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修900萬輛 豐田首度道歉 油門踏板凸槌 10年害19死 台灣未受影響
日本豐田汽車近來因油門
踏板和腳踏墊故障問題,陸續宣布召修全球逾900萬輛車,引發消費者疑慮。豐田總裁豐田章男昨首度公開道歉,承諾盡快解決問題。台灣代理商和泰汽車雖表
示,台灣銷售的車款採用的零件不同,不須召修。但消保會昨表示,將深入了解,不排除強制要求召回維修。
媒體指召修車輛數已超越豐田去年
780萬輛的全球銷售數字。豐田章男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場外,接受日本放送協會(NHK)訪問時表示:「讓顧客感到不安,我們非常抱歉。」他表示將盡速確
定真相,向外界說明,以消除消費者不安,「請相信我們正在做回應,將使車輛更安全。」外界都在看他如何讓祖父豐田喜一郎70
多年前所創、如今是全球汽車龍頭的豐田汽車金字招牌重新發光。過去10年豐田車因油門踏板卡住,至少造成19死和無數受傷個案。
豐田股價重跌14%
台灣代理商和泰汽車公關經理楊湘泉昨說,台灣雖也銷售同型的國產化Camry、Corolla及日本進口的RAV4車型,但原廠已確認油門踏板結構和北美召修車款均不同,零件供應商也不一樣,以往從未接獲相關油門事故報告,暫無召回計劃。
和泰汽車表示,長久以來累積的品牌形象及銷售不受影響,但相關詢問電話確實增多。有經銷商低調表示,許多想購買上述車款的買主,暫停購車計劃或延長考慮時間。
消保會法制組組長劉清芳昨說,為解除消費者疑慮,後天將邀交通部、學者專家、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業者代表等開會討論,了解台、美豐田車款油門踏板結構不同之處,如有危害安全之虞,不排除強制要求國內業者也要召修。
豐田繼日前在北美召修230萬輛8款車後,範圍再擴及中國和歐洲市場。消息人士透露,豐田最快本周就會宣布補救辦法,可能是修理或更換出問題的踏板,可能在加速器內加裝一個墊片防止卡住。
數
年前起,豐田內部就聲音質疑,「一再擴大海外生產,能維持品質嗎?」因在海外很難要求供應廠商也完全採用豐田式做法,因此難以管控品質。加上豐田約有50
種車款共用零件,部分零件出錯造成的影響大於其他業者,有人稱這是為節約成本產生的副作用。豐田股價上周五再度下滑1.96%,以3490日圓(約
1235元台幣)作收,一周內跌了約14%。
與零件商互推責
豐田在美國的油門踏板製造商CTS被指是禍首,但CTS前天喊冤,指其產品未用於曾暴衝的Lexus,也沒用於2005年前出廠的豐田車上。美國國會有兩個委員會準備針對此事進行調查。
此外,美國對汽車買主極具影響力的刊物《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前天表示,暫時取消豐田8款召回車的「推薦」,直到問題解決為止。昨日本媒體指早在2007年美國就有消費者抱怨油門踏板的問題,但社方認定,「沒有安全上的問題」,而未加以重視。
豐田汽車大規模召修事件簿
2007年 召回腳踏墊出問題的Camry和Lexus ES250
2008年 當年年底歐洲也傳相同問題
2009/08 因Lexus傳暴衝事故,造成4死,美國媒體指是因加速器踏板被腳踏墊卡住,無法歸位肇禍
2009/09/30 召修380萬腳踏墊出問題的車
2009/11 召修全美426萬輛腳踏墊出問題的車
2010/01/21 召修美國Corolla等8種車款約230萬輛車
2010/01/29 再宣布召修歐洲8款約180萬輛,加上美、加、中國等地,全球逾900萬輛
2010/01/30 總裁豐田章男首度就近日召修事件道歉
日本豐田汽車小檔案
創辦人:豐田集團(豐田佐吉)
豐田汽車(豐田喜一郎)
創立:1937年
代表者:第4代的豐田章男(代表取締役社長)
員工:逾32萬人
總資產:29兆620億日圓(約10.3兆元台幣,2009年3月統計)
規模:2008年以897萬2000輛車銷售量,超越美國通用汽車,成為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
海外分公司:包括台灣、中國、美、加、巴西等27國
車款:Allion、Avensis、Camry、Corolla、Porte、Land Cruiser等,1980年代後期嘗試進入當時日本汽車生產商無法征服的美國豪華房車市場,成功建立Lexus高級汽車品牌
豐田受創 恐影響日本經濟
風波擴大
豐
田汽車是日本最大的企業,2008
年登上全世界最大車廠寶座,也是全日本人的驕傲。但這次豐田在全球召修逾900萬輛問題車維修,讓「日本品質,全球第一」的金字招牌蒙上灰塵,還可能把好
不容易才要走出谷底的日本經濟拖下水。《東京新聞》社論警告,「豐田信用受創,很可能摧毀全世界對日本製造業的信心。」
事實上,接任豐田總裁才剛滿一年的豐田汽車創辦人之孫豐田章男,去年6月就已預知這次的問題,他對豐田為了超越美國的通用汽車成為全球最大車廠,不惜犧牲長久堅持的嚴格品管,不斷擴張海外業務表示憂心,他說:「不是說擴張業務不對,但是我們已經超出我們應該做的。」
政府擬出手相救
這次的加油踏板問題,重創豐田費盡心力營造的安全可靠形象,毫無疑問是豐田創社70多年來最大的危機,分析師關切枝繁葉茂的豐田能否撐過這麼大的風波。
幸好豐田汽車在問題更嚴重之前,就全面召修問題車款進行檢修,再加上以豐田對日本經濟「牽一髮,動全身」的重要程度,日本政府、甚至其他日本車廠都可能出手相助,協助找回全球消費者對於日本產品的信心。
(蘋果日報)
--
南韓學童 明年要學漢字
從明年春天開始,南韓小學生可能要學漢字了。南韓科學技術教育部計劃建議各小學,從明年新學年開始教小朋友學漢字,是漢字睽違40年後,重新被列入小學正規教育課程。
去
年20名前國務總理聯名上書總統李明博,建議恢復小學的漢字教育,引發爭論。教育部隨後委託「韓國教育課程評價院」,在去年6至7月針對5222名家長和
教師進行調查,發現多達83%受訪者贊成小學生學習漢字。贊成的家長比率高達89.1%,教師則為77.3%。確認漢字教育有其必要性,建議將漢字教育納
入小學課程。
提升詞彙理解能力
韓國在15世紀前書寫不同調,說的是韓文,寫的卻是漢字,通常只有貴族識字,世宗大王為了讓平民也能識字,創造出標記讀音的韓文。民族意識很強的南韓1968年強力實施「去漢字化」,把漢字趕出校園,獨尊韓文,導致現在20到40歲的人幾乎不懂漢字。
韓文中有七成詞彙來自漢字,很多詞語寫法相同,但因漢字解釋不同,所以意思完全不同,如果不懂漢字就很難提升語文能力。老師們也認為漢字有助於培養學生對詞彙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南韓直到近年才恢復國中、高中的漢字課程,但也僅列為選修項目。
(蘋果日報)
--
本月第2次月圓 天文奇景 藍月高掛
昨晚是1月份出現的第2次滿月,民間俗稱此為藍月現象。中央氣象局指出,今年較特別,將會出現14次滿月,下次同一個月出現第二次滿月的時間為3月30日。
下次3月30日再現
1月1日已出現過一次滿月,但昨晚再度月圓,是1月份出現的第二次滿月。氣象局天文站技士鄭振豐說,正常每月只會出現一次滿月,若1個月內出現兩次,第二次滿月就被稱為藍月,但這是民間俗稱,並非月亮真的變藍色。
鄭振豐解釋,一個月內會有兩次滿月,與人類曆法不同有關,陰曆一個月只有28、29天,而陽曆一個月約有30天,因此每隔2、3年就會出現藍月,「今年會有14個滿月,算是比較少見,下一次出現藍月是3月30日。」
此外,今天各地都是多雲到晴的好天氣,氣溫比昨天再回暖1到2℃;氣象局提醒,今晨西半部與金門、馬祖會有局部霧,出門開車要小心。明晚微弱鋒面報到,氣溫略降,周三受東北季風增強影響,北部、東北部與東部會下短暫雨,北部高溫會掉到20℃,民眾將感到涼意。
(蘋果日報)
--
年輕人頻尿 宜少喝茶
Q:我20幾歲,常有尿意,但站很久卻尿沒幾滴,想憋尿又憋不住,該怎麼辦?
A:年輕人若無重大疾病如脊椎損傷,頻尿可能是膀胱過動症,因膀胱不自主收縮,導致不時上廁所,也可能是生活習慣所致,如喝太多茶、咖啡等含咖啡因飲料。建議若有嗜喝咖啡因飲品習慣,可停一陣子觀察。
建議檢查膀胱功能
若
停喝咖啡因飲品,仍有上述症狀,可進行尿流速、殘尿量、尿路動態功能等三項檢查,第一項是排尿速度,正常解尿應先慢、後快、再慢,超音波圖有如小山丘,若
從頭到尾速差不明顯,即為異常;第二項是看膀胱在排尿後還殘留多少尿液,太多或太少都顯示膀胱功能有異;第三項是看膀胱收縮壓力是否異常。透過上述檢查,
即可知是否須治療。
(蘋果日報)
--
曾罹口唇疱疹 男雷射除斑變「大花臉」 小傷口致復發 臉部冒紅疹潰瘍
農曆春節前是整形旺季,連男性都愛美,但一名男子日前雷射除斑,一周後臉上冒出紅疹,就醫檢查發現感染疱疹病毒。醫師提醒,曾罹口唇疱疹者,進行臉部雷射等手術,易使潛藏的疱疹病毒復發,應先告知醫師病史,必要時可先服藥預防。
整形旺季
收治病例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皮膚科主任張少平昨表示,這名30多歲男子到院時,自述1周前才進行臉部雷射磨皮,之後臉上冒出紅疹,還有些潰瘍,成了張「大花臉」,又紅又痛;經檢視男子感染疱疹病毒,給予抗病毒藥物後已改善。
張
少平說,疱疹病毒分為許多類型,其中單純疱疹病毒的病兆,多位於口唇附近,容易引發患部皮膚、黏膜潰瘍,即使痊癒後,病毒仍可能藏於體內,待患者免疫力低
下,或臉部有傷口時復發,而上述男子在雷射除斑時,造成許多細微傷口,使體內疱疹病毒再度發威,導致臉部多處紅疹、潰瘍。
果酸換膚也得當心
張少平提醒,除了臉部雷射除斑術,磨皮、果酸換膚等美容手術,也可能誘發疱疹病毒發作,提醒有口唇疱疹病史者,在進行上述美容術前,可先告知醫師,必要時可先服用藥物預防。
衛生署署立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蕭宣文說,農曆年前是整形旺季,提醒民眾進行美容術前,應避免太累,以免免疫力低下誘發疱疹病毒復發。
蕭宣文說,術後臉上可能有細微傷口,術後一周謹記不碰生水、防曬等事宜,以免得就醫善後。
已規劃做臉部除痣術的上班族李淑娟昨說,不知臉部美容術可能誘發疱疹病毒,但仍想除痣,會先告知醫師病史以利預防。
雷射除斑注意事項
◎有口唇疱疹病史者,術前可告知醫師,必要時可服用抗病毒藥物預防
◎依醫師指示使用抗菌藥膏等預防感染
◎雷射術後1周患部不碰生水
◎外出時以帽子或深色陽傘防曬
◎術後若出現紅疹、潰瘍,有可能是感染疹病毒,應就醫診治
(蘋果日報)
--
解剖重要「教材」大體老師篩檢嚴
培育醫師
每一名大體老師,都是培育未來醫師最重要的「教材」。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解剖學科主任蔡孟宏表示,解剖課常給醫學系學生很大衝擊、也是很重要的課程,學生從清洗大體到解剖,整整半學期都必須向大體老師學習,動刀找到人類對抗病魔的答案。
中
國醫藥大學學生在《九八學年度大體老師合集》一書寫下解剖課的體驗,有學生寫著,看著老師安詳的臉,似乎聽到他在說:「繼續啊!我在這裡就是要你們發現錯
誤,找尋答案啊!」醫學系學生蔡慶諭說:「每劃錯一刀,就會想到要是躺的是真人怎辦,心裡也會覺得對不起大體老師,而更細心。」
打福馬林保存3年
但
大體老師篩檢十分嚴格,為讓醫學生了解正確器臟位置,曾摘除器官、動過大手術、嚴重癌細胞轉移或溺斃、車禍等死亡者,都不合格。蔡孟宏表示,該校每年需
20具大體協助教學,捐贈者在注射福馬林後須等3年,讓福馬林完全滲透大體組織、徹底防腐,才能解剖。也會安排學生到家屬家中訪談,透過生命教育,教導醫
學生學習視病如親的態度。記者鄭敏玲
大體捐贈資格及管道
◎資格:
.16歲以上
.無愛滋病、肺結核等嚴重法定傳染病患
.未做過器官摘除或移植手術等大手術
.無嚴重腫瘤(即癌細胞轉移區域過多)
.不過胖或過瘦
.非溺斃或嚴重水腫、車禍、手術中往生、嚴重創傷、大出血、冰存過久者
.肢體未嚴重變形
.褥瘡導致皮膚等組織破壞者不適宜
◎目的:供醫學教學和研究
◎流程:經防腐處理,保存3至5年後,再排定進行為期半年或一年的解剖教學
◎管道:
.北區6所醫學院解剖教學遺體捐贈中心:(02)23912241
.中國醫藥大學遺體受贈委員會:(04)22060018
.慈濟大學遺體捐贈室:(03)8565301轉7081
(蘋果日報)
--
比去年簡單 學測英文「生活化」 四格漫畫結局「?」寫作文要發揮創意
逾
14萬名考生報考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昨考完英文、自然科後落幕。今年英文時事題當道,莫拉克風災、通貨膨脹、美國泳將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單車風潮都入題。英文作文則首度出現四格漫畫最後一格留白,要考生想像可能的發展,考生普遍反映不難發揮,英文老師也認為難易度適中,比
去年簡單一點。
昨學測第2天,全國共有14萬2000多人應試,英文、自然科缺考率分別為1.46%和1.51%,均為歷年最低,預計下月24日寄發成績單,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將開放網路(www.ceec.edu.tw)和電話語音(02)23643677供查詢。
菲爾普斯摘金入題
非凡英文補教老師林揚分析,今年英文結合時事、電影和生活常識,「相當生活化」。考題出現通貨膨脹導致物價上漲、莫拉克颱風造成台灣嚴重災情、美國「飛魚」菲爾普斯拿下奧運8面金牌等時事;單車熱也成中翻英考題,電影《戀愛沒有假期》的交換宿舍情節也入題。
全國教師會英文教師解題團批評:「翻譯字詞難度偏易,沒有鑑別度。」但入闈高中英文教師認為,學測目的是測驗基本程度。
考生:文意選填難
英
文作文今年首度以開放式四格漫畫出題,一到三格描繪一名中年男子在麵店吃麵,他離開後,老闆和男童發現男子遺留一袋錢,而男子到車站後也發現錢不見了,第
四格則是一個大問號,要考生寫結局。林揚說,去年英文有一半考生作文分數不到7分,今年好發揮,考生平均可有8分(滿分20分);中和高中英文教師郭慧敏
說,作文具鑑別度,程度佳者可發揮創意,程度差者也可拿到基本分。
多數考生作文都是寫麵店老闆把錢送到警局,「拾金不昧」的歡喜結局,但北一女江姓考生搞創意,描述男子因失業走險路搶劫,搶到錢後就到麵店大吃大喝,沒料到準備要搭車跑路之際,竟發現錢丟在麵店,還被警察循線逮捕,最後在監獄吃牢飯。
建中丁姓考生說:「英文文意選填很難,看了好幾遍還是不知道怎麼作答。」師大附中考生呂李鴻說:「克漏字較難,尤其介系詞容易混淆。」
學測入闈高中教師和考生均認為,今年英文難度適中。林揚也說,英文比去年略微簡單,但因整體考生成績結構沒變,預估頂、前、均、後、底五標和去年一樣。
此外,大學考試入學中心昨公布國文、數學、社會選擇題答案,其中國文第20、21題答案與補教和高中教師解題有出入,社會第7、39、43、44題也不同,教師將向大考中心提出疑義。
學測與甄選入學時程
1/31 大考中心公布英文、自然科選擇題答案
2/24 寄發成績單、公布級分與五標等相關統計資料
2/27~3/01 申請複查成績
3/05 寄發成績複查結果
3/15~3/18 個人申請報名
3/24 公布甄選入學第一階段篩選結果
4/02~4/25 指定項目甄試(日期由各大學自訂,但只會安排在周五至周日進行)
4/15 寄發網路登記就讀志願序通行碼
4/28之前 各大學公告錄取名單並寄發甄選總成績單
5/02~5/04 錄取生登記就讀志願序
5/10 甄選委員會公告統一分發結果
5/14 錄取生放棄入學資格截止日(以郵戳為憑)
技術待克服 英文擬加考聽說
傾向辦理
國科會日前提案,為增進學生英文聽說能力,建議大學指定科目考試英文科加考聽力及口說題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主任簡茂發昨表示,政策方向傾向辦理,但近10萬人同時進行英文聽說考試有技術困難,因此將研議朝分區、分時段方式舉行,但如何避免公平性爭議,還須研究。
研議分區分時段
簡茂發說,英文聽力與口說能力非常重要,國內學者都有共識,大方向是要加考聽說,但現階段要近10萬人同時考試聽力和口說題型,會有硬體設備不足及噪音干擾問題,執行上有困難,目前正研議把考試規模變小,以分區、分時段方式實行。
政
治大學英文系教授陳超明說,贊成指考英文科加考聽說能力測驗,可導正目前多數學生只背文法、單字,卻不會、不敢說英文的現象,但分區、分時段須有配套措
施,為避免不同試場或時間考會有題目不同和情境不一樣的差異,分數應轉換為級分制,只讓同一時間、情境下應試的考生做去排比,以免不公平,且聽說能力成績
只作為入學門檻,不用於志願排序,以免考生壓力太大。
建國中學一年級學生彭昶瑜說:「聽力及口說若不在同一時間舉行,強烈懷疑公平性,即使同時舉行,器材出問題、噪音等外在因素,都可能干擾考試,造成結果不公,採計全民英檢成績比較客觀。」
對學者建議採級分制及入學門檻,或改用全民英檢成績,簡茂發說,須進一步研議。
難易度適中 自然考《阿凡達》
時事入題
昨學測第二節考自然,全球最賣座的電影《阿凡達》、H1N1新型流感(新流感)疫苗、颱風、地震等時事都入題,考生多認為不難作答,補教及高中老師表示,自然科難易度適中、具有鑑別度,預估頂、前、均、後標和去年一樣,底標則可能不變或減1級分。
考生:常識題多
補
教物理老師張翔表示,選擇第58題考電影《阿凡達》拍攝方式是在真人演員身上黏貼動作感測器,再將訊號傳輸到電腦中的虛構角色來模擬其動作,問考生如欲設
計電影或電玩遊戲中的角色讓其自然擺動手臂、長髮,哪個方程式最符合自然擺動手臂的角度變化,張翔說,該題引用「阿凡達」一詞,引進流行元素,其實只要有
基本的數學概念,不須看過《阿凡達》,也能作答。
去年首度列入課綱的能源與新科技章節,張翔說,據他了解,有半數的高中老師教不完,今年考了3題,恐怕會寫的考生不多。
師大附中化學老師江青釗認為,化學命題偏重實驗,有助引導教學。附中生物老師許偉傑分析,生物考題強調圖表及統整概念,第52題考新流感疫苗施打順序,有「置入性政策宣傳」意味,史上首見,但學生也可藉此了解政策內涵。
師大附中盧姓考生說:「自然科難題不多,但題目長,要花時間看,作答有點趕。」成功高中毛姓考生說:「颱風、地震相關題目多,都是常識題,不難。」
名校熱門系 要65級分 景氣復甦 電子電機類科將回溫
大
學學測落幕,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昨分析,今年整體考科與去年難度差不多,預估熱門頂尖校系的錄取門檻還是會維持去年水準,像是台灣大學醫學系仍要滿級分
75級分才有勝算,台大、清大及交大的熱門校系,還是要有65級分以上的水準。而隨著電子業景氣復甦,預料電子、電機相關類科會有回溫趨勢。
國立大學需50級分
劉
駿豪分析,今年甄選名額雖然一口氣增加了7891個名額,但對頂尖大學或熱門校系影響不大,要推甄上台大、清大、交大等熱門校系,最好有65級分的水準;
中央、中興、中正大學等校,則至少要有60級分;輔仁、東吳等熱門的私立大學校系,最好有55級分;國立大學門檻約落在50級分。
劉駿豪說,由於今年有不少校系甄選名額提高,錄取門檻可望下修,像是中國醫藥學院藥學系「個人申請」部分,去年招生42人,今年暴增至110人,去年錄取總級分為66級分,預估今年只要有60級分,自然科至少有均標以上水準,錄取的機會就很大。
他並分析,去年受到金融海嘯衝擊、電子業大裁員,部分2類組考生因此改選3類組科系,今年景氣逐漸復甦,電子、電機相關類科應會將重新成為考生的優先選項。
公布去年各系門檻
此
外,為提供考生選填甄選入學參考,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執行秘書蔣丙煌昨表示,今年將首度公布去年第一階段篩選後各學系各科採計最低級分,最快本周公布在
招聯會(www.jbcrc.edu.tw)與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www.caac.ccu.edu.tw)網站上。
蔣丙煌說,過去高中教師經
常反映輔導學生選填甄選入學志願時,由於個人申請僅有5個志願,但各校系未公布錄取標準,校方無法輔導考生選填,有的考生使用補習班提供資料,但資料未必
正確,考生在欠缺參考依據下,常白白浪費志願數,不少學校建議招聯會提供各系各科最低級分,避免考生錯估分數,招聯會經討論後通過此建議案,最快本周公
布。
(蘋果日報)
--
大叔掉錢包…英文作文飆創意 寫結局
今年學測英文時事當道,八八風災再入題,並結合生活化,包括腳踏車和購物等;作文考連環圖說故事,但四格漫畫並沒有結局,開放讓考生發揮創意,是第一次出現,即使如此,補教和高中老師一致認為,較去年一張照片好發揮。
全教會認為英文科難易適中,可鼓勵中等或中下程度學生,且選文貼近學生生活經驗,作文有發揮創意的空間,答案沒有爭議,選項單字符合四千五百字範圍;補教老師林揚預估,五標成績和去年差不多,頂標十三級分,均標八級分。
林揚認為,今年學測英文選擇題較非選擇題難,因為文法較去年難一點,包括考了虛受詞和介係詞等。
非選方面,翻譯題考最夯的騎腳踏車,非常簡單,但被全教會評為「較沒有鑑別度」,林揚指出,考生只要利用國中學的字彙,就可應付,比起去年簡單很多。
作文是漫畫式的想像故事,大考中心說,這類題目九十三到九十六年連續出現好幾次,但之前不論考單格漫畫、三格或四格漫畫,都是完整故事,今年首次出現四格漫畫中只畫了三格,主題是麵店客人遺失金錢,但結局要考生發揮創意。
林揚表示,這對考生來說不難,較去年好發揮,去年英文作文一半考生不到七分,今年應可提高到八分。
閱讀測驗、綜合測驗選文取材廣泛,綜合測驗三篇選文主題分別為「購物與時尚」、「洋蔥的分類」及「瓶裝水」,都很生活化。閱讀測驗選文,包括介紹紐西蘭特有昆蟲、美國高中期末舞會的起源和演變、「換屋旅遊」和伊索匹亞的Bekoji城市。
與時事相關的題目還包括奧運、通貨膨脹等,文意選填出的瓶裝水則是環保議題。
學測英文 跟文法說拜拜/陳超明(政大英文系教授)
「考試領導教學」這句話,其實在大考中似乎未得到印證!看完今年大學學測的英文題目,個人感慨很深!此次英文考題再一次支持我的看法:學測不考文法!
然而,我們的高中教學是否還在繁瑣文法規則中打轉呢?補習班老師,是否仍繼續疾呼哪種句型與文法規則很重要呢?
攤開今年學測英文題目,嚴格說只有一兩題文法題,其他題目大都是理解題,也就是必須看上下文語意才知道答案!
從單字題開始,大都以所謂上下文語意,或是英文所謂的搭配詞或是慣用的語法,就連很多老師都認為是考文法的綜合測驗(所謂的克漏字),也都與語意及上下文相關,跟文法無關。
理
解的測驗,考的才是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一是單字的掌握(包括定義、用法及搭配詞);二是英文語法的邏輯性(如字的排列次序、因果關係或是推理的能力);
三是大量的閱讀。這三者才是提升英語能力的基礎,文法只是輔助理解工具,並非考試重點,也不是掌握英文唯一關鍵。掌握了單字用法、語意,知道上下文的連
接,也就會造句、翻譯及寫作文了!
這幾年來學測英文考試,幾乎都以測驗學生理解力與語文的使用能力為主,也配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及認知能
力。學測的命題委員似是要告訴大家,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大量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然後去使用所學到的字詞。透過對單字的掌握及上下文的連結,英文能力得
到提升。讓我們一起放棄文法規則的教學,從語意及如何使用單字著手!
生物考疫苗 地科地震多
今年生物考了一題疫苗,師大附中老師許偉傑認為是「常識題」,像「置入性政策宣傳」;地球科學中間偏難,不利一般程度考生,地震題特多,十七題中占五題。此外,全國教師會對部分生物、地科試題有意見,建議送分。
自
然科出現跨科整合題,獲得不少老師認同。第廿六題引用宋朝「夢溪筆談」考物理、第四題是生物和公民的結合,許偉傑說如果考生不會分「阿姨」、「姑姑」和
「堂」、「表」,這題八選五就選不出來;從第四十三到四十八題的綜合題裡,地科、生物和化學各考兩題,許偉傑大讚出得漂亮。全教會認為,如果可以把同科的
試題連續排列會更好。
今年自然科第五十二題配對接種疫苗優先對象和理由,許偉傑說「這用常識就判斷得出來」,他笑說出這題大概是要大家「了解政府的甘苦」。但全教會批評目前的作法已經變成「全面接種」,這題明顯不符合現況。
生
物部分,全教會針對第一、卅四、四十五、五十題提出疑義,第一題B選項在課程中無明確定義;第卅四題丁選項錯誤、戊選項非高中實驗內容,建議送分。第四十
五題D選項課程沒提,學生無法判斷;第五十題A選項題意不清,建議也送分。另外第五十四題題目可能寫錯字,「取A牛的耳朵『細胞』」寫成「細胞核」。
物理「阿凡達」 沒看也會寫
大學學測自然科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四個科目。今年物理計算題、抽象的磁學概念稍多,電影「阿凡達」入題,但沒看過也沒差;化學科考題靈活、有陷阱,類似去年指考。
全國教師會認為,今年物理科計算題有點多,有些題目要經過單位換算和數字計算後才能得到結果,建議這種題目應該減少。
補教老師張翔認為,今年物理科能源、現代新科技的部份考了兩題半,第五十九題合併奈米科技和光學,他認為是最好的一題。許多學校這些部分都跳過不教,在「考試領導教學」的情況下,學校以後應該會教。
第
五十八題從動畫測驗考生物理「力與運動」的觀念,多數考生步出考場說「命題老師很鮮,阿凡達竟能跟物理扯在一起!」台中二中考生吳介揚說,他沒有看電影
「阿凡達」,但這一題從動畫中測驗物理觀念,即使沒看電影也能作答。張翔說,雖然A選項看起來「像個正統方程式」,但只要考生想到行走時手臂是來回擺動,
選項瞄一下就知道要選C。
化學科部份,補教老師黃群、師大附中老師江青釗都說題目比去年活、有陷阱題。江青釗指出,實驗近幾年都是命題重點,這對規規矩矩帶學生做實驗的老師有鼓舞作用。
全
教會和黃群都提到,第廿九題可能會有爭議,題目未講明「1大氣壓」是注入氣體前,還是注入後的壓力。黃群認為這題出得好,可惜會讓以為題意是注入前的考生
選D、注入後的考生選B。全教會還說,第十九題的題目敘述可能有誤,雙氧水是過氧化氫的水溶液,題目敘述方式可能讓人以為兩者是同一個東西。
(聯合報)
--
英文大變革 彈性作答好揮灑
學測英文科出現重大變革!以往被批評的不合理規定,今年全數取消,中翻英不再限制僅能譯成一個英文句子,作文也不再有字數上限。命題者與高中老師都認為,規則改變使作答彈性變大,考生得分機會大增,對創意、批判性的教學相當有助益。
以往英文作文都會加註「文長一二○個單詞(words)左右」,讓考生憋得要死,年年遭到教師團體和補教炮轟,卻始終沒有進展。中和高中教師郭慧敏表示,
近年來學測命題都很有創意,中等考生一般都可以寫到一五○個詞,頂尖菁英更是眨個眼就到二百字以上,一二○字根本不夠發揮,考生還得分神擔心,害怕寫太多
會被扣分。
作文翻譯 不合理規定全數取消
今年加註語改為「文長至少一二○個單詞(words)」,雖然只有兩個字不同,卻是重大突破。某位命題老師坦承,大考中心考完公布的範文,字數都遠遠超過規定,因此在徵詢高中老師的想法後,將字數上限拿掉,讓英文寫作能力較優的學生,有較大的發揮空間。
生活時事 風災、瓶裝水等入題
另外,今年翻譯題規則也稍有不同,去年規定僅能譯成一個英文句子,考生被迫使用「子句」造句,難度相當高,導致二萬多名考生在該部分掛蛋,嚴重打擊教學士氣。今年規則取消,命題者認為考生在翻譯時,會有更大的彈性及創意空間。
今年學測英文科考了很多時事題及生活化題目,莫拉克風災、美國游泳好手菲爾普斯在奧運拿到八面金牌及瓶裝水爭議等均入題。補教老師表示,今年選擇題較難、翻譯題及作文題簡單,整體來說,難度跟去年差不多。
簡單好寫 中翻英考生可拿高分
中翻英有兩題,每題四分,共八分。第一題是:在過去,腳踏車主要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第二題:然而,騎腳踏車現在已經成為一種熱門的休閒活動。補教老師林揚說,這兩題中翻英很簡單,國中程度就可以答出來,預估會有一半以上考生超過五分。
作文方面,要考生看四格連環圖寫出一篇文章。郭慧敏表示,連環圖第四格空白的畫面,讓學生有發揮想像的空間,有助於程度好學生發揮實力得到高分。而程度不好的學生也可以順著故事脈絡,提供一個合理的結局得到基本分數。
阿凡達考周期性擺動 疫苗「置入行銷」
高中老師及補教老師表示,今年學測自然科注重生活化、圖表及跨領域整合等能力,甚至有政府推動新流感疫苗的「置入式行銷考題」,還有《阿凡達》電影也入題。他們認為,自然科題目出的好,難易適中,但有鑑別度。
自然科共六十八題,物理、化學、地球科學及生物各約十七題。師大附中老師許偉傑表示,地球科學比去年難,其他跟去年差不多。自然科題目有不少是跨領域的,譬如第四十三題到四十八題的題組,同時考了生物、化學、地球科學的整合觀念。
全面接種新流感疫苗不符合效益,且沒有足量疫苗可供施打,所以民眾打疫苗有先後順序。自然科第五十二題,列出接種疫苗的七個優先對象及四種優先接種的理由,要考生進行正確配對。許偉傑說:「這有點像是政府的置入式行銷題目。」
電影《阿凡達》也入題。第五十八題:《阿凡達》的拍攝方式是在真人演員身上黏貼動作感應器,再將訊號傳輸到電腦的虛構角色來模擬其動作。現在有一個人手臂自然擺動,要考生找出手臂和時間變化的運動方程式。
補教物理老師張翔說,這個《阿凡達》題,其實是考手臂周期性擺動方程式,沒有太多物理觀念,未看過電影也答的出來。
自然科化學題有十七題,但有十一題出自高一「原子結構」、「生活中的能源」兩章。補教化學老師認為黃群認為,這種考法太過集中,會影響到學生學習。
自然科跨領域 考生大嘆題目太多
學測自然科考題偏向生活化,最夯話題包括H1N1新流感疫苗施打、莫拉克颱風、日蝕、賣座電影《阿凡達》都出現在題目中;考生表示,題目敘述較長、計算多,必須靜下心來寫才能拿到高分。
北市文德女中曾同學表示,自然科試題很多,而且題目很長,每題都要思考很久,時間真的不夠用。崇光女中王姓考生也嘆,「題目太多了,寫到最後一刻,根本沒有時間檢查!」北一女中鄭依潔也說,題目很多,寫得很趕,她另覺得多選題不好寫,比去年考古題還難。
一名考生表示,部分生物試題帶入目前各界關注的議題,例如新流感疫苗、能源、電影《阿凡達》等,因屬重要時事,考前都有準備到了。
屏中數理資優班潘彥廷說,其實答案在題目中多有提示,但敘述長容易分心,除單選及多選題外,還出現集合物理、化學、地科等綜合題型,從達爾文百歲冥誕開端,問物種起源發現的島嶼等題組,這是以往考古題從沒出現過的。
屏中鍾富升也說,考題結合許多時事,例如H1N1流感疫苗施打對象先後順序,莫拉克颱風路徑圖,對台灣那個位置影響最大,還有日蝕針孔成象概念,這些全與生活息息相關,必須融會課本知識才能解答。
自然科,無論自然組或社會組考生普遍都覺得試題偏難,物理科或生物科都有不少專有名詞看不太懂。
(中國時報)
--
英文作文 連環圖考反應
今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英文難易適中,英文作文讓考生看連環漫畫寫作文,首度在漫畫第四格打上一個大問號,開放式結局讓學生發揮想像力。
大考中心說明,今年學測英文在題型、配分上與去年相同,單選題包括詞彙(十五分)、綜合測驗(十五分)、文意選填(十分)、閱讀測驗(三十二分),非選擇題的翻譯(八分)、英文作文(二十分)。
補教老師林揚分析,前面的綜合測驗文法、文意選填較難,後半的閱讀測驗、翻譯、作文都比去年簡單,估計今年的英文「五標」和去年差不多。
時事題不少 國內外新聞要看
林揚指出,今年國內外時事題有多題,包括第四題的通貨膨脹、第八題的奧運游泳選手菲爾普斯、第五十三到五十六題的奧運金牌長跑選手、第十三題的莫拉克颱風。
而生活題包括不花錢的度假方式—住宿交換(類似電影「戀愛沒有假期」)、洋蔥新不新鮮辨別方法、逛街購物題組在去年和今年都入題等,除了課本及補充文章外,考生要多看國內外新聞。
字彙部分,林揚表示,考生只要背好五千個單字就沒問題。
四格漫畫 最後一格留問號
至於英文作文,從九十三年至九十六年都是出四格或三格的連環漫畫,九十六年還開放讓考生自己決定圖片順序來編寫故事,去年則是以合成照片命題,今年又回復到漫畫。
英文作文也改為要求篇幅必須達到一百二十個英文單字(word),鼓勵學生發揮。作文第一、二張圖內容在描寫賣麵的母子二人在顧客吃完麵離開後,發現顧客遺留下來的公事包裡面有許多錢,第三張圖顧客到火車站發現公事包掉了,非常著急,第四張圖只有一個大問號,讓考生發揮。
得分關鍵 過去時態、轉折詞彙
補教老師認為,考生若在三位主角中選一位,用第一人稱作文,使用過去式或過去完成式時態,且使用好三格漫畫之間未明講的轉折處詞彙,例如however、on the other hand,作文應不難拿分,一半考生至少可拿八分。
別出心裁 作文才能拿高分
入闈試考的台大醫學系學生黃琢懿認為,故事很容易被導向「拾金不昧」的教條化內容,「要別出心裁,作文才能拿高分」,她寫的內容是描述把錢,忘在麵攤上的男主角其實是捲款潛逃,回到麵攤找錢被勤奮工作的老闆娘母子感召,最後把這筆錢還給原來的人。
全教會指出,英文作文題目整體來說是有創意的,也能鑑別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差別。
自然科阿凡達入題 疫苗插花
學測自然科難度適中,四科平均分配,考題很靈活,電影「阿凡達」和時事「莫拉克風災」、「新流感疫苗」都入題。不過,解題的師大附中生物老師許偉傑直言,疫苗題是有常識就會作答,根本是「政府置入性政策宣傳」。大考中心發言人副主任洪冬桂表示不方便回應。
四科平均 考題靈活
自然科第五十二題考新流感疫苗優先施打的接種理由與優先對象的配對,許偉傑表示,這是考學生的時事推理能力,與高中課本其實關聯性不大。
較有趣的是第五十八題,考電影「阿凡達」在真人演員身上黏貼動作感測器的拍攝方式,分析動畫或電玩中角色動作可利用運動方程式及電腦計算模擬。但補教老師張翔認為,該題與物理關聯少,只要知道「人手是來回擺動」,代入時間就可選出答案。
疫苗 像政策宣導
自然科包括生物、物理、化學、地球科學,試考生指出,各科都重「基本能力」,生物、地科有大量圖表,考生須有判讀能力,物理和化學偏重基本題,難度偏易。
許偉傑分析今年考題有三大特色:重視閱讀圖表的統整及比較能力、跨科整合能力(綜合題四十三到四十八題組,加拉巴哥群島附近發現深海熱泉共六題)、生活化試題(牛樟芝、湖泊優養化),總結是考生不能死背、要會活用。
協助審題的台南女中生物老師張鳳琴認為,生物考題比歷年簡單許多,牛樟芝、海底熱泉、DNA、新流感、複製牛都是學生熟悉且簡單的主題。第四、三十四題是實驗題,則對教學正常化、注重實驗的師生有鼓勵作用。
地科考日食、莫拉克颱風,並要考生從颱風路徑圖,研判哪一段時間最可能為台灣帶來豪雨造成八八水災。
員林高中物理老師張金群表示,物理題取材多來自日常生活經驗,提醒考生「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化學科對自然組學生是中間偏易,對社會組學生則偏難,恐打擊信心。化學補教老師黃群則認為,第廿八到第廿九題的題目「於27C、1大氣壓」是注入前或後,條件不清楚,答案恐有爭議。
(自由時報)
--
排隊搶掛號 睡醫院卡位
凌晨三點,住高雄縣五甲的陳小姐,裹著外套戴上口罩,冒著冷風騎車到高雄長庚醫院,昏暗的掛號櫃檯前,已有人擺上小板凳「占位」,「還好排到第二個」,陳小姐鬆一口氣,前天她來晚了,沒排上。
為看病漏夜排隊掛號的現象,在大台北地區司空見慣,近年來,台中、大高雄地區也開始出現排隊怪象;隨著長達九天的年假逼近,趕著拿藥過年備用的排隊人潮,更是有增無減。
「為什麼網路掛號一年比一年難?」許多病人不解,儘管各大醫院開放網路、電話及現場掛號等多重管道服務,但打開醫院網站,幾乎都是滿江紅「額滿」,讓病患傻眼,一號難求,不得不加入排隊一族。
「總機嗎?為何我三周前就開始網路掛號,卻始終掛不到?」陳姓病患向本報投訴,抱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有不少診次都有限號情形,讓她根本掛不上號,「彷彿又回到沒有網路預約掛號的時代」。
不少病患反映,健保額度管制後,語音、網路掛號難的現象更加明顯,他們懷疑醫院擔憂看診病人愈多虧愈多,私下要求醫師減號或限診使然,但有此現象的台中榮總、中國附醫、高雄長庚、義大等醫院都否認。
罹患乳癌在嘉義服務的陳姓護士,到高醫求診卻苦於掛不上號,請親友幫忙,共動用五部電腦,在午夜十二時過後飆網掛號,終如願掛到一號,但這一號是五十五天後的門診。
「癌症治療能等嗎?」她痛罵醫院不顧病患權益,一再限縮門診號次,現在健保保費又要調漲,她認為「政府該管一管!」
一名罹患癌症的單親媽媽,每天上午七點多送孩子上學後,才能到醫院現場掛號,三個月了,沒有一次成功,她急得到醫院公關室哭訴,但醫院公關雙手一攤「莫法度」。
台中市楊姓婦人因預約看診的日子正好出國,想提前或延後看診,清晨四時就起床,等到六時開始準備線上掛號,下月的名額已宣告額滿,「我不相信還有別人更早開機的,太離譜了!」
排第一掛60號 癌患看病折騰18小時
凌晨二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已有一群人摸黑到門診大廳卡位,有的打地鋪睡覺,有的看書報,個個滿臉倦容苦撐到天亮,只為掛號看病。
常卡第一位的李姓男子,六年前患口腔癌,三個月前復發,他每次都搭晚上六點多左右的火車,從屏東內埔到高雄市。為了排隊卡位,他買了一把小板凳,寄放在高雄市親友家,晚上十點半開始,夜宿醫院掛號大廳,就坐在小板凳上「睡」到天亮。
凌晨三點多,排隊病患開始多了起來,李姓男子說,雖然辛苦但他並不孤單,半夜排隊的人一堆,「很鬧熱哦!」久了彼此成為「老友」,還會幫忙看守椅子,交換掛號情報,「哪個醫師技術好不好,能不能掛得到號」。
不過,早來的未必就搶得到號,「透早五、六點來的都掛不到號啦!」即使排在第一位,所掛的號次也不是第一號,通常都在五、六十號,須等到中午才看得到醫師,李姓男子就是如此。
屏東內埔到高雄的車程只需四十分鐘,但他每趟就醫花掉十八小時,就醫之路艱辛,對獲國際很高評價的台灣健保是何等諷刺,而原本彈指就可搞定的網路掛號,倒退到二、三十年前漏夜排隊掛號,也算是台灣奇蹟吧。
李姓男子並非個案,而是各大醫院常態;一名青光眼患者委託妹妹來掛號,妹妹凌晨二點半先來占位,放把椅子再回家睡覺,四點多再到醫院,一直守到七點半醫院開始掛號,苦不堪言,只因一號難求。
儘管各大醫院開放網路、電話及現場掛號等多重管道服務,但打開醫院網站,幾乎都是滿江紅,例如高醫新陳代謝科到三月下旬,所有診次已全數額滿,讓病患傻眼。
病患如果不想排隊,自費一千五百元看VIP門診,但經濟弱勢的老人家,花不起錢看自費,網路與電話也搶不過別人,只好到醫院排隊掛號。
摸黑來高雄長庚掛號的民眾,掛號的科別不一而足,蕭小姐五點半左右來,數數已排到第十個,她替丈夫來掛心臟科的診,「昨天來沒排上,今天早點來」。
清晨六時五十五分,掛號櫃檯亮起燈光,排隊民眾趕緊就定位,總算等到掛號,但有人排了一整夜,最後沒掛上想看的醫師,難掩失望而去。
「為著救命,只好卡甘苦」,李姓男子無奈說,想到衛生署又要調漲健保費就有氣,「掛號那麼難,保費能漲嗎?」
掛號搶位諜對諜 找黃牛、證件被掉包
病患半夜排隊掛號辛苦備至,醫師透露,曾有病患告知,花六百元請人排隊;有些醫院則傳出病患為卡位,把證件掉包「諜對諜」引發紛爭,最後還鬧到要調解。
高雄地區排隊掛號的現象,令病患苦不堪言,坊間傳有收費代排隊卡位「黃牛」出現,代價視排隊時間早晚,從六百到一千元不等。一名知名的癌症醫師表示,的確有病患在門診時告訴他,花了六百元請人排隊才掛上號。
義大醫院掛號櫃檯設在二樓,病患深夜進出排隊門禁管控不易,後來改在急診區警衛室設了一個活動櫃,供民眾押物件替代排隊,再開設專區供民眾休息,卻傳出有人「諜對諜」趁機掉包。
醫院行政處長吳榮南表示,剛開始,有人擺上原子筆、紙條「占位子」,但發現被晚來排隊的民眾,把原子筆挪後,紙張也不翼而飛,原來排在第二的變成排第五,引起爭吵,插隊的人辯說,「原子筆又沒寫名字」,雙方各執一辭,鬧得不可開交。
醫院發現不行,後來改請民眾押證件,又怕證件被偷,只好找保全看守,還好現在深夜排隊掛號情形,已步入常軌。
幾百人候診 名醫也爆肝
民眾愛找名醫看病,不惜三更半夜到醫院排隊掛號,身心飽受折騰;「名醫們」則常門診爆量,操到有的都得高血壓,病患難過,醫師也難為。
健保局高屏業務組專門委員管連胡說,健保雖實施總額制度,並沒限制醫院門診量;一號難求多半是所謂名醫,病患名醫迷思不破除,半夜排隊現象難解。
高雄義大醫院副院長杜元坤是國內骨科權威,專攻臂神經叢手術,待病患親切,早年他由林口長庚轉任義大醫院,就有不少死忠患者包遊覽車南下,甚至掛號掛到當機,現在他的門診都還高達二、三百人。
慕名想找他看病的患者源源不絕,根本掛不上號,只好深夜排隊,搶現場名額。有些病患看診前一晚八、九點,就到醫院排隊。
杜元坤無奈地說,他曾推薦病人找他的學生看病,「沒用,患者還是回來找我」。一次有個病患向他抱怨,「杜醫師,我為了讓你看病,今天三餐都在這裡解決了」。經常看病到忘食的杜元坤幽默笑說:「你今天已經吃第三個便當,我連一個都還沒吃呢」。
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藍姓醫師,經常從白天看到晚上,最高紀錄曾經帶領五名醫師於一天內合計看診超過四百人。心臟內科丁姓醫師並因為看診病人多,每天得提前於清晨七時十分開始看診,常一看就看到晚上。
高醫秘書戴嘉言表示,沒有一家醫院希望病患半夜來排隊掛號,但很多病患有名醫情結,不得不限制看診名額。
風水倒轉 北部「板凳」病人少
北部醫學中心密集,病人心中的名醫多,早年排隊盛況,令中南部民眾訝異,甚至還有排隊黃牛,如今風水輪流轉,雖仍有不少老病號一早到醫院排隊,但已少有凌晨卡位的「板凳」病人。
中南部病人北上求醫,多半前一晚就要向親友借住一晚,不然就要趕夜車,天未亮時趕到醫院排隊搶掛號。
北榮的病人有許多老榮民,常因為年紀大了,難免有攝護腺肥大毛病,該院一名知名的泌尿外科醫師,由於待病人親切,多年來一直有許多死忠病患,一個診總是近兩百號。在清晨時分,許多慕名而來的病人就已排一長龍,但大家都知道自動維持候診秩序,好讓醫師有效率看診。
台大醫院以前未開放電話預約、網路掛號時,甚至一大清早就出現「掛號黃牛」,也有駐衛警不忍心病人久候提早開門。排不到號碼的,只好央求醫師加號,多數名醫大多會臨時加號,免得病人淚灑診間。
北部一名不願具名的醫師說,南部較有人情味,病人若常看某位醫師,醫病常變成好朋友,病人若一大早到診所敲門,拿張板凳坐在診所外面等待,是可以想見的事,但北部較少。健保局呼籲,慢性病患可請求醫師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具有三個月效期,病人就不必辛苦排隊等掛號了。
(聯合報)
--
老來子! 高齡生育率上飆
看見長者牽著幼兒,別以為一定是祖孫兩代,孩子可能是得之不易的「老來子」。
年輕女性生養孩子意願低落,高齡產婦卻開始挑戰自然定律,增產報國。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國內廿到卅四歲的婦女生育率,連八年下降,卅五到卅九歲高齡產婦的生育率,卻連四年增加。
官員坦言,若狀況不改,未來國內生育主力恐怕會是高齡產婦群。
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委員、台灣人口學會前理事長孫得雄,形容生孩子也開始「M化」!一面是年輕的外籍配偶生「新台灣之子」;M的右邊,卻是老來想生子的高齡產婦。
他說,現代人不想生孩子,想很多理由,等到終於願意生了,卻都變成高齡產婦,只能生一胎。為了這難得的老來子,父母集中所有資源,反可能引發後續社會問題。
國內婦女生育率不斷滑落,三十年前,每位婦女一生平均生養三點七名子女,去年卻只願生一個孩子。
連國內生育率最強的廿四到廿九歲婦女,前年也首度讓出寶座,由卅到卅四歲婦女成為第一主要生育群,國內婦女生育步調明顯延後。
經建會官員研究發現,卅年來,卅歲以下婦女生育率如溜滑梯下降,但卅至卅九歲的婦女卻開始增產報國,民國七十六年後開始有上升趨勢。顯示國內走向「晚婚」、「遲育」。
官員分析,許多女性為追求職場個人成就,自然會推遲結婚生子時間;加上許多名女人都是高齡產子,如知名影星林青霞四十二歲懷第一胎、四十六歲懷第二胎;作家吳淡如四十四歲懷第一胎;學學文創董事長徐莉玲四十九歲產子,多少發生示範作用。
經建會副主委單驥則認為,卅歲以上婦女生育率增加,可能是生養第二胎,但無法否認整體婦女生育延後。不過,他強調「晚生總比不生好」,避免少子化的現象急遽惡化。
孫得雄呼籲國人要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生命的意義不光只有享受人生、追求自我,更重要的是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35歲後才想當媽 爆多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表示,現代女性受教育時間拉長,不少人晚婚,婚後先努力在職場衝刺,待有成就後才想生小孩,卅五歲到四十五歲才想當媽媽的女性愈來愈多。
不過,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主任張昇平提醒,高齡懷孕要承擔更多產下唐氏症兒風險。蔡鴻德也說,高齡媽媽容易產生妊娠糖尿病、高血壓、妊娠毒血症等疾病。
蔡鴻德說,婦產科醫學會統計,九十六年接受試管嬰兒技術女性有七千九百多位,九十七年八千兩百多位,一年增加三百多位,逐年上升,但成功率只有三成。
張昇平說,他治療過年齡最大的試管嬰兒媽媽,是五十四歲的新加坡婦女,借台灣婦女的卵子做出試管嬰兒;還有一位女病人,在四十五歲仍想生孩子,吃盡苦頭,最後用自己卵子受孕成功。。
他提醒,女性過卅五歲,卵子便逐漸老化,生出唐氏症兒機率為五百分之一,四十歲機率更高,為兩百五十分之一,婦女真想生育,還是趁早好。
高齡生產 養老金、育兒費得同時存
台灣正面臨少子化的問題。第一金人壽總經理林元輝壽險業者指出,出得晚且生得少是台灣市場趨勢,現代父母得同步規畫兒女的成長基金和自己的養老金。
台灣人壽副總經理許義全說,現在大部分父母親因為孩子生得少,對孩子的保險幾乎都先以存教育基金為主。現在有些媽媽生第一胎時,已超過卅五歲,這個年齡層其實已經開始累積退休金,現在又多了一筆教育基金,成本壓力不輕。
他建議,父母親為小孩規畫儲蓄或教育年金,可選擇還本成分較高的儲蓄還本險,在小孩成長同時,可累積學費等教育費用。
父母要同時為子女及自己規畫,可考慮投資型商品,目前透過銀行買基金,定期定額最低門檻要五千元,若財力較緊,投資型保單門檻最低只要三千元即可。
(聯合報)
--
好好看我 奢侈的期待?/彭懷真(東海社工系主任)
美國耶魯醫學院許爾文努蘭教授廿八日在台北演講,感嘆醫學發達的反效應,是醫師太仰賴各式檢驗結果,無暇為病人觸診和眼神接觸。這對醫學倫理與醫病關係,是真知灼見。多看人少看機器,對現代各種人際關係也是珍貴的提醒。
報告是各種檢驗的結果,是醫療儀器提供的,科學性當然高。但是每一位病患都是有個別差異的人,需要個別考慮,卻因為現代醫學的科學至上,淪為符號,似乎只是沒有靈魂與感覺的號碼。
不僅醫院如此,大學也如此。學生去老師研究室,老師忙著從電腦裡找答案。近年來,大學更加重視研究,研究的成果是報告,所有完成報告的人都是配角。
為何如此呢?醫師與教授都是聰明人,各種報告使老師、醫師能夠升等,相對的,教導學生、照顧病人卻沒有辦法得到相同的回報。對現代菁英來說,病人的尊重與信賴、學生的肯定與感謝,怎麼能與各種所謂客觀的指標相比呢?
職
位越高,越傾向「視而不見」,在政府、企業乃至非營利組織都如此。決策者看公文不看部屬的打拚狀況,高官看會議資料不看老百姓的生活,董事們不知道生產線
的人是如何工作,他們在冷氣房中打電腦、在會議室中討論,所做的決策影響深遠卻沒仔細感受到決策所影響的對象,這些真實全部都隱藏在螢幕之後或會議資料之
中,更隱藏在專業與職位的傲慢之後。
回到家,現代人看電視的時間一定比看老婆兒女的時間長,看電腦的時間一定超過與家人談話的時間。家人難得在一起相處,卻總是有人盯著手機或電動玩具,如今蘋果電腦又有新產品,又有好多新鮮的電動玩具,誰還會認真看家人的臉?
在這目不暇給的時代,在這花樣無窮的社會,都沒什麼人願意好好看我們,連花錢去看病,希望被凝視,即使是多看幾眼也好,都是奢侈的期待了!
(聯合報)
--
飲食調味靈魂 記錄經濟脈動
你
知道當年味精是最夯的「走路工」,瀰漫著濃濃的「買票」味道嗎?你知道當年糖廠還發行過股票,無數人以糖廠為生嗎?你知道當年曬鹽時最不值錢的鹽花,如今
卻已身價不凡嗎?各種調味料不僅是廚房裡無法取代的味道,在台灣社會也扮演著人際聯結角色,讓「呷飯一百年」更加充滿人情物意與庶民情懷。
味精珍貴 選舉搶手走路工
現在被美食作家抱怨偷工減料、破壞食物原味的味精,日本人引進後被台灣人發揚光大,位於台中沙鹿的味丹公司,已是橫跨兩岸三地、行銷一百四十多國的「世界第一」味精工廠,征服不分膚色、族群味蕾長達半個多世紀。
回顧民國四十年代,台灣輕工業剛起步,民生物資匱乏,味精不但是生活必需品,更是具高附加價值禮物。當時味精以兩論價,一兩卅元,價格極為昂貴,選舉時送半打香皂或兩盒味素來賄選,在鄉村發揮很大功效,味素遂成為盛極一時的搶手「走路工」。
沙鹿鎮協成商行經營者楊深波發現味素市場的潛力,在民國四十三年創立味正食品廠,早期只有廿多坪、三名工人,後來引進醱酵法生產,更名味丹企業後更投入五千多坪廠房,民國七十五年產能突破四十萬噸,外銷量世界第一,讓昔日的「選舉走路工」搖身成為「外匯製造機」。
米糖體制 最會下蛋金雞母
儘管味精已是世界第一產業,但在日治時期到光復初期的「米糖體制」,種甘蔗製糖才是昔日台灣最重要經濟命脈。
文史專家莊永明指出,早年台灣糖廠甚至單獨發行股票,可見糖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一九○一年出現的高雄橋仔頭糖廠為例,一九○七年即增資並發行股票,各地糖廠提供的工作機會、附設學校,讓許多人的一生都與糖廠密不可分。
擁有九十年歷史的花蓮光復糖廠,昔日養活上萬戶民眾。因水質純淨,民國四十八年開始製作冰品,風味絕佳打出名號,冰品部因而擴大營業,光是賣冰銷售額就可占年營收三成,許多糖廠後期也如同光復糖廠以「呷冰」聞名。
國際糖價大跌後,民國九十一年光復糖廠停工,因位於縱谷絕佳地理環境而轉向觀光業發展。廢棄廠房機具成了博物館,卅二棟日式木造單身員工宿舍則是懷舊族的最愛,吃冰、散步、騎自行車或坐牛車、賞古屋,如今成為每年創造六十萬遊客的觀光金雞母。
淋滷曬鹽 稅收來源用途廣
至於廚房裡最無可取代的味道,則非鹽莫屬。三百年前,鄭成功的軍師陳永華在台南與高雄指導軍民淋滷曬鹽法,開啟台灣鹽史。此後一直到國民政府遷台,鹽一直
是政府稅收的重要來源。時至今日,政府已不靠抽鹽稅過日子,民眾卻不能一日無鹽,鹽製品琳瑯滿目,已非昔日孤味可以比擬。
「鹽田靠日曬凝聚結晶,遇到無風無浪的日子,鹽滷上方會結出一層鹽花,有如隔層紗,阻隔陽光照射底部,須持竹柄打散鹽花,以免影響鹽產量。」七十歲的七股鹽場退休職員黃朝村比畫早年鹽工的工作,如今鹽花卻是昂貴的結晶品,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隨著時代與科技進步,鹽已從調味料一躍而成化妝品、健康食品。台灣鹽博物館更發現,鹽的用途共有一萬四千多種。台灣的飲食文化也如同鹽一樣,多元發展、自由奔放,在新時代裡繼續引領台灣社會勇於創新嘗試,以多元包容心態迎向下一個「呷飯一百年」。
(中國時報)
--
第一把「瑞士刀」 1800年前羅馬製
瑞士刀問世一百廿五年,但類似的隨身工具可能早已發明,正在英國劍橋費茲威廉博物館展出的一件出土器物,就和瑞士刀一樣具有多種功能,專家鑑定其年代距今約一千八百年,堪稱全世界第一把「瑞士刀」。
這件器物是古羅馬時代的工藝品,除柄身外,包括湯匙、叉子、以及可以收起來的長釘、刮鏟和小牙籤,長十五公分,寬八公分,主要材料是銀,但在尖端和鋒刃部份則以鐵製成,廿年多前在地中海地區被發現,一九九一年由費茲威廉博物館收藏。
專家推測,這件器物的主人可能是用長釘從蝸牛殼中掏出肉來,至於刮鏟可能是用來挖出開口較窄的瓶罐中的濃湯。
館方一位發言人說,這件器物大概是在羅馬帝國鼎盛時期製成,時間大約是西元二百年至三百年。據專家推測,這件器物的擁有者應該是個有錢人,靠羅馬帝國對外征伐開創的商機累積財富,同時他可能需要經常旅行,才請人幫他打造這麼一件多功能工具。
這位發言人說,古羅馬時期有不少折疊刀流傳下來,但多為銅製,也沒有這麼精緻複雜,從這件器物以銀製成看來,想必是件奢侈品。
(中國時報)
--
台灣民眾壽命 超美趕英
內政部昨日指出,在醫療環境改善、酒駕肇事減少下,台灣去年國人的平均壽命升至78.97歲,非但與美、歐等先進國家的平均壽命水準相當,且已有「超美趕英」的趨勢。
內政部每年都會依總體環境計算國人的死亡機率、生存機率,編算出國人的生命表,藉以了解國人平均壽命,這項生命表會呈現出每一年齡層的平均餘命,其中零歲的平均餘命又稱為平均壽命,統計顯示,國人的壽命近年持續升高。
內政部官員表示,去年兩性的平均壽命升至78.97歲,其中男性75.88歲、女性82.46歲持續升高。依內政部歷年生命表估算,台灣的男性在1984年之前還不到70歲,女性也是到了2002年才突破80歲,歷年女性都比男性壽命高。
非僅台灣如此,以2008年各國生命表編算結果也可以發現,日本女性85.6歲、男性78.7歲、美國、德國、韓國的女性同樣也都逾80歲,而男性同樣在75到78歲間。
內政部官員表示,台灣這些年來的平均壽命提高,主要是因為醫療環境改善、國人重視生命、還有酒駕肇事情況減少,統計顯示去年醉後肇事的事件已較前一年減少2成,在死亡機率降低下,所編算出來的國人平均壽命因此顯著提升。
依國際比較,日本仍是最長壽的國家,2008年男女性的平均壽命達82.1歲,新加坡、瑞典、義大利、澳洲、紐西蘭也都逾80歲,台灣的平均壽命78.97已略高於美國的78.1歲、英國的78.9歲。
(工商時報)
--
《氣候門振盪》暖化派大戰急凍派
前言:
二○○九年十一月,駭客入侵英國研究氣候變化的權威機構,東英格利亞大學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伺服器,盜取一九九六年後千封以上的電子郵件及三千多份有關氣候變遷的機密文件。
駭客更在去年十二月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前於網路公布資料內容,指出該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瓊斯與美國科學家通信時提到曾技巧隱匿,竄改暖化減緩的數值,引起輿論譁然。儘管瓊斯教授極力辯護,但個人聲譽仍然「一夕變天」,隨即主動請假,靜待調查。
這起事件被歐美媒體形容有如科學界的水門事件(Watergate),因此稱為「氣候門(Climategate)」事件。
--
「明天過後,地球究竟會更熱?或更冷?」正當全球科學家都預告受到聖嬰效應,各地氣候蛻變,台灣等區域將擁抱暖冬,沒想到北半球居然出現了六十年最強的「北極振盪」,老天爺變臉,暖冬不再,冰封北半球,南半球卻又出現炙烤高溫。
一個地球兩個世界,到底地球是變冷或變熱了?科學家的意見相當分歧。
「一
九七五年美國科學家Wallace
Broecker發表一篇名為『氣候變遷:我們是否正面臨全球暖化?』的文章,率先用『全球暖化』一詞凸顯地球發燙。」文大理學院長劉廣英指出,一九八○
年七月美國德州連續出現華氏一百度(38℃)以上高溫,乾熱造成一千三百人死亡,財物損失超過二百億美元。事後美國國家氣候資料中心發現,哪年的高溫酷旱
是廿世紀裡、八十年中最慘重的一次,自此人類不斷聽到全球暖化、臭氧洞及酸雨等問題,結合延伸出一個讓人憂心忡忡的未來景象。
但是去年十一月氣候門事件爆發,神秘駭客取得英國東英格利亞大學氣候研究中心機密文件,直指擁護「暖化說」的科學家歪曲及隱匿數據,誇大地球乖舛命運。
台大大氣系教授許晃雄指出,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對外宣稱,目前地球比中世紀暖期還要熱,但這批遭駭文件的數字顯示地球其實沒有比當時還熱,也因此讓暖化理論備受質疑。
有學者指稱,日前的酷寒冷冬顯示小冰河期來臨;有學者甚至宣稱全球氣候暖化已經停止,正朝向冷化之路;但是「暖化說」學者則反駁說,酷寒只是一時現象,二○一五年後,全球暖化現象將更加速。
氣
象專家吳德榮認為,地球究竟是趨向暖化或是逐步冷凍?一直是氣象學爭論未休的議題。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年之間,當時的主流意見都一再預告地球將進入冰冷
世界;一九九○年後,暖化之說出頭,四年前,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現身鼓吹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轟動全球,將暖化思潮及警訊推上最高峰。
氣
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認為,目前較多科學證據指出地球會越來越熱,國外有學者推測地球將在十幾年後進入小冰河期,是參考古氣候學曾出現小冰河期的「模式
推演出來的」,氣候變遷受到更多複雜因素影響,變數很多。科學有其極限,吳德榮笑說:「一週之內的氣象預報都會不準,何況長期氣候預測。」
許晃雄認為,氣候門事件的重點應該是要問:「近年來的升溫原因是什麼?對人類的影響為何?」劉廣英說,從研究方法論來看,長期氣候變遷資料量相當大,即使人為竄改部分數字,對暖化趨勢的影響不大。氣候門事件正好讓人們及政府檢視是否做好因應及調適策略。
環保聯盟會長王俊秀表示,不管科學數據如何理性呈現,就感性的部分,民眾感覺到天災的情況越來越頻繁,氣候變遷並不是危言聳聽。畢竟台灣海平面上升是真的,八八水災嚴重災情也是真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表示,即使地球暖化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大家學習過節能減碳的簡單生活,也沒有不好,反之,如果不當一回事,地球真的暖化,後悔也來不及了。
《氣候門振盪》冷熱驟變︰老天爺亂變臉 生物走投無路
氣候劇烈變化,生物首當其衝,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形容,海水升溫或變冷,讓海洋生物從「滾水煮青蛙」變成「冰水凍青蛙」。全球暖化導致極地冰山融化崩塌,造成珊瑚白化;但突如其來的低溫也會讓海洋生物全軍覆沒,「牠們瀕臨存活邊緣」。
台灣北部的野柳、金山一帶海域,十年來的冬天海溫已由十六度升為十八度,南台灣也從十八度升到廿度,陳昭倫今年一月中到墾丁海域探察,發現應該在三到四月才出沒的馬尾藻,罕見地在一月份就大量現身,「許多跟著溫度跑的魚類、鳥類和植物都出現方寸大亂的亂跑情況」。
不
只暖化可怕,低溫帶來的傷亡也很驚人。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邵廣昭舉例,二○○八年二月澎湖寒害造成大量魚類凍斃,受到冷水流入侵,長達一週的海溫
降低到七到十三度,造成一百八十種以上沿岸魚類,一百三十噸經濟性魚類損失,箱網養殖海鱺全數凍死。一九九四年墾丁青蛙石附近的死魚事件及二○○八年七月
貓鼻頭海域的死魚事件都是因為海溫遽降導致。
海域生物處境堪憐,陸域植物的消長亦很驚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家維指出,目前全世界
只剩二株的武威山茶就活在台灣屏東山區,日治時代,日本人曾想拿武威山茶當茶葉,顯示數量之多,但六十幾年後突然消失,二○○四年才又在屏東山區現身,只
是武威山茶喜好潮濕環境,近年來南部冬季缺水、夏季遭颱風襲擊,二株野生倖存者長在旱地,不利復育,「不只特殊物種面臨危機,暖化還會讓高山植物無處可
逃」。
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台灣百年來平均溫度已爬升攝氏○.八度,從基隆到恆春兩地年平均溫度相差約二.八度,受到全球性增溫影響,百年來台灣等溫線已向北移動一百五十公里,山區平均氣溫增加了○.六度,生物生存環境的臨界高度也比百年前升高約一百米。
台大生命科學系副教授胡哲民指出,長在大尖山、宜蘭太平山及拉拉山的「三毛櫸」只長在寒冷山區,一旦天氣越來越熱,未來恐怕消失;預期生長在一千五百公尺到二千五百公尺中海拔的高接梨及高麗菜等高山蔬菜,未來可能也要進行品種改良。
《氣候門振盪》學者建言︰節能減碳就對了
「不論地球暖化與冰凍化,每個人能做的,要做的就是節能、愛護環境。」文化大學理學院院長劉廣英說,與其擔心無法預測的未來氣候,其實應該注意環境品質,節約用水,避免空污,心態和制度上都要調適、因應環境變遷。
應避免無謂的防堵措施
台
大大氣系教授許晃雄表示,科學家預估二一○○年全球排碳量將會是工業革命之前的二到三倍,威脅人類生存環境。氣象局長期課長賈新興表示,近百年觀測的全球
平均溫度變化,證實地球在一九四○年前是飽受冰雪風霜,但近年來的地球轉向升溫,對於正在發燒的地球,「節能減碳」值得人類試試看。氣象專家吳德榮也認為
「節能省碳」是好事,但無法保證一定藥到病除。
劉廣英表示,地球的承載力有限,需要休息,人們應該避免無謂的防堵措施,例如有國內學者認為要解決台灣的熱島效應,可抽取台北盆地的大量地下水來冷卻,他批評此舉發想驚人,台灣努力了好久,才讓大眾了解抽取地下水對台灣的傷害,人們不能病急亂投醫。
《氣候門振盪》澇旱兩極︰台北市最冷曾經零下1.8℃
氣候千變萬化,難以預料,你很難相信台北市的溫度曾到攝氏零下一.八度;新竹市也出現負一.六度低溫,那是發生在民國五十二年的真實紀錄。
「民國五十二年是台灣近五十年來最冷的冬天。」文化大學理學院院長劉廣英指出:「當年一月廿八日,台北市降到攝氏零下一.八度;一月廿九日,新竹市出現負一.六度低溫。」當時,氣象學者多認為,空氣中增多的懸浮微粒會反射太陽光,地球氣溫會越來越冷。
但
是過去十年的氣象數據卻推翻了這種看法。氣象局長期課課長賈新興指出,台灣近五十年來前三名高溫暖冬都集中在過去十年裡,依序為二○○一年末到二○○二年
初、二○○六年末到二○○七年初及二○○八年末到二○○九年初。「二○○五年是全球百年來最熱一年!」賈新興指出,「但是當年夏天也很熱的台灣,卻在三月
降了雪。」
科學家預估,當全球溫度升高攝氏一度的時候,非洲大陸冰雪蕩然無存,北極熊、海象和環斑海豹亦會銷聲匿跡;溫度若升高攝氏二度,森林與土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會升高,格陵蘭冰原徹底消融,全球海平面升高七米,阻止地球增溫,攸關人類生機。
(自由時報)
--
伊比力斯症發作 8成學童願伸援手
台灣至少有3萬至4萬名兒童罹患伊比力斯症(Epilepsy,癲癇)。不過,由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委託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7成的國中、小學童並不知道伊比力斯症為何?但8成學童希望伊比力斯兒可以說出自己的病況,可適時提供協助。
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理事長王煇雄表示,這項調查結果顯示,學童大多樂意幫助伊比力斯症的小朋友,反而是病童的家長不願意讓別人知道,其實有個信任的好朋友了解病童的病情和使用的藥物是必須的,老師們也可提供機會教育,適時給予衛教知識的補充。
今年要升小五的于蒔,是一名伊比力斯兒,經過兩年用藥,他的病情穩定,也已經停藥。不過,在他的疾病還未被確診前,于蒔卻常常跟媽媽說:「大家都不了解我。」
媽媽說:「于蒔剛上小學時,偶爾會在上課時,突然發呆、放空,還常說聞到奇怪的味道,或是沒來由地感到害怕。有時候還在上課中跑出去,站上花台,說『想飛』。這些行為不僅老師非常頭痛,于蒔也遇到過有同學嘲笑他是智障、神經病!」
經過腦波檢查才發現,原來他罹患了伊比力斯症。台北榮民總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許庭榕指出,伊比力斯症患者的腦部有時會不正常放電,如果放電位置在嗅覺區,患者就可能自覺聞到味道;如果發作部位在控制肢體動作的區域,就可能出現肌肉抽搐、痙攣等。
台灣兒童伊比力斯協會理事張開屏表示,70%的伊比力斯症患者可以用藥物獲得良好控制,甚至可以停藥,治療成效比很多慢性病都還要好。即使沒有辦法使用藥物獲得控制,還可以接受外科手術,或是飲食治療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穩定控制病情的家長,不喜歡周遭人士知道孩子的病情,如此反而可能讓病童置身危險中。
于蒔的媽媽則說,一直以來,她都認為孩子始終要面對社會,因此她不但沒有避諱,還把蒐集到的衛教資料提供給班上的同學。連本來把孩子當成頭痛人物的老師,後來還特地去上衛教課程,提醒同學適時協助于蒔,讓她覺得很感動。
(自由時報)
--
單車環島後 手不聽使喚
「騎單車環島10多天,好不容易抵達終點,不知道為什麼手掌感覺鈍鈍的,就連手指頭的動作也不靈活?」這是王小姐到復健科門診就醫時,提出她的疑問。
原來王小姐騎車時,將身體過多的重量支撐在雙手上,連續10多天,以致手腕部的神經受到壓迫,導致手掌的感覺遲鈍,手指動作不靈活,甚至手指無法合起。臨床上,可將此類案例歸納至「腕隧道症候群」的相關個案。
「腕隧道」為手腕處由腕骨與韌帶所圍成的管狀通道,其中具有手部屈肌肌腱及正中神經通過,若是腕隧道的壓力過大,造成正中神經壓迫,則正中神經所支配的大拇指動作與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一部份無名指的感覺都會出現異樣,也就是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
此
病常見症狀有正中神經所支配的前三指區域出現腫痛、灼熱、刺痛及麻木等症狀,精細的手指動作(如扣鈕扣)出現障礙,手部肌力不足,導致物品可能握不住而掉
落;嚴重者可能出現感覺喪失、手部肌肉萎縮、手部活動功能受限等問題,麻木、疼痛等症狀,甚至可能放射到手肘和肩膀等處的狀況發生。
腕隧道症候群通常發生在需要不斷重複手腕動作的人身上,機械技工、文書人員、電腦工作者、廚師、搬運工及家庭主婦等,都是腕隧道症候群好發的族群;症狀通常好發於慣用手,同時會因工作而使不適症狀加劇。
女性發生腕隧道症候群的比例是男性的3至10倍。約有3成以上的女性在懷孕第七至第九個月時,會出現腕隧道症候群。其他全身性的系統性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風濕性關節炎等問題,都可能為引發腕隧道症候群的成因。
◎治療方式:
●輕度的腕隧道症候群可以先採用保守療法,讓手部可以休息外,並可配合服用抗發炎藥、接受物理治療、配戴手腕護具與貼紮等方式進行。
藉由貼紮方式,減輕腕隧道壓力,舒緩手腕屈曲肌群緊張狀態,改善腕隧道症候群症狀。
●嚴重的腕隧道症候群或是對保守療法反應不佳的病患,則可考慮以外科手術減輕正中神經的壓迫,改善症狀。
所幸文章一開始提到的王小姐只是暫時性的神經受到壓迫,導致手部出現腕隧道症候群的症狀,經由一段時間治療,已經恢復往常健康靈巧的雙手。
預防勝於治療,平常就應避免長時間的使用手腕工作,減少手腕重複性的壓迫或過度操作,適度的休息,並搭配簡易的伸展活動與肌力訓練,便能減少發生腕隧道症候群的可能。
(自由時報)
--
愛肝 從飲食輕鬆做起
肝臟不但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人體唯一有再生能力的器官,最大的遺憾是它沒有痛覺神經,一般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常已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許多民眾為了強化肝臟的健康,對坊間販售的「治肝草藥」、「補肝營養品」,或病友介紹的「獨門秘方」,總是抱持寧可信其有的心態,而躍躍欲試,殊不知此舉將造成肝臟更大的傷害!
其實愛護肝臟很簡單,把握「天然、新鮮、原味及多樣化」就可以輕輕鬆鬆擁有彩色的人生!
◎愛肝飲食三大要點:
●遠離危害、慎選食物:盡可能避免食用儲存不當、過度加工、酒精性飲品及坊間各式保肝草藥或補品,應以新鮮、天然、原味的食物為首選。
●均衡攝取、健康穩固:飲食內容除了以衛生署每日飲食指南為基礎外,更應力求多元化,食物種類愈多,營養均衡度愈高。部分肝病患者因膽汁分泌障礙,對油脂的吸收力較差,應盡量避免過度油膩或油炸食品。
●
強化營養、加速修復:蔬果中,含有豐富的天然抗氧化營養素,可加速受傷肝組織的修復,「天天五蔬果」是維持健康的最低門檻。對於食慾差或消化吸收功能較弱
者,建議採用溫和飲食,並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補充營養,可減輕腹脹、噁心等腸胃道症狀,也可減低肝臟負擔,有利於肝細胞恢復。
(自由時報)
--
有此一說!火爆浪子 演化較先進
脾氣暴躁不久後搞不好會變成人人想要具有的特質。新發表的研究顯示,脾氣暴躁的人,在演化上可能比較先進,不過對人生看法比較幼稚的人可就不妙了!同份研究發現,孩子氣的人有可能是還沒發育完成。
個性孩子氣 恐還沒發育完成
美
國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觀察黑猩猩,以及演化上較低等、但性情較隨和的矮黑猩猩,這兩者都是在演化上接近人類的動物。一般認為,從體型與行為上來看,黑猩猩演
化較完全,但黑猩猩性格比較激進,特別是隨著年紀增加,黑猩猩會變得越來越不能忍受其他同類,比較不會分享、也比較常訴諸暴力;矮黑猩猩剛好相反,隨著年
紀增長,矮黑猩猩愛玩的個性跟小時候一樣。
主持這項研究計畫的渥柏認為,黑猩猩與矮黑猩猩基因上十分接近,但個性上有明顯差異,應該就是
演化的問題。渥柏團隊讓兩種猩猩接受技巧測試,最快完成多種測試的動物,可以拿到獎賞。渥柏表示,就算是與最年輕的黑猩猩一起測試,矮黑猩猩也要花比較多
時間,才能發展出同樣的技巧。
渥柏表示,從這兩個方面可以發現,黑猩猩與矮黑猩猩在社交與認知上的差異,與腦部發育的演化改變有密切關聯。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