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5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180315 霍金逝世篇

*霍金76歲長眠 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物理學家

一個星球,只有一種人類。我們在同一個星球上,需要彼此包容尊重的生活。

物理學泰斗霍金昨天過世,享壽76歲,他年輕時罹患漸凍症,醫師估只能活2到3年,但是他活了超過半世紀,雖然殘障的身軀被禁錮在輪椅之上,但是他的心靈、智力無所束縛,為人類貢獻黑洞和宇宙之謎的精彩理論,啟發一整個世代的天文研究者,還寫下《時間簡史》等經典科普書,成為科學界耀眼巨星。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生於1942年1月8日,那是科學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紀念,而他於昨天、科學家愛因斯坦139歲冥誕,安詳過世於英國劍橋家中。他1979年被授予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那是科學家牛頓曾坐過的教席。

對抗漸凍症半世紀
霍金中學時代最喜愛的學科,不是物理而是數學。他智商160,牛津畢業後轉往劍橋大學讀博士,鑽研宇宙奧秘,並邂逅女同學珍懷爾德(Jane Wilde)。但不久他出現漸凍症徵狀,醫生指他的運動神經元會逐漸退化,只剩2、3年可活。
面對絕症,霍金沒有消沉,跟懷爾德成家育兒,他的病況逐漸惡化,26歲開始癱瘓坐輪椅,但他心無旁騖,集中精力在物理研究上。

時間簡史賣900萬冊
1970年代,霍金的研究陸續開花結果,包括宇宙奇點(singularities)和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連串科研突破令他屢獲「愛因斯坦獎」等學術殊榮。
他的病情繼續惡化,1985年失去說話能力,借助合成器發聲,用身體僅餘可活動部位控制電腦,最初還能用手指,後來用頭和眼睛,再進而靠面頰肌肉的感應器,最後連頰肌控制力也漸失,就求助於腦波控制。
霍金1988年的科普書《時間簡史》全球熱賣900萬冊,輪椅上思想無界線的智者形象,令他成為當代科學界最閃亮的明星。台灣大塊出版社共出版他5本書,總銷量16萬本。

看不順眼輪椅輾腳
霍金對於自己的地位很謙遜:「這只是傳媒吹捧,他們需要一個愛因斯坦式人物來吸引人,對愛因斯坦和我的著作並不了解。我是那種殘疾天才典型,殘障明顯,是否天才就大有可議之處。」對於死亡他曾說:「我不怕死但也不急著死,我還有好多想做的事。」至於死後的世界,他認為:「人腦就像電腦,零件壞了就停工。對壞掉的電腦來說,沒有天堂、沒有來世,那些都是怕黑的人的童話。」
霍金生性幽默,據說對他看不順眼的人,會佯裝操作輪椅不小心,輾過對方的腳,英國王儲查爾斯就曾受害。霍金否認,但他的否認很「弱」,他說:「這都是惡意的謠言,誰敢再提這件事,我就用輪椅壓他。」
我科技部昨發文悼念表示,霍金被譽為是繼愛因斯坦後最偉大科學家之一,他的智慧結晶將永留後世。霍金認為宇宙另一端必有更高等的外星文明存在,倘若世上真有靈魂,樂觀如他,此刻或許正開心能脫離肉身的有形限制,試圖飛向宇宙深處要驗證他的無窮想法。

霍金生平表
1942 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
1958 就讀牛津大學,自然科學一級榮譽畢業
1962 劍橋大學讀博士,出現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症狀,醫生指他只有兩、三年壽命
1965 博士畢業,在劍橋開始研究教學工作,娶首任妻子珍懷爾德,共育3子女
1968 病情惡化,被迫坐輪椅
1974 提出「霍金輻射」,指黑洞並非完全空無一物;以32歲之齡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最年輕院士之一
1979 獲授牛頓曾出任的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
1985 失去說話能力,開始用機器代他說話
1988 出版科普書《時間簡史》
1990 與髮妻珍懷爾德離婚
1995 娶看護依蓮梅森為第2任妻子
2007 在美國甘迺迪太空中心體驗無重力飛行,立志要圓太空旅遊心願
2018 3月14日,於劍橋寓所睡夢中去世,享壽76歲

霍金金句
●談病情
「21歲時,我已近乎絕望。但其後所得都是額外的恩賜。」
●談自己的160智商
「炫耀智商的人都是魯蛇」
●談生命
「生命或許不美好,但總有可做的事和獲得成功的機會,活著就有希望」

*學術成就 研究黑洞「諾貝爾獎等級」

霍金談到他窮畢生之力的追求:「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徹底了解宇宙,它為什麼是現在的樣子,以及為什麼存在。」他的研究大至關乎宇宙的相對論、小至粒子世界的量子力學,既探索最深奧的學科,也能以最淺顯的文字,引導一般讀者進入奇妙的物理世界。

宇宙學巨擘地位
霍金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入手,論證宇宙中存在時空無限彎曲的奇點,就是黑洞和宇宙大爆炸。在80年代又提出星系如何形成,指宇宙大爆炸後初期物質分布的些微不均,膨脹時會聚集成星體和星系。他又致力大一統理論,力圖綜合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提出「宇宙波函數」,將解釋粒子的波函數用來解釋宇宙。
台灣大學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學中心主任陳丕燊指出,「宇宙學」研究宇宙起源、發展等,比天體物理範圍更大,霍金在宇宙學界地位僅次於愛因斯坦,他提出多項重要理論,如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現被稱為「霍金輻射」,可解釋如何降低黑洞質量而導致黑洞蒸散現象,宇宙學巨擘地位實至名歸,也是「指引我研究的明燈」,霍金逝世如同愛因斯坦等級大師離去。

霍金輻射獲認同
清華大學天文所教授張祥光表示,霍金離去可說是大師殞落,一般民眾印象最深應是《時間簡史》科普書籍;但霍金對黑洞研究有卓越貢獻,尤其提出「霍金輻射」理論,普遍獲學界認同,也深深影響宇宙起源研究,可惜尚無實際觀測案例可佐證,但仍無法否認這是諾貝爾獎等級的理論。

*警世預言「或許外星生命盯著我們」

霍金不但熱中探索浩瀚宇宙,亦關心人類及地球命運,曾經就人工智能、氣候暖化、移民外星球等議題發表警世預言。
霍金指,人工智能在早期發展階段可改善人類生活,但長遠可能成為「人類終結者」,他說:「我害怕人工智能可完全取代人類。既然人類會設計電腦病毒,自然會有人把人工智能設計成可自我改良及複製。這種新生命將超越人類」。
關於全球暖化,霍金曾批評美國總統川普退出《巴黎協定》,「我們正迫近氣候暖化無可挽救的臨界點。川普的行動把地球推向邊緣,變成像金星一樣,溫度高達250℃,還會下硫酸雨」。

「人類可能滅絕」
霍金呼籲人類在1千年內必須設法移居到外星,否則可能因核戰或溫室效應等災難而滅絕,「人類滅絕可能發生,但不是不可避免」。
他相信宇宙中人類並不是孤單生命,「或許外星生命正盯著我們」。他推測在地球16光年外、質量及溫度都跟地球相近的「葛利斯832c」行星可能存在生命,但警告人類要小心別招惹侵略者,「遇上先進文明,可能跟美洲原住民對上哥倫布一樣,沒好結果」。

*情路坎坷「女人是謎」兩段情都離婚

霍金畢生都在思考宇宙奧秘,但他在70大壽前受訪時幽默表示,他思考得最多的題目不是宇宙,而是女人,「她們真是個謎。」
霍金的情路崎嶇。第一任妻子珍懷爾德是劍橋同學,約會不久,霍金就身罹漸凍症惡疾,兩人仍情深意堅結婚,珍全心全意照顧霍金和3名子女,這段故事曾被拍成電影《愛的萬物論》。
但25年夫妻情最後不得善終。霍金1990年跟珍離婚前,已跟看護依蓮梅森同居,珍後來亦跟好友結婚。她說霍金一直不跟她訴說心情,出版《時間簡史》變國際明星後,更表現得像「無所不能的皇帝」,她要不斷提醒丈夫他不是上帝,依蓮卻「在他腳邊膜拜」,於是成功橫刀奪愛。

中暑滿身傷被虐
霍金承認愛看美女,曾以訂閱色情刊物來跟同事打賭。他是已故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的鐵粉,60歲生日派對時,親友特地請人扮成夢露祝壽。
他1995年跟依蓮再婚後,仍愛聘用俏看護。伊蓮被指有支配欲,曾要新看護看她跟霍金做愛。後來霍金曾在大熱天被丟在戶外,中暑兼一身傷。警方調查都因霍金拒合作而無法立案,指控依蓮虐待霍金的看護亦被辭退,但他2006年終跟依蓮離婚。

(蘋果日報)
--
*物理學家霍金 走完人生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與長年輪椅禁錮不了腦中翱翔思緒,廿一歲確定變成漸凍人卻在逾半世紀餘生接續提出「潘洛斯—霍金奇點定理」、「霍金輻射」等驚天動地天文理論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十四日在英國劍橋的家中與世長辭,享壽七十六歲,留下一生傳奇經歷與成就供後人緬懷品味。

霍金的三名子女發表聲明,對父親過世深感悲痛,指父親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勇氣和堅毅,以及聰明和幽默,啟發全球的民眾」;父親生前說過:「宇宙若非是你愛的人所住的家園,就不算是什麼宇宙,我們想念他。」

九四二年一月八日生於高知識份子家庭,霍金十二歲嶄露對科學的興趣與才華;十七歲提前進入英國牛津大學主修物理,畢業之際決定前往劍橋大學專攻宇宙學。不料他在大學最後一年開始手腳不聽使喚,在廿歲進入研究所的隔年,確診出ALS,醫師原預估只能再活兩年。

霍金成就從這時開始流傳千古:針對廿世紀爭辯的宇宙模型假說,他相信大爆炸理論,結合英國數學物理學家潘洛斯(Roger Penrose)一九六五年提出的「時空奇點」說,設想宇宙由密度、曲率皆無窮大的時空奇點向外爆炸的情況,隔年做成博士論文《宇宙膨脹的性質》。劍橋大學去年十月首度免費公開這部經典,才一天就引來超過六萬人下載。

*漸凍人到宇宙大師 霍金傳奇謝幕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與長年輪椅禁錮不了腦中翱翔思緒,廿一歲確定變成漸凍人卻在逾半世紀餘生接續提出「潘洛斯—霍金奇點定理」、「霍金輻射」等驚天動地天文理論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家霍金,十四日在英國劍橋的家中與世長辭,享壽七十六歲,留下一生傳奇經歷與成就供後人緬懷品味。

霍金三名子女發表聲明,對父親過世深感悲痛,指父親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勇氣和堅毅,以及聰明和幽默,啟發全球的民眾」;父親生前說過:「宇宙若非是你愛的人所住的家園,就不算是什麼宇宙。」我們想念他。

全球天文學界、各國政府與名流都紛紛發文追悼霍金。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推特公布霍金二○○七年在甘迺迪太空中心的飛機上開心體驗零重力的影片,附上悼詞「願你在微重力下像個超人持續飛翔」。對霍金而言,宇宙就是他的實驗室,美國芝加哥大學宇宙學家特納(Michael Turner)說,霍金終其一生試圖解答「宇宙起源、黑洞、時間方向」。霍金也說過:「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完全了解宇宙,它為何是這樣,及它為何存在。」

一九四二年一月八日生於高知識份子家庭,霍金十二歲嶄露對科學的興趣與才華;十七歲提前進入英國牛津大學主修物理,畢業之際決定前往劍橋大學專攻宇宙學。不料他在大學最後一年開始手腳不聽使喚,在廿歲進入研究所的隔年,確診出ALS,醫師原預估只能再活兩年。

霍金成就從這時開始流傳千古:針對廿世紀爭辯的宇宙模型假說,他相信大爆炸理論,結合英國數學物理學家潘洛斯(Roger Penrose)一九六五年提出的「時空奇點」說,設想宇宙由密度、曲率皆無窮大的時空奇點向外爆炸的情況,隔年做成博士論文《宇宙膨脹的性質》。劍橋大學去年十月首度免費公開這部經典,才一天就引來超過六萬人下載。

一九七四年,他再度提出突破性理論,主張恆星能量耗盡後發生重力塌縮而形成的黑洞可發出熱輻射。這顛覆了無法有任何粒子從質量極大的黑洞逃逸出的先前認知,並於一九七○年代末期獲得進一步驗證;科學家雖尚未能成功觀測到「霍金輻射」,卻也無法推翻他的理論。

生於伽利略忌日 逝於愛因斯坦冥誕

為了支應家庭開銷及讓大眾了解宇宙奧秘,霍金在一九八八年出版《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結果這本少有讀者真正讀懂的大作成為史上最暢銷科普書籍,被譯為近四十種語言,銷量超過千萬本。巧合的是,霍金生於「現代天文學之父」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忌日,又在「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一百三十九歲誕辰往生,令人不禁相信起宇宙間的冥冥定數。

http://img.ltn.com.tw/2018/new/mar/15/images/bigPic/600_287.jpg

*兩段婚姻三子女 情史豐富離婚收場

天文物理學家霍金感情生活堪比他所提出的理論,複雜多采,讓人霧裡看花。他過世的消息傳出後,兩位前妻潔恩.威爾德(Jane Wilde)與伊萊恩.梅森(Elaine Mason)暫無任何表示,只有他與潔恩所生的三個孩子發表聲明。根報導,不堪霍金名氣與病情帶來的壓力,以及太忙疏於維繫感情,或許是這兩段婚姻破裂的原因。

元配無懼下嫁 不敵外遇

霍金和第一任妻子潔恩不畏漸凍人症威脅,一九六五年結婚,六七年產下長子羅勃(Robert Hawking),七○年產下長女露西(Lucy Hawking),七九年產下么子蒂莫西(Timothy Hawking)。隨著霍金病情不斷惡化,潔恩必須獨自照顧家庭,最後終於不堪重負,九○年與霍金和平分手,九五年離婚。

潔恩一四年受訪時曾指出,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聞名全球後,兩人關係開始出現問題,霍金的才華招致大量「諂媚」的仰慕者,「……當(霍金的)病情演變到必須聘僱看護時,情況更是急轉直下……」

霍金一九九○年與潔恩和平分手時,已與看護梅森發展出感情。九五年結束第一段婚姻後,霍金同年便與梅森結婚。婚後,梅森和霍金的孩子們處得不好,他們曾指控梅森軟禁霍金,不讓霍金和其他家人見面。二○○三年,霍金的看護更出面指控梅森虐待霍金,一度驚動警方介入調查。儘管霍金出面否認,但兩人仍於○六年離婚,結束十一年婚姻生活。雙方均未透露具體離婚原因,僅指出霍金忙於工作是原因之一。

二次婚姻 傳霍金被家暴

霍金結束第二段婚姻後,與前妻潔恩的關係有所改善,兩人經常互相陪伴,一四年甚至一起出席電影《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倫敦首映會。該部電影取材自潔恩的回憶錄,內容描述兩人的愛情故事。片中成功演繹霍金早年生活的英國男明星艾迪.瑞德曼,還憑藉此片拿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漸凍人活逾50年 醫師:超罕見

全球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逝世,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的他,在被確診患病後仍活了超過五十年,醫師們多很訝異,認為這是特例中的特例。

台北醫大附醫神經內科醫師袁瑞昱說,漸凍人症會影響全身運動神經元,末期就影響呼吸、吞嚥,甚至眼球運動等,患者最後多因感染過世,但若有好好照顧患者,例如別因吞嚥嗆到、肺部感染,其實可以活上很多年。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醫師李宜中說,台灣的漸凍人症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五,目前約四、五百人,每年新增約一百多人。通常患者在確診後,僅存活數個月或到二、三十年的患者都有,但平均存活約五年多,像霍金這類確診後活了五十幾年的例子極為罕見。

李宜中說,台灣的漸凍人症患者和存活時間相較於國外,明顯久了一些,這應是台灣較重視家庭成員間的互相照顧,只要病患的營養吸收和呼吸都支持得好,患者存活期可以更久。

雙和醫院副院長胡朝榮說,漸凍人症大都發生在步入中年後,男女患病比率差不多,致病原因不明。除目前已知有五%到十%是因為基因突變所引起,還有少部分可能是家族遺傳所致。

胡朝榮說,霍金應是世界上活最久的漸凍人,他的例子太特殊,一般情況無法適用在他身上。他提醒,漸凍人症初期會有肌肉無力和萎縮症狀,很多患者會誤以為是頸椎或腰椎壓迫所致,導致多數患者在動過頸椎、腰椎手術後,發現症狀並未好轉,才被確診為漸凍人症。

(自由時報)
--
*再見!霍金 自由翱翔宇宙吧

舉世聞名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霍金十四日清晨在劍橋自宅過世,享壽七十六歲。

生於伽利略忌日 死於愛因斯坦冥誕

霍金生前執教的英國劍橋大學在網站寫道:「來自劍橋大學的朋友和同事們向霍金教授致敬。他被公認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聰明頭腦,其學術貢獻、著述、電視節目、講座和傳記電影讓他被全世界所熟知。」

霍金的三名子女透過聲明表示:「我們摯愛的父親今日過世,我們深感哀傷。他是優秀的科學家,也是傑出的人,他的成就將流傳多年。他的勇氣、毅力和才智、幽默激勵了世界各地的人。」

霍金一九四二年一月八日出生於英國牛津,當天正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霍金覺得很有意思,但認為只是巧合:「我估計全世界大約有廿萬名嬰兒也在那一天誕生,只是不知道是否有其他人後來對天文學有興趣。」

「霍金輻射」震驚科學界

霍金逝世之日則是愛因斯坦冥誕,早慧的霍金曾被同學稱為小愛因斯坦。

「自愛因斯坦之後,沒有哪位科學家能如此吸引公眾的想像,並得到全世界數千萬人喜愛,」紐約市立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曾這麼形容霍金。

「時間簡史」賣逾兩千五百萬本

宇宙論和黑洞是霍金的主要研究領域,他提出黑洞研究相關的「霍金輻射」,撰寫全球暢銷書「時間簡史」。該書自一九八八年首版以來,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文字,銷量超過二千五百萬本。

美國太空總署推文悼念霍金:「追思霍金,著名的物理學家及科學大使。他揭開了充滿可能性的宇宙,讓我們和全世界得以進一步探索(宇宙)。正如你二○一四年對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所說的一樣,願你在微重力世界中繼續像超人般翱翔。」

身體受困漸凍症55載

天才的大腦受困於孱弱的病體,長達五十五年。廿一歲那年,霍金被診斷出罹患罕見的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症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醫生告知他可能最多再活兩年。疾病最終讓他幾乎全身癱瘓,說話只能靠特製的聲音合成裝置,但這並沒有阻止他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霍金曾有兩段婚姻,育有三名子女,他曾在一部紀錄片中說:「因為每一天都可能是我的最後一天,我渴望充分利用每一分鐘。」傳奇一生被在二○一四年被改編成電影「愛的萬物論」。

雖然備受推崇,但因「霍金輻射」尚未獲得證實,霍金與諾貝爾獎無緣。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3/15/1/4570362.jpg&s=Y&x=0&y=0&sw=762&sh=1514&sl=W&fw=400&exp=3600

*霍金,人類意志力與好奇心化身

一九六四年英國皇家學會的一場演說,當時最有名的物理學家,也是宇宙大爆炸論的堅定反對者霍伊爾正發表最新研究,卻猛然被打斷,站在後排的一名年輕人高喊:「你弄錯了!」怒不可抑的霍伊爾反問原因,年輕人回答:「我已經算出來了。」

泰晤士報記述這段往事,年輕人正是霍金,當時他已被診斷出罹患漸凍症。紐約時報稱他不只在科學上貢獻卓著,還因長年罹患漸凍症,坐著輪椅、使用語音合成器,已成為人類意志力和好奇心的化身。

在科學上,世人最記得的是他有關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預測,紐時稱此預測目前或可以一段公案來表述:黑洞何時不是黑的,以及黑洞何時爆炸。

霍金有兩次婚姻,他一九六三年就讀劍橋大學研究所時,遇到第一任妻子妻珍.霍金,兩人育有三名子女,但在一九九五年離婚,改娶照顧他的護士伊蓮。二○○四年初,有媒體報導霍金遭伊蓮虐打,霍金發表聲明否認,二○○六年兩人離婚。

霍金六十五歲時,登上特製的波音飛機,參與零重力飛行;之後有人問他,為何要冒險,霍金說:「我想向人展示──只要心未殘,我們無需因生理殘障受限。」
--
雙和醫院副院長胡朝榮說,依國內外資料顯示,漸凍人從確診到辭世平均四至五年,霍金應是世界上存活時間最久的漸凍人。

*理論物理學家霍金辭世 享壽76歲

世界知名理論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14日在英國劍橋的家中安詳過世,享壽76歲。

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早年便展露聰明才智,並以第一級榮譽學位從牛津大學畢業,在劍橋大學獲頒博士學位,以黑洞與重力相關研究而聞名。霍金在1974年提出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認為黑洞並非完全漆黑,而是會發出輻射,並於耗盡能量後消失。他與數學家潘洛斯(Roger Penrose)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與量子理論結合,認為時間與空間始於大霹靂,終於黑洞。

霍金早在21歲時被診斷出罕見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亦稱漸凍症),被認定只剩下2年壽命,但他的病情惡化程度比其他病患要慢,最終仍多活了半個世紀多的時間。他從1960年代開始逐漸全身癱瘓,必須仰賴看護與科技,靠著合成語音器才能發聲。潘洛斯曾表示,當時的霍金覺得自己不久於人世,決心盡可能完成他能力所及範圍內的研究。

「我覺得實在很不公平,這怎麼會發生在我身上。」霍金在2013年出版的自傳寫道:「當時,我覺得我的生命結束了,我永遠不會瞭解我覺得我應有的潛力。但現在,50年過去,我能平靜地滿意此生。」

霍金曾被認為是當代最傑出的在世科學家,曾任牛頓也擔任過的英國最有名教席-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多達30年時間,並且撰寫多本暢銷的科學著作,1988年出版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占據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達史無前例的237周,並且翻譯成40種不同的語言。

霍金在學術圈外也廣受大眾歡迎,並親自演出多部電視劇,成為數學與科學技客(geek)的英雄與大眾化人物;在科幻劇「銀河飛龍」(Star Trek:The Next Generation)中,他與牛頓和愛因斯坦打牌的橋段為人津津樂道。霍金的一生也被搬上大螢幕,改編成電影「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男主角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以此片獲頒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

霍金的兒女露西、羅伯與提姆在聯合聲明表示,「我們沉重地宣布,我們摯愛的父親今日離世。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卓越的人物,成就與傳承將流芳百世。他的勇氣與毅力,才智與幽默鼓舞世界各地的人們。他說過,『如果宇宙不是你摯愛的人的家,那宇宙也就微不足道』。我們將會永遠懷念他。」

*就算不懂物理、不識愛情 也要記住的霍金十大金句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14日去世,享壽76歲。他研究黑洞,預言外星人存在,且人類不應接觸;他身患漸凍症,自21歲起就痼疾纏身。他無法自行言語,卻又坐在輪椅上遨遊天宇、立論無數。

霍金的兩次婚姻,育有三個子女,六十歲還玩熱汽球。各段婚姻中,還有更多幽微角色出現,他的故事拍成電影、紀錄片,其中最近的是《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霍金在不同時期的對話,談物理、論生命,說人生、講愛情。他用物理與人生、現在及未來,畫出他心中宇宙的四個象限。

◎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把宇宙整個弄明白——它為何如此,它為何存在。(wikiquote)

◎不要惹外星人。我相信,必定有不同形式的生命存在於我們的宇宙。真正的挑戰在於搞清楚外星人究竟長什麼樣子。(Discovery Channel)

◎我們用盡了所有空間,唯一能去的,就是另一個世界。該是探索另其他太陽系的時候了。我深信,人類需要離開地球。

(Bloomberg.com)

◎愛因斯坦錯了—他說「上帝不玩骰子」。對黑洞的研究表明,上帝不光玩骰子,甚至有時候他會把我們弄糊塗,因為他把骰子甩到了看不見的地方。」(The Nature Of Space And Time, published 1996.)

◎宇宙不允許完美。(TED 2008)

◎身體與精神不能同時殘缺。(New York Times 2011/05/10)

◎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生氣是不好的對策。我的方法是不斷的思考問題的根本,並且做一些其他事情。有些時候,我甚至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看到答案,以黑洞和訊息遺失的例子來說,我花了29 年才找到答案。(The Guardian, 2005)

◎人生如果不好玩那就是一場悲劇。(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4)

◎女人,是個永遠解不開的謎。(The New Scientist, 2012)

◎“Quiet people have the loudest minds”安靜的人,心裡最是波濤起伏。(霍金手稿)

◎「我21歲時,期望值變成了零。自那以後,一切都是額外賺到的。」

"My expectations were reduced to zero when I was 21. Everything since then has been a bonus."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Interview, December 12, 2004

(The Guardian,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4)

*台大教授陳丕燊:我們有機會讓霍金拿諾貝爾獎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過世,台大梁次震宇宙學講座教授陳丕燊表示,霍金沒有得到諾貝爾獎很可惜,「但也可理解」,因為宇宙學或黑洞研究的效應「非常難測量到」,而諾貝爾獎堅持「理論要有實驗根據」。但他透露,自己目前在做的跨國團隊研究,就是要檢驗黑洞霍金蒸發是否真的會導致信息遺失,因為這個黑洞信息遺失悖論已經困擾了物理學界40幾年。「很遺憾,霍金來不及看到我們的成果」,不然我們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讓他拿到諾貝爾獎。

陳丕燊表示,要在天空、宇宙中觀察霍金輻射和訊息遺失的現象,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去年年初,他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一個實驗構想和理論,想要利用雷射在實驗室裡,打造出桌型的類比黑洞,提供霍金輻射和訊息遺失的實證依據。很遺憾,霍金沒能等到我們完成實驗,先走一步。

「可惜霍金在我們實驗進行中就過世了。」陳丕燊已經組織了一個簡稱為AnaBHEL (Analog Black Hole Evaporation via Lasers) 的跨國研究團隊,要把這個實驗盡快做出來。它的成員除了台大,還有法國綜合理工大學、日本國立關西光子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學。

陳丕燊說,當時很希望在霍金在世時,就把實驗做出來。「很遺憾,如果我們能做出來,霍金一定很高興。」他笑說,如果把實驗做出來,我們就可以把霍金送到瑞典拿諾貝爾獎。

陳丕燊表示,因為這項實驗難度很高,要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今年開始做,明年開始第二階段,如果一切順利,至少需要三年時間完成。

陳丕燊指出,霍金對於宇宙學界的貢獻非常巨大,堪稱是愛因斯坦之後,第二個科學或物理學的象徵。除了他自己因身體的缺憾,所帶給社會的感動和想像之外,對於真正從事宇宙學研究者來說,霍金在學術界上的貢獻,真的是巨大無比。「霍金的逝去是一個很大的損失」,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這麼有創造性。他目前做的好幾個方向的研究工作,也都跟霍金原創性的思想有關。

霍金在漫長的學術生涯中,做了好幾次非常有原創性的研究。陳丕燊說,第一個是霍金在博士生時期,發表的「奇點」定理。第二個貢獻是1970年代初期,發展出黑洞熱力學。之前多半認為黑洞就是無比的黑洞,除了重力以外沒有其他的效應。但是,霍金發現黑洞有溫度,因而發展出來「黑洞熱力學」。

陳丕燊表示,20世紀有兩大物理革命,一個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個是量子力學。霍金的第三個重要貢獻,也是歷史上最為人樂道的是,1974年,成功地把量子理論加入黑洞研究,發現黑洞並非全黑,黑洞是有輻射的,也就是「霍金輻射」,輻射會帶走黑洞質量,也就是黑洞會「蒸發」。

霍金的第四個貢獻是,黑洞最後通通燒完之後,會造成訊息遺失。陳丕燊表示,因為黑洞一開始是很多訊息的,但是一旦最後蒸發完之後,黑洞的質量都換成輻射,訊息就會遺失。但是,遺失訊息跟機率是密切相關,而量子理論是20世紀偉大的科學理論,可是量子力學有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就是機率必須守恆,可是黑洞蒸發看起來機率似乎不守恆,因此困擾了科學界好幾十年,所有最聰明的科學家都紛紛加入這個論戰、戰場。

陳丕燊表示,霍金的第五個貢獻是1980年代,和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共同提出一個宇宙的量子理論,也就是宇宙無邊界理論。最近兩年,霍金還提出一個解套的方法,叫做「軟髮理論」。

(聯合報)
--
*英著名物理學家霍金逝世 享年76歲

當代最知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的家屬14日透過發言人表示,霍金已經過世,享壽76歲。

霍金1942年出生於英國牛津,196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牛津大學物理系,隨後進入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霍金與物理學家羅傑潘洛斯共同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潘洛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關於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現稱霍金輻射)。

霍金在1988年發表《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解答了人類所一直探索的時間有無開端、空間有無邊界問題。該書被翻譯成40多種文字,發行量高達2,500多萬冊。2017年,劍橋大學公開霍金24歲寫成的134頁博士論文「宇宙膨脹的屬性」,吸引超過6萬次下載,網站一度癱瘓。

霍金也以大膽預言見稱,國際商業時報(IBT)彙整霍金的五個最大膽預測,包括全球面臨與日俱增的核子與生物戰威脅、人工智慧(AI)將改變或摧毀人類社會、AI未來將取代人類、在本世紀結束前人類將完全滅絕、人類須移民其他星球才能再存活1,000年。

霍金在21歲時,被診斷患有俗稱漸凍症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3/15/2/4570280.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經濟日報)
--
*霍金過世 子女:他是優秀科學家 也是傑出的人

英國知名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Hawking)的家屬今天透過發言人表示,霍金已經過世,享壽76歲。

霍金的子女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摯愛的父親今日過世,我們深感哀傷。他是優秀的科學家,也是傑出的人,他的成就將流傳多年。他的勇氣、毅力和才智、幽默激勵了世界各地的人」。

霍金1942年出生於英國牛津,在196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牛津大學物理系,隨後進入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霍金與物理學家羅傑潘洛斯(Roger Penrose)共同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潘洛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關於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現稱「霍金輻射」)。

霍金在1988年發表《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解答了人類所一直探索的時間有無開端、空間有無邊界問題。該書被翻譯成40多種文字,發行量高達2500多萬冊。

霍金在21歲時,被診斷患有俗稱漸凍症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ALS),病情會隨著時間愈加嚴重,當時被判定僅剩兩年可存活,但他繼續在劍橋大學就讀。

霍金與病魔抗戰近半世紀,離世前全身癱瘓且無法發聲,須仰賴語音合成器來溝通。他曾有兩段婚姻,並育有3名子女,傳奇一生2014年被改編成電影《愛的萬物論》。

霍金獲得10多個榮譽學位,1982年獲得女王頒贈大英帝國榮譽勳章,雖然備受推崇,因為霍金輻射尚未獲得證實,與諾貝爾獎無緣。

2017年,劍橋大學公開霍金24歲寫成的134頁博士論文「宇宙膨脹的屬性」,吸引超過6萬次下載,網站一度癱瘓。

霍金是繼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之後,最優秀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霍金過世的3月14日,正好也是愛因斯坦的生日。

(聯合晚報)
--
*霍金傳奇一生落幕 享年76歲

3月14日是世界圓周率日,也是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誕辰,全球最知名科學家之一的英國天體物理學大師霍金(Stephen Hawking)在這一天於英國劍橋家中安詳去世,享年76歲。他的辭世引起全世界媒體廣泛關注,美英媒體都有「天文學界閃亮巨星在宇宙隕落」的描述,顯現他對人類研究宇宙所做出的非凡貢獻和不向命運低頭傳奇的一生。

對抗肌萎 強韌多活55年

霍金主要研究領域為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奇性定理,以及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現稱為霍金輻射)。他對宇宙、時間、空間的獨特理解,包括在科學節目上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解說人類如何超越時空,讓過去的我,現在的我和未來的我碰面,吸引了全球無數的觀眾。

霍金在21歲於劍橋大學求學期間,被診斷出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漸凍人症),霍金不願向命運低頭,以頑強的毅力對抗惡疾,持續研究、結婚生子。他重大的研究都是在病後完成,展現強韌的生命力和意志力。西方媒體報導,如果霍金沒有病痛,他可能無法那麼專注於研究天體物理,不會有現在舉世公認的成就。

無邊界宇宙論 永遠留傳

1988年霍金出版了《時間簡史》,成為當時全球最暢銷的科普著作。他曾經3次到大陸,每次都掀起「霍金熱」。2016年他開通微博,兩天內粉絲突破300萬。他在1985年首次踏足大陸,由於很希望參觀長城,多名研究生合力把他抬上八達嶺長城,讓他得償所願。2006年,霍金第三次來到大陸,有觀眾提問他對大陸最感興趣的是什麼,霍金回答:「中國的文化、食物我都感興趣,但最感興趣的還是中國的女性,她們都很漂亮。」

霍金的3名子女14日在聲明中寫道,「他是個偉大的科學家和了不起的男人,他的成就與遺緒將流傳世間。他的勇氣、堅持、才華和幽默,鼓舞了世人。」「他曾說,宇宙的意義在於,它是你深愛人們的家園。我們會永遠思念他。」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03-15/clipping/656/b02a00_t_01_04.jpg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03-15/clipping/656/b02a00_t_01_03.jpg

*讀不懂的暢銷書 《時間簡史》熱賣

1988年,霍金出版講述宇宙起源的《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這本科普著作解釋宇宙、黑洞、以及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在全球狂賣超過2500萬冊,翻譯成40多種語言,雄踞《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達237周,刷新史上紀錄,霍金因此家喻戶曉,晉身名流科學家。

霍金曾表示《時間簡史》專為不具科學理論常識的一般讀者撰寫,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該書內容依舊艱澀難懂,讀完也一知半解,不少讀者把書買回家就束之高閣,因此被戲稱為「讀不懂的暢銷書」。

霍金為何要寫時間簡史呢?原來他想寫一本書,對大眾解釋他的研究,加上健康狀況持續惡化,他希望多留點錢給家人。書能出版也充滿機緣巧合,《時間簡史》編輯古札蒂13日撰文回憶,他第一次「看」到霍金,是在《紐約客》雜誌封面,當時霍金知名度不高,他的人生故事卻令古札蒂大受震撼,文中描述霍金「鞋底因為無法觸地,所以一塵不染」更令古札蒂印象深刻。

古札蒂把文章推薦給作家經紀人祖克曼,巧的是對方也想找霍金出書。經過與其他大牌出版社競標出書權後,古札蒂所屬的班坦出版社,因擅長推廣平裝書,而受希望推廣科普知識給大眾的霍金青睞,因此一拍即合。頭一次面對面時,坐著輪椅的霍金更調皮地疾馳讓古札蒂在後面苦苦追趕。

*畢生挑戰不可能 女人讓他摸不透

英國科學家霍金的一生備受命運捉弄,擁有最聰明的大腦卻被束縛在最孱弱的肉體中,他坐在電動輪椅中偏著頭,發出電腦語音的形象深植人心,但那是個毅力超越萬難、洋溢豐沛生命力的象徵。

霍金畢生都在挑戰不可能,扭轉生命的逆境,但他坦言,女人讓他摸不透,兩次婚姻都以離異告終。

1942年1月8日,霍金生於英國牛津的中產階級家庭,父母都是牛津大學高材生。他小時候學習普通,但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17歲進入牛津大學,畢業後進入另一所名門劍橋大學,準備投入浩瀚的宇宙學研究領域。

1963年,21歲的霍金被確診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但他撐過了第一關,不但自劍橋畢業,更留校從事研究。霍金的所有重要研究,都是在他身體殘缺加劇後完成,他僅花2年就拿到博士學位,35歲即當上教授,「我渴望充分利用每一分鐘」。

霍金和第一任妻子珍,就是在新年派對相識,兩人在1965年結為連理。但1970年代後,霍金的健康快速惡化,1988年,霍金因科普著作《時間簡史》熱賣一舉成名,成為黑洞和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權威,但1985年霍金在瑞士染上嚴重肺炎,醫生提議關掉維生器送他走。珍要求醫生把霍金送回劍橋,手術後他保住性命,從此無法再說話,只能靠電子合成器發聲。

霍金在1990年與珍勞燕分飛。5年後,霍金與珍聘僱的私人看護伊蓮再婚,霍金的女兒指女方是為錢才成婚,甚至虐待他,都遭霍金否認。不過,這段婚姻還是在2006年畫下句點。

霍金在2013年出版的回憶錄形容,知道自己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時,「覺得好不公平,這種事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當時,我以為人生就要終結,我再也無法瞭解自己有多少能耐。但現在,50年過後,我總算可以平靜地說,我對自己的人生很滿足。」

*憂心AI毀滅文明 深信外星人存在

「輪椅上的天才科學家」霍金晚年時有「驚世駭俗」的言論。他對人工智慧發展憂心忡忡,表示AI的發展可能導致人類文明的毀滅。他同時也深信外星人存在,但人類和外星生命接觸的後果也可能導致滅亡。對於人類未來,他寄望向宇宙尋求發展機會,因為地球一定會有末日。

去年11月霍金生前最後1次對AI發展提出警告,表示AI恐怕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糟糕的事件,但這股趨勢難以抵擋,工程師、科學家及學者應設法找到有效控制其發展的方法,保留AI的優點,使其與人類和平共處,並預防最糟糕的事態發生。

霍金也深信外星人存在。2015年他在倫敦皇家科學學會演說時表示:「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一定有其它形式的生命。或許外星生物正盯著我們看呢!」他強調,人類不應試圖與外星人接觸,因為外星人可能已耗盡自己星球的資源,準備掠奪其他星球的資源,甚至可能把地球變成殖民地。至於人類的未來出路,霍金說,「人類長期生存的唯一機會就是不能繼續居住在地球上,要向宇宙發展」。

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早在1974年,他就提出黑洞輻射理論:黑洞會產生熱量並釋放亞原子粒子,這種輻射現象會讓黑洞質量逐漸散失,當溫度越來越高,黑洞邊界的重力場強度也越來越大,最後黑洞就會爆炸消失。上述理論是奠基於量子理論,而黑洞將所有物體向內收縮,則是衍生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由於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量子理論與廣義相對論互有矛盾之處,因此,霍金相信,只要找到調和這兩套學說的方式,就能得出一個可以描述宇宙一切事物的簡單方程式-「萬物論」(theory of everything)。他所提出的「霍金輻射」(Hawking radiation)、「宇宙無邊界論」等重要理論正是他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

*《愛的萬物論》揭露霍金私密情事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不僅在科學界是公認奇才,在影視文化中更是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多次出現在電影、電視與音樂作品中。2014年電影《愛的萬物論》揭露霍金與前妻私密情事,就讓飾演霍金的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一舉奪得奧斯卡影帝。

《愛的萬物論》在第87屆奧斯卡入圍5項大獎,全球熱賣逾36億元台幣。霍金看過後評電影「大致屬實」,不改幽默風格說:「他們不會教我怎麼揭開宇宙的祕密,我也不會教他們怎麼拍電影。」除了艾迪瑞德曼,另一位英國男神班奈狄克康博拜區(Benedict Cumberbatch)也曾在2005年的電視電影《霍金》中扮演他。

霍金曾多次為《辛普森家庭》、《飛出個未來》等動畫影集配音,七度現身或獻聲熱門影集《宅男行不行》。自認是《星艦迷航》粉絲的霍金,還曾在系列影集《銀河飛龍》中現身,是《星艦迷航》系列中唯一由本人演出的角色。

霍金也為搖滾樂團「U2」的「Innocence + Experience」演唱會錄製安可曲前的獨白;殿堂級搖滾樂團「平克佛洛依德」(Pink Floyd)在1994年的〈Keep Talkin’〉與2014年的 〈Talkin’ Hawkin’〉都採用了霍金的機械式發音。

(中國時報)
--
*霍金辭世 生前曾警示:「小心AI毀滅人類」

英國天體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周三辭世,享年76歲。這位大半生與病魔奮戰的科學奇才曾提出警告,已是當紅顯學的人工智慧(AI)若發展失控,恐讓人類走向毀滅,堅信外星人存在的他也擔心,地球有遭外星人入侵殖民的危險。

暢銷書《時間簡史》的作者霍金,14日於英國劍橋寓所安詳離世,這位提出黑洞理論而聞名於世的大師,被譽為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獲獎無數的他卻始終盼不到諾貝爾桂冠加身。

舉世皆知霍金罹患「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即俗稱的漸凍人症,他在20歲發病後,被醫生告知僅剩2年多壽命,但憑著堅強意志對抗病魔,持續對人類科學做出貢獻,直到76歲人生謝幕。

霍金晚年相當關注氣候變遷、人工智慧、人口爆炸、外星人入侵等議題,對這些威脅一再提出警告。

霍金早在2014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的專訪中就預言:「全面發展AI的話,人類恐自取滅亡。」

他去年接受《連線》(WIRED)雜誌採訪時指出,AI終將發展到比人類還優秀的程度,形成一種「新型態的生命」。他對雜誌表示:「我擔心AI會完全取代人類,若有人設計電腦病毒,有人創造出能自我升級及自我複製的AI,那將是超越人類的新型態生命」。

霍金還向全人類示警,由於氣候變遷的緣故,到了2600年,地球恐怕會變成熾熱的火球,人類將難逃滅絕命運。

人類若想從氣候變遷、小行星相撞及人口爆爆炸的劫難中倖存,霍金主張未來100年內,人類有必要從地球移民到其他星球。

對宇宙起源有深入研究的霍金,堅信外星人的存在。他對於地球人探索外太空文明的野心感到惶恐,擔心會被科技比人類先進的外星生物知道地球的存在,他認為外星人不具善意,恐將入侵殖民地球。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03-15/clipping/656/a03a00_t_02_02.jpg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