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19:50 / 21:46
*烏克蘭控俄國空襲克利福洛19死 莫斯科稱鎖定軍隊
烏克蘭官員表示,俄羅斯軍隊昨天襲擊烏國中部城市克利福洛(Kryvyi Rih),造成至少19人死亡,其中包括9名孩童;但莫斯科當局宣稱,襲擊目標是軍事人員。
路透社報導,烏克蘭軍方譴責俄國的聲明為錯誤訊息。
烏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州長賴薩克(Serhiy Lysak)在通訊應用程式Telegram寫道,1枚飛彈擊中住宅區,造成18人喪生,並引發火災。
克利福洛市軍政機關首長維庫爾(Oleksandr Vilkul)指出,後來俄軍無人機襲擊民宅,導致1人死亡。
發布在網路上的照片顯示,死者遺體倒在人行道上,且可見灰煙直竄天際。
俄國國防部則在Telegram發文,「高精準打擊」的目標是一間餐廳內「部隊指揮官和西方教官的會議」。
俄方還聲稱,這次空襲導致敵方總計損失多達85名官兵,以及多達20台車輛。
*下驅逐令?川普政府誤發電郵要烏克蘭人離美 收信者當場崩潰
數名依人道方案在美國合法居留的烏克蘭人本週收到電子郵件,告知居留身分已被撤銷須在7天內離境,否則「聯邦政府會找到你」。有人收到信即失控飆淚,川普政府則稱是誤發。
路透社報導,2022年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全面侵略後,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政府展現支持烏克蘭人逃離戰火,而替他們創設入境的人道假釋(parole)計畫,提供臨時合法居留身分。
但路透社3月報導,美國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政府打算撤銷這項計畫。目前約有24萬名烏克蘭人依此身分留在美國。
昨天發出的電子郵件寫道:「如果你不立即離開美國,將面臨可能的執法行動,並導致你被驅逐出境。...再強調一次,DHS(美國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的縮寫)正在終止你的假釋。不要試圖留在美國。」
目前還不清楚有多少在美國的烏克蘭人收到這封電郵。一名收到信的烏克蘭女子說,她一看到內容就「無法正常呼吸,並失控流淚」。
這名女子因為擔心遭到美國政府追究,而要求匿名。她表示自己去年8月更新過移民身分,並被告知有效期限有2年。
她絞盡腦汁猜想自己可能做錯什麼才會被美國驅逐出境,但她想不出來。她說:「我連1張停車罰單都沒有,也沒有在社群媒體發文。」
美國國土安全部的1名發言人今天則表示,這封電子郵件是誤發,美方提供給烏克蘭人的入境假釋計畫並未終止。
美國國土安全部今天也對收件者發送一封後續通知,告訴他們前封電郵中的命令有誤,「你原本獲得的假釋條件目前維持不變」。
*英法派軍事首長赴烏克蘭談部署 批俄國立場反覆、持續侵略
法國外交部長巴霍(Jean-Noel Barrot)表示,法國及英國的軍方首長今天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將討論可能的軍隊部署,以便在俄羅斯與烏克蘭未來休戰後,確保維持停火協議。
巴霍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會議場邊說:「過去3週,俄羅斯立場反覆,繼續攻擊能源設施,持續犯下戰爭罪。」
他還指出:「無論何時能達成和平,未來將有某個時間點會需要軍事能力或保障。因此我們的軍方首長今天將在基輔推動這項工作。」
巴霍和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今天表示,俄羅斯持續襲擊烏克蘭能源設施,且俄國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遲遲未響應美國促進和平的努力。
俄烏互相指控對方違反美國支持的一項目標在於停止攻擊能源設施的協議方案,但正式協議尚未達成,目前也不清楚雙方許下哪些承諾。
拉米說道:「我們判斷普亭還在模稜兩可,還在拖延時間。他可以現在就接受停火,卻繼續轟炸烏克蘭及其平民和能源供應…我們看到了,普亭,我們知道你在做什麼。」
巴霍與拉米都堅稱,目前正是加強支持烏克蘭、加大對俄羅斯施壓力道以迫使俄方老老實實談判的時刻。
*俄春季徵兵16萬2011年來最多 俄烏「拖字訣」敷衍川普
由於俄羅斯計畫擴大軍隊規模,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徵召16萬名年齡介於18至30歲的男子服役,這是俄羅斯自2011年以來徵兵人數最多的一次。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普亭先前曾表示,俄羅斯應該將軍隊總規模擴大至近239萬人,並將現役軍人數量增至150萬人。本次春季徵召為期一年,未來3年內計畫再增加18萬名軍人。
俄羅斯徵兵辦公室主任齊姆良斯基(Vladimir Tsimlyansky)表示,新徵召的士兵不會被派往烏克蘭,參與俄羅斯所稱的「特別軍事行動」。
然而,已有報導指出,一些應徵入伍的士兵在俄羅斯邊境地區的戰鬥中喪生,且在全面戰爭初期,他們曾被派往烏克蘭作戰。
儘管美方試圖促成停火協議,俄羅斯仍持續在4月到7月之間徵兵。
雖然俄羅斯拒絕由美方斡旋的全面停火協議,俄羅斯表示已同意停止攻擊烏克蘭的能源設施。為了表明莫斯科並未違反協議條款,俄方官員表示他們已告訴普亭,烏克蘭無人機進行攻擊,且沒有明顯的停火跡象。
俄羅斯在春季和秋季進行徵兵,但此次徵召的16萬名年輕男子比2024年同期增加1萬人。自去年起,為了擴大徵兵範圍,最高徵兵年齡已從27歲提高至30歲。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尋求迅速通過外交途徑結束俄烏衝突,但目前停火談判陷入僵局,俄烏雙方均在施展表面友好但背後拖延的策略,似乎都在押注川普會首先對另一方失去耐性。
報導稱,俄羅斯一方面不斷拖延,另一方面卻在鞏固戰場上的優勢,並在談判中爭取烏方最大讓步;烏克蘭盡管很快同意美國的停火提議,但目前對簽署白宮提出的一項全面經濟協議並不積極,努力爭取時間以修改條款,從而對自己更有利。
(聯合新聞網)
--
*停火談判缺進展 魯比歐:川普不願與俄進行「無止盡談判陷阱」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週五在比利時與北約盟國會晤後表示,美國總統川普總統不願就結束烏俄衝突,陷入與俄羅斯「無止境的談判的陷阱」,並強調不久後就能看出莫斯科是否真心尋求和平。
據《法新社》報導,魯比歐當地時間4日表示,儘管川普政府試圖推動全面停火協議,然俄羅斯與烏克蘭仍互指對方持續攻擊能源基礎設施,違反停火協議。魯比歐強調,「川普總統不會掉入無止境的談判陷阱之中。在幾週內,我們很快就會知道莫斯科是否認真對待和平。」
魯比歐補充,烏國展現出願意全面停火並展開談判的誠意,但俄羅斯總統普廷上月則拒絕了一項美烏提出的無條件停火提案,並將黑海地區的任何停火條件與西方解除制裁掛鉤。
魯比歐直言,「若這只是俄羅斯的拖延戰術,總統不會買單。普廷和俄羅斯人必須做出決定,看他們是否真的想結束戰爭。」
報導分析,儘管川普力求緩和與俄羅斯的緊張局勢,但對於停火談判缺乏進展亦表示沮喪。許多北約盟國對川普與克里姆林宮的接觸表示關切,同時敦促美方對莫斯科採取更強硬立場。
*美國要北約軍費支出占GDP 5% 歐洲、加拿大紛喊太高
北約(NATO)今(4日)在布魯塞爾召開外長會議,歐洲北約諸國與加拿大會後均表示,願意增加軍費開支,但對於美國要求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5%目標興趣缺缺,尤其是在美國總統川普,有意與俄國普廷拉近關係的情勢下。
美國政府日前表態,北約盟國的軍費支出至少得占GDP的5%,但數據指出,美國去年軍費占3.38%,更是過去10年之中,唯一一個軍費支出下滑的北約國家。
《美聯社》報導,加拿大外交部長喬利(Melanie Joly)在北約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對媒體說:「重要的是,我們都認同俄羅斯是一個威脅。如果不是的話,我不明白我們為何應當一直提升越來越多的國防支出。」
法國外交部長巴羅(Jean-Noel Barrot)指出,法國已經設定了GDP3%到3.5%的目標,這與美國的軍費占比差不多,但他主張這筆預算應用來採購歐洲出產的軍火,而非美國貨。
挪威外交大臣艾德(Espen Barth Eide)則稱,北約成員國正在制定新的國防支出目標,預估會在6月的北約峰會上宣布細節。
艾德說:「5%這個數字當然要比美國自身的支出高出許多,這是一個非常遠大的雄心,不過我們目前還沒準備好一個去許諾一個數字。如同支出更多很重要,更加聰明的花錢也很重要。」
(自由電子報)
--
*無意停火 普廷徵兵16萬 更甚以往
為擴大現役部隊人數,俄羅斯總統普廷三月卅一日下令進行春季擴大徵兵,將徵召十六萬名十八歲到卅歲的男性入伍當兵一年,此一人數規模為俄國自二○一一年以來最大;在此同時,克里姆林宮證實普廷的俄烏問題特使將訪美與川普特使會面,但傳聞「雙普」下月在沙烏地阿拉伯會面則未定案。
根據普廷的最新徵兵令,這次的春季大徵兵從四月一日到七月十五日,據悉莫斯科市已於一日透過市府官網發出徵兵通知,其他地方則透過郵件或查詢國家服務官網Gosuslugi收到通知。俄羅斯每年春秋兩季徵兵,今春徵兵十六萬人創二○一一年以來新高,高於烏俄開戰的二○二二年,也比去年同期的徵兵多一萬人。
春季徵兵規模 14年新高
普廷去年九月以俄西邊境面臨的威脅日益升高為由,下令未來三年內增加軍隊人數十八萬,使得現役俄軍人數達一五○萬人,為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軍隊。為擴大兵源,俄國此前已將徵兵年齡上限從廿七歲上修至卅歲,以彌補烏俄開戰後的逃兵與估計超過十萬名死於烏戰的俄兵。
一如去年秋季徵召,俄國徵兵辦公室主任齊姆良斯基表示,新徵召的士兵不會被派往烏克蘭參與俄羅斯所稱的「特別軍事行動」;俄國國防部也在社群媒體上說,即將開展的徵兵活動無關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但烏國曾多次指在戰場上俘虜到剛徵召來的俄國新兵,普廷也坦承有些徵召新兵被誤送上前線。
此外,由於美俄代表曾在沙國討論烏俄停火,再加上川普日前透露最快下月出訪沙國,引發外界猜測雙普是否會在沙國見面。對此,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二日表示,川普的行程與普廷無關,普廷並無訪沙計畫,至於可能舉行的雙普會目前並無具體日期或地點;不過,佩斯科夫證實,本因制裁以致無法赴美的克宮國際經濟特使德米崔耶夫,可望本週訪美,但不願提供更多細節。據悉,華府暫時取消制裁以便德米崔耶夫能赴美,於華府與川普特使魏科夫會面,為烏俄開戰以來首位訪美的俄國高官。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