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180803

更新時間:19:41 / 16:13

4血壓藥含致癌成分 2千萬顆已出貨

日前爆發中國浙江華海藥業的降血壓原料藥「纈沙坦」,恐含動物致癌成分的不純物,國內65批1453萬顆用到問題原料的降血壓藥需回收或禁止出貨。昨衛福部食藥署宣布,檢驗中國珠海潤都製藥的纈沙坦也有不純物,生達藥廠4款藥用到其問題原料,49批約2421萬顆藥也須回收。



恐會增加肝癌風險
上月上旬爆出華海藥業生產的纈沙坦(Valsartan),恐含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是動物致癌成分,當時國內清查6款藥用到問題原料,合計65批1453萬顆,其中已出貨的56批下架回收、未出貨的9批禁止出貨。
6款藥為生達舒心樂膜衣錠160毫克、80毫克,永信樂速降膜衣錠160毫克、80毫克,瑪科隆科適壓膜衣錠80/12.5毫克、凡內膜衣錠160毫克。

之後食藥署檢驗發現,潤都製藥的纈沙坦也含NDMA,生達舒心樂膜衣錠160毫克、80毫克,得平壓膜衣錠5/80毫克、利壓舒膜衣錠80/12.5毫克等4款藥,有用到該批問題原料,已出貨的49批約2421萬顆下架回收,本月31日前完成回收作業,未出貨2批禁止出貨。
食藥署副組長祁若鳳說,先前調查華海藥業顯示,纈沙坦會含NDMA可能與製程有關,推測類似製程的原料藥也可能產生相同不純物,據此與藥廠著手調查,又發現潤都製藥的纈沙坦也含NDMA。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NDMA是一種化合物,可能存在於水、空氣和土壤中,具肝毒性、動物實驗會增加肝癌風險,美國環保署將其列為B2級致癌物,具動物致癌性,但人類臨床上尚無證據。

停藥前應回診諮詢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醫師認為,藥品含不純物,雖僅動物實驗有致癌性仍具風險,但高血壓患者若自行停藥,血壓恐飆高,一樣有風險,最好盡快回診諮詢換藥事宜。
王宗道呼籲,不能因此就認為學名藥不好,重點是加強藥效與藥品製程把關,主管單位應定期查核,建立第一線醫師通報機制,以確保藥品安全。祁若鳳說,業者更換其他原料藥前暫停生產販售,提醒正用藥者勿任意停藥,應回診與醫師討論。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803/LA14/LA14_007.jpg

(蘋果日報)
--
中國原料藥含致癌物 再傳4血壓藥中鏢

上月爆發中國浙江華海製藥公司「纈沙坦」(valsartan)原料藥含動物致癌成分的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事件,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類似製程的原料藥篩檢調查,昨天又檢驗出國內有四款高血壓藥物含NDMA,四項藥品共五十一批,約二四二一萬顆需要立即回收。

四款藥品市佔率大約是五%,分別為「生達」舒心樂膜衣錠160毫克(衛署藥製字第055557號);「生達」舒心樂膜衣錠80毫克(衛署藥製字第055585號);得平壓膜衣錠5/80毫克(衛部藥製字第058570號);利壓舒膜衣錠80/12.5毫克(衛部藥製字第059809號)。

食藥署科長王博譽說,上月調查中國浙江華海製藥公司的原料藥含動物致癌物,調查顯示原因可能與製程有關,推測類似製程的原料藥也可能產生相同物質。結果發現,中國「珠海潤都製藥」公司生產的「纈沙坦」原料藥,也同樣檢出N-亞硝基二甲胺,因此啟動下架回收作業。

王博譽說,我國「生達化學製藥」公司有四項藥品使用到這項原料,藥廠自主送驗原料藥也檢出含有NDMA,主動進行藥品全面回收作業。「生達」舒心樂膜衣錠在上月也是出問題的藥品,這次再度中鏢,因為藥廠交替使用不同的原料藥,但連續從中國不同的兩個原料藥廠進貨都出問題。

替代藥品很多 勿任意停藥
王博譽說,這四款藥品都是學名藥,同樣成分的藥品共七十一種,替代藥品還很多,提醒正在使用這些藥品的病人,不要先任意停藥,應儘速回診,與醫師討論是否更換其他適當藥品。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說,藥品的不純物,目前僅動物實驗有致癌性,但仍有風險,不過高血壓患者若自行停藥導致血壓飆高,風險恐更高,最好儘快回診找醫師諮詢換藥。

(自由時報)
--
又是大陸製!4款降血壓藥出包 2421萬顆已出貨

有致癌之虞 一個月內要回收完畢

繼上次大陸製藥廠原料藥汙染,影響國內六款降血壓藥,衛福部食藥署昨晚再公布四款生達化學製藥的降血壓藥也受汙染,但這次原料藥來自另一家大陸珠海潤都製藥廠。汙染藥品共五十一批,其中出貨的四十九批、二千四百廿一萬顆即起立即回收,一個月內須回收完畢。

受汙染降血壓藥,分別為:舒心樂膜衣錠一百六十毫克及八十毫克、得平壓膜衣錠五/八十毫克、利壓舒膜衣錠八十/十二點五毫克。

七月初時,國際藥廠阿特維斯委託大陸浙江華海製藥廠生產的原料藥valsartan,因合成藥物的製程受到汙染,被驗出含有「N-亞硝基二甲胺」不純物質,經動物實驗證實有致癌性。

動物實驗有致癌性 人體未明

雖尚未有報告顯示「N-亞硝基二甲胺」對人體可能造成影響,但食藥署下令受牽連的降血壓藥全下架回收,包括生達化學製藥的舒心樂膜衣錠、瑪科隆的科適壓膜衣錠、永信製藥的樂速降膜衣錠及瑞安大藥廠的凡內膜衣錠。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祁若鳳表示,該事件之後,依原料藥業者調查報告及國際藥政管理單位推論,只要有類似製成的原料藥都可能產生「N-亞硝基二甲胺」。考量我國也有輸入其他來源的含valsartan藥品,故全面調查。

大陸珠海潤都製藥廠生產

祁若鳳說,調查發現,大陸珠海潤都製藥廠生產的valsartan也檢出「N-亞硝基二甲胺」,生達化學製藥公司進口該原料藥,並生產四款降血壓藥,已送驗確認都受汙染。其中二款藥物自第一波汙染事件時就曾受到波及。

祁若鳳表示,四款藥品共生產五十一批,已出貨四十九批、二千四百廿一萬顆,另二批禁止出貨。業者已通知下游醫療機構及藥局停止供應,八月卅一日前完成回收。而業者在更換其他原料藥之前,須暫停生產販售。

另外,食藥署也建立「valsartan原料及其製劑中N-亞硝基二甲胺之檢驗方法」,公告供各界參考引用。

病人先別停藥 但盡速回診

至於手上有藥品的高血壓患者怎麼辦?祁若鳳強調,汙染物質在藥物中十分微量,與任意停藥相比,停藥後的高血壓反彈風險更大,提醒病人不要停藥,但盡速回診,與醫師討論改處方或其他適當藥品。

學名藥屢出包 質疑聲四起

外界質疑,國內藥廠進口原料藥製藥,卻一直出包,讓國人對學名藥失去信心。祁若鳳強調,這次原料藥受汙染是有特殊性,是「非預期」的不純物汙染,才會再爆出問題。但我國學名藥廠進口原料藥均有符合法規及國際藥典規範,要每批每桶開封檢驗,「絕對可受民眾信賴」。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系主治醫師顏宗海說,該原料藥中的汙染化合物N-亞硝基二甲胺,可能微量存在於水、空氣和土壤中,研究顯示,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肝功能異常,會增加動物肝癌和肺癌的風險,但沒有證據顯示對人體致癌。


三分之一原料藥源自大陸 食藥署徹查大宗降血壓藥主成分

繼大陸的華海製藥廠製造降血壓藥主成分「Valsartan」出現不純物反應後,大陸潤都製藥廠製成的「Valsartan」也被發現受到汙染,使台灣有4款降血壓藥受到波及,緊急要求下架,預計8月底前完成回收。

根據統計,台灣有1/3的原料藥來自於大陸、1/3來自印度,剩下1/3才是來自其餘各國,台灣則有製造少部分的原料藥,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這次事件後,將會進一步了解台灣進口的原料藥中,是否有類似的製成方式,將進一步調查。

一顆藥的製成,所需要的是主成分,也就是主要發揮藥效的成分,其餘則是賦形劑,賦形劑是指協助藥品變成錠劑、幫助藥品穩定以及助藥品能順利在體內崩解的成分,藥品製成的每一階段分工細緻,皆有不同的藥廠專門製造。

這次大陸的華海製藥廠以及潤都製藥廠,製造的都是藥品的主成分「Valsartan」,Valsartan是降血壓藥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因此,源頭出現問題後,才會出現使用到該原料的藥廠紛紛也出包的狀況。

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副組長祁若鳳表示,目前已知道原料藥Valsartan在大陸廠製成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純物,進而影響藥效,因此將進一步了解所有製成Valsartan的方式。祁若鳳解釋,原料藥是一種合成化學物質,就像是小時候化學實驗課,將A原料、B原料、C原料加在同一個玻璃瓶中,會出現的化學反應。

目前食藥署要查的就是與華海、潤都製藥廠類似製造出Valsartan的方式。舉例而言,華海若是添加A、B、C 3種原料製成Valsartan,若是其他的原料藥廠是使用A、B、D 3種原料製成Valsartan,食藥署就要進一步檢驗,是否也有不純物的疑慮。

祁若鳳表示,目前食藥署已經從最大宗使用的Valsartan,分析原料藥的製成的化學原料是否與華海、潤都類似,一旦出現類似的情況,立即主動檢驗,下一步也不排除主動赴大陸查廠,確保國人用藥安全。

台灣降血壓藥物吃得廣泛,祁若鳳表示,若沒辦法從最源頭抓出問題,單純等待訊息傳回台灣都已經太晚了,她表示,現在尚未清楚華海與潤都到底為什麼會在製程中出現污染,她分析,可能是大陸藥廠在製程過程中,溫度的容忍度較大等原因所致。祁若鳳也表示,接下來的成果,將會隨時與各界報告。



(聯合報)

--
2400萬顆血壓藥誤用致癌原料

大陸浙江華海製藥公司所生產的高血壓治療藥品原料藥纈沙坦(valsartan),7月才遭爆在前工廠製程改變時,導致產生有致癌雜質,衛福部食藥署主動調查國內同樣製成的藥品,結果發現,另一家大陸珠海潤都製藥公司生產的valsartan原料藥同樣檢出NDMA不純物,台灣共4款血壓藥用到該原料,約2421萬顆藥品1個月內完成回收。

生達製藥4款藥品中鏢

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祁若鳳表示,7月初時,大陸浙江華海製藥公司原料藥valsartan纈沙坦,在合成過程中,驗出含有物致癌成分的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當時台灣共有6款血壓學名藥都用到該原料,台灣類似製成的原料藥也有可能會產生NDMA,因此主動全面調查。

結果發現,「珠海潤都製藥公司」生產的valsartan原料藥也在生產過程中產生NDMA不純物,而該原料藥使用於台灣生達製藥共4項藥品,包含「生達舒心樂膜衣錠160毫克」、「生達舒心樂膜衣錠80毫克」、「得平壓膜衣錠5/80毫克」、「利壓舒膜衣錠80/12.5毫克」。4項藥品共生產51批,其中已出貨的49批(約2421萬顆)立即回收,尚未出貨的2批,則禁止出貨。

食藥署表示,除請該公司立即通知下游醫療機構及藥局,即刻起下架停止供應,並要求於1個月內(107年8月31日前)完成回收,同時請衛生局督導下架回收事宜。業者則於更換其他原料藥前暫停生產販售。

與醫師討論換藥 別亂停藥

食藥署提醒,該藥品是用於高血壓等需定期服藥控制之疾病,任意停藥,恐造成更大風險,建議正在使用該等藥品的病人勿任意停藥,並盡速回診時,與醫師討論,改用其他廠商適當藥品。

祁若鳳也表示,食藥署接下來會持續調查類似製成的藥品,是否也在過程中產生不純物。另已建立「Valsartan原料及其製劑中N-亞硝基二甲胺之檢驗方法」,並公告於食藥署網站。

(中國時報)

社會

愛子落海冤死23年 海軍向黃媽媽致歉

以敘述海軍義務役役男黃國章在艦艇離奇落海死亡,其母「黃媽媽」陳碧娥追查真相,為軍中人權案打抱不平為主的軍中人權紀錄片《少了一個之後─孤軍》今首映,海軍司令黃曙光將代表海軍向黃媽媽公開道歉。這是黃國章命案發生23年以來,首度有海軍上將司令向家屬道歉。
《孤軍》是台灣首部軍中人權紀錄片,故事從1995年6月9日海軍南陽艦出海執行偵巡勤務,19歲的黃國章落海失蹤開始。黃媽媽為查兒子死因,向前監委趙昌平陳情。趙檢視黃屍體照片,發現黃國章頭部竟插有鋼針及一個三角形銳器,疑似遭殺害棄屍。全案僅有當時的上校艦長馮逸成遭彈劾。
故事並未結束。黃媽媽從此為軍中冤案奔走,軍中人權問題也引起社會關注。2015年黃國章命案有新發展,黃媽媽向法院調卷發現黃國章死前遭老兵凌虐新事證,高雄橋頭地檢署今再度開庭,將傳喚23年一直無法傳到的重要證人。
「這20年辛苦了!」紀錄片中,黃曙光安慰黃媽媽,並允諾:「我在任內一定會代表海軍跟妳公開道歉。」黃媽媽則一邊拭淚,一邊說,「我20年來總是為別人做事,我總該為我黃家爭一個公道吧!」

黃國章命案23年 海軍司令黃曙光今公開道歉

以敘述1995年海軍義務役役男黃國章在艦艇上離奇落海死亡,其母「黃媽媽」陳碧娥一路追查真相,還為其他軍中人權案件打抱不平故事為主的軍中人權紀錄片《少了一個之後─孤軍》今首映,海軍司令黃曙光也決定代表海軍,親自向黃媽媽公開道歉。這也是黃國章命案發生23年以來,首度有海軍上將司令向家屬道歉。
《少了一個之後─孤軍》是台灣首部軍中人權紀錄片,故事從1995年6月9日海軍南陽艦在海上執行偵巡勤務,服役的二兵黃國章落海失蹤開始。黃媽媽為查明兒子死因,向前監委趙昌平陳情。趙展開調查後,檢視黃屍體照片,發現黃國章頭部插有鋼針及一個三角形銳器,疑似遭殺害棄屍。1997年對時任上校艦長馮逸成提出彈劾。

發現死前曾遭凌虐
故事並未結束。黃媽媽從此開始為軍中冤案奔走,軍中人權問題也引起社會關注。黃國章命案也有新發展,2015年黃媽媽向法院調卷,發現黃國章死前遭老兵凌虐新事證,偵辦的高雄橋頭地檢署今再度開庭,將傳喚23年一直無法傳到的重要證人。
紀錄片中,黃曙光親自向黃媽媽說,「黃媽媽,我答應妳一件事情,我在任內一定會代表海軍跟妳公開道歉」,還對黃媽媽說,「這20年辛苦了!」黃媽媽則一邊拭淚,一邊說,「因為我20年來總是為別人做事,我總該為我黃家爭一個公道吧!」

費3年半拍紀錄片
對於黃國章案的後續,黃曙光承諾,海軍秉持毋枉毋縱的態度及立場看待所有軍中人權案件,不隱瞞,不袒護,持續保障軍人權益,海軍也將全力支援,還原黃國章案情。
《少了一個之後─孤軍》由「馬克吐溫國際影像」團隊製作,歷時3年半拍攝,耗費800萬餘元。製作團隊指出,雖無法重新還原當年情況,且花費許多時間與成本,「但永遠無法和黃媽媽23年的堅持相比」。製作團隊也希望透過群眾募資的方式,讓更多人看到這支紀錄片,藉由群眾的力量,「幫黃媽媽一起找回遲到23年的真相。」

(蘋果日報)
--
兒冤死23年 黃媽媽終於等到海軍道歉...

廿三年前,十九歲的海軍二兵黃國章隨艦出勤時「離奇」落海身亡;多年來他的母親陳碧娥堅持要找出兒子死亡真相,過程被拍成紀錄片「少了一個之後─孤軍」,今天首映。

陳碧娥「為人母的堅持」,也終於換得軍方正面回應;海軍司令黃曙光將在首映會上,代表海軍向她公開道歉。陳碧娥表示,她肯定黃曙光勇於承擔,但道歉不代表真相,會繼續追查兒子死因。

一九九五年六月九日,黃國章隨南陽艦出港,卻離奇落海身亡。遺體在澎湖目斗嶼附近海域被大陸福建籍漁民撈獲。大陸不同意遺體送回台灣,只得在當地火化。

陳碧娥返台後帶回四張照片向監察院陳情,指兒子有多處瘀傷,頭部有疑似「布袋釘」的粗大鋼釘斜插於太陽穴,頭頂則插有一個三角物件,疑遭人殺害後棄海。

當時的監委趙昌平進行了解,並對上校艦長提案彈劾,軍方也展開訪查,但始終未能尋獲證明黃國章遭殺害的具體證據,兩年後,軍方以不起訴結案。

從此,黃國章為何帶傷落海的真相,再也無人聞問,只剩陳碧娥孤軍奮鬥。她投身於軍中人權,為許多軍營冤案家屬出力,成為軍冤案人人耳熟能詳的「黃媽媽」。

陳碧娥的故事被拍成紀錄片「少了一個之後─孤軍」,今天首映,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文化部長鄭麗君等都將蒞臨觀賞。

黃曙光則在片中向黃媽媽承諾,任內「一定會代表海軍跟妳公開道歉」。這也是黃國章冤死多年後,首度有上將司令向家屬道歉。

陳碧娥表示,她認為最該面對的是當年的九一七軍艦的艦長和副艦長,但他們卻得到體制的層層保護,至今艦長都還在退輔會任高職。明天她將赴北檢開庭,繼續為兒子死因真相努力。

(聯合報)
--
基本工資 勞方喊28K 16日審議 商總:時薪別漲逾2%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本月16日召開,將決定208萬名勞工能否調薪。勞方委員13日先舉行會前會,喊出目標月薪上看2.8萬元、時薪164元;因行政院長賴清德前天接受媒體專訪說,基本工資月薪和時薪都應調升,14日要開會前會的資方委員昨僅無奈回應:「院長都已經說了,那就政治性決定吧!」商總則盼時薪調幅勿逾2%。

勞動部每年第三季召開由勞、資、學、政四方組成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討論基本工資是否調漲,委員會做出建議後,由勞動部送交行政院核定生效。目前基本工資月薪2萬2千元,時薪140元,估影響163萬名本勞(含打工族)、45萬名外勞,僱主給薪若低於基本工資,可罰2萬到100萬元。

賴:要多照顧時薪
針對賴揆表示,為改善低薪與保障非典型勞工,基本工資時薪要受到更多照顧,政院日前也宣示時薪目標漲到150元,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昨說,應依最低生活標準平均值乘以就業扶養比,以去年數字是1萬3362元乘以2.16,應調到月薪2萬8826元、時薪164元。
對於基本工資調漲看法,資方委員、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只說:「院長都已經說了,那就政治性決定吧!」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呼籲最好不調,如時薪要調則調幅勿逾2%,否則對經濟發展不利。

賴正鎰說:「時薪調到140元後,餐飲、超商、加油站壓力很大,加油站都快上街頭抗議,許多中小企業也都關門不做了。」他希望時薪調幅別比月薪高,兩者脫鉤,因去年已調過基本工資,加上一例一休、年金減少,消費力大降,企業經營有困難,更說:「如果政府已經決定了,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也不必有了。」

打工族:不無小補
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則澄清,專訪提問是否支持時薪與月薪調幅不同,賴揆表示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如何決定,是否調升非賴揆一人職權,尊重委員會決定。
超商打工族楊先生說,若時薪多10元,月入多1千多元「不無小補」;義大利麵店老闆張女士抱怨,近來生意變差,若人事成本又要增,「店乾脆收一收」。

勞動部委託研究 我國基本工資現況
★2009年起,台灣幾乎每年調整基本工資,但平均調幅不到2%,不如德、法、香港、美、澳、英、日、韓等8個國家╱地區
★台灣基本工資佔平均工資僅40.42%,同樣是9個國家╱地區最低
★台灣基本工資佔平均薪資比率逐年上漲,是因台灣近年名目薪資停滯成長之故
★研究建議不應考慮用公式調整基本工資,應考慮基本工資與通貨膨脹率連動
註:該研究報告為限閱,勞動部僅公開部分摘要,未公開各國詳細資料。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803/LA12/LA12_005.jpg

我基本工資調幅 低於2趴9國最低

月中將協商基本工資是否調漲,而勞動部委託研究基本工資制度報告近日出爐,比較台、美、日、韓、港等9個國家或地區,台灣近年基本工資平均調幅不到2%是最低,且基本工資佔平均工資僅40.42%也是最低。學者建議,政府若想解決低薪、調高基本工資,不如訂出目標,勞資雙方可討論分幾年來達成。

該研究報告為限閱,勞動部僅提供部分摘要。比較台灣、德國、法國、香港、美國、澳洲、英國、日本、南韓的基本工資現況與制度,發現台灣僅原則性規定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開會時間,別國則多明訂檢討最低工資的時間與頻率。
2009年起台灣幾乎每年調整基本工資,但平均調幅不到2%,比另8個國家或地區低;以美元計算基本工資與平均工資,台灣基本工資僅佔平均工資40.42%,也比其他國家44.85%的平均值低。

南韓時薪調至239元
文化大學勞工關係系教授李健鴻說,台灣最低工資佔平均工資比重,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各國相比,在28國排第16、屬中段班,看最低工資佔薪資中位數比重,台灣2016年是49.26%,約排名18,代表對低薪勞工的保障、基本工資仍有提升空間。
南韓近日通過明年基本工資時薪調高至約台幣239元。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分析,近2年台灣基本工資調幅雖不如南韓,但遠高於日本,主因南韓企業守法率低,日本連中小企業遵守基本工資的比率都很高,因此調整相對謹慎;建議政府若要解決低薪可訂出目標,勞資可討論分幾年來達成。

全產總秘書長戴國榮說,南韓基本工資時薪調高後,換算月薪約台幣4.7萬多元,當地雖有許多中小企業揚言倒閉,但也凸顯「南韓和台灣處境相同,為何台灣基本工資仍不到南韓的一半?」
上班族趙小姐說,南韓小吃物價和台灣差不多,基本工資卻高1倍,「南韓大學畢業生起薪打趴我們一般上班族,看不出政府跟企業拿什麼有效方式來打敗韓國」。

(蘋果日報)
--
商總喊話:基本工資勿漲逾2%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第三季會議將在八月十六日召開,由勞資政學四方決議明年基本工資是否調整。全產總表示,基本工資月薪、時薪調幅不該脫鉤;工總質疑,過去兩年基本工資漲了一成,經濟成長速度趕不上工資調漲腳步;商總則主張,此次基本時薪及月薪的漲幅不宜超過二%。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16日召開
勞動部將在十三、十四日分別召開勞、資代表會前會,目前基本工資月薪二萬二千元、時薪一四○元,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先前拋出時薪調到一五○元的目標,行政院長賴清德昨則表示,尊重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決定。

工總:經濟成長趕不上工資上漲
工總理事何語則指出,過去八年GDP增幅約十五%,基本時薪及月薪增幅分別為二十三%及四十二%,過去兩年基本工資更是漲了一成,經濟成長速度趕不上工資調漲腳步。

他表示,工總要求一個公平合理薪資漲跌機制,「現在都用政治力介入,還沒協商就喊一個目標價」,政府干預太多反而造成勞資對立更嚴重。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基本工資去年才調漲,今年再漲,對超商、餐飲、加油站等以時薪計算的行業影響最大,尤其加油站公會反彈最強烈,因油價已由政府制定,加油站利潤薄弱,若再調漲時薪,業者不堪虧損,過去一年已有許多加油站倒閉。商總主張,此次基本時薪及月薪的漲幅不宜超過二%。

全產總:基本月、時薪調幅不該脫鉤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表示,基本月薪、時薪調幅不該脫鉤,行政院似乎偏向兩者可脫鉤,時薪要多調一點,這對勞動市場恐有不好影響。他建議,基本月薪應調到二萬八千元,才能讓勞工因應基本生活需求。

http://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18/08/03/309.jpg

(自由時報)
--
基本工資時薪 不排除分段調

行政院院長賴清德拋出「經濟成果、勞資共享」,暗示今年基本工資漲定了!勞動部預定16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為化解勞資間的僵局,據悉,有審議委員擬妥緩衝備案,建議基本工資時薪可「分段調整」,也就是提出明年元旦先漲至150元、下半年再視經濟情況,調整至155元的腹案。

至月薪部分,調漲4%至22,800元,最有可能獲得共識,但也不排除向資方爭取,調漲5%至23,100元;粗估調4%,企業成本增加160億元,調5%成本增逾230億元。

基本工資審議將於8月16日召開,勞資雙方角力早已開始。對於是否時薪、月薪雙漲,且時薪大於月薪漲幅?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表示,台灣經濟成長的果實,勞資雙方都有貢獻,應該要共享。施強調,基本工資審議是委員會的權責,行政院尊重體制。不過,依相關規定,審議委員會有建議權,最後准駁權在行政院,政院改變委員會決策的案例相當少。

勞動部將在16日召開勞資政學四方代表的基本工資委員會,討論明年基本工資漲幅,勞動部預計13日與勞方召開會前會、14日與資方召開會前會,希望先沙盤推演,凝聚共識。

今年景氣復甦力道強勁,經濟情況持續好轉,行政院高層數度對外宣示要照顧部分工時勞工,特別針對服務業、餐飲業低薪族或打工族,期望透過大幅調漲基本工資時薪,改善低薪問題。

據了解,有委員打算提出「兩段式調整」的備案,主因審議委員會有兩套參考公式,一套是採最低生活費及扶養比,另一套是採經濟成長率及消費者物價指數。如果依照最低生活費及扶養比,基本工資月薪必須要調整至28,826元、時薪也要調至164元,相當月薪調幅31%、時薪17%,委員直言「要一口氣調到此基準有難度」。

由於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收持續創高,有委員認為,這次開會應可以保障這些行業近21萬勞工,將參考企業負擔能力、經濟成長率及消費者物價指數,「逐步將基本工資向上調整」。

「如果時薪一次性調漲10.7%、漲至155元,那最好」,委員說,考量經濟情況起伏、各行各業景氣熱度不同,若在審議委員會,有資方代表反對,不排除會提出明年初先漲至150元、明年下半年視經濟情況再調整至155元,惟下半年可否再調,擬視經濟成長率而定,不過,「要取得勞資政學四方的共識」。學者認為,時薪調太高、企業成本加劇、不僱用打工族,反而是害到邊際勞工。

(工商時報)
--
華山分屍案 女死者曾遭性侵

華山分屍案發生迄今已1個多月,據悉,檢警會同法醫解剖後得知,死者高女確實曾遭兇嫌陳伯謙性侵,並經陳嫌徒手勒頸,導致腦部缺氧窒息而死,再遭分屍。北檢昨傳喚死者家屬,家屬盼檢警繼續調查是否有其他共犯協助分屍、棄屍等。檢警也仍持續釐清相關案情,全案預計近期偵結。

兇嫌:看書學肢解
北檢昨第5度傳喚高女家屬,說明本案偵辦進度,家屬主要提出質疑指,肢解遺體並非易事,懷疑陳嫌可能有高人指點。不過,庭訊結束後,家屬神色凝重,不願受訪。
據了解,陳嫌當庭供稱,他是自己看書學習肢解,並沒有人教他;儘管陳嫌對是否性侵高女一事不願正面回答,且說詞仍避重,但檢警根據遺體跡證,已確認死者在生前或死後曾遭性侵,近日將再提訊陳嫌釐清案情。

針對昨有媒體報導稱死者下體遭割除,且檢方在陳嫌住處查獲的人體標本與死者DNA不符,可能有其他被害人一事,昨引發各界詫異。北檢已嚴正否認此消息,高女親友更是感慨,盼勿再有錯誤報導造成家屬二度傷害。

(蘋果日報)
--
華山分屍案 疑還有受害人

華山分屍案還有第二名被害人?

據悉,台北地檢署偵辦華山分屍案,根據死者的驗屍報告,發現兇嫌陳伯謙殺害死者分屍後,除切下死者雙乳,還發現死者的下體也被割去;更令人驚駭的是,陳嫌住處被搜扣到另一片外觀看似女性人體的乳房組織標本,且與死者的DNA不符,不排除陳嫌所犯殺人罪行還有其他受害者。

兇嫌住處 搜出非死者乳房標本
辦案單位為清查該組非死者的組織標本從何而來,已指示查詢過濾失蹤人口,並委請法醫研究所比對全國無名屍資料庫,釐清有無與該組標本DNA型別相符者。

北檢與法醫研究所未證實、也未否認上述情事,北檢昨指出,有關搜扣與高姓死者DNA不同的人體組織標本,目前未獲得相關訊息;法醫研究所所長涂達人表示,因屬偵查事項,有結果將回覆檢察官,不便對外說明。

檢方為追查死者被割除人體組織的情況,六月二十一日首度提訊陳伯謙,陳供稱,他割下死者的一對乳房,將其中一邊較完整的乳房放入夾鏈袋,袋內加入鹽及明礬,藏放在他的北市大同區住所;另一邊乳房組織,因他不小心割壞,丟棄在華山小木屋及希望廣場中間的公共垃圾桶中。

檢方根據供述,指揮警方搜索陳嫌住處,不僅發現死者單邊乳房組織,還搜出死者下體組織,顯示死者的女性性徵部位都遭陳嫌切割。

更駭人的是,當晚檢警共找到三組疑似人體組織,經法醫鑑定,僅能確認單邊乳房及下體與死者DNA型別相符,現場另查扣到一組外觀疑似女性乳房的切片標本,與死者型別不符;檢警正進一步鑑驗調查,如若該組疑似女性乳房切片標本確是人體組織,不排除陳伯謙犯下不止一件殺人案,甚且可能是連環變態兇手。

連環殺人? 檢方提訊兇嫌
由於案情驚悚、事關重大,檢方前天再次提訊陳伯謙,但不透露任何問訊內容,此外,昨另傳喚被害人家屬釐清一些細節。目前收押中的陳嫌,羈押期即將於八月十八日屆滿兩個月,檢方考量殺害高女的罪證已明確,傾向不聲請延押,全案預定本月中旬前偵結。

卅七歲射箭教練陳伯謙是在今年六月三日深夜,在華山大草原的「野居草堂」小木屋將高姓女子殺害,隔天凌晨將死者分屍裝成七袋,放在機車腳踏墊,分批載至陽明山及新北市三芝等山區丟棄。

(自由時報)
--
華山草原命案現不同DNA? 檢警否認並稱引發社會恐慌

華山草原分屍案解剖及鑑識報告出爐,有媒體2日繪聲繪影指出,檢警在凶嫌陳伯謙住處又發現另一片女性人體組織,指向恐有其他女子受害,稍早檢方「全盤否認」。檢警私下指出,高姓死者遇害,遭媒體大幅度報導,且刻意追求「細節」,對於家屬造成二度傷害,又引發社會恐慌,令人遺憾。

知情人士表示,怎麼會有其他人受害,依照當晚在陳嫌大同區住處搜索,找到的相關證物與死者遭割除的性徵部位「相符」,且並未發現其他人體組織,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有其他「人肉」,目前尚不排除查扣其他動物組織。

今年6月華山草原分屍案引發社會關注,全案經檢警調查、凶嫌自承殺人,且經傳喚證人還原當晚情形,陳嫌殺人罪證明確,但難以排除有共犯協助肢解屍體、棄屍的可能,也無法排除共犯有透過媒體隔空串證之嫌。

截至今晚為止,警方尚未接獲其他與華山草原案件有的失蹤案件。知情人士透露,死者受害、失蹤,造成家屬極大傷害、悲傷,且死者遺體在山區尋獲後,親人面對天人永隔,案發之後難以下嚥,身形暴瘦至少10公斤,「苦撐」至今還出庭協助釐清案情,不該一再戳人傷口,引發社會恐慌。

北檢稍早對媒體表示,有某媒體報導華山分屍案,「陳嫌住處還被搜扣到一片疑似女性的人體組織標本,且與死者的DNA不符」部分,本署目前並未獲得任何相關訊息,否認媒體報導。

(聯合報)
--
競爭力排名降我竟成亞洲後段班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競爭力報告向來是衡量國家競爭效能重要指標,年度報告公布後各國高度重視,也牽動國際企業投資意向。今年台灣在63個受評比國家中名列17名,較去年下降3名,在亞洲評比國家中居後段班,也落後中國的第13名。行政院說,今年政府與企業的評比分數都下降,競爭力確不理想。學者直言,台灣人才外流,競爭力當然屈居劣勢。

引外資誘因幾墊底
分析今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競爭力報告,台灣從去年的第14名,掉到今年的17名;政府效能排名也從去年的第10名下滑到12名。就細項分析,吸引外資誘因排名58,外資自由獲得企業控制權排名53,政府決策能有效執行的評比項目中更名列第46名,公部門採購充分對外國開放也僅名列40名。
相較於亞洲鄰近受評國家與地區,香港排名高居第2名,新加坡位居第3,都比台灣好。政院說,今年競爭力確實是不理想,但政府已經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希望藉由提升基礎建設加強政府競爭力;在企業競爭力部分著手解決五缺問題,讓大家投資台灣。黨政人士指,台灣評比下降,部分因為勞動條件在《勞動基準法》修正後改善,政府會在勞權與經濟發展之間求取平衡。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分析,新加坡一直在吸收各國人才,台灣則是人才不斷流失,且台灣產業選用人才都以本國人為主,競爭力當然居劣勢。台灣數位發展不像中國、新加坡一樣快,也導致排名落後。台灣應該想辦法吸引素質高的各國高級專業人才,解決國內人才流失問題。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直言,香港跟新加坡都是金融中心,是城市型國家較沒有城鄉差距,具備數位競爭力。相較下台灣、韓國以製造業為主,評比排名就會受影響。香港跟新加坡都能讓高階白領、高科技人才進出工作方便,台灣礙於國安因素,對於外籍白領有所考量,沒有完全開放,人才自然會減少與流失。

業者轟政策太排外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說,台灣競爭力落後最主要就是投資不足,背後因素就是台灣過度民粹,很多政策都很排外,包括在來台金流、人流審查設下重重限制,且缺乏賦稅制度誘因。
對於企業界十分在意的缺電問題,經濟部長沈榮津昨也強調,大修發電機組已歸隊,新建機組如期併聯,年底整個備轉容量將達6%,臨時事故可保障不缺電。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803/LA06/LA06_005.jpg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803/LA06/LA06_006.jpg

6面向剖析 競爭力倒退《蘋果》探原因

蔡英文政府執政滿2年,雖致力年金、轉型正義等各項改革,並進行修《勞基法》顧勞權,並要以「5+2」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帶動經濟發展,但國際評比中,台灣競爭力卻持續倒退。為何政府期盼與國際評比有此落差?到底問題在哪裡?《蘋果》透過民生、產銷、治安、房產、投資及環評等危機的面向,加以剖析。

【民生篇】漲價 停電 政府應變不足

蔡英文政府上台2年,雖稱致力各項改革,但也遭遇不少問題,從二修《勞基法》造成各行各業減漲,815全台大停電、衛生紙之亂,近期還有香蕉等水果產銷失衡,民生議題多次失分。總統府說會降低相關事件再發生機率。但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指出,民生小事累積起來就是大事。
前年2月蔡政府第一次修《勞基法》,要讓台灣全面落實周休二日,但新法上路後各行各業以反映人力成本為由紛紛喊漲;同年11月再修法,包括加班費核實計算、放寬七休一,又被批勞權倒退。

中華電信5月引爆「499之亂」,民眾瘋狂排隊申辦,抱怨連連。資料照片
去年8月15日,因大潭天然氣電廠的承攬商誤觸,造成供氣閥關閉,造成全台灣838萬戶停電,中油董事長陳金德、經濟部長李世光請辭獲准。今年2月,媒體報導國際紙漿價格上揚,衛生紙恐漲價引起民眾恐慌搶購,事後證明是廠商促銷手法惹禍;5月卻又發生中華電信提出限時1周的「499吃到飽」方案,造成民眾瘋狂排隊;近期則是水果產銷失衡問題。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說,未來對任何新措施,政府都會在實施之前和產業做出完整溝通,也會務必讓正確的訊息,送到人民手中。龐建國認為,競爭力下降是政府效能和經濟成長低落造成,政府若要提升台灣競爭力就一定搞好經濟,否則缺乏成長發展基礎。

【產銷篇】產業沒定位 果價頻頻崩盤

上月陸續發生香蕉、木瓜、火龍果等價格慘跌,農民指責是政府調節不力,農業政策失能。在屏東里港種植木瓜、小黃瓜的農友吳志賢不滿說,政府對農業發展政策未定調,為何美國能向台灣強銷牛肉等農畜產?日本能對外賣核食?政府卻是一句加入WTO,不能干預市場機制,且台灣也不能拒絕美日銷來的食品,這種矛盾讓農民百思不解。
「農民最不希望看到供需失調,政府就開始拿補貼因應,但是,政府有真正為農產品找出路嗎?」吳志賢表示,台灣農業技藝聞名全球,像香蕉等都可以像紐西蘭奇異果,發展為單一特色外銷農產,可是,為何早年香蕉產業能成外銷大宗大賺外匯,現在卻不能?

吳志賢無奈說,國家農業定位不明,就構建不出完整體系配套,難怪不熟市場運作的農民,只能讓盤商等居間操控,見好就瘋狂搶種,供需失調就易出現價崩危機。
「綠農的家」創辦人洪輝祥表示,政府在最近的農產失調中是矛盾的,像萬丹紅豆品質好,商人見有商機就低價進口,衝擊到國內農產。政府卻推說「尊重市場機制」。
屏科大農業企業管理系教授陳淑恩說,政府在物種面積、產量、行銷倉儲等好像都認真在做,但都有不足之處,像農產導入企業化控管,又如農民缺投資風險概念致瘋狂搶種,產銷出問題再怪政府,要政府補貼、找外銷等來解決問題,透露政府農業政策美中不足。

【房產篇】打房成效低 高房價難解套

台灣民眾買房負擔重,內政部長徐國勇日前還構想降低購屋自備款至1成,卻飽受抨擊。專家直指房價過高、薪資太低,才是民眾離購屋夢愈來愈低的主因,但一連串打房政策仍不見成效,顯見政府無力解決房價問題。
據內政部統計今年Q1全國房價所得比為9.08倍,台北市最高達15倍、新北市也要12.75倍,等於全台民眾平均不吃不喝逾9年才買得起房,台北市更須15年。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彭建文指,合理範圍應在5至8倍,目前並非健康的市場,「我國所得長期偏低,物價水準卻直直上漲,是房價所得比居高不下的禍首,政府應從提高國民所得下手。」

買房有多難?28歲李小姐在台北擔任銀行理專,年薪逾60萬元、存款近80萬元,平時還做小額投資,每天省吃儉用仍買不起房,目前以月租8000元在板橋住頂樓加蓋。在台中工作的汪小姐月薪3.6萬元,她以能負擔的1.2萬元房貸回推,能買的房價僅350萬元,這種預算的房子在台中卻相當少。
對此,總統蔡英文昨在住都中心揭幕典禮時強調,成立此專責機構是為實現居住正義,政府除完成都更三法修法、推動包租代管,現在還有2.2萬戶興建中的社會住宅,更要致力讓年輕人所得提高。

【托育篇】雙胞胎倍增 卻無政策支持

為改善少子化,行政院擬定不少政策刺激生育率,但忽視現今所衍生另個問題「雙胞胎增加」,據國民健康署資料,93至104年出生嬰兒人數逐年減少,但雙(多)胞胎卻增加,10年增1倍。原因為「薪水低」、「居住不正義」,導致晚婚,婦女生育年齡變晚下,多不易受孕,只好尋求醫生以人工生殖等技術幫助,因此雙(多)胞胎比率大幅增加。
但政府生養托育政策中,沒考慮雙(多)胞胎家庭,如雙胞胎屬高危險妊娠,需更多醫療協助,但健保無補助;及雙(多)胞胎1歲前,一次照顧多子相當困難,許多保母不願接案,政府缺乏提供雙(多)胞胎家庭保母媒合平台。甚至無後援的雙薪家庭,1人須請假或離職才能照顧,之後又難回職場,提高失業率。

一般雙薪家庭扶養雙胞胎送保母或私幼(托)一個月至少4萬元至5萬元,但公托、公幼抽籤相當難,因此負擔重,若缺乏社會支持,也常導致憂鬱、過勞等問題。此外,6歲以下幼兒照護資源普遍缺乏,如托嬰中心只到3歲前,公幼要3歲才能抽籤,全職雙胞胎媽媽葳葳(化名)說:「小孩3月過3歲生日,公幼5月抽籤、9月入學,變成3月到9月空窗,沒地方送小孩,私幼又額滿,真不知該怎辦?」
一連串問題,導致不少家庭不敢生養下一胎,因陪伴孩子時間短、金錢壓力增、生活品質降低等,讓家長對孩子心存虧欠,也對未來憂心忡忡。

【投資篇】環評沒效率 企業斥絆腳石

避免開發行為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環境影響評估法》明訂工廠等開發行為需先經環評通過,但該法上路24年屢遭企業痛批是投資「絆腳石」,工總日前發表產業白皮書,更直指環評制度將讓大型投資外移。
近年爭議不斷的台塑六輕3個擴建案環差,分別歷經4至6年,最後由環評大會決議重做環評。台塑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善志感慨,「就為了一些被挑剔的小問題」,環評制度無限上綱,已成產業發展殺手。

攸關台積電10 奈米先進製程建廠計劃的中科園區開發案,也歷時3年環評,2015年才過,台積電3奈米設廠計劃一度傳出走美國,政府大力挽留才確定落腳南科。
台灣環工技師公會前理事長陳俊明說,環評制度「獨具否決權」、「無量化標準」、「只評負面」等,是嚇跑業者、投資外移原因。工總理事長王文淵日前提到環保政策看法,也說台灣曾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現連尾巴都幾乎排不進去」。
環保署回應,近年已新增環評專案小組審查以3次為限,審查時間以半年到1年為限等規定,效率大幅提升。也著手推動修法,建構更明確、有效率的環評制度,未來每案估半年至1年內可審結。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說,開發單位找顧問公司調查,很多調查資料疏漏或不完整,是審查延宕原因之一,應修法回歸由政府發包執行環境調查。

【治安篇】缺預防方法犯罪斷根不易

犯罪型態不斷更迭,近年讓民眾深惡痛絕的莫過於詐騙、毒品及槍枝3大問題,據統計,警方2年來查獲6000多公斤毒品,2個月來逮捕736名詐欺犯,去年查獲1632把槍,每月平均7件槍擊案,面對治安惡化,警方雖強力掃蕩,中央卻在預防、監控部分缺乏方法,難以斷根。
刑事局表示,跨境詐欺集團已組織化經營,遭瓦解仍能迅速再生,犯罪區域從中、台擴散至歐、美。警大助理教授黃文志表示,做好電信、網路及金流控管,就能有效遏止,但國內欠缺電信管理辦法,需交通部拿出解決之道,同時制訂電信詐欺專法。

毒品方面,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楊士隆指出,2012至2017年新興毒品致死件數從每年10件驟升至100件,致死平均年齡是29歲、最小用毒年紀是國小三年級,建議仿效先進國家進行毒品監控研究,及早掌握、預防新型態毒品入侵。
改造槍在黑市暢行無阻,除部分走私流入,最大宗來源竟是玩具槍。行政院在2014年決議由經濟部擔任市售玩具槍的中央主管機關,迄今仍無具體管理或商品檢驗措施。警大教授吳耀宗說,槍枝管制專業性不足,未將槍枝的口徑、動能等基本知識納入《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未來修法時應請槍械專家來定義。

(蘋果日報)
--
馬勝集團吸金案 台灣總裁判刑11年

馬勝金融集團打著美國掛牌公司關係企業招牌,成員開名車出入炫富,招攬投資,宣稱每月保證配息3~8%,吸金139億元,被害者逾千人,新北地院昨依違反銀行法等,判馬勝台灣區總裁張金素11年徒刑,併科罰金1億元、總裁特助賈翔傑9年徒刑,併科罰金5000萬元。

據了解,此次宣判是馬勝集團第1波起訴範圍,實際提告的被害者並不多;涉入此案的講師廖泰宇及自稱「正能量女神」的楊秀娟2人,曾出書教人「變有錢」,案發前又愛PO買豪宅、訂法拉利跑車等炫富文,分別被判8年及7年8個月徒刑,投資專家羅詠樂(本名羅志偉)被判4年4個月徒刑,幹部陳子俊、袁凱昌等8人被判3至9年不等徒刑,上述11人併科1000萬至5000萬元不等罰金。

張金素等均未出庭聆判,1名何姓被害者遭拐走284萬元積蓄後至今仍無法拿回,她昨受訪時說,有被害者因此自殺身亡、家庭失和,且有被告換名字持續騙,一審判太輕,希望上訴後至少判14、15年徒刑,甚至無期徒刑,以遏止歪風!

檢調調查,張金素等人宣稱,馬勝是美國皇家控股公司所屬關係企業,從事外匯、黃金交易平台等業務,在台灣各地甚至遠赴峇里島、澳門辦說明會,招攬會員投資1000至3萬美元不等金額,聲稱可月收3~8%配息,還有業務獎金,其實只是拿後金付前金,標準老鼠會模式。

馬勝後來發不出錢且將款項轉往海外,檢調發動搜索查扣現金、珠寶等奢侈品及賓利、瑪莎拉蒂等名車,還在張金素家中發現1個以5萬現金折成的鈔票花束。

(自由時報)
--
馬勝吸金139億 總裁判11年吐1億

馬勝金融集團對外打著美國上櫃公司所屬關係企業,推銷馬勝基金投資方案,年利率最高96%,招攬上千名會員,吸金高達139億7255萬元,新北地院2日依違反銀行法等罪判處馬勝台灣總裁張金素11年徒刑、併科1億元罰金,全案可上訴。

此外,本名羅志偉的股市名嘴羅詠樂遭判4年4個月,併科罰金1千萬元;其餘被告則分遭判處9年至4年不等徒刑。何姓被害婦人昨到場聆判,她表示何金素等人犯罪情節重大,從未向被害者道歉,法院量刑太輕,應該要重判14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

她說,馬勝非法吸金讓部份受害人也因此家庭失和,甚至想不開、或是籌不出醫藥費,至少已有300多位受害者組成聯盟提出團體訴訟,且目前仍在違法吸金,被害人除將提出上訴,也將對張金素等人提出民事求償。

馬勝金融集團自2013年3月起,對外強調母公司是美國皇家控股集團,台灣區負責人張金素除以月付3%至8%紅利吸金,同時還以雙軌制的多層次傳銷推廣投資方案,推薦成功者還可獲得6%至10%不等的「推薦獎金」。

法院審理發現,張金素自2013年起在台吸金達139億7255萬餘元,由於馬勝集團違法吸金案件眾多,除了檢方追加其訴其餘被告18件外,併案審理也高達69件。

合議庭認為,張金素等人貪圖一己私益,以變質多層次傳銷方式招攬投資人參加馬勝集團投資方案,違法吸金數額相當大,被害人數眾多,依法判張金素等人有期徒刑11年到4年不等徒刑。

(中國時報)
--
躲教召 3年移送1642人

不少役男退伍後常以「出國」為由「躲教召」,監院調查發現,二○一五到二○一七年「因事出國」合計超過六萬一千人,占全部教召核免人數約七成七;而三年來因教召未到,移送地檢署偵辦者共一六四二人,最重被判六個月有期徒刑。報告直指,「國人憂患意識低落,敵情觀念淡薄,後備軍力堪憂」。

監院報告:後備軍力堪憂
監委林雅鋒、江綺雯調查後備軍人戰力,發現編管後備軍人從二千年占當時全國總人口數十五%,去年底降至十一%,未來十年也會逐年下降。原本退伍八年內,每兩年一訓,原則召訓四次,但自二○一五年起,國防部逕以行政命令改為八年內召訓二次,召訓維持既有施訓天數,頻率卻減少,戰時無法發揮應有後備戰力。

調查報告指出,國防部尚未就八年內「二年一訓」與「二訓換補」二者戰力差異,實施量化比較,而我國年度教育召集天數較美國、以色列、新加坡等國差距甚大,加上今年開始實施軍事訓練役僅受訓四個月,受軍事訓練役者已非成熟可恃戰鬥員,如無配套措施將嚴重影響後備戰力。

因事出國免召 3年來占77%
監院統計,二○一五到二○一七年教召,其中「因事出國」人數三年來雖已減少七六一六人、減幅三十二% ,惟二○一七年仍占當年核免人數七十%。

報告指出,網路出現指導網民如何逃避教召巧門,問題嚴重性不容小覷,後備軍人如不能體會動員工作與國家安全間的依存關係,而排斥部隊各項召集動員工作,後備軍力堪憂。

逃避教召巧門遍傳 問題嚴重
此外,三年來因教召未到而移送地檢署偵辦計一六四二人,其中尚未判決七八○人、不起訴五八一人。刑事處分二八一人中,五十人被判二到六月徒刑、一五七人得易科罰金、十人獲緩刑、六十四人緩起訴。

去年就發生一名後備軍人收到教召令,佯稱報到日當天要前往澳門,並填寫免召申請書、切結書;但報到日當天他辦理出境,卻在免稅店逛半小時就入境,最後被移送法辦,並依「妨害兵役治罪條例」判刑二月、緩刑兩年。

(自由時報)
--
後備軍人逐年遞減 戰力拉警報

兵制改變 召訓方式未配套
美國參議院通過的二○一九年國防授權法案涉台條文提及,美國國防部長須和我國對口諮商,全面評估我後備軍力;不過,監察院近日公布的後備戰力報告指出,我國兵制改變,召訓規則未採相應配套,導致召訓期程短、課目無法配合戰備需求、訓練要求不嚴等缺失,我國後備部隊能否短時間達「就地動員、就地作戰」與「及時動員、及時作戰」目標,不乏質疑聲浪。

二年一訓 召訓率僅約五成
國軍後備軍人召集對象,主要鎖定退伍八年內官兵,現採「二年一訓」、「二訓換補」原則,意指被召集二次的後備軍人,軍方可能安排其他剛退伍、未召訓的後備軍人替換,藉此提升召訓人數與換補頻率。國防部評估,現行召訓率約在五成以上。

監察委員林雅鋒、江綺雯上月底公布的後備戰力相關調查報告指出,我國後備軍人編管人數逐年遞減、召訓天數與頻次不如其他國家。我國現頻次為二年一訓、一次五到七日,反觀採全民皆兵的以色列,召訓對象為退伍三年內官兵,每年施以十八日至廿八日訓練。另外,我國軍事訓練役後備軍人和服役一年以上者,召訓原則皆一致,軍方未採相應配套作為。

報告亦指出,大多數後備部隊均以步兵旅型態執行守備任務,訓練重點置於手槍、步槍、機槍和迫擊砲等輕兵器實彈射擊,但以往曾發生召訓單位裝備不足,教官施教還得輪流操作,導致召員閒置時間過長。

報告認為,軍方應充實訓練裝備,避免採用過於陳舊裝備、甚至代用品施訓,才能提升訓練成效;亦可充分運用高、新科技武器單位任職的退伍志願役官兵專業,提高召訓強度。

報告指出,後備部隊戰力強弱和訓練長短成正比,但我國後備軍人召集質量,能否因應日益傾斜的兩岸軍事力量,有效支援現役部隊作戰?均屬可慮。且當台海有事,必全民總動員投入作戰,後備軍人召集後,能否在最短時間內有效動員,達「就地動員、就地作戰」目標,不乏質疑聲浪。

立法院法制局日前針對後備動員制度發布報告指出,我國後備軍人仍有逾六成未曾受召訓,隨著軍事訓練役備役人員逐漸換補,今年底編管結訓人數將達廿萬人,主管機關應妥慎評估現行後備動員制度訂定的召訓範圍、人數與召訓次數的妥適性。

國軍官員表示,隨著戰爭型態改變,不再以「人海戰術」取勝,因此現今召訓以具備高專長者為優先,但相關召訓政策、內容都會滾動式檢討、精進。

http://img.ltn.com.tw/2018/new/aug/3/images/bigPic/600_346.jpg

軍訓役上路 後備教召應更多更長

國防部義務役後備軍人召集採「二年一訓」、「二訓換補」制度,盼藉此提升我國後備軍人召訓率;不過,陸軍備役少將于北辰昨受訪指出,服四個月軍事訓練役的民國八十三年次以後役男,和過去服役一、二年的常備役男相比,動員能量已降到很低,主管機關應針對動員制度做出重大變革,增加動員教召頻次、時間,否則役男恐難以投入戰鬥。

四個月役期戰訓有限 退將籲調整動員制度

曾任陸軍五四二旅旅長的于北辰表示,我國義務役男早期須服役兩年,大多經歷二次基地訓練,當役男役期減至一年時,官兵已不見得都有機會參與基地訓練,如今我國採行役期四個月軍事訓練役,這批役男更不可能下基地,軍旅專長和戰訓熟練度可能更低於前者。

于北辰說,「訓練」才能使官兵保有戰力,但隨著役期變革,每名後備軍人的軍旅生涯、訓練歷程不同,卻 都「二年一訓、二訓換補」,他認為,整個動員制度應有所改變。

于北辰舉例,採全民皆兵制度的以色列,後備動員召訓期間為我國四到五倍,才能保持後備動員戰力不墜,反觀我國實施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如動員制度未隨兵役制度調整,會導致「可動員人數很多、可作戰人數減少」的情形,因此他建議,動員教召的頻次、召集時間都應增加,否則無法作戰。

海軍前新江艦長呂禮詩認為,教召應從「內容」精進,並安排後備軍人和現役常備部隊一同演訓,避免後備單位「自己玩自己的」。他舉例,如教召期程為五日,前三天可安排後備軍人習得新式軍備,最後一、二日則隨常備部隊參與部分演訓,可使後備軍人藉由觀摩,習得現役部隊運作與戰術,加強我國後備戰力。

(自由時報)
--
金檢期間擅刪電郵 富邦壽挨罰1260萬

保險局列3大缺失 第3家吃下逾千萬罰單壽險業
金管會二○一六年對富邦集團執行專案金檢,檢查期間發現富邦人壽的委託代操海外股票的檢查事項相關電子郵件竟遭刪除,金管會昨對此開罰九○○萬元,加上不動產營繕工程採購缺失,合計裁罰富邦人壽一二六○萬元。富邦人壽是繼遠雄人壽、統一安聯後,史上第三家吃下千萬以上罰單的壽險公司。

富邦壽:將加強內控
富邦人壽表示,已就金管會處分內容處理改善,加強檢視相關流程和內控機制。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表示,富邦人壽共有三大缺失,包括「委託代操海外股票」、「不動產營繕工程類採購」及「不動產投資及有價證券投資」。「委託代操海外股票」方面,金管會進行金檢期間,發現與檢查事項有關的電子郵件遭到不明原因刪除,涉及隱匿或毀損相關業務資料,由於情節重大,依「保險法」該項條文處最高罰鍰九○○萬元,並要求公司懲處失職人員。

金管會並表示,富邦人壽辦理委託代操海外股票的遴選、審議及增加金額等作業程序,未能審慎確實,顯示該公司法遵及內控制度未能有效發揮,依法懲處一年內不得新增委託國外代操投資業務部位。

至於「不動產營繕工程類採購」方面,經金管會查出該公司遴選及議價程序相關缺失,其中辦理土地新建工程委託廠商擔任專案管理顧問,獲選公司為富邦建設;且簽訂「無線網路服務租賃合約書」案,在邀請廠商參標、遴選過程等,未依內部作業程序辦理,獲選廠商是台灣固網,同樣是富邦集團的公司。上述缺失,金管會開罰三六○萬元。

另外,「不動產投資及有價證券投資」方面,富邦人壽辦理有價證券投資前評估,以及投資後管理停損執行作業等相關作業控管機制,有欠妥適或欠完整,這部分金管會予以糾正處分。

(自由時報)
--
爭勞權!台大醫院成立工會 院方鼓勵

經過半年籌備,台大醫院企業工會正式成立,已有近百名員工加入,加入員工表示,盼能爭取勞動權益,改善「血汗醫護」現況。台大院方對工會抱持鼓勵立場。

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指出,台大員工近七千人,有時很難得知基層心聲,望以工會為橋梁,保持院方與基層員工良好溝通。

身為醫學中心龍頭 別具意義

目前醫院成立企業工會並不多,台大醫院有國內醫學中心龍頭之稱,成立工會,別具意義。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理事長黃致翰表示,台大醫院成立企業工會後,組成不只有醫師、護理師,只要受雇於台大的員工都可加入,希望台大企業工會發揮領頭羊的功能,讓國內更多醫院跟進。

台大企業工會臉書專頁上,寫著「 不當蠟燭,不做天使」, 副標語是「讓我們一起成為對病人負責任的勞工」。 台大工會秘書廖郁雯表示,院內基層員工從年初起每月開會討論勞權問題,也有護理師反映交班太晚,沒車返家、醫院宿舍不足及超時工作等問題,這些問題透過個人力量很難發聲,因此醞釀成立工會,盼透過團體力量能與院方協調。

工會成員、台大內科部護理師白紹煒表示,自己最在乎的就是工時過長問題,但進入台大服務以來,發現護理部學長姐對延遲下班卻無人反應,超時工作也不能報加班費,盼透過工會力量改善此積習,準時下班才能養足體力照顧病人。

對「負時數」潛規則開第一槍

台大工會成立後,第一步就是改善護理人員「負時數」問題,並獲院方正面回應。台大醫院企業工會顧問陳亮甫說,所謂負時數,就是護理人員每周應上班四十小時,但有時排班時間不足,或當天人力充足但病人不多,醫院會請護理師先下班,少上班的時數就先欠著,所欠時數就是負時數。

陳亮甫說,工會並非要推翻負時數制度,但護理師在意的是,院方一直以來有個潛規則,出國休假要提前兩周申請,倘若有負時數就不能出國,或需用年休把負時數扣掉才能出國,例如原本欠了十六小時的班,就必須扣抵兩天的假才能出國。

工會認為,負時數並非護理師怠工或偷懶,院方卻把責任歸咎在員工,經工會跟院方溝通後,人資回應,醫院並沒有這項規定。陳亮甫說,除了台大外,很多醫院也有負時數的潛規則,盼透過台大開了第一槍,其他醫院也會見賢思齊,跟進改善。

醫師何時納勞基法? 衛福部:朝明年9月努力

為改善醫師勞動條件,受雇醫師預計明年九月納入勞基法,但一直傳出可能會有變數。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已成立工作小組,朝明年九月入法的目標前進,但由於醫療職場特殊,涉及照顧病患,去年提出的住院醫師工時指引,每周八十小時工時及連續最長工時廿八小時,勞動部尚未接受。

石崇良表示,目前勞基法最大限度是每周工時七十二小時及連續最長工時十二小時,上述住院醫師工作指引的規定時數,與之差距頗大,「確實差得有點多」。但石崇良強調,醫療具特殊性,會持續和勞動部溝通協調。若勞動部實在不同意,不排除考量在醫療法內修訂,保障醫師的勞動權益。

據了解,立法院要求今年底之前,勞動部應預告「醫師納勞基法」,讓醫院能有半年以上心理準備,以便事前調整醫師人力。不過,許多臨床醫師仍擔心納入勞基法跳票,更凸顯醫院成立工會的重要。

另外,醫院成立工會後,根據勞資爭議處理法規定,由於醫療產業並非「禁止罷工」的領域,部分民眾擔心醫師、護理師等醫護人員會不會罷工?對此,嘉基體系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關係企業工會副理事長巫文安指出,醫護人員在取得合法罷工權前,需先與院方協商,簽訂必要服務條款,讓醫院得以維持必要運作,不會損及患者權益,民眾不需擔心。

團體力量大! 嘉基工會出馬 做到這2件事

出現勞權爭議,個人無法有效爭取,但透過團體力量可以與資方協商。已成立兩年的嘉義基督教醫院企業工會,經積極與院方溝通,不僅將護理人員交班時的重疊時間併入工時,也改善颱風天出勤狀況,讓醫護人員颱風天不再需要冒風雨顧門診。

醫勞盟理事長儲寧瑋表示,目前醫院除了醫師,其他職業人員都已納勞基法保障範圍,醫院應容許員工組織醫院工會。

醫勞盟秘書長詹淳琪表示,台北市第一個成立工會的是台北市聯合醫院,接著才是台大。台灣現有的醫院企業工會並不多,包括北市聯醫、高雄醫大醫療事業企業工會及嘉基工會等,屏基近日也成立工會,為院內員工爭取勞動權益。

台大醫院企業工會顧問、萬芳醫院住院醫師陳亮甫說,全台醫院再怎麼標榜守法,內部都有勞動問題,有些違法的事,醫院最高管理階層未必知道,醫療院所都需工會相關組織,提升醫療服務品質,進一步顧及病人安全。

嘉基企業工會副理事長巫文安指出,嘉義基督教醫院企業工會主要任務包括參與職員福利相關會議,如勞資會議、退休金委員會議、職安會、員工福利委員會等,由工會內部選舉指派代表,與院方管理階層協商,目前獲得院方正面回應。

高醫大醫療事業企業工會於一九九六年成立,副理事長陳建立坦言,成立之初十分艱辛,因院方管理階層認為工會是洪水猛獸,時常打壓工會,造成勞資對立,但經過廿一年磨合,目前院方與工會是合作關係,呼籲醫院管理階層不用害怕醫院企業工會的存在,因為員工好,醫院就好。

醫療朝大型化發展 6成醫師是受雇者

醫師執業形式已經改變,過去自己就能夠經營診所或醫院,甚至拿著醫師包就可以出門看診的小鎮醫師,現在已成為少數。國內醫療朝大型化發展,大多數醫師成為醫院裡的小員工,連鎖診所也愈來愈多,根據統計,目前至少六成醫師是受雇者,勞動權益值得重視 。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於去年九月成立,理事長黃致翰表示,促使醫護人員組成工會,就是因為醫護人員的勞動權太不被重視,「尤其在長庚急診出走事件後,讓所有醫護人員都知道一件事,不論你當到多高的職位,院方要你走時,你只能走。」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朱顯光表示,醫改會已成立十八年,早在成立之初,就提醒愈來愈多醫師是受雇者的事實,呼籲醫院成立工會,爭取醫護人員權益。以台大醫院而言,根據健保每年公布全台醫院財報,台大盈餘幾乎每年都在前三名,但盈餘並未反映於改善醫護工作環境,期待成立工會後,員工可以向院方爭取。

不過,並非所有醫師都贊同醫院成立工會,台大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認為,成立工會未必是改善血汗醫護環境最合適的解方。他說,合理的工時是必須的,衛福部也應提出改善醫師臨床人力不足的方法,但許多民眾的觀念也應該改變。

(聯合報)
--
觀光局訂Airbnb條款 訂房網刊非法民宿可罰30萬+斷IP

全台非法日租套房猖獗,交通部觀光局研擬修正「發展觀光條例」第55-1條,不僅加嚴非法日租套房罰則,從3萬元提高至6萬元;這次也首度增訂「Airbnb」條款納管平台網站,若網站刊登非法日租套房,非法套房、網路平台業者,將一併罰6萬至30萬元。若未下架可連續處罰,NCC等相關機關將可逕行阻斷平台IP、移除訊息。觀光局今下午將邀旅館、旅行業者及地方政府開會討論。

立法院去年才三讀通過「發展觀光條例」第55-1、55-2條修正條文,增訂非法日租套房在Airbnb、Facebook等網路或電子平面媒體刊登攬客或營業廣告,可開罰套房業者三萬元至卅萬元。不過非法日租套房仍不斷攀升,旅宿業者6月更大動作抗議。在政務委員張景森強力主導下,觀光局再次修法。

觀光局表示,這次修法除了加重屋主刊登非法旅宿廣告的罰則,最低罰鍰從3萬元加嚴到6萬元,最高仍維持30萬元,也首度納入訂房網等平台,若刊登非法旅宿資訊的訂房業者,必須負擔連帶責任,一併處6萬至30萬元,若限期未下架,屋主、訂房網都將可連次處罰至改善為止。

舉例來說,一名屋主在甲、乙、丙三地各有一間民宿,但沒有營業執照或登記證,並刊登在A網站攬客上,首次將可罰屋主18萬元、A網站18萬元,若未改善,將可連續處罰。

此外,條文也增列「得通知相關機關逕行停止行為人網路之使用、移除訊息內容」,平台網站刊登非法旅宿訊息,NCC等單位將可阻斷平台網站IP或移除訊息內容。

事實上,雖然「觀光發展條例」並未將網站平台納管,但台北市、新北市過去都曾依消保法對Airbnb開罰,但因Airbnb設於境外難以裁罰,新北市更曾將裁罰書寄到新加波、荷蘭及美國,但該處Airbnb都只稱為客服中心,是否下架權限不在他們,最終都不了了之,這次將平台網站入法,若修法順利,縣市政府皆需依法裁處。

至於阻斷IP,據了解,由於國內若要關閉境外訂房平台IP仍只限台灣網域,若國外旅客在他國上Airbnb訂台灣的房間,恐怕仍是管不到。

對此,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陳家瑜認為,分享經濟是全世界的趨勢,嚴訂法規固然可強迫非法民宿從訂房網下架,但當非法旅宿轉為口耳相傳或別的管道訂房時,非法旅宿問題依然存在。

陳家瑜認為,日本6月15實施新的民泊法,當時Airbnb上8成的非法民宿都下架,但日本有針對各種民間住宿、套房,訂定完整嚴謹的規則,讓業者循著管道合法登記後再到平台登記。

坊間除了Airbnb,若消費者住過日租套房,也常與房東留Line、電話,私下訂房轉帳付款。陳家瑜提醒,觀光局不能忘記「源頭還是民宿的問題」,當「非法日租套房」從Airbnb上攬客轉為地下化,非法的問題依然存在。

她認為,就像過去討論Uber議題,分享經濟平台不應只有觀光局在解決,更上位的政策是什麼,應更明確訂定出來。建議觀光局仍應與業者共同思考,究竟是要完全杜絕非法民宿,還是輔導他們走向合法,透過嚴謹的規定講清楚遊戲規則,「玩不起的不要玩,但玩得起的,不能因次扼殺平台經濟。」

中華民國旅館商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張榮南則認為,所有觀光產業,無論陸客、新南向,來台灣若都透過Airbnb訂房,卻都是讓這些非法業者什麼都不用做就坐享其成,對於修法他「舉雙手贊成!」他認為,透過修法嚴格管制平台,修法後平台就能有依據,讓非法業者下架,「這樣的管制對大家都好」。

訂房網刊非法民宿 擬罰30萬、斷IP

全台非法日租套房猖獗,觀光局研擬修正「發展觀光條例」第五十五之一條,不僅加嚴非法日租套房罰則,也增訂「Airbnb」條款,納管平台網站,若網站刊登非法日租套房,非法套房、網路平台業者,將一併罰六萬至卅萬元;若未下架可連續處罰,NCC等相關機關將可逕行阻斷平台IP、移除訊息。觀光局今下午將邀旅館、旅行業者及地方政府開會討論。

立法院去年才三讀通過「發展觀光條例」第五十五之一、之二修正條文,增訂非法日租套房在Airbnb、臉書等網路或電子平面媒體刊登攬客或營業廣告,可開罰套房業者三萬至卅萬元。但非法日租套房仍不斷攀升,旅宿業者六月更大動作抗議。在政務委員張景森強力主導下,觀光局再次修法。

觀光局表示,這次修法除加重屋主刊登非法旅宿廣告的罰則,最低罰鍰從三萬元加嚴到六萬元,最高仍維持卅萬元;也首度納管訂房網等平台,若刊登非法旅宿資訊,訂房業者須負擔連帶責任,一併處六萬至卅萬元,若限期未下架,屋主、訂房網都將可連次處罰,直到改善為止。

舉例來說,一名屋主在甲、乙、丙三地各有一間民宿,但沒營業執照或登記證,並刊登在A網站攬客,首次將可罰屋主十八萬元、A網站十八萬元,若未改善,將可連續處罰。

此外,條文也增列「得通知相關機關逕行停止行為人網路之使用、移除訊息內容」,平台網站刊登非法旅宿訊息,NCC等單位將可阻斷平台網站IP或移除訊息內容。

「觀光發展條例」目前雖尚未將網站平台納管,但雙北過去都曾依消保法對Airbnb開罰,但因Airbnb設於境外難以裁罰,新北市更曾將裁罰書寄到新加坡、荷蘭及美國,但該處Airbnb都只稱為客服中心,是否下架權限不在他們,最終都不了了之。這次將平台網站納管入法,若修法順利,縣市政府皆需依法裁處。

至於阻斷IP,據了解,由於國內若要關閉境外訂房平台IP仍只限台灣網域,若國外旅客在他國上Airbnb訂台灣的房間,恐怕仍是管不到。

訂房網刊非法房源擬罰 Airbnb:期待與政府合作

交通部觀光局擬修正「發展觀光條例」第55-1條,納入「Airbnb條款」,未來刊登非法日租套房的網站,最高將處以30萬罰鍰,並得要求網站撤除刊登訊息,若不移除可連續罰,甚至切斷網路IP。Airbnb今發布聲明,認為這項修正沒反映新的旅遊型態,且傷害台灣觀光發展,期待與政府合作,建立兼顧在地需求的旅宿法規。

Airbnb表示,他們在台灣的房東社群,在過去12個月,接待來自全球146國超過140萬人次旅客,協助台灣觀光產業走向國際、蓬勃發展,讓世界旅人透過在地、真實、多元、包容與永續的旅遊形式,認識台灣。

Airbnb表示,這項發展觀光條例修正提案,顯然並未反映出21世紀遊客所擁抱的旅遊型態,甚至還可能傷害台灣觀光產業的健康發展,也未顧及多數台灣民眾擁抱共享經濟的事實。

Airbnb認為,近一步限制住家分享,顯然是與全球趨勢與民眾的期盼背道而馳,對住家分享訂定相宜的法規,透過明確的遊戲規則來讓參與庶民經濟與共享經濟的民眾有規則可循,絕對比全面性的禁止更有助於推動台灣觀光業的發展。

Airbnb表示,已與全球超過500個國家或城市政府合作,建立從法規、稅務到國際推廣等不同的合作夥伴關係,期待與政府合作,建立兼顧在地需求的旅宿法規,擁抱多元、體驗式的旅遊業健康化發展風潮,讓更多世界旅人能透過Airbnb社群看見台灣、愛上台灣。

(聯合報)
--
政策轉彎 交通部嚴管Airbnb

在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的強力主導下,交通部觀光局擬修正「發展觀光條例」第55-1條,納入「Airbnb條款」,未來刊登非法日租套房的網站,最高將處以30萬罰鍰,並得要求網站撤除刊登訊息;若網站不移除,不僅可連續罰,還會被切斷網路IP。

這項修法,意味政府對日租套房及Airbnb等租屋平台的政策態度,從前交通部長賀陳旦的「技術輔導共存共榮」,轉變為加強防堵。記者昨日聯繫旅遊住宿平台Airbnb,但無法取得回應。

交通部觀光局今(3)日將舉行「發展觀光條例」第55-1條修正草案會議。立法院去年才三讀通過「發展觀光條例」第55-1、55-2條修正條文,增訂非法日租套房在Airbnb、Facebook等網路或電子平面媒體刊登攬客或營業廣告,可開罰套房業者3萬元至30萬元。

但非法日租套房數量仍持續攀升,全台旅館業者今年6月更大動作集結抗議,要求政府對讓非法日租套房登住宿訊息的Airbnb「硬起來」。

知情人士透露,旅宿界發現觀光局有意輔導日租套房合法化,趕緊於6月20日拜會張景森,尋求支持。張景森在會中力挺旅宿業者,並指示觀光局加強防堵,觀光局今日才邀集旅館、旅宿業者開會,研議修訂「發展觀光條例」第55-1條。

本次修法有三大方向。首先,為遏止非法非法旅宿業旅宿業者,以各種媒體散布、播送或刊登非法營業廣告,最低罰鍰從3萬元加嚴至6萬元。

其次,非法旅宿的住宿訊息或廣告,多透過Airbnb等網路平台刊登,這次首度納入連網路平台一併處罰,並要求業者移除訊息或下架,若不履行,旅宿業者及網路平台都可連續開罰。罰鍰將從6萬到30萬元不等。

最後一項修法最受關注,主管機關得通知相關機關逕行停止「行為人」網路之使用、移除訊息內容。觀光局解釋,為加強管理力道,若網路平台刊登非法日租套房且不下架,得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等相關單位協助,阻斷IP不讓民眾使用,等於主管機關可強制停止Airbnb在台灣的使用。

據了解,這次將網路平台納管入法,日前觀光局與NCC代表曾到行政院開會,NCC承諾可透過阻斷網路IP方式解決,但只能關掉Aibnb等境外訂房平台在台灣的網域,若國外旅客在他國上Airbnb訂台灣的房間,恐怕仍是管不到。

(經濟日報)
--
「我開的價碼很合理」新北環保稽查員索賄判7年6月

新北市環保局陸姓稽查員利用職權向違規廠商索賄,陸續收了15萬元前金卻不做事,前年10月在收後謝時被檢廉單位逮捕,雖然人贓俱獲,仍矢口否認犯行,今被新北地方法院依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罪判刑7年6月。

判決指出,陸姓稽查員(46歲)前年8月得知新北市樹林區某工廠違法水汙法,於事私下聯絡業者,佯稱違法大概要裁罰80萬元,但他有辦法用30萬元解決問題,還可以讓工廠取得許可文件,就地合法。

陸男為了取信業者,見面時直接用手機操作環保局系統,佯稱之前也曾幫其他違規業者辦過同樣的事,還說自己的價碼很合理,更不諱言「我是組長,如果有別組稽查員來稽查,只要通知我就好」;業者信以為真,陸續交付9萬元和6萬元前金,仍被環保局裁罰,查證後才知道自己受騙上當。

檢廉偵辦此案時,陸員一開始對於犯行均坦承不諱,但交保後就改口,辯稱沒有詐財的意思,強調用意只是想取得撰寫計畫書的兼差機會,不知道業者為什麼要給他錢,全案進到法院審理程序後,他也只認自己違反公務員服務法,但說法未被採信。

法院調查,陸男不但收錢,還跟業者一起上KTV歡唱,期間還說「我開的價碼很合理」、「總共有5個人要打點」、「價格太低變成我還要倒貼」等語,有錄音為憑。

法院認為陸男身為公務員,本應奉公守法、廉潔自持,卻貪圖不法財物,利用職務上機會,向民眾詐取財物,違法亂紀,不但造成被害人困擾,也毀壞公務機關聲譽,犯後又飾詞狡辯,因此量處其刑。

(聯合報)
--
到日本買防蚊片轉賣 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

夏日蚊蟲滋生,讓民眾不勝其擾,很多年輕人到日本旅遊,購買防蚊片回來上網賣,賺筆外快,沒想到被檢舉違反環保用藥管理法,吃上罰單。彰化縣環保局表示,今年到7月底為止,全國各縣市查獲違反環保用藥管理法案件達15件,彰化就佔了4件,由於最高可處30萬元罰鍰,民眾要注意以免觸法。

彰化縣環保局指出,依環境用藥管理法規定,未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可在網路上刊載販賣防蚊液、防蚊掛片、蟑螂、螞蟻藥等環境用藥商品,違者可處6萬到30萬元罰鍰。

彰化縣環保局綜合計畫科長陳金蘭表示,到今年7月為止,各縣市查獲環境用藥管理法案件共17件,彰化縣就佔了4件,主要是年輕人到日本旅遊時,買了很受歡迎的金鳥KINCHO、Fumakilla 366日防蚊片等環境用藥商品回來,並上網刊登廣告販售,多少增加收入,沒想到遭到檢舉,經環保局查證屬實,分別處以6萬元罰鍰,付出慘痛代價。

陳金蘭提醒民眾,如有從國外旅遊自行攜入環境用藥,依環境用藥管理法規定,限供自用,禁止販賣或廣告行為,如有朋友託售應拒絕以免觸法。

陳金蘭說,市面上依法登記核發的一般環境用藥至少有788種,這些藥劑都有經過政府層層把關,民眾不需遠從國外或網路購買來路不明、誇大不實的環境用藥,在選購環境用藥時,要注意四個口訣:第一、「對症下藥」,確認防治對象;第二、「認明合法登記」,注意產品標示是否有環保署核准的字號;第三、「確認產品有效期限」,以免買到過期的劣藥;第四、「先看標示再使用」,正確使用,才能安全又有效。

環保局表示,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已建置「環境用藥許可證照查詢系統」(http://mdc.epa.gov.tw/PublicInfo),只需鍵入產品名稱或許可證字號,即可查詢所選購的環境用藥是否合法登記。

(聯合報)
--
車禍當下說沒事後又提告求償 律師教你自保

用路人對「肇事逃逸」不夠了解,以為雙方口頭說沒事,或講好各自處理車損不向對方求償等就以為沒事,但只要另一方别有居心,在事後驗傷提告,藉刑事要求鉅額民事賠償,律師林麗芬建議,車禍務必下車察看,即使雙方當事人「看起來」沒事也要報警,或留下對方連絡方式,事後打個電話關心,才能讓車禍後遺症降到最低。

不過,開車撞到人下車關心做半套法官可能也不埋單,台中吳姓男子2017年2月開車行經台中雙十路一段右轉至精武路時,後照鏡與行人穿越道上的顏姓女子擦撞,女子當場趴倒在地,身體多處擦傷,吳當下雖下車將顏扶到一旁休息,但未報警或叫救護車,也沒留聯絡方式就離開,台中地院除了依過失致人受傷罪判他3月徒刑得易科罰金,又依肇事致人傷害逃逸罪,判有期徒刑1年2月。

但並非車禍有人死傷才有肇事逃逸的問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縱使無人死傷,只是車體摩擦或毀損,行為人仍有義務留在現場並為適當處置。

邱姓男子去年3月間準備將停在彰化員林市路邊的車輛開向車道,疑似擦撞前車保險桿未下車察看,事後被依肇事逃逸罰鍰3000元,吊扣駕駛執照3個月,他不服提行政訴訟,法官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保險桿殘留約數公分擦痕,擦撞時前車並無明顯搖晃,擦撞力道甚微,法官採信他不知車輛擦撞才撤單。

(聯合報)
--
還記得塑化劑風暴嗎?廠商判賠395萬元

7年前國內發生塑化劑風暴,消基會提告向37家廠商求償78.7億元,後來遭索償的廠商數減少,一審法院認為塑化劑不影響健康,判廠商給付120萬元;台灣高等法院認為塑化劑有毒且損害健康,改判廠商給付精神賠償等共395萬元。消基會針對昱伸香料等公司上訴,最高法院判上訴駁回定讞。

消基會主張,昱伸公司購買具毒性的化學原料塑化劑,混入合法食品添加物「起雲劑」內,調製成黑心的起雲劑,供應給16家下游廠商,這些起雲劑被用來生產運動飲料、濃縮果汁、果醬及麵包、蛋糕等食品。賓漢香料化學公司也同樣製造黑心起雲劑,並銷售給統一公司生產飲料,戕害國民健康。

二審時,遭求償的廠商共25家。高院指出,塑化劑是毒性物質,就算大部分能排出體外,仍有小部分殘留體內;雖然對健康不會達到需就醫治療的程度,但不等於沒有傷害,因而判准精神慰撫金、懲罰性賠償金等共395萬元。因二審判決時,有5家公司獲判免賠,消基會針對所有公司上訴,但最高院駁回。

本案刑事部分,最高法院依常業詐欺、詐欺取財、詐欺得利等罪,判昱伸香料公司賴俊傑、簡玲媛有期徒刑15年、12年定讞。賓漢香料公司王粉觸犯常業詐欺等罪,判10年定讞;陳哲雄在上訴最高法院後死亡,判公訴不受理確定。

民事部分,消基會接受568名消費者委託,打團體訴訟向昱伸香料、賓漢等37家廠商求償,年紀最小的消費者不到1歲。消基會原求償78.7億元,起訴後考量昱伸、賓漢惡意犯案,其他廠商不知情,將求償金額縮減為24億餘元。

一審法院根據衛生署「食品中塑化劑汙染衛教手冊」,認定塑化劑進入人體後,大部分會經尿液、糞便排出,對健康不會造成損害,僅判18家廠商賠償商品價金共120萬元。

二審時,法官也認為,消費者主張身體或健康受侵害,應以必要者為限,塑化劑食品事件爆發後,雖然有消費者因本身疑慮而進行健康檢查,然健康檢查結果,如無法證明是因吃這些食品致成傷或因而罹患疾病且有治療必要,就難認是必要醫療支出。而塑化劑進入人體雖會影響或干擾內分泌系統,造成健康問題,但攝取量若不大,也不致產生急性重大疾病,多數可能於3日內透過尿液或糞便排出。但昱伸、賓漢公司在起雲劑中故意添加塑化劑,並銷售給下游,消費者得依修正前消保法第51條規定,請求損害額3倍以下懲罰性賠償金。

(聯合報)
--
上半年網路犯罪逾七千件 嫌犯比去年同期增逾千人

內政部今天發布,今年上半年網路犯罪共發生7034件,以「詐欺」占29.7%最多,「妨害名譽(信用)」占18.7%次之,「侵害智慧財產權」占15.1%居第3,三者合占63.5%,破獲率則是79.6%,比去年同期上升4.8%。

內政部表示,網路隨著科技的普及與快速發展,已成為便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環,另一方面也被不法分子利用為犯罪工具,今年上半年網路犯罪被害6950人,比去年同期增2.4%,其中50歲以上被害則較去年同期減少20.4%,嫌疑犯7成2為男性,18至39歲占72.1%。

內政部表示,今年上半年網路犯罪發生共7034件,以「詐欺」2087件最多,「妨害名譽(信用)」1317件次之,「侵害智慧財產權」1059件居第3,比去年同期增加414件,主要是因為「妨害名譽(信用)」增加243件、「毒品」增加127件增多,但「妨害電腦使用」則減少208件。

內政部表示,上半年網路犯罪發生數占全部刑案比例為4.97%,各案類別網路犯罪占各該案類比率以「妨害電腦使用」87.84%最高,「侵害智慧財產權」45.04%次之,餘依序「妨害名譽(信用)」35.90%、「賭博」30.54%、「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25.16%、「詐欺」16.42%。

內政部表示,在破獲部分,上半年破獲數5596件,以「詐欺」破獲1792件最多,「侵害智慧財產權」1012件次之,破獲數比去年同期增加647件,「妨害名譽(信用)」破獲增加204件最多,破獲率則是79.56%,比去年同期上升4.80個百分點,「妨害電腦使用」因來源端為中國大陸、香港等地,追查不易,所以破獲率近2成7較低,其餘主要案類破獲率皆7成3以上。

內政部表示,上半年網路犯罪嫌疑犯6212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351人,增加27.79%,以30至39歲增加464人最多,增加超過三成,其中男性4472人,占71.99%,女性1740人占28.01%;18至39歲嫌疑犯占72.06%。

在被害人部分,上半年網路犯罪被害人695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65人,以24至29歲增加267人最多,50歲以上被害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94人,其中男性4105人占59.06%,女性2845人占40.94%,18至49歲被害人占84.61%。

(聯合報)
--
反制機師罷工 華航證實提出訴訟

不滿飛安、過勞等協商破裂,由國籍航空長榮、華航組成的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發動罷工投票,不排除中秋連假罷工,華航稍早證實已向法院申請「民事聲請定暫時狀態處份及緊急處置狀」,提出「職業工會不存在罷工權」以及「罷工決議不成立」訴訟,要求法院在訴訟結果判定前,工會均不得罷工。對此,機師工會回應認為欺人太甚。

針對提出訴訟,華航表示,這是因應桃園機師職業工會近期抗爭行為,為保障旅客權益與公司正常營運,尋求合理法律行動,期能降低對公眾運輸之衝擊。華航表示,從未放棄與機師工會協商的機會,再次呼籲理性協商。

機師工會則指出,華航不認真解決事情, 一定要用這種小動作,這種蠻橫、顢頇的作法,且根本沒認真看機師工會訴求,不用心於經營華航,只會打壓工會,卻不好好地想想如何照顧員工。他們指出,相信法官會有公正判斷。

機師職業工會發起罷工投票,根據統計,會員總計有1426人,至今已有1072人投票,預期皆是投下罷工贊成票,讓取得合法罷工權已成定局,華航和長榮日前也疾呼工會坐下來協商。

(聯合報)
--
挨批「冥婚反悔」 超跑富少低調出席女友告別式

心靈海創辦人之子游瀚甯上月在自強隧道開超跑肇事,造成女友劉映采前座不幸身亡,劉女今天出殯,游的父母被問及是否要冥婚?游父說:「他是我們永遠的女兒、永遠的媳婦,我們還有下個行程要走,不好意思。」,游母則說:「我們已感到相當悲痛,請給我們一點時間。」

劉的表弟之前曾批游「沒上香、說要冥婚也反悔」游昨天提前來到現場上香,並與他的表弟溝通,劉家不希望他過於高調。今天游男從側門走入,在友人攙扶下,步行入內,避開大部分媒體,被媒體問及「至今一句道歉都沒有嗎?」游仍沒有回應,表情嚴肅的進入會場。

游男和父母今天全程參與位於第一殯儀館的告別式,但劉女遺體移靈後,游男獨自坐小巴士離開,前往二殯參與火化儀式,游父母則坐車離開。

游的父母坐在車上被媒體問及「事發至今有什麼話要說?」、「還會冥婚嗎?」和「想對永遠的媳婦說什麼?」等語,起初都雙手合十道歉,不願回應,後來才說:「她是我們永遠的女兒。」等語。

游日前在道歉聲明中說,「原已打算與她攜手共渡此生,此時此刻面對失去她的悲痛」,還承諾會代替她照顧雙親,讓她能無牽無掛;但劉映采的表弟日前發表聲明,游至今未上香,只是想博取外界同情,還不准他們對新聞媒體發言,「你要我如何理解你的真愛?」

劉的表弟聲明還指出,游家原本在7月9號提出冥婚,當時家人悲痛,表示若是姊姊遺願便會尊重,十天後,游家卻反悔,完全沒與家人商量。

(聯合晚報)

生活

學貸可4年只繳息 新方案下月上路 50萬人受惠

為減輕年輕人就學貸款還款壓力,行政院院長賴清德昨拍板「就學貸款輕鬆還」政策,正在償還就學貸款的貸款人,最多可申請4年只繳利息期暫不還本金措施,方案下月1日上路,50萬名以上正在償還學貸的貸款人,都能受惠。有貸學貸的民眾認新方案有利減低經濟壓力,但家長則認為延長利息本金均緩繳的期限,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為助學子求學期間能不必為學費操心,政府開辦就學貸款,供高中職以上在學學生申請,只要家庭年所得120萬元以下,或超過120萬元但家中有2人讀高中以上學校,或經學校認定有貸款必要者,均可申請。
因學貸在畢業後開始還款,考量社會新鮮人薪水不高,政府已設「寬限期」,畢業後1年的貸款人均可申請1年內利息全免且不還本金。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昨說,輕鬆還政策新增,已開始還款的貸款人也可向承貸銀行申請「只繳息不還本」,期限最長4年,最短1年,可分次申請,貸款人不需償還本金,「只繳息期」過後,貸款人再依原定借款期間攤還本息。

家長:治標不治本
此外,為進一步照顧弱勢,姚立德說,現行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月薪未達3萬元者可申請最長4年免還本金、免利息門檻,也放寬月薪未達3.5萬元者可申請;現約有4萬人申請,未來可能再增加3.8萬人,共約7.8萬人受惠。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表示,政府並非要讓貸款人免償本金,仍秉持「有借有還」原則,希望透過新方案協助年輕人的生涯規劃更有彈性,維持生活品質。
大學與研究所均讀私校、累積70多萬元學貸的民眾張小姐說,社會新鮮人通常要等工作2、3年後才會調薪,學貸最多4年可只繳利息,能讓新鮮人先顧好生活品質,也可進行小額投資、放大收入,是相當不錯的政策。板橋有一位孩子在還學貸的黃媽媽說,學生貸款主要負擔仍在於本金,4年只繳利息比較像治標不治本,不如再延長目前只有1年的緩繳期,否則仍無法解決本金負擔。

「少子化 負擔不大」
據教育部統計,現有87萬人申請學貸,約50萬人正在還款;推估輕鬆還新政所需補貼利息最高15億元,但少子化影響會逐年下降,不會造成政府太大負擔。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803/LA12/LA12_002.jpg

「延遲給付以後還款壓力恐更大」

行政院長賴清德拍板學貸還款可申請4年「只繳息期」,不繳本金,減輕年輕學子就學貸款負擔。不過,學者質疑政院推出政策的時機是為了爭取年輕人的選票,且還款只是「延遲給付」而已,以後還款的壓力可能更大。

「挽回青年選票」
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勳直言,這只是延緩青年還款時機而已,無法實質減緩青年的還款壓力,應該還是要設法提高青年第一份工作的薪資所得。尤其年底地方選舉在即,賴清德在這個時機點拋出政策,當然有選舉考量和政治目的。
鈕則勳認為,民進黨執政前也開了很多支票,有些到目前都無法兌現,現在又再開空頭支票,說服力低,青年族群很難再相信政府。但在蔡政府政績不佳的情況下,若不推出相關利多政策,年底選戰會非常難選。
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研究所教授龐建國說,民進黨的青年選票正在流失,現在推出政策希望挽回年輕人的心,但此政策有點圖窮匕見、挖東牆補西牆,玩不出新把戲,而且只是「延遲給付」的概念,可能讓未來支付的代價更大,年輕人未必敢埋單。

(蘋果日報)
--
學貸只繳息不還本 最長4年

為減輕學貸族就學貸款還款負擔,降低初踏入職場時的經濟壓力,行政院長賴清德昨主持院會時拍板,今年九月一日起推動就學貸款「只繳息不還本」,最多可申請四年只繳息不用還本金。

此外,也放寬經濟條件弱勢者申請學貸「緩繳期」的所得門檻,將現行月收入未達三萬元調整為未達三.五萬元,緩繳期最長也是四年,兩項新制估計逾五十萬人受惠。

原本月還6545元 可只繳575元利息
教育部規劃,自九月一日起所有學貸貸款人,除了原有第一年無需還本息的寬限期外,新增最長四年的「只繳息期」,也就是說還款期限可延長最多四年,貸款人負擔利息一.一五%,政府負擔○.九五%,預計五十萬人受惠,每年約增加九萬人。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表示,「只繳息期」可分次向承貸銀行申請,每次至少一年,貸款人可自行選擇只繳息的期限,如一次一年、兩年、三年或四年,期間內隨時可還本金。「只繳息期」過後,貸款人再依原定借款期間攤還本息。

教育部試算,若就讀私立大學四年期間借了就學貸款六十萬元,八年內還清,每個月要還六五四五元的學貸本息,申請「只繳息期」的話,每月僅需繳交五七五元利息,可以累積創業基金、減輕還款人負擔。

月收入未達3.5萬 可申請緩繳
另外,放寬申請「緩繳期」所得門檻由前一年平均月收未達三萬元,放寬到未達三.五萬元,緩繳期每次一年,最多四年,貸款人可不用還本金也不用繳利息,利息由政府負擔。目前已有四萬人申請緩繳期,預計將新增受惠三.八萬人。

中低收入戶享2優惠 共可延8年
貸款人若是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每月收入未達三.五萬元的經濟弱勢者,未來將可分別申請「只繳息期」與「緩繳期」最多各四年,加總共八年,彈性搭配使用。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昨表示,目前就學貸款餘額有一七九五億元 ,逾放比○.五六%,呆帳十.一億元,實際呆帳並不多。就學貸款最大的承貸銀行是台銀,另三家銀行為高雄銀、土銀與北富銀。

四家承貸學貸銀行將透過簡訊、電子郵件、客服人員電話,向學貸族宣導教育部政策,例如學貸族若要申請只繳息不還本,只要網路下載申請書,填妥後以通訊方式申請展延即可。

(自由時報)
--
學貸緩繳9月起放寬 可4年只繳息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拍板放寬就學貸款還款條件,學貸貸款人最多可申請四年「只繳息期」,期間只須繳息,不用還本金,同時也放寬緩繳門檻,預計九月一日上路,估計將有五十萬人以上受惠。

賴清德表示,這項就學貸款新措施,可減輕剛畢業的學貸還款負擔,幫助青年完善職涯發展規畫、累積創業資本,提供彈性理財空間。

教育部昨天在行政院會報告「就學貸款輕鬆還措施」,現行可申請一年不用還本息的寬限期,自九月起,可申請最長四年的「只繳息期」,四年期間只繳利息、不用還本,由貸款人負擔利息一.一五%,政府負擔○.九五%,預計將有五十萬人可受惠,每年約增加九萬人。

根據教育部規畫,「只繳息期」可分次向承貸銀行申請,貸款人可自行選擇只繳息的期限,財務狀況若好轉,可以隨時還本金。待「只繳息期」過後,貸款人再依原定借款期間攤還本息。教育部次長姚立德指出,申請新措施時,將會提高繳息總額。

教育部指出,目前全國平均學貸金額為二十八萬元,若就讀大學期間,共貸款三十萬元,八年內還清,每個月須償還本金及利息三二七三元,若申請「只繳息期」,每月只須繳二八八元的利息,減輕二九八五元的負擔,暫時減輕還款負擔。不過,貸款人也因此須多繳一萬三八二四元的利息。

教育部規畫,專供經濟弱勢者申請的就學貸款四年「緩繳期」,將放寬申請條件,申請門檻由前一年平均月收未達新台幣三萬元,放寬到未達三萬五千元,貸款人可不用還本金、也不用繳利息,利息由政府負擔。教育部指出,目前已有四萬人申請「緩繳期」,預計將新增三萬八千人,共七萬八千人可受惠。

貸款人若屬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每月收入未達三萬五千元的經濟弱勢,將可分別申請「只繳息期」與「緩繳期」最多各四年,總共八年,可彈性搭配使用。

姚立德指出,目前就學貸款餘額有一七九五億元 ,逾放比○.五六%,呆帳十點一億元,實際呆帳並不多。因應兩項新措施,政府將新增利息支出,預估第一年為六億元,每年微幅成長至第十二年起趨於穩定,每年十二點九億元。

(聯合報)
--
政院再釋利多 學貸4年只繳息不還本 9.1上路

估50萬學貸族受惠

年底縣市長選舉將至,行政院今天再釋政策利多,推出「就學貸款輕鬆還措施」,放寬就學貸款還款條件,已開始償還學貸的貸款人,不論經濟條件,隨時可申請最長4年的「只繳息期」,這段期間還款可只繳利息、不用還本金,新制9月1日上路,預估50萬人受惠。

此外,教育部也放寬學貸「緩繳期」申請條件,現行規定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每月收入未達3萬元的貸款人,可申請「免還本金、免利息」的緩繳期措施,每次申請1年,最多4年。為進一步照顧弱勢,將申請門檻從未達3萬元,放寬為3萬5千元。

緩繳期措施實行後,現行屆期還款人,若符合條件,也能提出申請。教育部表示,目前申請緩繳期約4萬人,再加上新增受惠3萬8千人,估計約7萬8千人受惠。

現行學貸還款,貸款學生原本就享有1年的「寬限期」,可在畢業或退伍後滿1年的次日起,繳交利息及本金。為幫助青年職涯規劃,政府再新增「只繳息期」新制,可分次申請,每次至少1年,也可申請2年、3年,最多4年。

只繳息期間,不用償還本金,只要繳利息,學生負擔利息1.15%,政府負擔0.95%,只繳息期過後,再依原定借款期間攤還本息。

舉例來說,陳同學大學四年期間,就學貸款本金共40萬元,8年之內要還清貸款,平均每月需償還的本金及利息約4364元,若在申請「只繳息不還本」緩衝制度期間,每月僅需繳383元利息,可減輕3981元的負擔。

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表示,若只繳息期間,經濟狀況允許,也可同時還本金。目前正在還學貸的約有50萬人,這50萬人都能受惠,未來每年再增加9萬人。

至於這項政策所需的經費,姚立德表示,政府新增成本第1年6億元,每年微幅成長,到第9年最高峰為15.4億元,到第12年起趨於穩定,每年12.9億元 。

政院端學貸緩繳 學生批:只是幫銀行賺利息

行政院今天針對學生貸款提出緩繳政策,希望減輕學生負擔,但學生和家長團體對此不同調。有學生說,「對學生沒有幫助」,現在教育部一方面允許部分學校調漲學雜費、另方面又給學生緩繳,「只是幫助台銀收取更多學生利息而已」,但有家長肯定學貸延長給付的政策。

本金沒變 漲學費後要付更多

申請學貸的中興大學楊姓學生表示,雖然看起來似乎可緩繳幾年減輕學生負擔,但本金還是沒有改變,現在教育部又允許學校調漲學雜費,學生整體要付出的金額反而變得更高,「僅僅是協助台銀賺取更多利息而已」。

高教工會主任林柏儀說,緩繳僅是拖延問題,學生還是得面對學貸,政府要思考的是在經濟成長的同時,也要減輕學生負擔,讓每個人都負擔的起學雜費,「這樣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式」。

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召集人吳福濱說,對學生減輕壓力就是對年輕人減輕壓力,但這是短期辦法,還是要想辦法提高薪水、經濟弄好、解決青年低薪的困境,才能根本解決青年壓力。

家長團體肯定 「還是要治本」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彭淑燕說,「肯定學貸延長給付的政策,能夠緩解學生的壓力」,但這是治標,也得治本,政府應藉著少子化整頓高教,完善高教退場機制、讓不適任的學校退場,才不會讓學生念了大學後學不到東西,「僅僅是用近百萬的學貸換來一紙文憑」,但至少揹學貸還是要揹得有意義。

興大生抗議漲學費

教育部通過文藻外語大學及中興大學調漲學雜費,但今天反教育商品化聯盟與興大學生代表到教育部前抗議,指學校兩周內就通過調漲案,且公聽會意見多數為反對調漲,學校卻稱學生多表同意。中興大學發聲明表示,今年調漲學雜費後預估增收1226萬元,將全部專款專用於學生事務,校方也強調,學生代表全程參與討論與決策。

(聯合晚報)
--
就學貸款先繳息 畢業生可輕鬆還款

大學畢業後,借貸年輕人增加可4年只繳息不還本!行政院長賴清德2日拍板,教育部自9月1日起,將推動就學貸款寬緩措施,包括新增4年「只繳息不還本」的寬緩優惠,同時放寬申請緩繳門檻至平均月收入3萬5千元以下。新方案將可大為減輕剛畢業學生的學貸還款負擔,有助青年完善職涯發展規劃、累積創業資本。

賴清德2日在行政院會指出,目前借款人畢業後只有第1年無需還本息、本金的寬限期。教育部將從9月1日開始額外新增4年「只繳息不還本」的優惠,與現行寬限期同步進行。另同時放寬申請緩繳門檻(由前一年平均月收入未達3萬元,調整為未達3萬5千元),緩繳期間無須還本與繳息,減輕年輕人畢業後還款負擔。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表示,許多年輕人畢業1年以後的工作通常薪水比較低,若要同時還貸將會對他們的經濟造成負擔。因此,政府才規劃「只繳息期」和「緩繳期」,預計今年有50萬人受惠,可以幫助年輕人規劃職涯發展空間。

姚立德特別說明,已經開始還款的貸款人,都可以向承貸銀行申請「只繳息不還本」措施,貸款人可依自身需求及經濟負擔,向承貸銀行申請最長4年之「只繳息期」,「只繳息期」得分次申請,每次至少1年,貸款人可自行選擇只繳息的期限,如1次1年、2年、3年或4年;只繳息期間,貸款人不用償還本金,只要繳交利息,「只繳息期」過後,貸款人再依原定借款期間攤還本息。

姚立德也指出,另現行規定具有特定身分(如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每月收入未達3萬元)之貸款人可申請免還本金、免利息之措施,「緩繳期」每次申請1年,最多4年,而為加強政府照顧貸款人的心意,放寬貸款人申請「緩繳期」之所得門檻,將現行門檻由未達3萬元調整為未達3.5萬元,在「緩繳期」貸款人完全不用負擔利息,由政府吸收。

他進一步說,免還本金、免繳息措施已協助4萬人減輕本金、利息負擔,再加上新增的3.8萬人,約有7.8萬人可享有免還本金、免繳息的優惠。

(台灣醒報)
--
台北市機車未兩段左轉 罰金年逾千萬

10大易違規路口 南京東路、塔悠路口居榜首
台北市機車騎士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常年盤據交通違規前三名,根據交通警察大隊統計,二○一五年至今年上半年前十大易違規路口,合計一年開出兩萬多張罰單,罰金逾一千萬元,以連年榜首的南京東路與塔悠路口來說,全年罰單數量達四一五八張,北市府就進帳二五○萬元。市議員王威中批評,市府每年從機車族狠撈一千萬元,卻不改善告示牌,根本把騎士當提款機。

王威中批市府缺失不改善 把騎士當提款機
交通警察大隊統計指出,今年上半年機車未依規定兩段式左轉的前十大路口,依序為南京東路與塔悠路口;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市民大道與延吉街口;忠誠路與中山北路口;西藏路與艋舺大道口; 安康路與康寧路;承德路與大業路口;石牌路與東華街口;八德路與中坡北路口;基河路與劍潭路口。

提醒告示牌設在路側 易被忽略
以二○一六年起蟬聯榜首的南京東路與塔悠路口來說,該路口雖是十字路口,但因塔悠路的路型彎折,機車騎士就算是順著塔悠路走,也得在該路口兩段式左轉,但現行提醒兩段式轉彎的告示牌設置在路側,不明顯常被忽略。

王威中昨天召開記者會質疑,該路口違規件數逐年上升,市府近幾年改善措施,竟然只將告示牌改成夜間會發亮的內照式牌面,但觀察發現,易違規路口的重複度高,每年罰單數量也居高不下,卻看不見市府想改善的決心,根本把民眾當提款機。

警方:將檢討易違規路口 持續改善
對此,市警局松山分局交通組長林榮峰表示,台北市每一季都會對易違規路口進行滾動式檢討,利用軟質導管阻隔或者增加告示牌面,都會持續改善。

http://img.ltn.com.tw/2018/new/aug/3/images/bigPic/600_127.jpg

(自由時報)
--
雙北1280定期票 上路3個月成效不佳

議員:使用人數下降 是否研議降價

雙北公共運輸一二八○定期票上路三個多月,台北市議員汪志冰調閱資料發現,不論是定期票購票數五月僅二十三萬人、六月降至二十二萬人;續票人數也從五月的十一萬人,六月僅剩七.五萬人,質疑嘗鮮期過後,一二八○票價吸引力不足,是否研議降價。但交通局長陳學台指出,定期票是為期兩年的試辦計畫,下半年將分析成效,並不會調整票價。

交通局長:試辦2年 不會調整票價
台北市議員何志偉表示,為補貼定期票造成公車、捷運業者的票價短收,台北市政府五月、六月合計補貼一億多元,但這兩個月以來,公車運量只提升一%、捷運運量沒有增加,「用一億元換一%值得嗎?」陳學台坦承,定期票有幫助公共運輸使用量成長,只是幅度還不明顯。

汪志冰指出,若定期票降到八百元,台北市雖要補貼約二十多億元,但既然台北市有能力還債五二○億元,那二十多億元對台北市來說算多還是算少?既然交通局十月要調查定期票成效,就應該去了解潛在的購票族群來說,實施的需求是什麼。

陳學台回應,北市府後續做統計分析後,會再檢討,但定期票其實是先試辦兩年的政策,目的是給民眾時間,去調整運具使用習慣,未來可能配合增加私人運具成本的方式。汪志冰反問,這是否代表試辦的兩年間不會調整票價?陳回應,對。

(自由時報)

政經

前瞻預算執行率僅3成 政府效能低落

政府效能改革,是總統蔡英文選舉時宣示改革重點,執政2年來成效卻備受質疑。但以被賦予加速推動結構轉型重責大任的8年8800億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為例,審計部報告卻指,第1期1070億餘元預算竟只用160億餘元,執行率僅12.89%,嚴重落後。學者說因有些建設仍是構想階段,才造成「預算下來、建設沒跟上」現象。但行政院澄清,審計部未計今年上半年執行進度,預算執行率已達3成。

蔡總統強調要革新政府效能,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後強調是做事實,要致力為人民解決問題。賴日前在民進黨「改革政績一定營」共識營中報告執政2年成果,還細數強調行政、立法合作,2年來已通過516項法案;共核定507項計劃方案,其中經費破百億元以上共79項,改革內容包括年金改革、轉型正義、《公投法》、《政黨法》、體改、電業自由化、促進能源轉型、留住外籍專業人才等。
賴揆對施政信心滿滿,但蔡政府2年來,台灣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競爭力報告排名節節敗退,今年落居17名,被13名的中國遠拋腦後。《蘋果》最新民調更顯示,49.25%的民眾認為,是因政府首長施政未落實,無法解決台灣當前問題,才導致台灣競爭力下滑。對於日前水果價格崩盤等亂象,更有50.39%民眾認為是政府失能所致。
被蔡政府視為推動轉型、厚植經濟成長潛力的8年8800億元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雖然遭在野黨質疑是新瓶裝舊酒,許多是延續計劃,無法帶來經濟新動力。但在民進黨多數的立法院中,仍是強勢通過。不料,據審計部日前報告指出,前瞻計畫第1期特別預算執行進度嚴重落後,1070億餘元預算只用了160億餘元,執行率僅12.89%。

學者:錢沒用在刀口
長期觀察政府施政的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認為,預算執行率低落問題在於,地方政府的建設需要先寫計劃,才能夠撥補經費,因此為選前的利多,政府急著把錢花完,公務員需要生出很多漂亮的計劃書,但有建設本來就處於構想階段而已,還沒辦法真正執行,造成「預算下來,建設卻沒跟上」的現象。施也指出,前瞻基礎建設感覺就是像以前國民黨會做的綁樁行為,把錢用在刀口上、人民期待的事務在哪?
實踐大學博雅學部副教授賴岳謙指,蔡政府倉促提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先射箭、再畫靶」,靶心不是「經濟效益」,是「地方派系」,先提8800億元吸引廠商、地方政府、議員派系要來爭奪預算,想要拿到預算就要向蔡英文輸誠、靠攏。
賴岳謙指,如此作法可能對選舉有用,但執行上工程的建設可能不符合經濟效益,只是好看、有願景的感覺。

政院:前瞻進度合理
賴岳謙表示,例如佔前瞻建設最大的鐵道建設,台灣已經有高密度的台鐵、高鐵和高速公路等綿密系統,其經濟效益比沒高速公路時代的交通建設還要低,要帶動地方繁榮效果有限。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昨強調,審計部報告只統計去年12月,忽略這半年來的執行進度;前瞻計畫從去年8月通過到同年底僅有4個月的時間,總預算分配實現比率僅12.89%屬於合理範圍。從去年9月到今年6月底為止,總預算1070.7億元中,預算支用分配數為427.25億元,實際執行為322.84億元,分配預算執行率為75.6%,總計劃經費達成率30.2%。
國發會則發新聞稿強調,政院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條例》時,即附高達366頁的詳細內容計劃書,送立院審議,何來「先射箭再畫靶」之說。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803/LA06/LA06_003.jpg

(蘋果日報)

國際

開發新搜尋引擎 過濾人權等敏感字 Google傳向中低頭

美國科技業再傳向中國磕頭!搜尋引擎鉅子Google遭踢爆,將推出可配合中國審查、過濾結果的手機版搜尋引擎,讓人權等敏感網站與關鍵字「被消失」,現在只等北京點頭,就可重返中國市場。各界震撼之餘,質疑Google是否已遺忘當年退出中國的教訓,以及「不做惡」座右銘。

據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引用Google內部密件披露,該公司打算推出專為中國手機用戶打造的Android應用程式,共有兩種不同版本,分別命名為「茅台」和「龍飛」,並已向中國政府展示,假使中方許可,可能在6至9個月內問世。

搜尋結果將被移除
據稱該款應用程式將自動辨識並過濾遭中國防火牆擋下的網站,如英國廣播公司、維基百科等,當使用者搜尋時,這些遭禁網站會被移出搜尋首頁,並顯示免責聲明「部分搜尋結果可能已應法律要求移除」。當使用者輸入某些被列入黑名單的敏感字串時,如天安門等,則「將不會呈現任何結果」,且影像搜尋、自動拼字檢查和建議搜尋功能也相同。
報導指出,Google最早自去年春季起就展開這項以「蜻蜓」為代號的機密計劃,當去年底執行長皮采訪問中國,密會有「三代國師」之稱的中南海首席智囊王滬寧之後,計劃更進展神速。
美國《紐約時報》指出,Google這次髮夾彎凸顯美國科技企業為打入中國市場,甚至不惜踐踏言論自由。先前職業社交網站「領英」(LinkedIn)明言配合網路審查以進軍中國,而臉書也曾傳出秘密開發審查工具。

中媒:報導不屬實
國際特赦組織形容,這將是「資訊時代的一大災難」,「連全球最大搜尋引擎都順應中國審查,傳遞的訊息就是任何人都別想再挑戰中國審查機制。」多倫多大學教授戴伯特直指,監控使用者和繳交用戶資料已成中國經商的必要之惡,且「網路審查機制越來越不透明,當平台上的資料遭審查或移除時,也漸少告知使用者。」
有消息指出,Google何時重返中國將視兩大因素而定,一是中國官方核可,二是Google內部是否有信心可打敗百度。不過,亦有消息稱,這項計劃的存在,未必代表即將推出,過去也有許多服務只進行到測試階段。另,中國媒體指Google可能重返中國的消息「並不屬實」。
Google在2006年至2010年間曾在中國推出審查版的搜尋引擎,當時遭嚴厲批判背棄其「不做惡」座右銘。Google最後退出中國,宣稱將致力促成「更開放的網路」。但中國網路監控、審查機制卻是變本加厲,每下愈況。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803/LA21/LA21_001.jpg

(蘋果日報)
--
向習大低頭 傳Google密推閹割版搜尋引擎

美國Google公司二○一○年為了抗議北京當局的資訊審查而將搜尋引擎等核心業務撤出中國市場,不過,八年後的今天,Google對中國言論審查的立場似乎大逆轉,員工爆料該公司正在打造符合中國網路資訊審查的過濾版搜尋引擎,以利該公司重回這塊網路使用人口達七億七千萬的龐大市場。

「蜻蜓」已向中國官員展示
曾經披露美國國安局(NSA)秘密監聽計畫的網路媒體「攔截」(The Intercept)一日率先披露這項代號為「蜻蜓」的研發計畫。紐約時報也引述兩名了解內情的Google員工說法,這款專為中國打造的行動版搜尋引擎應用程式會自動辨識並過濾被「防火長城」封鎖的網站、關鍵字等資訊,目前已可在內部網路測試,而且也向中國政府官員展示過。

這是美國科技公司為了進入中國市場,不惜犧牲言論自由為其量身打造產品的最新例子。若此計畫繼續推動會是Google對中國資訊審查立場的大逆轉。二○一○年Google為了抗議北京當局的資訊審查以及駭客入侵而撤出中國市場,當時共同創辦人布林還義正辭嚴的批評中國政府具有蘇聯的「極權主義特徵」。

儘管提供消息的Google員工提醒,「蜻蜓」尚未研發完成,而且這也不代表Google即將重回中國。不過,此事已經引起員工和人權運動人士疑慮。爆料員工說,公司內有很大的憂慮,有些人感到非常氣憤。Google內部訊息系統一日有好幾個人貼文,認為此計畫令人失望;有些員工拒絕接受指派參與研發,選擇轉調其他專案或乾脆辭職。

國際特赦組織促改弦易轍
國際特赦組織聲明敦促Google「改弦易轍」,「將獲利置於人權之上,Google會立下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先例,拱手給中國政府一場勝利」,「會是網路自由黑暗的一天」。

Google發言人梅多斯拒絕證實或否認此事。該公司執行長皮差一五年上任後,穩定地增加在中國市場活動。目前Google在中國設有三處辦公室,員工七百人。

消息人士說,Google與中國政府是在美中開啟貿易戰前就開始討論此計畫,但討論並不順利。當前美中貿易戰正熾也可能增加Google重返中國的難度,但也可被利用當作與美談判的籌碼。

中國社群媒體上也有人質疑,經大幅過濾資訊的Google還好用嗎?北京分析公司「互聯網數據中心」研究院院長劉興亮說,「我們歡迎正常的Google,而不是閹割版Google」。

(自由時報)
--
川普猛打 擬調高中國關稅25% 台4產業剉咧等

美中貿易戰擴大,嚇趴全球股市,恐也震到台灣產業。美國總統川普擬對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6兆台幣)的進口商品關稅從10%提高至25%,台股昨重挫168點,收10929點,跌幅在亞股中名列第4。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已成立專案小組因應衝擊,可能受影響者包含自行車、石化、工具機和手提包業者。

「可能有轉單效應」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周三證實,川普要求他考慮將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從10%調高至25%,再度引發貿易戰的憂慮,亞股昨全面綠油油,中國上證跌幅達2%、港股跌幅超過600點,已連跌4天。

道瓊工業指數昨開盤急挫213.75點或0.84%至25120.07點,歐股也全盤皆墨。此外,央行昨公布第2季理監事會議會議記錄摘要,顯示多名理事都在會上表達對通膨的擔憂,讓外界預期,雖然央行已連續8季維持利率不變,且先前作風偏向鴿派,但不排除在通膨增溫的情況下,由通膨壓力推動升息,再加深台股今開盤壓力。
台股昨平盤開出,再掀貿易戰消息傳出來,台股一路走低,嚇得投資人趕快拋售,「感覺先跑先贏」。萬寶投顧研究部執行長王榮旭表示,陸股再度破底,台股難以避免,昨電子股跌幅最深,引發市場恐慌,加上被動元件族群遲遲無法止跌,引發融資多殺多,這股空方氣氛已蔓延到半導體矽晶圓等類股,建議投資人要避開高基期的個股。

貿易戰成為熱門話題,沈榮津昨被問到對台廠可能衝擊時表示,清單項目不變,經部已於7月17日成立專案小組因應,「目前了解,沒有外移的產業不受影響,甚至可能有轉單效應」,但可能受影響的產業包含自行車、石化、工具機、手提包。
星展集團經濟學家馬鐵英表示,中美貿易戰短期對台灣「弊大於利」,長期才可能有轉單效應,但若美中貿易戰進一步擴大至消費電子產業,「在最糟糕的情況下,預估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恐下修1個百分點,僅剩1.7%。」
被點名的4大產業,自行車龍頭廠巨大表示,因美國市場主要由台灣出貨供應,集團雖在中國成都、昆山及天津都設廠,只是為就近供應中國市場需求,整體而言,現階段並不受美中貿易戰影響。

工具機業者有契機
工具機龍頭上銀主管分析,美中貿易戰有利有弊,若著眼於美國製造業回美生產,在走向智慧自動化工廠趨勢當中,反而會需要添購機械設備,對工具機業者來說可說是契機。
台塑主管表示,中國和美國均有設廠,靠著分散市場避開風險,對於台塑銷售幾乎沒有影響。手提包公會秘書長王美款說:「會有影響,但現在還不知道影響有多大。」她指出,台商進軍中國的同時,大多會布局東協,「這些國家與美國簽訂GSP(普遍優惠關稅制),輸美產品可享最惠國待遇」,另外如萬國,很早就回台投資,就有品牌商轉單到台灣。
王美款憂心,台商到中國做袋子的業者不少,尤其是旅行箱,對美的輸出金額較大,「旅行箱的稅本來就比較高,現在更高了」,而這些企業大部分都非上市櫃公司,受到的關注可能較低。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803/LA14/LA14_003.jpg

(蘋果日報)
--
重拳加壓/美對中6兆產品關稅 加碼至25%

美國貿易代表萊席爾今天宣布,在美國總統川普指示下,原本美國對中國兩千億美元進口商品課徵十%關稅的決定將提高到廿五%。商品清單在七月十日已經公布。

萊席爾在新聞稿中說,川普繼續敦促中國停止不公平貿易作為,開放市場,進行真正的市場競爭。美國對於中國應做哪些改變非常明確,遺憾的是,中國不但不改變這些有傷害的作為,反而非法地報復美國勞工、農民、農場主人與企業。

萊席爾表示,將原本課徵的關稅稅率提高到廿五%,是為了讓美國政府有更多選項以鼓勵中國改變其傷害性政策與作為。

美國貿易代表署曾於七月十日宣布,根據一九七四年貿易法案,再次啟動「301條款」的相關程序,預計對中國價值二千億美元(約六兆台幣)的商品課徵十%關稅,以回應中國對美國產品的關稅報復行為。課稅清單涵蓋食品、化學類、礦產類、菸草、電子類等產品,預計九月起實施。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週一在美國商會演說時曾說,美中貿易戰像減肥,在美國經濟體質好的時候進行,美國企業承受力較高。

不過,美國商會總裁兼執行長唐納休在會中致辭時表達了美國企業的憂心。他說,美國企業逐漸失去了在印太地區的市場佔有率,美國應重新確認對經濟開放的承諾,降低、而非升高關稅障礙。美國商會正和美國政府合作以達成高標準的貿易協定。

唐納休指出,美國企業面臨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競爭,美國應該毫不猶豫地挑戰中國模式,但不能只是單邊行動,必須與盟邦合作。中國以犧牲別人為代價取得優勢,不過美國也要記取二次大戰後的教訓,由美國領導建立一個自由世界秩序給全球帶來的繁榮,他呼籲避免貿易戰。

逼中國改變 白宮鷹派打熱貿易戰

美國川普政府升高對中國的貿易戰壓力,祭出關稅大旗,擬對二千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提高至廿五%,華府官員不斷明言或暗示:只要削減美中貿易逆差,改變中國政府涉及不公平貿易措施的經貿政策,例如強迫外企技術轉讓等涉及剽竊智慧財產(IP)規定,或北京砸鉅資補貼產業的「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重啟談判時可達成協議。

美國去年八月宣布啟動對中國「三○一」調查,今年三月川普總統就宣布對中國三大懲罰措施,包括關稅、限制投資、向世貿組織(WTO)提告,但是首波關稅七月初才正式開徵,期間雙方高層經貿官員雖展開三輪正式談判及連串非正式磋商,卻都未能迫使中國改變作法。

白宮表明,和中國的貿易戰目的主要有二:一,將對中國三七六○億美元貿易逆差減少二千億美元;二,迫使中國改變政策,包括強迫美企向中企轉讓技術。華府沒有明確說的是,給時間和空間來雙方談判,取消任期制的中國「習皇」卻不買帳,堅持中國產業政策沒有談判改變的空間。川普日前嗆聲,最終可能對所有中國五千億美元產品課稅,不難理解白宮決策圈的挫折感。

其實,川普政府內部力主談判的鴿派和對中強硬的鷹派權鬥激烈,以美國貿易代表萊席爾、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為首的鷹派得以主導關稅升級行動,壓制美國財政部長努勤的談判路線,主要就在於鷹派的戰略清晰,能遂行以戰逼和、升高對抗姿態逼迫中國上談判桌的戰術。

不容中國以偷技術崛起
華府鷹派官員的目標很清楚,美國不會容忍中國透過偷技術和竊取IP的經濟崛起模式。這是為何華府近來一邊與歐盟達成相互停徵關稅的休兵協議,一邊與加拿大和墨西哥推進更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這一些行動就在鋪陳美國貿易結盟戰略的轉變,即萊席爾聲明所言「與世界上理念相近的夥伴聯手合作,解決中國不公平貿易作為」。

白宮主戰派官員的自信也來自於當前美國經濟成長強勁,中國經濟出現疲弱跡象,加上中國央行控制僅有二%浮動空間的人民幣匯率,竟在過去兩個月對美元大貶六%、本週還創十三個月新低,挫傷美國出口競爭力,對中關稅戰已「師出有名」。

放話壯膽/中批美「訛詐」 重申對話解紛爭

對美國加大貿易戰力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天痛批是在搞「訛詐」,稱美國的關稅壓力不會有效,將採取報復行動,但又強調北京一直支持以對話解決貿易問題。八月二日中國股市大跌,上證指數一度下跌超過三%,人民幣持穩,外界仍擔憂中國將打匯率戰。

股跌匯穩 外界質疑打匯率戰
美中貿易戰升溫,三月重返政壇出任國家副主席的王岐山當起傳話人,向訪中的美國官商傳遞中國的重要訊息,例如七月曾接見芝加哥市長伊曼紐爾(Rahm Emanuel)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王岐山擁有豐富外交經驗,在美中貿易摩擦中與副總理劉鶴成為一軟一硬、一裡一外的「談判要塞」;在美國亮出加大懲罰性關稅的利劍之後,是否真能迫使中國重回談判桌,備受關注。

商務部發表聲明指出,中國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但對話的先決條件是平等對待和遵守承諾。

另外,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貿易戰已成歐洲與亞洲的共同威脅,歐盟理事會表示,第十二屆亞歐會議(ASEM)將於十月十八、十九日展開,五十一個歐亞國家將齊聚比利時布魯塞爾,共同討論貿易議題,回應川普的關稅攻勢。

彭博報導,本次ASEM的主題是「歐洲和亞洲:應對全球挑戰的全球夥伴」,議題包括氣候變化、移民問題、恐怖主義、未來的貿易政策,以及歐盟在多邊貿易體系中的作用。

雖然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上週赴美與川普達成協議,美歐貿易戰暫時停火,但美歐貿易關係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汽車關稅便是其中之一。對此,加拿大、歐盟、日本、墨西哥、韓國等汽車生產大國上月卅一日於日內瓦共同討論,以應對川普的下一步出招。

貿易戰推升全球民生物價 「漲」潮擴散

美中貿易爭端加劇,德國工商總會(DIHK)公布對中國德商調查,四十一%表示輸美產品已受到關稅衝擊,四十六%稱從美國進口產品成本提高。而《金融時報》報導,關稅措施推升大宗商品價格,也波及全球民生用品,寶僑(P&G)計畫調漲紙尿布、捲筒衛生紙與廚房紙巾等售價,且不排除擴大漲價產品範圍。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寶僑公司家庭紙類產品的紙漿主要來自加拿大,因美國與加拿大互築關稅壁壘,導致運費和能源成本上漲,計畫將北美地區的Charmin捲筒衛生紙、Bounty廚房紙巾、Puffs面紙等價格平均調漲五%,預計將於今年稍晚或明年初生效。

此外,可口可樂日前宣布調漲價格,以因應運費和可樂罐等一連串成本上漲;BMW本週也宣布,因中國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將調高美國輸往中國的休旅車售價;惠而浦(Whirlpool)也表示,為反映鋼鋁關稅,將調高商品售價。外界預料,越來越多民生用品準備調漲價格,消費者將逐漸感受到荷包縮水的衝擊。

(自由時報)
--
因應貿易戰 51國十月開峰會

亞洲幾乎所有主要國家的領導人都將參與歐盟十月召集的高峰會議,討論如何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動的關稅攻勢。

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指出,五十一個歐、亞國家將參與十月十八、十九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的貿易與氣候變遷峰會,可能將協力因應美國政府的貿易措施。

歐盟、中國及日本都不滿美國政府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及對各大貿易夥伴片面加徵關稅。歐盟原訂十月十八日召開峰會,討論的主要議題也將針對「未來的貿易政策」,及「歐盟在多邊貿易體系下的角色」;十九日將舉行歐、亞多國峰會。

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一日證實,總統川普已指示他考慮對兩千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課徵的關稅稅率從百分之十調高至百分之二十五,以提高施壓。參議院同日通過一項國防法案,將對陸企提出的收購案緊縮審查。貿易戰升溫,再度引發美元匯率二日勁揚。

大陸商務部二日回應:「對於美方升級貿易戰的威脅,中方已做好充分準備,將不得不做出反制」,同時強調中國仍主張透過對話解決分歧。

美國政府未明說擬提高關稅的理由,但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理由包括中國政府未批准高通收購恩智浦一案,惹惱美國政府,以及美國擬藉由提高關稅來抵銷人民幣過去兩個月貶值約百分之六帶來的影響。人民幣貶值,可提升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美中貿易戰升級加上聯準會對經濟樂觀的評估,帶動美元指數二日盤中勁升百分之○點三六,至九十四點九九;美元兌歐元盤中強升百分之○點四五,至一點一六○八美元,創一周高點。

美國這次擬提高關稅至百分之二十五的中國輸美產品清單七月就已發布,涵蓋電視機零件、手提包、海鮮到棒球手套等,實施日期可能在九月五日的公眾徵詢期結束、完成終版清單後上路。


(聯合報)
--
美打貿易戰 亞洲眉頭深鎖

幾乎所有歐、亞主要國家的領導人都將參與歐盟10月召集的高峰會議,討論如何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動的關稅攻勢,凸顯亞洲國家對美國貿易措施的憂慮,遠超過對美國「印太倡議」的期待,擔心「印太倡議」至少1.13億美元投資額的好處,可能卻遠遠比不上貿易戰帶來的衝擊。

歐盟委員會發表聲明指出,51個歐、亞國家將參與10月18及19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貿易與氣候變遷峰會,可能將協力因應美國政府的貿易措施。

歐盟、中國及日本都不滿美國政府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及對各大貿易夥伴片面加徵關稅。

歐盟原訂18日召開峰會,討論的主要議題也是針對「未來的貿易政策」,及「歐盟在多邊貿易體系下的角色」。19日將舉行歐、亞多國峰會。

這也凸顯出亞洲國家對川普貿易措施的憂慮,遠超過對美國「印太倡議」的期待。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庫克(Malcolm Cook)說,相較於能從1.13億美元提案的獲益程度,東南亞國家更關切的是美中貿易緊張可能帶來的後座力,「龐培歐要兜售其提案可能不容易。對於亞洲而言,目前還沒有來自美國真正正面的貿易消息」。

新加坡星展銀行估計,若美國與中國全面爆發貿易戰,互相對彼此所有產品徵收15%到25%的關稅,可能使新加坡明年經濟成長率從原估的2.7%減少逾一半以上至1.2%。馬來西亞明年經濟成長率也可能從5%的估值降至3.7%。

信評級機構穆迪本周表示,2018年貿易緊張情勢升級已經成為其「基準預期」,鑒於地區供應鏈的一體化情況,亞洲「尤其易受衝擊」。

此外,多數分析師表示,對於已成為中國出口商供應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國家而言,龐培歐提出1.13億美元的科技、能源及基礎建設提案,可能很難接受。

(經濟日報)


--

美中貿易戰殃及池魚 近半德企受衝擊

德國工商總會(DIHK)今天公布的調查顯示,美國和中國貿易爭端逐步擴大,衝擊到將近半數在美中都有做生意的德國企業。

華盛頓考慮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課徵25%關稅,中國警告,如果川普政府採取進一步行動阻撓貿易,中國將會加以反擊。

美國政府最初是在7月10日宣布對輸美商品課徵10%的關稅,藉此施壓北京做出貿易讓步;但熟悉上述計畫的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對中國課徵的稅率可能還會高於10%。

德國工商總會調查在中國做生意的會員,4成1表示,現在出口商品到美國已經受到調高關稅的影響,另有4成6表示,從美國進口商品時,要付出較高成本。

5成7在美國做生意的德企表示,出口商品到中國時遇到負面效應,7成5從中國進口商品時體認到關稅提高的壞處,像是成本增加等等。

德國工商總會外貿部門負責人特賴爾(Volker Treier)表示:「美中貿易爭端帶來威脅,也衝擊在兩國做生意的德國企業。」

德國工商總會表示,為避免針鋒相對的關稅戰導致成本提高,許多在美國做生意的德企正考慮關閉生產廠址,遷廠到其他國家。

調查還顯示,即便是在國內生產的德企,也因為供應商網絡以及客戶關係遍及全球,難免會受到美中貿易紛爭衝擊。

特賴爾表示:「爭端進一步升高,會威脅到整體世界貿易。」

美國是德國最大的單一出口目的地,然而以整體貿易量而言,中國則是德企最重要的商業夥伴。

(中央社)
--
韓戰遺骸返美 辨識恐須10年

在韓戰停戰65年後,55名當年參戰喪命的美國軍人遺骸前天終於落葉歸根,由北韓輾轉飛抵夏威夷。身為韓戰退伍軍人子嗣的美國副總統潘斯親自到場迎接,並向遺骸致敬。多名美軍家屬參與迎接儀式,見到失蹤多年的親人骨骸終於回到故土,忍不住落淚。接下來相關遺骸的身分確認工作,恐須10年才能完成。美聯社

(蘋果日報)
--
庫德族難民拿下數學界諾獎 14k金獎章秒失竊

有數學界諾貝爾獎美譽的費爾茲獎前天在巴西頒發,庫德族難民出身的伊朗裔英國籍數學家畢卡爾喜摘桂冠,未料才沒幾分鐘,14k金的獎章就失竊。

主辦單位證實,40歲代數幾何專家畢卡爾的獎章失竊,警方正在調查,並分析頒獎典禮上拍攝的畫面。費爾茲獎(Fields Medal)1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公布得獎人,庫德族難民出身的劍橋大學教授畢卡爾與另外3人摘下桂冠。
根據巴西環球電視,畢卡爾在舉辦頒獎典禮的會議中心裡,把獎杯連同錢包、手機收在手提箱裡,並把手提箱放在1張桌子上。當畢卡爾發現自己的手提箱被偷時,他立刻通知保全。手提箱被找回來,錢包和獎盃都已不翼而飛。費爾茲獎獎章直徑6.35公分,價值約5500加幣(約13萬元台幣),除獎章外,每人可獲1.5萬加幣(約35.5萬元台幣)獎金。
畢卡爾心繫位在世界各地的庫德族同胞。他在國際數學家會議上說,「我期盼這項消息可以讓那4000萬人笑逐顏開」。

多次來台灣學術交流
1980年代兩伊爆發8年戰爭,畢卡爾向《衛報》表示」,「我讀書時世局很混亂,有兩伊戰爭,經濟非常糟」,「我雙親務農,所以我很多時間都是在田裡工作」,就很多方面來說,這不是個讓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的理想地方。
畢卡爾曾在伊朗德黑蘭大學數學系就讀,之後取得難民身分入籍英國,進入英國諾丁罕大學讀博士。畢卡爾曾多次到台灣做學術交流 ,2013年在台灣國家理論科學研究中心授課。
每4年頒發一次的費爾茲獎表彰在頒獎當年初不滿40歲的傑出數學家,每次評選出2至4名得獎人。今年得主包括任職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義大利數學家菲加里、德國波昂大學數學教授舒爾策和任教史丹佛大學的文卡泰什。

費爾茲獎得主 畢卡爾
●國籍:英國(庫德族難民)
●年齡:40歲
●出生地:伊朗庫德斯坦省馬里凡
●任教機構:英國劍橋大學
●學歷:伊朗德黑蘭大學、英國諾丁罕大學
●得獎經歷:
2018年 費爾茲獎(Fields Medal)
2016年 美國數學學會E. H. Moore研究論文獎
2010年 法國巴黎數學基金會獎

(蘋果日報)
--
數學諾貝爾獎 庫德族難民摘費爾茲獎

被視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費爾茲獎今天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公布得獎人,庫德族難民出身的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教授比爾卡爾與另外3人摘下桂冠。

40歲代數幾何專家比爾卡爾(Caucher Birkar)說:「我期盼這項消息可以讓那4000萬人臉上展現笑容。」

比爾卡爾在伊朗、伊拉克邊境附近的庫德斯坦省(Kurdish)馬里凡(Marivan)出生,他曾表示:「庫德斯坦省不太像是個會讓小孩對數學培養出興趣的地方。」

他想起自己念德黑蘭大學(Tehran University)時,牆上掛的過去費爾茲獎(Fields Medal)得主照片,總是讓他看得出神。比爾卡爾後來獲政治庇護和英國公民身分。

比爾卡爾受訪時說:「從壓根兒想像不到會跟這些人共處一堂的情況,到有一天我居然自己拿著獎牌,真的無法想像竟會成真。」

每4年頒發一次的費爾茲獎表彰在頒獎當年初不滿40歲的傑出數學家,每次評選出2至4名得獎人。

今年得主還包括任職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urich)的34歲義大利數學家菲加里(AlessioFigalli)、任職波昂大學(University of Bonn)的30歲德國數學家舒爾策(Peter Scholze),印度出生澳洲長大的文卡泰什(Akshay Venkatesh)現年36歲,任教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是第一個主辦這項儀式的拉丁美洲城巿。

庫德族難民摘數學界諾貝爾獎 領獎不久即遭竊

庫德族難民出身的英國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教授比爾卡爾,今天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獲頒國際間最負盛名的數學界獎項,卻在領獎後不久獎牌遭竊。

主辦單位表示,40歲的比爾卡爾(Caucher Birkar)與另外3人獲頒被視為數學界諾貝爾獎的費爾茲獎(Fields Medal)。

根據巴西環球電視台(TV Globo)報導,比爾卡爾把獎牌、皮夾和手機放在包包內,並將包包放在會議中心的桌上。他發現包包不見後告訴保全人員,保全人員後來找到包包,但裡面的皮夾和獎牌已不翼而飛。

主辦單位證實比爾卡爾獎牌遭竊。警方僅表示,正試圖查證媒體的報導。犯罪猖獗的里約是第一個主辦費爾茲獎頒獎典禮的拉丁美洲城市。

國際數學聯盟(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表示,這面獎牌由14K金打造,直徑6.35公分。費爾茲獎每4年頒發一次,以表彰當年年初40歲以下傑出數學家,每次評選出2至4名得獎人。

代數幾何專家比爾卡爾在伊朗、伊拉克邊境附近的庫德斯坦省(Kurdish)馬里凡(Marivan)出生,他曾表示:「庫德斯坦省不太像是個會讓小孩對數學培養出興趣的地方。」

他想起自己念德黑蘭大學(Tehran University)時,牆上掛的過去費爾茲獎得主照片,總是讓他看得出神。比爾卡爾後來獲政治庇護和英國公民身分。

(中央社)
--
數學費爾茲獎揭曉 庫德族難民獲殊榮

有「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費爾茲獎得主揭曉,得主之一的庫德族難民比爾卡爾成為眾人焦點。4年頒發一次的費爾茲獎,1日公布得主,共4名數學家獲獎,其中更是包含一名在英國接受庇護並任職於劍橋大學的庫德族難民—比爾卡爾教授,使他成為庫德族的驕傲。

難民成劍橋教授

根據英國《衛報》的報導,在4位得主中,身份最特別的就是目前任教於劍橋大學的比爾卡爾教授。本身是庫德族的比爾卡爾在20年前,因為伊朗與伊拉克之間戰火不斷,因此移居至英國尋求庇護。

比爾卡爾表示,他在伊朗的就學期間正好是兩伊戰爭打得火熱的時候,再加上他的父母是農夫,因此他小時候花很多時間耕種,「那並不是個適合小孩學習數學的環境」。他表示,希望他的獲獎,能為全世界4千萬庫德族人「臉上帶來一抹小微笑」。

而比爾卡爾的指導教授,諾丁漢大學的費申科教授指出,比爾卡爾相當的聰明。費申科當時就給比爾卡爾一些可作為博士學位的題目。「一般來說,正常的博士生要花3到4年才能完成博士學位,結果他在3個月內就把題目解完了。」

天才數學家受看好

《英國廣播公司》指出,除了比爾卡爾外,年僅30歲的天才數學家舒爾策則是數學界中共同看好的超級巨星。舒爾策早在2012年就以驚人的24歲年紀成為德國最年輕的正教授。威斯康辛大學的艾倫伯格教授更坦言,舒爾策的崛起更讓一名資深數學家長嘆:「毀了自己未來20年的必做清單」。

而其他獲獎的數學家包含致力於最佳化大眾運輸研究的義大利數學家費加里,和第二位獲獎的澳洲數學家文卡特斯赫。

費爾茲獎是加拿大籍數學家約翰•查爾斯•費爾茲於1932年所創立,有「數學界諾貝爾獎」的美譽。自1950年起,每4年頒發一次的費爾茲獎會將此殊榮頒發給40歲以下的傑出數學家。得主除了能獲得獎牌之外,也能獲得1萬5千加幣。

(台灣醒報)
--
長達7年 東京醫大暗砍女考生成績

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繼讓政府官員的兒子走後門錄取的醜聞後,昨再傳暗中將報考醫學系的女考生成績「打折」,避免一次錄取太多女生,引發爭議。
今年2月共2614名考生報考東京醫大,6成為男、4成為女,通過第1關筆試的考生,男占7成、女占3成,經過第2關面試和小論文後錄取男女比為8比2。相關人士坦言,男女比例懸殊是因為女考生的成績都打過折了。
消息人士透露,該校2010年入學考試錄取的新生,近4成是女性,比前1年多很多,但校方考慮到未來女學生畢業後投入醫界,恐面臨請產假或帶小孩沒辦法臨時或長時間值班,為避免大學醫院出現醫生人手不足窘境,只好使出「必要之惡」。2011年起只要是女考生成績都先打折,確保醫學系新生女生不超過3成。
主管的文部科學省官員表示,問題出在東京醫大並未在入學考試簡章註明錄取男女比例,卻暗中動手腳。該校看護學系大一女生說:「我覺得很生氣,拚命念書卻因這樣落榜很不公平。」知名整形診所院長高須克彌諷刺:「乾脆改名叫東京男子醫科大學就沒問題了。」

(蘋果日報)
--
女扣分、男加分 東京醫大入學涉歧視

硬把女性新生壓至30% 被譏乾脆改男校算了
日本「讀賣新聞」二日踢爆,私立東京醫科大學約自二○一一年起,有計畫地調低女性考生成績,並替男性考生加分,把女性新生比例壓低到約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二○一四年曾矢言創建每位婦女都能發光發熱的社會,但此案例顯示日本女性在就學、就業和產後重返職場上,仍面臨苦戰與困難。

東京地檢特搜部七月廿四日指控,該校為獲得日本文部科學省的補助款,開後門讓文科省某局局長佐野太的兒子錄取醫科。佐野及該校前理事長、前校長已分別因涉嫌受賄與行賄被起訴。檢方在偵查前述案件時,意外發現這起案外案。

該校初試為劃記答案卡的筆試,第二試除面試,還加考小論文。該校在第一試時,會把所有女考生的真正成績調低廿%至十%。複試則給男考生的小論文加分。當然,這些做法都是偷偷進行,考生完全被蒙在鼓裡。該校發言人表示,已針對行賄與招生考試時歧視女性展開內部調查,最快可能八月上旬就有結果。

日本的大學入學管道主要有兩種:全國統一考試和各校獨招,從今年度該校自行招生的結果來看,男考生共一五九六人,初試合格率十九%,通過第二試的最終合格率八.八%。女考生則共一○一八人,初試合格率十四.五%,最終合格率僅二.九%。有消息人士透露,該校二○一○年度透過獨招管道入學的醫學系新生裡,女性佔卅八%,就傳出「應把女性新生壓低在三成內」的聲音,於是隔年就開始「微調」分數。

稱女醫師離職率高 「不得不的安排」
該校畢業生指稱,女考生分數往往較高,若按總分高低錄取,該校「恐變成女校」。該校友說,女醫師由於結婚、懷孕及生產而離職的很多。該校附設醫院常須急診值班及長期輪班,因此支撐醫院的是男醫師,這是學校內部的共識,女考生扣分、男考生加分乃「不得不的安排」。

該校相關人士甚至認為,由大學方面判定哪些學生更合適入學,此舉或許屬於大學自由裁量的範圍,此乃「必要之惡」。批評人士則指出,這種歧視女性的作法已落伍,亦傷害入學考試的公平、公正性,喪失公信力。有醫界人士揶揄該校,乾脆改名為「東京男子醫科大學」,問題就解決了。

(自由時報)
--
東京醫大入學考 是女的就扣分

東京醫科大學為減少女性考生合格人數,對醫學系一般入學考試女性考生一律扣分。這項性別為由恣意操作成績的作法,據稱從二○一一年開始,且對考生沒有任何說明。此舉引發網路一片撻伐,挨轟愚弄所有追求夢想的考生。

東京地檢署特別搜查部在調查文部科學省給予私立大學補助款的貪瀆事件中,掌握到東京醫大這種不利女考生的作法;東京醫大正在進行內部調查釐清事實。

東京醫科大入學考試分筆試初試、小論文與面試,為將女性錄取比例控制在三成左右,女性考生初試成績一律被調低一成至兩成。二○一○年女性考生錄取率一度超越男性,但二○一一年後一直低於男性,與操作說時間點相符。二○一八年男考生錄取率百分之八點八、一百四十一人及格,女考生錄取率僅百分之二點九,卅人合格。

讀賣新聞指出,東京醫科大相關人士稱此舉為「必要之惡」,也是一種默契。因該校通過國家考試的合格醫師,多半進入學校關聯醫院服務,女醫師可能因結婚、生產等理由而離職,導致醫師人力不足,特別是緊急手術多、值勤班表混亂的外科,甚至還有「一男抵三女」的說法。

(聯合報)
--
女考生全扣分 東京醫大恐挨告

東京醫科大學因女考生的錄取率高過男性,為控制錄取率,2011年起只要是女考生一律扣分。日本網友對醫學界最高學府傳出刻意打壓女考生的荒唐醜聞感到不恥,有人更呼籲以前落榜的女性應該團結起來,向東京醫大提起索賠的民事訴訟,並強調「即使上訴到最高法院,東京醫大9成9敗訴。」

日媒報導,相關人士指出,東京醫大2010年舉行醫學院一般入學考試時,女性的錄取率高過男性。當時內部有人提出,「應優待男考生,將女性錄取率控制在3成以內」。

2011年起,校方招考時並未說明男女錄取比例之事,便在第1次筆試時,暗中扣減所有女考生的分數,在第2次考試的小論文和面試時,還暗中給男考生加分。某1年女考生的分數一律被減10%以上。


該校自2011年以後,女性錄取率便一直保持在3成左右。今年男性錄取141人,女性錄取30人,只占全部的2成以下。

該校退休人士指出,「入學考試時,女性有分數偏高的傾向,若按分數錄取的話,東京醫大會變成女校」、「女性即使當了醫生,可能因結婚、懷孕、生子而離職,導致相關附屬醫院人手不足,是不得已的措施。」

東京醫大去年為爭取文部科學省的私立大學補助,讓文科省前局長佐野太的兒子走後門,於今年2月入學考時加分擠進東京醫大的窄門。佐野因受託收賄罪遭東京地方檢察廳起訴,東京地檢特搜部近來在調查佐野等3名涉嫌貪汙的前文科省官員時,查覺到此一醜聞,東京醫大已展開內部調查,下週公布調查結果。

(中國時報)
--
辛巴威群眾抗議大選結果遲未公布 軍警開火清場

辛巴威總統暨國會大選投票結束後,官方遲不公布計票結果,引起反對派聯盟「民主變革運動聯盟」(MDC Alliance)總統候選人查米薩支持者不滿,質疑當局作票,一日在首都哈拉雷街頭抗議,卻遭軍警發射實彈鎮壓,造成三人死亡,升高緊張氣氛,二日哈拉雷市區宛如空城,只見武裝軍警開車沿街巡邏。依法最遲須在四日公布大選結果的辛巴威選舉委員會目前僅宣布執政黨「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ZANU-PF)贏得國會絕對多數席次,但還在驗證總統選舉計票結果,強調「很快」就會公布。總統姆納加瓦則在推特發文,表示已經與查米薩會商化解危機,確保和平,並且提議獨立調查前一日的暴力。

(自由時報)
--
辛巴威大選「沒結果」 群眾上街遭軍事鎮壓

非洲國家辛巴威七月卅日舉行穆加比政權垮台後首次選舉後,因選委會遲遲未公布選舉結果,反對派指控政府舞弊,民眾八月一日上首都哈拉雷街頭抗議,卻慘遭軍隊鎮壓,三人因此死亡。總統姆南加瓦二日向罹難者家屬致哀,但仍動員部隊命令商家關門,喝令民眾遠離首都市中心。

聯合國與歐盟呼籲辛巴威安全部隊多所克制;辛巴威選委會表示將「很快」公布選舉結果,預定時間為當地二日晚間九時(台灣時間三日清晨三時)。

此刻哈拉雷的街頭與八個月前大異其趣。當時,九十四歲、長期執政強人穆加比遭推翻,大批民眾湧上街頭與軍人擁抱,與他們一起慶祝政變成功。不過,政府一日的軍事鎮壓行動,讓民眾從陶醉中幡然醒轉,憂心政變將領仍將繼續成為辛巴威實質領袖。

賣報小販迪仁吉拉說:「他們現在原形畢露。去年十一月,我們以為他們是救星,但是他們欺騙了我們。」迪仁吉拉坦承,他已從一場短暫的美夢醒來,誤以為數十年的高壓生活就此落幕。

辛巴威大選後,因開票速度緩慢,反對黨民主變革運動(MDC)候選人查米薩七月卅一日宣布當選總統,但政府駁斥他的勝選,指控他挑起動亂,誓言強力鎮壓。面對國際壓力,姆南加瓦二日表示,將就軍人開火殺人事件進行獨立調查。

哈拉雷市中心二日幾乎所有商店都關門歇業,街道異常冷清,其中數條街道還遺留著八月一日軍民衝突後的凌亂。

(聯合報)
--
全球連4年爆熱 2017最熱非聖嬰年

據美國氣象學會一日發表的年度「氣候狀態報告」,二○一七年為僅次於二○一六年的史上第二最熱年,也是歷來最熱的非聖嬰年;三種排放到大氣層的危險溫室氣體的濃度在二○一七年創新高,北極覆冰厚度創新低,極端降雨情況更為明顯,珊瑚出現最毀滅性的白化。

去年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北極覆冰厚度達新低
這份厚三百頁、由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主導、彙整逾五百名來自六十多國科學家的資料所完成的報告證明,地球暖化速度比人類現代史上任何階段都來得快,報告甚至多次使用「異常」一詞,來形容風暴、乾旱、炙熱高溫與北極超薄覆冰等情況。

報告指出,二○一七年是有紀錄以來第二或第三熱的一年(依所使用的不同數據組而定),該年五月廿八日在巴基斯坦西部土爾巴特測得全球有紀錄以來五月最高溫的攝氏五十三.三度,南緯四十二度的阿根廷馬德林港則在一月廿七日測得攝氏四十三.三八度,為曾在如此偏南處所測到的最高溫。

報告中說,有紀錄以來十個最熱的年全出現自一九九八年(含)起的年份,二○一四年到二○一七年更包辦前四名。此外,二○一七年也是最熱的非聖嬰年。聖嬰現象意指赤道太平洋海水暖化導致全球氣溫升高,反聖嬰現象則會因絕大部份太平洋水溫低於平均而帶來天然冷空氣與較為涼爽;二○一七年雖在年初與年尾出現微弱的反聖嬰現象,但仍無法讓地球降溫;尤有甚者,二氧化碳、甲烷與一氧化二氮等溫室氣體濃度在二○一七年皆創新高,地表二氧化碳年均濃度攀升至四○五ppm,為現代大氣測量紀錄與可追溯至八十萬年前的冰芯紀錄以來的新高,二氧化碳濃度全球增長率為自一九六○年代初期以來的四倍。

全球海洋表面均溫也居高不下,僅次於最高的二○一六年;水溫升高意味海平面上升,二○一七年全球海平面平均高度創新高(海平面高度已持續六年上升),比一九九三年高出七.七公分;北極則籠罩在史無前例的高溫下,當地地表溫度比一九八一年到二○一○年的平均溫還高攝氏一.六度,為自一九○○年有紀錄以來史上第二高。

(自由時報)
--
熱浪恐重創農業 歐盟緊急援助農民

歐洲7月以來面臨熱浪威脅,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估計農作物產量可能減少3至5成,歐盟今天宣布對農民因乾旱造成的物質及收入損害提供援助。

從7月開始,歐洲陸續遭遇熱浪侵襲,從北歐的瑞典到南歐希臘都出現大規模野火,造成多人喪生,而歐洲太空總署7月31日新公布的衛星照片,顯示德國柏林受旱象與熱浪衝擊,從綠油油的大地變成一片棕色。

世界氣象組織(WMO)8月1日表示,7月北歐氣溫遠高於平均值, 8月初預測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熱浪可能創下歷史新高。WMO並提出警告,熱浪影響民眾健康,乾旱恐會導致農作物嚴重不足,預計減產量在3成至5成之間。

以德國北部為例,7月下旬許多農地中發現枯萎向日葵、曬乾的麥田及發育不良的玉米桿,德國農民8月1日強烈呼籲政府撥款10億歐元,提供特別援助。

今天歐盟執委會宣布展開協助農民行動,將視實際狀況訂出標準,以援助乾旱造成農作物損失及農民的收入減少。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最高援助可達損害8成,且農民可望在10月就拿到多數的款項,而不是等到年底。

(中央社)
--
德國熱浪 引爆電風扇之亂

熱浪席捲北半球,節節高升的炎熱氣溫,促使德國民眾紛紛到大賣場搶購電風扇。瘋買的結果造成德國各地所有尺寸電風扇通通缺貨。對電扇需求之強勁不但令店家疲於補貨,趕不及生產的製造商也叫苦連天。一些德國人形容,德國已陷入電風扇之亂!

不少德國民眾抱怨,現在想買到一台電風扇形同「不可能的任務」!歐洲規模最大電子產品零售商「萬得-土星電器」(Saturn-Media Markt)發言人費思女士告訴德國《地方報》,過去2星期以來,民眾前來將所有種類的電風扇搶購一空,每一間分店都來不及補貨。費思說,「各分店都一直持續進貨,但是需求量實在太大,如果有一間店進了5台,很快就賣光了」。

電風扇缺貨在德國並非新鮮事,但「全國性」缺貨顯示今夏酷熱程度更甚以往。費思表示,「過去每到夏季都有幾天有這現象,端看炎熱的天氣會持續幾天。今年德國每一個州都很熱,所以每間店都出現電風扇搶購潮」。

費思指出,「你可以想像得到,我們的供應商早已為夏天做了準備,可是他們只能生產一定的量,現在訂單已經超出負荷」。費思建議,如果民眾想買電風扇,最好先打電話到門市問是否還有貨,「而且動作一定要快!」

(中國時報)
--
研究:滴酒不沾比小酌更易失智

滴酒不沾是最健康的生活型態?法國「國家衛生暨醫學研究院」(Inserm)專家一日發表的研究挑戰這項思維,點出不喝酒反提高罹患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機率的現象,並指「輕到中度」飲酒者較少發病;但畢竟酒精對身體有其他危害,且喝太多同樣會讓失智症找上門。

每週不超過六杯葡萄酒
薩比亞團隊的研究登上《英國醫學期刊》(BMJ)。研究樣本來自一九八○年代英國的《白廳二期研究》九○八七位受試英國公務員資料─他們當時介於卅五至五十五歲間,酒精攝取量受廿年監測,再檢視其病歷中的心血管疾病跡象。

結果發現,其中三九七人後來失智;平均七十六歲發病,且戒酒已長達數十年者,晚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竟高於日常持續適度飲酒者。各式酒類又以葡萄酒效用最佳。至於「輕到中度」飲酒,定義為中年人每週喝一到十四份的程度,最多一一二公克酒精,例如酒精度十三%的葡萄酒六杯、每杯一七五毫升,酒精度四%的啤酒六品脫(約三.四公升),或酒精度四十%的蒸餾酒十四杯、每杯廿五毫升。

至於滴酒不沾比小酌容易失智,研究人員認為只是關聯而非因果。過去研究顯示,葡萄酒中的多酚化合物可能對神經網路和血管提供某種保護。另研究也指出,酒喝太多只會增加失智症發生風險,比小酌者機率多四成,每週多喝七份更提高十七%患病風險。

(自由時報)
--
天主教改教義 明確反對死刑

羅馬天主教教會二日正式修改教義,明確規定「不允許死刑」,以往容忍部分極端案件可執行死刑的立場出現轉變,這項舉措可能引發仍執行死刑的國家非難。

梵蒂岡宣布,已更改全球通行的天主教要理,引用天主教教宗方濟各的演說指出:「死刑不被允許,因為這是對個人的不可侵犯性及尊嚴的攻擊」。新教義昭示,天主教教會將抱持決心,致力廢除全球各地的死刑。

(聯合報)
--
更新天主教教義指南 教宗:不容許死刑

梵蒂岡今天宣布,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更新天主教信徒最重要指南時,宣告「不容許」死刑。

新的指南表示:「按照福音,教會教導『死刑是不能接受的,因為這是對人的不可侵犯性和尊嚴的一種攻擊』。」

方濟各5月與負責維護教義完整性的教義部(CDF)會面時,批准這項改變。「天主教教理」以問答形式,涵蓋廣泛的道德和社會問題。

新的教理也表示,教會將「堅決推動」全球廢除死刑。

新的教理指出:「經過公平審判後,合法當局訴諸死刑,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對某些重大犯罪的一種適當回應,是保護共善的可被接受極端手段。」

「然而,現今更多人意識到,即使犯下非常嚴重罪行,那個人也不會喪失尊嚴。」

(中央社)
--
南歐發高燒!這2國恐打破歐洲最高溫紀錄

北半球近期頻受熱浪侵襲,大量來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熱空氣往北撲,讓歐洲各地頻頻出現破紀錄高溫;歐洲太空總署(ESA)日前公布的衛星圖顯示,英、德等國在6月時仍是樹木繁盛、青草翠綠,但7月時幾乎已全部化為一片黃土,專家警告,新一波熱浪將從2日開始侵襲南歐,西班牙和葡萄牙恐怕打破歐洲最高溫紀錄。

希臘首都雅典在1977年7月曾測得攝氏48度高溫,為目前歐洲紀錄保持者,而西、葡2國過去的紀錄是47.3度和47.4度,不過伊比利半島在這波熱浪來襲前,氣溫幾乎天天飆破40度,葡萄牙氣象局已發出全國性通報,要民眾在熱浪期間減少外出,隨時補充水分,西班牙境內則有40個省份發布健康警告。

除了南歐外,德國過去4個月幾乎沒下雨,北部及東部地區深受其害,萊茵河和易北河部分河段水位大降,讓船運業被迫停業,而部分核電廠也必須減少供電,因為沒有足夠的水能冷卻反應爐;許多地區傳出農作物、魚蝦大量死亡的消息,對此德國農業協會已向政府提出10億歐元的援助案,希望能幫助農民度過難關。

(聯合報)
--
俄女間諜在美使館任職逾十年 機密唾手可得

英國衛報報導,美國反情報調查人員發現,一名疑為俄羅斯間諜曾在未被注意的情況下,在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工作超過十年。

該名俄國女性公民受聘於美國特勤局,據了解她過去可進入該局內部網路和電郵系統,讓她有機會獲得高度機密資料,包括美國總統和副總統的行程。

該名俄籍女性在特勤局工作多年後,美國國務院區域安全辦公室(RSO)兩名調查人員在2016年例行安全調查中開始懷疑她。調查人員證實,該女子在未授權的情況下固定與數名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人員會晤。

衛報曾在2017年1月警告RSO,但特勤局並未發起大範圍調查,反而是在該年夏季取消該女子的安全許可後默默讓她走人,也許是為了遮羞。

消息人士透露:「特勤局藉著將她革職來隱瞞漏洞。損害已經造成,但特勤局高層卻未展開內部調查,了解傷害程度以及她是否吸收任何其他員工來提供她更多資訊。」消息人士認為,只有外部調查才可以判定她造成的傷害。

衛報詢問特勤局有關該女性的調查與離職問題,特勤局試圖降低她職位的重要性,但未否認她曾隸屬該局。

特勤局發出聲明表示,美國特勤局了解所有駐外單位海外公民都可能受到海外情報影響,在俄國尤其如此;任何美國特勤局辦公室絕未提供或將駐外單位海外公民安插在可取得美國國家安全資訊的職位。

發現FSB可疑人員被安插在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一事,除了讓美國顏面掃地,也會使特勤局員工與其保護對象面臨嚴重的後果。

(聯合報)
--
美國第一家! 蘋果市值突破1兆美元

蘋果公司股價3日一度上漲2.8%,使這家消費科技巨頭成為總部在美國、首家市值達1兆美元的公司。

根據彭博資訊報價,蘋果股價3日盤中大漲2.8%至207.05美元,市值超越1兆美元大關。中石油市值曾在2007年底一度超越這個里程碑,但之後迅速隨油價崩跌而回落。

如今,其他科技巨頭也緊追蘋果不放,亞馬遜、Google母公司字母(Alphabet)和微軟的市值均超過8,000億美元。
--
美國科技業巨擘蘋果公司股價今天盤中上漲到每股207美元,成為首家市值突破1兆美元的美國上市公司,主要歸功iPhone手機上市10年暢銷全球,使蘋果變身企業帝國,富可敵國。

蘋果(Apple)股價今天午盤前上漲2.8,來到207.05美元,市值首度達到1兆美元(台幣約30兆7000億元)。蘋果7月31日盤後公布的第2季財報超越市場預期,並宣布買回200億美元自家股票,利多激勵股價勁揚,兩天來漲幅已達約9%。

蘋果公司1976年創立於共同創辦人賈伯斯(SteveJobs)的車庫,營收持續成長,先後超越葡萄牙、紐西蘭等國家經濟產值。蘋果產品創造獨特文化,改變了消費者之間聯絡的方式,以及企業做生意的手法。

路透社報導,蘋果的市值如今大於石油業者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 Mobil)、消費品業者寶鹼公司(Procter & Gamble)和電信業者AT&T等三大企業的總和,在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成份股所占比重達4%。

自蘋果於1980年上市以來,股價已上漲超過500倍,令標準普爾500指數在這將近40年間的20倍漲幅大為失色。

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在6月底結束這季售出4130萬支iPhone,年增率不到1%,但iPhone銷售總額卻成長20%,達299.1億美元,顯示蘋果漲價策略奏效。此外,蘋果服務事業營收年增31%,以95.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凸顯蘋果轉型有成。

上述因素促使蘋果上季整體營收成長17%,達532.6億美元,優於市場預期,也接近蘋果財務預測頂端;獲利則躍升32%,達115.2億美元,每股盈餘2.34美元,同樣超出分析師預期水準。

報導指出,蘋果最新業績顯示,即使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日漸萎縮,蘋果仍能找到成長途徑,與陷入困境的對手形成鮮明對比。

服務事業則是蘋果財報另一大亮點。在iCloud雲端儲存、串流音樂服務訂戶增加下,蘋果逐漸撕掉純靠iPhone成長的硬體廠商標籤,成長愈來愈倚重應用程式商店等軟體和服務事業。梅斯特里表示,蘋果的付費訂戶量已超越3億大關。

蘋果預測,本季iPhone銷售將持續暢旺,整體營收將介於600億至620億美元之間,年增率達14%至18%。這項財測優於市場預期,也是蘋果股價勁揚的因素之一。

不過,紐約時報報導,蘋果的成功高度仰賴中國市場,在美中貿易戰加溫的背景下,這家全球市值最高企業的成長前景存在隱憂。蘋果多數產品在中國製造,美國最新加徵的關稅恐傷及Apple Watch等部分蘋果裝置,而中國當局為反制美國加徵關稅,也可能拿蘋果在中國的事業開刀。

蘋果市值破1兆美元 除了巴菲特還有哪些人受惠?

蘋果成為第一家市值突破1兆美元的美國上市公司,大型投資人和散戶都受惠。

「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是蘋果第二大股東,申報資料顯示,波克夏自2016年第1季開始購買蘋果股票,買進約10億美元,當時蘋果股價為99.02美元。隨後波克夏公司持續加碼,2016年第1季至2018年第1季累計投資逾300億美元。依據3月31日的申報資料,波克夏持有蘋果5%股權,依周四收盤價計算約值500億美元。

除了波克夏公司,一些避險基金和指數型股票基金(ETF)也都受惠。Morningstar的資料顯示,美國避險基金和ETF共持有11億股蘋果股票,約占蘋果股權21%,目前價值約2,200億美元。

持有最多蘋果股票的ETF是State Street的SPDR S&P 500基金,持有5,580萬股。曝險部位最高的則是iShares U.S. Technology ETF,其投資組合中有17%為蘋果股票。

指數型基金方面,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貝萊德(BlackRock)和State Street都是蘋果公司的大股東,合計持有蘋果近16%股權,先鋒集團持有3.42億股,是蘋果最大股東。

蘋果市值突破1兆美元里程碑 下一步往哪走?

蘋果(Apple)成為市值突破1兆美元的第一家美國上市公司。蘋果周四漲2.9%收207.39美元,市值達到1.0002兆美元。但未來成就勢將大過今天的榮耀,服務、周邊產品、擴增實境(AR)等未來領域,都可望為蘋果再締新猷。

分析師認為,蘋果股價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GBH分析師 Dan Ives告訴CNBC:「1兆美元達陣不是終點,我視此為成長和獲利力的新階段。」

CNBC整理以下蘋果市值可遠超過1兆美元的實力:

●iPhone

--iPhone或許帶進的營收成長走緩,但獲利持續保持不墜。拜高價iPhone X所賜,蘋果上季iPhone平均銷售價格為724美元,可見蘋果擁有保持獲利穩定成長的絕技。

--此趨勢可望持續,據分析師郭明錤分析,蘋果今秋可能推出更大尺寸的iPhone X,價格勢必更高,也將帶動iPhone平均銷售價格和獲利繼續成長。

●服務

--蘋果有很強的服務支援硬體產品,目前業績增速已超越自訂2020年成長一倍的目標,此外,蘋果還有擴充服務的遠大計畫,像是建立原創電視節目,最近還買下一家有「雜誌界Netflix」之譽的公司,提供各種流行期刊的服務。

●周邊產品

蘋果的「其他產品」事業,上季營收成長30%。今年初推出的智慧音箱HomePod,才開起步。有消費報告說此新產品可望直追亞馬遜早在四年前即問世的Echo,市占率將達6%。有報導說蘋果也計劃推動高階耳機。

●未來

蘋果提供擴增實境(AR)開發工具,讓開發者為iPhone和iPad開發App,替iPhone後的下一個爆炸性產品立下根基。

(經濟日報)
--
蘋果市值破1兆美元 逼近整個台股

蘋果1兆美元市值相當於全球第16大國,比印尼、荷蘭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還高,甚至已逼近台股整體市值。

蘋果創立於1976年,股票1980年上市,累計至今股價飆升50000%,遠高於標普500指數同期約2000%的漲幅。

理財資訊網站Investopedia、大西洋月刊與新浪財經報導,若把蘋果市值與一個國家GDP、主要證券市場市值相比,可以得出下列結論:

第一,若以世界銀行統計全球199個國家的2017年GDP來看,蘋果的兆元市值相當於全球第16大國,不僅超過印尼、土耳其、荷蘭或沙烏地阿拉伯的全年GDP,也逼近第15名墨西哥的1.2兆元,與第14名俄羅斯的1.3兆元。

第二,2017年聯邦政府預估支出為4兆元,意味蘋果一家股票上市公司的市場價值,就相當於聯邦政府今年預估支出的25%。

第三,目前中國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是科技業巨擘騰訊,今年市值一度站上5500億美元,但現在已降至4200億美元以下;換句話說,蘋果市值比兩家騰訊加起來還多。

第四,根據世界交易所聯盟統計的各國證券交易所6月市值,蘋果一家公司就超過不少國家的交易所市值,例如西班牙、新加坡、俄羅斯或沙烏地阿拉伯的證交所。

台灣證券交易所則統計,2日收盤後台股集中市場市值為32兆元台幣,相當於1兆500億美元;換句話說,蘋果一家公司市值幾乎等於整個台股。

蘋果市值破1兆美元 「非達康泡沫瘋漲」

蘋果(Apple)股價2日勁揚至207.05美元,推升該公司市值突破1兆美元里程碑。

分析師擔心蘋果股價可能大幅回跌,如同網路泡沫化時期,但財經網站CNBC報導,雖然蘋果股價短期可能出現冷卻效應,對長期投資人而言,蘋果股價未達極端,而是基於基本面因素改善,與十多年前的網路泡沫瘋漲現象不同。

蘋果目前股價是分析師預估未來12個月盈餘的15.7倍,相較下,標普500指數的預估本益比是16.5倍。差異主要在於截至6月的上季,蘋果同比銷售增加17%,獲利增加近40%,相較下,標普500成分股今年的預估成長率是8%。

在達康泡沫時期,大型科技股的本益比更高,2000年時,微軟是59倍,思科179倍,英特爾126倍,甲骨文87倍。

華爾街有「估值太傅」之稱的Aswath Damodaran說,蘋果股價仍屬「合理估值」。

蘋果今年透過庫藏股和股息每季還給股東約250億美元,去年每季則約110億美元。買進庫藏股降低在外流通股數,拉高每股盈餘。

這家科技巨擘暗示還會買更多庫藏股,這將有助股價。蘋果在6月底止的上季,淨現金部位為1290億美元。該公司7月31日盤後發表財報時重申,會將淨現金部位降至零,顯示可能買更多庫藏股或配更高的股息。

股神巴菲特5月曾向CNBC解釋蘋果資本報酬方案對股東的好處,認可蘋果庫藏股方案是買進該公司股票的一大理由。巴菲特近年大買蘋果,目前是蘋果第二大股東。

蘋果發表財報後,1日和2日合計漲9%,華爾街仍看好蘋果股價後市,有13位分析師給予225美元的目標價。

(聯合晚報)
--
蘋果從瀕破產到市值1兆美元 用21年寫歷史

蘋果公司(Apple)今天成為首家市值突破1兆美元的美國企業,名留青史。21年前,蘋果瀕臨破產,直到共同創辦人賈伯斯鳳還巢,酷炫產品接連問世,才開啟蘋果的黃金時代。

蘋果股價接近中午時衝破207.04美元價位,市值站上1兆美元。今年以來,蘋果股價累計上漲23%,日前出爐的季報顯示,蘋果旗艦手機iPhone X需求不墜、服務事業營收創歷史新高,激勵股價加速上攻。

截至收盤,蘋果股價勁揚2.9%,收在207.39美元,維持市值1兆美元企業的地位。

紐約時報報導,蘋果從破產邊緣邁向全球市值最高企業,快速創新並接連推出熱賣產品是關鍵。蘋果打造遍布全球的複雜供應鏈,生產大量精密裝置之餘壓低成本,也功不可沒。

但這段成功故事也穿插爭議與悲劇。報導提到,蘋果高度仰賴中國代工廠生產,就被部分人士批評是剝削其他國家低薪勞工,奪走美國製造業就業機會。不過,蘋果中國代工廠員工待遇近年改善,自殺事件減少,蘋果也承諾未來5年對美國經濟貢獻3500億美元。

蘋果創立於1976年,致力把當時龐大的工業電腦縮小、簡化,成為民眾負擔得起的大眾市場產品。到了1980年代,蘋果已成全球最知名品牌之一,但賈伯斯(Steve Jobs)1985年被逐出蘋果,情勢逆轉,蘋果之後在個人電腦(PC)市場節節敗退。

1996年底,蘋果市值剩不到30億美元。1997年,蘋果在PC市場被微軟公司(Microsoft)打得抬不起頭來,風雨飄搖之際,蘋果決定賭一把,以4億多美元買下賈伯斯當時經營的科技公司NeXT,請回賈伯斯。

賈伯斯事後回憶說,蘋果當時裁員1/3,約90天後就要宣告破產,「情況比我想像糟很多」。

賈伯斯鳳還巢後,砍掉70%的蘋果產品規劃,打出「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廣告口號,並徹底顛覆產品設計。簡潔隨後成了蘋果的金字招牌,從賈伯斯一貫穿著黑色高領衫搭配牛仔褲、蘋果產品運作方式到門市外觀,全都反映蘋果的新思維。

1998年,蘋果推出色彩繽紛的桌上型電腦iMac G3,一炮而紅,接著於2001年推出數位隨身聽iPod,確認蘋果東山再起,也不再只是一家電腦廠商。iPod和播放軟體iTunes搭配的模式,為蘋果另一款重量級產品奠定基礎。

2007年,賈伯斯發表iPhone,蘋果當時市值734億美元。這款智慧型手機改變人類與科技互動的方式,至今銷量超過14億支,在蘋果市值邁向1兆美元的過程中居功厥偉。

就在蘋果業績蒸蒸日上之際,罹患胰臟癌多年的賈伯斯不敵病魔,於2011年10月5日去世,享年56歲。

賈伯斯的接班人庫克(Tim Cook)擔任營運長期間,整頓蘋果產品供應鏈,倚重中國代工廠,賦予蘋果打造龐大事業所需的規模和彈性。庫克2011年8月接掌執行長時,蘋果市值3460億美元。庫克被視為穩健、低調的舵手,在他掌舵下,蘋果市值隨著iPhone和周邊配件與服務熱銷扶搖直上。

華爾街日報報導,蘋果並非全球首家市值達1兆美元的企業。2007年,中國石油集團市值粗估超過1兆美元,但這家企業結構複雜,多數股權掌握在政府手中,使外界難以精準估算市值。

公開市場以外,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SaudiArabian Oil Co.)也不可小覷。這家俗稱沙烏地阿美石油公司(Saudi Aramco)的國營企業曾考慮上市,市值上看2兆美元,但首次公開募股(IPO)計畫已停擺。

即使市值衝破1兆美元,蘋果股票本益比不到19倍,和其他科技飆股相比,蘋果股價仍相對便宜。但部分投資人擔心美中貿易戰升溫,蘋果恐遭池魚之殃。蘋果本週坦承,美中貿易緊張可能墊高生產成本、衝擊產品銷售。

長期而言,投資人擔心蘋果能否再推出像iPhone或iPad的革命性產品。蘋果2015年推出Apple Watch,跨足鐘表市場,以營收計算,蘋果已是全球最大腕表製造商,但這款智慧手表銷售熱度卻不及蘋果其他熱賣產品。

(中央社)
--
歷經大起大落 蘋果終寫歷史

蘋果公司市值破兆,對於執行長庫克(Tim Cook)來說,如同交出一張讓人刮目相看的亮麗成績單。回顧2011年間,當他從重病的蘋果共同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手中接下執行長職位時,其實面臨著各種懷疑眼光,甚至不被看好是否能挑起大樑。

2011年10月,賈伯斯因胰臟癌病逝,象徵蘋果公司一個時代的結束。部分業界人士與分析師認為,賈伯斯過世之後,蘋果公司的迷人風采及能夠不斷推出「下一個最紅火產品」的魔力,恐怕都將褪色。

但庫克憑著紮實的財報表現,並將蘋果產品成功打進中國等外國市場,終於一步步贏得投資人信心。如今蘋果市值破兆美元的歷史紀錄,背後意義更超越了金融股市之外。

史坦普道瓊指數(S&P Dow Jones Indices)資深指標分析師席佛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便說,1兆美元的指標其實心理層面的影響大過其他,對股市來說則傳遞出公司穩定成長、規模龐大的明確訊息。

蘋果公司從創立以來,並非一帆風順,而是經過大起大落。如今雖是領導全球潮流的科技巨擘,在21年前卻曾瀕臨破產。

1976年,在加州矽谷的一個車庫裡,賈伯斯與伍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創立了蘋果,成立宗旨在於讓當時體積笨重的電腦變得精巧、平價而且方便使用,以便在市場上能夠大量銷售。到了1990年代,蘋果公司已經晉身全球最知名品牌之一。

不過,1985年,經過內部領導權角力,賈伯斯被迫離開。隨著管理階層換人,產品失去創意與創新,蘋果公司到了1996年底,已經虧損了8億6700萬美元。

搖搖欲墜的蘋果公司決定孤注一擲,以4億美元併購賈伯斯經營的Next科技公司,也為賈伯斯重返蘋果開闢道路。2001年,蘋果推出iPod立即賣出4億個,奠下東山再起的基礎,接下來2007年推出的iPhone更改變了人際互動方式,也創下史上最暢銷商品的紀錄。

據統計,iPhone問世以來累計銷售量已破14億只,也把蘋果推上高峰。

(世界日報)
--
探測百萬度日冕 NASA打造輕薄防熱罩

接近太陽的過程,似乎是一個無法實現的挑戰,但好消息是,科學家們發現,只需10幾公分厚的防護盾,即可讓帕克探測器承受太陽表面的高溫。

NASA帕克太陽探測器使用的隔熱板,是11.4公分厚的碳複合材料,寬約2.4公尺;探測器與太陽近距離接觸時,隔熱層及保護系統將首當其衝承受高溫,確保大部分的飛行器與科學傳感器,可保持在略高於室溫水平。

按計畫為實現最佳觀測,NASA希望帕克可實現24次軌道機動,主要在太陽日冕中運行,這裡是太陽大氣層中非常熱的一個區域,物質溫度超過攝氏100萬度。

高溫材料可承受環繞太陽的高溫,但由於它們移動速度極快、且數量相對稀少,其實際接收和傳遞的熱量其實很少。探測器如何抵禦太陽高溫?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分清「熱量」和「溫度」兩個不同的概念。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熱保護系統工程師康登解釋,雖然日冕層內溫度超過攝氏100萬度,但是其中的高溫等離子體的密度比較稀疏,探測器在裡面穿梭時,僅與較少的熱顆粒相互作用,接受到的熱量是可控的。他舉例稱,這有點像把手伸進烤箱,雖然烤箱內部溫度高達攝氏100多度,但是手的溫度不可能變成100度。

據NASA估算,探測器進入日冕層後,外表將會被加熱到攝氏1000度左右,這仍是普通太空材料無法直接應對的高溫,火山噴發的熔岩一般也就只有700-1200度。為此,工程師為派克探測器配備尖端的熱保護系統,防熱罩材料呈現三明治結構,外表是碳-碳複合物,裡面夾著10釐米厚的碳泡沫。這種輕質材料外層還將塗上白色陶瓷塗料,盡可能反射熱量。經測試,該防熱罩可承受約1650度的溫度,探測器在其保護之下可保持約30度的涼爽。

不過,也有不得不在防熱罩之外運作的設備,比如用於測量太陽風離子和電子通量的感測器--法拉第杯,研發團隊用鈦鋯鉬合金進行打造,熔點高達2349度。此外,太陽能電池陣列也會有一部分暴露在太陽強光下,為此,太陽能電池板上布置冷卻系統,包括防止冷卻劑凍結的加熱罐和散熱器、用於表面散熱的鋁散熱片,還有保持冷卻劑迴圈的泵。另外,防熱罩的陰影邊緣配備七個感測器,自動校準探測器的路線和朝向,確保探測設備全程受到防熱罩的庇護。

(聯合晚報)
--
俄3記者抵中非取材 遭9武裝男子槍殺

中非共和國政府今天表示,3名俄羅斯記者在中非境內一處路障,被9名武裝男子射殺。據稱,當時他們正在調查一支俄羅斯傭兵部隊的活動。

中非政府發言人卡薩吉(Maxime Kazagui)在全國電視台發表聲明說,9名男子都「纏著頭巾」,且不講中非共和國主要語言法語和桑戈語(Sango)。

他說,其中1名受害者生前曾激烈反抗意圖奪取裝備的那批武裝男子。

1人遭槍擊後當場死亡,其餘2人傷重不治。

他又說,同行司機雖受傷但保住性命,並提供這些細節。

俄羅斯一家調查媒體機構表示,3名死者一直為它效勞,調查在敘利亞、烏克蘭等衝突熱點的俄羅斯傭兵「瓦格那集團」(Wagner Group)。

俄羅斯外交部稍早證實3名受害人分別是芮德成科(Kirill Radchenko)、拉斯特古耶夫(AlexanderRastorguyev)和澤馬爾(Orkhan Dzhemal)。

(中央社)
--
敘利亞政府軍捷報頻傳 以色列樂見

以色列國防部長李柏曼今天說,敘利亞總統巴夏爾.阿塞德的部隊在內戰有所斬獲,對以色列有利,儘管兩國嚴格說來仍處於交戰狀態。

李柏曼(Avigdor Lieberman)在視察以色列防空設施時對記者說:「對我們而言,敘利亞情勢正恢復內戰前的狀態,也就是有清楚的論調,有人負責任且有中央政府主控大局。」

敘利亞2011年爆發內戰前,與以色列之間的停火線大致維持多年平靜。

發生內戰期間,以國偶爾會遭戰火波及,而以國也會作出回應。

阿塞德(Bashar al-Assad)昨天告訴他的部隊,在連續挫敗反政府軍後,如今政府軍已勝利在望。

政府軍在俄羅斯和伊朗支援下的一連串猛烈攻勢,已迫使反政府軍退出許多據點,從而使阿塞德政府重新掌控近2/3國土。

以色列一直設法避免直接捲入敘利亞內戰,但也承認,曾在敘利亞境內進行數十次空襲,以阻止其所稱將先進武器運送給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的行動。

(中央社)
--
伊朗若封鎖紅海 以色列揚言加入軍事阻止行列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昨晚警告,伊朗若封鎖日前2艘沙烏地阿拉伯籍油輪遭親伊朗的葉門叛軍團體青年運動攻擊的重要航道,以色列將加入阻止封鎖的軍事行動。

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出席以色列海軍一項典禮時,針對任何企圖封鎖曼德海峽(Babal-Mandab Strait)的行動提出警告。該處海域位於紅海(Red Sea)南端入口,是全球最繁忙的海運航線之一。

沙烏地上月26日表示,2艘油輪遭青年運動(Huthi)攻擊後,該國暫停利用這條航道運送原油。

青年運動昨天宣布,該組織在紅海暫停活動2週。

尼坦雅胡表示:「本週一開始,伊朗代理人試圖在通往紅海的海峽入口阻撓國際航行活動,我們目睹伊朗代理人捲入劇烈衝突。」

「若伊朗試圖封鎖曼德海峽,我確信德黑蘭將發現自己面臨國際聯盟的堅決阻止。這個聯盟會包括以色列及其所有軍隊。」

(中央社)
--
易釀30米巨浪 科學家解百慕達三角之謎

百慕達三角(Bermuda Triangle)因有許多飛機與船隻在當地消失而蒙上神秘色彩。這次科學家或許破解了謎團,他們發現當地極易產生致命瘋狗浪,令機、船消失可能純屬自然原因。

英國「快報」(Express)報導,美國佛羅里達州、波多黎各及百慕達(Bermuda)間的海域,長年發生有船隻與飛機失蹤,讓許多專家都想找出答案。

百慕達三角平均一年會有4架飛機、20艘船失蹤的報告,沒有任何殘骸,原本據信這些機、船是被墨西哥灣流(Gulf Stream)帶走。然而科學家認為這次他們可能破解了謎團-禍首恐怕是「高達100英尺(約30公尺)高的瘋狗浪」。

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一支研究團隊,為英國「第5頻道」(Channel 5)的紀錄片「百慕達三角之謎」在實驗室進行實驗。

科學家做了一艘美國海軍「獨眼巨人」號(USSCyclops)運煤船的模型,在模擬時發現由於船隻體積大,30公尺高的巨浪能輕易地將船吞沒。542英尺(165公尺)長的獨眼巨人號1918年在百慕達三角消失,至今沒找到船上306人的遺體與船隻殘骸。

南安普敦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家巴克薩爾博士(DrSimon Boxall)指出,百慕達三角的3個端點都會有暴風,最終匯聚成完美巨浪。

他說:「南端與北端都有暴風來襲並匯聚一處,然後若從佛羅里達這面又來一個暴風,就會變成致命瘋狗浪,這種浪又陡又高-我們曾量到超過30公尺高的瘋狗浪,船越大,受損就越嚴重。」

「設想有個每一面都極高的瘋狗浪,船就會位處在最低點,因此會被撕成兩半,這種情況一旦發生,不消2到3分鐘船就沉了。」

(中央社)
--
緬柬寮泰飽受洪患 十多萬人緊急避難

每年熱帶季風雨導致中南半島國家飽受洪患,今年情況似乎更嚴重,緬甸有近15萬人流離失所;流經泰、寮、柬的湄公河水位暴漲,其中寮國水壩先前潰堤造成難以統計的傷亡。

緬甸伊洛瓦底江雜誌社(The Irrawaddy)報導指出,德林達依省(Tanintharyi)、勃固省(Bago)、馬圭省(Magway)及孟邦(Mon)和克倫邦(Karen)等地區,由於降雨不斷,導致河川水位暴漲,已經有12人死亡及近15萬人逃離洪水災區,地方政府開設避難營收容災民。

2015年季風暴雨造成洪災,在緬甸就有100人死亡和33萬人流離失所。

寮國在7月23日晚間一座水壩潰堤,50億立方公尺的蓄水沖入下游,直接造成寮國數個村莊數千人受災,至今官方仍未有確切的傷亡統計公布,估計災民超過數萬人,失蹤及死亡人數可能超過千人。

另根據泰國民意報報導,在泰國東北部那空帕儂省(Nakhonphanom)湄公河的水位,已經來到10年來最高,汶干省(Bueng Kan)的水位也持續上升中,沿著湄公河的幾個省分都必須高度戒備。泰國多處水庫也到達滿水位,正在進行調節性放水。

位於湄公河下游的柬埔寨,有4個河岸省分受災,已經有3人死亡,估計7000人遭遇洪災避難中。

(中央社)
--
美麥當勞沙拉致寄生蟲感染病例 又增上百起

美國連鎖速食店麥當勞自5月爆發沙拉遭環孢子蟲(cyclospora)污染後,聯邦衛生官員昨天表示,又新增109起感染個案。

全美目前已有15州傳出感染病例。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發表聲明指出,這波疫情爆發以來,經實驗室確認的感染病例累積已達395起。目前至少有16名感染發病者住院。

若食用遭環孢子蟲寄生蟲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會引發腸道疾病,且可能在吃進寄生蟲一週或更久後才發病。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指出,症狀包括腹瀉,以及頻繁間或爆炸性排便。感染者也可能出現失去胃口、體重減輕、胃痙攣或胃痛、反胃、脹氣和疲勞,另外還可能出現嘔吐、頭痛、發熱、身體疼痛和類似流感的症狀。

環孢子蟲引發的疾病可能會持續數天或數月之久;病患可能先覺得好轉,接著病情再度惡化。環孢子蟲病可使用抗生素治療。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表示,由沙拉製造商FreshExpress公司配送到麥當勞販售的一盒未開封蘿蔓萵苣和胡蘿蔔生菜沙拉經檢測後,呈現環孢子蟲陽性反應,不過檢測結果出爐時已過了沙拉的7月19日保存期限。

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昨天在網站發布疫情更新時指出:「流行病學證據顯示,在麥當勞餐廳門市購買的沙拉有可能是感染來源。目前調查仍在進行,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正在查明這些麥當勞沙拉常見原料的來源。」

麥當勞7月13日曾發布聲明表示,受影響的門市已暫停銷售此款沙拉,改以其他供應商的產品取代。

Fresh Express日前在公司網站發表回收聲明時表示,該公司已於7月27日針對所生產的「有限數量」產品展開「預防性回收」。

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疫處(Food Safety andInspection Service)7月30日發布有關Fresh Express公司回收生菜沙拉的公共衛生警訊,告知消費者,某些沙拉和包裝產品可能遭環孢子蟲污染。

(中央社)
--
前朝拖累 馬來西亞18架蘇愷戰機僅4架能飛

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已向國會坦承,馬國空軍18架蘇愷30戰機中僅4架堪用。這也是考驗今年馬國變天後、5月上路的新政府如何處理國防優先要務的一大難題。

時事雜誌「外交家」(The Diplomat)今天報導,馬來西亞空軍配備俄製蘇愷30MKM(Su-30MKM)與米格-29(MiG-29)戰機,多年來一直存在保養維修與服勤等相關問題。馬國政府過去幾年已在考慮如何解決問題,特別是處於預算嚴重短缺的時刻。

馬國國防部長莫哈末沙布(Mohamad Sabu)本週向國會提出一份最新資料,凸顯相關問題的嚴重性後,登上了媒體頭條。根據莫哈末沙布的說法,18架蘇愷30戰機中僅4架能飛,其餘14架都在維修,馬國無力維護飛機的適航性或飛機本身,在前首相納吉(Najib Razak)主政時代根本無法有效地推動。

莫哈末沙布指出,新政府已著手處理問題,包括以本地承包商來替代原承包商保養飛機,並汰換米格-29戰機。

「外交家」雜誌認為,有鑑於後勤維修與零件供應是長期與系統問題,以及現有問題的嚴重性,未來焦點會持續在馬國新政府所必須採取的措施,像是如何處理剩餘的戰機、以什麼戰機取代退役戰機,以及再購得新機後,要怎麼把這種本不該發生的問題降至最低。

(中央社)
--
智利衛生紙之亂 消費者獲賠

台灣衛生紙之亂延燒到南美洲國家智利!智利政府抓到大廠CMPC與瑞典競爭對手PISA共謀拉抬衛生紙價格,12年來不法獲利逾4.6億美元。CMPC在1日宣布,即日起賠償全國近1300萬成人,每人7千披索(約台幣336元)的補償。

合謀滅證 宛如黑幫情節

2015年10月,智利專責打擊經濟犯罪的反托拉斯監管機構FNC調查,CMPC的總經理莫瑞爾,和對手PISA公司的老闆塔哥,2000年在聖地牙哥的鄉村俱樂部首度會商。塔哥在現任總統皮涅拉的前一次任期(2010-14),曾擔任體育部長,兩人相見歡後,甚至在首都消防單位密會。調查方指控,兩家公司行徑猶如黑手黨電影情節,為避免被逮到偷來暗去,雙方員工均以預付手機聯繫,還把電腦丟進水溝湮滅證據。

壟斷12年 不法獲利驚人

PISA是瑞典跨國紙業暨生活用品公司愛生雅(SCA)的智利分支,FNC指控CMPC和PISA,在2000年到2011年間合謀,共同藉由操控價格以壟斷衛生紙等產品的市場,聯手逼迫新對手退出競爭,兩家業者因此得以掌控高達9成的衛生紙市場。

政府破獲這大型的「衛生紙集團」時,智利民眾群情激憤,因為該國雞肉和處方藥,曾多次遭業者攜手定價,讓消費者平白多花錢。在智利,聯手拉抬價格不必服刑,但必須罰款,2014年,涉入智利處方藥之亂的10名官員,最後都全身而退。

每人336元 有人籲捐社福

據智利《觀察家報》報導,依據消費者保護團體Sernac、CMPC和消費者之間的和解協議,CMPC支付的1.25億美元賠款中,75%的款項均透過電匯,自動匯入民眾帳戶。

智利Mega電視台的招牌新聞節目「最快新聞」(Ahora Noticias)指出,第一批「慰問金」將發放給在國家銀行(Banco Estado)擁有特定帳戶的民眾。多個非政府組織和基金會則呼籲把這筆不算大數目的款項捐出來行善,以幫助老人、身心障礙照護機構。

(中國時報)
--
美德關係續低迷 梅克爾成川普沙包

梅克爾成為川普的御用沙包!美國總統川普自上任以來,便不斷攻擊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各項施政。《金融時報》分析指出,德國長年來的對美貿易順差、過低的軍事支出、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重度仰賴、寬鬆的移民政策,與梅克爾不慍不火的應對方式,都是川普重砲批評德國的原因。

不滿德經濟、軍事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早在川普第一次與梅克爾會面時,川普就向梅克爾表示:「妳很讚,但你們欠我一兆美元。」數據顯示,德國確實對美國有相當大的貿易順差,2017年就占了GDP的8%,比歐盟執委會建議的6%還高出許多。但德國官員表示,美國人因為川普減稅而更喜歡買德國產品,因此不能一昧地怪罪德國。

除了貿易順差,川普也不斷批評德國過低的軍事預算。川普在北約峰會上一再批評德國軍事預算占GDP的1.2%,比起目標值的2%少上很多。但德國官員指出,川普不斷地謾罵,要求增加支出,只會讓德國民眾感到反感與懷疑,反而不利早已努力增加軍費的梅克爾政府。

德國一名議員基塞韋特也指出,自二戰結束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不斷地教育與規範德國政府與大眾,希望德國成為和平主義國家。現在卻倒過來要求德國增加軍事規模,德國民眾當然不會輕易買單。

德國內政也要管

而德國與俄羅斯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計畫也讓川普質疑德國是否過度仰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因而有被俄羅斯操控的嫌疑。英國《衛報》指出,向來溫和的梅克爾聽到這項指控,也不滿的回應,表示她是東德人所以理解被蘇聯操控的感覺,也可以保證現今的德國不是俄羅斯的玩偶。

為了彰顯他對接受難民的不滿,川普也數度發文批評德國的政策。川普透過推特表示,德國犯罪率在開放難民後不斷升高,而且「德國人因為不滿開放難民入境,已經開始反對早已脆弱的柏林政權」。但許多德國人看到之後僅哭笑不得地搖頭否認。

許多外交官員在觀察兩人互動之後,認為梅克爾不慍不火的應對方式也是川普會極度不滿的原因之一。一名官員就指出,部分領導人會試圖驚豔川普並拉近他們與川普之間的關係。但出身自清教徒家庭且本身是心理師的梅克爾「當然不會這麼做」。

(台灣醒報)
--
禁女性戴面紗 丹麥宗教歧視惹議

丹麥正式禁止女性公開穿戴面紗引發抗議!丹麥政府1日起禁止國內女性於公開場合穿戴面紗,否則將被處以罰鍰並要求離開現場。儘管司法部長強調這是彰顯丹麥的社群價值,且主要針對被迫穿戴的女性,但許多當地穆斯林女性與人權組織仍痛批該法根本是歧視穆斯林女性的穿著自由。

根據丹麥《當地人報》報導,自1日起,只要女性在公開場合中穿戴面紗,就會根據犯行次數,被處以134到1340歐元的罰鍰,且須立即摘下或離開公共場合。而數百位不滿的穆斯林與丹麥公民,1日也上街抗議,其中有多名女性配戴面紗以示不滿。

一名接受當地媒體採訪的30歲穆斯林女性莎拉表示,她已經對丹麥的體制失去信心。身為自幼都在丹麥成長的穆斯林,她認為丹麥的政客只要在嘲笑穆斯林或看到嘲諷穆罕默德的漫畫時,就表示這是言論自由,但卻限制穆斯林女性的穿著自由,顯示穆斯林在丹麥並不享有同等的公民權。

另一名接受採訪的穆斯林瑪莉亞也認為,這條法律根本上侵犯了她的宗教自由並且違憲,因為「禁止穿戴面紗侵犯到我們的穿著自由與宗教信仰自由」。

《愛爾蘭廣播電台》指出,儘管遊行隊伍中有許多人穿戴面紗,丹麥警方也不會對她們祭出罰單,因為「該配戴面紗的行為是為了搭配和平遊行行使她們的言論自由,因此得以豁免」。丹麥司法部也解釋,該法主要針對被強迫配戴面紗的女性。

司法部長波爾森則於2月提出草案時表示,面紗不符合丹麥的社群價值,因此應該被禁止,明顯與司法部此刻的解釋互相矛盾。

(台灣醒報)
--
英國法庭態度轉彎 極右派獲保釋

英國極右派份子湯米.羅賓森獲保釋,眾多極右支持者歡慶:「湯米自由了(Tommy’s a free man.)」。英國激進極右社運人士湯米.羅賓森為今年5月因直播里茲法庭的一場判決,被以藐視法庭判罪入獄。許多美加右派人士皆曾聲援湯米,美國總統川普前策略分析師拜農亦為其中之一,顯示極右派勢力高漲,不容小覷,人權團體對此表示相當憂心。

羅賓森入獄始末

湯米.羅賓森近日成為極右派人士眼中捍衛言論自由的代表性人物。他於2009年創立極右派團體「英格蘭護衛聯盟」後,便積極參與激進極右派活動,更曾於訪談中數次表示伊斯蘭教是法西斯、暴力宗教,也提倡反移民相關活動,激進言論引發爭議。

根據《CNN》報導,羅賓森2018年5月25日於臉書上直播里茲皇冠法庭的一場不公開審訊,拍攝被告入庭並公然於直播對其進行討論,據稱羅賓森在討論過程曾直稱被告為「穆斯林兒童性侵犯」,5個小時後他就被逮捕,並被以藐視法庭判處10個月有期徒刑。

右派捍衛言論自由

申訴庭法官指出,當時的判決有程序上的瑕疵,因此裁定同意假釋。許多右派人士在湯米.羅賓森入獄後隨即開展開聲援活動,《衛報》指出,舉著「釋放湯米」立牌的示威者主張,他的行為是行使言論自由。許多美國右派人士亦曾表示對他的支持,前川普策略分析師拜農上個月就曾於廣播節目發言,認為羅賓森是「英國的棟樑」。

不過許多人權團體對羅賓森的行為與訴求相當反感,英國反種族主義組織「要希望而不要恨(Hope not Hate)」執行長尼克.拉沃指出,羅賓森的言行顯示他只不過是個自戀的極端主義者,想要煽動右派人士支持他「伊斯蘭恐慌症」的主張。反對其主張人士亦特別強調,他曾因毒品犯罪被禁止入境美國,並曾於2012年因使用他人的護照被捕,是個有諸多前科的犯罪者,根本不值得仰慕。

(台灣醒報)
--
出獄直接選總統 剛果前軍閥衝擊選情

「班巴帶給我們新希望和全新的開始!」前戰爭犯班巴在出獄後便立即飛回民主剛果挑戰總統大選。班巴曾因戰爭罪遭判刑18年,今年6月上訴卻意外成功得以出獄。外界分析,班巴挾著高人氣返回民主剛果挑戰年底總統大選,有望取代遭民眾厭倦的現任總統卡必拉。

民主剛果反對黨領導人班巴1日飛抵首都金夏沙,接受支持者熱情擁戴。班巴因戰爭罪遭海牙國際法院判刑18年,自2007年起服獄10年之久。班巴今年6月以不必為部屬所犯的戰爭罪負責為由上訴成功並出獄,班巴也趕忙飛回民主剛果登記參加年底的總統大選。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現任總統卡必拉的任期其實只到2016年,不過卡必拉卻透過延遲選舉把持總統大位。儘管憲法規定卡必拉不得再參選總統,但卡必拉卻從未宣布不尋求連任,日前黨內青年黨部更提名卡必拉為總統參選人。

在南非的分析家華特斯接受《衛報》訪問時表示,班巴有可能聯合所有反對黨勢力打敗卡必拉,「班巴被視為遭卡必拉迫害的政治犯,如果他成功聯合其他反對黨勢力,卡必拉要連任的勝算就很小了。」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班巴曾在2006年挑戰總統大位,卻選輸卡必拉。他的部屬在2007年與民主剛果軍爆發衝突,遭卡必拉指控為叛國賊,最後班巴因部屬2002年在中非共和國違反戰爭法的行為遭海牙國際法院判刑。

(台灣醒報)
--
澳洲野火肆虐尤加利 無尾熊恐斷炊

澳洲居民砍樹防野火,卻切斷無尾熊食物來源。由於澳洲部分地區目前正處於酷熱氣候,經常發生叢林大火導致民眾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於是居民為了防止火災大量砍樹,結果造成無尾熊食物來源與棲息地大受影響。據當地收容所指出,每週至少接獲1隻因缺乏食物而瀕臨死亡的無尾熊需要緊急救治。

據《印度泰晤士報》報導,澳洲雷蒙德島面積770公頃,約有250隻無尾熊與470位居民。在當地擔任野生動物救援人員的韓德森指出,她所工作的動物收容中心每週至少會收容1隻已經幾乎餓死的無尾熊,「這裡只有1處無尾熊收容中心所,問題嚴重性似乎更明顯。」

澳洲目前正出現極端乾燥氣候,其中又以新南威爾斯省北部最嚴重。不過,當地民眾為了避免出現失控叢林大火而進行整地,結果卻威脅到倚靠尤加利葉為生的無尾熊生存。

過去由於歐洲殖民者大量捕殺無尾熊取其皮毛交易,造成無尾熊幾乎滅絕,讓澳洲政府開始將無尾熊放置於諸如雷蒙德島等地方復育。據《UNTV》報導,澳洲環境部地方官員伊寇爾認為,以雷蒙德為例,適當的無尾熊數量應該為50隻。

雪梨大學教授莫菈指出,雖然澳洲政府試圖讓無尾熊復育,但若缺乏適當的復育控制,可能會造成族群數量超出生存環境,她也表示,「叢林大火對於無尾熊也是一大威脅。」

無尾熊常見於維多利亞省、昆士蘭與南澳等人口也相當稠密的地方。無尾熊在澳洲被列為易危物種,野外數量不到9萬隻,澳洲無尾熊基金會則預估,實際數量應低於4.3萬隻。

(台灣醒報)

健康

上班族補元氣 9成愛高油高糖食物 午茶吃甜更疲倦

工作到了下午好累,想吃甜點、喝含糖飲料提振精神?小心,這可能會讓你的情緒更糟。董氏基金會昨公布最新調查,不少上班族下午1至3時工作效率最差,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耐煩、壓力大,近9成吃下午茶時會選高油高糖食物,醫師警告這會影響菌叢,並透過腦腸軸導致情緒不穩定。

董氏6、7月網路調查1068名20至49歲上班族,4成表示下午1至3時工作效率最差,7成會買下午茶來補元氣,但近是吃高油高糖食物,元氣補不成還很漏氣。
董氏食品營養中心組長潘紀綸說,上班族最常選擇的下午茶為餅乾、甜點、糖飲,比率都高達4、5成。吃甜點等較不健康點心者,6成多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逾3成壓力大、感覺工作內容枯燥無味、情緒低落、緊張不安;相對於吃沙拉等較健康點心者,疲倦感會高出2.3倍、注意力不集中感高出1.9倍。
萬芳醫院一般內科主任暨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張智翔說,腸道是「第二大腦」,與腦部之間有互相影響的腦腸軸,高油高糖食物易增加腸道內發炎反應,影響腸道菌叢,荷蘭研究即發現,高糖高油的飲食模式與抑鬱情緒相關。

膳食纖維減緩疲勞
張智翔指出,也有其他研究指出,高糖高油的飲食模式會影響菌叢,並透過腦腸軸導致情緒不穩定、影響工作狀態;而富含益菌生的飲食模式,提供有利益菌生長的環境,則有抗壓及提升情緒的效果。以水果、生菜沙拉等正能量點心為例,共同特色是富含豐富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與植化素等。張智翔說,膳食纖維屬於益菌生,為好菌能量來源,有助增加好菌、減少壞菌,進而打造腸道健康環境,利於調節情緒。
此外,感到壓力、緊張時,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容易快速消耗大量維生素C,導致免疫力降低,水果除了膳食纖維,也富含維生素C,可當成下午茶首選。
董氏營養師魏子秦建議,下午茶應減少攝取精緻糖與飽和脂肪,避開糖飲、蛋糕、巧克力、糖果、餅乾、油炸食物等;另可增加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的食物,如當季盛產水果,可有效減緩疲勞、快速幫上班族充電。

下午茶怎麼吃
◎少吃富含精緻糖與飽和脂肪的食物,如含糖飲料、蛋糕、巧克力、糖果等
◎增加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的食物,如芭樂、奇異果、木瓜、草莓、番茄、鳳梨等當季水果
◎較健康的點心為水果、生菜沙拉;較不健康的點心為餅乾、甜點、含糖飲、中式點心、油炸食物
◎下午茶熱量可抓在200至300大卡,水果一個拳頭大為一份、約60大卡

健康下午茶 首選水果生菜

上班族若想在工作效率最差的下午時段,吃個下午茶補元氣、提振精神,連同一日三餐的熱量分配要特別留意。營養師建議,下午茶應以蔬果為主,可視為額外的一餐,下午茶熱量抓在200大卡至300大卡之間,只要注意不要超過每人每日適合的熱量需求,即不用擔心吃太多導致發胖的問題。

每日熱量1800大卡
資深營養師方晴誼表示,健康的下午茶點心應為水果、生菜沙拉,這類蔬果可視為額外的一餐,建議可將熱量抓在200大卡至300大卡之間,水果一個拳頭大即為一份、約60大卡,因此下午茶可搭配多項水果來吃。
方晴誼說,以適合每日攝取熱量總量為1800大卡的人為例,扣除下午茶的300大卡,還有1500大卡,三餐就可分配為早餐300大卡至500大卡、中餐500大卡至600大卡、晚餐400大卡至500大卡,這樣就不會因為多吃一餐下午茶,而讓熱量爆表。
但方晴誼也提醒,相較於每日熱量不要超標,每日平均攝取五穀根莖類、蛋豆魚肉類、奶類、油脂類、蔬菜類、水果類等六大類食物,其實更重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對幫助代謝有更重要的作用,想減重者絕不能偏廢。

(蘋果日報)
--
下午茶高油糖 工作效率更差/董氏調查 9成上班族選擇餅乾、糖飲料 越吃越累

挑對下午茶食物很重要!董氏基金會調查,約七成上班族會吃下午茶或點心提振精神,但其中高達九成選擇餅乾、甜點、含糖飲料等高油、高糖食物,結果越吃越累、工作效率更差。

董氏基金會在六至七月間做「上班族工作效率與點心補充」網路調查發現,多數台灣上班族在下午一點到三點間工作效率最差,而七成的上班族會吃下午茶來提振心情。

不過,選擇的下午茶食物不夠健康,最常選擇的食物依序是餅乾、甜點、含糖飲料、無糖飲料、水果、中式點心、油炸食物、原型食物、生菜沙拉,近九成選擇高油糖類食物。

疲倦感高2.3倍 注意力不集中高1.9倍
結果發現,喝含糖飲料後的工作效率最差、而吃水果後的工作效率最好,相較於健康點心,吃高油糖等不健康點心的疲倦感高出二.三倍,注意力不集中高出一.九倍。

台北萬芳醫院一般內科主任暨消化內科醫師張智翔說,要提升工作的正能量和效率,腸道和飲食是關鍵,下午茶點心選擇含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可幫助腸道健康,使血糖穩定及補充維生素C。

水果、膳食纖維可增加正能量
張智翔說,點心內的精緻糖會使血糖在短時間內激烈波動,波動越大,越容易造成高比例的負面情緒;而膳食纖維有助減緩糖分吸收,穩定血糖,增加正能量。

張智翔指出,很多研究顯示,高糖、高脂的飲食模式與抑鬱情緒相關,多項研究報告也顯示,高糖、高脂飲食模式會影響腸道菌叢,易使情緒不穩定,影響工作狀態,因此建議多攝取富含「益菌生」的食物,幫助益菌生長,有抗壓及提升情緒的效果。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營養師魏子秦說,下午茶選錯食物會讓人越吃越覺得疲累,別選擇高糖、高油食物,以避免體內發炎反應,應該增加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的食物,例如芭樂、奇異果、木瓜、草莓、番茄、鳳梨等當季水果,補充因緊張而產生的腎上腺素消耗的維生素C。

(自由時報)
--
下午茶吃甜食、糖飲 越吃越累

下午茶吃錯,當心越吃越累!董氏基金會調查,多數台灣上班族在下午1時到3時工作效率最差,尤其喝了含糖飲料不僅容易更疲倦,還會負能量爆發。營養師指出,精緻糖恐增加憂鬱、焦慮,水果是較好的補充選擇。

董氏基金會針對台灣20至49歲上班族進行「工作效率與點心補充」網路調查。結果發現,超過4成的上班族反映,下午1點到3點間的工作效率最差。而高達7成的上班族在此時靠下午茶或點心來提振精神,最常選擇的點心依序為餅乾、甜點、含糖飲料、無糖飲料、水果、中式點心、油炸食物、最後才是原型食物、生菜沙拉,將近9成都是高油糖食物。

調查交叉分析下午茶選擇和精神、情緒的關連性後發現,高油高糖食物反而會醞釀強大的負能量,喝含糖飲料的工作效率最差,其次依序為甜點、餅乾、油炸食物,容易出現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不耐煩、壓力大等負面情緒。

反之,吃水果的工作效率最佳,其次依序為生菜沙拉、無糖飲料和原型食物,負能量比例能夠減半。

台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一般內科主任暨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張智翔表示,腦與腸有雙向影響的密切性,稱為腦腸軸,過去研究發現,腸道健康會正面影響工作情緒和效率。

張智翔表示,高糖高脂的飲食模式與抑鬱情緒相關,研究顯示高糖高脂飲食模式會影響菌叢,並透過腦腸軸,導致情緒不穩定,影響工作狀態;反之,若攝取富含益菌生的食物,則有助益菌生長,增加抗壓及提升情緒的效果。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營養師魏子秦建議,下午茶不要選擇高糖高油點心,以免提升發炎反應;建議可選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的水果如芭樂、奇異果、草莓或生菜沙拉,膳食纖維屬益菌生,是好菌能量來源。

(中國時報)
--
長期熬夜 加速皮膚老化

有網友發現連幾天熬夜看球賽,皮膚竟蠟黃、氣色差。開業皮膚科醫師廖苑利提醒,皮膚最佳修復時間是晚上10時到翌日凌晨2時,這段期間新陳代謝活躍,細胞修復再生,如沒充分休息會降低代謝速度,加速皮膚老化。
長期熬夜會使內分泌和神經系統失調,皮膚易乾燥脫皮、彈性變差。年輕族群雖代謝較快,但皮脂腺分泌旺盛,加上作息不正常,熬夜後也易長痘痘、粉刺。

按摩淋巴助排毒
要挽救熬夜肌膚,可多按摩臉部淋巴結、促進排毒。熬夜會使皮膚積累大量油脂並夾雜許多污垢,要確實卸妝清潔,千萬不要頂著厚厚底妝睡覺,易使痘痘更嚴重。
另外,熬夜時皮膚水分蒸發速度是白天6倍,會出現細紋、乾燥脫皮,眼部周圍易產生皺紋和黑眼圈,要加強按摩。建議可先喝一大杯溫開水,再挑強調保濕效果的面膜,敷完後塗面霜,另可多吃維他命B群和C。

(蘋果日報)
--
擺脫時差有撇步 長途飛行很輕鬆/李連冀(知心連冀診所院長)

暑假是許多民眾出國的旺季,因假期較長,大家都會利用這個機會安排遠距離的國際行程,但跨時區的飛行常給人帶來調時差的困擾。可能飛到目的地時,無法適應當地時間,變成了所謂的「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不但無法好好享受旅程,甚至回國後也要花上好幾天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節奏,影響生活品質及工作效率。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協會(簡稱AASM)的報告指出,時差沒調整好容易出現入睡困難、疲倦感、判斷力下降、白天無法展現平常的能力、輕微感冒症狀及腸胃不適,女性甚至會有經期症候群。

避免喝酒跟咖啡
◎AASM提出一些有效改善時差的方法,包括:

●事先調整:在出國前一週就開始漸進式地按目的地的時間睡覺跟起床。

●日光:日光是校正生理時鐘的強而有力的妙方,到達目的地後,趕快打開窗戶或到戶外曬太陽,可以更快適應目的地的時區。

●光照療法:若得待在室內或剛好當地天氣不佳,則可利用房裡的有燈罩的桌燈或壁燈,在清晨或午後點亮,也有助於儘快調整時差。

●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激素有助於校正生理時鐘,當我們需睡眠時,就自動由腦內松果體(pineal gland)分泌的人體荷爾蒙,研究建議在需要時使用0.5mg。

●安眠藥物:若目的地是第一次去的地方且飛行時間較長,也可請醫師開立安眠藥物,以避免在坐飛機時無法好好入睡休息。

●避免喝酒跟咖啡:酒精跟咖啡都會妨礙入眠,因此在長程飛行時儘量不要飲用。

●運動:有些研究指出,適度運動有助於身體適應新的時間作息,特別是在陽光下的戶外運動更有加倍效果。

(自由時報)
--
膽結石未定期健檢 膽囊癌上身

56歲的王姓婦人,8年前發現罹患膽結石,但為了拚事業常應酬,近1年來右上腹不時隱隱作痛,每次都吃止痛藥緩解疼痛,直到近日因體重驟減,才就醫檢查赫然發現已惡化成膽囊癌,且侵犯到肝臟,並擴散到淋巴,醫師趕緊安排她接受膽囊及肝臟切除手術,並接受化療,提醒民眾有膽結石等症狀要定期接受追蹤檢查。

亞大醫院外科副院長温義煇表示,這名患者因事業心重,雖8年前就發現罹患膽結石,但不以為意,因經常要應酬,飲食常是高油、高熱量,直到日前因食慾不振、體重驟減,在家人陪伴下到院檢查,才發現罹患膽囊癌,她很後悔沒有定期追蹤檢查。

温義煇指出,膽囊癌若早期發現,5年存活率可達92%,但末期因療效差,5年存活率降低至不到1成,且手術時發現,85%已出現肝臟或腹腔內器官組織的轉移,所以僅1/4患者能接受根治性的切除手術,顯見早期發現的重要。

温義煇表示,膽囊癌的症狀包括上腹痛、噁心嘔吐、食慾與體重下降,還有右側腹部會摸到腫塊,並出現黃疸等,經常被民眾誤認是胃痛,因原發性膽囊癌早期症狀大多不明顯,並以膽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膽蓄膿等症狀呈現,因此早期篩檢率極低。

温義煇指出,當膽囊受膽結石和膽汁排泄不順的刺激,容易引起膽管或膽囊壁細胞癌化,民眾最好減少攝取高油、高鹽食物,並注意控制體重,才能避免出現膽結石。

他也提醒,統計發現70歲以上女性、吸菸及肥胖者罹患膽囊癌比例較高,尤其有5年以上膽結石,X光檢查發現膽囊鈣化、膽囊內有大型息肉、膽囊壁不規則增厚,以及潰瘍性大腸炎的患者,都是膽囊癌高危險群,務必定期接受追蹤檢查。

(自由時報)
--
鼻塞、呼吸會痛 空鼻症作祟

63歲的黃女士嚴重鼻塞數十年,期間歷經兩次鼻雷射、一次鼻中膈及下鼻甲手術,卻仍水洩不通、深受鼻塞之苦,原本開朗的個性也變得悶悶不樂,進一步檢查發現,其鼻塞原因並非鼻閥狹窄,而是鼻腔過空、比一般人大3至4倍的「空鼻症」,在接受耳軟骨重建下鼻甲後,終於成功向鼻塞說掰掰,這也是國內首例自體軟骨下鼻甲新生術。

鼻腔過空 比一般人大3至4倍
新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邱昱勳表示,一般觀念多以為鼻塞就是鼻腔狹窄,其實不盡然,引起鼻塞的原因,可能是病理因素,例如鼻竇炎、腫瘤等,或是結構因素,例如鼻中膈彎曲、下鼻甲肥大、鼻閥狹窄等。

此外,空鼻症也可能導致鼻塞。邱昱勳說明,一般來說,當空氣進入鼻腔後,會分流再加熱、加濕,但空鼻症患者可能因為鼻子手術過度切除鼻甲,通常是下鼻甲,或是外傷、感染等因素,導致鼻腔空間較大,因此當空氣進入鼻腔後,會在鼻腔空間內形成渦流,鼻黏膜感知不到空氣流動,進而出現鼻塞的感覺。

邱昱勳解釋,空鼻症常見鼻塞、鼻腔乾燥等症狀,患者經常覺得吸不到空氣、口鼻乾燥、嗅覺下降,還會頭暈、胸悶、睡眠困難,甚至病況嚴重者,不只呼吸困難,連呼吸都會痛,生活品質大幅降低。

自體軟骨重建下鼻甲 國內首例
邱昱勳指出,治療空鼻症的手術方式,傳統方法是縫合鼻孔,但會影響外觀,可能造成生活不便;目前國外已有透過重建下鼻甲改善的療程,可使用人工合成物,或是耳軟骨、肋軟骨等自體組織移植作為重建下鼻甲的材料,搭配鼻竇內視鏡進行微創手術,尤其自體組織移植可降低術後感染與排斥風險,成效更佳。

邱昱勳提醒,雖然國內尚無空鼻症患者的整體統計數據,但臨床觀察發現有漸增的趨勢,因此若有疑似症狀,最好進一步檢查,以利及早正確治療。

(自由時報)
--
中醫生津元氣飲 抗暑解渴又補氣

夏天容易流汗,豔陽下工作更顯疲累,從事房屋修繕工程的40多歲鍾姓婦人經常揮汗施工,2年前中風後造成輕微肢體障礙,她在復健之餘,也請中醫師針對她的體質,調配適合她的「生津元氣飲」調養身體,身體和精神愈來愈好。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中醫內科主任戴有志指出,由黨參、麥門冬和五味子中藥調製而成的「生津元氣飲」,具有補元氣、養陰生津、提神解渴等功能,尤其對於需要不斷講話、消耗元氣或大量出汗的勞動工作者,飲後可以解渴、補氣,對心律不整、缺鐵性貧血等中醫辨證屬「氣陰兩虛」的疾病,以及神經衰弱、低血壓、心悸等症狀,也具有輔助療效。

他表示,中醫的理論認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容易傷陽、損氣,在酷熱的夏天或運動流汗過後,一定要適當補充水分以補回元氣,市面上飲料種類琳琅滿目,手搖杯店家也四處林立,許多人喝飲料補充水分,反而喝進較多的糖和電解質。

戴有志提醒,市售飲料中的成分,容易對脾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慾,不如飲用中藥材調製的茶飲,生津止渴又保健養生,但不是每一種中藥材都有其藥性及功效,針對不同體質,藥材所需的分量及組成也因人而異,務必先找專業的中醫師診斷,再依個人體質及適應症給予適切的茶飲處方,才有真正的功效。

(自由時報)
--
保護牙齒要注意 不是抽神經牙就不痛

「不是已經抽神經了,為什麼還會痛?」南投40歲林姓男子一年前在牙齒根管治療(俗稱抽神經),但最近吃東西牙齒卻抽痛,甚至無法睡覺,衛福部南投醫院牙科醫師檢查,發現他治療後沒做牙套保護,又喜歡吃花生,結果牙齒裂開,因缺損嚴重,只好將牙齒拔除。

南投醫院牙科主任曾光暉說,牙髓嚴重發炎、感染或壞死,可能就需要根管治療來解決。但根管治療並非單純將神經移除,牙醫師會將有問題的牙髓腔打開,將發炎或壞死的牙髓組織清理乾淨並治療,再緻密充填,以解決感染、疼痛,並保存牙齒。

根管治療後的牙齒痛,常見的狀況是牙周周圍發炎,或是根管治療後沒有作牙套來保護脆弱的齒質,當病人咬到硬的東西時,牙齒可能就會有裂縫產生疼痛。且根管治療並非百分之百成功,也有可能病人的根管鈣化嚴重,在根尖處或牙齒深處的細菌尚未被消滅,將來還是會再度發炎。

他說,根管治療結束後的2、3天,牙齒脹脹痛痛是正常的,按時服藥會改善。但應避免使用根管治療的牙齒啃咬太硬的食物,也建議製作牙套保護牙齒,並定期回診牙科追蹤牙齒狀況。

(聯合報)
--
跟著醫師這樣吃 外食族安心一夏遠離吃壞肚子

連日高溫,台灣幾乎每天都要被烤成紅番薯,不只溫度急速飆升,醫院吃壞肚子的外食族人數也增加2至3成。台北市聯醫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任陳冠仰表示,平時在買外食時,他會留心食物冷藏是否妥當,買到食物後也會盡可能馬上食用完畢,且戶外溫度過高時,就不吃路邊攤及賣場熟食。

陳冠仰指出,夏天是細菌最容易繁殖的季節,稍有不慎就可能吃進細菌,讓吃壞肚子找上門,一般常見的是急性腸胃炎,偶爾會有多人集體的食物中毒,除上吐下瀉、腸胃絞痛外,也會出現肌肉痠痛、全身無力等類似感冒症狀。感染患者從看到好吃就想吃、不顧衛生環境的年輕人到捨不得丟掉食物的年長者,年齡非常廣,是不分年齡都該留心的疾病。

外食族應如何選擇用餐地點,陳冠仰建議,進入用餐地點時一定要停看聽,留意廚房及店面環境是否燈光明亮、整潔、少蚊蟲,及熟食是否妥善保存、生食是否有冷藏。若能少吃路邊攤就盡量少吃,因為路邊攤冷藏設備不完備,又缺乏遮蔽設施,攤位烈日下過久,環境溫度過高就會使食材變成細菌溫床。

近年大賣場及連鎖量販店看到外食族商機,紛紛搶攻熟食市場。但陳冠仰坦言,自己幾乎不會買這些熟食區食物,因多數賣場販賣時保存溫度都不夠低溫,且商品常被其他客人拿來拿去,都會助長細菌滋生。若真的要買賣場熟食區食物,一定要多注意食物的新鮮度、觀察工作人員衛生習慣及食材或器具包裝有無汙染。

陳冠仰提醒,夏季美食如涼麵、生魚片、生菜沙拉都是需要低溫保存的食材,只需離開冷藏環境20分鐘,細菌就開始滋生,最好選擇「現做現賣」,而不是已經做好等著顧客上門那種,另外,買到食物後盡可能馬上食用完畢,生食在室內放置超過30分鐘、熟食放置2小時以上,就應該丟掉,絕不要因為怕浪費食物,反而花大錢看醫生。

另外,陳冠仰也提及,並非將食物放進冰箱就不用怕壞掉,夏天將食物買回家中冷藏時,要特別注意不要將冰箱塞太滿,否則冰箱冷氣無法流動,反而會使溫度不夠低,導致食物開始孳生細菌。

(聯合報)
--
夏季病毒感染機會高 引發幼兒熱痙攣大增

一名1歲2個月大的女童日前因熱痙攣,全身抽搐而失去意識,經花蓮門諾醫院急救並住院治療,已恢復健康出院。門諾醫院急診醫師陳永昌表示,夏季容易因病毒感染,熱痙攣發作通常十分突然,除了出現眼球上吊、嘴唇發黑,嚴重還會失去意識,此時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側趴平躺,再緊急送醫,千萬不能慌張。

陳永昌說,近日因腸病毒的盛行,幼童發生熱痙攣狀況在急診並不少見,尤其正值暑假期間,腸病毒來勢洶洶,以7月來說,至少就超過10件以上因腸病毒發燒而引發熱痙攣就醫的個案,父母不能輕忽。

陳永昌表示,其實並非天氣熱導致熱痙攣,而是夏季病毒感染機會高,引起病童發燒導致熱痙攣的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其他如氣管炎、肺炎、玫瑰疹以及最近正流行的腸病毒,都可能因高燒症狀而誘發熱痙攣。

若小朋友出現高燒或發燒3天以上,就要留意可能引發熱痙攣,一旦孩童因此失去意識,應讓他維持側躺姿勢,保持呼吸道暢通,時間太久恐造成腦損傷,家長不可輕忽。

陳永昌說,去年71型腸病毒對5歲以下幼兒產生較大危害,今年則出現伊科病毒11型,對新生兒危害較大,呼籲家長除了落實幼兒勤洗手的衛生觀念,流行期間應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必要,最好戴上口罩,以預防腸病毒的感染。

(聯合報)
--
預防蛀牙!含氟牙膏刷完別漱口 泡泡吐掉即可

預防蛀牙,許多人選用含氟牙膏刷牙,牙醫師指出,許多人習慣刷完牙反覆漱口,其實刷牙後,將口中泡泡吐掉即可,讓氟化物在口中待上至少半個小時,不要漱口,才能讓口腔保持一定的氟離子濃度,達到防齲功效。

童齲齒平均顆數 高於全球快1顆

衛福部國健署今天在彰化舉辦第四屆亞太地區學校護理與衛生教育專業學術研討雙年會,邀請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副敎授、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談校園兒童防齲。

黃茂栓援引國健署民國102年公布的調查指出,我國五六歲孩童齲齒率高達八成,12歲兒童恆齒齲蝕指數(DMFT index)為2.5顆,也就是平均蛀過2.5顆恆牙,高於香港平均0.8顆、日本平均1.2顆以及世界平均1.67顆。

黃茂栓指出,氟化物是最有效的防齲物質,它能使牙齒表面再鈣化的速度大於脫鈣的速度,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抑制細菌生長,使牙齒表面齒溝裂變淺等,建議選用牙膏時,可選擇含氟濃度在1000ppm以上的產品。

許多人習慣刷完牙反覆漱口,黃茂栓說,其實刷牙後,將口中泡泡吐掉即可,讓氟化物在口中待上至少半小時、不要漱口,讓口腔保持一定的氟離子濃度。另外,牙齒不好清潔的族群,如臥床失能者、部分身心障礙者,可選用氟碘鹽作為平時三餐料理用的鹽,其中的氟化物成分也有助降低齲齒發生率。

正確口腔清潔 漱口→牙線→刷牙

黃茂栓表示,正確的口腔清潔順序是,進食後先漱口,接著使用牙線或牙線棒,然後再刷牙。一天至少刷兩次,其中一次要在睡前,以防夜間口水分泌少、口腔殘留食物與細菌作用時間長,影響口腔酸鹼值變化與齲齒發生率。

孩子一長牙就刷牙 選用小頭、軟毛牙刷

黃茂栓說,孩子一長牙就可刷牙,若牙齒還小小一顆,可用紗布沾取薄薄一層牙膏擦拭。待孩子開始能自行刷牙時,建議選擇小頭、軟毛牙刷,兩顆、兩顆慢慢刷乾淨,6歲以上孩童每次須使用約碗豆大小的牙膏量。

我們都做錯了! 刷完牙別急著漱掉口中泡泡

什麼,刷完牙不需要用清水漱口?原來每天要做的刷牙,「眉角」這麼多,你刷對牙了嗎?預防蛀牙,許多人會選用含氟牙膏刷牙,但你可知道?若漱口漱掉,效用將大幅降低。

刷含氟牙膏 至少半小時別漱口

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副敎授、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指出,許多人習慣刷完牙反覆漱口,其實刷後將口中泡泡吐掉即可,至少半個小時別漱口,才能讓口腔保持一定的氟離子濃度。氟化物是最有效的防齲物質,它能使牙齒表面再鈣化的速度大於脫鈣的速度、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抑制細菌生長、使牙齒表面齒溝裂變淺等,建議選用牙膏時,可選擇含氟濃度在1000ppm以上的產品。含氟牙膏正是已開發國家蛀牙率降低的關鍵,持續刷上2到3年,能降低蛀牙率25%。

另外,牙齒不好清潔的族群,如臥床失能者、部分身心障礙者,可選用氟碘鹽作為平時三餐料理用的鹽,其中的氟化物成分也有助降低齲齒發生率。

每天至少刷兩次 一次務必在睡前

黃茂栓提醒,正確的口腔清潔順序是,進食後先漱口,接著使用牙線或牙線棒,然後再刷牙。一天至少刷兩次,其中一次要在睡前,以防夜間口水分泌少、口腔殘留食物與細菌作用時間長,影響口腔酸鹼值變化與齲齒發生率。

正確的刷牙方式

1.使用軟毛牙刷。
2.牙刷跟牙面呈45-60度角,且含蓋一點牙齦。
3.兩顆兩顆來回刷,每組刷10下,裡面、外面及咬合面都要刷。

學齡前孩子 練習「水平刷牙法」

黃茂栓說,孩子一長牙就可刷牙,若牙齒還小小一顆,可用紗布沾取薄薄一層牙膏進行擦拭;待孩子開始能自行刷牙時,建議選擇小頭、軟毛牙刷,兩顆、兩顆慢慢刷,6歲以上孩童每次須使用約碗豆大小的牙膏量。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牙科專任主治醫師鄧乃嘉表示,臨床經驗看來,8歲以下的孩子都沒有能力自己刷乾淨,因此,父母得在旁邊指導孩子刷牙。

鄧乃嘉說,學齡前的孩子牙齒較少顆、縫隙沒這麼密,可採用「水平刷牙法」, 也就是刷毛與牙齒長軸呈90度角,左右來回刷。但這個刷牙方式仍可能無法將卡在牙齦溝、牙齒鄰接面或齒縫間的菜渣刷出,因此,建議應在刷牙前先以牙線或牙線棒加以清潔。

落實「貝氏刷牙法」 防蛀牙也防失智

鄧乃嘉表示,學齡後的孩子建議以「貝氏刷牙法」刷牙,許多孩子、乃至大人都未落實,使得牙菌斑堆積在齒縫間、牙齒與牙齦交界處,並鈣化成牙結石,牙結石持續堆積、往牙齦下方延伸,會在牙根與牙肉間縫隙形成牙周囊袋,封閉環境有利厭氧病菌孳生,牙刷也刷不出來,如此長期持續分泌毒素,會影響牙齦與齒槽骨健康,嚴重可能掉牙。

牙周病菌更會透過小循環進到體循環,傷害全身組織,提升心血管疾病、失智以及懷孕婦女流產等風險。醫界推估,台灣高達900萬人有輕重程度不等的牙齦炎或牙周病,應當留心平日裡的口腔清潔工作。

預防齲齒 牙醫6大叮嚀

1.餐後漱口、使用牙線,再刷牙。
2.每天至少刷2次牙,其中一次在睡前。
3.牙膏含氟濃度應在1000ppm以上。
4.刷完牙吐出即可,不要漱口。
5.善用政府補助塗氟、臼齒窩溝封填。
6.減少含糖飲食的次數與用量,建議每天小於4次、且限於用餐時間。

食物嚼碎餵孩子 傳的不是愛是細菌

「嘴巴裡有食物的時間越長,蛀牙機率就越高。」鄧乃嘉表示,3到5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自行吃東西,但又不像上學後的孩子有規律的飲食作息,而可能較頻繁地接觸到零食,因此,得提醒家長注意小朋友的飲食頻率,在餐跟餐中間多吃一片餅乾就是一餐,每天要是吃5餐以上,就太多了。

鄧乃嘉提到,不少家長會先將食物嚼碎再餵給孩子,這會使家長口中的細菌直接帶進孩子的口中,提升齲齒的發生率。

政府補助塗氟 近3成孩子沒使用

為降低兒童齲齒發生率,衛福部除了讓國小學童每週以高濃度含氟漱口水漱口之外,也讓低年級孩子可以免費作恆牙第一大臼齒的窩溝封填,以降低臼齒咬合面的齲齒,4顆臼齒都可獲補助。

另外,未滿6歲的小朋友,則享有每半年一次的免費牙齒塗氟、口腔檢查及衛教指導,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及原住民族地區、偏遠及離島地區兒童,則享有每3個月一次。目前全國5歲孩子的塗氟率約達七成,換句話說,還有近3成孩子的孩子忘了使用。

(聯合晚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