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140503

市場雞染H5N2 台北驚爆首例

農委會防檢局昨公布,首度在台北家禽批發市場,檢出一件染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的土雞,追溯源頭是來自雲林一家養雞場,但該雞場約2萬800隻土雞已售完,恐全被民眾吃下肚。農委會指,無法確認已賣完的雞隻是否都染病,已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專家批防檢局:「防疫慢半拍,真該死。」



農委會指,H5N2禽流感對雞、鴨等有傳染性,會致死,但不會傳染給人,病毒經高溫煮熟即會死掉,民眾不用擔心。

雲林為染病源頭
防檢局長張淑賢昨開記者會宣布,今年起抽驗全台批發市場等活禽交易場所,4月15日在台北家禽批發市場採檢血清、糞便及雞隻等206件樣本,於4月23日在一件死雞樣本驗出H5N2病毒,經檢驗是高病原性禽流感。這是繼前年在彰化、台南、雲林、澎湖、屏東共爆發7件H5N2高病原禽流感後,再添雲林一件,共計8件。
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長蔡向榮說,檢測發現病毒的基因排序有6個鹼性胺基酸,比前年7件H5N2高病原禽流感4個鹼性胺基酸,多出2個,代表病毒已有變異、病毒有變強趨勢,進一步分析將病毒注射到8隻小雞身上,分於3~6天死亡,死亡率達百分之百。防檢局昨確認為高病原性禽流感。
張淑賢說,追溯染病雞是雲林縣一處紅羽土雞場,約飼養2萬800隻雞,飼養期間雞隻死亡率僅0.1%,比歐美死亡率0.4%低,並無異常。現無法判斷為何染病,已在該場放置「哨兵雞」,未來3個月哨兵雞若未死亡,確認環境無病毒、始得復養。

2萬隻恐全下肚
她說,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半徑3公里內確認無禽場,全場區也已清潔消毒,會持續監控。
中興大學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謝快樂說,防疫單位有去查訪該雞場,但因2萬800隻雞已全賣完,無法取得血清並追溯病源;推測是該雞場曾感染H5N2低病原性的禽流感,後病原突變成高病原;也可能是運輸到批發市場途中被感染,原因不明。

紀錄片揭瞞疫情
家衛所前主任劉培柏說,H5N2禽流感早存在台灣,低或高病原應一律撲殺,才能遏阻疫情。
拍攝紀錄片《不能戳的祕密》的導演李惠仁批,他拍攝該紀錄片,戳破防檢局隱匿台灣已成為H5N2高病原禽流感疫區後,「防疫還是慢半拍,真該死。」民眾林易君說,土雞染禽流感病毒太恐怖,不敢再吃。

H5N2小檔案
★特性:存在於野生禽鳥的病毒,會傳染雞、鴨等家禽;多數屬傳染力、致病性較低的低病原性,僅少數會變異成高病原性
★病毒差異:與另一常見禽流感病毒H5N1不同,H5N1均為高病原性,致死率也高。台灣現非H5N1疫區
★感染症狀:雞感染會發燒、乾咳、流鼻水、打噴嚏等,甚至死亡;但傳染給鴨、鵝則無症狀,也不會發病。但不會傳染給人

(蘋果日報)
--
高病原H5N2 入侵台北禽市

高病原禽流感 今年第一例

H5N2禽流感來襲!農委會防檢局昨證實首度在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的病死雞檢出H5N2禽流感病毒,檢體上的鹼性氨基酸(簡稱鹼基)更多達六個,中興大學名譽教授謝快樂提醒,鹼基數愈多代表受感染的臟器等部位更多,毒性致害力更強,須嚴陣以待。

防檢局四月十五日在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採檢血清、糞便各一百件及六隻死雞樣本,廿三日檢出一隻死雞有H5N2亞型病毒,經採病原性試驗後發現,八隻受試無特定病原雞在三至八天內全數死亡,提早達到十天致死率七十五%以上的「高病原」標準,防檢局昨天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後,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這是今年第一例H5N2高病原禽流感疫情,也是歷年第八例。

病毒變異首見 疫情恐擴散

曾揭發隱匿禽流感疫情的導演李惠仁痛批,在批發市場檢出高病原,顯然疫情恐已全面擴散,染病雞隻更可能已被吃下肚!高病原不可能憑空出現,H5N2變異為六個鹼基,基因序列又是全球首見,都意味疫情已相當嚴峻,當年隱匿疫情的官員只知有局長下台,如今還是同一批人在做防疫,讓人焦慮。

來自雲林 同批2萬隻賣光

防檢局長張淑賢表示,這隻紅羽土雞來自雲林一家土雞場,同批兩萬零八百隻已分批賣光,染病的雞是最後一批賣出,尚未屠宰即死亡。科長楊文淵說,該雞場為傳統半開放式,有架網隔離雞群,人員抵達時,飼主正準備要進下一批小雞,獲知雞場雞隻被檢出H5N2顯得相當錯愕:「為什麼是我?」

飼主表示,飼養期間每天雞隻死亡率約○.一%,要逾○.四%才屬異常。防檢局比對雞隻進出數量並無異常。

病毒變異得更強,為何雞隻死亡率並未增加?謝快樂分析,可能是雞場早有病毒潛伏,體弱雞隻受感染後不耐運送過程的日曬和擠壓而發病,另一種可能是運送過程遭傳染即發病,前者可能性較高。

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說,禽肉和禽蛋只要煮熟後食用都OK,請國人安心。

H5N2病毒變強 疾管署:無人員感染

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檢出一例H5N2高病性禽流感案例,防檢局長張淑賢表示,研擬修訂「動物傳染病條例」,針對理貨場、批發市場、運輸車輛及裝載容器須消毒,否則經勸導後可開罰一萬至五萬元並連續罰,週四行政院會已通過,將送立法院審查。

勸導不聽 可罰一萬至五萬元並連續開單

防檢局指,過去監測以養禽場為主,去年五月十七日傳統市場禁宰活禽後,理貨場、批發市場抽檢率從一年兩次提高至四次,也是批發市場被檢出的原因。

彰化一名雞農憂心地說,批發市場匯聚各雞場的雞,檢出病毒,是市場本身有病毒?或來自某個或多個產地?農委會應儘快釐清。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說,已呼籲雞農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及禽場衛生消毒,這次是個案,希望不致影響國人飲食習慣及雞價。

雲林防疫所表示,這家土雞場半徑一公里內共有八家禽場,全部採樣檢查,一至三公里內四十二家禽場則進行訪視檢查,均未檢出病毒,至今也未再檢出禽流感案例。

防檢局︰病毒煮過即死 未有禽傳人案例

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日前已全面清潔消毒,並淨空二十四小時,明日將再次進行二十四小時淨空消毒,確保禽肉衛生安全。疾管署官員表示,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及雲林縣疫調人員共十三人,均無出現類流感症狀。

張淑賢強調,每隻雞屠宰前和屠宰後都必須檢驗,且煮過的雞病毒即被殺死,也尚未證實H5N2會傳給人。

此次檢出的高病原H5N2從過去在台發現一至四個鹼基增強為六個,防檢局指出,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公布資料及台灣的標準,過去在南非、墨西哥及義大利等,已檢出四例有六個鹼基。

(自由時報)
--
雲林養雞場 爆高病原H5N2禽流感

農委會昨證實,四月中在台北市家禽市場例行監測時,一隻來自雲林某土雞場的雞隻樣本,確診感染H5N2高病原禽流感病毒,該場其餘一萬八千多隻雞恐已被民眾吃下肚。經進一步檢測,此病毒經過變異,比過去更具致病力;不過,H5N2沒有禽傳人紀錄,消費者不必恐慌。

農委會防檢局長張淑賢說,這是國內第八次檢出H5N2高病原禽流感,也是首次在批發市場現蹤。 她說,四月十五日防檢局在北禽市場採檢相關樣本,四月廿三日發現有樣本檢測到H5N2病毒呈陽性,當天追蹤到病雞源自雲林某土雞場。

家畜衛生試驗所昨確診為高病原禽流感,且鹼性胺基酸有六個,比起過去三、五個更多,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少見案例。

中興大學獸醫學院榮譽教授謝快樂解釋,鹼基愈多,代表病毒經過變異、毒性愈強,致病力也會升高,但養禽場卻沒有高死亡率,研判可能是養雞場早已潛伏禽流感病毒,使雞隻產生抗體,或病雞在運送途中被傳染。

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長張鴻猷說,已完成雞場消毒與管制,並要求業者進行「哨兵雞」試驗,確定沒病毒才能復養,並對雞場周圍半徑一至三公里內的五十處禽場採樣,都未檢出病毒。

北禽市場在四月廿四日、廿七日也消毒完畢;台北畜產公司總經理王舜生說,全台各地載來的雞鴨當天即全數賣出,等到發現時,有問題的家禽早已被消費者吃下肚,建議農委會加強源頭養雞場管理;「不能戳的祕密」導演李惠仁也批防疫失靈。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說,台灣從二○○四年以來,一直存在H5N2禽流感動物疫情,只是有無檢出而已;相較於H7N9禽流感病毒,H5N2病毒比較不容易感染人類。

張淑賢說,H5N2並非人畜共通疾病,煮熟食用就不會威脅健康;防檢局也正修正「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要求運輸業者徹底清洗裝載箱籠,否則可處一到五萬罰鍰。

(聯合報)
--
台北家禽市場雞隻 檢出高病原H5N2

農委會證實,今年4月中在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採檢的1隻雞隻樣本,檢出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同場雲林某土雞場2萬800隻雞均已賣出。目前無證據顯示H5N2會傳染人,即使病雞只要熟食就不會威脅食用者健康,對雞隻價格應該也不會有影響,但香港即日起禁止進口雲林縣的禽蛋。

批發市場 首度現蹤

這是相隔1年,國內雞隻再度出現H5N2高病原禽流感。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長張淑賢表示,前年連續7次在養雞場或屠宰場檢出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後,第8次在雞隻發現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也是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首度在批發市場現蹤。

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蔡向榮說,4月15日防檢局在又稱環南市場的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採檢100件血清、100件糞便及6隻雞隻樣本,其中6隻採樣時已死亡的雞,是採自4輛才剛抵達批發市場的運雞車,但除1隻H5N2病毒檢驗呈陽性,其餘都呈陰性。

同批2萬多隻已賣出

張淑賢說,農委會4月23日得知初步檢驗結果,第一時間就追蹤病雞來源雲林某土雞場,但當時該場雞隻均已賣出;根據飼主的飼養記錄,同批2萬800隻雞均為足齡出雞,期間每日死亡率平均為0.1%,遠低於1%以上異常的標準。

中興大學獸醫學院榮譽教授謝快樂表示,所謂高病原性是指禽流感病毒在禽鳥間的致病性及致死率偏高,這處雲林土雞場的情況確實「有點奇怪」;但也不排除該雞場過去可能發生過H5N2低病原性禽流感,所以雞隻多有抗體,或病雞是在運送途中感染的可能性。

高病原病毒 出現變異

台大獸醫系副教授周崇熙說,此次發現的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與國內過去曾出現的同型病毒比對,已明顯出現變異,但這並不代表病毒的毒性變強,與病毒跨物種傳染人的機率是否變高,更扯不上關係,「H7N9在禽鳥是低病原性,卻跨物種傳染人,就是最好的反證。」

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檢出H5N2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已影響國內禽蛋出口。據新華社報導,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昨宣布,即日起禁止台灣雲林縣的禽蛋進口,以保障香港公眾健康及動物衛生。根據統計,香港去年從台灣進口約850萬顆禽蛋。

台3地禽蛋 港下禁令

該中心發言人表示,台灣於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抽取的樣本檢出高致病性H5N2禽流感,受感染的雞隻來自雲林縣一個雞場。

食物安全中心根據台灣當地的禽流感疫情,於2012年11月和2013年8月分別禁止台灣澎湖和花蓮縣的禽蛋進口,禁令目前仍然生效。

(中國時報)
--
又出包 核三反應爐跳機 誤測燃料棒「若出事恐天祐台灣」

國內又有核電廠出包!民眾昨向《蘋果》爆料,指核三廠2號機在上月8日因人為疏失,造成歲修中的反應爐急停,主管在內部會議痛斥安全文化未落實,有嚴重紀律問題。台電昨證實員工因橫向聯繫不足,各自從事不能同時進行的測試造成跳機。環團認為,此事更凸顯老舊核電廠應盡速除役。

聯繫不足已調職
核三廠2號機在3月起歲修且一併進行耐震工程,預計6月底完成。民眾張先生向《蘋果》爆料,並出示核三廠內部會議紀錄,指核三廠2號機在歲修期間、上月8日例行測試時,發生人為疏失,造成反應爐跳機。他說,台電常對外講核電廠有多安全,但內部很多工作人員都掉以輕心,「若又發生事故,只能靠天祐台灣了!」
台電昨證實,上月8日確實有發生因橫向聯繫不足,員工同時進行不應同步處理的燃料棒指示測試和儀控測試,造成RPS(Reactor Protection System,反應爐保護系統)啟動,因核三廠原就是停機狀態,對運作沒有影響,但操作上確實不符規範,當天已向原能會回報,並將在30天內提出書面報告,由原能會判定疏失等級和懲處,台電也已先將相關人員調職。

舊核電廠應除役
原能會副主委周源卿說,確有接獲通報,研判是核三廠未依程序書操作致跳機,是人為疏失,會在一個月內召開違規事項判定委員會處理。但周說,因發生停機屬於歲修期間,設備也沒受損,應不會影響核三廠恢復運轉時程。
台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祕書長崔愫欣表示,一般工廠雖也會出現人為疏失,但核電廠一旦出現人為疏失,全國民眾都很難承受帶來的損害,就算有再多的準備和檢查也很難避免,這事件更凸顯核一、核二、核三這類老舊核電廠,應盡速除役。

(蘋果日報)
--
「不施工、只安檢」是場騙局

行政院長江宜樺定調核四一號機不施工只安檢,二號機全面停工,並聲稱是政府「最大讓步」;但是一號機安檢早在去年十月就已經停擺,自核一、二、三廠調派至核四廠的四十五位工程師也早已歸建各廠,何來安檢之有?江揆「不施工、只安檢」說法只是場騙局,以安檢之名掩蓋核四繼續發包施工變更設計、解決難解工項之實。


核四廠的設備或系統從安裝好到安檢的流程是核四施工處施工完工後,進行施工後測試,測試完成移交給電廠(營運單位),再由電廠進行試運轉測試,測試完後安檢再次確認。目前核四廠就處於試運轉階段,只是未裝填燃料的冷測試(裝填後就是啟動測試,或叫熱測試)。所以江揆所說的「不施工」,指前段的施工處部分,「安檢」則指後段電廠的再次測試檢查。

核四安檢小組於去年四月成軍,但到去年十月,安檢能做的就全都做完了,四十五位工程師陸續歸建回到原單位,這點可以請台電公司出示四十五位工程師這三個月來的出勤紀錄,究竟是在核四廠打卡、還是核一二三廠打卡即可一目了然。

也就是說,安檢早在去年十月即已停擺,安檢做不下去的原因也是台電當時測試做不下去、前核四安檢小組顧問林宗堯所謂的「疑難雜症工項」,例如數位儀控系統的整合、高壓爐心灌水系統等。 這些「疑難雜症」都需要回頭請原廠奇異公司重新變更設計、發包與施工,不是一、兩個月短時間內所能解決,也是為何安檢停擺的主因。

核四後段的安檢,需要前段的施工完整才有得安檢,不施工,其實也無安檢可做,所以江揆所說「不施工、只安檢,只編列安檢經費」的說法,是騙社會大眾搞不清楚施工和安檢的差別,用安檢的名義繼續編列經費做改善疑難雜症(施工)的事情,完全在欺騙人民。

(自由時報)
--
麻疹境外移入 爆第10例 從越南返國未接種 1歲嬰染病

麻疹疫情拉警報。疾病管制署周二才公布,今年首起麻疹境外移入引起國內群聚感染病例,昨再出現今年第10例麻疹境外移入個案,患者為1歲2個月的女童,曾隨母親到越南探親,返台後出現發燒、紅疹等症狀,就醫後確診。該署指,去年全台僅8起病例,今年尚未過半已破10例,疫情升高。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昨說,該女童2月應接種疫苗但未接種,3月18日和母親至越南探親,上月18日返台後不久確診感染麻疹,目前仍住院治療中。

堂妹疑有症狀
此外,與女童同住的12人中,5個月大的堂妹日前也出現疑似症狀,已就醫並通報疑似麻疹,檢驗結果最快今出爐。莊人祥表示,衛生單位已掌握女童的接觸者共125人,目前除女童的堂妹外,無人出現疑似麻疹症狀,預計追蹤觀察至5月22日。

2至5月好發季
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去年全年有8例麻疹,今年包括女童這第10起境外移入病例,加上被第9例境外移入個案傳染的2名女子,合計已達12例,疫情明顯比去年嚴峻。
感染症醫學會發言人、台大醫師李秉穎說,預防麻疹最有效方法是接種涵蓋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的混合疫苗,不過若僅接種1劑,仍有5%可能感染,建議務必2劑全部打完。
莊人祥提醒,中國、越南及菲律賓等國疫情頻傳,尤其中國,2至5月是好發季節,應避免帶未滿1歲,及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嬰幼兒前往。

(蘋果日報)
--
《今年第10例!》 1歲童境外染麻疹 疑傳染家人

疾管署昨日公布今年第10例麻疹境外移入病例,其為1歲2個月大的女童,應在今年2月完成MMR疫苗(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疫苗)接種,但她並未按時完成接種,並在今年3月18日隨母親至越南探親至4月18日返台,回國後,陸續出現發燒及紅疹等症狀,經就醫通報後確診,目前住院治療中。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女童同住家人12人中,有一位5個月大的堂妹因親密接觸而出現疑似症狀,已就醫並通報疑似麻疹,但採檢結果今天才會出爐,因此目前仍未確定是否因而遭到傳染成為群聚案例。

當地衛生單位已掌握125名接觸者,除了女童的堂妹之外,其餘均未出現疑似麻疹症狀,預計追蹤觀察至5月22日止。

莊人祥指出,近期中國大陸、越南及菲律賓等鄰近國家麻疹疫情頻傳,民眾應避免攜帶未滿1歲及未完成MMR疫苗接種的嬰幼兒前往麻疹流行地區,並呼籲家中如有滿1歲的幼兒應儘速攜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完成MMR疫苗接種,以降低感染機會。

(自由時報)
--
境外移入麻疹 屏縣爆首例

屏東縣出現首例境外移入麻疹個案,一名1歲2個月女童,目前住院治療,她的小堂妹疑似遭感染。

近期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陸續爆發嚴重麻疹疫情,台灣也陸續出現案例,屏東縣衛生局表示,罹病女童未按時完成今年2月應做的MMR疫苗接種,今年3月18日隨母親至越南探親,4月18日返台後,陸續出現發燒及紅疹等症狀,經就醫通報後確診,目前住院治療。

衛生局指出,女童有12名同住家人,其中5個月大的堂妹因親密接觸,出現疑似症狀,已就醫並通報疑似麻疹。

衛生局呼籲,家長應在幼兒年滿1歲時,到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並於年滿5歲至小學入學前接種第二劑,以確保群體免疫力,若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儘速就醫,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醫師在看診時若發現麻疹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

麻疹疫苗保護力 過20歲就沒了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昨天公布今年第十例麻疹境外移入病例,因日前才發生兩名廿多歲已接種過麻疹疫苗年輕人,仍遭感染個案,疾管署提醒,疫苗約廿年就無保護力,要到麻疹高風險地區,最好先抽血檢查身體有否麻疹抗體。

昨天公布的病例,為一歲兩個月大的女嬰,她原應於今年二月完成麻疹疫苗接種,但未按時完成,並於三月十八日隨母親至越南探親,至上月十八日返台,回國後陸續出現發燒及紅疹等症狀,經就醫通報後確診,目前住院治療中。

和女嬰同住家人十二人中,她五個月大的堂妹,因親密接觸而出現疑似症狀,已就醫並通報疑似麻疹;衛生單位已掌握一百廿五名與女嬰接觸者,還好除堂妹外,均未出現疑似麻疹症狀。

疾管署本周才公布今年首件麻疹群聚感染事件,一名廿四歲男子到菲律賓時遭感染,後來和他一起參加生日派對的兩名廿多歲女性友人,也被傳染,但男子和其中一名女子都已打過麻疹疫苗,還是感染麻疹。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說,近年來的資料顯示,麻疹疫苗的保護力約在廿歲左右會消退;不過,國外麻疹免疫情況不一定如此,建議民眾出國前要到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是否補接種疫苗;也建議家長盡量不要帶一歲以下的小孩出國,減低傳染風險。

不是有打疫苗就能保護一輩子,台大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立民表示,麻疹疫苗打一劑,約百分之五的人沒有產生抗體;打兩劑者只有百分之一以下沒有產生抗體,可能因個人體質差異,或是疫苗是否保存良好有關。

劉定萍也建議,已經打過麻疹疫苗的民眾,若不知是否仍有保護力,可到醫院抽血檢驗了解體內有否抗體,有的話就表示有保護力。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651478-3413723.jpg?sn=13990597623132

(聯合報)
--
非教徒 吳敦義吃聖餐惹議

教宗方濟各上月底為兩位前教宗舉行封聖儀式,代表台灣出席的副總統吳敦義在儀式中,吃了天主教徒才能食用的聖餐餅,遭質疑不妥。吳敦義辦公室說,典禮人員逐一發給所有貴賓並為其祝福,並未特別詢問是否為天主教徒,吳副總統尊重主辦國儀式安排。

「對教廷沒失敬」
外交部昨解釋,當時吳在各國代表團長區,與我外交部人員是分開坐,無法即時提醒,而教廷執事逐一、主動發送聖餐,非吳自行領取。聖餐包含聖體(麵餅)及聖血(葡萄酒),象徵耶穌的身體和血液。
外交部歐洲司長張銘忠說,我方並未收到典禮流程,無法確定是否有發聖餐儀式;事後與教廷駐華代辦求證,當時教廷執事是基於尊重各國代表,故逐一、主動分送聖餐餅。張說,吳副總統應是看別人都領受聖餐,入境隨俗,才懷著敬意領受;外交部認為對教廷沒有失敬之處。
天主教台灣區主教團秘書長陳科神父說,若有神職人員送聖體給非天主教徒,可不做任何動作(不張開口),表示不願意領聖餐,或說自己不是天主教徒,這是標準做法;自知不是天主教徒不領聖餐才不失禮,反而是有禮。

(蘋果日報)
--
怪人工陰莖太大 男怒告醫 自縫傷口感染 求償52萬 判醫免賠

高雄李姓男子因糖尿病導致勃起功能障礙,3年前到高雄榮總找泌尿科名醫簡邦平開刀植入人工陰莖,原以為可重振雄風,沒想到卻因傷口感染與幫浦外露,只好再動手術取出。李男認為是人工陰莖「太大」惹禍,提告求償52萬元,但高雄地院依醫審會鑑定,判決無醫療疏失,醫院、醫生都免賠。

簡邦平昨受訪表示:「患者術後糖尿病引傷口發炎,當時就建議他應先取出,但他不要,還一直誤認我裝設過長的人工陰莖,自行剪斷幫浦管線、縫合傷口,提高感染風險。」記者昨未聯繫上李男,但他已上訴求翻案。
62歲的李男主張,2011年5月到高雄榮總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自費22萬元購買人工陰莖,不料手術植入後,傷口腫脹感染,同年6月初他2度複診時,簡都用手撕開傷口。他決定自行以消毒針線將傷口縫合,但到了8月,又發生人工陰莖的打氣幫浦跑出陰囊,雖簡建議取出人工陰莖,3個月後再裝回,但他已不信任簡,到高雄長庚取出後提告。

20公分符合標準
法官審理認為,簡為李男測量後,決定植入長18+2公分、直徑1.25公分的人工陰莖,符合標準,並無過大,根據醫院提出傷口處理、開立抗生素等照護紀錄,加上醫審會鑑定認為醫師並未違反醫療常規,李男又無法證明傷口曾被醫師撕開,因此以沒有醫療疏失為由,判李男敗訴。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前理事長王起杰指出,因醫學發達,目前勃起功能障礙有8成機會可透過威而剛等藥物改善,因此國內裝設人工陰莖者已大幅降至1年10例左右,且多為脊椎有問題的嚴重患者。

勃起功能障礙治療程序
●第1步 如屬生理因素造成的器質性功能障礙,可口服威而鋼、犀利士、樂威壯等藥物
●第2步 服藥無效,再使用海綿體注射或真空吸引器
●第3步 再無效,考慮人工陰莖植入手術
註: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應洽詢精神科診治

(蘋果日報)
--
人工陰莖「太大」 翁感染告醫師

62歲李姓老翁到高雄榮總裝人工陰莖,事後腫脹感染取出,他不滿白忙一場,裝入又取出的,指控醫師裝的「太大隻」有疏失,要求賠償52萬元。法官判他敗訴,全案可再上訴。

法官判決指出,李姓老翁有勃起障礙,100年5月他到榮總自費22萬元的人工陰莖,由簡姓醫師開刀植入;李姓老翁指控,開刀隔月他到醫院複診時,醫師用手撕開傷口未做妥善處理,後來他自己消毒後用針線將傷口縫合,到了8月人工陰莖中的幫浦竟然外露,他緊急回榮總急診。

「叫我住院、整組換掉」,李姓老翁一聽醫師要他先開刀將植入的人工陰莖取出後再裝回去,勃然大怒,本來要重振雄風卻「裝了又拆、拆了又裝」氣炸了。他稱自己不信任簡姓醫師醫術,轉往長庚醫院動手術取出人工陰莖。李姓男子提告後,法官函詢長庚,長庚也認為李姓老翁傷口感染的原因和植入的尺寸大小無關。

建弘泌尿科診所指出,人工陰莖的尺寸就像穿鞋,太小會在海綿體內滑動,太大會穿出透出龜頭。一般治療男性勃起障礙的方式有物理性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但許多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患者陰莖海綿體內的微血管阻塞,吃威而鋼等壯陽藥也無效,這時解決的方式就是植入人工陰莖。

榮總辯稱,李姓老翁患糖尿病,傷口本來就容易感染,他自己剪斷幫浦管線並縫合的行徑更增加感染風險;簡姓醫師建議先移除過3個月再裝入的程序合乎標準。

(聯合報)
--
不滿小鳥變大鵰 術後求償敗訴

62歲李姓男子因勃起障礙,民國100年由泌尿科醫師簡邦平為他植入人工陰莖,術後因腫脹感染及幫浦外露,責怪醫師幫他做太大,求償52萬。高雄地院根據醫審會鑑定認為醫師沒疏失,判李男敗訴,但他不服,將上訴。

高雄榮總泌尿科醫師簡邦平對於被求償一事,無奈的說:「這是醫病關係非常不好案例」,原本希望對方好起來才動刀,但術後患者一直認為是「加太長」導致腫脹感染,複診時建議患者先「拆機」,3個月後再裝上去,但沒被接受。

據了解,李男因糖尿病導致陰莖抬不起頭,3年前到高榮求診,自費22萬元購買人工陰莖植入。因認為院方有醫療疏失造成他重振雄風不成,還挨皮肉痛,向簡邦平及高榮連帶求償自費損失22萬與精神慰撫金30萬。

判決指出,李男手術前測量到海棉體柱體總長20公分、直徑1.4公分,人工陰莖是原廠18公分外加2公分,直徑是1.25公分,尺寸並沒有大一號,但他卻在術後自行剪斷幫浦管線,甚至DIY縫傷口造成感染風險增加。

李男另質疑醫師用手撕開傷口導致感染,卻無法舉證,反觀醫院提出傷口處理、開藥等照護紀錄,醫審會鑑定也沒違反醫療常規,法官因此判決簡邦平與高榮不用賠。

(中國時報)
--
政府管太多:考駕照沒過 重考須等7天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申請汽車駕駛執照考驗路考不及格者,至少須等7天後才能再次申請路考,民眾抱怨:「這項規定未免太僵化!」

上班族:浪費時間
新北市上班族陸小姐說,她礙於平日上班工作時間無法報名一整個月的駕訓班訓練,今年3月就自行報考駕照,雖筆試及格,但路考不及格,須重新報考,她詢問監理站人員才得知,重新報考路考至少須等7天後。
陸小姐說,因對測驗項目不熟悉而失敗,她陸續報考了4、5次路考,每次都要等7天後才能報考下次路考,工作之餘所有時間耗費在考照,她不解為何不能由民眾自行決定何時報考,限7天以上才能重新報考路考的規定太僵化,「實在是浪費時間,不合理。」

應讓民眾自行評估
新北市林先生則說,4月中撥空考汽車駕照,但路考沒有通過,須再等7天才可報考路考,他擔心萬一又沒通過,5月初當兵入營報到,服役期間錯失考照機會,他認為限制7天才能重新路考,「真的很不便民。」
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助理教授陳耀祥認為,現行規定7天才能再重新報考路考,與路考成效沒有必然關係,有些民眾第一次也許因為緊張小差錯,稍加改善後,重考即可通過,卻可能須等7天後才能應考,此規定有檢討空間,建議可縮短,或放寬限制由民眾自行評估報名路考。

【政府回應】
交通部路政司監理科科長趙晉緯表示,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民眾申請汽車駕照考驗,如果因不合格需再次報考,依規定距離上一次考驗至少間隔7天以上,已實施20餘年。

給充分時間練習
趙晉緯說,該規定主要是考量,再次報考民眾需有充分練習時間熟悉路考,不要倉促應考,且基於安全考量,暫不考慮改變相關規定。

(蘋果日報)
--
首爾地鐵追撞 238傷 廣播「留在原地」想起船難 乘客爭逃

「我的頭和另3人的頭撞在一起,大家用走的、用爬的,逃出車廂。」南韓首爾最繁忙的地鐵二號線昨發生追撞意外,造成238人傷、當局疏散千人。這是繼渡輪「歲月號」沉船後,事隔2周再出大型交通意外,事發後列車廣播要乘客待在原地,不過大眾對「歲月號」餘悸猶存,爭相逃出,許多人在躍下鐵軌時腳踝受傷。我外交部昨表示,傷者中並無台灣人。

南韓首爾的地鐵是全球最繁忙的地鐵之一,每天輸運約525萬人次。發生意外的二號線全長60.2公里,涵蓋東大門、弘大商圈及蠶室等幾乎首爾全部熱門景點,通勤及觀光者眾。昨天下午3時32分(台灣時間下午2時32分),往蠶室方向、編號2258列車因小故障暫停於「上往十里」站,後方編號2260列車上訊號故障,不知前方有車未離站,緊急煞車不及撞上。

人被往前拋3米
乘客說忽然聽到「碰」的巨響,撞擊力道讓後車的擋風玻璃碎裂,前車最末2車廂出軌。乘客驚魂未定說:「我被往前拋2到3公尺,像是衝得很快忽然被絆倒一樣。」另有乘客說:「車廂馬上就傾斜、停電。」當時車廂廣播要乘客待在原處,不過大眾對上月16日「歲月號」沉船記憶猶新,無人聽從指示。
「歲月號」沉船前船上曾廣播令所有人留在原地,因此錯失黃金逃生時機,逾300人死亡或失蹤。昨意外後乘客描述車廂一片混亂,「很多人哭叫,開始狂打電話。」
有人硬扳開車廂門,傷者用爬的也要爬出車廂,車廂門前血跡斑斑,多人在躍下鐵軌時受傷,傷者被送往附近8間醫院,有人腦出血、鎖骨或鼻骨骨折,目前約150人仍在院中治療,幸都無生命危險。

因訊號故障釀禍
事發後二號線部分路段一度中斷服務,初步調查顯示,兩列車當時由駕駛員操控,由於訊號故障,後車沒收到前車未離站訊息,加上後車自動保持安全距離的裝置故障,而要進入「上往十里」站前為彎道,後車駕駛員無法以目視及早發現站內仍有車,當駕駛員注意到車上有訊號故障,緊急煞車已來不及,因此釀禍。

對大眾運輸焦慮
上月16日「歲月號」意外後,南韓輿論已抨擊政府維護公共交通安全不力,民眾對交通意外也異常敏感,一名26歲南韓通勤族說:「事發後我媽媽立刻打電話給我,問我是不是在列車上。『歲月號』慘案還不到1個月,我對於大眾交通工具感到焦慮。」沉船事故已損及南韓政府聲譽,地鐵意外勢必再重創政府形象。

近年國際地鐵事故
2013/09/03
澳洲伯斯一列停在月台的地鐵列車,遭另一車追撞,6人輕傷,後車是因數百條馬陸爬上鐵軌,影響煞車
2013/06/05
俄羅斯莫斯科地鐵因電線走火引發火災,疏散4500人,15人送醫
2012/11/22
南韓釜山一列車故障停於隧道,另一列趕來接駁乘客的列車因車速過快撞上,逾百人傷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503/LB26/LB26_003.jpg

電腦掌控車距 雙鐵 捷運:免驚

自動煞車
南韓首爾地鐵發生列車追撞事故,民眾關切台灣是否會發生類似狀況。台北捷運公司昨表示,各列車及軌道上號誌都裝有自動安全防護系統,用電腦控制讓列車保持安全間距。高雄捷運公司稱,列車設計有防撞偵測系統,1公里內不能出現2輛列車。台鐵和高鐵均表示,列車可自動煞車防止追撞。

高鐵有路段限速
台鐵副局長鹿潔身說,台鐵具有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一旦列車超速或闖紅黃燈時,都會自動煞車,且設定每一個閉塞區間僅能放行一輛車,若有其他列車闖入,後方列車的ATP會讓列車自動減速或煞車,以保持安全距離。若駕駛關閉列車上ATP,會遭行控中心監控,並透過無線電要求駕駛打開,若ATP故障,則會加派一人到駕駛艙,以強化目視監控。
台灣高鐵表示,高鐵設有列車自動控制系統(ATC),自動設定各路段速限,列車均無法超速運行,且每一個閉塞區間僅允許有一輛列車開行。若前方列車因故臨時停車時,後方列車會自動與前方列車保持至少1公里的安全距離,若距離少於1公里就會自動停車,不會發生追撞狀況;列車自動控制系統也會隨時監測與前車的距離,並與前車維持至少10公里的車距。

冷靜等救援較妥
高雄捷運公司公關經理石耀誠表示,高捷列車行駛是由中央行控中心以電腦控制,駕駛列車的司機員是負責重複安全檢測及做緊急處置,為防止列車追撞意外,列車設計防撞偵測系統,感應的安全機制範圍是在1公里內不能出現2輛列車。
石耀誠說,若不幸發生意外,高捷在隧道內設計有逃生步道,列車內和隧道內都有引導式的緊急照明設備,服務人員也會在第一時間到場處理。他指出,雖然乘客可透過逃生步道逃生,但最好在列車上保持冷靜、勿近車窗,等待救援較妥。

(蘋果日報)
--
首爾地鐵追撞 逾230傷

受船難影響 不少乘客跳軌自救

南韓首爾地鐵二日下午發生追撞事故,造成二百三十多名乘客受傷,可能受到世越號船難的影響,韓媒報導,許多乘客未遵照車廂廣播指示,強行打開車門逃生,不少人因跳軌而受傷,但也有乘客反映,列車員原本要大家留在車內,但後來又要大家疏散,此事再度反映交通機關缺乏災害應變能力,可能會讓朴槿惠總統跌破五成的支持率雪上加霜。

南韓從三日起進入四天連假,二日下午首爾地鐵湧入大量人潮。首爾二號地鐵線開往「蠶室」方向的兩班列車,在「上往十里」站發生追撞。兩輛列車共有超過千名乘客,事故發生時,前一班列車因故障暫停運行,後面列車駕駛並未注意到停車信號,雖然緊急煞車仍發生追撞。至於車上防撞系統為何沒有發揮作用,仍待釐清,一般的防撞系統在兩車距離二百公尺處,即會自動煞車。

這起追撞事故,造成前方列車連結器破損,後方列車兩節車廂脫軌,二百三十多名乘客受傷,其中三人有骨折、腦出血等重傷症狀。有許多傷者是在逃生時因跳軌扭傷或擦傷。

韓媒報導,前方列車的乘客表示,追撞事故發生時聽到一聲巨響,車廂內照明熄滅,站立的乘客全都跌倒,哀嚎聲四起。由於一直沒有聽到車內廣播,大家相當害怕,以手動方式打開車門逃生。至於後方列車的乘客則表示,追撞後列車員曾要求乘客留在車廂內,但過了不久又要求乘客疏散,現場一片混亂。

也有韓媒報導,因為世越號沉船時遵照指示留在船內的乘客大多罹難,可能受到此事影響,許多乘客並未聽從指揮,強行打開車門逃生,但部分乘客逃往對向鐵軌,很有可能遭到輾斃。

南韓總統朴槿惠在世越號船難發生後,因為處理失當支持率跌破五成,民調公司蓋洛普韓國二日公布民調結果,朴槿惠支持率下滑十一%,僅剩四十八%。對於大眾運輸工具一再出包,南韓民眾怨聲載道。

(自由時報)
--
南韓禍不單行 首爾地鐵追撞238傷

南韓最近禍不單行。繼「世越號」客輪上月十六日沉沒後,首爾地鐵二號線同方向的兩班列車二日下午三點半又在「上往十里站」發生追撞,截至晚間十一點,已知有二百卅八名乘員受傷,包括一名列車駕駛,所幸多為輕傷。

當時前方的二二五八號列車因故障而暫時停下,後方的二二六○號列車得知太晚,雖緊急煞車仍撞上前車,前車有兩節車廂因而脫軌。受傷乘客絕大多數僅為輕傷,僅二人出現骨折、腦出血等嚴重症狀,受傷駕駛肩部受傷須動手術。

首爾地鐵公社負責人表示,兩輛列車均採手動運行,未保持安全距離。目前公社方面正在調查追撞原因。首爾市政府官員表示,可能是自動保持安全距離的裝置出了問題。

南韓總統朴槿惠二日在青瓦台與宗教領袖座談時表示,正全力搜尋世越號客輪失蹤乘客,待搜尋告一段落要向全體國民道歉,並說明如何改善國家救災體系。她坦承執行救援工作的過程暴露出許多問題,必須檢討改進,建立完善的救災體系,才能維護社會安定。

朴槿惠曾在上月廿九日的國務會議上就世越號沉沒事故正式道歉,但乘客家屬認為,僅僅在幾位國務委員面前以非公開形式道歉,不算是真正的道歉。在野陣營也批評,朴槿惠在事故發生後十三天才道歉,沒有誠意。

截至二日為止,世越號沉沒已造成兩百廿六人死亡,七十六人失蹤。在距離事發地點兩到四公里海域上發現不少罹難者遺體,因此救難人員在附近海域投放大型網兜,以防遺體漂走。

南韓的最新蓋洛普民調顯示,朴槿惠支持率在世越號沉沒後驟降到不及五成。對朴槿惠執政給予正面評價的受訪者占四成八,給予負面評價的占四成。與兩周前的相同調查相比,正面評價下降了十一個百分點,負面評價則上升十二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對於南韓政府處理世越號事故的評價,八成二的人認為處理不當,七成三的人認為總理鄭烘原引咎辭職並不是合適的回應方式。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651539-3413718.jpg?sn=13990615227851

(聯合報)
--
首爾地鐵追撞 乘客跳車逃命200傷

南韓近期真是意外頻傳。在4月16日「歲月號」客輪沉沒、已有逾200人罹難後半個月,首都首爾地鐵2日下午發生2列列車追撞的事故,造成200人受傷,其中包括2名外籍人士,但沒有台灣人。

雖然傷者都無生命危險,多數是腳踝扭傷,但這場事故已再次重創南韓民眾對公共運輸的信心。

據南韓聯合電視新聞台報導,當地時間2日下午3時32分,首爾2號線地鐵往蠶室方向的2班列車,在「上往十里站」發生追撞事故,初步調查疑似自動安全距離裝置故障所致。

2號線地鐵一列車下午駛入上往十里站時,未發現另一列車因故障暫時停靠在該站,駕駛發現時雖然緊急煞車,但因距離太短仍發生追尾相撞,造成2節車廂出軌。發生事故的2列車均配備自動安全距離裝置,為何未能發揮功效仍待進一步調查。

首爾地鐵每天運輸量約為450萬人次,消防官員指出,車站大約撤離了1000人。

由於車廂出軌,乘客必須沿著鐵軌徒步走回車站。一名官員說,許多傷者是因從列車上跳下來而受傷,主要是腳踝扭傷、割傷與撞傷等輕傷,多數人可自行走到附近醫院接受治療。不過官員說,有1人腦部出血、1人骨折送醫。

意外發生後,列車長曾廣播呼籲乘客留在車廂內,但不知是否受到「歲月號」客輪事故影響,幾乎所有人都對廣播指示置若罔聞,強行打開車門逃生。

(中國時報)
--
南韓地鐵追撞 172人輕傷 約千人緊急疏散

才剛發生史上最嚴重船難的南韓周五再傳重大交通事故,2輛地鐵列車於首爾東部「上往十里(Sangwangsimni)」車站發生追撞,造成172人受輕傷,約千人緊急疏散。

南韓消防部長表示,多數傷者為腳踝扭傷、割傷或瘀青,皆無大礙。首爾地鐵公司發言人則表示,初步調查為防範兩列車過近的自動煞車系統出問題才導致意外發生。

南韓於4月16日甫發生渡輪「世越號」(前譯歲月號)翻覆悲劇,事隔半月,再度發生列車相撞的重大公安事故。

渡輪意外已引起廣大輿論憤怒,並激起檢討南韓是否因追求經濟發展,忽略安全考量的聲浪,也讓南韓總統朴槿惠支持率大跌11個百分點,不及五成,僅48%。

首爾的列車追撞事故,將讓民眾怒火更加猛烈,並將矛頭指向鬆散的交通安全標準及大眾運輸公司。

(工商時報)
--
阿富汗山崩500死 失蹤2700人

阿富汗東北部巴達赫尚省山區一處村落,昨天因豪大雨引發山崩,數百間民房被埋在20公尺深的土石裡,因地處偏遠,搜救困難,生還希望渺茫。當地官員表示死亡人數可能多達500人。另有未經官方證實消息指,失蹤人數約2700人。
阿富汗國家災難管理局局長卡卡爾昨表示,根據掌握的消息,巴達赫尚省偏遠山區霍寶巴里克村(Hobo Barik),因連日豪雨,昨天下午1時許突然發生山崩,約300間民宅被埋,是當地民宅總數的1/3。

未找到任何生還者
巴達赫尚省副警長薩亞德說:「至少400至500人被埋在大量土堆之下,恐怕已經死亡。」聯合國駐阿富汗官員則稱,至少350人死亡,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OCHA)正協助地方當局救援受困者。稍早有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指,此次山崩失蹤人數可能2700人。
當地警官阿亞爾表示,救援隊伍已趕赴現場,但目前尚未找到任何生還者或罹難者的遺體。當地官員稱,鏟子等挖掘工具不足,搶救困難,因此向外界求援。

暴雨侵襲頻釀洪災
事發當地最近頻遭豪雨和洪災侵襲,上周北部4個省分的迅洪,奪走共100條人命,7000人被迫撤離家園。巴達赫尚省位於阿富汗東北部緊鄰中國,由於地形崎嶇,當地居民對山崩已司空見慣,2010年2月,興都庫什山海拔3800公尺的薩朗隘口曾發生重大雪崩意外,逾170人死亡。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503/LN26/LN26_001.jpg
(蘋果日報)
--
阿富汗山崩350死 2000人失蹤

阿富汗東北部偏遠山區二日發生山崩意外,目前已知有可能多達兩千人遭活埋失蹤,三百五十人喪生,三百戶民宅被土石掩埋。

巴達赫尚省省長阿迪比表示,位於興都庫什山脈與帕米爾高原間的巴達赫尚省阿戈區因連日豪雨發生山崩,其中霍寶巴里克村裡約三百戶、也就是約三分之一民宅都遭到土石掩埋,失蹤人數可能高達兩千人。

巴達赫尚省副省長拜達告訴法新社,「阿戈區有大約三百五十戶至四百戶民宅,因豪雨引發的山崩全毀。」他說,目前資訊不足,還不清楚死亡人數。阿富汗國家災難處理局在巴達赫尚省的負責人迪康說,大約有三百個家庭失蹤,七百個家庭獲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則報導,山崩發生在中午左右,由於事發時是週五休假日,民眾大部分都在家,因此傷亡慘重。第一波山崩摧毀約三百戶房屋,當地官員稱每一棟房屋約住有五到七人;當鄰近村莊民眾趕來救災時,又發生第二次山崩,掩埋了好幾百人。

目前包括聯合國機構、北約部隊都已經展開動員,並與阿富汗軍方聯繫協調救援任務。美國總統歐巴馬二日在華府與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聯合記者會時,對阿富汗這起「可怕的悲劇」表示哀悼。

由於擔心再有山崩發生,霍寶巴里克村的隔壁村落也已疏散。阿迪比說,搜救隊員已經出動,但機具不足影響救援,亟需挖土機挖開土石。巴達赫尚省警察首長阿雅茲告訴英國廣播公司,當地沒有機具,就算有,要在土石堆中救出人根本不可能。

(自由時報)
--
阿富汗山崩 逾二千人失蹤

阿富汗東北角巴達赫尚省二日因暴雨引發山崩,造成逾二千人失蹤。省長亞迪指出,當地的哈伯巴利克村三分之一、約三百戶人家遭土石掩埋。

巴達赫尚省位於阿富汗、中國大陸及塔吉克接壤區,夾在興都庫什山區及帕米爾高原之間,是阿富汗最偏僻的地區之一。過去兩天來當地連番暴雨,隨後發生山崩。

亞迪說,已經展開救難工作,但設備不足,要求外界提供鐵鏟協助救援;他說,「現在全然無能為力。我們需要鐵鏟和機具」。另外還需要帳篷、清水、醫療品及糧食。

他指出,政府擔心再發生山崩,已將附近村落的居民撤離。

巴達赫尚省警察首長海雅表示,山崩約發生在當地時間二日下午一點(台灣時間約下午四點)。

副省長拜達指出,「目前約有四百人獲救。實際罹難人數無法確定;隨著救難隊陸續發現遺體,人數將會持續增加。

(聯合報)
--
阿富汗驚傳山崩 2500人失蹤

阿富汗東北部的一處山區,當地時間2日下午1時驚傳山崩慘劇!根據外電報導,巴達赫尚省(Badakshan)鄰近山林的一處村落,因豪雨成災引發土石流,造成數百棟民宅遭掩埋,目前已知至少350人死、2500多人失蹤。

當局已緊急撤離村民,救難人員也抵達現場展開救援工作。

由於訊息還十分紊亂,實際傷亡數字還待確切統計,各方說法不一。根據法新社報導,抵達巴達赫尚省山崩現場的第一支搜救隊使用鐵鏟挖掘土石。阿富汗當局、美國和北約軍方都在評估損害和提供協助。

巴達赫尚省副省長白達(Gul Mohammad Baidaar)說:「今天在1個小時內荷波巴利克村(Hobo Barik)連續發生2次山崩。」

他說:「一座小山崩下掩埋村莊,據當地村民說,有大約400人被埋在土石流中。」

白達說:「大多數失蹤者當時正在2所教堂內進行週五祈禱。第2次山崩則擊中前來協助的當地人。」

聯合國駐阿富汗代表團在聲明中說:「死亡的數字已增加到350人。」

另外據路透社報導,巴達赫尚省省長艾迪布(ShahWaliullah Adeeb)說,大約有2000多人失蹤,300棟房屋遭掩埋,占整個村莊房屋的1/3。

(中國時報)
--
大衛雕像腳踝裂 恐崩塌 米開朗基羅名作 5.5噸 矗立500年

義大利
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矗立逾500年的雕像《大衛》是全世界最著名雕像之一,卻驚傳有倒塌之虞。出自文藝復興時期巨匠米開朗基羅之手的《大衛》,雙腳腳踝很可能已出現裂痕,未來若發生地震,甚至只是道路修繕,都可能導致它轟然崩塌。

完成於1504年的雕像《大衛》(David)在佛羅倫斯市政廳前廣場挺立369年,歷經風吹雨打,1873年才移至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的室內空間展出至今。
高逾5公尺的《大衛》,當年採用的大理石品質不佳,加上並非由兩腿平均承重,即使在室內展覽,附近交通及每年上百萬遊客造訪帶來的地面震動,已使它脆弱的腳踝及右腳後方支撐的樹幹雕塑出現裂痕。

長年使用石膏填補
當地修復專家長年使用石膏包覆住《大衛》腳踝以覆蓋裂痕,但裂痕常一再出現。
義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周三報導,義大利國家研究院與佛羅倫斯大學研究人員,將石膏製作的小型《大衛》複製品放在離心機中,模擬其所在環境的壓力進行實驗。結果發現《大衛》向右微傾的角度,也是它腳踝容易出現裂痕的原因之一。專家正據此實驗結果,研究要如何加強防護《大衛》。
多年來,一直有當地人士呼籲打造專屬的防震博物館,或者是將《大衛》雕像移至遠離市中心的地點,以減少震動對雕像帶來的傷害。
《大衛》是當時年僅26歲的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接受故鄉佛羅倫斯當局委託,耗時3年用一塊巨型大理石雕刻而成,以《聖經》中用一顆石頭殺死巨人歌利亞的少年大衛,象徵佛羅倫斯能以小搏大的軍事與商業力量。

曾以銅葉遮住私處
由於《大衛》雕像赤裸呈現男性性器官,當年展出時震驚市民,後來以銅製花葉遮住私處才平息爭議。

《大衛》雕像
●雕刻家:米開朗基羅
●雕刻時間:1501至1504年
●材質:大理石
●尺寸:5.17公尺高、約5.5噸重
●展出地點:
.1504~1873佛羅倫斯市政廳前廣場
.1873迄今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內
●特殊之處:
.採用的大理石布滿微小孔洞,天生脆弱
.1991年曾被一名藝術家砍傷左腳腳趾
.早年私處覆蓋銅製葉片,以免裸露性器官

(蘋果日報)
--
皮膚變精子 不孕男有救

美國科學家近日首次以不孕男士皮膚細胞,成功培育出初期精子細胞,這項技術為解決男士不育問題帶來曙光。

數量仍比健康者少
美國史丹佛大學幹細胞生物學與再生醫學研究所研究團隊,日前從3名患先天Y染色體AZF基因缺損而不孕的男子身上,抽取皮膚上的纖維母細胞進行改造,也就是將皮膚細胞,轉換成萬能細胞「誘導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iPS)。
這些iPS細胞可發展出身體上的任何組織,於是科學家把它們植入雄性老鼠的睪丸內後,發展成生殖細胞,即初期精子,但製造出的精子數量仍比「健康」iPS細胞製造的少。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期刊《細胞報告》(Cell Reports)上。
2012年美國匹茲堡大學科學家就已發現,可從人類的iPS細胞培育出精子細胞,但這次是首次從人體皮膚細胞成功培育出精子細胞。主持該研究的佩拉(Reijo Pera)博士說,之後可能可直接將培育出的精子細胞直接移植到不孕男子身上做試驗,期待有助治療先天不孕症,或者幫助因治療而失去產精能力的男性。

(蘋果日報)
--
皮膚轉製精子先驅細胞 男性「生」機

不孕症治療 帶來新希望

美國研究人員已成功將不孕男性的皮膚細胞轉製為初步階段的人類精子細胞,此一突破性研究可望為不孕症治療帶來新希望。由於過去普遍認為,不孕男性已無法再製造任何精子,因此,此一史無前例的成功,也令部份科學家深感驚喜。

研究人員利用3名不孕男性的皮膚細胞製造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當這些幹細胞被移植到老鼠睪丸,就發育出初步階段的人類精子細胞。參與實驗的3名男性,其Y染色體都有重大基因缺陷,使之無法自行製造出健康的成熟精子。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拉瑪紹說,他們發現,來自臨床觀察上無法製造精子的男性身上的細胞,可以製造出精子的先驅細胞。

該研究主研究員培拉則說,此研究結果首度提供用於研究精子發育的實驗性範本,也許還可將取自幹細胞的生殖細胞,直接注入有製造精子問題男性的睪丸。

這份刊載於《細胞報告》期刊上的研究,目前還處於初步階段;但研究人員猜測,這些經過轉製的皮膚細胞若被移植到不孕男性的睪丸,也許會長出成熟的人類精子細胞。倘若接下來進一步的研究證實此一推測,未來或許能以將不孕男性自己的皮膚轉製為幹細胞再注入睪丸內的方式,治療男性不孕症患者或因癌症接受化療以致不孕的男性。該研究還暗示,不孕男性可能並非無法製造健康精子,而只是睪丸內少了能發育為精子的幹細胞。

大約1%男性完全無法製造精子,即所謂無精症;此外,5分之1男性的精子數量不足。從事試管嬰兒治療的夫妻中,約有半數是因為男性不孕。未參與該研究的史丹福大學男性生殖與外科主任艾森堡說,能有效將皮膚細胞轉製為精子,就能幫助不孕男性生下帶有自己基因的小孩;不孕是癌症治療上一大普遍與破壞力甚大的併發症,特別是對年輕男孩與男性。

(自由時報)
--
氣爆飛墜13樓 消防員牽手亡

為搶時間滅火,兩名20多歲的年輕消防員在奔赴高樓火場時,慘遭氣爆壓力推出窗外,當場從13層高樓墜落殉職!這起悲劇前天下午在大批圍觀群眾眼前發生,兩消防員墜樓時還緊拉著彼此的手相互救援,展現出的袍澤情深,讓不少民眾忍不住熱淚盈眶,高喊:「英雄,走好!」

遭氣爆推出窗外
前天下午2時許,上海徐匯區「盛華景苑社區」一棟17層高的大樓,傳出13樓發生火警,當局出動13輛消防車與上百名消防人員到場救援。除疏散樓內居民外,更派遣年僅20歲的劉杰與24歲的錢凌雲負責拿水槍,與其他消防員到第一線進行救援。
正當消防員以斧頭劈開防盜門時,瞬間湧入的新鮮空氣疑似引發閃燃,大量高溫熱氣和濃煙湧向站在樓道附近的消防隊員,劉杰與錢凌雲兩人被氣爆壓力推至樓道窗口。
目擊者稱,當時其中一人疑似失去重心,整個身體被氣爆推出窗外,另一人急忙伸手想拉住同袍,卻失去重心,雙雙從13樓窗口墜落至2樓平台。墜落瞬間,清楚看到兩人雙手緊握。兩人墜樓後雖被緊急送醫,但仍宣告不治。

逾24萬人次討論
兩消防員英勇救火殉職的過程po上網後,一天內便有超過24萬人次網友參與討論,對殉職消防員不顧自身安危搶救同袍的精神深深感佩,紛紛致敬:「英雄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也呼籲民眾注意防火,避免悲劇再現。
至於現場火勢則在半個多小時後撲滅,除一名消防員受輕傷外,未有民眾傷亡。據了解,起火住宅交屋未滿一年,但屋主擅自以木板隔間出租,不到30坪的面積租住10人,且違法使用瓦斯鋼瓶,起火原因是否與此有關,仍待當局調查。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40503/LB28/LB28_006.jpg

(蘋果日報)
--
精神分裂污名化 影響病友治療意願

民眾對「精神分裂症」長久以來存在許多誤解,導致病友隱瞞病情、不願就醫或中斷治療,台灣精神醫學會和康復之友聯盟因此推動更名運動,在昨(2)日正式宣布「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希望破除大眾對病友的恐懼和歧視,康復之友聯盟也針對188位已康復病友進行調查,發現超過6成以上不願病情被親友同事知道,主要是在意他人異樣眼光、貼標籤等;調查也發現高達6成3曾中斷治療,原因包括自我感覺症狀已好轉、覺得治療沒效、怕副作用、不敢在他人面前服藥等。

盛行率 千分之五
過往大家只要聽到精神分裂症就很害怕,覺得這個人「精神有問題」等,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表示,此症在台灣的盛行率約3/1000~5/1000,常見發病年齡為青少年晚期到成人早期、約18~25歲,男女罹患機率相當,若遵照醫囑持續治療,且不要亂停藥,往往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並恢復社會功能,因此呼籲病友們勇敢面對疾病,規律治療不中斷,以免治療不完全,使病情復發或惡化。
思覺失調症經治療,大部分可控制良好,恢復正常社會功能。以上皆為資料照片

神經傳導物失衡
也提醒大眾勿污名化此症,周理事長解釋,此症主要是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導致思考和知覺出現障礙,主要症狀為幻覺、妄想、思想紊亂及負向等,更名為思覺失調症,「失調」兩字代表它有恢復的可能性。周理事長分享,曾有一名將近30歲女性病友,飽受幻聽、妄想所苦,但因怕被貼標籤不肯就醫,直到症狀愈來愈嚴重,被家人強迫就醫,經服藥治療後,現已可融入正常生活並處理事務。

(蘋果日報)
--
「精神分裂」改名「思覺失調症」

台灣長年來以「精神分裂症」稱呼因腦部區域神經功能失調引起思想或感知錯亂患者,但此名稱所附帶的誤解和偏見卻降低病患就醫意願。昨康復之友聯盟舉辦記者會推動「思覺失調症」正名運動,期導正民眾認知、提升患者治療意願。

健保署統計,台灣近十年內確診的精神疾患數從七點五萬人上升至十二萬人,顯示願意就醫的精神疾患者漸多。但衛福部心理與口腔健康司司長陳快樂卻指出,願就醫多半是憂鬱症或躁鬱症患者,思覺失調症的就醫率待改善。

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指出,台灣六成以上患思覺失調症者不願意病情曝光,主因是害怕異樣眼光、遭歧視或被貼標籤。此外,更有高達六成三的精神康復者曾中斷治療一次以上。但黃敏偉說,中斷治療易使症狀惡化,甚至降低精神康復者原有的社會功能。

日本於二○○二年就已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統合失調症」;韓國也於二○一二年更名為「調弦症」。黃敏偉說,研究指出,日本更名後病患的就醫率與家屬支持度顯著提升,兩年內就醫率增四成,更突顯正名運動之必要。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則指出台灣疾病正名成功案例,包括將「痴呆症」更名為「失智症」、將「低能」改為「智能不足」。

周煌智說,患者常因錯誤解讀精神分裂症而逃避回診,致疾病易復復發。因此正名重點在於將帶有負面意味的「分裂」一詞改為「失調」,鼓勵病患只要願意調整、接受治療,也有和疾病和平共存、回歸正常生活。

美國精神科醫師費雪(Daniel Fisher)博士則分享自己作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經驗,並指出,「抱有希望」是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接受治療後不僅能正常生活,甚至還成為哈佛精神科醫師,以自身經驗幫助更多人。

(聯合報)
--
別叫精神分裂!更名「思覺失調症」

以後別再叫「精神分裂症」了!台灣精神醫學會及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昨正式宣布,「精神分裂症」正式更名為「思覺失調症」,未來國內的教科書、醫院的疾病診斷別,以及社會福利名稱,都將原名更正為「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原精神分裂症)更名運動已在台推動兩年,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表示,由長期臨床經驗發現及國外文獻發現,精神康復者(即精神病患)因為對疾病錯誤認知,造成1年的回診率低於50%,而日本研究發現,回診率低、中斷治療比例高,多數導因於民眾對精神疾病名稱引發誤解。

日本從1995年花了7年時間,終於在2002年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統合失調症」,韓國也於2012年將其更名為「調弦症」,而我國從2012年由台灣精神醫學會及康復之友聯盟積極推廣「精神分裂症更名運動」,推動兩年,直到今年正式更名。

衛生福利部心理與口腔健康司司長陳快樂指出,根據2012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台灣10年內確診的精神疾病病例已從7.5萬人上升至近12萬人,增加近6成,顯示家屬及病患對疾病的認知度增加,願意積極就醫。

然而,康復之友聯盟近期針對188位精神康復者進行調查,發現6成3的精神康復者在接受藥物治療過程中曾中斷1次以上,中斷原因包括自我感覺症狀好轉、覺得治療沒效、副作用產生的不適感,心理層面包括缺乏親友支持、不敢在別人面前服藥。

該份調查也指出,6成以上精神康復者不願病情被同事知道,主因在意旁人異樣眼光、怕遭歧視、怕被貼標籤,以及擔心工作受影響或失去朋友,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表示,精神康復者除了要與疾病對抗,還要面對被汙名化的傷害,甚至可能因此不願接受協助。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說,據去年的健保署統計資料,台灣有12萬人曾患思覺失調症,更名後,可望減少疾病引發的誤解,增加患者回診與治療動機。

(中國時報)
--
不可不知:餵母乳 仍會罹乳癌

據《新英格蘭雜誌》研究指出,餵母乳1年以上,能降低乳癌發生機率近2成,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侯明鋒醫師表示,餵母乳媽媽的乳房細胞較能抵抗致癌因子,但仍有風險罹病,建議女性平時應自我觸診檢查乳房,而40歲以上婦女可定期做乳房X光檢查,若罹患乳癌應積極治療,與醫師商妥可以減輕副作用,延長壽命的治療模式。
侯醫師提到,臨床有1位76歲的張奶奶,6年多前發現乳房有硬塊,家人認為張奶奶連生3個小孩都餵母奶,應不會得乳癌,檢查才發現罹患易復發、轉移的HER2陽性乳癌,因化療痛苦且一度暴瘦15公斤,想放棄治療,在接受副作用較低,結合標靶與化療的二合一抗癌藥物後,才穩定控制乳癌病情。

定期篩檢 積極治療
即使哺餵母乳,仍有機率罹患乳癌,侯醫師建議,女性平時應自我檢查乳房外觀有無改變、觸摸有無硬塊,或是不明粉紅色或紅色分泌物,另健保提供45~69歲婦女、40~44歲二親等內血親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檢查。
若發現異狀,經病理切片確定為乳癌後,可先考量腫瘤切除的可行性,多與醫師溝通可行的治療,兼顧生活品質與延續生命,最重要是積極治療,勿用偏方以免症狀加劇,減短存活機率。

(蘋果日報)
--
誤以為哺乳不會得乳癌 嬤病拖2年

餵母乳的人就不會得乳癌嗎?其實不是。76歲的張奶奶在6年多前自我檢查察覺乳房有硬塊,但心想3個孩子都是自己哺餵母奶養大,應該不會是乳癌,沒有在第一時間就醫;直到兩年後確診,已是晚期乳癌,而且還是相對容易復發轉移的HER-2陽性乳癌。

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副教授曾令民指出,包括餵母乳或是吃素與低脂肪飲食、曾有生育經驗等,都只是乳癌保護因子,只能降低些許罹癌風險,不代表有保護,也並非不會得乳癌。臨床上也不乏長期茹素的比丘尼,或是生了7-8個孩子的女性罹患乳癌。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院長、侯明鋒教授表示,估計每10個乳癌患者中、約有3人是屬於張奶奶罹患的HER-2陽性乳癌。這類患者相對復發以及轉移風險較高。

傳統治療張奶奶這樣的HER-2陽性乳癌轉移患者,除了使用抗HER-2單株抗體之外,還要合併化療藥物治療。也因此,患者相對容易有掉頭髮、口腔黏膜潰爛等化療副作用。

張奶奶表示,剛開始接受標靶加上化療、放療,治療期間幾乎沒有一分鐘是舒服的,不僅因為化療掉髮、嘔吐、手腳嚴重脫皮,口腔潰爛到無法進食,暴瘦15公斤的她,一度想要放棄,甚至還開口對先生說:「你乾脆拿枕頭把我悶死算了。」直到去年開始使用標靶化療二合一新藥後,才沒有再出現嚴重副作用。

二合一的藥物是將抗HER-2標靶結合一種新的化療藥物。侯明鋒解釋,對HER-2抗體陽性的患者來說,使用抗HER-2的單株抗體結合化療藥物的二合一藥物,當單株抗體結合在HER-2結合位置上,不僅可以如傳統標靶抗體藥物啟動癌細胞自體凋亡外,二合一藥物上面攜帶的強效化療藥物,更可以深入癌細胞,阻斷癌細胞再生。兩種途徑合併抗癌,且沒有傳統化療的副作用。

(自由時報)
--
吃素、哺乳不會得乳癌? 嬤病拖2年

延誤就醫 確診已是晚期

吃素、哺育母奶,不會得乳癌?76歲張奶奶幾年前摸到乳房硬塊,但她認為自己曾為三個子女哺育母乳,平日也常吃素,不可能罹患乳癌而延誤就診,等確診時已是晚期,而且是容易復發的HER2陽性。

吃素、哺乳僅可降罹癌風險

台灣乳房醫學會秘書長、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外科副教授曾令民表示,吃素、餵母乳是降低乳癌風險的眾多因子之一,但門診還是收治過不少長年吃素的出家人,以及哺育過七、八個孩子的乳癌個案。

前述的病患張奶奶就自認不會得乳癌,即使摸到乳房有硬塊還拖了兩年,等腫瘤大到了乒乓球大小才就醫,但治療幾年後又再度復發。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乳癌新增人數首度破萬。曾令民指出,約四分之一的乳癌患者屬於復發及轉移率較高的HER2陽性乳癌,治療較棘手,傳統藥物的副作用也較大。

衛生福利部最近核准全球第一個同時結合抗HER2標靶及化療二合一新藥在台上市。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黃俊升形容,這種新藥所含的化療藥物與標靶藥物結合後,能夠專一攻擊癌細胞,降低副作用。

張奶奶去年使用新藥後體力變好,也不再掉髮、腹瀉,現在常跟老朋友敘舊打牌,還幫忙照顧孫女。她說,要勇敢與乳癌共存,好參加孫女大學畢業典禮及婚禮。

(聯合晚報)
--
剖腹產增加 5成術後沾黏

國泰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明松醫師指出,現代女性生產年齡後延,加上孕婦營養攝取過剩,造成孕期體重增加過多,導致近年剖腹產增多,據統計國內約超過1/3孕婦需剖腹產,而剖腹產較自然產,有術後沾黏的機率較高,高達5成有程度輕重不一的沾黏,輕則腹痛,嚴重會器官損傷甚至不孕,如已知會面臨剖腹產,可跟婦產科醫師討論,採取預防措施。

蔡醫師表示,女性因晚婚、晚孕,需剖腹產的機會較高,剖腹產最怕癒合的過程中,發生傷口周圍組織沾黏,可能導致腹痛、慢性骨盆腔疼痛、腸阻塞,甚至不孕的嚴重併發症,若已計畫剖腹產,或醫師告知可能有剖腹產風險,最好先跟醫師了解剖腹產風險,並採預防措施,現有玻尿酸防沾黏貼片,可降低沾黏發生率,但健保無給付,需自費約1萬5000元~2萬元。

【這樣做】了解生產方式
據統計剖腹產的婦女中有40%原本計畫採自然產,但可能因產前或產程發生緊急狀況,面臨需以手術方式分娩,因此即使想自然產者,也最好能對剖腹產有基本認知如流程、風險等,才不會因計劃改變而亂了手腳。

採防沾黏措施
剖腹產時體內組織及器官經碰觸或切開,可能在痊癒過程中,發生沾黏情形,可在術中放置玻尿酸防沾黏貼片,隔開受傷組織或器官,有助降低術後沾黏發生率和縮小沾黏範圍,但此耗材健保無給付,需自費。

持續頻尿就醫
若術後半年仍持續頻尿、腹痛、脹氣、大便不順,或是過很久仍不容易受孕,就要懷疑可能是沾黏問題引起,宜就醫檢查,醫師通常會用內診,搭配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X光等確認。

【報你知】隨年齡風險增
現代女性有晚婚趨勢,導致生產年齡往後延,通常孕婦年齡增高,剖腹產的風險也會增加,35歲以上婦女約35~40%為剖腹產,40歲以上更高達40%為剖腹產,剖腹產較自然產,傷口癒合慢、術後恢復期也較久。

【醫師說】
除了剖腹產容易發生沾黏情形外,許多婦科手術如子宮肌瘤切除手術、卵巢腫瘤切除術、輸卵管整形手術、子宮內膜異位症開刀等,也都是容易發生沾黏的危險族群,也建議採取防止沾黏的措施。

(蘋果日報)
--
勇於承擔的法官和人民/洪崇晏(台大哲學系五年級生)

烽火遍地時,偶有值得慶幸的消息傳來:關廠工人勝訴。《集遊法》月前已經被部分宣告違憲。用生命喚醒台灣人民非暴力抗爭意志與行動的林義雄先生恢復進食。「率眾抗議」的江一豪大哥獲判無罪。

這幾年隨著政府壓迫與剝削提升,社會抗爭也開始提高強度。部分人民堅定地用超高標準在檢視抗爭者,而以截然相反地縱容、寵壞這個政權。
但社會確實開始在變了。當人民發現純粹的靜坐、遊行與肉身抗暴已經喚不醒政府(及其爪牙)的良知;我們開始學會更有效地丟鞋,更有效地佔領,更有效地非暴力抗爭。以此抵抗政府真正的、幾近無可阻擋的暴力。
政府逃避實質改變

人們逐漸清楚自己必須要對抗的是難以遏止的巨大怪獸,我們逐漸學會如何更好地去對抗它,我們勇敢地站出來面對可能的法律責任、身體傷害、輿論壓力——譬如違憲的《集遊法》、明顯過當的警察暴力、媒體不實的報導以及毫無內容的人身攻擊、人肉搜索。
人民從來沒有「逃避承擔」應該承擔的代價,即使那可能是錯誤的,我們也願意用身體及生命來讓社會認知到這國家的錯誤多荒謬。江一豪大哥說:「如果為弱勢發聲是錯的,那就關我吧。」我說:如果協助群眾發聲、聲討違憲的中正一是錯誤的,那就關我吧。
很可惜政府除了血腥、毆打,除水柱鎮壓,除殺掉可能無辜的死刑犯外,逃避作出任何實質的改變。法不修。人民的意見不採納。不斷地說謊——還記得那些沒有被兌現過的承諾嗎?承擔責任的人在哪裡?人們批評交通阻塞,但對於政府的背信棄義視若無睹。

但社會的確在變了。我們開始學會塗鴉是言論自由的一環,路過是集會遊行權利的行使,佔領是還權於民,代位求償是政府本來就該做的。
法學界、司法界開始進步了。我們在大量的失敗中,開始取得微薄但重要的勝利。法界開始意識到民主基石是「人民的根本權利」(而非政府扯著當虎皮的社會秩序)。越來越多勇於承擔的律師、法官、檢察官(甚至警察),開始意識到、甚至落實《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
當然國家機器不會放過任何鎮壓人民表達意見爭取權利的機會。國家機器不斷逃避面對它自身錯誤。國家機器正改用公共危險、妨礙公務,用打、殺、鎮壓與欺騙在壓迫人民和逃避問題。
當人民覺醒的時候,它開始心虛害怕。當國家機器只剩下逃避,那它離瓦解也就不遠了。人民、法官、公務員、警察已經開始覺醒,如果政府不改,那我們會以各種非暴力,但絕對不逃避也不妥協的方式,改變它,或者取代它。
政府,你真的要小心了,你會害自己瓦解。而司法乃至檢警,也終究會站到人民這邊的。
撒以則韌!(加油!)

預防羈押難堵民怨/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反核抗爭不斷,並因佔據道路造成交通癱瘓,致使內政部宣示,針對首謀或再犯者,將蒐證資料交給檢方,以向法院聲請預防性羈押。惟對抗爭觸法者,是否可以此等羈押為對待,實有商榷之餘地。
羈押,其目的只在於防止被告逃亡、串供或湮滅證據,而無預防犯罪作用,更非屬刑罰手段。只是就某些具有常習性的犯罪者而言,若不能即時為人身自由拘束,恐無法防止再犯致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所以在1997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時,於《刑事訴訟法》增訂第101條之1,即所謂預防性羈押。

路過抗議未達不法
而根據此條文第1項,針對某些再犯可能性高的犯罪,如放火、性侵害、竊盜、詐欺、恐嚇公安等罪,檢察官只要認為被告犯嫌重大,且有事實足認為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者,即可向法院聲請羈押。
只是為了避免預防性羈押遭濫用,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1第1項,乃列舉有8款的犯罪類型,若非屬此等案件,就算有再犯之虞,基於程序法定,亦無法以預防性羈押為對待。故就路過公機關或於馬路上的抗議者來說,若無使用暴力,僅是為靜坐或示威等之訴求,或許觸犯《道路交通安全處罰條例》或《社會秩序法》等,而須處以行政罰,卻難達於刑事不法的程度,致不可能落入預防性羈押的案件範疇。
是否得為羈押,仍須判斷是否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但有關再犯之預測,一向難有客觀標準,致易流於司法者的恣意與專斷,更可能造成因人而異的差別對待。甚且一旦法院因此為預防性羈押,就等同是有罪預斷,致嚴重違反無罪推定原則。
預防性羈押自立法來,就一直有違憲爭議的情況下,此種羈押手段的運用肯定得更為慎重。若以如此嚴厲的強制處分來對待違法性不屬重大的抗議者,實逾越比例性,更與慎押原則有所違背。更何況,羈押乃有期間的限制,故此種手段也僅具有暫時性的防堵作用,主事者若不想辦法消弭社會不滿的情緒與根源,只想以拘禁為嚇阻手段,恐只會使民怨更為高漲,而終有潰堤之日。

(蘋果日報)
--
NIKE代工廠 豐泰非法掩埋6公頃廢棄物

約6千公噸 污染環境

知名運動鞋NIKE代工廠、上市公司豐泰企業涉嫌長期在雲林縣虎尾溪旁河川地,非法掩埋大量運動鞋鞋墊、人工皮革等事業廢棄物,面積達六公頃,業者坦承掩埋數量約六千公噸,嚴重污染土壤,也污染了附近的虎尾溪、北港溪等流域環境,甚至進而會影響海洋生態。

雲林調查站接獲民眾檢舉,豐泰企業涉嫌在斗南鎮田頭里緊鄰虎尾溪的河川地掩埋事業廢棄物,一日下午在雲林地檢署會同環保署環境督察大隊、豐泰公司人員,前往現場開挖。

現場外觀與一般河川地一樣雜草叢生,但檢調選擇四處,開挖五米深,挖出許多摻雜有塑膠鞋墊、人工皮革、泡棉、塑膠布的廢棄物,其中有一處更挖出了刺鼻有機溶劑味的污泥,中區督察大隊已採樣帶回化驗。

處理費 至少需上億元

豐泰公司王姓協理坦承犯案,但辯稱掩埋在該地的廢棄物都是民國八十年到八十四年間掩埋,掩埋數量約六千公噸。由於豐泰董事長向檢方請假,相關細節尚待進一步釐清。王姓協理則是複訊後無保請回。

環保局表示,這些掩埋的廢棄物難以分解,再加上過去廿多年來,掩埋地點歷經多次颱風,估計至少有數百噸廢棄物被雨水沖刷流入溪流,可能已嚴重污染北港溪上游的虎尾溪及北港溪等流域。估計清運約需好幾年,以每噸處理費約三至五千元計算,處理費至少需上億元,最棘手問題是國內掩埋場容量嚴重不足,要焚化則需過篩,費用更高。

清除費上億元需由業者負擔,環保局表示,若業者不執行清除,縣府會代為執行,再向業者求償清除費用,依法追討到底。

豐泰辯稱 20年前埋的

豐泰企業成立於一九七一年,以製造專業運動鞋為主要業務,總部設於雲林科技工業區,工廠遍佈中國、越南、印尼與印度,主要客戶為知名運動鞋NIKE公司,豐泰製造量佔了NIKE全球球鞋銷售量六分之一強,強調「 誠信守法、優質精緻」的經營理念及社會責任,企業形象一向良好,竟也非法掩埋事業廢棄物,令地方人士意外。

縣府環保局指出,現場掩埋物沒有看到新垃圾,但昨天只是初步開挖,就已挖出大量廢棄物,是否如豐泰所說的只有六千公噸?或真是廢棄物清理法實施後即未再掩埋?仍待進一步開挖,以釐清事實真相。由於廢清法九十年才開始有刑責,已先依廢清法要求該公司提清理計畫。

(自由時報)
--
經濟學人:馬跛腳 台灣未來街頭決定

行政不彰 社運撼動政策

英國知名雜誌《經濟學人》最新報導指出,繼太陽花學運後,馬英九再向反核人士低頭;這顯示在台灣,社會運動不再只是標竿,已經可以撼動政策,這也反映出行政機關運作不彰,讓台灣民眾幻滅、不抱期望,「跛腳的馬英九還有兩年任期,台灣的未來可能要在街頭決定」。

經濟學人是以「When the wind blows(當社運的風吹動)」為題,報導台灣反核運動最新進展。文中指出,林義雄禁食一週後,馬政府不願背上殘害烈士的罵名,終於對核四讓步;而林義雄禁食地點的義光教會,正是三十四年前他女兒慘遭殺害之處。經濟學人說,「當時國民黨是醜惡的獨裁政權」。四月三十日林義雄停止禁食,馬政府的核能政策也宣告破局。

報導也指出,馬英九為了捍衛核電,近期罕見地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公開辯論,馬主張「台灣的經濟未來必須仰賴核能」,但民意隨即反撲,四月二十七日有三萬人走上街頭反核。

群眾力量愈來愈大,馬英九只好跟自己人取暖。經濟學人引述馬總統與幕僚對話,一位幕僚表示,「總統,你的論點百分之百正確」,馬回答:「問題是沒有人要聽我講。」幕僚建議馬讓步,以黨的聲望為重、以街頭和平為重;隨後情勢急轉直下,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核四一號機封存、二號機停工,待公投決定未來是否運轉。

街頭示威 具實際影響力

經濟學人分析,台灣政治走到這一步,街頭示威人士不再只是標竿,而有了實際影響力(street protests are now not only a hallmark but a deciding factor);太陽花學運反服貿在前、如今又有反核在後,這種新街頭運動形式也給了民進黨震撼教育,不過民進黨二○一六年的總統熱門人選蔡英文說,「要治理一個國家不能只靠社會運動,還是要回到政治面」。

經濟學人點出,問題在於未來將如何發展;台灣的街頭示威,反映出行政部門運作不彰,讓民眾幻滅,然而同一時間,人民力量又更削弱了行政部門的力量。

經濟學人下結語,「馬英九是跛腳鴨,卻還有兩年任期,台灣的未來,可能愈來愈大程度,要在街頭決定」。

(自由時報)
--
經濟學人:台灣前途恐越來越由街頭決定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以「大風起兮」(When the wind blows)為題,副標則為「總統向反核示威低頭」。報導台灣的街頭運動沸騰,並指出馬英九總統在「服貿」及「核四」兩大政策上,先後對街頭運動讓步。影響所及,不僅是馬總統已成跛鴨,台灣的前途也越來越可能由「街頭」決定。

雜誌指出,林義雄絕食,引爆台灣新一波廢核街頭運動。儘管一再宣稱核能攸關國家經濟發展,但馬政府不想製造烈士,所以很快就屈服。林義雄結束絕食,台灣的核能政策也變得支離破碎、千瘡百孔。

「非核家園」是民進黨的基本主張。但直到二○一一年日本福島核電廠災變後,「廢核」主張才得到台灣民眾普遍的支持,而林義雄的絕食更為「廢核」帶來更強的動能。馬總統為了維護核四,甚至罕見地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電視鏡頭前激辯。反核民眾也在街頭展開抗議,四月廿七日更有三萬人上街。

報導指出,馬英九曾與幕僚會商,其中一人對他說,總統的主張都是「百分百正確」,問題是「沒人聽得進去」。幕僚力勸馬英九寧可先讓步,不要甘冒林義雄為「廢核」而殉難的風險,同時也兼顧到街頭的祥和。核四政策於是出現急轉彎,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核四「停工、封存」,由公投決定存廢。《經濟學人》用astonishing(令人大吃一驚)形容核四政策急轉彎。

至於接下來台灣的政治將往何處走?街頭抗議不僅是主要象徵,且已成為決定性的力量。在反核抗議之前,先有學生為了「反服貿」而占領立法院,馬英九也讓步了。

新形態的抗議起初讓以抗議起家的民進黨喜出望外,現在有部分成員要求黨中央全力配合。然而,這樣做對民進黨不無風險。可望代表民進黨問鼎二○一六總統大位的蔡英文,雖認同抗議者的目標,但也表示不能靠社會運動治國,需要回歸政治。

問題是如何才做得到?《經濟學人》指出,街頭抗議頻仍,反映出台灣民眾普遍對政治體制疲弱感到幻滅,但街頭運動將更加弱化體制。任期還有兩年的馬英九已成跛鴨。或許,台灣的前途越來越由街頭運動來決定。

說文解字 When the wind blows

《經濟學人》報導標題When the wind blows的字面意義是「當風起時」。根據《劍橋英文辭典》,俚語way/direction the wind blows意為「看風向辦事」,也就是有所行動前,先了解其他人的意見。報導認為馬總統的重大政策跟著街頭運動的主張急轉彎,無非就是看民意風向辦事。

(聯合報)
--
台灣的未來 可能在街頭決定

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以禁食方式表達停建核四訴求,撼動台灣政局,引發朝野緊張,也引起國際關注。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在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雜誌,以《當風吹來的時候》(When the Wind Blows)為題,報導上萬民眾響應反核遊行,並分析只剩2年任期的馬英九總統已變成「跛鴨」,未來的台灣政治可能要由街頭抗爭決定。

《經濟學人》借用英國插畫家布力格(Raymond Briggs)敘述核爆後果的繪本《當風吹來的時候》為標題,以「馬總統向反核示威者低頭」為副標,描述72歲的林義雄以禁食方式,力促停建核四,並不惜一死。馬政府不願讓林義雄成為殉道的烈士,只好被迫屈服。林義雄在4月30日停止禁食,台灣的能源政策支離破碎。

《經濟學人》指出,馬英九總統為了替核四計畫辯護,4月25日罕見地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電視鏡頭前激辯,強調台灣經濟的未來需要核能,但2天後仍有近3萬民眾走上台北街頭示威反核。

在台北滿城盡是抗議民眾的情況下,幕僚告訴馬總統說,他在辯論中所用的數據「百分百都是正確」,但問題是「沒人聽得進去」。幕僚建議馬英九退讓,不要冒險面對林義雄禁食身亡的後果。行政院長江宜樺當天宣布,核四1號機不施工,安檢後封存,2號機立即停止施工,未來核四是否運轉交由公投決定。《經濟學人》在文中稱,這是「驚人的轉折」。

這篇評論指出,此後台灣的街頭運動不只是標誌,還是未來政治的「決定性因素」。文中提到,反核運動追隨台灣反服貿學生占領國會的腳步,「這種新型態的抗爭讓民進黨措手不及;不少民進黨人希望,早年藉抗議活動起家的民進黨,和新型態的運動連結,但這對民進黨也有風險。」。

《經濟學人》寫道,可望代表民進黨角逐2016年總統大位的蔡英文曾說,「治國不能靠社會運動,還是需要回歸政治。」但文章質疑回歸政治的可行性,「街頭示威反映著對台灣脆弱政治體制的幻滅」,「只剩2年任期的馬總統是『跛鴨』,台灣的未來可能會在街頭上決定。」

(中國時報)
--
自由之家調整分數 台新聞自由改列47名

美國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前天公布「全球新聞自由」年度報告,台灣媒體環境總分數原以廿七分被列入第四十八名,但稍後自由之家將台灣調整為二十六分,全球排名改列第四十七,與南美洲國家烏拉圭同名次,評級與去年相同。

亞洲國家中,日本排名第四十二,與台灣都列為「享有新聞自由地區」;南韓全球排名第六十八,香港第七十四,則被列為「享有部分新聞自由」地區。

自由之家報告指出,北韓排名最末位;中國排名第一八三,與寮國、越南同名次,都繼續被評為「沒有新聞自由」地區。

報告指出,台灣媒體環境可積極報導政府政策與官員的錯誤行為;但政治兩極化、自我審查與中國的間接影響,限制主流媒體意見的多元性。

(自由時報)
--
揪團慢走忠孝東路 網友貼文被傳喚

三十四歲工程設計師陳民達日前涉嫌在網路貼文,號召群眾參加勞團的五一大遊行後,兵分三路分別前往忠孝敦化、忠孝復興和忠孝新生路口,「舉牌慢速過馬路」,還預計「忠孝東路走九遍」。

台北市刑大偵一隊昨傳喚被稱為「忠孝三星彩」的陳男到案;他供稱是別人傳給他的文章,他只是「盲從轉貼」;他也承認曾轉貼在「三一八佔領立院行動組織」等網站上,並多次參加各項「街頭路過」行動。

不過,警方根據陳男貼文時間點,發現目前仍是以陳男貼文的時間最早;此外,另文章中有一張「三星彩路線圖示」,則是比陳男貼文的時間點稍早;警方將先依刑法煽惑他人犯罪函送地檢署,另再循線偵辦該張三星彩路線圖示是何人所張貼。

警方表示,四月廿九日凌晨,有網友鼓吹五一遊行群眾在行動結束後,兵分三路沿忠孝東西路,在敦化、復興、新生南路口,玩「忠孝三星彩」,還主打「三個路口一次滿足」。文章內另提醒參與者,要是碰到警察驅離,就直接往下個路口移動。

北市警方當日嚴陣以待,分別在三個路口安排了警力,所幸並未發生癱瘓交通情事;警方則根據文章內容,鎖定位在新北三重的陳男,並在昨日下午傳喚到保安大隊接受約談。訊後將陳男先行飭回,日後函送法辦。

(自由時報)
--
貼文「忠孝三星彩」癱瘓路口 送辦

陳姓男子在臉書上貼文表示要在五月一日舉行「忠孝三星彩」活動,企圖癱瘓忠孝東路三個路口,還附上圖片,宣稱「三個路口,一次滿足」;雖然前天並沒出現占路狀況,但台北市警方仍找上他,依公然煽惑他人犯罪或違背法令罪嫌,函送檢方偵辦。

警方透露,陳接受警詢時說,朋友私下告訴他這個抗議方法,「我不是號召,也不是首謀。」但警方調查並未發現比他更早轉貼類似文章的出處,懷疑他就是倡議者。

卅四歲陳姓男子任職於某公司,住新北,已婚並育有一子。他熱中社會運動,在太陽花學運期間,抱著年幼小孩去「見證民主」,北市中正警一分局兩次被圍、學生發起的「割闌尾」、護樹、反核等活動幾乎無役不與。

(聯合報)
--
查獲核污貨櫃 近三年全來自日本

總統馬英九日前以「日本重啟核電計畫,對台灣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語意不無援引作為台灣繼續發展核電的論調。然而,日本福島核災輻射污染陰霾迄今未散,福島核災迄今三年多,光是財政部高雄關驗退日本遭輻射污染的貨櫃數量,累計高達二百四十一只被退運。

福島核災迄今 累計驗退241只貨櫃

海關人員私下表示,台灣各港口僅有高雄港有偵測輻射設備,才能攔查到污染櫃,而台中港、基隆港等港口尚無偵測設施,究竟有無輻射污染櫃流入,讓人憂心。

財政部高雄關透露,最近被驗出一只遭輻射污染的貨櫃是四月三十日從高雄港四十二號碼頭通關的日本雜貨貨櫃。海關人員強調,將積極把關,確保國人的健康。

熟悉台灣港區進出口貨櫃的業界人士指出,日本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發生大地震及海嘯,引發福島核災所造成的輻射污染陰霾,迄今未散,核災三年來,光是高雄港海關查獲遭輻射污染的日本貨櫃為數不少。

記者昨求證高雄關獲得證實,「高雄關從福島核災迄今查獲遭輻射污染的貨櫃,迄上(四)月底共有二百四十一只被退運,全是日本櫃。」

較為外界所知的是,去年四月間,一只來自福島、裝有起重機基座、二手機械零件、備料的貨櫃,被高雄港六十五號檢查哨的門式輻射偵測器(RPM)發現含銫137(CS-137)高劑量輻射物,污染櫃表面輻射劑量率高達每小時一.五四微西弗,遠超過原子能委員會規定的標準每小時○.二微西弗而被退運。

我輻射偵測設備 美反恐出資建置

高雄港的輻射檢測設施,是二○○七年美國能源部「大港計畫」協助在高雄港建置輻射偵測設備,培訓台灣官員操作並維護輻射偵測系統,提升航商警覺性,以了解相關物品的潛在危險。

海關人員憂心指出,若非美國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美方出錢協助建構高雄港三十八座門式輻射偵測器,以及兩座高階同位素能譜辨識器,藉以偵測運輸於全球海運體系中的貨櫃,防範恐怖份子核武攻擊,台灣可說毫無自檢輻射污染能力,一旦國內核電廠發生核污染,國人如何因應令人憂心。

(自由時報)
--
剁爛?焚毀? 小開屍身缺心缺腿

煮水餃引聯想 令人驚悚

中國蛇蠍女黃靖雯殺害同居男友藍坤俞後,先放血長達1小時,再開膛剖肚,大卸8塊,但檢警迄今找不到藍坤俞的心臟及部份屍塊,有員警想起黃女曾問藍父︰「你肚子餓不餓,要不要煮水餃?」不由產生恐怖連想,毛骨悚然。

死者藍坤俞之父昨說,案發後,黃女曾問他,若肚子餓,她要下水餃給他吃;至於後來有沒有煮,藍父不願說明。檢警昨透露,黃女每刀都針對關節韌帶下手,關節處骨頭保留完整,已屬專業屠夫級。

刻意摘心 疑憂死者糾纏

黃女若是故意摘取死者的心臟,有無特殊用意?民俗專家廖大乙說,台語有句罵人俚語「壞心黑路度、要死初一、十五」,意指對方狼心狗肺,註定該死,若真是黃女摘心,有可能是擔心死者魂魄不散,死後糾纏,才殘忍分屍,甚至「掏心掏肺」。

藍坤俞遭分屍 、焚屍後,檢警為查明下藥迷昏真相,針對臟器採樣化驗,其中肝、肺、大小腸、腎臟都可辨識,唯獨找不到心臟,另有右小腿、左大腿、左小腿沒找到(已尋獲:頭、軀幹上部、右手、左手、軀幹下部連右大腿),究竟是被丟棄,或焚屍時全毀,還是另有恐怖處理,仍難證實;但依黃女分屍過程,分屍8塊較可信。

法醫迄未開出死亡證明

檢察官及法醫迄未開出死亡證明書,因黃女供稱,她在床上鋪塑膠布,被害人昏睡床上,被她翻身到塑膠布上,她先砍頸,第1刀就幾乎斷裂,第2刀切下頭顱,放血1小時,移至浴室繼續分屍。

但檢警認為,第一刀砍頸會噴濺血跡,就算墊了塑膠布,也很難滴血不漏;鑑識人員並在案發現場床墊下方木板,找到數滴完整的噴濺血滴。至於放血1小時,她又是如何收集血液,有待查證。

至於藍某被悶死再動刀的可能性,檢警認為,這會引起掙扎,黃女未必有把握壓制被害人,可能性不高,研判昏迷中放血再分屍居高。

(自由時報)
--
小開分屍案 臥室、小客車採到血跡

檢警偵辦研磨工廠藍姓小開慘遭分屍案,鑑識組原先未在黃女殺害藍男的臥室採到血跡,鑑識人員連日數度至凶宅密集採證,不僅在臥室床頭邊的木板、臥室門採得極細微血跡,黃女租用的自小客車也採到一滴血跡。

警方先前未能在臥室採得血跡,但仍未放棄,終在臥室床頭邊的木板採到0.15公分的血跡,臥室門也採到微量血跡。專案小組人員說,若確認是藍姓小開的血跡,可佐證黃女涉嫌在臥室殺害藍男後,移屍到浴室分屍肢解。

藍男經營的車床工廠昨天繼續營業,見記者上門,一度拉下鐵捲門;鄰居提及黃女前夫住石岡區,但警方說目前找不到此人。

針對黃女自稱被逼墮胎,藍男的哥哥說,弟弟相當疼愛黃女,黃女懷孕時,弟弟相當興奮,曾陪伴她到婦產科檢查,後來是因一周後嬰兒胎死腹中流產,「這麼愛小孩的人,怎麼可能讓女友去墮胎!」他希望警方查清楚。

(聯合報)
--
怕做愈久領愈少 警爆退休潮

根據銓敘部資料,請領一次退休金的警察從前年的33人暴增至去年的125人,有人說是因為抗爭運動頻繁所致,但是基層警員昨指出,是因政府的退休政策變變變,警察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只好趕緊退休,先落袋為安,以免未來政策生變,害自己做愈久領愈少。

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

選擇退休的警察,有的一次請領退休金,趁還年輕去追尋人生第二春;有的則申領月退俸。警界人士表示,現階段,警職人員任職滿25年、未達50歲,可申請退休,但僅能一次請領退休金2、300萬元。

而任職滿25年、年滿50歲以上者申請退休,可以選擇一次領退休金(也是2、300萬元),也可選擇月退俸(每月5、6萬元),月退領4、5年,就超過一次請領的金額。

警界人士說,對於公務人員的退休,政府去年論及「75制」、「85制」(若服務25年、年齡50歲,相加即符合75退休制),許多警員很惶恐,原本年滿50歲可退休、領月退俸,生怕政策變來變去,萬一變成「85制」,就得幹到55歲才能退休,他們也擔心幹越久領越少,或是將來領不到退休金,警員為此議論不休。

趁壯年追求人生第二春

警界人士說,任職滿25年、未滿50歲就申請退休者,大多想趁壯年去追求人生及職場第二春,今年台北市警大安分局就有警員是如此選擇。

至於任職滿25年、滿50歲以上者,申請退休的人也愈來愈多,主因還是怕「越晚退,領錢越少」,盼先入袋為安,顯示出對政策未定的不安感。警政署人事室則認為,是「勤務繁重」與「人生另有規劃」,同仁才會出現退休潮。

(自由時報)
--
烏軍2直升機 遭親俄民兵擊落

烏克蘭東部親俄民兵二日清晨擊落兩架烏克蘭軍方直升機,造成兩名機員喪生,烏軍則繼續圍堵由民兵掌控的斯拉維揚斯克市。俄羅斯當局稱烏國部隊對斯拉維揚斯克發動攻擊已造成和平希望破滅,烏軍若加強攻勢更將引起「災難性後果」,俄烏的緊張對峙情勢正急速升高。

烏國國防部二日發表聲明指出,烏軍兩架米格二十四型戰鬥直升機二日凌晨在斯拉維揚斯克上空遭人以肩射防空飛彈擊落,兩名機員陣亡,一人受傷。其他烏國官員及斯拉維揚斯克市分離主義領袖稍早則表示,有一名烏軍飛行員被俘。

使用肩射防空飛彈 證明非平民所為

烏國國家安全局(SBU )指出,親俄分離主義者使用先進的肩射防空飛彈攻擊烏軍直升機,證明當地有「受過專門訓練、高素質的外國軍事專家」參與行動,而非如俄國政府所稱,是由當地平民拿著從槍枝商店裡而來的槍枝作戰。

親俄民兵則反控烏軍二日先對斯拉維揚斯克發動拂曉「全面攻擊」,路透與法新社等外媒記者也在斯拉維揚斯克市郊目擊六到八輛烏軍武裝軍車就定位,並聽到零星爆炸聲和槍聲。烏國官員表示部隊已攻下市區周圍的民兵哨站,斯拉維揚斯克已被「團團包圍」。

烏克蘭臨時總統圖奇諾夫說,烏軍的攻擊讓當地親俄民兵遭受重大傷亡,至於烏軍有二死七傷。當地親俄民兵宣布,被扣押的七名歐安組織(OSCE)觀察員因為烏軍的攻擊而延後獲釋。目前烏克蘭東部有十六座城鎮遭親俄民兵控制,圖奇諾夫先前才宣稱,烏國對東部地區已無能為力。

圍堵斯拉維揚斯克 俄烏對峙情勢緊張

俄國總統普廷發言人佩思科夫指責烏國政府對平民城鎮發動「報復性」攻擊,「已摧毀了施行(上月十七日俄烏美及歐盟所共同簽署)日內瓦協議的最後希望」。佩思科夫還說,克里姆林宮日前派遣特使魯金前往烏國東南部,希望協調釋放歐安組織觀察員,但自烏軍發動攻擊後,克宮就未能與魯金取得聯繫。不過俄國媒體引述魯金助理的話說,魯金目前平安無事。

希望與俄國統一的親俄民兵目前已控制了烏國東部十多個城市的政府大樓,烏軍自一週前即開始封鎖斯拉維揚斯克,二日清晨的攻擊行動則是烏國政府至今最強烈的軍事回應。烏國政府表示,派兵圍困斯拉維揚斯克是為防止「恐怖份子」獲得援兵,內政部長阿瓦科夫在臉書上表示,烏軍的「反恐行動」目標很簡單,就是要恐怖份子釋放人質、放下武器、撤離政府大樓,並讓市政建設恢復正常。阿瓦科夫還說,政府準備和示威民眾及其代表談判,但「恐怖份子及武裝分離份子將遭到嚴懲」。

(自由時報)
--
烏克蘭首度大反攻 擊斃多名親俄民兵

烏克蘭政府軍二日在該國東部的史拉夫揚斯克發動「反恐攻擊」,多輛坦克衝進親俄民兵占據的崗哨,代理總統圖奇諾夫宣稱擊斃多名民兵;但有兩架軍用直升機遭民兵團體擊落。俄羅斯當日警告,烏克蘭如對該國東部民眾動武,將導致大災難。

烏克蘭官員及基輔電視主播稱二日政府軍的行動為「報復攻擊」,美聯社則指此為烏克蘭政府對親俄民兵的首度重大反攻。

烏克蘭內政部長阿瓦科夫說,政府軍對史拉夫揚斯克的「反恐行動」是在凌晨四點三十分展開;烏克蘭安全部門說,政府軍的一架直升機受到先進的地對空飛彈的攻擊,他們是在與「技能高超的外國軍人」作戰。

烏國政府指出,一名直升機駕駛陣亡,多人受傷,同時政府軍已包圍九個民兵崗哨。

史拉夫揚斯克的民兵團體則表示遭到全面攻擊,但至少擊落兩架軍用直升機,並宣稱俘虜一名直升機駕駛。

俄羅斯外交部二日發表聲明說:「對國民動武是一種罪行,將把烏克蘭帶向大災難。」要求西方國家放棄對烏克蘭的毀滅性政策,不要誤判當前情勢。

美國總統歐巴馬二日在白宮與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聯合記者會,表示對俄羅斯的制裁不是要懲罰,而是要提供和平解決爭端的誘因。歐巴馬還說,有些歐洲國家因為制裁俄羅斯而面臨比較高的風險,似乎暗指天然氣進口有三成來自俄羅斯的德國。

(聯合報)
--
烏克蘭又徵兵 親俄叛變愈演愈烈

俄羅斯總統普亭1日表示,烏克蘭應該從東部、南部撤軍,這番話可能使相關地區反政府分子更加猖狂。烏克蘭東部的親俄羅斯叛變活動日益擴散,面臨解體危機的烏克蘭政府宣布恢復徵兵制度。

由於叛變活動在烏克蘭東部約12個城市愈演愈烈,烏克蘭代理總統圖奇諾夫1日對18到25歲的男性下達徵兵令;烏國今年才剛廢除徵兵。他並且要求現有的13萬軍隊進入「全面戰鬥警戒」狀態,以防集結俄烏邊境的4萬俄軍入侵烏克蘭。

圖奇諾夫辦公室發布的聲明說,叛亂與占領政府辦公室的情勢升高,已「威脅領土的完整」。

約300位民兵1日向頓內次克的六層樓司法大廈投擲汽油彈與磚瓦,攻擊人數占下風的鎮暴警察,並奪走他們的盾牌和棍棒。根據烏克蘭媒體報導,霍立夫卡的檢察官辦公室與克拉斯諾亞密斯克的一個警察局也同樣失守。頓內次克以及已被俄羅斯併吞的克里米亞,都有大規模的親俄羅斯集會。

烏克蘭內政部表示,多達1000名槍手已占領烏克蘭東部十個以上城市的建築。基輔政府承認,烏克蘭的安全部隊無力阻止叛亂活動的擴張,並且指控莫斯科是幕後操控的黑手。

俄羅斯外交部則宣,烏克蘭在東部地區加強對「自己人民」採取軍事行動,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俄羅斯總統普亭1日與德國總理梅克爾通電話時表示,烏克蘭應該自東、南部地區撤出軍隊。

4月30日同意提供烏克蘭170億美元紓困貸款的IMF強調,如果情勢惡化,紓困的金額可能就必須重估。IMF預測,烏克蘭經濟今年將萎縮5%,2015年時再反彈2%。

烏克蘭目前有13萬部隊,加上後備軍人,總數可能達100萬人。烏克蘭國會4月17日通過決議,建議代理總統恢復徵兵,加強國防能力。

烏克蘭政府和西方認為,俄國主導烏國東部的動亂,以便在本月25日的總統選舉前造成局勢不穩定。

(聯合晚報)
--
烏軍襲親俄民兵俄:犯罪行為

烏克蘭軍隊2日拂曉出擊,對占領東部小城斯拉夫楊斯克的親俄分離主義分子發動重大攻勢,雙方均有傷亡。烏克蘭國防部證實,軍方2架直升機遭親俄叛軍擊落,造成2名飛行員死亡,數人受傷。

俄羅斯警告,烏克蘭出動軍隊對付自己的人民是「犯罪行為,將導致災難」,俄國並敦促西方強權放棄對烏克蘭的「毀滅性」政策,阻止烏國在其東南部發動的「懲罰行動」。

俄批烏出兵對付人民

俄國總統普丁發言人培斯科夫表示,俄方正努力緩解烏國衝突,基輔政權卻發動空襲,展開懲罰行動,基本上摧毀了4月17日由俄、烏、美國和歐盟四方代表在瑞士日內瓦達成的協議,「破壞了和平的希望」。

他說,普丁派遣特使魯金到斯拉夫楊斯克,協調釋放遭挾持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國際觀察員,但自從烏國展開軍事行動後,俄方就和魯金失去聯絡,克里姆林宮「極為擔心」。

親俄民兵擊落烏2軍機

烏國國防部表示,兩架Mi-24武裝直升機在夜間巡邏時,被肩射式防空飛彈擊落,證明與軍方對抗的是裝備精良、且訓練有素的外國軍事專家。

烏國國防部指出,俄國所稱占領斯拉夫楊斯克是平民揭竿而起的說法,不攻自破。烏國軍方一架Mi-8運輸機也被擊中,造成1人受傷。

親俄陣營方面則有1人喪生,1人受傷。

烏指分離分子非平民

路透記者表示,雙方交火後,這個13萬人口的小城恢復寧靜,武裝分離分子控制街道,烏克蘭軍隊裝甲車則占據城郊的陣地。

烏國內政部長阿瓦科夫說,斯拉夫楊斯克已被緊緊包圍,軍方的「反恐」行動的目標和對這些恐怖分子的要求很簡單:釋放人質、放下武器、撤出政府大樓,並讓城市的基礎建設恢復正常。

他呼籲斯拉夫楊斯克市居民留在室內,烏克蘭軍隊接獲命令,不得對民宅開火。

烏克蘭親俄勢力攻占東部約12個城鎮的官署,情勢愈演愈烈,代理總統圖奇諾夫2日表示,一群俄羅斯「武裝破壞者」深夜試圖連夜越界進入烏克蘭,幸好被烏國邊境駐軍攔阻。他在1日並宣布恢復徵兵制,對18至25歲的男性下達徵兵令。

(中國時報)
--
日喝2瓶高粱 女喝成腦萎縮

飲酒過量可能提早失智!一名43歲婦人近10年來每天約喝600CC的高粱酒,竟出現腦萎縮,已經中度失智,猶如80歲老人。

這名以資源回收為生的獨居婦人,從16歲開始喝酒,10年前起床時就會出現手抖的症狀,她立刻喝高粱酒解癮,出門後還是會邊喝高粱酒、邊做資源回收,一天要喝1-2瓶。

43歲已失智如80歲老人

去年10月婦人因酒醉路倒送醫,抽血換算呼吸酒測約2mg/L,酒醒後出現手抖、結巴、步態不穩等戒斷症狀, 還有幻聽、幻視和妄想的精神問題,不但已經酒精中毒,也造成肝功能異常。

台中醫院精神科主任劉駿熒為該名婦人做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她的腦細胞已經萎縮,腦部和頭蓋骨出現許多空隙,出現認知功能和記憶障礙,呈現中度失智。

劉駿熒說,適量飲酒有保健功效,但長期飲酒過量,會阻斷維生素B群的吸收,使腦細胞減少、神經系統病變,提早發生失智,建議每日飲酒的酒精總攝取量不得超v過30公克。反觀這名婦人每天喝的高粱酒酒精含量已超過10倍,一般人65歲後才可能出現失智症狀,她卻提早出現,不但忘東忘西,甚至忘了有沒有吃飯、洗澡。

院方為她做戒酒治療,以藥物緩減戒斷症狀和精神問題、補充維生素B群,進行復健,學習自理生活起居,2個月後出院。她的兄長也接她回家同住,不再喝酒,還能幫忙做家事,社會功能恢復6-7成,但腦萎縮和失智已無法恢復,仍要持續回診,持續服藥治療幻聽、幻視和妄想。

劉駿熒說,酒精是造成失智第三高的原因,建議每日飲酒中的酒精總量不得超過30公克,否則會有失智危機,以酒精濃度4.5%的啤酒,約喝700CC,或58%的高粱酒55CC就會酒精過量。

他提醒長期喝酒的民眾,如果出現記憶力減退和注意力不集中,最好就醫檢查治療是否有失智,一般酒癮戒治也有健保給付,約3個月就會有明顯效果。

http://www.ltn.com.tw/2014/new/may/3/images/bigPic/600_233.jpg

(自由時報)
--
1天1瓶高粱 大腦萎縮似80歲

43歲林姓女子飲酒20多年,在10多年前疑酒精上癮,每天需1瓶高粱酒才能緩解手抖、不適症狀,去年底路倒被人發現報警送醫,衛福部台中醫院診療發現林女因長期飲酒,大腦萎縮到約80歲老年人程度。院方指出,每日適量攝取的「純酒精量」為10至30克,飲用過量可能造成腦部傷害。

衛福部台中醫院精神科主任劉駿熒指出,43歲林女擔任環境清潔工,親友都有飲酒習慣,她耳濡目染,16歲就飲酒,成年後酒量越來越大,飲酒時間超過20年;10多年前已出現酒精戒斷與中毒症狀,只要不喝酒,會手抖、不適,她都利用酒精緩解。

林女大約每天喝1瓶高粱酒,飲用15年已對腦部造成傷害,去年底疑酒精中毒送醫,當時酒精濃度為0.25mg/L,經腦部斷層掃描發現,大腦萎縮比80歲老人還嚴重。

劉駿熒呼籲,每人每日飲用純酒精量女性最多30克,男性60克,過量就有害健康;治療上除要戒酒癮,也需補充維生素B群,早期治療、退化機會相對減少。

http://uc.udn.com.tw/NEWS/MEDIA/8651225-3413592.jpg?sn=13990597623132

(聯合報)
--
拔牙了還痛 才知唾液腺狹窄

43歲的李小姐兩年多前右上牙齦部反覆疼痛,原以為是蛀牙惹禍,沒想到拔了兩顆臼齒後,不但無助緩解疼痛,嚴重時還會痛到無法睡覺;有時看到稍微酸一點的水果,臉頰就開始發痛,更不用說吃到酸的食物,就痛得要掛急診打止痛針。

李小姐輾轉到長庚醫院治療,最後醫師以唾液腺內視鏡才確診她其實是右側腮腺唾液腺管狹窄。經過口腔雷射唾液腺管擴張術並放置支架後,配合術後定期按摩、戒菸以及大量攝取水分,病情逐漸緩解。

據了解,李小姐是抽了20幾年菸的老菸槍,長庚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辛立仁指出,根據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過去一年的統計顯示,該院因慢性唾液腺炎而接受唾液腺內視鏡診療的43個案例中,診斷為唾液腺管狹窄的27個病人裡面,約有4成有抽菸的習慣。

他解釋,人體由唾液腺體產生的唾液,需要經由長長的唾液腺管輸送進入口腔,若是長期抽菸、水分攝取又不足,就會導致口腔太乾、口水太少與太黏,口腔內細菌就容易逆流至唾液腺引起發炎;一旦長期反覆發炎,就可能造成唾液腺管壁狹窄,就會導致顎面異常疼痛,需要靠內視鏡手術打通。

辛立仁表示,以李小姐為例,經口腔雷射唾液腺管擴張術、放置支架,配合術後定期按摩、戒菸及大量攝取水分,病情逐漸緩解,現在平時完全不需要服用任何止痛或鎮定藥物就可以入眠,也不用再怕吃到酸酸的水果了。

(自由時報)
--
唾液腺狹窄 牙齦腫痛兩年

43歲李小姐,菸齡20年,兩年多牙齦腫痛,一開始還以為是蛀牙,拔除右上方兩顆臼齒,疼痛沒有緩解,還延伸至臉頰,跑了多家醫院才發現,原來是唾液腺管狹窄。

林口長庚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辛立仁表示,李小姐不斷在各大醫學中心求診,被神經內科醫師診斷為三叉神經痛、顳顎關節炎,但反覆使用消炎止痛類藥物不見成效,還因長期疼痛導致失眠等憂鬱症狀,後來確診為右側腮腺唾液腺管狹窄,經過口腔雷射唾液腺管擴張術並放置支架,配合術後定期按摩、戒菸、大量攝取水份,病情逐漸緩解。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統計,過去一年收治43例因慢性唾液腺炎接受唾液腺內視鏡診療案例,27人為唾液腺管狹窄,其中四成有抽菸習慣,林口長庚耳鼻喉部長李學禹表示,唾液腺阻塞不容易確診,若單側臉部疼痛達3個月以上,且不論有無咀嚼食物都痛,又無蛀牙,可考慮到耳鼻喉科請醫師評估。

辛立仁說,頭頸部共三對主要唾液腺,每天最多可分泌1.5公升唾液,負責消化及維持口腔健康,減少蛀牙,但如果長期抽菸、水分攝取不足,導致口腔太乾、口水太少太黏,口腔內細菌容易逆流至唾液腺,引起發炎,一旦管壁狹窄,就會導致顎面異常疼痛。

唾液腺狹窄的治療依患者疼痛程度而異,辛立仁說,若疼痛頻率低且程度還能忍受,可熱敷、臉部按摩,緩解症狀,若發作頻率、疼痛感高,需手術治療。

(聯合報)
--
老菸槍不愛喝水 唾液腺發炎

只是喝杯檸檬愛玉,口腔顳顎竟產生劇痛,必須急診打消炎止痛針。一名43歲李小姐近兩三年牙齦反覆疼痛,拔了兩顆臼齒仍未改善,甚至罹患憂鬱症。有時口水一多,就痛到在地上打滾。直到她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因長期抽菸加上水分攝取不足,導致唾液腺狹窄,只要口水濃稠或分泌過多,唾液腺就會阻塞,造成臉頰腫脹疼痛。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過去一年收治43例慢性唾液腺炎,接受唾液腺內視鏡診療案例,27人為唾液腺管狹窄,其中四成是老菸槍;該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辛立仁建議,要遠離這類疾病,應戒菸、多喝水。

辛立仁指出,人體頭頸部周圍有三對主要唾液腺,腺體細小如縫針,但每個人每天最多可分泌1.5公升唾液,負責消化及維持口腔健康,減少蛀牙。但如果長期抽菸、水分攝取又不足,導致口腔太乾、口水太少太黏,口腔內細菌就容易逆流至唾液腺引起發炎,一旦管壁狹窄,就會導致顎面異常疼痛。

菸齡長達20年的李小姐,兩年多前右側牙齦反覆疼痛,以為是蛀牙至牙科求診,但拔了右上方兩顆臼齒疼痛依舊,還延伸至臉頰,勞累及睡眠不足時更加疼痛。連吃檸檬等酸性水果、喝到酸性飲料,甚至口水分泌一多,臉頰就突然疼痛,好幾次掛急診打止痛針。

辛立仁指出,唾液腺狹窄引發的臉頰疼痛,與三叉神經痛、顳顎關節炎等疾病相似,很難確診,必須以顯微內視鏡觀察唾液腺是否狹窄,再選擇治療方法。長庚引進唾液腺內視鏡手術,不用麻醉、沒有傷口、不必住院,但手術時間較長。

(聯合晚報)
--
偷排廢水 彰化元鋒等5電鍍業者遭勒令停工

彰化地檢署日前針對鹿港鎮頂番婆、和美鎮草港尾一帶的10家電鍍業者,查緝埋暗管偷排未經處理的電鍍廢水行動。

其中元鋒、振昇、合信、勝泰、登吉等5家,彰化縣環保局認為涉嫌違法的事證明確,昨天決定勒令停工。

彰檢去年12月陸續展開4次查緝電鍍業者埋暗管偷排廢水行動,檢察官感嘆說,每次都有斬獲,業者被收押,也遭勒令停工,顯然「砍頭的生意有人做」,還是有業者不怕,不願花點錢處理電鍍廢水,把灌溉溝渠當免費排放溝,最後害人又害己。

環保局人員說,配合彰化檢方查緝結果,到昨天共有16家業者因長期違法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遭勒令停工,另有2家業者自知理虧,主動申報停工。至於,檢方第四波查緝的部分業者,因採樣檢驗報告尚未出爐,未來可能還有業者會被勒令停工。

電鍍業者說,檢方展開第一波查緝電鍍業埋暗管偷排廢水到灌溉溝渠後,已造成彰化縣電鍍五金業震撼,電鍍成本增加2到3成,小五金商品的市場價格也提高,第4波被勒令停工的業者不乏知名大廠,預料衝擊面更大。

今年1月間,檢方針對灌溉3000多公頃農田的和美鎮福馬圳沿岸,展開第二波查緝行動,查獲順柏昌、昶景、義豐等3家電鍍業者涉嫌偷排未經處理的廢水,環保署曾經針對福馬圳底泥採樣。

檢方說,昨天收到檢驗報告,證實底泥的鉻、銅、鎳等重金屬含量,都明顯超標,其中鉻、鎳都超過3、4倍,業者違法的事證明確,近日內將偵結起訴。

(聯合報)
--
割包皮 降低攝護腺癌風險

Q:攝護腺癌號稱男性的隱形殺手,是男性特有的疾病,既然是男性特有,請問我小時候割過包皮,對預防攝護腺癌是否有用?
A:一般認為攝護腺癌的危險因子是種族、遺傳與飲食習慣,但最近確實也有研究發現,男性如果割過包皮,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較低,比較不容易罹患攝護腺癌。

這篇在2012年由美國華盛頓大學所進行的研究,針對3400位年齡介於35到74歲的民眾,將他們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統計分析後發現,男性如果在第一次性行為之前割過包皮,未來罹患攝護腺癌機率,可以降低兩成。

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國際的重量級醫學期刊《癌症(Cancer)》,對於這項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因為割過包皮後,男性泌尿道比較不容易感染發炎,而感染發炎本來就會增加罹病機率。

包皮是包覆龜頭與陰莖的皮膜,男性勃起時龜頭才會突出於包皮外,因此平時並不會看到龜頭;一般認為包皮的功能在於保護龜頭,但因為人類已經穿著衣褲,因此包皮保護功能大為降低,在悶熱環境中反而容易造成細菌孳生,形成泌尿道感染。

包皮到底需不需要割?這答案見仁見智,但如果包皮過長導致難以清洗,建議割包皮,比較容易保持陰部衛生,而新生兒時期則是割包皮的最好時機。

(聯合報)
--
忽冷忽熱…氣喘病兒暴增 別吃生冷食物

春天冷熱變化大,溫暖潮濕的天氣裡,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門診中,幼兒氣喘、過敏症狀求診的小病患增加了2到3成,主治醫師林敬凡指出,季節冷熱交替容易誘發幼兒氣喘,其實只要注意日常飲食,不吃生冷食物,注意家中清潔,就能夠降低幼兒氣喘發作。

小兒科門診中,不少家長帶著幼兒求診,大多是因氣喘病發。春天溫度、濕度變化大,有氣喘病的幼童免疫力較差,一遇到飄散在空氣中的黴菌、塵等過敏源,對氣管造成刺激,就有可能誘發氣喘。

林敬凡說,有效預防氣喘,除了規律服藥,從生活作息以及飲食調整、身體調理,也有很好的幫助。

飲食方面,林敬凡建議家長不要讓氣喘病幼童吃生冷的食物,「冰冷的食物會刺激到幼兒脆弱的氣管,剛從冰箱拿出的飲料,建議在室溫下放置20分鐘後再飲用。」

如果幼兒的營養吸收差,林敬凡建議家長可以為家中的氣喘兒準備粥品,煮粥時可以加入白果、薏仁、百合等一起熬煮,對於肺部養護很有幫助。另外也可以用紅棗、枸杞等,熱水沖泡3000毫升,適量給幼童飲用,自製補氣茶,可以補氣養生提升幼兒免疫力。

氣喘兒的日常生活照顧,家庭主婦們要注意,使用的被褥需要經常換洗,家中也要做好清潔,讓兒童盡量遠離過敏源,住家也要保持通風,讓陽光可以照進家中。

(聯合報)
--
9萬英國人 去年夢碎西班牙

近九萬英國人去年放棄在西班牙發展,失望回國。

歐元區危機,房市繼續趴地,以及至今還在快速萎縮的就業市場,都是這場大出走的成因,西班牙總人口連續兩年減少。

根據西班牙各地的人口資料,僑居西班牙的英國人銳減23%,去年1月有38萬5179人,年底剩下29萬7229人。根據官方資料,西班牙最多的歐洲僑民是羅馬尼亞人,其次就是英國人。

其他歐洲僑民也因此地難以久留,而逐漸離開,德國僑民減少23.6%,減到13萬多一點,法國僑民減少12.7%,減到十萬人,只有中國人增加。

48歲的英國人賈姬和丈夫,去年帶著兩個孩子遷居杜拜。她說,我們在西班牙13年了。我們和許多其他英國人一樣,找不到工作,在這裡撐不下去了。

這家人住在西班牙南方的馬約卡島 (Majacar)。賈姬的丈夫做房地產,她經營健身房。她說,後來發生歐元區危機,危機持續不退,房地產生意漸漸蕭條,難以為繼,原本不錯的健身房,也變得愈來愈無利可求。沒辦法,我們只好離開。英國人離去的確是個潮流,而且還有其他原因。分析師說,有人50歲或60多歲在這裡退休,等到年歲更長,老伴過世,加上生活成本上升,在西班牙不好過。

最新研究顯示,從歐洲北部往南邊移民,前往西班牙、葡萄牙、希臘或塞浦路斯的人,未必就比留在老家的人快樂。問移民南歐的人以1到10自評快樂度,他們平均給7.3,留在家鄉者平均給自己7.5。

(聯合晚報)
--
注毒找不到血管 執行死刑變整死囚犯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死囚洛伽特4月29日伏法,但注射毒劑過程出現瑕疵,導致他掙扎43分鐘後心臟病發死亡,引發強烈抨擊。初步調查顯示,獄方光是在他四肢尋找合適注射點就耗費了51分鐘;但因找不到血管,只好改注射鼠蹊部,豈料靜脈塌陷,藥物未注射入血管,加上備用藥劑不足,導致洛伽特飽受折磨慘死。

根據奧州獄政廳主任巴頓呈交州長佛林女士的初步調查報告,當天行刑前,洛伽特除拒吃早餐、午餐,還不聽獄卒指示,獄方遂用電擊槍讓他就範。當他被帶到醫務室時,獄方發現他手臂上有道自己弄傷的傷口。

準備行刑前,由於在洛伽特手腳找不到適合注射的血管,獄方足足耗費近一小時,才在他的鼠蹊部找到注射的「致命點」,但鼠蹊血管爆裂,毒劑可能被肌肉組織吸收,抑或滲漏,才讓洛伽特出現痙攣現象。但獄方過了21分鐘,才發現插入洛伽特鼠蹊部的靜脈注射導管移位,但毒劑已進入他體內。

巴頓詢問監督行刑的醫師「是否有足夠的藥劑讓洛伽特致死?」醫師竟回答「沒有」。巴頓繼而又問,是否找得到另一條可施打毒劑的血管,醫師也說沒有。

巴頓立即下令停止行刑,但為時已晚。

過了約莫10分鐘,洛伽特仍因心臟病發死亡,距離行刑開始約43分鐘。當局已對洛伽特解剖進一步調查死因。

38歲的洛伽特1999年對1名19歲少女開槍,並將她活埋,而被判死刑。

洛伽特在伏法前曾提出訴訟,要求揭露供應死囚注射毒劑的公司名稱,確保用於執刑的毒劑係透過合法途徑取得。法院3月判決他勝訴,但隨後最高法院又推翻原判。

(中國時報)
--
馬爾地夫重啟死刑 聯國關切

印度洋島國馬爾地夫本周修訂法律,恢復已凍結60年的死刑,根據新法,對於犯下預謀殺人或蓄意殺人罪行的人犯,可以用致命注射(lethal injection)的方式予以處決,犯罪的兒童也可能難逃一死,已引發聯合國和歐盟嚴重關切。

馬爾地夫內政部長納西爾表示,監獄人滿為患,加上猖獗的犯罪環境,迫使政府必須恢復死刑,他還說,馬爾地夫是「百分之百的伊斯蘭國家。」

根據馬爾地夫法律,兒童滿10歲就須負刑法責任;另外根據伊斯蘭法,對某些犯罪的負責年齡更是只有7歲;這意味未來馬爾地夫的未成年人,有可能面臨死刑。

(中國時報)
--
谷歌又被告壟斷 遭控非法綑綁手機應用程式

路透報導,專為消費者權益打官司的法律機構Hagens Berman周四向美國法院控告谷歌「非法壟斷」美國網搜及手機搜尋市場,並稱谷歌利用秘密協議逼迫Android手機製造商內建谷歌應用程式,相對提高Android手機價格。

根據Hagens Berman代表消費者向加州聯邦法院提出的集體訴訟,谷歌和三星電子、宏達電等Android手機製造商簽訂的「手機應用程式分銷協議」(MADA)要求Android手機在內建YouTube等熱門谷歌程式之餘,也得內建其他冷門應用程式。

該機構委任律師伯曼(Steve Berman)於訴訟書中表示,谷歌在手機搜尋市場的壟斷勢力之所以不斷擴大,「不是因為谷歌搜尋引擎性能優異」,而是靠這項「秘密」協議逼迫手機製造商「內建整套谷歌應用程式,無論製造商是否願意」。

谷歌發言人高曼(Matt Kallman)對此表示:「任何Android使用者都能選擇不用谷歌服務,而谷歌用戶也不一定要用Android平台。Android作業系統問世以來給予消費者更多選擇,不僅促進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也壓低市場價格。」

谷歌和Android手機製造商簽訂手機應用程式分銷協議一事在過去鮮為人知,直到今年2月哈佛商學院教授艾德曼(Ben Edelman)於部落格發表協議影本才爆出內幕。

艾德曼當時於發文中表示,上述協議影本取自2012年甲骨文控告谷歌壟斷市場所提出的事證。

他稍早再度表示:「谷歌藉由秘密合約限制達到利己目的,而這份文件若非在2月被我公諸於世,至今大眾仍被蒙在鼓裡。協議本身的秘密性質已突顯谷歌居心不良,目的在讓使用者認為手機製造商肯定谷歌應用程式才予以內建,但事實上內建這些應用程式全因谷歌逼迫。」

根據Hagens Berman提出的集體訴訟,谷歌在歐盟也因類似施壓行徑,遭到網搜公平組織FairSearch.org控告。該組織成員包括微軟及甲骨文等科技大廠,而目前歐盟正在調查當中。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