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1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180811

高通投資換免罰234億 公平會2委員怒辭

全球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涉濫用獨佔地位,去年遭我公平會祭出234億元天價罰單,此案昨大翻盤,公平會宣布和高通和解,除已繳的27.3億元罰鍰,剩餘金額只須在台投資。公平會和經濟部稱有利我5G產業發展;但高通競爭對手、手機晶片廠聯發科怒轟對台灣競爭力有負面影響,更有2名公平會委員不認同和解請辭,批公平會「自廢武功」。



高通因擁有專利技術,獨霸行動通訊晶片市場,卻以此對同業要求訂定限制條款、採取「不簽署授權契約就不提供晶片」等手段,直接或間接阻礙其他業者競爭,遭多國政府調查和裁罰。公平會去年10月祭出史上最高罰鍰234億元,高通隨後向法院聲請停止執行並提行政訴訟。

逆轉案成史上首例
不過此案昨逆轉,公平會宣布與高通和解,原處分以和解內容代替,是史上首例。公平會委員洪財隆說,高通已繳27.3億元罰鍰,同意剩餘罰鍰轉為對台5年產業投資,該投資案將達7億美元(約215億元台幣),罰鍰加後續投資約240億元,將高於原處分罰鍰,「和解條件,台灣是立於不敗之地。」
去年公平會審裁罰案時,委員會表決以4比3通過,但主張裁罰的委員銘傳大學財法系教授顏廷棟、台灣大學農經系教授張宏浩,近日陸續請辭回校任職,公平會現僅剩5名委員,據了解,本周三公平會委員會議中,因主委未投票,和解案以4比0通過。

「公平會自廢武功」
顏廷棟與張宏浩原任期到明年1月,有讀者昨向《蘋果》爆料,指2人因無法接受與高通和解而提早請辭。2人昨晚證實此事,顏批以投資換取裁罰是「莫名其妙」,在法院沒判決原處分是錯的之前,公平會就自廢武功,繼續擔任委員沒意思。張坦言他離開的確與該案有關,公平會裁罰高通有理,他不想參與和解審查,對和解結果也不以為然,但尊重公平會決定。
公平會解釋,高通案若訴訟將曠日廢時,對台灣產業不利,此案要考量社會脈動和產業需求,否則就變成「恐龍」。公平會指,高通也承諾在訂價和待遇上提供非歧視待遇,並要向公平會報告執行情形;若未依合約執行,將走商業仲裁由法院認定。

「只有強權沒公理」
高通昨發聲明,表示很高興拋開訴訟,達成對雙方有利的共識。經濟部表示,預期此案可加速5G推動、市場拓展,有利手機與網通業者。
有業者認為,高通承諾在台投資「只是在買贖罪券」。與高通有競爭關係的本土晶片大廠聯發科表示,不認同這樣的結果,批公平會未能堅持維護公平競爭的執法立場;而高通承諾投資7億美元,遠低於聯發科在台投資的2000億元,憂心和解案對台灣5G產業發展與全球競爭力有負面影響。
資深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貼文痛批:「痛心疾首啊,這種對方目前通輸的案子,我們居然讓步和解了,那我們的聯發科以後怎麼辦?」《今周刊》顧問、產業專家林宏文也悲嘆「只有強權、沒有公理」,罰金與投資完全是兩碼子事,而且投資金額剛好只比罰金多一點點,讓人有「欺人太甚」的感覺。

高通挨罰與和解事件資訊
★挨罰緣由
.全球手機晶片大廠高通擁有專利技術,在行動通訊標準基頻晶片市場具獨佔地位,卻拒絕授權晶片競爭同業並要求訂定限制條款、採取不簽署授權契約就不提供晶片等手段,以不公平方法直接或間接阻礙其他業者參與競爭
★開罰金額
.公平會去年10/11以違反《公平交易法》開罰高通234億元,創該會對單一公司最高罰鍰
★訴訟進度
.高通向智慧財產法院聲請停止執行、提出行政訴訟,判決未出爐前,今年已繳27.3億元罰鍰
★和解內容
.公平會與高通達成訴訟和解,同意高通可不繳剩餘罰款,但餘額須在台進行5年的產業投資方案,包含5G合作、新市場拓展、與新創公司及大學合作、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

高通砸215億投資 台拼5G發展

高通早在2016年就開始5G戰場卡位較勁,5G(第5代無線通訊技術)技術領先業界至少1至2年時間,去年遭公平會重罰後,無預警停止與工研院5G合作,如今和解,並承諾投入7億美元(約215億元台幣),全力協助台灣發展5G,可望恢復並擴大各項合作。

高通搶先發表5G毫米波天線模組,明年可應用在手機上。另高通與宏達電等均有合作。資料照片
高通先前與台灣廠商的合作計劃包括工研院5G小型基地台、經濟部合作的4G+/5G行動網路技術與物聯網產業鏈,以及華碩、宏達電等代工廠在5G數據晶片的策略合作。
產業人士分析,就高通專利授權模式,的確對台灣晶片廠商造成不公平競爭,但借助高通技術,可讓台廠供應鏈躋身5G大聯盟。
5G可以更快速度傳輸更大量數據,未來隨著和解之後降低授權門檻,加上5G技術擴展至PC、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自駕車以及人工智慧(AI)相關應用,高通等於全面布局,在5G全方位領域中,可謂執牛耳。

擁專利授權市場優勢
在未來5G大戰中,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華為都不想缺席,但高通5G技術和進度同步領先,5G毫米波天線模組已搶先在今年亮相,而最大的籌碼就是坐擁全球手機電信市場半壁江山的客戶群。
研調機構調查顯示,2035年5G產業將在全球創造12.3兆美元(約360兆元台幣)產值,等於美國消費者在2016年的全部支出,且全球價值鏈將創造3.5兆美元(約100兆元台幣)的產出。
高通過去以CDMA專利橫掃天下,收取被暱稱為高通稅的專利費。以國研院科政中心「通訊產業關鍵專利資訊平台」資料顯示,若單看晶片廠商提報的1000多件專利,近8成皆為高通持有,足見高通在基頻晶片市場與標準必要專利(SEPs)授權市場中的優勢。
5G時代到來,高通雖仍是領頭羊,但業者考量無法獨大,也選擇開放5G專利,不再依循CDMA時代的專利綑綁路線,手機和平板製造商毋須為採用高通5G通訊許可,支付額外費用,等於對各市場監管機關釋出友善態度。

高通與台灣5G合作概況
★小型基地台
.與工研院、合勤控旗下合勤科技、盟創科技、中磊等宣布共同發展5G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新技術
★設計實驗室
.經濟部簽署合作備忘錄,加速推動台灣建立 4G+/5G行動網路技術與物聯網產業鏈,設立5G測試實驗室與技術團隊,投入百萬美元,縮短台灣OEM、ODM廠商進入市場時間
★手機晶片
.與台灣手機ODM廠商宏達電、華碩均有合作

與蘋果纏訟 捲多間台廠官司

高通近年時運不濟,不僅在多國踢到反壟斷鐵板,與大客戶蘋果(Apple)纏訟,還一度面臨博通(BROADCOM)惡意併購,自身對荷蘭恩智浦半導體(NXP)收購案,更淪美中貿易戰砲灰而宣告破局。
蘋果去年初在美中兩地提告,指控高通壟斷市場並超收專利金,高通隨即反訴蘋果多個產品專利侵權,連鴻海、和碩、緯創、仁寶等供應商也捲入其中被告。即使如今與我公平會和解,與台廠的官司仍然繼續。

受蘋果權利金爭議影響,高通專利授權事業收入銳減,拖累整體營收持續下滑,認列反壟斷相關罰金和訴訟開支更衝擊獲利,股價疲弱不振。新加坡半導體廠博通乘虛而入,去年11月發起惡意併購,直到今年3月美國官方介入逼博通放棄,高通才解除危機。
高通執行長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厲行整頓並分散業務觸角至物聯網等領域,今年初裁員1500人,削減多達10億美元(約307億元台幣)開支,上季獲利大有起色,財報和財測優於預期,帶動近月股價反彈,今年來表現由黑翻紅,上漲1.66%。

被中國開鍘 乖乖繳錢不上訴

高通近年遭多國反壟斷制裁,其中中國開罰60.88億元人民幣(276億元台幣)、南韓處以1.03兆韓元(302億元台幣),雙雙刷新兩國反壟斷罰款最高紀錄,歐盟也祭出天價9.97億歐元(356億元台幣)罰款,惟高通持續在南韓、歐盟上訴,在中國卻選擇接受不上訴。

高通近年被反托辣斯指控包括不當排擠競爭對手、拒絕或限制授權其他晶片製造商標準必要專利,以及強迫手機製造商為他們不需要的專利支付權利金等。
2015年2月,中國發改委結束14個月調查,對高通開出60.88億元的人民幣反壟斷罰款,高通竟未上訴,乖乖繳錢並調整專利授權方式。
不到2年,南韓公平交易委員會也在2016年12月對高通開罰1.03兆韓元,指控其濫用市場主宰地位,目前高通仍在上訴中。
歐盟執委會今年1月對高通開罰9.97億歐元,理由是高通違反歐盟規定收買蘋果,要求蘋果僅使用高通晶片,而高通已提起上訴。

(蘋果日報)
--
與高通和解 公平會︰把罰鍰轉成GDP

原處分罰鍰234億 降為27.3億
公平會昨宣布,已與美商高通公司達成訴訟和解,將原處分的二三四億元罰鍰降為二十七.三億元;高通則提出六大承諾,且未來五年將投資台灣逾七億美元(約二一五億台幣),包括5G合作、新市場拓展、新創公司及大學合作,並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

公平會表示,高通擬投資台灣逾七億美元,加上已繳二十七.三億元罰鍰,合計已超過二三四億元罰鍰;透過降低罰鍰轉為實質投資,把罰鍰轉成GDP、甚至創造GDP,有助促進台灣經濟利益,也有助於台灣半導體、5G及行動通訊產業發展。

公平會去年十月以高通在行動通訊晶片市場具獨占地位,對我國業者構成不公平競爭為由,重罰二三四億元,創下史上最高罰鍰;高通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在智財法院調解下,前天下午達成訴訟和解,為公平會首次與被處分廠商訴訟和解。

公平會委員洪財隆表示,針對裁罰案與高通展開五次會談,基於產業發展與國家利益考量,決議以和解代替處分,接受高通提出的行為改正方案及產業合作方案,高通在全球的商業模式,透過行為改正已足以消弭原先公平競爭疑慮。

高通6大承諾 重新協商授權條款
高通提出六大承諾,包括與我國手機製造商重新協商授權條款,協商期間不能拒絕晶片供應,且對我國廠商給予其他國家的相同待遇;其中,針對台灣晶片供應商,高通也同意晶片供應商要與其簽約會以無歧視原則對待,也不再簽署獨家交易的折讓約定,高通五年內須向公平會報告與廠商協商情形。

另,高通承諾以五年期產業方案對台灣進行投資合作,包括5G合作、新市場拓展、新創公司及大學合作,並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且將與公平會、經濟部及科技部緊密配合以落實投資。公平會認為,值此5G面臨商轉的關鍵時刻,台灣ICT產業發達,透過和解將可強化高通在台的產業合作。

公平會︰若有爭議 訴諸商業仲裁
外界質疑,如果高通投資沒有到位怎麼辦?洪財隆表示,在和解筆錄都有載明,若未來在產業合作出現爭議或未執行,將訴諸商業仲裁。

至於從「沒有和解空間」到訴訟和解的轉折為何?洪財隆說,主要考量訴訟曠日廢時,也增加國內產業與高通對投資環境的不確定因素,「我們也不是神,特別是跟產業發展連結性這麼高的案子,我們也不是恐龍,可以完全不理會外界變動及外界聲音」。

對於聯發科質疑公平會與高通和解,不僅未要求元件層級的授權,也未調整整機收費的權利金模式;洪財隆則指出,這是高通核心商業模式,若這樣要求只有訴訟一途,且高通後續也會個別跟國內廠商協商。

600_277.jpg (600×481)

加碼投資取代罰鍰// 高通助我5G 趕上2020收成年

公平會昨天宣布,與全球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就專利權行使爭議案達成訴訟和解,罰鍰由二三四億元降到二十七.三億元,高通則承諾未來五年在台灣投資逾七億美元。經濟部表示,高通將把罰鍰轉為投資,包括五G合作、新市場拓展、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等,目前了解投資金額約二四○億元,未來合作面向將更寬廣,有利台灣五G趕上二○二○年「收成年」,搶占市場先機。

公平會去年十月對高通祭出天價罰鍰,導致高通與台灣官方合作進度中斷,包括工研院與高通五G小基站合作中斷等,業界估計可能讓台灣五G進度落後至少一年半,趕不上二○二○年五G全面商用化的收成年,如今疑慮可望解除。

承諾5年內 投資台灣240億元
經濟部技術處長羅達生表示,預料未來與高通合作主要是架構在產品技術工程上,希望台廠在五G下一世代的智慧終端裝置上能分享高通資源,有更好的技術與更快的產品開發速度,能較其他產品更早打入高通生態鏈的市場體系與行銷通路,提高台廠網通與設備商產品優勢,搶得市場先機。

羅達生指出,五G生態系相當大,未來將有許多智慧終端支持各種應用,包括穿戴式裝置、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車聯網等,都需以晶片為核心進行開發。公平會與高通和解,雙方關係就更有穩固基礎,對台灣網通廠未來發展新產品有正面影響。

在台成立營運、製造工程中心
另外,美中貿易戰升溫,台灣網通廠紛紛規劃回台投資,此時與高通恢復關係,也是整體產業發展的良機。羅達生表示,高通已規劃在台成立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代表將有完整技術支援體系,相關採購業務也會在台,而台廠有意返台作深度製造研發布局,可望緊密扣合產生互利效果。

至於高通先前與工研院合作五G小基站部分,經濟部表示,已規劃終止,但原因與罰鍰較無涉,主因高通基於布局需求,擬終止在小基站方面的晶片計畫;目前該計畫已有其他合作對象,並未延遲,但若高通恢復這方面開發計畫,也願意繼續洽談合作。

對於高通案和解後對手機廠商權利金的影響,經濟部表示,公平會未來會定時查核,就產業角度而言,雙方協商條件包括之前對不合理條款改善、協商期間不得拒絕晶片供應、不得有歧視待遇等,高通未來授權制度將更公平透明,也有利台廠發展。

高通︰全力助台發展5G

公平會宣布與高通和解後,高通發表聲明指出,高通向台灣智財法院提起的訴訟宣告終結,未來將專注協助台灣發展無線通訊及5G科技。高通主導多媒體部門的工程技術副總章建中表示,這對台灣絕對是正面,和解是雙贏。

強調與台是合作關係
章建中強調,高通與台灣不是競爭關係,中國與高通才是競爭關係,中國一直想要擁有高通的技術、亦敵亦友;但台灣不是,台灣跟高通是合作關係,高通是台積電的客戶,華碩跟宏達電是高通的客戶,在產業鏈關係上高通也有角色,聯發科則是高通的競爭對手。

章建中說明,中國政府介入希望高通做技術轉移,但台灣政府從頭到尾都沒插手,因為台灣是民主社會,要是中國也是民主社會,高通就不覺得中國是敵人了。他說,此次和解條件要求高通重新協商授權條款,手機製造商跟高通關係也會改善。

高通表示,將與手機被授權人就高通行動通訊標準必要專利(SEP)進行議約;此等和解條件並未要求於元件層級進行授權或設定特定權利金相關條款,而是著重於確保對被授權人及SEP權利人有利的善意協商承諾。

高通執行副總裁暨高通技術授權總裁Alex Rogers說:「很高興跟公平會拋開訴訟,達成對雙方有利的共識。縱使立場不同,這項和解解決了公平會的疑慮,也是立基於高通與台灣的商業合作關係。高通再次承諾,將以公平和互信原則授權智慧財產權,在訴訟的不確定因素去除後,更能專注雙方合作,以支援台灣無線產業並快速發展5G科技。」

未改正就和解》聯發科不滿︰對產業負面影響

高通與公平會達成訴訟和解,與高通是競爭對手的聯發科透過股市觀測站抗議,強調「對此結果本公司不能認同」,訴訟和解的結果,將對台灣5G等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與全球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

聯發科表示,高通因涉違反包括「公平交易法」在內的法規,陸續在全球被主管機關依法處分,各國際大廠及台灣相關廠商也對高通提起訴訟。

聯發科指出,公平會就高通的違法行為,已於去年十月給予處分,但公平會於高通未依處分改正其違法行為時,即與高通達成訴訟和解,將原處分完全廢棄,不僅未要求元件層級的授權,也未調整整機收費的權利金模式,未能堅持維護公平競爭的執法立場,「對此結果本公司不能認同」。

聯發科強調,該公司對台灣的高科技研發投資及製造採購金額每年均超過二千億元,同時創造超過九千個高階研發工作機會,而且聯發科也是台灣未來5G等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廠商,高通案訴訟和解將對台灣5G等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與全球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

學者︰善用高通資源 推動前瞻研發

對於公平會與高通和解,工研院表示,非常樂見此一結果,未來將配合台灣產業發展,繼續尋求雙贏的合作機會。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指出,高通的5G技術將是智慧機械等領域的底層技術,透過建立技術可達到推動很多產業應用與新興場域應用,未來五年政府應善用高通資源,推動台灣新興產業發展與創新創業。

工研院︰繼續尋求合作機會
高通與工研院原本合作5G研發等案,去年十月公平會對高通祭出天價罰款後,雙方合作案暫停。對於工研院與高通的5G合作案是否重啟?工研院說,目前還不清楚,將待經濟部技術處與高通討論決定。

交大電機系教授吳誠文指出,公平會與高通達成和解,「應該是符合大家的期待」,高通對台灣而言,有不少供應夥伴,朋友成分遠多於對手成分,而且5G與AI(人工智慧)新技術領域,高通將是台灣重要合作夥伴;因此,建議競爭對手聯發科應該正面看待和解走向,「不能技不如人怪裁判」,應該跟高通既競爭也合作,多跟別人學習。

楊瑞臨也表示,高通承諾未來五年將在台灣擴大投資,高通在5G技術是領先者,又擁有眾多專利與手機客戶,未來台灣與高通應著重在前瞻研發合作,包括5G與AI如何應用在智慧機械、智慧製造、智慧工廠和智慧醫療等領域。

(自由時報)
--
投資換罰金 高通234億不罰了

公平會歷時近三年調查高通案,去年十月祭出二三四億元罰鍰,創下成立公平會以來最高罰款紀錄,但裁罰出爐十個月後,公平會昨天宣布與高通達成訴訟和解,原本天價罰鍰「適度調整」,換取高通六大承諾,以及未來五年投資台灣七億美元(約新台幣二一五億元)。

這是公平會史上首次訴訟和解,公平會委員洪財隆強調「是依法有據的和解」。高通因涉及不公平競爭與不當壟斷,在多國被處以巨額罰款,但目前只有台灣是在同意高通持續原有授權方式下,進行和解;且高通僅繳第一期罰鍰、約廿七億元,其餘一筆勾銷,也創下全球第一。

公平會昨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負責談判代表的委員洪財隆表示,考量訴訟程序曠日廢時,且台灣發展5G迫在眉睫,加上高通已提出具體承諾,決議以和解取代訴訟,目的是要求台灣產業發展最大利益。

高通也發出新聞稿指出,將在未來五年推動台灣產業方案,包括5G合作、新市場拓展、與新創公司及大學合作,並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

高通公司執行副總裁暨高通技術授權總裁Alex Rogers表示,這項和解直接解決公平會的疑慮,更立基於與台灣合作與長期以來商業關係的基礎。高通承諾,以公平和互信的原則,授權重要的智慧財產權。去除這些不確定因素後,可專注拓展雙方合作關係,支援台灣無線產業並快速發展5G科技。

洪財隆則強調,高通的行為承諾足以消解原處分的反競爭疑慮,對台灣帶來投資、人才養成和國際聯結,「利益超過原本罰鍰」。

至於雙方和解處理方式似與中國大陸、南韓、歐盟不同,洪財隆說,這是外界的誤解,中國大陸和高通有和解,也有處分,南韓則仍在訴訟中,全球並非多國已對高通進行處分。對於如果高通若未履行承諾,該如何處理,洪財隆說,公平會會訴諸商業仲裁。

外界也質疑,公平會去年公布處分前,高通有意協商,為何處分確定後十個月,才作出與高通和解的決議?洪財隆說,因為高通之後提出的協商方案更完整,更理解台灣產業的需求,過程中,公平會透過經濟部等和業者溝通,高通相應做出承諾,最終才會作出和解的決議。

新聞眼/高通案輕輕放下 台廠恐成棄子

高通長年濫用壟斷地位已成為國際公認事實,在各國都對高通開罰時,公平會天價重罰高通案卻峰迴路轉,創下與處分對象訴訟和解首例,而高通從濫用壟斷地位的慣犯,搖身成為承諾在台投資的友商,看在國內同業眼中直呼不能理解。

目前正值美中貿易大戰,美國鎖定打擊「中國製造二○二五」,說穿了在產業上就是在意5G與AI(人工智慧)被大陸超越。面對這場惡戰,包括日本、南韓、歐盟等全球產業都在尋求支點,高通案原本有機會成為台灣手中的好牌,未料公平會態度前倨後恭,還沾沾自喜拿罰款換投資,自失立場。

台灣在這波美中貿易大戰,自詡「也是棋手」,但從公平會的和解案,再觀察我國近期所有政經戰略,只見反中擁美,簡直幫高通下棋,卻忽略了在兩岸、東亞特有的產業競合關係中,台灣應該抓住機會,強化產業地位發揮關鍵角色。

但從公平會與高通和解內容來看,明顯偏向美商高通,長年被高通打壓的IC設計龍頭聯發科,反成為被自家主場出賣的「棄子」。

經濟談供需法則,講究競爭與合作;就算在政治上為了對抗中國,一再向美示好,但如果連在經濟產業上也抱美大腿,連國內廠商的利益都不顧,恐捨本逐末。

目前全球五大手機廠中,蘋果、三星都發展自家晶片,剩下三家是陸廠,陸廠中也有業者自行開發晶電,但聯發科長年與大陸業者維持良好關係,正值美中貿易戰,如今有機會成為支點,政府卻甘為高通馬前卒,叫聯發科如何是好?

經濟部:台廠聯手高通 取得先機

公平會宣布與全球IC設計大廠高通達成和解,經濟部昨天表示,這項轉折的結果「對產業很有幫助」,尤其有助台廠提前建立5G網通設備的產業生態系,取得市場先機。

但公平會和高通達成和解,意外引來聯發科等大廠跳腳,直稱不能接受。

經濟部高層表示,聯發科是此一領域的台灣之光,也還有其他和高通存有競爭關係的台廠,這些廠商如果有需求,「我們當然也會給予協助」,但純就這次和解的結果來看,經濟部重視的,是可以為整體產業帶來的效益,並認為這些效益,一定會比罰鍰金額要來得好得多。

針對未來5G應用與商機,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指出,高通是全球知名晶片大廠,在5G開發上掌握許多關鍵技術,對於系統商、營運商影響甚巨,台灣業者若能與其合作,在技術研發上可以獲得更多支援,帶動產業發展;藉由此次和解,台廠可望優先取得與高通合作的機會,建立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穿戴裝置或車聯網等產業生態系。

羅達生也強調,高通在全球各國布局廣泛,尤其是在網通設備上,高通擁有健全的合作體系,也有利於台灣廠商拓展市場行銷通路。

至於先前高通中斷和工研院在5G小型基地站的合作項目,羅達生說,主要是高通在營運策略的考量,才決定終止雙方合作,與罰鍰並無關聯,整體計畫仍持續發展,政府也已洽詢其他國際大廠合作的可能性。

他強調,透過與高通更深更廣的合作,帶動更多國內外公司擴大投資台灣,藉由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提升彼此在半導體、行動通訊及5G技術發展等方面的國際競爭力。

反和解請辭…2前委員批公平會自廢武功

反對和高通和解的公平會前委員張宏浩、顏廷棟昨天均表示,反對和高通和解的立場「始終沒改變」;顏廷棟對和解提出沒有正當性等三點質疑,認為這樣做是自廢武功、莫名其妙。兩人並創下公平會史上因為個案而請辭委員的先例。

主張裁罰高通的張宏浩已在七月一日回到台大農經系任教,同樣支持裁罰的顏廷棟,也在八月一日回到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任教。兩人原向學校借調期間是到明年一月,但卻在五月間宣布請辭,提前回到學校,顏、張兩人昨天接受訪問時表示,請辭委員是生涯規畫,但是和高通案也有關係。

對於公平會宣布和高通和解,張宏浩表示「尊重」,但他主張裁罰的立場也「始終如一」;至於全案逆轉過程中是否感受到高層施壓?顏廷棟則說,儘管他也懷疑,但沒有證據,因此不能這樣講,只能就事論事。

張宏浩說,調查兩年半多,處分書寫了一千二百多頁,處分決定沒問題,與世界各國作法一致,到現在為止,他仍不覺得妥協是很好的方案。

張宏浩說,國外一般和解都是在處分前進行,因主管機關無實質把握,會請對方提出和解方案,高通的案子,公平會處分前已公開說過否決和解,因此才處分。另外,若是行政訴訟後打不下去,也有和解空間,但這個案子是第一個已進行處分才和解,國際上類似作法很罕見。

他指出,高通的商業模式全球都很類似,各國也處理和裁罰過,他覺得處分是合理,且站得住腳,但很多人都不願意探討案子公平交易的問題,只看產業發展。公平會設立的目的是維護市場競爭秩序,但高通案,公平會在原處分沒有問題下,竟然以投資換取裁罰,這是「莫名其妙」,也缺乏正當性。

其次,「公平會角色扮演混淆」,公平會是負責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的,卻為了產業發展而進行和解。

顏廷棟則說,如果說當初裁罰是錯的,被法院判決撤銷也可接受,但在法院沒有判決原處分是錯之前,公平會就自廢武功。

高通授權金架構未變 聯發科:影響台灣5G競爭力

公平會裁罰高通大逆轉,聯發科昨天以重大訊息發布聲明稿強調,對和解結果不能認同,認為將對台灣5G等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與全球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

聯發科原本期待公平會重罰的同時,比照其他國家,要求高通改變專利授權金架構。但從昨天結果來看,晶片廠雖可向高通要求簽訂標準專利協議,可是高通可以不同意,不存在任何意義。

聯發科透過聲明稿表示,高通因涉違反包括公平交易法在內的競爭法規,陸續在全球被主管機關依法處分,各國際大廠及台灣相關廠商亦對高通提起訴訟。

聯發科認為,公平會去年十月處分高通違法行為,然而在高通未依處分改正違法行為時,即與高通達成訴訟和解,將原處分完全廢棄。

在公平會與高通的和解結果中,未明確要求高通授權給台灣供應鏈。聯發科認為,公平會不僅未能要求晶片層級的授權,亦未調整整機收費的權利金模式,未能堅持維護公平競爭的執法立場,對此結果不能認同。

聯發科強調,該公司對台灣高科技研發投資及製造採購金額每年均超過二千億元,同時創造超過九千個高階研發工作機會,也是台灣未來5G等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廠商,此次訴訟和解,將對台灣5G等產業發展與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

這次和解內容,引起聯發科公開表達反對立場,主要是公平會去年的裁罰中,原本要求高通與晶片競爭同業或手機製造廠增修或新訂專利技術授權契約。

中國大陸發改委當初重罰高通九點七五億美元時,還要求高通對專利授權金打六五折;而南韓對高通開出一點○三兆韓元、大約是八點五億美元罰款後,也要求改變專利授權金採整機計價模式,回歸晶片計價。

(聯合報)
--
投資取代重罰 高通、公平會和解

公平會昨(10)日宣布與高通達成訴訟上和解,原本處分234億元罰鍰「適度調整」,換取高通作出六大承諾,以及未來五年投資台灣7億美元(約新台幣215億元),已繳納的27.3億元罰鍰則不再爭執。這是公平會史上首次訴訟期間和解,公平會委員洪財隆強調「是依法有據的和解」。

公平會昨日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由負責談判代表的委員洪財隆做出上述宣布。洪財隆表示,考量訴訟程序曠日費時,且台灣發展5G迫在眉睫,加上高通已提出具體承諾,因此決議以和解取代傳統訴訟,目的是要求台灣產業發展的最大利益。

公平會記者會後,高通隨即發出新聞稿指出,將在未來五年推動台灣產業方案,包括5G合作、新市場拓展、與新創公司及大學合作,並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高通將與公平會及其他台灣官方機構緊密配合,以落實上述方案及投資。

高通公司執行副總裁暨高通技術授權總裁Alex Rogers表示,這項和解直接解決公平會的疑慮,更立基於與台灣合作與長期以來商業關係的基礎。高通承諾,以公平和互信的原則,授權重要的智慧財產權。去除這些不確定因素後,可專注拓展雙方合作關係,支援台灣無線產業並快速發展5G科技。

洪財隆則強調,高通的行為承諾足以消解原處分的反競爭疑慮,對台灣帶來投資、人才養成和國際聯結,「利益超過原本罰鍰」。

至於此和解似與中國大陸、南韓、歐盟處理方式不同,洪財隆說,這是外界的誤解,中國大陸和高通有和解,也有處分,南韓則仍在訟訴中,全球並非多國已對高通進行處分。

洪財隆進一步指出,去年10月對高通裁罰新台幣234億元,有其環境背景因素,高通隨即提出行政訴訟,但訴訟過程涉及領域包含專利、授權,及產業發展,相當複雜。

況且,公平會對高通的裁罰集中在3G、4G傳統領域,但台灣5G行動通訊發展現正面臨商轉關鍵期,高通在5G通訊領域擁有優勢與領先地位,因此希望透過和解,由高通承諾投資與擴大產業合作,幫助台灣產業發展。

photo.php (340×438)

高通、公平會和解 業界憂牽動蘋果下單

公平會與高通達成和解。手機供應鏈認為,蘋果不惜全面更換手機晶片供應商,對戰高通,如果「敵人的朋友也是敵人」,公平會厚愛高通的和解,後續不無可能牽動蘋果對台廠供應鏈的釋單,潛在影響有待觀察。

高通是全球專利授權金模式最成功的企業之一,主要分為銷售晶片和專利授權兩大業務。其中,專利權金業務雖占營收三成左右,獲利占比卻高達六成,也是近年高通在全球各地法律戰烽火連天的源頭。

最重要的一役則是大客戶蘋果的專利授權金訴訟。因高通積欠約10億美元款項,蘋果狀告高通、且拒繳專利授權費。高通轉而在美國控告鴻海、緯創、仁寶及和碩等蘋果代工廠,要求支付蘋果積欠的授權費。

雖外界多認為英特爾的效能不及高通,蘋果仍不惜更換零件,意圖逼高通讓步。手機供應鏈認為,公平會做出對高通有利的結果,是否引來蘋果的不滿,連帶影響供應鏈的釋單,須保持關注。

高通、公平會和解 聯發科不認同結果

公平會裁罰高通案出現大逆轉。聯發科昨(10)日透過重大訊息發布聲明稿,強烈表達「對和解結果不能認同」態度,並強調這會對台灣5G等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與全球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

聯發科原期待公平會重罰高通,或比照其他國家,要高通改變專利授權金架構或新訂技術授權契約。但聯發科表示,從結果來看,晶片廠雖可向高通要求簽訂標準專利協議,高通也可以不同意,若無法約束高通,和解沒有任何意義。

聯發科強調,高通因涉及違反包括公平法在內的競爭法規,陸續被各國主管機關依法處分,國際大廠及台灣相關廠商也對高通提起訴訟,但高通未依處分改正違法行為,公平會就達成訴訟和解,廢棄原處分。和解的結果,也沒有明確要求高通調整對台灣供應鏈的授權金機制。

聯發科認為,公平會不僅未能要求晶片層級的授權,亦未調整權利金模式,沒有堅持立場,將對台灣5G等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與全球競爭力,產生負面的影響。

公平會兩委員主張裁罰高通 為個案請辭

已請辭返校教的前公平會委員張宏浩、顏廷棟昨(10)日表示,他們反對和高通和解的立場「始終沒改變」;顏廷棟對和解提出沒有正當性等三點質疑,認為這樣做是自廢武功、莫名其妙。兩人並創下公平會史上因為個案而請辭委員的先例。

主張裁罰高通的張宏浩已在7月1日回到台大農經系任教,同樣支持裁罰的顏廷棟,也在8月1日回到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任教。兩人原向學校借調期間是到明年1月,但卻在5月間宣布請辭,提前回到學校,顏、張兩人昨天接受訪問時表示,請辭委員是生涯規畫,但是和高通案也有關係。

對於公平會宣布和高通和解,張宏浩表示「尊重」,但他主張裁罰的立場也「始終如一」;至於全案逆轉過程中是否感受到高層施壓?顏廷棟則說,儘管他也懷疑,但沒有證據,因此不能這樣講,只能就事論事。

張宏浩說,調查了兩年半多,處分書寫了1,200多頁,處分決定沒問題,與世界各國作法一致,到現在為止,他仍不覺得妥協是很好的方案。張宏浩說,國外一般和解都是在處分前進行,因主管機關無實質把握,會請對方提出和解方案,高通的案子,公平會處分前已公開說過否決和解,因此才處分。另外,若是行政訴訟後打不下去,也有和解空間,但這個案子是第一個已進行處分才和解,國際上類似作法很罕見。

他指出,高通的商業模式全球都很類似,各國也處理和裁罰過,他覺得處分是合理,且站得住腳,但很多人都不願意探討案子公平交易的問題,只看產業發展。

photo.php (335×363)

高通、公平會和解 洪財隆是幕後推手

公平會對高通的裁罰案出現大逆轉,幕後的推手,正是代表公平會發言的公平會委員洪財隆。洪財隆認為,達成和解案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說服公平會內部的同仁。經濟日報提供

去年10月公平會以濫用獨占,對高通祭出234億元的史上最高罰鍰,當時委員會議是以4:3一票之差通過裁罰,三名委員並出具不同意見書,其中之一就是洪財隆。

公平會重罰高通後,爭議不斷,連經濟部也出面幫高通說話。就在今年3月底、4月初,此案出現了轉折,公平會委員會議推派洪財隆擔任和高通的談判代表,內部敏感人士已嗅到全案可能出現大翻盤的氛圍。

行事風格積極的洪財隆一肩扛起,四處蒐集高通的相關資料,閱遍主要國家和高通「過招」的相關案例,以求「知己知彼」。

洪財隆曾任民進黨政策委員會副執行長、中國事務部主任,外界因此質疑,和解案是否有來自府院高層的授意,對此,洪財隆說,沒有來自上層施壓,「基本上我們也不是神,這是一個合議制」。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8/11/2/5114941.png&x=0&y=0&sw=0&sh=0&sl=W&fw=450&exp=3600

高通案為何出現大逆轉? 關鍵三原因

高通案大逆轉,公平會委員洪財隆表示,基於智財權法院考量公共利益、高通作出的行為承諾足以消弭原有的反競爭疑慮,及產業發展三大理由,和高通達成訴訟上和解。

洪財隆指出,產業投資包合5G合作、新市場拓展與新創公司及大學合作,並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

洪財隆表示,產業投資方案及承諾投入資金,有助提升台灣半導體、行動通訊及5G技術發展,及整體經濟利益與公共利益。

公平會強調,原處分要求高通在處分後應本於善意及誠信對等原則與晶片競爭同業及手機製造商進行協商,並停止反競爭疑慮行為,而高通在訴訟上和解所提出的行為承諾,足以達到原處分維護自由公平競爭規制目的。

高通作出的行為承諾包含:本於善意重新協商授權條款、協商期間不拒絕晶片供應、行動通訊SEP授權的無歧視待遇、對台灣晶片供應商的待遇、不再簽署獨家交易的折讓約定、定期向公平會報告執行情形。  

一、本於善意重新協商授權條款:台灣手機授權製造商如認為與高通的專利授權合約中有被迫同意且不合理授權條款,高通承諾將本於善意重新協商,就重新協商條款的爭議,台灣手機授權製造商與高通可另行協議採取其他如法院或仲裁的中立爭端解決程序。

二、協商期間不拒絕晶片供應:在重新協商或爭端解決程序期間,台灣手機授權製造商如繼續履行其供應及授權合約義務,並本於善意進行重新協商,高通同意不會終止或威脅終止供應行動數據機晶片予製造商。

三、行動通訊SEP授權之無歧視性待遇:高通承諾就其行動通訊SEP授權方案,將對條件相當的台灣手機製造商與非台灣手機製造商給予無歧視待遇。

四、對台灣晶片供應商之待遇:高通同意經台灣晶片供應商要求,將提供一合約。該合約約定,如高通未先就行動通訊SEP請求項向晶片供應商提出依公平、合理且無歧視(FRAND)的授權條款,高通不得本於任何行動通訊SEP請求項對該晶片供應商提起任何訴訟。

五、不再簽署獨家交易之折讓約定:高通承諾在與晶片客戶的晶片供應合約中,不再簽署任何以客戶同意獨家採用高通行動數據機晶片為條件,而給予權利金折讓約定;及不再以該晶片客戶的全部晶片採購有一定比率是向高通採購,作為契約的授權金折扣或權利金折讓約定的條件。

六、定期向公平會報告執行情形:高通承諾在五年期間內,每六個月就行為承諾的執行情形向公平會進行報告,如高通與台灣手機製造商或台灣晶片供應商完成增修或新訂契約,也將在簽署該等契約後30日內向公平會進行報告。

(經濟日報)
--
公平會與高通和解 234億罰鍰降為27.3億

公平會今天宣布與高通達成和解,高通在我國涉及不公平競爭的234億元罰鍰降為27.3億元,高通承諾五年內將在台灣投資7億美元(約台幣215億元),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

公平會去年以高通在行動通訊晶片市場具獨占地位,對我國業者構成不公平競爭,處以234億元罰鍰,創公平會對單一公司的最高罰鍰紀錄。高通從今年初起分批繳交罰鍰,迄今已繳納27.3億元。

公平會上午宣布,基於公共利益,公平會和高通已於智慧財產法院合議庭達成訴訟上和解。公平會委員洪財隆表示,高通除了承諾給予台灣業者公平與無歧視的待遇,並同意不爭執已繳納的罰鍰,承諾以五年期產業方案投資台灣,項目包含5G合作、新市場拓展、與新創公司及大學的合作,並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

洪財隆表示,關於高通將罰鍰轉成投資的承諾,雙方在和解筆錄中都寫得相當清楚,若未來在產業合作上出現爭議或沒有執行的話,將走向商業仲裁。

公平會此次與高通達成和解,外界質疑公平會有自政府高層的壓力,洪財隆說,訴訟曠日廢時,再加上此案的經濟性連結那麼高,「我們(公平會)不是神,也不是恐龍,可以不理會外界的聲音」。

(聯合晚報)
--
高通案達成和解 經部:5G合作可望有更大空間

公平會今天宣布,與美商高通就專利權行使爭議案達成和解;經濟部表示,後續將與高通進一步討論產業合作投資方向,不只侷限於小型基地站,在5G研發上可望有更大合作空間。

公平交易委員會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與高通(Qualcomm)於智慧財產法院合議庭試行和解下,就去年處分有關專利權行使爭議案,達成訴訟和解。高通承諾不爭執已經繳納的新台幣27億3000萬元罰鍰,公平會也接受高通的行為改正承諾與5年的產業投資合作方案。

高通同時發布新聞稿表達支持台灣發展5G意願,表示將與相關機構緊密配合,落實5G合作、新市場拓展、與新創公司及大學的合作,並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

經濟部次長龔明鑫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經濟部對這次和解表示歡迎,也很願意與高通持續緊密合作,後續將與高通討論產業投資合作計畫。龔明鑫也說,由於公平會是獨立機關,經濟部並未介入和解過程,僅依公平會要求提出相關資料。

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對中央社記者表示,公平會後續應會找經濟部及科技部等相關部會與高通開會,確定後續進行方式,經濟部也會全力支持配合;但目前正在進行的5G小型基地站研發工作是否會繼續與高通合作,仍要視高通是否決定繼續開發晶片而定。

不過,羅達生說,高通在5G開發上掌握許多關鍵技術,未來運用可能涉及智慧終端裝置,將影響系統商、營運商的合作生態體系;台灣正好能藉由這次機會,與高通擴大討論在5G開發上的合作,為台灣開發的相關產品、系統,找到更多發展空間。

高通擁有相當多數的CDMA、WCDMA及LTE等行動通訊標準必要專利,也是CDMA、WCDMA及LTE各行動通訊標準基頻晶片市場的獨占業者,去年10月因涉壟斷遭公平會重罰234億元,創下公平會創立以來對單一公司最高罰鍰紀錄。

針對未來在5G專利技術上是否可能再遭遇高額授權金問題,羅達生表示,既然本案是因公平會對高通授權制度有疑慮,這次達成和解後應該有所調整;龔明鑫則說,目前在5G合作上尚未遇到這類問題,合作方式及授權項目未定,須待後續有具體成果再釐清。

(中央社)
--
高通案和解 罰鍰剩1折 2公平會委員憤請辭

公平會昨日表示,基於產業發展利益,已與美商高通公司於智慧財產權法院合議庭訴訟和解,高通原先須繳的234億元罰鍰不須再繳、不爭執已繳納的27億3000萬元,意味天價罰款遽降至27.3億元。然而兩位公平會委員卻因無法認同和解憤而去職,強調公平會應該是維持市場秩序的機關,卻用不罰錢當作誘因吸引高通投資,根本是本末倒置。

罔顧業者權益 聯發科受害最大

業界人士也正反兩面,但不少業界認為,法律與產業發展是兩件事,法律歸法律,產業歸產業,不能用來交換,政府為了留住高通,營造外商來台商投資形象,罔顧國內業者權益,與高通在晶片競爭激烈的聯發科,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外,國內手機業者未來恐持續遭到高通收取不合理權利金疑慮。

美商高通公司因拒絕授權晶片給同業等手段違反公平法,106年遭公平會裁罰234億元,創下公平會最高罰鍰紀錄,截至目前為止,高通已付出27億3000萬元的罰鍰。

高通承諾 5年在台投資7億美元

公平會表示,考量到產業與經濟發展等公共利益,決定與高通和解,高通做出多項承諾保障台灣相關產業發展,包括協商期間不拒絕晶片供應、對台授權有無歧視性待遇、不再簽署獨家交易折讓契約、5年間每6個月定期向公平會報告執行事項,同時承諾5年間將對台投資7億美元,並設立台灣營運與製造工程中心,若高通不履行承諾將以商業仲裁處理。

不過,前公平會委員顏廷棟、張宏浩因無法認同高通案和解,在日前突然辭職。

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教授顏廷棟表示,無法認同公平會對高通案的和解決議,他認為公平會應是維持市場競爭秩序的獨立機關,如今公平會卻以「衡酌產業發展需求」為由,與高通和解,令他無法接受。

他認為,若裁罰有不當之處應訴諸法院,但公平會、法院都沒有發現任何不當;台大農經系研究所教授張宏浩直言,此案件掌握高通確切犯罪事實,處分並沒有問題,且大陸、南韓也對高通有所處份,「台灣跟其他國家的狀況沒有不同」。

張宏浩指出,國際間鮮少有處份後和解的狀況,通常應走行政訴訟途徑,他說「台灣是國際間少見案例」。顏廷棟表示,取消裁罰後市場競爭秩序是否回歸公平不得而知。

獨立機關 應維持市場秩序

顏廷棟、張宏浩一致認為,公平會這樣的獨立機關,卻以取消裁罰換取高通對台灣的投資,似乎不是主管機關該做的,顏廷棟說「怪怪的,不太有正當性」;張宏浩說「公平會該做的應該是糾正市場秩序,而不是以產業發展利益為重」。

對此公平會委員洪財隆表示尊重每位委員想法,畢竟每個人對於法律的理解都不相同。洪財隆認為,公平法、競爭法都只是一個手段,產業發展也是很重要的問題,公平會不能置身事外,另外該案專利授權在法律上各方面都還有疑慮。

b01a00_t_01_03.jpg (656×511)

不滿公平會未堅持公平執法 聯發科怒批 不利台灣5G產業

針對公平會宣布與高通達成訴訟和解,我國晶片大廠聯發科昨嚴詞發表聲明,對此案未能堅持公平競爭執法立場表示不能認同,更認為此次訴訟和解,將對台灣5G相關產業發展與全球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專家也呼籲,官方接下來與高通談合作案要有細膩規畫,做好市場區隔,避免傷害與其有競合關係的聯發科,才能介接引導台灣的產業發展。

公平會宣布與高通達成和解,高通提6大承諾,未來5年將投資台灣逾7億美元。聯發科昨日發布重大訊息,指高通因涉違反公平交易法規,在全球都被處分,但我公平會與高通達成和解,不僅未要求元件層級授權,亦未調整整機收費權利金模式,對此案未能堅持維護公平競爭的執法立場不能認同。

不滿未調整手機收費權利金

聯發科強調,對台灣的高科技研發投資及製造採購金額每年均超過2000億元,同時創造超過9000個高階研發工作機會,聯發科技也是台灣未來5G等相關產業發展重要關鍵廠商,該公司認為此次訴訟和解,將對台灣5G等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與全球競爭力,產生負面的影響。

對此,不具名產業分析師說,聯發科與高通有競合關係,官方在樂觀期待未來我5G產業發展同時,也應該注意接下來合作案不要傷及台灣企業。以聯發科來講,其在5G晶片的布局重點在智慧手機與車聯網兩項,官方在與高通技術合作上,就要儘量避開。

產業分析師建議,經濟部、國發會與科技部接下來與高通談合作要有細膩規畫,才能介接引導高通我們產業發展,又不傷害重要台廠企業。

法律歸法律 產業歸產業

對於公平會與高通和解,不僅聯發科跳腳,半導體業者也認為,法律歸法律,產業歸產業,兩者不應交換。

業者指出,高通過去以手機整機收取專利授權權利金,是在全球引發爭議的焦點。特別是一支手機除了基頻晶片外,還有記憶體、面板與鏡頭等,高通將記憶體這些零件也一併計入收取權利金的母數,並不合理。

不僅大陸與韓國紛紛對高通處以巨額罰款,並要求改變權利金收取模式,蘋果也為此與高通纏訟多時。高通壟斷案,在大陸不僅支付罰金,並同意採用新的授權辦法。業者表示,公平會未堅持高通調整整機收取權利金的模式,即與高通和解,國內手機廠未來恐將持續遭到高通收取不合理的權利金,不利國際競爭。

b03a00_t_01_05.jpg (656×462)

新聞透視-公平會縱容 投資代替懲罰

高通裁罰案最終以「以投資代替懲罰」,雖然經濟部大喊對產業發展有幫助,但是在高通沒有調整整機權利金收取方式下和解,某種程度有「縱容」優勢業者繼續壟斷之嫌,讓本土企業無法在在合理競爭中發展。此外,此案也讓高通在這場陸美貿易戰中轉移合作對象,避開風險,讓人嗅出在這場貿易大戰中我方似乎有討好美方意味。

高通的壟斷在其他國家也被處罰,但對比大陸罰了高通234億台幣,高通不但同意支付且願意調整專利授權方式,我們這次的以投資代替不必繼續罰錢,確實對高通「友善」許多。

維護市場競爭秩序的公平會這次也從兼顧產業發展考量,自然有受到經濟部堅持和解對我5G發展產、產業布局最有利聲音影響。但我方除了這層考量,其實不要忘記,高通也希望藉和解案在陸美貿易大戰中脫身動機。高通過去很在乎大陸市場,但在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大打科技冷戰下,高通剛好可藉此轉移合作對象。

此時,公平會對高通釋出善意,使得這個和解案在這場貿易戰中,讓人嗅出有向美國示好意味。

另外,從和解案消息一出,與高通有競合的晶片龍頭聯發科立即跳腳,怒批這對台灣5G產業發展有負面影響看來,確實不如經濟部所說的全然對產業是正面幫助。因此公平會同意234億罰鍰轉成高通對台5年215億台幣投資,某種程度是縱容業者壟斷交易秩序,也可能妨礙本土產業競爭壯大的機會。

經部樂觀 有助台廠搶占市場

對公平會與美商高通達成訴訟和解,經濟部一片樂觀氣氛,直說對產業「非常有幫助」,認為藉由這次和解,雙方會「更有穩固關係」,讓5G的網通業者、運營商、AR穿戴裝置等生態系建立,提早獲利。工研院更認為對我「5+2產業」發展有直接幫助。

經濟部技術處長羅達生表示,這次和解高通提出5年產業合作,高通在合作優先順序配置上,以台廠為優先,有助於我AR、VR穿戴裝置、車聯網等產業生態系建立起來,產品能早一點進入市場。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研究總監楊瑞臨也肯定:「真的是要鼓掌!因為高通可以幫我們很多忙。」。他說明,高通與英特爾是唯二兩大5G無線通訊晶片廠家,而高通布局非常廣,跟很多國際級企業都有合作,也有自己的生態系,在智慧醫療方面高通有「高通生命」公司。高通可以掌握國際產業機密與趨勢脈動,幫台廠打入國際產業鏈。

楊瑞臨指出,未來3、4年,5G在會有很不一樣的面貌,包括應用、服務多元性等,對「5+2產業」中的智慧機械、亞太矽谷與生技醫藥都將大有幫助,其中智慧工廠、智慧醫院、物聯網等都要用到5G。

羅達生說,高通是全球最大知名晶片供應商,未來5G會扮演關鍵角色,影響智慧終端裝置與很多應用發展,對系統營運商生態鏈起關鍵作用。如果能在5G產業生態系有更深更廣合作,讓我相關技術支援上獲得更多支援,將帶動產業發展。

除了在5G架構上有助台廠技術與開發,羅達生認為,在行銷通路上,以高通廣泛布局各國營運商,有利於我廠商市場的開拓。

對於高通承諾的5年期產業合作方案,包括5G合作、新市場拓展、新創公司及大學合作,設立台灣營運及製造工程中心等,經濟部表示,等公平會邀請後,會展開與高通的洽談,屆時會有具體合作方式提出。

壟斷慣犯 陸重罰60億人民幣

因涉嫌壟斷,高通曾在世界多國吃過罰單。2015年2月,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對高通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處以人民幣60.88億元的罰款,這一數額創造了大陸反壟斷罰款最高紀錄。在反壟斷調查過程中,高通公司主動提出一籃子整改措施,同時表示將繼續加大在大陸的投資。

大陸發改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指出,高通公司在其擁有CDMA、WCDMA和LTE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組合的市占率為100%;CDMA、WCDMA和LTE無線通信終端基帶晶片的市占率也超過50%,具有絕對市場支配地位。CDMA和 WCDMA是指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運用的3G標準,LTE則是中國聯通、電信以及移動三家運營商的4G標準。

高通在大陸濫用市場支配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收取不公平的高價專利許可費,二、搭售非無線標準必要專利許可,三、在基帶晶片銷售中附加不合理條件。

除了全盤接受高額的罰款外,高通也承諾進行整改,內容主要包括:一、對在大陸境內銷售的手機,由按照整機售價收取專利費改成按整機售價的65%收取專利許可費;二、將向購買高通專利產品的中國企業提供專利清單,不再對過期專利收取許可費;三、不再要求我國手機生產企業將專利進行免費反向許可;四、在專利許可時,不再搭售非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五、銷售基帶晶片時不再要求簽訂一切不合理的協定。

外媒披露,2014年高通全球首席執行長史蒂夫·莫倫科普夫至少3度赴北京交涉﹔高通全球CEO率領7至8個副總裁5次到發改委接受詢問﹔高通甚至還動用包括美國財長、美國商務部長等美國高級官員遊說,並拜見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主任汪洋等高層。

(中國時報)
--
髮夾彎! 公平會、高通大和解 天價罰款234億變27億

公平會處分高通案,由史上最高罰鍰、逆轉為史上首次「和解」案!公平會昨(10)日宣布,已與高通公司達成訟訴和解,公平會以罰鍰234億降為27億3千萬元的代價,換得高通未來5年在台投資7億美元(約新台幣215億元)的承諾。高通也在雙方和解後發布新聞稿表示,未來將專注拓展雙方合作關係,支援台灣無線產業並快速發展5G科技。

除7億美元投資外,高通也同時作出包括:重新協商授權條款、協商期間不拒絕晶片供應、授權無歧視待遇、對台灣晶片供應商提供公平、合理無歧視的待遇、不再簽署獨家交易之折讓約定,以及未來5年內定期向公平會報告執行情形等6項行為承諾。至於已繳納27億3千萬元罰金,公平會不予返還。

公平會委員洪財隆指出,訴訟程序一般都曠日廢食,而5G發展迫在眉睫,在獲得高通投資與行為承諾下,為有效降低不確定因素,委員會決定接受智慧財產法院合議庭的和解調解。

他還說,高通的原處分案本來就有不少爭議點,但是和解後,「我們重視競爭疑慮的部分,高通作出了行為承諾,就結果來看,是對產業有利的,是公平會史上首次基於公共利益的訴訟和解。」

洪財隆所指的爭議點,是公平會去年10月對高通作出處分案時,7名委員意見相當分歧,最後投票表決,以4比3一票之差通過裁罰。事後高通提出行政訴訟,與工研院的5G合作案也因此喊停,經濟部也一度槓上公平會。

今年在智財法院「試行和解」下,從4月到8月經五次協商,雙方達成「訴訟和解」的共識,但必須經過委員會的決議。然而,8月8日委員會議時,當時主張對高通開罰的兩名委員張宏浩、顏廷棟已請辭回校任職,因此,7名委員包括主委在內只餘5位委員,最後在無人反對、4人贊成,主委沒有投票的情形下,無異議通過。

公平會解釋指出,委員會即使只有5位委員,還是依法有據,而請辭的兩位委員任期是到明年1月底,要等到明年2月1日才能補。洪財隆進一步指出,高通案涉及的層面很廣、也很複雜,與產業發展的連結很高,委員之間雖然有很激烈的討論過程,但最終是合議制。

從史上最高罰鍰逆轉為史上首次和解案,過程中是否有來自高層與外界的壓力?洪財隆說,公平會獨立機關的形象牢不可破,但不是說獨立機關就獨立於社會脈動之外、不理會外界的變動,「我們也不是神、也不是什麼都不CARE,如果那樣會變成恐龍!」

a01a00_t_02_02.jpg (656×944)

高通被輕放 聯發科轟不公平

高通(Qualcomm)先前遭受公平會重罰234億元,但公平會昨(10)日宣布與高通達成和解。對此,高通競爭對手聯發科重砲抨擊指出,公平會未要求高通將元件層級授權,將對台灣5G等相關產業發展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

公平會昨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已與高通在智慧財產法院達成和解,並將原先的234億元罰鍰撤銷,已繳納的27.3億元也不予以返還,也就代表僅象徵性裁罰27.3億元,以換取高通在台投資7億美元。

國內IC設計龍頭聯發科對此結果表達強烈抗議,指出公平會就高通之違法行為,雖已於2017年10月予以處分,但現在卻未要求高通改正違反壟斷的行為,就與高通達成和解,同時將原判決結果完全廢棄,且政府既未要求元件層級之授權,也未調整手機整機收費的權利金模式,未能堅持維護公平競爭的執法立場,對此結果該公司無法認同。

聯發科認為,此次和解之結果,將對台灣5G等相關產業的整體發展與全球競爭力,產生負面影響。

業界人士指出,高通在台灣推動的5G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是為了彌補5G訊號傳遞衰減用途,看似商機廣大,但關鍵晶片組技術依舊被高通掌握。

業界人士認為,高通與台灣合作的小型5G基地台產品,台灣究竟能吃下多少利潤,屆時是否又走入另一個系統廠模式,被高通收取權利金、只能獲取微薄利潤的窘境?因此本次高通與公平會達成和解,對台灣未來的5G發展效益能否如高通所述,後勢有待觀察。

外界先前認為,高通受到公平會裁罰恐對台灣減少投資,但事實上聯發科在台灣投資也不亞於高通。聯發科強調,公司對台灣高科技研發投資及製造採購金額每年均超過2,000億元,同時創造超過九千個高階研發工作機會。此外,聯發科也是台灣未來5G等相關產業發展的關鍵廠商之一。

新聞分析-未謀定而後動 公平會窘態畢露

公平會先前裁罰高通234億元,昨(10)日卻案情大逆轉,雙邊宣布達成和解,祭出的天價罰鍰也幾近勾銷。外界認為,公平會當初祭出與歐盟、中國大陸開罰水準相當的天價罰鍰,不僅經濟部不挺,業界大老也不解,如今態度180度轉彎,又激起高通對手聯發科的不滿,在在顯示公平會對高通案未能謀定而後動,才會淪落至「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窘境!

在中國大陸剛擋掉高通併購恩智浦案之際,公平會輕縱高通,難免讓人聯想是對美中貿易戰的一種政治表態。而從兩位主罰派公平會委員選擇辭職抗議、聯發科大反彈來看,公平會為了不當「恐龍」獨立機關而選擇政策髮夾彎,顯然也無法說服「自己人」。

事實上,公平會去年10月以高通違反公平交易法為由,根據高通近7年來在台灣晶片銷售利益及授權金收益計算出234億天價罰鍰後,即曾引發經濟部及產業界譁然,經濟部當時對此裁罰金額發表聲明指出「深感憂慮」。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仁寶董事長許勝雄也對於裁罰公式感到不解。許勝雄當時指出,台灣與中國大陸、韓國環境不太一樣,裁罰並非不合理,但必須要有合理根據才行。言下之意是,高通是該罰,但是要罰這麼重,台灣政府如何讓人心服口服?

事實上,高通在全球陸續遭到中國大陸、歐盟及韓國等政府以反壟斷方式開罰,其中大陸開罰約276億、南韓祭出302億元、歐盟罰金更高達356億元。觀察各大市場狀況,大陸是僅次美國的最大消費市場,南韓擁有全球前三大手機品牌,歐盟也同樣擁有廣大消費市場,當地政府皆有強勁理由保護當地市場發展及自身企業。

外界認為,裁罰並非不可,但必須找出強有力的證據及理由,且開罰金額合理,才能讓被罰廠商乖乖就範。若以公平會本次開罰高通案例,最初是經濟部不挺、產業界不解,最後又與被罰廠商和解,搞得自己窘態畢露,實非大家所樂見。

不過再回頭看高通本身,被世界各地裁罰的理由,多是質疑該公司收取授權費的方式相當不合理。高通過去以自身技術領先對手自重,讓手機廠商僅能乖乖交錢買單,不過隨著聯發科、三星及華為等廠商技術追趕,高通領先幅度正逐步縮小,以前張牙舞爪的氣勢恐怕也得逐漸修正,才不會到處去踢到人家的鐵板。

和解換高通投資 經部:有利半導體、資通訊業

公平會宣布與美商高通在專利權行使爭議案達成和解,經濟部表示,未來將緊密配合公平會落實高通5年對台投資7億美元的產業合作方案,預期這將有利於高通與台灣半導體、資通訊產業供應鏈加深合作關係,帶動更多國內外公司擴大投資台灣,提升半導體、行動通訊及5G技術發展等方面的國際競爭力。

經濟部昨(10)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技術處處長羅達生表示,樂見公平會與高通案能達成和解,由於公平會是獨立機關,與高通的合作計畫沒有事先告知經濟部,因此尚未知具體細項,但公平會後續應會洽詢經濟部、科技部一起推動這些合作案。

羅達生坦言,公平會先前向經濟部徵詢意見時,經濟部就台灣產業推動的各種政策角度提出看法,「有提出台灣產業與高通合作的可能機會」,但因為尚未確認公平會與高通議定事項,無法確定是否有參考當初經濟部給的建議。

由於高通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供應商,羅達生表示,未來的合作可加速5G推動時程,高通可以透過提供技術資源,大幅提升台灣業者競爭力,也有利行銷通路,市場拓展有互利的地方,有利網通業者;對於手機廠商,羅達生也預期「有所助益」,但他也強調,未來還要看高通如何與其他國內手機廠商溝通,可以把過去以往不合理的條款變得更透明。

針對5G人才部分,羅達生認為,將來5G相關產業需求人才增加,如果能與高通進一步合作,可望加強產業發展力道,「雖然尚未討論具體方式,但經濟部會積極促成」。

羅達生強調,台灣產業一向希望跟國際廠商保持夥伴關係,尤其像高通這種布局廣泛的知名大廠,更是應該爭取合作的對象,對高通來說,也可以透過這次和解機會,加深與台灣合作的關係,擴大市場占有率及影響力,提升彼此在半導體、行動通訊及5G技術發展等方面的國際競爭力,與台灣整體經濟利益與公共利益互利共榮。

(工商時報)

社會

離譜檢警輕縱擄童犯 全民驚恐42小時 被罵翻才逮人

路邊抽菸的男子突然衝上前,一把抓住小女孩的書包,小女孩整個人被提起雙腳懸空,媽媽急得猛喊「救命啊!」男子勒住女孩脖子,媽媽用盡全身力量與對方人肉拔河,只想搶回女兒。女孩的淒厲哭聲引來路人關注,幾名英勇民眾一擁而上攔下惡匪,結束這場猶如「小燈泡案翻版」的當街擄童驚魂記。

周姓男子(30歲)在北市內湖當街強擄7歲女童,所幸被民眾救下,但檢警接獲報案,居然認為周犯下的只是輕罪,也不是現行犯,未將周移送偵辦,讓周四處趴趴走長達42小時。等到新聞播出猶如「小燈泡案」的犯案情節,加上民眾透過通訊軟體群組通報周的行蹤,全國家長陷入恐慌,大罵檢警縱放讓惡匪到處流竄,檢警驚覺事態嚴重,才於昨天下午緊急將周強制送醫。

大喊救命幸路人解圍
8日下午,吳姓婦人到安親班接回可愛的7歲女兒,母女倆手牽著手、聊著天走路回家吃晚餐,經過民權東路六段時,卻被在一家餐廳前抽菸的周姓嫌犯,突然伸手從後方抓住女童書包,他用力將女童整個人像布偶般抓起。
一見女兒被抓,她馬上緊抓女兒手,周竟伸手勒住女童的脖子,吳姓媽媽腦中閃過「小燈泡事件」,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媽媽的呼救引來路人注意,幾名路人從各個方向靠近,周將母女推倒在地,一名黑衣正義哥上前怒聲指著周嫌質問,一邊打電話報警,另名正義伯馬上開手機錄影存證,更有熱心婦人從對街跑來安撫嚇呆了的母女倆。
周原本打算離去,又突然向母女靠近,熱心民眾排成人牆阻擋,周還想硬闖,被推了一把後只好離開。眾人尾隨後向警方報案,警方也在附近找到周。

母驚「以為小燈泡案」
女童媽媽接受三立新聞採訪時,驚恐說:「他突然拉住我女兒的背包,然後勒住她的脖子,硬要把她拉走,那我拉住我女兒,他還是不放,我後來尖叫,尖叫完之後,後來我又喊了救命,才有路人過來幫忙。」
「蠻可怕,因為其實當下,他抓我女兒的時候,勒她脖子的時候,其實我腦中閃過的是小燈泡事件,因為一樣都在內湖,因為他勒著我女兒,我很怕他拿出兇器,去傷害我女兒,其實我非常非常的恐慌。」
民眾見義勇為攔下恐怖惡匪,但周向警供稱,因為誤認母女是他熟識的朋友,才會抓女童書包;警方認為,周已離開犯罪現場,不能算現行犯,請示士林地檢署檢察官後,依強制罪函送,周隨即離開警局。

檢被批不食人間煙火
周被警方放走後先後出現在北市及新北市,由於犯案手犯恐怖,加上「小燈泡案」影響,民眾已成驚弓之鳥。三峽地方多個群組都收到群組提醒,「我剛剛在三峽大仁路的美聯社門口看見這名男子,請大家注意身邊的小孩」。
眼見民眾怒火越燒越大,檢警昨找來僱用周嫌的體育運動休閒管理公司陳姓老闆配合,以交付薪資為由約周嫌在台大醫院附近見面,警方會同北市衛生局人員前往後,將他帶往三軍總醫院北投院區安置治療,並進行精神鑑定,但周嫌已在外面趴趴走42小時,讓全民陷入驚恐。
警政署統計,全國近10年來共發生114件擄童案件(年滿11歲兒童),兒童遭殺害人數更多達176人,對於檢警輕縱當街擄童嫌犯,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痛批,一個意圖擄童的人,竟只因非現行犯,隨便說「認錯人」就可以讓他離開,「是要放任他成功擄人才要抓人嗎?」「檢察官真的這麼不食人間煙火嗎?」

「非現行犯才未逮捕」
轄區士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吳怡明表示,考量周犯罪行為已結束,且已離開犯罪現場,不符合現行犯的構成要件,警方到場時,周自願配合調查且警方當時並未加以逮捕,才以函送方式處理。且周觸犯的應是《刑法》強制罪,最重僅可判3年,就算當晚被移送,也不符合羈押要件。

檢警處理擄童犯4大爭議
1.未詳盡採證
.警方未確實訪查10多位見義勇為的民眾,也沒調閱周遭監視器,才造成誤判,僅以一般妨害自由的輕罪處理
2.聽信嫌犯辯詞
.嫌犯辯稱「認錯人」,但警方未詳查,也未警覺嫌犯是否有再犯可能
3.嫌犯未隨案移送
.檢警雖認定非現行犯,但仍可以罪行影響嚴重為由,請嫌犯到地檢署說明,甚至向檢察官聲請拘票逮人
4.未做積極處置
.警方調查過程若懷疑嫌犯有精神問題,可依《精神衛生法》規定,強制將周嫌送醫

防止兒童遭擄注意事項
.別讓兒童落單
.教兒童別接受陌生人的飲料、餅乾或玩具
.教兒童勿理會陌生人問路或搭訕
.若遇陌生人尾隨,盡快到人多的地方或超商求救
.隨身攜帶哨子、警報器或辣椒水防身
.教兒童記住家人電話,緊急時大喊或撥打110

起底擄童犯 屢騷擾前女友 老闆發怒開除 助警逮人

救生員應是最值得信賴的生命守護者,竟當街把不認識的7歲小女孩,像布偶般拎起用力拉扯,周嫌這舉動嚇壞所有人,更引發社會輿論撻伐,他台南老家的鄰居驚訝直呼:「怎麼會舞這齣(舞,台語,意同『搞』)!」他的老闆也立即將他開除,「真的很過分,看到影像後連我都想打」,並協助警方逮捕周嫌。

周嫌(30歲)老家在台南市一處偏僻農村,父親早年曾做過油漆工作,也曾到台北生活,近幾年才回來老家務農,周嫌母親現從事外包清潔工作,鄰居說周嫌大學畢業後北上工作,這幾年很少回家。

在內湖大樓當救生員
2014年周嫌與前女友分手後,因經常騷擾前女友,對方據此聲請保護令,後他因經濟狀況不佳、就醫需費用等,找前女友索討交往期間借出的2至4萬元款項,被前女友控違反保護令。
一周前周嫌剛應徵上一家位於北市的體育運動休閒管理公司,被分派到內湖一處社區大樓當救生員,昨公司陳姓老闆說,周嫌應聘前,曾仔細查核周嫌的救生員執照,還探詢前東家,得到其「個性木訥,但說一做一」不錯的評價,沒想到錄用他才一周,竟做出當街擄童的離譜行徑。
陳老闆說,得知後馬上決定開除周嫌,看到周嫌擄童的監視器畫面後,「真的很想找人打他」,雖還是被內湖社區大樓管委會解除合約,但不會向周嫌求償,「現在只想跟這樣的人劃清界線,最好再也不要聯絡!」
事實上,周嫌在內湖社區擔任救生員前,去年曾錄取嘉義縣立游泳池106年試營運計劃的正取救生員,昨錄取他的嘉義縣布新國小總務主任陳靖鈞說,去年周嫌應徵時資料完整,行為正常、對答如流,獲錄取後要求他隔天到班,但隔天周嫌卻稱家庭因素無法上班,人也沒來了。
帶孩子在縣立游泳池上游泳課的家長,獲知北市內湖擄童的嫌犯差點就是該泳池的救生員,直呼:「幸好他最後沒來上班,不然就慘了!」另名家長也氣憤說,只是單純認錯人,絕對不會這樣拉小孩,「警方不應放過這樣的人!」
昨天《蘋果》走訪周嫌位於新北市三峽租屋處,鄰居表示他去年2月與友人搬來租屋,當時從事派遣工作,時常看他出門時衣服都是髒的,也不曾和鄰居打招呼,覺得周嫌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

鄰:最可憐還是父母
周嫌住家附近的彩券行老闆也說,以前周嫌幾乎每晚8、9時都會來店裡報到,但從來沒買過彩券,來的時候穿著總是不太乾淨,一人獨坐沙發吹冷氣,或幫手機充電,也不與人交談,直到深夜默默離開。
《蘋果》昨循線找到周嫌老家,是一處三合院祖厝,屋內無人在家,轄區警方也到場訪查,附近鄰居透露,曾聽說周嫌精神狀況有問題,周母擔心地四處求神拜佛,但其他狀況就不太清楚,「人家不說,鄰居也不好意思問太多」,感嘆「發生這種事,最可憐還是天下父母心」。

近期隨機傷害兒童案例
2016/03/28
.台北市兇嫌王景玉(33歲)持菜刀對行經的4歲女童小燈泡砍頸,造成小燈泡屍首分離當場慘死
2015/05/29
.台北市兇嫌龔重安(29歲)持水果刀潛入北投國小,躲在女廁內對8歲劉姓女童割喉致命
2012/12/01
.台南市兇嫌曾文欽(30歲)攜摺疊刀到遊樂場,隨機搭訕11歲方姓男童,誘騙至廁所內割喉殺害

草率蒐證 警竟信「認錯人」辯詞

警方逮捕擄童的周嫌,第一時間調查採證不夠詳盡,聽信其「認錯人」的辯詞,認為僅是一般妨害自由的輕罪,並認定周嫌非現行犯,未將他隨案移送,就讓他離開警局。但事後店家監視器拍到的擄童過程影片,在網路上瘋狂轉貼,造成民眾恐慌,輿論一面倒質疑有縱放人犯之嫌,警方才找衛生局背書,以周嫌有精神問題為由強制送醫,相關人員的處置顯有檢討的必要。

從監視器的影片,可看到周嫌當街擄童時狠狠拉扯女童,甚至還用手勒住女童頸部,任誰也不會相信這會是「認錯人」所做出的動作,警方當時就算未調閱到該影片,但現場10多位見義勇為民眾出面幫忙救人、斥責周嫌,如果警方進一步訪查現場目擊者,或許就不會輕率做出「人可離開、案子函送」的決定,讓宛如不定時炸彈的周嫌離開警局。
擄童影片不斷瘋傳、輿論撻伐,台北市議員昨氣急敗壞的質詢後,台北市警局長陳嘉昌昨上午雖答稱:「會派專人監控周嫌。」但仍無法安撫民眾,警方只好透過關係約周嫌到台大醫院,並找北市衛生局人員協助鑑定後,將周嫌送到專門收治精神病患的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才未讓這起事件繼續起波瀾。

(蘋果日報)
--
當街人肉拔河11秒 內湖擄童怪男 強制送醫

驚恐的人肉拔河11秒!

民眾見義勇為 嚇退怪男
吳姓婦人8日傍晚從安親班接7歲女兒返家,走到台北市民權東路六段一家咖啡廳前,原在騎樓抽菸的33歲周姓男子,突從後方強拉女童斜背包,因媽媽抓著女兒不放,周男用力之猛一度讓小女孩雙腳懸空,接著與吳婦展開擄童搶人大戰,當街拔河11秒,直至多位民眾上前喝止,周才鬆手離去,稍後被警方在超商找到,以其非現行犯,依強制罪函送法辦。

從內湖跑到三峽 引恐慌
周男擄人畫面昨天曝光,引發家有幼童的家長們恐慌,深恐孩子遇上周男,成為下一個被擄對象;許多民眾更怕周男是「小燈泡兇手」翻版。驚恐氣氛快速延燒下,有人起底戶籍地在台南的周男租住新北市三峽,馬上有民眾po網說周出現在三峽街頭,警方認為擄童事件已成治安危機,加上周男精神不穩定,昨下午緊急將他找到通報衛生局,經醫生評估,傍晚將他強制送醫,才暫時解除民眾恐慌。

母腦中閃過小燈泡事件
女童母親心有餘悸地說,當時周男抓她女兒、勒她脖子時,她腦中閃過的是小燈泡事件,「很怕他拿出兇器傷害我女兒,我非常非常地恐慌,這樣子的環境,真的會讓家長很不放心!」

我都想打他 老闆開除他
警方調查,周男是犯行現場附近一處社區大樓委外給運動休閒管理公司聘雇的泳池救生員,當時利用休息時間下樓抽菸,沒想到做出擄童舉動。周辯稱,他誤認母女是熟友,才出手抓女童書包;但警方過濾監視畫面,認為周的動作是「無故、隨機」,明顯不尋常。

當天事發後,周即被禁止再進入工作所在的大樓,他的老闆陳男也接獲管委會通知,看過周的犯案影片,氣得直罵「連我都想打他!」立即將周解聘,管委會已和陳男解約。

擄童事件引發民眾議論紛紛,李姓網友在網路「爆怨公社」發文稱,這週在民權東路六段附近早餐店買早餐,遇到他(周男)2次,第一次他怪店家加錯醬料要求重做, 第二次店家問他內用或外帶,周卻一直說「趕快給我吃」,以及抱怨店家不裝好等,「整間早餐店全部白眼這個人」。

自稱被腦控、秘密實驗
此外, 昨傳出周與友人的LINE對話截圖,友人問他「你上新聞了!」周回「被腦控了啦」、「小小心秘密實驗」;警方說,未查看周的手機,不知有無此事。

聯合雇主釣出怪男 智警解除恐慌

周姓男子擄童未遂,警方昨天意識到全案引發民眾集體性恐慌,認應「斷然處理」 ,急智連繫周的前雇主陳老闆,得知被開除的周男傳訊息要老闆給付半個月薪資,警方促請陳男與周約見,因周臨時說身體不適要去台大醫院,警方快速掌握他的行蹤,下午到台大醫院院區找到他。

陳老闆說,周男擁有合格救生員證照,他也在體育署網頁查核確認周持有良民證,個性較木訥,到班半個月來,上班表現正常。當天傍晚6至7時是他的休息時間,不知為何闖禍。

去年嘉義縣立游泳池整修完工,委由布袋鎮布新國小協助管理營運,該校陳姓總務主任說,去年9月周男曾來應徵救生員獲錄取,但周突然告知因為家庭因素無法上班,後來重新招聘;陳表示,事隔1年,對周當時言行已無印象,只記得面試時無異常。

怪男趴趴走 警設法強制送醫
警方說,周男犯行僅涉強制罪,犯後逃離現場,非現行犯,故找到製作筆錄後,依規定將案件函送法辦,讓被告請回候傳。

民眾恐慌情緒延燒後,警方認為可依精神衛生法規定,看是否可將周男強制送醫,緊急找到他後,獲醫生首肯送醫,總算讓社會大眾暫時鬆了一口氣。

相關醫界人士說,還不確定周男是否有精神病症,就醫期間將進一步評估觀察,提醒民眾若發覺親友或周遭有人出現不正常的舉動,宜先儘快安排或通報就診,精神疾病只要正確、按時服藥,都可有效控制。

600_203.jpg (357×600)

(自由時報)
--
街頭擄童 怪叔叔聲稱腦長瘤

周姓男子八日在街頭當著吳姓婦人面前強拉其七歲女兒,被路人制止才作罷離開;案發時警方將周函送法辦,懷疑他精神狀態不穩,昨天在台大醫院找到他,通報醫師評估後護送就醫。

警方查出,周姓男子(卅三歲)任職某運動休閒管理公司,原在案發現場附近大樓從事游泳池救生員,沒有前科。他供稱,誤認被害人為住新北市三峽區的朋友,但監視器畫面顯示,母女轉身後,周仍持續拉扯,警方對他的說法存疑。

這起擄童案發生在本月八日傍晚,吳姓婦人從安親班接七歲女兒下課,徒步行經北市民權東路六段,周站在騎樓抽菸,待這對母女走過,忽然伸出左手抓住女童的背包,疑似要擄人。

吳婦嚇得轉身,緊抓女兒不斷退後,女童遭拉扯重心不穩,雙腳騰空險些跌倒,周仍不放手,直到路人上前關心才鬆手離開。

警方聯繫周任職公司的老闆,得知他自稱「腦長瘤」要到台大醫院看診。警方到台大醫院通知他到案說明,他不願返回警局,宣稱腦部、心臟及手部要開刀;他在醫院雙手握住銅板及平安符,上下晃動做出擲筊動作。

警方聯繫北市府衛生局緊急個案醫療小組,通報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經醫師到場評估符合要件,警方護送就醫。

擄童怪男在派出所被放走? 警方:不是現行犯沒逮捕

周姓男子在街頭當著吳姓婦人面前強拉其7歲女兒,被路人制止才作罷離開,案發時警方認定不符「現行犯」要件,未逮捕他隨案移送,僅函送法辦,今天下午在台大醫院找到他,通報醫師評估精神狀態後護送就醫。

這起擄童案發生在前天傍晚,吳姓婦人從安親班接7歲女兒下課,徒步行經台北市民權東路6段,周站在騎樓待這對母女走過,忽然伸手抓住女童的背包,疑似要擄人,直到路人上前關心才鬆手離開,警方獲報在距離現場約100公尺的超商找到周,帶返派出所調查後「放人」。

為何不逮捕移送?警方說,員警獲報趕到詢問在場目擊民眾,掌握歹徒特徵及離開方向,找到周帶回製作筆錄,因犯罪行為已結束,且離開犯罪現場,不構成刑事訴訟法的「現行犯」要件,詢後依妨害自由罪嫌函送法辦。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在實施中或實施後即時發覺者,為現行犯,若被追呼為犯罪者,或持有凶器、贓物,或身體、衣服等處露有犯罪痕跡,顯可疑為犯罪者,仍以現行犯論,得逕行逮捕。

(聯合報)
--
當街強拉女童 莽男強制送醫

太可怕!周姓男子8日傍晚趁被害人母親帶她從安親班下課之際,突然從後方拉扯女童,幸好母親當眾呼喊,路人見義勇為才讓30歲周嫌知難而退,不過,警方請示檢方後僅依妨害自由罪函送,引發外界質疑恐懼,警方昨將前往台大醫院將周男帶回,經醫生評估後,決定強制送醫,才解除虛驚。

警方表示,昨曾詢問士林地檢署,但檢方認為無再就訊必要,但擔心周再犯造成恐懼,才決定啟動強制就醫機制。

有救生員證書的周男,本月初起在內湖一棟豪宅大樓擔任泳池救生員。8日傍晚6時許,周在隔壁咖啡店前抽菸,疑在等待下手目標,後見一對母女經過,周突然上前強拉女童,將女童整個拎起來,嚇得母親驚聲尖叫,全力保護女兒,民眾見狀立刻上前制止周,周還一度與民眾對峙互嗆,才悻悻然離開。

母驚呼小燈泡翻版

警方獲報,根據大樓總幹事目擊指周在附近超商逗留,半小時後將周逮獲。語無倫次的周一下供稱因誤認該母女是在三峽認識的熟人,才會上前「打招呼」,一會兒又說他與另名女子有糾紛,所以他要替天行道。

周僅向警方提供台南戶籍地址,辯稱記不得三峽住處地址,還說頭腦被控制,警方未調閱大樓監視器畫面,僅將簡單情節向士檢報告,檢方認為非現行犯,指示函送。

未料,畫面經曝光後,民眾指曾在三峽拍到周的身影,並在三峽地方多個群組PO文提醒注意,被害人的母親更說好像是小燈泡事件翻版,極為恐懼,包括三峽警方在內,昨早緊急派員四處找尋周的下落。而周男任職的運動管理公司陳姓負責人,得知後立即將他開除,怒斥「這實在太恐怖了」、「連我都想打他」。也被大樓解約。

大樓救生員遭開除

據三峽鳶山里長周文美表示,周雖在該地租屋已有段時間,但因在外工作,鄰居很少在白天看到他,晚間有時可看到周在陽台上坐著,鄰居則說周身上衣物較髒,但沒異狀,也很沉默,得知涉及擄童相當驚訝。

陳表示,周在網路上應徵,看他老實木訥才會聘用。周被開除後,還不斷向他索討一周近一萬元,並表示自己後腦長瘤,下午將到台大醫院看病。新北市警方也查出他去年曾至前女友住處狂按電鈴而違反保護令。

被逮稱頭腦被控制

警方最後在台大醫院找到周,員警通知他到警局說明,周不願配合,表示頭部、心臟、手都要開刀,要也是去地檢署,後來警方通知三總北投分院醫師到場替周精神評斷後,由救護車將他護送就醫。

警方表示,將待院方5天審視期後,才能決定周是否需要強制治療2個月,並將連繫周的家人,全案刻由檢警擴大偵辦。

人心惶惶 社會安全網仍有破洞

兩年多前,女童小燈泡在內湖當街遭殺害,政府說要強化社會安全網,不讓憾事再次發生,但小燈泡媽在月前法院宣判前質疑政府兩年來究竟做了什麼?而從此次內湖又見女童險遭擄事件,宛如小燈泡翻版,所幸小女孩沒事。只是檢警當下未能通報社福機構積極介入,顯然安全網的破洞仍在。

「兩年多了,我不清楚國家為了這些洞,做了哪些實質的努力?兌現了多少承諾?」、「總統也曾說永遠記得台灣的父母都在提心吊膽,永遠要記得司法要成為正義的防線」。這是小燈泡母親在今年6月發文。

面對這樣的質疑,行政院馬上端出所做的努力,包括已核定「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重構「以家庭為中心,以社會為基礎」的網路,實際採取防範社會高風險族群犯罪事件的防制作為,這些官式的回應和冰冷的數據,完全無法化解為人父母者的擔憂。

尤其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事後還投書媒體《讓小燈泡點亮社會安全網》,挨批消費小燈泡,從這次事件來看,顯然安全網根本是紙上談兵,更被網友所提供監視器爆料畫面,戳破安全網的神話。

首先,警方接獲民眾報案前往處理,已知周男是附近大樓的救生員,所以在偵訊後口頭請示士林地檢署檢察官將周先釋回,日後再以妨害自由罪嫌函辦,檢方未詳加要求警方提供證據,警方也因循苟且,看起來就僅是一起平常的無故騷擾女童案件。

過程被爆料後,內湖分局第一時間對媒體回應周精神正常,更掩飾周是救生員身分,不到48小時,周竟成了精神異常,改將他強制就醫,如果這段時間,周再犯案,後果不堪設想。

檢警第一時間就應認定這是起與孩童有關的治安事故,進一步查明周的精神情況和打探住所環境,並通報社工積極介入,甚至主動發布訊息讓社區民眾提高警覺,強化整個環節監控能力,降低再犯機會,才是真正打造社會安全網的安居目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社會安全網不該只是句口號,更應該是政府應立即負起的當家責任。

(中國時報)
--
兼職違「產金分離」金管會下令改善 富邦金副董 蔡明忠恐解任

金管會周三才公布外稱「富邦條款」的產金分離新規定,昨立即發文富邦金控,要求「即期改正」副董事長蔡明忠擁有實質決策權的產金不分離情況,並限期2個月內改善,身兼台灣大董座的蔡明忠昨起不得簽核富邦金公文,不然就得忍痛解任。

學者表示,產金分離、金金分離非常重要,可防止不當利益輸送,避免十信案這類弊案重演,但今年5月有立委質疑「金控董事長及總經理等,不可擔任非金融業董事長、總經理」規定存在漏洞,許多人用「副董事長」規避,並直接點名蔡明忠鑽漏洞。

不得簽富邦金公文
金管會日前明確劃出「產金分離」的紅線,對產金分離新增3大規定,嚴格限制非金融業董事長兼任金融業副董事長時,不得介入實質決策,規定才公布3天,富邦金就收到金管會公文。
金管會要求,蔡明忠即起不得簽署富邦金日常事務公文,富邦金也要改正公文流程。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指出,富邦金董事會提案須先經蔡明忠簽署,等於擁有實質決策權。
儘管外界認為,要規避實質決策權的方法很多,例如可以用鉛筆簽署,或是打勾的方式代替,但顧立雄表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希望蔡明忠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富邦金公文不要再有副董事長批核,「我們會看改正的狀況。」

根據金管會調查,目前銀行和金控共有14家設有「副董事長」職位,其中有5位副董在產業兼任,除了富邦金蔡明忠外,還有遠東銀徐旭東,及3位銀行業副董有自己的顧問或投資公司。
不過對於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兼任遠東銀副董,金管會認為,徐旭東並沒有逾越副董事長權責,只有代行董事長職務,可以安全過關。其他金融機構,有的兼任基金會董事長,有的兼任投資公司,不是很嚴重。
2014年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過世後,將財產交付信託,利用家族控股公司掌控,蔡家二兄弟兩人股權相當,管理權則一分為二,蔡明忠管金融,蔡明興管非金融,蔡明忠以「富邦集團董事長」名義,成為資產逾7兆的富邦集團大家長。

兼任台灣大董事長
不過2016年,兄弟兩人決議互換位置,台灣大哥大董事長由「大董」蔡明忠擔任,但仍兼富邦金副董事長;至於富邦金、富邦人壽董事長則由「二董」蔡明興接下,並兼任台灣大副董事長。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朱浩民表示,無論產金分離,還是金金分離都很重要,目的是避免銀行受到具有影響力人士的操控,不良借貸給企業,造成金融體系的紊亂、銀行股東權益受損的問題。
朱浩民分析,最早十信信用合作社就有發生,用五鬼搬運的方式操作,進行不適當的借貸行為。現在政府厲行產金分離是正確且必須的。

LA04_002.jpg (640×365)

大小事都要管 外號「蔡科長」

蔡明忠外號「蔡科長」,大小事都要經手,即便在富邦金控兼任副董,仍事必躬親,此次才會被金管會逮個正著,要求「即刻改正」產金不分離情事。相關人士分析,金管會閃電出手、劍指咽喉,主因「蔡明忠顏色不正確,7月隨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赴中參加『連習會』,成了眼中釘。」
富邦員工私底下稱蔡明忠「蔡科長」,因為人稱大董的蔡明忠大小事都要管,簽核一份公文常要往返4~5次,一張A4大的公文總貼滿黃色便條紙,密密麻麻寫滿蔡明忠批示事項,被戲稱為貼滿「撒隆巴斯」。

蔡明忠得知自己外號後,才開始抓大放小,不再樣樣都要過目,自嘲「已經升到經理了」,但重要決策仍要和弟弟蔡明興共同拍板,兩兄弟即使個性不同,不時激烈爭辯,但總能靜下心來共同管理集團,傳為美談,不像其他家族金控走向分家。
不過,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上任後,大力要求控有金融業的集團須落實產金分離,以落實公司治理,兄弟共治的美談瞬間成了不可承受之重,親近蔡家人士感嘆,「蔡科長」升官太慢,如果升到「董事」,或許就不會這麼快站上刀尖風口。
不過蔡家友人表示,金融、電信版圖都是父子三人攜手打出來的成績,蔡明忠怎麼可能捨得放掉?據旁人觀察,蔡明忠其實「想放手又捨不得」,原本希望60歲裸退,卻因下一代接班意願不定,繼續拼到現在已62歲了。

(蘋果日報)
--
富邦金違反產金分離 限2個月改善

富邦集團蔡家兄弟與遠東集團徐旭東遭立委點名違反「產金分離」原則,經金管會調查發現,富邦金控董事會提案須經副董事長蔡明忠簽署,顯然蔡明忠具有實質決策權,違反產金分離原則;因此,金管會已要求富邦金在下次董事會召開前限期改善,大概兩個月的時間,否則將「命令解任」蔡明忠職務。對此,截至昨晚截稿前,富邦金並未回應。

根據現行規定,金融事業董事長或總經理,不得擔任非金融事業的「董事長」、「總經理」或「職權相當之人」,也就是所謂的「產金分離」。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日前點名,蔡明忠同時擔任台哥大董事長及富邦金副董事長,而蔡明興是台哥大副董事長兼富邦金董座,等於產業與金融兩邊未能分離;另外,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也兼任遠銀副董事長。

金管會調查,徐旭東兼任遠銀副董,符合董事長請假及缺位時才代理情況,沒有逾越副董事長職責,並未違反產金分離規定;不過,富邦金已違反產金分離規定。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從富邦金董事會通過提案來看,公文都有副董事長簽核,換言之,蔡明忠為實質的首長、具有決策權,並非單純備位的副董事長。

不得簽核富邦金公文
對此,顧立雄表示將分兩部分處理,首先是「個人部分」,已發函富邦金,要求即日起蔡明忠不得簽署富邦金一般日常事務的公文,因副董事長屬於代理性質,只有董事長不在時代理職務,不應具有實質決策權。

其次,公司內部規範部分,金管會要求須「限期改正」內規作業要點,也就是公文流程簽核部分,必須清楚規範不得有副董事長簽核,否則,金管會可以「命令解任」蔡明忠的職務。

(自由時報)
--
土地毒瘤銀合歡 山羊可除害

外來種植物銀合歡不只在恆春半島、苗栗等台灣本島攻城掠地,澎湖也深受其害,佔據7成以上的廢耕地。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澎湖工作站研究發現,放牧5隻12個月大的黑山羊,38天就能吃掉1公頃的銀合歡林,既可解決羊農芻料來源匱乏問題,又能除掉銀合歡,一舉兩得,可望成為澎湖銀合歡肆虐的解決之道。

羊反芻可代謝毒性
銀合歡在日治時期移植澎湖作為防風林,未料澎湖東北季風強勁,種子隨風飛散落地生根,加上帶有含羞草毒,會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發育,反而到處肆虐搶占廢耕地。澎湖縣農漁局統計,澎湖耕地面積5642公頃中,廢耕地就佔了4200公頃,其中銀合歡佔據面積約有74%,早期還有居民砍來當柴火,但現在已為大家眼中的土地毒瘤。

農委會畜試所助理研究員廖曉涵,3年前放牧台灣黑山羊恆春品系及吉安山羊時,發現羊會啃食園區內的銀合歡,於是和同仁花了3個月時間,將長有銀合歡的牧地圈成2公頃大實驗圍籬,控制正常飼料數量,讓羊群去吃銀合歡,效果良好。
畜試所澎湖工作站主任林正鏞說,反芻動物有前胃,胃中微生物可將銀合歡的毒性代謝掉,尤其山羊具抗病力強、耐粗飼、耐熱、體質強健等優點,習性是啃樹皮吃,銀合歡等於被「剝皮」死亡,只要連續幾次來回放牧,就能抑制清除銀合歡,還能減少飼養成本。

銀合歡
(Leucaena leucocephala)
別名:白相思子、細葉番婆樹、白合歡、臭菁仔
分類:含羞草科
產地:原產南美,現擴散至全球,排他性強,名列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分布:台灣全島海拔3000公尺以下之山區、河邊、荒地、路旁
特徵:為不含針刺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幹通直或略彎曲,高可達10公尺

(蘋果日報)
--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 談笑化解 中毒風暴

全球晶圓代工霸主台積電8月3日晚間爆發系統中毒事件,導致台灣3大生產基地產線停擺,由於連2日對外僅發布簡短新聞稿說明,外界質疑聲浪不減反增,甚至懷疑這家全球一流企業的危機處理能力。直到總裁魏哲家8月6日親上火線、出面說明「攘外」,搭配董事長劉德音坐鎮公司,緊盯復產進度以「安內」,「雙長」合作無間下,總算穩住台積電這塊金字招牌。

台積電在8月6日中午左右,緊急通知下午5點將舉行重大訊息說明會,由於是中毒停機事件後首度出面釋疑,備受各界重視。媒體與法人早在3點就提前卡位,將證交所1樓擠得水洩不通,沒想到記者會即將召開前,卻突然看到工作人員將魏哲家的名牌擺上發言台,眾人大感意外,紛紛交頭接耳。
然而,首度面對媒體提問的魏哲家,毫不緊張,被問到為何親自出席,始終帶著一貫的淺淺微笑,魏哲家淡然回應:「這可以讓大家安心和放心。」由於魏哲家態度從容幽默、說明淺顯易懂,成功化解這場台積電成立30年來,首次遭逢的重大資安危機。

0.13微米立下戰功
過去多年以來,台積電對外發言一律由創辦人張忠謀負責,魏哲家和劉德音兩位接班人,雖然陪同張忠謀出席法說多年,但對外一律不發言。外界對於兩人知之甚少,可說是記者眼中「熟悉的陌生人」,這次卻因中毒風波,意外將魏哲家推上風口浪尖。
魏哲家給人印象總是笑瞇瞇、親切幽默,有別於一般台積電主管的內斂謹慎。魏哲家友人也說,他個性直率,講話不會拐彎抹角,敢於表達不同想法,執行力也非常強。
10多年來在辦公室比鄰而坐的劉德音也曾透露,台積電在0.13微米製程的良率問題上,正是因為魏哲家的努力,才能拉開與對手的距離,每次遇到問題,魏哲家總是第一個跳出來解決,有著「碰到困難、愈戰愈勇的個性」。

別質疑對台積忠誠
台積電內部也流傳一則小故事,有次張忠謀檢討魏哲家,魏機智回嘴說:「董事長您可以質疑我的聰明才智,但請不要質疑我對台積電的忠誠。」瞬間化解緊張氣氛,也反應出魏哲家靈活的應變能力。
在1998年加入台積電前,魏哲家已是新加坡特許半導體(現已被格芯購併)資深副總。在台積電任職期間,魏曾掌管8吋廠、主流技術事業群、業務發展部門,成功搶攻指紋辨識、微機電、穿戴式及光感測元件、汽車電子晶片商機,帶來營收成長新動能,之後更出任共同營運長和執行長,歷練完整。
除了夠專業,魏哲家的業務能力,也令張忠謀刮目相看。2009年到2012年間,張忠謀曾把他調到業務開發部門,瞄準行動市場客戶,隨穩住高通、輝達等大客戶訂單,魏哲家成為一級戰將,後來台積電爭取到蘋果這個大客戶,成為蘋果處理器的獨家代工廠,魏哲家更是功不可沒,外界也推測,這是魏哲家高升總裁的重要原因之一。

爭取到蘋果大客戶
幽默風趣確實是魏哲家給人的第一印象,連主持重要會議時,他也總不忘開開玩笑。
今年6月台積電舉行技術論壇,鎖定AI和5G主題,但魏哲家一開始就說,有新聞說Google的AI功能可以預測個人的死亡之日,「但這個功能一定不準,否則你出去亂開車試看看,看會不會被撞死」,引起哄堂大笑。
魏哲家平常愛爬山、攝影、閱讀,對於護樹也盡心盡力。日前由台積電財務長何麗梅捐助的「十呆院子」,原址是舊時的鋸木廠,基金會保留當初的鋸木機器,讓此地由鋸木變成護木的歷史,魏哲家則捐錢將鋸木廠2樓改建成交流中心,為符合自然保護理念,採用大地色系和自然風設計,魏哲家希望,讓有共同理念的人來此交誼互動。

【魏哲家 小檔案】
★現職:台積電總裁兼副董事長
★年齡:65歲
★學歷:台大電機系畢、美國耶魯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經歷:台積電共同執行長、台積電共同營運長、台積電主流技術事業資深副總、南廠區營運副總、新加坡特許半導體資深副總
★事蹟:1998年加入台積電,推動切入微電機、微控制、圖像感測器及顯示驅動器等領域、推升0.13微米製程良率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 慢想透徹 最後把關

全球晶圓代工霸主台積電8月3日晚間爆發系統中毒事件,導致台灣3大生產基地產線停擺,由於連2日對外僅發布簡短新聞稿說明,外界質疑聲浪不減反增,甚至懷疑這家全球一流企業的危機處理能力。直到總裁魏哲家8月6日親上火線、出面說明「攘外」,搭配董事長劉德音坐鎮公司,緊盯復產進度以「安內」,「雙長」合作無間下,總算穩住台積電這塊金字招牌。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口中「想得多的生意人」,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被視為公司決策的把關者。劉德音的性格沉穩內斂、思慮周密,百分百的台積電風格,雖然身高超過180公分,讓劉在人群中總是醒目,他卻討厭出鋒頭,一心只願默默駛穩台積電這艘大船。
早在2012年,張忠謀就決意挑選劉德音與魏哲家接班,卻直到去年10月,張忠謀才預告今年6月股東會後裸退,並由劉、魏兩人分任董事長與總裁職務。

張忠謀誇兩人互補
交棒準備期之所以長達6年,正是為了考驗2名接班人,是否符合businessman(生意人)的條件,張忠謀曾多次表示,2人的工程師性格多於生意人性格,但掌管公司應該要生意人性格多一點。
張忠謀去年10月曾如此下註解,「兩位之前只有20~30%的生意人,70~80%的工程師性格,現在生意人的程度已經高很多了,(我)至少現在比4年前放心多了。」除了會做生意,張忠謀也誇讚兩人有很強的互補作用。評析兩人性格時,張忠謀曾這樣描述:「Mark(劉德音)重reflective(反思),會把問題想得透徹;CC(魏哲家)比較快做決定,這就是做總裁,而Mark想得多,做最後的把關者,是一加一大於二。」

長年耕耘脫穎而出
事實上,由於半導體教父的光芒太耀眼,外界對劉德音一開始並不太有印象。直到2012年初,劉德音與蔣尚義、魏哲家2人接任共同營運長,外界才逐漸熟悉這個名字。
今年63歲的劉德音,擁有台大電機、加州柏克萊大學電機博士學位,也曾在英特爾和AT&T貝爾實驗室工作,就一般人的標準來說,學經歷絕對漂亮出色。但在至少有上千名博士、坐擁一流半導體人才庫的台積電,這樣的人卻比比皆是。
熟悉台積電的外資分析師認為,張忠謀的經營哲學不講權謀,最看重「執行力」,只有「實力」才能撐下來,劉德音雖然不是最聰明的工程師,卻最有耐力,透過長年耕耘努力,終於脫穎而出。
劉德音1993年加入台積電,一路從基層做起,曾被派到世大積體電路歷練,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由於第一線的歷練,劉德音總能在製程的細節中發現問題,進而改善調整,讓員工很佩服。

擅游泳千公尺起跳
據悉,劉德音在台積電內部被視為「海歸派」,與被趣稱為「本土派」的魏哲家迥異。台積電資深員工私下認為,劉德音做事方式比較像張忠謀,「他會直接面對問題,不會閃躲或拐彎抹角。」
劉德音的實力,不是從進入台積電才開始。從小很會也很愛念書的他,高三那天的大年初一,即使超強寒流來襲,仍堅持到當時就讀的建中教室苦讀自習,不願浪費片刻光陰。
《遠見》雜誌曾報導,與劉德音同窗7年的寶典資產總經理李欽堯回憶,劉雖然在班上不是特別出色,但修養超凡,從沒聽他講過粗口,或有任何情緒性的舉措,「他是細水長流型的人,游泳一游都是千公尺起跳的。」讓李欽堯相當佩服。
但劉德音絕非無趣的工程師,私下廣泛涉獵文學、音樂、藝術等領域,對國家大事也有自己的看法與抱負。平常就有鍛鍊體魄的他,2013年11月出席台積電年度運動會,臉不紅氣不喘的領頭跑完1200公尺,未來,劉德音也將持續與魏哲家攜手,帶領台積電迎向下一個30年。

【劉德音 小檔案】
★現職:台積電董事長
★年齡:63歲
★學歷:台大電機系畢、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 電機暨電腦資訊博士
★經歷
.台積電先進技術事業資深副總、南廠區副總、世大積體電路總經理
.16年前加入台積電前,曾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及英特爾工作
★事蹟:協助台積電成立8吋、12吋廠,以及建立先進製程發展

台積電7月營收增5.6% 中毒案拖累 8月保守

台積電昨公布7月合併營收743.71億元,月增5.6%,年增3.9%。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5557.26億元,年增7%。由於台積電8月3日爆發中毒停產事件,預估影響第3季營收52億元,8月營收能否超越7月表現,尚待觀察。
對第3季的營運展望,台積電財務長何麗梅預期,若以台幣兌美元匯率30.5元為計算基準,第3季合併營收84.5~85.5億美元(約2577.3~2607.8億元台幣),季增7.64~8.91%,符合市場預期,毛利率48~50%,營業利益率36.5~38.5%。

第3季挖礦需求減少
何麗梅表示,邁入第3季,預期業績將因客戶推出使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技術的新產品而受惠,加密貨幣挖礦運算的需求,將較第2季減少。不過,由於8月初電腦中毒導致部分停工,影響單季營收約52億元,毛利率約影響1個百分點,法人對台積電的8月營收看法,恐轉趨保守。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則指,第3季的營運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於高運算和高階手機需求增溫,以及客戶使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包括GPU(繪圖晶片)、AI(人工智慧)持續成長,預期2018年半導體產值(不含記憶體)成長5%,晶圓代工產值年成長7%,台積電全年營收將維持高個位數成長,略低於之前預估的10%。
魏哲家說,7奈米製程已經有許多客戶tapeout(設計定案),有很好的良率,產品應用於手機、CPU(中央處理器)、遊戲和GPU等,預估約佔第3季的1成營收,第4季時將佔營收2成,明年佔比逾2成。

(蘋果日報)
--
日經報導 台積電中毒敲警鐘 科技業資安大作戰

「日經新聞」報導,台積電遭「想哭病毒(WannaCry)」入侵,導致生產機台停擺一事,對台灣科技業敲了一記警鐘,顯示即使技術最先進的公司也難逃網路攻擊,促使相關業者急著全面檢查資安,以防堵類似情況發生。

台積電子公司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表示:「這起事件對科技業是一記警鐘,我們一獲知這起事件,上週五晚間立刻要求資訊技術專家返回公司,徹底檢查所有系統和工廠。」聯電在獲知這起事件後也立即召回員工,並在上週末檢查標準作業程序。廣達電腦週三也更新防火牆,以對抗越來越多先進的病毒。

許多科技公司主管對於台積電為何被想哭病毒入侵感到困惑,因為該公司對資安的重視聞名業界。資策會資安科技研究所長毛敬豪表示:「連世界級的台積電頂尖生產線都因為電腦病毒而停擺,令人感到震撼,這類事件凸顯幾乎所有的製造商都可能中鏢。」

去年想哭病毒席捲台灣後,科技部成立了資訊共享和分析中心,每週向產業界更新最新的網路攻擊和國際資安趨勢,約七成的大型科技公司已加入這個平台。

科技部資訊處長薛大勇說:「我們設立一個二十四小時專線,科技公司需要協助時可撥打這支電話。在台積電中毒事件後,我們也為科技業員工和經理人員舉辦了七到八場工作坊。」

全球最大工業電腦製造商研華董事長劉克振指出,台積電中毒事件帶來的好處是,此後沒有人敢輕忽資安的重要性。

(自由時報)
--
上半年經常性薪資增2.55% 18年同期新高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上半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含本俸及固定津貼)平均四萬七四五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二.五五%,增幅續創近十八年同期新高。主計總處官員表示,經常性薪資已連續七個月年增二%以上,顯示廠商調薪轉趨積極。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六月經常性薪資平均四萬八四六元,年增二.四六%,為近十八年最大增幅;加計獎金、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後,總薪資平均四萬七九六九元,年增七.二%,主因六月較多廠商發放端午節獎金所致。

扣除物價漲幅後,上半年實質經常性薪資三萬八一二二元,仍不及二○○一年水準;但實質總薪資來到五萬一八六七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主計總處官員指出,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二○一三年大專以上畢業生於二○一四年投入職場從事全時工作者,工作三年後,經常性薪資平均成長十六%,每年平均增幅約五%。

主計總處官員說明,薪資統計對象為工業及服務業廠商僱用員工,不包含雇主及農業、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研究發展服務業、宗教、職業團體等行業僱用員工;今年六月受僱員工為七六三.八萬人,遠低於就業人數一一四一.八萬人。

另外,二○一六年經常性薪資中位數三萬三五○二元、總薪資中位數四萬六一二元;主計總處表示,為精進薪資中位數統計,正結合綜所稅扣繳檔、勞保、勞退、健保及戶籍等資料進行改編,二○一七年薪資分布統計結果預計今年十二月發布。

(自由時報)
--
上半年 實質經常薪資 倒退17年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10)日發布薪資統計指出,受惠於景氣復甦及廠商調薪,今年上半年經常性薪資年增率2.55%,為近18年同期最高,但由於長期以來薪資增幅追不上物價漲幅,上半年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僅38,122元,還是不及民國90年的水準。

主計總處每月訪查一萬家廠商,以了解其僱用、薪資及加班情況,國勢普查處副處長潘寧馨表示,受惠於景氣復甦及廠商調薪,6月「經常性薪資」年增率2.46%,為連續第七個月超過2%,上半年有調薪的廠商家數確實比去年同期多。

也因此,上半年「經常性薪資」年增率升至2.55%,這個升幅是近18年同期最高。不過,他也表示,由於今年來通膨率較高,抵消了薪資增幅,上半年「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率僅0.89%,仍低於去年。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長期以來薪資增幅追不上物價漲幅,今年上半年平均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僅38,122元,仍不及民國90年的38,208元,迄今依舊是倒退17年。

潘寧馨表示,雖「實質經常性薪資」仍不及17年前,但就「實質總薪資」(經常性薪資加年終獎金、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而言,今年上半年51,867元已創歷年新高。

主計總處指出,上半年經常性薪資年增率2.55%,其中運輸、住宿餐飲、藝術休閒、教育服務及金融保險業的升幅都超過3%,製造業2.67%。以不動產業成長6.66%、零售業成長5.72%最高,遙遙領先各業。

主計總處官員解釋,不動產業薪資成長較高,係受房地產景氣復甦影響,而零售業則是因基本工資調升所致,因為零售業裡有許多兼差者是領時薪的。

主計總處指出,上半年各業所僱用的總人數763萬人,扣除外勞,本國籍全時工作者683萬人,部分工時者36萬人。部份工時者的經常性薪資僅約全時工作者的四成。

a05a00_t_01_02.jpg (656×860)

(工商時報)
--
網爆指考成績算錯 分發會︰竄改變造

網路上有人變造大學指考成績單,於PTT討論區發文、貼圖,指控大考中心成績計算錯誤,讓不少考生也擔憂自己成績被算錯;教育部查證後說明,該成績單經過變造,分發結果是正確的,對於不實爆料造成人心惶惶,分發會不排除提告。

造成人心惶惶 不排除提告
分發會主任黃信復表示,經調查,PTT成績單分數被竄改,歷史成績八十五.五分被改成八十八分,英文成績五十六分被改成六十三分,另一張截圖亦顯示,數學乙成績由四十.八分被改成八十四分。變造成績單已涉觸刑法偽造公文書罪和誹謗罪,初查應非成績單考生本人發文,分發會已先向警方備案,不排除提告。

一名網友在PTT貼出朋友成績單,指原可錄取台北大學法律系,卻往下掉了十個校系,想申請複查,卻要到八月廿日才公布,又有後續行政手續,對朋友很不公平,她很難過也很怕大考中心不受理,因為受理的話,有損大考中心名譽,而朋友的情緒有點抑制不住,還要等將近十天,詢問網友有什麼方法?

依據張貼的成績單,國文八十二.八分、英文六十三分、歷史八十八分、地理八十二分,另一張數乙則是八十四分,加權計算之後,總分均少了十分以上。該發文引起熱議,有網友直接抨擊分發系統是低能系統,擔心會不會最後全部人要重新分發一次?

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教育部查證後,確認分發系統沒問題,分發結果是正確的。該名網友所張貼的成績單經過變造,再於網路散布喊冤,造成恐慌。法界人士表示,變造指考成績單涉偽造公文書,可判一年至七年徒刑,也可處以罰金。

(自由時報)
--
飯店自稱「中國台灣」灣 觀光局:最重撤照

最近發現有飯店業者將我國名稱矮化成「中國台灣」,遭民眾嚴重撻伐,觀光局旅宿組組長陳瓊華強調,會與地方政府針對轄下旅館了解情況,屢勸不改善者,最重可能遭到撤照處分。

旅宿業國籍風波持續延燒,林口亞昕福朋喜來登酒店被網友發現將我國國號改成中國台灣,造成群情激憤;後又有網友發現,其實還有多家知名大飯店也使用這種稱謂,主管機關交通部觀光局趕緊出面說明。

陳瓊華表示,近來有媒體報導及民眾反映,有旅宿業將我國名稱錯誤登載為「中國台灣」相關狀況,已與相關主管機關主動查察,並輔導業者立即改善。陳瓊華強調,觀光旅館業或旅館業都必須接受「發展觀光條例」管理,包括網站、廣告、文宣及各項營業文件,均應遵守誠信原則及各所在地之國家法令規定。

目前會先依據發展觀光條例第五十三條進行勸導,要求業者改善,否則可能處以三萬至數十萬元罰鍰;若情節重大,還可能要求暫時停業;更嚴重者依個案狀況,甚至可能撤照,觀光局及地方政府都會持續掌握。

(自由時報)
--
飯店禁用中國台灣 全面清查

新北市林口亞昕福朋喜來登酒店Wifi因選單出現「中國台灣」,且掛上五星旗,從網友叫罵演變成政治議題。交通部觀光局昨表示,將清查全台旅館與民宿的訂房系統,是否出現矮化名稱,若違反《觀光發展條例》,最重可廢止營業執照。

網友叫罵 變政治議題

外交部也表示,第一時間已致電該飯店表達嚴正立場。據業者表示,Wifi網路連線設定前曾出現問題,現已解決,已未再出現「中國台灣」選項。另該飯店僅有官方網站及臉書,民眾自行連結的其他非官方網站均非由該飯店管理。

外交部指出,實際上網查證確認該飯店官網並無矮化我國名稱謂的情形,外交部仍將持續關注本案相關發展,以維護國家尊嚴及民眾權益。

根據交通部統計,全台觀光旅館126家、一般旅館3889家、民宿8406家。觀光局指出,民宿與一般旅館,歸各縣市政府管理;位在六都的一般觀光旅館,由六都市府管理;六都以外的一般觀光旅館以及全台的國際觀光旅館,歸觀光局管理。

觀光局昨強調,旅遊雖無國界之分,業者可與國際連鎖品牌進行商業合作,或運用任何行銷管道宣傳,但網站、廣告、文宣及各項營業文件,都應遵守誠信原則,並符合在地國家的法令。接下來除督導所轄觀光旅館業,也要求各地方政府立即查明轄管旅館業或民宿,有無類似情況。

觀光局表示,若發現觀光旅館業、旅館業、民宿業者有玷辱國家榮譽或損害國家利益等行為,依《觀光發展條例》第53條可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定期停止其營業之一部或全部,最重可廢止其營業執照或登記證。

旅館業轟 法規未規定

觀光局長周永暉說,觀光局一直有定期抽查業者是否符合規範,但沒有特別留意到國籍矮化問題,這次要特別列入檢查,前兩天有被點到名的業者,都已把「中國」兩個字下架,可見要更改並不難。首波清查對象是單一業者的系統,至於訂房平台,礙於法規暫時不會有動作。

旅館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張榮南認為,政府怎麼說,業者就怎麼配合,不過法規從來沒有明文規定不能使用「中國台灣」,以前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希望中央能明確一點,最好有法規來說服業者,以免弄得大家無所適從。

(中國時報)
--
家長全面戒備/壯男摸6歲女頭 被告性騷

6歲女童小莉(化名)在書店跑跳,48歲未婚吳姓男子覺得很可愛,摸了小莉的頭,並蹲下來對她微笑,結果被控對小女生性騷擾。警方到場時,吳男直呼「沒惡意」,他只摸了小莉的頭髮。但女童家屬氣憤地說:「難道要全身都摸遍才算性騷擾?」警方依性騷擾防治法將吳男函送法辦,交檢察官釐清「摸小女生頭」算不算性騷擾。

姊護妹 求助報警 壯男說委屈
身材壯碩的吳男沒有前科,因中年失業,空閒時間多,本月4日到台南市一間書店看書,看到小莉在店內跑跳,覺得她很可愛,等小莉跑到他附近時,吳伸手撫摸小莉的頭,接著蹲在她的面前對小莉微笑,小莉隨即跑開,吳繼續看書。

但摸頭的一幕被小莉姊姊看在眼裡,姊姊認為吳男不懷好意,向書店店員求助後報警,並向趕來的員警指證吳男,吳得知被控性騷擾,認為自己很委屈。

警方將吳男、小莉等人帶回警所,通知小莉家長陪同作筆錄。吳男供稱,自己沒有惡意,他未婚沒有小孩,看到小莉覺得可愛,才會伸手摸她的頭,頂多只有摸到頭髮。

小莉的父母與姊姊則情緒激動,認為無故撫摸不熟識女童的頭,就算沒有性騷擾也很異常;家屬認為,只要讓小莉覺得不舒服,就構成性騷擾,且小莉在製作筆錄時也表示害怕。

警方初步認為,吳男觸摸小莉頭部後沒有離開現場,過程不到30秒,是否構成性騷擾,將由檢方認定。

律師:是否性騷要看有無調戲意味

摸頭到底算不算性騷擾?律師洪銘憲表示,構成要件上,要查明客觀上是否有性暗示的不當觸摸,主觀上是否有性騷擾的意思。

洪銘憲說,法定性騷擾是對被害人有偷襲式、短暫性、有性暗示的不當觸摸,並含有調戲意味,使人受到冒犯、不舒服的感覺,除了故意碰觸他人敏感器官如性器、臀部與胸部可能構成性騷,還有一項是碰觸「身體隱私處」也可能構成性騷。

前陣子有加油站員工在找錢給女騎士時,碰到女騎士手心,因此被告,此例與吳男碰觸小莉頭髮有些類似,兩人碰觸的不是一般人認知的「身體隱私處」。

由此來看,本案還有一個討論之處是,頭髮算不算「隱私處」?有人認為摸到手心或許比摸到頭更具性騷擾意味,因為華人的文化,長輩摸晚輩的頭會被認為有讚許的意思,是否因此構成性騷擾,值得探討。

性騷擾防治法第25條規定,趁人不及抗拒親吻、擁抱或觸摸臀部、胸部或身體隱私處者,最重可處2年有期徒刑。

(自由時報)
--
ETC抓超速洩個資?法務部:尚無定案

國道警察常在國道取締超速時發生事故,有人認為應該以國道電子收費ETC測得的車輛平均速度資料,做為警方執法取締依據,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五月七日發函法務部,釐清是否符合個資法;法務部表示,正在搜集國內外實證文獻研究,目前尚無定案。

交通部函請法務部釐清
今年四月二十三日國道發生一起追撞事故,兩名警察與違規貨車駕駛,站在警車和貨車中間,遭一輛大貨車從後方撞上,造成三人慘死輪下。此事故讓警方於國道取締違規時的安全性再受各界關注,執法單位再度詢問高公局,國道ETC是否能做為科技執法。

高公局副局長吳木富表示,ETC建置目的是為了收費,如果做其他事情,除應符合社會公益、比例原則,還要考慮是否違反個資法。高公局日前已發文洽詢法務部,尚未收到正式回覆。

高公局表示,若國道要透過平均速率取締超速,會在易肇事、易超速、轉彎、隧道等路段設置。交通部次長祁文中表示,法務部若回覆不涉及個資法,但各界沒有共識前,可能先透過試辦方式取得成果,再評估擴大。

法務部表示,ETC設置目的是收取過路費,交通部與警政署想用ETC開罰超速用路人,屬於目的外用途,近日正搜集國內外實證文獻研究,目前尚無定案。

(自由時報)
--
流感疫苗31萬劑不知去向 監院糾正新北市府、疾管署

監察院調查流感疫苗數據造假案,發現去年全國買進六百萬劑疫苗,有三十一萬劑卻不知去向,其中新北市三重衛生所有一萬多劑遭銷毀,且三重衛生所自二○一五年起就開始私自銷毀疫苗、浮報數據,監院通過糾正新北市政府、三重衛生所和衛福部疾管署。

三重衛生所 涉私自銷毀逾萬疫苗
調查的監委張武修、蔡崇義昨召開記者會指出,新北市衛生局今年一月底獲悉不法情事後,拖了一個多月才開始訪談承辦人員,難以排除期間相關人員共謀串證的可能性;訪談後,衛生局明知相關說詞矛盾不一,僅以承辦人已向檢察機關自首為停損點,並延遲三個月才通報疾管署。

全國9成衛生所接種數據不實
張武修也說,疾管署獲悉新北疫苗數據造假後,比對全國三七○家衛生所疫苗接種數據,結果發現登載接種量共約一四四萬劑,但實際有接種名冊的僅一一三萬劑,兩者相差三十一萬劑,短少率近三成,且九成衛生所出現異常,但疾管署至今仍無法掌握哪些衛生所出問題。三十一萬劑疫苗價值約七、八千萬元,還不包括人力及運送成本。

疾管署:各縣市月底前提出說明
疾管署表示,已積極檢討,責成地方衛生局對此缺失依接種計畫規定限期提交疫苗毀損報告書,將依規定按原價賠償外,並加計疫苗原價九倍違約金,請各縣市衛生局八月底前提出說明。

疾管署初步研判,可能誤差原因包括自購疫苗錯誤申請處置費、錯誤歸類為自購疫苗、少部分非健保特約衛生所及社區設站接種無法申報處置費等。

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今年一月底接獲內部舉發後即展開行政調查,並將衛生所主管人員調離現職,調查結果為三重區衛生所職員個人行為,隨即陪同當事人自首,將相關事證移送檢調,未來將啟動稽核及完善登錄機制,加強人員法治教育訓練。

此外,新北市政府發言人張其強表示,全台共三十一萬劑疫苗查無施打名冊,監委針對新北市一萬五千劑、佔全部失蹤疫苗的四.五%調查,其他約二十九萬五千劑疫苗下落不明,其他縣市又如何處理,希望監委儘快公布調查結果,以昭公信。

張武修並強調,「國家有國家的體制,調查責任在疾管署、各地的衛生局,不是監察院的工作。」

(自由時報)
--
流感疫苗施打數據造假 31萬劑流向不明

三重衛生所遭糾正

新北市三重區衛生所爆發流感疫苗施打數據「以少報多」,甚至將一萬多劑疫苗銷毀,謊報為施打業績的事件。監察委員張武修、王幼玲、蔡崇義調查發現,全國去年買進六百萬劑流感疫苗,其中卅一萬劑卻查不到施打紀錄,三百七十家衛生所中,近九成出現疫苗資料異常或短少。

監院通過對三重衛生所、新北市衛生局、新北市政府、疾管署與衛福部提出糾正,並將案件函轉檢方繼續偵辦。

查!各縣市月底前提說明

疾管署表示,針對全國卅一萬劑流向不明的疫苗,將追查到底,已請各縣市衛生局於八月底前提出說明。疾管署同時要求三重衛生所提交疫苗毀損報告書,並核判賠償金額,除按原價賠償外,並加計疫苗原價九倍違約金,預估超過千萬元。

至於其他地方衛生所是否可能也有類似情形,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三重衛生所應屬個案,其餘不在名冊中的疫苗應該都接種在民眾身上,並未遭銷毀或挪用。

為何出現資料誤差?初步研判應該是人工紙本造冊,已經要求各縣市衛生局八月底提出流向證明,是否繼續追查更前面幾年資料,則待流向結果揭曉後決定。

「消失」的疫苗 六都占2/3

羅一鈞指出,疾管署七月底已將全國三百七十家衛生所及健康服務中心流感疫苗接種資料,與流感疫苗管理系統比對,兩者有卅一萬筆資料有落差。全台除連江縣外,各縣市都有不在名冊中的疫苗存在,且縣市人口數越多、資料落差越大,卅一萬劑查無名冊疫苗中,六都就占三分之二。

為何流感疫苗接種資料與流感疫苗管理系統不同?羅一鈞解釋,衛生所人員在大賣場、捷運站為民眾施打疫苗,會因網路離線,不能讀取健保卡,以致接種資料無法逐筆登錄於健保系統,只能人工紙本造冊。為減輕衛生所人員工作負擔,人工造冊資料無須再上網登錄,只需自行管理報告紀錄,才會導致資料誤差。

羅一鈞坦言,疾管署開了方便之門,導致這次三重衛生所造假事件。為不再讓有心人士鑽漏洞,從今年十月開始,社區接種站可於網路離線狀況下,藉由讀取健保卡來蒐集接種者資料,防範做假再度發生。

針對三重區衛生所發生「虛報流感疫苗施打率」不當銷毀疫苗事件,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今年一月接獲內部舉發,啟動調查後,四月政風室帶當事人向檢方自首,相關資料移送檢方偵辦,監委同步進行調查。

監委:績效掛帥 衛所為施打疫苗疲於奔命

衛生所何以會發生銷毀疫苗或疫苗流向不明?監察委員張武修、王幼玲、蔡崇義調查發現,全國去年買進六百萬劑流感疫苗,其中卅一萬劑卻查不到施打紀錄,三位監委昨天舉行記者會指出,衛福部自一○五年起擴大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目標是將接種量自三百萬劑倍增至六百萬,明顯以「成績掛帥」、「重量輕質」方式,迫使各衛生所為達目標疲於奔命,甚至施打數據造假。

去年全國流感疫苗買了六百萬劑,其中各衛生所公費施打量為兩百七十五萬餘劑,但與實際接種紀錄比對,有卅一萬劑疫苗找不出相對應施打者,疾管署至今沒有辦法回答這些疫苗流向為何。

監委指出,疾管署的「流感疫苗資訊系統」(IVIS)已經開發多年,卻自始即未妥善規範複核、防弊及補救機制,任由各地方承辦人員全權登錄施打數量,導致數據造假等不法行為的可乘之機。依據紀錄,去年全國三百七十家衛生所的流感疫苗接種,近九成都有數字不符現象。凸顯我國疫苗接種率雖然逐年攀升,但數據正確性卻出現問題,重傷防疫優質形象,衛福部必須負監督不周責任。

張武修說,疫苗數據造假情況早在民國一○四年就已發生,新北市衛生局直到今年一月底,才被動得悉去年以少報多的嚴重不法情事。在調閱施打紀錄後,二月初就已掌握具體事證,卻延遲一個多月才約談少部分承辦人員。訪談後明知相關人員說詞明顯矛盾不一,更未深入究明釐清,在承辦人自首後就「停損」不再續究,而未全面清查,除有縱容包庇之咎,更有失公平與正義,監院將函請法務部轉新北地檢署依法處理。

只針對新北? 市府:快公布其他縣市疫苗施打情況

新北市三重衛生所虛報流感疫苗施打率、不當銷毀疫苗,遭監察院糾正。新北新聞局長張其強表示,全台共有卅一萬劑疫苗查無施打名冊,三位監委僅費心調查新北市的一萬五千劑去向,並以「疑似」為由對市府、衛生局和三重衛生所提出糾正案,「顯對新北市情有獨鍾」。

張其強說,其他縣市施打的六百萬劑疫苗如何發放?實際施打數量為何?盼三位監委秉持調查新北市的精神與速度,盡快公布結果,以昭公信。

去年十月到今年一月,新北市共施打八十萬劑流感疫苗,數量居各縣市之冠。張其強指出,目前全國疫苗登記系統由疾管署、健保署個別登記,兩套系統無法相互勾稽,且有落差,建議中央快建構一致登錄系統解決問題。

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今年一月底接獲內部舉發三重衛生所不當銷毀疫苗,先由政風室調查,分階段清查三重衛生所不同年度疫苗注射紙本資料,並約談衛生所主任、護理師等相關人員,並將涉入的衛生所主任、護理師調離現職,以利調查。

當事人在數次約談中,有時說「一、兩千劑」,有時說「不清楚,忘了」,雖承認有銷毀疫苗,但數字與一萬五千劑有很大的出入,一直兜不攏。政風人員調查後,四月帶領當事人到新北地檢署自首,相關資料也全交檢方。
--
新北市三重區衛生所被監委揪出「虛報流感疫苗施打率」不當銷毀疫苗事件,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表示,尚未思考到該如何協助處理賠償一事。

林奇宏表示,中央計算疫苗施打的涵蓋率,都只估計「公費疫苗」,卻忽略民眾可能施打自費疫苗,以致第一線工作人員必須拚命找尋符合資格的民眾,並想辦法讓他們前來施打疫苗,這讓當初免費協助民眾施打疫苗的美意,蒙上了一層灰。

疫苗施打虛報嚴重 監委:新北非個案

監委揭發各衛生所施打流感疫苗「以少報多」情況嚴重,全國並有三十一萬劑疫苗缺乏施打紀錄、去向不明。監委張武修表示,今年的流感疫苗將於十月開始施打,因此必須先向社會公開說明,以免問題持續擴大。他也表示,新北市的情況並非個案,未來其他縣市如查獲類似狀況,也不排除提糾正。

這次查獲銷毀疫苗虛報業績的案例在新北市,監委也將案件轉給地檢署請求繼續追查。由於查案的三位監委都是蔡總統提名的監委,在年底選舉將屆時,難免引發外界政治解讀。有媒體詢問,時任新北市副市長的侯友宜,是否應該為此負起責任?監委蔡崇義說,監察院不分藍綠、不談選舉,對此不方便回答,責任問題應該去問侯友宜本人。

監委揭發各衛生所施打流感疫苗「以少報多」情況嚴重,並對由衛福部以下直至新北市三重衛生所的各機關提出糾正。主查本案的監委張武修指出,問題關鍵在於衛福部提出公費流感疫苗施打量倍增的目標,只重數字不顧品質,導致出現為業績疲於奔命的「血汗衛生所」現象。

張武修表示,他今年一月底剛上任,就開始調查流感防疫狀況;二月中接到密報,衛生所施打疫苗的體系,存在假造施打數據的問題。由於在一般醫院打疫苗是走健保體系,資料都輸入電腦;但衛生所往往會前進社區設立臨時性疫苗接種站,在電腦離線狀況下,就可能出現問題。

他進一步表示,去年各衛生所共接種公費流感疫苗兩百七十五萬劑,比率將近四成六,貢獻可見一斑。然而衛福部前年起擴大疫苗接種,目標是將總接種量自三百萬倍增至六百萬,卻未考慮基層人力不足等困境;疾管署還辦理各項考評作業,標準迫使各衛生所為湊目標數字而疲於奔命。如果成績不如預期,往往還需利用晚間及假日時段辦理「催打」措施,造成基層人員難以承受之重,淪為「血汗衛生所」,亟待衛福部督導疾管署積極檢討改善。

否認給壓力 疾管署:接種率不影響考績

新北市三重衛生所造假流感疫苗數據,外界質疑,恐是中央給了太大壓力。疾管署澄清,中央站在督導協助立場,希望接種率達標,但是否達標,並不影響考績懲處,也不會導致下個年度地方衛生所疫苗分配數量增減。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疾管署每年會向各縣市衛生局所調查需要的疫苗量,疫苗交給地方衛生所後,就不會收回,如何在三、四個月內打完所有疫苗,各憑本事,疾管署主要扮演督導協助角色,幫助地方衛生所的接種率達標,並不會給地方壓力。

羅一鈞坦言,雖然流感疫苗接種率不影響考績懲處及明年的疫苗配給量,但各地方衛生所間還是會比較,地方政府衛生局也可能會設定不同的行政獎勵制度。

監察委員質疑,衛福部貿然將流感疫苗接種量從三百萬劑倍增為六百萬劑,卻沒有補足地方衛生所施打人力,人力不夠導致流感疫苗打不完,而遭浮報銷毀。對此,羅一鈞回應,和新北市其他衛生所相比,三重衛生所人力並未較少。

羅一鈞說,疾管署將增加衛生所聘用人數,或委託醫療院所協助施打流感疫苗,改善地方政府流感疫苗接種人力不足的困境。

醫療院所是否曾發生不當銷毀疫苗?羅一鈞表示,目前無類似案例,且不論衛生所或醫療院所,依據合約不可以無故銷毀疫苗,唯有疫苗保存條件不佳、過期、過季,經通報疾管署後,才可正當銷毀。

(聯合報)
--
製冠脂妥偽藥 削近7千萬// 黑心藥商 判刑8年10月

開設偽藥工廠的潘立武、潘駿達涉嫌自中國進口製藥原料,偽製降血脂藥「冠脂妥」,一年不法獲利近七千萬元,遭檢方起訴具體求刑廿年,新北地院昨依違反藥事法判潘立武徒刑八年十月,通緝中的潘駿達另案審理。檢方認為判太輕,除表示「一定上訴」,還當庭遞交補充理由書,建請法院羈押潘立武或提高保金,以利後續審理。

求刑20年 檢:判太輕
檢方指出,先前已有不少重大犯罪案被告,利用判決定讞前的空窗期逃跑,且潘立武與中國人士熟識,得知被搜索時曾試圖湮滅證據、搭機離台。

加上同案主嫌潘駿達,原被法院裁定一百萬元交保,卻於今年六月棄保潛逃,為使後續審判能順利進行,雖潘立武一審九個月羈押期屆滿,裁定一百萬元交保,但建請法院再度羈押潘立武,或提高保金至兩百萬元,並回復每天到派出所報到規定。法院則說「會儘快處理」。

全案源起於有藥師發現,部份批號的「冠脂妥」包裝與藥品色澤跟真品不同,通報食藥署,食藥署第一時間要求醫院與藥局全面下架,並報請檢調偵辦,偽藥案因而爆發。

檢調調查,出身藥局世家的四十三歲潘立武與卅九歲藥商業務潘駿達,為牟取暴利,租用新北市汐止區一處民宅開設偽藥工廠,潘立武向在中國求學時認識的張女,購買另一種成本較低、藥效較弱的降血脂藥「立普妥」等原料,改製成「冠脂妥」,共犯周應欽、游孟翰則負責擬配方及打印藥盒,再透過盤商賣給北台灣的社區藥局,前年初至去年三月不法獲利六千九百餘萬元,因藥局真、假「冠脂妥」混賣,實際服用偽藥人數難以估算。

新北地院審理時,潘立武、周應欽坦承犯行,游孟翰則辯稱,不知道製作藥品是偽藥,法官認為游男協助潘駿達收受偽藥原料,且製藥環境髒亂,與合格製藥廠嚴格要求衛生不同,不採信游男辯詞。

冠脂妥 57萬病患使用
法官痛批,「冠脂妥」前年健保給付金額高達廿三億元,全國有五十七萬病患使用,潘立武、周應欽、游孟翰明知偽藥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卻貪圖暴利,無視民眾健康,惡性重大,判潘立武徒刑八年十月,沒收不法所得二三二四萬元;游孟翰徒刑四年九月,沒收卅二萬元;周應欽徒刑三年十月,沒收十八萬元。

(自由時報)
--
冠脂妥偽藥案 3嫌判處3至8年不等徒刑

降血脂藥「冠脂妥」去年爆偽藥風波,除主嫌潘駿達棄保潛逃,其餘共犯潘立武、周應欽和游孟翰三人,因涉輸入及共同製造偽藥,對國人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新北地院今依違反藥事法,將潘判刑8年10 個月、沒收2324萬5100元;周判刑3年10個月、沒收18萬元;游判刑4年9個月、沒收32萬元,可上訴。

健保給付金額最高的降血脂藥「冠脂妥」去年爆偽藥風波,主嫌潘駿達被新北地檢署起訴並具體求刑20年,今年2月獲新北地院裁定100萬元交保後,未依規定每天到派出所報到,今年6月開庭竟棄保潛逃未到,新北地院已發布通緝中。

新北檢方去年起訴潘俊達和潘立武二人,為了生活優渥而製造假藥,案發後仍謊編偽藥來源和流向,誤導稽查人員,又有滅證和企圖出境舉動,建請法院將潘嫌2人處刑20年,游孟翰15年、周應欽10年。

法院判決指出,潘立武從中國大陸輸入冠脂妥膜衣錠、維妥立錠、佳糖維膜衣錠、力清之膜衣錠、適若新膜衣錠、利皮多乳膏、麻舒痛乳膏、威而鋼膜衣錠及犀利士膜衣錠的主要成分原料粉末及替代原料至台灣。

潘駿達、潘立武、游孟翰及周應欽等4人並無衛生署核可的藥品製造許可,涉利用大陸進口原料製造冠脂妥等偽藥,販售一年多,不法所得近7000萬元。

全案今天經新北法院審結,判處潘立武有期徒刑8年10個月、沒收2324萬5100元;游孟翰判刑4年9個月、沒入32萬元;周應欽3年10個月、沒入18萬元,可上訴,而潘駿達因尚未到案將另行審結。

(聯合報)
--
英國豬肉進口 政院證實將開放

英國政府網站七日表示,台灣正準備開放英國豬肉進口,這也是台灣首度開放英國豬肉進口,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昨晚證實有此事,但開放進口的相關細節還待與農委會及國貿局確認。

農委會表示,日前依照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標準評估,從屠宰場、疫病狀況、狂牛症因子等進行評斷,英國豬肉可進口台灣。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最終是否開放,決定權為經濟部。經濟部國貿局前天就已於官網公布英國政府此一訊息,但沒進一步說明。

黃金城說,目前台灣已開放丹麥、荷蘭、加拿大、美國(不含瘦肉精的豬肉)等十多個國家豬肉進口。英國豬肉若真的進口台灣,仍要與其他國家競爭。而目前國內進口豬肉約占台灣人食用量一成五左右,大多做為加工肉品食用,國人仍對國內生鮮肉品接受度較高。

最新!政院證實 本周一已核定開放英國豬肉進口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10日晚間證實,我政府已於6日(本周一)核定開放英國豬肉進口。

這是我國首度開放進口英國豬肉,但Kolas表示,為確保消費者權益,這是一個單項的、僅止於對英國的開放項目;農委會已就檢疫、屠宰過程前往英國進行確認,食安無疑慮。

此外,農委會也表示,開放進口英國豬肉不會對我國養豬產業造成衝擊,因為2002年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後,就已開放國外豬肉進口,美國、加拿大、西班牙的豬肉皆已開放進口,過去10年的進口豬肉僅占總需求量約5%-10%,並未增加,國內的需求有70%仍在傳統市場的溫體豬肉,進口冷凍豬肉無法取代國內自產的豬肉。

因此,行政部門認為,開放英國豬肉只會造成國外進口豬肉的彼此競爭,提醒消費者與養業者不用擔心。

雖然政府在8月6日就核定開放英國豬肉,但Kolas表示,目前台灣市面上還沒有英國豬肉,因為貿易及運輸皆需要時間,而且國內也要有通路才會進來。

英國政府日前在政府網站表示,台灣正準備開放英國豬肉進口,這也是台灣首度開放英國豬肉進口,預計未來5年市場價值將超過5千萬英鎊。

英國政府表示,台灣正準備開放英國豬肉進口,英國農業及食品製造業將可從台灣這個有價值的新市場獲利;英國政府表示,英國豬肉出口去年出口到海外80個市場,擁有2.9億英鎊的產值。

這項消息,10日晚間獲得行政院證實。事實上,經濟部國際貿易局9日發布的訊息已提到, 根據英國政府8日新聞稿,台灣即將向英國開啟豬肉出口市場,英國農民與食品製造業者將可從新市場獲利;去年英國豬肉出口總值為2億9千萬英鎊,這項新協定的價值,預計可在未來5年超過5千萬英鎊。

國貿局還表示,這項協定同時代表英國出口業者可因應國外需求,進一步向國外出口豬隻內臟等英國國內一般不予採購的部位,使英國農民與豬肉加工業者可藉此賺取更多收入;待行政程序完成,英國出口業者即可出口豬肉及其製品至台灣。

該項新聞稿指出,英國食品及飲料出口於去年創新高,達到220億英鎊,且中國也解除了英國出口牛肉至中國的禁令,將可開啟正式市場進入的談判,一旦達成協議,預計未來第一個5年貿易總值將超過2億5千萬英鎊。

英政府:台灣準備開放英國豬肉進口

英國政府7日在政府網站上表示,台灣正準備開放英國豬肉進口,這也是台灣首度開放英國豬肉進口,預計未來五年市場價值將超過5千萬英鎊。

英國政府表示,台灣正準備開放英國豬肉進口,英國農業及食品製造業將可從台灣這個有價值的新市場獲利;英國政府表示,英國豬肉出口去年出口到海外80個市場,擁有2.9億英鎊的產值。

英國政府表示,英國人不太吃豬的某些部位,例如內臟,台灣開放進口後,代表英國出口商也投入海外需求豬某些部位的市場,從此整個豬屠體都能讓英國農夫或肉品加工者賺取利潤。

英國政府和英國農業與園藝發展委員會、英國出口認證協會共同在這個大家都很期待的協議上努力,一旦行政程序和出口許可完備,出口商就可以出口。

英國政府表示,最近有幾件食品獲准出口的案例,去年有創紀錄的產值,總共220億英鎊,上個月中國在英國爆發狂牛病疫情20年後,終於解禁,批准英國牛肉進口,這項協議讓官方協商得以展開,估計前五年就有2.5億英鎊的產值。

英國農業部長George Eustice表示,台灣這個新市場能開放進口,對英國農業和食物加工業來說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也能振奮豬肉產業,台灣開放進口是個里程碑,也是對英國豬肉產業「從產地到餐桌」的品質保證,英國國際貿易部長George Hollingbery則說,英國政府經過幾年的努力,台灣市場的開放將對英國豬肉出口商帶來可觀獲利。

傳將開放英國豬肉 農委會:評估沒問題

傳出我國即將開放英國豬肉進口,農委會表示,日前依照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標準評估,從屠宰場、疫病狀況、狂牛症因子等進行評斷,評估結果是英國豬肉可以進口台灣。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最終是否開放,決定權為經濟部。

黃金城表示,若開放英國豬肉也不會特別,因為目前台灣已經開放丹麥、荷蘭、加拿大、美國(不含瘦肉精的豬肉)等十多個國家豬肉進口。

至於英國政府樂觀指出,台灣市場未來5年市場價值將超過5千萬英鎊,等於每年約4億元左右,外界憂心會不會衝擊我國豬肉產業?對此黃金城表示,英國豬肉若真的進口台灣,仍要與其他國家競爭。而目前國內進口豬肉約占台灣人食用量的15%左右,大多做為加工肉品食用,國人仍對國內生鮮肉品接受度較高。

(聯合報)
--
防堵非洲豬瘟 養豬相關業者自大陸入境一周不得進豬場

非洲豬瘟於大陸疫情擴散,且程度不明,我國嚴防。學者呼籲,國內有不少養豬業者也在大陸養豬,病毒可能從人體帶進,政府應該要特別防堵。農委會指出,目前持續統計並掌握有哪些養豬業者、人員常常進出兩岸,將強制入境的時候進行消毒,且入境後一個禮拜不得進豬場。

非洲豬瘟病毒難纏,若出現疫情恐一發不可收拾。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確實有台人赴大陸養豬,已經陸續掌握名單,將強制入境的時候進行消毒,且入境後一個禮拜不得進豬場,此外,他也提到,除了養豬業者之外,也有從事畜牧設備、動物藥品的業者常常往來兩岸豬場,為防堵疫情,也會比照。

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名譽教授賴秀穗表示,非洲豬瘟是很難纏、不易根除的疾病,對豬的殺傷力非常的大,感染豬的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百,且沒有疫苗可以根除。他表示,強制有進到大陸豬場的人員一周內不能進入養豬場,是好的防疫作法。

賴秀穗也呼籲,有進到中國養豬場的人員回台之後,最好的方法是先到旅館洗澡、洗頭、換穿衣服,且因病毒特別容易窩存於鼻腔中,因此,要特別清洗鼻腔,全身上下都清洗過後,再回到家中會比較好。

黃金城表示,下周三開始將針對全台養豬場業者宣導防堵非洲豬瘟疫情,呼籲豬場絕對不要讓閒雜人等進去,以防堵病毒源。

(聯合報)
--
不定點無法臨檢 遊艇趴成治安死角?

愈來愈多人假日搭乘北市藍色水路(舊稱藍色公路),享受河岸風光與乘船樂趣,讓夜間包船舉辦派對的遊艇趴跟著盛行。遊艇現由北市公運處營運管理,但議員林亭君昨在議會質詢指出,這種遊艇趴如同「移動式KTV包廂」,但在水上沒有定點,警察無法臨檢,可能成治安死角,要求警局一周內提出管制的SOP。

夜間遊艇派對熱門,晚上6、7點就有遊艇在水上公路走,五光十色的LED燈與熱門音樂,成為年輕人的派對新選擇。

林亭君說,遊艇業者創新玩法,並不為過,但遊艇趴有如移動式KTV包廂,一般KTV、酒店、夜店歸類為八大行業,可以臨檢,但遊艇在基隆河、淡水河上,沒有定點,該怎麼臨檢,會不會成治安死角?發生刑案怎麼辦?更何況管理營運單位是公運處,不是警察局。

警局長陳嘉昌指出,若沒有發生犯罪的可能性,遊艇是由公運處管理,但若公運處認為有顧慮,可請警察行政協助,員警將會同公運處上船檢查。如果犯罪行為已產生,警方就會去處理 。

林說,一般KTV列八大行業,有嚴格的警察、建管法規去管,若遊艇變治安死角,因不是公共場所,又沒有水警、水上摩托車,對遊艇一點辦法都沒有,等發生事情再處理,會不會太慢?且遊艇趴的存在,不是今天才有 。

陳表示,沒有確切犯罪證據前,還是由主管機關管理,有狀況再通知警察,「有主有從」。但會在一周內提出控管、發生犯罪時該如何處理等管制的SOP。

遊艇趴成治安死角? 北市警一周內提管制SOP

愈來愈多人休假日搭乘北市藍色水路(即過去的藍色公路),享受河岸風光與乘船樂趣,遊艇目前由北市公運處營運管理,但議員林亭君下午在議會警政衛生部門質詢指出,遊艇趴愈來愈熱門,但在水上沒有定點,警察無法臨檢,可能衍生犯罪問題,成治安死角,要求市警局一周內提出管制的SOP。

林亭君說,暑假期間遊艇派對熱門,晚上6、7點就有遊艇在水上公路走,遊艇業者創新玩法,並不為過,但遊艇趴有如移動式KTV包廂,但一般的KTV、酒店,夜店歸類為八大行業,可以臨檢,但遊艇開在基隆河、淡水河上,沒有定點,該怎麼辦,會不會成治安死角?發生刑案怎麼辦?且管理營運單位是市府公運處,不是警察?。

北市警局長陳嘉昌指出,若沒有發生犯罪的可能性,遊艇是由主管機關管理,但若認為有顧慮,可請警察行政協助,員警會會同公運處上船檢查。如果犯罪行為已經產生,警方就會去處理 。

林亭君認為,一般KTV列八大事業,有嚴格的警察、建管法規去管,若遊艇變治安死角,因不是公共場所,沒有水警、水上摩托車,對遊艇一點辦法都沒有,等發生事情再處理,會不會太慢,且遊艇趴的存在,不是今天才有 。

陳嘉昌強調,沒有確切犯罪證據前,還是由主管機關管理,有狀況再通知警察,「有主有從」。但會在一周內提出控管、發生犯罪處理該如何處理等管制的SOP。

(聯合報)
--
涉賣油北韓 吉記買辦遭搜索

台北地檢署掌握情資,指疑有中資背景的「AURIA GROUP」承租巴拿馬籍油輪「KOTI」號,長期運送柴油前往北韓。該商船今年載運油料時遭南韓查扣,南韓發現,AURIA的負責人是台籍鍾姓男子,是油品圈聞人,同時對「KOTI」號擁有實質支配權;為釐清鍾男是否有涉違反資恐法,昨天指揮調查局搜索AURIA在台聯絡窗口「吉記買辦」公司等八個地點,帶回五人偵訊。

據了解,鍾男出國未到案,AURIA集團的劉姓大股東、「吉記買辦」負責人陳俊吉都被約談到案。陳供稱,他只是掛名人頭,公司實際負責人是鍾;檢調發現,吉記買辦資本額僅五百萬元,但有虛偽驗資及財報不實等問題,檢調昨天先朝違反公司法及商業會計法偵辦,再依查扣物證釐清鍾是否替北韓進行油品交易。

南韓一月在平澤港查扣「KOTI」號油輪,船東登記為大陸的大連宏洋船舶管理公司。這艘油輪本名Semua Sejati,是馬來西亞註冊輪船,去年十二月停靠大陸受檢後,才更名「KOTI」並將註冊國改為巴拿馬。

南韓調查發現,「KOTI」號雖然登記是大陸船東,但實際對船隻有支配權的卻是AURIA集團,該集團在薩摩亞、香港、台灣等地都設有聯繫辦事處,香港叫「亞細亞公司」、台灣是「吉記買辦公司」;「亞細亞」專營煤炭生意、「吉記買辦」專營油品銷售,公司負責人皆為鍾男。

南韓透過美國司法部共同協查「KOTI」號是否與北韓交易油品,同時透過美方向台灣提供情報,請求法務部協助調查「吉記買辦」的背景。

初步追查,AURIA集團二○一四年先來台成立的「台灣AURIA」分公司,後來登記解散,二○一六年重新登記「吉記買辦公司」。檢調追查金流,發現「吉記買辦」完成驗資後,資金隨即匯出,涉嫌虛偽驗資。「台灣AURIA」與「吉記買辦」財報中的營業額非常小,但兩家公司卻持有近千萬美金的外匯資金,疑隱藏境外公司交易的巨額所得,涉及商業會計法及偽造文書罪。

AURIA集團主要營業項目都是煤炭、油品、油船等涉及能源業務,不排除鍾利用旗下資源與北韓進行能源交易。

台商「吉記買辦」涉與北韓交易遭搜索

台北地檢署掌握情資,指疑有中資背景的「AURIA GROUP」承租巴拿馬籍油輪「KOTI」號,長期運送柴油前往北韓,該商船今年載運油料時遭南韓查扣,南韓發現,AURIA的負責人是台籍鍾姓男子,是油品圈聞人,同時對「KOTI」號擁有實質支配權,為釐清鍾男是否有涉違反資恐法,今天指揮調查局搜索AURIA在台聯絡窗口「吉記買辦」公司等8個地點,帶回5人偵訊。

據了解,鍾男出國未到案,AURIA集團的劉姓大股東、「吉記買辦」負責人陳俊吉都被約談到案,陳男供稱,他只是領薪水的掛名人頭,公司實際負責人是鍾男;檢調發現,「吉記買辦」資本額僅500萬元,但卻有虛偽驗資及財報不實等問題,檢調先依違反公司法及商業會計法偵辦,再依查扣物證釐清鍾男是否有替北韓進行油品交易。

南韓今年1月在平澤港查扣「KOTI」號油輪,韓方追查發現,登記船東為大陸的大連宏洋船舶管理公司,而這艘油輪本名Semua Sejati,是馬來西亞註冊輪船,去年12月停靠大陸受檢後,才更名「KOTI」並將註冊國改為巴拿馬。

南韓調查發現,「KOTI」號雖然登記為大陸船東,但實際對船隻有支配權的卻是AURIA集團,該集團在蕯摩亞、香港、台灣等地都設有聯繫辦事處,香港叫「亞細亞公司」、台灣稱為「吉記買辦公司」,「亞細亞」專營煤炭生意、「吉記買辦」專營油品銷售,公司負責人皆為鍾男。

南韓因此透過美國司法部共同協查「KOTI」號是否與北韓交易油品,同時透過美方向台灣提供情報,請求法務部協助調查「吉記買辦公司」的背景資料。

初步追查,AURIA集團2014年先來台成立的「台灣AURIA」分公司,後來登記解散,2016年又重新登記「吉記買辦公司」,檢調追查金流,發現「吉記買辦」完成驗資後,資金隨即匯出,涉嫌虛偽驗資。

另外,「台灣AURIA」與「吉記買辦」財報中的營業額非常小,但2家公司卻持有近千萬美金的巨額外匯資金,疑有隱藏境外公司交易的巨額所得,涉及商業會計法及偽造文書罪。

吉記買辦在境外外匯資金約1億5千萬元;台灣AURIA,也有外匯資金300萬美元。
--
北檢獲報,台北市一家買辦公司疑與去年因涉嫌私運北韓油品遭南韓查扣的運油船有關,今天搜索買辦公司等8處並約談陳姓負責人等5人漏夜偵訊,初步朝公司法等方向偵辦。

巴拿馬籍KOTI號運油船因涉嫌向北韓轉運油品,去年底在南韓平澤被查扣。

檢調獲報,KOTI號運油船雖為巴拿馬籍,但擁有實際支配權的卻是「AURIA Group」、「HK YaxiyaDevelopment」公司,分別登記在薩摩亞、香港,幕後老闆疑似都是台灣人。

檢調追查發現,「AURIA Group」專營油品業務,旗下另有「AURIA Resource Co」及一家買辦公司,其中買辦公司在完成驗資後即將資金轉出,涉嫌違反公司法的驗資規定。

此外,檢調查出,「AURIA Resource Co」與買辦公司的營業額不高,卻持有近千萬美金的鉅額外匯資金,懷疑涉案公司以國內公司名義掩飾境外交易,並隱匿鉅額所得。

台北地方檢察署今天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展開搜索約談,初步調查目前全案僅涉及公司法、商業會計法及偽造文書等罪嫌,至於是否涉及與北韓進行能源交易而違反資恐防制法,尚待釐清。

(聯合報)
--
涉與北韓交易 吉記買辦遭查辦

台商再爆與北韓交易的資恐疑案,台北地檢署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處國安科,10日搜索北市仁愛路三段的「吉記買辦有限公司」等8處地點,並將陳姓負責人等5人約談到案,由於吉記買辦涉嫌虛偽驗資及財報不實,檢調朝公司法及商業會計法偵辦,不排除有替北韓進行油品交易。

南韓今年1月4日在平澤港查扣巴拿馬籍的油輪「KOTI」號,韓方追查後發現KOTI登記船東為大陸的大連宏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該油輪本名Semua Sejati,為馬來西亞註冊輪船,去年12月17日停靠大陸威海受檢後,才改名KOTI並改為巴拿馬籍。

KOTI號雖登記為大陸船東,但實際對船隻有絕對支配權的卻是「AURIA Group」這家登記在薩摩亞的公司,與在香港註冊的「HK Yaxiya Development」都是台灣公司。

南韓於是透過美國司法部共同協查KOTI號與北韓交易部分,並透過美方向台灣提供情報,並請求協助調查。

「AURIA Group」在台公司名稱為「AURIA Resource Co」,後來登記解散,2016年6月重新登記為「吉記買辦有限公司」資本額500萬元,調查金流發現吉記買辦在完成驗資後,資金隨即匯出,涉嫌虛偽驗資。

吉記買辦及AURIA Resource Co財報中的營業額非常小,但兩家公司卻持有近千萬美元的巨額外匯資金,顯有隱藏境外公司交易的巨額所得之嫌,涉及商業會計法及偽造文書,全案由檢調偵辦中。

(中國時報)
--
沒到職沒收30萬保證金 判醫院應返還

桃園某私人醫院向初任職的醫師收取應服務一年的履約保證金卅萬元,因醫師未到任「沒收」,法官以違反就業服務法規定判返還,可上訴。

桃園地院調查,辜姓女醫師十年前到桃園某私人醫院應徵家醫科醫師,獲錄取後,院方要求付卅萬元履約保證金,做為保證一年內不得離職的擔保金。兩個月後她獲得另一家公立醫院錄取,她選擇公立醫院任職,卅萬元保證金被沒收。

女醫師向法院指出,當年不知雇主不得收取保證金擔保契約履行,今年獲悉就業服務法規定不得向求職者收取保證金,趕緊向法院訴請醫院返還保證金。

桃園地院審理時,醫院表示,家醫科醫師招聘要先經家庭醫學專科醫學會告知核定員額才能進行,完成招聘程序後需函報專科醫學會獲錄取住院醫師的年籍及學經歷等資料,再轉請衛生福利部核備,程序繁瑣,且招聘需要各單位相互配合,必須耗費人力、物力,錄取醫師未到職,造成醫院損害,也違反約定。這筆錢是辜姓醫師未履行任滿一年的違約金,主張免退還。

法官審理後,以就業服務法規定,招募員工不得扣留求職人財物或收取保證金,立法意旨在保障居於經濟弱勢的求職者或勞工,醫院為擔保聘僱契約履行,向錄取醫師收取卅萬元履約保證金,違反保護就業者的法律,判決返還。

(聯合報)
--
台長照94%插鼻胃管 全球最高

「我好久沒有從嘴巴吃東西了。」89歲俞爺爺插著鼻胃管超過1年,在醫院護理人員的照護下,從復健、語言治療,讓食道慢慢恢復彈性,經過1個月練習,終於拿掉鼻胃管,由嘴巴慢慢吞下蒸蛋、蛋糕,再用針筒一口口啜飲咖啡。對一般人來說,從口吞嚥食物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但對許多長輩、病患來說,卻是奢侈的夢想。

台灣使用鼻胃管人數高達45至50萬人,台北市聯合醫院指出,在長照機構中,台灣使用鼻胃管人數高達94.05%,日本這項比率僅11.6 %,德國6.6 %,當世界各國政策致力於降低插管人數,台灣管餵比率領先全球。

提升病人自主進食

為提高患者尊嚴,讓病人舒適進食,厚生基金會今年號召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部秀傳醫療體系,高雄高醫體系等3個醫療體系共同推動「無管人生」專案,盼提升病人自主進食權。北市聯醫協助96人成功拔除,其中以中風、失智症等為大宗,彰濱秀傳醫院也有34名。

身為軍人的俞爺爺,晚年因病臉上始終掛著鼻胃管,讓他覺得尊嚴盡失。北市聯醫吞嚥小組經過1個月協助復健,讓他終於如願品嘗到食物的美味;爺爺雖近日離世,但臨走前的笑容綻開在臉上,連家屬在一旁都覺得好欣慰。

堅強復健成功拔除

另一名今年37歲,博士學歷在科技業任職的張正武,今年6月在工作崗位上突然中風,沒想到送進醫院後一周又再度中風,造成身體兩側都動彈不得、也無法言語,為防無法進食營養不良,醫護人員立即插上鼻胃管灌食。

張正武的父親說,兒子因明顯異物感,兩度扯掉管子,結果反被「五花大綁」約束餵食,看了實在不捨。

吞嚥訓練最怕嗆水

昏迷數天,張正武甦醒後才知,女兒已出世一周,看著自己只能躺在病床上,無法抱抱孩子,便急著想快點恢復健康,並拔掉鼻胃管,像個正常人一樣進食。因為年輕,加上堅強的毅力,他每天都到北市聯醫復健室報到,透過密集的電刺激、語言治療、物理治療等,花不到2個月,張正武本周一就成功拔除鼻胃管。

「我想吃剉冰!」張正武一字一句說得雖慢,卻很清晰,他的爸爸還在一旁吐槽,「他一能吃,就不想吃醫院的伙食,急著打發妹妹買焗烤馬鈴薯讓他當午餐!」張正武說,吞嚥訓練最難的是喝水,因流質液體容易嗆到,但他希望能進步到吃冰也不嗆到。

健保署考慮 餵食時數納入給付

台灣鼻胃管使用人數冠全球,健保署長李伯璋坦言,拔除鼻胃管較能為長輩及患者找回更有品質及尊嚴的生活,若要減少鼻胃管使用率,他認為可從給予照護者合理的給付著手,先提升照護品質,接著同步醫院評鑑,若訓練個案能成功自主吞嚥的醫院給予獎勵點數。

根據健保署統計,近3年來,包含住院、門診以及居家護理,使用鼻胃管人數逐年升高,從2015年到2017年,近3年來每年都超過20萬大關,2016年一度飆到21.13萬人,每年健保在鼻胃管使用支出平均高達1億2600多萬,而這當中還不包含營養液的支出。

健保署長李伯璋表示,對於長輩和中風、失智症以及臨終病人來說,裝設鼻胃管確實是不舒服且較無生活品質的醫療,若能透過醫療改革,找回患者生活尊嚴與品質,是健保署應當做的努力。透過吞嚥動作,其實能更快恢復病患的神經反射,有助病情。

李伯璋認為,目前無法立即改善拔除鼻胃管,與照護者人力不足有關,尤其人工餵食一頓飯往往需要1個小時以上,花的時間是管灌的數倍,若花的時間多,就應該「把動作變成付出的代價」;他表示,考慮把餵食工作時數納入照護給付。

至於醫院是否將拔除鼻胃管率作為評鑑標準?李伯璋表示,未來若醫院訓練個案成功,且可由醫療判斷,能確實能順利以口進食,未來將先給予獎勵點數,以此提高醫護人員協助患者拔除誘因。

醫:推動拔管難度高

根據統計,台北市2016年住院病人中,插鼻胃管人數3萬4千多人,占全國的1成7,而台灣長照機構使用鼻胃管的比率更是遙遙領先各國。醫界指出,裝設鼻胃管健保有給付,拔除後不僅沒給付,改用餵食患者有時超過1小時還吃不完,大大增加照護成本以及人力,對醫護人員和家屬來說,反而比病人「更不希望拔管」。

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理事、台中長瑞護理之家院長蕭玉霜表示,國內老人福利機構鼻胃管使用率都在7成以上,在目前裝鼻胃管以及營養液皆有健保給付下,就像是「供應誘導需求」,另一方面用鼻胃管比人力從口餵食還要快,對照護者來說,多花時間餵食患者,也沒有健保給付可以拿,照護中心願意出人力替住民餵食的,根本都是「做功德」,想做的機構少之又少。

厚生基金會執行長陳柏同表示,日本長照機構的長輩幾乎沒人使用鼻胃管,而是透過吞嚥訓練恢復自主飲食。反觀國內長照機構,幾乎9成以上老人臉上都掛著長長一條管子,就像長了象鼻,不僅讓老人家不愛出門,更剝奪飲食的快樂。

北市聯醫口腔醫學部主任李雅玲指出,恢復吞嚥能力不難,但餵食的人力和飲食成本每個月約3000到6000元,比起管灌飲食照護成本2700到3200元還要貴,且後者不僅餵食迅速、不會嗆食,對照護者來說,管灌者較好照顧。

但李雅玲統計,插管比不插管的患者罹患吸入性肺炎的比率高了數倍,尤其插管不舒服,為防止使用者扯掉,常需要綑綁約束,長久下來有些病患還會褥瘡,且兩者在營養吸收都是一樣的。

北市聯醫副總院長璩大成表示,執行半年來發現,要讓患者拔管,事前的溝通往往要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諮商溝通時間成本長,可望比照安寧病房,由健保補助或給付諮詢費,提高醫界為患者拔除鼻胃管誘因。

陳柏同則建議健保署,透過評鑑方式,以「論質不論量」為標準,增加醫護人員拔除鼻胃管,教育輔導患者與家屬拔管的誘因,才能讓鼻胃管使用人數下降。

(中國時報)

國際

打星戰 美設太空軍 砸上千億抗中俄 2年內成軍

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海岸防衛隊,五大軍種還不夠?繼美國總統川普喊出「太空軍」後,副總統潘斯前天宣稱,為因應中國、俄羅斯在太空戰場的威脅與競爭,需在2020年讓第六軍種「太空軍」正式運作,並呼籲國會5年內提撥80億美元(約2457億台幣)太空安全系統經費。

潘斯(Mike Pence)前天在五角大廈宣布川普政府維持太空霸權的宏大企圖,聲稱中、俄等敵國多年來已取得從地面發動電子攻擊的武器,足以干擾美國導航和通訊衛星。「這些行徑顯示,我方敵國已將太空變成作戰場域,美國絕不會坐視這種挑戰」,潘斯說:「替我軍歷史寫下偉大新篇章、替下一個戰場預做準備的時刻到了。」

軍方不挺川普燒錢
川普也推文力挺,「全力支持太空軍!」但他的夢想仍面臨許多障礙,其中頭號難題就是要獲得兩黨對立的國會批准。反對派罵聲連連,民主黨參議員夏茲推文痛批這是「蠢主意」,並說有川普這種屢勸不聽的領導人「很危險」。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也質疑,在斥巨資備戰外太空之前,應先確保人民不會因缺乏健保而喪命。
事實上,連軍方也不支持這種燒錢做法。國防部長馬提斯先前就曾表態反對,稱這不僅「疊床架屋」,還可能侷限美軍太空軍事作業。但繼川普6月突然宣布想成立太空軍後,馬提斯前天改口稱太空「已逐漸成為一個多方競逐的作戰場域,我們必須適應這個現實」。
潘斯也以中國2007年發射「動能1」(DN1)反衛星導彈,炸毀已退役的「風雲」氣象衛星為例,稱這是「高度挑釁」的表現,證實中國在太空軍事化方面的能力已逐漸茁壯。美國軍方與航太專家指出,據信中、俄兩國正在研發足以摧毀美國衛星的能力。二月一項情報評估更顯示,中、俄可能在2至3年內就有能力把美國衛星打下來。

將先納入空軍麾下
美軍對衛星倚賴甚深,無論是飛彈防禦系統預警、引導精確打擊,通訊和偵查行動等都需要衛星定位,間諜衛星對於蒐集情資更是不可少。面對中、俄威脅,田納西州眾議員庫柏說:「我們很可能在幾秒內變得又聾又啞又盲。泱泱大國很少如此脆弱。」
美國上一次成立新軍種是在1947年,在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之外,將空軍獨立成軍。
目前美國空軍的太空司令部專責太空軍事能力,總部設在科羅拉多州彼得森空軍基地,旗下人員約有3.8萬人,負責185個軍事衛星系統,包括GPS通訊和氣象衛星,也負責掌管空軍網路戰。根據新規劃,「太空軍」將先納入空軍麾下,除太空司令部之外,也將納入負責研發新科技的太空發展署、太空作戰部隊,以及新的支援架構等。美國退役太空人、海軍上校凱利直言,「(太空)雖然有威脅,但現已由美國空軍處理。沒道理在已經很官僚的國防部,再打造一個官僚層級。」

美國在太空 可能的國防威脅
★動能武器
敵對勢力可發射飛彈、衛星或其他物體上太空,衝撞摧毀美國仰賴的通訊與定位衛星,俄國冷戰時已有這個能力,中國自2007年來多次成功試驗用飛彈摧毀衛星,伊朗、北韓飛彈也可能改裝後獲得這種功能
★非動能武器
雷射、高功率微波以及電磁脈衝都可用來摧毀衛星的通訊能力,例如在太空引爆核彈製造電磁脈衝,或在飛機上裝載雷射進行攻擊
★電子戰
特定電波可以用來癱瘓衛星的通訊,甚至提供假造的通訊資料,俄國2014年入侵烏克蘭時就癱瘓了烏克蘭的全球定位系統(GPS)訊號
★網路攻擊
衛星、地面通訊站與各種通訊終端都可能被駭入,駭客藉此癱瘓、擾亂或者監聽通訊

惡搞徽章 「綁川普射向太空」

美國川普政府前天宣布將成立「太空軍」,隨即舉行網路票選,要支持者選出最適當的太空軍紀念徽章,早早開始為川普的競選連任造勢。然而也有反對派網友諷刺太空軍摸不著頭緒,製作出諷刺版徽章象徵川普的腦袋跟太空一樣「空空」。

推紀念品競選連任
川普的2020年競選連任團隊寄出的電郵中寫道:「川普總統想成立一支太空軍,這是為了美國及終極疆界未來的開創性努力。為隆重其事,我們團隊將推出新的紀念品系列,但我們先要決定紀念總統成立新太空軍的設計圖案,川普希望大家都能參與。」
在川普團隊提供票選的6種紀念徽章圖案中,其中一種寫著「火星正等著」,令網友質疑川普團隊是不是搞不清楚太空軍的職能,把它跟負責太空探索、研究的美國航太總署(NASA)混淆了。
另有網友設計出的諷刺徽章,把射向太空的火箭綁著川普,希望就此擺脫川普政府。也有網友把「太空軍」(Space Force)改成「太空鬧劇」(Space Farce)。更有網友設計的徽章放著川普腦袋的剪影,中間填上星空,畫上箭頭標註川普的腦袋「太空」。

軍要害 攻擊潛艦持續萎縮

美國準備成立「太空軍」,一方面是正視當前美國國防安全對太空的倚賴,一方面也是正視俄國、中國等強權的挑戰。但美國軍力發展與配置在多年的反恐戰爭中變得扭曲,不足處甚多,其中一項要害是攻擊潛艦兵力正在萎縮,也難以緊急擴充。
《富比士》網站前天報導,美國目前以維吉尼亞級與洛杉磯級潛艦為骨幹的攻擊潛艦兵力,僅有52艘的規模。隨著舊船陸續退役,儘管川普政府願意加碼補充新船,未來10年內勢將面臨逐漸縮減的窘境。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先前報導,估計到2029年時美軍攻擊潛艦將僅剩41艘服役。當前川普政府想要的66艘規模,要到2048年才能實現。

現役任務料將吃重
美軍現役潛艦可分為負責執行核武嚇阻的彈道飛彈潛艦(SSBN)以及負責常規任務的攻擊潛艦(SSN)。攻擊潛艦可執行水下監視、護衛航母打擊群、發射戰斧巡弋飛彈、運送特戰部隊等多功能任務,任務料將繼續吃重。
美軍在冷戰結束後把4艘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潛艦改為發射巡弋飛彈,能提供一次616發戰斧巡弋飛彈的火力,而這4艘船即將退役。新建的維吉尼亞級雖可多載28枚戰斧巡弋飛彈,但要22艘才能彌補損失的火力。

(蘋果日報)
--
反制俄中 美2020前成立太空軍

美國副總統彭斯九日在五角大廈宣布,鑑於來自俄羅斯和中國愈來愈大的威脅與競爭,美國將啟動在二○二○年前創建美軍第六個軍種「太空軍(Space Force)」的計畫。六月下令創設太空軍的川普,十日即推文寫道,「全力支持太空軍!」美國上次建立新軍種,已是二戰後不久,於一九四七年成立空軍。彭斯這番宣示並非定案,尚需國會通過。此一概念已受到議員懷疑,國防官員也顧慮成本和疊床架屋的官僚主義。

川普六月卅日重啟國家太空委員會,並由彭斯兼任主席。彭斯九日在演說中強調,建立美國太空軍的時刻已到,並重申川普希望國會同意接下來五年在美國太空安全系統上加碼投資八十億美元(約二四七八億台幣)的呼籲。

美軍目前共有五個軍種:陸、海、空軍、陸戰隊及海岸防衛隊。彭斯特別點名俄、中乃美國敵手,指俄、中多年來持續研發反衛星武器,企圖使美國的導航與通訊衛星喪失功能,這些行動說明,它們業已把太空轉換為作戰領域,而美國絕不會從這種挑戰退縮。

彭斯並舉中國二○○七年以飛彈擊毀一枚報廢的氣象衛星,導致大量的衛星殘骸碎片散落在地球軌道上為例,指這是中國追求太空軍事化的高度挑釁。他還說,中、俄有朝一日恐具有操縱其衛星迫近美國衛星的能耐,對美國的太空系統造成空前的新危險。彭斯亦坦承建置新軍種並非易事,他指出,美國國防部將設立一個太空事務助理部長職位,監督太空軍發展進度。至於太空軍的建軍預算,美國國防部目前尚無答案,但估算至少是數十億美元起跳。

對此,部分共和黨國會議員表達支持,但許多民主黨議員譏諷為錢坑,聯邦參議員尼爾森形容,此舉將撕裂空軍;參議員桑德斯也推文寫道,在把外太空軍事化前,也許應該先確保民眾不會因為缺乏醫療保險而病死。民主黨參議員夏茨更直指太空軍不會成真,是一個「愚蠢主意」。

此前因擔憂排擠預算而表態反對的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已支持重組美軍太空作戰部隊,並建置一個新司令部的措施。根據國防部九日提交國會的方案,第一階段將設立「太空司令部」,司令為四星將領。同時設置「太空發展局」與「太空作戰部隊」。第二階段時,就會將這三個單位合併為太空軍。目前美軍多數的太空力量均歸空軍的太空指揮部統轄,共有約三.八萬名人員,負責運作一八五個軍事衛星系統,並監督空軍的網路作戰。

(自由時報)
--
美2020年成立「太空軍」 衝著中俄來

美國白宮九日宣布二○二○年底前成立「太空軍」,作為美國第六個獨立作戰軍種,以因應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和競爭,為未來戰場做準備。這項計畫面對重重困難,包括需獲國會通過,軍事領袖和專家也質疑成立這種耗費龐大而又加重官僚結構的新軍種是否明智。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六月間下令成立太空軍,確保美國雄霸太空的地位。美國副總統潘斯九日在五角大廈演說時提出具體計畫,他把太空描述成原本和平無爭,現在卻變得擁擠和充滿敵對的領域。

潘斯說:「為我們軍隊的歷史書寫下一個偉大篇章,為下一個戰場做準備,號召美國最優秀和勇敢的人遏阻和擊敗我們同胞和國家面對的新一代威脅的時候到了。建立美國太空軍的時候到了。」

潘斯把成立太空軍定位成因應敵人可能發動的攻擊,而非美國發展軍事攻擊能力。他點名中國和俄國,表示美國的對手多年來一直在發展武器,以對美國的衛星發動電子攻擊,使它們失去作用。

五角大廈九日向國會提出統合美國太空作戰部隊,以及調整組織加強獲得和發展科技的計畫,包括成立太空指揮部發展作戰作業,成立太空發展署加速辨認和發展新科技,成立太空作業部隊和新的輔助結構。這些單位將在第二階段統合成新的第六軍種。

成立新軍種的決定權在國會,去年十一月曾否決設立太空軍的提案。但白宮認為,國會將在二○二○年的國防預算中批准太空軍,原因是部分國會議員改變主意,以及國防部長馬提斯讓步。

美國上次成立新的軍種,是在一九四七年成立空軍,加入原有的陸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防衛隊。美軍目前的太空力量主要由空軍太空指揮部統轄,包括全球定位系統、通訊和氣象衛星,總部設在科羅拉多州皮特森空軍基地。

美國新設太空軍 目標2020年成軍

美國副總統潘斯9日代表川普政府雄心萬丈地宣布,最快於2020年創建美軍第六軍種「太空軍」(Space Force)。如果成真,將是繼美國空軍1947年成軍後,美軍再度創設新的軍種。

潘斯在演說指出,太空環境在上個世代已經出現根本的變化,隨著中俄等潛在對手正在太空軍備取得重大進展,美國將在新戰場遇到新威脅,現在已是美國成立太空軍的時機。美國將一如在地面般尋求和平般,也在太空尋求和平,但和平必須透過實力;幾年之後,美國太空軍就是維護外太空和平的實力。同時,國防部也將立即採取行動,對軍方前往太空的方式進行改革。

美國國會的部分議員和軍方高層早已警告,太空不再是和平的庇護所,而是需要更多注意力和資源的衝突場,特別是中俄分別取得重大進展。美國總統川普6月也曾公開指示國防部,立刻著手準備設置獨立的太空軍,還稱美國僅只出現在太空是不夠的,必須確保美國對於太空的宰制。

根據報導,在潘斯發表演說前,國防部已就太空相關部門的組織與管理架構向國會提出報告,建議新設主掌作戰準則和戰術的「美國太空司令部」、主掌採購的「太空發展局」及集中各軍種太空專家的「太空作戰部隊」。白宮則是規劃,在國防部新增監督太空軍種發展與擴大的助理部長,並和國會議員合作,於明年初提出太空軍部的立法草案。國防部還需完善許多細節,包括人才招募和軍種間的資源競爭問題。

目前美國五大軍種分別是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及海岸防衛隊,創建太空軍仍需國會審核通過,也需要龐大的新預算與國防部組織重整。五角大廈裡外此前反對創建太空軍的人也不在少數,尤其是權責可能因此遭到削弱的美國空軍,國防部長馬提斯此前曾表達反對,現在也還沒有完全鬆口。有批評者認為,此舉只會讓國防部的官僚組織更加擁腫。

(聯合報)
--
抗中俄 川普:2020年底前成立太空軍

第6軍種 加速發展反衛星武器

白宮9日以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和競爭日益強烈為由,宣布2020年底前成立「太空軍」,作為美國第六個獨立作戰軍種,為未來戰場做準備。

這項計畫面對重重困難,包括需獲國會通過,軍事領袖和專家也質疑成立這種耗費龐大而又加重官僚結構的新軍種是否明智。

川普總統6月間下令成立太空軍,確保美國雄霸太空的地位;而副總統潘斯9日在五角大廈演說時提出具體計畫,他把太空描述成原來和平無爭,現在卻變得擁擠和充滿敵對的領域。

潘斯說:「為我們軍隊的歷史書寫下一個偉大篇章,為下一個戰場做準備,號召美國最優秀和勇敢的人遏阻和擊敗我們同胞和國家面對的新一代威脅的時候到了。建立美國太空軍的時候到了。」

潘斯把成立太空軍描述成因應敵人可能發動的攻擊,而非美國發展軍事攻擊能力。他點名中國和俄國,表示美國的對手多年來一直在發展武器,以對美國的衛星發動電子攻擊,使它們失去作用。

他說:「他們的行動表明,我們的對手已把太空變成作戰領域,而美國絕不會從這種挑戰退縮。」

美國上次成立新的軍種,是在1947年成立空軍,加入原有的陸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防衛隊。

軍方在太空的角色正受到密切檢視,因為美國日益仰賴難以保護的衛星提供通訊、導向、情報,以及對軍方、民間以及國家經濟至為重要的其他服務。

美國情報機構今年稍早表示,中國和俄國正為未來的戰爭發展反衛星武器。美國也日益擔心衛星受到網路攻擊,使作戰部隊失去電訊連絡或導向能力。

五角大廈9日向國會提出統合美國太空作戰部隊,以及調整組織加強獲得和發展科技的計畫,包括成立太空指揮部發展作戰作業,成立太空發展署加速辨認和發展新科技,成立太空作業部隊和新的輔助結構。這些單位將在第二階段統合成新的第六軍種。

美軍目前的太空力量主要由空軍太空指揮部統轄,總部設在科羅拉多州皮特森空軍基地。指揮部共有大約3萬8000名人員,負責操作185個軍事衛星系統,包括全球定位系統、通訊和氣象衛星。它也負責監督空軍網路作戰活動。

美國想獨覇太空! 川普太空軍有這些任務

美第六軍種 還需國會同意才行

美國總統川普野心勃勃的想成立太空部隊,副總統潘斯9日視察五角大廈時發表演說,正式提出建置太空軍成為第六個軍種的具體計畫。美國空軍於1947年成立,當時是陸軍、海軍、陸戰隊和海防隊之外的最新軍種,如今準備迎接生力軍,但川普還需國會同意才行。

美太空部隊的籌備方向

●設立新的太空指揮部,負責所有太空作戰。
●建成太空作戰部隊,由軍中菁英組成,專責處理太空衝突。
●成立太空發展署,協助五角大廈取得太空作戰武器。
●確保有指揮官和輔佐幕僚,管理日常作業。

這些單位將在第二階段統合成新的第六軍種。

美軍目前太空戰力
●由空軍太空指揮部統轄,約有3.8萬人。
●負責操作185個軍事衛星系統,包括全球定位系統、通訊和氣象衛星,同時也負責監督空軍網路作戰活動。
●總部設在科羅拉多州皮特森空軍基地。

負責太空防衛空軍 成最大輸家

美軍在太空的角色正受到密切檢視,因為美國日益仰賴難以保護的衛星提供通訊、導向、情報以及對軍方、民間和國家經濟至為重要的其他服務。

成立新軍種的最大輸家是本來負責在太空中防衛美國的空軍,尤其是空軍太空指揮部和太空暨飛彈系統中心。據說空軍官員已被排除在規畫程序之外。

俄羅斯太空部隊 約15萬人

俄羅斯太空部隊1992年8月首度成軍,但曾兩度解散,2015年8月1日將空軍和航天防禦軍合併後再次成立,約15萬人。

主要任務是儘早通知高階政治領袖和軍事指揮官有飛彈來襲,建立彈道飛彈防衛系統,以及創建、布署、維護和管控繞行地球的太空載具。

俄羅斯太空部隊的組成包括第3飛彈-太空防禦軍和飛彈襲擊預警部,兩者總部都設在靠近莫斯科的索涅奇諾戈斯克。旗下設施包括在白俄羅斯的Hantsavichy雷達站和其他數個大型預警雷達,以及保護莫斯科的A-135反彈道飛彈系統。另在塔吉克中部努列克附近有監視太空物體的光學追蹤設施Okno。

中俄測試擊落衛星 太空恐不再和平

美國成立太空軍的理由是:中國大陸和俄羅斯等強敵已經開始測試能擊落衛星的武器技術,美國必須擁有充分防衛能力面對日益高升的威脅。

潘斯把成立太空部隊描述成因應敵人可能發動的攻擊,而非美國發展軍事攻擊能力。他說:「過去和平無爭之地,現在變得強敵環伺。美國僅躋身太空還不夠,必須有獨覇太空。」

太空戰怎麼打? 可能分3波

如果真的發生太空戰爭,會有何後果?軍事媒體報導,太空戰可能分三波登場,最先是雷射與干擾裝備,可破壞對方衛星的的觀測能力或其他監測功能,使其又聾又啞。第二波上場的是殺手衛星,例如NASA的烏鴉計畫(Raven),可以讓美國的殺手衛星連接到中國衛星,再引導其脫離軌道,向下墜落至大氣層燒毀。第三波登場的則是反衛星飛彈,目標是摧毀對方在太空的作戰能力。以目前科技來說,能夠摧毀彈道飛彈的各式飛彈,都可摧毀在低地球軌道的太空船或人造衛星。

戰場拉到外太空 全世界倒楣

但最糟糕的狀況是,這場太空大戰導致衛星殘骸到處亂飛,波及低地球軌道上的大部分其他衛星,從通信、氣象、定位到遙測衛星都被摧毀大半,導致人類太空科技因此倒退數十年,還要要花數十年清理無數太空垃圾。

因此,美國建立太空軍的最佳戰略並非要真正開打,而是有效嚇阻敵人。

美中太空開戰 人類科技恐倒退數十年

美國擬成立的太空軍未來如果與中國開戰,會怎麼打?軍事媒體報導,雙方太空戰可能分三波登場,最先是雷射與干擾裝備,接著派出殺手衛星,最後出動反衛星飛彈,目標是摧毀對方在太空的作戰能力。

但最糟糕的狀況是,這場太空大戰導致衛星殘骸到處亂飛,波及低地球軌道上的大部分其他衛星,從通信、氣象、定位到遙測衛星都被摧毀大半,導致人類太空科技因此倒退數十年,而太空軍、美國太空總署(NASA)與美國盟邦等花上數十年清理大戰造成的無數太空垃圾。

因此,美國建立太空軍的最佳戰略並非要真正開打,而是有效嚇阻敵人。

與美軍關係密切的軍事新聞網站「我們最強大」(We are the Mighty)報導,若美國太空軍未來真的與人民解放軍在太空開打,重點在於摧毀對方有助整體作戰的各類衛星,例如情報、通信、衛星定位衛星等。中國的這些衛星超過200顆,美國則超過800顆。

開戰第一波上場的是破壞力最低的武器,例如雷射與干擾裝備,可破壞對方衛星的的觀測能力或其他監測功能,使其又聾又啞。

第二波上場的是殺手衛星,例如NASA的烏鴉計畫(Raven),可以讓美國的殺手衛星連接到中國衛星,再引導其脫離軌道,向下墜落至大氣層燒毀;或是中國發展中的「太空掃把」衛星,配備雷射裝置,設計功能是在軌道上射擊太空殘骸,但開戰時也可攻擊美國衛星;中國已開發出的「遨龍一號」衛星,則有能力以機械手臂抓住敵方衛星,使其向下墜落至大氣層燒毀。

第三波登場的則是反衛星飛彈,以目前科技來說,能夠摧毀彈道飛彈的各式飛彈,都可摧毀在低地球軌道的太空船或人造衛星。

然而問題是,太空是沒有重力的環境,因此太空大戰摧毀雙方衛星造成的數萬片,或甚至數百萬片殘骸,將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飛去,屆時在低地球軌道上的各國人造衛星恐怕很難倖免。

成立太空軍?美國會風向變了

美國總統川普決定成立太空軍,成為美國武裝力量的一支獨立軍種,儘管國防部可不經國會批准而進行部分推動,但成立新軍種的決定權是在國會。

川普和副總統潘斯積極推動2020年建立太空軍,國會不但未表現出同樣熱情,去年11月還否決設立太空軍的提案。

但白宮如今認為,國會在2020年的國防預算中會批准太空軍,部分原因是國會議員似乎改變了主意。

如今馬提斯至少在公開場合支持太空軍,意味著國會也可能改變立場。共和黨國會眾議員羅傑斯說,太空軍對美國的國家利益很有必要,尤其是俄羅斯和中國幾乎要超越美國。羅傑斯後來積極推動為成立太空軍而立法。

(聯合晚報)
--
川普建太空軍疑為連任鋪路 遭批疊床架屋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打算在2020年以前成立第6軍種「太空軍」(SpaceForce),這項提案受到反對者的嗤之以鼻,恐怕過不了國會這一關。

川普一直都強烈支持成立一支與空軍、陸軍同等地位的太空軍,如今這樣的美夢轉而成為爭取支持者相挺的政治造勢。

川普挑戰2020年連任的競選團隊今天發出募款電子郵件,請支持者在6個候選標誌當中,選出心中最喜愛的太空軍標誌,之後用來製作川普競選商品。

川普今天在推特上寫說:「全力支持太空軍!」

不過批評者認為這是一項華而不實的提案、多餘又昂貴的官僚計畫,簡直是搶走如空軍等其他單位已經做得很有成效的工作。

聯邦參議院國防撥款小組委員會的民主黨參議員夏茨(Brian Schatz)直言,太空軍是一個「很蠢的想法」。

夏茨說:「就算太空軍不會成真,我們有這樣的領導人,誰也無法說服他放棄這些瘋狂想法,真是非常危險。」

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尼爾森(Bill Nelson)說,這樣做將會「撕裂空軍」。參議員桑德斯(BernieSanders)在推特上說,「在我們開始花數十億美元備戰外太空之前」,「也許,只是也許」政府應該先提供健保。

儘管,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在內的五角大廈領導階層一度反對太空軍,但他們今天都站出來表示支持。

五角大廈今天公布的報告當中,包括了建立太空軍的幾個過渡程序,今年底將成立一個名為「美國太空司令部」的聯合作戰司令部。

為了肯定空軍目前的角色,五角大廈的報告建議,太空司令部的指揮官一開始應由空軍太空司令部司令兼任。

前太空人、美國海軍退役上校凱利(Mark Kelly)今天表示,雖然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對於外太空威脅的說法沒錯,但軍方早已在處理因應。

凱利向新聞頻道MSNBC表示:「確實存在威脅,但今日一直都在美國空軍的管理中。在這極其官僚作風的國防部裡,建立另外一整個官僚體系,真的很沒道理。」

(中央社)
--
美籌建太空軍 對抗陸俄威脅

美國正積極研發新一代載人太空船。川普政府宣布將在2020年之前組建「太空軍」,成為美國第6個軍種。(翻攝自NASA網站)

川普政府9日宣布,計畫於2020年之前組建太空軍(Space Force),成為美國第6個軍種。副總統彭斯披露計畫細節時,點名中國大陸及俄羅斯等國致力研發太空武器,對美國現有優勢構成前所未見的挑戰。他矢言,美國不會退縮,「美國太空軍以實力換取太空和平」。

通訊衛星 恐遭攻擊

彭斯於國防部長馬提斯陪同下,在五角大廈發表談話。他表示:「現在,為我們武裝部隊歷史譜寫下一個偉大篇章、為下一個戰場做準備的時候已經到來。」美國防部則在報告中稱,敵人研發反太空能力,以便在衝突時摧毀美國衛星,令美軍有組建太空軍的迫切性。

兼任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主席的彭斯形容,太空格局已出現根本性變化,「其他國家尋求干擾我們的太空系統,對美國的太空優勢構成前所未見的挑戰」。他點名大陸、俄羅斯、北韓及伊朗等國家,研發從地面發動電子攻擊的武器,干擾及破壞美國的導航及通訊衛星。

彭斯提及陸俄研發太空武器的進度,指大陸於2007年發射飛彈摧毀已報廢的人造衛星,並於上周成功測試高超音速飛行器;俄羅斯則研發空中雷射武器及反衛星飛彈。他稱,敵人把太空打造為作戰領域,但美國不會退縮,矢言「美國太空軍以實力換取太空和平」。

彭斯說,川普將在明年2月公布的新財年預算報告中,加入組建太空軍的預算,他呼籲國會於一年半內採取行動,成立「太空軍部」。他還要求國會於未來5年追加撥款80億美元,用以完善太空安全系統。

川普大讚 票選標誌

川普在彭斯談話後,也推文大讚說「太空軍衝衝衝!」(Space Force all the way!)川普的政治行動委員會9日還發出電郵,請支持者從6個太空軍標誌中,投票選出最喜歡的1個,未來將在川普的競選商品上展示。

去年,美國防部長馬提斯曾對單獨成立太空軍表示懷疑,認為這會增加額外的官僚體制及成本。但他9日改口說,將把太空看作一個新戰場,「我們必須能夠競爭、阻遏和取勝。」

美國現有5大軍種,包括陸海空軍及陸戰隊、海岸防衛隊。太空軍一旦組建,將成為同等級別的美國第6個軍種。

b10a00_t_01_04.jpg (656×560)

爭霸爭到太空 助長軍備競賽

美、俄、陸都在積極爭奪太空強國的地位,而美國宣布將在2020前成立太空軍,也讓太空競賽從外星探索進一步延伸到外太空軍事發展。面對不確定的國際情勢,川普政府此舉在國內引發質疑之聲,有人認為現時美國應集中因應網路戰而非太空戰。

美、俄、陸皆是1967年《外太空條約》(Outer Space Treaty)的簽署國,該條約禁止在外太空部署核武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只允許以和平為目的使用月球和其他天體。雖然條約未明確禁用常規武器,美國組建太空軍有可能助長太空軍備競賽,令該條約名存實亡。

前美國太空人凱利(Scott Kelly)認為,太空軍屬於科幻的未來戰爭,質問何不優先處理現時面對的網路戰,「我們正處於這場戰爭中,我們應對此感到擔憂」。

共和黨普遍支持成立太空軍,但民主黨認為這會影響政府其他當務之急,表明在立法階段不會讓太空軍成真。

批評者認為,太空軍沒有必要,只是官僚主義又一個昂貴又虛榮的計畫,還疊床架屋,剝奪了空軍等部門已經有效完成的工作。現時美國軍方的太空任務主要由空軍負責,旗下設有空軍太空司令部(Air Force Space Command),編制3.8萬人,負責管理185枚軍事衛星,包括全球定位系統、通訊及氣象衛星。

美國政府以往就曾提出太空軍事計畫,最著名的例子是在上世紀80年代冷戰後期,時任總統雷根提出俗稱為「星戰計畫」的戰略防禦倡議(SDI)。這個計畫最終沒有實現,但觸發了美蘇軍備競賽,被指是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

(中國時報)
--
飲食太淡 易患心血管疾病 1天吃鹽不宜低於5克

過鹹飲食被公認會引發心血管疾病,但吃太淡未必有利健康,英國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披露一篇最新研究,指出每日鹽分攝取量若低於5公克,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英國醫療系統(NHS)原建議,成人每日鹽分攝取應低於6公克,超過此量易罹患中風、心臟病、高血壓。不過刊載於《刺胳針》的這篇大型研究,追蹤18個國家、總計95767名參與者的飲食,發現每日鹽分攝取量若介於7.5至12.5公克,約等同吃進2至5公克的鈉,屬於「適中」,對健康影響不大。攝取超過12.5公克是「過量」。1公克的鈉等於2.5公克的鹽。

鹽過量易中風
加拿大麥馬斯特大學人口健康專家、也是研究者之一孟提教授(Andrew Mente)表示,「適量的鈉有助心血管健康,但過多和過少都有潛在危害。」他解釋,過少是指每日鹽量低於5公克,「鈉是人體需要的基礎養分,但量的多寡是個議題。」此論點也招來抨擊,不少學者仍堅持實證顯示低鹽有益健康。
此份跨國研究亦確認重鹹飲食,即每日鹽分攝取超過12.5公克、約2.5茶匙以上,易導致高血壓和中風。參與研究的中國社區8成以上吃鹽量皆爆表,和烹調過程普遍且大量使用醬油有關;而中國以外的地區,約84%的人的鹽分攝取量「適中」,介於7.5至12.5公克。研究還指出,鉀攝取量高,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就低,富含鉀的食物有水果、堅果、蔬菜,像地瓜、葡萄乾、柳橙、馬鈴薯等。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人每日鹽分攝取需達5公克,目前尚無國家呼籲民眾吃鹽低於此量。一般來說,熱帶國家民眾需攝取較多的鈉,因為流汗會帶走體內鹽分。孟提教授強調,「低鈉攝取能降低血壓,然而鈉含量過低會有不好的影響,包括某些賀爾蒙異常升高,有致命和心血管疾病風險。」

(蘋果日報)
--
經援南太平洋島國 中國膨風

根據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分析,中國雖成為南太平洋島國僅次於澳洲的第二大捐助國,但中國對這些國家承諾的捐助「膨風」,過去七年承諾的捐助,不到五分之一兌現,僅占各國實際捐助的八%,澳洲則兌現了九十八%。

中國對南太平洋島國的捐助,主要用於興建道路或工業設施,這類基礎建設通常被用來增強中國的地位和促進商業,但中國的捐助往往姍姍來遲,且是以優惠貸款的形式,受援助國必須償還。

捐助兌現率不到兩成
二○一一至二○一八年,澳洲承諾捐助南太平洋島國六十七.二億美元,實際捐助六十五.八億美元。中國承諾捐助逾六十億美元,但實際捐助不到五分之一,占六十二國對這些島國實際捐助一四五.一億美元的八%。

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太平洋群島計畫主任普萊克(Jonathan Pryke)表示:「中國承諾大筆捐助,但是否兌現承諾,還有待觀察,這些捐助集中在大約兩百件計畫上。」他說,儘管中國實際捐助的金額很少,過去七年中國在南太平洋的影響力卻上升,主因美國、歐盟和法國的退出。

至於與中國競爭南太平洋影響力的台灣,自二○一一年以來,對這個地區的五百三十五項計畫共捐助二.二五億美元。

澳洲國際發展和太平洋事務部長費爾拉范蒂—威爾斯先前批評,中國打著「一帶一路」口號,在南太平洋島國興建一些華而不實的基礎建設,不僅無益於當地經濟,還增加當地政府的債務。國際貨幣基金(IMF)也警告,中國在南太平洋島國大撒錢,可能埋下債務危機的種子。

西方國家已增加對南太平洋島國的援助,以反制中國的影響力,包括紐西蘭提高未來四年的援助預算三分之一,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未來五年也計畫增加投資三倍,澳洲對該地區的援助金額則已創紀錄。

(自由時報)
--
年用12.9億個塑膠袋 紐西蘭頒禁塑令

紐西蘭十日宣布明年將逐步淘汰一次性購物塑膠袋,成為全球最新一個採行禁塑令的國家,違反規定恐面臨最高十萬紐元(約台幣兩百零三萬元)的罰款。

紐國總理賈辛達.亞登與環境部副部長塞奇十日宣布這項禁令。亞登說:「紐西蘭全國每年使用數億個一次性使用塑膠袋,堆積如山,其中許多最終汙染了我們寶貴的海岸與海洋環境,並對各種海洋生物造成嚴重危害。我們正逐步淘汰一次性使用塑膠袋,如此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環境,維護紐西蘭清潔和綠色的聲譽。」

亞登表示,受禁令影響的消費者與企業有可行之替代方案可使用,並稱塑膠袋是學校寫信給她談到的最大主題,且今年有六萬五千名紐國人請願要求徹底禁止塑膠袋。她還警告,拒絕改變則意味著到二○五○年,海洋中的塑膠重量恐高過魚類。

根據估計,全球每年用掉五兆個塑膠袋,紐西蘭占十二億九千萬個。

紐國政府目前已發出諮詢文件,以便確定這項禁令可將哪些類型的塑膠袋涵蓋在內。

不過,並非所有紐西蘭國民都對禁塑令感到滿意。紐西蘭行動黨黨魁賽莫爾表示,禁令懲罰了負責任的消費者,且恐對環境產生更糟後果。「塑膠廢棄物在收集並運往垃圾掩埋場後進入環境裡頭。這不是發現塑膠袋簡單方便,並負責任處理的紐西蘭人的錯。」

國家黨黨魁布里吉斯也批評這項限塑令是「容易達成的目標,不會產生任何真正的影響」。

而綠色和平則稱禁令是「人民力量的勝利,也朝解決海洋塑膠污染問題跨出重要的第一步」,該環保組織的海洋專案主任杭特更稱這可能是扭轉海洋塑膠污染趨勢的一大躍進。

全球已有四十多國採取行動,丹麥甚至自一九九八年起開徵塑膠袋稅。

(聯合報)
--
Z世代來了…購物中心終結者

千禧世代被視為許多產品和產業的終結者,計程車、固網電話、傳統郵遞等生意據說幾乎都葬送在這群人手中。但千禧世代已「過氣」了,如今商家和廣告公司的注意力轉向1995年後出生的「Z世代」,輪到購物中心和紙本雜誌的經營者擔驚受怕了。

「Z世代」有時亦稱「後千禧世代」或「i世代」,目前約占美國五分之一的人口,也是美國史上就種族與族群而言最多元的世代。這些年輕人是數位原生世代,皮尤研究中心(Pew)今年的調查顯示他們「幾乎時時刻刻」都在上網。

根據IBM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逾七成的「Z世代」可影響家庭支出。基於他們的影響力 ,以及估計達數十億美元的購買力, 企業迫切想了解他們渴望的是什麼。

結果發現,金融海嘯後的經濟大衰退形塑了「Z世代」的金錢觀。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溫吉說:「他們的期待較低,信心也較弱,並不會以過度樂觀的態度來看這個世界。」

溫吉說,「Z世代」對經濟機會和學貸的看法較不樂觀,因此不論是態度或實際行為都比前幾代傾向規避風險,但他們仍看重財富與物質,套句心理學用語就是轉向「外在價值」(例如金錢、名聲和財產),而不是「內在價值」(例如人際關係和社群情感)。

這個世代兼具強大的經濟實力與社群媒體力量,例如凱莉珍娜(Kylie Jenner)只是推文抱怨通訊軟體Snapchat更新後很難用,就導致製作這個應用程式(App)的Snap公司市值蒸發13億美元。

若一則推文可左右如此巨大的錢潮流向,「Z世代」還會影響哪些市場和產業?調查發現,「Z世代」偏好個人化、數位擴增實境的購物體驗,93%寧可自己選購,不喜售貨員在旁,但只有19%的零售商能提供體驗。這群青少年也偏好線上閱讀,促使雜誌強化數位與社群元素,以投其所好。

數據也顯示,美國青少年使用現金的比率比一般大眾少了三倍,且只有6%的交易才會用現金,這個世代在餐廳用餐時也偏好無現金或無卡化付費,這也說明了為何Venmo與Google Pay等轉帳App會持續成長。

photo.php (442×657)

Z世代忌酒愛素食 習慣大不同

趨勢觀察機構KAM Media的研究報告顯示,Z世代的消費習慣和偏好與前幾個世代大不相同,未來發揮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

Z世代的特質包括:用手機成癮、需戒Wifi、滴酒不沾、喜愛素食和無麩質飲食。Z世代對零售商的期待不同,若要吸引這群新顧客消費,須知道他們想要什麼。

根據KAM Media的「明日消費者」報告,500名18至24歲的受訪者中,有23%每日使用手機超過七小時,另有25%每日上網時間多於七小時。所謂物極必反,報告顯示,三分之二受訪者擔心花太多時間上網「聯繫」。目前已有商家搭上這波戒除社群網路和Wifi連線的浪潮。從黑膠唱片銷售復甦,就可看出回歸基本的渴望。

報告指出,每十個英國成年人就有九人吃肉,但僅59%的Z世代愛肉食。對Z世代而言,素食和無麩質是商店和餐廳理所當然應提供的選項。此外,39%Z世代受訪者自稱滴酒不沾,比率是整體英國成年人的兩倍多。

KAM Media策略暨洞察經理葛萊德曼說:「網路上有很多Z世代的推測,有的有依據,有的沒有。但可確定的是,Z世代將形塑未來購物、飲食、與品牌互動的方式,影響力無與倫比。」

學新知 把YouTube當老師

培生數位教育集團(Pearson)的研究顯示,相較於略為年長的千禧世代,Z世代顯然更有興趣透過影音平台YouTube和線上影音內容學習知識。

這份「超越千禧世代:新一代學習者」報告研究1995年以後出生的Z世代的教育觀點,Z世代又被稱為數位原生世代,年紀最大的還在就讀高中或大學,成長過程的大多數階段均使用最新科技。而被稱為千禧世代的24歲至40歲這一代人,目前大多已投身職場,需要隨年齡增長學習適應新科技。

報告發現,年約14歲至23歲的Z世代學生,在學習媒介的選擇偏好上和新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相較於千禧世代,Z世代更常使用新興社群媒體,花在線上視覺媒體及影音媒體的時間較多,且更傾向在社群媒體上分享這類影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Z世代對學習工具的評比中,YouTube和影片的排名遠高於千禧世代。Z世代使用YouTube作為學習工具的排名僅次於老師授課,且高於講座、和同學互動的活動、學習應用程式和書籍。

Z世代偏好的學習方式不再侷限於傳統範疇,可看出學習方式正經歷重大轉變。

(經濟日報)
--
辛巴威反對黨法院上訴 總統就職延後

辛巴威反對黨民主變革運動(The Movement for Democratic Change,MDC)向法院提出上訴欲推翻總統選舉結果,MDC指控姆南加瓦(Emmerson Mnangagwa)選舉舞弊而贏得勝利。

獨裁領袖穆加比(Robert Mugabe)去年11月遭罷黜以來,辛巴威首度舉行選舉。辛巴威主要反對黨MDC指控,執政的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ZANU-PF)和選舉委員會在7月30日的選舉中作弊。

姆南加瓦原計劃12日舉行就職典禮,現將延至法院裁決出爐,預計法院將在14天內做出裁決。

姆南加瓦在總統選舉中獲得50.8%選票,得票率剛好免於與MDC的查米薩(Nelson Chamisa)進行第2輪選舉,查米薩得票率為44.3%。

(中央社)
--
馬來西亞前首相納吉涉貪案 明年2月12日庭審

馬來西亞法院今天裁決,涉及國家投資基金一馬發展公司(1MDB)數以十億美元計金融醜聞的馬來西亞前首相納吉(NajibRazak),預定明年2月12日接受審判。

路透社報導,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5月大選爆冷勝選並出任馬來西亞新首相後,重新對納吉設立的一馬發展公司醜聞展開調查,並禁止納吉和他的妻子羅斯瑪(Rosmah Mansor)出境。

納吉上個月被逮捕,被控犯下7項罪名,包括背信罪、濫權和洗錢。

面對所有指控,納吉否認有罪,並已獲准保釋。

法官納茲蘭(Mohamad Nazlan Mohamad Ghazali)今天在審前聆訊中表示,庭審預定明年2月12日舉行,檢方在明年3月29日前都能對案件提出事證。

納吉若被判有罪,恐面臨數十年徒刑。

所有對納吉的指控與一馬發展公司過去旗下單位SRC國際(SRC International)的4200萬令吉(1031萬美元)款項據信轉入他的私人帳戶有關。

然而,美國司法部表示,這些金額只是一馬發展公司遭侵吞45億美元的一小部分。至少有6個國家正對此案進行調查,其中包括馬來西亞在內。

(中央社)
--
里拉暴貶、歐洲銀行股重挫 傳ECB憂曝險

土耳其貨幣里拉今天暴貶,撼動全球市場。投資人擔憂土國陷入經濟危機,進而衝擊歐洲銀行業,歐洲股市今天應聲重挫超過1%,銀行類股深跌,避險資產如日圓和美國公債則走揚。

路透社報導,里拉兌美元匯價今天一度貶值達14%,寫下2001年土耳其金融危機以來單日最大貶幅。背後因素除了土國和美國間的嫌隙加深,土國本身的經濟情況也令人擔憂,加上土國政府缺乏政策行動。

里拉今年以來累計已貶值超過36%,單單本月貶幅便高達17%,令人更加擔憂爆發全面性經濟危機。

另一方面,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歐洲中央銀行(ECB)據稱擔憂歐洲3大銀行的土耳其曝險,分別是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義大利的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和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

但「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指出,外界主要擔心的是歐洲銀行業持有土耳其除銀行以外的民間曝險,這部分曝險規模超過1300億美元(約新台幣4兆元)。

道瓊歐洲600指數(Stoxx Europe 600 Index)今天一度重挫1.1%,眼看本週總結可能下跌達0.8%。西班牙對外銀行股價則應聲重挫5.4%,聯合信貸銀行股價挫4.4%,法國巴黎銀行股價也下跌達4%。

歐元兌美元匯價今天也受到拖累,貶值到去年7月以來最低水準。

彭博報導,法通投資管理公司(Legal & GeneralInvestment Management)駐倫敦多重資產基金部主管羅伊(John Roe)表示:「現在浮現土耳其恐慌,因此出售歐洲銀行股不容易,這就像進入暴風眼。」

投資管理公司布魯克斯麥唐納(Brooks Macdonald)駐倫敦投資主管帕克(Edward Park)說:「如同我們在希臘債務危機期間所見,由於金融市場如此緊密交織,當某區域的償債能力令人擔憂時,憂慮便會迅速擴散到歐洲銀行之間,加深這個產業的不確定性。」

他還表示:「歐洲銀行股原本已較不受投資人歡迎,因為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在目前經濟循環內不太可能顯著升息。」

(中央社)
--
里拉崩跌 土國恐爆金融危機

美土關係惡化,土耳其代表團赴華府協商解除制裁未果,加上歐洲央行憂心歐元區金融業對土國的曝險問題,投資人對土國經濟前景信心低迷,土耳其里拉周五又見重貶,跌幅超過1成再創歷史新低。里拉跌勢不止,市場擔心土國恐爆發金融危機。

土耳其里拉周五盤中一度跌深多達14.6%,創2001年初來最大單日跌幅,挫貶至6.21里拉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本周累計狂貶18%。

土耳其里拉崩跌引發的經濟信心危機,重創全球金融市場,周五歐美股市也普遍承受賣壓大跌。美股3大指數全面走跌,道瓊工業指數開盤後重挫多達200點,跌幅近1%,標普500指數下跌逾0.6%,那斯達克指數挫低0.5%。

歐股周五也跟隨亞股腳步走跌,Stoxx Europe 600下挫1.1%。尤其歐洲央行對歐元區金融業的土耳其曝險部位示警後,歐洲銀行股跌成一片成重災區。

里拉近幾周來屢創新低,主要與美土兩國外交齟齬擴大有關。美國牧師布朗森(Andrew Brunson)被安卡拉當局以恐怖主義罪名囚禁,引起華府不滿,川普政府繼而宣布對土國2名部長施以制裁並揚言緊縮貿易關係。

土國政府派代表團赴華府談判求和,可惜要求解除制裁未果,周四無功而返。投資人原本就擔心大權一把抓的土國總統埃爾多安,會大舉寬鬆貨幣刺激經濟,現美土關係又惡化,土國飽受內憂外患煎熬。

而歐洲央行此時又對歐元區銀行的土國曝險部位示警,更加重土耳其里拉跌勢。《金融時報》報導,鑑於里拉兌美元今年來重貶近40%,歐銀的單一監管機制(SSM)近幾個月來,密切關注歐元區幾家對土國曝險最嚴重的大型金融機構,包括西班牙BBVA銀行、義大利裕信銀行、法國巴黎銀行。

土耳其貨幣崩跌,公債殖利率飆揚,與美國關係降到冰點,加上總統埃爾多安一意孤行的經濟政策,投資人憂心土國恐爆發金融危機。

若不幸噩夢成真,土國將陷入多重困境,首先是里拉在市場信心潰堤下加速貶值。再來就是土國公債殖利率持續飆升,代表該國借貸成本日益加重。

土國財政體系的一大罩門是經常帳赤字偏高,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土國經常帳赤字居G20新興經濟體之冠。此外,土國政府、企業及家庭背負的外債會更沉重。

a05a00_t_03_02.jpg (656×464)

土耳其救經濟 無招勝有招

據《金融時報》周五報導,土耳其政府未能採取行動救經濟,以致土耳其里拉今年累計暴跌37%,頻臨爆發金融危機的邊緣。專家指出,土國政府阻貶里拉選項包括升息、尋求國際貨幣基金(IMF)援助、實施資本管制,或是以靜制動。

土耳其通膨率已經超過15%,但央行仍拒絕升息,最令投資人感到憂心。土國總統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不樂見高利率,投資人多年來對央行的獨立性存疑。央行上個月的例會仍按兵不動,澆息市場升息期望。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新興市場經濟學家傑克森(William Jackson)表示,升息或許是選項之一。不過他質疑升息的效力,因為土國央行5月曾宣布升息,數個月過後情況並未改善。

部分分析師認為,土耳其可以尋求IMF援助,如同阿根廷6月向IMF求援,不過土耳其得提出緊縮貨幣和財政政策的經濟計畫。市場認為埃爾多安任命女婿阿爾巴拉克(Berat Albayrak)擔任財政部長後,這個選項可行性降低。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策略師佛利(Jane Foley)表示:「埃爾多安不可能將財政控制權交到IMF手中。」

土耳其可以試著採行資本管制,透過防止資本外流來阻跌貨幣,然而傑克森認為效果有限,土國大部分資金流動是外資放款或投資,資本管制只會影響新的放款。

分析師表示,目前土國政府最可能採行的方案是靜觀其變。傑克森指出,雖然土國通膨躥升和經常帳赤字龐大,但預算赤字仍在控制範圍之內。即便土耳其維持寬鬆財政政策,也無需擔心土國的償債能力,問題在於寬鬆政策將刺激需求,讓通膨進一步升溫。土耳其現在可能希望較慢的經濟成長能緩解公共財政壓力。

(工商時報)

健康

葡萄膜炎作怪 4歲風濕 國二變眼盲

視力衰退,可能不是眼睛的問題!21歲的黃小姐就讀國中二年級時,原雙眼視力1.0的她竟逐漸看不清楚,最後甚至右眼完全看不見,就醫才發現是風濕免疫疾病伴隨的嚴重葡萄膜炎所致,可惜為時已晚,造成右眼永久失明。醫師提醒,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的患者,即使眼睛嚴重發炎也不會有症狀,每3個月應檢查眼睛。

黃小姐昨表示,聽母親轉述她在1歲時的某天突然走不動,膝關節整個腫起來,她就這樣癱在椅子上動彈不得,尋遍醫師求診,直到4歲時才確診罹患以往俗稱「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念國小時嚴重關節疼痛,痛到必須開刀,原本一直以為只有關節出問題,但到國二時眼睛視力竟然急遽惡化。
原本雙眼視力都有1.0的她,升上國二後短短2個月內,視力開始急遽惡化,右眼甚至完全看不見。黃小姐說,她直到去長庚醫院檢查,才發現已經有嚴重的葡萄膜炎,造成輕微的白內障。

兒童治療最為棘手
收治黃小姐的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主任黃奕修表示,引發葡萄膜炎的疾病目前已知有80多種,但像是黃小姐這種兒童特發性關節炎伴隨的嚴重葡萄膜炎,治療起來最為棘手。
因小朋友的葡萄膜炎症狀,眼睛即使在嚴重發炎狀態,眼白也不會發紅,不但難以被家長察覺,患者也不會有任何不適。
黃奕修說,等到患者發現不對勁時,通常症狀都已經很嚴重。加上小孩子免疫力太好,藥物難以壓制發炎反應。黃小姐就醫時為時已晚,發炎體質也不適合手術,也因未成年還無法使用生物製劑控制病情惡化,最後不幸造成右眼永久失明。

如不處理恐致失明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葉國偉表示,小兒原發性關節炎患者中,尤以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當中的接骨點關節炎,更容易合併葡萄膜炎等眼科疾病,如果患者是女性、小於6歲,抗核抗體呈陽性、確診年齡小於4歲,則是高危險群,最好每3個月就要檢查一次。
黃奕修表示,葡萄膜炎如不處理,容易造成白內障、青光眼、角膜潰爛永久失明,兒童檢查眼睛有無發炎,可透過裂隙燈觀察有無明顯一顆顆白血球,若有明顯白血球增加,則可視為眼睛嚴重發炎,建議盡快安排相關檢查,避免延誤病情。

大人小孩症狀不同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眼科專任主治醫師蔡景耀表示,葡萄膜炎對成人與小朋友來說,都不是常見疾病,發病主因多半為與風濕免疫相關的遺傳基因異變,或是病毒感染所導致。
蔡景耀指出,發生於大人和小孩的症狀完全不同,成人葡萄膜炎常伴隨發炎、化膿,但經妥善治療,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約1至2周能治癒;而小孩因免疫力較強,除了眼白不會有明顯症狀,治療上用藥也需要比大人強,比大人更難治。

葡萄膜炎 小檔案
病因:風濕免疫疾病基因遺傳、病毒感染
症狀:
.成人:眼紅、視力下降、眼痛、畏光、飛蚊,外觀有眼白發紅、化膿,可用藥物控制
.兒童:無明顯症狀,不容易用藥控制
治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
後遺症:若未妥善治療,會造成白內障、青光眼、角膜潰爛,恐永久失明

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小檔案
病因: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攻擊關節
症狀:常發生於16歲前,出現一處或多處骨膜發炎,會有關節腫痛、活動受限、淋巴結腫大、眼睛發炎等症狀
治療: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
發生率:每10萬人有11.1人,國內每年約新增123名患者
後遺症:未妥善治療恐關節嚴重變形,或造成葡萄膜炎、視力受損

(蘋果日報)
--
小兒關節炎會傷眼 合併葡萄膜炎竟單眼失明

黃小姐1歲時被發現手腳腫大,之後確診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國中時又發現雙眼有白內障,轉到眼科門診時,有一眼幾乎喪失視力,最後確診是因風濕疾病合併眼疾。

黃小姐當時雙眼接連發病,醫師認為這是極難治癒的眼疾「葡萄膜炎」,最後用多種生物製劑才抑制另一隻眼睛的惡化,但失明的眼睛已無法恢復。

21歲女 身高僅130公分
黃小姐從小因風濕疾病而服用類固醇治療,至今身高僅130公分,比妹妹還矮30公分;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說,少年型關節炎有一個嚴重問題,就是常合併眼睛葡萄膜炎,這是極難治療的眼疾,不但視力會持續變差,且不易察覺。

黃奕修說,葡萄膜炎是眼內發炎疾病的總稱,包括80種以上的不同疾病類型,發病原因不明,症狀包括:紅、痛、飛蚊、暗影、視力減退等,單純葡萄膜炎會造成視力喪失,若合併全身疾病會有感染、關節炎、肺病、腎病等風濕疾病的風險。

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整理發現,最常合併眼疾的疾病依序為僵直性脊椎炎、白塞氏病、類肉瘤病、乾癬、小兒原發性關節炎。

黃奕修提醒,若有這些疾病的病患應注意是否有合併眼科症狀,若發現視力改變、飛蚊症、眼紅眼痛等發炎症狀,應盡快就醫診治。

(自由時報)
--
12歲併發虹彩炎 申請不到藥…一眼失明

21歲黃小姐僅剩左眼看得見,她自幼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12歲併發虹彩炎,為了保住僅存視力,雖有最後一線藥物,但不能用於18歲以下,短短5年間,她右眼失明,左眼視力也僅剩0.1,直到成年後才申請到藥物。

林口長庚北院區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表示,虹彩炎指眼睛內部虹膜組織、睫狀體發炎,由於位在眼球前方,也被稱為「前葡萄膜炎」,虹彩炎致病原因不明,常見風濕免疫疾病的併發症,如僵直性脊椎炎、關節炎等,特別是幼年原發性關節炎,容易併發此症。

黃奕修表示,虹彩炎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通常先用類固醇,但類固醇療效有限,此時建議改用免疫調節劑,但藥物對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併發虹彩炎患者,有嚴重副作用,類固醇引起骨鬆、肥胖等、免疫調節劑則影響生長,曾有患者因長期使用免疫調節劑,20歲只有130公分。

除了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已有生物製劑,但要價不菲,自費1個月3萬元,雖然醫師可協助向健保署申請「適應症外使用」,但核准與否,取決於健保署專家認定。

黃奕修表示,他曾為1名10多歲患者申請生物製劑,健保署以「患者年紀過輕,不宜使用」,或「病患僅剩下一眼,不宜使用」等理由退件。黃奕修強調,因為是幼兒才建議盡快使用,其餘藥物副作用太大,且生物製劑能幫助患者避免失明,希望健保署以拯救患者為優先。

健保署調查,106年申請生物製劑治療葡萄膜炎共4件,全數核准,但今年1到2月送9件,僅核准5件,健保署分析,專家認為未核准的案例,病例檢附或是記載不全,或未能判斷使用傳統藥物控制情形及用藥必要性才退回,並非罔顧患者權益。

健保署醫審組長戴雪詠表示,18歲以下非感染性葡萄膜炎,「復邁」並沒有通過藥物適應症核准,因此,可以依照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個案申請專案事前審查。但是18歲以上,食藥署已核准用於成人非感染性葡萄膜炎,藥廠申請健保給付,正請CDE評估,預計10月專家會議若通過,才會進入12月共擬會議,通過後才可能給付。

(聯合報)
--
關節炎卻失明 竟是合併葡萄膜炎

罹患關節炎多年的黃小姐,轉診至眼科時,一隻眼已近乎失明,經治療才保住左眼視力。長庚醫院的研究發現,許多風濕疾病都與葡萄膜炎有關,其中最難被察覺的,是小兒原發性關節炎的合併症狀,患者症狀不明顯,易延誤就醫,甚至造成失明。

這項研究收集長庚醫院2009至2014年間,轉診至葡萄膜炎科患者的資料。研究發現,最常與葡萄膜炎合併的發炎包括僵直性脊椎炎、Belchet白塞氏病、類肉瘤病、乾癬和小兒原發性關節炎。林口長庚醫院視網膜科主任黃奕修表示,患者會表現出眼睛發紅、痛、飛蚊、暗影、視力下降等問題。

令醫師最擔心的,莫過於小兒原發性關節炎合併葡萄膜炎的患者,儘管眼睛發炎得嚴重,但表面上看起來卻完全不紅。黃奕修表示,「爸媽完全不知道,小孩子也不太會表達自己的問題」,延誤就診,導致葡萄膜炎惡化,甚至失明,黃小姐就是其中一個案例。

黃小姐表示,小時候關節痛得常坐在椅子上,一動也不動。輾轉多年後至眼科門診,其中一眼已近乎失明。後經黃奕修醫師與風濕免疫科醫師合作,以生物製劑抑制了眼疾的惡化,可惜失明的眼睛無法恢復。

黃奕修表示,長庚醫院視網膜科目前與兒童風濕過敏免疫科葉國偉主任合作,採用國際標準,依照抽血的陰陽性、發病年齡、發病時間,判斷危險度後持續追蹤病患。

為避免延誤就醫,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主任吳為吉也呼籲,孩童3歲時就應做視力檢查,醫院也備有新生兒眼睛檢查的項目,有助疾病盡早治療。

(中國時報)
--
夏天臉塗防曬乳 應先擦汗吸油脂

夏天陽光炙熱,民眾臉頰常流汗、出油。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說,門診觀察夏天皮膚紅、痛、脫皮等曬傷患者人數,約比其他季節增加1成,提醒外出應塗抹防曬乳,以防皮膚曬傷,且夏季室外溫度高,臉頰難免流汗出油,此時若直接使用防曬乳,防曬乳可能會被汗水沖走,導致防曬效果不佳。
黃毓惠建議,夏季在室外塗抹防曬乳,每1到2小時補塗1次,但在塗抹前,應先用面紙擦掉汗水,並用吸油面紙吸去油脂,把臉清理乾爽再使用,以免防曬乳流失或被油脂阻隔,導致防曬效果不佳。

刺激成分恐致過敏
使用防曬乳後,若皮膚出現粉刺、毛囊炎,黃毓惠認為,應是皮膚對防曬乳成分過敏,或未先行清潔臉部油脂所致,此時可先行更換防曬乳品牌,讓皮膚不再受到刺激,但若皮膚粉刺、毛囊炎症狀持續惡化,甚至出現蜂窩性組織炎,應速就醫治療。

(蘋果日報)
--
戒菸慢慢來? 醫:應立刻不抽

很多民眾認為「戒菸要慢慢戒」,採取每天減少抽菸支數或改抽淡菸的方法戒菸,但醫師強調,戒菸就是「一根都不能抽」才能斷絕大腦對尼古丁的依賴,「慢慢戒菸」的做法幾乎注定會失敗。

1根都不能抽 斷絕尼古丁依賴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顏啟華指出,抽菸時,香菸中的尼古丁會在10秒內跑到大腦,分泌多巴胺、神經激素,產生愉悅感,長期形成菸癮,沒有尼古丁就無法分泌多巴胺,一旦不抽菸,就會出現焦慮、疲憊、精神無法集中等戒斷症候群,渴求吸菸。

淡菸尼古丁量 並不會減少
顏啟華說,許多癮君子戒菸是從每天減少吸菸支數,一包、半包到幾根,慢慢戒,或從濃菸改抽淡菸,覺得會愈抽愈少,但其實不然。人體為補足尼古丁攝取量,許多抽淡菸的人會吸得更深,導致吸入的焦油及尼古丁含量,比包裝上顯示的量還要高出許多;英國內科雜誌也曾做過研究證實尼古丁攝取量並不會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國健署曾提及菸商測試抽淡菸的尼古丁攝入量,是以機器夾住菸濾嘴,旁流煙會從濾嘴孔隙逸散,可是人在吸菸時,手指完全夾住,吸入量會更多,因此吸淡菸攝入的尼古丁仍高。

顏啟華說,戒菸以減少吸菸支數或改吸淡菸方式,尼古丁仍與大腦連結,無法斷絕尼古丁成癮,戒菸要清除大腦對香菸的記憶性,需要8到12週,也就是一根菸都不能抽。

顏啟華指出,自行戒菸者高達95%會失敗,原因除了意志力不足,就是方法錯誤,建議透過國健署的尼古丁成癮度量表評估,除了成癮度不高者可自行戒菸,最好尋求醫師或藥師幫助戒菸,健保也給付藥物及行為治療,如運動、轉移注意力等。

戒菸門診中只要患者是自己想戒,超過80%會成功,如果吸菸量一天小於1包,再加上家人支持,成功率幾乎100%。

戒菸撐過2週 就成功一半
顏啟華說,戒菸第1週的戒斷症狀最難熬,只要撐過2週,就成功一半,也提醒即使曾經戒菸失敗,再次嘗試戒菸的成功率也會增加,因此不要放棄。

(自由時報)
--
吞藥水喝太少 卡喉食道潰瘍

吞服藥物喝水量不足,小心潰瘍找上門!

20多歲的許小姐因感冒咳嗽到診所就醫,領藥後,當場喝水吞服醫師開的藥,雖然喉嚨有些卡卡的,但她不以為意。不料,隔了2天,疼痛感愈來愈嚴重,從原先的喉嚨痛延伸至胸口痛,才趕緊就醫。

膠囊黏食道造成潰瘍
醫師透過胃鏡檢查,發現她極可能在服藥時喝水量不足,以致膠囊黏在食道上,進而造成食道潰瘍,還好經給予藥物治療後已無大礙。

衛福部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說,主動脈皺摺與氣管皺摺一帶是食道最狹窄的部位,通常也是最易發生潰瘍症狀之處。透過內視鏡檢查發現,許女的食道中段有許多明顯潰瘍情形,且呈圓形、對稱性,顯然是服用膠囊藥物不慎引起的。

在臨床經驗上,膠囊、藥丸包裝的四環黴素等抗生素、鐵劑或阿斯匹靈等止痛藥,因對腸胃道較具有刺激性,若不慎滯留在食道,也易造成發炎或潰瘍的傷害。

服藥後勿立刻躺下
洪弘昌提醒病患吞服藥物時務必喝150CC–250CC的溫開水,避免藥物卡在食道傷害黏膜,且服藥後別立刻躺下休息,應保持站姿或坐姿,以利藥物成功抵達胃裡;如果服藥後出現吞嚥疼痛、胸悶、胸痛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以確保身體健康。

(自由時報)
--
治療灰指甲 耐心最重要/王綺嫻(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

一位老伯伯很沮喪地問我:「醫生,我的灰指甲到底會不會好?我已經吃過口服藥也擦了很久的外用藥,指甲的確有進步,但是一停藥,沒多久指甲又漸漸變壞了,到底灰指甲可不可以完全治好?」

灰指甲學名叫甲癬,當指甲感染黴菌,指甲會漸漸失去透明感,變得厚厚灰灰,且逐漸增厚,因此俗稱灰指甲。這是成人指甲最常見的疾病,在台灣,18歲以上的人盛行率大約7.8%,但65歲以上的人,盛行率提高到13.6%。灰指甲不僅是外觀的問題,有30%的患者因指甲變形影響穿鞋,50%的患者合併疼痛,除此之外,發生指甲嵌入症或細菌感染的比例也比正常人高。

根據研究,男性、老人、運動員、糖尿病患者、肥胖、需長時間穿鞋、指甲曾經受傷的人都比較容易罹患灰指甲。指甲在運動的過程中較易碰撞及受傷,而且運動中會流汗,導致潮濕高溫的環境,因此運動員罹患灰指甲的比例是一般人的1.5倍。

口服治療 須檢測肝功能
目前灰指甲有口服藥物及外用藥物可以治療,口服藥物由肝臟代謝,建議吃藥前及治療中須檢測肝功能。什麼情形會建議病患使用口服藥物治療呢?研究指出:多個指甲受到感染、整個指甲有超過一半的面積外觀不正常,以及指甲的厚度大於2mm時,建議用口服藥物可以達到較佳的治療效果。口服藥物是由肝臟代謝,因此如果同時須服用其他也是由肝臟代謝的藥物,可能會有藥物的交互作用或影響藥物濃度,這些情況需特別注意,應和醫師討論相關問題。

外擦藥物 磨甲加速療效
由於指甲生長速度緩慢,且是由超過25層角質細胞堆疊而成,因此藥物的滲透力影響外用藥物有效性,建議把增厚指甲磨薄、沐浴後指甲軟化時塗抹藥物,持之以恆地塗抹才能增加治癒率。

完成灰指甲治療後,有20%-25%的機會復發或再感染,建議丟棄原來的鞋襪,也有同樣問題的家人應一起治療,並觀察指甲的外觀,一有變化盡快就醫診治,以減少復發的機會。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