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6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170926

黨員毆學生 白狼:打得好 警所長失職丟官 部長震怒掃黑

《中國新歌聲》前天下午原定在台大田徑場舉行演唱會,因台大學生及獨派團體抗議喊停,場外卻至少爆發四波衝突,「台獨機關槍」李柏璋及三名台大學生,指控遭中華統一促進黨成員打傷,痛批警方到場太慢,統促黨反指因李先辱罵、攻擊才反擊,該黨總裁張安樂讚黨員「打得好!」北巿警局則懲處派出所警員並將轄區所長調職;內政部長葉俊榮昨「極為震怒」,強調追究不法,新任警政署長陳家欽指,幫派份子假借人民團體行破壞人權自由,近期會在雙北聯合掃黑。



上周三學運領袖、時代力量黨團助理陳為廷質疑《中國新歌聲》協辦單位北巿文化局,有助中國統戰之嫌;台大醫學系學生蔡炫錡等,於臉書發起「中國新聲音 學生權被陰」活動,台獨團體發現演唱會文宣「國立台灣大學」變「台北市台灣大學」,串聯到場抗議。

辯甩棍「撿來的」
前天下午四時三十分左右,約兩百多名獨派及台大學生到場,撒冥紙舉標語並衝到舞台揮舞,演唱會被迫停止,當時愛國同心會、統促黨成員也在場,但雙方未起衝突。下午五時左右散場,雙方在台大外辛亥路上發生至少四波衝突,台北大學學生李柏璋(二十五歲)及台大學生共四人,被統促黨黨員胡大剛(六十一歲)持甩棍打到流血,張安樂次子張瑋(四十歲),不滿被台大學生跟拍,衝下車對學生揮拳。李指控:「這是預謀的組織犯罪,我們若沒閃躲,等警察來,早被打死在路邊了!」
統促黨昨召開記者會,張安樂說,李柏璋先以粗話「老查某、老雞掰」辱罵愛國同心會成員官秀貞,統促黨成員楊紹瑞請李離開卻遭揮拳,眼鏡被打碎、臉頰流血,楊還擊卻被眾人圍住,胡大剛見楊受傷才用甩棍反擊。胡還說「甩棍是現場撿來的,並不是有預謀。」張安樂說,儘管外界指稱統促黨打人,但他認為「打得好!」

學生控警太晚到
對此,李柏璋回應,他走出台大時落單,對方朝他叫囂,以三字經辱罵,他回罵「老女人」,對方衝過來先動手,為自保才反擊,「我發誓沒先動手。」被打傷台大學生張耿維,昨控訴警方失職,衝突時打了十幾通電話報案,警方卻四十分鐘後才到場,嫌犯一逃走,警察就出現:「難道國家在包庇暴力?」
北市警局昨指,活動前警方就掌握聚眾情資,雖台大堅持校園自治,警方仍在台大周圍安排四十名警力,主辦單位也有一百二十名保全及駐衛警,值班警員接獲一一○報案未能及時和校警查證案發地點以致延遲到場,顯有疏失,轄區羅斯福路派出所所長霍建元調整為非主管職務,值班警員記過一次。

涉案9人全到案
台北市議員徐弘庭抨擊,懲處基層警員是為迴避責任,質疑市警局長陳嘉昌未與柯文哲見面,導致未掌握情資。陳回應,懲處警員與未見到柯是兩回事。
柯文哲說,警局前晚就抓人了,後續會依法處理,市府是活動協辦機關,至今沒看到什麼疏失,「該做都做了。」
內政部長葉俊榮則震怒強調,面對各類不法活動,警察機關絕不容忍,警方將調閱周邊相關影像釐清,並查明背後有無不法勢力,從組織犯罪方向,從嚴究辦。警政署長陳家欽說,對於幫派份子假借人民團體行破壞人權自由,會於雙北執行聯合掃黑。
警方偵辦該起衝突,除前晚到案的胡大剛外,包括張瑋等八人也到案說明。統促黨昨也控告李柏璋傷害、公然侮辱等;受傷台大學生和李,也反告統促黨殺人未遂、傷害告訴。張瑋及統促黨成員王啟繽、汪建成、林紹哲等四人,訊後被依傷害罪嫌函送。
台大學代會昨譴責暴力,要警方公布報案錄音還原事實。台大主秘林達德說,若受傷學生要提告,校方會協助。

「本單純被玩歪」
發起抗議的台大醫學系蔡炫錡說,來的團體很複雜,非他們所能掌握,有人因此受傷感到遺憾抱歉。有台大生在臉書發文,指演唱會取消,要彎下腰撿取地上冥紙時,卻被獨派人士阻止。網友chudly也直言:「學生訴求很單純,後面各大勢力進來玩都歪了。」

台大生濺血 事件簿
◎9/24
●14:00
《新歌聲》於台大田徑場開唱
●16:30
200多名獨派及台大學生,高舉「拒絕中國新歌聲、還我台大田徑場」標語抗議,並衝上舞台揮舞,演唱會被迫停止
●17:00
主辦宣布結束演出,觀眾、獨派團體及台大學生陸續離開
●17:04
李柏璋和統促黨起衝突,雙方掛彩,學生報案但未指明校內或校外,後來統促黨員胡大剛持甩棍打傷3名台大學生
●17:10
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兒子張瑋,在辛亥路上不滿台大學生跟拍,衝向學生動手揮拳
●17:26
大安警分局羅斯福路派出所接獲報案,派員至新生南路與辛亥路口,未發現衝突
●17:35
警方發現離報案點300公尺外辛亥路上有救護車,趕過去才確定流血衝突點
●19:00
警方找到涉嫌打學生的胡大剛,將他帶回派出所訊問
◎9/25
●09:00
台北巿警局懲處羅斯福路派出所值班警員小過,所長霍建元調離主管職
●14:00
統促黨開記者會,張安樂表示:「打得好!」稱是李柏璋辱罵攻擊黨員官秀貞及楊紹瑞,胡大剛才用甩棍反擊
●19:15
警方約談張瑋等8人到案說明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926/LN01/LN01_007.jpg

柯:市府無疏失 「北市台大」矮化我方 遭修正

前天在台灣大學舉辦的「中國新歌聲 上海•台北音樂節」演唱會,除因活動施工破壞田徑場引發學生不滿,早先網路宣傳圖檔註明在「台北市台灣大學田徑場」舉辦,也被認為上海主辦方藉此矮化、統戰我方。學者直言,中國忽略台灣需要「被認同」的尊嚴,「總是有些小動作矮化台灣。」台北市長柯文哲則說:「兩岸交流是希望增加善意,不希望產生更多衝突。」認為北市府是協辦機關,至今沒看到什麼疏失,該做的都做了。

網路流傳該活動原始宣傳圖檔註明「台北市台灣大學田徑場」,引發批評以台北市替換台大「國立」字樣,是故意將台灣視為中國一部分。協辦活動的北市文化局長鍾永豐昨說,八月二十五日該局發現後,即要求廠商拿掉台北市,後來正式印發的實體海報、現場背板、票券,皆為「台灣大學田徑場」。

國立暨南被改南投
經查活動主辦單位是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當地傳媒公司等,委託台灣的幕婕塔公司執行,幕婕塔昨回應,他們僅負責場地租借、活動籌辦、海報輸出,海報設計出自上海方。
《中國新歌聲》活動前年起在台巡迴校園,兩岸藝人已到二十多校表演、座談。《蘋果》搜尋前年海報上的國立大學包含交通、陽明、台北科技大學,都無國立字樣,但也未加地名;去年宣傳圖檔則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國立改成南投,其餘私校也加註地名,如台北世新大學、新北真理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主任秘書孫同文說,該活動約年餘前舉辦,校方一切尊重學生會,交由學生會全權處理,校方不便表示意見。
柯文哲呼籲,兩岸交流是希望增加善意,不希望產生更多衝突。劉耿豪攝

台大稱有押金可賠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系副教授、國際及兩岸交流處前處長周平說,他常看《中國新歌聲》等節目,台灣藝人去表演都要忍受地點稱呼被矮化的問題,任何活動都可能夾帶意識形態,若雙方互相尊重平等、內心真誠則無問題,「但中國總是有些小動作矮化台灣。」
周平分析,中國忽略台灣需要「被認同」的尊嚴,雙方都應是主體,而非主僕關係;另商業活動進入校園,台大迫於商業考量而「失格」放棄學校主權,也侵害學生受教權。
柯說,兩岸交流希望增加善意,而非產生更多衝突,「以後怎麼做,還要想一下。」他強調對自己人要有信心,「抵抗力強就不怕外面的細菌」,自己加強、把本顧好,就不怕外面的問題。鍾永豐說,明年是否續辦,還要看兩岸交流情況。
針對國際認證的台大田徑場賠償與修復問題,台大主秘林達德說,估算只需局部修復約八萬元、再認證費約五萬元,耗時約一個月,廠商有三十萬元押金可賠償,不會求償無門;田徑場原則上將不外借,除非是校方或學生主辦活動,且會經校園規劃小組同意,邀學生討論通過才出借。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昨發表社評稱,若《中國新歌聲》去美國或澳洲舉辦,肯定不會有事,「台灣一些人的政治神經質已經不可救藥,或者一些人對大陸的仇恨已經吞噬一切」,如今兩岸交流與合作是「台灣求著大陸」,「進一步減少兩岸文化交流,對大陸能有什麼損失?倒是台灣的歌手和藝人們一定會挺緊張的。」

吳宗憲喊回歸音樂
該文引發台灣網友回擊:「中國並沒要併吞美國,且中國不敢說中國紐約、中國雪梨,當然不會有事。」綜藝界大哥吳宗憲則呼籲:「音樂歸音樂,不要每件事都跟政治畫上等號,台灣現在已很亂了,人跟人之間還是多點相愛比較好啦!」

政治敏感度高「台大天然獨較多」

「中國新歌聲 上海.台北音樂節」前天在台灣大學的演唱會,引爆學生、獨派團體抗議,現場有台大學生喊他們是「天然獨」(指獨立自主的價值,變成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學者分析,兩岸社會觀念落差太大,現今台灣年輕人天然獨比率高,也會向中國民眾推銷民主經驗,但天然獨和仇視中國也是一體兩面。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范世平指出,台大一直以來是台灣民主化的基地,大專生天然獨的比率在台大也特別明顯,有些人甚至是潛意識有此觀念,其他大專的學生政治敏感度沒那麼高。

和仇中「一體兩面」
但范世平也說,天然獨和仇中是一體兩面,當天學生表面上反對場地問題,實際上現場標語和旗幟都比較偏台獨、抨擊中國。范分析,學生抗議田徑場出借是受教權,台獨則是自主權,都是權利伸張的概念,很容易結合在一起。他認為,兩岸價值觀落差大,主辦單位應也很懊惱,為何之前在世新、文化大學的活動都順利,但台大不行,原因就是忽視台大在台灣民主的角色,加上中國的學生不太會抗議,造成認知落差。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陳尚志則指出,很多年輕人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認同台灣和中國不一樣,未來也不可能在一起;他強調,台灣年輕人仇中針對的是中國「政權」,但對來台學習的陸生或觀光的一般民眾特別友善,還會分享民主經驗。

白狼次子到案 辯「制止叫囂」

台灣大學租借場地給「中國新歌聲 上海.台北音樂節」辦活動,卻發生統促黨成員毆打學生流血事件,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次子張瑋(四十歲)也因涉案,昨晚到案說明。
昨午白狼召開記者會,宣稱是學生先動粗,成員才會反擊,次子張瑋還未向警方說明案情,不方便出席,並強調張瑋因接獲台大校園現場黨員電話,有年長黨員遭毆打受傷,警方卻遲遲未到,請他前來將黨員帶回,但他抵達時卻遭抗議民眾叫囂、挑釁,他才會出手制止。

曾率眾毆黃之鋒
張瑋早年在墨西哥經商,直到二○一三年白狼從中國返台,擔任統促黨總裁,張瑋就長年待在台灣,今年初張瑋因涉及香港社運人士「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遭暴力滋擾案,遭警方拘提,訊後十萬元交保,並限制住居、出境,事過半年多,昨竟又涉及台大校園濺血案,再度引發爭議。

張瑋小檔案
年齡:40歲
家庭:已婚,父為「白狼」張安樂,兄已歿,下有一弟張珣
經歷:早年在墨西哥經商
爭議:
1/22 涉香港民運人士黃之鋒暴力事件遭警拘提,訊後10萬元交保
9/24 涉台大校園濺血案,遭警方約談到案說明

派出所長調職 恰是霍建華胞兄

因台大校園濺血案黯然去職的北市警局大安分局羅斯褔路派出所長霍建元(四十二歲),其胞弟是知名藝人霍建華,剛從警校畢業時曾在多處派出所擔任警員,後來苦讀考上警大二技班,分發後曾任新生南路派出所副所長及山仔后、舊莊、泉州派出所所長。
不少資深警員都叫霍建元「小霍」,直稱他任職警員時就相當認真,二○○七年時,一年間就取締七十件酒駕案件,榮獲北市警局頒發的「金吾獎」,為警局評比勤務中表現最傑出警員的殊榮,隔年他取締酒駕民眾,遭開車輾過右腳踝,還是忍痛騎車追逐約一公里,開六槍制伏對方扭送法辦。

同事嘆:背黑鍋
這次霍建元因值班同仁轉達勤務缺失遭調職處分,讓眾多基層同仁深感委曲,大安警分局不願具名的警官表示,前天民進黨全代會勤務,全北市調動八百警力支援,加上當天台大校方堅持不讓警方入校,且陳抗勤務指揮官另有其人,要霍擔起全責並不公平。

霍建元小檔案
年齡:42歲
期別:警專20期、警大二技
家庭:已婚,弟為藝人霍建華
原職:北市警局大安分局羅斯福路派出所長
歷任:
.新生南路所副所長
.舊莊所所長
.山仔后所所長
.泉州所所長
功績:獲頒北市警局「金吾獎」

中國新歌聲 統派打給你聽/林志翰(教師)

台灣大學為了舉辦今年全國大專運動會,斥資3700萬元修繕國家級認證的田徑場,卻擅自決定將操場租借給《中國新歌聲》作為選秀現場,造成翻新的國際級操場受到損毀,校內各式球隊的練習受到影響,嚴重影響學生權益。又加上主辦單位將統戰的黑手伸入台灣,將「國立台灣大學」更名為「台北市台灣大學」作為活動場地標示,引爆學生漫天怒火。
台大學生在舞台前拉白布條抗議,高喊「還我操場」、「統戰活動退出校園」等口號,獨派團體聲援學生捍衛台灣國格,熱愛中國的愛國同心會則用拳頭將《中國新歌聲》打給台灣人聽。民主台灣,有統派團體假民主之名,行顛覆台灣之實,小英政府不能不察,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台大校方未能深思熟慮大筆經費修繕的田徑場是為了全國大專運動會使用,並未考量學生使用權益之下租借場地,行政疏失理當有人道歉、負責。而《中國新歌聲》主辦單位搭建的舞台毀損操場,衍生出來的修繕費用絕對須賠償到底,不容台大挪移校務經費或全國大專運動會的經費來幫主辦單位善後、擦屁股,慷台灣納稅人之慨。

不應放任暴力橫行
其次,台灣人別鄉愿,別再自我催眠「體育歸體育」、「音樂歸音樂」等鬼話。台灣人要清楚了解,中國統戰台灣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連《中國新歌聲》的主辦單位也要肩負起矮化台灣國格的任務,台灣人還要天真期待中國官方政府有何善意釋出,甚至主動跳進「一個中國」、「兩岸命運共同體」的陷阱中嗎?
再者,禍起蕭牆,焉能不察!立場極度傾中的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竹聯幫大老張安樂,屢屢動員群眾在抗議場合滋事、擾亂,成員名單高度與愛國同心會重疊。同一批人分飾多角,儼然成為中國在台灣的暴力代言人!大喇喇地拿著中國五星旗挺服貿,煽動群眾仇恨法輪功,騷擾太陽花學運學生,抑或在反年改陳抗場合屢屢以殘暴的暴力行為抗議,紛擾台灣的意圖路人皆知。政府若不嚴懲,放任這樣的暴力橫行,他日這些人手中拿的可能就是槍彈等致命武器。
最後,台灣人一定要理解,國格尊嚴無法打折,國家命運更無法期盼他人憐憫。台灣自由民主的可貴需要你我齊心捍衛,政治人物更不該寄情於中國「偽裝」的善意,而愚昧宣揚中國的美好。要當共產獨裁政權下的中國人,還是要當自由民主政權下的台灣人?筆者很慶幸生在台灣可以選擇當一個台灣人。中國的「美好」就留給對中國存有幻想的政客或統派團體去享用,慢走,不送!

台大—最繁榮的治安死角/王羿方(台大學代會議長)

前天在國立台灣大學田徑場舉辦之「中國新歌聲-上海.台北音樂節」活動,學生自發性組織抗議活動,訴求捍衛受教權、要求校方尊重學生對場地的優先權等,演變至統獨之爭,最後甚至傳出濺血的暴力事件,凸顯台大校方、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及主辦方在此事件上政治敏感度不足、應變失當;北市府警察局則推諉搪塞,一如以往面對集會場合的對峙叫囂,總是姍姍來遲。
台大校門口的那塊廣場,是戒嚴時期唯一可以發表自由言論,而不會被當權者逮捕的地方,歷史已經確認了台大在自由民主台灣發展下的地位。然而在解嚴30年後的今日,竟發生台大學生於校園周邊遭異議人士毆打,警方卻在獲報後毫無作為,縱容暴力現場緊張氣氛高張。如若將論文造假案比擬為校恥,那這等情事可以比擬為國恥。

公權力沒看到暴力
在各個中央、地方政府單位高就的台大學長姊們,你們看到學弟妹只因訴求相左,就遭到暴徒暴力相向,而公權力卻像沒看到一樣,讓這一切發生的如此理所當然,你們的良心難道不會痛嗎?
今年7月,內政部警政署制定「警察人員進入校園執法相關機制」,限制部分警察公權力在校園內的行使,其目的乃是為了尊重校園之獨立自主、自治精神,然而在執行實務上,北市府警察局卻是把校園當成羅馬競技場,放任學生與暴力組織自相廝殺,在接獲報警後也沒有馬上馳援派員前往現場確認狀況,僅推說轉交台大駐警隊處理;更遑論該事發地點,其實是校外人行道,與車輛來來往往的馬路距離根本不到5公尺。
高鐵跨越半個台灣,也不消1個小時;在六都之首台北市最精華的大安區,從派出所接獲報案、完成確認到轄區警力抵達,卻需要花費40分鐘,這其中的問題,似也早已不言而喻。
台大周邊有熱鬧的公館商圈、和平東路118巷等人潮群聚地,未來如果要避免這些公眾出入場合發生暴力事件,恐怕要先蓋好鄰近派出所連接台大校園的高速鐵路;又或者,這些權責單位彼此之間的協調,該升級到光世代了。

校園暴力事件台大犯什麼錯/安堵龍(公共衛生博士後研究員)

前天台灣大學租借場地給中國的娛樂節目,除了主權矮化爭議之外,更造成學生受傷。姑不論台大在維護學校與國家尊嚴上是否有錯,在保護學生方面,這次絕對不及格。根據《蘋果》報導,台大拒絕了大安分局的警力支援,理由為「校園自治」;然而這只是一個不負責任與傲慢的行為。我要用兩個加州柏克萊大學例子來說明為什麼。
首先,柏克萊加大這2、3星期在美國非常熱門,因為接連有極右派勢力的名人要在校園發表演說,首先是Ben Shapiro,接著是一系列包括Milo Yiannopoulos與川普前幕僚Steve Bannon在內的講者,要參與右派學生團體舉辦的「自由演說周」活動。極右派與極左派的支持者都摩拳擦掌準備在這些活動上抗議與表達訴求,也不乏想滋事及鬧場者,所以加州警方與加州大學如臨大敵。前者的維安費用就高達美金60萬元,後者更是超過了美金100萬元。反之,看看咱們台大在維安上做了什麼?什麼都沒有做!

保護學生學校責任
再來談為什麼加州大學與警察如此小心謹慎,不惜花大錢來維護校園安全。理由很簡單,因為被告怕了。柏克萊加大在1970年代發生一件恐怖情人事件,人稱Tarasoff事件,此事件是美國醫學倫理學上的一個著名案例。簡而言之,柏克萊有位男研究生對受害者Tarasoff小姐執迷,跟學校的心理諮商師提到了他因為得不到對方而想殺了對方的訊息,然而諮商師並未向學校、警方及當事人提出警告,最後該名男子尾隨並殺害對方。事後Tarasoff的家屬控告加州大學董事會,而法院也判決支持原告認為加大的不作為導致悲劇發生成立,最後加大被迫提供一大筆但數目不詳的賠償金與家屬和解。此判例雖於當時在警界與精神醫學界造成了非常大的爭議,尤其後者認為應該要保護病患的隱私。然而,此判例確立了美國大多數州對於心理醫生與諮商師的通報義務規定,也就是為了第三者的安危與權利可忽略病患的隱私權。
保護學生是學校的責任,家長是信任學校把學生交給學校,如果學校無法保護學生,那叫家長與學生情何以堪?今天是在台大的土地上有學生受傷,而學校的不作為,責無旁貸。學校如果敢拒絕警方的支援與要求,那相應地就必須聘請私人保全來達成維安的任務,然而並沒有。綜觀以上所述,如果台大校方還沒注意到事情的嚴重性,那只能說是麻木不仁以及愚蠢,因為學生家屬是絕對有理由求償的。

(蘋果日報)
--
施暴台大生 白狼子張瑋傷害罪送辦

曝光影帶直指張瑋揮拳

台大出借場地給中國商演節目,引發台大學生被追打流血暴力事件,台大學生昨向本報投訴,施暴首領是白狼之子張瑋,警方認定中華統一促進黨成員與台大學生至少爆發三波肢體衝突,警方前夜將涉嫌持甩棍攻擊學生的胡大剛,依傷害罪嫌函送北檢,昨約談包括張瑋等四名動手男子,依傷害罪移送北檢偵辦。

警:不排除特定人操控

台北市警局表示,不排除此次事件是有特定人計畫性在幕後操控,才生此暴行,如有黑幫介入證據,必朝組織犯罪偵辦,近期將進行大規模掃黑行動;立委管碧玲昨則呼籲政府以「組織犯罪條例」偵辦,不能任由一個團體持續暴力橫行;內政部長葉俊榮昨震怒表示,將查明背後有無不法勢力連結。

警近期展開大規模掃黑

投訴學生是目擊者,他表示,路過台大體育館後方的辛亥路,看到一群人起糾紛,除了被打到頭破血流的學生外,還有「第二次的集體施暴」,曝光的影帶可見施暴首領是白狼之子張瑋,被打的是騎單車路過、用手機拍照蒐證的一名台大學生,灰衣男(指張瑋)原本要上車(奧迪),看到單車台大學生在錄影,張瑋先踹倒單車,該名學生逃跑,仍被追上揮拳毆打。

旁邊有很多同學在勸阻「不要打、不要打」,但張瑋仍繼續毆打單車學生,同夥有五、六人,其中一人把單車扛起砸向那名學生,有人背著綠色袋子,裡面裝著金屬球棒,也拿出球棒揮舞,並大聲狂罵學生,後來有三、四個學生被追打,學生邊跑邊尖叫,這群人一直攻擊學生,後來到場聲援的學生愈來愈多,張瑋等施暴者才上奧迪走掉,但警察一直沒到場。

警方說,發現當天四時許,「台獨機關槍」李柏璋疑似與統促黨成員楊紹瑞、官秀貞等人發生口角,並飆罵三字經,雙方大打出手。緊接著爆發第二波衝突,統促黨的胡大剛與汪建成等人持甩棍攻擊,此時張瑋率王啟鑌、林紹哲等人再度攻擊學生,多人目擊他們都有動手毆人,其中王啟鑌涉嫌以球棒毆人,最後搭張瑋的奧迪A8離去。

張瑋昨天帶統促黨成員汪建成、王啟鑌及林紹哲到大安分局說明,張瑋說當時是作勢要嚇嚇對方。

血濺台大 學生︰統促黨武裝攻擊

「『中國新歌聲』上海.台北音樂節」前天演變成流血事件,被毆打的台大歷史系同學張耿維昨在台北市議員顏聖冠、簡舒培陪同下開記者會,指控前天在校外被「武裝攻擊」,左手被打到骨折開刀,他隔空問台北市長柯文哲,「這種組織犯罪難道都不用被肅清處理嗎?」學生也不滿報警後長達四十分鐘,直到統促黨成員離去兩分鐘後,警方才到場。

台北市警局大安分局長楊鴻正表示,前天早上已接獲情資恐釀衝突,詢問台大主秘林達德是否需要校園維安,林以校園自治為由拒絕警方入校,前天下午陸續接獲五十多通報案電話,包括校內衝突等,地點皆屬校園內,警方再詢問台大駐衛警是否要協助,校方仍說不用。

受傷生︰被胡大剛甩棍打到骨折

此言一出,引發現場的黃姓同學批評「為何要扯警方入校園議題」,台大學生張耿維說,台北大學學生李柏璋遭人包圍,他勸說「不要打架,等警察來!」突然有人攻擊他後腦勺,統促黨的胡大剛以甩棍將他的左手打至骨折。而白狼之子張瑋則衝向學生揮拳;根據影片,張還嗆「拍什麼拍!有事嗎?」一旁幫眾也上前叫囂、追打學生。張耿維說,他們開三輛車,不斷增援人手、武器,拚命叫囂車上還有什麼,形同武裝攻擊。

白狼之子張瑋衝向學生揮拳

張耿維表示,他於五時二分起,陸續打了十幾通電話,五點廿六分前,就有兩通電話向員警提及,案發地點在台大後門辛亥路、施暴者從辛亥路往建國南路方向走,但員警一直回他「派人了、有通知」;警察卻在凶嫌逃逸兩分鐘後才到達!國家沒有給公民遭受暴力時應有的保護。

「我真的想問台北市長柯文哲要處理組織犯罪嗎?」張耿維激動說,事發四十分鐘沒有很長,「但對於每一分鐘都可能被打到腦袋的我們非常漫長;我們都擔心張瑋(統促黨總裁張安樂「白狼」之子)的拳頭是不是衝到面前」、「他這麼大一隻,就衝過來,拳頭就往我們臉上招呼。」

台大生技系鍾姓同學哽咽表示,國家難道是這樣保護人民、保護學生嗎?學校老師一直教育學生要當一個正義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但當你面對暴力的時候,真的很無助、無力。顏聖冠、簡舒培昨為學生開記者會,但顏表示,不少同學擔心安危不敢出席記者會。

http://img.ltn.com.tw/2017/new/sep/26/images/bigPic/600_296.jpg

台大維安出包 生怒竟讓學生流血

台大爆發學生濺血事件,台大主秘林達德表示,警不入校園,校內維安由駐警隊與校安中心負責,但坦言有模糊地帶。他也證實,前天警方兩度致電駐警隊,詢問學校旁的辛亥路有人打架,是校警還是警方處理,駐警隊卻漏接,十七分鐘後才回電請警方處理,導致警方延遲到場,校方將成立調查小組,一週內檢討與究責。

台大︰責任劃分有模糊地帶

學代會議長王羿方痛批,校內外劃分責任區,卻因駐警隊漏接電話,導致學生被打成豬頭。他更當場「嗆」林達德說,前台大校長傅斯年當年拒絕警察入校,為保護學生不流血,曾說「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但如今校方拒絕警察入校,反而讓學生流血。

台大學生代表大會社科院學生代表徐連毅質疑,校園維安出現漏洞。校方前天上午以校園自治為由,拒絕警方進入校園,卻發生學生遭暴力毆打事件,顯見駐警隊無法維持現場秩序或保護學生安全,應檢討。

當天抗議發起學生許軒瑋也說,前天下午統獨雙方到場,曾向校安中心與駐警隊反映,校方表示駐警隊在現場,情況危急的話會處理,但衝突發生時,卻不見駐警隊,十多分鐘後才現身安撫愛國同心會成員。他也質疑,校方與警方維安分配有問題,導致延遲處理速度。

台大主秘林達德回應,當時現場太亂,且未預期有這麼多非校內人士進入,活動場地太大,零星事件駐警隊確實難獲知,口角或衝突難免。

針對校園維安,他說,傅斯年曾拒絕警方進入校園,也是校方一貫立場。校內秩序由駐警隊負責,校外狀況由警方負責。前天學生濺血衝突,主因是報案人無法明確描述地點位於校內或校外。

但林達德坦言,大安分局警方當天下午五時三分、四分曾兩度致電駐警隊,指學校旁的辛亥路有人打架,詢問是校警還是警方處理,駐警隊因維持秩序而漏接電話,直至五時二十一分才回電應由警方處理。校方五點四十一分接獲通報有學生被打,到場時警方已在場,主因是責任區劃分有模糊地帶。

他也說,未來若由駐警隊、警方同時趕抵現場,以「誰先到、誰處理」為原則,可能是較妥適的做法。

溝通凸槌 警坦承認知錯誤

中華統促黨攻擊台大學生濺血案,有學生不滿報案過了四十分鐘,警方才姍姍來遲到場,質疑「暴徒剛走,警察才來」,大安分局長楊鴻正昨表示,由於值班同仁錯誤認知,以為聽到報案有「台大」兩個字,就需交給台大駐警隊處理,以致線上警力延誤到場,整件事確有疏失。

台北市警局副局長林順家昨在市府開記者會表示,員警受理案件有瑕疵、疏忽,已將大安分局羅斯福路派出所所長霍建元調非主管職,值班員警則記過一次。

懲處明快 收惕厲之效

這次發生學生流血事件,主因轄區警方與台大駐警隊溝通有誤差,加上未立即掌握狀況,外界認為,市警局已檢討並懲處派出所主管和值班員警,是近一年多來,唯一一次明快處置,有惕厲之效。

林順家說,前天上午,大安分局長與台大主秘聯繫,據警察局掌握情資,部分學生會在活動現場發動抗議,但台大基於校園自主原則,拒絕警方派員維持秩序,若有治安事故,表示會由校安系統通報警察請求協助,為求審慎,警局仍調派二十名警力到羅斯福路派出所內待命。

大安分局表示,前天從下午三時十分到五時四十五分,共接獲五十通電話報案,前二十通電話,內容都是台大校園內,包括田徑場、體育館等處有人亂插旗、音響太大聲、妨害安寧及零星爭吵衝突,派出所值班警員認為,警力無法進入校園,依規定通報台大駐警隊處理,駐警隊丁姓隊長也說不用支援。

但四時五十九分開始,陸續有人報案台大體育館附近有人打架,但報案人不管說台大體育館、辛亥路口,或是台大體育館門口,只要言詞裡有「台大」兩字,羅斯所值班員警都認為是台大駐警隊該處理的,除通知駐警隊,也跟報案人說「已通知處理」。

直到五時二十六分,有一通報案電話終於沒講到「台大」,直接說打架地點是在「辛亥路、新生南路口」,值班許姓警員才通知線上警網到場,五時三十五分警網到該路口沒找到人,三十九分才回報在距離約一百五十公尺遠的台大體育館車道口發現救護車,隨即處理後續。

胡大剛打傷人 檢要警補影像

警方前晚將涉嫌持甩棍攻擊學生的統促黨成員胡大剛函送法辦,胡也自願跟警方到台北地檢署說明,但輪值的內勤檢察官僅收下卷證,讓胡離去,外界質疑檢方為何收卷不收人?北檢昨表示,警方當時函送卷證中,僅有胡持甩棍揮舞畫面,一旁雖有四人受傷,卻沒錄到胡打人的經過,考量胡非現行犯,要求警方補強證據再函送,擇日再傳訊胡到案。

警方昨向北檢報請指揮偵辦此案,北檢分案由檢察官曾揚嶺調查;警方勘查學生提供的影像後,昨另將統促黨總裁張安樂次子張瑋等二人列為拘提對象,並將張瑋被拍到涉嫌帶小弟到台大新體育館外人行道毆打學生的影片呈報給檢方,聲請拘提張瑋。

此外,張安樂昨率領統促黨成員召開記者會,提及「儘管外界指稱統促黨打人,但他認為打得好」等語,為釐清此次衝突究竟是突發事件,或有黑道等特定團體在幕後策畫鬧事?檢警也將一併調查釐清。據悉,警方於衝突結束後才抵達現場,當時已無現行犯,只能依被害學生各自所攝錄的片段影像,據此比對涉案者身分,但學生蒐證影像可能因躲避追打時晃動到鏡頭,或沒清楚錄到衝突經過,真相待調查釐清。

統促黨反控︰李柏璋罵婦先動手

中華統一促進黨成員胡大剛,被控持甩棍攻擊學生,統促黨昨反控事件起因是台北市議員顏聖冠助理、「台獨機關槍」李柏璋先出言辱罵婦人,統促黨成員楊紹瑞勸阻反遭李毆打濺血,胡才持甩棍解圍;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甚至脫口說出:「打得好!」

胡大剛說,當天下午三點多,他在網路看到自由台灣黨黨主席蔡丁貴等人聚集在台大校園,他雖不知演唱會緣由,但由於統促黨立場想去了解,遂聯絡同志楊紹瑞同往。他們到場後發現沒有演唱會人潮,只發現有人叫囂、揮舞「綠色小旗子」。

他跟楊離去時,在地上發現一根甩棍,他便順手拾起,不久見楊站在一名婦人身旁,婦人身旁站著李柏璋;但楊忽然彎下頭,起身後滿臉是血並與李開始扭打。他見到周邊還有不少群眾湧上前鼓譟,他擔心楊的安全,才拿起甩棍上前解圍。

楊紹瑞說,李以突襲方式對他動手,婦人官秀貞說,當天她拿票要去看演唱會,卻無端遭李柏璋尾隨、謾罵,楊紹瑞出面勸阻,但李卻出拳傷人,「根本是打人喊救人」。

甩棍 是受管制的「警棍」

此次被胡大剛用來攻擊學生的甩棍,是受管制的「警棍」,依規定民眾不能無故攜帶,否則會被沒收,依社會秩序維護法,恐將面臨三日以下拘留及三萬元以下罰鍰。

李柏璋︰被打才回擊

對於張安樂的指控,李柏璋表示,當他與女友抵達台大門口時,統派人士已與學生互嗆,等他要離去時,又被中華統一促進黨人士認出身分,被罵「你媽媽怎樣才生出你這種兒子、你很丟臉」等羞辱之言,他也回嗆,接著有人推他,導致重心不穩,楊紹瑞出拳打他,他才防衛性回擊,接著中華統一促進黨人士扣住他的頭毆打,李說「他們動手,我才還手。」

台大一天內同意借場地 自爆舞台是違建/針對中國新歌聲事件成立調查小組 田徑場原則上不再外借

台灣大學廿四日出借田徑場給中國選秀商業節目,導致學生體育課停課一週,更進而引發流血事件。台大校方昨天坦言「一天內」就同意出借,且「因為北市文化局是協辦單位」,所以出借;更自爆台大並未出具公文給北市建管處,演唱會的大型舞台恐是「大違建」。

台大代理校長張慶瑞仍在國外,台大主秘林達德出面說明並坦言,場地出借的整個行政作業確有瑕疵而須致歉,針對所有疑點,台大將成立調查小組深究,一個月內完成調查;田徑場應以教學優先,原則上「不再外借」,也研擬建立嚴格的審核機制,並邀學生參與。

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指出,從台大第一時間提出的檢討看到,此次申請和活動核准程序上確實有不足,「如果因場地外借而限制學生更多進行教學跟活動的機會,本末倒置」。

林達德回應台大學生會要求說明事件原委時表示,演唱會主辦廠商慕婕塔公司七月十一日接洽台大體育室,申請九月廿三日租用台大田徑場辦活動。依「台大校總區運動場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只要填妥申請單獲同意即可,但因廠商預訂五天半,體育室擔心有影響教學及演唱會噪音問題而不同意;廠商在八月八日「假裝」縮減為四天半,並允諾會取得附近住戶同意,再次提出申請,台大九日同意出借。

不過,主辦單位九月一日竟又要求「增加兩天」,學校竟也同意,學生會質疑整個決策非常荒謬。

台大尚未同意 機具已進駐

演唱會大型舞台恐是「違建」一事,林達德說,校方高層在九月十九日、活動廠商要求台大出具公文給北市建管處以取得舞台建照,才知有此活動案,但機具已進駐校內,其實台大迄今未出具同意公文,廠商究竟有無建照?台大不清楚。學生聞之譁然,指校方放任廠商搭建違建,「太離譜」。

至於北市文化局有無特權介入?學生質疑,體育室多次強調「活動是文化局辦的」,所以出借場地;但林達德表示,北市文化局從未出公文給台大,但也坦言首度出借田徑場,主要是考量「台大與北市文化局有很多合作」。

中國新歌聲也曾在其他學校辦活動。世新大學指出,該節目以租借禮堂居多,事先需跟總務處協調確認可使用時間,並上簽報給校長。文化大學表示,校外單位租借場地,學校會確認場館使用時間,避免影響學生。

http://img.ltn.com.tw/2017/new/sep/26/images/bigPic/600_304.jpg

議員爆料 中國節目「交辦」北市府 動員千人參加活動

「台北市府已成中國台北市政府了嗎?」

「『中國新歌聲』上海.台北音樂節」雖取消,但台北市議員許淑華、簡舒培昨爆料,北市府答應協辦活動後,中國的主辦單位透過電子信件、微信等通訊軟體交涉協辦事項,「交辦」北市府協助組織觀眾一千人,且以學生、青年、社區基層人士為主,「請台北市相關部門做好台大校外、北市內保安協助」。許淑華質疑台北市政府成了中國台北市政府了嗎?文化局長鍾永豐則強調,市府未動員學生參與。

質疑淪為中國台北市政府

許淑華指出,上海方八月廿五日寄送名為「中國新歌聲台北音樂節,請北市府協助事項」的電子郵件,要求文化局擔任活動協辦單位,並擔任溝通與協調角色。她痛批,難道凡事只要挾著台北、上海雙城論壇的名義,上海隨便寫一封電子信件,北市府就照單全收?

該活動主辦單位包括上海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上海文化聯誼會及上海兩間傳媒公司。許淑華指北市府官員昨對她表示,上海市府透過微信傳協辦需求給北市府,包括聯絡溝通台北市立大學、推薦節目所在學校,活動期間宣傳、推介交流活動;「協助組織」九月廿四日現場觀眾約一千人,以學生、青年、社區基層人士為主。上海方提出協辦需求還有,演唱會贈票將即時提供給文化局提前發放給北市方「組織的觀眾」,請市府協助九月廿四日台大場外圍保安工作,活動將完成所有「正式報批手續」等。簡舒培批,這些用字、行政流程,形同中方「交辦」北市。

市府:未動員學生參與

北市府發言人劉奕霆說,北市府做為協辦單位,不代表要遵照中方提出的需求。一位市府幕僚說,該商業活動發了一萬張門票,根本不需要組織動員,市府不會接受這種要求。

外界質疑「中國新歌聲」統戰 柯P自認沒疏失

前日於台大田徑場舉辦的「中國新歌聲」活動引爆爭議,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指出,該演唱會是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後續活動,已連辦三年,「不是我今年去雙城論壇後才有的」;外界質疑是「軟性統戰」,柯回應,北市府身為協辦機關,「目前沒看到什麼疏失」、「該做的都做了」。不過,台北市議員李慶鋒直指,該活動在柯任內具體執行,大肆進入校園,這個賴不掉!

根據「中國新歌聲」廠商慕婕塔所提供「二○一六中國新歌聲台灣行─上海.台灣兩岸音樂會」廣告,由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等單位舉辦,十月底至十一月密集於世新大學、景美女中、松山文創園區,以及新北市、南投及苗栗的大學演唱;上海海峽兩岸會另一個主辦節目「二○一五中國好聲音 台灣校園行」也曾於世新、台灣科技大學演唱。

李慶鋒指出,雖然「中國新歌聲」的濫觴,是二○一○及二○一四年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所簽的合作備忘錄,但實際活動是二○一五年柯文哲上任後所執行,獲國台辦大力支持,「柯賴不掉」!

柯上任讓新歌聲進校園

針對台大流血衝突事件,柯文哲詢問文化局,若事情重來一遍,能檢討什麼?文化局長鍾永豐回應說,兩岸文化交流活動進入大學校園,應先協助對岸瞭解台灣大學充分自治,主辦方要讓學生會參與完整討論,未來會研擬相關標準流程。

陸委會查主辦單位責任

主辦單位於網路宣傳中將國立台灣大學改稱「台北市台灣大學」,引發學生抗議矮化、統戰。鍾永豐說,八月廿五日文化局發現海報上有「台北市台灣大學」,已要求拿掉「台北市」三個字,後來所有實體海報、演唱會背板、索票處等,並無「台北市」字樣。

「中國新歌聲」主辦單位是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等中國部門,台灣方面是由慕婕塔公司協助執行。陸委會昨表示,已請移民署要求邀請單位提出事件報告說明,也會邀集相關機關查明事實,依法追究。據指出,相關主辦單位若確實有責任,將難再辦理兩岸交流活動。

時力立委林昶佐質疑,台大校方與台北市政府怎能容許帶有統戰意味的活動進入校園及台北市?民進黨立委段宜康表示,台北市長柯文哲應該講清楚,台大校方也應說明決策過程,「建議校長和市長一起開個記者會共同承擔吧!」

(自由時報)
--
衝突事件 台大坦承通報有疏失

在台灣大學田徑場辦理的「中國新歌聲」演唱會,因學生抗議中止,並有學生遭促統人士以甩棍毆打受傷。台大主秘林達德昨坦承通報有疏失,並指台大原本不願出借場地,經與主辦單位一番溝通才勉強同意,將成立調查小組進行檢討,釐清後再懲處。

林達德說,當時場面混亂,第一時間難以釐清是否須通報警方,以致通報時遲遲未確認事件嚴重性,坦言有疏失,未來將成立廿四小時校安專線,未來也會朝盡量不外借的方式處理。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台大對校園租借的程序已做了檢討,看起來確實是有不足的地方。

潘文忠認為,校園是教學與學生活動的場域,即使舉辦其它的活動,也不應該與這個主要目標相違背,所以學校的場地租借才需要申請與審查機制,會要求所有的大學都要秉持這樣的原則。

林達德說,主辦單位原定活動時程為六天,但校方衡量時間過長原本不同意,八月八日主辦單位承諾縮短活動天數,隔天體育室及共同教育中心才同意,但九月一日廠商要求延長至六天半,校方不同意而擱置;十五日體育室與文化局及主辦單位協商確認可行;秘書室十九日看見公文,才得知場地人數及規模大,代理校長張慶瑞請總務處檢討。林達德說,後續會成立調查小組檢討,預計一周內會有初步結果。

所長遭調職 值班警員記小過

台大學生遭統促黨成員毆打,台北市警察局昨天將轄區羅斯福路派出所所長霍建元調整非主管職務,接電話承辦警員記小過一次;其他涉嫌毆打學生的「白狼」張安樂之子張瑋等八人,昨晚也已到案。

大陸節目「中國新歌聲」在台大校園舉辦發生衝突,被指控毆傷台大生的統促黨員及總裁張安樂昨天出面召開記者會表示,是學生先辱罵並動手出拳,該黨成員才反擊,學生是作賊喊抓賊。

台大歷史系學生張耿維左手嚴重骨折、頭破縫了四針,全身多處受傷。他說,當下打了四十幾分鐘的電話,一直沒看到警察身影,打人的才剛離開兩分鐘,警察馬上就來,質疑大安分局失職。

外界也質疑北市府失職,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北市府只是協辦機關,到現在沒看到什麼疏失,該做的都做了。

台北市議員徐弘庭說,柯文哲認為北市府沒有疏失,為何還懲處基層員警;市議員王鴻薇批評,根本就是故意讓基層員警背黑鍋,讓柯文哲卸責。

協辦單位北市府文化局則坦言「有檢討空間」,文化局長鍾永豐對主辦方直到群眾進場造成混亂後,才終止演唱會,也表達遺憾。

鍾永豐說,廿四日下午三時,文化局和台大校方、主辦方有一場三方會議,當時校方要求主辦方停辦,文化局沒有權力強制要求停辦,只能建議主辦方尊重並執行校方要求。主辦方要先向上級請示,也想考慮備案,但台大堅持沒有其他方案,希望活動停止進行。

北市警副局長林順家表示,廿四日下午三時十分後,陸續接獲五十通報案,有糾紛、妨害安寧和打架,因為地點不明確而且現場掌握不足,查證過程比較久,三時卅五分才到場,已懲處值班員警記小過,派出所所長調整為非主管職務。

警政署宣示掃黑 打擊幫派斷金流

台大校門流血衝突,竹聯幫精神領袖「白狼」張安樂的兒子張瑋也涉案,警政署昨天宣示掃黑,將加強檢肅幫派分子,實施擴大臨檢,打擊幫派堂口及其經營或圍事處所,並追查滋事幕後主使。

「二○一七中國新歌聲上海臺北音樂節」因活動影響學生使用,引發學生要求停止活動,並發生中華統促黨成員胡姓嫌犯持棍攻擊台大學生事件。

內政部長葉俊榮昨對於中華統促黨成員胡姓嫌犯持棍攻擊台大學生事件,表示「極為震怒」。他說,面對各類不法活動,警察機關絕不容忍,並責令相關單位針對特定政黨團體、黑道幫派涉入集會遊行、公聽會及辦理活動等案件列為重點加強蒐證偵辦。

葉俊榮表示,他也要求持續貫徹實施「三打掃黑」策略,以立即反應、即時壓制,事後深入追查、追究首謀,連坐檢肅成員,掃蕩場所切斷金流源頭等方式,將不法暴力集團連根刨起。

葉俊榮認為,民主社會意見表達必須相互尊重,絕對不容許幫派團體染指校園及暴力對待學生。他指示警方研議從組織犯罪方向,從嚴究辦相關違法行為,貫徹嚴正執法決心。

警政署昨天也發聲明,指有幫派假藉人民團體名義,以「人權」包裝介入群眾,「假集會之名,行破壞人權自由之實」,針對類似不法行為,通令各警察機關配合檢調擴大追查,凡涉入集會遊行或干擾特定對象行程,列為防制重點,從嚴究辦絕不寬貸。

警方規畫近期在台北市、新北市聯合掃黑,針對幫派常活動酒店、夜店、KTV、撞球間等場所擴大臨檢,並加強查緝槍彈、毒品、賭場及應召站,切斷黑道金流,從源頭防堵槍擊案及黑道滋事。

刑事局說,尊重人民發表言論自由,但不容集會遊行出現暴力行為,挑釁警察公權力,掃黑「沒有時間表」,視治安狀況持續打擊。

警方進駐校園? 台大:原則不行

「中國新歌聲」原訂昨天在台大田徑場舉辦,但因學生抗議而中止,會後還有學生遭促統團體毆打,但卻因未即時通報導致40分鐘後警方才到場處理。對此,台灣大學主秘林達德今天表示,從前校長傅斯年時台大的原則就是軍警不能進入校園,除非校方主動請求或明確涉及刑事、有人報案才能進入校園。

說明時,台大學代會議長王羿方質疑,僅僅是駐警隊長未接到2通電話就造成學生流血事件無人處理,傅斯年校長說的「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拚命」,但學生已經流血,傅斯年恐怕會從墳墓中跳出來。

林達德說,就大學自治的範疇軍警是不能進入校園的,而事前各單位做過沙盤推演並無料想會有如此的場面發生,而駐警隊與大安分局是有責任區劃分,昨天是因事發地點在灰色地帶才多了一點時間釐清。

他強調,如果警方真的要進入校園,除非已經是無法制止的衝突、涉及刑事部分經校長同意後才能入校。

修復田徑場跑道並認證 台大估需花費13萬元

「中國新歌聲」原訂昨天在台灣大學田徑場舉辦,但在學生的抗議下中止,但搭建舞台的過程中有破壞草皮及跑道,引發學生不滿。台灣大學主秘林達德今天說明,跑道修復初估需要8萬元、而認證得花費約5萬元,工期約一個月內完成。

至於是否會求償無門,林達德表示,廠商申請租借場地金有30萬元的押金,學校也會依相關程序請廠商負責賠償,而修復期間的一個月內如果校隊需要借用其他場地或補償體育室將會協助。

有學生質疑8萬元恐怕不含草地維護的部分,林達德說,8萬元的確不包括草地部分,但其他需要賠償的地方也會要求廠商支付。

台大:包括提告與醫療 會給予受傷學生全力協助

昨天「中國新歌聲」原訂在台灣大學回徑場舉辦,在學生發起的抗議之下中止,但會後有台大學生遭促統團體毆打一事,雖然有2名學生出院、仍有1名學生左手掌骨折仍在治療中,台大主秘林達德今天說,校方譴責暴力,也會全力協助受傷學生。

對於促統團體表示是學生先挑釁,林達德說,無論怎樣的爭執只要有暴力校方絕對予以強力譴責,如果學生要提告校方將會協助。

而昨天當有3名台大學生傳出受傷一事後,隨即由校安中心陪同警方處理,2位同學包紮後離開,但1名學生左手掌骨折,包括副校長郭大維及醫學院院長張上淳也陪同關心,學校將持續關心該名學生後續恢復情況。

台大:原本校方不想借用田徑場

原訂昨天在台灣大學田徑場舉辦的「中國新歌聲」在學生的抗議之下中止,也引發學生對場地借用有諸多疑慮。台大主秘林達德今天說明程序時表示,因為借用時間過長、恐有噪音的疑慮,校方原本不想借用場地,直到9月15日與文化局及主辦單位協商後才同意借用。

林達德說明時程,7月11日主辦單位向學校接洽擬辦理「中國新歌聲」,並預計在9月23日辦理、隔天說明要借用5.5天,學校承辦人也向校隊指導老師說明,老師也初步同意借用;8月7日因借用場地鄰近很多住戶,校方怕噪音問題影響居民因此表明「不宜借用」。

8月8日主辦單位把時間縮成4.5天,並說將與里民協調,體育室及共同教育中心在9日同意;16日大學里里長也確認噪音問題可以接受。但9月1日廠商要求時間延至6.5天,但因時間拉長體育室未同意因而擱置;9月4日主辦單位要搭建舞台需要送審建管處相關文件,因而發函給學校希望同意借用;但8日體育室認為借用時間多2天恐影響學生上課;直到15日體育室主任康正男回國與文化局及主辦單位協商確認可行。

而秘書室看到公文時已經是9月19日,校方高層才知道場地使用達3000至4000人,秩序維護恐有疑慮,要求駐警隊要會同辦理,當天召開的行政會議代理校長張慶瑞也指出,這麼大的活動會影響教學活動,請總務處檢討要有更嚴謹的辦法。

林達德也說,校方將組成調查小組釐清事情脈絡、責任歸屬後再懲處相關人員,預計結果一星期後完成。目前總務處也擬定田徑場借用規則,朝向不借用為原則,除非是重大活動才考慮借用,但必須經過有學生代表在內的校園規劃小組的審核才會同意借用。

台大學生會長:廠商未取得學校同意便進場施作

原訂昨天在台灣大學田徑場舉辦的「中國新歌聲」在學生的抗議之下中止,也引發學生對場地借用有諸多疑慮。台大主秘林達德今天說明程序時,因為廠商施作時需要同意函,9月15日發函來台大,但9月19才同意。學生會長林彥廷說,代表廠商在沒有同意函的情況下就進場施作,希望台北市建管處能說明。

林彥廷也翻出「臺北市臨時展演場所搭建臨時建築物管理作業程序」裡頭指出申請人應於展演十日以前委託建築師,檢附下列書圖文件向工務局建管處申請建築許可,核准後始得搭建臨時性建築物。但如果依校方的時間表,主辦單位恐有違法疑慮,呼籲相關單位應徹查。也有學生質疑如果出了問題那到時候誰要負責?

台大駐警隊長沒接到2通電話 學生流血40分鐘才處理

原訂昨天在台灣大學田徑場舉辦的「中國新歌聲」在學生的抗議之下中止,但有參加的學生遭促統團體攻擊流血衝突。台大主秘林達德說,經駐警隊回報,大安分局在5時3分及4分有致電給駐警隊隊長但當時未接到電話,才會導致學生遭毆打沒有警力出現。

林達德表示,當時現場十分混亂,沒有想到這麼多非校內團體進來,而下達給駐警隊的指示就是「保護學生安全」,但有些零散的口角無法處理。他說,校安中心及駐警隊有LINE的緊急處理小組,昨天在混亂的情況下有零星的情況下無法處理。

而當路人通報分局時,無法明確的說明是台大校內或校外,大安分局便聯繫駐警隊,經證在5點3分、4分有致電給隊長,但兩通電話未接到,直到21分才回電給大安分局,並指出是在路上,才會導致同學遭毆打沒有警力出現,駐警隊與警方相關協調,檢討與改善。

台大學生濺血案 校方:成立調查小組一周內給結果

「中國新歌聲-上海・台北音樂節」昨天在台大運動場舉辦活動,因學生不滿校方外借場地,影響體育課受教權,憤而在台下抗議,最後活動中斷,並衍生出數名學生遭圍毆的流血事件。台大今天首度對此事件召開記者會,由主秘林達德說明事發過程與處置,他表示目前已研擬成立調查小組,至於相關懲處將在事件釐清後決定,預計一周內會有初步結果。

台大學生會表示,學校場地外租引起學生不滿,在事發前就已召開記者會反映,學校卻從頭到尾都不動聲色,對於運動場的租借流程交代不清不楚,無法令學生信服,學校也沒盡到相關的告知義務與監督責任。校方今天召開記者會,學生會代表也出席提出相關質疑,要求校方確切給個交代。

有學生代表提問,此次釀成學生流血事件,校方下至體育室主管、上到上層單位都有疏失,校方未來將如何懲處?林達德表示,後續會成立調查小組檢討,必須釐清所有事件再來懲處,現在究責時間還太早,預計在一周內會有初步結果。至於調查小組成員是否納入學生代表,負起監督的角色?他表示會後將請示校長,但學生會強烈要求比照校務會議模式,學生代表須有一定比例。

至於有大型卡車進出田徑場,造成草地被壓毀情形,林達德也表示,將請主辦單位賠償修復費用,不限於草地,只要場地有任何損害,都會依照相關規定要求賠償,讓校園空間恢復原貌。針對車輛駛入運動場,已要求廠商鋪透氣系保護墊,避免草皮再有毀損,今天大致已完成舞台拆除作業。

直言集/政府不作為 台大也不夠警覺

一場演唱活動,意外引爆流血事件,凸顯國內最高學府台大的「自治」能力恐仍不足;就算事後追究責任,決定讓一位派出所所長調職,也無法解決已經泛政治化的衝突事件。

整起流血事件的起因,是台大未經仔細評估下,將每天學生都會使用到的田徑場,租出舉辦演唱會長達近一周,此時,早已引起學生不滿,埋下未爆彈。

活動正式登場前,警方已獲得情資會有特定人士滋事,並通報相關單位,但基於大學自治,警察不能隨意進校門,台大決定不讓警察入校處理,渾然未考量自己毫無能力面對近三百人的陳抗。

結果,校外各式民間人士、統獨人士混入抗議,任由抗爭者跳上舞台鬧場,最後雖以中止演出平息陳抗,但不僅對演出人員何辜,最後還出現流血衝突,台大校方難辭其咎。儘管後續流血事件發生在校外,但台大對校內的學生陳抗活動,顯然也缺乏應變能力。

最令基層警察不解的是,一個經由政府、校方同意的音樂活動,因政治標籤化演變成「校園陳抗」。基於校園自治,警察第一時間無從插手,根本談不上維安部署,無奈衝突最後延燒到校門口,並且有人掛彩,警察又成眾矢之的。

值班員警或許確有疏失,派出所所長也真的「警覺性不夠」,但政府既掌握相關情勢,研判事態嚴重,卻又不積極作為,放任可以預見的情況爆發,最後也只好讓長期應付陳抗、早已兵疲馬困的警察來承擔。

但當民粹凌駕一切,政治人物難有擔當,吵鬧不休政治問題無解時,警察頓時也成了犧牲品。

(聯合報)
--
陸選秀台大辦演唱會 校方:田徑場原則不再出借

中國大陸選秀節目「中國新歌聲」昨天原定在台灣大學田徑場舉辦演唱會,遭到學生抗議、四名學生遭統派人士攻擊,一人被打得頭破血流。台大表示,田徑場以後將朝向「原則不出借」的方向規畫,以教學為優先,有特殊活動需求時,會訂定嚴格的審查流程。

針對校園內發生衝突造成學生受傷,外界指責校方未在第一時間處理。台大主秘林達德表示,目前的標準作業程序是,有發生刑事案件時經過校方報警處理時,警方得以進入校園處理。但昨天事件發生在校外,是路人報警。

(聯合晚報)
--
理念不同動粗 愛國同心會成員1年4起判拘

中國選秀節目昨天在台大辦活動遭抗議,引發學生遭毆打,檢警持續追查在場動粗者。依據高院定讞判決,因政治理念不同而動粗傷人者,104年有4起,均為愛國同心會成員遭判拘役。

不願具名的資深檢察官指出,因傷害罪為告訴乃論,因此須由被害人提出告訴,檢警才能著手偵辦,在檢方偵查及法院審判期間,若雙方和解且被害人撤告,案件就會不起訴及不受理。

依據台灣高等法院定讞判決指出,中華愛國同心會成員張秀葉被控在民國103年3月中旬,在台北巿信義區的台北101大樓前廣場,因觀念不同,與法輪功邱姓女學員,互相僵持、對峙,張女後來對邱女的臉部吐口水,且拿木質標語揮擊邱女臉部,張女在104年間遭判拘役60天。

張女在103年3月間又在台北101大樓前廣場,不滿法輪功成員發送宣傳刊物給大陸遊客,而與法輪功成員周姓女學員發生爭執,接著以右手勒住周女頸部,使周女受有擦挫傷;法院開庭期間,張女道歉,但未獲周女原諒撤告,張女在104年間遭判拘役20天。

中華愛國同心會成員蕭勤被控在102年間在台北101大樓前廣場持「五星旗」旗幟揮舞、走動期間,與3人發生爭執,被控強制罪、公然侮辱及傷害等罪,104年間遭判拘役50天;蕭勤又在103年5月底在台北101大樓前廣場與法輪功顧姓成員,因理念歧異而發生爭執,以右腳踢擊顧男大腿內側,使顧男受有擦挫傷,在104年間遭判拘役55天。

此外,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白狼」張安樂次子張瑋等人涉嫌抗議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等人入台時,在桃園國際機場衝撞警方,造成警員受傷,今年3月被依妨害公務等罪嫌提起公訴,案件目前由台灣桃園地方法院審理中。

中國選秀節目「中國新歌聲」昨天在台灣大學舉行活動,台大學生、獨派及統派人士皆到場表達訴求;台北市警局大安分局昨天傍晚接獲報案,有4人遭不明人士毆打受傷,經過蒐證追查,晚間7時10分通知涉嫌動手打人的統促黨成員胡姓男子到案,警方今天依據蒐證畫面,鎖定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白狼」張安樂次子張瑋等2名涉嫌人。

(中央社)
--
鬧場的沒事 所長遭拔官 警察錯在哪?

俗話說,「黑狗偷吃,白狗受罪。」一群拿著台獨旗幟人士,跑到人家合法申請的音樂會上鬧場撒冥紙,還朝舞台丟東西,自己不合法在先,事後學生挨了統促黨成員幾棍受傷,警方已經查辦到案,有心人士居然抱怨警察來的太慢,結果值班員警記過,派出所所長霍建元調職,鬧場的竟沒事,難道警察錯了嗎?

遭處分的所長霍建元,弟弟是藝人霍建華,兄弟倆近年偶爾在媒體曝光,霍建元被稱比弟弟帥,還是個「陽光警察」。基層出身,經歷過4地派出所所長,經驗老練的他,昨天在有心人士的統獨操作下中箭落馬。

侵門踏戶挨打 怪警太慢救援

台北市警界最近氣氛低迷,前局長邱豐光,因世大運維安不力,硬被府院拔了官,風波鬧了幾天,台北市長柯文哲還深怕自己情緒不好,乾脆避見新局長陳嘉昌。

邱豐光被安上處理陳抗維安不力罪名下台,警界人人自危,因為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況且警察根本沒能力解決聚眾陳抗的政治爭議。24日,民進黨在圓山大飯店召開全代會,北市警上緊發條,800員警齊聚,幸好陳抗只見30人,安全過關。

尊重校園自治 換來調職記過

但台大現場,一個受到校方事先核准的活動,本應高興讓兩岸藝能界演唱交流,竟遭台獨人士及部分台大學生鬧場中止。警方事先雖已獲得情資增派警力,在與校方協調下,基於校園自治,確實不便、也不應進入校園,且因地點不明確,慢了25分鐘到場,即遭處分。

試問,警察如果第一時間衝進台大,是否又被冠上破壞校園自治罪名,警察裡外不是人。而北市警局長陳嘉昌第一時間祭出懲處,雖可獲得中央讚賞,但看在基層員警眼裡,這位新長官快刀斬亂麻的動作可真是快又狠,日後如何帶人帶心,有待觀察。

更荒謬的是,時代力量也見縫插針,對北市警局姍姍來遲和漠視表達不解和遺憾,甚至稱抗議學生應受到自由表達意見的基本保障,這就好像性侵犯跑到別人家犯案,結果被打,還要主張有性解放的自由,責罵警察來的太慢救他,真是豈有此理。

獨派喧賓奪主 台大生很無奈

還原「2017中國新歌聲─上海‧台北音樂節」24日在台大校園內外一片混亂現場,從學生保護校園初衷、演變成獨派人士反客為主鬧劇、統派人士反鬧場流血三敗俱傷。

這場音樂節,從執行單位台灣幕婕塔公司向內政部申請獲核准辦理、陸委會支持、台北市文化局8月上旬協助向台大租借場地、9月中旬同意,一切合法。其實,同一類型活動已走遍全台20多所大學、中學和社區,累積2萬多名觀眾。前天表演,獨派、統派都有票,觀眾顯然沒有特定對象。

還原經過,一開始下午2點左右,有些學生在場外拉布條,和平抗議活動影響校園設施。事後,發起抗議的學生代表蔡炫錡、許軒瑋強調,他們純粹抗議校方租借場地不周,不是阻止兩岸交流,對獨派喧賓奪主很無奈。蔡炫錡重申,未與任何政治團體有所關聯。

下午3點半,獨派人士在入口外集結。4點左右,數十名獨派人士持票要求入場,但因手持台灣國旗幟受阻,與保全推擠,主辦單位因此開放門禁;到4點半,抗議人士大批湧入,用揮旗、噓聲、放蜂鳴器、爆粗口、拋撒紙錢,干擾演出,進而擠上舞台,高呼「我是台灣人、一邊一國」等口號,主辦單位與校方基於安全,於4點39分宣布音樂節提前結束。

活動散場時,在台大辛亥路側門,接續另一場羅生門式互控傷害的暴力事件。

受傷的李柏璋在記者會指控,事故前,他去台大時已與統派口角,等走出校園時,對方見他落單又繼續叫囂辱罵,他才回罵,對方就先動手,為了自保他才反擊。

從已公開的現場視頻可看到,穿背心的胡大剛(61歲),猝不及防用甩棍攻擊對方後腦杓,李柏璋等3人因此掛彩。

不過,中華統促黨主席張安樂在記者會上指李柏璋才是事情起因,是他用「老女人、老X掰」羞辱看表演要離開的婦人官秀貞,該黨男子楊紹瑞見狀勸阻,反遭李柏璋揮打左頰成傷、眼鏡破裂,同行的胡大剛見狀,才會用從地上撿的甩棍解圍。

李柏璋在臉書自承「我打回去了,那人被我打到頭破血流現在不讓我走」、「我今天打三個,很硬」。「白色正義聯盟」因此在臉書粉絲專頁諷刺:「原來是互毆!我還以為學生只被打。」

(中國時報)

社會

美光科技5經理 竊密投敵起訴 赴中國晶圓業任職 每月爽領20萬薪

華亞科技公司去年底被美光集團收購,五名經理級主管離職後,以約三倍的薪水轉任中國公司,卻涉嫌以手機拍攝、紙本列印等方式,重製華亞科技「機密」以上等級的重要秘密;雖他們辯稱一時疏忽忘記繳回、放在家裡當計算紙等,但昨仍遭桃園地檢署依涉嫌違反《營業秘密法》、洩露營業秘密、背信等罪將五人起訴。

5人皆相繼離職
桃園地檢署調查,華亞科技公司原為上市公司,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為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半導體晶圓代工服務,去年底由美光集團收購,今年三月更名為台灣美光晶圓科技公司;中國近年強力發展半導體科技,積極向台灣公司挖角。

扯資料當計算紙
檢方指出,張建國(四十六歲)、范振航(四十七歲)等五人,原任華亞科技工務處計劃經理、專案經理、廠務處計劃經理等職,去年九至十一月間陸續離職,相繼到中國晶圓科技相關產業任職,月薪為五至七萬元人民幣(約台幣二十至三十萬元)。
未料五人離職前後竟違反華亞科技資訊安全、員工保密協定等規定,以手機拍攝、紙本列印等方式,重製關於無塵室維護運作,且屬「機密」以上等級的營業秘密;其中范男更於在職期間,將重要營業秘密,傳送至中國。
檢調今年二月搜索張等五人住處,查扣生產機台所使用的流體及環境請購規格表、三奈米擴建專案預算控管表、無塵室環境規格設計等資料,雖五人堅稱這些資料非機密,只是疏忽忘了繳回或存在電腦忘記刪,還有人稱是放在家當計算紙,但未獲檢察官採信,昨依涉嫌違反《營業秘密法》、洩露營業秘密等罪起訴。
此外,張等五人離職前後,將這些重要營業秘密資料洩漏給中國任職的公司使用,獲得至少每月二十萬元以上的薪資報酬,認係犯罪所得,均併向法院聲請宣告追徵價額。美光表示,感謝台灣桃園地檢署、台灣法務部調查局及美國聯邦調查局努力。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成立時間:1978年10月
主要產品:
.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全球第3大
.NAND Flash(NAND型快閃記憶體),全球第4大
.NOR Flash(NOR型快閃記憶體),全球第3大
.CMOS Sensor(影像感測器)
總部:美國愛達荷州波伊斯市
總裁暨執行長:Sanjay Mehrotra
全球生產據點:桃園和台中、美國、日本廣島、新加坡、中國西安
在台投資:
.2012年收購瑞晶,陸續提高持股至99%以上
.2016年收購華亞科成為全資子公司

(蘋果日報)
--
竊密投中 前華亞科5主管被起訴

檢聲請依薪資及犯罪所得 追徵價額

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集團去年以一千三百億元收購華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發現有工程師被中國相關產業挖角,涉嫌竊走公司內部機密文件,桃園地檢署接獲檢舉指派企業犯罪專組主任檢察官張書華、檢察官陳貞卉偵辦,今年二月指揮桃園市調查處發動搜索並約談五名前華亞科高階主管,昨偵結依違反營業秘密法、著作權法、刑法背信及無故取得他人電磁紀錄罪起訴五人。

5人辯︰不認為是機密 離職忘了銷毀

被起訴者為四十六歲張建國、四十七歲范振航、四十歲陳嘉亨、四十一歲張永明、四十六歲張慧銘,檢方查出,五人被挖角至中國後,月薪從人民幣四.五萬到七.一萬元不等(約新台幣二十.五萬到三十二.三萬元),比起在台灣每月新台幣七萬到九萬元翻了數倍;五人辯稱,不認為帶走的文件屬機密,或離職後忘了銷毀,甚至有人坦承曾用手機拍下管線配置圖,當時是要替公司規劃空間,事後因「不知如何用手機刪照片」才沒刪除。

起訴指出,華亞科主要營業項目為DRAM半導體晶圓代工,去年十二月六日由美光集團收購,而中國近年強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積極向台灣挖角,張男等五人原在華亞科擔任經理級以上職務,於去年九月到十一月間、美光併購前陸續離職,轉往中國紫光集團旗下長江存儲科技公司、合肥市政府主導的合肥智聚集成電路公司等任職。

起訴指出,五人在離職前,涉嫌違反華亞科資訊安全、員工保密協定等規定,以手機拍攝、紙本列印等方式,重製華亞科無塵室維護運作以及屬於「機密」以上等級的重要營業秘密,在離職後仍持有這些資料,其中,范振航更於在職期間就將這些資料以手機拍攝、網路傳送等方式傳至中國,嚴重損害公司營業利益。

檢方依法起訴五人,同時依五人薪資及犯罪所得,一併向法院聲請宣告追徵價額。

搶人偷技術沒用 中試產DRAM全敗

合肥睿力、福建晉華等廠 出現零良率慘狀

中國砸大錢補助逾千億人民幣強力扶植半導體業,不僅重金挖角台灣人才,甚至屢傳被高薪挖角者涉嫌偷竊技術;業界傳出,中國宣告要進軍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合肥睿力、福建晉華等廠,近期試產皆告慘敗,砸錢挖角卻因技術不足,用偷的根本沒用,中國發展DRAM產業大夢恐寸步難行。

中國近年挖角我DRAM業界人才一波接一波。華亞科前董事長高啟全、前總經理梅國勳紛跳槽紫光集團,華亞科主管與工程師掀起一波出走潮;除紫光外,從華亞科退休的資深副總經理劉大維等一票人跳槽合肥長鑫(睿力集成電路),預計明年切入十九奈米製程生產DRAM;曾任力晶資深副總經理、瑞晶總經理的陳正坤,加入聯電並出任策略合作的福建晉華DRAM廠總經理,聯電接受晉華委託開發DRAM相關製程技術,預計生產三十二奈米製程的DRAM。

但中國半導體砸錢挖人還是不管用,紫光先後對DRAM大廠美光、SK海力士收購邀約被拒,發展DRAM暫告胎死腹中;紫光已併武漢新芯組成長江存儲,發展三D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廠,聯電前執行長孫世偉、聯電新加坡廠高階主管林振堂也被網羅,但能否建立自主技術與量產成功,也是未知數。

業界最近傳出,中國宣告要進軍DRAM的合肥睿力、委由聯電開發DRAM相關製程技術的福建晉華等廠,近期試產DRAM皆告失敗,甚至良率出現零的慘狀。

專利、人力雙缺 中國DRAM夢難實現

業界分析,DRAM專利技術門檻高,韓國三星、SK海力士與美國美光三大DRAM大廠技術防線守得緊、全力圍堵,量產更是打工程人力的團體戰,專利與工程人力兩大條件,中國都欠缺,光靠砸錢挖角,技術卻無著落,用帶槍投靠的「偷」技術方式根本沒用,中國要發展DRAM產業大夢恐難實現。

中國網軍為駭 竊德國技術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駭客對德國頂尖製造商發起網路攻擊,尤其是鎖定疏於資安防護的中小企業,已引起德國警覺;德國政府已對中小企業提供相關資金,協助抵禦來自中國的網路攻擊,以保護本國企業的競爭優勢。

德國保險公司Hiscox數據顯示,去年約六十五%的德國製造商及科技公司遭到網路攻擊,高於美國的六十二%及英國的五十%;德國情報機構BfV估計,去年德企因間諜、破壞及數據竊盜損失五五○億歐元(約一.九七兆台幣),高於二○一五年的五一○億歐元。

長期以來,中國透過發布命令,強制要求外國投資人與本地合作夥伴共享智財權,並透過收購德企來滿足其對德國技術的渴求;德國反間諜活動官員表示,中國間諜機關也加入竊取德企智財權的行動。

獲得中國政府支持而針對西方企業的駭客行為,多半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網路戰鬥部門或中國國家安全部所發動。

德國情報機構指出,已握有中國駭客團體APT-10近期對德國高科技公司攻擊的證據;懷疑是受中國情報機構指揮的駭客,去年入侵一家在該產業領域技術領先的中等規模製造商系統,竊取設計圖及其他數據。

德偵測到中國網攻 本月逾3萬次

德國最大電信公司德國電信也說,九月偵測到來自中國的三萬餘次網路攻擊,其次是俄羅斯的七六六一次。

(自由時報)
--
每月20萬起薪 華亞科5工程師當商業間諜

美光科技併購華亞科技前,大陸紫光集團挖角以台灣5倍的高薪挖走華亞科5名經理級職務和高階工程師,5人傳送公司機密文件到大陸公司,桃園地檢署今天依違反商業秘密法將5名工程師起訴。

檢方調查,華亞科主要營業項目為DRAM半導體晶圓代工服務,去年12月6日由美光集團收購,而大陸近年強力發展半導體科技,由大陸國家支持的紫光集團,在美光併購前,就以台灣薪資5倍的價碼挖角3名張姓及陳姓、范姓等華亞科經理級員工和高階工程師。

檢方指出,這些工程師帶走公司研發資料,投奔大陸紫光旗下子公司研發部門,幫大陸研發半導體,美光集團在接手華亞科後,發現這些工程師變商業間諜,對他們提出告訴。

桃園地檢署查出5人將華亞科重要營業秘密,以手機拍攝、網路傳送等方式傳到大陸任職的公司,每人每月至少20萬元台幣起薪,今天以違反營業秘密法將5人起訴。

華亞科5人竊密投大陸 起訴

美光科技去年併購華亞科技前,華亞科五名經理涉嫌竊取機密資料投靠大陸的公司,薪水是台灣三到五倍起跳,桃園地檢署昨天依違反營業秘密法起訴五人。

檢方表示,五名經理今年二月回台後,因涉案遭限制出境,無法再赴大陸,等於丟了工作;檢察官也聲請沒收五人的存儲裝置及在大陸的工作所得。

檢方調查,大陸近年強力發展半導體產業,大陸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合肥智聚公司,去年十一月在美光併購華亞科前,以台幣廿一萬餘元到卅五萬元、外加年簽約金卅萬元的豐厚條件,挖角華亞科工務計畫經理、規畫部專案和計畫經理、廠務計畫和空調部經理。

五名經理分別竊取華亞科列為機密和極機密的卅奈擴建計畫製程、廠務系統供應品質規格匯總、晶圓自動搬運軌道設計圖、美光十二吋晶圓廠氣體管路設置規格、無塵室環境規格設計和機台安裝配管等,以手機偷拍、下載和網路傳送等方式,帶往大陸任職的公司,協助大陸公司發展半導體建廠。

桃園地檢署偵辦時,五名經理否竊取重要營業秘密,聲稱這些資料根本不算機密,「很多東西在網路上就找得到」,不過檢察官確認他們帶走的資料都是華亞科列管的機密,依違反營業秘密法起訴。

前華亞科5經理圖高薪投靠大陸 賠了夫人又折兵

美光科技併購華亞科技前,當時華亞科5名經理涉嫌竊取公司機密資料投靠大陸公司,圖得3倍以上薪水,除了吃上違反營業秘密法官司,還丟了工作、在大陸的工作所得也被檢方聲請沒收,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檢方調查,去年12月6日華亞科由美光集團收購,大陸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合肥智聚公司,在美光併購前,以台幣21萬餘元到35萬元、外加年簽約金30萬元的豐厚條件,挖角華亞科工務、廠務計畫等5名經理。

5名經理分別竊取華亞科列為機密和極機密的30奈米擴建計畫製程等資料,帶往大陸任職的公司,協助大陸公司發展半導體建廠。

桃園地檢署依違反營業秘密法起訴5名華亞科前經理,這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還可以併科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罰金。

檢方表示,除了官司,5名經理今年2月回台後,因涉案被限制出境,無法再赴大陸,等於丟了工作,檢察官也聲請沒收在大陸的工作所得,他們分別在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在大陸工作,所得從21萬餘元到33萬元不等,日後一旦被法院裁定沒收,等於白忙一場。

(聯合報)
--
高薪挖角當間諜 華亞科5工程師起訴

美光科技併購華亞科技前,大陸紫光集團以台灣五倍的高薪挖走華亞科5名經理級職務和高階工程師,5人傳送公司機密文件到大陸公司,桃園地檢署今天依違反商業秘密法罪嫌將5名工程師起訴。

檢方調查,華亞科主要營業項目為DRAM半導體晶圓代工服務,去年12月6日由美光集團收購,大陸近年強力發展半導體科技,由大陸國家支持的紫光集團,在美光併購前,就以台灣薪資5倍價碼,挖角3名張姓及陳姓、范姓等華亞科經理級員工和高階工程師。

檢方指出,這些工程師帶走公司研發資料,投奔大陸紫光旗下子公司研發部門;美光集團在接手華亞科後,發現這些工程師變商業間諜,於是提出告訴。

桃園地檢署查出5人將華亞科重要營業秘密,以手機拍攝、網路傳送等方式,傳到大陸任職的公司,每人每月至少20萬元台幣起薪,今天以違反營業秘密法將5人起訴。

(聯合晚報)
--
(中國時報)
--
離譜 5軍官喝酒聚餐 逾時返營 職司軍法卻違紀 國防部:已申誡處分

國軍職司軍法的軍官向來是軍中最熟悉法令及軍紀規定的人,但國防部北部地區法律服務中心五位軍官,卻發生中午外出聚餐,集體逾時返回營區情況,讓整個營區無主官留守。因違紀者官階是上校、上尉階層,國防部分別核予違紀的軍官申誡一至二次處分,中心主任廖姓少將也自請申誡處分。

傍晚才集體回營
《蘋果》接獲爆料指出,八月九日中午,北區法服中心所屬曹姓上尉、陳姓上校、沈姓上校、李姓上校、韋姓上校等人「不假離營」,到桃園市介壽路某餐廳聚餐,用餐期間還飲酒,讓整個營區無主官(管)留守,直到傍晚才集體回營區。爆料者表示,單位長官事後知曉卻未懲處,很離譜。
國防部調查後表示,李上校等五人外出用餐前已向營區重要幹部留值人員報備,因此並無「不假離營」情事,但五人確實「逾時返營」,所以分別核予行政處分。至於五人當天何時才返營,國防部不願進一步說明。

歌手親哥傳蹺班
另爆料者也指控,曹姓上尉是南拳媽媽主唱曹景豪的親哥哥,經常藉故上班時間外出,除了進出紀錄外,並沒有請假紀錄,一周在營內上班時間不到三天,單位長官知情卻縱容,甚至還協助他辦理留營。不過國防部指出,經調查曹姓上尉係財務官,須經常外出洽公或至銀行辦理相關業務,均依規定向主管報告,查無未依規定上班情事。
對此,綠委呂孫綾表示,無論是不假離營或逾期返營,作為軍中長官就應該要有長官應有的表現、不能知法犯法,而幾位營區主官竟然在上班期間離營喝酒,應該重懲才是。藍委江啟臣表示,職司軍法的人員本來就應該要以身作則,否則單位未來將如何執法。

(蘋果日報)
--
土國前副代表 酒吧性騷判賠10萬

土耳其駐台經貿辦事處前副代表都庫哈里,去年七月晚上在酒吧搭訕陳姓女子,遭拒絕後仍對女子摟腰摸胸,後他因不斷咆哮遭店家請出門,豈料他又在路邊踹車,還與到場警員發生肢體衝突遭移送,事後都庫哈里跑回土耳其遭我方通緝,但台北地院昨仍針對民事求償部分,判他須賠償陳女精神損失十萬元。

把妹竟說「想上你」
判決指出,去年七月二日晚上,陳女與女兒及友人到台北市安和路某酒吧吃飯,隔天凌晨陳女在餐廳內靠著一處欄杆站立時,都庫哈里(三十二歲)突上前邀舞,陳女拒絕,都庫哈里仍對陳女摟腰、摸胸,甚至開口說:「I want fuck you!」陳女嚇得躲到廁所。
都庫哈里被請出酒吧後,亂踹路旁車輛,又與獲報到場的警員發生衝突,事件爆發後,引起台灣民眾譁然,都庫哈里被土國撤換並返回土國 。
雖都庫哈里沒出庭,也沒委任律師,但法官認為陳女指控可信,判他要賠償十萬元。陳女昨表示,將與律師討論是否去土國強制執行被告財產,「錢將捐做公益,沒一定要多少,比較不能接受外交部等單位沒有爭取國家尊嚴。」

(蘋果日報)
--
土耳其前副代表性騷台女逃回國 判賠10萬恐成空

前土耳其駐台副代表都庫哈里,被控對台籍女子摟腰及言詞性騷擾,都庫哈里在檢方依違反性騷擾防治法偵查期間落跑返國,甚至還到被害人臉書留下侮辱文字;檢方雖發佈通緝,台北地院也判賠10萬元,但法界人士認為,即使全案定讞,被害人恐拿不到任何賠償。

法界指出,依民事訴訟法規定,原告提起民事訴訟時,須主動呈報被告的住居所或聯絡地址,本案被害人所呈報的男方地址是土國在台辦事處,但男方早已潛逃離境,加上土國與台灣早在1971年就斷交,一旦對方不提供司法互助,都庫哈里也未再來台,判決恐無實質效力。

全案發生在去年7月3日凌晨,一名台籍女子與友人到酒吧參與美國獨立紀念日活動,時任駐台副代表的都庫哈里,對女子摟腰及撫摸其胸部、臀部側邊,甚至說出「I want fxxx you」等性騷擾字句。

檢方只能發布通緝

被害人提告後,都庫哈里遭檢警留置調查,但他主張自己有外交刑事豁免權,檢方先予請回並函詢外交部,等到外交部發文回覆都庫哈里並無刑事豁免權時,他早已搭機逃回土耳其,檢方僅能發布通緝。

民事訴訟方面,被害人開庭時透過律師表示,都庫哈里回國後仍在她的臉書留下侮辱文字,造成她的困擾,堅持提告是為了「透過法律程序彰顯正義」,若獲賠將全數捐給法律扶助基金會與婦女新知基金會;法官上週三判都庫哈里應賠償10萬元。

判決結果登報方式告知

北院行政庭長黃柄縉昨指出,若判決結果無法送達被告,將採「公示送達」(即登報)方式告知。

(自由時報)
--
國防部大直博愛營區 列集遊禁制區

國防部日前透過行政院公報,更新台灣地區集會遊行禁制區公告表內容,以「軍事使用獨特性」為由,將國防部大直「博愛營區」及其周邊道路列為集會遊行禁制區,就連空拍機及高空氣球都不得進入禁制區內。

網友諷「官威好大」
去年海軍陸戰隊憲兵活活虐死名為「小白」的小狗,遭動保團體集結上百人到國防部抗議,國防部長馮世寬被迫兩度親上火線致歉。再加上今年開始有反軍人年改團體穿著濟公服裝,到國防部衝撞抗議,都讓國防部形象受損。
對國防部劃設集會遊行禁制區,網友Homg批評國防部憑什麼單獨劃設?「好大的官威呀!」網友YS Su說,現在才不准抗議,所以是要搞綠色恐怖嗎?吳姓網友則認為,「軍事重地列為集會遊行的禁制區合理呀!」
國防部發言人陳中吉昨說,國防部是依據《國家安全法》、《集會遊行法》等相關規範公告劃設區域,即日生效,確保軍事設施安全、避免影響國防機密相關事務。
至於國防部的公告是否和民間團體近來赴國防部陳抗有關?陳中吉說,這是總體性的規劃,未來請相關團體按照規定配合。

(蘋果日報)
--
港男販毒「恰特草」台灣當轉運站

別喝來路不明的茶飲!調查局航業調查處高雄站昨破獲一宗毒品轉運案,查獲香港籍李男利用國際快捷包裹,將十八公斤、市價一千八百萬元的新型態毒品「恰特草」,由非洲寄到高雄,欲轉寄美國販售,李男到案後遭收押,檢調正擴大清查其國際販毒網路。

欲轉寄美銷售
航調處高雄站指出,「恰特草」又名「阿拉伯茶」,有「東非罌粟」之稱,含興奮化學物質卡西酮(Cathinone),長期食用易成癮,多國都將它列作管制藥或毒品,台灣則將卡西酮列為二級毒品。
今年八月底,關務署臺北關發現來自衣索比亞的包裹疑藏毒,專案小組一路監控包裹送到高雄程姓男子住處,待程男簽收後隨即現身逮人,發現包裹內藏「恰特草」十八公斤。
程男表示,是李男委託代收,準備以茶葉罐包裝後轉寄美國銷售。李嫌供稱,自去年三月開始在香港代收「恰特草」,再寄至美國十餘次,第一次將台灣作為轉運站就遭查獲,李男已遭收押。
航調處指出,「恰特草」曬乾後很像茶葉且可沖泡飲用,呼籲大眾不要喝來路不明的茶飲;濫用卡西酮易引發妄想、厭食或心血管疾病,嚴重會致死。

恰特草小檔案
●學名:Catha edulis
●別名:巧茶、衣索比亞茶、索馬利亞茶、阿拉伯茶等,有「東非罌粟」之稱
●產地:分布在熱帶非洲、衣索比亞、阿拉伯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海南、廣西等地
●外形:剛採下新鮮時外形類似莧菜,曬乾後形似茶葉
●毒性:葉片含興奮物質卡西酮(2級毒品),可嚼碎或沖泡食用。對人體中樞神經具刺激作用,長期食用易成癮

(蘋果日報)
--
新毒品「恰特草」 偽裝茶葉闖關

從非洲郵寄 首度在台轉運就被抓

調查局與關務署查獲有「東非罌粟」之稱的新興毒品「恰特草」走私來台,查扣十八公斤恰特草,黑市價高達一千八百萬元,逮捕李瑞麟等三名香港人,把毒品從非洲衣索比亞寄往台灣以茶葉罐包裝後再準備銷往美國;調查局指出,屬二級毒品的恰特草外型像茶葉不易分辨,李嫌過去都是在香港收毒包裝再銷出,首次把台灣當作毒品轉運站,就栽在台灣區域聯防反毒網。

關務署臺北關上月二十六日攔截一件來自非洲衣索比亞的國際快捷包裹,調查局鑑驗後證實,內有夾藏新興毒品恰特草十八公斤,呈現二級毒品「卡西酮」及三級毒品「去甲假麻黃鹼」反應;因包裹寄送地在高雄,轉由調查局航高站偵辦。

查扣18公斤 黑市價達一千八百萬

專案小組根據包裹地址,埋伏於高市鼓山區收貨地,發現由香港籍程姓男子代收,程男全家搬來台居住不到一年,他供稱毒品是袁姓香港籍友人委託代收,要求他以茶葉罐包裝後,再寄往美國銷售牟利;專案小組按兵不動,透過程男策動香港仲介袁女及貨主李瑞麟於九月二日來台,再將兩人逮捕偵辦。

3港人被逮 稱中國金主幕後指使

專案小組指稱,李男供稱目前在香港從事貨運物流業,幕後首腦是中國的金主,他自去年三月間受託在香港代收恰特草,再以茶葉罐重新包裝後,寄至美國十多次,第一次將台灣當作毒品轉運站,沒想到立即被查獲。

李男訊後被依毒品、懲治走私罪嫌送辦,法官裁定收押,另程男與袁女交保,但被限制出境,專案小組後續將清查該集團的販毒網路。

恰特草有「東非罌粟」之稱,又名「巧茶」、「阿拉伯茶」,是一種產於東非與阿拉伯半島地區的植物,剛採下新鮮時外形類似莧菜,曬乾後形似茶葉,一般人不易分辨,成份含有興奮化學物質卡西酮,對人體中樞神經具有刺激作用,長期食用易成癮及傷身,許多國家列為管制藥物或毒品,台灣則列為第二級毒品。

(自由時報)
--
新毒品恰特草 台灣成轉運站

36歲香港籍李姓男子,利用國際快捷包裹將18公斤有「東非罌粟」之稱的新型態毒品「恰特草」,自非洲寄到高雄再準備轉運到美國販售,被關務署台北關會同調查局航業調查處攔截查獲,檢調策動李男來台投案,李供稱是第1次利用台灣做為轉運站,卻出師不利,訊後遭收押。

香港主嫌投案遭收押

航調高雄調查站指出,關務署台北關今年8月26日發現一件來自非洲衣索比亞的國際快捷包裹疑夾藏毒品,隨即通報調查局航調處會同查扣,經送鑑驗呈現第2級毒品卡西酮及第3級毒品去甲假麻黃鹼反應,因收貨地址在高雄,報請高雄地檢署指揮偵辦。

專案小組一路監控包裹送到高市鼓山區程姓男子住處,待程男簽收完成,隨即現身並會同程男開啟該國際快捷包裹,發現其中夾藏「恰特草」約18公斤、約值台幣1800萬元。

「東非罌粟」像茶葉

程男向調查人員指出,該批毒品是香港友人李男委託他代收,準備改以茶葉罐包裝後寄往美國銷售,經檢調策動貨主李男在9月2日抵台投案,李供稱,在香港從事貨運物流業,去年3月間開始在香港代收「恰特草」,再以茶葉罐重新包裝後寄至美國,次數達10餘次,每罐可獲取代價100港幣。

專案小組表示,今年2月刑事局曾破獲一對母女將恰特草準備寄往澳洲,此次是國內首宗破獲香港籍人士利用台灣作為轉運站走私「恰特草」。而該毒品又名「巧茶」、「阿拉伯茶」,原產地為衣索比亞,目前主要分布於非洲、阿拉伯半島等地區。

首次取道台灣被截獲

由於它剛採下新鮮時外形類似莧菜,曬乾後形似茶葉,長期食用易成癮,很多國家都將它列作管制藥物或毒品。目前恰特草盛行歐美、紐澳、阿拉伯半島等地,加上查緝困難,黑市價格最高達每公斤數十萬元,全案刻由檢調偵辦中。

(中國時報)
--
年輕人買不起房 台北39歲以下屋主僅1成

4間就有1間由60至69歲者持有

台北市高齡化,連帶北市房市呈現高齡化。台北市地政局首次針對全市及各行政區房屋持有者年齡分布進行統計分析。根據統計,人口數僅占廿八.二%的五十歲至六十九歲人口,其房屋持有數卻占五十四.○一%;其中六十歲至六十九歲房屋持有者比率最高,占廿七.一二%,意即約四棟房屋中就有一棟房屋是由六十至六十九歲所有權人持有。而零歲至卅九歲人口數雖然占四十六.二七%,惟房屋持有數僅占十.六六%。

內湖青年持有房屋比全市最高

台北市建成地政事務所主任曾錫雄昨再進一步說明,北市各行政區房屋持有年齡者,發現內湖區無論是青年或中年人口的房屋持有比率均屬全市最高,分別占十一.八六%及五十二.五二%,原因推測是因內湖區的綠地空間充足、生活機能佳,可滿足年輕族群對生活品質的要求。

大安房價高 5成屋主超過60歲

而六十歲以上房屋持有者比率最高者為大安區,占五十.一一%,等於大安區每兩間房子,就有一間屋主是六十歲以上。曾錫雄說,主因應為大安區房價居高不下,剛出社會或是尚未累積一定財富的青年與中年人口,無足夠財力購置高單價、高總價的房屋;另外,有部分是早期在房價上漲前已於大安區置產者,持續持有產權未移轉所致。

60歲持屋比增 房市呈現高齡化

該統計能否與往年作比較,曾錫雄解釋,因是首次針對全市年齡層作統計,未來每一年陸續再調查,就可以比較出趨勢;而過去有調查過六十歲的持屋比率為四十%,今年為四十四%,顯示北市房屋持有確實趨向高齡化。

http://img.ltn.com.tw/2017/new/sep/26/images/bigPic/600_197.jpg

http://img.ltn.com.tw/2017/new/sep/26/images/bigPic/600_196.jpg

(自由時報)
--
台馬之星床上大便 奧客道歉允賠4千

航行基隆到馬祖之間的「台馬之星」交通船,9月18日發生男乘客在船艙的床鋪大便,還用棉被遮蓋,船上的女清潔員後來清理時驚嚇哭泣,各界無不撻伐「拉屎奧客」。這名男乘客在神隱1週後,昨天打電話向經營「台馬之星」的新華航業公司道歉,表示因喝醉酒才無法控制行為,允諾今天會現身賠償棉被、床墊拋棄損失與清潔費共4千元,並寫道歉信致歉。

新華航業公司總經理劉三光表示,公司事後透過訂位系統查到這名男客身分,但當事人手機關機,一直聯繫不上,因此在官網上對「拉屎客」下通牒,要求在明天(27日)以前主動聯繫道歉,否則將提告。當事人昨天上午打電話致歉並允諾賠償,新華公司將放棄告訴。

9月18日晚間,「台馬之星」交通船從基隆開往馬祖東引鄉、南竿鄉,預計19日返回基隆,這名來自台東的男乘客與兩位朋友從基隆上船,男乘客向劉三光坦承,因上船時已喝了許多酒,在船上不勝酒力而無法控制,一時內急才在床鋪上便溺,抵達東引鄉碼頭時,他被友人叫起床才發現糗事,情急之下用棉被遮蓋,與朋友倉促下船。

女清潔員後來清理船艙時,拉開棉被驚見穢物,嚇得大哭,忍著臭味清理乾淨,船抵基隆港後,她滿腹委屈地在碼頭邊哭泣,引起下船的東引民宿劉姓女老闆關切,「拉屎奧客」的離譜行徑才曝光。

(自由時報)
--
忙著種又忙著救 都市逐櫻怪象

台灣人愛賞櫻,公部門也熱衷在都會區種櫻,卻不一定「適地適種」。專家指出,多數櫻花品種不耐濕熱,不適合在市區種植,公部門花錢種的都市櫻花,多數染病、枯萎,成為逐櫻風潮下的怪象。

新北市升格後票選台灣山櫻為市樹,農業局在板橋新站路、漢生東路分隔島,分別種植十二棵及六十棵台灣山櫻,但生長和開花狀況每況愈下,只好陸續移除;新站路目前只剩五棵,漢生東陸剩十八棵台灣山櫻。

前台北縣長周錫瑋八年催生板橋萬坪公園,曾種植近百棵櫻花,但近年枝葉稀疏,櫻花季已看不到多少花。淡水無極天元宮櫻王去年染上褐根病死亡,新店陽光運動公園種植河津櫻今年三月也被發現染病,市府請樹醫診斷照養,但改善有限。

新北市景觀處表示,近年賞櫻熱潮透過社群推波助瀾,市府開放苗木申請時,許多民間單位指名要櫻花苗,二○一四年有一六五七件櫻花苗木申請,二○一五年飆升到四○○四件;或許因不易種植,去年跌回一三五件,現在市區也少再種櫻花。

南投縣埔里鎮的氣候悶熱,鯉魚潭周邊山坡地的櫻花樹也不易存活。南投縣政府農業處長陳瑞慶說,種植櫻花的地點有區域限制,至少要有一點高度,天候涼一點才容易存活;有些地區的櫻花樹,單株生長地很好,但不保證適合大面積種植,種樹不能只是趕流行。

「真的是不好照顧。」台南市東區巴克禮公園內有平地難得一見的櫻花林,從民國九十九年種下後,市府工務局人員費盡苦心,終於在前年有比較好的花況出現;工作人員也坦言,櫻花實在嬌貴,「中南部應該不會有其他縣市敢種」。

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副執行長陳鴻楷說,台灣山櫻不耐濕熱,需要排水性好的土壤加上充足陽光,但市區多是挖樹穴種樹,周邊泥土夯實,水分易積在樹穴中,高溫高濕易引發病蟲害,公部門應該把櫻花還給山區,才是正途。

陳鴻楷說,種行道樹要因地制宜,海拔一到二百公尺山區道路就可種山櫻花,臨海要選擇抗風的森氏紅淡比、大葉山欖、黃槿等,都會區可選耐濕的大葉楠、茄苳樹、雀榕,盡量避免單一樹穴種植,讓樹根有延伸空間。

(聯合報)
--
剛出社會、國高中畢 最易被詐

詐騙事件頻傳,哪個族群最容易受騙?新北市警察局調查近2年詐騙案受害者,發現初出社會的青年和國高中學歷等2大族群居多,國小及以下學歷受害者也有增加的趨勢,而且受害者女多於男。

市府分析指出,「假冒名義」的詐騙案件量最多,案件數在新北市已經連續2年居冠;「ATM操作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案件數增加最多,已位居第2名。建議警方針對特定型態詐騙手法及高危險族群加強宣導,或許可以事半功倍。

新北市警局統計,2012年全市發生5493件詐騙案,等於平均每天發生15件;2016年已經減少到3336件,平均每天發生9件。破獲率也從74.6%提高到90.3%,2014年是破案率大幅提升的分水嶺,當年破獲詐騙集團後,進一步掌握詐騙流程和手法,此後破案率也逐年更高。

前5大詐騙手法分別是「假冒名義」、「ATM操作解除分期付款」、「網路假購物真詐騙」、「拒付款賴帳」及「偽稱買賣」。

警方原本以為高齡者可能比較容易上當,想不到卻發現受害者竟然以青年和國、高中學歷居多,成為受詐騙高危險群,甚至高過少年族群。

警界人士指出,高齡者被詐騙在初期是最大宗,但如今多年過去,可能大多數的人都已上過當,不會上當的人也都已有戒心,反而是初出社會的青年可能因缺乏社會經驗,才會成為受詐騙高危險群;國、高中學歷則可能對於行政程序、法律一知半解,才給詐騙者機會。

(聯合報)
--
警疑妻外遇 查他個資 登門教訓

宜蘭縣羅東警分局黃姓警員懷疑妻子外遇許姓男子,請同事登入公務系統查詢許的個資後登門抓姦;他發現許與妻子共處一室,與友人持鋁棒毆打許成傷,還要求簽下借據本票、索得近百萬元。宜蘭地檢署依違反個資法及恐嚇取財罪嫌起訴。

羅東警分局表示,黃姓警員(四十九歲)下月十五日退休,目前處於請假狀態,將一路請到退休當天。

檢方調查,黃姓警員懷疑妻子外遇許姓男子,去年十一月請不知情同事調閱許的個資,三天後夥同廿二歲林姓友人到許的租屋處抓姦。

黃破門後,看到妻子與許共處一室,他立刻與林持鋁棒痛毆許,致許頸部、雙上肢、胸及右膝多處受傷,最後黃還恫嚇「不簽立本票不讓你走」。許被迫簽下一百萬元本票四張和四百萬借據一張;黃離開時還取走許男的身分證。

許先後分四次交付九十九萬七千元給黃和林,但黃拒絕歸還許的身分證和簽名本票,許於是報警處理,警方才知自家人涉嫌不法。

檢方偵訊時,黃姓警員承認毆打和請同事查詢許的個資,但否認恐嚇取財,辯稱是許自願補償,檢方不採信,依法起訴。

(聯合報)
--
宜蘭警查個資、打小王 分局讓他請假到退休

為了抓妻外遇,宜蘭縣警局羅東分局一名員警利用職務之便查詢小王地址,隨後破門抓姦,毆打小王還逼簽本票,小王忍無可忍最後報警處理,案情才曝光。據了解該員警下月將退休,現已將積假出清,請假未到職。

羅東警分局表示,黃姓員警下月15日就要退休,已經請假多時,將一路請到退休當天,平時表現並無異狀;對於員警遭法辦,分局則稱,督察科有掌握、同步調查中,員警懲處則在法院判決結果出爐後,再進一步打算。

49歲羅東警分局黃姓警備隊員,懷疑李姓妻子外遇,與另一許姓男子有染,去年11月他要求陳姓警局同事利用警政署電腦系統查詢許男戶籍地、車輛、照片等,3天後直驅許男位於宜蘭縣冬山鄉租屋處,破門抓姦。

黃姓員警與22歲林姓友人破門後發現李女果真與許共處一室,持鋁棒狂毆許,將許打到頸部、上肢、胸、右膝多處受傷,還威脅「如果不簽本票不能走」,許心生畏懼,簽下400萬本票和400萬借據,還把身分證交給黃姓員警。

去年12月,林、黃兩人多次與許相約,許一共交付99萬7000元給黃和林,但最後黃姓警員拒絕把許的身份證、支票及本票交還,許男遂報警逮人。警方才知自家人涉恐嚇取財,全案因而曝光。

儘管偵訊時黃男否認恐嚇取財,辯稱是許男自願補償,但由於李女出面作證、許男也出示診斷證明,指證歷歷下,檢方偵結,黃姓警員涉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刑法》第132條第1項洩漏國防以外秘密罪嫌,從重論以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罪嫌處置。

(聯合報)
--
重機上國道 拒罰敗訴

周姓男子騎大型重機上國道,被開罰四千元,他認為立法院已三讀通過讓大型重機可在交通部公告規定路段行駛國道,交通部卻拖延不試辦,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罰單,但法官認為,公路主管機關尚未開放該路段供大型重機行駛,判周敗訴。

今年一月十九日晚間十時許,周騎汽缸排氣量六百四十九西西的大型重機,行經國道一號麻豆段,被國道警察攔下,依違規行駛未經公告允許路段開單告發。

「立法有何用?」周主張,大型重型機車得依交通部公告規定的路段行駛高速公路,交通部未依法行政,拖延不試辦、不公告開放,要求撤銷罰單。

台南地院行政訴訟法庭認為,公路主管機關有其裁量空間,在法令授權範圍內,考量道路交通狀況、交通順暢與安全維護、車流量大小與秩序等因素,決定是否對大型重型機車開放行駛高速公路;尚未開放的路段,大型重機駕駛不得違規行駛,警員舉發並無違誤。

(聯合報)
--
過期、賣相差 台灣一年棄食達38億元

環保署今日指出,2016年全臺餐飲、超商、量販店、超級市場等177家業者、共11萬多間實體通路,每年因未拆封放至過期、賣相不佳遭丟棄的食品,高達3.6萬公噸,金額約38億元,相當驚人。

環保署表示,依據聯合國統計,全球將近40%食物浪費掉。「剩食議題」近年來備受關注,許多國家、民間組織及企業共同為「惜食」把關,紛紛成立「食物銀行」、「剩食餐廳」,以減少食物浪費及CO2排放。

針對廚餘,環保產業利用創新科技,將廚餘再利用,除了推廣有機堆肥,自然無毒農業,更將廚餘做為生質能源,生產再生能源。

例如,荷蘭、德國推動再生能源,將廚餘轉為生質能源。荷蘭甚至由年輕人投入創業「剩食餐廳」,目標為取得米其林認證,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在在展現「剩食」商機無限,是推動循環經濟很好的選項。

環保署表示,華人社會重視飲食,臺灣更是以美食聞名世界,未來鼓勵民眾「食物減量、剩食無量」,同時參考其他國家「剩食」管理做法,引進創新科技轉型廚餘為再生能源,是推動剰食循環經濟的重要方向。

(經濟日報)
--
年輕捐血族大減 供血恐斷層

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17歲到30歲年輕族群捐血人次逐年下滑,尤其17歲到20歲區間年齡層不論捐血次數、頻率或意願都比其他年齡層來得低,擔心年輕人捐血量能再拉不起來,隨中高齡捐血者逐漸凋零,日後恐有供血斷層,各地捐血中心無不絞盡腦汁,透過走進校園、結合臉書、LINE宣傳或推出年輕化贈品等方式,吸引年輕人、首捐族走上捐血車。

17~20歲年少1萬人挽袖

台灣血液基金會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近10年全台21歲到30歲捐血人次從近56萬逐年下滑到去年的40萬8545人,17歲到20歲從27、28萬減少到17萬2743人,反觀31歲到65歲捐血人次卻是逐年增長,台南捐血中心曾比較,光該中心17歲到20歲年齡層去年到今年同期捐血量就少2萬CC。

年輕人捐血比例逐年遞減,讓捐血中心嗅到危機,嘉義捐血站企畫駱宛儀說,雖然捐血活動常和民間團體合辦送禮或辦抽獎活動,只要有送電影票或餐廳票券,青年人一早排隊也搶著捐血,但少了票券加持,就算好康也不少,年輕族群就是興緻缺缺。

健康不合格比例偏高

台灣血液基金會這幾年也針對年輕族群擬定方案和目標,但始終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駱宛儀認為,除少子化是一大因素外,世代觀念落差亦是關鍵,像17到20歲年輕族群捐血比例或捐血次數皆偏低,多數更是不曾捐血,似乎大家對捐血救人無感,走出去宣傳,常常招來「為什麼要捐血」的質疑。

另外,年輕人健康狀況不合格比例偏高,亦影響捐血意願和次數,再加上怕痛、怕打針等心理心素難克服,駱宛儀強調,年輕人不想捐血要從很多方面思考,但當務之急就是得想辦法刺激他們的捐血意願,包括和學校合作,用捐血換獎勵或學分,或是和民間團體合辦活動,祭出相關誘因並配合健康宣導下,近5年已成功開發出500位首捐族。

(中國時報)

生活

海外醫費核退縮水 門診少1200 防堵詐領健保 額度剩43%「不敢生病」

在國外發生緊急傷病,返台申請健保醫療費用核退的金額要縮水了。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法,境外自墊醫療費用核退上限,將由醫學中心平均值,改成各級醫院與診所的平均費用,以門診降幅最大,退費上限恐從2000多元降到800多元,只剩原有的43%,新制最快明年元旦上路。

改採醫院診所均值
國外看病貴鬆鬆,自墊醫療費用可申請健保核退,讓國人在國外就醫無礙,但便民制度恐淪不肖人士A健保管道,健保署去年查出,中國診所與台灣民眾疑涉聯手詐領健保千萬元,檢討制度聲浪再起。
健保署統計,去年境外醫療費用核退約13萬件,耗費健保約3.7億元,以感冒最大宗,核退2.9萬件、約3700萬元,其次是急性支氣管炎核退7000多件、約900萬元,腎衰竭則核退6000多件、約1200萬元。就醫類別以住院核退約1.9億元最多,門診與急診分別核退約1.6億、1600萬元。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過去以醫學中心平均費用為給付上限,在國外診所看病也比照,金額卻從國內基層診所總額費用支出,讓診所醫師大呼不公平,故著手修正《全民健保自墊醫療費用核退辦法》,將改採各級醫院與診所平均值為核退上限。

急診估退2412元
以今年1月至3月核退金額上限為例,門診每次2001元、急診每次3636元、住院每日7535元;明年新制上路後,門診核退上限估將降到每次865元、急診每次2412元、住院每日5295元,只剩原來的43%至70%不等。蔡淑鈴說,此修正草案將進行60天預告,蒐集各界意見,最快於今年底公告,明年元旦施行。
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說,健保本應以國內就醫為主,國外就醫以國內醫學中心費用當核退標準,本來就不合理,該會支持改革方向;健保署也應加強海外醫療費用核退逐案審查,特別是申報量異常的院所。
民眾張小姐則認為,國外看病比台灣貴,未來健保核退費用減少,在國外更是「病不得」。

自墊醫療費核退新制規劃
.核退費用上限改為各級醫院與診所平均值
.核退費用若未達上限,則採實支實付
.預計明年元旦上路
.門診核退上限估降至每次865元
.急診核退上限估降至每次2412元
.住院核退上限估降至每日5295元

(蘋果日報)
--
海外就醫申報浮濫 健保核退大砍5成7

民眾海外就醫返國後可申請健保核退,過去上限以國內醫學中心平均醫療費用計算,但發現疑有浮濫申報現象,加上醫療院所層級不同的公平性考量,衛福部健保署決定將核退上限改以各級醫院、診所平均醫療費用計算,推估門診影響最大,給付最多將砍五成七、減到現行的四成三。草案近日預告廣徵意見、新制最快明年元旦上路。

「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因緊急傷病在境外就醫,事後可申請核退費用,給付上限以國內醫學中心平均醫療費用為準。

中國診所聯手台胞詐領

不過,長期以來刻意赴美產子、再回台申請健保核退的「潛現象」,備受外界質疑;加上去年蔡政府上任後,健保署調查發現疑有中國診所與台灣人聯手詐領健保費,中國廣東省某診所開業兩年期間,多達二三九四名台灣民眾跨海就醫,申報九七九七件、一二六九萬元,但症狀都是高燒三十九.五度、白血球上升,且有人在海外就醫期間也有國內就醫紀錄,可能根本沒出國。

健保署也統計,去年國人海外就醫申請核退十三.四萬件、約三.七七億元,其中,中國為大宗,占比約十萬件、二.六億元,疾病以感冒為多。

新制度擬明年元旦上路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因發現海外就醫申請核退可能有漏洞,出現不合理使用情形,加上醫界反映國人境外就醫可能到診所,核退上限卻以醫學中心平均費用訂定並不對等,因此決定調整。

健保署醫管組長龐一鳴指出,原本規劃將核退上限改以對應國內同等醫院層級平均費用計算,例如診所對診所、醫院對醫院,但醫界擔心有些海外醫療院所難以區分層級,最後決議不論到大醫院或小診所就醫,核退上限仍是「一口價」,但改以國內各級醫院、診所平均醫療費用為準。

以今年第一季為準初估,舊制門診每次最高可核退二○○一元、急診三六三六元、住院每日七五三五元,但新制上路後,分別將降到八六五元、二四一二元、五二九五元,降到現在的四成三、六成六、七成,估計一年可省上億元。

http://img.ltn.com.tw/2017/new/sep/26/images/bigPic/600_312.jpg

(自由時報)
--
海外就醫健保核退「太優惠」 明年起將下修標準

民眾至海外緊急就醫可申請自墊醫療費用核退,去年花掉健保3.7億元。衛福部預告修正核退辦法,最快明年元旦起海外醫療費核退上限將下修,退費標準將從現行的醫學中心門診平均費用,修正為各級醫院與診所的平均費用,民眾以往在國外門診就醫約可核退2001元,新制上路後只能退865元,健保署估明年核退費用將減少為2.32億元,比去年減少1.4億元。

衛福部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民眾在海外緊急就醫,一向都是以醫學中心門診的平均費用作為核退上限,就算只是在國外診所看病,也是以醫學中心費用作為核退標準,「實在太優惠了」,也引發公平性質疑。為此,衛福部討論修正規定,並於近日預告全民健保自墊醫療費用核退辦法,改採各級醫院與診所的平均費用作為退費上限,預告60天期滿後還須由衛福部核定後公告,新制最快明年元旦實施。

健保署醫管組專委張溫溫指出,海外醫療費用每季核退上限不同,以今年1月至3月份核退金額上限為例,門診每次2001元、急診每次3636元、住院每日7535元;新制上路後,門診核退上限估將降到每次865元、急診每次2412元、住院每日5295元

根據健保署統計,去年海外緊急就醫共13萬件,總核退金額為3億7600百萬元,各項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2萬9千件、核退3700萬元最多,其次是急性支氣管炎7300件、核退1100萬元,以及腎衰竭6300件、核退1300萬元。海外就醫核退地區以中國大陸核退2億6000萬元,占7成最多。單一核退金額最高的是一名63歲男性,因腦出血在大陸緊急就醫,申請核退44萬元最多。

(聯合報)
--
帳號被盜、貼圖不見 Line需負責

民眾購買Line可愛貼圖,卻常因換手機等原因消失不見,過去常求償無門,但明年5月起,業者對貼圖及金幣不見、帳號被盜等狀況,須負責回復到原狀。若業者有違反狀況,將可依據消保法訂定50萬元以下罰鍰。

消費糾紛有解 新規範明年5月上路

台灣有近1700萬人在使用Line,但相關消費責任過去無法可管,常造成消費糾紛。經濟部昨公布「即時通訊軟體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若換機或帳號遭盜導致帳號遭刪除,民眾只要檢具相關資料向公司申請協助,業者須回復包括帳號、預付款或所購買的加值服務商品等,明年5月1日起實施,屆時Line、Skype、WhatsApp等通訊軟體糾紛,將有規範可循。

經濟部工業局補充表示,民眾所須檢具的資料,可以是當初的購買憑證、電子發票、交易紀錄等。此外,若消費者遭他人不法冒用帳號,公司在確認遭冒用後就應停止帳號使用;且除因法令規定或有正當事由外,通知消費者申請更換密碼後,應回復該帳號使用。部分通訊軟體業者在台未設公司,如WhatsApp,但該定型化契約相關事項上路後,仍須有固定客服或窗口,處理帳號回復問題。

此外,電信市場殺成紅海,業者近期紛紛祭出「4G飆速吃到飽」、「網路門市限定」等優惠,吸引消費者攜碼「跳槽」,但消保處調查發現,透過網路申辦服務,無法比照門市最快隔日就生效,恐衍生爭議,要求業者10月底前建立網路門市系統確認機制。

(自由時報)
--
貼圖消失、帳號刪除都要管了 通訊軟體定型化契約公告

即時通訊軟體越來越普及,但也常常發生使用者帳號遭盜用、停權、付費購買加值商品消失等爭議。經濟部表示,國內首次針對即時通訊軟體服務訂定相關規範,今天公告「即時通訊軟體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預定將於明年五月一日正式上路。

經濟部指出,民眾常見消費爭議,包括付費貼圖消失、帳號遭冒用、停權,甚至找不到客服管道等問題,這次定型化契約規定中都已有明確規範。

工業局表示,未來貼圖、帳號誤刪等,都應有提醒警示機制。使用者因爲更換手機或被不法入侵導致帳號遭刪除,得請業者協助回復帳號、預付款或付費購買的加值服務商品。另外,業者應載明消費申訴電話、Email信箱等相關聯絡資訊,以及管轄法院適用等。

經部指出,規範也要求即時通訊軟體業者應充分揭露消費資訊,如企業經營者資訊、契約及服務內容、消費爭議處理機制等,提供消費者履約保障機制。此外,應善盡系統安全維護與個人資料保護責任,不得約定對消費者個人資料為目的必要範圍外利用,不得單方面變更契約或服務內容。

經濟部說,考量業者調整經營契約內容事宜,將緩衝至明年5月1日正式施行。未來業者如有不符定型化契約規定,將要求限期改善。

工業局指出,這是國內首次針對即時通訊軟體服務訂定相關規範,規範重點包含「消費資訊揭露」、「帳號使用管理」、「系統安全維護」、「契約條款公平」及「個人資料保護」等五大面向,希望藉此能為即時通訊軟體服務市場,建立起公平合理的消費服務機制。

(聯合報)
--
電信帳單突然暴增嗎?問題可能出在網路申辦

市面上不少電信業者會以「4G飆速吃到飽」、「網路門市限定」等優惠文宣,吸引民眾透過網路申辦門號可攜服務(簡稱攜碼服務),但消費者往往不清楚透過網路申辦無法隔天開通,衍生不少消費糾紛。行政院消保處表示,目前已協調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要求業者告知網路及實體門市攜碼服務生效日等資訊,並於10月底前建立確認機制,俾利消費者衡量是否透過網路申辦。

消保處表示,網路申辦攜碼服務的消費爭議,主要在於消費者誤以為申辦當天晚間8點前完成標準作業程序,最快隔天就能使用新業者的電信服務,加上業者並未明確告知,網路收到申請文件還須經審核確認,另外物流傳遞sim卡等實體商品也需要時間,無法比照實體門市最快隔天生效,導致消費者面臨原資費方案契約已到期、新業者卻未開通服務,僅能恢復原價收取高額的通話及上網費用。

為了消弭上述爭議,消保處已協調通傳會督促電信業者儘速完備官網「常見問題(答)」的攜碼服務相關資訊,並請台灣大哥大、遠傳、亞太及台灣之星等4家已提供網路申辦攜碼服務的電信業者(中華電信僅開放網路填單,消費者網路填單後仍須臨櫃辦理),須於10月31日前建立網路門市系統確認機制,也就是當消費者透過網路申辦時,系統會主動提供攜碼服務的生效最短時間及原因等資訊,並且經消費者按下「同意」鍵後,才能進行後續程序。

消保處表示,截至9月13日止,觀察4家業者官網,均已修正完成「常見問題(答)」攜碼服務生效時間的相關資訊,清楚說明透過「網路」及「實體門市」申辦攜碼服務所需作業時間或生效日。

消保處提醒,消費者如須申辦攜碼服務,應確實瞭解與原業者簽訂的契約到期日及約滿後費用如何計收,以及新業者於網路與實體門市申辦攜碼服務的開通時間,再決定是否透過網路申辦,以免因原業者的契約已到期,新業者開通的時間又未到,白白傷了荷包。

若有消費糾紛,消費者可撥打1950消費者服務專線向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消費者服務中心申訴,或至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網站(www.cpc.ey.gov.tw)進行線上申訴,以保障自身權益。

(聯合報)
--
忙薪酸? 逾5成上班族 3年沒調薪

上班族真是忙「薪」酸!1111人力銀行調查,逾5成上班族3年沒有調薪,甚至1成6上班族凍薪超過10年,整體平均調薪頻率約4.9年,調薪幅度也僅5%左右,若以就業到退休粗估35年工作年資計算,被動等待調薪只有7次機會。

調查也顯示,久未調薪的行業中,又以任職貿易流通、媒體出版業的上班族最久沒被調薪,百貨販售業則是調薪頻率最短。

以調薪幅度分析,3成3受訪者坦言,現職任職至今從來不曾被調薪,但以6成7現職有獲調薪過的上班族來看,上次調薪的幅度為5%,若加計現職未曾獲調薪的受訪上班族,則整體上班族平均調薪幅度約在3.4%的水準。

若從年資分析,年資越高的受訪者,調薪的幅度相對越高,高點落在10~13年資區間,超過13年則略為下滑。

此外,有超過6成6的受訪者任職的企業沒有固定調薪制度,另2成每年調薪一次,1成1每半年調薪一次。

受訪上班族自認近1年內沒被調薪的原因,主要受限於「公司無定期考評/調薪制度」(54.5%)、「公司獲利不佳」(42.6%)以及「不受主管喜愛」(17.8)最多。

1111人力銀行副總李大華指出,傳統企業齊頭式的固定調薪制度,幾乎成為絕響,取而代之的是浮動的獎金與績效考核制度,使得上班族調薪的頻率,高達5年之久,而調薪的幅度也僅5%左右,若以從業到退休粗估35年工作年資計,被動等待調薪僅有7次機會,因此,上班族無不以離職或跳槽為手段,為自己爭取加薪的機會,間接造成企業員工流動率居高不下。

調查顯示,面對薪資凍漲,超過8成2上班族會開口主動爭取,受訪者可以忍受的凍薪年限平均2年。同時,受訪上班族也表示,若要求調薪被拒,多會「騎驢找馬/打算跳槽」(56.4%)、「與主管協訂加薪標準」(32.1%)、「吞下隱忍/找機會再提」(28%)。

李大華表示,調查發現,上班族增加薪資的方式,主動跳槽與被動加薪比例相當,而學習第二專長、提高工作配合度與工作態度,爭取升遷機會,也是上班族爭取高薪的努力方向。

(工商時報)

國際

表面勝選 梅克爾得票新低 極右派威脅 談結盟沒得挑「雙重頭痛」

德國總理梅克爾率領的政黨,前天在大選獲得表面勝利,她雖然贏得第四任期,卻交出該黨68年來最差成績單,德媒形容如「政治版圖地震」,梅克爾面臨雙重頭痛,須與兩個較小黨派商談結盟,原執政聯盟自民黨宣布將退居在野黨,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首度進入國會殿堂,躍居第三大黨,誓言在移民和難民政策上緊咬梅克爾。

梅克爾昨稱對選舉結果負責,強調「德國需要良好穩定的政府」,又說德國另類選擇黨(AfD)進入國會,「對德國政策不會有任何影響。」

社民黨任反對黨
據官方統計,大選投票率為76%,梅克爾(Angela Merkel)率領的基民黨(CDU)與基社盟(CSU)獲得33%票數,雖然保住最大黨,但得票率卻比上屆大選減少8.5個百分點,也是自1949年來最低。因僅在新國會709席中拿下246席,梅克爾勢必再度籌組執政聯盟,預料談判過程將花費數月,可能癱瘓德國政局。
然而與梅克爾自2013年以來共同執政的社民黨(SPD)獲20.5%選票,雖居第二大黨佔153席,但黨魁舒茲(Martin Schulz)在開票後丟出震撼彈,昨指選民已決定成為反對黨。英國《泰晤士報》指,舒茲此舉也是為了阻擋AfD成為主要反對黨。

AfD總部爆示威
AfD得票率12.6%,成為第三大黨,是極右派逾半世紀首度進入國會,是此次大選真正的贏家。AfD共同創黨人高蘭(Alexander Gauland)昨誓言做頑強的反對黨,「追擊政府、梅克爾,把我們國家和人民奪回來」。
德國經濟良好、失業率低、財政健全,但這是梅克爾2015年廣納130萬名中東難民、飽受抨擊後的首場聯邦大選,儘管她採取強硬的遣返措施,去年大幅降低政治庇護申請人數,但難民議題仍拖累梅克爾選情,讓反移民和反伊斯蘭的AfD漁翁得利。
不過也有民眾不滿此結果,前晚有大批人士在AfD柏林競選總部外抗議,並朝警方丟擲石塊和瓶子,怒喊「AfD進入德國國會,有損國家」,25歲朱利斯指,AfD的成功代表「德國悲慘的一天」。西蘇格蘭大學政治學家鮑茲說:「如同許多民粹黨派,AfD通常會問對問題,關於移民、整合和歐盟,但卻會給出錯誤答案,過分單純化、無法實行且不自由民主。」

席次弱勢跛腳鴨
梅克爾接下來料將與親企業的自由民主黨(FDP)以及左傾的綠黨,籌組執政聯盟,因三方政黨各自代表色黑黃綠,恰巧是加勒比海國家牙買加國旗顏色,而被比喻為「牙買加聯盟」。但由於三方對眾多關鍵議題立場不同,例如綠黨在移民、環境政策及汽車大廠碳排放醜聞的立場,與CDU和FDP立場迵異,且FDP對於單一歐元區預算持懷疑態度,很可能在梅克爾有意支持盟邦法國總統馬克宏推行此政策時形成絆腳石。對此,荷蘭國際集團(ING)經濟學家布爾澤斯基指出,梅克爾因席次弱勢而形成執政跛腳鴨。

梅克爾未來4年的挑戰
●內政:移民為人口嚴重老化的德國帶來勞動力,但反移民聲浪高漲,她必須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外交:
.俄羅斯:梅克爾對俄態度尤其在烏克蘭問題上一向強硬,但隨著主張放寬對俄制裁的國會議員增加,她可能要讓步
.歐盟:法國總統馬克宏主張在歐元區設財長及編列預算,但表態支持的梅克爾恐將面臨執政聯盟反對;她還要修補與東歐國家因接收難民而產生的裂痕
.美國:梅克爾與美國總統川普立場分歧,兩國盟友關係備受考驗,她也要在響應川普呼籲德國承擔更多北約軍費下與社民黨角力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926/LN04/LN04_002.jpg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926/LN04/LN04_003.jpg

AfD挨轟「納粹進國會」 反歐元 反移民 走民粹路線

成立僅4年的極右派「另類選擇黨」(AfD)在大選中交出亮眼成績單,以近13%得票率躍居國會第三大黨,打破德國對於民族主義論調的禁忌。《華爾街日報》分析,這反映德國難逃歐洲民粹潮興起的衝擊,德國外長警告,「這將是二戰以來,第一次有真正的納粹坐在德國國會殿堂裡」。
AfD確定成為國會第三大黨,支持者興奮不已。歐新-埃菲社

破民族主義禁忌
近年來,包括荷蘭、法國等歐洲國家的主流政黨都面臨嚴重選票流失問題,選民轉而支持民族主義右派、反資本主義左派或自由中間派路線的政黨,顯示歐洲民眾對經濟及身分的焦慮不安。
德國基於納粹歷史,視民族主義論調為禁忌,AfD此次竄起格外引人注目。AfD是在4年前創立,以反對歐元的主張獲選民青睞,但在2013年大選時,未達進入國會的5%門檻。
AfD這次改打民粹主義路線的反移民政策,主張德國應以二戰的士兵為榮,並稱恐怖主義源自於伊斯蘭主義。分析家認為,AfD勝出顯示德國不斷往右傾,令人憂心希特勒主張的極端民族主義會再度復活。儘管總理梅克爾的基民黨和得票率第二的社民黨都無意與AfD聯盟,但AfD仍能干擾議事。
AfD的大本營是曾由共產黨統治、經濟落後的東德,男性選民是主要支持者。該黨選前預估在東德的得票率是西德的2倍。東德選民對移民議題特別焦慮,儘管移民在東德的比率相對較少。在外交政策上,AfD走親俄路線,反對西方國家因烏克蘭衝突制裁俄羅斯。

女黨魁退出黨團
但AfD也有內部分歧隱憂,女黨魁佩特里主張踢掉激進派黨員,以吸引溫和派選民,與大老頻生齟齬。她昨更在記者會上宣布退出尚未成立的黨團,令黨內高層一臉錯愕。這也是德國聯邦記者會的歷史上,第一次有政治人物拒絕記者提問,只發聲明就離開。

(蘋果日報)
--
德極右政黨勝選 矢言「糾纏」梅克爾

另類選擇黨異軍突起卻鬧分裂 女黨魁宣布不參加國會黨團

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甫在廿四日聯邦議會大選異軍突起,成為該國二次世界大戰後首個進軍國會殿堂的極右派民族主義政黨,但黨內存在已久的分歧卻在選後爆發,擔任共同黨魁的佩特里(Frauke Petry)選後宣布,未來不會加入AfD的國會黨團,將以個人身分加入新一屆國會,在德國政壇投下震撼彈。

由於AfD成員有仇外思想,反對歐盟也反伊斯蘭,親俄羅斯,更對德國歷史採取修正主義立場,未揚棄反猶太思想,進入國會後勢將對德國政壇、乃至歐盟和歐洲政治版圖造成衝擊。

溫和派佩特里 宣布個人問政

AfD上屆大選以些微差距無緣入主國會,此次一雪前恥拿下約十三%選票,取得九十四個議席,在兩大黨得票率大幅衰退下,成為此次大選最大贏家,並躍升為國會第三大黨。然而,在選後記者會上,兩位黨魁之一的佩特里無預警宣布,未來不會加入AfD國會黨團,反而將以薩克森邦(Saxony)直選當選人的個人身分進入國會。佩特里指出,AfD不該對黨內分歧保持沉默,必須讓社會了解內部的爭論,語畢後隨即離場,拒絕回答記者提問,也未透露是否續任黨魁。

這是德國聯邦記者會歷史上,第一次有政治人物拒絕記者提問,只發表聲明就離開。另一位黨魁莫伊滕(Joerg Meuthen)、副黨魁兼首席候選人高蘭(Alexander Gauland)和懷德(Alice Weider)等人,均對佩特里的決定一無所知,認為此舉猶如一記「震撼彈」,無法認同她的決定。

事實上,過去曾有評論指出,AfD的內訌問題積壓已久,進軍國會後必愈演愈烈。佩特里如今決定與AfD分道揚鑣,凸顯黨內分裂情況嚴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英國衛報指出,佩特里是黨內最受矚目的要角之一,被視為溫和派,今年四月有意引領AfD轉向「更務實、溫和」的路線,為將來籌組聯合政府預作準備,但遭到黨內激進派拒絕,堅持AfD須在國會擔任強硬反對黨,以牽制梅克爾。

此外,在資深黨員赫克(Bjoern Hoecke)批評柏林大屠殺紀念館為「恥辱」後,佩特里也曾因主張將其開除黨籍,與黨內同志衝突;在競選期間,首席候選人高蘭直言德國人不應再因納粹歷史受到譴責,反而該為二戰的德軍感到驕傲後,佩特里也曾公開批評其言論。

儘管內鬥檯面化,且其他政黨均不願與AfD合作,但首席候選人高蘭和懷德向支持者承諾,今後將在反對黨的位置上「糾纏」梅克爾,第一件事將成立委員會,調查梅克爾接收難民是否違法,也將透過國會演說,令大眾關注難民政策的財政負擔、歐元區和歐盟的缺點。然而,紐約世界猶太人大會、歐洲猶太人大會等組織,均對AfD挺進國會表達憂心,盼中間派政黨堅定拒絕與該黨結盟。

在AfD挺進國會後,全德國各地和網路社群都出現抗議聲浪。在首都柏林,反AfD示威者聚集在AfD慶祝勝利的俱樂部抗議,高喊「全柏林都討厭AfD」、「納粹豬」等口號。數百名科隆人也上街示威,高喊「民族主義非另類選擇」。北部港市漢堡和金融中心法蘭克福也有類似集會。

梅克爾籌組聯合政府 挑戰大

組閣談判 僅可能結盟綠黨、自民黨組「牙買加聯盟」

德國聯邦議會大選投票結束,現任總理梅克爾一如預期,可望蟬聯總理寶座,「梅克爾4.0」即將誕生,但勝利的果實並不甜美—由於她代表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基督教社會聯盟(CSU)得票率不僅未過半(約卅三%),交出二次世界大戰後七十年來最差的成績,尤其是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以十二.六%得票率,成為戰後第一個躋身國會的極右派政黨,因此在接下來幾週籌組聯合政府的談判中,她將面臨艱困挑戰。

兩大黨沒落 極右崛起 牽動德國政局

此次大選的投票率為七十六.二%,基民盟雖保住第一大黨地位,但得票率慘跌近十%,創下梅克爾領導該黨十二年來最差的戰果。共組執政聯盟的中左派「社會民主黨(SPD)」得票率約廿.五%,也創下史上新低,兩大傳統政黨都成為最大輸家,不但終結了社民黨黨魁、前歐洲議會議長舒茲的總理之夢,也再度凸顯歐洲選民對傳統政黨的厭倦。

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評論指稱,這次的選舉結果不能歸咎於別人,只能怪梅克爾自己,因為她打了一場「乏味、缺乏激情的」選戰,而且「大大忽視右派造成的挑戰」。反移民、反歐盟的AfD搶下近十三%選票,超乎選前預測,是此次的最大贏家。自由民主黨以超過十%得票率追成第四大黨,重返聯邦議會,算是第二大贏家。目前所有政黨都表示,不會跟AfD結盟。

在舒茲宣布將成為最大在野勢力,終止繼續和基民盟合組大聯合政府後,一般認為梅克爾目前僅剩的選擇是和自民黨、綠黨結盟,亦即符合牙買加國旗顏色的「牙買加聯盟(Jamaica coalition)」,因為CDU/CSU、親商的FDP、重視環保的綠黨之代表色分別為黑、黃、綠色,正好與牙買加國旗顏色一樣。問題是這三黨在某些重大議題上有不少歧見,政黨協商在選後已經展開,根據過去的經驗,通常需要數月才能討論出政策妥協、權力分配的最後結果。但梅克爾表示,有信心在耶誕節前產生一個穩定的政府。

此次選舉雖讓梅克爾達到可與其政治啟蒙恩師、前總理柯爾執政時間的歷史齊名,卻也讓她飽嚐向難民敞開大門的最大苦果,黨內對她的清算必將再起,基民盟的接班人之爭勢必比以往更白熱化。基民盟在梅克爾領導下接收了社民黨和綠黨的不少核心訴求,雖然化解了反對勢力,但也讓黨內出現是否還能自稱保守派政黨的路線質疑。

http://img.ltn.com.tw/2017/new/sep/26/images/bigPic/600_283.jpg

社民黨宣佈不加入執政聯盟 矢言重建反對派角色

德國社會民主黨(SPD)在二十四日的大選中,以低於二十一%的得票率,創下該黨自二戰以來,大選結果最差紀錄。黨魁舒茲(Martin Schulz)隨即宣佈,社民黨將改造成為德國最大反對黨,而非再度與連任總理成功的梅克爾結盟組閣。SPD的優先要務將是封鎖首次在聯邦議會取得席次的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任何種族主義議案。

舒茲二十四日告訴支持者,社民黨將以反對黨身分「持續為民主、寬容與尊重奮鬥」,他宣布退出執政聯盟的決定,並說,選舉結果是「苦澀的失敗」,然而基於AfD的進展,該黨推動社會正義、平等與勞工權益的目標與努力將比以往更形重要,因為「我們是民主的堡壘」。

這是社民黨連續第四次敗選於梅克爾的保守陣營,社民黨是德國傳統的勞工階級政黨,然而在德國失業率維持低點的此刻,即使貧富差距加大,該黨主打社會正義的選戰訴求顯然未能引發選民共鳴。而過去四年,做為梅克爾執政聯盟的社民黨,儘管在最低薪資、婚姻平權等政策上獲得成功,卻未能贏得聲望。親社民黨的智庫「艾伯特基金會」專家布魯寧(Michael Broening)說:「社民黨現在必須嚴肅再思他們的路線,尤其他們必須面對許多勞工已轉身拒絕這個前工黨的事實。」

美國亞斯彭研究所德國政治專家巴克(Tyson Barker)也指出:「社民黨深受對當前政府不滿的池魚之殃,該黨無法與梅克爾的基民黨劃清界線。」布蘭登堡社會與安全研究所的史杜赫提(Tim Stuchtey)預料,大選的重挫可能使社民黨從中間偏左往左移。不過,柏林自由大學的紐格伯爾(Gero Neugebauer)認為,社民黨「務必體認到過去票投他們的團體已不存在」,他說,社民黨在二十年前決定偏中,而基於其政策以及左派黨(Linke)的存在,「它無法走回頭路」。

在社民黨慘敗之際,法國、英國、西班牙與許多東歐與北歐的左派政黨也接連失去政權。而民調顯示,四分之三的德國選民與近乎該比例的社民黨黨員支持社民黨不加入執政聯盟。布魯寧警告,成為反對黨不太可能是仙丹妙藥,他說,法國、荷蘭、西班牙等近期丟掉政權的中間偏左政黨在淪為反對黨後,更加被邊緣化,而當中有些政黨,東山再起已然無望。

(自由時報)
--
德媒:梅克爾贏得一場「噩夢式勝利」

德國總理梅克爾雖然一如預料完成四連霸,但她的基民黨聯盟得票率大降,下屆聯合政府的組成將更複雜、需花更多時間談判,加上首度進入國會的極右派政黨唱反調,德國銷量最大的「畫報」說,梅克爾贏得一場「噩夢式勝利」。

據德國官方公布的選舉結果,此次大選投票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六點二,比上一屆的百分之七十一點五還高;不過,聯合政府中的基民黨與社民黨得票率雙創新低;另類選擇黨以近百分之十三的得票率成為國會第三大黨外,上屆選舉因未跨過百分之五門檻而一度在國會消失的自民黨,此次獲得超過百分之十的票數,讓自民黨主席林德納未來與基民黨談判合組聯合政府的籌碼大增。

德國知名智庫、親基民黨的康拉德.艾德諾基金會(KAS)歐洲暨國際合作部副主任普利斯(Frank Priess)指出,基民黨在這次選舉只獲得百分之卅三的選票,比上一屆的百分之四十一點五減少超過八個百分點,未來的聯合政府除選擇繼續與社民黨合作外,另一選擇是與自由民主黨與綠黨合組所謂的「牙買加聯盟」,但這樣的組合更複雜,預期要花更長的時間談判。

「牙買加聯盟」是指以黑色為代表的基民黨,加上黃色的親商界自民黨和環保掛帥的綠黨,三者顏色相加正好和牙買加國旗顏色相同。

普利斯分析指出,基民黨與自民黨、綠黨在對歐盟的態度上,還算一致,但在經濟議題上,仍有許多差異待克服;基民黨在南部巴伐利亞邦的聯盟能否接受綠黨主張的政策,並讓綠黨加入聯合政府,恐怕也是一大需要解決的問題。

多位專家指出,上屆基民黨與社民黨籌組聯合政府,花費一段時間談判,寫下一百八十頁的協議;如果此次要組「牙買加聯盟」,談判時間恐怕是上次的數倍。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9/26/1/404266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華郵:德國極右派 建立灘頭堡

德國五十多年來一直把極右派排擠到政壇邊緣,如今極右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成功在國會建立灘頭堡,華盛頓郵報報導,這是德國歷史的分水嶺,極右派雖還無法主導立法,但拿到國會入場券後就很難消失,而且能洗刷長久以來的汙名。

柏林洪堡大學比較政治學專家阿布—查迪說:「一旦一個黨進入國會,就很難再度消失。當選國會議員能洗刷極右政黨一直以來的汙名。」

另類選擇黨有了德國聯邦眾議院的席次,就有資格接受更多納稅人的錢。作為眾院裡唯一的反移民政黨,另類選擇黨也有望進一步凸顯這樣的形象——「本黨是總理梅克爾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另類選擇黨共同領袖高蘭說,「我們將奪回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並「獵捕」梅克爾的新政府。

高蘭與另類選擇黨其他候選人在選戰期間經常因為發表煽動性言論而登上媒體版面。有些選民原本支持梅克爾,但對她的「政策髮夾彎」不滿,轉而投票給另類選擇黨,給梅克爾教訓。

德政壇震撼彈!選後數小時 AfD黨魁派翠跟黨說掰掰

在右翼民粹政黨另類選擇黨(AfD)首度進入國會後幾小時,該黨共同主席派翠(Frauke Petry)25日早上突然拋出震撼彈,宣布辭去黨鞭且未來不會加入該黨在國會成立的黨團。「經過仔細的反思,我決定不會加入AfD議會小組。」

派翠周一在記者會上宣布此消息就離開會場,並未回答現場記者的任何問題。

派翠在此次國會選舉中在家鄉薩克森邦(Saxony)選區獲勝,AfD此次大選在當地選得尤其成功。

德國大選分析:「紅中一點黑,黑有更好嗎?」

本屆德國國會選舉,中間大黨勝選而小黨竄起,華盛頓郵報指出,極右派政黨「另類選擇黨」(AfD)的崛起未必表示許多德國人支持極右想法,可能只是選民不滿現狀。

德國2015年接受超過百萬名難民,但大批湧入的難民在德國仍未占有一席之地,德國沒出現大量清真寺,少數族裔的餐廳也幾不可見。不過在大選前幾周,穆斯林的臉孔卻隨處可見,海報上的穆斯林男性有長而散亂鬍子,婦女全身在罩衫之下,僅露出一雙眼睛,下方寫著「伊斯蘭不屬於德國」,而這些是反對難民的「另類選擇黨」的宣傳海報。

AfD成功崛起讓部分德國人擔憂,德國過去歧視與憎恨的黑暗歷史是否捲土重來。德國總理梅克爾與盟友認為,AfD冒犯德國憲法,而社民黨黨魁舒茲則稱AfD是「我們的敵人」。

華郵說,從奧得河畔法蘭克福這個地點的國會選情顯示,AfD興起可能並不表示德國人支持極右派,只不過是德國人受夠了跨政黨在重大議題上往往達成偏左的共識。

德國奧德河畔法蘭克福歐洲大學政治學教授奈爾表示:「這就像是車商只賣紅車,現在有人開始賣黑車。哇!黑車更好嗎?很難說,但黑車就是不一樣。」

多數德國人似乎不想要改變,選前民調顯示,近八成的德國人支持四大政黨,四黨中除了由梅克爾領導的基民黨。其他三黨無法有效點出其政策與梅克爾的差異。除此之外德國還有極左、極右派的小黨,但德國對共和主義與法西斯主義有痛苦的歷史記憶,因此小黨支持率僅約為10%。

極右派AfD在德國奧德河畔法蘭克福的候選人佛瑞表示,過去德國大黨間會有不同意見,但現在全沒了,因此他們在這次選舉中,提出有別於「梅克爾主義」的另一種選擇。

德國2015年難民危機中,AfD大力反對難民,稱難民會讓德國社會變糟,政府應以德國人民為優先,此說讓該黨支持率在去年初衝高至15%。

AfD在24日的選舉中,得票率為**,成為德國國會第*大政黨。奈爾表示:「AfD真的提供另類選擇,這讓他們極具魅力。」

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主管弗柏里格說:「AfD進入國會將是極右派劃時代前行的一大步。」他指出,藉由進入議會,此一反歐排外的政治勢力將更具能見度,可獲選舉補助、數十間辦公室和數百位工作人員。

不可不知! 3分鐘掌握德國國會選舉重大意義

德國選舉八重點:

1. 德國極右派政黨「另類選擇黨」(AfD)成為第三大黨,這是二次大戰後首度進入德國聯邦議院的極右派政黨,代表德國的歷史陰影將重返。AfD將竭力尋求四年後繼續保有國會席次,若能成功,必將分裂德國社會。

2. 德國首相梅克爾所屬的基民黨(CDU)與基社黨(CSU)聯盟在這次選舉慘遭挫敗,但梅克爾仍可四度擔任德國總理。這次執政聯盟將錯綜複雜,社會民主黨(SPD)無意與梅克爾結盟,梅克爾只能與綠黨和自由民主黨(FDP)結盟,多黨合作不僅讓協商成本上升,而且綠黨現似乎想加入自民黨,若真如此,德國恐須重新選舉。

3. 基民黨與社民黨兩大德國政黨的勢力比過去60年更薄弱,政黨制度的效率也日漸下滑,這也是梅克爾執政12年間,兩黨合作8年的結果。

4. 社民黨難抵頹勢,支持率自2009年(23%)到2013年(25.7%)一直停滯,曾經風光一時的社民黨,如今淪為德國國會配角,這次選舉更面臨二戰後最大的挫敗。社民黨堅持黨魁舒茲的領導無庸置疑,該黨未來在國會將槓上另一個反對黨「另類選擇黨」。

5. 自民黨捲土重來,但是黨魁林德爾可能寧為反對黨雞首,也不願當梅克爾聯合政黨的牛後。自民黨2009-2013年間與梅克爾共組聯盟,卻讓該黨邦代表人數減少,花了四年才恢復元氣。

6. 德國左派黨表現平穩,一樣沒機會成為執政聯合的一員。現在極右派成為國會反對黨,左派黨無法成為德國不滿選民的最大代表政黨。原本左派黨支持度高的德東,現也轉而支持另類選擇黨。

7. 另類選擇黨強勁表現讓基社黨深感不安,基社黨原本就與梅克爾的基民黨瀕臨拆夥,現在基社黨黨魁澤侯法的政策可能因而「向右轉」。這次選舉是基社黨二戰後最差的成績,為其在2018年巴伐利亞邦選舉能拿下過半的希望蒙上陰影。

8. 德國國會反對黨將被社民黨與另類選擇黨一分為二。一方面這可能代表德國將迎來革新,但另一方面,兩黨意見衝突時,德國自由民主的基本價值也會岌岌可危。

德國選後氣氛:梅克爾獲空洞勝利 社會愈見分裂

德國總理梅克爾於選後趨車至基民黨總部,先對攝影機、再對忠實黨員擠出微笑,她雖勝選,但基民黨戰績是她領軍以來最差,嚐到她決定向百萬難民開放門戶後的苦果。

梅克爾發表演說時承認過去四年很艱困,但強調基民黨仍達成贏得第一的目標。台下鼓掌喝采聲顯得有些空洞,眾人皆知此役真正勝利屬於另類選擇黨,他們首度挺進國會,躍居德國第三大黨。

另類選擇黨領導人之一高蘭在該黨黨部一片歡欣鼓舞的氣氛中宣告,將「追殺」梅克爾,「奪回德國和人民」。

但另類選擇黨明顯的排外主張,在黨部外引來示威人群抗議,反映出德國社會的分裂和不滿。一位民眾說:「他們是希特勒旗下納粹分子。我出生於1939年,在殘垣斷壁中成長,現在居然又出現這些人。他們是罪犯。」

梅克爾目前必須先找到合作夥伴籌組聯合政府,另類選擇黨不可能獲邀。但她仍須說服德國,可能也必須說服她自己的政黨:她仍是最適合的領導人。

梅克爾或許打贏了這場漫長而吃力的選戰,勝利的果實卻不甚甜美。歷史基於兩個理由會記錄這場大選:首先是梅克爾雖贏得第四任總理,卻寫下最差戰績,其次是右翼民族主義者進入國會,顛覆過去大家以為此事不可能發生在德國的想法。

新詞彙看懂新局:梅克爾新政府可能是「牙買加聯盟」?

德國大選24日結束,總理梅克爾的基民黨雖得票領先但席次未過半,第二大黨社民黨的成績也欠佳,後者已放話,不再和梅克爾籌組聯合政府。社民黨的決定意味,基民黨必須嘗試與自民黨、綠黨合作,由於這三個政黨的代表色放在一起酷似牙買加國旗,被德國政壇形容為「牙買加聯盟」。

德國聯邦層級從未有過牙買加聯盟的先例,僅管州議會層級偶會發生。德國2005年大選首次討論牙買加聯盟的可能性,但後來因自民黨決定維持反對黨角色而破局。今年則有可能成真。

這絕非易事,綠黨月初得知與大選結果近似的民調時,曾表達對聯合執政不感興趣。保守派人士也說,三黨對難民政策、氣候變遷、清潔汽車碳排放門檻等看法迥異,聯合執政非理想模式。

以現今局勢來看,在籌組聯合政府的艱困談判結束之前,德國不太可能過度專注歐盟亟須的改革,而此一協商過程可能耗費數月之久。梅克爾也可以選擇籌組少數政府,但政局不穩,問題更多,外界認為梅克爾偏好牙買加聯盟。

德大選反映趨勢: 歐陸大黨搖搖欲墜 選民焦慮認同問題

德國大選結果證實過去一年歐洲政治的風潮:面對選民基於經濟和認同等問題的焦慮不安,歐陸大黨搖搖欲墜。

華爾街日報報導,梅克爾中間偏右的基民黨在24日大選中穩居第一大黨,但約33%的得票率是二戰後最低。中間偏左社民黨得票料將略低於21%,二戰之前至今的最差戰績。自2013年來合組「大聯合政府」的兩個主要政黨愈來愈不討喜,選民轉向擁抱另類選擇黨等小型反對黨。

本次得票分散的情形,類似法國和荷蘭在內其他歐陸國家今年的選情。大黨選票流失,特別是中間偏左路線,給了民族主義右翼、反資本主義左翼,或中間派趁勢崛起的機會。

這顯示十年來經歷過的種種經濟、安全和移民危機,在測試歐盟團結力道後仍餘波盪漾。主政的國際主義者和造反的民族主義者,正爭搶歐盟和其大國走向的主導權。

德國可能更難治理。梅克爾和左傾的綠黨、親商的自由民主黨,將展開漫長艱困的協商,他們在移民、醜聞纏身的汽車業和穩定歐元區等重大議題,恐難達成共識。

歐洲各國的保守黨領袖,包括荷蘭、奧地利和英國,對移民議題都採取了較嚴厲的政策和口吻,以抵禦右派民粹主義挑戰者。梅克爾沒這樣做,但她昨晚在選後承認「未能完全緩解民眾對非法移民和邊界安全的疑慮」,並為此付出代價。

另類選擇黨獲票約13%,在經濟較差的東部尤受歡迎,顯示德國也逐漸向其他歐洲國家靠攏,後者的民族主義和反體制政黨聲勢較盛。但選民支持另類選擇黨多因不滿聯合政府的一成不變。根據出口民調,31%支持者源於「信念」,多達60%是對其他政黨的「失望」。

早在基民黨第二度和社民黨合組聯合政府時,批評者就曾警告,邊緣政黨的支持率會上揚,因為強烈反對梅克爾政策的選民將因無處可去而擁抱極端政黨。

即使基民黨得票下滑,梅克爾個人支持率約達66%。她目前沒有明確接棒人,意味基民黨在她做完第四任後可能進一步受侵蝕弱化。

「分水嶺時刻」到了!德國極右派等了60年終進國會

德國24日選舉,極右派「另類選擇黨」(AfD)贏得約13%的選票,以第三大黨之姿,成為60年來成功挺進德國國會的右派政黨。

評論家稱AfD此次選舉的強勁表現,是德國歷史上的「分水嶺時刻」;德國銷售第一的「圖片報」則以「政治大地震」來形容。政治評論家表示,AfD的成功超乎尋常,84年前希特勒掌權時高呼極端民族主義,因此德國選民對民族主義以任何形式回歸都格外敏感。

德國「時代周報」編輯越飛表示,這次選舉「改變德國政治的建構」,而且德國總理梅克爾想達成的三方聯盟很可能「極度不穩定」。

德國圖林根自由邦的AfD黨員霍克以「髮夾彎」形容德國人對納粹歷史的記憶。AfD的領袖艾莉斯‧威德爾表示將成為「建設性的反對黨」,但該黨共同領袖高蘭德則強硬表示,「我們將奪回我們的國家與人民」並「獵捕」梅克爾的新政府。AfD表示該黨反對移民,但「不會忍受仇外和種族主義」。

目前德國所有主流政黨都排除與AfD合作。社民黨黨魁舒茲表示:「德國不能讓極右派政黨來帶領反對黨。」

德國基民黨的薩克森-安哈特邦邦長哈瑟夫表示:「我們需要答案,民主中不得有右派的選擇。只要它還在那,我們的工作就仍未完成。」

梅克爾誓言「詳細分析、解決問題、考量AfD支持者的擔憂與恐懼,最重要的是提出好政策,贏回AfD選民的心」。

選舉結果公布後,AfD柏林黨部外集聚至少500名抗議民眾,高呼「所有柏林人都恨AfD」、「納粹豬」等口號,科隆、漢堡和法蘭克福也出現類似抗議活動。

法國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黨魁瑪蘅.雷朋則向AfD道賀,「恭喜我們的AfD夥伴擁有歷史性的成果。」

全球最有權勢女性梅克爾 一輩子避開女性主義標籤

德國總理梅克爾24日輕鬆連任,繼續享有全球最有權勢女性的榮銜。但其實梅克爾的整個政治生涯都在努力淡化自己性別,避開女性主義的標籤,以謹慎謙卑和孜孜不倦的形象,含蓄表達自己不同於那些趾高氣昂的政壇男士。

與希拉蕊.柯林頓挑戰美國總統大位失敗相比,梅克爾的成功讓人不禁想問,是否行事低調隱密才是女性取得權力的最有效方式?柯林頓高舉打破玻璃天花板、創造歷史的鮮明旗幟打選戰,結果卻被常發表貶抑女性言論的川普攫取過半的選舉人票。

相較下,梅克爾努力營造無趣的外在形象,登上大位反而沒那麼難,她領導的還是一個長久以來對女性採取保守態度的國家。許多男性低估梅克爾,她雖然謙和,但追求和行使權力毫不猶豫。她執掌德國12年,已證明自己是政治能手,能把握機會、剷除敵手、維持群眾支持。

布魯金斯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施泰森穆勒說,梅克爾歷經東德威權統治能存活下來,精於「閉嘴,忍耐,看準機會,別受傷」,在男性主導的政壇也遊刃有餘。

今年20國集團的一場研討會上,會議主持人詢問包括伊凡卡·川普和梅克爾在內的出席嘉賓,是否視自己為女性主義者,梅克爾沒有舉手。

她的同黨同志給她取「媽咪」的綽號,原本是想嘲弄她,現在卻被民眾廣為接受,成為信任的象徵。

德國專研性別的歷史學家佛瑞維特說:「雖然有人想給她安上女性陰柔形象,但她是你能想到最不像媽咪的人。」梅克爾和她的化學家先生未曾生育子女,佛瑞維特指出,「 她沒落入陷阱。她不笑,或表現小女孩嬌態。她也不是女人扮成男人樣。某種程度上,她似乎是中性。」

梅克爾很努力樹立這樣的形象。她初任公職擔任環境部長時曾開玩笑說,她知道大家更在意她穿什麼鞋,而非聽她講什麼,為了避免此事,她的髮型和服飾都少有變化。

她也不挑戰周邊男性,直到他們自己犯下大錯,給了她機會。德國前總理柯爾和基民盟執政長達16年,1999年鬧出非法政治獻金的醜聞;梅克爾投書報紙,以公開信呼籲她的政治導師柯爾辭職,數月後她當選該黨黨魁。

梅克爾在危機時刻登上大位,這和在政壇上能有長足發展的許多女性一樣,最近的事例是英國首相梅伊。男性議員選她們出來,是因為自己害怕失敗,等風頭一過,就會有男性想取而代之。但梅克爾以刻意低調不招搖、有時謹慎到令人難耐的風格,牢牢掌握住局面。

在男性主導的德國企業界,部分女性也模仿這種策略。福斯汽車董事會的唯一女董事維爾納說,梅克爾的領導力外界常無緣得見,因為她竭力在幕後建立共識,卻避免在台前為她的創見搶功。

維爾納說:「我們常說,女性只要看到事情完成就已足夠了。我不會等到開董事會才和8位男董事爭執。我提前和每個人談,看障礙和問題為何,然後再納入我的簡報中。這樣做較易成功,不會引爆大衝突。」

所以梅克爾的長期執政,給想擔任領導人的女性什麼樣的啟發呢?曾在美國國務院擔任無任所大使的佛維爾說,她很不情願的得到一個結論,目前,以隱約低調的方式取得權勢較有成功機會。這是女性可以出頭,但不致顯現威脅性的唯一方法。她說:「我但願不是這樣,但實情仍舊如此。」

(聯合報)
--
「梅克宏」軸心 得重整腳步

德國總理梅克爾雖在這次國會選舉完成「四連霸」壯舉,卻面臨極右派「德國新選擇黨」(AfD)的挑戰,也使她與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梅克宏軸心」深化歐元區整合計畫,非放慢腳步不可。

法國總統馬克宏預定26日在巴黎發表演說,將建議設立歐元區財政部,編列單獨的預算;之前梅克爾曾初步表示支持,但基民黨內部卻持懷疑態度。

如今,德國新選擇黨在大選中取得約13%的選票,首次進軍國會,而該黨一向反對馬克宏的構想;加上選後基民黨預料將與民主黨及綠黨合作,歐元區深化整合將更難獲得政府內部及一般民眾的支持。

綠黨表示,「更堅強的歐洲」是該黨的優先要務。但自民黨卻強調德國應逐步退出歐洲穩定機制(ESM),並主張修改歐盟條約,讓歐元區會員國能夠退出。

德國馬歇爾基金柏林區主任克萊恩─布魯霍夫表示,新聯合政府將很難落實深化整合任務,因新政府將是「一黨贊成,一黨反對,而總理主張漸進式推動。這對德、法協商絕非理想狀況」。把支持者從德國新選擇黨拉回,已成為基民/基社聯盟的優先要務,因此在移民及歐洲議題上須更加強硬。

觀察站/德國極右派 憑什麼爆紅?

反移民和回教徒的德國新選擇黨(AfD)成立才四年,這次在德國國會大選一舉拿下13%的選票,一舉成為德國國會第三大政黨。這個政黨為什麼能這麼快竄起?可從以下問答了解AfD。

訴求是什麼?

希望減弱而非加強歐洲整合,並視德國的穆斯林為「極大危險」。主張政府每年減少哀悼德國二戰屠殺猶太人的活動。

為何崛起?

反映選民反建制的心理,近來西方國家中間勢力萎縮。也有分析師認為,梅克爾和最大反對黨領袖舒茲之間政策上歧異不大,也讓AfD接收所有反梅克爾的選票。

德國國會可能的變化?

有人憂心德國國會將出現1930年代以來首見的激進氛圍。AfD候選人有意識極右者、陰謀論者等。但政治學家認為不應把AfD定為納粹份子。

歷史學家沃夫森說,AfD是歐洲右翼新崛起政黨的一例 ,「是反映傳統政黨未能處理新問題,例如不滿濫用難民庇護權,也擔心伊斯蘭恐怖主義興起」。

梅克爾未大贏 對德國政經未必是壞事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這場選戰中雖贏得不夠漂亮,但卻使未來「聯合政府」的結構趨於明朗;同時對德國的民主與經濟也是好事,因為左派或右派的反對聲音都將升高。

基民/基社聯盟得到33%選票,比2013年時的41.5%大幅下降,但卻與她2005及2009年勝選時的得票率差不多,梅克爾應該已經習慣。在籌組聯合政府時,她一向非常懂得如何取、捨。

社民黨只得到21%的選票,慘況空前,卻沒有人願意站出來為敗選負責,黨魁舒茲也未辭職,於是「大聯盟」便成為替罪羊,因而黨內領導人宣布不再與基民黨合組政府。

基民黨雖表示願意與社民黨再合作,卻吃了閉門羹,便只能與自由民主黨與綠黨結盟。兩黨要想真正發揮政治影響力,就非與基民黨合作不可;同時由於這兩黨並非結盟關係,梅克爾有機會各個擊破。

親企業界的自民黨想要財長一職,而選舉結果使「鷹派」財長蕭伯樂可能非走不可,而由自民黨魁林德出任。林德在援助希臘及分擔歐元區債務方面的一貫立場,比蕭伯樂更加「鷹派」,可謂人雖去而政不息。另外林德比蕭伯樂更主張大幅減稅,這點對梅克爾而言並不是問題。

綠黨則主張加速轉向再生能源,包括儘快廢棄燃煤電廠,而且綠黨也強烈「擁歐」。過去黨內保守派曾批評梅克爾的環保意識過頭,她現在可以把責任推給綠黨。

籌組聯合政府的談判絕非易事;但2013年選後的政黨協商曾歷時90天,這回可能不需要如此費時,何況三黨之前在斯列斯威─好斯敦邦選舉時曾有過成功的合作經驗,並取得執政權。事實上「三黨結盟」更符合梅克爾的理念與作風。

極右派新選擇黨能夠大勝,主要是靠挖走基民黨內部強硬派的選票,而這些反移民、國家主義、孤立主義者的聲浪原本就存在。梅克爾已承諾要把這些倒戈的選民拉回來,因此她可能會有一些動作來安撫保守派,但她本身並非真右派。現在讓極右派集中到反對黨的陣營,可能比他們留在基民黨內作怪還更好。

新國會結構其實比之前更符合德國社會的真實情況。有了綠黨與自民黨的加盟,也使政府的願景得以擴張,並推動一些必要的改變,包括經濟現代化、更聚焦於環保及深化歐洲整合。

再看反對黨陣營。緣自於東德共產黨的「左翼黨」這次選得不錯,使中間偏左的社民黨必須使自己成為更旗幟鮮明的社會主義者;極右派新選擇黨現在可以更大膽地抨擊政府,甚至質疑現代德國人為何還要承擔納粹帶來的原罪。

有趣的是這場選戰的過程相當乏味,但結果卻可能帶來新的動能,讓德國人能夠向前進,並與以往的心魔公然對抗。梅克爾不能停下來休息,必須抓住機會來證明自己能夠因應更明確的挑戰,不再繼續靠凡事和稀泥來應付。

梅克爾走穩健路線 但未來執政更難走

德國大選後金融時報刊出專家評論指出,總理梅克爾雖達成「四連霸」的目標,但政權基礎卻大為減弱,未來執政之路將益發艱難。

政論專家巴柏表示,梅克爾領導的基民/基社聯盟在大選中得票率為33%,遙遙領先其他政黨。但與她2005年主政以來的政治成就及國際聲望相比,此一選舉結果卻令人失望。

在選戰中,梅克爾打的是安全牌,將自己定位為「穩定」、「可以預測」的候選人。過去12年來,她的施政路線一直是向德國政治光譜的中間靠攏,非常敏銳地體察到德國一般民眾對不確定性與極端主義的厭惡。

專家指出,梅克爾這套戰術在許多方面都發揮效果,但選舉結果卻顯示她行事審慎且偏好共識的政治風格,終於對她產生某種程度的負作用。基民黨主政12年中,有8年是與社民黨組成「大聯盟」政府,而重視妥協的結果使愈來愈多民眾覺得自己的聲音未受到重視,轉而投向與自己想法更接近的極端政黨。

出口民調顯示,極右派的新選擇黨贏得13%,極左派的左翼黨也贏得9%,亦即極端黨派的總得投票率超過20%。過去十年來德國一直被認為最沒有被民粹主義染指的歐洲國家,也因此備受讚譽,但如今已好景不在。

從2014年以來,極右派新選擇黨陸續在16個邦中的13個邦取得議會席次,24日的選舉更是德國國會從戰後以來國會首次出現極右派議員。新選擇黨現在可以得到國家經費補助,能夠對政府機構發揮影響力,能大聲宣揚反移民、反穆斯林的主張。

面對選舉結果,梅克爾籌組聯合政府的選擇性也益發有限。維持「大聯盟」的機會渺茫,這一方面是因為社民黨選得很慘(22%),同時社民黨內反對「大聯盟」的聲浪升高。但基民黨也無法與傳統的友黨自由民主黨結盟,因為總席次未過半,除非是把綠黨也拉進來,但德國聯邦政府從未出現過「三黨結盟」的情況。由於綠黨與自民黨及基社聯的政見歧異嚴重,很難理解將如何結盟。

這種結果也使德國對於如何改革歐元區更難使力。法國總統馬克宏26日便將提出深化歐元區整合的計畫,希望能得到德國的正面回應;然而在德國大選之後,整合之路將絕不好走。

成立才四年的政黨 為什麼這麼快崛起為德國第三大政黨

反移民和回教徒的德國新選擇黨(AfD)成立才四年,這次在德國國會大選卻一舉拿下13%的選票,不僅成為二戰結束以來首度進入國會的極右派政黨,還一舉成為德國國會第三大政黨。以下Q&A來了解AfD這個政黨:

●AfD是如何成立的?

AfD原本並非極右的政黨,是一群疑歐派的教授2013年組黨反對對希臘紓困。但黨內2015年經過權力鬥爭由派翠( Frauke Petry)掌權後,AfD轉為公開反對梅克爾難民政策的政黨。今年夏天為止,在德國16個地方議會中有13個擁有席次。

●AfD的訴求是什麼?

希望減弱而非加強歐洲整合;視德國的穆斯林為「極大危險」;主張政府應減少悼念德國二戰屠殺猶太人的活動。

●AfD為什麼崛起?

這反映選民反建制的心理,近年來西方國家中間勢力萎縮。也有分析師認為,梅克爾和最大反對黨領袖舒茲之間政策上歧異不大,也讓AfD接收所有反梅克爾的選票。

●德國國會會出現什麼變化?

有人憂心德國國會將出現1930年代以來未曾看到的激進氛圍。AfD候選人有意識形態極右者、陰謀論者、還與有激進組織有關係的政客。

不過,政治學家認為不應把AfD定為納粹份子。研究德國和以色列的歷史學家Michael Wolffsohn向金融時報表示,AfD是歐洲右翼新崛起政黨的一例 ,「是對傳統政黨未能處理新問題的反應─像是不滿濫用難民庇護權,也擔心伊斯蘭恐怖主義興起」。

美茵茲大學教授 Jurgen Falter也認為,AfD進入國會不值得大驚小怪,不過是和其他歐盟國家一樣,右派政黨總是在國會占有一席之地。他告訴金融時報:「(AfD崛起)不值一慮,這是德國政治走出歷史的正常化。」

(經濟日報)
--
梅克爾勝選 留下好幾道陰影

德國大選結果出爐,梅克爾贏得她第四任總理大位,但聯合政府兩大政黨得票率都較上次大幅滑落,加上另類選擇黨(AfD)以超乎預期的高得票率成為國會第三大黨,讓不少分析都指向,此次選舉結果是對梅克爾兩年前開放接收移民政策的懲罰。

梅克爾在24日晚間在基民黨總部於支持群眾歡呼、高喊「Mutti」(母親)聲中登上舞台時,坦言基民黨原本期待有更好的結果,但必須面對2015年開放移民危機帶來的非比尋常挑戰;對於選票流失轉往AfD所發出的訊息,梅克爾表示已聽到,並誓言要以好的政策贏回這些選票。

基民黨總部湧入近萬名支持者,看到出口民調顯示基民黨仍贏得最多選票後,現場響起一陣歡呼;不過,當看到AfD的高投票率,以及未來聯合政府的可能情況下,不少人仍忍不住臉露憂色。

梅克爾在自己選區雖仍拿下44.6%的選票,但與上屆拿到56.2%相較,流失超過一成的支持率。比起四年前的選舉,基民黨這次流失約9%的選票,得票率32.9%是梅克爾掌權以來最低點;聯合政府的社民黨更跌到只剩近兩成的20.8%,創下社民黨新低紀錄,兩黨都有支持者流向AfD,AfD的得票率是13.1%。

社民黨領導人舒茲24日晚間表示,「今天對社民黨是困難的一天」,並宣示社民黨未來將扮演在野黨角色。

AfD慶祝大選之夜上充滿歡樂,該黨領導人之一的懷德表示,選舉結果超乎她的預期,她更向梅克爾宣戰,誓言要在未來四年持續努力,為四年後政黨輪替而奮鬥。AfD的高得票率,讓不少德國人擔憂,柏林、漢堡等地都出現抗議AfD進入國會的行動,支持與反對AfD的人群相互叫囂。

德國大選24日結束,總理梅克爾的基民黨雖得票領先但席次未過半,第二大黨社民黨的成績也欠佳,後者已放話,不再和梅克爾籌組聯合政府。社民黨的決定意味,基民黨必須嘗試與自民黨、綠黨合作,由於這三個政黨的代表色放在一起酷似牙買加國旗,被德國政壇形容為「牙買加聯盟」。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9/25/6/4041856.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德國政壇板塊移動 梅克爾「空洞的勝利」

德國24日舉行的國會大選結果出爐,如外界預期,總理梅克爾所屬基民黨聯盟得票率最高,她輕鬆取得第四任總理大位,但基民黨得票率創下二次大戰後最低、極右派另類選擇黨 (AfD)以超乎預期的高得票率成為國會第三大黨,歐洲媒體以「德國來到轉捩點」、「德國政壇板塊移動」形容此一變局。

英國廣播公司以「空洞的勝利」形容梅克爾勝選,因為真正稱的上勝選的是超過半世紀以來第一次進入德國國會的AfD。梅克爾將籌組由三黨組成的聯合政府,成員可能包括基民黨、自民黨及綠黨,由於各黨理念不同,德國時代周報總編輯喬飛稱此政府將「高度不穩定」。

梅克爾24日晚間在基民黨總部坦言,原本期待有更好的結果,但必須面對2015年開放移民帶來的非比尋常挑戰。柏林、漢堡等地都出現抗議AfD進入國會的行動,支持與反對AfD的人群相互叫囂。

(聯合晚報)
--
德國大選結果底定 籌組政府談判25日起跑

德國還在消化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挺進國會的事實,總理梅克爾(AngelaMerkel)的核心圈已準備明天與規模較小、立場不一的黨派展開耗時的聯合政府籌組談判工作。

法新社報導,政黨領袖將於格林威治0700於柏林總部開會,討論這次大選結論。

掌權12年、許下穩定永續的承諾後,大選最終結果顯示,梅克爾的基督教民主黨(CDU)/基督教社會聯盟(CSU)得票率33%。德國社會民主黨(SPD)以20.5%居次,反穆斯林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則以12.6%成第3大黨。

不過SPD宣布將投入反對派、收復在梅克爾陰影下執政所流失的支持群後,勢力減弱的梅克爾現在必須找新的夥伴籌組聯合政府。

這可能迫使梅克爾搭檔兩個規模較小、立場南轅北轍的黨,來籌組所謂的「牙買加聯盟」。之所以稱為「牙買加聯盟」,是因為3個政黨的代表色恰好與牙買加國旗顏色相同。

其中一黨為親商自由派的自由民主黨(FDP),該黨4年前失去所有議席,這次大選以10.7%得票率回歸國會。

另外一黨是左傾、愛護生態的綠黨(Greens),這個德國反核運動先鋒大選期間承諾推動國內潔淨能源、打擊氣候變遷,讓他們一舉贏得8.9%的選票。

未來就算不花上好幾個月,也要耗時好幾週的時間來談判、利益交換,才能順利籌組新政府、避免走上提前大選一途。

路透社報導,梅克爾說:「不能籌組一個對我方不利的政府。」她還說,她有信心耶誕節前就能有一個穩定的政府。

兩大黨沒落極右崛起 德國步向轉捩

德國大選結果,總理梅克爾雖確定將再獲4年任期,但她所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CDU)這次卻創下最差得票,加上極右政黨崛起成第3大黨,讓德國政壇一夜出現轉捩。

英國廣播公司(BBC)整理相關分析如下:

● 兩大黨沒落

梅克爾(Angela Merkel)取得第4個總理任期,但她知道需為基民黨自1949年以來最差的選戰表現負責。這也將是德國自1950年代以後,首度有6個政黨進入聯邦議院(Bundestag),且德國政壇傳統兩大黨-基民黨與社會民主黨(SDP)均陷各自的最低潮。

儘管社民黨這次大選也創下最差得票率,但梅克爾這次大選的主要對手、社民黨的舒爾茲(MartinSchulz)仍稱她是「最大輸家」,並將帶社民黨構建反對派,毫不考慮再與梅克爾聯合執政。

● 民族主義的AfD登上舞台

德國大選這次真正的贏家是民族主義的右翼「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以及親商的自由民主黨(FDP),後者在荒廢4年後重返國會,並有可能藉聯合執政重回政府。

挾著在聯邦議院約88個席次和拿到13%的得票,德國另類選擇黨足以讓梅克爾的政府非常不好過;他們指責梅克爾的難民政策違反一些法令,並稱要成立一個委員會來調查她。

不過檢視AfD的得票會發現德國東、西部有明顯分歧,AfD在德東是第2大黨,有超過20%的得票,在東部的薩克森(Saxony)邦,他們甚至以近30%的得票,跟基民黨平起平坐。但在德西,AfD得票驟降至11%。

AfD從基民黨吸走100萬選票、從社民黨吸走約47萬票,另斬獲100萬的首投族。

● 牙買加聯盟執政 潛藏分歧

舒爾茲決定帶領不含AfD的在野陣營,而社民黨排除與基民黨組成兩大黨的大聯合政府後,梅克爾似乎只剩唯一選擇,就是與自由民主黨、綠黨組成所謂的「牙買加」聯盟。黑、黃、綠分屬基民黨、自民黨、綠黨的代表色,這也剛好是牙買加國旗的顏色。

這是一個看似不可能的組合,也幾無先例。牙買加聯盟的雛型才剛於北部的什列斯威-荷斯坦邦(Schleswig-Holstein)運作,而自民黨與綠黨理念南轅北轍,像綠黨想淘汰20座燃煤火力電廠,而自民黨不同意。

彭博(Bloomberg)報導,德國傳統的兩大黨這次沒落,顯示梅克爾將面對內政及對外兩大問題。

除國內需組一個還未曾出現於中央級的牙買加聯盟執政,對外梅克爾要面對來自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壓力,承擔歐元區改革,她可能會發現相關改革將是前所未見的艱難。

此外,在諸多要求下,或許梅克爾最困難的挑戰,將是癒合德國社會因這次大選而暴露無遺的分裂。

德國總理梅克爾4連霸 面臨4大外交挑戰

德國大選結束,總理梅克爾邁向第4任期,隨著全球面臨重重危機而寄望這位全球最有權勢的女人扛起重責大任,梅克爾將面對諸多全球性挑戰。

以下是法新社檢視的一些議題,這些議題勢必會考驗4連霸梅克爾的外交手腕。

●歐洲:帶領法德雙引擎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明天將就歐洲聯盟(EU)改革發表一場重大演說,將是梅克爾面臨的第一道壓力。

梅克爾小心暗示支持馬克宏提出的改革計畫,但也準備好面對她的保守陣營內反對馬克宏的部分願景,像是創設「多速」歐盟,或單獨歐元區預算。

雖然歐洲雙引擎德法兩國領袖在公開場合微笑以對,但官員表示,私底下彼此不滿日增。

一名要求匿名的德國官員表示,馬克宏儼然一副太陽王的樣子,和德國處得不怎麼樣。

在親歐的社會民主黨(SPD)拒絕和梅克爾組聯合政府下,攸關改革的討論恐更加複雜。梅克爾可能因此尋求和自由民主黨(FDP)組聯合政府,但自由民主黨反對馬克宏的改革計畫。

●普亭:融冰時刻

梅克爾在烏克蘭東部衝突中,對俄羅斯總統普亭態度強硬。但在諸多親俄議員取得國會席次下,梅克爾可能會聽到更多要求兩國關係緩解的呼聲。

德國聯邦議院(Bundestag)的7個政黨中,只有梅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黨(CDU)和綠黨主張維持既有路線。

社會民主黨已公開呼籲緩和與莫斯科的關係,自由民主黨則說,克里米亞被併吞應視為既成事實,呼籲鬆綁對俄制裁。

●川普:複雜的關係

美國和德國雖然是盟友,但美國總統川普和德國總理梅克爾對於氣候變遷、自由貿易和伊朗核子協議等關鍵議題看法依舊分歧。兩人對北韓議題不同看法也赤裸裸呈現,梅克爾反對任何軍事解決之道。

此外,川普堅稱德國必須遵守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承諾,提高軍事支出至占國內生產毛額(GDP)2%。梅克爾將必須下定決心面對國內有關這個議題的爭論。

梅克爾此舉不致面臨自由民主黨的反對,但社會民主黨大力反對國防支出增加。

●東歐和土耳其:激化的爭端

德國和幾個東歐國家爆發齟齬,尤其是匈牙利。匈牙利拒絕接受分配的難民配額。這項爭議沒有降溫跡象。

梅克爾警告:「拒絕團結一致的國家必須瞭解,這不會不用承擔任何後果,像是當我們討論(歐盟)未來財政支援時。」

德國和波蘭右翼政府的爭執也在醞釀中,華沙堅稱德國仍積欠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賠償。

柏林批評安卡拉在政變後鎮壓行動引發的一連串爭執,導致德國和北約盟邦土耳其的關係降到最低點。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呼籲土裔德國公民不要投票給梅克爾的保守派,雙方緊張關係達到最高點。但隨著德國大選結束,緊張程度可能緩解。

梅克爾日子難過 馬克宏改造歐洲恐缺伴

德國總理梅克爾所屬政黨今天交出1949年以來最差的大選成績單,德國政治版圖將更四分五裂。梅克爾受此影響,和法國總統馬克宏合力改造歐元區的計畫,恐將被迫放緩。

路透社報導,根據預測,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保守派在大選中得到多於其他政黨的票數,她也確定將4連任總理。

但她的基督教民主黨(CDU)和巴伐利亞邦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CSU),卻交出德國在第2次世界大戰後首次選舉以來的最差表現,或許只能靠結盟注重環保的綠黨以及自由派的自由民主黨(Free Democrats,FDP)才能執政。

接下來4年,梅克爾也得面對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帶來的更咄咄逼人的反對勢力。2015年梅克爾開放邊界讓數以十萬計難民入境,惹得民怨四起後,疑歐、反移民的另類選擇黨趁勢而起。

德國另類選擇黨料將挾著超過13%、高於選前預期的得票率進入國會,成為1950年代以來第一個進入國會的極右派政黨,對過去12年漸漸習慣聯合政府舒適圈,以及聯邦議院(Bundestag)反對派毫無威脅的梅克爾,將是全新的世界。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柏林辦公室負責人克萊納-布羅克霍夫(ThomasKleine-Brockhoff)表示:「在我心中,改革歐元區,是攤在新政府面前,最重要的外交政策議題。」

但他說,若梅克爾組成所謂的「牙買加」聯合政府,也就是梅克爾的保守派、自民黨以及綠黨像是牙買加國旗顏色般「黑黃綠配」,改革歐元區的計畫就很難實現。

雖然綠黨今晚表示,「更強大的歐洲」是該黨優先要務,自民黨卻反對更進一步整合歐洲議題的政策。

克萊納-布羅克霍夫表示:「反對的政黨、贊成的政黨,加上漸進主義的總理,這不是法德大交易的理想條件。」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先前提議設立歐元區財政部長與編列歐元區預算兩大主張,梅克爾不顧黨內雜音高漲,暫時表示支持。

但若選擇自民黨進入聯合政府,德國另類選擇黨又在國會扯後腿,馬克宏要對梅克爾的新政府以及普羅大眾推銷更進一步整合歐洲,看來挑戰會更大。

即便是在選前,親近梅克爾的官員早已淡化改革歐元區的急迫性,認為更優先要做的,是確保歐洲邊界安全,以及公平地分配難民到歐元區國家。

德國另類選擇黨進軍國會 誓調查梅克爾

不滿上百萬難民和移民湧入德國的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在大選中成功挺進國會,對總理梅克爾釋放強烈訊息,黨內重量級候選人誓言推動對梅克爾的調查。

路透社報導,德國另類選擇黨(AfD)領袖級候選人懷德(Alice Weidel)昨天向支持者承諾,全黨將以在野黨的身分推動「建設性工作」。

懷德說:「我們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信守承諾,發起一個委員會調查梅克爾。」這位38歲的前投資銀行家宣稱梅克爾2015年讓百萬移民進入德國的決策不合法。

德國另類選擇黨共同創辦人、76歲候選人高蘭(Alexander Gauland)在柏林一家夜店的選後慶祝活動上說:「我們將緊追她。我們將讓全國和人民重新執政。」現場支持群眾歡聲雷動。

德國另類選擇黨是50多年來第一個進入德國國會的極右派政黨。德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嘉布瑞爾(SigmarGabriel)曾將反移民的德國另類選擇黨成員比擬成納粹。

德國另類選擇黨拒絕被拿來與納粹相提並論,並堅稱對於移民、以及所謂歐洲主流政治人物不提的西方「伊斯蘭化」相關疑慮,並非空穴來風。

美聯社報導,德國大選最後結果今天顯示,梅克爾的基督教民主黨(CDU)和巴伐利亞邦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CSU)得票率33%,低於4年前的41.5%,這是他們戰後數一數二差的表現。

德國社會民主黨(SPD)以20.5%得票率居次,表現遜於2013年25.7%,且打破該黨8年前以23%得票率寫下的戰後新低紀錄。

德國另類選擇黨得票率12.6%,接著是親商的自由民主黨(FDP)10.7%。左派黨(The Left Party)得票率9.2%,略高於左傾綠黨(Greens)8.9%。現在有6個政黨入主國會,多於先前的4個。

創黨4年掀旋風 6點了解德國另類選擇黨

成立4年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今天首度進入國會,在一個對極端民族主義捲土重來相當敏感的國家,極右的另類選擇黨何以能如旋風般崛起,從美聯社整理的6個背景一探究竟。

●4年前創黨

德國另類選擇黨4年前趁歐元區危機正熾而起,在與論強烈反對政府紓困他國的聲浪中創立。2013年,該黨打著疑歐政見參加大選,以些微之差飲恨,未能跨越5%門檻進入國會,但這次靠著高度聚焦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難民政策,輕鬆進入國會。

分析家表示,由於極端民族主義84年前把希特勒(Adolf Hitler)帶上權力顛峰,德國選民對極端民族主義再起相當敏感,德國另類選擇黨卻日漸右傾,其成功更加引人關注。

●票倉在德東

另類選擇黨的大本營在曾被東德共產黨統治的德國東部,預料能在德東拿到超過21%票數,約為在德西得票率的兩倍。

雖然德東移民相對算低,但德東對移民的憂慮卻特別強烈,當地領袖的看法也是最強硬。

●權力內鬥

另類選擇黨首任黨魁為路克(Bernd Lucke),但兩年前他在黨主席選戰敗給派翠(Frauke Petry),之後退黨。

派翠上任後,黨內大老為吸引較溫和的選民,要求派翠開除具極端意識的黨員,派翠捲入內鬥。

近月來,派翠在黨內被較激進、較民族主義的派系邊緣化。

●有多極右

對手表示,另類選擇黨部分黨員有仇外思想,因此是極右、甚至是超級右派的政黨。

政治學家則謹慎指出,另類選擇黨黨內雖有極端主義者,但和德國政壇的極右派相較,他們的理念更接近梅克爾所屬政黨內保守派曾經抱持的主張。

不過,另類選擇黨部分人士對德國歷史採取修正主義態度,黨內並未揚棄反猶太思想,算是約60年來,贏得國會席次最右派的政黨。

●經費來源

德國所有政黨都根據選舉取得的票數比例取得公共資金,另類選擇黨過去4年進入13個邦的議會與歐洲議會,至今已獲數百萬歐元經費。

●親俄

另類選擇黨立場非常親俄,呼籲西方停止以涉入烏克蘭內戰為由制裁莫斯科。

派翠今年稍早造訪俄國,密會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所屬政黨成員,另類選擇黨也吸收會講俄語的德國選民,算是相當成功。

選戰最後幾週,俄語社群帳號還積極為另類選擇黨拉票。

德國大選結果 敘利亞難民憂喜參半

在德國的敘利亞難民今天對梅克爾贏得第4個德國總理任期感到歡欣,但也表示他們警覺到極右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崛起,憂心AfD將使梅克爾對庇護法令從嚴。

路透社報導,儘管梅克爾的保守派在國會贏得多數席次,但選舉結果卻因選民一齊轉向小黨,而成為保守派自1949以來最差的一次。

保守派流失的選票轉入反移民的德國另類選擇黨,拜選民不滿梅克爾接納超過130萬難民之賜,讓AfD以第3大黨之姿首度進入國會。

許多敘利亞難民在受歡迎的阿拉伯餐廳AlDimashqi吃晚餐,該家餐廳位於柏林較貧困勞庫林(Neukoelln)區的太陽大道(Sonnenallee),太陽大道因有許多阿拉伯商店招牌,被難民稱為「阿拉伯街」。

來自大馬士革的海達(Fatima al-Haidar)是兩個小孩的母親,她說:「我們祈禱梅克爾能贏,阿拉回應了我們這些祈禱者,對我們而言,她代表智慧與人道。」

海達55歲的丈夫艾曼(Ayman)說:「梅克爾為幫我們而賭上她的政治生涯,我們希望學德語,並且藉由工作對這個國家的成功作出貢獻,以證明她是對的,而反對她的人是錯的。」

德國目前的聯合政府即將下台。這個政府中的梅克爾的保守派及其執政夥伴社會民主黨,去年在選票於地方選舉流失到AfD後,悄悄引進嚴格的庇護法令。

難民憂心AfD贏得超過13%選票的驚人勝選,會讓梅克爾領導的下一屆政府推出更嚴的移民法令。

32歲來自阿勒坡(Aleppo)的柴納汀(NabilZainaldin)說:「她因我們而支持度下跌,我們完全理解德國人所憂心的,我們所能做以打消他們疑慮的,就是當個守法公民。但我們也憂心:新政府的庇護政策會是什麼樣貌?」

梅克爾組聯合政府 面臨大挑戰

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天勝選連任,她在歐洲聯盟的保守派盟友對她將如何處理棘手的新聯合政府籌組,以及極右派支持率飆升等問題更加焦慮不安。

路透社報導,梅克爾(Angela Merkel)盟友、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European People's Party)主席韋柏(ManfredWeber)發推文說:「有了梅克爾,德國仍然是歐洲強大且可靠的夥伴。」

但歐洲人民黨一名消息人士認為她需要將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從「大聯合政府」中剔除,並與左傾的綠黨(Greens)和再度興起、在經濟上屬於強硬自由派的自由民主黨(FDP)結盟,因此困難重重。

這名消息人士說:「過去與社會主義政黨(指社會民主黨)聯盟下,一切都運行地非常順利。現在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外界廣泛預期基督教民主黨/基督教社會黨聯盟(CDU/CSU)可能會與自由民主黨和綠黨組成牙買加聯盟,這3個政黨的代表色分別為黑、黃、綠,恰好與牙買加國旗顏色相同。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榮科(Jean-Claude Juncker)的幕僚長、德國駐歐盟官員澤勒邁爾(Martin Selmayr)發了一則只有3面旗幟的推文,兩面歐盟旗幟中間為一面牙買加國旗。這是反映歐盟對德國新政府維持對歐盟承諾的期望,有些人擔心這個承諾現在會有問題。

歐洲左派褪色 德社民黨慘敗面臨再造

社會民主黨(SPD)在今天德國大選得票低於21%,是該黨自二戰戰後以來的最差成績。社民黨誓言,他們要重回反對黨角色,藉推動社會正義做為政黨再造。

路透社報導,隨著近半選民這次都沒選擇自二戰戰後即主宰德國的兩大主要政黨,社民黨尤其得面對重新贏回選民支持的艱難任務。

布蘭登堡社會與安全研究所(Brandenburg Institute)學者史杜赫提(Tim Stuchtey)表示,他預料社民黨在敗選後會往左移動,雖然他也不排除,若梅克爾無法找到其他政黨,社民黨在黨揆舒爾茲(Martin Schulz)離開後、改變心意與梅克爾聯合執政的可能性。

成為最大反對黨後,社民黨的第一個任務可能是要防止反移民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的壯大,後者已成為自1950年代以後,第一個在聯邦議院取得席次的極右翼團體。

社民黨在國會的黨鞭歐波曼(Thomas Oppermann)受訪時指出,中間偏左的社民黨會毫不吝於在法律選項上,阻擋所有AfD的種族主義聲明。

法新社報導,社民黨的舒爾茲今天在大選敗給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是社民黨自二戰戰後最慘的敗績,也是歐洲中間偏左政黨的又一挫敗。

據出口民調,以德國傳統勞工階級為主的社民黨,得票率僅20-21%,第4度在與梅克爾的保守派競逐時失利;梅克爾的保守派得票32-33%。在舒爾茲稱今天為「困難與苦澀的一天」後,社民黨立即宣布投身反對派,不再與梅克爾聯合執政。

過去4年社民黨以少數黨身分與梅克爾聯合執政,卻吃力不討好,即便從最低工資到同性婚都取得政策成功,但都未獲得加分。

佛里德里克.艾柏特基金會(Friedrich EbertFoundation)學者布魯寧(Michael Broening)說:「這次再度敗給梅克爾後,社民黨現在得重新嚴肅思考他們的出路,特別是他們得面對一個苦澀的事實,即許多勞工已不再支持這個前勞工政黨。」佛里德里克.艾柏特基金會是與社民黨關係密切的智庫。

許多原本支持社民黨的選民轉投極左的左派黨(Die Linke),進一步撕裂包括以生態為主綠黨在內的左派光譜。

社民黨的敗選,正值法國、英國、西班牙及許多東歐和北歐國家等歐洲左派政黨紛紛被迫退出執政之際。分析家指出,工廠、煤礦、造船廠的關門,以及對傳統政黨忠誠度的普遍下降,都是對左派不利的結構性因素。

自由世界領袖梅克爾 德國人封永遠總理

德國總理梅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大選後初步開票結果一路領先,可望贏得第4任任期,對於這位新的「自由世界領袖」,許多德國人乾脆直接叫她「永遠的總理」。

法新社報導,德國人口中的「梅克爾媽媽」以務實、審慎又令人放心的平淡作風,在政策連貫往往會比變遷更受到垂青的富裕高齡化國家裡,把執政藝術拿捏得爐火純青。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英國脫離歐洲聯盟和多場全球危機搞得世局動盪,德國依舊維持令人稱羨的經濟成長和低失業率,而這更使63歲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

如果有什麼信念會讓她珍視的話,那就是讓生養她的共產東德受到的教訓,使梅克爾堅信,在瞬息萬變的全球經濟中,德國和歐洲必須保持競爭力且沒有負債。

德國人一直用選票在感謝「梅克爾媽媽」,讓她2005年成為德國最年輕總理和首位女總理後,一路執政至今。同期領導人前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前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和前法國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早就下台了。

她沒有因為披上權力的外衣而妄自尊大或冷若冰霜,還是和不跟媒體打交道的科學家丈夫紹爾(JoachimSauer)住在柏林公寓、親自上當地超巿購物,到阿爾卑斯山健行度假。

川普去年出人意表勝選後,國際媒體封她為自由民主的新火炬手。梅克爾卻不屑一顧,把這樣的褒揚斥為「怪誕又荒唐」。

儘管她也經常挨批坐視艱難挑戰於不顧,但是從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放棄核電,到2015年起對逾100萬尋求庇護者開放邊界,她在任內卻也不乏勇敢又出人意表的決定。

移民潮確實讓她在選票上和對歐盟鄰國關係上付出極大代價,儘管被尊稱為「難民救星」,許多人卻預測她將因此連任失利。但在入境新難民數減緩、政府推動更加嚴厲庇護政策後,她的支持度又重回危機前水準。

梅克爾的支持度甚至高到讓國內媒體嘲諷她的中間偏左對手是政治自殺任務的不幸執行者,在梅克爾這部重型卡車再度邁向權力顛峰之際,註定成為輪下亡魂。

她自己通常拒絕點名談論對手或是投入激烈口水戰,導致這場選戰打來虛無縹緲,讓彷彿在跟空氣對打的社會民主黨(SPD)對手舒爾茲(Martin Schulz)氣得跳腳。

不過,許多政治評論家指責梅克爾讓德國陷入對政治無感的休眠狀態,而且似乎變得更加孤傲。

「明鏡周刊」(Der Spiegel)的歐桑(Alexander Osang)最近就說,梅克爾是「琥珀中的女人」(woman in amber),她跟「古埃及神話怪獸斯芬克斯、天后或女王」一樣難以捉摸,講起話來跟搞「集體催眠」沒有兩樣。

儘管如此,十多年過去了,梅克爾依然政治長青。尤其是在基督教民主黨(CDU)目前還看不出有真正想要挑戰她的黨內同志浮現的情況下,梅克爾的任期超越曾是她政治導師的前總理柯爾(Helmut Kohl),也不是不可能。

(中央社)
--
梅克爾慘勝 聯合政府舉步維艱

德國國會下議院選舉結果25日揭曉,現任總理梅克爾領導的中間偏右執政聯盟仍為國會第一大黨,惟得票率較上屆大跌近9%,可謂「慘勝」。左派「社會民主黨」以20.5%居次;極右翼「另類選擇黨」創二戰後首次挺進國會紀錄,一舉搶下12.6%,躍為第3大黨,堪稱本屆選舉最大贏家。

立場親商的「自由民主黨」奪得10.7%選票,該黨是梅克爾2009年至2013年第2任政府的聯盟夥伴,但4年前喪失所有議席,這次順利回歸國會。此外,「左翼黨」得票率9.2%,略高於左傾「綠黨」的8.9%。本屆是德國史上首次有6個政黨跨越5%得票率門檻,入主國會。

分析指出,傳統大黨式微,小黨崛起,顯示德國選民對兩黨政治的不信任。大黨選票流失,尤其是中間偏左政黨,提供民族主義右翼、反資本主義左翼,或中間派趁勢崛起的機會。本次得票分散的情形,類似法國和荷蘭等歐陸國家今年的選情。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梅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巴伐利亞邦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得票率僅33%,遠低於4年前的41.5%。此次大選是梅克爾主掌基民盟12年以來成績最差的一次,同時也是基民盟自二戰以來最糟紀錄。

舒茲領導的社會民主黨得票率也減少逾5%,僅獲20.2%選票,同樣也創戰後新低成績。反歐盟、反移民的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此次乘歐美民粹主義風潮異軍突起,首次進入國會。

分析稱,有超過100萬基民盟選民倒戈投給該黨,對梅克爾未來執政恐造成壓力。

面對大選選舉結果,梅克爾難掩失落,她在柏林競選總部向支持者坦言,她原本預期會取得更好的成績。不過,這並不會影響梅克爾再次出任德國總理,她將進入第4個任期,追平執政16年的科爾,並列執政時間最長的德國總理紀錄。

因選票大幅縮水,加上社會民主黨已宣布將轉投反對陣營,梅克爾勢必要拉攏其他小黨,以順利籌組新的聯合政府,據稱相關談判將於25日展開。

面對外界利益交換的質疑聲浪,梅克爾聲稱:「不會籌組一個對我方不利的政府。」她說,有信心能在耶誕節前成立一個穩定政府。

柏林現場報導-牙買加模式 梅克爾挑戰重重

德國聯邦議會選舉結束,社會民主黨主席舒茲(Martin Schulz)表明,未來要做最大反對黨,不會加入聯合政府,多位學者預期,新聯合政府最可能的組合是基民盟(CDU)、基社盟(CSU)、自民黨(FDP)與綠黨的組合,形成「牙買加模式」的機率最高。

AfD躍居第3大黨

德國聯邦新聞辦公室25日邀請多位學者專家針對大選最新結果提出看法。根據出口民調結果,基民盟與基社盟得票率約33%,社民黨為20.5%,另類選擇黨(AfD)為12.6%,自民黨為10.7%,綠黨為8.9%,左派黨為9.2%。

從這項出口民調來看,多位學者分析,難民危機不僅把另類選擇黨送進國會,而且使得該黨成為第3大黨,其得黨率高達12.6%,被視為政治大地震,顯示這些把票投給另類選擇黨的選民對主流政府不滿,要藉機來教訓主流政黨。

學者稱不必悲觀

從地區分布來看,德國東、西與南、北之間也有極大的差異,另類選擇黨在東部的支持者相當多。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雖然另類選擇黨獲1成以上支持率,其他8成以上選民對該黨是戒慎恐懼,因此也不必太悲觀。

協商過程難度高

針對未來的聯合政府組成,多位學者看好牙買加模式,即由梅克爾率領的基民盟、基社盟(黑色)、自民黨(黃色)、綠黨(綠色)等組成,由於黑、黃、綠等三色可以繪成牙買加國旗,因此稱為牙買加模式。未來梅克爾必須在自民黨與綠黨之間取得妥協,協調過程困難度相當高,可需要一段較長時間協商。

此外,受到人口老化影響,這次60歲以上選民占三分之一以上,有學者指出,老年選民的影響力明顯大於年輕選民。

AfD大捷 極右翼首度攻進國會

反移民、反伊斯蘭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24日的大選後,成為逾半世紀來首個進入德國國會的極右翼政黨,且是僅次於基民盟和社民黨兩大傳統政黨的第3大黨,對德國政壇投下震撼彈。究竟這個政黨為何能異軍突起?

有評論家認為,該黨的崛起,正如英國脫歐公投和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一樣,是全球民粹主義大浪潮的一部分。AfD的前身是一群經濟學家在2013年2月6日成立的「反歐元團體」,在歐債危機的背景下,該黨迅速崛起,獲得若干菁英與民眾的認同與支持。

而隨著2014年、2015年難民危機愈演愈烈,AfD趁勢對梅克爾政府接納難民的政策窮追猛打,更拋出恢復邊境管控等訴求,AfD的支持率也隨之節節攀升。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毛小紅指出,該黨旗開得勝所倚的選戰策略,首先是由聯邦董事會成員輪番利用各類話題,矛頭直指傳統政黨展開密集攻勢。

其次,該黨資深媒體人出身的聯邦總理候選人高蘭特熟諳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差異,且該黨偏好影響力無遠弗屆的社群媒體。第三,該黨針對不同地區採取不同的選戰策略,打選戰著重靈活應變。

此外,該黨刻意曖昧地對外呈現民族保守、右翼民粹、右翼極端等多重面貌,其間的界限既不明朗也不固著,德國民眾很難將其簡單定位為極端右翼政黨。該黨取得成功也受益於這種不明確的定位,一度使主流政黨束手無策。

作為一個新生的政治現象,該黨的訴求對象既包括極右陣營成員,也包括那些對現狀不滿的選民,或此前從未參加選舉的民眾,有專家稱之為「中間陣營的極端化」。該黨目前擁有2萬3000多名黨員,且德國各傳統黨派幾乎都有選民在這次大選轉而支持該黨。

AfD慶功宴後 黨魁就出走

德國極右派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剛在大選打出漂亮一役,一舉躋身國會殿堂第3大黨,但勝利的喜悅卻因內部路線之爭,不到24小時就變調。當選議員的共同黨魁佩特里(Frauke Petry)宣布,不會加入國會黨團。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該黨數月來的內鬥浮上檯面。

在勝選之夜激情過後的25日早晨,該黨眾要角齊聚柏林開記者會。佩特里說,必須開門見山討論黨內的分歧,經過幾番慎重思量,決定不參加AfD國會黨團。她發表完與黨決裂的宣言後便帥氣離場,未接受媒體提問,留下滿臉錯愕的AfD高層。

留著一頭俐落短髮的佩特里,被譽為德國「女版川普」,在黨內偏溫和派,因為與強硬派爆爭執,決定以獨立身分在國會問政。她曾批評AfD的共同創辦人高蘭表態應追逐梅克爾與其政府,認為對選民無吸引力;高蘭的德國人「應以兩次世界大戰的官兵為榮」說,她也痛斥會嚇跑選民。

AfD鬧內亂,總理梅克爾所屬基民盟,與合作多年的巴伐利亞邦姊妹黨基社盟,也可能上演分手戲碼。基社盟黨魁澤霍費爾曾表示,有意就該黨與基民盟的未來關係提出討論,由黨員決定是否要再繼續與基民盟合作組成政府。兩黨新科議員26日將會面商議。

基民盟和基社盟雖然是姊妹黨,但近2年來雙方因梅克爾開放的移民政策多次生齟齬,基社盟本次大選的移民政見,就不再與基民盟同調,而是要求對入境移民設年度上限到20萬人。

(中國時報)
--
德國國會大選 梅克爾4連霸 極右派竄起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 Merkel)一如預期在國會大選贏得4連任,但她所帶領的保守派陣營得票率卻較4年前遽滑逾8個百分點,創下1949年來最差表現。而成軍僅4年多的極右派另類選擇黨(AfD)異軍突起、首度進入國會殿堂。這項結果不僅使德國政治不確定性升高,也很可能影響未來歐元區財經政策走向。

受此影響,週一歐元應聲走貶至1.1879美元,跌幅近0.6%。不過歐股在觀望氣氛下則微幅走高,其中Stoxx 600指數盤中小漲0.19%,德國DAX指數也走揚0.14%。

雖然最終計票結果週二才會公布,但根據出口民調顯示,梅克爾中間偏右的基督教民主黨(CDU)與其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CSU)在週日選舉得票率為33%,低於4年前的41.5%,為戰後最差表現。

至於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D)得票率也慘遭滑鐵盧,下滑至20.5%,同樣寫下戰後新低紀錄。不過主張反移民、反歐元的另類選擇黨(AfD)表現則超出預期,不但以12.6%得票率居於第3大黨,並還成為戰後第1個挺進德國國會的極右派政黨。親商的自由民主黨得票率則為10.7%。

原本是梅克爾執政聯盟夥伴的社民黨由於遭遇慘敗,該黨黨魁舒爾茲(Martin Schulz)已表明不願再次加入聯合政府,倫敦智庫Teneo Intelligence政治分析師尼科(Carsten Nickel)認為,這意味梅克爾在選後籌組執政聯盟時,必須轉向與自民黨和綠黨合作,共組牙買加聯盟(這幾個政黨代表色分別為黑、黃、綠,與牙買加國旗顏色相同)。不過該談判預料將耗費數月時間。

尼柯補充,這將成為德國數十年來第1個由4個政黨組成的大聯合政府。但因為合作黨派增多,勢必在執政過程會常出現雜音。不過他指稱梅克爾仍將秉持以往的中間路線,包括講求務實主義,並持續與法國進行歐元區的改造工程。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9-26/clipping/656/a02a00_t_02_03.jpg

梅克爾慘勝 德財長蕭伯樂恐丟官

CNBC網站報導,德國總理梅克爾執政聯盟在大選「慘勝」,被視為歐洲最重要經濟決策官員的德國財長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也恐怕面臨官位不保命運,因為自由民主黨(FDP)先前放話,要以財長一職做為加入梅克爾聯合政府的交換籌碼。

根據德國政治慣例,聯合政府中的最大黨通常選出總理,至於第2大黨則可挑選下個職務,親商的自民黨則屬意財長一職。

自2009年起就擔任德國財長的蕭伯樂,因為對於歐洲經濟困難國家、例如希臘,主張要用撙節來換取紓困,如此強硬作風也讓他成為歐元區財政緊縮的代名詞。

雖然蕭伯樂是梅克爾最倚賴的左右手,但在選後艱困的政治環境下,梅克爾恐怕難以保住她的親密盟友。

以10.7%得票率排名第4大黨的自由民主黨,先前已對梅克爾喊話,聲稱若要籌組聯合政府,梅克爾必須拿財長做為交換條件。

ING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柏薩斯基(Carsten Brzeski)預期,梅克爾在籌組聯合政府過程中,勢必將面臨許多困難。他說如果在歐洲經濟危機中扮演關鍵角色之一的蕭伯樂退出財長,這也意味歐元區歷史性的一章也將跟著畫下句點。

Teneo Intelligence分析師尼科(Carsten Nickel)也談到就市場而言,蕭伯樂的未來的確是個「問題」。他認為當今沒有任何一名政治人物可以在該職務上挑戰蕭伯樂。

尼科憂心,若蕭伯樂不再擔任德國財長,未來推動歐元區整合的力量也將受到削弱。

柏薩斯基也持類似看法,他說若自民黨加入聯合政府,歐元區整合腳步勢必將大幅放緩,這對法國總統馬克宏將有如澆了一桶冷水。

75歲的蕭伯樂目前並沒有釋出他準備將從政壇退出的跡象。外界認為,一旦他失去財長職務,梅克爾仍有可能任命他擔任國會議長,雖然權力不如財長,不過在極右派首度進入國會下,議長影響力也變得比以前重要。

(工商時報)
--
經濟強盛 德國總理梅克爾4連任最大籌碼

德國總理梅克爾主政12年來,經濟表現強盛,是梅克爾爭取支持時最有力的籌碼。

彭博分析指出,梅克爾能在政壇上屹立不搖,與其經濟政績密不可分。她2005年上任以來,德國失業率足足下滑了一半,自她的第二個任期以來,德國經濟每年以平均2%的步調成長,即使近期有所減緩,仍遠勝其他歐元區同儕。

經濟成績也展現在選票上,自2005年至2013年,梅克爾領導的基民/基社聯盟在大選中取得1990年代以來最佳成果,與主要對手社民黨相比,在時薪員工間的支持度從落後五個百分點成長至領先八個百分點;在工會成員間的支持度也從落後29個百分點追趕至僅落後兩個百分點。社民黨在一般受薪階級間的支持度則持續低迷。

在梅克爾主政下,德國出口額也成長至驚人的3500億美元,多數德國勞工均享受出口繁榮帶來的經濟成長果實。梅克爾也是自由貿易的頭號支持者之一,德國去年的貨物貿易順差達2800億美元,僅次於中國。德國在汽車、機械與製藥等競爭性領域上的主宰地位,也是鞏固出色貿易表現的原因之一。

不過,德國經濟未來也可能遭遇逆風,例如英國脫離歐盟的衝擊、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提高德國產品關稅等等。

德國極右派挺進國會 創辦人高喊「改變國家」

持反移民立場的德國極右派另類選擇黨(AfD)在大選中贏得數十個國會席次,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頭一遭。幾個德國城巿分別傳出針對這個政黨的抗議事件,有示威群眾高喊「納粹滾蛋」。當天順利獲得連任的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坦承:「德國另類選擇黨進入聯邦議院,對我們而言會有巨大的新挑戰。」

分析人士指出,梅克爾將面對二戰結束以來,國會首次出現的極右派民粹政黨。德國所有主流政黨都將AfD視為激進邊緣組織,AfD的崛起除了進一步分化德國政治版圖,也會增加選後梅克爾籌組執政聯盟的難度。在AfD進入國會後,未來的國會殿堂將出現更嘈雜的辯論,戰後奠基在共識基礎上的穩定局勢也將不復見。

AfD當天在贏得歷史性席次、首度挺進國會後,該黨共同創辦人高蘭(Alexander Gauland)承諾「改變國家」。 他說:「我們將對付(總理)梅克爾。」他並矢言「改造吾國與吾民」。

但法新社報導,就在AfD於柏林中區一家俱樂部慶功之際,數百群眾聚集在俱樂部前方示威,高喊「納粹滾蛋」和「整個柏林痛恨德國另類選擇黨」等口號。

從「臉書」上看到這項抗議集會訴求的馬賽亞斯(Mathias)說:「在德國展現出這種政黨進入國會是不可被接受的,這很重要。」

他表示,包括社會民主黨(SPD)和總理梅克爾的基督教民主黨(CDU)在內,兩大黨「必須反省怎麼有那麼多人投給這類種族主義政治人物」。

警方發言人表示,派出數十名警察封鎖俱樂部入口並針對「幾起小事件」逮捕了少數人。

德國其他幾個城巿則發生較小型抗議,包括西部科隆(Cologne)有約400人聚集;北部港巿漢堡(Hamburg)的示威群眾則朝德國另類選擇黨總部前進;金融中心法蘭克福(Frankfurt)也出現抗議群眾。

(世界日報)
--
梅克爾成功連任 組閣待整合小黨

德國大選結果出爐!力爭三度連任的梅克爾所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取得33%的得票率,成功保住國會第一大黨地位。由於第二大黨社會民主黨(SPD)已表明拒絕繼續與基民盟合組聯合政府;再加上,極右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取得巨大勝利,首次進入國會便躋身國會第三大黨位置。基民盟若要取得執政權,梅克爾必須結合其他小黨的力量。

極右民粹勢力抬頭

本次大選最引人注目的是,提倡反移民、反伊斯蘭,並在選前高舉民族主義與仇外情緒旗幟的極右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獲13%得票率,正式進駐國會。加上政黨票的比例分配,《CNN》推算該黨將會取得88個國會議席,成為國會第三大黨,使德國政壇產生巨變。

「我們將繼續追擊梅克爾,奪回屬於我們的國家以及人民!」德國另類選擇黨創辦人高蘭(Alexander Gauland)選後隨即向梅克爾發出警告。據《紐約時報》分析,梅克爾雖在本次選舉中取得勝利,但她絕不能忽略極右勢力的抬頭,為平衡各方剩益,梅克爾或許需要尋求與德國另類選擇黨更多的合作空間。

「選舉結果雖不如預期,但令人滿意的是,下屆政府仍然由我們主導!」梅克爾在選後發表講話時亦提到,她將會繼續聽取那些沒有把票投給基民盟,或是投給德國另類選擇黨的選民聲音。希望透過更好的政策,解決他們的問題與擔憂,重新贏得他們的信任。外界認為此番話似乎暗示了梅克爾今後對邊界,移民和國安等問題或會出現右傾的可能。

聯合政府路難行

由於本次選舉中沒有政黨能夠取得過半數議席,下屆政府必須由聯合政府組成,但社會民主黨(SPD)迎來該黨在二戰後最差的大選得票率(20%)後,計劃反思與重整該黨的政治路線,並且為了防止德國另類選擇黨成為國會最大反對黨,選舉後已表明不再與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合組聯合政府。

如今,梅克爾眼前只剩下尋求自由民主黨(FDP)與綠黨(Greens)兩黨合作的選項。但由於兩黨對歐盟的態度,以及經濟與環境保育議題上立場各有不同,協調兩黨或會成為期望能在聖誕節前組成新政府內閣的梅克爾的最大隱憂。

(台灣醒報)
--
馬克宏也失利 改革歐元區受挫

歐洲周日舉行的兩場大選恐影響未來歐元區改革計劃。除了德國大選,法國前天也舉行參議院改選,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的共和前進黨席次不增反減。而打算和法國一起改革歐元區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在大選中交出68年來最差成績單,可能讓兩人的改革計劃被迫延緩。
法國參院改選結果顯示,保守派的共和黨鞏固參院近半席次,而才成立17個月的執政黨則僅獲得28席,比現有的29席還少1席,距離原本50席的目標更是相差甚遠。

在法施政受阻
這是馬克宏今年5月上任來首在選戰受挫,意謂他的施政在法國各地面臨阻力,而他力推的歐盟改革政策也可能因此受挫。
馬克宏先前提議設立歐元區財政部長與編列歐元區預算兩大主張,獲得梅克爾支持,但梅克爾在大選後將面臨未來執政聯盟對此議題的歧見。專家分析,如果基民黨和綠黨及自民黨組成聯合政府,改革歐元區的計劃就很難實現。因自民黨已表態反對進一步整合歐洲,若再加上AfD在國會扯後腿,馬克宏要對梅克爾的新政府及德國民眾推銷更進一步整合歐洲,難度恐怕更大。

(蘋果日報)
--
法參議院改選 馬克宏政黨初嘗敗績

法國周日舉行參議院近半數席次改選,右翼共和黨繼續維持多數優勢,但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所領導共和前進黨(LREM)卻初嘗敗績,在改選的171席裡僅拿下23席,遠不如先前預期的40至50席。

法國參議院共有348名參議員,周日共改選約半數171席。經過改選後,共和黨成了最大贏家,參議院的總席次從原本142席上升至159席,而社會黨從86席降至81席,仍為參議院第2大黨,至於共和前進黨則僅佔28席。

共和前進黨團主席巴垂亞(Francois Patriat)承認,此次選舉結果不如預期,他們應該要表現得更好。

而共和黨主席熱門候選人瓦奎茲(Laurent Wauquiez)則指出,此次選舉結果對馬克宏來說是「首項警訊」。

由於法國參議員是由各地市長與地方議員投票而間接選出,一般大眾並沒有投票資格,這對2016年4月剛成立的共和前進黨相當不利。此外,馬克宏先前打算刪減地方政府補助的計畫,令許多地方代表相當不滿,這也是此次選舉表現不佳的原因。

而此次選舉結果亦增加馬克宏推動憲法改革的難度。因為法國規定,政府若想進行憲法改革,必須取得國會兩院(國民議會與參議院)5分之3的支持,亦即555人。

雖然共和前進黨國民議會佔有絕對多數的313席,加上參議院的28席,仍無法達到憲改人數門檻,而這也意味著馬克宏必須尋求與其他黨合作,甚至包括共和黨。   馬克宏5月就任總統後,由於他誓言推動勞動法規改革與刪減預算,使他的支持度一路下跌。但就在他上周簽署行政命令大幅修訂法國勞動法規後,民調卻開始回升。根據法國《星期日報》(Journal du Dimanche)周日最新民調顯示,馬克宏支持率已從上個月的40%上升至45%。

(工商時報)
--
伊拉克庫德族 獨立公投料過關 「不會立刻建國」盼對話解決紛爭

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昨舉行獨立公投,儘管包括盟友美國在內的多國事前均表反對,擔心導致區域動盪,選民仍歡喜投票,彷彿公投後新國家就會誕生。這場公投沒有法律效力,但預料贊成票將大舉勝出,自治區主席巴札尼表示,公投後不會立刻建國,盼與伊拉克當局對話解決紛爭。

伊拉克庫德族2005年成立涵蓋3省的自治區,2014年又自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手中奪下產油大省基爾庫克,是目前與伊拉克政府有邊界爭議的佔領地,日產60萬桶原油,資源豐富。
當地時間昨晨8時(台灣時間下午1時),各地逾1.2萬個投票所開放,供530萬名登記選民投票,投票時間持續12小時,預計投票結束後24小時會有初步結果。

兩伊均控管進出
自治區首府阿爾比一間投票所外,選民凌晨起就大排長龍,大多穿著節慶服飾。排在首位的男子阿布巴克說,他特別買新衣「慶祝這一天」。27歲男子阿布達拉更帶一頭牛來宰,因為「今天是國家誕生的日子,宰牛慶祝新生是傳統」。基爾庫克一名選民投票後覺得「自由了」,「沒人再統治我們,我們將獨立。」
庫德族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及敘利亞,自上世紀初就意圖建國。巴札尼(Massud Barzani)前天承認獨立之路將「極具風險」,但表示已準備付出任何代價。
伊拉克當局昨發表措辭嚴厲的聲明,稱公投結果將「無效」。伊拉克政府前天已接管所有庫德族境內機場與邊界檢查哨;總理阿巴迪發表電視演說,斥公投「違憲」,危及國家及區域和平,矢言採取措施捍衛國家統一。伊朗前天也在伊拉克要求下,勒令停飛來往庫德族自治區的班機。

土耳其嚴陣以待
境內2成人口為庫德族的土耳其,昨重申不承認伊拉克庫德族獨立公投結果,警告公投後可能有境內「激進份子與恐怖份子」發起危及國家安全的行動,屆時土國政府將依法採取「一切措施」。
土國國會上周六決議,若伊拉克或敘利亞境內發生威脅土國國安的事件,土軍可越境南下。
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對抗IS時極為仰賴庫德族軍隊支援,但也反對舉行獨立公投,擔心增加區域動盪、阻礙清剿IS的計劃。

庫德族人口分布現況
●全球約2500~3500萬庫德族人,控制區域達50萬平方公里
●土耳其境內:約1200~1500萬人,約該國人口20%
●伊朗境內:約600萬人,不到該國人口10%
●伊拉克境內:約500~600萬人,約該國人口15~20%
●敘利亞境內:逾200萬人,約該國人口15%

【報你知】庫德族
庫德族約2500 ~3500萬人,是全球人口最多的未建國民族,20世紀初萌生建國意圖,一戰時西方國家承諾庫德族若協助摧毀鄂圖曼帝國,將支持他們立國,並在1920年《色佛爾條約》條約中列名庫德族的國土。但3年後《洛桑條約》國界劃分卻未再包括庫德族領土,僅劃出現代土耳其的國土。
之後80年,庫德族以少數族裔身份散居在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和伊朗等國,長年遭當地政府打壓,如禁止使用庫德族名字和語言等。庫德族曾多次爭取獨立未果,僅伊拉克庫德族在海珊政權被推翻後,於2005年獲自治地位,並掌握生產石油的基爾庫克省。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926/LB12/LB12_003.jpg

(蘋果日報)
--
無懼施壓 伊北庫德族獨立公投登場

伊拉克北部庫德族自治區的獨立公投廿五日登場,雖然該公投不具法律效力,但將成為庫德族自治政府與巴格達中央政府談判的籌碼。然而,敘利亞、土耳其、伊朗等鄰國及美國等的國際社會,在憂心各地庫德族起而效尤,以及殲滅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進程可能受阻的情況下,紛紛祭出各項威脅和制裁,包括透過軍事干預,斬斷其獨立空間。

逾3百萬人參與公投

此次公投預計將有逾三百萬名伊拉克庫德族人參與,範圍涵蓋首府艾比爾(Erbil)、杜胡克(Dohuk)、蘇萊曼尼亞(Sulaimaniyah),以及三年前擊敗「伊斯蘭國」後奪下的產油重鎮吉爾庫克(Kirkuk)等地。庫德族自治政府主席巴札尼(Masoud Barzani)在選前之夜表示,儘管獨立之路必定「充滿風險」,但是「我們準備好為獨立付出任何代價」,相信公投將和平落幕。

該國魯道夫(Rudaw)電視台指出,巴札尼廿五日一早即前往投票,各地投票所也出現排隊人潮,許多選民慎重其事地穿上傳統服飾,還有人帶著一頭牛現身,準備在「新國家」誕生後宰殺慶賀。民眾塔拉直言,庫德族人「經歷過不公義、殺戮和阻撓」,此次公投正是一次「歷史性機會」。贊成獨立派預計將大獲全勝,但官方稱不會立刻宣布獨立,僅會據此與巴格達政府談判土地分配,並爭取更多石油收益和財政預算。

伊拉克總統嗆斷資金收入

然而,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廿四日表示,庫德族公投將對伊拉克及區域安全造成重大影響,將以「必要措施」保護國家主權完整,包括收回庫德族自治區內機場、邊界哨所管轄權,以及要求周邊國家「在海關、石油等方面,只和巴格達政府打交道」,阻斷資金收入。據悉,庫德族自治區平均每日輸出約六十萬桶原油。

土警告切斷油管 伊朗軍演威嚇

此外,由於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朗均有龐大庫德族,三國擔憂公投將引發骨牌效應。因此,土耳其繼廿三日修法通過,容許土國在國安受到威脅時,以軍事介入伊拉克和敘利亞後,總統艾多根廿五日加碼警告,不排除切斷土國與庫德族自治區的石油管道。伊朗當局也呼應伊拉克巴格達政府要求,停止與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間的飛機航班,廿四日更在兩國邊境軍演,威嚇意味濃厚。

小檔案》庫德族 沒有國家的民族

庫德族人是中東第4大族群,主要居住在橫跨土耳其東南部、敘利亞北部、伊拉克北部至伊朗中部等地近50萬平方公里的山區。庫德族人多半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但從未建立獨立國家。

◎人口分布

伊朗有600萬庫德族人定居,敘利亞有超過200萬庫德族人,土耳其約有1200~1500萬庫德族人,伊拉克約有500~600萬庫德族人定居。此外,庫德族人亦在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德國、黎巴嫩等地建立大型移民聚落。

◎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

位於伊拉克北部山區,總人口約500萬,擁有豐富石油資源。

◎激戰IS

過去3年,中東庫德族人紛紛投入對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軍事行動,包括伊拉克政府軍2014年遭IS擊潰時,庫德族「自由鬥士(Peshmerga)」協助保衛伊拉克吉爾庫克等地,避免油田落入好戰份子手中。敘國庫德族「人民保衛軍(YPG)」在敘土交界的科巴尼與IS激戰4個月後取得勝利;2016年10月協助美伊聯軍收復摩蘇爾。

(自由時報)
--
庫德族獨立公投 土耳其嗆突襲

伊拉克北部庫德族地區政府(KGR)廿五日不顧伊拉克政府和鄰國反對,舉辦「諮詢性」 獨立公投,五百廿萬登記選民投下歷史性的一票,一名在首府厄比爾排隊投票的男子說:「我們等這一天已等了一百年。」

不過,反對公投的土耳其總統厄多安揚言,不排除以軍事干預。他說,他的國家無法接受庫德族獨立,這是「攸關生存」的事,土耳其正在庫德族邊界演習,「我們在邊界的軍隊不是沒有目的, 我們可以在某晚突然抵達」。

舉行公投的地區包括庫德族地區政府管轄的三個省,以及庫德族從伊斯蘭國(IS)手中奪回的伊拉克領土 ,包括石油重鎮吉爾庫克,這些地區原本由伊拉克政府控制,最具爭議性。

在厄比爾投票所等待投票的庫德族人感到他們正在締造歷史,有人前一晚就來排隊。一位六十多歲的男士說,人們從幾個月前就開始倒數,「這是我此生最驕傲的一天」。

這場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公投是庫德族完成獨立建國夢的第一步,由地區政府領袖巴薩尼發動,伊拉克政府稱公投違反憲法,揚言將採取「措施」捍衛國家的統一,並剝奪庫德族地區視為生命線的石油營收。

一名國會議員說,國會已通過一些強硬措施,要求政府關閉與庫德族地區的邊界,並「為了捍衛國家統一,在所有地區部署軍隊」。

公投投票在當地時間晚間六時(台北時間昨晚十一時)結束,初步結果可望在廿四小時內宣布。預料「贊成獨立」一方將輕易過關。庫德族官員表示,沒有立即宣布獨立的計畫,公投過關後,他們將取得人民授權展開獨立協商 。

境內也有不少庫德族的土耳其、伊朗和敘利亞極力反對這次公投,擔心境內的庫德族分離意識激化。

土耳其總統厄多安表示,土耳其將關閉與伊拉克北部的邊界,並揚言將封鎖庫德族石油出口。

他表示,邊界哈布市的出入口將關閉,「讓我們看看公投之後他們把石油賣給誰,油管的開關在我們手中,我們一旦關上,就不能輸出了。」

美國與許多西方國家也反對這場公投,稱此舉有礙對付IS的戰事,伊拉克與庫德族間的合作在這場戰事已成關鍵。

庫德族為中東第四大族群,但從未建國。伊拉克的庫德族占伊國人口百分之十五到廿,在一九九一年取得自治權之前遭到長期壓迫。

(聯合報)
--
伊拉克庫德族獨立公投 土耳其揚言報復

土耳其今天警告伊拉克北部庫德族自治區政府(Kurdistan RegionalGovernment),由於他們舉行不具法律約束力的獨立公投,將面臨制裁。

土耳其雖然近年來與北伊拉克庫德族政府關係密切,但安卡拉(Ankara)當局強烈反對這場獨立公投,因為擔憂可能引發土耳其境內為數龐大的庫德族少數族群燃起分離主義的熱望。

土耳其總理尤迪倫(Binali Yildirim)接受電視台直播訪問時表示,土耳其相關部會正在研擬制裁行動的細節。他表示,這場危機已經達到「無法回頭的地步」,接下來的行動會預示將有「不愉快的發展」。

尤迪倫說:「我們將採取的措施,與領空及邊境大門將如何管制有關,以免為時已晚。」他並未透露進一步細節。

尤迪倫稱這場公投是「一齣表演」,表示安卡拉政府從現在起將以伊拉克巴格達中央政府作為合法的對話對象,而非北伊拉克的庫德族地區政府。

(中央社)
--
庫德族「脫伊」硬著來 鄰國躁動

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不理國際強烈反對,堅持25日舉行獨立公投,引發地緣政局緊張。鄰國土耳其和伊朗因有龐大庫德族人口,擔憂公投觸發境內分離主義,分別在邊境空襲或軍演示威。20多年來一直是伊拉克庫德族靠山的美國也表態反對,指此舉令華府難助其與巴格達斡旋。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強調,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國家統一。

伊朗和土耳其發表聲明一致反對公投。土耳其對伊拉克北部加拉(Gara)地區的庫德工人黨(PKK)目標發動空襲,稱發現好戰分子準備攻擊土耳其邊界軍事前哨;伊朗亦有動作,國營電視台宣布為紀念1980年代的兩伊戰爭,當局在該國西南部鄰近伊拉克庫德自治區的奧什諾維耶地區(Oshnavieh)地區舉行例行軍演。

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巴札尼則指土耳其和伊朗「已懲罰了我們100年,你們不累嗎?」另外,法國和阿拉伯聯盟也表反對,只有以色列公開支持。

產油重鎮憂戰亂 居民搶添物資

產油重鎮、身處伊拉克庫德族自治區的基爾庫克居民,擔憂公投導致爆發衝突,已提早添購日常用品、糧食等。有商人說:「食物價格已飆升兩成,這些政客所做的只對商人有利,受苦的都是貧苦民眾。」基爾庫克不屬於法定自治區範圍,但這次被列入建國範圍。

基爾庫克地區的產油能力正是庫族自治區政府和巴格達中央政府皆垂涎的金蛋。當地一名前市議員稱,恐懼的不是公投正日,而是之後的日子,「這可能會是伊拉克分裂的開端」。

庫德族人被稱為全球最大的無國家民族,因歷史機緣一直無法立國,但伊拉克庫德自治區政府在近年協助美國對付「伊斯蘭國」(IS)後,開始追求名實相符的獨立地位。自治區主席巴札尼6月初正式宣布舉行公投,美國、英國和聯合國此前皆要求推遲公投,以免激化衝突,但遭拒絕。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9/25/4/4041296.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世界日報)
--
安倍宣布解散眾院 下月提前大選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天宣布將於28日眾議院開議當天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上次在東京都議會選舉中痛宰執政黨的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也召開記者會,宣布組成新政黨。在野黨批評,安倍在北韓頻頻射彈之際祭出提前大選,恐有政局中空之虞。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昨成立希望之黨,考慮出任黨魁。法新社

小池組「希望之黨」
安倍昨宣布28日解散眾議院,預計下月10日發布公告,22日投票。就在安倍宣布的前幾小時,小池百合子也宣布,將組新政黨「希望之黨」,並考慮擔任黨魁。分析多指,安倍這次是看準在野的民進黨快要垮台,加上近日個人聲勢看漲,才刻意選在此時解散眾議院,提前大選。反對黨批評,安倍也想藉選舉轉移外界焦點,淡化他捲入森友學園、加計學園獸醫學院等涉嫌圖利友人的醜聞。
《日本經濟新聞》最新民調,44%選民支持安倍領導的自民黨,8%支持民進黨,8%支持小池的新政黨。近日朝鮮半島危機升高助長安倍聲勢,其支持率已從7月的30%攀升至50%。此次提前大選,安倍雖恐無法在眾議院中獲得修憲門檻的2/3超級多數,但應可四連任首相。修憲也是此次大選的爭論點之一,安倍提議將自衛隊的存在納入《憲法》第九條。安倍昨還宣布,後年10月起將消費稅提高至10%。
外界批評,安倍選在北韓挑釁之際提前大選,會製造政局中空。日本維新會幹事馬場伸幸表示,人民對北韓等議題深感不安,完全無法理解安倍為何要解散眾議院。

(蘋果日報)
--
安倍28日解散國會 小池「希望之黨」參戰

小池親自擔任黨魁 預定提名一百五十人參選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廿五日以「突破國難」為由,宣布將於廿八日解散國會,眾議院預定下月廿二日改選,執政黨以取得國會過半、二百卅三席以上席次為目標。在此同時,以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為主的在野新勢力,也於廿五日成軍,新黨命名為「希望之黨」,由小池親自掛帥擔任黨魁,預定提名一百五十人參與這次選戰。

日本國會預定廿八日起召開臨時會,由於預料在野黨將繼續在森友、加計學園問題上跳針,在北韓核武與飛彈升高威脅之際,為避免國會空轉,安倍決定解散國會訴諸選民公評,因此將在廿八日臨時會開議當天,立即宣布解散國會。

因應北韓、少子化 安倍︰突破國難的解散

廿五日安倍舉行記者會說明解散國會的理由,主要兩大部分包括變更消費稅稅收的用途,以及取得最新的民意以應對北韓威脅。安倍表示,少子高齡化的加速及北韓核武飛彈威脅,對日本而言都是一種「國難」,為了與全民攜手共度難關,必須傾聽國民的聲音,因此這是一次「突破國難的解散」。

至於變更消費稅稅收用途的部分,二○一九年十月消費稅率將由八%調漲為十%,日本政府原本計畫將增收部分的四兆日圓用於控制債務,以促進「社會保障穩定化」,但安倍打算撥用其中的兩兆日圓(約五千四百億台幣)進行較積極的「育才革命」,具體內容包括二○二○年度起三歲至五歲兒童的托兒負擔全部免費,低收入家庭的○歲至二歲幼兒也將免費、擴大低收入家庭大學生學費減免等。

安倍表示,養育小孩及照護高齡者是這個世代必須面對的兩大課題,為解決少子及高齡問題,必須毅然投入政策資源,將日本的社會福利制度轉變為「全世代型」。安倍說,可預料在野黨仍將在森友、加計學園問題上集中火力,這將是一場嚴峻的選舉,執政黨的目標是取得國會過半數以上席次,若未超過二百卅三席,他將辭職以示負責。

自民黨曾三次「冒頭解散」結果皆大勝

不過,自民黨過去曾有三次所謂「冒頭解散」(首相在國會開議但發表施政報告前便宣布解散)的案例,改選結果均大獲全勝。首先是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安倍叔公佐藤榮作因在野黨杯葛,在國會開議時便宣布解散,結果改選的四六八席中,自民黨獲得二七七席,造就佐藤內閣長期執政。

其次是一九八六年六月,中曾根康弘突然宣布解散國會,由於在野黨措手不及,自民黨在五一二席中獲得三○四席,由於事前沒有透露任何風聲,因此被稱為「裝死解散」或「裝睡解散」。第三例則是日本首次實施小選區制與比例制並行的一九九六年,當時的橋本龍太郎首相對內閣處理「住宅金融專門會社」和與美國達成沖繩普天間機場回歸民間協議的成就自信滿滿,當年九月在臨時國會中宣布解散,改選後讓自民黨席次一口氣增加廿八席。

(自由時報)
--
安倍宣布 28日解散國會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5日宣布,將在28日召開的國會臨時會提出解散眾議院,並將這次改選定調為「突破國難的解散」。

安倍表示,日本正面臨高齡、少子化以及北韓造成安保危機兩大國難的挑戰,沒有人民的信任,無法推動大的改革,他要再次贏得人民信任並守護國家。

因應安倍解散國會的決定,日本在野黨也進入「備戰狀態」。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25日早安倍一步宣布成立「希望的黨」,投入此次眾議院選舉;最大在野黨民進黨也擬最快在廿六日提出選戰方針,與安倍的主張相抗衡。

改革首務 克服少子化

安倍表示,為了克服少子化、高齡化的難題,他將推動挑戰日本經濟社會體系的大改革,增加對下一個世代的投資。他提出變更二○一九年消費稅調高至百分之十時增收部分用途,從償還中央政府債務,變更為用作育兒津貼與教育無償化的活用財源。

北韓危機 將強化外交

對於在野黨批評在北韓危機當下解散國會,將導致政府運作空窗期。安倍表示,正因為是如此艱難的時刻,他更需要詢問人民的意願,為了使北韓完全的放棄發展核武、開發彈道飛彈,他確信只有給予最大壓力的唯一方法;希望藉由這次選舉得到選民的信賴,更強力的推動外交。

自覺「會是一場苦戰」

安倍表示,他因為捲入森有學園、加計學園弊案,招致國民很大的不信任,選戰中一定會被在野黨攻擊,他已有覺悟這場選舉將會是一場苦戰。但沒有人民的信任,無法往前推進改革,為了與國民一起戰勝國難,必須傾聽國民的聲音,「這是突破國難的解散」。

安倍並說,將以自民黨與公明黨的聯合政府能否獲得過半數席次,當作這次解散選舉勝敗的標準,並定下232席目標。至25日為止,自民黨與公明黨在眾議院合計共有320席。

解散國會 日三次前例

日本在二戰後共有三次國會一開議、首相隨即宣布解散國會的前例,分別發生在一九六六年佐藤內閣、一九八六年中曾根內閣與一九九六年橋本內閣,都是自民黨執政,三次選戰自民黨都獲勝。依法首相提出解散眾議院會,需在40日內進行選舉。安倍在28日宣布解散國會,10月10日發布選舉公告、22日投票。

(聯合報)
--
誰當家都躲不過 日本面臨5大挑戰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天宣布,將於28日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大選,想藉由反對黨陷入混亂的良機出擊,第4度成為這個全球等3大經濟體的領導人。

法新社報導,無論誰贏得這次選舉都將面臨各種難題,從北韓飛彈到快速高齡化的社會。

以下為日本和日本下任首相將面臨的主要挑戰:

北韓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放話要把日本「炸沉」,並在不到一個月內,發射兩枚飛彈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

兩枚飛彈都引起日本發布緊急避難警報,但民眾鮮少時間可尋找掩護。面對來自平壤的不可測威脅,許多日本民眾深感無助。

安倍正逐步升級反制北韓威脅的防衛力量,表示談判時機已過,並敦促國際社會對平壤施加更大壓力。

人口難題

對日本國內來說,最急迫問題是正在滴答作響的人口定時炸彈,這也影響了從經濟到社會的日本各個領域。

日本正邁向全球首個「超高齡」國家之路,意味28%以上人口將超過65歲。

極低的生育率和不斷擴大的老年人口意味著勞動力萎縮,而萎縮的勞動力必須負擔大幅膨脹的社會福利支出。

儘管勞動力短缺,但薪資卻未合理成長以及國內消費不振,迫使決策當局祭出大手筆振興方案來維護脆弱經濟。

經濟成長緩慢

日本最近連續6個季度維持經濟成長局面,是近10年來的最好表現,但成長步調遠遠落後於中國大陸和印度等亞洲競爭對手。

最新的經濟年成長率僅1.3%,與安倍就任首相時的0.9%相比,僅些許改善。

安倍藉由俗稱為「安倍經濟學」的高調作法來尋求提振日本經濟,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日本央行推出超級寬鬆貨幣政策。

債務不斷膨脹

日本政府負債情況在工業化國家中最糟,為經濟規模(GDP)的兩倍以上。

專家長期以來一直警告,日本必須縮小債務規模,否則將面臨借貸成本急速攀升,甚至違約風險。

改變企業文化

日本一直竭力想跟上全球化和不斷改變時代的腳步,尤其是曾經無比風光的大企業,它們目前在創新上已落後於國外競爭對手。日本企業遲遲不願任用女性擔任高階主管,且很難整合高齡人力。

安倍試圖消除官僚作風並鼓勵創新,但批評人士指稱改革步調太過緩慢。

(中央社)
--
突破國難 安倍將解散眾院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5日宣布,將在28日臨時國會上宣布解散眾議院,並於10月22日舉行眾院選舉。安倍稱這是為了「突破國難」,除了為大幅改變消費稅的用途,也為因應北韓的威脅,希望藉選舉問之於民。

安倍在記者會上表示,「安倍經濟學」使日本經濟成長由負轉正,勞工薪資4年來連續調漲,而「生產力改革」和「人才培育改革」,關係到今後日本經濟能否持續成長,這兩大改革可說是安倍經濟學成敗的最大關鍵。

將制定新經濟政策

安倍表示,今年內將制定2兆日圓(約新台幣5426億元)規模的新經濟政策,以克服少子高齡化問題。他強調,機器人、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等可讓生產力大幅提高,日本領導這波生產力革命,正是下一步成長戰略最大支柱。

安倍還把至2020年為止的3年,定位為「生產力改革集中投資期間」,強調將大力推動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企業進行設備及人才投資。

推動設備人才投資

在人才培育改革方面,安倍將免除低收入戶高中生學費,推動大學改革,至2020年度所有3至5歲幼兒的幼兒園、托兒所學費全免,清寒家庭零歲至2歲幼兒教育費全免。

針對北韓問題,安倍表示,「民主主義的原點是選舉,選舉不能受北韓的威脅所左右」、「希望在選舉中取得國民的信任,以推動強力外交,與國際社會一同採取毅然的對應,守護日本。」

安倍也主動提及,因森友學園、加計學園等問題引起國民的不信任,在野黨必定集中批判,他已做好心理準備,這將是一場嚴苛選戰。被問到眾院大選的勝算時,安倍表示,希望執政黨可贏得過半數的233席以上。

在野勢力合縱對抗

安倍突宣布解散國會,引起在野黨一陣謾罵,並展開在野勢力重組、合縱對抗自民黨、公明黨執政聯盟的討論。日本民進黨黨魁前原誠司表示,「安倍政府持續執政對日本而言是不幸的,無論採取任何手段都必須阻止。」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25日搶在安倍記者會之前,宣布成立新政黨「希望之黨」並擔任黨魁。自民黨內閣府副大臣福田峰之陣前倒戈,已宣布退黨並加入小池成立的新黨。

(中國時報)
--
川普旅遊禁令 增列北韓等3國

美國總統川普限制外國人入境美國的旅遊禁令再度擴大,原先的禁令針對6個以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前天又宣布新增北韓、委內瑞拉、查德等3國,但將蘇丹解禁,目前總共有8國民眾受限,預定10月18日生效。
原先禁令限制伊朗、利比亞、索馬利亞、敘利亞、葉門、蘇丹民眾入境,已於周日晚間到期,川普於是在同一天發布文告,並強調:「身為總統,我必須保護美國與美國人民的安全與利益。」

這次沒有期限
官員透露,新禁令根據各國與美國在安全方面的合作程度而有不同狀況。有些國家的國民全面受限,而委內瑞拉則僅政府官員及其家屬被禁。先前已發出的美簽則仍有效,特殊情況也可依個案申請入美。
川普今年1月上任後,首度宣布禁止以穆斯林為主的7國國民、難民入境美國,被批針對穆斯林違背《憲法》精神,聯邦法院擋下禁令。川普3月頒布行政命令,將遭禁國家縮至6個,前天頒發的文告已是第三種版本。先前禁令有期限,屬暫時性措施,但這次文告沒有期限。
外界認為,新增北韓和委內瑞拉等非穆斯林國家,用意是防堵民權人士再訴諸法院,反對者想以歧視穆斯林為由要求法院擋下禁令恐難如願。

(蘋果日報)
--
川普旅遊禁令 新增北韓等三國

美國總統川普廿四日宣布新的旅遊禁令,限制八個國家的人民入境美國,除了原有的五個穆斯林國家,這次新增了北韓、查德及委內瑞拉等三國。川普政府強調,限制上述國家是基於國安考量。然而,批評者抨擊,新禁令乃換湯不換藥,仍是針對穆斯林而定。

仍針對穆斯林 被批換湯不換藥

川普政府的新版禁令定於十月十八日生效,以取代九月廿五日到期的舊版禁令,將限制查德、伊朗、葉門、北韓、利比亞、敘利亞及索馬利亞等七國公民入境,並且禁止部分委國官員及其直系親屬入境。

美合法永久居民 不會受影響

另外,新版禁令也將中止查德、伊朗、北韓、葉門、利比亞、敘利亞及索馬利亞的移民簽證,並且中止查德、北韓、葉門、利比亞、敘利亞的非移民簽證。伊朗公民將不具商務及旅遊簽證資格,但只要通過額外審查,仍能保有學生及文化交流簽證。索馬利亞公民申請非移民簽證,也須額外審查。

川普政府官員指出,新規定不適用於來自上述國家的美國合法永久居民,以及手持有效簽證的旅客,其簽證不會遭到撤銷,意味留美學生將能完成其學業,商務人士也能續留美國,只要其簽證依然有效。

新版禁令並無時效限制

有別於先前版本,新版禁令並無時效限制,一則將蘇丹從名單中移除,二則新增查德、北韓及委國。美國近期稱讚蘇丹的反恐努力,預計於十月決定是否解除對該國數十年來的制裁。北韓遭禁是因為「在任何方面都無法與美國政府合作」,委國則在安全議題上不合作。

川普在聲明中指出:「我們今日採取行動,是為入境美國設立最低安全底線,以保護美國人民的安全。」川普政府官員強調,新規定是「基於條件,而非時間」,意即大幅改善的國家,即能從旅禁名單中移除。新增北韓及委國,顯示此舉是基於安全標準,而非批評人士所說的「穆斯林禁令」。

不過,美國民權自由聯盟執行主任羅密洛痛批,北韓的訪美人數本來就少,禁止部分委國官員入境,上述措施無法混淆新規定仍是「穆斯林禁令」之事實。川普針對穆斯林的「原罪」,不會因將其他國家列入他的敵人名單而除罪。

國際難民援助計畫(IRAP)主任兼創始人海勒則抨擊,查德是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北韓的旅遊基本上早已凍結,委國只有部分官員的特定簽證受到影響,川普政府的意圖顯而易見。

(自由時報)
--
步希拉蕊後塵 庫希納陷「電郵門」

美國政法新聞網站「政治(Politico)」廿四日獨家報導,總統川普的女婿、現任白宮顧問庫希納(見圖,歐新社檔案照),使用私人電子郵件帳號和政府官員通信,情節宛如去年美國大選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電郵門」的翻版。庫希納的委任律師羅艾爾廿四日發聲明證實確有此事,但澄清庫希納遵循政府規範,已將所有電郵轉寄至白宮官方電郵帳號。

私人帳號聯繫白宮官員 「少於百封」

羅艾爾指出,「庫希納自一月至八月透過私人帳號聯繫白宮官員的電郵不超過一百封」,「這些電郵往往是新聞文章或政治評論,最常發生的情況是,其他人選擇先寄信到他的私人帳號而非官方帳號,雙方才開始通信。」羅艾爾宣稱,庫希納已將私人帳號的公務信全部轉寄至白宮官方電郵,並強調庫希納使用白宮帳號洽公的情況遠多過使用私人帳號。

根據兩名消息人士說法,庫希納經常使用私人帳號洽公,尤其是當他在旅途中或使用私人筆電之際。消息人士亦指出,川普前首席策士班農、前白宮幕僚長蒲博思也經常使用私人電郵帳號洽公;對此,白宮表示並不清楚。

川普曾嗆希拉蕊 須為電郵門吃牢飯

庫希納並不是第一位被指使用私人電郵洽公的官員。希拉蕊也曾因任職國務卿期間使用私人電郵洽公引發抨擊,招致川普怒嗆「把她關起來」、「吃牢飯」。根據聯邦紀錄法規定,聯邦官員收發的信函與電郵皆被視為政府檔案而應存留,以備日後國會委員會、史家與媒體查核之需。

(自由時報)
--
反擊川普╱NFL兩百球員 唱國歌拒起立

美國總統川普與國內體壇的衝突越演越烈!美式足球聯盟(NFL)廿四日多場賽事中,約有兩百多名球員在唱國歌時手挽手、單膝跪地或坐在地上,以表達對川普的不滿。另一方面,川普推文呼籲,球迷不應縱容對國旗或國家不敬的選手,敦促NFL改變政策。

NFL「巴爾的摩烏鴉隊」、「傑克遜維爾美洲虎隊」、「洛杉磯電光隊」等球隊選手,在週末賽事中以高跪姿等方式示威。美聯社記者和攝影師估計,NFL一千六百九十六名球員中,約有八分之一加入抗議行列。

「邁阿密海豚隊」球員湯瑪斯痛批:「有這樣恐嚇人民的總統,我要釋出不會縱容此事的訊息。」此前,湯瑪斯在唱國歌時總是站立,但他這次選擇與其他球員一起單膝跪地抗議。

社群網站影片顯示,「費城老鷹隊」部分球迷手持標語,高喊反川普口號。在「紐約噴射機隊」對上「邁阿密海豚隊」的比賽中,許多白人球迷表示,他們雖不支持球員拒唱國歌,但也不苟同川普的言論。

球團老闆挺球員 不乏川普金主

川普與NFL球員槓上的原因,始於廿二日造勢活動上的評論。他建議NFL球團老闆開除不尊重國旗的球員,此言顯然是針對前「舊金山49人隊」四分衛卡佩尼克(Colin Kaepernick)。他於去年的比賽中以單膝跪地方式,為非裔球員發聲,隨後引起許多球員仿效。

上週,川普曾推文呼籲球迷進行抵制,敦促球團老闆開除不愛國球員。針對最新抗議,他於新澤西搭機返回華府前強調「球團老闆應該要有所作為」,球員不尊重國旗或國家,就不應受到尊重。

不過,許多NFL球團老闆決定力挺球員,其中不少是川普的選舉金主。去年捐款一百萬美元的美洲虎隊老闆夏希德汗(Shahid Khan),選擇站在球場上與兩名球員手挽手表達抗議。

(自由時報)
--
IS撤退...美國贏了嗎? 遍地雷炸百姓 數10年清不完

美國支持的伊拉克安全部隊今夏從「伊斯蘭國」(IS)手中光復摩蘇爾與塔爾阿法兩大城市,然而撤退的IS戰士同時遺留不計其數的土製炸彈在人口稠密區,意在造成平民受傷或死亡。美國官員告訴媒體網站Al-Monitor,美國在協助伊拉克清理殘餘爆裂物上,遇上與二戰後相仿的規模,可能得花數10年才清理得完。

美在伊拉克掃雷 花費至少3億美元

國務院估計,伊拉克至少遭到1500萬枚地雷和未爆彈汙染,有些從1940年代存在至今。為解決土製炸彈威脅,川普政府在10月1日開始的新會計年度中,要求提撥4000萬美元用於伊拉克掃雷。此一數字是2017會計年度的兩倍有餘。2003到2015年,美國在伊拉克未爆彈處理上花費逾三億美元。

IS在家用品放詭雷 屍體也被藏雷

美國官員表示,IS戰士蓄意以人口密集區的平民為目標,在家用品內放置詭雷,如冰箱、鞋架、吸塵器等,屍體也被用來藏雷。數位國務院官員都說,以平民為目標的爆裂物之多,是武器清除史上僅見。國務院撤銷武器辦公室負責伊拉克清理土製炸彈計畫的副主任吉伯特說,IS「試圖在撤退時,同時製造混亂、悲劇和死亡。」

爆裂物太複雜 除爆專家須15年經驗

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已協助訓練逾11萬伊拉克安全人員,包括教導他們如何拆除土製炸彈。美國最終希望伊拉克能夠獨立清除這些炸彈,但在人口密集區拆除這些多開關爆裂物,必須出動在現代部隊中,至少有15年經驗的除爆專家才行。

炸彈和瓦礫堆混一團 像千層麵複雜

在摩蘇爾,因多數建築在挨家挨戶清剿IS期間被夷為平地,土製炸彈和剩餘的基礎設施、瓦礫堆混成一團,清除更加困難。人權觀察武器部門副主任希茲奈以一層又一層堆疊的「千層麵」,形容清除的難度。

IS倒台後衍生問題 庫德族爭取獨立

而除了複雜的掃雷工作外,美國目前也面臨到IS倒台後所衍生出的後續問題。伊拉克北部庫德族民兵藉著攻打IS擴大地盤,如今打算爭取獨立。縱使面臨伊拉克、西方國家及鄰近相關國家反對,伊拉克庫德族仍執意要在25日舉辦獨立公投。

美憂庫德族獨立 將加劇中東動亂

庫德族主要分布在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朗,西方國家擔心,伊拉克庫德族獨立公投,將導致其他國家境內庫德族人跟進,令中東動亂加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長期提供庫德族武器對抗IS,反壯大其勢力,讓他們對爭取獨立更添信心。

(聯合報)
--
5成6柏林人要求維持舊機場開放 成市政府頭痛問題

德國24日舉行大選同一天,柏林人同時舉行一項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公投,且高達56%柏林人支持維持舊機場泰格爾(Tegel)機場繼續營運,成為柏林市政府的頭痛問題。市政府希望泰格爾走入歷史,但柏林人和商務旅客貪圖泰格爾機場鄰近市中心,希望保留機場。

根據計畫,新的柏林布蘭登堡國際機場啟用後6個月,泰格爾即行關閉。柏林市長穆勒表示,公投結果造成一項「十分為難的困境」,他將和機場的柏林邦老板們商討此事,但可能帶來法律和財務挑戰。

柏林機場執行長達德魯普表示,一切將由老板們決定。他同時表示,布蘭登堡機場預定2018年8月完工。

反對者認為,1970年代啟用的泰格爾機場航廈老舊,不符合現代安全標準,應該花費至少12億美元將它翻新。這些人希望邦政府維持原計畫,將泰格爾改裝成新商業與科技園區,促進柏林經濟,以及興建平價公寓,紓緩屋荒。

認為泰格爾應繼續營運的人表示,新國際機場仍太小,不足以應付所有乘客,應讓泰格爾每年服務約1000萬名主要是短程航班的乘客。

航空公司也分成兩派,萊恩航空是主張繼續營運的一家,認為如此做才能應付乘客數量。但漢莎航空只想在1個機場運作。

(聯合報)
--
峇里島火山地震強度增 逾4萬人撤離

印尼峇里島阿貢火山活動加劇,搜救單位資料顯示,火山周遭已有4萬3036人撤離家園。隨著地震強度增強,阿貢火山很有可能再次爆發。

印尼火山和地質災害減災中心觀測到位於峇里島東北部的阿貢火山(Agung volcano)活動加劇,火山灰噴發達100公尺高,研判火山近日有可能大規模爆發,已將阿貢火山噴發的警戒等級調高至最高等級第4級。

火山和地質災害減災中心表示,阿貢火山地震的頻率雖有減少,但強度卻越來越大。

國家搜救總署的資料顯示,阿貢火山附近特賈庫拉(Tejakula)地區有8518人撤離、克隆孔(Klungkung)有1萬1253人撤離、席德曼(Sidemen)有1953人撤離、貝邦登(Bebandem)有5223人撤離、仁當地區(Rendang)有3768人撤離。

此外,曼吉斯(Manggis)有3400人撤離、卡朗阿森縣(Karangasem)有785人撤離、邦利縣(Bangli)有4690人撤離,另外還有來自各地的3446人也撤離家園。

總計阿貢火山周遭區域已有4萬3036人已離開家園,前往避難。

印尼國家災害應變總署發言人蘇托波(SutopoPurwoNugroho)表示,撤離行動還在進行,預計人數會持續上升。

阿貢火山是峇里島的最高點,距離島上熱門旅遊區域庫塔(Kuta)僅72公里。阿貢火山自8月以來活動加劇,印尼政府將警戒等級調至最高,火山口半徑9公里內禁止一切活動。

阿貢火山爆發週期約50年,上次於1963年爆發,造成當地至少1100人罹難。

(中央社)
--
西外長:加泰隆尼亞分離派須停止欺騙

加泰隆尼亞10月1日獨立公投距今不到一週,西班牙外交部長達提斯(Alfonso Dastis)呼籲加泰隆尼亞分離主義領袖「停止欺騙」並開始與中央政府對話。

達提斯受訪時向法新社表示,他向加泰隆尼亞自治區主席普伊格蒙特(Carles Puigdemont)傳達的訊息是,「假設性地宣布獨立不會產生任何結果,因為沒有人會承認」。

他說:「他們必須停止欺騙,回歸理性,並接受我們全都將在西班牙境內替加泰隆尼亞找到容身之地。」達提斯將隨西班牙總理拉荷義(Mariano Rajoy)前往華府會晤美國總統川普。

馬德里當局主張,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非法且違憲。加泰隆尼亞領袖反駁,他們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即使憲法不允許。

民調顯示,加泰隆尼亞人對於是否獨立一事嚴重分歧,但大多數民眾希望以合法公投讓這件事塵埃落定。

達提斯說:「他們聲稱是在捍衛民主,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他們是在將半數人口排除在外。」

他說:「他們試圖成立一個民族主義且歧視性的政權,剝奪半數加泰隆尼亞人口的公民權。」

(中央社)

健康

梅尼爾氏病發作 天旋地轉/陳建志(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一名58歲男性,每隔大約半年,只要睡眠不足,隔日就會突然感到天旋地轉,右側耳朵還會聽到高音的「嘰嘰」聲,嚴重時必須到醫院急診室報到,打點滴後才會緩解,之後就又可以正常生活。

就在某一次眩暈及耳鳴發作後,他開始覺得走路好像踩在棉被上,腳底會感到「輕飄飄」與「軟綿綿」。不僅如此,只要頭向右轉,就會感到身體也在向右旋轉,大約會持續個數秒鐘,一日內會發作很多次。就連晚上要睡覺,剛躺下去時也會感到天旋地轉,讓他不勝其擾。

就醫時,醫師發現每當患者頭向右轉時,均會誘發短暫的眼振和眩暈,而頭向左轉時,也會誘發病症,但較為輕微;請患者從坐姿突然平躺、頭向右轉時,也會誘發短暫的眼振和眩暈。於是確定是右側後半規管及右側水平半規管的耳石沉積症所致,經過幾個循環的內耳平衡校正術(耳石復位術)後,就痊癒了。

這名個案罹患的其實是「梅尼爾氏病後管耳石沉積症」,這是一種「複雜眩暈」,起因於梅尼爾氏病發作時,內耳的耳蝸、前庭(橢圓囊及球囊)及半規管同時發生了水腫,當水腫太過嚴重時,影響到橢圓囊內的耳石器,造成耳石鬆脫,接著鬆脫的耳石就會順著內耳淋巴液的迴流,沉積於某一條半規管內,造成患者在持續性的眩暈及耳鳴發作過後,只要一改變頭部姿勢時,就會感到短暫的天旋地轉,時間大約數秒到數分鐘不等。

偏頭痛體質、過度勞累、吃太鹹、飲酒或感冒等都有可能會誘發梅尼爾氏病。

耳石復位解決惱人問題

頭部外傷或基底動脈循環不良會引起耳石脫落,而梅尼爾氏病本身也會引起耳石脫落,造成患者在急性眩暈及耳鳴發作後,只要一轉頭或改變姿勢時,就會出現眩暈症,這種狀況單單服用抗眩暈藥僅能症狀治療,這類患者宜正確就醫,把耳石擺回原位,才能解決擾人的眩暈。

(自由時報)
--
大學非洲新生 發現瘧疾病例

台南某大學出現一起境外移入的瘧疾病例,患者來自非洲奈及利亞,入境前就已發病,目前由疾管署監測中;由於外電報導東南亞出現「超級瘧疾」,傳統藥物治療效果差,疾管署因此格外注意。

這名學生是大學新生,首度來到台灣,本月十四日入境,十五日出現發燒等症狀,十七日就醫,隔天醫院通報,疾管署確定為境外移入的瘧疾個案,統計今年已有六個境外移入病例。

據了解,患者在國外就已有症狀,並服藥一陣子;台南市衛生局則表示,由於醫院兩度抽血,血液裡都沒有發現瘧原蟲,調查學校周遭,也沒有瘧蚊出現,接觸人員也沒有症狀,目前已讓學生自主管理,並發給蚊帳,提醒不要前往台灣可能有瘧蚊出現的地區。

瘧疾是經由瘧蚊叮咬感染的疾病,台灣早在一九六五年就已絕跡,但目前全球病例仍多,主要的疫區在非洲,而全台各地都有瘧蚊,包括北、東、中及南部,大多都在山區。

台南某大學 出現來自非洲的瘧疾病例

台南某大學有一起境外移入的瘧疾病例,患者來自非洲奈及利亞,入境台灣之前就已發病,目前由疾管署監測中,由於外電報導東南亞出現「超級瘧疾」,傳統藥物治療效果差,國際憂心會造成大規模死亡,因此疾管署格外注意。

這名學生是大學新生,首度來到台灣,本月14日入境,15日出現發燒等症狀,17日就醫,隔天醫院通報,疾管署確定為境外移入的瘧疾個案,而統計今年已有6個境外移入病例,沒有本土病例。

這名患者表示,在國外就已有症狀,並服藥一陣子,台南市衛生局則表示,由於醫院兩度抽血,血液裡都沒有發現瘧原蟲,目前已讓學生自主管理,並發給蚊帳,提醒不要前往台灣可能有瘧蚊出現的地區。

瘧疾是經由瘧蚊叮咬感染的疾病,台灣早在1965年就已絕跡,但目前全球病例仍多,根據疾

管署資料顯示,2012年全球病例2.12億人,死亡42.9萬,主要的疾區在非洲,占有9成病例;衛生局表示,台南市包括左鎮、新化、龍崎、關廟及楠西等地,都曾有瘧蚊出沒,但最近的監控沒有發現。

而國外報導,東南亞多國發現超級瘧疾,露去醫療人員主要依靠青蒿素(artemisinin)結合哌拉西林(piperaquine)兩種藥物治療瘧疾病人,但目前青蒿素已漸漸失去作用,「超級瘧疾」更已開始對哌拉西林出現抗藥反應,擔心疾情一旦失控,死亡人數將大增。

台南一外籍大學生瘧疾發病 就醫後休養

在台南某大學就讀的一名外籍學生,在9月14日入境後,隔天出現發燒症狀,就醫後確診為境外移入瘧疾個案,經治療後復原良好,台南市衛生局追蹤並未發現接觸傳染現象。

台南市政府衛生局今天發布新聞指出,經追蹤調查後,初步並未發現與這名學生接觸者出現傳染現象。患者接受治療出院後,恢復狀況良好,至今都在宿舍內自主管理休養。

台南市衛生局指出,已給予這名外籍學生衛教,也進行疫情調查及孳清,在單人房宿舍內以掛蚊帳方式做防蚊隔離,並放置捕蚊燈、緊閉紗窗紗門,且已完成消毒噴藥。

(聯合報)

評論

移動污染源減量不能抵換 合理嗎?/詹順貴(環保署副署長)

連日來台灣西半部空污嚴重,氣象條件上西南氣流與東北季風交替的空窗期,使本土空污擴散不良,固然是重要因素,但為何幾乎已無大型工廠的大台北地區也頻頻達紅色警戒?部分環團堅持移動污染源減量不得抵換新設工廠排放增量,合不合理?

依環保署測站資料顯示,指標污染物皆是臭氧與PM2.5。臭氧主要是氮氧化物與揮發性有機物(VOCs),經光化學作用生成;北部地區多以氮氧化物為主衍生的臭氧與PM2.5。
交通工具中,柴油車排放的廢氣種類有粒狀物、氮氧化物及VOCs等,其粒狀物粒徑絕大多數1微米以下的細微粒(PM1)、甚至小於50奈米的奈米微粒,所含成分更是複雜,有鈹、鉻及其化合物、汞化合物、鎳、砷、多環芳香烴等;揮發性有機物則含有苯、甲苯、甲醛、苯乙烯等逾20種成分。

車輛廢氣影響健康
由於成分複雜、毒性高、粒徑極微小,加上有害程度及貼近民眾生活環境排放等特性,對人體健康影響嚴重,所以,柴油引擎廢氣於2012年即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質。國際間近期針對PM2.5高濃度事件成因發現,氮氧化物在特定氣象條件易反應生成硝酸鹽,成為PM2.5濃度大幅超過空氣品質標準主因;研究並指出,雖然電廠和車輛都會排放氮氧化物,但車輛排放的氮氧化物較接近地表,對空氣品質影響其實較大。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與台大、輔大、逢甲、高科大的「台灣巨型城市環境研究」,也指出都會區民眾由於近距離接觸移動污染源,排放產生的多環芳香烴PAHs等,會影響人體心肺功能,增加心肺相關疾病發生率及死亡率。台灣絕大多數人活動範圍在道路周邊200公尺內,屬於「潛在高交通暴險社群」,相較於工廠煙囪因排放高度已經過大氣初步擴散稀釋的廢氣來說,車輛廢氣對民眾吸入量與對人體健康影響均高於多數固定污染源。
工廠煙囪污染集中,單一污染源排放量大,長期以來即為空氣污染管制重點,主要手段為加嚴排放標準。然而,我國大大小小車輛排放的廢氣,集中於人口密集的都會區、工業區、港區,但過去除鼓勵汰換二行程機車外,幾乎毫無治理作為。直到今年4月13日,林全前院長親自召開記者會,端出整體性的「空氣污染防制策略」,不僅固定與移動污染源防制並重,更全面納入所有移動污染源的治理措施,獎勵與管制(如老舊大貨車禁止進入港區)並進。

力推空污總量管制
此外,我國空污總量管制,容許汰換老舊車輛,供新設工廠污染增量抵換,並非獨創。以全世界率先施行總量管制且成效斐然的美國加州地區為例,移動污染源減量可作為固定污染源抵換來源,早已行之多年。州政府於總量管制區內設認證減量公開平台,鼓勵一般民眾參與減量行動,民眾可從有排放量需求的廠商付費取得回饋補償,廠商則經自由市場交易機制取得減量憑證(MSERCs)用於固定源增量抵換,而州政府則藉由平台管理與市場整合,同時達到排放量回收及加速高污染車輛淘汰等目標,是典型三贏政策。
秋冬空污,一直是中南部居民切身議題,環保署會結合相關部會、地方政府全力以赴,落實由行政院長拍板、以2019年為期的「空氣污染防制策略」,讓窗外時時有藍天。

(蘋果日報)
--
新品種的政治變色龍/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

一位醫學界的學長獲得當年行政院厚生會所成立的厚生基金會,今年所頒發的台灣醫療貢獻獎,在醫學界有關的臉書群組裡掀起了相當大的爭議。大家關注的重點是他的得獎理由,以及行政院長頒獎時的措詞。
厚生基金會給這個獎,本來就一直有爭議。在每年的得獎名單中,幾乎有一半是相當明顯的酬庸或公關性質,而真正實至名歸的得獎人,反而是在為這些不應該得獎的人背書似的。真正為台灣醫療默默奉獻的人,不是被忽略了,就是拿來幫這些不知廉恥的醫療界「新階級」裝飾利用罷了。
而這次這位學長的得獎,更令人無限感慨。每個人都有他不堪的過去,只不過是如何去面對自己罷了。
高二升高三那一年,1977年,差一點就加入了國民黨。那時候高中的三民主義社是學校裡少數的人文社團之一,而負責的老師,包括班上教三民主義的簡孝質老師,政治思潮的理解和相關的人文理念都相當傑出,上三民主義的課幾乎就是社會主義思想的介紹。特別是,他們充滿了理想,成為17、18歲的我心目中的理想認同;當他們不斷地呼籲「要有好的黨員才會有好的黨」時,如果不是高三功課開始加重,我幾乎就簽下入黨申請書了。
大學到了南部的醫學院,第一年剛好遇到美麗島事件,整個政治氛圍丕然不同。才開始了解了真正的台灣社會,也了解了真正的統治政黨。政治也深入到校園當中。每一次班聯會主席改選或活動中心主席選舉,幾乎都繪聲繪影的傳出許多政治黑手的相關消息。小小校園不是只有一個國民黨,而是國民黨裡7、8個不同系統各自吸收學生進行監控,彼此也互相競爭著。

藍色政治生物染綠
當時我參加的文學社團裡,一位不同科系的學長將畢業時特別找我談,表示要謹言慎行。他說,在1年前的迎新活動裡,社團到烏山頭露營,直屬於教官系統的他並沒有向教官做任何報告,沒想到就被教官召見了。我們那一次活動雖然只有11或12人,除了他以外,還有另外一位將當晚的隨興聊天記錄下來的細胞。這樣的密度,這位關心的學長再三的向我警告。
這次獲得醫療貢獻獎的這位學長,嚴格說起來在醫療上並沒有太多的貢獻,特別是所描述的事蹟,他所扮演的角色幾乎微乎其微。如果他真的能夠因此而得到醫療貢獻獎,那麼在這些事蹟當中至少還有幾百個醫護人員比他還投入,甚至有些人用一輩子投入其中,有些人賠上了生命或健康。
在大學時候,這位學長所屬的那一屆是政治氣氛最強烈的。這樣的氣氛,並不是國民黨和黨外的鬥爭,而是國民黨不同派系想在校園裡面搶奪表現的競爭。而這位學長,在當時就被公認是國民黨某一派系的代表人物。隨著黨外實力越來越強大,特別是李登輝任總統期間,越來越多國民黨立委也變成黨外立委。隨著民進黨成立,以及日後在選舉上越來越傑出的表現,許多國民黨的大大小小政治人物都靠過來了。隨時間的演化,這些原本是藍色的政治生物,不知不覺也都染色成十分正統的綠,甚至是屬於深綠。
我這一位學長也不例外。當年,想要有所表現的,必然都是跟國民黨有很深的淵源;這位在校園裡相當出風頭的學長,因此有這麼明顯的國民黨色彩,是不意外的。
十分錯亂的是:幾年以後,當他回到故鄉,越來越常在民進黨的活動裡看到他的名字,甚至跳出來擔任檯面上的人物,開始發表許多充滿黨外理想的言論,也果真進入到民進黨裡某一派系而成為該派系在當地的代表人物。現在,不只是顏色變了,甚至資歷也變了。原來他是對台灣醫療做出這麼多貢獻的了不起人物!
我不曉得這位學長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我是說,就像我自己一樣,曾經也是差一點就加入國民黨的年輕學子,每個人原本就都可以有他的轉折過程。重點在於什麼力量讓他改變了?而他又怎麼去面對自己的過去呢?
唉,這樣的時代,這樣的轉型正義。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