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170916

日本牛解禁 近日輸台 睽違14年 暫甩狂牛陰影 專家:非零風險

衛福部今年7月預告荷蘭、瑞典和日本牛肉產品進口條件,昨草案預告期滿,將依程序處理後續開放事宜,睽違14年後,日本和牛近日就可能輸台;專家指,放行此3國的牛肉,並非零風險,政府應做好源頭、邊境把關。



我國自2003年頒布狂牛症國家牛肉輸台禁令,荷蘭、瑞典和日本都因曾有牛隻染狂牛症,導致牛肉無法輸台。

頭顱脊髓禁進口
但之後3國落實飼料禁令、牧場和屠宰場加強管理,現已被世界動物衛生組織評為「風險可忽略國家」,歐盟、美加等國都已開放進口。
衛福部先前預告荷蘭、瑞典和日本牛肉產品進口條件,飼養100天以上、12到30個月齡以下的牛隻條件,僅限帶骨、去骨牛肉及牛筋等可進口,風險部位如頭顱、腦、脊髓及內臟等都不准輸台。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科長吳宗熹昨說,預告期間接獲意見或詢問,包括詢問開放評估程序、開放時間點等意見,這些意見均未影響上述3國牛肉進口的安全評估結果,草案內容未大幅調整。

應說明有無查廠
吳宗熹說,後續將依行政程序,彙整草案內容與各界看法,再進行公告,一旦公告,就等於開放3國牛肉產品進口。預估本月下旬,甚至近日就可能開放。
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院長周晉澄說,此舉不代表上述3國的牛肉零風險,未來政府仍須持續追蹤,像是屠宰衛生、狂牛病風險物質處理狀況等是否持續符合我國要求。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強調,食安務必以最嚴謹的態度處理,進口荷蘭、瑞典與日本牛肉,必定是受到國際壓力,從消費者立場,開放這3國的牛肉,是否比照當初美國牛肉開放前,有專人赴美查廠,衛福部應說清楚。

「國內樂享美食」
游開雄也提到,雖開放進口的部位已排除頭顱、腦、脊髓及內臟等部位,但其他部位也可能夾帶,故開放進口的部位應更限縮;此外,未來萬一真有遭感染的牛肉產品進口,政府也應事先訂定因應策略。
吳宗熹補充,國內牛肉多仰賴進口,以美國、澳洲為主,另開放加拿大、紐西蘭和巴拉圭等國牛肉輸台。
民眾陳小姐說,之後想吃頂級日本和牛,不須花大錢買機票出國,在國內也能享受美食。民眾李小姐說,去日本玩時也吃過日本牛肉,安全理應無問題,但政府仍應把關。

日本、荷蘭、瑞典牛肉解禁輸台資訊
背景:我國繼2003年頒布狂牛症國家牛肉輸台禁令後,今年7月18日首度預告荷蘭、瑞典和日本牛肉產品的進口規定,昨預告期滿,距正式公告開放進口更進一步
時程:近期經行政院刊登公報後,進口規定即生效,3國牛肉產品最快今年9月下旬可輸台
開放進口:30個月齡以下牛隻的牛肉、牛筋等部位
禁止進口:30個月齡以上牛隻的迴腸末端、扁桃腺、腦、頭顱、眼、三叉神經節、脊髓等風險部位

日本和牛肉質佳 售價貴於美澳牛

針對日本牛肉將可進口來台,國內廠商大多表示歡迎,特別期待日本和牛來台。國內三大進口肉商之一的美福企業指,該公司目前有售美國、澳洲和牛,這些和牛的油花相當豐富、品質好,不少饕客喜愛,但日本和牛聞名全球,又是和牛的種源,之前政府釋出有意解禁的消息後,已有客人在詢問。

認證嚴謹成本高
知名鐵板燒業者犇表示,本就有打算領先業界,推出日本和牛的料理,所以之前就已和肉品進口商接洽進口事宜,後現在確定開放進口後,可加快進口進度,但因日本和牛的成本、品質較高,認證較為嚴謹,未來在餐點價位上,會高於美澳和牛。
業者指目前無法估計會賣多貴,但一般日本牛肉在日本價格也不低。

汁多鮮美口留香
美食家梁幼祥表示,日本和牛油花較豐富,煎起來不會焦,炙熱過程會有油香,吃進嘴裡有香味回韻,而且肉汁多又鮮,但價位非常貴,頂級和牛以三個指頭大小的生肉片,要價可以高到800至900元。
美食家胡天蘭則指出,日本牛肉以和牛最出名,口感只能用「香嫩甜」3個字形容,就算不會料理的人,隨便煎也都好吃,過去曾在台北的高級餐廳吃過和牛,但肉質、甜度和口感與日本和牛仍有差距;但仍要看政府開放到什麼程度,如無法進口頂級的和牛來做出市場區隔,和美、澳牛肉不會有太大差異。

(蘋果日報)
--
暌違14年 日本和牛將解禁登台

因狂牛症禁止輸台十四年的日本、荷蘭、瑞典牛肉叩關成功,衛生福利部昨宣布將放行三個國家的牛肉進口,食品藥物管理署近期將公告開放,正港日本和牛將重現台灣各大賣場。台灣日本關係協會秘書長張淑玲昨表示,此開放有助於台日間未來的整體合作。

日本荷蘭瑞典 因狂牛症禁入

衛福部今年七月十七日預告日本、荷蘭、瑞典「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預告六十天徵求各界意見,昨天期滿;衛福部食藥署科長吳宗熹說,預告期間透過民意信箱與電話詢問者,多詢問開放評估程序、開放時間點、輸入的程序及要求等意見,這些意見並不會影響上述三國牛肉進口的結果,因此草案內容並未大幅調整。

根據草案,三國牛肉輸入條件為,屠宰時均需去除具狂牛症及人類庫賈氏症風險部位,包括腦、頭顱、眼、三叉神經節、脊髓、脊柱與背根神經節等;牛隻則須在當地飼養一百天以上,日本及瑞典的牛隻月齡不得超過卅月,荷蘭則不得超過十二月。

我牛肉94%進口 美牛量最多

吳宗熹說,食藥署將綜整意見,正式發布三國牛肉進口規定,經行政院公報刊登即生效,待荷蘭、瑞典及日本提送證明文件及合格工廠名單後,辦理後續開放事宜。荷蘭、瑞典、日本牛肉及相關產品進口條件比照現行美國及加拿大牛肉進口條件,必須是健康的牛隻,且經過嚴謹的源頭管理及輸入查驗。

我國牛肉九十四%由國外進口,目前已開放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巴拉圭等國牛肉輸台。美國進口量最高,一年高達十萬九千五百二十二公噸,其次是澳大利亞四萬三千零九十九公噸,台灣國產牛肉約六千八百公噸。

正港和牛油花均勻 老饕的最愛

飯店、餐廳業者指出,日本和牛油花均勻,肉質鮮嫩,入口即化,是許多老饕的最愛,台北晶華酒店暨集團餐飲董事總經理吳偉正便表示,牛肉是晶華重要品項,當然會引進日本和牛給消費者品嚐;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說,日本和牛口碑不錯,一定會依照各飯店餐飲需求引進;乾杯集團也表示,有機會一定會引進日本和牛。

(自由時報)
--
暌違14年 日本和牛最快本月開放進口

日本和牛即將出現在國人餐桌。衛福部食藥署兩個月前預告荷蘭、瑞典、日本牛肉及其產品進口規定草案,昨天期滿。食藥署彙整資料,發現僅一件反對意見,多數意見皆詢問相關程序。食藥署將綜整意見,並於獲上述國家提送的證明文件及合格工廠名單後,依程序辦理後續開放事宜。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吳宗熹表示,食藥署於七月十七日預告荷蘭、瑞典、日本牛肉及其產品進口規定草案,兩個月的預告期間,多數意見皆詢問牛肉進口程序,政府可以提供哪些地方搜尋荷蘭、瑞典、日本的合格肉品工廠等,僅有一項建議,呼籲政府對有狂牛症風險的國家,台灣應介入管理,免於讓國人暴露於風險中。

吳宗熹表示,由於多數意見皆贊成,僅有一項意見反對,而且先前已舉行多次專家會議以及溝通會議,所以不影響最終開放決議,現在僅差「行政程序」,即可正式公告,公告後即可開放進口。至於程序走完的時間,他則表示,最快也許下周一上班就跑完,也可能要等一陣子,但近期將完成程序。

美福肉品公司總經理特助王介宙表示,荷蘭、瑞典、日本牛肉進口後,國內牛肉肉品市場將有更多選擇,增加消費者權益,對此他樂觀其成。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預告荷蘭、瑞典、日本牛肉及其產品進口規定草案,未來進口台灣的牛肉,荷蘭牛肉產品必須在十二月齡以下,瑞典及日本則是卅月齡以下的健康牛隻,且僅限帶骨及去骨牛肉部位,屠宰時要去除特定風險物質,如迴腸末端、扁桃腺、神經結、脊髓、脊柱等,且肉品來自具駐場獸醫官監管的合格工廠生產,可申請輸台。

擺脫狂牛陰影 日本牛肉將開放進口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年7月17日預告「荷蘭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瑞典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及「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預告今天期滿,食藥署將彙整意見再向上呈報,一旦行政程序順利,就會正式對外公告,屆時三國肉品即可輸台。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鄭維智表示,蒐集意見期滿,目前多數的意見都是日本牛輸台需要準備何種文件,至於是否有反對意見還要細看,由於日本牛進口屬於全國關注得議題,會嚴謹地統整後,再行正式對外公告,屆時公告等於可以正式進口。
--
荷蘭、瑞典、日本牛肉將有條件解禁,食藥署今天宣布,進口規定草案預告期已滿,僅收到1件對安全有疑慮的意見,不影響三國牛肉進口,近期就會公告開放。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年7月17日預告「荷蘭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瑞典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及「日本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草案,針對將來荷蘭、瑞典及日本輸入牛肉及相關產品訂定輸入條件。預告期至今天期滿。

食藥署科長吳宗熹晚間受訪時表示,預告期間接獲的意見或詢問,包括詢問開放評估程序、開放時間點、輸入的程序及要求,也有民眾對牛海綿狀腦病(BSE)發生國家牛肉產品管制提出安全疑慮,不過,有疑慮的意見僅有1件,食藥署也對該民眾提出說明。

吳宗熹說,這些意見不會影響3國牛肉進口的安全評估結果,並將於獲荷蘭、瑞典及日本提送的證明文件及合格工廠名單後,依行政作業程序辦理後續開放事宜。

不過,吳宗熹表示,預告期滿,還需要一定程序才會進行公告,預期近期就會公告,但市場端何時出現3國牛肉無法估算。但目前荷蘭、瑞典、日本三國都有送官方的證明文件審查中。

(聯合報)
--
長庚子宮鏡釀死胎 佔比竟達全國大醫院5成 被批濫用「如工業化」

太離譜!長庚醫院又出包,婦產科醫師該做的檢查沒做,竟疑致院內懷孕員工胎死腹中。林口長庚急診醫師集體請辭風暴暫歇,最近院內又流傳爆料信,指一名女員工上月進行子宮鏡檢查,醫師沒驗孕,竟造成死胎;長庚昨坦承醫師確有疏失,已處3個月停權處分。衛福部指,已與桃園市衛生局前往調查,民眾痛批,現在調查又如何,「一條小生命就此消失」,太殘忍,院方要負起責任。

《蘋果》昨取得爆料信,內容指該女性護理人員經期異常,上月23日在林口長庚醫院手術,突然產下一名體重近600公克、孕期23周的早產兒,而醫師竟要求在旁護理師不得急救、放任胎兒死亡,還要求不可公開,甚至將過錯推給該懷胎護理人員,指她「不知自己懷孕,該打屁股」。

「檢查門庭若市」
此外,該爆料信還指出,長庚將子宮鏡檢查「工業化」,當成行銷工具,門診約9成的新增病患都會安排這項檢查,「子宮鏡檢查室每天門庭若市」,呼籲衛福部應介入調查。
針對此信內容,林口長庚醫院發言人黃璟隆昨上午不予置評,下午才坦承,該院一名年輕的婦產科醫師在處理此個案時確有疏失,但沒有不急救胎兒的狀況,「胎兒產下時已是死胎」,而院方認為,死胎不能排除與不該做的子宮鏡檢查有關。
黃璟隆表示,該病患為41歲院內護理人員,已有2子,身材較為福態,因罹患多囊性卵巢,近2年來月經不規則,今年1月經醫師研判可能是子宮內膜病變,安排子宮鏡檢查,當時她尚未懷孕,7月時,女子陰道仍有異常出血,隨即安排上月8日再進行子宮鏡檢查,但醫師檢查前,沒有透過超音波、尿液等驗孕檢查,才會在不察患者已懷孕情形下,施行子宮鏡檢查。
對於當時檢查結果,黃璟隆說,該醫師透過子宮鏡,仍未發現該女懷孕,得到的檢查結果是「子宮內膜及血管增生」,因此安排上月23日再進行子宮鏡手術,術前該醫師仍未驗孕,沒想到手術前夕,該女突然產下一胎,經3名醫師當場確認為死胎。

出包醫師僅停權
黃璟隆指出,院方已認定該醫師疏失,並處以3個月停權處分,限制他不得單獨進行子宮鏡檢查,也強調該醫師升主治醫師才2年,可能是缺乏經驗才出事,對此十分自責;至於患者及家屬,經院方、該醫師當面道歉後,已取得諒解,也未對醫院或醫師求償,將持續在該院服務。
針對子宮鏡檢查為何查不出懷孕,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醫師只要確認女性懷孕,便不會安排子宮鏡檢查,所以「胎兒在子宮鏡下是什麼樣子,可能很多醫生都不知道」,該醫師可能將胎盤誤認為子宮內膜及血管增生,才未發現該女懷孕。

每年給付1800萬
至於爆料信指林口長庚將子宮鏡檢查作為牟利工具,健保署長李伯璋昨指,據統計,該院近3年申報子宮鏡檢查人數、人次,約佔全台所有醫學中心總量的5成,每年健保須付給院方逾1800萬元,且檢查件數確實偏高,該署已展開專案調查,估計1周後公布結果。若是一般違規,沒有詐領健保的情況,就不予撥款;但若是詐領,則可採停止健保特約處分,即民眾到長庚醫院婦產科看病,全部都要自費。

長庚:沒有濫用
對此,長庚則回應,因設有子宮鏡中心,主推「門診即可做子宮鏡」,因此拉高檢驗量,但檢驗對象皆有發現病變,沒有濫用。
對於此案,衛福部、桃園市衛生局昨表示,已派員到林口長庚稽查;桃園地檢署則說,上月23到25日都未有嬰兒死亡報驗紀錄,而胎兒死亡是不處罰過失犯,但若出生後曾有呼吸過的死胎,有可能違反《刑法》業務過失致死罪。
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昨批評,據他了解,相關資料早在1周前都已寄至衛生局等單位,「衛福部介入調查的動作實在太慢」。前綠委、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則批,長庚醫院醜聞近來連環爆,應好好檢討醫療倫理。
懷孕5個月的民眾江小姐直呼,做子宮鏡檢查竟造成死胎,「實在恐怖」,雖說孕婦不知懷孕,但醫師、院方責任更大,夭折的寶寶有如枉死,太可憐。王先生說,停止檢查3個月算什麼處分?「長庚太過分」。

子宮鏡檢查
原理:利用壓力水柱打入子宮將子宮撐開後,再以內視鏡深入子宮,觀察有無病變
適用:不正常出血、子宮內膜息肉、肌瘤、不孕症、習慣性早產等
禁忌:懷孕、子宮感染者不宜;若孕婦接受該檢查,壓力水柱或鏡頭深入都恐導致羊水破裂、傷及胎兒
程序:子宮鏡檢查前,須先驗孕或進行超音波檢查以確認有無懷孕,排除懷孕且超音波檢查發現異常,才會施行子宮鏡檢查
醫院做法:某些醫院在門診逕行子宮鏡檢查,某些醫院則是在門診研判恐有子宮病變後,再安排手術室進行子宮鏡檢查

林口長庚子宮鏡爭議事件簿
2017/01
.41歲女性護理人員罹多囊性卵巢,造成經期不規則,醫師研判是子宮內膜病變,安排子宮鏡檢查,當時未懷孕
2017/07
.該女陰道仍有出血,安排8月再進行子宮鏡檢查
2017/08/08
.醫師子宮鏡檢查前未先驗孕,當時檢查結果是子宮內膜及血管增生,仍未發現該女已懷孕,仍安排23日手術治療
2017/08/23
.醫師進行子宮鏡手術前仍未驗孕,結果手術前夕即產下胎兒,經3名醫師確認後,證實胎兒是死胎
2017/09/15
.院方坦承醫師疏失,處醫師停權3個月
.衛福部醫事司、健保署已著手調查

壓力水柱衝子宮 孕婦勿做

長庚醫師不察員工懷孕,誤做子宮鏡檢查,進而疑致死胎,他院醫師表示,子宮鏡屬侵入性檢查,孕婦受檢恐使胎兒受損、死亡,醫師在施行前一定要確認患者有無懷孕;依標準流程,子宮鏡檢查前必得驗孕並進行超音波檢查,經此2步驟,幾可百分百掌握女性是否懷胎,可避免誤用子宮鏡。
子宮鏡屬侵入性檢查,孕婦做了恐危及胎兒性命。資料照片

可切除病變組織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醫師昨說,子宮鏡檢查適用於不正常出血、子宮內膜息肉、肌瘤及不孕症、習慣性早產等,原理是將壓力水柱打入子宮,把處於閉合狀態的子宮撐大後,再以內視鏡深入子宮,觀察內部有無病變,也可藉由子宮鏡切除病變組織,因此包括懷孕或子宮感染等病人,尤其是前者,水柱或深入的鏡頭,都會帶來風險。
黃閔照舉例,以懷孕不正常出血的狀況來說,其與一般經期出血狀況類似,若經驗不足,便可能誤用子宮鏡,此也凸顯婦產科醫師把關的重要性,婦產科醫學會也呼籲,在執行子宮鏡檢查時,醫師應格外謹慎,謹守適應症、禁忌症原則。

「應先做超音波」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生育醫學會前理事長楊再興則說,子宮鏡檢查健保給付包括麻醉、切片檢查、婦產科診察費等,合計約1萬元內,依標準流程,施行前須先驗孕且施行超音波檢查,而「超音波檢查連5周大的囊胚都看得到」,所以醫師若都有照流程走,照理不會發生孕婦誤做子宮鏡檢查的情形。

濫用 有人13個月做27次斷層

長庚醫院婦產科遭爆濫用子宮鏡檢查致死胎,凸顯過度檢驗檢查問題;據統計,電腦斷層造影、超音波與磁振造影是健保檢查項目大宗,中央健保署祭出雲端查詢系統與加強審查,來遏止過度檢查,未來也擬推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健保署統計,去年西醫門診診療費及檢驗檢查費約1522億點(1點約1元),其中區域醫院佔31%最多,其次是基層診所27%,醫學中心25%,地區醫院佔16%。

設雲端查詢嚴抓
各項檢驗檢查中,以電腦斷層造影花費最多,支出92億點,去年還有一名男子,在短短13個月內,共做27次電腦斷層檢查,另超音波檢查也花了90億點,磁振造影(MRI)58億點;而部分醫院針對同樣病人重複做磁振造影或電腦斷層的比率,則達5%至10%。
「每項檢查都是錢!」健保署長李伯璋昨說,將緊盯檢驗檢查大宗,已建置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醫師看診時,會主動秀出患者近1個月接受的檢查項目以提醒醫師,若短期內做同樣檢查,且檢查結果無異,醫師又提不出合理原因,將加強審查或不予給付。
醫師出身的民進黨立委林靜儀則說,許多過度檢查屬「防禦性醫療」,如患者一看就知道沒骨折,仍會做X光檢查,以免醫療糾紛;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也說,檢驗檢查是經醫師專業判斷執行,再由審查機制把關,有些過度檢查確實是怕得罪病人。

擬病患部分負擔
要防止過度檢查,洪子仁認為,使用者部分負擔是可考慮的方向,畢竟要從口袋掏出錢,民眾定會詢問檢查是否必要,也更願意參與醫病決策;李伯璋也坦言,未來考慮研擬檢驗檢查部分負擔,應可遏止部分不必要的浪費。
林靜儀則說,落實分級醫療,是避免浪費醫療資源較好做法,民眾與第一線醫師若能熟識,是否要做進一步檢驗檢查,也較能相信醫師判斷,而病人也應了解本身健康狀態,對自己的健康負責。

長庚創子宮鏡中心主推「門診就可做」

林口長庚醫院近3年申報子宮鏡檢查人數、人次,佔全部醫學中心總量5成,遭質疑偏高。長庚醫院表示,因該院20多年前領先全台引進子宮鏡檢查技術,目前除設有內視鏡專科,去年還成立子宮鏡中心,主推「在門診即可做子宮鏡」,因此拉高檢驗量,但檢驗對象都是有發現病變者,沒有濫用健保。
健保署統計林口長庚醫院近3年申報子宮鏡檢查人數、人次,分別為2.72萬人及2.73萬人次,佔全部醫學中心總量5成。健保署未提供其他醫院子宮鏡檢查數據。

20年前就引進
健保署表示,雖林口長庚的比率偏高,但還無法判定是否異常,已進行專案調查。
林口長庚醫院婦女內視鏡科暨海扶治療中心主任韓健明說,長庚醫院在20多年前率先引進子宮鏡檢查,去年將原本的「子宮鏡室」升級為「子宮鏡中心」。
韓健明說,因長庚婦科設有內視鏡專科,檢驗量本來就大,有「門診子宮鏡檢查」後,更大幅增加便利性與檢驗意願,是檢驗量遠高於其他醫院的主因。
韓健明強調,讓患者做子宮鏡檢查前會先以超音波檢查確定有子宮病變才會施作,不會刻意濫用健保。

長庚醫院近年爭議
◎2017 7月
住院醫師合約違反《就業服務法》
.林口長庚住院醫師指控院方要求簽約,規定住院醫師4年訓練期滿後,須赴土城醫院服務4年,未履約得賠懲罰性違約金
◎2017 6月
急診醫師集體請辭
.傳林口長庚擬限縮急診醫師人力、床位,並將基隆、嘉義長庚急診降級,且懲處主管多人,爆發41名急診醫師集體請辭
◎2013 8月
血汗醫院上榜
.醫改會公布2012∼2013年血汗醫院,長庚因延長工時未加給工資上榜

(蘋果日報)
--
未驗孕做子宮鏡致死胎 長庚認錯

內部公開信控過度醫療 院方止血將醫師停權

長庚醫院風波一波未平、一波再起!最近林口長庚醫院流傳一封控訴院方的公開信,強調因過度醫療、硬要做子宮鏡檢查,導致員工早產變死胎!長庚院方昨發聲明認錯,表示已將做手術的醫師停權三個月處分,並獲得病患和家屬的諒解。

批將侵入性檢查工業化 當謀利工具

該封公開信標題為「長庚醫院可以要我噤聲,但不能要我扭曲良知,更不能要泯滅天良」,控訴長期以來,該院婦科醫師為求業績,過度醫療,強迫患者接受不必要的醫療 ,以子宮鏡檢查為例,全世界似乎只有長庚醫院把這一項侵入性的檢查工業化,當成快速謀利的置入性行銷工具,有女性員工因此早產 ,洋洋灑灑兩大頁公開信,在醫院內部引發不小討論。

41歲女員工早產變死胎 院方事後道歉

長庚醫院發言人黃璟隆說,這名四十一歲婦女是林口長庚醫院的員工,近兩年月經很不規律,一年只來一到三次,今年一月來看診時確認沒懷孕、沒問題,給了藥物;八月八日又因經期不順和陰道出血來就診,主治醫師當時沒再次確認是否懷孕,就安排子宮鏡檢查。

黃璟隆說,當時做檢查時認為是子宮內膜和血管增生,因此再安排上月廿三日做子宮鏡手術,但手術前醫師仍沒確認患者是否懷孕,結果進了開刀房後還沒做手術就已早產,回推嬰兒狀況應已懷孕廿三週。

黃璟隆說,第一次做檢查前,主治醫師有口頭詢問患者有無懷孕,但患者表示「不清楚」,醫師沒進一步確認、照子宮鏡時也沒發現。早產原因不排除是因先前做過子宮鏡檢查有關。醫師和院方事後有向患者和家屬道歉。

長庚︰不鼓勵自費治療檢查 調查也沒問題

黃璟隆說,這名主治醫師已遭停權處分,將重新接受子宮鏡檢查教育訓練,經複審無誤才能再為病患執行檢查作業。

對於患者指控過度醫療,黃璟隆說,醫院絕對不鼓勵任何自費治療和檢查,除非符合適應症才會做;院方一週前已組成調查小組展開調查與跨院際審查,目前審查到的個案都合乎規定。

對於這起醫療疏失,健保署長李伯璋說,已有專人審查,預計一週後會有結果。

http://img.ltn.com.tw/2017/new/sep/16/images/bigPic/600_48.jpg

長庚濫用子宮鏡檢查? 健保署專案徹查

長庚醫院醫療疏失事件引發「醫療浪費」討論,健保署長李伯璋說,已成立專案小組調查,會審視長庚醫院在子宮鏡檢查方面有無浮濫,一併查看有無其他醫療浪費,預計一週後會有結果。

有無醫療浪費 一週後出爐

根據健保署統計,全台廿三個醫學中心一年做子宮鏡檢查人數約近兩萬次,近三年來,林口長庚醫院向健保申報次數達二.七三萬次,佔全部醫學中心總量四十九.九%。

另外,近三年來各醫學中心做子宮鏡檢查,共獲得健保給付點數一.二億點,林口長庚醫院就佔了○.五五億點,佔四十六%。健保點數通常一點約為台幣一元。

這3年比例 占醫學中心近半數

據了解,陰道超音波健保給付點數是四百五十點,子宮鏡檢查的給付點數則是二○三四點。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子宮鏡不一定非做不可,通常醫師會先開藥、或做超音波診察。

李伯璋說,林口長庚醫院因為有成立鏡檢中心,病患數量本來就比較多,比例也較高,不能因為單一醫院做的數量比較高就說是濫用,但健保署還是會調閱病歷審查,已請多名專家仔細審查,是否長庚醫院做的這些子宮鏡檢查都符合病患的適應症。

長庚醫院聲明稿提到,林口長庚醫院是台灣最早推展子宮鏡檢查醫院之一,子宮鏡是門診檢查,無須麻醉也不需進手術室,可替代原有需麻醉的子宮內膜搔刮術,因此林口長庚子宮鏡檢查的比例確實有可能高於同儕。

http://img.ltn.com.tw/2017/new/sep/16/images/bigPic/600_49.jpg

誇張! 婦產科醫師︰驗孕是最基本動作

長庚醫院發生疑似因照子宮鏡導致孕婦早產事件,婦產科醫師們認為,最誇張的問題在於醫師「沒有做懷孕檢查」,而驗孕可以靠超音波和驗尿就能得知。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做子宮鏡之前一定要先確認有無懷孕,因為這是侵入式的檢查,會傷到子宮內膜、甚至是胎兒。

子宮鏡檢查方式為用壓力水柱打入,使閉合的子宮腔撐開,再用內視鏡深入看有無病變。

黃閔照說,沒有什麼研究認為死胎和子宮鏡檢查有關,很難認定長庚醫院這起事件是因做了子宮鏡造成,但院方仍該好好調查,也要提醒婦產科醫師,多注意檢查前的驗孕。

北醫附醫婦產科主任劉偉民說,一般情形下是不用做太多子宮鏡檢查,因為只要好好做一次完整的檢查即可,且若有懷孕是一定不能做的,不然儀器放進體內一定會有影響。

劉偉民提醒,若要做子宮鏡檢查,最好在月經過後一週內去做,因為能確保沒有懷孕,還有子宮狀況也較好、能清楚接受檢查。

控訴長庚醫院的患者在八月初曾做過子宮鏡檢查,為何當下沒有發現懷孕?黃閔照說,正常情形下,子宮鏡不會用在懷孕婦女身上,因此也沒人用子宮鏡看過懷孕的子宮,且鏡頭小、看不出來有胎兒。他說:「要是我來看,大概也會認為是血管增生。」

(自由時報)
--
沒驗孕…做子宮鏡 長庚害流產

才歷經急診醫師集體請辭,長庚醫院內部最近流傳一封公開信,控訴婦產科醫師將子宮鏡當成牟利的行銷工具,有女性員工因此早產,產下死胎。長庚醫院昨天坦承醫師確有疏失,因為聽了病人主訴有服避孕藥,未依程序在子宮鏡檢查前驗孕,以致發生死胎事件,該名醫師已遭停權三個月處分。

這封「長庚醫院可以要我噤聲,但不能要我扭曲良知,更不能要泯滅天良」的公開信指出,一位同事於八月廿三日在院內接受子宮鏡檢查,突然不預期產出近六百克、孕期才廿三周的早產兒,但醫師要求護理人員不得急救當時仍有生命跡象的新生兒,甚至將錯推給員工,發表「不知道自己懷孕應該打屁股」等言論。

信中指出,長庚醫院將具侵入性的子宮鏡檢查「工業化」,成為行銷工具,門診幾乎每個人都要接受這項檢查。此外,同一個病人在短期內重複接受子宮鏡檢查,讓長庚醫院兒童大樓子宮鏡檢查室每天門庭若市。以這次早產個案為例,患者短期做過兩次子宮鏡檢查,醫師竟沒發現子宮內有活生生的胎兒。

對此,長庚坦承疏失,發言人黃璟隆表示,患者因多囊性卵巢,造成月經常紊亂,醫師在門診時詢問最後一次月經來潮時間及是否懷孕,患者皆回應「不知道」,且近兩年來經期僅來潮一到三次,不定時陰道出血,擔心是病變。今年一月經子宮鏡檢查開立避孕藥物後,患者仍出血,安排八月八日再次接受子宮鏡檢查,又發現子宮內膜及血管增生。

醫院於是安排上月廿三日第三次接受子宮鏡手術,沒想到手術當天,患者才剛上手術台,總醫師準備器械時,發現患者兩腿間夾著一顆頭,醫師緊急引產才知道她懷孕廿三周,引產後的孩子經現場三名醫師確診,宣告為死胎。長庚強調,絕無投書中所謂「有生命跡象胎兒不予急救」。

黃璟隆表示,孕婦不能接受子宮鏡檢查及手術,這名醫師未先驗孕,處置未盡周全,已遭停權三個月,將重新接受子宮鏡教育訓練,經審核後才能再進行檢查。患者已四十一歲,且育有兩子,並不打算再生第三胎,已接受醫師道歉並表示原諒。

對於醫師進行子宮鏡檢查卻未發現懷孕,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說,懷孕期間子宮頸過度充血,內視鏡探頭幾乎沒辦法伸到子宮裡面;北市四季和安診所院長徐金源也說,懷孕時子宮變大,內視鏡難進入,推測可能未深入。

林口長庚子宮鏡檢查 全台最多

林口長庚醫院內部流傳公開信,控訴婦產科醫師將子宮鏡當成牟利工具。健保署長李伯璋昨天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林口長庚近三年申報子宮鏡檢查人數、人次,均占所有醫學中心申報總量的半數,是否有濫用情形,健保署已成立調查小組,最快一周內提出報告,長庚也同步進行內部調查。

「身為新一代的婦女,若有異常的子宮出血,記得跟醫師討論是否需做子宮鏡,才沒有落伍喔!」這是一位醫師在網頁介紹子宮鏡檢查的開場白。

資深婦產科醫師說,子宮鏡健保支付點數二○三四點,高出陰道超音波四五○點(因總額預算給付採浮動點值,一點約一元)甚多,且核刪比率低,事實上,許多婦科檢查透過陰道超音波即可,但臨床有醫師以處置誘導需求。

四季和安婦幼診所院長徐金源指出,檢查並不是貴就比較好,而是根據不同需求,提供診斷工具,子宮鏡與超音波各有所長,子宮鏡可以直接觀察子宮內息肉、肌瘤及沾黏情形,但陰道超音波可以評估子宮內膜厚度、也能診斷子宮肌廇,同時觀察卵巢,這些都是子宮鏡所不及。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台北馬偕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閔照指出,子宮鏡屬於侵入式檢查,在不同醫院,子宮鏡未必是第一線的檢查方式,以馬偕醫院為例,會先讓患者進行非侵入性的超音波檢查,若有異狀,再進一步安排子宮鏡檢查。

健保署調查林口長庚婦產科有十七醫師,三年來每人申報子宮鏡檢查件數逾五百件,據林口長庚表示,其為台灣最早推展子宮鏡檢查醫院之一,因此檢查比率可能高於其他醫院。李伯璋說,同是醫學中心的台大醫院,就醫人數也很多,但子宮鏡檢查人數並未較高。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9/16/1/4004987.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

疑濫用子宮鏡害流產 前二次檢查未發現胎兒

長庚醫院流傳一封公開信指控,林口一名婦產科醫師,疑似未依照標準作業流程,在沒有驗孕的狀況下,進行子宮鏡檢查,疑因此導致胎兒早產死亡,對此,長庚醫院發言人黃璟隆表示,該名醫師目前停權三個月,可正常看診但接下來三個月若要使用子宮鏡需要有資深醫師陪同,被指控濫用子宮腔鏡,黃強調沒有此事。

黃璟隆表示,該名婦女41歲是林口長庚院內員工,為一名多囊性卵巢病人,長期以來都在院內看診,近2年來經期每年來1到3次,屬於長期不規則經期的女性,有時會有陰道出血的症狀。

今年1月於婦產科看診,醫師就有執行子宮腔鏡檢查,判定她是子宮內膜病變,開立3個月的避孕藥給患者使用,今年8月再度看診,同樣主訴有經期不規則,陰道出血的情形,同樣疑似為子宮內膜病變,8月8日進行門診子宮鏡檢查,當時並非發現子宮裡有胎兒,僅有子宮內膜及血管增生,安排8月23日再次進行子宮鏡手術,但在術前該名婦女就突然將孩子娩出。

從胎兒的大小推估,該名婦女已經懷孕23周,至於8月8日進行子宮鏡檢查時,為什麼沒有發現懷孕?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推測,「沒有一位醫師看過懷孕期間的子宮狀態,因為沒有醫師會在女性懷孕時,進行任何手術,推測醫師才會認定是子宮內膜增生」。

黃璟隆表示,8月23日當天尚未進行手術,孩子就已出生,因此造成早產的原因並非8月23日的手術,但是否是前兩次子宮鏡所致,長庚不能排除。

胎兒娩出後,經現場3位醫師當場確認為死胎後,主治醫師立即向病人及其家屬詳細說明,並對未能事先檢查出懷孕一事予以致歉,並獲病人與家屬諒解。

黃璟隆強調,絕無投書中所謂「有生命跡象胎兒不予急救」。目前該名醫師已遭停權處分,將重新接受子宮鏡檢查教育訓練,經複審無誤方得再為病患執行檢查作業。

未驗孕就做子宮鏡致死胎 林口長庚認錯將醫師停權

才歷經急診醫師集體請辭風波,長庚醫院內部最近流傳1封「長庚醫院可以要我噤聲,但不能要我扭曲良知,更不能要泯滅天良」公開信,控訴長期以來,該院婦科醫師為求業績,偽造病況過度醫療,強迫患者接受不必要的醫療,將子宮鏡當成牟利的行銷工具,就有女性員工因此早產。

長庚醫院今天回應,對這名病人,長庚醫師確有疏失,因為聽了病人主訴有服避孕藥,致未依程序在子宮鏡檢查前作驗孕,以致發生死胎事件。該名醫師已遭停權處分。

長庚並強調,很不幸的,發現胎兒時經兩位醫師確認,已是死胎,絕非刻意不搶救。醫師當場也向病人及家屬承認錯誤並致歉。

爆料護理人員認為,該院婦科醫師牟取不當健保利益亂象叢生,但醫院高層卻從未檢討婦科醫師過度使用子宮鏡檢查,檢討婦產科醫師是否習慣性且故意性的違背醫德。希望衛福部、健保署積極調查,長庚婦產科醫師是否涉及違反醫療法、醫事法,以及涉詐領健保費,還給台灣一個純淨、道德的醫療作業環境。

信中指出,1名同事8月23日在長庚兒童大樓8K開刀房,接受子宮鏡檢查,病因為經期異常,但突然不預期的產生近600公克、孕期才23周的早產兒,當時仍有生命跡象。但醫師居然要求護理人員不得急救新生兒,還要求眾人不得對外公開此事,以免影響院方聲譽,甚至將錯推給該名員工,發表「不知道自己懷孕應該打屁股」等言論。

信中指出,全世界似乎只有長庚醫院將具有侵入性的子宮鏡檢查「工業化」,成為行銷工具,門診10個新診病人,就有9人以上安排子宮鏡檢查,幾乎每個人都要接受這項檢查。

此外,同1個病人可以在短期內重複接受子宮鏡檢查,讓長庚醫院兒童大樓子宮鏡檢查室每天門庭若市,再安排病人回開刀房進行手術,個案比比皆是。

以這次開刀房早產個案為例,患者前後做過兩次子宮鏡檢查,但醫師竟然沒有發現子宮內有活生生的胎兒,且員工已在門診治療5、6個月的經期異常,醫師竟從沒發現是否與懷孕有關。

長庚醫院表示,早在1周前就接獲此案,並即刻展開調查。其次,並啟動跨院際的內部審查,針對林口長庚婦產科所有的子宮鏡病例逐一審視,目前看來並無異常,均符合適應症。

據指出,這名婦女自訴月經不正常,但有常態服用避孕藥,醫師疏漏失去警覺,未依標準流程先為她驗孕。等到發現子宮內有嬰兒時,為時已晚,最後生下死胎。院方強調,醫師絕沒有故意不搶救胎兒,而是經兩位醫師確認,認定已無心跳,才放棄急救。

在啟動急救程序但確認死胎後,這名醫師並當場向病人及家屬致歉。這名醫師已遭到停權處分,未來將重新接受子宮鏡檢查教育,才可能再為病人作子宮鏡檢查。

子宮鏡並非唯一檢查方式 醫籲看病時問清選項與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被指控疑似濫用子宮腔內視鏡,造成一名產婦早產、胎兒死亡,是否涉及濫用健保資源,仍待釐清。婦產科醫師建表示,在不同醫院,子宮鏡未必是第一線的檢查方式,建議病人就醫時表明自身狀況、多表達意見,並請醫師提出不同處置的實證資料、各有何風險,共同討論決定治療選項。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台北馬偕醫院婦產科資深主治醫師黃閔照說,子宮鏡帶個鏡頭經過子宮頸、伸入子宮腔內,醫師可透過該鏡頭在螢幕上看見高倍放大的子宮內的影像,觀察或處理子宮腔的病灶,舉例來說,可用來觀察為何會有不正常出血、習慣性流產或不孕的狀況,確認是否有子宮肌瘤、子宮中膈、息肉、沾粘等問題。

然而,因檢查具侵入性,不建議孕婦與子宮內發炎感染的病人施作;施作時會以水壓將子宮腔撐開,水分可能滲進體內血管,多數人能忍受,但少數病人可能發生肺水腫的情形。

黃閔照表示,在不同醫院,子宮鏡未必是第一線的檢查方式,以馬偕醫院為例,會先讓患者進行非侵入性的超音波檢查,若有異狀,再進一步施作子宮鏡檢查。

黃閔照特別提到,醫療處置的選項未必只有一個,現在醫界推廣「醫病共享決策」,由醫師提出不同處置的實證資料,病人依自身狀況、病情急迫性等提出選擇偏好,醫病共同討論決定治療選項,建議病人就醫時多多表達意見,與醫師有良好溝通。

林口長庚醫院被爆讓病人短期間內重複進行多次子宮鏡檢查,黃閔照表示,臨床上的確可能有這樣的需要。他說明,子宮鏡可分為「門診式子宮鏡」與「切除式子宮鏡」,前者作為觀察用,後者則適用於作完檢查還在出血、有嚴重子宮沾黏或嚴重子宮肌瘤而須多次進行切除的病人,另外也有的病人必須多次追蹤檢查。因此,長庚事件是否涉及濫用健保資源,仍待主管機關調查釐清。

不做子宮鏡就落伍了?聽這位專業醫師怎麼說

「身為新一代的婦女,若有異常的子宮出血,記得跟醫生討論是否需做子宮鏡,才沒有落伍喔!」這是一位醫師在網頁上介紹子宮鏡檢查的開場白。果真不做子宮鏡就落伍了嗎?子宮鏡健保支付點數為2034點,高出陰道超音波的450點甚多,且核刪比率較低,資深婦產科醫師表示,不乏有部分醫師以處置誘導需求,但事實上,許多婦科檢查透過陰道超音波即可。

子宮鏡可以讓醫師直接觀察子宮腔內部,有醫師稱子宮鏡是目前最精準的子宮腔檢查,但四季和安婦幼診所院長徐金源表示,子宮鏡和超音波各有所長,子宮鏡可以直接觀察子宮內息肉、肌瘤及沾黏情形,但陰道超音波可以評估子宮內膜厚度、也能診所子宮肌廇,甚至可以觀察卵巢,這些都是子宮鏡所不及。

徐金源強調,檢查並不是貴就比較好,而是根據不同的診斷需求,提供工具,以治療不孕來說,了解子宮粘黏情形非常重要,此時子宮鏡就派上用場;但若要評估子宮內膜厚度、一定要做陰道超音波。

徐金源也說,侵入性檢查有其風險,子宮鏡為了幫助醫師擴展視野,必須打入大量的水進入子宮,臨床即有因此而水中毒的案例,後來患者緊急轉送醫學中心,靠葉克膜才救回一命。

子宮鏡申報 林口長庚占全醫學中心一半

長庚醫院被指控疑似濫用子宮鏡,造成一名產婦早產、胎兒死亡。對此,長庚醫院回應,沒有濫用一事,但是根據健保資料顯示,林口長庚患者多,子宮鏡用得也多,根據統計,占所有醫學中心的一半,至於是否有不該用卻用了子宮鏡的問題,健保署已經成立調查小組調查,最快一週內會有報告,長庚也同步進行內部調查。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根據健保資料顯示,若僅看醫學中心的門診量,一年婦產科門診就醫人次大約有610萬人次,就醫人數為119萬人,其中1年執行子宮鏡檢查人次為2萬次,人數約1.7萬人。

林口長庚醫院近3年申報子宮鏡檢查次數2.73萬次,占所有醫學中心總量達49.9%,人次執行率為1.18%,檢查人數2.72萬人,占所有醫學中心總量為50.12,人數執行率5.59%,占整理平均為1.2%。

近3年,全台灣醫學中心子宮鏡檢查約1.2億元健保費用,林口長庚約5500億萬元健保費,占4成6;經過醫師歸戶後,林口長庚醫院總共有17位醫師,3年內申報子宮鏡檢查超過500件。

(聯合報)
--
坦承疏失 長庚:該醫生停權

林口長庚醫院繼急診醫師集體請辭風波後,再度爆出內部員工投書媒體,揭婦產科醫師未察知婦女懷孕,使用子宮鏡檢查導致胎兒早產不治,同時指控醫院把子宮鏡檢查工業化,十個病人九個被安排做子宮鏡,以圖快速謀利。長庚坦承疏失,已將醫師停權,未來將改善醫療流程,避免憾事再發生。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黃璟隆表示,這是位多囊性卵巢病人,經常性月經紊亂,使用避孕藥物,門診子宮鏡檢查顯示子宮內膜及血管增生,惟於子宮鏡手術前未執行驗孕檢查,致未能診斷出病人懷孕,處置有未盡周全之處。

一封「長庚醫院可以要我噤聲,但不能要我扭曲良知,更不能要我泯滅天良」投書指出,事件發生在8月23日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8K開刀房,在子宮鏡檢查過程中,患者(本院員工)突然不預期地生產出一個將近600公克、約懷孕23週,仍有生命跡象的胎兒。

當場人員要求護理人員不得對新生命進行急救,必須協助謀殺胎兒生命;除了要求護理人員噤聲,不得對外公開這件丟長庚醫院及婦產科醫師顏面的事件外,更看不到長庚高層補救措施。

投書話鋒一轉,指長庚子宮鏡檢中心總是門庭若市,同一病人可以在短期間內,重複安排好多次子宮鏡檢查,且大部分都是沒有醫療適應症的不必要檢查,要求衛福部及健保署介入調查。

黃璟隆說,這是醫生個人的疏失,經過醫生的道歉,病人已經原諒這位年輕醫生,雙方並未談及賠償事宜,院方也處以這名醫師子宮鏡檢查停權3個月的處分,同時找來資深婦科醫師針對院內子宮鏡病例逐一審視,目前看來並無異常。

健保署官員則表示,經資料分析,林口長庚子宮鏡檢人數及申報金額均占所有醫學中心一半,的確偏高,將再做進一步病歷審閱,才能確知是否有浮濫使用。

黃璟隆指出,林口長庚是台灣最早推展子宮鏡檢查的醫院,也是醫院的特色醫療,數量上的確可能高於同儕。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9-16/clipping/656/b11a00_t_03_04.jpg

審查機制麻痺 健保署無力把關

健保醫療支出開辦20多年來,由1500多億爆增至今6000多億,健保署曾大言不慚說,經分析發現各項檢查是支出爆增元凶,但此次林口長庚子宮鏡檢查,一家醫學中心,無論檢驗人數還是總申報金額,即占了全國20多家醫學中心的一半,專業人士都覺得高的離譜,若不是內部員工檢舉,健保署恐怕還是神經麻痺,長庚案狠打臉健保署,根本無力把關,還有什麼立場談收取民眾健保檢驗部分負擔。

健保為抑制醫療浪費,10多年前開辦了健保IC卡,近年有雲端藥歷檔,但綜觀這兩項工具,都沒把檢驗納入,但健保署也不是沒辦法,三不五時就可祭出抽審,甚至可以立案專審,也就是針對異常案件進行專案審查。

但健保署就是看不到長庚醫院子宮鏡檢查的異常高占率,若不是長庚員工檢舉,加上向媒體爆料,健保署才去撈出長庚醫院子宮鏡檢查資料,看到如此高的比率連官員自己都驚呆了,健保署的審查機制根本已經到了麻痺的地步,不禁令人質疑,平時健保署都在審查什麼?

醫界相關人士指出,女性異常出血可用超音波檢查,也可以用子宮鏡檢查,這些都符合規定,端看醫師的處置選擇,也因此林口長庚子宮鏡檢查案調查下來,最後可能只有少部分重覆檢查違反規定,健保署得以扣回費用。問題就在,健保署對子宮鏡檢查的適應症給付是否訂的太寬?因而導致醫療院所「合理的浪費」,恐怕健保署自己才是檢查醫療浪費的始作俑者。

這次事件,凸顯健保給付條件的問題及審查機制的無力把關,醫療浪費不是只有醫療院所及民眾造成而已,健保署無力自身要求,只會將檢驗浪費責任推給民眾,一味想恢復收取檢驗部分負擔,只因民眾是軟柿子?

(中國時報)
--
北韓試射 可攻關島 南韓7分鐘後2飛彈回應

北韓昨清晨再度試射彈道飛彈越過日本上空,飛行3700公里後落入太平洋,超越北韓與美軍在太平洋戰略樞紐關島的距離,是北韓歷來試射飛彈最遠的一次。專家認為北韓欲藉此展現打擊關島能力。南韓也迅速發射「玄武-2」飛彈回應。我總統府表示,國安會第一時間就向總統蔡英文報告最新訊息。

台灣時間昨晨5時57分,北韓自平壤順安發射飛彈,飛行19分鐘後落海,飛行距離較上月29日試射的「火星-12」型彈道飛彈多1000公里,達3700公里,飛行高度則為770公里。
這是1998年以來北韓飛彈第6度飛越日本上空,昨飛彈飛越北海道後,北海道南端襟裳岬巿不少民眾被擴音器傳來的「飛彈發射!北韓發射飛彈!」警告聲喚醒,電視晨間節目與居民手機簡訊要求民眾避難。新幹線、JR線及札幌都營地鐵一度暫停營運。但民眾大多平靜,旅日外籍人士卡茲說:「大家習慣這種新常態了。」

凸顯可即時回應
美軍研判北韓昨試射的是中程彈道飛彈,南韓軍方推測與17天前同為「火星-12」型飛彈。約7分鐘後,南韓軍方也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2枚「玄武-2」彈道飛彈,凸顯有能力即時回應與反制。其中1枚飛行約250公里後落入日本海,相當於飛往平壤順安距離;另1枚發射失敗。
專家指,北韓是要展現其飛彈射程可達距離3400公里的關島,但美國非營利機構「憂思科學家聯盟」分析,火星-12飛彈仍在研發早期階段,準確率低,難擊中關島美軍安德森空軍基地。南韓分析家認為北韓是企圖讓試射飛彈飛越日本成為新常態。

美點名中俄約束
這也是北韓今年試射第19枚彈道飛彈。美國昨重申協防盟友「牢不可破」的決心,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呼籲以「新手段」對付北韓;他點名中、俄採取直接行動約束北韓,中國應停止向北韓出售石油,俄國應停止僱用北韓勞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強調「無法接受」北韓試射飛彈,聯合國安理會在台灣時間今凌晨3時臨時召開會議。安理會周一才通過制裁北韓決議案,禁止北韓出口紡織品及勞工,阻斷其兩大外匯收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表示,中方已做巨大犧牲,執行安理會最新制裁北韓決議,朝鮮半島問題核心是「朝(北韓)美矛盾」,關鍵不在中國。
南韓總統文在寅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譴責北韓,表示此情況下不可能與北韓對話,國際社會將進一步加強制裁。文在寅並下令對北韓最近提到的電磁脈衝攻擊和生化攻擊,要密切分析和做好應對準備。

市場已見怪不怪
我國國安會也召開因應會議,討論最新情勢。總統府說,北韓一再以武力威脅,破壞區域穩定,我國政府強烈譴責。北韓再度試射飛彈後,黃金現貨一度漲0.35%至每盎司1334.42美元,隨後便回跌至1322.53美元,市場已見怪不怪。

北韓火星-12型彈道飛彈
類別:中長程彈道飛彈,可能可攜帶核彈頭
試射:今年5/14、8/29與9/15成功試射,最高飛行高度770公里,飛行距離3700公里
最大射程:推估逾4000公里,可能達7000公里
長度:不明
動力:單節火箭推進器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916/LN02/LN02_004.jpg

等嘸中國幫忙施壓 美制裁招數用盡

北韓再度試射飛彈引發國際又一波譴責,以美國為首的盟國制裁手段幾乎招數用盡,美國總統川普還在期待仰賴中國施壓,但中方可能要等下月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結束後才能有動作。南韓總統文在寅則在北韓核武威脅與薩德部署上,進退維谷。

川普前天在空軍一號專機上宣布計劃在11月訪問中國、日本和南韓,也可能前往越南。這將是他就任後首度訪問亞洲。有記者問起北韓情勢,川普提到中國指出,「我們和中國有非常好的關係」,但他無法說明美中如何合作制止北韓。結果不到5小時後,北韓就試射射程可達關島的飛彈。
主張與北韓和談的南韓總統文在寅,上任後已遭遇北韓10度試射彈道飛彈。南韓延世大學教授迪路利認為,無跡象顯示北韓願跟文在寅談,「文在寅拋出幾個試探的氣球,平壤見一個戳破一個。」
文在寅一度想暫緩在南韓部署美軍薩德(THAAD)反飛彈系統,避免惹惱中國,但在北韓屢次挑釁下被迫下令部署。

19大前難有動作
南韓樂天集團在中國零售事業已遭中國政府抵制摧毀,日前宣布拋售在中國資產。中共19大將在下月18日舉行,值此權力鬥爭關鍵時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太可能在19大結束前對北韓有新動作。
北韓宣稱本月3日成功試爆氫彈,但西方國家不置可否,直到前天美國軍方高層才首次鬆口,戰略司令部司令海頓表示已「假定」北韓試爆的確為氫彈。

(蘋果日報)
--
北韓又射彈 可打到關島

美中俄日同聲譴責

南韓軍方十五日指出,北韓當天清晨約六點五十七分(台灣時間五點五十七分),在平壤順安一帶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試射一枚飛彈,飛行約三七○○公里,約十九分鐘後墜落在距北海道襟裳岬以東約兩千公里的太平洋上,射程較八月廿九日發射的「火星十二型」中長程彈道飛彈(IRBM)延長千餘公里,也是北韓飛彈第六度飛越日本上空。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研判,平壤此舉「劍指關島」。美、中、俄、日、南韓等國紛紛嚴詞譴責,南韓並立即發射一枚「玄武二型」彈道飛彈,針對北韓飛彈發射場進行模擬反擊。

北韓展示打擊能力

美國屬地關島距北韓約三四○○公里,軍事專家指出,這是北韓飛彈歷來飛最遠的一次,旨在向世人展現打擊關島的能力,也意味著北韓飛彈在技術層面快要研發完成。南韓總統文在寅更警告,平壤接下來恐發動電磁脈衝(EMP)與生化攻擊,下令密切分析並為北韓新一波威脅的可能預作準備。

日本防衛省推測,這次與北韓八月廿九日首次發射IRBM越過日本上空一樣,都是從西岸朝東發射,飛行路徑也相同,飛行高度約七五○公里,比先前的五百五十公里要高,但並非採「高飛軌道」,而是一般發射角度。前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司令官香田洋二認為,上次可能因某些緣故而未能達到原先預期的飛行距離,故經修正後再度試射。

美要中俄採取行動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發表聲明點名中、俄,要求北京和莫斯科採取「直接行動」,表明兩國無法容忍這些輕率發射飛彈的行為。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重申,北韓核問題的核心乃「美國與北韓間的矛盾」,焦點不是中方,「制裁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俄國總統普廷譴責北韓挑釁,但重申只有與北韓恢復直接談判才能解決問題。

日相安倍晉三強調,絕不容忍北韓踐踏國際社會在聯合國決議中所展現的團結決心,也絕不容忍北韓再有這種可惡行為,他還說,若北韓繼續這樣下去,將不會有光明前景。

南韓總統文在寅在主持會議時表示,在目前情況下,無法與北韓對話,敦促國際社會加大對北韓制裁和施壓力道,使其真正步上對話之路。南韓軍方在北韓發射飛彈後,隨即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枚「玄武二型」彈道飛彈,設定打擊距離為二百五十公里,足以擊中順安,凸顯南韓能即時回應北韓挑釁。美、日和南韓已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召開緊急會議,預計十六日舉行。

金正恩狂射火星 全為核彈

自信靠核武 能與美交易

聯合國安理會十一日才無異議通過迄今制裁北韓的最嚴厲決議,但平壤十五日清晨照樣發射飛彈,有分析認為,北韓似乎對其「火星十四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和「火星十二型」中長程彈道飛彈(IRBM)的性能愈來愈有自信,逐漸把「火星」系列彈道飛彈當作對抗國際施壓的「外交牌」,而十五日的試射正顯示,北韓領袖金正恩目前決心完成核彈計畫,直到平壤能藉此與華府一對一談判時,取得美方讓步。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十五日評論即寫道,北韓「不大可能有膽量對美國及其盟邦發動先制攻擊」,其發展核武旨在「維持體制和政權的延續。」

掌權6年 搗彈逾80次

自金正恩二○一一年掌權以來,北韓試射飛彈已逾八十次,搭載新型發動機的火星十二型於五月首度試射,當時採行旨在提高發射角度的「高飛軌道」,飛行高度達二一一一.五公里,顯示其技術已大幅進步。

北韓十五日的試射,表明其不惜本國經濟承受重大壓力,也要加快發展核武及飛彈技術的強硬立場,安理會的最新制裁決議未列入將給予北韓致命打擊的全面石油禁運,平壤可能因此認為,中、俄不會坐視其政權崩潰,故堅定繼續挑釁國際社會的策略。

專家認為,北韓數十年來發展的飛彈及核武計畫,已距離成功愈來愈近,現階段並沒有讓金正恩甘願將其放棄的實際誘因,一連串試爆與試射的時機,可能出於平壤之精心算計,直到目標達成。南韓仁濟大學教授金淵哲(Kim Yeon-chul,譯音)認為,平壤一再我行我素,最終目的在於增加其與美方談判時的籌碼,藉此獲取諸如美方願承認北韓為「合法」擁核國家、美軍撤離南韓之類的退讓,北韓近來愈來愈頻繁的挑釁舉動,可被解讀為北韓相信,只要其核武計畫完全成熟,它就能與美國達成交易。

日本放送協會(NHK)十四日報導即指稱,美國與北韓官員本週在瑞士舉行的一個國際安全論壇場邊「密談」,該論壇於十一至十三日舉行,北韓外務省北美局副局長崔康一(Choe Kang-il,譯音)與前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李維亞(Evans Revere)進行會談,會談內容並未公開,崔康一對記者一連串相關提問均三緘其口。

試爆氫彈 已跨關鍵門檻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海頓(John Hyten)十四日表示,他認為北韓於九月三日確實進行氫彈試爆。此前,平壤雖堅稱已成功試爆氫彈,但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未加以證實。專家曾指出,北韓當時的核試為兩階段爆炸,為氫彈之特點。海頓強調,他雖非核子科學家,但據軍方觀察到的規模,以及他所看見之報告,當時確有兩次爆炸,對他而言即是氫彈的定義。

http://img.ltn.com.tw/2017/new/sep/16/images/bigPic/600_142.jpg

日人不得安寧 韓僑老神在在

部分新幹線一度停駛

繼上月底北韓試射彈道飛彈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後,日本全國瞬時警報系統(J Alarm)十五日再度啟動,警告可能受到北韓試射飛彈影響地區的民眾避難,部分列車也基於安全,一度停駛與誤點。日本民眾在擔心害怕之餘只覺得無奈,大歎此後永無寧日;僑居日本的南韓人則說,太過緊張或太過無感都不行。

北韓的彈道飛彈飛越北海道南部襟裳岬上空後,J Alarm立即對包括北海道、本州北部的青森縣與岩手縣等十二個道與縣發出避難警告,要求民眾進入屋內或地下室掩護,社區廣播、電視台以及手機也傳達類似訊息。JR東日本在來線全線以及東北、上越等新幹線一度全線停止,北海道新幹線延誤九分鐘;札幌市地下鐵、仙台市地下鐵,以及連接東京市與茨城縣的筑波快線也因此延誤數十分鐘,但日航與全日空的國內與國際航班則未受影響。鄰近北韓飛彈飛行路線的北海道帶廣機場官員松浦信也(譯音)說,旅客都相當冷靜,「沒受影響我們都鬆了一口氣」。

儘管日本官方也已確認無飛彈殘骸落入日本境內,但日本民眾對飛彈警報從發佈到可能遭到攻擊,只有短短幾分鐘時間逃命避難,深感無奈,特別是北海道居民。襟裳町的船老闆齋藤吉宏(譯音)以「嚇人」、「難以適應」來形容北韓又試射飛彈,畢竟他有十六艘船在飛彈飛行路徑下的海域作業;釧路的漁業官員高橋與一(譯音)說,當局要他們逃到堅固的建築物內避難,但他們在海岸工作的同僚幾分鐘內根本跑不到室內找掩護,「已經發生兩次了……我們今後將不得安寧。」

「反正又不會掉下來」

相較之下,旅日南韓人對北韓再度蠢動顯得老神在在,認為日本政府與媒體過於大驚小怪。鎖定旅日韓僑的免費刊物Hanto的發行人黃貴成說,對北韓試射飛彈無須過度反應,但覺得「反正又不會掉下來」也有問題;不能過於習慣北韓的威脅,仍須保持一定的緊張感,最重要的是,做好避難訓練與維持日常生活。襟裳町的齋藤也說,儘管當地民眾開口閉口一提到北韓飛彈就說「好可怕」,但也沒人真的因此不幹活了。

文在寅上任4月 金正恩11度挑釁

北韓15日再次發射彈道飛彈飛越日本上空,這已是北韓在南韓文在寅政府成立後的第10次飛彈挑釁。以下為北韓今年5月以來的核彈與飛彈挑釁大事紀。

▲2017年5月14日:從平安北道龜城地區發射1枚「火星12型」中長程彈道飛彈(IRBM)。

▲2017年5月21日:從平安南道北倉地區發射1枚「北極星2型」中程彈道飛彈(MRBM)。

▲2017年5月27日:疑似從咸鏡南道宣德地區發射1枚「KN6型」防空飛彈。

▲2017年5月29日:從江原道元山地區發射1枚「飛毛腿ER級」地對艦飛彈。

▲2017年6月8日:從江原道元山地區發射數枚地對艦巡弋飛彈。

▲2017年7月4日:從平安北道方峴地區發射1枚洲際射程的「火星14型」彈道飛彈。

▲2017年7月28日:從慈江道武坪地區發射1枚洲際射程的「火星14型」彈道飛彈。

▲2017年8月26日:從江原道旗桿嶺一帶發射3枚短程彈道飛彈。

▲2017年8月29日:從平壤市順安地區發射1枚「火星12型」中遠程彈道飛彈,飛越日本後,於北太平洋墜落。

▲2017年9月3日:在咸鏡北道豐溪里核子試驗場進行第6次核子試驗,宣布試爆氫彈頭成功。

▲2017年9月15日:從平壤市順安地區發射1枚彈道飛彈,據南韓軍方探測,飛彈飛行3700公里,最大高度770公里。

(自由時報)
--
北韓再射導彈 飛越日本北海道

北韓十五日清晨再度發射彈道飛彈,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飛行距離約三千七百公里,為迄今距離最長的一次。

日本政府研判,這次很可能是中程彈道飛彈「火星十二」,北韓的目的在於驗證已有能力朝關島射擊。

北韓在十五日日本時間六時五十七分,從首都平壤順安地區發射彈道飛彈,七點四分至六分左右飛經北海道上空,日本兩度透過全國瞬時通報系統發出警報,七時十六分左右落入太平洋海域,落點在北海道襟裳岬以東兩千兩百公里,已非日本專屬經濟海域。

安倍譴責 與文在寅熱線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天甫從印度返國,直接前往首相官邸坐鎮,立即對北韓提出嚴厲譴責。下午與南韓總統文在寅熱線,再次確認美日韓合作加強對北韓施壓。

日美兩國外長和防長、日韓外長也都分別為此舉行電話會談。安倍預計十八日前往美國紐約出席聯合國總會,將勸說各國強化對北韓包圍網。

美要求中俄 須採取行動

在北韓發射飛彈前,美國總統川普談及北韓問題時,才說美中關係良好,但不能告訴大家雙方正在合作進行的事,並透露十一月將受邀訪問中國。

但北韓發射飛彈後,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表示,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必須自行採取直接行動,以表明無法忍受北韓魯莽的試射飛彈行為。美國白宮則表示,白宮幕僚長凱利已向川普簡報。

日本防衛省分析,這次發射角度與上次幾乎相同,但飛行距離延長了一千公里,高度也提高兩百五十公里,最高高度約八百公里,再次顯示北韓已提升飛彈能力。防衛省研判「火星十二」最大射程為五千公里。

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表示,從過去北韓發言研判,這次發射意在讓人聯想到關島,因為關島距平壤約三千四百公里。

專家:北韓測試美國紅線

前海上自衛隊司令官香田洋二接受NHK訪問分析,北韓已修正了上次飛行缺點,他認為,北韓透過將關島納入射程的「火星十二」,取得與美國討價還價的能力,今後還可能持續試射「火星十四」,屆時可將洛杉磯甚至全美納入射程。

南山大學綜合政策學部教授平岩俊司分析,北韓這次推進飛行距離,留下可朝關島發射的印象,若美國還是沒有回應,北韓將不斷試射,一邊測試美國紅線,並完成洲際彈道飛彈的開發。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9/16/1/4004553.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南韓發射2飛彈展現反制北韓能力 其中1枚失敗

北韓15日再度試射一枚中程彈道飛彈,試射後六分鐘,南韓快速回應,在一項模擬先制攻擊中,試射2枚玄武2型彈道飛彈。

韓聯社報導,兩枚玄武2型彈道飛彈設定250公里為模擬發射距離,即南韓與北韓此次飛彈發射地順安的距離,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南韓此舉的目的,是向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展現南韓有能力迅速對北韓施加報復性攻擊。

但一名南韓聯合參謀本部官員說,兩枚玄武飛彈中,僅一枚擊中250公里外的模擬目標,另一枚「在起初階段」即墜海,南韓當局正在調查此項失誤。

北韓今又搗彈 文在寅:不可能與北韓對話了!

韓聯社報導,南韓總統文在寅強烈譴責北韓15日試射飛彈,他稱「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與北韓對話,並警告南韓具備將北韓摧毀至「無法恢復」的能力。

北韓15日試射飛彈再次飛過日本上方後,文在寅在他主持的國安會議上發表此談話。就在數日之前,聯合國安理會一致同意,為北韓第六次核試實施新制裁。

文在寅表示:「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展開對話。國際制裁和施壓將進一步增加,迫使北韓別無選擇,只得邁向真正對話的道路。」他先前一直主張與北韓溝通。

驚!北韓發射飛彈 我國有7艘漁船在落彈點周邊作業

北韓今天上午發射飛彈,並落在日本北海道襟裳岬以東2200公里(約1212浬)的太平洋公海海域,根據農委會漁業署的監測資料顯示,我國在附近海域作業共有7艘漁船,經過漁業署人員確認,附近我國籍漁船人員均平安,並未受到北韓發射飛彈波及。

農委會漁業署表示,漁業署有漁業監控中心,24小時密切注意海上作業漁船動態,這次北韓飛彈落彈點,是我延繩釣漁船作業海域,經過漁業署透過漁船船位監控系統確認,落彈點周邊200浬內有7艘我國籍漁船,最近的漁船約距離95浬,經過漁業署人員透過各種管道,聯繫落彈點周邊200浬內的7艘漁船主(長),確認人船均平安。

此外,我國目前在西北太平洋作業的秋刀魚漁船船隊,距離落彈點約280浬以上,對秋刀魚作業船隊也無影響,讓外界都鬆了一口氣。

(聯合報)
--
北韓又搗彈 金融市場陷入「飛彈疲乏」

北韓15日試射中程彈,再度飛越日本上空,有效射程達3,700公里,能打到關島。但金融市場對北韓頻頻試射已陷入「飛彈疲乏」,反應愈來愈淡定,認為就像「狼來了」的故事,資金15日也未湧入安全資產。

日本政府發言人表示,15日當地時間6時57分,北韓發射飛彈,飛越日本北海道後,墜落在2,22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為北韓在三周內第二度發射飛越日本上空的飛彈。美國初步評估北韓發射的是一種中程彈道飛彈。

北韓外交部官員表示,這次試射是「強化核子威懾的正常部分」。南韓評估,這次發射飛彈射程為3,700公里,飛行高度770公里,射程已超越北韓到關島的3,400公里距離。

針對北韓的最新挑釁措施,聯合國安理會預定美東時間15日下午3時在紐約開會。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阻止北韓擁有打擊美國能力的各種選項都攤在檯面上,包括使用核武,並質疑談判的效果。

不過,市場似乎日漸把北韓的挑釁視為「狼來了」的故事。試射消息傳出後的一分鐘內,向來被視為「安全天堂」的日圓立即對美元升值0.6%,但之後三分鐘升幅縮水66%,更在幾小時後翻黑,貶至五周來低點。

比較特別的是,這次在北韓試射飛彈後,南韓旋即以軍事演習為由試射飛彈,以回敬北韓。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9/16/1/400445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北韓兩次飛彈測試比一比 留意這次試射目的 Q&A

北韓今天再度發射一枚飛越北海道上空的彈道飛彈,射程更遠,顯然飛彈能力更強化。以下逐一比較兩者的差異:

●時間和地點

這次估計是在東京時間上午7時16分落海,上一次較早,是在6時12分左右。上次落在北海道襟裳岬東方1,180公里處,這回距離更遠,落在襟裳岬東方2,200公里處。

●飛彈類型

據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初步判定,北韓這回發射的飛彈和上次一樣是中程彈道飛彈。

●市場反應

上回市場反應較大,日股跌落至四個月谷底,韓股一度跌深1.6%。這回市場明顯顯得淡定,日股開盤下跌後拉回小漲0.1%,韓股開盤跌幅也僅0.3%。

●專家怎麼看

華府國家利益中心國防研究主管Harry J. Kazianis認為,北韓可能在測試設計上改良的發動機或重返大氣層載具。

(經濟日報)
--
射更高!飛更遠! 日本超級火大

北韓今早再度發射彈道飛彈,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嚴厲譴責北韓行徑,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

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表示,飛行距離約3700公里,最高高度約800公里,中距離彈道飛彈的可能性很高,很可能與上個月29日發射的「火星12型」相同。由於北韓距離關島約3400公里,顯示北韓飛彈已可達關島,防衛省分析,這次發射的角度與上次幾乎相同,但是飛行距離延長了1000公里,高度也比上回提高250公里,再次顯示北韓飛彈能力的提升。

對於自衛隊未加以擊落,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說明,自衛隊從彈道飛彈一發射隨即掌握,一直到落下為止全程追蹤,但由其落下情況判斷,推定不會對日本造成損傷,因此未加以迎擊。日本政府已透過北京大使館,向北韓提出強烈抗議。

甫結束印度訪問行程,9時返抵日本的安倍表示,北韓踐踏國際社會期待和平解決的意念,絕不能容忍北韓的再次暴行,必須讓北韓理解到,繼續一意孤行不會有美好的未來。他將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並希望國際社會團結一致給北韓發送更強烈的訊息。

日本政府今早7時左右透過全國瞬時通報系統發出警報,北韓再度發射了彈道飛彈、7時7分二度發出警報,指飛彈飛越北海道上空。比起上月29日警報系統的傳遞更為快速。接到警報的地區包括:北海道、青森、岩手、宮城、秋田、山形、福島、茨城縣、栃木、群馬、新潟、長野。

上月北韓彈道飛彈飛越北海道時,許多學校緊急停課,北海道交通一度癱瘓;但這一次至中午為止未傳出學校緊急停課,JR東日本與私鐵雖因接到緊急通報後進入警戒狀態而一度停駛,但很快恢復運作,也未造成交通大混亂。

北韓又射跨日飛彈 南韓也發射2飛彈

北韓今天再度發射一枚中程彈道飛彈,飛掠北海道上空落在太平洋,回應聯合國安理會11日對其飛彈和核彈計畫發動的新制裁。安理會15日將召開緊急會議。

北韓試射後六分鐘,南韓也試射兩枚玄武2型彈道飛彈,模擬報復攻擊飛彈發射基地。其中一枚擊中250公里外的模擬目標;南韓總統文在寅召開國安會議,指示落實安理會最新制裁,並要求南韓準備面對新型態威脅,包括生物武器和電磁脈衝武器的威脅。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表示,中國與俄羅斯必須自行採取直接行動,以表明他們他們無法忍受北韓魯莽的試射飛彈行為;國務院14日聲明說,北韓持續的挑釁,只會讓北韓的外交與經濟更加受孤立。

白宮表示,白宮幕僚長凱利已向川普總統簡報;在北韓試射前,媒體才問川普處理北韓問題的進度,川普回說,美中關係良好,正在處理各項事務,但美國人民絕對會非常安全。

北韓在台灣時間5時57分從平壤的順安區向東發射飛彈,射程3700公里,飛行高度770公里,可能是火星12型飛彈,沒有對北美或關島構成威脅。

北韓今天試射飛彈的飛行距離為歷來最長,超越平壤到關島的距離。先前試射的飛彈理論上射程可及美國本土中西部。

飛彈在日本上空飛了大約兩分鐘,雖然日本防衛大臣已獲首相安倍晉三授權,在發現北韓飛彈飛越日本領空時可立即摧毀,不過日本並未嘗試予以擊落。日本緊急召開國安會議,強烈譴責北韓挑釁。

北韓本月3日進行第六次核子試爆,也是迄今最強的一次試爆;平壤宣稱試爆的是體積小到能夠裝在飛彈上的氫彈。

北韓8月29日發射飛彈時,聲稱那是遏制關島的「意義重大前奏」,並揚言要向太平洋發射更多飛彈,飛越日本領空。

平壤14日才威脅日本和美國,揚言報復他們支持安理會制裁北韓。北韓一個組織揚言美國應像「瘋狗般被亂棒打死」,隨著美國起舞的日本也應「沉入大海」。

國際戰略研究所軍事分析家鄧普西說,這次試射是北韓彈道飛彈迄今飛行最長的距離,明白顯示北韓飛彈射程確實能打到關島,只是未必準確。

(聯合晚報)
--
聯合國祭新制裁 北韓悍然再射中程飛彈

南韓與日本官員表示,北韓今天試射一枚飛越日本北部北海道並落入太平洋的飛彈,繼平壤近期試爆其最具威力的核彈後,又進一步加劇緊張情勢。

路透社報導,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Yoshihide Suga)於一場臨時舉行的記者會上指出,該枚飛彈飛越日本上空並落入北海道東方約2000公里的太平洋。

日本放送協會(NHK)畫面顯示,日本北部城鎮釜石(Kamaishi)於當地時間上午7時響起刺耳的飛彈警報聲。

據南韓軍方表示,飛彈高度達到770公里,飛行約19分鐘,射程約3700公里,距離足以到達美國太平洋屬地關島。美國軍方隨後也表示,偵測到一枚中程彈道飛彈。

南韓表示,他們也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玄武-2」彈道飛彈,以回應北韓的飛彈試射;南韓與日本均已緊急召開國安會議。

北韓在年輕的金正恩掌權後已多次試射飛彈,以加速武器研發計畫,目的在讓北韓能以威力強大、搭載核彈頭的飛彈瞄準美國。

韓國國防安全論壇(Korea Defence and SecurityForum)資深研究員楊旭(Yang Uk,音譯)說:「這枚火箭意味北韓飛彈在技術層面快要研發完成,北韓可能也因感受到一些壓力,覺得有必要向國際社會展現些東西。」

澳洲也很快就譴責北韓這次發射飛彈。澳洲總理騰博爾(Malcolm Turnbull)今天接受天空新聞網(SkyNews)時說:「這是北韓政權另一危險、魯莽的罪行,威脅區域及世界穩定,我們給予絕對的譴責。我相信這顯示北韓對安理會近期加強實施的制裁感到惱怒,代表制裁有效。」

聯合國安理會11日一致通過美國草擬的決議案和新一輪制裁,禁止北韓紡織品出口和限制對北韓的燃料供應。

北韓射彈 南韓也發射玄武-2飛彈反制

南韓合同參謀本部今天透露,北韓今天清晨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枚飛彈後,南韓立即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玄武-2彈道飛彈,予以反制。

南韓針對位於平壤順安的北韓挑釁源頭設定250公里的射程,第一時間進行玄武-2彈道飛彈的實彈射擊演習,彰顯了南韓擁有能即時回應北韓射彈挑釁的能力。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韓美兩軍此前已掌握到北韓準備發射飛彈的跡象,一直密切關注北韓相關動向。

南韓合同參謀本部今天指出,北韓今晨6時57分左右,在平壤順安一帶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枚型號不明的飛彈。該飛彈飛越日本上空,飛行約3700公里,最高飛行高度約為770公里。

合同參謀本部表示,根據飛彈的飛行距離和最高高度分析,北韓所射飛彈可能是火星-12中程彈道飛彈(IRBM)。

據報導,這是北韓自8月29日從平壤順安一帶朝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枚火星-12中程彈道飛彈後,僅隔17天再次發射飛彈。

北韓射彈 南韓:充分掌握並玄武還擊

北韓射彈挑釁,南韓以玄武-2型飛彈還擊。南韓青瓦台表示,南韓軍方昨天已先掌握動向,並獲得總統的事先裁示,在北韓射彈6分鐘後,射擊玄武-2型彈道飛彈,射程可涵蓋平壤。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報導,青瓦台表示,昨天上午6時45分以及北韓今天上午6時57分射彈兩個時段,先後5次向總統文在寅作報告,軍方已獲得總統的事先指示,於北韓射彈6分鐘後的上午7時3分,也朝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了射程可涵蓋平壤的玄武-2型彈道飛彈。

南韓青瓦台發言人朴洙賢表示,總統文在寅今天上午主持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緊急全體會議。

文在寅會中表示,為對應北韓彈道飛彈挑釁,應切實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375號對北韓新制裁的決議,並拿出所有外交手段,以穩固的韓美聯合防衛態勢為基礎,謀求有效應對日益加劇的北韓核武威脅。

文在寅並說,對於北韓最近主張的EMP攻擊和生化威脅等新類型的威脅,不能掉以輕心,務必慎密研究分析並具備應對態勢。

南韓國安會議強烈譴責北韓今天清晨發射彈道飛彈,並敦促北韓停止挑釁,重回無核化談判軌道。

韓專家:北韓射彈凸顯軍事技術成就

韓國國家戰略研究院統一戰略中心長文成默表示,北韓今天發射的飛彈較8月29日的「火星-12」射程多出1000公里,足以涵蓋關島,確實令美國擔憂。

文成默與東國大學北韓學系教授金龍鉉參加南韓有線電視新聞台YTN的時事座談節目「News Talk」時表示,北韓射彈有軍事技術方面和政治方面的考慮。今天發射的彈道飛彈較8月29日的「火星-12」射程多出1000公里,飛越日本上空落入北太平洋,射程足以涵蓋3500公里外的美國領土關島,這充分凸顯了北韓在軍事技術領域的新成就。

他強調,關島屬於美國在太平洋上的中樞基地,關島美軍基地部署各類的戰略資產,打擊關島就象徵著攻打美國本土,因此,美國格外擔憂。

文成默說,至於政治因素,首先是以此鞏固金正恩的領導體制,尤其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北韓新制裁的2375決議僅3天,北韓就打臉式的發射彈道飛彈,在在凸顯北韓自有一套行動方針,不顧國際社會的警告,按照自己的行動方針致力朝向「ICBM(洲際彈道飛彈)+氫彈」的目標邁進。

金龍鉉指出,昨天上午6時45分南韓掌握到北韓準備射彈、今天上午6時57分北韓射彈,南韓軍方已獲得總統文在寅事先裁示,於北韓射彈6分鐘後,也朝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了兩枚射程可涵蓋平壤的玄武-2型彈道飛彈。

金龍鉉指出,問題是,兩枚玄武-2型彈道飛彈中,有一枚成功飛行了250公里,另一枚則在發射後隨即落入海裡,這點亟待檢討。

對於北韓成功研發ICBM的時限,金龍鉉預估,包括再進入大氣層、高熱及磨毀等,若成功克服這些難關,北韓可能還得花費1至3年。

南韓警告 北韓下波恐電磁脈衝攻擊

南韓總統文在寅今天表示,北韓最新一次越過日本的飛彈試射,只會招致進一步的外交與經濟孤立;南韓官員表示,文在寅還警告,北韓接下來可能發動電磁脈衝攻擊等新威脅。

路透社報導,文在寅的發言人朴守鉉(ParkSu-hyun,音譯)在一項簡報中說:「文在寅總統下令官員,密切分析並準備北韓新一波威脅的可能,像是電磁脈衝(EMP)與生化攻擊。」

北韓本月稍早曾表示,他們正研發能發動EMP攻擊的氫彈。不過專家對北韓是否有能力發動這類攻擊看法分歧,EMP攻擊涉及將炸彈投送至大氣層,以對電網和其他基礎設施產生重大破壞。

南韓外交部今天強烈譴責北韓清晨的飛彈試射,稱其為嚴重挑釁之舉,威脅國際和平安全。

南韓外交部在一項聲明裡指出,南韓已完全準備好回應北韓任何威脅,北韓的威脅只會增加南韓對抗平壤挑釁的能力,不過聲明並未提供進一步細節。

金正恩頻挑釁 川普招數用盡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才說,在應對北韓威脅上,美中正有「不能說」的合作,但掛保證美國人民「非常、非常安全」短短不到5小時,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以具體行動再次挑釁。

北韓當地時間15日清晨由首都平壤順安地區向東發射一枚彈道飛彈,射程約3700公里,飛越北海道南端,在北海道以東約2000公里落海,日本政府曾發出警報。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稍早指出,川普已聽取白宮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簡報相關情況,並告訴媒體,進一步的評論請洽詢國務院及國防部。

金正恩對美國及國際社會制裁手段不滿,揚言繼續試射,他「說到做到」;然而,一向快人快語、滿嘴火藥味的川普,這次卻讓白宮在聲明中展現「川普知道了,去問其他相關部門」的態度。

讓人好奇的是,向川普簡報的是主管白宮日常庶務的凱利,而不是過去白宮主人應對國安議題會諮詢的智囊團、如白宮國安顧問及白宮國安會成員。

川普以言語恫嚇、推特發文罵過北韓,也曾批評中國幫忙有限,連在第一線承受北韓威脅的締約同盟南韓也曾被掃到颱風尾,這一切,金正恩看在眼裡,玩「邊緣戰略」更玩上了癮。

即使聯合國最新制裁已被輿論譏為是「縮水版」,但金正恩仍然持續試射,趕在聯合國大會開議前,再度挑釁世界,而國務卿提勒森才與盟邦英國討論應對北韓問題,但金正恩嗆聲美、中,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面子與尊嚴,他沒放在眼裡。

但要說川普不了解金正恩,也不盡然,在聯合國最新一次制裁後,川普就說「縮水版」的制裁只是一小步、沒什麼大不了,也不認為會對北韓產生任何影響;而金正恩今天以行動證實川普所言不假。

可以確定的是,在解決北韓升高挑釁這一難題上,川普很難如自己曾自豪說的「許多問題,我能一個人處理」,除經濟制裁與施壓中國,美國招數有限。

今年的聯大會議,將是川普首次參加自己口中曾批評的「聊天俱樂部」,巧合的是,在習近平、俄羅斯總統蒲亭及德國總理梅克爾今年都不出席的情況下,川普將擁有眾人聚焦於他一人的世界舞台。

川普預計18日還將討論聯合國的改革議題,川普要如何擘畫方向?甚至讓聯合國為首要機制的外交手段、能在北韓問題上發揮效果?拒絕接受北韓為核武國家的美國,在外交手段制裁北韓上,仍在尋找那把開門鑰匙。

北韓飛彈6度飛越日本 未來恐常態化

北韓再度發射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的彈道飛彈,有日本民眾覺得可怕,也有民眾繼續工作。一位日本自衛隊幹部說,未來北韓飛彈仍可能從北海道上空通過,這種情況恐將常態化。

北韓清晨發射一枚疑為「火星12號」的中程彈道飛彈,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落在襟裳岬東方約2200公里太平洋海域。推測這枚彈道飛彈飛行距離約3700公里,高度約800公里。

日本產經新聞訪問防衛省官員表示,這次發射飛彈的徵兆在事前就有媒體報導,已是預料中的事;自衛隊幹部說,之前大家都分析北韓飛彈可能往關島方面發射,但這次的發射已很明確,未來北韓飛彈仍可能從北海道上空通過,這種情況恐將常態化。

北韓8月29日發射火星12號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可能因為在短時間面對兩次飛彈飛越,日本朝日新聞報導,雖然有部分鐵路公司讓電車暫時停駛,但多數路線受影響的時間都比8月29日來得短。

JR東日本上午7時1分暫時讓東北等新幹線停駛,部分地區路線電車也暫時停駛,但確認安全無虞後,7時10分就恢復行駛。

JR北海道新幹線及地區路線電車,也都只有短時間停駛。

而包括日本航空及全日空等空中航班,完全不受影響。

東京都秋葉原車站附近一位男性上班族說,雖說工作跟生活完全不受影響,但想到飛彈從日本上空通過還是有點可怕。

北海道襟裳町的男性說,雖然飛彈從非常高的上空通過,感覺不到有多可怕,但還是希望北韓不要再射飛彈了。

一位大學生說,政府也好、媒體也好,對北韓威脅都太過煽動性,希望能夠找到跟北韓對話的管道。

北海道新聞UHB報導,飛彈再度飛越北海道上空,民眾都相當冷靜。

一位札幌市民說,警報響當下人在家裡,就儘量遠離窗戶,畢竟也沒有可以避難的地方。一位函館市民說,當下在切烏賊,警報響還是繼續工作。

十勝每日新聞報導,曾經歷過戰爭的一位84歲女性說,戰爭是非常悲慘的事,希望北韓停止這種會挑起戰爭的挑釁行為。

在廣尾町十勝港準備出海捕魚的漁民說,反正做什麼都無濟於事。另一位漁民說,聽到警報就感到不安,只希望能安心生活。

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一早就通過全國即時警報系統(J-Alert),對北海道及東北6縣,加上關東北部的茨城縣、?木縣、群馬縣、長野縣及新潟縣,共計12道縣、617市町村,發出了2次的飛彈警報。

透過J-Alert傳達北韓飛彈警報,第一次是在北韓飛彈通過沖繩縣南西群島上空的2012年12月;第2次是2016年2月通過沖繩縣先島群島上空;第3次是8月29日通過北海道上空。今天是第4次。

北韓飛彈第一次飛越日本上空是1998年8月,到今天已是第6次飛越,時間長達近20年,但最近兩次飛越只間隔16天。

日本政府面對北韓挑釁,使盡全力透過外交手段籲求國際社會共同施壓,在未收成效之前,日本民眾生活還是得照過,儘管飛彈通過日本上空時,約在800公里高的地方,不會帶來立即的危險,但隨著發射頻率常態化,日本民眾短時間恐怕仍難脫飛彈威脅。

聯合國秘書長譴責北韓射飛彈 安理會磋商

聯合國大會總辯論下週登場,北韓再度發射飛越日本上空的彈道飛彈,安理會今天將集會因應磋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強烈譴責北韓行徑,再一次違反安理會相關決議。

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發表聲明,呼籲北韓領導人停止一再飛彈試射行徑,遵守安理會決議,為恢復朝鮮半島無核化提供誠摯對話空間。

第72屆聯大日前開議,總辯論下週二(19日)登場,古特瑞斯表示,將利用此一機會與相關國家領袖共商,尋求解決之道。

北韓時間15日清晨發射中程彈道飛彈,飛越日本北海道上空,掉落在太平洋海域。在美、日要求下,安理會今天下午將集會研議因應措施。

針對北韓9月3日實施規模最大的第6次核試,安理會才在11日無異議通過新一波北韓制裁案。另8月初,也曾通過第2371號決議。

北韓又射彈橫越日本 區域緊張大事記

北韓今天再度試射彈道飛彈飛越日本上空,引發日本嚴重不滿,區域緊張態勢升高,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針對今年來朝鮮半島情勢作了回顧整理。

●1月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說,北韓正處於發展可攜核彈頭長程飛彈的最後階段。

不久後,北韓就以行動回應了金正恩的說法。據北韓官媒,平壤當局於2月11日成功發射一枚新的彈道飛彈「北極星2號」(Pukguksong-2)。

●2月

與金正恩形同陌路的同父異母兄長金正男在馬來西亞遭人以帶有劇毒的VX神經毒劑殺害。調查人員懷疑北韓涉案。

●3月6日

北韓朝日本海(東海)發射了4枚彈道飛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極其危險的行動」形容此事。

北韓官媒中央通信社(KCNA)報導,4枚飛彈中的3枚落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內。這次是北韓火炮部隊針對駐日美軍基地的演習。

在這次試射多枚飛彈後,美製「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又稱薩德反導系統)運抵朝鮮半島。北京當局強烈反對南韓部署薩德,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警告,在美國與北韓都不願讓步的情況下,雙方可能發生「正面衝突」。

另一方面,美國宣布,美軍陸戰隊首次在一項演習中,在南韓部署了F-35B戰機。

●4月2日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中國大陸若無法扭轉情勢,美國願意獨自採取行動,以遏止北韓的核武計畫。

美韓當局表示,2天後,川普準備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之際,北韓從朝鮮半島海岸發射了另一枚彈道飛彈。

●4月10日

不久後,針對美國派遣包括排水量9萬7000噸的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航空母艦打擊群前往朝鮮半島,北韓激烈回應說,「無論美國採取什麼方法」,北韓都將反制「魯莽的侵略行為」。

卡爾文森號於4月底抵達朝鮮半島海域,預計與南韓展開軍演。川普則以對金正恩的一番讚譽,結束了朝鮮半島持續一個月的緊張情勢。他說金正恩年紀輕輕就掌國家大權,是個聰明的傢伙。

●5月1日

川普以更正面的態度來處理與北韓的關係。他說,「在適當情況下」,他會「很榮幸地」與金正恩會面。

同一天,美國官員證實,充滿爭議性的薩德反導系統終於部署於南韓並開始運作。

●5月14日

美國官員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北韓當局發射了一枚彈道飛彈,落在俄羅斯海參崴南方60哩外海。

這是南韓總統文在寅5月10日就任以來,北韓首次的挑釁行動。文在寅主張與北韓接觸,以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

●6月2日

北韓於5月發射多枚飛彈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6月2日投票一致同意,針對平壤的核子和飛彈計畫祭出新制裁措施。

●6月8日

北韓對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4枚反艦飛彈。此前不到24小時,首爾當局以有待環境影響評估為由,宣布將暫緩部署薩德反導飛彈系統。

●6月30日

美國軍方表示,已準備好針對北韓的修訂版軍事選項;平壤當局若進行地下核子試爆或彈道飛彈試射,並顯示在可攻擊美國的武器上取得可觀進步,美軍就會將修訂版軍事選項呈交總統川普。

●7月4日

北韓在美國獨立紀念日當天表示,成功進行了首次可攜帶核武的洲際彈道飛彈試射,射程「可及全球任何地方」。

平壤這次試射長程飛彈進入日本海。有專家說,飛彈射程有可能到阿拉斯加。

●7月28日

北韓二度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南韓合同參謀本部說,與7月4日首次相比,這次射程更遠。

●8月26日

北韓發射3枚短程彈道飛彈。

●8月29日

北韓發射彈道飛彈飛越日本並落入太平洋。南韓表示,這枚飛彈飛行約2700公里,最大高度約550公里。

●9月3日

北韓第6度核試爆。

●9月14日

由於聯合國針對北韓3日核試採取新制裁措施。北韓揚言擊沈日本,並讓美國「化為灰燼和陷入黑暗」。

●9月15日

北韓發射彈道飛彈飛越日本北海道後落入太平洋,南韓軍方合同參謀本部表示,這枚飛彈的飛行高度約達770公里,射程約3700公里。北韓射彈後,南韓也立即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玄武-2」彈道飛彈回應。

南韓新政府成立後 北韓第10次射彈挑釁

韓聯社報導,北韓今天再次發射彈道飛彈,飛越日本上空落於太平洋,這是北韓在南韓文在寅政府成立後的第10次飛彈挑釁。以下為北韓今年5月以來試射飛彈挑釁大事紀。

●2017年5月14日:從平安北道龜城地區發射一枚火星12型中遠程彈道飛彈(IRBM)。

●2017年5月21日:從平安南道北倉地區發射一枚北極星2型中程彈道飛彈(MRBM)。

●2017年5月27日:疑似從咸鏡南道宣德地區發射一枚KN6防空導彈。

●2017年5月29日:從江原道元山地區發射一枚飛毛腿ER級地對艦彈道飛彈。

●2017年6月8日:從江原道元山地區發射數枚地對艦巡航飛彈。

●2017年7月4日:從平安北道方峴地區發射一枚火星14型洲際彈道飛彈。

●2017年7月28日:從慈江道武坪地區發射一枚火星14型洲際彈道飛彈。

●2017年8月26日:從江原道旗桿嶺一帶發射3枚短程彈道飛彈。

●2017年8月29日:從平壤市順安地區發射一枚火星12型中遠程彈道飛彈,飛越日本落於北太平洋。

●2017年9月3日:在咸鏡北道豐溪里核子試驗場進行第6次核子試驗,宣布試爆洲際氫彈頭圓滿成功。

●2017年9月15日:從平壤市順安地區發射一枚彈道飛彈,據韓軍探測,射程約3700公里,最大飛行高度達770公里。

北韓飛彈發展大事紀

北韓今晨由首都平壤順安地區向東發射一枚彈道飛彈,飛越日本北海道南端,墜入太平洋。法新社整理北韓飛彈發展重要日程如下:

●1970年代晚期:開始研發蘇聯飛毛腿B型飛彈(Scud-B),射程300公里,並於1984年試射。

● 1987-1992年:開始開發改良型飛毛腿C型飛彈(射程500公里)、射程1300公里蘆洞(Rodong-1)、2500公里的大浦洞一號(Taepodong 1)、3000公里的舞水端飛彈(Musudan-1)和6700公里的大浦洞二號(Taepodong 2)飛彈。

●1998年8月:試射大浦洞一號飛越日本,北韓稱之為發射衛星,但美國和其它國家都說這是飛彈試射。

●1999年9月:試圖改善與美國關係期間,宣布暫停長程飛彈試射。

●2000年7月12日:第5回合美國和北韓飛彈談判,因北韓要求每年10億美元交換暫停出口飛彈,談判沒結果。

●2005年3月3日:北韓恢復試射長程飛彈,指責布希政府行「敵意」政策。

●2006年7月5日:北韓試射7枚飛彈,包括長程大浦洞二號,發射40秒後爆炸。

●2006年10月9日:北韓首次執行地下核試爆。

●2009年4月5日:北韓試射長程火箭,飛越日本落在太平洋。北韓說是企圖送衛星上軌道,但美日韓視為掩飾試射大浦洞二號飛彈。

●2009年5月25日:北韓進行第2次地下核試爆,威力較第一次強大數倍。

●2012年4月13日:北韓試射長程火箭送衛星上軌道,但衛星很快爆炸解體。

●2012年12月12日:北韓發射多節火箭,成功將地球觀測衛星放上軌道。

●2013年2月12日:第3次地下核試爆。

●2016年1月6日:第4次地下核試爆,並說是氫彈,但大多數專家都質疑這種說法。

●2016年3月9日:金正恩宣稱北韓成功將熱核彈頭微型化。

●2016年4月23日:試射潛艇發射彈道飛彈(SLBM)。

●2016年7月8日:美國和南韓宣布計畫部署先進的飛彈防衛系統「終端高空防衛系統」(THAAD, 俗稱「薩德」)。

●2016年8月3日:發射彈道飛彈,首次直接落入日本經濟海域。

●2016年9月9日:第5次核試。

●2017年3月6日:發射4枚彈道飛彈,說是為了要攻擊在日本的美軍基地而做的演練。

●2017年3月7日:美國開始在南韓部署薩德。

●2017年5月14日:發射彈道飛彈飛行700公里落入日本海。分析家說,估算其射程達4500公里,關島也在範圍之內。

●2017年7月4日:試射彈道飛彈,分析家說,阿拉斯加在射程範圍內。平壤後來表示,這次試射「火星14型」(Hwasong-14)洲際彈道飛彈是個「里程碑」。

●2017年7月28日:發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理論上射程約1萬公里,也就是可以攻擊美國本土大半面積。

●2017年8月26日:發射3枚短程彈道飛彈。

●2017年8月29日:發射彈道飛彈飛越日本並落入太平洋。南韓表示,這枚飛彈飛行約2700公里,最大高度約550公里。

●2017年9月3日:北韓第6度核試爆。

●2017年9月15日:北韓發射飛彈飛越日本北部的北海道後,墜入日本北海道襟裳岬東方約200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南韓表示,這枚飛彈的飛行高度約達770公里,射程約3700公里。

(中央社)
--
北韓狂耀武 南韓急揚威

北韓繼上月29日後,15日清晨再試射彈道飛彈,越過北海道落入太平洋。北韓這次飛越北海道導彈射程3700公里,顯然是挑明3400公里遠的關島可輕易命中。

金胖挑釁 文在寅射彈回應

北韓15日清晨6時57分(台灣時間5時57分)在平壤順安一帶朝東方發射一枚疑似「火星-12型」中程彈道飛彈,飛越北海道,7時16分落入北海道襟裳岬以東約2200公里太平洋。射彈6分鐘後,南韓總統文在寅下令,向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兩枚射程涵蓋平壤的「玄武-2型」彈道飛彈,彰顯南韓軍隊擁有即刻回應北韓射彈實力。

日官房長官菅義偉昨在記者會表示,日本堅決不容許北韓再三挑釁,已向北韓嚴重抗議,並傳達日本國民強烈憤怒,予以最強烈譴責。日相安倍晉三昨嚴厲譴責北韓「暴行」,他並要求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向北韓發出更強烈訊息。

文在寅譴責平壤行為嚴重危害半島及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制裁和施壓。他說,北韓一再核試射挑釁,南韓已無法與北韓對話。他警告,北韓接下來可能發動電磁脈衝(EMP)和生化武器新威脅,下令相關部會妥善應對。

下波威脅 恐發動電磁脈衝

分析家指出,北韓這次射彈意在展示攻擊關島能力。專家預測,北韓接下來可能發射涵蓋全球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甚至低角度發射「火星14」洲際飛彈,在太平洋上空進行核彈頭模擬爆炸試驗。

安倍昨傍晚與文在寅通電話,文在寅說,「需加強要求中、俄對北韓發揮影響力。」兩人同意利用出席聯合國大會時,強化美日韓3國合作。

日本15日一早受到北韓試射飛彈影響,北海道新幹線等停駛約10分鐘,許多電車也一度停駛,但不久後便恢復正常通車,各地學校也未緊急停課。

日本大學危機管理系教授福田充表示,有了8月29日的經驗,日媒事前也預告北韓準備試射飛彈,因此這次民間反應較冷靜,未造成太大混亂。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9-16/clipping/656/b01a00_t_01_06.jpg

台灣應提升飛彈防禦能力

北韓危機持續升溫,美國亞太安全專家認為,台灣必須為所有的可能性做好準備,且更有理由增加飛彈防禦能力,尋求速度更快、射程更遠的飛彈系統,以因應區域局勢變化。

美國前駐緬甸大使、代理助理國防部長米德偉指出,北韓的飛彈和核武發展已威脅到區域內的每個國家,包括台灣。可以想像,若朝鮮半島發生動亂,分散日本和美國注意力,可能成為中國大陸威脅台灣的一個掩護,「至少在冷戰期間,這一直是一個問題」。

為所有可能做好準備

米德偉認為,台灣因此必須為所有可能性做好準備,包括可能出現的難民潮,以及鄰近海域可能出現的軍事挑釁。

「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資深研究員費雪表示,北韓此次發射的可能是「火星12型」中程飛彈,雖飛越日本卻不傷及日本本土和人民,但平壤的行徑已使日本飽受威脅。

儘管局勢緊繃,費雪不認為美國及其盟邦會鎖定北韓的任何目標予以報復。他評估,北韓這種發射飛彈和製造威脅恐嚇的行徑將會持續,直到日本和美國開始擊落平壤發射的飛彈為止。

有理由安裝薩德系統

費雪認為,如果「火星12型」中程飛彈對關島構成威脅,對台灣,當然也是明顯的威脅。台北因而有充分理由,要求提升飛彈防禦系統,像是薩德(THAAD)或其他類似速度更快射程更長遠的系統,以抵禦來自北韓的威脅,「如果中國大陸抱怨,台灣應告訴北京,收回對平壤核飛彈的一切物質支持。」

眾議員:美須與台並肩

在美國盟邦日本和南韓受到北韓威脅下,美國在區域內的「堅實朋友」台灣在北韓危機中的作用和角色也逐漸浮現。美國聯邦眾議員迪桑提斯14日出席華府「全球台灣中心」論壇,於致詞時公開主張提升台灣飛彈防禦能力,針對本報詢問,迪桑提斯進一步闡述,北韓和金正恩改變了亞太區域情勢,美國在協助日本和南韓的同時,也必須與台灣並肩,如此,更可平衡金正恩的威脅,對美國也是一個好戰略。

北韓發射飛彈後,美國總統川普隨即聽取了白宮幕僚長凱利簡報;美國國務院也發布聲明點名中國和俄羅斯,指稱中俄兩國必須以自己的直接行動,表明他們無法寬容北韓魯莽的飛彈發射。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9-16/clipping/656/b02a00_t_01_04.jpg

日憂捲入戰爭 籲美與北韓對話

北韓再三試射飛彈和核試,日本評論家田原總一朗在部落格中指出,「也許美國會採取行使武力的選項,屆時美國將要求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安倍首相該如何對應呢?我擔心弄不好會發生日本也被捲入大戰爭的危險。從現狀看來,無法否定這種可能性。」

70歲的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15日在推特上表示,「北韓再度試射飛彈,日本跟隨美國制裁的步調起舞,被北韓威脅要用核彈將日本列島沉到海裡。過去日本也因經不住經濟制裁而做出戰爭的決斷。(北韓)這個國家不可能因制裁而放棄核武,最後因戰爭受打擊的是日本。一定要打開對話的管道才行。」

日本《韓國報導》總編輯邊真一在新聞節目中分析,即使通過制裁、施壓,或中國居中調解都沒用,北韓仍然肆無忌憚地試射飛彈及核試,對北韓而言,唯一能靠外交和平解決問題的途徑就是與美國直接對話。

至於北韓今後是否會繼續進行核試,邊真一表示,北韓在西部和南部的第3第、4核子實驗場都還沒開始核試,但已傳出實驗場正在施工,故十分有可能再次核試。日本外務省幹部表示,很擔心北韓試射飛彈變成常態化。

北韓15日試射飛彈之後,東京證券市場開盤時,為規避風險,日經平均指數小幅下跌,之後因日圓沒有持續升值,緩和了投資人的不安心理,使股價隨之上揚,日經平均指數最後以1萬9909.50點作收,較前一交易日漲102.06點。

銀行證券業者表示,「北韓試射飛彈是預期中的行動,故對金融市場的影響輕微。」「美韓若發生軍事衝突的話,可能就會緊張了。」

決戰亞太 美擬重新部署核彈

北韓15日早晨又試射彈道飛彈並飛越日本北海道後,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呼籲中俄對北韓各自採取「直接行動」,以彰顯對平壤不計後果發射飛彈的零容忍態度。他並接連兩天敦促中國大陸切斷對北韓的石油供應。另外,美國聯邦參議院正在審議中的國防授權法修正案中,有意針對北韓核威脅,在亞太地區重新部署可在潛艦上發射的核飛彈。

提勒森發表聲明,呼籲所有國家採取反制北韓金正恩政權的新措施,並特別提到中國與俄國的作用。提勒森表示,中國大陸是北韓「大部分石油」的提供國,俄羅斯則是「北韓強制性勞工的最大雇主」。

籲中國全面禁運石油

正在倫敦訪問的提勒森14日就曾再次向中國大陸喊話說,禁運石油是一個非常有力的工具,而全世界也只有中國有能力藉此向北韓施壓,迫使其重新考慮發展核武之路。

他希望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及世界強國,應扛起責任祭出這個終極經濟制裁手段。

針對日前北韓第六次核試爆,聯合國安理會11日通過追加制裁決議,首次將油品制裁納入,但顧慮中俄反對,並未全面禁運石油。不過決議警告稱,若北韓持續挑釁行為,「將採取更為嚴厲的措施」,不排除下調石油供應量和全面禁運的可能性。決議也禁止各國接納北韓外派勞工。

北韓15日又射彈後,聯合國安理會應美國和日本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請求,將於15日下午(台灣時間16日早上)召開緊急會議進一步商討。

安理會今開緊急會議

另據南韓《朝鮮日報》15日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正在審議中的《2018年度國防授權法》修正案中,包含了為應對北韓核導彈數量的爆增,在亞太地區重新部署可在潛艦上發射的核飛彈。據悉,這類攜帶核彈頭的潛射巡弋飛彈(SLCM)於20年前從亞太地區撤離。

民主黨籍參議員廣野慶子7月提出的修訂案中,加入了修改美國核武器政策的核心—「核態勢」(nuclear force posture),探討在亞太地區重新部署SLCM方案條款。今年4月,美軍俄亥俄級核子動力巡弋飛彈潛艦「密西根號」就曾駛入南韓釜山海軍基地,與北韓之間威嚇較勁。

南韓能讓北韓無力再起

北韓又試射飛彈,對此南韓總統文在寅15日上午主持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緊急全體會議時表示,在目前情況下無法與北韓對話,而南韓有能力及時粉碎北韓挑釁使其一蹶不振。

北韓試射前一天,南韓外交部14日才宣布南韓有意向北韓婦幼保健項目提供800萬美元援助。但北韓顯然不領情,照樣發射飛彈。韓聯社15日報導,文在寅宣稱,北韓發射飛彈挑釁,對朝鮮半島和國際社會和平與穩定構成重大威脅,他對此強烈譴責並深感憤怒。他說,北韓發射飛彈穿越他國領空是無視國際規範的挑釁行為,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對北韓制裁和施壓力度,讓北韓真正走上對話之路。

文在寅說,北韓應當意識到接連升級的挑釁只會招致外交和經濟更加孤立,最終走向沒落,南韓政府不會對挑釁坐視不管,將採取堅決而有效的措施。他並指出,北韓的威脅日益升級,南韓應具備碰到武力挑釁時立予懲戒的力量,保障國家安全,南韓有能力及時粉碎挑釁,讓北韓無力再起。

文在寅矢言,將集中一切力量樹立與國際社會合作的戰略對策,拿出所有外交手段,以穩固的韓美聯合防衛態勢為基礎應對日益加劇的北韓威脅。他還強調應堅決應對北韓的一切挑釁,保障南韓公民的人身安全,儘快完成《韓美飛彈指南》的修訂工作,增強南韓軍對北韓威懾力,以各種實質性抑制措施應對北韓的威脅,並與國際社會謀求一切可用手段迫使北韓放棄核彈計畫。

文在寅還表示,政府將加強自主國防力量和韓美協防能力,保護南韓全境不受北韓核彈威脅,希望南韓公民相信政府的意志和應對措施,生產生活照舊進行。

文在寅14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宣稱南韓需要增強軍力,因應北韓先進的核武及飛彈力量。但他強調不認為南韓應研發核武,或重新部署美軍戰術核武,認為這樣做將難以維持南北韓之間的和平,也會觸發東北亞核武競賽,危及地區和平及穩定。

刺殺金正恩 假戲真做倒數中?

2014年上映的美國喜劇片《名嘴出任務》(The Interview),劇情描述刺殺金正恩,曾轟動一時。隨著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升高,現實版的刺殺金正恩是否會上演,備受關注。

9月3日北韓進行核試爆後,南韓國防部長宋永武表示,預計12月1日建立一支對北韓「戰爭領導人」實施斬首行動的特種部隊。這似乎顯示南韓總統文在寅對北韓的懷柔政策出現大轉彎。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東北亞專家尼爾森-萊特博士(John Nilsson-Wright)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網撰文稱,南韓領導高層對於軍事威懾北韓顯然無效,以及美國總統川普無力制止北韓快速推動軍事現代化,感到恐懼。

南韓希望恫嚇金正恩,讓他相信自己的性命危在旦夕,進而放棄核試驗,願意展開建設性對話。問題是:斬首行動的威脅能夠發揮嚇阻作用嗎?

尼爾森-萊特說,在1993年3月美國和北韓關係緊張之際,金正恩的父親金正日宣布北韓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後,並進入「準戰爭」狀態,當時他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地下碉堡。雖然美國的壓力迫使金正日藏匿,但北韓依舊強硬。

尼爾森-萊特認為,或許首爾的決策者希望透過直接威脅金正恩,削減平壤政治精英對金正恩的支持,甚至說服他們發動政變推翻金正恩。但是最近從北韓叛逃的高級官員說,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很低。

雖然北韓的政治精英畏懼金正恩,但是他們也擔心受到國內敵對團體對其安全的威脅。一旦領導人被除掉,北韓底層民眾可能揭竿而起,報復平壤特權階層。北韓的政治精英擔心遭到血洗和報復,便不敢冒險發動政變。

斬首行動風險很大,成功率又很低,其價值主要在於宣示意義而非實際行動。文在寅政府也希望以此化解來自保守派保守派要求南韓也擁有自己的核武的聲浪。南韓政府則擔心那樣會引發朝鮮半島的軍備競賽,升高擦槍走火的風險。

尼爾森-萊特指出,最終文在寅總統還是希望與北韓對話與接觸,再度推行前總統金大中和盧武鉉時期對北韓的「陽光政策」。

面臨北韓挑戰似乎已經沒有良好的因應對策的情況下,尼爾森-萊特認為,揚言將採取斬首行動,或許是在這場越來越危險的戰略遊戲中可打的牌。

(中國時報)

社會

男違停五天 狂收34張罰單 遭鄰每2小時拍照檢舉求手下留情

停車要小心!桃園一名男子將車停在住家旁的紅線區,遭鄰居每隔2小時連續拍照檢舉,警方據此開了34張罰單,每張違規停車罰單要罰900元,34張共罰3萬600元,男子抱怨幾年前因住家旁常有人亂停車,要求交通局畫紅線遏止,如今反遭開單,「真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也懇請鄰居手下留情,有事好商量。
住在桃園市八德區寶豐街的陳姓男子(61歲),上月13至17日將車子停在住家旁的紅線區,遭鄰居檢舉違停。

自己要求畫紅線
陳男表示,檢舉人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每隔2小時連續拍照檢舉,讓他連吃34張罰單、共3萬600元罰款,「真的好痛!」
陳先生說,幾年前曾和住得較遠的鄰居發生停車糾紛,懷疑對方藉此報復,他違規是事實,會繳罰單也會進行申訴,並籲請檢舉人「有事好商量,不要用這種方式打壞關係。」陳先生還感嘆,住家附近巷道狹窄,以前開工廠出貨時,發現巷道停滿車,貨車進出困難,才請交通局來畫紅線,沒想到多年卻後害到自己。

年初就被開24張
桃園市八德警分局指出,上月轄區共收到46張檢舉照片,其中34張是陳姓民眾違停,另12張是其他民眾違停,審核後皆符合舉發條件,才依法開單。警方也說,這不是陳姓男子首次被拍照檢舉,今年初同地點就曾遭檢舉,本來要開26張罰單,其中2張超過7天檢舉期,最後只開出24張罰單。
警方表示,民眾若對罰單有異議,繳納前可向舉發單位或裁決所申訴,繳納後可向原處分機關以司法狀紙聲明異議,移由法院審理。

交通罰單如何申訴
★開單前
.向警員陳述未違規理由,當下可以拒簽,事後若查證屬實,又超過應繳日15天,將以最高罰金處理。
★收到罰單尚未繳款
.向舉發單位或裁決所申訴
.受理單位回覆申訴結果,若仍不服,次日起30日內,以司法狀紙向裁決機關所在地之地方法院聲明異議,移由法院審理。
★收到罰單已繳款
.繳款次日起30日內,向原處分機關以司法狀紙聲明異議,移由法院審理。
★申訴電話
.台北裁決所(02)23658270
.台中監理站(04)22341103
.高雄裁決中心(07)3629902

(蘋果日報)
--
1天收34張違停罰單 當初求自家門口畫紅線惹禍

停自家門口卻被開紅單?桃園市八德區茄苳里附近住宅區,上月有民眾檢舉有人違停紅線,警方接獲檢舉後,連續開出34張罰單,昨日遭檢舉的陳先生一次收到郵差送來「大禮」,差點沒嚇暈,但因為自己違法在先,還是得繳清罰單。

投訴人陳先生說,6、7年前擔任鄰長時,因為自家工廠剛好在茄苳里內,接外銷訂單時常需要大貨櫃車進出工廠,但礙於巷弄狹小,道路兩側又一堆民眾停車,進出困難。因此向市府交通局申請自家門口劃紅線,不讓他人隨意停車,但此舉引起特定鄰居不滿,陳先生若停自家車在門口,時常被鄰居檢舉。

沒想到昨天陳先生突然一次收到34張罰單,陳先生認為相當不合理,由於是每兩小時檢舉一次,「就是針對我」。八德分局交通組指出,民眾經由交通大隊網站檢舉系統,屬於合法檢舉管道,警方將嚴格執法。

警方表示,劃線容易塗線難,民眾若有需求,可向市府申請會勘,由交通局評估是否可塗銷紅線。陳先生無奈表示,「真的是自己拿石頭砸自己腳」,沒料到過去劃紅線舉動,竟讓自己吃上3萬元罰單,將待鄰居返家後,「好好協調此事」。

(聯合報)
--
首宗陸生扮共諜 周泓旭判1年2月

台北地院審理國內首宗陸生共諜案,認定中國學生周泓旭來台就讀政大企管所期間,遭中國黨務人員要求暗地在台發展情報組織,周男畢業後今年2月改以經商名義來台,接觸我外交部一名官員,欲以每季逾30萬元收買、換取情資等,經官員舉報被逮,台北地院昨依《國安法》為大陸發展組織未遂罪,判刑1年2月。

周泓旭(29歲,在押)昨被提訊出庭,與涉中影案遭押的前立委蔡正元坐同一班囚車,周看到蔡下車後依往例雙手合十向一旁媒體鞠躬,一度忍不住笑場,但上法庭聽到被判有罪,臉色鐵青,不發一語還押。周的律師表示將研究是否上訴。
周泓旭來自中國遼寧,4年多前來台灣讀政大,在學期間,臉書累積高達1400多名好友,相當活躍。

外交官檢舉揭發
判決指出,周讀政大時,2014年去上海參加一項活動,認識中國黨務人員李姓秘書,幾經餐敘招待往來,李男要周男利用在台機會,物色引介台灣官員或有影響力人士出國認識,以在台發展建立組織。
周於去年8月起,多次接觸相識的一名年輕外交官,畢業後還以經商名義來台,對該外交官私下表示,願以每季逾1萬美金(約30萬元台幣)代價,遊說該官員發展對台情報組織,並可免費安排到日本、新加坡旅遊,與中國官員見面,外交官機警向上檢舉,周今年3月遭逮收押。

改口辯被逼認罪
周於檢調偵辦時,自白前述犯行被起訴,於法院審理時卻改口,稱調查局人員利用他「渴求自由的心理」要他認罪,但法官傳喚調查員等人釐清偵辦過程,認定他並未受到不正利誘而自白。周另稱:「我對檢舉人說的話是吹噓的,是被檢舉人陷害。」但合議庭認為根據錄音譯文,認定周確有明確告訴檢舉人,為中方工作的內容、報酬數額及如何在日本與中國官員會晤等細節,並非胡謅吹牛,且這些訊息都是周主動說明,並非檢舉人設局陷害,因此仍依周的自白、檢舉人證詞及2人對話錄音等證據,認定周的共諜犯行。
但合議庭審酌,周被中國黨務人員吸收後,明知兩岸仍屬敵對,仍招攬我官員發展中方組織並引介接觸,對我國安嚴重危害,但考量他曾自白、犯行屬未遂,依違反《國安法》為大陸地區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發展組織未遂,判刑1年2月。

陸委會通報對岸
陸委會昨表示,尊重司法,周案已聘律師維護其訴訟權,會依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協議通報對岸此事。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916/LN14/LN14_001.jpg

(蘋果日報)
--
中生共諜周泓旭 判1年2月

今年三月間,國內驚爆首宗中國學生共諜案,政大企管研究所畢業生周泓旭受中共指示來台發展共諜組織,試圖以每季一萬美元(約新台幣卅萬元)吸收我外交部一名年輕官員赴日本、新加坡交付機密資料;台北地院昨依國家安全法「為敵發展組織未遂罪」判處周一年二月有期徒刑,本案可上訴。

來台「為敵發展組織」

周生在檢調偵查時自白認罪,法院審理時卻翻供稱是被調查員利誘、律師誤導,「出於對自由的渴望才認罪」,強調自己向外交官說的話全是吹牛,是遭對方設局陷害;但合議庭傳喚調查員和律師作證後,認定周認罪是出於自由意志,且清楚交代策反細節,過程中也都主動聯繫,故不採信其說法;在押的周生昨被提訊到庭,聆判後面無表情還押。

判決書指出,廿九歲周生來自中國遼寧省,二○○九年就讀浙江大學時,曾到淡江大學擔任交換學生數月,二○一二年進入政大攻讀碩士,去年七月畢業,今年二月再以「台灣詠銘國際公司」董事身分入台。

周生二○一四年參加中國上海的兩岸交流活動時,結識中共李姓黨務人員,接受餐敘招待後,被指示來台物色、引介我國政府人員或具社會影響力人士出國與李見面,並招待旅宿費及提供報酬,以發展、建立組織。

每季1萬美元 誘我外交官

周生認為我外交部某年輕官員符合吸收條件,二○一六年間多次約對方單獨見面或電話聊天,聽聞對方抱怨職場前景不佳即見縫插針,一方面建議對方續留原職務,另一方面則提議可引介替中國官員工作,每季可獲約一萬美元報酬。

周生建議該官員赴日本、新加坡自由行,會安排中方官員在當地見面洽談合作詳情,機票、住宿皆免費,並指導該官員會晤時應注意的細節以及付款方式,但始終未獲對方同意。

周泓旭今年三月九日被捕,收押禁見,台北地檢署七月六日起訴,法院續押迄今。合議庭指出,周生危害我國國家安全的程度不低,依國安法「為敵發展組織罪」的最重刑期為五年,未遂犯減刑後最重可判兩年半,加上合議庭認定周泓旭在偵查中的自白有效,再減刑一半,因此量刑一年二月。

(自由時報)
--
陸生共諜案 周泓旭判1年2月

前政治大學陸生周泓旭扮共諜,被控國安法發展組織未遂罪,周在偵查中被羈押禁見、認罪,審判時翻供,「調查局利誘我渴求自由的心理,我才認罪」;法官沒有採認周的辯詞,昨天判周泓旭有期徒刑一年二月。可上訴。

周泓旭案偵查啟動、宣判時機都敏感。調查局三月推動保防工作法失利後對案子收網,宣判的時間點,則與民進黨前黨工李明哲接受大陸湖南省岳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審接近。周被羈押迄今半年,昨天出庭聽判,合議庭宣判後,解除他的禁見處分,但繼續羈押。

周泓旭去年九月自政大畢業返回大陸,今年二月以商務人士身分來台。他於二○一四年在上海市參加兩岸交流活動,結識大陸黨務機構李姓人員,陸續接受李的招待,後受李的指示於在台就學、經商期間物色、引介我政府單位人員發展建立組織,承諾由大陸官員招待旅遊費用,另提供工作報酬給被吸收對象。

去年,周接觸我政府單位公務員,聽聞對方表示職業前景不佳,建議對方在原職務上為大陸工作,每季可領取一萬元美金的報酬,並答應對方以自由行模式赴日本、新加坡旅遊,安排與大陸官員洽談工作細節。不過,周未布建成功,檢調蒐證,將他逮捕。

周偵查時自白,在法院審理時翻供辯稱,「我覺得調查局人員是利誘我對於自由渴求的心理叫我認罪」,不過,法官調查後認定周未受不正利誘,他的犯罪自白是在自由意志下所作的陳述。

周對檢調指控他在台發展組織辯稱:「我是吹噓的,我被人設局陷害」。

法官調查發現,證人與周的談話錄音譯文中,周對工作內容、報酬給付、與大陸官員會晤等細節,都能清楚交代,顯非胡謅吹牛,且內容是由周主動告知,檢舉人只被動接受資訊,加上搜索周時,扣得大陸李姓人員的名片等證據,認定周有罪。

法官量刑考量他僅引介一名政府人員,且未遂,判決他一年二月徒刑。

教部:不影響兩岸學生交流

周泓旭一審判有罪,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副司長張金淑表示,此事不會影響教育部對兩岸學生交流的開放態度。依規定,學校也會在境外生的入學活動中,告知台灣法律相關規定。
--
國台辦:干擾交流 堅決反對

前陸生周泓旭涉共諜案,台北地方法院昨天一審宣判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昨回覆媒體提問時表示,「我們高度關注涉及大陸民眾在台的安全與合法權益。一段時間以來,台灣當局干擾兩岸交流動作頻頻,這是有目共睹,不得人心的。對此,我們堅決反對。」

(聯合報)
--
陸生共諜案 周泓旭一審判1年2月

周泓旭一度翻供 法官不採信

政大畢業陸生周泓旭被控擔任共諜刺探外交機密及在台發展組織,被調查局逮捕,台北地檢署依違反國安法發展組織未遂罪起訴他;周偵查中自白、認罪,檢方建請法院減輕其刑,台北地院審理2個月,今天上午判處周泓旭1年2月有期徒刑,他聽完判決後面無表情,法官仍裁定續押但解除禁見。

判決指出,周雖然在偵查中自白,但在審理時翻供,翻供理由為檢調利用他渴望自由的心理,叫他認罪,周還稱跟台灣官員的對話,都是吹噓的,是被台灣官員陷害;但法官認為周泓旭吸收官員的細節描述清楚,不可能只是吹噓,因此不採信。

犯罪未遂+自白認罪 獲2度減輕刑度

雖然全案是最高本刑5年以下之罪,但法官認為,周的行為未遂,再加上他曾在偵查中自白,因此兩度減輕刑度,最後判1年2月。

周泓旭2012年9月來台就讀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2014年7月10日間前往大陸地區上海市參加兩岸交流活動,因而結識擔任「大陸地區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之李姓秘書。

檢調指控,周泓旭2015年11月至去年1月,在大陸地區接受李的餐敘招待,期間,李多次表示可提供金錢,由周利用在台在學及經商期間,物色、引介政黨人士、軍、警、情治、外交等現職公務員及有影響力人士赴境外第三地與大陸官員認識,所需費用由大陸支應,另依照所吸收對象的重要性,提供相當報酬。

周泓旭返台後,多次遊說官員為大陸工作,去年8月起至今年3月7日,先後在台北市的咖啡廳或餐廳向該官員表示若同意為大陸工作,將給予與薪水等值的外幣報酬,還建議他們以自由行方式至日本等地旅遊,同步洽談工作、安排與大陸官員會面。

檢方指控,周泓旭請國內公務員代為蒐集機密,已談妥如果同意為陸方工作,每季可以至少領取美金1萬元,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站布線蒐證,周今年3月9日被搜索查獲,台北地檢署今年7月6日將周起訴。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9/15/6/400239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聯合晚報)
--
畢業陸生共諜 周泓旭判1年2月

政大畢業陸生周泓旭,被控來台企圖吸收外交官員發展組織未遂案,台北地院審理認定,周自白犯罪,沒有被設局誣陷,兩次減刑後依違反國安法「為大陸地區黨務機關發展組織未遂」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2月;宣判後還押但解除禁見。

周表情凝重 判後還押

今年3月9日為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站查獲,移送偵辦收押迄今逾半年的周泓旭,庭聆判後神情凝重、不發一語,他的律師說是否上訴,要和周討論後再決定。北院審理認定,周2012年9月來台就讀政大企管所,去年9月畢業返回大陸,今年2月以某公司董事身分來台從事商務活動。

吸收我外交官未遂

判決指出,2014年7月10日周在上海市參加兩岸交流活動,結識大陸地區黨務機構的李姓祕書後,自2015年11月起至去年1月,陸續在上海受李的餐敘招待,期間李多次表示可提供金錢報酬,由周利用在台求學及經商期間,物色、引介我國政府人員及其他具社會影響力人士,以發展、建立組織。周去年經友人介紹認識我方官員,允諾每季至少付美金1萬;若交付情資另有額外獎金,但該名外交部官員未答應。

這件首例陸生共諜案,北院審理認為,周偵訊過程未受到任何不正利誘,全程都有選任律師陪同,自白並不是在違反自由意志下陳述,依周偵查中自白、證人證言、與欲吸收對象的談話錄音譯文、自周身上扣得的大陸籍李姓人員名片等證據,可認定周確有本案被起訴犯行。

遭設局陷害 法官不信

周雖辯稱,說的話都是吹噓,是被設局陷害,但詳閱周與外交官員談話錄音譯文,對細節都能清楚交代,顯非胡謅吹牛,何況訊息內容都是周主動告知對方。

判決理由指出,周為獲報酬,明知海峽兩岸關係特殊,彼此間在國際上尚屬敵對的雙方,且大陸地區黨務機關人員為吸收、招攬我國政府人員以發展組織,竟欲引介我國政府人員與大陸地區人士接觸,對我國國家安全所生危害不低。

考量周接受調查時曾自白犯行,所引介政府人員並未加入大陸地區組織,或為該組織所用,行為僅構成未遂,所犯罪名最重僅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因犯行未遂和自白,都可減刑,審酌一切情事,量處1年2月徒刑。本案可上訴。

(中國時報)
--
占民地蓋派出所 45年沒付租不還地

71歲老翁吳增填,打算把45年前先父生前無償借給警方興蓋新北市柑腳派出所的土地討回來,與胞弟建立一座農園,並和90歲老母親一起住,沒想到瑞芳警分局以吳翁年歲大、無法耕作為由拒還,吳翁只好興訟;基隆地院判決警方拆屋還地,還要支付吳家兄弟從兩年前開始索討土地至還地的土地租金。

法院判警拆屋還地

瑞芳警分局雖敗訴,但指出「目前分局尚無拆除派出所還地與合署辦公的計畫」,表示收到判決書後,會跟律師研究是否上訴。

吳增填控訴,父親於61年間考量當地盜賊猖獗,無償提供497平方公尺(約150坪)土地,供瑞芳分局蓋屋成立柑腳派出所,45年來,派出所仍在原地運作。父親後來往生,如今他71歲,想和57歲弟弟索回這塊土地,打算退休後從目前雙溪住所搬回家鄉建屋農作,不僅兄弟合住,還要一起照料年逾9旬的老母親。

警須付出占地租金

吳翁說,瑞芳分局當時回應,柑腳派出所尚未不堪使用,且他年歲已大,收回土地無法耕作,拒絕還地。吳翁於是委託律師發聲明給警方終止借貸關係,要求警方從104年11月1日起支付租金,同時提起「要求返還」訴訟。

警還須支付訴訟費

基隆地院勘驗確認,吳父當初確是無償借地給警方,遺產繼承人是吳增填兄弟,兩兄弟既是土地所有人,只要向借用人告知原因與事實就可使用土地,至於怎麼用、能不能用,不關借用人的事,判瑞芳分局敗訴,除應還地,還要支付104年迄今的租金,依申報地價計算要支付6006元。

部分基層警員認為「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既然是向民眾借來的地,且已45年無償使用,不解分局為何拒不還地。

未來若吳氏兄弟勝訴確定,律師蔡家豪指出,吳家可繳納執行費,請求法院民事執行處執行拆除,還可請求警方負擔訴訟費用、執行費用及收回土地前的每年租金。

(自由時報)
--
一張無字罰單 害他多吞1500元

國道行車違規被開罰

魏姓車主今年5月在國道一號被警攔下,表示他行車違規要開單告發,魏拒絕簽字,但收下罰單,一週後準備繳罰款時,發現拿到的竟是「無字天書」罰單,罰單上填字欄位都沒有字,只有單位圓戳章、員警及主官職名章;魏男說,因為不知如何繳錢,就未繳,沒想到罰單一直存在,害他後來除了罰額3000元,再被加罰滯納金1500元。

繳單發現是無字天書

魏男5月11日駕車行經國道一號五楊高架附近,被國道公路警察局第一公路警察大隊五楊分隊警員郭俊廷、范恩嘉攔下。魏指出,兩警表示他的前輪壓到槽化線,他拒絕簽字,警方開好罰單後交給他,他當時急著見客戶,未詳看就收下,將罰單對摺塞進包包,一週後拿著罰單要去超商繳,才發現收到一張空白罰單。

不知如何繳錢就沒理

魏男說,店員看到空白單,也不知道要收多少錢,他就近前往頭份警分局詢問該怎麼繳,警員見罰單上沒有字,也沒有行為人、違規地點與事實,跟他說不用繳,但有提醒他找監理站詢問如何處理。

辦國際駕照罰滯納金

魏表示,他不以為意未再處理,直到本月13日到苗栗監理站辦國際駕照時,站方告知有一張罰單未清,罰單內容是任意變換車道罰款3000 元,外加滯納金1500元,共需繳納4500元。他否認動手腳,強調要繳款打開罰單時就是空白的,目前已提出申訴,請求撤銷這張烏龍罰單。

據了解,警方的紅單是三聯單,第一張(通知聯)交給車主,第二張(移送聯)給監理站,第三張(存根聯)留在舉發單位存查。

怪了!密錄器見證 當時的確有字

國道公路警察局第一公路警察大隊五楊分隊表示,員警開罰告發魏姓駕駛違規,取締及開單過程有錄影存證,非空白罰單,但罰單上的文字為何會「不見」,警方感到訝異與不解。

五楊分隊昨提出該張罰單的存檔、當天警車行車紀錄器錄下魏男違規變換車道的影像、以及員警隨身密錄器,證明員警製單時填寫資料完整,非空白罰單,因當時魏男拒絕在罰單上簽名,員警曾口頭告知應到案處所、時間及相關權利。

疑誤用擦擦筆寫罰單

事隔4個多月,當時製單員警郭俊廷已離職,另名員警直呼「警察難為」,但慶幸相關證明還保留著。五楊分隊表示,不清楚為何罰單上的文字「不見」,如果是遭加工動手腳,無罰則可罰,即使行為人遺失罰單,仍可以前往監理站、超商等繳罰款,不會影響繳單權益。

有員警研判,該張紅單上有書寫痕跡,可能是警員製單時誤用可以擦掉的「擦擦筆」,寫在罰單上的字跡後來被擦掉;也有可能是開單警察抽錯空白罰單給車主,但後者可能性似乎不大。

http://img.ltn.com.tw/2017/new/sep/16/images/bigPic/600_124.jpg

(自由時報)
--
新兵入伍2週亡 軍方:未延誤送醫

海軍陸戰隊戰鬥支援大隊支援中隊軍事訓練役二兵張維倫報到2週後,因急性淋巴白血病送醫後死亡, 親友投訴指稱張維倫入伍前未發病,病重後被留營觀察,錯失搶救時機,且陸戰隊於案發後試圖隱瞞,未上報海軍司令部及國防部;軍方昨表示,張身體不適即安排送醫,未延誤病情,將協助家屬辦理撫卹。

家屬控發病多日才送醫

張維倫今年8月8日至單位報到,21日反映身體不適,被留營觀察,接著前往地區診所、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就醫,經診斷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死者親友說,張兵是在9月2日從軍醫院轉到台南成大醫院加護病房插管治療,9月4日因病情持續惡化,併發多重器官衰竭宣告不治。

死者親友投訴媒體指出,陸戰隊先前草率將急性血癌病重的張兵留營觀察,延誤送醫,案發後又未向上回報,在台北的海軍司令部和國防部都未在第一時間掌握此案。

陸戰隊指出,張維倫生前至部隊報到2週,家屬反映服役前並無白血病就診紀錄,隊部幹部獲悉他身體不適後,協助就醫檢查診斷得知病情,無延誤就醫情事。海軍司令部表示,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於8月29日建議轉診,當天就將張維倫轉到成大醫治,而非外傳9月2日。

(自由時報)
--
金十字胃乳出包 全台下架近5千盒

食品藥物管理署在年度稽查中發現,優生製藥的「金十字胃乳」的好氧性微生物超標,研判原因可能用到被汙染的原料或儲存條件不佳所致,預計全台將下架四千九百盒。

食藥署科長王博譽說,每年都會做藥品稽查,上月發現金十字胃乳的好氧性微生物超標,已通知業者回收下架,調查確切的發生原因。

好氧性微生物超標可能導致服用者輕微腹瀉,王博譽說,可能原因跟儲存條件不佳、原料被汙染相關,業者也回去調查其他批號的藥品有無問題。

王博譽說,業者要在下週提出報告,根據藥事法,若被認定是劣藥,可處十萬到五千萬元罰款。

金十字胃乳適應症為緩解胃部不適或灼熱感、或經診斷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炎、食道炎所伴隨之胃酸過多、解除脹氣、緩解脹氣相關症狀。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古博仁說,若藥品有好氧性微生物超標,民眾可能會腹脹、腹瀉,但這藥品市佔率不高,很多藥局也沒有販售,影響應不大。

(自由時報)
--
打「人父牌」無效 蔡正元延押兩個月

國民黨前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擔任中影公司董事長期間涉侵占中影減資款三.七億餘元,七月被羈押禁見,因羈押期限即將於十七日屆滿,台北地院昨提訊蔡召開延押庭,訊後認定他仍有逃亡、勾串、滅證之虞,裁定延押兩個月。

蔡正元若未提抗告,或抗告遭駁回,就得在看守所度過中秋節,而他的孕妻預產期在十一月,能否趕上陪產、看著小孩出世,則要視檢方偵查進度而定。

蔡雙手合十鞠躬 中生共諜在旁噗哧笑

蔡正元昨下囚車時,再次朝現場媒體雙掌合十、彎腰鞠躬呈膜拜貌,走在他後面、準備聆判的「中生共諜」周泓旭,見到他突然的舉動,也忍不住微微一笑。

蔡正元庭訊時依然否認犯罪,辯稱遭政治迫害,並反問十年前的案子為何到現在才查?質疑檢察官押人取供;另他也強調,妻子將在十一月臨盆,羈押是剝奪他當父親的人權,若能具保停押,希望能比照妻子三百萬元交保。但法官認為他犯罪所得達三.七億元,另有七千五百萬元流向不明,身欠巨債,有湮滅、隱匿帳冊證據之虞,也可能與妻子及通緝中證人吳麗玲勾串,裁定續押禁見兩個月。

(自由時報)
--
逃跑移工遭警開9槍擊斃 疑點重重

新竹縣警方日前處理一起疑似偷車案件,嫌犯越南籍逃跑移工阮國非遭警員開九槍擊斃。由越南來台處理兒子後事的父親阮國同,昨天與人權團體到監察院陳情,質疑警方說法疑點重重,要求監委調查有無執法過當。

監委已經著手調查

值日監委楊美鈴表示,監院在十二日就已對本案著手調查,將詳細釐清制度面與執行面所衍生的相關問題。

新竹縣竹北分局八月卅一日接獲報案,指稱有一名上身沒穿衣服的東南亞籍人士在鳳山溪畔砸車,疑似要偷車,還將機車推入水中,形跡可疑。鳳岡所警員陳崇文與民防義警李坤龍前往處理,卻與阮國非爆發扭打,過程中李坤龍鼻梁被打斷,警方表示阮國非將警棍折彎,對其噴灑辣椒水也無法制止,阮甚至作勢要搶奪警車。最後陳崇文連開九槍,阮國非中彈,不治身亡。事後發現,阮男全身多達十八個彈孔。

阮國同宣稱,自己在越南當了廿年的軍人,還參加過戰爭。如果遇到敵人不抵抗而逃跑,就不會再開槍;警方卻在近距離對阮國非射了九槍,實在太殘忍。他也質疑,兒子根本不會開車,怎麼會要偷車?

他並強調,阮國非和小妹阮南都在台灣工作,賺錢寄回越南養家。兒子個性隨和,孝順長輩,與越南人、台灣人相處都很好,很少與人發生衝突,也很樂於幫助其他同儕。

警提八十萬和解遭拒

日前員警委託律師提出八十萬元和解金,阮國同表示無法接受,他希望台灣政府能夠查清楚案件的真相,開槍員警能公開正式道歉。

義務律師邱顯智與劉繼蔚表示,警械使用應考慮急迫性與必要性,本案明顯執法過當,顯示警方教育訓練與心理素質都不足。他們也質疑,當時警員身上配戴的攝影機,警方宣稱影片已移交檢方,卻有部分畫面被媒體披露,是否蓄意釋放片面資訊誤導案情?

警政署昨天指出,目前全案由新竹地檢署檢察官調查,警方將全力配合,相關影帶事證已交給檢察官,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才未對外公開。

警政署表示,在司法調查結束前,不會對開槍的員警做出行政懲處;新竹縣政府警察局於事發後,除積極協助家屬來台處理後事,並致送慰問金,主動關懷協助家屬相關需求。

監委楊美鈴表示,十二日就有四名監委自請對本案進行調查,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她說,警員用槍是否過當屬於刑事,洽談和解屬於民事,兩者都是司法層次;監察院關注的是行政部分,會要求警方一旦完成行政調查,要盡速送到監察院,如果發現卷證不明確,會進一步追問,若有需要時也會約詢員警。

人權保障不足!警察執法過當? 移工悲歌何時休

越南籍逃逸移工阮國非遭警方開九槍不治身亡,他父親來台處理後事,沉痛撰文陳情。移工的悲歌,豈止阮國非,這些年來不斷傳出逃逸外勞為躲避警方查緝遭警開槍事件,凸顯出警方執法標準與台灣在移工人權保障的問題。

近年警方查緝逃跑移工時造成的死傷案例,除阮國非案外,今年七月間有移工躲避警方搜查墜樓身亡,去年三月間也傳出一名移工搭乘計程車遇臨檢時逃逸,遭警方連開五槍。

事實上,對於逃逸移工的查緝,目前屬於移民署、而非警方主要業務,但如逃逸移工另涉其他刑事案件,警方不得不介入。

一般在抓緝逃犯時,基層警察必須先以警網、警棍制伏嫌犯,開槍是最後非必要手段。阮國非警方對峙過程,警方曾先使用辣椒水與警棍,後因拿阮石塊丟警察,警察被迫直接對阮連開九槍,是否已超出合理使用槍械的範圍?有無執法過當?引起人權團體批評。

基層員警感慨,目前許多判決都對警察開槍不利,對警方士氣很傷害,更讓許多警察對執法標準迷惘,但遇到緊急時刻,尤其是嫌犯正面反擊,若不開槍,危害的是其他人安全,不能連用槍都有寒蟬效應。

警方執法標準外,移工勞動條件是另一大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在台工作的移工要放棄現有的工作、當個逃逸移工?如果移工政策能杜絕高額的仲介費剝削、當移工與雇主發生糾紛時,移工能有申訴管道,獲得更多的協助,阮國非是否就不用亡命天涯?

「歧視的制度會殺人」,過去打著爭取人權口號而享有盛名的多位人權律師陸續進入政府體制,從警方執法標準到對移工人權保障不足的相關規定,是否因此有所檢討、改善,正考驗著政府在「人權」的態度上,是真心還是假意。

警方回應質疑:執法不會看身分

越南籍移工阮國非日前死於新竹警方連開九槍,新竹縣警察局局長溫枝發昨晚表示,當時阮男意圖奪取警車,警員只有數秒時間可以反應,否則可能造成傷亡,因此「尊重警員依法用槍」,警方也不會因對象身分不同,影響執法標準。

新竹地檢署則說,阮男槍傷集中於腿及腰部,初步發現死者左腳中一槍,另有五槍集中在腰部,全身共十八個彈孔,整起案件仍在偵辦,但已查扣警員所有密錄器,釐清是否執法過當。

溫枝發重申,尊重警員依法用槍,第一時間竹北警分局已前往現場,查扣證物,後續並全力協助越南家屬來台,處理相關事宜。

面對外界質疑,警方朝阮連開這麼多槍,是否因身分不同而異,過程已超過合理、合法範圍?溫枝發強調,警方依法執行職務,不會因對象身分不同,影響執法標準;該警員在阮跳進警車時,並不知阮不會開車,又必須在數秒內做出反應,否則可能造成傷亡,外界以事後結果來衡量當時危機處理,恐有失平衡。

警方透露,廿七歲阮國非二○一四年六月十一日抵台,原在台從事製造業技工,經人力公司分配至台南市安南區工作及居留。勞動部核定的工作許可效期從他抵台當天起三年,居留期效同樣是三年,等於是今年六月十一日期滿,應該出境。不過,阮在工作三個月後即逃逸,雇主發現阮連續三日曠職,二○一四年九月二十九日即通報協尋。

新竹縣警察局日前調查,阮男上月卅一日涉嫌偷車,警方獲報趕往處理,阮上半身赤裸坐在貨車內,並丟石頭攻擊員警,員警先多次噴辣椒水制止無效,還遭阮踢中鼻部骨折、臉部挫傷;員警在阮跳進警車、意圖奪車時,在距離約五公尺處朝車內的阮連開多槍,阮送醫不治。

警政署表示,警槍有致命殺傷力,警政署所以一向極為重視員警使用警械問題,除了警械使用條例外,也有訂定警察人員使用槍械規範及執行職務使用槍械程序等,供員警遵循,未來將會加強宣導,以確保員警執勤安全並兼顧民眾權益。

越親友談阮男:偷車襲警難置信

越南籍逃跑移工阮國非被新竹警方開槍擊斃,小妹阮氏草也是在台的逃逸移工,為了處理哥哥的後事,第一時間就向移民署專勤隊自首。阮氏草的友人A小姐說,自己見過阮國非幾次,對他的印象是開朗、溫和,因此對警方說他跑去偷竊或破壞車輛,還極度暴力地攻擊警察,實在匪夷所思難置信。

阮家是越南義山省人,爸爸是職業軍人退伍,曾打過一九七九年與中國大陸的戰爭。一九九○年出生的阮國非,在五個兒女中排行第四,二○一三年來到台灣在工廠上班,一個月後就決定逃跑,原因是覺得薪水都被仲介給扣掉,在同儕建議下「跳機」。過了五個月,他才告知家裡,已經從工廠逃逸。接下來因為無法回國,四年內和父親只能以電話或網路視訊聯絡,沒再見過面。

去年十一月,妹妹也到台灣擔任家庭看護,不久也選擇逃跑。原因是每天從大清早工作到夜晚,一個月只能休假兩天,薪水不到兩萬元,除了仲介費之外,甚至伙食都要扣錢。逃跑之後的阮氏草,在新竹湖口一帶打零工。直到這次得知哥哥死訊,才出面向專勤隊自首。原本依規定,逃逸移工自首後一個月內就須出境,但專勤隊人員表示,她的情況特殊,允許展延到相關後事告一段落為止。警方也募了一筆款項,作為父女這段時間在台的生活費,以及未來返國的機票錢。

A小姐說,阮國非四年來的詳細行蹤、從事哪些工作,妹妹也不完全清楚。兄妹兩人兩個月左右見一次面,通常都是哥哥來找妹妹,最後一次是八月中。A小姐印象中的阮國非,個性溫和開朗,行為舉止也守規矩,每次見面都會掏錢給妹妹,但若覺得妹妹言行不當,也會嚴厲責備。

從最後一次見面到卅一日阮國非拒捕被殺,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妹妹認不認識哥哥其他朋友?A小姐說,阮氏草這方面所知有限,日前阮國非出殯時,曾有友人來上香,但也說近日並未聯絡。她先前的印象是,阮國非會利用休假到河邊去戲水,是否就是當天出現在竹北鳳山溪畔的原因?

A小姐重申,警方敘述當天的狀況,與自己先前認識的阮國非,實在有很大的落差。她認為除了現場員警的蒐證錄影外,警方也應該公布一一○的報案電話紀錄。

五萬移工行蹤不明 逃跑的女比男多

國內到底有多少逃跑移工?依據移民署統計,從民國七十九年以來,到今年七月為止,「行蹤不明」的移工,前後共有廿五萬餘人;扣除已經查處的案例,目前仍有五萬三千兩百六十人下落不明,其中男女性別比例約為二比三。

目前行蹤不明的逃跑移工中,人數最高的是越南籍,共有二五九六六人;印尼次之,二三八七八人;菲律賓和泰國,各有二五四六人與八六九人,馬來西亞一人。越南雖非移工的最大來源國,但逃逸比率最高,先前我國政府一度凍結。

為何越南移工逃跑情況最嚴重?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秀蓮說,移工多半背負高額仲介費,而越南籍移工的仲介費,在四大移工來源國之中最高,約為五千至六千五百美元,移工來台的前一年到一年半,工作所得都用在還債。此外,就業服務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移工不得自由轉換雇主,因此遭遇勞資爭議只能忍讓,忍不下去只能選擇逃跑。

另一方面,在台灣有許多越南籍配偶,越南移工較容易在本地建立人際網絡,因此如果對工作覺得不滿,決定逃跑的比率也最高。

就服法彈性修正…勞動部:雙方可合議轉換雇主

針對移工不能自由轉換雇主,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薛鑑忠昨天表示,現行法律是採「雙方合議轉換雇主」,只要移工和雇主皆同意便能轉換,修法方向也朝向彈性轉換,逐步放寬。

移工團體指出,根據「就業服務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移工不得自由轉換雇主,導致移工遇到勞資爭議只能不斷忍讓,到了無法忍受才逃跑。

薛鑑忠表示,就業服務法的基本原則是禁止移工轉換雇主。但數年前基於人權考量,勞動部已針對此條法律做了部分修正,提供「例外」的條件,包含當移工提出不可歸責於移工的離職原因,在勞工和雇主雙方皆同意的情況下,移工可轉換雇主。此外,移工第一次來台聘雇期滿,也可自己尋找新雇主,不必透過仲介。

不過,若要全面修正「就業服務法」第五十三條規定,讓移工如同一般白領,可在任何時段自由轉換雇主,外界仍擔心若移工不斷轉換雇主將影響長照被照顧者。

薛鑑忠認為,當初引進移工主因就是補充某些行業如長照的人力不足,才在「轉職」上設下限制。若要修法,必須先凝聚全民共識。

至於阮姓移工家屬控訴來台前要繳交高額仲介費,薛鑑忠表示,據他了解,這筆十四萬元的仲介費應包括越南政府的規費、移工受訓費用、健檢費用與機票等,通常是一次收齊,但各項費用「很難說清楚」,其交付行為是在越南發生,「台灣政府管不到」。

他指出,台灣就業服務法規定,台灣仲介不能向移工收取仲介費。若提報具體實證,勞動部可依法懲處。

(聯合報)
--
「我哪有違規?」傻眼的交通罰單 這樣申訴保住荷包

收到交通違規罰單,讓人很嘔,尤其自認沒違規,平白被罰更不甘心,這時可怎麼做呢?警方取締交通違規,被舉發者不服,可申訴及提出行政訴訟,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申訴,更不知道申訴是有訣竅的,只要抓住警方執法程序或採證瑕疵,也許就可翻盤,保住荷包。

大型重機左轉不需待轉 警坦承開錯單

彰化縣1年告發40多萬交通違規案件,不服裁決提起的行政訴訟案件,2014年145件、2015年186件、2016年243件,比例僅約萬分之五,且十之八九被駁回。但有些罰單過於烏龍,不待「苦主」申訴,警方就主動撤銷罰單。

舉個例子,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250CC以上的大型重機,比照汽車不需待轉,林姓男子去年騎紅牌大型重機左轉,被後方民眾拍下檢舉,警方開出未二段式左轉罰單,林接到罰單大呼「很傻眼、這是什麼鬼罰單」。網友發現罰單註明「大型重機」,但警察仍開單,根本是擾民。警方坦承開錯單,主動撤銷。

酒駕申訴多 執法要依程序走

彰化縣往年申訴以酒駕、闖紅燈、違規停車案件最多,今年大型重型機車涉改裝衍生的危險駕駛衝到第2名,不同項目各有申訴理由。

以申訴最多的酒駕為例,首先警方在執行酒測時,先要告知拒絕酒測將逕行開單舉發等相關規定,且在飲酒後15分鐘可要求以開水漱口,警方如未依程序,執法即有瑕疵;被舉發人也可質疑酒測器是否定期校正,失去準確性。

闖紅燈、超速 要有錄影證明

闖紅燈如被自動照相取證,壓線未闖紅燈或者同時有兩車以上通過都有爭議;員警當場舉發爭論空間更大,常見的申訴理由是自稱搶黃燈,不是闖紅燈、員警沒看到被舉發人燈號。為避免爭議,員警執法都要當場錄影、照相取證,否則在申訴或法官裁定時,常會被推翻。

若是被舉發超速,可實地察看被舉發的路段前方150到300公尺,是否依規定豎立「前有測速照相(有照相機圖樣)」告示,並要求出具測速器是否定期校正;如果是員警當場測速舉發,同樣可要求提供錄影、照相等科學儀器證明。

申訴理由五花八門 關鍵在舉證

違規停車方面,如認為被舉發地點的標線、標識設置不合規定,都可申訴。被拖吊前未聽到鳴笛警示,或者趕回時車還沒上架仍被拖走,如申訴成功,至少可省移置及保管費。

警方的逕行舉發書送達時,常因車籍地與現住地或工作地不一致,導致舉發人未收到,因此逾期未繳遭加重處罰也可申訴。為免衍生爭端,目前警方都以雙掛號方式寄交舉發書。

被舉發人為求免罰提出的「不可抗力」的違規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有的以家人重病、妻子懷孕送醫等因素,請求免罰,但如果能提出急診就醫證明,基於情理,如願的機會大。

腹痛時速狂飆173 法官仍判要罰

民眾在遵守交通規則前提下收到烏龍罰單,提起申訴或行政訴訟保障權益,是正當作為應多鼓勵,但如果編造理由濫訴,恐被指為刁民就不足取的,法官則也不一定買帳。

魏姓男子在高速公路飆以時速173公里狂飆,被罰8000元並吊照3個月。他向彰化地院打起行政訴訟,辯稱因為腹痛難耐才加速找廁所,最後仍晚了一步而「拉」在車上,有洗車單為證,希望撤銷罰單。

法官認為,「肚子痛」尚未達到危及生命、身體緊急程度,腹瀉在車內也只是造成一時不便利或車內味道難聞,不合緊急危難之要件,判魏敗訴。

●申訴、行政訴訟看這裡

◎申訴:對舉發內容不服,可親至到案處所申訴,或掛號郵寄、網路、傳真到舉發機關或應到案處所,應檢附違規通知單正本、陳述書(敘明理由、姓名、聯絡電話及地址),若有採證照片須附正本及其他足資佐證資料

◎行政訴訟:對申訴結果不服,可申請開立裁決書,並在收受裁決書30日內,向居住地、違規行為地或裁決機關所在地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裁罰。提起行政訴訟,應附起訴狀、裁決書、違規通知單及相關佐證資料,以原處分機關為被告,並先向法院「按件」繳納300元裁判費,勝訴可發還。

(聯合報)
--
「不能只有我看到」PO網逗相報 這台測速器爆紅

台東警方為取締違規超速,特別在東海岸台11線155點8公里處,設置一部移動式測速照相器,每天進行拍照取締,不過,有趣的是,這部測速照相器平均一天拍10幾張的違規照,一天被PO網的照片,加一加就超過百張,等於是有車經過,順道就拍個一張上傳,被民眾拍照上網的張數遠遠超過機器拍下的照片,成為東海岸最新、最紅的焦點。有民眾開玩笑說:「東海岸美景多,現在知名度還不如這部測速器紅呢」。

● 測速器也能紅?警方莫名其妙

「連環島徒步客也要來拍一張!」一名員警私下表示,每天只要早上8點上工,就開始有民眾拍照打卡,無論是開車、騎車,甚至連騎腳踏車或徒步環島,都會停下來拍照,還有車子明明已經開過去了,還調頭回來拍。

員警說,他們每天取締拍到的違規件數約在1、20張左右,但被民眾拍照的件數可能超過百張,他們也感到很訝異!有時還懷疑這部機器到底有甚麼魅力嗎?那麼多測速器,偏偏就愛拍它。

另有員警說:「從警以來也沒遇過這樣的事。」你說拍臨檢就算了,連測速器也拍,這真的很難理解!可能是現在智慧型手機太方便了,好奇看到甚麼就拍甚麼,以前都不會這樣子,反而看大家拿出手機拍照,他們也渾身不自在。

● 來東海岸沒拍一下 就不算到東海岸

有民眾開玩笑說:「東海岸美景多,現在知名度還不如這部測速器紅呢。」東海岸有「水往上流」、「三仙台」、「八仙洞」等知名景點,卻很少有人拍PO上網,但這部測速器差不多每天都有人上傳,幾乎是來東海岸沒有拍一下,就不算到東海岸的感覺;其實,會拍它,大多是提醒往來經過的車輛,小心不要被拍到傷荷包了。

「拍照上傳通知比較快!不用還在閃燈通知。」劉姓卡車司機說,以前遇到警察臨檢或有放移動式速照相器,都會閃燈通知對向車輛,但往往有的人搞不清楚狀況,最後還是被攔下或拍照吃上罰單,現在有通訊群組方便,只要拍照PO上通知,大家收到訊息,馬上就知道,非常方便。

● 免費宣傳又達到警惕效果 警方樂見其成

警方表示,確實經過民眾拍照,違規件數逐漸降低,從暑假期間每天1百多張,現在降到10幾張,也算是很好的宣傳效果,至少大家經過這裡,都會減速慢行,但還是要呼籲拍照歸拍照,也要遵守交通規則,不要隨意臨停或跨越雙黃線違規迴轉;另提醒民眾別以為只有測速器擺在那邊,就想動手觸摸或破壞,現場可是有員警守護,千萬別觸法。

(聯合報)
--
代理教師心酸:每逢暑假 就得換投保單位

工作一樣 年薪卻少2個月
不能兼職 義務不減福利少
假性失業 失業補助領不到
暑假無薪 怎可能不顧學生

全台目前有逾萬名代理教師,但他們絕大部分一年只領十個月薪水,暑假就斷炊。即使未來考上正式教師後敘薪年資也不會因此提高,影響權益。

擔任代理教師逾10年的高老師說,自己還兼任導師,雖然教育部稱學校不可以在未給付薪資的月份要求代理老師工作,但「總不可能每到暑假就與學校、家長斷了通聯」,這樣會影響校方未來聘僱的意願,每逢暑假就要吃老本,「萬一發生意外要怎麼辦?」

一年僅有10個月領取薪資、加上年終年薪也僅11個月,高老師說,最麻煩的是每逢暑假,投保勞健保的單位就得從學校移轉至職業工會。「一樣的工作,薪水卻不一樣」,質疑明明代理教師也是學校的一份子,但不僅薪水比別人少兩個月、請假的權益也較少。

擔任代理教師逾五年的陳老師說,暑假必須自行想辦法,雖然學校會開課輔班或才藝班請代理老師來上課,但勞健保得自己想辦法,原本還可以申請失業補助,後來遭認定為假性失業不得請領失業補助,但「實際上就是失業」,甚至連國民年金的繳費單還寄過來。

教育部日前稱暑假有工作的教師薪水應給滿,但陳老師說,他所任職的縣市卻因為怕「同工不同酬」不公平的現象,乾脆大家錢都拿一樣少。陳老師也說,他們有老師的義務如不能兼職等,卻沒有老師與勞工的福利,目前代理教師年年增加,不是不能沒有代理教師存在,而是應調整合理性。

代理教師「年薪聘僱」 教長宣示跳票

代理教師逢暑假即失業,教育部長潘文忠去年表示106學年度起全面推動以年薪聘雇代理教師,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調查發現,各縣市政府新學年初聘代理老師時,都沒給滿一年薪資,部長宣示跳票。

全教總表示,將協助會員工會向地方政府提起勞資爭議調解,把爭議透明化攤開讓各界檢視。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則要求教育部重新審視代理兼課教師聘任辦法,要求各縣市聘任代理教師應有完整一年聘期並採計職前年資。

高中以下教師除正式教師,另有代理及代課教師。代課教師只能請領鐘點費,代理教師雖有月薪及勞健保,但聘期往往從開學日起至隔年7月1日,導致兩個月暑假沒有薪水,連年抗議不斷。目前全台教師中有11%是代理教師。

潘文忠去年11月表示,106學年度起推動以年薪聘雇代理教師,但全教總今天指出,部分縣市僅給「再聘」、「兼行政」或「兼任導師」代理教師完整年薪,但若是自主預算初聘時,仍僅給十個月多幾天的聘期,部分學校甚至在聘期外,要求代理教師到校提供勞務,其中以台南市聘期最短。

全教總指出,這顯見各縣市政府毫無改善誠意,教育部的會商也沒有達成效果,代理教師仍面臨暑假即失業的窘境。全教總說,絕大多數代理教師都有教師證,擔負的責任和編制內正式教師也無不同,僅因為縣市政府控管員額,不願釋出正式教師缺額,導致代理教師無法取得正式教職。

全教總呼籲,各主管機關應給控留缺額的代理教師完整一年聘期,讓代理教師暑假期間也能安心進修研習、共同備課、輔導學生,維護教育品質。

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表示,目前期待各地方政府針對兼任行政、偏鄉及再聘的代理教師可以全年給薪,中央所屬各級學校也都是全年給薪。教育部理解地方政府的財政限制或困難,但仍期待漸進改善。如果暑假未支付薪水,校方也不得要求代理教師到校工作,教育部也將持續透過督導,檢視包括中央補助的合理教師員額編制有無給付全薪。

(聯合晚報)
--
逾萬臨時人員 怨加薪沒份

行政院宣布明年1月1日起,軍公教人員待遇調升3%,不過全台6都16縣市政府的臨時人員並未一體適用,即便明年基本工資調漲,但對臨時人員來說,賴揆調薪3%卻至少有10262位臨時人員無法受惠,如果再加上尚未確定是否加薪的台北市、基隆市、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等,恐怕就要突破2萬人。

領月薪者 應一體適用

此次軍公教人員加薪,但在公家機關服務者還含約聘、約雇以及臨時人員,不見得能適用此套標準,國民黨籍立委林為洲認為,站在公司治理立場,只要是領月薪、非時薪者,都應一體適用。不過臨時人員薪資由地方負擔,林為洲表示,考量到地方財政困難,若要加薪,中央也應酌加補助。

桃園市議員黃婉如表示,在公家單位服務的臨時人員,有些工作不比約聘雇人員輕鬆,甚至正式人員的工作還推到他們身上:「眼巴巴看著別人調薪,自己卻領基本工資!」認為應該要一起加薪才公平。

黃婉如表示,當市府有活動是全面動起來,不論什麼職等的人都要參加,工作一多,臨時人員也要加班,對工作付出不比約聘雇、正式人員還少,認為應該要一視同仁,通通都要加薪,不要有差別待遇。

六都之中 僅新北加薪

領基本工資的臨時人員因適用《勞基法》,迄今6都明確表示不會加薪的有桃園市和台南市,未確定包括台北市、台中市與高雄市,唯獨新北市斬釘截鐵地說,全部5000位臨時人員,都會加薪。

北市人事處副處長林文淵表示,台北市約聘雇人員約2230人、臨時人員約2800人,根據往例,如果公務員調薪,約聘雇人員的薪點也會一併調整,但臨時人員則要視各機關財務狀況,不一定會調。桃園市人事處統計,臨時人員約有3695人,並不隨軍公教人員調薪3%而調漲薪資。

6都外的16縣市,目前明確表達會加薪,只有花蓮縣、彰化縣、金門縣等3縣;未明確的是基隆市和南投縣,其他包括新竹縣市、苗栗縣、雲林縣等11縣市都確定不會加薪,共同的原因都如新竹市政府人事處長童金水的說法一樣,「臨時人員適用《勞基法》,無法跟著調薪。」或「嘉義縣政府表示,隨基本工資明年調漲500元、調幅達4.7%,不再隨公務人員調薪3%」。

適勞基法 11縣市不給

「怨無、無怨少!」1萬多名無法加薪的臨時人員,他們心裡想的還是多少加一些,至於仍在未定之數的包括台北市、基隆市、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等5縣市達10964位臨時人員,他們則向上蒼祈禱,還是希望能明確獲悉「有」加薪的好消息。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9-16/clipping/656/b05a00_t_01_04.jpg

調3%雖無感 但「奇摩子好很多」

新閣揆賴清德大方宣布明年軍公教調薪,但全台卻有上萬名也在公務機關服務的臨時人員不加薪,形同「一國兩制」。不少基層人員都認為,即使比照軍公教加薪3%,也因金額太低而無感;但如有調薪的話,「奇摩子會好很多」。

一名在北市府任職3年多的臨時人員表示,當然希望能夠比照公務員加薪,因為雖然是1年1聘、簽專案勞動契約的職務,但工作負擔與公務員無異。不過,若真的無法加薪,那也沒辦法。另名北市環保局臨時工也說,做了10多年,每年都要重新審核、簽約,工作本來就很沒保障,這次公務員加薪,臨時人員當然也希望可以一併調整。

「期待加薪,別讓我們傷心!」台中市政府賴姓臨時人員說,他現在月薪2萬2979元,如果加薪3%,每月增加689元,變成每月可以領2萬3668元,不再只是領22K,雖然繳納勞健保費用會隨之增加,但不無小補,希望政府加薪不要大小眼。

「外面工作難找,好不容易卡個臨時人員的缺,看到別人加薪,我卻沒有,很悲哀!」在桃園市府任臨時人員的陳小姐說,因為要照顧家裡,無法做離家太遠的工作,想說公家單位較穩定,無奈「同工不同酬」。

陳小姐說,有些工作跟約聘雇人員一樣,但領的薪資就是不一樣,「還沒有國民旅遊卡勒」,只有勞健保與基本工資。

她說,這份工作也不能做太長久,幾乎只能支應基本生活開銷,遑論存錢,「考慮把工作辭了,擺個攤位可能都賺得比較多!」

「加薪3%,認真講起來也不多,有加跟沒加荷包都沒什麼感覺,但,當然有被調薪,會比較開心。」在台南市政府從事清潔工作的李姓臨時人員感嘆,臨時人員薪水納勞保,本來就不圖被加薪,這回即使真的加薪,以她的薪水就是最低工資2萬出頭,其實也無感,但相信沒有人會嫌錢多,如果可以被調薪,「奇摩子會好很多啦!」

(中國時報)

生活

i8預購開跑 金色最搶手 月付2699可0元帶走 果粉直言在等X

蘋果新機iPhone 8系列周二發表,蘋果台灣官網昨開放預購,《蘋果》記者在開賣第一時間就順利用手機App購得最搶手的金色iPhone 8 Plus,最快下周五(22日)實體通路開賣日就可到貨;五大電信業者昨同步公布資費,和前代購機案差不多,0元購機則須搭配月付2598元至2699元資費,不少果粉直言在等11月開賣的iX。

蘋果台灣官網昨天下午3時1分開放預購i8、i8 Plus,《蘋果》以電腦網頁或手機App預購,除一開始待網頁更新較不順,整體來說預購過程順暢,無論i8、i8 Plus,64GB或256GB都可輕鬆購入,且22日就會到貨。並未出現塞機的搶購熱況,推測多數果粉在等待iPhone X。

「差異小沒誘因」
民眾林宜謙坦言,感覺i8 Plus外型和現在使用的i7 Plus差異不大,還要綁約2年半,沒誘因,期待11月的i X,看資費優不優再決定買不買。

排17小時搶頭香
亞太電信昨下午在台北三創旗艦門市推出i8系列限量預購活動,申辦月租888元資費,綁約30個月即可以8888元買到i8 Plus 256GB,僅限88個名額,引來上百人排隊,據亞太電信統計,昨完成預購的88位民眾,僅一人選i8,其他都選i8 Plus,最夯的是金色有近7成、61人選。
昨搶頭香的莊允翰前晚9時就來卡位,足足排17小時,他開心地說「iX售價太高不考慮,8888元可買到256GB的i8 Plus,加贈5000多元Air Pods無線藍牙耳機,超划算。」
中華電、台灣大、遠傳、亞太和台灣之星昨均公布資費,中華電、遠傳、台灣大都打出綁約30個月,月付2699,64GB的i8與i8 Plus均為0元。

資費1399最熱門
台灣之星預購優惠資費現折2000元,但只到21日,亞太主推1599資費方案,特色在上網吃到飽,通話無論網內外、市話都無分鐘數限制,打到飽。
最熱門的月付1399元資費,i8 64GB購機價介於9900至10900元間。五大電信業者分別針對攜碼及老客戶,購機價最高現折5000元,舊換新優惠最高可折價1萬7800元,及提前升級續約新iPhone,可享萬元折抵金等。
電腦王阿達認為,今年各家電信推出的資費方案,價格差異不大,沒有哪家特別殺。月付999元綁約24個月最剛好,2年換手機頻率差不多,二手機還能賣1.2~1.3萬。但電信商將主力放在iPhone X。據他的市場調查,70%民眾都鎖定iX,畢竟和i8才差幾千元,當然會選更高階手機。

(蘋果日報)
--
(聯合報)

政經

蒙藏委員會 今併入文化部

蒙藏委員會月前走入歷史,分別併入文化、外交及陸委會,文化部今在蒙藏委員會原址正式掛牌成立蒙藏文化中心。文化部次長楊子葆表示,中華民國在歷史上跟蒙藏有特別關係,成立蒙藏文化中心,可表彰台灣的文化包容力。

「蒙藏委員會組織法」月前廢止,相關業務及明年年度預算分別由外交部、文化部及陸委會承接,員額也分別撥移至文化部及陸委會。

文化部指出,蒙藏文化中心下設蒙事科、藏事科、綜合科三科,主任由徐桂香擔任。徐桂香原任蒙藏委員會參事兼主任秘書。未來蒙藏文化中心事務包括蒙藏文化事務相關法規研擬及訂修、蒙藏族聚居地區交流合作、蒙藏人才培育、蒙藏文化保存傳揚等。

楊子葆強調,文化部負責的蒙藏委員會事務是文化部分,其他與政治相關部分由外交部、陸委會負責。不過對西藏地區人道援助部分,文化部仍會持續關注。至於達賴喇嘛等相關事務,則非文化部處理。

(聯合晚報)

國際

倫敦地鐵車廂遭引爆 22傷 尋獲計時炸彈 英國今年第5起恐攻

英國倫敦地鐵昨天發生列車車廂爆炸,至少22人受傷,幸無台人。警方找到疑似計時炸彈裝置,朝恐怖攻擊方向偵查,若證實則為英國今年第5起恐攻。而稍早法國巴黎一處地鐵站,1名男子揮刀要砍巡邏士兵,被及時制伏。歐洲近年重大攻擊頻傳,美國總統川普昨指,應以更嚴厲手段對付恐怖主義輸家。

倫敦地鐵區域線一列開往市中心的列車,昨上午8時20分(台灣時間下午3時20分),在駛近帕森綠地(Parsons Green)站時爆炸,現場火花四起,列車到站開啟車門後,乘客驚慌推擠竄逃。目擊者指一名女孩腿部被燒得「無完膚」,另一男童腳踝被燒傷,「很多人步履蹣跚、滿身是血」。乘客手機、帽子、皮包等物品散落地上。

見火光推擠驚逃
倫敦警察局表示,事件正由反恐單位調查中。據乘客拍的現場照片,事發車廂地板上有以連鎖超市大型購物袋裝的白色塑膠桶子,裡頭不斷竄出火花,還有電線冒出來,現場還聞到刺鼻味,警方初步勘查指這是簡易爆炸裝置,英國廣播公司指,該裝置有計時器。事件造成22人受傷,多數是被燒傷,但均無生命危險。乘客法亞金努說:「當時我正在倒數第二車廂,突然聽到嗖嗖聲,一抬頭看到火焰吞沒整到整個車廂並朝我延燒而來。」

未接獲台人遇害
英國首相梅伊向傷者表示慰問,倫敦市長薩迪柯汗呼籲倫敦市民保持冷靜,地鐵站將加強警力巡邏,「我們永遠不會被恐怖主義擊敗」。我外交部表示,獲悉倫敦地鐵恐攻後已即聯繫我駐英國代表處了解情況,未接獲台灣人或僑胞受影響訊息。
這是英國今年第5度遭到重大攻擊,警方尚未逮捕任何人,數百警力正搜查地鐵監視器畫面尋找可疑人士、鑑識現場跡證以及詢問目擊者。

府方:並肩反恐
此外,昨稍早在巴黎地鐵夏特雷站,1名男子揮刀企圖砍殺巡邏士兵,被及時制伏。
歐洲這兩起攻擊引發國際領袖同聲譴責,德國總理梅克爾和法國總理菲利佩均指這只會加強他們國際合力打擊恐怖主義的決心,美國總統川普發推文怒指「這些噁心和精神病者都在倫敦警察廳的眼皮底下」,應該先發制人,「網路是他們主要招募工具,我們應斷其路並妥善運用!」但此番話卻惹英相梅伊不滿,反批川普「對進行中的調查擅自揣測,沒有助益」。我總統府表示,台灣人民會與英國同在,並肩反對恐怖主義的暴力威脅。

倫敦地鐵爆炸位置圖
英國倫敦地鐵昨天有列車車廂在西南部一地鐵站進站前爆炸,至少22人受傷。

http://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70916/LN04/LN04_004.jpg

今年歐洲恐攻案例

08/17
西班牙巴塞隆納鬧區蘭布拉大道遭1輛廂型車高速衝撞路人,釀成14死逾百傷,兇嫌逃逸;隔天同夥5嫌在附近以相同手法犯案,釀1死5傷,5嫌遭擊斃。IS宣稱犯案
06/19
英國1名敵視穆斯林男子駕車在倫敦芬斯伯里公園清真寺外撞人後被捕,釀1死11傷
06/03
3名歹徒在英國倫敦橋開車衝撞路人,再持刀濫殺民眾後,遭警擊斃,釀8死48傷。IS宣稱犯案
05/22
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的亞莉安娜(Ariana Grande)演唱會散場時遭到1名自殺炸彈客攻擊,奪22命數十傷;嫌犯與IS成員有聯繫
04/07
1名疑似支持IS的男子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開貨車衝撞行人奪4命,嫌犯被逮
03/22
英國1名男子駕車在倫敦西敏橋衝撞人群,造成4死,再刺死1警,行兇者被擊斃;IS宣稱嫌犯受其感召

(蘋果日報)
--
倫敦地鐵遭恐攻 乘客踩踏22傷

英國倫敦十五日上午尖峰通勤時段,地鐵區域線在行經帕森綠地站(Parsons Green)時,尾端車廂內一個白色塑膠桶突然爆炸,火勢和濃煙迅速蔓延開來,倉皇逃竄的乘客還發生踩踏意外,導致至少廿二人受傷送醫。倫敦警方表示,爆炸物品疑似為土製炸彈,已封鎖事發地點周遭、沿線車站和相關服務,並朝恐怖攻擊方向展開徹查。這是英國今年來第五起恐攻,也是第一次無人死亡,英國恐怖威脅等級也仍維持在第二級「嚴重」。

英國今年五度遭遇恐攻

事件發生於倫敦十五日上午八時廿分(台灣同日下午四時廿分),區域線地鐵在行經帕森綠地站時,末端車廂內一個白色塑膠桶突然爆炸,該塑膠桶以利多超市(Lidl)塑膠袋包裝,上面掛有黑色布料品,外頭還露出多條電線。目擊者形容,車廂內先是出現「火光和爆炸聲」,接著「火球」和濃煙迅速蔓延開來,幾乎吞沒事發的車廂,現場甚至飄散出刺鼻的化學氣味,通勤乘客尖叫、爭先恐後地逃離車廂。

英國媒體報導,車廂內的龐大乘客在奔逃過程中發生推擠和踩踏,因此除了許多人被燒傷之外,亦有不少人昏倒、跌倒。現場民眾表示,爆炸來得猝不及防,有人被燒成「焦頭爛額」,不僅頭髮被燒到脫落,臉上還佈滿血跡,也有人腳部嚴重灼傷,或身體各處被碎裂物割傷等。

倫敦警消和救護單位人員隨即疏散乘客、封鎖車站及附近區域,伯爵府站至溫布頓站間的地鐵也暫停行駛。專家研判,爆炸裝置屬土製炸彈,並非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常使用的三過氧化三丙酮(TATP),恐是「孤狼」所為。英國天空新聞台引述消息來源指出,警方已透過監視影像掌握一名嫌犯。

嫌犯想製造更大破壞

此為英國今年第五次遭遇恐攻,瑞典專家蘭斯托普分析,由於爆炸裝置仍大致完好,顯示其並未完全爆炸,亦即主導攻擊的嫌犯原有意造成更大傷害。對此,英國首相梅伊已召開緊急應變小組會議,矢言政府將會快速、英勇地應對恐怖攻擊行動。倫敦市長薩迪.可汗譴責恐怖份子為「醜陋人類」,下令警方數日內加強巡邏地鐵及倫敦各處,「永遠不被恐怖主義威嚇或擊敗」。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川普推文表示,這些「魯蛇、神經病恐怖份子」早已為倫敦警察廳監管,並且借題發揮推銷其「旅行禁令」,稱美方必須更廣泛、嚴厲、一絲不苟地推行移民政策。然而,英國首相梅伊隨後打臉川普表示,在事件調查進行之際就妄自推測,根本一點忙也幫不上。

(自由時報)
--
英國今年第5起恐攻!倫敦地鐵驚傳爆炸 22人傷

英國首都倫敦十五日上午八時廿分尖峰時段驚傳地鐵爆炸案,西南區域線列車行經帕森綠地站時一節車廂發生爆炸,共有廿二人送醫,多為臉部灼傷,並有多人在驚慌奔逃時因推擠踩踏而受傷,所幸均無生命危險。警方已將此案定調為恐怖攻擊全力查辦。這也是英國今年發生的第五起恐攻事件,先前四起共造成三十六人死亡。

倫敦近年恐攻頻傳,地鐵多次遇襲。二○○五年七月七日,四名自殺炸彈客接連在三個地鐵列車和一輛巴士上引爆炸彈,造成五十六人死亡。兩周後,又有四名自殺炸彈客發動類似攻擊,所幸爆炸裝置未能引爆而未造成傷亡。恐怖組織凱達最近在刊物「激勵」中號召支持者攻擊列車。

英國內政部十四日公布,近一年內警方共逮捕三百七十九名恐怖活動嫌犯,創二○○一年開始統計以來新高,且較前一年增加六成八,不過近半數都無罪釋放。

昨天這起恐攻的區域線照片顯示,一個裝在超市塑膠袋中的白色水桶,在地鐵車廂裡爆炸起火,火勢撲滅後水桶裡外有幾條電線,桶身上裝了一個定時器。發現定時器顯示此案並非自殺炸彈攻擊案,爆炸時嫌犯可能已下車逃逸,警方過濾沿線五個車站的監視器,已鎖定凶嫌。該爆炸裝置並未完全引爆,否則殺傷力會更大,未被燒毀的爆炸裝置也留下不少線索。

倫敦消防隊表示共派出六部消防車、兩個救難小組,以及約五十名消防人員與專家前往現場。意外發生於通勤尖峰時段,車廂擠滿乘客,這列車至少可搭載八百人;意外發生後帕森綠地地鐵站暫封閉,西南區域線亦因安全顧慮暫停服務。

消防隊員疏散了該地鐵站另一列車裡的兩百五十三人。剛好搭車經過該站的目擊者霍爾說,他看到許多人受傷,還有人在逃離擁擠的車廂時遭到踩踏。霍爾說:「月台上有位女士說她看到一個袋子,看見一道閃光,聽到一聲巨響,顯然有東西爆炸了。」他說:「我看到不少婦女在哭,很多人在尖叫,人群推擠著衝到街上。」另一名目擊者說,聽見一聲巨響,接著看見「一堵火牆」,火勢很快就蔓延整個車廂。許多乘客遭火吻,臉部與頭髮著火,尖叫奔逃。

英國外務大臣強生呼籲人們保持冷靜,正常過生活。首相梅伊緊急召開代號為「眼鏡蛇」的國安會議,討論是否將英國的恐攻威脅層級,從目前的嚴重(severe)調升至最高的危急(critical)。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9/16/1/4004459.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英國警方逮恐攻嫌 人數創新高 但近半數無罪釋放

英國內政部14日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的12個月內,英國警察共逮捕了379名恐攻嫌犯,創下英國政府2001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新高紀錄,且較前一年度增加68%。

不過,近半數被捕者被無罪釋放。

倫敦地鐵恐攻 英國維持恐攻威脅層級「嚴重」

英國首都倫敦15日上午8時20分尖峰時段驚傳地鐵爆炸案,西南區域線列車行經帕森綠地站時一節車廂發生爆炸,共有22人送醫,多為臉部灼傷,並有多人在驚慌奔逃時因推擠踩踏而受傷,所幸均無生命危險。警方已將此案定調為恐怖攻擊,並已鎖定嫌犯,正全力查辦。

這是英國今年發生的第5起恐攻事件,先前4起共造成36人死亡。恐怖組織凱達在最近在刊物「激勵」中號召支持者攻擊列車。

這起恐攻的區域線照片顯示,一個裝在超市塑膠袋中的白色水桶,在地鐵車廂裡爆炸起火,火勢撲滅後水桶裡外有幾條電線,桶身上裝了一個定時器。發現定時器顯示此案並非自殺炸彈攻擊案,爆炸時嫌犯可能已下車逃逸,警方過濾沿線5個車站的監視器,已鎖定犯案者。該爆炸裝置並未完全引爆,否則殺傷力會更大,未被燒毀的爆炸裝置也留下不少線索。

英國首相梅伊緊急召開代號為「眼鏡蛇」的國安會議,一度考慮將英國的恐攻威脅層級,從目前的嚴重(severe)調升至最高的危急(critical),但最後仍維持嚴重等級。

倫敦近年恐攻頻傳,地鐵多次遇襲。2005年7月7日,4名自殺炸彈客接連在3個地鐵列車和一輛巴士上引爆炸彈,造成56人死亡。兩周後,又有4名自殺炸彈客發動類似攻擊,所幸爆炸裝置未能引爆而未造成傷亡。

(聯合報)
--
倫敦再爆恐攻 梅伊急開會

倫敦地鐵15日驚傳爆炸案,至少22人受傷,為今年來第五起攻擊事件,警方判定為恐攻,英國首相梅伊也召開緊急會議,但金融市場反應淡定。英股15日盤中雖大跌,但不是受到恐攻事件的影響。

倫敦帕森綠地(Parsons Green)地鐵站在15日上午交通尖峰時段發生爆炸案,社群網站的照片顯示一個塑膠袋內的白色桶狀容器起火,英媒稱這個爆炸裝置可能未完全引爆,可能有定時器。

帕森綠地地鐵站仍處於封鎖狀態,18名受傷乘客送往醫院急救,其餘4人也正在前往醫院的路上,倫敦救護車局說,無人傷勢嚴重或有生命危險。

英國反恐政策高級國家協調員巴蘇宣布,這起爆炸案是恐攻事件,梅伊也上推特稱,她的心和受傷民眾、搶救人員站在一起,並將在今天稍後主持緊急內閣會議。

不過,倫敦民眾似乎漸漸對恐怖攻擊以及武裝警察巡邏交通的畫面感到麻痺,今年倫敦已經發生一連串攻擊事件:襲擊者開廂型車或持刀攻擊路人,還有襲擊者開廂型車衝撞清真寺外的信徒。

英國富時100指數15日盤中大跌1.1%,下探至5月2日來最低水準,但IG市場分析師柏川表示,恐攻事件並未影響市場,英股賣壓來自英鎊匯價漲破1.35美元關卡,投資人認為英國央行可能近期就會升息。

美國總統川普15日也上推特發文,但又引發爭議。

川普說,倫敦又遭「魯蛇」(loser)恐怖份子攻擊,倫敦警察廳早已盯上,暗指英國執法單位似乎已事先注意到策動攻擊的凶嫌。

對此梅伊前幕僚長提摩西批評指出,無論是否如此,他都確定川普不可能知道英國情報單位的訊息,而這些話出之於英國盟邦和情報夥伴領導人之口,很沒有幫助。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9/16/2/400505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英國一天逮一嫌犯 仍難阻恐攻憾事

英國在6月止的過去一年來,共逮捕379名涉嫌恐怖主義活動的嫌犯,較一年前暴增68%,創紀錄新高,平均下來更是每天逮捕一人,但當局擴大反恐活動,仍難阻止倫敦地鐵爆炸案的發生,凸顯英國國安當局面臨的艱鉅挑戰。

英國內政部日前公布,在截至6月的過去一年內,共逮捕379名涉嫌恐怖主義者,遠多於一年前的226人,也是2001年開始這項紀錄以來最多。

平均下來,英國警察每天至少逮捕一名嫌疑人。

其中,57人是在3到6月間的四起恐攻後逮捕。數據顯示,遭逮捕的人中,有123人遭起訴,189人獲得無罪釋放,其他人則仍待進一步調查或其他活動。

同期入獄的恐攻嫌犯也增加35%至204人。過去四年來,英國警方與情報單位已成功阻止19項攻擊圖謀,包括今年上半年的六項,也動用500名調查人員隨時調查3,000人。

英國反恐當局表示,3月來的恐攻情勢正在改變,雖然恐攻威脅增加,但當局也擴大反恐活動,這反應在逮捕人數的增加上。

但倫敦當局也未能阻止15日的攻擊。倫敦地鐵站15日發生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8人受傷,但無人重傷或有生命危險。

目擊者通報擁擠的通勤列車於上午尖峰時間發生爆炸。英國警方已將這起由「急造爆炸裝置」引爆的爆炸案,定調為恐攻事件。

(經濟日報)
--
英地鐵土製炸彈爆炸 22人受傷

英國警方表示,倫敦地鐵一擁擠列車今天上午尖峰時間發生土製炸彈爆炸,造成22人受傷送醫。當局認為,這是英國今年第5起恐怖攻擊事件。

這起爆炸事件發生在倫敦西區帕森綠地(ParsonsGreen)地鐵站,時間是上午8時20分的尖峰時間,大火吞噬一節車廂,車上乘客紛紛逃生。

有些人被火燒傷,有些人則在逃生時遭人推擠踩傷。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說,有22人送醫。救護車人員表示,無人傷勢嚴重。

英國警方反恐主管羅利(Mark Rowley)告訴記者:「我們目前認為,那是土製炸彈引爆所致。」他說,大部分人的傷勢應屬閃光燒傷(flash burn)。

至於當局是否已知誰涉案,或引爆嫌犯當時是否在列車上,羅利婉拒回答。他僅表示,情報單位正協助警方查案。

現場拍攝照片顯示,車廂地板上有一個白色桶子連同超市保鮮袋。這個桶子著火,並似乎露出了電線。

倫敦地鐵爆炸 警方:急造爆炸裝置引爆

英國警方說,今天造成22人受傷的倫敦地鐵列車爆炸案,是「急造爆炸裝置」引爆所致。

法新社報導,英國警方反恐首長羅利(MarkRowley)告訴記者:「今天上午8時20分,帕森綠地站(Parsons Green)一列地鐵的車廂發生爆炸。我們目前認為那是一個急造爆炸裝置(improvised explosivedevices)引爆。」

路透社報導,天空新聞網(Sky News)引述不具名消息人士說,那個急造爆炸裝置並未完全引爆。

警方將這起發生於尖峰時段擁擠通勤列車的爆炸事故,定調為恐攻事件。

羅利說,英國情報單位軍情五處(MI5)也支援警方辦案。

倫敦爆炸目擊者:車廂內火牆迎面撲來

一列載滿乘客的倫敦地鐵列車今天發生爆炸案,目擊者表示,他們在爆炸當時聽到一聲巨響,並看到「火牆」迎面撲來。部份通勤者嚴重灼傷,其他人則擠踏逃往出口。

當地居民克雷文(Charlie Craven)當時搭乘這班列車上班,準備在倫敦西區的帕森綠地站(Parsons Green)下車。當炸彈引爆時,他聽到「碰一聲巨響」。

在倫敦金融城工作的克雷文對法新社表示:「我首先看到一團類似橘色的火球,將整個車廂包住。有點像影集『24小時反恐任務』(24)看到的那樣,或是類似電影場景。」

哈伯德(Lauren Hubbard)也聽到爆炸聲,並看到「一面火牆迎面撲來」。「很難描述情況,因為事情發生在一瞬間,然後我們快跑。火團裡當然有人,火就從我們頭上掠過,大家都在尖叫,你只能以最快速度跑出地鐵。」

推特用戶@Rrigs貼出幾張列車上一個白色桶子正在悶燒的照片,他表示「火團在車廂內飛奔而來,我們急忙從開啟的車門跳出。」桶子看來像工地用的那種,且似乎有電線從裡頭露出。

警方表示,這場攻擊已造成22人受傷,大部分是灼傷。其他人則是在混亂逃竄時因踩踏受傷。

地鐵報(metro.co.uk)引述派至現場的一名記者說,列車上一個白色容器發生爆炸,多名乘客臉部燒傷。他們「真的傷得很嚴重」,「頭髮都燒掉了」。

法新社報導,一名目擊者表示,當時列車擠滿了人,「我只聽到呼的一聲,我抬起頭來,看到整節車廂被火焰吞沒,火焰朝著我燒來」。

英國今年第5起恐攻事件 警方緝兇

英國倫敦區域線(District Line)列車上的一個白色桶子今天上午爆炸,目前警方正在搜尋這一名水桶炸彈客,這也是英國今年發生的第5起恐怖攻擊事件。

今天上午通勤尖峰時間,列車行經西倫敦的帕森綠地站(Parsons Green)時,放在列車尾端的桶子發生爆炸。蘇格蘭警場稍早表示,目前將事件以恐怖主義處置。

蘇格蘭警場表示,爆炸的是一個「自製的爆裂裝置」,英國首席反恐警官羅利(Mark Rowley)表示,目前有數百位探員正與軍情五處(MI5)合作調查爆炸案。

警方目前正在追緝放置爆裂裝置的炸彈客。羅利拒絕證實目前是否有人遭到逮補。

他表示:「倫敦人今天在街上會看到更多警力,尤其是在大眾運輸系統。」羅利要求大眾保持「警覺」,但不應該恐慌。他也要求目擊者提供現場照片與錄影畫面。

根據網友上傳的現場照片,起火的白色桶子裝在超市袋子裡,擺放在車廂地板上,內有電線。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爆裂裝置設有定時器。

倫敦救護車局(London Ambulance Service)在推特發布聲明,目前證實事發後有18人送醫救治,傷勢不至於影響生命。反恐單位表示,另有4人自行就醫,受傷總人數增加至22人。

這是英國今年發生的第5起恐怖攻擊事件,也是唯一一起沒有人死亡的恐攻事件,先前4起共造成36人死亡。

今年3月22日,一名男子開車在倫敦西敏橋上衝撞行人,接著撞上國會外圍牆,並刺死一名員警,造成5人喪命,50多人受傷。

5月22日,美國青少年偶像亞莉安娜(ArianaGrande)在曼徹斯特舉辦演唱會,一名自殺炸彈客於曼徹斯特體育館(Manchester Arena)外引爆炸彈,造成22人死亡,116人受傷。其中7名死者未滿18歲。

6月3日,3名身穿假自殺背心的攻擊者在倫敦橋地區開廂型車衝撞行人後,接著下車在酒吧林立的鬧區隨機砍人,共有8人死亡,凶嫌之後遭警方擊斃。伊斯蘭國也宣稱犯案。

6月19日,一輛廂型車衝撞倫敦芬斯伯瑞公園(Finsbury Park)清真寺附近一群穆斯林,一名男子身亡,另有11人受傷。

倫敦地鐵恐攻 川普轟恐怖分子:魯蛇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砲轟,犯下倫敦地鐵攻擊案的恐怖分子是「魯蛇」。這起事件造成至少18人受傷。

法新社報導,川普推文說,「倫敦又遭魯蛇恐怖分子攻擊。這些是病態且瘋狂的人,倫敦都會區警察局(Scotland Yard)早已盯上,必須主動出擊。」

目前不清楚,英國執法單位是否事先已注意到策動攻擊的凶嫌,若是如此,川普顯然在英國當局公布資訊前先行透露。

英國首相梅伊前幕僚長提摩西(Nick Timothy)推文說:「無論是否如此,我都確定川普不可能知道,而這出之於我們盟邦和情報夥伴的領導人之口,很沒有幫助。」

川普表示:「必須以更強硬許多的手法對付魯蛇恐怖分子。」

他並說:「網路是他們招兵買馬的主要工具,我們必須斷絕他們的工具,並比他們善用網路。」

英國警方表示,倫敦地鐵一列車今天發生的爆炸,是「土製炸彈」起爆。

倫敦地鐵恐攻/目擊者:大火吞沒地鐵車廂

1名目擊者告訴路透社,倫敦西區地鐵開到帕森綠地站(Parsons Green)的列車,有一節車廂冒出熊熊烈火,火勢並快速燒向其他車廂,迫使乘客朝車門急奔,造成踩踏場面。

這名目擊者說,乘客聽到呼的一聲,接著看到火焰朝他們快速延燒而來,於是急忙逃離車廂,有些人遭到踩踏。

他說,並未聽到爆炸聲,當時列車擠滿了人,「我只聽到呼的一聲,我抬起頭來,看到整節車廂被火焰吞沒,火焰朝著我燒來」。

法新社報導,推特用戶@Rrigs上傳列車上一個白色桶子悶燒的照片。

52歲媒體科技顧問霍爾(Richard Aylmer-Hall)形容,列車上一片「恐慌」氣氛。

他告訴英國聯合社(Press Association):「大家陷入驚慌,許多人高喊、尖叫,尖叫不止。月台上有個女人說,她看到有個袋子和閃光,還聽到巨響,因此顯然有東西爆炸。」

(中央社)
--
卡西尼號墜毀土星 1500人淚別老友

20年前發射前往探測土星的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太空船卡西尼號(Cassini),昨結束任務,墜入土星大氣層燒毀殆盡。天文學家依依不捨,「就像痛失老友。」

砸千億飛20年
逾1500名曾參與卡西尼號工作的人員聚集在加州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監看卡西尼最後一程,台灣昨晚7時55分,當無線電訊號驟然中斷,卡西尼號此沉默無聲。有人擁抱、有人以紙巾拭淚,難掩不捨心情。
卡西尼號1997年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發射升空,歷經7年飛行,32億公里的路程,2004年抵達土星軌道,自此之後繞行土星13年。
這項國際性計畫斥資39億美元(約1172億台幣),來自27國的科學家參與其中。卡西尼號在太空飛行約79億公里後,火箭燃料已如預期耗盡,台灣時間昨晚近8時墜入土星大氣層中,失去訊號。
美國航太總署昨發出推特說:「卡西尼已經與它研究的對象歸為一體了。」

衛星可能有生命
卡西尼探測計畫的主持人麥茲(Earl Maize)昨說:「這是一場不可思議的旅程,這是一艘不可思議的太空船,而各位則是非比尋常的團隊。我則要宣布結束這個任務。」
根據卡西尼號的探測結果,土衛六和土衛二這兩顆擁有海洋的衛星可能有某種形式的生命存在。科學家因此決定讓卡西尼「撞土星自殺」,避免污染到這兩顆衛星。
列斯特大學太陽系行星物理學教授高里說:「看到卡西尼號離開將令人感傷,尤其是這個探測器仍在完美地運作。不過我們承認,讓任務在井然有序的控制下順利告終很重要。」

(蘋果日報)
--
結束20年漂泊 太空船「卡西尼號」長眠土星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船「卡西尼號(Cassini)」十五日結束廿年太空旅程,墜毀在土星上。科學家說,卡西尼號教導我們到目前為止關於土星的幾乎所有知識,而且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太陽系其他地方生命的認知。

卡西尼號任務共花費卅九億美元(約台幣一千一百七十億元),由廿七國的科學家通力合作進行,在航行七十九億公里後已一如預期耗盡火箭燃料,以時速十二萬零七百公里墜入土星大氣層。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卡西尼計畫負責人麥茲對控制室的同仁說:「這艘太空船沒訊號了。希望大家為這次任務驚人的成就深深自豪。」

卡西尼號的最後訊號在台灣時間十五日晚上七點五十五分到達地球,由於與地球距離十四億公里,在光速的限制下,其墜毀的實際時間是八十三分鐘之前。

卡西尼號按照計畫,向地球發送最後訊號,而後墜毀在地球人以肉眼能看到的最遠行星——土星。科學家規畫讓它墜毀,是因為不想損害土星另外兩顆有海洋的衛星土衛六與土衛二,海洋可能有生命,科學家希望它保持原貌,留待未來探索。

「卡西尼號」取名自發現土星四顆衛星的義大利天文學家卡西尼,於一九九七年發射,二○○四年進入土星軌道,同年十二月把攜帶的探測器「惠更斯號」送上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迄今已繞行土星近三百次。

卡西尼號執行任務後有許多重大發現,包括土衛六上的液態甲烷海、土衛二上的地下海洋。NASA科學任務副主任祖勃勤說:「卡西尼號發現土衛六和土衛二的海洋,改變了每件事,深深撼動我們對地球外哪些地方可能有生命的觀點。」

(聯合報)
--
太空船20年土星任務告終 天文界感性道別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太空船卡西尼號(Cassini)今天即將結束20年土星任務,全球天文學家紛紛感性道別。

法新社報導,卡西尼號20年前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發射升空,歷經7年的飛行抵達土星軌道,自此之後繞行土星13年,並改變我們對太陽系其他地方關於生命是否存在的看法。

這項國際性計畫斥資39億美元,來自27國的科學家參與其中。卡西尼號在太空飛行約79億公里後,火箭燃料已如預期耗盡。

這艘太空船預定於美東時間上午7時55分(台灣時間晚間7時55分)與地球最後一次聯繫後不久,隨即墜向土星「壯烈成仁」。

讓卡西尼號自毀是為了防止對土衛六和土衛二造成損害。科學家希望這兩顆存在海洋的土星衛星保持原狀,以便未來探索,因為可能存在某種形態的生命。

列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太陽系行星物理學教授高里(Stanley Cowley)說:「週五看到卡西尼號離開將令人感傷,尤其我們打造的這個探測器仍在完美地運作。」

「不過我們承認,讓任務在井然有序的控制下順利告終很重要。」

NASA在推特上預告相關訊息,不少網友上傳各種哭臉圖案表示感傷,並且謝謝勞苦功高的卡西尼號。

卡西尼號功成身退 締20年土星探測傳奇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太空船卡西尼號(Cassini)在太空中飛行20年後,今天功成身退,墜落在土星,完成名留青史的任務。

法新社報導,科學家表示,卡西尼號讓我們瞭解今日有關土星的一切,並改變我們對太陽系其他星球和生命有關的看法。

這項國際性計畫斥資39億美元,來自27國的科學家參與其中,卡西尼號最後以每小時12萬700公里的速度衝入土星的大氣層。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卡西尼號計畫經理麥茲(Earl Maize)說:「來自的卡西尼訊號已經不見。」

麥茲告訴任務控制中心的同仁:「我希望大家對於這項驚人的成就深感驕傲。這是一項不可思議的任務,一艘不可思議的太空船。你們所有人則是不可思議的團隊。」

卡西尼號和地球最後通訊時間是在美東時間上午7時55分。但卡西尼號大約在這個時間的一個半小時前開始墜落土星。由於地球和土星之間距離十分遙遠,訊號必須花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抵達地球。

卡西尼號在太空飛行約79億公里後,火箭燃料已經用罄,墜向這顆地球上肉眼可及的最遠行星。

讓卡西尼號自毀是為了防止對土衛六和土衛二造成損害。科學家希望這兩顆存在海洋的土星衛星保持原狀,以便未來探索,因為可能存在某種型態的生命。

除了卡西尼號外,還有其他3艘太空船曾繞土星飛行,包括1979年的先驅者11號(Pioneer 11),1980年代的旅行家1號和2號(Voyager 1和2)。但都沒像卡西尼號探究土星這麼詳盡。

卡西尼號1997年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發射升空,歷經7年的飛行抵達土星軌道,自此之後繞行土星13年。

卡西尼號繞行土星近300次,有許多重要發現。例如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Titan,又稱泰坦衛星)地表存在液態甲烷海洋,土星的小衛星土衛二(Enceladus)表層下也有巨大海洋。

卡西尼號2005年釋出惠更斯(Huygens)探測器,降落在土衛六,創下首次,也是唯一這樣降落在外太陽系。

惠更斯是歐洲太空總署(ESA)、義大利太空總署和NASA的聯合計畫。

倫敦大學學院穆勒太空科學實驗室(Mullard Space Science Laboratory)行星科學小組負責人柯茲(Andrew Coates)說:「這個任務改變我們認為地球以外,那些地方可能有生命孕育的看法。」

「我們已經徹底重寫關於土星的教科書。」

(中央社)
--
搞笑諾貝爾 老男人耳朵比較大 吹奏澳洲原民樂器治打呼奪和平獎

2017年「搞笑諾貝爾獎」前天舉行頒獎典禮,10個獲獎研究充分展現「先讓你笑,再讓你思考」的科學幽默。法國、新加坡和美國科學家以研究「貓是否可以同為固體和液體」拿下物理獎,英國學者以「為何年長男性有大耳朵」獲解剖學獎。和平獎由瑞士等6國學者以「固定吹奏澳洲原住民樂器可治療打呼」共享殊榮。

該獎是由哈佛大學《不可思議年鑑》雜誌編輯亞伯拉罕斯創辦。今年主題是「不確定性」,並邀請美國經濟學家哈特等3位正港諾貝爾獎得主頒獎,得獎人可獲實際形同廢紙的10兆辛巴威幣現金。亞伯拉罕斯表示,「希望這個獎可以讓人們回到小時候的習慣,先注意奇怪的事,稍等一下,有機會思考之後,再來判斷好壞」。

貓是否為液體
獲物理獎的法國研究人員法汀2014年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把貓咪塞到容器和水槽裡,便開始研究「貓可以同時是固體和液體嗎」?他利用數學公式得出結論,比較好動、年輕的貓,比年老、懶惰的貓更容易維持固體狀態。

抱鱷魚易豪賭
經濟獎得主的研究比較實用。澳洲和美國科學家發現,賭徒在下注前如果抱了1公尺的鱷魚,就會賭得比較大,因為他們的大腦會把抱過危險動物的興奮誤解成幸運的徵兆。
英國醫生希斯考特以大耳朵研究拿下解剖學獎。他不僅發現年老男性的耳朵比較大,還發現人在30歲以後,耳朵每10年會長大0.2公分。他表示,「拿到這個獎很怪,但我很興奮」。和平獎得主是來自6國的研究人員,其在2005年的研究指出,固定吹奏澳洲原住民樂器迪吉里杜管,可以讓睡眠呼吸中止患者減少白天嗜睡和打呼的現象。

2017年 搞笑諾獎部分名單
●物理獎
法國、新加坡和美國科學家研究,貓是否同為固體及液體
●和平獎
瑞士、加拿大、荷蘭和美國科學家研究,固定吹奏澳洲原住民樂器迪吉里杜管可以有效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和打呼
●解剖學獎
英國科學家研究,年長男性為何都有大耳朵
●醫學獎
法國和英國科學家發現利用先進的大腦掃描技術,可以判斷某些人對起司的噁心程度
資料來源:搞笑諾貝爾獎官網
https://goo.gl/FGZogs

(蘋果日報)
--
人老耳朵變大、抱鱷魚會賭輸 獲搞笑諾貝爾獎

發現老人的耳朵真的比較大、吹奏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有助於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賭博抱鱷魚會輸更多的科學家,十四日贏得第廿七屆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每人獲得幾乎一文不值的十兆辛巴威幣。

這項由哈佛大學的幽默科學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鑑」主辦的科學界年度盛事,其宗旨並非嘉勉最佳或最糟的科學,而是推崇可鼓勵人們天馬行空思考的研究。英國醫師希斯科特(James Heathcote)以一九九五年刊登在醫學期刊的耳朵尺寸研究,奪得解剖獎。他測量逾兩百名病患的耳朵長度,發現男性在年過三十歲後,耳朵每十年會長長約兩公分,女性的耳朵也會隨著年齡而變長,只是男性頭髮較少,所以大耳較明顯。

法國研究者法丹(Marc-Antoine Fardin)以二○一四年的研究「貓可以既是固態又是液態嗎?」贏得物理學獎,他說,網路上貓塞進玻璃杯、籃子與水槽的照片引發他的研究靈感,結果他以數學公式得出活潑的小貓要比較老、較懶的貓身體更柔軟的結論。

經濟學獎則頒給首度檢視興奮對賭博選擇之情緒衝擊的研究作者、澳洲中央昆士蘭大學教授洛克羅夫(Matthew Rockloff)與研究助理葛里爾(Nancy Greer)。二○一○年,他們將一頭長一公尺的鹹水鱷魚放在一○三位實驗者的手臂上,接著讓他們去玩吃角子老虎,結果發現,抱鱷魚的興奮感令他們的大腦誤解為福星降臨,因而「賭得較大,長期下來將導致較大的賭博損失」。

(自由時報)
--
貓是液體嗎?研究獲搞笑諾貝爾獎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得主十四日揭曉,獲獎的科學家發現,老男人的耳朵真的比較大,吹澳洲原住民管樂器「迪吉里杜管」能緩解「睡眠呼吸中止症」,進賭場前抱抱鱷魚就會想賭大一點。

美國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舉辦搞笑諾貝爾獎邁入第廿七屆,頒給「有趣卻發人深省」的科學研究,頒獎典禮十四日在美國哈佛大學舉行,十個獎項都由正牌諾貝爾獎得主頒發,每位得獎人可獲十兆辛巴威幣(約台幣二百四十元)獎金,因辛巴威通膨嚴重,貨幣一文不值。

英國物理學家希思科特是解剖學獎得主,他發現老男人有大耳朵而獲獎。他的研究一九九五年就在知名的「英國醫學期刊」發表,他測量兩百多人的耳朵長度,發現老男人耳朵大,而且過了卅歲以後,每十年耳朵會增長兩公釐。女人的耳朵也會隨年紀增長,但不像男性那般容易受到注意。

希思科特在獲獎時說:「這是一個古怪的榮譽,但我非常興奮。」

法國研究員法賀丹看到網上不少貓咪塞進玻璃杯和水桶的照片,決定用科學方式查明貓咪是固體還是液體。他利用流體力學理論證明,較活躍的年輕貓咪維持應有物理形狀的時間較老貓或懶貓長,因而獲頒物理獎。

經濟學獎得主洛克勞夫和南西.葛里爾做實驗,請將要賭博的人抱一條一公尺長、嘴巴封住的鱷魚,發現這些人抱了鱷魚後,下的賭注更大,因為他們的大腦會將抱危險動物的興奮感,曲解為是帶來幸運的象徵。

來自不同國家的六人研究團隊,因二○○五年研究「吹迪吉里杜管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替代治癒方案」,榮獲和平獎。他們發現,定期吹迪吉里杜管能減少白天的睡意,讓有輕微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入睡,並改善這些病患伴侶的睡眠品質。今年諾貝爾獎將於十月二日起陸續頒發。

(聯合報)
--
研究貓是否為液體 學者獲搞笑諾貝爾獎

貓是液體還是固體;抱了鱷魚後再去賭博,賭徒下的賭注會更高;吹迪吉里杜管是否有助於治療打鼾,提出這些深奧問題的科學家今天都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路透社報導,「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編輯亞伯拉罕斯(Marc Abrahams)打造出來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無意要選出最好或最差的科學理論,而是要彰顯科學研究的精神,鼓勵大家異想天開。

有些獲獎人的論證傾向於謬誤:法國研究員法丹(Marc-Antoine Fardin)看到網路上貓咪能把自己塞進玻璃杯、水桶和水槽中的照片而受到啟發,2014年發表「一隻貓可以同時是固體和液體嗎?」的研究報告。

搞笑諾貝爾獎物理學獎得獎人法丹用數學公式得到結論,那就是跟年紀較大和較懶惰的貓咪相比,活力充沛的小貓軀體更柔軟。

獲獎名單上的其他研究,顯然更有可能實際應用在生活中。

經濟學獎得主洛克勞夫(Matthew Rockloff)和葛里爾(Nancy Greer)針對問題賭徒和無問題賭博者進行實驗,請他們在玩吃角子老虎機前,抱一條長一公尺的鱷魚。

這份2010年發表的研究在澳洲昆士蘭省找來103人進行實驗,研究發現問題賭徒抱了鱷魚後,下的賭注也越高,因為他們的大腦會將抱危險動物這種興奮感,曲解為是帶來幸運的象徵。

來自不同國家的6名研究員團隊,因2005年研究「吹迪吉里杜管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替代治癒方案:隨機對照試驗」,榮獲搞笑諾貝爾獎和平獎。

結論是這個來自澳洲的木管樂器可能有一些療效,但不是因為迪吉里杜管發出的低鳴嗡嗡聲起作用,而是如果每天吹迪吉里杜管的話,可能會加強上呼吸道,使呼吸更通暢。

舉行至今第27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會由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於今天在哈佛大學的頒獎典禮進行頒發。

(中央社)
--
搞笑諾貝爾 研究老人耳朵大得獎

哈佛大學14日頒獎給今年最值得表揚的荒謬科學成就,包括老人家確實耳朵比較大、吹奏澳洲土著樂器能緩和睡眠呼吸暫停失調,以及抱鱷魚會影響賭博決定。

「美聯社」報導,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第27屆頒獎典禮,照例請來正牌的諾貝爾獎得主為十個獎項頒獎,得獎者可分別獲得事實上不值分文的10兆元辛巴威現金。

今年得獎的研究還包括利用流體動力學斷定貓究竟是固態或液態;探究為什麼有些人那麼厭惡乳酪;發現許多同卵雙胞胎無法從影像分辨彼此。

獲得解剖學獎的英國醫生奚斯科特奇怪為什麼許多老太爺耳朵顯得特別大,因此他開始為200多個病人量耳朵的長度,發現男性年逾30歲以後,每十年耳朵長約兩公釐。女性耳朵也會隨著年齡增長,不過她們一開始耳朵就比較小,而且男性頭髮較少,也可能使他們的大耳朵更惹眼。

瑞士蘇黎世大學的普罕博士則碰到一個病人堅信吹澳洲土著的迪吉里杜管樂器(dedigeridoo)對他的睡眠呼吸暫停問題有幫助,因此他招募志願人員學吹大約四呎長的迪吉里杜,發現經常吹這種樂器能夠減少白天嗜睡和打鼾,並改善同床伴侶的睡眠品質。

普罕認為這是因為吹奏迪吉里杜能夠協助學習用口呼氣的同時用鼻子吸氣的循環呼吸法,並加強呼吸使用的喉嚨肌肉。

澳洲中昆士蘭大學人口研究實驗室主任洛克洛夫和研究助理葛瑞爾,發現進賭場前少接近鱷魚可減少損失,因此獲得經濟學獎。

他們讓賭客抱封住嘴巴的一米長鱷魚,發現抱這種危險動物引發的興奮情緒,會使原來就有賭癮的人賭得更大,長時間下來輸得更慘。

這是第一種探討興奮情緒如何影響賭博決定的研究,而就像許多得獎計畫一樣,這種猛一看很荒謬的研究,其實擁有實用價值。

洛克洛夫對獲得搞笑諾貝爾獎非常興奮,甚至想試試手氣。他說:「我得阻止自己利用鴻運當頭拉吃角子老虎。」

(世界日報)
--
川普急轉彎 追夢人可望續留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與民主黨領袖會面,討論因「延緩遣返無證入境兒童」(DACA)而受惠的新移民處境,他表示雙方已「接近協議」,如真達成協議,約80萬名「追夢人」(Dreamers)可望續留美國。
川普13日在白宮與民主黨參院領袖舒默、眾院領袖裴洛西等人餐敘。舒默和裴洛西透露,川普同意盡快賦予年幼時即赴美的無證居民「追夢人」合法地位。
然而隔天川普卻在推特說,沒有所謂「DACA協議」,令外界一頭霧水,但他隨後又推文稱:「真的有人想把這麼好、受過教育、有成就、有工作甚至在軍中服役的年輕人踢出美國嗎?他們是被父母親帶來的,這不是他們的錯,是邊境安全出了很大的包。」

邊界圍牆仍要蓋
川普稍後赴佛州勘查颶風災情時,再度回應DACA和追夢人問題,他說:「我們談的不是公民身分或特赦,我們在想辦法讓他們留在這裡,我們正在一起想辦法。」
川普意見似乎轉向保護「追夢人」,但他也強調,美墨圍牆還是要蓋。

(蘋果日報)
--
保護夢想生…川普「沒譜」

川普總統14日就「夢想生去留」問題,態度一日數變,先表態支持立法保護夢想生留在美國,卻又否認已和民主黨達成協議,且不會給夢想生公民身分或特赦;他還矢言仍會繼續推動美墨邊界築牆。但他後來又表示,距離與國會民主黨人就允許年輕移民留在美國達成協議,已「相當接近了」。

「優秀年輕人 他們沒有錯」

14日一早川普連發數條推特文為夢想生說話,稱他們已來美多年,本身沒有過錯,是父母帶他們來。川普推文說,「有誰真的希望把那些有工作,甚至在軍中服役的優秀且受過教育,又有成就的年輕人驅逐出境?真的嗎!」他說:「他們在我國待了這麼多年,小時候跟著雙親來到美國,本身並沒有做錯什麼。」。

他並在上午向記者證實,已「很接近」與民主黨領袖達成「保護夢想生」的協議,需大幅加強邊界安全作為交換。但民主黨要推動的「夢想法案」僅同意利用新科技和無人機加強邊界安全,不包括提供築牆經費。

否認達協議 「不考慮特赦」

不過,川普當日下午又在勘察佛州遭風暴肆虐的佛羅里達州,回應提問時,卻否認已和民主黨達成協議,並說不會考慮給夢想生公民身分或特赦;但這恰好是民主黨領袖推動「夢想法案」的關鍵。

川普說,任何可能與民主黨人就移民議題達成的協議,都必須納入大規模邊界安全條款,還說他計畫中的美墨邊界圍牆可稍後再議。

波洛西14日也向記者披露前晚的會面詳情,表示相信總統的誠意,認為他了解公眾支持他們,同意推動增加邊界安全措施的「夢想法案」。舒默也說,民主黨應該相信川普談判的誠信。兩人均對總統會信守承諾充滿信心。

相比近日連連出入白宮的民主黨領袖,國會共和黨領袖則顯得邊緣化。眾院議長萊恩(Paul Ryan)14日上午才獲知前一晚川普與民主黨領袖的會面事宜。他否認川普已和民主黨就DACA達成協議,稱川普及其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當天從空軍一號來電,告知川普與民主黨領袖的談話詳情。

萊恩說,13日晚的會面只是「初步討論,未達成任何協議」,堅稱任何協議必須有共和黨領袖支持(buy-in),任何保護夢想生的討論必須由眾院共和黨發起。

共和黨內部分歧明顯。國會強硬派眾議員金恩(Steve King)最早砲轟川普,稱他和民主黨達成協議,將摧毀其基本盤;巴勒塔(Lou Barletta,賓州),以及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等多數共和黨人,均持觀望態度,等待白宮公布細則再議。

(世界日報)
--
法國1日2起攻擊事件

法國首都巴黎15日發生一名持刀男子在地鐵夏特雷站(Châtelet)高喊「真主至大」準備行凶,所幸當時遭鎖定的巡邏軍人及時反應,當場制伏對方。

同一天,也有一名揮舞榔頭的男子,在法國中部偏東勃艮第大區索恩河畔沙隆鎮(Chalon-sur-Saone)公園內攻擊2位女性民眾,行凶時同樣高喊「真主至大」,所幸兩名受害者送醫後並無大礙,檢方正朝恐怖攻擊方向調查。

(自由時報)
--
人類2成死因 和飲食習慣有關

吸引兩千五百名全球專家投入的多項研究發現,去年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女性為七十五.三歲,男性近七十歲。儘管人類越來越長壽,但令人驚訝的是,研究顯示,全球每五個死亡案例中,就有一件與不佳的飲食習慣有關,當中,健康食物攝取過低是主要致死危險因子。

刊登在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的六篇研究,以多個角度研究人類壽命和致死原因。研究發現,日本人平均餘命為八十三.九歲,中非共和國的公民若活過五十歲就屬不易,壽命最高與最低國家間,落差超過三十年。此外,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與飲食習慣有關,當中的兩種極端分別是營養不良與有錢人的不健康飲食。

心臟病是最大殺手 造成近千萬人死亡

研究也發現,去年近四分之三的死亡是由非傳染性疾病引起,當中,心臟病是單一最大殺手,去年造成九百五十萬人死亡,十年來,其致死率增加近二十%。

去年因衝突或恐怖主義造成的死亡,主要在北非與中東,超過十五萬人,比十年前暴增一四○%。去年在窮國中,因水與食物污染造成的腹瀉,導致逾一百六十萬人喪生,有兩百四十萬人死於可預防或可治療的肺部感染。另有多達兩百萬的產婦與新生兒死於粗糙的健康照護。

愛滋病與肺結核去年各奪走逾一百萬條生命,瘧疾則造成七十萬人死亡,與過去十年相較,這些傳染性疾病的致死趨勢下滑。不過,病毒性肝炎不在此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其去年造成一百三十四萬人死亡,比二○○○年,增加二十二%。

在非傳染性疾病方面,生活型態有關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去年造成一百四十萬人死亡,十年來增加逾三十%。癌症導致的死亡也在攀升中,去年造成近九百萬人死亡,十年來增加逾十七%,其中以肺癌居首。而抽菸去年奪走七一○萬條人命。

研究也發現,全球約七分之一人口(十一億人),有心理健康與藥物濫用問題。重度憂鬱症在全球一百九十五國中,僅有四國不是排名在十大死因之列。去年,全球受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折磨的人口站上兩百六十萬人,十年來攀升四十%。酒精與毒品去年造成三百二十萬人喪生,其中包括八萬六千件肇於鴉片類藥物。去年死亡人數近五千五百萬人,出生人數為一.二九億人,致使去年全球人口增加七千四百萬人。

(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
--
加泰隆尼亞想獨立 西班牙抽銀根擋公投

為阻止加泰隆尼亞在十月一日舉辦獨立公投,西班牙政府十五日通過了一系列對當地財政增加控制的措施。預算部長孟多羅表示,此舉係為確保當地政府不得把國家稅金花在舉辦獨立公投的非法活動。

中央政府將就當地最重要的公共服務資金進行接管。總理拉霍伊也走訪加泰隆尼亞區的幾個大城,勸阻獨立。

孟多羅在每周例行內閣會議結束後表示,「這些措施將保證沒有一塊歐元會用於資助非法行為」,並稱只要「特殊」情況持續,對加泰隆尼亞財政的控制就會繼續下去。

西班牙十七個區向中央政府繳納稅款,稅金在經由重新分配後流向各區首長來提供社會保障、警察以及緊急服務跟教育使用,而加泰羅尼亞人認為這項制度對他們不利,繳很多稅卻得不到平等待遇。

自今年七月以來,馬德里當局要求加泰隆尼亞政府提供每周的開支報告,以確保公共資金不會被用於支應十月一日獨立公投的開銷。

富裕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十四日正式啟動了獨立公投運動,完全不顧馬德里當局反對,且蔑視憲法法庭裁決。在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議會通過獨立公投法案後的隔天,憲法法庭七日裁定公投違法。

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副主席渾克拉斯十四日認為,這項安排有「政治控制」的含意,與預算穩定完全無關,但孟多羅十五日則稱預算穩定規則涵蓋了這些控制措施。

孟多羅下周將向國會報告措施細節,其中包括一項馬德里當局所要求的中央政府應監督自治區政府短期債務運作情形的措施。

(聯合報)
--
法國男子喊安拉持刀攻擊軍人 疑為恐攻

法國警方表示,一名男子在巴黎持刀企圖攻擊巡邏的軍人,但被士兵制服,未造成傷亡。

法國近三年發生多起恐怖攻擊,導致兩百多人喪生,當局出動軍人巡邏車站、教堂等人潮眾多的敏感地點加強戒備,迄今已發生多起軍人遭攻擊事件。消息人士透露,今天攻擊事件的嫌犯曾喊安拉,因此可能是恐攻。

法國再發生恐攻? 男子持刀攻擊軍人

法國警方表示,一名男子在巴黎持刀攻擊巡邏的軍人,已經被捕。

法國近兩年發生多起恐怖攻擊,對象包括軍警。最新這起事件是否為恐攻還不明朗。

(聯合報)
--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
--
巴西總統再被控「妨礙司法、領導犯罪組織」

巴西總統泰梅爾14日被控妨礙司法及領導犯罪組織,這是巴西大規模貪腐調查中的最新發展。

巴西總檢察長賈諾特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一項對泰梅爾的新指控,指泰梅爾付封口費給下議院前議長及其所屬政黨的黨務人員,且泰梅爾領導一個犯罪組織,在巴西國會和行政機關內活動。

泰梅爾本人已一再否認有不法行為。原為副總統的泰梅爾在前總統羅賽芙因貪腐下台後成為總統,只有在巴西下議院三分之二議員投票贊成的情況下才會受審、可能去職。賈諾特今年稍早曾指控泰梅爾收賄,但國會議員在8月擋下該案。

賈諾特14日說,泰梅爾從2016年5月上任以來,就「推動、組織及整合」一個包括公職人員在內、超過4人組成的犯罪組織,他們「濫權、犯罪」,在政府及國會中獲利。

外界多半預料賈諾特會有上述最新指控,在他提出指控前數小時,當局突然搜查泰梅爾內閣中農業部長馬吉的住家,馬吉涉嫌在2003-2010擔任馬托格羅索州州長期間賄賂州議員。此外,巴西警方也突襲此案相關的8名馬州州議員及馬州首府庫亞巴市市長的辦公室。

(聯合晚報)
--
俄飛彈 「瘋狂轟炸」IS目標

俄羅斯14日從地中海發射數枚巡弋飛彈,且說擊中了敘利亞東部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目標。敘利亞人權運動人士說,至少20名平名在一場「瘋狂轟炸」中喪生。

目前不清楚俄國軍方的攻擊和人權分子的訊息是否相關,即不知上述20名敘國平民是否遭俄國巡弋飛彈擊中或波及。此事反映敘利亞內戰的敵對環境中,難以確認各種相互矛盾的說法。

俄國國防部說,從俄國潛艇「諾夫戈羅德」及「科爾皮諾」發射的7枚口徑(Kalibr)巡弋飛彈擊中敘利亞代爾祖爾市的IS設施。目前由美國及俄國支援的幾支部隊,都在當地搶奪曾被IS占領的土地。IS先前在幼發拉底河河谷占領大片土地,但近來控制面積大幅縮減。

但土耳其支持的活躍分子、代爾祖爾市當地新聞平台主管雷拉說,當地消息人士透露,IS控制的3個城鎮遭到遠遠多於7枚飛彈所可能造成的「瘋狂轟炸」,有20名平民喪生。

目前獲得俄國支持的親敘利亞政府部隊,已在代爾祖爾市市內,美國支持的敘利亞民主部隊領袖也採取行動,盡可能拿下幼發拉底河河谷城鎮。在這個鄰近伊拉克邊界且能源蘊藏量豐富的地區,各方都自稱是在為打擊恐怖分子而戰。

(聯合晚報)
--
肯亞二度大選恐有安全疑慮 美國提警告

東非國家肯亞計畫10月17日再舉行一次全國性總統選舉投票,美國務院對可能引發的暴力事件提出警告,呼籲住在當地或可能前往旅遊的美國公民,採取必要性安全預防措施。

南非新聞網站「艾歐爾新聞」(IOL news)日前報導指出,美國警告民眾即使是和平事件也可能升級為暴力事件。此外,僅管抗議者並非針對美國人,但國務院指出,整個選舉期間謹慎行事才是最佳選擇。

肯亞56歲的總統甘耶達(Uhuru Kenyatta)於8月8日大選中成功連任,然而對手72歲的歐丁嘉(RailaOdinga)認為計票系統遭駭客入侵,向法院提出選舉無效申訴。法院裁定10月17日再舉行一次全國投票,創非洲首例。

兩人已是兩度交鋒,歐丁嘉曾4次參選但均與總統寶座無緣。

肯亞人口約4700萬,84%分佈於7大族群裡面,其中又以甘耶達所屬的基庫尤族(Kikuyu)名列第一,約為22%。歐丁嘉所屬的盧歐族(Luo)排名第3,約為13%。

過去4任總統中,有3任是基庫尤族,造成盧歐族與其他族群紛紛抱怨,在政治舞台上長達半世紀被邊緣化,埋下每逢大選便有流血事件發生的因數。

儘管甘耶達表示尊重法院裁決,並誓言維護國家和平,但依然傳出零星暴力事件。

報導指出,來自不同宗教團體的婦女們日前在基蘇姆(Kisumu)舉行會議,討論如何確保二度大選和平落幕,不料遭到一群年輕人攻擊和毆打。暴力事件中,團夥並搶走許多婦女的手機。警方聞訊趕來,團夥已做鳥獸散。

(中央社)
--
颱風杜蘇芮襲擊越南中部 至少3死

颱風杜蘇芮(Doksuri)今天中午襲擊越南中部地區,帶來強風豪雨,造成嚴重人身安全與財產損失,至今已造成3人死亡和7人受傷。

越南中央氣象中心指出,杜蘇芮颱風最大風速達15級,是多年來襲擊當地的最強颱風。

越南媒體報導,颱風於中午登陸廣平(QuangBinh)、河靜(Ha Tinh)與義安(Nghe An)等中部省分,帶來強風豪雨,不但吹走許多房舍屋頂,還吹倒樹木和電線桿,淹沒大量農作物。

報導指出,颱風來襲,截至目前造成廣平、河靜與義安3省各有一人死亡,另造成廣平省6人受傷、義安省一人受傷,一台100公尺高的電視塔倒塌,部分海堤被海浪衝毀,出現崩塌之虞。

報導說,越南各地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救災,協助災民度過難關並進行災情經濟損失統計。

越南中央氣象中心指出,杜蘇芮傍晚6時(當地時間)颱風中心在寮國境內,後已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中央社)
--
德國大選將至 土耳其總統吹皺一池春水

在德國9月24日大選前的最後準備階段,很多科隆(Cologne)的選民對競選海報上的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均感訝異。

法新社報導,艾爾段先前與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展開激烈罵戰,但其實艾爾段並非是要跟梅克爾在大選一較高低,他之所以出現於德國選舉的海報,是為小黨「德國民主聯盟」(ADD)助選,該黨於科隆參選,而科隆是德國300萬土裔民眾的堡壘。

這類海報等於提供艾爾段屬意對象的線索。艾爾段上月敦促德國的土裔選民,投票教訓梅克爾所屬的保守聯盟與其他土耳其的「敵人」。

艾爾段指控梅克爾所屬的基民黨、社會民主黨(SPD)及綠黨,都藉打擊土耳其,大玩「拿土耳其當選票提款機」的遊戲,並稱反對前述政黨是「為榮譽而奮鬥」。

不過艾爾段對實際選票的衝擊料將微乎其微,德國6100萬合格選民中僅100萬人為土耳其裔,且當中2/3傾向投給社會民主黨。

柏林的土耳其社區領袖伊爾瑪茲(Bekir Yilmaz)也輕鬆以對,表示德國的土裔民眾「完全能決定自己的投票意向」。

不過德國部分人士仍憂心艾爾段在旅居海外的土耳其人中散播歧見,並重揭1960與1970年代土耳其「外籍移工」的舊日傷疤。

德國的土裔民眾是最大的海外土國社群,為德國造就許多電影明星、政治人物及運動員,但德國的土裔民眾所得大致偏低,連帶產生一些揮之不去的怨恨。

(中央社)
--
(中央社)
--
乾旱後…北韓恐嚴重缺糧

CNBC報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官員指出,雖然北韓剛撐過夏季旱災,但接下來可能面對嚴重缺糧問題。

FAO在7月報告中指出北韓今年來降雨量較2001年同期還要低。2001年旱災令北韓穀物產量創其最低紀錄。FAO估計北韓旱災最嚴重地區有20%牲畜飼養受打擊。

北韓4月到6月間乾旱最嚴重,可能威脅今年整體農作物收成讓糧荒問題惡化。

FAO指出穀物、馬鈴薯和黃豆是北韓人主食,但大部份人已得不到溫飽。

聯合國尚未把旱災因素考慮之前,曾評估北韓人平均每天最多僅攝取1,640大卡,低於美國衛生部建議美國人每天攝取2,000大卡。

聯合國經濟學家扎柏柯斯達(Mario Zappacosta)說,8月來北韓大部份地區降雨量已增加,但仍不足以扭轉之前乾旱對農業的影響。

FAO指出,即使8月後降雨量增加,但已錯過4月到6月間最佳播種時機,農作物在種植初期已受乾旱影響。

9月到10月間是北韓全年最重要收割季節,扎氏預計今年收成量低於去年,但目前無法估算受影響程度。

FAO觀察員柯斯奈特(Cristina Coslet)認為,北韓今年收成量再低,也不可能低至2000年到2001年間最低水準。

除了糧荒,北韓還因為領導人金正恩執意研發核武而遭聯合國新一輪制裁,這兩大因素將重創北韓經濟。

沒有外援,北韓無法解決國內糧食需求,民眾要透過黑市才買到米糧、日用品甚至學校用品。

聯合國不斷制裁北韓,但大陸去年對北韓出口糧食量飆升,顯示北韓愈來愈依賴大陸。

瑞士私人銀行寶盛(Julius Baer)亞洲研究部主管馬泰斯(Mark Matthews)認為,由於糧荒和聯合國制裁,金正恩將無法購買海外石油。他必須停止核試和飛彈試射來換取大陸或美國的援助。

(工商時報)
--
卡達斷交危機擴大 2個月燒掉385億美元

CNNMoney網站報導,卡達6月初被數個中東鄰國斷交和中斷所有交通運輸線,讓卡達付出沉重經濟代價,其財政儲備金已燒掉近400億美元。

穆迪周三報告中估計卡達儲備金在6、7月就燒掉385億美元,並預期這危機短期內將持續燃燒,事態甚至可能擴大,其嚴重性是前所未見。

沙烏地阿拉伯、阿聯、巴林和埃及在6月5日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為由,同時跟卡達斷交和中斷所有與之聯繫的交通運輸。卡達否認相關指控。

卡達過去進口極度依賴沙國與阿聯,包括三分之一糧食和大部份建材由這兩國進口。

目前卡達仰賴土耳其和伊朗做為替代來源,但要付出更多金錢來買糧食和醫藥。

卡達國王塔米姆(Sheikh Tamim bin Hamad Al-Thani)周四出訪土耳其,與土國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會面,這是塔米姆在6月初斷交危機後首度訪問海外。

土國是卡達最要盟友,危機後一直力挺卡達。

斷交危機讓卡達貨幣承受極大壓力,卡達被迫向其外匯存底挹注鉅額資金來穩定卡達幣兌換美元的匯率,並在6月和7月間為彌補大量資金外流而向其銀行體系不斷注入資金。

FxPro分析師古普斯基維奇(Alexandra Kuptsikevich)說,卡達幣匯率自6月來的波動幅度大幅增加。

他認為,斷交危機持續下去會讓外界懷疑卡達當局如何在可預見未來維持目前的局面。

穆迪估計6月到7月間約300億美元從卡達的銀行體系流出,接下來流出的規模可能愈來愈多。

全球30%天然氣供應來自卡達,這讓口袋極深的卡達一直強調其財政足以面對斷交危機。

惠譽8認為卡達在全球天然氣市場地位極重要,加上其外交網絡,可藉此減緩斷交衝擊。

(工商時報)
--
(世界日報)
--
(世界日報)

健康

類風濕性關節炎 忌中藥進補/郭姵邑(永和耕莘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醫師)

國人注重養生,常使用中藥材進補,但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卻因吃補反使病情惡化。原來,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有人以為是體虛或免疫系統低下所造成,便想吃補增強免疫力;殊不知,其主要病因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所致,隨意進補可能適得其反!

隨意進補 恐使病情惡化

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台灣盛行率約為0.4%-1%,國內估計近10萬人罹病,女性患者約為男性3倍,尤其好發於35-40歲的中年女性。這種病在今日社會中相當普遍,其治療方法除了藥物及復健之外,也可從飲食著手改善,但須注意,這並非使用一般進補的食材。

根據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住在希臘地中海一帶的民眾,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罹患率普遍較低,進一步調查當地居民的飲食習慣發現,地中海飲食包含橄欖油、多樣水果蔬菜,可能是降低類風濕性關節炎風險的關鍵。

地中海飲食 有助顧關節

◎英國營養協會建議這類患者,多攝取地中海型飲食的4大元素,有助於照顧關節:

●Omega-3脂肪酸油類:亞麻仁油、紫蘇油、芝麻油、橄欖油等都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但應以低溫煎炒、涼拌,較不會破壞這類油的特性。

●深海魚:脂肪可幫助隔絕冷空氣、禦寒,因此鰹魚、鮭魚、鮪魚、鯖魚、鯡魚等深海魚身上有較多脂肪,且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Omega-3脂肪酸。

●類黃酮素蔬果:類黃酮素是很強的抗氧化劑,其抗氧化能力為維生素E的50倍、維生素C的20倍,且分子結構小、屬水溶性,易被人體吸收,包括柑橘類、李子、鳳梨、木瓜、櫻桃、甜椒等都富含類黃酮素,有益健康。

●抗氧化食物:木瓜、南瓜、芒果、菠菜、腰果、杏仁、葡萄柚等蔬果,與類黃酮素相似,都有很強的抗氧化與清除體內自由基的效果。

另外,有些食物則不建議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攝取,像四物湯、中將湯、八珍、十全、當歸、黃耆、蜂膠等,最好完全忌口;而薑母鴨、羊肉爐等藥膳多半含有補藥,也不宜多吃;還有類雌激素食物,如山藥、榴槤。大豆異黃酮製品也要少吃,因為不少研究顯示,女性荷爾蒙與這種病密切相關。

雖然有些飲食禁忌,但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而言,絕大多數食材還是相當安全的,只要注意定期回診與復健,其實可以過得和正常人一樣。

(自由時報)
--
帶狀疱疹 讓人捉摸不定的皮蛇/孫德金(桃園孫德金診所醫師)

◎案例1:蘇太太到大賣場搬了好多東西後,腰部疼痛異常就醫。原以為只是肌肉扭傷,沒想到隔一陣子後,她回來告訴我,上次腰痛是皮蛇引起的。

◎案例2:林先生說他的頭部抽痛,特別是左側,血壓量起來很高,我以為只是血壓問題,一段時間後他回來說,最近因為帶狀疱疹才剛出院。

◎案例3:許小姐右側乳房疼痛,由於曾經整形,以為是後遺症或長了腫瘤,做了一堆檢查,結果幾天後,疱疹冒了出來。

帶狀疱疹長出來後很容易診斷,但還沒表現出來時,確實讓人捉摸不定,也讓人很有挫敗感。

帶狀疱疹與水痘是同一種病毒引起的,初次感染水痘後,病毒會潛藏在神經根內。當年紀增長、抵抗力下降時,病毒會再活化而引起帶狀疱疹。當然免疫功能不全的人比較會長,而且症狀更厲害。

病毒沿神經跑 全身都可能長

由於病毒是沿著神經跑,所以疱疹呈現帶狀分布,而且不會超越身體中線。全身都可能長,但以胸部、臉部、腰部、頸部較為常見。在長出來之前幾天,患部除了疼痛感以外,也會以搔癢、刺痛、不適感、怪異感表現,由於症狀多變,無特殊性,所以很難預先診斷。

皮膚病變多在7-10天乾掉,但疼痛可能會持續數個月至數年之久,而且有時會嚴重到痛不欲生的程度。這種疱疹後神經痛多半發生在年紀超過50歲,或一開始就很痛,或是疱疹長很多的人身上。

◎有幾種狀況需要用抗病毒藥物:

●50歲以上。
●中度到嚴重程度疼痛。
●長很多。
●長在臉部及眼睛。
●產生併發症。
●免疫不全的人。

使用藥物可以促進疱疹結痂、減少新病變產生、降低病毒散佈、緩和急性疼痛,但是對疱疹後神經痛卻沒什麼幫助。治療越早開始越好,儘量在3天內,持續7-10天。當然若新疱疹一直冒,或產生併發症,就算已發病超過3天,也仍要給藥治療。

現在已經有預防針可以打了,但是效果不是百分之百,而且隨著年紀下降。在50-59歲有70%,60-69歲有64%,70歲以上只有38%;而預防疱疹後神經痛的效果在60-69歲有66%,70歲以上有67%。長過帶狀疱疹日後可能會再長,所以還是需要打疫苗,目前的建議是3年後再注射。

最後提醒帶狀疱疹也會傳染,我們就遇過阿嬤得帶狀疱疹,孫子兩週後長出水痘,所以還是要小心隔離至結痂為止。

(自由時報)
--
陰道超音波檢查 健康更多層保障/張玉書(鹿港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任)

◎案例1:黃女士一臉愁容坐在診間,先生同樣憂心忡忡地陪伴她。黃女士問醫師:「為什麼我定期都有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怎麼會沒有事先發現子宮有異狀,還會得子宮內膜癌呢?」

◎案例2:林小姐是剛新婚的上班族,正準備懷孕,日前因為嚴重腹脹及莫名下墜感就醫,經由腸胃科轉診至婦產科進一步檢查,確立為卵巢癌,因為發現得晚,已經轉移到鄰近器官。而林小姐7個月前也曾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

近年來因為政府大力宣導,讓婦女朋友對於接受「6分鐘護一生」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意願提高,很多子宮頸癌前病變被提早篩檢出來並接受治療,已大幅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不再居於女性癌症首位。但容易讓婦女朋友輕忽的是,婦女生殖器官病變種類繁多,單憑一項子宮頸抹片篩檢無異常的報告,並無法保證女性生殖器官無其他病變。

首先必須了解,子宮頸抹片篩檢是採樣子宮頸及陰道後壁的剝落細胞所做的檢查,能夠顯示出子宮頸有無感染、發炎、子宮頸細胞變性及子宮頸癌的可能,主要還是子宮頸癌的早期發現。

子宮頸外病變 難靠抹片篩檢得知

相對地,對於一些發生於子宮頸以外的器官病變,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卵巢腫瘤,甚至卵巢癌等,完全無法靠抹片篩檢提早得知。這些其它的生殖器官病變發生原因百百種,以運用俗稱婦產科醫師第3隻眼的「超音波」,來診斷出病灶部位。

以婦科檢查來說,陰道超音波毋需等待脹尿,同時可以避免掉腹部脂肪及大小腸的干擾,快速取得子宮和卵巢較清晰影像,這是它與腹部超音波最大的不同。陰道超音波對評估子宮肌瘤、各種卵巢腫瘤,都可以相當準確地判斷,讓不易探查的子宮與卵巢病變逐一現形。

因此強烈建議,30歲以上有過性行為的婦女,如果選擇醫療院所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應該加做陰道超音波檢查,讓健康多一層防護與保障。

(自由時報)
--
向金牌選手學習致勝心態/陳皇誠(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身心內科醫師)

17歲的阿毅(化名)由媽媽陪同來到診間,媽媽說:「學校開學了,但他都不想去上學,可以和醫師聊聊嗎?」

阿毅沉默了很久才說:「我不聰明、能力不如人,努力有什麼用?去學校有什麼用?」

詳聊之後才知道,阿毅國中時期是學校的田徑校隊,得失心很重,比賽成績好就認真練,遇到瓶頸就退縮,看到隊友或別人的成績進步,更討厭自己的無能,這樣反反覆覆、進進退退。

他常請假不想上學,日前看了世大運比賽之後,情緒波動很大,在家不講話、不想上學,甚至會摔東西。

調整心態 積極面對挑戰

的確,世大運台灣選手的戰績可觀,除了成功來自於他們的努力,「心態」也是他們非常重要的特質。

「心態」是人們面對各種處境時,理解及解釋的傾向。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將心態分為兩大類型:「成長心態」及「固定心態」。

「固定心態」的人相信聰明才智是天生的,無法藉由學習改變。挫敗代表自己不聰明,能力不如人。因此,當他們遇到挑戰時,會傾向逃避,以避免失敗,也排斥努力,只想守著自己熟悉的舒適圈。

擁有成長心態的人相信天賦只是起跑點,努力才會成功。沒有所謂的天才,每個人都需經過磨練才能成功,他們珍惜每次失敗及挫折的經驗,擬訂具體計畫使自己學習成長,積極面對挑戰,勇於承擔錯誤。

心態是可以調整的,除了自我覺知,家庭、學校、同儕都具有影響力。

阿毅屬於固定心態的人,看別人成功就悔恨自己的失敗,痛苦情緒一直鑽牛角尖,他也有輕微憂鬱症的困擾,需要醫師及心理師介入改善症狀。

建議大家,在抱怨職場太血汗時,試著把焦點專注在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人際關係緊繃時,勇於面對事實,才有機會覺察問題在哪裡;懷疑自己辦不到時,嘗試自我對話,檢視自己還能如何加強,相信好事會發生的。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讓我們拋棄固定心態,向金牌選手學習致勝心態吧!

(自由時報)
--
年輕型失智症 腦部退化快過老人

許多人對於失智症的認知仍停留在高齡長者才會發生,但台灣失智症協會提醒不可輕忽「年輕型失智症」的問題,尤其是此類患者的發病年齡是在50歲到60歲之間,主要是家中經濟支柱,一旦發病會讓家人頓失依靠,且面臨更大的照顧壓力。

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家屬郭秀麗昨天分享親身經歷表示,她先生51歲時突然變得很沉默、怕生、不會主動寒暄,與過去活潑有禮貌的樣貌完全不同,因為反差太大,所以她陪先生就醫,當時醫師完全無法把她先生和失智症聯想在一起,以為是憂鬱症和躁鬱症,可是先生吃藥後狀況並未好轉,郭秀麗上網查資料,才發現先生有許多症狀與失智症相似,進一步與醫師確認才發現是年輕型失智症。

郭秀麗昨天說,後來先生更常常出現令人尷尬的舉動,像是插隊、撿地上的菸抽等,讓她當時在照顧丈夫時壓力非常大。

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徐榮隆指出,年輕型失智症患者要比發生在高齡的失智症患者更常出現性情的變化。一般年輕型失智症患者主要發病年齡在50多歲,但也有30幾歲就發病的個案。

50到60歲發病 家人照顧壓力大

由於年輕型失智症患者腦部退化更快,同時發病的時候往往是患者正處於職涯高峰的年紀,因此一旦發病就會對病患家庭帶來相當大的生活衝擊。

郭秀麗就提到,一開始其實有尋求民間照顧機構協助,但不管是日照中心或是老人照護中心,都以她丈夫「太年輕、不好照顧」的理由拒絕,讓她昨天說著說著就不禁落淚。

為了讓社會大眾對年輕型失智症有更多了解,台灣失智症協會特別邀請家屬和專業人員共同著作《可是我們還年輕》一書。同時協會也在台北市泰順街成立了「YOUNG記憶會館」,要協助目前社會救濟資源較不足的年輕型失智症患者。

(自由時報)
--
葡萄糖胺喝不好 原來不是膝蓋出問題

台中市19歲劉姓男大學生平時愛運動,3個月前右膝反覆腫脹疼痛,以為是運動傷害、痛風,但一直治不好,最後檢查出僵直性脊椎炎;36歲謝姓工程師二年多來右膝痛誤當退化性膝關節炎,不但勤運動,還喝了不少葡萄糖胺,但都不見好轉,最後查出是肌鍵發炎,二人對症下藥後獲改善,擺脫膝蓋痛困擾。

台中市國安復健科診所醫師楊振嘉說,膝痛原因很多,若持續一段時間仍未改善,建議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才能找出病因,對症治療。以謝姓工程師為例,透過X光檢測,他的軟骨沒有磨損、膝關節沒有變形,排除退化性膝關節炎,經超音波檢查發現,他的股二頭肌肌腱發炎,經周 邊施打葡萄糖,並配合避免傷膝動作,一個月後緩解。

衛福部台中醫院免疫風濕科鄭硯寧說,劉姓男大生因右膝反覆腫脹疼痛,服用消炎止痛藥後改善,但停止服藥又復發,即便暫停運動也不見好轉,也曾懷疑是痛風,但抽血未發現尿酸不高排除,到台中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鄭硯寧問診後發現,男大生有間歇性下背痛,尤其清晨剛睡醒時特別明顯,但起床活動後症狀獲得改善,經抽血、X光檢查發現兩側薦腸關節發炎,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經服藥後,下背、右膝疼痛獲緩解,讓他開心重返運動場。

鄭硯寧提醒民眾,年輕人若有不明原因的慢性背痛,休息時疼痛會加重,而活動時反而會緩解;或是伴隨有周邊關節發炎以及腳跟腫痛等情形,建議應及早就醫接受檢查。

(聯合報)
--
男子會陰部異常腫痛 檢查才發現睪丸癌

朱姓男子日前發燒、會陰部劇痛,右側睪丸比左側腫大逾3倍,到醫院檢查發現是睪丸癌,朱男害怕影響未來「性」福,所幸在妻子支持下接受右睪切除手術,順利恢復正常生活。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今天受訪表示,患者自述過去並無隱睪症及相關家族病史,也無外傷或是睪丸感染等情形,因此一開始懷疑可能是睪丸扭轉或是染上副睪丸炎。

但患者檢查血液流向正常穩定,加上抗生素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經安排超音波檢查及抽血,赫然發現異常腫塊及腫瘤指數升高,研判應是睪丸癌。

邱鴻傑表示,睪丸癌好發年齡為20至40歲,典型症狀包括睪丸出現無痛腫塊,初期較沒有明顯疼痛感,但腫塊會隨時間逐漸變大,且因惡性腫瘤形狀大多不規則,所以會造成某側睪丸明顯突出。

朱姓男子發病初期就有發燒、疼痛等症狀,屬於非典型的睪丸癌患者,且這類患者容易因症狀類似副睪丸炎而遺漏,民眾也常忽略,導致症狀加劇。

邱鴻傑說,睪丸癌發生原因仍不清楚,據統計,睪丸癌粗估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有1.4人罹患,但卻是15至35歲年輕族群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其中,曾罹患隱睪症的睪丸癌發生率,高出正常人3至14倍,所幸第1期睪丸癌的5年存活率超過90%,即便到了第4期5年存活率仍超過5成。

邱鴻傑提醒,20至35歲的男性平時應每月趁淋浴時做一次睪丸癌自我檢查,洗澡時兩手分別輕握住一邊睪丸,用拇指輕觸檢查是否有腫塊,或觸感有異狀,若出現壓痛感或腫脹現象,則可能是睪丸癌的徵兆,應及早就醫檢查。

(聯合報)
--
雲嘉南早年針頭傳染盛 成C肝重災區

40、50年前,雲嘉南等縣市密醫橫行,打針習慣欠佳,重複使用針頭,透過針頭傳染病毒,以致出現C肝盛行區,包括台南六甲鄉、將軍鄉等地。這些鄉鎮50、60歲民眾C肝帶原率偏高,被醫界認為是C肝「重災區」。

「C肝感染,確實有地域差別。」中研院院士陳定信表示,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雲嘉南等地C肝盛行率特高,原因在於這三縣市均靠海,環境惡劣且炎熱,許多船員回港後自覺身體虛弱,至診所、藥局甚至找密醫施打「大支」、吊「大筒耶」,卻因針頭未能徹底清潔或是共用針頭,引發大規模病毒感染。

台大教授高嘉宏表示,與B肝患者相較,C肝病人出現肝硬化、肝癌比率更高,部分鄉鎮盛行率超高,其中又以雲嘉南縣市最嚴重,被列為C肝重災區,成為C肝防治的重點區域。

嘉義長庚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盧勝男指出,偏遠地區就醫不便,專科醫師如能每月定期深入社區衛生所,提供醫療服務,就能吸引更多患者接受治療。所幸健保署已放寬限制,醫師不受職業登記場所之限,可至基層診所治療B、C肝患者。

除了雲嘉南等縣市C肝患者之外,盧勝男指出,目前新藥給付對象為C肝病毒第一型肝纖維化嚴重患者,希望明年擴大健保給付範圍,讓更多患者可接受治療。

陳定信建議,政府應盡速擬定國家公衛政策,有系統地篩檢C肝感染者,並採用澳洲模式採統包方式,對病人完全不設限,只要有病毒就吃藥,且讓所有藥廠都能參與防治計畫,由醫師及病人決定使用哪種藥物。

邁出一大步!C肝治療預算費 明年增至48億元

今年可說是C肝防治的新紀元,衛福部編列20億元預算,有條件給付口服新藥,截至目前,已有8000多人接受治療,治療成功率九成五,成果顯著。為此,健保署擬增加明年度C肝治療經費,初步規畫為48億元,預估1萬7000人受惠。

「台灣C肝防治,在今年邁出了一大步。」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說,今年治療經費20億元,可收治8000名C肝患者,另外,今年B、C肝炎試辦計畫中,傳統C肝干擾素治療人數不多,健保署挪用其中四億元經費,增加1717名口服新藥C肝名額,預計今年完成治療人數應可破萬。

簡榮南說,如依照世衛組織2030年C肝防治目標「全球根除C肝」,新增感染者下降90%以下,2025年新增感染人數減半等目標來估算,我國106年至少須治療1萬2000人,107年須增加至1萬8000人。

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大臨床研究中心主任陳定信表示,如果要達成2025年C肝減半目標,每年至少需治療兩萬名以上的C肝患者,衛福部未來每年應該健保給付口服新藥治療預算,增加治療名額。

每治癒1個C肝患者 日後少15萬醫療支出

簡榮南指出,依照模式推算,每治癒一名C肝患者,就能減少一個感染原,日後減少15萬元相關醫療支出,「治療是值得的」。陳定信也持相同看法,他說,「C肝可以治癒」,只要服藥三個月或是六個月,治癒病人後,健保可節省許多醫療費用,「不管算盤怎麼打,這筆錢都應該花」。

醫師:應逐步放寬給付條件

台大肝膽腸胃科主任高嘉宏表示,在健保給付資格上,如果經費充裕,應該逐步放寬給付條件,「將門再打開一點」,纖維化第二期也能接受治療。未來甚至應比照美、日、南韓、澳洲等國,所有C肝患者均能接受公費治療。

藥物選擇方面,高嘉宏指出,已有三家藥廠口服藥物納入健保,各有其優缺點,療程也不盡相同,有的一天一顆、連續服用三個月;有的一天四顆、吃三個月;也有一天三顆,但要吃六個月。但只要維持競爭態勢,藥價就能逐步降低。

簡榮南表示,國內專家學者已規畫出防治台灣肝炎願景,如果經費充足且患者踴躍接受治療,C肝防治公衛政策奏效,未來台灣有機會在世衛大會向全球各國分享C肝防治的經驗,再創公衛榮耀。

(聯合晚報)

評論

台灣空氣為何這麼髒/James B(美國籍補教老師,旅居台中)

我住在台灣4年了,發現台中的空氣污染日益嚴重。我愛台灣,不會選擇離開。但我和很多外國人、台灣人都非常擔憂我們的健康狀況。甚至有朋友因空氣太髒而生病,正研究如何控告台中市政府。這類案件曾在中國發生過,案主是台灣人,非外國人。人們不滿空氣品質惡化,而政府沒有實際作為,這股怒氣日益增長。9月初甚至還有新聞報導一名外籍學生本打算定居求學,才搬來台中沒幾天,目睹嚴重的空氣污染後馬上決定搬離台灣。

為了在台中運動,我甚至必須花費2000元購買運動口罩和過濾芯。政府的首要工作就是保護人民。燃燒紙錢會釋放出有毒物質和致癌物,造成空氣污染,對人民沒有好處。許多網站和科學研究論文已證實這項傳統所造成的短期和長期影響。尤其是露天燃燒在台中更是隨處可見,卻鮮少被取締。每次我鄰居只要在門前燒紙錢,我家的空氣品質就惡化成紫色,為何我必須因為他人行為承受空污的懲罰?
我曾詢問環保署如何解決燃燒紙錢所產生的空污,得到的回應卻是「尊重燃燒紙錢的傳統」,那請問誰來尊重我呼吸乾淨空氣的權利?為什麼要為了尊重傳統拿自己的健康冒險呢?看看今年9月5日中元節上午的空氣品質數據,再對照當天下午燃燒過後的結果,就知道這樣是不行的。我很確定人民會越來越聰明,並開始指責政府沒好好處理髒空氣。

應立法禁隨意燃燒
我認為應要立法禁止在街道隨意燃燒,並且加強推廣,沒有改善就要給予處罰。據我所知,因為燃燒的污染效應,中國已禁止這項傳統;我認為,台灣寺廟的處理做法較安全且會管控燃燒區域,我並非反對燃燒紙錢,而是認為在特定區域燃燒紙錢的規定才是合理、負責任的做法。
此外,路上冒黑煙的摩托車到處跑,也沒人有意見去阻擋。警察只是在菜市場坐在一旁開罰單。再加上放煙火更是雪上加霜。為了減少污染,我個人甚至選擇以單車代步。然而,還是看不到官方有哪些實際作為,空氣品質依然不好。
我認為一切的主要問題在法律執行面,政府執法能力不佳和稽查員也不夠。鼓勵人民舉發工廠和摩托車污染的做法雖然很好,但這並不是人民的責任,正確的做法應是靠政府強制執行。我個人研讀過那些法條,大部分都很合理,罰款和規則寫得清清楚楚,卻沒有實際執行。若這情況不改善,台灣的空氣品質也無望了。

何不推動太陽發電
最後,何不推動居家使用太陽發電的再生能源呢?我在台中太平有一棟房子,但因違章建築問題,無法順利安裝太陽能發電板。這項法條很不合時宜,而且只對政府有利。若廢除相關法令,且人們自己發電並運用到電網,就可減少燃煤發電,空氣也會更好,已經有不少團體提出這項做法,希望政府能大力推動。我希望人們能更有環境意識,減少自己對他人的傷害。(編按:本文由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秘書廖育儀翻譯)

(蘋果日報)
--
不能不知的雷-醫療險/張勝南(心臟科醫師)

小時候看到保險公司的廣告,總是覺得很神奇,怎麼有公司可以包山包海保障一堆東西,那時以為保險公司可以保障我們所擔心的一切事物,當然也包含健康在內。後來才知道原來不是這樣,保險公司是一個「金融公司」,錢進了他的口袋後,直至你所擔心的事情發生,他才會給你錢。假如你所擔心的事情到最後都沒有發生,你之前所繳的保費就當作在「做善事」,他們會用來幫助那些需要使用到理賠的人,而這也是保險業務在你發問時會回答的標準答案。

對我們醫師來說,我們常常會幫病人開立診斷證明書,有很多病人會要求我們在證明書上面「特別」註明病情以外的「字句」。病人會說:「保險公司說要是沒有寫這些話,他們就不願意付錢!」但現實的情況是,醫療裡很多東西「完全不可能」依照保險公司所要求的寫在診斷書上,到最後,他們很聰明地直接把責任轉推到醫師身上,這些都是醫師的錯,都是醫師不願意幫忙開立他們所「客製」的診斷書,所以他們才不願意理賠。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的!遇到這樣的保險公司,病人也只能徒呼負負,交了一堆錢,但出險時卻是百般刁難,之前所繳的錢都白繳了!

保險廣告看出真假
這樣的情況看久了,我們醫師自己買保險就很小心,我們可以從開立診斷書的經驗知道哪些保險公司喜歡刁難病人,知道哪些是「雷店」,盡量不去踩雷,而一般民眾可就沒那麼幸運了。
但是沒關係,民眾還是可以從保險公司的平常作為來知道哪些是用「哄」的,或者是用「騙」的來吸引保戶上鉤,這樣的保險公司就盡量不去碰他。
像保險公司所拍攝的廣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保險公司一開始就是用「悖離事實」的模式來拍攝廣告,像是急診要先付錢才能救命、醫院沒血沒良只會討錢,或者是沒有付錢醫師就不會治療,那麼就要很小心!因為在目前的全民健保下,這種事情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
如果保險公司連一開始招攬客戶的廣告都可以大剌剌地做假,反正只要炒高吸睛度,有問題再道個歉就好了,什麼社會責任都不用負,存有這種心態的保險公司才是我們醫師最害怕的。這種保險公司你把錢交給他,以後你跟他出險的時候,他睜眼說瞎話的功力也是你遠遠比不上的!
假如病人遇到這種情況想請我們幫忙,我們醫師壓根兒使不上力,也幫不上忙,我們只能拍拍病人的肩膀說:「你應該要早點換保險公司才對!」但是病人保費已經白繳幾十年,說要換也來不及了!所以,你想買醫療險嗎?買之前還是先確認你保險公司是不是雷店才不會血本無歸。

(蘋果日報)
--
防制校園性別霸凌 台灣落後太多/顏正芳(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暨精神科主治醫師)

開學以來,屢傳學生自殺事件。遭受霸凌是學生自殺的危險因素之一,其中性別少數(例如跨性別)、性別氣質表現不符社會期待(例如男生具有陰柔氣質)、性取向少數(例如同性戀或雙性戀)更是校園霸凌的嚴重受害族群。在南韓,Kwak和Kim(2017)研究發現:超過五成的同╱雙性戀青少年在過去一年中曾有需要送醫程度的自殺嘗試;新北市鷺江國中男學生因不堪同學嘲笑「娘娘腔」而跳樓身亡,都顯示防制校園性別和性取向霸凌、降低學生自殺風險,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
美國Russell等人(2011)、Hong和Garbarino(2012)的兩項整理性研究,提供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在校園推動性別和性取向霸凌防制可依循的方向。

出現問題就要介入
首先,學校必須從制度和環境面著手,確立學校「絕對不允許霸凌存在」的氣氛,設立對於性別和性取向反歧視、反騷擾的明確規定,不斷檢討校園環境和課程是否安全,並施行已被證明是有效的霸凌預防策略。其次,學校必須讓全部的老師、工作人員、學生清楚知道:常見於校園裡對於性別和性取向少數者的偏見有哪些,並且將性別和性取向少數議題加進課程中,協助學生增加了解。
上述兩項整理性研究都指出:必須對性別和性少數學生提供及時協助,包括讓學生知道:學校哪裡可以獲得關於性別和性取向少數的資訊和協助;協助建立性別和性取向少數學生和異性戀╱性別順常規的學生之連結,也就是所謂「同直聯盟(Gay-Straight Alliances)」,以形成支持的力量。同時,教師和學校行政人員必須負起持續支持性別和性取向少數學生的責任,只要出現性偏見騷擾就要介入,並且持續檢討自己的態度和接受外界回饋,以免本身對性別和性取向少數學生懷有偏見卻不自知,更傷害學生。

教育工作者缺了解
台灣雖有《性別平等教育法》,但普遍缺乏防範同╱雙性戀和跨性別學生遭受霸凌、及時介入和協助的策略。可能原因包括:許多教育工作者對於同╱雙性戀和跨性別缺乏了解,因為在師資培育過程中多未曾接受過相關訓練,甚至接收到的是錯誤觀念;各級校園的輔導人力不足,不只是性別╱性少數霸凌防制沒在做,一般形式的霸凌預防和介入也多未落實。
如今更有反同勢力持續對教育系統施壓、打壓性別平等教育,這更令人擔心:性別和性少數學生面對校園霸凌時,能否得到支持呢?
現今學校教師和行政系統都承擔極高的壓力,要讓學校有動機進行對於性別和性少數學生遭受霸凌的預防和介入,需要政府正式揭示執行這項任務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並提供足夠的專業輔導人力、有效的訓練,才有可能啟動學校進行防制的腳步,降低性別和性少數學生遭受霸凌、和所導致的精神健康困擾和自殺,讓校園真正成為學習的環境,而非造成身心傷害的來源!

(蘋果日報)
--
城市的精神/張鐵志(作家)

這似乎是一個過於浪漫的故事。
1950年代中期的紐約格林威治村是世界的波希米亞中心,其中,華盛頓廣場更是文藝革命的基地。但市政府卻決定要剖開這廣場,將第五大道延伸至此。然而,一位四十歲的媽媽和居民捍衛他們的社區、他們的街道,並且成功了。
在格林威治村住了二十多年的這位媽媽珍雅各(Jane Jacobs)是自由寫作者,但她展現出厲害的組織能力和媒體策略,剛創辦不久的《村聲》(Village Voice)也是他們重要的發聲平台。抗爭之外,她在1961年寫下一本書,一本從此改變人們對都市看法的書:《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

這是最近2017年CNEX「承擔與承諾」紀錄片影展中的一部片《紐約大國民:珍雅各》的主題。當然,珍雅各的著作早已是經典作品,但即使她的故事和著作已是半世紀前的故事,對於今日的我們仍然具有啟發性。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珍雅各和她的對手,二十世紀美國最重要的城市規劃者摩斯(Robert Moses),是多麼極端的對比。摩斯的理念是屬於二十世紀初期的,相信城市的唯一救贖就是大規模的破壞與改造,是要清除貧民窟並開放更多城市空間。且摩斯不是一般的官員,他掌握了巨大的政治與經濟權力,在權力巔峰時甚至佔據十二個職位,珍雅各所擁有的武器卻只是街坊鄰居和一支筆(彼時他們真的是用筆寫作)。摩斯代表的是由上而下的強調官僚和專業規劃,珍雅各是由下而上的從市民生活體驗出發。在個性上,他們兩人也彷彿是虛構電影中的好人壞人:摩斯是高傲自負的,珍雅各是理性溫暖的。
在一場公聽會上,摩斯說「沒有人反對,沒有人!除了一堆媽媽。」這群媽媽後來繼續反對摩斯的下曼哈頓高速公路計劃,這條公路預計會穿過蘇活區和小義大利,一旦計劃實現,曼哈頓下城將會被徹底改變。珍雅各的理念又勝利了。

街道芭蕾展現詩意
珍雅各把城市理解為一個複雜的有機體,「有活力的多樣性」(exuberant diversity)是城市精神基礎,大城市是由許多小聚落所構成。在她的理想(也是格林威治村的現實)圖像中,街道是繁忙的,街上小店如理髮店、雜貨店和住戶的關係是緊密的,人們在其中頻繁互動,而這樣的社區是安全便利,並且互信的,人們不是孤單地走在街上。她說:「舊城區的本質是人行道的使用,及其帶來不間斷的眼睛注視。這個秩序是由運動和改變所構成的。雖然它是生命,不是藝術,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它是一種像舞蹈般的城市藝術形式——不是那種每個人動作整齊劃一的那種舞蹈,而是一種很複雜的芭蕾。」這個街道芭蕾充分展現城市的生活詩意。
珍雅各和她的理念確實拯救了格林威治村、蘇活和小義大利區,這些區就在她所奮戰的六零年代之後,成為紐約最具創造力與實驗性的地區。許多的新藝術、新觀念,是在那些乍看起來有點骯髒、有點頹敗的空間中誕生,而不是漂亮嶄新的高樓。
但摩斯也不能簡單的被標籤成「壞人」:他蓋了13座大橋、658個兒童遊樂區、17個國家公園,與無數個住宅計劃和城市公園。珍雅各也或許有點極端,因為城市也需要好的美術館(她當時嚴厲抨擊林肯中心)、好的公園、好的規劃。只是,這些規劃應該是要尊重日常生活的紋理,社區的故事,與人們的居住權利,並要讓公民在過程中可以參與放入他們的想法和願景。
一座城市當然需要新的可能也需要維繫舊的生活和空間。關鍵是珍雅各的話:「設計一個夢想的城市是容易的?但重建一個生活的城市需要的是想像力。」

(蘋果日報)
--
別再讓任何矯正人員倒下/鄭謙言(文字工作者)

上月,桃園女子監獄一名李姓女管理員疑似過勞猝死,矯正署副署長雖出面否認,但矯正機關嚴重超時服勤現象由來已久。在矯正機關的勤務中,以夜勤為例,勤務並不是只有在夜間才在執行勤務,而是白天時段就開始服勤,夜間則繼續在各勤務點值勤,直到隔日的上午,交接班完畢才算是結束勤務工作,如果遇到有其他狀況發生時,即便交接班完畢,仍必須繼續加班,加班到隔日中午時段,有時甚至至晚間才算真正加班結束,如此的勤務工作時間,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

反觀其他國家,台灣矯正機關同仁可謂是創造了「世界奇蹟」,按法務部矯正署民國106年8月份統計,戒護人力比為1:11,平均1位戒護人員必須負責戒護11位受刑人,比起許多先進國家,如英國1:3、德國1:2.3、美國1:5.3、日本約1:5.5、香港1:2.4、韓國1:3.5,都高出許多倍,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相較於前述國家,台灣矯正人員的薪資及福利待遇卻是最差的,「CP值」可謂世界第一。探究其原因可歸納以下幾點:
1.政府高層未正視此問題:全台矯正戒護人力缺口高達2000人,行政院只核准增補400人,對於矯正機關顯現出的嚴重人力缺口問題,一直未實質解決,人事總局亦以人事經費不足且必須修正《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之理由,拒絕給予實質人力補充。

應訂執勤時數上限
2.醫療環境嚴重缺乏:全台受刑人享有與一般民眾的全民健保制度,矯正機關乃非屬專業醫療處所,因情況嚴重之收容人,仍須由戒護人員的戒護前往醫院接受治療或戒護住院,如此一來,機關勢必調度原人力不足的內部人力,前往醫院支援。
3.遇有同仁請假,無疑是雪上加霜:因其他勤務所需,遇有同仁臨時請假、受訓等等,機關人力又再次面臨嚴重缺口。
4.非必要活動太多:機關首長、矯正署各業務組科室主管,為力求表現,時常舉辦額外活動,各機關人力已到如此緊繃的情況,高層是否應思考,那些活動是有辦理的必要性,對受刑人能否真正達到教化目的。
5.替代役男兵期改變影響:因兵期將減少為只需服役4個月,對矯正機關而言,原本人力補充勢必又造成缺乏,機關的勤務點因兵役減少,需要加派人力的勤務點,甚至是取消。
筆者認為政府高層及相關主管機關應重新檢討,對於警消及監獄官等執法人員盡速訂定相當執勤時數上限規定,繼續努力爭取人力及提升職員的待遇,而不是一再讓「矯正家園」成為口號,如再未正視此問題,同仁過勞致死的案例、高雄監獄211事件只會再次重演。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