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 進口 民眾自選 防堵新流感 鼓勵打疫苗
自去年11月中核准使用國光生物科技公司的新流感疫苗
後,傳出多起疑似不良反應、死亡案例,引爆民眾疫苗緩打潮。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在立委要求下,同意開放民眾自由選擇接種國產的國光或進口的諾華藥廠疫苗,以
提高接種意願,並將協調各地衛生局,本周內開放全國3000多個合約醫療院所公告疫苗品牌,讓民眾自行選擇。醫師認為,此舉可突破近來疫苗緩打潮僵局。
H1N1新流感
立
法委員陳瑩、劉建國等人昨拜會楊志良,要求開放民眾自由選擇接種國光或諾華藥廠進口疫苗。楊志良說,因疫苗到貨速度比接種速度快,數量充裕,決定開放民眾
自選品牌,但須給各地衛生局幾天作業規劃,之後全台3000多個提供接種服務的院所,可張貼、公布所使用的疫苗品牌,讓民眾選擇。
元旦連假 僅打2萬劑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發言人施文儀指出,統計昨各院所結存疫苗數量,諾華還有161萬劑,國光有136萬劑,今會再配送34萬劑國光疫苗給院所,國光合計將達170萬劑,疾管局另留29萬劑國光疫苗作調控。
去年11月1日開放接種時,因國光尚未送交疫苗人體臨床試驗報告;優先接種的八八風災災民、第一線醫護人員,都施打進口的諾華疫苗,另因國光僅取得1歲以上疫苗施打許可證,6個月至1歲幼兒只能接種諾華。
去年11月16日陸續開放孕婦、1歲到小六生、重大傷病患者接種國光疫苗,頻傳暈針、半身麻痺等副作用案例,更爆發台中劉姓醫師的7歲兒子,疑因施打國光疫苗後全身出疹,送醫搶救1個月,上月下旬仍因敗血症合併腦幹出血死亡,引爆民眾對疫苗不信任而出現緩打潮。
施
文儀說,開打至今共施打537萬劑,元旦連假只打了2萬劑,整體接種率僅2成1,距3成目標還有努力空間,孕婦接種率更低到僅1成。昨新增4例新流感住院
病例,其中一例是懷孕34周的25歲婦人,她和家人都未接種,丈夫先感染新流感,婦人上月底出現症狀,最後胎死腹中而引產。
若須兩劑 應選同品牌
該25歲婦人是第9例孕婦住院病例,累計住院病例852例,死亡病例35例。施文儀說,9例孕婦住院病例都在30歲以下,提醒年輕孕婦和家人一定要接種。
衛生署接獲的接種疫苗疑似不良反應通報案例共494例,其中7例死亡。楊志良強調,據疾管局的疫苗疑似不良事件監測,接種國光疫苗每10萬劑有2.1件疑似嚴重不良事件通報,諾華2.5件,顯示兩者安全性差異不大,開放自選為提高接種意願,不良事件不完全是疫苗引起。
台
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認為國光「運氣不好」,因其接種量大,接種族群又剛好是青少年和慢性病患。他解釋,青少年還在發育,荷爾蒙高、變動大,易出現
暈針心理反應,才讓國光疫苗看來有問題,「兩種疫苗差不多,但民眾已有既定觀念,開放選擇是目前最好解套方法,不然疫苗打不完,兩種疫苗都浪費。」
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江伯倫也說,開放自選是好方法,但提醒因小三生以下須施打兩劑,若第1劑接種國光疫苗,第2劑最好也選國光,避免和諾華疫苗因成分不同,兩劑打不同品牌就得承擔新風險。
諾華和國光都回應,尊重並配合開放自選政策。國光昨更在四大報頭版刊登廣告,聲明其疫苗人體試驗已通過衛生署嚴格審查,疫苗安全有效。
疑例不明 「要再看看」
打算接種的台北市民眾楊鎮隆說:「支持本土疫苗,我會選打國光,並不擔心國光品質會輸給諾華。」尚未接種的桃園縣廖姓夫妻則說:「還要再看看,這麼多疑似案件沒釐清前,不管對哪一家都沒什麼信心。」
此
外各國也傳出疫苗副作用致死案例。疫苗來源為諾華、葛蘭素史克、賽諾菲安萬特藥廠的美國,至上月下旬施打9200多萬劑,傳出近7000例副作用,其中
29例死亡。採用自製疫苗的日本,至上月底接種近1500萬劑,出現1900例不良反應,其中104例死亡,八成是70歲以上老人或慢性病患。
新流感最新疫情統計
住院病例:852例
死亡病例:35例
孕婦病例:852例住院病例中有9例是孕婦,其中母子雙亡1例、母死1例、胎死2例、母子均安5例
申請救濟案件:39件
已審議案件:11件完成審議,排除10件;1件給予救濟,是35歲男子接種13天後,出現雙腳無力、排尿困難等脊椎損傷症狀,審議委員雖認為與疫苗關聯性極低,但時間點相近,決定給救濟金5萬元
接種疫苗疑似不良反應通報案例:494例,其中嚴重不良112例、死亡7例
待審議案件:28件
資料來源:衛生署
接種新流感疫苗注意事項
.對雞蛋過敏或對季節流感疫苗過敏者,應避免施打
.正在發燒或有急性疾病,及病況控制不佳的心臟病患者,避免施打
.接種後應停留現場30分鐘,觀察有無異狀
.少數人接種後會頭暈或暈針,坐下休息即可恢復
.接種前勿空腹,以免低血糖導致暈眩
接種27天 5歲童亡
新流感疫苗又傳死亡爭議案例。台中縣外埔鄉5歲男童沈育成上月3日在診所接種國光疫苗後,18日腹瀉、發燒、嘔吐,先後轉送大甲光田醫院及台中榮總,仍於上月30日因敗血症併發多重器官衰竭死亡,沈母懷疑兒子死因與疫苗有關。
沈母昨受訪時說,兒子過世前很健康,疾管局稱死因疑與雷氏症候群有關,家人很難接受,盼查明真相。中縣衛生局長陳南松說,將視本周五解剖結果,協助家屬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現
有39件申請救濟案例,11件完成審議,排除10件,1件給救濟金5萬元。針對外界頻質疑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的委員,護航衛署疫苗政策,衛署
昨也首度公布最新審議小組委員名單(www.doh.gov.tw),從17人增為25人,法界專家或社會公正人士員額由不得少於1/4,修正為不得少於
1/3。
救濟審議委員納法界
昨先公布20名委員,另5名請各界推薦,任期至明年底。7名新委員包括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台大法學院副院長陳聰富、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江伯倫、成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等,另13名為原委員,後天小組將召開首次會議。
江伯倫說,未來審查將站在受害者角度,也不排除重審之前已裁定個案。
疫苗受害自救會召集人、台中市議員張耀中認為,審議委員原被質疑球員兼裁判,公布名單且加入非醫界代表後,「我們會比較有信心。」
(蘋果日報)
--
國光、諾華疫苗 近日開放自選
衛生署即將開放民眾選擇新流感疫苗廠牌,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表示,國光、諾華疫苗到貨量充足,將請合約醫療院所公布疫苗廠牌,提供施打民眾自行選擇,最遲本周即可開放。
新流感疫苗累計接種數量為五百卅七萬劑,元旦假期接種量再度探底,近四天來只有兩萬多人施打,幾乎是上周的單日接種量。民進黨立法委員黃淑英、陳瑩等人昨天赴衛生署,希望楊志良開放民眾選擇新流感疫苗,刺激低迷的施打意願,楊志良同意。
目前新流感疫苗接種率約二成一,衛生署希望透過開放民眾自選疫苗廠牌,至少提高至三成,以形成更好的群體免疫效果。
中
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國光疫苗已接種四百九十六萬劑,諾華疫苗因供貨速度較慢,只打了四十一萬劑。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截至昨天,配送到合約醫
療院所的諾華疫苗有一百六十一萬劑,國光疫苗則有一百卅六萬劑,但今天配送後,國光疫苗可達一百七十萬劑,兩種疫苗數量差不多。
楊志良說,過去諾華疫苗到貨量有限,初期施打以八八災民、第一線醫療人員及六個月到一歲幼兒優先,其他人無從選擇;現今諾華疫苗到貨充裕,兩種疫苗品質相當,近日開放民眾選擇疫苗廠牌,提高國人接種意願。
他說,有些醫療院所有兩種疫苗,有些只有一種,未來會拜託三千多個接種地點公布施打的疫苗品牌,民眾可選擇的地方相當多,打到國光、諾華疫苗的比例大約是一比一。
雖然開放民眾挑選,楊志良坦言,「仍有技術問題要克服,需要一點時間」。衛生署副署長張上淳舉例,有些醫療院所可能就會抱怨為何只配送到國光,沒有諾華,未來疾管局、地方衛生單位就醫療院所疫苗分配進一步討論,克服技術問題。
--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呼籲衛生署及國光公司以後要持續公布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用證據說服民眾」。
國光、諾華哪家疫苗好?翁啟惠說,根據公開資料,國光疫苗沒有加佐劑,且有進行孩童試驗,安全性理論上不會比諾華差。
看問題 聽專業?聽名嘴?不如聽自己?
一場新流感疫情,台灣可能創下讓民眾選擇公費疫苗廠牌的紀錄。此一現象證明,在網路發達、科學昌明的今日,台灣的衛生醫藥專業人員仍敵不過在電視機「開講」的名嘴。
衛生署在這場防疫作戰中,一開始便身陷制敵兩難。當初憂慮買不到新流感疫苗,不足以保護國民健康,經國內的國光生技配合政策,以低價製造一千萬劑賣給政府;同時,也向諾華藥廠買到五百萬劑因應。
由於兩家廠牌疫苗供貨量不均衡,國光採購量和到貨量都比較多,之後陸續傳出疑施打疫苗不良反應,想當然似乎是「國貨(國光)不好」,再加上部分非專業人士在媒體煽點戰火,衛生署眼看將在防疫作戰中「失守」。
國光疫苗飽受責難之餘,昨天跳出來登廣告,攤開和各國新流感疫比較的科學數據,而且要政府「多公布一些不良反應病情」,是國光就是國光的錯,不是國光的錯,也要有勇氣說真話。
然而,民眾質疑「衛生署是不是替國光背書」、立委也要求「讓民眾選擇疫苗」的進逼下,為了不在此戰役一敗塗地,衛生署長楊志良還是放下了「科學防線」,點頭同意讓民眾選擇廠牌。
衛生署掌理醫藥專業,卻身陷政治、民粹和民眾認知疑惑的泥淖,到底有無能力突破重圍呢?
(聯合報)
--
破除疑慮 打疫苗可選國光或諾華
還沒有打新流感疫苗的民眾,可以自由選擇打國光還是瑞士諾華廠牌的疫苗了!
最遲本週開放 盼提高接種率
在台中劉小弟疑似打完新流感疫苗死亡案件發生後,國內爆發疫苗緩打潮,由於民眾對國光疫苗有強烈疑慮,在醫師、立委相繼要求下,再加上諾華疫苗大量到貨,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宣布,最遲本週開放民眾自由選擇接種諾華或國光廠牌疫苗。
根據疾管局最新統計,過去四天疫苗接種劑數僅從五百三十五萬劑,增加到五百三十七萬劑,疫苗接種量續創新低,接種率僅兩成多。由於諾華疫苗到貨晚,只有三十六萬人接種諾華疫苗,其餘四百多萬民眾施打的是國光疫苗。
民進黨籍立委陳瑩、陳節如、黃淑英、劉建國昨下午拜會衛生署,要求署長楊志良開放民眾自選施打的疫苗品牌;衛生署隨後宣布這項開放政策。
接種處將掛牌 告知疫苗種類
衛生署說明,當初不開放民眾選擇疫苗,是因沒得選,如今諾華疫苗到貨兩百一十四萬劑,諾華及國光疫苗供貨量可達約一比一,可以讓民眾有選擇空間,希望在第三波疫情流行前,能更促使民眾施打防疫。
目前全國三千多家合約院所,尚有一百六十一萬劑諾華與一百七十多萬劑國光疫苗。衛生署打算以接種場所「掛牌」方式,告知供應疫苗廠牌。不過,各地供貨情形不一,可能有的醫院診所兩種廠牌都有,有的暫時只有一種,將授權各縣市衛生局因地制宜,自行分配不同的疫苗廠牌數量。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日前率先建議說,如果政府要提高施打率,可一方面優先使用諾華疫苗,再證明國光疫苗是安全的。
供貨量一比一 別擔心沒得選
進
口疫苗真的比較好嗎?黃立民表示,其實就各項數據顯示,「國光跟諾華疫苗差不多,只是現在民眾不相信。」但開放選擇廠牌仍是一個很好的解套方式,先設法把
接種率提高,否則「國光沒人打,諾華也得跟著倒進海裡」。現在是「國光卡住諾華,兩敗俱傷」,等打諾華人數增加,就容易釐清問題是否出在疫苗。
需要提醒的是,由於諾華加了佐劑(疫苗裡可刺激免疫反應的成份),有專家認為局部腫痛的症狀會比較明顯。成大校長賴明詔也說,從科學上來看,國光沒有佐劑,抗原多、比較純,較不會引起副作用。
若打第二劑 最好還是同廠牌
至於九歲以下孩童打第二劑,能不能換打諾華疫苗?醫師建議,學理上交叉施打不同廠牌疫苗雖不致有問題,但最好第二劑還是打同一廠牌,應該會勝過換廠牌。
對於衛生署開放選廠牌,國光沒有評論,但相信真相有一天會呈現,且希望不要等太久,台灣已經耗費太多社會成本。
疾管局指出,國內共有八百五十二例新流感住院病例,三十五人死亡,死亡率為萬分之六。
而
在近五百件疫苗疑似不良事件通報案件中,國光佔了九成,但國光疫苗接種人數是諾華疫苗十二倍,且包括老人與重大傷病患者,疑似不良反應通報率為每十萬劑
九.二件、嚴重不良反應為二.一件,兩者都比諾華的每十萬劑十二.八與二.五件為低;不過國光有七件死亡通報案例,其中三件已經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
議委員會排除,另四例調查中。
也接種了國光疫苗的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指出,去年全球得到一般流感者,有八十%至九十%遭新流感病毒感染,WHO也預測今年感染新流感比例更高,透露出「新流感病毒感染躍升為季節性流感的常態」訊息,現階段台灣仍得靠國光及諾華疫苗防疫。
《預防新流感》挽疫苗公信 籲請歐澳專家審查
衛
生署疾管局與新流感疫苗的公信力陷入危機,專家建議請歐盟、澳洲官方來台查廠,以重建民心;對此,衛生署長楊志良回應,正在聯絡美國疾病管制中心
(CDC)官員來台。但衛署官員卻透露,查廠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專長,美CDC官員並非來查廠,而是「來看台灣的防疫制度與政策的」。
有請美CDC官員來台
前
衛生署長葉金川在去年國光疫苗上市前幾度公開表示,將請美國FDA派人來台協助國光疫苗做查驗登記,以使國人放心疫苗符合國際水準,但始終沒有實現。生技
業者鄭忠成日前投書本報,呼籲監察院請美國FDA或具公信力顧問公司來台到國光查廠,以瞭解疫苗生產的原料、製程及品管。
蘇益仁:應可重建信心
成
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分析,國光疫苗品質沒問題,請外國專家來查廠的實際意義不大,但確可重建民眾信心,鑑於台美關係最近因美國牛肉爭議變得敏感,建議改找
澳洲藥品管理局(TGA)來協助審查,其審查標準比美國更嚴格。但楊志良表示,疫苗還是美國比較專業,目前衛生署已在聯絡,但還沒有結果。
不信美牛! 怎信美查核
國光生技副總高聖凱說,此為假設性的問題,他不便代替國光回應。但他質疑,國人不相信美國牛肉的安全性,又怎麼會相信美國官方的查核?這不是很矛盾嗎?
找大老背書? 效果有限
中研院院士陳建仁表示,疫苗安全性雖無問題,但疑似不良反應個案已使民眾信心盡失,請國際上具公信力單位,如世界衛生組織、歐盟藥品管理局(EMEA),來我國審查相關紀錄,不失為良方。
衛生署日前已宣布要組成疫苗安全調查委員會,但陳建仁說,現在再找醫界大老來幫疫苗安全性背書,效果恐怕有限。
翁啟惠:用科學數據服眾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說,自己已注射了新流感疫苗,因為疫苗是「國家」核許的,「如果國家都不能相信,還能相信誰?」但他也強調,政府及廠商應對已注射疫苗
者出現的各種症狀,及注射疫苗之後是否有效,作長期追蹤、定期公布,並對民眾說清楚,那些人能打、那些人不適合打,「這是一定要面對的問題!」也唯有「科
學數據」才能服眾。
受害審議小組 再增五名額
衛生署昨日公布新任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名單,包括了感染症專家台大醫院教授李慶雲、法界人士林美倫等律師,以及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王育敏等共二十人。衛生署副署長張上淳表示,新任委員人數將提高至二十五位,另外的五個名額歡迎各界推薦。
《第2劑改打諾華? 》兩劑都打同牌 較安心
衛
生署開放民眾選擇接種新流感疫苗廠牌,民眾疑慮已接種第一劑國光的幼童,第二劑是否能選擇不同廠牌疫苗?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如果第一劑打
國光、第二劑改打諾華,依據學理上推估,保護效果應該一樣有七、八成,只是沒有臨床證實;而如果兩劑都打一樣的廠牌,有臨床上的數據,比較更讓人安心。
他建議,民眾可以選擇比較有信心、感覺舒服的疫苗施打,最重要的是,站出來打疫苗。
改打雖可行 但仍需注意風險
黃
立民解釋,九歲以下施打兩劑,是因為免疫系統過去沒有經驗,必須要靠刺激產生抗體,因此第二劑打國光或是諾華,在學理上估計效果是一樣的,只是沒有臨床證
實;而如果兩劑都打一樣的廠牌,有臨床上的數據,比較更讓人安心。他也提醒,諾華由於有佐劑成分,局部的副作用,如打針處的紅腫比國光還明顯。
諾華有佐劑 局部副作用明顯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王任賢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指出,美國同時提供多種廠牌的疫苗,有不活化的注射劑型,也有活性減毒的鼻咽噴霧劑型,就是不允許含佐劑的疫苗,輸入台灣的諾華疫苗卻是含佐劑。
王任賢解釋,佐劑可使少量的疫苗抗原,刺激人體加倍的免疫感應。在製造困難的禽流感疫苗時,使用佐劑可節省疫苗原液的用量;然而,佐劑是否也可能會擾亂人的免疫系統?許多人至今疑慮未消。
據統計,現在疫苗的不良反應多屬於延遲性的神經症狀,如顏面神經麻痺、半身癱瘓、腳掌麻痺、排尿困難等。
至於諾華疫苗有什麼問題?中央社引述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的說法,有些醫護接種諾華疫苗後,手臂發麻,好幾天舉不起來;打國光疫苗者則覺得幾乎不痛。究其原因,在於國光疫苗的滲透壓比較接近生理食鹽水,痛感少。
中
央流行疫情中心統計,應接種兩劑疫苗的九歲以下各類兒童中,小學生的一劑接種率最高,達八十五%,大多是在校集中施打國光疫苗;嬰幼兒最高只有五成。疫情
中心指出,在台中劉小弟疑似打完疫苗後死亡的事件發生後,國內爆發疫苗緩打潮,小學三年級(含)以下學童的第二劑接種率滑落到一成八,是嬰兒第二劑接種率
的一半。
(自由時報)
--
828米 杜拜塔睥睨全球 124樓觀景台開放 但內部未完工
取代台北101
大樓、成為世界第一高樓的杜拜塔(Burj
Dubai),昨天晚上8時(台灣時間今凌晨零時)在燦爛煙火和炫麗燈光與水舞襯托之下,正式落成啟用,並由杜拜親王穆罕穆德宣布,杜拜塔高度達828公
尺,是名副其實的「超級摩天樓」(superscraper)。杜拜塔昨天開幕後正式更名為「Burj
Khalifa(暫譯哈里發塔,哈里發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元首)」。當局盼望藉由杜拜塔的啟用,一掃經濟危機的負面形象,但諷刺的是大樓內部仍有多處尚未
完工,趕著啟用僅是金玉其外。
昨天超過1000名安全人員,包括便衣警察與狙擊手,部署在啟用典禮場地四周維安,確保開幕禮順利舉行。建
商艾瑪爾地產公司昨天表示,大樓總層樓超過200
層,但其中僅160多樓可供人居住,整棟樓實際造價為15億美元(480億元台幣),相當於每層樓約3億元台幣。這棟標榜是座「垂直城市」的大樓,有
1044戶豪華公寓及49層樓辦公空間,4座游泳池、1間圖書館,以及義大利知名服裝設計師亞曼尼(Giorgio Armani)設計的六星級飯店。
像坐飛機「兩腿顫抖」
為
了趕上昨晚的啟用儀式,白天仍可見工程人員忙進忙出收尾和整理。英國《每日郵報》上周五進入大樓內,發現水泥牆仍未批土上漆,喉管外露,用剩的建築材料放
置一旁。一名不具名員工說:「啟用儀式是要宣告世界,杜拜塔已經完工,達成合約協議。」但預計「商業套房要3月1日才交屋,私人公寓則要等到3月22
日。」
不過好消息是,第124樓的全球最高觀景台,今天即可向大眾開放,成人票價每名100迪拉姆(約866元台幣)。昨天上午開放媒體先行體
驗,站在離地450公尺的玻璃窗前體驗大地就在腳下的感覺。英國《每日鏡報》記者諾爾埃形容:「兩條腿有點顫抖,感覺正在坐小型飛機或直升機。」美國《芝
加哥壇論報》記者大讚高樓景觀,但指窗口有點髒。全球第一家亞曼尼飯店也預定3月18日開幕,並於本月下旬接受網路訂房。
進度快每3天蓋一層
今
年是穆罕穆德親王(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就任杜拜邦長四周年,希望藉由杜拜杜拜塔的落成,證明他有能力帶領杜拜克服經濟瀕臨破產的困境,並向外推銷杜拜作為全球品牌。數年前,杜
拜從小小一個沙漠城市繁榮發展,盛況時期各財團大興土木,甚至填海造陸興建棕櫚島。杜拜塔2004年動工後進度迅速,曾幾乎每三天增蓋一層樓。
杜拜去年傳出倒債危機,引爆全球投資市場軒然大波。據信,杜拜總債務達1000億美元(約3.2兆元台幣)。經多方商討,兄弟邦阿布達比上月金援250億美元(約8000億元台幣),解除警報。杜拜塔啟用是否真能帶領杜拜走出金融危機,全世界都在看。
杜拜塔樓層結構
室內設計:義大利名設計師亞曼尼(Giorgio Armani)
結構:美國芝加哥SOM建築公司建築師貝克(William Baker)設計,是一管狀結構摩天樓,有12.5萬個開口,由螺旋Y形剪力牆支撐,六角形的核心扣起整個結構,可減少風阻,並留空間給升降機和水電供應等設施。
鋁及玻璃幕牆:總計13萬2190平方公尺外牆面積,由2萬4348面幕牆覆蓋,包括足夠覆蓋14個足球場的10萬3000平方公尺雙層反光玻璃,及1萬5500平方公尺不鏽鋼。
(蘋果日報)
--
828M杜拜塔啟用 世界最高樓
在奔放的煙火與炫目的燈光中,杜拜經濟景氣的極致象徵──杜拜塔四日燦爛揭幕。這座樓高八百廿八公尺的超級摩天樓啟用,多出三百廿公尺,讓台北一○一大樓讓出世界第一高樓頭銜。
四日的揭幕儀式由杜拜邦統治者穆罕默德主持,在曼妙的噴泉水舞中,以鋼骨、水泥、玻璃砌成的杜拜塔正式與世人見面。開發商稱杜拜塔是一座「垂直城市」,而這座讓全球摩天大樓均矮它一截的尖形建築,同時是挑戰設計與施工極限後的成果。
在杜拜塔揭幕典禮上,杜拜邦統治者穆罕默德宣布,將杜拜塔更名為「哈里發塔」。哈里發是杜拜所屬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元首,也是阿布達比邦邦長。杜拜當局此舉,顯然是感念哈里發在這次杜拜倒債危機中伸出援手提供金援。
造價十五億美元的杜拜塔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除了第一高樓,還有位於第一百廿四層的世界最高室外觀景台、最高獨立建築、樓層最多、樓面面積最大、最高電梯、最高的游泳池(位於第一百廿三樓)。而且穆斯林可以更接近真主,因為第一百五十八樓預料將成為全世界最高的清真寺。
這棟樓高度實在驚人,號稱在九十五公里外就可以看見,底層和最高樓層溫差達攝氏十度。
杜拜塔開發商半國營房地產巨擘Emaar公司成功以杜拜塔的高度搞噱頭,直到四日才將它的正確高度示人。Emaar表示杜拜塔超過兩百層,有一百六十樓可居住使用,其他為服務設施樓層。
杜拜塔面積十五萬八千七百坪,大樓有一千零四十四個公寓單位,四十九個辦公樓層,電梯五十七座。部分樓層將掛亞曼尼飯店招牌。
設計者之一貝克說,最初他們以為只是興建一座比台北一○一(高五百零八公尺)略微高些的建築,不料杜拜一再要求加高,最後高度遠超過預期。
杜拜塔垂直城市 不出塔自給自足
艾夫斯塔修(George Efstathiou)和其他工程師一樣,夢想著有天能親手打造出世界第一高樓,而他比別人幸運的是,他的夢想終於成真。包括四日啟用的杜拜塔,目前全球前十大高樓中有一半是艾夫斯塔修所屬的SOM公司所建造。他自己就是杜拜塔的總工程師。
美國籍的艾夫斯塔修的作品遍及世界,芝加哥交響中心管絃樂大廳的更新案由他負責,光在杜拜就有三座高樓出自他手。
杜
拜塔設計靈感取自沙漠花朵蜘蛛百合,採三葉式(Y字型)結構,由三部分建築體依附著六邊形的中央核心主體螺旋而上,核心體要在接近頂端樓層才露出,成為一
尖塔。總樓層據稱超過兩百層,平均約每卅層樓就有一個挑高兩層的機械、管線樓層,約每廿五樓設有加壓空調避難樓層。杜拜塔屹立於沙漠,建築結構除要抵禦日
夜巨大溫差,還要承受高空強勁風沙吹襲。
杜拜塔除了高度挑戰極限,並擁有世界最高最快智慧型電梯,一分鐘內就可達到第一百廿四層的世界最高室外觀景台。杜拜塔共有五十七部電梯,運輸長度世界第一,分別安裝在塔內不同地區,訪客、住戶、上班族、飯店客人各使用不同電梯。
計畫執行經理萊赫指出,杜拜塔設計概念是「垂直城市」,塔內有豪華公寓、飯店、辦公室、商務套房、娛樂與健身設施、商店,電梯須兼顧快速、安全、效率和方便性,把杜拜塔發展成「自給自足」的群體,讓住戶足不出塔就可解決一切生活需要。
杜拜塔居室樓層一百六十層,內部由義大利設計師亞曼尼設計,卅九樓以下為全球第一家亞曼尼飯店和一百四十四間亞曼尼豪宅,四十五到一百零八樓為高級住宅,包括亞曼尼豪宅在內,住宅單位共一千零四十四個,其餘樓層為商業辦公樓層。
如果上班的公司也在杜拜塔,住戶每天只需搭電梯,到一百一十一至一百五十九樓的商業樓層上班;午餐晚飯,可到一百廿二樓餐廳,一邊欣賞海拔四百四十公尺的壯麗景色,一邊享受世界各地美食。一百廿三樓的高層大堂是健身室和室內泳池,酒吧在一百四十三樓。
杜拜寄望通天塔 吸睛也吸金
杜拜的執政者期望「杜拜塔」啟用,能為這個負債八百億美元的國家開創新局,但多數金融市場人士認為,單靠杜拜塔,可能無法扭轉杜拜房地產下跌和外國高級人才流失的趨勢。
華爾街日報報導,治理杜拜長達六十年的穆罕默德酋長衷心期望,耗資兩百億美元的杜拜塔及周邊開發計畫,能重建國際投資人對他的信心,恢復杜拜的吸引力。
杜拜去年十一月驚傳最大國營企業倒債危機,造成金融市場恐慌,使外界質疑杜拜舉債建設的經濟模式,許多外國金融和法律人才因此快閃到其他國家另謀生路。
杜拜的瑞銀首席研究員馬蘇德說,杜拜塔有助於這個城市國家「以全球第一高樓的地標,吸引全球目光」,但他預測去年已跌五成的杜拜房地產,今年還會再跌三成。
穆罕默德酋長去年被迫向阿布達比求助,許多分析家一度認為杜拜可能被要求把珍貴資產賣給阿布達比。但在阿布達比力挺下,穆罕默德酋長避免了一場財務災難,讓他得以繼續做著把杜拜發展成與紐約、倫敦和香港齊名的國際大都市美夢。杜拜塔的啟用就是要實現他的夢想。
投資人三日為杜拜塔投下信任票,參與這項計畫的國營開發商股價齊飆,分析師預期杜拜塔將在今年第一季為杜拜增加近十億美元歲收。
專家認為,儘管杜拜面臨債信危機,仍未影響杜拜塔約一千一百間公寓銷售情形,其對外宣稱大樓房產已幾乎售罄。
分析師指出,實施免稅優惠的杜拜,可能會出售部分資產以增加收入和減輕高達八百億美元的債務,許多人都想知道,杜拜塔是否是其中之一。
耗電大怪獸 空調一天耗1.2萬噸冰塊
杜拜塔是造價兩百億美元新購物區「杜拜塔新市鎮」(的中心地標,該新市鎮包括三萬間公寓和杜拜商場。據稱杜拜商場能容納一千兩百家店鋪,堪稱全球最大的室內購物中心。
然而,杜拜塔似乎難逃所謂「摩天大樓魔咒」,意即摩天大樓的興建通常伴隨經濟過熱、房地產泡沫等因素,因此興建摩天大樓常會導致經濟問題。杜拜塔也不例外,興建期間遭逢世界金融風暴,一度被迫停工,啟用日期兩度延宕,接著杜拜邦國鬧出倒債危機。
環保團體抨擊杜拜塔是耗電怪獸,光是空調系統每天耗電就相當於融化一萬兩千五百噸的冰塊,而且每天還會用掉數百萬加侖的淡化海水。杜拜已是全球人均「碳足跡」最高城市,杜拜塔無疑火上加油。
101讓出第一 要轉型最高綠建築
今天零時起,台北一○一被杜拜塔比下去了,失去了世界第一高樓的光采,一○一發言人劉家豪昨天說,一○一大樓目前已申請世界最高綠建築的認證,明年(民國一百年)可望轉型成為世界第一高綠建築;今後觀光行銷上將加強台灣特色,讓台北一○一和台灣緊密結合。
台北一○一稱霸全球時間大約五年。劉家豪表示,台北一○一的高度被取代是遲早的事,因此一直在強化本身的特色,去年台北一○一大樓就申請綠建築標章,跟進節能減碳風潮;預計明年初可順利取得世界最高綠建築認證。
儘管台北一○一不再是世界最高,但劉家豪說,杜拜塔無法取代的是台北一○一的工程技術。他談到,台灣的颱風多、偶爾還有地震,在這裡蓋這麼一棟高樓,當初就有國外媒體以世界工程的七大奇景來形容;而位於八十九樓觀景台擺著全球最大、最重的風阻尼器,也吸引不少觀光客目光。
他表示,和前年相比,去年台北一○一觀景台的觀光客人次成長三成,而台北一○一還是台灣的地標,因此最重要的是台北一○一要做出自己的品牌特色。
漢寶德:比樓高? 文化自卑感
全球第一高樓杜拜塔啟用,建築學者漢寶德批評,這是「文化自卑感」作祟,先進國家「哪有人在比樓高?」
摩
天大樓源起於廿世紀初,台大教授劉可強說,芝加哥是摩天樓始祖,當時因建築技術進步、電梯的發明及資本主義的成長,再加上美國人的心態上想超越歐洲、都市
成長、土地價值上揚等主客觀因素,芝加哥成為全球最早發展摩天樓的城市。早年,二、三十層樓高就已是摩天樓,之後越蓋越高,摩天大樓往往超過百層樓。
美
國紐約和芝加哥稱得上是全球摩天樓最密集的城市,漢寶德分析,在這些城市裡因土地難得,自然而然產生摩天樓且高樓如林,但摩天樓只比旁邊的大樓高一些並不
突兀,不像台北的一○一或是杜拜塔那樣,周遭全是矮房子,景觀相當突兀。而不管是台北、杜拜或上海,都以「高度」爭取在國際上的能見度,「沒其他什麼好
秀,就秀第一高樓!」但真正偉大建築,不是在它的高矮。
劉可強倒不認為蓋摩天樓的國家是因為「文化自卑感」作祟,但很明顯,他們想要「有所超越」。
由於環保、經濟等因素,先進國家已逐漸揚棄摩天樓。劉可強和漢寶德分析,摩天樓非常耗能,和當代強調節能、減碳的「綠建築」概念背道而馳。摩天樓的興建得花費更多錢,但受限於高度,每個樓層可使用的面積卻不大,非常浪費。
(聯合報)
--
828公尺世界第一高 杜拜塔 絢爛啟用
世
界第一高樓「杜拜塔」於台灣時間5日凌晨,在絢爛繽紛的開幕式中正式啟用,成為甫經歷倒債危機的杜拜重振聲威的最有力象徵。被視為最高機密的高度也正式揭
曉:828公尺,足足比台北一○一高了320公尺。杜拜當局並宣佈將這棟全球最高建築物改名為「哈里發塔」(Burj
Khalifa),以表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兼阿布達比邦長哈里發,在杜拜陷入財政危機時出手相助。「哈里發」也是伊斯蘭政權最高統治者的尊稱,意為先
知穆罕默德的繼任者。
建物改名為「哈里發塔」
位於塔旁的世界最大噴泉「杜拜噴泉」(Dubai Fountain),噴出的水柱最高可達50層樓,展現令人驚豔的水舞,吸引眾人目光。主辦單位預估,全球至少有20億觀眾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有162層樓高的哈里發塔設計概念是「垂直城市」,塔內有豪華公寓、飯店、辦公室、商務套房、娛樂與健身設施,歷時近6年、斥資15億美元(約台幣480億元)建造,遠從100公里外就看得見。
(自由時報)
--
文湖線又傳焦味 急撤200人 民眾通報 行控中心才獲知 「恐變火燒車」
北
捷文湖線昨又發生煞車故障,煞車碟片過熱發出焦味,最離譜是行控中心竟未接獲系統自動通報,而是由民眾通報才獲知。網友擔心地說:「聞到焦味,就怕出現捷
運火燒車。」捷運公司當時緊急清空車廂、疏散兩百人。捷運局昨坦言,已第六度發生類似問題,會將在一周內提具體改善措施。
竟有此事
搭到故障列車的網友昨指稱:「聽到廣播了,是內捷西湖站列車出站後,因煞車系統故障而出現燒焦味,乘客通知駕駛後,駕駛停在車站清車。」捷運公司昨表示,事發在昨上午九時四十七分時,經民眾向隨車人員反映後,緊急處理將兩百位乘客清車,改搭下一班列車。
類似狀況發生6次
北市捷運局長陳椿亮昨表示,疑因列車煞車設計不當,導致煞車碟片、煞車卡鉗和輪胎軸摩擦過熱,達攝氏四百度高溫而傳出摩擦焦味,行控中心也未主動偵測到。他也坦言文湖線開始測試至昨天總計發生過六次類似狀況,廠商改善後效果不好,要求廠商一周內提具體改善措施。
北
市議會交通委員會昨下午追問捷運局該起事故,議員周柏雅批評,行控中心竟無法掌握煞車的嚴重問題,很離譜。議員洪健益質疑,若煞車過熱問題都不會回傳行控
中心,搭車民眾簡直成白老鼠,處在危險中。民眾李莉芳說:「列車竟然會傳出焦味,如果輪胎和車廂燒起來怎麼辦,不就變成火燒車。」
學者:應盡速改善
大葉大學電機系講師蘇昭旭表示,文湖線採自動駕駛,煞車透過驅動程式控制,進站前會進行階梯式減速,研判昨天是因驅動程式出問題,未達到減速效果,導致進站時煞車皮過熱,嚴重時可能導致帶動列車輪胎運轉的輪胎軸燒掉,應盡速改善。
捷運文湖線煞車故障問題
◎時間:昨上午9:47
◎原因:
˙民眾通報捷運西湖站南下月台,聞到輪胎燒焦味。
˙因煞車系統問題,煞車碟片、煞車卡鉗和輪胎軸磨擦過熱,達400℃高溫,出現摩擦焦味。
◎問題:
˙系統未將問題自動回報行控中心。
˙文湖線已第6度發生類似問題。
◎因應:
˙緊急清車,約200名乘客被迫改搭下一班車,出事列車拖回內湖機廠檢修。
˙捷運局要求龐巴迪廠商在一周內擬具體改善措施
(蘋果日報)
--
文湖線燒焦味 用「聞」的偵測
上
路以來不斷出包的文湖線,日前順利通過跨年人潮的考驗;跨年當天並未當機。但昨天上午又發生列車故障意外,一列在西湖站南下月台的列車,不明原因傳出焦臭
味,引起乘客驚慌。台北捷運公司基於安全考量,隨即將列車上約200乘客疏散下車,列車開回機廠調查檢修,並未影響到文湖線的營運。
不過,台北市議員周柏雅指出,文湖線從測試以來至今已發生過6次煞車碟片燒焦事故,如此「頻繁」的發生在龐巴迪的新車上,至今仍無法解決,狀況發生當時,也無法回傳警訊至行控中心,還要靠隨車人員或乘客用「聞」的來偵測,這要乘客如何安心?
周柏雅質疑,當年木柵線火燒車發生在通車之前,也是因煞車碟片溫度過高間接引燃輪胎,當時現場沒有旅客也沒有隨車人員,所以沒人發現異味,直到列車燒起來了才被發現,為何文湖線沒有記取木柵線的經驗?
捷運公司表示,昨天上午9時47分,西湖站南下月台有一列車出現異常,因此請乘客下車,改搭下一列車,沒有耽誤到任何通車時間,完全按照正常標準作業程序。
據
了解,去年8月底一列往南行駛的列車,即因煞車故障造成燒膠味瀰漫,味道甚至擴散到整個月台,乘客緊急向站務反映,列車停最後是停在科技大樓站讓旅客疏
散,車上200多位乘客一度擔心是火燒車,還好在是虛驚一場,檢查原因是煞車片與碟盤的間隙太小,持續摩擦造成燒膠味。昨天的意外與臭味狀況不排除是類似
故障所引起。
(聯合報)
--
文湖捷運六度飄焦味 200人急疏散
台北捷運文湖線才剛平安度過跨年夜的疏運挑戰,又傳出狀況!昨天上午一輛電聯車行經西湖站,乘客聞到不明焦味,站務人員緊急疏散乘客換搭下班列車。乘客紛紛抱怨,已經不是第一次傳出焦味,憂心哪天真的火燒車!
捷運局長:「事態嚴重」
台北市捷運局長陳椿亮說,文湖線從試車至正式營運共發生六次煞車過熱、出現異味現象,捷運局認為事態嚴重,已要求製造商龐巴迪及Knorr設法解決。
六次異常發生時間分別是試營運時二○○八年二月二日及十月各一次,二○○九年八月廿七日、十二月十九日、卅一日以及昨天;交通局長羅孝賢坦承,六次狀況均未回報交通局,也未列管。
台
北捷運公司表示,昨天上午九點半行控中心接獲通報,在文湖線西湖站南下月台有一列車偵測到異常警訊,站務人員依標準作業程序請全數乘客下車,並未影響全線
系統運行。車上二百多名乘客約耽誤一班車的時間,未達受困補償要件,目前列車正由內湖機廠檢修中,不排除仍是因煞車塊與碟盤的間隙太小,持續摩擦所造成的
燒焦味,並不影響到系統其他列車行駛。
台北市議員周柏雅昨天審查交通預算時質詢此事,陳椿亮說,文湖線捷運設計兩邊輪胎溫度差超過五度就會自動回報,昨天輪胎溫度雖達四百度,但可能未達設定回傳標準,會檢討感應器是否裝置位置不理想。
捷運局副總工程司章台光表示,壓力缸活塞可能在煞車時空間未完全釋放,致煞車鉗摩擦輪胎軸,致生過熱及異味。
市議員洪健益質疑,整個文湖線系統未穩定,卻讓市民搭乘,猶如把民眾當作實驗的白老鼠,龐巴迪在全世界做這麼多捷運,他要求捷運局了解是否只有台灣出現類似狀況。
(自由時報)
--
男滿口爛牙 細菌侵腦險死 「如電擊般抽痛」竟是放射線菌引發腦膿瘍
台
中市一名一口爛牙的老農,去年十一月中旬,左眼太陽穴部位突然有如電擊般地抽痛、且頻率高達每分鐘十幾次,就醫發現,原來他滿口蛀牙,導致口腔內的放射線
菌增生並侵襲腦部,形成腦膿瘍,術後復原良好。醫生提醒,蛀牙會導致口腔細菌增生,提高感染機率,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或菌血症致死,呼籲民眾注意口腔清
潔,預防蛀牙。
罕見病例
台中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崇文說,該名六十五歲老農由其他醫院轉至該院接受治療時突然全身抽搐,出現癲癇症狀,經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左側腦部顳葉有一個約三點五公分大的膿瘍,經開刀清創復原,細菌培養證實為放射線菌侵襲感染。
開刀清創才能治療
陳
崇文指出,放射線菌存於每個人口腔,一旦蛀牙嚴重便會快速生長,在患者抵抗力不佳、年紀大或有糖尿病時,從牙齒患部以血行方式侵入體內引發膿瘍,一般侵入
口腔、鼻部、脖子等部位,患部會紅腫熱痛,易發覺根治,但侵襲腦部很罕見,直到造成局部神經障礙才會出現像觸電般的疼痛感,但外觀無症狀,因此常遭誤診。
陳崇文說,老農夫滿嘴爛牙,好幾顆掉牙只剩空洞,還有好幾顆又黑又蛀的牙根殘存,因此懷疑口腔細菌感染是導致腦膿瘍主因,建議「一旦發生腦膿瘍,通常無法使用抗生素治療,最好能開刀清創進行細菌培養,找出病因徹底治療。」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研究中心牙周病科醫師楊麗秋表示,口腔內細菌達六、七百種,免疫力低就可能遭侵襲,嚴重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或菌血症致死。
(蘋果日報)
--
吃寒天擦瘦身霜「難消脂」
許
多人採行錯誤方式而瘦身無效,有醫師整理出近期流行的五大錯誤瘦身方式,包含飲用號稱可油切、消脂的茶飲,吃寒天、燕麥等高纖飲食,或擦瘦身霜、穿塑身
衣,但茶飲或高纖飲食只能促進腸胃蠕動,瘦身霜和塑身衣都無法消除體脂肪。醫師提醒,多運動、控制飲食熱量,才能健康瘦身。
高纖茶飲僅能促排便
亞東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周林興昨說,訴求可油切、消脂的茶飲因添加水溶性纖維,和寒天、燕麥等高纖食品,吃下後都能增加腸胃蠕動、促進排便,卻無法減少體脂肪;塑身衣僅能雕塑曲線,瘦身霜可讓皮膚表皮短暫緊實,但無法有效減少或避免體脂肪形成。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瘦身霜多含辣椒膏、薄荷等成分,可能過度刺激皮膚發炎,他門診就曾接獲二十多歲女子在手臂、小腿塗抹瘦身霜,皮膚竟紅腫、搔癢,確診為罹患接觸性皮膚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主任高雅群建議,正確瘦身仍須多運動、控制飲食熱量,每日應從事游泳、有氧舞蹈等運動超過二十分鐘,且減少炸雞、薯條等油脂攝取,並多吃新鮮蔬果,才能健康減重。
5大瘦身錯誤方式
●喝茶飲 茶飲若添加水溶性纖維質,可增加腸胃蠕動,但無法減少體脂肪
●吃寒天 食物添加寒天若經調味,仍會增加熱量及糖分,寒天纖維雖可增加飽足感,但無法消除體脂肪
●吃燕麥 燕麥等膳食纖維可增加腸胃蠕動,但無法減少體脂肪
●擦瘦身霜 瘦身霜多添加辣椒膏、薄荷,可加速皮膚表皮新陳代謝,但緊實效果短暫,也無法消除體脂肪
●穿塑身衣 塑身衣僅能雕塑曲線,無法消除體脂肪
(蘋果日報)
--
代償性出汗 中年後改善
Q:我的手心常出汗,聽說開刀後會有代償性出汗副作用,該如何改善?
A:手掌易出汗稱為多汗症候群,發生原因為遺傳,因交感神經過於刺激汗腺,導致手掌汗水較多。手汗症患者常因手部濕濕的而影響人際關係,不敢與人握手,或不敢牽女友的手,導致出現社會退縮情形。
肉毒桿菌只有短效
治
療手汗症大多以手術切除部分交感神經,使其不再過度刺激汗腺,但術後部分患者可能在前胸、臀部或大腿等處,出汗量將增加而出現代償性出汗。此問題在術後短
期內可能無法解決,須等患者約中年以後,因身體漸漸調適,代償性出汗才會漸漸減少。若欲以非手術方式治療手汗,可在手掌施打肉毒桿菌以抑制排汗,但效果約
只持續6個月,效用過後須重新施打。
(蘋果日報)
--
漢字打結/張大春
新年元旦,15名官爺們兒齊集
中正紀念堂廣場,由總統親率,大筆揮毫,寫下「盼展鴻圖,福虎生豐,漢字文化,屢創新猷」的祝願,馬英九沒忘了替他之前的「識正書簡」圓圓場,發表了一席
「若不提倡正體漢字,恐受中國大陸13億人口影響」以及「如何讓正體字永續發展是極大挑戰」的空話。就是那個早晨,我在幹嘛呢?我在和女兒的國語文習作奮
鬥。
她新學了一個字:「甜」,考我:「『甜』是什麼部首?」我說應該是「甘」部,她不服氣,說:「為什麼不是舌部?」我說:舌部的字大多
數都應該和舌頭的動作有關,接著我寫了舐、舔、舑等幾個字,說明部首與漢字意義的關係。然而她也有她的理:人身上能感覺到甜的部位就是舌頭,為什麼「甜」
字不能屬於舌部?這就好比大冬天跳進一水池,究竟該說:「我好冷」還是「水好冷」比較正確呢?
這不是什麼艱深的問題,孩子們也當然不能憑天生的想
像去了解:原來「甘」字就是一個舌頭的寫生(也有古文字學者望形得義,認為此字外形不是舌頭,而是『口』,口中所含之『一』即指美味之物),在《說文》所
歸納的「六書」中,這種造字的方法被稱為「指事」。顯然,「甘」這個字從「美味」引伸出去,而增添了許多意思,包括「嗜欲」、「寧可」、「喜好」、「和
悅」等等。「甜」則是在「甘」的基礎上明顯晚出了千百年的後起字,所表達的,就是糖、蜜、蔗……
之類食物所能喚起的味覺。我琢磨良久,也和孩子一塊兒查找了家中所有的字典詞書,卻發現:倘若我不能提供文字學上的發展軌跡,根本不足以在最簡單的思維基
礎上說明任何一個字的根本意義;而孩子的「總結陳詞」則是:「你說這麼多幹什麼?」
漢字危機在於教育
在你我所熟悉的教育體系裡,
老師和學校的目的是讓孩子們熟悉用字,然而即使是九歲的孩子也可能糾結在一個簡單的字背後所蓄積的知識和思考內涵上。通常,做家長的只能說:「老師說了
算。」老師則說:「教育部部頒的字典說了算。」部頒字典說什麼呢?它什麼也不說,只告訴你一個「標準答案」。是的,我們的孩子打從一開始認字起,就只有時
間學習「把字寫對」,或者是「不要把字寫錯」,直到大多數的我們成長、畢業、遠離考試、在極簡的用字活動中逐漸老去,終此一生,也只能就實用功能層面認字
而已。
質言之:漢字傳承真正的危機並不是繁體、簡體使用人口的大數趨勢,也不在兩者解說、筆法的優劣高低,而是明明浸潤於繁體字學習環境的我們根
本沒有一套有效利用繁體字龐大文化訊息的教學系統和思辯訓練。換句話說:若不徹底以嶄新的、靈活的以及科學的手段將文字學「下放」到基礎教育的環境裡,成
為國民思維體系的一部分,繁體字的認知傳統會比簡體字還要簡陋。
人們在歲首之日跟著大人物祈願:要提倡漢字、為漢字申請世界遺產、當眾揮毫,這是
病入膏肓之後打嗎啡針解痛的自慰儀式,參與者當然無能扭轉大眾失語無文的現況和遠景。真要讓漢字變成僅供世人瞻仰的遺產,那麼漢字一定是要先被無知的人們
搞死的──大人物揮毫只是一個悼祭的裝飾和諷刺而已。
(蘋果日報)
--
台灣信心 UP起來/江雅綺
邁入21世紀第2個十年,大家的心願是什麼呢?前不久選出的代表字「盼」,與跨年夜的101煙火、巨大又燦爛的「Taiwan UP」,合起來似乎可以說明,新的一年,大家盼望著台灣UP起來。
UP在英文中是「起來」的意思,往往意味著主詞目前處於「躺平」的狀態,說話的人則期待主詞「快給我起來」。難怪有英文教授出面指正,這用法會讓外國人誤會台灣先前是躺平的。
語法上的小問題,當然不值得吹毛求疵下去。不過,有許多近日台灣社會流行的批評言論,似乎也快把台灣罵平了吧!
例
如,提到兩岸經濟的發展,很流行的論調是:台灣過去十年是虛耗在政治鬥爭上、相對中國大陸的高速經濟發展,台灣因為浪費時間已經遠遠不如了。但如果看一下
台灣從2000年到2009年的統計數字,除了2001年的網路泡沫和2008、2009的金融海嘯外,台灣經濟成長率一直維持在5%上下,而未來
2010的經濟成長率也上看4.99%。
經濟民主不斷進步
雖然遠低於中國每年近兩位數字的成長率,但亦高於美國、加拿大、英國、
德國等,上述這些已開發國家,平均成長率僅在2-3%左右。而放眼國際統計數字,中國大陸也並非是過去十年來唯一達到兩位數成長率的國家。亞洲國家包括印
度、柬埔寨、緬甸等,過去的年經濟成長,也都在8-12%之間。由這些國家可以看出,它們的共同特色是皆處於經濟的高度成長階段,而事實上在
1978-1987年間,台灣也曾經有過兩位數成長的階段。經濟學入門會告訴我們,經濟成長率在一個逐漸成熟的經濟體,本來就有漸漸下降的趨勢,此時,社
會成長的指標,可能轉移至環保、法治或文化創意等。如同不會有人認為因為歐美國家的低經濟成長率,就認為印度、柬國等,整體比歐美國家更為先進,台灣的成
長率,無法像中國大陸一樣達到兩位數字,其實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又例如,對民選總統的批評,一貪腐一無能,於是有人說這是過往十年民主政治的
悲哀。但筆者所見恰好相反。如果不是民主政治,人民如何能要貪腐總統和平下台?如果不是民主政治,司法何以能審判過去的在位者?就算程序正義再有問題,至
少在台灣的環境,大家可以自由發言批評,不會被抓起來關。而無能至崇禎的批評,在筆者看來更只是彰顯了民主政治的優點、而說明馬總統絕不是崇禎而已。試
想,如果馬總統是崇禎,批評者早就被凌遲、腰斬了。民主本就是眾聲喧嘩,因為多元,所以行政效率減慢;因為注重民眾的意見,所以政策常常搖擺。這一切當然
都還有進步的空間,但一個完美的政府本來就不存在,至少比起從前,更注重民眾聲音的政府,是一種進步。
台灣其實不需要為了隔壁鄰居處於青少年期快速長高而焦慮不已,也不需要將自己選出來的領導人罵得一無是處。也許過去十年來,台灣進步的不夠快,但從數據和現實來看,它一直都在進步當中。台灣要UP,信心應該先UP起來。
(蘋果日報)
--
101跨年 排碳逾430公噸
101大樓的絢爛煙火及台北市的跨年晚會,製造多少二氧化碳?環保署上午發布最新統計顯示,101煙火晚會總計排放超過430公噸的二氧化碳,比原先預估多很多,環保署建議北市府要加強「碳中和」工作,以免加速台灣及地球暖化。
2009年跨年晚會,環保署首開先例,事前建議台北市政府做好「碳中和」工作,也就是把跨年晚會產生的碳排放,用其他部門以減碳方式抵消或抵換跨年的碳排放,以達到排碳量「零增加」的目的。市府則表示,將從市府各機關節約用電著手,發揮「碳中和」的預期效果。
環
保署溫減辦公室執行秘書蕭慧娟說,排碳量的計算方法是,跨年晚會台北捷運系統創下輸運217萬人次新高紀錄,估計搭捷運到101大樓及市府廣場周邊約
85萬人次,產生碳排量高達397公噸,私人運具以1500車次計算,產生碳排量10噸多,公車載運1.8萬人次,排碳7.2噸,民眾製造垃圾及清運製造
的排碳量約8.6噸,市府跨年晚會柴油發電180公升,約排碳4.7噸,另加上101大樓施放煙火2.2萬發,約排放2.231噸的二氧化碳,總計逾
430公噸。
(聯合晚報)
--
101跨年排碳量 垃圾多煙火4倍
台北一○一跨年活動不只煙火被網友找碴,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情形也被「關切」。環保署溫減辦公室執行秘書蕭慧娟表示,今年碳排放四百卅噸,「跟預期差不多」;北市環保局說,市民「很節制」。
哥本哈根會議雖未達成任何具實質約束力的結論,但我國仍持續推動節能減碳。環保署今年首度與縣市政府約定「碳中和」,跨年活動產生的碳排放,須由其他部門的減排量沖抵,第一炮就選定台北一○一跨年晚會。
蕭慧娟指出,跨年當天二一七萬人次搭乘捷運,用電產生的碳排放量相當驚人,高達三九七噸,占總量九十二%;火花四射的大樓煙火秀僅產生二.二噸二氧化碳,排行墊底。
跨年當天台北東區交通管制,大幅限縮私家交通工具,大約排放十噸二氧化碳,略高於公車的七.二噸。最為人詬病的是晚會結束後滿地的十三噸垃圾,其中二噸可回收,另外製造了八.六噸碳排放。
北市環保局表示,台北市民去年七、八月減少用電而省下七.八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六十五座大安森林公園,跨年產生的碳排放只是能算是小巫見大巫。
(中國時報)
--
一○一跨年夜 排碳量430噸
各界高喊節能減碳,遇上跨年煙火活動就破功!二○一○年台北一○一跨年晚會製造出四三○.七九九公噸的二氧化碳。
四三○.七九九公噸二氧化碳到底有多少?環保署溫減辦公室比喻,這樣的碳排放量,就像一部汽車裝了一公升汽油可跑十公里,持續在高速公路來回跑上二千多趟;或是一部窗型冷氣連續啟動一萬多天所產出的碳排放量。
環
保署溫減辦公室執秘蕭慧娟表示,一○一大樓施放煙火,約排放二.二三一公噸二氧化碳;市政府跨年晚會用油發電一百八十公升,排碳四.七三三公噸;當晚台北
捷運輸運二百一十七萬人次,排碳三九七.八三三公噸;公車排碳七.二公噸;汽車排碳十.二公噸;周遭廢棄物的焚化排碳量約八.六○一公噸。總計約有四三
○.七九九公噸。
台北市政府發言人趙心屏表示,北市官民各界去年「碳中和」成果遠大於跨年晚會、台北一○一煙火秀等二氧化碳排放量,光是民間省電成果換算,就減排二氧化碳七.八萬公噸。
全
球氣候變遷議題發燒,國民黨立委鄭麗文研擬提出氣候安全法草案,明定主管機關應該要制定長期性氣候安全綱要計畫,並在法案規定溫室氣體的減量目標與策略。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抨擊,馬英九參選總統曾提過能源稅政見,如今環保單位卻傾向透過「碳交易」,讓企業可向中國等開發中國家交易排碳權,「根本是碳留台灣、
錢進中國」。
環保署長沈世宏表示,國內要推動節能,必須儘早實施能源四法;至於環團所指「碳交易」可能讓污染留台灣,讓中國獲利,沈世宏則認為,溫室氣體是全球性的,並非單屬某一個單一國家或地區。
(自由時報)
--
U-Life蓋台風波 28系統業者共罰1960萬
延燒四天的「U- Life」蓋台風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天決議,廿八家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未經許可即變更頻道節目,各處以七十萬元罰款,並限定六日午夜十二時前完成改正,即業者須換回原來東森得易購頻道;若逾期不改,將按次處分,且罰金會愈來愈高。
廣告頻道代理商東森國際表示尊重主管機關的裁決,包括中嘉、台固旗下與其他獨立共二十八家系統業者會按照NCC要求,在一月六日午夜十二時前恢復原本頻道的播出,屆時因換台受影響的兩百六十萬收視戶,可再度看到東森得易購等五個頻道。
原
預計廿二日才要舉行的有線電視審議委員會,NCC提前在今天舉行,十五位學者專家將罕見全員到齊審查廿家業者(仍有八家未申請)所提的「U-Life」頻
道變更案。若能順利通過有審會及明天NCC委員會審查,「U- Life」七日凌晨零時起就能合法上架,但NCC官員說,「罰(款)還是照罰」。
全台有六十家有線電視頻道業者,收視戶約六百萬,其中廿八家業者從今年元旦零時起,未經NCC核准,就以森森百貨的「U- Life」頻道取代東森得易購頻道,約兩百卅一萬用戶看不到得易購頻道。
NCC發言人陳正倉表示,有線電視法裁罰基準裡有分為普通、嚴重、非常嚴重,NCC認定為「嚴重」,因為廿八家系統業者幾乎占全台一半,影響層次非常廣。
至於廿八家業者是否涉及聯合壟斷行為,NCC也將一併函請公平交易委員會調查;NCC傳播內容處副處長黃金益補充,NCC人員七日就會前往行政檢查,若還不改正,就會再發函再裁罰,「時間會縮短,罰金可能會提高」。
業界人士透露,此次操作是王令麟幕後操刀,雖然總計被罰款一千九百六十萬元,但短短四天一舉打響U-Life的知名度,既威脅到東森得易購的龍頭地位,還可測試U-Life內部系統與流程,還招收了兩萬多名會員,且在頻道變更通過前,多了時間調整內容。
(聯合報)
--
美研究 孩子適度打罵較成器
現代爸媽講究愛的教育,捨不得體罰孩子。但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小孩不打確實不成器,曾被適度體罰的孩子比從未被爸媽修理過的更可能成功、快樂。體罰的時機很重要,6歲前受體罰有正面效果,超過6歲則易有負面影響。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密西根喀爾文學院心理學教授鈞諾訪談2600人的體罰經驗,並以他們的受罰情形和行為做比較,行為包括課業表現、對未來是否樂觀、有無反社會行為、暴力和憂鬱症等。
鈞諾發現,這2600人中,只在2歲到6歲間被爸媽修理過的青少年,在所有正面指標的表現都最好。7歲到11歲間還被體罰過的青少年較容易有負面行為,但較可能學業成績過人。君諾表示,從以上結果看來,「不要體罰孩子的說法站不住腳」。
英國心理學家西格曼(Aric Sigman)認為,體罰必須由疼愛孩子的父母明智審慎為之,「應該要教導做爸媽的,明智的體罰和痛打孩子是有區別的」。
(聯合報)
--
海豚智力僅次於人類 會照鏡
動物學家發現,海豚智力驚人,幾乎和人類並駕齊驅,是地球上排名第二的聰明動物,連黑猩猩都望塵莫及。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艾默里大學動物學家馬利諾以磁振造影(MRI)掃描海豚腦部,並與靈長類對比,發現許多海豚的腦部大過人類。若以身材比例換算,海豚的大腦質量僅次於人類。
馬利諾發現,瓶鼻海豚的大腦皮質和新腦皮質(neocortex)非常大,「論比例,海豚的認知能力僅次於人腦」。此外,海豚大腦皮質也有類似人腦的複雜皺摺。
也有研究顯示,瓶鼻海豚看到鏡子時,知道鏡中影像是自己,會把握機會看看自己有沒有哪裡不對。
(聯合報)
--
歡樂兒時 難忘彈珠汽水、養樂多…
從彈珠汽水、黑松汽水、養樂多到森永牛奶糖,都是五年級之前世代最難忘的「童年的味道」。這些味道有的以懷舊姿態重現江湖,有的則從未離開江湖,一路伴隨台灣人的兒時歡樂時光。
冷泉加糖 日人發明「那姆內」
很多人不知道,台灣最早的彈珠汽水,來自著名的宜蘭蘇澳冷泉。一八九七年日本退役軍人竹中信景攜妻兒定居蘇澳,利用天然碳酸氣泡泉水加糖,設廠生產彈珠汽水,日語稱「那姆內」,曾獲日本全國博覽會銀賞獎而名噪一時。
同樣以蘇澳冷泉為原料的「鳳鳴羊羹」老舖老闆翁瑞毅回憶,「那姆內」綠色瓶子裡有顆彈珠,喝時要將彈珠壓下,「啵」瞬時氣泡滿溢,是許多人童年快樂回憶。
日本戰敗後傳給台灣人陳桂枝,最後不敵黑松、青松等現代化碳酸飲料,如今只剩一塊「冷泉先驅者」的碑銘。竹中信景的孫女竹中信子現為日本著名作家,一九七
九年後常來台尋訪冷泉故居。
黑松沙士 來自西印度的秘方
伴隨許多人成長的黑松汽水,其實早期不叫黑松,而是由「山型」為商標的富士牌汽水,及以三兄弟聯手創業圖案為商標的三手牌彈珠汽水創始。
黑松中壢廠務部經理林子民指出,當年在台北市生產彈珠汽水的「尼可尼可」商會有意出讓,創辦人張文杞的七位堂兄弟合資一萬九千元組成進馨商會,直到一九三一年才正式有「黑松牌」,與台灣人生活緊密在一起。
黑松沙士也是很重要的童年味道。林子民說,沙士是取自一種南洋的天然草本植物SARSAPARILLA所製成,因為口感特殊,一度讓民眾以為是在賣藥水。
為打破這種印象,黑松在宣傳手法上還以「來自西印度群島的秘方」為廣告訴求,民間甚至有沙士加鹽治感冒傳統,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
養樂多媽媽 特別的行銷手法
一九六四年,政商關係良好的陳重光將日本養樂多引進台灣。在經濟尚未起飛的年代,五元一瓶的玻璃瓶裝養樂多被視為奢侈品,最初銷售不佳。日本總公司央請陳重光擔任董事長後,養樂多創下單日賣出二八○萬瓶紀錄,算來平均每秒可賣出卅二瓶。
陳重光女兒、台北市議員陳玉梅指出,成功秘訣要歸功穿梭大街小巷、挨家挨戶推銷的「養樂多媽媽」。「媽媽們把養樂多送至顧客家中,順便跟顧客寒喧兩句,無形中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是當年非常特別的行銷手法。」
森永牛奶糖 百歲嬤吃廿年
森永牛奶糖也是全民共同記憶。日本森永公司在一九六一年來台設廠,二○○九年十月,森永公司到新竹高齡一○九歲的人瑞徐溫綢妹家歡慶重陽,因老太太從九十
歲迷上森永牛奶糖後,天天都要吃,近廿年從不間斷,是年紀最大的「森永牛奶糖粉絲」;老太太牙齒掉光了,沒法嚼,但當軟糖含在嘴裡慢慢融化時,她笑瞇了
眼,露出無限滿足。
台灣森永管理部經理廖學模表示,當初曾調查台灣人口味,在地生產的牛奶糖帶焦糖香,與日本森永的濃郁奶香不同。
森永北投工廠則是台灣「觀光工廠」先驅,自設廠起每年接待約二萬名幼稚園及國小學生參觀,至今已累積約一百萬人次,從五年級到九年級生,儘管參觀景點各異,但森永工廠是絕不會錯過的一站。
而昔日農業社會每逢廟會拜拜,一定會出現的糖蔥、糖葫蘆、麥芽糖、爆米香、畫糖、吹糖、澎糖、捏麵人等流動攤子,那種現場製作、一邊看一邊流口水的引頸期待,如今則已深藏在五年級之前世代的兒時記憶。
(中國時報)
--
世界新物種 草莓蟹驚豔墾丁
海洋大學教授何平合在墾丁海域進行生態損壞調查時,意外發現兩隻外型像極草莓的螃蟹,經比對確定是世界還未紀錄的新品種,目前暫名「新花瓣蟹」;看過的人都被牠「卡哇伊」的模樣吸引,暱稱為「草莓蟹」。
去年六月,外籍油輪可倫坡皇后號在墾丁佳樂水擱淺,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擔心可能波及附近生態,委託「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長期生態研究計畫」計畫主持人何平合進行生態損壞調查,在一處潮間帶採集樣本時,有了驚人發現。
何平合表示,當天學生在潮間帶蒐集可能遭到汙染的生物,在一顆石頭下發現兩隻色彩鮮豔的螃蟹,一隻已夭折、另一隻也奄奄一息。學生趕緊將螃蟹帶回,經過來回比對文獻,確定是世界還未發表的新種。
這對螃蟹的長相及花紋類似扇蟹科的柔毛新花瓣蟹,但跟所有已知新花瓣蟹屬成員長得不一樣。何平合說,兩隻螃蟹的頭胸甲寬約二.五公分,全身鮮紅色配上白色斑點,像極熟透的草莓。
不少人看到馬上喊出「草莓蟹」。現有掌握的兩隻標本都是雌性,已著手寫發表文章。
何平合說,新花瓣蟹屬的螃蟹在台灣非常稀有,能在墾丁海域發現,且是世界從未發表,代表墾丁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育相當積極。墾管處長林青也說,近期陸續有新物種發現,令保育人員相當振奮,更能激發民眾共同愛護環境。
(中國時報)
--
墾丁海域發現 世界新種螃蟹 活像鮮紅草莓
墾丁海域又現新物種!螃蟹專家何平合在佳樂水潮間帶做生態調查時,發現一種外型類似熟透草莓的螃蟹,翻遍國內外文獻遍尋不著資料,初步判定是全世界的新紀錄物種。
何平合去年六月間在潮間帶發現兩隻長得像草莓的螃蟹,本來以為只是「柔毛新花瓣蟹」,沒想到查閱相關文獻後,發現這種螃蟹的長相與花紋,只是形態類似扇蟹科的柔毛新花瓣蟹,外型特徵全都跟花瓣蟹屬的成員不同。
這兩隻螃蟹頭胸甲寬約二.五公分,全身鮮紅色配上白色斑點,就像一顆可口的新鮮草莓。
何平合到目前為止,只發現這兩隻螃蟹,且都是雌性,由於雄蟹的交接器是分類鑑定的有力特徵,希望能在正式新種報告發表前,有機會找到雄性標本,讓報告更有說服力。
(自由時報)
--
政治正確的《阿凡達》/張景為
電影被稱為第八藝術,既是統合了前七大、且是最新的藝術形態,也因其科技的發明而虛擬、顛覆,乃至改造了人類對現實的觀感與經驗,更創建了空前的商業行為
與價值。目前轟動全球,即將改寫影史票房紀錄的《阿凡達》,就是這樣一部形式決定一切,技術壓倒內容的好萊塢電影。
完全沒有白費名導詹姆斯柯麥隆苦等十四年科技進步,以及耗資美金二億三千萬的工夫,觀眾在長達一百六十分鐘的漆黑中,從片子一開始很快地便融入這科技打造
的驚奇幻境,直至終場才恍然若覺。電影強調3D,戴上特別眼鏡雖然總有點累贅,但觀賞時除非真有宿疾或特殊體質,基本上可以說並無不適之感,而這當然要拜
科技進步、3D影像日新月異之賜。
其實3D電影並非創舉,早在數十年前即有所謂「立體」電影,台灣在一九七七年就有一部武俠片《千刀萬里追》以此為號召,由張美君導演、腿功了得的譚道良主
演;不久前好萊塢也還有一部《血腥情人節》主打3D噱頭。數十年來這類電影爭相取寵,但《阿凡達》並沒有刻意賣弄如刀槍撲面、怪獸奔襲等廉價突兀的3D驚
嚇鏡頭;3D景深自然貫穿全片,彷如未來觀影即應如此,夢幻與真實融於一體。
本片的技術既是如此光芒萬丈,劇情當然也不能太差,但也不宜太搶,因此以制式故事、正常情感反應的內容,搭配技術最為安全妥適。表面上看似充滿對霸權的批
判、環保的警惕與弱勢的關懷,但在故事的鋪陳、人物的塑造與場景的經營上,則幾乎是意料之中,並無驚奇;對影迷如我而言,更有諸多似曾相識之感。
本片的寓意既是未來預言,也是古老史詩,更是許多電影情節的綜合體。故事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納美人對抗蠻橫囂張的地球人,以及男主角從原本臥底刺探到轉而
認同、一起抗暴的過程,讓我想起《與狼共舞》、《風中奇緣》、《教會》等名片。主角猶如莊周夢蝶般,透過腦意識進入混血的阿凡達身軀,不斷身分轉換、穿梭
異我兩個世界,又讓我想起《駭客任務》、《魔鬼總動員》。片中的家園巨樹、靈泉、伊娃女神與最後的大決戰,眼看正義一方就要毀於邪惡暴力,突然森林異獸通
靈馳援,反敗為勝,更讓我想起宮崎駿的《風之谷》、《魔法公主》,以及好萊塢的《魔戒》、《納尼亞傳奇》。
作為一部娛樂大片,大決戰的過程儘管慘烈,結局卻必然美好;最後,傷害大地之母的掠奪者,夾著尾巴回去他們垂死的地球,只留下了少數心靈純潔的人與原住民
納美人共享外星的伊甸園。《阿凡達》的技術、行銷固不待言,主題意識尤其深諳政治正確的三昧,但卻不代表現實的正確;就算導演有著悲天憫人、影以載道的用
心,但在大賺其錢之外,出了電影院,全世界的觀影者能否共同聯手,改變未來地球的命運?別忘了,這是部3D特效電影,過程中我曾經拿下特製眼鏡,眼前回歸
正常的一切,不過是失焦的交疊影像!
(中國時報)
--
悲慘指數 考驗所有的執政者/南方朔
近代美國經濟學家裡,歐孔恩(Arthur
Okun)有其不平凡之處。他年方卅三歲就已出任甘迺迪的白宮經濟顧問,到詹森總統時更擔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對美國貢獻甚大。他設定過許多指數,至今
仍被廣泛使用,其中有個「悲慘指數」(Misery Index)可能最為有名,已成為判斷一個政府經濟表現的有效參考。
所謂「悲慘指數」,如果現在重訂,可能已須加上其他成份,但歐孔恩的指數,則是將通貨膨脹、失業率、長期利率,以及GDP成長率這四項的變動率加總而成。
若四年任期變動為負債,那就是愈來愈有改善,人民的悲慘情況即已降低,以一九八一至八四雷根總統第一個任期為例,它的通膨率變化為負六點三,失業率變化為
一點四,長期利率變化為負○點七,GDP成長率為○點七。「悲慘指數」的變化為前述數字的加總,為負四點九,乃是過去五十年來的第一名,難怪兩黨縱有意識
形態之偏好,但談到雷根總統,美國人民仍多半表示感念推崇。
不久前,美國當代另一重要經濟學家巴洛(Robert Barro),曾將美國戰後杜魯門總統到柯林頓等十三任總統的「悲慘指數」做了排列討論,文章收在他的文集《沒有什麼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新千禧年的經濟理念》裡,根據他的排列,我倒是注意到幾個現象:
一、尼克森的第二任,經濟表現為半世紀以來第二差,柯林頓的第二任則是半世紀以來第二好,這使得尼克森的「水門案」和柯林頓的「陸文斯基性醜聞案」處於完
全不同的社會氣氛下;如果再加上雷根的「伊朗─尼游案」即對比性更強了。「伊朗─尼游案」涉及政府的濫權與說謊,惡行重大,但民主黨國會硬是對它毫無辦
法,這多少都和雷根的經濟政績第一有關。巴洛教授特別把尼克森和柯林頓的兩件案子拿來討論,的確有點曖昧。但他當然不是在鼓勵美國總統用好政績做壞事,而
只是顯示政績所造成的社會氣氛可能會影響到壞事的評價。
二、半個世紀裡,經濟政績最好的前三名是雷根,柯林頓,甘迺迪,雷根接的是卡特的爛攤子,柯林頓則接老布希爛攤子,甘迺迪則是在經濟表現極差的艾森豪之
後。但美國政治優良傳統,乃是接爛攤子的不會把責任推給那已下台的前任,而是自己在爛攤子上另建新攤子。雷根接任時美國經濟延續著一九六○
年代以降的高通膨,但他硬是改變思維扭轉了通膨沉疴,第二任更在就業與成長上做出貢獻 他雖留下嚴重赤字問題,但那卻是柯林頓賴以成就功名的基礎。雷根之
後是平庸的老布希,於是老布希一任而終,柯林頓上台後撙節支出,改善就業;第二任更開展全球化,打開市場,創下平均成長率四.二%,失業率僅四%,通膨率
僅二.三%等歷史的高點低點。至於甘迺迪接艾森豪的經濟爛攤子,以國家精神的重建來帶動經濟與政治改革,可惜太早遇刺,否則美國必已早就改觀。
三、由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歷任總統的經濟表現,的確可看出它有人才與庸才參差的規律,前任留下的問題不能大刀闊斧改革者,必成庸才,而庸才過後也必
有英才出現。而最糟的乃是尼克森到卡特的那十二年,政治丟不開包袱,經濟拿不定主意,壞時代全都集中在此。尤其是卡特,他是民主黨永遠之痛,他是絕對的好
人,只幹一任即下台,下台後反而聲望日隆,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但在任內卻不學不思不為,經濟與外交皆半世紀以來最糟糕。他的親信重臣卡德爾
(Patrick
H.Caddell)曾寫給他許多備忘錄,要他「去領導」,但都不被理會。這也是半世紀裡,共和黨以尼克森為最差,民主黨以卡特最差,卡特之差還甚於尼克
森的原因,民主黨的人視卡特任內為「消失的四年」,都不太喜歡談他。
美國經濟學家有多人嘗試將經濟政績與選舉的相關性建立取象預測模式,儘管完美的模式不可能,但經濟政績的表現,尤其是「悲慘指數」的重要則了無疑義!
(中國時報)
--
尋找正港的勞工文化/何明修(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提到勞工文化,一般人立即浮現在腦中的圖像就是維士比加咖啡、嚼檳榔、抽煙。勞工的飲食是「俗又大碗」,因為他們需要準備「明天的力氣」。中產階級覺得太
俗艷的電子花車、太殘忍的釣蝦、太喧鬧的卡拉OK,也被認為是最能代表勞工的休閒活動。無疑地,這樣的看法是扭曲的刻板印象,不符合真實的勞工生活。更重
要,如此簡化的認知似乎意味著,勞工是不體面的,被賦與不高的社會地位是理所當然的。
日前,籌畫九年的高雄市勞工博物館終於正式開張了,勞工的勞動經驗、日常生活,乃至於勞工抗爭、勞工文學都終於獲得了永久展覽的空間了。除了提供公眾了解真實的勞工生活之外,將勞工放入博物館的意義到底何在?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博物館的首要社會作用就是神聖化,賦與被展示物品某種超凡的意義,它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對象,而是負載了文化的意涵。其次,博物
館也是一種正當化階級統治的工具。博物館在十九世紀歐洲的興盛,即是反映了布爾喬亞社會的崛起,資產階級開始形塑一套他們的正統品味,以取代貴族的宮廷文
化。
因此,勞工博物館的理念本身就是具有顛覆性,它挑戰了我們所習以為常的文化評判標準。對於台灣的中產階級,博物館不外乎是家長帶小孩去看梵谷、莫內世界名
畫,去學習某種高尚、優雅的品味之場所。相對於此,博物館也可以是勞工集體發聲的管道,他們要昭告世界,勞動者也是有他們的驕傲。
簡單地說,如果妥善規畫,勞工博物館能將勞動意義神聖化,但同時也能批判普遍存在的階級歧視。從這個觀點來看,勞工博物館不應只以古早味路邊攤、矸仔店來吸引訪客,勞工文化也不應該被簡化為庶民的日常生活。勞工要的是階級尊嚴,而不是濃濃的懷舊風。
在接下來,勞工博物館可以試著多呈現勞動現場的文化。台灣有很多學歷不高的師傅,他們認份地投入工作,也從其中培養出精湛的技藝。這些師傅不僅是年輕工人
所敬重的老領班,也由於他們的實作經驗,很多製程技術得以突破,讓台灣的製造業不斷的升級。此外,勞動現場也可看到工人們彼此相互扶持,共同對抗不合理的
管理部門要求。這些勞動現場的點點滴滴才是正港的勞工文化,也是勞工博物館應該呈現出來的內容。
以往的勞工是工廠裏的操作員,但是在經歷了急劇的去工業化之後,大部分的台灣勞工已經變成了大賣場、便利商店的服務員、銀行的櫃台人員或是保全人員。表面
上,他們有可能看起來光鮮亮麗,而且還都有大學文憑,但是實際上他們卻是不折不扣的無產階級。如果透過展示的設計,呈現出當前服務業勞工的處境,這將會使
勞工博物館更吸引年輕人。
(中國時報)
--
科學教育為何失敗?/沈昌鎮
現代性發展計畫的一項主要特徵是,當科學技術無法處理問題與爭議時,往往訴求投入更多資源發展科技。在《科學月刊》四十周年論壇上,論者舉美牛進口等爭議
而感嘆於科普教育失敗,其科技本位的邏輯是清楚的:失敗,因此要投入更多資源、培育更多的科學人、更進一步地推動科學教育。筆者認為,問題也許不是得繼續
推動科普教育的結論,而是要推動怎麼樣的科學教育?
一個可以提供我們省思的參照點是在印度喀拉拉邦行之有年的「人民科學運動(KSSP)」。它成立於一九六二年,一開始也是以出版科普雜誌、推廣科學知識為
主;經十年摸索,到了《科學月刊》在台美引領風潮的一九七○年代,KSSP則開始在全邦各地農村進行科學推廣運動。其基本理念是,科技不應透過書本知識傳
授,甚至成為少數科技菁英的專利,而是必須與人民的勞動生產與社群生活相互結合。
在「以科學推動社會革命」旗幟下,KSSP反對高耗能的重工業開發、核電廠興建、大型水利建設,而是藉由掃盲運動的組織工作,使科學家結合技術人員、教
師、中學生、義工等,有機地介入民眾的勞動生活:以民主精神、集體學習的態度,共同研發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技術,如小型水資源工程、社區電力網、
醫療衛生、農業技術革新、社區經濟文化地圖…等等。
從「科學普及」到「人民的科學」,其差異不僅是科學教育的方式,而是進一步地反思追問:科技能夠引動的發展應走往何處?科技所帶動的利益最終造福於誰?科技知識的生產如何不成為少數人的「專利」?或者說,「科學」與「民主」如何能夠促成彼此的發展。
實際上,西方意義下的「科學」在進入中文語境的當時,就是跟「民主」的價值綁在一起的,二者同時成為五四運動的兩面大旗:賽先生與德先生。在西方「船堅砲
利」壓迫的救亡圖存動力之下,五四的知識分子一方面思索著如何「師夷技以制夷」,一方面則冀望透過全面學習科學方法與科學態度以「開化民智」,進而培養民
主精神與實作。
一九四九後,作為「自由中國」的台灣,五四的文人精神在戰後生長於台灣的知識分子身上仍然延續著。這尤其表現在《科學月刊第零期》的發刊辭上:「不僅要作
為學生們的良好課外讀物,也要成為一項有效的社會公器;不但要普及科學,介紹新知,並且要啟發民智,培養科學態度,為健全的理想社會奠定基礎。」可見科學
人在意的是作為「社會公器」之用的科學教育;而後來的中美斷交、保釣運動,從彼時的科學人紛紛投入愛國救國行列,更可見他們念茲在茲的是民族精神與民主價
值。
如果說《科月》的發行與風行作為台灣科普教育的高潮,意思便是說,自此之後開始走下坡:科學教育與科技人才的培育開始專業化,五四救國淑世精神沒了。科教
精神扣連上的是「全球競爭力下滑」焦慮症:一方面透過科技教育使學生成為科技產品消費者(如資訊教育獨重微軟系統),一方面則是希望透過科教所創造勞動力
市場吸引全球金融資本投資(如近幾年中學理化與生物的教育改革十分在意奈米技術與生物科技新知);加上教育部對專利權、智財權等知識壟斷保護制度的強迫症
似地宣傳,科教之路與民主精神已漸行漸遠。
如果論者以美牛進口、流感疫苗等「亂象」證實了科普教育的失敗,此失敗並非科教資源投入不足所導致。相反,此斷言本身卻證實了科教推廣者已背離了《科月》創刊的五四文人精神:作為「社會公器」的科學教育,以及,「為人民服務」的科學。
(中國時報)
--
全球首見!海底封存 二氧化碳變能源
日
本「讀賣新聞」四日報導,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已投入一項全球首見的計畫,準備利用海洋微生物之力,將封存於海底煤田的二氧化碳(CO2)轉換成甲烷天然
氣。日本目前已和數國合作研究CO2的海底封存技術,並將其視為防暖化的秘密武器,但這是首度有研究團隊嘗試將CO2轉換成可用能源。
可望成為抗暖化新利器
日
本青森縣下北半島海域兩千至四千公尺深處,廣布所謂「褐煤」的海綿狀未成熟煤層。海洋研究開發機構於二○○六年利用地球深部探測船「地球號」,在該海域挖
掘到六百五十公尺以下,確認有將CO2轉化成甲烷的「甲烷生成菌」棲息,並由此推斷更深處的褐煤層應該也有該菌種棲息。
該機構因此鎖定該海域的海底煤田作為CO2封存處,計畫利用「甲烷生成菌」之力,在厚重黏土層中的褐煤層將CO2轉換成甲烷。「地球號」為此將於二○一三年前實際深入該海域調查,緊接著將進行一連串的實證實驗。
日
本此項計畫的最大課題,在於如何提升「甲烷生成菌」的甲烷生成力。甲烷生成菌一般需要一億至一百億年才能將CO2轉換成甲烷,研究小組希望能在三到五年內
研發出提升菌種能力的技術,將轉換時程縮短至一百年。這項技術一旦實用化,可能會從地面設有CO2回收裝置的火力發電廠,延伸出海底管線將CO2封存於海
底,再抽出生成的甲烷供發電使用。
該機構推測,日本從本州東北至北海道海域的褐煤層,最多應可封存兩千億噸CO2,為日本整年排放量的一百倍以上。隨著上述能源轉化技術的發展,該片海域也可能成為龐大的天然氣新來源。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