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板 月薪23100元 時薪150元 基本工資辯9小時 破紀錄
近226萬名勞工明年可望加薪!勞動部昨早舉行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勞資雙方歷經史上最長、超過9小時會議協商,最後由勞動部長許銘春拍板敲定,建議行政院明年起基本工資月薪由現行2萬2000元調高至2萬3100元、漲幅5%,時薪則由140元調高至150元、漲幅7.1%。但勞工認為調幅太低、連一天買一碗滷肉飯也買不起;資方則估每年支出將多近400億元,恐衝擊中小企業經營及青年失業率。
目前有226萬人領基本工資,包括182萬名本國勞工(含45.6萬名時薪打工族)、43.8萬名產業外勞,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是由勞、資、學者、政府4方組成。首次主持工資審議的許銘春說,她是綜合雙方較有共識的參考數字提出建議案,並未偏袒任何一方。
「滷肉飯都買不起」
許銘春說,會中雙方認為重要民生物資價格年增率應列為首要考量,但雙方委員意見仍有差距,勞方從24%一路降到7%,資方則由2%提高到4.55%,在資方堅持下勞方一度離席,她將勞方委員勸回,最後提調幅5%的建議案。
雖然月薪調高1100元,已是近12年來最多,但換算等於每天只多37元不到,領基本工資的勞工許先生說:「連一碗小碗的滷肉飯也買不起!」花蓮月領22K的OL張詠婷說:「畢業1年多都領低薪,入不敷出根本看不到未來。」她說,僅調漲1100元無感,要多3000元才有感。
勞方委員、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莊爵安表示,昨會議過程中勞方拿出各項數字,並保持誠意溝通,但資方委員以未來經濟情勢可能不佳等各種理由推託,「這數字勞方委員無法接受,對政府部門偏袒資方表達遺憾」。
蔡:22K送入歷史
依勞動部估計,調漲後資方每年將增加206.83億元成本。不過資方委員、工總常務理事何語說,這波調漲包括各項法定勞動成本、年終獎金等,資方年增約390億元成本,對服務業、中小企業及青年失業率衝擊大,物價也可能調高,加上下半年有中美貿易衝突等景氣並不看好,資方不滿意但也能接受。
全國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李育家說,調漲幅度超乎預期,中小企業中7成是5人以下的微型企業,新創企業5成是燒錢,本來發展就已經停滯不前,調漲基本工資更是雪上加霜,還要加上勞健保、年金的成本,以後要怎做?
在南美出訪的總統蔡英文昨晚在臉書上表示:「我們終於把曾經是低薪代名詞的22K,送入歷史了。」蔡說,「經濟好轉的果實,讓我們可以調高基本薪資,讓年輕人的生活可以好一些」。
勞動部近日將把審議結果送行政院核定,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說,政院相信經濟成長果實和全民分享的價值,這樣調整可照顧基本勞工生活。
南韓連兩年調逾10% 月薪飆台灣2倍
我國基本工資預計明年起月薪調高5%,時薪調高7.1%,但相較鄰近國家近年最低薪資不斷飆升,如南韓今年最低工資大漲16.4%,明年再漲10.9%,調漲後月薪折合台幣將突破47K,是台灣基本工資的2倍,時薪達228元也是台灣的1.5倍,台灣苦追不上。
不及歐盟後段班
亞洲主要國家除新加坡以外,都有基本工資(或稱最低工資)制度,近期調幅較大的屬南韓,中國各地最低工資數額不同,但近年也是不斷上漲,今年調幅多在5到10%左右。歐美和紐澳最低工資近年調幅雖較低,但數額早已遠高於台灣。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莊爵安說,南韓最低工資已經追上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員國水準,但我國基本工資長期受僱主團體抵制,數度凍漲或微調,連歐盟後段班都趕不上。
不具名的超商加盟主說,台灣的服務業利潤太微薄,民眾又很抗拒漲價,業者根本禁不起一直幫員工加薪,如果業者可以賺得跟歐美一樣多,才有可能讓台灣的薪資水準往上加。
基本月薪調高 300萬勞工保費跟漲
勞動部昨拍板基本工資預計從明年元旦起調漲,調高後會牽動勞健保、勞退等多項費用調整,估約有300萬名勞工每月保費將調高,但也有少數勞工的保費會減少。
依勞動部規劃,基本工資月薪從2萬2000元升至2萬3100元後,目前投保薪資低於新基本工資者,大部分投保薪資都將因基本工資調高而提升,估勞工每月將增加勞保費6到23元,健保費4到15元,合計10到38元。僱主部分,每僱用一名低於新基本工資的勞工,明年元旦起勞保費每人每月將增22到81元,健保14到50元,勞退新制增18到66元,共將月增54到197元。
老人津貼門檻變動
但有少部分目前投保薪資高於2萬2001元、低於2萬3100元者,因目前依法須以2萬4000元級距投保,明年起將改以新基本工資2萬3100元投保,相關負擔因此下降,勞工每月勞保費減19元、健保13元,合計32元;僱主每月勞就保費每月可減少66元,健保40元、勞退54元,合計160元。
此外,國內許多法令與基本工資連動,包括企業未依法聘足額身障者或原住民,須繳的代金也會比照基本工資增加;而中低收老人生活津貼發放、身障生活托育養護費用發放、社會救助、二代健保兼職等門檻都會變動。
打工族張先生說,僱主都以基本工資幫勞工投保勞健保,但薪水沒調多少錢,保費卻跟著漲,感覺加薪根本沒加到多少。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說,這次最低薪資調漲的幅度超乎預期,再加上僱主須負擔的勞健保與退休金成本,對企業是沉重負擔。
時薪漲7.1% 王品:成本增860萬
為照顧時薪制的青年勞工與中高齡就業者,今年基本工資時薪調幅敲定調高7.1%,比月薪調幅5%高,外界憂企業恐因此將時薪族改聘為月薪,多家受訪企業昨雖未正面回應此事,但坦言人力成本再升高、壓力很大,以王品為例,每月估將增約860萬元成本。
超商將發展智能設備
有超商業者說,基本工資此次調整,平均1家門市的人事成本每月增約10%,對於加盟主來說,會形成較大壓力,但不會因此減少24小時營業的門市,超商已開始發展智能設備去減輕人員負擔,將人力做更好的運用。家樂福說,毛利不高,人力成本又再升高,真的承受很大壓力。現只能評估、試算並討論出因應措施;如簡化工作流程等。
有大量兼職人員的餐飲業也受衝擊。以工讀生人數規模最多的餐飲龍頭王品為例,工讀生推估約4900人,此次若跟著調高時薪10元,每月人事成本增約860萬元。王品主管說,會提高管理效率以因應人事成本增加。
中興保全主管表示,工資調漲後,將規劃把個人加班時數用到最高上限,預估基本工資調漲的影響幅度不大,但時薪得依各地區評估,不排除未來會進行區域調動跟整併,縮減整體人力需求。
經濟部表示,將助受衝擊廠商提升產業競爭力,增企業營收。
針對這次的調整方案是否會促使企業將時薪族改聘為月薪,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說,若時薪和月薪漲幅差距大,對本來就沒有太多福利的小型企業來說,確實有可能造成僱用型態更改。勞動部說,會密切注意。
(蘋果日報)
--
基本工資雙漲 月薪23100元 時薪150元
明年元旦實施 月薪調5%、時薪7.14%
歷經史上最長九個小時的馬拉松會議,基本工資調漲昨拍板,明年元旦起基本工資月薪將由現行二萬二○○○元調漲到二萬三一○○元,調幅五%;時薪則由現行一四○元提高為一五○元,調幅七.一四%。對此,資方代表指出,估一年增加三九○億元人事成本,雖不滿意,但只好接受;勞方代表則說,勞動部偏袒資方,對此結果不能接受。
勞部︰180.14萬勞工、45.6萬打工族受惠
根據勞動部按勞保投保資料推估,基本工資月薪調整將有一八○.一四萬名勞工受惠,其中四十三.八萬名為外勞;時薪部分將有四十五.六萬名打工族獲益;而雇主在勞健保、就保、勞退提撥上,將為聘僱的月薪勞工一年多負擔一四二.六一億元,時薪勞工聘僱成本則多六十四.二二億元。
勞動部長許銘春會後說明,這次基本工資調整是以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年增率、經濟成長率和勞動生產力指數年增率三項參考指數做為討論基礎,尤其以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年增率為首要考量,因為民生物資和勞工生活消費密切相關。
資方︰不滿意但接受 勞方︰偏袒資方
許銘春表示,基本時薪調幅拉到七.一四%,也是基於照顧更多的青年勞工,會議過程勞資雙方有不同意見,最後仍取得共識。外界質疑時薪調幅高於月薪,可能產生讓雇主棄時薪改以月薪聘僱勞工;許銘春則指出,這種情況在調幅差距相當大的時候才會發生,後續將會密切關注。
不過,勞資雙方對基本工資調漲都不滿意,雙方在會議上都數度欲以離席表示抗議。資方代表委員何語會後指出,對於調幅雖不滿意,只好接受,估計雇主成本年增三九○億元,中小企業生存不下去者將倒掉,年輕人失業可能增加;此外,調高基本工資也會衝擊服務業、旅館業、超商超市等,「衝擊服務業一定會調高物價」,只是多少而已。
勞方代表委員莊爵安會後表示,對於結果不能接受,痛批勞動部偏袒資方,儘管提供許多數據資料,資方委員總以經濟不確定等理由做為拖延,最後月薪只有調一一○○元,對於這個結果感到遺憾。
小英︰終於把低薪代名詞22K送入歷史
對於基本工資調漲,正出訪友邦「同慶之旅」的總統蔡英文,昨於粉絲專頁發文表示「終於把曾經是低薪代名詞的廿二K,送入歷史了」,強調改善年輕世代處境,全力終結低薪,台灣正在往前走。
超商人事成本增 加速導入智能設備
對於基本工資月薪調高到二萬三一○○元、時薪調高至一五○元;統一超商表示,基本工資再調升,便利商店單店一個月至少會增加一成人事成本,經營壓力愈來愈大,但服務業缺工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全家便利商店指出,將加速在門市導入智能設備,如建議訂購系統、電子標籤、IOT(物聯網)以降低人工的勞務量,同時創造差異化商品開源增加營收,協助加盟者減緩成本壓力。全家舉例,該公司台鑫店擴大導入電子標籤、輕鬆補貨的抽取式貨架等設備,商品促銷每兩週換檔一次,平均較一般店省約兩小時工時,相當於一年省五十二小時。
量販店龍頭家樂福則表示,目前該公司月薪人員平均起薪約二萬三千元起、計時員工時薪一四二元起,計時員工占總員工約三成,給員工的薪資會努力朝比政府法令好一點的方向前進。
家樂福不諱言,量販店營運毛利不高,這幾年基本工資漲、油電漲,但遇到中元節檔期,商品價格還是要維持和去年、前年的物價,經營壓力愈來愈大。
台灣麥當勞強調,一向遵守法令規定,目前員工數約二.二萬人,計時人員占九成,今年起基本時薪調升至一四○元,麥當勞為提高市場競爭力,所有計時人員時薪(含派遣計時員工)均調升七元,其中接待員和計時組長最高時薪可達一六六元,大夜時段最高可達二六一元,目前平均時薪已優於基本工資,調漲基本工資當然會增加人事成本,但不便提供具體數據。
日韓調高薪資 企業裁員、漲價
南韓和日本政府近期宣布調整最低薪資後,企業以裁員、漲價來轉嫁成本攀升的衝擊,勞工在分紅、福利金或加班津貼受限下,還面臨物價上漲傷及荷包的後果,因此對薪資調漲無感。
南韓和日本七月決定調漲最低薪資,南韓明年起最低時薪調整十.九%、至八三五○韓元(約二二七元台幣),且每週工時從七月起就由六十八小時降至五十二小時;日本則拍板二○一八會計年度全國最低時薪平均調漲三.一%、至八七四日圓(約二四三台幣),為近十六年來最大漲幅,各都府道縣則分四等級調漲。
南韓最低薪資連續兩年漲幅超過十%,導致今年上半年就業成長腰斬,新增就業銳減至八十三.六萬個,不到去年同期二一五萬個的一半;南韓政府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二.九%,不如去年的三.一%。經濟學家金桓植(音譯)表示,最低薪資調漲,並未搭配生產力改善,造成工作機會減少,「一些雇主真的無法負擔」。
南韓新版最低薪資法對勞工分紅與福利金(含交通與伙食費)設限,分紅若超過最低薪資廿五%、福利金若超過七%,可計入最低薪資,抵銷勞工最低薪資的部分漲幅;南韓餐飲及服務業勞工還因工時縮短,不能領加班費和獎金,變相減薪三分之一。
日本最低時薪連續三年調漲達三%,但《朝日新聞》指出,日本中小企業成本負荷過重的反彈強烈,中小企業業況判斷指數較前期呈負值,推估工資成長率僅一%。東京北部新潟縣一家機械製造商的經理表示,必須透過產品價格轉嫁成本,並擴大對節省勞力的投資,以緩和人事成本上升的衝擊。
(自由時報)
--
月薪23100 時薪150!基本工資雙漲 22K走入歷史
由勞、資、學、政四方組成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昨經九小時馬拉松會議,拍板決定,基本工資月薪調升百分之五、一千一百元,從原本兩萬兩千元漲為二萬三千一百元;時薪則調升百分之七點一四,從一四○元漲為一五○元,預計二百二十五萬七千餘名勞工受惠,決議需送行政院核定,明年元旦起實施。
昨天確定的基本工資月薪調整,也意味著廿二K正式走入歷史。
昨天的基本工資審議會議,打破歷年來單日審最久的紀錄。從民國一百年以來,基本工資每年漲幅都在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之間,一○五年未調,之後連續三年都調漲,去年漲幅百分之五,今年漲百分之四點七,明年漲百分之五。
勞動部計算調漲基本工資月薪、時薪後增加的成本,包括勞保、就保、健保、勞退等費用,資方一年要多支出兩百零六億元。工商團體則自行估計每年會增加三百五十億成本。
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之所以會提出月薪百分之五、時薪百分之七點一四調幅,主要是斟酌考量近期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年增率、經濟成長率及勞動生產力指數年增率,而得到結果。
許銘春昨說,在審議過程中,勞方從百分之八降到百方之七,資方從百分之二調到百分之四點五五,兩邊原僵持不下,最後她拍板裁示調整百分之五。
勞方委員、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莊爵安說,經過冗長討論,勞方委員一再提出各項數據、指標,但資方仍以未來經濟作為拖延理由,部長做最後裁示,他認為,政府很偏袒資方。
資方委員、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說,月薪連續兩年分別調一千元,今年資方底線最多調一千元,但最後裁示再加一百元;另希望時薪調幅百分之五,最後裁定百分之七點一四,資方只能勉強接受,但一定會衝擊到服務業,若撐不下去,一定會調高物價。
根據勞動部統計,月薪調升後,一百三十六萬三千名本國勞工、四十三萬八千名移工受惠;而時薪調升後,則有四十五萬六千名本國勞工受惠。
角力9小時…資方掀底牌23K 勞方一度集體退席
勞動部昨天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勞資雙方大角力。一整天總計九小時的馬拉松式協商中,會議幾度差點以破局收場,勞方、資方都曾打算離席不開了,後來幾經勞動部長許銘春折衝,才在傍晚七點勉強做成結論。
昨天上午會議一開始,勞資雙方對「調升基本工資」的方向都有共識,然而對調漲幅度,勞資雙方各有立場,且都堅不退讓。
勞團一開始喊出月薪一次漲足至二萬八八六二元,時薪一六四元,調幅高達百分之三十一點二;而資方則回應,只能接受百分之二調幅。
勞資政學四方昨天花相當多時間在討論調漲幅度究竟要採用哪些經濟指標,甚至就《最低工資法》訂定交換意見;直至下午才開始進入實質協商。據了解,勞方由百分之三十一點二調幅降至百分之九點四九、再降到百分之八,並堅持百分之八,但遭資方拒絕,一位勞方委員形容,資方代表很固執、不妥協,「資方委員數度要離席」。
而資方也逐步提高可接受調幅至百分之四點五五、亦即二十三K。但當資方掀開二十三K、百分之四點五五底牌時,並堅持此一底線,造成七位勞方委員一度集體退席。
因勞資雙方僵持不下,有別於往年都是資方委員退席,這次竟然連勞方委員也集體退席,許銘春、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謝倩蒨等人追到會議門口走廊,企圖挽回勞方委員。
因勞方十分在意基層技術工及體力工的平均薪資,許銘春特意放低姿態向勞方說明,說服勞方再回到談判桌上。經過一整天對話、討論,眼見勞資雙方難有共識,最後許銘春提出月薪調百分之五、時薪調百分之七點一四建議案,當場勞資雙方才都沒有反對。
工總常務理事何語不諱言說,過去兩任勞動部長主持基本工資審議,也都是調升千元,資方認為,「這次調升千元,部長也可以交代了」。
調漲基本工資依三指標 「不是純喊價」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昨經九小時馬拉松式會議才定案。學者指出,昨天時間主要都花在討論基本工資調漲的指標,最終選定三指標,包括: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年增率及勞動生產力年增率;另還考量外在經濟環境、大環境變動等因子。學者認為,算良性溝通而非「純喊價」的理性會議。
根據基本工資審議辦法,共有GDP等七項指標可供探討是否調整基本工資,有鑑於之前菜價、衛生紙等民生用品漲價,讓民眾荷包最有感,而且這些項目漲價,優先衝擊的就是弱勢勞工,本次也納入討論。
文化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李健鴻表示,這次選用的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的年增率,包括蔬菜、水果以及各項主要民生用品,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較前年同期約漲了百分之二點六五,不只勞工代表,就連資方代表也很有感,可體諒基層弱勢勞工對於物價上漲所造成的經濟壓力。
至於GDP、勞動生產力年增率這兩項指標,勞資雙方則有不同意見,以勞動生產力年增率為例,勞工代表認為勞工投入付出的努力成本很多,才造就經濟發展優勢;但資方看法不同,認為公司花錢添購機器設備、改進生產流程、投入自動化等也是重要貢獻,不能只看單一面向,雙方都各有堅持。
至於勞方所提基本工資提高到兩萬八千八百六十二元,昨天連學者代表也認為不可行。李健鴻表示,勞方所提的這個數字是「最低生活費乘以就業扶養比」,但這個指標在先進國家已很少使用,主因是就業扶養比會隨著子女減少、配偶就業率提高、退休父母領年金等而降低,這代表未來扶養比會越來越低,因此較不具參考性;這點解釋後,勞方也接受。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教授蔡明芳表示,這次調漲對企業來講,雖然勞動成本提高,可是勞工薪資增加,消費也會增加,也是直接帶動經濟成長,對社會經濟發展整體來說是好的。
漲時薪…韓勞工收入反減 日中小企業反彈
日本與南韓今年都調漲最低薪資,日本調升百分之三,是連續第三年調漲最低薪資。南韓今年元月最低時薪調高百分之十六、明年元月再調百分之十點九,加上七月起每周工時上限從六十八小時降至五十二小時,政府原本認為低收入者能因此受惠,沒想到許多低薪者反而收入減少,還影響企業投資與聘雇。
南韓今年起大幅調高最低薪資後,國家統計局上月公布數據顯示,南韓所得最低百分之廿家戶,今年首季平均所得比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八,減幅創下二○○三年開始統計以來新高,且十五至廿九歲人口中有近四分之一仍在待業中。許多南韓企業為降低人事成本而縮短營業時間甚至凍結人事,南韓勞工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南韓總統文在寅誓言在二○二○年前,把最低薪資調升至時薪一萬韓元(約台幣兩百七十元),藉此刺激消費及經濟成長。但許多小企業老闆相當憂慮,南韓微型企業聯會威脅拒絕配合。
南韓企業聘雇速度在今年上半年走緩,平均每月只增加十四點二萬份職缺,創下十年來最低紀錄。
日本厚生勞動省最低薪資審議委員會上月廿五日拍板二○一八年度最低薪資,全國平均時薪調漲廿六日圓,達到八七四日圓(約台幣二四三元),是連續第三年達到調薪百分之三目標。
不過,朝日新聞指出,雖然提高最低時薪有助領取最低薪資水平的勞工,但中小企業反彈聲強烈。日本總研副主任研究員成瀨道紀指出,人事成本增加難以反映在售價的中小企業恐將無法繼續經營。
時薪漲…打工族多賺個便當 超商餐飲業叫苦
基本工資確定明年元旦起調漲,將有兩百二十五萬七千餘名勞工受惠,勞工心聲大不同。有領時薪的打工族學生說,時薪漲十元也是錢,總比沒漲好;但也有月薪超過基本工資的小資族抱怨,漲基本工資受惠的只有基層勞工,自己的荷包沒漲,根本還是無感,反而最怕物價跟著漲。
工時人力最多的超商、餐飲業加盟與小吃店將首當其衝,有業者直言,基本工資調漲勢將壓縮經營利潤,加上原物料價格漲勢未歇,恐將掀起一波漲價潮。
今年元旦起基本工資月薪調升時,以時薪計、小本經營的餐飲業者叫苦連天,一些連鎖餐飲業者都因不敵營運成本增加而紛紛喊漲。
也有餐飲業者表示,儘管經營成本逐年攀升,擔心漲價導致顧客流失,老闆只好自己跳下來當店員,或是調整聘雇策略,改聘月薪計的正職,有可能不再徵聘時薪計的員工。
輔仁大學碩一生黃雅涵說,會利用暑假打工賺生活費,在安親班的時薪原實領一百四十元,時薪調漲後,就算只漲十元,至少一天多出一百元,等於多出一個便當錢,不無小補。
在醫美業上班的陳怡君說,目前薪水雖比基本工資高一些,但多年來政府調薪只針對領基本工資的基層勞工,自己還是一樣領死薪水,對這波調漲根本無感,只會感到物價不斷上漲,調薪完全跟不上物價飆漲的速度。
經營傳統農產用品的林筱倩則說,工廠雇用移工不多,都是依照基本工資規定,現在月薪調漲,等於人事成本增加,幸好工廠規模小,勉強還能接受,若是大工廠,聘雇的移工更多,再加上本勞,鐵定吃不消。
在雜誌社當行政人員的彭小姐則說,公司聘用人數少,薪資就已比基本工資高,月薪調漲對內部員工並沒有太大影響,但有聘多名工讀生,時薪一調漲,只能減少工作時數或縮短天數,變相來因應成本支出。
(聯合報)
--
基本月薪調漲 終結22K
勞動部昨(16)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勞、資、政、學四方經過長達九小時馬拉松討論後,勞動部長許銘春拍板,基本工資月薪由目前22K調升至23,100元,調幅5%,台灣正式告別「22K」;時薪由140元調升至150元,調幅7.14%,預訂明年1月1日實施。
勞動部表示,這波基本工資調升,預估將有136.34萬名本國勞工、43.8萬名外勞,以及45.6萬名打工族,總計225.74萬名邊際勞工受惠。雇主一年新增206.83億元人事成本。
目前基本工資月薪為2.2萬元,時薪140元。蔡政府上台後,已連兩年大調基本工資,平均調幅5%;昨日在勞動部主導下,基本工資月薪將再調升5%,時薪調7.14%,彰顯行政院長賴清德所言「時薪應受到更多照顧」。
這次基本工資調幅方案,是由許銘春提出,她強調,「絕對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調升基本工資,可提升弱勢勞工收入,調高時薪更可照顧青年勞工及中高齡就業者。
此外,這次基本工資調升採取月薪和時薪脫鉤,許銘春表示,因時薪和月薪調幅差距並不大,勞動部初步認為,雇主不致於將時薪制改月薪制,但勞動部將持續觀察後續效應。
許銘春表示,此次調幅主要考量近期17項重要民生物資年增率、經濟成長率及勞動生產力指數年增率。
勞動部次長蘇麗瓊舉例,以近期17項重要民生物資年增率為例,資方主張用去年下半年成長率1.79%,勞方則主張要用3.25%,最後採折衷,計算近一年成長率2.65%。
經濟成長率主要是參考去年全年2.79%,今年第1季3.02%,主計總處最新發布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概估更上修至3.29%,創2015年來同期新高,經濟成長率已呈連續四季突破3%。
這次基本工資調升,雇主將負擔勞工薪資,以及勞就保、健保,以及勞退提繳等法定成本。勞動部依據勞保投保薪資推算,估計月薪調升1,100元,雇主一年新增142.61億元人事成本,時薪調升10元,雇主一年新增64.22億元負擔,合計雇主一年將新增206.83億元人事成本。
對於近年韓國大幅調升基本工資16%,許銘春說,有委員認為韓國近年大調基本工資是特例,主要是韓國總統兌現選舉承諾,但韓國政府提供企業補助,而韓國企業勞健保負擔比例也較台灣企業低。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17/2/5140417.png&x=0&y=0&sw=0&sh=0&sl=W&fw=600&exp=3600
基本工資雙升 企業支出年增350億 經濟有憂
明年基本工資拍板調漲,工商團體無奈表示,雖然不滿意這個結果,但也只能接受,包括工總、工商協進會都預估企業一年要多出350億支出,中小企業受傷最大,經濟前景也埋下物價上漲、失業率增加等未爆彈。經濟日報提供
工商團體的估計是以208萬位勞工預估。這次月薪增加1,100元,比原先行政院版本的800元高,漲幅達到5%,令工商團體非常無奈,嘆雇主負擔更重,物價日後可能上漲。工總祕書長蔡練生表示,根據估算,本薪加上勞健保等雇主負擔,企業界一年多了350億的支出。 蔡練生更預告,等到10月電價上漲,企業成本還會再增加。這些多出的成本,日後可能都會轉嫁到物價上面。
工商協進會祕書長范良棟表示,現在經濟不確定因素多,像美中貿易戰,加上下半年景氣已出現反轉訊號,漲薪可能會帶來負面效應。他認為,大企業還可以勉強承受,但中小型、微型企業恐怕就不是如此了。有些企業可能選擇減少僱用人力,或產品漲價;經營不善者則乾脆歇業、關廠。
以目前來講,工商團體直言,中小企業可能受傷最大。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說,每個企業狀況不同,薪資齊頭調漲的做法,無疑讓一些企業經營蒙上陰影。他提醒,全台中小企業有143萬家,占全部企業比率97%,又以服務業、微型企業最多,當中還有不少虧損中的新創企業。現在薪資一調漲,企業經營受到衝擊的同時,可能還會加劇勞資對立。
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也大喊「受不了」,受今年「一例一休」、年金改革的影響,很多企業日子早就不好過,實在難以承受這麼高的調薪幅度。他希望政府明年漲薪資,可以提出一個合理的機制,不能用喊的。另李育家呼籲政府,可以提出像是減稅等配套辦法,讓企業可以喘口氣。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17/2/5140495.png&x=0&y=0&sw=0&sh=0&sl=W&fw=450&exp=3600
(經濟日報)
--
基本工資調漲拍板!月薪23100 時薪150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昨日召開,歷經9小時會議,最後將月薪從2萬2000元調為2萬3100元、時薪從140元調為150元,明年1月開始適用,影響的勞工約225.7萬名。基本工資調漲後將連帶牽動勞健保、勞退等費用,估計將有300萬名勞工每月保費調高。勞團對此結果並不滿意,批評政府「偏袒資方、先畫靶後射箭」。
審議會 9小時拉鋸戰
基本工資時薪從140元調高到150元,調幅7.14%,月薪從2萬2000調高為2萬3100元,調幅5%。勞保及健保費也將連動,目前投保薪資低於新基本工資者,估勞工每月將增加勞保費6到23元,健保費4到15元,合計10到38元。
勞動部估算,基本工資月薪調高,約有180.14萬名勞工受惠,包括本勞136.34萬人、外勞43.8萬人;時薪調高後預估有45.6萬人勞工受惠,合計約有225.74萬名勞工受惠。
勞團批 先畫靶後射箭
昨日會議上勞資攻防激烈,勞方從起初堅持的31%調幅,在資方委員的反對下,一路下修成23%、18%、13%,再因國發會表示漲幅在3到8%是可容忍、不會影響物價的限度,因此堅定主張8%漲幅。
勞方委員張旭政說,資方委員在會議期間不斷以離席威脅,「資委至少5次離席」,因此勞方委員也無法接受,直接離開走進電梯、打算離席,在勞動部長許銘春的勸說下才勉強留下討論。
目前超商時薪約140元左右,而以台灣1萬多家超商來說,1天24小時、1年365天,若時薪調漲10元,保守預估增加的人事成本約9億元,且還不包括其他勞健保、人事其他額外費用。
全家便利商店表示,會加快導入智能設備,降低人勞務量,如建議訂購糸統、電子標籤、IOT等。OK超商回應,站在企業的責任與文化上,會以政令與顧及員工就業權益出發。
資方嘆 只能含淚接受
台灣麥當勞表示目前計時人員時薪最高可達261元,正職餐廳襄理起薪36K。
由於南韓總統文在寅今年元旦宣布調漲最低時薪,漲幅逾16%,是20年來漲得最多的一次,導致餐飲業者僅僅一個月就倒了3700多家。許銘春說,台韓狀況不同,且南韓調幅這麼大是特例,不能混為一談。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表示,連續3年,最後都像是在「喊價」,希望政府能參考GDP、物價指數、經濟成長率等做出調薪公式,不要總是用喊的,每年到這時候都很無奈,只能「含淚接受」,因政府配套都是喊喊,「不會有期待了」。
資方代表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也警告,時薪調漲7.14%會衝擊到服務業,也會進一步造成物價上漲。
工總祕書長蔡練生則對這次基本工資月薪一口氣增加1100元,調幅來到5%,直呼「幅度超乎預期」,較之前報導月薪調漲幅度約800~1000元之間,大幅增加,估計再加上雇主須負擔的勞健保與退休金成本,估計企業1年要增加350億,對雇主是沉重負擔。
衝擊服務業 業者恐漲價因應
基本工資月薪調漲至2萬3100元,時薪調升到150元。全國工業總會代表何語表示,雙薪雙漲勢必衝擊服務業,包括餐飲業、旅館業、銷售服務業、教育服務業、出版業、超商超市、青年打工等,無法生存的店家必然會調高售價,其次更會造成年輕人失業率提高,目前青年失業率在9.8%到10%左右,後續要觀察是否因調高工資而拉高失業率。
何語說,產業界資方就是要照顧勞工,但要考慮能不能永續經營,中小企業占了96.8%,基本工資調高的衝擊會很大。
青年失業率將提高
何語指出,資方原希望今年和前2年相同,將基本工資由2萬2000元調至2萬3000元,調幅約4.55%,對勞動部長也有個交代,這是資方的底線;但勞方堅持要增加8%,中途還因漲太少憤而離席,經部長協商後才決定調高5%成為2萬3100元。他說,多漲100元,站在資方立場,「雖然不滿意,但我們也勉強接受。」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則感嘆,對於基本工資問題,政府每年都要來這麼一次,這實在不是很好的談判方式。
他接著大大的嘆了一口氣說,既然政府這樣決定了,企業也只能自己想辦法了,「唉,政府這樣搞,企業實在是、實在是、有苦難言!」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也嘆,全體雇主初估將因此每年增加160億元的薪資成本,還要再多負擔約30億元的勞健保費支出,但是,企業也只能逆來順受,無力不服從政府的決策。
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則嘆,根本就是雪上加霜,無語問:「中小企業難題,誰來解?」
中小企業雪上加霜
他說,基本工資對政府來講,可能只是算數題,但是,對7成是5人以下的微型企業,其中又有5成新創企業是處於賠錢狀態的中小企業,卻是雪上加霜的難題,苦到恐怕連逆來順受的能力都沒有。他想問,在調升基本工資後,政府到底有沒有想到這些企業的苦處、難題,「誰來幫助解決?」
月薪23100 時薪150!新聞透視-從基本工資看蔡政府數學好不好
基本工資明年從2萬2000元調漲至2萬3100元,漲幅5%、時薪從140元調漲至150元,漲幅7.14%,調薪是否真能解決低薪勞工的困境,抑或只是政府掏企業口袋買票的手段?在物價飛漲的年代,調漲基本工資,恐難解決台灣長期的低薪困境。
審議會召開前,蔡政府頻頻對外喊話「經濟成長穩定,薪水該漲」,然而廣大民眾對於經濟成長完全無感,反而對物價飛漲感同身受。去年一例一休上路後,客運票價上調、速食業各項餐點全漲,過去一份雞排只要35元,如今已漲到80元、甚至破百元,蔡政府真的認為調漲基本工資是解救台灣經濟的根本之道嗎?
蔡政府不斷公布經濟成長數據,行政院長賴清德還公開放話「平均薪資4萬8000元,沒達到的可以跟老闆投訴」,然實情是不管勞資,全民都沒有感受到如此樂觀的景氣,執政黨到底是與民眾活在平行時空,還是在自嗨?
領取基本工資、逼近貧窮線的邊際勞工的確需要幫助,但多數社會新鮮人並不會因基本工資調高而受惠。目前大學生畢業後的起薪已遠高於基本工資。以領取26K月薪青年為例,明年並不會因基本工資調高而獲得雇主調薪,他們依然買不起房子、不敢結婚。而時薪漲10元,雇主可能為了節省成本,減少聘用打工族,甚至將時薪制員工轉成月薪,藉以規避時薪多出的10元成本。
將基本工資調至2萬3100元,撥撥算盤,每天薪水多36元,連杯珍珠奶茶都買不起。台灣超長工時、惡劣勞動環境仍在,政府卻依然陶醉在漂亮的數字中。
選舉將至,蔡政府「趕火車」式的在選前調漲基本工資,「改革」政績再添一筆。但掏資方的錢討好選民,可能導致企業徒增成本、面臨倒閉危機。蔡總統曾諷刺,說國民黨比民進黨會拚經濟的人,數學一定不好,在基本工資確定調漲的此時此刻,要提醒數學很好的蔡總統,多增加的這幾百塊錢,普羅大眾老早無感,但對高房價、高物價、低薪卻非常有感,別搞錯重點。
蔡英文欣慰22K走入歷史
基本工資確定調漲,正在中南美洲訪問的蔡英文總統昨天表示,經濟好轉的果實,讓我們可以調高基本薪資,也讓年輕人的生活可以好一些。「我們終於把曾經是低薪代名詞的22K,送入歷史了」。
蔡英文昨天在臉書發文表示,她一早起來正要離開巴拉圭,搭上往貝里斯的飛機繼續拚外交。就看到手機訊息,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共同決議,明年1月1日開始,每個月的基本工資,將調漲為2萬3100元,增加1100元,調幅為5%,時薪制的工資從140元調漲為150元,調幅為7.14%。
她說,雖然人在地球的彼端,和台灣有時差,但看到這個消息,一樣感到欣慰。在全體國人努力下,台灣的經濟終於走出多年的停滯沉悶,整體經濟情勢逐漸轉好。
蔡英文指出,經濟好轉的果實,讓我們可以調高基本薪資,讓年輕人的生活可以好一些。「感謝勞動部以及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勞資各方代表們的辛勞,我們終於把曾經是低薪代名詞的22K,送入歷史了」。
文末強調,改善年輕世代的處境,全力終結低薪,「我們有方法也有決心,現在,台灣正在往前走」。並標註「拚外交」、「拚內政」、「零時差」。
學者籲 嚴防業者趁機過度漲價
基本工資審議結果拍板,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認為,薪資調漲勢必帶動物價,須注意業者是否趁機過度漲價。政大勞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良榮則直言,此結果是選舉考量,為了不對選舉造成殺傷,他期待工資審議能有更多社會對話,薪資能逐步調漲。
參與工資審議的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副教授蔡明芳表示,過去經濟情況表現不錯,但國際研究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對未來景氣仍有一定風險預警,如最近土耳其里拉暴跌,以及美中貿易戰等,國際情勢不穩定,月薪敲定調漲5%,主要是給產業空間。
蔡明芳說,雖然勞方代表一定對結果不滿意,但去年調漲5%,今年在去年的基數上再漲5%,絕對值是增加的,特別是打工族群,時薪調漲超過7%。他說,調漲已提高可支配所得,雖然感受因人而異,但月薪增加1100元,就不用再去排「499吃到飽」。
辛炳隆表示,時薪與消費服務業息息相關,這次調漲7%以上,雇主反映成本,物價多多少少會上漲,但物價漲幅不應超過薪資漲幅,政府應該注意的是,可能有業者像「一例一休」,趁機過度漲價。
林良榮則認為,這個結果若視為一次性的會議結果,調幅一定不符社會期待,但若是視為一個調整過程,明後年還有空間,就還可接受。畢竟過去10年未調整,現在開始調整,還來得及。
但林良榮強調,基本工資審議不應該透過一個會議決定,而沒有和勞工講清楚為什麼調整、調整依據是什麼,薪資調整該是社會對話,政府要出來說明;但每次都透過一個會議決定,當然導致勞資衝突,並沒有回應社會期待。
他直言,工資審議委員會應有的功能被架空,變成政府才有決定權,這個結果「就是選舉考量」;這個調整幅度,讓它對勞工有交代,對選舉不會造成太大殺傷,是出於政治現實的考量。
(中國時報)
--
基本工資審議過關 月薪23,100 時薪150
基本工資確定再調高!勞動部昨(16)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在歷經9小時、史上最長論戰後,決定基本工資的時薪由140元調升至150元、調幅7.14%;月薪自2萬2,000元調增至2萬3,100元、調幅5%,自明年元旦開始實施。總計約225.74萬勞工受惠、企業將增206.83億元成本負擔。
勞動部估算,時薪調整至150元後,有45.6萬名勞工受惠,包括勞健保,企業將會增加人事成本64.22億元、政府將增加負擔3.49億元、勞工增加4.01億元支出,合計三方增加71.72億元支出;月薪調整至2萬3,100元後,約180.14萬人受影響,包括勞健保,企業將增加人事成本142.61億元、政府增加7.49億元、勞工增加8.98億元,勞資政三方計增159.08億元支出。
勞動部昨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議,進行馬拉松式的討論,勞資政學四方各有盤算,最後以共識決作成上述決定,勞資雙方都不滿意。而蔡總統對此結果感到欣慰,強調「我們終於把曾經是低薪代名詞的22K,送入歷史了」。
勞動部長許銘春說,在審議過程中,勞方從8%降到7%,資方從2%調到4.55%,兩邊原本僵持不下,才會審這麼久,主要是花很多時間討論統計指標,綜合考量17項重要民生物資年增率、經濟成長率、勞動生產力指數年增率等,也討論到未來及年底的最低工資法等,要參考哪些指標、客觀的數據在哪裡,都是討論內容。
許銘春強調,沒有偏袒任何一方,最後才提出調漲4.55%,而對時薪、月薪是否脫鉤,她說,去年就已脫鉤,不少人擔心「換軌」(雇主原採時薪計算改為月薪),在兩者調幅差距不是很大情況下,將會持續關注這樣的議題。
許銘春說,為照顧多數時薪制,青年勞工及中高齡就業,先敲定調整時薪至150元,「這部分在場幾乎沒有意見」,之後再拍板月薪調整5%、調整至2萬3,100元。
至於中小企業能否負擔這次調幅,經濟部表示,經濟部將協助提升產業競爭力,輔助其拓展國內外市場,以增加企業的營收。
工總代表何語表示,工商團體對於結果不滿意、但「只能接受」,他也預言,未來物價一定會上漲,恐怕造成青年失業率提升,而且對中小企業衝擊很大,「邊際中小企業恐遭淘汰」。對於基本工資漲至「外傳腹案」,勞方代表皆認為,政府根本是「先射箭、再畫靶」,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莊爵安也憤憤不平地說,在晚間7點進入最後實質調幅比例協商時,勞資仍無共識,但由許銘春最後裁示,「這讓我們覺得政府很偏袒資方、完全無法接受。」
(工商時報)
--
創紀錄 RCA工殤判賠5億 200人中毒亡 逾千人罹癌 首批262人獲賠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在台設廠,24年前驚爆廠內工作溶劑毒害員工,衍生逾1300名員工罹癌、200多人死亡;RCA員工關懷協會集結被害人及家屬529人求償27億元,最高院昨判RCA、奇異等4家外商公司須賠262人共5億餘元確定,創我國工殤案判賠金額最高紀錄。另246人求償部分發回更審。
宣判結束後,RCA員工關懷協會召開記者會,眾人高聲齊喊:「永不妥協!我們沒有輸!」協會理事長劉荷雲失望哽咽說:「我們已辛苦20年,還有一個20年嗎?」劉強調:「一個都不能少。」除非全部勝訴,否則抗爭運動不會停止。
如電影《永不妥協》
幫RCA員工打官司的林永頌律師說:「我們沒有輸,最高院是希望二審再查清楚」。至於是否會擔心判決確定後拿不到賠償金?林表示,後續與RCA等公司的代表接觸,才能進一步確定是否連同尚未確定的部分一起談和解,至於5億餘元能否順利求償到手,「目前無法下定論,要等雙方後續接觸才知道」。
這起電影《永不妥協》的台版真實案例,要從1970年間美國RCA公司在台灣桃園等地設廠說起,該公司專門生產電視機的電腦選擇器等零件,長年要員工在毫無防護下,使用致癌物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有機溶劑,清洗錫焊完的電路板,用過的溶劑則排入工廠挖的地下井,公司再抽地下水供員工飲用、盥洗。
之後RCA先後被奇異、湯姆笙等入股購併,1991年湯姆笙發現廠區遭污染,1992年關廠資遣員工賣地。法院認定,RCA與母公司在關廠前已知有污染,RCA卻提前申報減資逾25億元台幣、將1.1億餘美元匯離台灣,1998年、1999年又匯出共1億餘美元。
以減資來規避債務
受害員工與家屬後來組成RCA員工關懷協會,向RCA公司及4家母公司或股東公司求償27億元,但2002年聲請法院假扣押,僅扣得RCA幾百萬元台幣存款。
2015年北院判RCA與湯姆笙3間公司,須賠桃園廠員工445人共5.6億餘元。上訴後,二審加碼認定GE奇異公司也是RCA母公司,改判4家公司應賠486人共7.1億餘元,人數增加的主因是將41位竹北廠員工也納入獲賠名單。
雙方對二審判決均上訴。最高院認為,本案是大型職災,相關資料都由RCA等公司掌握,受害員工知識、能力遠遠不如,以致提告耗時,不應將受害員工視為「讓權利睡眠之人」,何況RCA與其3家母公司掩藏事證,以減資、匯款海外等方式惡意規避債務,因此判決RCA等4公司應賠262人共5億餘元確定。
「要努力討回公道」
至於發回更審範圍,主要為尚無外顯疾病、被編入的C類求償人的員工,最高院認定應再詳查有何健康受損情形。
RCA桃園廠舊址,現仍封閉整治中。被發回更審的78歲許阿姨,受訪時脫下遮陽帽露出滿頭白髮說:「判決結果讓我心裡很寒,我等到頭髮都白了,我怕再也沒有奮鬥的勇氣跟體力了。」71歲的馬金秀則說,她30多歲進RCA工作22年,51歲時罹患卵巢癌,「不論判賠確定的是否包括我,未來還是會跟大家一起抗爭,直到每個人都討回公道為止。」
RCA工殤案求償事件簿
1966年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來台申請設廠獲准
1988年
RCA被美國奇異公司(GE)併購後又轉售法商湯姆笙
1991年
湯姆笙發現桃園廠遭污染,隔年關廠、資遣員工
1994/06
立委揭發RCA污染土壤地下水,環保署經查屬實
1998/06
RCA員工成立自救會
2000年
RCA自台灣撤資
2004/04/22
自救會控告RCA、奇異及湯姆笙求償
2005/03/17
台北地院認定自救會無社團法人登記,無權提告判敗訴
2005/08/25
自救會一路上訴最高院後,獲發回更審
2015/04/17
台北地院判445人共可獲賠5.6億元
2017/10/27
台灣高等法院改判486人共可獲賠7.1億餘元
2018/08/16
最高院針對已死亡、生病的262名受害人,先判賠5億多元定讞;其餘發回更審
千名「二軍」上陣 一審求償73億
RCA桃園廠房地下水污染,罹癌的員工組成自救會打官司求償,但廠房被夷為平地證據滅失。資料照片
RCA工殤案歷經官司纏訟14年,最高院昨先針對其中262人求償部分,先判RCA資方須賠5億餘元,事實上3年前一審判勞方勝訴後,就有多達1142名來不及提告的受害者,出面要求參與二審訴訟,不過被法院駁回,這些二軍日前已另起爐灶重新提告,案件仍在台北地院審理中,二軍呼籲法官能比照一軍的判決見解,盡速讓受害人獲得賠償。
一審花10年調查
RCA案纏訟14年,主要是因一開始受害人自救會遭法院認定沒有社團法人登記,無權幫受害人提告,後來自救會登記為RCA員工關懷協會並補正相關程序,案件才正式進入實質審理。
不過這起訴訟仍因受害人數眾多,污染物與受害者死亡、罹癌的因果關係因時隔久遠難以證明,且多數受害人在審理期間陸續病發死亡,光是一審就花了近10年調查。
2015年4月,台北地院一審宣判,判445名受害人及其家屬可獲賠5.6億元,其餘來不及提告的受害人受到鼓舞,也意識到自己的病痛與RCA的污染有關,紛紛登記欲加入二審訴訟;但法官認為員工個別受害情形不同、求償基礎也不同,因此駁回二軍的請求,二軍最後重回一審,另起爐灶提告求償73億元。
「16歲就被毒害」婦終身病痛
美國RCA公司被控以化學溶劑毒害員工,官司纏訟14年,昨終於三審判決,部分員工獲判賠定讞,宣判前夕,現年63歲的RCA關懷協會理事秦祖萍接受《蘋果》專訪,回顧她在花樣年華的16歲,和妹妹離鄉背井北上工作,進入當時很夯的RCA工作,豈料姊妹倆先後生病,妹妹直到臨終都沒等到遲來的正義,如今她已滿頭白髮,這場官司還沒打完。
以下為秦祖萍沉痛告白實錄:
1971年12月,那年我16歲,國中畢業沒考上公立高中,打算邊工作邊準備重考,我去應徵RCA女工被錄取,於是我初次離家就隻身從台南北上桃園工作,半年後,妹妹祖慧國中畢業,也來RCA作伴。
RCA中不少女工都有婦科問題,我看過好幾位女工連續流產,還有人連掉3胎。我生理期也是血流不止,甚至血崩送醫輸血急救,當時還常埋怨「老天爺要不就帶我走,不然這樣很折磨人」,後來確診為「多囊性卵巢」;而妹妹出現心包膜跟肋膜積水、腎臟不停出血症狀,後來被診斷為紅斑性狼瘡患者。
我們完全沒想到,這跟每天我們用來清潔主機板的「清潔劑」有關。我們沒學過化工,不知清潔劑是什麼成分,但清潔劑非常好用,洗什麼都乾淨,工作服沾染污漬,泡進清潔劑裡,馬上清潔溜溜、跟新的一樣,掛在椅背上,一下就乾了。
後來才回想起妹妹曾把清潔劑倒在草坪,結果草樹枯死,被廠務人員警告後,改倒進水溝。直到1994年,趙少康揭發RCA污染毒害,我們才曉得清潔劑是有毒、致癌的有機溶劑三氯乙烯,卻長期被隨意傾倒而污染地下水。
給工人喝毒地下水
當時工廠為省水錢,偷用地下水給員工盥洗,還接進飲水機給工人喝,那時總覺得飲水機的水有怪味,我們還泡茶葉、咖啡或酸梅遮蓋味道,高層幹部從沒講實話,而且經理、洋人、工程師在辦公室喝的是桶裝蒸餾水,我們不能去用。
我和妹妹都是基督徒,信仰告訴我們:「不公不義要讓大家知道」,所以我們站出來,當年沒看到政府的作為,而現在,我想知道法官到底夠不夠威?敢不敢這樣判(RCA賠償)?」
(蘋果日報)
--
RCA工殤案 262人獲賠5億定讞
纏訟14年、5230天... 跨海追討賠償恐路更漫長
我國工殤史上判賠人數與金額最高紀錄的RCA(美國無線電公司)求償案,五一九位員工與家屬向RCA求償廿七億元,歷經十四年、五二三○天的纏訟,最高法院三審昨判RCA與其控股公司百慕達湯姆笙、法國Tehnicolor、奇異四家公司,應連帶賠償二六二人共五億餘元確定,另有二四六人則廢棄二審判決,發回高院更審。
已死亡者的家屬一一一人,和確定罹患與廠區污染有因果關係的癌病員工一五一人,共二六二人獲賠定讞;被發回更審的二四六人當中,有二二六人是尚未出現外顯疾病或疾病不符病理研究結果的昔日員工,還有選定資格有疑慮、猝死死因有待釐清者。
高等法院去年七月已裁准對RCA等四家公司的假扣押,但因四公司在台灣幾乎沒有資產,未來如何執行、跨海討債,預期將更漫長艱辛。
逾千員工另組二軍興訟
RCA案是我國求償人數最多、擴散效應最大的工殤案件,受害勞工在關廠後陸續集結抗爭,一九九八年組織自救會,二○○四年四月廿二日向台北地院提起求償訴訟,歷經五千多天終於三審宣判,未參與此次求償訴訟的一千一百多位員工與已故員工的家屬,另組「二軍」提告求償。
RCA從一九七○年起陸續在桃園、新竹和宜蘭設廠,因違法傾倒、排放致癌物,污染地下水,員工長期吸入、喝進有毒溶劑物質,導致上千名員工罹癌,逾二百人死亡,一九九二年關廠、資遣員工並賣地,錢全匯出台灣,一九九四年污染案爆發,員工成立自救會,RCA卻早已脫產。
奇異公司在一九八八年將RCA轉售給湯姆笙公司,同年五月減資廿五.八億元,公司資本只剩四.一億元,將一.五億美元(約新台幣四十三.六億元)匯出國外;桃園廠一九九一年爆發污染事件,RCA隔年三月即以十九億餘元價格將土地、建物賣給長億集團楊天生,關廠並資遣員工。
最高法院昨認定RCA是惡意脫產,首度引用「揭開公司面紗」原則,判定先後實質控制RCA的大股東奇異、湯姆笙、法國Tehnicolor三家公司應連帶賠償。
廠區內外各一監測井 氯乙烯仍超標
位於桃園市省道台一線旁的RCA工廠,面積約七.二公頃,從一九九四年間被揭發傾倒有機廢料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歷經十多年的整治已接近完成,目前廠內外各剩一口監測井氯乙烯超標。
桃園市環保局表示,在污染未完成整治前,不會進行土地變更程序,也會加強轄內污染預防工作,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246人發回更審 自救會誓拚全勝訴
聆判紅了眼眶 「曠日廢時審理 何時還公道?」
RCA工殤訴訟案纏訟五二三○天,最高法院昨判決RCA應賠二六二人五億餘元確定,餘二四六人的案件則發回高院更審,RCA員工關懷協會理事長劉荷雲獲知判決結果,一度紅了眼眶,指不知道還要多久的曠日廢時審理,才能還給受害者應有的公道。
劉荷雲哽咽地說,高院僅判賠七.一八億元,原寄望最高法院能有道德勇氣,判決RCA等公司應支付更高、更懲罰性的賠償金,沒想到結果是「兩邊都不得罪」,讓她很失望。
劉荷雲表示,想到二四六人不但未獲得應有的賠償,還要忍受漫漫無期的更審,令人遺憾;她強調永不妥協,會上訴到每位受害員工都勝訴為止。
曾在RCA服務十八年的簡麗春,二○一四年被診斷罹患右側乳癌,三年後左側也罹癌,喪失工作能力,加上先生過世,經濟陷入困頓,她十六日現身最高法院聆聽判決,獲悉結果後滿是沮喪,用著虛弱的聲音說:「法官是不是對美國人比較好?」
律師:被排除個案可望翻盤
RCA員工關懷協會委任律師林永頌指出,雖有二四六人被發回高院更審,但細看內文,並非全部不利,有五分之二的人原被排除在賠償範圍外,最高院認為有疑慮,發回高院續行調查,這些人有翻盤機會。
林永頌認為,高等法院判RCA等公司應賠償的四大理由中,最高法院就維持了三項,其中最重要的是,對RCA所使用的卅一種有機溶劑與員工罹病的連結,採取寬鬆解釋,未拘泥嚴格的因果關係認定。
其次,RCA事後惡意脫產及隱匿財產,還主張受害員工提告已罹於時效,不得請求賠償,高院認為這是「權利濫用」,這部分受最高法院肯認;第三,一九九八年間,RCA的母公司「奇異」把RCA轉賣給「湯姆笙」公司,高院認為奇異與湯姆笙對RCA均有實質控制力,應負連帶賠償,此見解也受最高院支持。
林永頌指出,這三項見解在台灣司法史上非常罕見,會成為典範,有利於現在台北地院訴訟的RCA二軍案及日後類似案件。
已判決應獲賠償確定的二六二名員工,林永頌呼籲RCA、奇異、湯姆笙三家公司應趕快出面處理,否則恐重創商譽。
首引「揭開公司面紗」 母公司、股東連帶賠償
最高法院昨駁回RCA等公司的部分上訴,使二六二名受害員工與家屬獲賠五億餘元定讞,另有二四六人發回高院更審,判決理由首度在職災的定讞案件中引用「揭開公司面紗」原則,認為公司股東、母公司也應負起連帶賠償責任,在舉證責任、時效認定上也認同二審判決,對於弱勢的員工予以較寬鬆有利的認定。
「揭穿公司面紗」原則是指,子公司若因股東或母公司濫用權利而從事不法掏空或造成損害,若仍維持「股東有限責任」及「公司法人的人格獨立」等公司法原則,那麼子公司若資產不足甚至倒閉,將使受害人求償無門,此時就應例外引用「揭穿公司面紗」原則,由幕後控制公司的股東、母公司負起連帶賠償責任。
最高院認定,奇異、百慕達湯姆笙、Technicolor三公司是RCA的實質控制公司,員工組自救會後,RCA就將一億餘美元匯至奇異的法國帳戶,致RCA公司在台資產所剩無幾,最高院認定RCA惡意脫產、規避債務,奇異等三家控制公司應適用揭開公司面紗原則,與RCA共同負起連帶賠償責任。
最高院認為,RCA未告知員工有化學毒害,事後還掩藏事證,致使調查研究未能蒐集到作業環境資料,環保署向其調取資料也被置之不理,又以減資、匯錢出國方式逃避賠償,公司抗辯要求受害員工應充分舉證,還指責超過追訴時效,都是濫用公司權利,有違誠信與公平正義,因此不得拒絕給付賠償。
至於被發回更審的二四六人方面,因事實有待釐清才發回更審,未必對員工不利,發回更審反而有機會獲賠。
(自由時報)
--
最高法院判決:RCA案 賠262人逾5億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四十八年前來台設廠,被控將有毒溶劑埋於廠區,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汙染,數百名員工長期處於汙染環境罹病,被害員工首度求償廿七億,最高法院昨判決RCA與奇異公司等要賠償死亡與罹病的二六二名員工五億餘元確定。本案另二四六人部分廢棄發回。
這是RCA員工求償案中,首波判決確定案例,且確立舉證責任倒置、寬鬆時效認定、揭穿公司面紗等原則。最高法院的確定見解可能影響後續其他求償官司。RCA受害人逾五百人,訴訟至今已有七十八人過世。
工傷協會要求執政者立刻回應,RCA汙染場址何去何從,蔡英文政府及桃園市長鄭文燦,站在當前執政角色,應對汙染工傷案公開道歉,並嚴厲究責。
桃園市環保局表示,RCA廠內土壤汙染整治已完成,地下水汙染整治進度超過九成,至今投入近四點五億元全由RCA埋單,在汙染場址完成整治前,市府不會啟動土地變更程序。
化學物質長期汙染的大型職災 被害人難負擔舉證責任 且不受十年求償限制
最高法院指出,化學物質長期汙染造成的大型職業災害訴訟,多具共同性、持續性和技術性等特徵,實害的發生、擴大往往日積月累才會顯著,且職災被害人在經濟、專門知識上多為弱勢,要被害人負舉證責任證明,顯然不是他們能力所能負擔。
最高法院認為,RCA公司員工受到特殊的損害,且舉證難度不是個別勞工所能負擔,因此員工雖未能及時行使權利,但不能說是「權利上睡眠之人」,因此放寬求償時效限制,不受十年內求償的約制。
本案原告為台灣美國無線公司員工關懷協會,求償者分為A組死者家屬、B組患病者、C組未生病三組。最高法院認定要賠償的公司包括RCA、Technicolor、百慕達商湯姆遜、奇異公司,另外被提告的Technicolor USA則被認定無責、免賠。
法院認定,奇異、湯姆遜、Technicolor都是RCA公司的控制公司。受害員工一九九八年七月籌組自救會,開始求償行動,RCA還匯出美金一億餘元至母公司所在的法國銀行,致公司在台資產所剩無幾。RCA惡意脫產、規避債務,奇異、Technicolor、湯姆遜,應適用揭穿公司面紗原則,與RCA同負賠償責任。
法院還認定,RCA等四公司不僅沒告知毒害,事後還滅證,使得受僱勞工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沒能蒐集到RCA公司有機溶劑作業環境相關資料,影響會員求償,違反誠信、公平正義。
未說明健康有何受損 另246人部分廢棄發回
至於發回的二四六人,這些人包括C組全部與A、B組部分人。最高法院認為,部分求償者在高院未獲賠償,二審判決理由有矛盾、不備之處;顯然在求償標準上,最高法院認為應更寬;不過,最高法院也認為C組未說明健康有何具體受損,就叫RCA等四公司賠償慰撫金,理由不備,也一併廢棄發回。
「恐懼一輩子」 RCA罹癌員工:不要錢,只想快樂度日
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工傷集體訴訟判決出爐,受害員工及曾協助員工的學者對結果都「不滿意」;RCA員工關懷協會長劉荷雲批RCA至今沒認錯,寧可出錢整治汙染,卻不願對員工負責。
台大公衛學院長詹長權直言,司法只往前走了一小步,這一小步不能反映工人受害程度。當初政府核可業者生產,卻未作好監督管制,事發後也未協助受害者,「政府的角色不見了。」
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的RCA員工關懷協會長劉荷雲,廿一年的歲月都給了RCA。她回憶,民國六十年,她前往應徵,沒經過任何訓練,第二天直接上班,分派在品管部。
當時工作服常被潤滑油弄髒,有同事發現「溶劑」很能除淨工作服,很多人就用溶劑清洗,天天如此。「沒人告訴我們溶劑這麼毒」。
劉荷雲說,當年調查罹癌名單手抄本有一千多人,但就她所知,「我認識一些同事都不在名單內,實際的罹癌數字一定超過手抄名單」。
李秀梅任剪線工,一做就是十五年直到關廠,因腎臟囊腫切除三分之一左腎。她表示,生第二胎時,醫師判定小孩有先天性心臟病,公婆一度誤解她「是不是你家基因有問題?」她承受極大壓力,直到RCA事件爆發,終於釋懷崩潰大哭。
她說,RCA造成恐懼是一輩子的,「我寧願不要錢,也想每天快樂舒服過日子」。聽聞最高法院判決,「我心都涼了」,跟國外相比,台灣人命真的不值錢,「把我們利用完,像衛生紙一丟就沒了」。
李秀梅說,她一路走來廿年,從來沒想過放棄,「我只求公道正義,一定會繼續走下去」;劉荷雲也說,「一天沒有全部勝訴,行動就不會停止」。
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所長陳保中表示,台大公衛學院曾調查,在RCA工作十年的女工,乳癌發生率是常人的一點六二倍;受孕前後在RCA工作的女工,孩子白血病發生率是他人三倍,男性工人的孩子死於心臟缺陷為他人五倍。
律師團:續奮戰 直到全獲償
RCA求償案,最高法院將未生病的C組被害人求償部分發回,義務律師團呼籲,司法界應正視被害人在高度健康風險下,恐懼罹病造成心理健康受損,儘速判准賠償金,律師團會繼續為被害人權益奮戰,直到獲償之日為止。
最高法院昨宣判判決RCA與奇異公司等要賠償死亡與罹病的二六二名員工五億餘元,由於RCA已未在台設廠,未來執行求償是否有困難?義務律師團召集人林永頌說,「完全不擔心」。
林永頌說,RCA在台財產大約一億元美金,其餘資金挪到法國,境外執行是有困難,但因判決指出「母公司要負責」,以奇異這種大跨國公司,判決確定之後,公司應會派代表出來談。
律師團指出,本件訴訟勞工七十八人已過世、現尚生存、罹患重大傷病者(包含但不限於癌症)至少一百卅三人。另外,第二波一一六三人已向台北地院起訴,共請求七十三億元。
(聯合報)
--
揭穿工殤面紗 RCA賠5.1億定讞
史上最大RCA工殤求償案,歷經20年抗爭、14年漫長訴訟,最高法院引用公司法「揭穿公司面紗原則」,認定RCA及湯姆笙等4家公司未保護勞工安全及健康,汙染後又掩藏相關事證,昨判決須賠償262名員工共5.1億元定讞,創下工殤賠償最高金額紀錄。但RCA在台無財產,如何執行獲得賠償恐是一大難題。
另246人求償部分,最高法院認為,二審因受害者未選定人,及未查閱病歷資料就駁回其聲請,死亡或傷害類別畫分不清,這些事實有待釐清,因此作成有利員工的撤銷,發回高院更審。
262人確定 246人更審
RCA(前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被控從1970年起生產過程中違法使用致癌物,讓勞工用水及廠房空氣受到嚴重汙染,有高達1400多名員工因此死亡、罹癌及流產,歷經長期抗爭及司法訴訟。
惡意脫產 3母公司連坐
一審判決RCA等3公司違法使用有致癌風險的三氯乙烯等物質,造成員工罹患特定癌症,判應賠償445名受害員工與繼承人共5億6445萬元;高院則認定GE等公司惡意脫產、逃避債務,判決GE等公司須與RCA連帶賠償486人共7億1840萬元。
最高法院公開審理辯論後,引用揭穿公司面紗原則,認定RCA在1998年得知員工籌組自救會求償後,將在台資產匯到母公司所在的法國銀行,有惡意脫產以規避債務的情事,也因此其母公司GE及湯姆笙都須連帶負責賠償。
職災員工 舉證合理即可
最高法院認為,RCA確有不當使用化學物質,受害員工或其繼承人的智識、財力及蒐證能力,顯遠遜於RCA等4家公司,員工就受職業災害的因果關係舉證只要合理就足夠,且不能將員工評價為「權利上睡眠的人」採時效抗辯,判須賠償共5.1億元。
勞動部也表示,一審判決後,已主動發放符合資格的職災勞工勞保約673萬元,若勞工已過世則發慰問金共約578萬元;二審後因判賠人數增加,再發出約307萬、慰問金約203萬,全數總額共1725萬元。換言之,基本上勞動部已將行政措施處理完畢,這次發回更審勞工已領取勞保者也不會追回。
永不妥協 續爭一個不能少
歷經5230天的等待,RCA員工關懷協會及工殤團體等到最高法院判賠5.1億的結果,仍有許多員工必須更審,她們呼籲RCA、GE、湯姆笙等公司應立即向全體RCA勞工正式道歉,並誓言「永不妥協、一個不能少」;審判長劉福來則說,能體會受害勞工的心情,也熬夜速審結案,司法不能一面討好,須依法審判。
RCA員工關懷協會理事長劉荷雲激動地說,辛苦奮戰20年,但大家都老了、還有下一個20年嗎?只要一天沒有全部員工都勝訴,協會就絕對不會停止。工作傷害受害者協會專員劉念雲也說,部分人被判要更審,「聽到判決當場難過的說不出話來,要我們怎麼回頭跟這些勞工說,我們還得再繼續抗爭下去」。
也有年邁的員工得知遭發回更審,臉上難掩失望地說,已等到頭髮都白了,害怕再也沒有奮鬥的勇氣跟體力;協會表示本件訴訟勞工有78人死亡、現尚生存罹患重大傷病者至少133人,非常憂心等不到結果就死了。
他們發表聯合聲明要蔡英文政府及桃園市長鄭文燦,理應站在當前執政角色,對汙染工殤案件公開道歉,並嚴厲究責。
面對受害勞工的心聲,擔任審判長的劉福來是最高法院民事庭最資深庭長,他直言本案是史無前例的大型職災,合議庭採對弱勢勞工最有利的法律解釋,以符合司法正義,但許多待調查部分,無法替二審調查,只能發回。
受命法官盧彥如則是前檢察總長盧仁發的女兒,陪席法官張競文是大法官林俊益老婆,他們每天熬夜加班調閱歐美日各國的判決參考,就是要打開RCA公司的「潘朵拉盒子」要求其母公司賠償,盧還因為壓力大太,瘦了一圈。
勞動事件法拚過關
血淚抗爭20年,RCA自救會員工終於等到終局判決結果,為了不讓事件重演,司法院會銜行政院修法的勞動事件法,在保障勞工權利及舉證責任上,都採有利的立法規範,未來如獲立法院三讀通過,將讓受職災所苦的勞工訴訟權益大幅提升。
由於現行法令規定勞工應負全部舉證責任,讓處於弱勢的勞工因無法蒐集有利資料受不利判決,且因訴訟冗長,許多提告求償的勞工根本等不到判決結果就死亡。
勞動事件法草案規範,未來各級法院將設勞動法庭,由具備勞動法專業經驗者擔任法官,保障訴訟勞工權益;勞工也可在勞務提供地法院起訴,並減徵或暫免徵收勞工起訴、上訴及聲請強制執行的裁判費、執行費,保障弱勢的勞方。
RCA員工關懷協會去年在高院審理期間,將求償人數從529人增加成1554人但遭駁回,未獲賠的1142位受害者,成立「二軍」另向北院民庭起訴求償73億元,未來此部分如依勞動事件法就可採法官調解、一次辯論速審速結。
(中國時報)
社會
墜400米 傘兵奇蹟重生「年底要站起來」
「之前身體上的管路還蠻多的,像鼻胃管跟氣切管,他們在做治療的時候其實蠻痛的,可是我都有忍住」,5月中從132層樓高的上空墜地重傷,26歲傘兵秦良丰,以無比堅韌的生命力奇蹟走過痛苦不堪的第一階段治療,昨曝光的影片中,他首度訴說治療所面臨的痛苦,最後還忍痛露出笑容說出目標:「希望年底可以站起來!」
今年5月17日,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在台中清泉崗基地執行「漢光34號」演習,26歲上兵秦良丰在執行1300呎(約396公尺)高空跳傘時,疑因主傘張傘不完全、副傘未完全張開,墜地重傷,到院前已心肺停止,所幸被緊急救回,之後病情趨於穩定。
過去3個月的治療期間,他從眨眼回應、學習自主呼吸、僅能用嘴型說話,進步到上月拔掉呼吸器,到本周一更從加護病房轉入一般病房,振奮許多航特部弟兄跟國人的心,昨國防部釋出秦良丰與父親秦天人接受軍聞社訪問的影片後,網友紛留言打氣說:「你是中華民國軍人的驕傲」、「國軍英雄」!
秦良丰在影片中流暢的描述他所感謝的各級長官,並說他和家人都很感謝這段時間大家給他們的幫助,還有謝謝網友給他的祝福跟打氣。他說:「我會努力加油,盡最大的努力復健,目標是今年年底可以站起來。」
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因為獨子重傷、這段時間飽受煎熬的秦天人,也在影片中忍不住落淚說,剛開始聽到消息真的很慌,這段時間還好有航特部弟兄幾乎每天24小時給他們的陪伴,本周一、也就是8月13日兒子轉入一般病房,「雖然那時候已經不是8月8號了,可是真的那天對我來講,是我這輩子收到最好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三軍總醫院昨開記者會說明秦良丰治療情況,院方說,秦良丰一開始送往童綜合醫院時狀況危急,伴隨顱內硬膜下水腫、腰椎骨折、高位脊椎損傷、腹腔胸腔頓挫傷、氣血胸、脾臟破裂等重傷,所幸童綜合醫院緊急處置,才能讓他傷勢好轉,並於6月25日轉入台北內湖三軍總醫院進行治療。
上個月脫離呼吸器
收治秦良丰的主治醫師、三總神經外科部主任陳元皓說,秦初到三總時,仍得依賴呼吸器才能吸得到氣,所幸,他意志力很堅強,配合規律呼吸肌肉訓練及橫膈吐氣訓練後1個多月,已在上個月順利脫離呼吸器,上星期移除氣切管,現已能自主呼吸。
傘兵秦良丰奇蹟重生路
05/17
上兵秦良丰參加漢光演習預演,執行反空機降跳傘時,因主、副傘未完全張開,自高空墜落地面重傷昏迷指數3分
05/18
經治療後,昏迷指數進步到11分,可眨眼回應
05/25
開始學自主呼吸,移除其左側胸管
06/02
開口說話,嘴形看出是「爸媽抱我」
06/12
向前往探視的同袍說:「不想當廢人,想快點回部隊」
06/25
完成階段性治療,開口說:「謝謝」,由台中童綜合醫院轉至台北三總進行治療與復健
07/23
呼吸已不用靠呼吸器幫助
08/13
轉至一般病房,還跟長官一起豎起大拇指
08/16
三總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病況,指氣切管已移除,秦透過影片說希望今年底能
站起來
醫評估:進步機會大
傘兵秦良丰經3個月診治,除溫覺外,痛覺、觸覺及本體感覺皆有明顯進步。主治醫師、三總神經外科部主任陳元皓昨說,據美國研究,完全脊髓損傷患者傷後能明顯進步者約僅7分之1;秦良丰僅局部受損,屬不完全脊髓損傷,能明顯進步的機會更大。
北榮神經修復科教授鄭宏志表示,他曾看秦的影像檢查畫面並提供治療建議,秦的脊髓神經傷勢以頓挫傷為主,並非神經斷裂,因此組織腫脹消除後,行動能力復元進步的機會還很大,但回復狀況如何,還要看日後個人本身的神經再生情形是否良好。根據過去經驗,與秦傷勢雷同的積極復健者,最快約1年至2年有機會能夠再站起來。
三總昨強調,秦良丰情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能讓他盡早回歸正常生活。至於是否能回到部隊,需視恢復情形由國防部決定。
(蘋果日報)
--
傘兵秦良丰:拚年底站起來
陸軍航特部上兵秦良丰在國軍「漢光34號」演習中因降落傘未全開而墜地重傷,造成高位頸椎急性脊髓損傷,一度只能透過呼吸器維生,但經歷近百日治療終於好轉,近日已轉入普通病房。
三軍總醫院昨說明,秦良丰正進行高強度復健,希望把握黃金期恢復肢體功能。秦良丰本人更透過影片表示謝謝大家加油,他會努力復健,希望年底就能站起來!
搶救復健3個月 傘兵秦良丰好轉
陸軍航特部上兵秦良丰因跳傘時受重傷,月前轉入三軍總醫院治療;三總院方昨天說明秦良丰治療狀況,表示他可脫離呼吸器,目前正進行高強度的肢體復健,並準備最後階段的膀胱和排尿訓練。
三總:進行膀胱、排尿訓練
秦良丰在國軍「漢光34號」演習中因為降落傘未全開而墜地重傷,因受傷而造成高位頸椎急性脊髓損傷,神經功能受損,剛開始都需透過呼吸器維生。
經歷近百日治療,秦良丰日前轉入普通病房,目前仍在接受復健治療。他的主治醫師神經外科醫師陳元皓說,高位脊髓損傷會有許多併發症,包括呼吸、腸胃道和臟器蠕動、排尿等都會有問題。
院方昨天播放一段秦良丰的影片,影片中他看起來精神不錯,也表示會努力復健,希望在今年年底能站起來。秦良丰父親也在影片中說,秦能逐漸康復、對他來講這是最好的父親節禮物。
秦良丰:目標年底站起來
院方表示,秦良丰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一個多月,醫療團隊施以規律呼吸肌肉訓練及橫膈膜吐氣訓練、高強度的肢體神經職能復健,並以高壓氧治療,他的顱內血腫已消除,同時腰椎及右踝骨折癒合良好,上月成功脫離呼吸器,目前意識清楚,並於上週移除氣切管,能與家屬交談。
陳元皓說,幸好目前呼吸治療團隊協助呼吸和橫膈膜訓練,並注意他的排尿和泌尿道感染問題,現在轉入普通病房後正加強復健,未來可有更多體力做更高強度的訓練。
對於日後是否有永久後遺症,院方僅表示,對於高位脊髓損傷的狀況來說,能自主呼吸已經很好了,現在正在做高強度的肢體復健,並準備下一階段的膀胱和排尿訓練,讓秦良丰能自行排尿。
(自由時報)
--
傘兵秦良丰 拚年底站起來
在五月十七日國軍「漢光卅四號」演習中,因降落傘未全開而墜地重傷的傘兵秦良丰到三軍總醫院治療後,目前已轉至普通病房。三總醫師表示,秦良丰已可靠自己的力量呼吸,並進行高強度肢體復健。昨天他錄製影片告訴大家:「復健真的很痛,但我都忍住了,目標是年底要站起來!」
秦良丰從一三○○呎高空墜落,原先「到院前心肺停止(OHCA)」,經歷台中童綜合醫院、三總近三個月接力搶救,十三日終於離開加護病房,轉入一般病房,外界認為是奇蹟。主治醫師、三總神經外科部主任陳元皓昨天表示,秦良丰屬於不完全脊髓損傷,加上他年輕又不畏辛苦,願意配合復健訓練強度,進步迅速。
演習時由童綜合醫院團隊在現場待命支援,該院急診部執行長盧立華說,秦良丰墜地前記得傘兵訓練中的「五點著陸」,分散著陸重量,避開致命傷害,已先自救;國軍現場第一時間急救得宜,迅速送往醫院,避免腦部缺氧;最後,當日急診病人少,醫院動用近十名醫師搶救,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得以將他從鬼門關搶救回來。
陳元皓表示,秦良丰已於上月成功脫離呼吸器,並在本月八日移除氣切,已可清楚地與家人交談。他的顱內血腫已消除,腰椎及右踝骨折癒合良好,原無法接收的感覺,痛覺、觸覺及本體感覺都明顯進步。
秦良丰昨天錄製影片說,「在網路上收到滿多祝福跟加油打氣,真的非常感謝大家。」
(聯合報)
--
台北醫院大火 義消趁隙偷裝備
這個義消太離譜,13日台北醫院發生大火,正當各界警義消拚命打火救援時,一名北巿義消竟趁火打劫,在大家一片忙亂之際,打開新北巿頭前分隊水箱車,偷走警消內一組FENZY空氣瓶、背架及空氣呼吸器。整個過程被行車紀錄器拍下,新北警消報案,該義消被函送法辦。
這位北巿朱姓義消隸屬北巿消防局第3大隊,大隊長王證雄說,台北醫院大火當天,朱男自行前往也未向勤務中心報告,發生此事北巿消防相當遺憾,除要求退還裝備外,也依規定將他退隊。
當天頭前分隊撲滅火勢後,清點裝備發現短少,調出行車紀錄器才發現是友軍來幹走裝備,報警後前天通知朱男到案,警方訊問時朱男保持緘默,警訊後仍依竊盜罪嫌將朱男函送法辦。
(蘋果日報)
--
台北醫院大火 義消竟偷消防裝備
衛福部台北醫院日前大火造成十二人死亡,昨傳出當天火勢撲滅後,有消防裝備遭竊,追查發現涉行竊者是就讀大學的朱姓義消,相關的消防分隊已將朱退隊,並配合司法調查。
警消指出,台北醫院護理之家日前火警,火勢在五點廿七分熄滅,當消防弟兄休息時,當天上午八時許,有名男子走到新北市消防局第二大隊頭前分隊水箱車,打開後座艙門,竊走置放在內的一組FENZY空氣瓶、背架、空氣呼吸器。
頭前分隊調閱車內外行車紀錄器,發現竊賊穿著竟是「自己人」,研判是當天從台北市來的八德分隊義消人員;頭前分隊通知八德分隊,八德分隊認出是廿二歲朱姓大學生,前天將朱帶到頭前分隊,歸還裝備,頭前分隊也依法報案。
朱前天到新莊警分局頭前派出所製作筆錄時,一語不發,行使緘默權,警方訊後依竊盜罪函送法辦。
台北市消防局指出,朱姓大學生三月才加入八德分隊義消行列,平常排班輪值都很正常,與同事相處也融洽,看不出異常。火警當天北市僅支援四輛救護車,沒派遣義消,朱是自己前去。
(聯合報)
--
「資金卡半年」企業罵政府管太多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大幅度降低個人稅、企業稅,使得企業投資及GDP大幅增長;反觀台灣,企業普遍認為政府反其道而行,不但年初將營所稅由17%調升至20%,且在資金、人才鬆綁都緩不濟急,以至於從2014年之後,GDP在四小龍中總是敬陪末座。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直言,企業已加稅,政府反而沒提出配套措施拼經濟,吸引內、外資資金,像是獎創投資、《產創條例》,這些能鼓勵企業壯大、外資進來的相關法規,都應該鬆綁。
嘆「無法跟國際接軌」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認為,台灣一定要靠投資、靠經濟產業活動,增加台灣生命力及動能,才有辦法提高就業、薪資,提升消費能力,達到善循環,「台灣是海島型經濟,沒辦法置外於國際經濟。」不具名企業大老舉例,全球都在降稅,台灣還加稅,更不合理的是,未分配盈餘課稅是懲罰企業壯大的作法,現在卻還保留5%的稅率。企業大老痛批,這是走回頭路,降低企業對台灣的投資意願。
新創公司ACE王牌數位創新公司總經理潘奕彰、前KPMG創新與新創服務團隊執行長,具多年輔導產業經驗,他話說得很直接:「台灣不論在法規或政策,都不夠開放,無法跟國際接軌,自然無法吸引資金與人才。」
潘奕彰以他輔導案例舉例,前些時候,有企業說要投資某新創公司,資金卻怎麼也匯不進來,一卡卡了近半年,後來才發現,因為最終受益人有中國人身分,最後對方對該公司說,除非他們願意去境外,像是新加坡設公司,「不然,就真的放棄投資了。」
不只資金,就連要從國外延攬人才,也是困難重重。潘奕彰說,雖有某些企業本身有研發,但畢竟不熟國際市場,好不容易自國外挖角具經驗的白領主管願意來台,沒想到辦個工作簽證,要跑移民署、陸委會、經濟部,一辦就是3個月,這些種種不便利,都讓潘奕彰輔導的新創企業感到很無力。
潘奕彰指出,《公司法》修法雖然剛通過,但很多地方仍和國際脫軌,例如股票面額受限每股10元,以及針對特別股部分,台灣態度仍保守,對國外投資人或機構來說,難有誘因。再者,「聞陸資色變」,雖規定陸資可佔20%,但實情是,只要有一點點的陸資成分,審查不是特別嚴格、卡東卡西,就是乾脆「以拖待退」,讓對方知難而退。
此外,台灣稅法亦不利吸引有錢人來台投資,例如《贈與稅》與《遺產稅》,反觀新加坡持開放態度,反而吸引很多企業家願意移民新加坡,甚至投資。同樣是島國、天然資源不足,新加坡在吸引人才上,就很友善積極,好比說,統一窗口、簽證2天就下來,反觀台灣,來來回回至少要跑3個部會,一等就是3個月。雖有《外國人才專法》,執行效率,卻讓外國人才卻步。
舞台優渥薪酬成誘因
長林法律事務所律師林世昌也說,台灣規定其實對來台工作的外國人非常不友善,像是白領高階經理人來台工作後,要轉職,竟只給半年期限,期限一到,就得強制出境,比起相對嚴格的美國,還給1年轉職期限,台灣要吸引優秀人才,更不友善。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去年10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制定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放寬外國專業人才的簽證、居留、全民健保、租稅與退休等待遇,就這近1年來,外國人在台就業,仍是以僑外生畢業後留台較多,較被外界期盼的「企業直接聘僱外籍人才」,增加幅度並不顯著。
他表示,外籍專業人才要到台灣來工作,稅制、行政流程並非最主要考量,重點在於台灣有沒有辦法給予更大的舞台,及更具競爭力的薪酬。辛炳隆指出,要改善台灣就業吸引力,並非一蹴可幾,不過有一點是政府現在馬上可以做的,就是調高高等學府教授的薪酬,帶動國際性專業人才來台灣,並避免台灣「聰明的大腦」外流。
美監管鬆綁 GDP飆4.1%新高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打著「讓美國再度偉大」旗幟上台的美國商人總統川普,上月27日端出亮眼成績,美國第二季經濟成長率高達4.1%,不僅創下4年新高,甚至可望助美擺脫10年經濟停滯期。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其執政主軸、有助於投資信心的放鬆監管政策。
媒體解析,川普上台透過減稅、擴大開支和放鬆監管來助長經濟;前兩者效果較為短暫,但後者卻給美國企業帶來樂觀心理,逐漸轉化為在新廠房、設備等方面的新投資,最終將能挹注經濟成長、創造就業,甚至提高薪資。
白宮稱,政府過度規範的結果形同加稅。川普執政頭8個月內,僅增3項新法規,卻鬆綁67項,比例為1:22,號稱讓美國年省5.7億美元(171億元台幣)。白宮預期,2018年相關措施更可助美國年省近6.8億美元(204億台幣)經濟成本。
有助於投資信心
《紐約時報》分析鬆綁監管的效用,與其說是幫助企業節省成本,不如說是增進商業經營者投資信心。他們無須擔心新的監管措施突然冒出頭,因此更樂於打開荷包,興建廠房或更新舊有設備。德州建商麥當勞說:「整體感覺是你無須與任何新的監管措施搏鬥,我們不會有更多開支,這是最重要的。」
許多企業有鑑於歐巴馬政府在環境、經濟等方面增加監管措施,自2008年金融風暴後累積銀彈在手,一旦川普展現法規鬆綁態勢後,其投資「動物本能」就蠢蠢欲動。當前美國已出現企業投資加速成長趨勢,從2017年平均成長6.3%,提高至2018年前半年9.4%,且主要流入設備和商業建設,而非房地產或私人庫存投資。
外界評估監管鬆綁政策下最大贏家將是金融業,解除「後金融危機」多項監管後,金融業盈餘估計可增逾15%,包括摩根大通等6大銀行獲利平均成長可望達20%,共增加淨利達270億美元。電信業也可望受益於解除「網路中立性」等規範,康卡斯特(Comcast)去年底宣布,5年內將投資逾500億美元的基礎建設。未來美國經濟將如何在川普減稅、赤字擴大和美中貿易戰交互影響下「維持偉大」,值得拭目以待。
川普放鬆監管助益經濟成長
●美國第2季經濟成長率4.1%
●美國估計去年年省5.7億美元經濟成本,2018年更將年省6.8億美元經濟成本
●美國企業投資加速成長,已從2017年的6.3%,飆升為2018年前半年9.4%
●美國6大銀行獲利平均成長可望達20%,共增加淨利達270億美元
(蘋果日報)
--
搶修供電 虎頭蜂狂螫 台電所長吊半空無處逃
搭工程車升空桶修樹木
台電南投縣水里服務所施姓所長,前天到水里山區進行供電搶修,他搭工程車的絕緣升空桶,在高空修剪樹木,不慎驚動鄰樹的虎頭蜂窩,遭蜂群狂螫,他立即躲進升空桶,不斷揮手驅趕蜂群,但人在空中無處可逃,雖戴著工程安全帽,頭部與四肢仍遭群蜂攻擊,被螫的傷口超過60包,同僚緊急將他降至地面送醫,因傷勢嚴重,仍在加護病房觀察,尚未脫險。
鄰樹有蜂窩 驚動蜂群
台電南投區營業處表示,樹枝太茂密會影響送電的電桿,施員當天前往處理,由於虎頭蜂窩位在鄰近的大樹樹梢,且被樹葉擋住,施員搭乘工程車的升空桶,升上半空以鏈鋸去除樹枝,沒想到驚擾到虎頭蜂,遭蜂群攻擊。
被螫逾60包 還沒脫險
施員立即躲進升空桶,不斷揮手驅趕蜂群,隨行的地面張姓同仁立即將升空桶降至地面,但施已遭蜂群圍攻,縱使戴著工程安全帽,頭部仍被嚴重螫傷,雙手也有不少傷口;張員也被蜂螫,當下忍痛將施員送往鄰近消防隊求援,轉送至台中榮總,發覺他遭螫逾60包,手套上還有被拍死的虎頭蜂。
因短時間遭蜂群螫咬,不少毒液進入體內,造成腎臟負荷過大,醫院急救後,安排施員住進加護病房。昨天台電南投區營業處人員前往探視,施意識清楚,但仍未脫離險境,須再觀察3天。
衣物覆頭臉 可降低傷害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蜂類專家陸聲山表示,當時施員身處半空情況危急,迅速降至地面處置正確,由於虎頭蜂會特別攻擊黑色部位,如頭髮、眼睛,建議可用衣物包覆頭、臉等脆弱部位,避免遭鎖定攻擊;至於升空準備砍樹前,宜再次確認周邊環境,以防蜂螫意外發生。
消防人員表示,遭虎頭蜂螫傷,可局部冰敷或用乾淨夾子去除蜂針,再用清水沖洗傷口,減少疼痛。
(自由時報)
--
488吃到飽 電信三雄又開火
5月的「499之亂」結束不到三個月,電信業者又開始強打學生促銷方案。遠傳昨(16)率先打出學生單辦門號488元吃到飽方案,中華電信立即跟進,台灣大哥大更直接將488元拉高到「網內互打免費、上網吃到飽」的雙飽方案。亞太電信與台灣之星也推出類似方案。
遠傳昨天先揭開戰火,到10月底為止,學生享有「青春無價」488元單門號吃到飽及送通話分鐘數方案,如果不須吃到飽,價格更殺低到288元就有單門號加輕量上網,588元包含網內免費加上網吃到飽。
後續跟進的中華電信與台灣大也各自加碼,其中台灣大祭出「學生好Young」專案,學生申辦單門號,488元上網和網內互打都吃到飽,網外再送40分鐘語音通話,號稱目前三雄488元吃到飽最優方案。
中華電原本就是擁有學生族群最大的電信業者,昨天推出「青春無敵學生方案」,10月底前申辦購機方案,可選月繳388、588或688元,588元與688元可享有上網吃到飽,也有網內前十分鐘免費和網內免費等各種優惠,如果不買手機,有單門號方案就有月繳288元以及輕量上網資費。
亞太電信與台灣之星昨天也推出類似方案,台灣之星目前388吃到飽已經是市場最低價,亞太電信則是延續先前296、496單門號方案。五家業者都強調學生對上網比電話更重要。
今年5月電信三雄廝殺499元方案,據統計,中華電信在5月淨增加10.6萬用戶,台灣大哥大總用戶淨增6.49萬用戶,月租戶則流失2萬戶;遠傳總用戶減少1.2萬戶、月租戶流失0.8萬戶。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17/2/5140616.png&x=0&y=0&sw=0&sh=0&exp=3600
電信促銷不斷 恐衝擊5G商用
電信三雄5月才打完了「499之亂」,結果既傷面子又傷裡子,未來二至三年的客戶價值下降,更被外資大幅調降評等與目標價,電信業者在父親節都表現得中規中矩。開學在即,電信業者還是忍不住要搶未來客戶,這次一開始就殺到488元「雙飽」,看來499元還不是最低價,可能明年即將應驗網友鐵口「等得到399」,但潛在影響的是品牌形象與5G投資商用時間。
就品牌來說,電信三雄一路將原本的千元4G吃到飽資費下殺到499元的時候,已經引發用戶「以前當我們是凱子」的抱怨,特別是NCC測速發現,價格降低,網速還比以前快,這固然是業者競爭、積極建設的好處,但價格年年下降,以後電信資費就會像百貨公司周年慶,平常沒人辦,促銷才有業績。
潛在的殺傷力也將影響未來二至三年的收益,以中華電信為例,動員門市做到昏天暗地,增加了10萬名新客戶,但大批老客戶內轉到低價方案,以後不可能再使用高價方案,雖然收了解約金,但後續勢必仍對獲利產生影響。
明年台灣計畫釋出5G頻譜執照,在連番殺價競爭下,電信業者已經紛紛表示「看需求決定」商轉時間。姑且不論業者競標金額高低,資費戰對於未來業者釋出投資意願仍會有影響,就像百貨公司周年慶降價,促銷完了,消費者也會認定促銷價才是真正價值,但這也影響業者投資意願,價格戰是否禍延未來5G應用推動時程,值得關注。
(經濟日報)
政經
陸平台下架85℃ 我控粗暴 美斥霸凌
總統蔡英文過境洛杉磯時拜訪當地85度C門市,竟導致85度C被中國網友指控是「台獨企業」,慘遭圍剿,行政院昨譴責中國政府粗暴,強調「問題不在台灣」;陸委會痛批是「文革式惡鬥拙劣手法」。中國國台辦副主任舉行記者會,指「絕對不允許任何企業一方面在大陸賺錢,一方面支持台獨勢力和活動。」
正在中南美洲友邦訪問的總統蔡英文,因過境美國洛杉磯時造訪台灣知名企業85度C當地分店,還特別買咖啡支持,不料遭中國網友和官媒《環球時報》打成台獨企業,85度C被迫公開表態支持「九二共識」,但仍傳出中國大型外賣平台「餓了麼」、「美團」,以及「大眾點評」將85度C下架,福建泉州的門市更遭到官方食安稽查。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昨譴責中國政府以粗暴手段干預民間企業在自由市場運作,並用意識形態霸凌台灣,呼籲台灣各界團結對外,「問題不在台灣,也不在台灣企業,問題在於中國政府。」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痛批中國介入打壓,「文革式惡鬥拙劣作法,對兩岸關係毫無幫助!」陸委會還特別購買85度C飲料。
美方挺台批中荒謬
中國的蠻橫舉動讓美國在台協會(AIT)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也看不下去,他在美國之音(VOA)表示,此事件「荒謬至極」,也是中國對台灣「最惡劣的霸凌行徑」。卜睿哲認為,85度C聲明中關於「兩岸一家親」的說法其實相當具有諷刺性。他說:「我懷疑他們這麼說是帶有諷刺意味,因為如果台灣是這種家庭的一部分,我不敢肯定這是一個美好的家庭。」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諾爾特(Heather Nauert)表示,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仍信守基於美中「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一中政策」。
由於蔡總統路過85度C風波延燒,昨85°C台灣官網被駭客竄改,並放上蔡英文總統的照片,網站隨即關閉。公司拒絕透露原因,僅表示為「臨時性維護」。
陸抵制股價跌7.5%
對於遭到陸網友抵制,85度C昨未再回應,但股價開盤重挫,一度殺到跌停246.5元,終場下跌20.5元收253元,跌幅7.5%,創1年半新低,市值蒸發36.9億元。
分析師指出,2017年85度C營收230億元,其中來自中國的貢獻64%,展店規模也是各地最大,台灣營收則約在17~18%,兩邊相差懸殊,「中國可說仍是85度C最大、也最重要的市場。」
福建展開食安調查
分析師認為,85°C在事件後雖積極發出聲明強調希望兩岸和平,但爭議難消,加上福建官員已針對公司展開食安調查,恐影響業績,衝擊更大。
中國今年打壓台灣案例
1月 美「萬豪國際集團」等企業官網因將台灣列為國家,遭中國強力施壓
3月 福貞董事長李榮福表達支持蔡總統及政府政策,遭攻擊是兩面台商,李兩度刊登廣告支持「九二共識」
4月 我應邀參加約旦「城市國際節」,主辦單位在中國施壓下,派人強拆台灣國旗
7月 中國施壓要求各國航空公司更改其網站及定位系統對台名稱,44家航空低頭
8月 女星宋芸樺被問到「最喜歡的國家」時回答「台灣」,遭中國網民怒指台獨,宋發聲明「我是中國人」
西進卻被逼表態 台企痛苦選邊
中國市場龐大,又與台灣同文同種,台商具備發展優勢,不少業者逾半營收來自中國,貢獻度早已超越台灣市場,對於85度C無端捲入兩岸政治議題,台商多不願意評論,不願具名的台商無奈地說:「大家都只想好好做生意,兩岸和平相處對企業才是好事。」
台灣大型食品股包含統一、南僑、味全等,中國營收規模都相當高,其中味全佔總營收55%,南僑佔比也逾60%,嬰幼童用品業者麗嬰房也高達6~7成。
其他包括自行車、工具機及汽車零件業者,為滿足中國市場需求,都直接赴當地設廠,在中國布局已久,自行車廠巨大中國營收貢獻早已超越台灣市場,汽車零件廠英利-KY更配合下游車廠客戶,據點全數設在中國。
只能遵守遊戲規則
中國台商多不願意牽扯政治,不具名台資企業幹部大吐苦水表示,現在連做個生意都要被逼著表態,「沒有必要一定得選邊站吧!」
也有台資企業幹部建議,跨出台灣市場進入中國,就要遵守當地遊戲規則,「盡量不要碰觸禁忌」,類似貼標籤事件層出不窮,往往毫無預警,若真遇到也只能做出痛苦抉擇,表達愛台立場或是撤出中國。
發台胞居住證 邊打台獨邊拉攏
台灣餐飲品牌85度C在中國被視為台獨企業遭抵制,風波尚未平息,中國又祭出拉攏台灣人措施。中國公安部昨宣布,9月1日將正式實施「港澳台居民居住證」,未來台灣人持證找工作、參加社會保險、買車或辦駕照都較便利,待遇等同中國民眾,且申辦僅需20天就可領到證件。我陸委會昨說,這是陸方統戰拉攏策略,不會影響台灣人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與認同。
中國公安部副部長侍俊昨指出,申請資格為在中國居住半年以上,符合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港澳台居民,根據本人意願,可持有效的港澳通行證或者5年期台胞證,到當地公安機關申請辦理。從申請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天就能領到證件。
恐遭中國全面監控
中國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表示,台灣民眾申領居住證,不需有中國戶籍,也不需放棄台灣戶籍。值得注意的是,居住證與中國民眾的身分證一樣,號碼為18位數,以確保系統能辨識。
至於持該居住證的台灣人,未來可在居住地享有勞動就業和參加社會保險等權利,還享有在居住地車輛登記等便利。中國國務院本月3日早已宣布,取消台港澳民眾在中國就業許可審批,即台籍員工在中國各地工作,不須再申辦就業證,大幅增加在中國工作便利性。
我陸委會提醒,中國近年建置「天網」工程,監控攝影機遍布城市,不但掌控城市中的人車蹤跡,大陸官方恐已握有超過10億人的臉部辨識紀錄,全面監控民眾,居住證採用與居民身分證相同技術標準製作,可能會產生一定風險,民眾應多加注意。
(蘋果日報)
--
被台獨…85℃台灣官網也被駭
85度C遭中國網軍硬貼「台獨」企業標籤的風暴持續延燒,85度C台灣官網昨慘遭駭客入侵,首頁被植入多張總統蔡英文的照片,並P上「我好委屈 但我不說」、「信不信我掐死你」、「自拍一張黃臉婆」等惡搞的簡體字圖文;85度C總公司緊急關閉網站,網頁只秀出「網站進行臨時性維護。暫時無法提供服務,敬請見諒!」
表態無用 中國外賣平台下架
目前85度C在全球已開出一○九二家門市,包括台灣四三五家、中國五八九家、美國四十四家、香港八家、澳洲十六家,中國門市占一半以上,可說是餐飲業的台灣之光。
經營85度C的美食─KY去年合併營收超過二三○億元,每股盈餘達十三.一二元,中國市場貢獻的營收比重六十四%,是集團最重要的營收與獲利來源。
美食─KY股價一度跌停
雖然中國85度C前天緊急發表聲明,強調支持「九二共識」,不過,中媒「觀察者網」微信號報導,85度C在中國外賣網路平台已被下架,包括在「餓了麼」、「美團」、「大眾點評」等多個網路平台,確已無法搜索到「85度C」的外賣或點評信息。至昨晚為止,各外賣平台也未恢復85度C上架。
市場擔心「台獨」事件衝擊,昨日一早美食─KY股價一度被打入二四六.五元的跌停價,創一年來最低;尾盤收在二五三元,跌幅為七.五%,外資昨賣超二○五張,投信則買超四十九張。
統戰+監控 中國9月發台灣人居住證
證號18碼、製作標準都與中國身分證相同 陸委會籲注意風險
中國九月起將正式實施「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台灣居民居住證採十八碼,與中國身分證相同,用於在中國的「證明身分」。陸委會昨警示,這些都是陸方持續推動對台統戰措施的一貫做法。陸方近年加強全民監控技術,而居住證採用與身分證相同技術標準製作,居住證對有意赴中國大陸就業或就學的台灣民眾,可能產生一定風險,民眾應多加注意。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舉行記者會,宣布「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九月一日生效,中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解釋,居住證與台胞證最大不同是,台胞證是台灣同胞來往大陸的旅行證件,居住證是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工作、生活的身分證件,不能用於出入大陸。
龍明彪解釋,居住證採用中國大陸居民身分證製作技術標準,使用十八位身分證號碼,確保中國大陸社會公共服務系統識讀身分證的設備都能識讀,讓台灣人民獲得與大陸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務與便利。
龍明彪指出,台灣民眾申領居住證不需要具有大陸戶籍,也不需要放棄台灣戶籍,台灣居民只要在大陸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者,都可以申領。
同等待遇統戰 建檔進行監控
不過,陸委會說,陸方目前是核發「暫住證」給台灣民眾,陸方宣稱將給予持有「居住證」的台港澳民眾參加社會保險、勞動就業等權利或享受公共服務和便利措施,這是同等待遇統戰措施之一環。惟有關「暫住證」與「居住證」之區別,以及申領「居住證」與在陸設籍有無實質差異,將待具體辦法公布後進一步瞭解。
陸委會強調,中國大陸政府近年建置「天網」工程,監控攝影機遍佈城市,以掌控城市中的人車蹤跡;透過監控系統,中國大陸官方恐已握有超過十億人的臉部辨識紀錄,一旦發現秩序挑戰者,即啟動監控與追尋裝置,透過自動人臉識別技術記錄違規行為,並與「社會信用體系」結合,全面對民眾進行監控。
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鄭振清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陸方對「統一」的定義有兩種,一種是政治形勢上的,一種是人民生活。居住證則是把「統一之後的公共政策挪到統一之前來實施」,雖不等於「政治統一」,但兩岸民眾可以透過居住證平台自由往來,目的就是推進「人民生活實質統一」。
設籍中國喪失台灣身分 14年567人
中國宣布開放台灣民眾申請居住證,對於台灣民眾申辦居住證是否涉及台灣戶籍問題,陸委會表示,還需要中國大陸具體辦法公布後進一步瞭解。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台灣人民不得在中國設籍,違者將喪失台灣人民身分,據統計,二○○四年至二○一七年共有五六七人因此喪失台灣身分。
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昨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城市的居住證是發給無法取得城市居民待遇的農民工,農民工大量湧入城市,社福與教育等各項資源無法承載負荷,但城市又需要農民工的勞動力來發展,於是發放次級公民的居住證給他們,而這次是首次對港澳台民眾核發。
邱垂正指出,目前中國大陸公佈的居住證資訊並不明確,政府需要更多訊息,才能釐清陸方公布的居住證措施與現有戶籍待遇有何不同,也才能確認是否與兩岸條例有所衝突。
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九條之一第一項,台灣人民不得在中國設有戶籍或領用中國地區護照,違者將喪失台灣人民身分,並依法註銷在台灣的戶籍登記及隨戶籍衍生的相關權利。
目前已有五六七人因在中國設籍而喪失台灣身分,包括去年中共十九大擔任中共黨代表的盧麗安,盧麗安與十九歲兒子在台中市的戶籍,去年十月初已先後遭廢止;盧的先生、上海復旦大學教授沈一帆的戶籍,更早在二○一五年一月遭廢止戶籍。
(自由時報)
--
強調同等待遇 9月1日上路!陸推台胞居住證 18碼類身分證
大陸繼取消台胞就業證後,進一步推出《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將在既有台胞證外,於9月1日起再推台灣居民在大陸「居住證」,其編碼將採與大陸身分證相同的18碼,持該身分證件,可享與大陸民眾同等待遇,形同「類身分證」。
陸委會質疑 違反《兩岸條例》
大陸國台辦副主任龍明彪強調,申領者不需有大陸戶籍,也不需放棄台灣戶籍。針對大陸推出台胞居住證,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表示,依《兩岸條例》第9條規定,台灣人民不得在大陸設有戶籍或領用大陸護照,違反者將喪失台灣人民身分,並依法註銷在台戶籍。陸委會將待具體辦法公布後,再確認申領「居住證」與在陸設籍有何實質差異、待遇有無差別,以判斷是否有違《兩岸條例》。
大陸國新辦昨邀集公安部副部長侍俊、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龍明彪等三部門高層舉行記者會,宣布將於9月1日推出《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
侍俊指出,申領條件是居住半年以上,有合法穩定就業、穩定住宿,連續就讀條件之一的港澳台居民,可據本人意願,持有效台胞證到當地公安機關,申辦港澳台居民居住證,辦證時間約20個工作天。
不需有陸籍 也不需放棄台籍
龍明彪表示,持台灣居民居住證可享受國家和居住地提供的三權利、六基本公共服務和九項便利。他特別強調,持證者無須具有大陸戶籍,也不需要放棄台灣戶籍。目前在台灣享有的相關權利義務也不應受到影響,同時享台灣權利義務和大陸便利,兩全其美。
對於居住證與台胞證有何不同,龍明彪解釋,最大不同在於台胞證是「旅行證件」,也是出入大陸的唯一證件;居住證則是台胞在大陸生活工作學習的「身分證件」,不能用於出入大陸,特別是居住證採用了與大陸身分證編碼相同的18碼,能實現與身分證在日常使用上的「無差別體驗」,具備了台胞證目前無法實現的許多功能。
為何不直接升級台胞證為18碼?他坦言,由於這兩種證件的技術標準不同,單純改變台胞證號碼位數,無法解決不被識別的問題,採用新的居住證,完全是技術原因。
(中國時報)
--
「公投元年」今年最多18案綁大選
地方選戰正式開跑!中央選舉委員會昨發布選舉公告,9合1選舉11月24日投票,由於目前有18個公投案進入第2階段連署,有機會成為全國性公投案,和選舉同日舉行投票,中選會主委陳英鈐認為,今年可稱為「公投元年」也不為過。
公投首投族60萬人
這次投票有9種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包括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鄉(鎮、市)民代表、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村(里)長等,將選出1萬1047名公職人員。中選會預估選舉人數為1920萬8千人。
陳英鈐表示,目前已受理37件公投案,其中18案進入第2階段連署,預估達標數目可能超越以往,18歲以上、20歲以下的「公投首投族」約60萬人。
對於「公投綁大選」開票時間是否會超過凌晨12時?陳說,會參考其他民主先進國家作法,目前評估若超過3個公投案,就要採取新的開票方式,「會想辦法縮短開票時間。」
禁帶手機進投票所
陳英鈐指出,今年投開票所超過1萬5800人,預估選務人員突破21萬人,因公教人員參與選務工作的意願逐年降低,目前招募面臨困難,但全國已招募超過7成人員,應可如期招募完成。至於投票方式則規劃先領、投選舉票後,再領、投公投票。陳提醒民眾投票時禁帶手機及攝影器材進入投票所。
(蘋果日報)
--
九合一選舉公告 公投首投族60萬人
中選會昨天發布選舉公告,一○七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定於十一月廿四日投票,八月廿七日至卅一日受理候選人登記,估計全國廿歲以上選舉人數一千九百二十萬八千人;公民投票方面,今年十八歲以上、未滿二十歲「公投首投族」則高達六十萬人。
中選會主委陳英鈐表示,今年九合一選舉,包含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鄉鎮市民代表、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村里長,總共選出一萬一○四七位地方公職人員。
陳英鈐指出,全國將有超過一萬五千個投開票所,若今年「公投綁大選」合併舉行,總投票人數可達一千九百八十萬人,其中六十萬人為十八歲以上、二十歲以下「公投首投族」,依法可進行公投,但未具有選舉權。
陳英鈐提醒,公投第二階段門檻廿八萬餘人,查核比對時間至少需一個月,目前正在進行連署的十八個公投提案,若要來得及合併大選舉辦,「公投連署書應在八月底前交至中選會!」
(自由時報)
--
監委:管中閔違規兼職「愧對國人」教育部與台大遭糾正
台大校長遴選爭議延燒超過半年,監委高涌誠、張武修調查後認定教育部在國立大學校長遴選規範密度不夠,而台大行政單位明知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與遴選委員台灣大副董蔡明興關係密切,但未主動揭露,愧對國人,昨通過糾正台大、教育部。但台大強調:「程序完備,管沒有違反兼職的疑慮。」教育部承認過去對遴選制度的監督確有不足,將做制度上的改革。
高涌誠、張武修在調查過程,詢問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及姚立德、法務次長蔡碧仲、台大校方代表等人,但因管中閔沒兼行政職,依規定沒有權責約詢及彈劾權。記者會上,媒體詢問教育部有無權限准駁校長遴選案?高涌誠認為,教育部依《大學法》有適法性監督,對國立校長遴選當然有最終的決定權。
估管可領千萬報酬
張武修說,幾位台大行政人員經手「管中閔任台灣大獨董、審計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委員的作業」,以及「新任校長遴選案」,「他們是一邊做遴選作業、一邊進行許可兼任獨董」,卻未向遴選會揭露2人關係,有點愧對國人。張批台大在配合調查上非常、非常排拒,「一概都不知、一切否認」,對於外界的關心,非常不以為然。
高涌誠指,蔡明興既獲選任台大校長遴委,但也未自律將管在其所屬台灣大任獨董一事自我揭露。再者,「台大校長被推薦候選人資料表」中雖有「專兼任」職務欄位,但卻空白未填,「管本人最後附有簽名」。高並指,據台灣大去年年報,推估管每年可領取高達500至1000萬元區間的兼職報酬,但台大卻每年僅收取50萬元學術回饋金,顯為極不合理現象,違失情節明確。
高涌誠透露,台大遴選委員會代表曾致電某位監委,該監委因此受到委託,昨還在委員會上代念遴委會聲明,但遭他一一駁斥。
糾正前教長吳茂昆
台大主秘李心予昨說,管中閔在台灣大兼職是先經校長同意、並簽訂產學合作契約、再由人事室發出同意函,程序完備,無違反兼職的疑慮。台大會等到收到監察院的函文後再做因應。李重申,台大的立場不會因此改變,仍會尊重《大學法》、遴委會的決議,並靜待訴願的結果。教育部指出,過去對大學校長遴選制度確有不足,將對相關制度的興革,納為施政的重點。
此外,教育部前部長吳茂昆自2012年1月就職東華大學校長期間,4年內請差假563日,其中違法請公差106日,加上兼任4項非營利事業團體職務卻未經教育部核可,監委高鳳仙調查後,昨也經教育文化委員會通過糾正東華大學。高說,吳茂昆約詢時稱依法請假,但經調查後,認為違規事證明確,提出糾正。
台大校長遴選案糾正重點
★台大僅18.46%專任教師依規定於學校核准後,始就任兼職職務
★管中閔任台灣大年度獨董兼職報酬,高達500萬至1000萬元區間,台大卻每年僅收取50萬元學術回饋金
★台大辦理校長遴選,在利益迴避「資訊揭露」上,有令人詬病之處
★教育部與台大遴委會對「適法性」認定意見相左時,究應如何處置欠缺明確規範等問題,均有違失
★教育部為配合「促進產學合作」政策,放寬教師兼職費相關限制,但實務出現教師兼職報酬高於本職薪俸數倍等情事,有違失
(蘋果日報)
--
監院:管中閔違規兼職在先
台大校長遴選案 糾正教部、台大
監委高涌誠與張武修調查台大校長遴選爭議,認定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在獲台大核准兼職前即出席台灣大哥大相關會議,違反相關規定「情節明確」;而從管申請兼職與校長遴選作業的時序來看,台大人事室「同人同台電腦」知道管兼職,卻未資訊揭露,而教育部未對大學校長遴選制度通盤檢討,監院昨通過糾正教育部及台大。
兼職核准前 管已出席會議
根據監院調查報告,管去年六月十四日起獲邀兼任台哥大獨董、審計與薪酬委員等職務,其中獨董部分申請符合規範,不過在台大尚未核准另兩項兼職時,管即在去年八月一、二日出席台哥大相關會議,已違反「公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及「台大非兼任行政主管職務之專任教師任職或兼職營利事業機構或團體準則」規定;台大表示,管的三個兼職是一併包裹申請,但高涌誠質疑,「如果是這樣的話,台哥大何必出兩張函?」
監委也從管申請兼職與校長遴選時序發現,台大在去年十月二日函復台哥大同意管兼任三職,當天也是校長推薦作業截止日並於隔天拆封,張武修形容,是一邊做遴選作業、一邊許可管兼職,這兩個作業都「進入人事室同一個人電腦」,他並痛批,「台大行政單位愧對國人,沒有負起支持遴選委員會遴選過程的責任」。
台大知管兼職 未資訊揭露
高涌誠也說,台大在校長遴選的「資訊揭露」上,「確有令人詬病之處」。管的「校長被推薦候選人資料表」裡,「專兼任」欄位是空白的,推薦表下面就有管的親筆簽名,顯示並未確實填載,以致管與遴選委員、台灣大哥大副董事長蔡明興二人的關係,部分遴委知悉、部分不知悉。
監委調查指出,台哥大獨立董事年薪高達新台幣五百萬到一千萬元,蔡明興與獨立董事管中閔間具有相當的利害關係,而蔡明興竟未自律將管中閔擔任獨立董事一事「自我揭露」。此外,管兼職七個月約領取二百萬元到五百萬元區間的報酬,但台大卻僅獲得回饋金五十萬元,極為不合理,違失情節明確。
監院並未約談管中閔,也未追究管的責任,高涌誠解釋,管不具行政職,不適用「公務人員服務法」,不是監院處理對象,監院只是把客觀事實公佈,如各界認為管有責任,應是台大教評會要處理,至於台大行政人員的疏失,也尊重台大。
管爺違規兼職/台大避重就輕 稱資料、流程時間差
監察院糾正台大校長遴選有兼職違法及程序重大瑕疵,台大校方昨開記者會指出,管的兼職核准延遲,是台灣大哥大提供資料晚,加上校內流程需時間,導致前後落差,但最後有補完程序,因此認定管中閔沒違法兼職。然而,對於他人可依法申請核准、卻放任管未申請即任兼職的違法作為,及台大人事室幕僚明知管的兼職及與遴委涉有利害關係、卻未告知遴委會等諸多關鍵缺失問題,台大均未作回應說明。
台大主秘李心予坦言,管申請同時,另有電機系教授鐘嘉德也被台灣大聘為獨董、薪酬與審計委員等,但兩人申請過程不同,鐘是三兼職一起申請,管則是先提獨董、後提薪酬跟審計,兩人最後同時在去年十月二日由校方函覆同意,並將兩人聘期回溯至去年六月十四日。
至於為何鐘可三項兼職同步申請並完成校內初核,台灣大及管卻要延遲到上任後才申請?台大未做說明。
台大於一○五年修訂專任教師兼職辦法,就已明訂教授申請兼職需取得正式核可並完成產學合作簽約後才能上任,但監委調查發現,一○六年一月一日至一○七年四月卅日間,台大計有一三○筆兼職案,僅廿四筆、約十八%是依規定正式核可後兼職,一○六筆是違規後補核准,其中更有六十筆就像管一樣是「先斬後奏」、上任後才提申請。台大行政單位對於兼職把關明顯浮濫也違反內規。
監委更調查,台大校長遴選過程中,台大人事室有一王姓組長、黃主任及督導秘書室協助遴選作業的秘書室林姓主任秘書等人,不僅在管兩次申請台灣大兼職的簽辦表中都有會簽,表示知道管在台灣大兼職,也照理應知道管與遴委、台灣大副董蔡明興有利害關係。
監委︰人事室知有利害關係 未告知
監委質疑,台大人事室是校長遴選中負責候選人資格初核的重要幕僚群,但在遴選過程中,未查核管在個人資料「專兼任」欄位未填年薪高達五百萬至千萬元的台灣大兼職,且一直未將管兼職資訊及與遴委蔡明興的利害關係提供給遴委會,導致整個遴選程序被外界質疑公正性。
台大對諸多疑點均未做出說明,李心予昨僅表示,會等監察院公文來函後,再另做回應。至於是否會重啟校長遴選?李心予說,校方正在等待行政院訴願結果,目前會維持原狀。
昨日截稿前,記者未能取得台大遴選委員會發言人袁孝維的說法。
吳茂昆任校長請假多 監院糾正東華大學
監委高鳳仙調查前教育部長吳茂昆案,調查發現吳茂昆自一○一年至一○五年任職東華大學校長期間, 四年請差假五六三日、違法請公差一○六日,且兼職未經教育部核可,昨通過糾正東華大學。
監察院針對吳茂昆一○四年在美國設立師沛恩生技公司,負公司管理權,違反公務人員不得兼職規定,及未經東華大學授權或同意提出國際申請案等事由,上月初已通過彈劾。
高鳳仙表示,吳茂昆由中研院借調擔任東華校長四年,東華大學自一○一年至一○五年共核准吳申請差假五六三日,其中國內差假三五九日七小時,國外差假二○三日一小時,如再加上週末及國定假日,有超過半數時間未在學校工作,請差假日數顯然過多。
高鳳仙說,吳茂昆於任職東華大學校長期間,分別兼任財團法人信義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陳水來文教基金會董事等四項非營利事業團體職務,均未依公務員服務法規定,事先經上級主管機關許可,吳茂昆及東華大學均有違失。
(自由時報)
--
監院認定管中閔違法兼職 台大、教部遭糾正
監察院昨針對台大校長遴選爭議,糾正教育部及台灣大學。教育部部分,僅就其未能有效督促、輔導各國立大專院校落實「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要求改進。對台大部分,除認定校長遴選有重大瑕疵,更指出在利益迴避的「資訊揭露」上有讓人詬病之處,「愧對全國人民」。
監委也認定,管中閔在未獲台大核准兼職,就擔任委員出席台灣大哥大的審計委員會及薪資報酬委員會,有違法兼職的事實。
隨同蔡總統出訪巴拉圭的教育部長葉俊榮隨即在臉書發文指出,連僑胞對此事都高度關切,「我們真該深切檢討」,謀求決斷性解決,並做制度面檢討,台灣高教優秀量能才能真正發揮,大步向前。
葉俊榮:檢討改進制度
教育部則表示,在遴選制度未善盡督導責任及對遴選制度的瑕疵等,教育部承認過去確有不足之處。葉俊榮也強調,將對相關制度的興革,納為施政重點,他也呼籲台大校方積極勇敢面對問題,教育部也會負起督導責任並協助校方,對當前校長遴選制度、教授兼職的定位與申請程序、爭議發生的處理態度等,徹底檢討改進、改革制度。
「台大未充分揭露資訊」
由蔡英文總統所提名的監察委員高涌誠、張武修,經半年多調查,昨通過五點糾正。台大部分,高涌誠點名此次台大在辦理校長遴選上有重大瑕疵,不但在管中閔被推薦、有他簽名的文件上,「專兼任」一欄為空白,台大人事室顯然對管兼職「知情卻沒有充分揭露」。台大人事室身為遴委會幕僚角色,卻未提供資訊,人事室主任黃韻如還以單提供管中閔資料對管不公平為由不提供。
張武修直言,「如果當初充分揭露,今天就不會鬧出這麼多事。」高涌誠認為,管中閔未「自我揭露」,台大校方也未「調查揭露」,才造成一連串的風波。
至於管中閔是否違法兼職,高涌誠表示,以客觀事實而言,台灣大於二○一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去函台大擬提名管中閔為獨立董事,並在五月十七日經時任校長楊泮池核准兼任,沒有違法的疑慮;不過管在台大函復,同意他兼任獨董、審計及薪酬委員會委員之前,就先後以委員身分出席台灣大審計委員會和薪酬委員會,屬違法兼職。
高涌誠指出,雖然經過調查,台大專任教師申請至營利事業兼職近二年有一三○筆,其中僅有二十四筆是於校長核准後,才開始兼職,其餘一○六筆都是教師先至營利事業就職,才取得學校核准,甚至有六十筆是「先斬後奏」,但他以闖紅燈作為比喻,「不能因為人人都闖紅燈就不算違法」,不然要紅綠燈做什麼,認為管中閔雖不是特例,但不能因此輕忽。
針對校長遴選,高涌誠指台大不能以校園自治為由迴避責任,既然台大校長遴選顯有重大瑕疵,他個人認為應該重啟遴選程序。至於監察院現在糾正教育部和台大,管中閔是否也有責任,他強調,管教授不是兼行政職教授,所以沒有公務員服務法的問題,若有責任是台大教評會的事,不是我們的事。
台大回應:管案合法 沒有違失
監察院昨糾正台大,認為遴選管中閔為校長時,有明顯重大違失,台大昨開記者會說明,不認為有違失。問及會不會有下一步行動?台大主秘李心予指出,台大立場從未改變,尊重大學法、尊重遴委會決定,並靜待訴願結果。
管中閔助理則回應表示,蔡總統提名的新任監委們,為年底選戰,汲汲表現政治工具的最高效能,這次通過糾正案,正是執政者「完全執政完全貪婪」,如台大仍不重啟遴選,新任監委對台大與管中閔,必然會再用更重的罰酒伺候。
監察院認為,台灣大哥大去年聘兼職的台大教授,除了管中閔,還有電機系教授鐘嘉德。台灣大六月十四日公告聘任管、鐘,鐘六月九日就已取得電機同意,核准兼任獨董、審計及薪酬委員三職。但管中閔卻未申請薪酬、審計委員兼職,直到七月中,台灣大才向台大提出申請,管本人更到八月才申請。監察院因此認定台大在管中閔兼職一事上有違失。
李心予解釋,鐘嘉德、管中閔訂定產學合作契約及同意函,「時間是完全一致」,申請過程的不同,在於台灣大提供的資料時序先後不同,管中閔的資料因先提獨董、後提薪酬、審議委員資料,因此在時間上,較同時提出三項申請的鐘嘉德稍晚。但最後簽訂合約上,是同一時間。
李心予指出,兩人兼職案皆於去年九月廿九日完成產學合作及學術回饋金契約行政事宜,台大並於去年十月二日函復台灣大同意兩人擔任三兼職,聘期均自去年六月十四日開始。
新聞眼/監院糾正案為教部介入背書?
台大校長遴選案延燒至今,仍不見新校長上任,究竟要重啟遴選機制,還是另有選項,教育部和台灣大學始終未能達成共識。監察院原本是潛在的「第三方仲裁的角色」,但從昨天的糾正文來看,這個目的顯然是不可能達成了。
昨天由監委高涌誠、張武修所提的調查案,看似把教育部和台灣大學各打五十大板,但實質上卻是把矛頭指向台大,表明台大沒有做好資訊揭露,是嚴重的調查不力,稱校長遴選委員會有重大瑕疵,不只是打擊台大,也等於為教育部的介入背書,甚至有可能為教育部接下來的動作響起號角,擔任急先鋒。監委的調查結果,與當初教育部的「法律研析意見」,可說並無差別。
這樣的結果,絲毫不令人意外。而舊監察委員也在醞釀,要在未來明確定義「大學自治」範圍,劃清教育部能夠伸手的界線。儘管調查報告還沒出爐,其內容可能指向教育部濫權,亦可預期。
昨天的監院報告,想必又給了拔管方增添柴火機會。但這也稱不上什麼勝利,在政治上,不過是給了藍綠各自表述的空間罷了。真正該關心的,是台灣大學作為台灣的最高學府,急需一位校長,然而此一願望依舊遙遙無期。
新學期將至,新生將走入一個沒有校長的學校,情何以堪。如何解決,這都得看蔡政府的智慧,能不能在該放軟的時候放軟,與台大協調共識,而非一味態度強硬,否則,去了一個吳部長,來了一個葉部長,問題始終無解。
(聯合報)
--
管中閔兼職 監委糾正台大、教部
台大校長遴選爭議延燒多時,新任監委高涌誠、張武修昨在監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通過糾正教育部及台大校方。監委指出,管中閔違法兼職「情節明確」,而台大校方在進行校長遴選時未充分調查並完整揭露資訊,明顯失職,教育部應通盤檢討相關法令,杜絕類似爭議再發生。
對此,教育部長葉俊榮正與蔡英文總統出訪巴拉圭,但透過教育部聲明稿表示,依照監察院報告,台大校長遴選過程未做到資訊揭露,導致各方意見更顯對立與尖銳,終造成今日難解的僵局,而教育部在遴選制度未善盡督導之責,教育部確實有不足之處,相關制度的興革,將納為施政重點。
蔡政府提名的新任監委高涌誠、張武修在今年2月調查台大校長遴選案,歷經半年陸續詢問教育部、法務部、金管會證期局、台大等相關業務人員等,但未詢問管中閔本人。
調查發現,管中閔兼任台灣大哥大獨立董事部分,在書面申請獲核准後才兼職,但在管兼任台哥大審計委員會委員及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2職務部分,則認為是違規兼職在先。
高涌誠也指出,管中閔擔任台哥大獨董,與台哥大副董蔡明興有相當利害關係,但蔡明興獲選擔任台大校長遴委卻未自律迴避,而台大遴委會幕僚對兩人關係難以推諉不知,卻未充分向遴委及其他候選人揭露相關資訊,導致有遴委對此事不知情,程序公正性自然受外界質疑。
高涌誠說,管中閔沒有兼任行政職,因此非監察院彈劾對象,管是否有違反相關規定及其責任要由台大教評會處理。至於台大行政人員雖有資訊未揭露的重大瑕疵,但基於尊重大學自治,就交由台大或教育部專業處理,因此監察院並未彈劾相關人員,也未要求台大議處。
台大主任祕書李心予說,台大在2016年調整兼職申請程序,以利行政作業與產學合作契約簽訂更順暢,台大財金系教授管中閔在台灣大哥大兼職,即先取得校長同意,並簽訂產學合作契約,之後再由人事室發出同意函,程序完備,並無違法。
另外,前教長吳茂昆7月初因違反《公務員服務法》遭到彈劾,他過去在東華大學校長任內,因請假日數過多,4年內請差假563日、違法請公差106日,導致東華大學今遭監委高鳳仙糾正。
(中國時報)
--
景氣燈號改版 7月適用
國發會委員會議昨(16)日決議,我國景氣燈號即將正式改版,自本月27日公布7月景氣燈號起適用。新版燈號九項構成項目維持不變,但調降個別項目的檢查值(燈號門檻),代表景氣「趨熱」的黃紅燈,未來出現頻率可望增加。
我國景氣表現於2014年10月攀抵高峰,之後進入第14次景氣循環收縮期,2016年落至谷底,目前正處於第15次循環的擴張期。
然而,擴張程度仍不足,這段期間未曾亮出紅燈或黃紅燈,僅在綠燈或黃藍燈之間交替變換。
此次改版,雖未調整燈號構成項目,但因評分檢查值下調,以後「變燈」的機會隨之增加。例如海關出口值的年增率,原需達13%才跨過黃紅燈門檻,新版則調降至10%。
去年起,景氣燈號一共亮出七顆代表「趨弱」的黃藍燈;但若以新版編制回溯過去燈號變化,同期間幾乎全為「穩定」的綠燈,甚至在今年5月衝上黃紅燈,是2011年3月以來首見。
但國發會官員強調,這只是做為改版前後的對照參考,正式紀錄上,這顆黃紅燈並不存在。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17/2/5140532.png&x=0&y=0&sw=0&sh=0&sl=W&fw=500&exp=3600
(經濟日報)
--
自我催眠?景氣燈號改版 終見黃紅燈
國發會委員會議昨(16)日通過景氣燈號改版,在新版調降評分門檻下,今年5月亮出7年來首顆「黃紅燈」,領先指標也轉為連4月上揚,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這顯示近期國內景氣擴張力道增強,但新版燈號8月才啟用,因此正式記錄上5月仍是綠燈。」
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表示,從新版試編的結果可以發現,近期我國景氣動能是平穩的,景氣擴張也有增強的趨勢。預料美中貿易衝突、土耳其市場動盪對下半年台灣經濟的影響是微乎其微。
鄭貞茂強調,用原版燈號來看台灣景氣不太好,但以新版來看卻沒有那麼差,外界可能有疑慮認為這在美化,但政府絕對沒那個意思,這只是隨著經濟結構轉變,依慣例所進行的調整。
國發會表示,我國景氣系統自民國66年啟用至今,已歷經7次修正,這次是第8次。本次修正主要是考量國內經濟結構轉變、個別統計指標反映景氣循環能力有所鈍化,加以部分指標中止發布等因素,經試編6個月後,決定自8月27日啟用(發布7月燈號),以更精確掌握經濟變化。
在景氣燈號方面,由於現行所選用的工業生產、股價指數等9項指標仍能反映當前景氣波動,因此新版仍沿用,惟評分門檻皆予調降,例如,股價指數原本要年增11.5%才能得4分,新版只要10.0%即可得4分。
以原版燈號而言,我國迄今已有7年多未曾出現代表景氣趨熱的黃紅燈,但以新版而言,5月已亮出黃紅燈。吳明蕙指出:「歷來改版後的燈號並不會回溯修正,因此正式記錄上5月仍是綠燈,而非黃紅燈。」除了燈號,領先指標、落後指標也都改版,迄今年6月,原領先指標已連跌7月,但新版則轉為連4月上揚。
小檔案 景氣燈號
景氣燈號係選擇一組具代表性的指標,用來綜合判斷總體景氣。目前所選的9項包括:貨幣總計數M1B、股價指數、工業生產指數、非農就業人數、海關出口值、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製造業銷售量指數、批發零售及餐飲營業額、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
新版燈號仍沿用這9項,其編製方式是依每項年增率(除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高低給予1~5分,給分的標準則取決於門檻值,門檻值的設定係每次改版的重點,綜合9項總分介於9~45分。
總分9~16分是藍燈(景氣低迷),17~22分是黃藍燈(趨緩),23~31分是綠燈(穩定),32~37分是黃紅燈(趨熱),38~45分是紅燈(過熱)。
(工商時報)
--
印尼對我鋼品課稅 WTO判違法
WTO上訴機構於8月15日正式發布印尼對台灣鍍鋁鋅鋼品(galvalume)課徵關稅屬違法行為。意味印尼須調整,否則可能面臨貿易報復;國內鋼鐵業對此叫好,可望重新返回印尼市場。
鋼鐵龍頭中鋼指出,台灣銷往印尼的鍍鋁鋅鋼捲數量不算大,但在美國以及歐盟相繼築起鋼鐵貿易高牆後,鋼廠自然希望有更多市場可以進去,世貿組織要求印尼更開放,台廠自然樂觀其成,更進一步期待WTO能針對大國的貿易保護措施有所限制,確保全球自由貿易秩序不要再受打擊。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則表示,印尼對我國鋼鐵業不公平的貿易措施定讞,我國已獲勝訴,將密切透過WTO監督程序,確認印尼取消或修正不公平的課稅措施,以維護我國業者利益。
印尼為保護其國內鋼鐵產業,於2014年7月22日起開始對特定鍍鋁鋅鋼鐵產品採取為期三年的課稅措施,後並公布延長該措施二年至明(2019)年10月。
台灣原為印尼相關鋼鐵產品的第二大進口國,印尼前述課稅措施後,造成我國出口至印尼的相關鋼鐵產品金額大幅衰退,由2013年的5,085萬美元,逐年降至去年相關鋼鐵產品出口至印尼的金額已幾乎為零,使我國喪失印尼相關鋼鐵產品之市場。
為替產業爭取權益並維護海外市場商機,政府與工總、鋼鐵公會、相關業者及國內外律師事務所合作,透過WTO爭端解決機制,正式對印尼提出控訴,要求印尼政府停止實施該課稅措施。
行政院經貿辦表示,我國於去年8月18日已獲得勝訴,但印尼不服並於9月28日上訴,現進一步於今年8月16日獲得上訴機構勝訴判決,全案已定讞,印尼的課稅措施確定違反WTO規範,我國可據以要求印尼取消或修正該課稅措施。
本案是我國加入WTO後,政府第三度以原告身分取得勝訴,捍衛我國業者合法的出口權益。
(經濟日報)
國際
響應「#絕非公敵」反擊抹黑 350美媒社論槓川普
美國總統川普持續砲轟美國主流新聞媒體是「人民公敵」(enemy of the people),動不動就製造「假新聞」,頻頻與媒體針鋒相對,以《波士頓環球報》為首的350多家媒體昨大串聯,在社論響應媒體「#絕非公敵」的運動(#EnemyOfNone),反擊川普的抹黑與攻訐,透過社論強調媒體獨立的重要性以及新聞自由的價值。
隨著美國11月期中選舉的選戰逼近,川普罵媒體、罵記者變本加厲。全美最佳紙媒之一的《波士頓環球報》登高一呼,稱「持續攻擊新聞自由會帶來危險後果,因此我們籲請全國編輯部門撰寫社論,回應這個根本性的大威脅」。挺身響應的有《紐約時報》、《休士頓紀事報》等多份大報,「美國新聞編輯協會」、6州400多家傳媒機構組成的「新英格蘭報章及新聞業協會」和「電台電視數碼新聞協會」也表支持,紛紛以「#EnemyOfNone」(絕非公敵)標籤在推特挺媒體。英國《衛報》也聲援這次活動,稱川普「打壓媒體、對媒體扣帽子、甚至危害媒體」,放眼歷史,川普可謂歷來第一位有計劃且持續詆毀媒體的美國總統。
31名美記者遭攻擊
川普上任以來,即公開與媒體這個「第四權」叫戰,與媒體的怨懟有增無減,甚至把媒體說成是敵人,言論日益讓人不安。美國主流媒體對他也是撻伐有加,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是川普常批的「假媒體」典型。川普去年11月在推特上表示,若舉辦「假新聞盃」比賽,CNN必將奪冠。倡議新聞自由的人士擔心,川普的作為已傷害了媒體監督政府、防止政府濫權的角色,甚至危及《憲法》第一修正案賦予記者的權利。更有甚者,因為川普的煽動,開始出現群眾對記者叫囂嗆聲的行徑。根據「美國媒體自由追蹤」組織,今年美國已有31名記者遭受攻擊。
「#絕非公敵」運動的近因是7月31日,在佛州坦帕市舉行的集會上,CNN明星記者阿寇斯塔當眾挨轟,川普的支持者高呼「CNN爛透了!」,並轟阿寇斯塔是「騙子、賣國賊」。阿寇斯塔事後推文,對川普激發的這種敵意感到擔憂,「因為川普與一些保守派媒體的煽動,敵意可能導致一些人受傷。我們不應該這樣對待我們的同胞,媒體絕非敵人。」
保守派籲讀者拒買
《今日美國報》前總編輯鮑爾森也擔心川普不斷攻擊媒體,會威脅媒體監督政府,但質疑這次串聯發社論的行動成效,因為「會看報章社論的人並不需要傳媒說服」,需要被說服的是「在總統的政治集會中高聲呼喊以蓋過記者聲音的那群人」。政治網站Politico評論認為,昨天報章的串聯行動無法觸及目標群眾,反而會落川普口實,讓他有證據指控批評他的媒體是一丘之貉。保守派網站Townhall.com就發表署名評論文章,反擊報章聯手是「串謀」,更暗示叫讀者昨天拒買報紙。
反擊川普社論節錄
◎《紐約時報》:「自由媒體需要你」「堅持你不喜歡的事實是『假新聞』,這會危害民主的血脈。稱記者是『人民公敵』是很危險的。就是這樣,無可辯駁」
◎《芝加哥論壇報》:「總統先生:我們不是人民的公敵。我們只是檢驗政府」「在某些時刻,這樣的言語攻擊會鼓勵意識形態的偏激份子採取行動。這會威脅記者的人身安全」
◎《波士頓環球報》:「記者不是敵人」「美國的偉大在於自由媒體的角色,敢與權勢說出事實。把媒體稱為『人民的敵人』並非美國的作風,這會危害我們已共享逾兩百年的人民約定」
◎英國《衛報》:「從川普手中拯救美國不是媒體的任務。媒體的任務是毫無恐懼地、盡可能地報導、探究、分析和詳細檢視」
(蘋果日報)
--
反駁川普假新聞 美逾350媒體同刊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自二○一七年一月入主白宮以來,即屢屢指控與其意見相左的新聞媒體製造假新聞,並把這些媒體說成是全民公敵。對此,在美國百年大報之一的「波士頓環球報」號召下,包括紐約時報及川普在一六年總統大選拿下的一些州的地方報,逾三五○家新聞機構於十六日同時刊登強調新聞自由的重要性和捍衛新聞自由的社論,連英國「衛報」也共襄盛舉。川普同日以推文反擊,稱他口中的假新聞媒體為反對黨,「對我們偉大的國家很有害」,「不過我們贏了!」
波士頓環球報十日撰文呼籲新聞媒體參與此一運動,並發起使用「非敵」的主題標籤「#EnemyofNone」。波士頓環球報在其「記者非敵」的社論中寫道,如今美國有了位創造口頭禪的總統,即未露骨支持美國現任政府政策的媒體,就是「人民的敵人」;這是川普就任來所撒的諸多謊言之一,很像從前的騙子,對懷抱希望的群眾撒「魔術」粉末或灑水。該社論強調,美國的偉大有賴於對有權有勢者講出實話的自由媒體的角色,把媒體貼上全民公敵的標籤不符美國兩百多年來的傳統。
紐時亦在「自由媒體需要你」的社論中提到,新聞記者和編輯也會犯錯,改正過錯是其工作的核心。然而,堅稱自己不喜歡的事實就是假新聞,將戕害民主命脈。紐時也整理並報導多家媒體的社論內容,呼籲民眾支持並訂閱他們所在的地方報。
不過,「華爾街日報」以違背社論版要求的媒體獨立性為由,不加入此一運動。該報認為,與川普為敵的媒體擁有言論自由,川普同樣擁有言論自由。「巴爾的摩太陽報」亦主張,儘管全民公敵與假新聞的標籤既傷害新聞業且破壞民主,但妄稱獨立、主流媒體的此舉,卻坐實了認為我們聯手反對共和黨總統川普的說法。
(自由時報)
--
美國350家媒體齊發社論 聲討川普
美國三百五十家報紙十六日同步以社論捍衛新聞自由,反擊總統川普咒罵媒體報導「假新聞」、記者是「全民公敵」的批評。
以#EnemyofNone(非敵)為主題標籤、發起串聯的「波士頓環球報」在「記者不是敵人」社論指出,川普持續攻擊新聞媒體:「美國今天有位總統發明了一句口頭禪,說不力挺政府政策的媒體從業人員就是全民公敵。美國偉大之處在於媒體能夠自由自在地向有權勢者說真話,將媒體貼上『全民公敵』的標籤,違背且危害我們兩百多年來的傳統。」
經常被川普點名為假新聞媒體的紐約時報,刊出只有七行的短篇社論,標題A FREE PRESS NEEDS YOU(自由的媒體需要大家)似刻意師法川普推文風格,全用大寫字體,呼籲全美民眾訂閱當地報紙:「覺得報紙做得好,請給與稱讚;認為報導有誤、還有改進空間,請不吝指教。但是堅稱自己不喜歡的真相是假新聞,稱記者是全民公敵,則危害民主的命脈。」
參與這項活動的包括紐約時報以及美國一些地方性報紙,包括二○一六年總統大選期間支持川普的報紙。
對此,川普透過推特回應:「我最支持的莫過於真正的新聞自由。事實是媒體愛寫什麼就可以寫什麼,但大部分都是假新聞,推動某個政治議題或就是要傷害人。誠實獲勝!」川普還說假新聞媒體變成反對黨,對國家不好,並嘲諷波士頓環球報當年不堪虧累,曾賣給紐約時報後來又被轉賣。
川普常將對自己不利的報導稱為「假新聞」。去年二月,川普在推特上點名紐約時報和全美三大電視網NBC、ABC、CBS與CNN是假新聞媒體,還說「它們不是我的敵人,而是全美國的敵人!」
川普選總統時獲勝的密蘇里州,首府堪薩斯市的「星報」社論,將川普攻擊媒體和史達林讓批評者噤聲相提並論,並解釋川普所稱的「假新聞」為何:「全國各地,官員不願談論或是讀者不想知道的任何事情,現在都變成假新聞了。」
媒體串聯 同行憂「落入川普圈套」
美國總統川普當年在主流媒體大多看衰遑論支持的情況下當選,曾引起紐約時報等媒體自省是否為偏見所誤。如今三百家報紙相約同一天發表社論反擊川普對新聞媒體的批評,到底有多大效果,業界內部都很懷疑。
紐時在社論提到,這次的聯合行動是「休戚與共」。沒參加的華爾街日報就有意見,專欄作家傅里曼指出,波士頓環球報發起的串聯行動,正好與其言論部所追求的獨立自主背道而馳。傅里曼還說,川普享有跟媒體一樣多的言論自由。
「巴爾的摩太陽報」則指出,稱記者為全民公敵、媒體報導假新聞,的確是在斲喪民主;但「主流」新聞機構聯合回應,恐怕正好被當成「媒體結盟對抗共和黨的總統」之類說法的證據。
會員超過一千二百家廣電業者及網站的美國「廣播電視數位新聞協會」,也要求會員說明記者是朋友和鄰居,做的是讓政府負起責任的重要工作。
協會總幹事雪萊表示:「我必須確認這次活動是正面積極的。假如弄成是在攻擊總統或他的支持者,我們就是自找麻煩。」
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十四日發布的民調顯示,百分之五十一的共和黨選民相信媒體是全民公敵,而非守護民主的重要機制。百分之五十二的共和黨支持者不擔心川普對媒體的攻擊可能導致記者遭暴力對待。整體而言,百分之六十五的受訪者相信媒體是民主的重要機制。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六月表示,百分之八十五的共和黨人和傾向共和黨的中間選民,認為媒體對國家有不良影響,二○一○年的比率為百分之六十八。
保守派網站Townhall.com的評論就指控參與行動的報紙「串通」對付川普,還說十六日當天絕對不會投幣買報紙。以八卦新聞見長的紐約郵報也聲援聯合行動,表示「刊登令人不悅的真相不代表是假新聞,當記者也不是比賽好人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報導下去。」
300家報紙一同護新聞自由 川普:我最挺新聞自由
美國350家報紙16日同步以社論捍衛新聞自由,反擊總統川普咒罵媒體報導「假新聞」、記者是「全民公敵」的批評。
以#EnemyofNone(非敵)為主題標籤、發起串聯的「波士頓環球報」在「記者不是敵人」的社論指出,川普持續攻擊新聞媒體:「美國今天有位總統發明了一句口頭禪,說不力挺政府政策的媒體從業人員就是全民公敵。美國偉大之處在於媒體能夠自由自在地向有權勢者說真話,將媒體貼上『全民公敵』的標籤,違背且危害我們兩百多年來的傳統。」
經常被川普點名為假新聞媒體的紐約時報,刊出只有七行的短篇社論,標題A FREE PRESS NEEDS YOU(自由的媒體需要大家)似刻意師法川普推文風格,全用大寫字體,呼籲全美民眾訂閱當地報紙:「覺得報紙做得好,請給與稱讚;認為報導有誤、還有改進空間,請不吝指教。但是堅稱自己不喜歡的真相是假新聞,稱記者是全民公敵,則危害民主的命脈。」
對此,川普透過推特回應:「我最支持的莫過於真正的新聞自由。事實是媒體愛寫什麼就可以寫什麼,但大部分都是假新聞,推動某個政治議題或就是要傷害人。誠實獲勝!」川普還說假新聞媒體變成反對黨,對國家不好,並嘲諷波士頓環球報當年不堪虧累,曾賣給紐約時報後來又被轉賣。
(聯合報)
--
全美350多家報紙發動社論大戰 齊力反擊川普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不斷猛烈攻擊新聞媒體,全美350多家大、小型報紙今天展開反擊,串聯發動社論大戰,強調新聞自由的重要。
帶頭發動攻勢的「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針對這次串聯行動發布一分呼籲,還附上主題標籤「#非任何人的敵人」(#EnemyofNone),獲得全美數百家報紙響應。
「波士頓環球報」社論指出:「如今在美國,我們的總統發明一個口頭禪,即媒體界若不公然支持現任聯邦政府的政策,就是『全民的敵人』。」
這家報紙在標題為「新聞從業人員並非敵人」(Journalists are not the Enemy)的社論中繼續寫道:「這是總統脫口而出的眾多謊言之一,很像過去的江湖術士將『魔法』香灰或符水,灑在一群懷抱希望的群眾身上。」
「波士頓環球報」堅稱,川普對待新聞界的方式,鼓動了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等強人領袖,也把新聞從業人員當成敵人。
在川普反覆聲稱、刊登文章批評他的主流媒體大量製造「假新聞」的情況下,數百家報紙串連發起這項行動。
新聞自由擁護者指稱,川普的言行不但對新聞界制衡政府濫權的角色構成威脅,也危及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新聞自由。
經常成為川普砲轟目標的「紐約時報」(New YorkTimes)刊登僅有7段的簡短社論,搭配全大寫的標題「新聞自由需要你」(A FREE PRESS NEEDS YOU),內容聲明,當媒體報導出錯時,大家予以批評理所當然。
「紐約時報」指出:「不過若堅稱自己不喜歡的事實為『假新聞』,那就會危及民主的命脈。稱呼新聞從業人員是『全民的敵人』也很危險,事情就是這樣!」
響應這項行動的全美其他報紙,則基於從堅持事實到純粹節省讀者時間不等的理由,捍衛自身的社會地位。
「亞利桑那每日星報」(Arizona Daily Star)表示:「就實際層面而言,我們新聞從業人員在無聊的政府會議中從頭坐到尾,了解公立學校的經費狀況,這樣各位才不用花這些力氣。這種工作並不像憲法第一修正案說的那麼崇高,但確實(為人民)提供了服務。」
美媒大反撲 破300家報紙社論火力齊發轟川普
美國總統川普稱部分媒體是美國人民的敵人,超過300家美國報紙誓言,今天將在社論齊批川普,以捍衛新聞自由。
「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發起這項行動,大報「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一些較小報都加入,包括川普在2016年贏得總統大選的部分州出刊的小報。
波士頓環球報昨天在網路上放上的一篇社論,指控川普對自由媒體發動持續攻擊。
川普去年2月就曾發推文說,「假新聞媒體(失敗的紐時、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有線電視新聞網)不是我的敵人,而是美國人民的敵人」!
白宮代表尚未對此社論行動發表評論。
(中央社)
--
#無敵vs.人民公敵 美媒槓川普
由波士頓環球報發起的「無敵」社論運動獲得美國和英國近350家媒體響應。波士頓環球報以【新聞記者不是敵人】為題,認為美國的新聞自由面臨嚴峻挑戰。(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與媒體擦槍走火,主流媒體忍無可忍,近350家紙媒響應《波士頓環球報》號召,以共同主題標籤「#無敵」(#EnemyOfNone)串聯刊登社論,反擊川普對媒體的「人民公敵」指責,凸顯捍衛言論自由的重要性。包括川普口中的假新聞《紐約時報》等大報,以及多家地方報紙共襄盛舉,英國《衛報》也跨海支持。
川普回嗆媒體是反對黨
這是美國史上,首度有媒體串連,對單一主題發表社論。社論內容由各報自行撰寫,闡述參與的原因。面對這場聯合抨擊行動,川普當然嚥不下這口鳥氣。他16日早晨不到9點就發推特開罵,以大量全大寫字體放送滿腔怒火,「假新聞媒體就是反對黨,對我們偉大的國家來說真是糟透了…但我們還是贏了!」
不久後川普又點名波士頓環球報,譏笑對方因虧損被賣給「衰敗的紐約時報」,又被紐時以1美金賤價脫手,「環球報和其他爭取新聞自由的媒體有勾結,抓到了!」不過2013年紐時把環球報及資產,賤賣給波士頓紅襪隊老闆的交易金額是7千萬美元。
環球報上周號召同業,聯手在16日發表社論,譴責並終結這場由總統發動「針對新聞自由的骯髒戰爭」,至15日響應的紙媒衝到近350家,包括芝加哥第二大《太陽報》、費城最大《費城詢問報》、北加州《聖荷西水星報》及諸多區域報紙和校園刊物共襄盛舉。
衛報相挺「工作非作戰」
環球報在社論強調,美國之所以偉大,就是仰仗享有新聞自由的媒體對掌權者道出真相,「以人民公敵給媒體貼標籤,非但不符合美國精神,也置我們共享2百餘年的公民契約於險境。」紐時則發表名為「新聞自由需要你參與」的社論,批評川普「堅稱你不喜歡的事實是『假新聞』,有害民主命脈。」傳媒集團麥克拉契(McClatchy)旗下30家報刊寫道,人民公敵說形同當年「納粹稱呼猶太人」翻版。
《衛報》在名為「我們在工作,不是作戰」社論指出,「川普非首位攻擊媒體的總統,也非第一個自認遭媒體不公正對待的總統,但他是第一位有計畫、持續汙名化甚至威脅媒體的總統。」
活動雖然僅紙媒參與,但電子媒體也出面力挺。廣播電視電子新聞協會要求旗下1200位成員協助宣傳、發表評論闡述傳媒在民治民享的制度下,為保護公眾知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
不過自由派色彩濃厚的《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和《舊金山紀事報》,以及《華爾街日報》和《今日美國報》等知名媒體都未參與。華爾街日報助理編輯佛里曼說,這與該報編輯團隊揭櫫的獨立精神背道而馳,且川普和同業都擁有言論自由。
儘管眾紙媒此舉算師出有名,但專家對成效存疑,認為川普支持度不可能因此受挫,畢竟這些媒體極少數在他參選時為他背書,但川普仍入主白宮。
過半共和黨認媒體是敵人
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民調顯示,51%共和黨選民認為,媒體「是人民公敵而非民主的不可缺要素」,52%共和黨支持者指,對於川普批評媒體、恐導致針對記者的暴力行為,他們不在意。《今日美國報》前總編輯鮑爾森認為,「會讀社論的人你沒必要再去說服,他們非總統造勢會上,想大吼蓋過你聲調的那種人。」
川粉仇視媒體 記者自危
美國總統川普與主流媒體交惡,不時推文大罵這些媒體為「人民公敵」、「不愛國」,媒體及其記者的報導則是「假新聞」。川普在造勢集會上也會提這個話題,激起支持群眾的情緒,一些現場記者不免對人身安全感到擔心,甚至避免待在指定記者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艾科斯塔(Jim Acosta)就有過這樣的經歷:7月31日晚,在佛羅里達州坦帕市舉行的集會上,當艾科斯塔從人群中站起準備進行現場報導時,川普的支持群眾向他爆出強烈的噓聲,還有人豎起中指,高呼「CNN真爛!」(CNN sucks!),並轟擊艾科斯塔「是個騙子」。
艾科斯塔後來在推特po了這段影片,推文說:「我很擔心川普及保守派媒體的某些人挑起的敵意情緒,會導致有人受傷。我們不應該如此對待美國人自己的同胞。媒體不是敵人。」
艾科斯塔作為CNN首席白宮記者,多次與川普有過言詞交鋒。今年1月在白宮記者會上,艾科斯塔就因提問咄咄逼人,引發川普暴怒,伸手指著他的鼻子,要他「滾出去!」有報導稱,川普屢次向白宮官員說要禁止某些記者參加白宮記者會,艾科斯塔也被點名。
7月29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行人A.G.沙茲伯格表示,他之前到白宮會見川普總統時,曾當面提醒對方「假新聞」指控會製造分裂,將記者稱為「人民公敵」,更可能威脅其人身安全,「對國家有害」。
英國《衛報》13日報導,將卸任的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扎伊德說,川普反媒體言論越來越「接近於煽動暴力」,可能導致記者進行自我審查或遭到攻擊。
推文譙媒體 川普的日常
川普上任後常透過推特指責媒體散播有關他的負面報導,甚至是假新聞。對於有超過350家新聞媒體同時寫社論捍衛新聞自由,川普毫不示弱,再抨擊假新聞是「反對黨」,他正取得勝利。
川普對媒體的容忍度很低,常常跳到第一線炮轟不合己意的報導。今年7月16日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芬蘭舉行高峰會,結果引發美國輿論痛批他叛國,川普19日一天怒發3則譙媒體推文。
他一早寫道:「假新聞媒體走火入魔!他們編造沒有消息來源、沒有證據的報導。有關我的報導,還有我身邊的好人的許多消息,全都是杜撰的。問題是,抱怨只會讓他們曝光更多。但我還是會抱怨就是了!」
(中國時報)
--
遭CIA前局長批不適任 川普怒撤安全許可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對政敵從來不假辭色,他前天透過聲明表示,「我已決定撤銷中情局前局長柏南的安全許可。」美國卸任情報首長向來擁有安全許可,並據此得以接觸國家機密,然後向官員提出建言,川普是美國史上首位利用職權撤銷卸任情報首長安全許可的總統。柏南痛批,「這項行動是川普打壓言論自由和懲罰批評者的一環。」
稱為了保護國家機密
柏南(John Brennan)是前總統歐巴馬任內的中情局長,他曾批評川普不適任總統,還說川普「找不到俄羅斯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理由」的言論「無異於叛國」。川普前天在聲明中表示,柏南「發表一連串沒有根據且駭人聽聞的指控」,「我擁有獨一無二的《憲法》責任要保衛國家的機密,……為履行這項責任,我已決定撤銷柏南的安全許可。」
白宮並未提供證據來佐證柏南在離開政府職位後濫用了安全許可,白宮發言人珊德斯也沒有解釋為何遭鎖定的名單中沒有川普的支持者,僅強調川普此舉非出於政治動機。
FBI前局長康梅遭點名
川普在聲明中點名,他還打算撤銷前國家情報總監克萊柏、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康梅、國安局前局長海登等人的安全許可。根據慣例,情報及執法機關高層卸任後,仍可獲國家機密情報,以便向繼任者提供意見。專家稱川普此舉史無前例,過去只會有人因洩密才被奪安全許可,但聲明中未提及柏南涉洩密。
遭川普鎖定的官員都曾在民主黨的政府中任職,引發外界對川普打擊政敵的聯想。克萊柏表示,2017年1月卸任後,就未曾再接觸機密資訊,對他而言,川普此舉涉及對言論自由的侵犯,「我認為民眾應該認真思考此事」。海登則說:「白宮只是在告訴整個美國情報圈:如果你挺身而出,然後說一些惹惱總統或他不同意的事,他將會懲罰你。」
(蘋果日報)
--
川普大報復 撤銷CIA前局長安全許可
為報復美國情報界認定俄羅斯干預二○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以及不肯結束通俄門調查,美國總統川普十五日宣布撤銷中央情報局(CIA)前局長布瑞南的安全許可,為總統利用職權撤銷前任官員存取敏感資訊遂行創下先例。
還點名情報界另外9人
除了布瑞南,川普也明白表示,他還考慮撤銷包括前國家情報首長克萊伯、前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柯米、前CIA局長與前國家安全局長海登、前副司法部長葉慈、前國家安全顧問賴絲、FBI前代理局長麥凱比、前FBI官員佩吉與史卓克,以及司法部現任官員奧爾等九人的安全許可,而這些人全都是曾被川普公開嗆過或曾批評過川普的美國情報界人士。
川普透過聲明指責布瑞南說謊與近來言行日益瘋狂,不符合存取美國最機密資訊的資格。但白宮並未提出布瑞南離職後濫用其安全許可的證據,也未事先諮詢國家情報首長寇茲。根據華爾街日報網站十五日刊出的專訪,川普坦承撤銷安全許可的決定與通俄門有關。川普大罵通俄門調查是「不當操控的獵巫」與「騙局」,而布瑞南是必須為此調查負責的人之一。
布瑞南稍後在推特上表示,這是川普大舉打擊言論自由與懲罰批評者行動的一部分,足以令包括情報專業人士在內的全美民眾對勇於發言得付出的代價深感憂心……「我的原則的價值高於(安全)許可,我不會減緩(批評川普的力道)。」布瑞南也投書紐約時報,指此舉顯示川普急於保護自己和親近人士,迫不及待想終結通俄門調查。布瑞南曾任歐巴馬政府的國土安全部長與CIA局長,以及布希政府的首任國家反恐中心主任,他自川普上台後便經常出言批評川普,甚至稱川普不適任。
(自由時報)
--
CIA前局長 安全許可資格被拔
美國總統川普十五日取消中央情報局前局長布瑞南的安全許可資格,並警告其他批評者也可能被列入黑名單;布瑞南和民主黨領袖立刻指責川普有意壓制批評者。
川普下達極不尋常的指令,宣稱布瑞南言行「乖張」,接連對他的政府發表「一連串沒有根據且駭人的指控」,企圖散播「分歧和混亂」。在歐巴馬政府主持中情局的布瑞南經常批評川普,川普上個月與俄羅斯總統普亭舉行峰會後,布瑞南更宣稱川普的做法根本是「叛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說,川普以總統權力干預安全許可體系來反擊批評者,堪稱史無前例。
布瑞南十六日投書紐約時報表示,川普為了保護自己和身邊親信,不惜採取政治動機的命令撤銷他的安全許可,「是想讓那些原本敢挑戰他的人嚇得不敢說話」。布瑞南還說,川普自稱沒有跟俄國共謀,「根本是一派胡言」。
在美國,前政府高級官員通常保留接觸機密的資格,讓現職官員能向他們請教。安全許可資格也能協助離職官員獲得工作,而無法接觸政府機密可能影響他們在華府當顧問和遊說人士的能力。
美國目前有將近四百一十萬人獲准接觸機密資料,其中一百卅萬人擁有可接觸最機密資料的最高安全許可。
川普也正在評估是否撤銷其他八名離職高級官員的安全許可,指責他們把這項權利政治化,並用以牟利。
這些前任高官對川普都沒有好話,包括前任國家情報總監克拉卜、中情局前局長海登、歐巴馬時期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萊斯、司法部前副部長莎莉.葉慈,以及聯邦調查局前局長柯米。
(聯合報)
--
證實非惡作劇 大馬續審金正男毒殺案
25歲印尼籍女嫌艾薩和29歲越南籍女嫌段氏香,被控去年2月13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用VX神經毒劑殺害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大哥金正男的官司,昨天在馬國高等法院開庭。法官認定,檢方提出的證據足以證明2女「縝密計劃」謀殺金正男,決定繼續審理,要求2女11月1日出庭答辯。
若遭定罪將被處死
機場監視影片顯示,事發時段氏香從後面接近金正男,捂住他的臉後逃走,似乎在塗抹VX神經毒劑;艾薩當時也被拍到從金正男身邊跑開。金正男在遇襲後2小時內死亡。法官阿茲米(Azmi Ariffin)不信2女說的,她們只是幫忙拍攝惡作劇節目,因機場監視畫面顯示當時並沒有其他攝影機在場,「惡作劇目的是逗人發笑,而不是傷害他人。我毫不懷疑,她們在犯案後急著去廁所洗手,是因為她們知道手上的VX神經毒劑有劇毒。」且2女洗完手後明顯鬆一口氣,認為她們有責任在11月出庭解釋自己的行為。辯護律師宣稱,2女被北韓駐吉隆坡大使館的人當作執行「政治謀殺」的棋子,但法官認為,沒證據證明這是北韓的政治陰謀。
艾薩(Siti Aisyah)和段氏香(Doan Thi Huong)聽到法官下令官司將繼續審理,不能無罪開釋後,表情震驚,艾薩馬上哭了出來。印尼大使基拉那表示,他對法院判決感到驚訝,但印尼政府仍會遵守判決。
段氏香的父親昨得知女兒未能無罪獲釋表示擔心,家人都希望她能獲得公平審判。2人若被法院認定謀殺罪名成立,將面臨死刑。至於訓練她們謀殺金正男的4名北韓人,命案當天上午就已火速離開大馬,至今仍逍遙法外。
(蘋果日報)
--
美佛州陷紅潮危機 鯨鯊遭毒死沖上岸
美國佛州面臨10年來最嚴重的紅潮危機,原本遊人如織的西南海岸,海水被墨西哥灣獨有的有毒「腰鞭毛藻」(Karenia brevis)大量入侵,轉為黑色。上百噸海魚、海龜、海豚、甚至鯨鯊,因吃了有毒藻類或其他被毒死的魚類屍體斃命,被沖上沙灘後臭氣沖天,當地觀光收入跌了至少4成,當局已宣布緊急狀態。
(蘋果日報)
--
婦眼皮腫痛 挖出28年隱形眼鏡
英國42歲婦女因為左眼皮腫痛就醫,醫生研判應該是囊腫,幫她開刀治療,切開囊腫卻發現裡面竟然是1片隱形眼鏡,患者想破頭也不知道隱形眼鏡怎麼來的,最後是患者媽媽想起可能是女兒28年前戴的隱形眼鏡!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主治醫師在《英國醫學期刊病例報告》(BMJ Case Reports)發表這個奇特病例,患者起先是發現左眼皮底下有個豌豆大小的腫塊,半年來越長越大,用手去摸還會感到疼痛。醫生開刀後發現完全被組織包覆的隱形眼鏡,清除組織的過程中不小心弄破隱形眼鏡。
患者看到隱形眼鏡的時候還一臉茫然,她的媽媽想了很久才想到,女兒14歲時戴著硬式透氣隱形眼鏡打羽毛球,後來被羽毛球打到眼睛受傷,但就醫時沒發現隱形眼鏡,當時以為是被羽毛球砸掉了,不以為意,沒想到在眼睛裡一待就是28年。醫生建議大家眼睛腫痛就醫時,記得提醒醫師注意有沒有跑錯地方的隱形眼鏡。
英國去年也有醫師幫67歲白內障老婦開刀,竟在右眼發現2坨共27片隱形眼鏡的離奇案例,該名婦人因右眼視力極差,才會重複戴上隱形眼鏡。
(蘋果日報)
--
推翻前朝政令 美放寬網路作戰
美國總統川普十五日簽署命令,推翻前政府有關發動網路戰對付敵對者所須遵守流程的政令,以圖放寬美國政府部門採取這類行動所受限制。
華爾街日報十五日報導,川普推翻的「第二十號總統政策令」是前任歐巴馬二○一二年簽署,為美國政府、尤其是針對外國敵人時,發動網路攻擊行動訂出一套執行架構;這項政令雖然列為機密,但是國家安全局(NSA)前包商僱員史諾頓(Edward Snowden)一三年洩密事件中曾披露其中內容,包括採取行動前須遵循的一套跨部門程序,須取得將受網攻行動牽動的部門允許,以免干擾現行行動,如網路情蒐。
一名聽取此事簡報的政府官員說,這項改變是「一步進擊」,意在透過更強而有力的回應,支持軍方行動,阻止外國影響選舉和竊取智慧財產。
不過,目前還不清楚川普要以什麼樣的新規定取代舊制。數名現任官員拒絕進一步說明,也不願指明新政策適用哪些單位,僅知包括國防部。另外,政府也正在研擬新的更嚴厲懲罰手段,打擊受外國政府支持的網路入侵美國關鍵基礎設施行動。
川普政府一直面臨壓力,要展現嚴肅看待危及國家安全的網路威脅,尤其是情報單位指稱莫斯科構成的威脅。最近幾個月,一些國會議員提出質疑,認為美國發動網路攻擊首要負責單位網路司令部回應如俄羅斯干預美國選舉這類企圖的能力,被層層官僚作業綁手綁腳。
透露消息的官員說,國家安全顧問波頓四月一上任即著手撤銷這項前朝政令。該政令多年來一直被批評使得制定網攻計畫時涉及太多單位,妨礙重要行動進行,導致政府部門反應遲鈍。去年三月才卸任的國安會反恐資深主任蓋爾策(Joshua Geltzer)說,川普此決定可能給予軍方新權力,「允許他們在國內執行任務」,這一點也令人關切。
(自由時報)
--
一帶一路駭的? 東南亞網路間諜急增
資助駭客 鎖定倡議國
美國資安公司火眼(FireEye)十五日公布報告,指中國政府資助的駭客正鎖定涉及「一帶一路」倡議的公司與國家,加強網路間諜活動,馬來西亞可能是主要目標。專家警告,北京正藉此暗中監視其他國家和企業,並且打壓質疑中國的異議聲浪。對此,中國與大馬當局都尚未作出回應。
火眼警告,中國在東南亞的網路間諜與駭客活動正在增加,中國還涉嫌鎖定白俄羅斯、馬爾地夫、柬埔寨、歐洲外交使館及非政府組織。火眼揭露,中國間諜組織特有的惡意程式,於二○一七年底鎖定與「一帶一路」有關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多個中國間諜組織使用名為「Toysnake」的惡意軟體,以電郵釣魚鎖定多個歐洲外交使館。
白俄柬埔寨 也淪目標
火眼全球情報作業負責人喬伊斯指出,在馬來西亞最近重新評估參與「一帶一路」後,其遇駭風險加劇,涉及「一帶一路」中兩百億美元「東海岸銜接鐵道」計畫的任何大馬企業和機構都可能成為遇駭目標。大馬首相馬哈地本週批評與中國簽署的是「不平等」協議,他定於十七至二十一日訪中尋求撤案。
火眼也指控,中國駭客組織「TEMP. Toucan」正嘗試攻破馬國公共及私人機構。該組織入侵柬埔寨政府機構及政治團體系統,干預該國大選。另外,中國網路間諜組織「Roaming Tiger」也正鎖定白俄羅斯,中國正於當地興建其在歐洲的最大工業區,受美國制裁的「中興通訊」也是投資者之一。
收集大數據 打壓異己
對此,英國智庫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學者霍夫曼分析,除了監測大型項目或收集資訊之外,中國可能還希望利用數據收集打壓相關國家內的質疑聲浪,控制特定國家的辯論與思考。中國海外電子商務平台、孔子學院、電信網路、運輸公司、飯店、財務支付機構及物流公司等,都可能透過網站後端將資料傳送回中國的分析中心。
除了火眼,美國資安公司「未來紀錄」(Recorded Future)也指出,一群駭客使用中國清華大學內的電腦,鎖定美國的能源與通訊公司,並在阿拉斯加州州長華克五月組團訪中前後鎖定該州政府。清華大學校方駁斥上述指控不實,中國國防部則未回應。
(自由時報)
--
印度南部喀拉拉省百年洪災 至少87死
印度南部喀拉拉省連續降大雨超過一周,釀成洪災及土石流,至少造成八十七人死亡,是該省歷來最慘重的洪災。暴洪水位持續上升,印度氣象局發布紅色警戒,印度總理莫迪指示國防部動員三軍救災。
目前正值印度雨季,但雨量太驚人,喀拉拉省的卅九座水壩中,有卅五座已達警戒水位,必須洩洪,為歷來首見。十六日上午發生一場土石流,造成七人罹難,十五日也發生一家九口遭土石流活埋。
雖然喀拉拉省政府已撤離十五萬人至一千餘座避難中心,但可能仍有許多民眾被山洪及土石流淹沒,或是受困於洪水來不及撤離,死亡人數恐繼續增加。
洪災重創喀拉拉省各地的大眾運輸,大水漫進科欽國際機場,使機場關閉至十八日,多列火車路線也停駛。該省第二大城科契的地鐵系統停擺,據稱蒙塔鎮一輛載有八十二名遊客的巴士受困。
喀拉拉省上次遭洪患重創是一九二四年,當時大雨連下三周,淹沒多個城市。
莫迪十六日推文表示,喀拉拉省省長維賈揚當日一早致電求援,他已指示國防部長加快救援任務。陸軍自浦那和博帕爾調派部隊,海軍出動廿一支小隊,空軍也派出直升機載運受困民眾與傷患。
(聯合報)
--
福島核災工人遭剝削 聯合國關切
聯合國獨立調查專家指出,日本政府為清理福島核災而雇用的數萬名工人,可能面臨被剝削的風險,工人中包括移民和遊民等弱勢族群,可能不知自己面臨暴露於輻射的危險,聯合國要求日本政府改善此問題。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二○一六年有四萬六千三百八十六人受雇核災清理工作。而「日本放射線從事者中央登錄中心」統計,自二○一一年核災後至二○一六年的五年間,約有七萬六千九百五十一人曾受雇清理工作。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些工人因為經濟困難而從事這個一般人不願做的工作,他們可能遭欺瞞,不知道工作環境的危險性,在訓練及防護上也不夠充分。專家在調查報告中指出:「我們同樣關切,他們暴露於輻射中,對生理及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
核災清理工程由大包商承包,再轉包給多個小包商,其中許多小包商根本不具相關經驗,可能誇大工作的好處,侵害工人的權利。
調查報告還指出:「這些工人經常暴露於侵害人權的危機中,被迫在健康與收入間作出選擇,他們的處境是消費者和政策制定者都能看到及改變的。」
(聯合報)
--
土耳其解危機 找上歐洲盟友
在土耳其與美國深陷僵局之際,土耳其總統厄多安開始在歐洲與中東爭取盟友,試圖減輕里拉的貶值壓力。土國財長阿爾巴伊拉克( Berat Albayrak)16日也排除實施資本管制的可能性,帶動里拉匯價盤中回升3.1%。
阿爾巴伊拉克16日與國際投資人舉行電話會議時表示,抑制通膨並縮減經常帳逆差仍是優先要推動的政策,他也說資本管制並非政策選項。厄多安同日也將與法國總統馬克宏通話,他15日已與德國總理梅克爾通話,並取得卡達承諾投資150億美元。
先前慘遭重創的里拉16日連續第三天走升,盤中升值3.1%,報5.7660里拉兌1美元,未受來自美國的利空衝擊。白宮已揚言,無論被土耳其拘留的美籍牧師布朗森獲是否獲釋,美國都不會撤銷針對土耳其貨物的懲罰性關稅。
厄多安主動與歐洲接觸,顯示他為了應付美國壓力,已準備修復過去因外交摩擦而產生的緊張關係。
德國是土耳其最大貿易夥伴國,但厄多安去年指控梅克爾政府的手法有如納粹,使兩國外交關係陷低潮。
知悉梅克爾想法的人士透露,德國希望土耳其能避免金融崩潰與陷入混局,且已計劃邀請厄多安9月底赴德國進行國是訪問。
對梅克爾來說,土耳其這個北約盟國若陷入經濟危機,可能危及土耳其接納敘利亞難民的意願,進而導致難民大舉湧入歐洲。
卡達承諾投資土耳其150億美元,則是為了回報厄多安去年在卡達外交風暴的力挺。當時以沙烏地為首的九國陸續與卡達斷交。卡達表示,融資方案將以「計畫、投資與儲蓄」的形式提供給土耳其,但未詳述細節。
(經濟日報)
--
波蘭歐洲議員選制修法不利小黨 總統否決
波蘭總統杜達今天否決國會已通過備受爭議的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選舉規則改革法案,因修法恐造成所有波蘭小黨基本上沒有機會進入歐洲議會。
杜達(Andrzej Duda)在公共電視台發言表示:「我拒絕簽署這份法案,並將它送回國會重新評估。…這份修正案將造成一大部分波蘭民眾在歐洲議會沒有代表。」
杜達說,改革法案根本上縮限政黨進入歐洲議會的可能性,導致波蘭人投票意願降低,並迫使小黨必須結盟。
這份法案是波蘭保守派執政黨法律正義黨(PiS)所提出,7月已在波蘭國會通過,只差杜達簽署就能生效。
2015年底開始執政至今的法律正義黨表示,選舉改革將簡化現行複雜選制,並有助提高人口較少區域的代表性。
然而,在野黨指控法律正義黨藉由修改選舉法,提高自身在明年歐州議會選舉的得票率。
根據波蘭參議院專家的說法,修法將造成得票率達16.5%的政黨才能派代表進入歐洲議會。反觀歐洲法律設定的門檻只有5%。
而在波蘭,只有法律正義黨和自由派的公民議壇(Civic Platform)兩政黨,得票率確定能達到16.5%的門檻。
(中央社)
--
斷橋搜救進入第3天 義政府準備對營運商開戰
義大利民粹派政府今天做好準備要向港口城市熱那亞(Genoa)塌落高架橋營運商開戰;在此同時,渴望在瓦礫堆中尋獲倖存者的搜救工作進入第3天。這起意外造成數十人喪命。
地面搜救人員在推土機和起重機之間費勁穿梭,試圖在延伸相當長的莫蘭迪橋(Morandi Bridge)廢墟中尋找生還者。這座橋14日塌落,導致約35輛轎車和數輛卡車摔落45公尺到橋下的鐵道上。
消防官員吉西(Emanuele Gissi)表示:「我們昨晚運氣不好,沒找到任何人。我們還在尋找能夠藏匿不論活人或死人的孔洞。」他並說,瓦礫堆並不穩固,導致搜救作業「相當危險」。
「我們嘗試切割從橋上掉落的大型水泥石塊,然後用起重機移開,再派搜救犬進去(搜尋)。接著我們的人員會試圖查看是否有任何令人鼓舞的跡象。」
義大利政府將這起悲劇歸咎於負責經營和維修全國近半數公路的Autostrade per l'Italia公司。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今天表示,斷橋意外至少已奪走38條人命。
內政部長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昨天指出,死者包括年齡分別為8、12和13歲的兒童;另有更多人下落不明。另有16人在意外中受傷。
死者中,有3人是住在義大利的智利人,並包括4名法國公民。
義大利政府已宣布,熱那亞地區進入長達1年的緊急狀態,將提撥500萬歐元協助重建。
(中央社)
健康
運動後腳踝痛 小步行走防惡化
不少民眾打完籃球或羽球,後腳踝會出現痠痛情況,有時走路時還會感覺到疼痛,醫師說這有可能是足踝後側的阿基里斯腱痠痛,要避免發生這項情況,建議運動前應充分拉筋、熱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籃球、羽球等一些需要跳躍的運動,跳躍時須用到腳踝後方的脛後肌腱、腓腸肌鍵及阿基里斯腱,其中,阿基里斯腱最大且需承擔最大的力量,因此,運動後也容易感到痠痛。
武俊傑說,若運動後阿基里斯腱出現痠痛,應多休息,如發現後腳踝出現些微腫脹,應懷疑阿基里斯腱有輕微發炎症狀。此時,應先冰敷,每次約10分鐘,冰敷時如皮膚覺得太冰,都可適當休息,每天約冰敷3次,當腳踝消腫後,再開始用40℃的熱水熱敷,直到不適症狀緩解。
武俊傑說,後腳踝疼痛期間,走路時每步步伐距離應縮短一點,切忌大步行走,以防拉扯阿基里斯腱,導致症狀惡化。
(蘋果日報)
--
放射碘治療甲狀腺癌 女性生育無虞
「放射碘治療之後可以懷孕嗎?」這幾乎是每一個年輕女性罹患甲狀腺癌後被建議使用放射碘治療,最擔憂的事,台中榮總核醫科醫師強調,採用放射碘治療絕對不會對女性懷孕造成危害,已有3名病人治療完整清除甲狀腺癌,並成功生下寶寶。
32歲的鍾小姐前年1月摸到頸部有腫塊,警覺就醫後確診罹患甲狀腺癌第一期,切除雙側甲狀腺後,進行2次放射碘治療,同年10月完成療程後不久就傳出懷孕好消息,今年7月已生下寶寶,正在坐月子。
台中榮總核醫科醫師林宜瀞指出,甲狀腺癌病人在甲狀腺完全切除後,或發現可能癌症復發或轉移,就需要放射性碘-131清除殘餘甲狀腺組織,做根除性治療,依病情給予不同劑量的放射碘,可吸收消除甲狀腺癌細胞,再經排洩到體外,治療效果佳。
病人如果服用高劑量的放射碘,貝他射線在身體內射程短,消除甲狀腺癌細胞,加馬射線則會射出身體外,臨床可偵測碘在體內分佈,了解病人癌症復發或轉移的可能性,但也可能造成周遭人員受到輻射,因此必須在特殊設計、有鉛隔離的同位素治療病房隔離數日,等達到法定安全暴露數值,才能離開。
林宜瀞說,法國針對甲狀腺癌病人接受放射性碘療法調查,不論男女都不會傷害生殖腺體,我國追蹤1萬多名生育年齡的甲狀腺癌女性病患,分析孕程及新生兒狀況,也不會增加母親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胎兒自然流產、畸胎、早產等機率。
林宜瀞表示,甲狀腺癌可能與家族病史、早期接受放射腺有關,大多數是病因不明,也提醒甲狀腺腫大幾乎是良性,不用過於驚慌,但仍要進一步檢查,甲狀腺癌經手術和放射碘治療後,10年復發率僅約5%。
(自由時報)
--
水果當正餐吃 糖尿病友血糖狂飆
76歲黃姓老翁患有糖尿病,最近天氣悶熱沒胃口,竟連續4天以水果果腹,結果出現倦怠、拉肚子,到急診室求診,才知血糖飆到870mg/dl,約是常人的7倍,幸及早發現就醫,否則恐有生命危險。
豐原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正修表示,水果不能當正餐食用,因水果的果糖進到體內,會造成人體葡萄糖的輸出增加,導致血糖升高。
黃姓老翁患有糖尿病,平常皆按時服用藥物控制,以為這樣再吃水果也不會影響血糖,一連4天將水果當成正餐食用,結果造成身體脫水、倦怠、拉肚子,血糖也飆到870mg/dl,林正修說,如再拖延就醫,恐導致酮酸中毒,影響生命安全,經住院治療1週後,目前血糖已恢復在可控制範圍內。
豐原醫院營養科代理主任鄭秀英表示,糖尿病患者正常的水果量是1天2份,如5顆荔枝為一份、8分之1片鳳梨為一份、1根小香蕉為一份,可挑選2種水果在同一天吃,一天如果吃了20顆荔枝等於吃一碗飯量,血糖也會跟著飆升。
林正修說,夏天不少民眾因吃不下飯,將水果當正餐吃,加上水果美味,難免一下吃太多,導致血糖不穩就醫,為有效控制血糖,當令水果還是要適量為宜。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