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3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210203 緬甸政變篇

更新時間:21:47

*【緬甸政變】翁山蘇姬被控違反「進出口法」拘押至15日 民間醞釀不服從運動

緬甸軍方周一(2/1)凌晨突然發動政變奪權,實質領袖翁山蘇姬以及其他多名政治領袖被捕,今天消息傳出,緬甸警方指控翁山蘇姬違反「進出口法」,至少要拘押到2月15日等待調查,總統溫敏違反「自然災害管理法」,至少要關押7天,另一方面兩天來民間的反抗情緒逐漸升高,第一大城仰光有民眾以敲打鍋盆、按汽車喇叭的方式表達不滿,幾座大城巿的醫護人員也開始醞釀罷工行動。有社運人士呼籲民眾展開「公民不服從」運動,不過軍方掌權的鐵腕似乎沒有動搖之勢。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超過100位國會議員周一遭軍方軟禁在首都奈比多住處,現已被告知可離開;不過民選領袖翁山蘇姬,自軍方政變迄今未曾公開現身。路透社報導指,警方在翁山蘇姬家中搜出非法進口的手持無線電設備,違反進出口法,必須拘押到2月15日。

在仰光、曼德勒等緬甸主要城市,軍方持續嚴守,反對政變的民眾無法上街抗議,改為號召居民周二晚上8時在家中表態。推特流傳的影片可見,住宅區許多住家昨晚8時同時傳出敲鍋的聲音,也有人高喊口號要求自由,並祝福「我們的母親」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街頭不少汽車鳴喇叭抗議。有居民指,緬甸文化有以鼓聲驅邪的傳統。

截至昨晚8時,緬甸政府衞生與體育部旗下最少42間醫院有醫護人員罷工,表明拒絕軍政府重臨。有醫生在網路發表聲明,表示不會認可政變及軍政府,只會遵守民選政府的命令,批評軍方把自身利益置於國民利益之上,拒絕在軍事統治下回到醫院,促請國際社會也不要承認非法的軍政府。部分醫護也展開「繫黑絲帶運動」表達抗議。

青年及學生團體也呼籲展開公民不服從運動,相關的臉書專頁已有超過14萬人按讚。

*【緬甸政變】緬甸軍頭奧步 持對講機、招呼選民都成政敵罪名

緬甸前天(2/1)清晨發生政變,軍政府阻止新國會開議,扣押資政翁山蘇姬、總統溫敏以及多名議員,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接管政府。翁山蘇姬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全民聯)今揭露,當局搬出兩個跟政治毫無關連的罪名關押翁山蘇姬,與溫敏,指翁山違反「進出口法」,溫敏則被控違反防疫措施觸犯「自然災害管理法」。

全民聯說,警方要把翁山蘇姬和溫敏關押到2月15日,等候傳喚證人調查、收集證據、尋求法律諮詢。綜合全民聯人士、美國《紐約時報》、與緬甸社群網站上流傳說法,警方宣稱在翁山蘇姬家中搜出10套無線對講機,指控都是未經申報私自進口,觸犯「進出口法」,如定罪最高可判刑2年。無線對講機是翁山蘇姬保鏢使用的物品。

而溫敏的罪名更荒謬,網路流傳的警方文件指稱,他與家人去年9月在選舉活動中,對滿載支持者的車輛打招呼,違反「自然災害管理法」之下的Covid-19防疫法,如定罪最高可判刑3年。緬甸軍警均未對這項訊息評論。

緬甸政變後,網路流傳種種揣測,有謠言指軍方會以「叛國」罪名起訴翁山蘇姬,最重可判處死刑,或用「選舉舞弊」等罪名為難她,誰也沒料到在政變48小時之後,當局提出的罪名是「違反進出口法」,堪稱畫蛇添足。

翁山蘇姬領導的全民聯在過去5年間兩度在選舉中大勝,證明民意的流向,軍方堅稱選舉有弊,拒絕承認全民聯勝利,甚至在新國會開議之前發動政變。

除了翁山蘇姬和多名國會議員,還有僧侶、作家、民間活動份子與電影製片被捕。消息指稱,翁山蘇姬被軟禁在首都奈比多的家中。緬甸一度中斷的網路通訊也回復正常,部分交通要道有軍人坐鎮維安,但街上看到的軍人並不多,出奇平靜。

民間雖有反制行動,但人數不多,有數十人昨(2/2)上街敲打鍋盤示威,某通訊業者老闆有軍方背景,旗下數十名員工集體辭職抗議,另有醫護人員上傳比起三隻手指手勢的照片,手勢出自電影《飢餓遊戲》,但在泰國的反政府抗爭運動中,成為反獨裁的象徵。

全民聯已在網路發表聲明,呼籲軍政府承認去年11月的選舉結果,並釋放翁山蘇姬與溫敏。仍然遭到軟禁的國會議員也發佈聲明,表示仍然效忠總統溫敏,並聲稱自己的國會議員身分依然有效。

*【緬甸政變】美國務院正式認定緬甸發生軍事政變 將暫停援助

美國國務院周二(2/2)表示,經過審慎評估,決定正式將緬甸軍方奪權的事件認定為軍事政變,暫停部分援助。不過,美方對緬甸援助僅極少數是給當地政府,此舉對掌權軍方恐無太大影響。

緬甸軍方1日以選舉舞弊為由,對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的民選政府發動政變,總統溫敏(Win Myint)、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等多名執政黨高層遭軍方拘捕。

緬甸情勢引發美方高度關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兩黨議員相繼發出聲明譴責緬甸軍方行動,拜登也揚言考慮制裁措施。

美國國務院今天周二上午針對緬甸情勢召開電話簡報會,一名不具名官員以背景方式表示,在審慎檢視相關事證後,國務院評估認定翁山蘇姬及溫敏1日在一場「軍事政變」(military coup)中遭罷黜。

這名官員指出,這項認定將啟動對緬甸政府外援的特定限制,美方也會大範圍檢視目前援助計畫,確保他們與近期事件相應。但官員強調,美國會持續能讓緬甸人民直接受惠的計畫,包含對洛興雅人(Rohingya)等有需要族群的人道援助及民主支持計畫。

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自1986年起,每年的「財政年度國務院、對外行動及相關計畫撥款法」皆規定,美方須切斷對任何合法當選領導人遭軍事政變或軍令罷黜之國家政府的外援。

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對緬甸援助資金約為2億1636萬美元(約新台幣60億4982萬元),去年已通報援助金額則有1億8458萬美元左右。

不過,國務院官員坦承,美國對緬甸政府的外援金額「非常之少,近乎為零」,絕大部分的援助是透過公民社會團體。

針對美方可能採取何種制裁,國務院官員並未做太多說明,僅強調美方會檢視目前對緬甸所有援助計畫。「我們會以美方長期對緬甸人民的承諾,以及他們對民主、和平、正義與發展的渴望作為指引。」

在緬甸逐漸邁向民主化之際,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2016年解除對緬甸實施長達20年的經濟制裁。但緬甸軍方後來對洛興雅人的暴行引發國際關注,促使川普政府2019年對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等4名緬甸軍官祭出制裁。

*【緬甸政變】跳著有氧舞蹈見證歷史 女子錄下軍車闖國會瞬間畫面

緬甸軍方周一(2/1)以選舉不公為由發動政變,在新國會開議之前,軍人持槍押走政治領袖和資政翁山蘇姬,首都奈比多一名女子拍攝有氧舞蹈畫面時,無意間拍下軍車駛向國會的場面,無意間紀錄了這段歷史。

體育教師金辛薇(Khing Hnin Wai,音譯)因為這段臉書影片而在網路一夕暴紅,她的臉書貼文寫道,政變的新聞報導出來之前,她正好在通往國會的大馬路前面錄製跳舞影片,這是為了參加比賽而錄製的,跳著跳著,後方就出現多輛軍車往國會的方向開過去。

巧合的是,她選擇的舞曲歌詞也很搭當時的畫面,歌曲出自印尼歌手Tian Storm,歌詞寫道:「他們來了,一個接一個,爭奪王座。」

網友看到影片感嘆這個場面「超現實」,還有人質疑影片真偽,金辛薇昨(2日)在臉書上傳多段拍攝於不同日期的跳舞影片,她的貼文寫道,每天早上起床後就會去同一地點練舞,這是她的日常,當時她也不知道國會將發生劇變,並不是想要出名,也不希望成為別人嘲弄的對象。

*【緬甸政變】控翁山無視軍方抗議大選舞弊 緬軍頭嘆:為國家我只好掌權

緬甸周一(1日)爆發軍事政變,國家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總統溫敏等執政黨高層遭到軍方軟禁。政變領袖、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2日在他「組成新政府」後的首場會議中表示,由於軍方對去年大選舞弊提出抗議,如今必須接掌政權,這是無可避免的結果。

緬甸國防軍(Tatmadaw)周一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目擊者向路透表示,在緬甸最大城市仰光,周二四處街頭可聽見民眾按喇叭和敲鍋的聲響,以表達抗議。

根據緬甸軍方資訊服務單位報導,敏昂萊周二在會議上說:「國防軍已經一再提出要求。為了國家(選舉的公平性),才無可避免必須選擇這條路。直到下一場選舉後組成新政府,有必要由我們來領導國家。」

敏昂萊還表示:「在緊急狀態期間,選舉工作和對抗武漢肺炎,將列為首要任務。」

緬甸去年11月舉行國會改選,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大贏83%席次後,軍方持續宣稱選舉存在大規模舞弊,並告上最高法院。選舉委員會日前駁斥舞弊之說,軍方不接受,從上周起揚言「採取行動」,暗示發動政變。軍方電視台於政變後表示,軍方認為大選存在舞弊行為,要求選舉委員會展開調查,並延後召開新一屆國會會議,但遭到拒絕,才接掌政權。新一屆的緬甸聯邦議會人民院(下議院)首次會議原定於周一召開。但開議前數小時,軍隊叛變。

*【緬甸政變】翁山蘇姬光環褪色 西方轉為聚焦協助緬甸恢復民主

緬甸軍方周一(2/1)發動政變,並拘捕總統溫敏及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等人,引起西方國家關注。不過,相比以往關注翁山蘇姬狀況,西方在應對這次緬甸政變時,焦點明顯已經不再放在翁山蘇姬個人身上,而是聚焦於敦促恢復緬甸民主。有外交官和議員透露,西方不滿翁山蘇姬執政期間處理洛興雅人問題的手法,認為她已非昔日的「民主領袖」。

一直以來,翁山蘇姬被國際社會視為爭取緬甸民主的代表人物,備受西方熱切關注,她更在1991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又在2012年到白宮會見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但掌政期間,翁山蘇姬被質疑縱容軍方種族清洗少數民族洛興雅人的指控。聯合國調查人員指,事件導致數以萬計洛興雅人被殺,超過73萬人逃亡到孟加拉。翁山蘇姬於2019年出席海牙國際法院聽證會,卻為軍方暴行辯護,宣稱軍方行為是「反恐行動」,引來國際社會嘩然。網路上一度有逾30萬人連署,要求褫奪其諾貝爾和平獎,反映她在國際社會上的「民主女神」光環已經大大減退。

歐洲多國聲明譴責均避提翁山蘇姬之名

西方領袖周一紛紛譴責緬甸軍方的奪權行動,並且要求放人。但歐洲多個政府的聲明都選擇不提起翁山蘇姬的名字,例如荷蘭外交部長卜洛克(Stef Blok)在推特發文,僅要求「立即釋放所有民選政治人物及公民社會代表」。

2013年曾晤翁山蘇姬的前歐洲議會議員郝塔拉(Heidi Hautala)表示,翁山蘇姬的所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去年11月選舉大勝,選舉當時被視為國內認同她在民主管治的變相公投,結果意味著她對於緬甸民主回歸至關重要。但郝塔拉亦指出﹕「我們不會忘記她在國際法院對洛興雅人一事上說了什麼。她在種族清洗一事上非常支持軍方,毀掉了她在國際上的人權捍衛者聲譽。」

前外交官﹕為屠殺洛興雅人辯護毀聲譽

退休荷蘭外交官艾瑟姆(Laetitia van den Assum)曾被派駐緬甸及泰國擔任大使,在翁山蘇姬1989年至2010年被軟禁期間,與她接觸達15年之久。但艾瑟姆也承認,洛興雅人被屠殺一事令翁山蘇姬作為民主象徵「已近乎無可挽救地褪色」。她同時補充,無人希望緬甸淪為軍事政權。

駐雅加達的資深歐盟外交官則表示,翁山蘇姬的形象有可能因為這次軍方政變而受惠,「回復她作為烈士的地位」。不過,西方如今察覺到,即使她在國內廣受民眾支持,始終無法動搖到軍方權勢。他認為,目前只有美國和英國直接制裁緬甸軍總司令敏昂萊,歐盟本月也可透過懲罰措施以示支持翁山蘇姬,亦可能停止向緬甸提供發展援助。

*【緬甸政變】華府若決定恢復制裁緬甸 一文看清拜登有何選項

美國總統拜登周一發表聲明,譴責緬甸軍方發動政變,還威脅要重新實施制裁。外界普遍認為,此次緬甸政變是拜登上台後首個面對的國際危機,正好是考驗新政府,如何貫徹拜登一向強調的人權為首和多邊合作的外交方針。路透分析整理倘若拜登真的要制裁緬甸,他又有何具體選項。

拜登在聲明揚言必須「捍衞民主」,批評緬甸在民主進程「開倒車」,因此美國有必須檢討有關制裁的法例及權力,然後採取適當行動。在前總統歐巴馬任內,華府推動緬甸邁向民主,讓翁山蘇姬不再被禁止參選,成功令緬甸變天走向文人政府;到川普任內,緬甸軍方大肆屠殺洛興雅人及令逾70萬人流離失所,華府遂制裁緬甸軍方4名指揮官。如今則到拜登政府受考驗。

█制裁國家料惹美商反對

美國財政部前高級制裁顧問庫西克(Peter Kucik)認為,拜登可立即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緬甸處於緊急狀態,以此為基礎推展全新的制裁計劃。他認為,此舉最重要是可以表明「他們(華府)如何看待政變及想看到什麼」,藉此向緬甸軍方施壓。

不過,這方法料將引起正在當地投資的美國企業反對,因為該行政命令將不再視緬甸為開放市場,經濟利益勢必大幅減少。一些投資者認為,拜登應該針對性制裁發動政變的人士及軍政府高層,並可表明華府認為緬甸新政權是非法的立場。

拜登可根據制裁侵犯人權的《馬格尼茨基法案》施加進一步的制裁,凍結目標人物持有的任何美國資產,禁止美國人跟他們有生意來往。不過也有一些聲音指出,這些緬甸將軍本身甚少擁有海外資產,未必起到效用。

█倡針對軍方背景企業制裁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則呼籲拜登對準由軍方經營的企業,緬甸經濟控股(MEHL)和緬甸經濟集團(MEC)就是兩大軍方企業,其業務遍及銀行、玉石、銅、電信和服裝等,是軍隊最主要的資產。

2008年美國曾推出《禁止緬甸玉石法案》(JADE Act),禁止美國由緬甸進口硬玉及紅寶石,即使這些玉石曾經送到其他國家進行加工,美國也禁止從這些加工國家進口。但該法案已經於2016年中止。

拜登及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目前動作僅限於譴責軍隊奪權,未將之稱為「政變」(coup)。根據美國法律,如果把事件界定為軍事政變,美國可以中斷對該國的財政援助,而美國在2020年對緬甸的援助總額為6.065億美元(約170億元台幣),包括一些改善衛生計劃及救災資金。

*【緬甸政變】中國默許緬軍奪權?緬媒台籍記者不認同:對北京未必有利

有分析指中國默許緬甸軍方政變。緬甸台籍記者劉忠恩周二(2日)說,中國因提供緬甸邊境武裝部隊武器,與緬軍關係緊張。且翁山蘇姬任內通過多項「一帶一路」計畫,政變未必有利中國。

針對緬甸軍方1日拘捕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總統溫敏等執政黨高層發動政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日未譴責緬軍,他表示,盼緬甸各方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分歧,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

有外媒批評中國的說法曖昧,也有報導引述倫敦大學學院亞非學院(SOAS)學者帕里瓦爾(Avinash Paliwal)指,政變可能得到中國「默許」。

《緬甸時報》(The Myanmar Times)台籍記者劉忠恩周二接受中央社電訪時分析,從目前種種跡象看來,中國「默許」緬軍政變的可能性不高。

緬甸長期內戰,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的武裝部隊。劉忠恩指出,中國為中緬邊境的武裝部隊提供武器,而這些叛軍又和緬甸政府軍交戰。對緬軍而言,中國是「干擾緬甸和平」的因素,雙方一直存在緊張關係。緬軍反而與印度、俄羅斯有軍事合作。

他也指出,從經濟層面來看,政變未必對中國有利。中國是緬甸的第二大投資國,僅次於新加坡,當地也有「一帶一路」的計劃。劉忠恩指出,中國目前在當地最大的計劃「中緬經濟走廊」,就是在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政府任內簽訂。

而此前中國投資的另一個大型計劃「密松水電站」,則在2011年由緬軍支持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政府宣布停建。

劉忠恩還指出,緬軍對中國援建的皎漂(Kyaukpyu)深水港也有意見。緬甸若開邦的皎漂是中緬油氣管線的起點,管線終點位於中國重慶。他指出,這項建設將讓中國得以繞過麻六甲海峽,更快地連結到印度洋,而緬軍並不樂見。

對於中國外交部的回應,劉忠恩認為,這符合中國強調「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準則。且汪文斌連續兩天以「緬甸正在發生的事情」稱呼事件,並未明確定調為「政變」,從上述分析來看,可以理解中國目前較為保留的態度。

香港《南華早報》1日也引述不具名的中國軍方人士表示,緬甸政變讓中國處境尷尬,中國只能審時度勢,但不會採取任何行動。

《美國之音》則引述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學者希伯特(Murray Hiebert)分析,歷經洛興雅人(Rohingya)人權事件後,緬甸和歐美疏遠,再加上此次政變,緬甸軍方應會更願意與中國交往。

*【緬甸政變】緬軍頭奪權 中媒稱「大規模改組」不說政變、怪罪川普啟發

緬甸國防軍(Tatmadaw)周一(1日)叛變接管政府,並拘押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總統溫敏等執政黨高層。對此,中國國營媒體以「大規模內閣改組」形容緬甸軍方的行徑,刻意避開「政變」一詞。

法新社報導,政變發生後,全球各地民主國家領袖紛紛抨擊緬甸軍方。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表示,美國正在「留意」誰挺身支持緬甸人民。而中國共產黨領導階層則採取委婉作法回應。北京政府呼籲緬甸各方「妥善處理分歧」。

由於中共當年也是以非民主的方式,奪取政權,加上向來北京向來否定民主制度,新華社周一便以「大規模內閣改組」來形容緬甸軍方在政變後,撤換民選政府的部長。

中共外圍官媒《環球時報》(Global Times)英文版則引述不願具名的專家表示,緬軍將領攫取權力,可視為「對國家權力結構失衡的『一種調整』」。

《環球時報》也藉機抨擊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文章寫道:「若干專家提到,川普拒絕承認敗選,據報還煽動國會大廈的暴動,可能『給緬甸軍方帶來啟發』。」川普任內採取抗中路線,使美中關係落入數十年來的低谷。

《環球時報》的另一篇社論更主張,緬甸的「混亂」是因為導入民主制度。該文稱,西方各國強推民主主義,令中小國家沒得選擇,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大多只能接受西式選舉制度,他們因此遭遇失敗和坎坷,緬甸的失敗可說是接受民主主義而付出的代價。

(蘋果新聞網)
--
*緬甸軍事政變 翁山蘇姬遭控違法 還押拘留至2/15

緬甸週一發生軍事政變後,警方對被軟禁的民選領導人翁山蘇姬提出多項指控,因為警方在她家中搜查到多台無線對講機,涉嫌非法進口通訊設備。

綜合外媒報導,緬甸軍方在2月1日凌晨發動政變,拘留了翁山蘇姬和總統溫敏(Win Myint)等人。目前翁山蘇姬下落不明,但據報她被關押在首都奈比多(Nay Pyi Taw)的住所。

根據週三曝光的警方文件,警方在翁山蘇姬於奈比多住所搜查時,發現多台無線對講機,文件稱這些對講機是非法進口,為且未經允許就使用,

警方對翁山蘇姬提出多項指控,包括違反進出口法、擁有非法通信設備,並要求拘留她。警方文件顯示,她已被還押到2月15日。

另一份文件則顯示,警方指控溫敏違反「國家災難管理法」(National Disaster Management Law),因為他涉嫌在競選期間在車隊中與支持者會面。

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NLD)今日稍早發聲明指出,該黨在多個地區的辦事處遭突襲搜索,並敦促軍方不要在指稱去年大選有所謂的非法行為。

緬甸軍方稱去年11月的大選存有舞弊行為來證明奪取政權的正當性。「全國民主聯盟」在這場大選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疫情期間緬甸爆政變 70家醫院罷工抗議軍方奪權

緬甸軍方以選舉舞弊為由,在1日發動政變,翁山蘇姬等多名執政黨官員被逮捕,軍方接管政府,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緬甸民眾上街抗議,全國有70家醫院響應罷工,展開抗爭。

據《路透》報導,臉書專頁「緬甸公民不服從運動」宣布,有70家分佈在全國30個城鎮的醫院和醫療部門今(3日)起罷工,抗議軍事政變;痛批軍方把自己的利益凌駕在了因疫情面臨困境的脆弱人群之上,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在緬甸造成3000多人死亡,是死亡數東南亞各國中名列前茅。

「緬甸公民不服從運動」聲明指出,拒絕服從非法軍人政權的任何命令,他們的行動表明,他們完全漠視患者的痛苦。

有響應號召的醫生透露,罷醫無期限,將視政局情況而定;青年和學生團體也加入公民抗命的行列,目前軍方尚未回應。

*緬甸仰光爆發民眾敲擊鍋盆抗議政變 醫護計畫罷工

緬甸1日爆發政變,多名執政黨官員被逮捕,軍方接管政府,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緬甸第一大城仰光昨(2)日晚間出現首次大規模抗議,民眾敲擊鍋碗瓢盆以表達對軍方政變的不滿,多個主要城市的醫護人員則計畫罷工。

綜合外媒報導,多個民主團體呼籲民眾在2日晚間8點製造敲擊聲響,表達對政變的反對,仰光週二進行大規模的抗議,民眾高呼「邪惡消失(evil be gone)」,在家中、街頭敲擊鍋具,以驅除「邪惡」或「惡業」,並鳴響喇叭聲,抗議行動持續約25到30分鐘。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參與者表示,在緬甸文化中,敲擊、打鼓象徵著「趕走魔鬼」。抗議行動中民眾呼喊希望被軟禁的政治領袖翁山蘇姬身體健康,並要求軍方盡速放人。

青年和學生團體也呼籲展開示威行動,當地醫護則計畫罷工,據報導,至少有20家政府醫院的醫護人員加入反軍方的抗議活動。參與行動的醫師苗特烏(Myo Thet Oo)表示,不能接受獨裁以及未獲民眾投票支持的政府。苗特烏也提到,軍方隨時可以逮捕自己,醫護人員將一同面對,所有人已決定不去醫院。

緬甸軍事政變領袖、三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2日也在組成新政府後於會議中表示,在選舉委員會否認選舉詐欺的指控後,軍方「不可避免的」發動政變,將在進行自由公正的大選後,移交權力給勝選者。

*擔心軍方斷網路! 離線通訊軟體Bridgefy在緬甸下載破百萬

緬甸1日爆發軍事政變,在政府領導遭挾持的同時,第一大城仰光(Yangon)與首都奈比多(Naypyitaw)及其他部份區域網路連線一度中斷,致使離線通訊軟體「Bridgefy」APP下載量爆增,《路透》今(3)日報導累計已突破100萬次下載量,而 Bridgefy 公司亦在推特發文表示,希望這款APP在緬甸人的艱困時間能發揮用處。

據《路透》報導,這款APP先前在香港2020年民主抗爭時獲得港人青睞,如今緬甸政經局勢動盪,儘管緬甸當地通訊在1日稍晚即恢復,但當地人開始在社群發文,呼籲民眾下載離線通訊軟體Bridgefy,以防通訊再次中斷。

Bridgefy執行長里歐斯(Jorge Rios)向《路透》表示,1日至2日晚間,這款APP在緬甸已被下載超過110萬次,而緬甸估計約有2200萬社交媒體使用者。

《路透》指出,離線通訊軟體Bridgefy背後支持者還包含了推特共同創辦人史東(Biz Stone),這款APP在泰國反政府集會時,亦曾受到廣泛使用,是數款以藍牙技術(Bluetooth)為基礎的通訊軟體之一,讓使用者可以在沒有網路連線的情況下互相聯絡。儘管相關安全專家擔心這款APP會被滲透,用戶恐遭到監控,但它目前在全球使用者的數量仍不斷上升當中,尤其是在執政體系曾對社交媒體或是網路供應商祭出限制的國家中。

然而,針對《路透》提出的問題,Bridgefy回應表示,團隊已經改善了相關安全程序,並且對用戶間的直接訊息進行加密,目前其他運用相同技術的APP還包含goTenna以及Briar,另外,現在已經停止維護的藍芽技術軟體Firechat,先前亦曾被使用在伊拉克及伊朗的抗爭中。

*G7外長發聲明 譴責緬甸軍事政變

七大工業國集團(G7)今天譴責緬甸軍事政變,並表示,非常擔心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等被捕政治領導人的命運。

法新社報導,G7發表聲明說,「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等我們7國外交部長以及歐洲聯盟高級代表,一致譴責緬甸軍事政變」。

「我們對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和總統溫敏(Win Myint)等政治領導人和公民社會活躍人士遭到關押以及媒體被當做對付的目標,感到十分擔心。」

G7各國外長呼籲軍方解除緊急狀態,並容許外界對最弱勢者提供人道救助而不加以限制。

這些外長的聲明中說:「我們呼籲軍方立即解除緊急狀態,恢復民選政府的權力,釋放所有遭受不當關押的人,並尊重人權與法治。11月的選舉結果必須尊重,同時國會應該儘快開議。」

*政變也要不回! IMF上週才援助緬甸政府96億元現金

國際貨幣基金(IMF)上週才向緬甸政府送出3.5億美元(約為新台幣96.3億元)現金,作為無附加條款緊急援助計畫的一部分,協助緬甸抗疫,未料緬甸軍方1日即以選舉舞弊為由,對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的民選政府發動政變,總統溫敏(Win Myint)、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等多名執政黨高層遭軍方拘捕,而相關國際金融專家表示,IMF似乎無法追回這筆緊急援助款項。

據《路透》報導,美國國務院2日定調緬甸軍方進行軍事政變,將暫停部份援助,然而,就IMF援助而言,IMF理事會於1月13日批准這筆近乎沒有附加條款的緊急援助,熟知IMF體系援助人士與國際金融專家指出,目前IMF似乎完全無法追回這筆援助,IMF發言人透過Email向《路透》表示,「我們正持續追蹤事況發展,同時也擔心政變對緬甸經濟與人民的影響」。

《路透》指出,這是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兩週內首次面對的國際危機,華府已向緬甸軍方威脅要祭出新制裁,而國務院也宣佈將重新檢視對緬甸的各項援助。IMF過去7個月以來,包含上週的援助在內,IMF就緊急疫情援助項目提供緬甸7億美元資金(約為新台幣192.7億元),IMF在1月13日的理事會決議聲明中提及,這些援助將幫助緬甸達到「疫情下的緊急收支需求,特別是為了確保總體經濟與金融穩定所採取的復甦措施,支持受影響產業與弱勢團體等」。

這些緊急援助不同於IMF其他的金融計畫,會設立表現基準點,緊急援助會迅速發款,完全無法追回,IMF前經濟學者、美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現任研究員石格爾(Stephanie Segal)指出,「這種計畫未經過磋商程序,無任何附加條款與條件,也不會進行各項支出的前瞻審查」,他還說,「針對IMF理事會批准款項是否能夠收回的狀況,似乎還沒有出現過先例」。

*緬甸政變後起訴翁山蘇姬 理由超瞎:查出違禁品收音機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接管政權後,首都警方3日以違反進出口法、天然災害管理法等理由,起訴遭軍方拘押的文人政府實質領袖翁山蘇姬、總統溫敏(Win Myint)等人。

緬甸媒體Mizzima報導,首都奈比多警方文件指出,軍方人員搜查了翁山蘇姬住所,發現一台收音機屬未經批准的非法進口、使用物品,因此遭控違反進出法,聲請拘押到2月15日;觸犯該法若遭定罪,最高面臨3年有期徒刑。溫閔遭指控罪名也面臨同等刑期。一名翁山蘇姬所屬「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 NLD)人員證實該報導說法。

緬甸全國各地多家醫院醫護和職員3日以暫停非緊急工作的怠工方式,抗議政變,一些醫療工作人員也在社群媒體上貼出配戴紅絲帶、舉3指的照片;紅色為翁山蘇姬所屬「全國民主聯盟」代表色,3指為泰國民主示威運動的手勢。

西部馬圭省甘高縣(Gangaw)一家規模百床的醫院負責人翁山敏(Aung San Min)說,「我們的目標,是只接受我們選出來的政府」。

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宣布成立「國務委員會」,自命為主席,委員會成員多為現任和退役將領;軍方並宣布實施緊急狀態一年,警告民眾不要說或張貼任何可能「鼓勵暴動或助長不穩定局勢」的言論,同時,全民盟在全國各處辦公室也遭軍方突擊,查扣文件和電腦等物品。

*國際制裁恐將緬甸推向北京? 外媒分析:中國未必有利

緬甸軍方1日發動政變,拘捕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等政要,美國及聯合國安理會先後表態,不排除對發起政變的軍方實施制裁。對此,有外媒特刊專文,分析緬甸當前處境對中國帶來的利弊影響。

《美國之音》報導,在聯合國安理會宣布不排除對緬甸政變發起者實施制裁的同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重申中國與緬甸的友好關係,並要求國際社會不應做出激化矛盾、使局勢複雜化的行為。

《美國之音》引述多位國際要人的觀點指出,西方世界對緬甸採取制裁等行動,可能迫使該國遠離民主國家並投入中國懷抱,進一步加劇美中兩國緊張關係,有觀察人士更認為,中國在緬甸政變中可能扮演鼓勵軍方的角色,呼籲有關單位加以調查。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緬甸當前局勢對中國而言未必有利,特別是在經濟層面。

《美國之音》指出,中國作為緬甸第2大投資者,對緬甸貿易約占該國貿易總額的3分之1,對此,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項目資深研究員希伯特(Murray Hiebert)認為,若以中國在緬甸利益為出發點,翁山蘇姬的民選政府將比緬甸軍方對中國更為有利。

《美國之音》引述緬甸時報記者劉忠恩此前發表的觀點,稱中國當前在緬甸最大計畫「中緬經濟走廊」是在翁山蘇姬執政時期簽訂,而中國投資的密松水電站項目則是在2011年由緬甸軍方背景的登盛政府宣布停建,綜合考量緬甸軍方過往對中國投資興建的基礎建設常有意見,這次由軍方掌權,對中國經濟投資的利益未必是好事。

(自由電子報)
--
*美國認定緬甸發生「軍事政變」 將暫停援助

緬甸軍方當地時間1日逮捕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及所屬「全國民主聯盟」(NLD)的要角,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美國國務院2日宣布將其認定為「軍事政變」,考慮對緬甸軍人領袖及其所屬公司施加更多制裁,審慎檢視對緬甸的援助,但不影響對洛興雅族群等人道援助。

美國總統拜登1日表示,考慮再度制裁緬甸,並呼籲國際社會團結要求緬甸軍方放棄奪權與釋放被逮捕者。國務院資深官員2日上午透過電話簡報會,宣布經檢視相關事證後,認定翁山蘇姬與總統溫敏在軍事政變(military coup)中遭罷黜。

國務院資深官員表示,直到目前為止,華府都未與發動政變的緬甸軍事將領,或翁山蘇姬等文人政府領袖接觸;由於其他國家與緬方有更好的接觸,美國如今暫且保持與理念相近國家密切互動,關注進展。

基於美國法律,一但國務院認定「政變」,美國將自動限制對該國家或地區的援助。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2日下午在每日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每年提供給緬甸人民約1.35億美元的支持,美國政府將仔細檢視,不影響對包括洛興雅在內的受苦緬人。

國務院資深官員表示,美國直接援助緬甸政府的金額很少,絕大部分的援助都是透過民間社團。因此美國暫停援助是否能真正影響緬甸軍政府,效果還待觀察。

普萊斯表示,在現有對緬甸的制裁措施下,美國審慎考慮實施更多制裁,目前緬甸軍方已受制裁;資深官員表示,美國考慮制裁緬甸軍事將領及其所屬公司。

被問到若美國對緬甸實施強硬手段,是否可能導致緬甸進一步倒向北京?普萊斯表示,緬甸政變不符合美國與理念相近盟友利益,也不符合中國大陸的利益;因此第一要務為恢復緬甸的文人領導。

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與翁山蘇姬往來密切,他表示,1日已告訴拜登和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有關緬甸的最新情勢,並敦促美國政府要讓緬甸軍方為破壞民主付出巨大代價。

緬軍頭:掌權無可避免
緬甸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發動政變,2日在他組成新政府後首場會議中表示,軍方對去年大選舞弊提出抗議後,如今必須接掌政權,「是無可避免的結果」。根據緬甸軍方資訊服務單位報導,敏昂萊在會議上說:「國防軍已經一再提出要求。為了國家,無可避免必須選擇這條路。直到下一場選舉後組成新政府,有必要由我們來領導國家。」他還提到將在緊急狀態期間,將選舉工作和對抗新冠疫情列為首要任務。

部分官員獲釋 翁山仍遭軟禁
全民聯的中央宣傳委員會成員之一齊托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遭拘留的全國民主聯盟國會議員已獲准離開舍區,但是「目前沒有將翁山蘇姬和苗翁醫師移往他處的計畫。據我所知他們健康情況良好」。新加坡媒體報導,翁山蘇姬目前被軟禁在奈比多的住所。另據據緬甸媒體與社群網站消息,部分被扣押的政府官員2日已獲釋返家。另據央視新聞,緬甸目前七省七邦首席部長接近一半已經回到家中。

*美認定緬甸「軍事政變」 考慮對軍人領袖實施更多制裁

緬甸軍方當地時間1日逮捕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及所屬「全國民主聯盟」(NLD)的要角,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美國國務院2日宣布將其認定為「軍事政變」,國務院考慮對緬甸軍人領袖及其所屬公司施加更多制裁,審慎檢視對緬甸的援助,但不影響對羅興亞族群等人道援助。

美國總統拜登1日表示,考慮再度制裁緬甸,並呼籲國際社會團結要求緬甸軍方放棄奪權與釋放被逮捕者。國務院資深官員2日上午透過電話簡報會,宣布經檢視相關事證後,認定翁山蘇姬與總統溫敏在軍事政變(military coup)中遭罷黜。

國務院資深官員表示,直到目前為止,華府都未與發動政變的緬甸軍事將領,或翁山蘇姬等文人政府領袖接觸;由於其他國家與緬方有更好的接觸,美國如今暫且保持與理念相近國家密切互動,關注進展。

基於美國法律,一但國務院認定「政變」,美國將自動限制對該國家或地區的援助。

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2日下午在每日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每年提供給緬甸人民約1.35億美元的支持,美國政府將仔細檢視,不影響對包括羅興亞在內的受苦緬人。

國務院資深官員表示,美國直接援助緬甸政府的金額很少,絕大部分的援助都是透過民間社團。

因此美國暫停援助是否能真正影響緬甸軍政府,效果還待觀察。

普萊斯表示,在現有對緬甸的制裁措施下,美國審慎考慮實施更多制裁,目前緬甸軍方已受制裁;資深官員表示,美國考慮制裁緬甸軍事將領及其所屬公司。

被問到若美國對緬甸實施強硬手段,是否可能導致緬甸進一步倒向北京?普萊斯表示,緬甸政變不符合美國與理念相近盟友利益,也不符合中國大陸的利益;因此第一要務為恢復緬甸的文人領導。

共和黨參議院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與翁山蘇姬往來密切,他表示,1日已告訴拜登和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有關緬甸的最新情勢,並敦促美國政府要讓緬甸軍方為破壞民主付出巨大代價。

*緬甸軍事政變 70家醫院醫護罷工抗議

「緬甸公民不服從運動」(Myanmar Civil Disobedience Movement)今天在社群媒體發文說,緬甸30座城鎮的70家醫院與醫療部門員工都已罷工,藉此抗議軍方奪權。

路透社報導,「緬甸公民不服從運動」在臉書(Facebook)發表聲明說,面對疫情肆虐,發動政變的軍方將自身利益置於脆弱的族群之上。

聲明說:「我們拒絕遵從來自非法軍事政權的命令,他們對我們可憐的患者沒有絲毫憐憫。」

緬甸軍方1日以「選舉舞弊」為由對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的民選政府發動政變,包括總統溫敏(Win Myint)、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在內多名執政黨高層遭軍方逮捕。

軍方稍後宣布國家進入一年的緊急狀態,目前由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掌權,軍方承諾一旦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結束後,將重新舉行大選,屆時軍方也將把政權交給勝選的政黨。

*緬甸宵禁抗議消停 醫界醞釀串連罷工

在政變過後,雖然緬甸的街上已無抗議人潮,但民眾紛紛將社群媒體的大頭貼換成翁山蘇姬的圖象,以及所屬政黨全民盟的紅色表達對緬甸國防軍政變的抗議。緬甸的醫界也醞釀串連罷工,此次政治動盪也讓緬甸的經濟受損,聯合國打算制裁與緬甸國防軍相關的企業,緬甸的內亂令人憂心。

醫界醞釀罷工
根據《CNN》報導,雖然緬甸政變後有民眾上街砸搶商店,軍隊隨即頒布宵禁、晚上8點以後不能出門,街上人潮幾乎散去,只有幾場零星的遊行,是由支持軍方政變的民眾所舉辦。不過翁山蘇姬在緬甸的高支持度,以致軍方還是很緊張,目前緬甸醫界已經打算從3日開始罷工、抗議政變。

《日經新聞》提到,除了翁山蘇姬與全民盟高階官員遭到軍政府拘留以外,也有影片拍到異議分子在清晨遭到軍方闖入家裡逮捕,不過許多民眾都將臉書的大頭貼改成翁山蘇姬,或是所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全民盟)的紅色圖案,仰光有位記者就擔心,是否會在深夜遭到軍方逮捕。

該名記者匿名受訪表示,民眾現在都知道軍方的能耐,國際不能低估軍方在緬甸的影響力,過去5年(2015年大選)以來建立的自由已經消逝無蹤。緬甸長期受到尼溫軍政府的獨裁統治,經濟陷入極度貧窮,也讓民眾於1988年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迫使尼溫下台。

政變歷史惡性輪迴
但尼溫下台後,緬甸仍維持軍政府的高壓獨裁至2011年開放大選才逐漸啟動民主化進程,在獨裁統治期間,許多民主派領袖遭到拘捕或是流放,該名記者直言,這次政變跟過去30幾年的政變一樣,「歷史不斷的重複。」緬甸軍方白天也在路上多處設立檢查哨,避免大規模抗議出現。

由於緬甸近年來積極吸引日本、中國等地廠商投資,這次政變也讓當地的日商鈴木宣布,暫停2家緬甸工廠的生產,以確保當地員工的安全,而且也表示要等到緬甸政局穩定後才能恢復生產,但目前並未有明確時間表。當地股市目前已恢復交易,原本遭到軍方斷訊的網路通訊也已恢復。

*追殺到底!緬甸軍方政變後突襲執政黨黨部沒收文件電腦

緬甸軍方繼1日閃電發動政變後,3日將全國各地針對政變前執政的全國民主聯盟(NLD)黨部進行抄家、沒收文件和筆電與電腦。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將實質領袖翁山蘇姬、總統溫敏等黨政高層統統抓起來後,宣布全國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表示去年11月的國會選舉存在重大弊端,等到緊急狀態結束後將舉行新的選舉。

緬甸時報報導,緬甸軍方已創立國務行政會議(State Administrative Council),主席是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大將。

*違法持有對講機恐關3年!緬甸警方公布翁山蘇姬罪行

緬甸警方3日公布拘捕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以及總統溫敏的罪名,指控翁山蘇姬違反進出口法規,持有非法進口的無線對講機。溫敏則是在防疫期間與妻子率領220輛車組成的車隊視察災區,違反天然災害管理辦法,兩人至少要再被拘捕7日。如果罪名成立,翁山蘇姬最高將面臨3年刑期。

*傳訊?施壓?環時:拜登對緬聲明 中國躺槍

在緬甸軍方1日發動政變後,14個小時內,美國發了三份聲明,拜登指出「我們將同我們在整個區域和全世界的夥伴一起,支持恢復民主和法治」。美媒解讀使用上述句式疑在傳遞信息,是給中國施壓?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指出「這個疑惑讓中國躺了槍」。

拜登在白宮記者會上提出,「美國注意到在這個困難時刻與緬甸人民站在一起的人們」,現場記者提問這是否可能是向中國傳遞的一個信息?發言人莎奇沒有做出正面回答,只是說,這是對該地區所有國家發出的信息,他們要考慮如何「適當回應」。

當被問到是否有與中方一同協調緬甸問題的計畫時,莎奇稱美國已經與該地區和世界各地的盟友和夥伴進行了多層次的密集磋商,後續問題將由國務院處理。

對美方上述表態,環球時報評論指出,這顯然是在向非西方陣營施加壓力。

環時評論指出,即使拜登政府威脅要對緬甸實施新的制裁,但美國政府遲遲沒下「政變」的定性。與此同時,加拿大、日本和澳洲等美國盟友,也沒有在官方聲明中使用這個詞。不過,英國和歐洲領導人卻篤定地給這次事件貼上了「政變」的標籤。在美媒的相關報導裡,「政變」也是毋庸置疑的定性。

環時社評稱西方輿論抱怨中國等沒有跟從美歐對緬甸局勢的態度,但對周邊國家來說,首要利益是緬甸要和平穩定,而非進一步激化問題。

在外媒批評中國的說法曖昧之際,報導引述倫敦大學學院亞非學院學者帕里瓦爾(Avinash Paliwal)指,政變可能得到中國「默許」。

德國基民盟與基社盟兩黨在聯邦議院的外交政策發言人哈特(Jürgen Hardt)也持相同看法,他1日表示,中國可能鼓勵了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並呼籲歐盟調查這場政變。

哈特認為緬甸的政變讓人產生很多疑問,他並提出中國外長日前出訪緬甸,並會見了緬甸軍方代表。或許中國政府當時鼓勵了緬甸軍方接管該國勢力。

但緬甸當地的台籍記者劉忠恩接受中央社訪問認為,中國因提供緬甸邊境武裝部隊武器,與緬軍關係緊張。且翁山蘇姬任內通過多項「一帶一路」計畫,政變未必有利中國。

*緬甸政變早有預兆!翁山蘇姬、軍頭已1年沒對話

緬甸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1日發動政變,軟禁實質領袖翁山蘇姬與其他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要角。國際間幾乎一致譴責政變,要求軍方釋放翁山蘇姬等人。紐約時報披露,翁山蘇姬與政變軍頭敏昂萊一年多沒講上話,危機早埋伏筆。

BBC報導,全民聯雖呼籲支持者上街抗爭,反對政變,但2日各城市街頭並未出現示威者,只有一些醫護人員罷工抗議。各大城街頭2日都有軍警巡邏,並實施宵禁。1日遭斷訊的網路和手機通聯2日都已恢復,銀行重開,超市也已沒有搶購人潮,街頭氣氛比平常平靜但令人不安。

政變讓緬甸民主進程一夕瓦解。但紐時報導,翁山蘇姬與敏昂萊間的危機,早有伏筆。報導指出,翁山蘇姬領導的全民聯去年11月大選拿下超過八成選票,軍方支持的政黨潰不成軍,軍方因此質疑大選舞弊,敏昂萊的代表今年1月28日還致函翁山蘇姬,要她重新計票並延後國會新會期開議等,種種舉動都是不尋常信號。

據翁山蘇姬的幕僚與退役軍事官員的說法,即便翁山蘇姬為緬甸軍方數十年的迫害緩頰,她與敏昂萊的關係仍不免惡化,且她還已至少一年沒跟敏昂萊說上話,這種沉默在緬甸政壇不啻是一危險信號。

敏昂萊原本今年夏天就要屆齡退役,他與翁山蘇姬之間少有聯繫,讓敏昂萊難以確保卸任後自己和親信陣營仍能保平安。敏昂萊一直想要退役後從政。隨政變後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敏昂萊得以再延續掌權至少一年。

此外,紐時指出,翁山蘇姬的難處在於,她與敏昂萊的協商管道中斷,在緬甸享有極高權力的軍方不再看重她;而她沒能挺身捍衛境內少數族裔洛興雅人,還替鎮壓洛興雅人的軍方辯護,讓國際社會以往對她的支持和信任不再。

*一覺醒來 發現國家進入緊急狀態…4個Q&A看懂緬甸政變

「一覺醒來竟意識到,我們的世界一夜之間被顛覆了……我從未想過,我們會被迫再次體驗這種感覺。」

面對BBC記者詢問,1名不願具名的仰光居民,透過上述說法,表達她的感受。受訪當日清晨,在她打算出門散步時,收到朋友的訊息,上頭寫道,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已被拘捕。

2月1日,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並透過電視演說宣布,緬甸進入為期1年的緊急狀態,目前國家交由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掌權,而這項行動,是為了因應去年大選出現的「舞弊」。

一、政變導火線為何?

緬甸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League for Democracy)發言人對媒體表示,除了翁山蘇姬以外,包括總統溫敏(Win Myint)在內等多名執政黨高層,都遭到軍方逮捕。

緬甸曾經歷長達50年的軍事獨裁統治,直到2010年,才逐漸轉為民主,建立選舉制度,翁山蘇姬及其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於2015年的大選中獲勝,成為執政黨,象徵著該國軍事統治的終結。

不過,2008年由緬甸軍方擬定的憲法,仍賦予軍方極大權力,使之握有4分之1無須改選的國會席次,且與內政、國防相關的核心部會,亦由軍方掌控,並禁止翁山蘇姬擔任總統。

這次軍方發動政變,肇因於去年11月的國會大選,在這場選舉中,翁山蘇姬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在緬甸國會476個席次中,贏得396席,囊括83%選票,大勝由軍方支持的「聯邦團結發展黨」(USDP),但軍方不斷宣稱,本次大選結果有爭議。

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教授布拉克斯蘭(John Blaxland)指出,「(全國民主聯盟)83%的得票使軍方非常難堪,(翁山蘇姬)在政治上的權力,讓軍方難以容忍。」

二、事態會如何發展?

緬甸軍方表示,在為期1年的緊急狀態結束後,會重新舉行大選,並將政權移交給勝選的政黨。

為了證明政變的「合理性」,軍方引述該國憲法內容,稱在緊急狀態下,武裝部隊總司令擁有「接管和行使國家主權」的權力。

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周一也發表聲明,強調只有在選舉委員會重組,並對選民名單進行調查後,才能再次舉行大選,「(在符合前述條件的情況下)將舉行一場自由、公正的大選,並將治國之責,移交給勝選的政黨,如此才符合民主的標準。」

根據CNN分析,接下來的發展,極難預料,因為當地的網路已大範圍中斷,難以取得訊息,銀行業務也被迫停擺,唯一可正常播送的頻道,是軍方所擁有的Myawaddy TV。

三、緬甸民眾有何反應?

目前緬甸尚未傳出示威遊行等相關消息,但人權觀察組織亞洲區副主任羅伯森(Phil Robertson)認為,軍方此舉將激怒緬甸人民,「民眾不會接受這種謊言,他們不想回到軍事統治狀態下,人們把翁山蘇姬視為抵制軍事力量的堡壘。」

羅伯森說,民眾希望能透過談判,化解爭議,但若人民開始走上街頭,進行大規模抗議,「恐陷入一場重大危機」。

部分民眾在接受採訪時指出,他們擔心物價上漲、出現反抗行動,並期待翁山蘇姬能早日獲釋;另一方面,少數支持軍方的民眾,則組織車隊上街,並撥放音樂、搖旗吶喊,表達慶祝之意。

四、各國領袖的回應

美國總統拜登透過聲明呼籲,國際社會應團結一致,敦促緬甸軍方立刻放棄他們奪取的權力,釋放被逮捕的官員和相關人士,「過去10年來,基於民主的進步,美國取消了對緬甸的制裁,但當前情勢的轉變,讓我們必須檢視這些制裁,並採取適當行動。」

澳洲外交部長潘恩(Marise Payne)也發表聲明,呼籲釋放翁山蘇姬,「緬甸軍方再次尋求對該國的控制,澳洲政府對此正密切關注……軍方應尊重法治,透過合法機制解決爭端,並釋放被非法拘捕者。」

英國首相強生在推特上寫道,他譴責政變、非法囚禁等行徑,應尊重人民的投票結果,釋放民間領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希望緬甸各方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分歧,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

(聯合新聞網)
--
*翁山被拘 拜登揚言重啟制裁緬甸

昨天是緬甸爆發軍事政變第2天,第1大城仰光街頭比平常更加冷清,雖看不到重兵駐守,但空氣中飄浮著不安的氣氛,約400名國會議員被軟禁在首都奈比多的宿舍裡,遭軍方拘捕的國家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仍下落不明。美國總統拜登痛批緬甸軍方奪權,並威脅要恢復制裁緬甸。

要求匿名的國會議員表示,他們原本到首都奈比多準備國會開議,前天被軟禁在有警察看守的宿舍裡不准離開,翁山蘇姬沒有跟他們在一起,議員們都擔心會被軍方帶到其他地方,一夜無眠。

緬甸軍方指控去年11月國會大選有逾1千萬起舞弊事件,前天拘捕翁山蘇姬、總統溫敏等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高層。執政黨昨在臉書痛批軍頭敏昂萊(Min Aung Hlaing)奪權,不僅違憲也違反人民主權,要求軍方承認國會大選結果,並「釋放所有被拘人士」。

美國總統拜登前天痛批緬甸軍方奪權,是對民主與法治的直接攻擊,呼籲國際同聲施壓軍方交回政權,並威脅要恢復制裁緬甸。《華爾街日報》昨社論指華府回應軍方政變時,必須考慮亞洲戰略布局,而非單純道德譴責。

聯合國擔心軍政府重掌大權,會讓近年遭軍方種族清洗的洛興雅穆斯林處境更加悲慘,安理會昨緊急開會討論如何處理。

主要信奉佛教的緬甸軍方2017年起鎮壓境內穆斯林,造成75萬名洛興雅人逃到孟加拉,翁山蘇姬卻為軍方辯護,她遭軍方軟禁消息傳到孟加拉後,難民營內的洛興雅人無不額手稱慶,「她曾是我們最後的希望,卻無視我們的苦難,支持軍方發動種族清洗。如果難民營這裡允許遊行,你會看到好幾千人遊行慶祝。」

《紐約時報》披露,即便翁山蘇姬為軍方迫害緩頰,她與軍頭敏昂萊的關係仍不免惡化,至少1年沒跟敏昂萊說到話,尤其她在緬甸的人氣有增無減,被軍方視為威脅。仰光一名運將說:「我們想上街表達不滿,但是蘇媽媽(翁山蘇姬)還在軍方手上,我們只能靜觀其變。」

(蘋果日報)
--
*緬甸政變 拜登擬恢復制裁

「無論何地受到攻擊 美國都會為民主挺身而出」
緬甸軍方一日發動政變,拘捕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等政要,由年屆退休的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掌權。美國總統拜登一日表示,過去十年來,美國基於緬甸的民主進程取消制裁,如今緬甸民主進程逆轉,導致美方必須立刻檢討制裁法規與授權,採取適當行動回應。拜登也強調,無論是何處受到攻擊,美國都會為民主挺身而出。

路透︰可凍結官員在美資產
不過,分析家一致認為,美國懲罰緬甸軍方的手段有限。大多數緬甸軍方領袖,包括敏昂萊等四名高階將領,早在二○一七年就因為迫害少數民族羅興亞人而遭川普政府制裁。由於美緬兩國貿易往來不多,路透指出,拜登可考慮根據「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推動制裁,凍結制裁官員的在美資產,禁止美國人與其生意往來,或重啟二○○八年上路、二○一六年被歐巴馬政府廢止的「禁止緬甸玉法」(JADE Act),也可能針對緬甸官員及其家屬,頒布旅行禁令。

美國財政部前資深制裁顧問庫西克(Peter Kucik)認為,拜登可能會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發布行政命令制裁緬甸。「人權觀察」等組織則呼籲拜登將矛頭對準緬甸軍方營運的企業,例如緬甸經濟控股公司(MEHL)與緬甸經濟公司(MEC)。

但許多專家認為,美國對緬甸發動制裁的成效有限,因為軍政府與緬甸本地企業聯繫較深,幾乎不受國際制裁影響。此外,由於中國在緬甸有大量投資,美國的制裁恐只會讓緬甸進一步倒向中國。

一日遭拘捕的緬甸官員多半已經獲釋,但仍被軟禁於家中,包括民選政府的實質領袖、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無法與外界聯繫。翁山蘇姬所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與其他小型政黨的國會議員,則被拘留於首都奈比多的議員宿舍,外有軍方派員駐守,建物內也有警方看管。一名全民盟議員二日透露,他們不准離開建築物,但可透過手機與外界聯繫,他與其他約四百人一起度過難眠的一夜。

曾為政治犯的全民盟議員波波烏(Bo Bo Oo)表示,該黨並未謀劃街頭示威,但試圖透過法律途徑,從軍方手中奪回權力,「我們勢必得進行一些公民不服從運動」。緬甸國營媒體「環球新光報」(Global New Light of Myanmar)二日指出,一日被軍方嚴格限制的網路已稍微放寬,手機與數據連接仍斷斷續續。在緬甸最大城市仰光,銀行、市場、攤販照常營業,計程車與公車也如常行駛,不少民眾至自動櫃員機(ATM)排隊領錢。

*翁山蘇姬所屬政黨 籲軍方立即放人

緬甸軍方一日發動政變,民選政府的實質領導人、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至今仍被軟禁,無法與外界聯繫,翁山蘇姬所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NLD)二日於官方臉書帳號發文,呼籲軍方立即釋放翁山蘇姬、總統溫敏(Win Myint),與其他被捕黨員,並要求軍方承認二○二○大選的結果,批評這次政變是國家與軍方歷史的污點。

全國民主聯盟發言人齊托(Kyi Toe)表示,截至二日下午,他們仍無法直接與翁山蘇姬取得聯繫,僅輾轉透過她的鄰居得知,翁山蘇姬偶爾會在自宅的院子散步,讓外界知道她很健康。齊托也指出,大部分一日被拘捕的官員都已經獲釋,但仍被軟禁於家中。

隸屬於全國民主聯盟與其他小型政黨的國會議員們,則被拘留於首都奈比多的國會議員宿舍,不僅有軍方駐守於宿舍外,建築物內也有警方看管。一名全國民主聯盟的國會議員二日透露,他們不准離開建築物,但可以透過手機與外界聯繫,他與其餘約四百人一同度過了難眠的一夜,隨時保持警戒,憂心可能會被軍方帶走。

曾為政治犯的全國民主聯盟議員波波烏(Bo Bo Oo)表示,該黨現在並未謀畫街頭示威,但正在努力透過和平手段解決問題,尋求法律途徑,試圖從軍方手中奪回權力,「我們勢必得進行一些公民不服從運動」。

翁山與緬甸軍頭 已一年沒說話
緬甸國營媒體環球新光報(Global New Light of Myanmar)二日指出,一日被軍方嚴格限制的網路已被稍微放寬,緬甸的手機與數據連接仍然斷斷續續,銀行已經開門營業。在緬甸最大城市仰光,可以看到不少民眾排隊至ATM領錢。美聯社則指出,二日仰光的街上比往常安靜一些,但市場、攤販都有照常營業,計程車與公車也如常行駛,只有民眾默默拿掉了過去掛在家中或辦公場所的全國民主聯盟黨旗。

法新社報導,仰光街頭沒有軍方加強戒備的跡象,顯示軍方相信不會有大規模抗議。路透則報導,晚間仰光開始出現長鳴汽車喇叭、敲打鍋子的抗議事件。

紐約時報指出,翁山蘇姬與全國民主聯盟在去年選舉大獲全勝,讓緬甸軍方備感威脅,在軍方發動政變前,翁山蘇姬與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已經近一年沒有對話,早已釋出危機的信號。

*日本副防相警告 緬甸恐重返「中國隊」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為首的民選政府,一日遭到武裝部隊發動政變,令國家重回軍政府統治,引起美歐等民主國家強烈譴責。然而,中國當局的態度相對謹慎,官媒甚至形容此為「內閣改組」,令外界心生疑竇。對此,日本副防衛大臣中山泰秀警告,倘若民主國家未能妥善處理緬甸情勢,恐怕會將原本已展開民主進程的緬甸,重新推向「中國隊」。

中國官媒避談政變 稱「重大內閣改組」
法新社指出,在緬甸發生政變後,主要國家紛紛斥責緬甸軍方做法,並呼籲釋放翁山蘇姬等人。美國總統拜登更怒斥這是對民主和法治的攻擊,並表明美國「正在留意」與緬甸人民站在一起的人。相較之下,中國當局僅是呼籲緬甸各方「解決歧見」,官媒新華社更形容此事為「重大內閣改組」,避免直接稱之為「政變」。環球時報也引述專家指稱,緬甸軍隊掌權可被視為「對失衡的國家權力結構的調整」。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事務資深研究員希伯特(Murray Hiebert)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不直接譴責緬軍,是想藉此挫敗美國在緬甸推進民主進程的努力,中國不希望邊境出現親美國的民主政府。他推測,羅興亞人問題已令緬甸與美國疏遠,加上此次政變,緬甸軍政府應會更願意與中國打交道。外交家雜誌東南亞事務編輯史坦吉歐(Sebastian Strangio)則說,與任何政府保持友好是中國一貫作法。

日本副防相中山泰秀二日向路透表示,全球民主國家對於緬甸政變的反應,若造成各國與緬甸軍政府不再溝通,恐會把緬甸推向中國懷抱,他表明,日本應與盟邦商討出共同策略。中山泰秀也強調,日本長期援助緬甸,若喊停日緬夥伴關係,將擴大中國影響力,進而削弱區域安全。據報導,日本防衛省自二○一四年起,就開始協助訓練緬軍,緬軍現有八人在專門培育日本「防衛大學校」就讀。

德執政聯盟發言人 懷疑緬軍受中方鼓動
德國執政聯盟「基督教民主聯盟(CDU)/基督教社會聯盟(CSU)」的國會外交政策發言人哈特(Jurgen Hardt)則向德國之聲表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一月才出訪緬甸,並會見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緬甸如今就發生政變,其中疑點不少,「或許中方曾鼓勵緬軍接管國家,或緬軍因為王毅到訪而受到鼓舞」。他呼籲歐盟詳細調查,必要時應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討論。

另一方面,自由亞洲電台引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明江指出,緬甸原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國家,協助中國拓展在印度洋的影響力,但隨著翁山蘇姬垮台,經濟狀況增添變數,未來發展是一大問號。希伯特和史坦吉歐也認為,翁山政府對中國的經濟企圖更有利,政變對中國實非好事。

(自由時報)
--
*緬甸傳政變 拜登考慮重啟制裁

緬甸軍方一日發動政變,逮捕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及所屬「全國民主聯盟」(NLD)的要角,消息震驚全球,美國總統拜登美東時間一日表示,考慮再度制裁緬甸。

政變消息傳出後,美國第一時間由白宮發言人莎奇與國務卿布林肯發布聲明,呼籲緬甸軍方尊重選舉結果,立即撤銷行動,莎奇還說,「若不撤銷相關舉動,美方將對應負責任者採取相應措施」。

拜登一日發布聲明表示,美國考慮重啟對緬甸制裁,並呼籲國際社會團結要求緬甸軍方放棄奪權與釋放被捕者。

美國政府第一時間將全案定調為支持民主,並未明確表示是否支持翁山蘇姬,拜登在隔天的聲明中,將軍人奪權、翁山蘇姬等人被捕和緬甸進入緊急狀態並列為「對民主的直接攻擊」。

緬甸軍方一日在新國會開議前幾小時發動政變。拜登表示,緬甸軍人奪權,逮捕翁山蘇姬等人,並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都是對民主法治的直接攻擊;在民主國家,武力不應被用於反對人民意志,或意圖抹去可信的選舉結果,緬甸政權和平交接程序應該受到尊重。

拜登說,國際社會應團結一致要求緬甸軍人立即放棄他們奪取的權力,釋放他們拘禁的官員和社運人士,移除所有通訊限制,並避免對人民施暴。

拜登說,美國會與區域和世界夥伴合作,支持重建緬甸民主法治,也要確保破壞緬甸民主的人負起責任。他說:「美國過去十年來基於緬甸民主進展,取消對緬甸的制裁;現在情勢逆轉,美國將會立即檢視制裁法源,並採取適當行動。」

BBC指出,美國可能制裁和緬甸軍方有關的玉石和紡織企業或參與政變的軍頭,也可能削減援助。不過,美國的制裁威脅是否有效仍待觀察。流亡緬甸人組成的「緬甸之聲」負責人托造雷說,軍方其實不怕西方制裁,而是比較關切中國大陸、日本和南韓等緬甸主要金主的反應。

*I翁山蘇姬與敏昂萊 一年沒對話

國際間幾乎一致譴責緬甸政變,要求軍方釋放緬甸實質領袖翁山蘇姬與其他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要角。不過,翁山蘇姬一日被捕至今仍未露面,數百名國會議員仍在首都奈比多議員宿舍遭軍方看管。

全民聯呼籲支持者上街抗爭反對政變,但BBC報導,各城市街頭並未出現示威者,只有一些醫護人員罷工抗議。

各大城街頭二日都有軍警巡邏,並實施宵禁。一日遭斷訊的網路和手機通聯二日都已恢復,銀行重開,超市也已沒有搶購人潮,街頭氣氛比平常平靜但令人不安。

政變讓緬甸民主進程一夕瓦解。紐約時報披露,翁山蘇姬與政變軍頭敏昂萊一年多沒講上話,危機早埋伏筆。

紐時指出,翁山蘇姬的難處在於,她與緬甸武裝部隊總司令敏昂萊的協商管道中斷,在緬甸享有極高權力的軍方不再看重她,而她沒能挺身捍衛境內穆斯林少數族裔洛興雅人,還替鎮壓洛興雅人的軍方辯護,讓國際社會以往對她的支持和信任不再。

紐時指出,翁山蘇姬的全民聯去年十一月大選壓倒性大勝,拿下超過八成選票,軍方支持的政黨潰不成軍,軍方因此抱怨大選存在大規模舞弊,敏昂萊的代表今年一月廿八日還致函翁山蘇姬,要她重新計票並延後國會新會期開議等,種種舉動都是不尋常信號。

據翁山蘇姬的幕僚與退役軍事官員的說法,即便翁山蘇姬為緬甸軍方數十年的迫害緩頰,她與敏昂萊的關係仍不免惡化,翁山蘇姬在緬甸國內人氣有增無減,被軍方視為威脅,且她還已至少一年沒跟敏昂萊說上話,這種沉默在緬甸政壇不啻是一危險信號。

敏昂萊原本今年夏天就要屆齡退役,他與翁山蘇姬之間少有聯繫,讓敏昂萊難以確保卸任後自己和親信陣營仍能保平安。敏昂萊一直想要退役後從政。隨政變後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敏昂萊得以再延續掌權至少一年。

*首遇外交危機 拜登手腕 全世界緊盯

緬甸一日發生軍事政變,讓上任半個月的拜登政府面臨第一場外交危機。拜登面對緬甸情勢的因應,可能與中國大陸意見分歧;拜登團隊是否對緬甸迅速採取行動,還是與盟邦聯手,或只是展現美國實力,牽動未來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分量;從更高層次來看,還涉及美國能否經得起在世界各國逐漸興起的獨裁主義挑戰。

緬甸情勢讓美國兩黨出現立場一致的罕見狀況,不分民主黨或共和黨,許多國會議員已經紛紛表態,希望美國對緬甸做出強硬制裁,並對緬甸軍方高層祭出懲罰。

Politico新聞網站報導,熟悉拜登政府內部討論的消息人士一日表示,美國官員對於緬甸的狀況感到沮喪,其中包括事件發生的時間點,拜登團隊頗為手忙腳亂,設法協調各部會商討如何因應,包括在國內以及國際的因應策略;幕僚們也一度討論是否要以「政變」描述這次事件。一名知情人士形容,狀況簡直「一團亂」。

拜登一日發表聲明譴責緬甸軍方,並說美國可能制裁緬甸。不過,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對紐約時報說,即使美國和西方國家恢復制裁緬甸,效果也會被中國大陸的行動抵銷。

大陸並未譴責緬甸政變,只表示希望緬甸各方在憲法和法律架構下妥善處理分歧。大陸一向大力支持緬甸基礎建設,主宰緬甸各項水壩、管線和能源計畫,大陸華為也在為緬甸興建5G網路,儘管美國反對。

緬甸有大陸支持,加上近年來日本和南韓資金湧入,一些商品也可賣到東南亞市場。這讓緬甸軍方有恃無恐,也讓拜登政府的制裁效果打折。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