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院 5年需減10%門診量
落實分級醫療 即起年減2% 約80幾萬人次
為改善民眾小病逛大醫院、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署要求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門診量即日起逐年減二%,目標五年內減少十%。
改善診所涉浮報健保給付 將修法祭罰款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除政策上限制大醫院門診量外,健保署也會針對小診所涉浮報醫療健保給付進行修法,如查出有檢驗造假、浮報情事,浮報款須歸還健保署外,也計畫祭出懲罰性罰款(如浮報額的幾倍)。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預估,在排除急重症患者後、避免就醫受影響,預估相關大醫院一年門診總量要減少約八十幾萬人次。
響應政策 南市大小醫院及550家診所締約整合
台南市醫師公會為響應健保署分級醫療政策,結合成大、奇美兩醫學中心與三十三家區域、地區醫院、五百五十家診所,舉行行動醫療大聯盟締約,落實分級醫療、雙向轉診,提高醫療品質。
配合這項七月一日上路的新政策,成大醫院已決定即日起停止週六門診;奇美醫院表示週六上午門診照常,但掛號數量會有限制。台大及台北榮總也暫時不打算停止週六門診,而是以強化轉診的方式降低門診量。
過去轉診機制中,診所上轉醫院或醫院之間平轉成效好,但醫院下轉診所的比例仍不高。成醫院長楊俊佑與奇美醫院院長邱仲慶都說,會加強與基層診所連結,廣納家醫醫療群與診所各專科加入聯盟,轉診平台會逐步建立門診、急診、住院及慢性病等下轉醫療院所地圖,對上轉病人會有專人聯繫轉診掛號事宜,待病情穩定或檢驗後,回轉給原診所;對於輕症或病情穩定患者,大醫院會幫忙鼓勵下轉到社區診所。
馬偕醫院則啟動「馬偕共好醫療照護」合作團隊,台北、淡水院區與兒童醫院每日預估合計保留約四百五十位號次給轉診病人。三軍總醫院也與基層院所合作,保留一定門診名額給轉診病人,以期落實分級醫療政策。
(自由時報)
--
醫療分級下猛藥!大醫院門診不減量 健保就不給付
今天起,習慣到大醫院看病的民眾,恐得面對醫師徵詢,願不願意轉到診所看病?這項變革是因健保署為落實轉診,要求區域級以上大型醫院,每年要減少百分之二、五年減少百分之十的門診量,否則不給付相關健保費。
對這項措施,醫界看法不一。有人認為「健保費斷頭」有助落實轉診,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臨床醫師直言,醫學中心門診減量「不可能」,有醫院曾評估,超量不給付的損失,低於減量的損失,寧可承擔受罰風險,也不願輕棄病人的收入,不排除只是消極配合。病患則擔心診所的醫療品質,對轉診新制似乎不太埋單。
醫改會則憂心,健保署僅要求門診減量,卻未規定減量對象是否為「初級照護病人」,若減掉的是複雜病症患者,病人掛號依然一號難求,建議健保署修正新制並公開各醫院減量輕症比率,才符合公平正義,保障病人權益。
國人喜歡到大醫院看病的現象存在多年,造成大醫院患者爆量,健保署近年陸續實施多項措施,包括提高大醫院就診費用、轉診有費用可減免,希望透過「獎懲」並用手段改善,但效果仍不好,健保署因此決定祭出「健保費斷頭」的強制性新制。
民眾最關心的是從大醫院轉到診所,就醫權益是否受影響?健保署表示,新措施是針對醫院而非病患,會把目標數字給醫院,醫院為避免「多做少領」,應該會願意配合。為配合政策,已有大醫院以減診措施來達到目標。此外,不論大醫院把病患轉給診所,或診所把患者轉給醫院,都有點值的獎勵,前者是五百點,後者是兩百五十點。醫院會想辦法勸說合適的病患同意轉到診所,但患者可自行決定到底要不要轉,權益不受影響。
健保署指出,雲嘉南地區為例,去年七到九月區域級以上醫院的門診量為一五九萬多人次,按照新規定,今年七到九月門診量就要減到約一五六萬人次,若有一季未達減量百分之二,就不給付相關健保費。
健保署表示,一○五年成立醫療分級推動小組以來,之前多用鼓勵性質,即道德理勸說,並沒有強制數字;這次首次提出數據要求,相信會有效果。
醫師表示,公立醫院可能願意配合,要私人醫院把病患讓人「很難」,之前轉診所以沒有什麼成效,是因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醫師開出轉診單,私下卻告訴病患「不必轉也可以」,因為醫師有建議轉診,但病人不願意,健保署很難稽查真假。
醫學中心門診減量 北部醫師:勸退病患難度高
七月起,醫學中心門診須減量百分之二,健保署長李伯璋呼籲民眾相信厝邊診所好醫師,不必擠往大醫院,落實分級醫療,看病也方便。不過,部分醫學中心醫師對減量並不樂觀,尤其是北部。
相對北部醫學中心醫師的看法,南部地區的醫師則樂觀以對,表示過去雙向轉診無法落實,主要是診所擔心病患轉到大醫院後人就不回來了,以高雄、台南地區為例,現在大醫院與診所建立轉診平台「情況應會不一樣」。
為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署要求醫學中心門診減量,五年減少百分之十,預估每年約一四三萬人次受影響。包括台北榮總,三總,馬偕及林口長庚等多家醫學中心紛紛與區域及地區醫院、診所合作,進行雙向轉診。
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指出,為讓門診減量,台大內部舉行多次會議,希望找出更好的方法,但還在努力中。現在先由台大雲林分院及新竹分院與地方診所合作,台大總院也會參考這兩家分院的經驗。
王亭貴也坦承,台大是照顧病人最後一線醫院,有時勸退患者有困難,而輕重症患者也很難界定,例如感冒是輕症,但腫瘤患者感冒、高齡糖尿病患感冒,皆未必能當作輕症處理。
長庚醫院則宣布成立「雁行醫療團隊」結合二七八家社區醫療院所,雙向轉診、資源共享;台北榮總也跨縣市與三百多家基層院所合作,民眾透過轉診平台,掛號費和部分負擔費用皆可減免。
北部醫學中心有醫師認為,醫學中心可能已是民眾求醫最後選擇,勸退病患難度高。部分南部醫學中心派出名醫到區域或地區醫院駐診,或可吸引患者,但放眼北部目前沒有醫院這做。
高雄基層醫師說,如果大醫院的醫師會視病情,主動建議病人回到住家附近診所看,「病人往往很聽醫生的話」,診所就不怕沒有病人。
健保新制要求醫院減門診量 醫改會憂「減錯人」
為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署自7月起要求區域級以上醫院門診量年減2%。但醫改會憂心,健保署僅要求門診減量,卻未規定減量對象是否為「初級照護病人」,若減掉的是複雜病症患者,病人掛號依然一號難求,建議健保署修正新制,不然就要公開各醫院的減量輕症比例,才符合公平正義,保障病人權益。
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說,二代健保研商之初,即認為醫院的住院急診和門診量合理比例為65比35,也就是醫院申報給付1000萬,650萬應是來自住院和急診。但是,目前各大醫院的住院急診和門診量比例全是倒過來的。
朱顯光指出,為了找出比例失調原因,醫改會分析過去健保資料,發現醫學中心收治100名病人,其中有15人都是輕症患者,其實診所即可提供醫療照護。
但醫師看輕症病人只要3到5分鐘,看複雜共病患者卻可能要30分鐘。朱顯光說,若每個診的給付都相同,照護輕症患者等同醫院「金雞母」,服務愈多、給付愈多。
朱顯光認為,新制要求醫院「通減」門診量2%太粗糙,當醫院減錯人,無法達到分級醫療目的。建議修正新制,規定減量對象應為輕症病人,不然就是公布各大醫院門診減量的對象,輕症病人有多少,避免有醫院投機取巧。
健保署長李伯璋說,新制確實未要求門診減量對象,他也相信可能會有「壞蛋」,但各醫院主導分級醫療的負責人理念一致,均考量病人最大利益,以下轉輕症及穩定慢性病患為主。
李伯璋說,以台北榮總及林口長庚雙向轉診為例,整合社區基層診所,讓輕症病人下轉至診所,診所也上轉複雜個案,醫院則提供掛號保留號。他也呼籲民眾,要相信厝邊診所好醫師,不必擠往大醫院,落實分級醫療,看病也方便。
醫改會:門診減量 應減輕症病人
為落實分級醫療,健保署今起要求區域級以上醫院門診量年減百分之二,醫改會憂心,僅要求減量,卻未規定減量對象是否為「初級照護病人」,建議健保署修正新制並公開各醫院減量輕症比率,才符合公平正義,保障病人權益。
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認為,新制要求醫院「通減」門診量百分之二,太過粗糙,若醫院減錯人,無法達到分級醫療目的。建議修正新制,規定減量對象應為輕症病人,不然就公布各大醫院門診減量的對象,輕症病人有多少,避免有醫院投機取巧。
朱顯光說,二代健保研商之初,即認為醫院的住院急診和門診量合理比例為六十五比卅五,也就是醫院申報給付一千萬,六百五十萬應是來自住院和急診。但目前各大醫院的住院急診和門診量比例全是倒過來的。
為找出比例失調原因,醫改會分析健保資料,發現醫學中心收治一百名病人,其中有十五人是輕症患者,其實診所即可提供醫療照護。但醫師看輕症病人只要三到五分鐘,看複雜共病患者卻可能要卅分鐘。若每個診的給付都相同,照護輕症患者等同醫院「金雞母」,服務愈多、給付愈多。
對此,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新制確實未要求門診減量對象,他也相信可能會有「壞蛋」,但各醫院主導分級醫療的負責人理念一致,均考量病人最大利益,以下轉輕症及穩定慢性病患為主。
病人心聲「轉診 要幫我找個好醫師」
「轉診到診所,不要行不行?」健保署落實分級醫療,規定大醫院門診量年減百分之二,逼得大醫院可能會把過往不願意轉出的病患轉出來,但病患對這項政策不見得埋單,有人就擔心診所的醫療品質而不願意轉診。
住在台南龍崎的柯媽媽,幾乎每個月都要從家中搭兩小時公車到成大醫院看病,雖然路途遙遠,但她覺得大醫院的醫療品質有保障,即使貴一點、遠一點,她還是堅持。之前看高血壓的醫師曾問她「幫你轉診到住家附近的診所拿藥好不好」,她覺得不放心,回醫師「反正有慢性病處方箋,我久久來看你一次,不必轉診啦。」
在奇美醫院就醫的郭姓阿嬤,看的是院內眼科「名醫」,每次看診日一早五點就要到現場搶號,由於醫師患者多,從早上看到晚上,她一等就要好幾個小時。目前她病情穩定,問她想不想轉診,「好啊,但是你能保證他像這位醫師一樣好嗎?我還是給這位醫師看比較放心。」
不是所有的病患都堅持不願意轉診。住東山區的黃先生,大小毛病不少,有高血壓、糖尿病,血脂也偏高,平常都到柳營奇美分院看病,他表示如果醫師認為他應該轉診到診所,可以配合,但希望「要幫我介紹一個好一點的醫師」。
(聯合報)
社會
「最美圖書館」隱身菜市場
璀璨的銀河天花板隨著動線蜿蜒,讓人彷彿乘上太空梭,進入一場奇幻之旅。這裡是隱身在新北市林口區東勢公有市場的「東勢閱覽室」,空間設計以宇宙、星空為概念,加上極具特色的玻璃屋閱覽區,堪稱是「最美圖書館」。
改建過的東勢公有市場,空間明亮整潔,又沒有生鮮肉品的腥味。步入2樓,彷彿穿越太空隧道,一條閃爍的銀河系映入眼簾,柱體則像一顆顆星球,外圍環繞著一圈行星環,讓人彷彿置身浩瀚星際。原來這裡是「東勢閱覽室」,室內空間達169坪相當寬敞,並規劃156個座位,以宇宙星空、未來科技作為設計發想。
而最吸睛的,莫過於聳立在館中央的兩座透明玻璃屋,俐落的金屬結構勾勒出科技感,球狀玻璃帷幕與天花板閃爍的銀河相互輝映,溫暖的黃色燈光灑在懶骨頭沙發上,讓閱讀空間浪漫又愜意,因而受封「最美圖書館」。就連書架也藏有巧思,利用「星球」造型配上藍色燈光,彷彿電影《星際大戰》中的道具。
採光明亮顛覆傳統
東勢閱覽室館長王鎮華開心分享,「目前到館內的民眾主要以自修為主,但也因為特別的圖書館氛圍,吸引很多年輕人來拍照打卡。」
住在附近的大學生陳同學說:「就是很特別啊!一般閱覽室不會有這種東西。」坐在隔壁的魏同學附和:「有這個沙發可以半躺著,感覺很放鬆、很舒服。」
此外,落地窗旁的座位區採光極佳,媲美星巴克等級;個別座位區也不同於以往,採用木質桌面,上頭有霧面玻璃交錯分隔出4個獨立座位,顛覆傳統方正格局,而且每個座位皆配有一盞檯燈。
現場民眾陳小姐說:「這裡自修座位很獨立,閱覽和休憩區有區別開來,相當安靜。」
東勢閱覽室小檔案
●地點:新北市林口區麗園一街35號
●坪數:169坪
●座位數:156個
●特色:
.銀河系天花板
.星球樑柱體
.透明玻璃屋
(蘋果日報)
--
鳳頭燕鷗慘「卡管」俯衝抓魚 鳥友心痛
宜蘭頭城大溪漁港出現二級保育類的鳳頭燕鷗,一名吳姓鳥友拍攝時,赫然發現一隻鳳頭燕鷗的嘴喙竟卡著一根吸管,但為了活下去,牠仍在海邊俯衝抓魚,看得讓人心痛。拍鳥俱樂部負責人黃蜀婷呼籲:「今日的鳥類,明日的人類」,推動減塑、保護海洋已刻不容緩。
籲民眾做好減塑
宜蘭縣頭城鎮大溪漁港近來湧入許多攝影愛好者,捕捉珍貴稀有的保育鳥類鳳頭燕鷗,一名吳姓鳥友日前拍攝時,意外發現一隻鳳頭燕鷗的嘴喙卡著一根吸管,儘管鳳頭燕鷗仍努力的抓捕小魚,但吸管就橫插在鳥喙上,顯然已影響到牠的進食,她把這些照片分享在臉書社團,讓網友看得十分心痛。
長期擔任志工的拍鳥俱樂部負責人黃蜀婷說,頭頂有著像龐克頭黑色冠羽的鳳頭燕鷗,是珍貴稀有的二級保育類動物,常會在每年的7、8月出現在河口沙洲、潮間帶或礁岩上,以捕食小型魚類作為食物來源。
黃蜀婷說:「這隻鳳頭燕鷗用生命為人類活生生上了一課!」看到鳳頭燕鷗卡著吸管而無法進食,這一幕令黃蜀婷相當難過,若這隻鳳頭燕鷗無法把卡在嘴喙的吸管甩掉,恐將無法進食甚至面臨死亡。
她說,塑膠垃圾傷害了海洋,也是水鳥族群大量減少的主因,許多水鳥及鯨豚的胃裡,常因誤食有著各式各樣的塑膠垃圾而死亡,盼民眾於生活中做好減塑工作,保護生態環境。
鳳頭燕鷗(Sterna bergii)
◎俗名:大鳳頭燕鷗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
◎特徵:
.嘴長且粗、黃色,頭部自額上至頭後為黑色似龐克髮型,全身大致為灰色、體色較淡,背部、兩翅顏色較深,飛羽末端暗灰頭後有短冠羽。捕食小型魚類為生
.6月為繁殖季,會在曠地下蛋,有集體繁殖習性,會以嘴喙作武器保護幼雛
(蘋果日報)
--
「單側隆乳」贈癌婦 護理師尾牙中大獎 笑談變佳話
係金欸,單側隆乳獎兌現了!高醫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今年初員工尾牙宴辦抽獎,有女護理師抽中價值12.5萬元的單側隆乳獎,網友將獎項po上臉書爆料公社,網友虧送假的、沒誠意,但事後該護理師轉贈此獎給一名切除右乳的乳癌婦,經醫療團隊為其植入,她已恢復術前外觀。她說,植入乳房雖是假的,但高醫「真的不是送假的」。
高醫附醫院乳房外科今年初辦員工農曆尾牙,並送出「單側隆乳獎」,中獎紙條寫著獎項價值12.5萬元,由高醫附院乳房外科主任歐陽賦操刀,註明「保證滿意」、「不要浪費你的權益。」此獎本由該科一名女護理師抽到,但她指「自己夠大」、「無此需要」,原想把此兌換成200元普獎,此時一名被切除右乳的乳癌婦致電高醫,表明想買這個獎,女護理師決定轉送。
市價12萬助挽自信
這名40多歲婦人受訪時指,她因患乳癌切除右側乳房,後看到上述護理師中獎,表明無需要,主動致電詢問是否願轉賣,「她竟直接送!」不久前她在高醫植入此義乳,現外觀自然。婦人指,因義乳袋是免費的,醫師也未收手術費,她僅付耗材費,乳房是假的,但「高醫是真的送,心意不假」。
為婦人執術的歐陽賦說,單側隆乳獎是真的,高醫年初尾牙還有很多獎,包括腹部抽脂、iPhone 8手機、Dyson吹風機等,「有時候抽獎就是跟人生一樣啊!得到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想要的又往往得不到。」像大小奶者、單側切除乳房患者就適用單側隆乳,但由於隆乳健保不給付,此獎採用隆乳法是內視鏡水滴隆乳,市價12.5萬元。
小港醫院院長、高醫外科教授侯明鋒說,乳癌早期發現,未必需做乳房全切術,做全切術後也可重建,重建有助失去乳房癌婦重建自信,當初送獎出自善念,高醫事後也履行承諾,幫助癌婦重建自信,希望網友多以正面角度看待事物。
美容獎項恐成絕響
一名高醫大不願具名的女員工指,尾牙獎可幫助癌婦確是美意,但如果再有抽獎活動,「自己比較想得現金或3C產品」。
歐陽賦說,因單側隆乳獎引發非議,同場尾牙送出的腹部抽脂獎,得獎人現也還未兌獎,明年尾牙不會再送這種重建或美容獎,會改送無爭議家電、禮券等一般獎,「單側隆乳獎在高醫可能自此成為絕響。」
乳癌年增1.2萬病患 應定期篩檢
據衛福部統計,乳癌居國內女性癌症首位,每年新增1萬2000多人,是女性最好發的癌症。乳房外科醫師、小港醫院院長侯明鋒指出,乳癌依腫瘤大小與是否轉移分為1至4期,1期屬初期,患者經治療後的5年平均存活率約有98%,到第4期只剩約35%。
侯明鋒指,女性年滿20歲,即可到乳房專科進行觸診、超音波等乳癌篩檢,若無問題,聽醫囑每2至3年回診;政府另提供有40至44歲有乳癌家族史或年逾45歲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超音波檢查,提醒女性定期做乳癌健檢。
健保含括多數治療費
高醫乳房外科主任歐陽賦指,部分女性有鴕鳥心態,未規律就醫做乳癌篩檢,更忽視乳房出現硬塊等乳癌徵兆,像最近收治一名60多歲婦人,左側乳癌腫瘤爆破乳房皮膚,血流不止才就醫,問她不知乳房生病嗎?她低頭說:「知道,但擔心連累家人就等死。」
歐陽賦指,健保含括多數治療費,婦人擔心醫藥費拖垮家人是多慮的,乳癌患者切除乳房後,做隆乳重建術雖需自費,但若只單純移植背部等其他自身皮瓣來修補缺損的乳房,健保是有給付的。
乳癌防治 注意事項
●自行觸診
婦女應於月經後1周內自行檢查乳房,觸摸有無新生硬塊,停經女性應每月固定1天做檢查,若觸摸到有新增硬塊,應速就醫
●定期篩檢
年滿20歲女性應開始就醫進行乳房檢查,政府提供40~44歲有家族史者與45至69歲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
●少吃高脂
減少高油脂食物攝取,研究發現嗜吃高脂食物及肥胖者較易患乳癌
●確實治療
確診患乳癌應聽從醫囑接受治療,未必進行乳房全切術,即使須做全切術,術後可經評估做乳房重建術
(蘋果日報)
--
男護理師是「攝」狼 偷拍10同事更衣3個月
在醫院更衣室裝針孔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22歲馬姓男護理師,涉嫌在醫院某護理站內的更衣室、廁所等處裝設針孔偷拍,時間長達3個月,警方大前天查扣針孔攝影機、硬碟與影片等證物,估計至少有10人遭偷拍,不排除也有實習學生受害,馬坦承犯行並供稱純供自己欣賞,全案依妨害秘密罪嫌送辦。
嫌犯︰偷拍純供自己欣賞
聖馬爾定醫院主任秘書蔡有築表示,馬某任職2年多,6月29日犯行曝光當天就將他解僱,另派員陪同被害人報案及提供心理輔導,全案依法究責,近日會完成清查院內所有空間,避免再有偷拍情事。
記憶卡沖馬桶企圖滅證
警方調查,馬男在護理師使用的更衣室、廁所裝設針孔攝影機,3個月來都沒被發現,一直到上週五,有女護理師察覺馬男形跡鬼祟,好像在調整鏡頭,通報院方報警,馬男見東窗事發,疑似意圖滅證,當場將針孔攝影機記憶卡丟進馬桶沖掉,員警趕抵醫院僅扣得攝影機。
警方到馬男在嘉市租屋處搜索,查扣硬碟等證物,正過濾錄影畫面,逐一通知被害人指認並釐清案情;馬男外表文靜,工作上無特別突出或不佳,同事得知他涉案都覺得意外。
偷拍者有性心理偏差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鄭瑞隆說,偷窺者有性心理偏差,可能喜歡觀賞情色影片的偷拍系列,藉此得到刺激與心理滿足感,現實中若起心動念且付諸行動成功,將得到勝利感與滿足感,這與工作是否認真無關;由於針孔攝影機在拍攝中會釋放微弱電波,建議添購「無線電波偵測器」,定期檢查職場空間,讓員工安心工作。
(自由時報)
--
男護理師是狼! 針孔偷拍同事更衣被逮
嘉義市某醫院發生馬姓男性護理師在更衣室、廁所裝針孔偷拍同事及實習生更衣畫面,被害人多達10餘人,院內人心惶惶,警方日前到搜索馬男的租屋處,查扣相關檔案,依妨害秘密罪嫌函送。
據了解,馬男上周在醫院裡被同事揪出犯行時,當下心虛地把記憶卡丟進馬桶沖掉,警方獲報後,認為馬男意圖湮滅證物,隨即展開調查行動。馬男坦承犯行,偷拍行為已有3個月,供稱是純欣賞用,未外流或散布,但被害人家屬相當擔心一旦外流,名譽不保,希望檢警調查要確實,保護被害人別二度受傷。
嘉義市衛生局長張耀懋說,會召集轄內11家醫院開管理會議,討論相關因應方式,因過往護理人員以女性為主,更衣室、廁所等空間設計可能不夠細膩,未考慮到男女工作同仁分別性,才能營造更友善的工作環境。
該醫院蔡姓主秘表示,馬姓男姓護理師在該院任職2年多,平時工作表現正常,上月底犯行爆發後,醫院隨即將他解雇,近日也會徹底清查院內所有空間,避免再有類似的偷拍情事。
被害人多達10餘人,其中陳姓實習生的母親說,女兒目前讀護專四年級,上月11日被安排到該院外科病房實習1個月,上周三有2名同學在更衣室更衣時,發現置物籃上有一只針孔,隨即到護理站反映,當時涉嫌偷拍的馬姓護理師隨即將當中的記憶卡抽走。
陳姓學生母親說,女兒這幾天睡不好、常做惡夢,心中留下陰影,希望檢警辦案要積極,才能真正保護被害人。
(聯合報)
--
愛滋消防員來救護 家屬驚見∼毛毛的
憂心傷口被感染怎麼辦
北部某消防局1名隊員觸犯刑事案件,被驗出感染HIV病毒(簡稱愛滋病),消防局為維護工作權,1年多來仍安排他執行救護勤務,有患者家屬質疑,萬一他與患者碰巧都有傷口,相互感染怎麼辦?怎能為保障工作權,卻讓民眾冒著被感染風險。
消防署︰有防護措施毋恐慌
消防署澄清,出救護勤務時均有防護措施,民眾毋須恐慌。不過,柯士斌律師表示,法律上有保護罹病者工作權,但若經過醫師專業評估,認為該名消防救護人員執行的工作有感染他人之虞,就不能以保障工作權為由,繼續做救護工作,應立即調整其勤務,保障他人安全。
知情人士表示,這名消防隊員被驗出愛滋病,依法律規定,不得透露他的身分,當時想說消防局會將他調離外勤,起碼不會接觸到患者;後來自己的親屬跌倒,由救護車幫忙送醫,居然看到該名罹病隊員前來協助救護。
消防署指出,只要依照標準防護措施,救護人員的體液或血液不接觸到患者傷口,基本上不會出現感染,而愛滋病患者必須保障其工作權,在有安全防護機制下,縣市消防局不需刻意避免救護勤務。
1名資深消防隊員則質疑,標準防護措施有規定,要穿隔離衣、戴護目鏡,試問這些官員有看過消防隊員趕著出勤時,來得及穿上這些衣物及防護設備嗎?
2006年曾傳出救護人員因救援愛滋患者反而染病的案例,去年也傳出花蓮有救護志工懷疑遭患者感染的案例,這代表防護機制有問題,怎麼可以用防護機制來卸責?應該爭取讓第1線救護人員知道患者的狀況,盡到保護同仁的責任。
資深隊員更說,有些縣市消防局為維護罹患愛滋病同仁工作權,一樣會安排他們值外勤,救災部分跟著大家一起出勤,但救護部分會免除其勤務,改待在值班台或是其他勤務,避免直接接觸可能有傷口的患者,隔絕患者可能被感染的機會。
該員救護持續1年多
據透露,雖然患者被HIV病毒感染的機率非常低,但恐怖的是,該名罹病隊員確診後仍持續執行1年多的救護勤務,若真的發生傷口相互感染狀況,後果不堪設想。
消防救護員辛酸 曾傳遭愛滋患者咬
消防隊員出救護勤務,依規定要先穿戴口罩及手套,再視現場狀況穿上防護衣與護目鏡。但救人時間分秒必爭,救護人員經常只穿戴基本配備就將患者送醫,就曾發生罹有HIV患者咬傷救護人員的案例。
資深消防救護人員指出,接到出勤救護通報,通常都非常緊急,第一時間當然是關心患者狀況,雖然車上有隔離衣,但穿半套式隔離衣可能會耗掉1到3分鐘,若是防範肺結核等級的全套式隔離衣就得花上10分鐘,還要2人互相幫忙,這段時間患者生命可能會受到威脅,所以第一個念頭都是先救人,送到醫院再說。救護人員說,曾聽過學長被情緒不穩定的HIV患者咬傷,幸檢驗後未被感染,但應該讓救護人員知道患者是否罹有愛滋病,不能為了患者免於被歧視,反而害了救他的人。
臺灣礦工醫院院長劉立仁指出,需長時間且與愛滋病患者要有高濃度的血液、體液接觸,被感染機率才會比較高,雖短時間接觸仍可能染病,但機率很低無須恐慌。劉立仁還指出,避免病友資料外流出發點良善,但相對會讓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暴露在風險中,衛福部應另立專法,讓救護、醫療人員能夠充分了解患者狀況以規避風險。
(自由時報)
--
法部將對濫訴開鍘 4地檢成立「立案審查中心」
有鑑於濫訴情形嚴重,司法院日前已提出「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擬對惡意濫訴行為處最高12萬元罰鍰,而法務部近期也要祭出新制,8月底起將在新北等4個地檢署成立「立案審查中心」,由專股專人負責篩選、處理濫訴案,同時規劃「有條件的刑事訴訟有償制」,研議對刑事濫訴者收費。
民眾告訴、告發案 近7成不起訴
據法務部統計,2014到2016年間,全國各地檢署的被告起訴率均在42%左右,但由民眾主動告訴或告發的案件,起訴率卻僅有13%到15%間,是總體起訴率的3分之1;此外該3年各地檢署的總體不起訴率約在32%到34%間,但民眾告訴、告發的案件,不起訴率卻高達66%到69%,足足多出1倍,顯示濫訴嚴重,已排擠到有限的司法資源。
另據司法院統計,全國各級法院每年新收超過300萬起案件,其中約85%是民事案件,若以每案2位當事人「保守」估算,每年至少就有600萬人次需要透過法院協助處理糾紛,國人愛打官司的程度可見一斑。
去年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就曾討論濫訴問題,雖然最後並未做成結論,但司法院仍十分重視,6月初提出「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明訂若原告是基於惡意而重複性提起民事訴訟,法院最高將可對原告及其委任律師各處12萬元罰鍰,草案預計近期送入立法院審議。
主任檢座率數檢辦案 試行1年
法務部則研擬效法法院的「審查庭」制度,今年8月29日起將在新北、桃園、台中及橋頭地檢署試辦「立案審查中心」,由一名主任檢察官帶領數名檢察官、檢事官,專責處理、過濾濫訴案件,預計試辦1年,將視試辦成效來決定是否擴大推行。
刑事濫訴者 法部研擬收費
此外,法務部也參考德、日立法例,初步規劃「有條件的刑事訴訟有償制」,未來故意或重大過失的不實刑事告訴、告發與假性財產犯罪案,經不起訴處分確定後,檢方將可對告訴人、告發人酌收費用,但因有部分法界人士質疑此舉恐損害人民訴訟權,法務部強調,將會持續蒐集外國立法例來進行妥慎研議。此外,法務部也研議採取調解先行,將多數微罪案件導向民事或其他紛爭解決方式。
司法話題》正方認節省司法資源 反方憂影響訴訟權
為解決濫訴問題,法務部擬於8月底試行「立案審查中心」,並初步規劃濫訴者須負擔訴訟費用的「有償制」,法界對此看法兩極,持正論者認為,應可有效過濾掉濫訴案件,持反論者則擔心,此舉恐對民眾訴訟權造成影響。
高院法官林孟皇指出,地檢署設立「立案審查中心」,由專人過濾濫訴案件,應可有效節省訴訟資源,讓檢方將資源集中在重大案件上;至於讓濫訴者支付訴訟費用,以過去「行政訴訟法」將交通案件聲請異議改為「有償制」來看,確實抑制了許多不當案件進入法院,也非壞事。
濫訴者興訟前 應經法院許可或繳保證金
林孟皇也建議,抑制濫訴可採多元手段,除了目前正在研議的方式,未來也可以考慮引進英美法系的「起訴許可先行命令制」,規範濫訴民眾打官司前,必須先經過法院許可。
高院法官邱忠義則指出,檢察官偵查的案件中,約有4成是詐欺、侵占、背信、偽造文書等「假性財產犯罪案件」,為防止濫訴,建議修法讓民眾提起這類有「以刑逼民」疑慮的案件前,須先繳納保證金,若案子最後獲不起訴、緩起訴或簽結,則保證金予以沒收,但對無資力者應有救助機制。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達指出,「立案審查中心」處理濫訴的政策大方向可行,不過因各地檢署資源、人力情形有異,宜採因地制宜做法;至於「有償制」的規劃,他則主張仿照德國訴訟制度採「微罪轉自訴」做法,如妨害名譽、過失傷害等與公益無關的微罪案,由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自訴,不致浪費司法資源。
司改會執行長陳雨凡表示,不反對試辦立案審查中心,但如何認定濫訴應審慎考量,至於「有償制」可能排擠弱勢者的訴訟權,法務部應有完整配套機制。
律師張立業則直言反對設立「立案審查中心」,他認為,由檢察官來認定濫訴,恐有「球員兼裁判」之虞,根本解決之道應是增加檢察官的人力;至於改為「有償制」,張則認為可「勉強同意」,但此舉可能與憲法保障訴訟權意旨相牴觸,規劃上務必要謹慎。
司法話題》濫訴魔人訟案 佔新案3成
部分民眾的長期濫訴,不但讓無辜當事人備受訟累,也讓各地檢署、地方法院苦不堪言,尤其有些「濫訴魔人」經常以詐欺、侵占、背信或重利等罪名興訟,藉此「以刑逼民」,一人提告數百件者不在少數,讓這些案由幾乎佔了全國各地檢署新收案件的3成以上,基層司法官疲於奔命,徒然浪費有限的司法資源。
說起「濫訴魔人」,不少北部司法官第一個想到的都是一名住在台北市的江姓民眾,他因不滿某案件判決,接連控告多名檢察官、法官及警察瀆職,一共告了約500案。
這名「濫訴魔人」最後甚至把法院所有法官都告了一輪,造成法官依法迴避後,無人可以承審的情形,雖然江已於日前過世,但官司至今還沒清完。
教授告188件 僅1件獲賠5千
一名身兼社區管委會主委的邱姓大學教授,則常因管委會事務對人興訟,2014年起陸續提告多達188件刑事訴訟,案由包括偽造文書、詐欺、毀損及妨害名譽等,就連對證人的證詞不滿意,也要告對方偽證罪,但最後有187件不起訴,僅1件獲賠5000元,檢察官、法官只要看到他的名字,都不禁苦笑說:「又是他!」
另外,台北市還有一名鄭姓老翁,退休後頻頻為了卡債與房屋貸款問題和銀行打官司,並向內政部、營建署、最高法院、台北地檢署等數十個機關聲請訴訟救助,粗估他一人提起的官司就有數百件之多,雖然絕大多數案件被判敗訴確定,他仍一再聲請再審,成為另類的法院常客。
司法話題》以詐欺、侵占之名興訟 佔濫訴最大宗
濫訴案件居高不下,時常讓司法機關忙得人仰馬翻,依法務部統計指出,全國各地檢署受理告訴、告發案件,其起訴及緩起訴的合計比率,自2014年至2016年,分別只有15.6%、14%和14.5%,可見得有相當比例是濫訴案件。
法務部指出,濫訴案件大致可分為三大類,首先,是高頻率申告案件。此類案件特點是經常、反覆提出告訴,或就已分案或結案的同一事實,一再重複提告。
其次,明顯事證不清案件。此類案件是提告內容空泛、顯無犯罪事證、所訴與犯罪無關,或依經驗、論理法則都顯不可能構成犯罪。
最後一種是假性財產犯罪案件。即以詐欺、侵占、背信等罪名提出告訴,但事實上是屬於私權爭執的民事事件,且告訴人提告目的,在於利用檢察官的偵查作為,迫使被告出面解決私權糾紛,即俗稱的「以刑逼民」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此類案件不少,不僅刑事程序因此遭到濫用,檢察官受理此類案件後,明知是假性財產犯罪案,也要走完相關偵查流程,如傳喚兩造請其和解,或請他們另覓民事途徑解決,都耗費不少精力及司法資源。
法務部指出,濫訴案件中以「假性財產犯罪案件」為大宗,如統計2010年至2014年各地檢署新收的告訴、告發總案件數,其中,申告罪名為詐欺、侵占者,合計即佔3成4之多。
(自由時報)
--
通緝犯謊冒弟身分 瞞過警檢院
孿生兄弟 通過警方人臉辨識設備
鍾姓毒品通緝犯遇警攔檢謊報孿生胞弟身分,因驗尿呈現毒品反應,屏東地院簡易庭以施用第二級毒品判刑四月,鍾姓胞弟驚覺成代罪羔羊上訴,屏東地院重新查驗驗尿檢體及指紋,才發現鍾男假冒身分,一路瞞過警檢及一審法庭等重重關卡,改判鍾男胞弟無罪。
屏東地檢署表示,該案為簡易處刑案件,檢察官及簡易庭可能認為卷證沒問題,便直接起訴及判刑。據了解,鍾男已到案,坦承假冒胞弟身分,還要多加一條偽造文書罪。
鍾姓通緝犯一年多前騎機車未戴安全帽,遇警攔查謊報孿生弟弟身分,員警以M-police人臉辨識器掃描鍾男,確認身分無誤,因查出是毒品人口,徵得同意驗尿呈現毒品反應,依法送辦,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
簡易庭判刑 胞弟驚覺揹黑鍋上訴
鍾男胞弟接到判決通知,驚覺揹黑鍋,趕緊上訴,屏東地院合議庭重新調查,發現鍾男假冒身分,改判鍾男胞弟無罪。
資深刑警表示,鍾姓兄弟均為毒品人口,又是雙胞胎,才能輕易通過人臉辨識設備,且鍾男非毒品現行犯,只要到派出所完成驗尿手續就能抽身。
警方表示,依警察職權行使法,民眾若無違法行為,盤查身分留置時間不得超過三小時,現場人臉辨識設備若無法查明身分,可帶回警局進一步比對指紋,但資料庫內須有當事人的指紋檔案,若還是無法查出,留置時間一到就須放行。
地院重新驗尿及指紋 才發現冒名
檢方表示,非現行犯完成警訊筆錄函送檢方後,檢察官會視案情或當事人涉案程度,決定是否傳喚到案複訊,對於簡易案件,並未硬性規定檢察官及法官一定要傳喚被告,才能起訴或宣判。
有律師認為,雖然警方為第一線把關者,但檢察官身為偵辦主體,有處置被告權力,縱然案子不大,程序上也應力求嚴謹,多一道複訊手續,就算被告不來,至少多一道防線,可審慎決定下一步處置作為,避免出錯或是發生類似烏龍的機會。
(自由時報)
--
收錢卻沒關照賭博電玩?分局長之子詐欺判無罪
高雄前仁武警分局長李碧昭在任期間多名員警涉入包庇電玩弊案,李的兒子、綽號「小豬」也被電玩業者供出收40萬元,卻沒轉達父親要「多多關照」店家,檢方依詐欺取財罪嫌起訴。高雄地院審理認為,業者稱做生意要廣結善緣而願借出錢,無法證實被李碧昭之子欺騙,全案判無罪,仍可上訴。
全案起因檢調偵辦包庇電玩案件,查扣謝姓業者手機發現刪除的LINE對話內容,才查出李碧昭之子收錢,但疑似沒轉交、轉達給父親,向業者詐欺。
檢方起訴指出,現任高市警局資訊室秘書的三線一星警官李碧昭,其兒子於2011年間認識經營6間大型賭博電子遊戲場的謝姓業者,2014年9月李碧昭接任仁武分局長後,隨即爆發仁武一帶的電玩業者疑不滿每月繳交高額「交際費(指賄款)」,仍被警查緝而四處檢舉,李的兒子傳訊告知謝姓父子警方將有自清行動。
檢方認為,謝姓業者父子誤信李碧昭之子有辦法掌握警方掃蕩的訊息,甚至確保6間電玩店安全無虞,於是在2015年6月、9月間李的兒子兩度登門借錢,各借出20萬元,謝的兒子交款時並告知6間電玩店名,表明希望能多關照,李碧昭之子也回覆「知道了」。
李碧昭之子辯稱,謝姓父子自李碧昭上任仁武分局後,固定三節都會送禮給他,希望他可以關照他們、不是請他父親關照,他僅說「如果幫得上忙再試試看」,且僅簽立借據借過10萬元。
合議庭將謝姓父子隔離詰問,認定確實分2次各借出20萬元,不過謝家經營的電玩店仍遭員警擴大臨檢、隨時臨檢,情況與借錢前沒差別。
不過,謝姓業者否認要求代為轉達要多關照店家,供稱答應借錢因李碧昭之子在外的人面很廣、做生意要廣結善緣及佈人脈。合議庭認定,無法證明李碧昭之子涉詐騙,判無罪。
(聯合報)
--
列稅務黑名單? 我急赴歐盟溝通…
歐盟去年底公布稅務不合作黑名單,包括巴拿馬、南韓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上榜,我國則未被列入。不過,我國雖未被列入黑名單,卻在灰名單(觀察名單)上,據了解,我國在租稅透明的表現讓歐盟不滿,可能被列入黑名單,財政部官員因此急赴歐盟說明,努力避免上榜。
過去各國爭相以投資稅負減免吸引外商投資,或是金融機構濫用銀行資訊保密,協助跨國企業隱匿資產,讓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稅收損失慘重。
近年來企業跨國避稅問題受到重視,也被視為全球洗錢防制的一環,包括美國的肥咖條款(FATCA)、共同申報準則(CRS)等反避稅法案上路,反避稅已成國際趨勢。包括蘋果、星巴克、亞馬遜等跨國企業,都曾因享有不合理的租稅優惠被歐盟裁定補稅。
為推動歐盟與第三國反稅務詐欺、逃稅及洗錢等行為,歐盟去年就第三國稅制進行分析與檢視,並發布「稅務不合作國家名單」;「租稅透明」、「公平稅制」及「執行反稅基侵蝕及利潤移轉(BEPS)措施」是三項重點指標。
我國因承諾將「按國際標準與歐盟會員國進行資訊交換」、「修正或廢止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相關所得稅優惠」及「落實BEPS四項最低標準」,以善盡國際稅務合作義務,有效防杜跨國避稅,未被列入不合作名單。
據指出,半年多來財政部在推動反避稅措施及提升資訊透明度上的努力,似乎讓歐盟不太滿意。財政部雖依據BEPS訂定許多新規定,但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尚在修法中,與歐盟會員國依據CRS進行稅務資訊交換幾無進展,與卅三個已簽署租稅協定的國家要簽「雙邊主管當局協定」也困難重重。
財政部官員表示,跨國租稅合作要多溝通,先前南韓就是沒有認真回應歐盟相關調查,一度被列入不合作名單。目前被歐盟的稅務不合作名單包括美屬薩摩亞、關島、那米比亞、帛琉、薩摩亞、千里達及托巴哥與美屬維京群島。
我曾列義大利黑名單 經貿成本提高
台灣若被列入歐盟稅務不合作名單,財政部表示,恐遭到歐盟等國採取防禦措施,也就是歐盟各國可祭出提高扣繳率,要求很多舉證成本等提高行政依循成本等手段,不利台商經貿往來交易。
安永會計師楊建華舉例,我國曾一度被義大利列入低賦稅國家,也就是避稅黑名單。義大利政府要求,義大利人若於台灣置產或投資,為防止投機避稅行為,須另行申報。義商若向我國採購貨品,因為被懷疑有避稅嫌疑,相關發票憑證要求會比較嚴格。
因為行政依循成本提高,會影響義商向我國採購的意願,影響我國對義大利出口。當時義商時常要求我國企業提供中國大陸子公司開立的發票,因大陸並未列名於黑名單中,義商可減少麻煩。
資誠會計師曾博昇表示,被列入黑名單主要的影響有兩方面,分別是金融往來及貿易經商。若被列入黑名單,也就是避稅洗錢嫌疑大,跨國金融往來相關審查會比較繁瑣嚴格,相關費用相對較高。
在貿易經商上,曾博昇舉例,若台商在外國設立子公司要匯回股利,須扣繳稅款後才能匯出,若扣繳稅率被提高,就會影響企業獲利。
曾博昇說,南韓政府被列入稅務不合作國家名單後,立即向歐盟說明,並表達將改善問題的立場,歐盟已在年初將南韓等十個國家從稅務不合作國家名單剔除。
(聯合報)
--
歐盟反避稅 我恐列黑名單
歐盟去年底公布稅務不合作黑名單,包括巴拿馬、南韓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上榜,我國則未被列入。不過,雖未被列入黑名單,台灣卻在灰名單(觀察名單)上,據了解,我國在租稅透明的表現讓歐盟不滿,可能被列入黑名單,財政部官員因此急赴歐盟說明,努力避免上榜。
財政部原定6月底要提出薪資所得核實扣除及扣除額調整修法方案,目前仍未出爐,但負責推動本案的財稅高層卻在此時率員趕赴歐盟,顯見此事的急迫性。
過去各國爭相以投資稅負減免吸引外商,或是金融機構濫用銀行資訊保密,協助跨國企業隱匿資產,讓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稅收損失慘重。
近年來企業跨國避稅問題受到重視,也被視為全球洗錢防制的一環,包括美國的肥咖條款(FATCA)、共同申報準則(CRS)等反避稅法案上路,反避稅已成國際趨勢。包括蘋果、星巴克、亞馬遜等跨國企業,都曾因享有不合理的租稅優惠被歐盟裁定補稅。
為推動歐盟與第三國反稅務詐欺、逃稅及洗錢等行為,歐盟去年就第三國稅制進行分析與檢視,並發布「稅務不合作國家名單」;「租稅透明」、「公平稅制」及「執行反稅基侵蝕及利潤移轉(BEPS)措施」是三項重點指標。
我國因承諾將「按國際標準與歐盟會員國進行資訊交換」、「修正或廢止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相關所得稅優惠」及「落實BEPS四項最低標準」,以善盡國際稅務合作義務,有效防杜跨國避稅,未被列入不合作名單。
不過,半年來財政部在推動反避稅措施及提升資訊透明度上的努力,似乎讓歐盟不太滿意。財政部雖依據BEPS訂定許多新規定,但自由貿易港區設置管理條例尚在修法中,與歐盟會員國依據CRS進行稅務資訊交換幾無進展,與33個已簽署租稅協定的國家要簽「雙邊主管當局協定」也困難重重。
官員表示,跨國租稅合作要多溝通,先前南韓就是沒有認真回應歐盟相關調查,一度被列入不合作名單。
一旦登黑榜…不利經貿往來
台灣若被列入歐盟稅務不合作名單,財政部表示,恐遭到歐盟等國採取防禦措施,也就是歐盟各國可祭出提高扣繳率,要求舉證等提高行政依循成本等手段,不利台商經貿往來交易。
安永會計師楊建華舉例,我國曾一度被義大利列入低賦稅國家,也就是避稅黑名單。義大利政府要求,義大利人若於台灣置產或投資,為防止投機避稅行為,須另行申報。義商若向我國採購貨品,因被懷疑有避稅嫌疑,發票憑證要求較嚴格。因為行政依循成本提高,會影響義商向我國採購的意願,影響我國對義大利出口。當時義商時常要求我國企業提供中國大陸子公司開立的發票,因大陸並未列名於黑名單中,義商可減少麻煩。
(經濟日報)
--
慘啊 澎湖海膽產量減半
正值澎湖馬糞海膽盛產期,1日縣府開放採捕首日,整個澎湖漁市場幾乎看不見海膽蹤影,漁民呼天搶地喊慘,初估產量至少少了一大半,其餘全被台灣餐廳搜購一空。
馬糞海膽學名白棘三列海膽,生長在淺海礁岩區,殼內生殖腺可食用,每年6、7月是盛產期,是澎湖著名高經濟價的生猛海鮮。
近年來產量遞減,漁民又恣意濫捕,海膽一度爆發滅絕危機,短短3天內全部被抓光光,縣府展開搶救大作戰,今年公告縮短採捕期為2個月,明訂7月1日至8月31日開放採捕。
開放首日,澎湖最大的漁貨集散地第三魚市場幾乎看不見昔日堆積如山的海膽場面,一大早僅零星魚販販售些許海膽,許多觀光客專程前往搶購卻撲空。
洪姓魚販感慨,今年澎湖海膽少得可憐,相較去年至少減少了5成,初步研判或是先前天氣炎熱、又遇上幾波海象不佳的衝擊影響生長,好擔心澎湖海膽會不會從此絕跡。
也有漁民透露,雖然縣府禁捕期雷厲風行查緝違法採捕,但是仍有不肖份子趁機於解禁前偷跑下水盜採,更誇張將海膽圈養在固定海域內,等到開放第1天再全數撈上岸。
澎湖餐廳張姓老板表示,海膽物稀為貴,許多台灣餐廳及漁獲批發商早已下訂預購,撈上岸的海膽一箱箱空運宅配台灣,以致澎湖市面上幾乎斷貨,今年遊客想嘗鮮最正港的生猛海膽,可要碰碰運氣了。
(中國時報)
--
C-bike多卡通 悠遊卡又卡住
高捷與悠遊卡爭端再起?高市公共腳踏車C-bike修改系統,宣布開放多卡通租借,i-cash、Happy Cash同意各負擔250萬設備修改費,近期可陸續上線;但發卡量最高的悠遊卡公司仍未同意支付,高捷公司呼籲悠遊卡應依協議完成程序,讓悠遊卡暑假可於C-bike開通。
北高談不攏 又成新話題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林向愷則說,C-Bike使用量不多,高雄人不像台北人有使用公共自行車習慣,街上很少看到有人騎單車,公司要達到損益平衡非常難,但以服務持卡人為出發點,悠遊卡仍會開通,目前跟高捷公司還在議價,盼能比250萬再低一些,目前已快接近雙方共識價格,持續努力中。
不過,針對支付金額是否還有議價空間,高捷鄭重否認,強調未稅金額與其他發卡量遠低於悠遊卡的票證公司一樣都是250萬元;雙方看法顯然分歧。
高市府C-bike是全國第1個都會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目前每日使用量超過1萬5000人次,除方便市民使用,也是遊客深度造訪高雄的交通工具之一;高捷與各家票證公司達成協議,近期修改C-Bike系統,讓高雄市的大眾運輸系統除了捷運、公車之外,連公共腳踏車也能達到多卡通。
高捷說,有意加入的票證系統各負擔設備修改費250萬,目前i-cash、Happy Cash均已同意,近期內可陸續上線;但悠遊卡公司尚未同意。
i-cash、Happy Cash 將上線
據了解,悠遊卡在高捷全線機器的加值系統,已建置並測試完成,暑假即可提供服務,一旦加值開通,代表高捷與悠遊卡2年來的加值系統大戰將畫下句點,但如今又傳因C-bike設備修改費,雙方喬不定。
(中國時報)
國際
音波再襲美使館 攻擊擴及北京上海 撤11駐中人員
美國駐中國外交人員疑遭音波攻擊範圍擴大,《紐約時報》前天報導,除了4月最先傳出受害的廣州領事館之外,最近上海領事館、北京大使館都傳出疑遭攻擊案例,美國前後已撤回至少11名外館人員及眷屬回美做進一步檢查。
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向《紐時》透露,美國駐廣州領事館4月至今已撤離至少8人,最近上海領事館也撤離1名職員,北京大使館撤離2人,但不清楚上海和北京撤離人員受傷原因是否跟廣州一樣。
美國駐古巴哈瓦那大使館人員從2016年秋天陸續傳出疑遭音波攻擊,直到上周都還有新的病例出現,已有25人受害。結果今年4月傳出美國駐廣州領事館人員,在居住的高級社區大樓聽到怪聲或感受到異常壓力,最先撤離的1名職員確診受到輕度腦傷。
撤離職員輕度腦傷
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上周五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通話時,曾向中方提及美國駐中使館疑遭攻擊的問題。美國國務院前天發表書面聲明證實,的確有「幾名領事館人員及家屬」被送回美國做進一步檢查,但強調有些可能跟音波攻擊無關。
美國國務院聲明稱,美方持續與中國合作調查廣州使館人員的健康問題,已派遣資深官員赴中調查,龐皮歐並指派副國務卿蘇利文(John J. Sullivan)主導的委員會,在衛生部和司法部協助下檢視駐外人員的「怪病」,但迄今仍不知道成因為何。
美國駐古巴和中國使館人員陸續傳出怪病,被懷疑是竊聽器干擾造成或遭到騷擾攻擊,但古巴政府矢口否認涉案,有人懷疑是中國或俄羅斯在搞鬼,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可能受到環境影響,或集體產生的歇斯底里。
(蘋果日報)
--
法國大盜 搭直升機囂張越獄
法國惡名昭彰的大盜法伊德(Redoine Faid)昨在槍手掩護下,搭直升機從監獄逃走。法伊德先前曾爆開監獄大門越獄1次,2次越獄情節都宛如小說電影。
法國警方表示,46歲的法伊德約在上午11時許從巴黎東南郊的監獄逃走,隨後警方在巴黎東北方發現遭棄置的做案直升機,有被縱火焚燒的痕跡。知情人士透露,先有3名槍手在監獄門口要求釋放法伊德,引開獄卒跑到大門處理威脅事件時,再有直升機空降監獄內的操場,當時人在探監室的法伊德立刻逃出,幾分鐘內就坐著直升機飛走。
法伊德曾在2013年越獄成功,當時他挾持4名獄卒,並用炸藥炸毀5道門逃脫,戲劇性的手法引起全歐震驚,但逃亡1個多月後又被捕。
因持槍搶劫、越獄而被判多項徒刑的法伊德是在1990年代成名,他還在2009年出書詳述自己的成長與作案事蹟,聲稱自己已金盆洗手。但他隨後涉及導致一名警察被殺的搶劫事件,今年4月再被判25年徒刑。
(蘋果日報)
--
5年成功2次 法賊劫直升機越獄
曾為法國頭號通緝犯的職業竊賊法伊德一日在三名全副武裝的幫手協助下,搭直升機逃離巴黎南部雷奧監獄。這是法伊德五年來第二次成功越獄,法國警方已展開追緝。
法國司法部表示,法伊德僅花幾分鐘就逃離監獄,未造成任何人受傷或挾持人質。當法伊德在雷奧監獄會客室時,三名持槍男子乘坐直升機降落在監獄的院子內,破壞監獄門鎖帶他逃走。
直升機飛往附近的戈內斯地區,被警方發現時已遭燒毀。警方說,直升機駕駛是個飛行教練,在等待學生準備上課時被法依德同夥挾持,逼他協助逃獄。
現年四十六歲的法伊德曾因一起導致一名警察遇害的失敗搶劫案,而被判刑廿五年。這並非他首度越獄,二○一三年,法伊德曾在抵達法國北部賽克丹鎮監獄後不到半小時就逃走,當時他挾持了四名獄警當作人肉盾牌,並以炸藥破壞監獄大門後逃獄。
二○○九年,法伊德寫了本書,講述自己在巴黎郊區長大、如何成為大盜的書,警方因此幫他取了綽號「作家」。他還曾多次上電視受訪,自稱從好萊塢電影「疤面煞星(Scarface)」、「烈火悍將(Heat)」等片獲得做案靈感。
(聯合報)
--
抗議拆散非法移民家庭 全美數十萬人遊行
為抗議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實施「零容忍」政策,強行拆散非法移民家庭,全美前天在華府、紐約等地共舉行逾700場遊行,多達數十萬人上街,要求當局讓非法入境的兒童與父母團聚,並廢除負責執法的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
前天最大規模遊行就在白宮前廣場,約有3萬人不畏豔陽到場聲援,消防隊一度噴霧幫忙降溫。已為人母的歌手艾莉西亞凱斯(Alicia Keys)登台演說:「我沒辦法想像找不到我兒子,無法想像得跟他分開,我們必須奮鬥,因為有朝一日可能會是我們的孩子被拆散。」民眾高呼「家人應該在一起」、「川普丟臉」,隨後遊行群眾轉赴國會抗議。紐約也有3萬人上街。
川普政府自5月起,對越過墨西哥邊界,進入美國的非法移民實施「零容忍」政策,成年偷渡者被關押等候起訴,隨行孩童另外拘留。結果迫使至少2300名孩童離開家長身邊,引發廣大爭議。雖然在輿論壓力下,川普已於上月20日簽署行政命令,讓非法移民與子女可以一起被拘留,但目前仍有2千多名非法入境兒童,未能與父母團聚。
(蘋果日報)
--
萬人反移民政策上街 川普推文反擊
為抗議美國總統川普的強硬移民政策,全美各地城市街頭六月三十日湧現數萬人示威,要求讓美國和墨西哥邊境被迫分離的非法移民家庭立即團聚,估計全美有逾七百場示威活動,光是紐約市就有三萬人走上街頭。川普則推文反擊,「美國移民政策是全世界最蠢的」。
波士頓、洛杉磯、紐約市及波特蘭等主要城市均有大批民眾走上街頭,華府的示威者則從白宮對面的拉法葉廣場走向國會山莊。知名節奏藍調(R&B)女歌手艾莉西亞凱斯(Alicia Keys)及音樂劇創作人米蘭達(Lin-Manuel Miranda)現身華府示威現場,歌手約翰傳奇(John Legend)則加入洛杉磯抗議陣營。部分示威者甚至前往新澤西州貝德敏斯特鎮的川普高爾夫球俱樂部,在川普車隊行經路線集結抗議。
這次遊行是由「家人應該在一起聯盟」(Families Belong Together Coalition)發起,活動開始時以英語及西班牙語疾呼:「我們反對邊界,我們反對築牆。」據估計,亞特蘭大、波特蘭、哥倫布及丹佛等地,分別有四千、兩千、兩千、四千人走上街頭。底特律及芝加哥等地民眾,則頂著攝氏四十三度高溫走上街頭。
(自由時報)
--
臉書新專利 遠端遙控偷錄音
隱私憂慮再起 臉書指為預防抄襲不會擅用
國外媒體報導,社群網站龍頭「臉書」已將一項軟體技術申請專利,即每當臉書用戶的智慧型手機接收到電視節目或廣告裡若干人類聽不見的「聲音指紋」時,臉書研發的系統就能從遠端悄悄地啟動手機的麥克風開始錄音。對此,臉書法律顧問艾倫.盧(Allen Lo,譯音)聲明,申請專利僅為預防其他公司抄襲,除非用戶同意,否則絕不會用於任何臉書產品。
測到聲音指紋 悄悄啟動手機麥克風
這項名為「基於環境聲音錄音的廣播內容觀察分析」的專利,用來監控其用戶收視、收聽了什麼內容?閱聽人對他們的廣告有何反應?讓臉書與廣告客戶能更精準地提供用戶很可能會感興趣的廣告。
據指出,電視廣告或其他影音內容裡會藏有一種聲音指紋,音頻正好超過人類聽覺極限,臉書一偵測到這個信號,就會操控用戶的手機等裝置開始錄音,取得用戶所在環境周遭的聲音,包括人類動作與說話的聲音。經過分析後儲存在一個線上系統,該系統還存有其他可資辨識這支手機主人的資訊。
隱私權專家擔憂,這等於「擅闖民宅」,錄音時很可能是在當事人不知情下捕捉到私人對話的片段。早在二○一五年,總部在印度的「SilverPush」公司就設計了類似軟體系統。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二○一六年曾要求APP開發商,若其APP內有安裝這種軟體,最好主動對用戶揭露。
小遊戲網站 可能暴露1.2億用戶個資
另一方面,臉書因應「劍橋分析」個資濫用醜聞,推出針對第三方應用程式、打擊個資濫用的抓漏獎勵方案。資安研究員狄蘇克萊爾(Inti De Ceukelaire)四月向臉書舉發,開發「測驗你是哪一位迪士尼公主」、「看看你的油畫模樣」等臉書小遊戲的網站「Nametest.com」,多年來持續在網際網路上暴露高達一.二億臉書用戶個資。相關漏洞已在六月修復。
認了曾與52家企業 共享用戶資訊
臉書六月二十九日提交一份厚達七百四十七頁的文件,回應美國眾議院能源暨商業委員會約一千二百個提問。當中證實為了增進臉書在相關裝置的效能,曾與蘋果、亞馬遜、微軟、三星、華為、阿里巴巴等五十二家軟硬體製造商共享用戶資訊。臉書表示,已和其中三十八家結束夥伴關係,不久後打算與另外七家拆夥。
(自由時報)
--
墨國總統大選 左派勝券在握
幾乎篤定變天的墨西哥總統大選一日投票,第三度問鼎總統寶座的首都墨西哥市前市長、反當權派的左派候選人羅培茲(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可望挾逾五成得票率輕鬆登上大位,他領導的「國家復興運動黨」(Morena)也有可能改寫國會和地方政治版圖。一般認為,羅培茲上台將助長墨國當局的經濟民族主義取向,加劇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移民、邊境圍牆與貿易協定等方面的對立。
上月廿七日公布的選前最後民調顯示,拜選民受夠貪腐、暴力以及長年獨霸政壇的「革命制度黨」(PRI)與「國家行動黨」(PAN)兩大黨之賜,左翼「國家復興運動黨」(Morena)領袖羅培茲的支持率超越眾家對手至少廿%。
PAN候選人、前國會議長安納亞(Ricardo Anaya)排名第二,但在財政日報的民調中落入第三,屈居PRI候選人、前財政部長米德(Jose Antonio Meade)之後。排名第四的是無黨籍新萊昂州州長羅德里格茲(Jamie Rodriguez),在Oraculus民調中的支持率僅約五%。
儘管如此,六十四歲、一頭白髮且言辭犀利的羅培茲,仍看似勝券在握。曾兩度參選總統的羅培茲憑藉斥責PRI與PAN為「權力黑手黨」擄獲民心,但其政策模糊不明,僅誓言將降低不平等、改善薪資與福利,以及撙節支出,藉此爭取經濟民族主義者、偏左自由派與社會保守派選民支持。外交方面,所有候選人都痛批美國總統川普的反移民與反墨西哥政策。
打破近百年 兩大黨輪流執政慣例
過去近百年來,墨國總統皆出自PRI與PAN兩大黨,羅培茲若能勝出,將打破兩大黨輪流執政的慣例。除總統外,八八○○萬選民還將選出五百名國會眾議院議員及一二八名參議院議員,以及眾多地方議會與行政首長。選前民調顯示,國家復興運動黨可望在國會改選中大有斬獲。
(自由時報)
--
墨國「槍決式」選舉 百餘人遭暗殺
墨西哥西部格雷羅州的孟圖法宣布參選州議員數小時,即收到死亡威脅,對方以簡訊、電話一再恐嚇逼他退選。孟圖法悍拒,九天後,被發現死於自己車中,身中六槍。警方至今未破案,但家人知道兇手是誰:支持對立候選人的犯罪集團。
墨國七月一日舉行大選,選舉逾三千四百個地方、州以及聯邦公職人員,為墨國歷來最大一次全國選舉,也是史上最血腥的一個選季。
根據墨國政策風險分析公司「艾特雷克」,去年九月選戰開跑後,至少一百卅六位政治人物或政治工作者遭暗殺,其中逾三分之一是候選人或潛在候選人,多數競選地方公職,其他尚有已當選官員、政黨成員和選戰工作人員。另有四百多個案件是政治人物或政治工作者遭攻擊,其中包括暗殺未遂、恐嚇、綁架等。所有這些案件遍及全國,發生於三百四十六個城市鄉鎮。
紐約時報報導,地方公職選舉是最直接影響選民日常生活的選舉,但組織犯罪集團早已替他們決定好選舉結果。
要競選就得搏命迫使數十人或數百人棄選,有些政黨因此遍尋候選人不著。主要在野黨「全國行動黨」的高級官員馬提內茲說:「你得有點瘋狂,才敢參選。」
犯罪集團透過暴力協助他們屬意的候選人上台,藉由控制警方,壯大集團的非法事業,取得厚利的政府合約,在地方預算上分一杯羹。紐時報導,政治與犯罪經濟的改變,導致犯罪集團干預選舉的情況惡化。墨國政府對抗犯罪集團向來以擒賊擒首為主,認為樹倒猢孫自散,不料政府清剿後,犯罪集團未消失,反而散落成小集團,變成更暴力也更地方性。
大型犯罪集團以販毒、走私為生,不太理會國家政治,小犯罪集團則以勒索、綁架、經營妓院、非法賭博、燃料盜竊為生,因與地方關係密切,因此需與地方官員打交道,同流合汙,小犯罪集團因此開始干預地方選舉,越是偏鄉城市,越易受到他們宰制。
挾民怨而起 左派 「美國人」將成墨總統
墨西哥七月一日舉行總統、國會和地方選舉,在民調中領先對手廿多個百分點的反建制左派候選人羅培茲可望當選總統,成為墨國近九十年來第一個並非由兩大黨提名的總統。
羅培茲指控把持政府近一個世紀的兩大黨是同一個「權力黑幫」,只會圖利自己。墨國選民受夠了貪腐和暴力,羅培茲的指控贏得廣泛回響。他並未端出明確的改革政見,但多數選民決定給他一次機會。
墨國沒完沒了的貪腐醜聞、令人喪膽的暴力犯罪和貧富差距惡化,導致民眾憤怒沸騰。墨國去年發生創紀錄的兩萬五千起謀殺案,多半與販毒集團有關。許多選民對執政右派「憲政革命黨」及保守派「全國行動黨」都很反感,羅培茲因此成功挾民怨而起,民調支持率達百分之四十八,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全國行動黨」候選人、前國會議長雷卡多廿二個百分點。
支持羅培茲選民卡密洛說,「兩大黨一樣爛,都是老鼠,羅培茲是我們最後的希望,如果他也做不好,我再也不投票。」
六十四歲的羅培茲一頭銀髮,詞鋒銳利,曾任墨西哥市市長,二○○六年和二○一二年兩度挑戰總統大位失利。他幼時在父親店中幫忙賣進口美國服飾,有個外號叫「美國人」。羅培茲是左派大將,他承諾將鎖定數十年來相繼民營化的國營事業,還要扭轉現任總統潘尼亞尼托將原油業民營化的做法,讓外資很緊張,擔心血本無歸。
羅培茲的政黨「國家復興運動」成軍僅六年,最初只是一個支持羅培茲競選總統的民間運動,如今這個新興政黨可能在國會拿下過半席次。
羅培茲若當選,除了內政經濟,還將面臨如何和美國總統川普周旋的外交難題。川普反對自由貿易、限制移民的政策,讓美墨關係從主要貿易夥伴變成隨時可能引爆的火藥庫。
墨西哥總統一任六年,不得連任。墨國八千八百萬選民還將投票選出五百席的眾議院和一百廿八席的參議院,以及州和地方官員,共將選出超過一萬八千個職位,是墨國史上規模最大的選舉。初步結果將在台北時間二日中午左右揭曉。
「美國人」篤定當選總統 墨西哥會出現另一個查維茲?
墨西哥今天(1日)舉行總統和國會選舉,反建制的左派候選人羅培茲(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民調領先對手超過10個百分點,幾乎篤定當選總統。這將是長期執政的右翼革命制度黨繼2000年丟掉政權後,再次被趕下台。早就受夠了貪腐和暴力猖獗的選民,將會懲罰體制內政治人物。
不過,政治觀察家預測,羅培茲不會成為委內瑞拉的民粹總統查維茲,比較像在美國掀起左翼復興希望的桑德斯。
現年64歲的羅培茲小時候住墨國塔巴斯科州,在地方棒球隊擔任中外野手,在爸爸店裡幫忙賣進口美國服飾,有個外號叫「美國人」。有些朋友以為他長大會從商,結果他卻從政變成左派重要人物,現在看來還將成為墨國近年最具爭議性的總統──有人當他是墨國救世主,也有人認為他將是破壞穩定的最大威脅。
這個「美國人」如何成為墨國民粹主義的代表面孔呢?羅培茲的崛起可溯源至墨國民眾厭倦暴力、不平等和廣泛貪腐。
他的父親曾是石油業工人,後來轉行做小生意。他對國營石油公司的黑暗面並非一無所知。他20多歲時,曾和墨國貧窮的原住民並肩工作,他們的居住地下蘊藏數十億美元未開採的石油,卻遭受不公對待,讓羅培茲高聲譴責現行政治體制。
他結交了一群社運人士、詩人和打抱不平的石油工人,在晚上商討對抗策略,共同對抗羅培茲痛罵的「權力黑手黨」,指的是那些利用政府圖利自身的人。
參與羅培茲早期社運活動的人權律師哈伯說:「對他而言,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Premex)是惡魔,必須打敗的象徵。」
雖然羅培茲認為自己是反對派,但從未放棄服公職。他2000年選上墨西哥市市長,這份工作給了他很大的影響力,得以展現自己的務實面。儘管該市犯罪率仍居高不下,但羅培茲的支持率大部分任期都在七成以上。他一直維持樸素勤儉的形象,每天早上6時開著一輛老舊的日產汽車去上班。
他在2006年和2012年兩度挑戰總統大位未成。但墨西哥經濟調查研究中心的分析師雷吉多說,現任總統潘尼亞尼托的政府貪腐醜聞不斷,殺人案頻傳,對羅培茲而言再好也不過。他表示,羅培茲的立場仍舊一樣,但現在民眾更生氣,更熱切求變。
部分分析家指這是懲罰投票,羅培茲的支持率不是來自他的政見讓人信服,而是因為他體現出來的儉約風格。他說自己既無信用卡,也沒有銀行帳戶,當選後不會搬進總統官邸。
研究拉丁美洲政治的西方學院教授皮斯科波說,墨國這次大選與民粹主義興起無關,將羅培茲形容做另一個查維茲,其實很誤導人,他更像到處煽風點火的桑德斯。羅培茲的演講充滿引發墨國商界菁英不安的民族主義論調,但在墨西哥市市長任內,講求務實治理、投資社會方案的同時也致力基礎建設。他可能挑選的內閣成員是技術官僚和企業人士,而非激進派人士。
皮斯科波認為,羅培茲若勝選和選民不滿政府有較大的關係,而非選民偏好左派,所以,他當選可能讓外界對墨西哥的未來產生疑問,但要說美國南界會出現查維茲一樣的獨裁政體,則過分誇大。
(聯合報)
--
屢敗屢戰 墨西哥總統當選人奧布拉多爾其人及主張
墨西哥總統當選人奧布拉多爾(Andrés Manuel López Obrador)是一位左派的民粹主義兼民族主義者。之前曾三度參選總統,都吃敗仗,卻屢敗屢戰,卒底于成。他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政治主張如何?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窺其端倪。
第一,奧布拉多爾在發表演說時,會針對聽眾的偏好而精準地調整內容及用語。在選戰中他遍訪每一個城鎮,有些地方還去過不止一次。例如他在中部的薩卡特卡斯市便保證將提高對農民的補貼,並選擇農村地區的慣用語,批評現代政府是「臭豬、閹豬、豬玀」。
之後在距離一小時車程的另一個城鎮,他又保證將強力阻止美、墨邊境的移民亂象。而一天之前他在首都墨西哥城,則承諾將發行債券興建新機場。但由於他提出各式各樣的承諾,很難預測他究竟是溫和派,還是極端派。
第二,不管他走到那裡,都能看到大量的支持者親吻他,搶著跟他合照,或要求簽名。他不僅得到低所得民眾的明顯支持,也使不少學生、中產階級青年及富裕的北部民眾相信他是唯一能夠掃除貪腐的候選人。
第三,他的演說一向甚具煽動性,但最近正在調低分貝。2006年他敗選時,曾發動百萬人大遊行,高呼「把既有勢力打入地獄」;在最近的活動中,也抨擊最高法院。但他最近回應外界指他是俄羅斯代言人時,他改採低調的反擊。他也更能聽取幕僚的建議,顯示他已益發成熟且審慎。
第四,他與川普同樣擁有破壞力。他是選戰老將,從1980年代就開始參選。儘管敗績不斷,但他總能夠將失敗轉變成攻擊貪腐的機會。他積極從事社會運動,也有助於拉高他的政治品牌形象,但也因此令人擔心他是否能尊重體制。
第五,他也主張「墨西哥優先」,每次造勢活動支持者都高唱墨西哥國歌,但他從來不一齊唱,而是在台上立正站好,且看向遠方,給人的印象是群眾直接對著他唱國歌。他保證將為墨西哥帶來1910年革命以來最大規模的轉型,儼然一副「墨西哥拯救者」的架勢。
墨西哥川普 可望當選總統
墨西哥1日舉行總統與國會大選,有「墨西哥川普」之稱的在野黨候選人羅培茲(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與在野陣營可望勝出,讓羅培茲得以推行民粹政策,預估對經濟影響將是短多長空,也將為石油政策與重新協商北美自貿協定(NAFTA)帶來不確定性。
墨國選民1日將選出新任總統與新國會(參議院128席、眾議院500席全數改選),曾任墨西哥市市長的羅培茲在總統大選的民調支持度遙遙領先,可望成為墨國數十年首位入主總統府的左翼份子,取代現任總統貝納耶多,於12月展開六年總統任期。墨國法律規定貝納耶多不得尋求連任。
羅培茲率領、由國家復興運動黨(MORENA)等三黨共組的在野聯盟,則可望在參、眾兩院贏得近半席次,於9月上任時,開始影響現任政府的政治決策,朝羅培茲規劃的路線前進。
當前墨國政府因貪腐頻傳、犯罪率節節升高及多年來經濟成長欠佳,而逐漸不得民心,羅培茲則標榜為唯一能清理政局者,因而也被稱為「墨西哥川普」。
若投票結果如民調預測,羅培茲將得以推行擴大政府開支、提高公部門對經濟參與度等政策,短期可望提振國內需求與經濟成長,嘉惠零售、服務及營建等產業,但中長期而言政策將難以持續,因為墨國經濟已接近充分就業,可能促使央行維持高利率政策,讓政策效益大打折扣,這又引發他可能干預央行獨立性的疑慮。墨國擴張財政也將加劇財政與外部失衡,使經濟易受外部震撼衝擊。
相較於其他候選人,羅培茲的政策較不親商,也不太可能繼續推動當前的能源業民營化改革,衝擊外資信心。在墨國與美國正陷入貿易與移民爭端之際,他也可能強硬回應美國總統川普的挑釁,提高重新協商NAFTA的不確定性。分析師指出,這可能引發負面後果,包括墨國披索貶值、國內外投資下滑、資本外逃,甚至使經濟陷入衰退。
但這一切仍取決於兩大因素,一為在野聯盟對國會的掌控度,其次為羅培茲能否更務實看待經濟困境,坦承經濟政策需要修正、降低政府干預。
(經濟日報)
--
選民尋求美國庇護 對墨西哥大選心寒
數百萬名墨西哥民眾今天大排長龍,參與墨國史上最大規模選舉的同時,其他人則逃離暴力,守候在美國邊界大門,對新政府能停止暴力不抱一絲希望。
路透社報導,過去幾週,好幾個家庭逃離勒索、綁架和謀殺威脅,許多是來自販毒集團暴力行徑猖狂的州,他們全都擠在美墨邊境城市蒂華納(Tijuana)的移民收容所,等待跨境到聖地牙哥尋求庇護。
位於蒂華納的青年2000(Juventud 2000)移民收容所負責人賈西亞(Jose Maria Garcia)說:「暴力橫行,證據就是每天來到這裡的所有這些人,他們還帶著孩子。不管是誰當選,他們都不相信會對他們有所幫助。」
麥迪納(Carmen Medina)在位於蒂華納的聖伊席卓進口港(San Ysidro Port of Entry)入口附近的廣場紮營,這名26歲寡婦來自墨西哥南部的薩卡特卡斯州(Zacatecas)。她說,她對今天舉行的選舉沒興趣。
麥迪納帶著3歲的女兒面容憔悴,她望著數英尺外的邊界說:「我幾乎沒帶什麼換洗衣物。我滿腦子想的都是來到這裡。」
麥迪納說,她和丈夫一起經營小型雜貨店,去年因為付不出犯罪集團勒索的錢,丈夫遭到報復殺害。她說,最近還有一名男子去她家,跟她勒索更多錢。
麥迪納說,雖然她聽說美國當局會將尋求庇護者關進大牢,甚至拆散父母和子女,但她說她必須冒這個險。
墨西哥選民將於今天選出新總統和3000多個公職人員。墨西哥暴力加劇、腐敗現象普遍和經濟委靡不振,民眾對執政的革命制度黨(InstitutionalRevolutionary Party)廣泛失望,有助於左派候選人羅培茲(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在民調中維持強勢領先。
(中央社)
--
左翼川普勝出 美墨恐更對立
拉丁美洲第二大經濟體墨西哥1日舉行大選,將選出總統、國會議員、數百名市長和9位州長。據最新民調,左派「國家復興運動」候選人歐布拉多(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以48.1%支持率遙遙領先,近一世紀由革命制度黨(PRI)和國家行動黨(PAN)兩大主流政黨輪流執政的局面,可望就此告終。原本因邊界築牆而緊繃的美墨關係,恐怕將更形對立。
選民盼趕走貪腐政客
這次選舉合格選民高達8千9百萬,候選人多達1萬8千人,規模堪稱該國史上最大,也是史上最暴力血腥的選戰,已有145名政治人物死於非命。面對貪腐、暴力犯罪層出不窮的困境,許多選民視這次大選為契機,希望藉此趕走那些把國家搞得烏煙瘴氣的政客。
現任總統培尼亞正是民怨沖天的關鍵。選民不滿死氣沉沉的經濟,油價滑落,國幣披索貶值,導致4成人民淪為貧困階級;而大範圍的貪腐,暴力犯罪,毒品猖獗等,更令選民對長期執政的PRI和PAN兩大黨失望透頂。
幾大政見都擄獲人心
滿頭銀絲、代表第三勢力的歐布拉多,因而聲勢鵲起。別稱Amlo的歐布拉多屢敗屢戰,但第三度挑戰大位,他的領先優勢在選前逐步擴大。歐布拉多把打擊貪腐列為選戰主軸,承諾消除社會不平等,摧毀濫權的地方政府,剝奪政治與商界權貴特權,以還錢於民,提高普羅大眾的薪資和養老金,刺激經濟發展、促進就業。他甚至宣稱,將把總統府變為市立公園,這些都正中選民下懷,認為他的主張勇於挑戰傳統政治勢力。
歐布拉多上周舉行選前最後造勢大會,10萬狂熱支持者擠爆墨西哥市阿茲特克體育場,在猶如搖滾演唱會的歡樂氛圍中,Amlo激情告訴鐵桿,「貪腐就是社會不公、經濟不平等和暴力的根源,我們要摒棄貪腐,割除這癌症,它毀了我們國家!」21歲志工黑素斯說,「知道終於有人要改變墨西哥,太讓人興奮了。」
外交政策大方向不變
但歐布拉多的主要對手,39歲的國家行動黨候選人安納亞認為,歐布拉多的競選語言具濃厚民粹主義色彩,旨在討好中下層選民,並非真正想從根本上刺激經濟與就業。安納亞在競選活動中,試圖把歐布拉多描繪成危險的獨行俠。不過就民調來看,選民顯然不吃他這套。熱愛瑜伽的安納亞另一個致命傷是缺乏地方執政經驗,以及競選團隊分裂。他與代表執政黨PRI出馬的梅亞德,支持度分別為26.1%和以20.8%。
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自治大學研究員貝拉斯克斯分析,歐布拉多若如預期獲勝,外交政策或許會出現民粹語言,但大方向應不至於改變。
歐布拉多 靠打貪得民心
墨西哥準總統歐布拉多(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生於1953年,就讀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時,歷史和政治哲學表現優異,但統計和數學得重修,讀了14年大學才畢業。他著作頗多,曾出版16本書,大部分跟本國史有關,畢業論文寫的是墨西哥獨立初期5度遭逢外侮,其中2次與美國有關。
他從事公職已有40年,是全國最知名的政治人物。動員和抗爭是他的註冊商標,這次趁著民心思變,他靠著打貪、掃毒異軍突起,力壓主流政黨。誇口只要他當上總統,貪瀆就會消失。
美墨將重回貿易保護主義
墨西哥1日舉行大選。外界預期,一旦「國家復興運動」(Morena)候選人歐布拉多確定當選總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2大成員國美國、墨西哥都將重回保護主義路線,如此雙方關係恐將進一步惡化,這對區域與全球也不是個好消息。
川普言論 墨人反感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口出反墨言論,還堅持墨國為他的美墨邊界圍牆計畫埋單,讓他在墨國極不受歡迎。今年1月,川普為宣示退出NAFTA的決心,在推特上痛批墨西哥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並嗆聲「如果沒有牆,就沒有交易!」早在他當選總統前,他也曾批評來自墨西哥的移民「大多是強姦犯和毒販」,引起輿論譁然。
近幾個月來,川普就貿易問題不斷向墨西哥施壓,不僅要求重新談判NAFTA,5月底還宣布停止豁免墨西哥的鋼鋁稅。結果,墨西哥馬上以牙還牙,宣布針對美國豬肉、蘋果、葡萄、乳酪等農產品及工業產品徵收懲罰性關稅,直至美方取消鋼鋁稅為止。
貿易報復 你來我往
號稱「墨西哥版川普」的歐布拉多也不是省油的燈。在大選期間,他曾多次強調「不會在農業和製造業等方面讓外國占便宜」。針對川普的築牆計畫,他則在造勢活動中表示:「無論是安全或社會問題,都無法靠築牆來解決」,且「墨西哥或墨西哥人民,都不會成為任何外國政府的皮納塔(pinata)紙偶。」
歐布拉多在上月的演說中,還強力抨擊川普把移民兒童與父母分開監禁的「骨肉分離」政策「傲慢、充滿種族主義且不人道」。此外,他即將出版1本名為《聽好了,川普》的書,闡明自己的立場。
墨列全球第4大風險
歐布拉多一旦當選,美國除了要與大陸、歐盟進行貿易戰、處理北韓核武問題,還要分神應付墨西哥這個難搞的對手。據美國智庫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發布的《2018年全球十大風險報告》,墨西哥名列第4,因為NAFTA談判結果與歐布拉多當選,都可能造成全球市場問題。
歐布拉多 終結兩黨輪流執政
墨西哥政治大洗牌。預料將選出有左翼候選人歐布拉多主導的第3勢力,終結墨國歷史上2黨輪流執政的慣例,但同時也恐惡化與美關係。
64歲歐布拉多若出線,將創下終結近一個世紀以來由中間偏右革命制度黨(PRI)和國家行動黨(PAN)輪流執政的局面。歐布拉多被厭惡主流2大黨的民眾視為終結貧窮與貪腐以及恢復國家尊嚴的救世主,他所領導的「國家復興運動黨」(Morena)與友黨組成的左翼聯盟也有望拿下國會過半數席次,成為墨西哥90年來首位左翼領袖。
但外界也擔心這位「墨國版川普」可能在貿易以及移民問題上加深與美國的分裂與緊張關係。反對者也擔憂他的民族主義、保護主義、社會主義路線可能讓國家背負大量債務,拖垮經濟。此外,他濃厚的反商色彩,讓擁護北美自貿協定(NAFTA)的企業界憂心忡忡。
墨國民眾對於現任總統培尼亞(Enrique Pena Nieto)抱怨連連,認為他根本無法解決經濟、貪腐、暴力、毒品等問題,連帶也對他領導的PRI多所不滿,因此許多人(尤其是首投族)希望能改朝換代。
歐布拉多曾在2012與2006問鼎總統失利,這次第三次捲土重來,以打擊幫派暴力、改善貧富不均、提高人民薪資與年金、增加社會福利支出為主要競選政見,深獲民眾青睞,力壓傳統2大黨脫穎而出。
不過,歐布拉多上任後可以有多大作為還是得取決於他對國會的控制。墨國國會自1997年以來就沒有一個政黨拿下過半數席次。今天的投票將改選500名任期3年的眾議員,以及128名任期6年的參議員。外界預期2014年才成立的Morena也許會跌破外界眼鏡,拿下過半數席次,給予歐布拉多完全執政的優勢。
本次大選候選人較少針對美墨關係發表意見,但候選人們幾乎一致反對美國總統川普對墨西哥造成的威脅。墨西哥是美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中國大陸、加拿大),雙方近來因為美國徵收鋼鋁關稅以及打擊美墨邊境移民,導致關係惡化,危及美墨之間在移民、毒品等重大政策上的合作關係。不過,歐布拉多已軟化過去抨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態度,強調自己不想要NAFTA解體,上任後將指派團隊,繼續與川普政府談判。
最血腥選舉 48位候選人遇害
2018墨西哥大選,是一場遭暴力蒙塵的選戰,竟有高達145名政治人物喪命,包括48名候選人,堪稱歷來最血腥的選舉。雖然墨國人對暴力橫陳司空見慣,但單一選戰竟造成上百人傷亡,仍讓人不寒而慄。專家悲觀認為,暴力不會隨墨西哥選舉落幕而終結,因為暴力的背後關乎金錢、毒品,不管誰勝出都不會改變。
墨國的風險分析與危機管理機構Etellekt選前發布報告指出,去年9月選戰開跑9個月以來,已發生145起針對候選人或政治人物(包括政黨工作人員)的謀殺案,其中48名死者為候選人,殺戮範圍遍及32州中的22個,其中格雷羅州就有23人遇害。6年前的大選中,墨國全境「只」有1名候選人被殺。
候選人普隆(Fernando Puron)的遭遇,尤其讓人毛骨悚然。現年43歲,在科阿韋拉州參選國會議員的普隆,6月8日在辯論會中,慷慨激昂誓言將殲滅毒梟,並引據擔任該州黑石市市長期間掃毒的政績。普隆離開辯論會場後,在街上與支持者自拍,一名男子突然自他背後現身,以槍抵住他的後腦,隨即扣扳機,遭近距離爆頭的普隆送醫後不治,成為第48位喪命的候選人,刺客步行離開現場,至今仍逍遙法外。
普隆隸屬執政的「革命制度黨」,據Etellekt,該黨在這次選戰折損12名政治人物,災情最慘。遇害48位候選人,28人初選就喪命,20人在大選階段遭殺害。
(毒品)犯罪集團意圖掌控政治,是破紀錄暴力事件的主因,它們不僅反映在驚人的死亡數據上,也反映出,攻擊政治人物已成慣例的殘酷現實。據Etellekt,去年9月以來已發生543起針對從政人物的攻擊事件,包括綁票和勒索,其中4分之3以反對派人士為對象。
墨國前聯邦選委會主委烏加爾德坦言,地方政治的規矩就是「你必須乖乖聽殺手或販毒集團老大的命令,因為他們才是你執政這塊地盤的老大。如果他們認為政治人物不會合作、沒得商量、也不知進退,就會宰了他。」
(中國時報)
--
「不讓美國占便宜」 墨版川普有望入主總統府
墨西哥近9000萬選民7月1日將選出新總統,墨國傳統大黨執政黨「革命制度黨」(PRI)、保守派「國家行動黨」(PAN),已輪流執政長達近一個世紀,但該國治安與經濟不見好轉,貪腐和暴力猖獗,64歲的「國家復興運動」(Morena)候選人羅培茲(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憑著左派民粹的主張,目前民調大幅領先,外界預期他即將成為墨西哥的新總統。
美聯社報導,近日民調顯示,第三次參選的前墨西哥城市長羅培茲支持率超過40%。保守派國家行動黨所在競選聯盟推舉的候選人安納亞(Ricardo Anaya)排名第二,代表執政黨革命制度黨所在聯盟參選的米德(Jose Antonio Meade)排名第三,兩人的支持率均在20%左右。
羅培茲民粹主義的作風與美國總統川普相似,被稱為墨版川普,又因為其左派立場,被稱為墨版查維茲。川普已多次提出在美墨邊境築牆,也就貿易問題向墨西哥施壓,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並對墨西哥加徵鋼鋁稅。在NAFTA政策上,羅培茲多次表示會態度強硬,「不會在農業和製造業等方面讓外國占便宜」。
羅培茲上月還在演講中強烈譴責了川普的「骨肉分離」移民政策,認為這是「傲慢的,種族主義的和不人道的」。此外,他即將出版一本名為《聽好了,川普》的書,表達自己的政見。
羅培茲對川普的敵視,為他在農民和工人中贏得了較高的支持率。不過,羅培茲若當選,或會導致美墨關係進一步惡化。
有羅培茲的支持者擔心,即使羅培茲民調大幅領先,可能還是未能勝出。過往墨國選舉曾出現死人投票、買票、偷票或燒掉選票、暴力威脅,及非法操縱計票等,加上此次大選更被稱為該國「近代史上最血腥」的大規模選舉活動。自去年9月至今,墨西哥共有133名政客被殺,共有540名政客遭遇襲擊,其中48人參與總統競選。
負責選舉事務的官員承諾,全力保障選舉順利進行,「選舉欺詐不會再發生了,所有的環節,活動和運行都會依法進行,並受到政黨和人民的監管。」
墨西哥1日不僅將選出總統和國會參眾兩院全部議席,還同時舉行地方選舉,合計有超過1.8萬名候選人,競爭約3400名聯邦和地方議員以及部分地方州長、市長職位。
(世界日報)
--
墨兩黨都惹民怨 左派可望勝出
墨西哥1日舉辦總大選,輪流執政近1世紀的「革命建制黨」和「國家行動黨」惹民怨,左翼政黨「國家復興運動」候選人羅培茲可望取得大位。此次選舉是墨西哥史上規模最大的選舉,包括總統共約1萬8千名競選職位,但2大黨無力遏止層出不窮的暴力和貪汙,若喊出「窮人優先」的羅培茲當選總統,將改變墨西哥政治情勢,也牽動美墨關係。
選舉規模史上最大
根據《洛杉磯時報》報導,約8900萬選民參與本次墨西哥大選,將選出國會與地方議會共超過上千名議員,其中國會眾議院500席、參議院128席,號稱墨國史上規模最大選舉。但選舉暴力和貪汙層出不窮,根據近期民調,約1/3選民曾接收賄選禮物和服務,加上去年的統計,在2萬5千件謀殺案中有1百多名候選人遭暗殺。
《BBC》報導指出,革命建制黨從1929年起執政71年,直到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保守派國家行動黨接續執政12年,2012年又由革命建制黨的潘尼亞涅托當選並執政至今。針對毒品猖獗,墨西哥政府近年雖大肆挑起「毒品戰爭」,但無論2018年總統由革命建制黨或國家行動黨勝選,選民皆看衰2大黨無法遏止毒品氾濫。
64歲的左翼民粹政黨「國家復興運動」候選人羅培茲.歐布拉多爾,以打擊黑手黨暴力和改善窮人經濟的社會福利政策為競選主軸,深獲民眾青睞。《洛杉磯時報)》分析,選民不只是想給2大黨教訓,也相信羅培茲能解決貧窮與毒品暴力問題。根據民調顯示,羅培茲遙遙領先第2名參選人25%。
對美政策受矚目
川普從競選以來即對墨西哥相當不友善,他曾稱墨西哥人替美國帶來毒品、犯罪,「墨西哥人是壞蛋,雖然有部分是好人。」美國對墨西哥徵收貿易關稅,並打算在美墨邊界興建長城來杜絕非法移民,且由墨西哥買單。
羅培茲是抨擊美國最兇的候選人,評論指出,由於他堅定反對川普的立場,替他博得額外的選票。民調第二的國家行動黨安納亞也評論美國分離移民家庭的政策,「讓我想起德國納粹,簡直無法接受。」革命建制黨候選人梅亞德則針對美國鋼鋁稅作出反擊,「不要玩弄墨西哥,我們會捍衛工作,我們會捍衛市場,我們會捍衛工人。」
外媒指出,根據民調,左派候選人羅培茲幾乎篤定當選總統,將改變墨西哥政治情勢,也牽動美墨關係。
(台灣醒報)
--
貶值雙面刃 中國貨幣戰走鋼索
近期中國股匯雙殺恐致資本外逃 反傷自身經濟、投資
人民幣兌美元匯價近來直直落,六月就貶值逾三%,引發各界推測中國是否以「匯率戰」當武器、來對抗美國「貿易戰」。但財經專家和分析師警告,匯率貶值雖有助於出口競爭力,但有如「雙面刃」可能嚇跑投資人;近來中國股匯雙殺猶如重演二○一五至一六年被拋售情景,恐造成資本外逃、市場動盪,反傷及本身經濟和投資。
學者︰人民幣明年恐貶7字頭
前瑞銀首席經濟學家、現為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學者馬格諾斯(George Magnus)分析,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聯準會在貨幣政策上走向分歧,人民幣貶勢恐還會加深,明年可能貶破「七」關卡、創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弱水準;中股已下修廿%,沒有理由不能再跌十%,「不是沒有底部,但若貿易情勢繼續惡化,中股還未觸底」。
馬格諾斯說,人民幣近來貶勢很像二○一五至一六年匯率承壓景況,匯率重貶恐重燃資本外逃風險,中國人行必須動用外匯來支撐匯價;人行今年轉變政策,從尋求去金融槓桿的協同措施,轉向挹注流動性來支持實體經濟的信貸成長,已宣布本月五日起將實施定向(針對性)調降銀行存準率○.五個百分點,是今年第三次,估計將釋放資金七千億人民幣。
中股上海綜合指數從一月波段高點已經回檔約廿%,符合熊市(空頭市場)定義。根據彭博資訊,迄上週五,離岸人民幣來到六.六三五七兌一美元,人民幣匯價連續十一個交易日貶值,寫下最長連貶紀錄。
分析師認為,中國或許未刻意壓低人民幣,但可能未阻貶、順勢讓人民幣持續貶值。德意志銀行外匯策略師魯斯金日前表示,人民幣貶勢能否停止,目前仍不明朗,「理論上貿易戰若惡化,可能引發匯率戰,但此時開啟這個戰線並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中國人行最近調降存準率,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有助人民幣下貶。
中國智庫警告︰可能金融恐慌
官方智庫的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近日有份報告揭露警訊,今年以來中國相繼發生債券違約、流動性緊張、匯率下行和股市下瀉,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加上美國升息及中美貿易衝突等因素,目前中國極有可能出現「金融恐慌」;但這份報告在六月廿四日公布後於網路流傳與轉載,隨後就被有關單位全面刪除。
人民幣6月狂瀉3.38% 亞幣面臨競貶
美中貿易摩擦加劇之際,人民幣對美元六月狂瀉三.三八%,創中國匯改以來,單月最大跌幅的紀錄,同時掀起新一波亞幣競貶;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放手人民幣重挫,已嚴重衝擊到亞洲金融市場,股、匯雙殺讓投資人哀鴻遍野。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外匯管理局六月底公布第一季經常帳逆差三四一億美元,為中國近十七年來首見季度逆差的情況,市場預期,美中貿易爭端升溫,將更不利下半年人民幣走勢,新台幣在內的主要亞洲貨幣,恐要繃緊神經。
中央銀行也表示,美中貿易摩擦加劇,是否引發國際資金撤出新興市場經濟體及後續影響,宜密切觀察。
「中國打算用『貨幣戰』對付美國『貿易戰』!」匯銀主管說,在貿易戰背景下,人民幣大貶對中國出口商算是一種補貼,並可讓進口品變得更加昂貴,打擊美國產品在中國的競爭力。不過,人行要謹慎拿捏這波人民幣貶幅,若引發嚴重資本外流,不僅非中國所樂見,其傳遞效果恐波及台灣等亞洲新興經濟體。
在人民幣領貶帶動下,六月泰銖、韓元、印尼盾各重貶超過三%;第二季因美元強彈,泰銖及人民幣皆重挫逾五%,韓元、新台幣、日圓等也有四%以上貶幅。
外匯交易員表示,美元指數漲勢再起,第二季非美貨幣承受龐大壓力,六月下旬又籠罩在人民幣掀起亞幣競貶的陰霾,造成外資加快撤離亞洲新興市場的速度及力道,其中,外資六月大賣台股八三三億元,同時把資金全數匯出。
展望第三季,外匯交易員說,本季進入台股現金股利入帳高峰,外資屆時領到鉅額股息後,通常會把部分資金匯出,一旦人民幣再次引發新一輪亞幣競貶,新台幣續貶機率頗高,甚至會搭上貶值特快車。
(自由時報)
--
NASA螺絲鬆了?低級錯誤害韋伯望遠鏡爆預算還升不了空
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宣布,被認為是哈伯太空望遠鏡接棒者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延後到2021年才升空。這是NASA不到一年內第三次推遲韋伯太空望遠鏡升空,美聯社報導,根據望遠鏡計畫獨立審查委員會的說法,推遲的原因多半是工人疏忽和硬體瑕疵這類「看來很小」的錯誤。
粗心大意害研發支出多8億美元
這一延遲,料將使韋伯太空望遠鏡計畫的總支出達到近100億美元。單是研發支出,就將比美國國會訂下的80億美元上限多出8億美元,需要國會再授權。
NASA科學任務最高主管澤布臣感嘆說:「說真的,我並不喜歡坐在這裡談這件事,我們從來不想這麼做,我們只想談成功。」
包商出包連連 品管問題更大
今年稍早,主要承包商、軍火大廠「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簡稱諾格)在美國加州對韋伯望遠鏡做了振動測試,結果有70個扣件鬆脫掉落,到現在還有一些扣件遺失,可能掉到望遠鏡內部深處。審查委員會指出,原因是螺帽沒有轉緊。
此外,包商用了錯誤的溶劑清洗太空船推進閥,導致推進閥損壞,必須維修或更換。委員會主席楊恩說,在清洗之前沒有人確認選用的洗劑種類。
太空船感應器也因接線錯誤、電壓過大而損毀。委員會說,值班檢查員聽信技術員一面之詞,就以為接線正確,未再覆核。
委員會列出32項改進意見,並指出,單是螺帽和螺栓掉落遺失這一項,就嚴重到足以使望遠鏡升空延至2021年。
澤布臣說,NASA跟諾格都有責任,NASA應該從嚴監督、加強品管,並派出更多NASA工程師參與細節。
原訂2010年服役 8年後仍在地球
去年9月,NASA宣布將把韋伯升空時間從2018年延至2019年,今年3月,延至2020年,如今第三次延期,到2021年3月30日。
韋伯望遠鏡原定2010年服役,原定預算不到10億美元,以NASA第二任署長詹姆斯·韋伯命名,他主導了阿波羅登月任務。
韋伯望遠鏡的主鏡由18面六角鏡組成,將在離地球160萬公里處運作。韋伯在聚光能力上大過哈伯7倍,是為了看到更遠的太空和進一步探索宇宙的過去而設計,它可解開大約130億年前大爆炸後的煙霧中,首批恆星與星系出現方式與時間的謎團。
NASA於4月成功發射新型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料將發現數千個太陽系外行星,韋伯望遠鏡將能進一步探究系外行星是否適合生命存活。
(聯合報)
--
泰北洞窟搜救13人 清除重大障礙 尚未抵目的地
美聯社報導,泰國官員說,在泰北清萊一個洞窟尋找青少年足球隊與教練13人的搜救作業,7月1日清除了一大障礙。由海軍海豹突擊隊組成的潛水隊已穿越一個1公里長的混濁空間,推進到一個通道,可能通往孩童和教練躲避洪水的地方。
13人已失蹤逾1周,搜救人員正努力與時間賽跑。
海豹隊的發言人表示,潛水員獲得了一些進展,但尚未抵達他們想到的地點。他說:「水流很強,搜救作業依然十分困難。」
潛水員的目的地是抵達洞窟中名為芭達雅海灘的地方。這一部分海拔較高,當局希望它依然乾燥,而失蹤的13人就在那裡避難。
6月23日足球隊結束練球後,25歲的教練帶著11歲到16歲的12名男孩進入清萊國家公園的一個洞窟探險。他們顯然因暴雨形成的洪水受困洞中,從此消息全無。
(聯合報)
--
史諾登跑哪去? 糟糕!女友照片洩密
美國國安局前雇員史諾登2013年6月揭發美國情報部門的大規模網絡監控計畫後,經香港逃往莫斯科,至今即將屆滿5周年。他如今人在何方、生活究竟過得如何?外界完全不清楚,因為史諾登自從抵達俄羅斯後,幾乎變成隱形人。觀看世足賽的民眾鐵定不會透過電視鏡頭看到他。
俄國年輕人上街偶遇名人,都會拍照上傳社群媒體,但從來沒有人拍到過「野生」史諾登。他以前常微笑參加外籍人士舉辦的會議,討論自己關心的議題,透過Skype平台在網路現身,但現在都看不到人。他也很少再推文。
當史諾登接受英國衛報的5周年採訪──他聲稱「不後悔」過去的事,是透過電話而非面對面進行,與1周年時在莫斯科一家酒店的房間內受訪截然不同。沒有其他任何電視節目訪問史諾登,連俄羅斯英語宣傳頻道RT都沒給他露臉的機會。
所有跡象都顯示,他和東道主的關係已經開始惡化。
懷疑普亭作票當選 被送到勞改城市?
他去年拿到延長居留許可至2020年,但最近透過社群媒體批評2018年3月總統大選的作票疑雲,普亭在該次選舉順利第三度連任總統。史諾登也推文嚴斥克里姆林宮箝制自由言論。
俄國官方媒體有謠言傳出,史諾登被送去彼爾姆(Perm),這個城市在蘇聯時代因古拉格勞改營而聞名遐邇,或者說臭名遠播。
暗示不在莫斯科
有些人說那是居心不良的笑話,但上周發生了一件事:史諾登的女友琳賽.米爾斯(Lindsay Mills),一名美國舞者和攝影師,在Instagram貼出她嗅聞紫丁香的照片。
愛花人士說,莫斯科的紫丁香花期三周前已經結束,只在烏拉山脈和西伯利亞區盛開。
不管史諾登現在住在廣大俄羅斯的哪一個角落,如果他還睜大眼睛、堅持自由言論,在俄羅斯的流亡日子必然愈發艱難。普亭正設法在海內外重建俄國勢力。
史諾登逃離美國沒多久,一位前中情局官員預言他將在俄羅斯終老,「孤獨、寂寞、無聊、沮喪...而且酗酒」。
雖然史諾登不喝酒,但獨立觀察人士對史諾登的前景並不樂觀。軍事專家高爾茲說:「史諾登是個迷失的人。我相信他在揭發一切時很誠摯,但最後變成俄羅斯安全部門手裡的玩具,他們套出所有訊息,稍後拿他做樣板,顯示西方國家沒有自由。史諾登成為情境人質,事情已超乎他的控制。」
(聯合晚報)
--
德稱與歐盟14國達移民協議 捷克匈牙利打臉
德國總理梅克爾為其政治生涯奮鬥之際,提交給執政聯盟夥伴的文件顯示,她已擬訂連串加強控管移民湧入的措施。文件列出同意遣返移民的歐盟成員國清單,卻遭捷克和匈牙利打臉。
巴伐利亞邦總理索德(Markus Soeder)樂見梅克爾(Angela Merkel)與歐洲聯盟(EU)成員國達成移民協議,他給出迄今最明確的訊息說,他的政黨準備打破與梅克爾政府的對峙僵局。雙方僵持不下恐使梅克爾的聯合政府垮台。
索德今天表示:「這絕對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然而,文件中聲稱14個歐盟成員國已和德國達成協議,同意遣返尋求庇護者的說法很快受到某些國家質疑。
名列14國清單的匈牙利和捷克兩國否認並未與德國達成任何這類協議。
梅克爾採取上述舉措前,歐盟28個成員國6月29日使勁敲定一項協議,以因應移民問題和避免威脅整個聯盟結構的危機。
歐洲各國領袖在布魯塞爾舉行的高峰會上同意考慮在歐盟以外地區設立「登陸平台」,好讓移民和難民打消搭乘走私船前往歐盟國家的念頭。這些登陸平台可能大多設立在北非國家。
成員國也可成立管控中心,以確認新移民是否為須遭遣返的經濟移民或獲庇護國承認為難民的人士。
梅克爾政府的移民政策引發巴伐利亞邦姊妹黨基督教社會黨(CSU)主席賽賀佛(Horst Seehofer)反彈,他揚言要單方面對移民封鎖德國邊界。
不過梅克爾在歐盟高峰會後宣布,已就遣返尋求庇護者一事與西班牙和希臘分別達成協議。
根據執政聯盟消息人士,梅克爾共與14個國家達成類似協議,其中包括激烈批評她移民政策的法國和中歐國家,例如捷克、匈牙利和波蘭。
然而,強烈反對接納移民的捷克和匈牙利否認上述說法。
捷克總理巴比斯(Andrej Babis)在聲明中說:「德國沒有告知我們,我也不會簽署這項協議。」
他還說:「捷克和德國並未就這項問題進行協商。」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的發言人亞瓦西(Bertalan Havasi)強調,匈牙利的立場「自2015年來始終沒變」。
他說:「假如尋求庇護者已先抵達希臘或其他成員國,就不能進入匈牙利領土。」
(中央社)
--
MH370罹難者家屬反對 澳洲擱置立紀念碑
澳洲當局原擬在柏斯市(Perth)設立紀念碑,以緬懷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失蹤MH370班機的乘客及機組人員,但在罹難者家屬提出抗議後,今天決定擱置這項安排。
馬航MH370班機2014年3月從吉隆坡飛往北京途中失聯,機上共有239人。雖已在澳洲西岸外海進行兩次大規模水下搜索行動,但仍不知飛機下落。
澳洲聯邦政府及西澳省(Western Australia)當局2014年提出在伯斯設立紀念碑的計畫,但罹難者家屬表示,在找到飛機前,他們不希望樹立這座紀念碑。
西澳省長麥高文(Mark McGowan)發布聲明表示:「雖然若干家屬贊成設立紀念碑,但仍有人有疑慮。」
「基於對所有相關人士的最大關注,我們決定不在此時設立紀念碑。在與澳洲家屬協商後,我們深信做了正確的決定。」
當局原擬在伯斯市中心伊麗莎白碼頭(ElizabethQuay)設立這座紀念碑,並於今年初為此舉辦設計比賽。
澳洲人戴妮卡.威克斯(Danica Weeks)的丈夫保羅.威克斯(Paul Weeks)也是MH370上的乘客之一,她告訴「西澳人報」(The West Australian)報,政府「不應該在這件事上浪費功夫」。
她說:「政府應把精力放在尋找飛機上。」
(中央社)
--
日皇明仁疑腦貧血 取消公務暫時靜養
日皇明仁今天清晨突然身體不適,經醫師診斷後疑似因腦貧血出現暈眩及想吐症狀,暫時需要靜養,因此取消今天所有公務行程。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明仁清晨因腦貧血出現暈眩及想吐的症狀,暫時需要靜養,原本今天高圓宮親王妃久子和三女絢子預定要跟明仁報告絢子訂婚訊息,將先向皇后美智子報告,由美智子轉達明仁對絢子的祝福。
宮內廳表示,明仁在日本時間清晨4時左右,突然覺得身體不適並大量冒汗,經醫師診斷後認為是因腦貧血所引發的暈眩及想吐症狀,目前暫時需要靜養觀察。
明仁並沒有發燒等症狀,今天將在御所內靜養,雖然相關症狀已緩解,但今天所有的公務行程全部取消;明天之後的公務行程將視身體狀況再來決定。
明仁1933年12月23日出生,目前已高齡84歲。日本從進入明治時代以後,日皇一直都是終身在位,宮內廳2016年8月對外公布明仁以高齡體衰希望退位的錄影談話,日本政府為實現日皇退位制訂的特別法,也在2017年國會正式通過。
明仁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結束平成時代;太子德仁隔天5月1日即位,將以新年號開啟新時代。
(中央社)
--
曾令毒嫌遊街 菲國爭議市長遭槍擊身亡
菲律賓呂宋島南部一名以舉辦「毒嫌遊街」而名噪一時的市長,今天上午在市政府升旗典禮上遭人槍擊身亡。
馬尼拉以南約65公里塔瑙安市(Tanauan)市長哈利利(Antonio Halili),今晨在市政府廣場前參加升旗典禮時遇襲,市政府員工Gerry Yson Laresma在臉書上張貼升旗典禮的影片。
這名市府新聞官當時以手機直播升旗情況,他在移動鏡頭時突然錄到槍響,現場員工驚慌尖叫,場面陷入混亂,但他沒有拍到槍擊情況。
塔瑙安市所在的八打雁省(Batangas)證實,哈利利胸部中彈,送醫途中不治死亡,但未提供其他細節。
有媒體報導說,現場跡象顯示,他是遭狙擊手遠距離槍擊。
2016年5月,哈利利為響應總統當選人杜特蒂的掃毒口號,在地方慶典上穿插「毒販遊街」節目,遭到人權組織抨擊,他的名字因此傳遍菲國大街小巷,並被封為「八打雁版杜特蒂」。
他當時令11名販毒嫌犯繞小鎮一圈,包括3名未成年人,他們身上貼有「我是毒販,不要學我」的紙卡。
去年9月,哈利利又讓大約200名戒毒成功的市民遊街,以向其他民眾證明有決心就可戰勝毒癮。
雖然如此,2017年10月,哈利利卻被杜特蒂總統列入涉毒地方首長名單,剝奪他對地方警察的控制權。不過,哈利利否認涉毒。
(中央社)
--
川普保護主義 自家人也受不了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令美國金屬產業苦不堪言,決定團結一致採取行動,要求川普政府改弦易轍。
據報導,德州鋼管廠商Borusan Mannesmann Pipe(BMP)員工已寄給川普和國會議員多達4,500張明信片,員工們與僱主站在同一陣營,呼籲政府免除關稅。BMP總部位在德州休斯頓近郊的貝敦(Baytown),主要向土耳其進口未成品鋼管。
其他業者則傾向採取更強硬的態度。美國國際鋼鐵協會(AIIS)上周控告川普政府,質疑鋼鐵關稅的合法性。AIIS表示,川普引用《1962年貿易擴展法》來對鋼鐵進口設下關稅障礙,但該法已經違憲。
《1962年貿易擴展法》的232條款賦予美國總統在外國貿易上的額外權力,但美國憲法一般將此權利授權國會。
川普在3月下令對進口鋼品課稅25%,進口鋁製品課徵10%關稅,隨後在6月取消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等國的暫時關稅豁免。
儘管川普強調,實施邊境稅可保護國家安全,為飽受摧殘的美國製造業帶來生氣,但目前已有2.1萬家企業向政府要求關稅豁免權,聲稱這項政策已威脅到他們的生計。
可是,審查豁免申請進度緩慢。在開放第1階段申請的3個月後,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近期赴國會作證時表示,目前僅審核98件,其中42件通過。
BMP執行長強生(Joel Johnson)是一開始就向政府申請免除關稅的企業領袖之一,但他並未取得任何回覆,因此決定與數千名員工聯手上書川普。
強生說:「我們對川普總統以及商務部長羅斯的要求非常的簡單。我們請求2年的關稅豁免,俾以爭取時間在貝敦興建新廠,2年後就會停止進口,百分之百在美國製造鋼管。」
(工商時報)
--
川普:國王同意增產200萬桶石油! 沙國:沒這事
美國總統川普周末稍早在推特宣布沙烏地阿拉伯同意每日增產石油200萬桶,但此說法並未獲得沙國證實,白宮後來改口說,沙國國王承諾川普,「若有需要」才會將單日產能調高200萬桶。
白宮指出,上周五川普與沙國國王沙爾曼(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通話,川普表示油市需要更多供給,沙國國王則稱,若有需要,他已預備好進行增產。
白宮聲明表示,「沙爾曼國王提及,該國留有單日200萬桶的閒置產能,如果有必要時將審慎使用,以確保市場平衡。」
以沙國為首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國家在6月22日達成共識,同意單日合併增產70萬到100萬桶。以此來看,川普所說的增產200萬桶,將高達市場預期的2倍。
川普上周六在推特宣布沙國同意生產更多石油。他寫道,「剛剛和沙國國王談話,向他提及伊朗與委內瑞拉的動盪與失衡,希望沙國提高產能,最高增產200萬桶,以填補供應缺口...油價太高!他同意了!」
川普在推文中指出,沙國額外的石油供應有助於抵銷伊朗供給減少。川普並未明確提及新增的200萬桶是否為單日產能數據。目前全球單日原油需求接近1億桶。
美國在5月退出伊朗核協議,重新對伊朗展開石油制裁。
不過,沙國官方媒體對於國王與川普的談話報導,卻隻字未提單日產量增加200萬桶一事,僅強調雙方同意維護油市平穩,產油國將努力補足任何潛在供給短缺。
知悉沙國產油計畫的人士先前向路透表示,利雅德當局規劃7月產量將由6月的單日1,080萬桶提高20萬桶,至單日1,100萬桶。
根據路透調查分析師看法,由於利比亞、委內瑞拉等國的供應中斷,加上OPEC的增產無法因應節節上升的需求,預料到年底前油價仍然維持強勁。上周五布蘭特原油約在每桶79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約在每桶74美元。
(工商時報)
--
瓦解歐盟?傳川普建議馬克宏退出
美國總統川普建議法國總統馬克宏退出歐盟,並表示若法國離開歐盟單一市場,美國願意提供法國優惠的雙邊貿易協議。
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是在今年4月底在白宮會晤馬克宏時建議法國退出歐盟。川普這項提議的目標可能是想瓦解歐洲結盟國家。
川普向馬克宏說,「你為什麼不離開歐盟」,並告訴馬克宏,若法國退出歐盟,美國可以提供法國雙邊貿易協議,並承諾將會比美國現在和歐盟的協議條件更好。
華郵消息來源引述兩名不具名歐洲官員。白宮、愛麗舍宮雖然未回應此新聞,川普要求法國退出歐盟的提議,卻與他質疑國際組織及公約如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巴黎氣候協議的一貫作風不謀而合。
新聞網站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一再告訴高階官員,他想退出世界貿易組織(WTO),但川普29日否認。
(世界日報)
健康
傷視網膜見「飛龍」 女角膜撞出傷口 眼壓狂降現皺摺
一名30多歲女子日前看著窗外,突瞥見天空有龍翱翔,篤信佛教的她原本以為是神蹟,結果隔天在家裡也看到龍,覺得不太對勁,加上右眼酸澀、視力模糊,決定去看眼科,結果醫師一查才發現是角膜受傷惹禍!
收治病例的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眼科教授洪啟庭說,該女子到院時,描述說她右眼酸澀、視力模糊、有異物感,經檢查右眼角膜右上方有一長度約0.1公分的橫向傷口,且不斷滲出房水;問診發現,該女約1個月前戴眼鏡在辦公室走路時,同事開門不慎打到她的臉,眼鏡被撞到歪斜,右眼角膜推測也在當時刮傷。
揉眼加速房水流失
洪啟庭說,女子右眼撞傷後還不斷揉眼,加速眼內房水流失,導致眼壓下降。正常眼壓為20毫米汞柱以下,當眼壓低於5毫米汞柱若沒就醫處理,甚至可能導致嚴重視網膜剝離,有失明危險。
該女求診時,醫師檢查發現她的眼壓不到1毫米汞柱,瀕臨失明邊緣,且進行眼底檢查時,還發現她視網膜出現皺摺,這才解開飛龍之謎。所幸經手術治療後,視力沒受影響,現完全恢復正常。
洪啟庭解釋,正常眼壓的眼球,有如一顆充飽的氣球,眼壓下降就好比氣球漏氣,當氣球漏氣時,表面平整的氣球會扁掉、皺掉,而眼壓降低時,原本平整的視網膜也會收縮,甚至形成皺摺、影響視力,因此該女右眼向上看時,會感覺有龍在天空騰雲駕霧。
過去也曾有40多歲婦人一日醒來,眼前出現一朵大烏雲、揮之不去,嚇得以為「見鬼」;經眼科醫師檢查發現,才知道是右眼視網膜破洞,造成右眼內有一大片血塊,看東西時總有一片烏雲揮之不去。後經雷射補洞,才不再看見「烏雲」。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蔡明霖說,臨床有不少患者因眼部受傷引發低眼壓,最常見原因是木屑、鐵屑等異物入侵,這時多數患者僅感覺眼睛刺刺的,但若一直去揉,便可能把房水擠出,進而導致眼壓過低。
蔡明霖提醒,當從事木工、鐵工時,應戴護目鏡,以防木屑、鐵屑等異物入眼,平常也要避免眼睛受創,而當眼部遭受撞擊、擠壓後,出現視力模糊、酸澀、乾眼、異物感等症狀,應速就醫,以防視力一去不回。
低眼壓視網膜病變 注意事項
●當看見空中有異物、視力模糊,小心為眼球受傷,恐致低眼壓視網膜病變
●眼睛受傷後出現視力模糊、異物感、刺痛等症狀,應速就醫,以防失明
●眼睛出現刺痛、搔癢等症狀,切忌用力揉眼,應就醫檢查,避免症狀惡化
●從事木工、鐵工時,應戴護目鏡,以防木屑、鐵屑等異物侵入眼睛
●平時應避免眼睛撞傷、割傷,以防引發低眼壓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等
孩童忌用眼過度 暑假應多走戶外
視網膜附著於眼球內壁,一旦剝離,可能導致失明,發生病變也會影響視力,除低眼壓可能造成視網膜病變,糖尿病、高血壓引發的眼中風或高度近視,也有影響。醫師提醒,現值暑假,學齡孩童切忌用眼過度,以降低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等機會。
人體眼睛類似照相機,視網膜則類似底片。如照相機底片不好,相機就拍不出好照片,視網膜若病變,人就無法清晰看見景物。
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說,視網膜病變原因除低眼壓因素外,還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引發的眼中風,或高度近視等,建議平時應避免罹患三高,並預防高度近視,特別是現正值暑假,提醒學齡孩童切忌用眼過度,以降低高度近視、視網膜病變等機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蔡景耀說,近視度數高於600度即為高度近視,此族群因眼軸拉長,易增視網膜病變風險,若要預防高度近視應從小做起,籲國小學童放暑假時每天用手機、電腦勿逾2小時,且每用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家長每周應安排1次戶外活動,每次時間約2小時。
(蘋果日報)
--
運動完循環佳 較適吃冰消暑
不少民眾夏天會狂吃冰或喝冰飲消暑,不過中醫師提醒,吃冰時應挑選白天或剛運動完、體內氣血循環較好時,這時吃冰品、喝冰飲較能避免身體受到寒氣、濕氣的影響。
經期仍忌吃冰品
中醫師吳明珠說,夏天高溫身體容易燥熱,此時為讓身體降溫,吃些冰品無可厚非,但若是一邊吃冰品、喝冰飲,又狂吹冷氣,將造成體內濕氣、寒氣上升,容易引發腹瀉、腹脹等腸胃失調情形,因此吃冰須適量,不要吃太多,因為體內的濕氣、寒氣是慢慢的上升,如未超過身體可忍受範圍,並不會出現症狀。
吳明珠建議,吃冰時,應挑選白天,如在一天當中氣溫最高的中午,或是剛運動完,體內氣血循環較好時,這時吃冰品、喝冰飲較能避免身體受到寒氣、濕氣的影響。另生理期間腹痛女性,切忌吃冰,應喝些溫開水,避免腸胃不適。
(蘋果日報)
--
黑豆含鉀、磷 腎臟病友少吃為妙/朱偉菁(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
在門診時,常會遇到慢性腎臟病患者說:「營養師,聽說黑色食物補腎,那我是不是可以常吃黑豆來保養腎臟呢?」其實是不建議的。
「黑色食物補『腎』」這個說法來自中醫,但其實中、西醫說的「腎」是不太一樣的。中醫說的「腎」是系統性的功能單位,泛指生殖泌尿、內分泌、免疫、腦下垂體及腎上腺等系統;西醫則是解剖學上的臟器名稱,因此兩者所指的是不同的東西。
當腎臟功能長期受損,被醫師判定為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限制鈉(鹽)、磷、鉀及蛋白質的攝取,其中由食物攝取的磷建議控制每天800mg,鉀則建議控制每天2000-4000mg(依情況來限制),然而黑豆每100g(約8湯匙)含磷465mg、鉀1535mg,有些人會拿來當零食吃或加在飯裡一起煮,甚至有人煮成黑豆水來喝,雖然沒直接吃到黑豆,但是食物中的磷和鉀會溶於水中,進而被攝取。
若慢性腎臟病人常吃這些食物的話,恐怕不僅無法保養腎臟,可能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因此不建議患有慢性腎臟病者常吃黑豆。
由於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腎臟功能跟健康人不同,才有所禁忌,健康的人代謝正常,則無需過於擔心食用黑豆會有什麼不良影響。
在門診也遇到某些特殊慢性疾病患者,會為了消水腫而飲用黑豆水。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黑豆消水腫確有其事。由於黑豆含豐富的鉀離子,經沖泡後部分鉀離子會溶於水中,而血液中鈉鉀離子濃度需維持相對平衡,因此鉀可幫助體內過剩的鈉(鹽)排出,進而改善水腫,但是這僅止於健康的人,對於慢性腎臟病、心臟疾病、肝臟疾病等造成的水腫,不建議飲用黑豆水來改善症狀。
(自由時報)
--
嘴唇長疱疹 擦抗病毒藥膏才有效/陳建志(V)
一名27歲女性早晨起床後,上下嘴唇開始發癢,一天後,開始冒出一顆一顆的小水疱,又痛又癢,嘴唇也腫得像臘腸一樣,很難上口紅,就連口腔內也出現潰瘍,只要一吃東西就很痛,根本就不能碰到任何辣、酸、鹹、熱的食物。
她原本以為是維生素B群缺乏,但補充後,依然沒有改善。其實她罹患的是單純疱疹性唇炎,主因是初次感染單純疱疹病毒,因為身體還未出現抗體,病毒便肆無忌憚地快速感染整個嘴唇及口腔,出現小水疱及分泌物,疼痛自然不在話下,嚴重時,還會發燒。
這種疾病大多發生於孩童,主因是經由父母的唾液不慎傳染給嬰幼兒,但有些成人從小未感染過,長大後,不慎因接吻或接觸到含病毒顆粒的唾液而中鏢,接著發病,造成整個口腔及嘴唇都是小水疱。另外,不小心食用了會引起過敏的食物,例如火龍果、花生、螃蟹等,口腔黏膜或嘴唇皮膚接觸了過敏原,逕自引發過敏,也會出現小顆小顆的水疱,奇癢無比。
單純疱疹性唇炎不同於一般的嘴唇發炎,局部塗抹口內膠效果有限,最好能使用抗病毒藥膏(疱疹膏),輔以口服止痛藥、抗組織胺或外用副腎皮質素藥膏,如果進食困難,可以食用冰涼且較為清淡的食物,例如冰淇淋或布丁,不僅可以補充營養,也可緩解疼痛。此病大多會在一週內緩解,只要不併發細菌感染或是其他傷口,痊癒後幾乎不會留下疤痕。
須注意的是,此病在發病(只要水疱還在,甚至是剛結痂)時,具有傳染力,為了避免傳染給別人,應避免接吻或與他人共用餐具。
(自由時報)
--
治療肝癌 首選開刀/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Q:我的先生有B肝帶原及肝硬化,最近回診追蹤時發現肝臟有一顆3.5公分的腫瘤,經影像檢查後診斷為肝癌,但我的先生精神、體力都很好,實在難以置信他體內竟有癌細胞。
我們去了另一家醫學中心諮詢,確診是肝癌沒錯。醫師建議我的先生開刀把腫瘤切除,但我的婆婆一直不希望我的先生開刀,她說癌症開刀準沒好下場,要他採用另類療法。我們該怎麼辦?如果不開刀,還有救嗎?
A:臨床上肝癌的患者大都合併有B肝或C肝帶原,且大約8-9成有肝硬化,有時雖然腫瘤不大,但因肝硬化嚴重、肝臟功能不夠理想,怕術後有肝臟衰竭的風險,或位置太深或靠近大血管,只能退而選擇其他治療方式,但通常手術切除較能將腫瘤完全根治。
早年因為術前的評估方法不夠精準,手術方法也不夠進步,因此較容易出現手術合併症,包括肝臟衰竭、出血、膽汁滲漏或感染等問題,不過近年來由於醫學進步,目前術後發生合併症的機率已大幅降低。因此若評估可以手術治療還是接受醫師的安排儘早手術。
假如家人對手術仍存有很大的疑慮,3.5公分的肝癌也可考慮無線射頻燒灼術(又稱為電燒治療),或者以動脈栓塞合併電燒治療,應該也可以有相當不錯的療效。
至於另類療法的療效未經臨床醫學證實,等同將自己當白老鼠受試驗,除了治療效果不彰、腫瘤持續惡化之外,恐有傷肝、傷腎之虞,建議還是要跟醫師配合,採用正統療法。
(自由時報)
--
(聯合報)
--
(聯合報)
評論
能源轉型路上 德國還有這件事要解決/鄭安齊(德國特派員)
德國2022年終結核電大限在即,惟如何停止影響環境甚鉅的燃煤發電,各界未有共識。圖為德國燃煤電廠。美聯社
2011年時,德國聯邦政府決定在2022年全面終結核電的使用。晃眼間來到今日,2022的期限已不太遠,德國的再生能源發電份額亦有逐步提升之勢。但能源政策的改革非僅此單一面向。對於環境影響甚鉅的燃煤發電,是當前改革的下個對象。關鍵則在於:「何時」以及「怎麼做」。
一份綠色和平委託瑞士聖加侖經濟與生態研究中心(Institut fur Wirtschaft und Okologie der Universitat St. Gallen)製作的調查指出,全德國有75%的民眾贊成即刻停止燃煤發電。若把範圍縮到褐煤主要礦區的萊茵礦區(Rheinisches Revier),贊成的比例也有64%。位在薩克森邦、布蘭登堡邦交界地帶的勞西茨礦區(Lausitz)雖支持度較低,僅有43%,實際上反對的人還是略少於支持除役者。
燃煤電廠必須除役
上月26日,各相關部會與各邦代表列席的「煤炭會議」(Kohlekommission)首度在柏林召開。此會議邀集了經濟、環境、學界以及工會等代表,目標則是設定燃煤電廠除役以及停止開採煤炭的期限與相關措施,並且考慮燃煤發電終結後受影響的地區,譬如萊茵及勞西茨礦區,減緩該地區受經濟結構轉型的衝擊。
上述兩個礦區,都是以開採褐煤(Braunkohle)為主。褐煤雖然帶來了工作機會,在萊茵及勞西茨地區撐起了超過萬餘人次的從業人口,卻也是品質較差的一種燃料。燃燒1噸的褐煤幾乎就會帶來一樣多的溫室氣體。
它的開採亦非全無問題:露天礦區的挖掘造成有害物質的的滲透與揮發,對於水和空氣皆有重大影響。若在網路搜尋勞西茨地區,呈現出來的衛星圖片盡是湖泊密布的景觀,但這些水體並非天然,而是礦坑棄置後形成的人工湖,且部分帶有酸性因而不利生態。
以較為宏觀的層面來看,身為褐煤使用大戶的德國,若要履行在巴黎氣候會議上設下的減碳目標,那麼燃煤電廠的除役,絕對是一件必要之舉。
從地方層面來看,雖然煤礦是某些地區的經濟支柱,然而絕非長遠之計。時間或早或晚,化石燃料都將迎來終結之日。而依賴露天褐煤礦為地方發展核心,不僅傷害環境,健康風險也加重社會成本,恍若飲鴆止渴。
以紅綠結盟「廢煤」
可惜的是,「煤炭會議」的召開,卻不真正保證了煤電除役過程中的公平。
一方面,國會反對黨未能在會議中列席;另一方面,此會議又不具有實際的行政效力,只能夠做成政策建言。處在這樣的尷尬境地,也無怪乎「煤炭會議」被評為僅是執政當局用以拖延和轉移責任的工具。
該如何說服社會大眾,使其確信目前仍難把握的「未來」、「遠見」?如何不拋下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直接或間接受到影響的人?怎樣又才能合理規劃新的經濟模式,而不是仍使既有的能源集團把持利益?
20世紀下半,德國曾經萌生生態馬克思主義、生態社會主義等紅綠結盟的思想。也許這次的「廢煤」運動,正是工會與環境運動再次共商出路的契機。
(蘋果日報)
--
大海知道,不讓語言沉沒/江文瑜(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碧海藍天,翠綠的礁岩與海魚,沒帶潛水鏡的小男孩在海裡找尋來自高雄的遊客掉入水裡的太陽眼鏡,小男孩像條飛魚,在海水的巡行中很快找到眼鏡,俐落回到陸地。這個未曾在台灣電影出現過的戲劇場景,是近日上映的電影《只有大海知道》中,蘭嶼達悟族小男孩與後來竟變成他新老師的兩人之間的第一次跨文化互動。
這個電影的小片段,已然巧妙藉由影像傳達出達悟族的日常生活與海洋之間的親密關係:小男孩隨時可與海洋融為一體。《只有大海知道》一方面讓台灣的電影光譜多了從達悟族角度出發的故事,一方面透過跨文化的互動呈現,電影試圖傳遞不同文化之間的了解需要以真誠的「心」出發的訊息,因此這部電影肯定會是一部值得更多討論與觀賞的感人作品。
電影導演崔永徽雖非達悟族人,但她紀錄片出身的背景讓她小心翼翼地避免落入主流社會下拍攝出來的觀點。整部電影的真正主角是演技生動自然的鍾家駿,他所飾演的小男孩馬那衛與阿嬤之間充滿各種隔代教養相處的對話,他期待父親給他買鞋,父親卻買到不合腳的鞋所透露出父親在工作壓力下掙扎的無奈,和馬那衛透過參加全國原住民舞蹈比賽,卻仍遺憾地無法與父親好好說上幾句話的悲傷拉出全片的高潮。
傳承必須來自認同
這部電影的重要訊息更是透過故事的發展,看到達悟文化的傳承不能只徒具形式,而必須來自心裡的認同。
當來自高雄的老師游仲勛,讓學生藉由參加全國原住民舞蹈比賽,跳男生穿丁字褲的勇士舞與女生揮舞頭髮的頭髮舞,來幫忙教舞的當地蘭嶼電台的DJ對游老師說:「我覺得他們的動作做得很好,可是,他們心裡好像少了什麼。」這句電影的「眼」,穿越整部電影,游老師最後如頓悟般,決定重新與當地的耆老對話,試圖更了解文化的源頭與意涵。學舞的課程也重新從內在深層對文化的認同出發,才有可能突破外在動作的精神表現。
但整部電影還有一個點,是目前幾乎少被評論到的,也是我在觀影過程中感到非常震撼的,是親眼透過電影感受到達悟族的語言傳承面臨嚴重的危機。
電影中的語言穿梭在達悟語與華語之間。透過幾個點可觀察到達悟語未完全傳到下一代。馬那衛的阿嬤與他說話多以達悟語進行,間接穿插華語,但馬那衛除了少數幾句話外,幾乎都以華語回答。電影中的馬那衛雖然聽懂阿嬤的母語,但無法流利回答。
電影導演的專訪更提到,小男主角必須記住阿嬤的台詞,而非完全懂達悟語。而馬那衛與父親的對話,絕大多數都以華語進行,這說明語言的傳承已經斷層在父親這一輩。父親應該用族語與小孩對談,但他卻選擇用華語來交談。小孩之間也彼此以華語交談,沒有達悟族語的一絲痕跡。
語言的消失其實是整個文化與思想架構被徹底地連根拔起。電影《只有大海知道》,讓我走出電影院時,不停想到,大海知道語言快沉沒與沉默了。
母語課僅蜻蜓點水
不少蘭嶼的達悟人與關心達悟文化的人已經付出心力在「搶救」語言,也透過學校的課程學習母語,然而,母語的學習如果沒有透過家庭的傳承和學校以母語授課多數學科的方式,只有每周幾小時的母語教學其實只是蜻蜓點水,母語學習也淪為「第二語言學習」的學習模式,最後只會零碎的單字與簡單的表達而已。
這是台灣所有弱勢語言共同面臨的課題:在強勢語言的壓境下,如何盡可能保留母語,自信地認同母語背後的文化價值與意涵,拒絕語言的沉沒與沉默。
大海的浪繼續拍打著,努力思索著背後的答案。
(蘋果日報)
--
以雷根為師的川普/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儘管眾所矚目的「川金會」落幕了,但餘波盪漾。川普對成果表示滿意,而諾貝爾和平獎上身的聲音也不小,但認為川普被金正恩戲耍者也不少,他們深信北韓無核化的承諾不可能實現。究竟何者正確雖有待往後事實的證明,但川普對事態的演變卻呈現出充分的自信和自主性。
選柏林演說同一日
我們已清楚得知,「川金會」能開成,完全掌握在川普手上,其間川普曾公開拒絕,而當美方提出的條件確定被接受後才又宣布復活,可見一切都由川普掌控。其實,由「川金會」訂於6月12日舉行,已經可以說明一切了。
31年前的1987年6月12日,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在東西柏林交界的布蘭登堡門前,發表一篇激盪世人心弦的「推倒這堵牆」著名演說,呼籲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推翻柏林牆。現場有4萬5000名觀眾聆聽。雷根當時說:「這堵牆終將倒下,因為它禁不起良知的考驗!它禁不起真理的追問!它禁不起自由的期望!這堵牆終將倒下,夢想終將成為現實!面對所有阻擋自由、構築謊言的牆!我們都應該發出同樣的呼喊,推倒這堵牆!」
29個月後,柏林市民拆卸了圍牆,蘇聯不久後也解體了;拆掉圍牆成為東歐劇變的重要因素。
川普是雷根的追隨者,以雷根為師,他刻意選6月12日與金正恩作世紀之會,不也是想效法雷根來推倒北韓鐵幕嗎?而我們知道,北韓一向依賴中共甚深。如果北韓共產倒台,不也會讓中共接著不保嗎?這不也是想緊緊拷貝30年前的場景嗎?
我們知道,雷根最鮮明的兩大特色,一是堅定反共,二是推「公平貿易」。關於反共,當年是針對俄共。關於公平貿易,是發現自由貿易在當時根本是不可能的,於是先由「公平」貿易著手,先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再到「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1995年已進展到「世界貿易組織」(WTO),由雙邊到多邊到全球貿易,由關稅公平、降低,再到自由貿易。這麼理想的進展,沒想到在2001年底中共加入WTO之後,完全變了調。
中共以「經濟國家主義」,用18世紀的「重商主義」掠奪經濟手段,並用血汗、剝削勞動和自然資源方式生產並輸出有毒低劣產品毒害世人,且由中賺取大把鈔票後再威逼利誘全球主流人士,連美國各界都陷入其中。於是被中共蠶食鯨吞,「美國衰落、中國崛起」非常明顯,中共已「悄悄佔領全世界」。共產主義的「假、惡、鬥」本質被中共用得淋漓盡致,而黑道流氓掠奪經濟的發揮更將世人引向毀滅。
美已立於不敗之地
幸好川普橫空出世贏得政權,他採納納瓦洛這些深深透視中共陰謀伎倆的反共右派人士見解,重拾雷根30年前「公平貿易」、「美國強大」、「製造業回流」,以及不再讓中共佔便宜且要讓各國實際感受中共的欺騙、蠻橫,進而起身對抗中共。
當然,打擊邪惡必須有實力才行,如今美國重新強大,人民信心回復,可說已立於不敗之地,而川普看穿邪惡中共的色厲內荏、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本質,打起來會手軟嗎?
(蘋果日報)
--
移民人士骨肉分離台灣版/陳竹上(高雄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夏曉鵑(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
《蘋果日報》昨日報導:為了抗議川普政府強行拆散無證入境者的家庭,由美國「家人應該在一起」組織發起,各地民眾於上月30日在全國展開超過700場遊行,要求當局重新讓親子團聚。
川普政府自5月起,對越過墨西哥邊界進入美國的無證移民實施「零容忍」政策,成人被關押等候起訴,隨行孩童另外拘留,迫使至少2300名孩童與父母拆散,引發人權爭議。相較於此,移民人士骨肉分離的台灣版,比起美國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以下分述之:
(一)在美國,親子被拆散的是非法移民,但在台灣,與國人結婚辦理「依親居留」後合法入境的外籍配偶,在拿到身分證前,也可能面臨骨肉分離的悲劇,主因在於婚姻移民一旦離婚,將導致其居留原因消失,居留許可因此廢止而必須強制出境、親子跨海分離。
須護兒童最佳利益
縱使2007年立法院修正《入出國及移民法》第31條,授權移民署可因少數例外情形,准許離婚的外籍配偶繼續居留,但這些例外情形例如:外籍配偶必須取得子女監護權,然而外籍配偶要與國人爭取監護權,何其困難。又例如外籍配偶必須「因遭到強制出國,對子女將造成重大且難以回復損害之虞」,才可繼續居留;雖然在多數情形下,孩子的媽媽被強制出國,顯然是重大傷害,這是人性之常,但移民署或行政法院卻經常不這麼認為,而採取相當保守狹隘的法律解釋,維持將母親強制出國的行政處分。
(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是最多國家簽署的公約,美國雖未簽署,但對兒童人權仍有上述積極行動。我國因國際地位特殊,另於2014年通過《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宣示CRC具有國內法律之效力。CRC第9條明文規定:「締約國不可違背兒童父母的意願而使親子分離,除非經過司法審查,判定親子分離是維護兒童最佳利益所必要。」
誠如上述,《入出國及移民法》僅因外籍配偶在拿到身分證前與國人離婚,便將其強制出國,顯然不是維護兒童最佳利益之舉;此外,移民署強制外國人出國,程序上僅召開審查會,並非透過司法機關,再次違反《兒童權利公約》之規範。縱使由司法機關依兒童最佳利益判定親子分離,CRC也要求締約國應確保「兒童與分離之父或母保持直接聯繫的權利」,然而在跨海相隔的窘境下,此等人權又該如何實現?
除了離婚外,《入出國及移民法》尚有許多可讓新台灣之子的媽媽數日內便必須從台灣消失的條款(如遭法院判刑),且出國後將管制入境。經筆者等積極倡議,部分法令已納入「不符《兒童權利公約》的優先檢視清單」,依法應於2017年11月20日前完成修法,但很遺憾至今未見落實。
學美國人監督精神
在抗議川普的遊行中,民眾表示:「政府對待這些家庭的方式,還有他們對待移民的方式,這不是美國,美國就是由移民組成的,我們知道有些改革必須完成,但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來完成……。」台灣不也是由原住民及移民組成的社會?面對合法入境的婚姻移民與新台灣之子被迫骨肉分離,我們將持續無感,或者該學習美國人對政府的監督、對人權的堅持與對人性的同理?
(蘋果日報)
--
生病,別上飛機/陳家如(小兒專科醫師)
近日華航邀請醫師登錄成為機上志工,發生緊急醫療狀況時,空服員可以直接向機上有登錄的醫師求助。
原意是一件良善的事情,但有些問題需要探討。其一是會造成民眾的期待與印象:「就算生病,我還是可以搭飛機,因為飛機上有醫師志工。」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飛機是方便迅捷的運輸工具、好吃好玩的影音遊樂區、還有親切美麗的空服員服務的肥沃綠洲,卻是一個醫療器材與資源極度貧瘠的荒涼沙漠。民眾應該有「生病就不要上飛機」的心態,因為不僅把病菌帶給大眾,也是一件沒有公德的行為。
助人初衷恐遭抹殺
我曾經在坐飛機時,有位乘客帶著正發燒生病的小孩,他在不習慣、也不舒適的密閉空間中,自然是尖聲哭鬧,接著就吐了。機艙內瀰漫一股令人作嘔的氣味。持續而漫長、安撫不下來的拔尖哭聲,更成為原本放鬆開心的旅行之中,最吵雜不堪的干擾。
身為兒科醫師,最心疼的是這位小孩,因為若有突發狀況、會造成永無彌補機會的傷害。小孩嘔吐本是常見的疾病,但發生在醫療資源貧瘠的飛機沙漠上,仍舊可能造成脫水、抽筋、甚至休克的狀況。
在人生中,沒有任何一件事,例如出國、例如遊玩,會比您孩子的健康與平安重要。我們可以稍晚一點出國,但孩子的緊急狀況、一刻都不能等。所以,把生病的小孩帶上飛機,他的爸媽真的愛他嗎?這真的是一件有公德的事情嗎?
機上志工醫生雖然本意良善,但其一除了會造成民眾以為飛機上有醫師,生病也不用怕的錯誤期待;其二值得探討的問題是:我們的法律有沒有跟上醫師原本善良與熱誠、幫助病人的初衷。
華航雖把醫師升等成頭等艙,旁邊卻跟著呻吟、生病、隨時可能有突發狀況的病人,醫師從快樂出去玩的遊客、瞬間成為旅客的隨身看護。但一旦旅客對醫療結果不滿意,醫師可能隨時從快樂幫助人的義工,變成法庭上的被告。若法律還想在飛機上沒有專業人手、沒有專業器材、藥物短缺的貧瘠醫療沙漠中,挑三揀四、數落醫師怎樣還可以更好、是不是中間有一些處置並不適宜的地方、甚至追究法律責任、給予賠上身家的懲罰。原本懷抱救人熱誠與善心的醫師,也只能鬱鬱終身與後悔莫及。
在救人的路途上,醫師絕不缺席,機上志工醫生其實是一件非常溫暖的事情,醫師磨劍十年的專業,在助人中,可以得到無上的快樂。但其一是民眾應該有「生病就不要上飛機」的公德與素養,航空公司也應該做好疾病的管控工作,而不是只以營利為目的;其二,我們的法律應該跟上助人的美麗初衷,不應苛責熱心的醫師,因為這樣的法律只會讓社會板起冷漠的臉龐。
(蘋果日報)
--
當佛法超越憲法/周偉航(大學教師)
《財團法人法》的立法在國際反洗錢的壓力下終於完成。這法律條文多數沒有爭議,但因是否納管宗教團體而在立院引發了一陣口舌之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見,就是由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所提出的「佛法超越憲法」一說。
雖然國民黨立委吳志揚也提出類似主張,但其論述不如林岱樺「激動」,也就沒那麼吸睛。林岱樺的「佛法超越憲法說」當然不會被法學界接受,甚至宗教學界也不會接受,單純就是信仰者的自以為是,不過我們還是可以藉由這個主張來反思,就是一般人眼中的「信仰宗教的自由」,到底存在多大的扭曲。
《中華民國憲法》第7條有「人民無分……宗教……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13條為「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明顯是落實在個人層次的自由平等權。那為什麼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呢?因為這是種個人的內在選擇,在沒有影響到他人的狀況下,的確很難去干涉其自由,也很難將之視為特殊條件而給予差別待遇,因為信仰的變動很難確認。
但講這些都是「學理」,對一般人來說,「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很容易質變成為「我信仰的宗教團體有自由」,甚至是「我信仰的宗教團體超越一切,誰都不能限制」。
宗教團體當然也有某種程度的自由,但宗教團體已經跨出個人,是個社群,在內部會有人與人的交流,也可能和外部(非信徒)有交流,這就會有更複雜的法律關係,需要受到限制。講白點,就是「人多」時就會有錢的問題,有錢的問題,就會藏污納垢。那這時該誰來管呢?
像林岱樺的「佛法超越憲法」說,就是主張國家法律不能管宗教團體,宗教團體可以自律,像佛教就有戒律,足以自理。
「理論上」好像是這樣,但你出家眾還是用中華民國的錢和水電,佔的是中華民國管理的土地,只要有「俗事」,戒律就會不太靈光,因為涉及了其他非信仰者,他幹嘛理你的戒律?在昔日的協調工作中,我就碰過出家眾開「寺產車」追撞「俗人車」的案子,這戒律面上來講,怎麼解決呢?用福報折抵車損嗎?
除非出家眾獨立建國,或是成立像穆斯林「烏瑪」那樣政教合一的公共體制,否則跨宗教的憲法就會超越單一信仰的戒律。戒律先是用來約束信徒個人,頂多規範信徒之間的互動,如果信徒出包,甚至會將他逐出信徒群體。那這個「人」如果涉及利用宗教團體的資源來跨國洗錢,該怎麼辦?戒律要如何處理?
人多可能為善為惡
其實穆斯林的教法還真的有辦法處理(但仍可能和現實法律有衝突)相關問題,但佛教顯然較缺乏這樣的考量,這和佛教看待物質、金錢的態度有關。林岱樺如果是代表「回教黨」發言,或許還有一點道理,但拿佛教當例子,就有點不知所云。最古早的僧團,會有「寺產」這種東西嗎?
「神」、「佛」本身應該沒什麼問題,有問題的都是「人」。我想這句話就算無法說服非信徒,至少也能說服信眾吧?宗教團體雖然掛個宗教之名,但也還是人的集合,人一多,當然就有好有壞,宗教團體這法人也就可能為善為惡。《財團法人法》管不了,那因為「宗教營利事業」長期抗爭而過不了的宗教團體專法,又是否可以盡快上路呢?
(蘋果日報)
--
警察心理防治 並非做不到/楊永年(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教授)
上月一位台南市警察分局的警官在警察節前夕自殺,引發許多討論。合理的論述是,自殺是國人十大死亡排名在前的因素(2016年時排名第二),所以自殺不只是社會問題,對於強調服從與命令的國軍與警察組織而言,也是值得重視或應主動關心的議題。
自殺的原因是多重的,但涉及生命的大事,不論是當事人、家庭、同事、長官等,多少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因此,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諮商、協助與輔導。只是,這方面的衛生專業(診斷與治療)能力,不存在於警察局,而在衛生局。因此,如果能啟動衛生醫療機制,針對自殺「創傷」症候群進行診斷,並積極治療;可以協助當事人從創傷中再站起來。
該案也讓筆者想起,30多年前擔任警官時,曾親眼目睹遭逮捕的通緝犯在面前自殺。雖然經過約兩周的緊急醫療,該嫌勉強保住一命,但因食用砒霜,巨毒侵襲喉嚨與胃,短期無法言語而且只能吃流質食物。
睹嫌犯服毒受衝擊
重點在於,當時發生的案例,對筆者內心造成無比的衝擊與創傷。曾經自責「應注意、能注意而不注意」,懊惱沒有及時制止或預防通緝犯自殺,同時對工作價值產生嚴重質疑。
現在回想起來,可以確定的是,當時心理的確受到創傷。但因為不會講,也不知怎麼講;而更重要的是,當時的警察機關沒有這方面的功能與專業知識,也就一直隱藏在內心深處。
加以,當年資訊流通不像現在發達,包括諮商、輔導、精神(衛生)醫療的專業分工也沒有非常完善,這樣的問題未被重視。
應該說對於警察自殺,或警察目睹嫌犯或通緝犯自殺,警察機關過去多以「自療」的方式處理,並未提供或給予必要的診斷、治療、諮商、輔導、協助。不久前筆者參加台北市政府防災諮詢會議,接觸到台北市衛生局提供「大規模災後民眾創傷心理防治」服務。深深感覺,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既有這樣的專業服務,如果能提供給其他局處,特別是警察局、國軍、學校。對於機關內部人員心理衛生的強化,會有助益。
衛生醫療介入防治
最重要的是,協助警察機關解決心理問題,也等於直接或間接在幫助解決「治安問題」與「社會問題」。雖然警察機關在多年前也設置了「關老師」的諮商輔導機制,不過,其和衛生醫療的連結,可能還有努力的空間。
應該說,如果台北市政府衛生局都能提供大規模災後民眾創傷心理防治,對於提供政府機關的警察局專業診斷與治療,應該更是輕而易舉。而提供警察機關自殺創傷診斷與治療的行動方案,可以創造機關、當事人、民眾(治安服務對象)三贏局面,值得嘗試。
因此,透過自殺個案,啟動跨局處合作機制,並提供衛生醫療主動介入服務(診斷與治療)的管道,這更是機關發揮功能的重要契機。
(蘋果日報)
--
年改上路 大家都該為國家負責/林志翰(國中教師)
希臘的年金在1984年就開始虧損,2015年退休年金支出佔了財政支出的25%。年金這頭怪獸吃掉了希臘的國家預算、資產,也吃掉了年輕人的希望。經濟惡性循環下,2015年的希臘失業率達到26%,而25歲以下青年的失業率更高達60%。希臘為了獲得歐盟金援,公務員的退休年金打了對折以上,希臘老人的眼淚道盡無奈!
年金改革在2000年後成為希臘政治人物的禁忌話題,執政者都在豪賭,年金在自己的手中不會爆炸。「我為什麼要留在希臘,繳稅給一群老人當退休金花?」這簡潔有力的一句話更道盡希臘世代間的矛盾。
2014年,台灣的退撫基金、勞保基金首度出現了新台幣33億元的赤字,入不敷出、吃老本,破產倒數計時。根據退撫基金和勞保基金精算報告,2025年台灣的退休金總支出將佔財政支出的23%,也就是2015年的希臘翻版。
年改實情並不委曲
蔡英文總統不讓年金炸彈爆炸,2016年啟動年改,2018年7月1日軍公教年改正式上路,今日諸多軍公教退休人員收到退休所得重算處分書,華麗數字不再,少領1、2萬元,部分軍公教人員因而抗議小英政府掠奪財產,呼喊無法出國旅行或坐郵輪度假,所以有「晚景淒涼」的悲愴。
退休軍公教最愛拿他們「有繳交退撫基金」與「國家承諾」兩件事來訴說委曲。真的很委曲嗎?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從退撫基金的數字邏輯來說明。以筆者為例,教書約20年,今年每個月繳交的退撫與公保基金共5258元,年繳6萬3096元。因為繳交的基金會隨年資增加而逐漸變多,以每月5000元估算,年繳6萬元,30年來累積繳交的本金為180萬元。就以最熱門的「大群館」每年複利5%來計算,複利30年的本利和為418萬5000元。
年改前,退休軍公教平均月領至少6萬元,約5.8年就回本,遑論那些高階文官或退將,他們的月退俸金額更高,早早就還本。
何況,退休軍公教的退休年資在1995年以前是無需繳交退撫基金,只需繳納約1000元的公保基金。1995年以後的退撫基金提撥率相較現在更是偏低許多。
年改後,退休軍公教分10年調降,月退俸總額大約減少2萬餘元。過去領飽飽,年改後年資30年的老師還有4萬9000餘元,何來晚景淒涼?
其次,以國家承諾的面向來說明。過去的國民黨黨政高官的親朋好友們都非常有能力地在政府公職部門工作,還有依籍貫分配高普考錄取名額擔任公職人員這檔荒謬的事。獨厚軍公教的18趴,一方面自肥,一方面拉攏軍公教的選票,台灣民眾能接受過去的「非」成為今日的「是」嗎?
實踐社會公平正義
退休軍公教們的小孩真能世世代代都在18趴的優惠下過日子嗎?社會公平正義的落實就在於你我不必擔心何時被踢出舒適圈,有著那份強烈難受的剝奪感。建立合理的退撫制度才能讓社會公平正義真正被實踐。
台灣要好,大家都該為國家負責!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