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7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90327

更新時間:06:20 / 15:07 / 20:28

*三讀通過 酒駕連坐 同車罰3千 累犯強制裝酒精鎖 拒酒測至少罰18萬

酒駕受害者家屬的哭喊,終於喚醒立法院。為嚇阻酒駕,立院昨火速完成《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法,未來機車、汽車駕駛人酒駕,最高各可罰9萬、12萬元。酒測攔檢拒檢、拒測直接開罰18萬元。此外,駕駛酒測值達每公升0.25毫克,年滿18歲的同車乘客最高罰款3000元;而因酒駕遭吊銷駕照者重新考照,其車輛要加裝酒精鎖,違者最高罰1萬2千元。



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秘書長林美娜說,昨修法通過第一階段酒駕防制行政罰,都是為了前端的酒駕防制落實,拔除酒駕者膽大妄為和僥倖心態,其中最重要的是同車共責。酒駕防制從來沒有停止的一天,接下來還有下個月要推動加重刑罰的《刑法》修法。綠委林俊憲說,本次修法回應了社會民怨。藍委陳宜民籲酒駕民眾下定決心前往醫療院所接受心理治療,戒除酒癮。

汽機車罰款有別
每次酒駕肇事,最難過的就是無辜傷亡者的家屬。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統計,光是去年因酒駕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就高達2723人(依事故相關人員30天內死亡統計)。事發後立委總喊著要修法重罰,但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日前怒揭立院修法怠惰,不滿議事拖延,霸佔立院主席台,才讓國人驚覺原來加重罰款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法竟拖了23個月還未完成修法。民怨再起立院火速協商,昨完成修法。
修法後,未來酒駕機車、汽車分流處罰,酒測值逾每公升0.15至0.25毫克,機車駕駛罰1萬5千元至9萬元;汽車駕駛3萬至12萬元,且均當場移置保管汽機車及吊扣駕照1年至2年;若車上載有未滿12歲兒童或肇事致人受傷者,吊扣駕照2年至4年。
為防酒駕者衝車拒檢,修法明定,拒測、拒檢者罰18萬元,並累計重罰,5年內拒絕酒測2次,不論汽機車駕駛都罰36萬元,第3次罰54萬元。汽機車駕駛酒駕累犯、拒測及拒測累犯,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車輛得沒入。
未來同車者也要一起防酒駕。若汽機車駕駛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同車年滿18歲乘客最高罰3000元。至於爭議許久的加裝酒精鎖,修法增訂,因酒駕吊銷執照重新考照的駕駛人,車輛要加裝酒精鎖,違者最重可罰1萬2千元。

家屬盼加重刑責
對立院修法,3年前遭酒駕撞死的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生林仲桓的父親感慨,「慢慢改進總是好的,總是不能像以前都判得那麼輕」。愛子遭酒駕累犯撞死的彭爸爸認為酒駕釀嚴重傷亡應施予鞭刑才符合人民期待。2013年慘遭酒駕者撞死的台北巿長柯文哲愛徒、台大女醫師曾御慈,其母陳敏香昨說,6年前的痛苦依然如影隨形,但加害者卻沒得到懲罰,「我認為政府立法具有指標性,盼《刑法》一併加重刑責,不要像我們一樣,等不到家人平安回家!」
對於酒駕累犯致人重傷或死亡,得沒入其車輛,律師蔡皇其說,《憲法》第15條規定人民財產權應予保障,立法機關對人民財產權的限制,必須要符合《憲法》第23條規定,也就是說要有限制的必要性。現今社會普遍反酒駕,認為重懲酒駕並沒入車輛能防阻酒駕的發生,若立法機關認為汽機車駕駛人有酒駕、酒駕累犯致死或重傷等情事發生,依法得沒入該車輛,也未嘗不可行。
交通部說,《道交條例》完成修法,有5到6條相關子法須增訂或修法,預估最快今年下半年可上路。

LA01_004.jpg (543×640)

LA01_005.jpg (633×640)

LA01_006.jpg (635×640)

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酒精鎖要價6萬 最快後半年上路

《道交條例》修正案通過後,酒駕者重新考照,須駕駛有酒精鎖的車輛才能上路,交通部路政司長陳文瑞昨說,現無機車酒精鎖,若6個月內仍無相關技術,將先僅汽車適用;若駕駛人僅能駕駛有酒精鎖的車輛,監理系統會註記,警方也會攔查取締,推估1年至少4萬多人次必須駕駛酒精鎖車輛。

將參考國外做法
陳文瑞指出,駕駛酒精鎖車輛配置期限會參考國際趨勢,如6個月到2年等,將與內政部討論訂定;另酒精鎖相關功能、安裝技術、廠商資格、代吹防範、產品標籤識別等,將在3到6個月內蒐集國外做法參考訂定,最快下半年可上路。
具酒精鎖研發和製造能力的寰康科技公司經理李偉修說,酒精鎖分預防型和犯罪型,3萬元可買到的預防型大多是客貨運業者使用,可GPS定位,吹氣會即時拍照並將資料傳輸後台。
犯罪型除了可鎖車還可防弊,代吹也會有紀錄,就像黑盒子記錄車輛使用人和軌跡,行駛一定時間會要求駕駛人再吹氣,若未過關,會一直閃大燈、喇叭大響以提醒別人遠離,不吹氣車輛就會熄火,此類酒精鎖售價約6至7萬元。

*立委提案 酒駕初犯 害命可判死 下波修法「不讓飲酒者心存僥倖」

為遏止酒駕惡行,立法院昨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案,接著下一波修法將處理《刑法》。目前法務部修法版本明天將在行政院會討論,可望送到立法院審議,雖然法務部版本提出酒駕累犯致死最高可處死刑,但多位朝野立委認為,第一次酒駕撞死人就可處死刑,否則將會讓酒駕者心存僥倖。對於立委意見,法務部表示尊重。

現《刑法》第185之3條規定,若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致不能安全駕駛者,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萬元以下罰金,此外,因酒駕而致人於死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重傷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沒第1次就沒第2次」
法務部日前提出《刑法》修法方向,將酒駕致死提高到5年以上、12年以下,致重傷提高為3年以上、10年以下,還增訂再犯酒駕致人於死,將處10年以上、無期徒刑或死刑。但有多名立委認為應該第一次酒駕致死就可處死刑。
目前,立院關於《刑法》第185之3條修法已有20多個提案,其中超過半數主張初犯或再犯酒駕可判死刑,包括藍委呂玉玲、江啟臣、黃昭順、林奕華、林麗蟬及綠委林俊憲提出初犯最高可判死刑,而藍委吳志揚、沈智慧、許淑華、綠委洪宗熠和親民黨團則提出,酒駕累犯撞死人可處死刑的版本。
呂玉玲說,法務部版本會讓飲酒者「心存僥倖」,為何要給酒駕者有再犯機會?她提的修法版本,只要酒駕撞死人就可判死刑,並提高最輕本刑,增加酒駕入獄機會,達到嚇阻作用,「沒有第一次就沒有第二次」。江啟臣說,目前《刑法》第185條規定,飆車、超速等危險駕駛行為,妨害公眾往來安全,因而致死最高可處無期徒刑,反觀酒駕肇事致死,最高僅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沈智慧說,針對酒駕再犯肇事致死者,應增列無期徒刑或死刑,依犯罪的態度、情節的輕重,來訂定罰則,法官可以視情況做為裁處標準,而由法務部提出的院版也是朝故意殺人、增列死刑的方向前進,行政院長蘇貞昌都親口宣示,酒駕等同故意殺人,這是社會高度共識,不應該再打假球了。

綠委:須視個案情節
但綠委周春米說,估計本周四(明天)行政院院會將通過院版《刑法》修正草案,最終修法版本須看兩天後結果,她也提醒,針對酒駕肇事,每個個案會有不同的情節,不能違反比例原則,不可能將每個個案都處以極刑,否則將影響台灣的國際人權形象,另一方面,也必須考量到不違背《憲法》意旨。
對於立委意見,法務部次長陳明堂表示,法務部版本仍在行政院審查,法務部尊重立委意見,明天於委員會上再進行討論。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法內容
◎調高酒駕罰鍰、汽機車罰責分流
酒測值超過0.15至0.25mg/L
.汽車駕駛處3萬以上、12萬元以下罰鍰
.機車駕駛處1.5萬以上、9萬元以下罰鍰
.均當場移置保管汽機車及吊扣駕照1年至2年
.載未滿12歲兒童或因肇事致人受傷者,吊扣駕照2年至4年
.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駕照,並不得再考領
.汽、機車所有人明知駕駛人酒駕而不禁止,比照駕駛酒駕開罰,並吊扣車牌3個月
◎加重酒駕累犯刑罰
汽機車駕駛5年內第2次酒駕者
.機車駕駛罰9萬元
.汽車駕駛罰12萬元
.第3次以上者按前次違反罰鍰金額累加9萬元
◎永久吊銷駕照
.酒駕、酒駕累犯致人重傷或死亡者
.拒檢、5年內2度拒檢並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
◎同車共責
.汽機車駕駛人酒測酒精濃度達0.25mg/L或血液中酒精濃度0.05%以上,年滿18歲同車乘客罰600元以上3000元以下
.年滿70歲、心智障礙或汽車運輸業之乘客,不在此限
◎加裝酒精鎖
.因酒駕吊銷執照重新考照的駕駛人,若不依規定使用配備車輛點火自動鎖定(酒精鎖)裝置汽車,可處6000元以上、1.2萬元以下罰鍰
.酒精鎖之規格功能、應配置車種、配置時間、管理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交通部會同內政部訂定
◎拒檢、拒測重罰
.酒駕拒測、拒檢者,處18萬元罰鍰。5年內再度拒測罰36萬元,第3次拒絕罰54萬元
◎懲罰性賠償
.汽車運輸業職業駕駛因執行職務,駕車時酒駕、酒駕累犯、拒絕酒測、拒絕酒測累犯者,致他人乞受損害而應負賠償責任者,法院得因損害賠償請求權人請求,依侵害情節,酌定損害額3倍以下的懲罰性損害賠償金,令該運輸業者賠償。 若業者已盡相當之注意可免賠
◎沒入車輛
.酒駕累犯、拒測、拒測累犯等且肇事重傷致人死亡者,得沒入車輛
◎租賃車取回
.車輛租賃業者之車輛,若是租車人酒駕等因素被移置保管,業者得檢具租賃契約書、違規駕駛人姓名、住址並具結後,領回車輛
◎調高自行車酒駕罰責
.罰鍰金額提高為600元以上、1200元以下;拒絕酒測的罰鍰也變成2倍,可處2400元

《蘋果》持續追蹤 酒駕交通事故死亡數
2017年 2723人
2016年 2877人
2015年 2974人
2014年 3120人
2013年 3099人
註:針對警方處理與酒精相關交通事故後,相關人員30天內死亡的統計。

*【受害者泣訴】「一輩子無法忘懷」傷心爸:應該鞭刑

今年2月,台中2名無辜騎士遭酒駕累犯撞死,痛失21歲愛子的彭姓父親,在鏡頭前哭吼痛罵嫌犯的畫面,是促成昨天立法院修法加重酒駕罰責的主要動力。不過,彭父昨表示,這樣的修法內容仍不夠,酒駕肇事應先關7天,若造成嚴重傷亡則施予鞭刑,才能符合人民期待。
彭父說,現在家裡還在為了孩子的事難過,夫妻一想到兒子就心痛,「這種痛一輩子都無法忘懷!」他說,思念兒子的心已比憎恨加害人的心還強烈,就算刑責再重,都無法彌平失去親人的痛。
彭父說,應仿照國外,酒駕肇事就先關7天,若致人於死或重傷,應施予鞭刑重懲,有官員認為鞭刑是「報復主義」不考慮,令他無法接受,因為用車子撞死酒駕者才是報復,鞭刑與被撞死的人相比根本不對等,「鞭刑是加重罰責不是報復!」
彭父指,支持修法提高酒駕罰責,但內容恐怕還是不符合人民期待,或許執法者與立法者有不願意做的事,他已加入受害者家屬團體,將以連署、公投方式,由人民自己來立法。

*【受害者泣訴】清大奇才枉死 雙親「開庭都是二次傷害」

投身半導體薄膜新材料鍺烯研究的清大奇才、物理系博士生林仲桓(享年32歲),3年前返家途中遭酒駕的胡家瑞(26歲)闖紅燈撞死,不但讓林家雙親痛失愛子,也讓科學界少一名研究菁英。林仲桓父親林如山曾向《蘋果》表示,事發後他與妻以淚洗面,兩人很有默契不提起兒子,但每次接到法院文書,又會難過好幾天。
去年胡家瑞被依殺人罪判刑18年,胡還認為自己被判太重,讓林家家屬為之氣結,林如山心痛呼籲他別再上訴,「每次開庭都是二次傷害,我們又要傷心一次!」
昨林如山得知《道交條例》修正通過,感慨說:「慢慢改進總是好的,總是不能像以前都判得那麼輕」,也希望行政罰責上能採累計制,產生嚇阻作用,刑責上酒駕又闖紅燈就是「蓄意殺人」,不能只是「過失致死」。
愛子已離開3年,林如山說在親友支持下慢慢走出傷痛,去年退休後常有朋友約他出遊,也與妻子一起運動紓壓,時間變得比較好過一點,今年過年期間,兒子的同學和指導教授唐述中一起到墓園看兒子,讓他備感安慰。

(蘋果日報)
--
*立院三讀酒駕累犯 強制裝酒精鎖

汽機車罰責分流 累犯、拒測加重
酒駕將更嚴懲!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全面提高酒駕罰責。除加重累犯、拒測的罰責及增訂「共乘者連坐」條款,同時輔以沒入車輛、安裝酒精鎖等預防措施。

同車乘客連坐 最高罰3000元
根據三讀條文,未來不同交通工具的酒駕罰責將分流;騎機車者維持一萬五千到九萬元罰鍰,開車者提高為三萬至十二萬元,五年內再犯者一律處罰鍰上限,第三次後則按次加罰九萬元。

致人重傷或死亡 可吊照沒收車輛
若是拒測,罰鍰從九萬調高至十八萬,第二次後按次加罰十八萬;若是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更將吊銷駕照,終身不得考領。

慢車(自行車)酒駕罰鍰同步提高,從三百至六百元提高為六百至一千兩百元,拒測罰鍰也提高為兩千四百元。

另外,本次修法首度把「酒精鎖」導入預防措施。未來若因酒駕肇事被吊照,期滿後須完成酒駕防制教育或酒癮治療才能重考駕照,且一定期間須駕駛裝有酒精鎖車輛;未按規定安裝或請他人代開鎖,將處六千到一萬兩千元罰鍰。

修法也納入車輛沒入與連坐條款。前者明定酒駕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可依「行政罰法」沒收車輛。後者規定,駕駛人酒精濃度超過每公升○.二五毫克,同車乘客將連帶處罰六百到三千元。

條文也對運輸業者增訂懲罰性賠償條款,若司機在執行業務時酒駕肇事,法院將可向所屬業者酌定損害額一至三倍之賠償金。

歷經近兩年討論,酒駕法案終於三讀通過,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表示,希望嚴罰能達到嚇阻效果。國民黨立委許毓仁建議未來擴大酒精鎖適用範圍,科技執法保護人民安全。

600_229.jpg (520×800)

*酒精鎖跟著酒駕行為人 代吹可罰1.2萬/重新考照也會註記 方便警方臨檢時辨識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規定酒駕遭吊照而要重新考領時,所駕駛車輛需裝設酒精鎖。交通部路政司長陳文瑞說明,酒精鎖將跟著行為人,不管他開哪輛車,該車就必須配備有酒精鎖,且駕照上也會註記,方便警方臨檢時辨識。未配備有酒精鎖,可處六千至一萬二千元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車輛;「代吹」開鎖者,同樣處六千至一萬二千元罰鍰。

酒駕累犯、拒測會依是否有肇事、事故輕重不同,吊銷駕照後三年至十二年才能重新考領;陳文瑞說,以去年為例,酒駕累犯取締三萬一千八百八十八件、拒測九千五百七十四件,這些違規者若在道交條例修正上路實施才犯,重新考領駕照後,開車都需裝設酒精鎖。

3到6個月內訂出子法
另外,由於國外尚未有可裝設於機車的酒精鎖,若該法實施前未找到相關可用設備,執法初期會先以汽車為主。

外界擔心會有人「代吹」開鎖,陳文瑞表示,國外已有些代吹防偽技術研發,包含吹氣解鎖時有人臉辨識、吹一次解鎖後每隔一定時間需再吹氣等。而酒精鎖須具備的規格功能、應配置車種、配置期(國外經驗約六個月至兩年)等規定,會在三個月至六個月內,會同內政部訂出相關子法。

車主非行為人 發還車輛
另外,這次修法規定酒駕累犯、拒絕酒測、拒測累犯且肇事致人重傷、死亡,處罰機關可沒入該車輛。但陳文瑞指出,要沒入車輛須看該車輛是否屬於犯案者所有,若車主非行為人,經由處罰機關認定後,就可發還車輛。

警政署表示,將邀集各縣市警局相關承辦人員進行講習,全力配合執法。法務部指道交條例為行政管制,效率較刑法須經過審級救濟才能確定處罰來得高,具及時嚇阻效果;酒精鎖另可做為檢察官緩起訴或法官判緩刑的附加條件,用途多元。不過,一名基層員警說,有些酒駕犯家境不好,連酒駕罰單都無力繳納,如何強迫他們加裝酒精鎖?

*刑法提高酒駕刑責 立院明審查

酒駕案頻傳,交通部推出道交條例修正案,法務部也提出刑法第一八五條之三條文修正草案,大幅提高刑責,新增只要酒測值超過○.二五,一律沒收車輛的規定,並提高酒駕再犯致死刑責,最重可處死刑,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週四(廿八日)將審查。惟行政院討論後認為有違比例原則,決議刪除一律沒收條款,並擬刪除死刑,改為最重無期徒刑。

酒駕再犯致死最重死刑 政院擬刪除
現行酒駕致死處三到十年、致重傷則是一到七年;修正案區分為初犯致死五到十二年、致重傷三到十年;再犯則是不論前案有無造成傷亡,只要致死,就處十年、無期徒刑或死刑,致重傷則是五到十二年。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廿八日將審查該修正案。

法務部的刑法修正案新增酒駕再犯致死,最重可處死刑。但政院跨部會討論時,認為有違比例原則,且與聯合國兩公約精神不符;據悉,政院高層傾向刪除死刑,維持十年以上、無期徒刑的刑責。

另法務部原本新增沒收條款,即只要駕駛酒測值逾○.二五,就把車輛視為犯罪工具,不論有無肇事、是否屬於酒駕者所有,一律沒收。據悉,政院跨部會討論時,則認為不問情節、不論車主,一律沒收車輛的手段太過霹靂,有違比例原則。後經協商,決議全部刪除,改由交通部主管的道交條例規定行政「沒入」,且只限於酒駕致死、致重傷的重大情節才可以。

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秘書長林美娜分析,昨日三讀通過的道交條例修正案,最重要是新增「同車共責」的處罰,其立法精神是宣示酒駕零容忍人人有責,不但要究責酒駕者,更要社會大眾一起來幫忙,防止喝酒者駕車上路。

林美娜強調,接下來還有加重刑罰要努力,呼籲要提高酒駕致人於死、重傷、重殘最低刑責;酒駕致人於死,刑責應處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致人重傷、重殘應修正為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才能呼應受害者與公民團體期待。

(自由時報)
--
*酒駕重罰三讀!同車連坐處罰、累犯強制裝「酒精鎖」

酒駕釀成滔天民怨,立院昨天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這次修法有三項重大變革,包括同車共責的連坐條款與酒駕累犯強制加裝「酒精鎖」,以及沒入條款。同車者若未制止酒駕,最高可處以三千元罰鍰,代吹酒精鎖者也要受罰。

大幅提高汽機車酒駕罰鍰

此次修法大幅提高汽、機車酒駕罰鍰,並將兩者處罰分流。機車酒駕初犯處一萬五千元至九萬元罰鍰、汽車酒駕初犯處三萬元至十二萬元罰鍰;第二次酒駕,機車駕駛處九萬元罰鍰、汽車駕駛處十二萬元罰鍰;第三次酒精濃度超標起,按第二次裁罰基準再加九萬元,以此類推。

這次修法將酒駕累犯強制安裝「酒精鎖」入法。酒駕累犯在完成酒駕防制教育或酒癮治療、重新考領駕照後,必須加裝酒精鎖,違者處六千元至一萬二千元罰鍰,並且當場扣車。若由他人代為解鎖,該行為人也要受罰。

之前爭議多時、仿效日本做法的「同車共責」也確定入法。未來汽、機車駕駛人經酒測,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逾百分之零點零五,年滿十八歲的同車乘客,將處六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鍰。但年滿七十歲、心智障礙或汽車運輸業的乘客,不在此限。

拒測和拒檢者,從原本罰九萬元調高到十八萬元,並累計重罰;若五年內拒酒測兩次,汽機車都處卅六萬元罰鍰,第三次則加罰至五十四萬元。如肇事或致死人者,要立即沒入車輛,吊銷駕照,不得再考領駕照。

累犯肇事致人傷亡 沒入車輛

此外,酒駕累犯、拒測、拒測累犯,若有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依規定需沒入車輛。

這次修法也增加「懲罰性賠償」條款,職業駕駛酒駕或拒檢,被害者可向業者請求三倍以下懲罰性損害賠償金。

現行酒測濃度低於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以下者,雖未構成刑責,但為回應社會酒駕零容忍要求,修正案也通過國民黨團提出的附帶決議,未來是否要再修法裁處拘留,交通部在三個月內,向立法院提出修法建議。

外界關注的酒駕刑責部分,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明天將排審「刑法」修正草案,討論酒駕致死最重是否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及酒駕雖無致人傷亡,是否要調高刑度等。目前待審版本共有廿多案。

photo.php (399×883)

*重罰酒駕新制下半年上路 同車醉倒也要罰

去年酒駕件數高達十萬五三九三件,其中酒駕累犯三萬一八八八件、拒測九五七四件,立法院昨三讀通過「道交條例」修正案,首度納入酒精鎖、同車共責、沒入條款等,交通部預估酒駕新制最快下半年可望上路。

針對交通部首度立法要求加裝酒精鎖,酒駕累犯、拒測、酒駕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被吊銷駕照三年至十二年後,期滿若要重考駕照,須自費加裝酒精鎖,若警方攔檢未駕駛有裝酒精鎖的車輛,可處六千至一萬兩千元罰鍰。預估每年至少有四萬人受影響。

不過,針對酒精鎖規格功能、應配置車種、配置期間等,交通部與內政部將以六個月時間訂定子法。由於國際間目前沒有機車酒精鎖,預估初期僅有汽車適用;至於若代人解鎖或吹氣,可處行為人六千至一萬兩千元罰鍰。酒精鎖規格也會朝有防偽機制訂定。

此外,累犯、拒測、拒測累犯,若有肇事致人重傷或傷亡,依規定需沒入車輛。不過,若酒駕者開自己的車較無爭議,但若車輛是借用、租用、偷竊等,交通部表示,第一時間酒駕車輛會先保管,若車輛所有人可證明無故意過失責任,例如事先不知借車者會酒駕、或租賃車公司提出契約等,則可在舉證後取回車輛,若有爭議則需透過訴訟認定。

至於遭沒入的車輛,會先拍賣,若沒人買或沒有拍賣的價值,則銷毀;但若在六都,由於六都並無訂定自治條例,會直接銷毀。交通部也將建議六都訂定自治條例,先拍賣,不要直接銷毀。

針對本次修法增訂的「同車共責」的連坐法,另外訂有心智障礙、汽車運輸業乘客等不在此限。但若同車乘客「也醉倒」,交通部表示,仍會罰,若不服裁罰,可循救濟管道舉證申訴。

*下一個戰場… 加重酒駕奪命刑罰

立院三讀通過酒駕行政罰法修正條文。台灣酒駕防治協會秘書長林美娜表示,昨天朝野達成共識,以最快速度三讀,已是雙方最大交集,但酒駕防治不會有停止的一天,除非台灣達到「零酒駕」,否則她無法說滿意。

林美娜表示,昨天通過的所有處分措施,都是為了在最前端防制酒駕,協助酒駕者「拔除膽大妄為的僥倖心態」,其中最重要的是「同車共責」,就是希望酒駕防治人人有責,不只是酒駕肇事者,一起喝酒、搭車者,都應有共同責任。

林美娜表示,修法通過是宣示效果大於處罰,她也說,緊接著將審查加重刑罰的法案,大大提高致人於死傷刑責,盼酒駕致人於死可處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徒刑,酒駕致人傷殘可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徒刑,這才是真正呼應受害者與公民團體的期待。

*立院三讀通過!酒駕累犯強制加裝酒精鎖

酒駕事件頻傳,朝野立委經過多次協商修訂《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終於在今日下午達成共識,並且三讀通過,增加同車共責;酒駕累犯強制加裝酒精鎖與汽、機車行政罰分流處理等等。酒駕初犯者汽車駕駛者處3萬以上12萬元以下罰鍰;機車駕駛處1萬5以上9萬元以下罰鍰;第2次酒駕,機車駕駛均處最高罰鍰;第3次酒精濃度超標起,則按第2次裁罰基準再加9萬元,之後依此類推。

若酒測值超過0.15至0.25毫克,均當場移置保管汽機車及吊扣其駕駛執照1年至2年;附載未滿12歲兒童或肇事致人受傷者,並吊扣其駕駛執照2年至4年;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並不得再考領。

同車共責部分,汽車駕駛人酒測值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05%以上,年滿18歲的同車乘客罰6百元至3千元,但年滿70歲、心智障礙或汽車運輸業的乘客不在此限;民進黨立委蕭美琴表示,歐美國家強制加裝酒精鎖能有效降低酒駕肇事率,目前傾向犯罪者付費,因此不會有全民買單問題。

*立院三讀通過! 酒駕累犯考照後 強制加裝酒精鎖

為回應社會對酒駕零容忍,立法院今天三讀「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確定汽機車酒駕處罰的分流,未來初次酒駕累犯,最重機車可罰9萬元、汽車罰12萬元,累犯者,其罰款累加。未來具酒駕紀錄者,交通部也研議全面推行「酒精鎖」,以從根本上防範酒駕上路。

此次修法引進日本制度,增加「同車共責」部分,未來汽機車駕駛人,經酒測後,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分之0.05以上,年滿18歲的同車乘客,將處6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鍰。但年滿70歲、心智障礙或汽車運輸業的乘客,不在此限。

現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汽車駕駛酒精濃度超標,可處1.5萬元至9萬元罰鍰。朝野立委經協商後獲共識,在初犯前提下,汽、機車行政罰鍰應分流,機車駕駛酒駕初犯處1.5萬元至9萬元罰鍰、汽車駕駛酒駕初犯處3萬元至12萬元罰鍰;第二次酒駕,機車駕駛處9萬元罰鍰、汽車駕駛處12萬元罰鍰;第3次酒精濃度超標起,按第2次裁罰基準再加9萬元,之後依此類推。

不過,若是再犯或累犯,則排除分流規定。

在酒精鎖方面,酒駕累犯在完成酒駕防制教育或酒癮治療、重新考領駕照後,必須依規定駕駛、或使用配備車輛點火自動鎖定裝置汽車,違者處6000元以上、1.2萬元以下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車。若由他人代為解鎖,該行為人亦罰。

至於酒精鎖裝置的規格功能、應配置車種、配置期間、管理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的辦法,由交通部會同行政部定之。

三讀條文並加重拒絕酒測的處罰,未來不依警察指示停車接受稽查、或拒絕酒測者,處18萬元罰鍰,並當場移置保管該汽機車、吊銷其駕駛執照及施以道路交通安全講習;若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吊銷其駕駛執照,不得再考領。

此外,三讀條文明定,未來汽機車駕駛人5年內再犯酒駕或酒駕拒測,因而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政府將得依「行政罰法」規定,將車輛沒入。

針對酒測濃度低於每公升0.25毫克以下者,雖未構成刑責,但為回應社會大眾對酒駕零容忍的要求,修正案也通過國民黨團提出的附帶決議,未來是否要再修法裁處拘留,交通部在3個月內會同相關機關,向立法院提出修法建議。

*酒駕同車共責!若乘客也醉倒、被撿屍...「也要罰」

去年酒駕件數高達10萬5393件,其中酒駕累犯3萬1888件、拒測957四件,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道交條例」修正案,首度納入酒精鎖、同車共責、沒入條款等,交通部預估酒駕新制最快下半年可望上路。

針對交通部首度立法要求加裝酒精鎖,酒駕累犯、拒測、酒駕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被吊銷駕照3年至12年後,期滿若要重考駕照,必須自費加裝酒精鎖,若警方攔檢未駕駛有裝酒精鎖的車輛,可處6000至12000元罰鍰。預估每年至少有4萬人受影響。

不過,針對酒精鎖規格功能、應配置車種、配置期間等,交通部與內政部將以6個月時間訂定子法。由於國際間目前沒有機車酒精鎖,預估初期僅有汽車適用;至於若代人解鎖或吹氣,可處行為人6至12000元罰鍰。酒精鎖規格也會朝有防偽機制訂定。

此外,累犯、拒測、拒測累犯,若有肇事致人重傷或傷亡,依規定需沒入車輛。不過,若酒駕者開自己的車較無爭議,但若車輛是借用、租用、偷竊等,交通部表示,第一時間酒駕車輛會先保管,若車輛所有人可證明無故意過失責任,例如事先不知借車者會酒駕、或租賃車公司提出契約等,則可在舉證後取回車輛,若有爭議則需透過訴訟認定。

至於遭沒入的車輛,會在拍賣後銷毀;但若在六都,由於六都並無訂定自治條例,會直接銷毀。交通部也將建議六都訂定自治條例,先拍賣再銷毀。

針對本次修法增訂的「同車共責」,酒精濃度超過每公升0.25毫克,同車乘客若是年滿18歲、70歲以下,將一律罰600元至3000元,有心智障礙、汽車運輸業乘客等不在此限。但若同車乘客「也醉倒」、「被撿屍」,交通部表示,仍會罰,若不符裁罰,可循救濟管道舉證申訴。

(聯合報)
--
*酒駕連坐 將可罰乘客600到3000元

立法院院會今天協商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對酒駕連坐裁罰達成共識,酒駕者酒精濃度達0.25毫克,將連坐處罰乘客600到3000元。

立法院長蘇嘉全上午表示要力爭今天完成酒駕加重處罰修法三讀,但立院今天協商仍有不少爭議點,包括增加酒駕者吊銷駕照時間要加長至幾年,連坐共責部分要如何舉證?沒入車輛若非酒駕者所擁有,仍有疑義。

目前協商已共識的部分,在酒駕裁罰標準方面,機車和汽車分別調高,機車酒駕者罰鍰1.5萬至9萬元,汽車為3萬至12萬;機車酒駕者再犯第一次罰9萬,汽車酒駕者再犯第一次罰12萬,再度酒駕者就依次加罰9萬元,以此類推。

在連坐裁罰的部分,國民黨立委江啟臣首先提出低罰鍰,減少舉證爭議。法務部與交通部均建議,可將酒駕連坐的標準訂0.25毫克,連坐罰金從原本建議的6000元至1萬2000元,降低為600元到3000元,比較沒有舉證困難的問題,也較為可行。

沒入車輛方面,酒駕肇事致人於死傷之酒駕累犯者,得沒入車輛,不管是否為當事人之車,今日協商也達成共識。此外,酒駕犯是否要拘留的問題,因為在社會秩序維護法也有相關修法,因此做出附帶決議,請交通部研議後再提修法。

民進黨立委鄭寶清表示,雖然他認為加重酒駕處罰修法要快通過,但像是酒精鎖要從國外進口,全面裝是否會有困難;連坐部分,應該要討論怎麼執法?否則未來恐會造成很多紛爭。

至於沒入車輛要採沒入或沒收,是否要有排除條款,鄭寶清指出,酒駕者的車輛有可能是租車公司的車子,這些都需要在修法時有更細緻的思維與討論。

*下一波 第1次酒駕致死就處死刑?

法務部提累犯致人於死最高可處死

為了遏止酒駕,立院除了要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行政裁罰外,緊接著下一波修法,是要處理刑法中的相關規定,法務部提出酒駕累犯撞死人最高可處死刑,但不少立委認為,此修法會讓酒駕者心存僥倖,應該第一次酒駕撞死人就可處死刑,才能真正隔離酒駕惡行。

刑法部分,立法院目前已有20多個提案,其中過半數都主張最高可處死刑。立委江啟臣、呂玉玲及林俊憲等藍綠立委提出,將刑法第185條之3中增列「死刑、無期徒刑」的法定刑,擴大法官裁判空間,而不是單以酒測值達一定標準視為殺人罪,不論是「累犯」或是「酒測值嚴重超標」者,都可讓法官依個案作出相當的判決,將惡性重大者隔離於社會。

不過,法務部的版本,主張「累犯」撞死人才會死刑;部分立委認為,此法只會讓喝酒的人心存僥倖,因此修法第一次酒駕撞死人就可處死刑,「有第一次就沒有第二次」。

呂玉玲表示,法務部版本有很大的漏洞,仍然會讓喝酒的人「心存僥倖」。累犯撞死人才會死刑,但酒駕這麼可惡的事情,為什麼還要給酒駕者有再犯的機會?累犯撞死人才處死,這讓每一個沒有前科的人都心存僥倖,如此修法看不到回應民意的決心。

此外,立委費鴻泰也提案修正「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7條,駕駛人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且致人於死或重傷者,應立即收押禁見三天。立委蔡易餘版更嚴格,酒駕濃度超過標準就關三天;費鴻泰版本規範酒駕者在收押期間,不讓對外聯絡,並將手機沒收三天。

photo.php (616×551)

*防止酒駕代吹 業者建議加遠端監控

美國、加拿大1990年就開始使用酒精鎖遏止酒駕,根據統計,有效降低酒駕肇事率。行政院2012年要求研議汽車加裝酒精鎖問題,交通部多次研議後,仍認為存在欠缺國際標準、成本過高、安裝對象、防止代吹等問題。但業者私下透露,國外為酒駕犯安裝酒精鎖後,會加裝攝影機及遠端監控功能,可以有效防弊。

據業者私下透露,國外安裝的酒精鎖配套,部分會在車內加裝攝影機及遠端監控系統,有些可以直接辨識人臉,防止找他人代吹,有些是直接拍下代吹者的臉孔,傳送到遠端監控系統。

*冷眼集/交部推諉塞責酒駕 民眾也零容忍

政府號稱要嚴懲酒駕,社會大眾、朝野立委普遍有盡速修法的共識,但值此重要時刻,交通部面對各種建議,卻依然推諉塞責,若不推出具體作為,交通部長林佳龍口中的酒駕零容忍口號,恐怕令人民無感。因為光是討論七年的酒精鎖,交通部竟可端出欠缺國際標準的藉口,也讓各界質疑交通部遏止酒駕的決心與魄力。

為了杜絕酒駕,朝野立委近年來提出許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的修法草案,包括連坐罰乘客,提供酒精的餐廳、車輛加裝酒精鎖,還有沒入酒駕車輛、重罰累犯100萬元等。

交通部身為主管機關,但過去一段時間反而顯得被動與消極,除了未提修法的相對版本外,更只會對立委草案提出疑慮、認為相關做法不妥,直到昨天才勉強拋出汽車酒駕提高罰鍰、同車者連坐罰、慢車酒駕提高罰鍰的交通部版本。

立委提案若有不妥,交通部自應把關,無須囫圇吞棗實施,但林佳龍或交通部昨天對立委的回應,無論是酒精鎖或連坐罰乘客的部分,只以「有認定困難」、「技術性問題待解決」來搪塞,恐怕無法說服。

以酒精鎖為例,交通部一度聲稱欠缺國際標準、防止他人代吹、欠缺機車酒精鎖、成本過高,但綜觀全球使用酒精鎖遏止酒駕的國家,哪個國家的標準相同?甚至美國各州、加拿大各省的標準都不同,但有哪個國家以此作為拖延的理由?

再以連坐罰乘客為例,日本早已實施多年,根據統計確實有效,但交通部仍認為無法認定乘客是否知情,會有執法困難。但日本訂此法條,目的並不是要全面處罰乘客,實施以來一年,約處罰幾百人,而是塑造社會監督的氣氛,防止任何人成為酒駕幫兇。

交通部身為主管機關,最重要的不是提出困難,而是要解決困難。目前社會氛圍都支持修法重懲酒駕,即使難以一步到位,至少也要先揀選出可以實施的做法,而不是一再以「待討論、待解決」來推託,否則酒駕零容忍永遠只是一句笑話。

(聯合晚報)
--
*立院三讀重懲酒駕累犯 徐國勇:警政署積極配合

為嚴懲酒駕行為,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將來警政署會積極配合交通部辦理各項準備工作,並依實務執行面,盡速修訂取締酒後駕車作業程序等相關規定。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未來酒駕累犯機車罰新台幣9萬元、汽車罰12萬元,若再犯罰款將累加;駕駛人若酒駕,同車乘客最重可罰3000元。

徐國勇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將來內政部警政署會積極配合法規主管機關交通部辦理各項準備工作,並依實務執行面,盡速修訂取締酒後駕車作業程序等相關規定,讓員警依法執行。

他指出,目前警政署已提升酒駕熱點的攔檢,除了減少員警勤務負擔,也能讓酒駕取締更有力量。盼在此次修法後,能讓大眾更重視酒駕的危險性、杜絕酒駕行為,從他律變成自律,全民一起防治酒駕。

徐國勇表示,提醒大家本次修法重點,未來民眾若拒測和拒檢將處18萬元罰鍰,並累計重罰;如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者,車輛將被沒入;汽機車採罰則分流,最高分別處12萬元及9萬元罰鍰。另外,酒駕同車共責部分,乘客可處6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鍰,此次修法也首次強制酒駕者重新考照需加裝酒精鎖,若未依規定,可處6000元以上1萬2000元以下罰鍰。

徐國勇說,他要再次呼籲,生命可貴,請愛護自己、尊重他人,酒後千萬不要開車。

(中央社)
--
*酒駕汽機車分流罰 再犯9萬起跳

涉及酒駕修法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昨天三讀修正, 由於初審協商版本直接將酒駕罰鍰拉高至3萬元起跳,引發綠委周春米憂心恐有南北城鄉差距問題。對此,昨三讀版本將汽機車罰則分流,明定初犯者汽車駕駛罰3到12萬元、機車罰1.5至9萬元,若再犯者則拉高罰鍰,汽車駕駛直接罰12萬元,機車罰9萬,若第三次酒駕被抓,則分別再加9萬元。

處罰標準考量貧富問題 立法院朝野黨團昨緊鑼密鼓協商酒駕修法,不過光是關鍵的第35條罰鍰上下限問題、汽機車分流就討論3小時。交通部長林佳龍昨在朝野協商時表示,過去因為酒駕罰鍰下限訂得低,所以法院都判得較輕,但立法院想要提高罰則下限時,又發現要考慮汽機車族的城鄉、貧富差距問題。

國民黨團總召江啟臣表示,是否可能造成初犯開車、再犯時騎機車,而導再犯的裁罰標準不知該有哪一個?親民黨立委陳怡潔表示,因為酒駕要罰的是行為,親民黨團不贊成分流罰。

吊扣駕照時間將延長

立法院長蘇嘉全說,比較鄉下的老農可能根本不會開車,若處罰標準跟汽車一樣,這對不會開車的民眾相當不合理;若是都會開車、騎車的酒駕者,就可以用汽車標準處理。江啟臣則建議,可針對初犯、再犯有不同標準,而再犯者就直接一個數字起跳。

最後朝野協商達成共識,三讀條文明定,若超出酒精濃度標準,汽車駕駛人處3至12萬元罰鍰,機車則處1.5至9萬以下罰鍰,吊扣駕照時間則從1年延至2年;若附載未滿12歲兒童或致人受傷,則吊扣駕照2到4年。

若是酒駕累犯,新法明定機車再犯者處9萬元罰鍰、汽車再犯者處12萬元罰鍰,若是第三次以上酒駕,則一律「加9萬」;意即第三次酒駕被抓,機車處18萬元罰鍰,汽車處21萬元罰鍰,第四次則以此類推。

至於民眾若騎自行車酒駕,罰鍰也從現行的300到600元,提高至600到1200元。如果騎自行車拒絕酒測,則可處2400元。

(中國時報)

社會

電動自行車提速 擬沒入 先開罰1200元 不改正將沒收車輛

免駕照就能騎乘的電動自行車肇事頻傳,法規規定時速最高25公里,但許多人改裝提速,成為交通安全死角。交通部研擬修法,只要改裝時速高於25公里,擬對車輛所有人開罰1200元,不改正者沒入車輛,改裝廠或改裝者罰1.2萬元;另研議限制18歲以上才可騎乘電動自行車。

外型、操作與駕駛行為與機車差不多的電動自行車,全台有逾33萬輛,因法規將其列為慢車,比照自行車不須考照,成為許多老年人或學生的代步工具。由於沒車牌管理,闖紅燈等違規行為若未當場攔查就無法取締,有的甚至改裝提速,成為交通安全死角。據統計,電動自行車2017年發生1508件車禍,造成3死、2163人受傷。

改裝廠重罰1.2萬
交通部日前敲定電動自行車掛牌納管,投保強制險,強制戴安全帽外,也研擬針對改裝提速者開鍘。據了解,電動輔助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若自行改裝提速,時速超過25公里以上,擬對車輛所有人開罰1200元,不改正者最嚴重可沒入車輛,另擬對改裝廠或是改裝人重罰1.2萬元;草案也研議規定18歲以上才可騎乘電動自行車。
交通部表示,電動自行車納管仍在研議中,尚待開會討論,目前草案和裁罰額度並未定案,相關細節仍在研商中,任何可能性都可以討論,將會盡速提出相關草案。

專家:支持納管
警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李克聰說,電動自行車納管及針對改裝者開罰是可行的,但執行上可能會有難度,修法訂出罰則的同時,也應擬訂配套執法方式和機制,避免無法落實讓業者有僥倖心態,且應透過執法頻率強化管理。
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兼任副教授黃台生贊成電動自行車納管。他說,電動自行車並非單靠人力、而是靠機械騎乘,與機車雷同,的確可比照機車規定18歲以上才能騎乘,且可思考推動簡易型考照和電動自行車駕照,要懂得交通安全法規和機械操作才能騎乘上路。

電動自行車 修法草案規劃
修訂法源:《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掛牌納管
.投保強制險
.強制戴安全帽
.18歲以上才能騎乘
.改裝時速高於25公里,車輛所有人擬罰1200元,不改正者沒入車輛
.改裝廠或改裝人擬罰1.2萬元

(蘋果日報)
--
電動自行車擅改裝提速 擬開罰

交通部擬修法納管 限制騎乘年齡
全台有逾三十三萬輛曾經領有審驗合格標章的電動自行車,但許多民眾買車後會自行改裝,讓車輛時速可超過二十五公里。交通部表示,目前正擬訂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法草案,除將規定電動自行車需像機車一樣領牌、納保險、戴安全帽外,也將限制騎乘年齡;針對車輛改裝,修法案更將訂出罰則,擬對車輛所有人處一千兩百元罰鍰,不改正則要沒入車輛,改裝廠或改裝人甚至將處一萬兩千元罰鍰。

據警政署統計,電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的肇事件數逐年成長,電動自行車一○二年發生六○六件,造成一死、八五三人傷,一○六年則倍增達一五○八件,造成三死、二一六三人傷;電動輔助自行車一○二年一四八件事故,造成兩死、二一○人傷,一○六年事故大增到四二九件,造成一死、六三○人傷。

明訂改裝處罰鍰 不改正沒入車輛
電動自行車目前時速可達二十五公里,是許多年輕人及年長者當成機車在騎的代步工具,但因不需考照,不少對路權、機械操作知識不足民眾,騎乘上路引發安全疑慮;更有民眾擅自改裝車輛,提高時速到四十、五十公里,也因而增加事故風險。

交通部表示,對於電動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改裝,現行雖未明文規定,但一百年時曾做出函釋,電動自行車擅自改裝,是可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二條開罰,處三千六百元至一萬八百元罰鍰,電動輔助自行車則可處一千兩百元至三千六百元罰鍰,未來將直接明文規範。

改裝廠或改裝人 最高可罰一萬二
交通部表示,未來若查獲電動自行車輛改裝,所有人擬開罰一千兩百元罰鍰,不改正甚至可沒入車輛,改裝廠或改裝人則最高可罰一萬兩千元罰鍰,但除定額罰鍰外,也可望會依據改裝程度而訂出不同級距罰鍰,相關方案都在研議中。

(自由時報)
--
電動自行車改裝飆速 擬修法開罰

電動自行車事故頻傳,法規規定時速最高廿五公里,但許多人改裝、提速導致危險。交通部為全面納管電動自行車,擬修法開罰,只要時速超過廿五公里,車輛所有人罰一千兩百元,若不改正最重可沒入車輛;改裝廠或改裝人罰一萬兩千元。交通部表示,裁罰額度尚未定案,仍在討論,將盡快提出草案。

目前電動自行車不用掛牌,被測速照相發現超速也難以追查,只能由員警以測速槍當場攔檢開罰,有學者擔心修法處罰改裝車,未來實務上也難以稽查。交通部表示,草案要求騎乘電動自行車戴安全帽、保強制險、掛牌,有車牌後就能找到車主,方便取締及處理檢舉。

電動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改裝提速,目前沒明文法規可管,僅用行政解釋適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電動輔助自行車罰一千兩百元至三千六百元,電動自行車罰三千六百元至一萬零八百元。

騎乘電動自行車不用考照、也沒年齡限制,改裝後時速甚至可達四十公里,性能幾乎等同機車,卻不用戴安全帽,近年成為交通地雷,二○一七年導致三死、二一六三傷。

電動輔助自行車以人力為主、電力為輔,用腳踩踏才會前進,但也有一定肇事比率,二○一七年造成一死、六三○傷。

(聯合報)
--
交通部擬修法 電動自行車改裝提速開鍘

電動自行車的車禍事故頻傳,法規規定時速最高25公里,但許多人改裝、提速,導致危險。交通部近年加速納管電動自行車,有意修法處罰,像是改裝到時速25公里以上,車輛所有人罰1200元,若不改正要沒入車輛,改裝廠或改裝人罰1萬2000元。交通部表示,納管電動自行車的所有層面正在討論,相關額度尚未定案,將盡快提出草案。

電動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盛行,由於不需考照、掛牌,也沒有年齡騎乘限制,成為許多民眾的代步工具,兩者規定最高時速都是25公里。電動輔助自行車以人力為主、電力為輔,需要用腳踩踏才會前進,但也有一定肇事比率,2017年造成一死、630傷。

電動自行車外觀如同機車,許多人改裝後時速超過25公里,甚至可達40公里,性能也幾乎可以跟機車一樣,卻沒有考照制度,甚至不用戴安全帽,2017年導致三死、2163傷。

目前電動自行車及電動輔助自行車改裝提速,沒有明文法規可管,僅用行政解釋適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電動輔助自行車罰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電動自行車罰3600元以上、1萬800元以下。

修法新方向 1.要戴安全帽 2.掛牌 3.保強制險

交通部近年將修改道交處罰條例,全面納管電動自行車。據了解,將明文規定電動輔助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若自行改裝,導致最高時速超過25公里,車輛所有人罰1200元,經過要求仍不改正者還要沒入車輛。改裝的車廠或是改裝者,也要處以1萬2000元罰鍰。

交通部表示,所有層面都會研究都還在研議,裁罰額度也都未定案。現在只有確定電動自行車要戴安全帽、掛牌、保強制險這三個方向。

(聯合晚報)
--
電動自行車改裝增速 罰1200元

全台約有30萬輛合格的電動自行車,駕駛人不限年齡,也不需考照與領牌,若有違規狀況需現場攔查。由於電動自行車肇事受傷人數逐年攀升,交通部擬納管修法處罰,若車輛所有人改裝提高速限,可開罰1200元,不改正者最嚴重可沒入,另規畫限制騎乘年齡為18歲以上。

電動自行車最高時速為25公里,成為許多老人或學生的代步工具,據警政署統計,電動自行車肇事死傷人數逐年攀升,2015年到2017年的死亡人數分別為4人、6人、3人;受傷人數則分別為1526人、1658人、2163人。

交通部指出,電動自行車操作仍須有穩定性,國中小生騎乘還是會有危險性,且現行法律未針對電動自行車改裝提速加以處罰,僅適用「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電動輔助自行車罰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電動自行車罰3600元以上、1萬800元以下。

交通部目前確定將強制要求戴安全帽、掛牌、保強制險。另研擬對改裝提速者重罰,若改速超過25公里,對車輛所有人開罰1200元,不改正者可沒入車輛,而車輛改裝廠或改裝人,也可罰1萬2000元。

(中國時報)
--
列管機車改排氣管 新北5月起罰3千

為了維護新北市民安寧生活環境,新北市環保局將嚴格取締機車不當改裝導致的噪音,從今年5月起,凡經檢舉通知到檢的合格車輛,若日後再任意變更排氣管,只要於新北市境內道路上,經車牌辨識系統辨識確認,不需再經過噪音檢驗,將依違反《噪音管制法》,直接處以3000元罰鍰。
新北市環保局長劉和然表示,民眾對車輛不當改裝導致噪音已經無法忍受,改裝車不僅造成噪音污染,也涉及交通與治安問題,為解決改裝車衍生的擾寧問題,新北依《噪音管制法》從嚴管理。

以車牌辨識系統稽查
環保局指出,此次擴大管制對象,是為經檢舉通知到檢,合格後再任意變更排氣管的車輛,將運用科技執法進行稽查取締工作,在板橋、三重、中和、新莊等主要道路,架設固定式車牌辨識稽查,藉由科技執法辨識行經車輛的排氣管型式,只要一經確認再改管,車主即會被處以3000元罰鍰,並針對2017年列管建檔的7100輛機車列為重點稽查對象。
環保局說明,本次擴大管制噪音車輛目的,肇因於排氣管容易拆裝,很多改裝車輛於環保局通知進行噪音檢測時,先改回原廠管,以求檢驗通過不被處分,通過後又馬上改用未經檢驗的高噪音排氣管,造成妨害生活環境安寧的困擾,也呼籲喜歡炸街(猛催油門致排氣管發出巨大聲響)噪音車車主,盡速改回原本合法的排氣管,避免被處分大傷荷包。

(蘋果日報)
--
狼師性侵 小五童忍1年才報案

台南市驚傳國小教師性侵女童!女童隱忍一年多,日前跟女同學談及此事,同學告訴自己家長,被害女童家人才輾轉得知此事,前天深夜10時許向警方報案,警方將擇日傳喚教師到案說明。教育局指出,教師是否涉案交由警方調查與法院裁處。如案情屬實,會依規定召開教評會處以解聘處分,並通報教育部為不適任教師。

惡行長達2年
女童就讀學校表示,前晚接獲警方通報教師疑性騷擾行為,啟動危機處理機制,通報教育局、校安中心,昨召開性平委員會成立調查小組。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不便透露相關資訊。
南市議員林阳乙昨天在議會質詢教育局長鄭新輝時爆料,某國小一名五年級女童,在校園遭男老師以手指摸下體,時間長達近2年,他聽聞加害老師跟校長都將辭職,要求教育局嚴查。鄭回覆,一定依法處理。
林阳乙指出,女童三、四年級就遭男導師摸下體,升上五年級換導師後才停止。女童隱忍一年多,日前跟同學談及此事,同學趕緊告訴家長,女童家人輾轉得知,前晚10時父母、阿公阿嬤等6、7人陪同報案,由分局家防官接手偵辦,並通報家防中心,相關案情仍在調查中,將傳喚教師到案。
教育局強調,查證屬實將從嚴處罰,已要求學校盡速查處。至於老師辭職一事,校方表示不知議員的資訊從何而來,校方無法回答。
是否要對該名教師進行強制處分?台南地檢署指出,本案昨天分案由檢察官指揮偵辦,由於被告非現行犯,檢察官將視調查情況,再決定實施何種偵查作為。

(蘋果日報)
--
國小師涉性侵 教育局:屬實將解聘

台南市某國小張姓導師涉嫌以手指侵犯女學生長達2年,前晚女學生的母親透過其同學的媽媽告知,才輾轉得知此事,急忙向民代尋求協助到警局報案。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校方接獲通報後已立即啟動性平會,若查證屬實將召開教評會解聘該師。

無黨籍議員林阳乙昨在議會質詢時爆料,他前晚10時多接獲家長陳情,指女兒就讀三、四年級期間遭導師多次用手指頭摸下體,雖然女兒現在讀五年級,該名老師已非她的班導,但已對該生心理造成很大傷害。

女學生隱忍2年,不敢跟家人說,五年級換了導師才透露給同學知道,林阳乙說,受害女學生的同學告訴自己的媽媽,這名媽媽驚覺事態嚴重,前晚由他陪同家人到警局報案。

警方將擇日傳喚教師到案說明。台南地檢署指出,昨甫分案由檢察官指揮偵辦,惟該案被告非現行犯,檢察官對於案件正蒐證調查中,尚未傳訊被告。

校方表示,之前未接獲過家長反映投訴,前晚報警後校方才知道,昨已召開性別平等委員會,決議成立專案小組調查發生事實,另也要求該師昨起請假,候續將由教師會召開評議。至於學生部分,校方會主動進行輔導及關心,並向學生宣導性別平等知識,教導學生保護自己。

鄭新輝說,昨天性平會籌組委員,今天會召集委員進行調查。

(聯合報)
--
議員爆 女童遭性侵2年 報案揪狼師

台南驚傳某國小狼師性侵女童!市議員林阳乙26日在議會質詢爆料某國小張姓導師長期以手指侵犯一位女童,女童隱忍年餘,前天跟女同學談論此事,同學告訴家長,被害女童家人才輾轉得知,25日深夜向警方報案,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強調,若查證屬實,將依法解聘,並通報為不適任教師。

林阳乙透露,被害女童是在三、四年級期間遭男導師以手指摸下體,前後近2年,直到升上五年級換導師後,才終止這場夢魘。女童隱忍多時,25日跟女同學吐露此事,同學聽聞後趕快告知家長,女同學家長聯繫被害女童家人,整件事才曝光。

被害女童前夜10時許在父母、阿公阿嬤等人陪同下向警方報案,全案已由分局家防官接手偵辦,並通報家防中心。

台南市政府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校方一接獲警方通報該名教師疑似有性騷擾行為,隨即啟動危機處理機制,通報教育局、校安中心,昨天已召開性平委員會,成立調查小組。

鄭新輝強調,如查證屬實,學校會依《教師法》及相關規定召開教評會,解聘該名老師,並通報教育部為不適任教師,至於涉案教師的刑事責任,則交由檢警偵辦。

教育局強調,發生疑似狼師對學生性侵的不幸事件,令人深感痛惡,將會本於處罰從嚴,決不寬貸立場進行調查,校方昨也請涉案教師即日起請假,靜候調查,同時啟動保護機制,由心理諮商中心協助輔導女童。

(中國時報)
--
米其林密探曝光 每年試菜250回

近500名摘星密探,平均每人每年3萬公里旅程、250頓飯局、160次飯店住宿,加上4.5萬封讀者來函,成就一本本美食旅遊聖經《米其林指南》。這些試菜評審員匿名用餐、不抄筆記、自己埋單,在全球最具權威的美食指南手冊送印同時,摘星密探已再次上路,展開下一次摘星評審旅程。

多為餐飲科畢業生
台北美食界年度大事即將登場,《米其林指南台北》下月10日公布2019年星級餐廳入選榜單,今將先公布千元以下美食「必比登推介」名單,米其林官方近日也在官網公布神秘的評選過程。
評審員一般是飯店、餐飲科系畢業生。評選過程先由主編籌備評審員行程,評審員會被分配到不同區域考察幾個月,每月花3周試菜,發掘和確認哪些餐廳和飯店會被列入指南,第4周到米其林辦公室匯報,再準備下次評審行程。
評審員出發前也會提前1周準備,包含閱讀當地報章、社交媒體、顧客意見,同時請飯店和當地店家推薦好餐廳。評審行程結束後,主編、評審員和指南總監一起出席「星級會議」討論最終名單,如有異議就繼續評鑑該餐廳,直到取得一致結果。
評審員呈上結果報告,就展開書寫指南程序,由行政團隊更新地圖和所需資料,撰稿員負責撰寫評論,審核定稿後付印。米其林官方強調,評審員職責是評價食材素質、口味和諧度、廚師透過美食所表達的風格;此外,米其林每年收到4.5萬封讀者來函,也對評審過程提供極大幫助。

(蘋果日報)
--
嬤殺病夫 3度減刑 想讓全家解脫 法官:情堪憫恕

台中7旬蔡姓重病翁長期臥床、無法言語,他7旬妻痼疾纏身,不堪長期照護丈夫身心俱疲,竟拿農藥「巴拉刈」強灌丈夫鼻胃管餵食,蔡男送醫不治。台中地院考量,蔡妻3名子女皆為母親求情,蔡妻因憂鬱症致辨識違法能力降低且自首等,3度為她減刑,依家暴殺人罪判刑1年10月、緩刑4年。
這起長照悲劇發生在前年9月6日晚間,蔡妻餵食丈夫後,見丈夫亂發脾氣,她在精神高壓下,將家裡存放的除草劑農藥「巴拉刈」倒入丈夫鼻胃管餵食,她見丈夫痛苦哀嚎後,一度改變心意叫救護車,但蔡姓老翁送醫後仍回天乏術。
蔡妻庭訊供稱,她真的很累、身體不好,想減少大家負擔,且灌丈夫農藥有經丈夫同意,她也計劃毒死丈夫後自己要一起死;丈夫因無法言語,平時都會以眨眼表示答應,那天她問丈夫,給他農藥好不好,他眨了眼睛表示同意。
蔡家3子女證稱,父親車禍重傷、中風後,都由行動不便的母親照顧,他們在外地工作,每隔3、5天輪流返家探望父母,曾聽母親說要與父親一起死,深感母親心力交瘁。接獲噩耗趕回家後,在垃圾桶找到母親寫好遺書,請他們簡單把父母一起安葬,才驚覺母親想和父親同歸於盡,請求法官不要把年邁母親關起來。
法官認為,蔡妻殺人動機是盼全家解脫,如今仍獨居,行動不便靠拐杖出入,以國民年金維生,加上子女均不願告老母,讓她入獄服刑,鑑定結果也顯示,她當時因精神障礙致辨識違法能力降低,符合減刑要件;她主動自首也符合減刑規定;加上她自身老邁疾病纏身還要照顧癱瘓親人,情堪憫恕,因此3度減刑,判她1年10月徒刑,緩刑4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

(蘋果日報)
--
亂倒污水 染紅4公頃農田溝渠

宜蘭縣三星鄉男子,前天在家清洗有顏料殘留的貝克桶後,將污水直接倒進溝渠,導致整條行健溪成血水河,環保局前天找到男子開罰,昨日再度追蹤,發現污染範圍廣達4公頃,大片農田都被染紅,已要求男子採取防治措施,避免廢水範圍擴大,並採樣追蹤判斷危害性。
前天有網友在臉書po出紅色行健溪照片,怒問:「到底為什麼要這樣搞呢!」環保局獲報稽查,找到住在行健溪附近的吳男,他稱日前向紙廠購買二手貝克桶,因桶內還有殘餘顏料,便在自家農田邊清洗,事後他被依違反《水污染防治法》開罰,可處罰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昨環保局出動空拍機確認污染範圍,發現將近4公頃的農田及溝渠都被染紅,延伸範圍相當大,已請吳男採取防範措施,避免染料廢水持續擴散,實施相關廢水、廢土回收,並分別對土壤及農作物採樣,待檢驗結果出爐,確認其危害性後再進行後續應變工作。

(蘋果日報)
--
政院打擊假消息 LINE設「即時澄清區」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表示,為打擊假消息,行政院將與社群通訊軟體LINE合作,計劃在LINE TODAY介面新增「政院即時澄清專區」,供使用者點選查閱。Kolas說這是行政院主動聯繫促成合作,LINE願意在LINE TODAY介面提供一個免費平台,具體合作細節明天會對外公布。
假消息近來層出不窮,除了LINE將成立「謠言查證」官方網站,同步將澄清稿顯示於官方網站中的「已查核訊息區」供查閱,至於「政院即時澄清專區」將放入LINE TODAY分類話題中,並提供權限給政院代表。
Kolas表示,「政院即時澄清專區」不是為政府擦脂抹粉,而是有訊息需要澄清,LINE願意協助讓政府做即時的澄清。Kolas說,合作模式非常簡單,就是希望有任何錯講的資訊,可以用更淺白的文字、圖片等,讓行政院可以在LINE上面有適時澄清的版面。

(蘋果日報)
--
政院打擊假消息 LINE TODAY闢即時澄清專區

全力打擊假消息,行政院與社群通訊軟體LINE合作,將在LINE TODAY介面新增「行政院即時澄清專區」,由政院提供更活潑、淺白的訊息與澄清內容,提供使用者點選查閱。

行政院目前安排本週四與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共同舉行記者會,由行政院副院長兼行政院資安長陳其邁代表出席。

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尤達卡表示,台灣人口二千三百萬人,LINE的帳號用戶就高達二千一百萬人,這次由行政院主動聯繫,希望雙邊合作,提供行政院一個平台,預定記者會公布具體合作細節。據指出,「行政院即時澄清專區」將置於LINE TODAY分類話題中,由政院方面每日自行上傳澄清稿。

谷辣斯表示,對於政院的合作請求,LINE方面非常樂意,認為他們在國內有廣大的使用戶,有責任提供社會大眾正確的訊息,LINE將在LINE TODAY介面新增「行政院即時澄清專區」的版位,且免費提供,承擔社會責任,對此,行政院非常感動,認為這是一大突破。

(自由時報)
--
政院打假訊息 將攜手LINE設澄清專區

全力打擊假訊息,據悉行政院將與社群通訊軟體LINE合作,計畫在LINE軟體中新增「政院即時澄清專區」,供使用者點選查閱。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也證實這項消息,強調這並非LINE要為政府擦脂抹粉,而是由行政院主動聯繫,希望雙邊合作,提供行政院一個平台,給大家更活潑、淺白的澄清內容,目前預計三月廿八日舉行記者會,對外公布具體合作細節。

另外,行政院也正針對假消息第二波修法進行討論。行政院政委羅秉成也在昨天舉行會議討論,包括「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以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等修法條文。Kolas表示,行政院對於相關修法仍在討論,目前還在研議,尚未定案。

有鑒於假消息經常在社群通訊軟體上流竄,行政院將與LINE合作齊力打擊假訊息。據了解,行政院將與LINE共同啟動「數位當責計畫」,具體合作方式,除了LINE將成立「謠言查證」官方網站,也計畫將「政院即時澄清專區」放入分類話題中,並提供權限給政院代表,由政院方面每日自行上傳澄清稿,並同步將澄清稿顯示於官方網站中的「已查核訊息區」,讓使用者可以即時查閱。

其實內政部在去年八月已與LINE合作舉行「二○一八年LINE資安宣導活動」記者會。Kolas指出,行政院在今年二月初更進一步尋求與LINE合作,打擊假訊息;對於行政院的合作請求,LINE方面非常樂意,認為他們在國內有廣大的使用戶,必須負擔社會責任,他們也非常積極,希望為社會做一點事情。

Kolas表示,這並非LINE要為政府擦脂抹粉,而是如果有訊息需要澄清的時候,LINE會願意協助,讓政府做即時的澄清;至於合作模式非常簡單,就是希望有任何錯假的資訊,可以用更活潑的形式,例如說更淺白的文字、圖片等,讓行政院可以在LINE上面有適時澄清的版面。

行政院目前計畫在三月廿八日,與LINE台灣董事總經理陳立人共同舉行記者會,由行政院副院長兼行政院資安長陳其邁代表出席。

(聯合報)
--
校內餐廳禁播中天 台大4千人力挺

大學校園近期出現閱聽自主運動聲浪,學生要求拿回遙控器主導權。台灣大學有學生發起校內餐廳電視禁播中天新聞票選,獲逾4千名台大生支持;政治大學也有學生不滿特定校外人士常將校園餐廳電視轉到中天頻道,在臉書呼籲同學搶回遙控器反制。

政大搶遙控器事件
有台大學生在臉書指,中天近日已嚴重逾越媒體應有角色,為表達嚴正抗議及訴求擁有優質媒體,他以「學生會應積極要求校內各餐廳,不得以餐廳電視機播放中天新聞台」為旨發起票選,並指若贊成票逾1千人且經多方評估認為可行,不排除發起校內公投宣示台大學生立場,該票選昨已獲逾4千人支持。
台大學生會會長吳奕柔回應,可理解同學對假新聞和不遵守新聞倫理的憤怒,但單方面禁播中天可能變成箝制言論,為保障校園言論自由,學生會近期已和校內餐廳達成共識,將收視選擇權交由學生,若學生仍堅持發起校內公投,學生會予以尊重。
政大校方昨也證實上周五發生學生和校外人士搶遙控器事件,該名校外女士要求轉看中天,引發在場學生不滿,因校園餐廳委外經營,電視基本上定頻在公視或球賽,若有用餐者想看別台,餐廳都會彈性回應需求。
此事引發部分政大學生不滿,近日呼籲同學搶回遙控器。政大學生會說,該名人士早晨或午間會在餐廳巡邏,要求將電視轉到中天、TVBS,已提醒學生等她離開再轉台,也會思考是否採取後續動作。
台灣師範大學學生會不跟進抵制,昨聲明將請商家尊重學生頻道選擇自主,每天輪播不同頻道呈現多元新聞觀點。中天昨不回應;民運人士王丹在臉書對閱聽自主運動表示欣慰,「自己的台灣自己救,每個公民都有責任。」

(蘋果日報)
--
固定頻道遍及醫院、校園 轉台運動擴大

轉台不是大學生專利!越來越多民眾參與「新聞頻道轉台」運動,早在本月中旬,就有民眾在臉書成立「新聞頻道轉台」粉絲專頁,短時間已有約五千粉絲。全台各地公民回報「只能看某台」狀況嚴重。學者直指,特定媒體動機可能不單純,呼籲民眾響應,政府應該徹查。

繼台灣大學校內餐廳遭學生發起「拒看中天」連署,政治大學學生也因「拒看中天」,與校友搶遙控器。政大學生並在臉書號召,呼籲同學一起「守護」,與堅持看中天的校友抗衡,但昨天餐廳電視已因訊號異常而關閉。

此外,王姓網友昨天在臉書社團《高雄二點零》發文,指她兩個月前曾經寫信請住家附近的某家銀行,不要再播放中天新聞台,希望改播公共電視台。結果昨天路過,發現銀行改播非凡電視台,覺得好感動。

政大學生拒看中天 和校友衝突
「新聞頻道轉台」粉絲專頁則是觀察到許多公共場所、營業店家,其電視都只能觀看特定頻道,懷疑背後有組織或集團運作,發起全民大調查,調查內容包括確切地點、播放頻道、只收看特定頻道理由等,統計至前兩天已收到超過一千三百份問卷,發生地點遍布各大醫院、大學校園餐廳、連鎖店等,還有許許多多的私人營業店家。

調查中發現,包括中天新聞、TVBS新聞被點名最多次,調查者有些是想轉台但無法取得遙控器,有的是直接被店家喝令不准轉,還有即使當下轉台成功,人一離開馬上又被轉回。至於理由,通常都是支支吾吾、老闆規定、或是遭受冷言冷語等回應。背後原因啟人疑竇,在網路留言串上掀起討論。

粉絲專頁宣布,此調查將無限期延長,也會擴大調查範圍,希望更多民眾一起參與。

學者︰只能看特定頻道 有如黨國體制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蕭新煌認為,只能收看特定電視台這種行為已經涉及壟斷,於法不合,讓人回想到黨國體制。

蕭新煌認為,特定電視台片面渲染單一政治人物消息,已經報導不公,背後不是只有經濟意圖,恐怕還有政治動機,他呼籲政府應該進行調查。他也呼籲全台的大學生,甚至民眾,都應該提高警覺,參與轉台運動。

(自由時報)
--
觀光局向Airbnb宣戰!非法旅宿最重罰200萬

向非法日租套房宣戰、Airbnb加重條款出爐!

近年違法日租套房透過訂房平台刊登廣告搶客,衝擊傳統旅宿業者生計,消費者住宿安全也引起關注。交通部觀光局擬修法重懲,違法經營旅館業、旅行業及遊樂業者罰則,將由現行五十萬提高至兩百萬元,業者若利用網路平台等刊登廣告,將另罰最高兩百萬;訂房平台業者也將納管,若縱容違法業者登廣告,最高可罰兩百萬。

觀光局指出,考量非法旅宿業所得的利益,遠超過現行規定的罰鍰金額上限,且因非法營業者以網路平台等傳播媒介為大宗,因此加重違法經營者裁罰金額,且新增加重非法旅宿刊登廣告等罰則上限。平台及廣告業者都應善盡對刊登者合法身分確認,希望更有效杜絕非法旅宿的經營,也期更嚇阻違法者的廣告傳播。

觀光局預告發展觀光條例第五十五條、第五十五條之一修正草案,明訂未依發展觀光條例領取營業執照而經營旅宿業、旅行業務或觀光遊樂業務者,處十萬元以上、兩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可勒令歇業。修法案預計公告兩個月蒐集各界意見,將儘速送立院修法。

刊登非法營業廣告 可處200萬、按次罰
此外,未領取旅宿業、旅行業、觀光遊樂業營業執照,以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腦網路或其他媒體等,散布、播送或刊登營業訊息者,擬處六萬元以上、兩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命限期移除其內容;屆期不履行者,得按次處罰。

修法案更擬納管Airbnb等網際網路平台及廣告管道,若提供刊登前項非法營業訊息,得處六萬元以上、兩百萬元以下罰鍰,並可要求限期移除內容;屆期不履行者,得按次處罰。

旅館業全聯會理事長張榮南表示,該草案是業者和觀光局協調討論的共識結果,業界全力支持嚴懲違法。

旅宿業者李奇嶽提議,現行稽查流程繁瑣,需要舉證的事證又多,很難成案,應比照日本進一步納入刑責,稽查時有警力介入,才能有效阻絕違法業者。

Airbnb:未參考先進國家做法 十分遺憾
Airbnb台灣暨香港公共政策總監蔡文宜聲明表示,相較於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年初對於共享經濟模式,盼能參考先進國家做法,如今修法案卻反其道而行,Airbnb感到十分遺憾。

(自由時報)
--
非法旅宿擬重罰200萬 訂房網連坐罰

全台非法日租套房猖獗,交通部觀光局昨預告「發展觀光條例第修正草案」,嚴罰非法日租套房,並連坐處分網路平台。非法經營旅宿業者,最高可處兩百萬元罰鍰;若非法旅宿業者在Airbnb等訂房平台刊登資訊,業者、平台都可罰最高兩百萬元。不過,若經營非法旅宿、又在平台刊登廣告,將僅擇重處罰。草案預告兩個月蒐集意見報交通部,但仍需送立法院審查。

立法院前年才三讀通過「發展觀光條例」修正條文,增訂非法日租套房在Airbnb、臉書等網路或電子、平面媒體刊登攬客或營業廣告,可開罰套房業者三萬元至卅萬元。不過非法日租套房仍不斷攀升,旅宿業者去年六月更大動作抗議。在政務委員張景森強力主導下,觀光局再次修法。

觀光局說,觀光局及各地政府都會定期上網搜尋訂房平台,若發現非法房源就發文地方政府查核,訂房網站大多在「被告知」時會將房源下架。

根據草案,若未領取營業執照或登記證而經營觀光旅館、旅行、觀光遊樂等業務,將從現行罰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提高到十萬元以上、兩百萬元以下;若非法經營民宿,則從現行罰六萬元以上、卅萬元以下,提高到六萬元以上兩百萬元以下,並勒令歇業。

未來非法旅宿業者若在廣告物、出版品、網路等散布或刊登營業訊息,從現行罰三萬元以上、卅萬元以下,提高到六萬元以上、兩百萬元以下。

這次也針對平台業者增訂罰則。若Airbnb等平台業者刊登非法日租套房,將處六萬元以上、兩百萬元以下罰鍰,若未移除內容將可按次處罰。

訂房網多為境外公司 罰得到嗎?

交通部觀光局研擬修法,非法旅宿將加重裁罰最高兩百萬元,並新增網路平台連坐條款。合法民宿業者高呼支持,但也有業者認為,「國際訂房網多半是境外公司,罰得到嗎?非法日租政府有人力查核嗎?」多數對此「給予肯定,但成效存疑」。

至於被點名的Airbnb總部也發聲明稿指出,相較於行政院長蘇貞昌一月時對於共享經濟模式,盼能參考先進國家作法,「取其利,防其弊」的正面政策指示,如今卻演變為反其道而行,「我們感到十分遺憾」。

Airbnb台灣香港公共事務經理馬培治認為,政府以「專業的法」對付「偶一為之」的房東,不看需求與發展,這些房東永遠無法合法:他建議參照日本民宿法三大精神,一是透明度,房東須登記並經審核;二是安全性,具有一般房屋安全的要求;三是確實只能偶一為之的提供多餘房間,「部分國家還會納入稅收考量」。

加重罰鍰能否遏止非法?馬培治舉去年柏林實例,「抓不勝抓,法律無法確實執行」。這種住家分享概念,是全球正興起的旅遊模式,如無明確配套、遏止發展,對台灣觀光未必有益。去年台灣有百餘萬海外旅客以Airbnb訂房,占近一成入境旅客量。

(聯合報)
--
新增Airbnb條款 連坐重罰200萬

訂房網站上充斥非法日租業者,旅館公會指出,非法日租市場產值每年約達300億元,近日更有高檔別墅改建為非法日租民宿。交通部觀光局昨預告修正《發展觀光條例》,針對非法旅宿業者,罰鍰上限由現行50萬元提高4倍至200萬元;提供非法日租廣告的平台業者也得受罰,最高可處罰200萬元。最快6月送立法院審議。

桃園市旅館公會理事長陳盈瑞指出,每年非法日租市場產值高達300億元,不僅與合法業者搶食客源,對消費者而言也缺乏保障,要求觀光局限期非法日租下架,才是真正「接地氣」。

在業者不斷呼籲下,觀光局終於硬起來,昨預告修正「發展觀光條例第55條、第55條之一」,提高非法旅宿業者罰鍰金額上限,草案預告期2個月。

觀光局表示,非法旅宿業者所得利益遠超過現行規定罰鍰上限,為有效遏止非法,決定提高裁罰額度,若未領取相關營業證照經營觀光旅館、旅行、觀光遊樂業務者,罰鍰上限由現行的50萬元提高4倍,加重可罰到200萬元。未領取登記證卻經營民宿者,罰鍰上限也由30萬提高到200萬元。兩種狀況都可勒令停業。

另考量到非法旅宿業者都會刊登廣告宣傳,其中又以網路平台的傳播媒介為大宗,因此增列非法業者若透過電視、網路等散播營業訊息者,罰鍰由現行的3至30萬元提高到6至200萬元,若限期未改善可按次處罰。

網路平台業者若供非法旅宿業者刊登廣告也得罰,將可處6至200萬元罰鍰,限期不移除,也可按次處罰。以知名旅宿平台Airbnb為例,若該平台提供給非法業者播送,就會受罰。

(中國時報)
--
軟體更新遭下毒 華碩數百台電腦「受駭」

虛驚一場!華碩電腦(2357)遭駭客入侵,外傳上百萬台用戶受到影響,華碩電腦昨日回應,APT(進階持續性攻擊)集團通常由第三世界國家主導,針對全世界特定機構用戶進行攻擊,甚少針對一般消費用戶,經調查,目前受影響的電腦數量只有數百台。

華碩電腦強調,經過調查和第三方資安顧問的驗證,目前受影響的數量約有數百台,大部份的消費者用戶原則上並不屬於APT集團鎖定的攻擊範圍,若消費者仍有疑慮,可使用華碩官網提供的檢測程式查驗,或聯繫華碩客服單位尋求協助。

華碩說明,Live Update為華碩筆記型電腦搭載之自動更新軟體,部份機台搭載之版本遭駭客植入惡意程式碼後,上傳至檔案伺服器(download server),企圖對少數特定對象發動攻擊,華碩已主動聯繫此部份用戶提供產品檢測及軟體更新服務,並由客服專員協助客戶解決問題,並持續追蹤處理,確保產品使用無虞。

針對此次攻擊,華碩已對Live Update軟體升級全新的多重驗證機制,對於軟體更新及傳遞路徑各種可能的漏洞,強化端對端的密鑰加密機制,同時更新伺服器端與用戶端的軟體架構,確保這樣的入侵事件不會再發生。

賽門鐵克首席技術顧問張士龍指出,透過供應鏈的更新程式或第三方軟體升級程式,都是常見的供應鏈攻擊,從賽門鐵克的病毒資料庫來看,這次感染的病毒是一支木馬程式,感染的平台是Windows作業系統,用戶若擔心可透過防毒軟體掃描、清除。

(自由時報)
--
調查局:商業間諜 嚴重侵害台灣競爭力

調查局長呂文忠表示,近六年偵辦八十九件商業間諜案,有卅八件是高科技產業機密遭竊取外洩他國,嚴重危害國家經濟安全,企業須重視內部員工背信問題。

調查局昨天主辦「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打擊公私部門貪瀆國際研習營」,出席研習營的呂文忠說,保護企業營業秘密是目前世界各國相當重視的政策,尤其是惡性重大的商業間諜利用不法手段竊取我國高科技廠商的營業秘密,更嚴重侵害我國產業競爭力。

這次研習營邀請亞太地區廿國肅貪專責執法官員與會,並首度針對共同打擊商業間諜犯罪進行交流,還首次納入日本為主辦國之一;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沼田幹夫、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均到場致詞。呂文忠表示,邀請日本是希望建立台、美、日及亞太各國在區域安全與打擊跨境犯罪的平台。

調查局二○一三年迄今共偵辦八十九件商業間諜案,其中卅八案是將國內營業秘密竊至境外地區使用,受害廠商遍及半導體、IC設計、太陽能、面板、網路、石化、機電等產業;商業間諜大部分都是被大陸廠商挖角或吸收,將台灣高科技機密竊取至大陸地區公司運用。

據了解,美中貿易戰白熱化以來,商業間諜已成為美中科技大戰戲碼,美國司法部去年以竊取美光科技商業機密為由,起訴福建晉華及台灣聯電公司,向來與美國技術關係密切的台灣科技業,在美、中兩國夾擊下,恐陷入間諜戰風暴核心。調查局昨天邀請台積電、友達、聯發科、台塑、鴻海集團等高階主管四十人與會,盼共同研討、交流,合作保護產業命脈。

昨天有來自日本、馬來西亞、美國司法部與聯邦調查局專家與會,探討議題包括全球肅貪執法合作趨勢、廉政工作重大貪瀆報告、馬來西亞一馬發展公司弊案、防範營業秘密遭竊取案例分享等,因牽涉高度商業機密,不開放採訪。

華碩數百台筆電遭駭

外電報導,網路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 Lab)透露,華碩去年驚傳遭到駭客攻擊,Live Update伺服器遭到破解。華碩昨天表示,僅數百台筆電受影響,華碩已啟動全新多重驗證機制,確保入侵事件不會再發生。

(聯合報)
--
伴唱機授權費大降5成5 K歌更便宜

小吃店、迷你KTV 每台年省2500元
經濟部智慧局拍板,亞太音樂集體管理協會(ACMA)的小吃店、迷你KTV授權費率下修五成五,從每台伴唱機年繳四千五百元大降至兩千元,估上萬店家受惠;另連鎖KTV新授權費率預計三月底出爐,費率也可望大幅下修,且改以單曲點播率多寡來計價,若業者反映到消費價格,KTV歡唱將更盡興。

國內有兩大音樂集管團體,去年才成立的ACMA,管理近四萬首國台語老歌版權,有二十年歷史的中華音樂著作權協會(MÜST),則管理逾十萬首國台語歌,且涵蓋英日語歌曲。

ACMA去年三月公告費率,每台伴唱機年繳四千五百元,遭著作利用人協會、錢櫃、好樂迪等KTV業者痛批過高;智慧局接獲申訴後,日前將ACMA費率改為每間包廂或單一主機年繳兩千元,較原費率大減五十五%,MÜST因無人提出異議,維持在五千元。

連鎖KTV費率也降 改點播率計價
錢櫃、好樂迪、星據點等連鎖KTV也須付授權費,以好樂迪約兩千個包廂估算,得年付近兩千萬授權費給兩大集管團體。

智慧局表示,小吃店每間包廂或單一主機原本須年繳近萬元給兩大集管團體,少了兩千五百元可減輕店家負擔。至於連鎖KTV的授權費率及計算方式預計本月底出爐,也可望大幅下修;但ACMA強調,政府並未考慮市場實際執行的方便性,近期將提起訴願。

(自由時報)
--
理專挪用客戶存款7年 兆豐銀罰600萬

銀行又爆發監守自盜、挪用客戶帳款事件。金管會昨表示,兆豐銀行台中豐原分行理專人員挪用客戶存款帳戶,受害者多達14人、挪用金額6340萬元、且時間長達7年,因此開罰600萬元。

受害14人 挪用金額6340萬
兆豐銀說明,案發第一時間即由稽核處派員辦理專案查核,並由分行主管親向受害存戶致歉與說明,遭挪用存款也已墊還客戶。兆豐銀除對張姓行員立即予以停職,也核予相關人員申誡、記過等處分;同時對相關缺失事項深切檢討,並訂定各項防弊措施及強化管控機制積極改善。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指出,兆豐銀某理財專員自2011年1月7日至2018年5月24日,利用客戶對其信任及疏於對帳習慣,伺機取得客戶蓋妥印鑑且簽名的空白取款單,以臨時無摺提款或透過行外傳真方式,挪用14名客戶存款。

「該理專挪用客戶款項時間長達7年,銀行卻沒察覺,顯然內部查核不夠落實!」莊琇媛說,兆豐銀未確實執行及未妥適建立內控制度、以及內部查核未確實執行之情事,違反「銀行法」第45條之1規定及有礙健全經營之虞,因此開罰600萬元,並依規定核處應予糾正。

(自由時報)
--
立院三讀 銀行違規最高罰5000萬

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銀行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及「證券交易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除擴大主管機關金管會的權限,也大幅提高罰鍰上限;例如,銀行如違規營業或妨害金融檢查,罰鍰上限由1千萬元提高為5千萬元;另,證交法也新增對證券商、交易所、櫃買中心及證券商同業公會的處罰,最高均可罰480萬元。

銀行法部分,條文明定,銀行若違反法令,金管會得予以糾正、命其限期改善,並得視情節輕重,命令銀行解除經理人、職員職務;也可限期裁撤分支機構或部門;停止銀行部分業務;解除董事、監察人職務,以及其他必要的處置。

另,若銀行違反利害關係人的授信或投資規定、違規營業、妨害金融檢查、違反資本重建等,罰鍰上限由1千萬元提高至5千萬元;此外,若違法吸收存款,或違反銀行法的強制、禁止規定,罰鍰上限也由250萬元提高到1千萬元。

證交法部分,為協助企業留才,將庫藏股轉讓期限由3年延長為5年;提高公開發行公司內部人及大股東的罰鍰上限,並新增對證券商、交易所、櫃買中心及證券商同業公會的處罰,最高可開罰480萬元。

不過,雖然銀行法及證交法的罰鍰金額均大幅提高,但條文也增訂,違規情節輕微者得免予處罰,或先命其限期改善,已改善完成者,免予處罰。

(自由時報)
--
罰鍰提高5倍 銀行重大違規罰5千萬

金融業皮繃緊,今後違規最高罰鍰上限將拉高。立法院26日三讀通過「銀行法」與「證券交易法」,將銀行業重大違規的罰鍰從1千萬元增加到5千萬元,另外,公開發行公司、內部人及大股東違規處罰鍰上限由240萬元提高至480萬元。

近年台灣金融業接連發生數起重大內稽內控疏失案件,立委認為這顯示金融業的管理疏失嚴重、罰則卻太輕,因此修正相關法案,增訂與提高金融業的違規罰鍰,強化金融監理機制並藉以達到嚇阻效果。

三讀通過的修正條文規範,銀行違規情節重大的罰鍰由現行最高罰1千萬元調高至5千萬元,調整到與金控法同步,另為求寬嚴並濟,主管機關對於違規情節輕微者得予免罰,另採適當導正措施。

銀行局日前指出,過去國銀有違法時,罰鍰範圍在200萬元到1千萬元,此次修法後,罰則將全面提高到250萬元到5千萬元,主要是參酌德國、日本,與我國銀行規模、違規行為之嚴重程度等,將罰鍰上限由新台幣1千萬元提高為5千萬元。

另外,為強化信用卡業務的管理及符合法律明確性原則,三讀修正的條文也增訂違反信用卡業務相關管理辦法的處罰,並且明定經營信用卡業務機構得為受罰對象。

證券交易法的部分,公開發行公司、內部人及大股東違規處罰鍰上限,則由240萬元提高至480萬元,主管機關將擴大主管機關對證券商的監管權限,督促上市櫃公司及證券商重視內稽內控及法遵制度。

(工商時報)
--
女檢辦案摸乳爭議「違刑訴法過程草率」

彰化地檢署莊珂惠(見圖,取自彰化地檢署臉書)檢察官偵辦黃女妨害家庭案被控涉嫌性騷擾,及越南新娘詐欺案被控種族歧視言語等違失,台中高分檢調查結果出爐,認定勘驗黃女身體無性騷擾情節,但摸乳勘驗缺乏急迫性、妥適性、過程草率,違反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

台中高分檢調查出爐
至於另一案言語歧視部分,莊對當事人用詞鄙俗、謾罵,完全與案情無關,過程僅在發洩個人情緒,但沒有涉及「越南」、「越南人」等種族歧視言語,台灣高等檢察署核定責由彰化地檢署檢察長徐錫祥,依法官法相關規定行使監督權人職責,請該署自行開考績會決定,該如何處分呈報上級。

責由彰檢開考績會懲處
日前莊珂惠遭妨害家庭案被告黃女控告涉嫌性騷擾,全案以逾告訴期不受理,不過,黃女指稱,莊要她全身赤裸、張開兩腿供法警拍攝私處,莊還揉捏她的乳房,致使下體流出分泌物,情節如三級片。

台中高分檢經隔離訊問莊珂惠、女法警、黃女等人,認為該勘驗有必要且法律允許,但沒有急迫性。至於摸乳,此勘驗雖法律允許,但檢察官不是醫生,摸了又如何判斷是否為硬塊?且竟在空的偵查庭進行,勘驗筆錄還事後補做,過程草率、不當,有嚴重疏失。

另一件是阮姓越配遭控詐欺,莊偵訊時的言語引起被告不滿,指控莊曾說:「妳們越南女人就愛騙台灣男人錢啦!」

(自由時報)
--
女檢察官被控歧視 確有不當舉措

彰化地檢署女檢察官莊珂惠遭投訴辦案時涉「性騷擾」、「國籍歧視」,台中高分檢調查結果認定,莊檢並未涉性騷擾,但偵辦越南籍女子詐欺案時,確有與偵查無關的不當言詞及舉動,經台灣高等檢察署核定,責由彰檢依《法官法》等規定處置。

(中國時報)
--
中和女棄嬰案 越南生母:怕被遣返及養不起

新北市中和區今天凌晨發現女棄嬰,警方依放置棄嬰的紙箱,循線找到越南籍20歲生母阮姓女子,經查阮女為電子工廠女移工,她到案後供稱,因憂心懷孕會不被僱用會遭遣返,不敢聲張,昨天生產後又擔心養不起,才會趁昨晚將女嬰裝在紙箱中,騎電動自行車將女嬰棄置路邊。

中和警分局中原派出所長周義哲表示,今天凌晨接獲民眾56歲陳姓母子報案,指稱在中和區中原街、中原二街口人行道上,發現一只紙箱,疑似有晃動,覺得奇怪,好奇打開一看,赫見裡面竟有一名嬰兒,嚇得立即報案。

警方及救護人員到場,發現女嬰身體由毛巾及衣物包裹,臍帶還沒剪斷,生命徵象穩定,但有些失溫,經送醫後女嬰生命狀況及體溫已恢復穩。

警方依據紙箱上的公司名稱,輾轉查問得知紙箱是寄到中和區中正路某電子工廠,警方今天上門查問於中午時找到棄置剛出生女嬰的越南籍生母阮姓女子。

去年3月來台工作的阮女表示,生父也是越南移工,已於今年初離台返回越南,她擔心被公司知道懷孕後,不再僱用會被遣返回越南,不敢讓工廠及仲介公司知道,昨天晚上6時許在工廠宿舍獨自產下女嬰後,又擔心無法養育,才會以水果刀割斷臍帶後,以衣服及毛巾包裹,放在紙箱中,騎電動自行車外出,於昨晚8時許將女嬰棄置路邊。

警方調閱監視器畫面,有發現阮女棄嬰後騎電動自行車返回工廠的畫面,也發現阮女似乎是剛生產完就外出,走路時一路搖搖晃晃的,顯見她是忍著身體的不適,仍勉強外出棄置女嬰。警方表示,訊後今天將依遺棄罪嫌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女嬰目前仍在醫院觀察,後續將由市府社會局及移民署協助處理。

草叢紙箱在動…民眾抓寶 發現剛出生臍帶未斷女嬰

一名剛出生的女嬰今凌晨0時多被發現遭丟棄在中和中原二街人行道,路過民眾發現一個紙箱在動,好奇查看沒想到竟是嬰兒,趕緊報案。警消到場發現嬰兒被衣物包裹,生命跡象穩定,趕緊先送往醫院,同時正在調閱監視器追查丟嬰人。

台北市一名網友今天凌晨1點多在PTT發文說,剛朋友的爸爸在台北巿四平街公園附近抓寶,想說旁邊草叢怎麼有箱子在動,結果打開就看到一名嬰兒奄奄一息躺在紙箱裡,臍帶也沒斷。不過,中山分局長春派出所指出,棄嬰是丟在新北市中和區的中原二街。

原PO說,嬰兒被放紙箱,「啥東西都沒給他,照片上那些東西是我朋友爸爸後來蓋的,連臍帶都還沒斷就跑了。」他說,小孩已經送醫也報警了,「剩下的就不是個人能處理的範圍了,目前小孩安全平安,大家早點休息吧。」

其他網友紛紛留言譴責,「故意選半夜棄嬰!真的很過分」「天哪!看起來不像早產兒,希望能健康長大」。

新北市消防局指出,今天凌晨獲報,中和區有民眾發現似有棄嬰,救護人員到場發現女嬰用紙箱裝著,身體由毛巾及衣物包裹,臍帶還沒剪斷,生命徵象穩定,但有失溫情況,緊急送醫。

警方已封鎖現場,並派員調女嬰被發現地點周邊監視器畫面,要追查女嬰是遭何人棄置。

找到了!中和女棄嬰生母 竟是20歲越南籍小媽媽

新北市消防局今天凌晨零時許獲報,中和區有民眾發現似有棄嬰,救護人員到場發現女嬰用紙箱裝著,身體由毛巾及衣物包裹,臍帶還沒剪斷,生命徵象穩定,但有失溫情況,緊急送醫。警方案發地點調閱監視器追查,今天中午在找到涉嫌棄嬰的年僅20歲越南籍女移工。

她坦承是她昨天晚上獨自一人將女嬰放在紙箱內棄置在路邊,警方訊後將依遺棄罪嫌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

中和區中原二街今天凌晨有民眾在路邊發現一只紙箱,好奇察看發現疑似裝有棄嬰,連忙報警處理,消防局救護人員到場,發現紙箱內有一名女嬰,身上臍帶還沒剪斷,經檢視女嬰的生命徵象穩定,但有些失溫,送醫急救。

中和警方在女嬰被發現地點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一對騎自行車男女,疑似是狠心棄置女嬰的男女,經擴大調閱監視器,今天中午在中和區中正路找到涉嫌遺棄剛出生女嬰的20歲越南籍阮姓女移工。

經警方初步調查,該名女移工指稱,她是昨天晚上獨自一人騎電動自行車,於晚上8時許,將放在紙箱內的剛出生女嬰,棄置在中和區中原二街的路邊,並無他人陪同。

據了解,女移工是來台擔任電子工廠作業員,由於女移工的中文對話有限,警方已找通譯協助翻譯,要進一步釐清相關案情。

中和臍帶未斷女嬰 警追自行車男女疑棄置

新北市消防局今天凌晨零時獲報,中和區有民眾發現似有棄嬰,救護人員到場發現女嬰用紙箱裝著,身體由毛巾及衣物包裹,臍帶還沒剪斷,生命徵象穩定,但有失溫情況,緊急送醫。警方案發地點調閱監視器畫面,追查一對騎自行車男女涉嫌遺棄女嬰。

中和區中原二街今天凌晨有民眾在路邊發現一只紙箱,好奇察看發現疑似裝有棄嬰,連忙報警處理,消防局救護人員到場,發現紙箱內裝

有一名女嬰,身上臍帶還沒剪斷,經檢視女嬰的生命徵象穩定,但有些失溫,仍送醫急救。

中和警方在女嬰被發現地點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一對騎自行車男女,疑似是狠心棄置女嬰的男女,經擴大調閱監視器,目前查出這對男女是昨天晚上從板橋區三民路騎自行車到中和區中原二路街,正持續調閱監視器,要找到這對狠心的棄嬰者。

嬰兒遭丟新北街頭 4個月內找不到父母就出養

新北市中和中原二街人行道今凌晨被發現一名剛出生的嬰兒,警消獲報到場發現嬰兒被衣物包裹,生命跡象穩定,趕緊先送往醫院,新北社會局指出,若4個月後仍未找到孩子的爸媽,就會辦理出養,並由市政府代行監護。

新北家防中心主任許芝綺指出,目前嬰兒緊急送往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初步狀況尚稱穩定,外觀並無其他傷勢,警方也正進行找尋家人程序,若找到其父母將會釐清事件發生經過,與後續照顧議題。

許芝綺說,找到家長後必須先確認是否父母所為,並且要看男女雙方家人的照顧意願,若有意願照顧有必須評估能力與計畫,不過拋棄嬰兒者將會面臨棄嬰罪。

棄嬰面臨遺棄罪 有九機構可合法出養

近幾年棄嬰消息層出不窮,不少小爸媽、或是未婚生子不願扶養孩子,不知如何處置最後選擇將孩子棄置街頭,新北社會局兒童少年福利科長劉倩如說,生母沒有能力或不願扶養孩子,可以藉由法律途徑合法出養。

劉倩如表示,目前政府有核准9個媒合機構進行出養,若遇到問題應尋求協助,不論是協助與家長溝通,或是進行安置、育兒指導、物資等,收養方不會知道原生家庭資料,出養方個人資料也不會出現在媒合資料上。

劉倩如指出,出養者資料會送到中央收出養資料庫,若孩子長大有權利尋親,才有資料可追尋的對象。

劉倩如提醒,未婚生子壓力多數來自家長的指責,常責怪愛玩不潔身自愛,但一定要向外求助,社會局會找尋專業團隊與家長溝通,並協助生母思考,就算生下來還是有很多不同選擇,陪同一起面對問題。

劉倩如提醒,若不向外界尋求協助,隨意丟棄孩子就會面臨遺棄罪,若孩子不幸喪命,甚至會遭受更重的刑責。

路邊發現棄嬰怎麼辦? 新生兒科醫師指點保命SOP

新北市消防局今獲報民眾發現棄嬰,女嬰臍帶還沒剪斷,身體由毛巾及衣物包裹,雖生命徵象穩定,但有失溫情況。所幸警方調閱監視器追查,半天就找到生母。新生兒科醫師提醒,民眾若發現棄嬰,建議直接撥打119,不要擅自處理嬰兒臍帶,以免細菌感染,若發現有失溫現象,可用塑膠袋包裹嬰兒身體保溫。

馬偕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許瓊心表示,民眾不論是在都市或山野發現棄嬰,應以保暖為優先,若失溫嚴重,可用乾淨塑膠袋包裹嬰兒身體,再外上被子或外套等,一定要小心不要讓塑膠袋覆蓋到嬰兒臉部,避免窒息。若觀察到嬰兒哭聲不順,或膚色異常偏紫,就不建議民眾自行開車送小寶寶到醫院,應直接打119,讓救護車快送嬰兒到醫院急救。

棄嬰存活與否有三大關鍵,許瓊心說,除保暖外,嬰兒臍帶仍連著胎盤,民眾不要擅自處理,若臍帶已切斷,與胎盤分離,未妥善止血,可能導致失血過多,輕則造成貧血,嚴重可能致命,但剛出生的嬰兒的抵抗力非常低,僅達一般人的40%,因此棄嬰最怕遭感染,若沒有完備的消毒工具,不建議民眾自行止血,應送醫交由醫護人員處理,才能保住小生命。

(聯合報)
--
國保年金首期百萬人未繳? 衛福部改口:僅27.2萬人

國民年金保險上路10年,首期保費補繳期限原是今年1月31日,考量未繳納人數眾多,日前將補繳期限展延至3月31日。衛福部官員前天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統計至2月為止,仍有逾百萬人未繳首期國民年金保費,但今天卻召開記者會改口稱,扣除已死亡或領有軍公教勞保老年給付、社福津貼等族群,實際估約僅約27.25萬人未繳首期年金。

社保司指出,若27萬多人以首期保費計算全數繳清,約可回收1.8億元,繳清欠費後,未來可依較優的A式方案,每月領回3628元年金。由於展延補繳期限3月31日為星期日,還可順延至4月1日補繳。

國民年金保險自2008年開辦,主要納保對象是年滿25歲、未滿65歲,在國內設有戶籍,且沒有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軍保的國民,並提供生育給付、喪葬給付、老年年金、身心障礙年金、遺屬年金等。

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今表示,國民年金開辦首期統計有423萬多人符合繳納資格,目前首期已有300多萬人繳納,未繳納者約100多萬人。不過,首期未繳納者,約有54.8萬人現為50歲以下,仍有機會透過勞保等社會保險來獲得老年年金,8.8萬人是50歲以上且勞保年資已超過15年,未來亦可領勞保老年年金,並扣除已死亡的4.2萬人,以及4.9萬名已領取軍公教勞保老年給付或社福津貼、50歲以上重度身心障礙者及低收入戶等族群,實際未尚未繳納首期國保年金保費者僅約27.25萬人。

商東福坦言,社保司曾針對未繳費的族群進行調查,其中四成為經濟困難無力繳納,另有四成民眾對國民年金保險沒信心而不願繳納。商東福強調,目前國保基金財務穩健,基金積存數額達3237億元,提存比率約27%,民眾無需擔心日後領不到錢。

(聯合報)
--
月底期限將至 全台仍有132廚餘養豬場未通過檢核

國外非洲豬瘟疫情仍嚴峻,根據農委會防檢局統計,今年3月份從中國大陸帶入的豬肉製品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出比例仍有7.4%;另外廚餘養豬檢核轉型,至今仍有132廚餘養豬場未通過,會依法開罰、轉型或退場,申請離牧截止日期到3月31日為止。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第9次會議」今天舉行記者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有關於廚餘養豬場原本有1981場,有746場取得廚餘再利用檢核,有的轉飼料飼養,有的離牧;另外仍有132場還在使用廚餘養豬,卻沒有取得檢核,沒有畜牧場登記者,會依照畜牧法開罰3萬元,已開罰24件;另有許多20飼養頭以下、不用畜牧場登記,卻持續用廚餘養豬者,或20頭以上育養卻沒有蒸煮設備者,環保署會進行聯合稽查,確保沒有風險。

農委會非洲豬瘟作戰計畫工作小組召集人許桂森表示,會議提出三點必須要留意者,包括針對廚餘小場的稽查,這些主要都集中在桃園、新竹、台中、屏東以及南投,這些縣市會比較多,若這些地方政府都能夠在月底前,積極處理小型畜牧場的問題,就可以減少風險。

許桂森說,下個月也會重新盤查,一旦國內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該如何處理這些病死豬,他表示,在昨日下午的農委會會議內,也討論了許多細節,包括2000頭以上的豬場該怎麼辦,台糖的土地該怎麼開挖,國軍化學兵、交通指揮怎麼處理,重新再盤點一次。

他說,第三是因應發生中國大陸豬肉走私美國,海關、警政也必須多加留意;許桂森提到,若這些措施都準備好,也應該盡快啟動國內7000多場的養豬場自己提升生物安全措施,比如人車進入豬舍是否有換衣、消毒,有沒有去接觸到可能的危險因子,這些都必須要防檢局、畜牧處和業者,都必須要好好每個場了解、坐下來談。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他認為中國大陸的非洲豬瘟疫情仍嚴峻,大陸對外宣稱已經有28省分有118案;越南疫情也持續擴散,有21省是209案例;中國大陸的案例並不合理,今年3月份從中國大陸帶入的豬肉製品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出比例仍有7.4%,要降到1%以下,才能稱為疫情和緩。

(聯合報)
--
台灣學術網路月遭駭客攻擊逾29億次 科技部說安啦

立委柯志恩今天在立法院質詢指出,台灣學術網路每個月受到駭客攻擊次數,從107年1月到108年2月,平均都有29億7782萬筆惡意攻擊,質詢科技部長陳良基台灣的學術研究資產有沒有可能被國外免費看光光?著作權、智慧財產權如何保護?陳良基說,至今沒有技術遭竊情況,真正通報資安的件數很少。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邀科技部、原住民族委員會進行「原住民族科學知識體系建構及應用」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柯志恩指出,107年到108年2月學術研究網路,每月平均29億餘惡意攻擊,單月甚至最多達68億次攻擊,憂心科學園區的重要技術、智慧財產權遭竊。

陳良基答詢時表示,能抓到代表都行為在掌控中,內部也會分析是哪種型態,發現大部分都在探測帳號,沒有智慧財產權、技術被竊狀況。陳良基說,基本資安防護對於有網路線上想要進入的情形,都會做警示,一旦真的進來會做資安通報,但真正通報件數非常少,目前可說100%排除在外。

柯志恩也質詢,科技部每年投入10億元在AI創新研究中心,107年共有115件研究計畫申請,審核通過66件、其中有7件退場,通過率57%;108年新申請98件,若扣掉去年通過的59件繼續執行,新案審核通過的也只有20件,通過率僅20%。最後一年只有8件有成果,這樣有必要花這麼多錢成立四個研究中心嗎?

陳良基說,科技部審查一直很嚴格,對這樣的成果他「個人不滿意」,但會繼續努力,讓台灣的研究界跟國際接軌。

(聯合報)
--
台鐵松山站傳旅客持刀攻擊 凶嫌落網1站務員手遭劃傷

台鐵松山車站驚傳有旅客持刀。台鐵說,今天上午11時12分,一名男子持刀出現在月台,台鐵1162次新竹開往基隆區間車,從台北站北上即將停靠松山站時,發生旅客攻擊事件,已請求警方協助,一名松山站站務員在制伏持刀人士時,手被劃傷。

鐵路警察局台北分局表示,今天11時20分接獲台鐵南港車站行車室通知,台鐵1162次新竹開往基隆區間車,自台北站北上即將停靠松山站時,發生旅客攻擊事件,請求警方協助。南港所獲報後立即通知周副所長及松山站簡巡邏警員前往月台了解,通報勤指及偵查隊協助。

鐵警局表示,偵查隊長、偵查佐、警員抵達台鐵松山站二月台4車,該名行為男子已遭台鐵人員壓制在地,經查該名高姓男子於1162次列車上,有一名林姓台鐵南港站站務員目擊過程,即將該名男子逮捕帶返偵查隊調查,並請林姓證人共同返回隊上協助調查。

台鐵局表示,台鐵局松山車站總務室站管胡家鳴及南港站林俊耀,第一時間協助警務人員危機處理,除第一時間通報聯繫,制約警戒嫌疑人,並伺機徒手壓制嫌疑人交由鐵路警察處理。

一間幼稚園10多名小朋友正好在松山車站參訪平交道宣導,剛好在事故月台電扶梯一上來處,所幸當時接待者未讓小朋友下月台、歹徒也被制伏,否則不堪設想。

松山車站怪客持刀追人 民眾驚「你幹嘛?」拔腿狂奔

一名高姓男子今天中午搭乘台鐵1162次區間車,列車在松山車站停靠時,高男在月台持刀追逐另一名男子,被追的男子看見高男所持刀具驚呼「你幹嘛?」並拔腿逃跑,持刀的高男隨後也被站務人員制伏,由鐵警局警方帶回。

警方表示,鐵警局於11時許獲報,稱台鐵1162次區間車自台北車站北上,停靠松山車站時,發生旅客攻擊事件,站方請求警方協助。警方到場時,持刀的高男已被站務人員制伏,初步調查無人受傷,警方將高男逮捕,並將目擊過程的林姓站務員帶回協助釐清案情。

預告「學鄭捷犯案」 列車持刀怪客要「把心交給撒旦」

一名年約30歲高姓男子今天(27日)天中午搭乘台鐵1162次區間車,列車在松山車站正要停靠時,高男突然在車廂內拿出一把水果刀,並發出怪異猖笑,嚇壞車中乘客,直到步出月台後才被站務人員制伏,由鐵警局警方逮捕並帶回偵詢。

據了解,高男本月25日便在臉書發文預告,「我決定好了學『鄭捷犯案』,目的是把心交給撒旦惡魔」「交給撒旦惡魔的心會越來越厲害」;高男今天上午11時許在1162次區間車上拿出水果刀,並發出怪異笑聲,一度大喊「我要成為下一個鄭捷!」隨著情緒高漲,高男的笑聲逐漸轉為尖叫,整個過程都被他用臉書直播自拍下來,詭異行徑令人毛骨悚然。

警方已將高男帶回,在高男情緒回穩後,將深入釐清案情,並依恐嚇危害安全罪嫌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

松山持刀客長期厭世 曾簽器捐書:我的生命沒意義

27歲高姓男子今(27)天上午11時許於台鐵1162次區間車上持刀揮舞,過程中發出詭異怪笑,嚇壞車上乘客,幸無傷人,隨後在松山車站月台內被站務人員制伏,並由警方帶回偵詢,將依恐嚇公眾罪嫌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據了解,高男犯案前曾在臉書發文預告「要學鄭捷犯案」,平時也常發布極端言論。

高男本月25日在臉書發文預告,「後天我決定好了,學『鄭捷犯案』,目的是把心交給撒旦惡魔」「交給撒旦惡魔的心會越來越厲害」;隨後高男於今天中午在台鐵1162次區間車上突然拿出一把水果刀,發出詭異怪笑走到松山車站月台上,並將過程全部自拍直播影片上傳臉書,怪異行徑令人毛骨悚然。

回溯高男先前發文可見,高男自今年初起,就不時在臉書上發文,其中常提及「殺人」及「自殺」等不當言論,日前也曾在發文表示,「我的生活都在自閉,比現實生活更有家的歸宿」;家庭是很基本的核心,能決定一個人心的基本結構,如果家庭怪怪的,一個人的基本成長結構可能會「垮下來」。

據了解,高男長期情緒不穩,有多次在精神科就醫的紀錄,曾透過社群網路留言表示,希望台灣能設立「協助自殺」的機構,幫助一些想自殺卻不知道怎麼去死的人,「就算不怕死去跳樓,還要擔心會不會壓到人」;他也曾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 並在簽署原因上寫到,「我的生命沒有意義,把全部給需要的人」,希望能將自己的器官全數捐出。

鐵路警察局警方將高男帶回後,高男仍無法平復情緒,不斷胡言亂語,警方詢後將依恐嚇公眾罪嫌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聯合報)
--
太陽花「社運醫師」柳林瑋遭爆涉性侵 被害女子不止一人

曾參與太陽花學運,而有「社運醫師」稱號的柳林瑋,前年遭林姓女子控訴在車內強吻。根據鏡週刊報導,林女後來提告,經台北地檢署調查,發現被害女子不止一人。檢方傳訊2名女子作證,其中一人定居美國還特地回國出庭。

週刊指出,北檢偵辦柳林瑋遭控強制猥褻案曾傳訊2名女子作證,2人均供稱曾遭柳性擾騷的不愉快經驗,其中一人還驚爆自己被柳強制性交得逞,檢察官將再傳訊柳開庭調查。

(聯合報)
--
南港輪胎老臣收5.3億回扣 二審判賠5946萬元

成立60年的南港輪胎公司是台灣歷史悠久的輪胎製造商,但2014年爆發老臣陳啟清長達20年收取廠商回扣5.3億元;法院依背信罪判陳5年徒刑確定,併科罰金1500萬元,民事部分雙方和解,陳承諾返還5.16億元不法所得,仍被追討上億元利息,一審2017年判陳和妻子張月蕉應賠4551萬餘元,案件上訴,高等法院今天判陳、張兩人除4551萬元外,應再賠償1395萬元,賠償金額總計5946萬餘元,仍可上訴

退休警官江慶興2014年轉任南港輪胎董事長兩個多月後,發現時任資材部經理陳啟清疑向廠商收取回扣,向曾任職多年的刑事局報案,揪出內鬼。

陳啟清1978年進入南港輪胎資材部任職,從課長一路幹起,擔任南港輪胎協理兼任資材部經理時藉機向供應商、報關公司討回扣;從1995年1月10日至2014年7月9日止,陳共計收取回扣5.3億餘元。

陳為了隱匿犯罪所得,收取回扣期間由妻子張月蕉和不知情親友提供數個帳戶存放回扣款;張月蕉待帳戶累積相當金額後,再領出現金抱回新竹市住處存放。

刑事部分,一審認為陳貪得無厭、背信忘義,審酌他認罪,依背信罪判陳5年徒刑、併科罰金1500萬元,張月蕉依洗錢罪判刑1年2月徒刑,緩刑3年,須給付國庫300萬元。陳啟清上訴高院後,突然撤回上訴,全案確定;因陳戶籍地在新竹,北檢2016年4月囑託新竹地檢署發監執行。

民事求償部分,陳啟清雖同意吐回5億餘元回扣款,但南港輪胎認為扣除本金,陳啟清夫婦仍應連帶賠償不法所得利息;一審2017年判賠4551萬餘元,而南港輪胎就一審判決敗訴部分提起上訴,陳、張二人也不服判決上訴,高院二審今天宣判,判陳、張應賠償5946萬餘元,仍可上訴。

(聯合報)
--
大逆轉!小林村滅村國賠 15人獲賠每人最高300萬

2009年莫拉克颱風釀前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滅村慘劇,共381死、16人失蹤,居民認為公所等政府機關未落實撤離、積極展開救災,怒訴請國賠,不過一、二審皆敗訴,僅15人獲最高法院發回更審,今天高雄高分院更一審宣判,15人逆轉每人獲賠150萬到300萬元,仍可上訴。

災民提告指出,依歷史經驗顯示,颱風、豪雨容易造成小林村土石流等災害,事發前一年,卡玫基颱風有25.86公頃土地崩塌、釀6死;2009年8月9日上午6點多,甲仙鄉小林村旁的獻肚山發生大規模山崩,小林村169戶全遭土石掩埋。

災民主張,山崩前2天,農委會水保局已將六龜、甲仙發布土石流黃色及紅色警戒,高雄縣府也接獲中央示警,通報甲仙災害應變中心及小林村村長,相關通聯多達17通,但甲仙災變中心卻多次沒人接電話,未依規定確實撤離疏散,且滅村後沒有積極展開救災,高縣府也未盡督導之責。

由於此案共上百位小林村災民向甲仙公所、高市府請求國賠,總金額高達5.9億,因人數眾多法院分兩案審理,但一、二審全數敗訴。

上訴最高法院後,合議庭仍認為絕大部分的災民無法證明莫拉克造成損害與公務員不作為有關,共駁回123人,但針對「高危險潛勢地區」已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卻是否未強制撤離居民,將15人發回更審,要求查明高市府是否未盡責任之處。

小林村國賠逆轉關鍵 「高市府沒有即時強制作為」

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小林村滅村慘案,今天高雄高分院更一審判高市府國賠案應賠15位災民及死者家屬每人300萬到150萬元不等。合議庭認為,當時已發布土石流紅色警戒,應強制撤離位於高危險強勢區影響範圍的住戶,高市府卻沒有主動派員、有即時強制作為,怠於執行勤務,與居民死亡有因果關係。

更一審判決指出,小林村於2009年8月9日上午6點多,一旁獻肚山發生大規模山崩,造成小林村全數遭土石和泥流掩埋,造成村民嚴重死傷及失蹤;不過在前一天下午雨量不大,也沒土石流,無從分析會發生山崩或影響範圍,就山崩所釀災害沒先預告或撤離,難認公務員有不作為的疏失。

不過中央災害應變中心8月8日12點20分,指示高市府對於高危險潛勢地區要執行疏散、撤離,高市府於12點50分收到傳真,此時小林村南北二側的溪流已被發布是土石流紅色警戒,住在附近、本來就有造冊列為影響範圍的住戶,公務員就應服從命令強制撤離,沒有裁量空間。

同一天下午1點多高市府將指示轉給甲仙區公所,未見區公所有何作為,高市府再於下午3點12分越過公所直接與小林村村長聯繫,但小林村村長明示拒絕服從撤離命令;高市府在遲未接獲公所回報執行狀況、又已知村長違反命令,就應主動派員協助處理,進行相關即時強制作為,卻沒有作為,附近居民因此沒疏散遭土石掩埋致死,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明顯和居民之死有因果關係。

雖然高市府抗辯撤離的避難點當時也遭掩埋,縱使撤離,仍無法避免遭埋,但更一審合議庭認為,若公務員有勸告撤離疏散,居民就可提高警覺,及早往高處避難等保護自己之措施,高市府仍難卸責。

(聯合報)
--
賣蝶豆花、沉香葉泡茶飲違反食安法!罰金最低6萬起跳

最近流行蝶豆花、沉香葉泡水飲用,據稱有鎮定、抗氧化的神效,但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兩者並沒有被確認對健康無不良影響,任意在網路等通路販售,已違反食安法,衛生局最近已開罰一件,罰金6萬元。

這兩樣東西可能有人已經泡茶吃了不少,坊間也到處可以販售,但衛生局表示,「沉香葉/白木香葉(Aquilaria sinensis leaves)」,目前國際上對其所含成分之相關研究及動物毒性試驗報告有限,且查無其他世界各國官方核准作為一般食品原料之法規資料,有限資料及文獻尚無法據以評估人體如終其一生食用,有無健康不良影響之可能性,因此未經確認食用安全性前,不得供作食品原料使用。

而「蝶豆(Clitoria ternatea Linn.)」部分,其花部位僅可供做天然食用色素使用,惟應以達染色目的之最小使用量為宜,但蝶豆之葉、莢、花部位非傳統性食品原料,如欲擴大使用範圍,需經過食用安全性評估,確定食用安全性後,始可供作一般食品原料使用。

衛生局表示,依照食品安全衛生法的規定,如果不是供食用的東西拿來做為食品販售,依法可開罰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金,而如果進一步有聲明其特定療效,同樣違反食安法,可再開罰4萬到400萬元不等。

衛生局最近接獲民眾檢舉,指有人在網路上販售沉香茶,經衛生局緝查,業者確實有聲明是供人泡茶飲用,因此開罰6萬元,業者雖然表示「大家都在賣,很多人都在喝,怎麼都沒事」,但衛生局表示已經違法,而其他縣市據悉也有開罰案例。

衛生局表示,非傳統性原料從未於國內供作飲食且未經證明為無害人體健康,不得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為贈品或公開陳列,如供食品用途,則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9款規定,依同法第44條第1項第2款規定,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

(聯合報)
--
夜店殺警案57人判刑定讞 主謀蕭叡鴻最重判13年

2014年台北市信義區發生「夜店殺警案」,最高法院今天依聚眾鬥毆致死等罪將主謀蕭叡鴻等57人判刑定讞,其中蕭遭判刑13年最重,萬少丞被判刑8年8月等;另外曾威豪、劉芯彤等9人因為卷內證據無從判斷是否有共同犯罪,仍有待調查,發回高院更審。

檢方指控,2014年9月13日凌晨2點多,曾威豪與女友劉芯彤在信義區夜店「SPARK」與安管人員起衝突。凌晨3點,劉芯彤打電話約蕭叡鴻至金潮酒店商討如何討回公道,蕭接著用通訊軟體約人到夜店現場助勢。

當天深夜,一群人先在大佳河濱公園集合,翌日凌晨一時前往「SPARK」。蕭先拉住安管理論,休假中接獲通報的薛貞國與同事莊瑞源到現場排解,唯薛表明身分後,郭士均等人突然情緒失控,高喊「乎伊死、殺死他」。薛寡不敵眾,遭眾人圍毆,許淳凱更持紅龍柱痛毆薛貞國身體兩次、頭部一次,致薛死亡,混戰中還有三名安管負傷。

夜店殺警案這2人判13年最重 最高院判決理由出爐

富二代曾威豪和女友劉芯彤5年前在台北市信義區夜店和安管人員發生糾紛,透過黑幫蕭叡鴻以通訊軟體的群組召集60多人,企圖以「癱瘓夜店」方式討公道,警員薛貞國到場排解紛爭,遭蕭等人持紅龍柱、鋁棒或徒手圍毆致死。最高法院依聚眾鬥毆致人於死等罪判蕭等57人2月至13年不等刑期定讞,其中蕭判刑13年最重、萬少丞8年8月徒刑;曾威豪、劉芯彤等9人因仍有事實待調查,發回高院更審。

曾威豪、劉芯彤2014年和夜店安管人員發生衝突,心有不甘,兩人打電話聯絡蕭叡鴻訴苦,並相約喝酒,蕭當時就提議隔天撂人到夜店理論,蕭事後透過微信「中山好青年」群組號召人馬前往圍事,近70人先到河濱公園集合,再先後抵達夜店大門,隨即和安管人員一言不合,二度發生衝突。

適逢輪休警員莊瑞源行經夜店發現爭端,便通知休假中的管區警員薛貞國到場處理。薛怒斥「在我管區鬧什麼、衝三小」並出腳,雙方發生第三波衝突,薛貞國被眾人拖往大門外,不斷被圍毆,還有人拿紅龍柱、棍棒毆打薛的頭部、胸部等處,導致薛送醫仍因中樞神經休克、出血性休克死亡。

一審台北地院認定,曾威豪、蕭叡鴻推諉卸責,劉芯彤故作無辜,設詞狡辯、犯後態度極差,惡性重大,三人都不宜輕縱,判曾威豪8年6月徒刑、劉芯彤9年徒刑、蕭叡鴻9年6月徒刑、萬少丞8年4月徒刑;陳俊宇則被依聚眾鬥毆在場助勢罪,判2月徒刑最輕。

二審認定蕭叡鴻是主謀,帶頭糾眾打人鬧事,而拿紅龍柱砸死警員的許淳凱,皆重判13年,曾威豪加重改判10年、劉芯彤維持9年徒刑,萬少丞則加重為8年8月徒刑。

檢察官、被告均提起上訴,期間陳致霖另案服刑完畢出獄,燒炭身亡,故不受理。最高法院認為,原審判決缺乏認定曾威豪、劉芯彤等9人為和少年共同犯罪的依據,就依法加重其刑,理由不備,故撤銷原判決,發回更審。另外,蕭叡鴻等57人部分,原審判決均已說明判決理由,檢方和被告上訴軍事爭執事實,自非合法,故予以駁回上訴。

(聯合報)
--
惡龍張錫銘自認非「累犯」提再審 遭高分院駁回

槍擊要犯張錫銘因犯共同殺人罪,共同連續意圖勒贖而擄人罪及共同連續強盜擄人勒贖罪,均判無期徒刑,在台南監獄服刑已超過10年,他力拚假釋之餘,認台南高分院及歷審判決均依「累犯」論處有誤,聲請再審,台南高分院合議庭認判決是否違背法令應循非常上訴途徑尋求救濟,駁回再審聲請。

張錫銘指出,台南高分院及歷審判決均認他「前因妨害公務案件,經台東地院判處有期徒刑2月確定,1991年12月間易科罰金執行完畢,前案執行完畢後,5年以內故意再犯傷害有期徒刑以上之罪,不論新法或舊法的規定,均構成累犯。」

他表示,1989年5月因感訓案件移送台灣警備總司令部職業訓導第2總隊執行,又1990年8月因傷害案件經台東地院判處有期徒刑4月,經減刑為2月確定,他於1991年2月結訓返鄉,均未曾執行該傷害案件有期徒刑2月刑期,既尚未執行,何以累犯論處?

合議庭指出,依刑事訴訟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因發現新事實或新證據,單獨或與先前之證據綜合判斷,足認受有罪判決之人應受無罪、免訴、免刑或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之判決者」,為受判決人之利益,得聲請再審。

所謂輕於原判決所認罪名,是指原判決所認罪名比較,指的是不同且法定刑較輕的罪名;同一罪名有無刑罰加減,如自首、未遂犯、累犯等刑的加減,僅影響科刑範圍,但罪質不變。宣告刑的輕重,是量刑問題,均非法條所指罪名範圍,自不得據以再審。

合議庭強調,有關本案確定判決是否有如張所指適用「累犯」規定違誤的情形,指的是該判決是否違背法令,屬於非常上訴的範疇,應循非常上訴的途徑謀求救濟,駁回再審。

(聯合報)
--
中山警包庇牛郎店 再交保一警

警界再傳風紀案。台北地檢署偵辦北市中山分局包庇色情案,檢方先前起訴現任松山警分局防治組長劉昌祺,大安警分局勤務指揮中心主任楊文振、中山一派出所前員警郜振傑等官警後,又查出郜振傑按月收賄1萬5千元包庇牛郎店,檢方今天傳喚郜振傑,傍晚依貪汙罪命郜振傑20萬元交保,限制出境。

全案緣起於中一所每月以4萬元代價,包庇轄內日式酒店「曉」媒介賣淫案,13年來共收賄780萬元,北檢去年收押前所長林崇成等10名官警,因有7名官警否認收賄,檢方起訴建請求處重刑,另3警轉汙點證人,檢方循線再查獲劉昌祺、郜振傑等人涉案。

台北地院前不久裁准在押的林崇成等7人各交保30至120萬元,並不得與同案其他被告及共犯接觸。

起訴指出,林崇成的學長楊文振,2011年擔任中一所長,透過曾紀勳擔任白手套,轉交立邦酒店的賄款,楊收賄9萬元、曾收賄3萬元;另外,楊也透過莊琦良向立邦收賄108萬元再朋分;劉昌祺在同年7月至隔年底擔任中一所長,涉嫌與黃榮賢、曾紀勳收賄36萬元。

至於郜振傑除包庇酒店外,另按月收賄1萬5千元,護航轄區牛郎店營業。

(聯合報)
--
秀姑巒山乾屍身份曝光 他來自台北已失聯月餘

花蓮縣與南投縣交界的秀姑巒山日前有登山客通報發現死亡已久的乾屍;南投縣信義警分局號召局內員警、山警與玉管處巡山員組隊上山尋屍,經3天時間,今尋獲且確認是遭通報失聯的台北市58歲林姓男子。

信義警分局指出,21日獲報有不明登山客乾屍後,密集與洪姓報案人聯繫,經筆錄確認現場座標和山區狀況後,連日開會討論搜救事宜,後由局內員警、山警和玉管處巡山員組成10人搜救隊,並於25日從東埔八通關古道出發赴秀姑巒山。

但該地區山勢陡峭險峻,且啟程前山區連日豪雨,救難任務極其艱辛,參與搜救的全姓員警提到,首日因路況多處坍塌,原本6個小時的路程花10小時才抵達觀高山屋夜宿,26日再冒險挺進克服險峻山徑抵達白洋金礦山屋紮營。

而為配合空勤隊直升機吊掛時間,搜救隊一行10人27日凌晨3時摸黑上山至乾屍現場,且將遺體從三角點下方100公尺處,揹至三角點,以利空勤直升機執行吊掛作業,終於在上午10時20分順利將其運載至竹山消防訓練中心。

信義警分局表示,經檢視死者證件,確認為2月11日通報失聯人口台北市58歲林姓男子,目前已經檢察官相驗是登山意外死亡;搜救期間多虧南投縣消防局支援裝備,空勤總隊出動直升機吊掛,且跨單位組隊才能順利幫死者找到回家的路。

另因近期陸續發生多起民眾獨攀高山意外死亡案件,警方因此呼籲,登山時應結伴同行,盡量避免獨自上山,出發前須先行瞭解當地地形和天氣,且攜帶足夠糧食、水和禦寒衣物等裝備,若碰到突發事故,保持鎮定勿慌張,以降低意外發生。

(聯合報)
--
十八彎古道變成殺鹿戰場 一路血跡斑斑讓登山客心驚

近幾年,八卦山脈常見水鹿出沒,竟引來獵人獵殺?社頭鄉十八彎古道最近常見山路血跡斑斑,清水岩寺管理委員會總幹事陳慶福今天說,二月就有遊客反映看到有人獵殺水鹿後拖著離開,昨天上午又有人說看到一路都是血跡,想吃鹿肉,民間有人賣,何必殘忍獵殺在山林間活得好好的水鹿?

彰化縣政府農業處林務暨野生動物保護科科長譚智方說,這幾年八卦山脈確實常有人發現水鹿,雖不屬野生動物,可依違法動物保護法第六條:「任何人不得騷擾、虐待或傷害動物」規定移送法辦,可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

譚智方說,十八彎古道屬林班地,會告知農委會林務局一起研商如何取締與防止獵捕水鹿行為。

大葉大學大葉大學生物資源系去年接受林務局南投分局委託,進行「八卦台地動物資源調查監測及石虎保育推廣計畫」,主持計畫的助理授徐歷鵬說,在調查中發現八卦山脈有幾個水鹿族群,社頭十八彎古道附近山林間確有一群水鹿,成鹿有1米多高,體重應超100公斤。

徐歷鵬說,根據文獻記載,八卦山脈和彰化平原早期到處有鹿群,因棲地破壞和人為捕殺,水鹿一度消失;近幾年八卦山脈常有人看到水鹿出沒,水鹿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一是九二一大地震南投縣民間鄉的養鹿場圍籬倒塌,圈養的水鹿逃入山林間;其二是養鹿人家對老鹿或病鹿不忍宰殺而載到山區棄養,結果不斷繁衍。

「昨天又有登山健行的民眾反映,在十八彎古道看到有人獵殺野鹿後拖著走,造成古道一路血跡斑斑。」陳慶福說,二月底也有人反映看到1隻野鹿被殺,讓人氣憤,沒想到寧靜的登山古道竟成殺「鹿」戰場,希望有關單位能重視,還給登山民眾一個清淨的古道。

八卦山脈近年最早的水鹿出沒記錄,是2013年2月12日,有1名自小客車駕駛行經二水鄉員集路時,有1隻體型不小的水鹿從眼前道路橫闖而過,行車紀錄器清楚錄下水鹿身影。2017年12月初,又有1隻水鹿誤闖社頭鄉埤頭村,掉落蕭姓住家的乾涸蓄水池裡受困,縣府農業處畜產科人員趕來捕捉委託養鹿業者代養。

去年3月7日凌晨,有人在社頭鄉社斗路的公有零售菜市場附近,看到1隻水鹿逛大街,看到人後很快逃逸。5月14日下午,八卦山麓的花壇鄉東外環(台74甲線)0.5公里附近,發生母鹿與汽車碰撞的意外,母鹿傷重不治。

(聯合報)
--
小黃運將犯重罪 12年內未再犯可重新執業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九項修正條文,除了酒駕相關修法之外,也放寬犯搶劫、殺人、重傷等計程車駕駛終身禁業規定,只要服刑期滿12年內未再犯重罪,將可重新執業;但若是觸犯刑法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兒童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則例外。

道交條例原本規定,計程車司機因殺人、性侵及強盜等重大刑案遭判刑確定,吊照且終生不得再考領,至於犯竊盜、詐欺、贓物、妨害自由及妨害風化罪者,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吊扣執業登記,判刑確定者,廢止執業登記及其駕駛執照,3年內不得再考領駕照。

不過2017年6月大法官749號釋憲,針對犯竊盜等罪的運將,不問犯行動機是否足以顯示對乘客安全具有實質風險一律吊照,已逾越必要程度,不符比例原則,並與憲法保障人民工作權的意旨有違,因此宣告違憲,當時即日起不得依規定此吊銷運將的駕照。此外,限制重罪計程車駕駛終身禁業條款,影響人民工作權,應適度檢討。

交通部路政司科長朱大慶表示,交通部曾委託調查,計程車駕駛犯重罪,出獄後12年的再犯率降為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三,比率已很低。因此新通過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放寬計程車駕駛終身禁業規定,除了觸犯刑法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及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情形外,其他犯罪在服刑期滿後12年內,若未再犯罪,將可重新向警察機關申請計程車執業登記證。

此外,現行汽車駕駛人若聞消防車、救護車、警備車、工程救險車、毒性化學物質災害事故應變車之警號,不立即必讓者,可處3600元罰鍰並吊銷駕照。本次道交條例也修正第45條,若因此致人死傷者,將處6000元以上、90000元以下罰鍰,並吊銷駕駛執照。

(聯合報)
--
青年勞工平均月薪 突破3萬元

青年節將至,勞動部昨公布「十五到廿九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指出,青年勞工現職平均月薪為三萬六○七元,首度突破三萬元,較初就業時平均起薪也增加四千五百五十五元,約六成二青年勞工表示比初次就業時的起薪還高。

勞動部去年十月到十一月期間,調查本國籍十五到廿九歲受雇青年就業狀況,回收有效樣本四○一○份。調查指出,受少子化與高教普及影響,去年青年就業者二一九萬一千人,較十年前減十七萬五千人,其中大學以上學歷者逐年增加,已達五成八六,比十年前增加廿一點七個百分點。

勞動部表示,青年勞工初次就業年齡平均為廿一點四歲,相較十年前,增加了零點四歲,初次尋職時間平均一點八個月,較二○一六年減少零點二個月;有四成七九青年勞工初尋職曾遭遇困難,其中以「經歷不足」占兩成七四最高,其次是「不知道自己適合做哪方面工作」占兩成七三。

踏入職場至今,青年勞工平均做過兩份工作,每份約做一點六年,而現職工作平均年資為兩年,比平均每一工作時間多了零點四年,顯示青年勞工若經歷過磨合期,工作穩定度隨之提升。

不過,調查發現,有三成一四青年勞工因目前工作「待遇太低」、「工作無發展前景」、「工作太累、壓力大」等原因,打算轉換工作,其中以待遇太低為主,占一成四二。

(聯合報)
--
青年勞工平均月薪 首度逾3萬 比初次就業平均起薪多17%,調幅史上最高

勞動部26日公布15至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統計,其中青年勞工現職每月薪資平均為新台幣3萬607元,較初次就業平均起薪增加4,555元、平均加薪17%。這是調查以來平均月薪首度突破3萬元、加薪幅度也是有史以來新高。

勞動部昨公布最新「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針對就業現況,發現受少子化與高等教育普及影響,2018年青年就業者有219.1萬人,較10年前調查減少17.5萬人,其中有大學以上學歷者占比逐年增加,到去年已達58.6%,較2008年時增加21.7個百分點。

隨著高等教育普及,青年勞工初次就業年齡比2008年增加0.4歲,平均21.4歲,初次就業考慮因素以「薪資及福利」及「工作穩定性」為主,分占57.6%及55.8%。

在薪資部分,調查發現,青年勞工現職平均薪資為3萬607元,較初次就業的起薪2萬6,052元、增加4,555元、約加薪17.5%,薪資數據皆創下調查以來新高。有61.1%青年勞工在現職工作上曾獲加薪,其中以「個人在原職務表現良好」、「公司全面調薪」比率較高,分占19.5%、18.0%。

調查也指出,青年勞工從踏入職場至今,平均做過兩個工作,每一工作做了1.6年,而現職工作平均年資為兩年,比平均每一工作時間長0.4年,勞動部解釋,這顯示青年勞工歷經就業市場磨合期後,工作穩定度提升。

但仍有逾三成(31.4%)青年勞工打算換工作,換工作緣因是「待遇太低」(占14.2%最高),其次為「工作無發展前景」(占12.3%),第三則是「工作太累、壓力大」(占7.6%)。

(工商時報)
--
裝假牙未查覺罹舌癌 牙醫被訴

謝姓資深女牙醫幫廖姓婦人做假牙時,見患者口腔潰爛遲未癒合,未安排轉診;廖婦後來到醫院檢查發現罹患舌癌,控告牙醫失職。彰化地檢署認定,女牙醫發現廖婦口腔潰爛到進一步處置,時間超過半年,有違一般醫療常規而有過失,依業務過失傷害罪嫌起訴。

起訴指出,謝姓牙醫師(五十八歲)二○一五年十一月開始幫廖婦擬定製作假牙計畫,隔年七月,女牙醫發現廖婦左側舌頭下緣部位潰瘍,以優碘局部塗敷,接下來三個月廖婦就診十二次,只有齲齒填補、洗牙及固定假牙,病歷上沒紀錄有接受舌頭潰爛的相關處置。

同年十一月,廖婦告訴謝女舌頭不適,謝女再次擦藥並建議她找口腔顎面外專科醫師診治,後來廖婦看診仍表示舌頭疼痛,女牙醫調整假牙或建議她暫時不要配戴活動假牙,直到二○一七年一月才將廖婦轉診到醫院。

廖婦向轉診後的醫師表示,舌頭潰瘍疼痛超過一年,體重因此減輕二十公斤;事後接受手術切除,病理切片確診為舌癌第四期。

女牙醫指出,起初幫廖婦擦藥後未再發現潰爛,認為已好轉才未進一步安排轉診,但檢察官根據醫審會鑑定結果認為,廖婦左側舌頭下緣部位潰瘍是裝假牙後的相同部位,裝假牙雖不是導致舌癌的起始因子,但卻是舌部惡性腫瘤的促進因子;廖婦看診二十多次,女牙醫只有一次建議轉診,從發現潰瘍到處置時間超過半年,導致廖婦罹患舌癌第四期,依業務過失傷害罪嫌起訴。

牙醫遭起訴 醫界:病灶不明顯 牙醫難發現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吳家佑說,牙科處理蛀牙及牙齒矯正,口腔癌由口腔外科處理,兩科專業醫師雖都具備覺察不正常潰瘍能力,若病灶不明顯,有時難以主動察覺罹患屬於口腔癌的舌癌。

高雄長庚醫院義齒補綴科主治醫師何偉宏說,口腔癌症常見的因素有菸、酒、檳榔,因製作假牙而導致癌,臨床上很難找到直接關聯。可以合理推論口腔內反覆破皮可能是引起癌症的因素之一,但也可能患者的癌症早就發生,兩者互為因果,很難認定到底哪一個才是癌症起源。

何偉宏表示,民眾製作假牙初期前一兩周不免有口腔潰爛情形,通常牙醫會不斷調整,讓病人適應,所以牙醫很少在第一時間內會因為患者口腔潰瘍聯想到可能罹癌。

口腔潰瘍未發現長癌 女醫挨告 醫界:難確定疏失

彰化一名廖姓婦女控訴女牙醫未及時發現她口腔傷口一直未癒合,使她未及時發現舌癌病灶,延誤就醫時間,彰化地檢起訴女醫師有違一般醫療常規。對此,牙醫師認為,部分患者癌前病變不明顯,若患者未主動告知近期有不適感,也難以馬上察覺。

牙科處理蛀牙及牙齒矯正,口腔癌症則交由口腔外科處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吳家佑說,口腔外科醫師與牙醫師都具備覺察不正常潰瘍的能力,但患者若沒有抽菸、嚼檳榔等不良習慣,加上病灶不明顯,有時難以主動察覺罹患屬於口腔癌的舌癌。

中華民國口腔顎面外科醫學會理事、馬偕紀念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劉崇基說,舌癌生長的位置可在舌頭的各個方位,包含舌下方、側面、舌腹等,當病變長在舌腹部,一般治療牙齒或安裝假牙過程是不會特別翻動。

劉崇基說,舌癌屬於口腔癌的一種,口腔癌中以頰癌為最多,占所有口腔癌的四成,舌癌則占三成,早期治療的存活率可高達九成。舌癌初期的症狀以小潰爛為主,逐漸向深處侵犯,初期會表現嚴重疼痛、麻木、味覺變化等,大多患者都會有明顯的癌前病變,部分則完全沒有特殊症狀。臨床患者若能主動提出近期不適,可幫助醫師判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聯合報)
--
婦罹舌癌看診未查覺 女牙醫被訴

1名女牙醫為廖姓婦人看診製作假牙,逾半年的診療期間未查覺口腔潰瘍、長期無法痊癒,且體重暴瘦20公斤,直到裝好假牙才將她轉診到大醫院,經檢查廖婦已是舌癌第4期,廖婦不滿提告,彰化地檢署偵結依業務過失傷害罪將女牙醫起訴。

(中國時報)
--
檢察長捲入關說恐被調職 法務部今討論

桃園地檢署檢察長彭坤業被爆料向公訴檢察官關說一件稅法案的認罪協商程序,法務部派台灣高檢署組調查小組赴桃園查察後,擬將彭調往台高檢,法務部今天召開臨時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討論。

檢察長被指涉關說疑案,影響重大,法務部長蔡清祥上周五指示高檢署行政調查,高檢署隨即指派襄閱主任檢察官宋國業、檢察官許鈺茹、周士榆前往桃園地檢署查訪相關當事人,截至目前關說疑雲並未完全釐清。

調查小組三度前往桃園調查,高檢署發言人、書記官長吳怡明昨天說,調查小組針對外界的疑惑都已進行初步調查,「該問的人都已經問過」,還在比對各方說法,並彙整法律意見中。

今天的檢審臨會將不討論關說案「實體」案情,只討論彭是否仍適合擔任檢察長職務,包括他指示檢察官促成協商的行政過程中是否有疏失,以及領導能力等,都是討論面向。

至於彰化地檢署檢察官莊珂惠被控涉性騷擾、國籍歧視等事件,高檢署委託台中高分檢調查結果,認定她未涉及性騷擾,但勘驗現場無錄影錄音、無專業人員在場、沒有急迫性與妥適性,顯有疏失;此外,問案過程中說出:「妳以為台灣人好騙、台灣男人好搞」,還以卷宗摔桌,認定確有不當言詞。高檢署已核定責由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長,依法官法相關規定行使監督權。

(聯合報)
--
創紀錄 NCC對中天新聞台做出七種處分、開罰百萬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27)日重罰中天新聞台百萬元。NCC對單一新聞台做出七種處分,創下歷史紀錄。NCC的處分都將列為換照時的參考,中天新聞台的換照期限將在明年年中進行。旺中集團則派出三個記者在記者會現場砲轟NCC。

中天新聞台在今年2月28日播出中天晨報節目,出現的標題違反了事實查證原則致損害公共利益規定,裁處60萬元罰鍰;又因2月18日新聞報導內容出現「三市長合體天空出現『鳳凰展翅』雲朵」,也因違反公序良俗、事實查證等規定,被罰40萬元。合計兩條未查證新聞共被罰百萬。

另外,去年縣市長大選,中天新聞台因為播出當時的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比例過高,被大批閱聽眾檢舉,NCC今日也公布懲處結果。

針對播出特定對象比率過高部分,NCC委員會指出,委員一致認為製播情形和採訪行為不利民眾常態資訊獲取,妨害知的權益,也跟中天電視台的自律規範不合,依法要求限期改正,若屆期沒有改正完畢,將處罰鍰,並可能要求撤換新聞部主管。

NCC要求中天新聞台應該在公文送到一個月內完成三項改正措施,包括補實具適格性的新聞部各階層人力(包括新聞部總監)、落實104年換照時有關獨立人之聘用時程、專業條件及工作職掌、落實獨立審查人制度。

針對中天新聞台新聞節目的新聞採訪、編審、製播等自律規範與內控機制,及應如何落實事實查證及公平原則,提出檢討並提出改善報告及教育訓練計畫;檢討倫理委員會中的新聞專業背景委員是否足夠,以及落實委員會決議的具體作法。

中天新聞台被NCC處分狀況 創下紀錄

上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強力要求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針對假新聞、不實報導要加速裁決,NCC今(27)日一口氣對中天新聞台提出一連串的處分,包括對中天新聞台的新聞報導,連處分兩次發函改進;因為未查證事實被處兩次罰鍰;並針對去年縣市長選舉期間對韓國瑜的新聞報導比率過高,開出三項限期更正的要求。

NCC對單一新聞台做出七種處分,創下歷史紀錄。NCC的處分都將列為換照時的參考,中天新聞台的換照期限將在明年年中進行。旺中集團則派出三個記者在記者會現場砲轟NCC。

NCC表示,針對中天新聞去年報導特定候選人的新聞,實在收到太多人申訴,今年報導一些新聞又直接引用網路消息未查證。NCC發言人翁柏宗表示,中天自己都沒有落實改善倫理委員會的內容。

(經濟日報)
--
這些神祕年分 台灣為何生育率掉底又上升

台灣生育率是否全球最低,近日成熱門話題,不過學者指出,最怕的已非去年究竟是否最低,而是今年肯定會再低,未來也不樂觀。

台灣生育率 全球掉車尾

儘管台灣生育率目前並非全球最低,但台灣一直高居聯合國2004起列入十大低生育率國家榜,2017年就是倒數第三,僅次於新加坡(0.83)、澳門(0.95)。

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表示,近年台灣結婚率不斷下降、離婚率上升,他憂心今年新生兒人數會比去年18.2萬更低、掉破18萬,讓台灣呈現人口負成長,也就是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帶來更多負面影響,未來也不樂觀。在路上要看到可愛的嬰幼兒,恐怕越來越難。

人口負成長會怎樣?

1.2020年4.4名青壯年養1老人
國發會推估,2020年老年人口達16%,「扶老比」16.9,平均4.4名青壯年扶養1名老人;推估2065年「扶老比」82.9,平均1.2名青壯年扶養1名老人。

2.2026年進入「超高齡社會」
台灣去年已邁入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14%的「高齡社會」,2026年成老年人口占比逾20%的「超高齡社會」。

3.人口紅利將於2027年消失
台灣揮別逾30年的勞動力黃金時期,國力恐下降。

【閱報秘書】人口紅利

工作年齡人口(15-64歲)占總人口比例達三分之二(66.7%),伴隨的經濟成長效應

虎年+金融海嘯 新生兒人數新低

綜觀台灣2000以來生育率,在2000年還有1.68人,高居亞洲四小龍之首、也比歐洲多國都高,但接下來就溜滑梯往下掉,到2010年僅剩0.895。

薛承泰分析,那年是虎年,民間傳說虎年出生的孩子容易帶煞,加上前兩年2008金融大海嘯嚴重影響結婚量,新婚夫妻少、新生兒更少,因此新生兒人數才會到新低點。

百年寶寶、龍寶寶衝生育率

過了虎年,台灣生育率又竄到2011年的1.065,來到2012年的1.27。薛承泰說,當時他任職行政院政務委員,倡議務必從虎年開始鼓勵結婚生育,鼓勵年輕夫婦在民國99年這個「愛情久久」年訂定婚約、生個民國百年寶寶或再下個年度生個龍寶寶,應是生育率竄高原因之一。

另外,政府當時也推動育嬰假、有5歲以下孩子的家庭減免報稅、無工作者帶小孩可每月領取2500元津貼等措施。

政府現在該怎麼做?

薛承泰:政府得繼續鼓勵結婚,並針對已婚者加碼鼓勵再生第二胎,並為年輕人營造好的就業環境、提升薪資、緩解房租壓力等。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祝健芳:繼續推動0至2歲準公共化托育政策,藉由收托單位與政府簽約,讓家長敢放心生養小孩,私托簽約率達88.98%、保母簽約率達75.22%。政策上也加碼育兒津貼,目前育兒津貼或托育補助的發放涵蓋率達79.83%。

國發會:政府已積極推動少子女化對策,營造「0至5歲全面關照」友善育兒環境,希望2030年生育率回升到1.4人。

photo.php (833×782)

(聯合晚報)
--
紫斑蝶遷徙 每分鐘1200隻壓境

紫斑蝶遷徙這幾天達到高峰,前3天天氣陰涼又下雨,雲林縣林內鄉坪頂山區累積大量紫斑蝶等待時機遷徙,26日早上10點半爆量飛出,每分鐘多達1200隻通過國道3號高速公路,估計單日8萬多隻,也是歷年來在林內鄉監測到的最大量。

一日約8萬隻

林內鄉21日首度傳出每分鐘770隻遷徙量的喜訊,接著3天鋒面來襲,飛抵林內鄉中繼站的紫斑蝶都在山谷休息,林內鄉公所23日舉辦賞蝶活動,一隻都見不到。

累積3天等待放晴又高溫遷徙好日的大量紫斑蝶,26日早上9點多約每分鐘100多隻,10點半突破每分鐘250隻。好戲在後頭,10點40分紫斑蝶大軍抵達,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人員忙著計數,估計1分鐘多達1200隻過境!

台灣紫斑蝶生態保育協會副理事長陳瑞祥表示,1周前南部就傳出有大量紫斑蝶飛出,推估已到達林內,氣候不佳蝴蝶不飛,26日爆量飛出,直到中午12點多都還不斷飛出,總量約8萬隻。

國3封道讓蝶

「天空整個都是,黑壓壓一片,很多!」陳瑞祥表示,26日氣溫高於25度甚至達到30度,累積3天的蝶量,協會也預估會有爆量,備妥各種攝影及記錄器材,但看到一下子那麼多也嚇一跳,是他這幾年在林內看到最多一次,根據南部的蝶況消息,到清明節林內鄉都還會有。

26日上午10點50分,國道3號林內段北上252公里進行外側車道封閉,讓道於蝶,直到下午1點,通過量降到每分鐘250隻以下,外側車道重新恢復開放。

(中國時報)
--
降血壓藥問題多 消基會批政府輕忽

高血壓患者須長期依賴降血壓藥控制病情,今年2月起,市面上的降血壓藥開始爆出疑似含有致癌物質,雖然衛福部在檢測後表示藥品沒問題,但消基會仍痛批衛福部未做好把關,讓民眾無所適從,消基會呼籲,食藥署應全面要求藥品經檢驗後不得含有致癌物質才可販售。

須長期追蹤

消基會表示,降血壓藥事件從2月開始接二連三出包,藥廠雖自主檢測出引入問題原料藥並主動通報,但業者販售時未經嚴格檢驗,雖然後來檢測合格,但過程中民眾已恐慌停藥,造成身體傷害,不僅浪費藥品資源還增加往後的醫療負擔。在此過程中沒做好把關的食藥署,應負起最大責任。

雖然美國食藥署已公告問題藥品含致癌物質的量在安全範圍內,且在人體尚無致癌證據。但消基會認為,多數有毒物質都要在人體內累積一段時間後才會產生傷害,因此建議,服用過問題批號藥物的民眾,應辦理定期且長期的篩檢,並與其他未服用到問題藥物批號的對照組比較,了解罹癌比例是否偏高。

此次降血壓藥事件,也反映在當今全球藥廠的削價競爭下,藥廠為了降低製藥成本,紛紛引用中國或印度的原料藥,品質更容易有問題。對此,政府應更要去管控藥品原料來源與製程的安全性。消基會呼籲,食藥署應全面要求藥品經檢驗後不得含有致癌物質才可販售,並比照行政院的「食安五環」,儘速建立藥品的「藥安五環」,以高標準維護國人用藥安全。

爆發前難檢測

針對降血壓藥疑慮,衛福部食藥署解釋說,這批有問題的降血壓藥,世界多國都有引進,然在事件爆發之前,這些致癌物質都沒有辦法去檢測,事件也就沒爆發出來,台灣也是在進口這些降血壓藥品之後,國際上才爆出致癌物質的存在。

食藥署指出,在這波事件過後,其中兩種致癌物質的檢驗方式已被研發出來,就目前檢測,國內降血壓藥品都未含有可疑物質,全數合格。而消基會把致癌物質來源的矛頭指向中國等地藥廠,但他們認為,雖然藥物原料確實來自這些地方,但並不能確定致癌物質的來源也是同地,仍待後續追蹤。

(台灣醒報)

國際

美承認戈蘭高地屬以國 再度挑動中東敏感神經

美國總統川普繼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後,前天再度不顧國際的反對聲浪,宣布戈蘭高地為以色列的領土,成為第一個承認以色列擁有戈蘭高地主權的國家。與以色列爭奪戈蘭高地主權的敘利亞痛批,美國此舉是對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公然侵犯」。美國盟邦土耳其、加拿大也都紛紛表示,不會跟進美國的作法。

川普在前天簽署的總統宣言中表示,「以色列於1967年控制戈蘭高地,以捍衛其免於外部的威脅。今天,伊朗和包括黎巴嫩真主黨在內的恐怖團體持續以戈蘭高地作為攻擊以色列的可能發動地點,……基於這些獨特的情況,承認以色列的主權涵蓋戈蘭高地是適當的。」訪美的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atanyahu)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幕,興奮地對川普說:「以色列從未有像你這麼好的朋友。」

聯國認沒國際法效力
以色列1967年與敘利亞交戰時奪取戈蘭高地,但在川普前天簽署總統宣言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擁有主權,聯合國安理會甚至在1981年12月通過決議,認定以色列併吞戈蘭高地沒有國際法上的效力。不過,川普前天卻向媒體表示,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擁有主權的想法在他心中「醞釀已久」,而且「數十年前就該這麼做了」。
敘利亞外交部前天發表聲明表示,「堅決反對」美國的舉動,認為這是對敘利亞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公然侵犯」。黎巴嫩外交部也強調,「戈蘭高地是敘利亞阿拉伯人的土地,沒有任何決定能夠改變,也沒有國家能夠透過將土地所有權從一國轉到另一國,來重新審視歷史。」敘利亞外交部一名人士直指,川普的舉動只會讓美國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敵人,「使得這個地區,以及全世界,很容易陷在危險之中。」
不僅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俄羅斯、阿拉伯國家聯盟群起反對,就連與美國同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美國盟邦,也相當不以為然。土耳其外長卡夫索格魯(Mevlut Cavusoglu)在推特表示,「美國再度漠視國際法。這項決定絕對無法使以色列的併吞合法化。」加拿大外交部則在聲明中說:「加拿大不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永久控制,加拿大長期以來的立場仍然不變。……國際法不允許透過武力併吞他國領土。」

為拉抬以國總理選情
川普上台後,不斷挑動中東區域穩定的敏感神經,他在2017年12月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一改美國長達70年的立場,為本就緊張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關係火上加油。去年5月,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正式從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基地」恐怖組織當時透過影片表示,川普此舉揭開「當代十字軍的真實面貌」,籲穆斯林對美國發動聖戰。外界懷疑,川普選在此時再對以色列示好,可能意在拉抬納坦雅胡的選情,讓深陷貪腐醜聞的他贏得下月9日的艱困選舉。

戈蘭高地爭議 Q&A
Q.爭議何時開始?
A.以色列和敘利亞1967年交戰,以色列佔領原屬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大部分土地,之後還將以色列人遷入
Q.戈蘭高地的重要性?
A.除涉及國家主權,此處還是約旦河的源頭,是重要的用水來源,以、敘爭奪戈蘭高地另有水權因素牽涉其中
Q.有何戰略地位?
A.戈蘭高地位處以色列、敘利亞、黎巴嫩之間,敘利亞或伊朗不時會從戈蘭高地向以色列發動攻擊,此為彼此相互攻擊的埋伏地
Q.美國何時改變立場?
A.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美國政府立場偏向以色列,川普上周四已在推特發文稱,承認戈蘭高地是以色列領土的時候到了

LA19_003.jpg (639×640)

(蘋果日報)
--
川普簽文告 承認戈蘭高地屬以國

美國總統川普二十五日於白宮簽署總統文告,公開承認以色列一九六七年控制至今的「戈蘭高地乃以色列的一部分」,正尋求連任的以國總理納坦雅胡,在場見證這個歷史性時刻。由於此宣示打破國際社會長期共識,立刻引發各界強烈反彈,敘利亞譴責這是「明目張膽的侵略」,包括美國盟邦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科威特、土耳其與加拿大都表示反對,聯合國則重申會遵守安理會決議,即以國兼併戈蘭高地「無效且無國際法效果」。

以色列從一九六七年第三次中東戰爭軍事占領至今的戈蘭高地,國際始終公認乃敘利亞領土;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一九八一年更一致通過四九七號決議,要求以色列國會撤銷當年「戈蘭高地法」賦予以國治權的併吞式做法。

但川普二十一日透過推特預告,「過了五十二年,是美國全面承認以色列主權及於戈蘭高地的時候了,這對以色列及區域穩定而言,具有關鍵戰略及安全的重要性!」就在二十五日納坦雅胡訪問白宮時,川普親自簽署文告,納坦雅胡則讚揚川普,「以色列從沒有比你更好的朋友」。

川普在文告中強調,伊朗和如真主黨等多個恐怖組織,讓戈蘭高地成了攻擊以國的「潛在進攻地」;也因「此一獨特情況」,承認戈蘭高地為以色列的一部分,有助以國自衛。美聯社點出,文告強調「獨特情況」,顯然是為了避免讓兼併克里米亞半島的俄羅斯得以援引。

美波灣盟邦譴責
駐有美軍的波斯灣四國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科威特,二十六日齊聲譴責美國,沙國警告美國此舉「將傷害和平進行並影響區域穩定」。國際特赦組織視此為「川普政府違反國際法與共識的另一件不負責任魯莽代表作」。

納坦雅胡因巴勒斯坦聖戰團體「哈瑪斯」對以國發射長程火箭,緊急縮短訪美行程,趕回國內。「哈瑪斯」二十五日再度從以國封鎖的加薩走廊射出火箭,估計至少有三十枚;以色列軍方二十六日展開回擊,發動十五次空襲,轟炸了哈瑪斯情報總部與領導人哈尼耶的辦公室。以國並開放南部主要城市的民防設施供民眾避難、取消運動賽事、停止大眾運輸系統。

(自由時報)
--
戈蘭高地屬以色列…川普簽了

美國總統川普廿五日在白宮簽署文告,正式承認以色列擁有戈蘭高地主權,推翻美國半個多世紀來的中東政策。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在場見證這個歷史性之舉。

以色列在一九六七年「六日戰爭」攻占敘利亞的戈蘭高地,此後宣稱這個地區早已完全融入以色列,且堅持必須控制這個戰略要地,以防範伊朗及敘利亞的攻擊。

川普說,以色列控制戈蘭高地已五十二年,現在是美國承認事實的時候。美國是第一個承認以色列擁有戈蘭高地主權的國家,其他國家都認為戈蘭高地是以色列的占領區。

川普此舉讓內唐亞胡在下個月的激烈選舉前獲得另一項重大的外交勝利。內唐亞胡對川普說:「以色列從來沒有比你更好的朋友。」

他列舉川普上任以來的連串行動:退出伊朗核子協定、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以及把美國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

內唐亞胡說,川普的決定承認兩重歷史正義:以色列在正當的自衛戰爭贏得戈蘭高地;猶太人在戈蘭高地的根源可追溯到幾千年前。

但敘利亞痛斥美國「公然侵犯」其主權和領土完整,並稱美國是阿拉伯人的「主要敵人」。黎巴嫩說,戈蘭高地是「敘利亞阿拉伯」領土,美國的決定違反國際法並破壞和平展望。

一些美國盟友也表示反對。加拿大說,國際法禁止以武力兼併土地,因此加拿大不能承認以色列永久控制戈蘭高地。英國和法國也表示仍然認為戈蘭高地是以色列占領區。

土耳其和俄國批評美國漠視國際法,可能升高中東緊張情勢。

(聯合報)
--
美承認以對戈蘭高地主權 敘要求安理會緊急會商

敘利亞今天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針對美國承認戈蘭高地為以色列領土的決定召開緊急會議。

儘管聯合國決議要求以色列撤離戈蘭高地,美國總統川普昨天仍簽署命令,宣告美國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這一戰略要地的主權。

根據法新社記者看到的信件,敘利亞駐聯合國使節團要求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法國安排緊急會議,「討論戈蘭高地敘利亞占領區局勢,及一個常任理事國最近公然違反安理會相關決議的舉動」。

敘利亞22日寫了另一封信敦促安理會維持要求以色列撤離戈蘭高地的決議。

安理會明天將開會,討論延長駐紮在戈蘭高地緩衝區的聯合國脫離接觸觀察員部隊(UNDOF)的任務期限,預計屆時將討論到最新危機。

(中央社)
--
報復火箭毀民宅 以色列空襲加薩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前天放棄美國總統川普為他準備的白宮晚宴,臨時縮短訪美行程趕回國,直奔國防部討論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交火的下一步,因為再過2周就是以色列國會大選,他不能讓砲火繼續下去,拖累執政黨的選情。

以巴緊張情勢加劇
以色列前天凌晨遭來自加薩走廊的數十枚火箭突襲,特拉維夫北邊1戶民宅遭火箭擊中後,在黑夜中爆出熊熊火光和濃密黑煙釀7傷,是哈瑪斯火箭最深入以色列的一次。以色列南部學校當天因此停課一天,軍隊向加薩走廊邊界集結,並在短短數小時內派出軍機空襲加薩多處建築,包括哈瑪斯總理哈尼耶(Ismail Haniyeh)辦公室和軍事情報總部,造成7名巴人受傷,以巴緊張升至2014年以來新高。
納坦雅胡前天強調,「以色列跟我都不會容忍這種放肆的攻擊行為,我們已做出強力回應。哈瑪斯必須知道,為了國家安全,以色列將不顧一切。」
納坦雅胡過去數月由埃及居中斡旋,跟哈瑪斯談停火協議,甚至允許卡達金援數百萬美元給哈瑪斯政府付公務員薪水,但仍未能讓哈瑪斯停止對以色列開火,飽受朝野批評。

(蘋果日報)
--
報復攻擊!以色列夜襲加薩走廊

以色列廿五日深夜出動戰機空襲加薩走廊哈瑪斯組織目標,一棟建築遭炸彈命中爆炸起火。以色列指控哈瑪斯組織廿五日一早以火箭彈炸毀特拉維夫郊區一棟房舍,造成七人受傷,入夜後還向以色列南部發射卅多枚火箭彈,以軍因此空襲哈瑪斯領導人辦公室等目標報復。

(聯合報)
--
Apple推訂閱 打造原創節目 4大新服務 首創遊戲訂閱吃到飽

美國科技巨擘蘋果公司(Apple Inc.)昨在加州總部賈伯斯劇院舉辦春季發表會,展示全新軟體服務,包括加入雜誌內容的Apple News+、可現金回饋的Apple Card、遊戲訂閱服務Apple Arcade,和影音串流Apple TV+自製內容與Apple TV App和Apple TV頻道的單選訂閱服務。Apple邀名導史蒂芬史匹柏、「水行俠」傑森摩莫亞、「脫口秀女王」歐普拉等好萊塢A咖站台,但台灣用戶短時間內無緣使用Apple News+、Apple Card等服務。

新服務1.
Apple News+新聞雜誌訂閱
首先,Apple News+訂閱服務新增300多個新聞雜誌內容,同時跟《洛杉磯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報社合作可閱讀訂閱內容;為了方便iPhone、iPad數位閱讀,設計成動態封面,視覺效果以圖片做底、文字區塊為輔,更易滑動操作,訂閱每月要價9.99美元(約310元台幣)。

新服務2.
Apple Card信用卡
其次,Apple也與高盛、Mastercard合作,推出Apple Card,最大亮點是每筆消費都有Daily Cash回饋機制,在Apple Store或iTunes等購買Apple商品可獲3%回饋,使用Apple Pay購買任何商品可得到2%回饋,單純使用信用卡購物也有1%回饋,且無上限,同時沒有額外的刷卡費用,預計夏天在美國推行。

新服務3.
Apple Arcade遊戲訂閱
首創的Apple Arcade(遊樂場)遊戲訂閱服務,只改變遊戲消費模式,等於手機遊戲吃到飽,與Google上周在GDC遊戲開發者大會宣布,雲端遊戲串流服務「Stadia」可在雲端玩到電腦單機遊戲仍有差異,但還是能玩到100多個獨家遊戲且可下線玩,預計秋天在150多個國家推出,尚未公布訂閱價格。

新服務4.
Apple TV+影音串流訂閱
Apple發表會超過一半時間在闡述全新的影音串流與訂閱服務,其中全新的Apple TV+包含各種原創節目,預定秋天上線,Apple也推出可依照個人喜愛、可單獨訂閱衛星頻道、網路節目、電視等多種選擇的Apple TV頻道,包括7月上線的Apple TV+和Apple TV頻道,都可在5月上線的全新Apple TV App上使用,訂閱價格尚未公布。

Apple Card亮點 無卡號 用姓名

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發行Apple Card廣受關注,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昨表示,Apple Card是否會來台還不確定,但若要來,就要和銀行合作,或者來設信用卡發行機構。
莊琇媛說,Apple Card在美國是和銀行業(高盛銀行)合作,是否要來台並不確定,但若Apple Card是信用卡,Apple想在台發行Apple Card,可採用兩個方式:一是依照「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規定,需經金管會核准的信用卡機構,才能發行信用卡,例如樂天信用卡。
二是Apple和其他國內信用卡發卡機構合作,就類似聯名卡模式,合作銀行也須依照「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至於Apple Card最大亮點的「無卡號」,銀行局官員說,Apple Card沒有卡號但有姓名,旁邊有一個晶片,相關交易可能都在晶片內,「可能看不到卡號,而不是真的沒有卡號」。官員說,若沒有卡號,交易時會有問題。

《紐約時報》築收費牆 成功轉型

全球數位廣告巿場被社群媒體巨擘臉書、搜尋引擎龍頭Google鯨吞大半,越來越多新聞媒體發現,網站若只憑藉流量帶來的微薄廣告收入,難以為生。美國近年有大量傳統或原生新聞媒體轉向收費訂閱制,築起收費牆8年來數位訂閱營收平均年成長率達46%的《紐約時報》,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成功案例。

推填字及烹飪App
紐約時報公司上月公布,2018年數位產品(包括《紐時》網站及App、填字遊戲App、烹飪App)的付費訂戶逾330萬,較2017年增27%;加上實體報紙,訂戶數達430萬,其中16%來自海外,該公司去年數位營收達7.09億美元(約218.5億元台幣),紐時執行長湯普森發豪語,2025年要讓訂戶增至1千萬名。
已有167年歷史的《紐時》,發展數位訂閱制的營收成長令人驚異,其成功除了優質內容,也歸因於美國政壇混亂起伏、社內原生廣告部門快速成長、行動廣告蓬勃發展等因素。
《紐時》2005年曾推出針對專欄的「時報精選」付費訂閱制,每年收費約1550元台幣,該報知名專欄作家佛里曼曾痛批付費制讓他少了大批讀者,「我感覺和讀者間的連結被徹底切斷」。2年後《紐時》決定結束這項服務,因當時業界普遍認為,免費閱讀帶來的流量,可吸引的廣告收入會遠超過訂閱費用的營收。

超過閱讀量才付費
然而社群媒體興起後,迅速席捲數位廣告巿場。據美國互動廣告協會統計,2017年全球數位廣告巿場成長21%,約2.7兆元台幣,但其中90%成長金額來自臉書與Google,媒體只靠廣告收入,幾乎難以存活。
2011年《紐時》建立付費牆,策略是讓中重度讀者付費,一般讀者每月可免費讀20篇文章,超過才付費;如今每月免費閱讀文章數減為5篇,美國許多地方報或八卦小報的免費文章數甚至只有1至2篇,顯示愈來愈多媒體不再單純仰賴廣告,而是用收費訂閱制自救。
研究訂閱制的丹麥專家漢森(Morten Suhr Hansen)建議,媒體若想效法《紐時》成功發展訂閱制,首先必須將重心放在提高產品品質以吸引訂戶、持續開發訂閱制產品,並努力維護訂戶的忠誠度。

數位訂閱是趨勢 歐美亞7年銷售額增3倍

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推出訂閱服務,號稱「新聞版Netflix」,搶佔市場能否成功有待考驗,但毋庸置疑的是,數位訂閱已是大勢所趨。雲端訂閱平台供應商祖睿(Zuora)近日公布的訂閱經濟指數(SEI)顯示,過去7年,訂閱經濟在歐美和亞洲的銷售額成長逾300%。
為了生存,近年媒體開始修正商業模式,在廣告、訂閱制和分級收費間求取平衡。擁有《紐約客》、《GQ》等多家雜誌的康泰納仕(Conde Nast)上月宣布,要把旗下雜誌所有的文章都納入付費牆機制,部分原因是《紐約客》2014年底推出的計量付費牆頗有斬獲,去年創造約35.4億元台幣營收,3年來成長69%。

英國金融報百萬訂戶
實施付費牆機制多年的英國《金融時報》去年秋天宣布可望提前一年,在今年達成百萬付費訂戶目標。該公司有93萬名付費會員,近80%是數位會員。
許多新創媒體也找到自己的新藍海,維持穩定的財源與營運,例如標榜「解釋性新聞」的VOX 、推出類似推特短圖文的Axios新聞、採純訂閱制的矽谷產業報導The Information,以及長住台灣的科技產業專家湯普森(Ben Thompson)的部落格Stratechery。
免費內容當道,如何讓讀者甘願付費看新聞?來自台灣的矽谷金童祖睿執行長左軒霆認為,只要媒體繼續創造人們想看、願意訂閱的內容,新聞業就會好起來。

(蘋果日報)
--
蘋果轉型軟體供應商 4項新數位服務不叫座

根據彭博報導,蘋果週一發表4項新數位服務,標誌著蘋果將由硬體製造商轉型為軟體供應商的第一步,但這4項服務都有令人失望的元素,不是缺乏細節,就是正式推出的時間還要等,或是功能與其他公司相似,在在考驗投資人的耐心。週一蘋果股價收盤下跌1.2%。

缺乏細節 考驗投資人耐心
蘋果的影音串流訂閱服務Apple TV+和遊戲訂閱服務Apple Arcade將在秋季推出,蘋果並未說明收費多少。而新聞訂閱服務Apple News+缺了多家主流報紙,而且已簽約的報紙可能保留部分內容。

另外與高盛合作推出的信用卡服務Apple Card,所提供的回饋與其他信用卡類似。

推出這4項服務,顯示蘋果意欲成為數位服務的領導品牌是玩真的,而不只是一家販賣高價華美裝置的業者,但這項轉變讓蘋果進入較無經驗的領域。

蘋果執行長庫克是供應鏈專家,花了數年時間與亞洲零組件製造商協商,組裝該公司暢銷產品iPhone。如今他必須把這個經驗複製到好萊塢明星、報紙發行商、銀行以及遊戲開發商身上,但這些合作夥伴有許多不是對與科技巨擘合作更為謹慎,就是早已與網飛(Netflix)、亞馬遜和Google展開合作。

富國證券分析師雷克斯(Aaron Rakers)在致客戶的報告中表示,蘋果推出新的影音串流訂閱服務Apple TV+,給投資人留下更多問題,而非答案。

Chatham Road Partners研究主管吉利斯(Colin Gillis)則說,蘋果的新影音串流訂閱服務不會成為「網飛殺手」,也不會顯著影響蘋果的投資前景。

(自由時報)
--
蘋果新服務搶先看 用戶隱私 滴水不漏

科技進步之餘,資訊安全也成為使用者顧慮的重點,像華為的資訊回傳疑慮、華碩剛發生的資安危機等,都是消費者對網路安全的疑慮,蘋果昨凌晨(美國時間25日)在「2019蘋果春季發表會」一共發表Apple News+、Apple Card、Apple Arcade及Apple TV+等4大全新服務,不僅強調重視用戶體驗,更重視個人的隱私與安全。

發表會一開始,執行長庫克即強調蘋果將以服務體驗為主,以「簡單使用」、「細緻的內容」、「隱私與安全」、「專家的Curation」、「個人化」及「家庭共享」6大重點,發表包括提升雜誌閱讀體驗的Apple News+、專門為iPhone所設的Apple Card服務、Apple Arcade遊戲訂閱服務及原創影劇的全新Apple TV+,特別在每個發表結束後重新強調「不會透露用戶的使用資料予任何人」,也表示用戶使用數據、購買歷史、使用習慣等,都不會有第三方得到該類的個人資訊。

Apple Card靈活用

蘋果今年推出的4大服務雖以訂閱類型的服務為主,APP當中也會有推薦內容予用戶,像有計畫出國而進行搜索的用戶,在Apple News+中即會出現相關文章,方便用戶閱讀。Apple TV+及Apple Arcade也會推薦用戶有興趣的遊戲或影片,不過蘋果多次強調,智慧推薦的功能僅限於該裝置,用戶的個人資訊或閱讀歷史等資訊都不會回傳至第三方如廣告商等,就算以Apple Pay使用Apple Card付款,該資訊也不會外洩;也就是你買過、看過、習慣如何使用等一切資料,僅保留於手機上,確保資訊安全。而且Apple Card與其他支援Apple Pay信用卡的差別是,它更將提供無上限「Daily Cash」現金回饋。

一人付全家用 影視看到飽

付費訂閱服務已經漸漸廣泛起來,今年蘋果推出的Apple News+、Apple Arcade及Apple TV+服務,均以每月付費訂閱為主,而且一反過往,提供1人付費、全家使用的全新家庭分享計畫,可見為了在訂閱平台市場突圍而出,連蘋果都祭出佛心價格搶客。

當中最特別的是Apple Arcade,一次付費即能遊玩逾百款由不少大師製作的原創遊戲,不僅不必再一款一款購買,更沒有遊戲內的課金需求;說到划算,還有全新的Apple News+,更多的雜誌加入其中。蘋果表示,過去如果要閱讀到那麼多類型的報章雜誌,一年可得要花上8000美元,現在只要每月付費9.99美元(約308元台幣)即可觀看所有內容,更不用說全家都能使用以外,還能擁有個人化的推薦功能。

在影視娛樂方面,Apple TV+也同樣推行1人付錢、全家觀看的家庭計畫,不僅能看到蘋果最新的原創劇,更新後的Apple TV更能在同一平台上,觀看如HBO、Showtime等多個付費平台節目,反觀Apple Music至今仍採個人每月150元、家庭每月6人分享共240元的價格,新的服務的確更為佛心。

(中國時報)
--
國會奪脫歐主導權 英首相梅伊被架空

英國首相梅伊提出的脫歐協議遲遲未能獲國會通過,執政威信蕩然無存,國會甚至在前天晚上通過提案,決定由國會主導脫歐進程。此外,梅伊內閣中3名副大臣層級的官員為了在提案中投下贊成票,所以宣布請辭,梅伊政府的辭職人數已累積達到29人。

進行指示性投票
梅伊提出的脫歐協議已兩度遭國會下議院否決,脫歐協商期限也在脫歐協議卡關的情況下,延到了5月22日。執政的保守黨議員萊特溫前天提案將脫歐的主導權交到國會手中,該案最終獲329票支持、302票反對,表決通過。
儘管執政威信頻遭重挫,梅伊前天仍然表示,「我會繼續和國會同僚協商,贏得支持,讓我們能在本周投票(表決脫歐協議),確保脫歐。」國會通過將脫歐主導權交給國會後,梅伊政府未必會遵照辦理,不過在野的工黨黨魁科賓警告,梅伊政府「最好認真看待這項程序」。
另外,英國國會今天進行一系列的「指示性投票」,確認議員真正想要的脫歐前景,選項包括無協議脫歐(硬脫歐)、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甚至繼續留在歐盟。「指示性投票」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有助於確認國會集體的意向,作為協商的參考。

(蘋果日報)
--
英國會 奪下脫歐主導權

英國下議院二十五日以三二九票支持、三○二票反對,通過保守黨議員提出的一項跨黨派修正案,暫時性將脫歐進程的主導權交至國會手中。英國首相梅伊在表決前要求黨員投下反對票,最後卻有三十名保守黨議員投下贊成票,其中三人為投下贊成票而宣布辭去內閣職務。但梅伊政府隨即發表聲明對修正案的通過表示失望,稱其「顛覆英國民主制度的平衡,開創不可預測、危險的前景」。

梅伊表失望 決爭取第三戰
下議院擬於二十七日就撤回《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續留歐盟關稅同盟等脫歐前景,進行一系列「指示性投票」;指示性投票可調查出議員的意見,但結果不具法律效力。英國國會的投票議程,通常由英國政府主導,下議院二十五日奪去脫歐進程主導權的做法極為罕見。三名辭職官員分別是商業、能源及工業策略政務次官哈靈頓、外交部國務大臣柏特、衛生部政務次官布萊恩。英國《泰晤士報》形容梅伊被「保守黨的反叛」所羞辱,英國《太陽報》則稱其是梅伊「屈辱的挫敗」。

梅伊二十五日坦承,她提出的脫歐協議還不足以在當前國會闖關成功,但她仍將繼續努力爭取在本週舉行該版協議的第三次表決。此前,梅伊沒有承諾是否將接納「指示性投票」結果,她警告指示性投票可能表決出「相互矛盾或根本沒有結論的結果」,並為「顛覆民主制度平衡」創下先例。

工黨黨魁柯賓二十五日抨擊梅伊政府是「英國的難堪」,指她提出的協議導致英國無協議脫歐可能性大增,不值得再提交給國會表決,梅伊當局最好「認真看待」指示性投票結果。外界解讀,國會掌控脫歐進程主導權有利「軟脫歐」,歐盟執委會二十五日則持續施壓,宣布歐盟已完成英國無協議脫歐的準備工作。此前,歐盟同意英國將三月二十九日「脫歐日」延後到至少四月十二日;若英國與歐盟順利達成協議,便可在五月二十二日脫歐,否則英國將在四月十二日「無協議」脫歐。

美聯社分析英國政局未來可能走向,包括梅伊被黨內逼宮下台;脫歐派、留歐派再掀國會角力;考慮舉辦「二次脫歐公投」;趕在下月十二日前通過更溫和的脫歐協議,以免「無協議」脫歐可能引發的混亂。

(自由時報)
--
英國會突襲 奪走梅伊脫歐主控權

英國國會下議院廿五日通過一項修正案,實質上剝奪首相梅伊對脫歐進程的主控權,在英國政治史上前所未見。下議院廿六日起將自行針對梅伊的脫歐協議、是否舉辦二次脫歐公投或放棄脫歐等多項提案,進行辯論和表決。

英國憲政慣例是政府控制國會議程,但由於脫歐問題引發嚴重分歧,梅伊的脫歐協議已兩度遭下議院否決;梅伊有意本周第三度提案,但廿五日坦承仍無法取得足夠支持。下議院隨後在廿五日深夜以三二九票對三○二票,通過「萊特溫修正案」,希望能為脫歐僵局找到解決方案,下議院廿七日起將就梅伊脫歐計畫的替代方案辯論和表決。

這些不具強制性的「指示性表決」是為了打破僵局。預料議員將表決維持英國和歐盟現行經濟架構的「軟脫歐」方案,以及無協議脫歐、舉辦第二次脫歐公投甚至放棄脫歐等提案。

這項修正案主要提案人萊特溫是梅伊的保守黨同志。梅伊表明她反對萊特溫修正案,無法保證會遵守後續表決達成的共識。她說,允許議員主導下院議程將造成「不好的先例」,而且「這些表決可能產生無從與歐盟協商的後果」。

但仍有卅名保守黨議員和梅伊唱反調,投票支持該修正案,包括三名內閣次長級官員。由於英國憲政慣例規定閣員不得反對首相決策,這三人已辭去內閣職務。

梅伊的威信所剩無幾,內閣成員公開討論與她看法對立的脫歐政策,逼宮傳聞甚囂塵上,有幾位保守黨議員呼籲她宣布下台日期,部分強硬脫歐派議員提議支持她的脫歐協議,條件是她下台。梅伊已表明,不會領導保守黨參與預定二○二二年舉行的選舉。

英國原定廿九日脫離歐盟,但因梅伊的脫歐協議無法在國會過關,上周她要求歐盟延後脫歐。歐盟同意若協議本周在英國國會過關,可將脫歐日延到五月廿二日,否則英國就必須要求延後更久且參加五月廿三日的歐洲議會選舉,或是在四月十二日無協議脫歐。

梅伊遭架空 脫歐選項重新洗牌

英國國會下議院突然出招搶走首相梅伊的脫歐主導權,英國政府亦形同被架空,局勢更加混亂。法新社報導,英國下議院可能針對幾項脫歐方案進行表決,包括挪威模式或加拿大模式,也可能討論二次脫歐公投甚至取消脫歐,混亂無章的「硬脫歐」是對英國最不利的選擇。

挪威模式

挪威雖隸屬歐洲經濟區(EEA),但未加入歐盟。這表示挪威可享有歐洲單一市場的關稅優惠,但無權參與歐盟政策制定,也必須開放歐盟成員國貨物、資本、服務和人員的自由流動。

若英國循挪威模式,最大好處是倫敦可維持金融樞紐地位,且與歐盟貿易往來一如既往。但批評人士認為,留在歐盟單一市場恐讓英國成為歐盟人質,也違反脫歐「限制移民進入英國」的立意。

加拿大模式

歐盟和加拿大二○一六年簽署「全面經濟貿易協定」(CETA),不僅取消近九千項關稅,且協定內容幾乎涵蓋所有經濟層面,被視為歐盟對外談判貿易協定的藍圖。

不過英國官員認為,仿效歐加協定之外,英國和歐盟談判的貿易協定中,部分產業必須另作規範,如飛航、核能、數據等,尤其是服務產業。

沒有協議

英國若無法在期限內通過協議就脫離歐盟,即為俗稱的「硬脫歐」。屆時英國對歐盟而言地位如同第三國,因為沒有脫歐協議或貿易協定保障,無法享有單一市場待遇,只能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與歐盟往來。

歐盟對第三國的關稅大致不高,平均約為百分之一點五,但汽車課徵百分之十關稅。且英國輸歐貨物必須經過邊境檢查,牽涉北愛爾蘭是否該設實體邊界,影響更巨。

二次脫歐公投

眼見政府和國會在脫歐進程中的混亂,上百萬英國民眾上周末走上街頭,要求二次公投,並增加「留歐」選項。雖然部分議員支持再次公投,但如何舉行、主文為何仍未釐清。多數議員反對為二次公投鋪路的延後脫歐提案,反對黨資淺議員則揚言,不會同意除了公投以外的政府提案。

續留關稅同盟的脫歐協議

此為先前兩度被英國國會否決的脫歐協議,協議允許英國在與歐盟談成新貿易協定前,可續留單一市場與關稅同盟。執政黨保守黨內的疑歐派反對協議中針對北愛的「備案」條款,認為英國仍將受制於歐盟。

取消脫歐

歐洲法院去年十二月判決,英國可在不徵求歐盟其他成員國意見情況下,單方面撤銷脫歐。這恐怕會是英國舉行脫歐公投近三年來,最戲劇化的結束方式。

(聯合報)
--
英脫變局 傳梅伊快下台了

英國下議院25日通過一項修正案,實質剝奪梅伊對脫歐進程的控制權,並將就梅伊脫歐方案之外的替代方案進行表決,以決定如何脫歐。梅伊26日則將召開內閣會議,媒體報導,她屆時可能宣布辭職下台的日期。

國會議員以329票對302票通這項萊特溫修正案(Letwin Amendment),為國會議員要求梅伊追求B計畫選項鋪路。下議院可望在26或27日針對各種選項進行一連串的表決。

英國國會這些不具強制性的「象徵性表決」(indicative votes)是為了打破僵局,找出國會議員同意的解決方案。議員將可表決梅伊敲定的分手協議、英國在歐洲單一市場的會員資格、關稅同盟、無協議脫歐、加拿大式的自由貿易協定、第二次脫歐公投,或甚至放棄脫歐等題議。

路透報導,梅伊仍不放棄讓國會第三度表決脫歐協議的希望,26日將召開內閣會議,有意在27日讓國會再度表決脫歐協議。太陽報則指出,梅伊26日可能宣布她辭職下台的日期;一些疑歐派議員已說,要先選出新領袖負責與歐盟進行下一輪協商,才會支持脫歐協議。

梅伊稍早證實,她的政府反對萊特溫修正案,無法保證會遵守後續表決達成的共識。她指出,允許議員主導下院議程將造成「不好的先例」,而且「這些表決可能產生無從與歐盟協商的後果。沒有任何政府可以簽空白支票,不知道內容就承諾執行。」

但梅伊也坦承,她的脫歐協議仍不足以在國會闖關,她將繼續努力推動在本周舉行第三次表決。但仍有30位保守黨議員投票反對政府立場,包括三位部長級官員在內,分別是負責外交事務的伯特(Alistair Burt)、職掌商業、能源及工業策略的哈林頓(Richard Harrington)、主持衞生部的布賴恩(Steven Brine),他們已辭職。

英脫大限將至,歐盟表示,若脫歐協議在國會過關,期限能延後到5月22日,若沒過關,英國必須在4月12日之前決定下一步。

(經濟日報)
--
梅伊脫歐主導權 遭下議院剝奪

英國首相梅伊面臨黨內逼宮壓力傳聞不斷,如今又遭國會奪權!英國會下議院25日晚以329票對302票通過修正案,決定由國會主導脫歐進程,等於剝奪政府脫歐主控權。表決時,有30名保守黨議員倒戈,甚至有3名內閣官員為了投贊成票而宣布辭職。

下議院可望於27日就不同的脫歐方案,進行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指示性投票」,以找出議員真正想要的脫歐走向,選項包括無協議脫歐、舉行2次脫歐公投,以及撤回里斯本條約第50條,繼續留在歐盟。

梅伊對下議院的決定感到失望,認為不單打破民主體制的平衡,更會對英國的未來帶來危險及不可預測的影響。梅伊表示,她不見得會遵從議員後續表決結果,「在不知道結果之前,沒有政府能開『空頭支票』」。她還表示議員主導下院議程,將會開了不好的先例,而且這些表決可能產生無從與歐盟協商的後果。

工黨黨魁柯賓說:「政府的做法是一個可悲的失敗,下議院現在必須找到一個解決方案。」英國媒體形容下議院從梅伊政府手中奪取脫歐主導權的情況,前所未見。英國脫歐部長巴克利曾表示,如果議會控制了脫歐進程,那麼後果可能是提前大選。

為了讓英國能在5月22日脫歐,梅伊必須在本周讓國會通過脫歐協議,不過她下午對國會議員表示,目前她的脫歐協議在國會取得的支持,仍不足以讓協議在國會闖關成功,她將繼續努力推動在本周舉行第3次表決。

工黨影子內閣脫歐大臣施凱爾推文說:「首相又遭逢一次屈辱的挫敗,她已經失去對黨、內閣,以及對脫歐的掌控。議會成功反擊,掌握了決定下一步的機會。」梅伊遭逼宮的傳聞甚囂塵上。據說梅伊24日會見脫歐派議員時,議員要求她設下台時間表,她則說如議員投票通過脫歐協議,她就辭職,但雙方沒有協議。

(中國時報)
--
習採購空巴 歐盟不買帳 德法喊話「希望有更公平的貿易關係」

4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歐洲藉「大撒幣」試圖各個擊破的策略,引發歐盟核心國家緊張!繼此前與義大利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後,習近平前天再對法國祭出高達1兆元台幣的300架空中巴士大單,試圖拉攏法國。但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並不買帳,在昨天的中、法、德與歐盟領導人四方會談中,直接向習喊話,要求尊重歐盟整體性,希望有更公平的貿易關係。

豪擲上兆買300架
習近平前天與馬克宏展開正式會談前,先以鉅額訂單試圖收買人心,除豪擲300億歐元(約1.04兆元台幣)向空中巴士購買290架A320與10架A350外,包括法國電力公司(EDF)、法國工業集團法浮(Fives)及法國貨櫃航運公司CMA CGM集團,也分別獲得中國企業10到12億歐元(約348億至418億元台幣)不等訂單。
種種示好舉措,與中國率先停飛美國波音737 MAX客機,甚至考慮將該型飛機排除在對美貿易採購清單之外的作法大相逕庭。
然而習近平在法國「大撒幣」卻未如在義大利般順利,馬克宏在訂單落袋後與習近平展開會談時,一方面雖主張建立「歐洲與中國的堅定夥伴關係」,但同時強調「這種關係必須建立在『強有力的多邊主義』以及『公平與平衡』的貿易基礎上」,暗示法方對中國「一帶一路」政策下,不論是「撒錢收買」或「債務陷阱」都感到疑慮。
除中法雙邊會談外,馬克宏昨還特別邀請德國總理梅克爾、歐盟執委會主席榮克與習近平展開四方會談,儘管四方都同意讓中國與歐盟關係從過去的競爭對手走向更強的多邊體系,但馬克宏提醒習近平應「尊重歐盟的整體性」,梅克爾也坦言,歐洲樂意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中有更多角色,但必須在「貿易互惠」的前提下合作。

巴黎地鐵誤植頭銜
為歡迎習近平到訪,巴黎地鐵部分車站暫時關閉,然而地鐵公司透過官方推特公布關站消息時,竟將習近平頭銜誤植為「中華民國總統」,令不少網友傻眼。

(蘋果日報)
--
習近平撒錢訪歐 歐洲領袖覺醒戒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訪歐,風光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另豪氣下訂300架飛機,不過法國、德國及歐盟領袖卻接連當面表達建言,顯示面對中國霸權,歐洲開始覺醒。

習近平3月21日起展開歐洲行,不過在習近平一系列風光訪問各國之際,各項評論也紛至沓來,與義大利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後,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以不直接批評義大利方式,表示「若歐洲聯合行動會更好」。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Macron)則說,希望「一帶一路」是一條雙向道路。

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受訪更直言,一些國家如果以為與中國做生意能得到比較多好處,將對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感到驚訝,而且醒來時才發現自己依賴中國,並警告,中國並非自由的民主國家,「只顧眼前的利益,會比原來預料還早嘗到苦果」。

習近平這次訪歐行出現相當特別安排,26日馬克宏邀請梅克爾及歐盟執委會主席榮科(Jean-ClaudeJuncker)到巴黎,3人擺出歐盟聯合陣線與習近平會面,4巨頭罕見一起同台針對歐中關係發表談話。

這場4巨頭會面被視為真正一場最高決策者的「歐中高峰會」,歐洲陣線雖然一方面強調重視與中國合作,另一方面也當著習近平的面頻頻表達不滿。

馬克宏表示希望與中國共同打造一個更公平、更均衡的多邊貿易架構,「我們必須透過行動來展現合作比對抗好,透過敞開比關閉門戶能贏得更多」。

梅克爾說中國與歐洲貿易投資需提供更多「互惠」,但「我們有點難以看到互惠所在」。

榮科說歐中是戰略合作夥伴,也是競爭對手,呼籲中國,對歐洲企業的開放標準,應與歐洲對待中國公司相同。

此外,由於中國採取分而治之策略,對部分歐洲國家透過貿易投資獲取對歐洲政治影響力,此外與義大利的「一帶一路」合作也遭來裂解歐洲疑慮,馬克宏重話表示:「沒有人是天真的,我們尊重中國,決心進行對話與合作,但我們希望主要夥伴尊重歐盟的統一及其所擁有的價值。」

這麼多領袖對習近平當面指教,似乎顯示面對中國霸權,歐洲開始覺醒。

習近平3月21日起展開歐洲行,陸續到訪義大利、摩納哥及法國。23日在義大利期間簽署達70億歐元的「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義國成為第一個擁抱「一帶一路」的歐盟創始國和7大工業國集團成員國,受到各界矚目。

24日在摩納哥期間,摩納哥電信公司(MonacoTelecom)將與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要把摩納哥打造成「5G智慧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完全覆蓋5G的國家,在美國封殺華為之際為中國5G進行大幅公關宣傳。

25日至26日在法國訪問期間,中國與空中巴士簽訂一紙約350億美元的大合約,購買290架空巴A320和10架A350飛機。

(中央社)
--
習近平送利多 下單300架空巴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法國總統馬克洪於當地時間25日第2度會談。兩人在愛麗榭宮會談並簽署總價約400億歐元,涵蓋能源、食品等領域15項合約,包括陸方採購300部空中巴士客機,價值約300億歐元(約台幣1兆638億元)。

雙方簽署15協議當中最受矚目的是,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向空中巴士集團購買300架飛機。這項交易包括290架A320客機和10架A350客機。其他協議還包括,法國巴黎銀行、Eurazeo PE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創立規模10億歐元的基金;法國電力與中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簽訂價值10億歐元合約,在江蘇修建海上風電場。

習近平24日訪法先與馬克洪在尼斯碰面,25日抵巴黎,兩人再度會晤。習近平重申,雙方要落實好「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合作示範項目。大陸剛頒布《外商投資法》,將繼續大幅放寬市場准入,歡迎更多法國企業赴陸投資興業,也希望法方為大陸企業在法投資提供公平、開放、非歧視待遇。

馬克洪表示,法方願同陸方加強航空、航天、核能等領域合作,對接法國「未來工業計畫」和《中國製造2025》。法方願積極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張加強歐盟互聯互通戰略同「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此外,當天習近平還與馬克洪、德國總理梅克爾及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舉行圓桌會議。習近平指出,即使陸歐有不同分歧及一些競爭,亦是良性競爭,強調合作大於競爭。

馬克洪認為,歐盟與大陸的競爭,不能令世界貿易體制瓦解或出現政治孤立主義,法方期望與大陸建立更公平及均衡的多邊貿易框架。梅克爾則盼歐洲在大陸一帶一路倡議中扮演積極角色。

(中國時報)
--
習近平訪歐突破大 法、美都批義國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義大利、摩納哥、法國等3個歐洲國家,爭取到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並與法國簽署了金額高達數百億美元的大量雙邊協議,被視為是此行的重大突破,但義大利之舉,卻遭美國、法國批評,後續問題猶待觀察。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評論文章指出,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是習近平的雄心壯志,目標是藉由「新絲路」把亞洲與歐洲聯繫的更緊密,尤其是要帶動中國欠發達的西部地區發展,堪稱現代史上規模最大、最具野心的外交及經濟計畫之一。

西方疑慮一帶一路

西方的先進工業國家對「一帶一路」有種種疑慮,擔心國家主權受傷,也擔心會因為借貸金額太高而無法如期償還,不但背負鉅額債務,甚至可能不得不讓中國大陸的力量進入本國。澳洲即是因此而拒絕「一帶一路」。如今習近平到訪之際,與義大利總理康提簽署備忘錄,使義大利成為7大工業國(G7)之中第一個加入此一倡議者,意義非比尋常。

接下來的法國之行,習近平與法國總統馬克宏簽署多項協議,但是馬克宏不同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反倒是批評了義大利。

康提承受不小的壓力,這個壓力來自義大利政府內部的成員、來自其他歐盟國家,也來自美國。但是康提堅定認為「一帶一路」有利於義大利的發展、建設。如今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使中國的力量進入地中海地區,得以與奧地利、匈牙利、捷克等國更緊密接觸,具有戰略意涵。

義國貸款是誘餌

不少人問,義大利有4個港口將因為「一帶一路」而大幅度更新,然而更新之後,營運、管理的具體工作如何?中國大陸的角色如何?目前都不清楚,所以康提內閣成員有人公開反對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

義大利,還有其他國家,之所以有人反對加入「一帶一路」,是因為擔心北京當局其實是以貸款為餌,真正的目的是擴張國家實力。他們質疑,一旦財務狀況欠佳的國家無法償還貸款,事態會如何演變?是否中國接手?若干西方國家的人士認為,自己的國家財務狀況還不錯,不會出現這種狀況,但為避免助長中國氣焰,所以還是不加入為宜。

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後,中國將參與多個項目的建設,包括衛星、金融、農業、天然氣、鋼鐵、以及提升雙邊貿易。面對反對聲浪,康提告訴國會,他之所以如此決定,最主要的考量是如何平衡外貿,因為目前的外貿情勢實在不樂觀。

馬克宏言行不一?

康提並說,這項協定並沒有法定約束力,所以義大利仍保有很大的彈性。在法國,習近平與馬克宏簽署了15項商業協定,總價值為美金636億元,包括能源、運輸、金融等,還有300架「空中巴士」公司生產的民用飛機。

然而,就在上星期五,馬克宏還說,「讓中國公司購買歐洲的基礎設施是戰略錯誤」,並且強調歐盟國家必須團結以應對「諸如中國、俄羅斯、我們的夥伴美國這些巨人」。事隔幾天,馬克宏的作法不同於他的說法,而且雖然沒有加入「一帶一路」,但仍然同意與中國「在某些國家合作投資」,作為一帶一路的墊腳石。

此外,法國也希望在非洲議題方面與中國合作,因為北京當局在非洲經營多年,而法、中兩國在非洲並非戰略競爭關係,應可在安全、教育、基礎設施、發展等方面合作。

總之,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不但法國批,美國也批得厲害,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稱義大利此舉「讓中國的掠奪行徑變得合法,且不會給義大利人民帶來福祉」,讓習近平的突破變得尷尬無比。

(台灣醒報)
--
「歡迎來到愛丁堡」 英航班機飛德國搞烏龍

一班原定從英國倫敦飛往德國杜塞道夫的英航客機,前天因機長收到錯誤的飛行計劃,竟在蘇格蘭愛丁堡降落。機上乘客直到聽見機長廣播說「歡迎來到愛丁堡」,才驚覺天大錯誤。

疑誤用前日飛行計劃
每周都要搭機到杜塞道夫上班的24歲女乘客庫克說,當機長宣布班機即將抵達愛丁堡時,每個人都覺得他在開玩笑,她隨即詢問空服員,機長是認真的嗎?機長隨後請要到杜塞道夫的旅客舉手,結果大家都舉手了。庫克說:「機長告訴我們,他完全不明白怎麼會這樣,這是史無前例,他們正在研究該怎麼辦。」
乘客庫克表示,英航飛機在愛丁堡停了2個半小時,才飛往德國杜塞道夫。她抱怨:「之後的旅程相當使人洩氣,馬桶塞住、零食也沒了、機艙又悶。」
英航說,該班機的機師並沒有迷路,因為他們接到的飛行計劃目的地就是愛丁堡。該班機前一天最後一趟是來回倫敦與愛丁堡,懷疑有人誤將前一天的飛行計劃用於隔日航班。英航正在調查飛行計劃出錯的原因。

(蘋果日報)
--
缺合身太空裝 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喊停

美國國家航太總署(NASA)二十五日證實,由於國際太空站(ISS)的可用太空裝,每個尺碼(M、L、XL)目前僅有一件可及時備妥,原訂二十九日執行的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任務,改由一名女性太空人搭配一名男性太空人共同執行。國際太空站自一九九八年啟用至今,已執行二一四次太空漫步任務,但都是由全男性或男女搭配的團隊執行。

原訂由兩名女性太空人柯克(Christina Koch)、麥克林(Anne McClain)共同執行任務,但麥克林二十二日執行太空艙外任務時,發現M號太空裝更為合身,而非平常所穿的L號。由於柯克也是穿M號,但國際太空站僅能在二十九日備妥一件M號,NASA遂決定改由柯克搭配男性太空人赫格(Nick Hague)共執任務。

根據NASA官網,現役三十八名太空人中,有十二人為女性。美國太空人據點、德州休士頓詹森太空中心(JSC)發言人狄恩(Brandi Dean)表示,為因應在微重力下生活時身體的改變,每個太空人在太空環境下穿的太空衣尺碼可能也會改變。由於沒有受訓環境可全面模擬微重力的出艙活動,太空人可能發現自己偏好的太空裝尺碼,在太空環境中有所改變。

(自由時報)
--
反掠奪! 中資抽貝加爾湖水 全俄大示威

在科技、軍事、貿易等領域,中國和俄羅斯向來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針鋒相對,堪稱「最佳拍檔」。不過,今年初以來,中國於貝加爾湖畔建廠抽水一事,在俄國鬧得沸沸揚揚,二十四日甚至掀起全國性示威。據報導,中俄「官熱民冷」的氛圍逐漸形成,中國投資所潛藏的隱憂,已激發俄國民眾的警覺,對中國的觀感也每況愈下。

中國「貝加爾湖公司」投資兩千一百萬美元,由旗下俄國公司AquaSib在世界儲量最大的淡水湖、被列聯合國世界遺產的貝加爾湖南岸建廠,抽取湖水製成瓶裝飲用水,八成將銷往中國和南韓。然而,一月動工後,已有逾百萬人在網路連署要求停工,社群網站Instagram的專門帳號也吸引近十七萬人追蹤,終促使伊爾庫茨克州法院和政府先後下令停工。

儘管當局重新調查計畫審核過程是否違法,以及是否有環保方面的疑慮,但民間抗議聲浪從未歇止。二十四日,伊爾庫茨克市、新西伯利亞市,甚至莫斯科等逾五十座城市的民眾走上街頭,要求總統普廷阻止中資在貝加爾湖建廠,以保護當地生態和森林資源。在前一日「俄羅斯共產黨」發起的反政府集會上,也出現相同的反對聲浪,更有該黨高層痛批當局「出賣國家自然資源」。

除環保因素外,俄國民怨的根本原因,在於中資得以長驅直入。據中國商務部統計,中國對俄投資十年來增加近九倍,在一七年達到一三八億美元,顯示雙方商業合作頻繁且密切。然而,中資有三分之二鎖定取得礦產、漁業和農業等,讓依賴這些資源的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民眾,感到自身權益受到侵損,直言中方是「假投資之名、行土地掠奪之實」。

中資長驅直入西伯利亞 搜刮農漁礦產
除大量砍伐樹木破壞原始森林外,中資向俄方承租數十萬公頃荒地,並在貝加爾湖畔大舉購地,興建飯店招待中國觀光客等,都使俄國民間擔心中方企圖併吞土地,或將其改造為中國一省。況且,遠東地區人口僅八三○萬,毗鄰的中國三個省卻有九千萬居民,俄人擔心假以時日,中國將主導該區的經濟和人口結構。

(自由時報)
--
歐盟廢除夏令時間 2021年起各國自由決定

歐盟立法機構歐洲議會26日投票通過,廢除實施多年的夏令時間(又稱日光節約時間)制度,2021年起讓成員國自行決定是否延續夏令時間制,但提醒必須做好規畫,以免引發金融混亂。

去年歐盟執委會提案廢除夏令時間,經過公眾諮詢,高達八成四的歐盟民眾贊成廢除。回覆歐盟諮詢者有460萬人,其中七成來自德國。歐盟成員國的芬蘭民眾2017年發起請願,逾7萬人要求政府廢除夏令時間。

歐盟理事會主席榮克說:「歐盟法律獨裁決定歐洲人每年調兩次時鐘,這並非好事,必須停止。成員國應自行決定要採行夏令或冬令時間。」

決定留在夏令時間的歐盟國家,將於2021年3月最後一個周日進行最後一次調時鐘。採用冬令時間者,最後一次調時鐘則是2021年10月最後一個周日。

夏令時間最早源自節約能源的想法,以充分利用夏季的長日照時間。歐盟自2001年開始實施,每年3月最後一個周日將時鐘撥快一小時,10月最後一個周日撥慢一小時。其他實施夏令時間國家還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澳洲與紐西蘭部分地區。

支持夏令時間者認為,依據季節的日照長短變化調時鐘,作息可以更符合自然;但反對者認為,缺乏證據支持夏令時間能有效節約能源,且每年調兩次時鐘也很麻煩。歐洲議會議員去年初要求檢討夏令時間的必要性,研究顯示,睡眠不足導致勞工生產力降低,調整時鐘影響睡眠 習慣,進而發生健康問題。

歐盟最大貿易夥伴中,俄羅斯、中國大陸和土耳其都未實施夏令時間,廢除可減少時差的混亂,有利貿易順暢。

(聯合報)
--
格陵蘭「冰河之王」體積回增 專家:別高興太早

NASA一項新研究發現,格陵蘭一座快速融化冰河的體積再度增加,這座巨大冰河與全球海平面上升息息相關。2012年起,雅各布港冰河(Jakobshavn glacier) 每年消退長達3公里,變薄多達40公尺。過去幾年NASA經空拍任務發現,它又以約相同的速率增長回復,但科學家警告,這只是暫時現象。

專門研究格陵蘭海洋融化項目的NASA冰河學者哈森達(Ala Khazendar)表示:「2016年至2017年期間,NASA兩次的任務中,我們發現冰川前端增厚了30米,等於是一年增加一百英尺,2017年到2018年間也是如此,與2016年2017年相比,冰河的增長已經延伸到上游,所以它(冰河)還在繼續增長。」

「這讓人感到驚訝,畢竟我們都習慣這個失控的氣候。」身兼丹麥地質考察員以及格陵蘭冰河氣候科學家的波克斯(Jason Box)說道:「好消息是這代表它融化得沒有想像中快,但不表示冰河停止融化了。」

《每日郵報》報導,波克斯說,雅各布港冰河可稱是格陵蘭島上最重要的冰河,因為它釋放出北半球最多冰體,「對整個格陵蘭而言,它就是國王。」

對於冰河回增原因,哈森達認為:「北大西洋水域的週期性降溫可能影響到冰河。」研究員表示格陵蘭冰河的出海口:迪斯科灣(Disco Bay)的海水比幾年前降低了華氏3.6度。

雖然這是暫時的「好消息」,但從長遠來看並不妙,因為研究結果顯示,海洋溫度影響冰河融化或生成的程度遠比想像更大。

倫敦帝國學院的教授斯格特(Martin Sieget)表示:「冰河不會在陸地上融化,只會在海中融化,因此如果海中有熱能使冰融化就會導致冰河減少,但如果海中的熱能不足以讓冰河融化那麼可能會發生相反的情況,冰河會前進並變厚。」

哈森達表示,格陵蘭島附近的海洋溫度就像一台自全球暖化發生就開始緩慢上升的手扶梯。但北大西洋的溫度變化,就像在手扶梯上突然向前或向後跳了幾階,就這樣不斷重複循環,每一次的週期都會對冰河造成不同的影響,導致冰河的消長完全遷就於海洋溫度的變化。

哈森達的結論是,冰河的增長終究是曇花一現,海水溫度暫時降低,才會導致目前看到的情況,但從長遠來看,海水溫度終究會升高,冰河的融化只會更糟糕。

(聯合報)
--
只有40秒挽救 失事波音機師…與死神拉扯20回

波音新型737 MAX-8客機在短短五個月內連摔兩次,先是印尼獅航一架737 MAX-8起飛後墜海,接著衣索比亞航空同型機也是起飛不久就失事。初步調查顯示,機上裝設的防失速自動系統是兩起事故的潛在原因,而在波音對該機型進行的最新模擬測試中,發現機師若遇上獅航班機那樣的機件故障導致防失速系統異常動作狀況,只有40秒機會之窗將系統解除來以避免空難。

紐約時報報導,機師在737 MAX-8的模擬駕駛艙中,設定了去年秋天印尼獅航失事前的危機情景,測試發現,一具感應器失靈就啟動了防止失速系統,自動將機頭下壓。

近幾天參加測試的2名人士透露,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機師們只有很短的時間來解除系統,避免飛機向下俯衝無法挽救。即便調查仍在繼續,但這項名為「機動性增強系統」(MCAS)的自動防失速裝置,仍是這兩起波音墜機事件的調查焦點。

機長失事前 還在匆忙翻手冊

MCAS的設計號稱幾乎不會出錯,但上述兩人指出,直到在模擬器上駕駛737 MAX飛機,參與測試者才了解該系統對飛機的強大影響。除了感應器出問題外,獅航失事班機機師操作這套系統的訓練非常有限,機長在失事前幾分鐘才匆忙翻閱技術手冊,試著了解發生什麼問題。

參加這場非公開測試的3位匿名消息人士表示,波音料將默認MCAS有問題,並更新軟體來讓機師更能控制該系統,降低系統誤啟的可能性。

按照目前設計,有些操作程序可解除MCAS。若系統開始將機鼻下壓,機師可透過拇指位置的一個開關來扭轉這個動作,這是遇到這類情況的典型反應,這麼做能讓機師延長40秒的緩衝期,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執行其他操作避免墜機。

完全解除 得做完4步驟

若要完全解除系統,機師還必須關掉2個開關,這將關閉一具讓系統控制飛機俯衝的馬達,然後駕駛還需要轉動一個轉盤來改正已經發生的問題。在模擬飛行中,遵照這個程序的機師成功關閉了系統並安全降落,但這是因為他們比失事獅航班機機師更了解系統如何運作,而且事先知道系統將被啟動,才能順利將其關閉。

若機師沒有及時反應關閉故障系統,一切可能就為時已晚。在獅航空難中,機師曾使用拇指開關20多次來嘗試關閉MCAS系統,但即便如此,系統仍持續運作將機頭下壓,這很可能是因為感應器數據錯誤所導致。飛機最終墜入爪哇海,機上189人悉數遇難。

「失事機師 甚至不知有這系統」

曾駕駛波音737的航空安全顧問考克斯指出,獅航失事班機機師使用拇指開關,很有可能把拯救飛機的40秒期限延長至數分鐘,但要診斷與解決問題,時間恐仍不足,尤其是獅航機師對該系統並不了解,「解決這個問題的時間有限,而且獅航這組機師甚至不知道這個系統存在」,因為這是737 MAX機型才有的新系統。

MCAS啟動3次 俯衝就無法挽救

根據MCAS系統目前的設計,該系統啟動後動作會持續10秒,然後暫停5秒,再持續動作10秒。參與模擬測試的人士說,依獅航失事班機遭遇的情況,MCAS系統只要啟動3次,就會讓飛機面臨無法挽回的俯衝失事,因此包括暫停時間,獅航機師只有40秒的機會之窗挽救飛機。

3位消息人士透露,波音的軟體更新將讓MCAS必須獲得兩具感應器數據才能啟動,避免因一具感應器故障而錯誤啟動。此外,這項更新還限制系統在多數情況下,只能啟動一次,避免系統將機鼻壓低到機師狂拉控制桿都難救回的程度。

(聯合報)
--
藝術界印第安納瓊斯 找回失竊20年畢卡索名畫

被譽為「藝術界印第安納瓊斯」的荷蘭藝術偵探布蘭德(Arthur Brand),最近找回20年前在法國南部海濱沙烏地阿拉伯酋長遊艇上失竊的一幅畢卡索畫作「朵拉瑪爾肖像」,市值2500萬歐元(約台幣8.7億元)。

布蘭德說,他已於本月稍早把這幅1938年的畫作交給保險公司。

朵拉瑪爾是畢卡索的情婦,這幅畫曾掛在畢卡索家中,直到畢卡索1973年過世,後來輾轉到了沙國酋長、億萬富豪阿布杜拉馬利克手中。1999年,酋長的豪華遊艇停靠在法國南岸昂蒂布鎮時,這幅畫失竊,當時市值700萬美元。酋長祭出高額賞金,但法國警方毫無線索,外界曾以為畫作恐將永遠失蹤。

2015年,布蘭德首次聽到風聲說,「船上偷走的畢卡索畫」在荷蘭,「通常作為抵押品,一度出現在毒品交易上,四年後出現在軍火交易中」。

布蘭德花了幾年時間,經過幾次困境,才終於確定那幅畫就是朵拉瑪爾肖像。

他開始放出風聲說,他在找這幅畫,10天後,就有兩個中間人把這幅畫用床單和黑垃圾袋包好,來到布蘭德阿姆斯特丹家門口。

(聯合報)
--
再見調幅!日本廣播業者申請停播AM電台

由廣播業者組成的「日本民間放送聯盟」(The Japan Commercial Broadcasters Association)27日向主管機關總務省反應,因入不敷出,希望2028年能夠停播調幅電台(AM radio),試驗性做法是2023年先在某些區域停播調幅電台。

共同社報導,許多電台業者難以支撐同時維持調頻和調幅電台。但如果只剩下調頻,有些聽眾可能得重買收音機。調幅電台在某些區域也比調頻更有效,尤其是在災區,所以業者建議總務省允許在部分區域維持兩者並行。

(聯合報)
--
能源需求增 全球碳排惡化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去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升至歷史新高,原因是經濟強勁及極端氣候導致能源需求激增,且需求主要由化石燃料滿足,再生能源仍力有未逮,使全球距離減碳目標愈來愈遠。

IEA表示,去年能源需求增加2.3%,為2010年來最大增幅,且主要由化石燃料滿足需求,使去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攀抵史上最高的331億噸,年增1.7%,為2013年來最大增幅。

IEA署長畢羅(Fatih Birol)表示,去年能源需求的增幅「非比尋常」、「令很多人意外」,也使全球距離減碳目標更加遙遠。

根據IEA,儘管全球努力降低碳排放,但隨著燃煤、石油、天然氣的需求增強,使去年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增加。

印度、美國、中國是去年碳排放增加最多的國家,分別增加4.5%、3.1%及2.5%,這三國合計占全球能源需求成長的近七成。歐盟及英國去年的碳排放量則下滑。

不尋常的氣候形態也導致能源需求上升、排碳量增加,因為炎暑必須使用更多冷氣,嚴冬又推升取暖的需求。

再生能源發電量去年成長約7%,仍跟不上激增的能源需求。

(經濟日報)
--
美國頁岩油擴產行動 卡關

由於美國原油庫存預料將進一步下滑、加上委內瑞拉緊張局勢升高,再度燃起市場對供應的疑慮,國際油價26日盤中漲逾1.5%。產業人士透露,美國頁岩油衝刺產量的行動正遭遇技術與財務上的難題,可能減緩產量擴張步調。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警告,若俄羅斯派兵到委內瑞拉,美國不會「坐視不管」,推升委內瑞拉的緊張局勢;俄國在委國約有100名駐軍。

在此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持續減產、美國上周原油庫存預料將進一步下滑,且市場對全球成長的疑慮稍微緩和,都支撐油價。

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5月期貨26日盤中漲2.5%,報每桶60.30美元,倫敦布蘭特5月原油期貨也漲1.5%至每桶68.23美元。德國商銀分析師指出,目前需求疑慮似乎並非市場的主要考量,投資人反而再度聚焦於緊俏的供應局勢。

美國最大原油服務供應商史倫柏格與哈利波頓25日表示,美國與加拿大的客戶今年調降支出的幅度將達雙位數,展望比原先黯淡。

油價在去年底大跌後,美國原油產量已超越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產量達創紀錄的每日1,210萬桶,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但產業開始撙節支出,顯示產量擴張步調無法長久延續。頁岩油業者Devon能源公司將裁員約三分之一,計劃將員工總數從當前約2,500人,減少至1,700人。

除了財務限制,技術難題也引發市場擔心原先預估的部分原油產量無法實現。例如史倫柏格執行長吉布斯賈德指出新開發的「子井」與老油井「母井」相互干擾問題,若子、母井距離太近,子井產量會遠低於母井,但若太遠,原油鑽探業者最終可能把油留在地底。

石油貿易商托克集團(Trafigura)預估,布蘭特原油價格今年可望維持在每桶66到67美元,明年將漲至70美元,執行長盧科克25日表示:「我們溫和看漲油價,現在市場較穩定且接近合理」。

(經濟日報)
--
歐盟祭出新著作權法 谷歌、臉書頭痛

歐洲議會通過一項著作權改革法案,為作家和藝術家提供更多的創作權和收入保障,但有批評者認為,此一措施恐對美國科技巨擘造成深遠影響。

歐洲議會26日表決新著作權法,以348票同意、274反對通過,另有36人棄權。新著作權法重點在於迫使谷歌、YouTube和臉書等網路領導企業必須就刊登內容取得版權證明,並負起違反著作權法規定內容的下架責任。

該項修法於2016年就開始推行,點燃臉書、谷歌及藝人與媒體業者等正反陣營的激戰。部分人士批評,此舉扼殺網路自由和創造力。法案目前尚待歐洲理事會批准,若順利通過將於2021年正式生效。

谷歌尤其對修法抨擊最為強烈,因為新法威脅其YouTube的影片分享服務與谷歌新聞平台的商業模式。

法國長期以來支持翻新著作權法,以保護歐洲藝術產業。法國文化部長弗易斯特(Franck Riester)說,這是藝術家、記者、歐洲企業和公民的重要勝利。他說,「歐洲全面且堅定地參與數位革命,同時保留其文化主權」。

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的發言人指出,該措施為歐盟試圖收回數位領域控制權的一部分。

(聯合晚報)
--
歐盟通過新版權法 衝擊谷歌臉書

歐洲議會周二(26日)就版權改革法案進行表決,結果在348議員支持下強勢通過,新版權法案料將對谷歌(Google)與臉書(Facebook)等科技大廠的商業模式帶來深遠的影響。

歐洲議會周二就新版權法案進行表決,結果同意票數為348票,反對票數274票,另有36人棄權。

新版權法的重點在於迫使如YouTube與谷歌等網路大廠必需有就刊登內容取得版權的證明,並負起將違反著作權法規定的內容下架的責任。

版權法改革一案在歐盟政府與歐洲議會間造成嚴重分歧,德國反改革法的團體過去一個月來屢屢表達抗議,主要訴求是此舉阻礙網路自由。

新版權法案仍需經由歐洲理事會批准,若順利通過將於2021年正式生效實施。

版權法修法於2016年就開始推動,並點燃臉書、谷歌與推特,以及藝人與媒體業者等正反陣營的激戰。

谷歌尤其對修法抨擊最為猛烈,因為新法威脅其YouTube的視訊分享服務與新聞搜集平台Google News的商業模式。

歐洲議會通過新版權法後,谷歌表示新版權法已較舊版有所改善,但仍有導致法律不確定性的疑慮,以及對創意產業帶來衝擊。

谷歌的發言人指出,「重點在於一些細節部份,未來在落實新法上,我們也期待與決策官員、出版商、創意作家與版權所有人共同合作。」

歐盟現行版權法是20多年前制定的,修法是為了讓法律更符合現今數位時代的需求。

(工商時報)
--
高通、蘋果訴訟戰 裁決各打一巴掌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26日公布兩項高通與蘋果糾紛的裁定,雙方各獲一勝。

26日稍早,ITC法官麥克納馬拉(MaryJoan McNamara)裁定,蘋果侵犯高通一項省電技術專利,並建議禁止進口若干舊款蘋果iPhone。麥克納馬拉的建議將由ITC全體衡量,ITC預定7月做出終裁。

蘋果稍後在ITC另一案的裁定獲勝。去年一位法官裁定,蘋果侵犯高通專利,但26日遭ITC推翻。

麥克納馬拉的裁定公布後,高通股價收盤上漲,蘋果則下跌。不過,第二項裁定公布後,高通和蘋果盤後股價走勢反轉,高通跌、蘋果漲。

這兩案是兩家公司遍及全球爭訟逾兩年的80個訴訟之一。高通尋求對iPhone實施進口禁令,以便在技術許可談判中占據更有利地位。

蘋果在上述兩案均否認侵權,並指責高通想盡辦法要把唯一的美國對手逼出市場,如此一來,將有礙第五代行動通訊(5G)發展。

(聯合晚報)
--
潘斯宣示:美國2024要重返月球

美國副總統潘斯(Mike Pence)26日在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宣布,美國太空人將於2024年年底重新踏上月球。

潘斯在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美國太空和火箭中心表示:「這是當前美國政府宣布的政策,美國將在五年內將太空人重新送上月球。」

未加速向國會爭取預算 能否實現存疑

不過,川普政府未加快速度向國會要求NASA預算,外界不禁懷疑NASA該如何完成這項遠大目標。

潘斯呼籲NASA改變方向與文化,華府對於太空發射系統(SLS)和獵戶座太空船(Orion)的進展一再推延感到挫折。太空發射系統為大型運載火箭;獵戶座太空船可將太空人送到近地軌道之外的月球,甚至最後到達火星。

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在太空委員會表示:「我有信心我們能夠在2020年首次發射SLS,最後讓載人太空艙環繞月球。」

NASA目前設定獵戶座太空船在2023年首次載人飛行,但在2028年前不會在月球降落。目前太空總署計畫建立一個環繞月球的「匝道」小型太空站,太空人可往返於該太空站和月球表面。不過潘斯認為這個時間表不夠好,他有更好的計畫。

負責打造獵戶座太空船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6日發出聲明表示,該公司願意協助太空人在2024年前登月,但「匝道」可能會不夠完善。

潘斯與批評者指出,美國前總統甘迺迪1961年宣布阿波羅計畫,一直到1969年阿波羅11號任務登月成功僅用八年時間。潘斯表示:「我們也和我們最惡劣的敵人競爭:自滿。」

潘斯表示,NASA署長已研擬計畫重返月球。不過,這項計畫能否在2024年年底完成仍未可知。

(聯合晚報)
--
美5年內要登月 NASA隨政治起舞?

美國副總統彭斯高喊重回月球,呼籲美國太空總署(NASA)得趕進度在5年內送太空人再登月!副總統彭斯日前表示,為了因應與現階段的緊張局勢,美國需要在與中國的太空競賽上取勝,因此5年內盡快送上太空人登月是刻不容緩的。對此,專家看法不一,部分支持者認為,美國的確擁有這些技術,推前登月計劃並非難事,但部分人士反對NASA隨政治力量起舞。

美、中太空競賽

根據《CNET網》報導,彭斯日前的演講特別提及全球緊張局勢,他認為,中國也已經把野心投入登月,為了力壓對手一籌,NASA應該全力支持,將目前原訂的2028年登月改成2024,爭取在5年內重回月球。

美國對於太空競賽絲毫不陌生,但彭斯要求說,過往10年的登月計劃都是依靠俄羅斯火箭將美國太空人送上軌道,但未來盼能通過SpaceX、波音及NASA自己設計的新太空船來完成,他盼望「未來全球下一位登月的男性太空人與首位女性太空人都是美國NASA的,並且是由美國土地發射、美國自行研發的火箭乘載。」

學者看法不一

網路新聞《QUARTZ網》則報導,彭斯這項要求在學界正反說法不一,支持投入太空競賽的學者包含美國航太局的天體物理學家伯恩斯,他表示,現在的航太技術發展與60年代不同,當時如果高喊盡快登月,那只是一種口號,但現在美國的確有相關的技術,若能順便達到「透過太空技術」威嚇競爭對手,為何不嘗試?

但一般認為,NASA配合彭斯所言的機率不算高,因為反對者之一就是NASA局長布萊恩斯丁,他認為,美國的確可以在短期內登月,但用處就僅僅是證明比其他國家都快,「若為了短期任務、或是與政治有關的任務,花費高額資金並影響到長期規劃,那無異於殺雞取卵。」

目前並未有消息指出美國是否全力進行登月計劃,但局長布萊恩斯丁曾說到,NASA正努力推行SLS火箭計畫,並要求國會暫時取消後續投資計畫,因為在首枚火箭完成前,投資其他技術是緣木求魚(意即優先完成火箭再說)。

(台灣醒報)
--
納粹二戰竊取名畫 將歸還猶太收藏家後代

法國領事館今天發表聲明說,納粹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占領法國時期從藝術收藏家史洛斯(Adolphe Schloss)家中偷走的一幅畫作,將歸還史洛斯在紐約的後代。

這幅荷蘭畫家科尼克(Salomon Koninck)1639年的作品「削羽毛筆的學者」(A Scholar SharpeningHis Quill),是當時住在巴黎的猶太人史洛斯所擁有的荷蘭作品重要收藏之一。

聲明指出,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幹員協助下,歸還儀式將在4月1日舉行,地點在法國領事館,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和猶太社群代表將進行見證。

史洛斯收藏約333幅畫作在二戰期間放置於法國南部,後來遭納粹攫取。

(中央社)
--
地球高燒不退 德國去年創138年來最暖一年

德國氣象局(DWD)今天表示,2018年是德國最暖一年,同時創下持續數個月的乾旱紀錄。

法新社報導,德國氣象局在聲明中說,去年全年平均氣溫達攝氏10.5度,創下歷史新高。

聲明說:「這是氣象局有氣溫紀錄138年來,最暖的一年。」

德國去年氣溫高於攝氏30度的日子多達20天,打破2003年的19天紀錄。

去年夏季長達74天,較2003年多出12天。夏季定義為氣溫在25度以上。

德國氣象局氣候專家杜其蘭德(ThomasDeutschlaender)警告:「如此炎熱的夏天與大氣壓力加劇有關,對敏感體質者的健康有害。」

去年降雨量極少加上夏季氣候炎熱,對農作物造成嚴重破壞。

水位驟降癱瘓萊因河(Rhine)的水上交通,迫使船運業者暫停服務,以免船隻擱淺。

根據聯合國,過去4年是全球氣溫紀錄史上最熱的時期,還說這是「持續長期氣候變遷的明顯跡象」。

許多氣候社運人士抓住機會,敦促德國政府儘快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2020年前將排放量減至較1990年少40%。

德國政府在去年6月發布的年度氣候保護報告中表示,溫室氣體排放量預期將較1990年減少32%。

(中央社)
--
印度2018二氧化碳排放增幅 全球最高

國際能源總署(IEA)最新報告指出,印度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前一年增加4.8%,全球最高,超過另兩個排放大國中國和美國,主要是因為能源消費量增加。

「印度人報」(The Hindu)今天引述IEA發表的「全球能源和二氧化碳狀況報告」(Global Energy &CO2 Status Report)表示,印度2018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22.99億噸,比前一年成長4.8%,而美國和中國在同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成長3.5%和2.1%。

報告說,印度與美國和中國占全球能源需求成長的近70%。

在印度總理莫迪積極推動「來印度製造」(Makein India)等各種經濟發展政策下,「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指出,由於對電力、運輸和工業方面的能源使用量激增,導致印度201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前一年增加4.8%。

根據印度對「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ited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所做出的承諾,印度2030年根據經濟發展所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將要比2005年的排放水準要低。

印度也承諾,到2030年,要有40%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所安裝太陽能發電容量達到100百萬瓩(GW)。

新德里智庫「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Policy Research)研究員哈里希(Santosh Harish)表示,IEA報告提醒印度當前的挑戰,但不特別令人驚訝。印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在增加,這完全在預期之中。

哈里希認為,面對IEA這份報告,印度不應該恐慌,相反地,對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所做出的減排承諾,更應加強努力達成,並積極執行當前的減排措施。

(中央社)
--
軍方撥10億美元 建美墨邊牆

美國總統川普的「通俄門」危機才剛解除,代理國防部長夏納翰25日晚間通知國會,他已授權撥款10億美元,用於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牆。先前執政烏雲籠罩的川普,本周似乎走起了好運,令川普的長子小唐納忍不住歡呼:「耶誕節提早來報到了!」

小唐納歡呼耶誕節提早到

五角大廈在一份聲明中稱,夏納翰「授權美國陸軍工兵團開始執行一項10億美元的計畫,以支持國土安全部、海關和邊境巡防隊」。這些資金將用於修建91公里長的美墨邊境牆、改良道路以及其他方面。

據夏納翰給國土安全部部長尼爾森的一封信,國防部將把資金用於亞利桑那州尤馬(Yuma)和德州艾爾帕索邊境沿線5公尺高的邊境牆。而這是川普總統先前宣布國際緊急狀態令,繞過國會取得邊境築牆經費後,首個部門提撥資金。川普政府曾表示,計畫在未來某個時候再撥出15億美元。

民主黨議員反對資金轉移

此舉則遭致民主黨籍國會議員的強烈反對。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下屬的國防與軍事建設小組、退伍軍人事務小組及其他相關機構的所有民主黨籍議員,向夏納翰發送了聯名信,反對將10億美元軍事反毒資金用於修牆。他們在簽名信中表示,「我們強烈反對資金轉移,同時也強烈反對國防部在未獲得國會國防委員會許可的情況下進行資金轉移,這同時也違反了國防部撥款本身的相關規定」。夏納翰26日將前往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預料將面臨民主黨籍議員的強烈質詢。

美國眾院和參院最近先後通過決議,叫停川普總統為取得建造邊界牆所發布的國家緊急狀態令。川普15日首度在任內動用否決權,封殺國會兩院決議,維持緊急狀態令。民主與共和兩黨分別在眾院及參院掌握過半席次,但兩院都不大可能取得推翻總統否決權所需的2/3多數。

麥卡錫稱否決權不會被推翻

眾院預定26日表決,尋求推翻川普的否決權。眾院少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卡錫則在受訪時預告,「總統在眾議院將沒問題。否決權不會被推翻」。聽聞此消息,川普長子小唐納

25日晚間推文稱,「聖誕節本周提早來報到了!」

特別檢察官穆勒對「通俄門」結案報告摘要24日公布,不但川普本人妨礙司法部分被裁定證據不足,小唐納及川普女婿庫許納等家人全都逃過一劫,未遭到「通俄」起訴。這可能也是小唐納推文慶幸的原因。

(中國時報)
--
通俄門結案 川普揚言揪幕後黑手

通俄案報告是否公布,在25日成了兩黨角力焦點;白宮聲稱川普總統樂見對外公布,但參院民主黨提案隨即遭封殺;報告指他沒有與俄羅斯勾結後,川普一改過去激烈批評的態度,反過來讚揚穆勒正直高尚,可是同時威脅要報復「幕後黑手」。

紐約時報報導,穆勒調查報告已促使共和黨反守為攻,要求深入調查當初散播「通俄門」傳言,以及一直在煽風點火的人;參院司法委員會主席葛理漢已誓言將撥開層層雲霧,揪出始作俑者。

川普宣稱穆勒的報告完全證明他的清白,他贊成公開更多報告內容,但痛斥這項調查是可怕的「虛假故事」,「我們絕不能再讓別的總統碰到這種事情。」

對白宮有意展開報復的傳言,川普也不忘火上澆油地說:「有些人做了很惡劣的事情,出賣國家。我們經歷了發生惡劣事情的時期,這些人絕對會受到調查。」

白宮新聞祕書桑德斯說,總統不在乎公布穆勒報告的任何內容,所有國人現在也都知道根本沒有什麼勾結,沒有妨礙司法,證明了總統完全清白。

不過,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25日提出一項決議,要求公布穆勒的報告,但遭參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封殺;眾院六個委員會民主黨籍主席則聯署致函司法部長巴維理,稱四頁摘要結論不夠,要求4月2日以前提供完整報告。

消息人士也透露,穆勒及其團隊三周前即通知巴維理,稱不會對川普是否妨礙司法做結論;當時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也在場,而他與巴維理都表示驚訝。

這可能是巴維理在接到穆勒報告僅48小時,就認定「總統沒有妨礙司法」的一個原因;批評者指責巴維理結論太草率,可是消息人士的說法顯示,他至少三周前就知道情況。

目前川普的發言人、律師和共和黨行動派在電台、電視和網路發動鋪天蓋地的攻勢,要求調查歐巴馬政府官員和司法部圈內人。

他們宣稱前總統歐巴馬的一些圈內人和其他民主黨人,把與俄國勾結的說法當作武器,「現在應該讓他們負起罪責。」前聯邦調查局長柯米、前司法部長林奇、前情報總監克拉卜,以及其他一些前任和現任政府官員都成為箭靶。

副總統潘斯表示,「許多民主黨人和媒體分子的胡亂指控」令人髮指;一名白宮高級助理則說,「調查那些調查者」是公平之舉。

川普紐約另有案子 前律師與檢方合作殺傷力更大

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通俄案」調查結案之後,川普總統或許有著雨過天晴的感受,自認完全洗刷冤屈,但他的法律波折其實根本還沒落幕,其中最大威脅則來紐約聯邦檢察官。

紐約聯邦檢察官與州檢察官手邊各自都有與川普、川普陣營有關的調查案件正在進行中,部分政治觀察家指出,這些案件對川普的潛在殺傷力,絲毫不輸穆勒的「通俄案」調查。

前任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柯特爾(Patrick J. Cotter)便說,紐約聯邦檢察官與州檢察官正在調查的案件,都是「非常真實且非常重要的」。他說:「如果你是川普的話,從某種程度看來,這些案子感覺上會比通俄調查有著更大的威脅。」

曼哈頓聯邦檢察官正在調查的刑事案件當中,包括了川普就職委員會是否涉嫌貪污,以及川普前任律師柯恩(Michael Cohen)幫川普付給婚外情對象的「封口費」。遭控違反選舉獻金法的柯恩,去年已經認罪。

川普還面臨紐約州檢察長詹樂霞(Letitia James)的調查。詹樂霞不久之前針對柯恩證詞展開民事調查,希望釐清川普是否如柯恩所言,向金融機構申請房地產開發建案貸款時,對於個人身家財產灌水吹噓,並以相同伎倆企圖爭取低利貸款來收購職業美式足球聯盟NFL水牛城比爾隊(Buffalo Bills)。

另外,紐約州政府主管單位,目前也在了解川普是否曾經提供不實資料給保險公司。

今年2月間,柯恩赴國會作證時表示,對於目前正在調查中與川普有關的案件,他都與檢察官保持「經常聯繫」。對於紐約州內的各種調查案件,川普多次以基於政治動機的騷擾做為回應。

政治觀察家指出,訂於今年5月就要入獄服刑的柯恩,可能私底下提供了更多資料給調查人員。而柯恩在國會作證時也表示,他知道與川普有關的其他「不當情事」,只是不必公開談論,因為「內容涉及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現在正在調查的案件。」

(世界日報)
--
川普政府改變立場 要全面廢除歐記健保 兩黨重燃戰火

川普政府25日毫無預警地再度對「可負擔健保法」(Affordable Care Act,ACA)開鍘,向紐奧良聯邦上訴法院提交文件,要求全面廢止俗稱「歐記健保」的法律;若歐記健保遭全面廢止,可能導致2000萬人喪失醫療保險;原本已由民主黨獲勝的這項政治議題,也將重燃戰火。

由司法部提交上訴法院的文件只有短短兩句話,內容指稱,在國會廢止有關「強制投保」否則罰款的不受歡迎條款後,政府同意應該宣布「歐記健保」違憲 。

此立場明顯有別於去年在國會占領先地位的共和黨聲明;當時他們表示只會取消強制投保,並不打算廢除該法的其他部分。

此立場也與稍早政府向較低層級法院提出的主張不同;當時政府主張應該廢除的是:對已有健康問題者的聯邦保護以及對老人、病人的保費設限。

眾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表示,這項轉變顯示共和黨「說一套,做一套」。 她說:「共和黨在競選時的確說過他們不會破壞已有健康問題者的福利,結果他們不但上法院要求廢除該條款,還要求將整個法規都廢掉。」

她說:「這正是我們與國人談個明白的機會,如果整個ACA被廢除,成年子女可以納入父母保險範圍至26歲等等受歡迎條款,也都會消失。」

由德州和一群共和黨領導的州提出的廢除歐記健保案,眼看將一路打到最高法院;德州聯邦法院法官奧康納(Reed O`Connor)去年12月裁定歐記健保違憲,民主黨領導的州已就此案向紐奧良第五美國巡迴上訴法院提起上訴。

最高法院曾兩度維護歐記健保,認為完全廢除ACA,可能讓2000萬人沒有保險;其中包括1200萬名經由Medicaid擴大保險的低收入人群,以及1100萬名向HealthCare.gov和州營保險市場購買補貼性私人醫療保險的人。

但部分共和黨人說,川普政府的「廢除和取代」方案,會向各州發放補助金,各州可以自己開辦健保計畫。

不過,在2017年國會有關廢除歐記健保法的辯論中,無黨派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共和黨的替代計畫將導致民眾大幅保險損失。

另闢戰場…川普突襲 要全面推翻歐記健保

在川普政府突然改變立場,透過司法部向紐奧良聯邦上訴法院上訴,要求全面推翻俗稱為歐記健保(Obamacare)的可負擔健保法(Affordable Care Act,ACA)的次日,國會民主黨人在眾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主導下迅速應戰,26日提案鞏固歐記健保,顯示健保將再度成為大選主戰場。

川普總統眼見通俄案檢察官穆勒調查報告未傷到自己,迅速將焦點轉向健保,25日透過司法部上訴,圖以司法手段全面推翻俗稱為歐記健保,並聲稱共和黨「將成為健保黨」。

「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26日前往國會會晤參院共和黨人之前強調,共和黨將在健保議題占上風;川普發推文說:「共和黨將成為『健保黨』!」

國會民主黨人卻早已動起來,26日上午舉行閉門會議,並於下午提案降低既有疾病民眾透過歐記健保的就醫成本。

波洛西在眾院民主黨人提案前對媒體說:「共和黨人曾說,他們在選舉時沒要降低既有疾病病人的權益,現在又說要廢除整個ACA,這其實是我們向美國民眾說明的機會。他們言行不一,口口聲聲說要保護既有疾病病人,然後就上法庭說要推翻整個ACA。」

民主黨人在去年期中選舉之所以大勝,就是因為主打健保並宣示以法律保護既有疾病病人,26日更再進一步推出其他健保法案。本案是由擔任眾院民主黨團主席的紐約州聯邦眾議員傑佛瑞(Hakeem Jeffries)提出,他指控共和黨人「突擊美國的健保」。

華郵則報導,民主黨新科聯邦眾議員拉希妲‧特萊布(Rashida Tlaib,密西根州)在26日上午閉門會議中疾呼,需要持續調查川普,惟同黨支持意見有限。

眾院民主黨領袖霍耶(Steny Hoyer,馬里蘭州)與傑佛瑞都指出,民主黨需要集中下一波立法議程的焦點,在健保之外還有薪資平等法案,以及因應中西部農民的水災損失等。

傑佛瑞在會後表示,就像在去年11月期中選舉一樣,健保仍將是2020年大選的決勝點。

他說:「川普的司法部再一次攻擊美國的健保,而我們提案將擴大健保納保範圍,在此同時川普的司法部卻想毀掉上百萬美國人的健保,這是做不到的!」

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arles Schumer)當天也提到,民主黨人一直認為健保等議題,比通俄案調查的任何發展都更重要。

(世界日報)
--
IS殘部伺機而動 反抗軍籲設國際法庭

IS雖已潰敗,但仍有許多殘留部隊須處理。美國支持的反抗軍「敘利亞民主軍」在敘利亞拘留了許多IS的殘餘勢力,其中除了敘利亞人,還有其它加入IS的外國人。反抗軍希望國際可以針對這些「戰犯」,設立國際法庭並讓當地盡早脫離IS魔爪。

叛軍組成複雜

根據《BBC》,一位反抗軍官員表示,敘利亞民主軍在攻下IS最後的據點巴格霍茲後,發現了至少1千名外國籍的軍人,他們分別從50個國家來投奔IS。由於各國對於該國國民都有管轄權,且國際法明文規定不可任意處置戰俘,敘利亞民主軍希望國際可以協助解決剩餘IS戰犯。

美國總統川普對敘利亞戰事告一段落表示欣慰,但他也強調剩下的IS殘部在當地仍是重要的安全威脅,根據美國官員目前的情報,可能還有1萬5千到2萬個武裝分子伺機而動,對於當地仍為潛在恐怖主義威脅。

訴諸法律還居民正義

反抗軍發表聲明表示,他們希望國際可以成立戰爭法庭,將戰爭相關國際法與人權條約實踐,給敘利亞居民交代,並讓這些跨國的罪犯受到法律的制裁。

國際法對於戰爭罪在羅馬設有國際刑事法庭專門處理戰爭案例,過去在盧安達種族清洗內戰與巴爾幹內戰都有成立國際戰犯法庭,針對相關戰犯進行審判。如果是重大案件,如納粹、二戰的日本,也都有成立特別審判庭處理。

但根據《奇摩新聞網》報導,轉型正義專家賀伯契特跟記者說,敘利亞沒有加入《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再加上庫德族在國際上的身分有爭議,而相關審判程序曠日費時,加上在戰亂國家很難保證原告受害人的安全,因此很難對IS進行戰爭法庭審判。

(台灣醒報)
--
失去軍方後盾 阿爾及利亞強人大位難保

阿爾及利亞軍方突然宣佈,不再支持現任總統連任!阿國軍事首長薩拉26日在對全國演說時表示,現任總統包特夫里卡需盡快辭職,並實施新憲法選出下一任總統。軍方的表態讓阿國強人難以戀棧總統大位,也反應人民對經濟不佳、弊案叢生現況的不滿。

強人戀棧元首職位

根據《歐洲新聞網》報導,薩拉在對外演說中,呼籲已經連任30多年的總統包特夫里卡下台。他說,「避免我國局勢日漸惡化,大家要考慮阿爾及利亞國家利益下採取行動,我們應找出最好的方法,解決這次選舉的危機。」

《歐洲新聞網》指出,在示威民眾的壓力下,包特夫里卡11日宣布放棄角逐第5個任期,並一併取消即將到來的選舉。不過這未能化解民怨,因為他未辭去國家元首職務,並表示在施行新憲法前他將繼續留任,等於實質上延長他目前任期。

根據《BBC》報導,軍方在阿爾及利亞握有大權,對包特夫里卡的未來至關重要,先前因避免干預內政,沒有直接表態。

年輕人最為不滿

這次抗議中,30歲以下年輕人的聲音最大,他們佔了阿國50%以上的人口。,其中很多是苦於失業、擔心未來前途的年輕人,他們不僅想要換掉包特夫里卡,還希望國家制度有根本上的改變。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 自2014年石油價格暴跌後,原本依賴石油賺取外匯的政府開始撙節,加上通貨膨脹、年輕人失業率攀高、人才流向國外,社會漸被不安氣氛籠罩;此外,政商界貪腐頻傳,使得人民對現況越來越不滿。

(台灣醒報)
--
歐盟推新限速系統 要讓公路零死亡

歐盟2022年起強制新車配裝限速系統,被讚為道路安全的新里程碑!由於歐盟指出,每年至少有25000人在公路上喪生,多半都是因人為疏誤(如超速)所造成,因此,歐盟將推出新限速系統,並規範在2022年後的新車需要強制性配備,該限速系統會包含智能速度輔助與緊急控制煞車,目的盼在2050年將公路死亡人數減少為零。

根據《英國獨立報》報導,歐盟日前表示,將通過新的限速系統裝備規則,2022年起的所有新車都強制性得配裝,而這項限速系統也已通過歐盟批准的安全檢測,此系統帶有智能速度輔助(ISA)與緊急控制煞車。

談及推新規原因,是因歐盟發現每年在道路上死亡人數竟達到25000人,而且多半都是人為疏忽,包含超速、超車及疲勞駕駛等。歐盟希望能透過新規範,逐步減低死亡率,目前預測能在2038年前避免14萬件死傷,盼在2050年前達到「道路零意外」。對此,道路安全基金會哈里斯指出,歐盟新法讓道路安全達到新里程碑,有如首度引入安全帶規範一樣的安全革新。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由於統計數據顯示,英國道路死亡人數每年超過1700人,而超過4分之1也都是因車速問題,因此,英國汽車認證機構保證說,不論英國最終是否脫歐,英國都會引進與歐盟一樣的汽車限速規範。

此外,歐盟還批准了不少相關的駕駛安全技術的研發,包含駕駛疲勞警告,據悉是將系統輸入智慧型手機,在駕車速度與狀態有異常時,會透過手機提醒駕駛員,而新措施還有改善卡車與公車司機的直接視野,目的是減少視野盲區,總而言之,歐盟盼盡可能減少交通道路上的意外。

(台灣醒報)

健康

男約砲不戴套 全身紅疹染梅毒

台中一名李姓男子日前約砲後,胸、背及四肢出現紅疹,先到皮膚科診所就診,但吃藥擦藥都效果不彰,直到手掌和腳掌陸續出現紅疹、脫屑,驚覺大事不妙連忙到感染科檢查,才確診為第二期梅毒,經注射長效型青黴素後,疹子才逐漸消失,也讓他大呼:「以後不敢再尋花問柳了!」
收治患者的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為碩說,李先生(28歲)到診時僅說身體不斷長出紅疹,造成生活不便,但因多項症狀與皮膚過敏不符,經詳細詢問後,患者才勉強透露「之前有約砲沒戴套的經驗」,研判與性病有關。

注射青黴素才消去
院方轉述,李先生對於染病過程十分低調,僅透露自己約砲經驗不足,對方也沒有特別要求,因此「全程無套」,本來以為雙方都很健康,應該沒問題,沒想到事後出現這些症狀,還以為只是皮膚病,結果是染上性病,自己也覺得後悔莫及。
為確認病灶,院方安排李先生接受「快速血漿反應原凝集法」及「梅毒血球凝集檢查」,確診為第二期梅毒,經注射長效型青黴素一次後,疹子逐漸消失,患者才恢復健康。
張為碩說,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性病,可經由皮膚、黏膜和血液傳染,為全身性慢性傳染病,若一旦確診,性伴侶必須連同治療,否則容易造成反覆感染,若延誤治療時機,晚期會出現「梅毒腫」,侵犯神經、心臟、血管、腦部、骨頭、關節等器官,嚴重會引發癱瘓或是死亡。
童綜合醫院感染科醫師廖偉志說,預防感染梅毒應避免多重性伴侶,性行為過程中也要全程且正確使用保險套,如懷疑感染梅毒應盡速就醫,以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懷孕婦女應於懷孕12周及32周產檢時接受梅毒篩檢。

梅毒小檔案
病原:梅毒螺旋體
途徑:性行為、接觸病患精液、血液、體液等分泌物傳染
症狀:
.第一期:可能無症狀,或在男性陰莖、女性陰道出現無痛性潰瘍
.第二期:全身出現紅豆大小的紅疹
.第三期:全身性侵犯神經、心臟等多種器官,嚴重會引發癱瘓或是死亡
治療:早期梅毒只須注射一劑長效型青黴素,能有效治癒

(蘋果日報)
--
男約砲 全程不戴套 四肢紅疹 驚染梅毒

28歲的李先生因「約砲」,全程不戴套,事後四肢起紅疹,原以為只是單純皮膚病,但服用抗組織胺及塗抹藥膏不但沒效,就連手掌、腳掌也起紅疹,經皮膚科醫師轉診感染科檢查,才確診是第2期梅毒,所幸經注射長效型青黴素後,紅疹就逐漸消失;醫師提醒,梅毒不治療,晚期將引發「梅毒腫」,嚴重恐癱瘓,甚至死亡。

確診第2期 治療恢復健康
亞大醫院感染科醫師張為碩表示,這名患者就診時,全身上下都起疹子,尤其手掌還出現紅色疹子,因手掌起疹子不常見,不像是皮膚病,加上患者是年輕男性,高度懷疑是性病,但患者一開始不好意思說,經溝通勸說,患者才坦承有不安全的性行為。

這名患者對於染病過程不願多說,僅透露約砲時,因對方沒拒絕,全程沒帶套,本以為雙方都很健康,應該沒問題,沒想到染上梅毒,對於一時衝動沒做好安全措施,感到後悔。

張為碩表示,經安排患者接受「快速血漿反應原凝集法」(RPR)及「梅毒血球凝集檢查」(TPPA)後,果然確診為第2期梅毒。注射長效型青黴素1次後,疹子就逐漸消失,後續以「快速血漿反應原凝集法」追蹤,數值下降超過4倍,患者順利恢復健康。

梅毒腫未就醫 恐癱瘓死亡
張為碩指出,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性病,可經由皮膚、黏膜和血液傳染,一般潛伏期約10至90天,第1期梅毒會出現生殖器的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此時傳染性高,若未接受治療,數週後硬性下疳會自動癒合消失,但病情會加劇。

張為碩指出,當病情進入第2期梅毒,因梅毒螺旋體進入血液,會出現皮疹、頭痛、倦怠、噁心、發燒、體重減輕等全身性症狀,若患者還是未接受治療將出現「梅毒腫」,因病毒侵入神經、心臟、血管、腦部、骨頭、關節等,嚴重將導致癱瘓,甚至死亡。

張為碩指出,梅毒並非難治療的疾病,治療最有效是盤尼西林,早期梅毒只需注射長效型青黴素1次即可,若為潛伏期梅毒,則需注射3劑,通常注射後都能有效治療梅毒。但因許多人染病後難以啟齒而延誤就醫。

需注意的是,確診後,性伴侶也要同時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反覆感染,造成生活不便。

(自由時報)
--
滿腹大便 翁昏迷切腸 一周沒嗯嗯 30公分腸道壞死

一肚子大便會要人命!高雄一名80歲老翁在家發燒昏倒,送抵醫院,醫師檢查後發現,已一周沒有解便的老翁,肚內腸道充斥著大便,已造成糞石性大腸炎,才會發燒與昏倒,隨即為他開刀,切掉已被糞便壓到缺血壞死的部分大腸達30公分。醫師表示,老翁再晚點就醫,大便可能撐爆腸道,併發高致死率腹膜炎、敗血症等併發症。

收治病例的高醫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謝依蒨表示,這名老翁送抵急診室時,意識混沌、高燒逾攝氏39度,為他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老翁腸道內充滿著大便,研判已導致糞石性大腸炎,立即推進手術室。

應多喝水運動吃蔬果
高醫附醫大腸直腸科主任黃敬文說,醫療團隊打開老翁腹部,果真看到他的大腸充斥著大便,其中約30公分的腸道,已呈現泛黑、壞死,併發糞石性大腸炎,立即切掉這些發黑的腸段,術後老翁住院約半個月,持續施打抗生素藥物治療,才康復出院。
謝依蒨說,老人家活動量少,是便秘好發族群,上述老翁自述便秘多年,習以為常,此次就醫前,已一周沒排便,糞便長期堆積在大腸,壓迫腸壁,造成腸黏膜缺血與壞死,一般人大腸是粉紅色的,但老翁有一大段腸道都是泛黑的,在誘發糞石性大腸炎後,才會出現發燒、虛弱到昏倒等症狀。
黃敬文說,除老人家外,不愛吃蔬果的年輕人,也可能會有嚴重便秘,他之前曾收治一名才20多歲的年輕女子,就醫時已兩周沒排便,「滿肚子大便」,脹到食欲差、睡不好,腹部悶痛,除了開立軟便藥給她,並教導她如何從改善生活習慣,來預防便秘。
要預防便秘,黃敬文建議,民眾應該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天喝至少2000c.c.的水,多吃高纖五穀雜糧與蔬果,如糙米飯、水果,或富含益生菌優酪乳等,若是臥床老人,家屬可為其按摩肚子,以促進其腸道蠕動,來改善便秘,如果經上述努力仍無法改善排便不易的情況,建議就醫診治。

恐引發腹膜炎敗血症
黃敬文表示,高醫先前曾收治另一名婦人,因腹痛如絞被送醫急診,檢查後發現是因長期便秘,累積的糞便撐爆腸道,引發腹膜炎與敗血症,即使經開刀清創、修補腸道與投予治療藥物,遺憾婦人最後仍身亡。
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教授陳鴻華表示,偶爾會收治這類因長期便秘,而導致糞便性大腸炎案例,部分患者甚至大腸被大便撐爆,大便充斥在腹腔,引發高致死率腹膜炎、敗血症等併發症。

預防便秘注意事項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有助腸道蠕動
.適度食用高纖五穀雜糧、蔬果,如糙米飯、水果,或含益生菌優酪乳
.若無心肺病史需特殊限制飲水量者,成年人建議一天至少飲水2000c.c.
.有腹脹、排便不易時,可用掌心在肚臍周圍,以順時鐘畫圓按摩腹部
.若嘗試上述事項,排便不易情況仍無法改善,應就醫診治

(蘋果日報)
--
4年新高 百日咳今年已10例

衛福部疾管署昨公布,國內今年累計十例百日咳、三起家庭群聚事件,病例數創下近四年同期新高,其中七例是三個月以下嬰兒,主要是未達疫苗接種年齡或尚未接種疫苗,提醒六個月以下未完成接種百日咳疫苗的嬰兒尚有七千七百位,家長要記得儘速帶家中寶貝打疫苗。

未打疫苗 7例為嬰兒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七例三個月以下罹患百日咳的嬰兒,一開始症狀均是咳嗽、有痰、流鼻水,到醫療院所因症狀相似而被診斷為感冒,但服藥後未見改善,甚至加劇,在發病後四至十二天有咳嗽到嘔吐、缺氧等狀況,經通報採檢而確診。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分析,國內二○一五至二○一八年,每年有十七至七十例百日咳,多為三個月以下、未達接種疫苗年齡或僅接種第一劑疫苗的嬰幼兒,約占五十四%。

林詠青指出,六個月以下嬰兒是百日咳重症高危險族群,可能引起肺炎、抽搐、腦病變、腦出血,甚至死亡,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出生滿二、四、六、十八個月,以及滿五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

不過,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補充,經檢視國內六個月以下嬰兒,仍有七千七百位尚未完成接種三劑百日咳疫苗,提醒家長要記得儘速帶家中寶貝打疫苗。

林詠青也建議,懷孕二十八至三十六週女性可自費接種疫苗,抗體會經胎盤傳給胎兒,以利出生後、打疫苗前有足夠免疫力,其他嬰兒照顧者也可評估接種需求,降低嬰幼兒感染機會。

(自由時報)
--
百日咳病例4年新高 嬰幼兒快打疫苗

衛福部疾管署昨天公布,今年國內累計已有十例百日咳個案,其中三起為家庭群聚,病例數創四年同期新高。確診病例中,有七例是出生未滿三個月、未達疫苗接種年齡新生兒,起初都被診斷為感冒,直到咳到缺氧,才發現是百日咳,甚至有三名嬰兒住進加護病房,所幸都已康復出院。

另外,接種疫苗是防範百日咳最有效方法,但還有超過七七○○名嬰幼兒未完成三劑基礎疫苗接種。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目前我國提供新生兒於出生滿二、四、六、十八個月,及滿五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請盡快帶孩子接種。

百日咳主要透過飛沫傳染,無論是否發病、有無症狀均有高度傳染力,根據估算,在毫無免疫力群體中只要一人得百日咳,平均會傳染給十二至十七人,成人體內疫苗保護力隨時間消退,發病多為輕症易疏忽,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若不慎傳染給重症高危險群、六個月以下的嬰兒,可能引起肺炎、抽搐、腦病變、腦出血,甚至死亡。

羅一鈞表示,目前無研發可供兩個月以下嬰幼兒接種的百日咳疫苗,但懷孕婦女可自費接種一劑疫苗,保護力可透過胎盤提供給尚無法接種疫苗的嬰幼兒,降低感染機會;提醒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此外,由於家庭群聚中感染源多為照顧者或同住者,也建議可自費接種。

(聯合報)
--
眼痛、視力模糊、流淚 罕見病毒性角膜炎

45歲的游小姐是一名上班族,常常慣性揉眼睛,連續2週出現右眼疼痛、視力模糊,且不自主地流淚,經檢查罹患病毒性角膜炎,治療2週後,右眼視力恢復到0.9,且不再感到疼痛,眼睛破皮的範圍也縮小了。

有相關病史 復發侵犯眼睛
游小姐原以為是眼睛破皮,曾使用眼藥水、眼藥膏或是包紮眼睛的治療方式,但仍感疼痛難受,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到烏日林新醫院檢查,眼科主任薛維禎表示,她的右眼視力只剩下0.5,角膜中央更出現類似地圖形狀的不規則破皮,無法用肉眼看出。細問之下才發現患者曾有嘴角疱疹潰瘍的病史,最近還出現更年期的病灶,夜晚常失眠,確診為少見的病毒性角膜炎。

病毒性角膜炎好發於過去曾有相關病史,有可能發生在眼睛、身體其他部位,如臉部、軀幹部位的帶狀疱疹,或近期免疫力低下的民眾、孕婦,以及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者。

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時,病毒也會復發侵犯到眼睛,一般會有眼睛疼痛、紅腫、癢、視力模糊、流眼淚、分泌物增加或畏光等症狀,角膜表皮也會出現樹枝狀或地圖形不規則的破損。

這類病毒會隱身在神經節裡,即便之後復元,仍可能受到壓力、作息、免疫力不佳時再度復發,若不及時治療,恐會導致永久失明的嚴重後果!

醫師開立抗生素來預防合併性的細菌性感染,搭配抗病毒藥膏做為主要治療,再以消炎、滋潤的眼藥水為輔,減輕她的不適感。治療2週後病況改善。

薛維禎表示,眼睛不適或視力模糊的原因有百百種,病毒性角膜炎也常會和其他眼科疾病搞混,建議盡早尋求眼科醫師的協助,找出病因,避免危害視力。

(自由時報)
--
經血量大如仙草凍 子宮肌瘤惹的禍

44歲王小姐愛喝豆漿、愛吃補品,近半年每次「好朋友」來時,經血量變多,並伴有如同仙草凍的血塊,白天得用夜用衛生棉,夜晚睡覺也至少要起床3次更換衛生棉,生活飽受困擾,就醫檢查發現禍首原來是子宮肌瘤!

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張美玲表示,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疾病,好發於30歲以上的育齡女性,發生率約20%,40至50歲更可達50%。

藥物治療 視需要手術切除
張美玲指出,若子宮肌瘤不大、未壓迫子宮腔,通常無症狀,但若肌瘤太大、壓迫子宮腔則可能出現經血量過多、血塊增加,導致貧血及因肌瘤壓迫鄰近器官引起的相關症狀,例如壓迫膀胱、直腸,導致頻尿、便秘等。

張美玲提到,以王小姐為例,共有5、6顆子宮肌瘤,經血量大,血塊也多,其中1顆4公分更是長在子宮腔正中央,影響子宮收縮,並有貧血情況,血紅素降到7mg/dL(低於正常值的12至16mg/dL),所幸經手術治療後,成功解決經血量過多的問題,血紅素也已回升至正常值13mg/dL。

雖然子宮肌瘤是良性腫瘤,但張美玲說明,嚴重時,仍可能造成不孕與貧血,且長期貧血會影響抵抗力與心肺功能。

關於子宮肌瘤的治療,張美玲強調,主要取決於肌瘤大小、生長部位、是否合併經血量過多、貧血、痛經、壓迫症狀等,一開始可嘗試經由藥物治療,但若無法使用藥物或藥物治療無效者,則需要進一步施行手術,可選擇開腹手術、微創內視鏡手術及無創子宮鏡手術切除病灶。

富含荷爾蒙食物 避過量食用
不過,張美玲提醒,女性荷爾蒙的過度刺激是造成子宮肌瘤的原因之一,因此若有子宮肌瘤相關病史者,應避免過量食用富含荷爾蒙的食物,例如豆漿、當歸、動物性油脂、蝦卵、蟹黃等,萬一出現經血量變多、經期血塊增加等情形,應盡早就醫檢查。

(自由時報)
--
丹麥研究:同樣疾病 女性晚男性4年確診

丹麥一項歷時二十一年、涵蓋六百九十萬人的大型研究發現,女性確診罹病的時間平均比男性晚四年,包括癌症、糖尿病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團隊指出,雖然目前尚未確定是基因、環境因素或診斷標準造成這種差異現象,但醫學界可藉此思考診斷過程是否存有性別偏見,以及初期的醫學實驗是否就已忽略這種性別差異。

這項研究是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諾和諾德基金會蛋白質研究中心」負責,成果已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團隊在一九九四至二○一五年間,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CD-10),持續追蹤及分析六百九十萬名丹麥人因病住院的資料,包括所有類型疾病的發生率、同時罹患一種以上疾病的情況及照護過程等。

結果顯示,在七百七十種疾病中,女性平均比男性晚四年確診,包括癌症方面晚兩年半、糖尿病等代謝疾病晚四年半,以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晚六年。

以ADHD為例,男性患者平均約在十四歲確診,女性卻遲至二十歲。不過,部分研究人員指出,這可能是因女性罹患ADHD亞型、即「注意力不足症」(ADD),過動及衝動性行為較不明顯所致。

骨質疏鬆症例外 女性骨折前發現
團隊另指出,骨質疏鬆症是少數例外之一,女性通常會在出現骨折前就確診,男性則完全相反。團隊接下來將與芬蘭學者合作,進一步探討為何在平等、一致的醫療體系中,男、女性會在確診時間上出現差異,了解是基因、環境、診斷標準影響,或是各種因素交錯所致。可以確定的是,醫學界有必要重新思考,在進行小鼠等初期醫學實驗時,是否確實將性別差異納入觀察。

美國西達斯︱西奈心臟研究所「芭芭拉史翠珊女性心臟中心」主任莫茲(Noel Bairey Merz)指出,該研究未提出毋須住院者確診的年齡等數據,結果仍不夠客觀。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女性健康和性別差異中心」主任史丹凡尼克(Marcia Stefanick)則說,特定疾病常被認為是「女性疾病」或「男性疾病」,例如心臟疾病大多被視為後者,這可能導致醫生診療時受「偏見」影響。她建議,這個問題應從基礎醫學教育著手改善。

(自由時報)
--
男子尿中帶血 就醫發現竟有11公分大腎結石

一名54歲男性去年底斷斷續續發現如廁時尿中有血,今年初血尿情形加重,經X光檢查發現腎臟裡有顆11公分大、俗稱的「鹿角型結石」的腎結石。因為體積太大,不適合做體外震波碎石,醫師透過「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術後經過三個月觀察,目前已不再有血尿情形。

長安醫院泌尿科醫師黃煒軒說,發生血尿的原因有很多,70%是結石、20%是腫瘤,另外10%是結石感染或受創傷等其他原因所致。這名患者經X光檢查,發現右側腎臟有一顆11公分大的結石,因石頭太大顆,無法透過體外震波碎石,需經由手術方式治療。

傳統經皮腎穿刺手術是從腎臟打一個洞進去取石,屬高風險手術,且因腎臟血管豐富,除了要全身麻醉且血流量多,於是建議他以最新的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

他說,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是從尿道放入軟式輸尿管鏡深入,由於其鏡頭可彎曲至360度,配合手腕、手肘的轉動,鎖定結石後再搭配鈥雷射光纖,達到粉碎結石效果;碎石的成功率比體外震波及傳統健保經皮腎穿刺手術都要好。

其優點是沒有傷口、不會造成腎臟實質損傷,且不受限於結石大小、術後疼痛感低、復元速度快。對於結石已超過2公分,不適合透過傳統體外震波碎石處理,或是年紀較大、慢病病史多、服用抗凝血劑的患者,是較安全的手術方式。

黃煒軒醫師說,腎結石除了先天性遺傳、體質因素,和生活飲食息息相關,尤其是水喝不夠容易造成尿中鈣、草酸、尿酸等物質的濃度高,因而形成結晶結石。

它好發於40至60歲的中年人身上,此外肥胖、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以及心臟疾病患者,也比其他人更易發生。民眾一旦出現血尿、單側腰部疼痛等情形,建議盡早就醫檢查及接受治療。

(聯合報)
--
頭眼痛到快撐不住 原來是帶狀疱疹作祟

34歲新竹張先生是工廠作業員,平時健康情形良好無慢性疾病,3月初出現突發性頭部及眼睛交替疼痛的症狀,直呼「痛到快撐不住了」,醫院診眼科和神經科仍然沒有發現異常的病灶。觀察到隔天中午,張先生的右眼周圍出現了許多小水疱,原來是帶狀疱疹。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感染科醫師黃崧溪表示,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源自於潛伏在體內神經節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因老化、免疫功能下降、或情緒壓力等原因再度被活化。典型的帶狀皰疹會在單側身體的某個皮膚部位引發局部群聚性紅疹、水皰或膿皰,伴隨著劇烈的神經性疼痛等症狀。

黃崧溪說,帶狀疱疹初期的症狀往往是先出現不明原因的嚴重疼痛,病人描述像針刺或被火燒灼的感覺,皮膚的水皰在局部疼痛開始後二到三天、甚至一周之後才出現。局部嚴重神經痛的症狀即便在水泡消失之後仍可持續超過三個月,稱作皰疹後神經痛。帶狀疱疹的治療除了需要充足的休息、水分以及營養的補充,也要好好照顧傷口避免續發性的細菌感染,必要時搭配止痛藥做症狀治療。早期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可以縮短病程及減輕病況,且有助於縮短皰疹後神經痛的持續時間。

黃崧溪指出,張先生的帶狀疱疹的水疱長在右眼和右邊的額頭,病毒侵犯的部位是三叉神經所分布的眼分支,這個部份的感染很有可能會侵犯到眼球而造成視力損傷,符合健保給付規定中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的適應症。在住院接受一周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後,症狀逐漸改善,很幸運的並沒有影響到視力。

黃崧溪說明,雖然帶狀疱疹好發在老人或免疫力差的病人身上,但是近年來發生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充足的睡眠、壓力的調適是很重要的。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帶狀皰疹疫苗可供民眾自費施打,根據疾病管制署的建議,未曾接種過此疫苗的50歲以上的成年人,都可考慮至醫療院所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施打疫苗。

(聯合報)
--
老婦骨質疏鬆像「米香」 及早對症處置治癒

彰化縣85歲張姓婦女不知自己骨骼像「米香」鬆脆,有三節胸椎受傷變形,導致下背莫名疼痛,最近連雙腿都有麻痛感,有時痛到走路困難,她不想再忍受疼痛,到惠來醫療社團法人宏仁醫院做MRI檢查,到院後的兩天內做完並取得檢查報告,如願在一周內開刀治癒宿疾。

張婦向醫師抱怨,下背部疼痛多年,貼藥布、抹藥膏始終不見效,朋友教她做各種運動舒展筋骨,下背部還是痛,而且大約半年前開始雙腿麻痛,曾經求醫診治,被診斷可能是背部疼痛牽引到腿部神經,根治方法是開刀治療。她一聽要「開脊椎」,既擔心又害怕,打消積極治療的念頭,繼續服藥止痛。

一個多月前張婦為解除疼痛下定決心手術,到宏仁醫院做MRI檢查,因符合健保規範的適應症,院方盡快安排檢查,翌日就有檢查報告,原本一個月的檢查、看報告流程縮短為兩天,及早對症處置。

宏仁醫院復健科醫師唐浩偉說,張婦罹患骨質疏鬆,MRI(磁振造影)影像顯示,除多處椎間盤突出,第七、九、十二胸椎顯著塌陷,同時有第一腰椎楔形變形合併骨髓水腫,可能為近期發生的壓迫性骨折,最常見的原因通常來自跌倒,可是張婦和家人都想不起來何時重跌導致脊椎受傷。

關於骨質疏鬆,成人的骨質在20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醫師指出,對抗骨鬆,預防勝於治療,應趁早累積骨本,避免骨質流失,並進行生活習慣調整,例如增加飲食中鈣質及維生素D的攝取、規律運動,並避免造成骨鬆的危險因子如吸菸及過量飲酒、長期服用類固醇等。乳製品(鮮奶、優格、起司)是最容易獲得鈣質的來源之一,身體也需要透過適當日曬來活化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

(聯合報)
--
不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早起的女性也容易懷孕?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女性容易懷孕?一項研究顯示,女性早起者比較容易受孕。這項由英國沃里克(University of Warwick)大學進行的研究,調查百餘位接受試管嬰兒治療女性的就寢及起床時間,並持續追蹤。結果發現,超過四分之三的早起者懷孕,但晚睡者只有三分之一懷孕。

主要研究者Hartshorne認為,早起的人接受不孕生殖治療懷孕機率較高,是因為她們生活型態較健康,作息正常,運動時間也比較多,因此較容易懷孕。國泰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也指出,早起者容易受孕是合理的推論,如果經常熬夜,生活不規律,表示壓力大,勢必影響受孕。

賴宗炫進一步說明,生活型態影響體內激素分泌,晚睡者的褪黑激素分泌量下降,泌乳激素分泌量上升,內分泌紊亂,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排卵。建議想要懷孕的婦女應該規律作息,盡量早睡早起,並且要多運動,促進骨盆腔血液循環,有助於受孕。     

這項發現早起者容易懷孕的研究,為期三年,追蹤102位第一次嘗試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女性,所謂早起是睡眠期間的平均中點落在早上2點半到3點半之間,最早起床者的入睡時間是晚上10點半之前,而睡醒時間為早上6點半。最晚的睡眠期間中點是早上6點,她們自然入睡時間是深夜2點,起床時間是早上10點。早起者女性有73%懷孕,但晚睡女性懷孕成功率只有三分之一。

但是否應要求婦女改變入睡時間? Hartshorne表示,人類睡眠與荷爾蒙的關係可能十分複雜,未來將進行更多研究了解生理時鐘與懷孕的關聯性,再根據研究結果,對於作息提出建議。

(聯合報)
--
走路不舒服誤認運動傷害 原來是罕見原因導致神經發炎

一名男子從台灣到大陸工作,日前發現走路怪怪的,以為是運動傷害而不以為意。沒想到三個月後不只會疼痛,雙腳也無力移動,必須由人攙扶,回台就醫診斷才知是「巴厘綜合徵(簡稱GBS)」作祟,經三年的類固醇口服藥物治療,雖然不必再由人攙扶,但四肢動作變得遲鈍,連吃飯也很吃力。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表示,格林巴厘綜合徵是一種神經發炎疾病,有急性發炎(AIDP)和慢性發炎(CIDP)二類型。罹病原因是遭不明原因的病毒感染,誘發自體免疫反應過度而產生抗體,轉而攻擊自體神經所致。

蔡睿蘋指出,格林巴厘綜合徵好發年齡為20到50歲,患病性別比例差不多,其早期症狀是雙側手腳對稱末端有一點酸麻,再來是四肢會輕微無力。

不過,因為症狀通常發生在感冒後或運動之後,加上10位病人有9位會於2周內自行痊癒,多數患者連自身罹病了都不知道,「所以雖然盛行率每一千人不到一人,卻很可能被低估了。」

但蔡睿蘋提醒,有一成患者的症狀會愈變愈差,例如上下樓梯及走路蹲站出現困難,特別是急性發炎病人,還可能因此影響肺部呼吸及吞嚥功能,使病程演變為重症,不只是會喘、無法吞食,嚴重恐要送加護病房插管。

蔡睿蘋表示,如果疾病進展超過8周,則屬於慢性反覆發炎的CIDP,雖不像AIDP急性惡化速度這麼快,但因神經反覆發炎,可能會留下四肢失能的後遺症,復健效果也比較不好。

蔡睿蘋說,治療上,AIDP是施打免疫球蛋白或進行血液透析置換,去洗掉抗體,以穩定發炎反應。CIDP除了施打免疫球蛋白及血液置換,還可能要長期服用類固醇控制。

格林巴厘綜合徵難以預防,蔡睿蘋呼籲,民眾發現手腳對稱性的酸軟麻情形,且近期內曾經感冒,而症狀持續3天未好,就應有高度警覺是神經出現問題,應趕緊就醫接受神經學相關檢查。「中壯年民眾不應該出現手腳痠軟麻狀況。」

(聯合報)
--
2歲半女童狂吐不止 竟是3公分糖果塑料紙卡喉

台中市1名2歲半的女童今天上午不斷狂吐,阿嬤以為女童是腸胃炎,連忙將女童送急診。女童經醫師診查,發現喉嚨深處卡了一片3公分長的糖果外包裝的塑料鋁紙,後經由喉鏡夾出,才發現女童是誤食糖果包裝塑料鍍鋁紙,醫師吳漢屏提醒家有幼兒的家長,要特別注意。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急診部主任吳漢屏提醒家長,5歲以下幼兒會有誤食問題,物品卡在食道比較危險,預防之道,小東西像錢幣、電池、玩具零件、糖果包裝紙、外包裝袋等,一定要收好,別讓孩子拿到,否則恐有食道被劃破,窒息、敗血症等危險。另外,視線不要離開孩子。

女童阿嬤表示,平時由她照顧孫女,今天上午8時,她才離開一下子,就聽到孫女狂吐,孫女不會表達,一直狂哭,1個多小時吐了十幾次,她以為孫女是急性腸胃炎,連忙送急診。

吳漢屏說明,女童在今天上午9時20分送抵急診室,他發現女童出現哭時出現很細微喘鳴聲,且伴隨乾嘔,經照喉部軟組織X光,發現喉嚨深處卡了一片3公分長的糖果外包裝的塑料鋁紙,利用喉鏡,從就診到夾出不到40分夾出。

吳漢屏指出,這片糖果外包裝的塑料鋁紙是有硬度、堅銳度,過去曾有1名幼兒誤食塑料鋁紙,被堅銳部份劃破食道,造成食道發炎、縱膈腔發炎,甚至造成敗血症。

(聯合報)
--
這不是周星馳!眼瞼痙孿遮眼 他靠曬衣夾撐開眼皮

周星馳電影經典的「牙籤撐眼皮」搞笑畫面,竟是眼瞼痙攣患者的日常寫照!一名60多歲警官因眼皮下垂遮眼,得隨身攜帶晒衣夾夾眼皮才能看東西,經多次手術及肉毒桿菌注射仍無起色,嚴重影響工作,不得不提早退休,直到在高醫接受「肌肉原位切開術」,才終於重見光明。

另名72歲眼瞼痙攣患者黃女士,眼睛瞇得像一條縫,騎機車時要用手撐起兩眼眼皮才能看路,過馬路要有人攙扶,撞牆撞門更是家常便飯,經眼部手術及施打肉毒桿菌也未見改善,1年多前接受高醫整型外科教授賴春生的手術治療後,終於「開眼」,重拾自理生活的信心。

高醫眼瞼下垂手術團隊27日舉行2000例發表會,賴春生表示,眼瞼下垂除了老化、神經病變等問題,也有一部分患者是眼瞼痙攣,指眼部肌肉不自主收縮痙攣,無法任意張眼,有的還會合併顏面及頸部痙攣,約有4成患者曾因此發生車禍。

賴春生說,國外統計,單純原位性眼瞼痙攣發生率每10萬人約有5人,每年每10萬人會新增1.2人,發病年齡多在60歲以上,女性是男性的1.8倍。不過國內許多患者沒有獲得正確診斷,可能做了幾次眼部手術或施打肉毒桿菌,仍飽受眼皮下垂影響視力之苦,形成「功能性眼盲」,影響生活品質及自理。

出席發表會的67歲黃姓服裝設計師表示,原以為自己眼皮下垂是因為年紀大了,但某次和女兒旅遊自拍,才發現「眼睛瞇的太跨張」,工作時看電腦還要貼著強力膠帶撐開眼皮,甚至因看不清楚從樓梯上跌下,接受提眼肌縮短手術後,總算恢復晶亮雙眸,重拾「時尚女王」地位。

賴春生說,眼瞼痙攣治療主要是施打肉毒桿菌素,讓眼輪匝肌及皺眉肌暫時麻痺,但有15%的病患治療無效或作用短暫,傳統須將引發痙孿的肌肉全切除,因肌肉緊貼眼皮,術後會出現眼皮凹陷、腫脹等後遺症,他獨創「肌肉原位切開術」,像切豆腐般切斷肌肉間連結,仍附著於眼皮下,可保有完整皮下組織,患者術後除了「開眼」,1到3個月就能逐漸恢復外貌。

賴春生表示,他針對6年來接受手術的25位單純原位性眼瞼痙攣病人進行追蹤,有8成合併眼瞼下垂,平均年齡65歲,術後1年半的肉毒桿菌注射劑量從平均44單位降到28單位,注射間隔也從10週延長到15週,眼瞼痙攣及眼瞼下垂同時獲矯正,生活品質大幅改善,也有人重新找到工作。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