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全辭「對批評概括承受」 賴清德接 蔡總統今宣布改組
台南巿長賴清德確定接任行政院長!行政院長林全昨證實,因階段任務已見規模,已向總統蔡英文請辭,府證實蔡總統已准辭。知情人士透露,接任人選就是黨內傳聞已久的賴清德。蔡總統今將偕賴開記者會宣布此人事。被問到北上組閣,賴昨不再如以往一概否認,改以「謝謝」回應。林全內閣將在周四總辭,周五新舊內閣交接。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諷,蔡政府施政不順,換閣揆是很自然的事。
林全內閣自上任以來,因不少閣員年紀偏大,又是國民黨執政時期閣員,遭諷是「老藍男」內閣。獨派人士更是屢次高喊要換閣揆林全,才能解救蔡政府民調低落危機。但蔡總統、林全均一再否認有林全去職問題。隨著2018地方首長、議員選戰將屆,林全內閣又因推動「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等議題民調低落,要求重組內閣呼聲四起。將屆滿兩任台南巿長的賴清德更是黨內部分人士力拱接任閣揆的不二人選。
林賴會面無縫接軌
因立法院將在22日開議,因部分閣員待補實,知情人士說,內閣確有改組準備,但不知為何消息提前走漏。林全昨證實,6月已向蔡總統提過請辭想法,並且和閣揆最適人選充分交換意見,「我無意在行政院長任內擔任太久,明年地方選舉會有很多政治性的東西跑出來,這不是我的興趣所在」,原本希望稅改定案後再來處理總辭問題,「不幸消息已經傳出去」。
談到稅改問題,林全說,「上周五,許部長對外公布後,我周末觀察反對意見,大致上是對數字掌握不完全、平衡,未來可以很有效澄清,因此,昨天才跟總統說,『應該可以了!』時間不等人,再拖下去會讓後繼者無法工作,最後定案是新閣員該做的事情,現在是無縫接軌最好的時機!」林全強調他卸任後不會接受任何政府部門的全職工作。
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昨說,蔡總統對林全一年多來的努力與貢獻表達由衷感謝與肯定。賴清德組閣訊息已在政壇傳了2個月,據了解,6月起,蔡英文除了本人親自找賴談論外,也曾派林全找賴談,確定賴的意願後,考量臨時會處理前瞻基礎建設預算,改組時間點就由蔡拍板。
賴低調僅回「謝謝」
對於組閣一事,賴清德昨出席公開活動時僅以「謝謝」回應。原定他親自主持「0206地震重建里程碑及進度報告」也取消行程。賴幕僚透露,賴曾北上與蔡英文談組閣。賴上周五原要在大億麗緻酒店宴請一級主管「畢業餐會」,消息曝光讓賴非常不悅,臨時改為便當餐會。
據了解,因賴清德屬民進黨內新潮流系,考量派系平衡,副閣揆將由非新系人士出任,以現任民進黨副秘書長卓榮泰接任副閣揆呼聲高,而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也是賴過去在台南市政府的秘書長,留任機會甚高。暫代經濟部長的次長沈榮津則可望真除。
「與蔡磨合待考驗」
曾多次點名要林全下台的總統府資政吳澧培昨說:「賴清德在此時接任閣揆,這是勇敢、無私的決定!」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則說,賴具有高民意基礎是選總統的熱門人選,接任閣揆跟林全「輔佐」蔡總統的角色必然不同;蔡算是「強勢總統」,強力介入施政,而賴也是「強勢院長」,政策協調仍待磨合與考驗。
2016年總統大選時,民進黨傳出賴清德也有意角逐總統大位,蔡、賴兩人自此一直被質疑不合。綠委黃偉哲認為,賴接任閣揆就已破除兩人不合傳言,也落實世代交替,更是一個「老綠男」都可以接受的人選。
稅改供電料成挑戰
藍委曾銘宗則說,經濟學專長的林全理應要拼經濟,但從民調可知這段時間全民無感,下台完全可以預見;沒有財經背景的賴接任後要面對稅改等議題,會是很大的挑戰。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民進黨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之前,新閣揆要保證給工商企業、民眾一個不缺電、不停電的環境,直接啟動核電,備轉容量拉到15%以上,工商界才有信心。
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說,林全本來就是蔡英文的擋箭牌,能撐這麼久也是不簡單;賴清德想選台北市長,但在蔡英文已決定由柯文哲競選連任,因此賴不得不接閣揆,來延續其政治生命。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認為,賴的重點是未來的選舉,因此可以將賴內閣定位為「選舉內閣」。
針對內閣總辭,《蘋果》昨進行電腦語音民調,高達55.91%民眾支持林全內閣總辭,不支持的僅17.89%;另有45.68%民眾認為賴清德合適擔任閣揆,34.50%認為不合適。
準閣揆賴清德
●年齡:58歲
●現職:台南市長
●出生:新北市萬里
●家庭:已婚,育有2子
●學歷: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
.成大學士後醫學系畢業
.台大復健醫學系學士
●經歷:
.立委
.國大代表
.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新樓醫院主治醫師
已為蔡政府定錨 6月提辭 「明年選舉 政治東西多 非我興趣所在」
林全下台
2個月來內閣改組傳聞不斷,行政院長林全昨證實,前天向總統蔡英文遞出辭呈獲准。林全昨記者會強調,今年6月已向總統提過請辭想法,但為了稅改方案和尋找接替人選才拖到現在,「明年地方選舉會有很多政治性的東西跑出來,這不是我的興趣所在」,並強調未來由接任人選無縫接軌,向立法院說明及推動稅改法案通過。
林全昨早依原定行程舉行跨部會議,聽取「稅改報告」,但同時,媒體搶先披露他已遞辭呈。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只好在12時30分「稅改會議」會後記者會上證實,並宣讀林全的辭呈,指「現階段性任務已見規模,為利總統人力布局之需要,辭去院長一職」。
蔡總統「勉予批准」
林全在辭呈細數1年3個月任職政績,包括擘劃執行總統政見,並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施政主軸,除已完成5加2產業創新方案(包含物聯網、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國防、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產業創新)、長照2.0照顧方案、社會住宅規劃及執行計劃的核定付諸實施外,也完成《電業法》修法,並提出長照財源籌措與稅改方案。
隨後總統府發布新聞稿,指蔡總統「勉予批准」林全的辭呈,林全則在下午2時30分現身舉行記者會,面帶微笑如釋重負。林全表示,原希望稅改定案後再來處理內閣總辭問題,但「不幸消息已經傳出去」。
否認改當央行總裁
林全也感性提及當初受邀行政院長,雖不在生涯規劃裡面,但確實有三個使命想要達成,包括:希望政權移轉業務能夠穩定、落實總統政見和相關路線,以及為國家長期發展定錨。
對於民進黨內始終有內閣改組聲浪,林全說,他很高興重擔可以放下,對於耳語批評他概括承受,如今批評也應告一段落。對於外界曾傳林全可望接任央行總裁,林全昨笑稱,他已是可領老人卡的年紀了,「卸任後不會接受政府部門的全職工作」。據政院官員指出,林全請辭後,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等人都有入院密會。而林全今明兩天也都沒有任何公開行程,將於周四舉行內閣總辭,但是直到和新任閣揆交接,他都還是「院長」。
林全昨仍在政院辦公至近晚間7時,一路驅車返家,《蘋果》直擊他滿臉笑容神情輕鬆自在。
「停電成最後稻草」
對於林全請辭獲准,藍綠陣營評價不一,高雄市長陳菊肯定林全表現指出,「改革凡事起頭難,他要改革第一步承擔很多,他接任這工作非常辛苦、忍辱負重!」感謝他這段時間的支持。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說,林全挺過改革所有困難,也了解政策,順利完成《電業法》、長照、年金、前瞻等案,稅改也提出不錯方案,現在離開也許是個完美句號。
藍委林為洲則認為,壓倒林全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815大停電事件,打臉台灣不缺電、不重啟核電的說法,無法再自圓其說。藍委陳宜民指出,林全仍有許多未解的問題,長照2.0仍在「試行」階段,財源不足遲未獲得解決。
林全小檔案
◎年齡:66歲
◎現職:行政院長
◎家庭:已婚,育有2女
◎出生:高雄市左營
◎學歷: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經濟學博士
.政治大學財政學碩士
.輔仁大學經濟學士
◎經歷:
.財政部長
.行政院主計長
.台北市政府財政局長
.政大財政系教授
.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小英基金會執行長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林全閣揆大事記
●2016/03/15
蔡英文舉行記者會宣布,由民進黨智庫執行長林全擔任行政院長
●2016/05/20
林全就任行政院長
●2016/08/30
獨派大老吳澧培上廣播專訪,痛批蔡英文用人錯誤,「林全絕對要下台,不下台蔡英文沒有明天!」林全回應,要看誰請他下台
●2017/06/09
蔡英文下鄉談前瞻,第一站先到台南市,賴清德全程陪同,外傳兩人曾闢室密談討論內閣改組,但府院否認
●2017/06
林全向蔡英文提到,無意在行政院長久任的想法,尤其地方選舉即將到來,屆時很多政治的問題,並非他的興趣所在
●2017/09/04
林全記者會宣布,已向蔡總統提辭呈,內閣將在7日總辭
孤軍奮戰 撐到稅改「不容易了」
沒有派系的林全就任行政院長後,最常被問到的是何時下台。林全前幕僚就曾嘆,台北市長柯文哲和林全一樣是無黨籍,柯深知民氣可用,而林全欠缺民意籌碼,提出的專業政策最後卻常因政治因素被七折八扣,一人孤軍奮戰,一直撐到催生「稅改方案」才辭職走人,已算是相當不容易了!
林全被深綠陣營歸為「老藍男」,就連「英派」立委都認為他欠缺領袖魅力。綠營幕僚分析,總統蔡英文在2008年就任民進黨主席,開始學習和黨內各山頭相處,經過選舉洗禮才知道放下身段和民眾「搏感情」;林全財經學者出身,要他一邊處理國政,還要學「作秀」,實在有點為難。
四處滅火心力交瘁
綠營人士說,林全歷練產、官、學界,參與前總統陳水扁、蔡總統財經政策擘劃,被視為黨財經政策舵手,但出任閣揆後卻被當成擋子彈的。政院官員說,蔡競選時提出「落實周休二日」主張,政策最後被綠委「東改西改」,變成人人抨擊的「一例一休」,卻要林全概括承受。年金改革也是總統府主導推動,但因反年改團體如影隨形抗議,也成了政院的責任。
此外,8年8400億元「前瞻基礎建設特別計劃」,知情人士說,這也非林全主張,最後在藍綠對立政治氛圍下,改成4年4200億元;接下來的和平電廠電塔被吹倒、815全台大停電事件,又讓藍營大作文章、質疑蔡政府非核家園政策。林全四處滅火之餘,也感到心力交瘁。
最不擅長政治溝通
行政院官員說,林全任內最在意的政策是稅制改革,如今好不容易定案,但未來送到立院審議,要面對他不擅長的政治溝通,他認為還是交給別人接棒好了,「如果最後可以順利通過,相信他就會很開心了。」
稅改調高扣除額「等新團隊決定」
財政部稅改方案才送交行政院,卻傳出院長林全請辭獲准。財長許虞哲昨表示,法案有1個月的預告期,預告期滿後會由新院長從甲、乙兩案中核定一案送交立法院,許強調「最晚10月中旬一定要送到立法院,才能趕得及在年底三讀通過。」
「端出二案供選擇」
財政部上周五公布稅制改革方案,林全昨天上午在政院聽取許虞哲簡報,會後並由許與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對外說明。許表示,股利所得課稅新制有甲、乙兩案,院長(指林全)在會中並未裁示採取哪一案。
據了解,許虞哲先前數度對外表達「股利所得只會送交一案交由行政院審核」,但卻在最後對外公布時臨時改以甲、乙兩案併陳送交政院,外界推測可能是先前內閣改組傳言不斷,為避免押死一案讓接手新任院長在政策推動上彈性空間太小,才最後端出二案併呈,由新團隊來決定。
依稅制改革方案規劃,未來取消綜所稅最高稅率45%級距,標準扣除額從9萬元調升至11萬元,薪資與身心障礙扣除額從12.8萬元調至18萬元;營所稅從19%調高至20%,保留盈餘稅砍半至5%,另也廢除實施長達19年兩稅合一扣抵制度,另訂股利所得課稅新制,面對外界批評劫貧濟富,許虞哲強調:「不會劫貧濟富,只會劫富濟富。」
最快後天對外預告
至於朝野委員有意見,希望能再調高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標準扣除額,許虞哲表示,須考量調高扣除額的財源從何而來,會再向立院溝通。
財政部在昨天跟政院進行報告後,預計最快後天(7日)正式對外預告,預告期間會從原來2個月縮短為1個月,而這段期間財政部會積極聽取各界意見。
(蘋果日報)
--
林全請辭 賴清德接棒 新政院三長就位
施俊吉接副閣揆 卓榮泰任秘書長
蔡英文總統上任後首次進行內閣全面改組,行政院長林全以「現階段性任務已見規模,為利總統人力佈局之需要」為由,向蔡總統請辭獲准,蔡總統今天將親自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由台南市長賴清德接任閣揆;同時,副閣揆將由證交所董事長施俊吉出任,以輔佐賴清德的財經專業,新任行政院秘書長則確定由擅於協調的民進黨副秘書長卓榮泰接手,行政院三長先告底定。內閣將在週四院會後進行總辭,週五進行新舊閣揆交接典禮。
國發會、金管會主委 也將異動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昨說階段性任務已做完,決定返回台大任教,新任人選尚在討論之中。金管會主委也將異動,賴清德日內將儘快展開人事徵詢作業。經濟部長將由代理部長沈榮津真除;這次提出稅改案的財政部長許虞哲則會留任。
施俊吉為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陳水扁時代曾經擔任金管會主委,民進黨下野後,在智庫期間與蔡總統互動頻繁,去年勝選後,還曾推薦《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等書給剛當選的蔡總統閱讀。未來他將發揮吃重的拚經濟功能。
屬於謝系的卓榮泰,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二○○五年曾任行政院秘書長,並曾代理總統府秘書長,對府院黨乃至立院黨政運作,非常熟稔,這次回鍋政院秘書長,被黨內認為是駕輕就熟。
林錫耀卸任政院副院長後,將暫時休息,現任秘書長陳美伶則「另有任用」,將會繼續借重。
內閣週四總辭 週五閣揆交接
林全是在前天蔡總統召開國安會議結束後,向總統提出口頭辭呈,書面辭呈也已送達總統府,總統昨已經予以同意。林全透露,他在六月就已先向蔡總統提出可由新人來接棒。
蔡總統今親自向全民說明延請賴清德組閣的考慮,賴清德明也將在台南市府舉行記者會,向市民報告台南執政成果及北上接任新職理念使命。立院新會期廿二日開議後,賴清德將到立院報告,除將續行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也將接手致力完成林全所提出的稅改方案。
交棒新人 林全:時間到了就要走
行政院長林全向蔡英文總統請辭獲准,林全昨天自曝內幕,指在今年六月就已先向蔡總統提出可以由新人來接棒。林全說,時間到了就要走,不等人的,他的任務已經告一段落。林全還說,自己已是可以領老人卡的年紀了,卸任之後,不會再出任政府的任何職務。
至於為何是在這個時間點請辭?林全說,因為稅改方案已經大致完成,代表當初承諾蔡總統的任務已經達成,可以告一段落了。
林全昨在副院長林錫耀、秘書長陳美伶及發言人徐國勇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說明請辭行政院長一事。
林全說,當初接院長職務,雖然不在其生涯規劃上,但認為有使命有義務有責任要接,主要是讓政權移轉穩定,落實蔡總統政見,還要盤整國家安全整體利益相關問題。
六月就表明辭意 很高興能夠放下重擔
他指出,這次人事異動,緣起於與總統例行會面時,就內閣人事進行檢討,今年六月時,雙方就提到內閣調整的想法,他也向總統說明自己無意擔任太久的院長,希望儘早有人選,不要在二○一八才出來,讓接手人選可以展現行政施政成果,也明確向總統說,可以開始考量人選了。
他表示,總統當時認為有些任務尚未完成,像稅改等,他因此承諾會在新任人選產生前持續進行相關工作,但當時已對接任人選交換意見,也有共識,不過總統未最後確定,期間有一些消息出來,但人事案也尚未確定。
對於這段期間內,政壇不斷有人放內閣改組訊息,是不是有派系逼宮的問題?林全說,他很高興能夠放下重擔,也高興有人可以接下來,外頭的批評,政治人物要概括承受,最重要的是完成上任時的三項使命,卸任之後,批評就會結束,沒有什麼好計較。
先幫總統政見定錨 接手的人可以順利
至於辭呈提及請辭「為利總統人事佈局需要」,這是否有特別的意思?林全說,政府工作是一棒接一棒,他先幫總統的政見落實來定錨,接下來就是新人新氣象,換別人來接手。他已創造一種環境,接手的人就可以順利,政策也會延續下去。
林全說,財政部在上週已經完成稅改方案,並且要預告三十天,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屆時稅改方案就可由新任院長來確定。基本上他已把工作大致完成,請大家關注稅改,讓稅改可順利走成。林全除感謝蔡總統讓他有機會擔任院長,也感謝立委的支持與指教,以及行政院同仁的合作無間及辛勞,讓工作可在短時間完成。
(自由時報)
--
林全請辭閣揆獲准 賴清德周五接任
行政院長林全昨天請辭獲准,蔡英文總統今天上午對外宣布接任行政院長人選,賴清德將辭去台南市長,接任閣揆。林全內閣將在周四總辭,賴清德則於周五舉行臨時行政院會後上任,並公布新內閣名單。
據了解,林全原訂於昨天下午五點對外宣布請辭,因此在上、下午安排兩項政策會議,上午談稅改方案,下午則是公司法。豈料,昨天上午一則即時新聞報導林全請辭,打亂府院原先規劃。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被迫在稅改記者會向媒體證實這項消息,並宣讀林全的辭呈。與此同時,林全也致電立法院長蘇嘉全等人,告知這項訊息。
林全在辭呈中則提到,感謝總統賦予奉獻國家社會之機會,現階段性任務已見規模,為利總統人力布局之需要,擬辭去行政院長一職。
林全說,自去年五二○受命接掌行政院,擘劃執行總統政見,並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施政主軸,一年三個月來除已完成五加二產業創新方案、長照二.○照顧方案、社會住宅規劃及執行計畫的核定付諸實施外,也為能源轉型綠電先行的電業法完成修法程序、長照財源的籌措與稅改方案的提出,相關業務的推動堪稱順利。而擬加速經濟動能的前瞻基礎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也在上周四完成三讀。
林全下午更親自出面舉行記者會,親自說明請辭緣由與過程。林全強調,當初接任時是幫總統定錨、落實政見,目前工作已告一段落,自己在六月已向蔡總統請辭,並與接任人選徵詢意見。
在林全說明請辭後,總統府發布新聞稿表示,林全是在前天國安高層會議結束後,以階段性任務完成,希望能交棒予新的行政團隊,向蔡總統正式提出辭呈,蔡總統在懇談後勉予同意。
總統府表示,蔡總統對林全一年多來的努力與貢獻,也表達由衷感謝與肯定,在過去這段期間推動能源轉型、租稅、財政紀律、轉型正義等多項改革,及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與前瞻基礎建設諸多重要的政策規劃,也把社會住宅、長照、托育、空汙防治、食安、反毒等總統重要承諾逐步落實,為新政府的成功執政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林全吐心聲:總不能從頭到尾都我一人跑 累死了!
行政院長林全昨天請辭獲准,他表示,擔任行政院長不是他人生規畫中的工作,也無意擔任太久,到明年地方選舉,會有很多政治問題跑出來,這不是他的興趣所在,那就換別人來接手。
外傳林全請辭後,可能被安排接任中央銀行總裁。林全說,離開行政院長後,不會接受任何政府部門的全職工作。
林全前天向蔡英文總統遞出辭呈,昨天獲准,由於辭呈中提及「為利總統人力布局」,林全在記者會上表示,這是接棒,一人接一棒,「總不能從頭到尾都我一個人跑,累死了!」他說,擔任行政院長,對自己有三個使命,希望協助把移轉穩定工作做好、落實蔡總統政見和路線,及從國家長期發展的角度盤整相關問題,為未來解決方案定錨。
林全表示,今年六月,他向蔡總統提到對未來工作告一段落的想法,無意在行政院長任內擔任太久,到明年地方選舉,會有很多政治性問題跑出來,這不是他的興趣所在,在這之前要有人接替,也能展現新政績,讓總統政見走向下一個階段。
林全說,當時蔡總統希望能把稅改等工作完成,新人選產生需要再思考,希望做到無縫接軌,經過意見交換後,也就可能人選交換意見,同時有一致共識,總統希望他就這部分了解當事人意願。當時總統沒做最後確定,考慮因素複雜,直到最近才做決定。
稅改是林全最後一項工作,林全說,他認為應該可以了,沒有辦法等到立法院通過後才走,因為立法院何時通過,不是他能控制,時間不等人,不能為了這個事情,讓後繼的人無法做其他事,把工作做到這邊就應結束,最後定案是新閣揆和閣員去處理,負責去立法院無縫接軌。
林全說,對於外面的耳語和批評,作為一個政治人物,都必須概括承受。對於自己最滿意的或遺憾的事,林全說,「滿不滿意在大家,不在我」。
閣揆跑馬燈 17年換13位行政院長 你怎麼看?
行政院長林全宣布請辭,去年520蔡英文總統就任,林全組閣,若在9月8日辭卸閣揆,林全任期約476天。將接任的賴清德能在行政院長位上多久,能一帆風順到2020年嗎?從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時期就不斷被拿出來討論的「閣揆壽命學」,又要開始被「超級比一比」了。
扁、馬、小英 任內閣揆比短不比長
●唐飛139天 張善政109天
陳水扁總統時期任命的首位行政院長唐飛,在位僅139天,但他還不是任期最短的閣揆,馬英九總統任期最後一位任命的「看守閣揆」張善政,任期僅109天,不僅比唐飛短,也創下1949年以來任期最短紀錄。
●劉兆玄478天 林全476天
馬英九2008年5月20日就任總統,任命劉兆玄組閣,劉兆玄隔年因八八風災,在9月10日辭去閣揆,任期478天。巧合的是,林全去年520政黨輪替後組閣,今年9月8日辭卸閣揆,任期只比劉兆玄少兩天,雖然劉兆玄和林全辭職的原因完全不同,但兩人閣揆任期的「生命線」卻幾乎一樣。
賴清德、吳敦義 天命超級比一比
●吳接閣揆 經濟谷底反彈
劉兆玄請辭後,吳敦義在2009年9月10日接任行政院長,任期到2012年的2月6日。吳敦義內閣接棒,力圖展現馬政府「行動內閣」的執行力和競爭力,同時更肩負2010年五都選戰衝刺的「選舉內閣」,等於扛下馬政府期中考重任。
●吳任內無重大爭議
劉兆玄任期不僅有百年難見的八八風災,還發生國際金融風暴,經濟盪到谷底,吳敦義接手,災後重建展開、盪到谷底的經濟反彈,加上任內無重大天災天禍爭議事件,吳敦義從谷底承接,卻在天時、地利情況下,施政交出平穩成績,馬英九2012年競選連任,吳敦義進一步任副總統搭檔,政治生涯更上一層樓。
●賴和吳起跑點一樣?
即將在9月8日接任閣揆的賴清德,被視為民進黨明日之星,甚至是未來角逐總統大位的人選,從攻取新北市長到提前入閣擔任閣揆,賴清德和當年吳敦義的起跑點,也幾乎一樣。賴比當年的吳敦義,擁有更高的民調支持度。
●賴組閣挑戰不輸吳
蔡英文和賴清德是否成為民進黨「兩個太陽」,和吳敦義當年只有「尊馬」進大位,處境不同,而賴清德此時組閣,最大挑戰的一例一休能否獲得解決,化解民怨,進而在明年2018地方選舉幫民進黨守住大局,賴清德挑戰不輸吳敦義。
馬英九時期閣揆換六個
馬英九2008年5月20日就任總統,兩屆總統任內,閣揆換了六個,部會首長更多了,外界戲稱換閣揆如走馬燈,仗還沒打完,主帥轉眼已不在。
陳水扁時期閣揆也換六個
馬英九之前的陳水扁八年總統任內,閣揆也換了六個,閣揆大風吹,扁、馬誰也沒吹輸給誰。
閣揆這麼換 唐飛、張善政怎麼看?
針對閣揆換人如走馬燈、扁、馬時期任期最短的前閣揆唐飛、張善政在去年接受雙周刊雜誌專訪時,曾表達看法。唐飛直言,「行政院長是有責任沒權力,前8年換了6位行政院長,後8年也換了6位,16年換了12位行政院長,這樣事情怎麼做得好?」張善政說:「我常講,政府不能每四年就reset,開機重來。」
回顧╱林全任內重大法案通過整理
據媒體報導,行政院長林全在今天召集跨部會的「稅改會議」後,決定在明日向蔡英文總統請辭,而新閣揆將由賴清德出任,預計在周五進行交接。
行政院長林全及其內閣在近一年多的任期中,陸續推動一例一休、長照2.0、電業法修法、轉型正義、年金三法改革、前瞻基礎建設等重大政策。在國內政策上,民眾關心的勞動權益方面,修正「勞動基準法」,實施「一例一休」,每工作7天至少應有2天休息,並提高休息日的加班費。今年元旦起,調升勞工每月基本工資為新台幣2萬1009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升至133元。
「長期照顧服務法」修正通過,確立長照基金財源,「長期照顧計畫2.0」於元旦正式上路;修正「住宅法」讓地方政府在取得社會住宅的土地、經費及人力上有法源依據, 並將社會住宅提供給經濟或社會弱勢者的比率提高為30%以上。
另外,在行政院推動下也完成延宕超過20年的「電業法」修正案,推動電業鬆綁,優先開放再生能源等綠電發展;交通建設方面,機場捷運3月2日正式營運,提供桃園機場往來台北間穩定的運輸服務。
在轉型正義方面,為紀念鄭南榕對推動民主自由的貢獻,將每年的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將8月1日定為「原住民族日」;公布實施「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成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對國民黨不當取得財產立案調查等。
年金改革方面通過「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以及「政務人員退職撫卹條例」修正案,所得替代率計算基準採本俸2倍,以35年年資為例,首年從現行本俸兩倍的95%降至75%,接下來以每年遞減1.5%的幅度,在10年後降至60%,最低保障金額32160元。
18%部分,三讀條文也明定,領月退金的18%優存在改革首年,年息降為9%,第3年起則歸0。申請一次退者,18%優存則分6年,在第7年起維持剩6%。但月退或一次退加上養老給付合計的優存利息若低於32160元,可續領18%。
備受爭議的「前瞻基礎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則是在上個月底在立法院不斷電表決下通過,原編列的1089億元特別預算,全數按民進黨提案,表決通過減列18億5千萬元,僅占1.7%。
分析/歷任藍綠天王閣揆 魚躍龍門從沒有人跳成功
出生煤礦工人的家庭,由母親獨自拉拔長大,成功取得學位後成為醫師,因緣際會下參政,成為政治之星,賴清德的從政之路,宛如勵志電影。
賴清德近幾個月來,多次被傳要接行政院長,但他始終不鬆口,昨天從中午即神隱;賴個性謹慎、低調且重倫理,神隱是因總統蔡英文尚未宣布院長人選,賴認為要尊重蔡總統。
民進黨執政後民調不理想,此時誰接閣揆都是燙手山芋。以政治光環來說,賴清德接任院長完全在各方意料之中,但以賴謹慎的個性來看,從最初排斥到願意出任,對賴可說是場政治豪賭。
賴清德過往從政之路順遂,立委四連霸,並在二○一○年當選改制直轄市後的第一屆台南市長,並順利連任。賴深受台南人愛戴,當地人說,一方面顏色對了,一方面他有醫師背景再加上相貌堂堂,賦予他非常的政治魅力;政敵則批評他做事太強硬,一意孤行。
賴清德總被評價「待人處事不夠圓滑,做人太耿直、有堅持」或「高傲、人緣不好」,這樣的做事方式,恐怕就要在閣揆的高位上面臨考驗。
行政院長對賴而言,與其說是政治生涯新高,不如說是政治跳板,但綜觀過去曾任行政院長的藍綠天王,魚躍龍門從來沒有跳成功。行政院長是項賭注,做得好有總統高度,做不好就只有下台一途,再加上二○一八選戰在即,要是民進黨選得不好,行政院長難辭其咎。
賴過去曾兩度拒入中央,如今選擇北上,大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賴神能否終於如願跳上政治頂峰,還有很多變數。
(聯合報)
--
林全辭閣揆 賴清德接棒
行政院長林全請辭獲准,台南市長賴清德將接掌閣揆,政院三長人事大致底定,目前仍以證交所董事長施俊吉接副院長、民進黨副秘書長卓榮泰出任秘書長可能性最高,林內閣周四將總辭,賴內閣周五走馬上任。
林全昨(4)日說明請辭原因時提到,明年地方選舉,希望有人接替閣揆,應該早一點,不能等到年底,至少要讓接的人明年底能有些政績。因此,賴內閣將被視為「選舉內閣」啟動,拚經濟也將是新內閣的重大挑戰之一。
政府高層昨天透露,新內閣三長人事規劃已定,但尚未展開徵詢作業,蔡英文總統今天將召開記者會,對外宣布新閣揆人選後,可能分批公布人事,三長人事將是第一波。
據了解,除三長人事外,內閣也將改組,但幅度不會太大,除已出缺的經濟部長、法務政委外,還有已明確表達辭意的國發會主委陳添枝與金管會主委李瑞倉。
據指出,蔡總統與賴清德達成共識,因立法院開議在即,時間過於倉促,現階段先力求穩定,也讓新閣揆賴清德與現任閣員可以磨合、互動,等待時機再後續調整。此外,賴清德目前傾向單槍匹馬北上履新。
林全在前天國安會議時,向總統提出書面辭呈,林全在辭呈中表明,現階段任務已見規模,為利總統人力布局的需要,擬辭去行政院長。
林全昨天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請辭原因,他說,擔任行政院長不在他人生規劃中,但他認為有使命,協助蔡總統穩定政權移轉、落實政見、定錨國家長期發展。他跟總統例行會面,都會針對內閣、人事是否異動等隨時交換意見,6月他跟總統碰面提到工作告一段落想法,他無意在院長任內擔任太久。
當時總統說有些工作需要完成,例如他承諾的稅改等,林全說,上周財政部已提出稅改,因此前天跟總統遞辭呈;林全表示,他無法等立法院通過稅改,因不知道立法院何時會通過,「時間不等人」,要讓後面的人來做無縫接軌。
林全走人 比預定晚三個月
上周才剛端出稅改方案,行政院長林全卻在昨天丟出震撼彈宣布請辭,林全的記者會時間沒照劇本演出,下台走人的時間也比他自己規劃的劇本晚了三個多月。
今年5月立法院會期結束前夕,林全已向蔡英文總統表達辭意,林全的考量是,放眼接下來的選舉,非他所長;另一方面,競選期間政見轉換為政策,大抵上已初步完成,希望蔡總統另覓他人接任。過程中,林全甚至主動幫蔡總統徵詢接任閣揆人選的態度,林全求去的這一步,已經有段時間。
知情人士表示,林全昨天在記者會上所說的話,都是當時跟蔡總統談話的內容,那時候,蔡總統曾經問林全,時間點應訂在何時?林全原本說是明年2月,後來認為可提早到今年9月。至於接任人選,蔡總統與林全只有鎖定兩人,一位是台南市長賴清德,另一位則是高雄市長陳菊。
據指出,林全為了讓自己能夠順利交接,同時完成自己的最後任務,在與蔡總統敲定接任閣揆人選後,林全曾代替蔡總統詢問兩人態度,陳菊因個人因素婉拒,賴清德則表達高度意願。事後,林全把徵詢情況,直接向蔡總統報告。
外界認為林全請辭是受到民進黨派系的「逼宮」,但對林全來說,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跟蔡英文總統間的默契,還有他自己的規劃。林全一直認為,這是民進黨打下的天下,他不具民進黨籍,民進黨方面要有人出來。眼看明年選擇就要到了,他充分了解此役對民進黨的重要性,更需要趕快交棒。
林全請辭 稅改、勞保、年改添變數
行政院長林全昨(4)日丟出請辭震撼彈,人去政息,他一手催生的稅改方案能否順利過關出現變數;另外,林內閣推動的環評制度調整與改革恐將重新來過,而勞保年金改革也會暫緩。
對於稅改方案會否因內閣改組而受影響,財長許虞哲昨天在行政院記者會上表示,看新的院長會否留他,若留,就繼續推動稅改;若不留,也還有其他人會來推動稅改。
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則表示,稅改修法案會預告一個月期間,接著再送行政院核定,內閣改組對政務的推動,不會有窒礙難行之處。
不過,有關官員認為,人去政息,不論許虞哲是否留任,稅改方案後續的推動,難免都會有些變數。
林全延攬知名環境律師詹順貴擔任環保署副署長,負責檢討、並擘劃環評制度,而環評法及相關子法,現如火如荼翻修中,希望平衡環保與經濟發展。
不過,一旦賴清德組閣,恐有意主導環評制度改革,再加上詹順貴表態不留任,上述環評制度調整恐怕生變。
此外,蔡政府推動年金改革,其中勞保年金改革列為下會期法案;儘管蔡政府規畫勞保年金改革僅微調,然而,針對投保薪資採計期間由目前5年拉長至15年,勞團已揚言將強力抗爭,甚至不惜回到過去丟汽油彈的時代。
熟悉勞動政策的人士說,「一旦勞工上街頭,絕不是公教反年改團體的萬人而已,恐怕會有10萬人」,顯見此案爭議太大。
面對2018年地方首長選戰開打,賴組閣首要拆解一例一休炸彈,必將引發勞團激烈抗爭,若再加上勞保年金改革爭議,得罪更多勞工,恐非賴內閣所能承載。
此外,蔡政府勞保年金改革改了大半天,破產年限僅延後兩年,算盤打一打,勞保年金改革有可能順勢暫緩。
賴清德組閣 面臨五大挑戰
蔡政府內閣昨(4)日大地震,閣揆林全請辭,內定由台南市長賴清德接任。換閣揆挽救蔡政府大幅滑落的民調,賴清德非得提出民眾有感的政策或改革,新內閣要打明年選戰也才能成功,對「賴神」來說,接下重擔後,將立即面臨一例一休、改革環評機制、稅改、兩岸僵局及同婚修法等五大挑戰。
林全內閣任內推動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到前瞻計畫,都引發巨大爭議或民怨,賴清德組閣被定位為來自「基層」,執政是為了穩住綠營基本盤,以迎戰2018年地方首長選戰。
賴清德接任閣揆,首要平定一例一休排山倒海民怨。賴清德在7月在電台接受專訪時曾表態,「企業界惶恐的聲音,我們有聽到了」、「一例一休若可以透過解釋(行政解釋)就儘快進行,若沒辦法,最後就應該要修法。」
其次是,各界對環評制度多有批評,企業界更視環評為投資絆腳石,更重要的是,綠營極為重視的台積電3奈米製程投資即將啟動,其環評要多久才能通過亦未定之天,成為最大不確定因素。
林全內閣雖企圖平衡環保與經濟發展,也積極翻修環評法及相關子法,但對於重大投資案,如中油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環評至今仍無法過關,新潮流陣營顯然頗為不滿,預計賴清德組閣後,環評制度檢討,恐重新來過。
綠營人士透露,賴的初步想法是,應將環評准駁權回歸到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以強化投資信心。
這幾天將公告的稅改,是「賴神」第三個要面臨的挑戰,如何在林全提出版本架構下,端出一個皆大歡喜,到立院如何守住朝野立委的加碼大戲等,都是考驗。
第四,在兩岸政策部分,過去賴神對兩岸曾提出「親中愛台」的論調引發軒然大波,總統府當時緊急滅火表示,「賴市長的發言,和我們一直以來的看法一致」。新閣揆上任後,外界也將關注他對兩岸僵局,有何新的解套策略。
第五,負責同婚修法的主將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跟著總辭後,後續如何端出一個爭議最少的修法案,挑戰也不小。
賴組閣後推動一例一休修法、檢討環評制度,勢必面對環團、勞團激烈抗爭,加之綠營「非核家園」神主牌,以及兩岸僵局無法打破,究竟能創造多少新政、新氣象,全國人民都在看。
五星市長能變五星院長?
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六年,多次獲得「五星市長」光環,地方上認為他確實交出不錯的執政成績,但此次更上層樓,能否將台南的高人氣與成功執政經驗延伸到中央,還有待時間驗證。
外界認為,政府施政陷入一例一休、年改與稅改等爭議,讓民進黨長期穩固的濁水溪以南基本盤出現鬆動,此刻蔡政府選擇由南台灣聲望仍在高點的賴清德接棒閣揆,有其固本戰略思考。
礦工之子賴清德畢業於台大復健醫學系、成大學士後醫學系,並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曾擔任成大醫院主治醫師,隨後因緣際會棄醫從政,參選國大代表以來連戰皆捷,曾任四屆立委,2014年以全國最高得票率蟬連台南市長。
賴清德2014年底九合一選舉,賴清德以71萬多票、在六都中最高72.90%的得票率連任台南市長,也是台灣解嚴後歷次縣市長、直轄市長選舉中得票率第一的。
(經濟日報)
--
林全三箭 反變壓垮自己的三根稻草
林全內閣屢次傳出改組,現在總算完成階段性任務,向蔡英文總統請辭。
綠營基本盤對「老藍男」的反彈
回顧林全內閣上任以來的政績,從一例一休、年改、司法改革到前瞻爭議,林全內閣不但引發民怨,綠營內部對「老藍男」的批評也從未間斷,這也讓民進黨長期穩固的濁水溪以南基本盤出現反彈。在拚政績、拚2018選舉的雙重考量下,林全總算「為利總統人力布局」,求仁得仁。
林全為什麼要辭?
林內閣施政表現 不滿意高達六成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在8月中發布的民調顯示,民眾對林全內閣的施政表現評價仍持續低迷,滿意的只有二成九,但不滿意的高達六成。至於林全內閣這15個多月來各項政策表現,在持續的民調中又以司法改革有高達五成八的人不滿意;五成五的人不支持一例一休;四成五的人不支持「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可說是林全內閣提出的政策中,從三支箭變三根沉重稻草的代表作。
林全的三支箭
1.回歸人民的司法 民眾相信嗎
蔡政府大張旗鼓的召開司法國是會議,蔡總統並強調「讓司法回歸屬於人民的司法」,但從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看來,民眾對蔡總統的說法仍不相信,有五成八的人不滿意,二成九的人滿意,這顯示台灣社會大多數人對蔡英文司法改革是失望的。
2.送給勞工的大禮 民眾喜歡嗎
勞動部已經為了一例一休換過部長,但這個勞資雙方都不滿的政策仍持續延燒,蔡總統自己都在內部會議中說,一例一休應修法,很多法條連她是法學博士看三遍也看不懂。難怪在民調中,有高達五成五的人不支持,支持的只有約三成六,也難怪光是讓一位部長為政策負責,民怨還是無法撫平。
3.打造未來的前瞻 民眾埋單嗎
蔡總統強調,「前瞻基礎建設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讓臺灣區域發展更均衡,讓住在每一個地方的臺灣人民,都能過更高品質的生活。」但從民調的結果看來,在台灣成年人中,有四成五的人不支持「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支持的人只有三成九,多數民意對推動前瞻計畫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仍然存疑。
萬難中稅改 成林全閣揆代表作
行政院長林全上午召集跨部會「稅改會議」後,隨即傳出將於明(5日)向總統蔡英文請辭,內閣周五交接後總辭。但因財政部才剛送出最敏感的稅改大菜,林全選在此時以「自認完成階段性任務」擬結束1年4個月的閣揆任期,不難體會曾任財政部長的他對稅改的重視和期許,也使得此次的稅改方案成為林全的最後代表作,將列立法院新會期的優先法案,力拚年底前完成修法。
目前傳出新閣揆將由台南市長賴清德出任,似有因應明年地方大選的選情布局。不過檢視財金閣揆林全任內諸多重大議案的推動,也真是篳路藍縷、荊棘滿布,光是一例一休、年金改革、前瞻基礎建設、廢核家園的限電困局,就已經攪得天翻地覆,民調直直落,稅改方案,雖討好了500多萬的薪資所得族,但如何避免人頭稅制和小股東的不悅,及促成富人和中低所得者間的平衡,將考驗新閣揆的智慧。
不過,就以施政藍圖而言,林全也確實在萬難中,如實地達成民進黨的諸多政策任務,先前也傳出林全可望在退下閣揆後,將先休息一陣子,再於明年2月央行總裁彭淮南退休後接手央行總裁大任,享有五年任期、不受藍綠政權交替的任期限制。
至於財金內閣人事是否將隨著林全下台面臨總辭,雖有媒體報導,國發會主委、經濟部長、財政部長,暫時沒有異動安排,經濟部長確定將由沈榮津真除。但國發會主委陳添枝任內政策執行表現不明顯,曾任副主委的張景森虎視眈眈,另外,被指為「地下經長」的何美玥是否將在此次高升為副閣揆等,不排除將牽動財金內閣小幅變動。
(聯合晚報)
--
「為利總統人力布局」 林全裸退
行政院長林全昨表示,「為利總統人力布局需要」,已向蔡英文總統提出辭呈,內閣將於周四院會時總辭。林全說,2018年地方選舉,將面對許多政治性問題,希望在此之前有人接替,「總不能從頭到尾都我一個人跑,累死了」,工作告一段落就該換人接手了。
談及未來生涯規畫,林全說,他已符合領老人卡的資格,可以很自由自在,不需要任何工作打算,離開後也不會接受任何政府部門的工作。
行政院昨原僅就稅改方案舉行記者會,但內閣改組消息一曝光後,林全在午後火速召開記者會說明。他說,今年6月已向蔡英文表達無意繼續擔任行政院長,尤其明年地方選舉,將面對許多政治性問題,希望在此之前即有人接替,新接手者至少在明年底前,能夠展現新政績,讓總統的執政走向下一個階段。
外界好奇,林全主導的稅改方案被譽為「史上最強」,為何不等到三讀通過再請辭。林全昨表示,他6月向總統承諾要完成稅改,總統也認為他能勝任;上周五稅改方案公布後,他觀察各界批評,認為甲、乙案能通過社會檢驗,所以前天國安會議就向總統說,「應該是可以了,沒有問題了」。
林全說,他沒辦法等到立院通過稅改方案再走,時間是不等人的,不能因為稅改讓後繼的人無法做事情,稅改最後的定案是新任閣揆、閣員要處理,強調現在是最好的「無縫接軌」,並探詢當事人意見。
有別於以往閣揆辭呈理由多以「家庭健康因素」、「生涯規畫」,林全特別在辭呈提及「為利總統人力布局需要」,引發外界揣測。他回應,「一人接一棒,總不能從頭到尾都我一個人跑,累死了」,所以他替總統上任至今政見定錨;這些工作對他很重要,但每個人都希望看到「新人新氣象」,這工作告一段落就換別人接手是好的。
媒體問他任內有沒有最滿意的工作?一例一休是否感到遺憾?林全說,他很高興終於把重擔放下、有人可接手,外界的批評都概括承受,至於政策滿意與否不需要回答,因為滿意在於大家不在於他。
速修一例一休 解決五缺 兩岸融冰!賴揆掌廚 三道好菜請上桌
經過三次的「狼來了」後,台南市長賴清德終於確定接掌行政院長!「賴神」登板救援,能否挽救蔡政府的低迷民調,「拚經濟」表現將是關鍵,賴神的當務之急要修正「一例一休」,並解決「五缺」困境;全民更期盼賴清德將「親中愛台」的口號,落實為政績。
回應民意 務實拚經濟
蔡英文總統決定「賴上林下」,不論是想拉抬自己的低民調,或是「就近看管」賴清德,兩人均已形成「生命共同體」,「戰鬥內閣」首要任務就是迎戰2018這一役。
相對於林全,賴清德雖然欠缺財經背景,但一路從選舉中拚搏出來,他對民意脈動瞭若指掌。因此,對於林內閣「無動於衷」的「一例一休」爭議,「賴市長」曾切中核心問題指出,企業因此加重負擔,勞工也無法賺取加班費,應該修正。如今賴神已成「賴揆」,應該迅速回應民意,加速修法。
蔡政府積極推動「前瞻基礎建設」,把有限的資源投入效益不明的硬體建設上,但拚經濟最迫切的問題就是解決缺電、缺水、缺地、缺工、缺人才的「五缺」問題,才能夠促進投資。
彈性備案 解能源危機
以缺電為例,林全在下台前,已表示如果供電確實不夠,可把核二廠2號機當作供電的「最後手段」。蔡政府的能源政策已經捉襟見肘,賴神應針對能源供需做更有彈性的備案,才是負責任的態度。
從民意代表,一直到雄踞大台南,賴清德在意識形態上被歸為黨內基本教義派,從來不諱言自己支持台獨;這樣的言論在南部深綠版圖自然有市場,但如今躋身中央,閣揆是全民的閣揆,對兩岸關係的考量應該更為全面與前瞻。
台北市長柯文哲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在上海成功完成雙城論壇活動後,賴清德曾提出「親中愛台」,引發關注。現在,賴清德要如何實踐,才能夠讓兩岸「有感」?台南市長耀眼政績,讓「賴神」一直被視為民進黨內的「實力派」政治明星,如今進京拜相,政壇「神話」是否破滅,還是讓眾生更加信服?端視蔡政府第二位閣揆如何回應民意。
施俊吉副閣揆 卓榮泰祕書長
內閣改組!行政院長林全以階段性任務完成,昨天宣布提出辭呈,總統府隨後證實蔡英文總統已准辭。蔡英文預計今天上午11點半偕台南市長賴清德召開記者會,宣布賴接任閣揆,民進黨因應明年縣市長選舉的戰鬥內閣正式就定位。
賴清德北上接任閣揆已傳了3個月,由於立法院新會期將在22日開議,新任閣揆最遲15天內要向國會報告,林全昨天證實已經在前天蔡英文總統召集國安高層會議之後,向總統正式請辭。林全預計周五和賴清德完成交接。
總統府祕書長吳釗燮表示,蔡英文與林全懇談後勉予同意林全請辭,最重要的政院三長人選,待蔡英文今日正式介紹賴為新閣揆後,再由賴清德對外宣布副閣揆與行政院祕書長。
據傳,副閣揆與祕書長有二組人馬較具可能性,一是由證交所董座施俊吉擔任副閣揆、民進黨副祕書長卓榮泰擔任行政院祕書長;另一組人馬卓榮泰擔任副閣揆、行政院祕書長由陳美伶留任。
據了解,蔡英文日前曾口頭詢問過施俊吉的意願,施俊吉昨天面對媒體求證時低調表示,尚未接獲正式徵詢,不方便說什麼;至於之前一度盛傳的國策顧問何美玥則明確表示「絕對不是我」。
至於民進黨副祕書長卓榮泰,過去曾擔任過行政院祕書長,並代理過總統府祕書長,之後一度遠離政治圈,李俊毅辭民進黨副祕書長後,卓接受蔡英文勸說接下,黨政人士就曾透露,卓榮泰只是「過水」,日後「另有重用」。由於賴清德屬於民進黨內新潮流派系,如果由謝系大將卓榮泰擔任副手,也有平衡黨內派系的作用。
這波內閣改組有傳言國安會將大改組,不過府院人士否認,強調國安會祕書長嚴德發才接任祕書長不久,目前國安會諮詢委員人數並未額滿,最多只會增補人員,未有大改組打算。
經長沈榮津真除 財長留任
內閣將總辭,之前因八一五事件前經長李世光負責下台,代理經長的沈榮津,可望在賴清德組閣中獲得真除。行政高層表示,出身工業體系的沈榮津對台灣電力電網也十分了解,民國八0年代的限電方案就是由其經管擬訂,在政府拚經濟、穩定國內電力供需間,沈榮津可望正式接下經長一職發揮所長。次長職缺則以具國貿長才的國貿局長楊珍妮呼聲最高。
外傳經長人選,現有沈榮津與駐新加坡代表梁國新角逐,不過行政高層指出,梁國新為蕭萬長人馬,當初從經濟部次長轉任貿協董事長,即傳出健康因素使然,未來接任經長機會不大。反觀沈榮津積極任事,從經濟部工業局基層做起,不但與產業界關係良好,對政府當前推動綠能,健全電網等業務,也十分熟稔,若任經長,除有助強化綠能產業供應鏈,對國內電力供需總體檢,也能有所貢獻。
經濟部官員私下表示,技職體系出身的沈榮津,在黃營杉擔任經長時,曾獲重用,官居經部主任秘書,但黃離開後,一度被調至經濟部冷衙門專研中心,仕途幾乎中斷,不料,後來工業局高階人才青黃不接,沈榮津回鍋,接任次長。
若沈榮津確定真除出任經長,由於現任次長中,代理中油董座的楊偉甫為水利系統出身,另一位次長王美花則來自智慧局,外界預期熟悉國貿領域的楊珍妮可望升任次長。
至於林全力邀入閣的財長許虞哲去向如何?許虞哲昨表示,主要看新院長是否留他,若他留下就繼續推動稅改,若不留,相信會有比他能力更好者推動稅改。 政院高層透露,稅改方案未來須在政院中凝聚共識,更須爭取立院支持,許虞哲可望獲得留任。
許虞哲與林全是政大財稅所同學,在歷任部長中,唯一有做過五區國稅局長的履歷。政院高層指出,許專業度夠,在府院高層眼中,做事頗有效率、使命必達,稅改方案一路送至立院審議,都需借重他專業,因此沒有更換財長的打算。
官員透露,林內閣初上任時,爆出兆豐案,許虞哲卻因病請長假,引發外界質疑,不過其實他做事很拚,講求效率,後來很受高層青睞。
(中國時報)
--
林全下、賴清德上 選舉內閣就定位
行政院長林全昨(4)日證實即將在周四(7日)帶領內閣總辭,周五新舊內閣交接,台南市長賴清德北上組閣;其中副閣揆人選,由民進黨副祕書長卓榮泰、或證交所董事長施俊吉二擇一,發言人徐國勇也可望續任,選舉戰鬥內閣將就定位。
針對林閣請辭,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昨也證實,「總統在懇談後勉予同意。」今天上午11點30分蔡英文將親自召開記者會,公布內閣新人事,新閣賴清德也會現身。
據了解,行政院三長的鐵三角已有口袋人選名單,其中副閣揆有不同的考量人選,若考量派系平衡,卓榮泰升任呼聲高。卓過去雖為謝(謝長廷子弟兵)系人馬,但近年淡出派系,屬中性色彩人士,在黨內為人謙和,人緣極佳,因此出任副揆各派系不會有異見。
卓榮泰曾任民進黨及行政院雙祕書長,歷練豐富,可以比照林錫耀,應對府院黨的溝通協調,是顆活棋。知情人士認為,卓目前任黨副祕書是「屈就」,就是在等待下一波人事改組「先蹲後跳」,安排副揆更上層樓的可能性甚高。
但小英也曾考量賴為派系政治人物,副揆應由財經出身的人選出任,因此傳出證交所董座施俊吉出任副揆,卓榮泰回鍋任祕書長的鐵三角布局完成,顯見卓的安排是活棋。而徐國勇可望暫留發言人職位 ,俟明年再參選地方首長。
不過,施俊吉昨接受媒體詢問時回應表示,他尚未接獲高層徵詢,但至於他會不會去接副揆,「現在不方便說」,也為更上層樓預留伏筆。近一年台股量價齊揚,施頗市場愛戴,最近又連任金總理事長,他過去在智庫就是小英金融政策重要策士之一,目前正值推稅改之際,若副揆選任財經人士也是合理安排。外傳前經長何美玥現國策顧問也是副揆人選之一,何已否認。
一旦卓任副揆,祕書長人選需找一位懂政治的人士出任,外傳曾與賴清德共事過的府副祕書長劉建忻是被考慮人選之一,但是他意願不高。
吳釗燮昨天表示,蔡英文對林全過去1年多的貢獻表達由衷感謝與肯定,推動能源轉型、租稅、財政紀律、轉型正義等多項改革,規劃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前瞻基礎建設等等諸多重要政策,並逐步落實社會住宅、長照、托育、空污防治、食安、反毒等蔡英文的重要承諾,為新政府的成功執政奠定厚實基礎。
賴清德接閣揆 面臨4挑戰
行政院長林全昨(4)日拋出請辭震撼彈,閣揆將由台南市長賴清德接任,為2018年地方選舉「期中考」全面備戰。人稱「賴神」的賴清德首要面對的就是修正一例一休、推動稅改、執行前瞻、改善投資環境等四大挑戰。
林全內閣為了推動一例一休而撞得頭破血流,外傳賴清德確定要接閣揆後,曾跟友人表示,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修一例一休。他7月接受電台專訪即直言,台南地方對一例一休有很多反應,「這是我們的責任。」顯見懂得放低身段的他,將此視為當務之急。但一例一休攸關勞資權益,猶一把兩刃刀,修法過程會否重蹈林揆覆轍,造成社會動盪,著實考驗「賴神」政治智慧與調解手腕。
其次,林全卸任前夕催生稅改方案,在股利所得課稅一次提出甲、乙兩案,有意要先試水溫,再決定送入立法院的最終版本。但藍綠立委皆不滿稅改內容,針對薪資所得扣除額及標準扣除額,都要求加碼至20萬元,但牽一髮動全身,可能會進一步拉高高營所稅,或造成更大稅損的爭議,這亦是賴上任赴立院備詢據艱鉅挑戰。
林全稅改做一半就閃人,若財經內閣沒有異動,賴清德在立法院面臨稅改挑戰也許不會那麼大。反之,政治性極強但在財經領域相對較弱的賴,為了選舉考量與安撫立委,恐怕得做出一定的讓步,屆時是否會將林全催生的稅改腹案改得面目全非,值得關注。
再者,前瞻第一期特別預算臨時會中通過,接下來還有各縣市爭搶城鄉建設花落誰家的問題,學者出身的林全實事求是,部分前瞻計畫雖難免給外界政治考量聯想,但若賴清德上任,熟悉政治操作,又有地方選舉壓力,各縣市爭搶中央預算大餅,前瞻城鄉建設政治考量勢必更為濃厚,要怎麼公平且有效地執行,對賴也有相當難度。
更重要的是,缺水缺電缺土地及環保勞工等「五缺」問題,林全內閣尚未完全解決,尤其電力供應明年仍有隱憂。在「非核家園」大纛下,賴能否以啟用核一二廠閒置的機組作最後手段,也是一道難解的課題。而電力供應、土地、環評都攸關台積電3奈米新廠留不留台灣,因此如何提升沈悶的民間投資動能,改善投資環境,展現經濟活力,讓蔡政府民調由谷底攀升,可謂舉足輕重。
賴清德受命籌組選舉戰鬥內閣,迎接2018年地方選舉「期中考」,對他仕途之路是艱鉅的挑戰,眼前這四大政務要能穩健過關,和小英總統的磨合是一大關鍵,因此閣揆寶座能否坐穩,對賴而言,挑戰正要開始。
人物側寫-喜惡鮮明 攬才不遺餘力
「賴神」台南市長賴清德,終於要跨過濁水溪以北,出任行政院長。挾著擔任南市立法委員、市長的高人氣,出生於新北市萬里的賴清德,未如預期返鄉競選新北市長寶座,而是因為「國家、民進黨」需要他,提前自台南市長職務畢業,北上扛下閣揆重任。
今年以來,有關賴清德將出任閣揆的傳言從未間斷,但重承諾的他仍致力於處理南市公務,市長行程並已排至本月中。直到昨(4)日下午現任閣揆林全正式宣布辭職,賴清德才於南市府召開高層局處因應會議。連要隨他北征的人員,辦公室也未有打包跡象,只因賴清德一直不願中斷「南市民」的託負。
賴清德的高人氣,與滿意度持續走低的蔡英文政府,形成了強烈對比。尤其台北市長柯文哲(柯P)近期又受惠於世大運的空前成功,支持率大升,為了提振執政黨的士氣,身為民進黨「明星」的賴神只得為民進黨撩下去。
賴清德是喜惡鮮明的人,只要對他有恩的人,他絕對挺下去!有位南市府顧問,在賴清德擔任民意代表時即提供舞台,讓他宣揚施政理念,賴一就任市長,該名市府顧問隨即成為其左右輔佐。然而,對於污襪他的人,他不但會當面對質,甚至被他視為「拒絕往來戶」。
凡事只問是否對人民有利的賴清德,也曾自我調侃,如果他是一個重「利」的人,依他是位醫生,要賺到比擔任市長還要高薪水,並不是難事。而且因他十分愛惜羽毛,深知此點的妻子,原在台南市中華電信任職,在賴清德首次當選台南市長後,即自動請調其他縣市。
他也十分感激妻子一路以來的相挺。相對於賴市長如此高的人氣,市長夫人卻是低調再低調,鮮少公開露面,即使賴清德大部分的時間都為公務在奔波,可陪家人的時間實在太有限,她仍默默支持。
延攬人才不遺餘力的賴清德,只要認為是人才,他都願意三顧茅廬。曾任經濟部能源局長的葉惠青,當年即因感恩賴清德的知遇之恩,獨自南下擔任南市府經濟發展長,後因要照料母親等因素才返回台北,目前擔任新北市副局長。
現任行政院秘書長陳美伶,曾擔任南市府秘書長;現任台北市政府副局長林欽榮,曾任南市政府副市長。目前擔任台南市副市長的張政源,也因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時,表現十分亮眼,才被賴神延攬為南市府交通局長、副市長,也可見賴清德的知人善任。
內閣將總辭 財經首長兩樣情
林全內閣本周四總辭,財經首長兩樣情,其中財長許虞哲表示願留下續推稅改;代理經長的沈榮津可望重獲任命為經長;國發會主委陳添枝確定走人,將返校教書,接任人選以副主委龔明鑫及政委張景森最被看好。金管會主委李瑞倉則表示,林全是他公務生涯中栽培自己最多的長官,表達同進退的意願。 財經內閣是否異動,仍有待賴清德確定組閣後決定。許虞哲昨在政院記者會表示,「看新院長要不要留我」,若留下來就繼續推稅改。
陳添枝則表示,當初設定好要做的結構改革工作,三駕馬車已上路,完成階段性工作,此次離開內閣,心情上如釋重負。他也重申,如果目前經濟復甦力道能持續下去,明年景氣就有機會亮紅燈。陳添枝表示,已致電台大經濟系,將在新學期返校專任,會多開一門課。
國發會主委接任人選,副主委龔明鑫及曾任經建會副主委的政委張景森都被看好,但龔的爭議性較小,也是小英財經政策倚賴人士,升任呼聲不小。
在經長人選方面,昨傳出黑馬可能為駐新加坡代表梁國新,但黨政人士指可能性不大,因梁去年才履新。因從企業界及學界攬才不易,沈榮津被任命為經長的可能性很高,惟過去的水利局長、現新北市副市長陳伸賢,也被傳賴清德有意延攬入閣。而表態與林全同進退還有人事長施能傑、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以及金管會主委李瑞昌。
李瑞倉表示,「林全是這生栽培我最多的人,非常感謝他」。林全在財政部長任內,即曾拔擢李瑞倉出任次長。李昨天也表達願與林全同進退的想法,強調自己絕對不戀棧,一切平常心看待。
但金融業者則擔心,去年520以來,已有二任金管會主委,未來若再更動,可能又有新的政策方向。
至於勞動部部長林美珠目前人在菲律賓參加「台菲勞工部長會議」,要到7日才會返台,留下拚一例一休修法可能性不低。科技部長陳良基正拚AI人才培育,環保署長李應元正拚環評改革及空污,獲留任機率應不小。
林全堅辭 不再擔任公職
行政院長林全昨(4)日召開記者會證實,已完成階段性任務,為利於總統蔡英文接下來的人力布局,3日於國安會議中提出辭呈,並將於周四(7日)帶領內閣總辭,他也承諾,卸任後不會接受任何政府部門有關全職工作。
1年3個月推動多項政策
林全在3日國安會議結束向蔡總統提出辭呈,辭呈中提及,過去1年3個月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施政主軸,完成五加二產業創新方案、長照2.0照顧方案、社會住宅規劃等,並推動綠電先行的電業法修法、長照財源籌措與提出稅改方案,前瞻建設第一期特別預算案也已三讀,階段性任務已見規模。
林全昨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辭職心路歷程,對於未來動向,林全強調,卸任後不會接受任何政府部門有關的全職工作,還開玩笑道,「我有領老人卡的資格,應該可以很自由自在。」
林全說,當初答應接任閣揆本就不在原有生涯規劃之中,覺得有接下這項工作有三大使命,無意久任院長職位。包括為了讓蔡英文上任初期,能夠穩定推展政務,且2012年後和蔡在小英基金會更有諸多公共政策討論,覺得有義務和責任落實蔡總統的政見與路線,還要從國家長期發展盤整相關問題。
6月間已提出請辭的想法
選在立法院即將開議的時間點請辭,總預算案及稅改案審查即將展開,林全說,政治非他興趣所在,6月間便向總統蔡英文提出請辭的想法,希望2018年地方選舉開跑前有人能接替院長一職。
從6月間到現在,林全數次與蔡英文商量接替的人選,以及帶領內閣總辭的時間點,由於蔡希望林先將稅改的方案督導完成,讓接任閣揆可以無縫接軌政務,才會在這時正式提出辭呈。目前稅改已提出甲、乙兩個方案,前瞻基礎建設預算案日前也通過立法院審查,林全的階段性任務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所有政策是為未來定錨
林全的閣揆任期僅1年3個多月,但他認為,若從國家發展的長遠角度盤整,他推動的所有政策都是為未來的解決方式定錨,包含反毒、空汙、國家建設、基礎建設、產業政策等,這是他當初答應擔任行政院長時對自己的期許。
不過,對於媒體要求說明過去一年推動最滿意或遺憾的政績並打分數,林全倒是很直接,「滿意不滿意在大家,不在我。」談及有沒有需要改進的部分他也笑說,「我都要離開了,也不需改進了。」
(工商時報)
社會
蝶戀花負責人不起訴 檢認定超速過彎釀禍 超時駕駛非主因
蝶戀花旅行社遊覽車今年二月在國道翻覆,釀三十三死、十一傷慘劇,士林地檢署昨認定駕駛康育薰超速過彎是肇事主因,但康已死不能追究刑責,考量康當時駕車平穩,無法認定因超時工作、過勞駕駛導致意外,加上車體結構、煞車系統都正常,昨將蝶戀花負責人周比蒼、周繼弘父子等八名被告,全都不起訴。
司機康育薰的姊姊康麗玲昨表示,檢方將過失都推給弟弟,完全沒有追查根本原因,不排除再以個人身分向蝶戀花提告。罹難者阮紅雲的家屬痛批,「這旅行社(蝶戀花)太黑心了,都沒來慰問,最起碼要負起道義責任。」
提告業務過失致死
蝶戀花旅行社今年二月十三日舉辦台北到武陵農場一日賞櫻團,晚間返程行經國道五號接國道三號南港系統交流道彎道,突擦撞護欄,車體垂直翻落邊坡,車頂掀開,旅客全拋出車外,連康男在內四十四人有三十三人罹難、十一人受傷。
事後七十四名被害人及家屬提告,質疑遊覽車結構不安全、煞車故障、駕駛超時工作疲勞駕駛,控告康男、領隊蕭如進及蝶戀花周比蒼父子、員工等八人涉犯業務過失致死等罪。
士林地檢署分為車及人兩方面調查,今年三月先公布初步調查報告,指肇事車輛車體結構合於規定,當時遊覽車以時速九十八公里入彎,在速限四十公里的匝道轉彎處以七十九公里時速撞擊護欄,超速是翻覆主因。
傷者證稱行駛平穩
另康男事發當天凌晨零時許下班,一早八時又出門,扣除在武陵休息的三小時,晚間八時五十七分意外發生時已開車近九個半小時,違反當時《勞基法》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連續兩天出車間須休息十小時、每日只能駕車十小時規定。
但因行車紀錄器顯示,康沒有突然煞車、加速或左右搖晃等情形,且傷者證稱車輛行駛平穩,檢方認為,即使康男因恍神未減速釀禍,也只是肇事的「可能原因之一」,因起訴門檻至少要「八九不離十」(因果關係八成以上),加上其他司機證稱請假未被刁難,康男事發前三天也有休假,無證據顯示康被迫上班、超時工作影響駕駛能力。
網友批:推給死人
昨聯繫不上周家父子,委任律師劉宇哲說:「尊重檢方調查。」北市勞動局昨表示,已多次對蝶戀花勞檢共罰一百一十萬元;針對蝶戀花未給付康男職災補償費,也裁處一百萬元。
交通部公路總局說,勞動部現規範遊覽車駕駛一天不得工作超過十二小時。
網友昨看法兩極,有人贊同檢方「如果沒辦法證明因果關係,是要起訴什麼?」但大部分人痛批:「太扯了!全都推給死人!」、「慣老闆可繼續壓榨司機,反正過勞撞死你家的事。」
家屬質疑VS.檢方調查
●1.遊覽車車體設計、保養有問題?
車身結構及胎紋深度符合法規,事發前10個月內3度檢驗合格,煞車系統正常
●2.座椅未鎖緊致乘客遭拋飛?
部分座椅未固定在車體上,但無相關法令規範,不能認定違法
●3.駕駛康育薰請假遭刁難,被迫連續出勤?
多名司機稱未遭刁難,無證據認定康被迫上工
●4.駕駛超時工作致過勞釀禍?
康有連續出勤、超時工作,但當天駕駛狀況正常、行車平穩,難認定超時致疲勞是肇事因素
●5.出事地點彎道設計瑕疵?
國5接國3南港系統彎道設計沒問題,也設置充足警示、速限標示,過彎超速才是肇事主因
設計合規範 彎中有急彎仍危險
蝶戀花旅行社翻車意外後,被害人及家屬質疑出事的國道路段彎道設計有問題,但檢方根據事故鑑定指出,車輛超速才是事故主因,國道彎道設計合乎規範,不過該處「彎中有急彎」的路況,對用路人而言確屬危險路段,已提出增高護欄等建議給交通部參考。
肇事車未減速釀禍
遊覽車翻覆路段是國五接國三的南港系統交流道,檢方認為,該彎道前方路段及入彎後的地面、路旁,皆設置減速標示牌、山形箭頭等,警示標示已充分,但肇事車輛當天行經限速四十公里標示時,卻仍未減速。
另外,逢甲大學車輛行車事故鑑定研究中心,將該彎道分成四個區段分析,其中第一區段臨界速度為八十七點三公里,但肇事車輛當時卻以高達九十八公里速度過彎,明顯車速過快。
檢方建議截彎取直
鑑定認為,該匝道彎道設計合乎規範,但入彎後的第二區段呈現「彎中有急彎」狀態,對用路人而言屬危險路段,因此提出截彎取直、設置測速器閃光燈,以及使用具鞏固力、有彈性的H型鋼,將護欄高度從零點八公尺加高至一點四公尺等改善建議,將函送相關主管機關參考。
高公局昨說,已將南港隧道北上出口至交流道分流前的主線降速為五十公里、設置最高速限標誌,並在環道彎道處車道邊線,增設強化玻璃路面反光標記,另在環道彎道處外側路肩增設白色斜紋線、護欄斜面增設反光貼片,提醒駕駛人注意。
向僱主求償 還有勝訴機會
士林地檢署調查蝶戀花遊覽車翻覆意外,認為蝶戀花旅行社老闆周比蒼、周繼弘父子沒有刑事責任,處分不起訴,讓被害家屬擔心未來求償無門,律師提醒,檢方已認定駕駛超速是翻車主因,家屬仍可請求駕駛的僱主、也就是周比蒼父子,負起連帶賠償責任。
疑架設新官網復出
蝶戀花翻車意外後,被害人及家屬已聲請假扣押周比蒼父子名下二十四輛遊覽車、薪資、股權等資產獲准,目前至少兩名死者家屬正式提告求償。律師吳怡德認為,家屬除可聲請再議,由高檢署決定是否重新調查刑案外,《民法》認定過失責任的標準與《刑法》不同,家屬求償仍有勝訴機會。
律師梁維珊也建議,事故鑑定指司機超速是肇事主因、須承擔過失責任,依《民法》規定,受僱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權利,僱用人須負連帶賠償責任,因此被害家屬仍可另提民事求償訴訟。
此外據了解,蝶戀花今年三月間,要求員工架設全新官網,疑似準備重起爐灶,但網站未完成,該員工就被另家美的旅行社挖角,蝶戀花憤而提告對手涉嫌竊取商業秘密,對此,記者昨未聯繫上周比蒼父子,美的旅行社蘇姓負責人則否認竊取商業機密,「業界一直有盛傳這個消息(蝶戀花重起爐灶)。」
交通部觀光局昨強調,已廢除蝶戀花旅行社執照,據《旅行業管理規則》規定,周比蒼父子至少五年內都不能擔任旅行業發起人、董事、執行業務。
蝶戀花旅行社小檔案
◎創辦人:周比蒼(父親)
◎負責人:周繼弘(兒子)
◎成立:1999年
◎背景:
.遊覽車公司起家,之後申請旅行社執照
.專做國內旅遊,開辦多條1日、2日、多日和離島旅遊路線,以薄利多銷、車資便宜為特色
◎事故:
.2016╱08╱01
搭載國旅團的遊覽車駛出中橫公路祥綠隧道口,遭1噸重落石砸穿車頂,釀1死4傷
.2017╱02╱13
武陵賞櫻團遊覽車,在國道5號疑因駕駛精神不濟超速,衝出護欄翻落邊坡,釀33死、11傷
◎現況:今年6月遭廢止旅行社執照
(蘋果日報)
--
蝶戀花翻車33死 業者「無責」全不起訴/檢方認定司機超速為肇事主因 罹難者家屬將循民事求償
蝶戀花旅行社遊覽車翻覆造成三十三死、十一傷慘劇,罹難者家屬控告蝶戀花、友力通運負責人及員工等八人業務過失致死,士林地檢署認定肇事主因是司機康育薰超速,其餘被告無刑責,但因康已死亡,全案處分不起訴。家屬代表陳靖堯得知結果回應:「不意外,台灣法律就是這樣。」他們將另循民事途徑求償。
「不意外,台灣法律就是這樣」
士檢今年三月對外指出,二月十三日當晚遊覽車駛出國道五號南港隧道,時速為八十四公里,經過一面五十公里、三面四十公里限速牌,卻沒有煞車減速,以高速九十八公里駛進國道三號匝道,入彎時單側輪胎就已飄移,翻覆時速度仍有七十九公里,暗指超速為事故主因。
家屬質疑武陵賞櫻一日遊行程過於緊密,司機無法充分休息,可能過勞,車輛老舊、輪胎痕不平均也是釀禍原因,對康育薰、領隊蕭如進、蝶戀花負責人周比蒼、周繼宏父子、負責行程規劃、駕駛管理的兩名員工及友力負責人黃河清 、黃鳳珠兄妹提告業務過失致死。
驗車合格 輪胎、煞車也沒故障
檢方不起訴指出,肇事遊覽車於八十七年十月取得合格行照,雖然同年十二月、九十七年兩度修法,訂定更嚴格的車體規格及安全性測試,但僅要求新車,未規範立法前的舊車。
肇事遊覽車最後三次至北區監理所驗車皆合格,去年二月至案發前一個月總共進廠保養七次均無異常,案發後鑑定煞車系統沒有故障,輪胎也未磨損到指示點。
司機休息未滿10小時 違反勞基法
康育薰大體經解剖化驗,沒有毒品、酒精反應或心腦血管疾病,今年一月間臨時請假兩天獲准,案發前三天(二月十日)也有休假。
康育薰月出勤天數最高廿八天、最長曾連續上班十七天,案發前一天工作到凌晨才回家,隔天早上八時許又出車,休息未滿十小時,案發當天又駕車近九個半小時,確實違反勞基法。
不過,行車紀錄器及沿途監視器皆顯示康育薰正常駕駛沒有異狀,倖存團員也證稱行車平穩,沒有忽快忽慢或急煞的狀況,難認康育薰因超時工作,恍神疏忽肇事,除非有其他積極證據,否則未達起訴門檻。
道路設計部分,檢方委請逢甲大學車輛行車事故鑑定研究中心鑑定,認定該匝道從入彎到出彎,臨界速限分別為時速八十七公里、六十四公里及七十三公里,若依四十公里限速行駛,不可能會翻車,符合設計規範,但因屬危險路段,建議交通部可將該處○.八公尺護欄,加高至一.四公尺。
司機扛全責 姊姊批檢方辦案不公
遊覽車駕駛康育薰在車禍中死亡,太太、女兒的手機昨天關機連繫不上;康育薰的姊姊康麗玲透過Line發表聲明,質疑台灣的司法不就是如此嗎?避重就輕又沒有追根究柢,批評檢察官沒有同理心、辦案不公,將和家人討論,不排除向蝶戀花提告。
康麗玲表示,弟弟是駕駛,「有責任,但不是全部!」檢方把全部責任都推給已死的弟弟,當天康育薰從武陵下山至國道五號南港系統交流道前的隧道,沿途都有踩煞車,「為什麼前卅秒可以踩煞車,後卅秒卻不能踩?」她質疑車體安全結構,恐有煞車失靈等問題。
康麗玲也點名檢察官陳彥章「一直幫著蝶戀花講話,我們家屬所講的,他似乎都不採納」,她舉例說,曾問陳彥章勘查遊覽車時,為何沒通知罹難者家屬及司機家屬?「但他只回我一句『抱歉』,一句抱歉就把全部責任推給康育薰了。」
康麗玲說,康育薰當天早上八點出門,出事時將近晚上九點,已構成過勞,武陵農場沒有司機休息室,必須原地在車上待命,計算全天出勤時間應該是十六小時以上,康育薰在蝶戀花旅行社上班已六、七個月,每月連續上班十四天、十六天、十七天、廿二天、廿四天不等,難道還不構成長期過勞、出事致死嗎?
記者昨致電蝶戀花旅行社負責人周繼弘,但直到截稿前都未獲回應。
士林地檢署回應,陳檢察官案發當晚十點就忙著相驗死者,直到隔天早上八點才離開,十一點又前往現場勘驗車體,當時還未整理出家屬名單,因此無法及時通知。六月五日第二次履勘,皆有通知死者家屬,且針對家屬所提的疑點,陳檢察官也一一調查釐清,才會處分不起訴。
(自由時報)
--
蝶戀花翻車33死 旅行社老闆不起訴
蝶戀花遊覽車今年二月在高速公路翻覆,造成卅三死十一傷,家屬控告旅行社創辦人周比蒼、負責人周繼弘父子等八人業務過失致死罪嫌;士林地檢署調查認定,司機超速是車禍主因,但司機康育薰已身亡,對康及周家父子等八人處分不起訴。
檢察官認定,遊覽車車體結構、驗車及保養沒問題,康育薰雖超時駕車,但無法證明過勞,也非超速必然原因;檢方並引用最高法院判決,強調檢方不能僅依「可能性」處分,起訴門檻不應只是百分之五十或六十可能性,應有百分之八十把握才能起訴並說服法官。檢方澄清,不是將肇事責任推給駕駛,而是依證據、法條做出處分。
蝶戀花遊覽車二月十三日搭載四十二名乘客,北返行經國道五號南港隧道後,超速過彎撞擊護欄翻覆,車頂遭掀開摩擦邊坡,造成卅三人死亡、十一人受傷。家屬控告周比蒼、周繼弘父子、司機康育薰、導游蕭如進及王姓、鄭姓員工、友力通運負責人黃河清、黃鳳珠等人業務過失致死、業務過失傷害、職業安全衛生法等罪。
檢方查出,遊覽車為一九九八年出廠取得行照,車高三點七公尺,新法規要求遊覽車降低高度至三點六公尺,但未回溯已合法取照車輛。
遊覽車車齡十九年,依法每年檢驗三次,周比蒼購車後靠行友力通運,去年四月、八月及今年一月皆檢驗合格,也按時保養,勘驗確定煞車系統無異狀,胎紋鑑定和事故無關聯性,遊覽車為合格、合法車輛,無法認定周家父子及黃河清有過失。
康育薰案發前駕車九個半小時,出車前未有十小時休息時間,違反勞基法,但檢方認為超時駕車只是超速可能原因之一,且解剖後未發現康有相關疾病,無法證明康過勞導致超速駕車釀禍。
蝶戀花案/鑑定報告 危險路段護欄應加高
偵辦蝶戀花翻車事故的檢察官,花七個月時間調查,根據逢甲大學事故鑑定中心的報告,認定司機行經危險路段超速肇事。檢方說,遊覽車以時速九十八公里行經彎道第一區段,車速過快造成左側車身抬起、車身向右傾斜,通過第二區段時速七十九公里,以致翻車。
家屬質疑遊覽車座椅未上鎖、旅行社刁難休假,與車禍有關;檢方也發現遊覽車兩旁座位僅以螺絲鎖住卡榫,未緊鎖車身。但因營業大客車檢驗無規定車身強度或座位固定方式,而遊覽車翻覆後一路擦撞水泥格狀擋土牆,車頂被掀起再衝撞十二公尺,造成乘客缺少車身保護,與座椅固定方式關聯性不大。
鑑定中心報告指出,車禍彎道限速四十公里,有三面標示牌、跳動路面,但彎道有急彎,屬於危險路段,不減速容易發生意外;遊覽車輪胎高一點○四公尺,超出零點八公尺的護欄高度,有鑑於國外護欄高度多為零點九至一點五公尺,建議公路總局以H型鋼採簍空方式將護欄增高至一點四公尺。當然,也可截彎取直,但工程成本浩大,或可先在出隧道、進彎道前增設測速照相機,提醒駕駛減速慢行。
蝶戀花案/司機姊:弟過勞 推給死者不公平
「弟弟有責任,但不是全責;人已死,全推給他相當不公。」蝶戀花遊覽車司機康育薰的姊姊康麗玲昨天表示對司法非常痛心,不排除以自己名義提告。
康麗玲表示,弟弟是駕駛行為人,有責任,但不是全責;案發當天,弟弟已構成過勞。她說,武陵農場沒有司機休息室,必須原地車上待命,「不知檢察官及勞動部是怎麼認定」。
她表示,蝶戀花旅行社創辦人周比蒼父子在意外發生至今從沒向她致歉,她認為不能「司機已死,案全推已逝司機背。」這對弟弟不公平,也對不起其他卅二名罹難者。
事發後被註銷公司執照的友力通運公司負責人黃河清,感謝司法單位還清白,希望交通部能回復公司執照;但他也嘆說:「這個願望似乎不太可能達成。」
黃河清表示,交通部在真相還不明時就先處分,撤銷公司執照,是「先射箭再畫靶」,他雖多次申覆和上街表達不滿,但因裁決單位就是交通部,最後都是徒勞。
他痛批交通部當時是「抓替死鬼交差」,轉移當下民眾對政府責罵;公司被停照後,一百多輛遊覽車無法上路,不管靠行或受雇司機,生計受到影響。
蝶戀花翻車事故中,新北市金山區有四人罹難、一人受傷;金山區長陳國欽轉述四名罹難者家屬的看法,均對檢方偵結沒意見。
蝶戀花案/奪命彎道如何改善? 專家建議加高護欄
蝶戀花遊覽車翻覆造成33死重大意外,檢方委請逢甲大學事故鑑定中心分析指出,交通部公路總局於彎道限速40公里,有3面標示牌、跳動路面,無不妥之處,但彎道有急彎是危險路段,若不減速容易發生意外,建議將原有0.8公尺高的護欄,以H型鋼採簍空方式增高至1.4公尺。
檢方表示,遊覽車輪胎高達1.04公尺,超出原有護欄高度許多,若遊覽車過彎擦撞護欄根本擋不住,非常容易翻車,國外護欄設計也以0.9至1.5公尺為主。雖建議主管單位截彎取直,但工程成本浩大,鑑定中心則建議出隧道、進彎道前增設測速照相機,提醒駕駛減速慢行。
檢方表示,現行法規雖未回溯限制舊有遊覽車,但建議可用車齡多寡制定不同驗車標準,車齡越高檢驗標準越高,才能有效規範遊覽車。另外,也分析彎道臨界速度,算出多少時速過彎容易翻車?報告指出,彎道第一區段臨界速度為87.3公里,意指車輛速度超過87.3公里容易側滑翻覆,第二區段為64.71公里。
遊覽車以時速98公里行經彎道第一區段,明顯超出臨界速度,車速過快造成左側車身抬起,車身向右傾斜,通過第二區段時為79公里,也超過臨界速度,明顯未煞車減速倒致翻車。
蝶戀花案/家屬質疑座椅沒下釘害死人 檢:關係不大
蝶戀花遊覽車翻覆造成33人死亡悲劇,士林地檢署3月公布事故第一波調查結果,遭家屬代表質疑,死者幾乎都是頭部破裂,椅子沒緊鎖是造成大量死傷主因,檢方也證實椅子沒「下釘」,只以鐵片卡榫。
檢方今表示,依照營業大客車定期檢驗規定,只針對車身部位規格、型式、座位數、喇叭、燈光、滅火器、煞車效能、平衡度及側滑度等項目,並無規定車身強度或座位固定方式、固定強度,難以認定遊覽車不符法規。
家屬代表當時質疑,椅子沒有緊鎖,導致車輛翻覆時,乘客飛出而大量死亡,質疑檢方未查車廂內部結構,只看車體外部就說車況正常。檢方今指出,當時遊覽車翻落邊坡,車頂被削掉,乘客飛出車外導致死亡,和座椅是否緊鎖較無太大關連。
蝶戀花案/遊覽車結構沒問題 檢方:超速是肇事主因
蝶戀花遊覽車翻覆造成33死11傷,家屬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提告蝶戀花旅行社、負責人周比蒼和周繼弘、王姓及鄭姓員工、駕駛康育薰、導遊蕭如進、友力通運負責人黃河清、黃鳳珠。士林地檢署今天偵結,認為車體結構、驗車、保養、煞車系統或輪胎胎紋皆無問題,另司機及導遊身亡,予以旅行社、8人不起訴處分。
檢方調查,遊覽車為1998年出廠,也取得同年10月30日合格行照,雖然法規同年12月有修正降低遊覽車高度為3.6公尺,但並無回溯先前已取得合格證照的車輛,只針對新車部分規定,就法規來認定,蝶戀花肇事的遊覽車為合法合格友纜車。
另驗車部分,該遊覽車出場超過10年,依法每年要檢驗3次,周比蒼購得遊覽車後靠行友力龔韻,去年4月、8月、今年1越共檢驗3次合格,沒有不符法規之處。保養紀錄、煞車系統均無異常或故障,另依行車紀錄器(大餅)資料顯示,遊覽車從時速113公里降至57公里,顯示煞車未故障。輪胎胎紋部分,經逢甲大學行車事故鑑定研究中心結果,認定胎紋和煞車力與翻車事故無關聯性。
檢方指出,司機康育薰大體解剖結果,未檢出酒精或毒品反應,也沒有冠心病等症狀,死因為多重性外傷。另遊覽車行經彎道時,遊覽車行經國道五號出南港隧道為84公里,之後加速98公里,最後車尾撞擊護欄時為79公里,明顯超出速限,肇事主因為車速超過臨界速度才導致翻車。
蝶戀花事故/黃河清批交通部「抓替死鬼交差」
蝶戀花旅行團遊覽車翻覆釀33死11傷,震驚全國,士林地檢署究責,認為車速過快是事故主因,但因為肇事司機康育薰死亡,全案今天偵結不起訴。除此之外,蝶戀花旅行老闆周比蒼、少東周繼宏和遊覽車公司友力通運負責人黃河清,也獲不起訴處分。
記者致電黃河清,對於檢方偵辦結果,他表示司法單位總算還公司清白,但也嘆說這個清白的代價太大了,「唯一希望,是交通部能回復公司執照,但這個願望似乎不太可能達成。」
據了解,友力通運被註銷執照後,旗下所有遊覽車在4月底撤銷牌照,無法上路,雖然可以加入其他遊覽車公司,以替補方式重新申請牌照,但替補有車齡、名額的限制,申請條件嚴苛,並非所有車輛都能符合。若能恢復執照,友力旗下141輛車就能全數上路,對業者來說是最好的結果。
黃河清指出,交通部在事件真相還不明朗的時候就先處分,撤銷公司執照,這種做法是「先射箭再畫靶」,雖然多次申覆和上街表達不滿,但因為裁決單位就是交通部,最後都是無功而返,只能走司法程序,打行政訴訟爭取權益。
他表示,車禍發生後,公司在一個月內就被停照,100多輛遊覽車無法上路,不管靠行或受雇的司機,生計都受到影響,有人因為繳不出車貸而破產跑路,就算沒跑路,半年多的損失該誰負責。
他痛批交通部是「抓替死鬼交差」,轉移當下民眾對政府責罵,自己又猶如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權勢都在對方手上,根本打不贏。他「車禍發生時,我們面對家屬,擔起應該賠償、彌補的責任;現在真相大白,誰來面對我們,還我們公道?」
蝶戀花案釀33死偵結 業者周比蒼父子、司機統統不起訴
蝶戀花遊覽車今年2月翻覆,造成33死重大意外,家屬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提告,事發至今近7個月,檢方今天偵結,蝶戀花旅行社創辦人周比蒼、負責人周繼弘、友力通運負責人黃河清等人均不起訴處分,另司機康育薰因身亡也不起訴。
蝶戀花旅行社2月13日舉辦武陵農場一日遊,未料回程在國道翻落邊坡,造成33死11傷。士林地檢署3月公布首波調查結果,指出遊覽車超速為肇事主因,另證實車輛座椅未「下釘」,僅以鐵片卡榫,但並未違反驗車規定。
當時檢方指出,遊覽車行經國道五號出南港隧道為84公里,之後加速98公里,最後車尾撞擊護欄時為79公里,遊覽車尾留下白漆,地面輪胎痕也僅有單邊,並有往外擴散的情形,顯見當時車輪已單邊離地,車速過快導致車禍。
(聯合報)
--
蝶戀花33死偵結 周比蒼父子、友力通運不起訴
司機、導遊身亡不起訴
蝶戀花遊覽車今年2月翻覆,造成33死重大意外,家屬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嫌提告,事發至今近七個月,檢方今天偵結,蝶戀花旅行社創辦人周比蒼、負責人周繼弘、友力通運負責人黃河清及員工等6人均不起訴處分,另司機康育薰、導遊蕭如進因身亡也不起訴。
車況、輪胎、煞車正常
檢方指出,肇事的車輛,經調查後是合格的營業大客車,驗車、保養、煞車都沒問題,輪胎與車禍意外也沒有關聯。司機未發現有飲酒或服用藥物等狀況,但確實有超速導致翻車。
友力通運僅掛牌難究責
至於司機是否請假遭刁難,檢方未查出,至於有人告發是因為司機連續出勤導致疲勞駕駛釀禍,檢方指出,縱使有超時工作,也難認定這是肇事主因,另車子屬於蝶戀花所有,友力通運只有掛牌無法究責。
車輛座椅未下釘 未違反驗車規定
蝶戀花旅行社2月13日舉辦武陵農場一日遊,未料回程在國道翻落邊坡,造成33死11傷。士林地檢署3月公布首波調查結果,指出遊覽車超速為肇事主因,另證實車輛座椅未下釘,僅以鐵片卡榫,但並未違反驗車規定。
當時檢方指出,遊覽車行經國道五號出南港隧道為84公里,之後加速98公里,最後車尾撞擊護欄時為79公里,遊覽車尾留下白漆,地面輪胎痕也僅有單邊,並有往外擴散的情形,顯見當時車輪已單邊離地,車速過快導致車禍。
(聯合晚報)
--
蝶戀花翻車33死 業者不起訴
蝶戀花旅行社國道翻車意外,造成33死11傷,被害人家屬及傷者對蝶戀花旅行社、友力通運公司負責人等8人提出業務過失致死等告訴。士林地檢署昨偵結,檢方認為駕駛嚴重超速是釀禍主因,不能因為社會大眾道德情感,就忽略對被告有利的證據,對負責人周比蒼、周繼弘父子等人作出不起訴處分。
家屬指檢方卸責
陳姓家屬代表得知結果後表示,「台灣法律就是這樣」,未來將委由律師,仍會對蝶戀花旅行社周比蒼父子提民事求償。已故司機康育薰的姊姊則發聲明指檢方將責任推給弟弟,不僅對他不公平,也對不起其他32名罹難者,將以個人身分對蝶戀花提告。
今年2月13日晚間,蝶戀花旅行社的1輛遊覽車在國道5號南港系統交流道發生車禍,檢方認定,駕駛康育薰在速限40路段,最快超速到98公里,事故發生前一刻為時速79公里,並經囑託逢甲大學進行「臨界速度」鑑定,發現該路段時速64.71公里就會翻車,康嚴重超速是釀禍主因。
事故與過勞無關
不過,鑑定報告指該匝道雖符合設計規範,但對用路人屬危險路段,檢方將把報告轉給交通部作為提高護欄高度及改善參考。
檢方並調閱出勤記錄表,查出康確實連續出車9天,事發前3天休假1天,且事故當天休息未滿10小時,已違反勞動基準法,但屬行政罰款,另解剖遺體,康沒有心臟疾病及過勞的生理反應,且未服用其他藥物,其他乘客證稱,康當天沒有異常,行車也未出現不穩、打瞌睡等,沒證據顯示事故與過勞有關。
業者周比倉案發後在記者會態度強硬,一句「人為財死」的說法,更引發輿論批評,檢察官表示,辦案不應憑個人情感,疏忽對被告有利證據,連續出勤或超時駕車,以至恍神疏忽,導致過彎未減速可能是肇事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必然」原因。
友力通運僅供靠行
檢方認為,蝶戀花負責人周比蒼、周繼弘犯罪事證不足,王姓、鄭姓員工,以及友力通運公司負責人黃河清、黃鳳珠,僅提供靠行等行政管理,與事故無關,已故駕駛康育薰、導遊蕭如進因死亡,均予以不起訴。
刑事可再議 民事賠償難逃
蝶戀花旅行社賞櫻遊覽車翻覆,旅行社負責人及領隊獲不起訴,法界援引八里雙屍命案關於媽媽嘴老闆的民事判決,認為刑事可免責、但民事連帶賠償責任無法逃避,蝶戀花旅行社恐因未盡監督之責,須賠償死者家屬及傷者損失及慰撫金。
律師張宸浩說,檢方認定遊覽車駕駛超速是肇事主因,但因其死亡不起訴,就民事部分,遊覽車司機的繼承人也可以主張「拋棄繼承」,免去所有受害者可能的各種民事求償責任,但蝶戀花旅行社則因民法、公司法、消費者保護法必須連帶負賠償責任。
張宸浩指出,民法第188條規定,受雇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的權利,雇用人需一同負擔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蝶戀花旅行社負責人可能須與肇事司機連帶賠償,且公司負責人並不以登記名義人為限,未掛名的實質負責人也可包含在內。
法界人士表示,近年司法實務判決對雇用人連帶賠償責任採用較嚴格的檢視標準,保障受害者的求償權益,例如八里雙屍命案,媽媽嘴咖啡店老闆及股東呂炳宏等3人,遭最高法院認定未盡監督之責,判決須與凶手謝依涵連帶賠償死者家屬368萬元。
法界建議傷者及死者家屬可以在收到不起訴處分後7日內,就該不起訴處分聲請由地檢署轉呈高檢署再議,由高檢署審核對於領隊及蝶戀花老闆周比蒼、周繼宏不起訴處分有無不當之處,如確有疑義可發回士檢重新調查。
(中國時報)
--
雙北屠宰場 驗出禽流感 來自桃園雲林雞場 今夏疫情再攀升
禽流感疫情再升溫,新北市前天公布屠宰場雞隻染H5型禽流感,農委會防檢局昨表示,同日接獲雙北獸醫師通報,經確診都染H5N8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雞隻來自雲林水林和桃園大溪養雞場,前者約兩千八百隻進行移動管制,後者僅剩五隻,餘恐已流入市面。專家提醒,今夏禽流感案例異常增加,秋冬疫情恐更嚴峻。
防檢局昨公布,上周五接獲新北市及台北市家禽批發市場附設屠宰場獸醫師通報,發現有雞隻疑染禽流感,通報採樣並送驗,前天確診兩處雞隻都染H5N8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採樣當時同批屠體各有四十及二十四件凍存,確診後已銷毀。
七八月通報12件
來源雞場經追查有兩場,雲林縣水林鄉雞場供應雙北,約剩兩千八百隻,通報當日已執行移動管制,初步核酸檢驗未驗出病毒,後續檢驗結果約一周才出爐,暫未撲殺;桃園市大溪區雞場只供應新北市,場內僅餘五隻,飼主自願放棄,已全數人道處置並送驗。
禽流感疫情多好發於秋冬,但今夏案例明顯增加,統計去年七到九月確診撲殺場三件,今年七、八月就有十二件。防檢局副局長施泰華說,這顯示禽流感病毒開始適應高溫,菲律賓等地也有類似報告,需格外注意,業者應落實禽舍防鳥設施、徹底消毒。
可能已產生變異
台灣大學獸醫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表示,禽流感病毒不耐高溫,夏天感染發病多不嚴重,案例增多代表環境中病毒始終未除,且可能已產生變異,雖近來未聽聞有新病毒在國際出現,但可預期H5N8等本土禽流感病毒,會在秋冬爆發另一波疫情高峰。
(蘋果日報)
--
雙北都有「禽」況 疫雞來自雲林、桃園
九月剛過五日,禽流感疫情漸升溫,雙北市皆淪陷、於屠宰場中紛紛檢出病毒;地方、中央公布疫情時間還出現不同調,前日新北市屠宰場公布確診禽流感案例,防檢局卻到昨天才證實不僅新北市,台北市也確診H5N8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冷凍屠體廿四件,且溯源雞隻皆來自桃園大溪和雲林水林鄉二禽場。
新北市率先公布九月一日於泰山區屠宰場檢出紅羽土雞及黃金雞確診禽流感,農委會防檢局昨才證實,台北市萬華區屠宰場也於九月一日檢出,兩場確診為H5N8。
防檢局副局長施泰華回應,由於中央要等凍存屠體銷毀後才可正式對外發布,才會比地方新北市晚一步透露消息,但他強調並沒有延遲,只是按照行政標準程序行事。
防檢局也說明,回溯染疫雞隻來自雲林,該禽場尚存二千八百隻雞,其中新北市還有部分黃金雞來自桃園市,該禽場僅剩五隻雞,目前溯源採樣檢驗中,結果尚未出爐。
施泰華說,今年夏季疫情的確不少,預計入秋、冬之際,疫情應會更嚴峻,特別是民間土雞採分批出雞,工作人員來回出入容易攜帶病毒,呼籲業者應做好門禁管制,如有發現雞隻異常必須主動通報。
禽流感升溫,也帶動豬價攀升,全國毛豬交易均價日前每公斤已升破八十三元。農委會指出,昨已稍回跌至八十二.二元,禽流感疫情控制及中元節過後,應會回到八十、八十一元水平。但有豬農預估,毛豬缺貨問題難以立即解決,豬價恐中秋節後才有機會緩步下跌。
(自由時報)
--
助警製作假筆錄 過動症男判8月
台北市中山警分局黃姓、曾姓警員,為了「衝績效」,至少3次指使有「過動症」的45歲梁姓友人,協助製作假檢舉筆錄,再偽簽檢舉人姓名並按指紋,據以向法官聲請搜索票;2警認罪獲緩起訴,台北地院昨依3次偽造公文書等罪,併判梁男8月有期徒刑,不可易科罰金。
據調查,黃、曾2警前年8月至10月間,先後持3件偽造的吸毒案檢舉筆錄,向北院聲請搜索票,法官發現檢舉人根本不知這回事,識破員警伎倆,向台北地檢署告發。
2警衝績效 認罪後緩起訴3年
北檢考量2警認罪且沒前科,在績效壓力下一時失慮犯案,今年6月依偽造文書、違反個資法,將2警處分緩起訴3年,各繳國庫25萬元、5萬元,另服120小時、100小時義務勞務;梁男因有前科,不符緩起訴要件,遭檢方起訴。
法官認為,梁男3次犯行皆觸犯誣告罪、公文書登載不實罪,且是員警登載不實罪的共同正犯,誣告罪刑度為7年以下,公文書登載不實等2罪則為1年以上、7年以下,法定刑度皆重,考量梁男動機是幫助警察辦案,犯後認罪、有悔意,符合「情輕、法重」的減刑條件,因此3罪各輕判6月,合併執行8月。可上訴。
(自由時報)
--
手術煙霧好毒 比交通空污更恐怖
空污無所不在,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昨天指出,開刀房裡因手術煙霧造成的空污,「甚至比交通空污更恐怖」;且因其影響醫護人員與病人健康,呼籲全國各醫療院所儘速加裝手術煙霧防制裝備。
手術煙霧是因為手術中使用雷射、手術電(燒)刀、電頻設施、超音波刀儀器、電鑽或氣動工具,以及其他手術儀器等,瓦解組織或破壞細胞時所產生,含潛在有害物質,會增加呼吸道與肺部疾病風險;且存在細菌或病毒,吸入後可能造成疾病傳播。濃度過高也恐導致醫護人員眼睛受刺激或干擾能見度,影響手術品質。
民團籲 醫療院所加裝防制裝備
葉光芃昨與民進黨立委邱泰源和手術全期護理學會理事長傅玲等人,一同召開記者會。葉光芃舉例說,曾有研究顯示,腹腔鏡手術過程中使用電燒,產生一級致癌物苯,病患術後尿中苯含量竟然比術前暴增四倍;或剖腹產使用電刀,使「新生兒出生第一口氣就吸到垃圾空氣」!常見的雷射除毛手術,會產生高濃度的細懸浮微粒。
目前國內僅彰化基督教醫院在全數開刀房中安裝煙霧防制設備,葉光芃肯定其帶頭做了良好示範。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昨也出席支持,並表示彰化縣會主動推廣縣內其他醫院跟進。
傅玲則代表長時間待在開刀房的護理師發聲。她說,每一台刀幾乎都會用到電燒切割或止血,就會產生煙霧,目前護理人力已經短缺,她認為更要努力改善職場環境,才能留住人力。
國健署︰已訂「參考指引」宣導
國健署研究員林真夙表示,衛福部去年度委託調查手術煙霧實際狀況,今年也配合勞動部,訂定「醫療院所手術煙霧危害預防及呼吸防護參考指引」,已轉發各地,後續會加強推廣宣導。
根據指引內容,衛福部醫事司科長李中月說明,除透過設備改善,在手術期間尚有其他方法可以使用;如移動位置、轉身遠離較大量煙霧避免吸入;執行內視鏡手術時,避免開口朝向自己,且在打開內視鏡或電刀時以漸進方式拔除,在電刀不連續使用時,也可少量多次的釋放患者體內的煙霧,避免一次性煙霧產生等。
邱泰源認為,「參考指引」不具強制性,希望建立具體獎勵措施,或列入評鑑項目。衛福部表示,未來配合宣導計畫,可能優先研擬鼓勵方案,至於是否列入評鑑,仍有待評估。
(自由時報)
--
手術房空氣比紫爆毒 久待恐致癌
剖腹新生兒吸的第一口空氣竟然比PM2.5還毒!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4日在記者會上指出,「電燒、超音波切割刀、雷射除毛等手術產生的煙霧,曾測出活的B型肝炎病毒、苯等致癌物質,每吸一口氣就吸入2億顆超細懸浮微粒。」民進黨立委邱泰源說,「病人躺在手術台上5~6個鐘頭,但醫護人員卻必須每天在手術房,健康恐受影響,政府應努力宣導裝設除煙器,甚至列入評鑑。」
衛福部醫事司科長李中月表示,未來會積極宣導手術室裝設除煙器之政策,之後啟動衛生局的「督導考核」了解醫院設置狀況給予建議,若要列入評鑑則仍須研議。
手術煙霧恐致癌
「腹腔鏡手術過程中產生的煙霧含有苯等致癌物質,悶在腹腔內的毒氣全由體內吸收,若對手術前後的病患驗尿,會發現尿中苯增加了4倍。」葉光芃4日在「改善勞動環境空污,保障國人身心健康」記者會上表示,電燒、超音波切割刀、雷射除毛等手術,產生的「超細懸浮微粒」煙霧是比PM2.5還要小的微粒,就連N95口罩都難全部阻擋在外。
葉光芃說,一般環境中超細懸浮微粒為3000~10000顆,但在雷射除毛時卻可飆到44萬顆,甚至有研究發現空氣中有存活的B型肝炎病毒,平均呼吸一口氣吸入500cc空氣,在開刀房每一口氣就能吸入2億顆超細懸浮微粒,「而剖腹生產若使用電燒技術,新生兒的第一口氣、孕婦與醫護人員的呼吸,便都是這些有毒煙霧。」他呼籲,「醫院應儘速裝設除煙氣,保障病患與醫護人員的手術環境。」
台灣手術全期護理學會理事長傅玲指出,雖沒有臨床病例可舉例,但長期待在手術室的護理師在呼吸道過敏部分,如氣喘、鼻竇炎等,比一般人高出2倍以上。
初步鼓勵、後續評鑑?
「期許所有醫院能在5年內完全落實。」長期關切醫療議題的邱泰源認為,醫院空氣污染等相關行政命令在8月已公告,醫院應更重視手術煙霧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危害,目前彰化基督教醫院已全面裝設,對執刀醫護人員是很好的參考指標,各大醫療院所應儘速跟進改善手術室勞動環境,也增進醫病權益,衛福部應將此列入輔導計畫。
邱泰源建議,衛福部可推出獎勵競賽推廣,第一步表揚醫療院所裝設手術除煙器,第二步便可考量列入醫院評鑑項目中,部會不要再只是期待、希望、可能,必須要努力落實。
(台灣醒報)
--
農委會公告禁用4.95%芬普尼水懸劑
芬普尼蛋造成食安風暴,為降低芬普尼農藥殘留風險,農委會防檢局昨天公告自九月六日起,禁用四.九五%芬普尼水懸劑。違法使用將處以一萬五至十五萬罰鍰,針對輸入、生產和販售,依法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以及七百五十萬罰鍰,呼籲農民、農藥業者及民眾勿以身試法。
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指出,為降低農作物農藥殘留風險,去年一月一日公告刪除四.九五%芬普尼水懸劑之使用方法及範圍,但未公告禁用及廢止農藥許可證。國產蛋檢出有芬普尼農藥殘留,推測與未禁止加工製造所致,導致不肖商人仍有取得管道,再推銷給農民違規使用。
因此,防檢局昨天正式公告,禁止該劑型芬普尼之輸入、加工製造、販售及使用,減少該農藥被違法流用的情形,確保農畜產品食用安全,同時避免有益昆蟲遭受毒害。依據「農藥管理法」規定,違法使用罰一萬五至十五萬罰金不變,違法生產輸入可處一年至七年徒刑、且最高罰七百五十萬罰鍰;違法販售也將判六個月至五年徒刑,且最高罰五百萬罰鍰。
如仍持有請儘速辦理回收
馮海東說,新法公告自九月六日生效,不論是農民或農藥販賣業者,如仍持有請儘速聯絡原農藥生產業或販賣業者辦理回收。經查違法儲藏禁用農藥者、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都將開罰,呼籲民眾勿以身試法。
防檢局補充指出,目前尚有三種合法的芬普尼劑型,包括二五○G/L種子處理用水懸劑(限稻種催芽時使用,未於市面販售)、○.三%粒劑(水稻及玉米害蟲或線蟲防治用)及○.○一四三%粒劑(紅火蟻防治用),其劑型及使用方式較無環境危害及藥物殘留風險。
(自由時報)
--
一二審輪調 「檢察體系不崩才怪」
司改國是會議通過「一二審輪調歷練制度」的檢察人事制度改革決議,法務部參事陳瑞仁上月底提出一、二審檢察官輪調方案,台中高分檢主任檢察官李慶義痛批,陳瑞仁的方案將使一審檢察長無法有效領導,二審檢察署監督功能完全喪失,基礎檢察體系不崩解才怪。
李慶義轟:資淺指揮資深
依陳瑞仁提出一、二審檢察官輪調方案,強制目前二審檢察官回任一審(二審約100名檢察官,強迫1年10人回任一審),訂定二審檢察官任期4年,4年後回任一審,將來可以再上二審2年,最後又回到一審。
李慶義說,這個制度運作下去,不到10年,二審檢察官將全部是任期4年的「資淺」檢察官。試問:這種「過水式」的二審檢察官,如何發揮二審檢察官功能?如何指揮監督一審檢察署(指越來越多資深檢察官到一審)?
辦案主力「不能有任期制」
他說,這是沒待過二審、沒到二審工作過,還認為二審是「閒缺」的人所想出來的辦法,依檢察一體,上級檢察署有指揮監督下級檢察署的職責,除任行政主管職的檢察長或主任檢察官,可有任期規定,任何審級從事辦案的檢察官,均不能有任期的規定,理由很簡單,檢察官是最基層的辦案主力,須有穩定力量,更需要經驗的累積及傳承,這是文官體制基本道理,不會是閒缺。
且檢察官擁有主動偵查權,如各個都不受節制,將如同出柙猛虎,對人權侵害之鉅不言可喻。
法務部參事陳瑞仁昨表示,他提的輪調方案,著重於二審調任一審發揮經驗傳承,也不會減損二審原本應有的功能。
陳瑞仁:重返一審可奉獻經驗
陳瑞仁說,這段期間不少人提出建議,要如何從二審請人「下來」一審,要採志願制、強迫制、還是混合制?如何配套?在草擬方案時,有些選項是相互衝撞拉扯,但最後仍須在數字上做一些決定,唯有如此,才能提出具體方案讓大家檢視、討論,以跨出改革的第一步。
陳瑞仁認為,在合理配套下,每年至少應會有10名二審檢察官自願重返一審服務,奉獻經驗和智慧,促成輪調制度應是好事。
肩負傳承及把關重任 二審卻被當大閒缺
一、二審檢察官工作內容不同,長久以來二審檢察官被認為是等候退休的「大閒缺」,升上二審就是名副其實的「錢多、事少、離家近」,但二審卻是負責監督一審,肩負經驗傳承及「事實審」的把關重任。
一審檢察官剛分發、年紀輕、經驗少,主要負責偵查、起訴、執行及公訴蒞庭,還有勘驗、屍體相驗等,都是需要體力與歷練,一審設有檢察長、主任檢察官等行政主管,層層指導及指揮作戰,在第一線面對各類犯罪。
到了二審就是監督一審(審查一審業務)、再議案件、二審公訴蒞庭及上訴三審等,看似簡單,但業務審查報告表(揪出每一案件的缺失點)、再議案件駁回書,要擲地有聲讓民眾信服,案件要上訴三審更是需要博覽法條,否則很容易被最高檢或最高法院打臉,是重要經驗傳承及「事實審」階段的把關工作。
二審每半年要到一審進行業務檢查,如果都能落實,不要有鄉愿心態,哪個檢察官在混,看得非常明顯,這是一個淘汰不適任檢察官很好的制度,但長期缺乏淘汰制度為後盾,業務檢查想落實也難。
再議是維護人民訴訟權益重要一環,也是防止濫訟重要環節,是駁回或發回,針對一審檢察官沒查清楚的,可自己開庭調查,而駁回還是發回,都要給檢察官或告訴人一個明確交代,如果不是經驗豐富、辦案熟練的資深檢察官,很難取得信服。
二審非常重要,要看到如「頂新劣油案」的精彩,是需要智慧與經驗,也需要投入精力。二審沒有譁眾取寵的一面,卻是資深檢察官展現智慧的工作,它缺乏新聞報導的新鮮價值,也造就二審檢察官的「惰性」,如二審檢察長跟著懶下去,整個署就死氣沉沉,確實如養老院。
(自由時報)
--
遭職場霸凌 砍死幹部免判死
法官推認無「直接故意」殺人
高雄市仁武區一家不銹鋼金屬加工廠的王姓組長,今年三月遭同公司司機莊勝全砍斷手臂送醫不治,莊男被依殺人罪送辦,最重可處死刑;但橋頭地院認為莊被「職場霸凌」在先,且被害人舉手阻擋才被砍斷,推認莊無「直接故意」殺人,判處十四年半。
三十一歲莊勝全去年七月到加工廠擔任大貨車司機,與被害的五十二歲王姓裁切組組長相處不睦,雙方發生多次衝突,今年三月十六日上午,莊持開山刀追砍王男背部及手腳,其中一刀直接砍斷左臂,王男送醫不治,莊逃逸後被警方拘捕到案。
莊向警方哭訴遭「職場霸凌」,宣稱他到職後與王不睦,但「不知到底是什麼地方讓他(指王)看不順眼」,王把他當軍中菜鳥般教訓,一直找麻煩,常讓他氣到睡不著。
法院調查,今年三月十五日案發前一天,莊與王因使用吊掛機具而發生口角,莊無法忍受當天申請離職,向公司表示只做到月底,但當天下班後,王騎機車將莊攔下並嗆聲:「你爽不爽?」、「我還不夠爽」、「我每天都還會找你」,雙方再爆發肢體衝突,莊的頭部疑似腦震盪及臉部多處挫傷,經同事勸阻,雙方才結束衝突。
工廠鍾姓員工證稱,莊曾提及剛進公司時,王組長對他不友善,且對他口氣不好,雙方相處不是很好;孫姓職員也證述,莊、王長期在工作上,因誰先使用吊車等問題而發生口角。
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半
法官認為,莊申請離職當時還未找到新工作,如果不是長期遭「職場霸凌」,應不至於在未找到下一份工作前,即申請離職;監視錄影畫面也顯示,莊在車上預藏開山刀,預謀攻擊被害人,但莊持刀攻擊時,未針對頭、頸、胸等致命部位下手,莊原要砍王的腳,王舉手阻擋才導致左手被砍斷,推認莊無殺人之「直接故意」,但有殺人之「未必故意」。
法官考量莊長期遭職場霸凌,致使其不得不離職,非為財物等其他不法目的而犯罪,依殺人罪,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半,褫奪公權八年。
(自由時報)
--
迷路救援又一起 警:台東金針山賞花慎用導航
現在是台東太麻里金針花季,吸引許多民眾開車上山賞花,但昨天一位林姓高雄巿人在下山時,誤信導航系統,在金針山一處產業道路迷路且卡在泥地動彈不得,警方獲報馳援,最後順利協助民眾脫困。大武分局呼籲民眾,請遵照金針山路線指示牌行駛,不要使用導航,以免受困。
「我們在金針山迷路了,快來救援」,昨天上午,太麻里分駐所警員丁志強、施雅芳接獲報案後,隨即前往金針山上展開尋人行動,由於林姓報案人不熟悉路況,無法明確告知警方其確切位址,僅知道曾經過昶慶農場後隨即彎進左邊的一條小路。
警方發現報案人彎進的是人煙稀少、路況甚差的檳榔園等農路,岔路甚多,無法確切查知位置,只能透過手機不斷與其聯繫確認周遭景色,並詢問當地居民遊客可能會開錯的道路為何處。在員警不斷推敲尋找下,終於在一處金針花農地旁小路發現林姓報案人,協助將車輛駛出泥路後再帶下山。
林姓報案人表示自己與朋友從高雄到金針山賞花,卻在於下山時因導航指引至農路,後又因駛入泥地而動彈不得,非常感謝警察的協助,直呼有警真好。
大武分局表示,因為金針山是附近知本溪的上游,若民眾使用導航上、下山,容易被導入山谷,山谷道路崎嶇、路面長滿青苔,車輛進入不易駛出,過去每年都發生多起民眾用導航卻迷路的案件,呼籲民眾依指示牌行駛,切勿使用導航。
(聯合報)
--
陸軍少校被控性騷擾女下士 二審仍有罪
南部陸軍某單位簡姓少校,被控2012年10月間,在營區內對女性下屬以手環繞她脖子、腰部及肩膀,女下屬感覺很不舒服,控告簡涉嫌性騷擾,簡還誣告對方是不實指控,高雄高分院今天駁回上訴,認為簡違反性騷擾罪維持一審判處6月徒刑,得易科罰金,緩刑2年;誣告部分徒刑5月,緩刑2年。
陸軍簡姓少校被控2012年10月14日,在營區辦公室內,見女下屬因業務疏失遭他指責而情緒失穩痛哭,竟將她牽往辦公室後方寢室內,先撫摸她雙手及臉頰以安慰情緒,再趁她來不及抗拒,以環繞脖子方式擁抱約2分鐘,並在甲欲起身離開之際,擁抱約數秒鐘,進而摟住腰部擁抱數秒後,以雙手環抱甲肩膀持續1分鐘。因簡當晚須至外地執行勤務,須收拾行李,才讓她離開。
事後女下屬感覺很不舒服,於101年10月23日向其所屬連長官告知上情,並向軍事檢察官提出告訴,軍中調查單位循線查獲法辦、起訴,橋頭地院依簡違反性騷擾防治法,判處徒刑6月,得易科罰金。
簡一審時否認對女下屬性騷擾,案發當日下午6點30分,女下屬有打電話給我,還傳簡訊給我,簡訊內容還有微笑,如對她性騷擾,為何她還會傳簡訊。 另簡姓少校不滿女下屬向軍方指控性騷擾,向檢方誣指女下屬誣告部分,簡一審被依誣告罪判刑5月,高雄高分院駁回簡上訴,維持一審徒刑5月,但念在事後有悔意,緩刑兩年。
(聯合報)
--
炒房判刑首例 勇哥夫婦炒房2千間各判4年徒刑
台北炒房大戶「三黃一劉」之一的「勇哥」黃勇義與妻子郭枝芬以人頭炒房近2千間,8年來買房的總金額是264億元,獲利難以估計,但經估算,逃稅金額約在20億元,2012年被檢察官起訴,台北地院審理5年,今天依違反稅捐稽徵法重判黃、郭2人各有期徒刑4年。可上訴。
「勇哥」夫妻被判重刑,這是首件司法機關對炒房大戶起訴、判決有罪的案例,是否影響房市則有待觀察。
台北地檢署2012年查辦時,另偵處43名扮演假買家協助他們炒房的人頭戶,這些人頭戶包括黃勇義親友、房屋仲介經紀人、保險經紀人和裝潢工,人頭提供證件讓黃炒房,相關被告均在偵查中認罪,獲緩起訴處分。
據了解,黃勇義、郭枝芬涉嫌炒房標的主要在台北市信義、大安、中正區,偶爾也在郊區炒房,他涉獵物件眼光精準,並有自備水泥工、木工為班底,出手買屋裝潢後,有利潤即脫售,檢調查出黃勇義2003年炒房炒到2011年底被查辦之前,一共買賣房屋戶數為1919間,部分滯銷者,即暫時出租收取租金。
國稅局、調查局鎖定黃勇義炒房標的偵辦,搜索後,發現他涉及的炒房件數更多。依照國稅局估算,黃勇義逃漏營業稅1億6501萬5553元,逃漏營利事業所得稅9484萬8261元,逃漏綜合所得稅17億7447萬8289元,總逃稅金額高達20億3434萬2103元。
黃勇義、郭枝芬儘管炒房無數,獲利驚人,但檢調搜索他台北市士林區葫蘆街的住處和他專為炒房而成立的「天義」公司時,卻發現他生活品味很一般,家中並無奢侈、炫富的家俱,還擺有陳舊破爛的桌椅,很難與他的資力連想在一起。
檢調查出,黃勇義的「天義」公司有一支「炒房先鋒部隊」,由7名男女業務員組成,男的負責帶看屋、挑選物件,女的則辦理銀行貸款、過戶等文書工作,該團隊的看屋眼光,受到黃勇義耳濡目染,功力並不亞於黃本人。
(聯合報)
生活
新鮮人、小家庭壓力爆表 北市租屋 得花6成薪水
全台消費者物價房租類指數呈現連31月上揚,創下歷史新高,社會新鮮人及雙薪家庭在北市租房,房租占收入高達6成,想以3成月薪在北市租到理想的房子,符合標準的套房待租物件僅10%、整層住宅更僅7%,北市買房壓力大,租屋壓力同樣爆表。
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今年7月全台消費者物價房租類指數104.74,自2014年12月以來,已出現連31月上揚,甚至創下了歷史新高,對尚無力購屋只能租屋的民眾,是相當沉重的壓力。
「屋比」房屋比價平台統計全台7大都會區待租物件發現,目前在北市待租物件中,套房平均租金開價高達1,648元/坪、整層住宅也高達1,481元/坪,高居7大都會區之冠,單坪租金價格是南部都會區的2倍以上。
換句話說,以剛出社會的新鮮人來看,想在北市租1間10坪大的小套房,可能要付出高達63%的月薪、約16,480元才租的起。不僅新鮮人租屋壓力大,雙薪家庭想在台北租屋一樣辛苦,目前在北市租一間30坪的整層住家,同樣要60%的雙薪月薪收入、約44,430元,才有辦法辦到。
「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目前20~24歲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平均主要工作薪資只有26,111元,還有不少是領22K的,而雙薪家庭平均月薪約74,188元。
根據屋比統計,目前新鮮人若以租間套房、雙薪家庭以租間整層住宅的「理想屋」為目標,若想花費在專家建議的3成月薪內,北市符合標準的套房待租物件竟僅10%、整層住宅更僅有7%。
陳傑鳴表示,台北租金價格占收入高達6成,更反映出目前年輕人、小家庭從以往買不起,到如今甚至就要租不起的困境,往往只能犧牲生活品質,選擇「次一級」(如:想套房改租雅房)或是「空間較小」(想租30坪,改租20坪)的物件,凸顯在台北生活真的很難。
陳傑鳴認為,高房租明顯扼殺了年輕人積蓄財富與發展未來的可能,政府應該正視學子薪資偏低與租賃市場不健全的問題。
(工商時報)
國際
斥金正恩求戰 美嗆「耐心有限」
北韓前天宣稱成功試爆氫彈,引發國際震撼,南韓格外緊張,昨舉行實彈軍演,並稱將盡快部署剩餘的4輛「薩德」(THAAD,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發射車。最新情報顯示,北韓豐溪里核子試驗場新坑道已完成,隨時可再核試,也有準備發射飛彈跡象;有指最快本月9日北韓國慶日再測試核武或飛彈,趁勢營造緊張氛圍。
聯合國安理會昨召開緊急會議,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海莉怒斥金正恩「求戰」,表示美國雖不欲戰,「但我們的耐心並非無邊無際。」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劉結一則表示北韓核試為「錯誤行為」,但「中國絕不允許朝鮮半島有混亂或戰爭發生。」中國與俄國要求各方冷靜、對談。
南韓總統文在寅昨與美國總統川普熱線,青瓦台指出,2人在電話中「同意解除南韓飛彈彈頭酬載量限制,以作為(對北韓)有效的對應措施」兩國之前協議南韓飛彈彈頭酬載量上限為500公斤,兩人也同意祭出最強制裁施壓北韓。
北韓嗆等著化成灰
為展現防禦力,南韓政府昨表示,先前因環評而延宕的薩德系統將恢復部署進度,剩餘4輛發射車將盡快部署。南韓空軍和陸軍昨進行聯合演習,模擬攻擊北韓豐溪里核子試驗場,分別發射玄武-2型地對地彈道飛彈和「SLAM-ER」遠程空對地飛彈,準確擊中目標,是北韓核試後,南韓採取的首項軍事措施。
北韓回嗆,南韓若再發射飛彈,就等著化成灰。
美韓已同意,由美軍調派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加派轟炸機與戰鬥機戍守朝鮮半島,因應局勢變化。美韓昨也同意每年舉行「延伸威懾戰術磋商」副部長級會議,探討美提供核保護傘等具體措施。南韓國防部長宋永武昨提出於12月1日成立狙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斬首作戰」部隊,有信心可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深入平壤剷除金正恩。
文在寅昨與日本首相安倍晉3通電話,同意以最大程度對北韓施壓,促使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制裁。安倍前天與川普通話也同意加速回應北韓威脅。川普前天面對記者追問美國是否可能攻擊北韓,回答「走著瞧」。美國防部長馬提斯警告,「不希望北韓毀滅,但美方有很多軍事選項。」白宮表示,美會以核武自衛及保衛盟邦。中國昨召喚北韓駐北京大使抗議。
恐再試射洲際飛彈
北韓前天進行第6次地下核子試驗,宣稱成功試爆可裝載於洲際飛彈的氫彈。南韓國防部昨推測,北韓此次核試爆威力為5萬噸當量,為去年9月核試的5倍,但尚未確定是氫彈。美國地質調查所偵側,北韓核試引發人工地震後,時隔8分鐘再次地震,疑為核試場部分坑道炸毀,引發外界憂心輻射外洩。迄昨南韓空氣中輻射值未見異常。
南韓國家情報院昨稱,豐溪里核試場第3條坑道已完工,可隨時核試。本月9日是北韓國慶日,下月10日是勞動黨建黨日,北韓或趁機再核試。南韓國防部也指,北韓有準備發射飛彈跡象,可能朝太平洋以正常角度發射洲際彈道飛彈(ICBM),展示能攻擊美國本土。
玄武 Hyunmoo 2型飛彈
●類型:地對地飛彈
●載彈量:500公斤炸藥
●射程:
★玄武-2A(2008年部署)300公里
★玄武-2B(2009年部署)500公里
★玄武-2C(2017年發表)800公里
美國對北韓3個軍事選項
●加強圍堵
美軍在日韓部署眾多軍力與防禦武器,可能在既有基礎上加強部署,包括加強在南韓部署薩德系統,強化駐日韓及關島的空軍軍力。但加強兵力可能被北韓詮釋成地面部隊入侵的前奏
●精準打擊
美國可自潛艦與匿蹤戰機發射巡弋飛彈,精準打擊北韓核設施與飛彈設施。但因其設施藏在山區地道,很難一次全摧毀,且北韓或解讀為全面開戰以核武回擊,首爾、東京及美軍在東北亞的數萬軍力,都成為北韓反擊對象
●全面入侵
極難成功。全面入侵北韓須迅速摧毀北韓武器設施,但只要美國有增加軍力、動員日韓部隊、疏散美國公民跡象,北韓就可能先攻擊。日韓與美軍在東北亞的基地都有飛彈防禦系統,但無法保證必然有效
川普批南韓姑息 正中離間計
北韓前天宣稱成功試爆氫彈,美國總統川普隨後推特指摘南韓,稱此為姑息北韓的結果。南韓政府回應,會繼續與美合作,不解川普為何在此敏感時刻攻擊盟友國。分析指,川普此舉正中北韓下懷,平壤當局樂見華府跟盟友國疏離。
當未來談判籌碼
川普前天發推文:「南韓會發現,如我跟他們說過,姑息北韓進行會談是行不通的。」針對川普此言,青瓦台一頭霧水,要求白宮澄清。青瓦台一名官員昨透露,白宮國家安全會已經澄清,美韓對北韓政策毫無分歧。
南韓總統文在寅5月當選以來,一直反對對北韓採預防性攻擊威脅,堅持美國若採取軍事行動須先知會南韓。英國《衛報》引述專家說法,北韓主要算計之一即造成南韓與美國分裂,川普此舉正中下懷。美國「軍備控制協會」分析家瑞夫表說:「在盟友團結之際,合作是很基本的。要說(川普)這種行為多具破壞性、多愚蠢,實在不為過。」
外界分析,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不顧國際制裁,不斷試射飛彈、發展核武,其中原因之一為自保。金正恩認為,只要北韓能擊中任何一個美國城市,美國就不會用對付利比亞前獨裁者格達費的手段對付他。格達費在2003年同意放棄發展核武,換取經濟發展。結果經濟未復甦,格達費遭政變推翻時,反遭美國及盟友國轟炸。
也有分析指,北韓想利用核武要脅,以期在未來與美國等國談判時佔上風。之前各國與北韓談判,盼北韓放棄發展核武換取經濟支持。但依目前局勢,北韓不可能放棄核武,頂多同意凍結發展。金正恩現急於在談判凍結前,盡量擴張核武到無法完全去核的程度,以期未來在談判桌上獲得如印度或巴基斯坦的待遇,再也不必放棄核武。
平壤逼美談判「開戰可能性不大」
面對北韓核試引發東亞情勢更加緊張,學者認為在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各自內部考量下,北韓持續展示核武實力短情恐難停止,但是否會真的引發衝突,學者坦言「開戰可能性不大」。
凝聚北韓人向心力
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韓國高麗大學政治學博士張少文表示,北韓試圖透過展現實力逼美國上談判桌,承認北韓為擁有核武國家,雙方停戰,接著再試圖讓駐南韓美軍撤出,達成這些目的後,北韓才有可能裁減軍力。
張少文指,對美國總統川普來說,通俄門調查以及引發種族仇恨的言論都影響其施政,加上國內軍火商的壓力,讓川普有「炒熱朝鮮半島情勢」的誘因以轉移國內注意力,而美國對南韓貿易逆差,也影響川普對北韓核武處理的態度。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上台後,透過一連串飛彈試射與核試,凝聚北韓人民的向心力。在美國與北韓各有考量下,使得當前情勢僵持不下,但雙方開戰可能性不大。
川普追求經濟利益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劉德海認為:「現在的關鍵是美國,看川普願不願意上談判桌」,北韓雖想把美國逼上談判桌,但川普真正要追求的是經濟利益,在不上談判桌「就這麼耗著」情況下,北韓勢必持續核試,而日本與南韓便需要繼續向美購買武器,甚至南韓還可能為維持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而對美退讓。
即便美國與北韓走上談判桌而關係和解,美國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反而是日本可能得因北韓得到國際承認,而必須面對北韓過去對日本在北韓的殖民行為,而索討的百億美元鉅額補償。此外,北韓若躍升成國際社會一員,勢必得逐步開放門戶,對美國而言,北韓開放後不但可讓東北亞情勢走向和平,更有可能讓北韓逐步走上東德老路子,讓專制政權被迫瓦解,從根本解決問題。
憂川普開戰 南韓人搶購金銀條
北韓前天試爆氫彈,威力是北韓歷來核試最大的一次,震驚全球。被北韓嚇大的南韓民眾大多老神在在,但有部分人擔憂這次的美國總統是喜怒無常的川普,不知道會不會真的打起來,爭相搶購金條、銀條等戰時較好脫手的貴金屬。
被稱庶民的貴金屬
南韓黃金交易所昨表示,不同於以往的黃金搶購潮,此次民眾爭相購買銀條,銷量是平常的10倍。1公斤重的金條售價5600萬韓元(約149萬元台幣),反觀相同重量的銀條僅要84萬韓元(約2萬元台幣),在南韓被稱為是「庶民的貴金屬」。通常朝鮮半島局勢動盪時會出現黃金搶購潮,這次竟出現前所未見的銀條搶購潮,可見北韓核試造成一般民眾恐慌,若北韓繼續跟美國對立下去,預期金銀條銷量將持續增加。
在首爾西大門開餐廳的金基淑(音譯)說:「我很擔心,很怕會發生戰爭。北韓不斷精進核武時,我們什麼都沒做。」但她的27歲女兒說:「金正恩不敢用核彈的,因為這樣一來他只剩死路一條。」29歲釜山青年尹泰俊(音譯)說:「核試只是北韓又一次的挑釁,以前情勢更緊張也沒打起來。但這次的美國總統是川普,所以我也不太肯定。」
連署要女性服兵役
南韓媒體認為,美國已經壓制不了北韓,南韓應該自己發展核武,以核制核。甚至有8萬南韓網友連署,南韓不能只靠徵男性入伍保家衛國,女性也該納入義務役。
北韓核武威脅升級造成南韓外資企業不安,但昨天大多表現冷靜,英特爾(Intel)等國際企業只是緊盯北韓局勢,尚未啟動撤退計劃。美國留學生科諾岱爾說,他比較擔心川普亂放話,「我只擔心北韓核試時沒做防護措施,讓輻射飄進大氣層,對首爾等地造成不良影響。」
輻射塵難擴散 8天內不影響台灣
北韓前天上午進行氫彈試爆,原能會昨公布依「境外輻射塵影響評估平台」進行的輻射塵擴散途徑預測,認為北韓試爆是在地下進行,輻射塵不易隨大氣擴散,依氣象風勢估算,昨起8天內都不會影響台灣。但學者呼籲,北韓是淺層試爆,釋放的輻射量不算小,台灣不可掉以輕心,應加強偵測警戒。
原能會輻射防護處長劉文熙昨說,北韓鄰近國家如中國、日本、南韓官方公布的環境輻射監測結果,都未發現異常輻射劑量變化,聯合國「全面禁止核試爆條約組織」也在密切監控此事,目前都尚未發布輻射塵擴散訊息。
主要飄向中國東北
劉文熙說,原能會模擬是以試爆最主要的核種銫-137,以每小時釋放輻射1貝克估算,與食品輻射劑量銫-137容許值在100貝克內相較,北韓試爆的釋放量不大,依風速、風向模擬,8天內會往東往北擴散,主要影響是中國東北,不會對台造成影響,原能會將持續監控。
衛福部台北醫院顧問醫師張武修說,北韓在地下淺層試爆,才會引發這麼大的地震,釋放出來的輻射塵量應不小,且銫-137半衰期長達30年,核彈試爆主要核種還有難以偵測的鍶-90,鄰國日本也持續在科學偵測,政府不該掉以輕心。
張武修說,依目前風向來看,主要受影響地區應是中國東北,但如遇到下雨,會加速輻射塵掉落地面速度,我政府應與日、韓聯繫掌握海域偵測,台灣高山區的輻射測站也應加強每天偵測頻率。
北韓危機升高 各國誰輸誰贏/劉德海(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教授)
上周北韓在發射火星-12型洲際彈道導彈(ICBM)飛越日本領空後又進行第六次核試爆,並宣稱已成功試爆一枚可裝在ICBM上的氫彈,威力相當於上次核試的10倍以上,震驚世界,尤其是東北亞更是籠罩在一片戰雲之下。
當然北韓是最大贏家,不僅金正恩在國內的支持度與團結度大為鞏固,在國際上又同時將了美中兩大強權一軍,他的大膽妄為除讓美國總統川普難堪外,也讓正在參與金磚五國峰會的習近平尷尬。
而日本則是第二大贏家,日本首相安倍本已低落的支持度已因北韓飛彈飛越領空而提升,北韓成功試爆氫彈又讓其政府得以強化武力,如部署陸基神盾(Aegis Ashore)飛彈防禦系統「標準三型」(SM3)攔截飛彈,未來甚至可能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或宣布擁有核武。
南韓遭美中朝夾擊
而此次北韓成功試爆氫彈的最大輸家是南韓,因為自由派的文在寅總統被迫採取與保守派一致的對北韓強硬路線,決定加速完成部署薩德反彈道飛彈系統,更考慮部署F-22和F-35B匿蹤戰鬥機等美軍最強力戰術武器,以增加美國威懾執行能力。結果使南韓成為美中戰略推擠的犧牲品,面臨美中北韓三方夾擊的危險困境。
文在寅在競選總統期間曾強調積極改善與北韓關係,避免兩韓關係淪為朝美關係的附庸,發揮南韓的主導作用。而今在國內遭到自由派的質疑,因未能大膽推展兩韓關係,喪失南韓的主導權,淪為過河卒子。不僅因薩德部署而遲遲無法解脫北京的經濟制裁與改善關係(因薩德問題遭受到中國經貿制裁的損失已高達88億美元),而戰略上一面倒向美國,並未換得華府善意回應。今年7月文在寅訪美,他承諾在未來5年內提供美國投資與採購金額總額高達352億美元;但川普並不領情,仍要求重談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當下儘管北韓威脅加劇,川普還威脅美國將廢除韓美FTA,逼南韓做更多經濟讓步。
美國是第二輸家,前不久在北韓發射ICBM時,川普曾對金正恩發出武力威脅,尤其是他承諾如果金正恩對美國領土發射彈道導彈,他就會連珠炮似的向北韓發射「炮火和怒火」。而後在馬尼拉的東協區域論壇上,中共呼籲北韓有所節制,北韓與美國雙方停止挑釁行為以為未來談判鋪路。金正恩因而宣布暫時不對關島發射4顆飛彈,而川普卻得意洋洋地宣稱北韓已學會尊敬美國,結果使金正恩老羞成怒,連續射ICBM穿過日本領空與再次氫彈試爆。
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看川普的回應。在此之前,白宮前首席策略顧問班農在接受訪問時表明其實美國並無軍事選項。川普臉上無光,反嗆南韓不應持續要與北韓協商,金正恩不值得一談。
上桌談判唯一方案
地緣政治仍是影響朝鮮半島政治的最重要變數。東北亞是以中俄朝陸權國對美日韓海權國為主的戰略格局。所謂對北韓的經濟制裁迄今已行之11年,並未能發揮效果,美日韓仍堅持進一步嚴格制裁,但只要中國與俄羅斯不全力以赴執行,就不可能成功,所以上桌談判仍是當今讓東北亞恢復平靜的唯一可行方案。
由於北韓不斷加強飛彈核武的目的是與美國建交與獲得擁核國的地位,而美國也難以採取對北韓的軍事行動,因為成本過巨,南韓、日本與關島都已成為北韓對美國談判的籌碼,吾人至盼相關各國冷靜處理北韓危機,並以整個區域的和平與安定著眼,勿以一國之私利為念。
(蘋果日報)
--
北韓核威脅》南韓國防部:北韓擬再射彈 不排除7度核試
美防長:美將對北韓施以壓倒性大規模軍事回應
在北韓三日進行第六次核試爆後,南韓國家情報院及國防部所獲情資顯示,平壤正準備另一次飛彈試射,並隨時可能進行第七次核試。南韓國會情報委員會委員長李喆雨等人透露,北韓可能朝太平洋以正常角度試射飛彈挑釁,時間可能就選在九日的北韓國慶日或十日勞動黨黨慶。
可能選在週六、日再次試射
而為因應持續升高的朝鮮半島情勢,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三日警告,美方將對北韓施以「有效又壓倒性的大規模軍事回應」。但馬提斯也強調,美國並不尋求將北韓「消滅殆盡」,「但如我所說,我們有很多選項能這樣做」。另外,上教堂做禮拜的美國總統川普被問到是否會對北韓發動攻擊時則回答,「我們拭目以待」。
南韓國情院四日在國會情報委員會上透露,北韓咸鏡北道豐溪里萬塔山的核試場第三條坑道已竣工,可再進行核試,第四條坑道亦在興建中,平壤恐隨時進行新一輪核試。南韓國防部四日也在國會國防委員會中報告,持續捕捉到北韓準備發射彈道飛彈的跡象,且為證明能以洲際彈道飛彈(ICBM)攻擊美國本土,平壤可能採取正常角度發射,而非以往的高飛軌道。
南韓韓聯社報導,美韓兩國研判,接下來北韓很可能朝北太平洋試射火星十四型洲際彈道飛彈、火星十二型中程飛彈、飛毛腿(Scud)系列短程飛彈,甚至北極星三型潛射彈道飛彈(SLBM)。南韓合同參謀本部議長(即參謀總長)鄭景斗與駐韓美軍指揮官布魯克斯(Vincent Brooks),正磋商可能採取高強度武力的因應對策。鄭景斗三日和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通電話時,就積極準備與實施美韓軍事應對方案達共識。消息人士透露,美韓兩國可望於九至十月間部署以海、空力量為主的大規模戰略武器,從軍事上施壓平壤。
另一方面,繼美國財政部長努勤表示將上呈針對北韓的新經濟制裁草案予川普參考後,川普推文表示,除其他選項,美國正考慮與任何和北韓做生意的國家中止往來。川普也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密集通電話,從八月二十九日至九月三日,兩人共進行四次電話會談,三日當天甚至罕見地在上午及深夜兩度通話。此外,安倍也和南韓總統文在寅、俄羅斯總統普廷通話。
安理會急開會 討論新一輪制裁
聯合國安理會四日召開會議,討論針對北韓的新一波制裁,這是安理會在一週內就北韓武器試驗再度召開緊急會議。外交官員指出,安理會可能考慮禁止北韓紡織品出口、禁止北韓國營航空公司飛航、停止對北韓政府及軍方的原油供應、禁止北韓人民前往海外工作,以及將北韓高官列入資產凍結和禁止入境的黑名單。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署長天野之彌警告,北韓已從地區性危險演變成「全球性威脅」。
北韓核威脅》反擊北韓 南韓12月成立斬首部隊
南韓實彈軍演 模擬攻擊北韓核試場
針對北韓核武威脅,南韓四日在東海岸舉行陸空軍實彈演習,從未公開地點發射自行研發的「玄武」彈道飛彈,模擬攻擊北韓的豐溪里核試驗場。與此同時,南韓國防部也宣佈,將再增加部署四輛「戰區高空防禦系統」(THAAD,薩德)發射車。南韓國防部長宋永武在國會答詢時表示,已請求美方在朝鮮半島定期部署戰略武器;軍方預定十二月一日創建針對北韓領導人的「斬首行動部隊」,具體概念仍在形成中。
南韓合同參謀本部指出,陸軍發射陸基型「玄武-2A」地對地彈道飛彈,空軍F-15K戰機則發射SLAM-ER增程型陸攻飛彈,模擬攻擊北韓豐溪里核試驗場。韓方此次雖是單獨軍演,但計畫與美方舉行更多聯合演習,以顯示北韓在兩國火力攻擊範圍之內。南韓國防部強調,本月將舉行更多實彈演習,包括從F-15K戰機發射「金牛座」(Taurus)空對地飛彈。金牛座飛彈射程達五百公里,擁有匿蹤功能,可躲避雷達探測與電磁波干擾,準確命中目標。
追加部署4座薩德系統
此外,軍方也將在星州追加部署四輛薩德發射車。朝鮮日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薩德可能於本週完成追加部署。迫於情勢,環境部已決定有條件通過環評報告。南韓國防部表示,回應北韓核武威脅的措施包括建立殺傷鏈、南韓飛彈防禦系統與大規模打擊報復作戰計畫的「三軸體系」,修訂韓美飛彈指南,部署薩德系統發射車,透過「延伸威懾戰略磋商」提升執行能力。據蓋洛普最新民調,南韓民眾贊成部署薩德比例已從年初的五十%,飆升至七十二%。「東亞日報」發表社論呼籲,南韓應考慮打造核武自衛,不能永遠依賴美國核保護傘。
核試逾24小時 川普文在寅尚未熱線
韓媒報導,北韓核試導致南韓民眾恐慌,爭相搶購銀條,日均銷量驟增十倍。朝鮮日報報導,文在寅以對話解決朝核問題的路線,在北韓第六次核試後實際上已破滅,文在寅也因此受到美國總統川普的質問與「斥責」。在北韓宣稱成功測試氫彈已超過二十四小時後,川普迄今尚未與文在寅通電話。
北韓核威脅》金正恩頻踩線 逼習近平出重手
北韓三日進行第六次核試爆,「強碰」正在中國福建省廈門市舉行的金磚五國峰會,讓中國對北韓問題的態度大為動搖。隨著國內外要求制衡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聲浪升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被迫透過中朝緊密的貿易關係,進一步遏制平壤。然而,在中共十九大即將在下月登場之際,為確保權力鞏固及接班順利,習近平手上的牌著實有限。
十九大後 習才會處理北韓問題
衛報和紐約時報指出,美國智庫「諾蒂勒斯安全與永續發展研究所」主任哈耶斯(Peter Hayes)分析,金正恩清楚習近平有能力影響華府決策,且北韓舉動可削弱習的權力和名望,才施壓北京向華府傳話,盼促成美國總統川普和金正恩談判,達成美方減少南韓駐軍,及放手讓北韓發展核武的目的。
然而,北韓屢次不甩中國及國際勸退和制裁,再度於中朝邊界核試。北京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成曉河指出,此次核試事實上是對北京的政治考驗,「北京已被逼入牆角,快要無計可施」,而加強對北韓制裁是目前僅剩可行的方法。
對此,北京智庫「卡內基—清華全球政策中心」北韓專家趙通說,習近平可能會緊縮北韓所剩不多的出口貿易,包括迄今未被列入聯合國制裁名單的紡織品,以及每年十萬名海外北韓勞工,而更進一步、也是最嚴厲的措施,即為對北韓禁運石油。儘管此舉近來漸受中國國內輿論支持,但成曉河、趙通等中國學者認為,習近平等領導人傾向認為,與其放任北韓政權崩潰,朝鮮半島落入南韓和美國控制,讓北韓擁核對中國的威脅更小。
更重要的是,北京領導人憂心,隨著中朝關係降至歷史低點,若此時貿然向北韓祭出石油禁運,反而可能令平壤將矛頭轉向中國,對中國採取軍事行動。因此,習近平不太可能在中共十九大之前,對北韓採取太大行動。趙通則認為,只有等習在十九大後確立並強化自身領導權後,才會強烈回應北韓惹出來的麻煩。
此外,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所長曾銳生分析,習近平和金正恩雖有各自盤算,但不能忽略不按牌理出牌的川普。川普不像前總統歐巴馬或柯林頓,不能排除他下令直接動武可能性。
北韓核威脅》川普喊擴大經濟制裁 劍指中國
美國總統川普三日透過「推特」表示,任何與北韓做生意的國家,美方正考慮中斷與這些國家間一切的貿易。針對川普政府可能端出的最新經濟制裁措施,值此全球化與地球村時代,如此與敵國的全部生意夥伴間切斷貿易往來的策略,究竟能否行得通?或根本就是衝著北韓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而來?
國際社會針對北韓的軍事動作、制裁、孤立,甚至揚言將之消滅,迄今似乎均未能遏止平壤的核武野心,這可能是川普政府想出不只懲罰北韓,還要北韓的貿易夥伴「連坐」之方法。據南韓「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數據,去年約八十國與北韓貿易,其主要貿易夥伴為中、俄、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德國等。
北韓去年貿易總額為六十五億美元(約一九六八億台幣),以每年約五%持續成長,即便其中部分國家與北韓間的貿易量既少又遞減,但各國情況仍不盡相同。以北韓第八大貿易夥伴新加坡為例,去年雙邊貿易降幅達九十%,反觀菲國與北韓間的貿易增幅達一七一%,而北韓貿易夥伴許多也是美國貿易夥伴,且與美國貿易遠高於與北韓貿易。
然而,最重要的還是中國,北韓九十%貿易皆來自中國,北京主要購買北韓的煤及其他礦藏,並提供北韓食糧與燃料,中國二月才禁止進口北韓煤。不過,由於中國乃美國最大貿易夥伴,若川普落實前述推文,美國經濟不可避免將受影響,恐付出減少約一百萬個就業機會的代價,單單對中國課徵關稅,美國貨品價格就可能上漲,例如iPhone手機將漲價約五%。
以美國去年從北韓主要商業夥伴中國進口逾四千五百億美元(約十三.六兆台幣)的貨品,光一個月的貨品金額就達約四百億美元(約一.二兆),而一旦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受影響,也必將與全球經濟連動。再者,中國乃大部分亞洲經濟體的最大貿易夥伴與貨品最大出口市場,將引發連鎖反應,幾乎必將導致美國國會反彈,美國本身損失更大,引發的保護主義螺旋將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威脅的可信度不高,有媒體形容這是川普又一個無意義的(empty)威脅。
北韓核威脅》核試前數小時PO視察照 金正恩高調宣傳核武進展
北韓三日舉行核試爆前幾個小時,官方媒體「朝鮮中央通信社」公布領導人金正恩視察核武研究所的照片(見圖,路透),英國廣播公司(BBC)延請美國加州明德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學者漢娜姆(Melissa Hanham),解析這些照片透露的端倪和玄機。
從觀測到的地震規模來看,這次似乎是北韓迄今最大、最成功一次核試,而朝中社發布金正恩視察一枚所謂「氫彈」或「熱核武器彈頭」時機,很可能並非巧合。不過,漢娜姆表示,金視察的那顆「彈頭」不知是否就是試爆裝置,甚至可能只是模型,重點是訊息很清楚,包括其形狀、大小與其他細部,平壤企圖藉此向外界展現其知道如何製造核彈頭。
再者,金正恩視察時就站在該「彈頭」旁,這更能說明它只是個模型。然而,這仍算是一個有點「奇特的」訊息,例如去年三月,金正恩也站在一枚準備發射的飛彈旁邊,甚至還被拍到在飛彈的固態燃料發動機旁抽菸。
過去常見的美俄核彈頭照片為圓錐形,但北韓照片裡的核彈頭本體,卻是個圓鼓鼓的花生狀物體;在部分照片中,還可看到一枚長形棕褐色圓錐體,尖端漆著黃色與黑色,這就是北韓「火星十四型」洲際彈道飛彈的鼻錐部分,該型飛彈已於七月兩度試射,射程據稱最遠可達美國芝加哥。
此外,照片背景還有一幅圖表,詳細說明該「彈頭」運作方式、如何安裝在火星十四型飛彈錐形罩上。北韓其實大可不必對外界透露這些訊息,究其原因,就是為了宣傳。
氫彈試爆輻射塵往東往北飄 原能會:初估對台無影響
北韓前天宣稱成功試爆氫彈,民眾憂心輻射塵是否會擴散。原能會依據全球最新氣象預報風場資料,昨公布輻射塵「擴散途徑預測」動畫,判斷因風向關係,輻射塵擴散路徑是往東及往北,可能影響俄國較多,往南極少,初估應不會影響台灣。不過,有專家建議,此次氫彈試爆屬淺層,除有銫137,還可能有難以測量的鍶90,原能會仍應持續監測。
原能會指出,氫彈試爆事件發生後,台灣全國四十六處即時環境輻射監測站數值,都在正常背景變動範圍內。包括中國、日本、南韓官方公布之環境輻射監測結果,也尚未發現異常的輻射劑量變化。聯合國「全面禁止核試爆條約」組織 (CTBTO)亦未有輻射塵擴散訊息。
衛福部台北醫院顧問醫師張武修認為,此次氫彈試爆,屬於淺層,應該還是會有相當的影響,除了有銫137,還可能有難以測量的鍶90,希望原能會繼續進行監測,並提高監測站測量時間頻率。
(自由時報)
--
美大使:北韓求戰 美不想開戰 但耐心有限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姬.海理說,北韓的行動說明,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是在「求戰」,而聯合國安理會十五國對北韓採取最強大外交手段的時機已至。海理4日同時指出,與北韓有貿易往來的國家等於是對北韓 的「危險核子意圖」提供協助。
海理表示,她計畫在本周將制裁北韓新決議案的草案散發給各國,並希望安理會能在下周進行表決。
海理4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的北韓問題緊急會議中說:「夠了就是夠了。美國從來不想開戰。我們現在不想開戰。但是我們國家的耐心有限。美國將捍衛 我們的盟國和我們的領土。」
她說:「和北韓做生意的每個國家,美國都將看待成是提供援助給他們魯莽與危險核子意圖的國家。」
北韓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均呼籲和平解決北韓危機。
除了美國,其他安理會成員會包括日本和法國,也呼籲進一步制裁北韓。
南韓表示,南韓正與美國討論在朝鮮半島部署航母和戰略轟炸機。
北韓試爆氫彈 川普熱線文在寅、梅克爾
美國總統川普4日與南韓總統文在寅通話,雙方同意使用一切手段以最大程度施壓北韓;川普原則上同意南韓提出的解除飛彈酬載限制。
北韓3日宣稱成功試爆氫彈後,川普與文在寅再度通話;白宮4日發布聲明指出,兩人強調北韓最近的挑釁對全世界造成嚴重威脅,雙方同意使用一切手段以最大程度施壓北韓,並承諾強化聯合軍事能力。
聲明寫道,川普原則上同意南韓提出的解除飛彈酬載限制,以及南韓計畫向美國購買數十億美元的武器與軍備。
根據現行的美韓飛彈協定,南韓飛彈攜帶的彈頭重量不得超過500公斤。
此外,白宮另發布聲明指出,川普4日也與德國總理梅克爾通話談論北韓3日試驗氫彈一事;兩人譴責北韓持續做出魯莽與危險的行為,並重申聯合國密切協作的重要性。
川普與梅克爾通話時表示,北韓最新的挑釁行為只會增加國際社會對付北韓的決心;解決北韓威脅的所有選項都在考量範圍內。
普亭、梅克爾與文在寅通話 譴責北韓
俄羅斯總統普亭、德國總理梅克爾4日均與南韓總統文在寅通話,譴責北韓進行第六次核試。
克里姆林宮發表聲明說,普亭告訴文在寅,透過外交管道與談判是化解北韓危機的唯一途徑。俄國同時認為,北韓的最新核試對區域和平與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德國政府發言人席伯特表示,梅克爾與文在寅通話時,告訴對方德國支持對北韓採取更嚴厲的制裁。
席伯特說:「鑑於北韓不合理與挑釁性的態度,總理和總統均支持國際社會快速通過對北韓施加額外的更嚴厲制裁。」
席伯特說,兩位領袖強調,在北韓問題上,確保盟國密切合作是至關重要的事,「共同目標是避免軍事升級與達成和平解決方案」。
核武是勒索工具…金正恩3大野心
1.逼美解除制裁 從南韓撤軍
2.離間美、日、南韓盟邦關係
3.要與川普、習近平平起平坐
紐約時報報導,一般認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發展核武是為了自保,以防美國及其盟友推翻他。但美國川普政府內部許多人開始質疑北韓的核武主要為防禦性質的假設,他們認為,金正恩的真正目的也許是勒索美國,一旦北韓的核武可以攻擊洛杉磯或紐約,金正恩大可以要脅美國自南韓撤軍和解除對北韓的制裁。
川普的一些顧問認為,金正恩也許想離間美國與盟邦日本和南韓的關係,日韓會懷疑,美國是否真的會保護他們,也許預期川普會遵守他的競選承諾,自太平洋撤軍。
又或者,金正恩的真正目的是想成為權力掮客,與川普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平起平坐。
也許以上三個目的都對。
外界幾乎無法掌握金正恩的動機,自六年前他接掌政權以來,外界極少人見過他本人,大陸的領導階層至今未與他會晤。
倫敦和首爾的脫北者提供一些觀察,但他們不是北韓權力核心人士。史諾登披露的文件顯示,美國情報單位侵入北韓偵察總局(情報局)電腦,但只得知北韓的操作手法而非意圖。
歐巴馬時期國家安全委員會主管裁減核武的沃夫薩爾說:「任何人告訴你北韓要的是什麼,都是在說謊或猜測。我們不知道金正恩早餐吃什麼,怎麼能知道他的真正目的,我們對他的個人想法沒有很好的情報。」
北韓取得攻擊美國城市的核武能力後,美國若受到要脅自南韓撤軍或部分撤軍,一些分析家擔憂,北韓可能利用核武作為軍事入侵南韓統一朝鮮半島的後盾。
他們擔憂,北韓有能力以核武攻擊美國後,可能削弱了美國保證會保護南韓和日本的能力。
首爾國民大學北韓問題專家蘭科夫說:「美國人若面臨在舊金山與首爾之間做選擇,他們會選舊金山。」
他說:「北韓可以在南韓挑起衝突,並對美國發出最後通牒,美國若插手,將遭到北韓的核武報復攻擊。」
他說,北韓用武力統一朝鮮半島的機會「很低,但確實存在」。
川普罵南韓 中了北韓圈套?
北韓進行第六次核試後,美國總統川普已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了兩次電話,才打算與南韓總統文在寅通電話,他還推文批評文在寅對北韓的姑息政策,並揚言退出美韓自由貿易協定。
川普把矛頭指向南韓,讓外界看不懂,法新社分析,川普的做法剛好落入了北韓想要分化美韓同盟的圈套。
北韓三日核試後,川普隨後推文:「南韓發現,就像我告訴他們的,他們談論的姑息北韓行不通,他們(北韓)只懂得一件事。」
南韓媒體大幅報導川普的推文,輿論不解川普為何要在北韓核試的敏感時刻攻擊盟邦南韓。南韓總統府三日晚間發表聲明審慎回應,表示南韓不應再有戰爭,文在寅政府將繼續透過和平方式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不過南韓也在四日舉行實彈演習,表達對平壤的強硬立場。
分析家對川普攻擊南韓也很驚訝。首爾延世大學教授魯樂漢說:「很奇怪,川普對南韓窮追猛打,比對中國大陸還起勁,大陸也認為應該與北韓對話。」更奇怪的是,川普本人曾一再表示願意與金正恩坐下來談。
川普三日的推文說:「大陸想幫忙,但幾無成果。」似乎對大陸輕輕放下。
分析家說,在此危機時刻,川普批評南韓的推文,只會使情況更糟。
魯樂漢說,川普把文在寅比喻成二戰爆發前姑息希特勒的英國首相張伯倫,「顯示川普不看重美韓關係,願意公開批評首爾的夥伴」。
美韓聯盟是美國在亞洲地緣政治戰略的重要支柱。
魯樂漢說,川普與安倍通了兩次電話,並說大陸想幫忙,「他的排序很清楚,南韓壂底。」
華府智庫「美國進步中心」資深研究員孟特推文,川普的態度「對美國的北韓政策絕對是致命傷害,盟邦的協調一致是最簡單和最重要的訊息。川普對貿易、談判的看法,他的政策不一致、威脅和其他小事已破壞了聯盟。」
南韓回敬飛彈 設金正恩斬首部隊
南韓陸軍與空軍四日凌晨進行聯合實彈演習,出動玄武飛彈與F-15K戰機模擬攻擊北韓核武試爆場,以首波軍事行為回應北韓試爆氫彈。南韓國防部更表明,將在十二月一日創設針對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斬首作戰」新部隊,並警告北韓可能繼續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和核試。
南韓聯合通訊社報導,南韓國防部長宋永武在國防委員會答詢針對金正恩的斬首計畫一事表示,相關概念正在明確化,今年十二月一日可完成新部隊創設,落實戰力。明年年底前能否將作戰能力具體化?宋永武表示,「可以」。
南韓空軍和陸軍四日凌晨聯合演習中,根據從發射地點到北韓豐溪里核試驗場的距離,在公海上設定目標,由陸軍發射玄武地對地飛彈,空軍發射魚叉攻陸巡弋飛彈,精準命中目標,代表南韓軍方有能力精確打擊敵方挑釁源頭和後勤指揮機關。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議長鄭景斗和駐韓美軍司令布魯克斯,還在磋商後續能展現高強度武力的聯合軍事演習。
日韓也將升級防衛系統,南韓原有兩座美國薩德飛彈防禦系統發射台,將暫時性增加部署四座,日方也希望加速引進陸基神盾系統。
南韓國防部長官宋永武四日在國會接受質詢時指出,已請求美國在南韓定期部署戰略武器。他說,南韓已向美國表示,希望美國定期派遣航空母艦、核子潛艦等戰略性武器。
另外,南韓有評論認為,如果北韓在洲際彈道飛彈搭載核彈頭,屆時輿論會強烈要求美國在南韓部署戰略核武。對此,宋永武否認外界報導他已要求美方重新部署核子武器,表示必須謹慎考慮各種問題。
南韓國防部四日也警告,跡象顯示北韓正準備再次發射洲際彈道飛彈,且將一改以往高彈道軌跡,改以平常角度發射。南韓情報機關情資指出,北韓已完成豐溪里核試驗場的新坑道,隨時可以追加進行核試。
(聯合報)
--
川普威脅對北韓採取行動 但沒牌可打
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將對北韓採取新制裁,包括切斷北韓與全球的貿易,軍方也在討論對北韓有那些軍事選項,然而彭博資訊分析,兩者都不可能落實,只能凸顯川普政府對北韓的挫折感與無力感。
白宮正在考慮一系列動作。軍事方面,國防部長馬提斯雖表示美國有多種選項,但任何選項的結果都將犧牲南韓、日本及駐日韓的美軍,因此川普「親信圈」都認為不可能採取軍事行動。
既然軍事行動不可行,財政部長米努勤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哈利便設法對北韓及與北韓做生意的國家採取新制裁措施,美、日、南韓都要求聯合國安理會4日召開緊急會議。目前擬議的制裁內容,包括凡是與北韓做生意的國家,美國都將切斷與這些國家的經濟關係,顯然是針對中國。
美國雖不可能當真採取如此激烈的做法,但能處罰與北韓有往來的中國銀行業者,並設法切斷北韓的石油供給。但若美國再對中國大銀行開鍘,中國勢必報復。如此不僅傷害美國經濟,甚至對全球經濟造成系統性的衝擊。既然軍事與經濟行動都難以使力,川普喊得愈大聲,只會凸顯川普能打的牌其實非常有限。
美駐UN大使:北韓「求戰」 傳日擬自韓撤僑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表示,北韓實施核試爆是在「求戰」;川普和南韓總統文在寅同意對北韓施加最大壓力。以下是國際間對北韓的最新回應: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Naley)呼籲對北韓實施「可行的最強硬措施」,「唯有最強硬的制裁能讓我們透過外交解決這個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分別和南韓總統文在寅及德國總理梅克爾通了電話。白宮表示,川普和文在寅同意「利用一切可資手段對北韓施加最大壓力」。川普也原則上同意南韓自美國採購「數十億美元」武器和軍事設備,也支持南韓在飛彈上加重彈頭。
●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正為目前在南韓居住或訪問的近6萬名日本公民可能的大規模疏散行動制定計畫。日經引述一位不具名的日本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如果美國決定對北韓動武,無論美國的計畫是否公開,日本都將會自行開始撤離行動。
CNN:國際社會制裁北韓 還有三招可出
北韓3日宣布成功試爆氫彈,這是北韓第六度核子試爆,也是歷來最大核子試爆,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Steve Mnuchin)表示,國際社會必須切斷北韓的經濟命脈,他正在擬定新制裁方案,供美國總統川普考慮,以下是川普可能還能祭出的對策。
●石油
在北韓所有外貿活動中,中國的比率大約占90%,這是金氏政權與全球經濟的關鍵連結,其中受矚目的是北韓的原油進口。美國政府官員表示,削減北韓原油進口是美國尋求的新制裁措施之一。
然而,北京在幾年前就不再將對北韓貿易活動納入海關數據,這導致外界難以準確評估中國到底賣給北韓多少原油。不過,就算北京全面切斷對北韓的原油供應,甚至關閉兩國邊界,是否就能嚇阻平壤進一步實施核子試爆或飛彈試射,還很難說。
●紡織
在中國向北韓採購的五大產品中,聯合國最新制裁案已經禁止三項產品,只剩下紡織和成衣。目前外界並不清楚北韓紡織業的情況如何,分析師說有些貿易數據顯示去年這些產業的出口額下滑。
不過,路透的深度報導指出,大陸廠商正擴大運用北韓工廠,生產貼上「中國製造」標籤的衣服,然後出口海外。專家認為,北韓紡織業是未來制裁北韓的潛在目標之一。
●中國銀行業者
關於中國和俄羅斯政府是否真的願意向北韓施壓的質疑聲浪,促使外界呼籲美國打擊那些跟金氏政權從事非法活動的中俄兩國業者。事實上,川普政府在這方面已經採取一些行動,但有人認為必須對大陸銀行業者祭出罰款等更嚴厲措施。
(經濟日報)
--
美:金正恩渴求一戰 應祭更強硬制裁
美國今天指控北韓「渴求一戰」,呼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針對平壤第6次也是威力最強一次核試祭出最強硬制裁,但恐面臨來自中國大陸和俄羅斯的阻力。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在安理會緊急會議中表示,華府將在未來數天提出全新制裁決議案進行討論,並著眼在11日交付表決。
她在這場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和南韓要求召開的緊急會議中說:「唯有最強硬的制裁能讓我們透過外交解決這個問題。」
北韓昨天宣稱成功試爆氫彈,並說是為安裝在長程飛彈上而設計,震驚全球。
聯合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秘書長費特曼(JeffreyFeltman)告訴安理會,北韓這次的地下試爆威力在5萬到10萬噸之間,或平均較廣島原子彈強超過5倍。
海利表示:「夠了就是夠了。」她還說自北韓2006年首次試爆以來,安理會一再祭出制裁措施,卻都起不了作用。
她說,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濫用飛彈和核子威脅顯示他渴求一戰」,敦促15個安理會成員國祭出「最嚴厲」制裁來制止金正恩。
她說:「美國從來不希望發生戰爭。我們現在也不希望有戰爭。但我國的耐心不是無窮無盡的。」
「北韓基本上對國際社會所有要求他們住手的成員甩了一耳光。」
海利沒有說明華府尋求哪些措施,不過多位外交人員表示他們可以鎖定對北韓的石油供應,可能重創他們的經濟。
新制裁同時尋求限縮赴北韓的旅遊,並禁止北韓向海外輸出勞工。
不過,中國大陸駐聯合國大使劉結一警告危機正在惡化,並強調對話和外交解決方案的必要性。
他說:「中國絕對不會容許朝鮮半島發生動亂和戰爭。」
劉結一敦促各方同意大陸和俄羅斯提出的建議,即北韓凍結飛彈和核子測試,交換美國和南韓暫停聯合軍事演習。
海利對這項建議嗤之以鼻,她說:「若是有流氓政權拿核子武器和洲際彈道飛彈(ICBM)對著你,你不能採取降低防衛的作法。沒人會這麼做。我們當然不會。」
俄羅斯表示他們會研究美國最新制裁案,但也再次強調,光靠這些措施不足以解決這場危機。
俄駐聯合國大使納班濟亞(Vassily Nebenzia)說:「這不是讓各方重回談判桌,尋求政治解方的方法。」
自北韓2006年首度核子試爆後,安理會已實施7套制裁措施,但平壤政權一再找出辦法規避這些措施。
抗衡北韓核試 南韓飛彈酬載限制取消
南韓總統府青瓦台發言人朴洙賢透露,總統文在寅4日晚間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雙方商定解除「韓美飛彈指南」規定的南韓飛彈酬載限制。
根據現行的「韓美飛彈指南」,南韓飛彈射程限制在800公里,彈頭重量限制在500公斤。隨著彈頭重量被鬆綁,南韓可開發攻擊北韓地下軍事設施和有事時摧毀北韓軍隊指揮部地下碉堡的飛彈。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文在寅和川普在電話中嚴厲譴責北韓。
文在寅說,北韓此次核子試驗威力遠大於以往,韓美需與國際社會緊密合作,拿出讓北韓切身感受的超強實質性措施。
對此,川普表示同意,承諾與南韓緊密合作,並重申協防南韓。
德美領袖通電 同意對北韓再祭嚴厲制裁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辦公室說,梅克爾與美國總統川普今天都同意,應就北韓最新的核試,推動進一步制裁。
法新社報導,梅克爾辦公室發言人在聲明中指出,兩國元首通電話時「都同意國際社會需對北韓政權加壓,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必須迅速採取更嚴厲的新制裁」。
北韓昨天試爆一枚他們形容是為長程飛彈搭載所設計的氫彈,震撼全球。聯合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秘書長費特曼(Jeffrey Feltman)今天在安理會中表示,北韓這次的地下試爆,當量在5萬噸到10萬噸黃色炸藥之間,威力平均是廣島原子彈的5倍以上。
梅克爾辦公室說,梅克爾與川普同意尋求更多歐洲國家支持,以對平壤祭出更嚴制裁。梅克爾辦公室發言人說:「此舉目的是找出這個危機的和平解決方式。」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今天告訴安理會,新一輪制裁將鎖定北韓的石油供應,可能對北韓經濟造成重大打擊。
外交官員表示,新的制裁可能也會尋求限縮赴北韓觀光和禁止北韓向海外輸出勞工。北韓主要向俄羅斯與中國大陸輸出勞工,以賺取強勢貨幣。
(中央社)
--
川普鬧分裂? 炮轟南韓姑息北韓
北韓3日進行核試爆後,美國總統川普推文的「火力」不減,但他居然升高火力重炮抨擊南韓,稱南韓「姑息」北韓,讓人不解他何以會在朝鮮半島局勢如此緊張、亟需與南韓合作之際,甘冒得罪盟友的風險。
川普3日推文寫道:「我早就說過,但南韓到現在才明白,姑息北韓的主張是行不通的,北韓只懂一件事。」外界認為,川普所謂的一件事指的是軍事威脅。
被川普批評「姑息」,南韓總統文在寅的辦公室反應慎重而節制,僅表示南韓政府會持續以和平手段,朝「北韓無核化」的目標努力,也說南韓不會讓民族自相殘殺的戰爭重演。
南韓延世大學教授魯樂漢(John Delury)質疑,川普的做法讓人不解。他說:「奇怪的是,川普批評南韓的力道甚至超過批評中國大陸。」
美國眾院情報委員會民主黨領袖希福(Adam Schiff)也說:「我們應該和南韓、日本攜手合作之際,何以這時要和南韓鬧分裂,著實沒有道理。」
川普3日連夜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通了兩次電話,卻未與文在寅通電話,如此厚此薄彼,讓南韓難免不安,擔心川普更偏愛日本這個東北亞盟友。
魯樂漢揣測,文在寅1日與川普通話時,可能表達了反對川普對北韓的立場與做法,讓川普非常不滿,也難怪川普會冒出「我早說過」這幾個字。既然川普拿平壤沒輒,只好找南韓出氣洩忿。
川普批評南韓,也有人直指這也跟他不滿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有關。其實早在北韓第6次核試之前,他便指示幕僚就退出美韓FTA預作準備,此時升高分貝批評南韓,似乎意在拉高談判籌碼。
川普習慣將貿易問題與安全政策掛鉤,前者是為了向選民交代,後者攸關國家戰略,兩者已出現愈來愈矛盾的現象,連帶把川普逼到了左支右絀的困境。參院外交委員會議員費雷克(Jeff Flake)便表示:「鑑於南韓現在所面臨的局勢與處境,現在退出美韓自由貿易協定實在不妥,徒增困擾。」
剷除金正恩 南韓將建斬首部隊
北韓3日進行核試爆後,南韓軍方4日凌晨採取首項軍事回應措施,動員空軍和陸軍舉行實彈聯合軍事演習,演訓項目包括模擬以空對地和地對地彈道飛彈打擊北韓豐溪里核子試驗場。北韓歷來6次地下核試爆都是在東北部咸境北道吉州郡的豐溪里核試場完成。
南韓國防部長宋永武4日也向國會國防委員會全體會議表示,將針對北韓的「戰爭領導人」實施斬首行動,預計於12月1日創建相關部隊並投入運作。
至於該部隊何時能具備對北韓斬首行動能力,宋永武肯定指出明年底。所謂「斬首行動」是指朝鮮半島發生緊急情況時派部隊深入平壤,剷除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等「戰爭領導人」。宋永武表示,斬首行動的具體概念還在樹立中。
南韓軍方聯合參謀本部(聯參)4日表示,此次實彈演習依據從發射地點到北韓東北部豐溪里核子試驗場的距離,設定公海目標水域,陸軍和空軍分別發射「玄武-2A」地對地飛彈和空對地「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SLAM-ER),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藉以展現軍方在緊急情況發生時,精準打擊敵方挑釁源頭、領導階層以及奧援部隊的能力。
南韓聯參表示,此次演習任務由南韓軍方單獨執行,而韓美聯軍也將儘快採取強有力措施對北韓施加軍事壓力。目前韓美兩軍正在籌畫後續聯合應對措施。
另一方面,南韓國家情報院(國情院)4日在國會情報委員會緊急座談會彙報,北韓豐溪里核試場第三條坑道已完工,第四條坑道也持續建設,平壤當局可能隨時進行新一輪核試爆。而南韓國防部也向國會國防委員會彙報指出,捕捉到北韓準備發射彈道飛彈跡象,北韓甚至可能再度射試洲際彈道飛彈。
北韓即將於9月9日和10月10日分別慶祝建國與執政勞動黨建黨,南韓軍方正密切關注北韓射彈與核試相關動向。
國防部長官宋永武4日在國會國防委員會備詢時表示,南韓已請求美方在半島定期部署戰略武器。
放話警告「大規模軍事回應」對北韓動武 美日根本沒招
北韓試爆微型化氫彈後,美國總統川普、國防部長馬提斯皆強硬表態,不排除動用核武,揚言北韓若蠢動將招致「大規模軍事回應」。但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日引述分析家指出,迄今美國對北韓根本就沒有務實可行的軍事選項。
應美韓等國家要求,聯合國安理會4日召開緊急會議,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女士形容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行為形同「求戰」,儘管她呼籲對北韓祭最強烈措施,但表示「我們應該在為時已晚之前,使出所有外交手段」。
CNN軍事分析家,美國退休陸軍將領赫特林(Mark Hertling)表示,「我們手上一直握有軍事選項,問題是都非常險惡(ugly)。」美軍一旦攻打北韓,南韓首都首爾必將首當其衝,難逃北韓長程火炮報復,會導致不計其數的平民喪命。
若開戰 南韓人恐蒸發
英國外相強生便警告:「北韓與南韓距離非常、非常小,他們只要動用傳統武器,基本上就能讓南韓大部分人口人間蒸發。」
分析家還指出,即便美國要攻打北韓,當前軍力部署也不足以在朝鮮半島戰場上完勝。要增調所需的部隊和軍備,需費時數周乃至數個月。
美軍若要發動首波攻擊,可以從關島出動B-2和B-52轟炸機,並動用F-22匿蹤戰機。但分析家說,在轟炸機出動之前,美國得先壓制北韓的空防,為此需加派配備「戰斧」巡弋飛彈的戰艦及潛艦。接下來就是集結大批地面部隊,以便在首波攻擊之後,深入北韓境內控制其剩餘的核武設施。但目前可用以執行任務的地面部隊,數量遠遠不足。
日本防衛能力不足
在日本,媒體也批評安倍政府面對北韓挑釁無可奈何。《週刊朝日》報導,北韓接連核試、試射導彈,安倍政府只能一再強調「要加強施壓」,凸顯安倍政府準備不足。
報導指出,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在國會上辯稱「可以應付」北韓飛彈,但事實上以目前日本的技術要擊落彈道飛彈,仍能力有限。
軍事專家分析,日本採兩段式飛彈防禦系統,先由海上自衛隊的神盾艦上裝載的海基標準3型(SM3)飛彈在大氣層外攔截,若未擊中,在飛彈落地前,由陸地的愛國者三型(PAC3)防禦飛彈予以擊落。
SM3可達高度約500公里,但這次北韓試射的導彈最高高度為550公里,根本夠不到。日本全國有17個高炮部隊部署了PAC3, 但1個部隊可防禦的範圍僅半徑20公里,不可能防禦全日本,若同時發射多枚飛彈更是無法擊落。日本急於在西南群島部署自衛隊防禦中國大陸,卻輕視北韓的飛彈威脅,因此在應對上十分落後。
捍衛美及盟邦 不排除用核武
美國總統川普3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就北韓試爆氫彈再次通電話。川普表明,會採用包括核武在內的力量,保護美國及盟邦。
白宮發布聲明,公開美日兩國領袖通話內容,兩人除譴責北韓持續挑釁的行為,承諾兩國繼續密切合作,川普重申美國會採取包括外交、常規武器以及核武器等一切手段,捍衛美國及盟邦的安全。
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3日赴白宮川普進行國安簡報後表示,任何威脅攻擊美國或其盟邦的舉動,將招致「大規模軍事回應」。馬提斯說,「任何對美國或其領地的威脅,包括關島或我們的盟邦,將招致大規模軍事回應,而且會是有效及壓倒性的回應。」「我們不想完全殲滅一個國家,亦即北韓」,但他警告說「我們有很多選項辦得到。」
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4日表示,日美等國家領袖此時通電話極具意義,他強調國際社會對北韓施壓十分重要。他並提及美方一直宣稱所有選項都在桌上,唯依目前情勢,日美同意進一步向北韓施壓有其必要。
另外,川普3日還在推文警告,美國考慮終止任何與北韓做生意國家的貿易關係。美國財長穆欽則在川普推文前宣稱,美國財政部正在準備「強而有效」的新措施,能完全「切斷北韓經濟」。
美國與北韓之間幾乎沒有貿易往來,川普推文和穆欽提出的「新措施」,令人第一個聯想到中國大陸。大陸是北韓最主要貿易夥伴,佔北韓出口90%。
總部位在倫敦的「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東北亞資深研究員尼爾森-賴特認為,川普政府如此做,肯定會對北韓最新挑釁行為帶來一定程度的反應,但卻冒著「無效和反效果」的風險。
尼爾森-賴特指出,美國單邊制裁將難以執行,更可能導致中國大陸等國家進一步採取報復性反制裁。鑑於與制裁或軍事行動的高風險和有限效益,他認為外交和對話仍是目前北韓危機最好的解套之道。
(中國時報)
--
川普痛批文在寅 美韓生變
法新社周一報導,北韓宣布成功試爆氫彈震撼全球,美國總統川普卻將矛頭指向韓國,他批評韓國總統文在寅的姑息政策,而且兩人在試爆後一直沒有通話。分析師認為,美韓數十年來的結盟關係已經動搖。
北韓成功進行氫彈試爆後已超過24小時,迄今川普仍然未與盟友文在寅通話。反之,他上個周末早就與日本首相安倍通過電話,而且還是2次。
在氫彈試爆後數小時,川普發布推文,一方面譴責北韓,另一方面批評韓國,他說:「韓國會發現,我早就告訴他們,對北韓的姑息態度是沒有用的。」
川普突如其來地抨擊韓國,讓許多人大感驚訝。分析師認為,在此危機時刻,川普口無遮攔的推文,只會讓情況更惡化。
川普才在上周六表示,考慮撤消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本周將與幕僚討論退出可能。分析師指出,美韓經濟協議支撐雙邊廣泛的關係,而兩國軍事結盟已近70年。
首爾延世大學教授德勒里(John Delury)表示,川普認為文在寅就像英國前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此人在二戰爆發前一再姑息希特勒在歐洲侵略。德勒里指出,「就目前看來,川普並不看重美韓關係,以致於他公開抨擊首爾盟友。」
文在寅原先希望與北韓協商,透過制裁迫使北韓走上談判桌,但在最新氫彈試爆後,文在寅的態度轉趨強硬。
美國一直為韓國提供安全保障,從1953年以來就派駐軍隊在韓國,目前駐軍約2.85萬人。隨著中國持續壯大以及北韓急速發展軍備,也讓華府向來視美韓聯盟為亞洲地緣政治策略的核心。
不過川普上任後,兩國關係產生變化。在川普競選總統期間,就曾批評韓國沒有支付足夠的美國駐軍費用,威脅要撤銷雙邊貿易協定,當時就已引發美韓聯盟破裂的疑慮。
曾任歐巴馬官員的喬治城大學教授卡爾(Colin Kahl)表示,美國應確認韓國和日本是優先順位,此刻破壞聯盟的團結不但愚蠢而且危險。
川普對北韓 無計可施
北韓上周進行歷來威力最大的氫彈試爆,美國總統川普揚言中止與北韓做生意的國家的貿易關係,擬切斷北韓的所有金援,同時警告將以「大規模武器回應」威脅,然而不論訴諸經濟、軍事或是言辭恫赫可能都難有成效,川普政府已經無計可施。
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上周日警告:「任何對美國或其領土,包括關島或美國盟友的威脅,將會招致大規模軍事回應。」
不過專家表示,動武有其限制。國際戰略研究所主管費茲派崔克(Mark Fitzpatrick)表示,與北韓交鋒沒有可行的軍事選項,因為動武可能引發全面戰爭。
川普上周日揚言,美國考慮停止與北韓有生意往來的國家的所有貿易。然而川普的威脅幾乎不可能成真,因為此舉會讓美國和全球經濟間接受害,原因在於中國。
中國為北韓最大貿易夥伴,但同時也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停止與中國貿易往來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而且必定會推高零售價格。
除了中國之外,印度也是北韓重要貿易夥伴,然而印度也與美國貿易往來密切。巴基斯坦、俄羅斯、泰國和菲律賓每年與北韓的貿易額達數千萬美元。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法國、墨西哥、巴西和智利也都與北韓做生意,雖然金額較小一些。
美國幾乎不可能與上述國家切斷貿易關係,美國較可行的方法是擴大制裁措施,同時向其他國家施壓,減少或停止與北韓生意往來。聯合國在8月6日讓北韓失去販售煤、鐵和海產的10億美元收入,下一步可能是全面或部分石油禁運。
(工商時報)
--
凱特王妃懷第3胎 出現妊娠劇吐
英國王室又將增添新成員!威廉王子的妻子凱特懷了第3胎,肯辛頓宮昨天發表聲明:「劍橋公爵(威廉王子正式頭銜)和公爵夫人非常高興地宣布,劍橋公爵夫人(凱特)正懷著他們的第3個孩子」、「女王和其他王室成員對此消息均相當欣喜」。
取消原定行程
肯辛頓宮同時表示,凱特和前兩胎懷孕狀況一樣,出現「妊娠劇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症狀,早上會劇烈孕吐,所以將取消原定周一的公開行程。官方聲明中並未透露凱特懷孕時程,也未說明預產期日期,只說凱特目前正在肯辛頓宮休養。
35歲的凱特和同齡的威廉王子已育有1子1女,分別是4歲的喬治王子和2歲的夏綠蒂公主。威廉一家四口7月間訪問波蘭時,凱特收到一個絨毛熊禮物,當時她笑稱要生更多小孩才行,想不到事隔兩月即傳出喜訊。
凱特前兩次都因為害喜嚴重必須就醫或取消行程,讓王室提早公布喜訊。凱特懷喬治王子時的消息是在2012年12月時傳出,當時僅懷孕數周的她因劇烈孕吐而赴醫求診。凱特懷夏綠蒂公主時,則是在2014年9月公布喜訊,當時她選擇在肯辛頓宮接受治療。
(蘋果日報)
--
凱特懷第3胎 英女王開心
英國王室肯辛頓宮四日發表聲明,宣布王位第二順位繼承人威廉王子之妻劍橋公爵夫人凱特懷上第三胎,女王對此消息感到高興。
現年卅五歲的凱特已懷孕兩個月,在英國通常也遵守在懷孕三個月穩定後才發佈消息的情況下,一般認為英國王室被迫提前公布,是因為凱特與前兩胎懷孕時一樣,再次出現嚴重的妊娠嘔吐,四日因此取消原訂前往倫敦兒童中心的拜會行程,未來所有的王室活動也將視其健康狀況如何再議。
聲明指出,王室已派員照料凱特,目前在宮中休養。胎兒性別未知,英國平民通常是在第廿週超音波檢查時,才會被告知胎兒性別。凱特此前最後一次出席王室活動是在八月卅日,她與威廉、哈利兩位王子一同出席肯辛頓宮紀念黛安娜王妃車禍逝世廿週年。
新生兒將是王室第五順位繼承人
威廉與凱特目前育有四歲的喬治和兩歲的夏綠蒂,這胎出世將成為英國王室第五順位繼承人,也是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第六個曾孫。關於英國王位繼承,之前的「長子繼承法」已被修訂,二○一五年起男丁優先的繼位順序失效,也就是凱特的第三胎即使是男孩,也不能優先於第四順位的姊姊夏綠蒂。
(自由時報)
--
凱特懷第三胎! 威廉王子夫婦即將迎來第三個孩子
英國王室將再添一名新成員。白金漢宮4日宣布,威廉王子與劍橋公爵夫人凱特即將迎來第三個孩子。BBC報導,當聽聞此消息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及雙方家人均相當高興。
根據白金漢宮聲明,凱特目前在肯辛頓宮接受照顧,將不會出席4日在倫敦一間兒童中心的活動。凱特在懷前兩胎時,曾出現嚴重的孕吐情形。
(聯合報)
--
英國凱特王妃懷第三胎 早有蛛絲馬跡
英國王室昨天宣布威廉王子和妻子凱特將迎接第3個孩子。其實,凱特計畫懷三寶,早在7月就有跡可循。
2011年結婚的威廉和凱特目前有一子一女,喬治王子4歲,夏綠蒂公主2歲。聲明指出,35歲的凱特懷上第3胎。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以及雙方家族成員均十分高興。
王室先前宣布凱特的喜訊都是在懷孕12週之前,多數產婦也都是12週前後進行第一次產檢照超音波,推估凱特目前應該懷孕8至12週,預產期應該在明年3月之後。
英國媒體報導,其實凱特早在7月訪問波蘭時,就暗示過第3胎,就算當時還沒懷孕,可能也已經在計畫中。
「每日郵報」報導,當時凱特和威廉參訪絨毛玩具公司Whisbear,獲贈一隻給新生兒的玩具熊,玩具熊會模仿在子宮中的聲音,讓新生兒更容易安靜下來。
凱特當時收下後,轉身向丈夫笑說:「我們得生更多小孩。」
公司創辦人茱麗亞(Julia Sielicka-Jastrzebska)說,凱特得知玩具是設計給比喬治和夏綠蒂更小的小朋友時,開了這個小玩笑。
王室新生代本週有許多大事發生,除了又有小王子或小公主將要到來之外,喬治王子本週也將要上小學。凱特王妃原本想必定不能錯過兒子重要的這一刻,但由於她害喜嚴重,是否會現身仍有待觀察。
雖然威廉和凱特的寶寶目前還性別未明,但姓名賭盤已經擺下。
博彩公司派迪鮑爾(Paddy Power)目前女寶寶呼聲最高的名字是愛麗絲(Alice)和維多利亞(Victoria),男寶寶的名字則是亞瑟(Arthur)及亨利(Henry)。
另一家博奕公司威廉希爾(William Hill),愛麗絲同樣是大熱門,居次的則是伊麗莎白(Elizabeth),男寶寶名字則是詹姆士(James)呼聲最高,其次是亞瑟和菲立普(Philip)。
(中央社)
--
德大選辯論 梅克爾完封對手
德國24日將舉行國會大選,獲最多席次的政黨黨魁可出任總理。現任總理、基督教民主黨黨魁梅克爾,前天在本次大選唯一的黨魁辯論會,和曾任歐洲議會議長的社會民主黨黨魁舒茲,辯論難民、歐盟等重要議題,選後民調一致認為梅克爾大勝,可望第4次當選總理。
認為須跟美合作
這場電視辯論會是民調落後執政聯盟15個百分點的社民黨扭轉頹勢的唯一機會,但舒茲僅在一開始略居上風,砲轟梅克爾前年沒諮詢其他歐盟國家的意見,就決定敞開國門迎接百萬難民,梅克爾反脣相譏:「在總理生涯中,有些時候你得快速做出決定。」強調她不後悔自己的難民政策。
舒茲隨後將議題轉向最近抓了2名德國記者的土耳其不該加入歐盟,卻被梅克爾搶走風頭,她說:「我一直很肯定土耳其不會成為歐盟的一份子。」舒茲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無法解決北韓問題,但梅克爾強調儘管德國跟川普的看法有很大的歧異,想要解決中東問題、氣候變遷、北韓核武等問題,仍須跟美國合作。
《南德意志報》批評:「舒茲品格高尚,但光憑這點當不了總理。」《慕尼黑信使報》寫道:「這個男性領袖主導的世界日益混沌不明,選民不懂舒茲想要什麼,但都知道梅克爾能做什麼。」
(蘋果日報)
--
梅克爾放話 拒土耳其進歐盟
國會大選辯論表現亮眼 民調大贏對手20%
德國廿四日即將舉行國會大選,將尋求第四個任期的現任總理、基督教民主聯盟(CDU)梅克爾,三日和中間偏左的在野黨社會民主黨(SPD)黨魁舒爾茲(Martin Schulz)展開選前唯一一場電視辯論會。梅克爾在會中揚言「阻撓土耳其加入歐盟」,四日隨即遭土耳其反嗆「目光如豆」。然而,儘管德、土僵局未解,梅克爾的辯論表現明顯獲得更多民眾的支持,大贏對手廿%。最新民調也顯示,CDU領先SPD約十五至十七個百分點。
土耳其反嗆「目光如豆」
在九十七分鐘的辯論會中,梅克爾指出「事實很清楚,土耳其不應該成為歐盟成員」,她表示「我會和其他歐盟國家的領袖討論,看能否就這個問題達成共同的立場,以便終止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談判。」此番發言立刻招致土國不滿,土國總統艾多根(Recep Tayyip Erdogan)的發言人卡林(Ibrahim Kalin)四日透過「推特」抨擊德國主流政治人物是「民粹主義的放縱」,德土關係成為狹隘政治觀的受害者,德國和歐盟攻擊艾多根的行為,反映出他們目光如豆。
德、土兩國間低迷的關係再雪上加霜。此前,土國因修憲公投和德國的關係鬧僵,近幾個月土國又以「政治因素」為由,逮捕土國境內數十名德國公民,因而招致梅克爾強硬譴責。
辯論會中,舒爾茲亦表示,若他當選總理會阻止土耳其加入歐盟。在難民議題上,舒爾茲批梅克爾二○一五年開放德國邊界是錯誤決策,梅克爾指出事後已採取各項措施管控難民數量。舒爾茲宣稱不信任美國總統川普,在北韓問題上指控川普「一連串推文導致全球瀕臨危機邊緣」,梅克爾則表示,將攜手法國、俄羅斯、中國、日本和南韓的領導人磋商北韓問題。
舒爾茲原本冀望能靠電視辯論取得民眾支持,但選民顯然更信任梅克爾。德國第一電視台(ARD)委託「Infratest Dimap」所做的民調顯示,五十五%民眾認為梅克爾的整體表現較具說服力,舒爾茲獲卅五%民眾認可;四十九%受訪者認為梅克爾更值得信賴,舒爾茲只獲廿九%民眾支持。然而,梅克爾的選情仍受到包括「柴油門」等諸多議題的考驗。「柴油門」事件起於許多地方首長考慮全面或局部禁止柴油車,以降低空氣污染,但梅克爾憂心此舉將對汽車業造成衝擊,揚言力阻這類禁令。
(自由時報)
--
梅克爾欲終止土國入歐談判 土國指控德向民粹投降
德國總理梅克爾3日在德國大選辯論中表示,她看不見土耳其成為歐盟一員的可能性,因此她將尋求對土耳其的入歐談判喊停;土耳其4日就此指控德國的政治人物向民粹主義舉白旗,並呼籲他們停止發表「草率言論」。
土國去年發生流產政變,其後厄安多政府展開全國強力鎮壓,土德關係也因此開始生變。
土國歐盟事務部長塞利克表示,終止土國入歐談判的談話,是對「歐盟成立價值觀的1項攻擊」。
入歐夢告終? 德政府發言人:土耳其目前無法加入歐盟
德國總理梅克爾的發言人塞柏特(Steffen Seibert)4日表示,土耳其目前還沒有準備好加入歐盟。
塞柏特在例行記者會上說,「土耳其目前無法加入歐盟。事實上,談判目前還處於停滯狀態」,並稱歐盟領袖在下月開會時討論此問題。
梅克爾3日在跟競爭對手舒茲的電視辯論會上強硬表示,土耳其不該成為歐盟成員,而她的競爭對手舒茲也說若當選總理,不會讓土國加入歐盟。
(聯合報)
--
德大選電視辯論 民調:梅克爾表現大勝對手
德國即將於9月24日舉行國會大選,現任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力拚四連霸,周日(3日)與對手舒爾茲(Martin Schulz)進行選前唯一一場電視辯論,雙方在難民政策、土耳其加入歐盟等議題針鋒相對,但舒爾茲始終未能給予梅克爾致命一擊。辯論後的民調顯示,55%的民眾認為梅克爾表現較好,勝過舒爾茲的35%。
德國第一電視台(ARD)委託民調機構Infratest Dimap所做的民調顯示,55%受訪者認為梅克爾整體表現較具說服力,遠優於舒爾茲的35%,而49%受訪者認為梅克爾較值得信賴,29%的人則偏好舒爾茲。而德國電視二台(ZDF)的民調則顯示,32%受訪者認為梅克爾表現較好,略勝於舒爾茲的29%。
距離德國大選僅剩3周,舒爾茲將周日這場90分鐘電視辯論視為最後機會,希望能夠爭取到心意未決的數百萬德國選民支持,而收看這場電視辯論會的觀眾約有1,610萬人。
先前調查顯示,梅克爾領軍的保守派陣營獲得較多選民支持,領先舒爾茲所屬的社民黨17個百分點。
在辯論場上,舒爾茲指控梅克爾2015年倉促收容難民,這些難民多來自於戰火頻仍的敘利亞與伊拉克,但她卻未與歐盟鄰國充分溝通與擬定計畫。
但梅克爾面不改色地回應:「擔任總理一職,很多時候必須決策果斷。」
此外,舒爾茲在辯論時表示,若由他當選總理後會阻止土耳其加入歐盟,而梅克爾則表示,她會與其他歐盟國家共同討論,以終止土耳其加入歐盟的談判。
德國「南德日報」政治評論家普朗特(Heribert Prantl)表示,「舒爾茲很有風度,但光有風度無法勝任總理一職」。
普朗特亦指出,梅克爾先前已有3次參選經驗,電視辯論對她而言並不陌生。他表示:「梅克爾此次辯論表現比以前好,但舒爾茲卻太拘束、放不開,和梅克爾先前辯論犯的錯如出一轍。」
(工商時報)
--
德疏散6萬人 拆二戰未爆彈
德國法蘭克福三日疏散至少六萬人,拆除一枚被媒體暱稱為「街區夷平者 」的一.八噸二次世界大戰未爆彈,這是戰後類似疏散行動最大規模的一次,未爆彈最後順利拆除。這枚「巨型炸彈」(blockbuster)是在八月廿九日被發現,據稱其威力足以摧毀好幾條街,將建物夷為平地。當局下令疏散未爆彈方圓一.五公里的住宅和大樓人員,由於警方忙於淨空,拆彈行動延後數小時,最後終於在傍晚將炸彈拆除。
(自由時報)
--
同為諾獎得主 20歲馬拉拉籲翁山蘇姬譴責緬軍暴行
諾貝爾和平獎最年輕得主、巴基斯坦社運人士馬拉拉‧尤沙夫塞4日在推特上發文,呼籲同為諾獎得主的緬甸領袖翁山蘇姬譴責緬甸洛興雅族穆斯林受到的「可恥」待遇,她說,「全世界都在等」翁山蘇姬發聲。
自從上月洛興雅族叛軍與政府軍發生暴力衝突以來,已有近9萬洛興雅人逃到鄰國孟加拉。翁山蘇姬被指從不為洛興雅族說話。
現年20歲的馬拉拉發推文說:「最近幾年,我不斷遣責洛興雅族受到的悲劇性可恥待遇。我現在還在等待同為諾獎得主的翁山蘇姬這麼做。全世界都在等,洛興雅穆斯林也在等。」
印尼國營通訊社「安塔拉」報導,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國家印尼社運人士2日在緬甸駐印尼大使館外抗議,要求諾貝爾委員會撤銷翁山蘇姬的和平獎。
洛興雅族問題已衝擊緬甸的外交關係, 尤其是與穆斯林占多數的東南亞國家的關係,這些國家的人民對洛興雅族的處境相當不滿。
印尼總統佐科威3日說:「這場人道危機必須立刻停止。」印尼外長雷特諾4日到緬甸首都奈比多會見緬甸軍總司令敏昂萊,向緬甸施壓要求緩解這場危機。
(聯合報)
--
緬甸洛興雅危機 4點看暴力衝突如何引爆
救援機構估計,緬甸若開邦(Rakhine)北部上週爆發最新暴力衝突以來,已有約9萬名少數族裔洛興雅穆斯林
逃到鄰國孟加拉。英國廣播公司(BBC)從以下4個面向探討這項危機。
●最新暴力衝突如何引爆
8月25日,洛興雅(Rohingya)好戰分子以刀子和土製炸彈攻擊30多個警察哨所,造成12名安全部隊人員喪生,在這一天和後來持續不斷的衝突中,據傳有數十名好戰分子被擊斃。
這起攻擊引發洛興雅人逃亡潮,持續不斷的衝突也造成在若開邦居多數的佛教徒流離失所,並造成無辜平民喪生。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組織說,衛星影像顯示至少10個地區有範圍廣泛的大火。緬甸政府表示,這些大火是好戰分子所縱,逃亡的洛興雅人則表示,是在好戰分子攻擊後發動突擊的政府部隊和佛教徒暴民所縱。
好戰分子去年10月也曾攻擊警察哨所,導致軍隊大規模鎮壓洛興雅人,並傳出嚴重侵犯人權情事。
緬甸洛興雅人多年來一直遭受迫害。若開邦洛興雅人和佛教徒間根深柢固的緊張關係,過去曾導致族群間致命暴力衝突。
●緬甸與孟加拉交界情勢
自8月25日的攻擊事件後,逃到孟加拉的洛興雅人數不斷增加,其中大多數是婦孺和傷者,而困在緬甸與孟加拉間無人地帶的人據說更多。
儘管聯合國呼籲孟加拉接納洛興雅人,許多洛興雅人在邊界遭孟加拉當局阻擋,不得越界,也有許多人在越過兩國間的界河時喪生。
孟加拉境內目前已有數十萬洛興雅難民,他們是在過去爆發暴力衝突時逃離緬甸。
媒體報導,許多若開邦佛教徒則在衝突中逃往南方。
●好戰分子屬那個團體
一個自稱若開邦洛興雅救世軍(Arakan RohingyaSalvation Army)的團體聲稱發動8月25日的攻擊,這個團體去年10月首度出現,並對警察哨所發動類似攻擊。
這個團體表示,其主要目標是保護洛興雅人,使洛興雅人免受緬甸國家壓迫。
緬甸政府說,這個團體是恐怖組織,其首領在國外接受訓練。根據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Group),這個團體的首腦是在巴基斯坦出生、在沙烏地阿拉伯長大的洛興雅人烏拉(Ata Ullah)。
但是這個團體的發言人告訴亞洲時報(Asia Times),該團體和聖戰團體沒有關連,該團體的成員是洛興雅年輕人,他們對2012年爆發族群暴力衝突後的一連串事件感到憤慨。
●洛興雅人有何委曲
緬甸政府聲稱洛興雅人是來自孟加拉的非法移民,拒絕給予公民身分,儘管許多洛興雅人表示,他們的祖先從好幾代前就住在緬甸。
許多洛興雅人在2012年席捲若開邦的一波族群暴力衝突被迫離開所居村落後,目前居住在臨時收容所。
在去年10月的好戰分子攻擊後,許多洛興雅人指控安全部隊在隨之而來的軍隊鎮壓中強暴、殺戮、縱火燒村落和刑求。
聯合國人權機構在報告中說,發生「破壞性極大的殘酷事件」。聯合國目前正在進行正式調查,儘管緬甸軍方否認有任何不法行為。
洛興雅危機 國際批翁山蘇姬與緬甸冷眼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尤沙夫賽與穆斯林為主的亞洲國家,針對緬甸穆斯林少數族裔洛興雅人受到的苦難,嚴厲抨擊緬甸及其文職領導人翁山蘇姬。
法新社報導,好戰分子與緬甸軍方在戰火頻仍的西部若開邦(Rakhine)衝突加劇,過去10天以來,已有近9萬名洛興雅人(Rohingya)流竄至孟加拉。
這個與孟加拉接壤的貧困地區,好幾年來一直是穆斯林與佛教徒族群緊張考驗所在。洛興雅人的遷徙與公民權都受到種族隔離式的限制。
最近的暴亂始於去年10月,堪稱若開邦近年來最嚴重衝突,當時有一小群洛興雅好戰團體伏擊邊境哨所。聯合國表示,緬甸軍隊因應動亂時可能犯下種族清洗罪。
外界認為先前遭緬甸軍政府軟禁的翁山蘇姬(AungSan Suu Kyi)不願替洛興雅人的處境發聲或譴責軍方,對她的批評有增無減。
最近一次衝突8月25日爆發以來,她都沒有就此公開發言。
巴基斯坦運動人士馬拉拉.尤沙夫賽(MalalaYousafzai)在推特發表聲明說:「每次看到這類新聞,我總因緬甸洛興雅穆斯林所受的苦難而心碎。」馬拉拉的出名事蹟是在遭塔利班(Taliban)槍擊頭部後存活下來。
馬拉拉又說:「過去幾年來,我一再譴責這類悲劇還有他們受到的可恥待遇。我還在等著同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翁山蘇姬做同樣的事。」
馬來西亞外交部長阿尼法(Anifah Aman)也對翁山蘇姬的靜默提出質疑。
阿尼法向法新社表示:「老實說,我對翁山蘇姬很不滿。(先前)她為人權原則發聲,現在她似乎袖手旁觀。」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上週指控緬甸對洛興雅人展開「種族滅絕」。
他昨天說:「不幸的是,緬甸發生大屠殺。人類還是保持沉默。」他又說,土耳其救援機構正在提供協助,他本月稍晚將在聯合國大會提出這個議題。
這場日益嚴重的危機威脅到緬甸外交關係,尤其是在穆斯林居多的東南亞國家,像是馬來西亞與印尼,都對洛興雅人受到的待遇深感憤怒。
馬爾地夫外交部昨天在聲明中表示,馬爾地夫宣布切斷與緬甸的所有貿易關係,「直到緬甸政府採取措施防止對洛興雅穆斯林的殘暴行為」。
印尼外交部長勒特諾(Retno Marsudi)昨天在奈比多會晤翁山蘇姬與緬甸軍方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Hlaing),以施壓緬甸政府採取更多行動緩解危機。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3日宣布勒特諾使節團時告訴記者:「再次發生暴力,這種人道危機必須立即停止。」
分析家早已警告,緬甸對待洛興雅人的方式將導致國內陷入交戰狀態並引起國際聖戰士支持。
自從緬甸爆發最新一波戰鬥後,蓋達組織(Al-Qaeda)的葉門分支便號召對緬甸發動報復攻擊;阿富汗塔利班也敦促穆斯林「起身協助受迫害的緬甸穆斯林」。
緬甸洛興雅逃難潮 印尼穆斯林憤怒抗議
緬甸洛興雅穆斯林逃難潮引發印尼關注,許多印尼穆斯林上街抗議。緬甸駐雅加達大使館昨天被抗議民眾丟擲汽油彈,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雅加達警局發言人雷登(Raden Prabowo Argo Yuwono)表示,昨天有抗議民眾向緬甸駐雅加達大使館2樓的後方陽台丟擲汽油彈,被巡邏員警發現,立即通報支援警力前來保護使館區。警方隨後追捕鬧事民眾。
緬甸日前發生近年來最嚴重動亂,西部若開邦的洛興雅穆斯林武裝分子與政府軍爆發衝突,一週來至少造成400人死亡。聯合國估計約有6萬名洛興雅人逃離家園。
穆斯林人口逾85%的印尼,高度關注緬甸洛興雅穆斯林逃難潮的問題。
印尼大批穆斯林週末聚集在緬甸駐雅加達大使館前抗議,要求緬甸終結危機,並要求諾貝爾委員會撤銷緬甸領導人翁山蘇姬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頭銜,認為她並未處理好洛興雅危機。翁山蘇姬在199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此外,印尼外交部長勒特諾(Retno Marsudi)昨天啟程前往緬甸,與緬甸政府商討解決洛興雅危機。她在行前表示,按照印尼總統佐科威的指示,她將與緬甸國務顧問翁山蘇姬討論若開邦人道主義問題。
勒特諾指出,為因應緬甸若開邦的混亂局勢,印尼政府已採取各種措施,敦促緬甸政府盡快恢複若開邦的安全與穩定。
印尼外交部日前發表聲明,要求若開邦各方停止暴力行為,並提供安全保障,恢複治安,尊重若開邦民眾的人權,特別是保障穆斯林社區的安全。
(中央社)
--
歐盟談判代表:想「教育」英國人脫歐的代價
第三輪英國脫歐談判上周四(8月31日)結束,計畫討論歐盟居民權利、北愛爾蘭邊界問題、分手費,卻仍無重大進展。歐盟脫歐代表巴尼耶2日在義大利一場記者會上表示,他無意懲罰英國脫歐,但想「教育」一下英國人脫離歐盟的後果。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巴尼耶表示無意敲詐勒索英國分手費,而是想「教育」英國人和其他人離開歐盟要付出的代價。他說:「離開單一市場將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但沒有人向英國人解釋過。我們打算教導他們,離開單一市場意謂什麼。」
英國則反擊歐盟「不想談論未來」。英國脫歐大臣戴維斯表示:「當然他擔憂沒有分手費答案,施加壓力讓我們付錢。」外交大臣強森則表示,有幾項分手費數字實在高得誇張,但英國只能尊重這些法條明訂的金額。
有新聞報導提到,英國秘密同意支付500億英鎊(約台幣2兆元)作為分手費。戴維斯斥責是「一派胡言」,並表示英國正以「非常英國和務實的方式」逐項評估歐盟的費用要求,這使歐盟目前難以底定分手費用。
隨著英國正式脫歐期限2019年3月逐漸逼近,英國和歐盟關係越趨緊張。巴尼耶表示,財務面英國必須接受幾個關鍵原則,如英國應信守2014年承諾,支付14%歐盟預算到2020年。他也提到,未來和英國新訂自由貿易協定將不同以往,必須保證沒有不公平的社會、環境競爭,以及貿易傾銷問題。
巴尼曾指責英國還在「念舊」,質疑脫歐進度遲緩,無法在今年秋季擴大討論英國與歐盟新貿易關係。英國貿易部長福克斯則冷淡回應,表示英國不會為了討論貿易被歐盟敲詐勒索。
(聯合報)
--
駭客盜片勒贖 「冰與火」炒熱話題
美國HBO熱門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部分劇情之前遭駭客盜走,且被勒贖價值600萬美元的比特幣,但HBO不畏威脅、拒付贖金,押注遭外洩的資訊不會澆熄影迷的熱情、甚至還可能成為很好的宣傳素材,結果證明HBO這場豪賭是正確的。
自稱「史密斯先生」(Mr.Smith)的駭客團體之前威脅HBO支付贖金,否則就會洩露當時未開播的冰與火之歌第七季劇情資訊。不過,HBO並未屈服,導致駭客在之後的兩個月間每周釋出檔案,包括冰與火之歌的第七季完結篇大綱。
不過,這些外流檔案卻未能澆熄影迷的收視熱情。加拿大阿薩巴斯卡大學教授布蕾表示,想趕快看到最新劇情的粉絲觀賞最新上映集數的欲望,並未因外流、爆雷及非法下載等因素而降低,因為粉絲喜歡享受「自己共同參與某項全民運動的感覺」,周日晚上收看冰與火之歌已被視為一種例行性的休閒活動。
德州理工大學傳播系主任歐特則認為,共同感仍不足以解釋粉絲為何願意等待,是冰與火之歌出乎意料的情節發展,讓粉絲準時在電視播出時收看,「多數的冰與火之歌觀眾會先避免被爆雷,直到自己看完」。專家也說,劇情外洩反而能帶來更高的討論度。
南加大電影藝術學院講師貝拉德傑說,透過訂閱HBO收看合法冰與火之歌的粉絲族群很龐大且還在成長,他們不會因為有盜版可看就停止訂閱HBO。
主角鑲金 「冰與火」每集1,500萬入袋
HBO熱門影集「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的獎項數目、觀看人數及播出時間都很驚人,演員們的收入也是。電影雜誌「綜藝」(Variety)估算,這部熱門影集的五個主要角色,每集可以賺50萬美元(約新台幣1,505萬元)。
綜藝估計,飾演瓊恩雪諾的基特哈靈頓(Kit Harington)、飾演龍后丹妮莉絲的艾米莉亞克拉克(Emilia Clarke)、「小惡魔」演員彼得汀克萊傑(Peter Dinklage)、飾演瑟曦的琳娜海莉(Lena Headey)以及飾演詹姆蘭尼斯特的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Nikolaj Coster-Waldau)等五位演員,每演出一集「冰與火之歌」,每個人就能獲得50萬美元的酬勞,高於一般人的年薪。
綜藝指出,光是演出第七季就帶給這幾位演員每人350萬美元的收入。這些演員在綜藝的電視劇戲劇類演員收入排行榜中排名第三,與「紙牌屋」的凱文史貝西並駕齊驅。冠軍是每集賺77.5萬美元的勞勃狄尼洛,第二名則是每集52.5萬美元,「重返犯罪現場」的馬克漢蒙。
「冰與火之歌」的製作成本也不低。娛樂週刊(Entertainment Weekly)估計,「冰與火之歌」第六季每集製作成本約為1,000萬美元。娛樂電視節目E! News指出,拍攝預算較前幾季的600萬美元增加約400萬美元。
第六季之前成本最高的一集是第二季倒數第二集的「黑水河之役」(Blackwater)裡的大型戰鬥場景與超大型道具等造景,其中包含14世紀戰艦的等尺寸複製品。這一集當時花了HBO 800萬美元。
HBO賺不停 搶「後冰與火」商機
HBO奇幻大戲「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第七季結尾靠著龍、活死人及大快人心的復仇情節,締造千萬人次收視率,賺進大筆串流收入,也帶動大批觀光客造訪拍攝地,但隨著最後一季最快明年開拍,HBO也準備迎接「後冰與火時代」。
冰與火之歌第七季最後一集8月27日上映,若計入串流平台觀賞者,整體收視率衝抵1,650萬人次,創新高。這部橫掃艾美獎的影集第七季共吸引超過3,080萬人次觀看,遠高於2011年首季開播時平均的330萬人次,成為HBO史上最受歡迎影集。
HBO尚未透露冰與火之歌下一季、也是最終季將於何時開播,劇組人員已準備明年春季開拍,業界人士透露,要到後年才會上映。隨著影迷滿心期待最終季盛大結局,HBO當然不會放過賺錢機會,在隨選與串流平台陸續播出冰與火之歌的拍攝幕後花絮「The Game Revealed」。
為迎接「後冰與火之歌」時代,HBO製作團隊的做法是延續這股熱潮,已開始與四名創作者合作,創作五套劇情衍生劇,在未來數年聊慰粉絲。HBO也計劃明年以「西方極樂園」(Westworld)第二季做為接檔大戲。這部影集首季平均有1,200萬人次收看,但評價兩極,能否延續人氣將面臨考驗。
HBO的財務收入對HBO母公司時代華納至關重要,上季為時代華納貢獻15億美元營收,超過華納兄弟戲劇方面貢獻的14億美元營收。
冰與火之歌也帶動HBO影音串流服務HBO Now的App下載激增。HBO Now在第七季播出以來賺進超過1,900萬美元營收,光是8月16日一天就賺進260萬美元。
這部熱門影集也吸引大批觀光客前往拍攝地「朝聖」,例如北愛爾蘭沃德城堡就是劇中史塔克家族統治的「臨冬城」,已有逾64國的遊客造訪。劇中龍石島的絕美拍攝地西班牙龍脊海岸的遊客數也暴增。中國旅遊預定網站攜程網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遊客預定前往本劇拍攝地克羅埃西亞的訂單較去年同期大增三倍。
(經濟日報)
--
「哈維」颶風餘威 正衝擊美國及全球石化業
乙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石化原料,而飽受「哈維」颶風襲擊的美國墨西哥灣區則是乙烯的主要產地,專家預料不僅衝擊美國製造業,全球供應鏈也將受到連帶影響。專家估計,要到11月以後才能完全恢復原有的產量。
業界人士指出,「哈維」的路徑、停留時間及降雨量對美國化工業的衝擊實屬空前,18年來美國化工業股價從未受到如此嚴重的影響。
德州生產美國近75%的乙烯,而「哈維」對德州煉油及石化業的衝擊遠遠超出預估。從南端的柯柏斯克里斯提、到休士頓及亞瑟港,包括埃克森美孚、雪佛龍菲利普斯化工等乙烯大廠都備受打擊,美國61%的乙烯產能已關閉。
乙烯及衍生產品約占全球化工產品銷售額的40%,而美國乙烯產量占全球市場約20%。因此「哈維」風災之後全球各乙烯廠都逼近全能生產,以供應美國的需求。專家指出,「只要美國的供給打個嗝,就會使全球乙烯供需嚴重吃緊」。
過去一周來美國聚乙烯產能關閉一半以上,聚丙烯也減產逾60%。
傑富瑞公司指出,化工及塑膠業目前的庫存量大約只夠兩周使用,而許多原料生產商已經告知客戶無法依照合約供貨。例如台塑德州廠在「哈維」來襲之前便已關閉,並表示無法依照合約供應聚乙烯、聚丙烯與聚氯乙烯。
專家指出,現在業者都不確定生產設備受損到何種程度。IHS Markit顧問公司指出,由於乙烯製程複雜,且在恢復生產之前必須做好損壞評估,因此可能要好幾周之後才能恢復正常生產。傑富瑞公司預估,大部分乙烯廠將在10月恢復正常,其餘將等到11月才能投產。
即便石化廠在未來幾周內恢復生產,但由於部分鐵路仍泡在洪水中,整個物流作業也將備受挑戰。如果美國石化廠供貨遲緩,一些下游廠商便可能向國外另尋貨源。由於美國聚乙烯出口量減少,全球報價已經開始上漲。
(經濟日報)
--
哈維肆虐 德州災損估超過1500億美元
美國德州州長艾伯特3日表示,哈維颶風的損失超過卡翠納和珊迪颶風,約達1500億至1800億美元(約台幣4.55到5.46兆元)。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3日敦促國會拋開政治分歧,通過一項把79億美元的哈維救災款與提高債限捆綁起來的計畫。
艾伯特表示,哈維颶風已致47人死亡,100多萬人無家可歸,毀壞房屋20萬棟,損失將超過紐奧良的卡翠納颶風和紐約市的珊迪颶風。他說,卡翠納颶風損失是1200億美元,此次哈維颶風的損失將超過1200億元,或許在1500到1800億美元。
米努勤說,美國總統川普和他都認為,提高債限問題應與哈維救災援助一起解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德州獲得資助。
由於債限已逼近臨界點,政府可動用的資金有限,美國財政部為了支付費用,正在挖掘各種財源。米努勤原先表示,為避免出現災難性違約,國會應在9月29日前,把債限提高到19兆9000億美元,以使政府可繼續借債,支付社安金和利息。
如今米努勤說,由於哈維颶風導致政府產生新的支出,債限的最後期限也將提前到來。他表示,如果不提高債限,他不知道這個月能不能為德州的重建找到資金。
在談到川普曾威脅說,如果國會不批准他要求的16億美元邊界建牆費,就將任憑政府關門時,米努勤表示,提供哈維颶風的救災援助,現在是川普的首要考慮。
(聯合晚報)
--
(聯合晚報)
--
(中央社)
--
(中央社)
--
(中國時報)
--
(工商時報)
--
(工商時報)
健康
血便誤當痔瘡 竟是直腸癌
彰化許姓老翁有血便情況已經長達一年,但因腹部沒明顯痛徵,以為只是痔瘡而疏於治療,兩個月前有東西掉出肛門外,仍認為是內痔應該無大礙,直到小腹經常發疼,進一步就醫檢查,結果竟然是直腸癌末期!醫生提醒,若發生血便的情況,應該儘速就醫,而非自我判斷,以免延誤治療。
許男表示,大約一年前,就開始出現血便,血色偏鮮紅色,聽友人說那是痔瘡,他也自覺無異,因此未進一步求診,直到兩個月前,屁股突然有「紅紅的東西」從肛門掉出來,以為是內痔脫出肛門口,應該會縮回去,一樣沒理會,沒想到一直都未縮回去,小腹更是開始發痛,只好趕快跑醫院。
彰化醫院放射腫瘤中心主任賴易成表示,許姓患者肛門掉出「紅紅的東西」就是腫瘤,約4公分大,初判以為是肛門癌,經切片證實為直腸癌。
若早期發現 存活率九成
賴易成也說,第一次看到直腸癌腫瘤掉到肛門外,因為一般人不會拖到這麼嚴重才就醫,若是初期發現,存活率可達9成,末期恐只剩3成。目前許姓患者經放射與化療治療,腫瘤已有消退,健康也逐漸恢復。
賴易成並指出,直腸癌初期常以血便方式顯現,雖然一般顏色為暗紅色,但如果腫瘤位置是靠近肛門的下段直腸,血色也可能會比較偏向鮮紅色,和痔瘡的確不容易區別。
賴易成強調,辨別痔瘡和直腸癌,只要透過肛診及內視鏡檢查就可判別,因此民眾若發現血便,一定要就醫診察,千萬不要自行判斷。
(自由時報)
--
看懂藥品說明書/顏群芳(為恭紀念醫院藥師)
民眾使用藥品時,如遇到用藥問題,除了詢問藥師,也可以直接查閱藥品包裝內的仿單(也稱為藥品說明書),來獲得想要的資訊。
◎在眾多的藥品標示與說明當中,要如何快速且有效率的閱讀,可從以下幾點來著手:
●藥品名稱:也就是藥品的名字,可分為商品名、學名,商品名是由廠商自行命名,而學名指的是它原本成分的單一名稱。
●藥品成分:藥品內容物可分為只有單一種成分,或是2種藥品組合而成的複方,掌握成分內容可和自己用藥過敏史交叉比對,避免再次過敏。
●藥品單位含量、數量:同一種藥,可能會有不同的劑量,且有不同的數量包裝,在使用時須特別留意。
●主要適應症:即藥品的醫療用途主要是治療何種疾病,尤其在購買非處方藥時,更須留意其功效主治,是否與自己的症狀相符,才不至於用錯藥。
●用法與用量:會註明藥品每次服用的劑量、頻次,例如有些感冒藥是早晚飯後,一次吃2顆膠囊,而有些藥品必須在飯前服用,例如腸胃藥、降血糖藥,也都會在這邊標示。
●藥品不良反應:也稱為副作用,藥廠會將臨床試驗過程當中所發生的任何不良反應登載於說明書內,有些人看到一長串的不良反應就不敢再吃藥,其實並非每個服藥者都會出現這些不良反應,重點是要去評估服藥的好處和藥物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孰輕孰重,而一旦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則須諮詢藥師後續處理原則。
●警語或注意事項:會寫明用藥需特別留意的地方,例如:蠶豆症患者不能服用磺胺類藥品,或標示不能與哪些藥品併用,以免產生交互作用。
●懷孕分級:提供孕婦安全用藥參考,通常可分為「A、B、C、D、X」5種等級,A級最安全,X級是絕對禁止使用在孕婦身上,而B、C、D級的藥物,必須衡量孕婦和胎兒相對的利害關係來做決定。
●儲存條件:多數藥品是要放在避光、避濕、避熱的環境下,但有其他的特殊保存方式,例如要放冰箱冷藏,或是開封之後只能放1個月,都需特別留意。
在使用藥品之前,還是得先認識這些相關資訊,必要時最好先諮詢藥師,詢問相關用法或需注意的事項,才能確保個人的用藥安全。
(自由時報)
--
心房顫動不是鬼壓床 新藥降副作用
農曆7月出現心悸、胸痛症狀,不是鬼壓床,可能是「心房顫動」的警訊!心房顫動恐有引發腦中風的風險,過去多使用傳統抗凝血藥物預防,最嚴重副作用卻可能造成腦出血,但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療團隊研究發現,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可降低出血機率,且能減少急性腎損傷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詹益欣表示,心房顫動是心房內不規則電氣活動,使心跳呈現不穩定速度,導致患者出現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值得注意的是,當心跳又快又亂時,血液在心房內流速減緩或滯留,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剝落後順著血流至腦部造成阻塞,就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詹益欣指出,心房顫動盛行率約1%至2%,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65歲以上發生率為5%,80歲以上為10%,推估在台約23萬至46萬名患者。此外,約每6位腦中風患者,就有1人是因心房顫動所引起,每5小時就有1人因心房顫動而導致中風。
詹益欣說明,想預防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以往多使用傳統抗凝血藥物,雖然可降低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但副作用為容易增加出血,最嚴重甚至是腦出血,一旦發生腦出血,死亡率可達50%。
不過,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療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探討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對於運用在心房顫動患者的情況,結果發現可降低缺血性中風發生率、顱內出血發生率,同時可減少急性腎損傷風險,相關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上。
長庚團隊建議少鹽、運動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醫療團隊建議,日常生活應減少攝取鹽份,多吃魚、蔬菜、水果、全穀類食物,並且適當運動、維持健康體重等,有助於維護心臟血管健康,降低心房顫動與中風風險。
(自由時報)
--
鬼月遇上鬼壓床?放下手上的咖啡 也許能幫你
半夜睡覺到一半覺得胸悶、四肢無法動彈,農曆七月遇上這種狀況,真的是鬼壓床了嗎?醫師指出,有心房顫動的老人家,因心悸胸悶覺得好像鬼壓床,罹患睡眠癱瘓症的民眾因眼睛張開手腳卻動不了,同樣覺得遭鬼壓;還有「腿不寧症候群」 患者,覺得腳毛毛的被人碰,懷疑被鬼附身。類似狀況,在每年農曆7月的精神科、神經內科與心臟科門診層出不窮,當解開謎底,都能使患者鬆一口氣。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詹益欣表示,心房顫動是因心臟亂跳,速度快又亂,導致心悸、暈眩或胸痛,但也有病人無典型症狀,對心房顫動無感;其危險群為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家。不過,很多門診長輩不知自己有心房顫動,誤認胸悶是胸腔出了狀況而跑錯科,甚至有人誤認被鬼壓床,跑去廟宇收驚。
心房亂亂跳 易形成血栓
詹益欣強調,當心房亂跳,血液流速可能在心房減緩或滯留,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順流至腦部造成阻塞,就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失能及死亡率都高。據衛福部今年公布的10大死因排行,腦中風就位居第4位,幾乎每6人就有1人是心房顫動引起。
詹益欣說,心房顫動盛行率為1%到2%,發生率自65歲後直線上升,65歲以上為5%,80歲以上為10%,由此推估全台約23萬到46萬名患者,隨台灣步入高齡社會,心房顫動患者只會愈來愈多。
要避免因心房顫動誘發腦中風,需使用抗凝血劑預防。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團隊研究證實,亞洲人使用口服新藥的CP值,比傳統藥物高,除了減少腦中風發生,顱內出血副作用也顯著降低,有望減少更多病人失能臥床而落入長照。
詹益欣也說,民眾平時應培養好的生活習慣,減少鹽分攝取,多吃魚、蔬果、全穀類食物,戒菸限酒,多運動維持健康體重,均有助維護心血管健康。而平時也建議定期自我檢測脈搏,若發現心跳不規則,就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每到農曆7月,看到鬼影、聽見鬼聲的思覺失調症病人也特別多。」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嚴烽彰表示,思覺失調患者本來就合併幻覺及妄想等精神症狀,有病患體質敏感,到了鬼月期間就會回診,主訴自己看到鬼,此時他會評估狀況,適時增加病人的多巴胺抑制劑量,以減輕幻聽幻視症狀。
睡眠機制出包 忘了關大腦
此外,最常見民眾因眼睛睜開了,四肢卻動不了,嚇到也以為被鬼壓,但其實是睡眠癱瘓症,也稱為異睡症,是精神疾病之一。
嚴烽彰解釋,人體正常睡眠機制,會關掉大腦活動與肌肉運動,才能睡得安穩。但睡眠癱瘓症病人卻因神經傳導出了問題,關掉了肢體肌肉運動,卻沒關掉大腦,才會使病人清醒時四肢卻動不了。非藥物治療方式,包括禁攝取咖啡因,睡前不要劇烈運動,均能避免晚上太興奮而使腦部清醒。
藥物治療上,則會開立多巴胺藥物,讓病人於傍晚前服用,讓大腦警醒度在晚上興奮,約到了睡眠時間漸漸消失,讓大腦想睡覺。另也應盡量避免吃安眠藥,因其副作用就是異睡症。
當然,偶而覺得自己被鬼壓床,不一定就是異睡症造成。嚴烽彰解釋,睡眠有分動眼期與非動眼期,有時動眼期太活躍,人就會清醒但四肢仍麻痺著,「我自己也曾經歷過。」
有人動我腳! 試試芳療法
「腿不寧症候群」則是多巴胺分泌太旺盛而使腿部神經傳導訊息過多,導致病人睡覺時,覺得腿毛毛的、被外力移動姿勢,許多人在確診前,誤認被鬼附身。嚴烽彰表示,腿不寧症候群需使用中樞神經抑制劑治療,不過德國實證認為,芳香療法有助改善,也有患者認為多運動、按摩泡腳也有效,都可試試。
預防血栓及中風三步驟
1.維持健康生活:
減少鹽分攝取,多吃魚、蔬果及全穀類食物、適當運動、維持健康體重、戒菸限酒。
2.篩檢心律不整:
定期自我檢查脈搏,若每分鐘逾100次,且不規則跳動,可能是心房顫動症狀。
3.服用抗凝血劑:
確診心房顫動者,若屬中風風險高族群,應定期服用抗凝血藥,不可自行停藥。
確診心房顫動者,應定期服用抗凝血藥,不可自行停藥。 圖/取自網路
心悸胸悶...不是鬼壓床!心房顫動易誘中風
農曆7月,有長輩因心悸胸悶,誤認鬼壓床而去廟宇收驚。醫師提醒,很可能是「心房顫動」警訊,血液一旦出現血栓、流入腦部,恐引發腦中風,需用抗凝血劑預防。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團隊研究發現,亞洲人使用口服新藥的CP值,比傳統藥物高,除了減少腦中風發生,顱內出血副作用也顯著降低,有望減少更多病人失能臥床而落入長照。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詹益欣表示,心房顫動是因心臟亂跳,速度快又亂,導致患者出現心悸、暈眩或胸痛,但也有病人無典型症狀,對心房顫動無感;其危險群為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家。不過,很多門診長輩不知自己有心房顫動,誤認胸悶是胸腔出了狀況而跑錯科,甚至有人誤認自己被鬼壓床。
詹益欣強調,當心房亂跳,血液流速可能在心房減緩或滯留,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順流至腦部造成阻塞,就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失能及死亡率都高。據衛福部今年公布的10大死因排行,腦中風就位居第4位,幾乎每6人就有1人是心房顫動引起。
詹益欣說,心房顫動盛行率為1%到2%,發生率自65歲後直線上升,65歲以上為5%,80歲以上為10%,由此推估全台約23萬到46萬名患者。隨台灣步入高齡社會,患者只會愈來愈多,如何避免因心房顫動誘發腦中風,成為心臟科醫師最重要的功課。
詹益欣指出,過去心房顫動病人使用傳統抗凝血藥物防腦中風,但傳統藥物容易與含維他命K的食物及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出血副作用也高,加上亞洲人的飲食多元,相較西方人使用藥物的療效來得差。雖然新型口服藥物問世,改善傳統藥物的治療限制,卻沒有以亞洲人為主體的相關研究,醫學實證有限。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團隊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證實使用新型口服藥物的患者,與使用傳統藥物的患者相比,其缺血性中風發生率、住院性大出血發生率及顱內出血發生率均顯著減少。且台灣病人使用新藥後,也能減少急性腎臟損傷風險、延緩腎功能衰退。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團隊的研究結果,提供亞洲心房顫動患者在使用口服新藥的療效與安全性上更多實證,論文分別發表於國際神經醫學領域期刊「Stroke」及國際心臟醫學領域期刊「JACC」。
詹益欣說,心臟團隊雖是研究藥物療效,但仍希望民眾從生活習慣中,提前預防血栓與中風發生,包括減少鹽分攝取,多吃魚、蔬果、全穀類食物,戒菸限酒,多運動維持健康體重,均有助維護心血管健康。而平時也建議定期自我檢測脈搏,若發現心跳不規則,就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聯合報)
--
老人心悸胸悶 誤認鬼壓床
農曆7月,有老人家出現心悸胸悶,還以為是鬼壓床!醫師提醒,可能是「心房顫動」警訊,突然心悸或心跳超過百次,恐是罹患此病,且容易引發腦中風,需用抗凝血劑預防。不過傳統藥物作用慢,常受到深綠色蔬菜等含維他命K食物影響,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團隊研究證實,亞洲人使用口服新藥的效果比傳統藥物好,除了減少腦中風發生,顱內出血副作用也顯著降低。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詹益欣表示,心房顫動是因心臟亂跳,速度快又亂,導致患者出現心悸、暈眩或胸痛;好發族群包含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家、高血壓、糖尿病、吸菸等。發生率自65歲後直線上升,65歲以上發生率約為5%,但80歲以上增至10%。而很多長輩不知自己有心房顫動,誤認胸悶是胸腔出了狀況而跑錯科,甚至有人誤認自己被鬼壓床。
詹益欣指出,過去治療或預防心房顫動多使用舊型抗凝血藥物,但該藥物易受到亞洲人基因,以及深綠色蔬菜等等含有維他命K的食物,或是含有維他命K的藥物影響,產生交互作用,增加出血風險,高達5成以上心房顫動患者無法妥善服用藥物,降低藥物預防效果。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團隊因此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證實使用新型口服藥物的患者,與使用傳統藥物的患者相比,缺血性中風發生率、住院性大出血發生率及顱內出血發生率均顯著減少,且不須定期監測、與其他藥物及食物交互作用情形低,使心房顫動患者生活便利性大幅提升,有助於提高藥物順從性。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團隊的研究結果,提供亞洲心房顫動患者在使用口服新藥的療效與安全性上更多實證,論文發表於國際神經醫學領域期刊「Stroke」及國際心臟醫學期刊「JACC」。
(中國時報)
--
找偏方壯陽? 小心反傷腎
坊間傳言,冬蟲夏草、鹿鞭丸、肉桂糖、瑪卡等各式壯陽藥,可使男性重振雄風,因此許多男性趨之若鶩,甚至有患者不惜花費上百萬元購買。不過,泌尿科醫師提醒,這些藥並非人人能用,且不少來路不明,過度使用恐出現中毒、傷腎,甚至致癌的反效果,提醒有性功能障礙尋求醫師診斷治療較實在。
亞大醫院男性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表示,不少男性年過60歲後,事業有成,有閒也有錢,但性能力卻不復當年,為找回年輕時的「衝勁」,聽信朋友介紹,花了大把鈔票購買冬蟲夏草、鹿鞭丸、鹿茸粉、肉桂糖、瑪卡等藥品,就是想要重拾雄風。
他說,門診中就有一名60多歲的患者,近3、4年在親朋好友介紹下,花了上百萬元購買這些藥,最後還是沒效,只好到醫院治療,才恢復往日雄風。
邱鴻傑表示,不少性功能障礙的患者,不好意思向他人啟齒,只好自己上網或透過其他管道取得壯陽藥,但來路、成分不明,服用過量恐傷身,甚至有人「不舉」狀況變嚴重而增加劑量,結果出現腎臟病等慢性疾病。
邱鴻傑指出,坊間傳言肉桂可壯陽,做成肉桂糖,但裡面含有香豆素,以一名60公斤成人來說,一天服用超過6毫克,可能就有傷腎致癌之虞;另標榜是鹿鞭丸、鹿茸粉的藥物,也摻雜許多成分不明的物品,之前就發生過民眾服用後中毒的意外;而被許多人視為「壯陽神藥」的瑪卡,又稱為「秘魯人蔘」,原是產於南美洲的植物,富含營養素,具生理調節功能,受到男性喜愛,只是尚無大型研究證實具有壯陽功效,建議不要過量服用為宜。
邱鴻傑提醒,服用成效不明的壯陽藥,並不能解決陰莖血管的病理狀態,建議患者還是要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藉由藥物、低能量震波、海綿體注射等治療方式,才能真正重拾床笫情趣。
(自由時報)
--
不愛喝水 6歲小女生泌尿道感染
因為不愛喝水,6歲小女生泌尿道感染,國內一項調查發現,大部分幼兒水喝太少,兒科醫師表示,天氣炎熱,如果水喝得不夠,孩子容易生病感冒,還可能便祕、泌尿道感染,建議家長從小培養孩子多喝水的習慣。
最新兒童健康飲水調查,針對家有幼稚園及小學低年級的家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台灣父母均有正確的喝水健康意識,近九成家長會為孩子準備水壺,但許多小朋友帶著水壺,卻常忘喝,甚至不喝。
女兒剛念小一的陳媽媽說,開學後,一早將女兒的水壺倒滿開水,提醒女兒一定要多喝水,但到學校接小朋友時,水壺裡的水量,幾乎未動,原因是忘記了。
開業兒科醫師巫漢盟表示,兒童每天需求的飲水量,依體重而有所不同,如果水分攝取不足,容易導致口渴、頭痛、疲倦等症狀,如果嚴重缺水,還可能煩躁、全身無力、血壓下降。
巫漢盟指出,許多人都以為泌尿道感染發炎,只會發生在大人身上,其實不愛喝水的小女生也因此導致婦科疾病,6歲幼稚園大班女生,就是因為不愛喝水,以致多次泌尿道感染,尿尿時不舒服,分泌物變多。
在校平均僅喝600cc
調查發現,孩子在校喝水不足,平均喝水量只有600cc。
巫漢盟指出,孩子不愛喝水,家長該負最大責任,因為許多父母自己就愛喝珍珠奶茶等含糖飲料,怎能要求孩子必須多喝白開水。
巫漢盟提醒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多喝白開水,告訴孩子多喝白開水的好處,如果常喝含糖飲料,可能導致蛀牙、變胖、容易生病。上學之前,再三提醒小朋友多喝水,不要只顧著玩耍,而忘了喝水。
(聯合晚報)
--
國一生也中風 無心血管疾病
中風站上國人十大死因第四位,但中風並非老人專利,有不少20多歲年輕女性因為服用避孕藥,突然頭痛、癲癇發作導致靜脈系統栓塞;還有一名國一學生某天上課走在路上,突然中風昏厥,緊急送醫發現不明原因血管剝離,平日非常健康也沒有症狀。醫師表示,中風病人並非都因心血管疾病,遺傳、自體免疫疾病等也會導致中風,甚至也有不明原因的中風。
衛福部106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俗稱中風)高居第4位,約每6位腦中風患者中就有1人是因心房顫動所引起;約每5小時就有1人因為心房顫動而引發中風。
不過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台北榮民醫院神經醫學中心腦血管科主任林永煬表示,這名國中生的中風原因不明,也無明顯外傷導致;但一般來說,除因心血管疾病之外,遺傳或自體免疫疾病使得血管發炎,沒有三高或慢性疾病的患者,也有可能會急性中風發作。
林永煬指出,中風患者並非年老者專利,45歲以下的年輕型中風者越來越多,且並非皆為心血管疾病或動脈阻塞,包含自體免疫系統失調、凝血機能失調、頸動脈剝離,或是懷孕體液失衡都等導致腦部靜脈系統栓塞,都很容易被忽略。
醫院就收治許多服用避孕藥的年輕女性,因突然性頭痛、噁心想吐,癲癇發作來就醫,經檢查發現是靜脈系統栓塞。而靜脈栓塞很容易被忽略,必須詳細檢查,否則顱內出血危險性極高。
林永煬提醒,生活中的症狀,例如臉部嘴巴突然歪斜,兩邊不對稱、兩手舉高,肢體產生一側無力、講話口齒不清,理解力有困難或眼前一片黑暗或突然猛烈性頭痛等暫時症狀是中風前警訊,一旦發生就要搶時間,即時送醫。
(中國時報)
評論
誤入憲法叢林的法律判決/呂丁旺(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
日前,馬前總統所涉教唆洩密罪嫌,一審法院為無罪判決,對馬陣營及其支持者而言,恐是在希望之中,也在預料之外。此部分無罪判決透過反覆鋪陳的《憲法》解釋,認總統得援引《憲法》的院際爭議處理權,處理立法院長所涉司法關說案,進而以之為阻卻違法事由。引致了法官能否解釋《憲法》及立法院長所涉司法關說是否屬於總統院際爭議處理權的爭議。
擴大總統職權失當
檢索《憲法》第44條所定之總統院際爭議處理,在使總統獨立於黨派與政治之外,得以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權力之間,中立地仲裁權力部門間產生的衝突,扮演「憲政仲裁者的角色」,並如實存在於客觀的《憲法》規範。一審判決以馬前總統「主觀上認立法院長的司法關說案有檢察官行使職權受行政及立法不當干預,而將產生院際重大爭議之情事。」「主觀上已認此案是層級高達立法院長、在野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法務部長、檢察長的行政、立法聯合侵害司法獨立性的違憲行為。」將立法院長等的個人可疑關說層升為立法權、行政權與司法權的衝突,亦將現行法律體系屬道德評價而欠缺刑罰規範的關說行為,率謂其為「違憲」,跨越旨在限制且不得擴大國家權力的「限權憲法」,將遏止個人的司法關說推入總統院際爭議處理權的圍牆內,以判決理由詮釋擴大總統職權,恐非恰當。
其實,我國《憲法》設計,以法官為「違法性控制機關」,以司法院大法官為「違憲性控制機關」,二者權限分工、涇渭分明。因此,法官僅能遵守《憲法》、依法審判,於法律有適用疑義時就法律加以解釋,《憲法》的解釋則委諸司法院大法官,一般法院法官不得越俎代庖。
《憲法》第80條所定之法官依據法律獨立審判,所稱之「法律」與《刑法》第21條所稱之「法令」,均不包括《憲法》。縱使引用《憲法》為阻卻違法,亦屬「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參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555號判決),而非「阻卻違法事由」,一審判決援引《憲法》第44條為阻卻違法事由,即非確當。
尤有進者,判決應經當事人之言詞辯論為之,所稱言詞辯論,包括事實辯論與法律辯論。法院不得以未經辯論之事實或法律為判決基礎,此觀《刑事訴訟法》221條及第289條規定意旨即明。馬案一審判決的法官,縱曾於審理中透露心證,未就馬前總統所涉教唆洩密是否該當於《憲法》第44條規定而得為「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一節進行法律辯論,率由合議庭逕採為判決基礎,當屬違反相關程式,難認適法。
一審援引憲法惹議
一份法律判決不經意誤入《憲法》叢林,帶來了《憲法》爭議。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既已聲明上訴,往後會為台灣卸任總統帶來《憲法》祝福,還是法律詛咒,固未可知。可以確定的是,法官直接援引《憲法》規定以為個案判準,宜審慎衡酌《憲法》意旨與法官職權分際,避免司法判決造成社會大眾的不必要遐想。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