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檢道歉淪狡辯 自稱來自外地才找警員陪 卸責反怪幼兒園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昨天透過《聯合報》發表道歉聲明,為自己行為失狀造成社會觀感不佳道歉,不過林在聲明中稱,女兒長期被同學霸凌致身心不穩定,受傷並有幼兒憂鬱症之徵兆,卻因來自外地,才會找休假員警要求園方說明,反引來批評狡辯、不知悔改,甚至消遣這只是「脫罪」聲明。
針對林俊佑指控幼兒園沒照顧好他的孩子,幼兒園昨強烈回應說:「這絕非實情!」已準備在下月1日開園後對外發表正式聲明,嚴正抗議林俊佑的不實指控。
一名幼兒園家長也說,從林俊佑的聲明看不出來是在「反省道歉」,倒是像在責怪長官、媒體及園方,「根本毫無悔意」,而且還對幼兒園師生造成二次傷害。
「應先向女童道歉」
林俊佑的道歉聲明昨也引來網友論戰,網友批「哪有家長因小孩被欺負,帶警察一起去幼兒園理論的」。網友並建議林俊佑應先去面對面向被吼的小女孩及家長道歉,請求原諒才是正確。
林俊佑在道歉聲明說「事情發生的緣由,是我發現女兒長期被同學霸凌致身心不穩定,受傷並有幼兒憂鬱症之徵兆。而園方處理態度消極,甚至可能參與其中乃至包庇,一時情緒失控而言行失狀。而因本人來自外地,友人不多,乃找平日工作上夥伴兼當地好友的休假員警,一同前往學校了解…」但網友認為檢察官把幼稚園4歲小朋友嚇得屁滾尿流,竟歸咎於自己來自外地、朋友不多,才找警察陪同,根本就是毫無悔意。
另針對「檢察官女兒疑似被長期霸凌開始出現幼兒憂鬱症徵兆」一事,因未出示就醫證明,有網友酸說:「檢察官爸爸的論述是來自醫學界?還是自己的法界心證?」
林俊佑在聲明中還指:「……向園方要求說明。而對調查該霸凌事件之態度推諉,難以溝通,對於事件處理無望,因之悲憤莫名、失神,以致有失狀並與對方乃至與小朋友交鋒之不當言論……」但網友則提醒說:「這位檢察官爸爸到底知道不知道若是女兒人緣真的不太好,很可能是爸爸造成的問題?」
花蓮地檢署昨表示,林俊佑的道歉聲明是他個人發出。無法做任何回應。《蘋果》昨再致電林俊佑,但他仍未接電話。
網友對道歉信4大質疑
1.檢察官把4歲幼兒嚇得屁滾尿流歸咎於自己來自外地、朋友不多,但那是誰的問題?
2.檢察官女兒疑似被長期霸凌開始出現幼兒憂鬱症徵兆,未出示就醫證明,網友質疑是來自醫學界還是他自己的法界心證?
3.到底知不知道若是女兒人緣真的不太好?很可能是檢察官爸爸所造成的問題?
4.這篇道歉聲明不少都是在怪罪別人,宛如「脫罪」聲明
劣檢愛筆戰 被酸「法學戰神」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懷疑女兒在幼兒園遭同學霸凌,帶兩警進入幼兒園公審小朋友,被自家檢方查辦依涉恐嚇、妨害自由、侵入住宅等罪起訴,鬧上新聞媒體。臉書「靠北書記官」社團竟發「狂賀」文,引來網友留言說:「這位檢察官我配過啊,但在我的書記官生涯,讓我身心備受煎熬的檢察官中,他還排不上前兩名」。
沒幫他開門會被罵
林俊佑檢察官公審幼兒事件,引來臉書「靠北書記官」社團po文寫:「賀!狂賀『疑似』前本版大紅人、吉祥物、糾察隊長、心靈導師、駐版法務、憲法大師、法學戰神,並將本版提昇至毀憲亂政的高度,唯一被黑掉的那個人,榮登各大新聞版面!身為書記官的我們還不感到與有榮焉嗎?
有人留言說,「好大官威,給他幾分顏色,連法務部長都不放在眼裡」,也有書記官表示「現在這種利用法律賦予他權責,把自己搞得很大的檢察官不在少數,連法律見解也比別人獨特,唉!只能怨我們自己不會讀書,不會考試。」甚至還有人爆料說,當他的書記官若沒有幫他開門「小心被罵阿。」
起訴公審幼兒園檢察官 然後呢/紀岳良(執業律師、心理諮商碩士生)
近日花蓮地檢署林姓檢察官以抓出欺負他女兒的同學為由,違法帶警察到幼稚園「公審」幼兒們,震驚社會。筆者認為,除了關注司法單位對於林姓檢察官的究責外,「孩子受創身心的危機處理」、「建置司法機關的心理諮商機制」、「修法防止不良司法人員轉任律師」,更是需要社會大眾監督政府改進:
以下對這三點改進方向分別論述:
一、盡速協助遭言語霸凌或目睹的受傷孩子們進行心理諮商
林姓檢察官帶著警察,以對待犯罪嫌疑人的態度嚴厲訊問在場小朋友,當場甚至有孩子因此嚇到便溺,不用心理學家告訴我們,這些幼兒們面對這樣的霸凌,心理是多麼的恐懼,精神承受多大壓力。
長期壓力導致脫序
而如果狀態嚴重時,孩子可能會出現類似創傷壓力後症候群(PTSD)所具有如噩夢、人際退縮、解離等症狀。這樣的狀況,需要有專業心理諮商工作者的協助(挪威研究也指出,受到霸凌的孩童,有較高的機會罹患PTSD),有關單位應盡速安排這些孩子接受心理諮商;當然林姓檢察官也應就其嚴重傷害孩子心靈的行為負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二、司法院及法務部應提供司法人員心理諮商管道
司法官人力長年追趕不上增加的案件量,導致司法官普遍背負沉重工作量,而人在長期壓力下容易身心失衡、情緒失控或罹患相關精神疾病,在筆者的執業生涯中,情緒控管不佳的司法官並不罕見,這樣的司法官開庭、裁判品質多也不及格。當然林姓檢察官行為嚴重傷害孩子身心,必須依法追究,但在他嚴重脫序行為背後,更可能是他精神長期承受過多壓力,或其他心理、人格因素導致,如果他早先尋求心理諮商或求助精神科,可以避免這樣的憾事發生,甚至提升他的工作表現。
而在現今大型企業已陸續引入員工心理諮商機制後,作為職司審判的司法單位,更責無旁貸應盡速建置心理諮商系統,以協助司法人員維持身心平衡,也確保司法裁判品質。
修法關律師旋轉門
三、盡速修《律師法》,防止犯法司法官轉當律師
林姓檢察官可能會遭免職處分,但你可以接受他以後轉任做律師執業嗎?依據現行《律師法》,司法官、檢察官得不經考試申請轉任律師,但在轉任機制中,並未限制「因犯刑事而退役」的司法官或檢察官轉任,事實上,現在已有不少貪污、重大犯罪司法官轉任律師,造成「律師成為問題司法官的回收桶」的怪現象,但律師公會卻礙於法令規定無法拒絕。
筆者在此呼籲,有關單位應盡速修法,關閉貪贓枉法司法人員的「律師旋轉門」,以保障人民訴訟權益。
(註:找心理諮商不代表精神異常,而是尋求心理諮商師以對談方式,去處理當下如心情鬱悶、焦慮等因生活事件造成內心困擾或痛苦的議題;或許也可以理解為心也會像身體一樣會受傷,有時候小傷自己會好,但有時候受傷是需要別人幫忙照顧的,心理諮商就是一個協助自己照顧內心的管道。)
(蘋果日報)
--
闖幼兒園公審女童 檢察官林俊佑道歉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直闖幼兒園公審女童,引發軒然大波,他昨天首度發表聲明,對他的行為失狀造成社會觀感不佳,以及向小朋友和家長道歉,認為自己一時氣憤對小朋友語氣失之過重。
林俊佑說,他因發現女兒長期被同學霸凌致身心不穩定,而園方處理態度消極,甚至可能參與其中乃至包庇,因而一時情緒失控,找好友員警一同前往學校了解,向園方要求說明;他認為園方對霸凌事件態度推諉,難以溝通,但對自己不當言論表示抱歉,並無恐嚇、強制犯意。
怪罪園方被譏脫罪聲明
花蓮地檢署昨表示,該聲明是林檢個人發出,對此事件不回應。林的聲明一出,引來不少網友批評,指他是「脫罪」聲明,「哪有家長為了小孩被欺負,還帶兩個刑警去幼兒園理論?」「口氣這麼兇,還跟小朋友強調『這是警察叔叔』,明顯恐嚇!」
針對林俊佑指園方沒照顧好他的孩子,導致女兒出現病症徵兆,幼兒園回應「非實情」,表示曾與縣府教育處官員一起檢視教室監視器畫面,官員認為只是小朋友嬉戲玩耍動作,無霸凌情事。幼兒園表示,8月1日會正式發聲明表達嚴正抗議。有幼兒園家長認為,林的聲明不像反省道歉,反像責怪長官、媒體及園方。
(自由時報)
--
林俊佑道歉 家長更火「看不到誠意」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認為女兒遭霸凌,私自帶警硬闖幼兒園問案遭起訴,並遭調職、移送檢察官評鑑委員會個案評鑑。林俊佑昨發布聲明致歉,對引起社會動盪不平之氣,深感遺憾;但也指稱是因幼兒園的處理令他感到無望、悲憤下才有失態及不當言論。
有看過監視器的幼兒園家長對林俊佑的聲明表示氣憤,希望監視器畫面可對外公布,還原所有經過,看現場有多少小孩與老師在哭。還有家長直指林的道歉不會平息怒火,只會讓事件再次沸騰,「根本看不到誠意!」
林俊佑在聲明中指出,因為他的行為造成社會觀感不佳、一時氣憤而對小朋友語氣失之過重,對長官、同仁、小朋友以及家長道歉;此外,對連累兩位警方小隊長,他深感不安難捨。
林俊佑指事情發生的原由,是他發現女兒長期被同學霸凌致身心不穩定,受傷並有幼兒憂鬱症的徵兆,而園方處理態度消極,甚至可能參與其中乃至包庇,一時情緒失控而言行失狀。
因他來自外地,友人不多,才找平日工作上夥伴兼當地好友的休假員警,一同前往學校了解,並依照雙方合約所賦予之異議、協商等權利,向園方要求說明。過程中園方或故意曲解或誤解契約內容,對調查該霸凌事件態度推諉,難以溝通,讓他對事件處理無望,因之悲憤莫名、失神,以致有失態並與對方乃至與小朋友交鋒之不當言論。
林俊佑除抱歉外,並強調絕無恐嚇、強制犯意,進入幼稚園與校方溝通是身為家長的權利。
對他個人因急於保護家人,一時言行失當,造成小朋友與其家長的困擾,甚至損及檢方形象,深感抱歉,願積極面對處理後續事宜。
檢察官林俊佑發道歉聲明 家長批「你這是什麼道歉?」
帶刑警硬闖幼兒園訊問、害幼童嚇到脫糞的檢察官林俊佑,今早發聲明致歉,但家長看到道歉文後,怒火馬上衝上來,痛批「你這是什麼道歉?」直指林的道歉不會平息怒火,只會讓事件再次沸騰。
有家長說「我不知道這位父親,你這樣寫是什麼意思?」家長表示,自己就讀幼兒園的兒子,也曾跟同學起衝突,但當下並不像林如此衝動的處理,而是請兒子及當事幼童出來教室,蹲下身、輕聲細語說「你們可不可以好好相處?答應阿姨不要動手動腳,有什麼問題要跟老師反應哦!」
家長表示,前天看到幼兒園發出聲明時,當下很高興,聲明裡的立場與家長一致,都希望趕快平息事件,還給孩子安全學習空間,但林俊佑今天發出這種道歉,「根本看不到誠意!」
花蓮地檢署主任檢察官王怡仁表示,並無與林取得聯繫,對於林發出的道歉聲明,花檢不予回應。
(聯合報)
--
闖幼兒園檢察官發聲明道歉 家長更怒了
林俊佑聲明:絕無恐嚇、強制之犯意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認為女兒遭霸凌,私自帶警硬闖幼兒園問案遭起訴,林俊佑今發布聲明,向長官、同仁、小朋友、家長、家人朋友、兩位小隊長及社會大眾致歉,但他強調,「本人絕無恐嚇、強制之犯意,而進入幼稚園與校方溝通是身為家長之權利,更非侵入住宅」。
林在道歉聲明指出,他發現女兒長期被同學霸凌致身心不穩定,受傷並有幼兒憂鬱症之徵兆,而園方處理態度消極,甚至可能參與其中乃至包庇,一時情緒失控而言行失狀。
家長不滿聲明把責任推給幼兒園跟老師
但曾參與處理全案的家長看完聲明後相當生氣,她受訪表示,或許林俊佑對霸凌的定義有不同認知,但就是小朋友爭吵而已,根本沒必要這樣做;且這樣的聲明把責任都推給幼兒園跟老師,相當不公平,若能將幼兒園監視器畫面曝光,絕對可以還原真相。
林俊佑說,因為他來自外地,友人不多,所以找平日工作上的夥伴兼當地好友的休假員警,一同前往學校了解,並依照雙方合約(網路上即可找到之定型化契約)所賦予之異議、協商等權利,向園方要求說明。
林俊佑指出,過程中園方或故意曲解或誤解契約內容,而對調查該霸凌事件之態度推諉,難以溝通,對於事件處理無望,「因之悲憤莫名、失神,以致有失態並與對方乃至與小朋友交鋒之不當言論,實感抱歉」。
但林俊佑強調,絕無恐嚇、強制之犯意,進入幼稚園與校方溝通是身為家長之權利,更非侵入住宅。另蘋果日報頭版所拍攝指稱之「被罵女童」照片,其實是他女兒,並非其他同學,該媒體報導有誤,特予澄清。
林俊佑說,因急於保護家人,一時言行失當,造成小朋友與其家長之困擾,甚至損及檢方形象,深感抱歉,他會積極面對處理後續事宜。林俊佑最後還附註「請依附有簽名支援圖刊登,或圖文對照,以確保不失真義,謝謝!」
想要懲處惡檢 得過五關卡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帶警察衝入幼兒園辦黑案遭起訴,依照程序,林得經過花檢、法務部、檢審會、監察院及司法院職務法庭等五個關卡,才會被懲處,現階段檢察官薪水照領;但警察可不同了,一經起訴就須停職,在判決確定免職前,只能領本俸的半薪。
花檢日前已召開署內檢察官職務評定審議會,審議委員以4:0的票數壓倒性通過將林俊佑送法務部,法務部下周將召開評鑑委員會;此外,將於周三舉行的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也會討論行政懲處,並視開會狀況決定是否送監察院。
依行政懲處流程,檢評會若認為林俊佑沒有懲戒必要,案子會交付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審議,林可能被以「人地不宜」理由調離花蓮地檢署,但仍保留檢察官身分。
檢評會若認有懲戒必要,報請法務部移送監察院審查;法務部可建議監察院對林俊佑的懲戒種類,監察院審查後可彈劾並將林移送司法院職務法庭審理。林俊佑是檢察官,懲戒案適用法官法五十條,職務法庭如受理審查,對林俊佑的懲戒依情節輕重,可能出現免職、撤職、轉任法官或檢察官以外職務、罰款、申誡等五種結果。但同樣的行為如果發生在警察身上,依據「警察人員人事條例」,一經起訴就須停職,在判決確定免職前,只能領本俸的半薪。
如果是警察做了林俊佑的行為,警方得依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第29條規定,「涉嫌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犯詐欺、侵占、恐嚇罪,經提起公訴於第一審判決前」就停職,且停止後到判決確定前,不能工作,只能領本俸的半薪。
「阮像是細姨仔子。」員警抱怨,員警涉案被調查,被檢察官聲請羈押獲准,不等到起訴就要停職,若擔任主管職務,還不用等到被裁羈押,就要先調非主管職務,前陣子,高市有幾名二線三星組長,剛卡案就被調非主管職務,有人一涉案被羈押就遭免職、家庭破碎。
檢察官闖幼兒園 家長:至少3小孩及老師被「偵訊」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上月兩度帶警闖幼兒園,今天林對外發表聲明,熟知內情家長表示,林罵的女童是不是她女兒,她不清楚,但根據監視器畫面,林俊佑坐中間、兩警各站一邊,林的女兒在旁負責「指認嫌犯」,至少有三個幼童被「偵訊」,連老師也受此待遇,老師不斷勸阻都被拒絕。
看過監視器的家長說,今天林俊佑的聲明實在令人氣憤,如果監視器畫面可以對外公布,就可以還原所有經過,看有多少小孩與老師在哭;而且林已經被起訴了,卻仍然否認犯行,又把責任推給幼兒園、師生與媒體,真的很過分。
家長說,6月28日當天,林俊佑帶兩個小隊長上門,林坐中間,兩警各站一邊,林的女兒則站在一旁,負責「指認」疑似「霸凌」她的其他小朋友,林則負責「偵訊」,除了小朋友之外,老師也被叫來訊問。
家長認為,林俊佑這樣的道歉聲明,不知道事先有沒有經過地檢署或法務部同意發布?但對於案情絕對沒有幫助,目前幼兒園及師生家長,都希望此事盡快落幕,如今這紙聲明卻又傷害了大家,甚至法務部也會受影響,她說,如果林的小孩未來跟她孩子同校,她一定馬上讓兒子轉學。
(聯合晚報)
--
聲明卸責 花檢切割 民轟沒救
面對輿論排山倒海抨擊,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昨天選擇僅向一家平面媒體提供道歉聲明,且內文仍緊咬女兒受到霸凌,強調是園方處理不當又包庇才會情緒失控。聲明一出,引發「大街罵人、小巷道歉」質疑,不僅花蓮地檢署立刻「切割」,稱看到新聞才知林道歉,家長更痛批看不到林的誠意,直指全篇根本是「卸責聲明」,有此檢察官,司法還有救嗎?
林俊佑27日提供給一家媒體道歉聲明,雖信末有親筆簽名,但500字聲明中,超過2/3篇幅都在「還原事實」。他稱,因發現女兒「長期被同學霸凌致身心不穩定,受傷並有幼兒憂鬱症之徵兆。而園方處理態度消極,甚至可能參與其中乃至包庇,一時情緒失控而言行失狀」,還說「絕無恐嚇、強制之犯意」,並指控媒體拍攝的照片有誤。
家長轟沒誠意 二次傷害
但昨天一段新的「5分鐘審訊影片」在網路曝光,只見林俊佑不顧老師攔阻,強調家長有權利觀看孩子上課環境,直闖教室喊著「怎麼樣,我孩子被打,這東西直接通報教育局啦」,老師不斷勸說「我們先了解,再告知爸爸」,林仍態度強硬質問幼童,並要求老師提供教室監視器。
看新聞才知 花檢狀況外
「實在難以接受!」何姓家長說,可以理解林做父親的心急、難受,但無法認同他的做法,強行介入校園,已經讓教學環境混亂,且太過激烈的處理方式,更對小朋友產生負面影響,而林的聲明中仍堅持孩子受到霸凌,無視縣府教育處調查結果,「完全感受不到他的誠意!」
另有學生家長痛批,林從事發至今都沒有到幼兒園,對學生、教職員、家長造成的傷害道歉,聲明竟還強調自己是按照規定到學校跟老師「溝通」,把責任推向學校霸凌處理不當,才導致他情緒失態,「道歉態度如此傲慢,根本是二度傷害教職人員的付出」。
面對家長怒批「沒有誠意」、「二次傷害」,加上林俊佑公布道歉聲明後依然神隱,媒體昨向花蓮花蓮地檢署求證林是否真的道歉?但主任檢察官王怡仁僅表示,未與林取得聯繫,道歉聲明也是早上看媒體群組中的新聞連結才得知,對於林透過單一媒體道歉的作法,「地檢署決定不再回應,但尊重」。
幼兒園:將提嚴正抗議
針對林俊佑的聲明中仍幾乎通篇指控園方沒有盡到照顧責任,讓女兒長期受到霸凌,幼兒園回應表示,將在8月1日開園後對外發表聲明,對林的指控提出嚴正抗議。
同事抱屈:檢ㄟ叫人 誰敢不去
陪同檢察官林俊佑赴幼兒園「公審」幼兒的花蓮警分局偵查佐邱東正、玉里警分局偵查隊小隊長林峴民各被記小過1支、管制升遷3年,同事間意見兩極,有人抱屈說:「檢察官打來叫人,誰敢不去?」但也有人直言:「明確違法的事,警方沒有配合的義務」,2人不該明知違法還前往,應斷然拒絕。
邱東正、林峴民今年皆40餘歲,從警超過20年,長期從事刑警工作,任內雖無重大功績,但也沒有出過大包。據悉,林峴民7年前升任刑事小隊長,邱東正年初甫考取偵查佐,2人升官速度都不算快,但因平常辦案需要,得經常與檢察官打交道,所以才會跟林俊佑有私交,也因此2人雖然6月28日皆休假,仍答應陪同林俊佑前往幼兒園。
有員警私下批評,警察雖接受檢察官指揮,但明確違法的事,員警仍應該拒絕配合,且這次事件是檢察官「懷疑」女兒被霸凌,「自辦私案」已明顯違法,不符利益迴避原則,且沒有指揮書了解案由、偵辦原因不明,僅為了不想得罪檢察官,賠上前途很不划算,「只能說2人法治觀念太薄弱」,竟然自甘為檢察官處理家務事。
不過,也有同事忍不住為2人抱屈,認為檢察官平日指揮辦案,基層員警於公於私都很難拒絕,林峴民當時也曾建議林檢循「合法流程」,先透過妻子報案,再由轄區警員調閱監視器,但林檢不聽勸,堅持自己處理,2人只能配同前往,事後被依共犯論處,雖獲緩起訴,但行政處分各記1支小過,也只能自認倒楣吞下肚。
幼兒犯罪免責 檢稱辦案太誇張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帶著休假警察直闖幼兒園,並對幼童進行「訊問」,曾任法官的執業律師吳孟良表示,即使幼兒園內真的發生霸凌事件,依刑法規定,未滿14歲人的行為不罰,所以根本是免責,林檢察官的動作太誇張了。
吳孟良指出,依刑法第12條的規定,刑事責任必須出於故意才會處罰,第18條更規定未滿14歲人的行為不罰。如果以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來看,幼兒園的幼童假使有故意的行為,甚至有故意的「認識」及「意欲」,所以即使幼兒園內確實存在霸凌,也是在不罰的年齡層,也因此,刑法第18條才規定未滿14歲人的行為不罰。
再者,幼兒園的幼童也不可能成為「證人」來讓檢察官訊問。吳孟良說,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人應命具結,但未滿16歲者不得令其具結,所以,幼童連當證人的「資格」都沒有,檢察官為什麼要這樣質問小孩子?
吳孟良說,退一步言,即使檢察官認為是依少年事件處理法來處理幼兒園的事,但是,少年事件處理法總則中的第2條就明言,少年是12歲以上,18歲未滿之人,明顯不是幼兒園的幼童,所以,只能說林俊佑檢察官的行為太誇張。
新聞透視-虛詞狡飾漠視程序 好大官威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終於就他闖入幼兒園辦私案的行為,以「投書」方式發表道歉聲明,不過,由林的聲明不難看出「好大官威」的法律人傲慢,與其說是道歉,不如說是辯解,還企圖將責任推給園方,完全漠視應有的程序正義。
1999年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後,程序正義在近20年的時間裡,始終成為法界圭臬,許多因不符程序正義的案件,最終被法院判決無罪,司法官學院50期結業的林俊佑豈有不知之理?如果依照林的聲明,家長與幼兒園訂有可異議、協商的契約,自當依約而行,即使園方推諉,也應就民事訴訟的程序與園方爭個明白,林俊佑檢察官的作為卻是大相逕庭。
再者,如果林俊佑的認知,幼童間互動屬於霸凌的違法行為,要訴追刑事責任,依刑事訴訟法乃至於檢察官辦案作業要點,是不是該先「立案」,才有後續的偵查作為?但是林俊佑卻不依程序而行,遑論幼兒園的院童是屬於刑法免責的年齡。
此外,林俊佑與幼兒園間的糾紛,所面對的不外是幼童與教師,完全不會有任何暴力分子,以林俊佑的法學「氣場」,足以輾壓幼兒園所有的教師及行政人員,林檢獨自前往據理力爭絕對足夠。
然而林俊佑卻吩咐2名休假中的警察同往,架式上與開偵查庭無異,試問,如果林俊佑不是檢察官,還會有員警隨伺的場面?亦或林檢感覺塑造出港片5億探長的形勢,更有利解決問題?以上種種都不是「因之悲憤莫名、失神」、「一時情緒失控而言行失狀」該有的違法舉措。
一位應該摘奸發伏的檢察官,拿著國家名器賦予的權力,擅行私用的違法行為,事後還「虛詞狡飾」,這已不僅是失格問題,更是完全拋棄法律人應有堅持的荒謬,愧對司法工作,林檢難道還需要等待評鑑結果再行進退?
靠北書記官狂賀 法學戰神殞落
花蓮地檢署檢察官林俊佑直闖幼兒園辦私案,法務部長蔡清祥公開表達「不齒」,臉書粉絲專頁「靠北書記官」對此酸林,狂賀榮登各大報版面,也有網友回應「從此江湖上多了一個林大律師?」更有網友說「好大官威 給他幾分顏色豈連法務部長都不放在眼裡」。
林俊佑新聞爆發,臉書「靠北書記官」上有人發文表示「賀!!狂賀!!!「疑似」前本版大紅人、吉祥物、糾察隊長、心靈導師駐版法務、憲法大師、法學戰神並將本版提昇至毀憲亂政的高度唯一被黑掉的那個人榮登各大新聞版面!!身為書記官的我們還不感到與有榮焉嗎?」
留言一出立即引起熱烈討論,網友說,「怎麼樣?很偉大啊」、「他去花蓮之前,名聲是不是已經臭了?」「從此江湖上多了一個林大律師?」「好大官威 給他幾分顏色豈連法務部長都不放在眼裡」。
也有網友表示,「雖然這名檢察官行為失序,但棒打落水狗也沒多正派」,隨即網友反嗆「一個檢座被你說成狗,要是他還能看到的話,還不繞過通保法,再帶兩個細漢小隊長去你家開庭!」。
由於林俊佑以往好打筆仗,成為第一個被封鎖的人物,也有網友向版主求情「請解除他的封鎖,讓他的奇文可以共欣賞」、「請板主特赦他」。
(中國時報)
--
去年釀3死2163傷 安全成隱憂 電動自行車將納管
電動自行車免牌照、免駕照,但因駕駛行為與機車差不多,近年肇事攀升。交通部近日加速研擬納管,將發放電動自行車牌照以便管理,在掛牌後,行駛若違規,就能找到人開罰,另未戴安全帽也會擬訂罰則。至於騎乘者是否須考駕照,則待凝聚社會共識後再考量推動。
沒掛牌違規難取締
全台有超過20萬輛電動自行車,外觀與輕型機車相近,時速最高25公里,但列為慢車,比照自行車不須考照,也沒車牌納管;若有違規,除非當面攔查,否則即便闖紅燈、遭照相機取締也罰不到人。此外,還有民眾自行改車、提速,讓電動自行車更趨近機車,也形成交通安全死角。
據警政署統計,電動自行車去年有1508件車禍,造成3死、2163傷,有逐年增加趨勢。交通部前年雖修法規定騎乘電動自行車須配戴安全帽才能上路,但僅採勸導,未訂罰則。
交通部道安會執秘謝銘鴻說,電動自行車銷售上升,使用人增加,其駕駛行為與機車差不多,近幾年肇事攀升,以15到17歲年輕族群、外勞、新住民等居多,未經駕訓或考照洗禮,對路權和機械操作認知不足,如此安全問題不能忽視。
交通部路政司指,已啟動電動自行車管理研議,初期會先發放牌照、將電動自行車納管,有車牌後,一旦違規行駛、取締都能罰得到,使用行為就會改變。未來是否推動騎乘電動自行車須考照,則需凝聚社會共識後再考量推動。至於研擬增訂電動自行車未戴安全帽罰則需要修法,罰鍰多少待商討,推測可能為300元到600元。
「若納管不如騎機車」
騎電動自行車的民眾陳小姐說,如果沒改裝,電動自行車速度真的不快,只適合騎去住家附近的地方,如果還需要牌照和駕照,那不如改騎機車就好。
(蘋果日報)
--
電動自行車將納管 上路須領牌
電動自行車外觀與機車雷同,但是不用考照及領牌就可上路、不戴安全帽也不會被罰,交通事件頻傳,交通部決定納管,最慢今年底進行草案預告,未來電動自行車上路前要像機車一樣領牌,交通違規時警方能以車追人開罰。
不需考照趴趴走 成安全隱憂
根據交通部統計資料,領有審驗合格標章的電動自行車,約三十三萬輛,電動自行車時速可達二十五公里,因不需考照就能上路,安全性引人擔憂;近三年騎電動自行車發生事故後三十日內死亡人數,去年七人、前年十二人、大前年十人,且每年都造成逾兩千人受傷,死傷車禍頻傳。
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張舜清表示,現在電動自行車出廠後只有合格標章,被誰買走都不知道,即便掛上牌證,若沒有搭配監理登記制度也無法有效管理,且電動自行車屬慢車類,騎士沒戴安全帽無法可罰,交通部將修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等法規,將電動自行車納管。
事故頻傳 每年逾2千人受傷
未戴安全帽罰則方面,法案已送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審查,若順利通過,即便電動自行車還未納管,警察路上攔查時也可直接開罰。至於考照部分,目前較無共識,還不會納入。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曾辦過公聽會聽取各界意見,對於電動自行車外型需限制、應懸掛牌證、駕駛人配戴安全帽都具共識,但對於是否該考照意見分歧,反對者認為時速二十五公里慢車若要考照,很多腳踏車、競速車時速都超過二十五公里,更該考照;因此當時共識是可懸掛牌證,做出與機車的區別性,讓警方可更容易取締違規。
領牌管理 違規以車追人開罰
警察大學交通學系教授蔡中志表示,很多風景區都可見業者出租電動自行車,有許多車輛改裝後,時速可達六十公里以上,不管理將成為安全隱憂;逢甲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李克聰說,因為電動自行車外觀、性能與輕型機車類似,確有納管需求,藉此提醒民眾,騎電動自行車也要負相關責任。
2035年出廠機車 全面電動化
環保節能改善空污 燃油機車將走入歷史
推動交通運具從燃油化改電動化是環保署改善空污重點之一,目前民眾購買電動機車、電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環保署、經濟部工業局、地方環保局各有補助,民眾購買電動機車時,依車型及設籍地區,可獲得一到兩萬元補助。環保署規劃未來將要求機車業者燃油車跟電動車搭售,目標二○三五年全國新出廠機車完全電動化,讓燃油機車走入歷史。
根據環保署資料,國內本土的污染源排放對細懸浮微粒濃度影響,車輛移動污染源貢獻比率達到卅%至卅七%,其中燃油機車約占五.七%。
環保署將電動機車、自行車、輔助自行車統稱為低污染車輛,自九十年元旦起逐步推出補助民眾購買政策。目前民眾淘汰二行程機車並新購電動機車,環保署補助四千到六千元,若購買電動自行車或電動輔助自行車,補助四千元;若單純新購電動機車,補助一千五百元到三千五百元,購買電動自行車或電動輔助自行車,補助一千五百元。
買電動機車 中央地方補助多
除中央環保署之外,各縣市政府環保局也有補助,依車款規格,從五百到一萬八不等;經濟部工業局補助民眾購買電動機車七千到一萬二不等。
電動機車過去被詬病之處包括售價高、續航距離有限、充電不方便且所需時間長,更換電池費用高。
中油與業者 將佈建3千充電站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表示,充電站部分,中油規劃在全台加油站佈建一千個充電站、機車業者也允諾佈建兩千個充電站,未來幾年內充電站將明顯增加,環保署也研究和便利超商合作,設立電池交換或充電站,方便電動機車充電。
解決充電問題後,環保署規劃未來將要求機車製造廠商,銷售燃油機車要搭配一定比例的電動機車,譬如每賣一百輛燃油機車必須搭售五輛電動機車,逐步增加電動機車的搭售比例,目標在二○三五年全國新出廠機車完全電動化,讓燃油機車走入歷史。
電動獨輪車 不能上騎樓、人行道
現在走在人行道上,各式交通運具常從身邊冒出來呼嘯而過,許多人步步驚心!
電動運具穿梭 路人步步驚心
電動輔助自行車、電動自行車、電動代步車等,還有UBike、前一陣子很紅的賽格威(Segway)、電動獨輪車,常見騎上騎樓、人行道,呼嘯而過,行人尤其是年長者,走在人行道也充滿危機。
其實除了合法電動代步車、電動輪椅,屬於衛福部公告醫療器材外,其他電動運具,原則上都不能騎上騎樓、人行道。
交通部表示,賽格威被認定為非屬道路範圍使用的動力載具,民眾若騎上路,不論是在車道、人行道、騎樓,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十二條之一,可罰一千兩百元至三千六百元罰鍰,並禁止其行駛。
電動輔助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則被歸類在慢車當中,未戴安全帽沒有罰則,騎上人行道、在道路逆向,只要未被警察當場攔到都不會被罰。
新北市江先生說,常看到年輕人騎著電動自行車,在人行道橫衝直撞,無聲無息從行人後方呼嘯而過,好危險;淡水常有年輕人騎電動自行車飆到時速五十公里以上,新北市交通局及警局曾加強取締開罰。
交通部表示,電動自行車路權跟一般腳踩自行車一樣,除道路主管機關有特別規定,該處人行道可自行車與行人共用外,是不能行駛騎樓、人行道;當然主管機關也可特別限制電動機車不得行駛,只開放自行車與行人共道。未來修法規定電動自行車要懸掛牌照後,警方將可以更容易取締違規。
合法電動代步車 路權同行人
至於一般老年人或身心障礙者作為代步工具的電動代步車或電動輪椅,屬衛福部公告醫療器材,交通部表示,只要有合法許可字號,其路權就與行人相同,可於人行道行駛;但在道路上須靠邊行駛,不能行駛於馬路中央。
電動自行車騎上路亂象多 地方縣市樂見納管
電動自行車事故頻傳,北市在二○一五年六月曾發生十四歲少女騎乘電動自行車時,擅闖紅燈撞死年邁婦人事故;台中、高雄也常見路上有人飆騎電動自行車,造成事故。地方均樂見交通部修法納管。
台北市交通局運輸管理科長王湮筑表示,台北市對電動自行車的管制,主要是禁止行駛於人行道、自行車道與騎樓,違者可處三百至六百元罰款,並與機車同樣視為慢車,禁止闖越紅燈、穿越快車道、逆向行駛或行駛快車道。
改裝後可飆騎 台中常見外勞違規
台中市外籍移工近十萬人,許多外勞為求方便,選擇以不需要牌照及駕照的電動自行車代步,但電動自行車經過改裝後,時速可達六十公里,在巷弄間飛奔或未遵守一般道路交通規則行駛,十分危險。也有部分年長者,聽聞電動自行車不算酒駕,酒氣十足的騎著電動自行車醉醺醺上路,險象環生,但酒測值超標,警方仍會依公共危險罪嫌送辦。
台中市交通局長王義川表示,交通部去年就召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會議」,研議將增電動自行車登記、領用及懸掛車牌的規定及牌照格式,進一步制定全國適用的規範,市府支持。警察局長楊源明也表示,現行規定電動自行車違規取締比照一般自行車,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辦理。
領牌上路方便管理 警方樂觀其成
高雄市警局交通大隊執法組長林永川指出,電動自行車現況被歸類為「慢車」,但外觀又和一般機車雷同,若電動自行車在馬路上違規闖紅燈,就算被拍下,警方要逕行舉發,在清查車籍執法實務上有困難。對於交通部擬修法,未來電動自行車要領牌才能上路,警方樂觀其成,可以方便道路安全管理。
(自由時報)
--
電動自行車擬納管 要掛車牌、違規也要罰
交通部統計,目前全台已有超過廿萬輛電動自行車,時速最高廿五公里,雖外觀與機車相似,但因列為慢車,比照自行車不需考照;且因沒掛車牌納管,若違規,除非當面攔查,否則闖紅燈、遭照相取締也罰不到。交通部將研議納管電動自行車,未來不但要掛車牌,行駛違規或未戴安全帽也將開罰。至於未來騎電動自行車是否須考駕照?交部指出,還需凝聚社會共識。
最近在一新款電動自行車的廣告中,代言藝人吳姍儒被警察攔查,但因電動自行車免牌照、免駕照,警方無奈放行,雖凸顯騎電動自行車更加不受拘束,卻也讓電動自行車管理問題再現。
電動自行車雖限時速最高廿五公里,但常有民眾自行改車、提高速度,更易出車禍,成為交通安全死角。根據警政署統計,電動自行車的車禍件數逐年增加,二○一五年一○六七件,造成四死、一五二六人傷;到去年增為一五○八件,造成三死、二一六三人傷。
交通部路政司指出,已研議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會先發牌證,未來擬要求所有電動車都得掛車牌,否則視同違規;之後一旦違規,取締都能罰得到。
傳Sandy廣告效應 交通部研擬納管電動自行車
交通部統計,目前全台已有超過20萬輛電動自行車,時速最高25公里,雖外觀與機車相似,但因列為慢車,比照自行車不需考照;且因沒掛車牌納管,若違規,除非當面攔查,否則闖紅燈、遭照相取締也罰不到。
交通部將研議納管電動自行車,未來不但要掛車牌,行駛違規或未戴安全帽也將開罰。至於未來騎電動自行車是否須考駕照?交部指出,還需凝聚社會共識。
最近在一新款電動自行車的廣告中,代言藝人Sandy吳姍儒被警察攔查,但因電動自行車免牌照、免駕照,警方無奈放行,雖凸顯騎電動自行車更加不受拘束,卻也讓電動自行車管理問題再現。
電動自行車雖限時速最高25公里,但常有民眾自行改車、提高速度,更易出車禍,成為交通安全死角。根據警政署統計,電動自行車的車禍件數逐年增加,2015年1067件,造成4死、1526人傷;到去年增為1508件,造成3死、2163人傷。
尤其像墾丁等熱門觀光景點,常出租電動自行車,若騎車的外國觀光客發生車禍,不管撞人或被撞,處理起來都更棘手。
交通部路政司指出,已開始研議電動自行車管理相關規定,預計初期會先發放牌證、納管電動自行車,未來擬要求所有電動自行車都得掛車牌,否則視同違規上路;之後一旦違規行駛,取締都能罰得到。
對此,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理事長陳宏益表示,電動自行車的時速因不滿25公里,因此被列入慢車,現在政府研擬要掛牌,雖然事後管理重要,但也讓人疑惑,腳踏車也可能撞死人、使人受傷,是否也應掛牌管理?他說,除了後端管理,源頭的騎乘教育、交通安全意識不足,也是現在騎乘慢車容易傷亡的原因之一。防範管理雖重要,也要思考如何加強慢車的騎乘安全教育。
(聯合報)
--
行車 傷亡事故攀升!交部擬發牌證納管
電動自行車便宜又不需考駕照的特性,使用者越來越多,事故傷亡數字也跟著年年攀升。交通部表示,正通盤檢討電動自行車納管,包括發牌證、未戴安全帽罰則、違法改裝等,甚至不排除比照機車考照。
電動自行車外觀與摩托車相近,時常被民眾誤認,差別在於電動自行車速限最高為25公里,比照自行車列為慢車,不用考駕照,也不用掛車牌,違規時除非有警察攔下,否則靠照相根本罰不到人,甚至有業者以此打廣告,強調兩者外型相似,電動自行車的規範卻遠不如摩托車嚴格。
便宜免考照 受老少、移工歡迎
電動自行車因改裝容易,改裝後速度逼近機車,加上不用考照、重量輕易操控、價格低廉等誘因,受到老年人、外籍移工與未成年族群歡迎,但也由於使用者上路經驗不足或反應不快,且多數人沒有戴安全帽習慣,一經碰撞更容易死傷,成為道路安全死角。
交通部指出,國內領有審驗合格標章的電動自行車,總計約33萬輛。另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電動自行車在2015年的車禍件數為1067件,造成4死、1526傷;2016年為1166件,導致6死、1658傷;2017年為1508件,造成3死、2163傷。
須戴安全帽 罰則卡立院還沒過
交通部路政司表示,正在研議發放「牌證」,掛牌但未綁定行照,此舉等於是將電動自行車納管,以後也可依證號取締違規,不掛牌證視同違規上路。至於是否比照機車,考取駕照才能上路,路政司說,過去確實有人提出,但要實行還得再凝聚社會共識。
我國法規早已於2016年規定,騎乘電動自行車須戴安全帽,但遲遲沒有罰則,警察只能勸導,規定形同虛設。路政司指出,罰則已送到立院交通委員會,希望今年能通過,至於改裝問題,過去只罰上游製造商,對下游銷售商沒轍,未來會推動修法一併規範。
外觀如機車 改裝速度逾25公里
中央警察大學交通系教授蔡中志指出,電動自行車問題在於「速度」,改裝後車輛速度遠超過25公里,一快就容易肇事。且電動機車與電動自行車外觀沒有太大差異,但是一個要考駕照、一個不用考,一個要領牌照、一個不用領,容易造成民眾誤解以及交通混亂。
蔡中志強調,所有交通工具都應該納管,只是看政府怎麼管,如今不只有電動自行車,其他包括電動滑板車、電動腳踏車、電動平衡車等,都應要重新檢視如何規範。
電動自行車納管 租賃業叫苦
不用駕照就能騎的電動自行車在觀光勝地頗為盛行,如今傳出交通部有意納管,台中后豐鐵馬道、屏東墾丁租賃業者哀鴻遍野,認為一旦嚴格設限,根本沒人要租,等於毀了租車業生計;也有國外遊客表示,若沒駕照就不能騎,來台旅遊交通會很不方便。
恆春郭姓租賃業者坦言,電動自行車若嚴格納管,「租車生意幾乎全趴了!」他表示,租借電動自行車的遊客主要來自港澳、大陸及其他外籍旅客,台灣不承認他國駕照,遊客才選擇速度較慢的電動自行車,有駕照者直接租一般機車就好,「怎麼可能來租這個?」
取締違法減少車禍
恆春警分局分析,電動自行車車禍案件肇事原因多為雙載、併行及車速過快,其中車速過快是主因,部分業者將原時速最快僅25公里的電動自行車,改裝成可達4、50公里,迎合消費者的喜好。
郭姓業者強調,造成事故主因來自業者改裝,建議先從取締違法開始,相信車禍數字就能下降,直接下重手恐不只影響觀光產業,連帶生產的上游廠商都一起遭殃。
香港陳姓遊客說,多年前來墾丁玩也是租電動自行車代步,方便而且價格合理,如果沒有駕照就無法租用,不但無法隨心所欲旅行,若改採包車或搭公車,不是傷荷包就是浪費時間,真的很不方便。
加強輔導取代納管
在后豐鐵馬道經營電動自行車出租的林金聰表示,后豐鐵馬道、東豐綠廊屬封閉型道路,大多是國內外觀光客前來遊憩,一般車速都不快,鮮少發生碰撞意外;「是使用者有問題,不是工具出問題!」林金聰說,外籍移工可能對台灣交通法規、號誌及標線等規定比較不了解,才會亂騎,應透過雇主輔導,讓他們遵循台灣法令,而不是直接將電動自行車全面納管,政府要殺雞儆猴,應針對主要亂源外籍移工加以整頓,「為什麼要拖我們下水?」
不應拿產業當祭品
林金聰說,他支持無論騎乘任何車輛都要戴安全帽,納入強制險,對騎士、行人都有保障,但若納管需要發放牌證,會增加購車及維護成本,而規定老幼必須持有駕照才能租用騎乘,設限未免過於嚴格,肯定沒有任何一家能夠通過,絕對會毀掉整個自行車出租產業。
新聞透視-立委怠惰修法 改裝車有恃無恐
交通部賦予電動自行車較寬鬆的管制,卻因民眾與業者打破規範,美意成了道路安全威脅,近年開始讓各界呼籲納管電動自行車。然而,立委們不重視,相關法規原地踏步,政府雙手一攤,任由死傷數字繼續攀高。
電動自行車不必掛牌、不用考照,是因為速限最高25公里,若小心騎駛,對使用者或路人造成的傷害有限。偏偏許多民眾與廠商不自律,車輛改裝風氣盛行,馬路上不難看到電動自行車呼嘯超車的模樣,甚至無視紅燈穿越路口,再加上不戴安全帽的行為,被其他駕駛譏為「移動神主牌」。
曾有國際組織研究,行人、自行車或機車時速30公里發生碰撞時,人員死亡率為10%,碰撞速度提升至50公里時,人員死亡率將飆升到80%;當行車速度增加5%,受傷事故件數將增加近10%,且增加死亡事故件數20%。這項數據,也是交通部近年試圖說服地方政府,在住宅區、校園周圍道路限速30公里的主因。
速度是讓電動自行車變危險的關鍵,改裝後的電動自行車明顯不符合「慢車」的標準,且電動自行車不准雙載,市面上販售有後座的款式,要不是沒送審驗,就是經銷商自行改裝,現行法規只針對製造商,沒辦法罰到網路賣家,這些都要靠修法去改變。
交通部並非沒有動作,電動自行車騎士強制戴安全帽的規定,2016年7月1日起就已實施,而這項規定卻沒有罰則來支持,民眾有恃無恐,戴安全帽的風氣一直無法培養起來。1年多前雖有立委提案增加罰則,但案子至今還躺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
「道安」並非立竿見影的政績,需要長期的教育改變人民觀念,上任未滿2周的交通部長吳宏謀,既然把道安列為最重要的3個施政方向之一,就該給民眾更安全的交通環境,別又讓電動自行車納管虛度2年。
(中國時報)
社會
惡犬追 女童驚逃猝死 倒趴上學途中 警:疑驚嚇過度
台南市關廟區一名12歲的小女孩,前天滿心歡喜地與同學攜手到學校上直笛夏令營,途中巷子內突然竄出的一隻黑狗追吠,讓她驚嚇奔跑了30公尺後竟離奇猝死,留下家人驚愕、不捨,不解平常健康無異狀的女孩,怎會就這樣畫下人生的休止符。
暑假過後要升小學六年級的黃姓女童,前天上午8時50分從住家出發到學校參加直笛夏令營,校方9時20分發現女童未到校,通知家長報案尋人,警方載著女童母親沿途尋找,10時許,有婦人在距女童家不到100公尺的空地驚見女童倒車前,呼叫「妹妹!」但無回應,剛好警車經過,婦人攔下警車,警方發現女童無氣息,呼叫救護車,急救無效,母親下車確認是女兒,當場癱軟哭倒。
狗突衝出兩童尖叫
檢警相驗,女童手部、下巴和膝蓋有擦傷,其他部位無明顯外傷,女童嘴唇發紫、四肢發白,手指有攣縮跡象,研判是窒息死亡,警方說女童是否因驚嚇過度,導致奔逃時一口氣喘不上來猝死,待後天解剖釐清。
女童平日都步行前往離家500公尺遠的學校上學,警調閱女童上學沿路監視器畫面,女童從家中出來後與另名女同學同行,走約30公尺經鄰居家門前時,鄰居飼養一隻黑色土狗突衝出狂吠,兩童嚇得尖叫竄逃。
黑狗追趕約10公尺到巷口停止,另名女同學直接往學校跑,女童往左邊奔去,拐進距巷口20公尺處兩棟透天厝中間空地,從監視畫面消失;女童被發現時,趴臥陳屍在空地一輛汽車車頭前,研判女童疑想躲該處逃避狗追。警方查出,當時無其他可疑人車經過。
家犬比流浪狗危險
女童母親警訊時悲痛不已,認為女兒沒有疾病史,難以接受竟會在上學途中猝死,希望檢警能釐清死因。同行女同學得知死訊,驚嚇崩潰,難以相信兩人分開跑,竟會天人永隔;黑狗的六旬飼主接獲警方告知時不敢置信,看到監視畫面確認追逐女童是他的狗,表示靜待司法釐清。
「家犬其實比流浪犬危險!」獸醫師周駿男說,據國外文獻顯示,家犬攻擊人的頻率比流浪犬高出許多。南市動保處勘查發現,黑狗是被飼養多年的混種公狗,無咬人紀錄,但飼主未繫繩涉疏縱,可開罰3千到1萬5千元罰鍰。
女童鄰居驚聞死訊惋惜不捨,鄰居表示,女童很乖巧,而該隻黑狗有時會對經過人車吠叫並追逐。
警方指,女童母親是越南籍新住民,生父在她出生那年車禍過世,其母後來改嫁並再生育1女2男,女童是家中大姊姊,常貼心照顧弟妹,並幫忙分擔家務。
校方說,女童個性活潑、人緣好,成績中等,因參加校內直笛隊,前天準備到校參加直笛夏令營課程,竟離奇致死,同學得知噩耗難過不已,學校啟動心理輔導機制。女童家庭僅繼父在工廠工作養家,家境清寒。
驚嚇後心臟收縮缺氧 重則窒息
「這算猝死!」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兒科主任謝如浩指,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猝死,就是不管任何原因,非預期、非意外也沒在住院期間就突然死亡,且排除自殺、意外傷害等外力介入,從症狀開始24小時內死亡,都屬猝死。
謝如浩說,猝死較可能與呼吸道、心臟問題有關,小孩若有氣喘病史,家長大多會知道,若是潛藏的先天性心臟病就較難發現。
謝如浩表示,在台灣兒童猝死案例分析,有3成屬於心因性猝死、6成屬非心因性猝死(包括感染、腦部病變等),另有1成則是就算解剖也找不到死因。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王姿允說,以本案來看,研判女童猝死有可能與狗狗追逐受驚嚇有關,據醫學研究顯示,人如果受到驚嚇,大量的腎上腺素會引起不規律的心臟收縮,血液無法順利傳送到身體各處而造成缺氧,嚴重會失去知覺並窒息,最後導致死亡。
王姿允說明,兒童心因性猝死原因包括心肌缺氧、心室功能不彰、原發性心律不整、肺栓塞等。
謝如浩提醒家長若小孩在跑步等運動後,出現胸痛、呼吸不順等症狀,應盡速就醫,若有相關病史的高危險群,應積極回診。若有民眾目擊類似突然倒地,應立刻邊施行CPR,邊通報求救,與老天爺搶時間。
(蘋果日報)
--
關廟女童被狗追 疑驚嚇猝死
台南市關廟區12歲黃姓女童,前天缺席學校的直笛夏令營課程,家長接獲通知報案協尋,在住家附近空地找到人,已躺地氣絕;檢警過濾監視畫面,發覺女童到校途中,曾被鄰居飼養的黑狗追逐約10公尺,女童嚇得逃開,是否因驚慌過度,奔跑時一口氣喘不過來導致猝死,全案將解剖釐清。
倒地窒息身亡
家在台南市關廟區南雄路的黃姓女童,暑假過後將升國小六年級,她27日上午與住隔壁的同學相偕步行去學校,行經深坑二街時,一隻中型黑狗出來吠逐,2人嚇得奔逃,跑到前方轉角處變成分頭跑開。上午9點20分,校方發現女童沒來,開始找人,家長獲報向關廟分駐所求助;警方於10點20分尋至深坑二街68巷口,一名婦人上來攔車,表示發現有女童倒地,眾人趕去察看,發覺女童已無生命徵象,送醫急救無效,初驗為窒息死亡,黃母痛哭失聲。
警方調查,黃童倒在巷內2棟民宅間空地,趴臥一輛轎車前方,手、膝蓋、下巴有擦傷,無足以致命的外傷。經追查,黃童離家約30公尺後,經過吳姓民眾住家前,黑狗衝出來狂吠和追逐,只追逐約10公尺停住,黃童則先往前奔逃,再左轉跑入68巷,最後進到空地。
飼養黑狗的63歲吳姓屋主,一度不敢置信,強調他家的狗很乖,未曾咬人,對於女童猝死未多做解釋,靜待司法調查。警方表示,女童猝死是否與黑狗追逐有關,須進一步釐清,若認定相關,將依過失致死罪嫌偵辦。
猝死原因 可能有三種
安南醫院心血管中心副院長李聰明說,因不知女童有何種病史,難以判斷,不過年輕孩童在激烈運動後猝死,可能有三種原因,第一是血管畸形,第二是可能有先天的心律不整,第三是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導致腦神經過度興奮影響迷走神經,讓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因此心跳減緩。
他說,國內很少家長、醫院會針對孩童心臟檢查,大部分只會對新生兒做外觀、免疫系統初檢,因此往往等孩童病發,才會得知孩童有先天性心臟疾病。
罕見異常因果關係 可提民賠
台南市關廟黃姓女童疑遭家犬追逐之後猝死,震驚各界,律師江信賢表示,若確認身亡的原因與狗有關,家屬可提出告訴,向飼主要求民事損害賠償。
至於飼主過失致死的責任,江信賢表示,這是罕見、異常的因果關係,刑事上能否成立,有待商榷,需要更確切的證據。
江信賢補充,異常因果關係與相當因果關係不同,就是正常人不會發生或不可預期的,亦即難以想像的因果關係;這起案件的過失致死刑事責任,除非有更多的直接證據。
江信賢說,黑狗並沒有咬到人,且只追了10公尺,而女童則是再跑了20公尺才被發現趴臥空地,在因果關係的論述上,並沒有很直接性。
刑事責任需因果關係判定
江信賢舉例,過去曾有機車騎士,由於前方汽車駕駛突然探頭出來察看停車位置,被嚇到導致摔倒受傷,憤而提告過失傷害,後來檢方也以異常因果關係,並未成立。
江信賢強調,民事賠償只需條件關係,女童確實因為狗的追逐而奔跑,這項訴求比較容易成立。
律師洪銘憲提到,若確定女童死因是狗兒追趕造成意外猝死,飼主將面臨過失致死的刑事責任,過失致死是非告訴乃論,警方將要調查狗兒的主人到底是誰,若狗兒無主,可能政府要負起責任,是否能聲請國賠值得討論。
洪銘憲指出,以常見的案例來說,狗兒咬傷人,被害人可以向狗主人提告過失傷害,但是過失傷害是告訴乃論,和解後可以撤告;不過過失致死是非告訴乃論,一旦死因確定與狗兒追逐有關,狗主人恐怕會有刑事責任。
遇狗追 停下來對狗威嚇
獸醫蔡韶恒說,狗兒有狩獵本能,會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動物,且狗兒因為本能,對追逐有反射動作;故蔡韶恒建議家長,要給小孩正確觀念,遇到狗追,要冷靜停下來,對狗兒威嚇,這樣就能自然讓狗兒停下來。
蔡韶恒說,先停下來後,因孩童體型小,容易被狗兒認為是弱小動物,這時孩子可以用聲音、跺腳喝斥,顯示自己不是這麼好欺負;如果狗兒還不離開,除了喝斥,還可作勢往前追,這樣狗兒會感覺受到威脅,大部分的狗兒會夾著尾巴逃走。
蔡韶恒說,狗兒在自己的棲息地,也會對侵入者示威宣示主權,如果侵入者奔跑,會刺激狗兒對追逐的反射神經。
(自由時報)
--
被狗追趕…小五女狂奔後猝死
台南市關廟區一所國小五年級黃姓女童,前天上午要到學校參加夏令營途中,被鄰居黑狗追趕奔跑後,離奇陳屍在附近的空地上,初步研判是窒息死亡。
警方調閱附近民宅監視器,拍到女童曾被狗追逐,警方說,女童猝死與被狗追趕驚嚇是否有直接關聯,下周二將解剖查明死因。若確定死因和被狗追有關,飼主就會涉及過失致死罪嫌。
安南醫院心血管中心副院長李聰明表示,孩童若是有先天心臟血管畸形,或先天遺傳的心律不整都可能猝死,不過,必須是之前有做過心電圖或更精密檢查才能診斷;另外,面對緊張、壓力時,血壓突然飆高,刺激副交感神經,可能使血壓下降,心跳也跟著下降,造成猝死。女童母親表示,女兒不曾有心臟方面疾病。
台南關廟分駐所所長林建男指出,黃姓女童前天上午八時五十分許離家,原訂九時要到校參加直笛夏令營,因遲遲未到,校方通報家長後,九點五十分許報警協尋。
警員沿著女童上學路線尋找,約十點就有人攔下警車,說看到一名女童趴臥在空地上。消防救護人員趕到急救,經電擊無效,從女童嘴唇發紫,四肢蒼白,初步研判是窒息死亡,身上僅下巴及膝蓋有擦傷,沒有致命性外傷。
警方調閱沿路監視器,看到女童從住家巷口走出來約卅公尺,右側一處民宅一隻黑狗突然衝出來,女童疑似受到驚嚇拔腿就跑,狂奔約十公尺後拐進另一個巷子,事後就被發現陳屍在巷內約廿公尺處的兩棟民宅中間空地。這段時間監視器都沒錄到有人車經過,研判沒有他殺嫌疑。
女童就讀學校指出,黃女住家離學校約一公里,平日步行上學,成績中上,在學校人緣很好。父親車禍去世後,和新住民媽媽及繼父與一個妹妹、二個弟弟同住,平常身體沒聽說有不適。
媽媽傷心欲絕幾度癱軟,險些昏厥,不相信女兒被狗追就會猝逝;鄰居一位阿公更說女童安靜乖巧,聽到消息難過到吃下下飯。
警方約談飼主,他未否認狗有追人,但聲稱狗平日不會追人或吠人。不過附近街坊鄰居說,黑狗常追人,經過時都很害怕,曾勸飼主要將狗繫起來,對方都說是狗自行掙脫。
被嚇死?女童被狗追奔逃10公尺⋯竟趴臥陳屍
台南關廟某小學五年級黃姓女童昨天上午未到校參加暑期輔導課程,卻離奇陳屍在離家不到百公尺的一處兩屋間空地,檢警相驗,初判女童窒息死亡,調閱沿線監視器,發現女童奔跑的畫面,疑似被附近鄰居飼養的一隻狗追逐約10公尺,但是否因驚嚇導致女童慌亂奔逃時而猝死,或有其他原因,檢警仍下周解剖釐清。
檢警調查,11歲黃姓女童僅有膝蓋處輕微擦傷痕跡,身上其他部位並無足以致命的明顯外傷,將解剖釐清詳細死因。
女童由其新住民母親撫養,其母警訊時傷心接受會在上學途中猝死路旁;警方表示,女童猝死是否與該隻土狗追逐相關等疑慮,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警方調閱監視畫面,發現女童走到約30公尺的鄰居家前時,一隻飼養土狗出來吠逐女童約10公尺,土狗追到巷口即停止返回,女童則疑似繼續奔跑,直到趴臥在距離巷口約20公尺的一處空地上,期間監視畫面無其他可疑人車經過。
女童原本昨上午要參加暑假輔導,校方8點發現女童未到校,立即通報女童母親,母親急得報警協尋,警方發動尋人,約10點接獲民眾通報,發現女童已趴臥空地無生命跡象。
(聯合報)
--
離奇!女童被狗追 驚嚇狂奔猝死
被狗追嚇到猝死?台南關廟12歲黃姓女童27日未到校參加直笛隊夏令營,家屬報警,卻發現女童陳屍距住家100公尺空地,檢警相驗女童無明顯致命外傷,研判窒息死亡,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女童曾遭鄰居黑狗追逐狂奔約20公尺,懷疑因此驚嚇喘不過氣猝死,確切死因待解剖釐清。
黃姓女童是直笛校隊,住家距學校約500公尺,每天步行上學,暑假也固定到校參加夏令營,27日上午8時許跟同學一起上學,途中遇到鄰居黑狗竄出追逐,2人嚇得拔腿狂奔,黃姓女童往左跑,同學則直直往學校方向跑。
校方9時許發現女童未到校聯繫黃母並報警,1名婦人10時許在住家旁空地驚見有女童倒地,,立即攔住正好經過的巡邏車,黃母下車見女兒四肢發白、嘴唇發紫,消防隊獲報趕至急救,但已無力回天。
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女童走出家門3分鐘就遇狗追逐,狗追10公尺停下,但女童可能太害怕,一路狂奔20公尺躲進巷內,直到1個半小時後被發現身亡,期間皆無可疑人車經過,初步排除他殺。
黃母向警方表示,女兒沒有病史,不可能猝死,眼見女兒出門上學卻意外身亡,當場痛哭失聲。有鄰居抱怨,這隻土黑狗見人經過就吠叫追逐,附近孩子都飽受驚嚇,警方聯繫飼主到案,但無法證明女童死因與狗有直接關聯,警方表示,若證實兩者有關,將依過失致死法辦,家屬亦可提告。
(中國時報)
--
好市多賣奧迪 哇 便宜60萬 不適用無條件退貨
美式賣場好市多曾多次販賣令人感到驚奇的物品,昨又有民眾發現好市多竟在北部賣場販售進口汽車奧迪A6 Sedan轎車,建議售價249萬、254萬元,賣場下殺185萬9999元和193萬7999元,價差逾60萬引發話題。但截至昨好市多未售出轎車,而民眾最關心買車能否無條件退貨,好市多回應汽車屬特殊商品,不適用退貨條款。
好市多在賣場展售奧迪A6 Sedan轎車,販售期間從前天起到8月19日。好市多表示,車子都是2018年式,柴油185萬9999元、汽油193萬7999元。
各色都有10天交車
由於這款車的經銷商為「奧迪北區」,所以僅限好市多北部賣場展售,台中以南5家分店未販售。
實際走訪賣場,銷售人員表示,現場銷售奧迪A6 Sedan 2018年式柴油版與汽油版2款,各種顏色都有,10天內可交車,現場實品僅限展示,若要試駕,須前往附近展間。昨網友一度傳出好市多販售該車價格僅184萬元,銷售人員說「那是亂傳的」。觀察現場賣況,民眾詢問者多,銷售人員則說目前尚未售出。
可能隔熱紙都沒送
網友大多討論在好市多購買汽車能否無條件退貨,好市多昨回應,由於這屬特殊商品,退貨規則不適用好市多的無條件退貨,若有任何問題,消費者還是要找經銷商。好市多表示,如果消費者信用卡額度夠,可以刷卡分6期,當然也可以刷卡加付現或全額付現,但信用卡僅限國泰世華銀行COSTCO聯名卡,若消費者刷卡,還可以得到1%的多利金。
台奧北區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員表示,如果民眾有喜歡,會跟客人約日後試乘,如果確定購買,就會直接以好市多價格成交,由於「獎金只有8000元」,可能連隔熱紙都沒有送;日後是否會有更低價出現?業務員直說「不可能!」
不要求附贈配備折扣空間較大
許多消費者買車都會試圖向業務員殺價或「拗」折扣,不具名汽車業務指出,各車廠的成本和給業務員的獎金不同,很難有統一標準到底能拿到多少折扣,一般業務員通常會有5到10%的折扣空間,以百萬國產車來說,可要到數萬元折扣。
該業務指,如果消費者願意付現、不要求附贈配備,則有機會拿到較高折扣;車廠通常也會有團體獎金,如果消費者在業務員達標臨界點購車,可能折扣更多。汽車達人Eric分析,介於改款、產品周期到尾聲的車款,其實有很大折價空間,業者可能會藉特殊通路促銷。
坐1年椅子 吃剩牛排 都可退 屢被諷「奧客天堂」
好市多在1997年進軍台灣市場,在高雄設立第1家賣場,會費1200元,是全台唯一要收會員費用的量販店;至今在全台已經有13間好市多,2016年調漲會費至1350元,會員數約270萬人。好市多在台曾創下單店1年破百億營收紀錄,但無條件的退貨機制時常遭濫用,遭網友譏諷「奧客退貨無極限」。
退貨率太高會遭退卡
好市多規定,只要對商品不滿意都可退貨,僅有電器、鑽石、客製化商品、汽機車等有特殊規定,無條件退貨機制也讓好市多被譏為「奧客天堂」,像上周23日有民眾拿用了1年多的皮椅,說因為椅子嚴重掉皮要退貨,好市多照樣2張椅子全額退費,共6798元;另網友也陸續爆出有人拿凋謝的花、剩3顆的箱裝奇異果、吃到剩一半的牛小排等商品來退貨。
好市多針對退貨政策的官方說法是:「賣場購買的商品有無條件退貨保障,不過特殊狀況,仍會實際查看商品做深入了解。」面對奧客,好市多也有因應之道,去年7月就曾有退貨率高達86%的會員,遭到好市多退卡、取消會員資格。
NG品至暢貨中心販售
財經專家蔡玉真分析,好市多退貨機制是有系統的,民眾退貨後可用的商品,都會到NG品暢貨中心販售,依然能順利賣出。另外,好市多1年會費是1350元,目前全台會員數達到270萬人,扣掉一些辦理副卡的會員數,1年光是收會費就有數十億元營收,光是會費營收,就可負擔最基本的營運管理。
蔡玉真也分析,其實到好市多消費的不只是一般家庭,很多都是買來營業用,像是餐飲業要用的漢堡、起司、薯條等,好市多的量夠,成本也能負擔,比起其他通路供貨系統來得划算,許多業者都是到好市多大量搬貨。
好市多退貨規定
規定:
.購買的商品有任何不滿意,皆享有全額退款保證(並未規定期限)
.攜帶收據或發票,若收據或發票已遺失仍會處理
例外條款:
.電視和投影機、大型家電、電腦、相機、攝錄影機、手機等,須自購買日起90天內辦理退貨
.鑽石1克拉以上等級,退貨時須提供購買保證書,好市多會將鑽石送交第三單位重新鑑定
.客製化商品依廠商購買契約不可退貨,另提供維修或保固方案
網址:www.costco.com.tw
(蘋果日報)
--
捐款回禮採購涉自肥 愛盲基金會董座列被告
財團法人愛盲基金會2011年花費474萬元採購3項商品,作為年捐3000元民眾的回饋禮,但供貨商「炘樂」、「境報」兩家公司的負責人,竟分別是愛盲基金會董事長謝邦俊及妻子,遭質疑有背信圖利之嫌,衛福部接獲檢舉把全案函送台北地檢署偵辦,檢方上月已將謝邦俊列為背信罪被告調查中。
愛盲基金會董事長謝邦俊(67歲)2011年擬定「愛盲之友舊會員分眾募款計畫」,預計採購「六梅果花青素膠囊」等多項回饋禮,但因總預算過高,簽呈一度遭愛盲基金會財務處長退回,孰料隔日財務處長休假,簽呈即由代理人簽核通過。
但回饋禮的供貨商竟先後選定由謝邦俊擔任董事長的「炘樂公司」、謝妻王蓮芬為負責人的「境報公司」,而且每項回饋禮的採購成本都超過800元,明顯違背原計劃內容。而且採購禮品數量也從3項增至4項,以致2011年採購的回饋禮,一直到2015年才送完。
爆料人檢舉指稱:「愛盲基金會一年捐款收入約2億元,其中7成來自一般民眾捐款。」但善心不應該被濫用,應用在最需要幫助的人身上,該採購案問題重重,才會向衛福部檢舉。
沒利益迴避還喊冤
對此,謝邦俊則喊冤:愛盲的財務報表每年都須呈報衛福部審查,如果2011年的採購案有問題,當時為何沒糾舉,而且贈送回饋禮行之有年,很多社福團體都有類似情形。
至於為何沒避嫌的向「炘樂」、「境報」兩自家公司採購回饋禮?謝稱當年訂出價格低、吸收倉庫成本、無使用有效期限、可退換貨等條件,如果沒有特別關係,沒有廠商願意出貨,這部分他會向檢調人員說明清楚。
愛盲基金會小檔案
董事長:謝邦俊
成立時間:1991年
目的:以增進視障者、其他身心障礙者及弱勢群體之社會福利服務、慈善事業及教育為目的。
財產總額:2億9391萬5700元
(蘋果日報)
--
北捷監視器升級 明年起換新
台北捷運車廂偶有旅客遭偷竊、性騷擾、傷害等案件發生,監視攝影設備就成協助警方逮捕嫌犯的重要利器。北捷近日規劃,營運初期裝設的錄影機為30萬畫素的類比式設備,機型老舊,預計明年起至2027年逐年汰換為300萬畫素的數位監視錄影設備以提升車廂狀況掌握能力。
台北捷運公司表示,新設監視錄影系統,高運量每車廂及對講機各有4組,中運量每車廂及對講機各有2組,駕駛室也裝設攝影機,露天段也將設軌道攝影機,解析度則為市場主流產品畫素(300萬畫素以上),影像可保存7天,預計自2019至2027年逐年完成,配置以9年至13年更新為原則。至於更換經費,北捷並未提供數字。
民眾樂見嚇阻犯罪
北捷表示,增加車廂攝影機數量後,監視範圍無死角,可涵蓋車廂全部,提升車廂狀況掌控能力。且影像畫素提高為300萬畫素,影像清晰度提升,有利於人、事、物特徵掌握及事件釐清。
北捷也統計,2016年至上月底提供檢警調閱計2064件,協助偷竊、性騷擾、傷害等司法案件偵辦調查。2016年至上月底提供旅客申請檢視錄影畫面計549件,協助旅客尋找遺失物,提升服務品質。
民眾黃小姐說,北捷近年有發生一些社會案件,如果監視器設備很好的話,應該可以嚇阻犯罪,出事了也比較好追查。
(蘋果日報)
--
貪警拉下線吸金15億 6人聲押
檢調偵辦雅格瑞科技集團利用投資運彩吸金15億元案,昨凌晨以涉犯《銀行法》且有串證、逃亡之虞,將集團成員陳志標、洪明秋與周宛瑢等5人聲押禁見,另桃園龜山分局大華所警員黃文煌,也因狂拉警界同僚加入集團當下線,一併被聲押禁見,至於昨先曝光的北市北投分局大屯所警員鄭祐任,因涉案情節不明確,昨先獲10萬元交保。
檢調指出,雅格瑞科技集團自去年起對外佯稱,可透過運動博彩對沖套利等方式投資獲利,換算年利報酬高達180%,還搶搭世足熱推出「世足配套」,稱2個月可獲利40%,短短1年內吸金逾15億元,檢調接獲情資發現疑有里長、警員與台電公司退休員工加入該集團,吸收同僚與里民當下線賺取獎金。
檢調前天兵分24路搜索雅格瑞科技集團辦公室、幹部住處、桃園龜山分局大華派出所與北市北投分局大屯派出所等地。檢調光在主嫌陳志標、區域銷售總監洪明秋住處,就查扣到台幣現鈔8794萬元,另扣到名車瑪莎拉蒂(Maserati)及市價300萬元起跳的BMW 5系列轎車。
據了解,大屯所警員鄭祐任昨到案後供稱,他並非集團成員,但家人有投資該集團,家人有時會請他幫忙匯款,才會被誤以為是集團成員,檢察官訊問後認為尚有事證須釐清,先諭令鄭員10萬元交保。
尚有警員未到案
至於大華所警員黃文煌部分,據了解黃員早在1、2年就加入該集團,他發現該集團獲利頗豐後,疑似包庇、協助該集團吸金,還利用自己的警界人脈吸收多名警員當他的下線,這些成為下線的警員見有利可圖,也狂拉其他同僚加入當下線,串起警界家族。
檢方昨複訊後認為黃員涉案事證明確,且尚有共犯未到案,將他與另5名集團幹部一併聲押禁見。由於全案尚有許多集團成員及涉案警員未到案,檢調將交叉比對扣案資料與嫌犯證詞後,展開第二波搜索約談行動。
龜山分局表示,初步調查其他同仁並未透過黃文煌參與投資,應是黃員個人理財行為,後續處分將依規定辦理。其他警員透露,黃在大華所任職2年多,平時工作正常,個性活潑,沒聽他說過博彩的事,得知黃被調查,大家都很意外。
(蘋果日報)
-
2警捲入15億吸金案 1收押、1交保
檢調今年1月接獲檢舉,指雅格瑞科技集團藉投資運彩、年息高達180%,一年吸金15億元,不少警察及公職人員也加入投資,桃園市警龜山分局大華所警員黃文煌、北市北投警分局大屯派出所警員鄭祐任涉嫌擔任集團上線,新北地檢署前天依違反銀行法約談兩人到案,昨訊後將黃聲押禁見獲准、鄭10萬元交保。
集團主嫌陳志標、區域銷售總監洪明秋及幹部周宛瑢、林宥彤、地下匯兌業者旦曾沙令及黃文煌等6人,均遭裁定收押禁見。新北瑞芳瓜山里里長張英傑也疑吸收里民砸錢投資,訊後以15萬元交保;張男昨接受電訪,強調「只有我自己投資」,否認邀里民加入吸金集團。
近期擬發動第二波行動
據悉,鄭員否認招攬下線,供稱是媽媽跟阿姨有投資,他只是借帳戶給媽媽用,才會被誤以為是集團成員,也否認收受集團績效達標贈與價值300萬元BMW轎車禮物犒賞,因尚有事證待釐清而獲交保;黃員則於初期就加入集團,還疑吸收10名同僚投資當下線,由於尚有共犯未到案,將他聲押禁見。檢調不排除近期發動第二波搜索約談。
(自由時報)
--
珍稀食蟹獴現蹤 石虎田不用農藥 嬌客上門覓食
動保驚奇
苗栗縣是一級保育動物石虎的最大棲息地,通霄鎮楓樹社區2014年起在林務局等單位協助下,規劃吸引石虎棲息、堅持以無毒方法種稻的「石虎田」,今年一期稻作日前收割,林務局回收田間監測相機,意外發現田裡出現一位新面孔,經辨識後,確認是珍貴稀有的二級保育類動物食蟹獴,讓石虎田生態更熱鬧豐富。
「石虎田」從最初試辦的0.5公頃農地擴展至目前近2.5公頃,社區農民恢復以人力密集除草的傳統農耕方法種稻,禁用農藥和化學肥料。研究人員發現,隨稻穀成熟,越來越多鼠類、野兔、鳥類頻繁進入田區,以吸引石虎進田間覓食,如今意外捕獲罕見食蟹獴蹤影,讓保育人士興奮不已。
外表呆萌性格兇猛
林務局大湖工作站主任林如森表示,食蟹獴屬於獴科中小型哺乳類動物,主要棲息在乾淨水域,看起來雖然呆呆萌萌的,實際上是相當兇猛的獵食性動物,適應環境的能力佳。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裴家騏說,食蟹獴以嗜吃溪流螃蟹著名,因外形像披著一件簑衣,俗稱棕簑貓,也會捕食魚類、蛇類、鼠類、蛙類,早年曾經被台北市華西街賣蛇業者,捉來跟眼鏡蛇對打當噱頭,藉此刺激消費。
裴家騏說,有食蟹獴棲息與活動的溪流區域,代表該區環境污染程度低、人為開發建設較少,可說是評估溪流環境的指標物種之一。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陳美汀說,在她2005年至2008年的田野調查中,通霄地區都沒記錄到食蟹獴的棲息,近5年在石虎田區的自動相機監測也都沒拍過,曾聽過老一輩的居民提過,以前在溪邊會有這樣的生物。
也曾記錄到麝香貓
林務局大湖工作站主任林如森說,楓樹窩石虎米自2014年栽種,提供淺山野生動物安全棲息環境,田區裡監測自動相機持續記錄到稀有的石虎(俗稱山貓)及麝香貓的出現,這兩種貓已成友善石虎田裡最重要代表性動物,如今又有俗稱棕簑貓的食蟹獴加入,讓石虎田裡三貓鼎立,生態十分豐富。
食蟹獴
(Herpestes urva)
俗稱:棕簑貓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體型:體長約36~47公分,尾長約16~28公分
特徵:四肢細短為暗褐色,各具5趾,趾間略呈新月形的蹼
習性:清晨、傍晚為活動高峰,在森林岩洞或自掘洞穴棲息,善游泳、潛水
食物:因喜食螃蟹得名,亦會捕食魚類、鳥類、鼠類、蛙類
分布: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區森林的溪流附近
石虎田復育有成「辛苦終有代價」
被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石虎,生態保育的議題逐漸受到國人重視,苗栗縣通霄鎮楓樹社區為了保存石虎棲地,4年前開始有農民捨棄噴農藥和化肥的「慣行農法」,種出有機、無毒的「石虎米」,在政府和保育團體的行銷下,已逐漸打開名氣。
協助輔導的林務局大湖工作站主任林如森說,石虎田目前約2.5公頃,共6戶農民建立的「石虎米」品牌,每台斤訂價100元,是一般白米的2至3倍,所得提撥3%做石虎保育基金,去年還將石虎田推廣到同樣為石虎重要棲地的三義鄉鯉魚村,盼保育風潮開枝散葉。
楓樹社區理事長林義雄說,做無毒農法真累,部分農友中途「跳槽」重回慣行農法老路,但他們堅持友善農法,主要是希望保有乾淨、無毒害的環境,這次又看到食蟹獴現身,證實環境越來越好,感到相當欣慰,「一切辛苦都有代價!」
(蘋果日報)
--
密室劫殺逮3人 房客謀畫「誰叫她們懷疑我是賊」
「誰叫她們要懷疑我是賊!」新莊一對母女上周被下藥綑綁後洗劫屋內財物,老母親被發現時已身亡、女兒送醫獲救,警方前天深夜陸續逮捕3名嫌犯,主嫌正是與被害人同住10多年的男房客,他落網時不停說「對不起」,還稱當時只想劫財,沒有想要老婦人的命。
警方調查,被害人李蘇葉(90歲)和三女兒(67歲)同住新莊公寓2樓,10年前李母兒子介紹友人林昆鋒(34歲)同住,3人本來相處不錯,今年初家中財物遺失,林男不滿被當賊,本月25日和友人張宥和(37歲)、彭奕皓(33歲)策劃洗劫案。
騎車逃亡239公里
26日上午,林嫌騙母女吃下安眠藥,然後放張、彭入屋,綑綁母女手腳、嘴巴貼膠帶後抬入和室,3人在屋內翻箱倒櫃,林嫌搜得2萬多元及1枚戒指後先從大門離開,張、彭留在屋內繼續搜,因李母兒子不斷敲門,2嫌只好從後陽台逃生口逃跑。
當晚9時,林嫌得知李母死亡,急忙約彭、張在新北板橋南雅西路一家旅社討論如何逃跑,最後彭返家收拾行李,林、張則連夜騎車到彰化一家旅社投宿,隔天原想轉往苗栗找友人,因途中下大雨轉往南投,總共逃亡239公里。
辯稱「沒有想要命」
警方先掌握彭嫌行蹤,到其住家逮人,前天深夜前往南投逮捕林、張2人。林嫌告訴警方,綑綁母女手腳是防止她們逃跑,嘴巴貼膠帶是怕她們呼救,下藥是方便同夥入屋洗劫,開冷氣是想讓母女好睡,以免因悶熱太早醒來,蓋厚毯子則是怕母女被冷氣凍著,「我們只想拿點錢,沒有想要她們的命,一切都是意外!」
林嫌還說,當他得知李母死亡十分愧疚,逃亡到彰化時曾路過一家宮廟拜拜,警訊後依強盜殺人罪嫌將3人送辦。李母家屬昨得知林嫌落網,難過說:「(林嫌)這些年照顧媽媽,我們很感激,他會這樣做,可能是交到壞朋友吧!」
(蘋果日報)
--
新莊綑綁命案》全家包容偷錢 「逆孫」恩將仇報
犯下新莊綑綁命案的林昆鋒、張宥和、彭奕皓等3嫌昨晨落網,被害的李姓老婦人二兒子表示,林昆鋒有偷錢惡習,但媽媽與三姊都選擇包容,甚至委婉告訴林「需要錢可以講」,不料林昆鋒竟狠心對視他如親孫的媽媽痛下毒手,還狡辯「沒要殺人」,不禁怒斥凶嫌︰「用膠帶封住口鼻,一個90幾歲的人根本承受不住!」
家族旅遊也帶上凶嫌
李二哥表示,「我們全家都很震驚」,當初讓林嫌寄住,是因媽媽年邁,加上三姊也曾中風兩次,認為林寄住可協助照料,相處了10幾年,林已是家中一份子,連家族旅遊去日月潭,都會帶林去。而林的臉書也以「李義」為名,顯示感情融洽。
李二哥指出,林雖有偷錢惡習,但媽媽與三姊都選擇包容,委婉告訴林「需要錢可以講,也可以出去找工作見見世面」,不料卻造成林不滿,埋下殺機。
林昆鋒持續的偷錢行為,讓李家開始防範,加上林參加宮廟活動結交油漆工張宥和,兩人曾一同犯案被逮;而張男15年曾與彭奕皓共事,彭男缺錢花用,才與林、張兩人一同犯案。
對於是否希望判凶嫌死刑,李二哥無奈地說︰「只能等候司法制裁,國家有國家的法律,我總不能衝去把他打死,這樣我也犯罪了。」
警方調查,37歲張嫌與33歲彭嫌都有犯罪紀錄。本月26日下午,34歲林嫌騙李姓母女吃下安眠藥後,接應張、彭進屋,林翻箱倒櫃洗劫財物,另兩嫌則綑綁被害人,還動粗逼迫李婦女兒交出提款卡,但未得逞。
聞阿嬤死訊即開溜
林昆鋒供稱,他們怕被認出,才用膠帶蒙眼、毛巾覆臉,但強調無意殺人,當林接到老婦兒子來電詢問︰「阿嬤死掉了!你跑去哪?」他才知道鬧出人命,嚇得趕緊關機逃亡。彭躲回板橋住處,林與張騎車沿著西濱公路南下,最後在南投市落網。
警方表示,被害人家中2萬元現金及6個價值共6萬元的金飾遭搶,但僅從林身上起出2萬元及一只金戒指,警詢後依強盜殺人罪嫌將3人送辦,檢方昨晚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自由時報)
--
新莊老婦命案 3嫌聲押
新北市新莊母女遭迷昏綑綁案,涉嫌的林姓男子與張姓、彭姓友人昨天凌晨在南投落網。林供稱因不滿長期被李婦懷疑手腳不乾淨,又缺錢花用,才與兩友人謀議下藥劫財,否認有殺人故意,警詢後移送新北地檢署,檢方訊後以三人涉犯殺人重罪,且有逃亡串證之嫌,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遇害的李婦兒子說,還是很感謝林多年來照顧老母與姊姊,希望他未來能真正改過向善,重新做人。他表示,家屬原本很擔心,嫌犯會不會躲在甚麼地方,擔心對家人不利,還好警方抓到人,總算鬆口氣。
(聯合報)
--
我家的住警器 遭人冒領了
台北市政府長期編列預算,針對北市五層樓以下公寓舊宅戶可免費申裝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或申領金額補助,近傳出疑有里長與戶政人員勾結,利用「人頭」擅向消防單位冒領,侵吞每只市價約五百元的火災警報器。據指出,目前除在台北市發覺冒領情況,因多數縣市也有類似補助方案,故此種情況僅是少數個案,或是檯面下「可做不可說」的普遍現象,各縣市實應詳加查究。
里長、戶政道歉 稱代領保管
據本報採訪得知,有台北市民看到市府宣傳可免費申裝住宅火災警報器,得知自己具申請資格,上月向當地消防分隊請領時,赫然發覺自家名額兩年前就遭「人頭」領走,且具領人根本不在符合申領的名單上。
該位市民向區公所查詢和追問,為何出現不能領住警器的冒領者,竟領走他家的住警器?沒想到隔天轄區里長就帶著一只住警器,與戶政人員登門「致歉」,連稱「是先幫忙代領保管、怕到時候沒有了」,卻未解釋無端出現的具領人是怎麼一回事。
地方人士認為,有里長疑為向市府製造推行安裝的績效,或是企圖中飽私囊,利用人頭冒領住警器後,拿來當餽贈或其他牟利用途。
求安裝績效 或想中飽私囊?
有關人士指出,公寓五樓以下或老舊住宅戶,可申領一只住宅火災警報器,雖是實施多年政策,但許多民眾不知道;至於市府的申領數據,是根據里長提報上來,市府方面恐怕一直誤以為有「高普及率」;建議防弊方面,市府稽查單位應向消防局轄管各分隊、里長、戶政單位分別進行具領者名單核查過濾。
市府規定索取住警器的流程,是先由各區公所依戶籍制訂符合資格的名單,提供給各地里長和消防分隊,只要是名單內民眾,可據以向消防分隊或里長申領,再由里長認證簽注核備和呈報戶政與消防分隊。
消防署表示,二○一三年開始推動設置住宅用火災警報器預算,除離島為定額補助,餘依各縣市財力及戶數給予不同補助比率經費。
火災警報器遭冒領 北市近7成安裝率「拉警報」
根據台北市消防局資料,台北市近5年來52%的火災發生在「住宅」,其中7成的人命傷亡,是因延遲發現火災及避難逃生受阻所致;目前台北市雖已有約80萬戶5樓以下的住宅戶裝有住警器,但仍有約40萬戶並未申裝,有潛在的危險。
北市消防局表示,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可於火災初期偵知火災發生並發出警報聲響,提醒民眾逃生及緊急應變,提升逃生成功率,民眾應及早向里長和戶政單位免費申領。北市消防局指出,截至今年1月底,北市推廣裝設住警器,民眾先期避難成功案例計120件,挽救可能的危難和悲劇。
憂只是好看的統計數字
此外,台北市政府自104年起,編列約800萬元預算,責由民政單位結合各行政區里長,增訂里長推廣計畫,讓住警器安裝的執行率提升至65%。不過,如今發生人頭冒領住警器,該80萬戶是否全是「實裝」,或只是帳面上的統計數字,值得探究。
(自由時報)
--
「匿名玩家不算人」辱廢物大逆轉改判無罪
線上遊戲中辱罵匿名玩家「廢物」、「垃圾」是否構成犯罪?法院出現不同認定,一審法官認為網路匿名的名譽權應受法律保護,判決打出該辱罵字眼的遊戲玩家有罪;二審認為公然侮辱罪的對象應該是「人」,虛擬遊戲中的角色或暱稱非具有人格主體的自然人,改判無罪。同一事實、同一個法院出現不同判決結果,引發熱議。
徐姓男子在線上遊戲暱稱「YOLO#41267」,與暱稱為「JOBA」的蕭姓男子起爭執,去年7月在該遊戲對話視窗中,先後辱罵「JOBA」是廢物及垃圾,蕭男提告,檢方依公然侮辱罪起訴徐男。
屏東地院簡易庭法官認為,以匿名或假名在專屬網路平台與其他成員互動,與真實社會並無差異,匿名本身具有表彰特定人身分效果,自應受法律有關名譽權的保護,公然侮辱罪行成立,判徐男有罪。
一、二審見解相反 仍可上訴
徐男提起上訴,屏東地院合議庭認為,「JOBA」是暱稱,並非具有人格主體的自然人,其他玩家僅知「YOLO#41267」侮辱「JOBA」,並不知「JOBA」就是蕭男,蕭男的人格或名譽既未受到侵害,諭知徐男無罪。
律師劉思龍則認為,「YOLO#41267」與「JOBA」背後都是「人」在操作,有IP可查到行為人,徐男在網路遊戲中辱罵蕭男,線上還有其他玩家可共聞共見,非單純的網路遊戲糾紛,實有觸法之虞,上訴翻盤空間不小。
(自由時報)
--
救難英雄染毒癮 前消防班長涉持毒又落網
高雄市林姓男子曾任高雄航空站消防班長,因染上毒品去年以來已被警方查獲四次涉嫌持有毒品,去年遭航空站記兩大過免職,本月又被警方查獲涉嫌持有安非他命及吸食器,警詢後依毒品罪嫌法辦。
左營分局舊城派出所員警7月23日上午7點40分,針對轄區吸食毒品熱點左營區舊部落慕義巷路段執行巡邏勤務時,發現林男(40歲、有毒品前科)徒步形跡可疑,警方上前攔查,林語無倫次且舉止怪異,經警方查詢後發現,林為警方列管「尿液採驗人口」。
警方詢問林身上是否有攜帶違禁物,林同意讓警方檢視其隨身所攜帶物品,隨即在林隨身背包內查獲安非他命1包(1.6公克)及吸食器1組,即以現行犯逮捕林,警詢後依違反毒品罪嫌移送橋頭地檢署偵辦,檢方訊後請回。警方說,林去年以來四次被警方查獲涉嫌持有毒品,四次都易科罰金。
警方調查,林於2011年曾任高雄市政府消防局隊員,於工作勤務中曾成功搶救受困工程人員,曾被譽救難英雄,2012年轉任高雄國際航空站。林於工作勤務中精神欠佳且履出狀況,後因交友複雜並涉嫌持有毒品案,遭航空站記2大過免職。在偵訊過程中坦承吸毒,林時而喃喃自語,時而答非所問。
員警表示,施用毒品後易造成精神恍惚,甚至是造成幻覺,嚴重甚至昏迷,吸毒不僅危害自身健康,更會觸法自毀前程,毒品害人一生,切莫輕易嘗試。
(聯合報)
--
碩士學歷加分 起薪多5,000
今年27歲的Vincent頂著台大光電研究所亮麗學位,畢業後,很順利進入面板業擔任軟體工程師,才工作短短兩年,薪資加分紅年薪逼近百萬元;投資就讀研究所,讓他贏在起跑點,並有機會在職場上獲得較佳的報酬。
大學學歷持續貶值,但研究所學歷顯然較有價值。勞動部2017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指出,研究所以上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為33.6K,比大學畢業平均起薪高出5,000元以上,近年來兩者之間差距穩定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28.4K,其年增率不如專科、高中(職)畢業生平均起薪,與專科畢業生平均起薪25.5K距差縮小到3,000元之內。
勞動部官員解讀,近年來大學院校太普及,幾乎人人都有大學可讀,且大學生不一定具備足夠專業技能,這也是生低薪的主因。相較之下,研究所畢業學有專精,在公司職位上多屬「專業人員」,起薪自然較高。另一方面,隨著技職教育復興,高中職畢業加薪幅度略高於大學生。
勞動部2017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顯示,2017年7月我國初任人員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起薪為27K,年增1.24%、或332元,若按教育程度別觀察,研究所初任人員經常性薪資33.6K為最高,大學畢業28.4K次之。若是觀察年增率,則以「國中及以下」的22.8K,增加620元、或2.79%為最多,「高中職」的23.8K,增加426元或1.82%次之。
每到盛夏畢業季,究竟該不該讀研究所,讓許多大學畢業生思考再三。因為讀研究所至少兩年,等於要晚兩年踏入職場,畢業薪資值不值得?一直讓很多學子相當掙扎。
比較大學和研究所兩者起薪走勢。勞動部自1999年開始調查社會新鮮人起薪。台灣早年景氣好,大學畢業生起薪2000年時就來到28K;之後隨景氣下滑,薪資倒退,直至2014年時重新爬升到27K,2016年為28,116元,歷經16年,終於重回28K水準。
相較之下,1999年時研究所畢業平均起薪為30.3K,較大學畢業生多3,000元不到;2000年時來到30.8K,當時大學和研究所起薪差距更僅1,000元,幾乎沒差別。之後國內薪資下滑,2003年研究所畢業生起薪一度跟著下滑至27.9K,不過2005年就又爬回30K,此時與大學生起薪差距逾4,000元。2006年繼續成長至31.5K,才花六年時間,就已超過2000年的薪資水準,與大學生起薪差距近5,000元。之後研究所畢業起薪一路成長,2013年突破32K,2017年來到33.6K,與大學生起薪差距已達近5,200元。
專業加持 醫療保健薪情好
專業,起薪高人一等,讓年輕人躋身高薪一族。勞動部2017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顯示,2017年社會新鮮人,若屬「專業人員」,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34K。
勞動部統計指出,2017年全體初任人員每月經常性薪資為27K,若專業人員,即便沒有經驗,平均起薪卻高達34K,足足多出7,000元,反映出專業工作,含「金」量較高。
按職類別分,初任人員起薪第二高的是「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為28.6K,也高於整體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年增1.03%。
事務支援人員起薪26K、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起薪25K、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起薪25.3K,其起薪皆低於平均。
值得注意的是,基層技術工及體力工起薪僅為22.8K,但成長率為各職類之冠,為2.29%,也反映產業界基層勞動力短缺嚴重。
進一步觀察各行各業,初任專業人員平均起薪,服務業為34.3K,高於工業的33.7K。其中,僱用人數最多的製造業,初任專業人員平均起薪為33.7K,略低於整體初任人員起薪平均值。
各行各業中,以醫療保健服務業36K最高,擠下金融及保險業的35.9K。而運輸及倉儲服務業初任專業人員平均起薪為35.8K,居第三。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為35.7K,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則為35.5K。
周休二日 金融保險最落實
推動周休二日,《勞基法》修法奏效。勞動部最新調查指出,2017年7月已有近八成七的企業實施周休二日,其中,金融保險業實施周休二日,有九成七製造業實施周休二日。
值得注意的是,各行各業中,住宿餐飲實施周休二日比率最低,其次是醫療保健服務業,顯示上述行業勞動條件有待改善。
立法院在2016年底修正《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以落實周休二日。
根據勞動部「2017年7月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結果」顯示,2017年7月已有高達87.51%企業每周工作5日,亦即實施周休二日,較前一年大增11.35個百分點。
進一步觀察,工業部門實施周休二日企業的比率達92.92%,高於整體平均值。其中,97.13%的製造業事業單位亦已實施周休二日。
至於服務業部門實施周休二日企業比率則為85.29%。其中金融保險業更已100%實施周休二日,高居各行各業之冠;98.45%的資訊及通訊傳播業、96.81%的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已實施周休二日。
批發零售業、運輸及倉儲業有九成一企業每周工作五日;八成七的不動產業亦已實施周休二日。
至於哪些行業實施周休二日比率較低?調查顯示,各行各業中,以住宿及餐飲業實施周休二比率僅52.64%為最低,換言之,約僅一半住宿餐飲業實施周休二日,更有二成二的住宿餐飲業每周工作六天之多。
(經濟日報)
--
第二波七休一例外行業 9行業4狀況適用
第二波七休一例外行業出爐。勞動部法規會昨天開會審查通過第二波七休一例外開放行業,共有九個行業於特定狀況時,可望排除七休一適用,其中出版及廣播電視等媒體業由「出國執行職務」限縮為「出國採訪」,另屠宰業於生產過剩及防疫需求,以及海運承攬運送業因應天候、氣象或於國外執行職務時,都可排除七休一。勞動部將在近日公告。
勞基法於今年1月通過修法鬆綁,第一波已通過食品飲料製造業、水電燃氣業等15個行業、21種形態可排除七休一。
勞動部6月召開勞動基準諮詢會,討論文化部、交通部、農委會等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十行業於特殊狀況排除七休一適用,是2月以來第二次討論開放名單,包括新聞廣播電視業、屠宰業、船務代理業、船舶貨物裝卸承攬業、船舶理貨業等10行業、六種情況鬆綁七休一。
全案討論後,媒體相關工會認為「出國執行職務」排除七休一,範圍過大,一旦開放,很多電視節目出國拍外景都可適用,不利工作人員;此外對於屠宰業要求勞工在屠宰場執行屠宰時,一律排除七休一,不少工會也認為開放程度太大,因此勞動部7月初預告時,已做部分限縮,包括媒體業「出國執行職務」改為僅限「出國採訪」,屠宰業也僅限防疫及產銷調節適用。
勞動部昨天法規會審查,除部分說明文字修正,其餘皆照預告內容通過,即九個行業可於四特定狀況排除七休一適用。
(聯合晚報)
--
欠稅人想耍賴 國稅局祭管收絕招對付
納稅是國民應盡義務,但總有人心存僥倖想規避。不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國稅局在掌握逃漏稅證據後,配合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祭出「拘提管收」絕招,讓欠稅人乖乖繳清欠稅。
欠稅人「抗稅手法」層出不窮,而且還會「推陳出新」,簡直就是在考驗國稅局的追稅能力。北區國稅局表示,日前發現轄內有位「炒房姐」,利用人頭買房,短進短出卻未申報奢侈稅,收到國稅局輔導申報函後仍未申報,被國稅局處以罰鍰。
然而,這名炒房姐鐵了心不繳稅,竟然先將名下房產全部贈與給配偶,隨即辦理離婚手續,並領光自己銀行戶頭裡的400萬元現金,企圖逃避繳稅義務。寧可冒著丈夫變心帶錢落跑的風險,也不願依法納稅。
後來,國稅局移請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處理,行政執行署傳喚這名炒房姐到場說明,她拒不出面,因此直接向法院聲請管收獲准,炒房姐得知將被拘提管收後,立即繳清欠稅。官員說,炒房姐原本欠繳190萬元奢侈稅,但加上2.5倍罰鍰與滯納金、利息後,欠繳總額高達710萬元,暴增近4倍,可謂得不償失。
中區國稅局也有一個逃漏稅案例。某公司滯欠營業、營所稅合計約100萬元,逾期仍未繳納,因此移送強制執行,但公司帳上土地已設定高額抵押權。欠稅人的如意算盤是,由於設定抵押第一償還順位是債權人,國稅局即便強制執行,也無法取回欠稅。
不過,在國稅局官員鍥而不捨追查下,發現該公司土地抵押權是公司負責人的岳父,且已經過世。因此國稅局要求該公司負責人提供借款、借據等資金往來資料。結果,該負責人無法提供任何實據,取巧逃稅的行為因此東窗事發。
國稅局將資料函送行政執行署,執行署研判該土地抵押權的真實性有待查明,便以該公司負責人不配合為由,向法院聲請管收獲准。一聽到要被管收,負責人家屬隨即於管收當日繳清全部欠稅,可見「管收」是國稅局追稅的最後大絕招。
管收日子難過 欠稅人多選擇還錢換自由
「管收」的威力,國稅局最知道。官員表示,遭拘提管收者,必須入住看守所「冬寒夏熱」的舍房,且「龍蛇雜處」,巨額欠稅者多生活優渥,難以忍受,待不了多久就會用錢換自由。
管收讓欠稅人聞之色變,最知名案例之一,就是前太電董事長孫道存積欠貨物稅與罰鍰達新台幣1.2億元,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追稅未果,因而向新北地院聲請管收獲准。一聽到要被管收,孫道存隨即找親友協助,2小時內就籌到1.2億元並繳清欠稅,管收的威力可見一斑。
曾有欠稅人不信邪,寧可被管收也不想繳稅。國稅局官員說,之前桃園就有一名年逾80歲的老翁,積欠贈與稅與罰鍰2100萬元未繳,因而遭法院聲請管收,但他認為自己身體硬朗「不怕關」,寧可被管收也不想繳欠稅。
結果,管收期間老翁兒子前來探訪,老翁見到兒子後痛哭,說「裡面很難熬」,要求快點籌錢繳稅,顯見看守所內的惡劣環境,是「常人所不能忍」。
官員說,被法院裁定管收者,得住在看守所的舍房,而看守所裡面的人,多是被羈押但尚未被判刑的嫌犯,環境龍蛇雜處,且最近天氣炎熱潮濕,舍房內沒有冷氣,對一般人來說都是煎熬,何況是原本生活優渥的巨額欠稅人,更是難以承受,因此只要管收幾天,他們就會「投降」,願意繳清欠稅。
官員表示,根據經驗,管收前三天到兩週內,是欠稅人繳清欠稅的「黃金期」,基本上,很少欠稅人被管收可以撐過兩週。
然而,也有撐過三個月管收期仍不繳稅的例子,例如已故股市名人黃任中,其家族至今仍名列欠稅大戶名單之首。對此,國稅局官員重申,撐過管收期不代表欠稅一筆勾消,國稅局仍會持續追討欠稅。
(中央社)
--
百位毛警官 台灣警察祕密武器
哥倫比亞緝毒犬因工作太認真,竟遭毒梟懸賞要狗命。其實國內除了海關的緝毒犬,全台還有一批近百位的「毛警官」,擔任緝毒、反恐、搜索、攻堅等工作,這些警犬不惶多讓的優秀表現,不僅受到英美等國肯定,還被譽為是「台灣警察的祕密武器」 。
國內有保三總隊、新北市、澎湖縣、台中市警局4個單位成立警犬隊。其中,保三在2004年最早成立,新北有近40隻軍容最壯大,加上離島的澎湖,及甫於今年3月剛成軍的台中,近百隻警犬剛好分布北、中、南及外島值勤維安。
不論在花博、世大運或跨年晚會等大型場合,都可見到警犬隊出動的英姿,但這些訓練有素的毛警官們可不是中看不中用,保三的警犬就曾在高雄搜索毒蟲家時,嗅到5公斤的安非他命,讓嫌犯頓時臉色慘白、無法狡辯;澎湖警局警犬「歐弟」,去年也在馬公機場聞到一名少年褲管及暗袋夾藏2包K他命,都立下戰功。
官警說,以前警犬隊的經費有限,只能在簡陋克難的場地訓練,新加坡及大陸公安曾前往參訪,對警方竟能自行培育那麼多優秀的警犬,深感不可思議。
警政署為強化緝毒及打擊犯罪能量,目前正規畫在台中港附近增設一處駐地,增添16隻生力軍,並改善保三警犬隊老舊房舍,預計將需4000多萬經費。
緝毒犬神破案 毒梟懸賞214萬取狗命
哥倫比亞一隻緝毒犬憑著靈敏嗅覺屢建奇功,不僅協助警方逮捕了超過245名毒販,還查獲近10噸古柯鹼毒品,該國毒梟將牠視為眼中釘,甚至懸賞214萬台幣,要取牠的「項上狗頭」。
現年6歲的德國牧羊犬「Sombra」(意為「影子」)從小就被訓練擔任緝毒犬,是哥倫比亞緝毒隊主力之一。牠先前被派駐在北部沿岸小鎮圖爾博(Turbo),當地是哥國最大毒梟幫派「海灣幫」的大本營,毒販常在那利用快艇、甚至是潛艇運送毒品。
影子成狗英雄 獲2勳章
2016年3月,「影子」首次立下大功,破獲海灣幫夾帶在香蕉貨箱中、即將運往比利時的3公噸古柯鹼。隔年5月,牠再度破獲1.1公噸古柯鹼,去年6月,牠一舉查獲多達5.3公噸的古柯鹼,此後又成功查獲約4噸的走私毒品。
一名哥國警官說,影子在機場值勤時,共協助警方查獲245件毒品案,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緝毒「狗英雄」。近日警方攔截電話發現,海灣幫已發出江湖追殺令,重賞2億披索(約台幣214萬元),要取傳奇緝毒犬的狗命。
調離黑幫地盤 改派機場
為了避免影子遭黑幫毒手,警方下令將牠調離海灣幫勢力範圍,改派駐首都波哥大埃爾多拉多國際機場(El Dorado International Airport),負責檢查行李與包裹。牠每次輪班時間為6小時,下班後,1台裝配反光玻璃的廂型車會護送牠回家,還有2名武裝警員沿途保護。
負責照顧影子的25歲警員羅哈斯表示,「牠的嗅覺比其他緝毒犬要靈敏得多」,而且跟牠共事很愉快,因為牠「能了解警察的指令」。由於牠在多次行動中表現傑出,目前牠已獲得2枚勳章,預計今年還會再頒發1枚。
對抗毒品的戰爭讓哥國當局疲於奔命,影子的工作顯得更加重要。近20年來,已有逾1800名警員在緝毒行動與毒梟攻擊事件中喪命,警方查緝古柯鹼時,10餘條緝毒犬在值勤時遭殺害。
(中國時報)
--
防堵來台轉運 恰特草列二級毒品
恰特草悄悄襲台,去年2月首度查獲鄭姓女子走私企圖轉口,又有香港人意圖以台灣為轉運站銷美,但因不是列管毒品,兩案都獲判無罪。法務部長蔡清祥在調查局長任內曾查獲恰特草,深知危害性,緊急加開毒品審議委員會臨時會,通過將恰特草列為二級毒品管制,持有、施用,就構成犯罪。
食藥署呼籲年輕族群或常出入娛樂場所者,若有人勸說「喝一點茶葉沒關係」,就要當心,不要因一時好奇或受同儕影響嘗試恰特草毒品,更不要飲用來路不明的藥物、咖啡包、茶包或試喝包,以免染毒上身。
去年2月初,曾在澳洲打工的鄭姓女子,利用郵包將恰特草由衣索匹亞寄出過境大陸,由台灣的母親收件打算重換真空包裝,再寄到澳洲販賣,這批恰特草在大陸就被海關盯上,聯繫台灣警方順利查獲,共134公斤。去年9月警方在高雄地區又查獲香港籍程姓男子用郵包走私恰特草,以草茶罐包裝企圖銷美。
但兩案分別被台北、高雄地院判決無罪,最主要理由就是恰特草在台灣並不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列管的毒品,所以不構成毒品罪。
法務部常務次長張斗輝說,6月20日舉行的毒審會曾討論恰特草,但與會委員對恰特草是否都含有第四級毒品卡西酮成份,及植株本身應列管的級數,仍需確認,故未決議列管。
法務部長蔡清祥任調查局長時,曾在高雄查獲港男走私恰特草,並主持破案記者會,經由毒品防制處的彙報,蔡深刻了解恰特草的危害,本月16日升任法務部長即刻要求盡速審議列管恰特草。
法務部向農委會蒐集資料,確認恰特草植株都含有高劑量的卡西酮,也就是新興毒品的基本結構後,本月20日緊急召開毒審會臨時會,最後決議將恰特草列管二級毒品。
又名東非罌粟 讓人亢奮跳樓
原產東非衣索匹亞的恰特草,被稱為「東非罌粟」,坊間又稱「巧茶」、「衣索匹亞茶」,乾燥後形似茶葉,因恰特草富含「新興毒品之母」的卡西酮,有亢奮作用,非洲當地人13世紀起就嚼食恰特草來抵抗飢餓和疲勞。
中東的葉門,恰特草成為1種社交用藥物,葉門人現今還把家中最好的房間闢為恰特草室,與親朋好友在室內嚼草聊天,酷似台灣的泡茶文化。
不過,恰特草主要成份卡西酮,醫學上屬刺激中樞神經的興奮化學物質,衛福部食藥署曾說明指稱,食用恰特草後會產生欣快感與興奮感,變得多話及躁動行為,長期食用成癮性大。卡西酮對身體危害大,如情緒低落、邏輯混亂、妄想、失眠、厭食,營養不良、憂鬱等。
具有提神作用的恰特草,長期施用會使人厭食,導致營養不良,降低人體免疫力,從而容易感染各種疾病。
調查局根據國外情蒐,顯示施用恰特草發生的亢奮狀態,甚至會讓施用者不自覺跳樓。農委會依國外文獻,也確認國外某些稱為「喪屍藥」的毒品,是由恰特草植株中萃取提煉製成。由於恰特草對人體中樞神經具刺激作用,長期食用易成癮,很多國家已將它列為管制藥物或毒品。
(中國時報)
生活
本世紀最長 全台嗨直擊 月全食104分鐘
「哇!月亮被吃掉了!」昨凌晨有許多民眾徹夜未眠,欣賞今年第二場、也是本世紀時間最長的月食,初虧從昨凌晨2時24分開始,赤色月亮的月全食時間長達104分鐘;特別的是凌晨3時30分之後月全食「赤月亮」與火星大衝「紅火星」同框較勁,台灣幾乎直擊全程。下次台灣要再看到月全食,得等到2021年5月26日了。
中央氣象局指出,昨天凌晨的月全食,包括亞洲、大洋洲、歐洲、非洲及南美洲等地區都看得到。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助理研究員李瑾指出,台灣這次看到的月全食是「月沒帶食」,也就是月亮西沉之際月全食尚未全部結束;但最主要精華階段都可看到。
陽光折射變「赤月亮」
李瑾解釋,月全食就是地球位於太陽與月球之間,當月球剛好進入地球陰影,就會出現月全食。但是,在月全食發生時,月亮並非完全看不見,反而是太陽光在通過地球稀薄大氣層時,受到折射進入本影而投射到月面,讓月球表面呈現紅銅色。
氣象局統計,本世紀全球會發生85次月全食,其中台灣可見63次,下次台灣可見到的月全食會發生在2021年5月26日。因前天適逢今年最小滿月,故月球離地球較遠,通過地球影子時間也較長,使昨晨月食全程將近4小時,持續時間成為本世紀最久的一次。
南投縣府前晚到昨清晨在清境國民賓館舉辦「鳶峰月全食轉播暨申請國際暗空公園送件儀式」,徹夜負責直播的攝影因低溫、露水險失溫;天文迷們記錄難得天文奇景,直呼:「鳶峰看得到月全食,實在太幸運了!」
清境觀光協會理事李從秀說,他們一直想把清境合歡山打造成星空小鎮,所以積極推動鳶峰第一座國際認證的暗空公園,歷經5年多方奔走,縣府觀光處幫助下昨向國際暗空聯盟送交申請文件,合歡山地區有機會成為亞洲第二座、台灣第一座國際認證的暗空公園,將順勢推動觀星遊程。
抬頭見月亮火星同框
夜宿清境的遊客說,南投山區前天傍晚下大雨,原以為無緣看見月全食,沒想到雨過天青,天空更清澈,昨天凌晨2時許抬頭就看見月亮跟火星同框,且月亮左上方的缺角逐漸變大,可惜雲層太厚,加上月亮也落到山後方,所幸還有鳶峰月全食轉播。
負責直播的張貽琮表示,清境合歡山區前晚下大雨,守在鳶峰的攝影何純輝原本擔心沒有辦法轉播,所幸深夜11時許天氣放晴,透過連線轉播讓天文迷可目睹清晰漂亮的月全食,但何純輝徹夜守候錄影,因氣溫太低、露水太重險失溫;而鳶峰、昆陽也聚集大批天文迷用天文望遠鏡加裝攝影機、追星儀記錄月全食。
(蘋果日報)
--
分級醫療 新光9月起週五停夜診
週五晚間看診人少、影響小 估停止10個門診
健保署要求大醫院降低門診人數,新光醫院宣布九月起停止星期五夜診,包括內科、外科、小兒科等約十個門診都會取消,初估影響每日約三百到五百人次。
配合大醫院降低門診人數政策
為了推動分級醫療,希望民眾不要小病跑大醫院,健保署要求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一年內要減少二%的門診人數。台大醫院和成大醫院已停止週六門診。新光醫院副院長高尚志說,檢視醫院狀況,週五晚間看診人數最少,因此先從週五夜診開始暫停,若未達標就再減少其他科門診量。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說,區域醫院等級以上的醫院到年底前要減少二%門診量,但以精神科為主的醫院不在此限,因為這些醫院門診量已經很少了。
分級醫療的目的是讓醫院專注照顧急重症病患,希望民眾有病痛先到家庭醫師或附近診所就醫,經醫師評估後依病情需要,轉診到其他專科診所或醫院照護,以免大病小病通通擠進大醫院。
除了大醫院取消假日或夜間門診降低門診量,也有許多醫院採其他方式達成目標,例如由奇美醫學中心聯合同體系的柳營奇美醫院、佳里奇美醫院與所屬社區醫療群、友好診所共約二二○家,籌組「奇心協力醫聯盟」,可享有便捷轉診掛號、診所轉診病人優先下轉、病人下轉前的用藥整合。
其他醫院策略聯盟 整合轉診服務
馬偕紀念醫院台北、淡水及兒童院區和多家社區醫院、二四八家診所共組合作團隊,門診提供轉診保留號,三院區每日共可保留四五○個轉診號次。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部立南投醫院等十九家地區醫院、二五○家診所及三家居家護理所簽訂策略聯盟,每日保留六百個門診名額給轉診病患,轉診中心提供掛號單一服務窗口,由專人辦理轉介病患。
(自由時報)
國際
氣溫創新高 野火燒不停 熱浪發生率倍增
北半球這個夏天才剛過一半,熱浪已席捲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及南韓等國,歐洲也遭遇逾百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森林大火。氣候學家在前天發表的報告中指出,人類活動所導致的氣候變遷,已讓熱浪發生的可能性倍增。
世界氣象組織前天發聲明,北半球暖化速度快於全球平均值,異常炎熱和乾燥的天氣讓各地森林更易燃,且野火釋出大量二氧化碳和毒物,又加劇全球暖化並形成污染,影響全球生態、氣候以及人類呼吸道健康,長期而言甚至造成糧食短缺及社會動盪。
世界天氣歸因(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組織的研究人員把歐洲7個氣象站自今年5月以來的觀測數據與歷史記錄進行比較,並結合相關模型的預測結果做深入分析。數據顯示,地球「確切無疑地」在變暖,今年包括位於北極圈內的一些氣象站所記錄的連續3天平均最高氣溫處於歷史最高點。選擇上述歐洲7個氣象站的原因,在於其歷史記錄可追溯至約100年前。
應限溫室氣體排放
研究人員指出,位於芬蘭、挪威和瑞典的4個氣象站,其夏季氣溫觀測數據每年變化較大,總體上熱浪發生可能性在增加,只是較難進行量化分析。荷蘭、丹麥和愛爾蘭3個氣象站記錄的數據則呈現明顯趨勢,反映出由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遷,已讓熱浪發生可能性平均增加1倍以上。
參與這項研究的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奧托(Friederike Otto)表示,曾被視為異常的極端高溫天氣將變得司空見慣,在某些地方甚至已經成為現實,人們應對此做好準備,「我們無疑能夠並應該盡可能大幅度地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以約束各種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機率不再增加。」
美國史丹佛大學氣候專家迪芬巴夫(Noah Diffenbaugh)表示,「我們發現,氣候暖化會在全球超過80%的地方,提高其創下史上最高溫的機率,也會在全球約一半的地方,提高其創下史上最大降雨量的機率。」
颱風更強旱季更長
德州科技大學氣候科學中心總監海霍說:「有天跑道可能熱到融掉,飛機不能起飛,水源亦出現短缺。」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氣象研究學家赫寧指出暖化將造成極端氣候,「雨量更大、颱風更強、旱季更長」。
科學家認為,人類因使用化石燃料和從事其它活動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導致溫室氣體上升原因,溫室氣體進一步導致地球暖化,高空中的噴射氣流隨之難以流通,熱浪也就跟著遲遲無法散去。相較於北半球的噴射氣流涵蓋北半球的大部分國家,南半球的噴射氣流則徘徊在南極洲一帶或有時出現在南美洲。
北加州野火2死 毀500屋3.8萬人逃
在酷熱天氣與乾燥空氣影響下,美國加州北部森林大火持續延燒,一周來至昨已造成2名消防員喪生、9人失蹤,逾3.8萬居民被迫棄家逃生、194平方公里土地成為焦土,至少500棟房屋被焚毀。野火擴散時更出現驚人的「火龍捲」。民眾爭相逃生也導致公路大塞車,有不少人棄車徒步逃生。目前火勢僅5%範圍獲得控制,消防主管坦言未來一周仍將處於大火威脅。
火勢料將持續一周
「有生以來從未經歷過這麼恐怖的事」,帶著2名孩子棄車逃生的威廉絲說:「火勢之大隨時可能從身後的灌木叢『躍出』,把我們困在其中」。這場於23日因汽車機件故障引發的的大火,連日來在沙斯塔(Shasta)持續延燒,26日晚間更因強風助長火勢,烈焰騰空旋轉形成多個「火龍捲」,不僅將樹木連根拔起並摧毀建築物,火勢更跨過沙加緬度河撲向加州北部最大城、人口超過9萬的雷丁市。
加州森林防火局發言人麥克林(Scott Mclean)指當前已進入「生命安全模式」,警消挨家挨戶敲門,引導民眾到安全處,現已有超過3.8萬居民撤離。在雷丁市住了18年的西爾夫婦26日接獲撤離命令時,只帶著藥品、珍愛的唱片與少數衣物和手槍就離開了,原想幾天後就會回來,不料火龍捲燒掉房子,且餘燼高溫讓夫妻倆根本無法靠近房屋檢視倖存物。
目睹家園慘狀,西爾太太說「真是讓人感慨萬千」,還好家人平安。當局已出動3400名消防員試圖控制火勢,但消防主管皮洛特預測火勢還將持續一周以上。
(蘋果日報)
--
暖化加劇 北歐熱浪將增1倍
日本41.1°C、 北歐32.2°C 均創紀錄以來新高
英國牛津大學、世界氣候歸因組織(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WWA)等跨國科學研究團隊廿七日發布的初步研究成果顯示,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可能提高北歐熱浪發生的機會逾一倍;隨著全球暖化加劇,熱浪等極端天氣的出現將更為頻繁。詳細研究成果經同儕審查後,將正式發表於科學期刊。研究人員提醒,人類應透過嚴格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量來降低極端天氣的發生,也該儘早準備好因應未來可能相當常見的極端高溫天氣。
暖化與極端天氣呈正相關
研究團隊採用歸因研究,選擇位於芬蘭、丹麥、愛爾蘭、荷蘭、挪威和瑞典的七個氣象觀測站,蒐集其歷史紀錄與今年五月以來的觀測數據進行比較,並透過相關數值天氣預報模式進行分析。這些氣象站的獲選原因為觀測數據都可即時獲取,且歷史觀測紀錄可追溯至一九○○年代初期。
觀測數據顯示,北歐各地氣溫「明顯」呈現上升趨勢。研究人員指出,許多位於北極圈內的氣象站,今年的連續三天平均最高氣溫已處於歷史最高點,而北歐地區今年可能迎來更強的熱浪。根據相關分析結果,全球暖化與極端天氣的發生呈現正相關,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提高熱浪發生的機會逾一倍。
研究作者之一、英國牛津大學環境變遷研究所副所長奧托(Friederike Otto)表示,過去相當罕見的極端高溫天氣,未來可能變得相當常見,這類情況甚至在某些地區已經變成現況,人類應對此做好準備,同時盡可能嚴格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以降低極端天氣事件的發生。
今年全球創118項高溫紀錄
今年夏季,全球各地廣泛出現極端天氣事件;日本廿三日出現高達攝氏四十一.一度的歷史最高溫紀錄,美國中部地區遭熱浪肆虐,北歐則罕見地出現攝氏三十二.二度高溫。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資料,截至七月底,全球各地今年至少已經出現一百一十八項歷史高溫紀錄。
與此同時,洪患、野火也持續襲擊包括美國、日本、歐洲等地。美國史丹福大學氣候科學家迪芬博(Noah Diffenbaugh)表示,科學界已有堅實可靠的證據,證實全球暖化增加強降雨、致命高溫等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機會,包括在全球逾八十%的地區,增加出現高溫的可能性,在約五十%地區增加強降雨的可能性。
(自由時報)
--
北歐竟38℃!「天譴級」熱浪來襲 美歐火燒山
歐洲今夏一再熱到爆表,不僅頻創高溫紀錄,且慘遭四十餘年來最長一波熱浪肆虐。距法國巴黎車程約三小時、北部邊界城市里耳市廿六日出現攝氏卅七點六度該市歷史高溫,而里耳以往的七月均溫才攝氏廿三度。高溫和缺雨導致歐洲今年出現最致命的林火,在大西洋彼岸,美國加州林火正快速蔓延,導致數萬人逃離家園。
英國倫敦廿六日迎來今年最熱的一天,攝氏卅五度,華盛頓郵報報導,氣象當局原預測廿七日(周五)倫敦氣溫將再飆新高,因此暱稱它是「火爐星期五」,預估最高可能飆破卅八點五度,改寫英國最熱歷史,且預期歐洲城市將普遍飆出新高溫紀錄,所幸倫敦廿七日降下夏季雷雨,澆熄了部分暑熱。不過今夏長波熱浪讓英國「熔解」,憂心鐵軌變形,一些城市被迫取消部分鐵路班次。
英國的基礎設施、資源、建築鮮少考慮高溫效應,卅六歲居民索頓形容此刻的英國宛如面臨「天譴」,「商店內風扇、冰塊、防曬乳、冰淇淋銷售一空,缺水導致一些美麗、青蔥的公園枯乾發黃」。
全歐洲正經歷一九七六年來的最長波熱浪,英國的熱浪已持續月餘,仍無終止跡象。瑞典也正面臨百年來最熱的一夏。
今夏以來歐洲一直熱得異常,周五前這幾天的新一回合熱浪,粉碎了許多城市的月均溫紀錄,也讓一些城市寫下新高溫。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與鹿特丹廿六日各出現該市最高溫紀錄,攝氏卅四點八度與卅六點一度。法國里耳市的卅七點六度高溫,同時突破二○○三年八月歐洲熱浪發生時的最高溫紀錄卅六點六度。巴黎這幾天也出現今年最高溫,一度來到卅六度。
不僅低緯度歐洲出現不尋常高溫,北歐國家挪威、瑞典也熱到不行,當地氣溫今夏普遍在攝氏卅到卅五度之間。廿七日,挪威首都奧斯陸氣溫十分接近歷史紀錄卅五度,不過,有些地點溫高卅五度以上。德國同樣也熱到爆,廿六日部分地區氣溫來到卅八度。
加州「卡爾林火」導致兩名消防人員死亡,燒毀逾一百九十四平方公里土地。在沙斯塔郡,林火因被強風吸入,形成「火龍捲風」, 連根拔起樹木和掀翻車輛。消防人員目前僅控制了百分之五地區火勢。
史丹福大學氣候科學家迪芬波指出,「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全球暖化提高了極端高溫和強降雨的可能性。地球上有八成以上的地方,因全球暖化而提高了創紀錄熱事件的可能性,地球上又有約五成的地方,因全球暖化而提高淹水事故創紀錄的可能性。」
(聯合報)
--
北加州致命野火擴大延燒 至少5死17失蹤
在造成2名消防隊員殉職、摧毀數百棟建築物和迫使逾3萬8000名居民倉皇逃離家園後,北加州野火一夜間擴大延燒面積達2/3,並傳出17人下落不明,2名小孩及其曾祖母喪生。
約3400名消防隊員以及17架消防直升機和飛機,正與延燒3萬2740公頃的卡爾大火(Carr Fire)博鬥,卡爾野火侵襲人口9萬人的雷丁市(Redding),截至28日清晨,僅5%野火受到控制。
加州森林防火廳(Cal Fire)表示,野火於26日開始加速延燒且益趨猛烈,摧毀至少500棟住宅和商家,導致人口450人的小鎮凱斯威克(Keswick)淪為悶燒廢墟,雷丁市和沙斯塔郡(Shasta County)其他地區逾3萬8000名居民被迫逃離家園。
媒體報導,北加州猛烈野火肆虐,至少造成5人喪命。繼2名消防隊員於26日殉職後,又傳出2名小孩及他們的曾祖母也罹難,另有17人仍失聯。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消防隊員表示,沙斯塔郡發生的野火,遭強風捲起形成「火龍捲」,連根拔起樹木並吹翻車輛。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雪莉.布萊索(Sherry Bledsoe)已證實,她的70歲祖母美樂蒂.布萊索(Melody Bledsoe)和自己的兩名小孩,分別為5歲的愛蜜莉(Emily Roberts)和4歲的詹姆士(JamesRoberts)已命喪大火。報導稱,他們來不及自雷丁市住家撤離,遭大火吞噬。
北加州致命野火擴大延燒 逾3.8萬居民逃離
在造成2名消防隊員殉職、摧毀數百棟建築物和迫使逾3萬8000名居民倉皇逃離家園後,北加州怪獸級野火一夜間擴大延燒面積達2/3,並傳出9人下落不明。
約3400名消防隊員以及17架消防直升機和飛機,正與延燒3萬2740公頃的卡爾大火(Carr Fire)博鬥,卡爾野火侵襲人口9萬人的雷丁市(Redding),截至28日清晨,僅5%野火受到控制。
加州森林防火廳(Cal Fire)表示,野火於26日開始加速延燒且益趨猛烈,摧毀500棟住宅和商家,導致人口450人的小鎮凱斯威克(Keswick)淪為悶燒廢墟,雷丁市和沙斯塔郡(Shasta County)其他地區逾3萬8000名居民被迫逃離家園。
加州森林防火廳表示,野火正危及另5000棟建築物。
位於延燒野火南方的小鎮艾戈(Igo)的官員警告居民,務必要立即撤離。
(中央社)
--
酷熱、乾旱、野火 氣候變遷 全球煎熬
全球各地今年面對又熱又奇怪和危險的夏天;在美國,過去一個月有35個氣象台刷新夜間最高溫,南加州碰到創紀錄熱浪和廣泛停電,優勝美地河谷面對野火撲襲;位於北極圈以北59哩的芬蘭索丹基拉出現創紀錄的華氏90度高溫;在希臘,酷熱和強風助長野火,造成80多人喪生。
日本受到106度的創紀錄高溫熱浪侵襲,一周內有65人喪生,還有200人喪生於洪水;加拿大蒙特婁出現華氏98度的歷來最高溫,有多達70人死於熱浪。
研究人員說,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正助長這種狂暴天氣,而且天氣還會變得更熱,現在創下的新紀錄日後可能成為通則。
「芝加哥論壇報」報導,不只是天氣愈來愈熱,大氣暖化也容易造成各種極端天氣,像是更嚴重豪雨、更強烈颶風、更長期乾旱。
德州理工大學氣候學中心主任海荷說:「氣候變遷擊中我們的弱點,西南部水荒,墨西哥灣有颶風,東部淹水,風險愈來愈大。」
造成北半球酷熱的直接罪魁禍首是從西向東流動,並控制廣泛天氣型態的高空噴射氣流;今年夏天這股氣流急遽波動,阻擋氣團流通,導致高氣壓和低氣壓氣團長時間滯留原地,造成嚴重後果,有些地方熱浪籠罩,其他地方則氾濫成災。
科學家去年就提出證據,顯示導致噴射氣流卡死的情況愈來愈普遍,而原因可能出在極區暖化。
去年的哈維颶風打破了單一暴風雨可能帶來的雨量紀錄,而科學家推算如無大氣暖化,休士頓當時的雨量至少會減少15%。
這是理論與現實的結合:大氣溫度愈高,能夠容納的濕氣就愈多。大氣變遷不會引發颶風或暴雷雨,但可能加劇其威力。
達拉斯本月間每11天就有10天氣溫達到100度;鳳凰城本周氣溫達到116度;加州的長堤和聖塔莫尼卡等濱海城市居民通常靠海風送爽,現在也不得不裝冷氣,使電力負擔加重並造成停電。
海荷說,現實情況粉碎了許多人認為「氣候變遷跟我無關」的迷思。
美國各地氣溫都在快速升高,熱浪愈來愈嚴重。南部和西部雨量減少,北部和東部則增加。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豪大雨會愈來愈普遍和嚴重,山峰積雪則將繼續減少,燎原野火會更常見。
高溫的天氣也沒有放過歐洲,炎熱天氣促成希臘野火燃燒條件;這場歐洲本世紀最致命野火,至少造成82人死亡。北歐最近高溫也引起大火,造成大範圍破壞。
10個歐洲國家動員消防人員和相關設備協助希臘、瑞典及拉脫維亞對抗惡火。
希臘23日爆發的野火是有記憶以來,最致命的一場大火。至少82人證實死亡。
雅典附近的濱海度假小鎮尤其受到重創,至少300棟房屋遭摧毀或嚴重破壞。
瑞典也歷經前所未有的乾旱和一個世紀來最高溫,正在與23處野火搏鬥,野火至少讓6萬2000畝土地變成焦土。
在拉脫維亞,白俄羅斯消防直升機協助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消防人員與17日爆發的野火搏鬥。
這場野火摧毀了波羅的海國家拉脫維亞西邊大約2500畝的泥炭沼、森林和灌木叢。
英國也正值幾十年來為期最長的熱浪,導致英格蘭西北部野火、北愛爾蘭限水和蘇格蘭頻破紀錄高溫;各區消防隊長警告,現在公園和草地就像「火爐」一樣。
倫敦消防隊長柯頓(Dany Cotton)說:「我從沒想過會這麼說,但我們祈求老天下雨。」
荷蘭遭逢三年來首波熱浪侵襲,氣溫高達近華氏百度;而這波熱浪已持續12天,是荷蘭1901年來為期第六長的熱浪,也讓部分地區出現缺水問題。
德國柏林附近也因氣溫超過華氏101度,導致野火竄起。
傳說中聖誕老人的家鄉、芬蘭最北部的拉普蘭省(Lapland),也出現適合穿比基尼的不尋常天氣。
(世界日報)
--
緬甸士兵集體性侵洛興雅人 女難民忍辱生子
隱身在全家所住用竹子搭蓋的臨時棲身所內,一名洛興雅女孩躲避外界的眼光,她只有13歲,迄今仍驚魂未定。去年她在緬甸偏遠地區的家中慘遭士兵性侵,2個月後,她與家人因緬軍暴行逃到鄰國孟加拉。從那時起,她一直盼望生理期能如期到來,但漸漸地,她知道不會來了,因她已經懷孕了。
對於這名暱稱為A的洛興雅穆斯林少女而言,懷孕有如夢魘。強暴奪走她的童貞,但懷著信仰佛教的士兵的孩子,更可能毀掉她的人生。10個多月前,緬甸西南部洛開邦的軍隊對洛興雅人屠村,施加性侵等暴行,至今已有許多小生命因此來到世上。在洛開邦,洛興雅人與信仰佛教的緬甸人長期對立。這些因性侵變成母親的洛興雅女性內心充滿恐懼,不僅因社會視被強暴為恥辱,生下佛教徒的小孩更是對伊斯蘭信仰的褻瀆。
信仰不同 視為褻瀆
美聯社曾訪問一些僅願用姓名縮寫暱稱出面的受害者。婦女M遭6名緬甸軍性侵,丈夫嫌她被「非穆斯林」淫辱。30歲婦女S遭士兵輪暴時,親眼目睹丈夫被殺,如今只剩女兒相依為命。25歲的K受辱時懷胎9月,最後仍誕下孩子。婦女M因被性侵懷孕生子,丈夫怪她,不認她和兒子。
有些因性侵而懷孕的受害者會在懷孕初期服用墮胎藥,有人會掙扎是否要墮胎。還有1名婦女因擔心鄰居發現自己懷孕生子,在難民營生產時將頭巾塞在嘴巴內,以防自己分娩疼痛時叫出聲來。
在人滿為患的難民營內,很難隱藏懷孕這件事,更遑論藏匿哭泣的新生兒。在孟加拉,懷孕12周內可合法墮胎。
4.8萬產婦 無醫分娩
少女A一度想墮胎,但害怕因墮胎喪命打消念頭,最後只能躲在屋內,用圍巾纏肚,拼命遮掩,只有如廁時出門。今年5月,A在自家屋內泥地生下1名女嬰。孩子一落地,援助工作人員就把孩子接走,由救助兒童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幫忙安排願意收養的洛興雅家庭。
對於A這樣的受害者,說出懷孕可能失去一切。因此沒人知道究竟有多少被強暴的婦女已生下小孩。聯合國統計,今年孟加拉難民營將有4.8萬洛興雅女性生產,因遭性侵懷孕的產婦勢必得偷偷生子,沒有醫療協助。
美聯社調查,性暴力數目龐大,料將有許多棄嬰,但到6月為止,難民營診所的嬰兒出生率仍相當穩定,只有少數棄嬰。援助工作人員懷疑有許多受害女性不敢就醫,試圖隱瞞懷孕。「無國界醫生」助產士卡西歐說:「想必有許多人在懷孕或分娩時死亡。」
洛興雅人難民危機事件簿
★2017年
.08/25 數百名洛興雅民兵在若開邦攻擊30處警察檢查站,緬甸軍方隨後在洛興雅村莊展開「清理」宣稱驅逐民兵,許多平民遭屠殺,洛興雅人逃往孟加拉邊界難民營
.09/06 緬甸實質領袖翁山蘇姬首度針對危機發言,指國際間對若開邦的認識是受不實資訊影響
.09/11 聯合國人權專員指緬甸對洛興雅人的攻擊是「種族清洗」
.09/19 翁山蘇姬稱會幫助難民回家
.11/23 孟緬兩國簽訂合作備忘錄,稱2個月內難民回家,但未有細節
.12/12 路透兩名緬甸籍記者因調查洛興雅事件遭當局帶走關押
★2018年
.01/16 兩國協議,緬方每周接回1500難民,估在2年內讓所有難民返鄉,但難民與緬軍難有互信
.04/14 緬甸政府宣布首個洛興雅穆斯林5口之家返國,但外界對洛興雅人安全仍有疑慮
32萬兒童難民沒書念 返緬甸路難
11個月前緬甸爆發少數民族洛興雅穆斯林,遭暴力鎮壓悲劇,數十萬人逃到孟加拉,住在環境惡劣的難民營裡,拜國際援助之賜,有住有吃能看病,但有不少人興起回緬甸的念頭,但顧及現實,卡在安全問題和目前的困境間,難以選擇。
《外交家》雜誌報導,在難民營中有近半數是孩童,他們不被允許上當地學校。緬甸當局也禁止在難民營教緬甸的學校課程。
「不殺我們的話 想回去」
孟加拉一人權組織統計,有四分之三的洛興雅兒童難民喪失受教權,可能成為「失落的一代」,高達32萬7000名孩子連學習基本讀寫的機會都被剝奪。只有約13.8萬人在非營利組織和聯合國設的臨時教室上課,他們的父母擔心這種教育將來離開難民營後不被承認。受訓於無國界醫生組織的醫療工作人員卡隆說,這些難民營的學習中心不是真正學校,他們上的不是常規學校的課程。「如果他們讓我們過正常日子,保證不殺我們的話,我想帶家人回去」,但他仍很害怕。在洛開邦,當局不准穆斯林學生上大學,能上課的學生得常繳錢。
在庫圖帕隆難民營開小店維生的哈米達說,在緬甸上學什麼都要錢,「無力負擔教育費」,因日常生活種種都得賄賂。儘管在孟加拉也很辛苦,但在緬甸「孩子很難受教育」。她也說,如果緬甸政府歸還他們土地和財產,保證和平,她會回去。但聯合國和緬甸簽遣返協議,不保證返國難民能拿回以前的房子。
(蘋果日報)
--
「#MeToo」未歇 6女控美影視巨頭性騷
揭發性騷擾、性侵的「我也是」(#MeToo)運動浪潮未歇,又有大咖爆出醜聞!美國影視巨頭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執行長孟維斯(Les Moonves)被踢爆數十年來對女員工上下其手,公司啟動調查,股價也應聲重挫。孟維斯正與大股東鬥法,此時爆出醜聞,可能失去執行長寶座。
《紐約客》雜誌知名記者法蘿(Ronan Farrow)前天報導,6名女子指控遭68歲孟維斯侵犯,其中包括曾演出《四海好傢伙》與《六呎風雲》的演員伊蓮娜道格拉斯(Illeana Douglas),她指孟維斯1997年時曾強吻並把她按在沙發上,她拒絕後就被劇組開除。
編劇鍾斯(Janet Jones)、監製彼得斯(Christine Peters)以及1名女演員也指控孟維斯藉口公事製造獨處機會,趁機強吻伸鹹豬手。另一女編劇指拒絕約會後失去工作機會,還被抹黑「難以合作」。另一前童星稱在飯局拒絕「上酒店房間」邀請,孟維斯拂袖而去。
發聲明表示後悔
孟維斯前天發表聲明,表示對以往的一些事感到後悔,但他一直尊重女性「說不的時候就是不要」,絕未因此傷害誰的職業生涯。
CBS當天也宣布展開調查,但未具名針對孟維斯。孟維斯的華裔妻子陳曉怡則表示完全支持丈夫。
報導也披露,30多名CBS新舊僱員指新聞部等部門都有嚴重性騷擾文化,王牌時事節目《60分鐘》監製法杰(Jeff Fager)常在派對伸鹹豬手,也包庇被指控性騷的男下屬。CBS資深記者羅斯(Charlie Rose)去年11月因涉嫌性騷被開除。
孟維斯一手把CBS從谷底拯救成目前的「收視之王」,在業界深具影響力,性騷醜聞傳出後,CBS股價重挫超過6%,是近7年最慘跌幅。CBS大股東雷德斯通家族正尋求CBS與維康集團合併,但遭孟維斯反對,可能藉此逼退孟維斯。
(蘋果日報)
--
梵蒂岡版#MeToo 修女指控神父性侵
羅馬天主教會屢傳神職人員性侵醜聞,連德高望重的美國華府榮休樞機總主教麥卡里克(Theodore McCarrick)都被控在數十年前性侵未成年人與因而請辭樞機團,但根據美聯社的調查,天主教會內還有另一群遭漠視的性侵受害者︱︱地位低於男性的修女。拜全球風起雲湧的MeToo運動之賜,這些修女已陸續勇敢發聲。
華府樞機主教涉性侵 辭職獲准
梵蒂岡廿八日表示,教宗方濟各已接受八十八歲的麥卡里克退出樞機團的辭呈。上月就被暫停公開行使所有聖職的麥卡里克,被控在四十多年前於紐約擔任司鐸時,性侵一名十一歲男童,惡行超過二十年。另有數人指控在就讀神學院時期遭麥卡里克性侵。麥卡里克否認所有指控。
美聯社指出,天主教會性侵受害者並非僅限男童或男性,還有在向來服從以男性為主的教會高層修女,受害個案遍及歐洲、非洲、南美洲與亞洲;教會高層的冷漠以對,讓這些被害修女只能噤聲,一名在告解時慘遭性侵的修女就說,她只能假裝事情沒發生,以及她後來再也不告解了。
拜MeToo運動之賜,不少受害修女勇於出面,包括數名智利修女公開在電視上指控遭神職人員襲胸強吻與充當奴工,一名印度修女六月底直接報警控告自二○一四年起遭主教穆拉卡爾性侵逾兩年,此舉在一年前根本難以想像,非洲烏干達神父穆沙拉在一三年致函上級,指稱當地神職人員性侵修女或娶妻,竟遭停職處分。
已故修女歐唐納修曾於一九九四年提出一份針對二十三國、歷時六年的調查報告,指稱曾發現在單一教會就有二十九名修女懷孕;由於嫖妓可能感染愛滋病毒,修女被視為安全的性伴侶。
(自由時報)
--
丹麥學者:空污外出運動比呆坐好
運動有益健康,空污有害身體。丹麥的新研究指出,即使在空污下運動,仍比整天待在家坐著不動來得好。
領導研究的丹麥大學學者庫貝斯稱,眾知運動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空污跟心臟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有關。
可降低心臟病風險
庫貝斯檢視5萬1868名50歲到65歲丹麥人,關於他們暴露在空污下的時間、運動習慣、住院及跟心臟病發作相關的死亡數據,進行平均18年追蹤調查。期間有6%、即3260人出現第一次心臟病發作或復發。
研究發現,住高空污區的人相較於住低空污區者心臟病發作機率高17%。在研究開始時就有心臟病發作病史的人,住高空污區,再次發作機率是39%。研究還發現,同樣常暴露在空污下,規律運動者比不運動者心臟病發作機率少21%。顯示即使暴露在空污下,身體活動可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像騎單車、健走都有用,但散步沒用。
紐約大學醫學院索思頓醫師提醒,在空污下運動的好處一定不比在空氣乾淨處運動,有呼吸道或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得留意。
(蘋果日報)
--
英國研究:糞便潛血可測早逝機率
英國胃腸病學會期刊《Gut》刊登的最新研究顯示,專門用來篩檢大腸癌的糞便潛血檢查,也能預測因其他疾病導致的早逝機率。
專家:相關性不明朗
糞便潛血檢查是篩檢大腸癌的工具。驗出糞便有血代表可能罹癌,但非絕對準確。
研究人員檢視與追蹤蘇格蘭約13.4萬名民眾在2000年至2016年的糞便潛血檢查結果。這些人參與研究時年齡在50歲至74歲間,其中2714人(約2%)呈陽性反應。他們不僅死於大腸癌的機率是陰性反應者的近8倍,死於其他病因的機率也多58%。
本研究作者、蘇格蘭丹迪大學研究員史提爾(Robert Steele)說:「糞便有血可能是許多疾病警示,顯示生活方式須調整。」
研究發現,糞便潛血為陽性和死於呼吸道、消化道、血液、荷爾蒙與神經心理疾病及其他癌症都有關。另外,男性、老人與低收入者糞便潛血結果為陽性的機率較高。
先前若干研究已指糞便潛血和早死有關,甚至未罹患大腸癌的情況下亦然。但這些結果常不一致,且未解釋可能造成內出血的其他潛在醫療狀況。
儘管本研究非採用控制性實驗法,無法證明糞便潛血如何加快大腸癌或其他疾病的致死速度,但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發炎導致腸道出血及特定癌症和阿茲海默症等高齡慢性病的發展。
其他專家則提醒兩者相關性仍不明朗,不建議病患用糞便潛血結果來預測罹患其他疾病的機率。
(蘋果日報)
--
溫柔的暴君 蘋果執行長庫克
庫克(Tim Cook)2011年接任蘋果(Apple)執行長之後,亟欲走出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的巨人身影,不僅打破賈伯斯對產品研發的堅持,更積極對社會與環保議題發聲,2014年公開出櫃後,致力為同志發聲,年年支持同志大遊行,周六將現身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挺同演唱會,樹立與賈伯斯迥異的溫柔形象。
然而在領導管理上,庫克與賈伯斯風格不同,卻一樣嚴苛,賈伯斯若是沙皇,庫克就是暴君,工作上要求嚴格近乎無情,壓榨員工功力不輸賈伯斯,甚至更挑剔難搞。
美國職場評價社群網站Glassdoor月前公布最新執行長評比,庫克今年評價直線滑落,從去年的53名掉到96名,是跌幅最大的上榜者。
蘋果員工匿名評價顯示,庫克的高壓管理風格、嚴格命令貫徹和惡名昭彰的保密文化,是他評價暴跌的原因,員工經常加班,假日也得參加電話會議,也讓他們不爽。
開會像拔牙般可怕
庫克本人是個工作狂,被媒體形容成不需要睡覺的機器,屬下當然很難休息。《財星》(FORTUNE)雜誌曾報導,庫克還擔任營運長時,曾在1場會議上臨時決定派人到中國坐鎮,然後將眼光投向帶頭的主管,冷冷地問了句:「你怎麼還在這?」該名主管當下便直奔機場,搭上最近一班飛機,在衣服沒換、回程時間不明的情況之下,就外派到了中國。
和庫克開會就像接受拔牙一樣可怕,他以反覆拷問員工出名,會連問10次相同的問題,與會者形容,庫克拷問員工時「脈搏沒有起伏」,若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也不吝於表達不滿,曾當場大吼「數字錯了,滾出去!」也曾惡狠狠地說:「你的數據讓我想從窗子跳下去。」
不說話比說話更威
跟過庫克的人都知道,庫克不說話比說話更可怕,威力更勝賈伯斯大罵髒話,絕對不能讓他問第3次為什麼。開會時若有人回答不出問題,他會一語不發地動也不動,現場一片死寂,氣氛緊繃到與會者都快要窒息了,他仍無動於衷,就等人發話打破凝結的空氣,直到聽到滿意的答案為止。
庫克生活節儉,但人生觀並不保守,更不畏懼失敗,年輕的時候曾擬定長達25年的生涯規劃,但後來卻發現直覺比規劃更重要,1998年從穩當的康柏(COMPAQ)副總裁跳槽正值存亡關頭的蘋果,正是跟隨直覺的結果。
庫克2010年回母校奧本大學畢業典禮致辭時說:「我們一生,有些時候依賴膽識與直覺會更恰當。面臨人生重大抉擇時,直覺是做出正確決定最不可或缺的。」
庫克接受母校奧本大學校友雜誌訪問時說:「若你開始畏懼,便不會嘗試新鮮不同的事物。就算行不通,也不是世界末日,我仍會騎自行車去兜風。」
庫克不是純種蘋果人,在從康柏電腦跳槽蘋果前,曾在IBM工作12年,練就生產管理神技,尤其對庫存管理有精闢見解,自稱「庫存的匈奴王」。他認為庫存「基本上是邪惡的」,要當作乳品來管理,過了保鮮期,問題就大了。
準確預測需求、讓產品如期出貨、嚴格管制庫存,這類管理功夫雖然不像蘋果產品的創新功能、外觀設計那樣引人注目,卻是公司能夠賺錢獲利的基石。
庫克出身寒微,父親是船塢工人,母親在藥房工作,兒時曾送報打工,在母親工作的藥房兼差,不像其他科技金童輟學創業,他不僅念完阿拉巴馬州奧本大學,在IBM工作期間時,還趁夜間攻讀杜克大學MBA學位。
只在周年慶買內褲
年少吃苦養成庫克節儉性格,據說只會在百貨公司每年2次周年慶時採買內褲,並租屋多年,住在1間沒有空調房子裡。庫克2010年花190萬美元在帕洛阿爾托購屋是難得的奢侈,但考量他當年年薪超過5900萬美元,實在稱不上揮霍。
庫克挺同不遺餘力。美國搖滾樂團「謎幻樂團」(Imagine Dragons)主唱丹雷諾茲(Dan Reynolds)近日宣布,以同志身分為驕傲的庫克周末將現身猶他州鹽湖城舉辦的「大聲唱出愛」(LoveLoud)音樂會,支持摩門教會年輕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LGBT),向年輕人展現「無限潛能」。
庫克 57歲
學歷:
.美國杜克大學MBA
.奧本大學工程系畢業
現職:
.蘋果執行長
.NIKE董事
經歷:
.蘋果營運長
.康柏副總裁
.IBM部門總監
只開發智慧錶 慘輸「賈神」
庫克是生產管理大師,但創造開發力無法與「賈神」相比,上任後僅開發出Apple Watch一項全新產品,其他都是在創辦人賈伯斯的基礎上,對既有產品線更新或升級,而包括智慧電視、自駕車都只聞樓梯響,沒有問世。
市佔遭對手追趕
而第3代Apple Watch雖較前代更受歡迎,上季銷量估年增30%,但由於市場愈來愈擁擠,市佔率由去年同期43%銳減9個百分點至34%。
研調機構Canalys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智慧型手錶出貨量突破1000萬支,而蘋果雖然仍是領導產業的龍頭,Apple Watch第2季出貨量350萬支,穩坐全球智慧錶銷售排行榜龍頭,但是由於競爭對手追趕,市佔率遭擠壓。
買氣已顯露疲態
蘋果引領智慧錶風潮,過去幾年囊括超過一半市場,Apple Watch幾乎成為智慧錶代名詞,但Canalys指出,或許是蘋果的成功帶給其他業者啟發,包括三星電子、Google都將推出全新智慧手錶。面對對手崛起,蘋果需要推陳出新刺激美國等成熟市場銷量,在這些市場,iPhone用戶的Apple Watch買氣已顯露疲態。
Canalys高級分析師羅巧生(Jason Low)表示,蘋果公司和電信商合作行銷Apple Watch,在亞洲大獲成功,只是這樣的策略仍抵不住其他對手跨入市場,因此也讓蘋果面臨競爭威脅,部分品牌廠單季出貨量已經超過百萬支。
(蘋果日報)
--
柬埔寨今大選 強人總理料「躺著贏」
柬埔寨五年一度的國會眾議院大選廿九日登場,執政三十三年的總理韓森(Hun Sen)由於已率先剷除潛在對手,可望率領執政黨「柬埔寨人民黨」(CPP)輕鬆勝出。對韓森獨裁作風不滿的反對派,呼籲全民抵制這場「可恥」的選舉,但金邊當局也撂下狠話,威脅把拒絕投票者視為「叛國賊」。
最大反對黨 去年遭強制解散
柬國選民人數約八三○萬,官方預估投票率可達六成,此次將選出一二五席眾議員,有二十個政黨、四一二六人登記角逐,但僅CPP具有實力,其餘小黨均為「被安排」參選,以營造民主假象,也因此不少民眾對投票意興闌珊。主要反對黨「柬埔寨救國黨」(CNRP)在上屆大選差點扳倒韓森,但已在去年十一月遭最高法院以密謀政變為由解散,五年內禁止該黨眾多成員參選,此舉被視為韓森剷除異己的政治手段。
獨裁掌權33年 撂話再幹10年
CNRP、人權團體等反對派痛批,此次根本沒有任何政黨可以挑戰執政黨,選舉僅是延長獨裁統治,是在扼殺民主、出賣國家,呼籲全國人民抵制。
華爾街日報指出,西方國家起初相信韓森將帶領柬國民主化,但韓森近年逐漸脫去民主面具,向一黨專政的中國傾斜。韓森提高軍隊政治地位,命兒子掌黨軍要職,被認為有意打造「世襲的獨裁政府」。路透指出,韓森的最大支持者即為中國,北京不僅在選前開支票投資柬國,還派駐柬大使赴執政黨造勢大會,確保中國在東南亞的最大盟友不會重演馬來西亞五月大選變天戲碼,聯合國及部分西方國家因此質疑這場選舉可信度。
六十五歲的韓森廿七日在造勢大會上表示,已採取法律行動消滅試圖推翻政府的「叛徒」,還說反對派圖謀發起「顏色革命」,若沒有鐵腕處理,國家恐會陷入戰爭狀態。他稱有意再掌權兩任共十年,將發展經濟、提高工資、推動貧困地區基礎建設,以及為對經濟貢獻極大、但傳統上支持反對派的成衣業勞工爭取更多福利。
柬國六十二席國會參議員已在二月完成選舉,除國王和國會各委任兩席外,其餘五十八席全由CPP拿下。
(自由時報)
--
柬國大選萬年總理料連任 沒對手遭酸投票是笑話
柬埔寨明天將舉行國會選舉,掌權逾30年的現任強人總理洪森(Hun Sen)預料將輕鬆連任。洪森的批評者呼籲抵制大選,指政府沒有任何真正的反對者,選舉將是一場笑話。
投票在柬埔寨並無強制性,但當局警告,若有任何人抵制投票,將被視為「叛國者」。
19個政黨將與洪森帶領的執政黨「柬埔寨人民黨」(Cambodian People's Party,CPP)競選,但無一強烈批判洪森與政府。
洪森的主要對手柬埔寨救國黨(CambodiaNational Rescue Party,CNRP)在上屆2013年大選小輸執政黨,成為國會第2大黨,但在去年被柬埔寨最高法院解散,黨籍議員遭禁從政5年。
洪森是柬埔寨前赤棉共產政權(Khmer Rouge)指揮官,後來脫離赤棉前領導人波布(Pol Pot)的殘暴政權。洪森掌權已超過30年,成為全球在任最久的總理。
柬埔寨救國黨多名領袖已流亡海外,黨魁根索卡(Kem Sokha)去年9月被控叛國入獄,使統治柬埔寨已33年的洪森沒有實質的政敵。
(中央社)
--
臉書股價重挫 推特、英特爾鼻青臉腫
美國科技股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挫,推特(Twitter)、英特爾(Intel)廿七日領跌下,美股那斯達克指數收挫一.五%,大於道瓊指數○.三%、史坦普五百指數○.七%的跌幅。推特股價在財報公布後暴跌廿一%,步上臉書後塵,被成長前景拖累的另一家社群媒體;而英特爾則在證實十奈米處理器延到明年底才推出,股價也收跌八.六%。
臉書(Facebook)上季財報營收與用戶成長減緩警訊,使廿六日股價暴跌十九%、市值蒸發近一二○○億美元,創美股單日市值蒸發最高紀錄,近乎跌掉麥當勞公司市值(約一二三六億美元);臉書廿七日股價已回穩。
臉書的股價大跌,引來投資人提訴、要求改革公司治理的呼聲。臉書持股人卡古里斯在美國紐約法院提告臉書、執行長札克柏格和財務長魏納,指控營收、用戶和營業利益等資訊涉及誤導,未能揭露這些數據下滑情形。投資機構Calvert批評,臉書創辦人札克柏格以特殊股權結構,身兼公司董事長和執行長,權力太大。
推特跌21% 4年來最大跌幅
推特公布第二季財報,受到清理假帳號的影響,上季每月活躍用戶數(MAU)減少一百萬人、至三.三五億人,預料第三季MAU還會進一步下滑至約三.三億人。消息公布後,推特股價慘跌廿一%,創逾四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縮水約六十六億美元。不過,推特股價今年仍漲四十二%。
此外,英特爾也證實,個人電腦十奈米處理器將延到明年底假期旺季時才會推出,在先進製程進度則持續落後台積電和三星。
(自由時報)
--
推特季賺41億 股價卻暴跌20%
社群網站推特27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儘管營收成長24%至7.1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淨利潤達1.34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1.4億元),較去年同期也增長了139%。但因清除假帳戶等因素,導致第二季每月活躍用戶較上一季3.36億人少了100萬,預計第三季用戶可能還會減少數百萬,因此推特股價收盤暴跌20.56%,以34.12美元作收,創逾4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逾60億美元。推特也是繼社群媒體一哥臉書之後,另一檔被成長前景停滯不前拖累的社群媒體股。
據報導,推特每天清除約100萬個假帳戶以及散播仇恨言論的違規帳戶,希望平台對話更「健康」,這也是推特用戶數量下降主因之一。再者,歐盟近期實施更為嚴格的個資保護法(GDPR),加上支援簡訊接收推文的市場減少等因素,都導致推特在第二季損失了至少300萬活躍用戶,是去年第二季以來首見衰退。
推特第二季每月基本活躍用戶為3.35億人,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8%,卻較上季的3.36億人減少了100萬。推特預期,第三季月活躍用戶數將進一步減少,若一如預期,將是推特用戶量首度連兩季衰退。
推特公司強調,相較於用戶數量增長,公司更重視平台長期的穩定性,稱這反而會吸引更多廣告主。但投資人不埋單,畢竟企業財報除檢視過去,也展望未來,特別是對倚重廣告的社群媒體公司來說,用戶就是潛在財源,用戶數一旦減少或瀏覽時間縮短,都將衝擊未來的業績與營收。
(中國時報)
--
臉書股價閃崩 股東喊告
全球社群媒體龍頭臉書因財報失色,股價閃崩近兩成,上周四當天市值就蒸發近1,200億美元,創辦人兼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除遭受身價大縮水打擊,還惹官司上身。有臉書股東不滿股價慘跌,狀告臉書及祖克伯本人,指控該公司誤導投資人。
臉書股東卡古里斯(James Kacouris)上周五向紐約曼哈頓聯邦法院遞狀,控告臉書公司、執行長祖克伯及財務長魏納(David Wehner),指控他們提供的財測未揭露營收成長放緩、營業利潤下滑及活躍用戶數衰退的事實,有誤導投資人之嫌。
卡古里斯指出,關於這家社群龍頭的「真相」上周三浮出檯面後,令市場「震驚不已」。他控訴翌日臉書股價崩跌19%,全因祖克伯等被告違反聯邦證券法。
提告的卡古里斯尋求將訴訟案擴大到集體訴訟層級,同時會向臉書求償,對此臉書發言人不予置評。
一旦股價無預警下跌,釀成鉅額財富損失時,股東對上市公司興訟的例子,在美國比比皆是。
臉書面臨的官司還不只這一樁,放任英國劍橋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濫用旗下用戶個資的醜聞爆發後,許多訴訟就接踵而來。
財報不佳的利空襲擊下,臉書上周四股價閃崩近20%,市值瞬間蒸發近1,200億美元,創美國史上單日最高失血紀錄。在那斯達克掛牌的臉書,上周五股價再跌0.8%,以174.89美元作收。
臉書股價大跳水,祖克伯個人身價也跟著縮水。據美國財經雜誌《富比世》資料,祖克伯原本與股神巴菲特並列全球第4大富豪,但目前執掌柏克夏海瑟威投資公司的巴菲特,財產淨值830億美元,勝過祖克伯的660億美元。
巴菲特現今位列富比世全球富豪榜的第3名,祖克伯的排名則掉到第6位。
(工商時報)
--
隨扈暴打民眾 馬克宏被拖累
年僅廿六歲的班納拉(Alexandre Benalla),原本是法國總統馬克宏最信任的貼身隨扈,馬克宏讓他指揮維安特勤隊,有如總統侍衛長,還任命他當總統府副幕僚長。誰也想不到這個崛起速度有如坐直升機的年輕人,竟成為馬克宏上任以來最具殺傷力的醜聞主角。
偽裝警察毆打示威者
今年五月一日巴黎的勞動節遊行中,班納拉到場視導維安狀況,沒有警察身分的他卻戴上警察頭盔和臂章,粗暴毆打示威者,隔天內政部長柯隆得知此事,呈報馬克宏,起初馬克宏只將班納拉停職十五天。直到本月十八日法國世界報披露班納拉打人影片,引發輿論譁然,馬克宏才在廿日將班納拉革職。在野黨議員批評政府在這一事件中應對不當,對班納拉處分太輕。
「世界報」加碼報導,指班納拉本月稍早獲配位在巴黎第七區的高級官舍,還有座車和司機。法國網路上熱烈討論馬克宏為何如此寵信班納拉,有人猜測兩人可能有私情。馬克宏廿五日出席執政黨「共和前進黨」議員聚會時,頗為激動的說,班納拉的行為令他感到「失望及背叛」,他也澄清說,班納拉從未持有核武密碼,沒有分配到高級官舍,薪水沒有一萬歐元(約台幣卅六萬元),兩人也不是同性情人關係。
曾引發車禍還想逃跑
這個讓馬克宏灰頭土臉的年輕人在摩洛哥出生,在諾曼第北部寂靜小鎮艾弗勒的工人社區長大,他以前的同學記得他是個溫文爾雅、和藹可親的人。他熱愛橄欖球,顯然也對政治很有興趣,很早就加入法國社會黨青年團,二○一○年成為社會黨維安團隊成員,並在二○一二年法國總統大選期間擔任前總統歐蘭德的隨扈。
二○一○年錄用班納拉、時任社會黨維安團隊負責人的普魯默表示,他曾訓練過班納拉,當時班納拉的表現沒得挑剔,「我交付的任務他都非常努力」。
但當班納拉被派到前產業復興部長蒙特布赫的維安部門時,他遇到了麻煩。蒙特布赫說:「他來了一星期我就請他走了,因為他犯了一個嚴重的專業錯誤。他當著我的面引發一場車禍,還想逃離現場。」
之後班納拉到摩洛哥卡薩布蘭加一家保全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回到法國後,他在去年大選中加入了馬克宏的競選維安團隊,很快成為未來總統最信任的隨扈。去年五月馬克宏勝選後,班納拉進入總統府,指揮總統維安團隊,外界常拍到他跟在馬克宏身邊。
在總統選戰期間,就有數名記者抱怨班納拉保護馬克宏的動作太粗暴,法國共產黨青年團也聲稱在二○一六年的一場抗議中,班納拉毆打他們的一名成員。
醜聞丟工作婚禮取消
在馬克宏的「共和前進黨」總部工作的人,更給班納拉取了「藍波」的綽號。共和前進黨財務主管歐烏的電子郵件顯示,班納拉想要申請經費購買BB槍、鎮暴盾牌,理由是競選行程維安用得上。
歐烏不以為然,表示從沒聽說哪個法國政黨需要自備武裝護衛,這種做法不合理可能也違法。班納拉不死心,向內政部申請攜帶武器許可,結果被駁回。他再接再厲透過巴黎警局申請,終於獲准。
班納拉還是法國國家憲兵隊備役中校,這麼高的官階鮮少授予四十歲以下人士。根據憲兵隊的說法,班納拉是因為專業而獲此官階。據報導班納拉還擁有法學碩士學位,堪稱文武雙全。
班納拉透過律師表示,五月一日當天,他見到示威者意圖攻擊警察,才忍不住出手幫忙警方。他原訂七月廿一日結婚,結果這一出手,讓他在婚禮前一天丟掉「錦衣衛統領」職務,自己吃上官司遭逮捕偵訊,婚禮被迫取消,還拖累賞識他的馬克宏。
(聯合報)
--
NASA60歲!要重新登月、再闖火星
美國太空總署(NASA)廿九日迎來六十歲生日。六十年前,美國擔心蘇聯在太空科技上超前而設立了NASA,十一年後達成了世界首次載人登月任務,但NASA今非昔比,由於不再是展現國力的工具,預算隨之銳減,二○一一年結束太空梭任務後,無法自行把人送上太空更是NASA的痛點,如今NASA努力重返榮耀。
一九五八年成立
一九五七年,蘇聯發射衛星「史潑尼克一號」到太空,是人類首次成功發射衛星,美國也想這麼做,卻失敗了。當時美國用軍事研發的名義掩護太空研究,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向國會提議,設置獨立、文職的太空機構,以便集中資源。一九五八年七月廿九日,艾森豪簽署「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授權法」,十月NASA正式營運,職員八千人,預算一億美元。
太空競賽首登月
一九六一年四月,蘇聯又贏了一場太空競賽,加加林成為首位環繞地球飛行的太空人。一個月後,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宣布著名的阿波羅計畫,要在一九六○年代結束前把人送上月球。一九六九年,NASA太空人阿姆斯壯成為登上月球的第一人。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太空政策研究所榮譽教授洛格斯登說,在阿波羅時期,美國百分之五的總預算進到了NASA,如今NASA每年預算一百八十億美元,不到聯邦總預算的百分之零點五,「而且不再是國家政策的工具」。
新時代重新定位
如今,太空探索不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NASA忙著重新自我定位。美國總統川普去年正式簽署行政命令,將重返月球定為太空計畫首要目標,最終目標是登上火星。NASA正在協助民間公司接手近地軌道事務,讓SpaceX和波音等公司打造太空艙,在未來幾年內載人上太空。
另外,NASA打算在二○二四年後,把國際太空站交給民間公司經營,自己專注在登月任務。明年度二百億美元的預算中,近半數將用於探索月球。
NASA生日快樂 60大壽要重返榮耀
美國太空總署(NASA)29日迎來60歲生日。60年前,美國擔心蘇聯在太空科技上超前而設立了NASA,11年後達成了世界首次載人登月任務,不過NASA今非昔比,由於不再是展現國力的工具,預算隨之銳減,2011年結束太空梭任務後,無法自行把人送上太空更是NASA的痛點,如今的NASA正努力重返榮耀。
●1958成立
1957年,蘇聯發射衛星「史潑尼克一號」到太空,是人類首次成功發射衛星,美國也想這麼做,卻失敗了。當時美國用軍事研發的名義掩護太空研究,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向國會提議,設置獨立、文職的太空機構,以便集中資源。1958年7月29日,艾森豪簽署「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授權法」,使之成為法律,同年10月NASA正式營運,職員8000人,預算一億美元。
●太空競賽
1961年4月,蘇聯又贏了一場太空競賽,加加林成為首位環繞地球飛行的太空人。一個月後,時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宣布著名的阿波羅計畫,要在1960年代結束前把人送上月球。1962年,葛倫成為首位環繞地球飛行的美國人,1969年,NASA太空人阿姆斯壯成為登上月球的第一人。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太空政策研究所榮譽教授洛格斯登說,「阿波羅計畫展現了美國的國力,正是因為甘迺迪決定把太空計畫作為地緣競爭的工具,NASA才會變成國家政策工具,擁有龐大的預算」,在阿波羅時期,美國5%的總預算進到了NASA,如今NASA每年預算180億美元,不到聯邦總預算的0.5%,「而且不再是國家政策的工具」。
●新時代重新定位
如今,太空探索不再是少數國家的專利,NASA忙著重新自我定位。美國總統川普去年正式簽署行政命令,將重返月球定為太空計畫首要目標,最終目標是登上火星。NASA正在協助民間公司接手近地軌道事務,讓SpaceX和波音等公司打造太空艙,在未來幾年內載人上太空,另外,NASA打算在2024年後,把國際太空站交給民間公司經營,自己專注在登月任務。明年度近200億美元的預算中,近半數將用於探索月球。
1969年NASA完成世界首次載人登月任務。左起為參與任務的太空人阿姆斯壯、柯林...
(聯合報)
--
6.4地震襲印尼 引發5.4餘震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印尼旅遊勝地龍目島(Lombok)今天發生規模6.4地震,不久後引發餘震。
USGS表示,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今天上午6時47分,不到一小時後,同一地區發生規模5.4餘震。
經過修正,震央在龍目島主要城市馬打蘭(Mataram)東北方49.5公里,震源深度僅7公里。淺層地震會放大地震影響。
歐洲與地中海地震中心(EMSC)測量的地震規模為6.5。
路透社報導,地震發生在陸地,沒有引發任何海浪或海嘯。
地處印尼東南的龍目島是熱門旅遊地,位在度假勝地峇里島(Bali)東方約100公里。
目前尚未傳出有人員傷亡或災損的消息。
印尼龍目島強震 至少3人喪生
印尼國家災害應變總署表示,規模6.4強震今天侵襲熱門旅遊地龍目島(Lombok),造成至少3人喪生。
路透社報導,3名受害人在龍目島深受外國遊客喜愛的北側和東側遇害。法新社報導,地震造成至少20多人受傷。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今天上午6時47分,震央在龍目島主要城市馬打蘭(Mataram)東北方50公里,震源深度7公里。
印尼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表示,規模6.4強震過後,至少測得11起餘震。
震央附近的居民感受到劇烈搖晃。北龍目居民朱基夫里(Zulkifli)告訴法新社:「地震搖晃很厲害…我家每個人都嚇壞了,連忙跑到屋外。」
「我鄰居也都跑到室外,電力也突然中斷。」
印尼國家災害應變總署發言人蘇托波(SutopoPurwo Nugroho)在推特上貼出多張房屋牆壁屋頂坍塌的照片。
他還說,強震可能衝擊到林賈尼山國家公園(Mount Rinjani national park)人氣健行路線。他在聲明中說:「鑒於山區有山崩跡象,林賈尼山暫時關閉爬山。」
印尼東部外海規模6.0深層地震 無海嘯威脅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印尼東部外海今天發生規模6.0深層地震,當局未發布海嘯警報。
USGS表示,這起強震的震央位於佛羅雷斯島(Flores)墨梅爾鎮(Maumere)北北東方約160公里處,震源深度576公里。
群島國印尼位於太平洋火環帶(Pacific Ring ofFire)上,是地震活動的熱點區域。
(中央社)
--
不滿延後年金請領年齡 數萬俄羅斯人上街示威
俄羅斯全國各地數以萬計的民眾今天響應共產黨籌劃的集會活動,抗議政府將退休年金請領年齡延後的高度爭議性計畫。
主辦單位表示,首都莫斯科有多達10萬人參加獲當局批准的集會,抗議得到政府支持、目前正在國會審查的年金改革計畫。不過觀察家表示,實際參加人數遠低於主辦單位的數據。
遠東和西伯利亞(Siberia)地區的數十座都市與城鎮也有抗議活動。
對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執政黨所支持的改革計畫公開表達反對,在俄羅斯實屬罕見。抗議請願書已獲290萬人連署,就連通常順從蒲亭的共產黨,在國會上週進行法案一讀時也投下反對票。
蒲亭3月成功連任總統前並未提過年金議題。國營的全俄羅斯民調研究中心(VTsIOM)調查發現,政府提出年金改革案後,民眾對蒲亭擔任總統的信任度從5月的80%,降至本月的64%。
政府提出的改革草案要求逐步調升年金請領年齡,從前蘇維埃時代延用迄今的女性55歲和男性60歲門檻,漸進提高到女性63歲和男性65歲。
(中央社)
--
匈牙利反移民總理:反對歐盟由法國掌舵
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今天受訪時表示,他「不希望由法國領導歐洲聯盟(EU)」;並說,明年5月歐洲議會選舉「是個關鍵」。
奧班告訴德國「畫報」(Bild):「我們從未遭遇如此關鍵性的選舉。」訪談內容公布在網路上。
奧班表示:「德國人尤其該小心,法國的盤算基本上就是,由法國統領歐洲,德國買單。」
他並說,「我反對這樣,我們不希望歐盟由法國主導…歐洲人的聲音必須傳達,我必須等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出爐後,再做出重大決定」,以處理移民和預算等事務。
奧班今年4月以強烈反移民政見贏得第3個任期,他旗下政府一再與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Commission)起衝突,尤其自2015年移民危機爆發後更是如此。
(中央社)
--
逮捕令獲撤 加泰隆尼亞前主席比利時另起爐灶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前主席普伊格蒙特的歐洲逮捕令獲西班牙法官撤銷後,今天返回比利時布魯塞爾,繼續推動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
普伊格蒙特(Carles Puigdemont)本週稍早在柏林宣布將返回布魯塞爾說,「我的政治活動將以比利時為根據地,目的當然是尋求人民授權」,以推動加泰隆尼亞獨立。
在馬德里當局要求下,德國4個月前將普伊格蒙特逮捕。西班牙撤銷逮捕令後,普伊格蒙特不再有遭引渡風險,才能夠返回比利時。
55歲、留著一頭披頭四風格髮型的普伊格蒙特將在布魯塞爾南方城鎮滑鐵盧(Waterloo)繼續為加泰隆尼亞獨立奮鬥。法國皇帝拿破崙1815年就是在滑鐵盧遭歐洲聯軍擊敗。
(中央社)
--
不明女子闖管制區 慕尼黑機場取消200航班
警方和機場當局表示,一名身分不明女子闖入管制區後消失無蹤,慕尼黑機場今天被迫取消約200個航班,疏散數千名旅客。另有60個航班遭到延誤。
警方表示,儘管展開大規模搜索,那名女子未經安檢闖入第2航站(Terminal 2)管制區後消失無蹤。警方又說,他們不認為那名女子構成「極端危險」。
趕著於週末搭機出遊的機場內數千名旅客被迫疏散。另有60個航班遭到延誤。
(中央社)
--
亞桑傑躲厄使館2千多天 美國虎視眈眈等引渡
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2012年6月走進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至今已過了2230天,從未踏出一步。據傳他的現狀難以維持,可能很快就得離開,美國則等著抓人。
問題是,當亞桑傑(Julian Assange)步出這個藏身處後,將會發生什麼事?
厄瓜多政府如今希望解決這件事,近來當選的總統莫雷諾(Lenin Moreno)昨天在西班牙馬德里表示,厄瓜多政府正與英國政府會商,希望找到能確保亞桑傑的生命不受威脅的解決辦法。莫雷諾形容,亞桑傑長期自由受限「違反人權」。英國則證實,討論仍「進行中」。
美國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近日發出的起訴書暗指,亞桑傑和維基解密(WikiLeaks)曾淪為俄國情報單位的管道,在2016年美國選戰期間公布民主黨的遭駭電郵。
美國是否會在俄國駭客調查案中起訴亞桑傑,不得而知,但美國官員透露,針對維基解密先前外洩美國機密文件,美方已對他擬訂起訴書。
亞桑傑也因涉性侵遭瑞典尋求引渡,他一離開厄瓜多大使館,將面臨遭到逮捕的命運,因為他在2012年獲英國保釋期間逃到厄瓜多大使館。瑞典雖在去年中止調查,但亞桑傑的律師擔憂,亞桑傑被捕後,美國可能隨即提出引渡要求。
厄瓜多駐英大使館前領事納瓦艾斯(FidelNarvaez)說,他2週前看見亞桑傑,「他是很堅強的人,但別忘了,他是住在一個小房間內,沒有自然光,只有燈光」。
吊詭的是,亞桑傑害怕引渡的目的地美國,有位在競選時自稱是維基解密大粉絲的總統川普,川普甚至曾說,「我愛維基解密」。
(中央社)
--
寮國水壩潰堤災情慘 已1126人失蹤
寮國一座興建中的水壩在23日晚間潰堤,蓄水一路傾瀉到下游,淹沒多個村莊,寮國阿速坡省官員今天表示,失蹤人數高達1126人。
根據寮國raosukunfung媒體報導指出,阿速坡省委書記美塔妮(Methanee Chaiyaphum)今天表示,受災地區救災困難,目前失蹤人數為1126人,洪水影響水壩下游多個村莊,加上周邊村落,共有3732人無家可歸。
不過寮國官方媒體寮國新聞社(Lao News Agency)仍未有進一步災情更新,報導依舊維持131人失蹤和27人死亡。
寮國南部阿速坡省(Attapeu)一座正在興建中發電水壩潰堤後,50億立方公尺的蓄水傾瀉而下,導致下游村莊被淹沒,數千人受災。
包括越南和泰國的救援隊伍已經進入災區協助救災,東協各國也紛紛捐贈救濟物資和經費協助,興建此一水壩工程的南韓和泰國公司也捐款投入救災。
(中央社)
--
土耳其擄人後欲離境 蒙古急阻飛機起飛
蒙古國當局今天拒讓一架疑屬土耳其空軍的飛機離開機場,因為有目擊者指出,若干綁匪強擄一名土耳其男子上機。這名男子據稱與土國當局指為恐怖組織的宗教團體有所往來。
近幾週來,土耳其情報機構在國外對伊斯蘭教士葛蘭(Fethullah Gulen)的同夥展開行動,安卡拉當局指稱人在美國的葛蘭是2016年失敗政變的幕後黑手。
遭擄男子阿克釵(Veysel Akcay)的友人及目擊者表示,今天上午有多達5名男子在阿克釵於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家外將他抓住後,推入一輛小型巴士。
法新社報導,50歲的阿克釵是蒙古一所學校的主任,這所學校據稱與葛蘭有關,但校內教師否認。
阿克釵無故曠職時,焦急的家屬及友人連忙通知警方。綁架阿克釵的歹徒則將他載往成吉思汗國際機場,一架小型客機約於下午1時降落。
航班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com上的資料顯示,這架編號為TT4010的飛機,屬土耳其空軍所有。
蒙古國當局拒讓飛機離開跑道,與綁匪對峙8個多小時。
蒙古國當局召見土耳其駐蒙古大使館的官員,且蒙古國議員及示威人士在機場高舉標語,要求綁匪釋放阿克釵。
雙邊持續對峙之際,蒙古國副外交部長巴孟(Battsetseg Batmunkh)警告土耳其大使館官員,任何在蒙古境內擄人的舉動,都「嚴重侵犯了蒙古國的獨立地位及主權」。
蒙古國外交部表示,土國外長卡夫索格魯(MevlutCavusoglu)在與蒙古國外長達木丁(TsogtbaatarDamdin)通電話時,否認相關指控。
但蒙古國方面並不買帳,國會議員歐塔布里(Baasankhuu Oktaybri)發推文說道:「我們是獨立的國家,難道你以為我國容許發生擄人事件嗎?」
蒙古國交通部官員發推文表示,前述飛機已於晚上9時25分起飛,阿克釵沒有在飛機上。
(中央社)
--
零容忍 非法移民的輓歌
美國總統川普自參選以來,便積極捍衛美國國土安全。今年4月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祭出「零容忍」政策(Zero-tolerance Policy),處理移民非法跨越美國邊界的棘手問題。5月塞申斯拍板定案,正式宣告對非法入境者提出刑事訴訟,未成年孩童則交由官方機構收容。消息傳出引起軒然大波,美國各地群起抗議。
每年百萬人嘗試偷渡
按照「零容忍」政策,凡在美墨邊界遭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逮捕的非法移民,都一律要依涉嫌刑事犯罪起訴,孩子則依法另行安置。據估計,負責照顧移民孩子的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每天平均接收250名新孩童。不到6周已累積逾萬名兒童擠進狹小的收容所,被迫與家人分離,被有些人批評為21世紀最不人道的政策。
對於排山倒海而來的批判,美國總統不為所動。他在推特(Twitter)上表示:「就像叫他們滾出我家草皮那樣。我叫他們滾,他們就得滾。」川普更抱怨為了這些移民還要特地立法踢走非法移民。
川普為什麼這麼痛恨美墨邊界的非法移民?除了和川普的美國優先有關,也和支持川普的較低教育水平白種人深感工作權被非法移民侵蝕有關。
美墨兩國雖比鄰而居,但經濟及生活水平相差甚大,許多墨西哥跟中南美洲人對赴美工作趨之若鶩。但從正式管道申請移民之路不好走,要通過多項手續及相當的財力證明才能正式成為美國公民。因此多數中南美洲人選擇用非法移民方式入境美國。據估計每年約有100萬人嘗試偷渡到美國,美國農民中有45%皆為非法移民。
偷渡對於中南美洲人可說是用血換來的不歸路,許多人還未達美墨邊界就被暴徒摧殘到斷手斷腳,甚至命喪途中。一些人攜家帶眷滿懷美麗憧憬,期待為小孩改變命運,卻不知迎接他們的不是富足生活而是妻離子散。
用血淚鋪成的不歸路
他們中有不少人被不肖商人騙去當廉價勞工,天天活在被查獲遞解出境的提心吊膽中。其中一些人找不到工作在現實生活逼迫的情況下,開始涉及販毒、吸毒、走私、賣淫、
搶劫等問題,對美國社會帶來了嚴重的社會隱憂。因此,川普提出要處理美墨邊界問題,興建高牆阻隔,立刻得到大多數美國公民的支持。
「零容忍」政策一執行,雖然可以對非法移民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但隨之衍生的問題也接踵而來。例如孩子被迫跟父母分開後就很難再團聚,因為家人可能已被送回中南美洲,獨留小孩在美國境內等待爸媽,現代版的人倫悲劇引起全球關注。
煎熬4000公里 母女險離散
美國於7月9日承諾將會讓半數5歲以下的孩童回到家長身邊,剩下的小孩會讓其與家人通話。但據《CNN》報導,被迫分離的家長與多天未見的孩子通話過程中,聲聲哽咽,悲淒之情讓人不捨。非法移民雖然違法,但他們歸根到底還是孩子的爸媽。他們獲准通話時心中縱然充滿不安、焦慮和悲傷,但在孩子面前仍力持鎮定,盡量安撫孩子不要害怕。
據報導,7月初有58名孩童終被釋放,得以跟家人團聚。其中一名31歲瓜地馬拉女子葛西雅(Angelica Gonzalez-Garcia)跟8歲女兒分離55天後,才終於重逢。葛西雅在看到孩子的瞬間情不自禁地跪在地上,哭著抱住迎面走來的女兒。脫口的第一句話便是:「媽媽對不起妳,請原諒我留你一個人。拜託妳原諒我,我求求妳原諒我。」葛西雅心碎的話語,讓場邊的律師跟工作人員聽到也忍不住轉頭拭淚。另外,葛西雅也跟小孩說:「孩子不用怕,妳現在安全了。妳回到媽媽身邊了。我好愛妳,我的寶貝。媽媽再也不會離開妳了。再也不會!」
來自瓜地馬拉迪葛西雅跨越4000公里才見到女兒。她表示拘留所人員還曾對她說母親節快樂,但她一點都不快樂,因為女兒隔天就被帶走。葛西雅哭著對女兒說:「妳知道我很愛妳的對吧?」因此母女重逢時,她表示:「我的內心完整了。她就是我的全部,我的生命。」
葛西雅說:「我有一度非常絕望,覺得我們或許再也不會相見了。」跟女兒分開的這幾日,葛西雅每天都跪在地上乞求上帝讓她跟女兒重逢。她日日夜夜等待,覺得時間過的很慢,就像永遠都無法再相見一樣。但幸好上帝垂憐,葛西雅現在一掃陰霾,覺得她是全世界最最幸福的媽媽。
葛西雅因在家鄉慘遭家暴,4月才決定遠走他鄉前往美國尋求發展機會。好不容易到了美國亞利桑那州,她跟女兒便被帶走,與約40名親子關在一間小房間。幾天後,移民局的人便把孩子帶走了。她當時還被告知:「妳們永遠不會再相見了。」她說事發前一天,移民局的人還問她瓜地馬拉有沒有在慶祝母親節。她回答說有,移民局的人隨即祝她母親節快樂。她聽到時,默默把頭低下,因為她不想讓女兒看見她流淚。隔天葛西雅與女兒就被拆散。葛西雅被送去科羅拉多州的拘留所,直到6月19日完成庇護手續才被放出。後來她終於有機會跟失散多天的女兒通話時,她說女兒在電話中很恐慌,因為前幾天被收容所的小孩打到瘀青,讓她十分心疼。
葛西雅母女的遭遇已經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如今仍有上千個小孩還未能跟家長團聚,其中一些人有可能就此失散不復再見。零容忍政策造成的人倫悲劇,是爸媽跟孩子間一輩子最深的哀痛。
收容所千名失依兒 回家無期
執行「零容忍」政策兩個多月後,至今仍有超過千名孩童留在收容所,7月26日才第二波還回小孩。但剩下尚未歸還的孩子,回家的日子遙遙無期。許多人對川普政策感到憤怒和殘忍,力促當局可以早日讓小孩盡快重回父母親身邊。
美國官方發布的照片顯示,收容在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孩子,如同被囚禁在鐵牢中。更可以看到孩子大哭,驚慌失措找不到媽媽。但美國聯邦法官則認為歸還計畫已有進展,並樂觀表示相信孩子們很快就能回到父母身邊。法官也說:「我們會列出名單寫下未歸還的孩童名稱,了解其中的緣由,並安排適當日期還回孩子。」
在輿論強大壓力下,川普終於在6月底簽署行政命令,6月25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局長麥克利南(Kevin McAleenan)宣布停止拆散非法入侵的家庭。但麥克利南也表示「零容忍」政策依然實施中,因為有很多小孩是單獨被送到邊界,可能會幫走私集團運送毒品,危機依舊四伏。即使孩子回到父母身邊,仍要面臨美國政府隨時會祭出更激烈的手段阻擋非法移民。像是川普7月11日便宣布修改政策,凡是以害怕家暴跟犯罪集團為由尋求庇護者一律駁回。有人提出強烈質疑,認為這些人要是回去恐性命不保。
白宮在這個月19日投票決定是否廢除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但共和黨以壓倒性票數支持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存在,否決廢除該局。美國總統川普認為民主黨提出廢除案根本是找死,因為廢除後只會導致更多人犯罪。美國眾議院更宣布,將投資50億美元建造更高聳的美墨圍牆。
對於「零容忍」政策所造成的人倫悲劇,美國華盛頓州長在公開信中寫道:「此政策會對無辜的年幼孩童造成永久的創傷。」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更建議,美國政府應出資成立心理輔導諮商中心,幫助小孩走出陰霾。聯合國人權辦事處也呼籲:「美國應立即提止拆散家庭,並將越境恢復為行政違法,不應實施刑事訴訟。」美國在6月19日才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辦公室,隨即便被抨擊違反人權,罔顧人倫。除了在全球人民眼裡樹立不良示範,也已在無辜孩子心中刻下難以抹滅的傷疤。
(中國時報)
--
黑白條紋畫驢 開羅硬掰斑馬
埃及開羅一座新開幕的動物收容所最近遭輿論大加撻伐,因為所方將一隻驢子漆上黑白條紋製造「山寨斑馬」,試圖欺騙參訪的遊客。因為天氣太熱,驢身體的顏料溶解模糊一片,被眼尖的遊客發現。沒想到所方抵死不承認,堅稱「牠是真的斑馬」。
一名18歲學生沙爾哈尼最近參觀開羅花卉博覽園裡面新開幕的動物收容所時,看見一隻奇怪的動物:乍看是斑馬,但牠臉上和身體的黑白條紋已經部分溶解,兩隻又長又尖的耳朵和鬃毛的形狀也不像斑馬。
沙爾哈尼21日在臉書上傳和「山寨斑馬」的合影。在照片下,他寫道,「買來當地的驢,然後塗得像斑馬一樣,這個國家連這樣的蠢事都能發生」。他的貼文立刻爆紅,笑翻廣大網友,但也有不少人很生氣,要求園方就此提出解釋。
埃及媒體立刻跟進報導,同時拍下這匹山寨斑馬的照片,並聯繫收容所一名主管蘇丹請他解釋。然而,儘管有多名獸醫證實那確實是一隻驢子,但蘇丹仍竭盡全力地否認「謠言」,聲稱那是斑馬而不是驢子。
蘇丹告訴埃及Youm 7新聞頻道說,「這是真的斑馬,沒被粉刷過」。他還表示,這些動物被照顧得很好,所方會定期進行檢測,保證牠們的生活品質。
善待動物組織(PETA)副主席溫德斯則表示,「沒有任何信譽良好的動物組織會強行給驢這種脆弱的動物塗上化學顏料,這會引起痛苦的過敏反應」。
(中國時報)
--
世足球場恐變蚊子館
這屆由俄羅斯主辦的世界盃雖然風光落幕,但當初為球賽興建或整修的體育場,如何不在世足賽結束後淪為蚊子館,已成為當局的頭痛問題。
■How to prevent state-of-the-art stadiums becoming white elephants after a big tournament has been a headache for many host nations.
位於索契的菲斯特體育場,見證了今年世界盃最刺激的幾場球賽。例如西葡雙強以3比3和局收場、德國在最後一分鐘反敗為勝擊敗瑞典,以及東道主俄羅斯拚戰到最後,卻在PK大戰不敵克羅埃西亞而止步8強。
不過在這四年一度的全球體壇盛事圓滿落幕後,這些為球賽興建或整修的先進體育場,如何不淪為養蚊子的閒置場所,正在考驗俄國當局的智慧。
在過去,許多世界盃主辦國在賽事結束後,都面臨如何處理這些體育場的難題。像是2014年巴西世界盃結束後,當局為了幫這些體育場尋找出處,就決定把位於亞馬遜北部的Manaus體育場改造成一所監獄。
俄羅斯足球企業化
但對俄國而言,如何讓這些體育場能物盡其用,任務又顯得更為艱難。其原因出在各主辦城市的距離相當遙遠、除莫斯科與聖彼得堡外,其他地區踢足球與看足球的風氣不盛,加上地方預算緊縮,都意味政府官員必須尋求有創意的對策來維持體育場繼續運作。
像是索契為2014年冬奧興建的菲斯特體育場,是現今場地善加運用的最佳例子。身為黑海避暑勝地的索契,過去未能培養一支頂級聯賽的足球隊。即使是曾在1990年代大出風頭的索契珍珠足球俱樂部,維持只有十多年時間,到2003年還是宣告破產。
不過為了確保體育場能獲得妥善運用,索契地方政府找來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兒時好友羅登柏(Boris Rotenberg)擔任投資人。羅登柏買下了Dinamo St Petersburg球隊,並把它遷往索契,並從本月開始的球季,將以FK Sochi為名參賽。
索契副市長尤臣柯(Sergei Yurchenko)認為羅登柏的投資,是俄羅斯足球企業化的一大勝利。目前俄國只有5支頂級聯賽球隊為企業所有。
尤臣柯信心滿滿的說,「我們頂多將花一到兩年時間就會進入超級聯賽。我們擁有相當認真的投資者,所以不需要政府的資金援助」。
不過其他城市不如索契般幸運,被迫尋求其他有創意方案,以維持體育場繼續運作。在當中有四座城市,沒有頂級球隊,也缺乏外來贊助者資助。
像是下諾夫哥羅德市的政府官員尼基丁(Gleb Nikitin)表示,最近他正忙著與海外投資者討論運用體育場的事宜。該城市日前成立一支乙組聯賽的球隊。
主辦城市債務大增
然而對這些城市而言,更棘手的問題恐怕是維修場館的費用。薩馬拉(Samara)副州長費提索夫(Alexander Fetisov)預估,維修與保養經費一年約為8百萬美元。
為了本屆世足賽,目前俄國多座城市仍須大幅倚賴政府補貼或是透過債市進行集資。根據國際信評機構穆迪表示,今年世界盃讓多個主辦城市的債務大幅增加。
然而還是有些官員聲稱,這些體育場為他們省下不少開銷。在Saransk負責世界盃準備工作的負責人馬庫金(Alexei Merkushkin)表示,他們正把摔角中心搬至體育場館內,「現在,我們不需要蓋新場所,只要鋪上新的墊子即可。」
(工商時報)
--
貧民小子足球夢
法國在本屆世界盃奪冠,幫助球隊高舉金盃的天才前鋒姆巴佩擄獲全球目光,也鼓舞他家鄉邦迪的足球小子勇於追夢。
■As excitement builds at the prospect of Les Bleus taking home the World Cup, their success is a source of pride in the deprived estates or "banlieues" where many of France's players honed their game.
「高盧雄雞」法國隊暌違20年,終於再度抱回世界盃冠軍,陣中出身巴黎郊區貧窮小鎮邦迪(Bondy)的19歲超級新星姆巴佩(Kylian Mbappe)一戰成名,也讓世人注意到,被視為孳生恐怖主義與犯罪溫床的邦迪,竟是孕育閃亮巨星的足球搖籃。
姆巴佩的成功範例,鼓舞更多邦迪窮小子朝他們的足球夢邁進,父親是塞內加爾移民的瓦吉(Adama Wagui)便是其中之一。這個16歲少年驕傲地炫耀他征戰贏來的大小獎盃,包括2016邦迪俱樂部(AS Bondy)最佳門將、維奇(Vichy)U17聯賽最佳守門員。
不過瓦吉迄今最難忘的時刻,應是被叫去阻擋當地足球神童的射門,那人正是揚威今年世界盃的法國明星前鋒姆巴佩。瓦吉帶著靦腆地笑回憶說:「要擋他的球很難,但有時候我做到了。」
移民家庭常遭歧視
繼20年前將大力神盃留在自家主場後,法國隊再度於俄羅斯世界盃笑捧金盃,姆巴佩家鄉邦迪也與有榮焉,這個大巴黎郊外的貧民區培育出不少法國足球棟樑。瓦吉的父親表示:「現在年輕人可以自豪地說,他們來自邦迪。」
邦迪俱樂部足球教練瑞卡迪(Antonio Riccardi),回想起姆巴佩年幼時就展現過人天賦,當年他以馬拉度納式的盤帶功夫連過5個防守球員,然後射門破網。他說:「最好的球員都出自這一帶,這裡的孩子老是在踢球,無論在家或在校,他們都為足球而活。」
和目前效力法甲豪門巴黎聖日耳曼的姆巴佩一樣,邦迪孩子大多出身移民家庭,但像姆巴佩出人頭地的畢竟還是少數,多數陷於貧窮、歧視、低成就的惡性循環,運動或饒舌音樂是邦迪貧童的唯一出路。
瓦吉嚮往跟隨姆巴佩的腳步,從邦迪躍上大型足球聯賽的舞台。AS Bondy足球教練麥姆尼(Jeremy Mimouni)表示:「我們告訴球員,世上只有一個梅西、一個C羅、一個姆巴佩,想踏上成功之路,學校是條捷徑。」
姆巴佩為窮鎮帶來希望
姆巴佩在足壇闖出一片天,他的家鄉邦迪也善加利用他的名氣,姆巴佩去年被巴黎聖日耳曼簽下後,他的巨型海報便貼滿此人口僅5萬的小鎮,上頭寫著:「邦迪這個城鎮,什麼都可能發生。」
然而撇開足球不說,邦迪是出了名的窮鎮,相較巴黎失業率7.1%,邦迪失業率高達11.8%,鎮上踢足球的孩子清一色是黑人,凸顯出巴黎市中心和周遭郊區的隔閡。
本屆世界盃法國隊23人名單中,三分之二球員是阿拉伯或非洲後裔,像姆巴佩的父親是喀麥隆移民、母親是法籍阿爾及利亞裔。讓人不禁拿來與1998年在世界盃奪冠的法國隊伍相提並論,當年那支冠軍隊由象徵族群融合的「黑人-白人-阿拉伯人」組成。
但2010年南非世界盃,實力被看好的法國隊意外提前打包,陣中出身巴黎郊區移民家庭的選手,忠誠度遭到質疑。
尤其近年法國排外情緒高漲,邦迪足球教練瑞卡迪認為,多種族的法國軍團在2018世界盃高奏凱歌,可在國內營造正面的團結氣氛。
(工商時報)
--
阿根廷通膨巨龍
阿根廷長期面對高通膨巨龍,民眾早已身經百戰,練就因應屠龍之道。
■Many Argentines have developed an unusually high tolerance for an economic phenomenon that consumers elsewhere are often scarcely aware of.
阿根廷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將提振經濟成長視為優先要務,幾乎無視節節走高的物價。許多國家的人民聞高通膨色變,但阿根廷長期處於高通膨環境,不少民眾練就出異於常人的耐受度,並衍生出一套生存法則。
阿根廷民眾瓦列霍(Mariano Vallejo)將車停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加油站前,看著每公升油價較2年前增加逾1倍,也只能嘆氣。
瓦列霍無奈地說:「好像這不是汽油,而是其他東西。物價不斷攀升,對阿根廷民眾來說已經不是新鮮事。」接著他要求服務人員加半滿就好,並減少開車因應。
今年物價 恐漲3成
專家預估阿根廷今年的物價可能躥升30%,約是馬克里預期的3倍。阿根廷人民與高通膨交手的時間已經長到不復記憶,對多數民眾而言,物價上漲已經成為常態。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社會學家諾瓦洛(Marcos Novaro)表示:「消費者已經身經百戰,熟稔應對通膨之道」。他說經濟和就業比通膨更令人擔憂。
由於物價不斷攀升,消費者練就出因應辦法,例如購物時儘可能分愈多期付款愈好,還有將手邊資金換成美元,幾乎已成為民眾第二本能。
家庭主婦卡拉斯科( Gloria Carrasco)表示:「通膨是個問題沒錯,但我們已經習慣了。我個人的做法是只要有錢就會購買美元。」她仍然對1989年的惡性通膨心有餘悸,當時物價飆漲3,079%。現在她比較擔心治安問題。
企業也懂得如何在通膨躥升的情況下維持生存,甚至能從物價上漲獲利。一名企業高階主管表示:「公司能夠一直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有些公司大幅哄抬價格,毫無疑問能在經濟波動時獲利。」
商業工會也能在高通膨環境下繁盛茁壯,會員依賴工會的協商能力,在年度勞資談判要求加薪。
先救經濟 通膨擺一旁
鑑於高通膨已經根深蒂固,馬克里認為他還有空間能專注在提振經濟成長,暫且將對抗通膨置於一旁。經濟學家認為阿根廷今年第二、三季將陷入技術性衰退。
阿根廷經濟不僅受到貨幣貶值衝擊,重要經濟命脈農業發生數十年來最嚴峻乾旱。再者,為取得國際貨幣基金(IMF)500億美元紓困貸款,政府擬進一步削減財政赤字,這些因素皆可能抑制經濟成長。
諾瓦洛指出:「政府將重心放在總統大選,同時搶救經濟改革計畫,暫且將通膨問題擱置。」
多數民眾預期馬克里將輕易贏得明年的總統大選,不過披索自4月底開始暴跌後,打擊馬克里的支持率。外界也批評馬克里野心太大,想要一次解決多項經濟問題。
雖然馬克里成功將通膨由2016年的40%降至2017年的25%,多數經濟學家預期今年的通膨率將反轉向上。
馬克里支持者暨商店店員坎波斯(Eugenia Campos)表示:「就算回到過去也沒用,前總統費南德茲(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內閣要對現在的難題負最大責任。」
(工商時報)
--
加拿大人熱愛國旗
加拿大人超愛國,因為加拿大民眾登記索取國旗的活動愈演愈烈,排隊等候時間直逼一世紀之久。
■Patriot join a 99-year list for a giant Canadian flag.
維拉紐夫(Xavier Villeneuve)在網路上看到消息,說加拿大政府有提供民眾免費索取掛在國會大廈國旗的活動,他立即上網登記報名。
登記後,他才知道和他有同樣想法的同胞非常多,因為19歲的他預估國旗送到他手上時差不多是102歲。
維拉紐夫是在去年登記排隊,國會大廈國旗贈送民眾的活動更加吸引加拿大人瘋搶,估計排隊時間已逼近100年,比該國國民的平均預期壽命還要長。
雖然有生之年都未必能拿到國旗,正在美國念大學醫學預科的維拉紐夫仍認為值得排隊,許多加拿大人也和他有一樣的想法,非常迷戀印有該國楓葉的紅白旗幟。許多加拿大人出國時會將國旗縫在背包上,每年7月1日國慶時更是在臉上漆上楓葉的圖案。
索取國旗 也可世襲制
維拉紐夫說,拿到國旗後他打算掛在顯眼的地方,但還不確定在哪裡。他說:「還有83年可想,所以不急,我肯定會有確定的答案。」
當然他也有已不在世的備案,他留的收件地址是魁北克的老家,確保若他等不到國旗的那天,他的子孫還是可以拿到國旗。
登記索取國旗的民眾都是收藏居多,因為懸掛在國會大廈的是一幅大國旗,長15英尺寬7.5英尺,相當於一部汽車的面積。已經拿到國旗的加拿大人表示,國旗太大難以展開,他們都把國旗摺好後收在家裡。
美國也有一個類似的計畫,讓民眾可以申請獲取懸掛在國會大廈的美國國旗,不過這項計畫會依據需求調整供給,所以即便每年登記申請的國旗需求量超過10萬幅,但等候時間並不會太久。
加拿大的計畫則採取不同的做法。政府每年只送出大約250面懸掛在國會大廈中央和平塔的大國旗,另外也會送出掛在國會大廈其他地方的國旗,但這些國旗比較小。
楓葉 就代表加拿大
艾爾科塔(Rayan El-Kotob)今年收到了其中一面大國旗。她的父母是在2007年以她的名義登記申請,當時等候時間只有10年左右。目前就讀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材料工程系的艾爾科塔表示,「我那時10歲,我父母跟我說,『哦,真期待妳的21歲生日。』」
艾爾科塔一家是從黎巴嫩移民到加拿大,她說她原本打算將國旗掛在她的學校宿舍,在展開國旗後,她發覺「國旗比我想像的要大很多」。
加拿大政府表示,2016年約有3,000人登記索取國會大廈國旗,但去年加拿大慶祝獨立第150週年時需求暴增,全年登記索取國旗的人數逼近10,000人。
負責國旗發送業務的霍夫賈姬(Magda Hovjacky)指出,艾爾科塔事實上也是炒熱國旗需求的推手,因為在她於知名網路論壇Reddit秀出她拿到的國旗後,登記索取國旗的民眾數量又明顯增加。
而國會大廈中央和平塔主旗的每日更換工作是由拉本特(Robert Labonte)負責,他過去8年來每個上班日的早上更換國旗。
拉本特說:「我們都自豪是加拿大人,如果出國到世界各地,別人都知道楓葉就代表加拿大,也更容易接納你。」
(工商時報)
--
泰國成亞洲底特律
泰國汽車業上游供應鏈齊全、對外貿易交通便利,且各項政策支持外商投資設廠,讓泰國獲得「亞洲底特律」的稱號。
■Thailand has been a stronghold for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for decades. It nicknamed itself "the Detroit of Asia", and the moniker stuck, with good reason.
一般人對泰國的第一印象通常是觀光旅遊,但泰國近年有另一大產業也站上國際舞台,那就是汽車業。現在凡是在東南亞或澳洲購買的卡車,十之八九都是泰國製造。
目前泰國是全球第12大汽車生產國,近年更有「亞洲底特律」(Detroit of Asia)的封號,包括豐田、三菱、通用、福特、賓士及BMW等汽車品牌全都在泰國設廠。以通用為例,該公司在泰國生產的汽車一共外銷到亞太及非洲共15個區域市場。
釋出利多 培植車業
泰國政府自30年前便開始培養汽車製造實力,一方面對進口汽車課徵高關稅來維護國內汽車業,另一方面也藉由簽證及減稅優惠來吸引外商投資,將南部沿海的羅永(Rayong)打造成汽車重鎮,吸引通用及福特前來設廠。在政策方面,海外車廠投資泰國不僅能享有土地所有權,還能享有8年企業稅減免。在貿易方面,泰國位處亞太地區交通樞紐,無論船運或空運都相當便利,且泰國與東南亞國協(ASEAN)簽有自由貿易協定(FTA),對汽車出口相當有利。
除了以上條件之外,泰國汽車業還有一項絕佳優勢,那就是國內上游供應鏈涵蓋1,500家汽車零件供應商,讓汽車業不須從海外進口零件,且能輕鬆找到有經驗的技術人才。Dezan Shira & Associates顧問公司商業情報部門經理布朗(Maxfield Brown)表示,儘管越南及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勞工成本相對低廉,但泰國汽車業擁有的眾多優勢依舊是外商首選。
2002年泰國車輛中心(TAI)提出六年發展計畫,目標將泰國打造成「亞洲底特律」,成功加速泰國汽車產業成長。2002至2017年泰國汽車產量足足成長383%。這段期間泰國汽車產量有60%外銷,但隨著國內中產階級崛起,內需也持續擴大。
市調機構尼爾森(Nielsen)在2013年所做的全球汽車需求調查發現,泰國有82%的家庭擁有至少一輛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也預期,2020年前東南亞中產階級人數可望倍增至4億人,令外界更加看好泰國汽車業前景。
下一步 攻環保電動車
近年泰國商用汽車市場成長尤其顯著,因為國內大片農村多以卡車做為運貨兼載人的交通工具。
泰國卡車銷售量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其中又以雪佛蘭Colorado以及福特Ranger這兩款卡車最為熱銷。
通用表示目前公司在泰國只生產雪佛蘭Colorado卡車及Trailblazer休旅車,因為泰國卡車占整體車市比重就達42%。通用發言人表示:「2000年至今通用已在羅永投資超過20億美元興建廠房,未來也將透過經銷商、產品及服務持續投資泰國。」
賓士在泰國雖然只生產轎車,但該公司去年在泰國銷售量也創下1.4萬台最高紀錄。
今年前五月泰國整體汽車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18%,而政府為了延續汽車業成長動能,也在今年2月通過價值450億美元的《東部經濟走廊》發展計畫,其中目標之一就是發展環保電動車。
(工商時報)
--
疫苗門引燃新公憤
大陸官方正試圖平息公眾對長生生物黑心疫苗引發的眾怒。在經歷了一連串類似的食品和藥品安全醜聞後,這起事件再度點燃大陸老百姓的怒火。
由大陸A股上市企業:長生生物科技公司所引爆的黑心疫苗事件,成為近期大陸民間最火爆的話題,這也是繼「毒奶粉」事件之後,對大陸官方與社會公信力的一大傷害。
媒體報導,中國國家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食藥監)對其初步檢查後發現,長春長生生物科技公司在生產大約11萬支狂犬病疫苗期間偽造了生產記錄和產品檢驗記錄,隨意變更製程參數和設備。而且該公司去年還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售超過25萬支不合格的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合一疫苗(簡稱百白破疫苗)。
假疫苗流竄 家長震怒
按營收計算,長生生物是大陸最大的上市疫苗生產商,自2012年來在大陸境內銷售了1.1億支各種疫苗。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人接種了不合格疫苗,或者接種了這些疫苗可能會有什麼後果。
在這兩次公告披露之後,這一醜聞成網上最熱門話題,針對涉案公司的憤怒已漸漸擴大至政府官員,評論人士則直指這是大陸監管和政治體制的失敗。
一位住在北京的母親憤怒的表示,她的7歲兒子接種了長生生物的百白破疫苗,「我想要的只是找出真相。造假行為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有多少造假批次?它們是如何非法生產的?會有什麼樣的危害?我們作為父母想要解決方案。」
部分大陸網民將劣質藥品得以在市面上經銷,歸咎於大陸醫療系統中的猖獗賄賂行為。據法庭記錄顯示,近年來,已有多名大陸衛生官員因接受長生生物賄賂而被提起公訴。
受到該起醜聞衝擊,長生生物股價連日重挫,日前已更名ST長生。這起事件甚至驚動了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正在等待中方進一步的調查結果,並隨時準備向中國國家衛生主管部門提供支援。
監管不周 官方忙滅火
當然,除了長生生物,民間的怒火還燒向了大陸政府監管部門。當時正在非洲盧安達進行國是訪問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在官方媒體發表指示來安撫大陸廣大父母。習近平表示,長生生物違法違規,將受到調查,並補充稱,確保藥品安全是執政者的「義不容辭之責」,而此前大陸總理李克強已發表了類似的聲明。
面對這起疫苗醜聞,大陸境內的知識分子除了憤怒,還有更多的無奈。有人指出,這些年來,大陸消費者對於官方在安全醜聞爆發後做出的這類承諾,已變得習以為常。眾人迄今印象最深、最嚴重的安全醜聞事件,是2008年河北三鹿生產的嬰兒奶粉被摻入有毒化學品三聚氰胺,最終導致6名嬰兒死亡,數萬嬰幼兒接受醫院治療。而就在3年前,大陸也曾爆發類似的公憤,當時數千支無效疫苗被發現在黑市上銷售,促使大陸官方對藥品經銷系統進行整改,也讓人們普遍不信任官方資訊。
市場分析師則表示,這一醜聞將阻礙大陸政府促進製藥業發展的努力。目前大陸正尋求更大的全球市占率,並試圖削減醫療支出。安永分析師指出,「這一事件無疑是對大陸境內藥品可信度的重大打擊。可以預見,未來大陸父母會盡可能選擇進口藥品。」
(工商時報)
健康
狐臭太嚴重 應剃掉腋毛
夏天熱,有些民眾腋下易出汗,常有狐臭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說,人體皮膚汗腺分為大汗腺及小汗腺,狐臭為大汗腺釋出的蛋白質等成分,經過細菌分解後所產生的氣味;尤其大汗腺分布的腋下及生殖器、肛門周圍易出現異味,其中以腋下狐臭最嚴重。
勤擦拭腋下汗水
潘企岳建議,要降低狐臭,首先應剃掉腋毛,避免腋毛沾附大汗腺釋出的蛋白質等成分,增加細菌分解機會,而腋毛也易悶住狐臭氣味,恐致狐臭更加濃烈。其次可於腋下使用止汗劑,防止大汗腺釋出蛋白質等成分,以阻斷狐臭。另可在腋下使用具殺菌成分的藥劑或清潔用品,減少細菌量。
此外,他也建議多使用濕紙巾、濕毛巾適時擦拭腋下汗水,以及應穿著棉質吸汗及透氣衣物,減少汗水停留在腋下的時間及汗水量,不讓細菌持續分解汗水中所含的蛋白質等成分,讓狐臭氣味降至最低。
(蘋果日報)
--
兒童罹血癌 95%原因不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彥麟說,白血病俗稱血癌,於18歲以下兒童癌症佔比約為4分之1,也就是每4名罹患癌症的兒童就有1人為白血病患者,其發生率為每百萬分之39,換算每年新增200名患者;白血病分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與急性骨髓性白血病,2者比例3:1。
治療期間易受感染
劉彥麟表示,兒童白血病好發原因僅5%與遺傳有關,其餘95%為不明原因,導致身體製造不正常的白血球癌細胞;主要治療方式為化療,病情嚴重時恐須骨髓移植。其中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化療時間約需2.5年至3年,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需10個月,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較不易治療,患者5年存活率為5至6成,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則超過8成。
劉彥麟說,白血病患者治療期間,身體免疫力低下,因此患者須戴口罩、勤洗手,若病情復發進而引發感染、或是直接受到感染者,病情容易在短時間內急轉直下。他研判曹加繪可能是因此病逝。
劉彥麟提醒,兒童癌症有時不易被發現,家長若發現孩童出現不明原因反覆發燒、感染、頭昏、倦怠、貧血或腹部腫大等問題,要趕快就醫。
(蘋果日報)
--
一針治好椎間盤突出 日本新藥下月上市 療程僅30分鐘
一種針對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導致背痛或腳麻的新療法,下月將在日本推出。由日本「生化學工業」公司製造的新藥HERNICORE, 是日本第一個直接注射腰椎的椎間盤突出治療藥,療程只要打1次針,費時30分鐘,不必動刀,患者住院兩天甚至當天就可返家,得以免除高額醫藥費、住院好幾天加復健的種種負擔。
目前還沒有藥物能根治椎間盤突出。《讀賣新聞》日前報導,椎間盤突出是造成腰痛的代表性原因,好發於20歲至到40歲患者身上,以男性居多。
醫師基本上會先採取保守療法,開立止痛藥或請患者穿戴護具,8成至9成患者通常可在3個月後改善症狀。但如果疼痛加劇的話,可能考慮開刀。醫師開刀時把患者背部切開,將腰椎裡突破「纖維環」、壓迫到神經的「髓核」取出。患者通常得住院7至10天,加上復健等,大約得休息1個月才能重返職場,負擔不小。
椎間盤在連接背骨上扮演緩衝器的角色,《讀賣新聞》以紅豆麵包比喻椎間盤的構造。腰椎內部的髓核組織有如紅豆餡,老化、不當用力或外傷都可能使髓核向外側的麵包,即纖維環的部分擠壓,造成纖維環變形甚至破裂,如此一來就會壓迫到附近的神經,產生疼痛。
從2000年就開始HERNICORE臨床試驗的日本濱松醫科大學松山幸弘教授解釋,椎間盤髓核的軟組織「醣胺聚醣」是由膠原蛋白、玻尿酸、蛋白多醣等成分構成。蛋白多醣集合體的表面有鬍鬚狀的硫酸軟骨素附著。新藥HERNICORE(condoliasa)是多醣的分解酵素,具有分解硫酸軟骨素等多醣類的作用。當多醣被分解後,保水力減少,進而降低椎間盤的內壓力,突出的椎間盤就會收縮,消除對神經的壓迫。
此酵素是名古屋大學鈴木旺教授等人,從「普通變形桿菌」(Proteus vulgaris)這種土壤菌萃取所得。歐美在1982年起也曾廣泛使用美國開發的椎間盤突出注射藥,成分為蛋白質分解酵素,但一旦注射的藥漏出的話,會對脊椎神經和周邊的蛋白組織造成危險,產生過敏性休克和嚴重腰痛等副作用,因此停用。HERNICORE是多醣分解酵素,沒有這方面的安全疑慮。它在今年3月獲得日本政府許可,成為椎間盤突出治療藥。
復發率比開刀還低
腰痛原因眾多,需先經磁振造影(MRI)檢查,確認椎間盤突出的狀況再進行治療。HERNICORE適用於後縱韌帶下型的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還可分為退化型、膨出型、突出型、後縱韌帶後型、游離型等。
現有療法分為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保守療法包括服用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HERNICORE適合保守療法未能顯著改善症狀的患者,副作用為腰痛和起疹子。
松山教授說藥是從體外打進椎間盤髓核,費時30分鐘,患者經休養後可當天返家。有8成患者治療1個月後逐步改善症狀,復發率為3%至4%,比開刀7%至8%復發率低,堪稱「劃時代藥物」。一劑售價8萬1676日圓(約2.2萬元台幣),下月上市。
造成椎間盤突出原因
●隨年紀增長椎間盤彈性減少,功能變差
●突然提起重物
●坐著拿重物,身體彎曲
●長時間半彎腰
●激烈運動造成腰部大負擔
●長時間開車
●先天椎間盤構造缺損、薄弱
●抽菸
●摔倒、車禍等外傷
椎間盤突出各種療法
●保守療法
˙臥床休息7至10天
˙藥物治療,減輕疼痛
˙物理治療、腰部牽引
˙穿緊身衣、背架使用等
˙脊椎神經疼痛控制注射
●手術療法
˙當保守療法無效時,需採行椎間盤切除術,手術方式依不同病情,可採用傳統椎間盤切除術或經皮內視鏡減壓手術
●注射療法
˙注射日本研發的新藥HERNICORE,直接打入椎間盤,療程只要打1次針,費時30分鐘,不必動刀,患者住院2天甚至當天就可返家
椎間盤突出致腰痛 日本醫:9成皆誤診
據中央健保局官網,椎間盤突出或下背痛,近年來幾乎都是國人就醫疾病的前幾名。日本更估有逾100萬人受此疾所苦,可見椎間盤突出十分常見。但有日本治療腰痛的權威醫師語出驚人表示,就他了解,日本的椎間盤突出患者可能9成是誤診。
多是薦髂關節異常
位於神奈川縣的片田整形外科(日本稱骨科為整形外科)院長片田重彥先前表示,他的患者中有不少人雖被診斷為椎間盤突出,但那並非腰痛的原因。
經他診斷,大多數患者都是薦髂(髂音同喀)關節異常,修正薦髂關節的話,就能治好長年的疼痛。薦髂關節是骨盆的薦骨和骼骨間的關節,當這裡出現小突起或發炎的話就會導致腰痛。片田醫師提醒慢性椎間盤突出患者,如果一直治不好的話,應懷疑會不會是薦髂關節等其他的問題。
椎間盤突出主要療法是投藥,疼痛嚴重者,有時會採取神經阻斷注射。如果服藥都未改善,再考慮動手術。埼玉市清水整形外科診所院長清水伸一醫師表示,很多60歲左右椎間盤患者選擇開刀的決定下得太輕率。他說,年輕時運動量大,對椎間盤造成的壓力也較大,有些人可能痛到無法動,如果這樣的話就有動刀的必要。
50歲後椎間盤的機能變差,髓核壓迫神經的力量也變弱,因此,60歲後就不太容易產生很強疼痛。加上60歲不像4、50歲那麼辛苦工作,讓身體休息時間增加,吃止痛藥加休養的話,很可能自然就不痛了。有些開過刀的人,若沒從姿勢和生活習慣做改變的話,極可能復發,因此,清水醫師提醒,如果不是已出現身體麻痺症狀的患者,動手術前應該三思。
每天2次指壓痛處15秒 2周舒緩疼痛
除了吃藥、做物理治療或開刀之外,日本東京專治疼痛的奧野診所院長奧野祐次建議,受到椎間盤突出引發疼痛困擾的患者,可以簡單地自行做15秒指壓,緩解疼痛。
奧野醫師向《POST週刊》解釋,檢查椎間盤突出患者的痛處,可以看到新生血管異常增生,當中有看似毛線狀的物質聚集,那是在新生血管周圍增生的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若起過敏反應,會造成極大疼痛,透過血管攝影可以看到這些如煙霧裊裊狀的血管。這些異常血管引發慢性疼痛,止痛藥效果通常不好。
若不見效仍得就醫
奧野醫師建議可進行15秒指壓法。異常的新生血管會漫無秩序地增長,但只要阻斷血流就能阻止它們亂長。做法簡單,只要在疼痛處的皮膚上按壓15秒,就能達到減少新生血管增生的目的。
奧野醫師說先用大拇指在膝蓋各處輕按,發現特別痛的地方,再以指壓15秒。但別太用力,只要按到手指甲變白的程度,就可阻止新生血管的血流流通。每處1天按2次,大約2周就可減輕疼痛。但奧野醫師提醒,萬一不見改善的話,還是要求助專科醫師。
(蘋果日報)
--
愛喝烈酒熱湯 兄妹檔罹食道癌
67歲的林姓營造包商抽菸50年,每天抽上4包菸,吃上3百顆檳榔也不嫌多,覺得咬幾口就吐掉不傷身,也愛喝酒精濃度高的自製藥酒,天天喝上600cc,覺得養生,結果前年開始燒聲,聲音愈來愈沙啞,發現時罹患喉癌第3期,腫瘤已經把聲帶壓到裂開。
「香檳酒俱樂部」3癌高風險
台中榮總耳鼻喉頭頸部主任王仲祺指出,抽菸最刺激聲帶,因此很多聲帶長腫瘤都是抽菸造成,抽菸、喝酒、嚼檳榔被笑稱是「香檳酒俱樂部」會員,長期刺激傷害上消化呼吸道,是罹患口咽癌、喉癌、下咽癌的高風險因子。
還有一名55歲盧姓貨車司機,家裡習慣喝烈酒、喝熱湯,妹妹10年前罹患食道癌第1期,而他還從十幾歲就開始抽菸、嚼檳榔,工作後開始喝酒交朋友,去年感冒頸部腫起來就診,確診罹患食道癌第3期,接受放化療、切除腫瘤和重建食道,3個月暴瘦15公斤,他形容「整個人要報廢,連喘氣也悲傷!」現在終於逐漸復原。
這名林姓患者以前一個月花在菸、酒、檳榔的開銷就有5萬元,妻子勸阻也不聽,直到燒聲快失聲,確診罹患喉癌,2.5公分的聲帶被壓住超過一半,必須手術,才趕緊戒掉,經機器手臂經口切除腫瘤,幸運保留喉嚨,嚇得說再也不敢吃了,也奉勸癮君子「要保命就要戒掉!」
63歲的呂先生也是抽菸、喝酒、嚼檳榔長達35年,2年前摸到頸部有硬塊就醫已經罹患下咽癌第4期,腫瘤超過4公分,先化療再手術,接著放療,保留咽喉,現在未復發,呼吸、吞嚥、發聲功能恢復良好。
王仲祺說,頭頸癌要評估腫瘤大小、位置和深度,決定傳統開刀或是經口機器手臂手術,並非每個人都能幸運保留咽喉,也提醒有上消化呼吸道潰瘍一個月未改善就要注意,而且這類癌症都常在頸部出現硬塊,台灣每年新增6千名頭頸癌患者,死亡率排名全球第4名。
食道癌 癌症死亡率第9名
台中榮總外科部主任徐中平說,食道癌發生率在台灣有逐年上升,去年在全國癌病死亡排名第9,共1797人;食道癌初期通常無症狀,不易早期發現,隨著腫瘤逐漸變大,喉嚨才出現異物感、吞嚥疼痛、頸部硬塊、聲音嘶啞等症狀,多數確診都為晚期,5年存活率低於20%。
(自由時報)
--
大便有血誤認痔瘡 出血1年驚罹大腸癌
大便帶血別以為只是痔瘡發作!南投80歲賴姓老婦,大便時在馬桶看到血,原以為是痔瘡發作,便沒有理會,就這樣持續出血1年,家人近期得知後,便帶往衛福部南投醫院就醫,經直腸外科醫師以血液生化檢查,發現賴婦的血紅素僅剩7(正常值約10.9-15.6 g/dl),做大腸鏡檢查也在升結腸處發現腫瘤,病理化驗後診斷為升結腸癌,即大腸癌的一種。
南投醫院直腸外科醫師廖師賢表示,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並不一定會是痔瘡,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甚至可能是癌症,如果持續出血或伴隨其他症狀,例如腹痛、排便形態改變、貧血、體重減輕等,應盡速就醫,平時應規律飲食,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勿暴飲暴食,除了可維持腸道功能,也較容易察覺排便狀況。
他說,痔瘡是位在肛門附近,因排便用力擠壓造成靜脈出血,因此顏色鮮紅,血量較大,且血與糞便是分開的;而大腸癌會依腫瘤的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狀。
若腫瘤在肛門附近則出血顏色鮮紅,但若腫瘤越往深處,出血的顏色較暗紅,形態較濃稠,可能帶有黏液,甚至有些出血肉眼看不到,不容易被察覺。
南投醫院提醒,國健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免費1次糞便潛血檢查,滿50歲或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民眾,就應該定期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協助發現早期大腸癌。
大腸癌篩檢免疫法檢測 水果紅肉不影響
不少民眾誤以為在做大腸癌篩檢的糞便潛血檢查前,若吃紅肉、水果,當中的鐵質和維生素C恐會影響檢查結果。
國民健康署為此特別澄清,強調糞便潛血檢查在2004年時就已經採用免疫法,偵測的目標是血紅素裡的球蛋白(抗原),對下消化道出血敏感度及專一性高,不易受到食物成分影響,在採便前不需限制任何飲食。
採便前不需忌口
現行的糞便潛血篩檢並不會受到食物成分的影響,糞便潛血檢查,是指找出在糞便裡肉眼看不見的微量血液。
而早期大腸癌的檢驗方式是使用化學法,利用紅血球中的過氧化酵素產生氧化還原反應,改變試劑顏色來判別,因此容易受到食物的影響,例如紅肉中的鐵質、水果中的維生素C等。
國健署提供50歲到74歲民眾每兩年一次的大腸癌篩檢服務,一旦糞便潛血篩檢結果為陽性,建議民眾都應要去做大腸鏡確診,對健康較有保障。
(自由時報)
--
抗凝血劑使用 務必遵從醫囑/陳浩銘(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臨床藥學組組長)
77歲的林奶奶(化名)因為嚴重心律不整而住院治療,期間醫師處方了抗凝血劑,這是林奶奶第一次使用這類藥物,顯得格外擔心與焦慮。
臨床上,藥師對於第一次使用口服抗凝血劑的患者會進行臨床訪視與用藥指導。
◎誰會使用抗凝血劑呢?
非瓣膜性心房纖維顫動合併如鬱血性心臟衰竭、高血壓、年齡≧75歲、糖尿病、先前曾發生中風或暫時性腦缺血,或靜脈血栓高危險群患者進行重大骨科手術等病患,醫師會處方口服抗凝血藥物,用來「預防血栓」的產生,降低腦中風、靜脈栓塞或肺栓塞的發生。傳統的口服抗凝血劑(香豆素)使用時要定期監測血中數值,也擔心食物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所以必須依照特定飲食指示,否則藥物血中濃度上升,造成出血不止,或是藥物血中濃度不足而造成再次栓塞;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雖然使用上較為安全,但也有其注意事項,仍不可忽視。
如果使用抗凝血劑後出現不正常瘀青、血尿或血便、刷牙出血、傷口流血超過30分鐘未停止等狀況發生,需立即與醫療人員連絡詢問;若之後要接受任何手術或內視鏡處置之前,也務必告知醫師目前正在服用抗凝血劑。
此外,若欲使用保健食品(如銀杏、魚油、紅麴等)或其他中藥、成藥,也務必與醫師和藥師討論,以免造成交互作用而影響藥物療效。
(自由時報)
--
生酮飲食6原則 營養師建議您可以這樣吃
生酮飲食正夯,但並不容易,也非人人適合。明天的元氣周報將刊出健康的生酮飲食規則。
「你的身體需要很多營養素,特別是纖維和鉀很難在生酮飲食中獲得。」《抗衰老治療超級食品:保持年輕,活得更長》的作者Karen Ansel說。且其中的高飽和脂肪攝取,不利心臟健康;同時剝奪身體對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渴望。
儘管如此,有些生酮飲食的規則,仍值得想健康減肥的你遵循。
1.減少碳化合物攝取
大多數人習慣攝取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加工食品,生酮飲食正是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亞特蘭大的營養師Marisa Moore說,這個飲食規則會鼓勵你減少特定食物的攝取,達到減重與改善健康的目的。你可以戒掉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食品,例如餅乾,同時繼續享用天然健康的全穀物,如糙米和燕麥。
2.多吃好的脂肪
脂肪不該被視為肥胖的代表,它能讓你有飽足感,不容易覺得餓,進而減少食物攝取。但要慎選脂肪種類,雖然肉類與乳製品中的飽和脂肪,不再如過去被視為萬惡食物,但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每天攝取飽和脂肪別超過13克。
3.多吃非澱粉類的蔬菜
多數人蔬菜攝取不足,這是營養學家喜歡生酮飲食讓人吃更多「非澱粉類蔬菜」的原因,例如花椰菜、蘆筍和菠菜。這些蔬菜提供消化系統所需的纖維,大多數蔬菜可以減少卡路里攝取,因此大量攝取蔬菜的人通常有較低的BMI(身體質量指數)。
4.試試間歇性飲食
間歇性飲食在生酮圈風靡一時,聽起來好像很極端,但常見的方法多允許在白天有8小時的進食時間(例如上午十點到下午六點),以實現」接下來16小時的進食狀態。在禁食期間,身體會燃盡所有的碳水化合物,並開始燃燒脂肪以獲取能量。
5.經常在家做飯
在生酮飲食中,因多數食物是禁止攝取的,它會迫使你在家做菜,減少外食是一件好事。你可以掌控自己吃進的食物品質,並減少添加物。
6.吃更多發酵食物
生酮飲食切斷纖維如全穀物與水果的來源,因此便祕是常見的問題。此時發酵食物是很好的替代品,其中所含益生菌能維持腸道健康,泡菜或酸奶都是好選擇。
生酮不能碰水果? 這8種可以吃
如果您正在進行生酮飲食的減重計畫,每天攝取大量的高脂肪食物,例如奶油、起司和肉類,這可能讓人覺得有些吃不消,加一點清爽的水果來中和油脂應該不為過 吧?但在這個高脂飲食計畫中,為了保持身體處在酮體狀態,你只能從碳水化合中攝取5%到10%的卡路里(讓身體燃燒脂肪,而非碳水化合物),而水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相當高。
以藍莓為例,一杯的藍莓含有約18克的淨碳水化合物(即碳水化合物總量減去纖維),這幾乎是生酮飲食者一整天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按規定應該吃少於20克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在進行生酮飲食的狀態下,多數的水果都不能吃。」
《生酮飲食:經科學驗證快速健康減肥法》一書的作者Kristten Mancinelli說,高碳水化合物的水果通常是最美味的(而且很甜),如桃子和甜瓜。
但你沒必要完全不敢碰水果,以下是一些通過碳水化合物測試的酮類友好水果。
1.酪梨
這種口感如奶油般的水果,富含豐富脂肪,是生酮飲食者的好朋友。根據美國農業部國家營養數據庫,酪梨含有15克有利心臟健康的優質脂肪,少於2克的淨碳水化合物。
2.橄欖
你可能從未想過橄欖也是一種水果。10顆小橄欖約含3克脂肪和1.5克淨碳水化合物。而且它們是鹹的,在進行生酮飲食期間,攝取足夠的鈉也很重要。
3.椰子
半杯椰子肉有13克脂肪,還有2.5克的淨碳水化合物。但要注意的是,請購買不含糖的椰肉加工品,或者買一整顆自己舀出椰肉,是最好的選擇。
4.黑莓
黑莓的纖維含量相當高,四分之一杯就含有近2克纖維,淨碳水化合物則有1.5克。不妨加入早晨的酸奶中飲用。
5.覆盆子
四分之一杯覆盆子,含有1.5克的淨碳水化合物,不妨加入沙拉中一起食用。
6.草莓
四分之一杯的草莓含有超過2克的淨碳水化合物,大約是每日攝取份量的10%。
7.番茄
是蔬菜,也是水果,每半杯的番茄含2克的淨碳水化合物,是進行生酮時很好的補充。
8.檸檬
覺得白開水過於平淡時,你可以放心擠些檸檬汁,它幾乎是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碳水化合物。
(聯合報)
--
婦人忽視牙周病 蜂窩性組織炎腫半邊臉
台南市一名有抽菸習慣的60歲婦人日前因半邊臉突然腫脹疼痛就醫,檢查發現是牙周病感染引起的蜂窩性組織炎,經多重治療後逐漸好轉。醫師呼籲,民眾要多注意牙周的健康狀況。
柳營奇美醫院牙醫部醫師蔡鎮州今天受訪表示,這名病患其實早就確診有重度牙周病,但因平日沒有疼痛問題,所以拒絕牙科治療。直到有一天突然半邊臉腫脹疼痛、並有發燒現象而掛急診。
蔡鎮州表示,病患的症狀若未控制得當,可能造成呼吸道壓迫與全身敗血症,因此馬上施以抗生素積極治療。在症狀緩解後,再進行牙周病相關治療並開始戒菸,移除牙周病的病因避免復發。
他說,抽菸、遺傳、藥物、懷孕時的賀爾蒙改變等,都是造成牙周病的危險因子。此外,糖尿病、愛滋病、白血病、口腔癌等疾病的症狀也可能反應在牙周組織上。牙周病若不治療,除了有牙齦腫痛與牙齒脫落等症狀外,更可能會提高蜂窩性組織炎、心血管疾病、新生兒早產與吸入性肺炎等重症的機率。
蔡鎮州指出,近年來民眾的口腔保健意識提升許多,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進行的調查報告,國人牙周病盛行率高達80%,卻有不少人不自覺有牙周病,民眾應更重視牙周病的預防與治療。
(中央社)
--
日抽80根菸嚼300顆檳榔 男子聲啞患喉癌
67歲林先生菸齡50年,一天抽80根香菸,嚼300顆檳榔,酒也不離口,一個月菸酒檳榔花費新台幣5萬元,後來因聲音逐漸沙啞,就醫檢查診斷罹患喉癌。
台中榮總27日舉辦「世界抗頭頸癌日活動」、「2018好呷俱樂部食道癌病友座談會」,頭頸癌、食道癌的病友現身分享抗癌經驗,醫師們也提供頭頸癌、食道癌病友治療及照護知識。
擔任水泥包商的林先生,10多歲開始抽菸、喝酒、嚼檳榔,他自述一個月花費在菸酒檳榔花費上就要5萬元,2年半前因聲音逐漸沙啞,他就醫檢查,未料,發現出他患有喉癌。
經內視鏡檢查發現,林先生的聲帶幾乎被腫瘤佔據,腫瘤壓迫左聲帶,造成他聲音沙啞,林先生接受達文西手術切除腫瘤後,術後2年無復發跡象,現在固定回診追蹤。
林先生表示,術後他將菸酒檳榔全戒除了,退休後在家幫忙帶孫子,將以前花費在菸酒檳榔的錢,全部拿來買孫子的玩具糖果,偶爾好友來訪才小酌幾杯。
55歲食道癌病友盧先生是個貨車司機,抽菸、喝酒、嚼檳榔有40年歷史,去年9月因感冒就醫,持續一週未好轉,轉診接受胃鏡檢查,發現罹患食道腫瘤。
盧先生接受放、化療後,今年一月接受手術,術後,他躺在加護病房內,全身插滿10多支管線,喉嚨因插著氣管內管,喘氣都會痛,住院期間他的「室友」們紛紛撒手離世,讓他下定決心戒除菸酒檳榔壞習慣。
台中榮總外科部主任徐中平表示,食道癌每年約有2000名新病例,初期無明顯症狀,隨著腫瘤變大逐漸佔據食道時,病人會感覺喉嚨有異物,吞嚥疼痛等,愛喝熱湯、烈酒以及菸、檳榔者,都是罹患食道癌的高危險群。
耳鼻喉頭頸部主任王仲祺指出,菸、酒、檳榔易造成喉咽上消化呼吸道刺激造成癌化,上消化呼吸道若出現不明潰瘍、腫塊,超過一個月未癒,宜盡早就醫,早發現早治療。
(中央社)
評論
醫事人員考取率極低 已成大問題/王宏育(醫師、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
高雄縣醫師公會雖然是地方性社團法人組織,醫師會員也有2400位,理事長接到會員陳情往往跟所有民眾息息相關,尤其是醫療的方便性、安全性。今年5月高雄縣醫師公會召開學術委員會,主席、義大醫學院陳翰容院長順便提到教育部、衛福部已經核准成立醫學系,當場A醫師笑著說:「為什麼不同時成立藥學系,多培養一些藥師人才,基層診所常聘請不到藥師,若離職往往不容易請到替補,尤其偏鄉,造成很大的困擾。」B醫師卻有不同意見:「目前我們國家培養藥師應足夠,未就業的比例甚高,要探討原因加以改善,並非單純藥師不足。」
及格率不合理偏低
經了解,目前全國具有藥劑師、藥劑生資格者,大約有4萬6000位。有職業登錄者約2萬9000位(佔63%),粗估約有33%在社區藥局服務、30%在醫院執業、25%受聘於診所,其他部分佔10%。其餘1萬7000位藥師為什麼沒有職業登錄?可能為有教職,例如在醫、藥學院當老師;或是研發人員、公務人員(衛生所、衛生局、衛福部長官們)、藥廠業代;或是出國、家管、退休等。
前陣子也有社區醫院和復健科診所向我反映:「最近很難聘請到物理治療師。」高雄岡山某醫院從3月起就大幅縮減復健服務時間,造成許多病患的不便與抱怨。物理治療師人力不足,長期加班疲憊,苦不堪言,更怕影響服務品質。而物理治療師數量下滑的原因之一,經本人了解,與部分物理治療師從醫院、診所離職,去從事長照的「復能照護」密切相關。
長照的復能照護服務一次一小時給付1500元,也不需要醫囑(似乎會侵犯到醫師的診斷處方權),當然會讓物理治療師熱中於長照復能。影響有多大?高雄市今年3月長照復能核銷經費約425萬元,若一位以7萬元計,估計有60位物理治療師從事長照復能。以高雄市物理治療師約900位計算,離職率6.6%,超過5%就會影響供需平衡,何況物理治療師轉換長照的情況可能將越來越多。
另外一個更重要原因是近年來「某幾類」醫事人員考照錄取率很低,例如今年第1次醫事人員執照考取率為醫師71.3%、牙醫師76.5%、藥師14.7%、護理師7.4%、物理治療師13.1%。若自民國104年每年兩次的國家執照考試的結果觀察,醫師和牙醫師的錄取率都很合理,但藥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最近7次的及格率平均卻分別為29.4%、28.9%、18.7%,都不合理偏低。
國家花費了那麼多資源,投入了那麼多教育經費,辛辛苦苦訓練這些醫事人員,再加上實習,結果錄取率極度偏低,造成此結果的原因有幾個可能性:第一就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教育部官員設定的課綱是否有問題?學校的老師不認真教學?所以教出來的學生超過7成無法通過專門職業師執照國家考試。第二是我們的命題委員故意刁難?沒有鑑別度?第三就是考選部「在某種壓力下」對於錄取率定下極嚴苛的門檻?
減少無人可聘窘境
不論是哪一種可能,我們都期待總統、考試院長、考選部長、立法院等相關單位能對此現象立即採取改善措施,一來不會浪費國家教育資源,二來減少醫療機構聘請不到藥師、護理師、物理治療師的窘境,提升醫療品質。更可以給辛辛苦苦大學畢業,考不上執照,無法就業的苦悶學子,一個公允的交代。
(蘋果日報)
--
垂直綠化不應成豪宅專利/邱啟新(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副教授)
全球建築市場近年湧現不少標榜高度垂直綠化的住宅,從米蘭的垂直森林(Bosco Verticale),到台北的陶朱隱園,透過高密度陽台綠化與炫技吸睛外型,以其稀有性創下天價,但就數量而言,其都市減碳效益可謂微乎其微,對大眾亦是遙不可及。
然而為何都市中沒有更多寬廣之空中庭園?因空中綠化所需空間便是資本,在房地產交易市場上,民眾長期視主建物外實用性不高之陽台為被迫接受之附屬設施,甚至將其室內化,使其不但未發揮亞熱帶建築初始設定之遮陽性能,甚至成為約定俗成之準違建部位。
然而隨生活品質提升與家戶人口減少,民眾對半戶外空間之渴求,已激發開發商創造差異化產品,但現行建築技術規則規定陽台超過該層樓地板面積十分之一、寬度超過2公尺部分須計入建築面積,故前述之景觀陽台多是由業者勻用法定建築面積而來,故唯有超大坪數、指標區位之高價建案,願為高資產客戶投資大陽台設計,垂直綠化在現行法制下,漸成豪宅獨有標配。
然而若透過建管法令調整,讓陽台規格與深度可發揮庭園機能,且可容於高層與透天住宅既有容積內,可貼近轉變中社會需求,減少二次施工,改變工業城市意象。2014年起推動的「高雄厝」計劃,基本上具此理想性與潛力──其景觀陽台設計準則,規定以玻璃或欄杆為外牆、留作樹穴之地面降板、懸臂無柱結構、錯層陽台配置與3米深之較強領域性,使陽台外推已不易出現。然而近日中央因不計入建築面積的景觀陽台之虛坪疑慮擬取消其登記,未來業者易因額外建築成本而無意開發,使中價位垂直綠化住宅在台灣可能成為曇花一現的實驗性建築。
諸如景觀陽台之建築垂直綠化有助於城市立面美化,對陽台違建衍生之消防安全具改善效果;若無法獲得體制化支持,則垂直綠化產生的利潤,除買賣增值稅,因脫離政府干預,不會挹注公共綠色基盤建設,長期將加速都市人造自然之私有化與高級化。
然而地方在規範景觀陽台上亦可增加如便於兼植果樹、菜圃等可食性景觀之彈性,亦利於建立陽台登記之正當性,將設計適當之景觀陽台登記,可提高開發誘因,但應與室內分開計價,法規應予其能發揮遮陽性與實用性之免計面積規格。全面取消景觀陽台登記,恐因財務可行性低,導致開發商卻步,民眾也會因缺乏所有權而不願維護,使垂直綠化重回豪宅市場專利。
回饋金用於闢公園
創造具自償性之公私合作治理模式,已是國際指標永續城市一致之新自由化原則,發展中城市尤難迴避綠建築務實的成本面。地方政府亦應體認垂直綠化不能取代平面綠化,具體來說,地方政府宜將建築業者繳納之回饋金,積極應用於公園之徵收開闢與綠色基盤建設,兼顧私有自然與公有自然之營造,避免一逕將公園用地變更為住宅用地,再以基地綠化來填補城市綠覆績效。
垂直綠化政策之成敗有賴中央-地方、政府-業者間互信與自律。永續城市除可見之森林化,也包含減災防災之環境韌性提升,及讓永續治理達真正分散化與可循環化,才是自然垂直發展之最大意義。
(蘋果日報)
--
連假塞車 善用差別費率來解/李克聰(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副教授)
要改善連假塞車問題,使用完整有系統之差別費率策略十分關鍵。資料照片
交通部部長吳宏謀近日聽取高公局業務簡報後,表示國道收費是常態、不收費是鼓勵,因夜間容易疲累且能見度差,他認為該鼓勵的應是白天,應在白天推優惠。因此中秋節連假將針對國道白天部分時段推出免收費措施,如於連假前一天、第一天或最後一天的日間部分時段免收費,將交由高公局綜合評估。
此言一出立刻引發廣泛討論,猶記吳部長7月16日上任時,筆者就提出交通管理公共運輸導向之建議,沒想到他就任10天居然提出國道白天部分時段開車免費,實在令人詫異。究竟應如何運用適當的差別費率策略才能改善連假塞車問題,筆者再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白天免費無法紓困
連假──尤其在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及中秋節等,因交通需求明顯提高,容易造成嚴重塞車問題,改善方法唯有先充分了解民眾在連假期間之交通需求特性,並因應研擬交通減量與分流策略,而且交通分流必須在交通減量之基礎下實施。是否奏效必須靠民眾理解並願意配合,因此使用完整有系統之差別費率策略就十分關鍵。
在交通減量方面,差別費率可運用使用運具之差別費率,最有效的就是連假使用大眾運輸免費而私人運具加價收費。其次是私人運具乘載人數之差別費率,建議可將高乘載管制增為4人並免費,但要去除目前不人性化之上匝道前的人工檢視方法,短期應採行在高乘載管制期間在下匝道抽檢如不符規定罰款方式,中長期則運用科技辨識乘載人數之功能,避免高乘載管制反造成地方道路塞車問題。
在交通分流方面應實施尖離峰時段路段差別費率,如要配合交通減量策略,建議任何時段及路段都不要免費,必須採行離峰減價尖峰加價方式,因在白天時段免費,不但會使原選擇一般道路的需求轉移,導致交通增量且車輛容易在該時段湧入該路段,需要長時間才能紓解,如陸續有用路需求的車輛開上國道,這樣就會持續塞車。
勿一味討好用路人
當然連假搭大眾運輸免費或大幅優惠,必須要有固定永續之補貼基金,除了政府應盡速由相關財源如空污費等成立「大眾運輸永續發展基金」外,以後使用私人運具加價多收的費用,應專款專用挹助於連假大眾運輸的優惠,此措施必須多加宣導讓用路人了解,如被多收的費用可使連假交通比較順暢,相信會被多數民眾理解及願意配合。
吳部長目前主張在確保安全及交通便捷之前提下,減收費或免收費至少能使民眾減少支出。但實際上如只有減收費或免收費而無整體的差別費率策略,會使得塞車更嚴重甚至更不安全,民眾實際的支出只會增加而衍生更多民怨。
建議吳部長交由高公局評估研擬上述的差別費率實施方案外,未來還要更前瞻性評估以單雙號車牌或有無預約上國道的差別費率方案,如該時段路段規劃單號車牌或有預約車輛使用,其費用減價,其他車輛也可使用但需加價收費,這些方案都可運用ETC自動辨識收費達成。總之,千萬不要一味討好用路人,善加運用各式差別費率能有效促成交通減量及分流,這樣才能真正朝改善連假交通問題的目標邁進。
(蘋果日報)
--
小英騙了兩年的原住民正義/莎瓏.伊斯哈罕布德(暨南大學原鄉發展專班助理教授)、馬躍.比吼(原轉小教室發起人)
2016年蔡英文以總統身分向原住民族道歉,但至今轉型正義工程進度緩慢。 總統府提供
2016年8月1日,小英總統以總統身分向原住民族道歉,並承諾推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轉眼已經兩年了,推動得如何呢?
今年6月第一批公告傳統領域的邵族部落遭鄰近鄉鎮群起圍剿;經濟部護航亞泥礦權展限在族人抗議和全台20萬人連署後仍不動如山,經濟部次長王美花表示「國際上沒有一個國家採礦要經過原住民同意」;排灣族森永部落領袖為祭典釀的小米酒被警察查扣,台東縣政府回應「這是依法行政、絕對沒有不尊重原住民」。剛完成的蘭嶼核廢料真相調查沒有查出任何新資料,對族人最在意的核廢料貯存場何時遷移也沒有結論;違反《原住民族基本法》的傳統領域劃設辦法仍沒有修改;《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雖然讓數百位族語教師有專職工作,但國小國中的族語課程時數仍只有每周一堂課,跟過去的時數一模一樣。
遠落後黨產會效率
兩年來,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只有小小的改變,可能大家會認為「不要急、慢慢來、有做就不錯了」,但是轉型正義是一件需要跟時間賽跑的工作,如果太晚做、太慢做,傷心的老人家抱著遺憾離開,這樣的做法跟國民黨有什麼不一樣?
2016年小英道歉時說「用很簡單的語言,表達向原住民族道歉的原因,扭轉很多人認為不需要向原住民道歉的觀念」,聽起來非常動人,但是事實證明,除了小英道歉的那15分鐘之外,兩年來政府極少宣傳總統向原住民道歉的原因、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意義,既沒有在媒體上大量曝光,也沒有對各級官員施以教育訓練,更沒有在學校教育中增加相關內容。這就是為什麼從中央官員到地方官員,從網路鄉民到真實生活中的國民,仍對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和傳統領域充滿無知、誤解,甚至是敵意,也是進度緩慢的主要原因。
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工作效率如何呢?總統府原轉會成立一年半,總共只開會6次,每次兩個半小時;因為總統府原轉會是依照行政命令成立的,不像黨產會是依照法律成立的,因此總統府原轉會沒有調查權、不能舉辦聽證會、也不能發行政處分書,雖然會議主席是總統小英,但是20多位原轉會委員1年多來提了近200件提案,沒有1件有明確成果,大多只是公文旅行而已。
如果跟另外一項小英努力推動的轉型正義「追討不當黨產」比較看看,黨產會成立2年,開會44次、舉辦12場聽證,發出9份行政處分書,2次讓國民黨黨工發不出薪水,還告發婦聯會前主委辜嚴倬雲等人涉及業務侵占罪、毀壞政治檔案罪等,推出學術期刊《黨產研究》。顯然黨產會的工作效率極高,而且成果豐碩。
如果黨產會是台灣高鐵,總統府原轉會大約是田裡的小蝸牛,這很明顯是制度上刻意設計成這樣,顯示小英對於「追討不當黨產」是「玩真的」,對「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是「玩假的」。兩年來,小英既沒有讓官員與社會更了解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也沒有建立有實權、制度設計完善的機構推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如同拉著原住民演一場長達兩年的秀,爭取媒體曝光與好名聲,但對原住民處境沒有實質幫助,反而拖延了轉型正義的寶貴時間。
沒有真相難達和解
小英的愛將姚人多常說「轉型正義的最終目標就是和解」,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沒有調查、沒有公布真相,也沒有讓整個大社會理解,這樣要怎麼達到和解呢?也許有人會說,調查已經在進行了,但以唯一已完成的蘭嶼核廢料真相調查為例,沒有查出任何未知的新資料,沒有任何單位或個人受到追究,也沒有公布完整調查報告,這樣算獲得「真相」嗎?沒有真相,只想以免費健康檢查或回饋金搪塞,這樣能達到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嗎?這樣會有「和解」的一天嗎?小英還要再騙多久呢?
(蘋果日報)
--
我們可以這樣敵視跨性別的孩子嗎/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最近新聞披露,一位大學生小雯(化名)是一名跨性別女性,也在醫生評估下接受荷爾蒙治療,希望能入住女生宿舍,多次與校方溝通,也出示長庚醫院診斷證明,但長庚大學依然只准小雯入住男舍。在溝通過程中,受到教官和相關人員的言語性騷擾與羞辱,因而休學。
教官說,上帝造人只有男跟女,沒有第三性。小雯錄下與教官的一段對話:
「你告訴我,你是男的還是女的?」『我是女生。』
「國家的法律,你是男的還是女的?」『正在改變中。』
「對,所以你現在是男的還是女的?」『我還是女生。』
「所以你不是國家的人嗎?你不要跟我辯這東西,按照國家身分、按照你的性別,我把你放到你該放的位置──國家沒有任何法律有第三性嘛,國家目前沒有這個法令!你說按照什麼東西?我坦白跟你講,我很明白告訴你,我是基督徒、我只相信真理,上帝造人只有造男跟造女,沒有第三類的!」
這件事經小雯申訴,性平會認定這是性騷擾,但學校沒有任何懲處,只說要上8小時性平教育,後來還演變成總教官與學務長反告小雯「妨害秘密」與「加重誹謗」,連她跟諮商輔導組組長訴苦的簡訊也成了「恐嚇危安」的證據。面對校方的近乎集體霸凌的不友善,小雯處於極端恐懼中。
事實上,《性別平等教育法》明示,不能因為性別認同因素對學生有任何差別待遇,至於何謂「性騷擾」,傳統上認定是身體上的,但對性別認同的騷擾與歧視,也是法律定義下的性騷擾。所有教育人員不應也不能用自己宗教立場與錯誤認知,來批判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學生。
勿因不識否定權利
台灣的校園為何如此的霸凌跨性別者,想盡辦法想趕他們出校園?而且無視《性平教育法》的規定?我們若從未見過跨性別者或與他們相處過,是很難理解跨性別者的經歷,這也讓跨性別者生活在一個經常歧視環境中。
身為一位女性組織工作者,致力於結束各種性侵害和家庭暴力的倡議者,我必須說,台灣從廁所空間、學生宿舍、工作場域乃至社會福利的安置所,幾乎都是排除他們的,迫使他們脫離與他們性別相符的設施,難以自在地生活,這也使他們更容易受到攻擊、性侵害,乃至集體霸凌。
一位吳姓跨性別女性在臉書上說,「我面臨了所有女性共同的安全問題,可是我卻被國家與城市當成其他女性安全的潛在威脅,這一直是讓我非常受傷的部分。」
不友善跨性別者聲音舉世皆然,根據英國的性別組織「石牆」的執行長Ruth Hunt,因為最近英國不友善的反對跨性別者聲音,在《衛報》寫文章指出,給予跨性別者平等的權利並不會使女性更不安全。她還引述,44%的跨性別者因為感到不安全而避開了某些街道。有2/5的跨性別者,因其性別認同而經歷了仇恨犯罪。跨性別者和女性同樣都面臨著人身安全的困境。
事實上,給予跨性別者應有的權利也不會導致暴力男性被允許施暴,如果一個男人想打扮成一個女人進入女性專屬空間,再有多少繁文縟節的程序限制都不可能阻止他。但是,我們不幸地生活在一個沒有好好保障女性安全的社會中,跨性別者不應該為此負責,成為代罪羔羊,或怪罪給跨性別者,而將焦點轉離了真正的問題核心,更何況他們往往也處於危險之中。
檢視台灣整個反同運動,不只對同志不友善,對跨性別者更是輕忽、敵視,它拉扯台灣宗教信仰、年輕世代的距離,也製造台灣社會更多的鴻溝。
前陣子,全美數百個侵害和家庭暴力防治組織聯合發表了共同聲明,嚴肅表態支持接納跨性別社群,反對反跨性別倡議。文中表明,歧視跨性別者並不能讓任何人更能控制自己的人身安全。我們只有通過公平和尊重地對待所有人,包括那些跨性別者,才能實現終止性暴力的目標。
台灣社會如果能提高對跨性別的認識,一定有機會形成更好的對話與保護、更有效的改善和減少不必要的暴力與死亡。別因為不認識跨性別者或男性暴力而否定跨性別權利!
(蘋果日報)
--
「川局」與「習局」對撞誰會贏/范疇(戰略作家)
川普和習近平兩人都在企圖改變地球的格局;公平的說,始作俑者是習這一方,他的「中國夢」乃前朝的「大國崛起」的變裝版本,具體實施方案就是亞歐通吃的「一帶一路」。川普拔地而起的當選,固然有著美國社會的諸多內部因素,然而來自中國赤裸裸崛起的刺激,卻是川普意圖改變世界秩序的主要推動力。在時序上,「習局」在先,「川局」在後;無論是習近平的本意,還是因為擋不住政敵的「捧殺」作亂,習近平對行之有年的美國秩序之挑戰,就是川普「容俄制中」、「重建印太、改造美歐」的原動力。
一開始,連美國社會都看不懂「川局」,歐洲也懵懵懂懂,中國就更不用說了。
川普北打加拿大、南打墨西哥、西打歐洲、東打中國,退出TPP、羞辱WTO,全世界的自由主義者、全球主義者,無不狂批川普為破壞既有秩序的瘋子,認為他腦中只有美國,沒有地球。這種評價川普的角度,在知識份子群中,今天還是常態。但是,估計半年之內,至多一年,世人就會逐步品味出「川局」的奧妙,某些恨者會更恨他,但某些原來對他吐槽的人會豎起拇指說聲「讚!原來是這樣」。
兩年來寫過一系列文章分析「川局」,此處不贅述,此短文僅歸納其要點如下:
一、今天人們所稱的「美國秩序」、「自由貿易體系」,都是由二戰後美國一枝獨秀的條件下演化而成,這包括了WTO、世界金融機制等等;時至今日,美國即使依然強大但已經無法繼續支撐這個秩序,美國人其實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民主黨以及自由主義派,還想繼續打腫臉充胖子,直到川普這個聰明莽漢生意人跳出來說:夠了,美國不能再為過去的「美國秩序」埋單了。
川普雖莽但並不傻
二、川普雖莽但不傻,當年的交易避稅高手,怎會不明白關稅之有弊無利?怎會不清楚強強聯合「合建、共賣」的優勢?他會傻到堅持只跟散戶做單邊交易的地步?在打亂原先的混亂關稅體制、世人以為他是「單邊主義者」之後,他立馬快速的和歐盟開啟「零關稅」談判,估計在歐日之間已經建立了零關稅同盟之後,接下來川普也會很快和印太板塊的印度和東協建立類似零關稅或低關稅機制。中國還要玩已破落的WTO關稅遊戲?美國不跟你玩了。
三、世界安全體系上,制裁核武在2年內就可威脅美國本土的朝鮮,以及幾年內就可威脅印度、中東的伊朗。破格安排川金會先安撫住朝鮮,就在世人懷疑成效和金正恩不放棄小動作的當下,估計川普會在近期內對伊朗下重手,不排除軍事行動,殺雞給猴看,使得金正恩不得不服而配合美國開出的條件。
相對而言,已經進行了4、5年的「習局」──以經帶政、以金援帶軍事的「一帶一路」策略,在失去了傳統美國秩序的便車效應之後,必將疲態畢露。當前習近平進退兩難,只能令人同情。
國內經濟、金融壓力如山重,政敵群起而攻之,紅色家族紛起而利用之;國外「撒幣外交」試圖以人民幣代替美元,但沒有一個國家埋單。更讓習難堪的,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紅色家族外逃的數以兆計美元資產,以及龐大的「以金干政」情報體系,已經引起西方國家的普遍警覺,遊戲玩不下去了。
簡要而言,「川局」揭示的是美國牛仔本性,而「習局」揭示的是中國天朝專政本性,兩局在地球上對撞,最終勝負如何,由你自己判斷。台灣在此兩局下的進退,則建議「九字策」:(對川局)不掉隊、(對習局)不插隊、(對自身)除內弊!
(蘋果日報)
--
少子化改變了失業率/于國欽
依各國預估的生育率,2020年台灣每位育齡婦女只生1.20個小孩、日本1.34、韓國1.35、德國也僅1.46,除了法國仍在2.0以上,多數先進國家都在2.0以下。
■由於生育率降低,少子化使得我國人口於2025年開始負成長,降至2,373萬人,至2054年跌破2,000萬人,至2061年再降至1,837萬人。
多數人看到希臘、西班牙失業率達20%,巴西、阿根廷失業率達10%,便會認為他們的情況不太好,政府效率不高,而看到日本、台灣失業率在3%左右,則心生佩服,認為這些國家治理的不錯。
然而,真是如此嗎?恐怕未必。我們看一下日本的資料,日本1997年的就業人數6,557萬人,到2017年不增反減,降至6,530萬人,結果失業率卻由3.4%降至2.8%。意思是就業人數減少,失業率反而改善,相信多數人會覺得不合理,照理說應該是就業人數增加,失業率才會降低才是吧!會不會數字弄錯了?
數字沒錯,二十年來日本就業人數確實是減少了,而失業率確實也降低了,而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日本出現「少子化」,少子化一開始只影響消費,但接著便影響勞動力供給。1970~1990年代平均每年勞動力增加70萬人,市場上每年必須多創造70萬個工作機會,失業率才不會升高。
但隨著少子化,勞動力人口成長變緩,1990年代每年成長不到40萬,隨後勞動力不增反減,如今日本的勞動力人口還比不上二十年前,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不流失太多工作機會,失業率即可趨緩,這就是何以去年就業人數比不上二十年前,而失業率卻反而降低的原因。
相反的,像巴西、阿根廷這些生育率高、年輕人較多的國家,由於勞動力成長極快,若沒有創造更多的工作,失業率就會扶搖直上。所以,一個少子化的社會,與一個年輕人很多的社會,其失業率所代表的意義有天壤之別。可以這麼說,一個少子化的國家,不需太多努力,失業率就可以很好看,但一個生育率高的國家,要把失業率緩和下來恐怕得費九牛二虎之力。
今天台灣的情況還沒像日本這麼嚴重,我們人口還沒有負成長,我們勞動力人口也還沒有負成長,但兩者的成長已逐漸趨緩。依國發會估計再過七年,也就是2025年我們人口就負成長了,換言之,我們即將步上日本後塵,勞動力下滑、就業人數下滑、失業率下滑都會紛至沓來,前兩者經常引起多數人擔憂,但失業率降低是好事,也就沒有太多人注意,政府若將其視為施政成效,那就非常可笑了。
台灣上半年失業率3.66%,創了近18年新低,去年也創近十七年新低,其實很大的原因是少子化帶來的效果,但自年初以來政府高層屢屢將此視為施政成效,這實在是貪天之功,極不可取,而這也說明政府對於少子化的研究,仍待加強。
18世紀末馬爾薩斯出版「人口原理」一書,他憂心人口以幾何級數成長,每25年會成長一倍,以致全球糧食不夠吃,但他萬萬沒想到如今像日本、台灣、南韓等許多國家生育率持續下滑,人口負成長的情況非常嚴重,而這個負成長將大大牽動消費、生產、社會安全等諸多問題,倒是馬爾薩斯所擔心的糧食問題,今天已不存在了。
歷史的發展經常不是我們所能預期,托爾斯泰曾說:「人類意志有少許運行的軌跡,但有一端藏在未知世界中。」人口問題應該就是如此吧。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