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130409 柴契爾夫人辭世篇

最偉大英首相 鐵娘子柴契爾辭世 福克蘭一役名留青史 葬禮比照黛妃

1925/10/13~2013/04/08 享壽87歲
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昨因中風辭世,享壽87歲。她於1979年至1990年共11年間連任3屆,是英國20世紀在位最久的首相。她過世消息傳開,舉世哀悼,英首相卡麥隆稱她是「偉大的英國人」。柴契爾在位時與台灣關係良好,兩度來台,我政府也表達哀悼。


隸屬保守黨的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2002年幾次小中風後,醫師建議她停止亮相,從此鮮少露面,她近年罹患失智症,家人須不斷提醒她,丈夫丹尼斯已於2003年過世。

「她曾拯救了國家」
英 首相官邸尊重家屬意願,不會為柴契爾舉行國葬,將比照黛安娜王妃和女王母親的規格替她舉行葬禮。英女王致上哀痛之意,保守黨前黨魁霍華德稱「她曾拯救了國 家,改寫經濟版圖,將被歷史記載為英國最偉大的首相。」前蘇聯領袖戈巴契夫也讚譽她是偉大政治人物。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美方「失去了真正的朋友」,德國總 理莫克稱她為「獨特不凡的領袖」。

擴大貧富差距挨批
柴契爾是雜貨商人之女,自小勤奮,在牛津大學修得化學與法律兩學位。1959 年當選國會議員後,以思想敏捷與快人快語迅速崛起。柴契爾締造許多不凡紀錄,她是第一位保守黨女黨魁,也是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憑藉堅毅的個性和奮鬥不懈的 精神,在英國文化面與經濟面影響甚鉅,其獨特作風創造「柴契爾主義」(Thatcherism)一詞,不論其功過,已名留青史。
她執政初期作風謹 慎,巧妙利用人民反工會的情緒,推動立法限制工會權限,解決困擾已久的罷工問題。她倡導公營事業民營化,令過去鮮少獲利的英國航空,變成民航業者佼佼者; 英國鋼鐵公司曾累積虧損超過十億英鎊,民營化後變成歐洲最大的鋼鐵公司。英國人民對其政策評價兩極,支持者認為她使英國經濟重生,反對者怪她升高失業率, 擴大貧富差距。

會鄧小平移交香港
1982年4月福克蘭戰役堪稱柴契爾政途的轉捩點,她為保衛海外領地主權,派兵出征,向阿根廷宣 戰,雖引起爭議,卻也展現三軍統帥魄力。兩國激戰10周,6月中旬阿根廷投降。其另一外交成就是1984年12月與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簽署《中英聯合聲 明》,決定移交香港主權之後50年不變的方針。她任內與美國總統雷根結為忠誠盟友,聯手共同對蘇聯施壓,間接促成美俄和談,協助結束冷戰。

柴契爾夫人小檔案
●學歷:牛津大學畢業
●家庭:與夫婿丹尼斯(2003年歿)
育有1對龍鳳胎兒女
●政治經歷:
1959/10/08 當選國會議員,進入英國下議院
1975/02/11 成為保守黨第一位女黨魁
1976/01/24 蘇聯媒體稱她為鐵娘子
1979/05/04 率領保守黨贏得大選,成為英國首位女首相
1982/04/02 因福克蘭群島主權向阿根廷開戰
1983/06/09 國會大選,柴契爾連任成功
1987/06/11 柴契爾勝選,進入第3任任期
1990/03/31 因推行人頭稅造成英國暴動
1990/11/28 因失民心且不獲黨內同志支持,含淚離職
1992/06/30 被冊封為終身貴族(柴契爾女爵)

柴契爾夫人名言錄
●「歐洲由歷史創造,美國卻由哲學創造」
●「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錢只能從土地裡賺出來。」
●「我喜歡爭執,喜歡辯論,我不期待大家都坐著附和我,那不是他們的職責。」
●「要贏得一場戰爭,有時必須一再奮鬥。」
●「如果光想耍嘴皮子,就找男人;如果想要付諸實現,就找女人。」
●「任何一個懂得持家的女人就幾乎懂得治理國家了。」
●「公雞會啼叫,不過只有母雞才會下蛋。」

愛吃咕咾肉 曾兩度來台

柴 契爾夫人卸下英國首相職務後,1992年和1996年曾兩度訪台,第一次是應聯合報系和花旗銀行之邀,第二次則是考察香港九七回歸前的港台關係和亞太關係 的未來前景,台灣是她的首站。柴契爾與前總統李登輝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都是舊識,李登輝2000年訪英時,特地跟她見面。宋曾在2005年特地赴英祝賀她 80大壽。

住西華最喜歡靠枕
柴契爾兩度訪台期間均下榻台北西華飯店,西華總經理夏基恩說,對她的印象是均住總統套房,最喜歡沙發 的靠枕,讓她想到倫敦的住家擺設,他表示,柴契爾對人友善、和藹;她最愛吃吐司、果醬和蛋,當年她吃的套餐就是後來西華開始販售、每套要價2800元的 「柴契爾套餐」。西華廚師說,8道菜中柴契爾夫人最喜歡口味酸酸甜甜的鳳梨咕咾肉。
據了解,李登輝昨晚第一時間已得知此事,對柴契爾死訊表達感嘆及惋惜。李辦主任王燕軍說,李與柴契爾私下也偶有書信往返,包括兩人生日、所屬政黨大選獲勝或該國舉辦大型活動後,都會透過書信表達關心、祝賀。

行程滿檔不顯疲態
柴契爾首次訪台時由時任新聞局長的台中市長胡志強負責接待,胡昨回憶柴契爾當時來訪,下午5時許才住進西華,但當晚7時接受當時行政院長連戰設宴款待時,毫無疲態還神采奕奕,一頭金髮一絲不亂,「沒一根頭髮在不該在的地方」,可見她體力驚人,自我要求更高。
曾於1992年邀請柴契爾夫人訪台的前駐英代表戴瑞明昨說,他1990年赴英就職時,曾請柴契爾舊識宋楚瑜寫信,送到首相府引薦他,因此認識柴契爾,柴契爾下台後戴瑞明運作她訪台可能性,但柴契爾對透過我政府訪台有顧慮,最後請花旗銀行幫忙邀請。

電影《鐵娘子》助梅姨得獎

英 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生平前年改編成電影《鐵娘子》(The Iron Lady),奧斯卡影后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維妙維肖詮釋有「鐵娘子」之稱的柴契爾夫人,第2度奪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殊榮。因片中描述柴契爾夫人晚年罹患失智症,遭她的親友及支持者抗 議,痛批「非常冒昧且不公正」。

原著作者不認同
該片改編約翰坎伯(John Campbell)的同名傳記,花費約3.9億元台幣拍攝,藉倒敘手法描述柴契爾夫人從少女初戀到參選議員,逐漸邁向世界政治核心的過程。
但原作者坎伯並不認同該片,表示:「電影回顧柴契爾生平的零散記憶,將她簡化成了一個偉大的人,彷彿她一人對抗所有事情。」
儘管劇情飽受爭議,仍締造票房佳績,全球賣座約32.1億元台幣。梅莉史翠普「連背影都演得很像」的精湛演出,全球同聲讚嘆,橫掃去年奧斯卡、金球獎、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主修化學 發明英霜淇淋

能 想像鐵娘子曾經製造霜淇淋嗎?她從牛津大學畢業時,以化學專長進入食品公司工作,專門開發保存冰淇淋的方法,其工作小組還率先發明了英國的霜淇淋。但柴契 爾對政治興趣大於霜淇淋,在夫婿丹尼斯資助下回到牛津攻讀法律,1953年考取律師的同年還生下雙胞胎兒女馬克和卡洛。

訪北京下階梯摔跤
1976 年柴契爾還沒當上首相前,因一番對前蘇聯立場強硬的談話,被蘇聯媒體取了「鐵娘子」(The Iron Lady)的外號,她欣然接受這個綽號,但鐵娘子偶爾也會出糗,1982年訪問北京時,柴契爾跟鄧小平和趙紫陽在人民大會堂會談之後,下台階時跌了一跤, 頗為轟動。
柴契爾是英國媒體寵兒,當時幾家主流報社都挺她,連八卦小報也愛她,暱稱她「瑪姬」;但厭惡她的人也不少,她執政時抗議她的流行歌曲就有好幾首。
跟隨柴契爾20年的退休保鑣史崔文斯曾透露她的小故事,讓世人認識她體貼的一面。史崔文斯回憶,有次有警官走進柴契爾夫人公寓時不小心踩到他的鞋子,留下狗糞在史崔文斯鞋上,柴契爾看到後親自為他擦拭鞋子。而且她還整理過執勤保鑣的房間,令他「揪感心」。

(蘋果日報)
--
英國鐵娘子 柴契爾夫人辭世

英唯一女首相 享壽87歲

有 「鐵娘子」之稱的英國前保守黨首相柴契爾女爵(Baroness Thatcher ),八日因中風在倫敦麗池飯店(Ritz Hotel )辭世,享年八十七歲。柴契爾是英國第一位、至今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主要政黨第一位女黨魁,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年間擔任首相,在當時男人主導的全球 政壇裡,樹立獨特的施政風格。柴契爾任內推動英國經濟轉型、鐵路等公營事業民營化、打贏福克蘭戰爭,更創造出「柴契爾主義」的政治哲學。右派讚許她將英國 拉離經濟蕭條、強化國際地位,左派卻指控她瓦解傳統產業、導致社會結構崩解,強勢作風評價兩極。

在位11年期間 改造英國

柴契爾夫人病逝消息傳出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首相卡麥隆等隨即表示哀悼。白金漢宮發言人表示,女王得知柴契爾夫人病逝十分悲傷;卡麥隆宣布縮短訪歐行程提前返國,唐寧街十號首相官邸也降半旗誌哀。美國總統歐巴馬也發表聲明,哀悼美國失去一位「真正的友人」。

對抗冷戰 打贏福島戰役

柴契爾於一九二五年十月十三日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格蘭瑟姆城的一個食品雜貨家庭,五九年成為倫敦北部芬奇理的保守黨國會議員,之後擔任教育大臣,七五年打敗 前首相奚斯(Edward Heath)成為黨魁,八二年在英、阿福克蘭群島戰爭中獲勝,大舉提高她的政治聲望,中英兩國移交香港主權的協議也是在她任內達成。

鐵腕作風施政 評價兩極

柴 契爾夫人在政治上奉行保守主義,在經濟上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她的領導風格非常具有爭議性,支持者認為她和美國前總統雷根領導西方贏得冷戰,並導致蘇聯解 體。反對者則認為,柴契爾夫人實施貨幣主義經濟、降低稅收、限縮公共支出、提倡私有化又削弱工會,忽略社會群體。她的施政理念導致英國社會和經濟不平等, 種下現在無法彌補的貧富差距,窮人無法翻身。外交方面,她從不跟歐陸國家唱和,對歐洲整合更是質疑。

柴契爾夫人晚年健康不佳,罹患失智症後情況更是每況愈下,去年十二月還住院動手術切除膽囊腫瘤。英國政府表示,柴契爾夫人的喪禮將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舉行,尊重家屬意願不舉行國葬,而是以低一級的軍禮進行。

柴契爾夫人死訊傳到福克蘭島上後,自治政府隨即宣布降半旗誌哀。福克蘭自治議會主席桑默斯表示,柴契爾夫人一九八二年領導英國打贏福克蘭戰爭,從阿根廷手中奪回福克蘭的歷史,將永遠留在島民心中。一名島民甚至稱呼柴契爾為「我們的邱吉爾」。

「女士我絕不轉彎」柴契爾鐵腕叱吒英政壇

英 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出身寒微,父親是雜貨店商人,她卻憑著鋼鐵般的意志踏入政壇,並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被稱為「鐵娘子」(Iron Lady)。不過,柴契爾的政治生涯毀譽參半,許多人視她為促進英國現代化的重要推手,但也有更多人指控她任內的政策,加深英國既有的貧富差距鴻溝。

執政11年 英連任最久首相

柴 契爾自一九五九年起即當選國會下議院議員,七九年至九○年間三度率領保守黨贏得國會大選,是英國二十世紀連續任職最久的一位首相。但她任內給外界留下的印 象多是衝突不斷,例如大批英國警察與礦工工會緊張對峙、柴契爾戴著白頭巾登上坦克車,以及在她推動極不受歡迎的人頭稅後,倫敦街頭發生暴動,特拉法加廣場 附近建物遭人縱火而烈焰沖天等畫面。

柴契爾對反對者的批評向來無動於衷,甚至曾對企圖說服她放寬經濟政策的保守黨員,說出「女士我絕不轉 彎」(the lady’s not for turning)等名言。柴契爾對歐洲統合抱持懷疑立場,抨擊歐洲國家領袖從不假辭色,只要有人與她意見相左,她總是立刻毫不留情地還以顏色,媒體也因為 她隨身總是帶著黑色手提包,而創造出「handbagging」這個新詞彙,用來比喻政敵又被柴契爾用她的黑色手提包修理了。

政治主張 被稱「柴契爾主義」

柴契爾奠基於競爭、私人企業、勤儉與自立等個人信念,衍生出被稱為「柴契爾主義」(Thatcherism)的政治哲學。但柴契爾的經濟猛藥導致三百萬人失 業,失業率創下一九三○年代以來新高,更重創礦業等基礎產業,導致英國分裂為富裕的南方與貧困的北方,許多英國選民對她深惡痛絕。

與雷根結盟反共 被稱「鐵娘子」

在她的權力巔峰期,柴契爾憑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成為西方世界最知名的人物。前蘇聯共黨「真理報」在柴契爾嚴詞抨擊蘇聯意圖支配世界後,嘲諷她為「鐵娘 子」,沒想到柴契爾竟然對這個綽號非常滿意。柴契爾在任內與美國總統雷根及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等國際領袖關係良好,她和雷根更建立起堅強的反共聯盟,但 她反對東西德統一,認為統一的德國將危及歐洲,惹惱當時的西德總理科爾。

柴契爾在執政後期為平衡政府預算,全力推動將地方稅改以人為單位 徵收,亦即俗稱的「人頭稅」。此一稅改政策重挫柴契爾聲望,許多地方政府也趁機提高稅率,在英國各地引發強烈批判和暴動。一九九○年,執政長達十一年的柴 契爾終於不敵黨內反彈聲浪,黯然退出黨魁選舉,支持她的財相梅傑成為繼任首相,也結束了她的首相生涯。

推「人頭稅」引暴動黯然下台

一 九九二年,柴契爾被冊封為終身貴族(柴契爾女爵)並進入上議院,仍活躍於政壇,除了到世界各地發表演說外,又在二○○一年支持保守黨的競選活動。二○○二 年她曾幾度輕微中風,身體虛弱,隨後即減少公開露面,後來又傳出她受失智症所苦,晚年歷程更被好萊塢拍成「鐵娘子」一片。

福克蘭戰爭 她一戰成名

一九八二年的福克蘭戰爭,英國在這場福克蘭群島主權之戰中擊退阿根廷,但這場戰爭的勝利,是付出兩百多名英軍性命換來的,福克蘭群島戰爭是柴契爾首相任內的巔峰,但也成了她最大的創痛。

柴契爾曾回憶道,她當時一方面得在電視攝影機前強自鎮定,但心裡卻為年輕英軍命喪八千英里外異鄉而感到悲傷。柴契爾當初也沒料到,一九八二年三月間阿根廷數艘商業補給船登陸南喬治亞島、在島上升起國旗等動作,會演變成英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進行的最大一場戰爭。

近 期解密的八二年文件顯示,四月二日時任阿根廷總統加爾提里(Leopoldo Galtieri)派兵登島,宣布「收復」福克蘭群島後,當時英國保守黨政府內部對於如何因應,產生嚴重分歧。在一連串由美國主導的穿梭外交後,柴契爾四 月五日下令派出一支特遣艦隊遠赴福克蘭,打一場軍事專家眼中危險的博弈:從英國遠赴一萬兩千八百公里外打仗。

此舉令美國、阿根廷,甚至英國民眾驚訝。五月二十一日,第一批英軍部隊踏上福克蘭群島,六月十四日阿根廷投降簽訂停戰協議,兩百五十多名英軍在這場戰爭中陣亡。在戰爭期間,柴契爾都身穿黑衣,不時念著「我們的孩子」,對她來說,這是七十四天的煎熬。

戰前最不受歡迎 戰後人氣扶搖直上

這場危機成為柴契爾首相任內的決定性時刻,改變她的形象和政治命運,她從此被視為一個有高度能力、有決心,而且是成功的戰爭領袖;在戰爭前的民調,柴契爾是 英國歷來最不受歡迎的首相,但奪回福克蘭群島後,她的人氣扶搖直上,「福克蘭因素」加上工黨內部嚴重分裂,助她在一九八三年大選大勝。

在戰後數年,柴契爾常在公、私場合提到「福克蘭精神」,不僅反映出她懷念這場戰爭帶給她的高人氣,還有她因當時有效率而果決的決策而贏得稱許。福克蘭戰爭彰顯出定義柴契爾主政時期的數項特質:她的決心,她相信自己的決策是對的,以及對於懷疑她決定之人毫不遲疑的棄而不用。

柴契爾誤植為英女王 中天新聞大烏龍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在英國時間八日上午逝世,中天新聞昨晚八點的報導畫面竟將她誤植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網友痛批太誇張。

中天官網公開道歉

中天電視稍晚除了用跑馬燈致歉外,也在官網上刊登正式道歉啟事:「4/8中天新聞20:00整點新聞,播報柴契爾夫人去『逝』(編按:此為錯字,應為『世』)消息,誤用伊莉莎白女王畫面,謹此更正,並向觀眾致歉。」

有「鐵娘子」之稱的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因中風撒手人寰,享壽八十七歲,中天新聞報導時,畫面卻是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握手、揮手的鏡頭,雖然緊急修正,改以購買的外電播報,錯誤卻已造成,被網友擷圖,紛紛在臉書上轉載照片。

網 友表示,中天水準不讓人意外。還有網友說:「中天今晚收視率應該有暴增,很多人都想親眼看看。」有網友諷刺:「這是必然,是與中國接軌的成效之一。」也有 網友感嘆說,臉實在丟大了!網友Samuel Hsu說:「過兩天伊麗莎白二世公開露面,中天可能又會報導『柴契爾夫人根本沒死』。」

(自由時報)
--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病逝 享壽87歲

有「鐵娘子」封號的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八日上午在倫敦的醫院裡病逝,享壽八十七歲。英國女王及英國首相卡麥隆都表示傷痛,卡麥隆在推特上表示:「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領導人、一位偉大的英國首相、一位偉大的英國人。」

柴契爾近幾年身體狀況不佳,罹患老年失智症,過去十年幾乎沒有公開談話。前一陣子,她擔任首相時的重要幕僚兼友人還在媒體上感慨,最近去探視她時,柴契爾已經認不出來他是誰。

英國首相官邸表示,柴契爾的葬禮可望比照英國女王的母親及黛安娜王妃規格,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舉行,但還要再進一步了解她生前意願。遺體不會供人瞻仰。

白金漢宮發言人表示,女王很傷心聽到柴契爾過世的消息,將會對她的家人送上私人致意訊息。

柴 契爾夫人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年間擔任英國首相,是英國第一位女首相,也是廿世紀英國執政最久的首相;她的鐵娘子封號並非浪得虛名,執政時在福克蘭群島 戰役打敗阿根廷;冷戰期間與當時美國總統雷根的合作聯盟,面對蘇維埃共黨陣營也占上風;加上在英國推動一連串改革,即使引起不少罷工、抗議,仍未能改變她 的堅定立場。

她也曾四度訪問中國大陸,並與北京簽訂有關香港回歸中國大陸的聯合聲明。

「絕頂聰明的暴君 身邊都是庸才」

曾任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是南韓總統朴槿惠最喜歡的政治家,但她曾在民調中被評為英國有史以來最不受歡迎的首相。

柴契爾夫人生於一九二五年英格蘭東部的格蘭瑟姆,父親開了兩家雜貨店,童年時她和姊姊就跟父母住在雜貨店樓上。一九四七年她畢業於牛津大學化學系,一九五一年與柴契爾結婚,育有一對雙胞胎子女。

她的從政之路開始並不順利,雖曾是保守黨最年輕且唯一的女性候選人,但連續兩次在國會大選皆未當選。一九五九年,她當選下議院議員,一九七○到七四年擔任教育部長,一九七五到七九年擔任保守黨領袖,一九七九年起擔任首相,直到一九九○年,長達十一年半。

由於是廿世紀連續任期最長的英國首相,她主張競爭、節儉、自立自強的個人理念,曾被人總結為「柴契爾主義」。就支持者而言,那指的是提升個人自由、打破階級界線,但就反對者來說,那是打破傳統工業、拆解社會肌理。

英國前首相麥克米倫這樣描述柴契爾夫人:「聰明絕頂的暴君,身邊圍繞著一群平庸的人。」同樣曾任英國首相的希斯則不留情面地形容,柴契爾夫人是個「血腥女子」。

已故美國總統雷根曾與柴契爾夫人合作對抗共產主義,雷根曾盛讚柴契爾夫人是「英格蘭最佳男士」,他們在一九八九年親見柏林圍牆倒塌,共產主義垮台。

柴契在首相任內,一天工作十八小時,回家後則藉一杯威士忌來放鬆。一九九○年,柴契爾離開首相官邸時含著淚說:「在十一年半美好的歲月後,我們最後一次離開唐寧街,很開心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現在的情況,遠比我們剛來時好太多了。」這應該是鐵娘子最令人動容的柔情。

二○○一年及二○○二年多次輕微中風後,深受失智症所苦。家人必須再三提醒,她的丈夫早已在二○○三年過世。

柴契爾夫人主義 扭轉英國經濟

柴契爾夫人一九七九年上台後,力行保守經濟政策,被稱為「柴契爾主義」,這套政策徹底改變了英國的經濟,她的繼任者,不論是保守黨或工黨的首相,都深受影響。

柴契爾上台時,英國通膨和赤字嚴重,她開給英國人一付苦藥,透過緊縮貨幣供給壓低通膨,並大搞私有化和限制工會權力,強調自力更生的價值,扭轉英國施行卅五年的社會主義政策。

柴契爾主義與雷根經濟學並列八○年代保守經濟政策的典範,其精髓包括自由市場、嚴守財政紀律、嚴格控制公共支出、減稅和私有化。

支持者說,柴契爾主義使英國更具競爭力,反對者說,英國更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

倫敦經濟學院的特拉佛斯說:「不管你喜不喜歡柴契爾,她改變了英國的經濟,也改變了英國人對金錢、資本主義和企業的看法。」

柴契爾在一九七○年奚斯擔任首相時擔任教育部長,取消七歲到十一歲學童的免費牛奶,媒體和工黨為她取了個綽號「牛奶掠奪者」。

奚斯政府一九七四年垮台,換工黨執政,柴契爾一九七五年成功挑戰奚斯,當上保守黨黨魁。她一九七六年發表演說痛批蘇聯,蘇聯媒體封她為「鐵娘子」。

身為在野黨黨魁,柴契爾建立家庭主婦從政形象,深知主婦為物價上漲所苦,保守黨並推出失業者大排長龍的廣告,喊出「勞工不工作」的口號,贏得一九七九年大選,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

柴契爾出任首相後,決心整頓國家財政,力行小政府和自由市場、大幅減稅和刪減支出,並推行國營事業私有化,允許國民住宅的住戶買下他們的房子。

留不住香港 被老鄧氣到跌一跤

柴契爾夫人曾四次訪問中國大陸,她一九八二年九月訪問北京,與鄧小平商討香港前途時,曾提議主權歸還中國,英國掌握治權,遭鄧小平嚴詞拒絕;氣得柴契爾夫人會後步下人民大會堂台階時,一時恍神摔倒,也跌掉了香港。

柴契爾夫人與鄧小平兩人可謂是不歡而散,柴契爾夫人覺得鄧小平粗魯,鄧小平後來談到柴契爾夫人時曾說,「我簡直無法跟這個女人談,她根本不講理。」

根 據英國劍橋大學柴契爾夫人檔案室上月公布的私人檔案,柴契爾夫人九月廿三日先與時任大陸總理趙紫陽討論香港問題,對於英方原「三個國際條約」有效,以及主 權與治權分開的主張,趙明確指出,中國的主權覆蓋整個香港地區,中國不會委託他人管治香港,中英雙方就此沒有討價還價餘地。

柴契爾夫人則威脅說,倘若中國收回香港主權,香港的信心和繁榮都會被摧毀,趙紫陽也強硬回應,「在中國主權和香港繁榮之間,主權行先」;隔日與鄧小平會談時,鄧除反對英方提議外,更警告若香港十五年內發生大規模和嚴重動亂,中國會提前在九七年前進駐。

儘管柴契爾夫人這一跤,被外界視為跌掉香港,但對北京來說,英國是個難纏的對手,特別是柴契爾夫人對確保香港未來繁榮的堅持,導致中英兩國在一年多內進行廿二次艱苦談判,方於一九八四年簽訂中英聯合聲明。

此外,因八二年北京行是英國首相首次訪中,柴契爾夫人原選擇人民大會堂內每分約五十元人民幣的平價菜色,並計畫從倫敦空運蘇格蘭煙燻鮭魚、英國皇家海軍昂貴銀製餐具,以凸顯英國飲食文化。

然時任英國駐北京大使反對稱,菜單欠缺魚翅與海參,恐令中方賓客不快,遂又改成七十五元人民幣的含酒水高價菜色;未料,柴契爾夫人的精心準備卻換得中方冷漠以對。

奪回福克蘭 從低民調翻身連任

柴契爾夫人是廿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世界級政治家之一。她活躍於外交戰場,曾與美國雷根總統攜手建構對抗共產主義的堅定陣營。但對英國人而言,她最值得稱頌的政績之一,就是帶領英國打贏福克蘭戰爭。

一九八二年阿根廷突然出兵英屬福克蘭,由於該群島距英國一萬三千公里,離阿根廷只有四百九十公里,島上只住了一兩千人,又缺乏實質軍事和經濟價值,許多英國人都覺得這場戰爭打不贏也不值得打。

但柴契爾毅然出兵,七十四天之後奪回福克蘭群島。此役使英國國際聲威大振。一九八一年年底的一項民調,柴契爾被列為歷來最不受歡迎的英國首相,然而福克蘭群島戰爭結束後的一九八三年,她乘著愛國主義浪潮再度勝選執政。

她的「鐵娘子」稱號不是來自朋友,而是對手封的。一九七六年,接任保守黨黨魁未幾的柴契爾在一次演說中嚴厲譴責蘇聯,蘇共真理報因此為她送上「鐵娘子」的封號。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一九八五年上台後,柴契爾與他建立鞏固的工作關係。

伊拉克一九九○年八月入侵科威特時,柴契爾提醒美國總統布希:在對付伊拉克總統海珊的過程中,切忌「立場動搖」。

一九八四年十月,愛爾蘭共和軍以炸彈攻擊柴契爾下榻的布萊頓飯店。柴契爾幸未受傷,她的部分閣員則非死即重傷。

幾小時之後,她在所屬保守黨年度大會發表演說,強調在對抗恐怖主義的過程中,英國絕對不會有絲毫的動搖及鬆懈。

一九八四年,柴契爾夫人與中共總理趙紫陽簽署一項聯合公報,同意於一九九七年將香港交還中國大陸,結束英國對香港的一百五十六年殖民統治。

20年前訪台 「對每一刻激賞不已」

「我對每一刻激賞不已」!一九九二年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應聯合報系與花旗銀行邀請訪台,當一整天十多小時的緊湊行程告一段落,柴契爾夫人仍未休息,在客房書桌親筆寫下這句訪台感受,並以此答謝當時的聯合報系副董事長王必成的盛情邀約。

柴契爾夫人當年訪台,拜會了李登輝總統、行政院長郝柏村、外交部長錢復等,並與廿名學生座談,及應聯合報系之邀演講、暢談「柴契爾主義的基本原則」,還參觀了聯合報系及故宮博物院,在台灣掀起一股「鐵娘子熱」。

參觀故宮時,柴契爾夫人不時說「美極了」,不停地將眼鏡拿下又戴上,仔細欣賞我國歷代文物;參觀國家劇院、音樂廳時,更不斷以envious(羨慕)表達感受。

柴契爾夫人的親筆信中,除了感謝聯合報系安排的台灣行,也提及「訪問聯合報,實在太棒了」;在與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惕吾交換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的意見時,她表示,新聞自由與法治是民主的基石,必須先做到這兩項,才能使民主政治成為事實。

(聯合報)
--
柴契爾夫人 鐵腕經濟評價兩極

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8日因中風逝世,享壽87歲。

這位「鐵娘子」的政治評價毀譽參半,她的高利率和強勢英鎊政策摧毀了製造業,但減稅和鎮壓工會等鐵腕措施則重振英國的經濟活力。

柴契爾在位時作風頗具爭議,她曾於1986年推動倫敦市金融大改革,旨在建立公平競爭環境,但這也導致倫敦商業銀行受創,減損英國金融服務業的相對競爭優勢。此外,她低估英法海底隧道的興建工程規模,導致英國錯失機會,無法與歐陸建立更強大的經濟聯繫。

部份人士甚至認為,她阻礙英國與歐洲整合;另一派則批評她不夠賣力抵制歐盟對英國的掌控。

雖然外界指責柴契爾過度強勢,她的戰鬥作風也成功帶領內閣安度1980至1982年的經濟飄搖時期,當時英鎊匯率過度高估與超高的利率水準,幾乎摧毀英國製造業。鋼鐵般的意志也助她贏得福克蘭戰役,穩住政治地位。

同時,柴契爾也是美國的重要盟友,曾支持前美國總統雷根擊退蘇聯共產黨,同時與布希發動第一次波灣戰爭。

柴契爾無懼衝突的性格是她的一大優勢,讓她得以戰勝勢力過度強大的工會團體(尤其是採礦業),這成為英國經濟復甦的關鍵。弱勢的領袖容易屈服於敵方而落得全 盤皆輸,正如前首相希思(Edward Heath)1972年的處境。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1979年至1990年之間英國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從4.3%降至4.1%。

到1992年繼續降至3.6%,主要歸咎於英鎊匯率緊盯德國馬克,而導致匯率被高估。

儘管如此,英國今日擁有穩固的經濟實力,柴契爾功不可沒。她鼓舞了繼任者,也證明自由市場經濟政策才是改善生活水準之道。

(經濟日報)
--
集矛盾於一身 鐵娘子辭世

西方世界「最受尊崇也最被憎恨」、「最保守卻也最激進」的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8日上午中風發作與世長辭,享壽87歲。消息由發言人貝爾爵士公布後,各界立即表達緬懷與悲痛。追思會將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

柴契爾夫人於1979年5月代表保守黨勝選,出任首相,成為英國史上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的女首相。此後到1990年間她連任3屆英國首相。

在12年間,柴契爾夫人在經濟上提倡個人主義的自由市場經濟,控制利率以降低通膨,提倡民營企業,並打壓工會勢力。在政治上,她曾經在1982年帶領英國和阿根廷交戰,奪回福克蘭群島,立下極高的政治聲望。

國際間,她著名的政績則包括連同美國的雷根總統,共同對抗前蘇聯,並且最終在1989年見證蘇聯的解體。在英國殖民香港問題上,她在1984年底訪問中國,並與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簽訂讓香港1997年回歸的《中英聯合聲明》。

不過,柴契爾夫人最終因為在國內推行不受歡迎的「人頭稅」,以及在處理歐洲共同體的議題上和保守黨內其他領袖產生嚴重歧見,而在1990年保守黨內部的「宮廷政變」下,被迫引退。

「芝加哥論壇報」政治評論記者朗沃斯在1989年曾為柴契爾夫人的國際形象下了鮮明的註解:「她或許是西方世界上最受尊崇也最被憎恨、最讓人著迷也最乏味,最激進也最保守的領袖了。」

聽聞柴契爾夫人過世的消息後,正在西班牙馬德里訪問的現任英國首相卡麥隆決定第一時間返回英國,取消他在歐洲餘下的行程。他表示,對於失去一位偉大的領袖感到沉痛。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亦透過發言人表示哀悼,並私下向家屬致意。

鐵 娘子辭世的消息也在推特上發酵。倫敦市長強森寫道:「世人將會遺忘目前政壇上的灰衣政客,而有關她的回憶則會長存於人們心中。」自民黨議員霍武德也表示 「雖不喜歡她的政策,但她確實是20世紀英國政界的巨人、大英國協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在柴契爾生前對她恨得牙癢癢的工黨議員們,也紛紛表示難忘這位女首 相為英國所做的重大建設和改變。

(台灣醒報)
--
鐵娘子傳奇 平民攀登權力頂峰

英國史上第1位女首相柴契爾夫人8日因中風辭世,享壽87歲。沒有顯赫家庭背景的柴契爾夫人,從柑仔店女兒躍升到象徵英國政治權力金字塔頂端的唐寧街,寫下令人驚嘆的一頁傳奇。

1925 年柴契爾出生於林肯郡(Lincolnshire)的格蘭森市(Grantham),父親羅伯茲(Alfred Roberts)經營1家柑仔店,並擔任當地的市議員,是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走入政治的啟蒙老師,對她日後的施政影響至鉅,之後她獲得獎學金進入牛津大學攻讀化學,但深深為政治所著迷。

1940年柴契爾夫人獲選牛津大學保守協會(OxfordUniversity Conservative Association)會長,成為她政治生涯的第1份「工作」。

柴 契爾夫人先後在1950年及1951於工黨的鐵票區出馬競選國會議員,都失敗收場,但她對政治的熱愛與衝勁為她打出名號,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她遇見生命 中的真命天子丹尼斯.柴契爾(Denis Thatcher),1951年26歲的柴契爾夫人與年長她10歲的丹尼斯共結連理,2年後生下龍鳳胎馬克(Mark)與卡洛爾(Carol),同年柴契 爾夫人並獲得律師資格。

1959年柴契爾夫人終於順利進入國會,她「拼命三娘」的認真工作態度很快受到注意,陸續被授予重要職務,1970年出任教育部長,當年因為她主張停止提供7到11歲學童免費牛奶而被嚴厲批評,聲望下跌,她坦承學到重要教訓。

成為英國至今唯一的女首相,柴契爾夫人始料未及,1969年她接受訪問時曾說,「在我有生之年,不會有女性成為首相或外相,也不會有女性擔任政府高層的職務。不論如何,我也無意擔任首相,你必須100%全力投入你的工作」。

1975年柴契爾大爆冷門,擊敗保守黨內大咖,出任黨魁,1979年擊敗工黨取得執政權,她順利成為首相後曾表示,「任何女性只要能了解經營家庭的問題,就幾乎可以了解治理一個國家的問題」。

1979 到1990年執政11年期間,柴契爾夫人推動多項重要政策,她決心透過減少政府的財政負擔,推動自由市場經濟,整頓英國的經濟,致力降低國內通貨膨脹率, 推出法案規範動輒舉行罷工癱瘓經濟的工會,進行國營事業包括英國電信等私有化,讓國民住宅租戶可以購買房舍,數百萬名民眾因此可以擁有自己的房產,並投資 長期被政府經營的產業。

柴契爾夫人同時決定讓倫敦金融城制定貨幣政策,使倫敦成為全球最活躍也最成功的金融中心。

不過,改革過程受到不少阻礙與質疑,她的支持率一度跌到25%最低紀錄,直到1982年經濟開始好轉,加上同年她果斷決定出兵福克蘭島捍衛英國主權,擊敗阿根廷部隊,大獲全勝,個人支持率快速提升。

柴契爾夫人積極與美國結盟,建立合作關係,與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理念相近成為摰友,在國際舞台她致力提高英國的地位與影響力,許多人開始以身為英國人為榮。

1984年10月北愛爾蘭共和軍以炸彈攻擊柴契爾夫人下榻的飯店,她幸運逃過一劫,但數小時後不改強硬本色,公開發表談話,指出所有企圖想破壞民主的恐怖主義都將注定失敗。

強勢主政作風使柴契爾夫人在黨內樹敵漸增,推翻她的勢力最後將她推出首相府外,讓她體會到政治的殘酷,2003年她最摰愛的丈夫丹尼斯過世,更是一大打擊,隨著健康漸走下坡,接連中風與罹患失智,風燭殘年的柴契爾夫人終於走進歷史,但她寫下的一頁傳奇將繼續為後人稱頌。

英鐵娘子佘契爾名言集錦

英國史上唯一一位女首相佘契爾夫人今天驚傳逝世,她的傳奇和爭議性也將永留世人心中。以下節錄她的部分名言。

「在我的世代,沒有女性會成為首相。」佘契爾夫人1973年時任教育大臣時說。 (摘自路透社)

「任何了解持家問題的女人,會更了解執政的問題。」1979年說,當時佘契爾夫人獲選為英國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摘自BBC)

「我愛爭論,我愛辯論。我可不預期有人就安靜的同意我的說法。這不是他們的工作。」1980年說。(摘自BBC)

「我任職只有一個意圖:改變英國,從仰賴他人轉為自力更生。從『拿來給我』的國家,變為『自己動手』。一個『立馬行動』的英國,而不是等著東西掉到我們手上的國家。」佘契爾夫人1984年時對企業領袖所說。(摘自法新社)

「我們只是要回我們的錢。」1984年說,當時佘契爾夫人在歐洲峰會,要求歐盟退款給英國。(摘自法新社)

「我會奮戰不懈,為了勝利而戰」1990年11月,佘契爾夫人在保守黨黨魁首輪投票中票數不足,使得投票進入第二階段。佘契爾夫人隔天請辭。(摘自路透社)

「帶著微笑的背叛。這可能是世上最恐怖之事。」佘契爾夫人在1993年對建議她辭職的內閣成員所說。

鐵娘子葬禮 比照黛安娜王妃

英國史上第1位女首相佘契爾夫人今天因中風病逝,享壽87歲,英國政府決定為這位20世紀偉大的英國政治領袖舉辦隆重葬禮,規模比照黛安娜王妃。

葬禮儀式將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是僅次於國葬的最高規格,與黛妃及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母親相同,日期尚未確定。

佘契爾夫人的好友兼發言人貝爾(Lord Bell)表示,佘契爾夫人生前說,她過世後不要舉行國葬,遺體不要供民眾瞻仰,也不要有戰機飛越致敬的安排,這些都浪費錢。

半個世紀前,帶領英國人度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死後舉行國葬。

根據規劃,葬禮前一天,佘契爾夫人的遺體將被移往西敏宮的聖瑪麗教堂地窖裡,葬禮當天再被移到位於倫敦市中心Strand路上的皇家空軍教堂,之後在皇家騎兵隊及三軍官兵護送下,前往葬禮儀式舉行地點聖保羅大教堂。

靈車行進的路線交通將全面淨空,民眾可以前往向佘契爾夫人致敬,送她最後一程。

佘契爾夫人的葬禮儀式憑票進場參加,多位政治領袖及與佘契爾夫人有私交者將獲邀出席,目前仍不確定女王是否會出席。

葬禮儀式結束後將舉行火化,僅佘契爾夫人的親友參加,將根據她的遺願,安葬在亡夫戴尼斯.佘契爾(Denis Thatcher)旁。

佘契爾夫人的葬禮費用將由政府與她的家人共同分擔,首相府表示,納稅人最後支付的總額將會在葬禮結束後公布。

2002年女王的母親伊麗莎白王后葬禮花費約430萬英鎊,1997年黛安娜王妃的葬禮約花費近500萬英鎊。

(中央社)
--
鐵娘子 走了 1925~2013

前英國首相、素有「鐵娘子」之稱的佘契爾夫人,八日上午因再次中風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七歲。佘契爾夫人於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年擔任首相,是第一位也是迄今唯一任此職位的女性,她還是廿世紀在位最久的英國首相。

佘契爾夫人的發言人貝爾發布聲明:「馬克和卡蘿.佘契爾沉痛宣告,他們的母親佘契爾女爵今天早晨發生中風之後,安詳地去世。」

女王悲痛 喪禮將採禮葬

白金漢宮表示,伊莉莎白女王聞訊後感到悲痛,她將私下向遺族致哀。首相卡麥隆則宣稱:「我們失去了一位偉大的領袖,一位偉大的首相和一位偉大的英國人。」

唐 寧街十號(首相官邸)八日降下半旗,佘契爾夫人在倫敦切爾西區的住宅外也已擺滿了鮮花。首相官邸表示,在女王陛下首肯下,佘契爾夫人的喪禮將在倫敦聖保羅 大教堂以採用軍禮儀式的「禮葬」(ceremonial funeral)規格舉行,將廣邀其生前眾多親朋好友和相關團體參加。

一九六五年前首相邱吉爾去世後,其喪禮也是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禮葬」和「國葬」(state funeral)只有些許不同。首相官邸說,是按照佘契爾夫人生前遺願。

率保守黨 贏得三次大選

保守黨出身的佘契爾夫人自一九七九年起連續領導該黨贏得三次國會大選。她當政期間,成功壓制了各地風起雲湧的工潮,使英國社會和經濟逐漸恢復秩序和活力。

一九八二年阿根廷入侵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佘契爾毅然決然派兵前往,收復這片位在英國本土一萬三千公里外的領土。她還與摯友已故美國總統雷根攜手合作對抗蘇聯,最終取得冷戰勝利。

佘契爾夫人個性堅韌、作風強悍,為她贏得「鐵娘子」稱號,儘管受到許多英國人愛戴,但憎惡她的人也不少,認為她是非常自負的獨裁者,破壞英國的福利制度,打壓製造業,使上百萬人長期失業。

首位英女首相 名留青史

一九九○年,佘契爾在保守黨內部鬥爭中失勢,黯然下台。二○○二年她中風之後,即鮮少在公開場合露面。二○○三年其夫婿去世,對她的打擊甚大,後來她又經歷幾次中風,健康愈來愈差,記憶力亦嚴重衰退。

佘契爾夫人雖然辭世,但她已名留青史。倫敦市長強森表示:「當現今政壇上那些有力人士被世人忘卻之後,人們對她的記憶仍將長久存在。」

福克蘭戰爭 見證鐵娘子的堅毅

前英國首相佘契爾夫人主政期間,在軍事方面經歷的最大考驗就是一九八二年發生的福克蘭戰爭,在那段期間,佘契爾夫人的表現完全不愧其「鐵娘子」的稱號,雖面對各種壓力與挫折依然堅忍不拔,終能奪回福克蘭群島,成就她任內最大的軍事勝利。

福克蘭群島距離英國本土近一萬五千公里,居民約三千人,一八三三年起就由英國統治,但阿根廷堅稱擁有主權。一九八二年年四月二日,阿根廷軍政府揮兵入侵福島,引爆「福克蘭戰爭」,戰事持續七十四天,阿方戰敗,六百四十九人喪生,英軍則有二百五十五人陣亡。

當福克蘭群島剛剛淪陷於阿根廷之手時,各方都懷疑英國真的會與阿根廷開戰,因為英國的軍事實力早已大不如前,海軍方面幸好還有一艘「賀姆斯」航空母艦撐住大局,但雷達等後勤支援卻都付諸闕如。

然而佘契爾義無反顧,她說,「我們必須光復這些島嶼,因為島上居民都是英國人和英國人的後裔,他們始終效忠英國王室,希望做英國子民」。

佘契爾在第一時間就指示皇家海軍,要求迅速成立遠征軍並準備出發,同時她也尋求外交解決方案,包括致函給當時的美國總統雷根,要求雷根出面勸說阿根廷撤軍,但雷根給她的回信,卻是建議英國與阿根廷談和,這對佘契爾是一大挫折。

在前線的英軍作戰也不順利,特別是阿根廷以法製飛魚飛彈進行攻擊,導致皇家海軍損失慘重,為此佘契爾致函法國總統密特朗,以英法關係將陷入災難做要脅,法國因此立即停售飛彈。隨後美國也在佘契爾強烈要求下,對英軍提供空中支援,才使戰局大幅扭轉。

當英軍奪回福克蘭群島時,佘契爾在唐寧街官邸宣布好消息,有記者問到接下來該怎樣,她回身說了一句,「歡欣吧!」對佘契爾個人而言,這一戰讓她贏得龐大的政治資望,成為日後她多次贏得選舉並長期執政的本錢。

會見鄧小平 決定香港回歸命運

一九八二年九月廿四日,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與英國首相佘契爾夫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歷史性會談,不但決定了十五年後香港主權回歸中國的政治命運,這也是佘契爾在首相任內最重要的一次外交談判。

鄧的強勢談判風格,讓佘契爾備感意外。承受談判壓力的佘契爾在走出人民大會堂台階時,還跌了一跤。

劍橋大學「佘契爾夫人基金會」網站最近披露佘契爾私人文件顯示,「主權換治權」曾是英方談判的底線。

佘契爾在會談時曾陳述香港繁榮的重要,並質疑如遽然宣布收回香港,將造成嚴重波動。據《鄧小平文選》記載,鄧當場回應:「如果宣布收回,就會像夫人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要勇敢面對災難,做出決策!」

鄧小平強調,他最擔心的是香港在過渡時期的問題。過渡期間可能會出現很大的混亂,而且這些混亂是人為的,「這當中不光有外國人,也有中國人,而主要是英國人。製造混亂是很容易的,進行磋商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鄧還曾在會談過程以匯豐為例,指沒人知道匯豐印了多少鈔票,暗示銀行可能製造港元波動。鄧的強勢風格讓佘契爾備感壓力,據時任立法局議員李鵬飛透露,曾聽佘契爾說為何這麼矮的鄧小平在會談時會這麼粗魯。

「佘契爾夫人基金會」最近披露的文件並顯示,佘契爾曾親自參與北京行程的策畫。她堅持不願到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因為,那是紀念中國抗日及對抗英國鴉片戰爭的英雄,從來沒有英國要員向該紀念碑獻花。

理念作風相近 與雷根惺惺相惜

已故前英國首相佘契爾夫人與已故前美國總統雷根的執政時期接近,理念也接近,兩人交情甚篤,得到的支持與引發的爭議也相仿。經濟上的「新自由主義」與政治上的「新保守主義」是兩人的共同標籤,也成為八○至九○年代最盛行的路線。

當年「硬漢」雷根總統邀訪的第一位外國領袖就是佘契爾夫人,「鐵娘子」則曾經偷偷珍藏雷根的塗鴉,印證了兩人的惺惺相惜。

佘契爾夫人從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年擔任首相,雷根的任期則是八一年至八九年。兩人都在國內經濟低迷時上台,也都不負眾望,不但提振了經濟,也提振了民心士氣,名垂青史。

依 據「新自由主義」,兩人都強調市場機制,主張「政府管得愈少愈好」,不支持最低工資、勞工集體談判權等勞工保護政策;而在國際市場上則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主張經由各種壓力以打入外國市場。於是「佘契爾主義」擺脫了「福利國家」色彩,也成功地削弱了工會力量。「雷根經濟學」則把所得稅降低了廿五%,並不惜提 高政府赤字和國債,使美國經濟恢復成長。

依據「新保守主義」,兩人都主張以強硬手段對付恐怖主義,也主張以軍事手段捍衛國家利益,於是佘契爾在一九八二年揮軍西指,從阿根廷手裡奪回福克蘭群島,重塑大國形象。

雷根則在次年入侵格瑞那達,推翻了成立未久的革命政府。兩人都使國人恢復自信,也都被視為贏得冷戰的主要領袖。

雷根堅定反共,稱蘇聯是「邪惡帝國」。佘契爾夫人則在擔任反對黨領袖時尖銳批抨蘇聯「不懷好意地存心支配世界…政治局根本不理會民意」。她的「鐵娘子」稱謂就是當時蘇聯的官方媒體給她取的。

佘契爾剛柔並濟 絕不妥協

英國前首相「鐵娘子」佘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八日去世,享年八十七歲。對絕大多數英國人而言,佘契爾夫人的辭世,雖不致令人感到震驚,但仍是件舉國震撼的失落。

不論是喜愛或反對這位英國歷史上迄今唯一的女首相,都無法否認佘契爾夫人在英國近代史上地位,她獨一無二的作風,以及她對英國當代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力。

突破性別與出身 當上首相

英 格蘭北部林肯郡雜貨店家女兒出身的佘契爾夫人,從一九七九年到一九九○年間擔任首相,為英國二戰後在位最久的首相。出身和性別是她早年從政最大的障礙。她 天資聰穎,極早就對政治充滿野心。在一九七五年挑戰當時保守黨黨魁、前首相希斯的地位時,她到希斯的辦公室親口告訴他這項決定,希斯連頭都未抬的對她說: 「妳輸定了。」

結果,她不但在第一輪投票就打敗了希斯,且在第二輪票決中成為保守黨首位女黨魁,並在一九七九年大選中擊敗工黨首相卡拉漢後執政。佘契爾強硬和不說廢話的作風,很快的為自己在國內和國際上樹立起聲名,而被蘇聯媒體冠上「鐵娘子」封號。

佘契爾的父親和她的丈夫是對她一生影響最大的兩個男人。佘契爾夫人曾說,「我的父親教導我對自己相信的事深信不移。」而她的丈夫丹尼斯則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支柱。」

大改社會經濟 開創英新局

雖然佘契爾夫人曾抱怨,「做為一名女性領袖,有時候像是不存在一樣。」但擔任首相期間,她在內政上對英國政經社會,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改革,推動國營事業私有化,促使英國走向市場經濟,迫使工黨放棄老舊的社會主義,開創了英國經濟的全新局面。

九七年英國新工黨執政後,不論是布萊爾或布朗,都親自向她請益,足以證明,她的影響力已超越保守黨。而她執政時的鷹派作風,更重建了英國國際地位。

但這位「鐵娘子」也有她極為細膩柔情的一面。她曾為兒子馬克惹事生非而落淚;並會為自己的隨扈修補衣物。根據她的官方傳記作者、前英國《每日電訊報》總編輯摩爾透露,佘契爾會泡製最好喝的下午茶,且對帥哥特別親切。

佘契爾夫人離開唐寧街首相府後,一直住在倫敦市區的一座喬治時代獨棟建築中,她的丈夫過世後,老管家和忠誠的老部屬是最常前往探視她的人。她長年從政,與子女關係疏離,則是她心裡的最痛。

風燭殘年 仍有堅強意志力

晚年佘契爾夫人患老年癡呆症。二○○五年她女兒卡蘿證實,母親的短期記憶力正嚴重衰退:「她現在已很少閱讀,她才讀完了一個句子,卻已忘了前面一句。」

但 這位風燭殘年中的前首相顯然仍存有鐵一般的驚人意志力和幽默感。二○○七年,下議院的大廳堂中建立了一座佘契爾夫人的銅像,成為第一位享有此榮譽的在世前 首相。佘契爾夫人出席揭幕儀式時,提到她的另一座石雕像在二○○二年時被破壞者砍頭的事說:「銅的也好,不會生鏽,但我最希望的是,這次的雕像的頭會被留 下來。」

那是佘契爾夫人中風後,首度發表演說,也是最後一次。佘契爾夫人一生建樹,各界爭議不斷,但毫無疑問,她將是英國二十世紀影響最深遠的政治人物。

「偉大的政治家」各國領袖紛表惋惜

英國前首相佘契爾夫人八日辭世,世界各國領袖紛紛深表惋惜及悲痛。美國總統歐巴馬稱美國失去了一名「真正友人」,世界也失去了一位自由的捍衛者。前蘇聯總統戈巴契夫頌揚她是「偉大的政治家」,將會名垂青史。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巴洛索稱讚她對歐盟的成長貢獻卓著。

戈巴契夫對佘契爾夫人的死訊表示悲傷,他表示,「佘契爾夫人是位偉大的政治家、一位聰慧的人物,會永留在我們的記憶與歷史中。」他還說,她是一位說話很有份量的政治人物。

在冷戰末期經常與佘契爾夫人舉行高峰會的戈巴契夫說,「我們在一九八四年第一次會晤,開始了雙方的關係,後來這段關係並非一直都很平順,有時會面臨困難,但彼此都很認真,而且負責任。」

美國總統歐巴馬今天發表聲明,對英國前首相佘契爾夫人過世至表哀悼,稱「世界失去了偉大的自由鬥士,美國失去了一位真正的友人」。

聲明中指出,在美國,很多人不會忘記她與雷根總統並肩的身影,那「提醒世界,我們不只承擔現今的歷史,而且以道德的信念、堅定的勇氣、鋼鐵般的意志,我們可以塑造未來的歷史」。

歐巴馬說,他與妻子蜜雪兒向佘契爾夫人的家人、英國國民致意,願意傳承佘契爾夫人一生的志業:所有自由的民族一道決定如何寫下我們的命運。

巴洛索代表歐盟執委會向英國政府及人民表達最深的遺憾。他說,佘契爾夫人無疑是傑出的女性政治家,在歐盟中也是謹慎細心又投入的參與者。

佘契爾夫人曾協助歐盟成立單一市場,但對歐盟仍持保留態度。巴洛索指出,佘契爾夫人當年簽署「單一歐洲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協助歐盟單一市場形成,她領導下的英國也非常支持歐盟東擴,將中歐及東歐國家帶進歐洲大家庭。

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佘契爾夫人當年在國際政治上是一位「非凡的領袖」,她絕不會忘記佘契爾夫人參與終結歐洲分裂及冷戰的貢獻。法國總統奧朗德也稱讚,佘契爾夫人是個「偉大人物,在她的國家歷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記。」

佘契爾夫人曾於一九九二及九六年訪問台灣。馬政府對她的去世表達哀悼之意。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