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8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170918

815停電 電費減免逾3.6億 592萬戶平均少付34元 最高有30萬

上月15日中油操作疏失,導致台電桃園大潭天然氣電廠機組跳脫,引發全台592萬戶大停電1到3小時,受影響戶數可統一減免1天電費,台電本月起已陸續寄出印有「815停電專案扣減金額」的電費帳單,現已完成240多萬戶電費減免計算,其中最高扣減約30萬元,但台電不透露用戶背景,一般用戶則平均可退約34元,共減免逾3.6億元。



上月15日全台發生大停電事件,台灣電力公司統計大潭電廠跳機當下,全台共有154萬戶受到波及,之後為了穩定提供電力而實施的緊急限電,則導致438萬戶受到影響,總計共592萬戶可獲得台電專案補償1日電費。

已寄出241萬戶
台電表示,這次專案減免1日電費的算法,是以1期2個月的電費,扣除公設分攤用電費後,單純以用戶的「流動電費」計算1日平均值,若用戶平日用電量大,1日電費減免金額將較高,民生用戶平均每戶可減免的金額約34元。
台電表示,由於每戶用電量不同,減免金額須一筆筆計算,初步估計總減免金額超過3.6億元。另至上周五為止,台電已寄出241萬用戶的減免電費帳單,其中9成用戶的減免電費金額落在500元以內,減免金額最低的是空戶,僅能減免約1到2元,目前已知單戶減免金額最高約30萬元,但台電不便透露該用戶背景。

「應分次數減免」
住新北市蘆洲區的民眾蕭小姐說,當天她家共停電2次,每次50分鐘,合計被停電100分鐘,若以住家電費估算,減免1天電費約53元,雖比台電公布的每戶平均值34元高,但她認為自家被停電2輪共100分鐘,不應跟停電1輪的人享同樣的減免標準,應給2次減免才對。
台電表示,依台電公告的《營業規則》第4章條款,當天的大停電減免電費標準,是用底度費乘以4%再乘以停電次數,按照此標準,雖然停電2輪或3輪的人可享較多補償,但停電1輪50分鐘能減免的金額約1.3元,停3輪也減免不到4元,因此改為專案補償所有用戶1天電費。

須說清事故原因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認為,此補償標準可勉強接受,但台電從上月15日大停電事件發生至今,有沒有徹底檢討事故原因,是否能保證將來不會再次發生類似情況,台電也應說清楚、講明白。

815大停電電費減免資訊
停電時間:8/15 16:51~21:40,約5小時,各用戶受影響程度不一
影響範圍:本島花東以外的17縣市592萬戶
停電原因:中油疏失導致台電桃園大潭廠6部天然氣發電機組跳脫,台電為穩定供電,採取臨時限電措施
減免金額:1日電費,民生用戶平均每戶減免34元
減免時間:多數9、10月帳單可見「815停電專案扣減金額」,少數用戶11月可看到

(蘋果日報)

社會

長庚名醫出國 竟有開刀紀錄 請假違規 看診別人代勞 2年4次

林口長庚醫院風波不斷,該院一名產科教授級醫師前天遭爆料,指他去年9月27日在機場打卡,同日卻有手術紀錄,疑假開刀違反《醫療法》;院方昨證實該醫師近2年共4天未依規定請假,除手術,門診、查房也由其他醫師代勞。醫改團體直言,為名醫而來的病患對隔空手術、門診恐難接受,手術同意書資訊應更透明。

查無溢領健保
長庚產科醫師遭爆料後,院方火速一天內約談當事人調查。該院發言人黃璟隆昨說,該醫師坦承去年9月27日手術確實非他主刀,自述當天原計劃上午手術、下午出國,不料下午班機受梅姬颱風影響而取消,只好上午提前出國,由其他醫師代為手術,未及時辦理院內請假手續。
長庚規定醫師出國應辦理請假、開立請假單,並安排代理醫師負責,資訊系統即啟動管制出國醫師不得開立醫囑、手術等臨床業務。院方比對該醫師近2年入出境紀錄及醫療病歷紀錄,發現該醫師另有3天的門診、查房未請假,也由其他醫師代為執行,違反內規。
黃璟隆說,此案除針對健保申報錯誤部分,彙整資料提交衛福部健保署,另決定將該醫師移送院內醫師資格審查委員會議處,可能面臨警告或記過,情節嚴重可開除。黃強調,該醫師違反請假規定,但病患均由合格醫師代為門診、手術等,並非溢領健保,只是申報健保對象有誤,院方認為該醫師非惡意違規,不公布其姓名。
健保署北區業務組長林阿明說,該署針對醫師入出境和申報健保資料有做普查,溢領健保金額逐年下降,去年不到10萬元,若醫師不在國內卻申報健保,費用一定核刪,申報人應改成代為執行業務的合格醫師,待收到長庚提交資料後再糾正、輔導,此案不影響長庚的健保特約資格。

「病患難接受」
衛福部醫事司表示,若醫事人員執行手術時紀錄造假,依《醫療法》可對所屬醫療單位、行為人各罰1萬到5萬元,將請當地衛生局視調查結果裁處。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直言,部分病患就診是衝著名醫而來,若手術、門診非名醫親為,不僅醫療糾紛責任難界定,病患更難接受,然此現象不少見,建議手術同意書應載明是否由主治醫師執行及全程主刀等,改革亂象。

長庚醫師 假開刀事件
●前天 員工投訴
自稱長庚資深醫護人員投訴,指院內一名產科教授級醫師,去年9月27日出國演講期間,未找代班醫師也沒請假,人在機場打卡,當天卻有他開刀紀錄,疑假開刀違反《醫療法》
●昨天 啟動調查
長庚約談當事人、啟動調查,證實該醫師近2年共4次未依規定請假,除手術,門診、查房也由其他醫師代勞,將移送院內醫師資格審查委員會議處,不公布其姓名

(蘋果日報)
--
長庚醫師真出國假開刀 涉病歷造假

林口長庚醫院風波不斷,繼婦產科醫師疑似濫用子宮鏡檢查後,再遭爆產科醫師涉及「真出國、假開刀」!

長庚證實 將送醫審會懲處

有醫護人員爆料,長庚產科教授級醫師明明人出國在機場打卡、卻有在院內手術紀錄,長庚醫院昨證實此事,表示將做懲處;說好的執刀醫師私下換人開刀引發外界震驚,不過,衛福部卻指出,私下換人開刀的違規恐只在於「記載病歷不實」,將由地方衛生局調查後再決定後續處置。

長庚醫院發言人黃璟隆昨指出,經查該醫師出入境紀錄並核對其醫療紀錄,該醫師過去兩年有四天不在國內,卻有醫療紀錄,其中涉及一台子宮頸手術,醫師將該台刀排在去年九月廿七日上午,預定下午搭機到中國開會,但颱風來襲、下午航班取消,改上午出國,臨時委託另一主治醫師開刀,卻「忘記」請假、手術紀錄也仍掛名;還有三天則是醫師未巡房,卻仍掛名相關事務。

未執刀卻掛名 涉偽造文書

黃璟隆及林口長庚醫院說明,醫院規定,醫師出國應請假並安排代理醫師,系統就會管制不得開立醫囑,此案違反醫院規定,也造成醫師無實際工作卻獲得相關健保給付。會將調查結果送醫師資格審查委員會討論懲處,從警告、記過到免職均有可能。

換人開刀,醫院卻全不知?黃璟隆解釋,手術文件現都電腦化、過程免簽名,醫院也尊重醫師自主、單位提報資料,相信此行為是少數,院方會再加強宣導。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則說,醫師工作自主性高,連醫院都不太能干預,而手術由代理人執行並沒問題,該案可能違法處僅在於醫師未執刀卻掛名,涉及記載病歷不實,依醫療法最高可罰五萬元,情況嚴重也可能停業,或是涉及刑法偽造文書罪等。

衛生局將調查 再決定處置

醫院管理有無疏失?石崇良指出,衛生局會調查這是個案或是醫院疏於管理,個案則由醫院自行處置,若醫院沒管理制度,政府單位才會討論是否介入處理。

健保署則說,該案院方有執行手術,因此不會追回給付。

但長庚病患質疑,私下換人開刀卻罰五萬就了事?恐要出事才會有人理,政府及醫院根本無視民眾就醫權益,病患到底給誰開刀、下藥只能「靠運氣」了。

醫界換手開刀傳聞 患者感覺被騙

醫改會促修手術同意書 註明實際執刀醫師資訊

林口長庚醫院遭爆產科教授級醫師手術掛名、人卻出國。雖然醫界認為並非常態,但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表示,過去接獲不少醫療糾紛,就是掛名主刀醫師與實際執行醫師不同,讓患者有「被欺騙」感覺,建議衛福部要修改手術同意書,應增欄位註明實際執刀醫師相關資訊。

掛名與執刀不同人 屢傳醫療糾紛

朱顯光指出,該會接獲的醫療糾紛中,部分家屬因為主刀醫師進手術室不久就走出來,或是術後說明醫師並非主刀醫師,進而發現執刀醫師並非原本負責的醫師,或是有一些個案基於醫療糾紛,進一步調查才知道主刀醫師另有其人。

患者術中無法辨識 需主管機關調查

朱顯光強調,主治醫師沒有出國,也並不代表就會全程參與病人手術,可能由其學生動刀,類似事件時有所聞。衛福部要大修手術同意書,建議應該增訂欄位,填寫實際執刀醫師,或是註明手術由醫療團隊負責,若有突發情況,會由其他醫師代刀,以免醫病之間的信任被打破。

馬偕醫院董事長劉伯恩認為,醫院是採「師徒制」,加上一台手術需要團隊合作完成,每團隊至少有三位醫師,因此資歷較深者可能只是掛名指導,非實際操刀醫師,但個案細節恐怕需要主管機關去查醫院的系統才能釐清。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則說,出國前一定把病患轉給其他醫師照護,手術就更不用說,因為掛名涉及申報健保費用,出入境管理局也會相互連線,醫師不太會冒險違規。埔里基督教醫院董事長黃敏生也說,該位醫師行為非醫界常態,醫師出國都會請假,不可能還掛名。

消基會︰查證屬實 恐觸偽造文書罪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則直指,按照「醫療法」規定,醫師必須親自診療,但患者手術中無法辨識是否醫師親自執刀,此部分需要主管機關介入調查了解,若查證屬實,嚴重恐觸及「刑法」偽造文書罪,衛福部不能放任這種問題重演或惡化,應嚴罰遏止,否則病患就醫權益無法保障。

(自由時報)
--
林口長庚醫院證實醫師「隔空開刀」 將送醫審會論處

林口長庚醫院被網友爆料,一名婦產科醫師不在台灣卻向健保申報手術項目,有溢領健保費之嫌。長庚醫院隨即著手調查,結果於下午4點半出爐,證實該名醫師近兩年來有4天未依規定請假,但手術、門診及住院工作仍掛名,將依規定送醫師資格審查委員會論處,但病人因仍由醫療團隊照顧,並無溢領健保費。

長庚醫院出包事件一樁接著一樁。網友於批踢踢上爆料,指控長庚醫院某位婦產科醫師,明明人不在國內,長庚的內部系統中,卻登載進行手術。網友指證歷歷,還貼出該名婦產科醫師的臉書,大刺刺寫著「繼續撈金去」,疑似竄改手術資料,溢領健保費,且該行徑不只一次。

長庚醫院為了滅火,「婦產科醫師隔空開刀」案在2天內快馬加鞭完成調查。長庚醫院發言人黃璟隆說,依醫院規定,醫師出國應辦理請假,開立請假單,並安排代理醫師負責,資訊系統即啟動管制出國醫師不得開立醫囑。

經調查,該名婦產科醫師近二年來,共有4次出國紀錄卻沒請假,醫療病歷紀錄仍掛名,其中1天即是網友爆料的「隔空開刀」案。院方約談該名醫師時,醫師聲稱「自己太忙、忘記請假」。

黃璟隆強調,該名醫師雖不在國內,但病人開刀由另一名主治醫師執刀,並沒有溢領健保費,只是該名醫師及協助開刀的醫師均未依醫院規定辦理請假與代班手續,就是違規,二人都將送醫師資格審查委員會論處。

另3次紀錄則是門診及住院巡房紀錄,該名醫師也是「隔空看診」、「隔空巡房」,儘管實際上有團隊中的醫護協助病人,有醫療服務之實,但也是違反醫院規定。

黃璟隆說,醫師出國仍從事醫療行為,長久以來健保署已有嚴謹之查核機制,每年皆會主動依據移民署之出入境資料稽核,如有異常會回饋醫療機構說明與改善。院方將再彙總資料主動提報健保署,審視這4天有無造成健保申報錯誤。

(聯合報)
--
醫師出國同儕捉刀 長庚將議處

長庚醫院一名產科教授級醫師日前遭爆料,同一天「人在機場打卡、院內卻有開刀紀錄」。長庚醫院昨證實,當日的手術是由同儕代開、確實非本人親自執行,還發現該教授級醫師在過去2年,累計達4次類似的「不良紀錄」,院方已將該名醫師送交審查委員會來進行論處。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表示,若該教授只是忘了請假,而由其他人代為開刀、診視住院病,且是「執行業務者」本人填寫病例,那教授僅僅只是違反院內行政規定;然而,若由別人代替執行業務,對方卻是以該教授名義來填寫病例,此舉代執行者不僅違反《醫療法》,將面臨罰鍰或停業處分,更恐涉及《刑法》的偽造文書,相當嚴重,教授刑責則視是否有唆使他人偽造病歷。

長庚醫院發言人黃璟隆說,院內醫師無論是否出國,就算人在國內,只要因故沒辦法照顧病人,包括開刀、看門診、訪視住院病患,「就該請假、請代班人幫忙」,但過去2年,該醫師共有4次「該請假卻沒請假」,除了這次找其他主治醫師來當槍手「代開刀」,另外三次則是該去診視自己的住院病人,卻因故未到院、由團隊來協助照顧。

外界質疑是否「溢領健保費」,黃璟隆說,因為還是有提供醫療服務,所以並不會溢領健保費,但該院仍會針對健保申報錯誤部分,主動提報衛福部健保署。

(中國時報)
--
法警長趁妻女出國 熱戀正妹下屬出遊

新北地院已婚李姓法警長,今年六月遭檢舉,與同院李姓女法警不倫戀,兩人多次出遊被跟拍,連開車滑進摩鐵都被拍到,新北地院開考績會認定兩人行為不檢,拔掉李男法警長一職,書面警告後調往三重簡易庭,豈料兩人再被爆料,上月又趁李妻帶兒女出國時,同遊南投溪頭、日月潭二天一夜,在風景區甜密手牽手宛如熱戀情侶。

四十九歲的李男,已婚、育有一女一男,二○○四年接任新北地院法警長,是該院歷來最年輕的法警長,至於未婚的李姓女法警(二十九歲)則是二○一四年間才到該院服務。

坦承有不當交往
爆料人指出,兩人是在二○一六年底開始地下情,今年六月十四日晚間,兩人開車去碧潭幽會,在停車場被拍到李女雙手勾搭李男肩膀、互動親蜜;同月二十四日下午,李男的休旅車出現在桃園台茂,下午五時許,該車開進南崁Gmotel激點情境汽車旅館,近三小時後離開。時隔四天後是李男生日,當晚兩人到新北市新店區家樂福的餐廳慶生,三度被拍到,兩人還手牽手到停車場取車。
新北地院證實,六月底接獲附影片的檢舉,指稱兩人有不當感情往來,由於兩人是主管、部屬關係,又是執法人員,政風室初步詢問後,法警長坦承「有不當感情交往」,法院第一時間拔掉其主管職務,將其改調三重簡易庭非主管職。

辯稱不適進摩鐵
七月初再約談兩人,女法警也坦承交往,李男強調沒發生性關係,還解釋因李女身體不舒服才會進摩鐵,新北地院旋即開考績會討論懲處,但有委員認為,李男平日工作認真,僅對李男處分書面警告,李女口頭警告。
不過爆料人指出,兩人遭處分後,仍趁李男老婆帶兒女、母親出國,八月十九日開車共遊南投溪頭、日月潭,隔天再到伊達邵等地遊玩,互動親密宛如熱戀男女,戀情尚未結束。

被批無司法自覺
新北地院表示,兩人處分已送交司法院,若有事證證明仍不當交往,會一併處理。《蘋果》致電李男,他原否認婚外情後改稱:「心情很複雜!」據了解,李男九月初已自請處分,願降調公務員職等二級。李女手機關機聯絡不上。至於李妻是否知情,法院不清楚。
其他女法警痛批兩人:「根本沒有司法人員的自覺,不當交往已嚴重影響法院聲譽及人民觀感。」

工時長 增愛苗 職場應守分寸

兩性專家分析,現今社會雙薪家庭普遍、工時偏長,很多人與同事相處時間遠高於配偶,尤其若與同事又有合作、互相幫忙的情誼,確易擦槍走火滋生愛苗,兩性專家吳娟瑜提醒,已婚男女在職場上遇到這種情感誘惑時,應要先反問自己「是否不要婚姻、老婆、家庭?」才能讓自己清醒、進而知道如何拒絕。

已婚最好戴婚戒
吳娟瑜表示,男女在職場工作時間相處久,確實容易日久生情進而發生職場不倫戀,但是否屬真愛頗讓人質疑,畢竟若為對方著想,就不應發生這種感情。
吳建議,已婚男女手上最好戴婚戒,皮夾內放另一半及小孩照片,以便讓人知道你已婚有家庭。另外言行舉止也要特別注意,不要太常與異性開玩笑或肢體接觸,才能避免日久生情,讓小三或小王趁虛而入。
兩性作家兼心理諮商師林萃芬則認為,主管應先調整自身觀念,尤其照顧異性下屬時,更應注意拿捏分寸,若不懂自我約束甚至追求未婚同事,等同對其他下屬做出最不良的示範。
林表示,公司行號或機關,絕不能把職場不倫視為私事,應積極介入處理,避免侵害其他同仁權益,造成工作困擾。

職場畸戀案例
2017/07
東部某地檢署已婚男法警與喪夫女法警發生畸戀,女想分手,男法警竟趁兩人深夜值勤時性侵女法警,遭裁定羈押
2017/07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遭爆料,與小10歲的辦公室副主任粘珮瑩5天內2度上摩鐵,羅開記者會向社會道歉
2017/06
尤姓少校去年7月帶軍中已婚吳姓女主管,到新莊外祖母家嘿咻,遭懷孕5月的妻子捉姦,尤、吳遭判刑4月、3月

(蘋果日報)
--
奇蹟教授獲獎「盼能10指敲鍵盤」 移植雙臂掌紋改 好奇「命運會不會改」

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王致遠前年不明原因感染,多重器官衰竭險死,四肢截肢後裝義肢,今年3月等到合適捐贈者,完成台灣首例雙臂異體移植手術。昨他獲頒周大觀基金會熱愛生命獎章,笑稱手仍無法做細緻動作,但可摳鼻孔或抓癢,盼未來復健能恢復到用10根手指頭一起打電腦,甚至自行如廁及洗澡。

適應過程很痛苦
王致遠說,以前用義肢可控制抓握,但對手的取代性仍不夠,剛好有捐贈者膚色和基因特質和他接近,自願參與移植實驗。現手雖會動,但抓握還不太方便,記者觀察他是用觸控筆滑手機,而非用手指,因手指末梢神經尚未完好。
王致遠坦言,失去四肢很痛苦,但也因此讓他了解戴義肢者如何生活,且體驗醫療技術的先進,拓展人生視野。他也好奇,手臂移植後掌紋和指紋都改變,「命運會不會不同?以前辦過快速通關,入出境若要驗指紋怎麼辦?」他研判可能要帶診斷證明書,才能跟海關解釋。
移植手術後要吃抗排斥藥物,會造成大小便較頻繁、情緒不穩等交感神經副作用,王致遠直言過程很痛苦,後來醫師調整藥物,身體也較能接受,現就等神經慢慢生長。

「不悔換手決定」
針對術後半年來的感想,王致遠表示,只能說是很有趣的經驗,畢竟正常人一輩子不可能有機會換手,就算雙手往後功能恢復不如預期,他也不會後悔當時的決定,「換手是合理的賭注,我賭了、我輸了,願賭服輸,如此而已。」
即將重返校園的王致遠,這學期在大學部及研究所開3門課,中山大學企管系主任張純端說,曾問王是否需要教學行政協助,但他十分獨立、不喜歡麻煩別人,未提出特殊需求,僅知屆時會有助教協助寫板書,上課方式並無改變。

王致遠小檔案
●年齡:46歲
●家庭狀況:未婚,有女友
●學歷: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博士
●現職: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
●特殊榮譽:周大觀基金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中山大學年度優良導師
●心願:雙臂移植後經復健,盼恢復到能用10根手指頭一起打電腦

(蘋果日報)
--
台灣首例! 「奇蹟教授」雙臂移植成功

中山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王致遠前年9月因非典型感染,出現敗血性休克,造成多重器官衰竭,導致四肢末梢缺血性壞死截肢。去年裝上電子手臂和義肢後,重回校園教書,今年3月,王致遠在林口長庚接受雙臂移植手術成功,成為台灣首例,下周要以自信新姿站上課堂。

王致遠發病時,情形不樂觀,許多多學生為老師集氣加油,寫卡片,折祈福紙鶴。後來雖然病情穩定,因四肢壞死,轉到台北的醫院接受截肢手術,然後裝上義肢,去年又裝上電子手臂。

重新學習走路,還要適應電子手臂,讓王致遠心力交瘁,但他沒有被打倒,持續復健。去年重新回到中山大學授課,學校還致贈鮮花和紅蛋,象徵新生。

今年3月,他到林口長庚醫院接受雙臂移植手術,主治醫師為林承弘,移植的手臂為捐贈。因為手指末梢神經尚未完好,手臂行動還無法自如,估計還要半年以上的復健。

新學期到來,9月19日他將回到講台上,傳授給學生的不只是學術內容,也有生命課程。周大觀文教基金會今天在台北,頒發第20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給這位奇蹟教授。

(聯合晚報)
--
無期徒刑假釋門檻 最高擬30年 緩和廢死爭議 法制局提建議

近年隨機殺人事件頻傳,死刑存廢常引爭辯,立法院法制局建議,在死刑廢除前,可建置兩種不同的無期徒刑假釋制度,針對犯相對死刑之罪而受判無期徒刑者,提高其假釋年限至30年;而法定最高本刑為無期徒刑者,可適度調降假釋年限,做出兩種「無期徒刑」的區分,並以緩和廢死、反廢死的衝突。對此,法務部政務次長張斗輝表示,因牽涉現行法律規定頗多,將進一步了解,更深入研究可行性。
法制局指出,目前大法官認定死刑未違憲,且基於傳統「刑罰應報」思想,一旦發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國人多主張死刑,而台灣是全世界25個仍執行死刑的國家之一,長年受到國際人權團體關注。

「死刑存廢沒有折衷」
過去曾有立委提案,要求判處無期徒刑者「不得假釋」,但法務部認為,不得假釋在歐洲人權公約中是屬於酷刑,有違人權。
我國自從2006年後,已將無期徒刑15年可申請假釋,提高至25年,以符合社會期待。面對死刑存廢爭議,立院法制局建議可適度將法定刑為相對死刑而判處無期徒刑者,將其假釋年限再提高至30年。
綠委尤美女說,她贊成漸進式的處理,相關配套應該要慢慢做。
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教授廖義銘認為,廢死跟反廢死之間並沒有折衷的可能性,法制局的設計,其實就是在廢死的前提下,希望讓無期徒刑的刑責能更強;但對於主張反廢死的民眾來說,就算修法讓無期徒刑完全不得假釋,他們也不會因此支持廢死。

【報你知】「絕對死刑」與「相對死刑」
「絕對死刑」又被稱為「唯一死刑」,犯人犯了某罪,法官只能宣判死刑;「相對死刑」則是犯某罪,法官除可判處死刑外,也可宣判其他刑期,例如犯了《刑法》第271條的殺人罪,會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2006年後,台灣的現行法中已無「絕對死刑」的罪,全數修改為「相對死刑」。

(蘋果日報)
--
健保自付額增 富人獲給付反比窮人多

健保會本週將進行明年健保總額協商;卻有學者研究先提出警訊,健保上路二十三年,不僅家戶自付醫療金額不斷增加,造成醫療財務災難率明顯成長,而且健保對貧富的給付差距越來越大,短短十年內,健保給付給富人的金額成長率竟是窮人的十倍,呼籲政府應改善健保、更達「公平就醫」的目標。

家戶醫療財務災難率 逐漸攀升

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江東亮與其學生利用行政院「家庭收支調查」、比對健保資料設算,結果發現從一九九五年健保開辦截至二○一二年,健保有助收入較低民眾就醫,對國內減少貧窮的貢獻從一.一%提升至三.七%。不過,醫療財務災難率卻相對增加,亦即自付醫療支出使家庭陷入經濟困境情形,越來越多、越糟。

窮人怕無法自付 會不接受療程

江東亮舉例,若以醫療支出佔家庭收入二十五%者為準,家戶醫療財務災難率在健保開辦首年為四.二%,之後僅三年下降,但一九九九年起每年有增有減,統計顯示家戶醫療財務災難率年增率達三.七%。

江東亮更指出,統計二○○○年到二○一二年,家戶平均非食物支出年增率僅○.八%,但自付醫療支出年增率卻達二.九%,占家庭醫療支出則由三十二%升到三十六%,也顯示國人自付醫療支出成長快。

學者籲健保政策 應符公平就醫

此外,江東亮另做研究更發現,富人受益健保給付金額成長速度遠大於窮人,以二○○○年與二○○九年對照,全國最窮二十%與最富二十%平均每戶獲健保給付金額,前者由三萬二八○四元增至三萬四二○二元、後者從五萬一六二○元增至七萬三七四二元,成長率分別四.二%與四十二%,相差達十倍。他更直言,自付醫療不斷提高,「現在情況肯定更糟」!

江東亮說,主因健保有部分、差額負擔等,窮人可能無法自付,會趕快出院或不接受療程,但自付額對富人不痛不癢,所以住院久、療程多,所獲健保給付相對多。因此呼籲健保總額分配應更思考公平就醫,不要只以醫院經營為主,政策也不宜放任增加自費、部分負擔。

健保署稱 不宜用富人窮人比較

健保署則強調,健保讓有需要的人均可就醫,民眾滿意度高,光用富人或窮人比較並不合適,未來會更兩者兼顧。

(自由時報)
--
法院認證 罵屁孩算侮辱人幼稚

罵人「屁孩」前請三思!陳姓男子在新北市林口區國賓影城內,辱罵影城人員「死工讀生、屁孩」等,甚至動手施暴。陳應訊時坦承只說「屁孩」,他的律師為其辯護時也指「屁孩」一詞沒有貶損之意,但新北地院法官認為,屁孩是指心智不成熟、行為言語幼稚且不會為他人著想者,有貶意,依傷害、公然侮辱等罪判拘役80天。

粗口男判拘役80天

檢警調查,去年1月25日晚上8時許,陳男因觀看電影時,被要求換座位及補差價,認為遭羞辱,氣憤掌摑入口處黎姓驗票人員,還踢傷另2名人員,甚至以三字經辱罵3人,還嗆說「死工讀生、像你們這種屁孩,就回家找爸媽哭,不要在這鬧事!」

不僅如此,陳男還恐嚇熊姓影城人員說:「你再看,我要把你的眼睛挖出來」,陳男事後被依傷害、公然侮辱及恐嚇危害安全罪嫌起訴。

法官依影城人員證詞、監視器畫面等認定,陳男確有施暴,也有辱罵「死工讀生、死屁孩」及恐嚇影城人員等行為。至於屁孩一詞,是指心智不成熟、行為言語幼稚,且不會為他人著想者,加上陳男當時除說「屁孩」外,還有前、後文,而黎男等人都已滿18歲,並非幼童,陳男行為足以減損黎男等人名譽,屬公然侮辱行為。

(自由時報)
--
遠航財務風險未改善 再被重罰400萬

遠東航空向銀行高額借款二十二億元後,卻再借給同集團關係企業用於非航空事務,第一季曾遭開罰一百二十萬元,民航局最新公告,遠航第二季再遭重罰四百萬元。民航局強調,遠航財務風險未改善,因此兩季共開罰五百二十萬元;遠航則不服,強調借款是為還債,將提訴願。

借款再轉借關係企業

民航局昨公布第二季「國籍航空公司營運違規事件裁罰情形最新裁處報告」,仍只有遠航遭罰;民航局指出,經實地財務檢查,遠航向銀行融資借款後,卻借予關係人,還有庫存現金水位不足等財務缺失逾期未改善,因此再重罰公司三百萬元、負責人一百萬元。

遠航營運長曾金池表示,遠航重整期間無法貸款,因關係企業樺福建設協助向銀行借款五十七億元,挹注所需資金,包括解決債務、飛機維修與發放員工薪資等,如今遠航重整完成,理應償還欠款;因此遠航向合作金庫借款廿二億元,用於償還樺福對銀行債務。

他強調,借款全用在遠航,且民航局一直有參與遠航重整,第一季裁罰時已向民航局說明並提供相關資料,也有向交通部提起行政訴願。他也質疑,民航局缺乏會計專業、主觀認定,將向民航局陳述意見,若仍無法接受,將再提行政訴願甚或行政訴訟。

但民航局空運組長韓振華指出,民航是特許事業,財務一定要獨立,民航局是經財務檢查並與會計師討論後,認定遠航財務操作有風險,決定依法開罰。據遠航財報,確實載明對關係企業是借款而非還錢。

韓振華並警告,遠航借錢應用於購機、維修或其他與航空公司業務發展相關事項,不應將向銀行借的鉅款再借給集團其他公司。民航局看不到其他公司財報,一旦借款公司出問題,受衝擊的將是遠航。

遠航不服 將提訴願

遠航於民國九十七年一度暫停營業,九十八年由樺福集團挹注資金重整,歷經六年,於一○四年重整成功,是台灣首家航空公司重整成功的案例。

(自由時報)
--
電腦「挖礦」挖到火燒厝 蔣友青疑「比特幣礦場」投資者

電腦不關機運作 致電線走火

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北路一處公寓二樓十二日發生火警,消防人員趕抵,發現屋內是「比特幣礦場」,這處裝有十餘台電腦的機房,疑因二十四小時不斷電挖礦(運算),意外導致電線走火,特別的是,許久未露臉的「蔣家第四代」蔣友青昨下午突現身火場,與另名貌似工人的男子查看屋內毀損情況,外界猜測,蔣有可能是俗稱「礦工」的比特幣礦場投資者,才到場善後。

火警發生在十二日傍晚六時許,消防人車抵達時,住一樓的房東已自行用滅火器撲滅二樓火勢。消防人員發現屋內架設超過十部電腦、散熱風扇,宛如小型機房,事後才知原來是專挖比特幣的機房。

蔣疑到場善後 不願多談此事

此起火警原本並未引起外界太多注意,但有電子媒體事後返回該民宅要補拍畫面時,意外直擊到許久未露臉的蔣友青也在場,蔣一度站在陽台邊抽菸,邊與貌似工人的男子談話,看來眉頭深鎖。

據了解,該民宅是李姓女房東租給陳姓女房客,對於蔣友青為何出現在該民宅?外界猜測他有可能是礦場投資者,本報昨聯絡上蔣友青,他不改一貫「有個性」的態度表示:「你自己找吧!我不喜歡媒體你應該知道的,我對每個媒體都非常不禮貌你不知道嗎?」針對比特幣機房一事不願意多談。

蔣友青四年前曾因寄信恐嚇台北美國學校師生而吃上官司,之後即很少在媒體上露面。

電腦解題獲比特幣 有如挖礦

據指出,比特幣屬全球通用的加密虛擬貨幣,目前一枚行情約十萬台幣,是目前最知名且最昂貴的加密貨幣;為了獲得比特幣,網友必須透過電腦解答數學難題,因過程就像開採礦物般,故又稱為「挖礦」。

由於挖礦過程中需要電腦長時間計算處理,幾乎都是二十四小時不斷電作業,砸大錢購買高階顯示卡、CPU組裝高階電腦,架設機房的「礦工」大有人在。

(自由時報)
--
交通違規浮濫檢舉 為罰單上法院成新民怨

智慧型手機、行車記錄器普及,造就交通違規檢舉量大增,六都今年一至八月,檢舉開罰件數已超過一百五十萬件,警方及裁決單位擔心不開罰反會被投訴檢舉,幾乎照單全收,愈來愈多民眾為罰單上法院「討公道」,形成一股新民怨。

裁罰撤銷案暴增 法官很頭痛

警方及裁決單位幾乎有案必罰的結果,也造成各地法院行政法庭的負擔,以新北、桃園兩都為例,行政法庭超過八成的案件,都是民眾不服違規裁罰要求撤銷,法官也為暴增的撤銷案頭痛。

「行政機關不該怠於職權調查義務對人民裁罰」,新北地院行政庭長潘長生表示,許多交通檢舉資料有瑕疵,第一線的警方應多加把關,不能有人檢舉就開罰,裁決機關收到申訴也應負起調查義務,否則民眾若求償上法院耗費的時間、心力、金錢,警方及裁決機關恐更頭大。

22張罰單 官司打了一年撤銷

高雄市李姓男子在家門口騎樓停放輛機車,去年遭檢舉違停,依高市府單行法規,騎樓停車車頭要向內、車尾要切齊騎樓線,連開廿二張罰單,李不服向裁決所申訴無效,官司打了一年多才撤銷。

兩小時就檢舉 收到34張罰單

李抱怨「全高雄市沒人這樣子停」,認為檢舉人故意找碴,更抱怨警方只依照片和高雄市單行法規就開罰「根本是擾民」。高市府在法院判決定讞後,修改法規取消車頭朝外等規定,警方作法仍是照單全收,新北市有民眾因檢舉人二小時檢舉一次,停車五天接到卅四張罰單。

民眾檢舉 成了交通罰單主流

調查顯示,民眾檢舉已經成為「交通罰單新主流」,台北市光今年一到八月檢舉類交通罰單就高達四十六萬八千多件,其餘五都除台南七萬多件之外,成案的檢舉罰單也都在十萬件以上;員警自己都形容「光開單都手軟」,成為沉重業務負擔。

員警無奈:不開罰怕會被投訴

對於民眾埋怨警方未善盡調查、全收開單,警方表示,民眾檢舉與警察取締不同,沒有微罪勸導的空間,除非檢舉內容有明顯違失,否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只能開單舉發;員警無奈表示,這是「帝王條款」,不開罰恐被投訴吃案。

警方認為,現行法令民眾檢舉違規,舉發單位須查證及回覆,反而檢舉人不用負責,無規定有到案說明義務,平添警方負擔和困擾,變相助長檢舉案「浮濫」,建議限縮民眾檢舉項目或修法解決。

法官:不能有人檢舉違規就開罰

民眾檢舉交通違規罰單爭議訴訟案件頻傳,新北地院行政法庭庭長潘長生說,警方處理交通違規不是受理刑案,不能有人檢舉就開罰單;警察與裁決機關都應加強自我審查功能,依職權盡調查義務,不能以人手不足做藉口,丟問題給民眾自己去打官司討公道。

潘舉自己曾經手案例,一名翁姓男子去年在高雄騎車與人擦撞,被開「任意跨越兩條車道行駛」罰單,向高雄市交通局申訴被駁回;他親自觀看警方交付的行車記錄器畫面,發現只見白光一閃,看不出違規事實。

潘函詢警員是否到現場,警方說沒有,影像是擦撞另一方提供,沒有進行任何調查;潘再問高雄市交通局,結果交通局同樣函詢警方,再以警方回覆內容回覆法院,根本沒有進一步實質調查。

潘長生說,許多交通違規案件裁決機關所謂調查,就是發函警方,警方說沒問題就沒問題,申訴當然駁回;這是行政機關怠於職權調查義務,恣意對人民裁罰,澄清責任轉由人民自力救濟負擔,根本未貫徹依法行政、保障當事人權益。

類似情形桃園也有案例,王姓男子去年開車行駛中山高汐五高架路段,到了因路肩通行終點,因是上班尖峰時段主車道大塞車,無法切回主車道,被後方車主檢舉,警方依「行駛路肩」開罰四千元。

王姓男子認為,當天下閘道的車輛回堵主車道和路肩,設「路肩通行終點」告示牌也無法改善,這是設計上的缺失,「會害堵在車陣的駕駛人都吃罰單」。法官檢視行車紀錄器,發現確實大批車輛塞在路肩車陣中,「一大票駕駛人都違規」。

法官認為,警方只開罰被檢舉的一人,簡直是「讓民眾利用行車紀錄器自我相殘」,以路肩通行終點設施有瑕疵判決撤銷。

潘長生也指出,行政機關不能只顧著開罰單,卻將舉證責任丟給被開單的民眾,這種作法嚴重違反憲法為保障人民基本權利,苦心設置的諸多法制程序,勢必導致民怨沸騰。

潘指出,翁姓男子的罰單拖一年半才被撤銷,其他案例民眾討公道也都花上半年、數個月;最後雖勝訴撤銷罰單,也不高興,因為已耗費心力、時間、交通支出,甚至薪資;他認為這種行政怠惰應懲處,民眾也可提損害賠償,維護自己權益。

苦惱!警開罰被怨 不罰怕投訴吃案

民眾檢舉交通違規愈來愈多,警方業務量爆增,開罰被怨,不開罰又怕被投訴「吃案」。警方表示,檢舉案年年上升,處理這些罰單,耗費的人力和郵資驚人,除非明顯瑕疵,警方根本很難逐一查證,建議修法解決浮濫檢舉情形。

員警說,警政署早規定「微罪不舉」,輕微交通違規可勸導代替舉發,以免引發民怨,但這種檢舉案沒有勸導空間,民眾檢舉反而凌駕警方執法權之上,根本是「霸王條款」。

目前警方製單告發民眾交通檢舉違規案件,根據的是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七條之一,「違反本條例之行為者,民眾得敘明違規事實或檢具違規證據資料,向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檢舉,經查證屬實者,應即舉發」。

台中市曾有一名公車司機以手機蒐證檢舉,累積上百張後到分局檢舉,分局無力處理,把司機丟給交大;交大只有執法組十二名人力,以及各分局交通組承辦人,要求該司機提供違規情形、地點、時間時,卻遭反嗆「是不是要吃案」、「檢舉事實都在照片裡」。

新北市二○一年啟用「iPolice」APP,民眾方便檢舉交通違規,造就許多「檢舉達人」,曾有人一周內檢舉巷弄內違停上千件,因事證明確,警方只能依法受理制單。

各地民眾檢舉交通違規不斷增加,警方也十分苦惱,高雄市警局決定建議交通主管機關,限縮民眾檢舉項目;因現行法令明定警方逕行舉發案件僅包括闖紅燈、未戴安全帽、逆向行駛、未依兩段式左轉、行駛禁行機車道、左轉彎未依規定及違規停車,民眾檢舉案反而沒限定,根本不合理。

平民怨 警方應調整照單全收心態

拜科技之賜,民眾檢舉如今竟成「交通罰單新主流」;偌大的罰單數量,或許可為國庫帶來挹注,但訴訟爭議不斷、浪費行政資源,成本卻是無形的,更可怕的是民怨不斷累積,平息這股新民怨,警方及裁決單位怕被檢舉放水,檢舉案照單全收的作法,得重新調整。

罰單向來是「民之所惡」,警察因是第一線執法者,常遭詬病;多年前,警政署為此下令「微罪不舉」,非明顯影響交通的輕微違規行為,警方可以勸導代替取締,不必然要以製單舉發為唯一手段。

政策調整後,罰單數原本每年下降,不料後來民眾檢舉成案入法,狀況丕變;加上科技越來越便利,各地警方都有檢舉專區和網站,民眾手指動一動,拍照、上傳,輕鬆搞定檢舉,導致檢舉交通違規數年年攀升,其中不乏「正義之士」,但也有挾私檢舉紛出籠的現象。

警方設置檢舉專區,原本是冀望「警力有限、民力無窮」,讓民眾協助監督交通秩序,也減輕執法負擔,出發點無可厚非,多數民眾也樂見此事,但發展至今,當初的美意「後遺症」浮現,恐非各方所願。

探究民眾這股新民怨的成因,主要是警方與裁決機關沒有擔當,為免被投訴吃案、放水,到時有寫不完的報告,幾乎只是要是檢舉案,警方就開單;裁決所遇申訴,也有同樣顧慮,逼得民眾只好跑法院。

警方及裁決單位「懼事」心態,造成各地法院違規撤單訴訟案激增,連法院也不認同,認為製單草率、行政怠惰,令人始料未及。

罰單攸關民眾權益,帶來的冗長司法訴訟傷害更深;違規行為不足取,開單取締理所當為,但若變成恣意檢舉、浮濫開單,社會付出的成本更高;為杜絕這種情形,除警方與裁決機關應調整心態外,政府或許應思考限縮民眾檢舉項目、加重舉重責任,才能避免亂象。

(聯合報)
--
雪隧消防設備 強化複查機制

本報昨報導雪隧的消防管理,竟由不具消防專業的交通部高公局自行管理,養護也委外由廠商檢測且無複查機制;消防署昨表示,內政部已規畫修正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基準,將協調宜蘭、新北市消防局協助高公局強化複查機制;高公局也說,將要求廠商落實檢修。

但立委鄭運鵬說,長隧道不容許大規模、長時間的消防事故,以目前的維護現況來看,雪隧消防並不是考慮成本問題,高公局應接洽消防單位接手,如果消防單位有人手上困難,至少相關作業的規範、可委外的項目和督導標準,應取得消防單位認證。

立委鄭寶清也說,除了高公局,管理更多隧道的公路總局,以及台鐵、高鐵也應一併檢視目前營運中各隧道,是否在消防設備管理上須加強,交通部與內政部應通盤檢視。

消防署昨表示,雪隧消防設備基準是交通部自行頒定,委外檢修比照消防法規辦理。強化消防水帶檢測方面,內政部已規畫修正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基準,規範消防專技人員落實檢修,發現不合格者,應協助管理權人進行改善。

消防署將協調宜蘭、新北市消防局協助交通部高公局強化複查機制。

高公局則說,雪隧消防安全設備維護是由高公局負責並委託機電廠商交由消防專技人員定期檢修,強化消防水帶檢測部分將配合內政部擬修正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基準,要求廠商專技人員落實檢修,一旦發現不合格者,即進行改善。

坪林行控中心表示,由於消防水帶有破洞發生,行控中心已發包將雪隧消防水帶全數換新,預計本周能完成更新。

(聯合報)
--
福利依賴戶 恐陷貧窮、暴力循環

景氣不佳,社福單位發現愈依賴社會福利的家庭,愈陷入貧窮循環,部分「福利依賴戶」甚至因沒工作收入,又嫌補助不夠,經濟困窘心情差就打小孩出氣。台南市府統計,市府監護的七十多名孩童中,三分之一來自福利依賴戶,出現經濟、暴力惡性循環現象。

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主任鄭妙君說,對孩子施暴的家長常是因經濟、工作狀況不佳而心情不好,由於經濟未改善,成了福利依賴戶。

不過,台中市社會局長呂建德認為,「福利依賴戶」是主觀認定,必須看個案情況來評估究竟是「依賴」還是「就業能力不足」,否則容易踏入貼標籤的陷阱。他表示,目前福利補助常發生「貧窮陷阱」,就是補助及福利已足夠生活所需,造成受助人不想就業。

南台南家扶中心指出,福利依賴戶包括擔心找到工作會影響補助,且收入可能不及補助多;或學歷較低,找不到符合期待的工作;還有些是因身體不好,卻又只能找到勞力工作。此外,也有因抽菸、吃檳榔等形象不佳求職頻被拒,乾脆放棄找工作,領補助過日子。

「我去工作,補助款不就沒了?」台南一名單親媽媽扶養三小孩,兩名讀國中、一名領身心障礙手冊;她每月領近三萬元補助,卻經常對孩子言語暴力。社福單位建議「待在家很無聊,幫妳引手工好不好?」但她認為手工賺不了錢,還要去載貨,影響接送孩子,不如在家休息又可領補助。

台中一名社工員說,中低收入戶的單親媽媽,全家可領補助兩萬多元,如果去當清潔工,每月收入扣掉孩子托育費只多出幾千塊,覺得不划算而寧可領補助。社工員表示,類似狀況不少,但不能因此就認定這是福利依賴戶,有些人須突破心理障礙、學習工作技能,「依賴」不是無可救藥,而是去同理、引導個案走出來。

新北念幼稚園的小明有過動且情緒障礙等狀況,由卅歲的單親媽媽照顧,靠領補助過日,因缺乏管教經驗而有暴力行為,社工介入後發現,小明的母親其實有工作意願,只是照顧孩子使她無法工作。

嘉義縣社會處長楊健人指出,嘉縣也有不少福利依賴戶,但每個案例各有原生家庭結構、婚姻、情緒困擾等錯綜複雜問題,往往是因沒有自信、需照顧家庭、工作不適合等原因,一直找不到工作。

衛福部:有能力不願就業 可取消補助

衛福部表示,社會救助法規定,低收及中低收入戶有工作能力者,若不願接受主管機關提供或轉介就業服務,政府可取消扶助與補助;但更重要地是,不管是管教、經濟或婚姻影響,家長均不得將孩子當情緒出氣筒。

「確實有許多家長依賴社會福利,為了符合福利身分而不願工作。」衛福部社救司長李美珍指出,政府為幫助民眾脫貧,低收或中低收入戶有工作能力者就業後,最多四年能免記錄所得;換句話說,最長有四年仍能領福利扶助,待收入穩定後再計入工作所得再評估脫貧可能。

李美珍強調,有工作能力者不願就業,政府得依社會救助法取消扶助或補助。不過,少數個案因需要照顧年幼孩子,又沒錢托嬰,才無法工作,並非有工作能力卻偷懶,這必須地方政府轉介更多社福資源協助。

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表示,地方社工有必要與福利依賴戶溝通,畢竟貧困民眾的就業競爭力較弱,需更多媒合就業機會及合適職場環境。

張秀鴛說,分析過去兒少施虐案,七成施虐者為孩子的親生父母,施虐原因前三名為管教出手太重、經濟因素及父母婚姻關係緊張。許多父母不清楚「管教」和「虐待」界線,以為體罰或責打才能管教孩子,但對孩子可能造成心理傷害,也可能承襲「以暴制暴」,未來也如此管教自己的孩子。所謂的正當管教,應是去了解「為何孩子哭鬧不聽話」,才能解決問題。

逾半受暴兒 情緒障礙

社福單位發現約一半以上受暴兒會出現情緒障礙問題,心理師表示,許多受暴兒小時候不見得會出現病症,易遭忽視,到了青少年因有自主想法,開始出現情緒障礙。

南市社會局表示,接觸到的兒保案例有很多情緒障礙或學習障礙,但因無法領身心障礙手冊,難以估計實際人數。根據社福機構接觸案例,約有五成個案都有情障問題。

奇美醫學中心臨床心理師黃慧婷表示,大部分受暴兒在暴力事件後會重複想到創傷經驗,造成心理不穩定,易緊張、沒自信,難以建立成就感。

黃慧婷說,由於每個孩子心理強韌度不同,環境一旦變化就容易生病,情緒也較不穩,特別是在開學轉換新環境的適應期間,除了受暴兒容易出現情緒躁動、注意力不集中、哭鬧,一般個性較為害羞內向的孩子也易焦慮,若在此時又遇上較為嚴厲的老師,就會逃避上學,並用謊言達到目的。

(聯合報)
--
老師在哪?新課綱新住民語納必修 師資缺口達6成

12年國教新課綱將把新住民語納入國小必修課程之一,教育部推估將開3338班、增加2664名新住民教師。然而近2年來取得新住民語文合格教師資格僅1058人,等同仍有6成缺口,面臨東南亞師資嚴重不足情況,未來如何開課將是一大挑戰。有國小校長擔憂,教育部若隨便找人急就章,對孩子來說徒增傷害,師資分配不均也恐影響孩子自由選課的權利。

據教育部統計,近十年來國中小學生總數從275.1萬人降為186.1 萬人,新住民學生數卻從8萬人成長至19.6萬人。有鑑於多元人口趨勢,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將新住民語文正式列入「語文」領域,並以東南亞國家語文為主,未來小一新生將從本土語文、新住民語文、閩南語文及客家語文中,不限身分任選一種必修,每週一節,盼藉此促進文化與族群間交流。

然而課綱已底定,東南亞師資迄今仍喬不攏。教育部推估,國小新住民語種預計開班數為3338班、所需教師2664名。但據資料統計,105年通過合格教師為881人,包含越南語632人,占逾7成,印尼語182人,約占2成,泰國語25人、緬甸語21人、柬埔寨10人、馬來語8人、菲律賓3人。今年通過人數迄今僅177人,其中部分少數語種因人數少恐難成班。

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小校長擔憂,「師資沒準備好就上路,受害的是孩子」,他透露有不少教師私下抱怨,新住民語強行加入課綱中,孩子恐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平時學中文、英文,還要從新住民語等語種中擇一,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負擔,且各語種音標不同,會形成學習上的干擾,每周一節課成效也很有限,加上師資不均,難以確保孩子都能選到喜歡的課,建議改以社團性質為佳。

教育部國教署原民特教組組長蔡志明表示,目前新二代中以講越南語為大宗,約占6成7,其次為印尼語占1成8,其餘1成5包含泰語、緬甸語等,未來不排除從新二代周邊找尋會講母語的人來教。但新住民生未必會選擇修習母語,也可能選擇閩南語、客語。未來將朝遠距教學、或是跨校開班等方式,以往大約25人才開班,未來滿5人就可成班,另外將補助教師往返交通費。

新住民必修課師資不看檢定、學歷 家長憂教學品質差

因應新課綱後年上路,教育部近來急尋東南亞語系師資,據了解,教育部未來將修改「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法」,開放體制外師資可加入,原定師資須具備母國高中以上學歷等條件也將研擬放寬。有家長團體為此擔憂,必修課的師資若未嚴加把關,恐衝擊教學品質,建議教育部結合現有大學相關科系,媒合合適人才,達到教與學雙贏。

為了解決東南亞語系師資不足問題,教育部近來積極研擬相關辦法,包含研修「國民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法」,開放非持有合格教師證人員也可任教。此外,原定師資條件中,須持有母國高中以上學歷或是修習東南亞語文學分等規定,也將研擬放寬。

「雖有訂立學歷門檻,但實際執行將保有彈性」教育部國教署原民特教組組長蔡志明表示,考量供需平衡,未來招募門檻不會太高,凡年滿20歲、對母語及華語熟悉,有教學熱忱的外籍生、新住民媽媽等族群都是招募目標,預計培訓新住民師資每年達800人。針對教材資源部分,則協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依照新住民學生人數較多的越南語及印尼語,先行研發生活型及簡易形模組及教材。

台灣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他能理解教育部放寬門檻,以填補東南亞的師資人才缺口,但強烈建議不該影響學生的學習品質。他認為若要確保教學優良,教育部可從當地選拔人才,至少做到第一階段把關。若再不行,也可考慮和台灣的大學相關科系進一步媒合,讓就讀華語科系等學生能實際應用所學,也有助於累積經驗。

蔡志明表示,考量目前仍缺乏東南亞語系師資,初步人才儲備階段只能放寬門檻,以廣收具備基本語言能力者為主。他指出,早先在推動原住民族語文教學時,也曾開放部落耆老進入領導課程,成效頗佳,此次新住民師資也比照辦理,開放具備該國母語基礎又有教學意願的人來指導。

他指出,凡符合就業服務法規定、或是有志於從事東南亞語文教學、或是擁有教師證及國內外官方語言的外籍學生都可考慮參加。後續必須經過教育部舉辦的36小時培訓,內容包括班級經營及教案設計等,最後通過教學演示檢核,獲教育部頒贈證書才能取得任教資格。

蔡志明表示,目前將以教學支援人力和正規師資逐步培育雙軌並行,未來累積一定的人才庫後,將逐年提升師資水平,由各縣市制定聘用評比積分。至於外界建議從大學現有人才進行媒合,他認為,這門課一周只上一堂,師資待遇以鐘點費計算,以經濟面來說,對大學生的吸引力應不大,他們較可能選擇到業界做翻譯,或是其他全職工作。

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系主任林振興表示,國內東南亞語言人才培訓起步得較晚,許多語種至今仍缺乏師資,即使是在台人口較多的印尼語也都很缺人。他提醒,各國語言因地區性及文化不同,有時差異甚大,例如北越及南越語就有截然不同的含意,若沒有專業審核及把關,語言學習可能不夠道地,他建議教育部應慎選師資。

(聯合報)
--
台大博士常羞辱岳母小學沒畢業 妻要離婚法官准了

麥姓女子和黃姓丈夫結婚3年,育有一名2歲兒子,但丈夫極度吝嗇,曾為了省電拔掉冰箱電源,讓兒子副食品腐敗發臭,計較150元產檢掛號費,多次仗著台大博士學歷,傳訊息羞辱岳母,「hello小學沒畢業的」、「沒知識又沒衛生的小學生」,讓她受不了向法院訴請離婚,法官認為兩人感情破裂,判准兩人離婚。

麥女指控,丈夫博士畢業,擔任電子公司高階工作,收入不少,卻十分吝嗇,兩人住在六樓頂加套房,沒有廚房和冰箱,丈夫家人則住在五樓,她婚後懷孕4個月,多次向丈夫表示想下樓親自下廚,照顧腹中胎兒健康,卻被拒絕在門外,丈夫和家人也拒絕給她鑰匙,丈夫還說「沒廚房就吃便當」,讓她懷孕期間、兒子出生後都以便當果腹,兒子從未滿1歲開始,也常常跟著吃高油、高鹽的便當。

她控訴,多次向丈夫要求購買冰箱,來保存水果、鮮奶和兒子的副食品,但丈夫以搬不動冰箱為理由拒絕購買。她只好把兒子副食品冰在五樓冰箱,但丈夫多次為了節省電費,竟在早上出門上班前拔掉冰箱電源,等她下班後發現副食品全都腐敗。

麥向法官指出,丈夫常仗勢自己台大博士學歷言語羞辱岳母,「沒知識又沒衛生的小學生」、「她表現出來的,就真的是小學沒畢業的樣子」、「好吃懶做的個性,也不知道是不是跟岳母身上流著原住民血液有關」,種種因素讓她訴請離婚。

黃則指稱,婚後未對妻子做不好的事情,用心扮演丈夫和父親腳色,相處愉快美滿,家庭生活事務都是夫妻兩人討論才進行,不明白妻子壓力為何,另是岳母不太會說話,常在鄰居間散布女兒遭騙婚或家暴的言論,盼法官駁回訴訟。

法官調查,麥的母親出面作證,黃曾傳訊給她,「小聘是因為教好女兒給夫家,一種感謝的禮物,但你教成這樣,應該是你給我小聘」、「hello小學沒畢業的」、「我們全家同意把她趕出門,不要如小狗躲在窩中,麻煩加速辦理」,有相關簡訊為證,認定黃的供詞難以採信,雙方對於居住環境、金錢觀念、和對方家人互動不佳等,雙方已分居長達1年多,准許兩人離婚,兒子監護權歸麥所有。

(聯合報)
--
別再說台北市是天龍國 消費不及新竹市

雖說生活在台北花費比較大,但是去年度全國家庭消費支出最高的縣市為新竹市,平均一個家庭年度消費支近105萬元,比台北市的103萬元還高,是全國最具消費實力的地方。

主計總處調查,2016年家庭消費支出有兩個縣市破百萬元,分別是台北市與新竹市,第三高則是新竹縣的88萬元。

雖說雙北生活圈合而為一,但是隔一條淡水河,台北市和新北市消費支出差距很大,新北市家庭平均年消費支出77萬元,在六都當中不算特別高,桃園市為83萬元,高雄市也有79萬元。

觀察新竹市消費支出有其特性,交通支出12萬元,遠較台北市的6.8萬元高出近一倍,新竹縣的交通支出也有9.9萬元,台北市因為大眾運輸系統發達,市民交通支出為六都最低。

新竹人最捨得花的是什麼呢?根據統計顯示,平均新竹市一個家庭花在餐廳及旅館金額為11萬3807元,較台北市的10萬1208元高;另外,新竹市花在教育上的金額也比台北市高。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新竹市腹地小,消費集中於都會區的特性,讓這個地方的消費支出比較高;另一方面 ,百貨業者則表示,新竹每到假日百貨公司餐廳生意特別好,百貨公司餐廳生意平日假日差異極大 ,假日平均吃一頓飯排隊一兩個小時是很普遍的現象,新竹市出生率全國第一,百貨公司高檔兒童學用品的生意比台北市好,可以看出新竹人很捨得花錢在小孩身上。

(經濟日報)
--
頭條探索-農地違章工廠 拆除做半套

全台5萬2000家農地違章工廠即將解套!經濟部、內政部及農委會等跨部會,今日將確認去年520以後興建完工或正在興建中的34家農地違章工廠將限期拆除,但520之前、至少5萬2000家農地違章工廠,政府竟打算可在繳納一筆補償土地的費用後,即可就地合法。蔡政府設立農地違章工廠新標準,拆除做半套,不僅讓農地陷於萬劫不復地步,國家法治綱領更因新政府不願意解決根本問題而破壞殆盡。

去年520為界 之前合法之後拆

依農委會盤點,全台約有1.3萬公頃農地遭違章工廠占用,若以每座工廠約0.25公頃換算,保守估計全台至少有5萬2000家違章工廠占用農地。蔡政府目前打的如意算盤,是未來藉著《國土計畫法》的推動,將農地上的違規工廠以「汙染嚴重、不適合恢復耕作」名義,巧立名目改列為城鄉發展區,「輔導」違規工廠變成合法名單。

玩弄法令漠視汙染 遺害百姓

違章工廠占用農地,導致農地遭汙染,甚至隨著工廠排放水汙染到鄰近農地,禍害長達數十年,中部鎘米事件就是典型案例,殷鑑不遠,政府豈能不處理執政前的違章工廠,繼續讓這些工廠禍害百姓。

民進黨既然取得政權,即應概括承受所有問題,以去年520為界線,顯然不願意幫馬政府執政8年擦屁股,但真要斤斤計較的話,那更早之前陳水扁執政的8年,蔡政府管或不管?

尤其即使是剛興建或甫完工的違章工廠,雖然工廠運作時間短,但農地已鋪上鋼筋水泥,農地已遭破壞,除了工廠被拆除外,難道業主不需要負賠償之責嗎?法令任意更改,公權力如此軟弱,業者保證沒在怕,可預期的是,過不了多久,工廠又會再冒出來。

破除現有的法律規定,給舊有違章工廠一套新規則,不論舊有的違章工廠繳了多少補償金,都顯示蔡政府的荒唐,玩弄法令於股掌之間。新政府隨意設立新標準,制度因人而異,要民眾如何遵循?若不依法拆除全台農地違章工廠,蔡政府將永遠背負破壞法律體制的臭名。

糧食70%靠進口 農地還蓋工廠

蔡政府擬讓農地上的違章工廠繳納補償金後換取合法;專家學者認為,台灣糧食自給率僅30%,繼續放任農地被工廠蠶食是錯的,理應加緊盤點合法的閒置工業區,將違章工廠導入。新政府上台後就無視既有法令,另設合法標準,也是行政制度的錯誤示範。

速輔導遷入工業區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表示,違規工廠排放工業水,恐使帶有鎘、鉛、鋅、汞等重金屬汙染周遭農地,農地一旦被汙染,所產的稻米或蔬果就不適合人類食用,類似情況在中部地區經常發生。

而且,現在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僅30%左右,相當不足,這些問題若還沒解決,農委會就不該輕易點頭讓違章工廠合法化,這必會引起社會很大的爭議,是相當不智的行為。

徐世榮指出,雖然農產對經濟發展的效果不見得高,但農地的價值不只是生產農產販售到市場的價格,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越來越嚴重,農地能帶來綠色覆蓋,對減碳有正面效果,再加上農地也有環境生態、文化人文等多功能價值,不該用狹隘的經濟眼光來看待,其實還有很多工業區的土地仍被閒置,經濟部應好好盤點,輔導違章工廠遷入才對。

汙染比占用更可怕

台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教授陳滄海表示,違章工廠問題持續存在,就是業者根本不把法令看在眼裡,先蓋了再說,只拆新工廠的措施反而讓既得利益者繼續得利,不該這樣做,理應建立一段緩衝期要求違章工廠停止汙染並搬遷,否則明天哪一個新政府上台,又重新劃一道新的合法界線,永遠都沒完沒了。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指出,今天即使讓違章工廠就地合法,也應要求業者付出相當程度的代價,包括排放的汙染造成農民權益損失也都要計入賠償,否則好像只要很多人一起違法,政府就會想辦法使其就地合法,未來業者恐怕會更加輕視法律。

34家違規工廠 今確認首波拆除

農委會、內政部、經濟部今(18)日將召開處理農地違規工廠跨部會議,據了解,經過衛星空拍圖比對及現地會勘後,預計將有34處興建中或已完工的工廠被列為首波拆除名單,其中多達14家集中在彰化縣,會議完成名單確認流程後對外公布。

依照目前經濟部、農委會及內政部盤點,包括興建中和已完工在內,全台在去年5月20日後共新增了34家工廠,其中彰化縣最多有14家,高雄市有7家,排名第二,屏東縣4家,排名第三,雖然今日跨部會會議還要對名單做最後確認,但已大致底定。

農委會企劃處長蔡昇甫表示,全台占用農地建置的違規工廠約1萬3800公頃,估算約5萬2000多家工廠,多數集中在彰化、台中、桃園等地,全台法定耕地面積是76萬5000公頃,違規工廠比例占1.8%,但違規工廠散布農地上,切割農地並造成汙染,是相當嚴重的問題,實際影響面積遠遠超過違規工廠占有地的1萬3800多公頃。

蔡昇甫指出,行政院已確定農地違規工廠處理原則,第一步是先止血,禁止工廠繼續占用農地興建,因此去年5月20日後新建農地工廠都將拆除,讓業者無法繼續在農地上蓋工廠。

蔡昇甫表示,透過內政部國土監測系統衛星影像進行比對,並請地方政府去實地勘查,預計今日確認去年5月20日後新增的工廠數量及名單,並將盡快對外公布及限期拆除。

第二步再處理去年5月20日之前蓋好的工廠,這部分將銜接《國土計畫法》,由政府劃設農業發展區,若最後劃好的農業發展區中還有違規工廠,就輔導拆遷到合法的工業用地或產業園區用地,不過業者仍需繳交生態補償金,對破壞農地的行為付出代價,補償金將成為未來保護農地的基金。

蔡昇甫表示,若有農地已經被工廠汙染非常嚴重,經專家學者判定無法恢復耕作使用,就會排除在農業發展區之外,改劃成城鄉發展區,不過,就算違規工廠被劃入城鄉發展區取得合法地位,仍要付出生態補償金,並建置汙染防制設施,以及隔離綠帶等配套,避免汙染擴散,影響附近農業區的灌排水系統。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9-18/clipping/450/b03a00_t_02_02.jpg

彰化縣政府 反對直接拆除

針對農委會今天將公布首波農地工廠拆除名單,彰化縣政府表態反對立即、直接拆除,要求中央政府要有配套,只有1處非法工廠的桃園市,則決定先斷水斷電。

彰縣府指出,縣長魏明谷一再強調,堅持農地農用的原則,但針對現存的違章工廠,日前已表達「五不一絕對」態度,將以輔導優先,原定17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詳細說明違章工廠的輔導政策與處置作為,不過,由於中央有新決定,因此,將等收到中央公文來函後再做討論。

縣長魏明谷日前強調,即日起,絕對不允許縣內業者再於農地上蓋工廠,現有工廠只要不汙染土地、河川與空氣,不逃漏稅、不影響工安,縣府將積極就地輔導。

建設處副處長劉玉平表示,「就地輔導」並不等同於「就地合法」,農地工廠亦屬於違章建築的一部分,縣政府將回歸常態標準作業流程處理;針對農地上的建築,如廠房、農產品加工廠、幼兒園或資源回收場等等,業者可向事業目的主管機關申請補正程序。

桃園市政府表示,興建中或已完工的工廠被列為首波拆除名單,桃園僅占1個,目前已經過經發局認定,非屬於要立即拆除的工廠用地,將先斷水斷電,要求地主自行拆除,如未能自行處理,則予以強拆。

土地即使被汙染 也不准就地合法

違章工廠嚴重占用農地,農民指出,問題關鍵在於務農人口減少,青年返鄉務農可避免農地閒置,將有效防範農地違規使用,且工廠建築阻礙光照,對作物有害,加上汙染會擴散,就算農地已經難以恢復農用,也不應讓工廠就地合法,繼續汙染土地。

新北市三芝區青農馬文權表示,違章工廠帶來的汙染及建築物影響光照等,勢必會影響周遭農業,汙水如果排到田中,潛在的汙染影響範圍根本無法估計,以前有高汙染工廠,排放物甚至直接打井排入地下水層,汙染物隨著水流四處擴散,形成鎘米,導致方圓幾百甲的土地都無法再從事農業生產,相當嚴重。但就算農地已被汙染難以回復,也不該讓工廠繼續汙染土地下去,高汙染工廠應遷往有放流排放監督系統的工業園區,監管這些汙水的流向。

馬文權表示,許多農地被拿去蓋農舍,成為投資客炒房標的,或是中產階級購買後當成休閒住所,這些都對農地造成破壞;若農地繼續讓農舍跟工廠占用,只會讓農地越來越少,讓農業經營更困難。

北斗合作農場場長王子文表示,台灣農村越來越高齡化,年輕人不願回到鄉村務農,才是問題所在,務農的人少了,農地自然就會被閒置下來,甚至被轉為違規用途,只要務農的人口變多,自然可以防止閒置農地被違規使用。

王子文指出,政府只要把農產品安全把關好,並將農產價格交由市場自由競爭,相信收入好一點,就會有年輕人願意回鄉務農,否則等老農民都退休了,台灣恐怕只能比照新加坡,蔬果全數從國外進口,整體而言,使農業人口回流,比保留農地更重要。

(中國時報)

生活

信用卡電子發票 這5大好康你還不知道…

電子票證應用範圍愈來愈廣、電子支付愈來愈便利、行動支付愈來愈普及,民眾消費時很多時候都不必掏出現金,只要「刷」一下或「嗶」一聲即可。財政部因應最新趨勢推動電子發票無紙化,新增信用卡載具,讓民眾「刷」或「嗶」消費的同時,同步索取發票。此外,發票開獎時還享有專屬的電子發票獎項,不但可提高中獎率,而且便利又環保。

●17家銀行信用卡 都可存電子發票

目前除可以用會員載具、悠遊卡等電子票證或手機條碼來儲存無實體的電子發票資料,財政部進一步將信用卡納入載具的行列,讓信用卡付款與索取發票可全程電子化,目前已有17家銀行的信用卡可儲存電子發票資料,包括台新、玉山、三信商銀、台銀、彰銀、合庫銀、高雄銀、台企銀、上海商銀、中信銀、聯邦銀、一銀、兆豐銀、北富銀、台中商銀、華銀、土銀等。

至於可使用店家則有新光三越、大潤發、大買家、遠東SOGO百貨、遠東百貨、台北101大樓景觀台等36個據點,都是民眾較常刷卡的地點。

使用信用卡作為電子發票載具的民眾若幸運中獎,信用卡發卡公司會主動通知,民眾再到超商印出中獎發票證明聯後,就能至郵局兌領。

●無實體電子發票 獎上還有獎

財政資訊中心官員表示,電子發票存信用卡有五大好處,包括發票免整理自動兌獎、避免發票毀損或遺失、主動通知中獎訊息、完成歸戶設定即可自動兌獎入帳。

第五點、也是最好康的福利,就是民眾消費後索取電子發票存信用卡,發票屬無實體電子發票,可兌總獎金3500萬元的無實體發票專屬獎,共有15組100萬元大獎,及1萬組2000元的小獎;加上也可對獎金最高1000萬元的一般發票獎,有雙重中獎機會,中獎機率大幅提升。

●想查明細 4大超商都有查詢機器

國稅局官員表示,民眾使用信用卡載具索取電子發票後想查詢發票訊息,可至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輸入信用卡卡號、身分證號碼末4碼、出生月日4碼即可查詢;或至4大超商KIOSK多媒體事務機查詢發票交易明細。

此外,民眾若有利用手機號碼申請共通性載具「手機條碼」,並將信用卡載具歸戶至手機條碼,就可查詢所有已歸戶的信用卡等載具的電子發票資訊;接著再完成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設定領獎匯款帳戶,中獎獎金將自動匯入且免印花稅,領獎更便利。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9/17/1/4010772.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聯合報)

國際

古巴邀FBI查美使館謎團 21人耳腦受損疑遭攻擊 勞爾卡斯楚關切

美國駐古巴多名外交官與家屬,近10個月來陸續有多達21人出現聽力喪失、腦部輕微受傷等健康受損狀況,疑遭音波或電磁武器詭異攻擊。美方向古巴當局提出抗議後,古巴總統勞爾卡斯楚慎重關切,甚至願讓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人員赴古巴調查,他的反應讓美方頗感意外。

美聯社報導,勞爾卡斯楚(Raul Castro)已召見美方臨時代辦德羅倫提斯(Jeffrey DeLaurentis),在罕見的面對面談話中,他否認古巴政府須為事件負責,但表示他對此案同樣充滿疑問,且非常關切。

數名加國人也類似
美方原預期古巴會出現「你們怎敢指控我們」的傲慢態度,但過去完全不希望FBI現身境內的古巴,這回竟主動邀FBI前往調查。
去年11月起,駐古巴美國外交官與家屬陸續出現聽力受損等症狀,部分受害者會在住處特定區域聽到持續的尖銳噪音,美方高度懷疑是音波武器導致。
今年2月,美方首度向古巴提出抗議,當時受害者只有數人,勞爾卡斯楚也隨即召見美方官員表示關切,當時攻擊暫停,但不久後又恢復,連與俄國素無冤仇的加拿大,其外交官家庭也開始成為攻擊對象。
目前已有21名美國人證實健康受損,其中有人聽力永久喪失或腦部輕微受損,後者已不像是音波武器會造成的損害。另有數名加拿大人也有類似狀況。此事震驚駐古巴外交圈,至少法國已讓使館人員進行健康檢查。

美議員籲關使館
美方調查人員懷疑主謀可能是古巴政府、情報機構中不滿政府的部門、或甚至是俄國或北韓。
華府政壇對此事怒氣升高,上周五已有5名參議員要求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 驅逐所有古巴外交官,並關閉才剛成立不久的駐古巴使館。
古巴與美國2015年在歐巴馬任內復交,然而去年11月初川普當選,使得兩國關係出現變數;同月底老卡斯楚逝世,也可能令部分不滿和美國走太近的人士心生激憤。

美駐古巴外交官遭攻擊
◎症狀
受害者症狀差異甚大,包括聽力永久喪失、腦震盪、噁心、頭痛、耳鳴、注意力不集中、想不起常用字等。有人會在住處特定區域聽到神秘的震動或尖銳巨響,有人什麼也沒聽到仍出現症狀
◎可能原因及其疑點
.音波武器:超低頻音波可能導致暈眩噁心,但不會有持久損害;超高頻音波會傷害人體組織,但須非常靠近身體。受害者並未發現有可疑裝置
.電磁武器:傷害人體組織,但會導致組織發熱灼傷,受害者並無這類症狀
.古巴新監控裝置:有一說指古巴情報人員用新裝置監控外國外交官,不慎出現副作用。但這無法解釋為何美方提出抗議後,仍持續有人受害

(蘋果日報)
--
哈馬斯欲交權 巴勒斯坦10年分治有望結束

分裂逾10年的巴勒斯坦兩大派系,在埃及斡旋下終有望和解,「哈馬斯」(Hamas)政府昨宣布準備解散政府,與敵對的「法塔」(Fatah)和談,結束鬥爭。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領土被以色列分割,分屬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2006年,哈馬斯贏得議會大選,但法塔派系的巴人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oud Abbas)並不承認選舉結果,兩大派系2007年在加薩開戰,哈馬斯戰勝,從此哈馬斯派系統治加薩,而西岸地區則由法塔管理。
西方國家與以色列不願承認曾多次發動武裝攻擊的哈馬斯,只承認阿巴斯政權,刻意孤立加薩地區。過去10年加薩遭受以色列、埃及等國封鎖,物資匱乏。哈馬斯的金主卡達遭沙烏地阿拉伯孤立,哈馬斯也間接受害。

埃及斡旋展開和談
加薩200萬居民每天僅有2至4小時電力,供應電力的以色列今年6月配合阿巴斯政府施壓,擴大限電,人民更加叫苦連天,污水廠沒電處理廢水,海灘受到污染,加上以色列嚴格管控加薩民眾進出,加薩失業率狂飆,這些原因促使哈馬斯改變態度,同意接受埃及斡旋,表示將解散政府,邀請法塔派系到加薩來接收政權,並將舉行睽違11年的選舉,準備與法塔和談。對於哈馬斯釋出善意,法塔資深領袖阿魯爾(Mahmoud Aloul)僅保守表示,歡迎這項宣布,但要觀察才能確認後續發展。

(蘋果日報)
--
聯大舌戰聚焦 北韓核武 洛興雅 川普愛罵聯合國 明演說受注目

全球領袖雲集的聯合國大會總辯論即將在本周於紐約舉行,將有100多名國家元首與政府領袖到場。隨著北韓核武威脅日益升高,緬甸穆斯林少數族裔洛興雅人大規模逃難,這兩大危機預料將成為與會各國領袖的討論焦點。美國總統川普、法國總統馬克宏都將首度在聯合國發表演說,外界尤其關注身為外交生手,且屢次批評聯合國的川普,將如何在聯合國獻出處女秀。

川普(Donald Trump)的聯合國演說將在明天發表。他曾多次抨擊聯合國是個只會高談闊論、浪費錢的地方,誓言減少美國對聯合國的貢獻費用。川普已宣布要退出聯合國推動應對氣候變遷的《巴黎協定》。不過,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莉(Nikki Haley)上周透露,她已看過講稿,川普的演說會撫慰盟友,痛擊敵人。

北韓被稱最大威脅
川普本周也將密集會見法國、以色列、埃及、卡達、約旦、英國等多國領導人以及南美、非洲的代表,商討中東局勢、「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恐怖攻擊威脅、委內瑞拉等多項問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南韓總統文在寅也將與川普針對北韓核武問題展開會談。
北韓議題料將成為全場最關注焦點。北韓今年來屢次試射飛彈,本月試爆氫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指出,北韓是「我們現今面臨最危險的威脅」。

譴責緬甸種族清洗
另一重大議題是緬甸洛興雅(Rohingya)穆斯林的困境。古特雷斯昨警告,緬甸執政的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目前面臨解決洛興雅危機的「最後機會」。他說:「我期待該國領導人能夠遏制問題,扭轉局勢。就我的看法,她有機會,她有最後機會解決問題。」
翁山蘇姬本周不會出席聯合國大會,而是將在明天透過視訊向聯合國發表演說。聯合國安理會上周譴責緬甸,稱洛興雅人是種族清洗行動下的受害者。
過去3周已有逾41萬洛興雅人逃往孟加拉。英國外相強生(Boris Johnson)今天會就此危機召開閉門會議,伊斯蘭合作組織(Organization of Islamic Cooperation)與洛興雅人聯絡的團體也將於明天集會。

法籲執行巴黎協定
這也將是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首次出席聯合國大會。他將在明天召開會議,呼籲世界團結執行2015年簽訂的《巴黎協定》,對抗全球暖化。
馬克宏今天也會與馬利共和國、茅利塔尼亞、尼日共和國、布吉納法索、查德共和國等非洲5國領袖舉行會談,這5國目前組成聯軍,在撒哈拉地區對抗激進組織與恐怖主義威脅。

【聯合國大會焦點議題】
緬甸 洛興雅難民
緬甸洛興雅穆斯林族裔去年爆發反政府攻擊事件後,遭到政府強力鎮壓,大量洛興雅人逃離,近3周已有41萬人逃至孟加拉。

川普 演說處女秀
美國總統川普屢次發言貶斥羞辱聯合國,揚言要砍削美國對聯合國貢獻的經費。外界不知川普是否會進一步貶斥聯合國,還是會像以往的美國總統強調國際合作的重要。

北韓 飛彈頻挑釁
北韓今年來試射飛彈橫越日本、試爆核武,美國川普政府屢次揚言不排除用軍事選項解決北韓威脅,外界極度憂慮朝鮮半島是否會爆發戰爭。

氣候變遷 抗全球暖化
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遭美國川普政府宣布退出,如何在美國缺席下對抗全球暖化成為迫切問題。

(蘋果日報)
--
川普聯合國演說 北韓議題擺第一

每年九月,美國總統都會到紐約迎接世界各地的領袖參加聯合國大會年會,他將發表演說,會見一長串外國政要,跟他們討論許多複雜棘手的議題。

紐約時報報導,川普定本周首次出席聯合國大會年會,所有人都在關注他的表現,因為此時美國與北韓關係緊張,且川普對前總統歐巴馬與伊朗談成的核子協議看不順眼。分析家說,外國領袖一度擔心川普言行難測,恐怕會衝動惹事,後來發現川普比他們料想的更依循傳統外交政策,於是鬆了一口氣。

川普既沒對大陸發動貿易戰、撕毀伊朗核協議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也沒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他終究還是表達了對北約的支持,並同意對阿富汗增兵。

前英國駐美大使韋斯特馬克特說:「不過,美國友邦仍認為川普政府的核心決策圈功能失調,重要顧問流動率太高。這些國家仍為川普對氣候變遷和貿易的立場感到寒心,另外還害怕川普近乎宣戰的言詞會讓北韓問題變得更糟。」

川普定十八日參加一場討論聯合國改革的會議,與法國總統馬克宏、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會面,並設晚宴款待拉丁美洲領袖。十九日他將在聯大年會上發表演說,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共進午餐,會晤聯大主席拉查克,會見卡達國王塔米姆並主持一場外交招待會。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姬.海理說,在川普的聯大演說中,北韓議題將是「重中之重」。川普將在廿一日以午宴款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南韓總統文在寅,可能會討論應對北韓的下一步。

明首談洛興雅危機 翁山蘇姬兩難

聯合國大會年會本周在紐約舉行,緬甸洛興雅難民危機料將成為焦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緬甸實質領袖翁山蘇姬選擇不出席,將在十九日首次就洛興雅危機發表全國電視談話,法新社指出,翁山蘇姬此舉像在走鋼索,希望撫平國際社會的怒氣,又不惹惱緬甸軍方。

分析家指出,翁山蘇姬約束軍方的權力有限,到目前為止她對洛興雅危機的反應顯示,她兩害相權取其輕。

韋德著有「緬甸內部的敵人:佛教徒的暴力與穆斯林『他者』的形成」一書,他說:「翁山蘇姬的行動顯示,她最重要的目標是維持政府與軍方的關係,大屠殺則沒那麼重要。這當然讓人質疑她領導風格的內涵,也讓人看到為了權力可以犧牲一整個族群。」

緬甸軍方迫害洛興雅人,其實受到緬甸多數人的贊同,多數人認為洛興雅穆斯林是外人,一直想從佛教徒手中奪取土地與資源。翁山蘇姬假如過度向國際輿論屈服、為洛興雅人發聲,恐怕會失去人民的支持,觀察家說,甚至軍方有可能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發動政變把翁山蘇姬趕下台。

緬甸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在洛興雅危機中,出乎外界預料地大受人民歡迎。他在臉書和推特上,成功把自己描繪成緬甸領土完整的捍衛者,與對抗「孟加拉極端恐怖分子」的佛教徒守護者。他十六日在臉書發文,重申緬甸從未有洛興雅這個族群。

翁山蘇姬對洛興雅危機默不作聲,受到緬甸各個黨派讚賞。支持翁山蘇姬的知名商人梅增艾說:「翁山蘇姬不是我們的偶像,不是我們的聖人,而是我國領袖,她為了讓我們脫離軍政府統治,放棄了每件事。」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警告,這次談話是翁山蘇姬阻止這場人道災難的「最後機會」。

(聯合報)
--
川普聯大首秀 主打力量、改革

一年一度的聯合國大會(聯大)18日揭開序幕,這也是美國總統川普入主白宮後的聯大首秀,川普將傳達「力量」和「改革」兩大主軸,展現美國優先與其在聯合國扮演的角色;各國領袖可藉這場大拜拜,一窺印象中喜怒無常,推特治國的川普,在面對北韓核危機、緬甸羅興亞人道災難與氣候變遷等議題,如何展現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實力。

在出席聯大前,川普17日與南韓總統文在寅通電話,雙方同意加強合作,積極面對北韓核威脅,並協同國際社會,加大對北韓的制裁力道。

揮舞「美國優先」大旗

川普入主白宮前,曾形容聯合國(UN)「只是一群人聚在一塊聊天享樂罷了」。分析家更戲稱,領導人們必須發表連串演說,與數不清的領袖面對面,堪稱「地獄來的極速約會」「全世界最單調乏味的雞尾酒派對」,鐵定不會是川普喜歡的舞台。但他仍須以東道主身分,踏入這個自己曾經不屑的機構,與其他192個會員國領導人或代表握手互動,就重大國際議題展開嚴肅討論。

美國駐UN大使海利,以及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上周指出,川普在聯大將傳達「力量」與「改革」兩大訊息。海利強調,力量指美國將在聯大展現對抗全球各種挑戰的「堅定和可靠」態度;至於改革,麥馬斯特稱,川普將呼籲UN提升透明度和責任感。美國前政府皆曾要求UN改變,但揮舞「美國優先」大旗的川普和他們不同,他甚至揚言刪減美對聯合國金援。川普政府出席聯大代表團人數縮水,也某種程度展現出他對聯合國的態度。雖然官員稱是為節省開支,但此舉代表川普政府對聯大,不若歐巴馬時代那般看重。

與多邊主義調和共處

《紐約時報》分析,向全球領袖解釋「美國優先」,以及它與聯合國「世界優先」主張如何融為一體,正是川普在聯大的首要目標。老布希總統時代的美國駐UN大使哈利勒札德分析,川普的挑戰在於,向各國解釋「川普主義」在美國扮演全球領導者、以及參與國際事務上該如何運作。他說,「許多國家包括UN,都認為他是個單邊主義者和孤立主義者,聯大讓川普有機會展現自己,並描繪他的願景及策略,全世界都會洗耳恭聽。」

川普的聯大處女秀演說將於周二登場,已看過講稿的海利坦言,川普在演說中還是「修理人和擁抱人,並以美國非常強大作結。」至於領導人們屆時的評價,她信心十足說,他們將印象深刻,「我們可不是只擺出握手笑笑的樣子而已,美國是來真的。」

(中國時報)
--
倫敦地鐵爆炸案 第二名嫌犯落網

英國倫敦警察廳十七日指出,十五日釀成卅人受傷的地鐵爆炸案第二名嫌犯,已於十六日凌晨在倫敦西部郊區豪恩斯洛(Hounslow)落網,並依反恐法拘留該名廿一歲男子。儘管風聲鶴唳,但英國首相梅伊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訪問英國的計畫不受影響。

警方十六日在英格蘭肯特郡多佛港渡船頭逮捕一名十八歲男子,儘管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宣稱犯案,但英國內政大臣魯德十七日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第二名嫌犯落網意味著本案並非一起「孤狼」攻擊;儘管IS承擔犯行,但沒有證據顯示IS涉案,「現在下結論還太早」。

梅伊十五日已將維安警戒提升到最高的「危急」等級,代表或許即將再次發生攻擊。警方十六日荷槍實彈在西敏寺的政府機關附近街道巡邏,並在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英超)球場附近嚴加戒備,核電廠之類的戰略要地也已派駐軍警部隊。

警方十六日還突襲倫敦西部的山柏瑞(Sunbury)鎮一戶民宅,據稱該戶民宅為撫養包括難民在內數百名兒童的一對年邁夫妻─八十八歲的瓊斯(Ronald Jones)和七十一歲的潘妮洛普(Penelope Jones所有,兩人還曾因此獲得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表揚。當地多達六十戶住家暫時疏散,以防萬一。

此外,原訂十七日從法國巴黎飛往倫敦希斯洛機場的一架英國航空公司班機,在乘客被告知該機遭「直接威脅」後,基於安全理由在巴黎戴高樂機場進行疏散,所幸只是虛驚一場。

(自由時報)
--
DNA機器人 可望標記癌細胞

醫療革命性突破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從DNA(去氧核糖核酸)製造出令人意外的簡單機器人,未來可望應用於監測癌症與其他疾病標記、清理肉眼看不到的危險物質,或設立小型製藥分子工廠,並在需要時將藥物送入血管等各類治療措施,為醫療帶來革命性遠景。

一步6奈米 直接送藥物入血管

據報導,該機器人是由53個核苷酸(DNA基礎結構單位)組成,高20奈米,身體構造包括一隻手與手臂,以便抓取物件,以及一條腿與兩隻腳以便行走。由於其身體形狀,該機器人的「走路」看來像是東倒西歪的尺蠖四處爬行。

DNA包含4個鹼基:腺嘌呤、鳥糞嘌呤、胸腺嘧啶與胞嘧啶,這些鹼基必是互補配對,亦即在DNA一股上的腺嘌呤與另一股的胸腺嘧啶配對,鳥糞嘌呤則與胞嘧啶配對。這些鹼基對也很容易分開,以利DNA鏈複製。這項作用對DNA機器人很重要,因為透過與DNA表面依附與分開,機器人才能移動。

這項研究是由近期取得博士學位的生物工程學家圖巴傑爾(Anupama Thubagere)主導。研究團隊設計一張由DNA製成、大小約60奈米見方的平面,然後嵌入DNA「樁」,機器人移動時可將腳附著在樁上。該平面也置入以黃色與粉紅色螢光分子形式呈現的「貨物」,並設定卸貨點。在程式化後,機器人四處「走動」,直到碰上「貨物」,之後「取貨」,並將其運送至卸貨點。

參與這項研究計畫的生物工程學助理教授錢璐璐指出,機器人每一步要花5分鐘,每步移動6奈米。實驗顯示,一個機器人約10小時可處理兩種形式共6個貨物;若是4到5個機器人,則約1小時可完成相同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科學」期刊。

科學家致力研發DNA機器人已有多年,但加州理工學院的成果最為特別,因為它相對簡單,優點在於複雜的機器人難以增加額外功能,且簡單的結構較不容易受生物複雜化學的影響。杜克大學奈米科學家雷夫讚揚,這項研究在分子機器人領域是重要一步,顯示DNA機器人軍團可同時獨立運作,共同解決問題。

(自由時報)
--
提勒森:美可能不退出巴黎氣候協定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十七日表示,如果條件適當,美國可能不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歐盟執委會氣候專員卡尼特稍早也說,美國官員在蒙特婁舉行的巴黎協定峰會上釋出類似訊息。

路透報導,提勒森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面對全國」節目上說:「總統表示,他希望能找到這些條件,和其他人接觸。我們都同意,這是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歐盟執委會氣候專員卡尼特十六日也表示,川普政府官員表示美國不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而會檢討條件,重新參與這項協定。不過白宮副發言人華特斯發表聲明堅稱,美國的立場不變,表示總統川普已明白表態,美國正退出巴黎協定,除非美國能夠根據對美國較有利的條件重新加入。

巴黎氣候協定卅個締約國十六日在蒙特婁舉行推動是項協定的峰會,卡尼特於峰會結束後如是表示。卡尼特與數位參與峰會的官員均表示,川普政府官員說,美國不會退出巴黎協定,還提議重新參與。

卡尼特說:「美國不會重新談判巴黎協定,美國將試圖檢討條件,決定如何再參與巴黎協定。」卡尼特還說,下周聯合國大會開議時,他將與美國代表進行會外會,屆時將評估美國真正的立場 。他說:「這項訊息與過去我們聽聞的總統川普的說法大不相同。」

華爾街日報報導,卡尼特的說法顯示美國的立場轉變。彭博社也指出美國不再尋求退出巴黎協定,美國仍將成為締約國,即是川普政府政策髮夾彎。洛杉磯時報報導,續留巴黎協定將是川普政府最高爭議的政策逆轉,可能惹惱川普的保守支持者 。

華爾街日報報導,兩位與會者表示,由白宮高級顧問艾森史塔特率領的美國官員,提及修改美國氣候變遷目標,顯示若雙方能達成妥協方案,美國就會續留巴黎協定,國際團結也將獲維繫。

多位與會者表示,艾森斯塔的說法雖意味美國抑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努力可能大打折,但重新點燃巴黎協定倡議者的樂觀想法。

(聯合報)
--
白宮:退出巴黎協定 計畫不變

全球暖化峰會16日在加拿大蒙特婁舉行,除了來自巴黎氣候協定簽署國的30多國外,美國也派代表與會,期間甚至一度傳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一事似有轉圜,但白宮隨即發布聲明表示,退出計畫並未改變。

華爾街日報稍早引述歐盟主管氣候行動和能源的執委卡尼特報導,川普政府退出巴黎協定一事可能出現華麗大轉身,美國官員提議重新檢視參與此一協定所承諾的減碳目標;但路透報導,卡尼特發言人在會場受訪表示,卡尼特沒說美國改變了退出協定的立場。白宮也指華爾街日報報導不正確。

白宮發言人華特斯說:「美國對巴黎協定的立場沒變。川普總統已經說得很明白,美國會退出,除非條款更有利於美國。」

川普6月揚言,美國將退出2015年簽定的對抗全球暖化協定,因為他認為該協定有損美國經濟成長和國家主權。川普的決定引發世界領袖的不滿和譴責。

稍早之前,卡尼特告訴路透「美國已經說,不想重談巴黎協定,但會嘗試努力重新參與」。

美國8月也曾使用類似用語,當時他們向聯合國提交一封信,表明想退出巴黎協定,並補充說,如果條件合適,願意考慮重新參與。退出程序費時甚久,要到2020年11月才完成。

其他與會者則重申對協定的堅定承諾,該協定由近200個國家共同簽署,希望限制全球暖化使升溫不超過攝氏2度。

更大規模的聯合國氣候會議11月將在德國波昂舉行,屆時本月初厄瑪颶風在加勒比海地區造成的慘重災情,料將使富裕國家和小型島國針鋒相對,後者需要外援以處理可歸因於氣候變遷的損害。

(經濟日報)
--
馬賽潑酸攻擊排除恐攻 女嫌疑精神異常

1名41歲女性17日在法國南部馬賽的聖查爾斯火車站內,朝2名美國年輕女觀光客潑灑鹽酸,導致她們臉部遭到灼傷。警方消息人士指出,警方初步排除恐攻的可能性,這名女嫌犯疑似精神異常。

攻擊發生於當地時間上午9時左右,女嫌當場被捕,且女嫌為警方熟知的竊犯。消息人士說,女嫌告訴警方,她之所以潑酸,是因年輕時,她也曾是遭人潑酸的受害人。

消息人士說,女嫌朝2名20幾歲年輕觀光客的眼睛潑酸,而且是挑離她最近的人下手,這樁攻擊案已排除恐攻動機。

2名受害人與另外2名年齡相仿的女觀光客同行,4人在從馬賽前往巴黎途中。消息人士說,她們成為目標,與她們的國籍無關。

其中1名受害人喪失部分視力,2人送醫救治後,已在17日下午出院。

(聯合報)
--
沒念大學的非典型政治人舒茲 下周將挑戰梅克爾總理大位

德國社會民主黨總理候選人舒茲之前有酗酒問題,過去曾當過足球員,而且沒有大學文憑,這些都不符合民眾對總理候選人的一般印象。

德國數百萬選民將在本月24日決定,是否讓舒茲取代2005上任至今的梅克爾,成為德國總理。

美國廣播新聞指出,舒茲與與去年在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中出馬角逐的參議員桑德斯,和英國工黨黨魁柯賓頗為相似,同樣都是與保守黨女對手競爭的人,不過,桑德斯與希拉蕊‧柯林頓交手落敗,柯賓6月曾揚言會當上英國首相,後來敗在現任首相梅伊的手下,而舒茲現在看來贏面不大。

舒茲能否做到桑德斯和柯賓做不到的事?那得先了解誰是舒茲。

桑德斯和柯賓都被視為試圖從體制外打進主流政治圈的人物,而舒茲早期人生一點也不像典型的政治人物。

舒茲早期是足球球員,一次嚴重的膝蓋傷害粉碎了他童年時成為專業足球員的夢想。他受酗酒所苦,從未上過大學,從政前在一家書店工作,而後成為該鎮鎮長。

他樂於談論過去經歷:「我年少離開校園時,生活跌到谷底,那是我人生危機的開始。」

舒茲在2012-2017年間擔任歐洲議會議長,甚至在那之前,他已擔任歐洲議會成員16年。

英國巴斯大學政治學教授里斯表示:「舒茲既不是柯賓,也不是桑德斯。突然要政治圈內人披上圈外人的斗篷,又不顯得虛偽,根本難如登天。」

不過在德國選舉一開始,舒茲的確打出「政治圈外人」牌,而且相當成功。

舒茲1月接下德國社民黨黨魁,之後幾個月,該黨支持率大增,黨員增加2萬人。舒茲也試圖採用桑德斯和柯賓的口號,強調「希望」與「樂觀」。網路上出現許多新梗,像是將標示「希望」的歐巴馬海報改成舒茲版本,或者出現「讓歐洲再次偉大」的口號。

桑德斯和柯賓的成功關鍵,在於強大的草根活動,這對德國社民黨也至關重要;該黨數位活動長內仁號召網路支持者走上街頭,並到大街小巷數百萬家戶宣傳。

舒茲多數活動仰賴大批民眾的小額捐款,不過經費不足讓舒茲初期的宣傳有氣無力,民調也跟著落後。

舒茲面臨的另一個大問題,是他的對手梅克爾。

里斯指出,跟柯賓和桑德斯在選舉時的情況不同,舒茲的對手有更高的政績,也更擅長政策手腕。梅克爾擁有驚人敏銳的政治直覺,她鮮少在競選場合提到舒茲,不過她也常被批評避談爭議議題,且缺乏實質政策,這些剛好成了舒茲攻擊梅克爾的把柄。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政治學教授霍夫表示:「除非梅克爾做了什麼事情顯示她執政無能,不然舒茲的選戰將非常辛苦。」

桑德斯和柯賓的策略是吸引不滿現況的選民,雖然舒茲也抨擊剝削勞工、要求社會正義,他的支持度至今仍無法有所突破。里斯表示:「跟英美經濟體不一樣,德國一般選民相當滿意現況。」

此外,因為德國歷史使然,選民往往強烈憎惡政治風險。1949年至今,德國僅有8位不同的領導者,其中3位的任期至少為12年。

德國屬多黨制,政府幾乎都是政黨聯合執政。這對舒茲有兩項不利因素。過去四年,舒茲的社民黨與梅克爾的基民黨聯合執政。霍夫表示,如果舒茲批評梅克爾政府,等於也打了自己政黨一巴掌,「他能發揮的策略空間不大」。

此外,德國多黨制代表政治脫黨者更可能從大黨脫離、加入小黨,小黨也更容易吸引對現況不滿的選民。霍夫表示:「左派政黨是柯賓和桑德斯根本無需處理的事情,舒茲需要切入有效的角度,以打敗梅克爾,但目前他還沒找到。」

(聯合報)
--
「德國川普」富勞克.派翠 極右分裂怎選邊

德國國會選舉,除了總理梅克爾和社民黨領袖舒茲,還有一個人值得注意:人稱「德國川普」的「另類德國黨」(AfD)黨魁富勞克.派翠。

AfD是希特勒納粹以來人氣最旺的德國民族主義政黨,兩年前首度由於得票率飆過5%,首度在邦議會贏得議席,目前已進據德國16邦中的11邦議會,雄心大振,進圖國會,派翠4月中旬提出一套展望綱領給黨內討論,主旨今秋國會大選,如果基民黨等大黨勝選但不足以獨力組閣,AfD要不要與之合作而進人聯合政府,還是繼續堅持其偏於極右。

德國極右民族主義勢力向來有限但面貌清楚,例如1960與70年代渾身菸味的老納粹,1980和90年代一身皮衣的光頭黨,但41歲的派翠完全不同,一派斯文,是四個孩子的媽,目前身懷第五個,十幾歲就在教堂彈管風琴補貼家用,是化學博士,開過公司,通曉多種語言,演說經常比擬政治和科學實驗的關係,喜歡談德國文化,每每用巴哈的音樂解釋事物。

這樣的表面和她的極端政治立場完全相反。她一如梅克爾,出身東德,但立場南轅北轍。她的德勒斯登議會辦公室牆上貼著一張海報,上面大書「梅克爾完了!」

派翠形容「我們是梅克爾孩子」,亦即梅克爾滋養了AfD的成長。但梅克爾卻宣布只要是中東難民,德國全收,結果次年湧入110萬中東移民,她的基民黨內鬨,德國民情浮動,釀成派翠領導AfD趁勢急起的氣候。

AfD由經濟學家和記者成立於2013年,創黨緣由只有一個:反對德國出錢最多的歐盟巨資紓困希臘和西班牙,但2015年起敘利亞、伊拉克、阿富汗難民大量湧入,激生德國的反移民、反穆斯林情緒,AfD發生質變,創黨原則逐漸不敵反移民/難民的聲浪,派翠就在那年底的黨大會奪權,AfD走上地方選舉奏捷之路。

曾稱需開槍擋難民

派翠見解驚人,包括說德國邊警可能必須開槍來阻止難民入境。

邊緣、另類政黨興起之後,往往思考若要壯大,該不該改走務實路線,往中間靠,派翠也不例外,她提出的AfD展望綱領,被黨內最右勢力指為太過主流,脫離該黨反移民、反歐盟的神主牌。

她說,大環境改變,AfD的支持率已從全國第三高的30%高峰降到14%,必須思考成長策略。一個例子是一名黨內元老最近說柏林的猶太浩劫博物館侮辱德國,她發動開除他黨籍,獲得多數支持,但黨內因此分裂,風波至今未息。

由於德國的納粹歷史,以及德國今天在歐洲的地位,極右派在德國興起,比其他國家的極右勢力值得注意。

舒茲能擠下梅克爾當德國總理? 下周日揭曉

德國社會民主黨總理候選人舒茲之前有酗酒問題,過去曾當過足球員,而且沒有大學文憑,這些都不符合民眾對總理候選人的一般印象。

德國數百萬選民將在本月24日決定,是否讓舒茲取代2005上任至今的梅克爾,成為德國總理。

美國廣播新聞指出,舒茲與與去年在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中出馬角逐的參議員桑德斯,和英國工黨黨魁柯賓頗為相似,同樣都是與保守黨女對手競爭的人,不過,桑德斯與希拉蕊.柯林頓交手落敗,柯賓6月曾揚言會當上英國首相,後來敗在現任首相梅伊的手下,而舒茲現在看來贏面不大。

舒茲早期是足球球員,一次嚴重的膝蓋傷害粉碎了他童年時成為專業足球員的夢想。他受酗酒所苦,從未上過大學,從政前在一家書店工作,而後成為該鎮鎮長。

他樂於談論過去經歷:「我年少離開校園時,生活跌到谷底,那是我人生危機的開始。」

任職歐洲議會16年 包裝成政治圈外人

舒茲在2012-2017年間擔任歐洲議會議長,甚至在那之前,他已擔任歐洲議會成員16年。

英國巴斯大學政治學教授里斯表示:「舒茲既不是柯賓,也不是桑德斯。突然要政治圈內人披上圈外人的斗篷,又不顯得虛偽,根本難如登天。」

不過在德國選舉一開始,舒茲的確打出「政治圈外人」牌,而且相當成功。

舒茲1月接下德國社民黨黨魁,之後幾個月,該黨支持率大增,黨員增加2萬人。舒茲也試圖採用桑德斯和柯賓的口號,強調「希望」與「樂觀」。網路上出現許多新梗,像是將標示「希望」的歐巴馬海報改成舒茲版本,或者出現「讓歐洲再次偉大」的口號。

桑德斯和柯賓的成功關鍵,在於強大的草根活動,這對德國社民黨也至關重要;該黨數位活動長內仁號召網路支持者走上街頭,並到大街小巷數百萬家戶宣傳。

舒茲多數活動仰賴大批民眾的小額捐款,不過經費不足讓舒茲初期的宣傳有氣無力,民調也跟著落後。

舒茲面臨的另一個大問題,是他的對手梅克爾。

里斯指出,跟柯賓和桑德斯在選舉時的情況不同,舒茲的對手有更高的政績,也更擅長政策手腕。梅克爾擁有驚人敏銳的政治直覺,她鮮少在競選場合提到舒茲,不過她也常被批評避談爭議議題,且缺乏實質政策,這些剛好成了舒茲攻擊梅克爾的把柄。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政治學教授霍夫表示:「除非梅克爾做了什麼事情顯示她執政無能,不然舒茲的選戰將非常辛苦。」

對手是梅克爾 選戰打得辛苦

桑德斯和柯賓的策略是吸引不滿現況的選民,雖然舒茲也抨擊剝削勞工、要求社會正義,他的支持度至今仍無法有所突破。里斯表示:「跟英美經濟體不一樣,德國一般選民相當滿意現況。」

此外,因為德國歷史使然,選民往往強烈憎惡政治風險。1949年至今,德國僅有8位不同的領導者,其中3位的任期至少為12年。

德國屬多黨制,政府幾乎都是政黨聯合執政。這對舒茲有兩項不利因素。過去四年,舒茲的社民黨與梅克爾的基民黨聯合執政。霍夫表示,如果舒茲批評梅克爾政府,等於也打了自己政黨一巴掌,「他能發揮的策略空間不大」。

此外,德國多黨制代表政治脫黨者更可能從大黨脫離、加入小黨,小黨也更容易吸引對現況不滿的選民。霍夫表示:「左派政黨是柯賓和桑德斯根本無需處理的事情,舒茲需要切入有效的角度,以打敗梅克爾,但目前他還沒找到。」

(聯合晚報)
--
德國總理梅克爾伴隨抗議聲浪 大選贏面仍大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下週大選似乎可能獲勝,但她在全德國的競選活動卻深受吵鬧不休的抗議者所困擾,對她報以嘲笑噓聲甚至丟番茄。

法新社報導,從西部大學城海德堡(Heidelberg)到美麗如畫的南部城市羅森海姆鎮(Rosenheim)和東部重鎮托高市(Torgau),生氣的選民拿著寫著「滾開」、「梅克爾必須走人」等布條,表明他們的失望。

同樣熱情的口號試圖淹沒梅克爾的演說。

這些難以控制的抗議驚醒了沉悶的選舉,損害梅克爾無敵的形象,即使她的保守黨聯盟民調居於2位數穩健領先。

這些示威活動出現的時機,正是反移民、反伊斯蘭教的另類選擇黨(AfD)在9月24日投票前的最後階段民調持續成長。

這樣的不安引發關於積壓已久憤怒源頭的疑問,特別是隨著去年入境難民減少,2015年大批難民抵達造成的分裂議題似已消退。

德國「明鏡周刊」(Spiegel)說:「憤怒不只被梅克爾難民政策所激起,還有無力感,這感覺來自沒有受到『位處上位的他們』認真對待。」

(中央社)
--
不計毀譽廢止大選結果 肯亞首席大法官「只畏懼上帝」

自從肯亞最高法院本月初宣告廢止8月總統大選結果、下令60天內重新選舉以來,首席大法官馬拉加便成為全國上下的談論焦點,毀譽參半。

令人震撼的選舉無效消息傳出後,首都奈洛比的基貝拉貧民區歡聲雷動,25歲民眾歐慕洛受訪時必須提高音量大喊「馬拉加是非洲英雄」,記者才聽得到這句讚美。附近一名老婦人一面高舉馬拉加登上報紙頭條的照片,一面喜極而泣。還有男子呼喊:「肯亞首次看見正義!」

但被質疑作弊勝選的總統甘耶達,對馬拉加自然沒好話。雖聲稱會遵從法院裁決,但甘耶達痛批馬拉加和其他合議審理的法官是「惡棍」:「馬拉加以為他能推翻人民意志。我們會做給你看。」

66歲育有三名子女的虔誠基督教徒馬拉加,面對潮湧而來的正負面評價,不動如山。

他說,對上帝和法律的絕對信仰指引他前行。馬拉加2016年10月要接替首席大法官職務時,在申請書上寫下:「我是畏懼上帝的人,相信並力行公義,無論對方社會地位高低。」

馬拉加在成為高等法院法官前,已獻身法律工作長達25年。參與馬拉加大法官任命聽證的律師歐津達形容他是個「誠實的人,不造作……信仰非常虔誠。他的過往成績展現出報效社會者的憂心」。

關於8月8日總統大選結果,馬拉加指出,此次選舉以電子系統回報投票結果,存在許多不法行為。在1位大法官棄權的情況下,最高法院以4比2多數決作成選舉無效裁決。這是非洲大陸首見總統選舉結果被法院推翻。最高法院並下令60日內重選,選委會已將新的大選日訂於10月17日。

歐津達說:「他有勇氣激起其他3位法官作出廢止選舉結果的決定。馬拉加為人勇敢、誠實又特殊。」

但其實在此之前,馬拉加已展現獨立精神。他去年就任大法官後曾表明:「貪汙是司法體系的汙點。」

今年初,甘耶達到馬拉加家鄉尼亞米拉郡競選總統時,誇口他領導的政府給了「該郡子弟」一個工作機會。但馬拉加批他「所言不實」。最高法院也表示,甘耶達的說法可能錯誤暗示,在任命大法官時「背後有政治黑手」,這種說法「令人遺憾、錯誤且實質誤導」。

馬拉加於選前曾說:「由政治階級以私刑公開處置法官和司法官員的新興文化,是惡意侮辱法治,心須嚴加抵制。」

馬拉加有一副運動員體格,被形容為人沉默寡言,但他臉上經常掛著微笑和愉悅表情。

身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一員,馬拉加在周六日落前的24小時不工作,但此事對其司法職涯或立院議事行程似無影響。他誓言「遵從上帝誡命和旨意,以及憲法的引導」。

歐津達說:「因為宗教,他有可協助作成裁決的道德高度。」

(聯合報)
--
廢8月總統大選結果毀譽參半 肯亞首席大法官只怕上帝

自從肯亞最高法院本月初宣告廢止8月總統大選結果、下令60天內重新選舉以來,首席大法官馬拉加毀譽參半。

令人震撼的選舉無效消息傳出後,首都奈洛比的基貝拉貧民區歡聲雷動,25歲民眾歐慕洛受訪時大喊「馬拉加是非洲英雄」,一名老婦人一面高舉馬拉加登上報紙頭條的照片,一面喜極而泣。還有男子呼喊:「肯亞首次看見正義!」

但被質疑作弊勝選的總統甘耶達,對馬拉加自然沒好話。雖聲稱會遵從法院裁決,但甘耶達痛批馬拉加和其他合議審理的法官是「惡棍」:「馬拉加以為他能推翻人民意志。我們會做給你看。」

66歲育有三名子女的虔誠基督教徒馬拉加,面對潮湧而來的正負面評價,不動如山。

他說,對上帝和法律的絕對信仰指引他前行。馬拉加2016年10月要接替首席大法官職務時,在申請書上寫下:「我是畏懼上帝的人,相信並力行公義,無論對方社會地位高低。」

馬拉加在成為高等法院法官前,已獻身法律工作長達25年。參與馬拉加大法官任命聽證的律師歐津達形容他是個「誠實的人,不造作……信仰非常虔誠。他的過往成績展現出報效社會者的憂心」。

新大選日 訂在10月17日

關於8月8日總統大選結果,馬拉加指出,此次選舉以電子系統回報投票結果,存在許多不法行為。在1位大法官棄權的情況下,最高法院以4比2多數決作成選舉無效裁決。這是非洲大陸首見總統選舉結果被法院推翻。最高法院並下令60日內重選,選委會已將新的大選日訂於10月17日。

歐津達說:「他有勇氣激起其他3位法官作出廢止選舉結果的決定。馬拉加為人勇敢、誠實又特殊。」

但其實在此之前,馬拉加已展現獨立精神。他去年就任大法官後曾表明:「貪汙是司法體系的汙點。」

今年初,甘耶達到馬拉加家鄉尼亞米拉郡競選總統時,誇口他領導的政府給了「該郡子弟」一個工作機會。但馬拉加批他「所言不實」。最高法院也表示,甘耶達的說法可能錯誤暗示。

馬拉加於選前曾說:「由政治階級以私刑公開處置法官和司法官員的新興文化,是惡意侮辱法治,心須嚴加抵制。」

身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一員,馬拉加在周六日落前的24小時不工作,但此事對其司法職涯或立院議事行程似無影響。他誓言「遵從上帝誡命和旨意,以及憲法的引導」。

宗教養成道德高度

歐津達說:「因為宗教,他有可協助作成裁決的道德高度。」

(聯合晚報)
--
夏天太陽不露臉…日經濟重創

日本今年夏天陰雨綿綿,太陽不露臉,重創日本經濟。多個日本經濟研究單位分析指出,日照時間減少,導致家庭開銷下滑,推估今年八月因為雨下不停,讓日本消費減少了千億日圓。

今年八月東日本各地降雨不停,以首都東京為例,八月連續廿一天降雨,日照時間八十三點七小時,日照率僅百分之廿,是自一八九○年代開始有氣象紀錄以來,日照率最低的一個月;仙台市、宇都宮市等地的日照時間都只有八月平均日照的四成。

儘管今年夏天的平均溫度與往年差別不大,但民眾的消費意願都因為太陽不露臉而降低,讓準備大賺暑假財的廠商們慘兮兮。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分析過去,發現日照時間與民眾消費行為有高度正相關,當日照時間減少一成,平均家庭開銷下滑百分之○點四。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分析,東日本八月上半月日照時間比往年減少了六成,即使下半月恢復正常,家庭消費至少消失一一○○億日圓。

帝國DATABANK九月中公布的調查也指出,東京八月家庭消費支出一八九億日圓,較過去同期平均值減少了百分之一點二,推算日照不足造成的經濟波及負面效果達四○七億日圓。

進一步分析日照影響消費的原因,其一在於夏季的季節性商品特別多,啤酒、冰品以及海水浴場等都會受到影響;一九九三年梅雨季特別長,也重創夏日經濟。其二是影響農作物生長,農損哄抬農產品價格,也影響民眾消費意願。

帝國DATABANK進一步調查天候不順直接導致破產的「企業氣象風險」,二○一三年以來,因天候不順直接導致破產的企業有九十八件。四十一件是經銷商,其中以蔬果經銷商的十四件為最大宗,其他還有土木工程、旅館、高爾夫球場等,也有多家企業因天候倒閉。

「氣象風險」甚至讓企業不及反應。如二○○二年成立北海道的井上物產,全盛期年營業額逾六億日元,但二○一四年夏季大雨重創蘿蔔產量,導致井上物產資金調度出問題,不到半年、二○一五年一月便宣告破產,破產時負債二億二三○○萬日圓。

(聯合報)
--
倫敦地鐵恐攻緝凶 21歲男子豪恩斯洛落網

英國廣播公司(BBC)17日報導,英國警方在當地時間周六晚間於倫敦西部豪恩斯洛逮捕一名21歲的男子,他被依「反恐怖主義法」第41條逮捕,目前拘留在倫敦南部警察局;這是15日倫敦地鐵爆炸案被捕的第二名嫌犯。

英國肯特警方昨日在多佛的港區逮捕一名18歲的男性嫌犯,目前被拘留在當地派出所,將在適當時機移往倫敦南部警局。

倫敦15日上午8時20分尖峰時段發生地鐵爆炸案,西南區域線列車行經帕森綠地站時一節車廂發生爆炸,造成30人受傷,所幸均無生命危險。這也是英國今年發生的第5起恐攻事件,先前4起共造成36人死亡。倫敦地鐵恐攻發生後,恐攻警示已經從「嚴重」(severe)提升至最高的「危急」(critical)。

(聯合報)
--
誰接ECB總裁大位? 列強檯面下較勁

歐洲人目前只聚焦於「英脫」及德國9月的大選;但在德國選後,可能就會開始注意誰將出任歐洲央行(ECB)的下任總裁。由於歐元區經濟復甦增強,加上ECB可能開始縮減量化寬鬆(QE)規模,因此ECB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自然提高。

德拉基第二任總裁的任期到2019年底屆滿,依法不能再續任。千萬不要認為任期還長,因為ECB總裁名義上雖是由歐洲委員會(由各國領導人組成)投票決定,採簡單多數決;但實際運作則是「鴨子划水」,通常在投票前各國就已經透過外交管道,以「職位交換」的方式達成共識,因此必須早早就開始。預料到明年的此刻,繼任人選便可能已浮出水面。

目前熱門的繼任人選是德國聯邦銀行總裁魏德曼,及法國央行總裁戴加洛。法、德都是大國,照理這兩人出線都不難。但實際上絕非如此。

歐元區其他國家一向都不願輕易給予德國太大的影響力,特別是因為ECB總部已經設在德國的法蘭克福,而且組織結構也是師法德國聯邦銀行,因此對魏德曼不利。另外由於ECB前任總裁特里謝已經是法國人,這對戴加洛也不利。

再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魏德曼能否接任便益發複雜。德國由於曾受惡性通膨之苦,長期來一直質疑寬鬆貨幣政策,QE及零利率政策更是德國的「最恨」。

魏德曼在表達看法時倒並未咄咄逼人。他擁有高度的專業素養,平易近人,而且在貨幣政策上並非「死硬派」。加上現在ECB已經在規劃QE退場,正是他一貫主張的方向。加上德國選舉中梅克爾可望勝出,德國對歐盟高階層職位的發言分貝也將提高,ECB總裁當然是其中之一。

但目前已有不少德國人出任歐元區的重要經濟職位,雖然都還不是一線職。

例如賀耶剛被再度任命為歐洲投資銀行總裁,任務是支持歐洲整合有關的計畫;芮格林主持歐洲穩定機制(EMS),負責金援歐元區國家與銀行。

ECB副總裁一職明年即將出缺。如果由一些較小的會員國獲得此一職位,則接替德拉基的人選便可能來自大國。西班牙經濟部長戴金多斯正在爭取下任副總裁的位子。

另外歐元集團(即財長會議)主席戴松布倫不久後也將卸任,各國可以「交換」的重要職位還不少。

如果德國再度因為「區域平衡」的考量而對ECB總裁一職失之交臂,而法國及義大利又無緣接任(德拉基是義大利人),那又可能是誰出線?此人必須能讓德國滿意,且絕不能來自負債沉重的小國。

於是芬蘭可能入圍。芬蘭在地域上雖位於周邊,但也是歐元區的創始國之一。芬蘭充滿創意,對各國都無威脅,應是不錯的選擇。例如芬蘭央行總裁李卡南(Erkki Liikanen)備受ECB同僚尊敬,任期將於明年7月屆滿;另一位人選是前任歐盟主管貨幣事務執委芮恩,不過他可能接替李卡南出任芬蘭央行總裁。

德國如果再度因為歷史因素而無法接掌ECB,實在可惜。德國對歐洲整合貢獻良多,現代歐洲其實虧欠德國太多。歐元區不應該只執著於過去,而應該向前看。

德財長大位…更具影響力

目前各界盛傳歐洲央行(ECB)總裁德拉基於2019年任期屆滿後,將由德國聯邦銀行總裁魏德曼接手。然而魏德曼與其瞄準ECB下任總裁,還不如好好準備另一項更高的職位,就是接替現任財長蕭伯樂的位子,這將使他更能夠對歐洲整合發揮決定性的影響力。

目前「法-德聯手」已更有希望。在ECB決策委員會中,魏德曼顯然已與法國央行總裁戴加洛達成「互不侵犯密約」,即在貨幣政策上不打對台。

魏德曼與德國政府應該繼續宣揚他可能接替德拉基的說法,但有助於拉高德國的談判籌碼,但真正的目標並不在於ECB總裁,德國寧願把這個位子讓給法國。

法國一直希望ECB能成為更具政治性的機構,故總統密特朗的名言是ECB決策委員會應該只是「技術人員」。ECB在德拉基主持下,的確已變得「更政治」,成為歐債危機的救火隊。

如果ECB變得政治化,則德國自然在政治上擁有充分的指揮權;魏德曼若能成為梅克爾下任政府的財政部長,權力自然比ECB總裁大得多。更重要的是,屆時他還能塑造歐洲財政部及債務管理機構等單位,或許在十年內他將出任首任的歐元區財長。

如果魏德曼成為ECB下任總裁,他將會陷入ECB的醬缸而難以自拔,對重要議題也沒有決定權或否決權。德國若讓戴加洛於2019年接任總裁,將能使「德-法合作」更加鞏固,使德國得到最大的政治利益。

(經濟日報)
--
東歐製造食品被爆用劣質原料

歐洲消費者權益保護專員指出,東歐多家食品飲料公司長期「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知名大廠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及大型連鎖超市利多(Lidl),皆把劣質商品重新包裝賺取價差。

捷克消保官轟欺騙

英國《衛報》報導,在東歐生產的劣質果汁、炸魚條、肉排、洗潔劑,被包裝成知名品牌銷往全歐洲。捷克消保專員堯羅娃抨擊食品大廠違法。她提到:「我們首次明確表示:這是不公平的商業陋習。在多數情況下,我相信有明顯欺騙行為。」

有研究員發現,在斯洛維尼亞生產的可口可樂和奧地利的相比,含有更多會導致肥胖的高果糖漿,公司回應是為配合當地消費者口味。在斯洛維尼亞的連鎖超市斯巴(SPAR),則被發現自產草莓優格比奧地利同樣產品少了40%的草莓,該公司也同聲表示,他們只是生產斯洛維尼亞民眾想要的商品,而非意圖誤導消費者。

堯羅娃提到,有越來越多不滿當地產品的消費者出國採買,以便買到含真實魚肉的「炸魚條」,以及有柳橙原汁的「柳橙汁」。

面對消費者指責,業者卻辯稱是為在地化改變食品配方。對於劣質洗潔劑,廠商則稱是為適應當地硬水或軟水改變產品。

業者辯稱在地配方

斯巴超市發言人表示:「我們制定的政策是為滿足消費者期許,所以每個國家的斯巴超市都使用當地食譜,製造自己的商品。」歐洲食品飲料產業聯盟發言人蘭森提到:「無論食譜為何,我們的食品均符合歐盟設立的標準,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產品。」

歐盟考慮起訴企業

目前堯羅娃信守對歐盟委員會承諾,並未「指名道姓羞辱」涉及此事的企業。但她表示如果情況未獲改善,她將毫不猶豫公開名單,並勸消費者拒買那些商品。歐盟已對各國搜集資料分析,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本月13日表示,歐盟當局正準備賦予各國消保機構法律和經濟權力,調查起訴相關違法企業。

「雙重食品標準」問題已經促使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捷克、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消費機構開始研究產品。克羅埃西亞也將在本月27日公布相關研究。

堯羅娃提到:「有幾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最理想的方式是提升食品品質,第二種是將東歐的產品改名重新包裝,以免誤導消費者;但那不是我偏好的方式,我不喜歡有這些差異。」她指出,因為「雙重食品標準」未對健康造成直接影響,長期不被重視,但這關乎消費者是否被公平對待。

(聯合晚報)
--
伊拉克總理:庫德族獨立公投宛如玩火

路透社引述伊拉克媒體網站報導,伊拉克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今天表示,庫德族打算舉行獨立公投宛如「玩火」。

在此之前,伊北庫德自治區議會15日通過自治區政府打算於9月25日舉行獨立公投計畫。

伊拉克媒體新聞社(Media News Agency)網站報導,阿巴迪表示,這項公投可能會危害到在自治區政府治理下庫德族已獲得的成就。

此外,伊拉克總理阿巴迪今天接受美聯社專訪時表示,如果庫德族地區計畫舉行的獨立公投引發暴力,伊拉克已做好軍事干預準備。

阿巴迪說,倘若伊拉克人民「受到法外暴力威脅,我們將會採取軍事干預」。

伊拉克庫德族地區打算於9月25日,在庫德自治區3個省分以及目前由庫德族部隊掌控但巴格達主張在其轄下的爭議地區,舉行獨立公投。

(中央社)
--
找嘸建築工 哈維災後重建緩慢

華爾街日報報導,德州正開始進行颶風哈維的災後重建工作,但卻因建築業工人嚴重短缺、工資費用飆漲,恐導致災後復原進度大幅落後。

繼哈維侵襲德州後,來勢洶洶的颶風艾瑪緊接也直撲美國佛州。2個颶風接連襲擊,令美國建築業人手更加吃緊。建商表示,先前人手不足的情況已有1、2個月之久,這次又遇上颶風重建需要大量人力,只怕會更難找到工人。

據大休士頓地區建商協會(GHBA)統計,哈維颶風造成當地3萬棟房屋全毀,超過該市今年全年預計興建房屋的數量,而受損房屋也高達上萬棟。

約翰伯恩斯房地產諮詢公司(John Burns Consulting)表示,若依照卡崔娜颶風的經驗來看,預估此次建築工人薪資與建材費用可能會呈現兩位數的百分比成長。

而該公司副總裁湯瑪拉克(Todd Tomalak)指出,卡崔娜2005年重創美國後,災區密西西比州建築工人薪資揚升12%,而另一災區紐奧良市營建許可數目自2006年起至2007年止攀升約27%。

德州建商協會(TAB)執行董事諾曼(Scott Norman)表示:「這會讓災民非常灰心,他們只是想回到原本的生活。」

事實上,早在哈維尚未肆虐德州前,全美建築業人力便相當吃緊、建材費用也上揚。

對此,全國住宅建商協會(NAHB)首席經濟學家迪茨(Robert Dietz)指出,此次休士頓工人短缺情況可能更嚴重,甚至會對全美經濟造成影響,包括建材成本再度攀高、建築業工人失業率下降等等。

NAHB亦指出,光是重建哈維颶風損壞的房屋,便需要約1至2萬名建築工人,約占休士頓大都會區建築工人整體數目的10至20%。

(工商時報)
--
不敵網購平台競爭 玩具反斗城恐在購物季前破產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報導,由於不敵網購平台競爭與低價玩具攻勢,玩具反斗城(Toys R Us)日前傳出委託律師協助債務重組的消息。該消息曝光後引發上游供應商恐慌,紛紛威脅停止供貨,恐讓玩具反斗城在年終購物季開跑前被迫聲請破產。

內情人士透露,近日許多上游供應商已要求玩具反斗城以現金支付貨款,否則停止供貨。儘管玩具反斗城為年終購物季準備的存貨已多數到手,但接下來恐無法再進貨。

年終購物季是美國零售商衝刺年營收的關鍵時刻,而玩具反斗城對年終購物季的依賴度更勝一般零售商,因此若在關鍵時刻無法進貨,只會加速公司聲請破產。玩具反斗城去年度營收115億美元,其中40%都來自年終購物季。

據了解,玩具反斗城約有5億美元債務將在明年到期。該公司為了延長還款期限,近日已委託Kirkland & Ellis法律事務所及財務顧問公司Alvarez & Marsal協助重組債務,但仍不排除在美聲請破產。

玩具反斗城1年前就曾委託財務顧問公司Lazard協助重組債務,當時成功將部分今年到期的債務延長還款期限。

玩具反斗城上周表示,將在9月26日季度財報發表會上說明最新融資進展。

近年美國整體玩具銷售持續成長,但多數營收流入亞馬遜等網購平台,以及沃瑪爾這類主打低價的量販店,令玩具反斗城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

據市調機構One Click Retail統計,去年美國整體玩具銷售成長5%,同一期間亞馬遜玩具營收成長24%,反觀玩具反斗城營收連續5年下滑。

玩具反斗城旗下嬰兒用品零售事業Babies R Us同樣被網購平台搶走客源,拖累玩具反斗城門市業績。該公司在美國的1,700家門市當中有650家設有嬰兒用品專區。

玩具反斗城近日加緊腳步改良線上商店,希望盡快提供線上優惠訂閱服務,並擴充嬰兒滿月禮線上目錄及顧客回饋計畫,無奈為時已晚。

(工商時報)
--
俄擬對跨境電商徵稅 15.25%增值稅 阿里、亞馬遜剉咧等

消息指出,為保障俄羅斯當地電商平台競爭優勢,俄羅斯電商企業協會建議政府對跨國電商企業,包括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美國電商巨頭Amazon及eBay等徵收15.25%增值稅。其中,以最受俄羅斯人歡迎的AliExpress或影響最鉅。

俄羅斯生意人報報導,俄羅斯電商企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俄國網上銷售規模達157億美元、年增20%。協會預計,今年線上零售市場規模可超過171億美元。

跨國企業部分,今年全年跨境電商占俄國電商的37%,規模超70億美元。另外,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的銷售額大幅增長,達34%。協會認為,因俄國目前對1千歐元及31公斤以下包裹的跨境交易免徵增值稅和關稅,這使境外電商平台比俄國本地平台更具競爭優勢。

該協會主席Alexey Fedorov指出,目前所有進入俄國的包裹均為免稅,跨境電商因不需繳納這些稅費,以致銷售額持續增長,但俄國零售商卻必須支付所有稅費和關稅。

因此,協會建議俄國政府對外國互聯網企業啟動增值稅支付機制,增值稅率將達15.25%;同時,針對未履行義務繳納增值稅的跨境電商,聯邦稅務局有權要求其關閉銷售頁面。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和財政部已就這個問題進行研究。

報導指出,這將影響Amazon、ebay等跨國電商企業,其中,有「國際淘寶版」之稱的AliExpress或影響最鉅。

根據數據顯示,去(2016)年,AliExpress以吸引2,200萬獨立用戶的速度成為最受俄羅斯民眾歡迎的購物網站。

俄羅斯網路零售商Ozon.ru排名第二,但用戶人數與AliExpress差距甚大,僅為900萬。排在第三位的是俄國家電網路商城Eldorado.ru,用戶人數為750萬。

據悉,目前90%的外國商品來自中國,俄國如再缺乏關於跨境網購交易關稅徵收的明確法律,再過幾年,俄羅斯本國網購業務將徹底消失,該國將專門銷售中國商品,且將成為中國的免稅貿易市場。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7-09-18/clipping/656/a07a00_t_01_03.jpg

(工商時報)

健康

幼兒打流感疫苗前吃雞蛋? 專家:不需要

秋冬為流感好發季,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從10月開始提供部分民眾免費施打流感疫苗,包括年滿6個月以上的幼兒即可接種。但有民眾認為「打流感疫苗前幾天,應先讓幼兒試吃雞蛋,確認不會對蛋白質過敏後再接種」。專家表示,不需要,只要詳細告知過去過敏病史,再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施打即可。

家長先告知過敏病史 由醫師評估

疾管署日前公布,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開打,接種對象包含65歲以上老人、50至64歲具高風險慢性病患等。其中針對幼兒部分,只要滿6個月就可接種。

不過不少民眾困惑,對於未滿6個月、未吃過雞蛋的幼兒,難判斷是否對蛋白質過敏而適合接種,有人認為可在打流感疫苗前幾天,先給幼兒試吃雞蛋。

對蛋白質過敏 新生兒喝奶就會發現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侯家瑋表示,不需要這樣,因為像配方奶或母乳,本身就含有蛋白質,如果對蛋白質過敏者,通常在新生兒時期症狀就會出現,加上6個月後,免疫系統發育成熟,如碰到過敏原也會很明顯出現不適。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也說,寶寶未滿1歲以前,因腸道尚未發育完全,諸如雞蛋、海鮮等本身過敏原比較高,烹煮溫度會導致蛋白質變性,不利腸道吸收,建議最好1歲之後再攝取,否則若引發食物過敏,嚴重會出現腹瀉、嘔吐、皮膚起紅疹、腫脹等症狀。

侯家瑋說,在預防接種前,醫師都會詢問接種者的健康狀況,以評估是否適合接種疫苗,所以家長及照顧者應詳盡告訴醫師,幼兒過去的過敏病史。此外,預防流感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感染,在流感流行期應減少幼兒到公共密閉式空間,並注意家中保持空氣流通。

(自由時報)
--
B肝表面抗體者 最好進一步抽血檢查/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Q:我的媽媽今年77歲,因為最近容易腳腫就醫,抽血後才發現肝功能異常,也意外得知媽媽有B型肝炎帶原,也有肝硬化,我們十分訝異。媽媽的身體一向都很不錯,很難想像竟是肝病患者。

也因此,我們兄弟姊妹陸續到醫院檢查,奇怪的是,我們4兄妹中,哥哥跟妹妹有B肝帶原,但是我跟姊姊卻沒有帶原,而且還有B肝抗體,但我們都未打過B肝疫苗,怎麼會這樣呢?

A: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分為水平傳染及垂直傳染,水平傳染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可能因為看牙、刺青或紋眉等造成皮膚黏膜受損,又接觸到含有B肝病毒的血液而被傳染;垂直傳染則是因為母親本身為B肝帶原者,新生兒在生產過程中不小心感染B肝病毒所致,過去沒有B肝疫苗也沒有免疫球蛋白的時候,如果媽媽是B肝患者,新生兒很難倖免,幾乎都會被感染。

因此,你們兄妹4人可能都因為母體垂直傳染而感染到B肝病毒,哥哥跟妹妹成為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至於你跟姊姊也可能曾經是B肝帶原者,但是後來免疫系統戰勝了B肝病毒,進而產生了B肝表面抗體,對B肝病毒已經具有免疫力了。

不過,雖然你跟姊姊目前沒有B肝帶原,也有B肝表面抗體,可能以前是B肝帶原者、肝臟曾經發炎,因此,可能有肝實質病變,甚至有了肝硬化,或長了肝癌。因此,最好還是要抽血及做腹部超音波檢查,以確認肝臟的狀態。

(自由時報)
--
男性缺鐵性貧血 不能只補鐵劑/王舒民(台中舒民診所院長)

年約50歲的林先生因蛋白尿就醫。問診時得知他貧血,而且血色素只有9左右(男性正常值為15.3±3g/dL),他的朋友跟他說,只要多吃鐵劑就可以了;但是理論上男性不應該貧血(除非是地中海型貧血),況且腸胃也沒開過刀,照理說不會有鐵劑吸收不良的情形,至於嚴重營養不良導致的現象,在台灣更是少見。

建議做胃腸鏡檢查

所以我建議他接受腸胃鏡的檢查,結果顯示是慢性胃潰瘍合併出血,接受了潰瘍的治療後,貧血才漸漸改善。

有時抽血,會在無意中發現貧血,如果紅血球的平均體積比較小就稱為「小球性貧血」。

一般來說,小球性貧血常發生在體內缺乏鐵,或是地中海型貧血,或是鉛中毒。但是鉛中毒要看個人生活的環境是否會接觸「鉛」,例如工作需要或是飲食習慣等。

地中海型貧血則是由於遺傳所導致,應該在年輕時就會發現,可以靠血紅素分析來診斷;至於缺鐵性貧血在女性則很常見,常由於經血流失過多導致,尤其是有子宮肌瘤的婦女,由於經血量較多,常合併有缺鐵性貧血,可以多吃含鐵的食物或是直接服用鐵劑的藥物來加以改善。

如果是男性發現缺鐵性貧血,一定要排除出血的可能性。像林先生這樣因為慢性胃潰瘍出血導致的缺鐵性貧血很常見,也因為慢性出血,比較不會出現休克或者是貧血的症狀,所以往往會忽略這個大問題;甚至缺鐵性貧血有時是因為腸胃道的腫瘤(胃癌或大腸癌)所導致,假使只是單純補充鐵劑,而不去追究病因,一旦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機,可就後悔莫及了!

國健署有推廣50歲至75歲的成人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如果結果呈現陽性,往往代表腸胃道的某處可能有出血的現象,若再加上缺鐵性貧血的診斷,建議一定要進一步檢查,以排除慢性出血或是腸胃道腫瘤的可能性!

(自由時報)
--
懷孕後期常咳嗽 婦周產期心肌病變

30歲翁姓女子在台北慈濟醫院生產後,產出胎盤過程中用力咳嗽,胎盤直接噴出,產後休息數小時喘息、咳嗽到無法平躺。醫師診斷發現她血氧濃度降低、肺積水,心臟輸出功能僅剩32%,是典型周產期心肌病變,及時治療才順利康復。

台北慈濟醫院婦產科主任張銀光表示,孕婦在懷孕時體內血液量會增加40%至50%、心臟輸出量會增加30%至50%、心臟跳動每分鐘則增加10至20次,並在懷孕28至32周,及產後24小時達到高峰,產後2到6周逐漸回復。

而「周產期心肌病變」是指懷孕最後1個月到產後5個月間發生的心肌病變,發生機率不到千分之一,確切原因不明,最嚴重可能心衰竭致死,症狀包括喘、水腫、胃痛、咳嗽、心跳快、嗜睡、體力差等,與一般懷孕症狀類似,若無特別做心臟超音波檢查,容易被忽略。

張銀光說,若周產期心肌病變發生在懷孕中後期,醫師考量母體和胎兒安全,會建議提前生產,以免孕婦心臟功能變差危急生命;若發生在產後,可配合心臟內科醫師進行藥物治療,回復心臟功能。

張銀光提醒,懷孕中後期若經常出現莫名咳嗽、呼吸喘、胸悶或嚴重水腫等情況,可主動向醫師諮詢。若曾有周產期心肌病變病史又有懷孕計畫的婦女,則建議每個月定期到心臟內科回診,確保心臟輸出功能達百分之55以上,再準備懷孕。

(聯合報)
--
乾咳喘不停肺如菜瓜布 醫師:發現常已病至中晚期

63歲小學老師退休的廖先生是登山愛好者,最近幾個月發現爬山時體力大不如前,甚至連散步或打掃都氣喘吁吁、咳嗽咳不停,以為是心臟疾病、氣喘,經檢查發現廖先生的肺纖維化如菜瓜布,才知道是特發性肺纖維化,也就是俗稱的「菜瓜布肺」。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內科部主任李世偉指出,菜瓜布肺是因肺泡出現損傷時,體內持續分泌蛋白修復失去調控,導致肺泡之間的間質變厚、失去彈性,外觀更像菜瓜布一樣有纖維和空洞,使得肺泡無法擴張換氣。

「發病後2年以上存活率低!」他表示,菜瓜布肺初期症狀不明顯,主要出現乾咳、容易喘、呼吸困難或上下樓梯就上氣不接下氣等症狀,因症狀不明顯時常被忽略,許多患者發現時都已經中晚期,罹病兩年以上死亡率極高,多數患者會呼吸衰竭死亡。

李醫師說,台灣菜瓜布肺盛行率約每10萬人有1人罹患,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目前發病原因不明,但抽菸、長期暴露空氣污染是高危險群,可透過電腦斷層掃瞄或聽診是否出現囉音,判別是否有菜瓜布肺。

他也建議,早期發現與治療,對病情和生活品質還是有很大幫助,目前治療菜瓜布肺的新型標靶藥物,也有健保給付,因此呼籲有乾咳、容易喘不停等徵狀,即早尋求專科醫師協助。

(聯合報)
--
整天精神委靡 睡不著讓人好焦慮

「一早醒來,就開始擔心晚上難以入眠」、「每天凌晨兩三點自動醒來,就再也睡不著」,30多歲的阿強,名如其人,體格健壯,但最近一年,卻飽受失眠之苦,平均一天只能睡上兩三小時,且睡眠品質相當差。

在親友介紹下,他服用所謂的助眠保健食品,但效果有限,到了晚上還是翻來覆去。由於長時間失眠,讓他白天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業務上好幾次出錯,差一點工作不保,這才求助精神科醫師。

國泰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劭芊表示,睡眠障礙已經成為精神科門診主流,十名前來求診的患者中,約有七八成以上抱怨睡不好、容易醒來、整天精神委靡不振。

淺眠可能是壓力所致

陳劭芊表指出,睡眠障礙原因以單純失眠為主,沒有原因的難以入眠或淺眠,深入分析,背後可能隱藏著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等沉重困擾。

部分失眠患者則是因為焦慮、憂慮等情緒障礙,導致睡不好。陳劭芊說,情緒障礙患者大都不願就醫,但如果長期睡不好,反而提高就醫意願。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7年最新調查顯示,台灣睡眠障礙盛行率為11.3%,大約每十位民眾,就有一人深受慢性失眠之苦,其中,又以女性和高年長者失眠的比率較高。

國泰醫院臨床心理師廖柔涵表示,許多睡不好的人都已罹患了「慢性失眠」,個人主觀覺得睡眠感受不佳,症狀則包括入睡時間大於30分鐘以上,半夜醒來難以再入眠等。

除了傳統的藥物治療外,非藥物治療的療效也不錯。2016年7月美國內科醫師醫學會《成人慢性失眠患者治療指引》一書中指出,失眠認知行為治療法強烈被建議為第一線治療法。

廖柔涵建議失眠者,可自行閱讀自助書籍或至各醫療院所的睡眠中心、精神科或身心科尋求協助,透過有系統的評估失眠原因,以更有效的方法來改善睡眠障礙。

避免假日補眠睡太久

如何一夜好眠?廖柔涵提供了幾個簡易小方法,例如,避免假日補眠、避免白天超過30分鐘的午睡。白天應有固定的運動時間。避免睡眠時間不規律,最好早起外出,接受陽光照射。

在睡前準備方面,避免睡前有不愉快的談話,如果太晚下班後,不要直接躺床睡覺。睡前不要滑手機、看電視、講電話,做一些無關睡眠的事情。臥室維持適宜的燈光、濕度、溫度。

如果嘗試了上述方法,仍無法改善失眠問題,建議至各大醫療院所的睡眠中心或精神科、身心科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千萬不要嘗試偏方,以免花錢傷身。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7/09/17/6/4009041.jpg&s=Y&x=0&y=42&sw=586&sh=470&sl=W&fw=1050&exp=3600

(聯合晚報)
--
母體B肝病毒量多 嬰兒打針仍染病/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

阿伯因為右上腹痛,體重減輕,小孩陪同看醫師。

醫師:「人生七十才開始……」

病人面露喜色。

醫師:「才開始生病……」

病人及家屬臉色大變。

阿伯住在鄉下,每天悠閒運動、自得其樂,很少看病。

抽了血,發現阿伯是B肝帶原者,超音波一照,肝臟長了一顆十多公分大的肝腫瘤。

在動物實驗,肝臟帶有B型肝炎病毒基因的老鼠,不到一年就可長出肝癌。在沒有B肝疫苗的年代,小學孩童甚至新生兒也常有肝癌的病例。自從民國73年開始實施對新生兒注射B肝疫苗之後,青少年及孩童得到肝癌的個案現在已經很少見。但如果母親B肝病毒量多,即使孩子出生時打了疫苗,甚至注射了免疫球蛋白,仍不能保護新生兒不受B肝的感染,目前30歲以下的「新台灣人」仍有1%左右有B肝帶原,就是這個原因。因此,有B肝的母親應注意孩子是否感染到B肝。

至於目前30歲以上的「舊台灣人」,約每六人就有一人為B肝帶原者。他們是肝癌的高危險群。何時會發病,不可預測,通常在中年40歲開始是一個高峰,六、七十歲是另一高峰。甚至有人到了90多歲才長肝癌,而其中最容易疏忽的一群,是那些自以為身強體健,「人生七十才開始」,不檢查身體的人,他們因缺乏正確的保肝知識,以至於常到了肝癌末期、出現症狀,家人才趕緊帶去求醫才發現為時已晚。

九九重陽節剛過,期盼凡我為人子、為人孫之國人,仔細省思自己的長輩,好好為他們的心肝把關一番。

(聯合晚報)
--
益生菌顧腸道 醫師建議這2時段吃

不少人會吃益生菌顧腸胃,但究竟怎麼吃最有效?醫師表示,根據研究顯示,餐前30分鐘內或隨餐服用,益生菌在腸道內有較高的存活率,天然食物如泡菜、味噌等也都含有益生菌。

開業醫師、台灣肥胖醫學會肥胖專科醫師吳佳鴻在新書「腸漏,發炎的關鍵」中表示,「益生菌」是近年相當熱門的主題。許多科學研究都環繞著益生菌,其中和腸道菌有關的研究主要針對腸胃道疾病,如細菌性腸胃炎、發炎性腸道症、腸燥症等,隨著更多的研究進展,未來也可望用於皮膚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控制上。

吳佳鴻指出,腸道菌和腸道黏膜屏蔽是互相影響的,也是維持健康腸道功能不可或缺的角色,一旦腸道菌叢失衡,就可能引發免疫、發炎等問題,導致慢性發炎或自體免疫疾病,傷害健康。

他表示,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補充益生菌對於疾病的預防或治療有正面效果,包括血糖和血脂肪代謝、腸漏、發炎、氧化壓力、腸胃疾病、過敏、感染性疾病、腦部認知與大腦作用等。

不過,市售廠牌、菌株百百種,究竟如何挑選呢?吳佳鴻說,簡單來說,益生菌就是當我們攝食一定足夠的量時,可以對人體產生健康效益的活的微生物,因此挑選有效菌株相當重要,市售常見的益生菌包括「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以及「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等2類。

除了菌株,菌量足夠與否也很重要,吳佳鴻指出,根據菌株不同,需要的量也不同,一般而言,每次應食用1億至百億「菌落形成單位」(colony-forming unit,CFU),產品上應清楚標示在產品過期之前,每次服用或每一份量,會吃入多少的菌落形成單位。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最有效?他表示,根據研究,在餐前30分鐘內或隨餐服用,益生菌在腸道內有較高的存活率,每次應服用多少劑量,產品上也應明確標示清楚,並告知是否需冷藏保存、廠商資訊等資訊。

吳佳鴻說,想補充益生菌其實不一定要買益生菌產品,生活中常吃的發酵食物如酸菜、泡菜、味噌、優格、納豆等也含有益生菌,而且發酵過程中還會產生許多營養素,例如維生素B、胺基酸、多醣體、抗氧化物等。

吳佳鴻建議,其實只要多吃各類食物,就能讓自己獲得多樣化的腸道菌,若有特別需求,再考慮使用益生菌補充品即可,若不確定自己適不適合使用,或因健康狀況特殊,都應請教專業人員後再決定是否使用。

(中央社)

評論

讓校園性騷擾事件無法逃避/莊珮柔(建國高中教師)

中山女高性騷擾事件,從今年4月28日檢舉人與當事學生向學校報案,5月1日正式成立性平會,3人組成調查小組,小組對當事學生、被控告老師進行訪談調查證據,有對話截圖、當事人的口訪、自述,還有師生對話錄音,還有向市府投訴的電話錄音。這些不完整的證據,早已在八卦版、他校師生網路群組裡流竄。

網路上可以看到的,有各類的學生(還未報案或處理中)自白遭遇,有轉述遭遇的人,還有各方回應與質問。有人說被控告的老師是善師、是寵愛學生;更多的是請學生愛護校譽、勸告大眾沉默的人。
學校6月19日以後完成調查,正式的文件流出;7月,官方文件已有多人看過、證據也查核過,結果是證實確有其事、並非捕風捉影。9月16日發聲明稿發難的家長,也表明曾知會一些當事人及家長,事先說明將在家長大會提出疑問。
願意站出來的家長與人士檢驗過證據,舉發人和當事學生等了數月,讓學校提出性平報告。

再現房思琪式屠殺
9月16日發難的家長在臉書上說,他曾在8月份訴請學校,事件調查結束後要作說明、教育師生;但循正當管道向校方反映未果,日昨才採家長大會陳情。事發前,校方也知家長不滿,當天發放說明書。
閱讀資料,只能用「不堪入目」4字形容。我為未成年孩子感到不忍。「房思琪式的屠殺」解釋了很多的複雜的心理現象。
事發時,未成年的孩子,要愛護名譽、校譽、擔憂講出來對學校有「愧疚」。有些說出自己的遭遇,但還搞不懂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就算是校方性平報告出來,還是可以依法提申訴、繼續表達不滿,甚至可以向法院控告狼師。
看到這些女學生的遭遇,除了痛心、還是痛心。也有畢業生的自述,事發時是未成年人,不知該向誰說,也尚未被調查。
可以理解很多人根本不想相信這件事曾發生,寧願相信各種光怪陸離的說法。「學校都有教」「女孩子裙子穿太短」「有心人爆料」「個人糾紛」「仇恨」……說法。因為真相令人恐懼與痛苦。
當事人的最大不滿,是因為無法得知被控告的老師到底有什麼正式的處分。一直到9月16日當天。透過學校當日發的(綠紙)說明書、教育局網路說明,大家才知此人被記過、送去上8小時課程,目前可能請育嬰假(沒文件證明)。

性平教育法待修補
願意站出來說話的家長絕不止1人。對案件質疑、關心者應該主動請纓,詢問教育局與有關單位;檢驗、蒐集各方流竄的證據。市政府、教育局與司法單位,應清查事證,到底狼師有幾個?國家擁有公權力,應主動調查釐清事實。
《性平教育法》第26條有很大的解釋空間。此法條讓學校在事發、經調查後,依舊可選擇不公布說明事件如何處理。此案被害人不止1人,歷經數年,畢業學生也該讓他們投訴。不講清楚事件概況,僅宣稱講出有害「學校前途」;不說處分原由,讓狼師回來上課,只宣稱「再犯就讓他去死」;除不合法律、有礙性平教育,也保護了狼師。這才是「房思琪式的屠殺」;也讓發現可以投訴的其他學生,望之卻步。
法令有賴立委諸公去修補,也呼籲曾受性騷擾的女學生,循管道去投訴相關民間團體(如人本)與政府單位,讓這類事件不再沉默。

(蘋果日報)
--
以幽靈學生抗高教海嘯/戴伯芬(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2010年開始,社會即意識到大學過剩問題,教育部前部長吳思華在立法院專案報告中曾說有60所以上的學校將會倒閉、超過萬位教師將面臨失業問題。受少子女化影響,2016年學生人數已短少5.5萬人,但除了永達、高鳳以及興國管理學院因人謀不臧而轉型、易主外,這場高教海嘯預言並未真的出現,究竟大學到哪去補足消失的學生?

鬼月的暑氣蒸騰中,意外地逼出了隱身許久的幽靈學生,也解開了大學生源的迷團。和春技術學院、中州大學利用上百位中年原住民當人頭學生,不但規避教育部退場機制的監督,可能也已詐領教育部上千萬元的獎補助款。技職司長宣稱之前數度派人查訪,皆被校方以學生請假或實習理由搪塞,而勞民傷財的大學評鑑實地訪視也看不出所以然,豈非內神通暗鬼?
其實原住民只不過是台灣幽靈學生來源之一,最常被招攬的還包含充當外籍生的外勞以及特殊教育生,這些弱勢人口幫私校補足生源,獲得教育部獎補助款。
教育部大張旗鼓宣揚國際化之時,公立大學大舉南進與西進,而部分招生困難的學校也與周邊工業區廠商簽約,用外勞冒充外籍生。新南向政策開始之後,對於東南亞籍學生學費補貼的作法,預料會吸引更多「外勞外籍生」,形成另類的「產學合作」。

私校轉型恐私有化
特教生淪為招生艱困學校的祭品,每招一名特殊教育生可額外獲得教育部3萬元資本門、3萬元經常門補助,因而經常發生各校搶人大戰。一位在南部技職學校任教的教師提到,開學時發現一個班上有多達數十位的特教生,視障、聽障、腦麻、肢障各有特殊需求,輕度與重度需要不同照顧。放任學校在師資不足、資源匱乏下浮濫招生,罔顧特教生受教權益。
即使社會要求大學退場呼聲不斷,教育部依然放任私校為所欲為地假辦學。草擬中的私校退場條例是以信託制方式輔導大學轉型,以掩耳盜鈴方式進行真開發。南部某管理學院每年象徵性地招收150位學生,廉價取得台糖公有土地的長期租約,現正挖運河、蓋高爾夫球場,大興土木,有意轉為集團員工訓練、休閒度假中心,此外還可以取得緩徵地價稅、進口設備優惠、企業節稅等多重政府興學補貼,私校轉型成為教育部合理化私校董事會將公共校產私有化的修辭。
幽靈學生誤人子弟,原本應該下十九層地獄。教育部卻僅勒令和春6系停招,招生員額從2275名減為1055名,查證屬實則會處罰款30至150萬元。如果繼續容許私校借屍還魂,提供民脂民膏去祭拜,不但民怨難解,更禍延子孫。期許新閣揆扮演鍾馗角色,大力除魔斬妖之餘,切記莫忘關鬼門,防堵幽靈學生入侵,預防五鬼搬運。

(蘋果日報)
--
請賴院長關注傳統領域爭議/莎瓏.伊斯哈罕布德(暨大原鄉發展專班助理教授)、馬躍.比吼(原轉小教室發起人)

原民會2月公布「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定義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僅限於公有土地。許多族人質疑該辦法違反《原住民族基本法》,巴奈、那布、馬躍與族人組成原轉小教室已在凱道附近紮營抗議200多天,總統府原轉會29位委員中有10多位認為這辦法需修改,立委林淑芬、吳玉琴、蘇巧慧也認為這辦法有問題,但原民會仍堅持不改。時值賴院長新任,盼能關注以下問題:

1、現行「劃設辦法」是否違反《原住民族基本法》?《原基法》第21條「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從事土地開發……,應諮商並取得原住民族或部落同意或參與」。問題在「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如何解釋?原民會竟解釋為「『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並根據這個解釋在「劃設辦法」中定義傳統領域僅限於公有土地,但目前公開支持這個解釋的法律人只有法務部長邱太三。
許多法律人包括立委黃國昌、總統府原轉會委員林淑雅與土地小組召集人蔡志偉等都認為正確解釋是「『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也就是傳統領域並非僅限於公有土地。希望賴院長領導的實事內閣趕快釐清哪種才是正確解釋?現行「劃設辦法」是否違反《原基法》而需立刻修改?

排除私有地開後門
2、行政機關可以扭曲法律嗎?其實原民會直到去年8月公布的劃設辦法草案都還主張傳統領域並非僅限於公有土地,之所以180度轉變是因11月7日行政院召開一場會議,政務委員張景森、林萬億、總統府副秘書長姚人多都參與,結論是「建議劃設辦法先不劃入私有地」,原民會才發明一套新解釋,將「劃設辦法」改為「不劃入私有地」。行政院的會議可以凌駕立法院制定的《原基法》嗎?行政機關可以扭曲法律以符合長官要求嗎?這不是對法治秩序的傷害嗎?
3、還要犧牲原住民多久?土地劃設為傳統領域後,只有遇到大型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育或學術研究,才需「諮商並取得原住民族或部落同意或參與」。因此「劃設辦法」主要影響的不是一般地主,而是有能力進行大型開發的財團。排除私有地的規定形同幫財團開後門,財團只要把開發案規劃在私有地,就可以不顧族人意見逕自開發。還記得去年總統道歉文「一個族群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群的苦難之上」?總統既已承認過去犧牲原住民是錯誤,還要繼續把財團的成功建立在族人的苦難犧牲上嗎?
4、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拼經濟。賴院長說要拼經濟,不知是像日月潭以財團為主體的拼經濟?或像司馬庫斯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拼經濟?日月潭許多大飯店和旅遊業都很賺錢,但老闆都不是當地邵族人,傳統領域被佔據後族人大多打工維生,工資微薄且也很難發展自己文化。司馬庫斯族人參考其他部落經驗而拒絕財團進駐,共同經營有泰雅特色又友善環境的生態觀光,10多年來相當成功,人人有工作,教育醫療養老婚喪由部落支付,雖然金額不高,幸福指數卻很高。期盼賴院長也能重視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拼經濟,就從關注傳統領域爭議、停止犧牲原住民開始吧!

(蘋果日報)
--
宗教不是消費交易/謝榮堂(文化大學法學院教授)

《憲法》保障人民宗教自由,分類屬於內在精神層次自由,除非表現在外或具體作出行為,否則無保留且法律不可限制。就立法技術而言,宗教涵義與功能無法具體定義,對於一般人而言,到底什麼是宗教,何者又是信仰經常混淆,例如追求社會主義或三民主義等理想,就是屬於信仰而不是宗教,二者畢竟不同,卻又具有重疊性,難以明確切割,同受《憲法》高度保護。

宗教自由表現在外,依德國《憲法》保障理論,主要展現在三個層面︰宗教教義自由;舉行宗教儀式自由;加入及退出宗教組織自由,而且必須公開。司法對宗教自由採取高度尊重態度,除非上述行為牽涉刑事犯罪如詐欺,或宗教組織的行政違規如逃漏稅等,否則國家不得干預人民追求內在精神自由。內在精神層次自由,甚至超越言論自由,屬於無邊界基本人權,具有普世價值。

司法介入被指迫害
有人認為目前宗教亂象,因司法不作為,如依據前面理論,司法積極介入恐又將被指為宗教迫害,各國民主憲法皆禁止干預精神思想自由。至於現行《人民團體法》僅規範宗教結社,不及於宗教內涵。討論已久的宗教法草案一直無法進入立法程序,主要就在於宗教無從定義,法律定義後,又將產生對於新興宗教發展限制,而淪為只保障既有宗教團體利益。
近日熱烈討論事件是否涉及詐欺?仍有待觀察,因為信徒如果出於自願供養師父或支持所屬宗教組織,不具有實質利益對價關係或違反善良風俗,並無違法可言。
一般宗教詐騙主要運用人們,1、對於現狀不滿與無力改變;2、對於未知恐懼,例如久年疾病或重大疾病,現今醫學科技難以療癒;對於死亡的恐懼及死後審判與輪迴。尤其對於死亡恐懼,信徒僅能選擇是否接受其主張,無由見證其承諾能否實現。因為活著的人,沒有人知道死後到底怎麼回事!所有關於死後承諾等,原則上,法律效力對人始於出生終於死亡,至於死後是否如願達成生前約定,往者不可能返回主張民事債務不履行,甚至《刑法》詐欺,因為宗教畢竟不是交易,更不是消費行為。

(蘋果日報)
--
科技於人是福是禍?/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8月21日,美國、丹麥、加拿大和法國等26國人工智慧(AI)及機器人企業的專家和領袖,發表連署公開信,警告「殺手機器人」等AI自主武器將繼火藥、核武之後,帶來第3波「戰爭革命」,要求聯合國全面禁止發展。幾乎在同時,北韓又發射飛彈直搗關島,更進而試爆氫彈引爆6.3強震,這正呼應這封連署信所憂慮的「戰爭革命」。
我們知道,諾貝爾在19世紀發明火藥,結果被用來作為殺人武器,並且讓戰爭更為殘酷,死傷者更眾,毀滅性更高。諾貝爾被論定為憑發現新殺人方式以致富的「死亡販子」,他為了贖罪乃在遺囑設立「諾貝爾獎」,希望激勵物理、化學、醫學科學的改善、發現和發明,並激發文學的創作和對人類和平的努力,目的就在造福人群。

AI武器人類大威脅
不過,人類的科學此後果真快速進展,科技也飛躍猛進,人的生活固然更為便利,但核能、原子彈的出現,卻也讓戰爭更殘酷,而「第2波戰爭革命」的核武競賽、核能的傷害歷歷在目。如今人工智慧的狂熱,其將帶來的風暴連這些高科技頂尖專家都提心吊膽,而毀滅和末世的恐慌又再升高,於是「科技發展」真是進步的表徵嗎?科技帶給人類是福或是禍?的疑惑又浮上心頭。
何謂進步?「技術」改進、機械化、自動化程度的提升可以說是一般的認識,而汽車、飛機、太空梭的發明,電腦的日新月異,也被認為是進步的指標,電力的出現就是進步的一大基石。這樣子的認知,與18世紀工業革命被看作人類歷史一大躍進道理相同,也當然與科技密不可分。不過,台灣8月15日的大停電,就是對這種進步再進行一次大考驗。
電力的發達帶動諸多電器產品的出現,在一切都順利運作時,實在美妙異常,一旦發生「意外」,而此意外的機率即使是非常之低,但所造成的不方便卻難以衡量。不幸的是,意外無法等於零,很明顯的是,依賴電力的生活範圍愈大,受害程度也愈大,俗云: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由於科技的發達,人的求生本能已經愈來愈消褪。除了一旦出現意外,現代科技用品即停擺無法使用外,科技愈發達,其發出的能量愈大,一旦用在作奸犯科事務,反而會對人類產生無比的危害。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說得好,AI在太陽能、電動車和太空探索等方面的進展保持樂觀,但AI武器將是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他認為,雖然各界普遍了解該種武器毀滅力量強大,但少有人正視其威脅早已迫在眉睫,「數年內就可能達成實際部署和應用」。

善的人性愈見消蝕
再說,現代科技的進步提高物質享受,是否會腐化人心?尤其金錢遊戲出現以後,求利的欲望更加速人心的腐化。再加上電腦的威力,讓人際之間的來往、交流,已被資訊網路替代,人與人的直接交流愈見淡薄,「善的人性」也愈見消蝕。
在人心、道德沉淪下,科技愈進步,其禍害愈大,也凸顯現代人是不配使用高科技的,是會玩火自焚的,難怪高科技專家要出面呼籲禁止。只是,不往人心回升、尋回傳統的倫理道德上落力,是禁止不了的!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