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新聞自選輯 20151121 恐攻篇

*馬利 10槍手掃射酒店 27死 伊斯蘭恐攻 旅客逾百人一度遭挾持

法國巴黎上周五才發生連環恐怖攻擊,如今似乎又有針對法國人的攻擊行動。約10名持槍歹徒昨闖入非洲國家馬利的一家高級酒店7樓,持槍掃射後一度挾持酒店內170名旅客和職員,已知27人死亡,至少包括1名法籍旅客。據稱,酒店7樓正是法國航空員工經常入住的樓層。與恐怖組織「基地」有關的「哨兵」武裝團體(Al-Mourabitoun)宣稱犯案。台灣時間今凌晨,逃過一劫的人質已全部獲釋。



目擊者稱,當地時間昨上午近7時(台灣時間昨下午近3時),約10名槍手闖入位於首都巴馬科(Bamako)的麗笙酒店(Radisson Blu),過程中傷及3名保全人員,最後悄悄走到酒店7樓,並在走廊開槍。另有消息指出,僅有約2至3名槍手涉案,他們發動攻擊時,大喊「真主至上」的口號,與「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成員上周在巴黎發動攻擊時的行徑如出一轍。

懂《古蘭經》獲釋
一名受困在酒店的陳姓中國旅客透過微信(WeChat)對外表示,昨晨6時許,房間外傳來多聲槍響,走廊和房間內出現煙硝味,網路斷斷續續,酒店櫃檯電話也無人接。
飯店職員狄亞拉(Tamba Diarra)則透過電話告訴記者,兇手在攻擊行動中使用槍枝和手榴彈。麗笙酒店共有190間房間,為當地的高級酒店,常有外國人入住。
事發後,酒店內一度有170人受困,其中包括10名中國人、數名美國人、20名印度人、6名土耳其航空公司職員、1名來自幾內亞共和國的男歌手、30名酒店工作人員,及數名法國航空公司員工。據稱,槍手曾要求人質背誦《古蘭經》,導致部分懂得《古蘭經》的人得以先行獲釋。有網友不禁感嘆,未來要好好背誦《古蘭經》,才可在緊要關頭保命。

疑報復法國剿匪
路透引述消息報導,酒店現場已找到27具遺體,但未說明其中是否包括行兇的槍手。另據法國媒體披露,歹徒鎖定攻擊的酒店7樓,正是法國航空員工經常入住的樓層。
伊斯蘭極端份子於2012年控制馬利北部地區後,法國即派遣一支上千人的部隊進駐馬利,之後順利將極端份子逐出馬利北部。目前並不確定槍手是否同樣不滿法國的剿滅行動,所以像上周的IS恐怖份子一樣,對法國展開報復。

法精銳部隊支援
法國總統辦公室的消息指出,「我們仍在等待經過核實後的準確消息……總統正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法國派出50名精銳的武裝警察和犯罪專家參與救援,美國也派出特種部隊協助解救人質。
至截稿時,槍手的狀況仍然不明,但馬利特種部隊人員已進入酒店內,並逐層進行搜查(goo.gl/GfM6pV)。馬利安全部部長特勞雷(Salif Traore)說:「軍方正在追查他們(槍手)的下落。」馬利軍方則稱,已有2名槍手身亡。

馬利遇襲案例
2015/08/07 中部塞瓦雷鎮一間旅館遭槍手襲擊,多名人質遭挾持。事件導致4名軍人、5名聯合國工作人員喪生,4名槍手亦在事件中身亡
2015/03/07 首都巴馬科一間夜店遭2名蒙面槍手襲擊,造成5死9傷,死者包括法國和比利時人。2槍手被捕
2013/11/02 2名法國記者在馬利東北部採訪後,遭不明武裝份子綁走,數小時後陳屍沙漠。此為法軍2013年1月介入馬利內戰以來,首次有法國記者在當地遇害

馬利共和國(Republic of Mali)小檔案
位置:西非內陸國家
人口:1695.6萬人
建國:曾受法國統治,1960/06/20獨立,同年9/22立國
面積:124萬平方公里
宗教:主要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巴馬科
經濟:以農漁業為主
政治情勢:2012年3月當地伊斯蘭團體政變,法國隔年1月派兵入境平亂,控制該國北部至今,叛軍攻擊不斷,但鮮少波及首都

http://twimg.edgesuite.net//images/twapple/640pix/20151121/LB06/LB06_005.jpg

*數千法國人在馬利 成激進派報復對象

亂象背景
位於西非的馬利共和國早在1960年就脫離法國殖民統治,但雙方仍有密切經貿關係,至今仍有數千法國人在馬利生活,馬利也具戰略地位,如馬利政權落入伊斯蘭激進份子手中,成為恐怖份子溫床,對全非洲都沒益處,更可能威脅歐洲安全。法國干預馬利內政,除為反恐,也維護利益。

曾殺害2法國記者
而近年法國與馬利的糾葛,要從圖阿雷格(Tuareg)族人說起,2012年1月,曾當過利比亞傭兵的圖族士兵撤回馬利北部,攻佔幾個城鎮。同年3月,馬利軍人桑諾哥叛變,宣稱推翻馬利政府,而圖阿雷格族勢力又跟「伊斯蘭北非基地組織」(Al-Qaeda in the Islamic Maghreb,AQIM)結盟,自立國號阿扎瓦德,盤據馬利北部控制約三分之二國土。伊斯蘭激進勢力擴大,還綁架法國人質,令法擔憂。
法國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於2013年1月與2014年7月兩度出兵馬利。雖然法國軍隊協助政府軍收復部分城鎮,但法國也成馬利激進份子報復對象。2013年法國2名記者在馬利遇害,就是最明顯例子。

*女炸彈客 被揭酗酒淫亂 貧民窟女孩躋名校 半年前遭洗腦

巴黎恐攻
法國警方周三在巴黎近郊擊斃巴黎恐攻主謀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及同夥,警方昨確認,在攻堅現場找到的3名死者中,包含阿巴伍德的「聖戰新娘」表妹艾布朗肯(Hasna Aitboulahcen),她在攻堅過程中引爆自殺背心。據英媒起底,年僅26歲的艾布朗肯私生活複雜,抽菸酗酒、不讀《古蘭經》、男友一堆且跟藥頭走得很近,甚至還在浴缸裡露點自拍,根本完全違背伊斯蘭教的信仰。

艾布朗肯的哥哥昨表示,妹妹以前對宗教根本沒興趣,從沒見她讀過《古蘭經》。她個性外向愛跑趴,因為喜歡戴牛仔帽,所以綽號「女牛仔」。

從未見她去清真寺
這對兄妹在法國貧民區出生,家中還有一名智能障礙的弟弟,隨著父母離異,艾布朗肯5歲時就被送進孤兒院,之後在不同寄養家庭中長大,童年遭暴力和虐待,沒有享受到足夠的愛和溫暖。青春期後變得乖僻,常離家出走跟壞朋友鬼混。
她的寄養媽媽記得艾布朗肯看到恐怖組織「基地」2001年9月11日攻擊美國時,她「在電視前拍手。」
天資聰穎的她後來進了法國排名前10大的洛林大學就讀,不過壞朋友的影響還是讓她的人生繼續偏離軌道,不但跑趴酗酒,還跟藥頭混在一起。男友一堆,卻未真心經營過感情。對於艾布朗肯的宗教信仰,朋友透露,從未看過她戴面紗或去清真寺祈禱,更別說是提起政治、巴勒斯坦或是相關的議題了。

上月才變聖戰新娘
艾布朗肯的哥哥說:「自從她加入『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IS)後,想法就變得很激進,我勸過她停止這一切,但她根本聽不進去。整天都在講電話、滑臉書,還說我憑什麼管她,所以我只能離她遠一點。」據法媒報導,今年1月《查理周報》發生恐怖槍擊事件後,艾布朗肯還在臉書上對槍手的遺孀表達同情,也曾公開貼文威脅法國政府。
艾布朗肯的媽媽說,女兒最近半年才受到表哥「洗腦」,直到三周前都還跟媽媽住在一起,一個月前才開始戴面紗、變得激進,戲劇化地放棄以前的生活,開始穿全罩式的頭巾,但沒想到女兒竟然成了妹妹兒子的「聖戰新娘」,她也是看了電視才知道女兒的死訊,對於女兒的轉變感到不可置信。

「女性出任務罕見」
反恐專家瑪利克表示,近年來有數百名女子加入敘利亞及伊拉克的聖戰團體,但很少人被指派執行自殺任務,「IS招募女性一般是為了當聖戰士的老婆,並且成為下一代聖戰士的母親。艾布朗肯是個例外。」

巴黎恐攻之後未解的疑問
Q:恐攻落幕了嗎?
A:還言之過早。恐攻主謀阿巴伍德已在巴黎警方突襲中斃命,一嫌沙雷阿迪斯蘭下落不明。但有法國媒體指當天共9名歹徒發動恐攻,除自炸身亡的7人及沙雷阿迪斯蘭,很可能還有1人在逃
Q:為何當局不知恐攻主謀在歐洲?
A:比利時籍主謀阿巴伍德是IS在歐洲最受情報機構注意的成員,但是法國當局只掌握到他去年赴敘利亞,巴黎恐攻後第3天才獲悉他已回到歐洲;此凸顯歐洲反恐情資機制有漏洞
Q:難道不能及早阻止恐攻?
A:安全專家指要預防非常困難,儘管當局一直在監控聖戰士的手機和網路通訊,但他們開始加密,提高監控難度。批評指,申根區內可自由流動,使聖戰士能輕易來去,難以追蹤

*重返血案酒吧 巴黎人憂容滿面

《蘋果》直擊
巴黎恐怖攻擊經過一周,生活秩序也漸恢復正常,國王噴泉街(Rue de la Fontaine au Roi)的酒吧「A La Bonne Biere」,已清理悼念的鮮花蠟蠋,店內彈痕累累玻璃窗己拆下準備換新,只剩巴塔克蘭劇院及共和廣場尚有民眾獻上鮮花蠟蠋悼念;而每年11月第3個星期四是薄酒萊新酒登場日子,巴黎人也重回酒吧,坐在露天桌椅上愉悅聊天;但面對可能的生化攻擊,巴黎人仍難掩憂心說:「發生後也不知如何應對。」

周邊封路影響生意
巴黎連日來都下著小雨,氣溫都在10度以下,傷亡慘重巴塔克蘭劇院(Bataclan)周邊道路仍封鎖,夜晚劇院前堆滿弔念花束及點點燭光,附近商家說,恐攻前人潮很多,但是恐攻後明顯變少生意也變差,「只希望這一切陰霾可以盡快過去。」
《蘋果》也重回造成15死的第10區阿利貝街(Rue Alibert)的風鈴咖啡館(Le Carillon)及小柬埔寨餐廳(Le Petit Cambodge),小柬埔寨餐廳老闆說:「不敢再回想這事件,生意有受到影響,到現在心情仍難平復。」一位學生辛加說,她當天在風鈴咖啡館附近,是看到警察趕過來才知道遭恐攻:「雖然遭到這劫難,但日子還是要過。」以後還是會到酒吧喝啤酒。
每年11月第3個星期四是薄酒萊新酒登場日子,民眾依舊湧向餐館,《蘋果》走訪一個華人開的小酒館,酒館人很多,外面桌椅幾乎都坐滿,大家神情愉悅在聊天;但記者詢問很多人,幾乎都不知道有生化武器恐攻威脅,言談間憂心說:「要是發生也不知道怎麼應對。」

清理悼念鮮花蠟燭
酒館中一名信仰基督教女學生瑪琳說,她有穆斯林朋友,她說:「這些事不是真正信仰伊斯蘭教徒幹的,恐攻後仍會和穆斯林朋友來往,生活不會受到影響。」
《蘋果》目擊,阿利貝街以南國王噴泉街上的酒吧「A La Bonne Biere」,店外已開始清理民眾悼念鮮花及蠟燭,共和廣場上仍有零星民眾悼念恐攻死難者。

*1嫌臨陣脫逃 也被IS追殺

參與巴黎恐攻的26歲嫌犯沙雷阿迪斯蘭(Salah Abdeslam)仍在逃,法國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前天坦言,不知道沙雷究竟是在法國還是比利時,也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涉案組織或槍手在逃,「我們仍繼續追捕,可能會有其他恐怖份子潛入歐洲,我們必須提高警覺。」

變裝靠友逃往比國
法國警方上周五在法蘭西體育場外的自殺炸彈客身上,發現假的敘利亞護照,瓦爾斯證實巴黎恐攻部分嫌犯混在難民中進入法國,此事恐將影響歐洲各國接納難民的意願。
沙雷上周五被監視器拍到在巴黎咖啡廳外開槍掃射,他原本是當晚第8名自殺炸彈客,但犯案過程中驚覺事情大條,臨時決定從自殺攻擊任務抽腿,坐上到場接應的友人汽車逃到比利時,還在邊界出示證件才獲准通關。
法國警方分析,沙雷應該不是事先就計劃逃跑,「他可能臨時慌了手腳,或突然被恐攻的規模嚇到,或自殺炸彈背心引爆失敗,決定退出自殺任務。」
宣稱本周二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附近見過沙雷的朋友指,沙雷為巴黎恐攻的嚴重性感到自責,但擔心家人會遭到IS毒手,不敢出面投案。現在除了警方在法國、比利時、荷蘭等地搜索沙雷行蹤,IS也急著找他秋後算帳,法國警方已掌握到疑似沙雷戴上假髮、眼鏡變裝逃亡的照片,希望早日將沙雷逮捕到案。沙雷的哥哥伯拉罕也參與犯案,已在攻擊當天身亡。

*「火燒美法總統」IS嗆攻白宮

巴黎恐攻後,法國正抽絲剝繭調查相關案情,其中最受放大鏡檢視的是歐洲情報系統是否出現嚴重漏洞。歐盟成員國昨達共識,將加強邊界管控,防堵恐怖份子入境。IS好戰分子昨再公布新影片,揚言攻擊美國白宮,還恫嚇要「火燒」美國和法國總統。聯邦調查局(FBI)已呼籲美國人慎防可能的危險。

主謀曾現身法地鐵
法國警方昨透露,距離恐攻一個遇襲現場約5公里的巴黎郊區蒙特伊鎮(Montreuil)東區沙佛十字路地鐵站,該地鐵監視器在上周五恐攻當晚拍到比利時籍巴黎恐攻主謀阿巴伍德(Abdelhamid Abaaoud)身影,不遠處有1輛喜悅汽車,疑為恐攻使用的交通工具,警方後來已在蒙特伊找到這輛車。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前天直言,阿巴伍德原本被當局認為在敘利亞,但直到本周一、即案發後第3天,法國才從非歐洲國家獲悉阿巴伍德早已從希臘入境歐洲,「事前沒有任何歐洲國家通知法國此情報。」這說明歐洲對恐攻份子無力防範。
歐洲申根國家內可自由往來,過境無須查驗護照,恐攻後,法國與比利時邊界才開始例行攔檢車輛。歐盟28國的內政部長昨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緊急集會,據悉各國已同意加強邊界管控,不論是歐盟公民或外籍人士進出申根區,都需加強檢查。

歐盟加強邊境管控
巴黎恐攻中7名歹徒引爆身上炸彈腰帶身亡,據傳製造這種自殺炸彈腰帶是別稱「K先生」的19歲庫阿拉德(Mohamed Khoualed),他周三晚上已向法國北部里爾的警方自首。

(蘋果日報)
--
*恐攻挾持170人 馬利攻堅27死

槍手襲擊首都五星級飯店

西非國家馬利首都巴馬科(Bamako)市中心的國際連鎖五星級麗笙飯店(Radisson Blu hotel),廿日驚傳遭伊斯蘭槍手攻擊,一度挾持一七○名人質,馬利軍警隨後展開攻堅,並獲得聯合國部隊與法、美兩國特種部隊的支援,歷經九小時後救出所有人質,擊斃至少兩名槍手,但仍有槍手躲在飯店內頑抗,人質至少有廿七人喪生。「開打」恐怖組織的分支「哨兵」(Al-Mourabitoun)宣稱發動攻擊,但該說法尚無法查證。

數目不詳的槍手約當地時間早上七時(台灣時間同日下午三時)左右,乘著一輛有外交牌照的車輛抵達飯店,隨後闖入大廳,一邊開槍、一邊以阿拉伯語高喊「真主偉大」,當場殺害三人後,開始逐層逐房搜索。飯店有一九○個房間,約有一四○名房客與卅名員工,有些人質因背誦出可蘭經一些章節而獲槍手放行逃過一劫。

有些人質唸出可蘭經獲釋

馬利軍警和美、法特種部隊行動迅速,數小時內部隊已滿佈大廳,並逐層搜索釋放人質。被救出的幾內亞知名歌手班比諾表示,聽到槍手在隔壁房中以英語交談,「你上膛了嗎?」「走吧!」但他無法看到槍手樣貌。

有安全人員指槍手約有十二人,但飯店方面指僅有兩人,一個頭戴黑色面罩,另一人是黑皮膚,安全部門發言人則說槍手有兩到三人。確定所有人質獲釋後,聯合國維和部隊表示,正協助馬利部隊逐層搜索,先在飯店地下室看到十二具屍體,在二樓看到十五具。

「哨兵」由前開打戰士、外號「獨眼龍」的伊斯蘭好戰份子領袖貝爾莫塔(Mokhtar Belmokhtar)領導,約兩年前成立,根據地在撒哈拉沙漠,美軍六月轟炸利比亞東部時,據稱已擊斃貝爾莫塔,但好戰份子否認貝爾莫塔喪生。

開打稱犯案 馬利總統趕回

住客來自各國,包括法航、土耳其航空機組人員及中國住客都平安救出。馬利總統凱塔(Ibrahim Boubacar Keita)立刻中斷在查德舉行的峰會行程,返回巴馬科坐鎮。

馬利北部至二○一二年時,仍遭伊斯蘭聖戰士盤據,後遭前殖民母國法國派軍干預下逐出,目前法國駐兵約有一千人。美軍則在巴馬科派駐廿五人。

麗笙飯店位於市中心西部,許多政府部門與駐外處所在附近,外國人士感到較安全,卻因此淪為恐攻箭靶。一名敘利亞聖戰士告訴路透,法國軍事干預馬利,必須展開反擊,「這只是開始」。

*恐攻後 全歐風聲鶴唳 歐盟籌設新情報局抓IS

巴黎恐攻後,歐洲聯盟二十八國內政與司法部長二十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緊急會議後達成共識,將加強邊境安檢與管制,在免查驗護照的申根區各國邊界上,加強查核進出人員。另外,歐盟執委會也建議成立一個新的歐盟情報局來統籌情報工作。歐洲警政署( EUROPOL)表示,歐洲有兩萬八千人可能與恐怖主義有關而須加以監控。

全歐2.8萬人與恐怖主義有關需監控

歐洲警政署署長韋恩萊特(Rob Wainwright)十九日在歐洲議會上警告,巴黎恐攻後,歐洲極可能面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進一步的攻擊,目前掌握到前往敘利亞與伊拉克作戰的黑名單為兩千人,不過實際人數恐達五千人,他說,相關資料庫中,兩千人確定為戰士,其他為涉嫌者或協調人,總計有兩萬八千人需要監控。

瑞典突擊難民收容中心逮IS成員

目前歐洲風聲鶴唳,瑞典警方十九日下午突擊北部城市布利登(Boliden)的難民收容中心,逮捕二十五歲的伊拉克男子馬吉德(Mutar Muthanna Majid)。瑞典「快報」報導,他是IS成員,曾在敘利亞作戰,他被控圖謀在瑞典發動攻擊。另有媒體引述消息來源指稱,其他恐攻同謀有些已抵達瑞典,有些則在途中。

瑞典十八日史無前例的將恐怖威脅調升至僅次最高級的第四級。在斯德哥爾摩,國會大廈、主要車站、外國使館等據點警力大增,搭乘火車與地鐵的民眾比平時少。

在義大利,警方持續追捕可能策動恐攻的五名人士。義國外交部指出,羅馬的聖伯多祿大教堂,以及米蘭的主教座堂與斯卡拉大劇院恐遭攻擊。羅馬部分地鐵站十九日因可疑包裹而暫停運作,所幸為虛驚一場。

德國「畫報(Bild)」報導,根據從情報單位取得的文件顯示,恐怖份子十七日晚間意圖在漢諾威體育館舉行的德荷足球友誼賽中發動攻擊,他們策劃以救護車將爆裂物運進體育館,子夜一過,隨即在漢諾威火車站發動第二波攻擊。這場德國總理梅克爾原訂參加的比賽臨時喊停。

此事件後,德國財長蕭伯樂(Wolfgang Schauble)公開呼籲若遭恐攻,德國應動用武裝部隊,果真如此,將是二戰以來,德國首見武裝部隊部署街道,由於德國公眾仍對納粹時期的武裝部隊十分敏感,因此該主張引發高度爭議。

恐攻主嫌窩藏巴黎公寓 發現第3具遺體

在巴黎,檢方二十日表示,在警方十八日於巴黎近郊丹尼區火力攻堅的一棟公寓內發現第三具遺體,其確切身分與性別有待釐清,巴黎恐攻幕後首腦阿巴伍德在該攻堅行動中遭擊斃,其表妹則引爆炸彈身亡。

*第8個炸彈客 遭雙面夾擊

巴黎連環攻擊案嫌犯之一、廿六歲的男子薩拉赫.阿布岱斯蘭(Saleh Abdeslam),至今仍然在逃,據報屠殺隔天由法國逃往比利時,不過卻遭雙面夾擊,不僅歐洲警方全力追緝,還疑似因沒有「壯烈犧牲」,遭宣稱犯下攻擊案的「伊斯蘭國(IS)」追殺中。

法國、IS都在追緝

法國總理瓦爾十九日表示,目前不清楚阿布岱斯蘭人是在法國還是比利時,或其行動還有沒有牽涉其他團體,所以「威脅仍舊存在。」

英國「獨立報」報導,應該做為「第八個炸彈客」的阿布岱斯蘭,十七日據報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找朋友接應。根據證據與消息人士顯示,阿布岱斯蘭在十三日攻擊當天臨陣退縮,沒有完成IS賦予他的自殺任務。

不願具名的友人告訴媒體,阿布岱斯蘭非常後悔參與攻擊,說整個情況「太過火」,「他對發生的一切感到無法消受。」但又害怕IS對其家人不利,因此不敢脫身。有媒體刊出阿布岱斯蘭喬裝易容的照片,並說他想要自首,但過於害怕IS隨之而來的報復。

調查人員發現,阿布岱斯蘭在比利時是個三流小罪犯,十三日晚上在巴黎街上遊蕩七小時,當地時間晚上十時他開著一台黑色小轎車把哥哥在一家咖啡廳放下,哥哥隨即自爆,但僅造成數人受輕傷。

十時半左右,正是巴塔克蘭劇院遭屠殺之時,阿布岱斯蘭卻撥了通電話給朋友,要求其從布魯塞爾開車來接他,之後與「第九名殺手」驅車前往巴黎郊區。警方消息人士認為,這些不代表是計畫性脫逃,他有可能驚慌失措、臨陣退縮,或是對涉及這樣的計畫感到噁心,也有可能是引爆炸彈失敗。

雙方約十四日凌晨五時聚首,隨即上高速公路開往比利時,公路上車輛被警方攔下數次,阿布岱斯蘭秀出他的比利時身分證,當時警方尚未掌握消息,因此讓他揚長而去,兩名接應者目前已遭比利時警方監禁。阿布岱斯蘭曾僱用的一輛比利時車牌的黑色轎車十七日則在巴黎十八區被發現。

有友人對於阿布岱斯蘭涉及攻擊案感到相當震驚,形容他流連花叢,也有消息說在十月底時目擊他出現在比利時的同性戀酒吧四、五次,很有可能是在找尋目標。

*IS揚言炸白宮 美:無可信威脅

美國眾議院十九日無視總統歐巴馬祭出否決權的威脅,壓倒性通過加強敘利亞難民入美審查程序,並暫停歐巴馬明年收容一萬名敘國難民計畫的法案。同一天,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公布影片,揚言將以自殺炸彈與汽車爆炸攻擊白宮。

這份由IS伊拉克民兵公布的六分鐘影片,先是盛讚上週發生的巴黎恐攻,接著威脅將「搗碎」法國的紀念碑,並矢言襲擊白宮,一名聖戰士對著鏡頭說:「我們將炸掉它,如同我們炸毀這地上受崇拜的偶像一樣。」另一名戰士則威脅歐巴馬與法國總統歐蘭德說:「我們將用(爆裂物)腰帶與汽車炸彈炙烤他們。」前一天,IS也發布影片,揚言攻擊紐約。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柯米十九日表示,目前沒有美國將發生「巴黎式攻擊」的可信威脅,不過已經針對數十名被認為可能複製巴黎恐攻的「高危險」份子展開監控。美國國務院表示,已對影片的「真實性」進行檢驗,美國政府對相關威脅會嚴陣以待。

在巴黎恐攻十三日發生後,美國眾議院共和黨議員迅速草擬加強入美敘國難民的審查程序法案,該案十九日在眾院以二八九票對一三七票通過,歐巴馬的一八八名民主黨同志中有四十七人無視白宮立場跑票。

該法案要求FBI、國家情報首長以及國土安全局等首席主管保證每一名敘國難民沒有安全威脅的疑慮。共和黨籍的眾院議長萊恩指出,該法案將使白宮九月宣布的明年接受一萬名敘國難民計畫暫停,他說,「當我們的國家安全岌岌可危時」,迅速行動異常重要。

敘難民入美審查 史上最嚴苛

這條美國史上最嚴苛的難民審查法案將送交也是共和黨人掌控的參院票決,如果參院也通過該案,參眾兩院必須有三分之二的多數才能撤銷歐巴馬的否決。參院民主黨領袖瑞德指出,該案在參院絕對過不了關。白宮已表示,若該案送交給總統,歐巴馬將動用否決權,因其以「不必要與不實際的要求」阻礙對世界最弱勢者的協助。

*以一切必要手段打IS 法盼聯合國授權

法國十九日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一份決議草案,要求聯合國授權「以一切必要手段」對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然而,此前俄羅斯也遞交了一份類似草案,但要求與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合作對抗IS,卻遭英美等國表達反對。

法國此份草案仿效美國九一一事件後的草案範本,呼籲「加倍並協調各國力量,以預防並壓制恐步份子行動。」並形容IS是「對國際和平與安全全球性與前所未見的威脅」。然而,就算這份決議通過,尚不足以構成軍事行動之法源,或援引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的合法使用武力條款。

法國駐聯合國大使德拉特(Francois Delattre)強調,這會在對抗IS上取得重要的國際支持,將會尋求儘速通過草案,顯示出對中、俄不至於動用否決權的信心,恰好是輪值主席國的英國也表達支持。

另一方面,俄國此前就已遞交一份類似草案,但遭美國、英國與法國封殺,不願與阿塞德政權合作反恐,英國駐聯合國大使萊克羅夫特(Matthew Rycroft)批評,俄國的草案試圖將阿塞德政權合法化。對於法國草案,俄國駐聯合國大使丘爾金(Vitaly Churkin)十九日表示「不錯」,並暗示兩國的草案可能各自通過。

*IS餵安非他命 作戰亢奮 被俘不痛不招

土耳其當局二十日指出,掃毒警察在土敘邊境查扣近兩公噸、一○九○萬顆的安非他命藥丸「芬乃他林(captagon)」。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該毒品在敘利亞內戰扮演重要角色,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戰士,在作戰時會服用價廉、可輕易製造的「芬乃他林」,以保持數天清醒。

土國媒體指出,警方本週在毗鄰敘國的哈塔伊(Hatay)地區分別進行兩次掃毒行動,其中一次查扣到七三○萬顆芬乃他林,這批安毒藏匿在一千三百個濾油器中,準備船運至波灣國家,另一次在一座倉庫中查獲三六○萬顆安毒。報導說,一名敘利亞人與兩名土國人因涉嫌走私毒品而被捕。

芬乃他林是高上癮性的毒品,通常在敘國製造,在中東十分氾濫,外界認為,相關交易為敘利亞帶進數百萬美元計的進帳,進而使敘國政府得以購買武器軍火,而助長敘國內戰。

同時,該藥丸可讓IS戰士在戰場上維持數天警戒。黎巴嫩醫師哈達德解釋說:「它讓你亢奮,話說個不停,你不吃不睡卻充滿活力。」他也表示,只要具備基本化學知識與一些磅秤就可製造安毒,其售價約五至二十美元(約一六○至六五○元台幣)不等。

敘國政府軍在俘虜反抗軍或進攻其基地時,時常扣押武器與安毒。荷姆斯市一名毒品管制官說,在拷問俘虜時,即使飽以老拳,他們只是笑而不感疼痛,「我們會離場四十八小時,等芬乃他林的作用退去,審問就變得容易多了」。

去年四月間,黎巴嫩當局在貝魯特港的玉米貨櫃裡查獲企圖走私的一千五百萬顆芬乃他林。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指出,去年中東的安毒市場上揚,其中沙烏地、約旦與敘利亞佔全球查扣的安毒逾五十五%。

(自由時報)
--
*非洲馬利五星級飯店170人遭挾 至少27死

非洲西部內陸國家馬利首都巴馬科市中心五星級酒店「麗笙酒店」廿日發生人質挾持事件,至少十名武裝分子衝進飯店開槍並投擲手榴彈,以阿拉伯語高喊「真主至大」且挾持一百七十人為人質。馬利、法國和美國特種部隊趕往攻堅,封鎖酒店並逐層搜救人質,歷經驚心動魄七小時後,官員宣稱酒店內已無人質,但不表示槍手全數落網。匿名聯合國官員表示,現場至少有廿七具屍體,其中十二具在地下室找到,另外十五具在二樓發現,兩名攻堅士兵受傷,兩名槍手遭擊斃。

馬利北部的凱達分支機構Al-Mourabitoun宣稱,挾持人質的槍手是他們的人,但尚無法證實。凱達和犯下巴黎恐攻的伊斯蘭國之間,存在某種程度的競爭關係,伊斯蘭國有後來居上的傾向。凱達分支機構在巴黎恐攻屆滿一周之際犯案,時機耐人尋味。

麗笙酒店集團表示,遭挾持的人質是一百廿五名旅客與十三名飯店人員,包括土耳其航空以及法國航空公司的員工,廿名印度籍人士,另據悉還有十名中國大陸籍人士,已在事發後設置電話專線供人質家庭使用。這家美資飯店深受外國商務客和各大航空公司機組人員喜愛。

法國航空公司表示有十二名機組人員在攻堅行動中獲救,土耳其航空則說有五名機組人員逃出,但還有兩人在飯店內;印度駐馬利大使館表示有廿名印度人受困飯店內,目前平安;中國大陸國營電視台則報導,十名遭挾持公民已有四人被救出。

稍早時,安全部隊消息人士曾告訴路透,部分能背誦可蘭經的人質獲得釋放。

為了營救人質,多個國家也派出安全部隊馳援馬利;法國調派專門反恐的國家憲兵特勤隊支援;駐馬利的美國軍事人員也在事件發生後前往現場,而馬利特種部隊在飯店內逐層搜救人質時,聯合國維和部隊也到場提供支援。

一位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大約廿五名軍事人員在攻擊發生時到了巴馬科,其中一些人員在馬利部隊清剿飯店內槍手時,將平民移往安全之處。

馬利安全部長特拉奧雷說:「我們已封鎖飯店所有出口,以確保沒有任何一名人質劫持者能夠逃脫。」

象牙海岸籍旅客艾康德在獲救後向美聯社表示,當槍手衝往五樓或六樓時,她跟其他六個人被安全部隊護送出來。「我不知道要向哪去,我感到疲累且處於驚嚇狀態。」

小檔案/GIGN全歐最悍 劫匪剋星

一九七四年成軍的「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GIGN)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特種部隊,成員只有一百廿人,專門執行反恐和營救人質任務,至今出勤一千多次,共解救過五百多名人質。

GIGN的英勇事蹟包括,一九九四年底在馬賽救出法航空中巴士客機上的一百七十名人質,今年營救「查理周報」血案人質。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11/21/1/1533137.jpg&sl=W&fw=750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11/21/1/1533134.jpg&sl=W&fw=750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11/21/1/1533138.jpg&sl=W&fw=400

*全歐撒網 監控2.8萬個「地雷」

歐洲刑警組織 (Europol)主任溫萊特 (Rob Wainwright)十九日在歐洲議會指出,全歐與恐怖組織疑有關連需要被監控的人數達兩萬八千人,並警告可能還有其他恐怖攻擊行動發生。

溫萊特在議會報告時指出,目前歐洲刑警組織的資料庫中,全歐可能與恐怖組織有連結、需要監控的人數達兩萬八千人;其中,包括兩千名已確認曾從歐洲前往敘利亞的武裝分子,但他認為實際數目應該有五千人,此外,還有八千名在資料庫中的名字,是支持或同情恐怖組織分子。

溫萊特說,這是歐洲面臨最嚴重的恐怖威脅,且研判還會有其他攻擊發生。

歐盟各國內政及司法部長會議廿日在布魯塞爾開會討論防恐議題中,則將針對邊境管制、搭機乘客資料保存、各國情報交換,歐洲刑警組織更預計在明年一月成立的反恐中心。

巴黎恐怖攻擊策謀主嫌阿巴伍德雖在十八日的警方攻監行動中證實被擊身亡,但涉及策畫多起恐怖攻擊案,早被列在比利時、法國追緝恐怖分子名單的他,過去一年內卻至少兩度離開歐洲再返回;其中一次是今年初的查理周刊攻擊案後,他仍能從德國科隆機場搭機前往伊斯坦堡、再轉進敘利亞。

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抱怨,其他國家未通報法國關於阿巴伍德已返回歐洲的訊息;歐洲各國情報機構如何加強情報、訊息交換,已成為廿日部長會議的討論重點之一。

法國及比利時都已要求加強邊境檢查、及保留歐盟境內搭機乘客資料等,以往類似議題都因觸及個人隱私保護而未竟全功,如今可能因巴黎恐攻事件而促成。

*歐盟啟動「更嚴格邊境檢查」

恐怖攻擊陰影下,歐盟計畫成立歐洲情報局,歐盟各國部長同意,立即啟動更嚴格的邊境檢查,不論是申根區民眾、或國外旅客;原本的自由移動,如今都要重新面對邊境檢查。

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在會議結束後表示,「我們不能再等待下一次悲劇發生」、「必須加速行動」,歐盟不能再花長時間來作決定;各國已同意加強邊境檢查、旅客搭機姓名資料將保存一年、並打擊非法槍械等。他說,相關措施對反恐都有必要。

但相關措施都還要經過歐洲議會,媒體詢問何時會真正實施時,輪值主席國盧森堡表示:「盡快」,但要看議會。

卡澤納夫指出,過去五天,法國共逮捕九十人、發動七百九十三次搜索,共扣押一百七十四件武器、六十四箱毒品,並沒收廿五萬歐元。

法國司法部長托比表示,法國與比利時對此次恐怖攻擊案件將組成聯合調查團隊,各國間未來也將建立犯罪紀錄訊息交換系統。

巴黎北郊聖丹尼警方攻堅行動中,目前除確認巴黎恐攻案主謀阿巴伍德及其表妹阿布拉森外,公寓內又發現另一名死者,警方還在確認其身分。

一九八九年出生的阿布拉森生前生活受到歐洲多國媒體廣泛報導,德國明鏡的網路新聞形容她是個常尋歡作樂的豪放女,圖片報更引述其鄰居說法,指她從沒進過清真寺,常出入舞廳、酒吧,平常外表就跟其他歐洲人一樣,化妝、喝酒、穿著時髦。

比利時報紙則引用阿布拉森的臉書動態,發現在今年初巴黎恐怖攻擊事件後,阿布拉森曾對攻擊猶太超商搶匪庫利巴利的女友、疑為聖戰新娘舉動按讚。

(聯合報)
--
*巴黎事件 IS戰術仿凱達

美國及歐洲反恐當局相信,伊斯蘭國(IS)已改變戰術,效法凱達組織的路線、安排可靠的幹部來策劃規模更大且更有組織的攻擊行動。

美國情報與執法機構猜測,巴黎恐攻就是IS展現新戰術的明證。

美國竊聽與情報機構分析與法國恐攻相似的兩次土耳其大規模攻擊行動,認為這種方式應是由IS位於敘利亞及伊拉克的首領指揮,再授權地方幹部以IS名義發動攻擊。

反恐機構指出,IS本質不變,要在敘利亞及伊拉克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度,並攻擊兩國境內的西方反對勢力,但是巴黎恐攻暗示他們的策略已更進一步,號召領土之外的攻擊。

然而,採用凱達組織的方法可能使IS的手法更容易被察覺。愈多人參與恐怖行動籌劃,偵查人員愈能夠藉電子監控或臥底,加入掌握並滲透。

美國政府多年來鎖定IS為數位時代下誕生的恐怖組織,他們利用社群媒體煽動失意的民眾,在自己所屬的國獨力發動恐攻。

由於這些人與伊斯蘭國沒有直接聯繫,因此難以辨認或阻止。

(經濟日報)
--
*馬利宣布 10天緊急狀態

聖戰士團體20日攻擊首都巴馬科一家旅館,造成至少27人喪生後,馬利政府當天晚間宣布全國實施10天的緊急戒嚴。

馬利總統科塔主持危機內閣會議後,政府透過全國廣播發布聲明,宣布自20日午夜起,實施10天的緊急狀態,並要求為恐攻的受害者哀悼三天。27名死者當中包括三名中國人、一名美國人和一名比利時人。

根據半島電視台發布的錄音,惡名昭彰的阿爾吉利亞好戰份子貝摩科塔領導的Al-Murabitoun團體,已宣稱攻擊是他們發動。

攻擊發生在台灣時間20日下午3時,槍手一路殺進五星級的麗笙酒店(Radisson hotel),並劫持飯店的140名旅客和30名員工當人質。「麗笙酒店」有190個房間,是西非最好的旅館之一,是全球企業家、觀光客和政府官員喜歡投宿的地方。

有些目擊者宣稱看到約十來個武裝槍手,但馬利軍方只報導有「三名恐怖份子遭射殺或自己引爆死亡」,表示全部的槍手不會多於四人。在恐攻中倖存的幾內亞歌手狄亞巴特說,槍手當中有人講英語。

從馬利電視台的轉播可以看到飯店內的混亂情況,警方和安全人員引導旅客穿過走廊到安全地點避難。安全部隊在旅館內逐層進行救難,最後終於解除長達九個小時的圍攻。

馬利安全人員說,法國的特別部隊參與救援,兩位剛好在該地區的美國特種部隊成員也協助救難,至少有27名人質在恐攻中喪生。

宣稱發動攻擊的Al-Murabitoun團體成立於2013年,自稱是凱達組織的西非分支,領導人是獨眼的貝摩科塔,法國國防部長說,貝摩科塔可能是主持攻擊的首腦。

貝摩科塔是凱達在伊斯蘭西北非(Islamic Maghreb)地區的前領導人,2013年4月和去年6月曾數度被宣告死亡,但都遭到否認。

Al-Murabitoun的另一名領袖5月時曾表示效忠伊斯蘭國組織,但貝摩科塔據說隨即否認,並宣稱繼續效忠和伊斯蘭國對立的凱達組織,顯示該團體內部已出現權力鬥爭。

*巴黎恐攻主謀斃命 法國追逃犯

巴黎恐攻主謀阿巴伍德經證實已經死亡後,當局轉而全力追緝在逃的另一名法國籍的涉案嫌犯阿布岱斯蘭;但調查人員認為,他可能也已經脫離伊斯蘭國(IS)。

比利時的一個網站指出,阿布岱斯蘭17日向布魯塞爾的一名友人說,他後悔參與「太過火」的巴黎恐攻,但他不敢投案,因為IS勢必對他的家人不利。

這符調查人員的研判,他們認為阿布岱斯蘭在恐攻當晚心生恐懼,未完成IS分配的殘酷攻擊,包括自己「殉難」。

調查人員已知,阿布岱斯蘭13日晚間至次日凌晨在巴黎閒逛七個小時,再潛逃比利時。警方已經截到他當晚10時30分打出的一通電話;他在電話中要求遠在320公里外的布魯塞爾友人開車救他。巴塔克蘭劇院的屠殺此時進行中。

在此之前30分鐘,他把胞兄伊布拉辛姆留在劇院附近的伏爾泰大道。伊布拉辛姆曾經犯下輕罪,在布魯塞爾經營一間酒吧,與激進伊斯蘭關係模糊。他立刻在伏爾泰餐廳外引爆自殺炸彈,僅造成數名路人輕傷。

*恐攻 比利時最高級警戒

比利時將首都魯塞爾的恐怖警戒層級,21日提高到最高的第四級,比利時內政部的威脅分析協調中心 (OCAM)聲明指出,布魯塞爾市面臨嚴重且立即的威脅,敏感區域處處可見大批軍警人員戒備。

OCAM更呼籲民眾避免前往人潮聚集處所,包括布魯塞爾市中心觀光客聚集的大廣場、即將開張的聖誕市集、音樂廳、交通樞紐,以及歐盟及北約總部附近。

上周五巴黎恐怖攻擊後,比利時17日才將警戒層級從第二級提升到第三級,不僅動用大批軍警在各地安全維護,進出許多機構都嚴格查驗證件,如今更提高到最高的第四級,是今年來首見;目前更多軍警人員進駐市中心跟歐盟總部附近。

由於策畫恐攻基地及恐怖份子都來自布魯塞爾的莫倫貝克區,該區更與近年來發生在歐洲的多起恐怖公擊案有關,比利時近日已數度發動搜捕行動,並有三人陸續因涉及協助巴黎恐攻案遭起訴,相關調查行動仍進行中。

涉嫌參與巴黎恐攻案、上周五人也在巴黎案發現場的布魯塞爾居民阿布岱斯蘭(Salah Abdeslam)住所也在莫倫貝克,警方雖已搜尋與他相關的多個處所,但仍未發現其行蹤,法、比兩國調查人員仍持續搜尋他的蹤跡。

比利時自巴黎恐攻後,各地威脅警告頻傳,安特衛普20日便有多處接獲炸彈威脅,至少三處學校學生被疏散;布魯塞爾多所大學學生原定在市中心舉行的一項年度學生節慶活動,也臨時宣布取消。

*IS嗆:炸白宮 燒死美法總統

伊斯蘭國(IS)好戰分子公布新影片,揚言以自殺炸彈和汽車炸彈攻擊白宮,還放話對法國發動更多攻擊,揚言用腰帶炸藥和汽車炸彈,燒死法國和美國總統。。

伊拉克境內伊斯蘭國戰士公布的這段影片長約6分鐘,根據美國馬里蘭州國際恐怖主義實體搜尋研究所的翻譯,內容讚揚上周的巴黎恐怖攻擊。

影片標題為「先巴黎,後羅馬」,一開始是巴黎恐攻的電視新聞報導片段,然後有2名好戰分子分別對著攝影機說話,其中之一揚言要「打擊」法國的紀念碑,並說要攻擊白宮。

他說:「我們將會炸掉它,就像我們炸掉此地的偶像。」

第2名戰士則恐嚇美國總統歐巴馬和法國總統歐蘭德,他說:「我們會用(炸藥)腰帶和汽車炸彈燒他們。

伊斯蘭國18日才公布影片,內容包括紐約市的街景,暗示紐約也是攻擊目標。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柯米18日表示,不知道有人要在美國發動類似巴黎恐攻的可信威脅;美國務院發言人柯比告訴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正在分析確定影片的「真實性」,「美國政府所有人都認真看待這類威脅。」

*聯合國決議 全力打擊IS

聯合國安理會20日一致通過法國的一項提案,呼籲各國加強並協調行動,阻止伊斯蘭國的恐怖份子與其他激進組織發動更多攻擊。決議指出,IS「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全球的空前威脅」,安理會決心「以一切必要手段對抗此一空前威脅」。這是1999年以來,安理會通過的第14項與恐怖主義有關的決議。

決議以「最強烈的措詞」譴責這些暴行,以及IS今年分別在突尼西亞觀光勝地蘇塞、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採取的「駭人恐怖攻擊」,並矢言將凶手繩之以法。英國駐聯合國大使萊克洛夫表示:「我們今天發出明確的訊息:我們共同遏止、壓制並摧毀IS的努力絕不稍停。」

*傷痛之後 法人足球照踢

巴黎恐攻屆滿一周後,法國甲組足球聯賽20日在憂鬱的氣氛中恢復賽程,尼斯隊終場以3比0擊敗里昂隊。

比賽開始前,全場球迷高舉蠟燭為恐攻罹難者默哀一分鐘,部分球迷則攤開一幅大型標語,上有「球迷在哀傷中團結一致」的法文字樣。

由於主辦單位加強安檢,再加上警力透支,里昂隊的粉絲未能進入尼斯隊的主場觀戰。在本周末舉行的其他賽程中,客隊的粉絲也不會入場。

法國足球聯盟主席泰雷茲談到本周末的其他賽程是否應如常進行時說:「是,1000個是。為什麼?因為經過震撼與淚水後,生活必須繼續。安全是我的主要關切重點。我們與內政部密集商量後,做成這項決定。我們必須在球賽進行與採取安全措施之間求取平衡。」

尼斯球會主席里維耶表示:「我們不能忘記曾經發生的一切……然而我相信,球賽應該繼續。你不能小看已經發生的事,但也必須繼續生活,同時結合希望享受熱情的人們,無論是劇院、音樂會或足球賽。」

球迷黃昏時分進入尼斯的安聯里耶維拉球場欣賞比賽前,接受嚴格的安檢。里維耶說:「我們的球迷也展現高度的責任心。」他又說,部分球迷建議他人穿著黑色服裝進場,以表達對恐攻罹難者的尊重,同時不要攜帶煙火。

下半場展開前,現場球迷自發唱起法國國歌,同時揮舞法國國旗。比賽結束時,球迷再度高唱法國國歌。

(聯合晚報)
--
*2聖戰士西非馬利挾持170人質 7小時後遭擊斃

馬利部隊隨後在美國、法國特種部隊協助下對飯店發動攻堅,救出大部分人質並擊斃極端分子,不過至少27人在這起事件中喪命,結束這場7個小時的挾持事件。台灣時間近21日凌晨零時,馬利軍方宣稱救出所有人質,但在飯店內尋獲27具遺體,隨後他們宣布已將2名涉案槍手擊斃。

基地「哨兵」嗆聲犯案

一個隸屬「基地」的非洲聖戰組織「哨兵」(Al-Mourabitoun)透過推特聲稱,這次事件是他們所為,是真是假,尚無法證實。

當地時間早晨7時左右,幾名聖戰士以阿拉伯語高喊「真主至大!」,然後亂槍掃射並投擲手榴彈,闖入飯店。馬利官員稱,至少3人遭到射殺,其中包括一名比利時人,另有兩名馬利士兵受傷。

麗笙飯店的東家「雷茲多酒店集團」(Rezidor Hotel Group)宣稱,事發後,這些槍手將140名房客和30名飯店人員「鎖」在飯店裡。但實際人數多少,並不清楚。按飯店的說法,涉案槍手為2人,但有媒體報導稱至少10名聖戰士闖入飯店。

飯店房客中,有來自美國、法國、土耳其、阿爾及利亞、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等國家的公民。中國駐馬利大使館稱,飯店內有近10名中國商人。

特種部隊加入營救

事發之後,馬利部隊迅速趕到並包圍飯店,他們指示飯店周圍的人往哪個方向逃命。有外國媒體報導稱,攻擊者陸續釋放了一些會背誦《古蘭經》的人質,先後有80名人質獲釋。

數小時後,安全部隊展開攻堅,電視台畫面顯示,荷槍實彈的安全部隊人員進入飯店大廳,而後逐層將人質救出。過程中,在馬利的美國和法國特種部隊也加入營救工作。一名美軍軍官表示,至少6名美國人順利離開麗笙飯店。其他受困人質也逐一被救出。(中國時報)

*除了轟IS 更要漸進重建秩序

巴黎遭到恐怖攻擊,法國的反應是出動戰機轟炸伊斯蘭國。俄羅斯確定失事航班是遭到恐怖分子安置爆裂物,反應是以巡弋飛彈轟炸伊斯蘭國。美國總統歐巴馬一再強調不會出動地面部隊,因此轟炸成為美國的唯一選項。

除了轟炸,就沒有其他方法嗎?曾3度獲得普利茲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烈德曼(Thomas Friedman)發表評論文章,引起熱烈迴響。文中說,談這個問題,不妨先關注最近發生在中東的2件事。一是在杜拜的生物繁殖科技中心裡,全球第一頭複製駱駝產子;另一是阿拉伯世界的出租車公司Careem.com拿到美金6千萬元融資,開始與「優步」(Uber)競爭。

同樣是伊斯蘭世界,同樣藉助新科技,伊斯蘭國發動恐怖襲擊,前述2個事例卻是另一種選擇。這說明阿拉伯人和穆斯林會過怎樣的生活,很大程度取決於環境。他們很多人似乎只有2種選擇:ISIS或是SISI。

ISIS是伊斯蘭國,被視為瘋狂;SISI則是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ah al-Sisi),以鎮壓反對派聞名。

幸運的是,還有第3種選擇,包括突尼西亞、約旦、黎巴嫩、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她們有的是威權國家,有的是脆弱的民主國家,但她們都讓人民有更多的機會,而且建立了開明社會。她們的年輕人能夠充分發揮潛力,經由前述的駱駝、出租車等活動樹立尊嚴,而不是經由襲擊巴黎和貝魯特。

佛烈德曼認為,各國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根除伊斯蘭國,由一個正派的遜尼派取代之。60多年前,亞洲其他各國獨裁者告訴國民的無異是:「我要拿走你們的自由,但我會給你們最好的教育、經濟、基礎設施;待50年後,中產階級產生,你們會逐漸拿回你們的自由。」

而在阿拉伯世界,獨裁者在60年告訴國民的其實是:「我要拿走你們的自由,給你們帶來阿拉伯與以色列間的衝突;以、阿衝突太搶眼了,所以你們不會注意到我的貪腐和掠奪。」

60年過去了,亞洲其他各地出現了經濟奇蹟,而葉門、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拉克則是阿拉伯文明的瓦解與失序。

他主張美國循序漸進:在混亂的地方協助建立秩序,因此應該選擇塞西而非穆斯林兄弟會;在有秩序的地方,美國應協助使之向上提升;在秩序良好的地方,例如阿聯、約旦等國,應要鼓勵他們更加開放、更加實施憲政;在已經實施憲政的國家,例如突尼西亞,美國應像保護奇花異草一樣的保護她。

佛烈德曼表示,伊斯蘭國的危害太大,美、俄等國當然應該加強轟炸,以進一步削弱、遏止之。但要真正打敗邪惡的遜尼派,需要找到善良的遜尼派,協助他們建立開明體制。土耳其不能只想著怎麼打敗庫德人;卡達不能只關心在敘利亞推動穆斯林兄弟會;伊朗不能只想著保護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什葉派,而不顧遜尼派的前途。這是抽絲剝繭的工作,非常艱鉅,但也唯有如此才能在複雜的中東理出頭緒。單靠轟炸很難真正解決問題。

*美眾院通過暫緩收容難民

美國聯邦眾議院19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一項由共和黨擬定的反難民法案,要求白宮暫緩難民收容計畫,除非敘利亞及伊拉克難民可通過更嚴格的身家安全審查。此法案若最終通過,美國總統歐巴馬將難以實現明年收容1萬名敘利亞難民的承諾。

歐巴馬承諾恐跳票

儘管歐巴馬以否決權威脅,眾院仍以289票贊成、137票反對,逾2/3票數表決通過該法案。在選票考量下,歐巴馬188位民主黨同志中有47人倒戈。彭博社18日最新民調顯示,逾半數美國人反對接收任何敘利亞難民,至少31個州州長拒絕參與聯邦政府的難民再安置計畫。

根據眾院通過的法案,未來任何1名伊拉克或敘利亞難民都須先獲得聯邦調查局(FBI)、國土安全部等安全機構主管核定該人不會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的證明後,才能入境美國。美國檢察總長林奇女士表示,這項要求「不切實際」且「窒礙難行」。

難民入境須先嚴審

該法案將送聯邦參議院表決,能否過關尚無法確定。參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參議員瑞德說,將窮盡一切手段擋下該法案。白宮先前表明,若參院闖關通過,歐巴馬將否決法案,退回兩院再行表決。

屆時,兩院若行使反否決權,皆以逾2/3票數表決通過,歐巴馬只得被迫接受法案。

共和黨籍眾院議長萊恩表示,當國家安全遭遇風險時,必須立刻付諸行動;投下贊成票的內布拉斯加州民主黨眾議員艾許福德說,他無法對選民及公眾的憂慮坐視不理。不過,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納德爾批評說,對逃離恐怖分子的難民關上大門,猶如推倒自由女神像。

政客猛打反難民牌

另外,共和黨總統參選人也紛紛打反難民牌,期吸引保守派選民的青睞。民調領先的房地產大亨川普,主張針對居住在美國的穆斯林,建立追蹤檔案的資料庫;另1名參選人卡森則把敘利亞難民比喻為「得了狂犬病的狗」,指若讓他們入境,將令美國陷入危險。

對此,總部設於華府的民間組織「美國伊斯蘭交流協會」發言人胡伯,譴責卡森的言論「荒謬」,「完全不尊重」美國的穆斯林。

*恐攻自爆女 玩樂夜店咖

法國警方18日圍捕巴黎恐攻嫌犯時,引爆身上炸彈自盡的女聖戰士哈絲娜.艾布拉辛(Hasna Ait Boulahcen),19日遭媒體踢爆諸多私人秘辛。她生於破碎家庭,長大後生活放蕩。親友描述她是「名聲敗壞的派對玩咖,沒人真心對待她」。

家人與朋友說,哈絲娜對宗教完全不感興趣,熱愛抽菸、喝酒、上夜店,並且交了很多男友。哈絲娜在上個月才開始戴面紗,顯示可能是那時加入IS。

英國《每日郵報》刊登一張哈絲娜泡澡的自拍照,只見她一絲不掛地仰躺在浴缸裡,臉龐濃妝豔抹,還配戴閃亮的耳環及項鍊。哈絲娜上身覆蓋在白色泡泡中,但是卻刻意露點。

哈絲娜父親的鄰居阿布表示,此女名聲很壞,常在夜店流連,並說她既沒工作也沒上大學,「可能連學校都沒畢業。她喜歡參加派對」。阿布說,哈絲娜菸酒不拒,有很多男朋友,但都是玩玩而已,「她沒有知心好友,只有酒肉朋友。我覺得她跟家人之間的問題很大。她並沒有跟媽媽住,是在寄養家庭長大」。

哈絲娜的哥哥尤索夫說,妹妹「活在自己的世界,總是在滑手機,看臉書和Whatsapp」,對自己的宗教毫無興趣。他從未見過妹妹讀《古蘭經》。他說,「我要她改變,但她不聽。我勸過她無數次,她從不接受,還說我不是她爸爸或丈夫,沒資格管她。」尤索夫說,「她對所有的事情都不滿,卻不好好檢討自己。」尤索夫與妹妹關係不睦,上周日妹妹打電話給他,「好像不想再活下去」,他馬上開車趕去妹妹住處,結果空等15分鐘。後來妹妹又打電話來,尤索夫生氣地警告她不要再找麻煩,然後把電話掛斷。到了18日早上,尤索夫打開電視,得知妹妹已自殺,葬送真主賦予她的寶貴生命。

*「建檔識別穆斯林」 川普又惹議

巴黎恐攻在美國掀起是否應持續接納、安置敘利亞移民的論戰,在共和黨總統初選候選人中民調最高的地產大亨川普,19日再度語出驚人表示,為了美國的安全,甚至可為境內穆斯林建檔登記、讓他們使用特殊身分證明。此話一出果然又引發爭議。

正在愛荷華州走透透的川普,接受「雅虎新聞」等媒體訪問時說,美國必須「採取前所未見的措施」「肯定要落實」資料庫系統。在被問到這是否代表穆斯林於法應強制登記,川普一迭聲說,「他們必須這麼做,必須這麼做。」「儘管這麼做會讓某些人失望,但我想大家都覺得安全最要緊。」

雅虎新聞記者華克問川普,這些因應措施的嚴苛程度,是否「包括讓穆斯林使用標註其宗教信仰的特殊身分證件」,川普說他不排除任何可能,「我們還得仔細審慎地監看清真寺。」

但當媒體追問,萬一穆斯林不願去所謂資料庫登記,政府該如何處置,川普不置可否;媒體又問穆斯林該去哪登記,川普只含混說,「在不同地點」「一切都攸關管理,這國家就是欠缺管理。」他受訪前在當地的公開造勢活動,也不忘重申自己反對讓敘國難民進入美國的立場,「讓那些人進來這國家形同自殺,我稱之為特洛伊木馬。」

川普的論點不意外地引來負評,「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發言人胡波聞言不敢置信,「我無言以對。這種想法和納粹德國有什麼兩樣?」

川普除了反敘利亞難民入境,先前也揚言要把墨西哥非法移民趕回家,引燃西裔和墨西哥怒火。但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統計,在2009到2014年,超過百萬墨西哥人(包括10萬名在美出生、擁有美國籍的兒童)返墨,但同期移民美國的墨國人僅87萬,寫下1970年代以來首度逆轉的紀錄。墨西哥至今仍是美國非法移民人數最多的來源國。

(中國時報)
--
*恐攻事件 嚇不倒全球投資人

美國財經媒體巴倫週刊(Barron's)報導,巴黎雖因受到恐怖份子精心策畫的攻擊導致近130人不幸喪生,但全球股市的表現證明全球投資人不受恐怖攻擊威脅,因為大家深知恐攻對經濟基本面影響有限。

巴黎恐攻發生在上周五晚上,本周一為恐攻後的第1個交易日,美股反以大漲做收,標普5百指數大漲1.5%,英國與德國股市均收小漲,連遭受恐攻的法國股市也僅小跌0.1%。而迄周四,本周全球股市都漲多跌少。本周來歐美股市都漲3%左右,周五歐美股市繼續上揚,道瓊指數上漲逾百點。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Economist)刊出一篇分析報導,股市不畏恐攻威脅,主要是因許多投資人依據經驗,都已瞭解到恐怖主義對股市的基本面幾乎不會造成持久性的衝擊。

以美國911恐怖事件為例,恐攻發生在2011年9月11日,該事件雖造成美國當年的經濟成長率減損約0.5個百分點,「但美股(當時曾暫時休市幾個交易日)只花一個月的時間就收復所有失土。」

文章並提及2005年7月的倫敦恐怖攻擊,該次攻擊目標為倫敦交通網,但該季英國的經濟還成長0.8%,受此利空衝擊的英國股市則在幾天內就復元。

報導指出:「恐怖攻擊可能對經濟活動造成短期的影響,民眾也許決定暫時不要到市中心,但這並不是代表他們不願外出購物,而是延後消費,經濟活動基本上只是從這一期轉到下一期。」

今日美國報專欄作家薛爾(Adam Shell)也在其專欄發表同樣的觀點,他表示證諸歷史,一開始因恐怖攻擊對股市帶來的下壓,「事後都證明很可能僅為時短暫。」

該篇專欄舉2013年4月15日美國波士頓馬拉松自殺炸彈攻擊例子,當天美股大跌逾2%,之後幾天也持續下跌,但發生恐攻的半個月後,大盤就彈至事件發生前的水位。

(工商時報)
--
*比利時突襲逮9嫌

比利時檢方19日表示,比利時特警隊當天發動九項和巴黎恐襲案有關的突襲行動,在首都布魯塞爾逮捕了九人。

比利時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官員說在聲明中說,七人在和法國國家體育場炸彈客有關的突襲中被捕,兩人在和巴黎其他恐襲案有關的突襲中遭逮。

這九項突擊行動有六次在布魯塞爾進行,美聯社報導,其於行動則是在莫倫貝克區等地發動的。一名官員說,這些突襲行動的目標是搜索「炸彈客的同夥」。

另一方面,希臘內政部高級官員19日稱,沒有證據顯示巴黎恐怖大屠殺主謀阿巴伍德到過希臘。

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在巴黎恐襲事件發生後曾表示,非歐洲國家的情報顯示,阿巴伍德曾經在希臘待過。路透報導,法國警方19日證實,阿巴伍德已死於警察搜捕行動中。

一位匿名希臘官員向路透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說明他曾經在希臘待過」。

希臘官員1月曾突擊雅典的一所公寓,拘留三人,懷疑涉嫌參與襲擊比利時警察陰謀,隨後兩人被釋放,第三人33歲的丹梅許被引渡回比利時。

希臘警方消息人士透露,當初的這項行動是因為比利時官員認為阿巴伍德從比利時打電話聯繫希臘的同夥。

但警方稱,沒有證據顯示在雅典公寓中找到手機和丹梅許或阿巴伍德有關係。

*巴黎自爆女高呼「救我」 誘警同歸於盡

法國警方18日對巴黎郊區公寓發動大規模攻堅行動時女子自爆身亡的細節,慢慢浮現輪廓。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擁有一頭金色長髮名叫艾布朗肯(Hasna Aitboulahcen)的該女子,在與警察短暫交火後,對警察尖叫「救我、救我!」,然後引爆身上的炸彈背心。據估計她當時可能是為了吸引警察靠近,企圖同歸於盡,但警察並未上當。

「每日郵報」刊出的獨家照片顯示,上身半裸的艾布朗肯在浴池裡泡澡,並指她是一個到處參加派對狂歡的年輕女子。她哥哥受訪時說,妹妹沒有宗教信仰,也從沒有讀過可蘭經,一個月前才開始戴上面紗。

據美聯社引述三名警官表示,艾布朗肯疑為巴黎13日血腥恐怖襲擊事件主謀阿巴伍德的表妹或表親。一名警官表示,在巴黎郊區聖丹尼斯一戶公寓,艾布朗肯在與警方短暫交火後,引爆身上的炸彈背心。

這名警官透露,當時一名警察喊問:「妳的男朋友在那裡?」她憤怒地回道:「他不是我的男朋友!」隨後就聽到爆炸聲。爆炸前她正在打電話,提醒附近同夥逃跑。她自行引爆背心炸彈後,肢體被炸的四處飛散,脊椎落在警車上,更增加辨識身分的困難。

英國「獨立報」指艾布朗肯今年26歲。「衛報」說她是法籍摩洛哥裔,也是西歐第一個女性自殺炸彈客。「每日郵報」說,艾布朗肯一家是1973年移民法國,定居在巴黎。她於1989年遷居巴黎附近郊區Clichy-la-Garenne,離這次槍戰地點不遠。

她很小時候父母離異,她是在寄養家庭長大,生母也住的不太遠。但她與父親較親近,經常探望父親。當地26歲鄰居阿布(Amin Abou)形容艾朗肯是「派對動物」,天天在泡在夜店。她哥哥也說妹妹根本整天黏在手機上,上網上臉書,其他一概不理,一個多月前才被吸收加入聖戰士。

據報導,27歲的阿巴伍德對聖戰的熱中,除招募表親艾布朗肯外,也招募了13歲的弟弟到敘利亞與他並肩作戰。他對家人的傷害很深,他的妹妹雅斯米娜(Yasmina)去年告訴法蘭德斯語報紙:「我們只能祈禱他真的死了。」阿巴伍德曾傳出在敘利亞斃命。現在家人終於如願以償。

阿巴伍德在2014年公開的影片說:「我的人生,一直看到穆斯林流血。我祈求阿拉戰勝反對祂、祂的戰士和祂的崇拜者的人,消滅他們。」

*接收萬名敘利亞難民 美國眾院喊卡

國會眾院19日不顧歐巴馬總統揚言否決的威脅,以289票比137票壓倒性的票數通過共和黨提出的法案,暫停執行今年、收容1萬名敘利亞難民的計畫,並要求歐巴馬先加強對難民的安全檢查,以防恐怖分子利用人道主義的計畫滲透美國。

表決中有47位民主黨人倒戈,和共和黨人一起投下支持票,顯示對歐巴馬總統的不信任。由於眾院法案的支持票超過三分之二多數,如果歐巴馬行使否決權,眾院將可推翻總統的否決。

眾院議長萊恩表示,歐巴馬的敘國難民收容計畫存在漏洞,而要保證國家安全,有必要暫停執行這項計畫。

*接收敘利亞難民 逾半美國人反對

巴黎恐襲後,逾半州長宣布不接收敘利亞新難民,一項新民調也顯示,多數美國人反對歐巴馬總統接收更多敘國難民的計畫。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NBC News)/SurveyMonkey的網路調查顯示,56%的美國人不贊成讓更多逃離敘利亞和其他國家戰火的難民進入美國,41%則贊成,兩黨立場在這個問題上壁壘分明。

這是繼彭博新聞公布調查顯示,53%美國人反對接收敘利亞難民後,又一項多數受訪者不贊同歐巴馬總統收容更多難民的決策。

NBC的這項民調也顯示,有更多美國人認為,美國和盟國正輸掉對抗「伊斯蘭國」(IS)的戰爭,而兩黨都支持增派地面部隊到伊拉克和敘利亞圍剿伊斯蘭激進分子。

民調顯示,對政府處理恐怖主義威脅和接收敘國難民的議題上,兩黨立場分歧。自從2011年敘利亞內戰開打以來,美國接收的難民不到2000人,雖然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曾把有待安置的2萬敘利亞難民名單,交給美國參考。歐巴馬曾說,他希望明年接收1萬人。總統的認可比率目前為43%,比上個月下滑3個百分點,是這項調查今年最低的總統支持率。

八成共和黨人不贊成接收更多難民,包括64%強烈反對。三分之二的民主黨人支持總統政策,而無黨派人士反對(59%)多於贊成(40%)。

近六成美國人表示,動用有絕對優勢的軍力,是擊敗恐怖主義的最好方法,但是這一點也是兩黨分歧。共和黨幾乎一致 (86%)認為,動武是答案,但是60%的民主黨人則認為,太過依賴武力,會造成導致更多恐怖主義的仇恨。無黨派人士意見更分裂,不過支持動武才能擊敗恐怖主義者較多(55%)。

*防恐嫌滲透 美國免簽擬設限

美國的免簽證計畫可使38個國家約2000萬遊客無需簽證來美短期訪問,為防恐怖分子利用免簽計畫滲透美國,國會參議員黛安.范士丹19日表示,她準備在感恩節後提案,要求來自免簽國家的遊客如果過去五年到過敘利亞和伊拉克,必須到美國駐外使領館面談,才能獲得簽證。

民主黨的范士丹表示,為防詐欺,免簽國的所有遊客都應持生物特徵護照,上面有指紋紀錄和個人資料的芯片。范士丹表示她支持免簽計畫,但她認為,免簽計畫也是美國國家安全政策的軟肋(弱點)。

范士丹表示,她的法案準備在感恩節後提出,亞利桑納州的共和黨國會參議員傅雷克同意和她一起連署提議。

但限制免簽證計畫遭到旅遊界的反對,認為將損害美國的經濟利益。美國旅遊協會表示,免簽證國家的遊客平均在美滯留17.5天,每人消費近4700元(美元,下同),去年創造經濟價值1900億元。

美國旅遊協會副會長格雷納說,免簽計畫與巴黎恐怖攻擊沒有一點關係,國會如果不經過聽證,就把成功的免簽證計畫當做替罪羊,將犯下嚴重大錯。

美國1986年創建的免簽證計畫,是與38個國家實行簽證互免,包括歐洲多數國家、澳洲、日本和南韓。這些國家則需與美國互通恐怖分子和罪犯的情報,護照丟失和被盜後迅速報告國際刑警組織,和通過執法組織與旅遊授權電子系統 (ESTA)的反恐資料庫,核查遊客身分。

旅遊界認為,ESTA的核查比簽證面試更嚴,而且2006年10月26日以後發放的護照,都必須是電子護照。

美國免簽證計畫 藏危機

巴黎恐襲後,美國國會兩黨議員力促停止或嚴格限制近40個國家加入的美國免簽證計畫,其中包括許多歐洲國家,因為該計畫讓他國公民可省卻許多程序,即可取得入境美國的簽證。批評該計畫的人認為,即使友好國家的本土恐怖分子都有日增現象,免簽證計畫提供了他們更多可乘之機。

國家安全專家指出,約4000名居住歐洲的人曾前往敘利亞接受訓練。而參與巴黎恐襲的恐怖分子,都來自與美國有免簽協議的比利時和法國,他們若非是這兩國公民,就是兩國居民。同時,比利時更被為伊斯蘭國(IS)的溫床。

曾任國內安全部政策研發部門副助理部長的沙利斯說:「巴黎恐襲證實了我們已知道的事,亦即西歐有許多激進分子,他們有作戰經驗、訓練,以及發動流血攻擊的配備。巴黎恐襲這些攻擊者,若非法國和比利時公民,就在這兩國居住多年。」

同時,有五名敘利亞人18日試圖由宏都拉斯搭機飛往美國時被捕,他們當時持有被竊的希臘護照,而希臘也是加入美國免簽證計畫的國家之一。

符合免簽證計畫資格的國家,必須與美國分享有關潛在恐怖分子的資料;簽證申請遭美國政府回絕率不到3%;並且反恐、邊界管制及文件安全性都符合高標準。國務院的資料顯示,美國至少和38個國家享有這種互惠,亞洲國家加入該計畫者包括台灣、日本、南韓、新加坡等,但中國未不在內。每年約有2000萬人透過該計畫入境美國。

沙利斯相信,有需要加強執行免簽證協議,但保持其完整性也很重要,因為該計畫實際上有助於偵察出安全威脅。他說,來自免簽國家的旅客雖然入境美國較容易,卻也讓他們的政府因此願意與美國分享恐怖分子或刑事嫌犯的情報。

*歐巴馬:來美遊客 比難民更危險

歐巴馬總統19日為他的敘利亞難民收容計畫辯護,他批評共和黨總統參選人誇大收容敘國難民的安全隱憂,並表示,敘利亞難民對美國的危險不會比遊客更大。

在菲律賓出席APEC峰會的歐巴馬表示,絕大多數申請進入美國的敘利亞難民,都是兒童、婦女和全家老小,他們都是恐怖主義的受害人,而且都經過美國安全官員的嚴格篩檢。

歐巴馬說:「認為敘利亞難民對美國造成嚴重的安全威脅,而不認為危險來自每天湧入的大批遊客,這是不現實的,鼓譟難民危險的人應睜開眼看看事實」。

巴黎發生恐怖攻擊後,美國多數州長反對歐巴馬收容1萬名敘利亞難民的計畫。國會眾院19日通過法案,要求歐巴馬暫停實施難民計畫。國會議員還反對關閉古巴的關達納摩灣監獄,把囚犯轉移到美國關押的計畫。

歐巴馬表示,共和黨總統參選人是利用美國人對美國可能發生恐怖攻擊的擔憂,「巴黎恐襲後,美國出現了一種傾向,不是合作以保證國家安全,而是圖謀實現某種政治目的」。

歐巴馬說,美國在關閉關達納摩灣監獄的同時,也能確保美國民眾的安全。他表示,未來要繼續減少關達納摩灣監獄的囚犯,預計明年初減少到百人以下。他表示,白宮在關達納摩灣監獄問題上將繼續與國會合作。

*同名「ISIS」 禮品店一年被砸5次

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暴力行徑讓人蹙眉搖首,連和該組織的英文名稱ISIS扯上關係,都會遭池魚之殃,美國丹佛地區一間同名禮品店就不斷遭人破壞,一名芳名叫作ISIS的女子,臉書帳號也被驟然停權,不能使用。

名為「伊西斯圖書與禮品」(Isis Books & Gifts)的這間商店共同老闆哈里森(Jeff Harrison)18日說,這家位於丹佛郊區的商店過去一年遭破壞五次,可能出自把「伊西斯」誤以為是恐怖團體「伊斯蘭國」(ISIS)的人。

最近一次的破壞發生在上周末,巴黎恐襲造成129人死亡後,該店招牌被砸壞。哈里森懷疑,破壞者是「一些無知的人,以為恐怖分子在科羅拉多州丹佛有個禮品店」。

他希望全世界知道,其店名來自代表療癒和母性的埃及女神,不是由恐怖分子經營。

而芳名叫艾瑟絲‧安查莉(Isis Anchalee)的女子,臉書(Facebook)帳號也無故被停權了一天。安查莉認為這是因為她的名字Isis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縮寫一樣。臉書已承認錯誤。

路透報導,住在舊金山的軟體工程師安查莉,16日上傳一張臉書登錄截圖,顯示「帳號停權」的訊息。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網站報導,安查莉發文至臉書的推特(Twitter)頁說「為何會停用我的個人帳號?我的真正名字就是ISIS ANCHALEE」。

安查莉表示,為了解決問題,她向臉書寄了三次個人資訊。她推文說:「臉書認為我是恐怖分子。顯然把我的護照截圖寄給他們還不夠,他們還是沒重開我的帳號。」

臉書發言人19日表示:「假帳號通報過程發生錯誤,我們很抱歉造成困擾。這與個人名字無關,她的帳號已恢復。」

(世界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