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250401 緬甸強震篇

更新時間:23:05

*緬甸軍政府估強震逾3000死 曼谷倒塌大樓仍有74人失蹤

緬甸強震迄今已造成2719人罹難,鄰國泰國也有20人喪命。曼谷倒塌的審計大樓證實有13人喪生,但仍有74人下落不明。搜救人員今天則從緬甸奈比多的倒塌建物下拉出1名生還婦女。

美聯社報導,搜救人員今天在緬甸首都奈比多(Naypyitaw)救出1名63歲婦女,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尋獲更多生還者的希望愈來愈渺茫。

儘管救援黃金72小時已經過去,奈比多消防部門指出,3月28日震矩規模7.7強震後被埋在瓦礫堆下的這名婦人仍於震後91小時成功獲救。

法新社報導,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Hlaing)今天在電視演說中表示,這起強震已造成該國2719人喪生,估計這個數字將突破3000人。他還說,這起強震造成4521人受傷,另有441人下落不明。

在鄰國泰國,首都曼谷興建中的審計大樓因強震倒塌,搜救人員持續加緊腳步搜救生還者,但如今情勢愈來愈不容樂觀。

在現場指揮志願搜救工作的斌(Bin Bunluerit)表示:「瓦礫堆下約有70具遺體…我們希望有1、2個人會奇蹟般地生還。」

曼谷副巿長塔維達(Tavida Kamolvej)表示,掃瞄儀已偵測到瓦礫堆下的疑似6人,但他們毫無動作,也沒有生命跡象。她表示,境內和國際專家正研究如何安全抵達這6人所在之處。

倒塌大樓現場已證實有13人喪生,使得這起地震在泰國的死亡人數來到20人,不過現場仍有74人失蹤。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表示,在災情慘重的緬甸瓦城(Mandalay)地區,有50名孩童和2名教師因幼稚園建築物倒塌而喪命。

國際救援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表示,在震央附近的瓦城等地,避難處所、糧食飲水和醫療資源無一不缺。

駐瓦城的國際救援委員會人員在報告中指出:「經歷強震之後,驚恐的民眾現在很害怕餘震,只能露宿街道或曠野。」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要求軍政府允許救援進入反抗勢力掌控地區。反抗組織則稱,震後軍政府仍持續進行空襲。

泰國官員表示,本週稍晚將依原訂計畫在曼谷舉行區域領導人會議,敏昂萊可能透過視訊方式出席。

*緬甸遭世紀強震重創 暨大緬甸生哀嘆最大禍患是靠不住的政府

緬甸3月28日強震釀多人死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今天辦祈福活動關懷災民,政大則發起募衣活動;一名緬甸生表示,震後人民自己投入救災,緬甸最大禍患是靠不住的政府。

位於南投縣的暨大共58名緬甸籍僑外生(僑生20人、外籍生38人),其中6人家中房屋倒塌,校方已啟動急難救助機制核予急難慰助金,也透過祈願活動號召師生燭光祈福、書寫祝福語及默禱等,關懷緬甸與泰國災民。

出席祈福活動的暨大校長武東星表示,台灣曾經歷集集大地震,暨大教職生深知災難無情與重建艱難,當年學校一度面臨閉校危機,但師生攜手努力、克服困難,要最深切哀悼所有罹難者,祈禱災區早日重建家園,回歸平靜生活。

武東星說,「親愛的緬甸學生請記住」,在這個世界上「你們並不孤單,無論身處何地,暨大永遠是你們堅實依靠、是你們的家,永遠與你們並肩同行」,相信勇氣與堅韌將引領度過難關,願希望曙光早日照亮緬甸與泰國大地、願和平與安寧早日回歸每個受災角落。

來自緬甸的暨大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博士班學生胡彬彬表示,震後立即聯繫家人,得知住家毀損,萬幸家人都平安;台灣如果發生震災,政府會第一時間出動,民間團體也會紛紛投入搶救,「可是我們很難的是,此時我們想靠政府,但我們又最怕政府」,緬甸除人禍與天災,最大禍患反而是政府。

胡彬彬紅著眼眶說,緬甸人的心一直緊繃著,「人民能夠相信只有人民自己」,這時人性光輝特別明顯,現在當地很多人,以她家人為例,災後家人自己簡單整理家園後,每個人都投入救災,「因為我們知道政府靠不住,我們現在能活下來,就趕緊再去幫忙別人」。

國立政治大學也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表示,目前緬甸與泰國僑外生114人回報家人、朋友都平安,緬甸300多名校友也安全無虞。

楊姓政大緬甸同學會長表示,家鄉遭逢巨變,大家心情都不好受,而政緬平時就像大家庭,這幾天聯繫更緊密,彼此關心、陪伴,也謝謝學校、台灣各界關心及幫助。

政緬也將在政大發起募集夏季衣物,希望提供災民後續生活協助。

*緬甸至少2千人亡…震央遺體堆疊傳屍臭 1墳埋10死火化爐不夠用

緬甸上週發生強震,援助團體說,當地急需避難所、糧食與飲用水。震央居民說,一處堆滿遺體的墓地傳出屍臭;在曼谷,救援人員則在一棟崩塌的高樓瓦礫堆下尋找生命跡象。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地震,目前已知造成2000多人罹難,隨著救援團隊挺進震央附近災區,他們清楚意識到,倖存者需要大規模的人道援助行動。

路透社報導,人在瓦城(Mandalay)的一名國際救援委員會(IRC)工作人員說:「經歷過地震的恐懼後,民眾現在很怕餘震來襲,只敢睡在外面的道路或空曠田野上。」

「然而,在各地鄉鎮與城市,安全的空間非常稀少。當地急需帳篷,即使房子未受損,民眾也不敢在屋內睡覺。」

國際救援委員會表示,團隊發現災民急需醫療照護、飲用水與糧食。

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在位於震央的緬甸中部城市實皆(Sagaing),一處墓地開始堆積遺體。

20歲的實皆居民艾莫(Aye Moe)說:「屍體昨天開始散發惡臭。今天,情況已經嚴重到難以形容。遺體還無法運出實皆市,救援團隊也還沒抵達。」

艾莫提到實皆市的狀況時說:「他們必須在每座墳墓內埋葬10具遺體。沒有足夠空間時,他們就必須把遺體運至瓦城火化,但那裡也沒有足夠的火化爐。」

在瓦城,一名居民向路透社表示,民眾急著自行組織行動,從瓦礫堆中挖出遺體,因為當地沒有足夠器材或救援團隊,當地居民也擔憂發生餘震。

他說:「民眾白天回到屋內,但晚上還是不敢睡覺。大家仍睡在外頭,也開始生病…因為地面整天被太陽暴曬,地板太燙了。」

在曼谷,一棟未完工的摩天大樓在地震當天倒塌,救援人員仍在瓦礫堆中搜尋生命跡象,但他們知道,地震已經發生近4天,找到倖存者的機率很渺茫。

搜救團隊表示,他們打算運進心靈撫慰犬,陪伴死亡與失蹤者的家屬。

*央視新聞報導 緬甸強震已致2719人遇難、3900人受傷

大陸央視1日14時許報導,根據央視記者當地時間4月1日獲悉,緬甸強震已造成2,719人遇難。

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3月31日發布消息稱,截至當日12時,緬甸強震已造成2,056人死亡,約3,900人受傷,另有270人失蹤。

香港中通社報導,據雲南省政府外事辦公室消息,為持續做好援助緬甸抗震救災工作,結合緬災情形勢變化,雲南省租用緬甸國家航空公司(UB)全貨機,於3月31日晚從昆明起飛,將雲南第三批援緬物資運往緬甸。

報導稱,此次援助的物資約15噸,以緊缺藥品和防疫物資為主,還有食品、帳篷、毛毯、蚊帳等必需品。

與前兩批援助物資運往仰光不同,此次物資系在緬甸首都奈比多機場恢復允許必要的運輸援助物資飛機起降後,直接送抵此次地震重災區,減少仰光到奈比多近400公里公路轉運,努力解決當前災民住宿、食品、防疫、藥品等最迫切的困難和問題。

*緬甸悼念地震罹難者 全國4月1日默哀1分鐘

緬甸今天將舉國默哀1分鐘,悼念在毀滅性地震中不幸喪生的罹難者。緬甸3月28日規模7.7地震造成超過2000人死亡,目前在廢墟中找到更多生還者的機會渺茫。

法新社報導,緬甸軍政府昨天在聲明中說,全國將降半旗直至4月6日,「以哀悼(3月28日大地震)人員傷亡及災損」。

緬甸軍政府同時宣布4月1日中午12時51分02秒(台灣時間下午2時21分)開始默哀1分鐘,此時間正是震矩規模7.7強震發生之時,這是全國為期一週哀悼活動一環。

軍政府表示,民眾應原地默哀,媒體應停止廣播並秀出哀悼標誌,寺廟與佛塔也將祈福。

人口超過170萬的緬甸第2大城瓦城(Mandalay)是重災區之一,軍政府發出聲明的同時,當地救援工作的節奏與緊迫性逐漸減緩。瓦城各地民眾連續4晚露宿街頭,他們無法返回被摧毀的家園,同時也要擔心不斷發生的餘震。

軍政府昨天表示,至今已確認地震死亡人數為2056人,受傷人數超過3900人,失蹤人數仍有270人,預計傷亡人數還會大幅上升。

鄰國泰國首都曼谷已確認至少有19人死亡,地震威力導致一座興建中的30層高樓倒塌。挖土機繼續清理現場的大堆瓦礫,當地已證實12人死亡,至少75人下落不明。官員表示,他們並沒有放棄找到更多生還者的希望。

瓦城擁有1000個床位的綜合醫院已疏散人員,數以百計患者在醫院外接受治療。不願透露姓名的醫務人員說:「我們正盡最大努力。」

悶熱的天氣使得救援人員精疲力竭並加速遺體腐爛,可能讓身分識別變得困難。

然而瓦城街道昨天開始恢復通行,餐廳與街頭小販也重新營業。瓦城一座被摧毀的清真寺外,數以百計穆斯林聚集在一起進行開齋節(Eid al-Fitr)首次祈禱。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宣布緬甸地震為最高等級的緊急狀況,緊急尋求800萬美元搶救生命;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也已疾呼籌集超過1億美元的援助資金。

在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罕見地呼籲外國伸援後,國際援助與救難隊伍陸續抵達。軍政府發言人紹敏通(Zaw Min Tun)感謝主要盟友中國、俄羅斯以及印度的協助,並表示有關當局正盡最大努力。

但報導指出,儘管緬甸忙著地震善後,軍方仍持續空襲國內的武裝反抗勢力。

聯合國緬甸事務特使畢紹普(Julie Bishop)昨天呼籲各方停止敵對行動,集中精力保護平民和提供援助。

*緬甸強震挨批馳援慢半拍 美國:已派出救災團隊

緬甸3月28日遭到規模7.7強震重創時,美國總統川普正好解散主要海外救援機構,在中俄等國都已派出團隊下,美國今天為救災步調辯護,表示已派出一支救災團隊前往緬甸。

法新社報導,美國已宣布將提供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694萬)的金援,支持緬甸當地的援助機構。緬甸地震的死亡人數已超過2000人。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向媒體表示:「一支由駐該地區的人道主義專家組成的美國援助團隊現在正在前往緬甸,以確認人民最迫切的需求,包括緊急避難所、糧食、醫療需求與獲取水源的管道。」

然而路透社說,一名前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ID)官員和一名知情人士說,這3人評估團隊的出發行程,因為緬甸軍事統治者核發簽證問題而受到耽擱。

此外,他們還說,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DOGE)指示大砍資金、終止與承包商的合作與計劃解僱幾乎所有USAID職員,使川普政府的整體應對行動受到阻礙。

在緬甸發生地震當天,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Rubio)表示,他正式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總署,聲稱在削減超過80%的計畫後,獲得的「收益太少,成本太高」。

在2024年2月之前領導USAID人道主義援助局的查爾斯(Sarah Charles)說,「由於內部對於因應能力與因應意願存在許多困惑」,連帶影響了整體應對行動。

中國、俄羅斯與印度已派遣團隊前往緬甸。以往,在世界各地發生地震等天災後,在USAID指導下,美國都會迅速派遣救援團隊提供援助。

被問到美國這次的反應是否比平時慢半拍時,布魯斯說:「有人認為這顯然是削減USAID資源與那類援助資金所致,我不認同這樣的觀點。這樣的變化是由許多不同的因素造成。

她沒有詳細說明,但表示美國「終於」收到緬甸的正式請求。緬甸軍政府正遭受華府嚴厲制裁。她還說,這筆200萬美元資金將直接撥給已在當地的組織。

2008年,同樣處於軍事統治下的緬甸遭遇強烈氣旋襲擊,美軍空運了110萬磅的救援物資。

緬甸軍政府與中國長期以來關係密切。美國曾在緬甸轉型至民主時試圖擴大影響力,但在緬甸軍方於2021年2月推翻文職領導人後,相關進程戛然而止。

*多日搶救仍未能救出…緬甸強震 台婦人受困瓦城飯店罹難

緬甸發生震矩規模7.7強震,第二大城瓦城災情嚴重。來自台灣的一名婦人受困瓦城的倒塌飯店,經過多日搶救未能救出,在昨天逝世,這是緬甸強震中目前已知唯一的台灣罹難者。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緬甸中部28日發生規模7.7(芮氏規模8.2)地震,震央在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深度僅10公里。鄰國中、泰皆感受撼動。

鄰近實階市的緬甸第二大城瓦城(Mandalay)災情慘重,來自台灣的林氏夫妻在瓦城長城飯店(GreatWall)遇到地震,飯店倒塌,先生因靠近門口第一時間幸運逃出,但太太則被困在倒塌建築物內。

緬甸台商總會秘書長羅振華今天表示,林先生除了手臂和頭部有外傷外,健康精神狀態還好,但昨天下午救援隊派遣搜救犬及生命探測儀到倒塌飯店現場,現場無生命跡象,林先生釋然妻子已經去世。

羅振華表示,如果今天可以挖出遺體,會將遺體送到曼德勒雲南會館,擇日辦理告別式,火化後送回台灣;駐緬代表處僑務組組長林冠宏已經抵達瓦城,見到林先生並詳談後續相關事宜。

*緬甸地震台婦人受困瓦城罹難 先生盼骨灰送回台灣

緬甸中部發生震矩規模7.7強震,來自台灣的婦人受困瓦城的倒塌旅館,經過多日搶救未能救出,在昨天逝世。婦女的先生感謝台灣民眾對他們的關注,希望太太火化後骨灰能送回台灣。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緬甸中部28日中午發生震矩規模7.7(芮氏規模8.2)地震,震央在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深度僅10公里。鄰國中、泰皆感受撼動。

鄰近實階市的緬甸第二大城瓦城(Mandalay)災情慘重,來自台灣的林氏夫妻在瓦城長城飯店(GreatWall)遇到地震,飯店倒塌,先生因靠近門口第一時間幸運逃出,但太太則被困在倒塌建築物內。

不過經過多日搶救,仍未能救出這位台灣婦人,昨天下午救援隊派遣搜救犬及生命探測儀到倒塌飯店現場,現場無生命跡象。

緬甸台商總會秘書長羅振華表示,如果今天可以挖出遺體,會將遺體送到曼德勒雲南會館,擇日辦理告別式,火化後送回台灣;駐緬甸代表處僑務組組長林冠宏已經抵達瓦城,見到林先生並詳談後續相關事宜。

根據羅振華提供的影片,林先生在影片中表示他差一秒鐘就被困在旅館,逃出來後過去幾天他穿著僧侶的衣服,住在寺廟中,到寺廟有可以翻譯的人幫忙照顧他,也有來自台灣的人來關心他,他覺得這是一種親情的流露。

林先生表示,太太喜歡做善事,太太去世雖然是個人生命的終點,但也是她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就像他正在錄製影片時,太太的魂魄可能就在身邊,只是在不同世界。

林先生表示希望太太骨灰可以送回台灣,他也謝謝台灣人對他們的關注。他表示這幾天看到緬甸人沒有機器只能徒手挖,沒有安全帽也沒有口罩,他認為大家要珍惜台灣這個寶島,知足常樂、身在福中要知福。

*台灣婦人受困瓦城倒塌飯店罹難 駐緬甸代表處協助後事

緬甸強震導致瓦城飯店倒塌,台灣婦人受困多日已證實罹難。外交部今天表示,駐處已當面向家屬表達哀悼之意,並將全力協助家屬辦理後事。

緬甸發生震矩規模7.7強震,第二大城瓦城災情嚴重。來自台灣的一名婦人受困瓦城的倒塌飯店,經過多日搶救未能救出,在昨天逝世,這是緬甸強震中目前已知唯一的台灣罹難者。

外交部上午回覆中央社提問表示,緬甸強震造成首都仰光與瓦城陸空交通中斷且通訊不良,駐緬甸代表處委請當地僑胞就近協助關照。

外交部說明,經連日搜救,駐處人員並在陸路交通許可下於3月31日晚間趕抵瓦城,隨即前往倒塌旅館參加救援,獲家屬告知,同日下午經搜救團隊偵測,現場已無生命跡象,當事人已不幸罹難。

外交部說,駐處人員即向家屬當面致悼及關懷,駐緬甸代表周中興亦致電家屬,代表政府表達哀悼之意,並將全力協助家屬辦理後事。

*緬甸強震災情慘重…天主教會獻上代禱祝福 緬國方濟會士發送救濟品

緬甸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台灣愛心不落人後,不少民間單位發起捐款,衛福部還未設立緬甸賑災專戶;天主教台灣教會獻上代禱與祝福,國際修會方濟會在緬國的會士,分發災民水瓶及救濟品,災民爭相索取,方濟會傳出災區照片,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

方濟會在台修會劉姓神父說,「關於上周緬甸發生大地震,我們方濟會在緬甸的弟兄跟大家分享目前的災後情況,以及當地教會正在做的救濟服務,懇請大家繼續獻上代禱與祝福。

3月30日,我們的一些兄弟訪問了最近受到緬甸強烈地震嚴重影響的曼德勒地區之一。訪問期間,他們目睹曼德勒人民面臨的許多挑戰。請緬甸人民在恢復時繼續祈禱。此外,我們還分發了水瓶,幫助在這個困難時期提供一些救濟。」

針對外界關切緬甸強震,災情慘重,衛福部是否設立緬甸賑災專戶?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日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持續與外交部評估,台灣會準備好,但是最主要得看當地政府,看他們的需求是怎麼樣。

由於緬甸是軍政府統治,軍事國家訊息封閉,不管個人或機構團體,對內部需要了解都非常有限,募款在緬甸當地是誰配合他們,送到什麼地方去,做什麼事情?由什麼人來做?有名從事國際援助的基督教會人士提醒:「愛心要有智慧:奉獻請審慎小心」。因為金錢來得不容易,美善的心更是珍貴不能被污染,如果這些錢能夠正確的用在災區有需要的地方,那才能實際的幫助當地的人。

救災的募款,捐款者的美善心意非常單純非常珍貴,但是募款的機構的動機,運作的流程,經費的使用比率,當地配合機構,與實際執行的成效,….. 等等,很多的細節,比我們想像的更複雜。愛心要有智慧!所以大家捐款救災之前,請特別審慎小心,多多思考清楚。」

*4陸人涉闖曼谷倒塌大樓取走32份文件 到案稱「為了保險理賠」

泰國「民族報」(The Nation)今天報導,4名中國公民涉嫌從倒塌的曼谷審計大樓內拿走文件後,已赴挽賜(Bang Sue)警局到案說明,接下來他們可能面臨災難預防相關指控。

緬甸3月28日發生震矩規模7.7強震,導致曼谷尚未完工的34層審計辦公大樓倒塌。這棟大樓是由「義大利-泰國發展集團」(ITD)與中國中鐵在當地的子公司「中鐵十局」共同承建。

事發後,曼谷恰圖恰區公所(Chatuchak DistrictOffice)市政事務部門的1名法務官員向挽賜警局檢舉5名中國公民,他們遭控違反禁止進入的限制令,並非法從現場拿走建築藍圖等32份文件。

挽賜警方3月30日傳喚5人到案說明,結果發現其中1人是主管,其他4人涉嫌帶走文件。他們均為義大利-泰國發展集團旗下某承包商員工,後來暫時獲釋。

調查人員3月31日下令4名嫌疑人於下午3時到案,並依「災害預防與減災法」(Disaster Prevention andMitigation Act)正式承認指控,但他們的律師要求延期。

後來4人戴著口罩於下午5時20分抵達,並有1名律師和1名中文翻譯陪同。

他們取走的32份文件包括各種類型的書面紀錄。在警方初步審訊中,4人聲稱他們進入現場取回文件是為申請保險理賠。這些文件存放在1個充當臨時辦公室的貨櫃屋裡。

他們面臨的指控包括在未獲准情況下進入管制區,最重可處3個月有期徒刑或罰款6000泰銖(約新台幣5860元),也可能兩項皆罰。

警方正檢視遭扣押的文件,以釐清是否與大樓倒塌有關,並將詢問所有調查相關人士。

*緬甸強震曼谷大樓倒塌 泰政治人物憂同一中企參與高鐵工程

緬甸日前發生震矩規模7.7強震,波及泰國曼谷一棟由中資公司興建中的大樓倒塌。泰國媒體報導,有政治人物呼籲調查同樣有這家公司參與的曼谷到呵叻(Korat)高速鐵路工程。

泰國「民族報」(The Nation)昨天報導,呵叻市長候選人馬魯特(Marut Chumkhuntod)對一條曼谷到呵叻的高速鐵路興建工程表達了擔憂。

他說,這項計畫是由義大利-泰國合作發展公司(Italian-Thai Development Plc)與中國鐵路工程集團(CREC)執行,而這個集團也負責興建曼谷的30層審計大樓,這棟大樓在緬甸3月28日發生地震後迅速倒塌。

馬魯特說,政府必須緊急評估大樓倒塌後的財務影響及對投資產生的效應。

他還強調必須評估工程結構品質和中方採取的技術,這些技術已套用在許多工程計畫中。

馬魯特呼籲大眾密切關注這些問題,尤其是與透明度相關的議題。他指出,中資集團興建審計大樓時採用的新施工技術沒挺過這次地震;同樣地,曼谷到呵叻的高速鐵路工程必須經過徹底的結構和標準檢查,以判斷中國的技術是否抗震。

他呼籲政府詳細檢查,盡快向大眾公布調查結果。

同時,呵叻府首長查瓦特(Chaiwat Chuenkosum)身為當地事故指揮中心負責人,已指派災難預防救助辦公室主任克里特(Krit Phoonkasem)帶著相關企業和中國政府工程師等人赴班邁(Ban Mai)檢查曼谷到呵叻的高速鐵路工程。

報導提到,工程師們檢查了軌道結構、車站建築和隧道結構等,沒發現與地震有關的異常狀況。他們評估所有結構都能抵抗地震,並保證結構壽命可達100年。

*曼谷大樓強震中倒塌…泰國矢言釐清原因 增進建築安全

緬甸上週發生震矩規模7.7強震,導致泰國曼谷一棟興建中的大樓倒塌,此外曼谷並無特別嚴重的災情。泰國內政部長阿努廷矢言找到大樓倒塌的真正原因,「因為全都與科學有關」。

美聯社報導,曼谷市長查察(Chadchart Sittipunt)前往現場視察時,工作人員持續用重機具清理這棟30層審計大樓的瓦礫堆,希望找到仍下落不明的78人。

查察說:「即便救出一條性命,所有努力就值得了,所以我想我們必須繼續下去。」但長期來說,重要的是確保曼谷市建築安全,這座大城有數百萬人口,在數以千計高樓大廈裡工作。

這場地震震央在緬甸瓦城(Mandalay)附近,距離曼谷超過1200公里遠,當地已逾2000人喪命。泰國則至少18人罹難,多數是在曼谷恰圖恰區(Chatuchak)市場附近的這棟大樓工地。

查察說:「我想我們必須找到根本原因,這樣至少能學到一些教訓,改善建築規範…最終獲得一些能增進曼谷安全的成果。」

在各界質疑這棟大樓的設計、建築安全守則是否落實和中國國營建築承包商之際,負責這項建築計畫的義大利-泰國合作發展公司(Italian-Thai DevelopmentPlc)股價昨天大跌27%。

興建這棟大樓的是中國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去年還在網路上傳影片慶祝137公尺高的大樓封頂,內容有許多無人機拍攝畫面,並宣揚其設計、建造和計畫管理的品質。

阿努廷(Anutin Charnvirakul)的家族擁有泰國最大建築集團之一,他告訴記者,已下令成立調查委員會,要在一週內向他匯報結果。他指出大樓倒塌的3個可能因素,包括設計師、檢驗員和建築工人。

他說:「我們一定會找到這棟大樓倒塌的真正原因,因為全都與科學有關。」

曼谷不在地質斷層上,但處於湄南河岸一片相對不穩定的沖積層土地,這種條件可放大高樓感受到的地面運動。曼谷長期因高樓大廈的重量而下沉,促使當局限制地下水使用,以減緩地層下陷。

查察說,建物所有人須檢查房子,若發現裂縫,應判斷是新生成還是舊有。泰國結構工程師協會(Thailand Structural Engineers Association)正招募志工幫忙檢查,近期也呼籲檢視曼谷市內所有大規模建設計畫。

(聯合新聞網)
--
*緬甸強震》軍政府通報已知2056死逾3900傷 全國進入哀悼期

緬甸中部28日下午發生強震,本就受到內戰多年蹂躪的緬甸進一步遭受重創。據緬甸軍政府昨天(31日)通報,大地震發生後已知2056人身亡,本週訂已為「哀悼週」,全緬甸降半旗致哀。

綜合外媒報導,緬甸軍政府發言人對外通報稱,上週五發生強震後已過3天,死者上升至2056人,另外3900多人受傷,目前還有270人失聯。

不過緬甸自2021年2月爆發政變後,各大城市電力和通訊系統都受到軍政府掌控,外界難以得知內部狀況,災後軍政府也不准國際媒體進入緬甸報導地震災情,因此外界難以核實確切罹難人數,但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8日綜合緬甸地質結構、建築強度等因素推估,遭遇如此強烈的震災,死亡人數破萬的可能性很高。

另外,軍政府也發聲明宣布,本週為「哀悼週」,全國將降半旗向罹難者致悼,直至4月6日。

*憾!緬甸強震首見台灣人罹難 受困瓦城倒塌飯店夫妻天人永隔

緬甸3月28日發生強震,鄰近震央的第2大城瓦城(Mandalay,另譯曼德勒)災情嚴重,台灣林姓男子和太太投宿的Great Wall飯店倒塌,林男雖幸運逃生,但妻子受困多日昨天(3月31日)已確認罹難。

據《中央社》報導,緬甸台商總會秘書長羅振華透露,救援隊於3月31日出動生命探測儀和搜救犬前往倒塌飯店,搜尋不到任何生命跡象,之後若挖出遺體將在當地火化,骨灰會送回台灣。

駐緬代表處僑務組長林冠宏已前往瓦城和林男會面,其身體狀況還算可以,頭部、手臂有一些外傷,在地震發生時由於他鄰近房間門口,因此得以逃生。

*AI衛星照分析緬甸強震災情 第二大城曼德勒恐逾80%摧毀

緬甸中部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災情慘重,各國媒體想進入災區了解情況遭到緬甸軍政府拒絕,僅能透過社群媒體了解片面狀況,透過衛星照以及AI分析,第二大城曼德勒(Mandalay,或譯瓦城)恐有80%以上被摧毀,災情可能比目前社群媒體上呈現的更嚴重。

綜合外媒報導,微軟(MS)利用搭載在衛星上的長距離攝影機和AI,分析緬甸第二大城曼德勒的受損情況,根據衛星照的AI分析顯示,曼德勒至少有515棟建築物損毀程度達80%至100%,1524棟建築物受損程度達20%至80%。

微軟指出,AI分析只是初步判斷,需要在實地進行確認,已與當地紅十字會分享了這些資訊。

緬甸軍政府前一天宣布地震死亡人數已上升至2056人,受傷和失蹤人數分別超過3900人和270人;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估計,這次地震死亡人數超過10000人的可能性為71%。

*緬甸強震搶救第4天 曼谷倒塌大樓廢墟傳發現生命跡象

緬甸中部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強震,距離震央千里外、泰國曼谷一棟由中國企業「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議署大樓崩坍,整棟即將完工的大樓夷為平地,已知造成12死,仍有75人失蹤,地震發生後已逾72小時,傳出搜救人員在廢墟中發現生命跡象。

據《路透》報導,中企承建的審計署30層辦公大樓,在這次地震中倒塌,是曼谷唯一一個倒塌的大樓,造成至少12死,目前建築工地仍有75人失蹤,不過傳出在廢墟中發現生命跡象。曼谷副市長指稱,地震發生已超過3天,救援人員仍在緊急研究如何進入發現生命跡象的區域,她強調,儘管72小時後,生存機會越來越少,但救援工作絕不會停下來。

針對審計署30層辦公大樓倒塌事件,泰國工業部官員表示,初步檢測顯示,從倒塌建築現場收集的一些鋼材樣本不合格,政府持續對倒塌原因展開調查。

*曼谷大樓崩塌!泰國調查中企承建建材 已知2種鋼材不合格

緬甸中部28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導致距離震央千里外、泰國曼谷一棟興建中的大樓崩塌,後續被證實該大樓是由中企承建的審計署30層辦公大樓,泰國工業部派出小組調查該大樓是否存在使用鋼材品質低劣或工程設計不良等問題,昨天(3/31)晚間初步結果出爐,已發現2種鋼材不合格。

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CREC)子公司「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計署大樓,在28日的強震中崩塌,最新消息指出造成至少14人罹難,目前還有數十人受困。該大樓瞬間倒塌的影像畫面曝光後,中國豆腐渣工程再度掀起國際熱議,泰國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29日下令政府機構在1週內釐清這棟高樓被震垮的原因。

泰國工業部部長艾卡納(Akanat Promphan)30日帶隊到現場初步勘驗,並採集建材樣本帶回分析。艾卡納向在場媒體直言,他懷疑該大樓使用了不合格的鋼材,過去半年,工業部一直取締生產不合格鋼材的業者,當中許多工廠使用的是從中國整套搬移過來的舊式生產流程與設備,導致鋼材品質不符檢驗標準。

根據泰媒《khaosod》報導,工業部公布該大樓工地初步蒐集到28種鋼材品質檢驗結果,參與檢驗工作的包括泰國工業標準研究院(TISI)、泰國鋼鐵協會理事長Wirot Rojanawatthanacha、國家金屬與材料技術中心主任Temsak Srikirin等多名鋼材專家。初步結果顯示,蒐集到的28種鋼材中,有2種鋼材不合格,他們還將進一步到現場蒐集更多樣本進行測試。

*謊稱23歲孕妻受困曼谷倒塌大樓 泰國阿伯冒充家屬詐騙捐款遭逮

緬甸28日發生強震,鄰近的泰國也感受到劇烈搖晃,曼谷一棟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CREC)子公司「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計署辦公大樓工地倒塌,目前已知14人罹難、數十人失聯。然而,事發後竟出現假冒災民親屬的詐騙事件,一名50歲男子聲稱懷孕4個月的23歲妻子受困廢墟,最後被踢爆全是編造的假故事。

綜合泰媒報導,曼谷50歲男子索姆尼奇(Somnitch Duangnet)在地震發生後接受媒體採訪,聲稱23歲妻子柯威帕(Korwipha Sonbubpha)懷有4個月身孕,並在審計署大樓倒塌後失聯,他甚至還拿出「妻子」的工作證當成證據,甚至藉此獲得1萬泰銖(約新台幣9747元)的善心捐款。

然而,柯威帕本人根本不認識這位阿伯,強調該證件是2019年她在拉瑪區某購物中心上班時使用的識別證,離職後已歸還給商場,不清楚為何落入索姆尼奇手中。

柯威帕的父母起初信以為真,十分擔憂女兒的安全,後來才發現她安然無恙,這才意識到遭人冒用身分。柯威帕隨即向警方報案並對索姆尼奇提告。最終,警方於3月31日在莫奇(Mo Chit)巴士總站逮捕索姆尼奇,並帶回警局接受調查。

此外,由於索姆尼奇出現在公眾視野時,均穿著「Tisguard」保全公司背心,引發外界誤解。昨日,業者緊急發布聲明澄清,表示索姆尼奇早在2024年5月22日就已離職,但他仍未經允許穿著公司制服,並強調他與企業已無任何關聯。

(自由電子報)
--
*震後60小時 緬孕婦奇蹟獲救

緬甸軍政府三月卅一日指稱,廿八日規模八點二強震後的罹難者已達二○五六人、傷者逾三九○○人,還有二七○人仍下落不明。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同日報導,泰國則有廿人喪生,其中曼谷興建中的審計局辦公大樓共十三人死亡(八男、五女),該大樓的瓦礫堆中還有七十四人受困。

在馳援的中俄緬搜救隊經五小時作業後,當天從緬甸第二大城瓦城(曼德勒)倒塌建築物的瓦礫堆中搶救出一名受困逾六十小時的孕婦,獲救時生命徵象良好。緬甸當局表示,截至三月卅一日上午,廿八日強震後已發生達卅六次餘震。

世界衛生組織(WHO)三月卅一日宣布,將緬甸震災列為該組織最高等級(三級)的緊急事件。緬甸前實質領袖翁山蘇姬兒子阿里斯對英國廣播公司(BBC)指稱,自地震發生以來,他尚未得到任何有關翁山蘇姬健康狀況的確認。

華爾街日報引述緬甸天主教救濟會駐仰光負責人布萊格報導,「我們預估至少有一萬人罹難」。鑑於緬甸基礎設施和通訊系統嚴重受損,造成救災進度遲緩。瓦城阿馬拉布拉鎮的一位搜救人員說,災區空氣中瀰漫腐爛屍體的臭味。

另據讀賣新聞三月卅一日報導,據日本政府工作小組會議同日公布的最新預估,若發生規模九的南海海槽地震,罹難者恐達廿九點八萬人,並首次試算因此間接死亡的「災害關聯死」人數恐達五點二萬。

緬甸強震,連日來救援卻無法深入災區,XRSpace創辦人兼董事長周永明、名導趙德胤等緬甸華僑昨向國際泣訴,指災情遠比外界了解的更嚴重,震央實皆省逾八成五房舍倒塌幾乎變廢墟,全市充滿屍臭,病患被趕出醫院,急缺醫療、物資和食物。志工叮嚀「不要捐給緬甸政府等單位,到不了災民手上,要走民間」。周永明也憂心當地氣溫達攝氏四十度,恐爆發疫情。

*國銀對泰緬曝險額1321億元

緬泰強震引發社會關注,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說,地震一發生金管會就立刻啟動調查,目前國銀在泰緬分行行舍、人員均安,金管會調查,國銀對泰緬曝險額一三二一點四二億元。金管會副主委莊琇媛指出,國銀在泰國曝險一二八○億元,緬甸是四十一點四二億元。

立委賴士葆質詢指出,就他所知,上市公司有一三二家都在緬甸,占整體上市公司一成,要求金管會注意。

(聯合報)
--
*中企承建大樓震垮 泰工業部長︰懷疑鋼材不合格

由中國企業承建的泰國曼谷卅三層摩天大樓,在三月廿八日的緬甸規模七.七地震中徹底崩塌,造成至少十一人喪生。持續進行搶救的同時,泰國工業部已派遣調查小組查明原因,釐清是否為鋼筋品質低落、工程設計缺陷或其他因素導致。泰國工業部長艾卡納初步勘驗現場後表示,他懷疑大樓使用不合格鋼材。

該棟大樓為「義大利─泰國發展集團」(ITD)與中國國有企業「中國中鐵」(CREC)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的聯合投資計畫,規劃為審計署辦公大樓,工期已超過三年,經費約五八○○萬美元(約十九.四億台幣)。據泰國媒體報導,中鐵十局泰國分部成立於二○一八年,承接辦公場所、住宅、公共道路、鐵路和地下鐵路工程。

這棟中企承建的大樓是泰國在緬甸強震中唯一完全倒塌的建物。強震發生後,泰國總理貝東塔三月廿九日下令相關機構在一週內釐清坍塌原因。艾卡納卅日帶隊在瓦礫堆中收集建材樣本,並於現場進行檢測。他指出,過去半年來,工業部一直在取締生產不合格鋼材的公司,「許多工廠都在使用從中國整套搬移過來的舊式生產流程與設備,這導致鋼材品質不符檢驗標準。」

進倒塌大樓搜文件 四中國男遭警調查
具土木工程師專業的泰國民主黨成員素萬沙瓦(Suchatchavee Suwansawas)向英國「每日電訊報」表示,儘管推斷結論言之過早,但「看看其他建築,甚至是仍在建造中的高層建築都安然無恙,可見是設計或施建其中一端出錯」。「泰國反貪腐組織」主席馬納則說,該組織在施工期間多次前往工地考察,結果發現工程延誤、勞工短缺,甚至有偷工減料之嫌。

截至三月卅一日,泰國救援人員仍在搜尋可能受困瓦礫堆下的七十六人。據官方統計,截至卅日,曼谷的地震罹難者至少十八人,多數為坍塌大樓的建築工人;另有卅三人受傷,七十八人失蹤。

另據「中央社」引述泰國媒體「報導者」(The Reporters)報導,曼谷警方三月廿九日接獲報案,有民眾目擊四名中國男子進入倒塌大樓,疑似在搜尋檔案。後續查驗簽證、工作許可證和護照後,確認四人均為ITD員工,聲稱是為取回文件以便向保險公司索賠。警方查扣卅二份文件,並擬控告四人違反防災相關法規。

緬甸軍政府統計 至少二○五六死
緬甸地震進入第四天,軍政府卅一日統計,至少二○五六人罹難,逾三九○○人受傷。隨著七十二小時的合理救援時限流逝,外媒預料死傷人數恐持續升高。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