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威力擴大3倍 歐蘭德:對懦夫開戰 「法國正處於戰爭」投20炸彈轟IS心臟
巴黎恐攻129死
法國巴黎上周五發生連環恐怖攻擊釀129人死亡,震驚全球,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恐怖份子宣稱犯案。法國前晚採取報復,大舉空襲IS在敘利亞的大本營拉卡市,法國總統歐蘭德昨更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發表反恐演說,直指法國正處於戰爭,「敘利亞已成全球咸知的恐怖主義最大工廠」,法國將把打擊IS威力提至現有三倍。
法軍轟炸IS位置
歐蘭德昨稱,法國是對「懦夫」開戰,已頒布的全國緊急狀態,明將送交延長3個月提議案至國會。他指法國應修憲,取消恐怖份子的法國雙重公民身分,具恐攻威脅的雙重國籍者將被禁止入境。這是1848年以來,第三度有法國總統發表兩院聯席演說,上回是2009年沙柯吉針對全球金融危機演說。
歐蘭德直接點名此次恐攻是「在敘利亞策劃、在比利時組織、與法國同謀於法國領土上執行」,他誓言增加安全與軍事預算,並稱國際社會應成立單一強大的聯盟來打擊IS,他近日將會晤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俄羅斯總統普丁研議此議題。他也針對申根協定稱歐盟應更有效管制對外邊境,否則各成員國將重返各自管制邊界,致歐盟崩解。
法核子航母明出動
法國國防部表示,法國從約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基地出動12架飛機前往拉卡市(Raqqa)執行空襲任務,其中包括10架戰機,共投下20枚炸彈,摧毀IS的指揮中心、召募站、彈藥庫和恐怖份子訓練營。照片顯示,法國出動戰機包括飆風戰鬥機(Rafale)與幻象2000。
總部設在英國的「敘利亞人權瞭望台」主任拉赫曼(Rami Abdel Rahman)指,「拉卡徹夜發生至少36起爆炸,整個城市都在晃動。」
法國也決定派出「戴高樂號」(Charles de Gaulle)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協助執行剿滅IS任務。「戴高樂號」航母是目前法國海軍中僅有的一艘航母,也是全球唯一一艘不屬於美國海軍的核子動力航空母艦,它能裝載40架飛機,並配備各式飛彈系統,預計明天啟程,於下月中旬抵達波斯灣參與打擊IS。法國總統歐蘭德前天也宣布已發布的全國緊急狀態將維持3個月。
「匿名者」對IS宣戰
根據昨天在網路上流傳的影片,IS宣稱將攻擊美國華府,但無法證實影片確實是IS發布。
另全球最大駭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也上傳影片(goo.gl/5o1v2I),揚言攻擊IS,該組織發言人戴著「V怪客」面具說:「來自全球的匿名者會追蹤到你們,你們應該知道我們會找到你,而且我們不會放過你。我們會發動歷來最大型的行動對抗你們。戰爭已宣告,做好準備吧!」
美俄料將聯手反恐
美國總統歐巴馬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前天利用20國集團(G20)峰會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亞舉行的機會,在場邊咖啡桌進行非正式會談。普丁的外交事務顧問烏夏可夫(Yuri Ushakov)表示,兩位領導人進行「相當仔細的對話」,「關於對抗IS的戰略目標非常接近,但仍存在戰術上的差異。」
戴高樂號航母(Charles de Gaulle)
艦長:261.5公尺
艦寬:64.36公尺
乘員:船艦組員1150人、飛行大隊成員600人
服役:2001年5月18日至今
動力來源:核子反應爐、柴油引擎
最高速度:50公里/小時
武器配備:可停放約40架包括飆風戰鬥機在內的各式飛機、阿斯特15型防空飛彈(Aster 15)與薩德哈爾(SAD RAL)短程防空飛彈系統
飆風戰鬥機(Rafale)
乘員:1-2名
長度:15.27公尺
翼展:10.80公尺
高度:5.34公尺
航程:3700公里以上
作戰半徑:1100公里
最高速度:高空2 3 9 0公里/ 時、低空1390公里/時
配備武器:DE F A791B 30mm機砲、MICA飛彈、R-550飛彈、SCALP-EG飛彈等
*全面搜捕 法逮23恐怖份子
巴黎遭血腥恐怖攻擊後,法國警方全力追兇,昨在168處展開突襲行動,逮捕23人,起出火箭砲發射器等多種武器。法國官員昨指這場攻擊的幕後主謀,可能是赴敘利亞為伊斯蘭國(IS)作戰的比利時極端份子阿巴伍德。
主謀涉法列車槍案
法國官員指,巴黎恐攻幕後策劃者是27歲比利時籍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但比國檢方昨拒證實。阿巴伍德是摩洛哥裔,疑與今年8月法國高速列車槍案及4月巴黎教堂攻擊案有關。他與此次涉案法籍阿迪斯蘭三兄弟檔都曾住伊斯蘭激進份子匯集的布魯塞爾莫倫貝克區。比國警方昨突襲此區,上周末逮捕7人中,昨2人被依恐怖攻擊罪起訴,5人獲釋。
三兄弟檔的伯拉罕阿迪斯蘭在攻擊中身亡,其弟莫哈梅德在比利時被捕,另一弟弟26歲沙雷阿迪斯蘭(Salah Abdeslam)於恐攻後翌日在比國邊界遇攔查,但警方不知他是要犯而放行。稍晚,法國電台RTL稱他在布魯塞爾落網,但另一媒體否認此說法。
犯案7兇嫌背景昨陸續揭露,迄昨5人身分確定。法國檢方指,在劇院自炸身亡的28歲法國人阿米慕赫,2012年曾被控恐怖主義罪嫌,遭國際通緝。而土耳其政府高級官員昨稱,今年6月及去年12月兩度知會法國29歲法國炸彈客莫斯特菲,因其前年曾進入土國,卻無出境紀錄。
PS4成招募攻擊平台
更多原可避免恐攻的線索也陸續浮現,伊拉克官員透露上周四曾明確警告法國及其他國家有即刻遭攻擊的危機,情資指出IS首腦巴格達迪下令,立即對打擊IS伊拉克和敘利亞據點的西方盟國發動攻擊。法國總理瓦爾斯昨稱,不排除再有類似攻擊。
此案半數兇嫌是法國籍,顯見確實越來越多伊斯蘭聖戰士返國策動攻擊。今年1月的巴黎《查理周報》攻擊及猶太商店挾持案,3名槍手都是法國人。比國內政部長詹彭指,情資人員發現IS利用PlayStation 4遊戲平台招募和策劃攻擊,因為此管道「比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更不易被監看」,成維安漏洞。
*反穆斯林 怒火沸騰殃難民 恐攻後 收容營2500帳篷 被縱火燒光
法國巴黎上周五遭恐怖攻擊,警方在槍手屍體旁發現一本敘利亞護照,疑似槍手假扮難民進入歐洲,讓歐洲的反移民聲浪再起,一些民粹主義右翼政治領袖紛紛要求停止收容中東和非洲難民,挑戰歐盟難民分配政策,反伊斯蘭情緒也在各地蔓延,讓難民連帶成為無辜受害者。在巴黎燭光哀悼晚會現場,甚至有民眾嗆聲要遣返難民,把他們「丟到海上小島」。
巴黎恐攻事件的隔天,波蘭政府即宣布不接受歐盟分配的難民配額,拉脫維亞也隨即跟進。即將出任波蘭歐盟事務部長的席曼斯基(Konrad Szymanski)稱,巴黎恐攻事件「對全歐洲移民政策投下大問號」,繼續遵守歐盟的難民政策與配額「沒有政治可能性」。斯洛伐克總理費格(Robert Fico)也說早就警告過歐洲領袖「移民伴隨的巨大風險,希望有些人現在可以看清這個事實。」
「恐怖主義怖伊斯蘭」
法國民眾反移民的情緒在恐攻事件後節節上升,北部加萊(Calais)的難民營在恐攻發生後數小時就失火,逾2500個帳篷付之一炬,有人認為可能是當地民眾不滿難民亂象,因而縱火報復,藉此趕人。一名當地居民前天憤怒地說:「這些難民總是在講電話,也使用附近的無線網路,我想這和攻擊事件一定有關。」
巴黎燭光哀悼現場也有人說要把難民遣返回敘利亞,還有人嗆聲要把難民丟到海上小島。但也有穆斯林手持字卡呼籲群眾勿將伊斯蘭與恐怖主義畫上等號,「恐怖主義不等於伊斯蘭。」
赴歐就是要逃離恐攻
26歲敘利亞難民漢沙前天在德國柏林參加巴黎恐攻哀悼活動時說:「敘利亞也有這種恐怖份子,我們來歐洲就是想要逃離他們,尋找庇護所。」
法國極右派政黨「國民陣線」黨魁勒朋(Marine Le Pen)要求法國從歐盟手中永久拿回邊境的掌控權,殲滅伊斯蘭極端分子、關閉極端主義的清真寺、驅逐危險的「外國人」和「非法移民」,擁有雙重國籍的穆斯林,須剝奪其法國公民身分並驅逐出境。
「訓練難民解放祖國」
荷蘭極右派議員魏德斯要求政府立即關閉荷蘭邊境,義大利北方聯盟黨魁薩爾維尼也呼籲政府嚴密監控所有伊斯蘭社群。
波蘭新任外交部長瓦斯奇科夫斯基(Witold Waszczykowski)前天表示,「你能想像我們(歐洲人)派兵到敘利亞打仗、為他們爭取自由,但數十萬敘利亞人卻在菩提樹下大街(德國知名景點)或華沙老城廣場上喝咖啡嗎?」他提議歐洲將敘利亞難民組建建成一支軍隊,訓練完成後讓他們去「解放」祖國。
但歐盟執委員會主席榮克(Jean-Claude Juncker)昨在20國集團(G20)高峰會上明確表示:「歐盟不會改變現有的難民政策。歐盟國家不應在巴黎恐攻事件後,就拒絕接納難民,因為巴黎恐攻槍手是罪犯,不是尋求庇護者。」
德國總理梅克爾前天也強調難民政策與恐怖攻擊是兩件事情,必須在這次事件後全面調查歐盟的安全系統,對受難者及其家屬,還有大批逃離恐怖主義的無辜難民有個交代。
歐盟難民配額與各國態度
◎德國:承諾接收1.7萬人,但巴黎恐攻後國內開始出現反對聲浪
◎英國:承諾接收2萬人;自恐攻後加強邊境檢查,針對敘利亞難民更進行雙層安檢
◎法國:承諾接受約1萬2962人,但實施邊境管制
◎波蘭:原承諾接收約5082人, 在恐攻後轉為拒絕
◎斯洛伐克:原承諾接收802人,恐攻之後轉為拒絕
◎羅馬尼亞:被分配到約2500人,但自始自終反對
◎瑞典:承諾接收約2475人,上周四起因湧入難民數量太大而宣布關閉國界10天
◎捷克:被分配到1591人,但拒絕接受
◎匈牙利:被分配到1294人,但拒絕接受
◎希臘:對難民持開放態度,但加強邊境檢查
*APEC峰會明登場 菲嚴查防爆裂物
菲律賓馬尼拉將在明後兩天將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高峰會,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南韓總統朴槿惠等都將出席。鑑於法國巴黎剛發生恐怖攻擊,菲政府立即提高APEC會議維安層級,從今天開始管制飛往馬尼拉的客機,當地並實施連續假期至會議結束;會場周邊道路與機場實施道路管制,僅掛有大會核發的APEC車牌才能進出。
出動防爆犬嗅行李
各國媒體下榻飯店外面部署層層警力,飯店外沿路間隔幾公尺就有兩人一組警察在巡邏,路旁並設有臨時警察局,因應維安人力調度需求;任何車輛進入飯店前,菲國警方都會以反射鏡檢查車底是否藏有爆裂物,並要求司機開後車廂接受檢查;飯店門口都設有防爆犬,檢查每一名進入飯店旅客的行李。旅客進入飯店前,還須通過X光檢查門。
記者早4小時安檢
APEC大會實施相當嚴格的安檢,每名記者參加記者會都需事先登記,且需提前4小時到場安檢,直到取得當天採訪許可與場次兩張卡片,坐上大會安排的交通車,才能前往記者會現場。菲國海巡署也出動防爆犬,要求每名記者上車前,把所有個人物品與器材全部排在地上,犬隻一個一個嗅,檢查是否有爆裂物。
前副總統蕭萬長奉馬英九總統指派,昨搭乘專機抵達馬尼拉參加APEC領袖會議,菲律賓政府派內閣秘書長阿爾門德拉斯接機,蕭萬長昨下午前往香格里拉飯店出席企業領袖峰會,並參與研討會。
*「照常活下去」羅浮宮重新開放
《蘋果》直擊
巴黎經歷恐怖攻擊後,周末有數千民眾湧入共和廣場擺放鮮花哀悼罹難者,廣場昨一度傳出巨響,民眾以為又遭恐攻爭相走避,所幸只是虛驚,也有人發起免費擁抱活動,呼籲團結振作;而為早日恢復正常生活,法國在台灣時間昨晚7時全國默哀1分鐘後,各地博物館重開,包括羅浮宮和奧賽博物館。
巴黎遭恐攻地點的鄰近地鐵站昨持續關閉,地鐵站出入均有軍警荷槍實彈封鎖,氣氛相當肅殺,《蘋果》為前進巴塔克蘭劇院,只能在地鐵站不斷換車,輾轉挺進目的地。
晚會巨響虛驚一場
巴黎數千名居民昨無視禁止公眾集會命令,湧入遇襲的餐廳和巴塔克蘭劇院,擺放鮮花和蠟燭悼念,有些花束附上字條,寫著「我不會忘記你」、「巴黎我愛你」、「我是巴黎」等;未料在共和廣場的燭光晚會突傳出巨響,民眾誤以為是槍聲,紛紛恐慌走避,地上鮮花遭到踐踏,蠟燭也被踢倒,所幸只是一場虛驚。
《蘋果》在共和廣場直擊法國人傑歐姆在廣場發起擁抱活動,他拿著「Free Hugs」(免費擁抱)紙牌,和經過的民眾擁抱,他說這是為了「Share my love」;來自美國的辛普森看了很感動,大方分享擁抱,表達願意和法國人一起傳遞愛。另位女孩寶琳也在廣場舉起「Free Hugs」牌子,她表示很多人失去親友,擁抱能給他們安慰,「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用擁抱給愛。」
法人街頭擁抱傳愛
同樣提供擁抱的蘿拉表示,不少人經歷恐攻後陷入憂慮恐慌,她決定如常過活,「照常活下去,就是對抗攻擊的最佳方式。」
為了早日恢復正常,法國在昨中午12時全國默哀1分鐘,法國文化部長表示,巴黎及鄰近城鎮所有博物館在默哀1小時後重開,羅浮宮和奧賽博物館也重新開放;巴黎市政廳也發表聲明,學校、體育場館、公園和街頭市集雖重新開放,但遊行示威和大眾集會仍然禁止。
*IS到底想幹嘛 10大QA秒懂最兇殘恐怖組織
還不知道法國恐攻的罪魁禍首IS是誰嗎?10大QA讓你秒懂IS!
13日晚間法國發生多起慘絕人寰的恐怖攻擊事件,釀成129人死亡、逾 300人受傷的慘局,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已坦承犯行,並強調會繼續下去,這造成全球恐慌的恐怖組織IS到底從何而來?為何會讓西方國家如此忌憚?他 們的終極目標又是什麼?就讓《蘋果》做的動畫短片,藉由這10大問題,4分鐘一揭IS的神秘面紗!(張鈜閔╱綜合報導)
Q1、什麼是伊斯蘭國?
伊斯蘭國簡稱IS,是來自伊斯蘭教的恐怖組織,曾經效忠911恐怖事件的主使者蓋達組織,遭首領賓拉登批評「冷血、異端」後分裂出來,2014年正名為伊斯蘭國,首領是巴格達迪,首都是敘利亞的拉卡,IS屬於伊斯蘭教中占80%的遜尼派,與占20%的什葉派有嚴重分歧,這也是造成中東地區長期混亂不堪的主因。
Q2、IS想幹嘛?
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因為911後美國在伊拉克拉下已海珊為首的遜尼派政府,改扶植什葉派政府,造成國內遜尼派強烈不滿,展開反抗行動,他們自稱聖戰士,對西方國家發動一連串恐怖攻擊,他們最終的野心是建立一個「東到新疆、西到摩洛哥、南到肯亞、北到哈薩克」的「遜尼派大帝國」。
Q3、誰是IS的敵人?
西方國家、異教徒(不信伊斯蘭的所有宗教)、政府軍、什葉派。
Q4、IS做了什麼事情?
IS非常殘暴、囂張,常常將人質斬首、釘十字架、活埋並公開畫面,老弱婦孺都不會放過,還會俘虜女子當性奴。
Q5、為什麼會有人加入IS?
IS擅長用網路洗腦、他們會拍宣傳影片嗆敵人及募兵、舉辦各種徵文比賽、利用育兒津貼吸引女性成員加入。
Q6、IS招募的對象是誰?
世界各地的伊斯蘭教徒,不管男女,最愛找童兵以及配給聖戰士的新娘。
Q7、IS的軍力如何?
美國中情局統計出,IS大約有3萬兵力,他們財力雄厚擁有大量軍火,更可怕的是聖戰士們以「戰死」為榮,因為他們相信殉教後會上天堂,還會獲得72個處女當新娘。
Q8、IS雄厚的財力從何而來?
IS資產約有20億美金,號稱最有錢的恐怖組織,收入來源50%靠賣石油、20%靠搶劫,其他30%來自稅收、捐贈、綁架贖金以及販賣性奴。
Q9、IS如何治國?
最高統治者哈里發底下設有「宗教」、「諮詢」、「保安」以及「軍事」四大委員會,用省分劃分佔領區,維持水電供應,並實施嚴厲的伊斯蘭教法,聖戰士月薪有400到600美金(約1萬3千到1萬9千台幣)、配有宿舍,平民禁止聽音樂、看電影,婦女出門必須用頭紗遮臉,到處都有聖戰士巡視。
Q10、有那些國家出來對抗IS?
從去年6月開始,多國對IS發動空襲,包括美國、英國、澳洲、阿拉伯聯盟以及最近發動空襲的俄羅斯以及法國,西方國家連番空襲破壞IS多個據點,並救出遭到IS迫害的少數民族,IS為報復也公開斬首多位國外人質,日前甚至對法國展開泯滅人性的街頭屠殺,以美國為首,已有超過60國聯手,誓言要殲滅IS這個恐怖組織。
*網攻反擊 匿名者嗆IS宣戰
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在巴黎發動恐怖攻擊震驚全球,駭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發布影片,向IS宣戰,揚言要對IS展開「歷來最大規模駭客行動」。
一名「匿名者」發言人戴著該組織招牌面具,在影片中矢言將利用其所長,「聯合全人類的力量」,警告恐怖份子「等著瞧」,「來自全世界的「匿名者」駭客會追緝你們」,「我們將找到你們,不會放過你們」,「等著承受大規模網路攻擊吧。我們已宣戰。」
這名發言人也說,「法國人民比你們堅強,經歷這次劫難後會更強大。」
*巴黎大屠殺都殺了誰/胡晴舫(作家)
黑色十三號星期五之後,巴黎迎來悄然寂靜的周六清晨。部分道路持續封鎖,地鐵停駛,學校關門,公共場所如博物館、鐵塔、凱旋門等停止對外開放。我記憶中如此空無一人、寧靜到有點森然的巴黎街道,唯有梅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1969年電影《影子軍隊》的片首。一開始,導演企圖複製當年德國納粹軍隊開進巴黎的那個清晨,向來吵嘈熱鬧的香榭大道一片死寂,巴黎沒有了人,只是一堆建築物,唯剩卵石路面仍悄悄閃耀晨光,但,在德軍行軍經過凱旋門之際,也不得不暗淡低沉。
周五半夜,法國總統歐蘭德宣布全國緊急,關閉邊境,必要時實施宵禁,派遣1500名士兵上街,坦克車開進盧森堡公園,停放在參議院前。上一次法國總統宣布全國緊急,是在阿爾及利亞戰爭期間,宵禁則是1944年。直到周日上午,政府仍呼籲民眾盡量留在室內,除非必要絕不出門。但,天氣太美,天晴日和,民眾一如往常去河邊散步,坐在戶外喝咖啡。
長期以來,巴黎已不僅是法國的首都,而是代表了一種無良耽美的世俗態度,經歷無數戰爭、革命,斷頭台或街壘,資產階級抑或無產階級,西班牙畫家還是美國小說家,都無法撼動這座城市的生活美學。日子只會照常繼續。
今天巴黎之所以遭受攻擊,既有文化遠因也有國際近因,但因為遭受攻擊的形式,使得巴黎與其他城市的命運共同連接,在全球化運動遭質疑且後退的新世紀,值得深入探索。
巴黎出事前一天,向來有「小巴黎」之稱的貝魯特同樣遭受連環自殺式炸彈攻擊,至少37人死亡,近200人受傷,其中還包括一位年輕的父親為了拯救旁邊的路人,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又如2013年肯亞發生購物中心襲擊事件,人們在地下室超級市場買菜時被殺,三樓舉行美食比賽,婆婆媽媽們包括大腹便便的孕婦全都中槍倒地。再早些年,2008年印度孟買同樣發生連環襲擊,槍手散落城市各處,同時作案。換言之,人們被殺,只因他們在熙攘的城市街角如常生活,做些尋常的事。
死亡是偶然沒理由
這種城市攻擊之所以駭人,因為直接針對平民而來。戰爭已不分士兵與平民,沒有戰區與後方的差別,直接摧毀對方的平民生活。今日巴黎之所以遭受攻擊,也在於對方認為西方同盟國家天天轟炸他們的城市,炸死了他們鍾愛的母親、妻子、孩子以及朋友,令他們無論環境上還是情感上皆流離失所,因而想要讓巴黎人也嘗嘗無法在自家城市自由生活的滋味。
高效率的現代武器如炸彈、機關槍進入了人口密度高的城市,進行無差別殺人,效果宛如殺戮戰場。滿臉皺紋的法國老母親,忠誠愛家的回教徒丈夫,襁褓中的嬰兒,捲髮高大的非洲男子,想要成為哲學家的日本留學生,辛苦存錢3年好不容易放假旅行的美國情侶,只因那個深秋周五夜晚如此美好溫暖,不約而同選擇露天吃飯,他們彼此不認識,卻一起死在機關槍下。死亡只是偶然,沒有理由。你的膚色、語言、性別、政治傾向,你個人所有的無聊的小小的堅持,像是絕不在麵包同時塗奶油和果醬、你對垃圾分類的狂熱堅持,全都不重要。只因你搭上了那架飛機、坐了那輛列車、去了那場演唱會,你就該死。就算你恨你的政府又怎樣,我更恨你的政府,所以我可以除去你。因為你不是你,你沒有自己的臉孔,一如我沒有自己的臉孔。你是你們,我是我們。
當人們因為擁有自由追求資訊與獨立思考,而越來越政治覺醒,明白世界的不公平,理解了「共犯結構」,許多無辜的人於是變得不無辜,如何繼續追求正義,而拒絕極端暴力的誘惑?
鍵盤後是真實的人
法國小說家卡繆與法國哲學家沙特原本是好友,後來翻臉,恐怕也就是因為面臨此種道德的兩難。關於反抗,沙特信奉馬克思主義,相信行動,卡繆相信真正的自由來自精神上的獨立,不願暴力。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時期,出生於阿爾及利亞的「黑腳」卡繆面臨更大的挑戰,獨立份子放置炸彈,隨機攻擊城市,堅持人道主義的卡繆說,「我母親可能會在任何一輛電車上。如果那是正義,我寧可要我的母親。」
城市的人群,就像網民,看似無名,但每扇窗子後面、每個鍵盤後頭都是真實的人。當我們學會幫對方恢復人性的同時,我們也將恢復自己的人性。
*被污辱的穆斯林青少年/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
截至目前,媒體並沒有對這8個,或更多個發動法國恐怖攻擊的恐怖份子,提出他們個人身分的詳細描述。然而,根據過去經驗,成員必然有好幾個是在歐洲長大的阿拉伯青少年。在歐洲長大、接受歐洲教育的阿拉伯裔歐洲人,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一條路?
這讓人想起在《查理周報》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後,法國導演盧貝松曾寫過的一封給穆斯林兄弟的公開信。
「我的兄弟,你知道我今天有多悲傷嗎?為了你和你那被玷污、被侮辱和被千夫指的宗教信仰。人們忘了你的力量、你的幽默、你的熱心和你的博愛。」
在盧貝松自己的電影作品裡,經常出現歐洲的穆斯林角色。不論大人小孩,這些阿拉伯人雖然多是副角,卻經常是正向的形象。這是盧貝松眼中的歐洲穆斯林,其實也是許多住在巴黎18區居民的想法。
然而,不幸的是,90年代的歐洲不景氣了,而阿拉伯世界也是這以後才開始不安穩了。在一個沒有未來的社會裡,人們開始感覺到不安。傳統的歐洲人,也就是白人,在同樣是面對暗淡的未來之際,也開始不自覺地排斥其他的人來為自己保住自己或自己小孩的生存空間。於是,各種不同於自己的人們都有被排斥的理由,包括各種不同膚色的有色人種,也包括不屬於自己階層的那些低下社會小孩。
只能投入集體陰影
盧貝松也注意到這情形了。關於這些穆斯林兄弟,他說:「人們僅僅由於你的膚色、你的名字就遠離你。警察每天查你10次身分證,大樓的門欄把你隔在門外,沒人願意為你說話。誰會願意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啊?把一個孩子或一隻動物鎖起來,幾個月不給吃沒有關懷,他也會變得暴戾。」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踏入社會的剎那,抬起的那一腳步是如何決定踩下的方向呢?
一個人面對這個世界的冷冽陌生已經是夠教人恐懼不安了,如果再遇到各種的不友善,包括「金錢、利益、隔離和種族歧視」等等狀態,他又該如何?
這時候,最容易的方法莫過於加入一個可以接納他又可以給他理由的朋輩團體。若依榮格的說法,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容易選擇集體陰影來面對這種持續的不確定狀態。
盧貝松也看到這細微難處,他大聲疾呼:「幫助這些受侮辱的年輕人,他們只是想融入社會,你們卻不給他們機會……。親愛的強者、你們也有孩子吧?你們也愛孩子吧?你們想為他們留下什麼呢?錢財嗎?為什麼不給他們留下一個公平的世界呢?」
這些穆斯林裔歐洲人,他們的父母原是嚮往歐洲文化,才以各種方式移民來此。身為第二代的他們,就算非全然沉浸在歐洲文化裡,也是沾滿這文化氣息。然而,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也許我們忽略的挫折是不可思議地沉重,以至於許多人投入集體的陰影。
這情形不只是在歐洲,在我們的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
當鄭捷事件發生時,輿論固然是為捷運上的那些無辜受害者哀慟,但這同時在網路上也出現一些認同鄭捷的言論。大部分的他們,恐怕都是將要或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而且是嚴重感受到一個沒有未來的前途。像鄭捷這樣的,也許只是少數;更多的是加入幫派,在裡面找到歸屬感的年輕人。
這不是只有歐洲,台灣在內的華人世界恐怕也不例外。
也許是這樣,一切太困難也太沉重了,難怪盧貝松在他呼籲的最後說:「但是今天,我的兄弟,讓我們一起哭泣。」
(蘋果日報)
--
*法轟炸IS首都 航母將出戰
在法國巴黎連環恐怖攻擊發生兩天後,法國十五日對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進行歷來最大規模的空襲行動,摧毀IS「首都」敘利亞拉卡市(Raqqa)的指揮總部、招募中心、軍火庫與訓練營。IS則宣稱,相關設施在被轟炸前已棄置,無人傷亡。
法國政府發言人勒佛勒(Stephane Le Foll)表示,法國海軍唯一的航空母艦「戴高樂號」,十八日將離開基地土倫(Toulon)前往波斯灣,加入打擊IS行列。法國當局早在巴黎恐攻約一週前就做此決定。戴高樂號是美國以外全球唯一的核動力航母,也是歐洲最大航母,最多可搭載四十架戰機與直升機,包括十二架「飆風」戰機。
美國國防部十五日聲明指出,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 Carter)與法國國防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同意採取具體措施,強化對IS的掃蕩,但並未透露進一步細節。
擊中兩座訓練營及疑似軍火庫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十二架法國軍機,包括十架戰機,十五日分別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約旦起飛,針對此前在拉卡偵察任務中鎖定的IS據點,投下廿枚炸彈,所有目標物皆遭摧毀,包括一座被IS做為總部與監獄的體育場。「敘利亞人權瞭望台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十六日表示,法國戰機擊中兩座伊斯蘭國訓練營,以及一座疑似軍火庫。
法國自九月起,即對IS的目標設施展開空襲,但分析家認為,十五日空襲的時間點並非巧合。美國退休將領、現為CNN軍事分析家馬克斯(James "Spider" Marks)說:「這個軍事行動傳達非常強烈的政治訊息,空襲的標的深具象徵意味,從法國的立場來看,必須做點什麼。」
CNN指出,目前難以掌握拉卡的地面局勢。拉卡自從被IS佔領以來,越來越孤絕,外界僅賴「拉卡正被靜靜屠殺」(Raqqa is Being Slaughtered Silently)組織提供的訊息,才能一瞥該城悲慘的轉變。該組織十五日指出,拉卡的IS戰士顯然預料將遭報復空襲,因此針對關鍵設施展開疏散行動。
斷IS金援 美首炸走私油罐車
另一方面,美軍十六日也首次出動戰機,轟炸數百輛伊斯蘭國用以從敘利亞走私原油的卡車,初步統計共有一一六輛油罐車被炸毀,這是美國試圖切斷伊斯蘭國資金來源的大規模行動的一部分。利用生產和非法出口石油,伊斯蘭國每月可獲得高達四千萬美元的收入。此前,由於擔心造成平民傷亡,美軍對攻擊伊斯蘭國的石油運輸系統一直有所保留,據估計IS擁有超過一千輛油罐車。
*巴黎恐攻首腦 是比利時人?
傳阿巴伍德幕後主導
為追緝巴黎恐攻事件嫌犯,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Bernard Cazeneuve)十六日表示,當局徹夜展開多達一百六十八次的突擊搜捕行動,共逮捕廿三人,並查獲包括火箭發射器等武器,「這只是開始,這些行動將持續下去」。除多達一○四人遭居家拘禁外,調查該案的消息來源透露,目前身在敘利亞的比利時人阿巴伍德可能是巴黎恐攻的幕後首腦,但布魯塞爾檢方表示,這是未經證實的謠言。
IS揚言 攻擊美國華府
在此同時,聲稱犯下巴黎事件的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十六日又發布最新影片,警告參與敘利亞空襲行動的國家,將遭遇與法國一樣的命運,揚言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發動攻擊。但目前仍無法確認影片是否真的出自伊斯蘭國。
巴黎事件的緝凶調查在警方發現槍手使用的兩輛座車,是從布魯塞爾地區承租後,迅速導向比利時。比利時十五日全力緝捕一名比國出生的廿六歲法國男子阿布岱斯蘭(Saleh Abdeslam),共逮捕七人,但在經過偵訊後,已將其中五人釋放,包括阿布岱斯蘭的兄弟。法國警方已對阿布岱斯蘭發布國際通緝令。據稱阿布岱斯蘭十四日駕車在北法坎布萊(Cambrai)鎮附近時,曾遭邊境警察攔下,但後來被放行,車上載有他兩名兄弟。
卡澤納夫在巴黎與比利時內政部長會面後指出,巴黎事件是在國外籌劃、在比利時動員,並在法國獲得內應的攻擊行動。路透引述消息來源報導,比利時籍的阿巴伍德涉嫌下令發動巴黎行動,「他顯然是歐洲幾件預謀攻擊的幕後首腦」。比利時RTL電台指出,廿七歲的阿巴伍德住在布魯塞爾的莫倫貝克(Molenbeek),部分參與巴黎恐攻者也生活於該區,那裡也是宗教極端主義份子和自願前往敘利亞參戰者的集中區。
法國檢方表示,目前已鑑定出七名攻擊者中的五人身分,其中四人為法國人,第五人以莫哈瑪德(Ahmad Al Mohammad)之名,十月間從土耳其持敘利亞護照過境希臘時被採集指紋,然後在塞爾維亞登記尋求庇護。法國警方公布的兩名法國攻擊者,分別是廿九歲的莫斯特費與廿八歲的阿敏穆赫(Samy Amimour),法國媒體則揭露另外兩名法國凶嫌為哈德菲(Bilal Hadfi)與阿貝德斯蘭(Ibrahim Abdeslam)。
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十六日正午一起默哀一分鐘,哀悼巴黎事件的受害者。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和內閣成員身穿黑衣,在巴黎大學梭爾邦校本部(La Sorbonne)低頭默哀。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警告,法國可能再遭暴力攻擊,其他歐洲國家也有可能遇襲,但伊斯蘭國不會獲勝。
*比國小城莫倫貝克 成「歐洲聖戰首都」
法國調查人員追查犯下巴黎恐怖攻擊的激進份子身分及其網絡,焦點之一在比利時。比國警方在事發後一連數日,在首都布魯塞爾郊區莫倫貝克(Molenbeek)搜捕嫌疑人,這個居民八成為穆斯林的地區有「歐洲聖戰首都」之稱,已成為全球滋養暴力伊斯蘭主義極端份子的溫床。
巴黎事件與比利時有強烈關聯,更增加這個向來以巧克力、啤酒聞名的歐洲小國,已成為意圖在歐洲發動恐怖行動的激進年輕人的避風港、歐洲恐怖網絡的樞紐。巴黎攻擊案中兩名攻擊者曾居住於比利時,比國警方由攻擊者所用車輛的比利時車牌,追查到莫倫貝克,過去兩天在當地大舉搜捕嫌疑人,使得這個破舊郊區再度成為伊斯蘭主義暴力議題的焦點。
莫倫貝克不只是比國五十萬穆斯林中好戰份子的庇護地,似乎也成為法國激進份子尋求一個能低調籌備、武裝,以便發動攻擊的便利秘密基地。莫倫貝克人口約九萬,以早年移民來此的摩洛哥、土耳其後裔為主,儘管許多人已成為經濟環境小康的中產階級,但當地仍面臨三十%到四十%的高失業率,居民平均收入仍遠遠落後全國其他地區。
8成是穆斯林 黑市槍枝猖獗
比利時的地方分權以及法語、荷語區之間的緊繃關係為安全工作帶來困難,該國長期以來對來自波斯灣地區基本教義派傳教士不設限,而且黑市槍枝猖獗,這三大因素助長莫倫貝克如今成為歐洲聖戰「空軍基地」。國會中間偏右派反對黨議員達勒曼恩(George Dallemagne)說,「恐怖份子在法國變得激進,到敘利亞打仗,返國後在莫倫貝克取得補給支援和網絡,用於發動恐怖攻擊,不論是在比利時國內或國外」,「這裡就像一座聖戰份子的空軍基地」。
根據「國際激進主義與政治暴力研究中心」(ICSR)一月發表的數據,估計已有四四○名比利時人參與敘利亞、伊拉克的遜尼派極端組織戰事,人均比例是法國兩倍、英國四倍。儘管莫倫貝克並非比國唯一有激進伊斯蘭團體存在的地區,但早在二○○四年西班牙馬德里爆炸案,歐洲伊斯蘭主義派的攻擊事件,「幾乎每一次都與莫倫貝克有關聯」。今年一月法國《查理週刊》攻擊案,犯案者也是透過莫倫貝克取得槍枝。
*網路也開打 匿名者向IS宣戰
自詡為「正義之師」的國際知名駭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十六日凌晨宣布向伊斯蘭教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全面開戰」,矢言發動歷來對抗IS的最大戰役,要自稱犯案的IS為法國巴黎連環恐怖攻擊事件付出代價,絕對「不會放過你們」。
據英國《鏡報》報導,發言的「匿名者」戴著招牌面具現身,透過YouTube影片以法語對IS說:「你們應該知道,我們會找到你們,而且不會放過你們」,「全世界的匿名者會把你們揪出來。」矢言運用知識「團結全人類」,要IS「招子放亮點」,並「做好準備」以因應即將來襲的「大規模網路攻擊」,況且「法國人民比你們還強大,將從此次殘暴惡行走出並更形茁壯。」
已多次就全球「不公」行徑有所行動的「匿名者」對IS強調,「我們將發動歷來對抗你們的最大行動。」由於IS以網路宣傳見長,聲稱「不會停止反IS」的「匿名者」正式宣戰之餘,不忘弘揚實力,自稱駭攻能力遠勝對方一籌。
今年一月初,法國《查理週刊》遭血洗後,「匿名者」也曾立誓要為《查理》復仇,迄今仍以法國網路國境警察自居,不僅把數千個IS聖戰士的「推特」帳號公諸於世,還破壞近一百五十個IS相關網站。但其對手也不是省油的燈,第一時間即「奉神旨意」化身網路聖戰士,法國上百個網站首頁瞬間被置換成伊斯蘭教信條內容及仇恨言論,部分還出現IS旗幟。
*臉書大小眼? 報平安獨厚巴黎
巴黎恐怖攻擊發生期間,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讓使用者透過臉書「報平安」,但就在巴黎攻擊前幾天,黎巴嫩貝魯特也遭遇恐怖攻擊,臉書官方卻未提供類似機制,引起外界批評差別待遇。
貝魯特恐攻未啟動 遭質疑
臉書在巴黎發生恐怖攻擊後,迅速啟動「報平安機制」(Safety Check)而獲得好評,但是數小時後,部分使用者有不同反應:奪去四十多條人命的貝魯特自殺炸彈攻擊,或者肯亞加里薩大學攻擊造成一百四十七人死亡後,報平安機制在哪?黎巴嫩有人說,臉書這種兩者有別的作法,暗示西方人命比中東人的命重要。
十三日的巴黎恐怖攻擊,是臉書首次在類似事件啟動「報平安機制」,此前此機制僅用於天災時,例如巴基斯坦強震。
面對網友的批評,臉書執行長札克柏格(Mark Zuckerberg)立即回應,他說批評是對的,現在臉書會將這套機制應用於更廣泛的人禍事件。他在臉書發文說,「你們是對的,這世界有許多其他重大衝突,我們對所有人同等關心,我們將努力盡可能協助身處於這些情況下受苦的人。」他說之前臉書的政策是,報平安機制只用於天災,「我們剛改了這項政策,現在打算針對未來的人禍也啟動報平安」。
臉書打卡「報平安」始於二○一一年日本東北大地震,之後每逢重大天災,如強震以及重大風災時,依據「規模、範圍、衝擊程度」等多項條件評估,決定是否啟動此機制。雖然現在已經將人為災難納入,不過臉書說,對於如伊波拉疫情的散播、戰爭等,至少現在還無法派上用場。
*法反恐亮紅燈 歐洲風聲鶴唳
巴黎的恐怖週末效應還在延續中,不但所有國家都提高安全警戒,連難民登記處都出現武警配備站崗。「不能讓恐怖份子贏」、「伊斯蘭國向歐洲宣戰」之類的論調開始蔓延,而「每個國家都可能是下一個攻擊目標」的恐懼,更是所有歐洲人的夢魘。法國等國家的反恐機構,到底有沒有能力掌握局面,也開始受到多方質疑,德國和英國則連忙加強反恐人力部署。
德曾提供嫌犯情報 法國輕忽未分享
巴黎恐攻後,法國的反恐網開始遭到批評,因為這起籌備多時的行動,官方居然毫無掌握。其中一項批評指出,法國沒有重視德國提供此前逮捕的數名嫌犯,以汽車運載大量武器裝備的情報,這些恐怖嫌犯就是準備將武器運往巴黎,伊拉克和土耳其也在事後爆料,聲稱曾提供情資給法國,但未受重視。歐洲各國反恐警網也沒有分享重要情報,形成反恐大漏洞。
加強邊境檢查 許多國家人心惶惶
整個歐洲在恐攻恐懼下大為緊繃,許多國家都加強邊境檢查,號稱全歐暢行無阻的申根條約被暫時擱置。其中又以和法國接壤的國家尤其緊張,比利時首相米歇爾召開國家安全委員緊急會議,在與法國交界、機場和火車站等處,都加派警察維安檢查。德國更是立刻對全國安全局勢加以審核,分析可能遭到攻擊的地點與如何應對。內政部長德麥奇埃還向法國表示,願提供任何形式的協助,包括派遣德國特種部隊赴法支援。
德國聯邦情報局也在對抗恐怖主義與極右勢力抬頭的夾攻下,激增五百個新工作,全力招兵買馬布局,以應付新局面。《週日畫報》報導,德國政府將擴增情報工作崗位,聯邦情報局(BND)一舉加碼二二五個職位,其中多達一二五個是專門針對恐怖份子。聯邦憲法保護局則增設第二副局長和二五○個新工作,其中一五○個專門對付極右翼勢力。這個預算擴編在十二日就已定案,當時的理由是「鑑於伊斯蘭極端份子和右翼極端勢力帶來的恐怖主義威脅,因此加強情報人員配備有絕對必要」。
對抗極端勢力 英德增加情報人員
英國首相卡麥隆十六日則說,英國安全部門自六月以來,已阻止約七起恐怖攻擊,但這些策劃中的攻擊規模比巴黎事件小。為對抗伊斯蘭好戰份子的威脅,英國情報部門將招兵買馬,增加十五%員額,並將倍增經費,以提升飛航安全。英國政府表示,作為廣泛檢討五年期國防和安全的一環,情報機構軍情五處(MI5)和軍情六處(MI6),以及英國偵蒐情報機構「政府通訊總部」(GCHQ),總共將增加一九○○名工作人員。
*巴黎恐攻前1天 伊拉克就警告法國
就在法國巴黎恐怖攻擊發生前一天,伊拉克高層情報官員曾警告美國領導的打擊「伊斯蘭國」(IS)多國聯盟成員,但這項警訊顯然被輕忽。土耳其政府高層官員十六日也說,土國分別在去年十二月和今年六月兩度通知法國,有關涉及巴黎事件攻擊者莫斯特費(Ismail Omar Mostefai)的情資。二十九歲的莫斯特費是法國警方第一個正式公布身分的炸彈客。
攻擊發生前一天,伊拉克情報機構曾發出急件電文,指伊斯蘭國首腦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數日前已下令,利用炸彈或其他方式攻擊在伊拉克、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的聯盟國家,以及伊朗、俄羅斯,但不知攻擊時間、地點等細節。
伊朗、俄羅斯都在攻擊名單 法不評論
美聯社取得這封電文的副本,其中部分內容寫道︰「我們從我方在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內的直接消息來源獲知,恐怖份子『巴格達迪』下令指示該組織所有成員,在數日內發動一場國際攻擊,利用炸彈、暗殺或綁架人質,攻擊伊拉克和俄羅斯,以及所有聯盟國家。目前我們沒有這些恐怖行動發動日期、地點的訊息」。
電文內容獲得六名伊國高層官員證實,其中四名官員說,他們也曾特別警告法國可能會遭攻擊。兩名官員說,法國事前接獲的警告細節,尚待法國當局公佈。土耳其官員則說,在巴黎遇襲後,土國僅收到法方一次詢問莫斯特費相關資訊的請求。
伊拉克官員的警告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巴黎攻擊顯然是在伊斯蘭國自封的「首都」︱︱敘利亞拉卡市策劃,在當地特別針對這場行動訓練攻擊者,然後送他們回法國。一名潛伏在法國的臥底份子接著會與攻擊者碰頭,協助他們執行攻擊計畫。共有二十四人參與這場行動,十九人發動攻擊,另外五人負責規劃、後勤。
伊拉克外交部長賈法里(Ibrahim al-Jaafari)十五日在維也納也告訴記者,伊拉克情報機構事前掌握到有些國家會成為攻擊目標的情資,包括法國、美國和伊朗,並已將這些情報告知這些國家。法國總統府官員不願評論此事,美國高層情報官員則說,不知道曾有具體到足以阻止巴黎恐攻的威脅訊息發送給西方政府。
(自由時報)
--
*恐攻兩天後…法國空襲 彈洗IS大本營
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聲稱巴黎恐攻係他們所為兩天後,法國十五日晚出動戰機重轟敘利亞的拉卡市,也是IS自封的首都;法國並與比利時持續擴大突襲與搜捕行動。
法國推斷,幕後主謀可能是比利時極端分子,廿七歲的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他是摩洛哥裔,據稱曾赴敘利亞為IS作戰,目前是比利時恐怖團體的首腦。
法國十六日對全法的可疑好戰分子展開突擊行動。總理瓦爾表示,至少一百六十八個目標遭突擊,所有參與激進聖戰士運動或煽動仇恨分子均遭到問話,共逮捕廿三人,另軟禁百餘人,搜得包括自動步槍在內的數十件武器。
巴黎恐攻七名死亡攻擊者目前均已查獲姓名;最後公布的兩人,一人是在希臘偽裝成敘利亞難民並取得敘利亞護照者名為阿瑪德.穆罕默德,另一人名為阿米穆,他因涉嫌參與恐怖行動遭到調查,可能因恐怖主義罪名遭起訴。
法國警方並公布另外兩名嫌疑共犯姓名,這兩人與在巴塔克蘭劇院引爆自戕的攻擊者布拉辛.阿布岱斯蘭為三兄弟,其中廿六歲的薩拉.阿布岱斯蘭目前不知去向,警方正全面追緝中,另一名兄弟穆罕默德.阿布岱斯蘭十五日在比利時被捕後,十六日無罪獲釋。IS聲稱有八人犯下恐攻案,薩拉.阿布岱斯蘭可能是唯一在逃的恐攻直接參與者。
比利時特種部隊十六日再度前往布魯塞爾的莫倫貝克穆斯林居住區,七、八十名警察至少封鎖兩條街搜人,但未逮獲薩拉.阿布岱斯蘭,也未再逮捕任何人。莫倫貝克是比利時惡名昭彰的恐怖分子庇護所。
法國十五日晚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約旦出動十架戰機,鎖定拉卡投彈廿枚,報復IS。外長法畢斯稱法國行動有理,之前已在敘利亞有所行動,只是十五日是瞄準拉卡空襲。
在土耳其出席G20峰會的歐巴馬在與土國總統厄多岡會面後表示,兩國領袖同意「加倍」努力對付IS,並以「殲滅」IS為目的。
*巴黎穆斯林悲哀:未來都不一樣了…
巴黎上周恐怖攻擊,讓宗教戰爭成為議題,穆斯林更成為箭靶,在羅浮宮前開電動三輪車載客的哈默抱怨說,「簡直是無端受牽連」,建議政府邀請各宗教有更多對話、溝通機會,他相信各宗教都可以和平共處,不應該把宗教和犯罪混為一談。
廿八歲的哈默是摩洛哥人,也是虔誠的穆斯林教徒,四年前跟著太太移居巴黎,他開電動三輪車賺錢、孩子上學受教育,「一開始感覺都很好」。
哈默說,今年初查理周刊事件發生後,警察對穆斯林社區的接觸、詢問越來越頻繁,他能理解那是警察的責任,只是覺得自由受到限制,連孩子的學校生活也受到影響;上周五的事件發生後,周遭穆斯林朋友都承受更多壓力,他覺得「未來都不一樣了」。
恐怖攻擊不但讓他的穆斯林宗教信仰受到挑戰,因為法國全面戒備,生意也大受影響。他說,平常周日在羅浮宮附近,一天接到八、九個客人很平常,很少等待超過半個小時;但在恐怖攻擊後的周日,不但很多遊客提早離開巴黎,羅浮宮等博物館都被要求關門,一整天才載了三個客人,養家活口的生意影響更大。
哈默說,即使被誤解,仍不會改變宗教信仰,他擔心的是外界錯誤的刻板印象;對真正的穆斯林而言,殺害一個無辜的人,等於殺害全人類。
那些執行恐怖攻擊的人,根本不是真正的穆斯林,他不知道這些人腦袋裡裝的是什麼。
哈默相信,不管是穆斯林、天主教、基督教、猶太教等,所有宗教都可以和平共存,他想建議政府邀集各宗教、社團溝通、甚至可以辯論,找出大家和平共處的方式。
*比利時「貧民窟」 聖戰士的搖籃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說法報導,法國調查單位認為,巴黎恐怖攻擊的主謀很可能是廿七歲比利時男子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阿巴伍德來自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西北郊、穆斯林占多數的莫倫貝克區,目前人在敘利亞。參與這次巴黎恐攻目前在逃的法國籍男子阿布岱斯蘭(Salah Abdeslam)和他充當炸彈客的兄弟,也住在莫倫貝克。
華盛頓郵報報導,由於莫倫貝克生活條件較差,而且居民很難融入比利時社會,已成為伊斯蘭教極端分子最大的溫床之一。
比利時人口不過一千一百萬,就有近五百人到敘利亞和伊拉克當聖戰士,比率為歐洲最高,其中莫倫貝克更是恐怖分子溫床。今年一月在巴黎猶太超市開槍濫殺的庫里巴利,就是在這裡購買武器。
去年五月布魯塞爾猶太博物館槍擊四死案,凶手奈穆許曾住過莫倫貝克。今年八月,槍手卡薩尼在荷蘭開往巴黎的火車上犯案被制伏,他和妹妹曾住在莫倫貝克。
莫倫貝克是布魯塞爾最窮的地區之一,居民失業率高達三到四成,收入遠不如比利時總體平均,街道與民房破舊不堪,與附近較為富有的社區形成強烈對比。比利時智庫Itinera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本亞奇說:「這裡很多人覺得不可能成功,沒有發展機會,又羨慕別人過著好日子,這讓恐怖組織很容易招兵買馬。」
莫倫貝克的居民多半是非洲西北部與中東國家的移民及其後代,大部分只會說阿拉伯語、略通法語,但在比利時就業往往要會法語、比利時荷蘭語或荷蘭語,還要會英語,所以居民難以融入主流社會。
此外,資源貧乏的比利時曾在一九七○年代尋求沙烏地阿拉伯和波斯灣國家投資,並讓這些國家派遣教士來比利時宣揚基本教義派思想,至今莫倫貝克許多清真寺仍由保守穆斯林掌控,基本教義派在比利時影響力很大。
另外,比利時為了緩和法語和荷語區的緊張關係,不讓國家分裂,把政府和決策過程分成許多層級,這樣卻阻礙情報流通,讓維持治安變困難。荷蘭萊登大學教授巴克說,比利時政府層級太多,恐怖分子可能只要開車到十公里外「就追蹤不到了」。比利時槍支管制鬆散也是問題,本亞奇說:「只要花五百到一千美元,半小時內你就能買到武器。」
*法總理示警「還有恐攻準備中…」 歐盟將開會討論
法國、比利時兩國跨夜搜捕涉及上周巴黎恐怖攻擊相關嫌犯,法國總理瓦爾表示,反恐機構共發動一百六十多次搜捕行動,並警告還有恐怖攻擊在準備中,不只法國,也鎖定歐洲其他國家;歐盟各國內政部長會議周五將緊急開會討論反恐措施。
巴黎市中心幾乎整夜都可聽到警車響著在街頭呼嘯而過,包括在巴黎近郊、里昂、土魯斯、格勒諾布爾及法、比邊境的多個城鎮,法、比兩國反恐單位及軍警都發動大規模搜捕行動。
光是在里昂就有五人被逮捕、並取出包括火箭筒發射器、步槍、手槍及大量子彈等武器。
瓦爾十六日上午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接下來幾天甚至幾周,恐怖分子還在準備攻擊法國,並稱得知的訊息顯示,恐怖分子不只準備再對法國發動攻擊,也鎖定歐洲其他國家。
瓦爾並指出,恐怖分子發動攻擊目標特別鎖定年輕人聚集的處所,包括搖滾音樂廳、酒吧、餐廳或像法國國家體育場這類場所。
瓦爾也重申,上周的恐怖攻擊雖是在敘利亞組織、以比利時為基地發動。
在多次恐怖攻擊都與布魯塞爾的莫倫貝克有關後,法國已有媒體將莫倫貝克封為「聖戰士的歐洲首都」,比利時內政部長強波接受媒體訪問時坦承,目前仍無法控制當地的情況,未來幾周中央與地方政府將加速腳步,合作處理許多恐怖分子在當地的問題。
在法國要求下,歐盟各國內政部長本周五將緊急開會討論因應,在德國、瑞典、比利時、希臘等國都已參與巴黎的反恐調查案後,接下來是否提出新的歐盟反恐措施,將成為討論議題。
*斷金脈…美轟炸IS油罐車
美國十六日增強打擊「伊斯蘭國」(IS)的力道,首度派出戰機空襲IS載運走私原油的數百輛油罐車。
紐約時報報導,初步統計共有一百一十六輛油罐車遭炸毀,攻擊發生地點為代爾祖爾附近。現為IS所控制的該地區位在敘利亞東側,與伊拉克相鄰。美軍從土耳其基地派出四架A十攻擊機以及兩架AC一三○空中砲艇機來執行此次空襲行動。
上周五法國巴黎發生恐怖攻擊前,美軍就已計畫好此次空襲行動,而這次的攻擊是要破壞IS利用石油收入來支持其軍事行動跟控制領土的能力。
IS透過石油生產及出口,每月收入達四千萬美元(約台幣十三億元),這令長期以來試圖削弱IS財力的美國深感挫折。
為了切斷IS資金來源,美國官員上周表示,美軍已針對IS在敘利亞境內的抽油泵設施加大空襲力道。
由於擔心平民傷亡,美先前對於攻擊IS的油罐車車隊一直有所保留,而這也是IS的石油分送系統大部分仍完好無損的原因。估計IS擁有超過一千輛油罐車。
這場新空襲行動的名稱為「浪潮 II」,以二次世界大戰時攻擊羅馬尼亞石油工業反擊納粹德國的行動來命名。為降低傷害平民的風險,在空襲前約一個小時,美軍兩架F十五戰機投下傳單警告油罐車駕駛人棄車離開,並進行空中掃射來加強訊息的傳遞。
(聯合報)
--
*巴黎恐攻 打不垮全球股市
雖然一般認為恐怖攻擊會對經濟與市場造成衝擊,但研究顯示恐攻不只打不倒股市,對經濟的衝擊也沒那麼大
彭博資訊報導,綜觀全球近15年的恐攻,對股市只會出現一時的挫跌,對經濟的影響也不大。
經濟學家指出,縱使發生紐約的911世貿大樓自殺攻擊、馬德里爆炸案、還是倫敦地鐵攻擊,工業經濟體均能展現韌性。因此,這次巴黎爆發歐洲十年來最慘重恐攻,法國股市和經濟表現也大致無虞。
曾就恐攻對經濟影響做過研究的德州大學教授桑德勒(Todd Sandler)指出,很多統計都可證明,「像法國這樣多元的經濟體,怎麼樣都不會因恐攻而有不良影響」。
2004年發表的研究顯示,1966年至2000年發生的177個事件,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年比僅降0.048% 。
桑德勒今年替國際貨幣基金(IMF)撰寫報告,估算美國因911恐攻的損失僅占GDP的0.1%。
至於西班牙2004年3月發生爆炸案,第2季和第3季經濟成長率還略優於前兩季,消費者信心持續增強。
英國2005年7月發生地鐵攻擊,同年下半年民生消費增長3.5%,經濟成長5%,比事發前兩季還高。
此外,恐怖攻擊對股市的影響縱使劇烈,也很短暫。以美國911事件為例,美股在事件發生後隔周恢復交易,前五天標普500指數挫跌12%,是1987年10月股災後最深跌幅。但一個月即收復全數失土。
個案研究發現,特別行業像是觀光、保險、航空類股受創,但整體經濟只會有一時影響。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資深研究員克萊恩說:「偶發的攻擊不會改變整體經濟走勢,但不斷的攻擊長期恐怕嚴重打擊消費者信心和企業投資。」
*G20:合作圍堵恐怖活動
20國集團(G20)領袖16日發布公報,承諾將維持2018年以前經濟總產值另增2%的既定目標,此外,鑒於金融市場敏感,各國同意決策會更謹慎並加強溝通。
G20另發布聲明說,將密切合作「圍堵恐怖活動」,同意加強邊界管制和飛航安全,並斷絕讓恐怖組織坐大的資金管道。
G20在土耳其高峰閉幕發布公報,強調各國決策有必要「小心調整」並「溝通清楚」,確保市場不致因重大決策猝不及防,顯然是衝著聯準會(Fed)即將升息而來。
公報中說:「集團維持承諾,G20整體GDP再增2%,要在2018 年實現此理想。」「集團優先重點是適時而有效落實成長策略,不外是結合支撐需求和結構改革的措施。」
金磚五國(BRICS)同日也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各國加強總體經濟政策合作,以降低成長風險,也免於全球經濟疲弱帶來不良影響。
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領袖也趁G20在土耳其會面,會後發布聲明指出,全球經濟尚未實現可維持久遠的經濟復甦,「這凸顯G20成員國加強總體經濟政策協調及合作的重要,以免負面影響,並實現穩健均衡的經濟成長。」各國領袖也支持名為稅基侵蝕及利潤轉移的辦法,旨在拉近跨國稅制差異,共同遏止企業逃稅。但各國是否貫徹實施,尚待觀察。
(經濟日報)
--
*主謀法國籍 參與多起恐攻案
法國官員16日指稱首都巴黎恐怖攻擊案幕後首謀,是在比利時出生的摩洛哥裔法國籍的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他也是聖戰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小組領導人。據比利時RTL電台指出,27歲的阿巴伍德曾住比利國首都布魯塞爾的莫倫比克區(Molenbeek),而參與巴黎恐攻的自殺炸彈客有些也住在當地。
法比大舉搜捕 逮23嫌
法國與比利時反恐當局15與16兩日,接連在法比兩國首都與多處地點大舉搜捕恐怖犯嫌。法方逮捕了至少23名嫌疑人,並查扣大批的武器彈藥。當地報導稱法比兩國通緝的巴黎恐攻案26歲比國籍主嫌沙拉赫.阿布岱斯蘭(Salah Abdeslam)在莫倫比克區落網,不過比國檢方斷然否認。
法國先前發布的沙拉赫通緝令與檔案照片,附上公告說他是「危險人物」,呼籲民眾不要貿然靠近。在許多份警方的檔案中,阿巴伍德多次與沙拉赫.阿布岱斯蘭被同時提及。
比利時當局今年1月間曾對比國東部韋爾維耶城IS小組發動突襲,當時雙方爆發激烈槍戰,阿巴伍德成功脫逃,據信目前人在敘利亞境內。他曾出現在IS宣傳影片中,駕駛一輛載著8名被肢解處決者遺體,送往集葬場。
阿巴伍德在比國領導的小組被控涉及8月間破獲的通行巴黎與布魯塞爾「大力士」高速鐵路列車攻擊計畫,以及更早在4月間被偵破的巴黎教堂恐攻計畫。
沒認出主嫌 邊境放行
而阿布岱斯蘭3兄弟都涉及巴黎恐攻案,沙拉赫31歲的兄長伊布拉辛,被指認為巴黎巴塔克蘭劇場音樂廳恐攻分子之一,已於事件現場喪命。沙拉赫另一位兄弟穆罕默一度在布魯塞爾的布倫比克區被捕,但後來已獲釋,未被起訴任何罪名。
沙拉赫雖擁有法國籍,但出生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長期居住在比利時。目前已知他租用了棄置在巴黎恐攻案遇襲地點附近的2部車輛,1輛是黑色福斯Polo,在巴塔克蘭劇院附近發現,另1輛被棄置在巴黎近郊,車內遺留有3把AK-47突擊步槍。
在13日晚間巴黎恐攻案發生後,沙拉赫與另外2名男子利用其他車輛北逃,於隔日早晨通過法、比邊界。雖然邊界守衛曾查看他的身分文件,但仍放他通行。
*恐攻前1天 伊拉克曾對法示警
據美聯社獨家報導,巴黎13日遭恐怖攻擊前一天,伊拉克情報官員曾以急件警告正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空襲伊斯蘭國(IS)的西方國家,指IS首腦巴格達迪已下令,將在未來數日發動攻擊。
6名伊拉克資深官員證實急件內容屬實,美聯社也取得副本。其中,4名官員表示,曾特別警告法國可能發生恐攻。另2名官員說,伊拉克在急件中警告法國恐攻的若干細節,待法方公布。
伊拉克的急件內容說:「我們從IS的直接消息來源獲知,巴格達迪下令所有成員總動員,在未來數日以炸彈、暗殺或挾持人質方式,執行一場國際恐攻,對象除伊朗和俄羅斯外,還包括所有聯盟國家。迄今為止,我們尚不知執行恐攻的日期或地點。」
急件內容指出,IS似在其宣稱的首都、敘利亞拉卡市籌畫巴黎恐攻,並由潛伏在法國的臥底細胞裡應外合。攻擊執行者特別為此在拉卡受訓,然後潛入法國。攻擊任務全員24人,19人執行攻擊,其他5人負責後勤和規劃。
伊拉克外長賈法利15日在維也納對媒體表示,伊拉克情報機構取得法、美、伊朗等國家將受攻擊的情資,並已通報這些國家。
針對上述報導,法國總統府並未置評。法國1名資深情報官員說,法國情報機構「一天到晚」、「每天」都收到類似的情資。他說,法國反情報主管每晚睡覺前都會問:「為何不是今天?」
美國、法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官員擔心IS發動恐攻已有數月,且最近數周危機感愈趨強烈。不過,美國1名情報官員15日說,西方政府不曾接到任何明確到足以用來防範巴黎恐攻的情資。
*比利時莫倫比克 聖戰士老巢
巴黎「黑色星期五」協同恐怖攻擊震撼全球,也再次讓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穆斯林移民聚集區莫倫比克(Molenbeek)成為焦點。近來歐洲只要發生恐攻,莫倫比克就會被點名涉案,這裡似乎已成伊斯蘭極端主義的溫床。令比國當局尷尬的是,距離歐洲聯盟總部僅一運河之隔,竟出現培養恐怖分子的搖籃。
比利時總理米歇爾說,近年國際多起恐攻都與莫倫比克有關,可見這問題非同小可,會致力「鎮壓」當地的激進分子。比利時內政大臣亦承認,莫倫比克已失控,並誓言會清剿該區。
何以莫倫比克會成為激進伊斯蘭分子的溫床?總歸一個字─窮。莫倫比克聚集非常多摩洛哥與土耳其移民的後代,後來又陸續湧入利比亞與埃及的異議分子。這裡的失業率高達30~40%,居民收入遠低於比利時人均所得,相較於徒步僅45分鐘之隔的市中心,簡直是兩個世界。這些移民因為文化、宗教、語言,很難融入主流社會,久而久之心生積怨,給了極端分子滲透的機會。
歐洲智庫艾提尼拉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班耶克(Bilal Benyaich)說,莫倫比克居民覺得他們根本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因此激進言論與思想很容易滲透到缺乏歸屬感的穆斯林年輕人心裡,進而加入「聖戰」行列。
細數莫倫比克牽涉的恐攻包括了今年1月《查理周刊》總部的槍擊案、今年8月開往巴黎高速火車的恐攻案(所幸被及時識破制止)、2004年馬德里爆炸案等等。
就人口比例而言,比利時是挹注「伊斯蘭國」(IS)戰力的最大出口國。已知近500人前往敘利亞為IS效力,該數字是法國的2倍,英國的4倍。其中130人已返國,成了威脅歐洲安全的不定時炸彈。
莫倫比克居民波辰無奈地說,極端主義不能代表莫倫比克,但是這次巴黎恐攻,莫倫比克又再一次涉案,實在讓人傷心,這下更難讓莫倫比克洗刷汙名。
*斬金脈 聯軍鎖定癱瘓8油田
《紐約時報》16日報導,美國為首的聯盟國家近來加強轟炸「伊斯蘭國」(IS)在敘利亞東部控制的油田,期望在未來數周內,癱瘓IS的8個主要油田、約2/3煉油廠,以及其他石油生產設施,確實斬斷IS的主要金脈。
這項代號為「浪潮2號」(Tidal Wave 2」的行動,衍生自二次大戰期間盟軍攻擊行動。當時盟軍發動「浪潮」(Tidal Wave)行動,藉由轟炸羅馬尼亞境內的煉油工業,成功削減納粹德國的軍事能力。
儘管聯軍持續轟炸IS,但IS依然能持續生產和出售原油,令白宮深感挫折。美國國防部長卡特說,原油是IS「財務上的重要支柱」。美國財政部估計,IS透過賣油,每月可賺4000萬美元(約台幣13億元),每年能賺到近5億美元(約台幣163億元)。
美國官員表示,美國主導的聯軍先前定期空襲敘利亞東部IS控制的煉油廠和相關產油設施後,IS的工程師總能很快修復毀損,不久就可恢復生產和販售原油。另外,白宮因擔憂波及無辜平民,不敢下令攻擊IS的運油車隊,也是成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如今,美國政府決定加重攻擊力道,希望讓IS受創的油田設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修復。美國的新策略是,讓這些受攻擊油田需半年到1年、或必須訂製特殊規格零件才能恢復生產。駐伊拉克美軍發言人華倫說:「我們要把IS的油田徹底摧毀。」
美國上月21日出動B-1轟炸機,搭配聯軍戰機轟炸奧馬(Omar)油田的26個目標。奧馬油田是敘利亞兩大油田之一,美軍分析師估計,奧馬油田每月能為IS賺進170萬至510萬美元(約台幣5500萬到1億6000萬元)。法國的戰機上周也轟炸其它IS油田。
美國官員說,美軍先前針對IS控制的8大油田進行縝密評估,然後依照各個油田產量和重要性,決定轟炸的先後順序。美軍分析師說,奧馬油田原本每日可生產約3萬桶原油,但在空襲之後,估計該油田產量只剩被炸前的1/3,甚或更少。
*向真主發誓 IS要打華府
為報復「伊斯蘭國」(IS)對巴黎的恐怖攻擊,法美兩國15日晚出動大批軍機,轟炸IS位於敘利亞境內的大本營拉卡(Raqqa)。IS昨日在網站上發表錄影帶,公布最新談話,揚言將在美國華府發動攻擊。IS成員在影帶中說,只要參與空襲IS的國家,IS就會對其展開攻擊,「我們攻擊法國的中心巴黎,我們誓言將攻擊美國的中心華府。」
對IS開戰 緊急狀態延長
法國總統奧朗德16日向國會兩院聯席會議表示,法國已經和IS「開戰」,誓言「摧毀」IS,他還提案要將緊急狀態延長為3個月。
法國15日的空襲從敘利亞當地時間晚上9點50分,一直到午夜才結束。法國外交部說,此次攻擊由法軍與美軍偕同進行,由12架法國軍機帶頭,其中包括10架戰機。
法國國防部官員說,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約旦起飛10架戰機投擲20枚炸彈,目標包括其指揮中心、新血招募中心、槍械彈藥庫和訓練營區,已確認摧毀2個目標。
10架戰機 20枚炸彈發射
《紐約時報》說,法國總統奧朗德14日召開國安會議,會中決定展開這波報復攻擊。美國官員在土耳其表示,法軍展開行動前,法國與美國國防部長卡特透過電話密集磋商。
IS自立為「哈里發國」,稱拉卡為其首都。當地人組成的「拉卡正遭悄悄屠殺」組織傳出消息說,目前尚未傳出平民傷亡,但遭法國戰機攻擊的地區有診所、博物館和民宅,並造成斷水斷電,約20萬人受到影響。
IS附屬媒體Amaaq說,IS料定法國必然報復,事先把拉卡的重要設施撤離,因此沒有IS成員在空襲中喪生。
CNN評論 1次象徵性攻擊
另有消息指出,遭轟炸的設施包括市區一座體育館,目前被IS當作總部和監獄使用。
IS崛起之後,選定拉卡作為首府,敘利亞政府、美國、約旦和俄羅斯戰機都曾來此轟炸,「拉卡正遭悄悄屠殺」一名成員在推特發文求情說,並非所有拉卡居民都是IS成員,希望不要隨意選定攻擊目標。
CNN軍事分析師馬克斯評論說,這顯然是一次軍事行動,但在骨子裡,是供法國國內消費的一個重要政治訊息,這次攻擊係由本能驅使,其攻擊目標也是象徵性,但從法國視角來看,他們總得出手。
法國過去7周對敘利亞境內IS展開轟炸,總共不超過6次。但巴黎恐怖攻擊讓法國痛下決心,必須對IS發出強烈訊息,以遏阻其四處發動攻擊的能力和野心。
IS回嗆 要讓你們嘗苦果
面對法國、美國的新一波空襲行動,IS立刻回應,據路透報導,ㄧ名IS成員在影帶中說,「我要告訴歐洲國家,我們來了,帶著詭雷與爆裂物,帶著爆炸皮帶與(槍枝)滅音器,你們將無法阻止我們,因為今天我們比以前更強。」
該名成員在影片中極度憤怒,他2度向真主阿拉發誓,「絕對讓你們嘗到苦果」。
*駭客動員 匿名者向IS宣戰
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13日晚間血洗巴黎,造成數百人傷亡,各國同聲哀悼。全球知名的駭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16日於YouTube發布影片,向IS宣戰,揚言要對其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攻擊行動。」
影片放話 全世界追緝
在2分半長的影片中,一名戴著V怪客面具的發言人說:「全世界的『匿名者』都會追緝你們。你們應該知道,我們一定會找到你們,也絕對不會放過你們。」這個組織也在推特(Twitter)公開貼文:「匿名者與伊斯蘭國開戰了。我們不會停止對抗伊斯蘭國,而且我們的駭客也技高一籌。」
揪數百IS支持者推特
這不是「匿名者」首次向恐怖主義宣戰。今年一月IS對法國《查理周刊》發動攻擊造成12人死亡,該組織就曾向恐怖組織「基地」和IS發表類似宣言。上個月他們也曾針對IS發出警告,表示將持續攻擊IS相關的社群網路帳號,並在他們的官網上公布已經遭到癱瘓的帳號。
在最近的這波「反IS」運動中,「匿名者」現在已經公布數百個IS支持者的推特帳號,並將其IP位址提交給美國與歐洲各國的國安機構進行調查。目前,要在網路上找出IS的官方帳號十分不易。
在過去的9個月內,針對IS的網路攻擊行動明顯變得更頻繁,能見度也更高。「匿名者」宣稱他們至今已破壞了約149個IS相關網站,並找到超過10萬個推特帳號與5900支IS宣傳影片。同時,這個由自願者組成的鬆散組織漸趨團結,他們對抗恐怖分子的戰場也從推特等社群網站擴大到整個網際網路。
*PS4難追蹤 成IS聯繫工具
比利時聯邦內政部長Jam JamBon日前指出,伊斯蘭國(IS)利用遊戲機PS4彼此聯繫,藉此避免遭到監控,他說,「PS4比Whatsapp還難追蹤。」生產PS4的日商SONY則在昨日回應,一旦接獲非法行動的通報,將會同有關當局採取適當行動。
伊斯蘭國恐怖份子愛用日貨?外界觀察到,IS偏愛駕駛TOYOTA(豐田)汽車,現又有情報顯示,IS利用PS4作為溝通工具。因PS4讓玩家註冊會員,會員間可利用文字、語音交流,使用方式如Line等通訊軟體。
由PS遊戲機架構的網路PlayStation Network(PSN),在全球有1.1億個玩家註冊,活躍用戶數達6500萬,外界認為,對打擊犯罪有關單位來說,即使可取得全部玩家資料,但從會員進行遊戲的時間、喜好的遊戲類型,仍然難以識別出恐怖份子。
因網路遊戲隱密性高,不只恐怖組織用來彼此溝通,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職員愛德華‧史諾登(Edward Snowden)在2013年爆料,包括NSA、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探員也曾在遊戲《魔獸世界》中扮演玩家,滲透、參加恐怖分子的線上聚會。
*挺不挺阿塞德 美俄分歧關鍵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建立共識,加強反恐,也同意設法解緩敘利亞難民問題。但是具體怎麼做,兩國顯然仍然有歧見,尤其是這次巴黎恐攻事件,凸顯反恐與保障人權之間存有衝突,如何拿捏更是難題。
20國峰會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召開,愁雲慘霧。原本要討論難民、全球氣候變化、跨國公司稅賦等問題,現在因為法國遭到恐怖襲擊,會議重心成為反恐。這次法國恐攻的源頭是「伊斯蘭國」(IS),而IS則因為敘利亞內戰而坐大,因此如何結束敘利亞內戰,是各國領袖的當務之急。
白宮官員說,歐、普兩人會談約35分鐘,主題就是敘利亞及巴黎遭襲;兩人同意聯合國安理會應集會討論敘利亞停火、政權更迭等事。但是俄國官員表示,「兩國在戰術層次仍有一些分歧」。
美、俄都主張反恐,這不是問題;敘利亞難民是人道問題,舉世關注,美、俄都同意協助解決。但是眾所周知,美國及西方主要國家要求敘利亞總統阿塞德下台;俄國則考慮自身在中東的戰略利益,堅定支持阿塞德。因此美國所說的「政權更迭」,普丁是不同意的。這個根本問題沒有共識,很多問題就難以協力進行。以俄羅斯軍機轟炸敘利亞為例,俄方說是以IS為目標,美國則說俄方其實是攻擊反抗軍。
敘利亞內戰繼續打,難民繼續四散奔逃,IS繼續坐大,恐怖活動可能因此蔓延。難民若留在敘利亞,像是IS大本營拉卡,可能遭法國等列強戰機空襲波及,到了歐洲各國,卻又可能被投以異樣眼光,甚至當恐怖疑犯看待,著實兩難。列強反恐又何嘗不是進退維谷?
現在有聲音要求美國出兵對付IS,但是歐巴馬政府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出動地面部隊。當然,提供情報、加強空中偵照等,美國早已進行,這次法機大舉轟炸IS即得力於美國提供的情報。
法國迄今沒有要求北約各國加入法軍的行動。如果法國提出此一要求,依照北約規定,美國等盟國必須響應,屆時美國怎麼做,各方關切。
*反恐 英增募1900名情報員
英國首相卡麥隆16日表示,英國安全與情報部門過去半年以來已破獲約7件恐怖攻擊計畫,而且曾赴敘利亞加入聖戰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的極端分子,返國後對英國威脅日益加劇。
卡麥隆指出,英國安全與情報部門6個月來及時阻止了約7起恐攻計畫,雖然這些計畫的規模相對來說比較小。他說:「我們注意到這些促使英國人激進化的敘利亞恐怖小組,有能力派人回到英國發動攻擊。」
他也表示,英國安全與情報部門長期以來,都在研究如何應對恐怖組織的街頭多發協同攻擊,然而在法國首都巴黎的恐攻發生後,英國顯然須重新擬定策略。
卡麥隆宣布,在巴黎恐攻案爆發後,英國將額外招募1900名安全與情報人員,以因應日趨嚴重的恐攻威脅。也就是說,英國安全局(前身為軍事情報5處)、軍事情報6處(祕密情報局)以及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將增加約15%的人手。
英國《衛報》表示,這將是2005年7月7日倫敦地鐵恐攻案以來,英國安全人員最大規模擴增。英國也將倍增投注於飛航安全經費,這將使英國有額外的安全人員評估全球各地機場的安全。
卡麥隆也說,日前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有關敘利亞問題的國際談判,出現一些「具有希望的跡象」。他認為,除非就敘利亞內戰獲致政治解決方案,否則難以處理IS問題,惟有敘國戰亂有解,才可能永久削弱與摧毀IS。
*不向惡魔低頭 歐美股市挺住
16日為法國巴黎遭恐怖攻擊後,金融市場的第一個交易日,但並未出現預期中的恐慌賣壓。不過國際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升高,則帶動金價和油價走揚。
美股恐慌指數一度破20
各大金融市場紛紛在16日開市前默哀1分鐘,哀悼巴黎恐攻死難者。
上星期欲振乏力的美國股市16日開低走高,起初受經濟數據和企業財報表現欠佳拖累,三大指數開盤跌幅都逾1%,廣為市場追蹤的美股恐慌指數(CBOE波動率指數),16日也一度衝破20,創10月2日以來新高。不過,逢低買盤隨後紛紛出爐,加上市場認為,雖然恐怖攻擊可能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升高,但對金融市場的長期衝擊有限,三大指數全面收復平盤以上。
亞股跌幅都在2%以內
在恐怖陰霾罩頂的歐洲,開盤均微幅走低,但稍後都收復跌勢,在平盤附近盤旋,巴黎CAC-40指數僅小跌0.6%。不過,歐洲的航空和飯店等觀光旅遊類股全面重挫,包括德國漢莎、英國航空和法國飯店集團巨擘Accor無一倖免。投資人認為歐洲的觀光重鎮巴黎成為恐怖份子下手目標,會導致觀光客卻步,奢侈品業者LVMH等觀光客必買的名牌也應聲走跌。
Spreadex交易員坎貝爾表示,原本外界以為歐股可能因恐攻一瀉千里,「我們沒有看到恐慌性賣壓,這展現出(市場的)強大韌性。」
至於最早開盤的亞洲股市首當其衝,市場擔心,巴黎恐攻可能衝擊全球經濟,從日本、南韓、香港、澳洲到新加坡股市都全面走低,但跌幅都在2%以內,並未出現部分分析師預期的恐慌賣壓。
原油一度到44.78美元
國際油價則因法國空襲敘利亞境內IS據點而上揚。投資人預期,區域情勢緊張恐衝擊原油生產和供給。北海布侖特原油每桶一度走高31美分,來到44.78美元。分析師認為,在地緣政治情勢紓緩前,原油漲勢仍將持續。
巴黎遭遇數十年來最慘重的恐怖攻擊,也推升金融市場的避險情緒。黃金現貨報價每英兩上漲超過1%,逼近1100美元大關。
*結合巴黎鐵塔與和平 祈福標誌社群瘋傳
法國巴黎13日遭到恐怖攻擊後,罹難者的姓名、照片還未出現在媒體之際,一幅「為巴黎祈求和平」(Peace for Paris)的圖案已經成形,目前在社群網路上快速流傳。
聽到惡耗 拿起筆就畫
這個代表著團結與和平的圖案很簡單:圓圈中,一個艾菲爾鐵塔。創作者是32歲的法國插畫藝術家朱利安(Jean Jullien),住在倫敦。13日晚,他從廣播中聽到恐怖攻擊,很快畫下這個圖案。他告訴媒體,這是即興之作,也是真誠之作,「大概只花了一分鐘就構思完成」。他坐下來,把畫板放在腿上,拿起筆就畫,連草稿都沒有。
他說,一聽到惡耗,他就思索如何畫一個「代表和平與團結」的象徵,「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和平,我們需要和平;同時要有巴黎的象徵,第一個出現在我腦海的是艾菲爾鐵塔」。因此「沒有花多少功夫就把兩者連在一起」,甚至沒有思索。他說,這個圖案「與其說是畫家的反應,不如說是人類本能的反應」。畢竟,「我們不只都是人類,我們是在一個社會裡」。
「除了憤怒,還有希望」
朱利安說,他把這個圖案置於推特和一個免費交流照片、影片的網路Instagram,很快的,這個圖案不但出現在社群網路上,也出現在手製看板、海報、服飾上,讓大家共同悼念罹難者,也共同祈求和平。他說,網路上的迴響極其熱烈,「其中99%都是正面的」。
朱利安表示,他不要創作權,因此這個圖案在全球各地流傳至廣,但是「沒有讓我覺得光采或快樂,因為這是起自黑暗時刻」。當然他「多少樂於見到」大家使用他的作品。
他說他要表達的是:遭逢劇變,我們依然有和平、團結、及其他正面事物;「面對恐怖攻擊,我們除了憤怒,還有希望」。
*獻花、點燭和擁抱 被鞭炮聲嚇壞
恐怖攻擊過後的巴黎仍像一座危城,但15日下午有許多民眾自動自發來到共和廣場,為恐攻罹難者獻上花束和蠟燭,安靜默禱。為了展現不向恐怖主義屈服的意志,現場有人舉著「免費擁抱」(free hugs)的標語牌,並主動擁抱陌生人,希望用簡單的小動作讓陌生人感受愛、團結與支持。
但一陣突如其來的鞭炮聲,卻把原本沉浸在哀戚與溫馨氣氛中的數百民眾嚇得四散奔逃。顯示在恐攻兩天後,巴黎人仍然如同驚弓之鳥,心中的恐懼難以平息。
共和廣場位於巴黎市中心,平日總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但15日早上異常冷清,一直到中午過後,才陸續有人進入廣場,他們擺上鮮花與蠟燭,還有人在銅像底部拉起布條,上面寫著:「嚇不了我們」。
遠處傳來著名的聖母院鐘聲,持續15分鐘,使氣氛更顯肅穆沉重,這時突然一陣爆炸聲響起,瞬間有人高喊「跑啊」,於是大家往不同方向逃竄,地上的鮮花和蠟燭頓時被撞得滿地狼藉。
不到一分鐘,原本還有數百民眾的廣場已經空無一人,荷槍實彈的警察隨後趕到,經過搜查,確定爆炸聲只是鞭炮。
和大夥兒一起逃命的卡登說,因為有一個人先跑,所以大家都跟著跑,現場有人不斷尖叫,再加上警車的刺耳警笛,讓大家更加害怕。
類似事件也發生在其他地方,離廣場幾條街處,有戶房屋的燈泡或熱水器爆炸,路過行人也以為是恐怖攻擊,又引起一陣恐慌,附近一家餐廳的客人紛紛逃竄,有人嚇得跳進冰冷的河水中躲避。入夜後的巴黎也不平靜,不時有人在臉書或推特說聽到槍聲。
*巴黎恢復上班日 全歐默哀1分鐘
帶著「黑色星期五」恐怖攻擊震撼,巴黎人16日在恐攻後首日返回工作崗位;法國和全歐洲,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並於16日中午為巴黎恐攻罹難者默哀1分鐘。
16日一大早,車聲和人聲逐漸返回上周五歷經恐攻後陷入沈寂的巴黎市,但捷運人潮不多,許多人以步行和開車方式上班。許多機構更加強了對員工和造訪者的安檢。
一名選擇搭捷運上班的女子坦承,進入車廂後,她忍不住觀察自己身邊的其他陌生人,「我不知道他們是誰?懷疑恐怖分子會不會就在你身邊。感覺真的很不安全。」
提到上周五發生的恐攻屠殺,另一名走在路上的年輕婦女,紅了眼眶表示,中午全國默哀時,她和辦公室的同事將另為罹難者點燃蠟燭,她並將在進入辦公室後,給每位同事一個擁抱,「我們是多麼幸運,應當更珍惜身邊的每個人。」
一名男子表示,他平日習慣著帶大背包搭捷運上班,「但今天我特別更換了一個小一點的袋子,我覺得今天我應該特別細心,考慮到其他可能對巴黎安全感到擔心的人,免得我的大背包讓他們在此刻有威脅感。」
巴黎恐攻後恢復上班的第一天,作息雖逐漸回歸,但在心理上,毫無疑問,整個社會因上周五的恐怖屠殺,已蒙上一層陰影。
*巴黎恐攻 嚴重衝擊歐洲地緣政治
上周五發生在巴黎的恐怖屠殺攻擊,不僅震撼法國,同時讓全歐受到震搖。這場從伊斯蘭激進分子從敘利亞境內策畫和組織,對巴黎發動的攻擊,影響所及,已超出法國之外,對歐洲地緣政治衝擊,以及全球反恐策略,令人難以逆料。
在法國國內,這場恐攻對整個社會和國家安全形象的衝擊,溢於言表。不同於今年1月發生在《查理周刊》的恐怖襲擊,是針對特定對象攻擊;此次攻擊的是法國公眾,法國《十字架報》記者馬爾維克(Dorian Malovic) 認為,1月時法國社會的反應較情緒化,但這次,大家的回應是對政府提出更多的要求,要求法國政府必須要給予人民更多的安全保障和保證,「這已不再是法國和法國人的形象,而是法國人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在此前提下,法國國內的安全和反恐政策,在這次巴黎恐攻後必須要有所改變。16日下午,法國國會參眾兩院將共同討論是否延長全國緊急狀態。一般預料,在法國上下充滿不安的前提下,加上本月底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將在巴黎召開,法國勢將延後解除全國緊急狀態。而面對法國在18個月後將舉行的大選,巴黎恐攻事件對下屆大選將造成什麼影響,也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令人擔憂的是法國極右派是否會因此興起,而這對法國政治和歐洲其他國家又會產生什麼樣的連鎖效應。
至於巴黎恐攻對歐洲地緣政治和歐盟的影響,是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巴黎受到攻擊,是歐洲主要國家與發動反恐戰爭來一直等待的惡夢。巴黎攻擊後,英國的緊張和不安,不亞於法國,在巴黎發生連串暴力襲擊後,英國數度召開緊急安全會議;英國政府16日更宣布增加國家安全費用15%。全歐主要國家都為自己的城市可能成為下個恐攻目標憂心,但卻拿不出更有效的辦法保證不受恐怖威脅。
在現行政策上,歐盟《申根公約》的自由旅行基本精神,定會受到巴黎恐怖影響,《申根公約》是否還能持續,如何持續,已成為一個大問號。申根精神若受挫,對歐盟將是一大打擊。而長久以來爭論不休的歐洲移民和難民問題,如今也將更不容易在歐洲各國間達成共識。
(中國時報)
--
*恐怖攻擊 股市有驚無慌 歐美股市回穩
巴黎時間上周五(13日)晚上遭受恐怖攻擊導致逾百人不幸身亡,震驚全球,國際社會同聲譴責之餘,美國、法國也針對伊斯蘭國(IS)組織的根據地發動大規模空襲行動,展現強勢對抗恐怖主義的決心。反映恐攻利空,亞股周一普遍挫低,但歐美股市已經止跌回穩。
亞股周一受到法國恐攻利空空襲全面開低,日本股市收盤重挫1.1%,韓國、香港與菲律賓股市則均大跌逾1.5%,道瓊斯亞太股市指數單日跌幅達1.1%。
歐股原本早盤亦開低,法國股市大跌逾1%,但隨後快速止跌反彈,接近中午時法國股市已翻紅為小漲0.1%,德、英股市彈升至上漲0.2%;美股跟著彈高,道瓊上漲72點或0.4%,報17,317點,標普5百指數上漲0.5%至2,033點。
國際油金價格則因地緣政治風險升高與避險需求增溫雙雙走揚,布蘭特原油期貨上漲0.6%至44.74美元,紐約指標期油則大漲0.9%至41.11美元,紐約期金報1,094.10美元,漲幅達1.2%。
遭受恐怖攻擊的法國周日深夜發動全國大規模的搜索,並對敘利亞的伊斯蘭國(IS)基地進行空襲,法國總理瓦爾(Manuel Valls)警告,「恐怖組織已策畫在未來幾天甚至幾周,針對法國及歐洲其他國家發動新的攻擊。」
為追緝境內恐怖份子,法國警方周日深夜針對168個地點發動大規模的突襲掃蕩行動,查緝重點集中在土魯斯、格勒諾布爾與里昂等區,大規模查緝行動總共逮捕逾20名嫌犯與包括俄式機槍與火箭砲等武器,另超過百人被下令在家軟禁。
法國、比利時警方初步調查後已鎖定一名叫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住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男子,懷疑他就是幕後策動巴黎恐攻的首腦。
(工商時報)
--
*致哀活動爆竹似槍聲 巴黎人尖叫奔逃
數以千計法國民眾15日聚集在巴黎共和國廣場(Place de la Republique)等地,向巴黎恐襲129名死者致哀,在肅穆氣氛中,疑因響起幾聲爆竹聲,使得剛被血洗過的巴黎居民有如驚弓之鳥,誤以為是槍聲而卯足全力四處逃竄,蠟燭鮮花任人踐踏,殘留令人唏噓畫面。
在法國舉國為死者哀悼三天之際,巴黎各社區紛紛聚眾致哀。雖然法國警方下令五天內禁止公眾示威,15日仍有數千人聚集共和國廣場等地表達團結和屹立不屈,不過哀悼氣氛在幾聲疑似槍響後,立刻被驚慌奔逃取代。
迅速至現場的警察,一度曾緊張地拔出槍來嚴陣以待,最後警方確定是一場虛驚,在清理現場後,一切回歸平靜。
這起意外發生在當地晚上7時左右,從廣場西北角落開始的慌亂迅速向四方擴散。沒有人搞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但毫無猶疑,每個人都拔腿就跑。有人向人群高喊放慢腳步,因為他們擔心倒在地上的人,會被人群從身上踏過。
群眾往樓梯和公共停車場奔逃,他們避開餐廳,唯恐13日酒吧餐館遭槍手肆虐的舊事重演。有的人在混亂中與親人走失,淚流滿面。顫抖的手拿出手機,試圖找到對方。許多人盲目地隨著人群躲進巷弄小路。橫衝直撞的機車和汽車則與人群爭道,逼使人群躲開門口和窗戶。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影片顯示,尖叫奔逃的人群踩過一大片悼祭死者的蠟燭和鮮花,現場轉播的電視台記者也被湧來的人群打斷。
謠言隨後四起,有人說共和國廣場有人開槍,民眾倉促間盡己所能躲在障礙物後面,然後又傳言數百碼外的一家簡餐店也遭到槍擊。
這兩個傳言最後確認均非事實,報導指出,這場混亂只是幾個爆竹所引起,卻突顯出巴黎如今像隻驚弓之鳥。
*巴黎哀傷悼念 「我們哭泣不害怕」
在巴黎遭受前所未有的連環恐襲的第三天,巴黎聖母院15日晚舉行彌撒,悼念在恐襲中的死難者。至少129人在13日晚間的六起連環槍擊爆炸中遇難,其中多數為年輕人。
當晚上6時15分,這座雨果筆下的著名教堂敲響彌撒開始的鐘聲,巴黎大主教萬特魯瓦在致辭中說,沒有任何理由和徵兆死亡就降臨到這些人的身上,這些不知名的男人和女人,他們被野蠻地殺害。「今晚我們聚集在這裡,首先是和死難者親人家屬一起,分擔他們的痛苦,為他們祈禱,也為我們這座城市、為我們的國家祈禱」。
這是遭受恐怖攻擊後的第一個周日,巴黎在戒備中顯得異常沉靜,有些原本營業的假日市集都關門,原本預計迎接聖誕節的歡樂氣氛被哀傷取代,有巴黎人說,「我們不會被打倒」;有人冷靜說,「我們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攻擊,但生活要照過」。
從布魯塞爾往巴黎的火車站,到處都都可看到警察、安全人員走動。周日的巴黎,原本為了拚經濟、吸引觀光客消費而開放營業的香榭麗舍大道、熱門的艾菲爾鐵塔、羅浮宮,都因關門而少了人潮。
不同於年初查理周刊遭攻擊後的第一個周末,當時大批群眾及多國領袖齊聚巴黎街頭,展現不向恐佈分子低頭的遊行,這次被視為經過精心設計的攻擊行動後,法國政府要求民眾盡量待在家裡、不要出門,加上各種活動幾乎都停止,歷經血腥恐怖攻擊的巴黎,仍沉浸在哀傷中。
距離案發的柬埔寨餐廳與巴塔克蘭劇院不遠、在法國具有象徵意義的共和國廣場,不少民眾前來獻花、點蠟燭,不時可聽到哽咽聲,還有人哭著大喊:「為什麼?」有民眾在牆上寫下:「我們哭泣,但我們不害怕」;還有小朋友獻上玩偶、畫圖表達對死難者的哀悼。
一名特地到案發現場獻花的女子說,「我一定要來,我要讓恐怖分子知道,我們不會被打倒」。
在巴黎住了20幾年的皮耶和女朋友約在共和國廣場碰面,他們說,「我們的生活不能被恐怖分子影響」,但兩人都覺得,這不會是巴黎最後一次遭受恐怖攻擊,未來可能還會再發生,「我們不想看到悲劇發生,但我們能怎麼辦呢?誰能真的制止呢?」
如果有機會想對恐怖分子說什麼?皮耶說,「停止吧,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從瑞士美國到巴黎旅遊的辛蒂和友人13日親眼目睹許多人驚恐在馬路上奔跑,假期即將結束的他們,選擇到共和國廣場前向死難者致意。辛蒂說,有機會還是要來巴黎,「我們不能害怕,那就讓恐怖分子贏了」。
當晚聖母院的管風琴奏出「馬賽曲」,參加彌撒的1500多人都流淚了。巴黎市市長伊達爾戈、巴黎國民議會主席巴爾托洛內、法國前總理菲永、阿蘭朱佩和法國前總統季斯卡-德斯坦等法國政界人物,都在場祈禱。數百人聚集在教堂外的廣場上參加了整個彌撒,一些人用手機聆聽彌撒的直播。
32歲的亞裔金女士手持蠟燭、眼含淚水說,「這裡很美、很讓人感動」。53歲的奧利維說,「舉行彌撒非常重要,恐怖分子以他們所謂上帝的名義行使殺戮,而在這裡人們看到的是美好的上帝」。
*恐襲首穿炸彈背心 戰術轉變專家憂心
巴黎13日遭到恐怖攻擊,行凶者所穿的自殺炸彈背心在法國是首次出現,情報與安全專家指出,製造這種背心的技術專家可能還在歐洲逍遙法外。
這七名武裝分子全都穿上相同炸彈背心,毫不猶豫自我引爆,聖戰分子這種戰術的變化令人憂心。
不同於2005年攻擊倫敦時,炸彈客把炸藥放在背包裡,13日的攻擊者使用的自殺炸彈背心通常用於中東炸彈攻擊。
一名前法國情報首長以匿名的方式告訴法新社:「要有彈藥專家才能做出自殺炸彈背心。製造可靠有效的爆炸物不是任何人都能辦到的。 」
他另表示:「彈藥專家是習於處理爆炸物的人,他知道如何製造,如何放置炸藥,不至於讓皮帶或背心難以操作,使人無法移動。而且也一定不能意外爆炸。」
法國當局說,這些背心的原料似乎是三過氧化三丙酮(TATP),非專業人士很容易在家製造,但非常不穩定。
這些背心裡頭也有一顆電池、引爆按鈕及彈片,用意是造成最大的傷害。
這名前情報首長表示:「他們不是從敘利亞帶來這些背心:你越搖晃這些東西,風險就越增加」。
「他很可能在這裡,法國或是歐洲,可能是一個或好幾個在聖戰士地區學成回來的人」。
*南非女裝死 血中躺1小時保命
巴黎發生恐怖攻擊死傷慘重,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剛從開普敦大學畢業的22歲南非女孩伊莎貝爾,則以「裝死」撿回一命。
報導指出,她在臉書上說,當晚她前往第11區的巴塔克蘭劇場(Bataclan concert hall),觀賞美國樂團「玩命鷹族」(Eagles of Death Metal)演唱會,不料遭遇血腥攻擊。她貼上沾滿血跡的T恤說,當時現場血流成河,「數十人在我面前遭槍殺,地板上全都是血」。
她說,躺在地上裝死超過一小時,深恐要跟美麗人生說再見。她感謝許多幫助她的陌生人,尤其是以身體保護她頭部的男子。
另外,人性光輝超越宗教藩籬!報導說,巴黎第11區國王噴泉街諾斯楚屋披薩店,13日晚遭一名男子持機關槍朝露天座位區掃射時,在店內工作的阿爾及利亞裔穆斯林賽佛,不顧生命危險,英勇搶救兩名受傷女顧客。
據報導,賽佛回憶說,當時他正在吧檯後方工作,突然間槍聲大作,尖叫聲四起,店內玻璃被子彈擊破碎裂滿地,玻璃碎片割傷許多人的臉。「我看到兩名在露天座位區用餐的女子被子彈打中,一位受傷部位是手腕,另一位是肩膀,兩人都流血不止。」
等槍聲乍歇,他立即衝至外面,扶起兩名女子迅速躲至地下室,然後試著幫她們止血。他說:「當我們走下樓梯時,還可聽到槍聲此起彼落,實在非常恐怖。」後來等警方趕至,他們才確定逃過一劫。
*防恐 英派特種部隊援警
巴黎恐襲後,英國開始部署特種部隊以支援警力。英國首相卡麥隆16日說,為了對抗伊斯蘭好戰分子的威脅與日俱增,英國情報部門將招兵買馬,增加15%的員額;同時還將倍增經費來提升飛航安全。
英國內政大臣特雷莎‧梅(Theresa May)並未否認特種部隊支援警力的報導,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這項安排 」是為提供警察在需要時有軍事支援。
法新社引述未說明來源的英媒報導,特種部隊化身便衣,在一些人來人往的公共地點,協助警察戒守。包括火車站、地鐵站、購物中心與人多的遊樂區。
另據路透報導,英相卡麥隆16日說,為了對抗恐怖分子,英國情報部門將招兵買馬,增加15%的員額;同時還將倍增經費來提升飛航安全。
英國政府說,已決定投入更多資源,用以因應愈來愈多鎖定英國的恐襲陰謀,以及包括巴黎與突尼西亞等近來相繼遭遇的攻擊行事件。
卡麥隆在聲明中說:「保護英國民眾是我的首要職責,我決定優先將資源投入對抗恐怖威脅。」
他說:「這是世代的奮鬥,需要我們提供更多人力,對抗意圖摧殘我們、以及我們價值的惡徒。」
英國政府說,作為廣泛檢討五年期國防和安全的一環,情報單位軍情五處(MI5)和軍情六處(MI6),以及英國偵蒐情報機構政府通訊總部(GCHQ),總共將增加1900名工作人員。
*美軍轟炸IS彈頭寫「帶著愛從巴黎來」
巴黎13日遭到大規模恐怖襲擊,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宣稱對此負責。據英文體在社交網站上發布的照片,美軍在隨後14日發動的空襲之前,在炸彈和導彈的外殼上寫下標語「來自巴黎的愛」(From Pairs With Love)。也有消息稱,美軍14日恐襲IS的導彈塗有法國紅藍白三色國旗,以示對巴黎恐怖襲擊的紀念和對IS的報復。
據法新社消息,五角大廈證實美軍機14日稍晚時間襲擊利比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恐怖組織據點,並炸死IS在利比亞重要頭目納比爾。雖然五角大廈表示,這次攻擊和巴黎遭襲沒有關聯。但有消息透露,美軍機對利比亞伊斯蘭國恐怖組織投射的導彈,身上塗有藍白紅法國國旗的顏色。
英國太陽報報導,兩張照片顯示寫著「來自巴黎的愛」標語的地獄火飛彈(Hellfire Missile)和聯合直接攻擊械彈(JDAM)於15日出現在社交媒體上,據稱這些武器也將被送往敘利亞和伊拉克戰場。在攻擊械彈彈頭的標語由黑色馬克筆所寫,而飛彈上的標語則是用白色膠帶組成。
報導稱,在炸彈上刷標語是二戰以來的傳統了,而美軍更是將其發展成了一種塗鴉文化。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武器將具體被用來轟炸哪些目標。
*揚言駭攻 「匿名者」向IS宣戰宣戰
法國巴黎13日晚間發生恐怖攻擊,國際駭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15日對「伊斯蘭國」(IS)組織宣戰,誓言「不會放過你們」。
英國「鏡報」報導,「匿名者」在YouTube上傳影片,表示將利用組織的知識「團結全人類」,並警告恐怖分子「等著瞧」,要對IS展開「歷來最大規模駭客行動」。
影片中「匿名者」戴著標誌性的蓋伊‧福克斯(Guy Fawkes)面具的發言人說:「全球的匿名者都會把你們揪出來」,「你們應該知道我們會找到你們,不會放過你們」。
「我們將對你們發動的作戰行動,會是最重大的一次」。
「匿名者」也在推特公開表示:「別搞錯:匿名者要槓上達伊沙(Daesh,伊斯蘭國別稱),我們不會停止反伊斯蘭國,我們入侵功力也更勝一籌」。
這不是「匿名者」駭客首度威脅伊斯蘭國,法國「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今年1月遭遇攻擊後,他們也曾有類似放話。
「匿名者」是一個由大批駭客組成的鬆散團隊,置身於多個全球衝突內,此前在以色列和美國都發起過攻擊。
許多自稱屬於「匿名者」的駭客通常戴著蓋伊‧福克斯面具。福克斯是英國天主教「陰謀組織」的成員,1605年曾計畫刺殺詹姆士一世和英格蘭議會上下兩院的所有成員。計畫失敗後,福克斯被處死。近年來,福克斯被當作一些無政府主義組織的標誌。
*IS勢力擴大 謀進軍全世界
伊斯蘭國(IS)坦承犯下巴黎死傷慘重的攻擊,分析家15日表示,從他們在其中所展現的能力可以發現,這個聖戰組織手法越來越精細,擴張勢力越來越大。美國總統歐巴馬和土耳其總統艾爾段也表示,如今世界面臨集體安全威脅。
法新社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均報導,伊斯蘭國一直尋求拓展勢力至全世界。巴黎這項協同攻擊的前一天,貝魯特南郊的連環爆造成逾40人喪生,伊斯蘭國也宣稱是其所為。伊斯蘭國之前一直揚言將對法國在內等歐洲國家發動暴力攻擊,但血洗巴黎是該組織在歐洲首次的大規模暴力行動。
專家表示,這些顯示伊斯蘭國的行動範圍,已從伊拉克和敘利亞當地擴張到西方。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華茲(Clint Watts)說:「擴展到法國可能代表伊斯蘭國的下一步。」他說:「我們將看到他們逐漸脫離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傳統好戰行動,在他們延伸的網路進行更多恐怖攻擊。」
專門研究伊斯蘭國活動的學者溫特(Charlie Winter)表示:「對伊斯蘭國的策略,這是合邏輯的軌跡。」「伊斯蘭國日漸脫離在伊拉克、敘利亞和利比亞的的擴張與整併,並經由在黎巴嫩、波斯灣及法國等其他國家發動攻擊,來確保該組織目前仍有動力。」
對華茲而言,法國「承認其極端分子問題」慢半拍,留給伊斯蘭國建立新興聖戰網絡的空間。他指出,法國問題嚴重,以人均數來看,在法國與敘利亞之間往來的外國戰士人數最多,是恐怖分子最便利的行動管道。
與此同時歐巴馬在20國集團(G20)高峰會上說:「和安卡拉發生的可怕攻擊事件一樣,因為扭曲的意識形態殺害無辜民眾,不只是對法國或土耳其的攻擊,而是對整個文明世界的攻擊」。
土耳其總統厄多岡(Tayyip Erdogan)則表示,巴黎、安卡拉和其他地方最近發生的攻擊事件顯示,世界面臨集體安全威脅,世界領袖這次在土耳其集會,將會針對打擊恐怖主義發出強有力的訊息。
(世界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