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250413 中東危機篇

更新時間:23:53

*加薩走廊北部醫院遭空襲 以色列曾警告疏散院內病人:鎖定哈瑪斯

加薩走廊的醫務人員表示,以色列今天發射兩枚飛彈擊中當地一間重要醫院,摧毀急診部和接待區並毀損其它建築。以色列指稱,這次空襲是鎖定利用醫院設施的哈瑪斯武裝分子。

路透社報導,加薩走廊(Gaza Strip)北部的阿里阿拉伯醫院(Al-Ahli Arab Hospital)高層在空襲發生之前,就接獲情資而疏散病患。當地緊急救難機構指出,所幸沒有人員傷亡的通報。

以色列軍方發布聲明稱,以軍攻擊這家醫院前,已採取措施降低對平民的傷害,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武裝分子利用這間醫院來策劃攻擊行動。

法新社報導,加薩民防機構透過聲明表示,這場空襲發生前,以軍曾警告應疏散醫院內的病人、傷患及其照護者。

加薩民防機構還提到:「空襲摧毀了手術大樓和加護病房製氧站。」

*以色列建莫拉格走廊 壓縮巴人生活空間 已控制逾半加薩土地

以色列12日宣布新建的「莫拉格走廊」(Morag Corridor)已告完成。由於此舉將加薩地帶南端城市拉法(Rafah)與其他地區實質切斷,等於將巴勒斯坦人進一步壓縮進狹小區域內;與此同時,以國仍持續對整個加薩地帶空襲。

美聯社引述以國軍方聲明,「部隊已完成對拉法的包圍行動」。隨著軍方日前下令撤出拉法大部分地區,以軍第36師已部署至莫拉格區。該地位於拉法與汗尤尼斯(Khan Younis)之間,曾是猶太屯墾區,顯示以國可能即將展開另一波大規模地面攻勢。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表示,莫拉格走廊將成為「第二條費城走廊」,比照以色列自5月起重新控制的加薩、埃及邊界南端區域。以色列也重新控制那札林走廊,該走廊將加薩北部三分之一的區域與其他地區的連結切斷。

若加上緩衝區,以國目前已實際控制加薩超過50%的土地。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12日也宣布,軍方將「積極」擴大作戰至加薩其他地區,呼籲巴勒斯坦人「除掉哈瑪斯」並釋放人質。

卡茲表示,以色列國防軍(IDF)現在已經完成在拉法與甘尤尼斯之間橫穿加薩的莫拉格軸(Morag axis)接管工作,使得費城路線(Philadelphi Route)和莫拉格之間的整個區域成為以色列的安全地帶。

他說,「哈瑪斯無法保護居民或土地。他們的領導人與家人藏匿地道中,或駐在海外豪華飯店,帳戶中擁有數十億資金,卻把你們當人質使用」。

他還說,自願遷往他國的巴勒斯坦人能參與由美國總統川普與內唐亞胡提出的「自願移民」計畫,卻遭到巴勒斯坦人強烈拒絕,並表示要留在自己家園。人權組織也稱該計畫強行實施將構成種族清洗。

路透報導,卡茲12日還宣布,以軍計畫擴大在加薩走廊大部分地區持續中的攻勢,警告居民撤離正在戰鬥的地區。

他在致加薩居民的聲明中說:「以色列國防軍的行動很快就會升高,擴大到加薩其他地區的大部分,你們必項從戰鬥區撤離。」

這波軍事作戰時值以國誓言占領更多巴勒斯坦土地,迫使哈瑪斯釋放仍在扣押中的59名人質(據信其中24人仍活著)。內唐亞胡也對加薩展開為期1個月的全面封鎖,禁止糧食、燃料及人道援助進入,導致200萬名巴勒斯坦人物資嚴重短缺,人權組織也斥責此舉構成戰爭罪。

*以國宣布完成「莫拉格走廊」 巴勒斯坦人生活空間愈來愈小

以色列12日宣布新建的「莫拉格走廊」已告完成。由於此舉將加薩地帶南端城市拉法(Rafah)與其他地區實質切斷,等於將巴勒斯坦人進一步壓縮進狹小區域內。與此同時,以國仍持續對整個加薩地帶空襲。

美聯社引述以國軍方聲明,「部隊已完成對拉法的包圍行動」。隨著軍方日前下令撤出拉法大部分地區,以軍第36師已部署至莫拉格區。該地位於拉法與汗尤尼斯(Khan Younis)之間,曾是猶太屯墾區,顯示以國可能即將展開另一波大規模地面攻勢。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表示,莫拉格走廊將成為「第二條費城走廊」,比照以色列自5月起重新控制的加薩、埃及邊界南端區域。以色列也重新控制那札林走廊,該走廊將加薩北部3分之1的區域與其他地區的連結切斷。

若加上緩衝區,以國目前已實際控制加薩超過50%的土地。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12日也宣布,軍方將「積極」擴大作戰至加薩其他地區,呼籲巴勒斯坦人「除掉哈瑪斯」並釋放人質。

他說,「哈瑪斯無法保護居民或土地。他們的領導人與家人藏匿地道中,或駐在海外豪華飯店,帳戶中擁有數十億資金,卻把你們當人質使用」。

他還說,自願遷往他國的巴勒斯坦人能參與由美國總統川普與內唐亞胡提出的「自願移民」計劃,卻遭到巴勒斯坦人強烈拒絕,並表示要留在自己家園。人權組織也稱該計劃強行實施將構成種族清洗。

這波軍事作戰時值以國誓言佔領更多巴勒斯坦土地,迫使哈瑪斯釋放仍在扣押中的59名人質(據信其中24人仍活著)。內唐亞胡也對加薩展開為期1個月的全面封鎖,禁止糧食、燃料及人道援助進入,導致200萬名巴勒斯坦人物資嚴重短缺,人權組織也斥責此舉構成戰爭罪。

*馬克宏:法國擬6月承認巴勒斯坦 以外長譴責:給恐怖主義「獎賞」

法國總統馬克宏9日接受該國公共電視旗下的第五電視台訪問時說,巴黎計畫在幾個月內承認巴勒斯坦國,時間地點可能是6月在紐約一場聯合國會議,而該會議旨在解決以巴衝突。屆時法國將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第一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成員。

法國將成為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最重要歐洲大國,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反對承認巴勒斯坦國,但是支持者認為,這是實現中東地區穩定的必要步驟。馬克宏還說,「法國目標是6月和沙烏地阿拉伯(共同)主持這場會議,我們可在會中敲定這個相互承認的動作」。馬克宏提到,「我也希望參與一項集體動態,應能讓捍衛巴勒斯坦的國家承認以色列,其中多國現在都沒這樣做」。

路透10日報導,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譴責馬克宏此舉,並表示這是給恐怖主義的「獎賞」。「任何國家單方面承認一個虛構的巴勒斯坦國,在我們都知道的現實中,都將成為恐怖主義的獎賞,並將助長哈瑪斯的氣焰」,薩爾在社群媒體X批評馬克宏,還說這類舉動不會在中東帶來和平、安全與穩定,不會讓這些好的事物更近,只會將它們推得更遠。

巴勒斯坦外長謝辛則說,法國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將朝正確方向跨出一步,符合維護巴勒斯坦人民的權利以及「兩國方案」。

法國長期以來一直主張以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解決以巴衝突,包括在2023年10月7日爆發加薩衝突之後;然而巴黎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將標誌著一項重大的政策轉變,並且可能激怒以色列。

盡管國際已有近150國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獨立國家,去年5月愛爾蘭、挪威和西班牙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斯洛維尼亞則是6月承認,這幾個歐洲國家決定承認,部分旨在譴責以色列在前年10月7日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開戰後,對加薩走廊的連番轟炸。

然而西方世界的主要國家和親西方國家大都沒承認,例如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及日本;而尚未承認以色列的國家則有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和葉門等。

*以哈衝突難解 法國願承認巴勒斯坦

國際上愈來愈多大國承認巴勒斯坦是國家!法國總統馬克宏9日宣布,將在未來幾個月處理承認巴勒斯坦的事情,此語遭到以色列外交部批評是助長恐怖組織哈瑪斯氣焰。目前巴勒斯坦已經獲得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中146國承認,但許多西方國家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與美國因為支持以色列並未承認,法國此舉引發各方關注。

以色列批姑息恐攻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接受電視專訪時透露,他將在6月的聯合國大會承認巴勒斯坦,並表示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取悅任何人,而是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決定。對此,巴勒斯坦外交部表示,法國這樣作有助確保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維持「兩國方案」。

但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便對於法國行為感到不滿,認為是對哈瑪斯的姑息,並批評法國這樣做不會為當地帶來和平與穩定。目前巴勒斯坦已經被146個聯合國會員國承認,期間更因為以哈衝突,包括亞美尼亞、斯洛維尼亞、愛爾蘭、挪威、西班牙與牙買加去年都相繼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

西方大多不承認
但例如美國、澳洲、德國與英國並未承認巴勒斯坦,法國則希望藉此讓中東部分國家承認以色列,例如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敘利亞與葉門,尤其各國相當關注以色列與沙烏地、還有新敘利亞政權的關係。馬克宏近來也積極反對以色列在加薩的與約旦河西岸的擴張。

《ABS-CBN》提到,以哈雖然近日研議停火,但仍有零星衝突發生,且目前只是暫時停火,距離之前的永久停火與全面撤軍,進度仍相當遙遠,且以色列仍不願承認巴勒斯坦下,中東衝突恐還要延燒好一陣子。

*以色列攻擊哈瑪斯人員 加薩民防局:至少20死

以色列軍方說,今天襲擊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Hamas)1名高階武裝分子;加薩民防局表示,這次襲擊擊中加薩市1棟住宅建築,造成至少20人死亡。

法新社詢問加薩市(Gaza City)舒賈亞區(Shujaiya)遇襲一事時,以色列軍方回答,他們「襲擊(當地)1名負責策劃和實施恐怖攻擊的哈瑪斯高階恐怖分子」。軍方並未透露目標的名字。

加薩民防局發言人巴薩爾(Mahmud Bassal)告訴法新社,這次襲擊造成「20人死亡,40多人受傷」,目前仍在瓦礫堆中搜尋屍體。

現年26歲的舒賈亞區居民沙立姆(Ayub Salim)告訴法新社,他目睹對這棟4層樓建築的襲擊。

他說,這個地區遭到「多枚飛彈」襲擊,而區內「到處都是帳篷、流離失所者和房屋」,「飛彈碎片向四面八方飛去」,「場面可怕且難以形容」。

沙立姆並表示,「到處都是灰塵和大規模的破壞,我們什麼也看不見,只有人們的尖叫和恐慌」,罹難者被「撕成碎片」。

以色列3月18日恢復猛烈攻擊加薩走廊,結束與哈瑪斯為期兩個月的停火。恢復停火的努力目前還沒有成功。

*聯合國秘書長:加薩已成殺戮戰場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今天表示,加薩已成為「殺戮戰場」,並指責以色列阻擋援助,也未履行其「明確的義務」因應巴勒斯坦領土居民的需求。

法新社報導,古特瑞斯對記者表示:「一個多月來,加薩沒有得到一絲援助,沒有食物、沒有燃料、沒有藥品、沒有商業供應,隨著援助枯竭,恐怖的閘門再次打開。」

古特瑞斯說,「日內瓦公約」(GenevaConventions)規定戰爭中人員的待遇,並強調「占領國」有義務確保對當地民眾提供糧食和醫療用品。

「今天那些都沒有發生,沒有人道主義物資可以進入加薩。」

他談到以色列最近提出控制對加薩援助的提議,聯合國消息人士對法新社透露,其中包括監控熱量,以防哈瑪斯(Hamas)濫用。

他說,「讓我明講,我們不會參與不完全尊重人道、公正、獨立和中立等人道主義原則的安排」,並要求保證援助物資不受阻礙地進入沿海地區。

(聯合新聞網)
--
*空襲加薩最後醫院!以軍:藏有哈瑪斯指揮中心

以色列軍方13日凌晨空襲加薩市最後仍在運作的阿里阿拉伯醫院(Al-Ahli Arab Hospital,又稱浸信會醫院),手術大樓與加護病房瞬間遭炸毀。以軍聲稱該處為哈瑪斯(Hamas)使用的「指揮與控制中心」,並提前發出撤離警告;儘管如此,仍造成現場一片混亂,外界痛批此舉等同於摧毀加薩最後的救命希望。

綜合外媒報導,醫院方面表示,在空襲發生前20分鐘才收到以軍的撤離通知,醫護與傷患倉皇逃出,病患連床逃命、濃煙烈火直竄天際,最終導致一名兒童在疏散過程中傷重不治。耶路撒冷聖公會直指這是該醫院自戰爭爆發以來第五度遭受攻擊,加薩衛生部則痛斥這是駭人聽聞的罪行。

對此,以軍回應已採取「精準打擊」與「空中監控」,聲稱已盡力減少對平民傷害,但加薩衛生部怒斥這是蓄意摧毀醫療體系,逼迫病患與醫護再度流離失所;而現場畫面更可見多名婦孺從醫院庭院倉促逃離,哀鴻遍野。

這場空襲也是以色列擴大軍事行動的一環。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宣布,以軍已掌控拉法與汗尤尼斯之間的「摩拉格走廊」,目前控制區已超過加薩一半。聯合國則警告,大量逃離北部轟炸的難民被迫擠進拉法,該地區人口已暴增到140萬人,卻再次面臨撤離令與補給斷絕的人道災難,加薩全境幾乎已無安身之地。

*法國喊6月承認巴勒斯坦是國家 以色列外長發文譴責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週三宣布,法國計畫在6月以前公開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今(10)日發文譴責法國,聲稱承認巴勒斯坦只會幫助到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

《法新社》報導,薩爾在X平台發文說:「在我們都知道的現實中,任何國家單方面承認一個虛構的巴勒斯坦國,是一種對恐怖活動的表揚,也形同幫了哈瑪斯一把。」

薩爾接續批評:「這種行為不會讓我們這地區離和平、安全與穩定更靠近,恰恰相反,只會讓情況更糟。」

馬克宏週三指出,法國政府計畫在接下來幾個月之內承認巴勒斯坦,可能在6月份的聯合大會上付諸實行。

馬克宏對法媒法國電視五台(France 5)說:「我們必須往承認(巴勒斯坦)邁進,我們會在接下來幾個月內這樣做。」

*法國擬承認巴勒斯坦國 以色列怒批「獎勵恐怖主義」

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透露,法國計劃在未來數月內承認巴勒斯坦國,並可能在今年六月於紐約的聯合國會議上正式推動。此舉標誌法國中東政策重大轉變,同時引發以色列外長薩爾(Gideon Saar)強烈抨擊,指此舉等同「獎勵恐怖主義」。

《法新社》報導,剛結束埃及訪問的馬克宏在接受法國第五電視台專訪時明確表示:「我們必須朝著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方向前進,並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這麼做。」他透露,法國計劃與沙烏地阿拉伯共同主持六月份紐約會議,「屆時我們可望與多方共同完成這一相互承認的行動。」

馬克宏強調,此時承認巴勒斯坦是參與「集體動力」的重要一步,此舉也應促使「所有捍衛巴勒斯坦的人反過來承認以色列」。他指出,承認巴勒斯坦國將使法國「在對抗那些否認以色列生存權(如伊朗)的鬥爭中立場更清晰」,並有助於促進區域集體安全。

雖然法國長期支持「兩國方案」解決以巴衝突,但若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將是重大政策轉向,極可能觸怒以色列。以色列外長薩爾隨即在社群平台X上譴責,稱任何國家此時單方面承認「虛構的巴勒斯坦國」,「將是對恐怖主義的獎勵,並助長哈瑪斯氣焰」,且「這類行動不會讓區域和平更近一步,反而將其推得更遠。」

巴勒斯坦外交部長沙辛(Varsen Aghabekian Shahin)則歡迎法國意向,認為此舉「符合維護巴勒斯坦人民權利和兩國方案,朝正確方向邁進」。

目前全球已有近150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去年,愛爾蘭、挪威、西班牙及斯洛維尼亞相繼承認巴勒斯坦,部分原因與譴責以色列在加薩的軍事行動有關。若法國跟進,將成為承認巴勒斯坦的最重要歐洲大國,也是聯合國安理會首個承認巴勒斯坦的常任理事國。

馬克宏在埃及與埃及總統塞西、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會談時,重申反對在加薩及約旦河西岸進行任何人口遷移或領土兼併。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建議將加薩變成「中東蔚藍海岸」的說法,馬克宏反駁道,加薩「不是房地產計畫」,在實現和平與建立政治框架前,「沒有人會投資一分錢」。

(自由電子報)
--
*馬克宏:法擬6月承認巴勒斯坦

法國總統馬克宏九日接受該國公共電視旗下的第五電視台訪問時說,巴黎計畫在幾個月內承認巴勒斯坦國,時間地點可能是六月在紐約一場聯合國會議,而該會議旨在解決以巴衝突。屆時法國將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中,第一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成員。

馬克宏還說,「法國目標是六月和沙烏地阿拉伯(共同)主持這場會議,我們可在會中敲定這個相互承認的動作」。

馬克宏提到,「我也希望參與一項集體動態,應能讓捍衛巴勒斯坦的國家承認以色列,其中多國現在都沒這樣做」。

儘管國際已有近一五○國承認巴勒斯坦為主權獨立國家,去年五月愛爾蘭、挪威和西班牙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斯洛維尼亞則是六月承認,這幾個歐洲國家決定承認,部分旨在譴責以色列在前年十月七日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開戰後,對加薩走廊的連番轟炸。

然而西方世界的主要國家和親西方國家大都沒承認,例如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及日本。而尚未承認以色列的國家則有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和葉門等。

對此,以巴雙方有不同反應。巴勒斯坦外長謝辛九日對法新社說,法國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地位,將朝正確方向跨出一步,符合維護巴勒斯坦人民的權利以及「兩國方案」。

以色列外長薩爾九日則在社群媒體X寫道,批評馬克宏前述說法將是給恐怖主義的「獎賞」,還說這類舉動不會在中東帶來和平、安全與穩定,不會讓這些好的事物更近,只會將它們推得更遠。

(聯合報)
--
*法國最快6月承認「巴勒斯坦國」

法國總統馬克宏透露,法國計劃在未來數月內承認巴勒斯坦國,並可能在六月於紐約的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推動。此舉標誌法國中東政策重大轉變,同時引發以色列外長薩爾強烈抨擊,指等同於「獎勵恐怖主義」。

以外長痛批獎勵恐怖主義
法新社報導,剛結束埃及訪問的馬克宏在接受法國第五電視台專訪時明確表示:「我們必須朝著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方向前進,並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這麼做。」他透露,法國計劃與沙烏地阿拉伯共同主持六月份紐約會議,「屆時我們可望與多方共同完成這一相互承認的行動」。

馬克宏強調,此時承認巴勒斯坦是參與「集體動力」的重要一步,此舉也應促使「所有捍衛巴勒斯坦的人反過來承認以色列」。他指出,承認巴勒斯坦國將使法國「在對抗那些否認以色列生存權(如伊朗)的鬥爭中立場更清晰」,並有助於促進區域集體安全。

支持「兩國方案」解決以巴衝突
雖然法國長期支持「兩國方案」解決以巴衝突,但若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將是重大政策轉向,極可能觸怒以色列。薩爾隨即在社群平台X上譴責,稱任何國家此時單方面承認「虛構的巴勒斯坦國」,「將是對恐怖主義的獎勵,並助長哈瑪斯氣焰」,且「這類行動不會讓區域和平更進一步,反而將其推得更遠」。

全球已近150國承認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外長沙辛對此表示歡迎,認為「符合維護巴勒斯坦人民權利和兩國方案,朝正確方向邁進」。

目前全球已有近一五○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去年,愛爾蘭、挪威、西班牙及斯洛維尼亞相繼承認巴勒斯坦,部分原因與譴責以色列在加薩的軍事行動有關。若法國跟進,將成為承認巴勒斯坦的最重要歐洲大國,也是聯合國安理會首個承認巴勒斯坦的常任理事國。

馬克宏在與埃及總統塞西、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會談時,重申反對在加薩及約旦河西岸進行任何人口遷移或領土兼併。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建議將加薩變成「中東蔚藍海岸」的說法,馬克宏反駁道,加薩「不是房地產計畫」,在實現和平與建立政治架構前,「沒有人會投資一分錢」。

另一方面,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九日表示,以軍正在占領加薩地區「大片區域」,使巴勒斯坦領土「更小且更加孤立」,他強調,以色列將持續對加薩施壓「直到人質獲釋及哈瑪斯被擊敗」。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