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融報告 聯合國抄自謠言 登山客胡扯被當暖化證據 當年竟獲和平獎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2007年發表報告警告世人全球暖化的嚴重,還獲頒諾貝爾和平獎,這份報告近日被發現漏洞百出,不僅引用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還
把雜誌中的傳聞及學生論文當全球暖化的證據,如今已有人要求解散該組織。
全球
聯合國IPCC每6年發表一份大規模報告,是各國及
相關機構制定政策的參考。英國《周日電訊報》昨報導,2007年《第四次評估報告》中指安地斯山、阿爾卑斯山及非洲高山的山頂冰雪,自1900年至
2000年面積明顯縮減,依據之一是2002年《登山》(Climbing)雜誌中一篇文章,作者引用登山客間的傳聞提出此說法;另一來源則是登山嚮導史
沃爾為取得學位所寫的論文,文中訪談約80位阿爾卑斯山的登山嚮導。
兩個來源都不是經過同行評審等嚴謹程序的科學研究。任職於愛爾蘭社會經濟研究院的報告作者之一托爾(Richard Tol)抨擊:「現在的登山客和嚮導不可能有1900年的證據,他們的說法完全是胡扯。」
說法沒有科學證據
IPCC這份報告宣稱,喜馬拉雅山冰川將在2035年融解殆盡,引發震撼。但上月初加拿大專家指,正確數字應是2350年。英國媒體上周更揭發,此說法是抄自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WWF)宣傳文章,該文是引用印度專家胡斯南(Syed Husnain)說法,無科學根據。
IPCC報告謬誤百出
◎報告又援引WWF的文章,聲稱氣候暖化將使亞馬遜叢林面積減少40%,該文宣稱引用《自然》雜誌的報導,但該報導其實著重濫伐的危害。
◎報告又指,全球暖化導致安地斯山、阿爾卑斯山、非洲高山覆蓋的冰雪面積逐漸縮減,但此說法的來源竟包括一篇引用登山客傳言的雜誌文章及一名碩士生的論文。
報告指喜馬拉雅山的冰川將在2035年融化殆盡,但此說法是抄自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WWF)的宣傳小冊,小冊引用印度專家胡斯南(Syed Husnain)受訪時的說法,並無科學根據,甚至將喜馬拉雅山冰川每年融化23公尺錯誤計算成134公尺。
◎報告又援引WWF的文章,聲稱氣候暖化將使亞馬遜叢林面積減少40%,該文宣稱引用《自然》雜誌的報導,但該報導其實著重濫伐的危害。
◎報告又指,全球暖化導致安地斯山、阿爾卑斯山、非洲高山覆蓋的冰雪面積逐漸縮減,但此說法的來源竟包括一篇引用登山客傳言的雜誌文章及一名碩士生的論文。
(蘋果日報)
--
英媒揭密!憑一篇學生論文 聯國就說冰川將消失
英
國媒體追蹤報導指出,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先前宣稱全球高山冰河恐將消失的說法,來源竟是根據一篇登山雜誌上的文章與一篇碩士生的論文。
IPCC上月初才因公布喜馬拉雅山冰河融化的預測不實而道歉,現在恐怕又要再次面臨外界質疑其報告品質有問題的尷尬場面。
另外參考一篇登山雜誌文章
IPCC
負責就氣候變遷現象的科學證據提供權威評估,每六年發表一次報告,各國政府可據此作出足以影響數十億人口的政策決定。在二○○七年公布的最近一篇報告
中,IPCC宣稱南美安地斯山、歐洲阿爾卑斯山與非洲等地的高山冰河面積,在一九○○年至二○○○年間明顯萎縮,並引述兩篇研究做為論點依據。
但英國每日電訊報記者繼續追查後竟發現,報告中引述的研究,一篇是「登山」雜誌於二○○二年刊登登山家鮑恩所撰寫的文章,文內主要引述登山家傳聞指出,全球各地冰川與冰層自一九七○年以來即不斷退縮、消失中。
IPCC報告品質引質疑
鮑恩曾經發表過兩本有關氣候變遷的著作,他在得知自己的文章被IPCC引用後表示驚訝,但他也說登山客的傳聞證據不應完全被忽視,畢竟登山客在人跡罕至的高山長時間停留,可以注意到氣候變化的跡象。
另一篇研究則是由當時正在瑞士伯恩大學研讀地理學碩士學位的史沃瑞所撰寫的報告,文中引述阿爾卑斯山區約八十名高山嚮導的訪談及其觀察。史沃瑞本身是專業登山嚮導,也是氣候變遷論的支持者。這兩篇文章均未經過嚴格的科學審查程序。
IPCC
上月初曾為報告中有關喜馬拉雅山冰河融化的說法不實而道歉,懷疑論者立刻質疑IPCC報告正確性,甚至呼籲IPCC應解散。科學家則多挺身替IPCC辯
護,認為報告中的錯誤瑕不掩瑜,也不致影響報告的結論。但有些專家仍對IPCC引用未經證實的說法與學界研究以外的來源感到不滿。
報告作者之一、愛爾蘭都柏林經濟與社會研究所教授托爾就表示,此舉證明IPCC負責這部份報告的小組工作有多麼草率。因為登山客與嚮導不可能提供回溯至一九○○年傳聞證據,因此報告說法根本沒有意義。
(自由時報)
--
恐襲新招 炸藥縫體內引爆 藏盲腸或胸部 可躲機場安檢
歐美各大機場在去年聖誕節恐怖份子炸機未遂後,紛紛引進可透視旅客衣物的全身影像掃描機,不過英國情報單位發現,基地組織已想出更高招的對策,以外科手術把炸藥埋進自殺炸彈客體內,躲避機場安檢,這麼大費周章的「手術炸彈」堪稱全球首見。
手術疤痕不易起疑
過
去恐怖份子都把炸藥藏背包、鞋子或內衣褲裡,躲避機場、地鐵跟公車站安檢,然後伺機引爆。但英國軍情五處(Military Intelligence,
Section
5,簡稱MI5)最近監看阿拉伯網站聊天室發現,愈來愈多人討論最新的手術炸彈攻擊法,開刀把包在小塑膠袋裡的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TN)炸藥,藏進男
自殺炸彈客的盲腸附近或屁股,女性就埋胸部裡,傷口縫合後就像割盲腸或隆乳疤痕,不易起疑。
體內埋手術炸彈的人體炸彈客通過機場安檢後,再用針筒把三過氧化三丙酮(TATP)打進埋在體內的PETN炸藥,加以引爆。約230公克的PETN炸藥可炸穿13公分厚鋼板,足以把飛機炸出大洞。
去年11月已有索馬利亞男子,帶著針筒、不明液體和粉狀化學物質,企圖登上從索馬利亞飛往杜拜的飛機,幸好起飛前被逮。
而在他之後以相同手法犯案的穆塔拉,更成功通過安檢上飛機,只不過他企圖用裝在針筒裡的TATP引爆縫在內褲的炸藥時,不小心灑到身上灼傷自己,被同機乘客制伏。
「敵人伎倆推陳出新」
MI5
擔心這些體內埋有手術炸彈的人體炸彈客,可能假裝成需要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公然將針筒帶到飛機、地鐵或公車上,引爆炸藥。英國下議院反恐小組委員會
主席莫瑟說:「敵人伎倆不斷推陳出新,想要逃過安檢。手術炸彈是他們最野蠻的手段之一,我們在研擬安檢新標準時,必須將這些手法考慮進去。」
報你知
PETN塑膠炸藥 易運送
白色粉狀的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ntaerythritol Tetranitrate,簡稱PETN)被認為是最強力的炸藥之一。除了用來製造塑膠炸藥,PETN也可以用作治療某些心臟疾病的血管擴張劑。
PETN
不易因撞擊和摩擦爆炸,方便運送,但必須靠引爆器或三過氧化三丙酮(Triacetone
Triperoxide,簡稱TATP)等初級炸藥引爆。機場的全身影像掃描機可以偵測PETN,但目前全球各機場對大多數旅客僅用金屬探測門檢查,容易
被恐怖份子闖關成功。
(蘋果日報)
--
孕婦暫時性骨鬆 髖部劇痛 孕期末疼到不能走 產後1年內會自行康復
懷孕時負重增加、重心改變,小心出現髖關節暫時性骨質疏鬆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日前接獲一名三十六歲孕婦,懷孕第八個月時髖關節痛到無法行走,產後疼痛更劇,確認是暫時性骨鬆;患者雖在兩個月到一年內可自行好轉,但須小心骨折,醫師也提醒懷孕最後三個月的孕婦注意。
醫師提醒別吃太補
該
名孕婦股骨頭有骨髓水腫,是台灣首例孕婦暫時性骨鬆個案報告,已發表在《台灣復健醫學雜誌》。該病致病原因不明,主要出現在懷孕末期孕婦和過重中年男性,
初期髖部疼痛、輕微關節活動受限,嚴重恐難行走;現無藥物或治癒方法,只能減輕負重、避免骨折,通常一年內可自行恢復。
三總婦產科主任余慕賢說,孕婦重心前移、負重增加,常見腰椎薦骨或股骨頭問題,過重和懷多胞胎孕婦更需小心,平常須讓腳跟和背部保持一直線,用托腹帶也會稍有幫助。
振興醫院骨科主任敖曼冠提醒,一般人最常見是在打石膏後一陣子沒動,患處出現暫時性骨鬆;另若吃太補、飲酒或吃含類固醇中藥,血液出現小脂肪球,恐塞住骨髓小血管,造成局部缺血壞死,骨頭修復過程也會水腫、暫時性骨鬆。
預防骨鬆建議事項
◎適度運動與曬太陽,以增加維他命D攝取
◎攝取含鈣食品
◎孕婦應注意重心,讓腳跟和背部保持一直線,尤其是過重和懷多胞胎者,更須小心
◎勿過度進補,以免骨鬆,飲食均衡即可
(蘋果日報)
--
女生毛髮多 可做雷射
Q:我是個20歲的女生,天生毛多,還有點小鬍子,這有沒有關係?怎樣除毛最有效?
A:有些疾病會導致毛髮多,譬如多發性卵巢囊腫也會出現多毛、長小鬍子,但會合併無月經、體重變胖等症狀,最好先確定是否因疾病引起的多毛,若非疾病造成,就沒有關係。
除毛膏恐引發過敏
女性若很在意長小鬍子,可以除毛,現在市面上除毛方法很多,如將除毛膏塗抹在多毛處,可以除掉毛髮,或可用蜜臘脫毛。但這些方法都是暫時性除毛,約兩周後毛髮會再長出來,必須再次除毛,再長出來的毛髮會較粗糙。
用除毛膏等產品除毛,有可能發生過敏、毛囊炎,除毛後應觀察皮膚狀況。若要永久性除毛,可以進行雷射除毛,約做3到4次,每次間隔2至3個月即可。
(蘋果日報)
--
天氣忽冷忽熱 鼻病毒肆虐 童鼻塞打噴嚏 併發中耳炎 應勤洗手戴口罩
最
近天氣忽冷忽熱,不僅感冒、氣喘患者增多,鼻病毒感染病例也變多,如一名七歲男童鼻塞、流鼻水、猛打噴嚏,症狀嚴重到晚上無法睡覺,就醫發現即是感染鼻病
毒,還併發中耳炎。醫師提醒,近來天氣多變,各種病毒相當活躍,家長應讓孩童養成勤洗手習慣,少出入公共場所,外出時須戴口罩。
小心提防
收治男童的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主任黃璟隆說,鼻病毒感染雖是一年四季都會看到的疾病,但最近突然多了起來,他一天就可收治一、二十名病例。感染鼻病毒後的症狀集中在鼻子,如流鼻水、鼻塞、打噴嚏等,雖不太會引發嚴重併發症,但仍可能併發中耳炎、鼻竇炎。
腸胃型感冒患者變多
黃璟隆說,男童感染鼻病毒後,不僅流鼻水、鼻塞、打噴嚏、鼻子強烈痠痛,就醫時更因常擤鼻涕,導致鼻子紅腫、脫皮,甚至併發中耳炎,幸好治療後已改善。黃璟隆補充,感染鼻病毒的症狀令人非常不舒服,有些病人甚至說「鼻塞到不想活」,他自己感染並鼻塞時,也有這種體會。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潘俊伸指出,鼻病毒是附著在鼻黏膜的病毒,症狀多以感冒表現,雖然最近他的門診並沒有發現此類病人比往常增加,卻發現腸胃型感冒的患者增多了,特別是腸胃型感冒的潛伏期較短,約半天到一天,常常家人還來不及做好防護,就導致全家都被感染。
「小兒科病床都滿了」
黃璟隆提醒,最近天氣變化大,氣喘發作或感染輪狀病毒、諾羅病毒、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病童相當多,林口長庚醫院的小兒科病床都滿了;家長應注意讓孩子勤洗手、少出入公共場所、外出時也應戴口罩,一旦孩童生病,應讓他多喝水、多休息、避免外出,以免傳染給他人。
避染鼻病毒注意事項
◎勤洗手並少到公共場所
◎感染後多喝水、多休息
◎鼻病毒造成鼻水直流,不斷擦鼻子引起皮膚紅腫脫皮,可擦凡士林滋潤皮膚
◎鼻病毒是飛沫傳染,家人患病時最好用公筷母匙,避互相傳染
(蘋果日報)
--
海地百萬孤兒 人口販子盯上 邊界走私33童 美10蛇頭落網
海
地上個月12日規模7.0的強烈震災,估計讓100萬名孩童淪為孤兒,脆弱無助的孩童成為人口販賣受害者的事件頻傳,處境堪憂;儘管海地政府實施管控領養
新措施,仍無法杜絕人口走私。海地警方前天宣布,在邊界逮捕10名美國人,企圖偷帶33名海地孩童出境,成為震後第一起涉嫌非法走私孩童遭拘留的案例。
海地強震 第21天
來
自美國愛達荷州的5名男子與5名女子,上周五晚間在海地通往多明尼加的主要邊界關口馬佩塞(Malpasse)遭拘捕。他們企圖利用巴士,把年齡介於2個
月至12歲的33名孩童載出境,警方上車檢查時,這批美國人無法提出領養核准的官方文件,也沒有孩童是因地震變成孤兒的證明。海地社會事務部長克里斯塔林
說:「這完全是非法的」、「這是綁架,不是領養。」33名孩童前天已被安置在首都太子港郊外的國際兒童村。
男開價1600元售童
涉
嫌非法領養的10人是愛達荷州「新生命孩童庇護所」成員,今天將在太子港出庭應訊。該團體領袖西希比(Laura
Silsby)前天宣稱,他們是出於善意,「在太子港有浸禮會牧師的孤兒院在地震中全塌,要求我們把孩童送去多明尼加的孤兒院」,她表示已取得多國的准許
入境文件,但並沒有向海地當局申請任何文件。
海地震災造成約100萬名孤兒,其中大多數並非失去雙親者,而是遭到無力扶養的父母棄養。當局擔心有
心人士藉此走私人口,甚至販賣人體器官,政府下令須有總理親筆簽名文件,才能領養。然而人口販賣案例仍頻傳,在災區救援的加拿大牧師伊斯摩尼日前披露,有
名男子開價僅僅50美元(約1600元台幣),要賣給他一名小男孩。
不過也有災民迫於無奈,把小孩拱手送人,英國《每日電訊報》前天報導,26歲女災民查爾絲因無力照料鄰居兩名孤兒,願意無償把孩童給有意領養的美國人。
美軍停運重症傷患
除
了孤兒處境堪憐,災區重症傷患也面臨絕境。美軍自上周三起停止自海地空載地震傷患赴美醫治的任務。美軍運輸指揮部發言人安達爾說:「某些州顯然不願接受海
地病患入境接受後續重要照護。」「沒有目的地,我們就送不了任何人。」佛州指地震迄今已接收526位傷患,但礙於後續醫療與照護費用龐大,州長克里斯特要
求聯邦政府負擔某些費用。
美國《紐約時報》前天指出,協助災民計劃估計可能讓財務吃緊的佛州支出數百萬美元(約數千萬元台幣)。其他州目前也已停止空運行動,國務院和國防部正積極協調。在海地救人的美國醫師葛林聞訊跳腳,稱「現有100名重症病患,若不能在一兩天內醫療後送,他們必死無疑」。
海地地震災情統計
◎死亡人數:迄今發現17萬具屍體,官方估計實際恐達20萬人
◎受傷人數:20萬人,其中至少3000人遭到截肢
◎無家可歸人數:100萬人,其中已有70萬人被安置在帳篷搭建的難民營,但平均2000人只有一個流動廁所可用,衛生條件極差,目前已出現霍亂、痢疾、麻疹、破傷風等疾病
◎孤兒人數:估計達100萬人,其中大多數並非失去雙親者,而是遭到無力扶養的父母棄養
(蘋果日報)
--
紅單只寄戶籍地 民怨高
很多在外就學或工作的民眾會向監理單位申請通信地址,但交通違規「紅單」及各項規費催繳通知單一律寄到戶籍地,很多人都在不知情下被罰了高額逾期罰鍰,就算不服申訴也往往敗訴而歸。
由於民怨沸騰,台北市已決定本周發文給交通部,希望放寬通信地址也能當成住居所,更希望法務部能進一步修改行政程序法,不須限制公文一定要寄到住居所才是「合法送達的要件」。
民
眾不住在戶籍地的情況非常普遍,公路總局十多年前就已放寬讓民眾向監理單位申請戶籍地以外的通信地址,包括汽燃費、牌照稅繳費通知或車輛定檢通知等寄到通
信地址。但很多人雖留下通信地址,各種規費逾期催繳書還是一律寄到戶籍地,不少人都是接到裁決書才知道自己逾期被罰錢。
這還是「小錢」。很多民眾常在不自知情況下違反交通規則,警方都是直接把「紅單」寄到戶籍地,常因此逾期加倍受罰,例如闖紅燈本來罰兩千七百元,逾期就變成五千四百元,因為非故意的因素被加倍處罰,不僅荷包大失血,更要氣到吐血。
民眾不解的是,既然交部已放寬讓民眾登記通信地址,為何罰單或催繳書非寄到戶籍地不可?交通部官員解釋,因行政程序法規定,有關人民權利義務的行政文書,須以掛號送達「住居所、事務所或營業所」,戶籍地是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地址。
公路總局副局長趙興華表示,通信地址無法辨知真偽,萬一民眾不認帳以「沒收到罰單」提起申訴,法官會認為行政機關沒有完成「送達要件」,政府往往站不住腳。
法務部去年八月間曾函文給交通部,建議交通部可將「通信地址」欄改為「住居所」,就可解套。但趙興華說,當初要民眾留的是通信地址而非住居所,很多人留的都是郵政信箱,如果要將通信地址改成住居所,「要重新再來一遍」,茲事體大,後來評估後沒有採行。
(聯合報)
--
小黃排班地下化 運將怨嘸人知
為改善台北車站西側計程車排班亂象,台北市交通局昨天將計程車招呼站移至西側地下停車場,但由於上路初期,乘客多半不知情,運將也抱怨等候時間過長,動線宣導不足,多半乘客反而走去東側排班區。
台
北市交通局長羅孝賢昨天下午也前往了解上路情況,他說,排班地下化後,平面車流順暢許多,已經達到目的。但不諱言初期乘客、運將可能都對動線還不熟悉,所
以運將排班等候時間會較長,過幾天應該就會好轉;而平面儲車區,一旦計程車進入後就出不來,運將等候太久想離開都不行,這部分將立即改善。
台北車站西側計程車排班從昨天起導入地下後,原本擁擠混亂的車站西側道路,車流頓時順暢,部分計程車還不知情,一度還想停靠候客,但都遭到現場全天站崗的交通員警驅離。
台
北車站西側停車場西側道路20輛平面排班區,整天都排著滿滿小黃,運將一邊抱怨,一邊將車緩慢駛向前。運將說,怎麼地下化後,乘客都跑到東側排班區去?從
火車站出來,乘客找不到地下排班區,動線規畫有問題,有工讀生舉牌指引,但效果卻很有限,平均40分鐘才排到一位客人,幾位運將圍著越罵越生氣。
還有運將說,地下層的排班區環境悶熱,排班雖要熄火待命,但可以預見夏天的燠熱難耐,到時候計程車全部都擠到東側平面排班區,不亂都難。
交通局指出,2月將是勸導期,同時將加派員警在西側門平面層驅離違規載客的計程車,西側門平面層的計程車只能下客,不能載客,3月1日起若有違規者就逕行開罰,違規載客可罰900到1800元。
(聯合報)
--
豐田油門問題 疑是煙霧彈
法國的寶獅雪鐵龍汽車集團(Peugeot Citroen)30日宣布召回近10萬部汽車,這批汽車是由寶獅和豐田合資的捷克車廠製造,可能有類似的油門踏板問題;豐田汽車將在2月1日宣布油門踏板問題解決計畫。專家認為,豐田召修汽車,可能另有隱情。
豐
田以油門踏板「會卡死」為由回召汽車,但專家懷疑一個隱藏的電子問題,才是導致汽車暴衝的元凶。供應油門踏板的製造商CTS公司否認問題出在他們製造的油
門踏板上。該公司發表聲明指出,豐田與凌志汽車發生暴衝問題早在1999年即存在,而豐田是從2005年的車型才開始採用CTS製造的油門踏板。
安
全專家也懷疑豐田公司的說詞。一名專家直截了當表示,豐田召修,是掩飾真正問題的煙霧彈。全美許多汽車專家說,強烈跡象顯示,一個隱藏的電子問題是造成暴
衝主因。豐田公司引進了電子油門系統,使用感應器、電腦微處理器與電子馬達控制汽車加油、加速,而傳統的加速設計是靠鋼纜連結駕駛的腳部動作與引擎。
豐田2月1日宣布修車計畫,該計畫已由美國「全國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署」(NHTSA)批准,經銷商最快可望在4日或5日收到檢修配件。豐田將會寄通知信給車主,但可能需時數周,該公司希望車主收到信才前往修車。
歐洲第二大車廠寶獅雪鐵龍集團說,召回的汽車包括約10%的寶獅107與雪鐵龍C1車款,生產這批汽車的捷克車廠也生產豐田車。這家合資廠由豐田負責管理,年產約33萬部汽車。
車子若暴衝… 快踩煞車關引擎
TOYOTA的召回事件可能讓「暴衝」這兩個字重現心頭,專家認為碰上車子突然加速暴衝,快速重踩煞車關掉引擎,可以讓車速減緩,不會過度向前衝,但發生暴衝的當下,幾乎很少人能及時反應,碰撞發生是難免。
如果油門踏板卡住,會造成車子不斷加速,出現專家所謂的「無預期加速」,也就俗稱的「暴衝」,一家跑車改裝業者表示,一般來說,碰到這種突如其來的狀況,正確處置是快速雙閃燈、重踩煞車踏板、拉上手煞手,並且關掉引擎,這些動作必須一氣呵成,才有可能讓車子減速下來。
但業者表示,即使如此,車子還是不可能完全減速或停下來。
暴衝當下,即使是專業車手,都有可能措手不及,無法在一、兩秒之內,完成減速的動作,尤其暴衝時,引擎加速聲響極大,幾乎所有的駕駛者都可能被驚嚇到。
(聯合報)
--
為什麼年輕人不想結婚生子?/聯合報社論
台灣婦女去年平均只生育一個子女,生育率降至千分之八點二九,是全球最低的國家。結婚人數也創下新低,僅十一萬多對成婚,離婚者卻高達五萬多對。更值得注意的是,高齡生育已蔚為風氣,卅歲以上的產婦成為「增產報國」的主力。
這
些數字,結結實實打了經建會一個大耳光。一年多前,經建會才宣稱:台灣人口出現「零成長」的時間,將從原先推估的二○一八年,推遲到二○二七年;理由是政
府已提出多項鼓勵措施,將使年輕人更樂於生兒育女,預估總生育率將從一點一人升為一點四人。未料,年輕世代對政府自以為是的獎勵措施無動於衷,生育率不升
反跌證明政府的人口政策只是紙上文章。
台灣的人口變遷,從不婚、少子、到老化,其實有更深層的社會因素及心理因素,必須要有全盤的觀照,才能提出有效的對策。以為隨便發放生育補助,即可鼓勵年輕一代生兒育女,只是政府一廂情願的想法,對解決新生人口不足根本無濟於事。
不
婚和不生,是全球社會變遷的共通現象,非台灣獨有;不同的是,歐美先進國家在一九六○年代即陷入生育低潮,但經過調整再出發,近一、二十年已有顯著的回
升。美國生育率如今維持在二人的世代更替水平上下,歐洲平均也有一點四人。相對的,台灣在民國四十年代,一個婦女平均生產六名子女,政府必須力推「兩個恰
恰好」的節育政策;不過短短半個世紀,台灣卻跌為世界最低,如此劇烈的變化,自不應掉以輕心。
台灣年輕人結婚生子的意願為何如此低落?從
正面因素看,年輕世代更喜歡追求自由、無拘束的生活,不願像父母一樣被婚姻及家庭束縛,這種以自我實現為宗旨的人生觀,本就無可厚非。包括新生人口適度降
低,有助減緩環境負擔,降低生存競爭壓力,也未必不是好事。即使失和夫妻不要再當吵吵鬧鬧的同居怨偶,每年離婚人口增加,從社會思想更趨開放的角度看,也
非全然是壞事。
但若從負面因素看,社會對婚姻的道德束縛固然減少,但升學及就業的競爭卻不減反增,這是年輕世代壓力無法減輕的主因。若進
一步觀察台灣本身的特殊因素,近一、二十年來,政治的紛爭無日不休,族群和社會的裂痕愈來愈大;更重要的是,伴隨激盪的政爭過程而來的,是台灣經濟實力的
頓挫和國家光榮感的消散。試想,在一個充滿焦慮和不安的社會,民眾找不到自己的幸福感,誰願意讓下一代降生在這樣不快樂的環境?
新竹市幾
年前提出生育補助策略,婦女生育頭胎可獲至少一萬元的津貼,使該市躍居全台生育率之冠;一時之間,其他縣市均群起仿效,以為是催生靈丹。事實上,新竹的生
育奇蹟是建立在科技新貴的高所得基礎上,絕非區區萬元勾起了年輕人「生」之意念。更別忘了,見諸媒體聚光的各種豪門婚宴,經常是冠蓋雲集而所費不貲,在在
都誇耀著「婚姻當如是」的奢華觀念,也就更扼殺了市井小民對婚姻的平實想像。尤其,如今網路宅男宅女當道,如何增加他們在真實人生中互動與認識的機會,恐
怕比提高生育補助更有效吧!
原本生育率極低的法國,近年已變成歐洲生育率最高的國家,其秘訣在於:政府把幫助家庭照顧兒童視為國家的責
任,並將照顧年齡提早到三歲,所有三到五歲的幼童都可以進入公立托兒所。法國非婚生子的比率超過五成,但政府的照顧不加區別。由於不必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取
捨難決,法國職業婦女不生的比率極低,母親超過卅五歲的新生嬰兒更超過兩成以上。就這點看,台灣產婦高齡化其實也是正常現象。
政府必須承認不婚、不生是時代的綜合併發症,並誠實思考解決之道,不能再用廉價的津貼政策打發。台灣高齡生育飆升,正是因為這個年齡層的婦女工作和生活均已趨於安定;政府若還在高唱「早生最好」,那就太昧現實了!
(聯合報)
--
當補教業者變成權威/楊照(新新聞副社長兼總主筆)
剛進行完的今年學測,國文科考卷考得特別難,有很長的文章讓考生看不懂。這是這兩天看新聞的人,一致留下的印象。
可是評斷國文科很難的,到底是誰?再仔細看一下新聞內容,從電子媒體到平面報紙,記者訪問、引用最重要的對象,是補教業者。補教業者最關心考試、最了解考試、對考試最敏感(因為牽涉到直接利益啊!),所以第一時間問他們最方便,最快、最容易得到明確的意見。
有
考試,相應有了蓬勃發展應付考試的補教業,接著每次考完試,就由補教業者充當權威,透過新聞媒體來對社會評價考試出題的品質,再由這種印象回頭影響下次、
下下次考試出題的方向與方式,或者由補教業者整理經驗改變教學生應付考試的撇步,如此環節扣搭,在台灣已經明確建立起來了。
然而,這樣的
環節架構中,讓人不忍問、卻又不能不問的是:那教育呢?教育在哪裡?教育的目標,教育的成效在哪裡?考試本來是教育過程中的手段,一來藉競爭刺激鼓勵受教
者努力學習,二來用以檢別學習成就與學習潛力,但是現在這種討論考試的態度,口中眼中根本沒有教育了,彷彿考試本身成了目的,所以才會讓補教業者變成了權
威,而且幾乎是唯一的權威,他們從事的、關心的,本來就只有考試,沒有教育,他們是靠考試,而不是靠教育賺錢的。
從教育角度,關心學生人格與能力發展的觀點,到哪裡去了?補教業者認為題目太難,我們就統統都該接受作為天經地義的結論嗎?我自己仔細看完了這次的國文考題,我的感覺,跟補教業者的意見,大相逕庭。
考
題難不難,牽涉到評量的標準,更牽涉到對學生答題思考的期待。考卷上的引文被視為太長太難,反映的其實是我們對於十八歲青年們的閱讀能力期待大有問題。考
題考的,幾乎都只是要同學瀏覽後取得大意,不需字字句句斟酌,才不過一兩百字的段落,沒辦法在一兩分鐘內領略吸收?顯然是因為考生只會一個字一個字謹慎研
究,只會背誦記憶自己過去讀過的東西,缺乏真正的閱讀,接觸陌生文本而能快速獲得知識與感應的能力。而這種缺憾,不正就是補教業囂張盛行所帶來的惡果嗎?
國家社會將來需要的人才,是會考試的人,還是擁有閱讀學習能力的人?補教業者希望考題都在有限範圍考很容易準備演練過的答案,討厭測試真正閱讀領悟能力的考試方法,如果我們就盲目接受補教業看法為考試的目標,那多悲慘!
(聯合報)
--
全球可用網址 明年恐將耗盡
香港文匯報報導,全球網際網路可用的IPv4網址剩餘量不足10%,明年將全部耗盡,如果不及時解決,未來新網民將面臨無IP網址可用的境地。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呼籲,應盡快部署向下一代網際網路協議IPv6網址過渡,避免在下一代網路發展中脫隊。
報導說,全球網址號碼資源分配管理機構NRO秘書長Raul Echeberria表示,隨著網路的普及,手機、筆記型電腦、伺服器、路由器等設備,都在消耗IP地址,IP資源供求出現不平衡。
CNNIC的專家張健認為,由於沒有IPv地址的主導權,中國的IPv4資源分配只佔全球的4.5%,但中國網民成長幅度很大,所以中國面臨IP網址「供需缺口」形勢更為嚴峻。
張健指出,未來5年,行動網路IP網址的需求預計達到5億至9億,目前的IPv4網址資源遠遠無法滿足快速增加的需求,如果不採取及時應對措施,屆時營運商、用戶和設備提供商,都將有系列不良連鎖反應。
CNNIC發佈的「第2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達到3.84億,成長速度28.9% ,IP地址增幅和數量落後於此。
(聯合晚報)
--
還有誰也是來混的?/沈聿德(中國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講師)
學測日昨登場,十多萬名考生與陪考家屬擠滿各大考場,成了每年寒假風景之一。無論是全力以赴也好、虛應故事也罷,考生們悉遵考場規則、考試場序,一向都被
視為理所當然;儘管偶有遲到或跑錯考場,面對採訪時,考生也多快跑遮掩,不願直視鏡頭。然而,首日一則小插曲,卻顛覆了你我對進入大學殿堂的美好想像--
一名遲到考生面對媒體時,態度從容、靦腆地說:「我是來混的啦!」不久,身兼大考中心董事長的台大校長得知此事,表達「希望能改變這種學生態度」的無奈與
憂心。
綜觀這個事件,它不僅點出了高等教育理想與社會期待間日漸擴大的落差,同時,更突顯了教育體制齊頭式平等與立足點平等間含糊混用的危險。
就教育主管單位而言,針對大學教育,教改不僅採用了了「齊頭式平等」,廣開大學之門,讓人人有書讀;也採納了「立足點平等」,鼓勵各大專院校在基礎學科上施行分級教學。
然而,相關單位卻沒有想到,學習態度不佳、學習意願低落的同學,因為教育主管單位嚴格限制不得分班的「齊頭式平等」政策,於國高中階段已經得不到有效的教育,上了大學,也不會因為分級教學的「立足點平等」政策,就此改善其學習態度與狀況。
就學生言,當大學畢業生「不具備」高等教育智識與能力,媒體往往站在「齊頭式平等」立場,鼓吹社會戴著「學以『制』用」眼鏡看待所有大學畢業生,以其所學
「限制」其所用,粗淺地以為大學教育培養的就是專業能力,如此一來,面對大學生失業問題,也只有強化「讀書無用」之效;學生連同社會大眾,不明白應該將大
學期間習得的溝通表達和邏輯思考能力、宏觀的國際觀、面對多元化社會的觀察反思能力,運用於未來的職涯規畫,真正以其所學「致」其所用,反而只看到自己面
對高度競爭職場的無力感,再次深植「讀書無效」的錯誤觀感。這對於學習態度不佳的大學在學生而言,無異是惡性循環。
就辦學者而言,教育部對公私立大學、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採取「齊頭式平等」的監督政策,連年舉辦評鑑,不論公私立學校,皆有相同的評比辦法。幾年下來,原
先「監督輔導」大學辦學狀況的美意,已經變成了各學校的夢靨--尤其是對於私校辦學者而言,每次的評鑑結果好壞,變成是爭取日益漸少的招生來源必要的表面
功夫。
姑且不論評鑑結果是否優異,學生素質不見起色,已是定論;而受制於「讀書無效」的意識形態與難以算計的招生變異,辦學者(尤以私校為甚)只能自忖「立足點
平等」,想辦法透過與下游高中職的結盟學校,以變相式私相授受的推甄管道,爭取學生--這不但是「齊頭式平等」下廣設大學的後遺症,更是「立足點平等」下
私校想辦法生存的現狀,大學生素質非但無以提升,反而更加低落。
對教育者而言,台灣私立大學、科技大學與技術學院,普遍存在著「第二春」的教授與副教授職--這些已經在公私立單位退休的人,依著教育部對所有大專院校教師學歷的「齊頭式平等」要求,到「需要」他們貢獻「學經歷」的學校任職。
然而,面對各學校「立足點平等」的教師考核時,這些已然是第二春的教師卻坐享「齊頭式平等」的待遇,因著其「過去」的貢獻和「曾經」服務學校的職級,免疫於考核辦法的種種要求。
從這則高三生面對大考脫口而出自己是來「混」的新聞裡,筆者以為,社會大眾真正要看到的是,或許對很多大學教師而言,他們也是來「混」的吧!這樣上下交相賊的結果,台灣的大學生競爭力逐年下降,也不足為奇了。
(中國時報)
--
從混吃等死到小革命/黃宗慧(台大外文系副教授)
這一代年輕學子的求學態度似乎越來越令人憂心──不論是學測遲到的考生大言不慚地說自己是「來混的」,或是台大學生被批上課散漫、尸位素餐,都難免讓人懷疑莫非學生們真的只想混吃等死?
然而光是批判並不能解決問題,而需要醞釀更多不同的省思,檢討各種可能的問題成因。如一月廿四日《中國時報》社論〈吃飽等死的下一代?〉就做了頗為深入的
分析,從就業機會與生活環境的變化,來理解世代與世代間的價值觀、行為模式乃至核心能力的差異,並建議不同世代應以欣賞與讚美來取代誤解與指責。
社論中也指出,更早之前郭台銘質疑這一代年輕人夢想太小、只想開咖啡店,但這樣的批判恐怕有失公允,因為「要比較開一家以代工嵌入世界生產體系的公司,和開一家獨具風格的小店,哪個算是比較優質的志願,不同世代可能會有不同答案」。
個人認為,大學生「混吃等死」的處世態度與「缺乏夢想」確實有關,但這並不是認同郭台銘的說法。正好相反。郭台銘所謂的夢想和社會主流的價值觀是一致的,
但也是窄化的,而大學生之所以顯得缺乏夢想,很可能正是因為我們的社會只肯定這種單一的夢想,讓他們失去了做夢的動力。
事實上,整個社會對於夢想的詮釋往往是以成敗論英雄:功成名就,就成了逐夢達人,一旦失敗,則落得昧於現實、不切實際的批評。若是勇於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值得肯定的,即使失敗,逐夢的過程應該還是有意義的吧?
但我們很少如此鼓勵年輕人,於是在制式的教育下大家只能追求同一夢想|揚名立萬、出人頭地。有些乍看之下混吃等死的學生,會不會只是不想做這種夢,但又不
知何去何從?而台大的學生,會不會只是從小開始當「好學生」當到彈性疲乏,卻不知如何處理自己的徬徨與疑慮,因此只想修完所有學分拿到學位,而不見規劃人
生的熱情與動力?
若在大學教育之前,我們不曾讓學生適才適性地發展或教導他們積極思考自己的未來,也就很難期望他們到了大學之後,突然「茅塞頓開」地領悟人生方向吧。
因此,若年輕學子打混的心態果真日益明顯,與其批評,教育工作者們的當務之急應是思考如何讓他們不再只想吃飽等死。例如可以告訴他們,人生有許多不同的夢想值得堅持|甫獲二○○九開卷好書獎的《我的小革命》一書中,關懷弱勢議題、從事社會運動的小人物們都是實例。
《我的小革命》所報導的不是被這個社會拱為逐夢達人的一群,他們或者為縮小城鄉數位差距、支持身障者庇護農場而努力,又或者為光害防制、動物福利燃燒熱情,這些人不執著於個人得失,以具體的行動對社會主流價值展開了小小的革命。
如果我們能讓更多學生發現,夢想未必需要與大眾一致、從自身做起的小革命便是一種成就夢想的方式,或許他們會更勇於逐夢,也更有可能體悟到,人生有那麼多發光發熱的可能性,若只是混吃等死,實在太可惜!
(中國時報)
--
情人節撞春節 花店無花可賣
家人和情人,今年到底該和哪一個過春節?二○一○年遇上數十年難得一見的「西洋情人節與大年初一」撞期,鮮花店業者卻叫苦連天,因為花農過年不下田,年節花店沒花可賣;加上國人傾向選擇與家人共度,鮮花銷路預估比過去的情人節少一半。
從事鮮切花買賣卅年的台灣區花店協會理事長陳清鈺說,從一九○一年至今,西洋情人節只與農曆春節(除夕到初四)撞期十五次,其中除夕兩次、初一三次,上次面臨「家人與情人的選擇」,是一九五三年的事了。
過年花農不下田 家人、情人得選邊
陳清鈺也是花店老闆,他說,情人節若沒放假,會有兩個「效應」:一是「辦公室效應」,辦公室裡有女生收到花,其他女同事就會傳簡訊給男友暗示「有人收到花了耶」。男友再不情願,也得乖乖打電話到花店訂花。
另一個效應是「午夜十二點效應」,情侶玩了一整天後,男方總會在送女方回家前「突然想到要送花」,急忙趕在午夜前買花,「所以花店在情人節都開到很晚。」
但情人節遇上假日,大家都不上班,兩大效應就很難發功。今年又遇上數十年難得一見的「大年初一」,花店業者估計,生意至少大減一半。
兩大效應難發揮 預估生意少一半
陳清鈺解釋,春節國人不工作,花農在小年夜最後一波剪花收成後,等初五才會開工,今年花店就算想營業,恐怕也沒花可賣。
不過,台灣情人的「禮數」一點也沒少,台灣區花店協會祕書長許中翰說,今年要求趕在十一、十二日上班日送到辦公室的訂單大增。另外,春節人潮以北往南移動為主,今年花店也增加「北部下單、南部代送」的訂單。
陳清鈺說,今年花價預計二月八、九日左右起漲,加上花農大都在十二日就收工了,想在情人節給情人一把「愛的花束」,最好提前預定,最多可省下一成花費。想省荷包的情人,可以鎮壓虎年氣勢的國產紅玫瑰當主軸,輔以日系的清雅包裝撐場,一定能帶給情人難忘的驚喜。
去年景氣寒 花店至少倒100家
「花店生意越來越難做!」業者大嘆,肥料越來越貴,氣候暖化增加栽種成本,加上金融海嘯夾擊、民眾消費力減弱,花店協會估計去年苗栗以北至少倒了一百多家花店。
農糧署統計,以國產玫瑰為例,民國八十七年產量有一四八○萬打,九十七年只剩下一二四○萬打,十年間減少十六%。其他如洋桔梗、滿天星等產量也一年比一年少。
台灣區花店協會理事長陳清鈺說,肥料價格越來越貴,加上近年氣候暖化,花農得加裝降溫設備,讓喜愛低溫的玫瑰順利生長,成本一年比一年高。但消費端方面,鮮花畢竟不是民生必需品,國人對花卉價格忍受度較低,導致十年來鮮花幾乎不敢漲價。
陳清鈺認為,六、七年級生情人節替代禮物花樣多,二、三年級多半很省,情人節買花主力向來以有些積蓄、生活小康的中產階級四、五年級為主,但他們剛好是金
融風暴受害最深的族群。農糧署主祕許漢卿也說,多數國產花卉只有內銷,這兩年受金融風暴影響,民眾多半不願花錢在「非必需品」上,鮮花銷路確實不佳。
台灣區花店協會上周針對旗下一百卅多家網路花店進行問卷調查,發現今年北市只有五成多店家表示「春節期間仍會營業」。陳清鈺說,去年苗栗以北至少有一百多家花店被迫關門大吉。
(中國時報)
--
亞洲人喝酒易臉紅 吃米種的因?
大陸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宿兵團隊,最近在《進化生物學》期刊、《科學》雜誌發表最新研究,認為新石器時代,稻米的種植與飲食文化的出現,導致了以米為主食的族群產生基因變異,這應也是亞洲人飲酒容易臉紅的主因。
人體代謝酒精,主要依賴乙醇脫氫(酉每)(ADH)與乙醛脫氫(酉每)(ALDH)的酵素運作,前者把酒精代謝成乙醛,乙醛會造成臉紅、心跳加速、血壓下降、頭暈、噁心等不舒服症狀;後者再把乙醛代謝成醋酸鹽,而醋酸鹽則無不適感。
過去的研究發現,染色體上胺基酸的序列,會決定酒精代謝到乙醛、醋酸鹽的速率。若ADHs代謝速度快、ALDHs代謝慢,乙醛會迅速累積,飲酒的人就會有
臉紅、頭暈等不良反應;反之,若乙醛很快分解掉了,不適感就不明顯。耶魯大學Kenneth
Kidd等科學家並發現,上述基因變化,與ADH1B的第四七位胺基酸ADH1B*47His變異有關,該類變異並大量出現在東亞與西亞人身上。
在這個基礎上,宿兵團隊選取中國、泰國、柬埔寨地區的卅八個族群、二二七五個樣本,分析其體內的ADH1B*47Hisu變異。發現江浙地區的樣本九九%存在相關基因突變,中西部地區有六、七成,藏族則只有一成四有同類突變,東向西遞減的趨勢明顯。
同時經分子定年分析,研究人員判定變異發生在一萬到七千年前,恰好吻合揚子江流域,開始種植水稻的時間;而基因突變較多的群體,也來自水稻種植區。
此外,考古亦證實九千年前,中國南方已出現發酵飲料,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針對酒精代謝的基因變化,是為了保護早期農民,在利用發酵提高食物營養價值的同時,阻止其過量飲酒、減輕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澳洲人類學家克諾認為,此研究顯示文化在演化過程發揮相當重要的影響。之前,也有研究顯示農業出現,和人體內其他消化(酉每)的出現有關。但由於科學界對於基因變異的時間有不同的推論,因而,讓亞洲人「臉紅」的,或許不只是大米了。
(中國時報)
--
動物可請律師?瑞士3月要公投
對保護動物權利向來不遺餘力的瑞士,最近將把這項優點發揮到極致。據英國媒體報導,瑞士計畫在三月舉行公投,表決是否要讓溫馴動物擁有雇用律師的權利,也就是說,如果公投通過,未來瑞士的動物遭虐待時,就可以讓律師在法庭上為牠們捍衛尊嚴。
尊重動物權
瑞士不久前才修憲保護植物,去年更曾制定保護金絲雀與金魚等生物的法律,若三月的公投過關,各州都得強制為寵物與農場的動物指派律師,避免牠們受虐待,瑞士對動物權利的保護將傲視歐洲國家。
不過這項公投要過關顯然沒那麼容易,農人協會、寵物飼養者、甚至政府都擔心,若三月七日的公投通過,將有更嚴格的規範要遵守;不過五十歲的素食主義律師哥斯切爾,卻希望公投能壓倒性的過關。
平
日辦理房地產甚至離婚官司的哥斯切爾,現在也想讓動物成為他的客戶,對他來說,遵循二○○八年認定金魚、金絲雀是「社會動物」的法律,是他的工作,而這項
法律必須搭配其他作法來落實,例如金魚缸四個角落不能是透明的,因為金魚需要有地方遮蔽,而狗主人養狗之前,也必須先上四小時的課程等等。
中古世紀歐洲曾有蝗蟲與青蛙因蟲患成災被傳喚上法庭的案例,但至今從未有動物上過法庭。
(自由時報)
--
最近4年 未槍決半個死刑犯
法務部表示,這幾年未執行死刑,主要是因為,幾乎所有的死刑犯都已聲請大法官釋憲、非常上訴或再審,有的則是共犯尚未判決確定,或請求總統赦免中,結果未確定前,才無法執行。
解嚴後,我國歷年來的死刑執行人數,以1990年78人達最高峰,當時的法務部長為呂有文,2006年至今,死刑執行人數就一路掛零;最後被執行死刑的2人,2005年由前法務部長施茂林批准。
施茂林2006年底也批准鍾德樹槍決令,但經人權團體奔走,以調閱案件卷證等方式,延緩執行至今;王清峰2008年5月21日接任法務部長後,尚未批准槍決令、也未執行死刑。
曾有法官嗆:不執行為何還要我判死
曾
任檢察官的律師謝岳龍說,法務部不執行死刑,他反問被害人家屬人權有被保障嗎?何況連納稅人都還要花錢養死刑犯,根本上至總統、下至部長都在作秀。謝岳龍
指出,日本曾十多年未執行死刑,但去年也開始執行,若政府繼續不執行死刑,將連帶也會影響檢察官及法官執法心態,恐怕還會影響治安。
律師李傳侯說,過去他在高院時,聽到檢察官當庭求處被告死刑,法官卻在庭上挖苦檢察官,「你們都不執行了!幹嘛還叫我判死刑。」
家屬椎心痛:明明就是凶手 為何不必償命
「死
刑定讞4年了,凶手仍不伏法,還有司法正義與公理嗎?」退休小學教師何海新和林瑞玉夫婦,一提到獨生女何佳燕7年多前被曾思儒虐殺,忍不住老淚縱橫,「對
被害人家屬,每一天都難以煎熬,心中痛楚外人難以想像。」看到曾思儒又苟活4年,何海新氣憤地說,真的是嚥不下這口怨氣,形容法務部和人權團體是「邪惡的
幫凶」。
林瑞玉則哭腫雙眼道出:「被害人家屬的悲痛與折磨煎熬,官員能體會嗎?這是蝦米國家?」4年來夫婦倆巴不得看到凶手伏法,但再三陳情都無下文,實在心力交瘁,正義不知何時才能伸張。
7年前縱火燒妻子娘家,造成4死慘劇的洪明聰,至今仍未伏法,66歲的許家阿嬤表示:「我這些年來都盡量不去想,才能放下懸念,但只要一想起,眼淚就止不住,小小百姓對很多事情都無能為力,不敢要求凶手要死還是生,只卑微地希望他別再出來。」
「洪明聰是我的女婿,竟然狠心縱火,帶走3個孫子及媳婦弟弟的命,記得那天外出旅行,買了龍眼乾想讓小孫女剝,卻什麼都來不及了。」從火場被鄰居拉出、幸運逃生的許阿嬤難過地說。
許阿嬤說,這麼多年凶手卻還未伏法,萬一真廢除死刑,有天凶手跑出來找他們麻煩,對被害家屬等於是另一種傷害。
(自由時報)
--
怕過年的小孩 6招紓壓
對於大多數的孩童來說,過年放假是很開心的事,可以暫時放下課業,和家人出去玩樂,或拜訪許久未見的親朋好友。但對於某些小朋友來說,反而比平常覺得有壓力。
心理學家指出,若孩子的父母離婚、分居、再婚,或本身曾有喪親的創傷經驗,每逢年節假期的到來,面對今非昔比的景象與生活變遷,常會引發內心錯綜複雜的感受,不僅情緒受到影響,甚至會有逃避、退縮的表現,需要家長更多的關注。
◎以下是一些有助於緩解節慶假期為孩子帶來的壓力:
●提早和孩子討論假期要如何安排。過程中,要尊重對方的意見。孩童喜好事情的發生能夠預期或控制的感覺,計畫持續不確定、頻做改變,都會增加他們的壓力。
●凡事量力而為,切勿信口開河,亂開支票,勿答應自己沒把握的事(例如保證過年某某人一定會來看他、絕對會帶他去哪裡玩等),以免屆時無法兌現承諾,引發不必要的困擾。
●若父母或手足有人因故未能參與,盡量還是維持以往的慶祝方式。透過習慣、傳統的維持,藉此讓孩子知道,雖然周遭有些人、事、物已不復以往,但對他們的愛依然不變。
●不要以贈送玩具的方式來籠絡孩子,彌補本身或特定家人不在的遺憾。其實孩子要的是大人多花點時間在他們身上,一同聊天或玩遊戲,就是最好的禮物。若實在不克陪伴,要坦白告知,並有配套措施。
●規範孩子接觸電視、電腦、電玩的時間,鼓勵他們多到外頭運動或和同儕互動,避免放假而長時間窩在螢光幕前。確認其有得到足夠的休息,若耽於娛樂而睡眠不足,人容易變得躁動不安。
●照顧好自己,不要把所有事務都攬在身上。一旦您覺淂壓力很大,弄得每天都心煩意亂,孩子無形中,也會感染到緊張的氣氛。不妨視情況,讓孩子也分擔部分工作,從中培養責任感。
只要家長能及早做準備,並耐心、誠實對待孩子,相信應可降低他們因年節到來而有的壓力,預防無謂的衝突發生,全家也都能過好年。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