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路坍斷 收假像逃難
蘇花公路台九線宜蘭東澳段前晚因山坡持續坍方致交通中斷,昨現場落石不斷,坍滑坡面擴大,致機具無法進場搶修,今端節收假前要恢復通車機率恐不大。除公路總局呼籲改走中橫等替代路線外,台鐵今也將加開四列次花蓮至宜蘭的區間快車,協助疏運旅客。一名來自台中的吳姓駕駛說,前兩天從台中經中橫來花蓮,開了十幾小時,沒想到回程也塞得如此嚴重,「好像逃難一樣!」
公路總局四區工程處長廖吳章表示,因受連日降雨影響,台九線蘇花公路一一二點六公里處前天傍晚因坍方落石,封閉蘇澳到東澳間道路,原希望昨上午能搶通,但工程人員將空拍機升空到坍方處上方邊坡察看,發現仍有大量落石搖搖欲墜,坍滑坡面極不穩定,只能等落石趨緩才能搶修。
「若砸中不死也重傷」
公路總局指出,目前大小落石佔據路面約七、八十公尺長,而坍滑高度達一百八十五公尺,因坡面幾呈垂直,落石掉落後彈跳的情形相當嚴重,昨上午落石頻率約每分鐘兩至三次,中午降為五到十分鐘一次,但下午又提高到三至五分鐘一次,落石彈跳可達好幾公尺遠,「若砸中人不死也重傷」,人員機具根本無法靠近。
公路總局初步規劃將先調集十至二十個貨櫃,以兩層貨櫃構築高約五公尺的擋石牆,先搶修讓單線恢復通行,再整理路肩成為北上車道,朝雙線通車挺進,但還得視天候、邊坡穩定性及搶修進度而定。公路總局今下午五時將說明搶修狀況,預料端節收假前搶通機會不大。
中橫塞爆時速10公里
前晚在宜蘭東澳端因封路等候北上的二百名開車遊客,被安置在南澳鄉公所、南澳高中過夜,但因落石持續、無法搶通,警方昨已廣播要求受困民眾改道。
公路總局昨也公告中橫、南迴三條駕車離開花蓮的替代路線,不少駕駛人改道中橫經由宜蘭、南投北返,結果因車流量太大,造成中橫大塞車,時速只有十至三十公里。趕著北返工作地的陳先生嘆說,經中橫到南投回台北絕對超過十小時,但若走南迴恐怕得花十四小時以上,所以就算塞車,也只能硬著頭皮開下去。
阿里山公路昨已搶通
不想熬夜塞車的李先生,則決定在花蓮多留幾天,等蘇花搶通再回台北;另還有搭遊覽車到花蓮玩的旅遊團,全團決定改搭火車回台北,林姓團客自嘲說:「就當是另一種旅遊的樂趣。」
至於阿里山公路七十八點四公里處前天發生坍方,經搶修昨上午已恢復雙向通車;但工務段人員提醒行經人車小心。
蘇花坍方落石位置圖
台九線蘇花公路一一二點六公里九宮里路段,前天因坍方落石,公路總局緊急封閉蘇澳到東澳間道路。
蘇花斷路後的替代路線
●第1條路線
花蓮→台8中橫→梨山→台7甲往宜蘭路段(路程約6小時)
.狀況:可能會因合歡山花季、車流壅塞
●第2條路線
花蓮→台8中橫→大禹嶺→台14甲→往南投(路程約7小時)
.狀況:可能會因南投清境農場天空步道啟用,嚴重塞車
●第3條路線
花蓮→台9南行→台東→南迴→屏東(路程約7小時)
.狀況:從屏東再北返得再花一倍時間
替代道逢花季也堵「回家好難」
駕駛抱怨
蘇花公路因落石坍方中斷,造成許多端節返鄉或到花蓮遊玩的旅客北返受阻,公路總局昨公告三條替代道路,呼籲開車民眾可從中橫或南迴離開花蓮,駕駛卻抱怨花蓮回台北原本約須四小時,中橫替代路線卻逢合歡山花季、南投天空步道啟用,假期嚴重塞車,至於南迴開車到屏東最少要七小時,再開回北部,恐怕要再花一倍時間,感嘆:「回家路好難!」
開車至少要七小時
公路總局昨公告三條從中橫、南迴離開花蓮的替代路線,估計要到達宜蘭、南投、屏東,至少須六至七個小時。昨下午不少受困花蓮民眾開車改走中橫,剛進太魯閣口就開始塞車,時速不到十公里,加上山區間歇性雨勢不斷,提高落石風險,讓人膽戰心驚。南迴狀況雖稍好,但從花蓮往台東經南迴到屏東,開車至少要七小時,如果還要開回台北,根本就是鐵人行程。
飛機、火車狀況也好不到哪,花蓮飛台北班機每天僅早晚兩班,就算有加班機,這兩天要搶到機票,恐怕要看運氣;台鐵昨晚起也加開班次,但突湧入的人潮,幾乎擠爆各車站,旅客只盼能擠上火車。
(蘋果日報)
--
蘇花路斷 車湧中橫南迴像逃難
急運貨櫃做擋石牆 盼今單線通車
端午連假面臨收假尾聲,台九線蘇花公路卻因降雨造成落石,而自前天下午封路,由於落石不斷而搶修不易,公路總局緊急運送貨櫃做臨時擋石牆,希望今天能先搶修單線通車,但恐要到明天才能完全搶通;最快今天下午五時發布通車時程。
公路總局昨也公布中橫、南迴等三條替代路線,但車潮造成所有道路都嚴重壅塞,從花蓮要到宜蘭或南投都要至少七小時,但「民眾不論選擇哪一條替代道路,勢必得環繞至少半個台灣」。車陣在山路綿延、進退兩難,許多旅客苦嘆:「回家路好難!好長!像逃難一樣!」
民眾改道北返 最少得繞半個台灣
台九線蘇花公路一一二.六K蘇澳九宮里路段,因連日雨勢導致前天下午五時坍方而封路。公路總局以無人機空拍回傳後發現,整片山頭宛如一刀兩斷被切開,公路也像被一分為二,因邊坡坍方範圍持續擴大,大小落石不斷,搶修甚難,搶通時間一延再延;公路總局表示,蘇澳東澳段已十年沒發生過這麼嚴重災害。
急著離開花蓮的車潮「塞爆」所有替代路線,不僅南迴壅塞,中橫也湧入龐大車流,長長車龍自太魯閣口堵塞到太魯閣大橋,車速不到十公里,整條公路像是「峽谷停車場」。
花蓮蔬果也需改以火車接駁或取道中橫、南迴北運;一名貨車司機說,每車成本約增七千元,恐影響批發價格。花蓮縣府昨啟動農產品運費補助作業,盼減輕農民負擔。
台鐵加開列車 兩客貨輪海路接駁
為輸運旅客,交通部昨協調台鐵加開四班次宜花區間車,今天更將增開一組普悠瑪、三組區間車輸運旅客。航港局也將啟動兩艘各三千噸、十萬噸的客貨船,接送乘客及汽車等購票往返蘇澳至花蓮港。
由於蘇花公路幾乎逢雨就坍,花蓮往北唯一路線就斷,蘇花改的蘇澳至東澳路段預計年底完工,公路總局指出,該路段以隧道與橋樑方式修築,希望邊坡坍方機率可降至零,未來交通中斷狀況將可大幅減少。
(自由時報)
--
蘇花落石封路還沒搶通…收假了!我塞在花蓮
端午連假今天結束,但蘇花公路落石造成雙向交通中斷,蘇花封路今天仍通不了;旅遊及返鄉民眾行程大亂,擔心無法趕回工作崗位,有人提早收假改繞中橫或南迴北返,結果中橫、南迴也塞爆;有人急搶火車票,也有人搶不到忙找旅館先安身。
蘇花公路何時搶通?公路總局也沒把握,要到今傍晚才公布可能的搶通時間,預估今天中橫、南迴等替代北返的道路,仍會有另一波更擠的車潮,台鐵今天增開四班區間車因應。
蘇花公路一一二點六公里宜蘭蘇澳九宮里路段前天傍晚發生落石,高約一百五十公尺的山壁,因天雨整片滑落,造成約五十公尺路面被掩埋,蘇澳到東澳全段封閉,原預估昨天上午搶通,因落石不斷,搶救機具與人員無法進駐,搶修進度掛零。
事出突然,打亂到花蓮旅遊及返鄉民眾行程,眼看馬上收假要趕回工作崗位,許多人急得跳腳。
退房了 又回來了
花蓮一家飯店游姓經理表示,有四組客人早上已退房,下午又趕緊跑來續訂,客人說「走不了」。有民眾在花蓮同鄉會臉書貼文急問,「朋友被困在蘇花上,不能回宜蘭,請問哪裡有地方可住宿?」
昨天一早陸續有民眾開車到蘇花公路崇德路口,希望在搶通第一時間北上,白等了大半天,逾五百輛的車停在台九線上,變成一個大停車場。中橫隨車潮湧現,警方估計車陣最多時近萬輛。台鐵花蓮等站昨中午以後擠滿人,花蓮站表示,即使加開宜蘭到花蓮區間車,仍班班客滿。
普悠瑪號 站滿人
「像逃難似的!」溫小姐說,花蓮火車站每個售票口都排著長長人龍,每班車都站滿人,她聽到有人說不管是普悠瑪或太魯閣號,「只要有車能擠上去就好,被罰錢也無所謂,站的也要站回去」。
家住花蓮玉里的林素瑩說,兒子端午返鄉過節,原本計畫昨天和同學開車回台北,得知封路後,到火車站搶票,但票早賣光,最後在臉書求票才好不容易買到回台北票,「花蓮人好可憐!」
走南迴 開十小時
中橫、南迴的情況也很慘,中市和平警分局勝光派出所長吳兆欣說,以往入夜後幾乎沒有車子的梨山段,昨晚七點居然出現塞車,更慘的是,不少遊客從花蓮開到梨山油快用盡,但梨山唯一的加油站晚上六點就關門。
走南迴北返的遊客林志翰說,端午連假與家人到花蓮旅遊,沒想到碰到封路,想到要開近十小時回台北,無奈苦笑「剛好繞台灣一圈」。
蘇花封路民眾改道 中橫、南迴也塞爆
蘇花交通中斷,打亂返鄉民眾及旅客行程,公路總局建議民眾改走中橫、南迴,後來發現中橫因合歡山花季塞爆,呼籲都改走南迴,結果南迴也塞,台東到高雄至少六小時,是以往的一倍,民眾嘆「這次收假好辛苦」。
太魯閣入口 近萬輛排隊
蘇花公路因落石中斷,北返民眾「借道」擠入中橫,使得中橫太魯閣入口從下午二點開始交通大打結,警方估計有近萬輛車排隊;直到傍晚六點,因為天色漸暗加上下雨,許多駕駛人「放棄繼續奮戰」才見紓解。
不過好不容易擠上路的旅客,上路後又正好遇上清境、武嶺路段觀光車潮,使得台十四甲線一度成了停車場,當地翠峰派出所員警形容,從花東開了七、八個小時的車主有如「逃難」。
衝進派出所 趕著借廁所
翠峰所員警說,多數車主下車衝進派出所就是借廁所,到傍晚,借廁所的人不下百餘人,衛生紙就換了不知多少,一位王小姐上完廁所後,一臉輕鬆說「天啊!我開了六個多小時的車。」
其次詢問最多的,就是那裡可買東西充飢,有民眾從花蓮出發時,連中飯都沒吃,一路挨餓開到南投。還有民眾直接打電話到合歡派出所求助,「塞在路上二小時定點不動了。」詢問還要開多久,才能開到台十四甲線,顯然早已無法忍受路上的塞車。
南迴也打結 車龍六公里
中橫路難行,公路總局呼籲北返民眾改走南迴公路,結果南迴傍晚起也塞車,金崙、大武、大鳥等路段走走停停,太麻里新香蘭段拓寬工程還在施工,車道縮減,消化不了改走南迴的車輛,車龍六公里,單要脫離車陣就要一小時。
全家出遊的高雄蔡先生說,原規畫到台東玩兩天,再到宜蘭冬山河看龍舟賽,沒想到蘇花公路中斷,只能提前返家,結果大家都走南迴,一路走走停停,估計開到高雄家裡,超過六小時。
車潮湧台東 飯店業賺到
車潮臨時湧進台東,讓飯店業者發了一筆意外財。台東福康飯店表示,昨天預訂住房率約六成,傍晚臨時接到因蘇花公路中斷無法北上,改從花蓮南下台東住宿的兩輛遊覽車,帶來七十名客人;另外,還有八組散客臨時入住,「算是賺到意外之財」。
住嘉義的林老師說,端節規畫環台旅遊,廿八日住在花蓮,看到蘇花公路落石,不敢再北上,原本想在花蓮玩順便等通車,但中午過後蘇花仍不通,趕緊調頭到台東住宿,今早再回嘉義。
蘇花封路,民眾無路北返,花蓮縣長傅崐萁昨再次向中央喊話,花蓮人返鄉路遙遙,希望中央以同理心,看待花蓮人的悲哀。
國五車潮 意外稍稍舒緩
蘇花公路交通中斷停擺,花蓮北返車輛改道繞行南迴或中橫,使得昨天的國五車潮,意外稍稍舒緩。高速公路局坪林行控中心表示,由於蘇花今天仍無通行,今天國五北返車流應該會比往年少,但還是會實施高乘載管制。
行控中心指出,原本昨天預計蘇花公路搶通後,晚間車流量會爆增,怎料搶通時間延後,從花蓮至宜蘭的車流歸零,國五北上車流比往常連假收假日少,但仍有從宜蘭啟程的車流,塞車情形直到深夜才紓解。
行控中心說,今天北返車流應該會比較少,今早大約九點多國五北上就會出現車潮,提醒用路人避開車多時段。
南澳開放公所 供遊客夜宿
蘇花公路前天傍晚因落石阻斷雙向交通,由於事發突然,遊客有家歸不得,南澳鄉公所「破例」啟動住泊災防機制,開放公所供遊客夜宿,卅九名夜宿客原期望昨天搶通,結果落空,一早被迫車丟南澳搭火車返回工作地。
「對遊客啟動住泊災防機制,這是南澳鄉公所第一次。」鄉長薛秋花說,前晚接獲南澳工務段副段長來電,表示蘇花公路東澳至蘇澳道路阻斷,遊客有家歸不得,東澳與南澳的民宿全客滿,「好多人在東澳徘徊」,公所立即決定啟動開放住泊災防機制。
薛秋花表示,原本打算就近開放東澳一處閒置空間,但缺睡袋,決定改開放鄉公所二樓。晚間十點半,由員警在管制點疏導有需求的卅九名遊客借泊,不願借宿的遊客,有些則車丟南澳,搭火車到蘇澳找旅店。
蘇澳警分局昨大動員員警,在管制路段疏導。警方表示,昨天下午東澳道路上已無車輛滯留,絕大多數遊客都配合警方改道,「很無奈,但碰上天災也沒辦法。」
蘇花中斷不用愁 人車搭船可北返
蘇花公路中斷,引爆中橫「逃難潮」。立委蕭美琴協調交通部啟動備援機制,麗娜輪、合富快輪投入疏運,30日連假收假日,將在花蓮港待命運送人車北返。
端午連假蘇花公路交通卻中斷,不少北部驅車到花蓮出遊的旅客,連人帶車被困在花蓮,不少旅客選擇花6個小時從太魯閣經中橫到梨山再轉台7甲到宜蘭再回台北,中橫公路塞滿急著北返的車潮。
交通部啟動「東部蘇花段陸路運輸中斷之疏運應變方案」,除了原本就執行花蓮港到蘇澳港間疏運任務的合富快輪,再徵調麗娜輪,投入疏運。
航港局表示,已協調麗娜輪於30日中午12時、合富快輪於30日下午4時在花蓮港待命疏運,盼盡快處理滯留花蓮的北返人潮與緩解農產運銷問題。
合富海運所屬合富快輪,總噸位3178噸,可載運442人、大遊覽車10部(或小客車24部),由蘇澳港往返花蓮港單程航行時間3小時,票價成人400元,3歲以上未滿12歲之兒童、65歲以上年長者、身心障礙者及其陪伴者1人等收取200元,未滿3歲兒童酌收保險費用40元。車輛部分,小客車或小貨車每輛1500元,遊覽車與貨車2500元。
東聯航運公司所屬麗娜輪,總噸位1萬712噸,可載運774人、小汽車 355輛(或198輛小汽車加上33卡車),蘇澳港至花蓮港單程90分鐘,票價成人700元,滿2歲未滿12歲之兒童500元,2歲以下嬰童,不分艙等須支付每段新臺幣100元之船票。車輛部分,自小客車1500元,遊覽車及貨車2500元。
另公路總局安排接駁車輛將旅客由花蓮火車站接駁至花蓮港,再由蘇澳港接駁至蘇澳新站,可洽詢02-25156565東聯航運 、 07-2153630合富海運,或02-89783530北部航運中心、0972762923東部航運中心。
像逃難似的!蘇花封路 民眾北返等於繞台一圈
端午節連假將收假,但因連日大雨,蘇花公路112.6K宜蘭東澳段封路,到花蓮旅遊的民眾假期大亂。遊花蓮民眾說,預計今天下午北返,卻碰上封路,原本3至4小時車程,若繞道南迴返北,等於繞台灣一圈;返鄉過節的學子,原本今下午與同學開車回台北,得知封路後,親友協助總動員搶火車票。
公路總局第四區工程處宣布蘇花公路封路段今明2天均無法搶通,不少民眾急得跳腳。有民眾在花蓮同鄉會臉書po文詢問,「我朋友剛好被困在蘇花上、不能回宜蘭,請問哪裡有可以住宿的地方嗎?她們要返回花蓮了」。
今天一早陸續有民眾開到蘇花公路崇德路口,希望在搶通的第一時間北上。一個上午將近逾500輛車停在台九線上,彷彿成為一個大型停車場。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洛韶工務段段長張宇博表示,下午車潮往台8線中橫公路擠,傍晚時已回堵至太魯閣口;尤其合歡山上的賞杜鵑花、清境農場車潮,加上經蘇花公路改道行駛中橫的車輛,山上擠得水洩不通,他呼籲民眾改走南迴,因連日大雨中橫路況也很不穩定。
台鐵花蓮等站也擠滿人潮,鐵路局花蓮站表示,每逢連假最後1、2天總是人潮最多,尤其端午連假再加上封路,火車站人潮比清明節多,除了太魯閣號、普悠瑪號,其他火車全站滿人。「就像逃難似的!」民眾溫小姐說,從中午起,花蓮車站就續湧入人潮,買票口前排著長長的人龍,有人提早結束假期想要碰運氣買票,有人擺明買不到票用站的也要站回去。
(聯合報)
--
蘇花坍方 上萬車繞道像逃難
蘇花公路前天落石坍方,交通阻斷,第一天造成宜蘭東澳成為一個大停車場,超商食物被搶購一空,亂象叢生,由於落石不斷從道路上方崩落,最快明(31)日才能恢復通車,導致1萬以上的車輛像逃難一般繞道駛離,至少要多耗費7小時、293公里,最多可能要達11小時,才能回到台北,而花蓮供應大台北的農產品,也被迫繞台灣一圈,不只耗時費力,運費也大幅增加,無論遊客、農民都因此付出慘重代價。
宜蘭東澳 變成大停車場
蘇花公路112.5K蘇澳至東澳段邊坡,28日晚間坍方,公路總局原計畫昨早9時搶通,不少在宜蘭東澳的遊客,索性睡在車上,東澳市區一度變成大停車場,超商食物被搶購一空,當地旅館頓時爆滿。
公路總局昨派出空拍機觀察災情,發現邊坡坍方範圍往上持續擴大,且有落石不斷滾下,工程人員與機具不敢貿然進場,今日要修復,恐怕也不樂觀。公路總局養路組副組長李順成指出,坍方邊坡不穩定,等落石滾完,人員才能進場清除,暫定今日下午5時宣布31日是否能通車。
3替代案 至少多耗7小時
為避免遊客苦等道路搶通,公路總局提出3條替代方案,北返民眾可從花蓮經台8線中橫至梨山,再轉台7甲線往宜蘭,行程約232公里、6小時;往中部民眾可從花蓮經台8線至大禹嶺,轉接台14甲線往南投,行程約212公里、7小時;南下民眾則從花蓮經台9線南行,到台東轉接南迴至高雄,行程約308公里、7小時。
不過,如果再分別從台中、屏東返回大台北地區,開車的公里數可能分別高達293公里、380公里、以及668公里,時間分別長達7小時、9.5小時、以及11小時,最遠的南迴公路替代道路,等於是跑了全台一圈,讓觀光遊客苦不堪言。
中橫塞爆 台鐵加開4列車
也因1萬部以上的車輛陸續駛離花蓮,導致中橫公路東往西方向「塞爆」至太魯閣口,警方雖派員疏導,但時速只有不到10公里,大批停滯車潮宛如「峽谷停車場」,讓不少用路人怨歎「回家的路好累」。
因應蘇花公路不通,台鐵昨宣布加開4列車,協助疏運,今則預備1組普悠瑪、3組區間車,視調度狀況增開。
李順成說,昨日宣布道路無法搶通後,原本在蘇澳、南澳端排隊的車流都走光了,不少車輛改走台8線返家,但當地路況比較不好加上車潮湧入,在天祥路段大約塞了6公里長的車陣,至晚間才慢慢消化。
但是,由於遊客改道湧入中橫,和平分局梨山所長梁世旺表示,配合蘇花公路改道,已取消中橫零星路段的交通管制,不過,昨日晚間,中橫宜蘭間的台七甲線,一度出現大塞車。
蘇花公路中斷,不只遊客抱怨,花蓮菜農也怨聲四起,供應大台北地區的農產品,被迫繞道,改從南迴公路運輸,不只耗時費力,增加的運費更是苦不堪言。
對此,農糧署東區分署表示,將持密切關心蘇花公路交通,啟動運費補助機制,補助標準依實際增加額度及運輸契約所訂運費調整,每公斤運費補助最高以1.3元為限,但菜農抱怨,補助根本不足彌補損失。
花蓮火車站擠爆 替代道路壅塞 回家難 遊客直呼不敢再來了
蘇花公路又再大坍方,最快連假後才能恢復通車,讓原先悠閒來花蓮度假的遊客大為恐慌,提早返北,大批人潮將花蓮車站擠爆,開車民眾則改走中橫,又造成大塞車,好不容易脫離車陣,卻因山區間歇性雨勢不斷,還要冒著落石風險,有遊客自嘲簡直像在逃難,直呼「下次不敢再來花蓮玩,嚇都嚇死了!」
花蓮警方因蘇花公路112.2公里阻斷,連夜派員守在大濁水溪橋南端,力阻百輛汽車北上。公路總局規畫3條替代路線,分別為台8線中橫公路往梨山、大禹嶺與台9線南迴公路,龐大收假車潮,造成中橫公路交通大亂,連綿車龍擠爆太魯閣口,時速只有10公里龜速。
公路總局指出,不少北返民眾選擇從中橫公路至梨山轉台7甲往宜蘭羅東,但全線235公里都是蜿蜒山道,會車困難,加上中橫公路洛韶路段,昨日凌晨才將道路坍方搶通,仍有落石風險。
花蓮自台8線中橫公路經大禹嶺,往台14甲往台中,全程約212公里,但剛好遇上合歡山花季及清淨農場天空步道,導致合歡山路段沿途雙向交通壅塞,車陣長達數公里,宛如停車場,塞在車陣的民眾不停大罵太誇張。
一名來自台北的王先生說,去年才經歷蘇花路斷,改走中橫,開了9個小時的車返家,硬比蘇花多了4倍時間,不料今年端午連假又來一次,噩夢重演,想到還要再開300公里的山路回家,直呼有夠誇張。
噩夢重演 車陣達數公里
來自宜蘭的阮先生,抱怨公路總局公布蘇花公路通車時間一變再變,開車到崇德,才得知確定無法通車,只好冒險轉從中橫、台7甲線、經梨山,繞回宜蘭,而且山道狹窄,會車困難,加上山區路段下雨,雨霧迷濛視線不佳,心裡暗自念佛,深怕有落石掉落,就再也回不了家。
「不敢再來了!」自行開車來花蓮玩的陳姓夫婦表示,這次的逃難經驗,讓他們深切感受到後山有如「孤島」的可怕,但除了中橫外,聽說南迴公路也很壅塞,根本就沒有其他選擇,蘇花改工程還沒完工前,不會再考慮來花蓮玩。
深刻感受 後山如孤島
不少搭遊覽車來花蓮玩的遊客,只能改搭火車返家,人潮將花蓮火車站「擠爆」,台鐵也緊急加開區間快車疏散人潮,民眾拚命擠上車,大嘆連續假日來花蓮玩,「怎麼好像在逃難。」
花蓮蔬果也因蘇花中斷,被迫提早以火車接駁或取道中橫、南迴公路北運,每輛大貨車運輸成本約增加7000元,中橫將經由武陵農場運往宜蘭、台北,時間預估會增加7小時,南迴則需耗時10多小時,恐造成葉菜類蔬果枯萎,也將影響批發價格。
收假路難行 不想塞車要趁早
端午節連假第3天,由於天空放晴,許多民眾趕在好天氣出遊,北部國道多處路段從上午開始塞車,內湖至大華系統更出現「紫爆」,平均車速不到10公里。高公局預估,今日下午將有一波北返車潮,民眾若不想塞車,最好趁早上上路。
高公局交通資訊中心科長姜宇峰表示,昨日國道交通量約為105百萬車公里,今日預估量則為100百萬車公里,車潮應會在下午3點左右湧現,易塞車路段與今日相同,落在國1新竹至湖口、南屯至豐原、西螺至埔鹽,以及國3龍潭至鶯歌、國5頭城至坪林等路段。
高公局分析歷年連續假期交通量,發現民眾習慣提前一天返家休息,連假倒數第2天通常是北返車潮最多的時候,推斷今的車流應不比昨日多。昨日西部國道大致順暢,台北高雄南下尖峰時段,旅行時間約為3.6小時,北上則為4小時,分別為不塞車時段(3.2小時)的1.12倍與1.25倍,今有機會更順暢。
昨日上午北部路段明顯較塞,台北內湖出現紫爆,中午過後才漸漸舒緩,姜宇峰指出,由於天氣放晴加上事故,從內湖至五堵路段沿途車多,其中不少是趁著天氣好,前往東北角或北海岸出遊的民眾。
除國道出現大量短程的車流外,各風景區與遊樂園周圍也出現塞車,包括台2線三貂角至福隆雙向、台14甲線仁愛至清境、台14甲線武嶺至合歡山遊客中心、台9線礁溪市區北上往國5交流道、台2線南亞往鼻頭方向、台21線九龍口到水社馬頭等路段。
中央氣象局表示,由於南方雲系北移,南部及東半部地區今日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午後有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提醒駕駛下雨時要留意路況。
(中國時報)
社會
飲料店 擬須給空杯回收獎金 台灣年用10億個紙杯 全變垃圾
台灣所有連鎖飲料店每年使用高達十五億個一次用飲料杯,其中紙杯最大宗、約佔十億個,雖都屬應回收容器,但實際回收率不高,紙杯回收恐僅一成,多數被誤當成一般垃圾丟掉,或當一般廢紙回收,環保署研議從源頭要求販售的飲料店業者回收、提供獎勵金給民眾,以提高回收率,但實施時程未定。
有薄膜不能當廢紙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說,一次用飲料紙杯為盛裝飲料,需具備防水與保溫功能,內部會增加一層由薄蠟或塑膠提煉的防水薄膜,不能當一般廢紙回收,包括咖啡杯或用紙杯材質的手搖杯,須連同牛奶紙盒、便當餐盒等紙容器,另外分類處理。
台灣區造紙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謝世平說,很多民眾誤將這些飲料杯當成一般廢紙回收,也造成台灣回收紙品質每下愈況。
兩個空杯可給一元
環署回收基管會執秘許永興說,一次用飲料紙杯有更多是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棄,應從源頭要求飲料店業者負起回收責任,環署二○一一年已公告「一次用外帶飲料杯源頭減量及回收獎勵金實施方式」,規定業者要提供自備飲料杯折扣優惠或給予回收獎勵金,當初讓業者自兩方案擇一,業者為省去回收責任,都選擇折扣方案。
環署廢管處長賴瑩瑩說,該辦法規定未提供折扣優惠者,需負責回收自家連鎖體系的一次用外帶飲料杯,若民眾持該品牌飲料空杯至該連鎖體系任一門市回收,業者應每兩個空杯就提供一元獎勵金。未來環署內部將討論並邀業者開會研商,朝折扣優惠及回收獎勵金兩方案併行實施,以提高回收效果。
民眾楊文信說,若店家可回收空杯換錢,跟寶特瓶一樣,就會提高回收意願。連鎖咖啡店龍頭統一星巴克表示,適逢假日,暫無法對此議題說明意見。
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回收獎勵措施
●研議措施:
.飲料店要提供顧客自備飲料杯優惠方案,或回收給予獎勵金併行方案
.獎勵金方案擬規劃持飲料空杯至所屬業者門市回收,每2個空杯換1元
●適用對象:超商及連鎖飲料店(早餐店除外)
●時程:未定
●罰則:第1次違反者勸導,第2次依《廢棄物清理法》處6萬~30萬元罰鍰
(蘋果日報)
--
世大運影片找籃球員跳水 遭疑不尊重選手「泳技未荒廢才演」
台北市政府八月將主辦世界大學運動會,日前公布宣傳影片,有民眾投訴片中游泳選手其實是籃球員,質疑為何不找游泳選手拍攝。世大運執委會表示,當初要求廠商為呈現力道,運動鏡頭盡量找運動員,但未規範一定要找各項目選手;台北市長柯文哲則以「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稱影片目的是要演起來好看。
5天點閱30萬次
該世大運宣傳片才上線影音平台短短五天,點閱已突破三十萬次,由於製作團隊以快速剪接手法與攝影,呈現世大運競賽項目和場地,及不同視野的台北城市角落與人文景觀,獲得普遍好評。但有民眾向《蘋果》投訴指出,片中負責跳水與游泳鏡頭的選手其實是籃球員,質疑北市有這麼多游泳選手,為何偏要找籃球員拍游泳橋段,對選手並不尊重。
世大運執委會發言人楊景棠昨回應,據了解因影片趕時間,且選手多半在集訓中,比較不能配合拍攝時間,後來製作團隊才找籃球員擔任游泳選手;他強調這是宣傳片,並非紀錄片,若社會大眾有疑慮,對此感到抱歉,未來會要求執行團隊不要再發生類似情形。
「呈現動作流暢」
負責該拍攝案的甲蟲創意公司回應,當初拍攝前有很多想像,但執行時才發現時間緊湊,要趕拍、協調場地,又要配合選手緊鑼密鼓的培訓,選擇真的不多,導演對每個分鏡構圖、線條都非常要求,選角過程偶然發現該名籃球員也會跳水,呈現在鏡頭前的動作十分流暢,很謝謝該名籃球員參與。
拍攝世大運宣傳影片跳水畫面的籃球員是輔仁大學學生趙得恩,他昨強調自己小時候練過游泳,之後雖改練籃球,但泳技沒荒廢,才會承接宣傳影片的游泳角色,目前也有接演藝工作,曾拍過《制霸青春》電視劇與遊戲廣告。趙的經紀人表示,當初選角時確實得知有找過游泳選手,但因選手都在集訓,後來才找上趙得恩參與演出。
(蘋果日報)
--
斬首八田像 又毀百年石狛犬 李承龍收押
地院指李累犯 無視法律
中華統一促進黨黨員李承龍、邱晉芛,日前才將台南八田與一銅像斬首,引發各界撻伐,沒想到兩人廿八日晚又持鐵鎚,將台北市北投逸仙國小校門前兩隻近百年歷史的石狛犬砸毀,李、邱兩人被捕後聲稱「因為石狛犬守護日本士兵亡魂」,校方痛心萬分堅持提告,警方依毀損公物罪移送士林地檢署,士林地院昨以李承龍、邱晉芛拒絕交保、有逃亡之虞,裁定收押。
士院認為,李、邱上個月才破壞八田與一銅像,經逮捕送辦後再犯,明顯無視法律,難以期待未來會遵期到庭,顯有逃亡之虞,且兩人均拒絕交保,因此裁定羈押,但未禁見。
台北市警北投分局前晚獲報有人破壞公物,迅速派員趕往現場,將來不及離開的李承龍及邱晉芛逮捕,同時發現逸仙國小校門口的兩隻石狛犬被砸得遍體鱗傷、四隻前腳均被砸斷,受損情況嚴重。
李無悔意 還在警所打卡
警方調查,李、邱兩人砸毀石狛犬過程,還以手機在臉書直播;兩人宣稱石狛犬是日據時代守護二次大戰死去的日軍亡魂,替日本皇軍守靈的「鬼獸」,認為「放在學校根本是詛咒小孩子」。
由於校方堅持提告,警方將李、邱帶回派出所偵詢,兩人毫無悔意,態度囂張還在臉書打卡、發動態。
警方昨將兩人依毀損公物罪移送士檢複訊,檢察官訊後諭令五萬元交保,但兩人宣稱沒錢、拒絕交保,檢方改以兩人有逃亡之虞,向士林地院聲請羈押,士院稍晚裁定羈押。
破壞文物 藍委也不認同
對於兩人的行為,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石狛犬和先前被「斬首」的八田與一雕像,都是歷史文物,不應被任意破壞,且破壞者已是累犯,期盼警方嚴查,立委林為洲也表示,這是「非常不良的示範」,不論是砍八田與一或蔣中正的雕像,都是不好的行為,「此風不可長」。李承龍為前新黨北市議員,新黨主席郁慕明表示不清楚此案,無意發表評論。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在臉書表示,李承龍這些極端份子破壞與日本有關的歷史文物,意圖撕裂社會、出名;社會對李承龍等人毫無理智、瘋狂破壞的仇日行為,可說是人神共憤。
李承龍砸毀石狛犬 柯︰沒事找事做 製造仇恨
北投逸仙國小前兩尊石狛犬,廿八日晚間遭統派人士砸毀,校方粗估,修復至少需十萬元,校方決定對李承龍、邱晉芛提告求償。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受訪時也罕見動怒地說,台灣社會內外交迫,團結都來不及了,「非常討厭這種沒事找事做,製造仇恨的人,已交代要特別嚴辦」。
教育局昨也發聲明痛批破壞者渲染仇恨,對此類行為將加以嚴懲,絕不寬宥。
修復至少需10萬 校方求償
教育局與警察局、文化局已成立跨局處專案小組,教育局說,已指示逸仙國小與修復師傅研商修復事宜,另會請各校加強古蹟文物保護課程,學習相互尊重,有關毀損賠償,則依法辦理。
逸仙國小校長賴俊賢痛心地說,石狛犬對學校有不凡意義,就如同各廟宇前的石獅子,石狛犬則是校內守護神、也是校友成長記憶,但無奈歷史意義遭特定人士曲解而遭受破壞。由於兩尊石狛犬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賴俊賢說,已與修復專家聯繫,但先前兩尊石狛犬尾巴損壞時,光修繕一尊就花費六萬元,這次毀損更為嚴重,推估修復恐需十萬元。
賴俊賢表示,現除修復石狛犬外,還要透過機會教育,讓孩子知道文物保存的意義及價值,從中學習尊重彼此,而非意見不同就將它剷除。至於會不會改移他處,賴則說,修復完後會再討論,可能另覓他址以免再遭破壞。
逸仙國小魏姓家長則憤怒罵說,這兩個人在教育場所做出這樣的事情,還搞臉書直播,「簡直是垃圾」。他強調,這是從日治時期留下來的歷史古物,應該用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應該用政治仇恨解讀,「這些人在孩子面前做出最壞最壞的示範。」
此外,北投文史學者蕭文杰昨控訴,二○一三年時他提報北投神社遺址、石狛犬等物件的文資身分,當時會勘後,不但沒有變成文資、事後也沒有回覆提報人結果,根本就是被「吃案」。
文化局對此回應,絕對沒有吃案,石狛犬因經歷破壞、掩埋又挖掘重新擺放位置,歷史脈絡恐已消失,且校方曾經自行修復石狛犬的尾巴卻未能保存原樣,才會認定不具文資價值。
(自由時報)
--
率眾毀百年石獸 李承龍收押
前台北市議員李承龍、女子邱晉芛上月破壞八田與一銅像,前晚再持大鐵鎚砸毀逸仙國小校門口的狛犬石像,被依毀損罪嫌送辦;檢察官偵訊後命五萬元交保,但兩人拒絕,檢方改聲押;士林地院法官認定兩人一犯再犯、有逃亡之虞,裁定收押。
李承龍(五十九歲)、邱晉芛(五十三歲)前晚八時許,率眾至逸仙國小校門,持兩把大型鐵槌砸毀有百年歷史的石狛犬,石像前腳、頭、尾均碎裂。兩人臉書直播破壞石狛犬過程,警方接獲民眾報案到場,兩人才停手。
逸仙國小提告毀損,檢方訊後命兩人各五萬交保,友人前往交保被兩人拒絕。檢方認兩人拒保是不尊重刑事程序而聲押。
兩人在庭上辯稱,石狛犬是日本政府遺留物品,不歸逸仙國小所有,無權提告毀損。法官認為,校方出資維護石像,是學校保管的公物,再次詢問兩人仍拒保,審酌兩人上月故意破壞八田與一銅像,此次故意破壞石像,顯見無視法律程序,欠缺對他人權利之尊重,難期待兩人會準時到庭,裁定羈押。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自己很久沒有發LINE群組,昨天一早得知後特別發到市長室群組要求嚴辦;他說台灣已內外交迫,團結都來不及,所以他非常討厭沒事找事做、製造仇恨的人。
(聯合報)
--
李承龍再砸百年石犬雕 收押
前北市議員李承龍和女子「白茉莉」邱晉芛上月才在台南市烏山頭水庫斬首八田與一銅像遭法辦,2人前晚又持榔頭砸毀北市北投逸仙國小校門前2具百年歷史的石狛犬石像遭逮,警方昨依毀損罪嫌送辦,檢方原諭令5萬元交保,但2人稱無錢辦保,檢方改以有逃亡之虞向法院聲押獲准。
59歲李承龍和50歲邱晉芛都是中華統一促進黨成員,前晚8時許,2人到逸仙國小門口,持榔頭猛砸毀校門口兩側的2具石像,還在臉書開直播破壞過程。影片中,2人先念出該石犬的歷史淵源,接著就持榔頭敲擊石像,邱在旁打燈、拿榔頭協助敲擊,2隻石狛犬的前腳應聲斷裂,邱還大喊「YES!」。
警方到現場蒐證,2人再度開直播,自白破壞石像緣由。邱女表示,之前路過覺得這個東西很詭異、怪異、不合情也不合理,才隨手幫中華民國政府清除日本殖民時代留下來的垃圾。
李則說,該犬是日據時代守護二次大戰死去的日軍亡魂,是替日本皇軍守靈的「鬼獸」,但校內讀書的是國家未來主人翁,也有國父銅像,讓鬼獸守護未來主人翁和國父,「這是在幹什麼?這是在破壞我們國家的風水!」
2人隨後被帶回警局,逸仙國小也提出毀損告訴。檢方裁定2人交保,但2人未辦保,檢方改聲押。法院認為,2人故意破壞八田與一銅像與逸仙國小門口石像,無視法律程序,欠缺對他人權利之尊重,反覆實施犯行,難期待被告2人將來會依法遵期到庭,為維護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並權衡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考量比例原則後,有羈押必要。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直言自己非常討厭沒事找事做、製造仇恨的人,因為台灣社會內外交迫,團結都來不及了,對於這樣的人,一定要嚴辦。
逸仙國小校長賴俊賢說,該石像雖未達古蹟保護範疇,但從日治時期遺留至今,陪伴許多校友成長,石像不但是歷史文物也是學校公物,破壞是對下一代最壞的示範,後續毀損相關賠償,將依法律途徑辦理,校園夜間開放時間也暫停1周。
(中國時報)
--
電子轉診 3個月助2.17萬人次就醫
衛福部健保署三月起推動「電子轉診平台」,民眾轉診到大醫院,不必再排隊重新掛號,原本上路首日僅廿五人次使用,半個月後也僅約一千人次,但迄今將屆滿三個月之際,累計破二.五萬人次,近二.二萬人次已完成轉診就醫,醫師認為,此政策對患者確實更便利,卻也坦言系統操作仍待加強。
健保署統計,去年西醫門診經轉診就醫平均一天近六千件,從三月一日推行電子轉診平台以來,截至五月廿六日,共二五一四家醫療院所使用,約占整體四分之一,累計經此轉診有二萬五七七○人次,其中,二萬一七六八人次已成功看診,比例近八成五;轉至醫學中心計有一萬二三一六人,比例近五成,接受個案量以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成大醫院與高雄長庚、林口長庚醫院最多。
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表示,過去從基層院所轉診至大醫院,患者必須先持轉診單到大醫院的轉診作業處報到,再排隊重新掛號,且當天未必能夠順利掛到、直接看診,可能得預約其他時間,造成民眾來回奔波又浪費時間,但推出電子轉診平台後,轉出院所經此系統將病人資料傳給轉入院所後,轉入院所會視當天門診情況為患者安排就醫時間,並主動聯繫告知相關訊息,民眾可能當天或等一、兩天就能夠接到醫院來電,可以避免白跑一趟。
醫師反映新系統操作耗時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監事、開業耳鼻喉科醫師周賢章指出,電子轉診平台是未來趨勢,就病人端而言,可省去報到、排隊掛號等程序,提高效率,但在轉出院所端,儘管不必再另打電話通知轉入醫院,系統操作卻不夠便利,若病人一多,恐影響運作,建議再修正。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開業兒科醫師詹前俊也說,各院所原本就各自有轉診系統,曾經嘗試使用健保署的電子轉診平台,卻發現病人資料要重新輸入,整個過程比舊有系統多花五分鐘以上,後來就沒用了,但若改善仍會考慮再用。
蔡淑鈴強調,分級醫療政策都會在上路後三個月至半年間蒐集民眾意見及專家建議,進行滾動檢討與修正,針對醫師提出電子轉診平台的操作面問題,都已逐步改善,會設法讓系統越來越好用。
(自由時報)
--
去年全台遺贈稅 北市貢獻6成
贈與稅額占55.7% 新北11.3%居次
哪個縣市遺贈稅繳最多?根據財政部去年統計年報,全國贈與稅繳納稅額,有五十五.七%由台北市貢獻,遺產稅繳納稅額更是五十八.九%來自北市,並遙遙領先居次的新北市,為對遺贈稅源貢獻最多的「超大戶」。進而,推估遺贈稅調漲後,相較其他縣市,北市也將成「重災區」。
據統計,贈與及遺產稅申報案件,扣掉免稅額、扣除額後,僅極少數案件得繳稅。去年共有十八.二萬件申報贈與的案件,最終僅一.七六萬件須繳稅,換算有稅案件比重僅九.六七%;遺產稅有稅案件比重更少,僅四.八%。
而少數有稅案件的地區,則高度集中於北市。統計年報指出,去年全國贈與稅有稅案件,廿三.四%都由北市貢獻,居次的新北市占比才十四.九%。觀察繳納稅額差距更懸殊,去年贈與稅稅收共二四八.三億元,之中高達一三八.三億來自北市,占比高達五十五.七%,居次的新北市,稅額占比只有十一.三%。
遺產稅額占58.9% 新北10.4%居次
至於去年全國遺產稅六七九五件有稅案件,台北市有二二四八件,占比卅三%,居次的新北市占比十四.三%。而去年全國遺產稅稅收二六三.三億元,高達一五五.三億元由北市貢獻,占比五十八.九%,居次的新北市稅額占比僅十.四%。
從遺贈稅金額的縣市結構比可見,去年全國六成遺贈稅由台北市貢獻,其餘六都縣市,新北市占比十.七%、台中市八.八%、高雄市五.二%、桃園市三.六%、台南市三.五%。且對比前年,去年稅額往北市集中更明顯,前年北市占比僅四十八.九%,去年大幅上升至六十%。
財政部官員表示,推測北市去年稅收占比飆高,主因為遺贈稅調漲帶來的預期心理,撇除不易預料及規劃的遺產稅,去年遺贈稅將指定作為長照財源的消息一出,下半年北市遺贈稅金額明顯上升,之中不乏單件申報贈與稅額億元以上大案。也因此,推估遺贈稅調漲後,對比其他縣市,繳稅案件最多、稅額最高的北市,受衝擊程度也將最大。
遺贈稅調高 富人先落跑
為挹注長照財源,五月十二日起遺贈稅稅率由現行單一稅率十%提高為「十%、十五%、廿%」三級累計稅率。不具名會計師表示,受稅率調漲造成的預期心理影響,去年底至今贈與稅收創新高,國庫收飽飽;但隨五月稅率已調漲,加稅衝擊浮現,稅收短時間內恐急遽減少。
據財政部統計,光今年前四月,贈與稅就已進帳九十五億元,不僅創歷年同期最高,也比去年同期大增逾六成。距離全年預算目標一○七億元,僅差距十二億元;換算為百分比,今年前四月已達標全年目標的八十八.八%。
會計師表示,二○○九年遺贈稅由最高稅率五十%降為單一稅率十%,雖然稅率下降,但整體來看,稅收並未減少,反映高所得者對單一稅率十%接受度高,認為是「合理稅負」,避稅誘因不高。
如今稅率又被提高,雖然只有贈與「淨額」(已扣除免稅額、扣除額後的餘額)在二五○○萬以上及遺產淨額在五千萬元以上大案,稅率才會變高;但一旦落入影響範圍,稅負將升高○.五倍或一倍,從去年底至今年贈與稅屢創新高來看,遺贈稅調高,一定程度影響了高所得者規劃。
會計師指出,從高所得者躲避遺贈稅調高的動作明顯來看,即使今年贈與稅已快達全年目標,六月起至下半年,稅收是否急遽減少,仍值得留意。
(自由時報)
--
五大共享經濟夯 衝擊傳統 挑戰法規
共享經濟商機大、爭議也多,根據資料顯示,二○一三年全球共享經濟五大主要行業的市場規模已達一五○億美元,預計二○二五年將達三三五○億美元,已經與傳統租賃業相當。
這五大主要行業,成長最快速的是先前在國內也曾引發爭議的P2P網路借貸平台。根據國發會資料,全球P2P借貸在二○一三至二○二五年收入複合成長率預估達六十三%;第二成長快速的行業為Online staffing,類似一種線上工作招募的平台,年複合成長率為卅七%。
第三為P2P accommodation,最知名例子為Airbnb,二○一三至二○二五年複合成長率為卅一%;第四成長快速的共享經濟行業為Car Sharing,Uber為主要代表,國內則有新創團隊推出呼叫小黃,預估至二○二五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廿三%;第五是Music&video streaming,線上影音串流,知名案例為Spoity。
這五大行業雖然成長快速,但爭議也多。國發會指出,共享經濟是數位經濟發展下的趨勢,可增加新形態就業機會,並經由新的商業模式促進經濟成長,提供相對低價的服務,或是推動循環經濟。
但也不能忽視共享經濟興起對傳統業者經營模式的衝擊,甚至是假「共享經濟之名」,產生的不公平競爭,或是導致零工經濟,造成正職工作減少,以及法規適用等不確定課題。
例如大家熟知的Uber爭議,事實上,Uber一開始的確是在共享經濟概念下所出現的一種新經濟形態,只是發展到現在,Uber的司機多是專職,已脫離原本「共享」的概念。
Airbnb與傳統觀光旅宿業的差異也有許多討論,有些國家後來明確規範,比如法國巴黎規定,當地居民的主要居所出租少於四個月才可免繳地方稅,但超過天數或非其主要居所,則須報備,若頻繁出租,就必須登記為觀光短租。
(自由時報)
--
指甲油含有機溶劑 食藥署籲加註警語
愛塗指甲油的女孩們注意了!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公告,因指甲油有添加有機溶劑,呼籲製造廠商要在外包裝加註警語,例如遠離火源、注意通風、孕婦及十二歲以下孩童避免使用等,消費者購買使用時也該注意。
食藥署科長洪國登說,美國、歐盟等國家也都有類似規定,因為指甲油含易揮發的有機溶劑,因此建議廠商要加註警語。
食藥署建議的五項警語包括:一、注意通風。二、遠離火源及熱源。三、孕婦及十二歲以下孩童避免使用。四、避免沾染皮膚、眼睛及吸入。五、產品屬外用,若誤食請送醫處理。
但洪國登表示,目前對指甲油的標示僅是「建議」性質,沒有強制規定、也無罰則,是在輔導階段並建議廠商加註,且最好五項警語都加註。
洪國登也提到,未來可能會將這項建議納入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等於有強制規定、且違規者會有罰則,但未具體說明時程。
不過目前已有些化妝品內若有特定成分須強制加註警語,例如含水楊酸、樟腦、薄荷醇(腦)、水楊酸甲酯等。
像是含有果酸(AHA)成分的化妝品商品,應標示注意事項「嬰兒及孩童不宜使用本產品」,含有樟腦(Camphor)、薄荷醇(腦)(Menthol)、水楊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且可能為二歲以下兒童使用時,應於產品標籤仿單或包裝加註「二歲以下兒童使用須諮詢醫師或藥師」。
洪國登說,若有強制規定須加註警語的化妝品沒有按規定標示,可依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開罰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可依消保法要求商品下架。
(自由時報)
--
公務員違法兼職 3年1516人被懲處
審計部三年前發現部分公務員兼具公司負責人、董監事身分,違反「公務員服務法」,其中也有大學教授兼學校行政職時不慎觸法;據統計,三年來,全國共有一五一六名公務員因此遭懲處,其中有四十二人遭監院彈劾。
42人遭監院彈劾 並移送公懲會
審計部官員表示,審計部在二○一四年透過工商業登記、勞健保等多重方式比對公務員資料,查出有部分公務員兼具私人公司負責人、董監事、監察人身分,嚴重程度不一,樣態多元,涉嫌違反「公務員服務法」,審計部函請中央、地方政府各主管機關查處。
依「公務員服務法」規定,公務員不得經營商業或投機事業;非依法不得兼公營事業機關或公司代表官股的董事或監察人;但投資於非屬其服務機關監督,其所有股份總額未超過其所投資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十,不在此限。
據審計部統計,截至今年五月十一日,各機關行政懲處予以記過或申誡處分的公務員共一○一三人,其中有廿一人遭記大過;移送公懲會審議後予以降等、記過或申誡處分為四六一人,其中一人被降二級改敘、一人被降一級改敘。
此外,經各機關移送監察院審查,彈劾並移送公懲會審議後,予以記過或申誡處分共四十二人,還有三人尚在審議中;據審計部統計,三年以來,全國共有一五一六名公務員因違反不得經營商業的規定,遭到輕重不一的懲處。
據了解,公務員違反兼職規定的樣態中,有公立大學教授兼行政職時,同時擔任私營企業董監事、監察人而觸法,甚至遭監院彈劾;據監院公布的彈劾案文資料顯示,監院今年共有十一件彈劾案,其中有七件彈劾案與公立大學教授任行政職時,仍擔任公司董監事等職務有關,比例甚高。
公立教師兼行政 不得任職企業
審計部官員指出,公立學校教師不屬於「公務員服務法」所稱的公務員,但若教師同時兼任行政職,則適用「公務員服務法」;而據監院的彈劾案文資料,不少被彈劾的教授都稱「不知情」,不知道擔任學校行政職後,就要辭掉在企業的相關職務。
公務員兼職查核上線 百餘人有疑慮
審計部統計,截至今年五月十一日,共有一五一六名公務人員違法兼職而被懲處,其中更有四十二人因情節重大而遭監察院彈劾。銓敘部昨進一步表示,透過今年推出「公務員兼職查核平台」清查後發現,約有一百多名公僕有違法兼職的疑慮,已要求所屬部門進行調查。
公務員依法不得經營商業或投機事業,也不可任意兼職。銓敘部兩年前訂出公務人員兼任民間企業董監事的處理原則,配合審計部全面清查公務員兼任民間企業負責人或董監事的情況。
為杜絕公務人員違法兼職的情況,銓敘部於今年五月八日啟用「公務員兼職查核平台」,供各級公務機關勾稽內部任用人員的人事資料,確保公務人員沒有違法兼職的情況。銓敘部法規司司長蔡敏廣說,為了保護個人資訊,平台僅開放政府機關中的特定單位查詢,而且查詢者僅能查詢所屬部門的人事資料,看不到其他機關的資料。
調查結果七月出爐
系統正式上線前,銓敘部已在今年二月先進行第一次通盤清查,結果發現有一百多名現職公務人員有違法兼職的疑慮,已請所屬部門進行調查。蔡敏廣強調,這一百多人目前只是「有疑慮」,而非真正涉及違法兼職,要等各部門調查結果出爐後才能斷定。結果預計七月出爐,若查證屬實,將依「公務員服務法」懲處。
除了各政府機關可自行查詢外,銓敘部也會定期清查。蔡敏廣指出,銓敘部在八月會進行今年第二次清查,若發現「有疑慮」的公務人員,也會交由各單位調查。
(自由時報)
--
福報下一代 環保葬成風潮
聖嚴法師在2009年圓寂後,法體植葬法鼓山生命園區,帶動環保葬觀念。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近年來環保自然葬占全年安葬及骨灰(骸)納入數比率呈現上升趨勢,2015年環保自然葬計有9136件,相較於2009年的1442件,成長超過6倍以上。
由於墓地一位難求,花費也相對昂貴,近年來國人選擇遺體火化數量,由2006年11萬7044具增加至2015年15萬6699具,增加了33.88%,占死亡人數比率則由85.83%增至95.65%,顯示國人葬俗觀念持續轉變。
此外,聖嚴法師法體在2009年2月植葬後,民眾對樹葬的詢問度大增,還有民眾將安置納骨塔十多年的先人骨灰,改植葬法鼓山生命園區,要和聖嚴葬在一起,因此當年全國環保葬的件數正式破千,共計有1442件,相較於2008年的669件,成長超過1倍以上。
內政部民政司副司長鄭英弘表示,雖然全國死亡人數的火化率已經超過95%,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由於環保自然葬是比較簡略方式,在民俗上有一個關卡,如果沒有先人交代,後代多數不會選擇環保自然葬,國人多數還是會幫先人選擇將骨灰存放納骨堂等存放設施。
鄭英弘也表示,由於國人還是有入土為安的觀念,相較於國外有直接將亡者骨灰拋灑的方式,國人還是會選擇將骨灰裝入環保易腐化的容器,或直接倒入土中覆蓋,就算海葬也會先用適當質材包覆,再拋入海中,對於家屬的感受會比較好。
依照內政部殯葬資訊網的統計,目前全國可實施環保自然葬的地點共計有33處,其中以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嘉義縣、屏東縣、台東縣各有3處最多,但新竹市、新竹縣、澎湖縣及連江縣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可實施的地點。
(聯合報)
--
送行的時刻 環保自然葬成長6倍
聖嚴法師在2009年圓寂後,法體植葬法鼓山生命園區,帶動環保葬觀念。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近年來環保自然葬占全年安葬及骨灰(骸)納入數比率呈現上升趨勢,2015年環保自然葬計有9136件,相較於2009年的1442件,成長超過六倍以上。
由於墓地一位難求,花費也相對昂貴,近年來國人選擇遺體火化數量,由2006年11萬7044具增加至2015年15萬6699具,增加了33.88%,占死亡人數比率則由85.83%增至95.65%,顯示國人葬俗觀念持續轉變。
此外,聖嚴法師法體在2009年2月植葬後,民眾對樹葬的詢問度大增,還有民眾將安置納骨塔十多年的先人骨灰,改植葬法鼓山生命園區,要和聖嚴葬在一起,因此當年全國環保葬的件數正式破千,共計有1442件,相較於2008年的669件,成長超過一倍以上。
內政部民政司副司長鄭英弘表示,雖然全國死亡人數的火化率已經超過95%,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由於環保自然葬是比較簡略方式,在民俗上有一個關卡,如果沒有先人交代,後代多數不會選擇環保自然葬,國人多數還是會幫先人選擇將骨灰存放納骨堂等存放設施。
鄭英弘也表示,由於國人還是有入土為安的觀念,相較於國外有直接將亡者骨灰拋灑的方式,國人還是會選擇將骨灰裝入環保易腐化的容器,或直接倒入土中覆蓋,就算海葬也會先用適當質材包覆,再拋入海中,家屬的感受會比較好。
依照內政部殯葬資訊網的統計,目前全國可實施環保自然葬的地點共計有33處,其中以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市、嘉義縣、屏東縣、台東縣各有3處最多,但新竹市、新竹縣、澎湖縣及連江縣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可實施的地點。
(聯合晚報)
--
台北忠烈祠 居然比它大了734倍
除了國防部管轄的圓山「國民革命忠烈祠」外,全台各地還有19座由內政部管轄的忠烈祠,多為國民政府戰後改建原本日本時代的神社而來,奉祀為中華民國殉職,並有其重大忠貞事蹟且足資衿式的官兵、警察及民眾的祠廟。這19座忠烈祠規模差異卻很大,若以土地面積相比,最大的台北市忠烈祠是最小的南投縣忠烈祠734倍。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在所管轄的19座忠烈祠中,土地面積合計47萬6641平方公尺,以臺北市忠烈祠24萬平方公尺占50.35%為最多,最小的為南投縣忠烈祠,計327平方公尺占0.07%最少,大約99坪,比很多百坪豪宅還要小。建物樓地板總面積合計1萬6252平方公尺,以臺北市忠烈祠4421平方公尺占27.20%最多,宜蘭縣忠烈祠43平方公尺占0.26%最少,大約就是一個13坪的套房。
建物歷史則以興建於民國19年的彰化縣忠烈祠最早,占地最大的台北市忠烈祠則是在民國78年設立,是全國「最年輕」的忠烈祠。其中彰化縣忠烈祠係日據時代臺中州彰化郡從事柔道及劍道活動之武道場所,民國38年光復後,彰化縣政府移為忠烈祠祭祀使用,並於民國90年12月13日登錄公告為「彰化市武德殿」為歷史建築。
入祠牌位數累計總數為3713個,分別有民眾1902個、軍人1690個、警消及民防人員110個、公務人員11個。其中以台中市北區忠烈祠入祠牌位523個最多,嘉義市忠烈祠22個最少。各地忠烈祠也會在每年3月29日及9月3日,依公祭禮節舉辦春祭及秋祭典禮,以慰忠靈。
(聯合晚報)
--
捐發票小額捐款 變冷了
你有多久沒有捐款了呢?受到經濟不景氣、電子發票、千萬大獎及天災人禍頻傳等原因影響,讓以募集發票、零錢為主的社福團體,都面臨捐款一年比一年少的窘境,甚至連定期定額捐款的人數也愈來愈少。
無論是大型或中小型的社福團體都感嘆,今年恐怕是最嚴峻的一年。包括民眾最熟悉的順手捐發票、救救植物人的創世基金會,以及為中小型團體募款的聯合勸募協會,都面臨募款不景氣的挑戰。
聯合勸募秘書長朱紫碧說,近三年聯勸的捐款總額,並無大幅波動,但去年定期定額捐款人數卻顯著下降,一口氣少了1200人,影響全年捐款達300萬元。今年恐怕是嚴峻的一年,近年募款工作越來越艱鉅,他們與捐款人溝通,對方提及因為未來經濟不明朗,工作環境不佳等影響,只能減少對公益團體的捐贈。
朱紫碧表示,定期定額代表著捐款人願意長時間去陪伴服務,定期定額捐款人數減少,代表穩定捐款的力量降低,也反映一般大眾對經濟情勢仍不樂觀。
創世基金會公關社資部副主任游麗真說,受到經濟不景氣、電子發票、千萬大獎等原因影響,創世近年的獲贈發票量,每年均減少700多萬張。捐款筆數雖然沒有下降太多,但每筆捐款金額卻降低不少,如果今年經濟面再不樂觀,情況恐怕會一樣不好。
她表示,往年第一季因為有年終,開春獎金,是最容易募款的季節,沒想到今年首季募款也難很多,推測可能與民眾預期經濟不景氣所影響。
服務街友的人安基金會指出,雖然整體捐款數字波動不大,去年發票捐贈數量忽然爆跌50多萬張,是歷年來最少的一年,推測可能是電子發票及千萬大獎的原因。
社福團體推測,除了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捐款外,近年來因天災人禍頻傳,包括2015年的八仙塵爆、2016年的南台強震等,也造成排擠效應。
(聯合晚報)
--
(中國時報)
--
(中國時報)
生活
看病免帶錢 部立醫院下半年起可刷卡
到醫院看病得使用現金繳費,許多民眾覺得還得領錢,遇上大筆醫藥費就更麻煩;衛福部推動醫院「非現金支付」,預計下半年全國廿六家部立醫院將可用信用卡繳費,卅家發卡銀行可用。
目前地區級以上醫院中,已有兩百卅四家醫院可用非現金付款,但多採轉帳、金融卡扣款等方式,可刷信用卡付費的醫院不多,最大原因之一是刷信用卡需付手續費,減少了醫院的營利。
金管會協調銀行手續費
衛福部司長石崇良說,公立醫院無法納入信用卡支付的原因,是不能編列「支付給銀行的手續費」名目,導致遲無法上線,但已請金管會和各發卡銀行協調,以零手續費或固定金額手續費,就能避開不能編列預算的限制。
石崇良說,不同發卡銀行的手續費從零元到廿元,這些手續費應會由刷卡者負擔,例如某A到醫院就診,醫藥費一千元,若刷卡付費就得額外多付零元到廿元手續費。
目前已有部分私立醫院提供刷卡付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去年底開放臨櫃信用卡繳費。台北市民陳小姐說,之前曾到醫院打自費疫苗要花兩千多元,但身上沒那麼多現金、還得去提領,可用信用卡會非常方便。
石崇良說,全台八十八家公立醫院中,已有卅八家已上線或準備簽訂信用卡支付條約,其餘仍在評估中,至少部立的廿六家醫院下半年會上線。
目前醫院可使用非現金付費方式包括轉帳、金融卡扣款,甚至悠遊卡支付等,去年底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和國際發卡組織Visa推出手機APP「醫指付」,可遠端刷卡繳費,預計年底拓展到一百多家公私立醫院。
(自由時報)
--
4G開通滿3年 用戶將破2千萬
台灣4G行動寬頻開台昨屆滿三週年,迄今4G全國用戶已累計近一千九百五十萬戶,行政院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官員更預估,2G將於六月底正式停用,用戶可望轉用4G,4G用戶今年應可正式突破二千萬戶。
全國行動上網平均速率,由4G開台前的下載平均速率4.44Mbps、上傳1.13Mbps,到去年十一月4G平均下載、上傳速率已達49.96與19.39Mbps,估計提升超過十一倍;但是,許多民眾因為辦公室與家中同樣是訊號不佳,即使是4G吃到飽資費方案,也僅有3G訊號可用,甚至業者善意提供4G門號、免費Wi-Fi熱點自動接換功能,仍屢遭網友大批不實用。
根據中華、遠傳、台灣大哥大電信業者截至今年三月統計資料顯示,三家4G吃到飽用戶數(門號數),分別是五三八萬、二九三萬、與二八三萬,約佔各業者4G用戶比例七十六%、六十三%、六十%,吃到飽用戶雖多,但資費也一再調降,從當初月租九百五十元,到現在降到七百元以下,平均吃到飽用戶每個月數據使用量,則一再攀升。
中華、遠傳、台灣大分別達到十二GB、廿二.六五GB、廿四GB,其中中華單一用戶每個月最高下載量,更有高達一萬二千三百八十九GB,其他兩家則分別是八千五百GB與四千三百多GB,因此除電信業者大喊吃不消外,一度傳出五月底七百元以下4G不降速吃到飽方案,將退出市場。
目前包括遠傳、台灣大均推出五九九元4G吃到飽單門號方案,不過限網路門市申辦,除台灣大五月卅一日退場外,中華電信則提供學生、銀髮族與攜碼客戶六九九元吃到飽方案,不過須綁約卅個月,亞太電信則有四四九元吃到飽方案,不過也限網路門市申辦,皆預計六月底截止,台灣之星也提供實體門市最低五九九元。
(自由時報)
--
10萬袋衛生紙 喚出7萬2G用戶
2G門號6月底停用倒數,仍有近20萬2G用戶還未轉換,中華電信直接從婆婆媽媽下手,拿衛生紙利誘,這宗電信促銷史上頭一遭的「衛生紙促案」,短短2個月送出超過10萬袋的五月花衛生紙,逼出7萬名2G用戶升級,超低成本迸出高轉換率,跌破各界眼鏡。
升級就送 婆媽逗相報
台灣2G服務即將終止,2G的SIM卡跟2G手機自7月起就無法使用,但根據NCC最新統計,截至5月19日止,還有19萬2G用戶未升級,扣除企業戶外,月租型有10.6萬戶、預付卡有3萬戶,1個月後就會面臨斷訊危機。
為了鼓勵用戶升4G,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及遠傳電信,自前年就開始宣導,除了有月租不變、優惠更多的無痛升級專案,還可用零元帶回銀髮族手機,但好話說盡,許多2G用戶就是不為所動,說不換就不換。
超低成本 迸高轉換率
2G用戶最多的中華電信分析,主因2G用戶有許多銀髮族,他們不只不上網,連電話都很少打,很難說服他們升4G,更尷尬的是這幾年詐騙盛行,大家都怕被騙,說什麼都不要,這種心理因素其實更難克服。
為了克服「婆媽障礙」,中華電信只得逆勢突圍,不過這回不送手機、也不送家電,而是只要2G升4G,就送2袋(共16包)抽取式衛生紙,這在國內電信史堪稱空前絕後,沒想到效果意外的好,讓婆媽們很有感。
手機家電 不敵兩袋紙
數字會說話,中華電信3月底時,2G用戶數還有20.9萬戶,端出「衛生紙攻勢」後,2G戶數明顯下滑,現已跌破14萬戶,剩13.8萬戶,不到2個月少掉7萬戶,成效相當驚人,許多就是衝著衛生紙而來的婆媽們。
「好話說盡,不如送你衛生紙!」中華電信門市專員笑說,許多婆婆媽媽不要智慧型手機、也不要平板,他們在意的是電話費,但即便打包票說月租費不變,仍舊能拖就拖,卻不敵兩袋衛生紙的「利誘」。
尤其在中南部,不少老客戶到門市繳費,知道升4G就送衛生紙時,還「呷好逗相報」,鼓勵親朋好友一起換4G,效果比過往促案都好,接下來就看這波口耳相傳效應能否延續,在6月底前盡量將2G用戶都升至4G。
(中國時報)
--
國產吳郭魚不乾淨﹖ 低污染養殖安心吃
網路上流傳「養殖吳郭魚5個恐怖原因,為什麼你應該停止吃吳郭魚」文章,直指「因養殖吳郭魚環境不乾淨,恐吃下含有化學物質、壞油脂含量過高、破壞環境,甚至致癌」等。對此,漁業署鄭重澄清,現在國內飼養環境已很進步,上市前都必須做蛋白質、戴奧辛檢測,其品質甚至可以做生魚片,網路謠言是假的,民眾可以安心食用。
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指出,現在國內養殖吳郭魚的方式已經相當進步,不僅強調友善環境養殖模式(即低度汙染),且上市前,依規定必須要做藥物殘留和戴奧辛等檢驗。
國內平均年檢驗150件,目前皆無檢出有超標案例,年產7萬公噸,其品質甚至可以做成生魚片,每年約有2萬公噸外銷國外,尤以美國為出口大宗國。
前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鍾欣蓉指出,吳郭魚的脂肪比動物性脂肪(如培根)明顯較低,加上吳郭魚加工過程非煙燻或醃製,其致癌性也較低。唯一比較要注意的是,部分民眾體質敏感,吃到不新鮮的魚會引發過敏反應,以及有腎臟疾病的患者有攝取蛋白質限制,提醒食用前詢問營養師或醫師。
黃鴻燕建議,民眾選購吳郭魚首要注意新鮮度,如在超市或超商購買要選擇有信譽的品牌,並詳加閱讀其出產日期和保存期限,在傳統市場購買則要觀察魚外觀,新鮮魚的魚鰓會呈鮮紅色,魚眼睛也會亮且透明,如用手觸摸挑選後,記得要洗手,以防細菌感染。
(自由時報)
--
(聯合報)
--
(中國時報)
國際
梅克爾開轟 美英不可靠 歐洲須自強 川普砲口轉內斥北約 不甩G7
「歐洲當自強!」向來謹言慎行的德國總理梅克爾前天表示,面臨川普主政的美國與即將脫離歐盟的英國,歐洲不能再倚靠這些過去的盟友,必須自立自強,「掌握自己的命運」。她說這是近日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七大工業國(G7)峰會後的心得。媒體指這顯示美歐在多項議題的歧異,讓西方聯盟陷入二戰以來最大裂痕。
德國9月將舉行國會大選,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前天出席慕尼黑一場造勢活動時說,上周在比利時的北約峰會,和義大利的G7峰會有如暮鼓晨鐘,讓她覺悟傳統的西方聯盟已不再穩固,歐洲必須更關注自身利益。
梅克爾說:「過去幾天我體會到,我們可以完全倚靠他人的時代,某種程度來說已結束。我只能說,歐洲人必須掌握自己的命運。」但她也強調必須與美、英繼續維持友好關係,並與任何可能關係良好的國家當「好鄰居」,包括俄羅斯。梅克爾演說完後喝了一大口啤酒,台下超過2500名支持者也跟著喝,並鼓掌喝采了1分鐘。
向北約討軍費惹議
雖然沒指名道姓,梅克爾口中「無法倚靠的」盟友顯然指的是美國與英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周在兩大峰會上對北約、俄羅斯、氣候變遷和貿易的立場,令梅克爾失望。川普大剌剌斥責北約成員國軍費支出未達標,還說德國貿易能力「非常糟」。川普堅持不表態支持對抗全球暖化的《巴黎協定》,更令G7其他領袖火大,梅克爾說和川普溝通非常困難,「可說是6國對抗美國1國,加上歐洲就是7對1」。
美歐關係蒙上陰影
梅克爾昨重申前一天的立場,並說不掩飾就氣候議題和美國間的歧異是正確的,經過G7的辯論可知要讓《巴黎協定》成功將會很棘手。
《華盛頓郵報》分析,梅克爾這席不尋常的嚴厲談話,讓美歐盟友關係蒙上陰影。雖然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與歐洲偶爾會陷入低潮,但在川普之前,鮮少有歐洲領袖強烈表達歐洲必須與美國「分手」,獨自面對世界的挑戰。
英國脫歐漸生嫌隙
德國與英國的嫌隙則來自英國即將退出以德國為龍頭的歐盟。梅克爾此番言論震撼華府與倫敦,梅克爾發言人塞伯特昨出來緩頰,稱梅克爾是「跨大西洋主義」(trans-Atlanticist,意指歐洲與北美政經和軍事上合作)的信奉者,德美關係是德國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強力支柱,今後仍將加強兩國關係,「就是因關係如此重要,才要說出歧見。」
英國內政大臣魯德昨回應,即使英國脫歐,「我們能向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再度保證,英國仍將是歐洲堅定的夥伴,國防、安全和貿易上都是。」
與馬克宏加強合作
梅克爾可能把希望放在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身上,期待與法國加緊合作來鞏固歐盟。馬克宏上月初勝選後,即展現與梅克爾熱絡的關係,兩人矢言進一步推動川普反對的全球化主義。不讓梅克爾孤軍抨擊川普,馬克宏前天受訪說,他與川普「一戰成名」的握手角力其實是精心策劃,目的是展現他不會被美國總統牽著走,「我們必須宣示在小地方也不會讓步,但也不會太張牙舞爪,即使只是象徵性動作也一樣。」
【報你知】北約源於美歐互助
當前美國與歐洲的關係,奠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及冷戰時代。二戰之後,西歐各國對於美國的軍事依賴日益加深,為防禦蘇聯可能侵略西歐,美、英、法3國於1949年發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與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國成員抗衡。北約目前有28個成員國,數十年來在軍事的合作,連帶加強經濟、社會、文化連結;如今梅克爾與川普漸行漸遠,有可能改變美、歐在重大國際事件上立場一致、相互支持的傳統。
德法越走越近 有利歐盟
未來挑戰
梅克爾一番「英美不可靠、歐洲須掌握自我命運」言論引發關注,美國《華盛頓郵報》分析,這意謂德國將與歐洲肩負過去70年來更實際和獨立的角色,且德法關係將更密切,或許有助歐盟更強大。
法恐要求預算甜頭
分析指外界熟悉英美間特殊交情,但德美關係的重要性猶有過之。而川普一再抨擊北約成員國未支付足夠軍事分攤費,甚至未公開支持北約《第五條款》的共同防禦保證,令梅克爾心寒,遂暗示將淡化歐美安全合作關係。梅克爾也暗指英國脫離歐盟後,少了扯後腿的權力,歐盟可更專注成立新的安全角色,德將與法加強合作。
梅克爾要打造更強大的歐洲也有嚴峻挑戰。法國可能藉機要求德國在經濟和預算上給甜頭,有違德國政壇思維和民意,另外,波蘭和匈牙利等國想接近川普多過德國,且南歐國家憎恨德國強逼推行撙節措施,很可能不讓梅克爾如意。
不過,梅克爾行事謹慎,此言非信口開河,而是為一個更強大獨立、不看美國臉色的新歐盟勾勒雛形。若梅克爾今年9月大選獲得決定性勝利,並能鞏固足夠多的歐洲國家達成共識,她將可在歐美關係建立長期轉變。
(蘋果日報)
--
英美不可靠 梅克爾︰歐洲掌握自己命運
不滿川普、英國分裂西方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自豪其首次外交訪問之旅擊出一記「全壘打」之際,美國在歐洲的盟友對川普政府的信心卻逐漸流失。德國總理梅克爾二十八日在慕尼黑的競選活動上,對川普上任及英國退出歐盟後的西方國家聯盟分裂局勢,罕見地表達失望之情,並呼籲歐洲各國不能再倚賴美英兩國,必須由自己掌握命運。
英大臣︰英歐仍是盟友
德國外交部長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二十九日也痛批,川普的行動已經「弱化」西方,美國政府的立場違背歐盟利益。梅克爾發言人塞柏特(Steffen Seibert)則出面緩頰,表示正因梅克爾深信跨大西洋合作的重要性,因此誠實指出彼此差異並無不妥。德國內政部長德梅齊埃(Thomas de Maiziere)也說,德美安全關係「非常好」,德國和英國也擁有共同利益。英國內政大臣魯德(Amber Rudd)也表示,英國在脫歐後仍將是歐盟堅實盟友。
對於川普與歐洲價值觀益發相悖,梅克爾二十八日在慕尼黑參加九月國會大選造勢活動時,罕見地向民眾直言,「我們可以完全仰賴其他國家的時代,某種程度上就要結束了,這是我在過去幾天的體會」。她說,德國與歐洲將盡力與美、英、俄羅斯及其他國家維持良好關係,但德國與法國新總統馬克宏的關係尤其重要,因為從今以後「我們必須為自己的命運奮鬥」。
歐洲多家媒體指出,不同於愛放話的川普,梅克爾一向謹言慎行,一來給予大西洋雙方緩衝空間,觀察川普如何實踐其競選承諾;二來等待歐洲各國今年的大選結果,判斷歐盟內部分化是否加劇。因此,梅克爾此次雖未指名道姓,但她充滿失望之情的一席話,顯然是對於英國脫歐帶給歐盟的衝擊,以及川普政府冷淡應對國際事務的肺腑之言。
梅克爾一嗆 美歐關係分水嶺
紐約時報及華盛頓郵報分析,梅克爾意料之外的強硬談話,象徵大西洋兩岸關係已出現重大轉變;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主席哈斯也透過「推特」表示,梅克爾所言形同美國與歐洲關係的「分水嶺」。據分析,華府與歐洲的關係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雖然曾經面臨嚴峻考驗,但川普卻進一步促使歐洲各國領袖強烈地意識到,他們必須與美國分道揚鑣,準備好獨自面對世界局勢變化。
紐時及華郵也指出,梅克爾刻意在國會大選的競選場合向選民做出以上表述,顯見德國人對華府的看法比以往更嚴厲,認為德國政府與華府合作,將會充滿風險;反之,若將砲口對準華府,就能爭取到選票。不僅如此,梅克爾似乎也想透過此番談話向選民預告,未來德國在歐洲的角色將更活躍,也會在歐洲陷入重大危機時,進一步挺身而出。
川普無情 梅嬸寒心
美國總統川普首次訪問歐洲,讓美、歐的嫌隙不減反增,德國總理梅克爾更一語道破歐洲必須停止倚賴美國。華盛頓郵報分析,梅克爾的說法表面上指美國不再可靠,更深一層意義則是美歐傳統聯盟正式宣告分裂,西方各國已開始重新佈局,而德國將與法國同心協力,共同成為領導歐洲的中堅力量。
一向沉著的梅克爾此次一反常態,以強硬的政治語彙直言,德國和歐洲不能再依靠其他國家,必須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顯然是受到川普在訪問歐盟、北約組織(NATO)、七大工業國(G7)期間的言行所刺激,其中尤以川普並未表達支持北約「第五條款」及「巴黎氣候協定」影響最鉅。
華郵指出,北約「第五條款」即共同防禦條款,是指當盟國遭遇攻擊時,其他成員國必須無條件出兵協防,而北約成員國史上頭一遭行使該條款,即是美國二○○一年遭遇九一一恐怖攻擊之際。然而,川普此次到訪北約總部,逕自指責各國的軍費支出太少,卻完全沒有表態將堅守第五條款,為美國招來不負責任的罵名。
美國與德國的關係,其實遠比美國與英國的關係更重要。當初北約成立的主要目的之一,即為促使德國融入國際社會,避免柏林再度成為歐洲和平的威脅。然而,梅克爾這番說法暗示,北約成立近七十年來,美國已然淡出,德國將會更獨立且實質地領導北約。
此外,過去英國極力捍衛北約在歐洲防禦體系中的地位,卻也相對壓縮了歐盟的角色。隨著英國退出歐盟,不再能影響歐盟決策,再加上北約代表的大西洋兩岸關係逐漸冷卻,歐盟未來對於歐洲安全事務將擁有更多發言權。
然而,梅克爾也勢必面臨諸多挑戰,例如波蘭、匈牙利在許多議題上傾向支持美國,法國也可能要求德國放寬經濟管制和支出限制等。再者,即使梅克爾對各國讓步,也可能遭遇國內反對。不過,若梅克爾順利在九月國會大選中連任總理,並獲得多數國家支持強化歐盟,即可望實際推動歐盟—美國關係的轉變。
(自由時報)
--
梅克爾:川普主政 歐洲難靠美
德國總理梅克爾廿八日表示,川普主政的美國已不再是德國和歐洲可以仰賴的夥伴,歐洲必須獨立自強。
關鍵議題 川普與歐背道而馳
梅克爾廿八日在慕尼黑為九月國會選戰舉行的造勢活動中告訴民眾:「 我們可以充分仰賴別人的時代差不多已經結束了,這是我過去幾天的體驗。」梅克爾上周在北約組織峰會和西西里七國集團(G7)峰會與川普交鋒後,有感而發。
紐約時報說,川普對貿易、環保、北約未來、對俄關係等關鍵議題,看法都與歐洲背道而馳,讓梅克爾非常失望。
歐洲人「為自己命運奮鬥」
梅克爾說,川普主政和英國脫歐,顯示歐盟不能再完全仰賴美英,歐洲人必須「為自己的命運奮鬥」,與美、英甚至俄國維持友好,德國應與馬克宏主政的法國共圖歐洲未來。
紐約時報指出,梅克爾這番重話可能對大西洋兩岸關係產生重大影響。紐時引述美國駐北約前大使、現任智庫「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會長達爾德說,「美國領路而歐洲跟隨的時代結束了」。
美國優先 迥異「歐洲共榮」
達爾德指出,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聚焦於狹隘的自我利益,不願再協助盟國、領導全球追求共同價值與利益,來提升美國安全繁榮。這與梅克爾歐洲共榮的立場南轅北轍。
川普雖然宣稱他九天出訪輝煌成功,但他拒絕為北約的集體防衛原則背書,在貿易、應對俄羅斯及對巴黎氣候協定的態度,都跟歐洲對槓。
英國脫歐 也影響歐美往來
梅克爾也提到英國脫歐,讓歐盟失去第二大經濟體和僅有的兩個核武強權之一,也影響歐盟和美國往來。
英國內政大臣魯德廿九日回應說,英國即使脫歐,仍將是歐盟的堅實盟友。魯德表示:「我們將展開脫歐談判之際,還是可向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保證,我們會是歐盟在國防和安全方面的堅實夥伴,我們也希望在貿易領域維持這樣的夥伴關係。」
華郵分析:梅克爾意指「歐洲要更強大獨立」
美國喬治城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副教授費洛(Henry Farrell)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指出,德國總理梅克爾提出不再仰賴美國並非一時衝動,而是真心主張歐洲應該更強大、獨立且不指望美國領導,如果她能在九月的國會選舉中大贏,並讓足夠多的歐洲國家聯手孤立老愛唱反調的國家,可能會啟動歐美關係重大而長期的轉變。
雖然大眾比較熟悉英國和美國的「特殊關係」,但費洛認為,德美關係更重要。北約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把德國納入國際架構,以免德國重新扮演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角色,威脅歐洲和平。北約首任秘書長就曾說,北約是要「讓俄國成為局外人,讓美國勢力進入歐洲,讓德國受約束」,如今梅克爾是在說,美國勢力並不真的在歐洲,而德國和歐洲很可能將告別過去七十年的角色,變得更重要且獨立。
費洛說,當梅克爾把英國脫歐與美國不可靠兩件事關聯起來時,她是在說既然英國離去,德法應該加強關係,使歐盟集中精力處理自身事務。
不過,費洛指出,梅克爾要讓歐洲強大,勢將面臨一些挑戰。歐盟內部不同調,波蘭與匈牙利等國家對許多議題的看法比較接近美國總統川普,而不是梅克爾。南歐國家仍厭惡德國力推的撙節政策。如果德國想在安全事務上與法國合作,法國很可能要德國在經濟治理和預算開支方面讓步。雖然梅克爾最近暗示可能在這些方面讓步,但德國其他政治人物(包括梅克爾領導的黨高層)和大眾也許不會同意。
此外,川普和許多美國前總統批評歐洲國家分攤的北約軍費太少,並非毫無道理。歐洲國家許多防務確實依靠美國。
(聯合報)
--
G7峰會後 梅克爾暗示 美已非可靠夥伴
德國總理梅克爾暗示,歐洲已不能再指望美國是可靠的夥伴,顯示大西洋兩岸的政權出現裂痕,也反映在上周的七大工業國(G7)峰會後,歐洲與美國之間的矛盾加深。
梅克爾28日在一場造勢場合上表示,「過去幾天我所經歷的感受就是:我們能夠完全信賴他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歐洲人必須真正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她也說,「我們當然必須與美國、英國及其他鄰國保持友好關係,包括俄羅斯。我們必須為自己的前途而奮鬥」。
梅克爾的這番言論,是歐洲和美國總統川普治理下的美國漸行漸遠的最強烈暗示,也讓人窺見她對最新世界情勢的總結。
美國總統川普在G7峰會上拒絕表示是否要為巴黎氣候協定背書。梅克爾表示,這次會談「令人非常不滿意」,「美國並沒有留在巴黎協定的傾向」。川普也推文指出,他打算本周決定是否留在巴黎協定,但美國Axios報導,川普已告訴親信,他傾向退出。
川普也傳出抨擊德國對美貿易的龐大順差為「不適當」,梅克爾則予以駁斥。川普在北約峰會上也與各國元首發生衝突,他批評歐洲國家並未達成國防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為2%的目標。
梅克爾的談話,反映出德國內部傾向於深化歐盟整合的主張。財長蕭伯樂也表示,德國的優先要務是必須使歐洲其他國家更緊密地結合。
(經濟日報)
--
梅克爾籲歐洲人當自強
德國總理梅克爾28日在競選集會中表示,西方聯盟因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川普而出現分裂,她強調「完全仰仗他人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呼籲歐洲人「掌握自己的命運」。
梅克爾出席所屬「基督教民主聯盟」的巴伐利亞邦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在慕尼黑的競選造勢活動時,有感而發告訴2500名支持者,「過去幾天來的經歷讓我體會到,我們能夠完全仰仗別人的時代,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過去了。」「重點就是,我們歐洲人一定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梅克爾說,德國與歐盟仍會和美國與英國及其他國家保持良好關係,「甚至是俄羅斯」,但她強調,「我們必須明白,我們一定要為自己的未來奮鬥,為我們身為歐洲人的命運而努力。」
梅克爾的這番話,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顯然是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拒絕在G7峰會上為2015年達成的巴黎氣候協議背書而來。川普27日在推特寫道,一星期後將拍板決定美方是否退出巴黎協議。
梅克爾在G7峰會閉幕式曾坦言「非常不滿意」。她周日形容,G7的結論「堪稱6國打1國」,「這非常艱難,更別說有多讓人多麼不滿意了」。
上周稍早登場的北約峰會上,川普也讓德國為首的歐洲盟友如坐針氈。
他除了指責部分成員國未承擔該負責的開支,並且拒絕表明信守北約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共同防禦條款」的承諾;據德國《明鏡》周刊爆料,川普在與歐盟官員私下會晤時,大剌剌形容德國的貿易手法「壞透了」,報怨德國賣了太多汽車到美國,揚言他要想辦法阻止這種歪風。
相較之下,梅克爾對於德國和法國兩大歐盟強權建立的新互動,倒是相當重視。她表示,和法國新總統馬克洪的關係,是柏林當局的首要任務。
針對梅克爾發出的「歐洲當自強」警示,英國內政大臣魯德女士29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時回應,梅克爾「可以仰賴英國。」她重申,英國希望在脫歐後與歐盟維持「深化且特殊的關係」,持續與歐盟密切合作。
(中國時報)
--
梅克爾:英、美已不可靠 歐洲須掌握自己命運
德國總理梅克爾周日在一場競選集會中表示,西方聯盟因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川普而出現分裂,她抨擊美國等國家已不可靠,並強調「完全仰仗他人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歐洲人需掌握自己的命運」。
梅克爾出席所屬「基督教民主聯盟」的巴伐利亞邦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在慕尼黑的競選造勢活動時,有感而發告訴2,500名支持者,「過去幾天來的經歷讓我體會到,我們能夠完全仰仗別人的時代,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過去了。」「重點就是,我們歐洲人一定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梅克爾說,德國與歐盟仍會和美國與英國及其他國家保持良好關係,「甚至是俄羅斯」,但她強調,「我們必須明白,我們一定要為自己的未來奮鬥,為我們身為歐洲人的命運而努力。」
梅克爾這番話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顯然是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拒絕在G7峰會上為2015年達成的巴黎氣候協議背書而來。川普27日在推特寫道,一星期後將拍板決定美方是否退出巴黎協議。梅克爾在G7峰會閉幕式曾坦言「非常不滿意」。她周日形容,G7的結論「堪稱6國打1國」,「這非常艱難,更別說有多讓人多麼不滿意了」。
上周稍早登場的北約峰會上,川普也讓德國為首的歐洲盟友如坐針氈。他除指責部分成員國未承擔該負責的開支,並拒絕表明信守北約組織《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共同防禦條款」的承諾;據德國《明鏡》周刊爆料,川普在與歐盟官員私下會晤時,大剌剌形容德國的貿易手法「壞透了」,報怨德國賣了太多汽車到美國,揚言他要想辦法阻止這種歪風。
相較之下,梅克爾對於德國和法國兩大歐盟強權建立的新互動,倒是相當重視。她表示,和法國新總統馬克宏的關係,是柏林當局的首要任務。
針對梅克爾發出的「歐洲當自強」警示,英國內政大臣魯德女士29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時回應,梅克爾「可以仰賴英國。」她重申,英國希望在脫歐後與歐盟維持「深化且特殊的關係」,持續與歐盟密切合作,「英國能向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掛保證,我們將在國防與安全等領域,甚至是貿易上,都能成為他們有力的夥伴。」
(工商時報)
--
川普雙重人格 歐洲領袖大開眼界
川普首次以美國總統身分的歐洲之行,讓歐洲各國領袖對他的兩面性大開眼界。在義大利西西里,七國集團在辯論貿易及氣候變遷問題時,他滿面笑容地面對攝影鏡頭,把他的挑釁言語收歛下來。在布魯塞爾,他指責北約盟友沒有支付防衛費用;他猛力推開巴爾幹半島小國蒙特內哥羅總理;再次攻擊德國對美國的貿易逆差。
川普的九天外訪,先與沙烏地阿拉伯來個劍舞,其後向以色列保證中東和平。之後他到歐洲,卻讓歐洲百般滋味,領略到他的雙重人格,然而對他忍耐的聽取他們的爭辯,卻又放下心頭大石。
七國集團經過四輪會議,川普與其餘六國領袖始終未能消除在貿易、與俄羅斯交往以及氣候變遷等方面的分歧,幸而最終的結果仍比擔憂的為佳。最後公報中承認,美國與其餘六國在是否履行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有分歧,由於在此之前,川普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會談,曾被形容為「十分不滿意」,所以有此擔憂。
至於在貿易問題方面,川普算是屈服於盟國的壓力,不再談保護主義;在針對俄羅斯方面,他也不再堅持撤銷因俄羅斯干預烏克蘭而額外施加的制裁。
儘管主辦國義大利總理簡提洛尼(Paolo Gentiloni)表示,他發現川普是個願意與外界交往的人,願意提出問題及學習對話。
然而其他領袖認為,他始終拒絕對控制溫室效應的巴黎協定作出承諾;此外他在北約總部的嚴厲措詞,更使部分歐洲官員形容為「災難」。
川普在布魯塞爾,從一開始就私下批評德國對美國貿易順差,讓德國很懊惱。因此才有德國資深官員不滿表示,若川普繼續在自我孤立之路走下去,只會加速中國的崛起並攀至頂峰。
(世界日報)
--
又挑釁 北韓射多枚飛毛腿 飛450公里墜日海域 國際照舊譴責
北韓昨又射飛彈,以今年第9度試射再挑釁國際社會!韓媒報導北韓此次可能試射多枚飛毛腿短程飛彈,在飛行約450公里後落入日本經濟海域。這是北韓在南韓總統文在寅上台近3周來第3度搗「彈」,被視為測試美國與南韓能耐的意味更甚測試武器。
中國要各方自制
美國總統川普昨在推特發文評論此事稱,北韓再射飛彈極不尊重鄰居中國,但也指中國在此事已經很努力。韓聯社報導,台灣時間昨清晨4時39分,北韓從江原道元山一帶試射不明飛行物,據推測是飛毛腿系列飛彈,飛行高度最高120公里,飛了450公里遠,最終落入日本經濟海域。南韓軍方稱,因觀測所得的試射軌道不規則,代表北韓可能一次試射多枚飛彈。美軍太平洋司令部以聲明表示,飛彈在落海前飛行約6分鐘,未來也將嚴密監控北韓行動。
國際社會再度向北韓表達「嚴正抗議」。南韓軍方稱北韓將「面臨強烈懲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將與美國採取具體行動。」白宮說川普總統已聽取相關簡報。中國要求各方自制,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昨起訪問日本,料會就此與日方會商。俄羅斯也予以譴責但呼籲國際克制。
美聯社分析,北韓已有相當多可靠的短程飛彈庫存,無需更多試射精進科技,這次試射可能顯示,北韓欲展示其可攻擊美國遠近目標的能力,諸如駐守南韓的美軍等、強調北韓視美國主導的國際壓力為無物。北韓官媒前天報導領袖金正恩指導測試一款新型防空武器系統並下令量產、部署全境,「粉碎敵人的制空妄想」。
若開戰恐大災難
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前天說,一旦美國與北韓開戰,恐將成為「大多數人一生中最糟糕的戰爭」,「倘若我們不能透過外交途徑解決這個情勢,將導致大災難般戰爭。」
(蘋果日報)
--
北韓連3週搗彈 美機緊急戒備
川普︰北韓「不尊重」中國
北韓二十九日清晨再度於東岸的江原道元山發射數量不明的彈道飛彈,飛行約四百多公里後落入日本專屬經濟海域(EEZ)。這是北韓在南韓總統文在寅上任以來連續三週「每週一射」,也是今年以來第九次發射飛彈,三月六日以來已有四枚落入日本EEZ。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將與美國採取具體行動,美軍太平洋司令部也立即派遣兩架B-1B轟炸機,從關島飛往朝鮮半島周邊空域。美國總統川普則推文痛批平壤此舉不尊重其主要盟友中國,但「中國在這方面已經很努力了!」
日本媒體報導,防衛省從飛行距離研判,此次發射的飛彈應是「飛毛腿」系列飛彈,射程約三百至一千公里;美軍也觀測到飛彈飛行時間約六分鐘,飛行高度約一百公里。飛彈飛行約四百公里後落入日本EEZ,距離新潟縣佐渡島約五百公里,距離島根縣隱岐群島約三百公里。
不過,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表示,北韓發射的彈道飛彈不止一枚,飛行高度最高達一二○公里,飛行距離約四五○公里。從飛彈飛行高度和距離分析,北韓此次可能選擇正常角度發射,而非高角。
面對北韓一再挑釁,安倍在國會表示,將與美國採取具體行動。美國隨即派遣兩架B-1B轟炸機飛往朝鮮半島周邊空域,飛抵日本九州上空時,曾與日本航空自衛隊兩架F-15戰機會合進行聯合訓練,以行動牽制北韓。在此同時,美日兩國擬於七月中旬在華府召開由兩國外交和國防首長出席的「安保磋商委員會」(二加二)會議。這將是川普政府上台後首次召開的二加二會議,預料加強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將是主要議題,展現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此外,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二十九日下午抵達日本,展開三天訪問行程,預定與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會談,議題包括北韓多次發射彈道飛彈等。
南韓「中央日報」引述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與南韓海軍舉行聯合演習後,預定本週返回美國聖地牙哥,途中將停靠夏威夷。報導指出,美方認為朝鮮半島目前並無危機,卡爾文森號自一月五日出港,已在執勤超過五個月。
(自由時報)
--
連3周挑釁北韓射彈 安倍怒:聯美制衡
北韓29日一早又朝日本海試射彈道飛彈,這是北韓接連3周發射導彈,日本政府已透過北京大使館的管道向平壤提出嚴重抗議。南韓也嚴正警告北韓的挑釁行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揚言,「為遏止北韓,將與美國一同採取具體的行動」。
試射飛毛腿彈道飛彈
日本防衛省指出,北韓29日上午5時40分左右,自東部的元山附近發射1枚彈道飛彈,向東飛行約400公里後,落在日本海的日本專屬經濟海域。這是北韓飛彈第4次落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北韓本月於14、21、29日連續3周發射彈道飛彈。
這次的飛彈飛行高度約100公里,發射到落下的飛行時間不滿10分鐘。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29日上午在防衛省表示,經防衛省從飛行距離等分析、研判的結果,可能是「飛毛腿」短程彈道飛彈。
落在日本經濟海域
飛毛腿的射程約300公里至500公里,利用單邊4輪的移動式發射台搬運後發射,很難掌握其發射的徵兆。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聯參)則認為,北韓這次試射的,也有可能是射程改良至約1000公里、涵蓋日本西部的中程彈道導彈「飛毛腿-ER」。
對於北韓發射飛彈的企圖,稻田表示,「一般而言,可能是對彈道飛彈的性能進行技術性的驗證、或進行某些訓練,或對國際社會施壓的反彈等。」
日媒:北韓射彈反G7
日本共同社指出,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27日剛閉幕,峰會宣言中指責北韓是「新階段的威脅」,北韓可能是藉29日最新射彈之舉反對G7的動向,並擺出加快導彈開發的姿態。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29日在記者會上強調,北韓發射導彈明顯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至於日本將採取怎樣的具體的行動?他說,美日將努力提高防衛能力,並促使聯合國安理會和美日韓3國加強對北韓追加制裁和施壓。
南韓總統文在寅9日當選以來,北韓已連續三周試射彈道飛彈。南韓政府29日為此召開國家安全會議(NSC),聯參並嚴正警告平壤的挑釁行為。白宮透露,美國總統川普就北韓發射彈道導彈聽取了說明。
朝鮮半島局勢 陷入恐怖平衡
北韓29日再度試射多枚彈道飛彈,大陸國關學者痛批,從北韓今年度發起的9次彈道飛彈試射看來,平壤當局已具備一定程度的中長程飛彈戰力,在美國只把責任推給大陸下,朝鮮半島局勢將陷入「恐怖平衡」。
此外,負責外交事務的大陸國務委員楊潔篪,昨日抵達日本訪問,並隨即與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谷內正太郎舉行會談,谷內向楊潔篪表示,希望習近平領導班子能直接加大對北韓施壓。
面對朝鮮半島局勢持續升溫,大陸國務院參事、人民大學國關學院教授時殷弘受訪分析,從北韓今年度發起的9次彈道飛彈試射看來,平壤當局已具備一定程度的中長程飛彈戰力,加上正在研究的核技術,北韓確定擁核幾乎成定局。
至於如何解讀北韓9次試射飛彈,對東北亞局勢所帶來的影響?時殷弘認為,美日領導人在G7峰會期間舉行「川安會」,進一步達成制裁北韓的共識,不僅讓朝核問題升溫,更加證實美國朝鮮半島戰略的失敗。
時殷弘進一步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在朝核問題上不斷對中國施壓,要求中國對北韓有更多實質作為,盡管中方拋出「雙暫停」構想,最後在美日兩國不願配合的情況下無以為繼,北韓再次試射飛彈,只是更加證實這個結果。
時殷弘研判,北韓確定擁核幾無懸念,南韓新任總統文在寅雖主張與北韓對話,但從美日兩國的態度上看,文在寅處境會非常尷尬,特別是平壤當局持續不願收斂的情況下,有關國家面對朝核問題一籌莫展,朝鮮半島局勢也將陷入「恐怖平衡」。
(中國時報)
--
曼城恐攻後路跑 處處警荷槍 12年前倫敦爆炸案倖存者 因觸發創傷自盡
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上周一遭遇恐攻後,警方持續突襲,昨逮捕第16名涉案人,而恐攻後首場大型集會大曼徹斯特路跑在重重維安下開跑,4萬名跑者與上萬名觀眾齊上街,展現不畏懼的勇氣。但前天仍傳出憾事,1名12年前倫敦七七爆炸案的倖存者,因新攻擊觸發創傷而自盡。
華特(Tony Walter)是2005年英國倫敦七七爆炸案的倖存者,他當時跟自殺炸彈客搭乘同車廂,僅咫尺之遙,驚險逃過死劫後,目睹現場慘況,心神嚴重受創。而在上周一曼徹斯特體育館的演唱會驚傳奪22命自殺炸彈攻擊後,52歲華特沒去法律事務所上班,周三下午被發現已在公寓自盡。
「有陰影仍須前進」
友人指出,今年3月國會大廈外發生釀4死恐攻後,觸發華特的創傷,必須請假數天休養,上周再有曼城恐攻,成為壓垮華特的最後一根稻草,「大家都認為,他是曼城恐攻第23名受害者」。
大多數民眾正積極重回生活正軌,大曼徹斯特路跑前天照原規劃開跑,城中處處可見「我愛曼徹斯特」的標語,跑者繫著黃絲帶與象徵曼城的「蜜蜂」標誌,展現團結。大曼徹斯特警察局指,盼讓大家看到曼城已恢復正常。
但也有民眾承認,恐攻確實造成陰影,跑者凱薩琳說:「腦中確實閃過一些念頭,但是我們必須前進,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
已逮捕16名涉案者
警方迄昨逮捕16名涉案人士,調查人員指已拆解自殺炸彈客阿貝迪(Salman Abedi)參與的組織網絡,料將逮捕更多人。英國廣播公司昨報導,英國國家安全部門「軍情五處」(MI5)展開內部調查,要釐清為何未能及時處理阿貝迪的重要線索。據悉,MI5至少曾3度收到阿貝迪有極端思想的情報。這是英國當局罕見公開正進行內部安全調查。
英國近年 恐攻大事記
2003年起
英國與美國攜手反恐,也成了恐攻目標,對人民心理產生重大的威嚇與衝擊。
2005年7月7日
英國倫敦3個地鐵站和一輛雙層巴士連環爆,釀52亡、784傷,是英國本土傷亡最慘重的攻擊案,4名自殺炸彈客身亡,「歐洲基地聖戰祕密組織」承認發動攻擊。
今年3月22日
1名男子高速駕車在倫敦西敏橋衝撞路人釀4死,再持刀刺死國會大廈1警後遭警擊斃,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宣稱犯案。
今年5月22日
曼徹斯特的演唱會發生自殺炸彈恐攻,釀22死、逾100傷,IS宣稱犯案。再度撕開英國人懼怕恐攻的傷疤。
(蘋果日報)
--
曼城案引爆創傷…12年前恐攻倖存者自盡
英國曼徹斯特體育館廿二日晚間發生自殺炸彈攻擊事件,除當場釀成廿二人喪生、一一六人受傷外,隔天再添一名受害者:十二年前從「倫敦七七爆炸案」死裡逃生的五十二歲英國人湯尼.華爾特(Tony Walter),長年承受心理創傷,疑因「不想活在一個持續發生恐怖攻擊的世界」而自盡,廿三日下午被發現陳屍自宅,為恐攻事件冤魂再添一筆。
二○○五年七月七日上午交通尖峰時段,英國首都倫敦連環發生至少七起爆炸案,當時造成五十二人死亡、逾七百人受傷;其中一起發生在埃治瓦路車站 (Edgware Road station),華爾特那時與引爆裝置身亡的凶手穆罕默德(Mohammad Sidique Khan)僅有幾步之遙,受爆裂物碎片波及。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與死神擦身而過的華爾特說,當時覺得「從腳到頭通了電」。
不過,他的友人近日指出,當年那起事件其實造成他心理創傷。三月廿二日,英國國會大廈外發生導致四人喪生的「孤狼」式恐怖攻擊事件後,華爾特曾向公司請了好幾天的假,當時他聲稱十二年前夢魘重現腦海,「無法自處」,收假返回已工作十七年的崗位後仍悶悶不樂。不料,本月廿二日又發生十二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曼徹斯特案,華爾特隔天無故曠職,深感不妙的同事趕緊通報,警方才發現他已在家中氣絕身亡。
曼城案逮第16嫌 14人仍在押
雖疑似不堪當年慘案引發長期心理折磨才尋死,但友人認為,曼城攻擊案是導火線,「他是曼徹斯特體育館攻擊案的第廿三名罹難者。(自殺炸彈犯)阿貝迪該對湯尼的死負責。」
除了魂斷現場的阿貝迪,英國投入千名警力,二十九日逮捕第十六名嫌犯。大曼徹斯特警察局(Greater Manchester Police )透過「推特」表示,該名二十三歲男子因「被懷疑觸犯恐怖主義法」而在薩塞克斯郡(Sussex)被捕。迄今已有十六人因涉及曼徹斯特攻擊案而被捕,其中兩人無罪釋放,另外十四人仍在押偵訊中。
至於阿貝迪近六年三度遭通報為極份子,其危險性卻被輕忽,以致廿二日行凶前還能在市中心公寓安然確認爆炸裝置,英國安全機構「軍情五處」(MI5)正就此事展開調查。
(自由時報)
--
鯊魚飛撲上船 撞傷老漁夫
澳洲73歲老漁夫賽伍德上周六到雪梨北部海域釣魚時,一條長2.7公尺、重2百公斤的大鯊魚突然躍上船,把他的右手臂撞得嚴重瘀青又流血。賽伍德原本只是一如往常坐在汽艇上釣魚,眼角突然瞄到有東西「飛」過來,「我出於本能用手去擋,然後跌在船上」。他看到那麼大的鯊魚自投羅網嚇一大跳,趕緊用對講機呼救,海巡人員將他送醫,也直呼大鯊魚自動跳上船不可思議。
(蘋果日報)
--
大白鯊從天降落 胸鰭打趴漁夫
七十三歲的澳洲漁夫塞伍德(Terry Selwood)廿七日駕駛一艘四.五公尺長的小船,在雪梨以北七二五公里的新南威爾斯州艾凡斯角(Evans Head)外海航行,一隻二.七公尺長、重約兩百公斤的大白鯊,竟從天而降落在他的船上。遭鯊魚胸鰭打傷的塞伍德被撞得跪趴在地,嚴重瘀傷且右臂流血,鯊魚當時在甲板上死命掙扎,張著血盆大口仍極為兇猛。他餘悸猶存地說,「我不能讓牠有機會看到我」,遂趕緊起來爬上船舷。他以手持無線電通報艾凡斯角海岸防衛隊,一直在船舷上撐到救援抵達。
(自由時報)
--
菲南衝突逾百死 2千人仍困馬拉威
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的伊斯蘭武裝激進組織和政府安全部隊,廿三日在穆斯林城市馬拉威(Marawi)激戰,空襲及巷戰不斷,截至廿九日止已釀逾百人喪生,包括六十一名好戰份子、廿四名平民及廿名政府軍官兵。菲國軍方發言人巴迪亞(Restituto Padilla)廿九日表示,軍方已掌控情勢,「我們保證戰事就快結束。」馬拉威人口約廿萬,戰爭爆發後,民眾大舉外逃,但估計仍有兩千人受困城中。
不懂穆斯林禱文 會遭恐怖份子毒手
受困馬拉威的兩千名民眾積極向外尋求援助。國際紅十字會(ICRC)表示,「當我們的同事和受困者通電話時,可以聽到那邊的情況極為險峻。食物日益短缺,沒有電力。激烈戰鬥持續發生,……那裡沒有醫生可以幫忙處理。」
菲國警察總長德拉羅沙(Ronald dela Rosa)表示,恐怖份子佔盡地利之便,在建築物間快速穿梭,導致清剿行動相對費時,「我不能提供行動細節,但我確定他們也是人類,也將感到疲憊。」巴迪亞表示,軍方仍在戰區進行地毯式掃敵作業,力求逐出所有藏在民宅及其他建築物的武裝份子。
馬拉威煙塵瀰漫,直升機盤旋,砲聲轟隆,街頭還有許多民眾的屍體。路透報導,有受困民眾呼籲軍方停止空襲,地方危機處理委員會發言人阿迪翁表示,「比死亡本身更糟糕的,是感覺到自己快死了。我們懇求軍方採取不同的戰略。」軍方則回應,空襲行動都是針對「已知並經證實的敵軍位置」。
政府軍廿八日上午在馬拉威大學附近發現八具屍體,包括四男三女及一名兒童。天主教徒米娜(Myrna Bandung)廿九日在臨檢站餘悸猶存地表示,她和其中一名死者一起離開馬拉威,但僅她倖存,「他們沒殺我,是因為我會誦唸穆斯林禱文,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幸運」。
為防止受傷的好戰份子夾雜在難民中,混入距離馬拉威約四十公里的伊利甘市(Iligan),當地已執行「封城」措施。軍方在多處臨檢站逐一比對民眾身分,一旦發現可疑份子便予以拘留或逮捕。在「封城」措施下,難民不得進入伊利甘,而會被帶到另外兩座小鎮安置。菲國總統杜特蒂的故鄉、民答那峨島最大城達沃市,廿三日已實施「封城」。
杜特蒂廿七日強調,戒嚴令將持續到軍警部隊認定菲國安全為止。他已下令雇用伊斯蘭分離主義份子,以及菲共毛派加入對抗IS相關激進組織的行列,並承諾給予他們相同特權。
(自由時報)
--
菲南屠殺 不會伊斯蘭祈禱就得死
菲律賓南部恐怖組織動亂,中央社報導,穆斯林恐怖分子屠殺不會唸伊斯蘭祈禱文的人,遇到恐怖分子如果不會「伊斯蘭式祈禱」恐將喪命。
菲南穆斯林自治區大城馬拉韋市動亂進入第六天,菲律賓軍方發言人巴迪亞廿九日在馬拉坎南宮指出,前線情報顯示,恐怖分子在動亂區域攔截平民,然後命令他們以伊斯蘭儀式祈禱,無法頌唸禱文者即被殺害。
但巴迪亞也表示,軍方無法證實情報的可靠性,「因為我們能問的人都已經死了。」
根據馬拉坎南宮提供的數字,截至廿八日晚間,已有十九名平民被殺害。
恐怖分子廿四日在馬拉韋市攔截一輛卡車,綑綁車上九名天主教徒,之後亂槍殺害。廿八日上午,軍方人員在國立馬拉韋大學附近發現八具平民屍體,包括一名兒童,他們身邊留有「叛徒」字牌。
另外,恐怖分子日前也槍殺了兩名救護車駕駛員。
馬拉坎南宮官員說,過去數日來,政府軍擊斃六十一名恐怖分子,救出三百九十名平民,政府軍有十八人陣亡,六十四人受傷。動亂地區有將近六萬人離流失所,其中四千多人棲身在臨時收容所。
巴迪亞說,初步估計恐怖分子約有四十至五十人,但他們從監獄中放出大約一百名囚犯,其中一些人可能加入恐怖陣營,與政府軍對抗。
他表示,軍方仍在戰區進行地毯式掃敵作業,力求逐出所有藏在民宅及其他建築物的恐怖分子,「目前尚無法預料戰爭何時打完,但前線指揮官表示就快結束。」
隨著戒嚴令的執行,戰亂地區已開始實行物價管制,效期六十天
(聯合報)
--
菲律賓南部恐怖屠殺 不懂伊斯蘭式祈禱就沒命
菲律賓南部恐怖組織動亂,非我族類即遭穆斯林恐怖分子屠殺,平民如果遇到恐怖分子,懂不懂「伊斯蘭式祈禱」成為生死關鍵。
菲南穆斯林自治區大城馬拉韋市動亂進入第6天,菲律賓軍方發言人巴迪亞(Restituto Padilla)今天在馬拉坎南宮指出,前線情報顯示,恐怖分子在動亂區域攔截平民,然後命令他們以伊斯蘭儀式祈禱,無法頌唸禱文者即被殺害。
但巴迪亞也表示,軍方無法證實情報的可靠性,「因為我們能問的人都已經死了。」
根據馬拉坎南宮提供的數字,截至昨天傍晚6時,已有19名平民被恐怖分子殺害。
24日,恐怖分子在馬拉韋市攔截1輛卡車,綑綁車上9名天主教徒,之後亂槍殺害。28日上午,軍方人員在國立馬拉韋大學附近發現8具平民屍體,包括1名7、8歲兒童,他們身邊留有「叛徒」字牌。
另外,恐怖分子日前也槍殺了2名救護車駕駛員。
馬拉坎南宮官員說,過去數日來,政府軍擊斃61名恐怖分子,救出390名平民,己方有18人陣亡,64人受傷。有將近6萬人離流失所,其中4000多人棲身在臨時收容所。
巴迪亞說,初步估計恐怖分子約有40至50人,但他們從監獄中放出大約100名囚犯,其中一些人可能加入恐怖陣營,與政府軍對抗。
他表示,軍方仍在戰區進行地毯式掃敵作業,力求逐出所有藏在民宅及其他建築物的恐怖分子,「目前尚無法預料戰爭何時打完,但前線指揮官表示就快結束。」
隨著戒嚴令的執行,戰亂地區已開始實行物價管制,效期60天。
(中央社)
--
通俄門風暴╱「白宮有抓耙子」川普預告大清算
克里姆林宮「黑手」疑似伸入二○一六年美國大選的「通俄門」案愈演愈烈!甫結束上任後首度出訪行程的美國總統川普,廿八日痛批政府內部有「抓耙子」;為進行危機處理,他考慮調整白宮人事。川普還發表聲明力挺女婿庫希納,盛讚他「正為國家做一件天大的好事」,「我完全相信他。」
力挺女婿 再批媒體做假新聞
在出訪期間憋了九天的川普,廿八日以連串推文斥責其稱為「假新聞」的媒體報導。這些推文的內容聚焦於洩密:他寫道,英國首相梅伊對英國提供美國有關曼徹斯特爆炸案的情資洩漏深感憤怒,「我的看法啦,很多來自白宮的洩密是由做假新聞的媒體編造的謊言…每當讀者在這些媒體上看到『消息人士』這幾個字,它們不提(消息人士的)名字…那些人士很可能並不存在,而是由假新聞的寫手杜撰。」
他並大讚自家女婿普受尊敬,正致力於替美國節省數十億美元,「此外,也許更重要的是,(庫希納)他人超好。」
在外界愈來愈質疑俄羅斯與川普競選團隊間可能有所牽連之際,繼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廿七日指稱,所謂的「秘密管道」並不稀奇後,國土安全部長凱利廿八日也替疑似與俄國建立秘密聯繫管道的庫希納辯護,認為這無損美國安全利益。他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訪問時表示,秘密管道「既正常且可以接受」,任何能與別人溝通的方法都是「好事」,「尤其是那些可能對我們並不特別友善的組織(指俄國)」。
凱利廿八日還向「週日福斯新聞」(Fox News Sunday)重申,川普的政權交接小組準備接管白宮時,團隊試圖與俄國人士建立關係,「這沒什麼不對」。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也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中質疑報導真實性。
川普自詡他的首次出訪乃轟了「一記全壘打」,卻被新聞媒體對「通俄門」案的報導掩蓋。對其團隊失望的川普,正積極招兵買馬,延攬更多律師和公關老手加入。長期擔任川普律師的卡索維茲(Marc Kasowitz)已加入白宮團隊,多名經驗老到的律師和危機傳播專家也可望加入。
(自由時報)
--
女婿捲入通俄門 川普:羅織謊言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女婿兼白宮高級顧問庫許納被指在政權交接期間提議建立與俄國祕密通訊管道,美國民主黨國會議員廿八日要求庫許納到國會親自說明。議員並表示,庫許納的安全背景調查可能必須重做。
剛剛結束外訪返美的川普,一回國就栽入第一女婿的「通俄門」風波,他推文抨擊政府官員洩密,直斥他們「羅織謊言」。
眾院情報委員會民主黨籍主要成員表示,委員會「非常關切」,川普團隊一個如此重要的成員 ,竟然被指和情報專家認為涉嫌干預美國大選的國家,協商建立祕密通訊管道。
加州民主黨國會眾議員謝安達表示,此事必須追究到底,他並敦促聯邦政府,重新執行庫許納的安全背景調查,「確定他是否值得信任 」。
媒體揭露,庫許納去年十二月與俄國駐美大使基斯里亞克會面時提議,建立討論敏感議題的祕密管道,探討新政府研擬敘利亞政策時有利雙方的選項。
川普十九日起首度出國訪問九天,他的推特帳戶異常安靜,但他廿七日回國,廿八日一早就重新狂發推文,罵媒體製造「假新聞」:「白宮外洩的許多消息是『假新聞』,媒體製造的謊言。當你在假新聞媒體看到『消息人士』說,而不指出名字,很可能那些消息人士根本不存在,而是假新聞寫手造出來的。假新聞是敵人!」
川普政府多數官員都拒絕對庫許納議題發表意見,但國土安全部部長凱利廿八日獨排眾議說:「就我看,這是正常的,且可以接受。與人通聯的任何方法,特別是與一些可能對我們不特別友善的組織通聯,都是好事。」
(聯合報)
--
齋戒月可能餓昏頭 巴勒斯坦禁止離婚
全球穆斯林本月廿六日展開年度齋戒,除了飲食、性行為受限,巴勒斯坦大法官近日宣告,當地民眾日後於齋戒月連離婚都不行,唯恐已婚男女在這段期間餓到神智不清,草率做出後悔決定。
在巴勒斯坦、以色列與黎巴嫩,結、離婚事宜皆屬宗教法庭權責範圍。而巴勒斯坦近年離婚率居高不下,以前年為例,雖有逾五萬對新人結為連理,但也有八千對登記離婚。
大法官哈巴什強調,有鑑於「前些年經驗」,齋戒月期間,當地法官不再審理離婚申請,相關案件放到齋戒月結束再處理。身兼總統顧問,有權就宗教事務及伊斯蘭關係議題提出建言的他相信,百姓在這段期間白天「沒吃東西又沒菸抽」,導致夫妻關係「造成問題」,「快速胡亂思考的決定」才會因此衍生。
(自由時報)
--
義大利藏地雷 歐股緊張
七大工業國(G7)之間貌合神離的態勢益加明顯,加上義大利政局與銀行業再度引起投資人不安,歐洲股市29日走跌,義大利股市更重挫逾2%,國際金價持平於近一個月高點。
道瓊歐洲Stoxx 600指數29日盤中跌0.2%,由銀行股領跌,義大利富時MIB指數重挫2.1%,義大利米蘭人民銀行(BPM)也重挫約2%。英國、美國及中國金融市場29日都休市。
國際現貨金價在每英兩1,268至1,270美元之間震盪。市場的不安來自G7之間裂痕更加明顯及義大利可能提前選舉。德國總理梅克爾在G7峰會後,暗示歐洲已不能再指望美國是可靠的夥伴。
義國原定2018年5月舉行國會大選,但前總理倫齊28日建議,提前於9月與德國同步選舉,可讓新政府不浪費時間,盡快大膽救經濟。
義大利主要政黨傳出可望一致支持改採比率選舉法,代表國會提前在秋季改選的機率大增,也使主張民粹的五星運動黨有機會勝選。該黨已揚言舉行脫歐公投,導致義大利成為歐元區可能瓦解的最大風險。五星運動黨與執政的民主黨近期民調不分軒輊,支持率約為30%,增添歐元區經濟陷入混局的可能性。
4月底回鍋民主黨黨魁的倫齊說,不會尋求解散國會,但準備好面對可能的提前選舉。
他說,義國經濟成長疲緩,且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高達130%,已被視為是歐元區的系統性風險。倫齊去年12月因修憲公投慘敗辭去總理與黨魁。目前只有總統馬塔雷拉有權解散國會。
另外,維琴察大眾銀行(BPVi)與威尼托銀行(Veneto Banca)已請求由義國體質健全銀行所注資的Atlante投資基金提供金援,應付資金短缺的窘境。
(經濟日報)
--
都是暖化害的 大堡礁白化較預期嚴重
科學家今天說,澳洲大堡礁去年白化的程度較初步認定的還要嚴重,除非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可削減,要不然白化將會加快。
法新社報導,被列為世界遺產、長2300公里的大堡礁因去年3月和4月海洋溫度暖化,導致白化破紀錄地嚴重。
空中和水中初步調查顯示,2016年有22%淺水層珊瑚遭破壞,但現在已增至29%。加上大堡礁現正經歷前所未見連續第2年白化,使前景黯淡。
大堡礁海洋公園局(GBRMPA)負責人芮克特(Russell Reichelt)說:「我們非常關心這對大堡礁本身,及對依賴它的社區和產業代表的意義。」
他說:「2016年因白化而死的珊瑚高過我們的原始預測,儘管報告還在完成階段,預計整體珊瑚2017年底前將進一步受損。」
News.com.au新聞網站報導,官員預料今年會有更多珊瑚死亡,主要是因連續第2年白化,及熱帶氣旋黛比(Debbie)的影響。另再加上棘冠海星、珊瑚疾病及海岸沖刷導致水質差等因素持續影響。
芮克特說:「大堡礁是個龐大有還原能力的系統,已曾顯示有回復能力,不過目前的變化正在損害堡礁的恢復力。
(中央社)
--
狂風吹襲莫斯科 13人喪命
俄羅斯官員說,莫斯科地區今天颳起一陣風暴,反常的風勢吹倒了數百顆樹木,造成13人喪生,數十人受傷。
莫斯科市政府衛生局發言人對記者發表聲明說:「狂風吹襲莫斯科,目前已有50人求醫。」
聲明中說:「有11人傷重致死。」
另據通報還有2人死亡,莫斯科州調查委員會指出,這2人是11歲女童和57歲男子,分別遭倒落的樹木壓死和被颳起的籬笆砸死。
稍早調查人員說,這些人多半是被倒落的樹木和公車站牌等物壓死。目前調查人員正查看意外現場,並詢問目擊者相關狀況。
(中央社)
--
斯里蘭卡暴雨土石流 死亡人數164人
雨季來臨,斯里蘭卡近日發生14年最嚴重的暴風雨和土石流,導致近50萬人流離失所,今天從土石流中找到更多遺體,死亡人數已上升到164人,104人失蹤。
國家災害管理中心(Disaster ManagementCentre, DMC)指出,從25日起,斯里蘭卡經歷連續不斷的大雨,導致斯里蘭卡西部和南部47.1萬人因洪水等災情而流離失所,有7.5萬人被安置在330多個臨時救濟機構。
DMC又說,迄今已有164人死亡,104人失蹤,還有88人受傷住院。
此外,統計顯示,暴風雨和土石流及地層滑動,總共導致412棟房屋遭完全破壞,還有4200棟房屋遭到部分損毀。
「印度新聞信託社」(PTI)引述斯里蘭卡警方表示,有一架斯里蘭卡空軍米17(MI-17)型直升機載著救援物資在斯里蘭卡西南部的加勒縣(Galle district)墜毀。
警方指出,這架直升機是在暴風雨與所帶來的洪水對14個縣市造成最嚴重衝擊時,運載救援物資執行救援任務,但因天候惡劣導致飛行員失去對直升機的控制,墜毀在森林中。
氣象單位警告,由於孟加拉灣東部中央有一個熱帶氣旋「莫拉」(Mora)正加快成形,預計未來兩天斯里蘭卡會有更多的雨水。
斯里蘭卡當局表示,南部的拉特納普勒縣(Ratnapura)、西部的卡盧特勒縣(Kalutara)等遭到暴雨和洪水侵襲最嚴重的地區,清理行動可能需要數週的時間。
印度等多國已經承諾要提供救援物資和人力,協助斯里蘭卡應付這場災難。
(中央社)
--
英航大當機3天 CEO下達封口令
英國航空公司(BA)27日因電腦系統故障,導致從倫敦希斯洛機場與蓋維克機場起飛的航班大亂,3天下來至少有1000個航班被取消、30萬名旅客受到影響。29日希斯洛的長途航班已陸續恢復起降,但仍有200個航班被取消以及不少班機延誤,導致乘客抱怨不已;而蓋維克機場則大致回復正常。據估計,英航將面臨1.5億英鎊(約台幣58億元)的巨額索賠,將創民航業者最高紀錄。
英航對外宣稱是停電造成系統故障,但英國《每日郵報》稱,真正原因可能與英航大砍資訊工程部門(IT)的人事有關。英航執行長克魯茲(Alex Cruz)18個月前上任後,為了節省人事成本,裁了IT部門700名員工,再將這些職缺負責的工程外包給印度Tata公司。克魯茲則否認此說。
面對這次災難,克魯茲發電郵給英航員工,下令大家要嘛主動幫忙,要嘛就封口,不准對外討論當機事件。他呼籲員工主動到希斯洛與蓋維克機場幫忙解決問題。他說:「若你不想或不能加入解決問題的行列,勞請大家克制,不要公開評論。」
英航強調故障係停電所致,與網絡駭客入侵無關。而今電腦系統的運作已接近完全恢復,為了讓希斯洛機場的長途航班如期起飛,英航決定取消部分短程航班,「讓道」給長途航班起降。估計這次電腦當機影響超過30萬旅客、1000班航班,英航可能面對至少1.5億英鎊索賠。
英航預料29日希斯洛機場仍會出現等候重新訂機位的人潮,因此呼籲乘客除非已獲得重訂機位確認通知,否則不要前往機場。此外,英航也承諾受影響的旅客可以要求全額退費,或在今年11月底前免費重新換票。
部分乘客通宵在機場等候,疲憊不堪,不少人在座椅甚至席地而睡。有乘客批評,英航沒有提供足夠資訊,令他們無所適從。
除了工程外包、溝通不良,IT系統老舊也是造成這次災難的原因之一。航空公司依賴大型及複雜的IT系統,處理包括購票、登機、訂位、網站管理等項目。不少批評者稱,這些IT系統往往過時未能跟得上時代需求,以致造成各種問題。
(中國時報)
--
法國會大選 攸關馬克宏改革成敗
親歐派馬克宏擊退極右勢力入主艾麗榭宮,讓投資人鬆一口氣,但挑戰還在後頭,下月國會大選馬克宏領導的「共和前進黨」若不能取得多數優勢,恐影響他的改革進程。馬克宏的改革要是不能順利推動,投資人擔心會連帶使歐盟改革遇阻。
《金融時報》報導,國際投資法人表示,馬克宏能否落實他的改革承諾,不僅關乎法國經濟的健全發展,也影響往後歐盟的整體改革。
法國國會大選訂於6月11日和18日分兩輪舉行,選出577個席次,馬克宏所屬的「共和前進黨」須贏得多數,這位新科總統的勞動改革、調降企業稅及減支刺激並行的經濟政策方可有效推行。
但「共和前進黨」是去年才成軍的年輕政黨,若干民調顯示,該黨在下月大選僅能取得微弱多數。不過東方匯理資產管理公司固定收益暨外匯策略師德魯特(Bastien Drut)樂觀認為,馬克宏應可組成穩定聯合政府,傳統右翼共和黨及左翼社會黨部分成員,料在選後選擇與馬克宏站在同一陣線。
曾任經濟部長也是銀行家的馬克宏,主張法國應採行北歐式的經濟模式,提議5年內減支600億歐元的同時,推出500億歐元刺激方案。此外他也有對商界友善的措施,擬將企業稅率由現行的33%降到歐盟的平均值25%。
倫敦Intermediate Capital Group經濟與投資研究部門主管布魯克斯(Nicholas Brooks)表示: 「就政策面來看,仍充斥不確定性。」
馬克宏面臨的最大挑戰不外乎勞動改革,他欲鬆綁法國嚴格僵硬的勞動法規,賦予企業更大的協商工資工時空間,並打算裁減12萬個公部門職位,布魯克斯直言: 「那勢必棘手困難。」
(工商時報)
--
四面楚歌 南非總統傳「杜拜安家」
南非總統祖馬近期捲入貪腐、用人不察醜聞,且南非經濟在他的治理下無任何復甦跡象,讓他可說是備受壓力。然而,已然四面楚歌的他如今再遭爆料,南非媒體曝光他計畫到杜拜安家的私人郵件,但他的發言人稱這純屬捏造。
發言人:純屬捏造
祖馬與飽受非議的古普塔(Gupta)家族的關係盤根錯節。BBC報導,此次被披露的郵件便是出自祖馬的兒子杜杜札尼和飽受非議的古普塔家族旗下公司的員工之間,而其中一封就是寫給阿布達比王室的。
據報導,祖馬在信中寫道:「我很高興地告知您,我的家庭已決定將阿聯作為第二個家。對於我和我的家人來說,如能在我們計畫定居在阿聯期間得到您的資助,將榮幸之至。」不過,有分析指出,這些郵件的洩露也令人質疑是否是祖馬所在黨內的反對派讓他出局的策略之一。
此外,BBC駐約翰尼斯堡記者艾倫也點出,目前祖馬所代表的南非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ANC)正處於長期內訌和「後院起火」模式。
面臨國會信任投票
南非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的一些高級官員周日通過閉門會議,希望能以該黨的國家最高委員會名義,給祖馬投不信任案,但該黨黨魁以不在會議日程為由阻撓了這項動議。這是半年內該黨內部的反對派第二次發起對祖馬的不信任案,據信他們還將繼續反抗。
艾倫分析,在南非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ANC)年底選出祖馬的繼任人之前,這個黨派將深陷一個又一個危機泥潭。據信,目前祖馬的前妻德拉米尼‧祖馬、和現任南非副總統拉瑪佛沙正激烈角力,希望能成為下任南非總統。
值得一提的是,南非國內希望祖馬下台的呼聲日漸高漲,以至於他在受到現場工人們的噓聲後,強令取消今年的五一集會。
祖馬在3月31日開除前財長哥坦以整肅內閣,不僅招致許多批評,導致祖馬對手的民調提升,史坦普和惠譽等信評機構更因此調降南非的信評至垃圾級。
(世界日報)
健康
大腸癌移轉肝肺 醫師開6次刀不放棄
藝人豬哥亮罹患大腸癌卻一度延宕治療及採信偏方而導致病逝,引發各界唏噓;而一名68歲醫師8年前血便發現罹患大腸癌第四期且轉移到肝臟,歷經5次癌復發,共開刀6次,持續每兩週化療,定期追蹤,今年檢查出轉移到肺臟、骨頭和淋巴,但仍積極治療,也能正常工作看診,這位醫師病患強調:「想活就要治療!不要放棄任何希望。」
中國附醫外科部主任、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自諒指出,這名開業醫師生活飲食正常、不菸不酒,就醫發現乙狀結腸長了兩公分腫瘤且肝轉移,已是第四期,很鎮定的說「該治療就要治療」,手術切除結腸和肝臟病灶,並進行每兩週一次的化療。
隔年患者的肝臟癌細胞又復發,再開刀切除,後來約每隔一、兩年就復發做手術,肝臟前前後後切除約8成,現在也長回到6成肝,恢復良好。陳自諒表示,患者已經大腸癌第四期,利用化療能抑制癌細胞,但仍有復發機率,今年即發現有骨頭、肺臟和淋巴轉移。
但這名醫師患者仍樂觀面對病情,定期回診治療、追蹤檢查,也規律運動,打高爾夫球健身,在診所也照常看診;他即使每兩週就要化療,會噁心、嘔吐承受身體不適,只是偶爾會問:「能活下去嗎?」陳自諒強調「只要正常治療就會」,患者也總能重現信心,一直勇敢面對,即使今年面對多處癌轉移,也不放棄,仍積極治療。
陳自諒說,以這名醫師8年前發現大腸癌第四期病情發現,餘命可能只有2、3年,但他配合醫囑治療,保持樂觀,跟著治療技術進步,活得更久更好,而這名醫師不是特例,臨床還有不少病患抗癌成功。
一般人一生中罹患大腸癌機率約5%,而有家族史、菸酒者、嗜吃紅肉、醃製品等刺激性食物者風險更高,大腸癌有80%無症狀,等到發現大多晚期,醫師提醒一定要定期篩檢。
陳自諒指出,大腸癌第一期的治療5年存活率將近100%,第二、三期約60%到80%,第四期如果可手術也有40%~50%,提醒國健署提供50歲至75歲以上成人篩檢,如果有家族史或瘜肉、發炎性腸道疾病則要提早到20至40歲。
(自由時報)
--
懷孕發現乳癌 不必放棄小生命/宋承嬡(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醫師)、洪泰和(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主任)
40歲的林小姐在懷孕24週時,洗澡發現右側乳房有一腫塊,大約2、3公分,她不以為意,直到懷孕28週產檢,醫師問起近況,她才想起來告訴醫師:「右側乳房有腫塊,持續一個多月了,但摸起來不會痛,皮膚也沒有紅腫。」
醫師進行乳房觸診後說:「這並不像常見的懷孕乳房變化,我要把妳轉介到乳房外科。」
乳房外科醫師替她做乳房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右側乳房有5公分的腫瘤,因懷疑可能是惡性,也安排做了切片檢查。結果病理報告顯示是乳房惡性腫瘤。
此時林小姐已懷孕30週,她很難過,好不容易懷孕,居然得了癌症,要接受治療嗎?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到肚子裡的寶寶?
乳癌是懷孕及生產後一年的婦女容易發生的癌症之一。剛開始常只是無痛的腫塊,容易與懷孕或哺乳的乳房正常變化混淆,以致延誤診斷及治療。孕婦可以接受乳房超音波做檢查,有懷疑的病灶就做切片,必要時,也應進一步接受乳房核磁共振檢查。
◎在懷孕期間,如果發現有乳癌時,現在治療的觀念:
●終止懷孕(無論是人工流產或提早讓胎兒出生)並不會影響乳癌的預後。
●不論任何懷孕週數,都可以同步進行乳癌的治療,不必為了治療而放棄小生命。
乳癌的首先治療是手術切除,手術麻醉藥物大都不會影響胎兒,懷孕期間最好選擇乳房全切除手術,因為乳房保留手術常需要配合放射線治療,在懷孕期間並不建議。
若要化療,建議避開胚胎主要器官形成的第一孕期,或與外科醫師討論,等生產完再接受化療,化療藥物會被胎盤所阻擋,因此進入寶寶體內的濃度是相當低的。
荷爾蒙或標靶藥物,都會造成胎兒的異常,要等生產完才能開始;手術切除乳房後,可以用對側乳房哺乳,但若是接受化療、荷爾蒙治療,或是標靶藥物治療的產婦,就不適合哺乳了。
林小姐在懷孕32週時,接受右側乳房切除手術,病理報告是零期原位癌,在婦產科及乳房外科的共同照護下,在懷孕38週時,順利自然產下一名體重3400克的健康女寶寶!
在懷孕或哺乳期間發現乳房腫塊,持續超過兩週時,請記得告知您的醫師,以安排進一步檢查,早期發現,即早治療,不但可以保住寶寶,也可以保護自己。
(自由時報)
--
耳鳴好煩人 和平共存最重要/黃偉俐(黃偉俐診所精神科醫師)
身心科門診中有不少耳鳴的病人,有些人最初求診原因是失眠、焦慮,之後才提到耳鳴。但也有人是因為耳鳴讓他們很煩、睡不著,甚至憂鬱到想自殺,所以到身心科看診。
究竟是焦慮造成耳鳴?還是耳鳴造成焦慮?其實都有可能。從病史來看,焦慮症(正確全名是廣泛性焦慮症,有些精神科醫師稱為身心症)主要和焦慮體質有關,研究顯示,90%來自遺傳。這類病人青少年時代就容易因為考試而緊張、失眠、頭痛、心悸。
女病患則是產後或停經後,焦慮症更嚴重,男性則跟工作壓力比較有關。
耳鳴讓這些病人很困擾,也就是台語俗稱的「鬢邊吓吓叫」,最典型的是頭部緊繃,伴隨脈搏跳動的共鳴。雖然在精神醫學中並沒有認為耳鳴是焦慮的症狀,但確實焦慮症病人中有不少為耳鳴所苦。
有些病人則認為原先並不焦慮,是耳鳴擾人,才煩躁、易怒、緊繃、睡不著,甚至想死;絕大多數病人檢查都找不到異常,遇到這種情形,唯有請他們放寬心,試著和耳鳴和平共處。
從神經學來看,耳鳴可能是過度敏感的神經反應 ,猶如調大音響的音量,即使沒有任何輸入訊號(DVD、手機),喇叭還是會出現噪音一樣。這種現象可能是焦慮症造成的神經緊繃、敏感,但也有很多不是。
根據研究文獻記載,有3種藥物被認為具有療效,但不是最常使用的銀杏製劑、維他命B或抗焦慮藥物。一種是長效抗焦慮藥、一種是可以治療偏頭痛的抗癲癇藥,以及一種精神穩定複方藥物。雖治療效果並非都能百分百,也須持續吃藥,但臨床經驗確實對病人有幫助,真的比較可以「和平共存」。
(自由時報)
--
掌握三低一高 糖尿病患安心吃粽
端午節將至,不少糖尿病友會詢問營養師能否吃粽子。答案是肯定的,只要謹記適量攝取且把握低油、低鹽、低糖、高纖與均衡飲食的原則,仍可和家人共享端午美食與佳節氣氛。
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黃筱尹表示,傳統粽子主要以糯米為主材料再搭配其他食材(如栗子、蛋黃、滷肉、花生等)一同包覆而成,而糯米屬全榖根莖類食物,因此需注意食用的份量,否則易使血糖上升。
一顆鹹粽約含一碗飯,鹼粽則有半碗飯,食用時可選擇中型粽子,或將其納入飲食計畫中並與米飯做代換,這樣可減少額外醣類攝取。
近年養生風氣盛行,業者紛紛推出雜糧養生粽、健康全榖粽等,製程上強調少油、少鹽與高纖,這對於糖尿病友是另一項選擇。
食用時注意食材中是否有栗子、蓮子、山藥、薏仁、紅豆或綠豆等。這些食材雖富含高纖但仍屬全榖根莖類食物,只要謹守不過量攝取的原則,糖尿病友仍可享受健康創意粽的美味。
黃筱尹建議,除糖尿病患者外,一般民眾吃粽也需注意,糯米不易消化,對於胃腸功能不佳者易造成胃脹、胃痛,細嚼慢嚥與適量攝取可減少腸胃不適的症狀。
(中央社)
--
腎臟沉默 指數異常快就醫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表示,腎臟功能異常下降初期,找出病因對症處理,大多數可恢復,若一拖久,腎臟受損就會演變成慢性腎衰竭。
86歲蔡姓老婦因發燒住院,被檢出腎臟功能變差,原來是她在地方診所用藥中含有利尿劑,造成血鈣偏高及脫水,老婦同時被檢出腎上腺皮質素功能低下。
老婦接受調整藥物1週後,腎臟功能明顯進步,肌酸酐指數由紅字轉為完全正常,腎絲球過濾率也從28分進步到56分(一般及格標準是60分)。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腎臟內科醫師林于翔今天表示,腎臟功能異常下降初期,稱為急性腎損傷,只要找出病因、對症處理,大多數可恢復。但若時間一拖長,腎臟受損可能會不可逆,就會演變為慢性腎衰竭。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腎臟病初期表徵不明顯,只有抽血及驗尿才能知道腎臟功能是否正常;若對腎臟指數異常選擇觀察,或視而不見,錯過治療黃金時間,是相當可惜的事。
(中央社)
--
罹癌後怎麼吃 營養師破解5迷思
癌友常有營養不良狀況,可能影響治療效果。北醫營養室主任蘇秀悅說,有些癌友陷入飲食迷思,以為不能吃肉、不能吃太營養,誤認可以餓死癌細胞。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日前在康健雜誌舉辦的癌症趨勢論壇分享癌友飲食,她提到,臨床上有2成癌症病人,並非死於癌症,而是死於營養不良相關併發症。
蘇秀悅表示,坊間流傳很多抗癌飲食偏方,包含不能吃肉、不能吃太營養等;不管是病友、家屬對網路流傳的偏方、營養補充品、保健食品,總是抱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想要盡快將癌細胞趕盡殺絕,但錯誤觀念需要破解。
她說,謠傳癌症病人不可以吃得太營養,可以餓死癌細胞,這樣的說法,「反而會餓死自己」。接受治療需要足夠體力做後盾,身體細胞需熱量、蛋白質、營養素才能正常代謝,如果採用禁食或斷食法,身體細胞無法正常運作,反而更容易受癌細胞攻擊。
至於癌症病人不可以吃肉;蘇秀悅說,有些癌症病人不敢吃蛋白質食物,肉類、豆類,甚至連蛋都不敢吃,很容易會有營養不良的狀況。
蘇秀悅表示,癌症病人飲食蛋白質要足夠但不過量,選擇蛋、白肉(如雞、魚)或豆類(如豆腐、豆漿),避開紅肉、加工肉品如香腸、火腿等,讓身體獲得適量蛋白質,才能產生免疫力。
有人說癌細胞喜歡吃糖,癌症病人不可以吃甜食;蘇秀悅說,糖分並不建議一般健康民眾攝取,但癌症病友治療期間,若熱量攝取不足,其實可以適當吃點糖,如加糖的紅豆湯補充熱量。
至於罹癌後總有親友送來各種營養補充品,該不該吃;蘇秀悅說,若食慾減低無法從天然食物獲得足夠熱量、營養素,導致體重減輕,建議諮詢醫療團隊,是否要攝取營養補充品。
蘇秀悅表示,保健食品沒有治療疾病功效,有些天然萃取物可能含其他成分,恐會影響癌症治療效果,若有服用保健品一定要主動告知主治醫師。保健食品最好不要跟藥物一起吃,最好間隔半小時再吃,才不會互相影響。
(中央社)
--
竟是膀胱過動症
新北市1名就讀國中2年級的學生,白天常跑廁所,且半夜經常尿床,床單溼漉漉一大片,不僅睡眠品質不佳,也造成他相當自卑,不敢與人互動,就醫後,診斷為「膀胱過動症」,透過行為治療,配合藥物,症狀已大幅改善,終於讓他開心向尿床說掰掰。
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祕書長、台北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楊緒棣表示,很多家長誤以為只有幼兒才會尿床,長大就會好,但根據統計,大約7%小學生、2%國中生,甚至1%%成人,有尿床困擾,不但睡眠品質差,還造成心理壓力、影響學習與社交能力。
楊緒棣指出,造成尿床主要有「夜間多尿症」、「膀胱過動症」與「大腦覺醒中樞異常」等3大因素,這些因素,在各個年齡層都有可能會發生。
他表示,「夜間多尿症」為體內水分鬱積,夜晚時才從尿液排出;「膀胱過動症」是膀胱過度敏感、或異常收縮,導致尿急、頻尿、夜尿或急迫性尿失禁;「大腦覺醒中樞異常」為夜晚膀胱漲尿時,大腦感覺不到尿意,脊髓的反射中樞,便自行決定排尿,導致尿床。
楊緒棣表示,亞太兒童泌尿醫學會、世界兒童尿失禁學會等7個學會專家學者,今年2月於荷蘭開會決議,將今天訂為第3屆世界尿床日,另發表最新的兒童尿床治療指引,刊登在5月《英國家庭醫師期刊》,教家長與兒童如何克服尿床問題。
(中國時報)
評論
對婚姻再多一點務實的想像/賴芳玉(律師)
參加喜宴時,我問鄰座一位30幾歲的女性律師,「還想結婚嗎?」
這位女律師承辦過許多離婚訴訟,翻閱著雙方互相指控的書狀,困惑地問我:「每對新人都開心地帶著白頭偕老的承諾走入婚姻,為何不過幾年,就宛若仇敵?」
那種書狀該怎麼形容呢?
記得一位律師同事是這麼形容的;她齜牙咧嘴、扮鬼臉似地拎著書狀一角,走進辦公室,「賴律師,收到一封《哈利波特》裡的咆哮信了,這封書狀又吼又叫的。」
如果你看過《哈利波特》,就會知道打開信封的時候,咆哮信會用寫信人的聲音對著收信人大聲吼叫,最後咆哮信會把自己撕碎燃燒。但如果不立即打開,咆哮信就會吼得更大聲。
所以當你經常收到恩愛夫妻若干年後宛若仇人似的寄來咆哮信,你還會相信婚姻嗎?她說:「我還是嚮往婚姻。」
她的回答,我不意外,因為家事律師比任何人更清楚婚姻走得長久,除了感情和幸運,靠得更多的是「務實」,也就是在歧異中學習溝通,並維持健康的親密關係,唯有務實,才能讓感情不因為婚姻中的現實磨損殆盡。
但如何務實的溝通?建議不妨就婚前協議開始學習。
由於國人對於婚前協議還是抱持保留態度,因此制度不是很完整,為此我訪談在美國加州專辦移民及家庭法的律師張夢秋關於美國婚前協議的制度,供讀者參考學習。
我問:您在美國辦婚前協議,台灣人委託案件多嗎?
她說:「從台灣來辦理的夫妻不少,各年齡層都有,今早才有一對來自台灣的年輕夫妻來辦理。簽署的原因很多,有些是移民,因為擔心感情還不太穩固,但必須辦理綠卡,所以簽署協議以保障雙方權益。」
婚前協議必須公平
如果夫妻倆分屬不同國家,財產也分散在各國,如何約定夫妻財產?
她說:「在加州作婚前協議,我通常建議財產切割,因為美國以外的財產,美國法院無法治理(control),因此規劃時,我會建議雙方公開並列舉美國以外的婚前財產,並且聲明放棄主張作為日後的財產分配。因為不作切割,哪怕約定了,也對美國以外財產有監管上的困難,意義不大,所以不如切割,不過必須符合公平原則。」
在台灣的夫妻財產制,原則採取婚姻分管,只是在離婚、死亡等財產關係消滅時才有「剩餘財產分配」,而且對於婚前,及婚後贈與、繼承等財產都不列入分配。「在美國是甚麼財產制?」
張律師解釋:「美國婚姻法是州法,各州狀況不同,大約有9個州法是共同財產州(Community Property State),婚前、婚後透過贈與、繼承取得,列為私有財產(separate property),不列入財產分配範圍,婚後夫妻所獲得的財產列為共同財產(community property),可在離婚時要求平均分配。不過可以透過婚前協議界定財產,例如一方婚前買房,在婚後清償婚前財產的貸款,原依規定應該償還給共同財產,但可以透過婚前協議,透過贈與的概念,就無須償還給共同財產,也就不列入財產分配了。」
簽署婚前協議需要甚麼形式要件嗎?「加州規定要求雙方需有律師作為代理,且從簽署到結婚必須保留7日,並且在結婚時生效。如婚前協議有不公平或顯然無良知的條款,該部分可能就無法被認可而得以執行,美國法院仍然可依婚姻法重新審查這個條件,不過不影響整份協議的效力。」
(蘋果日報)
--
從同婚看家事法庭的重要/簡祥紋(台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法官)
釋字第748號解釋宣示《民法》未規定同性婚姻,與《憲法》保障婚姻自由及平等權之意旨有違,並要求2年內完成修法。本號解釋雖是針對「同性婚姻」,但實係展現人權保障及維護人性尊嚴的《憲法》價值,這樣的價值保護著每個人,故應以宏觀角度看待此號解釋。但此號解釋也確實顛覆傳統「婚姻」或「家庭」觀念,社會大眾恐需時間調適,將來修法後衍生的家事法律問題,也會相對的更加複雜,家事法庭勢必要承載維護憲法意旨、解決同性家庭紛爭及安定人心的重責大任,但多數人對家事法庭於社會安定的重要性,是欠缺足夠認知的。
筆者任職的高雄少家法院是台灣目前唯一處理家事及少年案件的專業法院,到少年法庭的兒少多有一段令人感傷的故事,故事的背後,不外乎是家庭的問題。因為兒少身心成長最重要階段是在家庭,當兒少因家庭紛爭或受到家庭成員傷害或照顧不當時,容易造成心靈受創、人格扭曲,進而影響成年後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念。因此家事案件與少年案件環環相扣,也與社會的安定有所連結,如果家事法庭沒有將家暴、婚姻、親權、扶養、兒少保護安置等案件處理好,受害的兒少在得不到保護或親情溫暖情形下,很容易誤入歧途,少年法庭如又未能成功輔導矯正,就可能犯下更嚴重的違法行為,錯誤的價值觀會根深柢固,更難教化。將來同性婚姻家庭的兒少,會面臨更多挑戰與壓力,更需家事法庭的協助。
兒少時期最能教化
家事法庭可以整合運用警、社、民政、教育及衛生醫療等資源,予家庭紛爭提供最佳解決方案。但家事案件常涉及複雜的法益衡量,必須要有跨領域的專業,又當事人間情感衝突嚴重,情緒容易失控,導致審理上的困難,正如常言所道「清官難斷家務事」。因此法官必須有更多的愛心、耐心及高抗壓性與細膩的訴訟指揮技巧,相對的也背負著沉重的工作負擔與責任,但在法院資源的分配上,除高雄少家法院外,其他多數家事法庭常被當成法院附屬的邊陲組織一般,不被優先考量,使得多數家事法庭都是法官畏之卻步的地方,令人遺憾。
當社會大眾為重大犯罪感到不安時,有誰想到,兒少的保護教養才是社會安定的基礎。當我們想著如何防範犯罪的發生?又有誰想到犯罪的念頭可能根源於兒少失去家庭照顧、親情溫暖之時?如果把犯罪發生比喻為房屋漏水,當我們只是想辦法堵住流水,卻不找出漏水點加以修補,再怎麼堵水也沒用。如果我們非要等到殺人犯罪了,才要大費周章考慮殺人犯有無教化可能,為何不在最能教化的兒少時期,給予適時的保護與教養,健全其人格的發展,以達到教化的最好效果?這才是正本清源的做法。
(蘋果日報)
--
漁業資源管理的專業思維/李武忠(農漁經學者)
近來國內鯖魚捕撈管制以及魚槍禁用等議題再度引發爭議。而我國沿近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已是不爭的事實,該如何進行養護,讓沿近海漁業資源再現生機,有賴政府、漁民、社區的共同努力。
台灣沿近海漁業重要捕撈對象的鯖魚(青花魚),因長年遭濫捕,棲地破壞、污染、氣候變遷等影響,資源量降低,捕獲體型越來越小,資源有過度開發疑慮,漁業署因而規定每年6月休漁1個月並凍結扒網漁船不再發新照,但是實施效果不佳,漁民認為禁漁期的時間不正確(鯖魚產卵多在2到4月),要求政府重新檢討禁漁月份。對此,漁業署應該請水產試驗所及海洋大學,協助取得國內鯖魚總資源量變動、總捕撈數量變動、每個月份捕撈數量、水文變動資料、體型變動等科學數據,作為制定管理規範的重要依據。同樣的,對澎湖當地馬糞海膽資源保護,政府也應該根據實際調查數據,作為調整現行管理方式的重要依據,才能達到資源保育效果。
魚類屬再生資源,該如何做合理運用以及保育,需要兼顧現實與理想,政府對於魚槍管理亦應如此。需先了解魚槍對珊瑚礁漁業的實際影響程度,用科學數據制定一套合理且實際可以執行的規範,才能平息民怨。
在地參與配合復育
歐美日先進國家對傳統漁場及水產資源管理已經由單一物種管理方法,逐漸轉變為以整個或部分海洋生態系為基礎的資源管理模式。目前國際上對於漁業資源管理利用,係朝向以在地漁民自主性管理為主,加上政府公權力執行的共同管理模式,此種由「下而上」的管理模式較傳統「由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監督成本大為降低,還可以藉由漁民豐富的經驗,配合實際復育技術,讓漁業資源管理利用更具實效性,也可以達到資源永續利用,實施的成果良好;東協(ASEAN)各國也積極在推動該自主性資源管理。光靠增加海洋保護區數量,並不足以達成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目標,必須當地社區的實際參與保護區的管理,才是海洋保護及魚類資源復育成功的關鍵。
造成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衰退的因素很多,單靠限制漁業捕撈數量,效果有限。應該從過去一味追求漁業捕撈量的提高,轉變成強調水生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新水產資源管理模式。對於漁業資源的回復,應該要以保護魚類的產卵場、修復孵化育成場的棲地為優先。
想要讓漁民與民眾理解漁業資源永續的重要性,並願意主動配合漁業資源管理制度,光靠法令規範不足以成事,必須透過日常教育宣導,讓它成為民眾生活與思維的一部分,正如美國阿拉斯加居民深知,唯有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漁業政策,他們子子孫孫才能永續以漁業為生,台灣也應該建立這樣的共識。維護漁業資源永續,政府要用對方法並耐心溝通,別提油救火!
(蘋果日報)
--
年金改革永續之路/劉侑學(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
新政府年金改革進程在歷經三階段擴大民間參與的對話機制,以及總統府、行政院與考試院的內部折衝之後,醞釀將近11個月的官版改革方案正在立法院接受審議考驗。雖然社會各界普遍肯定新政府的改革決心,不過改革方案精算報告卻也顯示官方祭出的改革手段,效果十分有限,至多延長各年金基金效期2至20年不等的壽命,與蔡英文總統當初揭示「世世代代領得到、長長久久領到老」的目標相距甚遠。我們必須指出,新政府財務導向的改革邏輯,是舒緩年金基金燃眉之急的必要手段,但無法為傾斜的收支設下停損點,不久的將來仍得面對用罄的危機。
年金改革之所以難一勞永逸,問題源頭實則來自於工資停滯和勞動力不足,因為兩者多寡直接影響保費總收入,換言之薪資成長、高勞動參與率與高出生率,是確保年金財務健全的前提;可是我國現況全然背道而馳,例如缺乏完善的勞動與照顧政策支持,女性經常因照顧子女和長輩退出職場,是造成勞動參與率偏低的主因,進而減少貢獻年金基金的潛在人口;此外,許多國內研究業已證實低薪、高工時的勞動現場會降低國人結婚與生育意願,長期低迷的生育率將使未來工作與加入年金保險的世代萎縮,對當前岌岌可危的財務狀況,無疑是雪上加霜。
老年貧窮將成難題
也就是說,年金體系無法單靠多繳、少領、晚退來維繫永續發展,更何況這些措施有其限制,不允許大幅度、一步到位的調整,譬如提高費率涉及企業成本負擔與勞工可支配所得、刪減給付讓老年經濟安全受到威脅、延後退休則衝擊整體勞動力的供需安排,因此欲擺脫年金破產倒數計時的夢魘,改革須納入整合性的政策思維,結合不同面向的家庭、勞動及長期照顧政策,改善工作及照顧環境,才有機會徹底扭轉年金財政的羸弱體質。
無論如何,眼前台灣無法避免進入「永久性緊縮」時代的事實,公共或強制性職業年金已不再保證退休的經濟安全,台灣社會又如何回應後續的老人貧窮風險與所得缺口?是向右轉鼓勵更多私有化(商業保險)╱家庭化(子女奉養)╱個人化(儲蓄),抑或是向左轉由國家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提供基於公民權的稅收式基礎年金,還是未來不以仰賴現金為主,改由相關福利服務來滿足老年生活需要,都是本次改革之後遺留下來得進一步釐清的課題。
(蘋果日報)
--
台灣已需要填海造陸!/南方朔(文化評論家、作家)
在地質上,台灣的西南平地屬於沉降海岸,這個地區隨著海水的升高,海岸線必定向內移。因此台灣的國土日益減少,這乃是台灣的命運。因此我早就指出,為了解救台灣國土淪喪的危機,填海造陸乃是台灣唯一的選項。以前我就寫過評論,主張台灣政府應成立填海造陸的部門。
事實上,在二戰後世界上許多人多地小的國家,為了防止土地的減少,進而增加土地,都已追隨荷蘭的先例。荷蘭早在20世紀初就開始填海造陸,60年來荷蘭的土地已增加了13%到14%,海岸線則縮短了300公里。荷蘭乃是全球填海造陸的冠軍。而在二戰後,填海造陸有成的國家地區計有:
一、日本,它填海造陸已使東京灣縮小了1/5,這些新土地都成了新工業區,日本在1960至1980年經濟奇蹟時代,有40%的貢獻都來自這些新地區。日本的填海造陸也造出大阪的國際機場。近年來日本的沖之鳥礁,更是個用水泥灌出來的人造島礁。
二、新加坡地小人多,它卻是填海造陸,使國土增加了1/10。新加坡的經驗刺激出了澳門的填海造陸,澳門硬是使土地追加了1/5。近年來澳門發展快速,新土地已成了新商圈。至於香港的填海造陸也相當有成績。
中國視為戰略層級
三、中東,例如巴林以及沙烏地阿拉伯,也把填海造陸列入主要政策。
四、最近亞洲的印尼最為積極。印尼首都雅加達由於地質沉降,將來有很多地方可能會沉入海中,於是印尼政府遂投入巨資,既要造堤,又要造島,企圖將雅加達整個城市拉抬。印尼的大手筆,乃是東南亞的先驅。
五、近年來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最為努力,他已造出許多礁島,使國土安全大增,既可以駐軍,又可供民用。填海造陸已被提升到國家的主權及戰略高度。
填海造陸在技術上,稱為「海岸線調整」(coastal Modification),就是要透過工程的填海,將海岸線向外推出,在海岸線外建造大型堤防,抽乾堤內的海水,填加土石泥砂。海岸線經過這樣的調整,國土面積就會增加。
台灣從中部平原到南部海岸,近年來由於海平面上升,有大幅面積開始下沉,海岸線已向台灣內部入侵,許多地方一旦漲潮,就會逼近民宅,都市地區一旦碰到豪雨溢水地區也退水減慢。
地層下陷海岸內移
如果再加上地下水的抽取,地層下陷,兩害相加,台灣的海岸線已加速內移。
這個趨勢如果沒有改善,再過幾年,台灣的高雄台南必有許多地方會沉入海裡。所以「海岸線調整」已成了台灣最迫切的任務。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