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血案 槍手血洗報社 軍警全法追兇
以嘲諷漫畫著稱的法國媒體《查理周報》巴黎的辦公室,前天遭3名恐怖份子攻擊,2人持步槍血洗報社造成12死後逃逸,1人投案,警方加緊圍捕,當局加派800軍力駐守巴黎各媒體總部、交通要道、重要建築;各地昨傳出清真寺遭攻擊、警察遭射殺等事件,全法國瀰漫草木皆兵的緊張氣氛。
極左派政治刊物《查理周報》(Charlie Hebdo)以嘲諷漫畫著稱,包括對各宗教的揶揄。前天上午11時許,遭2名持AK-47步槍的恐怖份子闖入掃射,社長夏伯尼耶(Stephane Charbonnier)等10名報社記者、漫畫家遭擊斃,槍手另射殺2名警察後逃逸。
破門喊名字開槍
據目擊者及警方消息,2槍手進入報社,1人在車上等,槍手在報社門廳威脅一名帶著女兒的女員工,輸入安全密碼開門,押著她到2樓辦公室,女員工隨後帶女兒躲在辦公桌下。槍手闖入編輯會議,高叫:「夏伯尼耶在哪裡?」射殺他及他身旁保護其安全的警察。他2012年收到死亡威脅後,便接受警方保護。
槍手隨後掃射約5分鐘,從容回到車上,逃亡過程中又射殺一名警察。他們原搭乘一輛黑色雪鐵龍轎車,逃亡期間搶奪一輛灰色雷諾轎車。警方昨公布一對疑犯庫瓦奇兄弟照片,34歲的哥哥薩伊德和32歲的弟弟謝里夫,謝里夫曾因與恐怖主義有關罪名入獄18個月。當局昨已逮捕與兄弟來往密切的男女共7人調查,昨18歲青年莫拉德主動投案,稍晚有媒體指警方排除他涉案。
恐身懷自殺炸彈
昨早疑為兄弟搶奪的雷諾車,出現在巴黎東北方的埃納省,目擊者說車上2人符合犯案者的描述,也攜帶步槍。2人搶奪一間加油站的食物與汽油,警方趕往圍捕一度傳槍響,但疑犯仍逃脫,警方正嚴密監控當地通往巴黎的主要道路,嚴防他們竄回首都作亂。
由於他們前天犯案時穿著可攜多枚彈匣、手榴彈的軍裝背心及厚重外套,有專家憂心衣服可能藏有自殺炸彈裝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恐怖份子可能大開殺戒直到被包圍,再引爆炸彈與警察同歸於盡。昨稍晚警方發現兄弟棄置的雷諾車,車上有聖戰旗幟和汽油彈,後有大批特種部隊趕往某一地點,《費加洛報》一度稱嫌犯遭困一棟建物。
穆斯林餐廳被炸
攻擊事件令法國籠罩在悲憤又緊張情緒中,34歲巴黎居民說:「這種事有一就有二,我愈來愈沒有安全感。」昨各地清真寺傳出遭槍擊、遭投擲空包手榴彈;隆河區一間清真寺附近的穆斯林餐廳發生爆炸,當地官員指可能和前天恐怖事件有關。法國的穆斯林憂心:「有的人講到恐怖主義就直接想到穆斯林,『恐伊斯蘭症』日益嚴重。」
法國南部昨也發生警察遭擊斃案件,一名女警清晨處理交通事件時遭人開槍,送醫不治,一名清道夫也中彈。當局也將事件定調為恐怖攻擊。
《查理周報》小檔案
★性質:政治嘲諷周報,每周三出刊,不定時發特刊
★內容:報導、政論、漫畫有極左派言論,與極強烈的反極端主義思想,名稱取自美國經典漫畫《史努比》人物查理布朗
★創刊:1969年,1981年一度停刊,1992年復刊
★發行量:2012年每期約4.5萬份
★爭議:
.2006/02頭版漫畫描繪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觸犯穆斯林大忌,當期雜誌大賣,時任法總統席哈克怒斥雜誌「公然挑釁」,多個伊斯蘭組織控告漫畫煽動種族歧視,但編輯獲無罪開釋
.2011/11出特刊戲稱邀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當總編輯,穆斯林不滿,巴黎辦公室遭縱火,網站被駭客癱瘓
.2012/09又刊嘲諷穆罕默德漫畫,擔憂激起反彈,警員坐鎮辦公室待命
*「是對言論自由的911攻擊」 全球同悼 怒吼「我是查理」
《查理周報》辦公室遭血洗案,全法深陷震驚與悲傷中。數十萬人前晚起在全國150場遊行中高舉鉛筆、畫筆,與「我是查理」、「我不怕」標牌,表達對媒體和個人言論自由的支持。法媒不分左右派,昨一致以黑色刊頭、「自由已死」,或斗大的「不」,對遇害的同業致敬與哀悼。
昨中午12時,全法為12名罹難者默哀1分鐘。在地鐵站、學校以及巴黎聖母院等處,民眾肅然佇立雨中,聖母院鐘聲響徹雲霄。有人泛淚,有人啜泣。
數萬盞燭光守夜
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下令全國降半旗3天,歐盟降半旗致哀,國際社會也同聲譴責暴行,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昨在梵蒂岡主持紀念《查理周報》罹難者的彌撒時說:「巴黎恐怖攻擊令人想起許多殘酷、殘害人類的行為,讓我們為死者祈禱。」
法國輿論將此案視為對言論自由的極度侵犯,網友隨即在臉書、推特等瘋狂張貼「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圖片。全法150城鎮逾10萬人上街,逾3.5萬人聚集在巴黎共和廣場,以燭光為死者守夜。53歲的薩米爾以手護住火苗,說:「言論自由就像這火苗,雖然今晚火苗被熄滅了,明天我們將再度燃起。」
對同業的慘劇,法媒昨在頭版同聲表達憤慨。《巴黎人報》標題為「他們殺不死自由」,配上數十人高舉黑底白字「我是查理」照片。
法國國家記者工會發聲明指,謀殺記者等同恐嚇媒體業,試圖讓媒體噤聲。但《查理周報》多年來數度踩紅線、甚至被視為挑釁的嘲諷漫畫,也引發媒體言論自由是否該有所限制的激烈論戰。不過全球眾多漫畫家仍跳出來聲援,荷蘭漫畫家歐本海默在推特上張貼新作,描繪飛機撞向兩根並排的巨大鉛筆,比喻為「對言論自由的911攻擊」。
下期將如期出版
《查理周報》5位名漫畫家不幸命喪屠殺,其中47歲社長兼漫畫家夏伯尼耶,因刊物嘲諷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屢遭死亡威脅,恐怖組織「基地」前年將他列在「狙擊名單」,但他不屈服,「我沒有小孩、沒有老婆、沒有汽車、沒有存款,……這麼說或許有點自大,但我真的寧願站著死,也不願跪著過活。」
同時遇難的76歲漫畫家卡布作畫60年,是法國最知名漫畫家之一,長期作畫嘲諷宗教。80歲猶太裔漫畫家沃林斯基、57歲維拉克和73歲漫畫家翁諾黑也命喪黃泉。一名民眾感嘆:「這像是有人一口氣殺了達利、畢卡索……這是巴黎歷史最哀傷日子之一。」
《查理周報》下期將如期付梓,專欄作家佩盧說:「這決定很艱難,我們仍悲痛但還是會出刊,因為我們將戰勝愚蠢。」
國際譴責《查理周報》血案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堅決譴責這種陰暗的犯罪行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恐怖主義是人類社會的公敵,是中法兩國和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威脅。
★歐洲議會議長舒茲(Martin Schulz):歐盟絕對不會因此向恐怖份子屈服,放棄普世公認的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
*兄弟槍手效命「基地」 警盯多年
3名嫌犯前天血洗《查理周報》辦公室,法國警方昨指3嫌包括一對兄弟檔,其中32歲的謝里夫庫瓦奇,多年來是反恐警察熟知的人物,曾因替「基地」組織招募聖戰士而遭判刑。
警方根據34歲的薩伊德庫瓦奇(Said Kouachi)遺落在犯案後棄置汽車內的證件,再追查出另2嫌身分,其中1人是其32歲弟弟謝里夫(Cherif Kouachi),兩人是阿爾及利亞裔。
受過軍事訓練
專家分析,嫌犯必定受過軍事或武器訓練,才能以專業手法執行這起攻擊。據悉庫瓦奇兄弟自稱是基地在葉門的分支「阿拉伯半島基地」(AI-Qaeda in the Arabian Peninsula,AQAP)成員。
謝里夫與薩伊德常造訪巴黎史達林格勒區一間清真寺,受激進派教長班耶托影響。謝里夫加入班耶托領軍的「比特紹蒙網絡」,替基地在伊拉克的組織召募戰士。他2005年欲搭機經大馬士革赴伊拉克時被捕,被判刑3年服刑18個月出獄,後在超市販魚。
兩年後謝里夫再被反恐警察盯上,被控涉及恐怖嫌犯貝卡森逃獄未遂事件但最後被撤告。他哥哥薩伊德也因同案遭調查,因證據不足未被起訴。
*「台灣社會對宗教較包容」
法國巴黎發生舉世震驚的恐怖攻擊,雄獅旅遊副總游國珍昨說,民眾大多認知此次法國恐怖攻擊是單一事件,不是連串發生,也非發生在觀光景點,並未影響台灣赴歐洲旅遊市場,現無旅客因此要求退團或暫緩出發。
台對宗教包容大
針對這起疑因宗教諷刺漫畫引發的攻擊,台北的中國回教協會秘書長馬超彥昨表示,西方國家雖強調多元文化價值,但其實並不認可伊斯蘭教,而是以基督教教義為主流,埋下雙方衝突的種子,「《查理周報》槍擊只是衝突的導火線。」他說台灣社會對不同宗教的包容勝過西方,「台北新生南路上同時可見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的聚會場所,這在西方國家非常罕見。」
我外交部提醒國人若遇急難需要協助,請即撥打駐法代表處緊急電話:0680-074994;或撥打當地國際電話冠碼:+886-800- 085-095。
*要哀悼的不只是查理/李韶芬(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社會系博士候選人)
1995年,巴黎火車(RER)遭遇阿爾及利亞伊斯蘭武裝組織恐怖攻擊,火車駕駛在疏散乘客後淡淡的說:「阿爾及利亞裔也只不過是一些像我們一樣的人罷了。」提醒大家不要把罪算在阿爾及利亞社區的頭上。法國社會學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認為這段話非比尋常,猶如法國思想家Pascal所說的「健康的人民真理」,證明人民有能力抵抗大眾媒體和政客肆無忌憚加諸於人民的種族主義。
在20年後,2015年1月7日,法國專門諷刺時事的漫畫《查理周報》因數次刊登諷刺伊斯蘭教的漫畫,遭槍手槍擊導致12死數傷,此事引起法國舉國震驚,被視為恐怖主義,法國總統並宣布隔日為「國殤」日,向逝者們致敬。10萬人走上街頭,人們高舉「我是查理」,為他們的漫畫家、記者更為言論自由被謀殺而哀悼。
《查理周報》承繼法國獨特的誇張諷喻政治(caricature)的傳統,主張「沒有任何事是神聖的」,以幽默、諷刺的手法笑看天下事,同時批判挑戰權威慣習及其各種日常滲透,周報並堅持捍衛極端的反教權主義立場。這次的殺戮事件,被68學運的領導者Daniel Cohn-Bendit視為對68學運世代精神的謀害。然而,《查理周報》從2006年起一連串刊登對回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嘲諷漫畫,其實有引發社會憂慮和批評,政界人士在重申捍衛言論自由的同時仍譴責其行為「不負責任」,為國內存在的種族對立困境雪上加霜。
移民後裔底層求生
「我是查理」,因為以暴力私刑處決異議者暴露了不正義,更是侵犯幾世紀以來以鮮血換來的言論自由權利。但,「我是查理」還包括了什麼?《查理周報》在2012年10月刊登嘲諷穆罕默德的專刊,創下三倍於平時的銷售業績,當時,世界各地的回教徒正抗議美國低成本影片《穆斯林的無知》(Innocence of Muslims)裡散布的「恐伊斯蘭情結」(Islamophobe)。2006年周報轉載丹麥《日德蘭郵報》諷刺穆罕默德的漫畫,更破銷售紀錄達40萬份。爭議無疑是最有賣點的,人民真的如Bourdieu所冀望,有能力抵抗大眾媒體的洗腦嗎?
因曾於法國留學,才得見識這一點也不浪漫甚至愁容滿面的國家。擁有法國國籍的移民後裔尋找工作,投履歷往往石沉大海,被迫在社會底層求生,人們以出身、種族、社會階級彼此辨識。我一位阿爾及利亞裔的好友去東歐擔任教育義工,一下機即被一群孩子圍指:「蓋達!蓋達!」(伊斯蘭恐怖組織名稱),讓她十分驚恐。她(他)們告訴我,再怎麼努力,擁有法國國籍並不會讓他們被當做法國人。當法國總統籲「民族的團結才是對抗恐怖主義最佳的武器」,當法國自詡共和國的精神是文化、創意、多元、民主之時,人民在日常生活當中看見不同的「真理」。
殺戮,毋須有形。意識形態與槍,同樣具有扼殺他者生存機會的能力,讓殺戮長存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整個法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面對的是更赤裸的競爭,更殘酷不隱藏的剝削,更激烈的種族對立。在台灣,譬如歧視與恐同的意識形態、臣服新自由主義宰制的邏輯,將外勞視為次等人種奴役的政策,讓我們距離法國,其實好近!
應揚棄善惡二元論
20年前,Bourdieu呼籲,必須嚴謹分析狀況和制度,才能對抗偏見的便宜行事,揚棄「令人安心」的善惡二元論,特別是象徵眾人意見共同體的意識,因為,它「常常替人類社會帶來難以承受的嚴重後果」。20年後的今天,我們要哀悼的,當然不只是查理!
*從《名嘴出任務》到《查理周報》/蘇巧寧(美國天普大學媒體研究博士候選人)
去年底,索尼影業(Sony Picture)在接獲一連串據信來自北韓恐怖威脅後,不得不取消上映其以高成本製作的通俗喜劇片《名嘴出任務》。該片描繪美國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前往北韓暗殺金正恩的情節,顯然被認為並不幽默。索尼影業、三大連鎖戲院及全美新聞機構都收到訊息:「索尼製作的爛片將為全世界帶來驚懼,別忘了911。」不只如此,駭客更侵入索尼影業CEO等多名高層的電郵,將信件內容全部公諸網上,此舉震撼好萊塢,人人自危擔心隱私外露,美參議員麥肯(John McCain)更將整起事件定位為「一種新型態的戰爭」。
言論自由面臨挑戰
新年的第七天,全球實況連線看到一群蒙面槍手闖入法國左翼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報》,行刑式的槍殺包括周刊發行人和主要漫畫家等12人,更在巴黎街頭與警方展開槍戰。儘管槍手仍然在逃,但多數媒體指出這是一起有組織、有計劃的恐怖攻擊,目標是報復《查理周報》長期刊登對伊斯蘭教和先知穆罕默德的嘲諷言論、漫畫。據法媒報導,有目擊者聽到襲擊者高呼:「我們為先知復仇了」。驚駭、憤慨的法國人立即在巴黎街頭展開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許多人高舉記者證和筆,表達對死者的哀悼與敬意。
兩起事件共同點在於新聞、藝術的言論自由面臨嚴重挑戰,而這種挑戰是新型態的(駭客攻擊)、是毀滅性(行刑槍決)的。伏爾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經常被引來表現言論自由的核心思想─人人有權在不受干涉情況下持有意見及主張。我們可以對《名嘴出任務》的低俗笑料嗤之以鼻,對《查理周報》的辛辣言論不屑一顧,卻不能禁止它的創作與發行,尤其是以暴力的形式禁止。網路上瘋傳的22幅獻給《查理周報》亡者的政治漫畫,即是表達同樣的堅持:追求言論自由,毋寧死不苟活 (I prefer to die standing than live on my knee.) 。
面對言論自由與恐怖攻擊間的拉鋸,不論美國、法國似乎都只想積極處理後者,冷處理前者。歐巴馬年終演說時表示:「我對索尼影業遭遇感到同情,如該公司曾先與我商量,我會建議他們不要作會引發犯罪攻擊的題材」。而據《衛報》 (The Guardian)報導,法國官方也曾多次向《查理周報》建議減少刊登會激怒伊斯蘭教激進主義者的漫畫,尤其在該社於2011年遭到汽油彈攻擊後,法府的態度更加保守。值此同時,美方卻厲聲表示將重新考慮將北韓列入恐怖國家名單,而法國作為歐洲最大的伊斯蘭移民國家,估計也將重訂移民法,西方世界更是有志一同的以反恐為第一要務。
我族他者界線僵固
處在一個全球化國家邊界模糊的年代,「我族」和「他者」之間的界線,不論具象或抽象,卻是越來越僵固狹窄,而逾越界線的後果,也愈來愈怵目驚心。「那是最最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雙城記》中如是說。如果新聞、藝術言論自由的終極追求是全人類的希望春天,《名嘴出任務》和《查理周報》事件,從恐怖攻擊到政府回應所透露出的訊息卻是恰恰相反,凜冬將至。
(蘋果日報)
--
*《查理》屠殺案 一人自首 兄弟檔在逃
犯下震驚全球的法國諷刺雜誌「查理週刊」大屠殺的兩名兄弟檔槍手,八日疑似行蹤曝光,法國警方在巴黎北方七十公里處的城鎮維萊科特雷找到他們遺棄的逃逸車輛,接著民眾報案目擊兩人出現在當地一座加油站;數千警力已在當地展開大規模圍捕,總理瓦爾斯警告這兩人「有武裝且危險」。為哀悼罹難者,法國宣布八日為全國哀悼日。
法國警方在案發後不久就公布三名槍手的身分,三人皆為法國籍,其中卅二歲的柴瑞夫.果艾齊與卅四歲的塞德.果艾齊是兄弟。警方是從他們最先棄置的逃逸車輛內證件確定身分。維萊科特雷附近一座加油站的經理八日早上認出這對武裝兄弟檔,調查人員還在兩人棄置的另一部逃逸車輛內發現聖戰士旗幟與汽油彈。至於第三名涉案人是十八歲的哈米德,他是在聽到被列為槍擊血案共犯後,主動向法國東部某小鎮警方自首。目前並不清楚哈米德與果艾齊兄弟的關係。
犯案前就被法國情報界盯上
根據了解,法國情報界對果艾齊兄弟並不陌生,兩人在犯下槍擊血案前就被情報界盯上;其中弟弟柴瑞夫是一名聖戰士,二○○八年曾因涉入一個把聖戰士送到伊拉克的組織而遭定罪,入獄十八個月。至於法國警方為逮捕果艾齊兄弟已在史特拉斯堡與巴黎附近城鎮展開搜查與扣押任務,以及在東北部的蘭斯突擊一棟建築物,此外也逮捕另外七人,據悉都是這對兄弟檔的親近人士。
法國總統歐蘭德宣布八日為全國哀悼日,這是法國五十年來的第五次,並連續下半旗三天,正午(台灣時間八日晚間七時)全國更為槍擊血案中罹難的十二名死者默哀一分鐘。
歐蘭德除召開緊急內閣會議,也呼籲全國團結,「沒有任何事能夠與應該把我們分開。自由永遠比野蠻暴行更強大」。他還邀請頭號政敵、前總統薩科茲到艾麗榭宮商談。查理週刊倖存工作人員表示,該雜誌仍將如原定於十四日出刊,藉此告訴恐怖份子「愚蠢永遠贏不了」。出刊數量則從以往的六萬本,增加到一百萬本。
法國目前最擔心的是會有其他好戰份子持續發動攻擊,法國國防部增派兩百名傘兵到巴黎,使巴黎巡邏軍力增加到八百五十人。
*血洗辦公室 現場還原 逐一唱名後掃射 屍體堆疊
法國極左派刊物「查理週刊」七日在編輯會議時遭三名蒙面槍手攻擊,至少十二死,震驚各界。還原現場,一名員工遭威脅下將歹徒放進大樓,血洗辦公室並與警方激烈駁火後逃逸。從行兇到逃逸,法國度過近廿年來最令人不可置信、震驚哀痛的一小時。
是查理週刊嗎 槍手問地址
當地時間七日上午十時,查理週刊員工們一如往常聚集在總部,參與一週一次的編輯會議。倖存記者告訴媒體,槍手一定知悉有會議,否則根本不會有這麼多人在場。
十一時廿分左右,兩名持AK47步槍的武裝份子闖入尼古拉艾培路六號,大叫「這裡是查理週刊嗎?」但發現找錯地址,接著轉往十號雜誌社,雜誌社對街員工目擊,在十一時廿五分槍手找到雜誌社進入大樓前就開始掃射;另一房地產業務員說,槍手進入前還高喊「告訴媒體這是葉門的開打!」
聽到槍響的民眾一度以為是煙火,聽到輪胎緊急煞車聲,更認為是「拍電影」,沒想到血案真實上演。有一名帶著小學生們出來郊遊的老師,槍聲大作後,抬頭望向大樓,多人倚在窗口告訴他「快逃」、「把孩子們帶走」!
這不是拍電影 路人驚恐
而剛從托兒所接女兒到雜誌社的漫畫家蕾伊,不巧正面遭遇槍手,威脅下只得輸入四位數的安全密碼。槍手旋風似闖入,逼問櫃台會議室位置,同時射殺其中一位接待人員。
掃射五分鐘 漫畫家躲桌下
槍手闖進二樓辦公室後大喊「真主萬歲」,一一唱名後便開始掃射,十一時四十分,作家雷格約打電話給友人要求報警,說這裡發生大屠殺,之後電話斷線。蕾伊則帶著女兒躲在桌子底下目睹一切。掃射過程持續五分鐘,總編輯夏邦尼耶、多名漫畫家等先後倒地,另有一名當局安排保護總編輯的警察。隔壁辦公室的人員隨即往屋頂撤離。 一名倖存的雜誌社員工哭著說,「他們都死了!」目擊第一現場的醫生傑克說,這是軍事方式的攻擊,他看到屍體在大廳,二樓辦公室內浴血的屍體呈現堆疊狀態。
警方透露,槍手的目標就是總編輯,開槍前先問「夏邦尼耶在哪裡」,殺了他後開始掃射,行兇過程冷靜,而且彷彿認識每個目標。
槍手在離開大樓後,跳進一部黑色雪鐵龍轎車,此時三名員警騎單車趕到,但槍手火力強大,警員不敢正面衝突。駕車逃逸的槍手隨後就碰上另一部增援警車,近中午發生第二波槍戰;兇手隨後持續駕車前行,又撞上另一部警車,槍手立刻對警車開火,在第三波駁火中,警車彈痕累累,急忙倒車撞上路邊車輛,受傷的一名警員爬出車外,此時槍手下車走到街道上,開槍直射這名受傷警員頭部,開槍前,歹徒說:「是你要殺我!」隨後跳上第三名歹徒接應的車子往巴黎北方揚長而去。
*法再傳攻擊事件 女警被殺 清真寺遇襲
「查理週刊」七日遭槍手血腥屠殺後,法國八日接連發生多起攻擊事件:東部索恩河畔自由城一家沙威瑪店驚傳爆炸,巴黎南郊一名女警員遭槍擊身亡,勒芒(Le Mans)與那邦(Narbonne)兩城則傳出清真寺遇襲。目前尚無法證實這些事件與查理週刊遇襲有關。
巴黎南郊的蒙魯日(Montrouge)警方表示,殉職的女警是清晨接獲車禍報案,前往現場時遭「一名手持M5突擊步槍的北非人」槍擊,送醫後不治,另有一名清道夫臉部中彈重傷。目擊者表示,嫌犯身穿防彈背心,顯然是預謀行兇,但未蒙面,警方正全面追緝。檢方已將本案視為恐怖行動。
此外,法國東部索恩河畔自由城一家清真寺附近的沙威瑪店,八日清晨傳出爆炸,所幸無人傷亡。而在巴黎西部的勒芒,七日午夜後不久也有人朝一座清真寺投擲三枚空包手榴彈。同一時間,那邦附近波爾拉努韋爾地區在晚禱後,則有人朝禱告大廳開槍。
針對查理週刊遇襲,台灣外交部已分別向法國外交部及法國在台協會表達慰問,也更新旅遊訊息,提醒民眾提高警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昨也代表民進黨,致函法國在台機構表達哀悼慰問,譴責傷害人民生命的暴力行為,並在臉書響應「我是查理」運動,強調言論自由是基本人權,「今天我們都是CHARLIE!」
*「我是查理 」全球舉標語相挺
「查理週刊」遇襲震驚全球,民眾憤慨之餘,也決心捍衛言論自由。七日法國各地、英國倫敦、美國華盛頓、德國柏林等大城市都有數以萬計民眾上街悼念遇難者並聲援言論自由,他們高舉「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標語,象徵與「查理週刊」站在一起;全球漫畫家則以筆桿子代替槍桿子,畫出他們的憤怒與悼念。
數千人聚集在距事發地點不遠的巴黎共和廣場,高舉「我是查理」標語或印有「查理週刊」封面的海報,表達捍衛言論自由的不妥協。法國各地共計有十萬人參與類似遊行。倫敦、華盛頓、柏林、西班牙馬德里、比利時布魯塞爾、義大利尼斯,甚至遠在亞洲的東京,都有類似的集會場景。
網路世界同樣掀起「我是查理」運動。在推特、Instagram、臉書,都有人貼上寫有「Je suis Charlie」字樣的圖片,或「Ceci n’est pas une religion」(這不是宗教)、「為巴黎祈禱」等。
漫畫家無懼 繼續動筆表達憤怒
而身為遇害者同業的漫畫家,則以最擅長的繪畫表達憤怒與哀悼。漫畫家波普在澳洲「坎培拉時報」畫了漫畫家一動也不動倒在地上,似乎已無生命的畫面,旁邊拿著步槍的蒙面槍手說,「是他先動手的」,槍口的煙還沒散去。在印度漫畫家曼朱筆下,一架飛機把塔尖變成鋼筆尖的巴黎艾菲爾鐵塔撞出一個火球。英國「每日電訊報」登了張槍手對話的漫畫,其中一人對另一人說:「小心!他們可能有筆。」但最有力道的一張,當屬亞當斯在每日電訊報的留白,偌大的漫畫格什麼也沒畫,但見上頭有行字:「極端份子認可的漫畫。」
法國記者工會、「世界報」與「費加洛報」、英國「泰晤士報」等媒體報導此事時,都強調言論自由權。近期美國喜劇片「名嘴出任務」因嘲諷北韓引發言論自由爭議,被認為與查理週刊攻擊有關聯,好萊塢七日因此發布聲明聲援查理週刊。美國電影協會主席陶德說,「我們對查理週刊發生的恐怖攻擊感到震驚」;美國演員工會表示,查理週刊遭攻擊是「卑劣的恐怖行為」。
但也有媒體選擇不在風頭上冒險。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美聯社」等大型媒體都未跟進刊登穆罕默德漫畫。華爾街日報報導這起槍案時,刊登查理週刊的許多圖畫,其中有些是對伊斯蘭等宗教開玩笑,但都沒有描繪到穆罕默德。
不同於各界一面倒的哀悼與批評,英國「金融時報」在社論上持不同看法,在猛烈抨擊兇手謀殺言論自由的同時,也嚴厲抨擊是查理週刊嘲諷穆罕默德的行為「愚蠢」,才會激怒穆斯林;在傷口上撒鹽的做法引發各界砲轟。該報隨後修改社論,網路版已撤掉「愚蠢」的說法。
(自由時報)
--
*「筆比槍力量大 」 查理周刊下周如期出刊
法國查理周刊被攻擊後,不但出現許多支援言論自由聲浪,各種呈現筆的力量比槍大的漫畫更不斷在各媒體上出現,查理周刊的律師宣布,下周三的查理周刊將如期出刊。
查理周刊七日遭到恐怖攻擊後,四名長期為周刊提供作品的漫畫家都成為目標遭槍殺死亡,昨天巴黎書報攤有人擔心未來將不再有查理周刊;不過,攻擊事件後,許多漫畫家自昨天起都畫出各種以筆對抗槍為主題的作品,今天有多家歐洲媒體網站上都刊出法文「我是查理」標緻,一家法國電視台的主播台背景,更全是這個標語,法國解放報頭版更是全版以黑色為底,用法文「寫著我們全都是查理」。
有漫畫家畫出兩個持著槍蒙面歹徒,在闖入查理周刊辦公室後地說:小心,他們有很多筆。還有畫作呈現一名持槍者面對前撲後繼拿筆的人、槍口對準筆尖、或是一名持槍者最後被槍口上的筆反噬等諷刺此一攻擊事件的畫作。
一張畫著槍口對著漫畫家作畫的筆作品上,在持槍者上方寫著:很有力量」,但在作畫的筆上方,則寫下「力量更大」。還有作品是一名持槍歹徒遭背後一堆筆追趕。
在社群媒體已轉載超過百萬次的「JU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外,各類以查理周刊事件為主題的漫畫,這兩天更是急速增長,有漫畫家表示,會以更多作品證明不會被極端主義擊垮;德國的諷刺性雜誌主編更說,未來會發表更多諷刺漫畫。
*血洗周刊兄弟 傳亡命搶加油站
法國查理周刊槍擊案震驚全球,警方漏夜訊問七人後,八日公布兩名嫌犯照片,為法國籍的薩義德和薛里夫.古艾希兩兄弟;八日清晨巴黎南部又發生槍擊案,一名女警當場死亡,另一名市府人員重傷,這起槍案的凶手可能另有其人,法國已將反恐警戒提高到最高級,全力緝凶。
法國媒體報導,法國北部埃納地區維萊科特雷附近的RN2公路旁一家加油站在八日上午十點半左右被搶。加油站經理說,搶匪攜帶卡拉希尼科夫步槍和火箭推進榴彈發射器,符合警方對查理周刊槍擊案兩名嫌犯的描述。搶匪把車停在路邊,搶走食物、汽油並開槍。目擊者說,大批武裝警察和直升機已趕到加油站鄰近地區。
有人看到兩名嫌犯駕著他們在巴黎行凶後劫持的雷諾Clio汽車往巴黎方向駛去。法國電視台報導,警方在所有通往巴黎的道路上檢查。
前一天遭到血洗的查理周刊律師證實,下一期的查理周刊將在十四日照常出刊,將印一百萬本,而不是平常的六萬本。慣以漫畫嘲諷宗教的查理周刊總社七日被攻擊,十二人遇害,包括總編輯、多名漫畫家和兩名警察。
法國警方公布兩名攻擊查理周刊嫌犯照片,為在巴黎出生的薩義德和薛里夫.古艾希兩兄弟,父母是阿爾及利亞移民。卅二歲的弟弟薛里夫二○○八年因參與把戰士送往伊拉克的行動而被判刑十八個月,他與卅四歲的哥哥薩義德之前就是法國當局注意的對象。
法國總理瓦爾說,情報單位知道這兩兄弟,在他們發動攻擊前,即為當局追蹤對象。
第三嫌犯 提不在場證明
內政部長七日說有三人涉嫌,警方原公布另一名只有十八歲的男子穆哈德,但穆哈德七日晚間主動向警方報到,並提出案發當時他人在學校上課的證明。
在查理周刊槍擊案發生不到廿四小時,巴黎蒙魯日的一個地鐵站附近,八日清晨也發生槍擊,一名女警被近距離開槍,當場死亡。
警方表示,凶手持手槍和攻擊步槍,穿防彈背心。一名警官表示,凶手不像查理周刊槍擊案凶嫌。內政部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此案與查理周刊案有關聯。
法國總統歐蘭德宣布八日為全國哀悼日,全國公務機關降半旗三天,這是法國五十年第五個全國哀悼日。中午十二點,巴黎聖母院鐘聲響起,許多民眾聚集在聖母院和共和廣場等地,為死者默哀一分鐘。倫敦、柏林、布魯塞爾、馬德里等歐洲主要城市,都聚集大批群眾手持「我是查理」標語為受害者致哀。
*巴黎穆斯林 從未如此害怕
巴黎「查理周刊」編輯部遭血洗,紐約時報認為這對蠢蠢欲動的反移民情緒火上加油,讓法國「民族陣線」等極右派團體找到借題發揮的機會。恐懼和憎恨蔓延,是歐洲的「危險時刻」。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查理周刊發生血案後,法國傳出多起攻擊穆斯林和清真寺事件,雖然無人受傷,包括一座伊斯蘭禮拜堂被人開槍、一座清真寺被丟空包手榴彈,還有一座大門被塗上「阿拉伯人去死」字樣。法國南部也有一個穆斯林家庭開車外出時遭人開槍。
倫敦國王學院激進化國際研究中心主任紐曼說:「現在是歐洲社會的危險時刻。聖戰組織的支持者愈來愈激進,白人勞動階級覺得被精英階層剝削拋棄的感覺也日益強烈,局勢嚴重到必須馬上處理。」
研究伊斯蘭教與激進主義的法國學者霍伊形容,查理周刊的大屠殺從目標和死傷人數來看,是恐怖攻擊「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捩點」。霍伊說,這次攻擊的衝擊被極大化:「槍手就是要震懾公眾,也成功了。」
歐洲近年來反移民情緒高漲,有氣無力的經濟和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愈來愈多的移民,都是原因。民怨之深,甚至造就極右派政黨在英、法國會占有一席之地。德國的德勒斯登五日有一萬八千人上街遊行,主題是「反對歐洲伊斯蘭化」。瑞典在一周內,發生三起清真寺遭攻擊事件。
卅八歲的莫尼克在巴黎住了十四年,表示從未如此害怕過:「我是阿拉伯人、突尼西亞人、也是穆斯林,我支持受害的記者和家屬與所有相關人士,這是違反伊斯蘭教的行為。」
法國有近六百萬穆斯林,約占總人口百分之八,是穆斯林最多的歐洲國家。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主任甘德說,絕大多數穆斯林都不是激進分子,「但總有五十來個瘋子」,儘管類似攻擊很難預防,但政府不宜反應過度,否則就正中激進分子的下懷。
*紐時挺查理 不刊爭議漫畫
法國查理周刊七日遭濫殺後,金融時報評論指出,刊載爭議漫畫激怒穆斯林是「愚蠢」行為,此語在社群網站引發強烈批評,但對照美國部分媒體避免刊登爭議漫畫,該文正凸顯自由與自制的微妙分際。
金融時報歐洲總編輯巴伯七日在網路版的該報評論中,先對殺手嚴詞譴責,但表示,以描繪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爭議漫畫來激怒穆斯林,是查理周刊「編輯上的愚蠢」。
此語一出,迅速引發推特使用者的激烈回應,有人稱此文「可能是最遲鈍、最麻木、最毒」的文章,還有人說,巴伯讓「自由」這個字蒙羞。
金融時報網路版不久後把「愚蠢」字眼移除,但仍不改其對查理周刊的責難,文中說:「對查理周刊這類意圖在激怒穆斯林之際為自由奮鬥的刊物而言,一點常識會很有用。」
弔詭的是,當巴伯的文章在網路上挨轟時,金融時報另一篇評論指出,查理周刊工作人員勇氣十足,該刊有權出版那樣的刊物,且新聞工作者必須說出肺腑之言,無論那些話可能得罪什麼人。
就在英國熱烈討論言論自由的同時,美國媒體具體而微表現了如何自制。
美國紐約時報、費城詢問報、國家廣播公司新聞集團、福斯新聞網、美聯社、路透等,皆正視此事的敏感性,未在報導中刊出查理周刊的爭議漫畫。但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則並不避諱。
紐約時報發表社論,痛批暴徒攻擊查理周刊傷害言論自由,但紐時發言人丹妮爾.羅德絲.哈說,該報決定,以文字描述那些爭議漫畫即足以讓讀者了解這則新聞。美聯社發言人寇佛說,他們秉持的是行之有年的既定政策,即避免使用刺激挑撥的圖像。
華爾街日報在社論中強硬指出,如果伊斯蘭教領袖不管管狂熱信徒,更多反伊斯蘭情緒將無可避免。同樣曾經刊出穆罕默德爭議漫畫的丹麥日德蘭郵報文化版編輯羅斯說,查理周刊為捍衛言論自由付出了最高的代價。
這項代價能否開拓更多言論自由空間,歐洲許多漫畫家及作家並不樂觀。他們擔心,此案可能導致創作者在嘲諷宗教時進一步自我檢查。
穆斯林的大忌
法國查理周刊編輯部遭血洗,疑似與刊登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有關。伊斯蘭教嚴禁崇拜任何偶像,認為如果立像(例如畫像和雕像),人們就會去崇拜(人造的)偶像,而不是崇拜真主。先知是人不是神,即使心懷敬意,也不能替穆罕默德立像。
(聯合報)
--
*圍城緝凶 巴黎出動800軍人
巴黎「查理周刊」7日發生血案後,法國全國各地提高戒備,巴黎提高到最高警戒等級並封鎖部分地區追捕凶手。
法新社報導,巴黎7日展開冬季特賣,第一天就發生大規模槍擊案,讓銷售澆了一盆冷水。
血案消息傳出後,知名老佛爺 (Galeries Lafayette)百貨公司如臨大敵,一名經理對幾名穿著橘色背心的警衛說:「攻擊者仍在逃,你們的工作就是睜大眼睛。如果他們有武器,不要和他們開戰,要趕緊躲起來。」
春天百貨 (Printemps)也加強安全措施,該公司保全主管說:「我們正在加強每一項安全措施。命令很明確:每一樣東西都要搜。」
冬季特賣通常吸引撿便宜的消費者擠爆商店,但今年賣場走道空蕩;一家奢侈品商店的店員伊罕說:「客人大概只有平常的兩成;來的人說,他們不敢搭捷運。」
平時人潮不絕的聖拉查車站只剩大約一百人等車,已在巴黎住了20年的蘇格蘭女子安.帕強說:「太可怕了。」一名鐵路員工表示,公司通令員工提高警覺,「但我們能怎麼辦?如果遇到狀況,我只希望他們不要開槍打我。」
法國內政部宣布,觀光景點、宗教建築、媒體大樓加派軍警戒備;路透報導,巴黎光是軍人就動員八百人。
學校也提高警覺,取消校外教學和戶外活動;巴黎東區一所學校的女生克蕾拉.狄拉特表示,學校告訴學生,放學後不要聚集在校門口、趕緊回家,而且暫時不要成群結隊。
*血染巴黎 「葉門凱達幹的」
巴黎「查理周刊」7日發生槍手濫殺事件,法國軍警總動員追捕三名凶手,截稿時間為止,最年輕的嫌犯已投案,另兩人仍在逃。
相關單位宣布,嫌犯都是法國籍,包括一對30歲出頭的兄弟,姓柯艾齊,另一人是年僅18歲的遊民莫拉德。
法國檢方表示,莫拉德看到自己姓名在社群媒體轉傳後,在靠近比利時邊界的警察局投案;警方仍在追查柯艾齊兄弟下落。
法國警方還公布血腥屠殺案2名兄弟檔嫌疑人的照片,和發布對這兩人逮捕令。
警方請求民眾提供跟嫌犯有關的線索,並且提醒民眾 ,說這兩人隨身攜帶槍械,「極其危險」。
法國媒體報導,32歲的柴瑞夫.柯艾齊因協助運送戰士加入伊拉克叛亂,2008年以參與恐怖主義罪名判處18個月徒刑;他受審時在法庭表示,自己認同在伊拉克對抗以美國為首聯軍的做法,並說自己看到阿布賈里布美國監獄虐待伊拉克囚犯的電視畫面後燃起怒火而涉足恐怖組織;阿布賈里布位於巴格達附近。
柴瑞夫.柯艾齊7日和34歲哥哥塞德、莫拉德共同犯案;三嫌開車逃逸時撞上其他車輛,所以劫持另一輛車,嫌犯之一的身分證掉落而身分曝光。
有報導說,三人都住在巴黎近郊的熱訥維耶,但全副武裝的法國警察稍早前往香檳-阿登大區的城市漢斯搜捕三名嫌犯;電視畫面顯示,警方鑑識人員在一棟公寓採取樣本,但不知道哪個嫌犯住在這裡。
一名因為未獲授權而要求匿名的美國高階反恐官員表示,三人和葉門恐怖組織有關聯;一名目擊者表示,嫌犯逃亡時說:「你們可以告訴媒體,是葉門凱達幹的。」
法國參與空襲伊拉克極端分子並對抗非洲的伊斯蘭好戰分子,凱達和伊斯蘭國 (IS)都多次揚言要攻擊法國。
美聯社報導,凱達一名代表透過推特表示,查理周刊血案並非凱達幹的,但他們認為本案「帶來啟發」,伊斯蘭國支持者則叫好。
*槍聲響起 言論自由在哭泣
巴黎「查理周刊」的槍擊事件震驚世界,12人喪命置於當今動輒數十人死亡的國際恐怖攻擊事件當中,並不特別醒目,但死者當中包含了10位新聞從業人員,卻說明槍口是針對言論自由而來。
「查理周刊」的冷嘲熱諷過去曾激起無數的爭議,但不論反對的理由是基於宗教、政治或倫理,如今都已在自動步槍的掃射下失去意義。
「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至死也要維護你說話的權利。」這句可能出自18世紀法國哲學家伏爾泰的名言,常在討論言論自由時被高聲誦揚,如今在槍口下似乎要顯得噤若寒蟬了。
英國「衛報」在7日的社論中說,當人們只因為他們說的話或是畫出的圖而付出生命的代價,其中含意已非常明顯。蒙面暴徒拿著衝鋒步槍,瞄準的不只是生命,也是言論自由,如果他們的目的得逞,人們因為神經焦慮而開不了口,言論將就此受到箝制,思想也跟著遭禁錮。
7日在攻擊中喪生的「查理周刊」總編輯夏波尼耶兩年前接受「世界報」訪問時曾說:「我現在要講的話可能有些狂妄,但是我寧可站著死,也不願跪著活下去。」
最近一期的「查理周刊」刊登了一幅諷刺漫畫,標題是「仍然還沒有攻擊法國」,圖中一位揹著步槍的人物旁白說:「且等著!我們還可以在1月底前送出我們的祝福。」
這幅諷刺畫讓人有一語成讖的感覺,但至少說明「查理周刊」直到最後都沒有擱下他們的武器,也就是他們的畫筆。因為他們既是伏爾泰的後人,似乎也崇仰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
(聯合晚報)
--
*查理週刊將出特刊 預期熱銷免於破產
法國嘲諷雜誌「查理週刊」今天宣布,將無懼血腥攻擊在下週發行特刊,預計印刷100萬份。除了雜誌可望熱銷,政府與媒體同業也表態力挺,可望挽救原本迫在眉睫的破產危機。
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總部昨天遭攻擊,有12人遭屠殺,倖存的專欄作家裴路(Patrick Pelloux)表示,14日將發行「倖存者特刊」,在這次事件後證明「愚行終將落敗」。
週刊的律師馬爾卡(Richard Malka)表示,這家雜誌通常每期印刷約6萬份,但因為昨天的血腥攻擊事件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下一期印量將增加數倍。
查理週刊剩下的30名員工今天開會,討論了雜誌的前途,以及如何發行下期刊物問題。馬爾卡也參加會議,他說,所有員工都同意,「一定要出下一期,要向死者致敬,以及證明他們(攻擊者)無法殺死我們,這是最好的方法」。
裴路承認:「情況很艱難。我們都身陷苦楚,感到哀傷恐懼,但我們無論如何還是會出版雜誌,因為愚行終將落敗。」
查理週刊已有44年歷史,11月曾呼籲各界解囊相助,以免很快破產。這家週刊定價3歐元(約台幣115元),每週銷量僅約6萬份,但在攻擊事件後,7日出刊的一期銷售一空,有人在電子海灣(eBay)網站拍賣,吸引高達7萬歐元(約台幣267萬元)的出價。
查理週刊的總部在攻擊事件後暫時無法使用,左派的「解放報」(Liberation)將自9日起提供週刊員工工作空間。包括法新社(AFP)和「世界報」(LeMonde)等法國媒體也將提供協助。
法國政府與數十個媒體機構誓言,將確保查理週刊能夠持續運作。也有基金業者承諾提供金援。
(中央社)
--
*巴黎血腥兄弟 困獸猶鬥
法國《查理周刊》7日遭恐怖分子血洗,目前一名嫌犯投案,另外一對兄弟檔嫌犯尚未落網,截稿前消息顯示,他們逃進一處3.2萬英畝、面積比巴黎市還大的森林裡。法國特警部隊正在接近巴黎東北80公里處一個名為隆彭(Longpont)的小村莊圍捕他們。
北法警戒 800軍人進駐
法國警方8日稍早公布資料,犯下巴黎恐怖血案在逃的2名嫌犯是一對兄弟:32歲的柴瑞夫‧果艾齊與他哥哥,34歲的塞德。警方已發出逮捕令,指出他們「有武器,相當危險」。
法國總理辦公室宣布,將法國北部的皮卡第地區(Picardie)反恐警戒等級升到最高級,這是法國境內繼巴黎後第2個升到最高等級的地區。法國軍方並增派800多名軍人在媒體企業、教堂以及其他敏感場所鎮守。法國總理辦公室並決定,將大巴黎地區的最高級安全警戒擴大至法國北部皮卡第地區。
劫加油站 尋機自殺攻擊
巴黎檢方發言人表示,年僅18歲的第三名嫌犯莫拉德已自首。他是果艾齊兄弟的異母或異父弟。莫拉德在新聞上看到自己名字,而走進警局投案。有消息人士說,這名自首18歲青年已經排除涉案。
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表示,目前有7人遭拘留,這些人與嫌犯關係密切。
法國北部埃納省維萊科特雷鎮附近的路邊休息站,8日早上傳出搶案,犯人疑似是這對血腥兄弟。休息站經理表示,2名男子持步槍與火箭筒搶劫食物與汽油,他們外表符合描述,而且他們開的車,跟犯案後被搶的車是同一款。
報導指出,2名在逃嫌犯正駕車從法國東北部回到巴黎的途中,而警方擔心2人已有必死的決心,正在找機會進行自殺式攻擊。
交通事故現場 擊斃女警
在慘案發生之後,各地清真寺傳出遭槍擊、遭投擲空包手榴彈;隆河區一間清真寺附近的穆斯林餐廳發生爆炸。
緊鄰巴黎南部邊緣的蒙魯日,8日拂曉也發生槍擊案。一男一女二名警察到交通事故的現場調查,這時車主一面逃跑一面朝警開火,警察與一名掃街清潔工受傷,女警送醫不治。
這名凶手還在逃,據報導是一名北非裔男子,身穿防彈背心,持M5步槍。目擊者表示,凶手穿深色衣服,沒有戴面罩。
*《查理周刊》女漫畫家接女回公司 看同事被殺
法國《查理周刊》7日遭血洗,倖存的該刊女漫畫家雷伊告訴媒體,全副武裝的殺手脅迫她輸入門控密碼,讓歹徒得以上2樓會議室大開殺戒,她和幼女只能躲在桌子底下,眼睜睜看著殺手屠殺自己的同事。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筆名可可(Coco)的《查理周刊》漫畫家雷伊,當天中午從托兒所接女兒後回到辦公大樓,沒料到在門口遇上2名全副武裝的蒙面歹徒。
好多屍體 到處是血
雷伊說,「我才抵達周刊大樓前,2名蒙面持槍男子就粗暴威脅我。」「他們說想上樓進辦公室,所以我按下密碼。」她指的是對講機上數位門控安全系統。
進了會議室後,手無縛雞之力的母女倆只能躲在桌子下,眼睜睜看著槍手處決另外2名漫畫家,「他們開槍殺了渥林斯基和卡布,過程大約5分鐘。」她表示,2名槍手操著流利的法語,「自稱是基地組織恐怖分子。」
一位在同棟大樓上班、於槍手揚長而去後抵達現場的目擊者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地上有好幾具屍體」,他帶著傷者離開時,一路上看見「好多人躺在地上,到處都是血。」
時間回到7日中午11點20分,戴黑色面罩、持突擊步槍的黑衣男衝進巴黎街區尼古拉-艾培路(Nicolas-Appert)6號《查理周刊》檔案部門,他們喊道「這裡是《查理周刊》嗎?」後來才發現找錯地址。
凶嫌一度找錯住址
他們迅速沿路找到10號,向櫃台查問《查理周刊》位置後,開槍殺死接待人員並闖入2樓,該刊記者和漫畫家正在開編採會議,歹徒旋即大開殺戒。雖然在場有一名奉派保護總編輯夏邦尼耶的警察,但眾人猝不及防。雜誌社成員、警察和一名訪客共8人慘遭毒手。目擊者聽到槍手大喊「我們為先知復仇」、「真主至大」。
歹徒犯案後逃離現場時,碰上中彈倒臥在雜誌社外人行道的42歲穆斯林警察梅拉貝特,還冷酷地以行刑式手法,近距離他的頭部開槍。經歷慘案的另一位目擊者心有餘悸說,當時情況猶如「電影場景」,「街道上血流成河」,「我看到他們開槍,這些人是來真的」,「一開始我還以為是特種部隊在抓毒販。」
*參加聖戰前被捕 凶嫌首腦曾坐牢
法國《查理周刊》血案共有3名凶嫌,其中2人是兄弟,為現年32歲的柴瑞夫.果艾齊,以及34歲的塞德.果艾齊,兩人都是法國籍,另一人是18歲的莫拉德,國籍不詳,他負責開車接應,已經投案;3人中顯然以柴瑞夫為首腦,警方對他也早有所知,但還是未能防止血案發生。
據當地媒體報導,柴瑞夫的父母是來自北非阿爾及利亞的移民,他早歲失去雙親,在法國西部城市雷恩的寄養家庭長大,後來搬去巴黎與哥哥塞德同住,並從事送披薩、在店舖打雜和賣魚等低階層工作。
這段期間,柴瑞夫結識從清潔工變成宣教師的班葉圖,後者鼓勵其信徒到伊拉克參加對抗美國人的聖戰,並主張自殺炸彈是正當手段。時年22歲的柴瑞夫受其影響,於2005年欲從巴黎搭機到敘利亞再轉赴伊拉克,在機場被捕。
2008年,柴瑞夫接受審判,根據檢方起訴書,他想參加聖戰,種因於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對於美軍虐囚事件更是極度不滿。起訴書還說,柴瑞夫與伊拉克一個在西方召募戰士的組織有瓜葛,該組織至少把10餘位巴黎人送到伊拉克參戰。
柴瑞夫的律師辯護說,柴瑞夫的宗教信仰很含糊,只是個「半吊子穆斯林」,而且他還抽大麻,熱愛饒舌音樂。結果柴瑞夫被判處3年有期徒刑,坐牢18個月後出獄。
根據警方報告顯示,柴瑞夫還牽涉其他案件,包括2010年貝卡山企圖越獄一事,貝卡山係「阿爾及利亞武裝伊斯蘭軍」的成員,1990年代涉入多起劫機和爆炸案。
情資顯示,柴瑞夫與其兄塞德可能在去年夏天去過敘利亞,做何活動不得而知。情報官員另懷疑,這兩兄弟可能受過「基地」在葉門分支組織的訓練。前美國特種部隊軍官夏佛說,《查理周刊》血案的凶嫌手法非常專業,非常有條理,肯定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
*穆斯林備受排擠 仇法意識抬頭
法國《查理周刊》慘遭激進穆斯林血洗,其來有自。近因不外乎法國積極反恐,參與美國主導的打擊「伊斯蘭國」(IS)聯盟,介入馬利、利比亞、伊拉克內戰,掃蕩伊斯蘭極端分子,而成為聖戰士恐攻頭號標靶;自去年底以來,法境接連發生小規模暴力襲擊案件,幕後已隱現其影。
遠因則為法國民意近年來排斥外來移民以及伊斯蘭教,穆斯林社經地位普遍低落,婦女穿著禮俗未獲尊重,族裔鴻溝難彌,伊斯蘭青年的憤懣隨時可能假借宗教信仰之名,化為血腥報復。
穆斯林占法國人口7%,總數居歐洲各國之冠。法國也是北非、西非若干伊斯蘭國家的殖民宗主國,彼此的傳統聯繫未曾稍輟,法方更屢番干預這些「藩屬」的內亂,仇法組織擄綁法人案件層出不窮。
IS在敘利亞與伊拉克崛起後,法籍穆斯林「憤青」憧憬聖戰大業,或招募同志,或親身與役,多達上千人,網絡綿密,去年底IS更號召他們伺機於法境發動「孤狼式」恐攻。
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幽靈早已在法國本土徘徊。上世紀60與70年代,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的穆斯林勞工大舉移居法國,繁衍兩代後,泰半家戶依然困頓,棲身舊區陋屋,難以融入社會,加上經濟長年不景氣,後代也心生白人肆行歧視與迫害之感,深植族裔衝突惡種。
2002年法國選舉總統,極右派民族主義政黨「國家陣線」魁首勒班竟然擠進決選,凸顯民意拒斥外來移民。2005年巴黎東郊伊斯蘭社區連日暴動,媒體形容為「起義」,回教憤青更深以為榮,自命為當年驅逐殖民者的接班戰士。
2010年10月,法國國會立法禁止穆斯林婦女在公共場所佩戴頭巾、面紗和罩袍,對伊斯蘭習俗的打壓變本加厲。2013年民調發現,法國人民只有26%認為伊斯蘭能與法國社會相容相契。
*《查理》總編:寧站著死不跪著活
法國《查理周刊》遇襲事件奪走12條人命,包括總編輯夏邦尼耶及3名漫畫家在內,他們挺身捍衛言論自由,透過漫畫嘲諷方式,站在第一線與伊斯蘭激進分子對抗,結果付出了生命代價。
《查理周刊》一名躲過死劫的員工8日透露,為了展現大無畏勇氣,該雜誌下周將如期出刊。
筆名「查布」的夏邦尼耶早被恐怖組織列為攻擊目標,但他不畏死亡威脅,堅持刊登屢屢引發爭議的漫畫,有人讚揚這是捍衛言論自由,勇氣可嘉;但也有人認為他是沒事愛挑釁煽動,有如火上加油。
2011年,《查理周刊》出版一期以伊斯蘭教法為題的特刊,結果辦公室遭丟汽油彈縱火,官方網站也被駭客攻擊而無法連線。2012年因刊登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裸體漫畫,招致伊斯蘭世界強烈抨擊,迫使法國暫時關閉在20多個國家的使館和學校,以免遭到報復。
但夏邦尼耶堅持言論自由。47歲孤家寡人的他,拍照時的經典姿勢是緊握拳頭、睥睨一切。夏邦尼曾在受訪時表示:「我沒有小孩、妻子、汽車、信貸。這麼說也許有點膨風,但我寧願站著死,也不願跪著活。」
創刊元老之一卡布也在這次攻擊中罹難,76歲的他是法國最知名漫畫家之一,為諷刺性刊物《Hara-Kiri》在內的多家刊物供稿。80歲的渥林斯基是《查理周刊》另一位資深漫畫家,作品散見於《Hara-Kiri》、《巴黎競賽畫報》等,他生於突尼西亞,後來移居法國,曾獲頒榮譽勳位勳章。另一位遇害漫畫家是57歲的韋哈克,他是「和平漫畫家」的會員之一,1980年開始畫漫畫,生前最後遺作是祝福大家新年快樂的自畫像。
對於這些無畏死亡威脅的漫畫家,美國《紐約客》雜誌藝術總編莫莉說:「他們不會躲在畫作之後,他們知道有危險,也曾遭遇汽油彈與威脅,但他們無視極端分子對他們的封口令。」
莫莉譴責極端分子的暴行,稱:「這樣的遭遇,根本和他們實際的影響力不相稱。」
*藝文界串聯相挺 憂寒蟬效應
法國《查理周刊》7日遭槍手血洗,法國各地陸續舉行示威遊行,全球多位漫畫家與作家也紛紛相挺《查理周刊》,捍衛言論自由,社群網站掀起張貼「我是查理」(Je suis Charlie)圖片的運動。但藝文界人士也憂心,這次事件會造成創作者寒蟬效應,進行自我審查。
法國各地8日上午默哀1分鐘,巴黎民眾齊聚觀光勝地聖母院大教堂外致哀,鐘聲響了10分鐘。許多漫畫家7日起紛紛在社群網站獻畫聲援,澳洲《坎培拉時報》漫畫家波普(David Pope)畫了一名漫畫家倒在地上,似乎已死亡,旁邊的蒙面槍手說:「他先動手(drew)的。」
瑞典漫畫家威克斯(Lars Vilks)說,「今後誰敢發表任何東西?如果你畫耶穌或教宗的漫畫,就能出版,但各大媒體都禁止刊登先知穆罕默德的相關漫畫。媒體受到恐懼與政治正確所制約。」
威克斯2007年將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畫成人頭狗身,引來死亡威脅,基地組織相關團體懸賞10萬美元(約台幣322萬元)取他項上人頭。2014年初,一名自稱「聖戰珍」的美國女子因策劃謀殺威克斯,遭判刑10年。
印度裔英國作家魯西迪1988年出版小說《魔鬼詩篇》,被指為褻瀆伊斯蘭教,當時伊朗最高領袖何梅尼對他下達全球追殺令。魯西迪發表最新聲明說:「如今尊敬宗教已成為恐懼宗教的代名詞。但宗教就像其它思想,應受到批評、嘲諷,甚至無畏地表達不敬。」
英國《金融時報》歐洲編輯巴伯(Tony Barber)7日下午在該報網路文章譴責凶手,但指責《查理周刊》犯了「編輯的愚蠢」,出版嘲諷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激怒穆斯林。這番言論遭輿論大加撻伐,《金融時報》後來移除該文章的相關段落。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