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7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80617

左撇子、兄長多…同性戀有跡可循

將代表共和黨角逐白宮寶座的麥肯曾在電視訪談節目《周六夜現場》說,若當選總統,他將拿昂貴的聯邦計畫開刀,如五角大廈研發中的「同志雷達(gaydar)干擾設備」,引起現場觀眾一陣哄笑。不過對某些科學家,「同志雷達」卻是他們研究的項目。


《洛杉磯時報》16日報導,「同志雷達」是指透過研究一個人的外貌和其它生物學特徵,如頭髮生長樣式、「那話兒」尺寸、家庭結構…來判斷他是否為同性戀的 一套機制,科學家稱這套機制為「性傾向關聯」(sexual orientation correlates)。

科學家大多相信,同性戀有其生物學根源,果真如此,同志就會有某些天生特徵,這類特徵或許能為性傾向的生物學根源提供線索。

科學家所要尋找的,是那些顯然與性傾向甚至一般成見無關的天生特徵。要找出這類特徵並確認它們和同性戀的關聯並不容易。有些研究產生彼此矛盾的結論,有些 看似有用,實則不然。(例如一項針對手指長短和男同性戀關係的研究便無疾而終,而宣稱同志有其特殊指紋的說法也證實不足採信。)

研究者深信 同志具天生特徵

儘管如此,相關研究還是有了些眉目,且在男同志方面取得的進展,要比女同志來得多。科學家提出能用以判斷男同志的特徵包括:

一、兄長因素

多項研究,包括去年針對8萬7000名英國男子的一次調查,發現男同志的兄長比異性戀男子多。女同志則未呈現出這一模式。

對「大哥效應」素有研究的多倫多大學學者布蘭查聲稱,男性只要每多一個哥哥,成為同志的機率便增加33%。但這沒什麼了不起,男人出生後成為同志的機率為2%,有個哥哥,機率也只上升至2.6%。

而且,這可能與心理因素無關,因為即使不在一起長大,弟弟仍可能成為同志。關鍵也許是母親的子宮。母親生下一名男嬰後,其免疫系統可能在血液中產生一種針對外來男性蛋白的抗體,下一胎男孩暴露在這種「抗男孩」的抗體下,可能影響腦部的性發育。

二、左撇子

若干研究發現,同志圈內左撇子的比例偏高。2000年一項針對北美和歐洲逾2萬3000名男女的調查顯示,男性如果不是右撇子,是同志的機率增加34%,女性更增加90%。

有人懷疑這跟母親子宮內睾丸激素異常有關,睾丸激素可能影響胎兒腦部,使其變成慣用左手,也可能影響其性傾向。有人則認為胎盤發育會受某些因素干擾,如母親本身的疾病,以致造成慣用左手和同性戀。

三、髮旋

2004年的一項調查發現,頭髮旋渦呈逆時針的男性,成為同志的機率為呈順時針者的3.5倍。有一種理論認為,某個單一的基因會影響一個人髮旋的方向和左腦及右腦組織,乃至其性傾向。唯確切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四、「那話兒」的尺寸

假如前述子宮內的睾丸激素會影響一個人的性傾向,科學家推斷它也會對他的器官造成影響,好比陰莖。

陰莖較粗長 但…可能是虛報

加拿大安大略布洛克大學學者博蓋特和同僚深入研究金賽博士一份針對5000名男性,包括同志和非同志的調查,發現同志的陰莖比非同志更長、更粗。男同志勃起時,陰莖平均長度為16.5公分,周長12.57公分,異性戀平均長度為15.5公分,周長12.2公分。

原因何在,科學家並不清楚,一種推測是男同志於子宮內暴露在異常的荷爾蒙環境下,子宮內睾丸激素含量有可能提前升至高峰,促成胎兒陰莖增長,懷孕後期睾丸激素含量遽降,又導致胎兒出現一些女性特質。

這當中還存在變數,牽涉到同志和非同志誰比較可能虛報陰莖的尺寸和「口徑」。博蓋特打趣道,這會是個有趣的碩士論文題目。

(中國時報)
--
釣魚台每平方米120元 寄信人增多

釣魚台主權問題持續發燒,四十年前,中華郵政就為釣魚台編上「290」的郵遞區號,儘管一封封「寄不出的信」最後都回到寄信人手裡,但隨著宣示主權意識高漲,最近寄信人反而增加。釣魚台列嶼土地公告現值每平方公尺一二○元,較大同、南澳等鄉林班地僅七十五元還高。

台灣郵政宜蘭郵局副經理陳金龍表示,五月卅日至今,已有九封信件郵遞區號寫著「290」;信封上的收件者不是寫「存局候領」、「釣魚台收」,就是寫上自己的名字,沒見過寫「釣魚台島主收」、「釣魚台是我們的」等字樣。信都由蘇澳支局存局候領,一個月後退給寄件者。

陳金龍說,寄信者多是專業集郵愛好者,也有大陸人士,目的是收集信封上「存局期限已滿」的戳章,以便收藏、展示,八十七年間還有收藏家自製「釣魚台實寄封」紀念。

此外,釣魚台土地每年都有公告現值,目前每平方公尺一二○元,總面積六一二.一八公頃,但無土地交易與課稅紀錄。

宜蘭縣政府表示,釣魚台屬頭城鎮大溪里,地籍測量與土地登記包括釣魚台、赤尾嶼、黃尾嶼、北小島、黃小島共五個島嶼。

內政部民國九十二年七月訂定宜蘭縣頭城鎮釣魚台等島嶼地籍測量與土地登記計畫,縣府九十三年一月廿九日依衛星照片數位座標,完成土地登記。

縣府曾建議中央依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原則,將釣魚台諸島劃為山坡地保育區,並編定使用類別。但接到的回復是登陸勘查困難,恐無法辦理查定作業,土地使用類別逕以「暫未編定」辦理。

(中國時報)
--
大學指考 考生首次跌破10萬

九十七學年度大學指定科目考試七月一日至三日舉行,九萬三六八一位考生報名,首次跌破十萬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昨天在網站(www.ceec.edu.tw)公布各考區分區試場分配表及詳細地點,考生可上網查看。

今年教育部核定大學考試分發招生名額有七萬五五○五人,若加上甄選入學等管道回流名額,今年各大學考試分發預計招收八萬五千人左右。據估計,九萬三千多位參加指考考生中,約九成會繳交志願卡,幾乎繳志願卡的人都有大學可讀。

今年大學指考七月一日至三日在全國卅個考區、六十九個分區、二二七四個試場舉行,大考中心昨天公布試場分配表。

大考中心表示,今年有六十八位身障生報名指考,一人申請錄音作答、四人申請電腦作答,沒有人申請報讀。

大考中心指出,這次指考物理、化學、生物及地理四科的非選擇題答案卷將採電腦螢幕閱卷,考生應用黑色或藍色較粗(0.5mm-0.7mm)原子筆、鋼珠筆和中性筆書寫,以免作答字跡或作圖的掃描圖形檔模糊不清,以致權益受損。

(中國時報)
--
大學指考9.3萬人報名 創新低 生物地理粗黑藍筆作答 手機手錶發聲扣2分

大 學指考下月一日登場,今年報考首次跌破十萬人,僅九萬三千六百八十一人,比去年少六千多人,創二○○二年指考舉辦以來新低。繼化學、物理科以電腦螢幕閱卷 之後,生物、地理科今年也首度採電腦螢幕閱卷,大考中心建議考生要用較粗的黑色或藍色筆作答,避免辨識不易而影響自身權益。

倒數兩周
大考中心昨已上網公布指考試場分配表(www.ceec.edu.tw)。今年各科報考最多是國文九萬三千六百一十人,最少是生物兩萬七千一百六十八人。

作答字跡宜清晰
補教業者、選才赫偉全科班輔導老師胡天爵粗估,今年考試分發入學名額料逾八萬五千個,若約九成考生填志願卡,錄取率可能突破九成七,繼去年九成六再創新高;若考生都選系不選校,錄取率約達百分之百。
大考中心建議,今年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科都採電腦螢幕閱卷,宜用筆心零點五至零點七毫米的黑色或藍色原子筆、鋼珠筆、中性筆作答與畫圖,字跡務求清晰,以免掃描圖形檔模糊;選擇題答案卡則須用黑色2B軟心鉛筆畫記,不可用修正液或修正帶。
每年指考約三百件試場違規案,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提醒,個人物品可置於試場臨時置物區,若手機或手錶發出聲響,該科將被扣兩分;應考時不可飲食、喝水、抽菸或嚼口香糖,因病有喝水需求者須考前報備。

可申請報讀服務
此外,去年有考生考前因病突然眼盲,大考中心無法臨時提供人工報讀,引發爭議。洪冬桂說,今年六十八人申請身心障礙服務,尚無人需要報讀,日前曾有考生去電表示因有視力障礙,可能需要報讀服務,事後雖已取消,但大考中心謹慎起見,此服務仍會備用。
本月三十日下午二時將開放考生和家長查看試場座位,洪冬桂呼籲,若試場桌椅明顯不穩固,可與考區溝通更換,不要私自搬動或更換。
若考生有突發傷病,需要特殊應考服務,集體報名考生可由報名單位代為申請,個別報名考生可去電大考中心:(02)2366-1416轉609或605。

大學指考、分發後續時程
6/30 開放查看試場
7/1~3 大學指考
7/2~4 公布指考選擇題答案
7/18 寄發指考成績單、公布五標等資訊
7/19 公布各系組最後招生名額、指考組合成績人數累計表
7/19~27 繳交分發登記費
7/21~25 指考成績複查
7/24~28 網路登記分發志願
8/8 考試分發放榜
8/8~15 查詢分發結果、申請分發複查
8/25 分發複查結果公告

指考應試注意事項
.答案卡用黑色2B軟心鉛筆畫記,不可用修正液或修正帶
.答案卷宜用0.5~0.7mm藍、黑色原子筆、鋼珠筆或中性筆書寫
.不可污損卷卡,不可在答案卷上寫無關文字與顯示身分
.不可攜紙張、書籍、手機、計算機等非應試用品入座
.手機或手錶不能發出聲響
.不可在試場內飲食、抽菸或嚼口香糖,有喝水需求應先報備
.考試開始20分鐘後不得進場、開始60分鐘內不得出場,結束鈴響不可再作答

(蘋果日報)
--
失怙孤雛 聽錄音帶學鳴叫

鳥類也要上音樂課?為了教導失怙的孤雛如何鳴叫,英國「皇家保護動物協會」特地每天播放鳥類「晨鳴」的錄音帶,讓被收容在各地動物救援中心的孤雛聆聽。

對大多數鳥類而言,鳴叫是極其重要的一項技巧,宣示和保衛地盤固然要靠鳴叫,求偶更是非靠鳴叫不可,有時甚至關係到某些雛鳥的生存。但很多雛鳥出生之後就被父母拋棄,在成長中沒有學習鳴叫的對象,導致其鳴叫技巧不如其他同類。

一項由「皇家保護動物協會」資助的研究指出,鳴叫的能力已經被內建在雛鳥的腦部,但雛鳥需要聽到父母和其他成鳥不斷鳴叫,才能熟練這項技巧,雛鳥如果被養在與父母和其他成鳥隔離的環境,容易發展出「不和諧」的鳴叫或是「怪腔怪調」。

這項研究並發現,母鳥比較不常鳴叫,但肯定比較中意叫聲美好的公鳥。參與研究的學者說,鳥類早期的生長環境對其成年後的性徵品質會有重大影響,而此因素最終也關係到它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的成敗與否。

參與這項研究的學者播放鳥類鳴叫的錄音帶給雛鳥聽,結果發現錄音帶的效果雖然比不上雛鳥的父母現場教導,但雛鳥還是可以從中學習到如何鳴叫。學者指出,雖然播放的鳴叫錄音帶屬於大合唱,並非來自單一鳥類,但雛鳥自然能從中挑出其同類的聲音加以學習。

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皇家保護動物協會」開始播放鳴放錄音帶給各救援中心收容的雛鳥聽,每天播放兩次,並且在某些被野放的鳥類身上安裝無線電追蹤器,以 追蹤聆聽鳴叫錄音帶的效果。這個協會旗下有4個動物救援中心,每年收容約4500隻孤雛,平均收容50天之後就會野放。

(中國時報)
--
失怙雛鳥 聽CD學唱歌

鳥兒歌唱得好壞與否,和牠們搶佔地盤、求偶、生存等能力息息相關。英國動物保育團體研究發現,讓沒有父母的幼鳥聽鳥鳴CD伴唱,可提升牠們的歌喉,有助於未來野放後活得更好。
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imals,簡稱RSPCA)野生動物主管人員湯瑪斯指,鳥兒通常從父母身上學唱歌,因此被豢養的小鳥不太會唱歌。

保衛領土吸引母鳥
對多數公鳥而言,歌唱得好攸關保衛領土、能否吸引母鳥。因為母鳥喜歡唱得最大聲、最久的公鳥。另一些鳥兒,唱歌好壞則跟存活率、早死有關。救援中心收養的孤鳥,每天聽兩次鳥鳴CD,自然而然從同類歌聲中學會唱歌。

(蘋果日報)
--
小病痛開大刀 誰能忍受?/高克培(榮總醫師,陽明大學副教授)

數年以來,許多比我們富裕、先進的國家,為避免浪費,扼阻不斷飆高的醫療支出,使有限的醫療資源有效地使用,早已推行「實證醫學」;凡不按實證醫學、不依 據最新、最有科學證據的醫療準則的醫療行為等同「浪費的醫療行為」,也等同「不良的醫療行為」。反觀我們國內,醫界裡仍有一些醫師不熟悉、不習慣根據醫準 則行使醫療,偏偏我們的健保制度「論量計酬」基本的設計謬誤,又變相刺激、鼓勵醫療消費,因此肇致許多不當的醫療。而「柿子找軟的吃」,受害者多是那些弱 勢者。

舉例言之,九五年七月民生報曾報導:台北護理學院副教授楊再興曾經研究「患者醫療資訊的背景與子宮切除的關係」,發現「許多子宮切除可能並非絕對必要,資 訊優勢者懂得自我保護,所以減少了非必要手術」。這篇研究亦懷疑:是否醫界真會利用民眾資訊上的弱勢,過當使用這類手術?其實所謂「資訊上的弱勢者」,說 穿了就是「社會、學識、財經弱勢者」。

同樣是繳納保費,但是由兩個明顯而極端的事實也可看出健保單位一向就是迷失在強勢者的「掌聲」中,未能重視弱勢「在強勢者掌聲下的哀泣」:

一、健保局民眾滿意度的調查,一向是由健保局委託私人民調公司以「電話訪問」進行,想也知道:「受訪對象」不可能是聽障、瘖啞、視障、肢體障殘、失智、甚 至神智障礙〈昏迷〉患者、精神疾病無法溝通者、正在罹患重病、住院或甚至急診的患者或正在苦於照顧他們的家屬、社經弱勢而在外扱扱於生計者、偏遠地區缺乏 電話聯絡者。非常明顯,就「照顧弱勢」而言高滿意度其實不是光榮、反是不光榮的記錄。但是過去的政府以卻不斷地以「百分之七、八十的健保滿意度」對外傲示 國際、對內彰顯政績。

二、也是由於「論量計酬」刺激、鼓勵消費,醫療行為的「方便性」便成了醫療營運者和醫療服務的接受者共同的目標,而都會區的醫院最能提供醫療行為的方便 性,自然而然,愈是社會上的強勢者愈方便取得醫療服務(且是較優質的醫療服務)。魚幫水、水幫魚,所以都會區大醫院愈見林立,財團醫院且愈見擴充、亮麗。 但是相反地,身負社區醫療重任的地區醫院,由健保施行前民國七十八年的七百五十家,到九十六年底只剩二百五十多家,廣大的非都會區弱勢民眾的醫療照護、特 別是緊急醫療「正走向熄燈的不歸路」,遠景堪憂。

不可諱言,在缺乏制約的體制下,醫療M型化日趨嚴重,社、學、經低者愈易於遭到「小病痛開大刀」,社、學、經愈高者卻可以「小病痛大檢查」。

筆者呼籲,新上任的林署長應揚棄過去醫療執政者「高滿意度」的迷思,即令健保局,將歷年來類似子宮切除的「金雞母手術」(如椎間盤突出、骨刺、白內障等) 以及「貴重而沒有危險性」的檢查(如磁振造影等),分別與「社會、學識、財經」地位的高低以及都會與非都會的因素,交叉比對分析,找出「不當的手術」和 「不必要的檢查」。然後分別責成相關專科醫學會依據「實證醫學」訂定此類手術和檢查規範,交與專科醫師遵行,未來凡違反規範的醫療行為,健保不予給付。

如此,不但可提高健保醫療品質,亦可治療健保長期財務沉痾,更能實質照顧弱勢。

(中國時報)
--
奈米細菌無生命 20年謎團獲解

奈米細菌到底是不是一種新的生命體?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議多年的問題。長庚大學董事長楊定一成功在試管中複製了所謂的「奈米級細菌」 (Nanobacteria),證明過去近20年來眾多重要科學文獻中所提到所謂「奈米級細菌」的生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這項突破性的成果被《科學 》、《自然》等知名國際期刊顯著報導。

科學界對奈米細菌的討論約始於20年前,有些科學家認為奈米細菌是新的生命形式,而另一些科學 家卻對此持懷疑態度。科學家之所以對這個議題感興趣,是因為,這些偽裝成奈米細菌的微粒,是由無機的離子或礦物質,與細胞中有機的蛋白質或脂質結合後,形 成新的複合物,它像是一個活的生物體一樣能分裂生長,這種複合物可能與許多疾病有極大關係。

楊定一研究突破 知名期刊報導

但也因為學界對其是否為生命體有極大爭議,因此一直沒有定論。楊定一這研究結果因為解決近20年的科學「懸案」,堪稱具相當的突破性,而被知名科學期刊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選為4月封面故事,這也是該雜誌有史以來首次用台灣研究成果為封面故事。此外,《科學 》(Science)、《自然》(Nature)、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等知名科學期刊及「發現頻道」(Discovery Channel) 也陸續以顯著篇幅報導。

任紐約洛克菲勒大學Cornell醫學院兼任教授的楊定一博士指出,奈米級細菌是指直徑介於80到500奈米,存在自然界微小生物,有很強的生命力,過去被認為是「有機的生命體」。

但這麼小的細菌真的是「活」的嗎?他利用碳酸鈣及人體中的白蛋白(albumin),製造出與「奈米級細菌」外形上一模一樣的顆粒NLP (Nanobacteria-like particles),在顯微鏡底下,這些碳酸鈣的顆粒會聚集更多的碳酸鈣分子,沈積並逐漸變大,看起來就像是典型的細菌,也會分裂複製、生長一樣。

碳酸鈣顆粒沉積變大 像在生長

只不過,這些奈米微粒並非活的有機生物體,它沒有DNA或RNA,為了證明它們不是「活」的生物體,實驗室以30kGy珈瑪雷射做破壞性的照射,一般來說,這麼高的輻射劑量足以殺死任何細菌,它們卻毫無變化。

楊定一說,這項研究證明了,只要在適當的條件下,一些常見的像碳酸鈣無機礦物質,就可以形成與「奈米級細菌」同樣外形的顆粒。

一般碳酸鈣的結晶外形參差不齊,但這種結晶一旦與蛋白質結合,碳酸鈣就會變成像「奈米級細菌」的形狀。楊定一表示,無機礦物質、離子與細胞中的蛋白質結合 後,會出現「核化」(nucleate)作用,接著就發生像細胞自行複製的現象,讓人誤以為它們在分裂。這些礦物質與蛋白質的複合物,很可能與軟組織鈣 化、血管硬化等疾病有關。

無機礦物複合物 與疾病有關

楊定一說,這種礦物質與細胞內蛋白質複合的現象,在正常生物界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例如1997年諾貝爾醫學生理獎Stanley Prusiner ,在20多年前發現普利昂蛋白(prion)裡的蛋白質可以有自行組合的能力,而prion也因此感染細胞,造成像狂牛症一樣嚴重的疾病。

進行相關研究 攸關製藥發展

楊定一目前已著手進行其他相關研究,包括將其他矽、鎂、鐵、鋁等無機金屬和礦物,和有機的蛋白質、油脂、酸、鹼等,做各種組合變化,進一步了解這些新的複 合物與生理的關係。對於往後疾病的治療,例如血管硬化、結石、大腦老化的機轉,都可以從中找到解答,甚至影響未來製藥的發展。

楊定一是最早發現白血球細胞如何具有殺死癌細胞能力的學者之一。他說,地球充斥各種細菌,人類經由不斷的演進適應了地球環境。

但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是從何而來?科學界始終無定論。楊定一說,礦物質與細胞內的蛋白質或脂質結合,可形成新的複合物,形成過程就像會生長的活生物體一樣。這種無機與有機結合,不久或可解開地球最早生命來源之謎。

奈米細菌躲人體 太空長更快

近年來,我們生活中經常出現「奈米」這個名詞,「奈米」是長度的單位,等於10億分之1公尺,一個奈米大約是10個氫原子連結在一起的長度。1990年開 始,人們漸漸重視奈米這個新領域,科學家不僅觀察到只有數十或數百奈米大小的物體,甚至可以製造出這樣大小的奈米材料。

如今,奈米科技已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包括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甚至許多疾病的致病原因,都因為奈米科技而改觀。

人類對奈米細菌的集中研究始於1996年。之前,一些科學家聲稱在來自火星的隕石上發現了奈米大小的細菌化石,「奈米級細菌」曾被視為研究「外太空生物 學」(Exobiology)中重要的一環,科學家希望透過隕石中的「奈米級細菌」,解釋地球及其它星球生命的起源。

15年前第1篇有關「奈米級細菌」可能是生物界最小且可以自行繁殖的生命體的論文發表時,受到科學界廣大的注意,因為,病毒雖然可能更小,但病毒無法獨立 繁殖,必須依賴感染細胞才能繁殖。「奈米級細菌」只有80-500奈米,具有繁殖特性,被科學家認為可能是一種最原始、且是地球上已知形體最小生命體。

科學界開始大量投入「奈米級細菌」研究。例如,有研究報告指出「奈米級細菌」廣泛的存在於人體,可能與膽結石、腎結石、多囊性腎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攝護腺發炎、HIV病毒共同感染、卵巢癌、鼻咽癌、阿滋海默症等疾病的發生有關。

2004年,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的科學家發現,感染「奈米級細菌」可能與動脈硬化有密切關連。美國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在2005年發現,「奈米級細菌」在太空低重力情況下分裂生長的更快,因而懷疑太空人較易發生腎結石可能與「奈米級細菌」有關。

部分科學家認為,奈米細菌非常小,可以從人體或哺乳類動物的血液中培養出來,奈米細菌也能逃過現行科學和醫學上的偵測。

有些生技公司看準這個市場商機,打算推出檢驗試劑,誓言根除「奈米級細菌」,避免它們可能帶來的疾病威脅。

但是,仍有眾多的科學家對奈米細菌是否屬於「生命實體」表示質疑。有科學家表示,在對所謂的奈米細菌進行核酸測試時,無一呈現陽性反應,表明它們並不具備生命特徵。

美國國家科學院也曾在1999年召開研討會,界定地球上最小的生命體,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最小而且具有自行繁殖能力的生命體,應至少要有200-250奈米大小」。

楊定一博士的研究報告,打破過去認為奈米細菌是有機生物體的觀念,美國自然期刊還形容這篇研究是為奈米細菌敲響「喪鐘」,證明「奈米細菌不存在!」這些由 無機礦物質與有機蛋白質結合產生的複合物雖然不是活的,卻仍有致病的可能,如何防治,將是科學界未來努力的課題。

(中國時報)
--
銀河系揭密 僅2條主旋臂

銀河系(Milky Way)是太陽系所處的星系,由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組成,總質量約為太陽的5800億倍。過去天文學界長期認為它是個典型的「螺旋星系」,由中心延伸出4條主旋臂:英仙臂、盾牌-半人馬臂、矩尺臂、船底臂。

但2005年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資料首先動搖傳統觀念,證實銀河系中心有一條棒狀結構,因此應該歸類為「棒旋星系」。近來天文學家再接再厲,利用史匹 哲太空望遠鏡拍攝的80萬張照片,輔以特殊設計的電腦軟體,計算1億1000萬顆恆星的速度與軌道,再度大幅修正我們對銀河系結構的認知。

威斯康辛大學教授班傑明領導的團隊發現,銀河系其實只有2條主旋臂,亦即英仙臂與盾牌-半人馬臂,各與中心棒狀結構的一端相連,年輕亮星與老邁紅巨星的密度特別高。相較之下,矩尺臂和船底臂只能算是小分支,僅有稀疏的年輕亮星,規模與前兩者不成比例。

(中國時報)
--
英國女性瘋Wii 一年踢壞12億

任天堂的Wii電視健身遊戲可以讓婦女在家運動健身,然而一項保險業者最新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女性在家裡健身每年在英國家庭客廳造成的財物損失高達2,000萬英鎊(台幣12億元),Wii的上市將有如火上加油。

專保女性的業者Shella's Wheels報告指出,Wii遊戲的激烈踢打動作足以波及居家的花瓶與電視機甚至寵物。將近五分之一的受訪婦女承認,她們在客廳玩遊戲時,曾經因為渾然忘我而出現各種意外,包括撞到家具、猛撞頭部或肌肉拉傷。

報告指出,Wii上個月在英國上市後立即大受歡迎,而由於英國人客廳的自由活動空間平均約僅0.6坪,家具與其他設備很可能受到波及。

(聯合報)
--
暑假 宅童重度迷網

除了宅男、宅女,「宅童」也越來越多!一項青少年網路行為調查顯示,五成七的電玩迷從國小就開始迷線上遊戲,青少年每周上網時間達22小時,高中職生更超過28小時;有七成五的青少年玩家出現網路沈迷的徵兆。

金車教育基金會提醒家長,多數電玩迷是在暑假養成的,尤其國小畢業升國中時期,假期「FUN」過頭,更是網路成癮的「超級危險期」。

金車基金會今天公布一項青少年網路休閒行為調查發現,青少年的困擾來自課業繁重(58%)、功課成績(54%)、青春痘(34%)、體重過重(28%)及近視過重(25%)。有七成五的青少年會靠上網來紓解壓力。

調查發現,青少年上網時間很長,而且有沈迷徵兆;平日每天上網2.54小時,周六日則有4.6小時,上網最常做的事(複選)依序為玩電腦遊戲(61%)、線上聊天(60%)及下載影音(54%)。

所謂網路沈迷的徵兆包括,網路斷線時就心情不好或不安、上網時間難以控制或愈來愈久、碰到問題就逃避到網路世界去。

金 車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表示,令人擔憂的是,沈迷於線上遊戲的青少年玩家,「偷拐搶騙」無奇不有,23%的青少年透過線上遊戲「搶圖搶怪」(以累積自己的積 分),21%的人會化身不同性別身分出現遊戲中,有20%的人運用破壞程式外掛練功或化身不同,這些現象男生比女生嚴重。

網路也影響青少年的人際互動,二成一青少年認為不認識的網友,比同學親友更了解他們心中的苦悶。

青少年使用網路也有煩惱,最大的困擾的是垃圾郵件太多,半數的青少年都有收到情色郵件的困擾,四成二的青少年擔心上網影響考試成績,卻又沈迷網路難以自拔。

台 北縣北新國小輔導主任陳玉芳表示,許多線上遊戲靠殺人來累積分數,讓小學生和同學打鬧時,動不動就使出線上遊戲人物的暴力打鬥招式,甚至不知道打人、殺人 的嚴重性,因為分不清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不同。她遇過一個小二學生,就以為長大不必工作,只要靠線上遊戲賣點數、寶物就可以過活。

陳玉芳說,兒童網路成癮就跟大人喝酒、抽菸一樣難戒,暑假期間更是網路成癮的危險期,她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訂「網路使用契約,平日電視及電玩時間不超過1.5小時,假日不超過2~3小時。

這項調查於4月中旬至5月,針對北、中、南、東區的18所國小、國中、高中共28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率93.1%,在信心水準97%下,有正負2.1%的抽樣誤差效度。

(聯合晚報)
--
喝100cc工業酒精就可能失明

食用酒精必須課稅,工業酒精不用課稅,為了避免不肖商人將便宜的工業酒精拿來當食用酒精高價出售牟利,因此工業酒精中會加入一些不易移除的化學物質,使工業酒精無法飲用。

工業酒精最常加入的就是俗稱木精的甲醇,急性甲醇中毒的症狀主要有3大特色:中樞神經之抑制、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視神經變化,其中眼睛傷害為其中毒主要且特別的表現。

工 業酒精的甲醇含量佔4%,有人只服用純甲醇4cc就失明,推算只要喝下100cc的工業酒精就可能失明。另有人服用40%的甲醇15cc就送命,不過也有 病人喝下500cc仍未致命。一般而言,成人服用純甲醇達每公斤體重0.25cc,會有嚴重中毒;每公斤體重0.5cc以上可能致死。

(自由時報)
--
大陸用語 每日一詞

西紅柿 用語說明
就是台灣的番茄,因為番茄的外形與紅柿子很像,品種又來自西方,所以大陸稱番茄為西紅柿。但在北京的餐館裡,如果菜名有「番茄」兩字,意指番茄醬,而非新鮮番茄。

(蘋果日報)
--
宇宙新發現 3超級地球

歐洲天文學者昨宣布又發現3顆「超級地球」與其環繞的恆星,另外還發現2個太陽系,這顯示在我們居住的太陽系之外,像地球一般的行星可能非常普遍。
日 內瓦天文台學者梅耶昨在研討會提出最新發現,他們在距離劍魚座與繪架座大約42光年(1光年距離約為9.5兆公里)的天空中,發現1顆恆星與3 顆行星,這顆恆星比太陽略小,但環繞它運行的3顆行星,質量都比地球大,其中1顆大約是地球的4.2倍,另2顆分別為6.7倍與9.4倍。3顆行星公轉速 度分別是4、10天與20天,比起地球公轉一周要365天,速度快了許多。

另還找到2太陽系
學者指出,目前只能用無線電波,或者 借助高精度逕向速度行星搜索器(High Accuracy Radial velocity Planet Searcher, HARPS),以光譜分析方式探測這些行星的存在。當行星繞恆星運行時,會造成恆星微晃,精密儀器就能探測到。
學者同時還發現名為HD181433的恆星有2顆行星圍繞,另一個太陽系的恆星,則有一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和類似土星的行星。學術界至今已發現270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

(蘋果日報)
--
司法改革先除文字獄/何春蕤(中央大學教授)

自 從1999年《兒少性交易防制條例》29條修訂以來,已經移送了兩萬餘網民,也引發多次爭議和批判,2006年甚至有好幾個案子同時聲請大法官釋憲說明 29條對網路言論的禁錮是否牴觸了《憲法》保障的基本人權。然而我們在最近的判例中卻在在看到令人心寒的檢警思考邏輯:「推論」取代了「事實」,成為定罪 的基礎。以下僅舉出具代表性的個案,類似性質的案件不計其數。
案例1:甲因在等候一筆未收的工程款,心煩之下想找人聊天,於是以「等元」為暱稱掛 進聊天室,沒人交談,也沒有任何留言。檢警「依實務經驗」,認定甲取此暱稱是為了避免警方偵辦,原意其實是「等援」,登入後即使不聊天也能讓該聊天室的人 看到暱稱,因為「援」這個字在網路的脈絡中就代表「性交易」,因此應視為「刊登散布性交易訊息」。單憑「等元」二字就判刑兩個月。

同音暱稱變成證據
案例2:乙在聊天室有交談紀錄,有上網IP資料,有啟用該帳號資訊,但乙當天根本在外辦事,並未上網,顯係帳號被盜用。然檢警「依實務經驗」,認定乙說被盜用只是自我辯解而已,既然沒有人證物證證明帳號被盜用,無法證明自己無罪,那就是有罪,判刑45天。
在 第一個案例中,檢警認定「援交」就是性交易的代語,而網路次文化中經常使用同音字(不管是因為中文不好或者筆誤,還是玩雙關語、製造笑話),因此只要甲在 聊天室的脈絡中使用「援」的任何同音字(元、圓、原、緣),其動機就是援交,不可能有其他意義,而此同音暱稱就是犯罪證據。事實上,目前上述同音字在網路 上已經完全被當成性交易的意思,常用名詞從「有緣人」、到「月圓人團圓」到「應援團」、甚至「救援投手」,都直接構成了《兒少》29條的犯罪要件。
在 第二個案例中,網民發現帳號被盜用,警方不但不設法偵辦追捕破壞網路秩序的人,竟然還要求網民自行設法證明自己是被盜用才能證明自己清白。網路上的詐騙案 多到不計其數,警方總是說詐騙集團會變造IP因此很難偵辦,但是奇怪的是,《兒少》29條針對普通民眾上網,卻總是能鐵嘴直斷說自己絕不會捉錯,這是相當 矛盾的。

檢警勿忘無罪推定
「無罪推定」是法治的基本原則。然而我們在檢警偵辦《兒少》29條時卻不斷看到上述「有罪推定」的思考 邏輯。經過無數血淚案件後,網民才爭取到密談討論不構成散播罪名,但是現今連為自己命名使用到同音字讓他人可以聯想即構成犯罪,切切實實步入「文字獄」的 顛峰。我們在此嚴正呼籲:對所指控被告人的罪行,必須要有充分、確鑿、有效的證據。「無罪推定」必須是檢警司法人員最基本的專業態度。
新政府的馬總統與法務部長王清峰都高談改革司法,就讓《兒少》29條的文字獄作為檢驗他們誠意的試金石吧!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