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80214

餐廳內禁塑膠吸管 明年起開全球先例 有人挺有人嫌麻煩

今年起擴大飲料店等7類商家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環保署昨更提出塑膠製品限用、禁用時程,購物提袋、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及塑膠吸管,2025年全面限用、2030年全面禁用;吸管納管更領先全球,連鎖餐飲業如速食店、咖啡店,明年即不得提供內用者塑膠吸管。民眾意見兩極,有人支持環保,也有人罵「超麻煩」。



環署與民間歷年海洋廢棄物調查顯示,塑膠袋、免洗餐具、吸管及外帶飲料杯名列前茅,環署和環團成立的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平台,希望源頭減量,針對這4大類塑膠製品,訂出後年、2025年、2030年3階段管制措施。

免洗紙餐具也納管
塑膠吸管是首次納管的塑膠製品,限用也是世界首創,規劃後年只要在餐飲店內用,商家都不得提供塑膠吸管,為讓民眾適應,明年具規模的連鎖餐飲業如速食店、咖啡店、西餐廳等約2.4萬家先實施,2025年擴大為外帶塑膠吸管須自費,2030年全面禁用。
現僅公家機關及學校不得提供各類免洗餐具,後年擴大為有店面的商家都不能提供內用者免洗餐具,2025年納管攤販不能提供塑膠類免洗餐具,且外帶免洗餐具須自費,2030年全面禁用。環署強調,所有免洗餐具都納管,因使用最多的紙器其實也含塑膠膜,對環境仍有影響。
今年擴大為14類商家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新增納管7類共10萬家,環署上月稽查4萬餘家,違規勸導約40件,顯示商家配合、民眾接受度高,因此後年擴大為只要有開立發票的商店都不能免費提供,2025年擴大為攤販、小吃店全面限用,同時研擬提高塑膠袋費用,2030年全面禁止提供。

2025年將全面限塑
一次性外帶用飲料杯則採取「先獎勵、再限制」,後年先將自備飲料杯優惠從目前約2元提高到5元,2025年才全面限用,且杯子收費可能提高到5元,讓自備跟自費來回價差約10元,提高自備誘因,2030年再全面禁用。
環保署長李應元說,曾發生鯨魚肚內有很多塑膠袋、從海龜鼻孔抽出吸管,要重視海洋塑膠垃圾問題並源頭減量,「生活會有點不方便,卻是對後代子孫負責的永續工作」,希望逐步養成自備購物袋、環保餐具習慣。
許多民眾支持環保,認為會有陣痛期,「但久了就習慣了」。民眾羅小姐則質疑:「不用塑膠袋還好,沒吸管不知怎樣喝珍奶,不大方便。」台北市民吳小姐抱怨,若店家不提供免洗餐具、吸管或外帶飲料杯,「出門要帶一堆東西,超麻煩的。」

「應推行分解材質」
連鎖速食業者麥當勞、摩斯漢堡、肯德基和茶飲業者清心福全均表示,會配合政策時程,因應作法仍待討論。麥當勞沙拉碗、聖代杯及透明飲料杯,已改用可生物分解的玉米澱粉樹酯(PLA)材質,去年底也推不織布購物袋;吳寶春店說,高雄店6年前就推出自備提袋、環保杯折抵2元。
也有不具名的零售業者直言,此舉會造成民眾不便,環保措施應讓商業行為可順利運作,否則難長遠,建議仿效歐美、日、星同步推動PLA餐具,更要控管菜市場塑膠袋用量。
宜蘭大學環境工程系副教授張益誠認為,規劃時程仍太長遠,非都會區慣用塑膠製品,要加強宣導才能減少民怨。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說,應盡速以徵收業者費率方式,限制一次性塑膠產品使用,成本增加才能促使業者思考重複使用的替代品或服務。

不鏽鋼吸管300元起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塑膠吸管若為較不耐熱的聚氯乙烯(PVC),喝熱飲或酸性飲料有溶出塑化劑風險,且彩色吸管的顏料可能含鉛,長期恐影響孩童智力發展,增加成人心血管疾病、傷腎、不孕風險。
顏建議選購304等級不鏽鋼吸管可抗腐蝕,也可買玻璃吸管,但較不耐摔要小心割傷。《蘋果》搜尋304不鏽鋼吸管約300到600元,一般玻璃吸管約200多元,強化玻璃則均價逾500元。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214/_Other/AA01001.jpg

海域塑膠微粒 飲水塑膠纖維 啟動調查

海洋塑膠垃圾不只影響生態,國外研究發現,微塑膠如塑膠纖維會影響人類飲水,塑膠微粒被海洋生物誤食,又變成海鮮被人類吃進肚,都對健康造成影響,環保署今年將調查台灣海域塑膠微粒及飲水塑膠纖維現況,並提出管制等因應對策。
塑膠因親油性,在水中易附著有毒化學物質,國外調查海洋生物體內含大量塑膠微粒,變成食物上桌會影響人類健康,主要來源之一就是洗面乳等清潔用品,含有塑膠微粒成分的柔珠,因此環署今年初與韓國同步,是亞洲率先管制含塑膠微粒清潔用品不得生產、進口的國家,且將從7月起禁售。

鎖定7養殖興盛處
不過,台灣從未調查自己海域和海洋生物含塑膠微粒情況。環署水保處長葉俊宏昨說,今年將針對馬祖、金門、澎湖、東石、安平、台西及王功等7處養殖業興盛海域,調查海水、沙灘及生物含微粒現況,評估污染型態及情況以便後續處置。
此外,去年國外研究多國的自來水,發現含塑膠纖維等微塑膠的情況很嚴重,葉俊宏說,今年也會建立自來水微型塑膠纖維檢驗技術,將調查89處自來水淨水場的塑膠纖維現況,並做後續處置。

(蘋果日報)
--
大型餐飲業內用 明年起禁塑膠吸管

環署宣布三階段擴大限塑

限塑品項及範圍擴大!

環保署昨聯合多個環團宣布,將分三階段擴大限用、禁用塑膠產品;預計二○二○年起內用禁用、二○二五年起全面限用(須付費)、二○三○年起則全面禁用,範圍廣含一次性塑膠吸管、外帶杯、塑膠購物袋及免洗餐具。其中塑膠吸管更將提前在明年就會禁止大型連鎖業者內用時提供。這項全面禁塑將是亞洲創舉,以國為單位禁用吸管可能是世界首例。

鑑於海洋垃圾中塑膠廢棄物為大宗,憂心塑膠危害,去年環保署與八個環團共同建立海廢平台,經半年協商討論,昨天提出明確擴大限塑計畫目標。

在塑膠袋方面,環保署指出,預定二○二○年所有開立發票的商店都不得免費提供,估計將較現在增加十萬家限用;二○二五年更將擴及夜市和攤販,預估將更增卅萬家;二○三○年起則全面禁用。

後年起不提供免洗餐具

免洗餐具方面,二○二○年內用不主動提供;二○二五年塑膠類免洗餐具須付費才能取得;二○三○年則全面禁用一次性免洗餐具。

一次性外帶飲料杯,也預定自二○二五年起全面限用一次性飲料杯(包含紙材質、保麗龍材質等),需付費取得;二○三○年則將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材質飲料杯。

一次性塑膠吸管,現已在宣導業者不主動提供;將提前自明年起,先要求大型連鎖業者於內用時禁用;二○二○年則研議推動以價制量,不主動提供;二○三○年全面禁用。

籲民眾改用不鏽鋼吸管

環保署長李應元針對吸管管制指出,目前美國某些城市限用吸管,但是尚未以國為單位的限塑作法,台灣很可能將是首個對塑膠吸管展開管制的國家。他呼籲民眾改用不鏽鋼等其他材質、或是直接喝不用吸管,環保需要民眾一起響應。

在外國大學任教學者陳屏國指出,環保署需思考配套,最重要即是輔導業者研發相關替代品技術,這將影響政策成功的可能性。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指出,多時努力終於有初步成果,很肯定台灣及環保署推動的決心,限塑範圍廣達四大類將是亞洲創舉,未來期望包括紙類餐具、免洗筷也能逐步禁用。

贊成︰為環保 只要習慣就好 反對︰不方便 誰隨身帶吸管

環保署擴大限塑政策,二○三○年全面禁用塑膠吸管、飲料杯等,多數消費者都表示願意配合,為環保盡一份心力。業者也表示會配合政策,但希望有配套措施。

上班族邱小姐表示,這項規定滿好的,她平常用餐都有自備環保吸管、杯套與餐具,減塑就是要從生活每一天做起。江先生說,夏天大家幾乎人手一杯飲料,吸管用量很大,早日限塑也好,願意配合。

台中曾姓民眾說,明年起僅限在大型餐館且內用才不提供吸管,「怪怪的」,因為大街小巷滿是茶飲店,且均是外帶居多,卻不在首波限制範圍內,限塑效果不大,「政府要做就乾脆一點」。

愛喝手搖飲的蔡先生則認為不方便,因為不可能隨時帶著環保吸管或環保杯。

專營塑膠袋及免洗餐具的業者周小姐表示,以目前擴大限塑的狀況來看,民眾也許可以慢慢習慣,但要推動到全面禁止,依此時程來看仍會有相當的困難性,建議政府要有配套措施。

在新北蘆洲經營早餐店的劉小姐坦言,這會有些不方便,但是為了環境保護,會積極配合政府政策,將開始思考製作非一次性外帶杯、吸管供顧客使用。

連鎖手搖飲料店「清心福全」總監呂謀遠表示,「政府怎麼規定就怎麼配合」,目前政府規範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因此公司開發永久性且重複使用的環保購物袋,至於新增限塑項目,等收到公文有具體內容,才知道要如何因應。

(自由時報)
--
明年餐飲內用禁用塑膠吸管 三大速食業者配合辦理

環保署今提出最新塑膠製品減量時程,將購物塑膠袋、塑膠吸管、免洗餐具及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分為2020年、2025年及2030年等三階段時程,第一階段將從明年要求大型餐飲業如連鎖速食店內用禁止提供塑膠吸管。台灣麥當勞回應,將配合相關規範辦理,且目前餐廳用沙拉碗、聖代杯及透明飲料杯,皆已改用完全生物可分解之PLA材質容器。肯德基及摩斯漢堡亦表示配合法規於期限前完成。

環保署最新塑膠製品減量時程中,將從明年起針對大型餐飲業者規範內用不得提供塑膠吸管,2025年外帶也將全面限用吸管,2030年全面禁用。台灣麥當勞對此表示,將配合環保署之相關規範辦理,目前全台麥當勞餐廳沙拉碗、聖代杯以及透明飲料杯,皆已改用完全生物可分解之PLA材質容器;此外,為進一步減少使用外帶塑膠袋,去年12月起即特別設計不織布材質購物袋,鼓勵消費者重複利用,推廣綠色消費。

至於肯德基則表示,針對環保署宣示2019年起大型連鎖業者內用飲品不得提供塑膠吸管之規定,台灣肯德基表示將配合政府法規並依循環保署時程於期限前完成。摩斯漢堡則說,將配合相關法令,相關配套措施仍在評估當中。

(聯合報)
--
明年起連鎖速食 內用禁塑膠吸管

環保署擴大限塑,明年起包括麥當勞等一定規模餐飲業,將不得替內用飲品提供塑膠吸管,2025年起所有業者都不得免費提供塑膠吸管、塑膠購物袋、免洗餐具、塑膠飲料杯等4大塑膠製品,並會以價制量,1個塑膠袋恐漲至5元,2030年則全面禁用。

替代品 可改用金屬吸管

環保署表示,2019年起,一定規模的餐飲業者例如麥當勞、肯德基等連鎖業者,將不得替內用飲品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可改用金屬材質等可重複使用的吸管替代。到了2020年,所有餐飲業者都不得替內用飲品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2025年起,外帶飲品也不得免費提供塑膠吸管,2030年起則全面禁用。

環保署指出,塑膠購物袋也會持續減量,今年元旦起原本已限制手搖飲料店、西點麵包店等業者,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2020年起擴大至所有須開立發票的商店,都不得免費提供,2025年起則是所有商店都不得免費提供,到了2030年,將全面禁止使用購物用塑膠袋。

後年起 內用禁免洗餐具

環保署表示,擴大限塑對象也包括免洗餐具,2020年起,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的商店,在消費者內用時,也不得提供免洗餐具,2025年,所有業者不分內用外帶,都不得免費提供免洗餐具,到了2030年,免洗餐具將全面禁用。

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2025年包括塑膠吸管、塑膠購物袋、免洗餐具、塑膠外帶飲料杯都不得免費提供,環保署也研擬提高這些塑膠製品的售價,盼達到以價制量的效果,到時台灣的塑膠袋要賣多少錢,環保署還會依照物價指數研擬,但他舉例,在歐洲一個塑膠袋可賣到新台幣5元,這個價格雖不合理,但不是為賺錢,而是提醒消費者不要使用。

塑膠袋 1個恐漲至5元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指出,距離全面禁用塑膠吸管還有一段時間,環保署會再召開公聽會聽取外界意見,找尋替代方案,例如可分解材質的吸管,或是改變飲料包裝,設計出可開闔的封口,盡量降低民眾的不便感。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02-14/clipping/656/b07a00_t_01_03.jpg

改用不鏽鋼吸管 清潔是疑慮

政府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業者普遍認為,雖然可能會增加洗滌餐具的人力成本,只要做好配套措施,例如降低成本以及清洗安全衛生等,業者大都願意配合環保政策。

台灣麥當勞表示,麥當勞已持續致力減少塑膠製品用量,例如沙拉碗、聖代杯及透明飲料杯,都已改用生物可分解的PLA容器;且從去年底開始,自行設計不織布購物袋,未來吸管政策也將配合執行;肯德基也回應配合。

新北市淡水區的木衛二世界茶館業者陳義智表示,店內支持限塑政策,自從外帶飲料塑膠袋推動付費以來,9成顧客不索取塑膠袋,顯示有很多客人本來就不需要塑膠袋,未來店內禁用一次性吸管,即便會增加洗滌餐具的人力成本,但只要顧客消費意願不受影響,會大力響應政策。

「左創 ‧ 食不二」店長楊思靜表示,政府禁用一次性吸管立意良善,但須要有配套。目前環保吸管並不普及,但成本不是唯一考量,而是如何清洗達衛生安全,及玻璃、不鏽鋼材質是否符合標準,消費者才會喝得安心。

全台有20家門市的季洋咖啡,品牌公關林慈惠指出,支持政府限塑政策,目前店內盡量以馬克杯裝飲料,消費者可直接就口飲用,而去年也推出隨行杯,附贈不鏽鋼吸管鼓勵民眾多加利用。

圓石集團總經理陳佩檥表示,旗下昂司咖啡,不主動提供吸管,熱的則裝在馬克杯。她非常響應政府政策,但需配套措施。

台中禮客OUTLET設櫃的ATC咖啡業者Eddie表示,一定會遵守政府政策考慮使用環保吸管,但因鐵製吸管有清潔疑慮,將考慮使用紙製吸管。

在台中一中商圈開設82MM咖啡的張惠凱則認為,只規範內用方式,難道鼓勵大家外帶嗎?這樣的做法意義不大,未來將考慮鼓勵消費者自備吸管。

尼克咖啡業者林純珍認為,如果不使用一次性吸管,可能衍生的清潔、傳染病等問題也應納入考量,環保應從源頭做起、減少垃圾問題,並做好基礎教育。

(中國時報)
--
環保署:明年起餐飲店內禁用塑膠吸管 一次用塑膠品 2030全禁

環保署昨(13日)宣布限塑時程,將分三階段,在2030年全面禁用包括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等塑膠製品。且明年起,將針對麥當勞等大型餐飲連鎖速食業者,禁止提供塑膠吸管給內用消費者,預計2.5萬家連鎖餐飲店將首當其衝。

環保署昨宣布「台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草案,針對購物提袋、塑膠吸管、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塑膠杯等四大類塑膠製品,分別以2020年、2025年、2030年三階段時程,展開擴大限塑行動,朝著擴大限制、不得免費提供、全面禁用的三階段進程,達到塑膠製品減量目標。

環保署昨與多個長期關心海洋保育的環保公民團體、海科館及學術界代表攜手宣布限塑時程。環保署長李應元強調,未來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等四類管制塑膠製品,以價制量時付費金額會考慮國內的物價水準。

購物塑膠提袋部分,2020年將擴大限塑商家,把所有開立發票的商店都納入;2025年會全面限用,以價制量;2030年則全面禁用。

至於管制塑膠吸管部分,環保署預計提前一年,自2019年起先針對一定規模連鎖餐飲業者,要求業者針對內用飲品,不得提供一次用塑膠吸管;2020年要求所有餐飲業內用時都不可提供;2025年將全面限用,無論內用、外帶吸管都必須自費購買;2030年全面禁用。

免洗餐具部分、外帶飲料,環保署預計2020年,針對現行列管限塑商家,在消費者內用飲食時,不得提供各類免洗餐具,鼓勵業者提供自備餐具消費者優惠。

一次用外帶塑膠杯,預計2020年開始,先強化一次用飲料杯的自備優惠措施,2025年開始就會全面限用,消費者購買需自費購買;2030年全面禁用。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02-14/clipping/656/a04a00_t_02_02.jpg

(工商時報)
--
交通檢舉浮濫 小違規擬免罰 檢舉人也須具名 最快4月底前上路

交通違規檢舉案暴增,讓警方疲於奔命,其中不少難以查證。交通部為解決浮濫檢舉,確保檢舉事實真實性,將修法明訂檢舉人須具名且提供身分證字號供查證,必要時可通知檢舉人到案說明;另深夜紅線停車等輕微違規,經勸導後可免罰,但因檢舉案無法實施勸導,修法也放寬為可不予勸導就免罰,最快4月底前上路。

民眾透過行車紀錄器或手機拍照錄影的交通違規檢舉案越來越多,更產出不少「檢舉達人」惡意檢舉,讓民怨連連,警方也疲於奔命。如去年底高雄一名正妹護理師因要上小夜班,為了自身安全,將機車臨停在醫院旁邊巷弄紅線上,卻被檢舉達人盯上,3個月內收到14張罰單,繳了8400元罰款。

1年檢舉169萬件
現行規定許多小違規經勸導後可免罰,譬如深夜違規停車、車牌污穢、紅燈未及時停車導致車身超過停止線但前輪未進入、亂按喇叭、未依標誌減速慢行等,警方可經勸導程序後免罰車主,希望小違規用勸導代替舉發,推動微罪不罰,卻因民眾檢舉導致警方沒有勸導空間,讓檢舉凌駕在警方執法權上,也造成民怨不斷。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去年民眾交通違規檢舉案高達169萬件,佔所有違規案16%,其中以檢舉違規停車最多,佔檢舉案60%,且有不少檢舉人是針對同一輛車重複檢舉。

沒具名警不受理
交通部預告將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明訂交通違規案件情節輕微、以不舉發為適當者,或有客觀事實無法執行勸導程序者,將可免經勸導程序就免罰。
另因民眾匿名檢舉只要事實具體明確,警方仍得受理,交通部修法也將增訂檢舉人應具名並提供身分證字號供查證,有必要時得通知檢舉人到案說明;若民眾匿名檢舉,經通知補正檢舉具名資料或到案說明,應配合辦理,若不具名或不到案說明,將可不受理檢舉。
交通部表示,該規定主要是為確保檢舉資料正確,防止亂檢舉案件,檢舉人應對檢舉事實負責,該法規預計預告14天,若期間沒有意見,最快4月底可以上路。

「有檢舉就要罰」
中央警察大學交通學系教授蔡中志認為,台灣這麼小,人口擁擠,建立秩序最重要,違規處罰效果不彰,民眾只好一直檢舉,若有檢舉就應罰,且警察看證據處理就好,不要勉強檢舉人提供個資。
該新制也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指出,「檢舉本該具名,一大堆報復心態亂檢舉的人,讓警方疲於應付,檢舉別人也要負責任,沒啥不好」「違規被檢舉,接罰單繳錢合理,檢舉人檢舉違規不能再匿名,也合理啊」。
另有網友認為,「違停就違停,該罰就罰,危險不會在深夜消失」,質疑「具名合理,但到案說明是哪招?傳喚、為難檢舉人,有沒有搞錯」。民眾陳佳玲說,最痛恨併排停車的違規行為,對機車騎士非常危險,若看到就會用手機拍照檢舉。

檢舉交通違規新制
●新制
.檢舉人須具名並提供身分證字號
.必要時得通知檢舉人到案說明
.匿名檢舉不具名或不到案說明,可不受理
.輕微違規因客觀條件無法勸導,也可免罰
●輕微違規舉例
.深夜違規停車、車牌污穢、紅燈未及時停車導致車身超過停止線但前輪未進入、亂按喇叭、未依標誌減速慢行
●上路時程
.最快4月底

頻遭謊報惡整 警:很頭痛

民眾頻繁檢舉交通違規,不少「檢舉達人」如深夜紅線停車、紅燈越線停車、車牌污穢等,可透過勸導免罰的小違規都檢舉,讓警方疲於奔命。警方表示,新北巿人口較多分局如板橋、新莊等分局,每月至少超過4千件檢舉交通違規案,大部分是小違規,且絕大部分是匿名檢舉,甚至有檢舉人不清楚規定,「連深夜黃線停車也檢舉。」

有檢舉人不懂規定
警方表示,檢舉民眾大都透過110、1999、行車紀錄器或手機側拍畫面逕行檢舉,曾有一名職業檢舉人,每天透過行車紀錄器四處拍攝並檢舉交通違規行為,「光他1個月檢舉就上百件,但大多數是小違規。」
北巿警員表示,北巿黃線晚上8時至隔天上午7時可停車,「但民眾不清楚就亂檢舉。」更有人在停車場或得來速外,拍攝進場車陣後檢舉違規停車。
警員說,部分惡意檢舉人是因違規遭罰後,抱持報復心態惡整警方,匿名檢舉後,警方就須奔波查報,到現場卻未發現違規事實,「處理不如他們意,還會向督察單位檢舉,實在頭痛。」修法後若能具名檢舉,「謊報或濫報這種整警察的檢舉案,應會減少。」

(蘋果日報)
--
檢舉交通違規 將不得匿名

交部修正細則 檢舉人應具名、提供身分證字號 必要時到案說明

交通違規檢舉案件逐年增加,但許多檢舉人擔心惹麻煩,不是匿名舉發,就是提供資料不全,造成執法機關查證困難。交通部昨日預告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增訂檢舉人須具名並提供身分證字號,必要時到案說明;匿名檢舉即便事實明確,應不予舉發,最快四月底實施。這項修正引起學者及民眾反對,認為檢舉案有違規事實就該處分,而非回過頭來找檢舉人麻煩。

檢舉魔人掀民怨 警方不勝其擾

根據統計,去年民眾檢舉件數達一百六十九萬件,佔所有違規件數十六%,當中又以檢舉違規停車最多,佔檢舉案件六十%。警方指有許多檢舉魔人、挾怨報復、誤認有獎金的民眾一直檢舉,甚至同一個違規停車案件就傳三十次檢舉,不勝其擾,也無足夠人力處理。

這次修正處理細則第二十條,增訂檢舉人應提供身分證字號,必要時可查證。在法院審理時,涉及證據調查,可請檢舉人到場說明。另也修訂第二十條第三項,明訂只能檢舉七天內發生的違規案件。

匿名檢舉事證明確 主管機關不受理

另外,目前處理細則第二十三條中有規定,匿名檢舉或不能確認檢舉人身分,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應不予舉發;但後面有但書指出,檢舉事實具體明確者,不在此限。修正案將但書刪除,並增訂經通知檢舉人七日內補資料或到案說明時,屆期未到案說明或未補資料者,不予舉發。

警政署交通組科長蔡宗益表示,檢舉違規停車多是停車空間及規劃問題,即便趕走一批違規車輛,馬上就會有下一批,沒辦法解決問題,只會增加民怨。基層員警表示,目前多數檢舉案件都是匿名,不乏惡意或不實檢舉,浪費警力。

學者指現制可補警力不足 無須修正

但中華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林祥生認為,警方人力不足,有民眾幫忙檢舉,有何不好?只要檢舉人提供足夠證據,警方應可依法開單。一旦實名制且需出面,檢舉人顧慮多,嚇阻違規效果可能大減。

中央警察大學交通學系教授蔡中志也表示,現在檢舉方式已經很好,且網路檢舉也會要求填寫基本資料,未必要修正。

民眾擔心遭報復 也不想跑法院作證

不願具名的檢舉達人說,城市的發展應由全民監督,檢舉人是分擔警方維護交通的工作,會匿名檢舉,是因為擔心個資外流遭到報復。民眾賴小姐就表示,實施實名制會擔心檢舉後遭報復,也不想為了檢舉交通違規,跑去警局或是法院作證。

(自由時報)
--
15行業 可連上12天班 製造旅行業納入鬆綁 影響270萬人

勞動部日前預告將三十八種行業、五十種情形納入七休一可鬆綁,但勞動部法規會昨審查,僅通過製造業、旅行業等十五種行業、二十一種情形可連上十二天班,粗估涵蓋約二百七十萬人。勞動部也拍板《勞基法施行細則》中加班換補休期限,將以周年制或曆年制等方式作為最終補休期限,意即「當年度要休完」,否則須發給加班費。

下月將實施的《勞基法》新增規定,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勞動部公告後的行業,七休一例假可挪移,形同最長可連上班十二天;輪班間隔可從十一小時縮短至八小時,上述行業經勞動部公告後,企業仍須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且三十人以上企業須向當地勞工主管機關備查。

客運貨運業喊卡
勞動部日前預告例假放寬行業眾多,包括製造、貨運、客運、食品加工業都在放寬之列。但勞動部法規會昨審查,有多項行業適用情形遭保留,包括客運、貨運業都喊卡。勞動部官員說,遭保留行業因有蒐集到反對意見,評估後提出保留,待主管機關釐清疑慮後再討論。如客運、貨運業等有團體表示有過勞疑慮,至於「狀況特殊」的十五種製造業,外界也有認為可能會淪為僱主處理急單的解套,也暫時保留。
至於輪班間隔,預告適用範圍鎖定在台電、中油、台糖等輪班人員、台鐵乘務人員、台電、中油、台水等搶修生產人員等,昨法規會全通過。
勞動部說,通過行業將先送行政院審查,最慢三月公告實施。保留行業將再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徵詢相關團體意見。

「過勞又沒多賺」
公車客運商業公會全聯會指,不能鬆綁七休一會造成人力調度困難,恐影響疏運,會再向勞動部了解。製造業勞工吳先生說,若僱主真的有急單等需求,應要多付加班費給勞工,而不是挪移假期,讓勞工過勞又沒多賺錢。
勞動部也確定《勞基法施行細則》中規定的加班換補休期限,將以周年制(以勞工到職日為周期)、曆年制(每年元旦到年底)、學年度、會計年度、勞僱雙方約定年度等五擇一作為補休期限,勞工若年度內未休完,僱主須折換回加班費。勞動部說,法律僅規定最低標準,雙方也可自行約定一個月、三個月等期限。

客運業人力短缺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說,客運、貨運業過勞對駕駛、乘客甚至行人都會有影響,但該行業確實人力短缺嚴重,確實是兩難。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說,勞動部對各行業狀態不夠清楚,勞工對勞動部的把關會越來越沒信心。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214/LA03/LA03_003.jpg

(蘋果日報)
--
鬆綁七休一意見多 38行業保留23.5個

水電燃氣業僅在「地點特殊」條件下通過指定

勞動部法規委員會昨討論「鬆綁七休一」指定行業,因各界對部分行業是否納入意見分歧,卅八個行業中有逾廿三個被「暫時保留」,將待交通部、經濟部等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蒐集資料、意見後再討論;其中因水電燃氣業僅在「地點特殊」條件下通過指定,應該只能算「半個」,因此在四個特殊型態中僅十四.五個行業通過,勞動部將循法制作業程序對外公告。

「鬆綁七休一」是指例假日可在七天週期中挪移,勞工最多可連上十二天班。勞動部日前釋出適用卅八個行業,進行預告,客運業、貨運業、倉儲業勞工反彈聲音最大,痛斥政府「助長過勞」。

勞動部法規會昨討論指定行業,不同特殊型態及例外條件下的客運業、貨運業、倉儲業、水電燃氣業、加氣站業及多個製造業「暫時保留」,將另案再討論;其中水電燃氣業僅在「地點特殊」條件下通過指定,也就是說預告卅八個行業中有廿三.五個行業被保留。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黃維琛指出,這些保留行業是由勞動部「主動」喊出保留,預告期間有支持鬆綁聲音、也有反對意見,以客運業來說,最多人擔心的是過勞問題,交通部有必要再多做溝通;製造業是由經濟部提出,外界有質疑是為「急單」解套,且「放得太寬」。對於各界異議,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多做溝通、多蒐集資料,保留後再討論。

輪班間隔8小時 補人後不再適用

黃維琛表示,法規會上通過的指定行業,預計農曆年後公告。至於「輪班間隔至少八小時」適用範圍仍是台鐵乘務人員、台電、中油和台糖輪班人員,以及台電、中油、台水等特定人員,且設定適用期間;待這些事業完成補人進用後,將不再適用例外彈性。

http://img.ltn.com.tw/2018/new/feb/14/images/bigPic/600_224.jpg

客運業︰配合疏運 需要彈性排班

對於客運業暫未列入鬆綁七休一的行業,勞資反應大不同。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謝界田表示,很多情況不是業者想開加班車,而是配合政府的疏運要求而加開,例如春節、清明、台灣燈會等,客運業鬆綁應有必要。

台灣汽車客運業產業工會秘書彭宏達則認為,客運業違反勞基法事項不斷,當駕駛員過勞時宛如馬路上的不定時炸彈,「反對鬆綁七休一是不會退縮的底線」;台灣汽車貨運倉儲業產業工會理事長林志雄說,肯定勞動部先採「保留」,因鬆綁七休一對勞工影響太大。

國光客運總經理吳忠錫表示,客運業是一年三六五天,天天都需要有人上班營運的行業,彈性排班是為了年節疏運需求,絕對不會影響員工權益,也不會故意要員工一直連續上班十二天。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指出,七休一不能挪移假,絕對會對客運業造成很大困擾,直接會影響到接下來的二二八連續假期及清明疏運,客運業可能就沒辦法配合政府開加班車,連地方掃墓公車也沒辦法正常運作。

李建文說,彈性排班不會是常態性作為,資方也不會減少勞工的假,這是一個勞資協議的行為,政府應該給予彈性。

加班換補休 限當年度休完

未補休完 雇主須折算加班費給勞工

勞基法修法將「加班時數換補休時數」入法,新規將在三月上路。勞動部昨拍板將採「年度結清」方式,也就是預告內容中的甲案,以週年制、曆年制、教學單位學年度、事業單位會計年度或勞雇雙方約定年度期間最終一日等,做為補休期限,期限到了、若仍未補休完畢,雇主須折算加班費給勞工;該案已送到行政院審查。

針對「加班時數換補休時數」,勞動部在勞基法施行細則預告版本中列出甲、乙兩案。甲案是指補休期限「參照特別休假所約定年度」,例如週年制、曆年制等;乙案為「一律以當年度十二月卅一日為最終補休期限」;因外界質疑將補休期限拉到「年」,恐失去讓勞工休息目的,日前勞動部法規會上增加建議第三案「三個月內結清」。勞動部昨確定施行細則採用版本為「甲案」。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黃維琛表示,根據母法,補休期限可由勞雇雙方約定,勞雇雙方可以約定三個月或六個月或特休約定年度作為補休時限;至於施行細則中訂立的「年度結清」,最晚就是不超過特休約定年度,勞工屆時若仍未補休完,雇主需折算加班費給勞工。

他說,「加班時數換補休時數」在三月上路,而在此之前的補休假就是按原來的勞雇雙方約定。

(自由時報)
--
反彈聲浪大…7休1鬆綁 23行業遭保留

勞基法新制下月就要上路,勞動部本月初原本預告擬讓卅八個行業、約三百萬名勞工,有機會可放寬七休一規定,也就是最長可連續工作十二天;但預告期間因勞團、工會反彈聲浪不斷,外界質疑把關機制不嚴謹,幾乎三分之一適用勞基法的勞工都可能免七休一。勞動部昨天宣布,會將疑義少的十五個行業送行政院審查公告,其餘廿三個行業則保留。

製造業270萬勞工 可連上12天班

勞動部說,這廿三個被保留的行業,後續會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向相關勞資說明疑義後,再做討論。

儘管卅八個行業中有高達廿三個行業的放寬案被保留,但因勞工人數最多的製造業獲鬆綁,因此仍高達約二七○萬名勞工還是可免七休一,粗估僅卅萬名勞工的放寬案被保留。若以勞工數來看,其實僅保留約十分之一。

勞基法新制規定可鬆綁七休一,但有三道把關機制,第一關是須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再由勞動部審查同意後公告行業,最後行業中個別企業若要鬆綁,須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

勞動部日前將各部會送來的鬆綁行業申請,依四大工作樣態放寬,包括因應年節、紀念日、應放假日等的「時間特殊」;海上、高山、隧道等偏遠的「地點特殊」;國外、船艦、天氣、施工工序等的「性質特殊」;非可預期性或緊急性需求的「狀況特殊」。

勞動部二月初原本預告共有卅八個行業、搭配上述四種特殊樣態放寬,但勞動部昨召開法規會討論時,勞動部保留了其中廿三個行業。勞動部說,其中「狀況特殊」因遭外界質疑定義不明,且可能業者以後每逢急單需求就讓勞工連上十二天班,恐有過勞疑慮,這個部分因而一口氣就保留了十五個行業。

在預告期間,物流貨運業工會不滿,不願連續上班十二天,因此運輸相關七項行業也遭保留。

另原預告的加氣站業,經查納入加油站業,依法已納入四周變形工時中,只要經勞資同意後,原本即可連續工作達十二天,因此刪除此行業。

至於首波通過的十五行業,勞動部將送行政院審查公告,最快三月一日就能跟著勞基法新制一起上路。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2/14/1/4501659.jpg&x=0&y=0&sw=0&sh=0&sl=W&fw=400&exp=3600

勞基法新制 加班換補休須「年度結清」

勞基法一例一休完成重修後,另也將勞工加班費可換補休的規定入法,但換補休「期限」如何結算?勞動部長林美珠昨天拍板,加班費換補休得「年度結清」,勞工若在年度內未使用補休,雇主就得按照未補休的時數,換發回加班費,否則將可開罰二萬至一百萬元。

勞基法新制規範,勞工加班後可依據工作時數換成補休時數,但母法僅說補休期限由勞資協商,期限屆滿或勞動契約終止,勞工未使用的補休,雇主得再換發加班費,並未明確定義期限。

為避免勞工將加班費換成補休後,補休期限無限上綱,導致勞工「看得到、吃不到」,勞動部日前預告勞基法施行細則草案時,原擬依「年度結清」,且分為甲、乙兩案,甲案比照特休假,由勞資雙方約定年度方式,例如曆年制、周年制、會計年度;乙案則一律以當年底十二月卅一日為限。

勞動部法規會日前討論草案時,因地方政府、勞團建議,法規會另新增丙案,也就是加班換補休期限為三個月。

勞動部昨天證實,林美珠已正式核定選擇甲案,也就是加班換補休以年度為期限,至於「年度」定義,由勞資雙方約定看是要採曆年或周年等。目前該施行細則草案已送交行政院。

舉例來說,勞資雙方若約定曆年制(當年度十二月卅一日)結清,勞工十月十三日加班兩小時,換取補休兩小時,使用期限從十月十四日起至當年底,若屆時仍有未使用的補休,雇主得依法換回加班費;若約定周年制,通常以勞工到職日為起算日,若勞工到職日為六月卅日,上述案例,就可至隔年六月廿九日前補休完畢。

不過,年度結清只是法定最長期限,勞資雙方也可自行約定優於法令在半年或三個月內就結清。

台鐵、台電、台糖、中油 輪班間隔僅須8小時

勞基法修正後,除了設有鬆綁七休一機制外,還有縮短輪班間隔彈性,勞動部昨天決議,台鐵乘務人員、台電、台糖、中油輪班人員可適用輪班間隔彈性,輪班間隔僅須八小時;勞動部也訂下落日條款,屆時得恢復輪班間隔十一小時。

勞基法新制規範,勞工若工作採輪班制者,每班次更換時,應至少有連續十一小時的休息時間,因工作特性或特殊原因,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商請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可變更休息時間為八小時。

勞動部昨天拍板,勞基法新制三月上路,基於台鐵輪班人員、台電、台糖、中油輪班人員都須經考試任用、培訓,因此給予適用輪班間隔彈性,並訂下落日條款,在期限前輪班間隔都僅須八小時。

台鐵輪班人員機車助理、司機員、機車長、列車長、站務佐理等,自下月起至明年底輪班間隔僅須八小時;台電、台糖、中油輪班人員則是下月起至明年七月卅一日。

勞動部也開放台電、中油、台水的設備管線搶修、原料與產品生產、輸送、配送及供銷人員,若遇「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原因,可將輪班間隔縮短為八小時。

此外,勞基法原有的變形工時、責任制彈性,勞動部在勞基法新制上路前,新增適用行業別、工作者,婚紗和婚禮攝影與大眾捷運系統運輸業適用八周變性工時,單周正常工時從四十小時,增加為四十八小時;導遊領隊、殯葬業禮儀人員納入責任制,無須遵守七休一、單周正常工時四十小時限制,勞資雙方可自行約定工時。

勞動部提醒,所有彈性,資方都仍須取得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個別勞工也有權拒絕適用。

要7休1?可連上12天班?勞工搞不清

勞動部昨天確認原本擬放寬七休一、可連上十二天班行業中,有廿三個行業被保留,也就是約有卅萬勞工仍須七天中要有一天例假。勞團與學者昨天認為,把關機制仍寬鬆,未來恐仍會讓例外變原則,且有很多行業勞工不清楚究竟要七休一還是可連上十二天班,建議勞動部應更積極宣傳。

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邱駿彥說,勞動部昨天所保留的行業別都是在預告期間勞團、工會等有提出不同意見的,但還有很多勞工不知道自己被放入鬆綁的範圍中,他認為,勞動部應要主動對外宣傳,讓勞工團體了解。

他也認為,把關機制其實未針對每個行業詳細調查,只是業主跟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但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幾乎都埋單,將申請行業幾乎全都提報給勞動部,在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這關的把關太鬆散。邱駿彥說,應要實際到產業了解是不是真的需要連續工作十二天,並分析是否有其他方法可配套處理。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戴國榮說,目前擬鬆綁的行業,未來相關聯性的產業會不會下一波也被鬆綁,是很大的問題;現在勞資協商機制不健全,雖然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認為勞動部公告後,於執行前還要經企業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才可實施,但行業內一旦有公司公告,其他公司一定會跟進,勞方很難向企業反抗。

放寬7休1遭保留 客運業憂「排班被綁死」

勞基法新制三月即將上路,原本有機會首波放寬七休一的行業中,包含遊覽車客運業、公路汽車客運業等部分行業遭保留。業者認為將衝擊彈性排班;工會則感謝勞動部聽見勞工聲音,盼在後續討論機制中,更重視相關產業工會心聲。

公共汽車客運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謝界田說,過去七休一每周必須至少休假一天、缺乏彈性,每逢世大運、燈會、清明掃墓等大型活動或連假期間,假期前、後一周都是疏運重點時間,七休一將讓排班窒礙難行,法規給予彈性不代表休假減少或喪失,僅為調整休假日時間且可累積,並非一年三六五天都廿四小時這麼做。

謝界田表示,尊重主管機關,但是擔心節慶疏運缺乏彈性、排班被綁死,恐難調度人力,「一定會有衝擊」,將進一步瞭解勞動部的考量。

台灣汽車貨運倉儲業產業工會總幹事王浩則說,現行貨運業很多業者在周日休息,人力在緊迫也能周日休一天、執行七休一,部分業者周日為休息,也有周日出勤加給配套;鬆綁大門打開、年節都適用,幾乎每月都有年節需加班實在太多。

他說,很高興勞動部法規會委員有聽到勞工聲音,但希望後續討論能邀請相關產業工會,不能只聽資方或自營司機心聲,盼在開放之前可充分溝通。

台電、中油、台水都表示,尊重勞動部修法,若最後被刪除,人力調度上也會有因應。台電與中油都說,會補齊人力。

(聯合報)
--
15行業七休一鬆綁 預計3月公告實施

勞基法新制下月就要上路,勞動部本月初原本預告擬讓38個行業、約300萬名勞工,有機會可放寬七休一規定,也就是最長可連續工作12天;但預告期間因勞團、工會反彈聲浪不斷,外界質疑把關機制不嚴謹,幾乎三分之一適用勞基法的勞工都可能免七休一。勞動部昨(13)日宣布,會將疑義少的15個行業送行政院審查公告,其餘23個行業則保留。

勞動部說,這23個被保留的行業,後續會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向相關勞資說明疑義後,再做討論。

不過,儘管38個行業中有高達23個行業的放寬案被保留,但因勞工人數最多的製造業獲鬆綁,因此仍高達約270萬名勞工還是可免七休一,粗估僅30萬名勞工的放寬案被保留。若以勞工數來看,其實僅保留約十分之一。

勞基法新制規定可鬆綁七休一,但有三道把關機制,第一關是須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同意,再由勞動部審查同意後公告行業,最後行業中個別企業若要執行鬆綁,還須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

勞動部日前將各部會送來的鬆綁行業申請,依四大工作樣態放寬,包括因應年節、紀念日、應放假日等的「時間特殊」;海上、高山、隧道等偏遠的「地點特殊」;國外、船艦、天氣、施工工序等的「性質特殊」;非可預期性或緊急性需求的「狀況特殊」。

勞動部2月初原本預告共有38個行業、搭配上述四種特殊樣態放寬,但勞動部昨召開法規會討論時,勞動部保留了其中23個行業。勞動部說,其中「狀況特殊」因遭外界質疑定義不明,且可能業者以後每逢急單需求就讓勞工連上12天班,恐有過勞疑慮,這個部分因而一口氣就保留了15個行業。

在預告期間,物流貨運業工會不滿,不願連續上班12天,因此運輸相關七項行業也遭保留。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2/14/2/4501978.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七休一鬆綁/加班換補休 須年度結清

勞基法一例一休完成重修後,另也將勞工加班費可換補休的規定入法,但換補休「期限」如何結算?勞動部長林美珠昨(13)日拍板,加班費換補休得「年度結清」,勞工若在年度內未使用補休,雇主就得按照未補休的時數,換發回加班費,否則將可開罰2萬至100萬元。

舉例來說,勞資雙方若約定曆年制(當年度12月31日)結清,勞工10月13日加班兩小時,換取補休兩小時,使用期限從10月14日起至當年底,若屆時仍有未使用的補休假,雇主得依法換回加班費;若約定周年制,通常以勞工到職日為起算日,若勞工到職日為6月30日,上述案例,就可至隔年6月29日前補休完畢。

不過,年度結清只是法定最長期限,勞資雙方也可自行約定優於法令在半年或三個月內就結清。

七休一鬆綁/輪班間隔8小時 台鐵台電可適用

勞基法修正後,除了設有鬆綁七休一機制外,還有縮短輪班間隔彈性,勞動部昨(13)日決議,台鐵乘務人員、台電、台糖、中油輪班人員可適用輪班間隔彈性,輪班間隔僅須8小時;勞部也訂下落日條款,屆時得恢復輪班間隔11小時。

勞基法新制規範,勞工若工作採輪班制者,每班次更換時,應至少有連續11小時的休息時間,因工作特性或特殊原因,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商請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可變更休息時間為8小時。

勞動部昨天拍板,勞基法新制3月上路,基於台鐵輪班人員、台電、台糖、中油輪班人員都須經考試任用、培訓,因此給予適用輪班間隔彈性,並訂下落日條款,在期限前輪班間隔都僅須8小時。

台鐵輪班人員機車助理、司機員、機車長、列車長、站務佐理等,自下月起至明年底輪班間隔僅須8小時;台電、台糖、中油輪班人員則是下月起至明年7月31日。

勞部也開放台電、中油、台水的設備管線搶修、原料與產品生產、輸送、配送及供銷人員,若遇「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原因,可將輪班間隔縮短為8小時。

此外,勞基法原有的變形工時、責任制彈性,勞動部在勞基法新制上路前,新增適用行業別、工作者,婚紗和婚禮攝影與大眾捷運系統運輸業適用八周變性工時,單周正常工時從40小時,增加為48小時;導遊、領隊、殯葬業禮儀人員納入責任制中,無須遵守七休一、單周正常工時40小時限制,勞資雙方可自行約定工時。勞動部提醒,所有彈性,資方都仍須取得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個別勞工也有權拒絕適用。

(經濟日報)
--
客貨運業 7休1鬆綁打回票

勞動部日前預告客貨運業、製造業、旅行業等38個行業,將從7休1鬆綁成14休2,預告期間收集各界意見後,昨召開法規會討論最終版本,客貨運業等23行業因有過勞疑慮,勞動部決定打回票,僅製造業、旅行業等15行業有條件鬆綁,最快3月1日上路。

最快3月1日上路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黃維琛表示,先前勞動部預告期間,收到各界不同的意見,有人贊同,但也有人反對,認為不該給予這麼大的彈性,例如客貨運業的勞工,就傳遞了許多擔心過勞的疑慮,昨日法規會討論最終版本的過程中,對於疑慮較多的行業,勞動部主動表達暫時保留,不做進一步討論,請該行業的主管機關回頭與勞工團體溝通,把疑慮釐清後再說。

黃維琛表示,其餘保留較多的行業項目,是15個製造業在非預期性、緊急性需求下的鬆綁,這批行業當初是經濟部考慮到,有時要調休假人力回來支援時,會碰到部分勞工身處國外,難以配合,要再拜託其他勞工配合時,容易發生無法在7天內休1例假的情形,才向勞動部提出,但勞工反應,這項鬆綁就只是為了應付急單,有放太寬的疑慮,所以勞動部決定保留,請經濟部再與產業勞工溝通評估。

黃維琛指出,此次決定保留的行業,需等到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與勞工溝通過後,若仍覺得還是有鬆綁需求,再重新交由勞動部審議。

有鬆綁需求再溝通

黃維琛表示,輪班間隔11小時,可於特殊例外縮減成8小時方面,昨日法規會討論結果,大致上和預告範圍相同,包括台鐵乘務人員,因培訓新進人員需要時間,可於明年12月底之前適用輪班間隔8小時,之後就要回歸11小時。

台電、中油、台水同樣有新進人員考訓問題,有一定的期程,因此,到明年7月底之前,若有設備搶休、原物料生產等調度需求,可適用輪班間隔8小時,但期限過後,就得恢復成11小時。

加班換補休 採年度結清制

《勞基法》修正案將於3月1日起上路,此次雖新增加班可換成補休的規定,但執行細節還卡在補休應於何時前休畢,期滿未休畢的補休假,應發予加班費結清,對此,勞動部昨表示,部長林美珠已拍板,補休需比照特休假的期限,採行年度結清制。

《勞基法施行細節》當初預告時,將加班換補休分成甲乙兩案,甲案是比照特休假結清做法,以周年制、曆年制、教學單位的學年度、事業單位的會計年度或勞資雙方約定的年度期間當作補休期限。至於乙案,則是一律以當年度12月31日當作補休期限,但不論甲乙哪一案,期限到後就若未休,就須給付加班費給勞工,結清補休假。

但2月6日勞動部法規會討論時,有部分聲浪認為,加班費應盡速休畢,所以新增了丙案,應於3個月內休畢,否則就結清加班費,至於乙案,則因有補休與特休期限不一的疑慮,最後呈上甲、丙兩案供林美珠做選擇。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黃維琛表示,加班換補休最後確定採行甲案,勞動部是從把關角度出發,避免補休遭到無限上綱遞延,但依法,終究還是要尊重勞資雙方的約定,若雙方約定的補休期限先至,就從雙方約定,若特休期限先至,則從特休期限,期滿後,未休畢的補休假應換回加班費發給勞工。

(中國時報)
--
貨運、遊覽車司機 暫不准連上12天班

勞動部日前預告將38項行業、50種型態可視適用情形納入「7休1」挪移例假日鬆綁範圍,但勞動部法規會昨(13)日審查大逆轉,包括配合年節疏運的遊覽車客運或汽車貨運業、遇到無法預期急單的15項製造業等,總計23項行業、28種型態遭到「保留」,無法在3月1日隨同一例一休新制上路。

昨順利通過審查有15項行業、21種型態,可經工會勞資會議同意,合法連續上班12天,包括配合年節食品製造業、工作地點特殊且交通耗時的水電燃氣業及石油煉製業、勞工在國外執行業務的製造業、水電燃氣業、藥品、醫療用品及化妝品零售業及旅行業等。

7休1挪移例假日鬆綁行業範圍,勞動部分為時間特殊、地點特殊、性質特殊、狀況特殊等4大例外形態,總共有50種例外形態,扣除重複行業,總計有38項行業,在9日預告結束,勞動部昨召開法規委員會討論修改內容。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黃維琛說明,遭到保留行業因在預告期間有蒐集到反對意見,勞動部評估後,主動提出保留,後續會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和勞雇雙方加強討論,若有明確需求,再向勞動部提出審查,爭取敗部復活。

舉例來說,原本預計放寬客運、貨運業在配合年節、紀念日疏運時,可適用例外彈性,但有勞團及學者認為有過勞疑慮,將嚴重影響駕駛及旅客安全,因而反對;另「加氣站業」等若歸在加油站業,已適用現行4周彈性工時,勞動部將再請主計總處釐清定義再討論。

加班換補休 期限1年

《勞基法》新修正案將在3月1日上路,其中加班可換補休規定更換時限部分,勞動部確定將以甲案送行政院審查,也就是勞工選擇加班換補休時,雇主採年度結清制,與特休假相同,逾期須發給加班費。

勞動部法規會日前審議時曾提出丙案,即加班後3個月內補休完畢的版本,確定不採用。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副司長黃維琛表示,一直以來外界都有聲音,認為結清時間需短一點才對勞工有利,其實最應擔心的是「補休無限上綱延後」。黃維琛解釋,就母法來說,尊重勞雇雙方約定,雙方可以約定3個月、6個月,或和特休假相同,約定年度作為補休時限,最晚就是不得超過施行細則規定的「約定年度」。

黃維琛說,這是比照特別休假年度概念,勞工很清楚記得結算年度是在什麼時候,或者最晚期限會在哪裡,對雇主來說比較好管理,在同一個時間點,可以做特別休假和補休的結算。

勞動部強調,補休在勞雇約定期限、年度期限到期後,不是消滅、消失,而是雇主必須補發加班費,否則就等於「沒有發放加班費」,可依法開罰2萬至100萬元。至約定期限可依照周年制、曆年制、會計年度或勞雇雙方約定年度期間作為補休期限。

(工商時報)
--
架11鋼樑撐樓 暖老闆被讚爆 助搜救隊救人「非金錢可衡量 很快樂」

花蓮強震雲門翠堤大樓傾塌,為防大樓倒下危及搜救人員,久和工程行老闆林信昌,地震後天一亮就調十一組H型鋼樑撐住大樓,未來隨著大樓拆除,鋼樑將隨瓦礫被載走,外傳這批鋼材價值百萬,但林老闆不透露價格,他淡然說「鋼材價值不重要,要緊的是幫到災民。」網友讚:「好心會有好報,業績會長紅。」

今早關閉收容所
林信昌受訪時說,自己是花蓮人被地震搖習慣了,當晚知道雲翠傾倒一側急需鋼樑支撐,「鋼樑是我們的專業,義不容辭投入救災」,隨即與熱心人士調了十一組鋼樑到場,搭樑過程餘震不斷,「這是我遇過最難的工作環境」,能幫搜救隊完成救人任務「已非金錢可衡量,很快樂!」
花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昨晚九時止,尚有兩百餘位民眾安置在花蓮體育館小巨蛋、中華國小等兩處收容所,縣長傅崐萁表示,今早十時關閉收容所,受災戶全安置在福康大飯店,除夕夜安排餐會讓災民圍爐;至於非受災戶,家中疑為危樓,也安排土木技師做安全檢測,因害怕不敢回家而住在收容中心「受驚戶」也會勸導返家,「把社會資源留給實際受災民眾。」

雲翠不原地重建
傅崐萁說,善款已達十一億元,雲翠大樓不會原地重建,將尋覓安全、非斷層公有地建永久屋,讓災戶有安全溫暖的家。
網路實況主紅人「館長」陳之漢,與網路直播平台簽約金五百萬元捐公益,其中一百萬元協助花蓮救助與重建。
傾倒四處大樓拆除作業持續進行,統帥飯店已初步完成,這兩天清運完廢棄物後,將鋪柏油打平;國盛六街白金雙星已拆除八成、吾居吾宿須等白金雙星拆完後再開拆,預定農曆年前完成。
雲翠大樓實際高度超過四十公尺,但全台最高大鋼牙僅二十六公尺,施工平台須墊高至少四層樓高,才有辦法拆屋,已陸續調派大型機具全天趕工,傅崐萁表示「沒有農曆春節,務必要在最快時間拆完。」

被指脫產 漂亮旅店老闆否認

花蓮地震受創最嚴重的雲門翠堤大樓,一至三樓的漂亮旅店及阿官火鍋是陳光印及其妻王桂秀所有,地方傳聞地震前即有意轉手,買方也正洽談中,地震後更傳出兩夫妻已找代書急於脫產;對此傳聞,陳光印昨上午矢口否認說:「不清楚消息來源,如果有也請提出證據。」縣長傅崐萁昨早也在縣府記者會上嚴肅說:「絕不容許有逃避刑事責任以及脫產的行為。」

妻無奈自稱受災戶
地方人士指出,陳光印夫妻除經營餐飲業和旅店外,也投資當地房地產,兩人行事低調,但在花蓮經營三十多年,陳光印辭掉工地主任後,就在花蓮巿開火鍋店,妻子也一同來幫忙,其妻王桂秀家族中,弟弟是有花蓮春水堂之稱的王記茶鋪老闆,姊姊開建設公司,家族事業都已在花蓮生根。
王桂秀對於脫產傳聞,昨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沒有的事真的不知道要怎麼回答」,記者追問是否有跟罹難者家屬聯繫,王桂秀說:「我也是受災戶,真的不知道要去關心誰。」語氣相當無奈。

布遮危樓標誌 飯店竟續營業

花蓮地震災情嚴重,包括市區的阿思瑪麗景大飯店都被縣府貼上黃色危險標誌,必須修復後並報請縣府複驗才能營業,但該飯店卻不顧禁令,以帆布遮住危樓標誌,繼續攬客。《蘋果》昨晚直擊該飯店燈火通明、房客進出,櫃檯人員也表示僅外牆受損,無安全問題。

花縣:將勒令停業
位於花蓮市博愛街的阿思瑪麗景大飯店為七層樓建築,離統帥大飯店不到五百公尺,七級強震後被列黃色標誌危樓,《蘋果》昨接獲民眾爆料後走訪,發現飯店外走廊磁磚脫落,有工人施工,黃色危樓標誌疑遭遮蓋,進出的房客都看不到。
《蘋果》向櫃檯人員問:「可看房型嗎?地震沒受影響哦?」櫃檯人員回:「幾人入住?今天雙人房折扣後是兩千九百元」,並稱外牆磁磚脫落在施工,但房內很安全,記者直擊房客進出,對飯店被列為危樓毫不知情。
花蓮縣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該飯店有權請第三公正單位評估,但第三方公正單位鑑定出爐前,業者須遵守縣府命令,因此認定已違反《建築法》,將勒令停業。阿思瑪飯店昨稱,未收到縣府要求暫停營業的通知,會繼續營業維護住客權益,也強調飯店安全無虞。

(蘋果日報)
--
雲翠大樓開拆 賑災善款湧入11億

花蓮震災邁入第八天,傾塌的四棟大樓除統帥飯店拆除完畢,正進行土石清運外,白金雙星、吾居吾宿大樓尚在拆除中,另災損最嚴重的雲門翠堤大樓,則因大樓頂端傾斜嚴重,怪手沒有平面立足點,正式拆除作業直到昨晚才得以進行。花蓮縣政府昨公布賑災善款累計十一億元,收容所今關閉,災民及配合拆除作業撤離戶都將入住飯店。

雲門翠堤大樓十一日終止搜索行動後,改由大批工班進場進行拆除作業,但因樓高逾四十米,技師僅能逐步堆置土方、墊高施作平台,昨晚六時十四分才開拆。

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張錦峯說明,目前進出六百多輛砂石車,堆置約二千立方公尺土方,持續施作大樓傾塌面怪手的作業平台,從最頂端的突出建物開始拆,待頂端拆出另一個平台,吊車就會將怪手陸續吊上去作業,而大樓背面則正在拆除。整體工程浩大,預估年後才能拆光。

收容所今關閉 災民入住飯店

花蓮縣長傅崐萁表示,會在安全的範圍內積極趕工,讓警戒撤離區的居民盡早返家。收容所今將關閉,災民及撤離戶已安排入住花蓮市褔康飯店,並辦理圍爐晚會。

他說,經初估花蓮危樓還有十一棟,縣府將持續與台灣省土木技師公會合作,民眾有疑慮就會去檢測,只要張貼危樓紅單,就必須撤離,縣府會予拆除、安置及重建,住戶也將視同災民,給予安置、重建、補助。

另找公有地興建永久屋

傅崐萁說,目前湧入的海內外善款已達十一億,距離廿億元的重建目標愈來愈接近,正積極尋覓安全的公有地興建永久屋。住在屏東榮民之家的八十九歲榮民王彬,昨天拿出省吃儉用半年的積蓄五萬元賑災,他說,生活可以過就好,希望他的積蓄可以發揮更大的功用。

震災之後,花蓮觀光客大減,重建路漫長。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示,觀光局將投入五千五百萬元提振花蓮觀光產業,花蓮震災救助及重建專案小組召集人、行政院政務委員陳美伶是「花蓮的女兒」,重建工作絕不會虧待花蓮。陳美伶表示,春節結束將召開第四次重建專案會議,待花蓮縣政府府盤點損失後,中央會撥出預算協助,也鼓勵大家春節到花蓮玩。

(自由時報)
--
花蓮舊遠百列危樓 限1個月內拆

花蓮強震造成花蓮舊遠百大樓成危樓,周邊居民憂心安全,昨到大樓前高喊「不拆舊遠百,不進新遠百」,要求遠東集團速拆危樓;縣長傅崐萁表示,舊遠百已被列為危樓,限期一個月內拆除。

遠東百貨表示,經花蓮縣府同意,農曆春節後二月廿一日將連同專家學者再度會勘,以民眾安全為主要考量,做最妥善、迅速的處理。

花蓮強震後,市中心的舊遠百大樓出現梁柱裂縫、鋼筋外露、磁磚剝落,市公所要求遠百架設圍欄以策安全。附近居民連日來憂心忡忡,張貼「我不要被壓死」等標語,希望盡速拆除。舊遠百大樓周邊住戶與當地五個里的里長、民代昨到大樓前掛起白布條,高喊「不拆舊遠百,不進新遠百」,要求保護當地住戶安全。

住戶指出,舊遠百已是縣府鑑定的危樓,隨時都會倒塌,應該早日拆除。

「高」難度… 雲翠大樓開拆 日夜趕工

花蓮市雲門翠堤大樓拆除進度未如預期順利,花蓮縣長傅崐萁昨天表示,雲翠大樓是最難拆的危樓,高度超過四十米,但全台最高的大鋼牙、重機械只有廿六米,必須將工作面墊高至四到五層樓高才能執行,目前已廿四小時趕工,盡速拆完。

傅崐萁表示,位在米崙斷層帶的雲翠大樓不會原地重建,縣府會另挑安全地點興建永久屋,讓居民安身。

雲門翠堤大樓連日來進行拆除前置作業,大樓前每三分鐘就有一輛砂石車進出,堆置的土方約莫二、三層樓高度,經怪手抓取,陸續往大樓底部填塞。拆除作業原本預計從頂部開始,但昨天下午重新評估後,改從靠近河堤的第二面、第三面底層進行,五輛怪手進駐現場,以鑽鑿敲擊和抓取方式破壞低樓層牆面。

「怪手現在在拆我的家!」住五樓的大樓主委林葳感嘆說,原本從上方拆除,還有機會搶救一些財物,現在從低樓層拆,什麼東西都沒了。

此外,同樣位於米崙斷層上的花蓮新城鄉七星潭社區,部分房屋也出現龜裂情況,白天光線能從縫隙透進屋內,陳姓居民表示,地震發生後政府有來評估,但貼上危樓警告後就沒有下文,只有民間社福團體來慰問關懷,「希望公部門對同是災區的我們多點關心」。

傅崐萁表示,縣府有跟七星潭社區受災戶開協調會,「很多災民堅持住在家裡」,花蓮的危樓共有十一棟,只要是紅單,就必須撤離、而且要拆除,縣府會安置、重建。

至於三棟傾倒危樓,統帥飯店前天已拆完,白金雙星大樓到昨天只拆除靠馬路的牆面,預計今天拆完,接著機具就支援拆除吾居吾宿。

歷經400多餘震 花蓮昨晚完全恢復供水

台灣自來水公司董事長郭俊銘上午高興的宣佈,在水公司人員克服各種困難和危險下,昨晚10時已完全恢復花蓮地區的供水;雖然究竟修復了多少個漏水點還在統計,但他可以保證這絕對已創下水公司歷來搶修速度的記錄。

他說,花蓮恢復供水,不僅完成行政院長賴清德交付水公司須在除夕前恢復供水的使命,也讓花蓮居民得以在過年前好好清理自己的家園,以及觀光業得以恢復生機。

郭俊銘說,影響搶修進度最主要的原因是「餘震太多」,初步統計,7天裡就經歷了400多次餘震,這使得一些搶修好的幹管又再度被震到斷脫,很多努力都得重頭來。

另則是,一些漏水點都得等到夜晚噪音小的時候由檢測人員戴上器具仔細聽才找得到,這也影響了搶修的進度。

最後就是有一些漏水點是在震災的廢墟旁,工作人員必須克服工作的不便和危險才能進入搶修,但所幸水公司終於已不辱使命,完成搶修的艱難任務。

「候車室空蕩蕩」 台鐵運務段長懇求大家不要放棄花蓮

以觀光維生的花蓮因為這次震災嚴重受創,台鐵局花蓮運務段段長吳金添不捨旅遊業慘兮兮,寫了一封企盼文告訴大家花蓮缺的不是物資,而是觀光人潮,「希望大家不要放棄花蓮這塊台灣最美麗的淨土,用行動來支持花蓮。」讓旅遊業復甦,讓飯店、民宿的員工都有飯吃。

吳金添說,花蓮過去都是靠觀光支撐當地經濟,現在人潮沒了,消費停擺,農產品也賣不出去;過去過年訂房有八九成,現在則是退到八九成,只剩下一成多的住房率,有的民宿和飯店甚至一間房間都沒賣出去,「花蓮從來沒有這麼慘過」。

吳金添表示,除了媒體報導的幾棟建築物倒塌外,其他飯店還觀光景點都還好好的,光觀區也沒有任何災損,包括太魯閣、東海岸、花東縱谷等主要景點都是正常開放,不在米崙地震帶都沒問題,「希望大家不要放棄花蓮這塊台灣最美麗的淨土,用行動來支持花蓮。」

吳金添說,他能理解大家害怕地震的心情,但事發一個星期,餘震已經越來越少,一天可能只有1到2次的餘震,而且都不超過四級,這對整個花蓮來說是非常安全的,大家其實可以安心來玩,不用過度驚慌。

吳金添說,太魯閣和普悠瑪列車退票率高達13%,現在已經不是一票難求,反而都是剩餘的座位,「整個候車室都空蕩蕩,我看了也很難過」,希望在這個節骨眼,花蓮正需要幫助的時候,大家不要放棄花蓮,讓旅遊業復甦,讓飯店員工都有飯吃,「他們都要養家」,如果民宿沒辦法經營就要裁員,只會讓花蓮的觀光及就業更雪上加霜。

(聯合報)

社會

民怨沸騰 集資買彩券 逆轉免報備 財政部急改口 憑證明5年內可退稅

政策又現大轉彎!前天才說集資買彩券要被課贈與稅,引發「一條牛扒好幾層皮」民怨沸騰,在行政院壓力下,財政部昨改口,「集資行為無須事先向國稅局報備,出資人分配獎金也不用申報贈與稅」,更強調過去中獎人若保有合資證明,可自繳納日起5年內要求退還稅款。

去年嘉義市民眾集資買大樂透中獎3.9億元,被課2000多萬元贈與稅經媒體報導後,遭批「一條牛扒好幾層皮,誰敢買牛?」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副教授黃士洲不滿,直言不符實際合資情況,有違反《納稅者權益保護法》嫌疑。

「不涉及贈與稅」
據了解,政院昨一早即要求財政部立即說明,財部也馬上發澄清稿表明「集資行為無須事先向國稅局報備」,更強調「不涉及贈與稅問題」。
南區國稅局局長盧貞秀表示,去年11月嘉義2人集資買大樂透中了頭獎3.9億元,領獎人要把獎金對半匯給另一個出資人,被銀行問到是否有合資的證明文件,因領獎人無法提供,銀行才提醒有贈與稅申報問題。

主動報無法阻止
盧貞秀澄清:「財政部從沒規定要報備,也沒有要求事後申報贈與稅。」盧說,若中獎人還保有集資證明、切結書等,過去稅款依據《稅捐稽徵法》第28條規,可以在5年內退回。」國稅局官員補充,若是親友間集資,最好能找公正第3人作證,以免遭課贈與稅。
外界質疑,國稅局為何不明示不用主動申報?稅務人員說:「依法稅務人員不能教民眾技術性逃漏稅。」
台大法律系兼任教授葛克昌批,彩券中獎獎金已經是分離課稅,所得稅率按獎金20%核課,和是採獨資或合資沒有關係,「領獎那一刻其實每個人都課稅了。」

國稅局挨批取巧
葛克昌表示,德國作法是彩券中獎獎金要扣掉過去幾次摃龜的成本才課稅,且舉證責任在國稅局,國稅局為了取巧,逼民眾承認合資中獎後分配獎金是贈與,有「不當取證」嫌疑,違反《納稅者權益保護法》。
台彩總經理蔡國基表示,台彩是代國稅局執行課20%所得稅,並告知中獎人若有贈與行為必須申報,後續中獎人被扣多少贈與稅,台彩毫無所悉。
網友Rachel Chiang蔣不滿:「要不要課稅就憑稅捐機關一句話?」Lynn Way則批:「是不是應該將稅款加計利息退還給民眾?」

集資買彩券 課稅補救措施
●過去 集資買彩券
.只要有合資事實,不論是大樂透、威力彩、或是刮刮樂,皆可憑合資證明,自繳納之日起5年內依法要求退還稅款
●現在 集資買彩券
.合資中獎,獎金轉讓給合資人不須主動申報贈與稅
.須保留集資證明(如合資契約、設有對話時間的通訊軟體截圖)等資料7年,以備日後稅務單位查稅時舉證之用
.有親屬關係,須加附第3公正人見證,才能確認合資行為

(蘋果日報)
--
合資彩券中獎 不須報備免課贈與稅

對媒體報導,民眾合資買彩券,未事先報備遭課贈與稅。財政部昨澄清,合資買彩券,再依出資比例均分獎金,並不需要申報贈與稅,也不用事前報備;只是最好留下合資證明,如通訊軟體對話紀錄,以備日後查考。

媒體報導指出,2015年威力彩頭獎30.03億元及2017年底大樂透頭獎3.9億開出,都出現合資但未先向稅務機關報備,而被課贈與稅的情形。

對此,財政部澄清,首先,沒有任何規定明訂,合資買彩券必須要先向國稅局報備,若是為事後證明,通訊軟體對話紀錄等具有時間證明、出資情形或彩券照片的紀錄,都可作為佐證。其次,合資後均分獎金的行為,本來就不屬於贈與行為,根本不需申報贈與稅。

(自由時報)
--
正義黑心油 老總原判8月變11年 高分院批未落實把關 公司判罰3千萬

頂新集團旗下正義公司被控採購飼料油製成豬油產品販售,一審認定正義被騙而誤購劣油,僅依過失犯輕判總經理何育仁徒刑八月,但高雄高分院二審認為,正義向飼料油商進貨,應可預見可能買到飼料油卻未落實把關責任,昨改依加重詐欺等罪,重判何十一年徒刑,一審獲判無罪的正義公司判罰三千萬元,不法所得合計八億餘元均宣告沒收。

不能算過失犯
檢方起訴指控,正義公司總經理何育仁、採購胡金忞與吳明正及油商林明忠等人,從二○○九年起的八年間,分別向頂新、永成及裕發等公司購買一萬多公噸的飼料油,製成一百一十七項豬油產品,販售給知名餅店李鵠、洪瑞珍、玉珍齋、維格等不知情業者製作食品販售。
高雄地院前年一審判決,正義誤買裕發等公司故意用飼料油混入的豬油,僅依過失犯《食安法》判總經理何育仁、採購胡金忞各八月及四月徒刑。
但二審調查認為,正義是國內食用豬油領導品牌,部分商品更已取得食品GMP 標章,深受消費者信賴,應可預見向長期販售飼料油的廠商進貨,會買到飼料油等來源不明油品,卻無視法令賦予的食品溯源管理義務,未謹慎控管,也未確實訪查上游廠商,甚至放寬收貨檢驗標準,造成廣大消費者及不知情廠商受害,正義不能算是過失犯。
合議庭認為何育仁與胡金忞觸犯加重詐欺、《食安法》食品攙偽假冒罪,考量正義案發後退貨退款給經銷商,並與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以九百五十萬元達成和解,加重改判何共徒刑十一年、胡五年半、另名正義採購吳明正判二年,正義公司也從原本免罰,被改判罰金三千萬元,至於油品掮客林明忠重判九年十月,裕發負責人何吳惠珠被判六年四月。可再上訴。

仍自認受害者
正義昨回應仍表示自己是受害者,當時在不知情狀況下遭上游非法攙偽假冒,對二審判決結果深感遺憾,會再上訴。

(蘋果日報)
--
正義黑心油 總經理二審逆轉重判11年

一審判8月 二審認定故意犯

頂新集團旗下正義食品公司涉黑心油案出現逆轉!高雄地院一審認為總經理何育仁(見圖,資料照)、副課長胡金忞為過失犯,分別輕判八月、四月徒刑;檢方不服上訴,高雄高分院審理後於昨日宣判,認定被告是故意犯,依加重詐欺、違反食安法等罪,重判何育仁八年徒刑,另處三年徒刑部分可易科罰金;胡金忞則處刑四年,另判一年半徒刑部分得易科罰金;正義、裕發公司等八億元犯罪所得沒收。

其他判刑被告,包括正義公司採購員吳明正處刑二年,得易科罰金;貿易商林明忠處刑七年六月,得易科罰金部分處二年四月刑;裕發公司負責人何吳惠珠處刑四年,得易科罰金部分處二年四月;法人裕發公司處罰金六百萬元、正義公司法人則科處罰金三千萬元。全案仍可上訴。

正義公司遺憾:一定提上訴

消基會指出,二審判決較符合大眾觀感,可讓食品業者真正有所警惕;正義公司昨對判決結果則感到遺憾與不解,表示一定提起上訴。

正義食品公司民國一○三年九月爆發豬油產品攙偽飼料用油的混油案,高雄地檢署偵辦,依詐欺取財罪嫌及違反食安法起訴相關人員。

一審法官審理本案認為,正義公司被林明忠等人矇騙,以為採購的是原料食用油,檢方又無法舉證證明公司知情原料不實,認為正義公司是「疏於」要求供應商提出相關文件,應屬過失犯。

但二審合議庭法官則認為,正義公司為食品大廠,林明忠只是貿易商,甚至沒有工廠,但正義公司主管竟相信他並向他買油,長期無視法令溯源管理義務,未謹慎控管原料取得。

而且永成等四家供油公司均掛名飼料廠,很容易查知,正義公司竟僅零星訪廠流於形式,甚至公司檢驗永成等油品,發現部分不合規定卻未深究,照單全收並扣錢、未退貨,所以認定為故意犯,並從重量刑。

消基會肯定:較符大眾觀感

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認為,一般認為被告業者有多年從業經驗,不至於輕率誤認或被矇騙,二審法院審理中有更進一步實質認定,加上是重大食安事件,此次判決更符合社會大眾期待,給予肯定。

(自由時報)
--
主嫌刑期8月變11年 正義油品案二審重判

喧騰一時的正義油品案,一審認總經理何育仁等人因過失涉案,判決正義公司無罪、何判刑八月;不過,二審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認為,何育仁及相關採購人員可預見購入的油品有可能是飼料用油或來源不明油品,昨天依加重詐欺取財等罪改判何十一年,其中三年得易科罰金,正義公司罰三千萬元。

正義採購胡金忞改判五年半,其中一年半得易科罰金;一審無罪的採購吳明正改判二年,得易科罰金;仲介油商林明忠判刑九年十月,其中二年四月得易科罰金;上游供應商裕發公司負責人何吳惠珠判六年四月,其中二年四月得易科罰金;裕發油脂判罰六百萬元。全案仍可上訴。

正義公司委任律師陳君聖聽判後表示「和認知差異很大」。正義隨後發聲明指出,對判決結果遺憾與不解,收判後一定會上訴,為公司及員工爭取清白;正義公司強調是在不知情下遭上游廠商非法攙偽、假冒,正義已竭力落實溯源管理,透過科學檢驗確認原料符國家標準才收貨,正義也是油品事件受害廠商之一。

高雄高分院合議庭認為,正義公司曾是國內食用豬油領導品牌,部分商品取得GMP標章,深受消費者信賴,但何、吳及胡明知上游供應商裕發等公司曾經無法出示來源證明,恐供應來源不明油品,仍未謹慎控管,零星訪廠作為也流於形式,甚至放寬收貨檢驗標準,過度依賴內部精緻技術,而容任上游廠商供應飼料油或來源不明油品。

仲介油商林明忠從事油脂買賣,居間引介何吳惠珠經營、從事各種動植物油脂加工製造買賣及飼料添加物加工買賣等業務的裕發公司油品供應給正義。

何、吳、胡得以預見購入的油品屬不可供人食用的「飼料用油」及來源不明油品,消費者不會想買以飼料油製造的油品食品,在「不違背其本意之不確定犯意」下,產製成一百十七項食用豬油產品,惡化國內食安問題。

何、吳、胡雖未承認犯行,但能提供資料供法院調查,並未捏造事實、飾詞狡辯,目前正義公司已與台灣消保會團訟和解,且沒有證據證明正義油品已達「危害人體健康」程度,因此依加重詐欺取財及食安法食品攙偽假冒等罪,將何等五人分別改判。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2/14/1/4501691.jpg&x=0&y=0&sw=0&sh=0&sl=W&fw=350&exp=3600

油品風暴團體訴訟 2案和解賠錢

五年前台灣刮起油品風暴,消費者人心惶惶;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提起團體訴訟求償,已有五家公司與被害人和解或遭判賠;其中,堅稱自己也是受害者的正義公司賠償九百四十萬元,消保會已趕在農曆年前分別匯入團訟當事人帳戶裡。

大統長基公司五年前爆發以銅葉綠素攙偽、假冒「純橄欖油」等八大類食用油品,引發一連串油品風波,消保會代為提起團訟,雙方去年底和解,大統長基賠償二八四○名被害消費者九一○五萬餘元,平均每人得三萬元,是國內食安團訟最高賠償金額。

強冠公司涉以餿水油精煉成豬油,消保會替四○四八名師生打團訟,其中三八一一人接受和解、每人獲賠六千元,強冠付出二千二百八十六萬;不過剩餘二三七人堅持提告,去年一審判賠一六○人,每人六千至九千元。

正義公司在去年民事二審宣判前和解,賠償九百四十萬元,五千三百一十五名師生中,一審勝訴者可獲兩千一百八十二元,敗訴有一千零十二元;消保會近日來已分別將款項匯入當事人帳戶。

頂新公司油品事件,有四學校、三百四十一名師生求償,一審彰化地院判賠一千零廿三萬元,每人可分得三萬元。

北海油脂的問題油品,共六校、五百八十名師生團訟,一審認定其中三百五十三位受害,判賠每人四千元,共一百四十一萬二千元。

(聯合報)
--
正義賣黑心油 老總重判11年

正義油品被控將飼料油摻入食用豬油販售,一審以正義遭供應商林明忠欺騙致誤購劣油,、採購胡金忞涉疏忽過失輕判8月及4月,總經理何育仁檢方不服上訴。高雄高分院審理後認為,正義知情是故意犯,將何重判11年,其中3年得易科罰金;胡5年6月,其中1年6月得易科罰金。全案可上訴。

公司改判罰金3000萬

此外,油品供應商林明忠涉犯加重詐欺取財罪也從4年2月,加重判9年10月,其中2年4月得易科罰金,另裕發公司負責人何吳惠珠同樣涉該罪判5年10月,改判6年4月,其中2年4月得易科罰金;至於正義法人部分,原獲無罪,也被改依違反食安法處罰金3000萬元,並沒收8億元不法所得。

檢方起訴正義總經理何育仁、採購胡金忞與油商林明忠等人,自2007年1月起透過頂新、越南大幸福、永成、鑫好、久豐、裕發等管道,8年來總共購得1萬多公噸的飼料油,製成「正義香豬油」等多達117項豬油產品後,再販賣給691個通路商製成各項食品銷售,粗估不法獲利高達32億99萬元。

一審以誤購輕判8月

高雄地院審理認為,正義透過林明忠採購原料油,誤信林的油品來自傑樂公司生產的豬油,並不知來自裕發、久豐等公司,正義雖有溯源管理義務,但法令沒明確規範該如何溯源,加上正義採購價也未明顯低於市價,與檢方指控降低成本、增加獲利才故意犯罪的情形不符,將被告輕判。

檢方不服判決,指一審忽略檢方查扣供油商出貨的油品傳票明確註明「本產品是飼料用油不可作為食用」等字樣,正義人員長期收受這樣的傳票,不可能是過失犯,寫了長達98頁上訴書要求重判。

二審合議庭認為,正義公司明知所購入油品不可供人食用,竟將其「攙偽」、「假冒」含豬油食用油商品中再對外販售,是故意犯,所以將涉案被告分別重判。

正義喊冤稱不知情

對判決結果,正義聲明表示遺憾與不解,重申所採購的原料豬油,是在不知情狀況下遭上游廠商非法攙偽假冒,一定會上訴,為公司及員工爭取清白。

(中國時報)
--
高教深耕計畫補助 台大拿18億縮水4成

教育部今年起推五年八百六十億元的「高教深耕計畫」昨公布審查結果,今年以台灣大學獲十八億元經費最多,但比起過去頂尖大學計畫每年約三十億元相較縮水四成;而成功大學獲十一億元,清華和交通大學各獲十億元,四校將代表台灣「打國際盃」;另一百五十二所學校也分獲一百六十萬到四億元不等補助。

稱「國家隊倒楣」
教育部說,今年高教深耕計畫共核定約一百六十六億元,全校型計畫共十六校申請,最終僅台、清、交、成四校參與。
台大教務長郭鴻基指,本次經費變少,把「國家隊」與「地方隊」混為一談,是「國家隊倒楣」,在其他亞洲頂尖大學的資源更多下,台大僅能更努力,把錢花在刀口上。
此外,這次經費補助除了輔導轉型中的台灣觀光學院和即將停招的高美醫專外,其餘各校「通通有獎」,就連招生狀況不佳而被專案輔導的學校也同獲補助。對此,教育部解釋,為保障學生受教權,才會依學校規模發給經費補助,會透過管考確保經費用於學生學習上。

(蘋果日報)
--
高教深耕補助 台大最高僅18億/156校獲提升品質補助 24校、65個特色領域中心共打國際盃

十年千億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結束後,政府五年將投入八六八億元推動「高教深耕」計畫,教育部昨日公佈今年第一年一百六十六億的大學審查分配結果。其中提升大學品質部分八十八億,高達一五六校獲補助、幾乎「校校有獎」,另在五十三億元的國際競爭經費部分,以往十二所頂尖大學大減為台大、成大、清大及交大四所全球型大學,但改增廿四校、六十五個「特色領域研究中心」共同打國際盃。

統計各大學所獲各項補助總金額,以往穩居頂大龍頭的台大,今年雖仍居首位,但過去平均一年可獲卅億頂大補助,今年被打六折、只剩十八億,成大則十一億,清大和交大各獲十億,次為中央、中興、陽明、政大等。

教育部強調,高教深耕計畫要改變過去經費M型化現象,此次八十五%大學獲得經費比之前多,但一半須用於學生學習。

深耕計畫主要分兩部分,一是「提升大學品質及促進高教多元發展」八十八億,全國一五八校,高達一百五十六校獲補助、包括七十一所一般大學及八十五所技專校院,僅準備轉型的台灣觀光學院及預計明年停招的高美醫護專科未申請沒補助。

部分被列退場輔導名單學校也獲補助,大學減併成效可能打折?教育部長潘文忠說明,這些學校目前還有學生,故仍依學生數和教師數給予補助。

第二主要為「協助大學追求國際一流地位及發展研究中心」預算五十三億(全球型四十億、研究中心十三億)。加上另有挹注大學關懷在地及弱勢學生扶助廿五.七億,今年深耕計畫將先補助共一六六.七億。後續可望再有科技部加碼七億而增達一七三.七億。

潘文忠指出,新的高教計畫最大不同在國際競爭方面,除台成清交四校延續全校綜合性發展,此次特別增加廿四校、六十五個研究中心為補助重點,未來將以具特色領域優勢的研究中心做為國際競爭主力,台大、成大及交大各有七個最多,次為清大、中央及台灣科大各四個,私校則有長庚、北醫大、中國醫藥、崑山科大等。

技專校院獲44億補助

除了一般大學,潘文忠更強調,鑑於一般大學和科技大學有趨同問題,外界擔憂技職生實作力變弱。此次技專校院和一般大學各獲四十四億補助,與之前相比,技職增了十二億經費。

其中因高雄第一科大、高雄應用科大及高雄海洋科大各自提出申請,而三校今年合併成高雄科大、補助總累計達三億九千多萬,首次超過以往技職龍頭台灣科大的三億一千六百萬。

http://img.ltn.com.tw/2018/new/feb/14/images/bigPic/600_131.jpg

經費規模大打折 台成清不滿意

高教深耕計畫經費分配昨公佈,相較過往高教經費,雖人人有獎,但僧多粥少,過去名列頂大的大學多表不滿意,台大、成大、清大想要的經費規模皆被打折,僅交大比以往多一億。但也有部分憑藉特色研究中心獲補助的學校,認為經費對鼓勵大學特色發展有正面意義。

早期台大在頂大、教卓等計畫支持下,一年平均可獲卅億專案補助;台大教務長郭鴻基表示,這次台大只獲一年十八億補助,恐是整體經費僧多粥少,教育部將「國家隊」與「地方隊」混為一談,最後是台大這類要與國際競爭的國家隊倒楣,未來只能更努力募款、錢花在刀口上。

清大這次獲十億,雖仍躋身全球型大學名單,但研究中心補助較少;清大副校長周懷樸認為,這波研究中心項目,清大投八件僅過四個,未過計畫如新南向政策及能源轉型等,都與國家發展密切相關,也肩負人才培育重責,盼教育部開放第二波申請。

過去政大曾入頂大,此次未列全球型大學,一年僅獲補助二.八五億,校長周行一表示,經費分配仍「重理工、輕人文」,國家進步不能光靠科技,教育部未起領頭導正作用,政大只拿到兩個研究中心經費,坦言失望,呼籲應對人文領域大學提出補救措施。

台灣科大也未列入全球型大學,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說,教育部評估欠缺多元化,獲補助多是一般大學,但台灣需要一所打國際盃的科大,「很遺憾」,並擔心有些國際學校原將台科大列為合作學校,恐因這次深耕補助,轉而投向台成清交,引發排擠效應。

正修科技大學則因提出「環境毒物與新興污染研究中心」的特色研究,獲教育部青睞拿下補助,是少數獲獎的私立技職;正修校長龔瑞璋指出,校內對該特色領域耕耘多年,也具國際競爭實力,對於成果獲肯定感到高興。

私大中,台北醫大拿下高教深耕二.六七億元預算則是最多,校長林建煌表示,將聚焦癌症轉譯、人工智慧醫療等,建構生技創業生態,好培育跨領域及創新的國際生醫人才。

學者:特色研究中心增加 有助高教分類發展

教育部昨公布高教深耕核定經費,高教工會批仍凸顯公私立學校失衡問題。而打國際盃大學從過去十二所剩四所,但特色研究中心增加,有學者認為此是高教區分的重大轉變,另有學者則提醒,未來研究成果須讓社會有感,避免重蹈「五年五百億」頂大計畫覆轍。

高教工會認為,這次經費又如過去集中在少數國立大學,末段私校僅獲幾百萬經費,但全台有三分之二學生讀私校,比對台大每生可得五萬,私校生卻不到一萬,經費失衡,也擔心私校教師研究、教學品質受影響。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則表示,過去頂大計畫遭批資源集中、成果不彰,如今深耕計畫做了調整,國際盃學校剩四所,增加補助特色研究中心,有助高教階層化、邁向分級分類發展特色,但提醒教部仍需說明分配的合理性及計畫延續等。

研究成果須讓社會有感

台大電機系教授吳瑞北則表示,台灣研究量體不大,國內互審研究中心計畫很難做好利益迴避,恐有中心為整合而整合、找學界大老掛名,仍難免少數學閥問題;而未來更要思考五年後成果,如科學研究是否有新發現,是否可成新產品或服務等,讓民眾或學術社群有感,避免重蹈頂大計畫遭檢討聲浪。

不具名的教授則透露,深耕計畫「校校有獎」是反映選舉文化,恐無法真正幫助高教分類發展,政府也應設法讓大學有充足常態性教育預算,並鬆綁讓大學擴大自有資金。尤其研究中心,往往計畫結束也就結束,沒有學校常態預算支持,很難長期發展出國際競爭力。

(自由時報)
--
高教深耕計畫人文、科大全槓龜 校長不滿

高教深耕計畫昨公布補助結果,其中「全校型計畫」僅台大、清大、交大及成大獲補助,人文和科技大學全槓龜。有頂大校長不滿說,一個國家的進步,不能光靠科技,社會氛圍長期疾呼尋求平衡,教育部卻沒帶頭導正,呼籲教育部應提出補救措施。

政大校長周行一說,教育部仍然「重理工、輕人文」,「哪個國家不是靠人文來解決問題?」呼籲教育部應該對人文領域大學負責,提出補救措施;台科大校長廖慶榮則表示,台灣需要一所打國際盃的科技大學,認為教育部缺乏考量多元性,感到「很遺憾」。

台大教務長郭鴻基說,以往邁頂計畫一年投注台大卅億元,現在只剩十八億元,打國際盃很吃力,現在中國、香港、新加坡,甚至連越南都將資金投注在國內最好的二至三所頂大,經費逐年增加,但台大經費卻比十年前少四成,一個籃球隊要打國際賽,卻沒營養,要如何打贏勝仗。

至於研究中心經費,以台大、成大、交大均通過七件最多。台大教務長郭鴻基說,包括地震防災、PM2.5空汙公衛計畫等都沒通過,感嘆僧多粥少,「把國際盃隊伍和地區隊伍一起公眾化」。

清大通過四件,不滿「散彈射擊、多提多中」,副校長周懷樸說,當初規定每校僅投十件,清大乖乖遵守,大費周章跨院整併八件,但教育部卻接受部分大學多提計畫,甚至重複提重疊性高的多個計畫,不公平,將行文要求開放第二波申請。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說,依規定學校若基礎研究能量充足,各校在六大領域最多可提十五案,台大及成大都申請十五案,但通過未過半,清大提八案過四案,通過率達五成較高。

高教深耕計畫補助4校打國際盃 比頂大校數少經費卻打折

教育部昨揭曉「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審查結果,其中外界關心的「全校型計畫」錄取學校,也就是打國際盃的大學,由台大、成大、清大和交大獲選,相較過去有十二所頂尖大學少了三分之二,但經費卻只有「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六、七折。台大這次雖獲最高的經費補助,每年十八億元,但較邁頂計畫的卅一億元嚴重「失血」。

「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總經費一七三點七億元。第一部分「全面提升大學品質及多元發展」,其中兩成經費是依學校規模核給,其餘八成依計畫書內容審查結果決定。

第二部分「追求國際一流及強化研究能量」編列六十億元,須由學校提案競爭。其中延續邁頂計畫的國際競爭項目,編列四十億元,僅台大、成大、清大、交大四校入列;針對個別領域的「研究中心」項目,與科技部一同編列廿億元,共擇定廿四校六十五案。

不過,與邁頂計畫相比,打國際盃的「全校型」學校,雖由十二校減為四校,研究中心由五校增為廿四校。但台成清交四校拿到的經費,約只有邁頂的六、七折。以台大為例,邁頂計畫每年平均可獲經費是卅一億元,高教深耕則是十八億元;成大邁頂十六億元,高教深耕十一億元。

教育部長潘文忠解釋,過去邁頂計畫將研究中心「內含」在全校型經費中,但執行後發現經費太分散、模糊,高教深耕計畫將「全校型」校數減少,挑出綜合能量較強的四校,其餘則以研究中心的方式給經費,更能發揮個別長處。例如,以農業為主的中興大學,以往邁頂經費不高,現在就能「透過特色,面向國際」。

潘文忠說,只要是大學招收到的學生,就應享有政府的經費照顧,「而不是把資源集中在固定學校。」他強調,不應認為十二所頂大被減為四校,而應解讀增為廿四校,未來是以研究中心的國際競爭為主。

「國際排名應該只是國際競爭的副產品,不能作為唯一目標。」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說,國際競爭不等於國際排名,而是要讓台灣的高教量能,被其他世界上的同儕大學看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02/14/1/4501585.jpg&x=0&y=0&sw=0&sh=0&sl=W&fw=1050&exp=3600

高教深耕集中國立大學 高教工會批:資源分配不均

教育部今天公布高教深耕經費,經費如過往一樣集中在少數國立大學,如台大就獲得約18億的經費、但末段私校甚至只有幾百萬的經費,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表示,全台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就讀私立學校,但經費分配僅集中在少數國立大學。

據教育部公布的高教深耕計畫分配,以台大為例,每名學生可分配到5萬多元的經費,但部份末端私校每名學生甚至分配甚至不到1萬元。

林柏儀則說,全台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就讀私立學校,但從高教深耕的經費分配卻集中在少數的國立大學,「經費嚴重失衡」,無法合理分配教育資源。他認為,教育部要做的是接管不正辦學的學校,而不是透過經費的分配反而拉大教育資源的差距。

林柏儀擔憂,目前高教資源過度集中、使用也沒有效率,尤其像現在很多優秀的學者也都到私立學校去任教,高教工會除了擔心這些教師的研究經費、也擔憂學校的教育品質,尤其這樣的經費分配還會再延伸升學至上主義的問題,「如果不考到國立大學教育品質不會不佳」,教育部要做的不是不補助,而是透過補助監管這些學校的經費如何使用。

(聯合報)
--
高教深耕計畫 頂大經費縮水

教育部昨日公布「107年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審查結果,代表台灣打「國際盃」的全球鏈結(Global Taiwan)全校型學校,僅台成清交4校入列,校數和金額都比「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少,以台大為例,過去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獲得31億元補助,但高教深耕只拿到18億元。教育部解釋,時空不同,邁頂計畫當年動用第二預備金且經費逐年減少,這次反而有85%學校獲得的金額比過去兩年多。

台大被打6折 只獲18億

此次「高教深耕計畫」是由過去「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邁頂)」、「教學卓越計畫」、「典範科技大學計畫」3大競爭型預算(106年度合計118億元)三合一而成;加上科技部加碼7億後,年度預算173.7億元。其中,高教深耕計畫第二部分,被外界稱為打「國際盃」的全球鏈結「全校型」大學,此次共有台灣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4校入列;另24校65件計畫則列入全球鏈結「研究中心」。

高教深耕的全球鏈結「全校型」大學,是邁頂計畫的延續,不過這次高教深耕「全校型」不但校數減少,金額也打折。民國100年起的邁頂計畫第二期共有12校列入頂尖大學,高教深耕卻只有4校列入全球鏈結「全校型」(但研究中心從邁頂的5校增加為高教深耕的24校)。經費方面,台大邁頂拿了31億元,高教深耕僅18億元;成大邁頂16億元、高教深耕11億元;清大邁頂12億元、高教深耕10億元;僅交大沒增減,邁頂和高教深耕都是10億元。

教長指更能發揮個別特色

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強調,這次有85%學校獲得的金額比過去兩年多。過去研究中心內含於邁頂計畫的全校型經費中,沒有獨立審查,成果分散、用途模糊;深耕計畫的「全校型」校數減少,挑出綜合能量較強的4校,其餘以「研究中心」的方式給經費,更能發揮個別特色。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補充表示,邁頂計畫提出時有頂大計畫100億、教學卓越50億,還動用第二預備金;高教深耕時空條件不同,「不可能追到當年台大拿到31億元的經費。」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8-02-14/clipping/656/b02a00_t_01_02.jpg

科技大學得不到關愛眼神

此次技職校院和一般大學均分「高教深耕」第一部分88億元經費,且有8所科大以工學和生命科學、農學等通過研究中心,老牌私立大學獲得補助則較少,私立大學主管感嘆,人文法商院校受到先天限制,爭取經費大不易;而國內技職龍頭的台科大,也抱怨技職院校的經費分配不足,無法培養國際競爭力科技大學。

高教深耕計畫技職龍頭台科大拿到3.1億元經費,名列第8,但沒有進入「全校型計畫」,校長廖慶榮表示,「台灣一定要有能夠和國際競爭的科技大學!」台科大絕對有這個實力,教育部對於經費分配缺乏考量多元性。

由高雄第一科大、高雄應用科大和高雄海洋科大3校合併而成的高雄科大,今年2月正式成立,3校經費加起來共3億9934萬元,比台科大還多;由於教育部核可金額和學生人數成比例,高雄科大2.7萬人是台科大的兩倍多,預料此次高教深耕5年計畫將讓高雄科大成為「南霸天」。

此次入列研究中心的學校「非國立、即醫學」,以「環境毒物與新興汙染物」申請到研究中心的私立正修科大顯得獨樹一幟。該校校長龔瑞璋表示,這次私立技職只有正修和崑山獲選研究中心,該校只有申請這個項目,「獲選率百分百!」

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研究中心即是高教和技職分軌,高教以研究和國際為主軸,技職更強調應用研發、解決問題。

私立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和銘傳大學副校長王金龍表示,獲得補助的私立大學,多半設有研究中心,並多屬醫學與工科領域,而高教深耕計畫納入社會責任,重視教學與區域產業整合,此部分在理工類較容易執行,而辦學主要以文法商為主的私立大學,受到先天條件限制,相當吃虧。

招生不佳學校也拿到人頭費

此次高教深耕計畫審核結果可謂「雨露均霑」,158所大專校院扣掉沒有提出申請的2校,其餘156校通通拿到經費,部分招生不佳學校也沒漏掉,雖然補助金額有些只有幾百萬元,但還是依照學校規模拿到「人頭費」。

高教深耕計畫審核結果公布,部分招生率在60%以下、或是傳出財務危機問題的學校,仍然拿到最少100多萬的補助經費,引起各界譁然。為何面臨退場的大學也獲得補助?教育部長潘文忠解釋,深耕計畫第一部分有2成是依照「學校規模」也就是教師數和學生數分配,只要學校還有學生,錢就會核可下來,以保障現有在校生完成學業,「維護學生受教權是我們秉持的想法。」

教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說,這次特別將「專案輔導學校」放在同組,並聘請委員審查,教育部百般叮嚀「經費都要用在學生身上,後續管理考察也會針對這點」。

至於沒有申請經費的台灣觀光學院和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解釋,審理高教深耕計畫時台觀正在轉型,沒提計畫;高美則是現在只剩兩個科,107學年要停招,因此兩校都沒提計畫。

教育部公布各校經費都是加總數字,但有些是競爭型經費,有些是按照學校師生規模分配。像台大拿到18億元,究竟全球鏈結全校型、全球鏈結研究中心以及大學社會責任(USR)等細項各得到多少預算,教育部並未公布,無法窺探各學校的研究狀況。

教育部次長姚立德解釋,這是為了避免學校排名,並且也是交給學校統籌運用。高教深耕分成很多項目,有些學校同時申請全球鏈結研究中心和USR,但內容部分重複,教育部核給預算時只會放在其中一項,因此單以全球鏈結經費排名是沒有意義的。

台大怨錢少沒校長 政大嘆重理工輕人文

幾家歡樂幾家愁!高教深耕計畫審查結果出爐,改變過去由幾所頂大瓜分經費的現象,台大、清大都「不高興」,政大則不滿「重理工、輕人文」的趨勢長久存在;倒是中字輩如中興大學、中央大學紛紛出頭。

台大此次獲得18億元補助,但相較於民國100年「邁頂大學計畫」的31億元打了6折。台大教務長郭鴻基表示,「國家隊和地區隊經費混在一起處理,一定是國家隊倒楣。」現在亞洲各個國家地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南韓對高教投入都很多,台灣僧多粥少,台大經費不足,未來努力把錢花在刀口上,並由校長募款補足。他也抱怨,高教深耕與校長息息相關,台大現在還沒有校長,缺乏重要決策者。

清大雖列入4所全校型計畫之一,並獲得10億元經費,但副校長周懷樸說,清大提8個研究中心,只過4個,包括季風亞洲研究中心計畫、能源轉型、生醫、前瞻製造等都是政府重要政策方向,卻都沒能入選,相當可惜。

政大此次獲得2.85億元經費,研究中心則入選2個。政大校長周行一坦言很失望沒拿到國際競爭經費,政大1.6萬名學生有3000多名國際生和交換生,但是看來人文領域學校在此次補助對象中仍未獲青睞,從經費分配上,教育部仍「重理工、輕人文」。呼籲教育部應該對人文領域大學負責,提出補救措施。

中字輩大學此次成績不惡,像中興大學獲得3.5億元經費,名列第6,比100年邁頂計畫的3億元增加,另外通過3個研究中心,都是生命科學/農學領域;中央大學獲得約4.15億元經費,名列第5,通過4個研究中心,都是理學領域,與清大並列第4。不過中央大學也表示遺憾沒有入選「全校型大學」。

(中國時報)

--
監獄產品搶錢 年營收破5億 醬油熱賣得等半年 巧克力訂單滿滿

鐵窗雖冷,商機卻熱!年節將至,彰化監獄生產的花燈、蕎麥麵等產品近來供不應求,屏東監獄的鼎新醬油系列產品更賣到缺貨,要半年後才能交貨,今年小年夜適逢西洋情人節,台中女子監獄開發八款巧克力產品,也大搶年節及情人節送禮財,滿滿訂單讓收容人天天趕工出貨,荷包滿滿過年!

搶年節送禮商機
矯正署統計,去年全台各監所的產品總營收高達五點一億元,其中三億多元支出收容人日常生活費用,每年還提撥八千多萬元給犯罪被害人補償金;另各監所勞作營收所得也會核發其中三成七給收容人。去年全台監所最熱銷前五大產品分別是屏東監獄的醬油、台中監獄的狀元糕和鳳梨酥、台南監獄的蛋捲和堅果餅乾、台北監獄的豆干和糕餅、彰化監獄的蕎麥麵和苦茶油。
彰監典獄長黃坤前指,彰監二○○三年開創工廠「儒林工坊」,去年推出麵線跟客製化文創藝品葫蘆小夜燈、蛋雕等,深受消費者喜愛,營業額突破二千萬元,上月中另推出苦茶油與麵線組合「好運出線」,盼搶年節送禮商機。
屏東監獄自一九七○年推出鼎新醬油,醬油工場主管劉坤星說,醬油去年產值四千七百萬,過年期間訂單達五百六十萬元,「現在訂貨,半年後才能交貨」另有牛軋糖、黑芝麻糕等,各類產品年總產值逾八千萬元,居全國各監之冠。

民眾:物美價廉
台中女監作業科長于明朝表示,台中女監巧克力頗具知名度,成為情人節熱銷商品,去年銷售額達五百九十六萬元,今年至本月九日已銷售一百八十多萬元。
彰監製麵班收容人「阿宏」(三十七歲)最近每天要加班到晚上九時,但他很高興說,每月有約六千元勞作金,可減輕家中負擔,「盼妻子兒女可吃到我親手做的麵條!」
賴姓民眾說,買過中女監巧克力及屏監醬油等產品,十足物美價廉,尤其屏監醬油口味很甘醇,只可惜常處於缺貨狀態,想買也買不到!

https://img.appledaily.com.tw/images/twapple/640pix/20180214/LA06/LA06_005.jpg
最高可領30K 收容人:終身受用

近年來監所產品受到市場歡迎,也為監所工場創造高達數千萬元的年產值,連帶使收容人領到豐厚收入,以彰化監獄製造花燈的收容人為例,專業級師傅可月領三萬元勞作金,甚至比大學畢業生起薪二十二K更高!收容人表示,可學到技藝又能存錢,可說終身受用。
彰監作業科長陳素卿指,收容人作業主要分為「委託加工」與「自營作業」,依技術程度不同,獲得的勞作金也有高低;更生人阿慶(三十二歲),二○一○年加入花燈班後習得一手好手藝,多次受託製作花燈,去年十月假釋出監時已存下近三十萬元勞作金,立即被花燈公司聘用。阿慶說:「我會善用自己技能,一定不會再犯法!」

「能和社會接軌」
生產醬油聞名的屏監,醬油工場蔡姓收容人說,服務兩年,每月可領依營收比例配發勞作金兩萬多元,不但可存錢及貼補家用,還能學到釀製醬油技藝及品管。
矯正署副署長黃建裕,讓受刑人勞動製作產品,能學得一技之長,也能和社會接軌,避免再犯。

(蘋果日報)
--
趙建銘傳醫療糾紛 病人「脊椎如爛水溝」

台南一名病患家屬指控,六十四歲父親前年十月至麻豆新樓醫院讓前總統陳水扁女婿趙建銘進行脊椎手術,結果半年內三進三出醫院,動刀兩次都失敗,「脊椎有如爛水溝」,還疑因藥害全身起疹脫皮,去年五月往生。家屬氣憤說:「開個脊椎,一個身強體壯的人就這樣被折磨到死!」
死者女兒昨說:「藥物真的很可怕!」家屬在「爆料公社」發文,要提醒大眾「台灣藥物濫用很嚴重,也不要太相信名醫,免得賠了一條命」。

趙:不表意見
死者女兒發文指出,找趙建銘動手術,因術後狀況不佳又再動刀,趙很有擔當讓家屬僅負擔健保,「覺得他是大善人,誰知是全家人的噩夢」。家屬並指,父親術後竟全身起疹劇癢脫皮,住院近四十天也沒用,到高雄義大掛急診,才驚覺疑為藥物過敏所致,院方開刀清創竟發現先前手術的螺絲鬆脫,「脊椎有如爛水溝」,令人質疑先前手術失敗還延誤治療。
麻豆新樓醫院指出,本案去年已由衛生局介入協調,家屬並已接受協調建議尋求藥害救濟,至於藥害發生原因尚待釐清;院方轉述,趙建銘尊重院方說法,不便表示意見。南市衛生局副局長林碧芬表示,經醫事審議委員會協調結果,該醫療爭議案件並不成立。
不具名骨科醫師指,脊椎手術後出現皮膚與黏膜組織發炎的「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造成全身潰爛,可能與病患基因及用藥成分有關,跟手術較沒關係。

(蘋果日報)
--
桃煉廠案12人記過 挨批懲處不痛不癢

中油桃園煉油廠上月二十九日發生第二柴油加氫脫硫工場氣爆事故,中油昨公布懲處名單,懲處十二人,最高層級只到桃煉廠長曾繁鑫,和現場高姓領班都被各記一大過。桃園民眾說:「懲處不痛不癢,我們最關心的還是桃煉廠何時要遷走。」

「只在意何時遷」
中油副總畢淑倩說,中油管理制度很明確,平常各單位都要落實管理督導,這次事故桃煉廠長為工廠負責人,負起督導管理不周之責記一大過,高姓領班要負起操作及應變不當的直接責任,也記一大過並調離現職。另有蔡姓工場長負直接督導不周之責,記過兩次並調非主管職務,其餘廠內人員九人,分別依責任疏失記過兩次到申誡。中油總經理李順欽表示,將嚴厲要求主管力行走動管理,落實標準流程;工場開爐前會確實完成開前檢查,由主管確認關鍵設施,開停爐作業應安排充足人力於上班日及日間辦理。
李指出,會全面盤點各廠關鍵設施及連鎖控制系統功能,並建立工安抽查機制,建立分層負責。桃園市民陳運春直言在意的還是桃煉廠何時遷走。

(蘋果日報)
--
女檢嗆法官險被捕 惡狼交保 彰檢抗告成功

彰化地檢署檢察官莊珂惠月初偵辦一起性侵案聲押,但法官陳彥志認為無羈押必要、裁定吳姓被告3萬元交保,還衍生法官差點下令逮捕女檢的意外插曲。檢方事後不服裁定,提出抗告,台中高分院昨撤銷原裁定,發回彰化地院重新審理。

彰化地院表示,待收到裁定書後,將擇日再開羈押庭審理。彰化地檢署則表示,對裁定無意見。

檢察官莊珂惠2日偵辦吳姓男子與未滿16歲女網友多次合意性交,以吳男恐有反覆性侵被害人及串證之虞聲押,但法官陳彥志認為無羈押必要,裁定3萬元交保,莊檢為此不滿質疑:「法官是否頭腦不清楚?」陳氣得要求道歉,否則就要法警當場依侮辱公署罪逮捕。

事後檢方不服提起抗告,台中高分院昨指出,原裁定經審酌該案進行訴訟程度、犯罪性質、犯罪情狀等一切情事,認被告以具保且限制住居之方式,即可保全被告人身而使國家刑事追訴、刑罰權得以順暢執行,檢察官未能具體敘明何以認被告有羈押之必要性,認本件有聲押權濫用之虞,因而駁回檢察官對被告羈押及禁見之聲請。

但台中高分院合議庭審理結果,吳男有多次對未滿14歲女子或14歲以上未滿16歲女子有猥褻、恐嚇危害安全的事實,再審酌目前外在環境使用備份電子檔案資料便利、網際網路發達的情形,很難認為只因吳男坦承犯行,相關證物業經扣案,就認為吳男不會再犯,或沒有湮滅證據、勾串證人之虞。

台中高分院進一步指出,吳男所涉犯是修正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7條第4項以詐術使未滿18歲之人被拍攝猥褻行為照片、電子訊息罪,「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36條第3項以詐術使少年製造猥褻行為照片、電子訊息等重罪。從實際情況來看,無法排除吳男有逃亡的疑慮,原審僅以具保、限制住居方式,顯然不足以防止吳男再犯或湮滅證據、勾串證人以及逃亡,因此撤銷原裁定,發回彰化地院重新審理。

(自由時報)
--
槓法官「腦袋不清楚」女檢抗告成功 高分院:難保再犯

彰化女檢察官莊珂慧本月2日在聲押庭上槓上法官陳彥志,雙方爭執女檢出口「腦袋不清楚?」法官也脫口諭令法警「當庭逮捕」,女檢無法接受嫌犯交保的裁定,上星期提出抗告,台中高分院分今天下午撤銷原裁定,合議庭法官認為,被告涉嫌違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多次欺騙未滿16歲少女拍猥褻照片、影片等,無法排除再犯或有逃亡疑慮等。

合議庭法官也認為不能僅因被告坦承犯行,相關證物已扣案,就認定沒有湮滅證據、勾串證人疑慮,彰化地院僅以具保、限制住居方式,不足以確保往後訴訟程序能順利進行以及證據存在,被告有無羈押必要,應該再審酌,檢察官提起抗告有理由,因此撤銷彰化地院裁定,發回原審法院再做裁定。

(聯合報)
--
包庇電玩 高市兩警官重判

1年8個月 收賄上千萬

短短1年8個月,竟收賄上千萬元!高雄兩高階警官被控收賄、包庇賭博電玩,高雄地院審理後,昨依違背職務收賄罪將高市警局行政科前專勤組組長李世昌判刑8年、褫奪公權3年,曾任李副手的前小港分局行政組長林振宏則判刑16年、褫奪公權6年,兩人合計1146萬元犯罪所得均予沒收,可上訴。

至於涉嫌擔任業者「白手套」的離職警員葉嘉雄,被判刑1年6月;電玩大亨林峻德則獲判無罪。

判決指出,李世昌擔任專勤組組長期間,涉透過離職警員葉嘉雄、彭達明(經檢方緩起訴),向高市30餘家電玩業者按月收取40萬至80萬元不等賄款,李再將半數賄款交給時任專勤組副組長的林振宏,從2011年3月起至2012年11月底共收賄21次,金額高達1146 萬元。

審理期間,李世昌、葉嘉雄均認罪,林振宏則堅稱遭誣陷,但法官依據多位專勤組警員證述,認定李世昌並無誣陷林振宏之動機;因林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有多達1019萬元屬無法證明來源之財產,應視為犯罪所得予以沒收。

高市警察局長何明洲昨表示尊重法院判決結果,對此也深感痛心,將持續要求員警潔身自愛,絕不容違法犯紀。

(自由時報)
--
包庇電玩 2高階警官判16、8年

停職中的高雄市前三民二分局長李世昌,被控於七年前擔任市警局三線一星行政科專勤組長期間,與副組長林振宏向電玩業者收賄一千多萬元均分;李認罪繳回五七三萬元賄款,高雄地方法院昨天依貪汙罪判他有期徒刑八年、褫奪公權三年,沒收犯罪所得。

兩線三星的林振宏因否認涉案被判十六年、褫奪公權六年,沒收犯罪所得五七三萬元;林收賄期間及後來三年內,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取得來源可疑財產一千七百多萬元中有一○一九萬元不能證明合法來源,被法院宣告沒入。高雄市警局表示,尊重判決,並深感痛心。

離職警員葉嘉雄擔任李的白手套,判刑一年半,沒收犯罪所得十二萬元;林姓業者被控是數家電玩實際負責人或股東並涉嫌行賄林振宏,但法官認為,檢方提出的多屬傳聞證據,就算交付BMW轎車給林振宏使用並支付稅款,也不能證明彼此有對價關係,判林姓業者無罪。全案可上訴。

高雄市員警包庇電玩弊案於兩年多前爆發,當時的鳳山分局長汪忠榮、仁武分局長李碧昭因部屬涉案而遭受連坐處罰下台。李碧昭不服遭降調為市警局資訊室秘書,向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申訴遭駁後,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復職。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認為,李曾簽署自願降調低一等職務同意書及自願調任書,且依警政署靖紀評核計畫,發生重大警風紀案,得專案考核單位主管是否適任,程序無違法,昨天判李敗訴,但仍可上訴。

(聯合報)
--
高球廠假買賣 掩護非法處理廢溶劑

雲林地檢署偵破高爾夫球廢溶劑污染案!國內知名宇榮高爾夫球製造廠,涉嫌開立假發票,以「假買賣」方式,將廢棄高爾夫球交由不具處理資格的台將興業公司,溶解成被列為有害事業廢棄物的廢有機溶劑,共查扣約十五.五公噸,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及商業會計法等。檢方訊後將宇榮財務長、營運長及台將負責人,分別以五萬元至六十五萬元交保。

雲林查扣十五.五公噸

雲林地檢署檢察官吳文城接獲民眾檢舉報案,經過半年調查,前天指揮調查局雲林縣調查站、保安警察第七總隊、雲林縣警察局斗六分局結合環保署、雲林縣環保局、苗栗縣環保局聯合稽查。

檢警調兵分多路分別在雲林縣、彰化縣、台中市及苗栗縣等地,查獲宇榮公司委託台將興業處理的廢有機溶劑,並帶回宇榮公司林姓營運長、蔡姓財務長、廠長、黃姓採購人員等六人及台將興業公司陳姓負責人夫婦。

宇榮財務長等人交保

檢方發現,台將未領有甲級廢棄物處理許可證,竟自二○一五年至二○一七年間,陸續收受來自宇榮已無市場經濟價值的廢棄高爾夫球,再將其溶解成廢有機溶劑。

複訊後涉案人均坦承不法,檢方諭令交保候傳並限制住居,其中林姓營運長五十萬元、蔡姓財務長六十五萬元、黃姓採購五萬元、台將陳姓負責人六十萬元,其餘請回。

(自由時報)
--
霸占北榮病房5年 富婆繳清近千萬出院了

身價上億、高齡92歲的張老太太,霸占台北榮總病房近5年,前後費用近千萬元,即使院方提告,老奶奶敗訴,仍賴著不走。但台北榮總昨日發出聲明指出,該名患者已於2月11日順利出院,也繳清費用。據了解,關鍵在於該院副院長陳威明與老奶奶「博感情」,用真心換來圓滿結局!

寂寞需要有人陪伴

陳威明回憶,第一次踏入老奶奶的病房時,被大罵一頓,簡直就是要被轟出去了。但他仍持續探視,終於獲得信任,甚至有一回有事未到,老奶奶還詢問護理師:「副院長是不是生氣了?」他認為老奶奶並非無理的人,只是因為「寂寞」、需要有人陪伴。

台北榮總聲明指出,農曆春節連假期間,暫時關閉部分病房,基於安全理由,無法允許高齡長者在院留住。經家屬及委任律師安排,長期拒絕出院的老奶奶,已於2月11日轉往安養機構,並繳清費用。

陳威明說,雖然老奶奶沒有明確點頭答應出院,卻也不再強烈拒絕。轉往安養機構當天,搭上救護車離開時,還詢問:「那邊環境怎麼樣?」他回答:「跟這邊差不多,不滿意可以拿柺杖打我!」

考量老奶奶一隻眼睛看不見、避免跌倒,安養機構將環境布置成跟台北榮總一樣。陳威明強調,當老奶奶到安養機構後,發現物品擺設位置與住了近5年的台北榮總差不多,終於放寬心,未來也會繼續關心她。

(自由時報)
--
環署預告 蘇丹色素列毒化物管制

食安是全民關注議題,環保署加強從源頭控管,昨預告16種化學物質為毒化物,其中包括蘇丹色素等14種物質,都是常用於工業的非法食品添加物,例如蘇丹色素,國內外曾發生添加於辣椒醬及鹹蛋黃等食安事件。若未經由核可、申報程序,並標示禁止用於食品飼料者,可處6至30萬元罰款。

此外,也將進一步管制月桂酸五氯苯酯、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等3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保署表示,這些都是在環境中難以自然分解,或在生物體內具有較長的代謝半衰期,對於人類健康與自然生態有危險性的物質。

(自由時報)
--
查扣大陸辣椒粉 工業染料染紅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天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總計有廿一項產品違規,其中一批中國大陸進口的一萬三千多公斤「辣椒粉」,竟是工業染料「蘇丹紅」染色製成,已全數退運。

行政院環保署昨預告十六種化學物質列為毒化物,其中包含工業染料「蘇丹紅」,就在環保署預告之際,食藥署邊境不合格名單中有批從中國大陸進口的紅辣椒粉,被驗出添加俗稱蘇丹紅的工業染料「蘇丹色素四號」。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蘇丹紅分為一到四號,皆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三級致癌物,蘇丹紅主要用於油漆等工業染料,不得使用於食品;研究顯示,蘇丹紅會在人體中被分解為胺類化合物,有些胺類化合物是屬於第二級致癌物;目前多數國家皆禁止蘇丹紅添加於食物中,且一律不得檢出。

顏宗海表示,另有研究指出蘇丹紅為一種過敏原,某些易過敏族群可能因接觸蘇丹紅引起皮膚炎,由於近期正逢過年期間,加上蘇丹紅添加於食品中無法以肉眼辨識,僅能呼籲民眾減少購買過於鮮豔的食品,並選擇商譽良好業者販售的產品。

另外,量販業者好市多從韓國進口的三一二公斤草莓,被驗出含農藥「克凡派」及殺菌劑(Pyribencarb)超標,也遭到退運。

(聯合報)
--
淪為「殭屍股 」 理隆申請下市

因公司競爭力流失,加上價量如殭屍般(dead stock)、幾無成交量。前開發金控董座陳敏薰家族主導的理隆纖維,昨董事會通過將申請下市,這將是台灣證券史上第一家主動申請下市的國內企業,也凸顯台灣產業面臨轉型及資本市場充斥「殭屍股」的困境。

台灣證券史上首家 主動申請下市企業

理隆總經理劉昭安表示,二十年前台灣紡織業上下游群聚、一條龍生產,有很強的競爭優勢,但經過多年,理隆下游九成五客戶已外移或關廠,去年連上游原料供應商也停產,上下游已全無群聚優勢,造成公司失去競爭力。

劉昭安指出,理隆是專業花式紗廠,下游工廠再加工成「毛衣」,但現在多數人冬天都穿羽絨衣、甚少穿毛衣,加上中國、印度以低價平紗,經機器加工後取代花式紗,也造成營運受衝擊,公司縱有三十年專業技術及經驗,仍不敵大環境趨勢改變。

陳敏薰家族握八成持股 改採小規模經營不關廠

理隆纖維為國內老牌紡織廠,成立於一九八五年八月,是國內最大的花式紗生產商,理隆陳家過去以紡織及窯業起家,發跡於台北的大稻埕一帶,現任董事長陳重義為陳敏薰之父;據證交所了解,理隆陳家掌握公司將近八成持股,是少數大股東持股近八成的上市公司,但也因為股權過於集中,平均每天交易量排行台股倒數前三名。

理隆表示,將依相關規定申請下市,同意下市的董事,應負連帶責任承諾收購股票;至於收購價格,將依董事會或股東會前一個月股價均價,或去年底每股淨值十三.八七元,以較高者為準,理隆封關日股價收在十三元。一旦確定下市,將另擇時機撤銷公開發行。

據了解,理隆大股東持股集中,雖然股票交易清淡,但也不願意賣殼,也不打算關廠,公司下市後計畫小規模經營,保有理隆招牌。

殭屍股 平均每年有350家

理隆纖維昨無預警宣布將申請下市,成為史上第一家非併購、非財務問題而主動申請下市的公司,也讓殭屍股議題正式浮上檯面。

所謂殭屍股,就是年年虧損且每日成交量不足一百張的掛牌公司。根據台灣董事學會發布統計,過去四、五年來,平均每年常態性都有三百五十家「殭屍股」,主因是這幾年都是外資主導台股,但外資著墨的都是大型股,且因台灣企業大者恆大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導致小型股失去流動性,市場出現兩極化的現象。

以理隆為例,週一封關日成交量只有七張,對一家股本十二億元的公司來說,成交量周轉率(成交量除以股本)連萬分之一都不到,相較部分當沖熱門股周轉率動輒超過二十%來說,實在是低得可憐。

根據投信統計,儘管去年六月台股已經攻上萬點,但日均量低於一百張、有獲利且殖利率超過三%的「績優殭屍公司」仍高達一百五十七家,這還不包括虧損的公司。

法人分析,如果沒有擴充規模的計畫、也不打算在市場籌資、股票流動性又不佳,掛牌不但需要付給主管機關規費,還要接受市場嚴格監督,對股權集中的殭屍股而言,下市也不失為解套的一個好辦法。

法人指出,理隆開出下市的第一槍,可能會牽動部分殭屍股下市的敏感神經,主管機關是不是要提出具體解決辦法,或跟進美國讓成交量低迷的個股下市,將考驗主管機關的智慧。

(自由時報)
--
老牌紡織大廠 理隆決下市

近幾年機能服飾興起,且毛衣市場又被羽絨衣取代,國內老牌花式混紡紗生產製造廠商、前台北101董事長陳敏薰家族所有的理隆紡纖,昨(13)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指出,董事會決議將申請終止有價證券上市買賣,並依規定收購流通在外股票。

理隆紡纖為老牌紡織大廠,成立於1985年8月,為國內最大的花式混紡紗生產商,資本額12.46億元,員工人數約120人,於民國88年2月上市,生產基地位於桃園市中壢區。

理隆董事長陳重義為陳敏薰之父,陳家發跡於台北大稻埕一帶,理隆紡織事業為陳重義二代接班後的首個事業,紡織業務穩定後,並將觸角延伸至金融、高科技等產業;其中,中華開發工銀就是理隆陳家重要投資之一。

理隆紡纖總經理劉昭安表示,近幾年來,國內紡織業上下游群聚優勢已不再,理隆下游95%客戶外移或關廠,去年連上游廠原料也停產,即便累積30年的專業技術,也不敵市場轉變,同時毛衣市場被羽絨衣取代,去年營收更出現大幅衰退,年減21.25%,因此決議終止股票上市交易。

根據理隆近5年的財報顯示,營收每況愈下,每年都衰退呈1~2成。2017年營收2.82億元,是近10年來新低。今年1月的營收只有1,316萬元。

劉昭安指出,1997、1998年,是國內紡織業是營運最興旺時,當時紡織業上下游一條龍群聚效應,產生強大競爭優勢;但近幾年榮景不再,有95%下游客戶已外移或關閉,連供應上游原料的台塑「台麗朗」也停產,導致上下游完全失去群聚效應,競爭力已不再。

理隆董事會昨日已決議,將於5月10日召開股東常會討論擬撤銷股票公開發行案,通過後將送交證交所審查通過,預計最快將在7/10終止上市。理隆在今年封關的12日收盤價為13元。

(工商時報)
--
姐弟戀婚姻在台正夯?戶所掐指一算:系金ㄟ

姊弟戀正夯!這不是空穴來風,數據會說話。根據台北、桃園、花蓮地區戶政事務所最新統計,姊弟戀新人近年越來越多,最高時比率占3成。專家甚至預測,未來姊弟戀的比率還會更高。

● 大齡女才姊弟戀?可能是誤解

不同於外界想像,大齡姊姊才選擇嫁給弟弟,據台北市信義區戶政事務所統計,去年信義區399對修成正果的,31歲至35歲最多,占了38%,以七年級女性為主力;其次26至30歲、36至40歲各約2成。

● 這些名人都是姊弟戀

國內外姊弟戀名人不少,法國總統馬克宏迎娶大他24歲的妻子,轟動全世界;33的歲英國哈利王子去年底和36歲美國明星女友梅根馬克爾訂婚,受到王室成員祝福。立委洪慈庸和台中市新聞局長卓冠廷差3歲;演藝圈更是多多,高圓圓與趙又廷、大S和汪小菲,差5歲,宋慧喬和宋仲基、林心如與霍建華,差4歲,賈靜雯、修杰楷則差9歲,修杰楷曾說「她只是剛好比我大9歲,這不是太大的煩惱」。

● 分析17年數據 姊弟戀婚姻從15%到30%

桃園市桃園區戶所審核羅鼎程曾替一對相差17歲的姊弟戀夫妻辦理登記,當時兩人都很彆扭,和其他開心的新人截然不同。一問才知長輩極力反對,男方家更揚言斷絕關係,使他想靠研究安慰這些人,「你們不孤單」。

羅鼎程分析2001年至2017年婚姻趨勢,統計單數年份12月登記的2914對新人,發現姊弟戀比率逐年成長,年齡差1個月以上的姊弟戀夫妻,從15%大幅上升到去年的30%。

看見羅的研究,花蓮縣吉安鄉也統計去年結婚的533對新人,女大男小占28%,最多相差17歲。

台北市民政局統計近9年來214日情人節當天登記的1435對新人,女大男小組合從21%到前年達高峰37%,去年也差不多是三成。信義戶所則發現,去年1303對新人中,有3成姊弟戀,其中年齡差不到1歲的占41%,3歲內占70%,5歲以內高達84%,10歲以上的不到1%。

專家分析這趨勢,近年思想開放,年輕男女自主性高,使傳統「男大女小」結婚觀念逐漸瓦解,女權意識抬頭也助女性握有更多選擇權,都是成因之一。

● 美國研究:姊弟戀離婚率低

婚姻專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彭懷真一家,包括他和太太、兒子與媳婦、女兒與女婿,都是姊弟戀。他表示,美國曾有數據統計姊弟戀離婚率低,原因包括妻子較成熟、個性穩定、更願意扮演照顧者角色等,且財務狀況較好,有助姊弟戀婚姻。

姊弟戀修成正果真要過五關斬六將嗎?29歲賴小姐和先生差6歲,結婚時男方僅20歲,從娘家到夫家人人不看好,不過兩人志趣相投,體會到「人生喔,真的要看快樂指數」,意志堅定、終於成功達陣。

賴小姐說,姊弟戀婚姻不比兄妹戀更辛苦,「就算全世界都覺得我們是白癡窮光蛋,也要持續認為彼此非常完美,相信自己的選擇。」

● 姐弟戀修成正果 「家人要接納」

38歲出版業吳小姐和先生相差5歲,交往初期先生還在念書,對方雖然年紀小卻懂事,「想得比我還多,也很了解我」,讓她放心走進婚姻。27歲媒體業張先生和妻子差3歲,結婚1年多,坦言「妻子確實比較照顧我」,減輕一些工作、家庭的壓力。

張先生表示,姊弟戀不管差幾歲,進婚姻就是要為家庭付出,不能拿年齡當卸責的藉口,「男生不夠成熟就容易告吹」;面對雙方經濟落差,唯有「大的不介意、小的不擺爛」,兩人心態都健康才能有健康的婚姻。

● 專家探究原因:社會風氣開放

「姊弟戀相差3、5歲,仍有相似社會經驗,適應起來問題小,但差到一定歲數,對話會變困難。」彭懷真點出姊弟戀婚姻難處。

彭懷真說,嫁給年長男性是「向上擇偶」的一環,但如今女性發展空間大很多,無需再受傳統觀念綁架;風氣開放後,大家更樂於接受各種變化,就像同志、喪偶或離婚再婚,各種接受度都在上升。

● 晚婚、不婚愈來愈多:管他年紀大小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孫中興認為,婚姻就是兩人願意平等對待、共同奮鬥,一起走人生的道路,只是剛好女大男小而已。且現在社會氛圍應是有人結婚就很慶幸,「管他年紀大小」,經濟問題還是主要考量。

彭懷真說,美國數據統計姊弟戀婚姻離婚率低,還有一個原因容易被忽略,就是成婚過程會碰到許多阻力,各種問題被迫提早磨合、討論、對抗,面對別人的不看好,「更有決心要過得好,去粉碎別人的壓力。」

● 婦產科醫師:拚生育 仍不建議晚婚

對婦產科醫生來說,無論女大男小或女小男大都可以,只在意女生的年齡。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生育率降低、易有遺傳疾病,也因較難受孕,試管嬰兒、雙胞胎、剖腹產機率都提高,40歲以上半數會流產。

不過往好處想,郭安妮說,女性30歲後步入虎狼之年,年輕先生占優勢;以國民平均餘命而言,姊弟戀婚姻可增加夫妻白首偕老的機會;比起年輕媽媽,高齡媽媽教育孩子更面面俱到,整體發展、學習更好,也包括停經延後、老人痴呆比例較低。

(聯合報)
--
質詢「踰越免責權」 童仲彥判刑

台北市議員童仲彥五年多前總質詢時,質疑當時市長郝龍斌妻子高閬仙收受廠商鑽石,被高自訴誹謗;一審判無罪,但高院認為童「爆料」拿不出證據,踰越言論免責保障,改判童拘役五十九日,得易科罰金。

童仲彥回應說,此案經過半年時間確認消息來源,已經過調查;對二審「合理懷疑,立場明顯傾向原告」,決定上訴。

本案原為二審定讞之罪,因大法官釋字第七五二號解釋、刑事訴訟法修正後,原一審無罪、二審改判有罪的童仲彥,得上訴最高法院。

童仲彥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市政總質詢時,質問郝龍斌「你老婆有沒有收過人家鑽石...工信潘董。」等語;郝回應「有種走出議會再爆料」。童隨後在議場外受訪,語氣變得小心謹慎,但仍堅持「人物證有本、歡迎法院講清」。

郝龍斌妻子高閬仙認為童誣衊,提告誹謗;她說在學術界卅餘年,名譽最重要,童的言論對她傷害很大。律師葉慶元指出,事發至今童仍說不出珠寶店在哪裡,顯然捏造不存在的事實。

童仲彥主張已善盡查證責任,但提出的「邱彥博」爆料錄音上下語意不連貫,意義、邏輯不明,「邱彥博」也傳喚、拘提不到人,甚至沒有珠寶商資訊,高院認為無證據顯示爆料為真,也未盡查證義務。

高院認為,議員發言、質詢、提案、表決受保障,但與議事內容無確切關聯的「附隨性行為」,不在保障之列。高院認為童仲彥不是在質詢市政,而是未經合理查證下貶抑高閬仙品德與操守,事後又對媒體講述高閬仙收受工信公司四、五百萬鑽戒,「誹謗惡意至明」。

(聯合報)
--
南投溫馨巴士撞女子致失能 上訴國賠4萬變300萬

張姓男子擔任南投縣政府溫馨巴士司機,2013年4月間開車到台中接送復健病患返家,在交叉路口右轉與騎乘機車的吳姓女子發生碰撞,導致她頸、背、臀部、左腕受傷,吳要求國賠,一審判賠4萬1160元,女子不服上訴,二審認為車禍導致女子喪失勞動能力約7成,將她未來勞動力減少的損失都納入賠償,判國賠300萬4690元。

吳姓女子事發送醫治療,五天後仍感到不適到其他醫院檢查,診斷證明「頭部外傷、頸腰椎挫傷、尾骨骨折」,但一審認為無法證明這些傷勢是車禍導致,僅判賠醫藥費與精神慰撫金;吳2016年再到醫院鑑定,主張受傷後約三年沒改善,僅能從事輕便工作,精神及身體勞動力較一般低下,符合失能等級7,喪失勞動能力69.21%,二審因此將短期看護費、實習薪資以及往後23年工作薪資損失都納入賠償金。

二審合議庭法官認為,吳姓女子送急診初步診斷僅為「頸、背、臀部、左腕挫傷」,事故五天因病痛就醫再詳述病程,包括頭部外傷、頸部疼痛、下背疼痛、頭暈,檢查出有頭部外傷、腰椎挫傷、尾骨骨折等,依常理判斷吳希望恢復健康,不太可能故意向醫師表達不實病況,認定車禍導致吳有尾骨骨折等傷害,車禍肇責張姓司機有80%責任,吳也應當注意來車應負20%責任。

吳姓女子車禍時正在台灣正道福音神學院道學念書,擔任實習生有實習費,以3年計有34萬8818元收入,吳也說畢業後將被派往美國教會講道,可取得牧師傳道資格,若以2016年7月畢業自神學院畢業時42歲算起,到雇主強制勞工退休年齡65歲,她仍工作期間為23年,車禍導致薪資損失267萬5069元,法院認定判賠有理由。

(聯合報)
--
鈔票滿街跑! 通貨發行額突破2.46兆創新高

今年紅包可望多一點!主計總處昨日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2.42%,加上政府推動全面加薪,農曆年前再度湧出現鈔提領高峰潮。

據中央銀行最新統計,截至2月13日止,新台幣的通貨發行餘額已正式突破2.46兆元,較去年小年夜創下的2.34兆歷史新高,又增加了1200餘億元,再創歷史新高,今晚小年夜還會有數百億元鈔票的提領需求,數字將再衝高,現金滿街跑、今年景氣確實已見回升。

中央銀行表示,所謂新台幣通貨發行餘額,是指由央行發行並在市場流通的鈔券及硬幣,每年農曆年關前,從尾牙一直到除夕期間,民間因發放年終獎金、壓歲錢及採買年貨新衣等需要,現金需求大增,通貨發行額都會衝高。

去年2月26日農曆春節前最後一個營業日,新台幣通貨發行額突破2.34兆元,創下歷史新高,較前一年增加1,107億元,年增率4.9%。不過,今天才是金雞年最後一個營業日,但民眾提領現鈔的需求已提前引爆,光昨日一天,現鈔提領就超過320億元,使得通貨發行餘額昨日正式突破2.46兆元,較去年新高又多了1200餘億元。

統計2月1日至13日、不到半個月內,流入市面的新台幣通貨發行餘額已經暴增了2221億元,約是常態性全國通貨發行總額的10%,全集中這在半個月流出,看得出就算進入電子支付時代,國人發壓歲錢、喜歡拿到新簇簇鈔票的習慣還是不減,通貨發行餘額年年創新高,也加重了央行現鈔的發行成本。

(經濟日報)
--
5萬青少年 癮君子高危險群

我國目前對電子煙幾乎是「無法可管」,最新統計顯示,成人電子煙吸食率不到1%,但國中、高中職學生則來到2.5~4.5%,估計超過5.3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煙。專家提醒,電子煙是入門磚,未來吸食一般菸、成為癮君子的機率,將比未接觸者高出6倍;衛福部也盼透過修法,遏止電子煙的氾濫。

衛福部國健署昨公布最新統計,國人吸菸率來到歷史新低的14.5%,當中以吸食紙菸為大宗,電子煙比例僅佔0.5%,未成年的青少年族群,反而成為吸食電子煙的主要族群。

根據統計,國中生的電子煙吸食率,在2017年來到2.5%,當中男生以3.3%、遠高於女生的1.6%,高中職生的電子煙吸食率則來到4.5%,其中男生達到6.4%,幾乎是女生2.2%的3倍之多。

國健署表示,近8成電子煙含有易使人成癮的尼古丁,國健署長王英偉說,電子煙是一般紙菸的入門磚,未滿18歲青少年若曾在2年內吸過電子煙,未來嘗試一般菸、成為癮君子機會,是沒吸過電子煙青少年的6倍。

國健署健康教育及菸害防制組組長羅素英說,國健署去年修訂的《菸害防制法》,去年底已通過立院一讀,一旦修法通過,製造和輸入電子煙者,罰鍰將從現行1~5萬元,提高到5~25萬元,並要求限期回收;違法販售者,罰鍰從1000~3000元,提高到1~5萬元,累犯者將提高至5~25萬元;此外,現行對禁菸場所吸食電子煙者的「無法可管」,修法後,吸食者則可開罰2000~1萬元。

高三男生 每6人就有1人吸菸

我國少子化問題嚴重,每個孩子的健康都相當重要,但最新統計顯示,我國的國中生吸菸率已逼近3%,但高中職三年級學生則飆升至9.9%,「高三男生」更幾乎是每6人便有1人吸菸。專家表示,青少年一旦接觸菸品,會比成人更容易上癮,更有超過6成在成人後會持續吸菸。

衛福部國健署昨公布最新統計,國人整體吸菸率降到14.5%,雖是歷史新低,但距離「目標值」的14%,仍有一段距離,且當中仍呈現「男遠高於女」的情形,男性吸菸率高達26.4%,女性則為2.3%。

我國自明年起,出生人口可能將低於死亡人口,同時面臨「少子化」和「高齡化」的嚴重問題;但統計顯示,我國的國中生,吸菸率已來到2.7%,等於一個超過30人的班級,即有1人吸菸;進一步分析發現,高中職學生吸菸率來到8.3%,其中更以高中職三年級學生最嚴重,吸菸率飆升到9.9%,「高三男生」更高達14.9%,等於幾乎每6人便有1人吸菸。

全國家長團體志工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說,若家中成人有吸菸,青少年除了健康會受到二手菸損害,也很容易出現模仿效應,此外,若同學有人吸菸,青少年也非常容易受影響,進而開始接觸菸品,且國外研究顯示,青少年一旦接觸菸品,會比成人更容易上癮,且超過6成的青少年吸菸者,在成人後會持續吸菸。

心臟病兒童基金會董事長呂鴻基表示,我國每年約有2.7萬人死於菸害,每小時便奪去3條人命,吸菸及二手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進而會引發包括腦中風、心肌梗塞、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疾病;他強調,就算每天只吸1根菸,心臟病風險也會增加48%,吸菸者罹患肺癌機率,更高出不吸菸者124%,呼籲民眾遠離菸品。(吸菸有害健康)

(中國時報)

生活

小7停售小杯咖啡 網友哀變相漲價 知名胃藥也喊漲3成「只有薪水不漲」

農曆年前漲聲不斷!小七以咖啡機台按鍵數有限為由調整品項,年後將停售小杯咖啡、新增特大杯規格,引發網友哀號根本是變相漲價。民眾熟悉的張國周強胃散及金十字胃腸藥也喊漲,漲幅逾3成,最多每瓶貴150元。
7-ELEVEn表示,因新增更多咖啡選項,但機台按鍵數有限,2月28日起不再提供小杯咖啡,濃萃拿鐵也於上月底起已停售。持小杯兌換券民眾可直接免費升級為中杯。

「銷售數佔比極低」
7-ELEVEn指出,目前小杯咖啡銷售數佔比極低,因應新商品陸續開發,並新增特大杯,特大杯規格已於中南部部分門市販售。有網友哀號:「我每天都來一杯小熱美耶。」質疑根本是變相漲價。
知名張國周強胃散及金十字胃腸藥也分別在近日調漲價格,如張國周強胃散450公克原建議售價450元,將漲到600元,漲幅3成4;金十字胃腸藥95公克原建議售價約110元漲為150元,漲幅3成6。
開業藥師沈采穎表示,張國周強胃散及金十字胃腸藥為國內兩大知名腸胃藥品牌,前者為胃腸藥第一品牌,市佔率約5到6成,後者排名第二,佔比約為1到2成。這波調漲胃腸藥為知名品牌漲幅不小,藥局都已無法自行吸收,勢必調漲。
衛福部食藥署風管組組長李明鑫說,藥品漲價可能受原物料成本上升、人員薪資調整、一例一休造成人事成本增加等影響。民眾黃小姐說:「連胃腸藥都漲價,真的感覺只有薪水不漲,萬物齊漲。」

(蘋果日報)
--
最近換新鈔備紅包了嗎?快檢查有沒拿到假鈔

大陸去年查獲偽鈔集團,電視上公安問嫌犯:「為什麼印偽鈔?」嫌犯回答:「因為我印不出真鈔。」令人啼笑皆非。但別以為這些事與你無關,台灣近來頻頻查獲偽鈔,除了假台幣,人民幣和美金也不少,警方憂心有集團犯案,你拿到手中的鈔票,別忘了仔細瞧一瞧。

● 假鈔滿天飛 拆房子都能撿到

外幣假鈔來源五花八門,去年10月,雲林縣斗六鎮黃姓男子拿40張百元人民幣到台銀換鈔,被行員發現是假鈔;黃供稱是客戶支付的殮葬費,他覺得人民幣在台還算是通用貨幣才會收下,沒想到是偽鈔。

彰化唐姓工人日前拆房子清除垃圾時,撿到5張百元人民幣,他以為是真鈔,以兩千元代價賣給呂姓老婦人,呂以為撿到便宜,到銀行兌換才發現是假鈔,兩人都被送辦。

● 假人民幣 公園就買得到

除了撿到、不知情收取,人民幣偽鈔也公然交易。去年12月,苗栗高姓男子將20張人民幣百元偽鈔交給不知情的鄭姓友人,騙鄭到銀行兌換企圖蒙混過關被識破;警方查出高是因吸毒缺錢,透過友人介紹,在台中某公園以1萬2千元代價購買60張百元人民幣,想以小博大。

● 美金也有假 唱歌、坐車都收到

43歲甘姓婦人日前拿3張百元美鈔到台銀台東分行兌換,被發現是偽鈔;她說3張美金是「朋友的大陸朋友」來台灣玩時,唱KTV時給她的;因為對方沒有新台幣可以付錢,拿美金抵費用,她根本不知道是偽鈔。

去年10月,新竹一名計程車司機收取一名常搭他車的越南籍女子16張百元美鈔,幫她拿去台灣銀行要換成新台幣,被發現全是假美鈔;司機吃上行使偽造有價證券官司,抱怨好心卻給自己惹麻煩。

● 外幣偽鈔去年爆增 警憂有集團犯案

保七總隊一大隊統計,2016年全國台灣銀行收到偽鈔案件只有4件,去年卻多達20起,尤其下半年開始暴增;今年迄今也已發生5件。

25件中5件偽造新台幣,其餘20件都是假人民幣與假美金等案件,且2/3以上是假人民幣,兌換地點一半以上集中在台中、雲林、南投、苗栗、彰化等中部區域。

警方認為,陸客來台觀光,人民幣流通快,很多商家為搶觀光財,會收取人民幣和美金;但一般民眾對這些外幣並無足夠辨識能力,研判有犯罪集團看準這點,刻意帶入偽鈔流通使用。

● 觸摸很重要 最好不要輕易收取外幣

警方說,民眾多半熟悉國幣,清楚基本辨識方法,坊間也有驗鈔機,但對偽造外幣的防禦力就比較弱,很難分辨真假,最好方法還是不要隨便收取來路不明的人民幣或美金。

如果一定要以外幣交易,警方建議簡單辨別方式,真鈔觸摸質感是浮凸明顯、印刷質感細緻、紙張輕薄紮實;假鈔則是平面光滑、印刷粗糙模糊,紙張摸起來也比較厚。

● 台幣也有假 35萬千元假鈔下落不明

雲林昨天宣布破獲印製偽鈔案,查扣270萬元千元新台幣偽鈔,但有35萬餘元已流入市面;警方發現這批偽鈔印製精細,加上化整為零,民眾沒有仔細留意,恐難察覺。警方公布偽鈔編號包括JN365830ZF、FL689155WG、LX543727CK、LX543631CK、MU919682BT、MU919652BT等,提醒民眾注意。

雲林地區昨天已連傳有人受害,麥寮鄉林姓商家收到一張千元鈔,比對警方公布券號一模一樣,已報警處理;華山基金會雲林斗六站上月底愛心義賣活動也收到一張千元鈔,工作人員要存入郵局時才發現,昨天確定與這批偽鈔號相同。

● 「摸、轉、看」 辨識新台幣3要訣

雲林縣刑大二隊長鄭智仁說,要辨識新台幣偽鈔,別忘「摸一摸、轉一轉、看一看」;真鈔正面增加條狀光影變化箔膜、背面「光影變化箔膜」安全線與鈔券密合、右邊浮水印及1000元字樣較明顯。

偽鈔則沒有變色功能、防偽條是以貼紙黏貼,手指觸感明顯不平整,鈔票背面左上方阿拉伯數字為金色不會變綠色,右邊浮水印及1000元字樣也較為淺及糢糊。

● 外幣應請行員鑑定 拾金不昧保護自己

根據央行規定,兌換鈔票如是假鈔,價值超過美金兩百元以上就會被強制送辦,警方提醒民眾,撿到外幣或受友人拜託,兌換時最好先請行員鑑定;但建議拾獲者最好還是拾金不昧,交給警察,以免驚喜變成橫禍。

(聯合報)

國際

朴槿惠閨蜜干政 判囚20年 13罪涉共謀 朴料判更重

南韓前總統朴槿惠「閨蜜門」醜聞的要角崔順實,昨因涉干政、收賄等,在法院一審宣判中遭重判20年、罰款180億韓元(約4.9億元台幣)。同案的南韓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也因行賄遭判2年6個月,當庭收押。由於崔被控的18罪中,13項與朴槿惠有共謀關係,崔遭重判顯示朴槿惠可能被判更重。崔的律師表明會上訴,樂天集團對會長被收押表示「驚訝」。

崔順實遭控濫權、詐欺未遂、脅迫、脅迫未遂、干政等18項罪名,檢方指她與朴槿惠、青瓦台前首席秘書安鐘範共謀,強迫包括三星電子、樂天、SK、現代汽車等財團,捐款774億韓元(約20.9億元台幣)給崔掌控的Mir和K體育基金會等機構。

法官痛斥無悔意
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審判長金世潤昨宣判時說,崔順實廣泛干預國政,「取得巨大物質得益、罪行引起國政混亂的嚴重程度,以及令人民不滿失望,被告的罪很重」,並斥崔無悔意。
法院也認定崔順實向SK集團索賄,以及向KT、現代汽車、浦項製鐵、韓國觀光公社分公司施壓,要求對她或其友人經營的公司給予特殊照顧等指控成立。

樂天會長判2年半
共謀的青瓦台前首席秘書安鐘範昨遭判6年、罰款1億韓元(約270萬元台幣)。
原保釋候審的樂天會長辛東彬,昨因行賄罪名成立,遭判2年6個月,追繳涉案金額70億韓元(約1.9億元台幣)。法院認為他為加強在集團內支配權,行賄朴槿惠以換取免稅經營權等,存在不正當的請託關係,辛東彬當庭收押。
崔順實之前否認檢方指控,昨天聆判、離去時都表情木然,崔的律師批評法官對檢方指控照單全收,判出「幾近殘忍的重刑」,定會上訴。
法院另指崔順實掌控的Mir和K體育基金會,在籌資問題確與朴槿惠共謀,濫用總統職權強迫企業出資。

最快下月宣判朴
事實上,崔順實的18項控罪中,13項與朴槿惠遭控罪名有共謀關係,南韓法律組織「民主社會律師協會」成員姜文代(音譯)指,昨天的判決「對朴槿惠肯定是壞消息」,崔被重判可能讓朴被判更重,「可能判刑25年」。
崔順實與朴槿惠有數十年交情,崔無任何公職,卻能指點朴治國、接觸機密、迫財團捐款圖利。事件2016年爆發後,朴槿惠3度道歉仍無法平息全民激憤,南韓憲法法院去年3月通過彈劾案,朴成為南韓首名遭彈劾下台的總統,同月被捕,遭檢方控告18項罪名,最快下月宣判。

崔順實案 事件簿
2016/09
.媒體踢爆三星電子、樂天等企業,疑被迫捐款給2家基金會,而基金會與朴槿惠閨蜜崔順實有關
2016/10
.電視台發現崔順實的平板電腦,證實她曾審閱朴槿惠的講稿,朴向全民道歉;崔遭收押,女兒也被爆走後門進名校
2016/11
.崔順實因涉濫權、收賄、詐欺等遭檢方起訴
2016/12
.200萬人示威要朴槿惠下台。國會9日通過朴槿惠彈劾案
2017/03
.憲法法院10日通過彈劾,解除朴槿惠職務,朴30日被捕
2017/04
.朴槿惠遭檢方以濫權、收賄、洩露國家機密等18宗罪名起訴
2017/06
.崔順實因女兒走後門進名校案,妨礙業務罪成立,判刑3年
2018/02/18
.崔順實一審被判刑20年、罰款180億韓元(約4.9億元台幣)

「大到不能倒」韓7成財閥免囚

南韓民眾希望閨蜜干政醜聞能成為終結官商勾結契機,涉案主嫌與官員雖陸續被重判,也有大財閥被判入獄,但能否真正改變財閥橫行現象,仍有很大疑問。

分析家保持樂觀
南韓有所謂的「三五法則」,意指財閥犯罪,一般一審判刑5年,二審改判約3年兼緩刑。三星電子副會長李在鎔行賄案最後改判緩刑免坐牢,應驗這項法則。有統計指在2000至2014年間,被判入獄的財閥77%在上訴階段都獲緩刑釋放,但一般企業罪犯只有64%。
財閥屢受優待,一大解釋是他們「大到不能倒」,要考慮把他們關起來對經濟以至社會的影響。昨天被判入獄的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某程度已受惠於這說法。他去年年底在另一侵吞公款案被判罪名成立,但獲緩刑讓他繼續掌管集團;在行賄崔順實案也獲保釋,讓身兼南韓滑雪協會主席的他可留在平昌,打點集團在冬奧的宣傳攻勢,直到昨天才拘押。
不過不少分析家仍保持樂觀,指減刑不影響總統文在寅推動的改革政策。企業資訊公司「CEO Score」會長朴俊根(音譯)稱,李在鎔雖獲釋,其實也被羈押近1年,「這對財閥是強烈訊號,顯示政府不會接受大財團作惡」。

(蘋果日報)
--
朴槿惠量刑風向球 崔順實重判20年

崔另罰5.26億 將上訴

前年底掀起風暴的南韓前總統朴槿惠六十二歲女密友崔順實要求南韓財團進貢案,一審十三日宣判,崔順實獲判廿年徒刑,另罰一八○億韓元(約台幣五.二六億元),她的律師表示將會上訴。由於本案被外界視為朴槿惠量刑風向球,如今法院明白點出兩人共謀處多,意味這位南韓史上首位遭彈劾在押總統難逃重刑。

要求財團進貢案 涉15項罪名 法院︰崔、朴有「共謀關係」

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法官宣判時,指崔順實毫無懊悔之意,崔順實則表情木然,沒有流露任何情緒。本案去年底開庭時,檢方對涉及詐騙、脅迫、濫權等十八項罪名的崔順實求處廿五年有期徒刑、一一八五億韓元罰金,並要求追繳犯罪所得七十七億韓元。十三日一審宣判,法院認定崔順實涉及的其中十五項指控,與朴槿惠確實存有共謀關係,例如崔順實掌控的兩個基金「Mir財團」和「K體育財團」,共獲五十三家大企業進貢七七四億韓元(約台幣二十二.六一億元)一事,就是基於「長期私交」濫用總統職權,強迫企業出資的共謀行為。

樂天會長判2年半 當庭收押

牽涉崔案的南韓第五大「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法院判處他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並追繳涉案金額七十億韓元(約台幣二.○四億元),撤銷保釋、當庭收押。法官指出,辛東彬為強化個人在集團內份量,聽從總統的要求行賄,順利換到官方許可的免稅經營權。

青瓦台前首席秘書判6年

至於濫用權勢,聯手崔順實逼企業進貢的南韓青瓦台(總統府)前首席秘書安鐘範,法院判他坐牢六年,罰金一億韓元(約台幣二九二萬元)。

法院指出,遭崔順實施壓要錢的受害者,包括南韓第三大「SK集團」會長崔泰源、南韓電信公司「KT」、現代汽車、浦項製鐵、韓國觀光公社分公司,對崔泰源即索賄八十九億韓元,得利者則是崔順實本人及親友相關企業。還有身為少東暨掌舵人的南韓最大「三星集團」副會長李在鎔,法院認為他無法拒絕朴槿惠要求資助崔順實的旨意,雖接獲四三三億韓元賄款指示,且不得已實付一四○億韓元,但其中僅七十二.九億韓元涉及行賄;李在鎔去年八月遭判五年刑期,但上訴力爭後,五日成功讓刑期減半且緩刑四年,當庭獲釋。

(自由時報)
--
朴槿惠閨密 崔順實判20年

南韓前總統朴槿惠的密友崔順實干政案十三日一審宣判,崔順實被控利用朴的總統職權索賄營私,遭判刑廿年併科一百八十億韓元(約台幣四點九億元)罰金。律師維權團體人士姜文台告訴法新社,從崔順實被判重刑可推知朴槿惠的刑度也不會輕,恐怕高達廿五年。

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刑庭審判長金世潤指出,現年六十一歲的崔順實利用與朴槿惠長期的私人關係,藉勢藉端,迫使企業向自己控制的基金會捐款,分別收受三星及樂天共一百四十億韓元(約三點八億台幣)的賄款,並同時嚴重干涉國家事務,因而裁定濫權、行賄及干預國家事務等罪名成立。崔順實聆聽判決後面無表情,離開法院。辯護律師表示將提起上訴。

同日宣判的還有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被裁定行賄罪成立,判刑兩年半,併科七十億韓元(約台幣一點九億元)罰金,且當庭收押。罰金金額和辛東彬被控行賄七十億韓元給崔順實的基金會金額相同,他藉此取得在首爾經營免稅店權利。由於三星集團副會長李在鎔行賄案獲得緩刑宣判,辛東彬遭判刑在南韓企業界引起震撼。

朴槿惠前首席秘書安鍾範則因參與干政及收受賄賂罪成立,被判處六年徒刑和罰金款一億韓元(約二百七十萬台幣)。

崔順實二○一六年十一月被捕,遭起訴罪名達十八項。檢方指控她利用與朴槿惠的關係牟利,強迫五十家財團共捐獻七百七十四億韓元(約廿一億台幣)給她控制的兩個基金會,而且在毫無政府官銜情況下干涉國政、瀏覽政府機密文件。

(聯合報)
--
砍社福 美百兆預算著重基建

美國總統川普前天公布2019會計年度預算計劃,規模達4.4兆美元(約129兆元台幣),重點包括重新打造基礎建設、增加國防開支。同時預算大刀揮向社福、環保、教育和國際援助支出,但該預算若通過美國仍會面臨高額赤字。
川普將大舉投資美國基礎建設,圖為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道路旁施工。 法新社

國防支出增1成
川普預算計劃提出,未來10年內撥2千億美元(約5.8兆元台幣),用來修補破敗道路、橋梁和機場等基礎建設,並預期這筆錢能刺激各州政府和民間至少再投資1.5兆美元(約44兆元台幣)。
除了基礎建設,國防支出比上一年度增加14%,達5971億美元(約17.5兆元台幣),是2011年以來最高,將用於更新核武、增設攔截飛彈系統和擴編美軍規模,以對付中國、俄國和北韓的威脅。
為了減少支出,川普預算大刀揮向健保、社福和環保預算,前總統歐巴馬的健保計劃,窮人食物補助金和學生貸款都被大砍。該預算計劃遭民主黨猛烈抨擊,白宮官員也坦承,有場硬仗要打。
總統的預算計劃須經國會討論,但這項提案反映川普關注的優先事項,若川普預算計劃照章通過,美國未來10年預算赤字將達7.1兆美元(208.3兆元台幣)。

(蘋果日報)
--
美國防預算20兆 國會不埋單

美國川普政府12日發布2019年財政預算計畫,明言為應對來自大陸與俄羅斯的威脅,需要充足預算,否則難以遏阻來自中俄的「挑釁與壓迫」。

據五角大廈提出的2019財政年度預算案,國防開支將由2018年度的6120億美元增至6860億美元(約台幣20兆元),增幅超過10%。預算案內容包括額外增派2萬5900名軍力至各地,以及對機、艦、地面系統與飛彈防禦相關計畫增加重要投資。

本預算案背景源自五角大廈最新的國防戰略。預算計畫內容指出,「大陸與俄羅斯意圖以其威權主義模式來改造世界,藉此凌駕於其他國家的經濟、外交與國安決策,這已經愈來愈明顯…在短期內,大陸的目標是掌握印太地區霸權,長期來看則是要取代美國,成為全球領袖」。

總統川普12日表示,最新的國防預算案將讓美軍「所有武器庫都更加充實」,美軍也將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國防部次長兼主計長諾奎斯特也強調,若無充足預算,「美軍對中俄的軍力優勢將會削弱,這會損及我們的能力,也難以嚇阻來自關鍵戰略地區的挑釁與壓迫」。

白宮12日也向國會提交2019年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計畫。未來10年內將透過2000億美元(約台幣5.9兆元)的聯邦資金帶動1.3兆美元(約台幣38兆元)的地方政府和社會投資,以改善美國年久失修的公路、鐵路、機場、航運、水利、水電、寬頻網路等基礎設施。

川普強調,這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且最大膽的基礎建設投資」。不過,由於社會福利、健康保險、國外援助、環保相關預算都遭到大幅削減,且該案將讓美國2019年的財政赤字增加到1.2兆美元、10年內的赤字增加至7.2兆美元,一般相信此案將在國會遭到民主黨強力杯葛,闖關前景堪憂。

跳票砍醫療補助 紐時轟預算案惡劣

《紐約時報》在12日的社論痛批美國總統川普提出極其惡劣(NASTY)的預算案。文中明指,川普在競選期間開出選舉支票,會支持「被遺忘的男女」,承諾不會像其他的共和黨人一樣,削減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醫療補助計畫(Medicaid)等其他對中下階層和中產階級家庭有利的社福支出,但他跳票了!

社論指出,川普12日提出的2019會計年度預算案,自打嘴巴。預算內容不僅減少醫療保險、醫療補助、食品券、運輸和其他基本政府服務支出的預算,同時增加了聯邦赤字,債留子孫。預估美國將在10年內,再度增加7.2兆美元的聯邦赤字。

紐時進一步指出,川普提出2019年的預算,加上去年共和黨人通過的減稅措施,是將財富從中產階級和窮人的口袋,大規模轉移至美國最富裕的人群手中,未來美國人還背負數10兆美元的新債。川普的預算案,這樣的做法可能只取悅了希望聯邦政府解散,僅保留軍隊的極右翼分子。

川普提案增加軍費支出14.1%,同時削減國務院經費26.9%,但國務院的任務是解決問題不打仗,其中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門經費刪減20.3%,教育部門縮減10.5%。它要求(又一次)廢除「平價醫療法」(歐記健保),並建議在10年內大砍補助如食品券預算30%,約2130億美元。嘉惠三分之一美國人的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計畫,也被列入開刀對象,將被刪減數千億美元經費。

如果國會通過川普的預算案,數百萬人將失去醫療保險、食品補貼等福利,結果將是大大增加美國的貧困和飢餓。這肯定是原先支持川普的大多數勞動階級支持者始料未及的。

(中國時報)
--
風暴吹垮東加國會 災情60年最慘

南太平洋島國東加王國前天遭熱帶氣旋「吉塔」(Gita)侵襲,風速230公里的強風連夜吹襲東加主島東加塔普島,逾百年歷史的國會木造建築(圖2,翻攝looptonga網站)被吹垮,變得支離破碎。

國家氣象局的屋頂也被吹掉,發布風暴警報還得依靠鄰國斐濟的氣象局代勞,資深官員說,首都奴瓜婁發約有40%建築受損,國際機場也暫時關閉,災情之嚴重為60多年來首見,有33人送醫,當局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吉塔」已朝斐濟前進。

(蘋果日報)
--
醜聞纏身 南非總統祖瑪遭黨內罷免

傳允辭 但要求留任數月

南非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ANC)十三日下午宣佈,決定「罷免」醜聞纏身的總統祖瑪,同時否認之前限時他四十八小時下台的傳聞,強調沒有要他辭職的最後期限。ANC秘書長馬加舒勒說,「祖瑪原則同意辭職,但提出留任三到六個月的計畫」。一名消息人士形容祖瑪的要求「拙劣」,「感覺他要大肆掠奪三個月」。

ANC一○七名全國執行委員在歷經十三小時馬拉松式的討論後,十三日凌晨做出「罷免」祖瑪的決定。ANC新任黨主席拉馬弗薩(Cyril Ramaphosa)及馬加舒勒要求祖瑪請辭。一名執委會委員說,祖瑪「非常傲慢,他告訴我們,他哪兒也不去,因為他沒做錯事」,並揚言「若ANC發布決定罷免他的聲明,他將報復」。

另一消息來源透露,預料接替祖瑪的拉馬弗薩懇求祖瑪下台,但祖瑪「直截了當」地加以拒絕。馬加舒勒十三日下午正式對外宣布ANC的決定,並否認此前該黨拒絕祖瑪留任三個月的要求,強調政黨高層與祖瑪「持續互動」,祖瑪將於十四日回應他的動向。

去年十二月,六十五歲的拉馬弗薩以些微差距擊敗祖瑪的前妻,當選ANC主席。一週前他與祖瑪協商下台,遭祖瑪拒絕,僵局讓南非陷入政治不穩,一連串公共活動被迫取消,其中包括總統向國會發表國情咨文等。

黨內決定 並無強制效力

ANC可「罷免」國家元首,亦即逼迫他辭職,但僅止於政黨層級的指示,沒有憲法上的強制效力。若祖瑪拒絕服從黨意,未來幾天他可能在國會的不信任投票中遭罷黜。在執政黨陷入領導權之爭之際,在野黨疾呼提前大選。國會議長則考慮本週對七十五歲的祖瑪發動不信任投票。

國會議長擬發動不信任案

祖瑪於二○○九年上台,在執政兩任後,原訂明年下台。他在總統任內飽受貪污醜聞、經濟成長緩慢,以及創紀錄的高失業率衝擊。二○一六年地方選舉,ANC創下一九九四年白人少數統治者垮台、反種族隔離鬥士曼德拉擔任黨主席以來最糟糕的成績。祖瑪被控讓他的好友古普塔兄弟利用裙帶關係承包國家工程,並影響內閣人事。此外,南非人民也對他挪用一千六百萬美元(約四.七億台幣)公帑修繕私人住宅大為憤怒。

(自由時報)
--
遭逼退的南非總統祖馬想再做半年 執政黨嫌太久

南非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ANC)秘書長馬格修13日表示,黨中央已要求從政黨員、總統祖馬14日主動請辭。祖馬同意下台但希望能夠再做3至6六個月,黨中央覺得拖太久,對國家造成不安與不確定性。

馬格修表示「目前」尚不考慮由國會發動罷免,他否認對祖馬設定截止期限,只說他確定祖馬14日將對媒體發表談話。ANC中常會86名常委12日晚間與祖馬舉行12小時會談,企圖說服祖馬以大局為重,主動下台。祖馬妻子13日推文暗示,逼宮係西方國家的陰謀。
--
南非總統朱瑪距卸任還有1年,但因貪腐醜聞纏身,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全國執行委員會要求他下台,但他斷然拒絕。委員會下最後通牒,請朱瑪二選一:辭職或被召回解職。

南非大選選黨不選人,國會議員則由執政黨與反對黨共同組成。非洲民族議會(ANC)於大選中獲勝,並在國會占有多數席次,它推出的候選人經國會議員投票後,成為南非總統。

換言之,非洲民族議會的全國執行委員會(National Executive Committee,NEC),有權將不適任的朱瑪(Jacob Zuma)召回(recalled)並予解職。

2008年,當時的南非總統姆貝基(Thabo Mbeki),因在非洲民族議會黨主席選舉時敗給朱瑪,而遭朱瑪逼宮。姆貝基政績尚可,也無貪腐等劣跡,不過因與朱瑪不合,最後被迫交出政權。姆貝基雖心有不甘,仍須屈服於NEC的二選一通牒,遞出辭呈。

朱瑪當年開創先例,以執政黨黨主席的力量讓總統下台,如今自食其果。

65歲的副總統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去年12月當選非洲民族議會黨主席,從朱瑪手中接過黨主席一職。面對全國人民要求朱瑪下台的聲浪,拉瑪佛沙幾度與朱瑪洽商,希望朱瑪辭職,但因朱瑪對於下台條件要求甚多,雙方始終未能談妥。

朱瑪的第一任任期(2009至2014年),政績平平,不過2010年南非舉辦世界盃足球賽,雖有令人詬病的治安壓力,但仍圓滿閉幕。2013年為曼德拉舉行世紀追悼會,全球領袖上百人齊聚南非,結果亦是順利完成。

然而,朱瑪的第二任任期卻是醜態百出,其中又以與印度裔富商古普塔(Gupta)家族掛勾,中飽私囊,最令人民難以忍受。

富商巨賈嘗試賄賂官員,古今中外,多有所聞,然而古普塔家族卻長於鎖定權貴,利用權貴增加一己財富,再以財富誘惑更多權貴,屢試不爽。

截至2016年,古普塔家族在短短23年間,累積財富高達7億8000萬美元,名列南非富豪排行榜第7。

在古普塔家族的操弄下,僅3年內,朱瑪三度撤換財政部長,帶來極嚴重的負面效應–南非幣狂貶且跌跌不休、企業重創、經濟衰退、投資減少。南非的信用評比成為全球末段班,甚至已到了留校察看的級別。

另一方面,古普塔家族擁有電視台,透過自營媒體誤導民眾,將所有指控均視為白人族群對有色族群的汙衊,企圖燃起敏感的種族議題,擴大社會對立。

去年8月,南非國會第8度就朱瑪不信任案投票,前7次均為記名投票,朱瑪順利過關,但去年以不記名方式進行,同意與反對票數差異極近,朱瑪驚險保住職務。

至於這次南非政治風暴的另一位人物-拉瑪佛沙,他擁有法學學位,是反種族隔離政策的積極分子。拉瑪佛沙經商有成,旗下事業涉獵甚廣,包括能源、礦產、銀行、通信與保險業等。根據富比世(Forbes)資料顯示,其個人財產已近7億美元。

2012年8月,瑪瑞康納(Marikana)白金礦區發生罷工事件。礦工罷工,時有所聞,但那場罷工的礦工在有心人慫恿下,手持利器攻擊警方,結果警方還擊造成34名礦工死亡,慘案震驚全國。

拉瑪佛沙在1982年即已創立全國礦工工會,擁有30萬會員,是南非最大的工會,也終結上世紀只有白人可獲得最好工作的不公平制度,他因礦工事件頻頻出現在媒體,有人認為他必須負責。

拉瑪佛沙於2014年成為副總統。司法雖已就瑪瑞康納礦工遇害事件,認為他不必負責,但他依然以副總統身分,數度向遇害礦工致歉。有人批評他作秀,但更多人予以正面肯定。

朱瑪與鄰國辛巴威前總統穆加比(Robert Mugabe)是多年好友,目前兩人處境相似,穆加比是去年11月遭軍方罷黜,也是因貪腐而被迫下台。

(聯合報)
--
全球首見人類病例 眼睛拉出14條「大口吸吮線蟲」

美國奧勒岡州一名女子因覺得眼睛有異物感,自行照鏡子查看後,赫然發現眼中出現半透明小蟲,且前後共取出十四條。醫生檢查後指出,該女子感染的是,名為「大口吸吮線蟲(Thelazia gulosa)」的寄生蟲,通常寄生於牛隻或野外動物的眼睛,此為全球首個人類病例。

這起病例十二日由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刊登於「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期刊」,指出熱愛戶外活動、現年二十八歲的貝克利(Abby Beckley),二○一六年八月前後在阿拉斯加州一艘捕鮭魚船工作時,突然發現眼睛紅腫、有異物感,起初以為是睫毛掉進眼睛,但無論揉眼睛、沖水,都無法消除不適,照鏡子後發現左眼有絨毛狀物體,拉出後竟是一隻不到半吋長(一.二七公分)的半透明小蟲,「牠在蠕動,五秒鐘後就死掉」。

貝克利原先以為是工作時,「鮭魚蠕蟲」不小心進入她的眼睛,但當地眼科醫生告訴她,「沒見過這種情況」。當醫生從她的眼睛中拉出四條蠕蟲後,還能清楚看見「蟲在眼睛前移動」的貝克利,驚恐自己可能會失去視力,以及蟲可能會爬入腦袋,不得不緊急返家就醫。歷經三週的折磨,貝克利眼中最後總共拉出十四條寄生蟲後,即完全感覺不到寄生蟲的存在。她說,當她感到蟲正爬過眼球,呼喚醫生進行查看時,「我永遠忘不了他們看見蟲從我眼球爬過時的表情」。

當取出的蟲送往CDC檢驗後,研究人員才證實貝克利感染了「大口吸吮線蟲」。這種寄生蟲常透過又名「臉蠅(Face fly)」的「秋家蠅(Musca autumnalis)」傳播,在秋家蠅飛到牛隻或野外動物的臉部,靠著其眼淚等眼部分泌物為食的時候,便會將大口吸吮線蟲寄生到動物眼球上,再長成成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眼睛寄生蟲透過蒼蠅傳播,在貓、狗、豬、羊、狐狸和狼等動物身上均屬常見。

與CDC合作的研究主筆布萊德柏利(Richard Bradbury)則指出,北美過去有十起人類眼睛感染寄生蟲病例,但多因接觸貓、狗等寵物,而被其身上的寄生蟲感染。貝克利可能是醫學紀錄上,首位因蒼蠅傳播,而被大口吸吮線蟲寄生的人類。醫生通常以抗寄生蟲藥物治療受感染的寵物或家畜,但並沒有對貝克利採取這種療法,因為擔心蟲屍留在眼球內造成傷害,因此建議她持續觀察眼球狀況。

(自由時報)
--
不堪在科威特受虐 上萬菲勞將搭政府免費包機返鄉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早就不滿多名菲傭在科威特被虐待致死,上周又有一名29歲的菲傭遺體在雇主的冰箱內找到,忍無可忍的杜特蒂下令召回在科威特的菲勞,菲國政府12日更下令「全面禁止」菲勞前往科威特,估計將有上萬名菲勞搭乘政府提供的免費包機返鄉,科國外長趕緊出面滅火。

科威特執法人員上周在科威特市一間公寓的冰箱內找到失蹤一年多的菲傭喬安娜.德瑪菲利斯(Joanna Demafelis)遺體,這間公寓自2016年11月就棄置。

菲國勞工部12日發布命令,「全面禁止」所有海外菲勞前往科威特。目前不清這項命令執行的範圍有多廣,科威特各產業仍雇用許多菲律賓人。

到13日為止,菲國政府包機已接回510名返鄉的菲勞, 政府更擴大提供免費包機給簽證逾期仍滯留在科國的1萬名菲勞。

杜特蒂13日表示:「我會不顧一切籌錢,讓你們回家過舒服的生活。」

科威特外長薩巴13日表示,事件鬧大無益於兩國關係,威科特竭誠歡迎菲國勞工。他說:「17萬菲律賓人在我國過著不錯的生活,他們是所有外勞社群中問題最少的。不幸發生單一事件。我們告知菲國當局所有調查結果。」

菲國駐科威特大使維拉告訴美聯社,歡迎科國外長的發言。

維拉說,科威特已特赦所有簽證逾期仍留在科國的菲勞,並協助因一家公司拒付薪水而滯留在科國的500名菲勞。

維拉說,有25萬菲勞在科國,高於科國外長提供的數字。維拉說,其中65%是幫傭,也是最容易受害的一群。

(聯合報)
--
歐洲的代理孕母大國是哪國?

烏克蘭正快速成為歐洲的代理孕母大國,代理育母的龐大商機和高額報酬是讓許多年輕烏克蘭女性趨之若鶩的主因。

在「代理孕母家庭」(Families Through Surrogacy)慈善機構任職的埃佛林厄姆(Sam Everingham)指出,烏克蘭的代理孕母需求「光是過去兩年間,已暴增約1,000%」。埃佛林厄姆補充道,烏克蘭「意外成為少數幾個准許進行代理孕母旅遊的國家之一」。

烏克蘭除了將代理孕母合法化,該國自由的法律也是吸引民眾前去的主因。烏克蘭的法律規定卵子受精的那剎那,代理孕母的委託人就能成為孩子的親生父母,該國也未對代理孕母價格設限,有意成為代理孕母的女性因此能夠在公開市場標出自己中意的價格。

以下是關於烏克蘭代理孕母市場的二三事:

●適用於異性戀已婚夫婦,有意尋求代理孕母的夫婦得先證明基於醫療因素,他們無法自己生小孩。

●夫婦中至少一人得與嬰兒有血緣關係,許多夫婦會採用捐卵者。

●代理孕母的價格不一定,平均界在3萬美元至4.5萬美元間。

●預估烏克蘭每年提供約500起代理孕母服務,但缺乏數據佐證。

(經濟日報)
--
荷外長坦承撒謊下台 總理不信任投票過關

荷蘭外交部長澤爾斯特拉(Halbe Zijlstra)坦承撒謊後今天辭職,在政壇引發風暴,國會因此對總理呂特(Mark Rutte)提出不信任案並進行表決,不過呂特逃過一劫。

法新社報導,呂特幸運逃過他頭號勁敵、極右派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提出的不信任案表決,101名議員投反對票,僅43人贊成。

澤爾斯特拉坦承,他說2006年曾會晤俄羅斯總統蒲亭,其實是撒謊。

澤爾斯特拉對國會下議院說:「這是我職業生涯至今,犯下的最嚴重錯誤。」他落淚表示,他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引咎辭職。

呂特接著遭池魚之殃,國會議員質詢他為何在1月29日得知澤爾斯特拉撒謊後,沒有更快地將此事公諸於世。

呂特說:「這是我單方面判斷錯誤。」

「我沒有想到這件事會掀起那麼大的政治風波,我低估了謊言帶來的衝擊。」

澤爾斯特拉屬於呂特領軍的自民黨(VVD),僅在位4個月,他去年10月獲得任命時,就因資歷不足引發外界疑慮。

澤爾斯特拉原定前往莫斯科會晤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沒想到會在此前數小時請辭。

澤爾斯特拉和拉夫羅夫原定議題包括,烏克蘭東部親俄反抗軍據地2014年發射飛彈擊落馬來西亞航空MH17班機的事件。

(中央社)
--
南非男子盜獵不成 遭獅群咬死碎屍

南非警方今天表示,一名疑似盜獵者的男子在克魯格國家公園(Kruger National Park)附近,遭獅群撕咬致死後被吃掉。警方也說,現場只剩下死者頭顱及一些屍塊。

法新社報導,警方週末於霍德斯普魯特(Hoedspruit)附近一座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灌木叢內,尋獲男子不全的遺體。霍德斯普魯特位於南非北部的林波波省(Limpopo)。

近年來,林波波省盜獵野生動物的事件層出不窮。

林波波省警方發言人恩勾皮(Moatshe Ngoepe)表示:「當男子於野生動物保護區遭獅子襲擊致死時,他似乎正在盜獵野生動物。獅群幾乎把整個人都吃了,只剩下男子頭顱及一些屍塊。」

警方10日上午在死者遺體附近發現一把上膛的獵槍。警方正在設法確定死者身分。

去年林波波省一座農場附近,發現數隻獅子中毒身亡後,遭斬首及剁去腳掌。

傳統醫學認為獅子身體部位具有療效。

盜獵者也常鎖定南非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犀牛,以滿足中國、越南和其他亞洲國家對犀牛角的蓬勃需求,這些國家認為犀牛角具有藥效。

(中央社)
--
馬克宏:若證明敘利亞使用化武 將予打擊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指出,若有證明顯示敘利亞政權使用遭禁化武對付自己的人民,法國將展開攻擊。

法新社報導,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告訴跟隨總統採訪的記者團:「我們會對發動或籌劃這種事的地方展開攻擊。」

「不過我們的部隊迄未證明(敘國政權)有使用遭禁化武對付平民。」

(中央社)
--
一個月2起船隻相撞 土希緊張局勢升高

一艘土耳其船隻在愛琴海(Aegean)與一艘希臘巡邏艇相撞;儘管無人傷亡,但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第2起類似事件,希臘政府今天提出抗議,升高兩國緊張局勢。

希臘海軍表示,沒有人在昨晚的衝突中受傷,這是一個月內第2起類似事件,並將責任歸咎於土耳其船隻的「危險移動」。

希臘海軍表示,這艘由歐洲基金資助、負責「監控希臘海域和歐洲邊界」的船隻受到損害。

法新社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土耳其海岸外、無人居住的伊米亞島(Imia islets)附近,這裡是兩國長期以來劃界爭議的歷史性引爆點。

一起類似事件發生在上個月,當時希臘海軍表示,兩艘船隻側面「相撞…可能由於土耳其船隻的失誤」。

(中央社)
--
紐約爆炸釀31傷 炸彈犯遭判終身監禁

美國紐約法官今天判新澤西州餐廳員工拉哈米終身監禁。拉哈米2016年9月在紐約曼哈頓高檔區切爾西(Chelsea)犯下爆炸案,造成31人受傷。

法新社報導,30歲的阿富汗裔犯嫌拉哈米(AhmadKhan Rahami),因在紐約放置兩枚炸彈,以及警方在他家鄉新澤西州(New Jersey)發現其他炸彈共8項罪名,去年10月被判有罪。

法官柏曼(Richard Berman)在法庭上說:「除了終身監禁之外,沒有其他能彰顯正義。」

他說:「無法將你可能感受到的不滿與你所做的行動拿來做比較。」「總而言之,結論是你仍然非常危險。」

在拉哈米兩週的審理期間,檢察官表示,2016年9月17日攻擊事件無人傷亡,實在是一個「奇蹟」。

第2起爆炸使得新澤西州錫賽德帕克鎮(SeasidePark)美國陸戰隊(US Marine Corps)的路跑活動被迫取消。

警察也在切爾西拆除另一顆炸彈,並在拉哈米家鄉新澤西州伊利沙白市(Elizabeth)、他家所經營的炸雞餐廳工作處發現管狀炸彈。

(中央社)
--
11歲少女可否合意性行為 法國掀爭論

法國一名28歲男子與11歲少女發生性關係,被控性侵害,但檢方認為這段關係為合意,僅以性傷害罪處理。法國政府正計劃訂定可同意性行為的最低年齡,此案各有觀點,掀起波瀾。

這起案件發生在去年4月,少女當時跟著被告回家,兩人發生性關係。位於巴黎西北方的蓬圖瓦茲(Pontoise)法院今天開庭審理此案。

歐洲第一電台(Europe 1)報導,少女的父母控告嫌疑人,控方律師狄波(Carine Diebolt)表示,少女沒有抵抗,並不表示她同意,只是因為她處於驚愕狀態,「一個11歲孩子是否同意(與人發生性行為),這種問題,連問都不該問」。

狄波還表示,兩人年齡上的差距,會對少女產生一種精神上的壓制,被告還威脅少女說要毀掉她的名聲。

但檢方認為,少女並無遭受身體上的壓迫,性關係應屬合意,因此只以「性傷害」罪名追究;辯方律師也說,少女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成熟,被告以為她年紀更大一些。

法國新聞電台(Franceinfo)引述被告的說法表示,當他邀少女到他的公寓時,少女沒有開口說「好」,但聳了聳肩,對他而言就是同意了。

依據法國法律,性傷害罪可處以5年有期徒刑,性侵害罪則可處以20年有期徒刑。

此案引發未成年人是否可有合意性行為、可同意性行為的最低年齡應訂在幾歲等爭論。

法國政府去年就開始討論訂定可同意性行為的最低年齡,可能訂在13歲到15歲之間;也就是說,只要一方低於法定年齡,在法律上一律視為性侵受害者,無論當事人是否同意。

(中央社)
--
白粉恐嚇信…川普長媳送醫虛驚

美國總統川普的長子小唐納(Donald Trump Jr.)之妻凡妮莎(Vanessa Trump),因為打開包有不明白色粉末的信封而緊急送醫,事後證實只是玉米澱粉目前並無大礙。

凡妮莎於美東時間12日早上10時,在紐約曼哈頓Sutton Place附近的東54街的家中,收到寫著老公小唐納的名字的匿名信件,但打開信除了批評小唐納是很糟的人、語帶威脅的內容之外,還夾帶一些不明白色粉末。美聯社指出,她打開信件後,感覺不太舒服,咳嗽並感到噁心,於是趕緊報警。

隨後,凡妮莎及另位兩位近距離接觸到粉末的人(一位是凡妮莎的母親)均被送醫,並接受預防性檢查。而一組處理危險物品的工作人員很快趕到現場,開始去汙處理。紐約警方稍後表示,這些白色粉末應沒危險,警方已將粉末送到實驗室做進一步檢測。

紐約郵報報導指出,消息人士透露,白色粉末是玉米澱粉(corn starch)。妻子無故受驚,小唐納在推特發文,表示凡妮莎以及他們的孩子都安全並且沒受傷害,他批評用這種方式表達反對觀點令人作嘔。目前不清楚寄信人身分,郵戳顯示信件來自波士頓。

(中國時報)

健康

鼻腔出問題 頭痛久治不癒/林忠青(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頭痛原因非常多,如果發生久治不癒的頭痛,合併明顯鼻塞、流鼻涕等症狀,可到耳鼻喉科門診做更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37歲的林小姐頭痛及暈眩發作5年以上,主訴往返神經科及多家診所檢查不出任何原因,治療也沒改善,最嚴重時半夜會痛醒,身心疲憊的她已經快不能工作。

問診過程發現,林小姐痛覺集中額頭,合併鼻塞及鼻水倒流症狀。內視鏡檢查鼻腔內沒有腫瘤與鼻竇炎問題,懷疑是嚴重過敏性鼻炎引起頭痛。對症治療後症狀緩解,林小姐不再因頭痛、暈眩影響睡眠及上班,證實就是「鼻因性頭痛」。

耳鼻喉科治頭痛,很多病人不理解。其實,疾病只要查出根源都有痊癒機會。

鼻子的鼻腔與鼻竇為呼吸空氣的主要出入口,一旦發炎或感染,鼻腔黏膜腫脹,阻塞鼻竇的暢通,就會出現缺氧,甚至疼痛,導致頭痛症狀。

鼻腔或鼻竇病變 引起疼痛

常見的「鼻因性頭痛」,定義是鼻腔或鼻竇病變引起疼痛,其中又以急性鼻竇炎最常見,佔所有頭痛的5%,其它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鼻中膈彎曲等,也可能造成類似狀況。

簡單區分「鼻因性頭痛」成因有:鼻竇炎為主的「感染型」;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厚或俗稱中鼻甲症候群做表現的「阻塞壓迫型」;最後則是包含以上兩種病因的「混合型」。

臨床上,這類病人通常也有鼻炎症狀,例如鼻塞、鼻水倒流、鼻涕等且跟頭痛會同時或先後發生,常在兩邊太陽穴或是額頭出現鈍痛及悶痛。

確診「鼻因性頭痛」的輔助檢查包括:鼻竇內視鏡檢查、鼻竇X光與斷層掃描。

查出疾病根源 就能夠治癒

治療可分為藥物和手術兩種;確立狀況後,可考慮先做藥物治療,包括:抗組織胺、抗生素或鼻噴劑,達到黏膜消腫目的,確認對病人有沒有幫助,如果頭痛得到緩和或減輕,就更加確定病人是屬於「鼻因性頭痛」。

然而,某些情況可能會需要手術,例如嚴重的鼻中膈彎曲、藥物反應不佳的肥厚性鼻炎、慢性鼻竇炎等,依病情不同,仍需跟醫師討論清楚。

(自由時報)
--
降血脂「藥」注意/馮雅琪(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師)

小明的爺爺最近開始吃降血脂藥,常常抱怨「唉喲喂啊,我那ㄟ歸身軀痠痛!」去看醫師才發現原來是降血脂藥的副作用,吃降血脂藥需要注意什麼呢?降血脂藥該怎麼吃?

目前最常用的藥物是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可以抑制身體膽固醇的合成,網路傳說晚上是身體合成膽固醇的時間,晚上吃比較好,只能晚上吃嗎?其實得視藥物的特性,如Lipitor(立普妥)、Crestor(冠脂妥)藥效較長,1天只需服用1次,早上吃也可以。

服藥期間 忌喝葡萄柚汁

服藥期間須遵照醫師指示,不可隨便自行減量或停藥,應避免喝酒及葡萄柚汁,因為會增加副作用發生的機會;同時要注意藥物的交互作用,併用任何中西藥、保健食品都要記得告訴醫師。

◎降血脂藥需注意哪些副作用?

●全身肌肉痠痛、痠軟無力,嚴重可能還會併有發燒、虛弱的現象,但如果是因為運動、搬重物、施力不當等原因造成局部或單側的肌肉痠痛,就要再觀察,不一定是降血脂藥造成的!

●膚色變黃、眼白變黃、尿液顏色變深、上腹部不舒服、虛弱、厭食等可能是肝功能異常的警訊。

●尿量減少、排尿灼熱感、腰痠等泌尿道感染的症狀。

評估副作用 要定期回診

若出現上述症狀,務必告知你的醫師,讓醫師評估是否為藥物的副作用。並且要記得定期回診,醫師會監測肝功能指數及血脂控制的狀況。

◎紅麴一起吃,效果更好嗎?

據研究,紅麴有降血脂的效果是由於含有與降血脂藥相似的成分,所以如果已經在吃降血脂藥,再併用紅麴產品,就會增加藥物副作用發生的機會,因此服用紅麴產品前,應先徵詢醫師、藥師的專業意見。

◎治療高血脂,只要乖乖吃藥就好了嗎?

在乖乖吃藥的同時,務必持續配合生活型態調整,包含減重、戒菸、飲食控制、規律運動等,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自由時報)
--
日抽2包菸 34歲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現象!

34歲的蔡姓貨車司機,菸齡10年,每天吸2包菸,明知有高血壓也未妥善控制。日前行駛快速道路時,突然劇烈胸痛、呼吸急促,趕緊掛急診。經診斷發現2條冠狀動脈嚴重阻塞,所幸置放塗藥支架後幸運挽回一命,他說:「這次一定戒菸。」

急救置放支架 救回一命

蔡男一直認為自己還年輕,且平日身體無任何異狀,未依照醫囑服用降血壓藥。直到日前開車經過亞大醫院旁的74號快速道路,突然感到胸悶、呼吸急促及冒冷汗等症狀,幸好還能勉強控制方向盤,緊急轉入最近的霧峰交流道,直奔亞大醫院急診室就醫。

亞大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黃國書說,根據冠狀動脈血管攝影顯示,患者的3條冠狀動脈中,有2條已經嚴重狹窄,導致急性心肌梗塞,於是為他進行支架置放術,成功搶回他的性命。

黃國書表示,青壯年男性為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若加上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冠心病家族史,或長期吸菸者,更要防範心肌梗塞的突襲。

黃國書指出,根據亞大醫院創院以來的統計,已執行1000多例心導管及心臟手術中,約有2成的比例為急性心肌梗塞,且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率有年輕化的趨勢。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下族群佔了約近一半比例的急性心肌梗塞就診,且45歲以下族群更佔當中的1成,顯示急性心肌梗塞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青壯年人也是高風險族群。

黃國書表示,民眾一旦出現持續胸痛、胸悶、冒冷汗等症狀,就一定要提高警覺;尤其近期天氣寒冷,血管容易收縮、血液濃稠度增加,更增加心肌梗塞的風險。

平時可藉由多運動、戒菸、少油少鹽調整生活習慣,才能避免陷入心肌梗塞危機。

(自由時報)
--
年節冷颼颼 「飲食有度」保健康/林親怡(鹿港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主任)

寒流來襲,怕的不是年獸,而是傳染病肆虐。由於天氣寒冷、熬夜作息變化,免疫系統較容易失調,不論是接觸到出國旅遊的境外傳染病,或是國內公共場所的流感、腸病毒,除了破壞年節氣氛,更讓人擔心隨之而來的併發症!

根據中醫理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鞏固自己的「正氣」,有以下幾個小秘訣:

◎遵守養藏之道,保持適當作息,避免劇烈運動並注意保暖:

所謂的「養藏」是指冬三月,天地萬事萬物之陽氣應潛藏起來,養精蓄銳。因此喜歡運動的朋友,冬天時應降低運動強度。人人保持適當作息,養成身體好的節律,間接調節了免疫系統,降低疾病來襲。

◎飲食有度:

過年期間,飲食往往大魚大肉,但是,「病從口入」,飲食不節,不但容易消化吸收不良,若吃錯東西,也會讓疾病找上門。

三餐要把握8分飽的原則,千萬別填了12分飽才停手,以中醫理論而言,如此行為耗傷脾胃之氣,長遠下來,將會影響吸收與消化功能。

冬令進食,遇有生冷食物如生魚片、或屬性寒涼的水果如梨子,請淺嚐即止,尤其容易腹瀉或經常感冒的族群或小兒,更應敬而遠之。

◎合宜進補:

三五好友一起吃薑母鴨、羊肉爐,真是寒冬一大享受。當歸、黃耆、甘草、枸杞、紅棗、薑母、麻油都是很常見的「進補大隊」,手腳冰冷的族群甚至會加些桂枝或肉桂。吃完全身暖呼呼,也比較不容易感冒。但是,如果是容易嘴破、便秘、失眠、泌尿道感染等經常「上火」族群,進補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以免換來反效果。

◎勤洗手及注意個人衛生:

勤洗手並注意個人衛生,有助於提高防疫效果。洗手時要確實清洗手掌、手背至手腕、指甲縫等每個角落。

另外出入高風險的公共場所,要記得戴口罩。

冬令保養,把握以上原則,吃好、睡飽、穿暖,才不會因生病而掃興。

(自由時報)
--
情人陰囊大小不一 女友機警揪出癌變徵兆

情人陰囊大小不一,女友機警揪出癌變徵兆。一名女性在親密關係中發現男友的陰囊大小不同、左側陰囊近半年逐漸增長成拳頭般大,走路都成了外八字,堅持陪同就診進行超音波檢查,果真發現重達950公克腫瘤,且癌細胞已擴散至精索、附睪、週邊血管、鼠蹊部與腹腔,顯示已達晚期。

多數癌症好發於中老年族群,但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睪丸癌的發生年齡中位數僅30歲、死亡年齡中位數不過39歲。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周固解釋,因為睪丸癌的型態約半數為精細胞瘤,產自生殖細胞,因此自兒童青少年發育時期就開始有越來越多睪丸癌病例,但其他年齡層同樣有風險,有的人超過60歲罹病,有的小至嬰兒期就有睪丸癌。

周固表示,睪丸癌發生原因尚不明確,有家族史、患有不孕症、隱睪症者的發生率較高,隱睪症患者的罹癌風險高出常人10至20倍之多。睪丸癌初期大多無感,常見的外顯症狀是睪丸兩側大小不一致、腫大、沉重感、疼痛或變硬,部份人會出現陰囊水腫、淋巴腺腫大,建議男性沐浴時多加留心,情人也可以在親密關係時注意對方的身體外觀變化。

在治療方面,周固說明,懷疑有癌症時,多會採用根除式切除手術作病理診斷,確診為癌症後,再以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掃描瞭解侵犯程度與期別,視病情進行放射線治療與化學治療。目前研究顯示,睪丸癌對化療十分敏感有效,即使發生轉移也有機會治療,以精原細胞瘤為例,早期接受手術、放療與化療,五年存活率達98%,晚期則約為35至75%。但他提醒,放療與化療可能影響生育能力,建議提前進行精液保存,以留有生育機會。

親密關係之際為對方健康把關 醫師建議留心這些變化

生殖器外觀、分泌物異常與不正常出血,有時可能是癌變徵兆。情人節到來,醫師叮嚀,培養親密關係之際也可留心對方的身體外觀變化,守護彼此的健康幸福。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周固表示,常見的男性生殖器官癌症包括睪丸癌與陰莖癌,睪丸癌好發於青春期到青壯年時期,正是情人間嘗試發展親密關係的階段,常見的外顯症狀包括兩側陰囊大小不一、疼痛或變硬等,情人發現有異狀,可警覺並督促對方就醫檢查;陰莖癌好發於40歲以上、特別是沒割過包皮的男性,若另一半發現龜頭皮膚呈不規則狀,其中一個可能因素就是包皮蓋著的龜頭或包皮內面出現癌變。

攝護腺癌也是男性的癌症,周固說,攝護腺癌又稱前列腺癌,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攝護腺肥大將使小便出現困難,病人的小便速度變慢、時間拉長、還可能尿不乾淨,位於直腸肛門口前面底部的攝護腺也可能壓迫到直腸、影響排便,因此攝護腺癌後期可能會造成嚴重便秘。建議老情人提醒超過50歲的另一半,每年赴泌尿科進行一次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查,也留心對方平日裡的排泄習慣是否出現變化。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女性癌症包括子宮頸癌、外陰癌、乳癌、子宮內膜癌與卵巢癌等。子宮頸癌或子宮頸癌前病變階段,分泌物可能不如正常情況般透明偏白,而可能有顏色、有味道、甚至出現塊狀,也可能有不正常出血現象,如在非經期出血或性行為後出血;較晚期的子宮頸癌還會合併神經症狀,造成骨盆腔或腹腔神經疼痛、腸胃道不適等。建議自第一次性行為起,每年須進行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外陰癌是一種女性外陰惡性腫瘤,可能發生在大陰脣、小陰脣、陰道前庭或陰蒂等處,郭安妮表示,常見有個長期難以癒合的傷口,有時會癢、會痛、顏色甚至會改變,外觀有時看起來像濕疹破皮;乳癌患者可能在乳房出現腫塊,良性腫塊往往像扣子一般、會滑動,惡性腫瘤則常見固定在一處,另外,乳房外觀有時會有凹陷或像橘子皮粗糙,有的乳腺癌患者乳頭會有異常分泌物、甚至帶血,情人在親密行為之際可留心對方的身體變化。

周固說,自統計上看,40歲以上的男女罹患癌症的機率偏高,衛福部國健署提供40歲以上民眾每3年1次成人健康檢查,35歲以上小兒麻痺者、55歲以上原住民、65歲以上長者則為每年1次,另針對高風險群有四大癌症篩檢,呼籲民眾確實利用,「另外,40歲過後應該為自己安排一個全身性的、較完整的健康檢查,是人生中必要的健康投資。」

(聯合報)
--
嘴唇黑斑 女童胃腸竟長10多顆息肉

一名11歲女童嘴唇長了黑斑,常被同學譏笑「吃芝麻醬沒抹嘴」,最近反覆排血便,就醫發現罹患遺傳性的「黑斑息肉症候群」,小小年紀胃腸裡竟長了10多顆息肉。

收治患者的義大醫院一般醫學兒科主任蔡璟忠表示,女童因下嘴唇長黑斑、反覆血便,由於女童父親也有嘴唇長黑斑及大腸長息肉病史,一發現女兒也有類似症狀,連忙帶去就醫。患病女童年僅11歲,但胃部已長了5、6顆息肉,直肛乙狀結腸也有7、8顆,蔡璟忠上周為女童做內視鏡手術,最大的一顆已達3.5公分。

蔡璟忠說,黑斑息肉症候群是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機率約2萬5千分之一,常會伴發胃腸道、生殖系統和其他器官的良性或惡性腫瘤,男女發病機率相當,約有一半病例有家族史,癌變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出12倍。

這類患者多數有低色素性貧血,發育營養差,經常頭暈,常到了反覆腹痛、腹脹、便血才會想到求診。蔡璟忠表示,患者如已併發腸套疊及便血等情形,須及早診斷治療,避免延誤而造成死亡。

(聯合報)
--
「壓歲錢幫你存起來...」 不如跟孩子說明白

年節將至,小朋友拿到紅包很高興,但許多家長以支付學費、幫忙存起來為由,全數拿走。精神科醫師表示,這可能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建議家長先與孩子溝通,詢問想拿錢做什麼?買什麼?如果等孩子長大後發現多年來的壓歲錢早被父母花光,恐出現家庭革命。

春節假期,親子爭執最常見的導火線就是紅包何去何從,大部分家長總以存錢、當學費為由,拿走了孩子所有壓歲錢。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指出,曾經遇過類似個案,孩子從小所收到壓歲錢,都被父母給拿走了,理由是大學學費很貴,幫他在銀行開戶頭,全部存起來,沒想到孩子考上大學,家長無力負擔學費,要他申請學貸,這時他追問「之前壓歲錢不是存起來當成學費?」家長回說,「怎麼可能,錢早就光花了」,雙方激烈爭吵。

臧汝芬建議,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支配的紅包有哪些?至於其他親友給的壓歲錢,依照禮俗,家長還得包還給親友的孩子,一來一往,所剩不多,甚至還虧錢;正確的作法應該向孩子直接說清楚,「紅包只是習俗」。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蕭亦伶表示,家長應該有同理心,先站在孩子立場想一想,「每年的壓歲錢都被拿走,令人生氣、難過」,並引導孩子說出想法、想拿錢做什麼?

等到孩子大一點,就可以討論存錢、花錢的正確概念,蕭亦伶建議,讓孩子從小養成存錢、用錢的觀念,讓他們知道自己存到多少錢,就可以買想要的東西。如果一味地欺騙,說「壓歲錢幫你存至銀行」,孩子長大後若問起壓歲錢去處,場面勢必尷尬。

此外,家族團聚時,家長常會相互比較孩子的學業成績、才藝,蕭亦伶指出,不論年齡大小,只要被拿來比較,都會讓人不舒服,也千萬不可強迫孩子公開表演,大秀才藝,以免得到反效果。

(聯合報)
--
50歲壯男運動也重養生 竟罹高血脂症

台中市一名50歲男子因其父曾中風,從年輕就養成運動運動,也很重視養生,身體健壯,沒想到日前心絞痛,發現罹患高血脂症,經就診服用降血脂藥物,壞膽固醇控制在90 mg/dL,深陷心血管再發風險中,且出現肌肉痠痛的副作用,無法運動,經醫師評估使用針劑,血脂控制在60 mg/dL,他現在更加強運動保健,飲食上採地中海飲食,控制好血脂。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介入性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賴志泓說,高血脂、高血壓和高血糖等三高常伴隨發生,很多人誤以為運動、飲食清淡就能預防高血脂,其實運動、低鹽飲食對降血壓幫助較大,高血脂與營養過剩、體質或家族性高血脂症有關,飲食上應把握低油為原則,或以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亞麻仁油、苦茶油或橄欖油等油脂涼拌,取代大豆油等油炸、爆炒。

他建議,三高族群,過年年菜的烹調,應把握低油、低糖、低鹽等3低原則,避免攝取過多油脂與澱粉,例如以水煮、蒸滷燉燜、涼拌等取代油炸、油煎、爆炒,每周運動5天、每次30分鐘有氧運動。此外,在藥物控制,高血脂症患者若使用高強度降血脂藥物仍無法控制壞膽固醇,建議與醫師討論合併藥物治療。

賴志泓說,每2名糖尿病患至少有1人有高血脂病,病患除了控制血糖,往往忽略血脂的控制,恐讓血脂長期超標、惡化心血管健康。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建議,壞膽固醇應控制在70~100mg/dL,壞膽固醇未控制達標,再發風險高達25%,建議糖尿病患與血脂症患者都應妥善控制,才能低心血管疾病再發及猝死風險。

(聯合報)
--
過年大魚大肉別怕 營養師傳授吃不胖秘訣

農曆春節免不了大魚大肉,很多人都擔心過個年體重增加不少,營養師建議,只要在食材、烹調方式上多做把關,不用太過擔心在過年後站上磅秤。

國泰醫院營養師李宜芳表示,不論是買外帶年菜或是在家自己準備圍爐飯,都有因應之策,例如外賣年菜雖然無法控制油、鹽的量,但是只要自己多加蔬菜,或是全穀根莖類,例如南瓜、山藥、地瓜等食材,就能吃得比較健康。

至於自己準備年夜飯,則可注意「多食物、少食品」的原則,包括臘肉、火鍋料、丸類食品等由於內含油脂都不少,雖然不至於到成為拒絕往來戶,但可少吃一點,反倒是海鮮、肉類等食物,以及蔬菜類可以多吃。

在烹調方式上,則是盡量避免油炸,清蒸、燉煮、烤都是不錯的選擇,調味料也盡量使用未過度加工的類型,例如醬油就比醬油膏好,辣椒比辣椒醬好,至於沙茶醬既油且鹹,雖然相當美味,但是少吃為宜。

李宜芳建議,為了避免未節制吃太多,進食順序也需要調整,一開始可以先吃點蔬菜、喝點湯墊墊肚子,然後再吃澱粉類食物先增加飽足感,最後再吃肉類或是加工食品,最後飯後水果絕對不可少。

除了三餐外,餐間的零食也要注意,李宜芳說,多油、多糖的零食盡量少吃,例如泰式炸海苔油量超多,泡芙、牛軋糖內的奶油也都過量,建議可以以原味海苔、綜合堅果為主,尤其是帶殼的堅果類,因為還需要剝殼增加食用難度,間接也能降低吃下肚子的數量。

曾經參加集團減重比賽獲勝的國泰金控襄理吳國丞之前在3個月內甩油23公斤,他則建議,不要因為想減重刻意跳過任何一餐,反倒是每一餐都要吃,且最好完整攝取醣類、蛋白質、脂肪3大營養素,才不會體重雖短期下降,但最後還是復胖。

吳國丞說,如果過年後想要快速降下體重,最簡單的方式是2週內少喝含糖飲料,加上適時運動,比較容易見效;他也提醒,不要因為減重每餐都吃得相當刻苦,個人偏好的食物可以放在早餐吃,讓整天的活動量消耗熱量,偶爾也可以放縱一下吃吃雞排,否則若身體習慣「吃太差」,基礎代謝率可能會因而下降,減重計畫容易提早遇到撞牆期。

(中央社)

評論

我的漫漫釋憲聲請路/張震(高雄地方法院法官)

近來,《刑法》肇事逃逸罪是否違憲問題,數位法官投書《蘋果》,立論精闢。筆者忝為法官聲請釋憲的一員,過去7年來曾就所承辦3種類型案件提出共5次釋憲聲請(最近一次,也是針對肇事逃逸罪聲請釋憲),但均以失敗告終。因此,關於現行大法官釋憲的程序,有幾點感想要說。

首先,是資訊揭露問題。大法官要求所有聲請人都必須以書面,載明聲請解釋《憲法》之目的、疑義或爭議之性質與經過、涉及的《憲法》條文、聲請解釋《憲法》的理由、以及聲請人對本案所主張的立場及見解等項(《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8條第1項);若不完整,大法官書記處就會通知補正,逾期未補正,就不予受理。通過上述初步審查後,即分案給承辦大法官,並由大法官3人組成小組為程序審查,沒過的,就不予解釋,報會討論後不予受理(大法官會議尊重審查小組的結論,不會有翻案的情形);通過的,才會進入實體審查,須有大法官現有總額3分之2出席,及出席人3分之2同意,方可通過釋憲(《審理法》10、14條)。

審查進度一無所知
問題是,大法官對於釋憲聲請書的內容完全不予揭露(只有等到實體解釋時才會以附件方式公開),對於案件進行的進度亦無公開或查詢機制。人們只能從它網站上的「待審案件一覽表」中,得知案件還在「待審」中,至於案件的實際內容、審查進度等,一無所知。直到一年半載、甚至二年之後,突然收到司法院的函文,告訴你,你的聲請案業經大法官第○○○○次會議議決「應不受理」,聊聊數語,用以打發;在此之前,則完完全全的音訊全無。
須知,聲請釋憲,豈同小可,聲請人莫不旁徵博引、引經據典而為,且係針對現行法律提出違憲爭議,就憲政體系而言,難道沒有啟發與價值?因此釋憲聲請書,即便不能通過審查,但仍屬珍貴文獻資料,豈能將之束諸高閣、石沉大海?況資訊沒有公開之下,國人怎麼知道你說的「不予受理」,有沒有道理?合不合法理、邏輯?況以現今通訊技術而論,將聲請書公諸於世,豈有何難?
唯一可能,便是大法官仍有威權思想,不想因公開聲請書而受到外界的檢視與監督!此種聲請資訊的不公開,加上大法官會議的秘密審查方式,以及議決不受理時理由採「簡要主義」,往往聊聊數語,一筆帶過,再加上,釋憲結果並無救濟途徑,一切大法官說了算,導致大法官釋憲制度猶如黑箱作業!

處理程序父權心態
附帶一提,大法官釋字第371號解釋開創了一般法官對於承辦案件所應適用之法律,認為有違憲疑義時,得聲請大法官釋憲。而法官聲請釋憲是以具審判機關地位之獨任法官或合議庭全體法官的名義所提出。所以,聲請人明明白白是「法官」個人,而非法官配屬的「股別」或所屬法院。但是,本人前所提出高雄地院104年度審交訴字第32號肇事逃逸案件之釋憲案(當時為皇股),因105年9月橋頭地院成立,該案已移撥由橋院玄股承辦,已非本人承辦,然無論如何,該釋憲案仍為本人所聲請,應無疑義;惟近日流覽大法官網站,該案之聲請人不知如何已變成「橋院玄股法官」,且完全不曾知會本人。由此可見,大法官處理相關程序,仍不脫父權心態,實屬可議。
對台灣民主法治有過卓越貢獻及重要憲政地位的大法官釋憲制度,是否也該放下身段,傾聽人民的聲音,勇敢跨出改革的那一步?

(蘋果日報)
--
含「卡痛」產品應速列為毒品/毛志民(高雄榮總藥師兼住院調劑科主任)

去年11月《蘋果》曾報導指目前法務部及衛福部都未將「卡痛」(Kratom) 相關產品列為毒品級管制藥品,雖然主動蒐集相關證據,提報法務部每3個月召開1次的毒品審查會議,建議將「卡痛」相關產品列入毒品及管制藥品顯然緩不濟急。
今年2月6日美國食藥署公布科學證據,分析「卡痛」所含成分作用與類鴉片藥品相似。在該國,「卡痛」可能使用於娛樂、疼痛者自我藥療或治療類鴉片戒斷症狀,並以粉末、膠囊、錠劑及能量飲料等多種樣貌販售,近年快速衍生新的風險通報,截至現在已有44名死亡案例與「卡痛」有關,科學數據與不良反應報告清楚明確。
美國食藥署科學家分析「卡痛」內含最常見的「帽柱木鹼」(mitragynine,具興奮性)及7-hydroxymitragynine(可止痛)等25種化合物,歸結出具有嗎啡衍生物之特性,對mu類鴉片受體亦強力結合。由致死案例觀察,「卡痛」併用毒品、類鴉片、苯二平類,甚至止瀉藥loperamide等影響腦部生理的藥品,皆作用類鴉片受體而具相似風險,釐清過程更加棘手及難以處理。

無療效安全性證據
針對「卡痛」的研究,亞洲多針對成癮及戒斷反應且集中於南亞,歐美則重點在不良反應及毒性。早在1975年,泰國便研究過30例「卡痛」成癮者,為了消除疲勞,每天嚼食新鮮的卡痛葉,或將磨粉的乾燥葉加入溫水或熱咖啡飲用3至10次,從最初每天使用不到3片,近8成增加到每天使用10片以上,最多達30片。2014年馬來西亞針對293例服用者研究發現逾6成曾用過毒品,半數約莫11至21歲便使用「卡痛」,近9成服用者嘗試過戒除,但全都失敗。
戒斷症狀包括失眠、厭食、嘔吐、腹瀉、肌肉痙攣、眼淚鼻涕流不停等反應;心理症狀則包括焦慮、抑鬱、煩躁不安等。歸納美國毒物中心資料可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心跳過速、易怒、昏昏欲睡、意識混亂、嘔吐、高血壓、發抖和出汗等。毒性包括高血壓、腎毒性、癲癇和過量致死等。
總而言之,美國食藥署已釐清對「卡痛」所含物質的生物效應,對任何醫療使用的效果與安全性根本毫無證據;因此,既不應用於醫療用途,亦不應做為類鴉片藥品的替代物。根據美國卡痛學會估計,該國約有300萬至500萬的使用者,其緝毒署及食藥署面對民意反彈仍致力於禁用列管,台灣與南亞諸國地理相近,人民又交流頻繁,建議法務部及衛福部能防微杜漸,趁早將「卡痛」相關產品列入毒品及管制藥品以守護國人健康。

(蘋果日報)
--
讓書成為理由/朱宥勳(作家、《秘密讀者》編輯委員)

2018年台北國際書展日前順利落幕。從今年的狀況看起來,台北國際書展似乎找到了一種穩定模式。與前幾年相較,今年雖然沒有太多新意,但卻把「特色策展」和「沙龍講座」兩個方向,發展得更加成熟完備了。
所謂「特色策展」指的是在租金高昂的世貿空間裡,無論大小出版社,都設法在有限資源內搭建起視覺風格搶眼的攤位。比如印刻出版社搬了一座木質書店過去,啟明出版社在一片混亂的配色,反而搭建了一間純白的格子,也讓讀者驚豔。不唯有商業壓力的出版社如此,就連比較官方的單位,今年都大大進化了。比如台灣文學館以豪邁的大型展場,介紹全台各地的文學館;或者由故宮主導的33家博物館聯展的「博物館行旅」、大學出版社聯展的「知識構築」、營建署的攤位,都有可觀之處。
而「沙龍講座」更是在今年到達白熱化,書展期間有超過1000場各式各樣的講座、對談、新書發表會。過往,台北國際書展的官方單位本來就有「沙龍」和「主題廣場」的設計,讓參展單位可以申請演講時段。但近年開始,各出版社也開始流行在自家攤位辦演講,有些出版社的場地規模甚至不亞於官方的「沙龍」,爆滿時能吸引上百人。而不管是十數人的溫馨小攤位,還是上百人的人氣場,都讓作家、編輯能有與讀者近距離交流的機會。這樣的沙龍講座,不但能吸引人流、聚集買氣,也能滿足核心讀者的深度需求。
而我覺得有趣的是,這些參展策略,本來都是文學類或人文社科類的小型出版社發展出來的,這本來是一種險中求生、以創意突圍的方式。然後在幾年的發展過後,這套策略被證明具有奇效,也就慢慢被大型出版社學去用了。

內容產業的新思路
今年最好玩的現象是,不但大型的文學類或人文社科類的出版社拿去用,就連傳統上「很不文青」的成功學、商管書籍、保健類書籍甚至宗教出版社,都開始採用沙龍講座模式了。有些攤位設置少量桌椅,有些攤位甚至只是切出一個「截角」來放講台,讓講者面對走道演講,就像街頭的肥皂箱一樣,也能引來人流。當然,因為空間非常緊迫,在體驗上還是遠不如有多年經驗的文學類或人文社科類的出版社,但焉知之後幾年不會持續進化?
這樣的現象,或許可以讓我們反思過往對「閱讀」這件事的刻板印象。在傳統的想像裡,閱讀一方面被當成個人的「私密行為」(所謂「跟自己對話」),一方面又被當成具有某種普遍的公共性(所以書籍銷量下跌,會被視為整個社會的文化危機)。然而,從上述眾出版社各顯神通的狀況來看,這兩種想像或許都不夠精確。
對讀者來說,閱讀或許並不那麼私密,他們更重視以書的內容為基礎,延伸出來的「對話」和「交流」,甚至他們是先跟作家「對話」和「交流」了,才回頭去買書。而普遍的公共性,更可能是一個過時的幻覺:在書展裡流動的53萬人次,其實已成為一個個分眾的「聚落」了。台北國際書展的有趣之處,或許就在於,我們每年至少有這麼幾天,可以把市場上涇渭分明的分眾「融」進同一個空間裡。
在這個意義下,「書」之於讀者,其實並不是整個閱讀行為的「目的」與「終點」。而更像是一種「理由」──因為書本告訴我們某些事,所以我們現在要聚在一起,聊聊我們認知到的那些事了。這或能帶給我們一些關於內容產業、關於出版的新思路。

(蘋果日報)
--
圖利罪面臨存廢之考驗/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所副教授)

慶富公司詐貸案,高雄地檢署宣布偵查終結,除起訴其負責人、董事、顧問、執行長外,卻無任一公務員被起訴。這肯定讓人難以接受,但從現行法制,尤其是圖利罪的成立要件來看,實也不意外。
就現實而言,很難想像公務員無收受利益而為人作嫁的行為,惟由於公務員受賄罪之成立,既須找到隱密性極高的收賄證據,更須證明行賄、受賄間的對價關係,就常陷入訴追障礙。故為解決困境,我國《刑法》才有圖利罪,以來防止治罪漏洞的產生。
只是具有截堵作用的圖利罪,於2001年,為了區隔便民與圖利,即進行大幅度修正。除在主觀上,必須屬於確定故意,即明知違背法令,同時,行為也僅限於圖私人不法利益,更界定必須要有人因此得利,才足以成罪,並刪除未遂犯。於此嚴格的要件下,或能避免便民行為被當成是圖利罪,致可使公務員勇於任事,卻也象徵公務員圖利的成罪可能性,必然因此降低。

慶富案公務員沒事
以獵雷艦的招標過程來說,會釀成無以挽回,且最終恐得由全民埋單的龐大損失,或可歸因於承辦官員,放寬投標廠商的財力資格及招標條件,致讓慶富公司有可乘之機。惟在《政府採購法》對此,乃授權由招標機關自行決定下,要說是圖利行為,實有違罪刑法定。至於評選委員未出席,或者某些項目特別給高分,除非能查到有收受來自廠商的金錢利益,致能以受賄罪究責,否則,就屬專業判斷之餘地,檢方自不能恣意認定其屬違法濫權。
至於慶富公司受領24億元的第三期款,雖是國防部違反預算編列,而擅自以調控方式為給付,但在《預算法》對項目流用之規定,實屬空泛與模糊下,承辦官員只要佯稱不知,甚或過往即是如此,就很難合致於明知違背法令的主觀要件。
而同樣的治罪困境,也出現於高雄市海洋局長(已卸任)為慶富公司取得興達港,找漁業署相關人員說項一事。原本,如此明目張膽之行徑,似逃不過法定刑為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圖利重罪,卻因此案未通過,致無人得利,則於此罪不處罰未遂下,即便有清楚錄音為證,也只能望之興嘆。
去年司改國是會議期間,對於圖利罪之存廢,法務部與司法院有著尖銳之對立。惟不管未來是否廢除,從相關公務員於慶富案全身而退之結果,卻已注定圖利罪逐漸走向名存實亡的窘境。

(蘋果日報)
--
半島和解?恨與情的無限拉扯/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

為了跨國研究計劃的執行,最近和日本研究朝鮮半島的學者們接連進行了幾次以南韓社會為主的田野調查。南韓和日本地理位置很近,緯度和氣候也十分近似,但是社會結構和民情風俗則明顯和台灣更為接近。
例如,朝鮮社會雖然強調「恨」(han),但是更強調「情」(jeong)。一種命名為「情」的巧克力派,一直都是南韓賣得最好的餅乾。單單2016年一年就賣了4800億韓幣,換算成個數則是23億個,排列起來的話足足可以繞行地球3圈半。產銷巧克力派的公司說:我們賣的是朝鮮文化裡的「情」的「分享」。也就是說,「對等」才能分享,否則就是給予。給予是上下關係,那是「恨」的來源。
沒錯,「情」重視的是分享,是對等,強調的是水平的關係。這一點南北韓一模一樣,也完全互相理解。南北韓在平昌冬季奧運所演出的和解大戲,如果不是基於對等以及分享的「情」的文化原理,不可能不經彩排就能演得如此輕鬆自然。
金正恩之妹金與正雖然第一次到首爾,但她說不覺得首爾陌生。這確實是強力的文化性發言。幾乎沒有方言,也沒有少數民族的朝鮮半島所代表的文化均質性,不就是強調一民族一文化一國家的歐洲型國民國家的理想型嗎?只是眼前的朝鮮半島分成了兩個國家。北朝鮮要傳達的正是「我們應該在一起」。

對等讓南北韓和解
但是,隔在南北朝鮮之間的是外力。這是「恨」的文化原理,是上下關係,是強弱關係,是一種不自由的拘束。因此,從恨解放(解恨)就成了朝鮮人最強力的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了。所以,韓國總統文在寅完全可以理解北朝鮮三位一體的絕對目標:核武開發→對美交涉→半島統一。文在寅不斷對外宣稱願意促成美朝直接對話,當然就是基於此一脈絡。
不過,處於朝鮮文化圈之外的美國人和日本人既不懂韓國人的「恨」,也沒辦法體會朝鮮人的「情」。例如,潘斯和安倍晉三都出席了平昌冬奧的開幕式,也都和文在寅舉行了雙邊會談。只是,安倍只顧著對文在寅政權在慰安婦問題上的處理表達不滿。潘斯則堅守美國立場,要求韓國政府必須繼續與美國進行聯合軍演,並且強化對北韓的軍事壓力。
朝鮮社會的「恨文化」根基於不對等的垂直關係;「情文化」則來自對等的水平關係。毫無疑問,安倍晉三的發言不可能解決慰安婦問題,潘斯的強硬立場也沒辦法強化美日韓軍事同盟的對北韓共識。只會累積朝鮮半島對日本人和美國人的恨。
相反地,南北韓之間的和解,處處出自於對等的「情文化」。亦即,「對等」讓南北韓之間生出所有的可能。這一點深值兩岸參考。

(蘋果日報)
--
法務部修律師法違悖正義/江榮祥(執業律師、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委員)

政府日前提出司改國是會議後的首次半年進度報告,載明修訂《律師法》以落實懲戒及淘汰機制也是司改重點。法務部已於上月公告《律師法》修正草案,引起業內訾議,有同道指摘其是以道德為名加強控管,強制律師義務服務做功德;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聲明與部版草案無關,台北律師公會則發起一人一信反對。
初觀法務部公告有「部長邱太三」鈐印,內文竟誤寫「國是會議」作「國事會議」,可見自部長以下辦理法制作業皆粗疏至極。

繼觀部版草案第5條第1項第9款及第2項、第9條第2項增訂:「其他與執行律師職務不相容之行為,且情節重大」者,經法務部徵詢全國律師聯合會意見後,不發給律師證書;發證後遇有前情,應予廢止。前見同道直指法務部曲解德國《聯邦律師法》第7條第8款所定「律師職務不相容之行為已經對律師獨立性有所影響」原意,進而草擬如此空泛的條文,顯悖於大法官釋字第432號解釋曉諭「專門職業人員懲戒處分之構成要件,必須符合法律明確性原則」的要求。
再追索由顧立雄、林昶佐、高潞.以用提案,尤美女加入連署,經立法院於2016年7月15日付委的《律師法》修正草案;其第5條第1項第9款亦明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授予律師資格,其已取得者,由司法院廢止或撤銷之:……九、其他執行律師職務不相容之行為,且情節重大,經司法院委託全國律師公會審查認定。」顧與尤俱為司改先進,主張「主管機關改為司法院」及「委由全國律師公會實質審認」,但於「構成要件」同部版草案,亦欠明確。

廢止資格條件惹議
另,部版草案將現行「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改制為「全國律師聯合會」;律師須同時申請加入地方公會及全國聯合會,由地方公會與全國聯合會各依其自訂程序審查准駁;執業仍受限在所加入的地方公會區域內。茲既不合司改國是會議關於「律師加入地方公會者,為全國聯合會之當然會員」的決議,也無視業內普遍贊同的「單一入會,全國執業」!
查「全國聯合會」本來就是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法制的孑遺,跟隨國府遷台的理監事更自甘翼贊黨國威權統治,成為無須改選的「萬年理監事」,迄1990年方全面改選,也是「轉型正義」所當檢討的對象!且台灣幅員不廣,非複數法域,加上新世紀已發展出數位簽章及憑證、視訊會議、網路直播、Fact Check、電子投票等創新科技,實無繼續維持陳舊體制的必要。
無論公會如何改制,只要仍歸法務部主管,六扇門圖謀掌握江湖的野望就不會熄滅。律師執行職務以維護公益並改善法制,當以高度獨立的自律自治為本(現行《律師法》第1條第2項參照),如此始能抗衡政府濫權,而人民尋求律師專業協助,也才有在法律程序上受公平待遇的可能。若任法務部以「行為與執行律師職務不相容」為由即廢止其資格,則勇敢站在社運及工運前線與警察對峙的律師同道,所將面對的國家暴力恐非只是「丟包」而已,而受壓迫的人民勢必採取更激烈的抗爭。且看彼岸如何玩殘維權律師,教此岸同道怎不起而反對部版草案的不正義?

(蘋果日報)
--
蘋論:讓台灣在務實中前進

農曆新年送舊迎新之際,回首過去一年,許多改革理想距離落實還很遙遠,但至少已經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未來一年,政府、政黨、民間應該更努力找到理想與現實的平衡點,在紛亂爭吵中持續進步,讓台灣能夠在務實中堅定前進。
每逢年終檢討,總有不少人認為台灣的改革還不夠快,相對而言,也有不少人認為部分改革過了頭。其實,台灣解除戒嚴至今不過30年,民主化的時間還很短,許多改革理想很難一蹴可幾,更不可能像極權國家一樣不顧人權貫徹公權力,只能有耐心、一步步進行階段性改革。

阻力比想像中強大
即便是上世紀90年代飛快的民主化工程,從1991年底國大代表全面改選、1992年底立法委員全面改選,到1994年省市長民選、1996年首次總統直選,加上修了N次的《憲法增修條文》,其間不知經歷多少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有學者因而稱台灣的民主改革為「分期付款式改革」,改革之不易由此可見。
回頭看過去一年全民矚目的若干改革。以年金改革來說,廢除十八趴優惠利率有很高的民意基礎,年金再不改革國家更會破產,許多人認為師出有名,改革阻力應可迎刃而解,因此要求年金改革一次到位,所有年金、津貼都能整合而畢其功於一役。
但事實證明,改革阻力比想像中還要強大,「世大運抗議鬧場事件」只是社會部分人士反彈情緒的激進脫序演出而已。而公教年金改革勉強找到交集過關後,軍人年改的問題至今仍處於膠著狀態。
再來看2025年非核家園理想,隨著環境意識提升、反核聲浪高漲,蔡英文政府已跟隨德國等先進國家腳步,提出這項與時俱進的永續發展理想。但光是龍潭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進度就已嚴重落後,政府有把握在2025年前做好相關配套工作嗎?
改革不僅是政府的工作,也牽涉民間的準備。德國為了落實非核家園理想,民間付出了高電價的代價,政府、民間才能共同朝目標前進。
就此而言,台灣人民在追求理想的同時,也做好了付出改革代價的心理準備?

理想現實間找交集
年金改革是非做不可的事,非核家園攸關這片土地的永續發展,但推動起來仍然困難重重,原因不在於理想目標不對,而在於現實往往比政策規劃的紙上談兵更加複雜千百倍。
歲末年終之際,期待政府、各政黨、民間團體及各界人士,沉澱反思近年各項重大改革議題,不要為了急於落實理想、忽視配套手段而「呷緊弄破碗」,也不要因為執行面出現問題就回頭否定理想目標。
重要的是努力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最大交集,只要政府堅定改革立場、民間也願意漸進付出改革成本,「分期付款式改革」依舊是改革的重要進程,雖然慢一點、迂迴一點,但最終還是會到達改革的彼岸。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