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台股周一跌2065點 台積電跳空跌停
台積電跳空跌停 16年來首見
賴清德總統昨天在社群軟體X以英文發文指出,台灣無意對美施加報復關稅,願從零關稅開始與美談判,還會增加對美採購。賴總統連續兩日對美喊話,但尚未獲美方公開回應。台股昨天大跌二○六五點,跌幅百分之九點七,均是史上最高,台積電跳空跌停,是十六年來首見。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提出對等關稅,連續多個交易日重擊全球股市。台灣上市櫃公司昨天有一七○二家跌停,超越二○○八年金融海嘯,創台股最慘紀錄,多數上市櫃公司一開盤就跌停一路到尾盤,台股成交量萎縮至一六六○億元的低量,形同無量崩跌。
美股昨晚開盤跌幅仍深,但盤中傳出對等關稅將暫緩九十天上路的假新聞,道瓊等四大指數全數翻紅,費城半導體指數甚至一度翻紅大漲逾兩百點。
賴總統前天以八分鐘影片對外說明我方對美國對等關稅的應對方式,他昨天在台股盤中以英文發文重申對關稅戰的立場,對美喊話用意濃厚,但至截稿為止,尚未見到美方公開回應。賴總統在貼文中說,為確保台灣競爭力,台灣會增加對美進口,並採取其他措施,台美可以一道迎接共享繁榮的黃金時代。
包括台股在內,全球股市昨天普遍重挫。台股從去年史上最高點二萬四四一六點下跌至昨天的一萬九二三二點,跌幅百分之廿一,已符合步入空頭市場的定義。
上市櫃跌停1702家 居史上最多
台股昨天開盤即收盤,盤面一片慘綠,寫下五大紀錄。一,集中市場重挫二○六五點、跌幅百分之九點七,櫃買市場重挫廿三點、跌幅百分之九點六,同步寫下史上最大跌點與跌幅紀錄;二,集中市場市值蒸發六點六七兆元、櫃買市場市值蒸發○點五九兆元,上市櫃合計蒸發七點二六兆元至六十七點六七兆元,均為史上最大。
第三,台積電跌停,跌九十四元、收八四八元,市值降至廿一點九兆元,單日市值蒸發二點四兆元,寫歷史之最;四,上市櫃跌停家數高達一七○二家居史上最多;五,集中市場盤中最大跌點一度高達二○八六點,史上最大,超越二○二四年八月五日的盤中跌點一八九九點。
法人指出,由於昨日成交量僅一六六○億元,屬於窒息量,也是二○二三年一月卅日以來最低,今天若成交量有效放大,才有機會開低反彈。
綜合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及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的看法,外資昨轉為買超並非轉多,可能是買進台股反向ETF的同時,想賣出個股,但因為成交量低迷,導致賣單沒有成交,因此是賣不掉導致買超,並非心態轉偏多。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realtime/31807870.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周一打入跌停…台股1702檔股票 今平盤下禁放空
川普對等關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兩岸三地股市昨在清明連假後跳水補跌,政策救市、穩市措施也相繼出爐。國安基金昨表態不排除召開國安基金臨時委員會,證交所除了再信心喊話,也表示昨天跌停的一七○二檔上市櫃股票今天禁止平盤下放空。大陸方面,號稱大陸國家隊的中央匯金昨盤中出手救市,增持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大陸商務部也邀美企召開圓桌會,力保市場和外資信心。
金管會周日祭出限制借券賣出等「救市三箭」,但仍無法阻擋台股昨天的恐慌性賣壓,經過證交所和櫃買中心盤點,上市和上櫃公司分別有一○三九家和八四七家,昨天打入跌停的股票分別有九三六家及七六六家,依現行規定,這一七○二檔股票今天將受到禁止平盤下放空的管制措施限制。證交所表示,這將有助於減少投機性放空對股市衝擊,並降低市場因恐慌情緒所引發的震盪風險。
證交所也說,昨天借券賣出成交值十五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百分之八十六,顯示金管會祭出的穩市措施應有達到抑制空方賣壓效果。不過,針對金管會開放多元擔保品補繳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彌補融資擔保維持率的成效仍有變數。
在國安基金的動向方面,據了解,國安基金對於是否進場護盤已進行沙盤推演,首先,將視昨晚開盤的美股和台股今天走勢;其次,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股市跌幅;最後是美股期指下跌收斂的程度。因此是否召開臨時委員會議拍板進場護盤,最快今天下午可見分曉。
根據國安基金幕僚的評估,在亞股當中,以香港股市昨下跌逾百分之十三最具指標意義,台灣雖然跌勢並非最嚴重,但這是因為台股有百分之十的跌幅限制,因此要再觀察今天台股開盤後的狀況。法人預期,今天台股的跌幅至少超過百分之五。
相對於台灣,大陸官方出手救市頗為果斷,由大陸主權基金中投公司百分百控股中央匯金公司昨在盤中公告,看好大陸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並證實「已再次增持了ETF」,而且未來將繼續增持。
中央匯金是大陸國有獨資公司,管理國有重點金融企業,還能代表官方行使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過去曾經多次救市,例如二○二三年十月增持大陸國有四大行股分,公告買入ETF並將在未來繼續增持,以及二○二四年二月時表態,已於近日擴大ETF增持範圍,未來繼續加大力度等。
大陸商務部昨也宣布,已於六日邀請特斯拉、GE醫療、美敦力等廿多家美企代表舉辦圓桌會。大陸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呼籲美資企業「發出理性聲音,採取務實行動」。
*亞股慘況 數10年僅見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衝擊,亞洲股市昨日暴跌,從台北、東京、雪梨到新加坡無一倖免,香港恒生指數跌幅更重達百分之十三點二二,是自二○○八年十月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BBC說,亞洲主要股市的慘況堪稱數十年來僅見。
台股昨大跌二○六五點、收一萬九二三二點,跌破熊市臨界點一萬九五三三點,邁入熊市;櫃買市場也從歷史新高拉回,大跌百分之廿四,同步轉「熊」。
加權指數上周三融資維持率已經降至百分之一四八,不少個股更已跌破百分之一三○的融資維持率,昨因指數重挫,融資餘額再砍一三五點六億元至二八五二點五億元,融資維持率降至百分之一三三點八,斷頭賣壓恐大舉出籠。統計昨天上市櫃融資維持率在百分之一三○以下的個股就有五八九檔。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台股今若續跌,加權指數融資維持率可能盤中就跌破百分之一三○,融資追繳令勢必萬箭齊發。不過昨天成交量低迷,今天成交量若有出來,融資減少幅度勢必放大,加上斷頭賣壓,今天融資維持率可能跌幅更重。
不僅台股大跌,被川普課徵百分之廿四關稅的日本,日經指數昨跌幅達百分之七點八。日經指數昨開盤後一度跌逾兩千九百點,為日股史上第三大跌幅;大阪交易所日經指數期貨因出現大量賣單,上午八時四十五分觸發「熔斷」機制,暫停交易十分鐘。日股隨後跌幅略有收斂,但終場大跌逾兩千六百點。
被課徵百分之廿五關稅的南韓股市跌幅百分之五點五。韓股股市昨也因股市指數期貨下跌幅度太大,八個月來首度觸發暫停程式交易機制,以緩解劇烈波動。
但主要亞股昨天跌幅最重的是港股,恒生指數收盤暴跌三○二一點或百分之十三點二二,收一萬九八二八點,是自二○○八年十月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陸股昨也重挫,滬指跌二四五點四三或百分之七點三四,收報三○九六點。深證成指昨大跌百分之九點六六;創業板指也大跌百分之十二點五。大陸A股昨成交人民幣一點六二兆元,全市逾兩千九百檔跌停。
新加坡雖然只被川普課徵百分之十基準關稅,但星國股市昨天同樣殺聲震天,跌幅達百分之七點四。同樣被課徵百分之十關稅的澳洲和紐西蘭,跌幅都超過百分之三。被川普課徵百分之廿六對等關稅的印度,昨日相對抗跌,孟買指數跌幅不到百分之三。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7/realtime/31807617.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nt=1
*朝野共商國是 在野挺880億方案、卓揆願赴立院報告
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行政院長卓榮泰昨邀朝野黨團共商國是,歷經兩個多小時會商,卓揆期盼國會支持八八○億元方案,全力穩定國家經濟及產業發展;在野會後也表達支持,但希望先赴立法院行專案報告,卓揆允諾,會尊重立法院朝野協商結果。
卓榮泰昨天下午原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藍綠白三黨團幹部共商國是,不過,韓國瑜因行程無法配合未出席,今天下午二時卅分,韓國瑜將召集朝野黨團協商卓榮泰對美國關稅政策進行專案報告等事宜。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課徵百分之卅二的對等關稅後,卓榮泰表示,為協助農工產業,將推出八八○億元的協助方案,期盼能與國會以最大共識、最快速度編特別預算。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轉述昨天共商國是,卓揆盼行政、立法兩院共同努力,盡速通過預算審查,透過短期救急,挺住國內產業,若八八○億元仍有不足,會再評估增加預算可能。卓也指示國發會提出中長期應對策略及方針。
李慧芝指出,卓揆會中提到,政府後續將以關稅與非關稅措施談判,及擴大採購、擴大投資為任務,並密切關注其他國家或地區從事低價傾銷及違規轉運等問題,適時採取合理管制措施,最重要的盼降低關稅。李慧芝表示,針對非關稅貿易措施,及擴大採購如達一定量額,可能涉及特別預算編列,有賴國會給予支持。
在野黨團會後皆表達支持。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指出,這是國難級的問題,本於解決國難、拯救鄉親,國民黨團支持解決國家的困難及人民碰到的問題,對於卓榮泰所提相關事項展現最大誠意,願做最大協助與幫忙。
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指出,民眾黨團本著最大誠意跟善意,把國家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提到,卓揆會中非常有雅量,直接承認簡報過於簡略,針對預估的產業影響衝擊也有缺漏,且願赴立院專案報告,希望行政院盡速履行承諾。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則呼籲,不只是卓榮泰要到立法院專案報告,賴清德總統也應該邀集各黨領袖、各行各業舉行國是會議,共同解決台灣當前面臨的問題。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相信會談後,不會有人再惡意釋放「政府準備不足、散漫無能、毫無作為、舉足無措」,而好的政策方案,都必須依靠朝野各黨在立院的共同支持,正向行動。
卓揆:朝野不分黨派時刻
針對在野黨團提案要求卓揆赴立院針對美國關稅因應措施進行專案報告,卓榮泰會中允諾,後續將尊重立法院朝野協商的結果。
卓榮泰昨晚也在臉書發文強調,現在是全球經貿巨大變動的時刻,也是朝野不分黨派、國人不分彼此,齊心共同應變的時刻,行政團隊會用最快的速度讓國人及產業安心。
*川普宣布對等關稅 我爭取談判「排隊中」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造成全球股災,各國均希望有機會與美方進一步談判。相關人士透露,我方「仍在排隊中」,持續透過管道對美方表達談判需求,行政團隊也緊盯進度。但有涉外人士指出,對等關稅決策圈太小,再加上華府情勢不明朗,目前尚未找到突破口。
據了解,目前對美遊說重點不會只談台灣產業遭遇的衝擊,也會綜合論述美國企業被波及的層面和狀況,盼打動川普政府,朝有利台灣的方向調整。
早在川普不斷對台灣晶片表達不滿,聲稱「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時,我駐美代表處即不斷與美方交涉,希望說服美方,台灣屬於晶片供應鏈的一環,並非美國的競爭者。在台積電受到客戶壓力,主動擴大對美投資後,半導體產業關稅危機暫時解除警報,但面對川普再提出對等關稅政策,代表處也戒慎恐懼,開始四處奔走,透過包括國務院等傳統管道,希望能與川普政府交涉。
然而,有涉外人士指出,對等關稅的決策圈太高、太小,幾乎是川普與幾名高層官員就拍板決定,台灣現階段仍難以找到突破口;他說,華府氣氛詭譎,尤其是川普日前與極右翼人士會面後,開除多名白宮國安會官員,華府官員現在人人自危。
據指出,連我國安系統也未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情資,如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預判美方對等關稅約百分之十左右,並指消息來自國安會議,與最後數字大相逕庭,其資訊正是由國安會提供。
至於我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訪美,則為台美間「特殊管道」對話;吳釗燮和外交部長林佳龍去年八月即訪問華盛頓地區,參與賴清德總統就任後的首次特殊管道會談。據了解,吳釗燮此次會面屬於例行性會議,早在對等關稅政策宣布前就安排好日期;有涉外人士研判,吳釗燮或許希望在會中與美方討論對等關稅議題,但台美會談主題與對等關稅無關。
*針對美對等關稅 經貿辦:擬排除7項非關稅障礙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指出,針對美國對等關稅,我國已提出五項應變策略,在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部分也已盤點出數量限制、海關障礙、技術性貿易障礙、檢疫措施、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業障礙、投資障礙等七項,將積極處理以協助談判更順利。
為了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問題,行政院提出相關因應對策,不僅要開始積極與美方談判,也將更積極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部分,主要還是此為美方評估貿易夥伴是否公平的重要指標,必須積極解決台美多年來非關稅貿易障礙。
美國貿易代表署日前公布「二○二五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台灣部分大部分與去年相同。經貿辦表示,相較於往年,今年多出部分包括美國利害關係人士認為台灣主管機關針對使用美國豬肉的場所的查核並不合理,包括進口商、經銷商與食品服務設施,且台灣主管機關查核該等場所的頻率也干擾業者正常營運,造成業者不願購買美國豬肉。
*若陸不撤銷對美報復關稅…川普擬對陸再增關稅 中止雙方會談
美國總統川普七日在社群媒體發文說,中國大陸若不在八日前撤銷對美國課徵的百分之卅四報復關稅,美國將對大陸額外加徵百分之五十關稅,在九日生效。此外,美國將中止所有與中方要求的會談。
川普說,中國在其已創紀錄的關稅、非貨幣關稅、對公司的非法補貼以及長期大規模的貨幣操縱之外,又罔顧警告加徵百分之卅四報復性關稅。
川普說,他已表明任何國家如果通過加徵額外關稅對美國進行報復,將立即被課徵新的、更高的實質關稅。
因此,如果中國在八日之前,不撤銷對美國課徵的百分之卅四關稅,美國將從九日起對中國加徵百分之五十的關稅,並中止大陸要求的會談,與其他國家的談判則將立即展開。
川普表示,他並非刻意引發股市拋售潮,「我也不希望讓什麼下跌,但有時要治病就得吃藥。」
對於美股市值蒸發數兆美元,他迄今未透露一絲收回關稅措施的跡象。
美國商務部長、財政部長到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均口徑一致表明,對多國開徵關稅不會延期。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訪問時展現強硬態度,他強調關稅措施將會持續實施。
川普上周末在佛州打完高爾夫後,搭乘空軍一號返回華府。他在專機上向記者表示,若要和受關稅影響的國家達成關稅協議,前提必須是消除美國的貿易逆差。
川普表示,他已和多位世界領袖通話,重申關稅目的是要完全消除美國的雙邊貿易逆差。但對以消費和便宜貨品帶動經濟的全球最大經濟體而言,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逾50國與美談關稅 越印馬表態不報復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六日表示,已有五十多國接觸白宮,希望針對解除關稅展開協商。川普上周宣布開徵對等關稅措施後,越南、印度、馬來西亞等國近日先後表明不會實施報復關稅。
越南(對等關稅稅率百分之四十六)
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向川普提議,將對美國進口貨品取消所有關稅,以換取美國不要對越南貨品徵收任何額外關稅,並要求將川普將關稅措施實施日期從四月九日延後至少四十五天。
中國大陸(稅率百分之卅四)
大陸宣布自十日起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百分之卅四關稅,實施稀土出口管制,並在世貿組織對美國提起訴訟等多項反制。
印度(稅率百分之廿六)
印度政府表示不會對美國對等關稅採取報復行動,而是將重點放在和川普政府進行談判,以達成降低關稅的雙邊貿易協議。印度政府也正接觸出口商,以評估關稅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可以為企業提供的支持。
日本(稅率百分之廿四)
日本決策官員表示,不排除任何因應選項,但目前還沒有明確跡象顯示東京是否會採取報復措施。
馬來西亞(稅率百分之廿四)
馬來西亞不考慮實施關稅報復。總理安華表示,馬來西亞身為東協輪值主席國,將主導東南亞國家「提出一致區域性立場,維持開放且有韌性的供應鏈,並確保東協的集體聲音能清楚且堅定地在國際舞台上被聽見」。安華表示他已經和越南總理范明政通話,討論區域集體因應方式,他也和來訪的印尼總統普拉博沃會談。
英國(稅率百分之十)
英國首相施凱爾表示,他將在本周宣布支持英國經濟和企業的措施,提升競爭力並動用產業政策來協助英國企業免遭風暴,最快在本周公布的措施可能包括緊急監管改革,減少繁複作業,並針對陷入困境的產業提供減稅優惠。英國政府也計畫提前宣布放寬電動車目標,以減輕汽車產業邁向淨零排放過程中的負擔。
*納瓦羅:別想降關稅就完事 「非關稅欺騙」才是關鍵
美國將對越南課徵百分之四十六對等關稅,越共總書記蘇林喊出「對美零關稅」,建議美方對越南課相似稅率。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與製造業資深顧問納瓦羅六日說,川普政府不會對此協商,強調傾銷、貨幣操縱等「非關稅欺騙」行為才是問題關鍵。
蘇林四日與川普通話,表示越南願將美國輸越商品進口稅率歸零。紐約時報報導,蘇林五日也致函呼籲川普延後對等關稅生效至少四十五天,並指派美方代表與越南協商以期盡快達成協議。川普曾稱他和蘇林的通話「極有成效」。
納瓦羅在福斯新聞節目說,美國對越南關稅將繼續實施,「這不是協商,這是因為欺騙行為導致貿易逆差失控的國家緊急狀態。我想在此向世界說:若你們想找我們協商,不要只說你想降低關稅就完事。這是『非關稅欺騙』的問題。別再操縱貨幣,別再傾銷商品進來」。
納瓦羅說,「非關稅欺騙」包括出口補貼及「阻擋我國農產品、阻擋我國汽車出口到日本的假標準」。納瓦羅直言越南是非關稅欺騙的代表,即使美國、越南將彼此關稅歸零,貿易逆差仍將有一千二百億美元。
納瓦羅表示,越南首要問題為該國基本上是「共產中國殖民地」;美國對越賣出一美元商品,越南就對美出口十五美元商品,其中還有約五美元是透過越南出口、印上越南製標籤來規避美國關稅的中國商品。
川普的顧問馬斯克五日說,希望美國和歐洲達成零關稅協議。但納瓦羅指稱「他不懂」。納瓦羅表示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在德州有工廠,那是組裝廠,車內零組件有很多來自中國、墨西哥、日本、台灣等地,「川普總統想做的是,讓(汽車工業大城)底特律回歸底特律,而非像現在將底特律設在墨西哥」。
納瓦羅表示,「各國都欺騙我們」;各國欺騙方式各異,就像人人指紋不同,但說到底都是非關稅欺騙;就歐洲來說,應將百分之十九的增值稅歸零,且「不要設立虛假農業標準,阻擋我們的豬肉、乳製品和雞肉」。
*日相通話川普:應尋求擴大投資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向全球加徵對等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七日與川普通話,石破對川普表示,關稅會削弱日本的投資能力,雙方將繼續磋商。
電話會談中,石破表明,「不應採取片面的關稅措施,而是應尋求包含擴大投資在內、對日美雙方都有利的廣泛合作」。
日相石破茂七日表示,會持續要求川普降低對日加徵的關稅,但石破承認結果不會在「一夜之間」出爐。
路透報導,石破向國會表示,「政府因此必須採取一些可用手段」,緩解美國關稅造成的經濟打擊,提供國內企業資金援助及採取措施保護就業。
石破表示,川普決定對日本產品加徵關稅,「令人極為失望和遺憾」,日本會持續解釋沒有對美國做出任何不公平的事情。
石破說,願意盡快訪美和川普會面,「同時我們必須準備一套日本可採取的相關措施」。共同社報導,石破茂五日就表示,希望本周和川普通話。
川普對日本產品課徵百分之廿四對等關稅,日本經濟恐遭重大打擊。分析師預測,這項關稅恐導致日本經濟成長下滑百分之○點八。日本股市日經七日收盤暴跌超過百分之七。
韓聯社報導,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七日表示,通商交涉本部長鄭仁教將於八日、九日訪美,會晤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等官員,針對降低關稅進行磋商。
*美國投資大咖 反對川普高關稅
美國多位知名投資人紛紛表態反對美國總統川普向全球祭出關稅的做法。避險基金大亨艾克曼說,大規模關稅是「錯誤」決策;億萬富豪朱肯米勒則反對美國課徵高於百分之十的關稅。
艾克曼是堅定的川普支持者,但他六日晚間呼籲川普暫緩實施對等關稅九十天。他說,如果再不收手,世界恐怕即將面臨「經濟核寒冬」,並強調提出暫緩實施關稅建議,並非為了自身投資組合利益。
艾克曼在X平台發文說:「我堅決認為,四月九日針對全世界、且遠高於各國對美課稅水準的大規模關稅,是錯誤的決定。」主張暫緩實施關稅好讓自己有時間「謹慎且有策略地解決美國長年以來在全球貿易不公的處境」,否則「企業投資將停滯、消費者將緊縮支出,我們與全球其他國家信譽也將遭到重創,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修復」。最後他寫下「希望大家保持冷靜」。
華爾街日報報導,當日稍晚艾克曼又發文寫道:「我非常尊重總統川普及他迄今的成就,但我並不認為他是絕對正確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大聲明確表示:我強烈認為,在四月九日對全世界啟動對等關稅,而且稅率遠高於美國被課徵的幅度,是個錯誤。」
美國對全球貿易夥伴課徵百分之十基準關稅已於本月五日生效,並自九日起對多國額外調高稅率。
艾克曼批評,市場崩跌之際還要談判協議,根本無助於強化川普的談判籌碼,「誰給總統這種建議,應該立刻被開除。」他還說「我們將趁勢買進優秀企業股票,價格大幅折讓,有利於我們和投資人長期受益。」
億萬投資人朱肯米勒也罕見在社群平台X發文說,他反對美國課徵超過百分之十關稅的立場。
朱肯米勒很少在X發文,這一次可謂他對川普推動的全面關稅計畫劃清界線。今年初,他曾在CNBC上說:「只要我們維持在百分之十範圍內,我認為關稅帶來的風險被誇大了,跟潛在回報相比,高關稅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形容關稅應該視為「一種消費稅,由外國人負擔一部分」。
DoubleLine Capital執行長岡拉克在X發文表示,除非風險資產的跌勢大幅擴大,否則短期內看不到聯準會降息的可能。
*美議員:民眾看見儲蓄著火了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六日接受國家廣播公司專訪時,駁斥美國即將陷入經濟衰退、美國人擔憂退休金因股市重挫賠光的說法,表示即將退休的美國人不會在意股市「日常波動」。美國總統川普則在社群媒體貼文說,他發動的經濟革命「不會很輕鬆」。
上周美股大幅下挫,美國輿論指瀕臨退休的美國人退休儲蓄大失血,會很不甘心;貝森特表示這麼講是「敘事錯誤」;他說,快退休的人長年來投資於儲蓄帳戶,「我想他們不會在意股市日常波動」;他表示,事實上大多數國人沒把一切押寶在股市,都有長遠眼光,股市被視為良好投資標原因在它乃長期投資。假如每天、每周都在看,會覺得風險很大,但長期而言,投資股市很好。
民主黨聯邦參議員謝安達隨後在節目中砲轟川普在民眾的退休儲蓄上放火後跑離白宮、回到佛州海湖莊園打高爾夫。謝安達說,川普在摧毀國家經濟,人們已瞧見自己的退休儲蓄「著火」,剛退休、瀕臨退休的人對目前事態非常驚恐。
貝森特另表示,股市向來低估川普,誰曉得股市一天、一周會怎麼反映?政府著眼的是打造出經濟長期繁榮的基本面,他抨擊是前任拜登政府讓美國邁上財政大災難之路。
股市大跌後,川普為關稅計畫辯護,敦促消費者、投資人要「堅定決心」。他在社群平台貼文說,「我們要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就業機會及生意帶回國家。目前已有超過五兆美元投資,還會快速增加。現在是經濟革命,我們會勝出,我們要堅定決心,事情沒那麼容易,但歷史將銘記最後成果。」
*亞股慘況 數10年僅見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衝擊,亞洲股市昨日暴跌,從台北、東京、雪梨到新加坡無一倖免,香港恒生指數跌幅更重達百分之十三點二二,是自二○○八年十月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BBC說,亞洲主要股市的慘況堪稱數十年來僅見。
台股昨大跌二○六五點、收一萬九二三二點,跌破熊市臨界點一萬九五三三點,邁入熊市;櫃買市場也從歷史新高拉回,大跌百分之廿四,同步轉「熊」。
加權指數上周三融資維持率已經降至百分之一四八,不少個股更已跌破百分之一三○的融資維持率,昨因指數重挫,融資餘額再砍一三五點六億元至二八五二點五億元,融資維持率降至百分之一三三點八,斷頭賣壓恐大舉出籠。統計昨天上市櫃融資維持率在百分之一三○以下的個股就有五八九檔。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台股今若續跌,加權指數融資維持率可能盤中就跌破百分之一三○,融資追繳令勢必萬箭齊發。不過昨天成交量低迷,今天成交量若有出來,融資減少幅度勢必放大,加上斷頭賣壓,今天融資維持率可能跌幅更重。
不僅台股大跌,被川普課徵百分之廿四關稅的日本,日經指數昨跌幅達百分之七點八。日經指數昨開盤後一度跌逾兩千九百點,為日股史上第三大跌幅;大阪交易所日經指數期貨因出現大量賣單,上午八時四十五分觸發「熔斷」機制,暫停交易十分鐘。日股隨後跌幅略有收斂,但終場大跌逾兩千六百點。
被課徵百分之廿五關稅的南韓股市跌幅百分之五點五。韓股股市昨也因股市指數期貨下跌幅度太大,八個月來首度觸發暫停程式交易機制,以緩解劇烈波動。
但主要亞股昨天跌幅最重的是港股,恒生指數收盤暴跌三○二一點或百分之十三點二二,收一萬九八二八點,是自二○○八年十月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陸股昨也重挫,滬指跌二四五點四三或百分之七點三四,收報三○九六點。深證成指昨大跌百分之九點六六;創業板指也大跌百分之十二點五。大陸A股昨成交人民幣一點六二兆元,全市逾兩千九百檔跌停。
新加坡雖然只被川普課徵百分之十基準關稅,但星國股市昨天同樣殺聲震天,跌幅達百分之七點四。同樣被課徵百分之十關稅的澳洲和紐西蘭,跌幅都超過百分之三。被川普課徵百分之廿六對等關稅的印度,昨日相對抗跌,孟買指數跌幅不到百分之三。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7/realtime/31807617.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nt=1
*市場預期 美聯準會將緊急降息
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不僅引發全球股災,也加劇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疑慮,彭博資訊報導,市場預估美國聯準會(Fed)今年將再有五次降息,市場甚至預期聯準會將祭出緊急降息。
根據隔夜利率交換市場走勢,市場定價顯示聯準會到年底前將基準利率調低一二五個基點(五碼),相當於降息五次、每次○點二五個百分點。市場資料還顯示,聯準會下周前將基準利率調降一碼的機率約為百分之四十,但聯準會下次政策會議五月七日才舉行,意味市場認為聯準會將採取緊急行動。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海濟斯率領的經濟分析師團隊在六日的研究報告中,將今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從百分之一調降至百分之○點五,並且將十二個月經濟衰退機率的預估值,從百分之卅五調升至百分之四十五。
分析師指出,最新的調整是因為「金融環境急劇緊縮、外國消費者抵制,以及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升高,這些因素預期比我們先前所假設的更大幅度抑制資本支出」。
在目前高盛所預估、不會陷入衰退的基本情節下,高盛經濟分析師預估聯準會將進行「預防性降息」,從六月開始連續三度降息一碼,把聯邦資金利率調降至百分之三點五至百分之三點七五。分析師指出,「如果是衰退情節,我們預期聯準會未來一年內將降息約八碼」。
Pepperstone的高級研究策略師布朗則說,「市場狀況愈來愈糟」, 「政策轉向,無論是白宮還是聯準會,都是市場所渴望的。就目前而言,兩者似乎都不大可能出現,這將導致更多的經濟和市場陣痛」。
交易員也同步調整對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的降息押注,預期決策者將不得不採取行動來保護經濟。互換市場走勢目前顯示,這兩個央行今年都將會降息三碼,第四次降息的機率約為百分之五十。
*陸專家:組「零關稅同盟」包圍美國
美國關稅風暴引發全球股市震盪,陸媒訪問專家看法認為,世界貿易體系將重構。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劉煜輝表示,要破關稅戰,最好的進攻是「零關稅」,形成「零關稅同盟」對美國的包圍態勢。
銀柿財經報導,劉煜輝表示,與二○一八年時相較,目前的美國遠比那時脆弱,面臨股市高估值、高通膨、高利息等一系列問題,大陸則是在二○一六年就啟動金融去槓桿,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該爆的雷早爆了,今天中國的供應鏈遠比那時候強大」。
劉煜輝認為,要破關稅戰,最好的進攻是「零關稅」,可以率先對東南亞、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行零關稅談判,有意識形成「零關稅同盟」對美國的包圍態勢。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姚洋則稱,大陸政府工具箱裡有足夠工具使用,以刺激國內需求,只要政策得當,並不需要特別擔心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會對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產生非常大的負面衝擊。
北京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講座教授鞠建東表示,接下來,中美將直接競爭,互拉朋友圈,美國已進入到下一個階段,開始與各國談判。談判的目的之一是建立「圍堵中國的百分之六十的關稅牆」,大陸須快速行動建設大陸的朋友圈,打破美國的包圍。
*「選輸翻桌」 黃國昌要民進黨爭氣點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課徵百分之卅二關稅,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邀請朝野立委共同會商,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表示,自己從今年初就苦口婆心,希望賴清德總統以台灣為念,面對川普新政不能掉以輕心,結果民進黨只想選輸後翻桌,「這個政府爭氣一點好不好?」
據了解,昨天政院會商過程,國民黨團未主動提及大罷免議題,民眾黨立委則主張不要再推動大罷免,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當場回應「不可能同意」。柯建銘甚至指出,川普在打是貨幣戰爭,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首要就是針對中國,「川普搞全世界大罷免,台灣當然要站在一起,罷免共產主義」,隨即為二階罷免催票,高喊「大罷免大成功」。
針對卓榮泰邀請朝野黨團會商川普關稅衝擊,民進黨卻又宣稱要全力投入大罷免,黃國昌受訪時表示,他早在今年初就苦口婆心,一再呼籲賴總統懸崖勒馬,「我當時恭請、敦請、拜託賴總統,以台灣為念,以蒼生為念,面對川普新政,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結果民進黨政府正事不幹,滿腦子只想著恢復一黨專政,國會選輸想要再次翻桌。
黃國昌說,民眾黨願意不計較執政黨的抹紅、抹黑,也不計較行政院召集黨團協商的權力,就是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願意共同承擔責任,但是只拜託一件事情:「政府爭氣一點好不好」,不要滿腦子想著國會重選、柯建銘想要當立法院長,「看到政府這個樣子,不僅失望,更是心痛。」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現在國難當頭,「這麼多嚴重苦難、毀滅式的衝擊,還在搞什麼?一切就是以救國救民為優先,沒有其他事情,沒有小我榮辱。」
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啓楷則說,民進黨一方面聲稱要團結、共同解決高關稅的問題,私底下卻繼續搞大罷免下毒手,真的是精神錯亂。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昨天接受廣播專訪時也呼籲賴總統「停止罷免,共赴國難」;此刻還在喊大罷免的人,不是別有居心,就是完全沒把台灣人民的福祉放在眼裡。
*危機當頭還搶C位 柯建銘挨批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關稅重拳,行政院長卓榮泰昨邀立院朝野黨團三長會商國政,豈料還沒開會就爆衝突,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質疑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不該坐主賓座,更揚言「這會我不開」,讓夾在中間的卓揆一臉尷尬,最後是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扮和事佬,與柯互換座位,才平息柯怒火。
此次朝野會商國是,選在行政院「玉山廳」,據政院安排,卓揆坐在面對主牆右方主人位,往右皆為政院代表,依序為鄭麗君、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政務委員楊珍妮、發言人李慧芝、副秘書長王貴蓮等人。
主賓位原安排傅崐萁與卓揆距離最近,依續是柯建銘、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其餘黨團幹部則以藍、綠、白交錯方式入座。卓抵達時,先和在野代表逐位握手,氣氛和諧,柯建銘進入會場後原先笑臉迎人,但看到傅崐萁坐在主賓位時卻大為光火,直呼「你怎麼會坐這裡」,當即表達要和傅崐萁換位置,「立法院你做主,這裡是行政院,你代表國家嗎」、「這是國家尊嚴問題」,傅崐萁則淺笑不語。
作為主人的卓榮泰隨即面露尷尬,數度拍拍柯建銘的手臂說「人客(台語指客人)嘛」,試圖用手勢打圓場;但柯一度僵持,最後鄭麗君主動起身與柯建銘換位置,改坐傅崐萁、黃國昌中間,才平息柯的怒火。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批評,民進黨每天都在想權力鬥爭,連朝野在行政院協商,柯建銘都要坐主位。國民黨也批,柯建銘在關稅危機當前,除了不斷鼓吹民眾進行大惡罷,還要搶中間的C位,只為圓他擔任立法院長的夢想,「面子、位子、選票,就是比產業重要」,實在可惡,國政不能再被這種戲碼綁架。
*冷眼集/柯建銘喧賓奪主 給卓揆難看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席捲全球,行政院長卓榮泰昨邀請立法院朝野黨團共同會商,但同屬執政黨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先是晚到,之後又計較主賓C位不該由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入座,讓卓榮泰尷尬萬分。執政黨一方面要在野黨共赴國難,一面又放任柯建銘續炒大罷免,台灣到底如何團結對外?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祭出卅二%高關稅,台股昨天一開盤就暴跌二千多點,各產業也哀鴻遍野。賴清德總統足足神隱三天才「亮牌」提出五大策略,卓榮泰也宣布將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八百八十億元紓困企業、勞工,儘管各界批評賴卓撒幣、畫錯重點等,但紓困確實是眼前救急必要策略之一。
行政院想提編列八百八十億元撥補,自然須與在野黨通力合作。不過,昨天共商國是現場,柯建銘一到場就給在野黨下馬威,以「國家尊嚴」為由逼傅崐萁讓座,然而,政院是會議邀請方,主要賓客也確實是立院最大在野黨國民黨團,藍綠白立委梅花座也是政院精心安排,柯建銘「喧賓奪主」,形同當場給政院難看,才是傷害政院尊嚴。
據立委轉述,柯建銘在兩個小時的共商國是時間,前後獨白近四十分鐘,更語出驚人指美國總統川普是在「搞全世界的大罷免」、「阻止這個大罷免是不可能的」。共商國是會議,本意是讓朝野坐下來共同對抗關稅戰,但柯建銘彷彿回到立院朝野協商,硬扯大罷免,實在不倫不類。
川普關稅大刀,確實讓如火如荼的大罷免二階行動有些消風,各界也疾呼台灣停止罷免內耗、共同面對國難;如今執政黨端出預算、法案,若表面與在野黨談合作,背後卻繼續藏刀,國人將如何看待?
*對美談判 綠委點名蔡英文、蕭美琴
應對美國關稅新制,賴清德總統指派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對美從零關稅起,有民進黨立委點名有國際談判經歷的前總統蔡英文主責,或曾任駐美代表的副總統蕭美琴領軍,蔡英文辦公室昨表示「不予評論、對執政團隊很有信心」。
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則表示,從零關稅談起是正確方向,但美國未必接受,美國真正目的除縮小貿易逆差,也希望藉由加徵關稅創造稅收,合理談判空間應設定在百分之十五至廿稅率區間,他認為若不解決台幣貶值問題,即使美方同意部分減稅,台美貿易逆差仍難以扭轉。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行政院長卓榮泰便指示鄭麗君組成台美經貿工作小組關注進度、針對川普新政研議對策。川普宣布對台課徵百分之卅二對等關稅後,賴總統於前天透露台灣已組成談判小組,由鄭麗君領軍,成員包括國安會、經貿談判辦公室、行政院相關部會及學界、業界;賴總統說,談判關稅可從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不過,民進黨立委陳素月、何欣純昨公開喊話政府盡速組專案小組,針對外銷為主的廠商提供短中長期因應方案,必要時推出特別預算因應。兩人提到,關稅談判代表須極具重量、有專業經驗,點名有國際談判經歷的卸任總統蔡英文及對美溝通經驗豐富的蕭美琴,「由蔡、蕭任特使團長能凸顯台灣政府非常重視與美談判」,藉以取得川普信任、為台灣談到最好最優條件,降低高關稅對台衝擊。
施俊吉昨接受網路節目「中午來開匯」訪問時提出三策略,首先是增加自美進口商品以縮小雙邊貿易逆差,其次是合理調整出口結構並強化對具爭議商品管理、嚴格把關業者「洗產地」以確保出口合乎規範,最後是分散出口市場,降低對美依賴。目前台灣對美出口占百分之廿三,應避免「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施俊吉表示,真正被忽略的關鍵是台幣匯率。去年九月至今台幣已貶值約百分之五點三,為全球第二大貶值貨幣,僅次於韓元,雖貶值有助出口競爭力,但卻同時推高進口成本、加劇國內通膨;台美貿易逆差根本在台幣匯率,呼籲央行調整匯率政策,將台幣升至合理區間甚至接近十五至十六元兌一美元,才能從根本改善貿易失衡問題。
*藍營提議:拿刪凍預算救產業 綠批「沒憲法常識」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各界憂心,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天再拋具體主張,包括使用部分超徵稅收支撐產業轉型,加上原刪減預算的額度,兩者合計至少應編列兩千億元,精準協助中小企業、弱勢產業。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也表示,政府當務之急是務實解決問題,國民黨願意共赴國難,像先前政府浮編一四三九億元總預算被國民黨節約下來,如今可以作為第一波振興產業的基礎,來挽救企業,讓企業能生存,朝野應坐下來勇敢面對問題。
行政院昨邀朝野黨團共商國是,國民黨團於赴政院前先舉行「召開國是會議、共赴國難」記者會,並於政院會商後提出主張。傅崐萁表示,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國內經濟,恐造成失業及企業倒閉潮,國家要盡快告訴人民,究竟面對多麼嚴峻的挑戰?政府須務實解決問題。
傅崐萁分析,以現在對美出口金額來看,對等關稅實施將每年增加一兆一千七百多億元,即便國內資訊科技產業能豁免關稅,其他產業的關稅金額也仍有將近五千億元,國內其它產業承受得了嗎?請國家趕快醒過來,看看人民在哀嚎。
傅崐萁批評,國家方案到底是什麼?賴清德總統前晚拋五大策略,看了半天了無新意,大量投資及採購美國,都是已經在做的「台灣日常」。他表示,透過節約今年總預算中不必要的預算,可作為政府第一波對產業的振興,用來給所有產業及勞工紓困,協助受創產業,讓所有產業能夠被挽救、繼續生存,朝野應該趕快坐下來勇敢面對問題。
但對於在野主張先前刪除的中央政府總預算作「關稅及時雨」,民進黨發言人吳崢批,這是合理化刪凍預算,將砍掉的預算當救命金,兩種說法相互矛盾,扯台灣後腿。民進黨立院黨團柯建銘也批「鬼扯」,總預算經國會表決通過、總統公告,民進黨團也準備針對違法、違憲的總預算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怎麼會拿回來?這什麼憲法常識?毫無基本常識。」
*央行砸8億美元阻貶 台幣轉升
川普關稅政策重擊,台股昨狂跌逾兩千點,匯市則在中央銀行鐵腕阻貶下,戲劇化上演「豬羊變色」,由重貶一點四二角翻為升值三點三分,收在卅三點○五五元,為兩周高點;匯銀主管預估,央行昨天至少拋出八億美元抑制台幣貶幅,加上外資匯出、投信海外基金贖回潮等需求湧現,市場交易熱滾滾,單日爆出廿五點三九五億美元的成交巨量。
台股昨天雪崩式下跌,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說,主要是消化清明連假期間兩天的賣壓,台股與美股的連動性非常高,但台灣經濟基本面還不錯,外資昨天還買超台股逾百億元。他表示,匯市昨天上午觀望氣氛濃厚、交易略見失衡,「央行確實有進場調節」,不過到了下午,匯市供需已轉為平衡,並強調「匯市由貶轉升,是市場供需決定」。
為防範熱錢大撤出釀災,蔡烱民說,「央行絕對有足夠能力因應匯市波動」,將採四大穩匯機制,包括利用大額結匯即時通報系統,掌握資金進出情形;若遇市場供需失衡致新台幣匯率過度波動,央行將進場調節;備妥充沛外幣流動性;提供國內金融市場資金流動性。
台股昨逾千家跌停,可能導致外資無法賣股,接下來仍有大舉匯出可能性,恐衝擊匯市;蔡烱民指出,外資是匯市很大主導力量,但出口商會視國際匯市走勢操作。
*關稅戰衝擊/海上貨櫃 不課高關稅 業者鬆口氣
關稅風暴來得急又猛,縣市長紛紛與產業界對話。經營歇腳亭等品牌、生產珍珠奶茶聞名的聯發國際餐飲董事長鄭凱隆昨與北市長蔣萬安座談時直言對即將到美國的四、五只貨櫃感到憂心,「關稅誰來付?誰能告訴我現在該怎麼辦?」得知已出口貨櫃不課百分之卅二關稅才暫時放下心中石頭。
鄭凱隆說,集團在美國有超過一六○家店,二年前設自有倉儲供應各店原物料,出口貨櫃供應美國店家使用,船還沒到美國就發生川普課高額關稅事件,因不清楚怎麼課稅而感到憂心。
「大家停止內鬥,共同將內部市場、民生先顧好。」內科園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台達電永續長周志宏希望政府重啟對美關稅談判,爭取最好優惠。
蔣萬安擔心接下來可能出現無薪假、裁員等問題,已邀北北基桃市長明天會商因應衝擊。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形容這是場有史以來的大挑戰,如同超級颱風來襲,可惜中央未能做好萬全準備。
桃園市長張善政號召新竹縣市及苗栗縣首長會商討論地方產業困難。台中市長盧秀燕昨呼籲中央一年內不要抽銀根,更呼籲朝野盡速通過行政院提出八八○億協助方案,中央也要檢討美國以外市場的關稅與障礙、擴大非美市場。
*關稅戰衝擊/與美談零關稅 農牧業反彈
賴清德總統提出「台美從零關稅開始談起」,引發國內農牧業恐慌。台灣卜蜂副總張維岳說,中央喊出零關稅,進口雞肉及豬肉恐低價來台,將衝擊本土農牧業,建議政府降關稅前先思索配套。雲林養豬協會理事長吳英吉直言,若政府犧牲農民,不排除上街頭抗議。
彰化縣家禽飼養數全國第一,農戶陳秋池說,我國對家禽家畜零關稅影響最大的是養豬和白肉雞產業,台灣白肉雞已生產過剩,契約養雞戶一年只養四點五批次,類似「半養半休息」,若美國白肉雞零關稅來台,台灣白肉雞產業將雪上加霜。
雲林縣豬隻養殖頭數全國最多,豬農均反對美豬進口「零關稅」。林姓豬農表示,政府不能為降低關稅而大舉開放美豬進口,台灣畜養肉類生產量多,不像玉米或大豆需仰賴進口,一旦無條件開放,對養豬產衝擊可想而知。豬農說,加拿大和西班牙養豬成本低,原就比我國豬肉便宜,若低價開放美豬進口,其他國家也提出同樣要求,台灣養豬產業豈不垮掉,政府與美方談判務必守住一定的原則,維護豬農權益。
彰化蔡姓養豬農表示,美國要求銷台美豬不標產地,若再搭配零關稅,冷凍美豬大舉來台,除衝擊國內養豬產業,消費者健康也不保,將淪為「全民皆輸」慘狀,希望政府不要全盤接受美國的予取予求。
業者表示,進口肉品削價競爭,台灣肉品主打新鮮現宰也要降低成本,否則難與之競爭,總統喊「零關稅」似乎沒通盤考量,為了讓美國降低關稅,什麼都拿當籌碼,就怕最後連內需產業都賠進去。肉品商則表示,美國提高各國關稅,中國大陸、歐盟等國家醞釀反制,若台灣降為零關稅,美國肉品商將加大出口到關稅較低、零關稅的國家;已有肉品商接獲通知,現在「一個頭兩個大」。
*關稅戰衝擊/立委反映 台廠輸美產品 無法下船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出重拳,多數立委均接獲轄內傳統產業反映衝擊甚大,甚至要放無薪假,農民也很憂心衝擊生計。
立委柯志恩說,政府未來可能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但希望政府不要為了討好川普而改變採購美國稻米的現行規範,犧牲台灣農民權益。
國民黨立委謝龍介說,過去業者都是跑在政府前面,這次已無法獨自因應,需要政府帶領突破困境,目前業者因應是聯絡下單人洽談高關稅各自負擔比率,若利潤只有百分之八,即使各自負擔一半也受不了,建議行政院長卓榮泰完成階段性任務功成身退,賴政府應成立財經內閣無縫接軌。
立委郭國文指出,這兩天很多傳產業者希望他向政府反映要注意競爭國家、尤其有許多產品雷同的東南亞國家,不只日韓,例如東南亞越南等國,萬一和美國政府談判後關稅降得比我們低很多,就可能造成大量轉單效應,或客戶要求降價吸收關稅,業者恐無法承受。
台中的民進黨立委陳素月與何欣純昨舉行記者會反映企業慘狀。有台廠輸美產品無法下船、美國客戶要求台灣製造商暫停生產、廠商被迫以輪休或無薪假度過訂單寒冬等狀況。
*關稅戰衝擊/老牌伸仁紡織 擬大幅縮編人力
美國對等關稅重擊台灣傳統產業。彰化紡織大廠伸仁紡織董事長白璨榮說,紡織業原就經營困難,美國關稅帶來最後一擊,縮編人力將是不得不的作法;台中工具機廠商已收到暫緩出貨通知、彰化水五金業者則採減量生產因應,業者多有最壞打算的心理準備。
台灣被美國課徵百分之卅二關稅,加上中國大陸、越南、印尼與柬埔寨等台商重鎮也被課徵更高稅率,對台灣成衣、製鞋與紡織廠帶來重擊。
以泳衣、機能衣代工起家的老牌廠商伸仁紡織董事長白璨榮說,台灣紡織業陸續出走大陸、越南,近年又因客戶流失七成五苦撐,如今再因美國關稅提高,前景悲觀;美關稅上路後,成本壓力難以承受,已做好最壞打算;為了降低損失撐下去、加上自己老了,若大幅縮減部門和人力整併,是不得不的作法。
他強調,美國是台灣很多產品最終的消費大國,如果所有出口美國產品都將課高關稅,恐將出現退貨潮,尤其各國貿易戰開打將導致進口成本暴增、物價飛漲,最終引發通縮危機,衝擊將超過SARS疫情。
台中工具機等產業以外銷美國為主。台灣機械公會常務監事張市育指出,已有廠商接獲美國代理商通知暫緩出貨。另有目前在海上、簽定船上交貨及關稅由買方支付訂單的契約也被打亂,要怎麼分擔還不明。
張市育說,即使是台美協商也要一年半載,這段期間廠商「皮繃緊一點」得靠自己撐住;政府八八○億支持方案尚未見實施方式,台灣匯率又不如日韓,對等關稅製造出七至八個百分點差距讓競爭力大受影響,機械業同業都有作最壞打算的心理準備。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昨聲明,呼籲政府放寬產業紓困申請門檻,建議採彈性且差異化認定,不要讓紓困淪為形式,同時擴大國內公共建設、鼓勵採用國內工具機產品。
彰化水五金產業年產值六○○億元,七成外銷美國。生產衛浴商品的彰化鹿港詮偉五金總經理陳啟鋒說,公司不敢輕言出貨,以免蒙受損失,如果最後仍維持百分之卅二稅率,只能減量生產;人力調配也朝減班或輪值因應。
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家烈說,已知有七成廠商受影響,已開始減少出貨,未來可能採取輪休因應,甚至裁員都有可能。
張家烈說,水五金產品利潤百分之十幾,希望政府盡快與美國協商,關稅降到越低越好,尤其要比產品競爭的國家低,才能減輕衝擊;廠商不可能完全承擔高關稅,業者吸收不分成本,部分一定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南投竹山的鈺梭企業生產工業用釘、釘槍等,八成產品外銷,主要市場在美國。董事長許永昌說,美關稅影響非常大,已威脅公司營運,美國當地還有庫存的廠商已通知暫停出貨,已作好的貨就卡在工廠,過去每月出口逾十二個貨櫃瞬間掉到二、三個,但不敢貿然停工,怕影響整體營運。
*關稅戰衝擊/岡山「螺絲窟」 被要求吸收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讓素有「螺絲窟」稱號的高雄岡山地區螺絲、螺帽扣件業者如坐針氈,不具名抽線廠業者說,下游廠商已接獲美國客戶通知要求吸收額外關稅,否則將另找供應商,「期望政府與美國談判出好結果」。
高雄螺絲、螺帽等扣件輸美產值約五二三億元,列為百分之廿五的「鋼鋁稅」範圍。業者直言,螺帽及螺絲「薄利多銷」,利潤本來就就少,如今被客戶要求吸收關稅,就算僅吸收一半也超過利潤,銷美根本沒賺頭,未來半年若談判沒好消息,業者恐怕很難過。
他說,過去中國大陸人力便宜,加上大量補貼傾銷鋼鋁製品「已讓大家苦哈哈」,若上游中鋼價格未調降,實在難以跟其他國家競爭,「螺絲窟」恐走向沒落。另名業者說,去年底開始,下班時間廠區一片冷清,關稅戰再添不確定因素。
台南龍崎區牛埔里前里長陳永和經營螺絲螺帽工廠多年,他認為台灣螺絲螺帽過去兩年產量過剩、加上鋼鋁材料成本及關稅,已經非常慘了,但高品質螺絲螺帽及金屬建材對川普宣示要大量投入基礎建設的美國非常需要,「有一定的基本需求」,尚未接到美國客戶要求吸收成本的訊息。
台南市政府昨和農業部等單位與蘭花、台灣鯛業者座談,台灣鯛協會表示,養殖業者都在觀望不敢訂魚苗,倘若如此,未來台灣鯛(吳郭魚)產業恐面臨凋零;南市南瀛養殖生產協會理事長蔡阿玉則說,台灣鯛養殖端仍正常運作,但關稅情況不明,美國訂單都暫停,貿易商冷凍庫也滿庫,希望政府鼓勵國內消費者多採購。
*關稅戰衝擊/工總:政府應避免進出口失衡
美國川普政府將開徵「對等關稅」讓產業界如臨大敵,工總昨表示,希望產業要與政府努力齊心因應加徵關稅的變局,更喊話政府透過財政部與金管會的行政協助,維持資金流動,勿抽銀根。
工總表示,已和所屬機械、工具機、電機電子、石化、手工具、科學園區公會等公會密切聯繫,希望政府要系統性思考,避免引發輸入性通貨膨脹、進出口市場失衡、原物料市場波動等狀況,安定產業與民心。
工總建議政府補助措施內容與申請程序、申請門檻上簡化便民,讓受影響廠商可快速取得協助或補助,也請政府盡快依產業別進行座談,針對各項政策與方案細部說明、了解產業意見,掌握進度與滾動式修正,並邀產業界參與談判團隊所需之產業意見。
工總還建議,經濟部及有關單位應成立「對美採購團」,工總可協助在產業界響應擴大對美採購、降低台美貿易逆差;此外,升級轉型或布局多元市場非常重要,呼籲各個產業應持續研發,多元布局海外市場。人才培育方面,各產業面對數位轉型與AI應用、淨零轉型之培訓資源,政府在因應關稅影響時仍應加強產業人才培養與缺工議題的人力補充。
*關稅言論惹禍? 陸智庫研究中心被裁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六日發布聲明,已在本月二日裁撤「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該中心官網關閉,微信公眾號也被註銷。由於該中心副主任賀濱日前在社交平台發文,批評大陸反制美國對等關稅的做法「完全錯誤」,疑似因此惹禍。
當前中美爆發新一輪關稅戰,大陸官方採取強硬態度回擊美方,並試圖統一對外口徑。不過,大陸重要官方智庫裁撤研究單位的罕見做法,已引起學界高度關注。
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六日在官網發布「關於撤銷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聲明」,宣布撤銷該中心,並指該中心為無獨立法人資格的非實體研究中心。原中心負責的科研計畫移交至經濟所統籌處理。兼職研究人員回歸原部門,外聘人員依法解除聘用關係,外聘專家合作關係終止。
有關中心裁撤的緣由,聲明僅提到是根據中國社科院非實體研究中心管理辦法規定,並「經研究決定」,並未給出確切說明。外界則認為與其主管批評大陸反制美國關稅的立場和做法有關。
美國總統川普四月二日宣布對大陸加徵百分之卅四的對等關稅,大陸隨後在四月四日宣布對美國加徵同等百分之卅四的報復性關稅。此後,大陸網上流傳一則署名「賀濱,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中心」的微信朋友圈貼文,他轉發了大陸對美國加徵百分之卅四關稅的消息,並以「打老婆」為喻提出批評。
賀濱寫道:「這是完全錯誤的『反制』措施,相當於『你敢打你老婆,我就打我老婆』。美國提高關稅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我們就不應該也砸自己的腳。正確的反制措施是對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實施單方零關稅。」
不過,該言論引發「投降論」的質疑,在大陸網路上掀起風波。隨著中心被裁撤,有些網友驚訝於官方出手的效率,直言「一條朋友圈足以幹掉一個機構」。
香港星島日報則指,該中心遭裁撤,也疑與中心主任朱恒鵬出事有關。朱恒鵬原也是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去年春天傳因涉嫌「妄議中央」被查處。據傳朱恒鵬在微信私人群組批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國內經濟的管理,事後遭到調查,還被拘留並免職,更引發該所「政治地震」,包含該所黨委書記、所長、副所長全部更換。
中國社科院是大陸國務院直屬的部級智庫,為大陸領導層提供政策制定的建議。在大陸國內經濟情勢嚴峻,加上官方加大力度壓制悲觀評論之際,院內學者已非首次捲入整治風暴。
*北京嚴控言論 禁唱衰經濟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近日遭裁撤,疑因該中心學者賀濱在社群平台發文批評大陸對美國同等加關稅是錯誤的反制措施,因此出事。這是大陸強化管控經濟言論的最新案例,在大陸國內經濟疲弱與外部不確性因素交織之際,官方要求只能「唱響經濟光明論」,並加大力度打擊唱衰大陸經濟的學者和網紅,包括社群被禁言、封號,或要求發言須報備與審查都是手段之一。
例如去年十二月,國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一場演講上,質疑疫情三年大陸GDP增速累計高估十個百分點,他還將時下社會描述為「老年人生機蓬勃、年輕人死氣沉沉、中年人生無可戀」,直言年輕人因找不到工作,紛紛縮衣節食。高善文的微信公眾號很快因「違反使用規範」無法關注。
東北證券經濟學家付鵬去年十一月在一場內部活動表示,大陸的中產階級正「迅速萎縮」,並直言官方救經濟措施已無法像二○○八年般奏效。隨後,其演講內容遭刪帖,其微信影片號「付鵬的財經世界」無法被關注。
在高善文、付鵬事件後,大陸證券業協會下發新通知,要求機構加強對首席經濟學家的聲譽風險管理,亦明確要求經濟學家參加活動,對外發表觀點、意見要事先報備與審查。
此外,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前副所長朱恒鵬也傳因在微信私人群組批評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國內經濟的管理,去年春天遭到調查、拘留並免職,該所領導班子更被「一鍋端」,全數換人。
就連極具民族主義色彩的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也曾誤踏禁區。去年中共廿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全文發布後,胡錫進錯誤解讀內容沒有「公有制為主體」的表述,意味著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實現真正的平等,後遭官方打臉並禁言三個月。
*台股暴跌 醫師:「4動」緩解恐慌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引發全球股災;台股星期一上午開盤,崩跌超過2000點,股民哀號遍野。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表示,民眾要穩住恐慌心理,多運動、活動、勞動、互動調劑身心,也提升健康意識。
許正典指出,不少人已經有「黑色星期一」的預期心理,果不其然,台股開盤即暴跌,。他強調,股市會因天災、人禍而受到衝擊,前者是不可抗拒因素,後者則終將會過去。面對金融危機,最好的做法就是靜觀其變,把眼光放遠,相信一切都會好轉。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說,全球股市重挫,民眾難免產生焦慮感,陷入鬱悶的情緒,但「難過幾天就好」,千萬別放任自己作息紊亂,當飲食、睡眠失衡,容易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他提醒,投資要以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市場與資產配置,勿因為一天股市重挫而覺得「蒸發」了多少錢。
川普的政策影響到全球經濟市場,民眾應靜待這場風暴結束,觀察各國是否會做出政策調整。他認為,股災歷史不一定會重演,「新冠疫情我們都撐過來了,而且股災也許是資產重新分配的良機。」張家銘表示,如果因為一時慌張焦慮,可能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許正典建議,這段時間要穩住心態,試著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冷靜並放寬心接受現況,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分析投資慘賠的數字,可多跟同溫層一起取暖、抒發心情。
大部分的煩惱都是自己想出來的!許正典呼籲,日常要多運動、活動、勞動、互動,適時紓解壓力。另外,多吃可促進分泌血清素、多巴胺的食物,例如雞蛋、肉類、優質醣類、深綠色蔬菜、豆類製品等,不僅能協助穩定情緒,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4動」維持愉快心情
1.運動:運動10分鐘左右,大腦就會開始分泌多巴胺,帶來快樂感。
2.活動:適時旅行、露營、植物觀察等戶外活動,或是靜態的打坐冥想、閱讀等,調劑身心。
3.勞動:清掃家裡,讓居家環境整潔,藉由清理掉廢物,敞開心胸迎接改變。
4.互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增強個體的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多找親友互動,可強化改善憂鬱。
(聯合報)
--
*台股無量崩跌 開盤即收盤…狂瀉2,065點
川普對等關稅大刀導致全球股災,台股昨(7)日清明連假後第一個交易日無量崩跌,終場重挫2,065點、跌幅9.7%,收19,232點,並寫下史上最大跌點等五項慘烈紀錄。上市櫃企業市值合計大舉蒸發7.26兆元、降為67.67兆元。
法人指出,由於昨日成交量僅1,660億元,屬於窒息量,除非今日成交量有效放大,才有機會開低反彈。
台股昨日重挫大跌,「開盤即收盤」,盤面一片慘綠,寫下五大紀錄。包括:一,集中市場重挫2,065點,跌幅9.7%,櫃買市場重挫23點、跌幅9.6%,同步寫下史上最大跌點與跌幅紀錄;二、集中市場市值蒸發6.67兆元、櫃買市場市值蒸發0.59兆元,上市櫃企業市值合計蒸發7.26兆元、降為67.67兆元,均為史上最大。
三、台積電(2330)開盤即跳空跌停,重挫94元、以848元跌停價一價到底,市值降至21.9兆元,單日市值蒸發2.4兆元,縮水史上最大;四、上市櫃跌停家數高達1,702家,為史上最多,超越金融海嘯;五、集中市場盤中最大跌點一度高達2,086點,為史上最大,超越2024年8月5日盤中跌點1,899點。
籌碼面來看,三大法人買超156.8億元,外資買超168.2億元,由賣轉買;期貨淨空單增加866口至25,151口;投信賣超2.3億元,由買轉賣;自營商賣超90.3億元,連六賣、累計賣超528.4億元。
八大公股行庫賣超61.7億元,由買轉賣;五大壽險買超124.9億元。融資餘額減少135.6億元至2,852.5億元,融資維持率降至133.8%。
昨日成交量縮至僅1,660億元,是2023年1月30日以來最低。台指期跌停,重挫2,129點、收19,167點,跌幅10%。台指期貨夜盤至截稿前仍大跌近7%,加上昨日屬於無量下跌,賣壓無法有效宣洩,預期今日繼續下跌機率高。
綜合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及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等看法,外資昨日轉為買超並非轉多,可能是買進台股反向ETF的同時想賣出個股,但因為成交量低,導致賣單沒有成交,因此是賣不掉導致買超,並非心態轉偏多。
黎方國說,台股昨天開盤無量下跌,由於很多個股跌停板、賣壓還未完全宣洩,建議投資人不要想去摸底。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2/31808431.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7/2/31804299.jp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w=500&nt=1
*1,702檔股票禁平盤下放空 國安基金不排除開臨時會
台股崩跌,政策穩市措陸續出爐,國安基金昨(7)日表態不排除召開國安基金臨時委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也表示,昨天跌停的1,702檔上市櫃股票,今天禁止平盤下放空。
依據現行規定,上市櫃股票若股價跌停,次日禁止平盤下放空。根據證交所與櫃買中心統計,上市櫃公司昨天共計1,702檔跌停作收,今天股價若跌落平盤之下,將不得放空,將抑制空方氣焰。
台股昨天開盤便直接摜破2萬點指標信心關卡,散戶哀鴻遍野,為免台股不理性持續重挫,進一步影響流動性,金管會、證交所等證券周邊單位昨天持續監控台股各項指標。
國安基金信心喊話指出,將密切關注國內外股市情勢,不排除召開國安基金臨時委員會,討論國內外政經情勢及相關因應對策,以維護投資人信心及我國資本市場穩定。
國安基金表示,美國川普政府於2日宣布新一輪關稅政策,除針對全球多數貿易夥伴加徵10%基準關稅外,並進一步課徵「對等關稅」,其中美國將對我國加徵32%關稅。此舉造成國際股市大幅波動,4月3日至4月4日道瓊指數累計下跌9.2%,標普500指數累計下跌10.5%,那斯達克指數累計下跌11.4%、費城半導體指數累計下跌16.7%。因我國產業結構與美國高度互補,造成我資本市場與國際股市高度連動,特別是與美股連動更密切,台股短期面臨震盪。
國安基金說明,面對當前局勢,短期市場波動固難以避免,但終將回歸基本面,呼籲投資人理性評估市場資訊,審慎面對近期台股震盪走勢。
國安基金強調,為因應美國加徵關稅危機,政府已啟動跨部會應變機制,確保產業國際競爭力與出口動能,對於金融市場穩定亦有相關因應對策。此外,賴總統亦公布對美談判原則及策略,包括擴大對美採購及投資等,政府將竭盡全力,與美國強力進行協商,爭取合理待遇,相信憑藉台灣企業的韌性與創新能力,加上政府的全力支持,定能共同克服當前挑戰。
依國安基金條例,因國內、外重大事件、國際資金大幅移動,顯著影響民眾信心,致資本市場有失序或有損及國家安定之虞時,得經委員會決議進場護盤。據了解,國安基金不可能僅跌一天就進場,近日仍需蒐整更多資訊看是否觸發上述規定。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2/31808368.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台股無量崩跌 國安基金護盤時機…緊盯10年線
台股昨(7)日無量崩跌,國安基金動向備受關注。法人研判,台股近期走勢已具備股災、最大跌幅逾二成、本益比壓縮至14倍等國安基金進場條件,惟以歷史經驗來看,國安基金普遍會在大盤指數下殺至10年線附近,才可能宣布進場護盤。
台股昨天重挫2,065點,跌幅高達9.69%、收19,232點,失守2萬點大關,但相距10年線位置14,890點,仍多達4,332點之遙,業內推測,現階段尚未達到國安基金進場護盤最佳時機。
美國對等關稅高於預期,加上中國大陸等國擬採報復性關稅,市場擔憂貿易戰引發經濟衰退,全球股災連環爆。台股在清明連假後出現量縮補跌走勢,「多殺多系統性風險」警報大響。
市場關注國安基金何時進場,法人分析,過去國安基金共有八次進場護盤,共同條件為:大型系統性風險造成股災、台股最大跌幅達二至四成、台股本益比壓縮為十至14倍、大盤指數跌破10年線等。以近期台股走勢來看,本次股災已達最大跌幅達二成、本益比剩下14.1倍等條件。
法人表示,雖然歷次國安基金進場背景不盡相同,但宣告護盤的動作確實有助提振市場低迷的信心,過去八次宣告後一周時間,台股漲幅在1.1%至14.2%不等,只是拉長時間看,中長期基本面仍將主導行情後市表現。
根據法人統計,國安基金過去三次護盤標的中,三次都獲得青睞的個股包括:廣達(2382)、中信金(2891)、玉山金(2884)、鴻海(2317)、統一(1216)、國泰金(2882)、富邦金(2881)、南亞(1303)、台達電(2308)、台化(1326)、台積電(2330)、台塑(1301)。至於其中兩次成為護盤標的則有:元大金(2885)、華南金(2880)、聯發科(2454)、兆豐金(2886)、可成(2474)、第一金(2892)、彰銀(2801)、台塑化(6505)等。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2/31808368.jp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w=500&nt=1
*台股慘綠宣告落入熊市 589檔融資維持率低…發出追繳令
台股昨(7)日大跌2,065點、收19,232點,跌破熊市臨界點19,533點,隨著短線修正超過二成,宣告邁入熊市;櫃買市場也從歷史新高拉回後大跌24%,同步轉「熊」。由於行情崩跌,統計昨日上市櫃融資維持率低於130%的個股高達589檔,各大券商已陸續發出融資追繳令。
台股清明連假前即出現修正,上周三(2日)連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融資維持率已經降至148%,不少個股更已跌破130%的融資維持率,昨日加權指數大跌2,065點,融資餘額再砍135.6億元、降至2,852.5億元,融資維持率持續降至133.8%,斷頭賣壓恐大舉出籠。
根據統計,昨日上市櫃融資維持率低於130%的個股高達589檔,各券商已大舉發出融資追繳令。另外,目前融資維持率仍大於130%、但小於140%的個股有441檔,其中,方土昶(6265)、旭源(8421)、皇田(9951)、伍豐、尚立、北基、華建、大億金茂、力積電、山富等,融資維持率已經降至130%邊緣,今日若台股持續重挫,相關個股融資維持率非常可能跌破130%,恐面臨新一波融資追繳令的追繳壓力。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昨日加權指數融資維持率跌破140%,僅剩133.8%,今日若續跌,有可能盤中就跌破130%,融資追繳令勢必萬箭齊發。不過,昨日由於成交量低迷,融資減少的程度不如想像中的大,今日成交量若放大,融資減少幅度勢必擴大,加上斷頭賣壓,今日融資維持率可能跌幅更重。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昨日台股無量下跌,但融資餘額仍減肥達135.6億元,今日成交量若能增加,融資餘額減肥金額應會更大。
目前只能且戰且走,觀察各國與川普協商的過程中,若能有國家示範達成協議,台股短線仍有機會跌深反彈。
股市無量下跌,櫃買指數融資維持率大降至132%,昨日也出現爆出大額違約交割的個股。
櫃買中心昨日公告,券商申報光通訊廠波若威發生違約交割事件,為今年以來上櫃公司第二起個股違約交割案例,違約交割金額2,106萬元,也是今年以來金額最大筆。
根據櫃買中心網站資料,這起違約交割事件由台新台中、永豐金等券商通報。昨日上櫃股票總體的違約交割金額則為2,420萬元。今年第一起違約交割是IET-KY,2月11日違約交割金額1,631萬元。
*台股量縮崩跌 反向、美債ETF逆勢收紅
台股昨(7)日量縮崩跌,恐陷流動性危機,盤面一片慘綠。不過,上市櫃個股中,仍有大統益、名軒、冠軍、大台北等四檔逆勢走揚;ETF中,台股、陸股反向ETF收紅,以及美債ETF受到資金青睞,均逆勢上漲。
法人分析,昨天盤面個股中,玻陶股冠軍漲幅3.7%居冠,除本身屬內需股,不受對等關稅影響,冠軍日前公布配息1元,以昨天收盤價10.95元計算,殖利率達9.1%,吸引買盤力挺。
營建股名軒上漲2.4%。名軒近年深耕雙北及桃竹地區的住宅與都更案,在政策助攻與剛性需求支撐下,營收與獲利表現穩健,加上本益比低於同業,同獲多頭資金青睞;油脂廠大統益、大台北瓦斯,都屬於內需的民生必需品,受關稅影響低,同時具有民生剛性需求支撐。
法人表示,除了大統益、大台北,昨天盤面上的內需族群,包括電信三雄中華電、台灣大、遠傳,傳產的台泥、統一等,表現也相對抗跌。
在台股重挫的情況下,反向ETF上漲不在話下,在投資人搶進推升,元大台灣50反1、富邦台灣加權反1、群益台灣加權反1、國泰台灣加權反1都開盤跳空漲停鎖死。另外,因美國利率偏下行走勢,將有利債券價格走升,而存續期間長、利率敏感程度較高的長天期債受惠程度大,在避險資金簇擁下,美債ETF成為盤面上仍能收紅的族群,尤以長天期的美債ETF更受矚目,包括元大零息超長美債、群益25年美債、統一美債20年等漲幅都逾1.6%。
法人認為,今(8)日就算盤中再度出現大幅下跌,不排除跌幅有機會收斂,盤中須關注大盤成交量是否明顯放大,以及權值股如台積電、鴻海、聯發科跌幅是否大幅縮小;波段操作則可優先布局具高殖利率題材、且股價盤中率先表態收斂跌幅的相關個股。
*台積電跌停…12年來首見 千億元賣單等出場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引爆全球股災,台股昨(7)日清明連假休市後第一個交易日補跌,終場暴跌2,065點,權王台積電(2330)更是開盤即跳空跌停鎖死,以跌停價848元收市,占大盤跌點逾750點,跌停委賣狂鎖11.85萬張,以跌停價一張84.8萬元計算,相當於價值超過千億元賣單等著出場卻賣不掉。
台積電重挫之際,鴻海、聯發科、台達電、廣達、日月光投控等台股市值前十高科技股也都開盤跳空跌停鎖死,六家公司昨天市值共蒸發約3.12兆元。
權王台積電罕見落入跌停,終場大跌94元,創歷來最大單日下跌金額,收在848元,下探2024年8月以來新低價。台積電前次亮燈跌停為2013年7月19日,距離前次跌停已時隔約12年。
台積電昨日成交量僅2.3萬張,收盤時跌停委賣單狂鎖11.85萬張,以跌停價一張84.8萬元計算,等於價值超過千億元的賣單等著出場。
從市值來看,台積電昨日總市值降至21.99兆元,單日大舉蒸發2.4兆元,相當台股市值第二大企業聯發科的市值。惟外資逢低入市,昨日買超台積電1,622張,投信中止連三買,與自營商同站賣方。
台股市值二哥聯發科昨日以跌停價1,295元收市,下跌140元,為去年12月初以來低點,收盤時跌停委賣單超過1.1萬張,單日市值蒸發2,242.3億元,總市值因此降至2.07兆元,今(8)日將面臨2兆元市值保衛戰。外資昨日對聯發科結束連五賣,轉為買超,自營商則站在賣方。
鴻海昨日股價下跌15元,收138.5元,再探波段新低價,成交量超過2.6萬張,跌停委賣單則高掛超過16萬張,單日市值蒸發2,079億元,跌破2兆元整數關卡,降至1.92兆元。
三大法人近五個交易日合計賣出鴻海1.44萬張,但三大法人昨日反手買超1.06萬張,其中外資買超1.23萬張。
*台股暴跌量縮 權王台積電盤後驚見1,035元成交價
台股昨(7)日暴跌量縮至1,660億元窒息量,盤後鉅額交易卻反向放大,主因權王台積電(2330)配對交易暴增至8,704張,且當中有442張,以1,035元千元以上價位成交,平均成交價857.49元,高於收盤價848元,是特定買盤急於回補,或是看好股價日後反彈,引發市場熱議。
台積電股價昨天雖跌停,但出現兩大特殊交易現象,除昨天盤後交易出現千元價位外,外資逆勢買超也備受關注。
三大法人昨天意外地由賣轉買超台股156.8億元,其中,自營商、投信均賣超,外資卻反手買超168.21億元,當中,外資買超台積電達1,621張。
證交所解讀,這顯示國際投資人對於台灣核心企業持續關注。
*川普大打關稅戰…大摩喊減碼台股 外資第一家
美國總統川普大打關稅戰,重創全球市場。摩根士丹利(大摩)在最新出具的「亞太新興市場策略」報告中指出,川普關稅戰將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的悲觀情境浮現,使得企業獲利、估值等都將進一步調整,對貿易依存度較高的北亞地區最為不利,將台股評等原先的「中立」降為「減碼」。
大摩是第一家降評台股至「減碼」的外資,也是繼高盛證券後,第二家降評台股的外資,是否引發骨牌效應,市場高度矚目。
大摩表示,關稅戰開打後,導致市場轉趨悲觀,法人機構也開始調整包括反映全球衰退情境的獲利與估值假設。
在市場出現失衡時,通常對貿易高度曝險的北亞市場表現較差,儘管日圓升值有助於緩解以美元計價的報酬,特別是對於內需型或防禦性股票。
而中國以外的亞洲市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龐大且快速增加,自2017年以來成長一倍多,從1,750億美元激增至4,450億美元,這代表許多經濟體目前面臨的風險將高於2018年至2019年。
針對台股部分,大摩指出,由於台股市場估值高和盈利增長可能放緩,台股的滾動本益比(P/E)現在已超過五年平均水平的兩個標準差,估值明顯較高;並且,台股的現金股息收益率低於市場平均,對投資人吸引力減弱,加上國內投資的活動增加可能會限制市場表現,因此建議投資人保持謹慎,選股上採取平衡策略。
*台指期 短線偏空看待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風暴衝擊,全球股市暴跌,台股昨(7)日連假過後補跌,寫下史上最慘紀錄,加權指數大跌2,065點、跌幅9.7%、收19,232點,創史上最大跌幅;台指期則崩跌2,129點,同寫史上最大跌點新紀錄。期貨商表示,台指期短線上偏空看待,在回補向下的跳空缺口前,整體走勢將維持疲弱。
期貨市場方面,台指期昨日暴跌2,129點、至19,167點,逆價差為65.35點;台指期淨部位方面,三大法人淨多單減少1,127口至2,797口,其中外資淨空單增加866口至25,151口;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台指期淨多單減少939口至10.313口。
群益期貨表示,外資期貨保守布局,自營商選擇權呈現保守,周選擇權呈現悲觀,整體籌碼面略為悲觀。技術面上,目前台股波動率飆升,短線在台股2024年以來的M頭成型下,短線反彈仍以保守操作。
元富期貨認為,受到連假期間全球股市大跌影響,台指期昨日直接以跌停價開出,並一路鎖跌停至收盤,各類股全數崩跌,終場指數下跌2,129點。目前指數持續受川普對等關稅衝擊,整體利空消息市場尚未消化,短線上偏空看待,在回補向下的跳空缺口前,整體走勢維持疲弱。
永豐期貨指出,選擇權未平倉量部分,周買權最大OI落在20,000點,周賣權最大OI落在18,600點,月買權最大OI落在23,000點,月賣權最大OI落在20,000點;全月未平倉量put/call ratio值由0.76下降至0.67,VIX指數上升17.89至42.69。外資台指期買權淨金額0.14億元、賣權淨金額15.24億元,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偏空。
整體來說,台股昨日開盤大部分個股幾乎跌停,以目前指數位階是否跌完,尚言之過早,投資人除留意各國對川普關稅政策的反應外,也不要輕易抄底,隨時留意自身風控,本周四美國將公布CPI。
*四大資產 抗震明燈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震撼全球,台股昨(7)日補跌,加權指數重挫逾2,000點,避險需求大增。面對市場警報大響,投信法人建議投資人還可留意四大類抗波動標的,包括短債、金融債、金融股、投資等級債。
ETF昨天出現大屠殺,市值型、高股息ETF全軍覆沒,在萬綠叢中,僅反向、美債ETF逆勢收紅。中國信託投信表示,美國祭出關稅大戰,聯準會恐陷入升息或降息的兩難局面,建議投資人以抗通膨與防守為當前的核心投資策略,其中短天期債券具有類現金的特性,因對利率敏感度相對低於長天期債券,通常波動較小,可優先配置,但也要注意匯率風險、信用風險、利率風險。
此外,中國信託投信也建議金融債與金融股,主要是考量金融業因國內導向特性,也具相對韌性,屬於防禦性產業,因此金融債與金融股ETF,也是可以考量的標的。另外,也可保留部分現金,靜待買點浮現。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FT投資級債20+ETF(00982B)基金經理人洪慧珊從市場資金流向指出,根據Bloomberg資料,相較於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首次跌破4%,美元指數跌破103,油價跌至2021年低點,投資級債券僅微跌0.33%,展現抗震性,成為市場動盪中的避風港,優於非投資級債券的跌幅2.03%、各主要股市8%以上跌幅。
對於其他債種,洪慧珊提醒,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遠超市場預期,不僅導致美股大幅修正,也使非投資等級債與新興市場債承壓,信用利差擴大。當前市場波動加劇,投資人應重新平衡股債配置,建議以投資級債券作為核心防禦部位。長天期投資級債券不僅能提供穩定的息收,若市場進一步預期降息,還能帶來資本利得的雙重收益。
對於債券發行企業,中國信託投信建議,值此市場變動之際,投資人應重新調整債券部位以因應不確定性,相較於持有直接債,應考慮以債券ETF方式持有,可分散風險。在投資標的選擇上,可增持公用事業、醫療保健與必需消費品等抗周期行業,而海外占比銷售低、受關稅影響小的金融業,或現金流充足的大型企業;減持消費性產業與新興市場債券,因利差擴大風險更高。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2/31807810.pn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證交所董座穩定軍心 林修銘:考量各種救市措施
應戰台股黑色星期一,證交所昨(7)日在盤前舉行穩定股市措施記者會。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密切關注台股各種指標,必要時彈性考量各種救市措施。
林修銘對投資人、上市公司、投資機構各提出呼籲。在投資人方面,強調面對國際股市波動難免,必須更理性看待,相信台灣企業的韌性、台美為合作夥伴關係,相信跟美方交涉會有好的結果。
他並呼籲上市公司面對如此轉變,在這段時間多開法人說明會,讓公開資訊更精準,並確實實施庫藏股制度;投資機構方面,則要留意營運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對全球股市衝擊超過市場原先預期,美、歐、亞股紛紛重挫,台股雖因清明節連休暫時躲過,但主管機關不敢輕忽。
金管會6日晚間臨時宣布護盤三措施,包括得以其他多元擔保品補繳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差額、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由原不超過單一證券前30個營業日之日平均成交數量30%調降為3%、上市及上櫃證券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由90%調整為130%;實施時間為7日至11日。
證交所表示,2024年8月2日及5日時,台股各跌4.4%、8.3%,借券賣出成交值高於前一日借券賣出成交值的增幅分別為59%及24%,顯見大盤走勢較為劇烈下跌時,借券賣出成交值會較前一日大增。
不過,昨天盤中可借券賣出委託數量調降為3%,4月2日借券賣出成交值104億元,昨日借券賣出成交值1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86%,應有達到抑制空方賣壓效果。
證交所並指出,開放以其他多元擔保品補繳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差額部分,也可增進投資人資金調度彈性。
證交所亦呼籲各證券商即時提供投資人協助,確保市場運作順暢,並協助投資人妥善應對資金調度需求。據了解,響應證交所舉措,昨天有不少金控公司彈性調度投信等員工協助聯繫證券客戶留意補足資金,以避免被斷頭。
*多頭總司令信心喊話 張錫:不要怕「人造熊市」
台股昨(7)日跳水慘崩,有「台股多頭總司令」之稱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希望投資人不要太害怕這波「人造熊市」,並重申台股基本面相當穩健、建議用「定期定額、大跌加碼」策略趨吉避凶。
張錫指出,台灣2024年出口4,750億美元,其中,電子相關產品3,097億美元(包括晶片1,772億元、資通訊1,325億元)占65%,大多是出口零組件至中國、東協、墨西哥組裝後再至美國,少數才是直接出口至美國的產品,這波32%關稅影響仍有限,「免稅認定」的標準尚有爭議。
這次對等關稅尚維持晶片免關稅,主要原因是很難計算,負責代工的台廠關稅可能轉嫁美國廠商,最終將增加蘋果等美廠的產品成本。
他看好台灣晶片具備無可取代性,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有信心,後續仍可能再有更進一步的晶片關稅政策,短線須留意震盪加劇風險,長線則著眼於需求面是否變化。
台灣2024年受惠AI需求,全體上市公司稅前盈餘衝上新台幣4.89兆元,年增率高達38.3%;今年第2季逢輝達GB200大量出貨,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2025年資本支出預估會較去年增加近千億美元。AI終端需求開始啟動,台灣為主要供應鏈,基本面相當穩健,展現優異的競爭實力。
張錫認為,關稅戰下美國會是最大受傷者,建議投資人不要太害怕這波「人造熊市」,投資終究要回歸基本面評估,善用「定時定額」及「大跌加碼」兩大策略。
*外資落跑 韓股失血最多
在美國激進關稅政策之下,亞股跟隨美股跌勢重挫,資金持續外流,南韓、台灣、印度、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市場均遭外資賣超,其中韓股遭44.3億美元淨賣超最為嚴重,台股則因清明連假休市,過去一周三個交易日遭8.1億美元淨賣超。
上周亞股也紛紛收跌,越南股市單周跌幅8.1%最重,泰國、韓股分別下跌4.2%、3.6%,跌幅較重。馬來西亞跌幅0.6%最輕,印尼因為休市暫時逃過一劫。顯示受到川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亞股全面壟罩賣壓。
中國信託投信指出,亞洲市場的資金流出反應出投資者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到恐慌,當前各國陸續傾向與美國進行談判,在對等關稅談判期間,經濟仍存在下行風險,市場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全球股市預料會持續出現波動與修正。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分析,美越展開關稅協議,目前市場觀望談判結果,若後續有正向進展,勢必利於越股表現。此外,越南基本面持續表現強勁,今年第1季經濟成長率6.93%,為2020年來最高增幅,因此當美越雙方談判做出利於雙方的結論時,預料越南的關稅衝擊將可降低,或有機會重拾投資人青睞。
群益印美戰略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向思穎表示,印度因擁有龐大的內需市場,相比其他依賴出口的經濟體,整體受到影響的程度較小,加上印度也積極與美國協商,來降低貿易差額,也有望進一步降低對等關稅帶來的影響,考量川普多變風格,短期將持續關注協商進度,在不確定性尚未解除下,股市料仍波動難免,在談判期間可適度降低受到關稅影響程度較高的產業配置。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沅易指出,川普關稅流彈四射,加劇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在恐慌情緒急遽攀升之下。短期觀察美國與各國關稅影響是否收斂、川普國內民調變化、美對台半導體關稅若推出的影響面等。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2/31807809.pn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nt=1
*科技富豪身家大縮水 郭台銘一天蒸發261億元
台股昨(7)日無量崩跌2,065點,國內億萬富豪資產大失血。鴻海(2317)創辦人郭台銘成最大受災戶,單日身家縮水261億元;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持股市值也大減117.5億元,兩位科技大老身家遭「黑色星期一」重擊,單日都蒸發超過百億元。
郭台銘名列富比世2025年全球富豪榜中,台灣富豪第二位,持股鴻海股票174.21萬張,以去年7月9日鴻海歷史最高價234.5元來計算,當時郭台銘持股價值一度達4,085億元。不過鴻海昨日受台股崩跌衝擊,收在跌停價138.5元,下跌15元,導致郭台銘單日持股價值蒸發261億元,縮水至2,412億元。
台積電昨日罕見跌停,張忠謀2018年6月退休前持有台積電1.25億股,若迄今一股未賣,以昨日收盤價848元換算,持股價值約1,060億元,相較清明連假前收盤價942元持股市值1,177.5億元,單日縮水117.5億元。
台積電元老曾繁城為富比世2025年全球億萬富豪榜中,台灣富豪第50位。曾繁城持有台積電2萬9,473張股票,昨天持股市值由清明連假前的277.64億元降至249.93億元,單日持股價值共蒸發約27.7億元。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持股台積電約6,392萬股,持股市值降至54.2億元,單日縮水約6億元。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退休前持股1萬2,910張股票,若未出脫持股,換算價值約109.47億元,單日大減約12.14億元。
廣達昨日同樣遭摜殺至跌停價位,下跌23元,收在210元,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名列富比世台灣首富,名下持股廣達41萬5,738張股票,另透過宇誠投資公司持有4,400張,合計持股廣達42萬138張,昨日持股市值大幅縮水約96.63億元;廣達副董事長梁次震持股8萬2,645張,帳面財富也縮水約19億元。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持股自家股票約4.17萬張。聯發科昨日股價重挫,收盤下跌140元,導致其身價也縮水約58.46億元。
散熱股王健策昨日股價受到台股崩盤影響,跌破千元大關,下跌103元,收932元。以健策董事長趙宗信個人持股2,032張股票以及其弟趙永昌個人持股2,068張股票計算,健策創辦人趙氏兄弟一天內身家分別蒸發2.1億元、2.13億元。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2/31808209.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引爆股災 川普說詞強硬「治病就得吃藥」
美國總統川普6日表示,他並非刻意引發股市拋售潮,但「有時要治病就得吃藥」,若要和受關稅影響的國家達成關稅協議,前提必須是消除美國的貿易逆差,這番話顯示出他沒有要收回關稅措施的跡象。
川普周末在佛州打完高爾夫後,搭乘空軍一號返回華府。他在專機上向記者表示,「我也不希望讓什麼下跌,但有時要治病就得吃藥。」
美股周一早盤繼續大跌,顯示市場對關稅引發的動盪日益憂心。
川普說,貿易夥伴們正陸續「來到桌前」並「希望談一談」。他說:「但除非他們每年支付我們很大一筆錢,否則就沒有討論的餘地。」
他重申關稅的目的是要完全消除美國的雙邊貿易逆差。對以消費和便宜貨品帶動經濟的全球最大經濟體而言,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他說:「他們都急著想達成協議,但我告訴他們:我們不會再對你們的國家有貿易逆差。對我來說,逆差就是損失。我們要有順差,最差也要打平。」
從這談話來看,川普和他的經濟團隊在面對市場大幅拋售、引發衰退擔憂之際,仍持續釋出強硬的立場。
川普說:「我們一定要解決貿易逆差問題,尤其是對中國的逆差。」他表示,不會達成任何協議,除非能壓低美國對中國大陸貨品貿易逆差,「我希望這問題解決。」
當被問到關稅是否會影響今年下半年的返校採購季時,川普說:「我不認為通膨會是什麼大問題。」他說:「我們才不要為了買中國的鉛筆,甘願損失1兆美元。」
川普最初的全面性10%關稅已於上周六生效,對中國大陸在內多國額外加徵的更高關稅也將於本周開始實施。他也暗示還會針對特定產業加徵額外關稅,這些產業並未納入本月公布的對等報復關稅之中。
川普說:「現在中國遭受重創,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是對的。」
他也將矛頭指向歐洲,甚至表示,不只要在貿易上追求對等,還要求賠償。
他說:「我們對歐洲加徵了高額關稅。他們現在想來談,但除非他們每年支付我們很多錢,補償不只現在的,還包括過去的損失,否則沒什麼好談的。」
另外,金融市場動盪,美元融資需求在周一飆高,2年期美國隔夜指數交換合約和現貨美債殖利率利差已經縮小至去年11月來最低。
*川普警告大陸撤回報復性關稅 否則將加徵5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7日警告,中國大陸若不在8日前收回34%的關稅,所有可能舉行的相關貿易談判都將終止,美國自9日起將對大陸進口貨額外加徵50%的關稅。美股跌幅應聲擴大,離岸人民幣下挫。
*華爾街大咖批對等關稅 美前財長:經濟放緩「幾乎無可避免」
從華爾街重量級執行長到投資大亨和美國前財長,紛紛表態反對美國總統川普向全球祭出關稅的做法。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警告,川普關稅將推升美國物價,並拖慢美國經濟。避險基金大亨艾克曼說大規模關稅是「錯誤」的決策,億萬富豪朱肯米勒則反對美國課徵高於10%的關稅。
戴蒙7日在年度股東信中寫道,「無論你如何看待最新關稅的正當性(當然存在一些),也不管你認為長期影響是好是壞,重大的短期衝擊都可能會發生」。
他強調,「我們即將看到通膨的後果,不僅是進口產品,國內製造產品的價格也會上漲,因為廠商的投入成本攀升,市場對美國產品的需求也將增加。」他並認為,關稅將拖慢美國經濟成長,雖然是否會造成衰退「尚屬未知」。
他表示,川普的關稅政策創造「許多不確定性」,包含對全球資本流動及美元的衝擊、對企業獲利的影響,以及來自貿易夥伴的回應。
艾克曼則在X平台上發文說:「我堅決認為,4月9日針對全世界、且遠高於各國對美課稅水準的大規模關稅,是錯誤的決定。」他主張,川普應暫緩90天實施關稅,好讓自己有時間「謹慎且有策略地解決美國長年以來在全球貿易不公的處境」。
艾克曼批評,市場崩跌之際還要談判協議,根本無助於強化川普的談判籌碼,「誰給總統這種建議,應該立刻被開除」;「我們將趁勢買進優秀企業股票,價格大幅折讓,有利於我們和投資人長期受益。」
億萬投資人朱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周日也罕見地在X發文說,他反對美國課徵超過10%關稅,可謂與川普的關稅措施劃清界線。今年初他曾在CNBC上說:「只要我們維持在10%的範圍內……我認為關稅帶來的風險被誇大了,跟潛在回報相比,高關稅只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當時他形容,關稅可視為「一種消費稅,由外國人負擔一部分」。
有「新債券天王」之稱的DoubleLine Capital執行長岡雷克也在X發文表示,除非風險資產的跌勢大幅擴大,否則短期內看不到聯準會(Fed)降息的可能。
前美國財長桑默斯在X發文說,市場很可能還會出現更多震盪。他同時在ABC節目上警告,美國通膨將上升、經濟成長趨緩、消費支出減少,形容經濟放緩「幾乎無可避免」。
他說,關稅可能對經濟造成的衝擊合理的估算可能是30兆美元左右,「就好比油價整個翻倍對經濟的傷害。大家想持有現金是對的。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政策逆轉,在這種情況出現前,經濟狀況恐怕只會更惡化。」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2/3180813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美股劇震 亞歐股倒一片…日圓、公債等避險資產走高
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措施可能顛覆全球經濟,市場恐慌不止,賣壓稍早從亞股蔓延至歐股,銅與咖啡等大宗商品也未能倖免,日圓、瑞郎、公債等避險資產則走高。美股三大指數繼上周五崩跌逾5%後,7日早盤隨川普是否對部分國家暫停90天關稅措施的消息而劇烈震盪,道瓊挫跌逾千點後短暫翻紅大漲2%,隨後又下跌。
道瓊指數7日盤初一度跌逾1,700點,但隨後市場傳出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受訪時透露,川普考慮暫停關稅措施90天,美股應聲翻紅大漲,但沒多久白宮又證實此為假消息,漲幅全數回吐。從上周四關稅公布至今三日,全球股市市值已跌約9.5兆美元。
道瓊7日盤初即重摔逾1,700點,跌幅逾4%,標普500、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和費半跌幅均超過4%。
美股「恐慌指數」VIX一度竄升至60之上,是2024年8月5日至今最高。
亞股中最慘的是恆生指數,終場暴跌3,021點或13%,是199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其次是大跌9.7%的台股,日經225指數跌7.8%或2,644點,開盤後一度跌逾2,900點,為日股史上第三大跌幅;大阪交易所日經指數期貨甚至一度觸發熔斷機制。南韓KOSPI指數收跌5.6%;東南亞股市則以新加坡最慘,跌7.5%。歐洲股市同樣慘烈。
資金紛紛躲進避險資產,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4日跌破4%,7日一度再跌至3.869%,是半年最低,公債價格走高。日圓和瑞士法郎走強,日圓一度升值1.4%至144.82日圓、瑞郎盤中曾勁揚1.8%。
現貨金價7日開低震盪,在亞洲盤一度跌逾1%,反映在市場極端錯位的情況下,黃金也會遭遇拋售,主要是投資人賣掉手上的黃金彌補其他虧損。
*應對川普高關稅…各國動起來 因應辦法一次看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實施32%的高關稅,各國忙著應對。日本首相、義大利總理均表示有意赴美直接與川普談論關稅議題;印度、馬來西亞等國均站在不會予以報復、聚焦談判的立場;泰國、南韓政府則祭出措施,試圖穩定國內市場。
日本
川普表示,已與日本首相石破茂通了電話,「他會派團隊來協商」。石破茂同日也說,將儘快前往美國,向川普提出一項涵蓋範圍廣泛的協議,盼能化解關稅爭端。
石破7日在國會表示,他會先和川普通話,強力敦促美方撤回準備對日本進口貨品課徵的24%關稅。他說:「我們必須讓對方明白,我國並未有任何不公平作為。」日本決策官員表示,不排除任何因應選項,但目前尚未明確跡象顯示東京是否會採取報復措施。
南韓
韓國金融委員會(FSC)7日表示,南韓政府將準備多達100兆韓元(681.2億美元)的緊急融通資金,並提出穩定市場的措施,協助受關稅衝擊的企業。
這筆緊急融通資金當中的40兆韓元,將用來確保債券市場的穩定,另約60兆韓元將用於專案融資(PF)和營建相關部門。
泰國
泰國證交所7日表示,將在4月8日至11日期間,禁止做空泰股SET指數、另類投資市場(MAI)和泰國期貨交易所(TFEX)的所有股票,造市商的股票除外。這段時間股價的漲跌停幅度限制,將由30%縮小至15%。
泰國證交所表示,此舉是為緩解潛在的波動性,讓投資人有機會評估自身對關稅的因應之道。泰股7日因假期休市一日。
義大利
義大利媒體透露,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擬於16日赴華府會晤川普,目標零關稅或減半為10%。梅洛尼向歐盟喊話,籲重新檢討環境政策「綠色新政」施加的限制。
美國副總統范斯規劃19日訪問羅馬,原本這被認為是美義協商關稅的重要管道,但義大利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透露,梅洛尼在此之前將先赴華府會晤川普,駐美使館已收到相關行程安排的通知。
印度
印度政府表示不會對美國對等關稅採取報復行動,而是將重點放在和川普政府進行談判,以達成降低關稅的雙邊貿易協議。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印度政府也正接觸出口商,以評估關稅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可以為企業提供的支持。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並不考慮實施關稅報復。總理安華周日透過臉書表示,馬來西亞身為東協輪值主席國,將主導東南亞國家「提出一致區域性立場,維持開放且有韌性的供應鏈,並確保東協的集體聲音能清楚且堅定地在國際舞台上被聽見」。
安華在其他則貼文中表示,他已和越南總理范明政通話,討論區域集體因應方式,他也和來訪的印尼總統普拉博沃會談。
英國
英國首相施凱爾表示,他將在本周宣布支持英國經濟和企業的措施。他投書周日電訊報(Telegraph)說:「本周,政府將盡一切必要手段來提升國內競爭力,並動用產業政策來協助英國企業免遭風暴。」
電訊報另引述消息報導,最快本周公布的措施可能包括緊急監管改革,減少繁複作業,並針對陷入困境的產業提供減稅優惠。報導說,英國政府也計劃提前宣布放寬電動車目標,以減輕汽車業邁向淨零的負擔。
*越南喊零關稅 美仍不滿意
在川普政府宣布對幾乎所有出口至美國的國家實施一系列關稅後,越南成為受影響國之一,並被課徵46%的關稅。越南隨即以「零關稅」為基礎進行談判,但川普政府並不滿意,川普貿易顧問納瓦羅6日直言,越南的提議還不夠。
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向川普提議,將對美進口貨品取消所有關稅,以換取美國不要對越南貨品徵收任何額外關稅,並要求將關稅措施實施日期從4月9日延後至少45天。但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6日在福斯新聞的「周日早晨談未來」節目上表示,越南的提議還不夠。
納瓦羅說,「如果只是降低我們的關稅,並且他們對我們的關稅降至零,我們仍然會對越南出現大約1,2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問題在於他們所有的非關稅作弊行為。」他說,這包括出口補貼以及中國出口洗產地來避稅。納瓦羅說,「非關稅欺騙」還包括出口補貼及「阻擋我國農產品、阻擋我國汽車出口到日本的假標準」等。
*美國關稅釀成股災 美元信心危機浮現
股市陷入恐慌時,投資人往往會湧向較為安全的美元;但美國關稅釀成股災之際,投資人也逃離美元。專家認為,這是美元地位遭受侵蝕的徵兆。
路透報導,美元在過去數十年來被市場視為避風港,但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後,3日美元指數卻重貶約1.7%,寫下2022年11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7日亞洲盤美元指數續貶,一度貶值0.82%、報102.18。
投資人及分析師指出,川普政府造成了此種反常現象,當局的保護主義政策,顛覆了二戰後的全球經濟秩序;美國債務不斷增加,也削弱了美元的吸引力。如放任不管,美元信心危機可能將損害美元的全球準備貨幣地位。
紐約麥格理(Macquarie)外匯及利率策略師威茨曼(Thierry Wizman)表示:「目前看到的情況進一步指出,美元與全球市場之間的關係與本質,已經改變。」
美國市場近幾年來大好,投資人投入了數兆美元,美元急貶可能使高利率延續更長時間。這是因為物價壓力,將使聯準會(Fed)更難降息。同時,其他國家貨幣兌美元快速走強,也使各國央行頭痛。本幣轉強將讓出口變貴,央行更難重振成長。
Amundi債券及匯率策略主管烏帕迪亞(Paresh Upadhyaya)說,連串關稅宣布後,過去支撐美元的鐵三角:美國例外主義、高利率,及強大的投資金流,以上三者都已被嚴重削弱,並可能逆轉。
*加稅…美國財經官員口徑一致 力挺川普
白宮經濟團隊口徑一致,力挺川普。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6日談股災,認為這是經濟調整過程,他還說,目前已經有50多國接觸白宮,表達有意進行貿易談判。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強調,川普不會推遲關稅政策,「絕對會持續實施數天甚至數周」。
川普政府主要財經官員6日在美國媒體說明新關稅政策,從商務部長、財政部長到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均口徑一致明示,強調4月9日將生效的高關稅不會延期,並說市場總是低估川普。
盧特尼克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面對全國」(Face the Nation )節目表示:「關稅將上路,不是開玩笑。」
貝森特在國家廣播公司(NBC)「會晤新聞界」(Meet the Press)節目說:「我們將向前推進,經過20、30、40、50年(外國)的不當行為,無法短時間清理戰局。」
哈塞特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政論節目「本週」(This Week)訪問時說:「這不是讓市場崩潰的策略,這是為美國人創造黃金年代。」
相對於川普政府關稅派幕僚的鷹派陣線,美國學術、輿論界經濟學者與評論員多認為,關稅無益美國及全球經濟,美國社會恐將面臨停滯性通膨,經濟衰退風險大幅提高。
美聯社分析,調高之後的關稅9日開始徵收,象徵看不到清楚終點的經濟不確定時代儼然降臨。
*美國垃圾債 爆發拋售潮…2020年以來最大規模
亞洲的信用違約交換(CDS)合約飆升幅度創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大,另一方面,美國垃圾債市場也出現自2020年以來最大規模拋售,因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招致中國大陸反擊,引發投資人擔心經濟衰退、企業爆發違約潮。
交易員表示,在周一(7日),為日本以外亞洲投資級債券發行者債務提供保護的信用違約交換成本擴大約22個基點。根據Markit一項指數,如果這一水準持續並維持至收盤,將是自2020年3月以來單日最大漲幅。
從雪梨到東京的亞洲各大股市周一暴跌,股市劇烈拋售波及到信用市場。美國上周公布的新一輪關稅措施,也導致全球垃圾債利差擴大,為2020年以來最大,因為投資人擔憂關稅戰可能引發企業違約潮,拖累包括美國在內的經濟體陷入衰退。
根據交易員的數據,亞洲高評級債券利差周一擴大至少10個基點,預料是自2022年9月以來最大單日擴大幅度。交易員表示,由於香港和中國大陸市場上周五休市,周一承受補跌壓力的陸港兩地債券跌幅居前。
另外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洲際交易所美銀的數據顯示,投資人要持有投機性評等公司所要求的溢價,相較於美國公債的溢價,自上周三以來已飆升1個百分點,至4.45個百分點。這是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引發封鎖以來的最大漲幅。這種溢價代表的是違約風險。
分析師表示,公司債券遭到拋售,凸顯出投資人擔心川普的關稅措施將打擊經濟產出、推升失業率,導致體質較弱的公司難以償還債務。
景順全球市場策略師李維特表示:「信用市場顯然是煤礦裡的金絲雀。如果經濟受到打擊,衰退機率提高,信用市場通常第一個受衝擊,你將見到利差擴大。」
相較下,資金湧入美國公債市場避險,使得公債價格上漲,對聯準會貨幣政策最為敏感的2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下跌22個基點,稍後幅度收斂至15個基點,報3.53%;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9個基點,報3.938%。
川普周日在總統座機空軍一號上忽視投資人的恐懼,再度捍衛他上周公布的關稅措施。
*高盛預測衰退情境 Fed今年可能降息8碼
隨著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引發對全球衰退的擔憂,市場如今預估美國聯準會(Fed)今年將再有五次降息。市場也愈來愈預期Fed將祭出緊急降息。高盛甚至預期若出現衰退情節,恐降息8碼。
根據隔夜利率交換市場走勢,市場定價顯示Fed到年底前將基準利率調低125個基點(5碼),相當於降息五次、每次25個基點。就在上周,市場還篤定會有三次降息。
市場的資料還顯示,Fed下周前將基準利率調降1碼的機率約為40%,但Fed下一次政策會議要到5月7日才舉行,意味市場認為Fed將採取緊急行動。
高盛集團的經濟學者也調高了經濟衰退預測,而且把Fed下次降息的預估時間提前至6月。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海濟斯(Jan Hatzius)率領的經濟分析師團隊在6日的研究報告中,將2025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比增幅從1%調降至0.5%,並且將12個月經濟衰退機率的預估值,從35%調升至45%。
高盛分析師們表示,如果多數4月9日的關稅果真生效,那麼一旦這些增加的關稅和可能針對特定產業的關稅生效,將導致美國的有效關稅稅率上升約20個百分點,即便有一些國家在稍後達成個別的協議。
分析師說:「若果真是如此,我們預期將調整預測,下修至衰退。」
在目前高盛所預估、不會陷入衰退的基本情節下,高盛經濟分析師預估Fed將進行「保險式降息」,從6月開始連續三度降息1碼,把聯邦資金利率調降至3.5%至3.75%。
他們指出:「如果是衰退情節,我們預期Fed在未來一年內將降息約200個基點」,「我們以機率加權後的Fed預測,是今年降息130個基點(高於先前的105個基點,反映了我們對衰退可能性上升的調整)這類似於與周五收盤時的市場定價。」
*經濟衰退疑慮增、沙國大砍亞洲原油售價 油價一度跌破60美元
美中貿易緊張升溫,提高經濟衰退憂慮,加上沙烏地阿拉伯大砍亞洲原油售價,導致國際油價7日摔至四年低點,為連續第三天重挫;美國原油期貨更一度失守每桶60美元大關。
美國西德州中級原油7日盤中挫低3%,報每桶58.95美元,但隨後重回60美元以上。布蘭特原油期貨也一度跌3%,報每桶62.51美元,上周布蘭特暴跌超過10%。
沙烏地阿拉伯調降5月對亞洲買家的旗艦原油售價,每桶調降2.3美元,降幅是兩年來最大,並高過市場預期。沙國降價形同在需求前景惡化之際,增添供給憂慮。PVM分析師瓦加表示,這顯示眾人相信關稅將傷害石油需求。沙國預料供需平衡將受影響,被迫降低官方售價。
此前,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3日突然宣布增產,決定5月起每日增產41.1萬桶,也加重油價的下行趨勢。SEB大宗商品分析師說,貿易戰升溫,讓外界更擔心全球經濟可能衰退,導致需求轉疲,OPEC+意外增產讓情勢惡化。能源顧問機構Energy Aspects估計,川普關稅可能損害全球原油消費,每日達110萬桶。
外資轉趨悲觀,高盛不到一周來兩度下調油價展望,並在7日預測,美國在未來12個月的經濟衰退機率為45%;摩根大通上周估計,美國和全球經濟衰退機率達60%。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油價如此激烈下殺相當罕見,布蘭特原油自1980年代以來,這種兩天跌幅只出現過24次,其中22次與衰退有關。
然而,低油價可以緩和川普關稅的通膨壓力,從貨運業到航空業,均可望從燃料成本降低中受惠。川普7日在自家社群媒體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寫道,沒有通膨蹤影。
川普政府官員上周末均不認為美國會出現通膨或經濟衰退,對關稅引發的市場震盪也毫無歉意;同時,全球最大原油買家中國大陸4日表示,將對美國祭出34%的報復性關稅。
川普早先曾要求OPEC+「調降油價」,認為如此有助壓抑通膨,並擴大對俄羅斯施壓結束對烏克蘭戰爭。
各項油價指標顯示,供需緊張的情況正在迅速緩和。西德州原油即期價差─也就是兩個最接近交割期合約之間的價差─縮小至每桶29美分,遠低於一周前超過50美分的水準。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2/31808244.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比特幣盤中失守7.5萬美元
貿易戰升級恐慌席捲全球,拖累加密貨幣市場7日大幅下挫,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一度跌破7.5萬美元的關鍵支撐價位,隨後回升至7.7萬美元水準。
比特幣7日盤中一度重挫至74,425美元低點,較6日晚間下跌10%。第二大加密貨幣乙太幣自1,800美元跌至1,411美元,寫下2023年3月以來盤中新低;不過,這兩大加密貨幣隨後反彈。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貿易往來國加徵對等關稅,引發關稅戰恐慌,已經導致美國股市市值蒸發超過5兆美元。根據Coinglass的數據顯示,在過去24小時,加密貨幣市場價值約7.58億美元的做多部位遭到平倉,為近六周來最高水準。
數位資產機構經紀商FalconX亞太衍生品主管麥克納提表示,選擇權市場顯示拋售壓力可能持續明顯增加,「看跌選擇權的需求明顯上升」。
他補充說,比特幣和乙太幣的關鍵支撐位分別在75,000美元和1,500美元。
先前,在川普首次宣布關稅計畫引發市場恐慌時,加密貨幣資產曾表現出一定的抗跌性,貌似有可能擺脫科技股下跌的拖累。但7日的暴跌可能預示,加密貨幣也難以倖免於金融市場的動盪,因為回顧新冠疫情期間,加密貨幣和那斯達克100指數就曾展示過高度的連動性。
儘管川普推動的法規可能有利加密貨幣,但在全球經濟疑慮依舊主導市場之際,比特幣今年來累積下跌近18%。
*川普「核彈級」對等關稅措施…未來一周 觀察五重點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核彈級」對等關稅措施,引爆全球股災,使投資人惴惴不安,路透整理出未來一周的五大觀察重點。
美元喪失避險功能
川普關稅使市場進入恐慌模式,投資人擔憂美國可能陷入衰退,紛紛拋售持股,使美股遭遇近30年來最重的賣壓,資金也急尋避險資產。然而,向來具避險功能的美元這次卻未發揮作用,主因是市場憂慮關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以及美國的孤立傾向加深。
各國可能展開報復
全球市場已感受到川普「解放日」的震撼,如今美國的貿易夥伴可能以牙還牙,對付100多來最高的美國關稅稅率,導致市場恐迎接「報復日」。
各國的具體行動將在未來一周逐步明朗,市場尤其關注歐盟與中國大陸的動向。為減緩緊張局勢,歐盟預料將採取循序漸進的應對方式,以保留談判空間;中國大陸則已在4日宣布,將自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貨品加徵34%的關稅。
亞洲工廠首當其衝
川普新關稅措施對亞洲工廠的衝擊最為嚴重。在川普關稅名單所涉及的九個東南亞國家中,有六國的稅率落在32%至49%。剛擺脫數十年來最嚴重經濟危機的斯里蘭卡,面臨44%的高關稅。
消息拖累亞幣重貶,斯里蘭卡主權美元債券跌至去年債務重組以來的低點。
美企財報登場
美國重量級企業本周將迎來關鍵的財報季,由大型銀行財報打頭陣。在標普500指數即將創下2022年以來最差單季表現之際,投資人期盼企業的亮眼財報能重燃市場動能。
聚焦中國通膨
中國大陸將於10日公布3月通膨數據。在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表現疲軟後,投資人期盼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能於3月展現更積極的消費力道。
*陸專家喊組「零關稅同盟」 形成對美包圍態勢
美國關稅風暴引發全球股市震盪,陸媒訪問專家看法認為,世界貿易體系將重構。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劉煜輝表示,要破關稅戰,最好的進攻是「零關稅」,形成「零關稅同盟」對美國的包圍態勢。
銀柿財經報導,劉煜輝表示,與2018年時相較,目前的美國遠比那時脆弱,面臨股市高估值、高通膨、高利息等一系列問題,大陸則是在2016年就啟動金融去槓桿,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該爆的雷早爆了,今天中國的供應鏈遠比那時候強大」。
劉煜輝認為,要破關稅戰,最好的進攻是「零關稅」,可以率先對東南亞、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行零關稅談判,有意識形成「零關稅同盟」對美國的包圍態勢。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姚洋則稱,大陸政府工具箱裡有足夠工具使用,如財政方面,地方政府的專項債還有很大發揮空間,今年地方政府的專項債是人民幣4.4兆元,可再增加人民幣2兆元甚至3兆元,只要政策得當,並不需要特別擔心川普的關稅,會對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產生非常大的負面衝擊。
姚洋提到,川普的關稅政策,將使美國物價上漲,老百姓感受會非常強烈。「如果到了明年中期選舉的時候,物價還在上漲,共和黨的選情會受到影響。」
東南大學、武漢大學教授華生認為,根據川普喜歡「極限施壓,再談判妥協」的特點,估計多數談判會以互讓妥協告終。但在這種全球貿易秩序的重構過程中,無論是逆差還是順差的大國,都會面臨嚴峻考驗和挑戰,「對於中國而言,最根本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北京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講席教授鞠建東表示,接下來,中美兩國將直接競爭,互相拉朋友圈,美國已經進入到下一個階段,開始與各國談判。談判的目的,一方面是建一個「圍堵中國的60%的關稅牆」,另一方面,在以美國為主的朋友圈,復興美國主導的製造業,中國須快速行動,建設中國的朋友圈,打破美國的包圍。
所以,下一步中美兩國在全球貿易體系的競爭,就是「包圍」與「反包圍」的競爭。
*美對等關稅衝擊…陸國家隊救市 加碼ETF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衝擊下,陸股昨(7)日重挫,港股也創2008年金融危機後最大跌幅。號稱大陸國家隊的中央匯金昨天盤中出手救市,增持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大陸商務部也邀美企召開圓桌會,力保市場和外資信心。
大陸A股上證、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三大指數昨天全部大跌,分別收跌7.34%、9.66%、12.5%,陸媒形容是「史詩級暴跌」。
港股恒生指數更是收跌逾13%,狂瀉逾3,000點,創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
大陸官方出手救市頗為果斷,由大陸主權基金中投公司百分百控股中央匯金公司昨日在盤中公告,看好大陸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分認可當前A股配置價值,並證實「已再次增持了ETF」,而且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中央匯金是大陸國有獨資公司,管理國有重點金融企業,還能代表官方行使出資人的權利和義務,過去也曾多次出手救市,例如2023年10月,增持大陸國有四大行股分,公告買入ETF並將在未來繼續增持,以及2024年2月時表態,已於近日擴大ETF增持範圍,未來繼續加大力度等。
大陸商務部昨也發布,已於6日邀請特斯拉、GE醫療、美敦力等20多家美企代表舉辦圓桌會。
大陸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強調,大陸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為的投資沃土,並呼籲美資企業「發出理性聲音,採取務實行動」。
大陸官媒人民日報刊文稱「天塌不下來」,又稱做好各種準備,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調整餘地,隨時可推出。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再批美國,以對等為名,行霸權之實,強調施壓和威脅不是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中方將堅定維護自身正當的權益。
*X平台推文 賴總統:增加對美進口
賴清德總統6日在社群平台臉書發布影片回應美國對等關稅,昨(7)日又在社群平台X(推特Twitter)上以英文推文,重申台灣政府在關稅議題不尋求對抗立場,為確保台灣競爭力,台灣將增加對美進口,台美可以共享繁榮黃金時代。
賴總統6日指出,台灣未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並提出五大策略。其中將比照美加墨自貿協定(USMCA),朝台美零關稅開始談,並將積極解決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順利。
賴總統昨日進一步在X上推文表示,台灣不尋求對抗立場,取而代之的是,台灣將與美方雙方談判零稅率,確保台灣競爭力,並增加對美進口及採取其他工具。他喊話,台美可一起共享繁榮黃金時代。
賴總統連兩日與產業代表座談後,6日晚間發表8分鐘錄影談話,並轉發到臉書,不到24小時突破萬則留言,有民眾表達認同,認為賴總統清楚說明應對策略及方針,此時台灣應更加團結;但也有網友留言批評,認為賴總統說了這麼多仍無重點。
*經貿辦推演「零關稅」…一旦拿掉保護傘 衝擊四產業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7)日邀集立法院朝野黨團共商美國對等關稅,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於會中報告指出,台灣去年自美國進口465億美元,其中38%並非零關稅。據悉,包含農漁產品、汽車、保健食品、紡織品,關稅稅率多數落在10%至30%間。
也就是說,若未來對美進口全面降至零關稅,失去關稅保護傘後,前述四產業受影響最重。
經貿辦報告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推動「美國優先」貿易與投資政策,盼從貿易、投資兩面向調整美國經濟結構與體質,其中美方提出對全球各國課徵「對等關稅」,以解決貨品貿易赤字,達到貿易公平互惠、美國再工業化等。
台灣因應方向,經貿辦表示,將組成談判小組向美方開啟談判外,在關稅談判上也會比照美加墨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經盤點美方加徵關稅後將對我國產業影響,影響層面包括農產品、工業產品等,而工業產品中又以運輸工具、鋼鐵、石化、塑橡膠等為主要受關稅衝擊的對象,將是政府關注及協助重點。
根據統計,台灣自美國進口金額約465億美元,如半導體設備、鋼鐵廢料等產品,其中有62%為零關稅,剩餘38%目前仍對美課徵關稅,主要包含農漁產品、汽車、保健食品、紡織品等,以38%推算,粗估約176億美元(約新台幣5,817億元)。但經貿辦表示,實際金額仍需詳細估算。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日在朝野會商後表示,會中除向國人說明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評估及因應措施外,也請各部會全面性檢討產業影響評估,並根據衝擊評估,備妥880億元支持方案,期盼在行政、立法兩院共同努力下,儘速通過預算審查,透過短期救急,挺住國內產業,政府會在預算額度內核實動支每筆預算,倘後續有所不足,也會再評估增加預算的可能。
卓揆會中提到,政府後續將以關稅與非關稅談判,以及擴大採購、擴大投資為任務,並密切關注其他國家或地區從事低價傾銷及違規轉運等問題,適時採取合理管制,最重要是希望降低關稅,朝有利台灣方向發展,並形成台美新合作關係。
李慧芝表示,談判是一動態過程,政府會做好相對應衝擊評估,並積極與朝野、產業及社會溝通討論,尋求共識。其中針對非關稅貿易措施,及擴大採購如達一定量額,可能涉及特別預算編列部分,有賴國會支持。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 非關稅障礙盤點七大類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7)日指出,未來談判重點方面,台灣將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並盤點出七大類,包含數量限制、海關障礙、技術性貿易障礙、檢疫措施、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業障礙、投資障礙,都將積極處理,以利雙方談判。
經貿辦指出,非關稅貿易障礙是美方評估貿易夥伴是否公平的重要指標,將積極解決台美多年來非關稅貿易障礙。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日前公布「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在提及台灣部分,除說明台美間設有「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及「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等討論機制及相關進展,繼而分別依關稅、非關稅障礙等說明美方關切事項。其中美方點名台灣對美國汽車、美豬、美牛等設限。報告指出,台灣對美國豬肉與汽車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指出台灣對美國豬肉的標示要求,錯誤地暗示美國豬肉產品有食安問題;部分美國車商希望定期引進新款美製車型來促進消費者對自家品牌的興趣,但在台灣遭總量管控等問題。
經貿辦當時回應,對於美方所提貿易障礙評估,政府一向秉持善意與各國溝通,各主管機關會以專業態度與美方持續溝通討論。
不過當時這份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公布時,對等關稅政策尚未揭曉,隨著台灣將遭美國加徵32%關稅,賴總統已表明,台灣將不採報復措施,而是要與美國展開零關稅談判,其中更表態要積極處理非關稅貿易障礙,是否會如外界預期,調降汽車關稅、或有其他鬆綁措施,仍待觀察。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台灣已提出五項應變策略,包含透過談判爭取改善對等關稅、提出產業支持計畫、推動產業升級、推動台灣加1、開啟產業傾聽之旅。
*我國與美談判 未找到突破口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引爆全球股災。據了解,我國駐美代表處自川普上任後,即透過傳統管道與美方保持聯繫,但有涉外人士指出,對等關稅的決策圈太小,再加上華府情勢不明朗,目前尚未找到突破口。
據了解,早在川普不斷對台灣晶片表達不滿,聲稱「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時,我駐美代表處即不斷與美方交涉,希望說服美方台灣屬於晶片供應鏈一環,並非美國競爭者。
在台積電(2330)受到客戶壓力,主動擴大對美投資之後,半導體產業關稅危機暫時解除警報,但面對川普再提出對等關稅政策,代表處也戒慎恐懼,開始四處奔走,透過包括國務院等傳統管道,希望能與川普政府交涉。
*防範熱錢大撤出釀災 四大穩匯機制備戰
防範熱錢大撤出釀災,中央銀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昨(7)日表示,「央行絕對有足夠能力因應匯市波動」,將採四大穩匯機制,包括利用大額結匯即時通報系統,掌握資金進出情形;若遇市場供需失衡致新台幣匯率過度波動,央行將進場調節;備妥充沛外幣流動性;提供國內金融市場資金流動性。
台股昨天逾千家跌停,可能導致外資無法出售股票,接下來仍有大舉匯出的可能性,恐對匯市造成衝擊。蔡烱民說,外資是匯市很大的主導力量,但出口商手中握有大量美元,廠商會視國際匯市走勢來操作。
蔡烱民指出,自2016年至昨天為止,台股累計上漲130.7%,在全球主要股市名列前茅,顯示我國經濟基本面表現良好;同期間BIS編製的新台幣一籃子貨幣指數(NEER)上漲10.39%,且2010年迄今新台幣一籃子貨幣指數亦上漲19.4%,均顯示新台幣匯率反映經濟基本面而升值。
另外,我國對外貿易長期呈現順差,國際收支健全,且外債極低;3月底我國外匯存底有5,780.2億美元,2024年12月底外幣流動性更高達6,942億美元。
為避免熱錢大量撤出,導致國內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緊縮問題,央行透過拆款、換匯、公開市場操作及調整存款準備金等措施,提供金融體系台、外幣流動性,其中透過外匯存底提撥200億美元、10億歐元及800億日圓的外匯「種籽基金」,可隨時挹注外幣流動性。
*央行鐵腕阻貶 台幣翻升
美國關稅政策重擊,台股昨(7)日狂殺2,065點,國內匯市則在中央銀行鐵腕阻貶下,戲劇化上演「豬羊變色」,由重貶1.42角翻為升值3.3分,收在33.055元,為兩周高點;匯銀主管預估,央行昨天至少拋出8億美元抑制新台幣貶幅。
央行昨天強力阻貶,加上外資匯出、投信海外基金贖回潮等需求湧現,市場交易熱滾滾,一日爆出25.395億美元的成交巨量。
台股昨天雪崩式下跌,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指出,主要是消化清明連假期間兩天的賣壓,台股與美股的連動性非常高,但台灣經濟基本面還不錯,外資昨天還買超台股逾百億元。
蔡烱民坦言,匯市昨天上午觀望氣氛濃厚、交易略見失衡,「央行確實有進場調節」,不過到了下午,匯市供需已轉為平衡,他強調「匯市由貶轉升,是市場供需決定」。
蔡烱民表示,自今年4月2日美國川普總統宣布對等關稅措施,昨天美元指數貶值1.69%,主要貨幣對美元漲跌互見,其中日圓匯率升值2.66%,歐元匯率升值1.95%,新台幣匯率升值0.1%;人民幣與台灣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韓元,對美元貶值0.55%與0.17%。
匯銀主管指出,昨天上午台股殺聲震天,「全市場都在搶購美元、沒人賣匯」,這就是央行所謂的供需失衡;受此影響,新台幣匯率早盤最低貶至33.23元,最多貶值1.42角。為避免匯市交易失序,央行在上午「猛力拋匯」、積極提供市場流動性,估計至少拋出8億美元。
匯銀主管也說,外資昨天早盤確實有買匯撤出,但力道不顯著;新台幣匯率重貶,主要是所有的銀行都在搶購美元;不過,午後市場氣氛丕變,不少客戶為規避風險出售海外基金,投信業因應基金贖回潮進場拋匯轉現金,匯市供需轉趨平衡。
展望後市,匯銀主管說,新台幣匯率強弱,要先看台股何時能持穩,但從昨天逾千家跌停來看,台股短期內仍有賣壓,估計新台幣匯率將在33元至33.5元區間偏弱整理。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2/31808377.jp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w=500&nt=1
*外資3月淨匯出1,922億
金管會昨(7)日公布今年3月外資淨匯出57.92億美元,約折合台幣1,922億元(以3月底台幣對美元收盤價33.182元估算),是近三年同期最大出走潮,使首季外資轉為淨匯出17億美元,一舉改寫2020年疫情後的近五年同期最高,台股面臨疫情來的最大撤資壓力。
外資首季賣超台股5,893億元(上市櫃公司合計),顯示這波外資賣超台股後,開始將資金匯出,衝擊券商經紀和自營獲利,也不利金融業評價利益。
因外資轉淨匯出,使3月底外資累積餘額降到2,815.6億美元,約折合新台幣9.34兆元,惟4月美國川普關稅海嘯來襲,外資累計水位能否守住9兆元難料。
法人指出,4月川普關稅海嘯已讓市場恐慌情緒急遽升高,資金從股市撤離,湧向債市,或拉高現金水位,台股續反應利空,恐仍有下跌空間,料外資將持續降低持股部位,後續需觀察各國對美方的報復或談判結果。
*川普政府發動關稅戰…半導體衝擊 延後一季浮現
美國川普政府發動關稅戰,半導體雖暫時豁免,但仍衝擊市場信心,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等指標股昨(7)日開盤跳空跌停。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師團隊昨天發布川普關稅戰對半導體業影響報告,預期對產業影響可能延後一季、約在下半年開始浮現。
該機構分析,雖然半導體目前未被列入川普關稅加徵項目,但作為智慧手機等產品的上游關鍵,供應鏈一旦受擾,仍將間接受創。印度積極爭取成為全球半導體新樞紐,許多企業已啟動在地投資布局。
不過,建廠周期長、資金與技術門檻高,短期成效仍待觀察。
談到關稅戰對半導體產業的衝擊,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副總裁Peter Richardson表示,半導體產業衝擊可能延後一季浮現,取決於目前庫存水位。
此外,由於大陸祭出反制措施,半導體領域也可能再受波及,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總監 Bob O’Brien提到,英特爾已因PC市場低迷面臨挑戰,若再受中國大陸報復性關稅打擊,可能被迫讓出部分市占。
PC品牌則可能轉向使用不在美國生產的超微(AMD) 或高通晶片。
對消費者而言,該機構分析,全球供應鏈進入不確定新常態。從消費性電子如iPhone,到SUV汽車售價全面上調恐難避免。
對科技與汽車企業高層來說,短期波動勢不可免,唯有持續聚焦創新、發展ADAS、自駕車與次世代晶片技術,才能於長期競局中勝出。
對政策制定者而言,關稅或許是一種談判工具,但從經濟永續性角度看,通膨壓力恐迫使政策短期內修正。
Counterpoint Research認為,此輪關稅政策無論是短期談判策略或長期保護主義的延伸,其最終成效仍需幾個月才能見分曉,但對全球貿易與科技產業的深遠影響已逐步浮現。
*關稅風暴重挫全球股市 面板業喊檢討產業政策
關稅風暴重挫全球股市,友達(2409)及群創(3481)總經理柯富仁、楊柱祥昨(7)日坦言,台灣被課32%關稅令人錯愕,品牌客戶大多尚未弄清稅率究竟多少,「目前並沒有暫停出貨狀況。」
柯富仁及楊柱祥昨天分別以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DUA)理事長及副理事長身分,出席Touch Taiwan 2025展前記者會。柯富仁指出,供應商現在完全摸不著關稅頭緒,沒辦法第一時間反映,只能先密切觀察。楊柱祥則建言,面對美國對等關稅大挑戰,也是政府重新檢討產業政策的好時機,不要只偏重半導體。
柯富仁表示,顯示器產業屬於上下游關係,面對關稅的衝擊,從終端產品被課稅,到溯及上游將難以避免。面板是零組件,被直接課稅的影響不大,也很少直接運送面板赴美國,大多是在他國製造成終端產品才輸美。
楊柱祥估計,至少要一個月到一季情況才會比較明朗,終端產品漲價趨勢恐怕是難以避免,對面板業衝擊多大?他說:「現在問客戶也答不出來」。
柯富仁強調,供應鏈調整至少需要8至12個月,現在談赴美生產其實已太晚。然而美國加徵關稅的執行細節尚待近日公布,其中仍有討論空間,個別產業的實際關稅也有可能生變。柯富仁指出,當關稅開徵後產品漲價,大家最擔心的是終端市場需求受到影響。他認為,只有持續創新讓消費者認為值得購買,才能再次帶動消費回流,而這也是讓品牌、客戶重新取得定價的機會。
楊柱祥表示,面板業對美國而言不是競爭對手,更不是威脅,卻可讓美國產業加分且互補,不該對面板業加稅。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政府長期政策偏向扶植半導體產業,造成更大逆差,面板產業、傳統產業卻得共同應對32%關稅衝擊,希望政府制定更健全、更有韌性的長期政策目標。
*美關稅大刀砍向全球…成衣雙雄 放緩擴產腳步
美國對等關稅大刀砍向全球,主要成衣出口國無一倖免,在新產能建置上,面對關稅變局,成衣大廠儒鴻(1476)坦言,印尼三期廠不排除計畫往後延;聚陽(1477)也說,將因應市場需求,機動調整擴產腳步。
成衣雙雄儒鴻、聚陽高度仰賴美國市場,且重要產地越南與柬埔寨面臨沉重關稅。對此,儒鴻、聚陽皆回應,目前出貨正常,未受關稅影響,因各國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因此將靜觀其變。
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對等關稅,成衣業為重災區,儒鴻、聚陽股價昨(7)日雙雙跳空跌停、一路鎖死。儒鴻以跌停價作收,股價來到395.5元、下跌43.5元,委賣高掛逾1,300張。聚陽同樣收在跌停,股價來到285元、下跌31.5元,委賣高達近7,000張。
聚陽表示,美國擬對越南徵收46%超高關稅,但在未正式生效前,都還存在變數。就長遠來看,美國雖然祭出重稅,但因當地無法建構規模化成衣工廠,只要終端需求不變,品牌商勢必仍須依賴海外供應鏈。未來誰能在關稅新制下取得優勢,將擁有更高議價能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目前十件美國成衣中仍有兩件來自中國市場,目前唯獨中國未釋出與美國談判的意向,在高關稅的壓力下,未來有機會進一步釋出市場份額,為其他國家及廠商帶來轉單機會。
儒鴻則表示,關稅一般是由品牌客戶負擔,不過,目前看來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都還在變化中。至於出貨則不受影響,公司近期已加速把做好的成衣運輸至美國交貨。
針對未來是否另尋其他生產基地,儒鴻表示,確實與品牌客戶有討論過,但目前傾向按兵不動。主要是新的關稅政策如何落地,未來還有哪些變化,都還有變數,因此先等待後續進展。
此外,儒鴻印尼三期廠原先預計第2季董事會將拍板定案,但目前決策有可能往後延。公司坦言,可能不會那麼快啟動,要待整體市況明朗化,才會進一步布局。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2/31808154.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工具機業應變關稅「暫不出貨」 程泰、高鋒等強調性價比與不可替代性高
抗川普關稅,工具機擬暫不出貨。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國內工具機大廠包括程泰(1583)、高鋒(4510)及和大(1536)等,都強調台灣產品的性價比與不可替代性高,如果關稅稅率轉嫁談不下來,或是客戶無法共同分攤多出來的成本,不排除以「暫不出貨」來因應。
美國宣布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台中市長盧秀燕昨(7)日表示,台中是產業重鎮,包括機械、手工具、自行車等影響很大,有廠商已反應被棄單或暫停出貨,而國內工具機大廠也陸續提出因應策略。
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指出,面對美國關稅大幅調高,集團已作好相關因應策略。他首先強調,目前集團在美國有五、六千坪的土地與倉庫,並有約1,500萬美元庫存,可滿足到今年底前的市場需求,如果關稅稅率談不下來,集團也不排除到美國設廠。
至於已出貨的產品,公司已和客戶達成協議,由客戶自行吸收;而未出貨的產品,也將跟客戶協商「一人一半」。目前台灣工具機出口到美國課徵的關稅稅率約4.7%,以調高32%計算,多出來的27.3%,一半約13.6%。
楊德華強調,台灣工具機的品質與性價比都高,如果客戶不同意出一半以上,集團將考慮不出貨。另外,大陸廠除內需市場外,也將訴求「台灣品質、大陸價格」,積極搶攻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印尼,以及西班牙、墨西哥等非美市場。
和大集團董事長沈國榮指出,「跟客戶協調分攤關稅成本,這個並不適用於和大」他強調,和大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中國,但中國的關稅比台灣重,且汽車零組件認證最短時間都要一年,所以和大仍有全額轉稼的空間。
對於旗下工具機大廠高鋒而言,由於毛利率只有20%至25%,不可能跟客戶分攤一半的關稅成本,否則連銷管研費用都不夠,而且高鋒銷美比率僅約3%,最差狀況,高鋒可以選擇放棄美國市場,轉而搶攻歐洲、亞洲及土耳其等其他非美市場。
上銀集團總裁卓永財表示,上銀銷美的比重不到4%,而且主要銷售產品滾珠螺桿、線性滑軌等,都是高度客製化產品,替代性很低,目前上銀已和客戶展開協商,分攤增加的關稅成本,初步評估,相關衝擊並不大。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4/08/2/31807646.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對等關稅嚴重衝擊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促放寬紓困門檻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嚴重衝擊台灣出口產業,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昨(7)日緊急向政府提出陳情,顧及中小企業差異化耐受力,建議應放寬產業紓困申請門檻以營收衰退15%的設定作為放寬認定條件,讓真正需要的業者能即時獲得協助。
陳伯佳指出,此次對等關稅政策,尤其對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外銷導向的工具機與零組件產業而言,影響更為深遠。儘管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扮演穩定且關鍵的角色,仍無法避免被納入新一波關稅清單。
在放寬產業紓困申請門檻部分,公會也建議政府,能有更彈性且差異化的認定機制,視產業類型、企業規模與實際衝擊程度放寬條件,讓真正需要的業者能即時獲得協助,不讓紓困資源淪為形式或落空。
其次是維持資金流動,避免抽銀根:許多業者已投入大量資源升級技術、數位轉型與淨零轉型,政府相關的投資補助與貸款計畫不應縮水或延宕。
第三為擴大內需,建立多元市場支撐:在出口市場面臨不確定性時,應加大國內公共建設、自動化升級及智慧製造的內需釋放,鼓勵採用國內工具機設備,加速國內產業升級。
第四、彈性協助不同產業型態物流因應:不同規模與市場區域的廠商,在面對美國關稅調整時所需的物流調度、報關配套與市場轉移策略各異,建議政府應協助建立諮詢平台與專案窗口。
*集邦:監視器品牌暫停拉貨 NB客戶搶在9日加稅前空運出貨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風暴席捲全球,集邦科技(TrendForce)昨(7)日表示,4月2日美國公布對等關稅後,已有部分監視器品牌客戶暫停拉貨、NB客戶則搶在4月9日加稅前空運出貨。
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表示,關稅對供應鏈造成衝擊,短期內對面板價格會造成影響,電視面板報價終止今年首季的漲勢,全面轉為持平。
范博毓指出,4月電視面板需求走弱的雜音逐漸發酵,品牌手中的庫存水位持續增加,面板廠也意識到需求開始鬆動的風險,雖然有計劃再次以調節產能來維穩供需狀況,但截至目前為止,稼動率未見明顯修正。
此外,4月2日美國正式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對供應鏈造成極大衝擊。雖然短期間尚未對面板價格造成影響,但是仍不排除在關稅政策方向沒有轉變下,逐漸影響到面板需求,進而影響到後續面板價格走勢。以4月的電視面板價格來看,預期將全面持平。
監視器面板4月仍能維持3月的動能,面板價格延續上漲趨勢,面板廠仍希望透過這一波的需求增強,持續改善虧損。
然而4月2日對等關稅措施宣布後,已有部分品牌客戶開始針對整機成品暫停拉貨,是否開始影響對面板需求與價格趨勢,仍待觀察。
估計4月監視器面板價格,Open Cell面板預計上漲0.3美元,面板模組中,21.5吋FHD預計上漲0.2美元,23.8吋FHD預計上漲0.3美元,27吋FHD預計上漲0.2美元。
至於NB面板在對等關稅措施實施後,品牌客戶對後續展望混沌不明狀況下,僅能在4月9日關稅生效前加強透過空運出貨。
范博毓指出,4月9日後需求可能出現下修風險,進而影響到對面板的需求。由於後續發展不確定性高,面板廠目前對面板價格想法偏觀望,後續走勢仍視需求變化而定。4月NB面板價格,估全面持平。
*川普對等關稅 工總六建言籲產官齊心
全國工業總會昨(7)日表示,針對美國總統川普以「對等關稅」加徵關稅,行政院已研擬並提出因應方案,賴總統並於6日提出五項應變策略,面對全世界因應關稅課題,工總呼籲各產業與政府努力齊心,共同因應美國加徵關稅變局。
工總建議各項支持與補助方案、除應力求快速、簡化與有效外,亦應放寬產業困申請門檻。為此,工總會提出六項建議。
一、 建議政府在補助措施之內容與申請程序與申請門檻上,務求簡化與便民,協助產業度過難關。
二、建議政府儘快依產業別,例如:機械、工具機、電機電子、石化、手工具、紡織、車輛、科學園區公會等進行座談,針對各項政策與方案細部說明及了解產業意見,掌握進度與滾動式修正。
三、經濟部及有關單位成立「對美採購團」,工總可以協助在產業界響應擴大對美採購,降低台美貿易逆差。
四、升級轉型或布局多元市場很重要,工總呼籲各產業應持續研發,多元布局海外市場。
五、各產業面對數位轉型與AI應用、淨零轉型等之培訓資源,政府在因應關稅影響時仍應加強產業人才培養與缺工議題的人力補充。
六、值此艱困時刻,希望政府能夠透過財政部與金管會的行政協助,維持資金流動,勿抽銀根。
*前政院副院長看五大策略 施俊吉:未正面處理匯率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賴清德總統提出五大策略,並表示不採報復措施,將與美國從零關稅談起。對此,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昨(7)日表示,美國在意的關鍵「匯率」問題尚未正面處理,匯率問題才是全局性的解方。
施俊吉昨日接受網路節目專訪,他肯定,賴總統所提的因應方針,大致涵蓋了95%重點,但遺漏的5%就是匯率問題。
施俊吉表示,賴總統提出從零關稅談起是正確方向,但美國未必會接受此條件,因為須看清美國真正目的。除縮小貿易逆差外,美方也希望藉由加徵關稅創造稅收,年收入可能達7、8千億美元;因此與美國的關稅協商本質上是在與其財政部門談稅收,合理的談判空間應設定在15%至20%稅率區間。
針對與美協商,施俊吉提出三大方向,作為台灣在談判中可調整的策略。首先,增加自美國進口商品,縮小雙邊貿易逆差;其次,合理調整出口結構,並強化對具爭議商品管理,嚴格把關業者是否涉及「洗產地」,確保出口合乎規範;最後是分散出口市場,降低對美國依賴,避免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施俊吉指出,真正被忽略的關鍵在於台幣匯率,台幣長期貶下去,就算關稅是負的,都無法解決對美貿易順差問題,匯率才是全面性解決貿易赤字的方法,對各種商品、貨品都會有變化。
(經濟日報)
--
*川普:關稅是良藥 上談判桌得付錢
稱無意造成股市下跌 但有時候須服藥解決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二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疑慮,並導致全球股市崩跌,數兆美元財富蒸發,但川普和他的經濟團隊不僅無視投資人的恐慌,也未就股市動盪道歉,甚至堅稱美股榮景在望。
川普週日在空軍一號上表示,「我無意造成股市下跌,但有時候你必須服藥來解決問題」,並說上週末他與歐洲和亞洲多國領袖通話,這些領袖希望說服他調降預定九日生效的多達五十%關稅,「他們來到談判桌,希望談判,但除非他們每年付給我們一大筆錢,否則沒什麼好談」。
川普經濟團隊堅稱美股榮景在望
在全球股市因對等關稅而崩跌之際,美國財長貝森特等官員表示,川普將堅持其關稅議程,無論市場走向何方。貝森特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訪問表示,「我看不到經濟有衰退的理由」,同時淡化股市的「大屠殺」,稱「市場一直低估了川普」,並說有超過五十個國家已連繫川普政府,洽商對等關稅議題,但任何談判都需要時間,而這些國家作為壞行為者已經很長的時間,美國在談判前,必須先決定他們是否可相信。
白宮經濟和製造業顧問納瓦羅接受福斯新聞節目訪問時預測,目前崩跌的股市終將見到榮景,「我們將很快見到市場底部,川普這個任內道瓊工業指數將上看五萬點」。
川普在宣布對中國加徵三十四%對等關稅後,引發中國反擊,並回敬三十四%報復性關稅。川普週一在自家社群平台「真相社群」批評,中國先前大占美國便宜,如今居然還無視警告,施行報復性關稅,而讓中國予取予求的前幾任美國總統,須為此負責。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計畫本週與川普通話,討論對等關稅,並說祭出報復性關稅並不符合日本利益,強調日本仍有許多選項;印度官員也說,該國無意進行報復,目前正與美國就可能的協議進行談判。
*亞歐股接棒摔 美股開盤大怒神
押注Fed降息次數增加 指數上下震盪逾2千點
美國總統川普二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中國隨即祭出報復性關稅,美中貿易戰急遽升溫,且川普無意對關稅收手,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疑慮。週一亞洲股市一度創下二○○八年以來最大跌幅,歐洲股市跌幅也創下二○二○年以來最大;美股道瓊指數週一開盤後一度持續崩跌逾一五○○點,因市場押注美國聯準會(Fed)可能增加今年降息次數而收斂、甚至強彈翻紅逾三百點,但隨即又翻黑逾四百點,上下震盪逾二千點。
MSCI亞太指數一度大跌八.五%,創二○○八年十月以來最大;日本股市重挫逾二六○○點,盤中一度啟動熔斷機制,日經二二五指數收盤下跌七.八%,並進入熊市;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收跌七.五%,滬深三○○指數收跌七.一%,香港恆生指數收跌十三.二%,跌幅創一九九七年以來最大。
避險基金Ten Cap創辦人劉俊貝表示:「每個產業都出現賣壓,不只是受貿易影響的產業,顯示股市出現了真正的投降。」
歐洲Stoxx 600指數一度重挫六.五%,續創二○二○年三月以來的最大跌勢,二十個產業類別全部下跌,銀行、能源、保險類股跌幅最大;其中,英國、德國和法國三大股市跌幅均逾四.三%。
週一道瓊工業指數開盤後一度大跌四.三%,標普五○○指數一度大跌四.六%,但稍後跌幅分別收斂至二.七%和二.三%,台灣時間晚間十時更一度翻紅,主要因市場押注Fed年底前將降息一.二五個百分點,相當於降息五碼,最快下週降息一碼(○.二五個百分點)的機率達四十%。
不過,此樂觀情緒稍縱即逝,台灣時間晚間約十一時,道瓊翻黑下跌逾四百點,費半、那斯達克上揚;台積電ADR則續下挫約一.四六%。
3交易日 全球股市蒸發314兆
彭博統計,過去三個交易日,全球股市市值已蒸發約九.五兆美元(三一四兆台幣)。
*憂美陷經濟核冬 華爾街大咖籲暫停對等關稅90天
華爾街發聲 反川普關稅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美國股市連日重挫,蒸發數兆美元後,華爾街開始發聲反對川普的關稅政策,向來堅定支持川普的避險基金經理、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創辦人艾克曼(Bill Ackman)呼籲暫停新關稅措施九十天,以便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避免出現「一個由美國親手打造的經濟核冬」。
傳川普擬暫緩 白宮否認
美媒Forexlive報導,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哈塞特(Kevin Hassett)透露,川普正考慮向部分國家暫停九十天關稅,但中國除外;但隨即遭白宮發言人萊維特緊急澄清,所有關於暫停九十天關稅的報導都是假新聞。
艾克曼促先與他國談判
艾克曼六日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說,川普對美國盟友與對手都採取了不成比例的關稅措施,「正在摧毀美國作為貿易夥伴、經商地點,以及資本投資市場的信心」。他呼籲,將這些關稅暫停九十天,對那些不公平、不對等的關稅進行談判,加以解決,並吸引數兆美元的新投資進入美國,否則,美國將走向由自身造成的經濟核冬。
報導指出,投資公司Oaktree Capital共同主席馬克斯(Howard Marks)指出,「我們已從自由貿易、世界貿易與全球化走向了這樣的體系,亦即對所有方向的貿易皆實施重大限制,同時美國朝孤立主義邁開大步」。
知名投資人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表明,「不支持超過十%的關稅」;避險基金經理洛布(Dan Loeb)也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在概念與實踐上都存在錯誤,將考驗政府在判斷力與意識形態之間的抉擇。
知情者透露,一些金融人士已向白宮官員表達憂慮,這些官員包括副總統范斯、財長貝森特、白宮辦公廳主任威爾斯(Susie Wiles),以及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
*關稅重拳引發衰退疑慮 市場預期 Fed緊急降息機率增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疑慮,交易員們提高美國聯準會(Fed)今年降息次數的預期,並提高了Fed在五月例會前緊急降息的可能性;高盛則將美國未來一年衰退的機率從三十五%升至四十五%。
川普二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股市崩跌,利率期貨市場顯示,市場押注Fed年底前將降息一.二五個百分點,相當於降息五碼;而直到上週,市場僅押注Fed今年將降息三碼。市場也押注,Fed下週將基準利率緊急下調一碼的可能性約為四十%;Fed下次例會將在五月六日至七日舉行。
估年底前降息5碼
交易員快速重新定價,反映席捲全球市場的恐慌情緒,但川普似乎無意收回新關稅,他六日晚間告訴記者,「暫時忘掉市場」。這導致投資人紛紛拋售風險資產,搶購債券,導致債券殖利率大降;週一美國兩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下跌○.二二個百分點至三.四三%,自川普二日宣布實施對等關稅以來,該殖利率已下跌約○.五個百分點。
Fed若緊急降息,將是極不尋常之舉,Fed上次採取這個措施,是在二○二○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股市之際;交易員曾期待Fed在去年七月和九月例會之間的八月舉行臨時會議,進行緊急降息,當時是因日圓套利交易解除,導致美股大跌,但決策人士保持立場不變。
高盛看衰美國經濟
高盛將美國今年第四季的經濟成長預估由一%調降至○.五%,並將美國未來一年衰退的機率從三十五%升至四十五%,此外,預計Fed將從六月開始的連三次例會各降息一碼,主要因為金融環境急遽收緊,外國消費者抵制,以及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摩根大通日前預測美國今年衰退的機率達六十%。
*美前財長桑默斯︰關稅恐致30兆美元經濟損失
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呼籲,必須扭轉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措施,否則恐將推高美國通膨,降低經濟成長與消費支出,經濟放緩幾乎已無可避免。他說,合理估計,川普的新關稅可能造成美國規模三十兆美元(約九九二兆台幣)的經濟損失,相當於油價翻倍導致的惡果。
彭博報導,目前擔任哈佛大學教授的桑默斯,六日在社群平台X發文警告,在川普公布新關稅措施後,美股連續兩個交易日重挫,且未來市場恐出現更多類似震盪。
美國經濟放緩已無可避免
他寫道,「這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第四大波動;其他三次分別是一九八七年的全球股災、二○○八年的金融危機,以及新冠疫情爆發,如此規模的暴跌,顯示未來市場恐陷入困境,人們要非常謹慎」。
在川普宣布對五十七個主要貿易夥伴課徵高額對等關稅,且對所有美國進口產品課徵十%基準關稅後,美國與國際股市暴跌;短短兩個交易日,道瓊跌逾三千點,標普五百創下去年十一月以來低點,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更步入熊市,美國股市蒸發六.六兆美元。
桑默斯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節目《本週》上說,川普新關稅是數十年來美國推行「最昂貴、最自討苦吃」的政策,「我們必須做的是扭轉川普的這些政策,除非政策翻轉,否則我認為我們會出現問題」。
他推估,川普關稅恐造成美國高達三十兆美元經濟損失,或每個四口之家三十萬美元(九九一.八萬台幣)損失,相關數據遠高於他最初估算的二十兆美元損失;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六日堅稱,該關稅是必要之舉,並駁斥美國可能因此陷入衰退的看法。
*學者反對關稅以牙還牙 中國社科院智庫「被解散」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六日宣布撤銷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在此之前,該中心學者賀濱對中國政府反制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的作法提出批評。彭博也報導,在北京強力反擊美國後,中國「小粉紅」也開始攻擊呼籲北京對川普貿易要求讓步的相關貼文。
川普宣布九日起對中國進口產品課徵三十四%對等關稅,北京隨後也宣布十日起對美國產品課徵三十四%關稅,並升高稀土出口管制。
賀濱批反制如打老婆 小粉紅斥指投降論
賀濱發文說:「這是完全錯誤的『反制措施』,相當於『你敢打你老婆,我就打我老婆』;因美國提高關稅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我們就不應該也砸自己的腳;正確的反制措施是對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實施單方零關稅。」
一些中國網友批評該文是「投降論」,六日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聲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正式撤銷,該中心的官網、平台也關閉,且微信公眾號被註銷。這意味著隨著中心撤銷,該中心特約研究員賀濱也被解僱。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對中國課徵三十四%對等關稅令人震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鮑恩指出,若加上先前兩輪共二十%的關稅,以及川普首任與拜登的關稅,美國對中國產品的平均關稅達七十六%,是川普二○一八年對中國發動第一次貿易戰之前關稅的數十倍。
北京一名資深經濟學家表示,這相當於宣告美國與中國「戰略脫鉤」,而在如此極限施壓的背景下,還能找到談判的途徑嗎?
報導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原本想與川普進行談判,現在卻做好再打一場貿易戰的準備;北京智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報告說,川普最新的關稅政策超出市場與政府預期,預估中國對美出口將減少一半以上。
*關稅震撼 台股崩跌創紀錄 市值蒸發6.6兆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股市在清明連假期間重挫,台股昨日加入補跌「團滅」行列,台指期一開盤就跌停,投資人恐慌情緒沸騰,台積電、聯發科、鴻海、廣達等逾一七○○檔個股以跌停開出並鎖至終場,開盤等於收盤,無量下跌,投資人逃生無門;加權指數終場狂瀉二○六五.八七點,創史上最大跌點與跌幅,跌幅達九.七%,收在一九二三二.三五點,成交量大幅萎縮至一六六○億元。
清明連假期間碰上全球股災,台積電ADR大跌逾十四%,台積電昨開盤跳空跌停鎖死,市值蒸發逾二.四兆元,台股上市公司市值光是昨一天就蒸發逾六.六兆元;由於川普態度強硬,昨除亞股重挫外,美股期貨繼續崩跌,台灣企業多以外銷為主,深陷在關稅風暴中,投資人信心崩潰,想賣都賣不掉,僅電信股、內需股跌幅相對較小。
止跌訊號 觀察爆量買盤
元大投顧分析,因美國對等關稅高於市場預期,國際股市重挫,昨台股補跌,多檔電子權值股開盤就打入跌停,成交量大幅萎縮,下跌家數遠大於上漲家數,伴隨成交量萎縮,市場逢低承接意願不高;展望後市,靜待國際股市止跌回穩,本週關注電子權值股能否出現低檔爆大量的買盤,台股才有望浮現止跌訊號。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由於關稅影響層面較預期廣,短期股市反應將較為波動,建議持續觀察該政策有無後續補充的豁免產品及國家;尤其考量對等關稅對各產業公司目前影響不一,投資人需保持彈性因應市場變化。
統一投信認為,金融市場的恐慌反應可能也出乎川普意料,加上關稅政策並非完全沒有轉圜餘地。觀察VIX恐慌指數在上週五已攀升至四十五,根據過去經驗,當VIX來到四十以上時,多接近股市低點,投資人無須在此時恐慌賣出,但仍需留意短線股市風浪較大,逢低布局宜採定期定額或分批進場方式。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5/04/08/73.jpg
*台股崩跌》反向ETF狂飆 美債、日圓ETF逆勢上漲
台股跌幅寫下歷史紀錄、重挫逾2000點,只剩下反向ETF檔檔狂飆,其中,元大S&P500反1(00648R)狂飆17.27%、排名第一;富邦NASDAQ反1(00671R)大漲14.92%、排名第二;國泰美國道瓊反1(00669R)、期元大S&P原油反1(00673R)漲幅都在14%以上。
4檔美股反向ETF日漲逾14%
除上述4檔單日漲幅超過14%外,其他反向ETF表現也不弱,富邦日本反1(00641R)上漲13.8%、復華香港反1(00651R)漲幅12.66%、富邦恒生國企反1(00666R)漲12.21%;至於台股反向ETF受限漲跌幅僅10%之故,元大台灣50反1(00632R)上漲9.98%、國泰台灣加權反1(00664R)漲幅9.77%。
務必設好停利停損點
同時,資金也流向美債、日圓ETF,元大美債20年(00679B)漲幅1.8%、國泰20年美債(00687B)漲幅1.67%;而受惠於日圓大漲,期元大S&P日圓正2(00706L)漲幅也達4.93%。
法人提醒,追逐槓反型ETF時也要注意溢(折)價的狀況,觀察不少反向ETF在資金湧入下開始出現「溢價差」,換句話說,投資人「買進的價格(市價)比淨值高」,此外,槓反型ETF波動大,投資人一定要善設停利(停損)點。
*國安基金待命 不排除召開臨時委員會
金管會射3箭 有效抑制放空
川普關稅引爆全球股災,台股昨崩跌逾二千點。國安基金昨表示,將密切關注國內外股市情勢,不排除召開臨時委員會討論因應對策,以維護投資人信心及資本市場穩定;金管會週一暫先射出穩定台股三箭,證交所揭露,昨日借券賣出成交值十五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一○四億元減少八十六%,達到抑制空方賣壓效果。
國安基金表示,川普政府於四月二日宣布新一輪關稅政策,造成國際股市大幅波動,三日至四日道瓊指數累計下跌九.二六%、標普五○○指數跌十.五三%、那斯達克指數跌十一.四四%、費城半導體更跌十六.七四%。由於我國產業結構與美國高度互補,台灣資本市場與國際股市高度連動,與美股連動更為密切,導致台股短期面臨震盪。
國安基金指出,金管會已宣布調降借券限額等措施,應有助穩定市場;國安基金也將密切關注國內外股市情勢,不排除召開臨時委員會討論國內外政經情勢及相關因應對策,以維護投資人信心及資本市場穩定。官員表示,由於全球股市重挫,加上台灣被課三十二%關稅影響基本面,此問題未解決前,股市難免震盪。
金管會官員也強調,穩定台股措施絕對不只十八套劇本,「三箭」已發揮遏止投機放空氣焰等效果;證交所則指出,昨日跌停上市證券計九三六檔,依現行規定次日將受到禁止平盤下放空的管制措施,此舉有助於適度減少投機性放空對股市的衝擊,並降低市場因恐慌情緒所引發的震盪風險。
*台幣重貶後回升 央行︰「市場力量」穩匯
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後引發全球股災,台股也在清明節連假後大跌逾二千點,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昨一度下探至三十三.二三元、重貶一.四二角,但午後強力反彈,最終收在三十三.○五五元、升值三.三分。中央銀行坦言,早盤有進場調節,惟午後新台幣貶轉升來自「市場力量」,這也反映台灣基本面佳。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指出,清明節連假期間主要貨幣有升有貶、方向不明,一早市場較為觀望,加上外資消化上週在台股的賣壓,使台幣一度有失衡情況,央行進場穩匯,不過午後出口商進場拋匯,新台幣市場供需就已經恢復平衡。
蔡烱民表示,外資確實是影響匯市很大的力量,但台灣是經常帳順差國家,出口廠商手中有很多美元,不管是個人或出口商都會看國際匯市走勢;以這三天來看,國際美元走弱,出口商自然會以此決定是否結售新台幣。
央行昨也公布台灣三月底外匯存底餘額月增四.三八億美元,為五七八○.二二億美元,為歷年次高紀錄,穩居全球第四大。
蔡烱民說,台灣長期維持貿易順差,且國際收支穩健、外債極低,擁有近六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與六九四二億美元外幣流動性,且央行還有四大穩匯機制,有足夠能力穩定匯市。
這四大穩匯機制,包含建立監理機制與大額結匯即時通報系統,掌握資金流向;當市場失衡造成匯率劇烈波動時,將主動進場調節;備有充足外幣流動性;央行備有外匯「種籽基金」(外匯存底提撥二百億美元、十億歐元及八百億日圓),可挹注外幣流動性至台北外幣拆款市場,提供國內金融市場新台幣及外幣資金流動性。
他強調,歷年面對重大國際危機,如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二○○八至二○一○年全球金融危機、歐債危機以及二○二○年疫情,央行皆以靈活政策穩定市場,未來亦會持續應對變局。
*川普關稅衝擊》台積電美國廠成本劇增 供應商恐重新議價
川普開啟全球關稅貿易大戰,關稅大刀重創股市,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的採購單位昨忙著接受眾多供應商洽詢,尤其突如其來的高關稅將使美國廠成本劇增,設備與材料運送到美國,往後增加的關稅,買賣雙方誰來付有待釐清,有的供應商甚至向台積電爭取重新報價,避免高關稅成本衝擊營運。
供應鏈業者指出,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投資建廠,建廠與生產皆複製台灣經驗,設備與材料供應商也大多相同,從歐洲、日本與台灣等不同國家運送過去,對等關稅實施,雖可能加速台積電在美國擴產腳步,但建廠與生產成本也將劇增。
部分供應商指出,設備或材料運到美國,看交易條件而定,如果是完稅後交貨(DDP),也就是供應商運到美國廠才交貨,貨品又無關稅豁免權,運到當地增加的關稅成本恐高達二到三成以上,若自行吸收將無利可圖,若擔心虧損而不出貨,台積電美國廠恐會斷供,今年還有八個多月,部分廠商正向台積電協商分攤關稅或爭取重新報價的機會,另有供應商則先運到美國自家倉庫,往後誰來付關稅則待釐清。
還有供應商表示,目前賣給台積電美國廠的貨物是交給台灣台積電,沒有關稅問題。不過,供應商指出,關稅是一環扣一環,最後主要取決產品夠不夠有競爭優勢,如果無可取代或具獨特性,台積電才可望分攤關稅成本,至於台積電能否將成本轉嫁給美國客戶,也要跟客戶協商。
台積電將於17日召開第一季法說會,法人預期對等關稅、加碼投資美國、與英特爾是否合資、AI需求變化、營運走勢等議題,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昨股價罕見跌停 外資連3買、買超1621張
受對等關稅衝擊,台積電短期股價重挫,但在先進製程具領先優勢,法人對台積電相對其他同業有信心,外資昨趁台積電股價罕見跌停,買超1621張,為連三買。
*關稅風暴》供需形成惡性循環 AI供應鏈:美國恐將淪輸家
對等關稅重創台股,AI伺服器產業鏈全部打入跌停。台灣供應鏈警告,若關稅政策不變,導致的危機將與近年因疫情、地緣政治引發的經濟衰退不同,而是直接在供需兩端形成惡性循環;以AI為例,一旦消費者或企業無力承擔服務費用,一切都是枉然,美國與中國在AI領域競爭上恐淪為輸家。
供應鏈直言,「實在看不出他(川普)這種做法,美國要怎麼贏?」全球科技業皆期盼AI推高生產力,但前提是消費帶動企業生產,形成良性循環;一旦對等關稅上路,美國民眾日常消費將承受巨大壓力,進而縮減開銷、降低對AI服務的需求;後續若影響到企業資本支出,將拖延AI發展進度、甚至精簡人事成本,美國的經濟狀況只會更加惡化,並影響全球景氣。
美三次孤立主義 都重創經濟
業者提到,美國歷史上曾有過三次「孤立主義」,幾乎每次都重創美國經濟,最終仍以開放收場,期待美方能審視利弊、適當調整。
*朝野共商國是 卓揆:880億元可評估增加
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行政院長卓榮泰昨邀集立法院朝野黨團幹部於行政院會商。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卓揆期盼朝野黨團共同支持行政院所提「九大面向、廿項措施、總經費八八○億元」支持方案,政府一定會依據受影響產業及民眾的實際需求提供相關協助;倘後續仍有所不足,也會再評估增加預算的可能。
立法院長韓國瑜因另有行程未出席,但已發出八日的朝野協商通知,研商卓揆對美國關稅政策進行專案報告等事宜。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於會後受訪表示,黨團展現最大誠意,對卓揆提出的八八○億元特別預算等相關事項,願做最大協助與幫忙;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也說,卓揆承諾到立法院報告,也願意提供衝擊影響評估。
卓同意專案報告
這場在政院召開的會議採閉門形式,包括卓揆、副院長鄭麗君及立法院各黨團三長等人出席。對於在野黨團希望卓揆到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卓揆當場同意,但希望朝野各黨團讓行政團隊有多一點時間能夠觀察股市變化,才能做出最好的因應。
李慧芝指出,卓揆在會中提到,政府後續將以關稅與非關稅措施的談判,以及擴大採購與投資為任務,並對其他國家或地區違規轉運等問題,適時採取合理管制措施。
李慧芝轉述,談判是動態過程,政府會做好相對應的衝擊評估,並積極與朝野、產業及社會溝通討論,尋求共識;其中,針對非關稅貿易措施,以及擴大採購如達一定量額,可能涉及特別預算編列部分,都有賴國會給予支持。
對於行政院提出八八○億元協助方案,將以特別條例編列特別預算的方式支應,傅崐萁表示,國民黨團願做最大的協助及幫忙,更希望不只八八○億元,黨團把浮濫編列的總預算節約下來的一四三九億元,盼以此為基礎協助受創的產業及勞工。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則指出,八八○億元太少,應增加到至少二千億元才能幫助到企業。
*全力爭取美改善對等關稅 鄭麗君領軍談判 農工採購團將赴美
賴總統定調透過談判爭取改善對等關稅,談判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她接受本報專訪指出,除了下修特定項目關稅,也將擴大對美採購與投資,中油與阿拉斯加已簽署天然氣採購和投資意向,今年還有農業及工業採購團赴美。
鄭:下修特定項目關稅
鄭麗君指出,我輸美金額九十八.七%的關稅為零至五%,美國輸台金額七十五.一%的關稅介於零至五%,但廿%以上的關稅占十九.九%,台灣平均關稅稅率為六.五%、美國為三.三%,有三.二個百分點的差異。
她解釋,去年台灣對美出口一一一四億美元,工業產品占九十九%,集中於電子電機、資通訊、精密儀器等,多為零關稅產品;而台灣自美進口四六五億美元,六十二%為零關稅。政府希望在大部分已零關稅基礎上,檢視其他關稅項目,以調降關稅來談判。
盤點對美採購、擴大項目
據了解,調降關稅品項包括汽車與保健食品,尤其美國汽車進口逐年減少,此可擴大進口,且兼顧國內產業發展目標,互補性調降關稅。
國營事業也完成盤點四至十年採購,包括原油及天然氣、工業材料設備,並向民間了解可擴大採購互補的項目,農訪團將在八、九月赴美採購,並將恢復暫停已久的工業採購團;軍事採購部分則尊重國防部規劃。
鄭另指出,台灣大部分外匯準備,有相當比例是購買美國公債等,也可納入作為關稅下降的有利條件。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5/04/08/59.jpg
*盧秀燕籲 全力支持賴總統、卓院長
立院速通過880億預算 協助廠商
美國對等關稅措施震撼全球,賴政府連日端出多項措施,爭取降低衝擊,包括提出八八○億元支持方案;台中市長盧秀燕昨率先明確指出,「強烈呼籲大家支持賴總統及卓院長」,立院不分藍綠白盡速通過八八○億預算,讓政府有工具協助受影響廠商。
因應美國關稅措施,相較立法院藍、白陣營續噴口水,新北市長侯友宜也暗諷政府事前準備沒有做好,同為國民黨執政的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長則疾呼應團結對外。
盧秀燕昨天邀台中市產業公協會代表座談後指出,針對賴總統與卓院長提出的八八○億支持方案穩定產業發展及國家經濟,雖然有些廠商認為只能救急,但她仍認為有其必要,她要強烈呼籲大家支持賴總統及卓院長,立法院應不分藍綠白盡速通過。
此外,歐洲經貿辦事處長谷力哲昨拜會盧秀燕,盧表示,歐盟也面臨美國調高關稅問題,她認為「危機就是轉機」,雙方未來可加強經貿往來、分散擴大市場,建議中央提早檢討與歐盟的關稅障礙,降低進入對方市場的門檻。
台北市長蔣萬安昨拜會內科發展協會、台北市進出口公會等,他指出,將彙整產業情況反映給中央,「國難當前,沒有內耗的空間」,團結是當前唯一的正道。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也強調,「這個時候不要手指頭指來指去」,中央與地方應該好好合作、共體時艱,讓國家能夠安然度過最具挑戰的時刻。
*關稅風暴》工總籲齊心應對 組對美採購團
提6項建議 盼政府就產業別研擬對策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工業總會昨提出六大建議,除了呼籲政府組成「對美採購團」降低逆差外,也建議各項支持與補助方案應力求快速、簡化與有效,並就產業別研擬對策;工總強調,各產業與政府努力齊心,共同因應美國加徵關稅變局。
工總表示,已與所屬機械、工具機、電機電子、石化、手工具、科學園區公會等公會密切聯繫,盼在關鍵時刻能從產業鏈結提出建議,也呼籲政府要系統性思考,避免引發輸入性通貨膨脹、進出口市場失衡、原物料市場波動等狀況。
各項支持與補助措施 程序及門檻務求簡化便民
工總提出六項建議,一是政府在補助措施的內容與申請程序及門檻上務求簡化與便民,讓受影響廠商可快速取得協助或補助;二是政府盡快依產業別,例如與機械、工具機、電機電子、石化、手工具、紡織、車輛、科學園區公會等舉行座談,針對各項政策與方案細部說明並了解產業意見,掌握進度與滾動式修正,且邀請產業界提供談判團隊所需之產業意見。
三是經濟部及有關單位成立「對美採購團」,工總可以協助在產業界響應擴大對美採購,降低台美貿易逆差;四是升級轉型或布局多元市場非常重要,也呼籲各個產業仍應持續研發、多元布局海外市場。
五是在人才培育方面,人才是企業的根本,各產業面對數位轉型與AI(人工智慧)應用、淨零轉型等之培訓資源,政府在因應關稅影響時仍應加強產業人才培養與缺工議題的人力補充;六是值此艱困時刻,希望政府能夠透過財政部與金管會的行政協助,維持資金流動、勿抽銀根。
*關稅風暴》越柬喊對美零關稅 南向運動休閒業可望喘口氣
近年在人力成本和貿易戰考量下,台灣製鞋廠和自行車產業加速南向擴廠,分散至柬埔寨、越南、印尼、印度等國,卻成為這波對等關稅幅度最高的區域(分別達四十九%、四十六%、三十二%、二十七%)。因越南和柬埔寨已傳出向美國表示願將關稅降至零,希望談判新的稅率,其他國家也可能跟進,讓台灣運動休閒業者暫時鬆一口氣。
美國自行車銷售主要仰賴來自中國、台灣、柬埔寨和越南進口,皆面臨三成以上的關稅;投顧分析,目前美國自行車市場並沒有其他產地來源可以替代,因此勢必得調高終端售價或由供應商自行吸收,導致台廠面臨利潤率下滑或銷售衰退。
台灣豪華遊艇業者東哥遊艇則表示,因公司在美設立的營運據點位於自由貿易區,享有關稅減免或延遲繳納的稅負優惠,且富豪客戶在交易和船籍登記的地點選擇有高度彈性,可將遊艇註冊於美國境外區域,因此關稅新政對於東哥營運無立即影響。
*關稅風暴》日韓稅率比台灣低 工具機業提產業升級5建言
工具機業者直言,除了美國高關稅外,還要面臨主要競爭對手韓日稅率較低的競爭壓力,現況是「頭殼抱著燒」;工具機公會昨提出五點建言,並呼籲各界支持行政院相關政策。
籲各界支持政院相關政策
台中精機副總許文治說,台灣工具機業者與日韓差了七、八個百分點關稅,但毛利並沒有如此高,根本難以競爭;這已非企業界間競爭、而是國家間博弈,若說要外移,一時難以做到,且一旦外移,整個供應鏈要一起走,對台灣影響甚大。昇岱實業總經理江岱謙透露,川普強勢不易協商,他已聽到有美國客戶要求不要出船。
工具機公會提出五點建言,包括放寬產業紓困申請門檻,顧及中小企業差異化耐受力;維持資金流動,避免抽銀根;擴大內需,建立多元市場支撐;彈性協助不同產業型態物流因應;推動人才轉型培育,奠定產業永續升級基礎。
*關稅風暴》台灣可成為美助力 面板業籲重新檢討產業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使全球產業都蒙受巨大衝擊,不少國家排隊等著與美國談判,希望取得豁免。台灣顯示器聯合總會(TDUA)副理事長、也是群創總經理楊柱祥指出,美國沒有面板業,在美中對抗格局下,台灣可成為助力,對美國有加分,不該是威脅。
他也籲政府全面檢討現行產業政策過度向半導體傾斜情況,重啟新的智慧生活顯示科技與應用產業策略會議(SRB),規劃國家未來五年、十年發展計畫,並將Micro LED、面板封裝等納入。
憂心終端市場需求受影響
TDUA理事長、友達總經理柯富仁則說,關稅全面開徵後,產品難免漲價,大家最擔心的事就是終端市場需求是否受到影響;他認為,只有持續創新讓消費者認為值得購買,才能再次帶動消費回流,而這也是讓品牌、客戶重新取得定價的機會。
*高關稅衝擊 北市業者憂停滯性通膨
美國要對台灣課徵高關稅,台北市長蔣萬安昨表示,北市約有兩千八百家業者受影響,營業額約兩千九百億元,占北市整體營業額約五%;他表示,「國難當前,沒有內耗的空間」,團結是當前唯一的正道;內湖科技園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台達電副總裁周志宏表示,大家以為對高科技業影響最大,其實對民生、內需產業衝擊很大,政府應優先做好內部的物價穩定。
蔣:受創產業 占整體營業額5%
蔣萬安昨下午拜會內科發展協會、台北市進出口公會、台北商業會,了解業者受高關稅影響的情形;他表示,將彙整第一線產業的情況反映給中央,「國難當前,沒有內耗的空間」,全國就該團結以對。目前評估受創嚴重的是資通訊產業,汽車零組件,電子零件,還有運動器材設備、自行車等,整體約有兩千八百家業者受衝擊,總營業額約兩千九百億元,占整體營業額的五%。
周志宏表示,外界認為「川普事件」對高科技業影響大,其實對民生、內需產業也有非常大的衝擊,有可能造成停滯性通膨,政府應優先做好內部的物價穩定,並且積極地跟美國政府協調關稅,這也是美國總統川普最重要的目的,先去談可能會得到好一點的結果;此外,美國要台灣製造業去投資,投審會在談判的過程中,可以扮演一定角色。
業者怕民眾因恐慌而不消費
珍珠奶茶業者董事長鄭凱隆提到,他有四、五個貨櫃在海上,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沒有人告訴他貨櫃到了美國靠岸後,稅怎麼加?補助怎麼補?企業該怎麼辦?他們自己詢問後得知不受影響。他認為,目前主要是恐慌,他對政府有信心,台灣也有很好的談判條件,希望政府好好談判,同時大家要先注重內需、民生成長,不要因為恐慌不消費,反而造成停滯性通膨。
電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廖全平也擔心內需市場受影響,尤其是電器多是整機進口或是零組件在台灣組合,都以美元計價,若台幣再貶值恐影響到末端售價;希望政府穩定匯率,市府做一些鼓勵促銷或減稅的方式,刺激消費。
蔣萬安表示,將儘速利用現有的北北基桃平台,提前召開四市市長會議因應;有些企業已經接到暫停訂單、撤單,接下來可能會有輪休、無薪假、裁員等情況,市府會提供受衝擊的產業入廠輔導、諮詢,或結合其他縣市擬定短期上工計畫,提供補助、補貼、延長還款期等措施,同時密切監控物價波動,協助加強企業數位轉型,對於未來整體招商,也要及早因應如何爭取外資投資、留住國內的投資者。
*謝國樑今邀基隆廠商座談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台課徵卅二%關稅,衝擊國內產業。基隆市長謝國樑昨天(七日)說,基隆有業者主要出口美國,受衝擊很劇烈,今天將與基隆廠商座談,北北基桃市長最快九日開會討論,再與中央一起來解決所面臨的困難。
謝國樑指出,據他了解,基隆市有精密工業的廠商,都是外銷貨物出口給美國,這波美國要推對等關稅,受到非常大影響,但各行各業情況不一,還是要傾聽廠商意見。行政院將針對農工產業推出八八○億元協助方案,他覺得是正確方向,大家應該一起討論,解決這次所面臨的困難。
至於台股連假後開盤面臨龐大賣壓宣洩,謝國樑表示,這是針對國際股市這幾天反應的補跌,這波跌勢是否已經結束還很難說,後續端看政府是否提出更多補助或援助措施,希望政府能針對這次問題,與直轄市及縣市政府努力,朝野攜手解決更多的困難。
*美提高關稅 中市府︰協助業者分散市場
美國宣佈提高台灣關稅,台中市長盧秀燕七日邀集台中市產業公協會代表進行企業座談,鑑於部份業者反映已有美商棄單等影響不一,盧秀燕指示,一週內完成業者受衝擊調查,未來並增加補助業者赴國外拓展市場,協助業者分散市場;她另建議中央一定期限內不要抽緊銀根,以免中小企業撐不住。
漢翔公司指出,今年第一季仍接獲逾八十五億元的新訂單,訂單分別來自歐洲、美洲與東北亞等多家航空大廠,漢翔董事長胡開宏指出,另與國際盟友尚有許多合作案都在努力洽談中,台灣在國際航空供應鏈上佔有一席之地。
業者︰恐影響200萬名勞工
美國提高關稅後,台中包括機械工業、工具機、手工具、自行車等均受影響,台中市府昨日緊急邀請台中市產業公協會代表座談,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張市育指出,以工具機為例對美既有訂單及準備出口訂單,因未來情勢不明幾乎都先暫緩出貨;台中市工業會榮譽理事長林國全則指出,這波關稅衝擊恐影響一般製造業約二百萬名勞工就業,其餘業界代表提出包括希望市府成立專案小組,協助企業對接中央資源降低衝擊及協助廠商拓銷國際等。
盧︰建議中央勿抽銀根
盧秀燕說,她在清明連假也接獲不少業者反映美方買家要求暫停出貨甚至棄單,指示經發局一週內完成台中產業受衝擊調查以利未來協助對症下藥,另研擬勞工扶助方案及提高廠商到國外開拓市場的補助,助業者拓展美國以外市場分散風險。
她另指出,因政府與美方談判需要時間,但不少中小型企業資金本來就環環相扣很緊繃,籲政府一定期限內不抽銀根,以免企業雪上加霜。
*因應關稅衝擊 台南市府︰預備金助攻市場
組成緊急應變小組 提出拓展通路、輔導中小微型企業、強化產業對話3策略
南市府昨偕同蘭花、台灣鯛業者,與農業部、外貿協會召開因應美國關稅座談。業者表示,美課徵卅二%關稅影響出口,需要政府協助國內外行銷及開拓多元市場。
蘭花、台灣鯛業者受衝擊最大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農業部將投入一八○億,從生產、運送、通路各方面給予農漁民支持。市府也宣布組成「針對美國政府關稅緊急應變小組」,提出多元拓展市場、重點輔導中小微型企業、強化產業對話平台的三項策略;且將動用第二預備金,協助受衝擊的相關業者開拓市場。
副市長葉澤山昨日主持因應美國關稅座談會,農業部農糧署組長蘇登照、漁業署組長陳文深等代表共同與會,傾聽業者心聲。葉澤山提到,台南蝴蝶蘭、台灣鯛受影響最大,市府農業局已擬好國內外行銷計畫,七日送交農業部審查,儘快為受衝擊的台灣鯛與蘭花產業爭取預算。
農業局已擬好內外銷計畫送審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表示,蘭花出口的利潤已幾乎被美國卅二%的關稅吃掉,短期希望政府提供出口獎勵來減少衝擊,中長期希望擴大日本、越南等其他國家市場,並鼓勵國內市場,如公部門多採購本土蘭花。鮮明農業公司董事長李蒼裕則呼籲,應響應總統賴清德擴大對美投資政策,支持台灣蘭花業者赴美投資,供貨貼近市場、研發根留台灣,才能與對手荷蘭競爭。
台南市南瀛養殖生產協會理事長蔡阿玉指出,養殖會員現有三四五位,養殖台灣鯛約一四○○公頃,多數對美國高關稅的衝擊程度觀望中,養殖漁民最重要是顧好品質永續發展,希望台美儘快談判降低關稅減少衝擊程度,政府協助提出保護養殖漁業的政策、協助拓展歐盟等其他外銷市場、提高內銷需求,安心讓漁民養殖。
葉澤山承諾市府會站在農漁民立場,與中央密切合作,短期先爭取出口獎勵因應衝擊,中長期擴大進軍美國以外的市場,也請外貿協會協助農漁民拓銷加拿大、中東、日本等市場。
貿協台南辦公室主任周秀芬表示,將配合賴總統的政策,參照南市府在東京食品展的成功案例,協助蘭花與台灣鯛等業者出國參展,提升在國際能見度與銷量,為農漁民創造更多收益與利潤。
養殖業盼政府補助電價、飼料
台灣的台灣鯛條凍、切片輸美占比高達七成二,台南養殖台灣鯛全國最多,台南產地價去年以來表現不錯,目前内銷「菜魚」一台斤卅五元以上,外銷切片一台斤四十一元。養殖漁民指出,三年前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台灣鯛銷美數量明顯上升。
養殖八公頃台灣鯛的學甲陳姓漁民說,若美國高關稅造成美國消費者需求降低、外銷受阻,考慮改養其它魚種度過難關。
六甲六官養殖漁業生產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黃亮蒼養殖十二公頃八十萬台斤的台灣鯛,他說,誰不擔心美高關稅的衝擊,指出已有冷凍加工廠向部分漁民要求暫緩出魚,希望政府補助養殖電價、降低飼料成本減緩衝擊。
市府設單一窗口協助爭取補助
此外,因應美國關稅戰,台南市政府昨日成立中小微型企業服務團,透過成立專案辦公室、設立單一窗口及專線電話,輔導廠商投入研發升級、往智慧化與低碳化轉型,並協助廠商爭取中央補助。市長黃偉哲強調,台南有許多中小型及微型企業,我們將會加強輔導。
*《高雄》避美關稅衝擊 螺絲業者籲談出好結果
美國宣布對台課徵卅二%關稅,國內「螺絲窟」高雄岡山地區螺絲、螺帽扣件業者「剉咧等」,業者期望政府與川普政府談判出好結果。
川普政府日前宣布對台課徵卅二%關稅,昨連假結束第一天上工,業者紛紛打探美國關稅的衝擊。台灣螺絲貿易協會昨天緊急製作意見調查表,希望了解會員們就美國關稅的影響、對等供應鏈穩定性的衝擊或公司營運與價格策略的調整,及期望政府能提供何種協助等意見,協會將彙整統計反映給政府參考。
立委邱議瑩昨也邀集市府拜訪螺絲公會,業者指出,扣件產業本身利潤偏低,如今關稅大升,許多美國客戶已喊停出貨,面對長期的關稅壓力與全球供應鏈重組,唯有政府協助產業轉型,才是長遠之計。
台灣螺絲公會理事長蔡永裕向同業「信心喊話」,強調台灣產品具有關鍵性、安全性及認證等優勢,難被取代。前理事長蔡圖晉表示,這兩年螺絲扣件產業不景氣,這波又面臨關稅衝擊,期望台灣政府能與川普政府談出好結果。
岡山本洲工業區聚集近百家中小規模螺絲工廠,業者指出,去年底開始移工加班變少,下班後廠區一片冷清,和以往熱絡景象成強烈反比。
據財政部統計,去年(二○二四)我國螺絲、螺帽扣件出口美國佔比高達四十六%,其中,高雄金屬加工製品產值達二三三○億元,輸美產值約佔廿四%、五六四億元,螺絲、螺帽出口比例達九十二%。
*《高雄》吳郭魚、鱸魚養殖業 關稅影響待確認
美國將課徵台灣卅二%關稅,在水產品部分,行政院公布主要影響吳郭魚、鬼頭刀及鱸魚。高市海洋局指出,與高雄有關的是吳郭魚及鱸魚,兩者去年合計輸美出口總值約九千六百萬元,將配合行政院輔導養殖產業及業者,以降低關稅的影響。
海洋局表示,依關務署去年出口統計資料,高雄養殖水產品以吳郭魚(台灣鯛)做成魚排出口美國為大宗,約五四一公噸,出口總值約四千九百萬元,佔全國總外銷量四%。鱸魚輸美國出口量約二五二公噸,出口總值約四千七百萬元,佔全國總外銷量廿一%。
海洋局統計,高雄鱸魚主要產地在彌陀區、永安區、路竹區;吳郭魚主要在湖內區、彌陀區。高雄總養殖面積三千四百多公頃,其中還劃設五處養殖漁業生產區,合計一千八百多公頃。
海洋局強調,台灣水產品是否課徵關稅?以及各品項的關稅稅率額度,都有待協商結果確認,但行政院已指示農業部編列一百八十億元,輔導有輸美的農漁經營者,內容包括貸款利率加碼補貼、強化外銷冷鏈體系、加速產業加值轉型、取得國內外標章或認驗證、擴大國內及海外行銷。
遠洋漁業的魷魚、秋刀魚等品項,因為不在行政院公布輸美主要出口品項,高雄區漁會表示,後續還要觀察約一個月,才能釐清美國關稅的實際影響。
*因應美國關稅 屏縣補助蝴蝶蘭業者
美國課徵高關稅,衝擊台灣產業,屏東縣政府評估縣內產業受影響程度,決定補助外銷蝴蝶蘭業者每公斤十元,並為蘭花及冷凍鱸魚業者辦理國、內外行銷活動,拓展通路。
屏東縣政府指出,全台蝴蝶蘭出口以屏東縣最多,佔了近五成,鱸魚出口量也不少,縣內外銷廠商以金屬製品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基本金屬製造業、食品製造業為主,多數為中小型企業,縣府將研擬相關補貼政策,配合中央協助業者度過難關。
屏縣府為因應美國高關稅的衝擊,提出具體短期補貼及協助政策,將對中小微企業貸款額度二百五十萬元以內,利息加碼補貼一碼,為期六個月,研發轉型補助每案加碼上限二百五十萬元,爭取海外訂單補助每案加碼上限二百五十萬元,補助外銷蝴蝶蘭業者每公斤十元,並加強蝴蝶蘭及冷凍鱸魚等農漁產品行銷,拓展通路。
九如鄉農會總幹事龔泰文認為,國內蝴蝶蘭市場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外銷美國的數量可由國內市場來吸收,有助降低花農民的衝擊。
*台東鬼頭刀魚銷美 漁業署研擬配套
台東縣鬼頭刀魚外銷市場以美國為主,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台灣課徵「對等關稅」後,漁民擔心價格及銷路會受到衝擊,希望政府能有所因應;新港區漁會表示,漁業署正研擬配套方案,呼籲漁民勿恐慌。
漁界人士指出,台灣有八成鬼頭刀魚銷往美國,主要競爭對手為秘魯及厄瓜多等,銷美關稅都比台灣低,對台灣鬼頭刀魚的出口將成衝擊,其中台東縣成功鎮新港漁會以鬼頭刀漁獲為大宗。
新港區漁會總幹事陳俊銘表示,新港區年產一萬四千多噸鬼頭刀,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漁業署正研擬配套方案,台東縣府也祭出「班班吃鬼頭刀」,收購新港冷凍鬼頭刀供學童食用,以穩定魚價,如果魚價下滑,將爭取國內市場或其他國家銷售管道。
台東漁貨商家表示,先前鬼頭刀產業因銷美受阻元氣大傷,若再受「對等關稅」打擊,前景很難樂觀,若長期如此,會讓台東漁業大受影響,政府要拿出對策因應。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