冊,即使是在案發後,張志揚的臉書也未關閉,可持續接收親朋好友或外人留言,了解外界狀況。
前天下午,日本警方傳出在關西找到嫌犯消息以後,張志揚的臉書幾乎被灌爆,很多網友透過臉書大加撻伐。
後來,日本警方又澄清該關係人與命案無關以後,網友爭相告知趕快將留言移除,以免被告,所以張志揚臉書上留言很快就被清空,到昨天下午日本警方未對張志揚發布通緝前,臉書還是正常。
「責任我扛」林芷瀅男友 PO嫌犯照人肉搜索
台灣女子林芷瀅在東京慘遭殺害,她在台中市警局交通大隊服替代役的男友溫士豪,昨在臉書張貼8張嫌犯張志揚的照片,並公布張嫌的臉書網址,他甚至要友人不要考慮可能面臨的法律問題︰「把照片傳出去吧,責任我扛!」
22歲林芷瀅與25歲溫士豪是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班對,2人從一年級就開始交往,感情深厚,從2人臉書興趣欄顯示,2人都喜歡撞球與高爾夫球運動,並熱愛日本文化,尤其是日本漫畫。
溫
士豪得知女友遇害後相當難過,連日來情緒低落,不願接受媒體訪問,並請假多日;昨天下午在警方發布將張志揚列為重大嫌疑犯同時,他也在臉書塗鴉牆貼上8張
嫌犯張志揚的照片,並留下「既然動新聞都報了,那我也不客氣了,以下是對芷瀅和她室友下手的『重大嫌疑犯』張志揚的臉書和圖集錦」等字眼,還公布了張嫌的
臉書網址。
友人則紛紛在臉書留下「這種人不需要對他仁慈!」、「太可惡了,真的是這個人的話,要給他法律制裁!」及「不要讓關心你的人擔心,老天有眼,兇手一定會落網!」等語,為溫士豪打氣。
林芷瀅的家屬則說:「命案發生以後,家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最近都不看電視,也不願評論,希望外界給他們空間,讓他們好好平復心情。」
「一切都完了」父準備探監或收屍
「一切都完了!」昨天日本警方正式將張志揚發布通緝後,張志揚父親張明章難過地說,他原本抱存一絲希望,「直到發布通緝那一刻」,他說:「我,心碎了!我了解日本警方的謹慎態度,所以我動搖了,也對兒子失去信心。」
老爸的餐廳 可能開不成了…
張明章說,昨天下午3時左右,日本警方將張志揚發布通緝後,他擔心影響家人的生活,和造成他餐廳的困擾,和所有員工討論後,決定餐廳先休息一陣子,若再不行就結束經營;接著和大家相擁抱頭痛哭、取得諒解後,他決定出面面對一切,對外說明自己心境。
張明章語氣和緩地說,兒子小時候很乖,「這種事做不出來的,是不是在某種情況下發生了錯誤?」希望日本警方能很快找到他、不管是死或活,這樣他才能心安理得面對和承擔一切後果。
接著話鋒一轉:「他(張志揚)怎麼有力量去把那兩位女生殺下去?他小時候是個連蟑螂都不敢踩的人。」是不是外傳和林姓死者有感情糾紛,他實在不知道。
張
父逐漸語帶哽咽、流下眼淚地說:「這個時間,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和我的太太都很痛苦,他母親每天一直在哭。」「我真的對不起兩位女方的家屬,倘使這
件事情證實真的是我兒子做的,我真不知該如何彌補,也不知該怎麼面對他們和何時去道歉,但我知道,這件事讓3個家庭破碎了!」
張父最後沉重地說︰「在這時機,我會去日本,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日本警方找到我兒子張志揚『我是去認屍的』,二是日本警方抓到我兒子『我是去探監的』;我正在等台、日警方通知,隨時準備面對!」
宅男兼啃老 30歲還在唸語言學校
30歲張志揚,雖非出身富貴家庭,從小在父母細心呵護下,是一路順遂長大的「宅男兼啃老 族」,只是大家沒料到,大家眼中的「乖囝仔」,卻在海外犯下滔天大禍。
據轄區警方了解,張志揚父親張明章,20幾年前就在台北市松江路靠近第一飯店旁,和太太胼手胝足經營「魚心」日本料理店迄今,他用料實在,處理生鮮功夫火候佳,逐漸打出名號,張明章親手烘烤的鰻魚飯,與七條通「肥前屋」被老饕併稱雙絕。
「魚心」旗下員工10餘名,都是10多年的老員工,與張家幾乎就是家人般關係。因張明章夫婦對張志揚疼愛有加,員工也視張志揚為「小老闆」。
據警方了解,張志揚高中畢業後,未順利考上屬意的台北地區相關大學,最後選擇高雄私立大學就讀,89年他19歲時,曾上網刊登想找女孩援交訊息,被警方以釣魚方式查獲,依違反兒少法函送台北地檢署偵辦,後來被判3個月、得易科罰金。
張志揚大學畢業後,因交遊不多,沒特別和什麼同學友人有親密往來,有同學說,他們隱約知道張志揚沒有工作,多膩在家中上網,有些人認為他未來應該會接手家族事業,所以也見怪不怪。
疑兇張志揚
年齡︰30歲 身高︰170公分
戶籍︰台北市
前科︰11年前曾在網路貼文找援交妹,遭判刑3個月,後易科罰金。
學歷︰高雄某私立大學畢
家庭狀況︰家中排行老大,下有一個弟弟,父親與人合開知名日本料理店。
個人狀況︰個性內向,在國內一直是資優生,大學畢業以後,一直沒有工作,是宅男,因弟弟去日本學習廚藝三年半,他受弟弟影響,決定也去日本唸企管;去年10月赴日本,就讀東京草苑日本語學校,案發後行蹤不明。
(自由時報)
--
天冷損聽力 耳鳴患者倍增 鼻黏膜腫脹耳壓失衡 嚴重恐失聰
近來天氣濕冷除易使過敏症狀發作,最近也有不少民眾冷到耳鳴、突然聽不清楚。醫師表示,臨床病例已激增逾一倍,這是因天冷導致鼻黏膜腫脹,進而使中耳的耳咽管與外耳壓力不平衡所致,提醒民眾若持續一天出現耳鳴症狀,即要盡快就醫,否則有可能造成永久性聽力受損。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治醫師薛智仁受訪時表示,近來持續低溫,門診中收治主訴耳鳴、聽不清楚的患者增加逾一倍,對於這類患者,一般會給予改善鼻黏膜腫脹的藥物,而適量溫熱的食補,也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症狀。
好發於鼻過敏患者
陽明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耳鼻喉科醫師力博宏解釋,這類因天冷所造成的耳鳴、聽力受損,是因鼻黏膜腫脹,造成中耳耳咽管與外耳壓力不平衡,如同飛機下降時的耳鳴不適、聽不清楚,好發於鼻過敏患者,發作時多給予抗組織胺、維他命B12或類固醇藥物治療。
要預防這類天冷所造成的耳鳴,薛智仁提醒民眾要注意保暖,外出時可戴耳罩、口罩,一旦出現耳鳴症狀患者,持續一天仍未改善,應盡快就醫檢查,否則有可能損及內耳聽神經,造成永久性聽力受損。
聽不到機車引擎聲
此
外,力博宏也提醒,近來感冒的人很多,這易使免疫力下降,造成病毒「乘虛而入」侵犯內耳聽神經,導致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雖然患者也可能有耳鳴、聽不
清楚等症狀,但其成因和耳咽管與外耳壓力不平衡導致的耳鳴成因不同,發作時會連九十分貝如同機車引擎聲都聽不到,其中逾三成患者,即使經治療後,聽力仍永
久受損,提醒有相關症狀應盡速就醫。
天冷聽力保健須知
★外出時可戴口罩、耳罩保暖,避免因天冷造成鼻黏膜腫脹,造成中耳、外耳壓力失衡,出現耳鳴、聽不清楚等不適
★適量溫熱的食補,有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天冷所造成的耳鳴等不適
★民眾若持續一天出現耳鳴症狀即要就醫,否則有可能造成永久性聽力受損
★病毒感染也可能侵犯內耳聽神經,造成突發性耳聾,建議在病毒活躍的冷天,減少出入人多密閉的公共場所
(蘋果日報)
--
女臉長結節瘤 誤當青春痘
結節硬化症病友因先天基因突變,身體易不斷長出結節瘤,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台大醫院昨舉辦結節硬化症照護研討會,多名病友到場分享病中心情,有病友指當臉上冒出瘤體,還誤以為是青春痘,直至腹痛就醫,才知是腎臟結節瘤破裂,確診出是罹患結節硬化症。
腹出血才知罹病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沛隆說,結節硬化症發生率約一萬分之一,全台估計有二千多名病友,但僅約二百人接受治療,患者的結節瘤可能長在身體各個部位,例如腦內、內臟、皮膚,因此其症狀也多樣化。
昨參與活動的四十五歲病友小玉說,尚未被確診時,她發現臉上有多個凸起的瘤體,還以為是青春痘,用了抗痘藥卻無效,直至二十歲時,因右腎結節瘤破裂,腹部大出血送醫才知罹病,現左腎已被切除。
童易痙攣應就醫
另一名二十六歲的病友黃峻宬(音同成)則在媽媽陪同下出席,黃媽媽指黃峻宬一歲時因抽搐送醫,確診罹患結節硬化症,現定期回診追蹤。陳沛隆提醒,民眾若發現孩子身體有不明瘤體或有痙攣等表現,應就醫診治,而有家族病史者,可在懷孕時做基因篩檢,提早得知胎兒有無罹病。
結節硬化症小檔案
★發生率:約萬分之一,全台患者2000多人,但僅200人接受治療
★致病原因:基因突變,導致神經和皮膚細胞過度生長產生結節瘤堆積
★症狀:癲癇、智力障礙、心橫紋肌瘤、神經纖維瘤、卵巢囊腫、皮膚出現白斑、臉上有皮脂腺瘤等,幼兒還可能出現點頭式痙攣、自閉、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治療:現僅腦部結節瘤有治療藥物,其他部位結節瘤以症狀治療為主,例如癲癇發作須動手術或終身服藥
(蘋果日報)
--
結節硬化臉長瘤 誤當青春痘
「癲癇就非常痛苦了,右腎還長出廿公分腫瘤,肺臟也有囊泡,臉又長了許多皮脂腺瘤。」罹患結節硬化症的張小玉,身上如同背著多顆「不定時炸彈」,不知哪個器官又要長出新的結節瘤。
像小玉一樣,全身有好幾個器官發生病變的結節硬化症患者,全台估計有一、兩千人。醫師建議,健保局應提供患者每年一次影像檢查,以便及早以栓塞療法,抑制腫瘤生長。
台
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沛隆指出,結節硬化症屬於罕見疾病,在台灣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十,因TSC1和TSC2兩種基因變異,造成細胞內
生長激酶過度活化,腦、腎、心、肺、眼、牙齒、皮膚等處都可能長出結節瘤。這類病人約三分之一來自遺傳,三分之二因基因突變而發病。
四十五歲小玉從小患有癲癇,發作次數已多不勝數。兒時臉上長出一顆顆皮脂腺瘤,本以為是青春痘,後來才曉得是結節硬化症。
她的左腎早因腫瘤包覆,被迫切除,右腎也長了廿公分腫瘤,為了治病,吃過許多黑藥丸,但都無效。由於肺部長了囊泡,小玉走久就會喘。
廿
六歲的小宬也和小玉一樣,飽受癲癇之苦。他的媽媽表示,孩子剛出生不久就不時出現抽搐,原以為是受到驚嚇,直到五歲時癲癇頻繁發作,就醫檢查才發現得了結
節硬化症。小宬讀國中時不時出現血尿,最近兩顆腎臟又長出腫瘤,最大的已有十四公分,媽媽很擔憂,不曉得何時又有哪個器官要「拉警報」。
陳沛隆表示,結節硬化症尚無法根治,許多病友擔心會遺傳,不敢結婚或生子,所幸透過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羊水穿刺或絨毛膜檢查,病友可以擁有下一代。至於病友本身,唯有靠定期追蹤及整合性門診,早期發現病灶,及早採取栓塞療法抑制腫瘤生長。
(聯合報)
--
台大整合門診 專治結節硬化症
結節硬化症的症狀百變,有些患者身體內外多個器官長滿無數腫瘤,台灣估計約有兩千人罹病,至今卻僅一成獲得確診,且在醫療過程中常需跨數科而疲於奔命;台大醫院特別開辦結節硬化症整合門診,號召一群熱血醫師,提供這群罕見疾病患者客製化的醫療。
26歲的患者黃峻宬,腦、腎、肺、肝、腸胃道、眼球內,均佈滿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結節瘤。去年10月,他突發劇烈腰痛、呼吸困難、左半身麻痺,送醫後才知,竟是腎臟的腫瘤破裂出血,經栓塞治療獲得控制。
黃母潘淑珠說,黃峻宬出生不久就易抽搐抖動,帶去給人收驚,抽搐頻率仍不斷增加,一歲後竟翻白眼,就醫後,會診神經內科、小兒心臟、皮膚、腎臟等各科別,才確定是罹患了結節硬化症。
回憶起就醫過程,潘淑珠更是悲從中來,孩子不僅因皮膚上結節瘤,自幼遭同學排擠與嘲笑,而多重器官都有腫瘤,就醫過程更是曲折艱辛。
潘淑珠哽咽說道,每次等待檢查結果過程,內心都無比煎熬,擔心「會不會有長出新腫瘤,是不是惡性」,又經常得奔走在不同科別,心力交瘁,台大的整合型門診真的是造福病患。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沛隆指出,患者體內的結節瘤會長在不同器官,又以腦與腎的腫瘤有致命危險。若腦室出現腫瘤恐引發腦積水、腦壓過高,腎腫瘤破裂會造成腎出血,肺腫瘤亦可能引發氣胸,可說是體內的「不定時炸彈」。
台
大小兒心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安指出,部分患者出生時心臟就長有橫紋肌瘤,可能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多數可用藥控制,隨患者長大,腫瘤會慢慢縮小,僅少數
需開刀切除。台大小兒眼科主治醫師蔡紫薰表示,患者需追蹤視網膜或視神經盤是否有腫瘤,可及早以雷射或抑制血管新生藥劑控制,以防腫瘤過大而需要挖除眼
球。
來台參與研討會的美國知名結節硬化症專家Franz昨讚揚,台大整合門診具有全球頂尖水準,未來希望與台灣合作跨國研究。台大婦產科
教授謝豐舟說,該門診整合了牙科、胸腔、心臟、腎臟、眼科、皮膚、神經內科等許多科別,幾乎等同「總統級」醫療,對台大醫院來說,重要的並非去宣揚自己做
了多少例手術或創下哪些紀錄,而是「我們對弱勢病患究竟盡了多少力量?」
結節硬化症 多基因突變造成
結節硬化症的盛行率約十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國內只有200名患者確診就醫,估計尚有1800人未獲正確診斷。據統計,患者中約2/3是基因突變造成,1/3是家族遺傳,故會出現一家多人罹病的情況發生。
此病的症狀表現多樣化,輕重不一,有些患者終身都症狀輕微,有些則是一出生就有症狀。患者可能以癲癇症狀表現,例如嬰幼兒在一歲前出現「點頭式抽搐」;體表上則可以察覺臉上有較多的皮脂腺瘤、指甲邊或牙齦有纖維瘤,皮膚有白斑或鯊魚皮斑(皮膚表面粗糙且隆起)等。
此外,患者易有自閉、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約半數有智力障礙,但也有患者症狀輕微,成為國際頂尖的醫學科學家,後來才知自己身懷此病症。當醫師懷疑是此病時,需要透過基因檢測與影像檢查確診,尚無可根治的療法,但可用藥物控制症狀,必要時需手術切除腫瘤。
(自由時報)
--
常用鼻噴劑 鼻塞更嚴重
Q.我有過敏性鼻炎,都靠使用鼻噴劑改善,但噴約5小時後又會鼻塞,長期使用是否有副作用?
A.
市售鼻噴劑多含血管收縮劑,可緩解因過敏性鼻炎所引起的鼻腔內黏膜、血管腫脹,但只建議短期使用,否則長期下來,鼻腔內黏膜、血管對鼻噴劑藥物的耐受性會
降低,用藥後鼻子暢通時間會越來越短,嚴重時可能每一至二小時就需再噴一次,且藥效減退時,鼻腔內黏膜、血管腫脹會更嚴重。
應找出過敏原
過敏性鼻炎患者會發病多是因接觸到塵蟎、寵物毛等過敏原,誘發體內發炎反應,進而致使鼻塞,建議患者就醫檢測,找出過敏原、加以遠離,在進出溫差較大的環境時,也應戴口罩,且要依醫囑用藥,勿自行長期依賴鼻噴劑。
(蘋果日報)
--
抗漸凍病魔半世紀 傳奇霍金70歲了
英國知名物理學家霍金,昨歡度70歲大壽,並在劍橋大學罕見發表公開演說,座談會座無虛席。霍金被譽為當代物理學泰斗,但他光是活著就是一大奇蹟!霍金年僅21歲時即罹患俗稱的漸凍症,患者通常活不過5年,他卻能與病魔抗戰近半個世紀,被醫界專家稱為「異數」。
霍金(Stephen Hawking)任職多年的劍橋大學為慶祝他70大壽,舉行科學座談會,門票1個月前售罄。去年諾貝爾物理學得主裴穆特與頂尖天文物理學家索恩都共襄盛舉。壽星公霍金則以《我的簡史》為題,透過電腦和語音合成器親述自己一生傳奇。
霍金生於1942年元月8日,總愛說正好與義大利天文物理學家伽利略逝世300年同天。
宇宙大師平易近人
霍金個性平易近人,能把艱深物理學概念說得顯淺易懂,1988年出版的《時間簡史》,帶領普羅大眾認識宇宙,在全球暢銷逾1000萬冊。
霍金21歲時罹患俗稱漸凍症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全身逐漸癱瘓,當時他的劍橋同學、現為英國皇家天文學家芮斯直言,「以為他可能活不到完成博士學位。」運動神經元疾病協會研究主任迪奇指,「霍金患病後卻在近50年後還在世,真是異數。」
快要失去發聲能力
1985
年,霍金因罹肺炎接受氣管切開術後失去言語能力,後來靠臉頰肌肉和神經感應,透過電腦和語音合成器發聲。但如今他逐漸失去控制頰肌能力,助理稱「他的表達
能力愈來愈慢,狀況最差時1小時只能吐出1字。」美國英特爾專家正研究幫他保住聲音,包括腦波感應、偵測眼球活動或用臉部表情控制電腦。然而霍金堅持伴其
多年的「機械聲」,每次勸他嘗試,就會「鬥氣」使勁表達。
離婚2次「女人是謎」
好友索恩教授指出,霍金「雖無法再手寫方程式,反
而可集中精神在腦中解決複雜抽象難題,速度無人能及,令他能想通一連串複雜物理問題。」但他也有難解之謎,上周接受《新科學家》雜誌訪問時坦言,每天大多
想著「女人,因為她們全然是謎。」他有過兩次婚姻,2006年與第2個妻子離婚時,身上有無法解釋的傷勢,但他拒絕警方追究。
霍金(Stephen Hawking)小檔案
◎出生:1942/01/08,70歲
◎國籍:英國
◎學歷:劍橋大學宇宙學博士
◎成就:黑洞、霍金輻射理論
◎專長:天體物理學、理論物理學、應用數學
◎家庭:先後與珍王爾德(Jane Wilde)、伊蓮梅森(Elaine Mason)結婚,均離婚收場;與珍育有3名小孩
◎健康狀況:1963年被診斷患「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全身癱瘓,後來更失去說話能力
◎榮譽:
.1978年:獲世界理論物理研究最高榮譽「愛因斯坦獎」
.1988年:獲地位僅次於諾貝爾獎的沃爾夫物理獎
.2009年:獲得美國平民最高榮譽「自由獎章」
(蘋果日報)
--
物理學家霍金70大壽 「我的簡史」沒說成
全球最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八日慶祝七十歲生日,英國劍橋大學特地為他舉行一整天的宇宙學座談會,邀請他蒞臨演講;可惜因霍金兩天前才從醫院出院,最後仍告缺席,令在座者悵然若失。
霍金預定的講題是「我的簡史」,吸引逾百位全球頂尖科學家齊聚一堂,替他慶生及學術交流。劍橋大學發表聲明,霍金不克出席,但仍會透過網路了解座談會情況。
霍
金為劍橋大學的天文學、理論物理學家,他將相對論與量子理論結合,用來解釋宇宙的創造與支配宇宙的力量。霍金並以「霍金輻射」推測著稱,被譽為是愛因斯坦
之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名著「時間簡史」被譯成各種語文,在全球創下逾千萬冊的銷售量,比瑪丹娜的寫真集還暢銷。除了學術領域,霍金還曾在美國喜
劇「辛普森家庭」和科幻影集「星際迷航記」中客串。
這場研討會除了探討黑洞、天文學和理論物理學外,最重要的是向當代最偉大的「漸凍人」
科學家致意。霍金七十大壽的慶生活動始於元月五日,並於八日霍金發表演說時達到高潮。霍金現在僅剩下右頰肌肉能動,必須仰賴電腦和語言合成器來說話發聲。
霍金的私人助理茱蒂‧庫爾斯戴爾說:「他的說話能力隨著年紀增長變得越來越慢,情況很糟的時候,一分鐘只能講一個字。」
研討會受邀的其他主講人之一、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索恩說:「當霍金無法再用手運算等式時,他訓練自己以極快速度在心裡運算。這項能力讓他在面對深奧的物理問題時,能找到旁人無法提出的解答。」
霍金在劍橋大學的研究夥伴吉朋斯說:「研討會主題非常合乎霍金的心意,他常做大膽推測,且努力不懈鑽研這些主題。」
霍金的老友、諾貝爾獎得主偉爾契克說:「霍金非常聰明、風趣,他總是能鼓舞這個世界。雖罹患重症,仍孜孜不倦鑽研學術。」
霍金的學生、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物理學家莫斯說:「霍金的成就讓我們一輩子也望塵莫及,這就是天才的定義。」
霍金僅剩右頰能動 說句話十分鐘
國際物理學大師霍金於廿三歲時就被診斷出罹患賈里格氏症(即俗稱的「漸凍人」),此種病症患者在病發後能存活超過十年的機率僅有百分之十,但霍金八日正歡慶七十歲生日。他半世紀的罹病歷程,已成為醫學研究的題材。
賈里格氏症是運動神經元退化疾病,患者會逐漸喪失控制肌肉的能力。霍金從一九七○年起即坐輪椅至今,幾乎完全癱瘓,還能夠動彈的僅剩他的右頰而已。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運動神經元疾病照護及研究中心主任艾查拉比說:「我不知道還有哪個患者跟他一樣活這麼久。」艾查拉比稱霍金的長壽「非常特別」。
佛蒙特大學醫學院的神經學教授坦頓說,雖然也曾聽說過這種案例,但相當罕見;許多漸凍人後來都會裝上呼吸器,但霍金至今未裝。
一九八五年罹患肺炎後,霍金就需要醫護人員廿四小時的全天候照顧,且仰賴電腦和語言合成器來說話發聲。掛在他眼鏡上的一具微型紅外線感應器,連上電腦,可偵測他右頰的振動來選擇字句,然後透過語言合成器來發聲。霍金要表達一個完整的句子,有時需要十分鐘。
多
數漸凍人是在五十歲到七十歲之間被診斷出罹病;染病時愈年輕,像霍金這樣,存活的時間就愈長。一般在出現吞嚥困難、肌肉萎縮等病徵後,可活二到五年,但在
霍金身上卻惡化得非常慢。艾查拉比的團隊正在分析霍金的DNA樣本,想找出特異之處,或有什麼基因突變,來說明為何霍金能活到現在。
有些專家說,霍金受到的照顧,包括十二名醫護人員廿四小時輪班,可能也延長了他的壽命。
霍金:核戰終將面臨 100年後殖民太空
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理論物理學教授霍金六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第四電台的「今日」節目聽眾提問,他提到人類終有一天會面臨核戰,且將在約一百年後殖民外太空。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霍金說:「人類有可能滅絕,但此事仍可避免。我認為核戰和全球暖化之類的大災難,是人類幾千年後的宿命。我確信人類終將殖民太空,在火星及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上建立自給自足的殖民地,不過大概要一百年以後。」
不過霍金也警告,如果人類在前往太空的途中遇見外星生物,後果可能很嚴重。他說:「在宇宙其地方發現有智慧的生物,肯定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發現;然而試圖與外星文明溝通可能非常危險。如果外星人決定造訪地球,結果可能與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類似,對美洲原住民不是好事。」
此
外,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去年九月發表「微中子的移動速度比光速還快」的實驗結果。霍金不相信這個結果,因為這違背了物理學理論。他說:「愛因斯
坦的相對論預測,沒有比光速還快的物理現象。如果『微中子振盪計畫』(Opera)正確,那相對論就錯了。但是我不相信Opera的結果,因為這項計畫與
超新星SN一九八七A爆發時的情況相牴觸。一九八七年,這顆超新星爆發,測得微中子與光幾乎同時抵達地球。」如果微中子移動速度比光快,我們應該在看到爆
炸之光的幾年之前,就偵測到微中子才對。
一個奈及利亞聽眾問道,「是否曾有一個什麼都不存在的年代?」霍金以語音合成器回答:「宇宙的起源可用物理學定律解釋,不須扯到神蹟奇事或神的介入,…時間只能與宇宙一起定義,因此談論宇宙誕生之前的時間沒有意義,就像提問比南極還要南的位置一樣。」
(聯合報)
--
霍金70歲 英特爾幫他另覓溝通工具
劍橋大學舉行慶生會
英國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八日歡度七十歲大壽,但因罹患漸凍人症而癱瘓多年、利用電腦溝通的霍金近來健康情況惡化,使得他越來越難利用電腦溝通,甚至有「失聲」之虞。電腦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的一支團隊目前正與大師合作,共同研究另覓包括腦波掃描等其他溝通方式。
霍
金取得博士學位的母校與任教地點英國劍橋大學,八日在理論宇宙學中心為他舉行慶生會,與會者包括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學家和學者。霍金二十一歲時被診
斷出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醫生告訴他最多活不過三年,但他卻創造奇蹟,與病魔抗爭近五十年。霍金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
科學家。
患病的霍金在一九七○年已無法自己行走,得靠輪椅代步,後來更惡化到全身上下只剩幾根手指可以活動;一九八五年,霍金接受氣切手術喪失說話能力,改用手指按說話器發言。
霍金目前以臉頰肌肉抽動控制電腦:眼鏡上的光學感應器能偵測臉頰肌肉抽動,讓霍金挑選電腦螢幕上的字彙與字母。近日他的助理透露,由於肌肉退化,抽動臉部肌肉對霍金來說已非易事,霍金不久後可能「失聲」。
為
了幫霍金尋找新的溝通方式,英特爾的一支團隊正與他密切合作、尋求解決之道,構想之一是利用腦波掃描,透過頭罩或其他裝置偵測腦中的電子活動;另一種方法
則是眼球追蹤;第三種對策是臉部辨識,例如霍金只要扮鬼臉,就能將滑鼠游標移往特定方向。這支由英特爾科技長雷特納領軍的團隊,將在霍金過完生日相關慶祝
活動後開始工作。
(自由時報)
--
德總統借貸醜聞 民揮鞋轟下台
醜聞纏身的德國總統沃爾夫(Christian
Wulff)前天再度遭到羞辱,憤怒的德國群眾周六集結在總統府前示威,朝他辦公室揮舞鞋子抗議,幾乎將沃爾夫當成中東獨裁者。德國反對黨昨把沃爾夫醜聞
導向總理莫克,要求提前舉行大選。沃爾夫一筆私下借貸的醜聞,把德國總統這個榮譽虛銜變成柏林政壇的風暴核心。
打電話威脅報社
示威群眾吶喊:「沃爾夫必須下台。」反對黨德國社民黨祕書長納勒斯說:「如果沃爾夫辭職,就應舉行新選舉。沃爾夫醜聞就是莫克的醜聞。」儘管民調顯示德國人認為沃爾夫威信盡失,但莫克到上周五還對他「尊敬有加」。
沃爾夫在2008年擔任地方首長時,私下向一名富商之妻借50萬歐元(約1950萬元台幣)買房,公開卻否認與該富商有關係。等到去年12月,德國畫報
(Bild)準備爆料這件事時,憤怒的沃爾夫居然打電話給總編輯放話威脅:「我們最好看看有沒有辦法達成共識,或者就要全面開戰。」沃爾夫還說:「這沒什
麼大不了,過一年就沒人記得了」,顯然沒把醜聞放在心上。
(蘋果日報)
--
德總統遭嗆下台 梅克爾頭大
德國總理梅克爾因總統渥夫的房貸弊案,正面臨巨大的壓力,反對黨要求重新任命總統,民眾則在總統府外示威,高舉標語要求渥夫辭職。媒體報導,梅克爾正與黨內人士討論撤換總統,但梅克爾發言人已予否認。
渥夫是由梅克爾於2010年時提名為總統,因此渥夫的醜聞對梅克爾打擊不小。調查顯示,46%德國人認為渥夫應辭職。
德國反對黨社會民主黨(SPD)秘書長納賀勒斯說:「渥夫不適任總統職務,我們無法接受他厚著臉皮拒不下台。渥夫的事就是梅克爾的事,我們應重新選任新總統。」
社會民主黨國會黨團領袖、前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加入聲討行列,強調是梅克爾將渥夫推上總統大位,「她不能置身事外」。
示威者在總統府外揮舞鞋子,這種行為在阿拉伯文化中被視為無禮,示威者以此表示對渥夫的不齒。
日前有報導指出,梅克爾考慮提名副總理羅斯勒繼任總統。梅克爾的發言人表示並無此事,「她認為沒有理由這樣做。」
(聯合報)
--
假性職業倦怠 易頻換工作
臨床心理師鍾宛玲在近3年諮商門診觀察到,30歲以下年輕人因職業倦怠、頻換工作的個案數,較之前增2成,離職原因不是長年工作導致身心疲倦,而是假性職
業倦怠,當工作不符預期或稍遇挫折便抱怨工作無聊、錢少事多、主管嚴苛等而離職,且多有錢夠用就好、依賴家裡的心態,對職場人際持負面態度,覺得與同事、
客戶或主管交際很虛假,加上家長保護使其缺乏獨立與經濟危機意識,而不停換工作,甚至成為靠父母養的啃老族。
轉換心態設目標
鍾宛玲心理師指出,現在的年輕人較自我、不了解自己特質及潛能,遇到挫折也較易怪罪他人,建議可養成寫日記習慣,在書寫工作事件、抒發心情過程中檢視個人
特質、優缺點,也能思考問題癥結及改進空間,社交能力不佳者可與自己信任、有工作經驗的朋友或長輩,進行職場情境模擬練習,幫助提升應對能力,另可條列式
設定明確而實際的目標如升遷、工作技能等,讓自己更積極面對工作。
也提醒家長,當孩子抱怨工作,可在傾聽後提供建議,勿過度干預,讓他學會處理問題及獨立,若孩子換工作太頻繁,如每個工作做不到3個月或半年便離職,或每
換新工作過不久就開始抱怨,可建議孩子向心理師諮詢,幫助他了解自己對工作的態度、認知或恐懼,有助發現問題點並加以調整、改變。
(蘋果日報)
--
歐洲經濟將進入蕭條/殷乃平(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
展望2012年的世界經濟,幾乎所有的預測數據都頗為悲觀,似乎世界各地跨年夜的燦爛煙火並未能抵銷人們對來年的憂慮。今年恰巧是鄧小平南巡20周年,中
國大陸經濟轉型的陣痛逐漸浮顯,後續問題正在次第出現;同時,剛好也是歐元誕生10周年,17個歐元國正在手忙腳亂的想穩住陣腳,歐元本身卻前途未卜,隱
憂重重。金融海嘯後的二次衰退是否真的存在?整個世界經濟的未來又是何去何從?其關鍵發展可能都要看今年。
歐元區的問題歹戲拖棚,從2010年發展至今,已漸水落石出。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訪問27個知名經濟學者,25個都認為今年歐洲經濟會進入蕭條,40%表示
歐元可能會崩解,絕大多數都同意在年底前,17國的歐元型態不再存在。同時,英、美的金融主管機關公開要求其金融機構對歐元崩解做必要的壓力測試,並從事
相關的避險動作。但是歐元分解回到原來幣別的成本極高,所有的資產與負債都要重估,而幣值的下滑,債務的增加及最終的損失均是難以想像。因此,估計可能發
生的方式是希臘最早被踢出,接著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弱國退出,貶值回到原來的貨幣,並且宣布減計其對外的國債。另一說則是德國退出,與周邊的荷、
比、盧、奧另組一德元(或馬克),而任由歐元貶值。不過,無論如何走,都有極高的代價,這就是歐元國還在冀望從財政紀律進而走向財政統一與政治統一,以求
根本解決。
但是從歐債危機中,學者發現凱因斯激勵經濟的赤字財政政策,長期下,不但會帶來財政的不穩定,而且會促使外債的主權債務危機與金融體制的弱化,最後帶來併
發症候群,從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危機發展成經濟整體的信貸緊縮,最後將使得經濟長期停滯不前;而現行的減赤自救方案卻是一面增稅、一面減少政府支出,使得
經濟更加萎縮,歐債國似身陷進退兩難之境,無法解脫。
歐銀賣黃金換資金
去年的感恩節之後,衰退的美國經濟開始有止跌的徵兆,零售指標上升;在聯準會的扭曲操作─賣短期國庫券買長期的房貸證券化債券的推動下,房貸市場活絡了起
來,銀行承作房貸增加,新屋開工率提高;同時換車潮出現,新車銷售大幅成長;失業率也下降至5%以下,情勢暫時穩定下來,但是歐洲的經濟蕭條是否會拖垮正
試圖穩住的美國經濟?目前仍難逆料,而美國經濟是否真的不再下滑,尚待觀察。不過,在金融市場普遍看空歐元,而歐洲銀行出售黃金,以換取流動資金的情形
下,金價下跌而美元勁升,投資人缺乏安全感,全面投入短期美元工具,讓國際市場中充滿不確定的變數。過去,美元貶值所創造的有利貿易條件不再,未來美國貿
易赤字可能又會拉高。
新興經濟體中,金磚四國的匯率在美元升值的環境中,相對仍然偏高,而累積的貨幣供給額存量過大,不但對其相對規模小、缺乏市場效率的金融體制產生巨大衝擊
壓力,製造出來的資產泡沫也面臨破滅邊緣,控制物價成為問題。因金融海嘯而得利的新興經濟體,這次可能將難以倖免。部分國家可能會重蹈1997年亞洲金融
危機的覆轍,當然,其中包括中國大陸與台灣在內。
面臨2012的挑戰,要如何因應?在眾多不確定因素之下,人們要保守的規避風險,還是要火中取栗(利)?據稱,美、日的財團中,已有人規劃對歐洲企業做兀鷹突擊的布局了。
(蘋果日報)
--
肯定八大社福津貼/王雲東(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對於所謂的「經濟弱勢」照顧,多年來不論哪一黨執政,都是以「津貼」或「補助」方式來協助其生活。可是,這些以現金給付的福利措施,並沒有隨著物價而調整
的機制,導致每逢選舉,以「給付不足」、「物價在漲、補助卻不漲」為理由,要求加碼的呼聲不絕於耳!這種頗具正當性的「民粹式」的加碼,經常令當家執政者
進退失據。基於此,在去年10月行政院針對最常被「喊價」的「老農津貼」,提出依物價指數(CPI)來調整的機制,並擬擴大到各項「津貼」或「補助」。沒
想到,選舉時間接近了,果然加碼動作出來,也將「物價調整機制」與「加碼」混為一談!
終於,於去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國民年金法》第54條之1修正草案,確認八大社福津貼(包括: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中低收入家庭
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國民年金、原住民給付、低收入戶家庭生活補助、低收入戶兒童生活補助以及低收入戶就學生活補助等)會自今年1月1日起以16.67%
比率的原則同步調漲(除「低收入戶家庭生活補助」依法不得超過各縣市最低生活費,因此漲幅為8.05%外,其他各項津貼之調幅都在16.67%以上,最高
者達33.33%)。此舉對於提升社會公平正義、縮小貧富差距與讓有限的資源作最有效的運用這幾方面,都有非常實質的幫助。茲說明如下:
民眾關心貧富差距
一、民眾目前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就是如何縮小貧富差距,特別是對於如何提升經濟弱勢家庭的所得尤其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因此在去年政府繼《社會救助法》修
法、放寬「貧窮線」(最低生活費)與將中低收入戶的定義明確法制化,使得更多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民眾受惠後,又將好些多年未調整的社福津貼(例如:「中
低收入家庭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費」上次調整已是82年度),一次調整到位,預計對於大約225萬的民眾將會提供具體實質的幫助並有助於拉近貧富差距。
制度化防政客喊價
二、民眾雖然希望政府對於經濟弱勢家庭能多些協助,以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但卻不喜歡政客每到選舉、就用喊價的方式來調高相關的津貼或補助,因為這樣慷納
稅人之慨的結果,會讓有限的資源錯置、反而可能排擠掉一些更重要的施政項目,到頭來吃虧受苦的還是民眾。因此如何讓相關社福津貼與補助能夠制度化,是民眾
與社福學者都非常關心與重視的議題。
這次的修法,明定未來每四年參考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公告調整各項年金發給金額。也就是說,如果物價指數成長率為正數,則年金參照物價增幅調升,但如果物
價指數成長率為零或負數時,則年金不會調低,以確保民眾的基本生活持續獲得妥善的照顧。這樣的原則也適用於相關的津貼與補助,如此可讓民眾不因物價波動而
影響其生活品質,更可避免民眾領到的年金給付或津貼補助等的實質購買力降低,對於民眾的經濟安全更有保障。
大選將至,建議民眾多關心民生議題,多些可長可久與永續發展的制度規劃、少些政治口水與漫天喊價,我們的社會會更美好!
(蘋果日報)
--
亂塗成藥 小心孩童過敏
一年前,北市一名兩歲的男童因為呼吸不順,媽媽在他胸口擦上曼秀雷敦來幫助呼吸。沒想到,男童其實對薄荷油成分過敏,擦了之後馬上氣喘吁吁,只好送去急診。
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陳立奇表示,因為兩歲以下的小朋友生理結構都還未成熟,因此容易對含有薄荷腦、樟腦及冬綠油成分的外用藥品過敏,家長使用時應該特別小心。
藥師張文靜指出,許多成藥都含有薄荷腦、樟腦及冬綠油這三種成分,如民眾熟知的曼秀雷敦、綠油精、白花油、萬金油等。不少人誤以為只有綠油精才含有冬綠油,其實冬綠油並非綠色,而是透明色。如果父母雙方之一有針對以上成分過敏,小孩子也很有可會過敏,要特別小心。
(聯合報)
--
綠油精含冬綠油 幼童使用宜謹慎
許多人遭蚊蟲叮咬或頭暈時,習慣擦綠油精、白花油,但家長對兩歲以下的嬰幼兒應小心使用,一旦過量可能引起水楊酸中毒症狀。台北市藥師公會做一項調查更顯示,有過半數(56.8%)受訪者根本不知道或不太瞭解這項風險。
台北市藥師公會及台北醫學大學以問卷調查1093人,昨天公布統計結果。32.8%不知道嬰幼兒應小心使用綠油精,24%稱不太瞭解;34.3%受訪者不
清楚可持醫院處方箋至社區藥局領藥,25%不太了解領藥或買藥前,可向藥師詢問使用方法,28.5%的受訪者不知道網路不能賣藥。
過量恐引起水楊酸中毒
台北市藥師公會常務理事張文靜指出,綠油精、白花油是指標性家庭常備藥,但綠油精、白花油含有薄荷腦(menthol)、樟腦(camphor)及冬綠油
(methyl
salicylate),其中冬綠油是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嬰幼兒肝、腎臟器官發育尚未完整,代謝能力較差,冬綠油過量會破壞幼兒腦細胞粒腺體功能,造
成呼吸困難、昏迷;蠶豆症兒童也不能使用含樟腦產品。
張文靜強調,衛生署已公告,含冬綠油成分外用藥應加註警語,提醒嬰兒及2歲以下兒童禁用或使用前應詢問醫師或藥師,目前這類產品都是在仿單上註明,但顯然
許多民眾都忽略,更令人擔心的是,有些家長雖未讓小朋友使用,但小朋友可能會自行拿來模仿大人使用,因此應小心擺放位置。
張文靜提醒,2歲至6歲的幼童若要使用含冬綠油的外用藥,根據衛生署建議,一天用量不可超過108毫克,一旦過量可能引起水楊酸中毒症狀,出現呼吸困難、嘔吐、昏迷。
(自由時報)
--
百年結婚潮延續嬰兒潮 龍年恐現保母荒
民國百年結婚潮成功催生十九萬六千多名新生兒,今年再逢龍年,預估再現搶生龍子、龍女的嬰兒潮,極可能突破廿萬大關。不過,龍爸、龍媽找保母肯定很辛苦,好口碑的保母,早在去年九月前後就被預約一空,龍年恐現保母人力荒。
「從來沒看過搶保母的狀況。」台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許康琦輝表示,以往家長不會提前預約保母,保母更不想早早和家長簽約,通常會看過寶寶的健康狀況,再決定是否受托。但去年許多孕婦提早預約,「搶人搶很凶」。
也是社區保母系統成員的彭婉如基金會也發現,兔年新生兒大增三萬人,至去年九月底,登記想找保母的家長,已經是前年的總數。靜宜大學社工與兒童少年福利系
副教授蔡盈修推估,按過去龍年嬰兒增加二到五萬人推估,加上政府推出若干育兒獎勵與津貼,非得找有證照的社區保母才能請領,龍年可能出現「家長找不到保
母,(非證照)保母找不到小孩」的特殊現象。
蔡盈修說,現代新手父母比較信任有專業證照的保母,但龍子預期大增,連想找沒證照、沒社區保母系統支持的保母也不容易。
「找保母的過程真辛苦。」擔任護士的陳宣伶說,除了要花時間多問、多比較,像她這種要輪班、上班時間不固定的家長,很多保母在時間上都無法配合。
兩個孩子都給保母帶的彭瑄雅說,政府若是真有誠意催生,每月發三千元托育津貼是不夠的。
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王育敏分析,目前全台約有五萬名幼兒需要托育,但取得證照、加入社區保母系統的保母卻僅一萬多人,「證照化」成了保母人力供需失衡的障礙。
王育敏說,保母這一行,重視人格特質與服務態度,要保母考證照,作法過於僵化,應放寬資格,透過訓練,讓有意願、有能力的保母願意納管,成為合法保母,改善「保母荒」問題。
「她們很久沒碰書本了,考好幾次都過不了。」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許康琦輝說,考一次證照要花兩千元報名費,有人考三次還考不過,六千元就飛了;常有沒證照的保母反映,筆試是考證照的罩門,帶小孩重視的是愛心和實務技巧,期盼政府能修改考照規定。
社區保母系統必須要有保母證照才能加入,且每兩年定期健檢,收托人數、居家環境安全等方面都有規範,為保母品質把關,對家長也較有保障。有保母表示,社區系統保母必須繳稅,許多保母沒有加入,除了考照門檻,怕被課稅也是原因之一。
雙薪家庭沒7萬 很難請保母
生養小孩不輕鬆,托育政策催生聯盟估計,年輕父母想請保母帶小孩,月收入至少要七萬元起跳,否則會相當辛苦。
彭婉如基金會指出,請不起保母的勞工家庭愈來愈多。以北部日間托育為例,一個孩子每月的保母費約一萬七千至一萬八千元,加上三節獎金(端午、中秋、春節年終一個月),還有奶粉、尿布錢,兩萬元跑不掉,如果還有房貸,生活壓力沉重。
卅五歲的上班族余佩真,兩個孩子都給親戚帶,保母費是行情六折的「親友價」。她自認很幸運,如果都依行情價付,「我的薪水都給保母了」。
台中的新手爸爸廖仲堯說,找了好久都找不到中意的好保母,最後決定給自己的媽媽帶,省下每月一萬五的保母費,存下來當孩子的教育基金;但現代不是每個阿嬤都能或願意帶孩子。
上班族的「低薪化讓新手爸媽請不起保母。」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專員王兆慶指出,目前請保母的托育家庭,主要是月收入七萬元以上的雙薪家庭;換言之,低於此收入的家庭,就可能對生兒育女卻步。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認為,政府除了發三至五千元的托育津貼,也該為保母費建立費率審議機制,訂出合理價,透過「定價加補助」,改善收費亂象,確實減輕家長負擔,讓每個家庭都養得起兩個孩子。
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不滿當前中央、地方各做各的托育補助。她說,財力好的縣市拿托育補助拚政績,財力差的就無能為力,中央應通盤檢討,出面整合、加碼,「中央出六成、地方出四成,創造平價、好品質的托育環境」。
台北南區家扶中心主任陳美君提醒,托育政策除了「補助」,更要有充足的配套,像給家長育兒喘息假、建立兒童基金及保險,鼓勵中產階級生小孩,加上保母支持系統持續訓練管理保母,才能讓托育制度更完善。
「黑牌」保母更多 需納管投保
保母托育糾紛頻傳,孩子受虐,或因保母疏失受傷、猝死,最令家長心痛。目前加入社區保母系統的機構,都強制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但保障有限;而更多無照保母根本沒有投保,都需要政府「補破網」。
年輕父母找保母,第一個念頭就是上網看看保母口碑。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專員王兆慶說,網路口碑「看看就好」,不能輕信,前幾年發生的保母虐嬰致死案,該保母就是在網路上找的。彭婉如基金會執行長王慧珠建議,新手爸媽還是從社區保母系統下手,較有保障。
「至少社區保母系統的保母都有投保。」台北市保母協會理事長許康琦輝說,十幾年來該協會都投保意外責任險,每個事故最高理賠兩百萬元,保費一千元由政府及保母各負擔一半,幼童若受傷,家長把醫療單據交給保母通報,就能獲相關理賠。
許康琦輝表示,保險制度雖能給家長安心感,但真遇上重大意外事故,面對家長高額索賠,「保母通常賠不起」。若保險理賠,形同機構和保母都留下不良「前科」,保母可能被主管機關罰六千到三萬元,最重還可處分停托,因此機構難免自我保護,因而和家長敵對。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主張,加入社區保母系統的保母,保費應由政府埋單,藉此強化保母管理制度、守護孩童,降低意外發生率,「保險理賠是最後不得已的救濟措施」,更重要的是納管更多「黑牌」保母,強制投保。
(聯合報)
--
B肝患者 不能亂吃補
好友很久不見,只見他愁眉苦臉。
「怎麼了?發生什麼事,那麼不快樂?」我好心關懷他。
「打高爾夫球的關係,好朋友都跑走了!」
我心想:「球場上可以結交很多好朋友,怎麼會跑光?」
「贏太多,把朋友都得罪光了!」
原來如此,贏太多,對方輸太多,就算是好朋友也會心裡難受,反目成仇。
人體也是如此,例如:腸內道有些細菌是與人體共存共榮的,這些細菌存在對人體有好處,但如果用抗生素把他們殺光光,其他有抗藥性的細菌,反而容易滋長,造成後患。
國人平日愛好保健食品,尤其對號稱可以增強免疫力的食品趨之若鶩,這些食品對一般人健康也許無大礙,但對B型肝炎帶原的人,就要特別小心。
例如B型肝炎帶原者,原本肝指數正常,超音波檢查也正常,醫學上以前稱為健康帶原者,現在稱為不活動性帶原者。服用這些號稱有增強免疫力效果的食品或藥品
後,免疫系統受到刺激,B型肝炎病毒開始活躍,人體的免疫細胞攻擊含有B型肝炎病毒的細胞,肝細胞因此發炎壞死,肝炎發作,甚至引發猛爆性肝炎,危及生
命。這種例子在門診屢見不鮮,也是台灣B肝患者肝炎發作主因之一。
B型肝炎目前有藥物可以治療,對肝發炎指數高高低低的慢性肝炎患者療效顯著,但對肝指數正常、病毒量也不高的不活動型帶原者療效不佳,因此目前不建議使用。
總而言之,有病還是找醫師商量後對症下藥,不要自作主張,食品、補品、各種藥品亂吃、亂補一通,才不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聯合報)
--
視力1.0 照樣得青光眼?
「奇怪,我視力都1.0,怎可能會得青光眼!?」許多人都以為簡單的視力檢查就等於眼科檢查,如果沒有近視,就代表眼睛沒問題,其實不然。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眼科主治醫師蕭裕泉強調,眼部檢查不只包含視力測量。
一名45歲男性上班族,最近覺得夜間視力變差,以為是加班太晚造成。到聯安接受全身健檢時,項目中有完整的眼科檢查,檢查結果視力相當標準,左右都是1.0,眼壓也正常。
但眼底檢查發現視神經凹陷,懷疑已罹患青光眼,轉診至醫學中心進一步檢查,確定是青光眼中期,必須按時點藥水,防止視力持續惡化,這才驚覺視力變差不是熬夜加班所致。
蕭裕泉表示,類似個案很常見,許多人都以為自己視力好,看得清楚,就不必接受完整眼部檢查。一旦發現眼壓過高、視神經出現異常,都無法置信。
一般來說,完整的眼部檢查包括視力及色覺檢測、眼壓測量和眼底檢查等。從眼球表面看到最裡面的視神經,全套檢測約需一小時,有時必須點散瞳劑,以檢測實際度數。
蕭裕泉指出,眼科醫師主要參考散瞳後的度數,散瞳前的度數易受到睫狀肌的影響。曾有一名受檢者戴了10幾年近視眼鏡,健檢時發現,自己眼鏡度數竟然比實際度數多了一、二百度,難怪常覺得眼睛容易疲勞及頭痛。
至於眼壓檢查正常值約為20mmHg以下,20mmHg以上就屬偏高,必須觀察視神經的變化,有罹患青光眼的可能。
眼底檢查則是先讓瞳孔放大,透過儀器檢查視網膜是否正常、有無黃斑部病變或退化,或是視網膜退化、視網膜裂孔或剝離、視神經是否凹陷或缺損,及早發現眼科疾病,及早做預防、治療。
現在上班族幾乎都用眼過度,長期緊盯電腦螢幕,且久處冷氣房,嚴重耗損眼睛健康。眼科健檢,最常發現的眼疾問題分別是乾眼症、白內障、青光眼、慢性結膜炎、眼結膜結石等,都與過度用眼有關。
蕭裕泉建議,高度近視者、有飛蚊症狀、近期視力減退,以及有青光眼、白內障等家族病史者和40歲以上民眾,在接受健康檢查時,務必選擇一套完整的眼部健康檢查,以確保眼睛的健康狀況。
(聯合晚報)
--
抗屑洗髮精 停留一陣子再沖
頭皮屑令人煩惱,甚至有患者抓癢抓破頭皮。皮膚科醫師表示,患者若使用市售抗屑洗髮精,建議洗髮時應讓洗髮精停留在頭皮一陣子再沖乾淨,但如果掉屑、發癢情形持續沒改善,還是應該找皮膚科就醫。
每到冬天,頭皮屑特別猖狂,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昌霖表示,頭皮屑是一種名為「皮屑芽孢菌」的黴菌,在頭皮上滋長,雖然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但油性髮質是皮屑芽孢菌喜好繁殖的溫床,頭皮屑增多、掉屑會特別嚴重。
蔡昌霖說,市售標榜有抗屑功效的洗髮精,必須含有抗黴菌、抗發炎成分,例如ZP、ketoconazole、煤焦油等,才能緩解頭皮屑。建議患者使用時,
必須讓洗髮精停留在頭皮上一陣子,藥效才能滲透到頭皮裡,例如含焦油成分的洗髮精,建議應停留在頭皮上10到15分鐘。
他也建議,各種抗屑洗髮精可交替使用,由於抗屑洗髮精價格多半較高,可以先以一般洗髮精清潔髮絲後,第二輪再以抗屑洗髮精清洗頭皮,可以節省用量。
蔡昌霖也說,頭皮屑影響美觀還是其次,他遇過臨床上有患者,因為頭皮屑太癢了,過度搔抓頭皮,流出組織液,看起來非常嚇人,患者根本沒法出門和上班。他也
說,患者如果使用抗屑洗髮精沒效,甚至症狀惡化,還是應該找皮膚科檢測頭皮狀況,搭配口服藥物、外用藥膏等,減緩發炎反應。
頭皮易出油往往是天生的,蔡昌霖說,有頭皮屑代表頭皮不健康,更應避免易對頭皮造成傷害的染、燙髮。還有很多機車族,從不注意安全帽內部的清潔,出油、流汗後,安全帽內卡的油垢越積越多,讓頭皮更不健康。
同時,壓力大、熬夜等因素,也會讓頭皮屑變得更多,因此一定要睡飽、少吃辛辣食物、減少菸、酒等刺激物,對抑制頭皮屑也有幫助。
(聯合晚報)
--
嬰兒期睡不好 長大也一樣
美國「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刊登最新醫學研究指出,嬰兒時期有睡眠障礙的寶寶,到了幼年時期常常也還是一樣會睡不好。
最新1期小兒科期刊刊登辛辛那提市兒童醫院醫學中心(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Center)最新醫學研究報告指出,小寶寶的睡眠障礙問題,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而會持續存在。
研究人員針對250名母親進行訪查,了解她們的孩子分別在6個月、1歲、2歲以及3歲時期的睡眠習慣,調查寶寶們是否有惡夢、驚醒、睡不著或不願獨自睡覺等睡眠障礙問題。
統計結果顯示,如果小寶寶出生之後都沒有睡眠問題,長大之後才出現睡眠問題的機率並不高;而在有睡眠障礙的寶寶當中,每100名孩子大約會有21人到35人的睡眠障礙會隨著年齡增長繼續存在。
主持這項研究的兒童心理學家拜爾斯(KellyByars)指出,很多人都以為小嬰兒如果有睡眠問題,長大一點就會自動好了,但研究顯示實際上的狀況並非如此。
研究人員也發現,嬰幼兒的睡眠障礙會隨著年齡而有變化。
舉例來說,在孩子不滿2歲時,最常見的睡眠問題是睡不著以及睡不穩。但到了3歲的時候,最常見的睡眠問題則是惡夢以及不愛睡覺。
拜爾斯表示,睡眠問題可能對小朋友的情緒、注意力、學習與發展能力產生影響,也會連帶影響父母的睡眠品質。
(中央社)
--
國內首見 台大學生籌組工會
台灣大學部分學生發起籌組台大工會,希望團結校內勞工力量,與校方協商教學助理的薪資問題與校園勞動狀況。工會籌備小組預計於本月十八日遞交相關文件,正式向台北市勞工局辦理工會登記,將成為國內第一個以大學為事業單位而成立的工會。
勞委會勞資關係處處長劉傳名表示,勞工有籌組工會的權利,勞政單位收到申請文件後,會審核資格,包括工會成員是否與學校有勞雇關係。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則表示,研究生擔任教學助理或研究助理,只要有工作受僱事實,包括享有勞健保、以及符合勞工身分,都可以籌組工會。
台大工會籌備小組召集人林凱衡指出,常接獲學生反映,擔任教學助理時遇到薪資遲發、工作時間與薪資不成正比例或無預警減薪等問題,工會成員多次向校方反映,但都沒有得到理想的答覆,因此決定籌組工會爭取權益,希望能循勞資爭議的處理方式解決。
林凱衡說,發起籌組台大工會的成員包括教學助理、研究助理、各單位工讀生,以及非學生身分的專任助理約四十多人,未來也希望非教職和公務員、受台大僱用的勞工一起加入。
(中國時報)
--
扶持另一半腦內分泌幸福激素
親友有難伸手相助,這種友善舉動不僅受者有好處,施者也能得到有益於身體健康的回報。美國最新醫學研究指出,樂於助人於患難者,腦部會分泌多巴胺(dopamine),自己也會感到幸福。多巴胺經常在性愛或享用巧克力等美食時分泌。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系兩位教授進行研究,受測者為20名女性,她們在另一半接受痛苦電擊時給予支持、安慰;學者掃描這些女性的腦部,發現職司分泌多
巴胺的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與中隔區(septal
area)的血液流量都會增加,顯然有多巴胺釋出;若是不讓這些女性安慰她們的另一半,那麼這兩個區域的活動便會降低。
這項研究論文發表於《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期刊。合撰人之一的艾森柏格教授表示,目前看來合群互助的某些健康益處,的確源自我們對他人提供的幫助;她也表示,這種助人為快樂之本
的獎勵效應,可能是演化的產物,原因在支持親友可以增加人們存活的機率。
(中國時報)
--
募兵制後遺症 小心應對/陳信文(清華大學教授兼教務長)
據報載國防部宣布「民國八十三年一月一日以後出生的役男,自一百零二年起,將免服兵役,改為接受四個月常備兵役軍事訓練;大學軍訓課仍可折抵訓練時間,但
最多折抵三十天。四個月的軍事訓練規劃分為實施各八週的入伍訓練、專長訓練。大專兵可選擇在大一和大二暑假實施,或畢業後一次完成。」這是一件非常大的變
革,尤其是此年齡的男生,正是屬於升學與就業的年紀。四個月軍訓的施行,將嚴重影響台灣人力資源市場、甚至是大學教育,因此在執行上必須非常小心。
針對大專兵的受訓時機,筆者建議應增加入學前(高中甫畢業)的暑假、以及為期一個月的寒假。若非如此,將會對目前的大學教育產生很大之衝擊。
大學的教育除了課堂之學習之外,各種課外的活動以及與同儕間的互動,是人才培育非常重要的一環。目前大學暑期中蓬蓬勃勃的各種活動,如暑期營隊、海外實
習、服務學習、國際志工、國際交流、打工…等,對做事的能力、國際觀的培養、服務精神與氣度之培養,皆提供了許多重要磨練的機會,是不可獲缺之一個重要環
節。
與已完成或無軍訓義務的人相比,如果是畢業後一次接受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對擬繼續升學的人而言,將在時間上損失一個學期甚或一個學年;對擬進入職場的人而
言,是少了四個月的收入、以及在就業上的先機。因此可以想見的是絕大多數的大專學生,為了避免畢業後仍須負有此軍訓的義務,應都是選擇於暑假中履行其受
訓。
大學應不斷的教育我們的學生,年輕時應多參與各種活動,這對人才培育與一輩子發展皆很重要。然而筆者擔心肯犧牲明顯短期利益、以把握這些好的磨練與拓展視
野的機會的人並不多。也就是若依目前國防部之規畫,未來絕大多數的大專男生,在大學求學過程的三個暑假,將有二個暑假在接受軍訓。多數大專男生將不再參與
活動,這對人才培育是何等嚴重的事情。
為了減低這嚴重的募兵制後遺症,只有將大學入學前的暑假納入。這對約有半數以申請進入大學的學生,可以利用此假期完成一半的役期。大學的寒假約略是一個
月,所以對因修讀軍訓而折抵一個月的學生而言,可以利用寒假來完成剩下的一個月之役期。如此一來,原本被佔據的二個暑期,將至少可以騰出一個暑期。對學生
參與活動機會減損的衝擊會較小。此建議也請國防部與教育部三思。
(中國時報)
--
照顧老人 速加把勁/陸以正
有位曾在國營事業擔任高級主管的親戚,退休已久,閒來無事,做了首打油詩:「人生七十古來稀,如今八十不稀奇,年逾九旬勉稱老,非過百齡不歸西。」雖然自嘲並以嘲人,但描寫今日台灣的高齡化社會,頗足發人深思。
大陸有個網站,引我國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說,國際上以老年人口從百分之七,增加到百分之十四所需年數,代表社會老化的速度。法國經歷了一百十五年,瑞典費了八十五年;美國估需七十三年,而台灣因為醫藥發達,衛生保健制度良好,只需要二十四年,僅次於日本。
到去年六月底為止,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已超過百分之十一。經建會估計,六年後老年人口將超過百分之十四。到民國一百十四年時,老人將超過百分之二十。換句話說,那時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是什麼原因使我國人口老化速度變得這麼快呢?其一,是二戰後的嬰兒潮,如今都變成祖父母級,不再生兒育女了。其二,是隨著近年生育率急速下滑,年輕人要享受,又看見教養子女費用不斷攀高,不願被小孩拖累,所造成的現象。
社會學所謂「扶老比」,指十五歲到六十四歲之間具備生產力的人口,相對於六十五歲以上的退休人口的比率。在台灣,去年還是七比一;十年後將降為四比一;民國一百十四年只剩二比一,真正進入「超高齡社會」。
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義?簡言之,到那時候,每兩個未滿六十五歲的人,不論男女,就要負擔另一個人的生活。即使你家中並無父母在堂,政府也要從你繳納的稅負裡,拿錢出來養第三個你不認識的人。這是國民應盡的義務,無可爭辯,也無從迴避。
早在民國六十九年元月,立法院就通過了「老人福利法」。三十三年來曾五次修正,最後一次是三年前的十一月。該法全文共五十九條,開宗明義第一條就闡明,制定該法目的是「維護老人尊嚴與健康,安定老人生活,保障老人權益,增進老人福利」。
依照該法規定,主管老人福利的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地方為縣市政府。但該法第三條又把所有應辦事項,分別劃給衛生、教育、勞工、建設、工務、住宅、交
通、保險、信託、警政和其它機關。真應了英文諺語所謂「廚子太多,只會煮壞一鍋粥」。任何稍有常識的台灣人都知道,主管機構越多的事,越是沒人真正負責。
北歐四國以社會福利制度良好,早已成為世界其餘國家的表率。尤以挪威最為著名。半年前《中國青年報》刊載過一篇報導,該報記者描繪他參觀一家名叫「洛倫森
林」的老人護理院,發現院中雖只一百四十二位老人,工作人員的人數與之幾乎相等,也就是一對一之比。工作人員中還有心理醫師、音樂理療師和牧師。
相形之下、台灣一部分的所謂養老院或老人中心,實況又如何呢?
有位幾十年的老友,對國家曾有極大貢獻。幾年前因子女都在國外,孤身一人,又加行動不便,無法料理生活,住進一家所謂「老人中心」。我去探望他,發現一間
大統艙內,睡了二十幾位老人。既無活動空間,床位與床位中間只能容一人勉強轉身,連一張椅子都放不下。訪賓無處可坐,只好與朋友並肩,坐在他的床上,談了
廿分鐘後,不得不告辭。回家路上,激動得幾乎落淚,心情許久才得平息。
自從有了「長庚養生文化村」等高水準的老人院後,這項缺陷總算彌補了。但每月一兩萬元的費用,另需自負膳食、水電乃至雇傭等等開支,並需預繳一年費用的保證金,不是普通人所能負擔。退休的中下級公務員望而卻步,一般老百姓更不在話下。
相形之下,國外的老人福利辦得又如何呢?
我們有個親戚,女性,今年八十九歲,住在紐約市皇后區。她從來就沒有錢,該區的老人福利社,每天早晨派車到她家,接她到福利社和其餘老人共同學電腦,打毛衣,上英文課,看電視,甚至組團到附近的風景名勝旅遊。
美國照顧老人制度如此完善,反觀台灣,能不汗顏?我國雖有老人福利法,徒法不足以自行。但願政府所有部門趕快學習他國照顧老人的制度,迎頭趕上,才符合民眾需求與三民主義的精神。
(中國時報)
--
臉書、福爾摩斯與隱私/顧爾德
兩名來自台灣、花樣年華的青春女孩,在日本意外地結束了生命。 這樣的社會新聞當然引起關注。不過,在這個悲劇發生的後續過程中,更讓我震驚的是,社群媒
體(social
media)居然如此深刻地介入私領域。從大眾媒體到社會圍觀者,都藉由Facebook去瞭解案情可能的真相,甚至在各關係人的Facebook上抒發
感言議論。
像Facebook這樣的社群媒體,已經聯結成全球最大的Republic of Internet,這是大家都已經知道的事實。社群媒體讓匿名性的網絡虛擬互動,轉變為接近實名制的真實社會互動,這是大家或許沒有深思,但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參與實踐建構出來的事實。
我們很少去想到,在Facebook這類社群網站中和朋友(不管在真實世界見過面、或未謀面)互動,都已經被其他路人甲乙丙…XYZ看光光。這些互動都已
經成了編織構成真實社會的纖維。你以為在社群媒介上可以像與朋友在路邊攤、居酒屋煮酒論天下英雄,肆無忌憚地臧否公眾人物,各種三字經、Fword都可隨
興出口。錯了,你這些自以為私密的談話都被看光光、傳遍公眾領域。
雖然社群媒體會有各種隱私權的選項,但多數使用者不會認真去瞭解這些選項。更何況,要「:social」就沒理由把自己層層包裹住,而大幅降低自己
「:social」的可能機會。我們的開放,讓我們得以在自為是虛擬的網路世界中接觸到比現實世界更多的「人」──不要以為他們只是網路世界的虛擬對象,
這一切的互動都在真實世界中留下痕跡,也在真實世界中傳播、並起了真實的作用。
因為社群媒體把網路世界的互動從虛擬轉化為真實,所以助長了「阿拉伯之春」這類社會實踐得以發展;另方面,卻讓各「圍觀者」可以在那兩位喪命他鄉的女孩往
生後,還可以介入她們的歷史、去窺探她們交往情況;還當起福爾摩斯追查凶手,並在涉嫌人的社群媒體上留言罵人。而大眾媒體也藉社群網站的資訊比警方早一步
公布涉嫌人資料,還很周道地「服務讀者」,提供兩名受害者的社群網頁連結。
從生到死、甚至死後,你的timeline都是公開的社會互動與實踐。私領域與公領域的界線已被模糊化。公司茶水間的交頭接耳、私密的打情罵俏、市場的街
談巷議,都成了公開的真實社會活動,同時都是商業活動金礦,可以為你以為和自身完全無關的企業提供無限商機。我們以犧牲隱私權,換取便利的互動以及免費的
服務;這些媒介與服務的提供者卻藉你的穩私換取財富。
如果你要問,虛擬與現實融合,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抱歉!問錯問題了,這不是應然,而是實然的問題。問題在於,這種互動模式對地球村十幾、二十億人已成
為常態。我們該問的是,自己以及整個社會是否準備好、意識到虛擬與現實的界限已經被打破,同時意識到對於這種儼然成形的社會交往互動模式,我們需要建立新
的規範?一個比法律、商業更廣的社會互動規範?我們雖習以為常,卻沒想到這把普羅米修斯的火會帶來怎麼樣的新世界,並改變我們最私密的領域。
(中國時報)
--
91年還有百餘棵 如今剩不到20棵 台灣槲櫟疫病纏身 5年內恐滅絕
槲櫟屬溫帶落葉喬木,台灣是全球分佈最南界,綠色陣線協會調查發現,台灣僅剩不到二十棵,且每棵都有疫病,族群狀況十分危急,若不搶救,五年內恐在台灣滅絕。
槲櫟主要分佈在中國、韓國與日本等溫帶國家,通常生長於海拔一百公尺至二千公尺的向陽山坡。其果實是哺乳動物秋天的食物來源,在中國,因槲櫟種子富含澱粉,可釀酒、製成粉條、做為豆腐及醬油等,又可榨油,甚至做為家具及薪炭等之用。
消失近80年 新竹海邊現蹤
台灣在一九二四年,曾有日本學者於新竹採集到標本,其後消失近八十年沒有紀錄,直到二○○二年,靜宜大學生態所副教授楊國禎才在新豐鄉坑子口靶場管制區內發現。多雨的台灣其實不適合落葉林生長,且還長在不是溫帶氣候的新竹海邊小丘陵上,引起植物學界重視。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與樹木專案的謝東佑博士,去年十一月底在軍方人員陪同下到現場調查。謝東佑指出,二○○二年時,槲櫟還有百餘棵,到二○○七年
也有六十餘棵,沒想到一個多月前僅剩十餘棵,且樹幹嚴重枯朽斷裂、葉緣焦枯,幾乎每一棵都有嚴重疫病,如再這樣下去,推測五年內槲櫟將在台灣消失。
雜草樹木太茂密 影響生長
楊國禎表示,他曾三度前往調查,發現槲櫟陸續死亡。從直徑研判,這群槲櫟壽命不超過四十年,更得代代傳承下去,但落葉林須生長在開闊的環境,軍方在該區域
活動會創造開闊地,反而有利槲櫟生長,但近年軍方不演習,雜草、雜木長得太過茂密,讓槲櫟小苗被掩蓋,無法順利長大,面臨生存危機。
台大生命科學系助教吳聖傑觀察槲櫟長達三、四年,發現這群槲櫟是透過無性繁殖,而非靠種子傳播,讓動物將其帶到遠處生長,因此影響槲櫟天然更新速度。
至於為何槲櫟只長在新竹海邊的丘陵地?楊國禎推測,可能因為此處正好迎東北季風,冬天又下雨,氣溫比淡水還低。
楊國禎解釋,雖然槲櫟在台灣消失,不會造成立即的衝擊,但「就像飛機螺絲鬆掉了一、兩顆,還是能飛,卻影響安全。」而全世界幾十年來,滅絕的物種越來越多,最終將造成環境浩劫。
林務局著手進行保種計畫
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強調,林務局已注意槲櫟的問題,正著手保種計畫,去年委託嘉義大學,以組織培養的方式,培育槲櫟種苗,一旦培育成功後將移到新竹林管處的苗圃種植。
(自由時報)
--
新電腦病毒 偷銀行存款不留紀錄
繼數千名以色列民眾的信用卡資料被駭客公布在網路上後,以色列網路安全公司Trusteer發現一種新型電腦病毒,不僅能協助詐騙分子竊取銀行帳戶裡的錢,還可隱匿詐騙紀錄,避免帳戶持有者注意到存款已不翼而飛。以色列當局表示,將把網路攻擊視同暴力恐怖攻擊來處理。
據報導,新版SpyEye木馬程式可入侵銀行網頁,並以精密手法湮滅證據。首先,病毒守株待兔,等客戶透過中毒電腦造訪網路銀行後,再盜取其登入憑證,誘
騙客戶洩漏轉帳卡號資訊等其他個資。然後,詐騙者利用竊取的轉帳卡號消費後,病毒會攔截任何人進入受害者的銀行頁面,並將詐騙相關的交易紀錄抹除。此舉能
防止或至少延遲客戶發現詐騙事件,並回報銀行,讓詐騙分子獲得關鍵的額外時間,及時完成犯案。
至於堪稱以色列歷來數一數二嚴重的信用卡資料被盜事件,以色列當局表示,將把網路攻擊視同暴力恐怖攻擊來處理。據報導,一名宣稱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駭客
OxOmar於五日宣稱犯案。信用卡公司透露,至少有六千張有效卡片資料流出。報導指出,OxOmar可能是住在墨西哥的一名十九歲駭客。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