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19:33 / 23:39
*緬甸強震傷亡數續增 軍政府:已知3145死4589傷
緬甸軍政府今天表示,國內中部地區3月28日強震造成的死亡數已經增加到3145人,另有4589人受傷。
美聯社報導,緬甸軍政府官員指出,目前已知有3145人喪命、4589人受傷,還有221人失蹤。
緬甸廣播電視台(MRTV)報導,強震發生迄今,緬甸消防單位與國內外救援隊伍共救出653名生還者。
緬甸中部3月28日發生震矩規模7.7強震(芮氏規模8.2),主要災區在第2大城瓦城(Mandalay)周邊。
*緬甸強震曼谷審計大樓倒塌 震後一週大型重機具開挖
緬甸強震,泰國曼谷受波及倒了一棟大樓。今天距離地震發生已經一週,曼谷市長查察表示,將使用大型重機具開挖,預估30到60天可以移除大型殘骸,也不會放棄搜救工作。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緬甸中部28日中午發生規模7.7(芮氏規模8.2)地震,震央在實皆市(Sagaing)西北方約16公里處,深度僅10公里。鄰國中、泰皆感受撼動。
曼谷位於震央東南方約1100多公里,但仍受波及,曼谷恰圖恰區(Chatuchak)一棟正在興建中的大樓因為地震而倒塌,這棟大樓原定要給泰國政府審計處使用,百名工人受困倒塌的建物內,救援工作截至今天早上為止,已知有15人死亡,79人失蹤。
昨天一度傳出搜救現場有生命跡象,搜救團隊立即開挖,但並未傳出好消息,曼谷市長查察(Chadchart Sittipunt)今天上午在現場舉行記者會,對於沒能找到這名可能的生還者感到抱歉。
他說,現場的生命跡象持續轉弱,搜救人員昨天晚間已經偵測不到生命跡象,而且現場鋼筋外露,可進入的空間很狹窄,搜救人員無法更深入抵達偵測到跡象的地點,最後只好宣布停止搜救,但大家已經盡力。
查察表示,搜救工作到今天已經一週,會開始使用大型重機器開挖倒塌建築物殘骸,並移除大型鋼筋水泥塊,大約有4萬噸,預估30天到60天可以移除完畢。
查察說,搜救工作也會同時進行,沒有完全放棄希望,一旦偵測到生命跡象,搜救團隊就會立刻進入現場。
查察也表示,他昨天和日本駐泰國大使會面,談到關於地震搜救行動、科技、設備部署和大樓檢查等議題,因為日本有比較多地震的經驗,他預期雙方未來會有更多合作。
曼谷市政府防災減災指揮中心昨天宣布解除曼谷各區的災難區狀態,只有審計大樓所在的周邊區域仍維持災難區狀況。
*一個也不放棄…緬甸震後125小時奇蹟 中國隊救出第9人
馳援緬甸的中國救援隊2日在曼德勒市金色鄉村酒店救援點,成功救出一名男性,該男子為酒店員工,已被困近125小時;這也是中國救援隊伍救出的第9名倖存者。
文匯報報導,頂著烈日高溫,冒著餘震的陰霾,中國救援力量在緬甸創造生命救援奇蹟,當地時間4月2日17時40分許,中國救援隊和由中國軍隊參與組派的中國國際救援隊,在緬甸曼德勒市金色鄉村酒店救援點成功救出一名已被困近125小時的52歲男性酒店員工,該男子被救出時生命體徵良好,這是中國救援隊伍救出的第9名倖存者。據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發布,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深圳公益救援隊參與了此次聯合救援。
搜救人員將這名男子抬上擔架送往當地醫療機構,沿途民眾歡呼拍攝,記錄這動人的一幕。
特區救援隊指揮官趙汝珏表示,能夠在地震發生6日後找到生還者,救援隊感到非常鼓舞和振奮,「只要有任何一個機會,救援隊也不會放棄,繼續盡力進行搜救。」
*趁天災謀取優勢 緬甸強震意外打通軍政府外交
美聯社報導,緬甸日前發生震矩規模7.7的地震,造成超過3000人喪生,執政的軍政府2日宣布內戰暫時停火至4月22日,以利救災紓困。反對軍政府的武裝抵抗組織之前已單方面宣布暫時停火。此外,緬甸發生多年來死傷最慘重強震,卻為軍政府領袖敏昂萊開啟4年來關閉的外交管道,助他地位更穩。他的軍政府當年將民選政府趕下台、掀起激烈內戰後,外交大門一直關閉。
路透報導,敏昂萊原本2至4日將出席在泰國首都曼谷召開的區域峰會、第6屆「孟加拉灣多部門技術與經濟合作倡議」(BIMSTEC)峰會,幕僚忙著打電話安排他與其他國家領袖會面。
然而,緬甸中部在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連遠在震央1100公里外的曼谷都受到波及,數十人仍生死未卜。
目前仍不清楚敏昂萊是否仍將出席BIMSTEC峰會,但這場地震已幫助他結束被世界大多數國家領袖孤立的狀態。先前由於緬甸內戰造成350萬人流離失所,國家經濟也受到重創,敏昂萊政府遭到孤立。
災後敏昂萊已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及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通過話,並促使國際援助湧入。
駐新加坡分析家邱赫瑞(Angshuman Choudhury)指出,緬甸軍政府深知區域強國爭奪在緬甸的影響力,「印度、中國和俄羅斯等國都想利用這次機會,來強化各自在當地的影響力」。
而緬甸軍政府「藉由公開且直接與區域國家政府互動,可證明自身作為緬甸首要公共當局應有的不可或缺性」,這也讓反抗軍更難起義。
駐緬甸仰光的一名外交界人士指出,敏昂萊現在不僅訪問了莫斯科、與莫迪通上電話,還能參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國家的會議,「我會認為他正在獲得他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一切,甚至更多。」
*中泰合蓋的大樓被震塌 泰總理下令查中鐵十局所有工程
中企「中鐵十局」承建的泰國國家審計署大樓在緬甸強震中倒塌,致多人死亡和失蹤,中國駐泰使館1日晚間在官網發文表示痛心,強調將指導有關中資企業積極配合泰國政府調查。災後第五天,這是中國官方首度對中企參建倒塌大樓做出回應。此外,泰總理已下令調查所有中鐵十局參與的工程。
中國駐泰使館1日晚間刊登「發言人答記者問」,針對當地媒體「就在泰中國企業事」的電話採訪作出回應。中國駐泰使館發言人表示,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資企業在國外開展生產經營應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造福當地社會。此次有關中資企業參與施工的在建樓體在地震中倒塌並造成嚴重人員傷亡,我們對此深感痛心並再次向遇難人員、傷者和家屬表示哀悼和慰問。
中國駐泰使館發言人指出,中國已安排地震救援專家和志工救援隊伍前往協助泰國政府組織的救援工作,並協調在泰中資企業提供重型起重機等機械設備參與救援。該發言人並承諾,「下階段將視泰方需要,繼續全力提供支持和協助並指導有關中資企業積極配合泰國政府進行的調查,相信泰國政府的調查會給出科學公正的結論」。
緬甸上月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遠在1000公里之外的泰國曼谷,興建中的33層樓高的泰國國家審計署大樓應聲倒塌,曼谷郵報報導,泰國工業部長艾卡納日前表示,他懷疑這棟大樓使用了不合格的鋼材,工業部已在瓦礫堆中收集建材樣本送驗檢查。泰國總理貝東塔在1日的內閣會議後下令相關單位調查所有中鐵十局參與的政府工程。
除了審計大樓,中鐵十局在泰國參與的政府相關工程還有自然水資源辦公室、泰中高鐵曼谷到廊開(Nongkhai)段的部分路段、陶公府(Narathiwat)機場的新航廈等共15個工程。
泰國商業部副部長納平通(Napintorn Srisunpang)指出,中鐵十局在泰國的分公司 51%是泰國人持有,49%是中國人,商業部將聯同警方調查是否涉及使用泰國人頭登記註冊。
(聯合新聞網)
--
*緬甸強震罹難者破3000 災區將開始降雨死傷恐再攀升
緬甸中部3月28日發生規模7.7強震,死傷人數持續增加,緬甸軍政府今(3日)通報,強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到3085人,另有4715人受傷、341人失蹤,預估災區將開始出現降雨,更增添救援難度。
綜合外媒報導,緬甸國家行政委員會今通報最新官方傷亡數字,緬甸強震已造成全國死亡人數約3085人,另有4715人受傷,至少還有341人失蹤;不過當地媒體透露的傷亡人數遠高於官方數字,由於電信普遍中斷,許多地方難以聯絡,加上災區將出現降雨,更增添救援難度。隨著災區實際情況曝光,傷亡數字恐將急劇上升。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對這起7.7強震所造成的影響推估,恐造成超過1萬人死亡。
泰國官方數字顯示,該國在這起地震相關死亡人數也上升至22人,另有72人失蹤,傷亡主要集中在中國國企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CREC)子公司中鐵十局集團所承建,曼谷國家審計署大樓倒塌事故中。
*緬甸強震400公里斷層曝光!日本研究機構:水平位移6公尺
緬甸中部3月28日發生地震矩規模7.7強震,死傷人數不斷攀升。緬甸軍政府今(3日)通報,強震已造成3085人罹難、4715人受傷,另有341人失蹤。當地預計迎來降雨,恐影響救援行動。日本國土地理院最新研究發現,強震過後,緬甸地殼變形達6公尺,影響範圍超過400公里。
日本國土地理院最新研究顯示,根據先進陸地觀測衛星二號「Daichi-2」(ALOS-2、だいち2号)的數據分析,這次地震導致地殼劇烈變形,最大水平位移達到6公尺,變形範圍超過400公里。
*泰國審計署大樓倒塌第7天 廢墟中傳出女子微弱求救聲......
緬甸3月28日發生強震,連鄰近的泰國曼谷也受到波及,一棟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CREC)子公司「中鐵十局」承建的審計署辦公大樓工地倒塌,導致上百人受困,至少十多人死亡。搜救行動已進入第7天,雖然超過黃金救援72小時,救援隊仍在廢墟中聽見虛弱的求救聲,讓所有人燃起希望。
綜合泰媒報導,當地時間昨(2)日晚間9時許,救援隊在廢墟中聽見疑似一名女性的求救聲,雖然聲音微弱且模糊,但經多名救援人員確認後,確信有生命跡象。
救援人員隨後使用掃描儀檢測,發現生命跡象,為了進一步確認,他們放下聲納裝置進行監聽,警方則透過門縫向內喊話:「如果你能聽見聲音,就敲門。」不久後,救援隊清楚聽見回應的敲擊聲,讓所有人更加堅定,要全力以赴展開救援。
*緬甸地震釀逾3000死 軍政府宣布停火以利救災
緬甸日前發生震矩規模7.7的地震,造成超過3000人喪生,執政的軍政府今天宣布內戰暫時停火,以利救災紓困。
美聯社報導,緬甸廣播電視台(MRTV)今晚報導軍方高層上述公告,並指停火將持續至4月22日,藉此向地震受災民眾展現惻隱之心。
反對軍政府的武裝抵抗組織之前已單方面宣布暫時停火。軍方聲明則稱,這些組織不應攻擊政府或重整旗鼓,否則軍方將採取「必要」措施。
距離地震發生已過5天,今天稍早,救援人員從緬甸首都一家飯店的廢墟中救出兩名生還的男性,並從另一城市一家賓館救出第3人。但大多數救難隊伍只找到屍體。
3月28日中午的地震造成數以千計的建築物倒塌、橋樑斷裂、道路扭曲變形。根據緬甸廣播電視台報導,截至今天,地震傷亡人數已增加到3003死、超過4500傷。
*拚救災不如拚外交? 緬甸軍政府領袖4/3赴曼谷出席區域峰會
儘管緬甸國內在發生規模7.7的強震過後百廢待舉,緬甸軍政府2日宣布,領導人敏昂萊(Min Aung Hlaing)3日前往泰國曼谷出席區域峰會;此外,軍政府同日還宣布,即日起與反抗軍停火約3週,以便加速救災。
根據緬甸軍政府的聲明,敏昂萊3日前往曼谷參加第6屆「孟加拉灣多部門技術與經濟合作倡議」(BIMSTEC)峰會,並出席3、4日的會議,與其他與會領袖討論緬甸地震情況,「以及如何與國際社會合作以有效進行救災(與)復原」。
由印度主導成立的BIMSTEC有7個成員國,除印度外,還有孟加拉、不丹、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與泰國,預料所有成員國的領袖都將與會。
身為遭孤立的緬甸的領導人,這對敏昂萊而言是一趟罕見的出訪。自2021年2月發動政變奪權以來,敏昂萊基本上只訪問其主要武器供應國俄羅斯,以及主要經濟夥伴兼政治靠山中國。
但就連北京也非完全接納陷入困境的敏昂萊,他在去年11月進行上台後的首趟中國行時,便未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
同日,緬甸軍政府宣布從2日起到本月22日與反抗軍停火,以便「加快救災與重建工作,維護和平與穩定」。稍早報導指出,緬甸軍政府在上月28日發生大地震當天,還持續轟炸國內的反抗勢力。
(自由電子報)
--
*陸企蓋樓震塌 駐泰使館:配合調查
陸企「中鐵十局」承建的泰國國家審計署大樓在緬甸強震中倒塌,致多人死亡和失蹤,大陸駐泰使館一日晚間在官網發文表示痛心,強調將指導有關陸資企業積極配合泰國政府調查。災後第五天,大陸官方首度對陸企參建倒塌大樓做出回應,但大陸媒體普遍未轉載,陸網仍全面噤聲。
大陸駐泰使館一日晚間刊登「發言人答記者問」,針對當地媒體「就在泰大陸企業事」的電話採訪作出回應。大陸駐泰使館發言人表示,大陸政府一貫要求陸資企業在國外開展生產經營應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造福當地社會。此次有關陸資企業參與施工的在建樓體在地震中倒塌並造成嚴重人員傷亡,我們對此深感痛心並再次向遇難人員、傷者和家屬表示哀悼和慰問。
大陸駐泰使館發言人指出,大陸已安排地震救援專家和志工救援隊伍前往協助泰國政府組織的救援工作,並協調在泰陸資企業提供重型起重機等機械設備參與救援。該發言人並承諾,「下階段將視泰方需要,繼續全力提供支持和協助並指導有關陸資企業積極配合泰國政府進行的調查,相信泰國政府的調查會給出科學公正的結論」。
緬甸上月廿八日發生芮氏規模八點二強震,遠在一千公里之外的泰國曼谷,興建中的卅三層樓高的泰國國家審計署大樓應聲倒坍,曼谷郵報報導,泰國工業部長艾卡納日前表示,他懷疑這棟大樓使用了不合格的鋼材,工業部已在瓦礫堆中收集建材樣本送驗檢查。泰國總理貝東塔在一日的內閣會議後下令相關單位調查所有中鐵十局參與的政府工程。
(聯合報)
--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