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18:11 / 23:56
*高招!歐盟主席:用俄遭凍結資產收益 軍援烏克蘭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今(28)日在歐洲議會的演說中呼籲,運用俄羅斯遭制裁凍結資產的收益,為烏克蘭採購軍事裝備,「對於那筆錢,可讓烏克蘭和整個歐洲成為更安全居住地」,沒有比如此做更有用、有更強象徵了。
馮德萊恩說,該如何使用俄羅斯遭凍結資產所孳生收益的意外之財,現在是開始討論的時候了,不論我們夥伴(美國援烏)加碼支援與否,「我們不能讓俄羅斯取勝」、「而不安全的代價-讓俄羅斯獲勝的代價-遠大於我們現在可省下來的錢」。
在美國加碼援助烏克蘭600億美元資金的法案在國會停滯不前之際,基輔表示亟需更多軍事和財政協助。各界出現越來越多呼籲,應想方法運用2022年俄侵烏後被凍結的銀行帳戶、投資和其他資產,來支持烏克蘭奮戰抵抗俄羅斯。簡單沒收已被凍結資金的做法已被排除,歐盟正致力尋求可運用該資金孳生收益的方法,該收益一年可達數十億歐元以上。
據法新社報導,歐盟已凍結俄羅斯央行資產超過2000億歐元(約6.9兆台幣),約9成放在比利時國際存款組織保管。
馮德萊恩演說針對在烏俄戰爭進入第3年之後的歐洲主權和國防議題,她力促歐盟在國防政策上採取更多作為,「最終這是攸關歐洲為自身安全負責」、「戰爭威脅或許非迫在眉睫,但卻非不可能」、「戰爭風險不應被誇大,但應做好準備,首先是迫切需要重建、補充和現代化(歐盟)成員國的武裝部隊」。
路透報導,馮德萊恩預告了接下來幾週歐盟執委會將報告的歐洲國防工業戰略,主要目標之一會是以共同採購為優先,「歐洲應致力發展和製造下一世代可在戰場獲勝的作戰能力。這意味在未來5年增強我們的國防工業能力」。
*不敗神話破滅?德媒:烏軍已折損20多輛豹式戰車
根據德國《南德意志報》(Süddeutsche Zeitung)2月26日報導,烏軍已損失20多輛德國豹-1和豹-2主力戰車(MBT),其中7輛於去年夏季反攻期間,試圖爭奪札波羅熱州東南部村莊羅博蒂(Robotyne)的戰鬥中損失。
這篇報導提及:「烏克蘭收到了近230輛豹-1和豹-2戰車,其中38輛來自德國。但在夏季令人失望的烏克蘭反攻期間,其中許多輛陷入俄羅斯的防禦攻勢:20多輛被摧毀或被遺棄,其中就有7輛是在羅博蒂(損失)。」
報導也引述一名烏克蘭豹2A6戰車指揮官看法,他指出,俄羅斯無人機對這型戰車構成最大威脅,還指豹式戰車的薄弱之處,即砲塔和車身間的縫隙。儘管如此,他對該戰車的整體上戰鬥性能表示滿意。
烏軍去年夏季展開大反攻後,俄軍的新型集束彈藥(cluster munition)、「柳葉刀」自殺無人機和第一人稱視角(First-person view,FPV)自殺無人機等,為烏軍裝甲部隊帶來龐大損失。據俄媒報導,俄羅斯多次利用「柳葉刀」無人機摧毀豹式戰車及美援M2布萊德雷步兵戰車(Bradley IFV),並公布相關影片。
*10天打掉11架俄軍王牌軍機!烏軍再告捷「1天擊落2架SU-34」
烏克蘭軍方宣布,27日一天之內在東部地區先後擊落2架Su-34俄軍戰鬥轟炸機,總計10內已擊落11架俄軍王牌軍機。
據《基輔獨立報 》報導,烏克蘭空軍司令歐勒什丘克(Mykola Oleshchuk)在Telegram發文說,第一架 Su-34 是在27日早上被擊落的,第二架是在下午 2點左右被擊落,兩架飛機都在同一區域墜毀。歐勒什丘克並公布其中一架 Su-34被擊落的畫面。他表示,烏軍使用了先進的防空系統和戰機來對付俄羅斯的空中威脅。
這是近期俄羅斯軍機被擊落的最新事件,其中包括過去2個月被擊落的2架 A-50預警機(Beriev A-50),估計每架造價3.3億美元(約新台幣104億元)。
據烏克蘭國防部27日消息,過去10天擊落了 11 架俄羅斯軍機,包括8架Su-34這種高價、雙飛行員的戰轟機、2架俄方最先進的Su-35S戰機以及1架A-50預警機,為烏軍隊從該國東部頓內茨克地區的阿夫迪夫卡撤退後,提供了急需的士氣鼓舞。
*馬克宏稱不排除派兵援烏 歐洲諸國紛表反對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27日表示,為了確保歐洲安全,必須阻止俄羅斯戰勝烏克蘭,因此不排除派兵援烏,不過歐洲其他主要國家乃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似乎都不願與俄國正面為敵,紛紛表示「不考慮」或者「沒有」這方面的計畫。
綜合外媒報導,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表示:「我們之間彼此一開始就達成的協議,在未來也適用。簡而言之,烏克蘭領土上不會有歐洲諸國或北約國家派出去的士兵。」
蕭茲補充說:「不會有德軍士兵在烏克蘭國土上,也不會有德軍士兵參戰」。他強調,這樣一來能明確地防止事態升級到北約與俄國之間爆發戰爭。
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的發言人對媒體表示:「除了國內少量支援烏軍的人員,我們沒有任何大規模部屬的計畫。」發言人補充說,當前有大批烏軍正在英國受訓,且英國也正在向烏克蘭軍事援助。
義大利總理府發布聲明稱:「自從2年前俄羅斯侵略以來,全體盟國都團結一致支持基輔。這種支持並不包括歐洲或北約國家軍隊出現在烏克蘭領土上。」
西班牙政府發言人阿萊格里亞(Pilar Alegria)則說:「至於我們是否贊成部署歐洲部隊到烏克蘭,我們已經表明立場,我們不同意。」
波蘭與捷克也反對派兵,捷克總理費亞拉(Petr Fiala)今日與波蘭總理圖斯克(Donald Tusk)見面時指出:「我認為我們不需要開闢其他的方法或道路。」他身旁的圖斯克補充說:「波蘭不打算派軍到烏克蘭領土。」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伯格(Jens Stoltenberg)也表態不會調遣部隊,他說:「北約盟國正向烏克蘭提供前所未見的支援,我們從2014年開始這麼做,(俄軍)全面入侵後也增加了援助,但沒有部屬北約戰鬥部隊到烏克蘭的計畫。」
*駁斥馬克宏說法 白宮:美不會派兵至烏克蘭作戰
在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稱不應排除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派兵至烏克蘭的選項後,北約盟邦紛紛拒絕此一構想,白宮也表示美國不會派兵至烏克蘭作戰。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華森(Adrienne Watson)在聲明中表示:「總統拜登的立場一向很清楚:美國不會派部隊至烏克蘭作戰。」
華森表示,拜登相信「通向勝利之路」是國會通過軍事援助,「讓烏克蘭部隊有所需的武器和彈藥自我保衛」,抵抗俄羅斯的侵略。
在被問及美國是否可能派部隊至烏克蘭從事訓練等其他目的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告訴記者,拜登政府反對在烏克蘭部署任何部隊。
不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顧問波多利雅科(Mykhailo Podolyak)對馬克宏的說法表示歡迎,聲稱「馬克宏正展現烏克蘭戰爭對歐洲所構成風險的深刻了解」。
馬克宏昨天主持了一場有20多位歐洲領袖出席的烏克蘭會議,並指雖然西方對派遣地面部隊至烏克蘭「沒有共識」,但「不應排除任何選項」。
不過德國、英國、西班牙、波蘭、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國家都表示沒有派兵援烏的計畫。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告訴記者:「我們從一開始就互相達成的共識同樣適用於未來,即無論歐洲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都不會派任何士兵至烏克蘭的土地。」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也表示,北約目前沒有派遣地面部隊至烏克蘭的計畫。
*否認馬克宏說法 白宮:不會派兵至烏克蘭作戰
由於烏俄戰爭仍持續中,歐洲各國領袖與官員26日齊聚法國巴黎愛麗榭宮舉行會議,不料法國總統馬克宏會後在記者會上表示「不排除派遣西方部隊進入烏克蘭作戰」,引發全球熱議。目前已有多國元首出面表示,他們並不會向烏克蘭出兵。對此美國國務院也重申,拜登總統已排除派遣美軍至烏克蘭作戰的可能性,美國不會派遣美軍至烏克蘭。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Matthew Miller)指出,每個國家都可以自由地表達自身利益,但拜登總統先前已明確表示美國不會派兵前往烏克蘭作戰,北約也已經排除任何北約盟國軍隊在烏克蘭作戰的可能性。米勒表示,「我們認為,烏克蘭目前的勝利道路在於美國眾議院的決定」,呼籲眾議院通過軍援資金,為烏克蘭提供援助。
針對馬克宏引起的波瀾,愛麗榭宮消息人士表示,西方盟國是否向烏克蘭派遣軍隊的問題是「大家必須進行的辯論」,馬克宏向俄羅斯總統普廷展現他的決心,法國也希望阻止俄羅斯取得勝利,但馬克宏並沒有說他將會派遣軍隊,他也沒有對此類型動作做出任何決定。
*馬克宏「出兵說」引軒然大波 法國部長們替他緩頰
歐洲各國領袖與官員26日齊聚法國巴黎愛麗榭宮舉行會議,而法國總統馬克宏會後在記者會上表示「不排除派遣西方部隊進入烏克蘭作戰」,引發軒然大波。而法國國防部長勒克努(Sebastien Lecornu)與外交部長塞儒內(Stephane Sejourne)都為馬克宏的發言發聲緩頰。
綜合外媒報導,針對馬克宏發言,勒克努27日在法國國會表示:「我們不會排除任何可能性,既不是軟弱,也並非升級態勢。」勒克努提到,在會議中歐洲各國領導人提出了加強援助烏克蘭的不同想法,包括擴大對烏克蘭的排雷行動援助,以及加強烏克蘭軍隊訓練,但這些措施尚未達成共識,且這些措施與對俄羅斯開戰不同,「並不是派兵對俄國發動戰爭」。
塞儒內在國會表示,法國必須考慮採取新的行動來支持烏克蘭,而這些行動必須滿足非常具體的需求,特別是在烏克蘭領土上的排雷、網路防禦、生產武器等行動。塞儒內提到,雖然這些行動會需要在烏克蘭領土上「駐軍」,但並不會達到任何「交戰門檻」。
*譴責入侵烏克蘭 俄人權鬥士被判囚2年半
俄羅斯法院今天判處人權運動重要倡導者奧羅夫(Oleg Orlov)2年6個月徒刑,理由是他譴責俄國攻打烏克蘭。
法新社報導,現年70歲的奧羅夫是克里姆林宮打壓的最新目標,他是俄國知名人權團體「紀念」(Memorial)的重要人物。該團體曾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俄國自從攻打烏克蘭以來,已加強這股鎮壓力道。
承審法官說:「本庭已裁決奧羅夫有罪,判處2年6個月徒刑...在普通管理體制流放地(服刑)。」
約200名奧羅夫支持者在法庭外的走廊上等待向他告別。奧羅夫在近日訪談中告訴法新社,對法庭審訊結果不抱任何幻想。
奧羅夫遭控在為法國網路媒體Mediapart撰寫的專欄中詆毀俄軍名聲,一審去年10月遭判罰款,相對較輕,檢方提出上訴。
俄國鎮壓行動與日俱增,儘管其他人權運動人士出逃,奧羅夫仍留在俄國。他說留在國內比在海外「更有幫助」。
*果然是「戰鬥民族」? 紐時:俄軍求小勝不計死傷代價
去年秋天,俄軍對烏克東重鎮阿夫迪夫卡(Avdiivka)發動猛烈攻擊,但遭到烏軍頑強抵抗。俄軍不得不改變戰術,將步兵分散成小組,以減少被砲火擊中的機會,同時增加了空中打擊的頻率,以破壞城市的防禦工事。
《紐約時報》報導,這是俄軍經歷1年失敗後,試圖扭轉戰局的一些措施。然而,這些措施並沒有掩蓋一個明顯事實:俄軍仍願意犧牲大量人員和裝備,即使只是為了獲得微不足道的戰果。
俄軍最終以鮮血和犧牲在阿夫迪夫卡造就了一場慘烈的勝利。一位西方高層官員本月表示,俄軍的忍受能力不同於其他國家,他們對於可接受的戰損有非常特殊標準。
報導中指出,自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數十萬烏克蘭和俄羅斯士兵受傷或死亡,其中包括去年在烏東巴赫姆特(Bakhmut)傷亡的數萬人,南部的馬林卡(Marinka)經過激戰後,也於一月落入俄羅斯之手。
阿夫迪伊夫卡之戰,代價高昂。根據各種來源估計,俄軍在這場戰役中的傷亡人數,遠超過阿富汗十年戰爭的總和。但這些數字很難求證,因為雙方都會誇大或淡化自身傷亡情況。蘇聯在阿富汗的官方死亡人數是1萬5000 人,但這一數字被認為嚴重低估。
一位知名的軍事部落客寫道,俄軍在阿夫迪夫卡損失1萬6000人,但這一數字還沒有得到證實。
美國費城智庫外交政策研究所李伊(Rob Lee)說:「儘管俄羅斯在阿夫迪夫卡付出巨大代價,但他們仍在前線佔據人數上的優勢,可以繼續發動多方面的進攻」。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5日表示,有3萬1000名烏克蘭士兵在與俄羅斯的戰鬥中陣亡。他的這番話引起了外界關注,因為戰爭參與者很少公開傷亡數字。但大多數西方分析家和官員認為,實際的死亡人數要遠遠高於這個數字。
自從戰爭開始以來,俄羅斯一直願意為了控制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而付出高昂的代價。這個地區的部分地區自2014年以來一直被俄羅斯支持的分離主義者佔領,克里姆林宮謊稱自己是在保護俄語人口,並稱他們希望加入俄羅斯。
一些軍事分析家認為,完全佔領頓巴斯是莫斯科將這場戰爭視為國內勝利的最低要求。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俄羅斯願意為了一點點進展而承受巨大的損失。
*外型超科幻!荷蘭伸援烏國抗俄 訂購9輛捷克DITA八輪自走砲車
烏克蘭軍聞媒體《防務快報》(Defence Express)2月28日報導,荷蘭已經下單採購9輛捷克生產的155公厘口徑DITA八輪自走砲,作為軍援烏克蘭的一環。
據該報導,荷蘭國防部新聞處官網公布了為烏軍訂購最新型「DITA」自走砲的消息,不過目前尚未披露該訂單的細節,例如成本或生產時間等。
「DITA」2021年在「阿布達比防展」(IDEX 2021)中首度公開亮相,由捷克「聖劍陸軍」公司(Excalibur Army)研發,是基於經過實戰洗禮、性能成熟的「Dana」系列152公厘輪型自走砲發展而來,採用捷克大廠「塔特拉」(Tatra)新製的8×8的載重車底盤,擁有優異的機動性能以及防禦力;並將採用可自我檢測故障的新型車載控制系統。
這樣的配備能讓「DITA」具備高機動性及防護能力,得以穿越各式地形;除此之外,「DITA」採用新型車載控制系統,可自行導航及檢測故障,並包含射擊控制的自動計算以及彈藥選擇系統。
「DITA」的自動化程度更高,乘組員從4人減少到3人,甚至2人就可以操作,砲塔內一次可以攜帶40枚砲彈,幾乎無需填彈車補充就能完成大多數轟炸任務。最大射擊效率為每分鐘5發。
荷蘭已軍援烏克蘭26.3億歐元(約新台幣900億元),並承諾今年再援助20億歐元。荷蘭去年12月宣布,準備提供18架F-16戰機給烏克蘭,並已援烏戰車、重砲、機關槍、彈藥和無人機。
(自由電子報)
--
*調停俄烏戰爭前 大陸副外長:對俄表達堅定支持
綜合中俄官方及官媒消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27日在莫斯科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等外交官員會面時說,中俄兩國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中國對俄羅斯「表達了堅定支持」。雙方並討論到最高領導人接觸的時間表。
孫衛東作上述表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天下午宣布,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3月2日起將訪問俄羅斯、烏克蘭及歐盟部分國家,就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展開第2輪「穿梭外交」。但中國上述立場是否真能發揮「政治解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作用,外界不無疑問。
中國外交部官網今天公布,孫衛東26至27日應邀在莫斯科與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Andrei Rudenko)舉行中俄關係及上海合作組織、中俄亞太地區事務磋商,期間並會見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
根據公布內容,孫衛東說,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戰略引領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健康穩定深入發展,兩國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孫衛東還說,雙方要密切高層交往,持續「強化政治和戰略互信,提升全面戰略協作,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雙方要促進上合組織在百年變局中更好發揮「穩定錨」作用,加強在亞太地區事務中的溝通協調,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和發展。中方支持俄方開展金磚輪值主席國工作,願不斷加強雙方在國際多邊平台的戰略協作。
俄方則表示,願與中方一道努力,全面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深化雙多邊戰略協作,推動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共同維護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發展。
根據公布內容,雙方還就「烏克蘭危機」、朝鮮半島局勢等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但沒有提到任何具體內容。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外交部27日表示,孫衛東在與魯登科舉行磋商時表示,在俄羅斯即將舉行總統選舉,以及俄羅斯擔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之際,中方「對俄羅斯表達了堅定支持」。
俄中雙方還就後續接觸的時間表進行了討論。俄羅斯外交部指出,雙方交換意見時,對俄中兩國過去一年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進行了「高度評價」,並對今後的共同計劃進行討論,其中包括高層和最高級別接觸的時間表。
*中國再向俄烏兩國派遣特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派遣特使,「將繼續發揮自身獨特作用,開展穿梭外交,凝聚各方共識,為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貢獻中國智慧。」毛寧還強調,過去兩年中,中方「從未放棄勸和的努力,從未停下促談的腳步」;且「沒有袖手旁觀,沒有拱火澆油,更沒有從中漁利」。
中國特使李輝去年5月已經訪問過烏克蘭和俄羅斯進行斡旋,但沒有取得成果。更早前,中國曾就俄烏沖突發表過立場文件,呼籲各方「尊重主權、促進停火、恢復和談」。
不過,不少批評人士都認為,表面堅持中立的北京一直在暗中支持俄羅斯總統普亭。2022年2月、俄烏戰爭全面爆發前三個星期,中國在接待到訪的普亭時曾高調表示「中俄友誼無上限」;此後,中國也始終拒絕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
就在2月26日與27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前往莫斯科,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副外長魯登科舉行會晤,就中俄關系、上合組織、中俄亞太地區事務展開磋商。
孫衛東在會晤中說,「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亭總統的戰略引領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健康穩定深入發展,兩國關系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目前,烏克蘭軍隊面臨巨大的壓力,受到外援彈藥不足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困擾,多條戰線都不得不撤退。同時,按照總統澤連斯基的說法,人口約4000萬的烏克蘭在兩年來的戰事中僅陣亡人數就高達3.1萬人。
就在本周早些時候,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說,可以想象北約直接向烏克蘭派兵。不過,美國、德國等其他盟友已經紛紛否認了這種可能。
*澤倫斯基出訪阿爾巴尼亞 俄烏戰爭以來首次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晚抵達阿爾巴尼亞,是他自烏國2022年遭俄羅斯入侵以來首度訪問這個巴爾幹半島國家。
法新社報導,阿爾巴尼亞外交部長哈薩尼(IgliHasani)在社群媒體發文,說烏國總統訪問地拉那(Tirana)「是促進雙邊關係的關鍵時刻,也是團結力挺烏克蘭英勇對抗俄國入侵的關鍵時刻」。
澤倫斯基近幾個星期來遊走各國,呼籲各國支持陷困的烏克蘭。烏克蘭武裝部隊目前面臨著彈藥短缺的關鍵點,在抵擋俄羅斯部隊地面攻勢上陷入困境。
澤倫斯基明天將在地拉那舉行的「烏克蘭-東南歐洲峰會」(Ukraine-Southeast Europe Summit)期間,會見多位區域領袖。
在抵達地拉那之前,澤倫斯基先訪問了沙烏地阿拉伯,一來尋求推動他的和平計畫,二來討論潛在的戰俘交換問題。
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烏均維持往來,過去也在交戰雙方之間斡旋過,包括於2022年9月促成一起200多名烏囚獲釋的協議。
*停戰不只靠西方 澤倫斯基找沙烏地
只要能協助停戰的國家,烏克蘭都希望能努力爭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7日訪問沙烏地阿拉伯,與王儲薩勒曼會面。由於沙烏地與俄羅斯都是石油輸出國組織聯盟(OPEC+)成員,沙烏地也希望調停俄烏戰爭,增加國際影響力,但俄烏雙方都不願接受彼此提出的停戰協議,中國也曾試圖調停,但未成功。
沙國要提升影響力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澤倫斯基27日訪問沙烏地阿拉伯,與王儲薩勒曼會面,雙方討論由烏克蘭提出的停戰計畫。澤倫斯基表示,相當感謝沙烏地想要協助雙方調停,沙烏地則希望召集國際各方一起努力讓俄烏危機結束。
近日烏克蘭軍隊在東部戰線逐漸被俄羅斯回推,由於俄軍的數量與武器占優勢,而西方答應烏克蘭的許多軍援有耽誤,因此讓烏軍目前處於物資短缺的狀況。澤倫斯基也四處尋找可讓戰局暫緩的空間,而沙烏地與俄羅斯在石油生產上長期有互動,薩勒曼也想藉由調停俄烏戰爭,提升國際影響力。
俄烏調停有難度
不過澤倫斯基曾提出10點停戰協議,包括俄羅斯要承擔戰爭罪名、全面撤出侵占領土(包括2014年戰裡的克里米亞),還有交換戰俘等,但俄羅斯無法接受,並堅持一定要東部兩省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獨立,雙方僅在戰爭中進行過一次大型交換戰俘,還是由沙烏地等海灣國家協助促成。
因此沙烏地希望透過與俄羅斯的關係,讓俄烏戰爭劃下句點。不過《美國之音》提到,中國之前也曾提出10點和平計畫,但俄烏雙方都無法接受,最後不了了之,調停具有一定難度。
雖然國際近日有瑞士等國家呼籲中國再次介入俄烏戰爭調停,但因為中國與俄羅斯已經是「無限制戰略夥伴」的關係,讓西方擔心中國不願譴責俄羅斯。
*法總統提議派兵助烏 美、歐、北約都搖頭
法國總統馬克宏26日呼籲西方國家加強支持烏克蘭,並稱不排除向烏克蘭出兵。然而,德國、西班牙、波蘭、捷克等歐洲國家和北約秘書長,都表示無意出兵烏克蘭,白宮也發聲明,表示美國不會派兵至烏克蘭作戰。
馬克宏26日在總統府主持一場有20多名歐洲領袖出席的烏克蘭會議,被記者問及是否會向烏克蘭派遣西方軍隊時,馬克宏表示,會議已討論過此事,雖然沒有達成共識,但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
馬克宏宣稱不排除出兵,立即在歐洲引發強烈反應。德國總理蕭茲說,歐洲各國和北約盟國不會派出地面部隊和任何軍人到烏克蘭。
波蘭和捷克表示,歐洲各國將持續援助烏克蘭,但無意派兵。
西班牙政府發言人也說,不同意派兵到烏克蘭。
北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北約無意派遣戰鬥部隊到烏克蘭。
匈牙利國會26日表決同意瑞典加入北約,掃除瑞典入會最後障礙,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27日表示,派兵至烏克蘭「完全不可能發生」。
斯洛伐克總理費科聲稱,他對法國這場會議上充斥戰鬥氣氛感到失望,斯洛伐克絕對不會同意出兵烏克蘭。
白宮27日聲明表示,總統拜登的立場一向很清楚,美國不會派部隊至烏克蘭作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表示,拜登政府反對在烏克蘭部署任何部隊。他還呼籲國會通過額外資金,為烏克蘭提供援助。米勒說,「我們認為,烏克蘭目前的『勝利之路』在於美國國會」。
烏克蘭則對馬克宏的說法表示歡迎,聲稱「馬克宏正展現烏克蘭戰爭對歐洲所構成風險的深刻了解」。克里姆林宮則警告,如果北約的歐洲成員國出兵烏克蘭,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衝突將不可避免。
美聯社報導,俄羅斯克里姆林宮(Kremlin)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27日指出,派兵至烏克蘭不符合西方國家的利益。記者問及若北約部隊進入烏克蘭,是否會導致北約和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培斯科夫回應:「如此一來,我們該談的就不是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而是它必然爆發。」
*法總統提議派兵助烏 美、歐、北約都搖頭
法國總統馬克宏26日呼籲西方國家加強支持烏克蘭,並稱不排除向烏克蘭出兵。然而,德國、西班牙、波蘭、捷克等歐洲國家和北約秘書長,都表示無意出兵烏克蘭,白宮也發聲明,表示美國不會派兵至烏克蘭作戰。
馬克宏26日在總統府主持一場有20多名歐洲領袖出席的烏克蘭會議,被記者問及是否會向烏克蘭派遣西方軍隊時,馬克宏表示,會議已討論過此事,雖然沒有達成共識,但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
馬克宏宣稱不排除出兵,立即在歐洲引發強烈反應。德國總理蕭茲說,歐洲各國和北約盟國不會派出地面部隊和任何軍人到烏克蘭。
波蘭和捷克表示,歐洲各國將持續援助烏克蘭,但無意派兵。
西班牙政府發言人也說,不同意派兵到烏克蘭。
北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北約無意派遣戰鬥部隊到烏克蘭。
匈牙利國會26日表決同意瑞典加入北約,掃除瑞典入會最後障礙,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27日表示,派兵至烏克蘭「完全不可能發生」。
斯洛伐克總理費科聲稱,他對法國這場會議上充斥戰鬥氣氛感到失望,斯洛伐克絕對不會同意出兵烏克蘭。
白宮27日聲明表示,總統拜登的立場一向很清楚,美國不會派部隊至烏克蘭作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表示,拜登政府反對在烏克蘭部署任何部隊。他還呼籲國會通過額外資金,為烏克蘭提供援助。米勒說,「我們認為,烏克蘭目前的『勝利之路』在於美國國會」。
烏克蘭則對馬克宏的說法表示歡迎,聲稱「馬克宏正展現烏克蘭戰爭對歐洲所構成風險的深刻了解」。克里姆林宮則警告,如果北約的歐洲成員國出兵烏克蘭,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衝突將不可避免。
美聯社報導,俄羅斯克里姆林宮(Kremlin)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27日指出,派兵至烏克蘭不符合西方國家的利益。記者問及若北約部隊進入烏克蘭,是否會導致北約和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培斯科夫回應:「如此一來,我們該談的就不是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而是它必然爆發。」
*北京將就烏克蘭危機 開展第二輪穿梭外交
俄烏戰爭爆發已滿兩周年,戰事迄今仍在持續。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8日宣布,大陸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將於3月2日起訪問俄羅斯、歐盟總部、波蘭、烏克蘭、德國和法國,就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開展第二輪穿梭外交。
據香港電台報導,毛寧表示,過去兩年來,中方從未放棄勸和的努力,從未停下促談的腳步。她強調,中方所做的一切都通往一個目標,那就是為止戰凝聚共識,為和談鋪路搭橋。
毛寧指出,中方將繼續發揮自身獨特作用,開展穿梭外交,凝聚各方共識,為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貢獻中國智慧。
毛寧重申,中方沒有袖手旁觀,沒有拱火澆油,更沒有從中漁利,當前最緊迫的就是恢復和平,早一天開啟和談,損失就會減少一分。
李輝去年5月曾出訪這五個國家以及歐盟總部。他之後在大陸官方人民日報撰文,指俄烏衝突終究只能靠談判來結束,早一天停火、早一天談判,就有早一天迎來和平的希望。
上觀新聞報導,現年71歲的李輝曾任駐俄羅斯大使10年,為大陸資深外交家。自1970年代末期進入外交部後,李輝經歷了中蘇關係復甦、蘇聯解體、中俄關係發展及上海合作組織創立發展的整個過程。
2019年離任前,李輝還曾獲得俄羅斯總統普亭授予「友誼勳章」。由於李輝的外交生涯,不少時間與蘇聯相關的事務有關,因此也有人稱他是資深的「中蘇關係專家」、「俄國通」。
*回應馬克宏!克里姆林宮警告:若北約派兵到烏克蘭 必引起大戰
法國總統馬克宏26日表示,為了確保歐洲安全,必須阻止俄羅斯戰勝烏克蘭,因此不排除向烏克蘭派兵。對此,克里姆林宮27日警告,如果北約歐洲成員國派兵參與烏克蘭戰爭,俄羅斯和美國主導的北約(NATO)軍事聯盟之間,將不可避免發生戰爭衝突。
衛報引述路透報導,馬克宏26日表示,歐洲國家目前對於向烏克蘭派兵沒有共識,但他強調所有做法都不該被排除考慮。此話一出,瑞典、波蘭和捷克皆與馬克宏保持距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馬克宏的發言時說:「光是討論到北約成員國可能派遣部隊到烏克蘭的可能性,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新發展。」
在被記者問及如果北約成員國派遣部隊參與烏克蘭戰爭的風險時,佩斯科夫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需談論(與北約衝突發生的)可能性,這將會是不可避免的結果。」
佩斯科夫表示,西方應該問自己,這樣的情景是否符合他們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馬克宏拋向烏克蘭派兵 烏總統顧問樂見討論、俄警告將釀衝突
法國總統馬克宏26日論及歐洲國家派兵到烏克蘭的可能性。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雅科27日對相關討論表示歡迎,但俄國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警告,若歐洲的北約會員國派兵赴烏作戰,俄國和北約的直接衝突將不可避免。白宮官員則說,並無計畫派美軍或北約軍隊赴烏作戰。
馬克宏日前稱不排除歐洲國家派兵赴烏,但強調各方對此尚無共識。
路透報導,波多利雅科對此回應,相關討論顯示歐洲確實意識到軍國主義、具侵略性的俄國對歐洲的風險,開啟直接派兵援烏可能性的討論應視為想要更清楚凸顯相關風險。他也說,現階段加速向烏國輸送軍備相當重要。
佩斯科夫被問及馬克宏前述發言時說,討論從北約國家派遣特定隊伍到烏克蘭的可能性一事,為「非常重要的新元素」;針對北約國家若派兵赴烏作戰,對俄國與北約直接衝突的風險為何,佩斯科夫說在此情況下,不用討論衝突可能性,因為直接衝突無可避免。
路透並引述一名未具名白宮官員說,美國並無派兵在烏克蘭作戰的計畫,也無計畫派遣北約軍隊在烏國作戰。
26日,約20名歐洲領袖齊聚法國巴黎,向俄國總統普亭展現歐洲援烏的決心,抗衡克宮宣稱終將在至今逾兩年的俄烏戰爭勝出的論調。
*北約及德國駁斥派兵援烏說法 俄也稱不符西方利益
針對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稱不應排除北約派兵至烏克蘭的選項,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及德國總理蕭茲今天駁斥沒有派兵援烏的計畫。
法新社報導,蕭茲(Olaf Scholz)告訴記者:「我們從一開始就互相達成的共識同樣適用於未來,即無論歐洲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都不會派任何士兵至烏克蘭的土地。」
馬克宏昨天主持了一場有20多位歐洲領袖出席的烏克蘭會議,並指雖然西方對派遣地面部隊至烏克蘭「沒有共識」,但「不應排除任何選項」。
美聯社則報導,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今天也指出,北約目前沒有派遣地面部隊至烏克蘭的計畫。
即將加入北約的瑞典今天同聲表示,目前沒有派遣地面部隊至烏克蘭的展望。
瑞典昨天掃除加入北約的最後障礙後,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今天對瑞典電視台(SVT)斷言:「目前(派兵至烏克蘭)完全不可能發生。」
克里斯特森說:「我們現在正忙著向烏克蘭輸送先進(軍事)裝備。」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Kremlin)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今天也指出,派兵至烏克蘭不符合西方國家的利益。
記者問及若北約部隊進入烏克蘭,是否會導致北約和俄羅斯發生直接衝突?培斯科夫回應:「如此一來,我們該談的就不是爆發衝突的可能性,而是它必然爆發。」
*葉倫:G7須聯手扣押俄凍結資產利潤 供烏使用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今天表示,七大工業國集團(G7)國家迫切需要聯手扣押俄羅斯凍結資產產生的利潤,並撥給烏克蘭使用;與此同時,G7正準備就此議題召開會議。
綜合法新社和路透社報導,莫斯科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國家凍結俄羅斯銀行帳戶、投資和其他資產做為制裁。如今,歐美有愈來愈多人呼籲利用其中數以十億計美元為烏克蘭設立一個基金。
葉倫(Janet Yellen)在巴西聖保羅(Sao Paulo)告訴記者:「我們的聯盟有必要且迫切地找到一種方法,來釋出這些固定資產的價值,以支持烏克蘭持續抗俄和長期重建。」
「有強有力的國際法、經濟和道德理由推動這項計畫…這表明俄羅斯無法靠著延長戰爭取勝,且將促使它坐到談判桌前與烏克蘭進行公正的和談。」
俄羅斯財政部長希魯阿諾夫(Anton Siluanov)稱這項提議具有「破壞性」。巴西「環球日報」(OGlobo)報導,希魯阿諾夫警告說,這類舉措將使各國的海外資產受到政治決策影響,從而破壞全球金融體系。
葉倫敦促G7和歐洲聯盟(EU),在評估包括引發金融不穩定等風險後採取聯合行動。G7成員包括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
隨著俄烏戰爭邁入第3年,G7預計明天在聖保羅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場邊聚首,討論對烏克蘭的支持。
加拿大副總理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表示,她「百分之百」同意葉倫的觀點。
烏克蘭警告,由於美國國會尚未批准600億美元的新安全援助計畫,烏國迫切需要更多軍事和財政援助,使得西方國家凍結價值約3970億美元俄羅斯資產成為各界關注焦點。這些包括央行資產、遊艇、房地產以及與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關係密切的寡頭的其他財產。
然而,其中也存在風險,包括俄羅斯可能採取法律行動,以及中國等國家擔心遭遇類似行動而減少對西方投資的可能。
葉倫表示:「我認為(金融不穩定)的可能性極小,尤其是考慮到這種情況的獨特性,俄羅斯公然違反國際準則,而代表全球一半經濟的國家集團有能力聯手行動。 」
「我們正在評估和概述可供考慮的選項。」
*抓到!南韓防長:北韓運6700個貨櫃、共數百萬枚砲彈給俄羅斯
南韓媒體27日引述南韓國防部長申源湜(Shin Won-sik)的話報導,自去年7月以來,北韓已向俄羅斯運送大約6700個貨櫃,可裝載超過300萬枚152毫米口徑砲彈,以支持莫斯科對烏克蘭的戰爭。
在26日向當地媒體舉行的簡報會上,申源湜表示,這些貨櫃可能裝載超過300萬枚152毫米砲彈,或是50萬發122毫米火箭彈。
韓聯社報導,申源湜說:「或者有可能是兩者的混合,可以說至少已經運送給俄羅斯數百萬枚砲彈。」
申源湜接著說,因為缺乏原材料和電力,數百家北韓軍火工廠僅以約30%的產能運作,但是為俄羅斯生產砲彈的工廠卻是「全速運轉」。他未詳細說明資訊來源。
俄羅斯方面則向北韓運輸約9000個貨櫃,其中以糧食為大宗,其他包含生活必需品,相關材料及零件,致使北韓糧價趨於穩定。
俄羅斯除了將持續提供北韓衛星發展技術協助外,也有消息傳出北韓向俄羅斯討教飛機、地面機動裝備技術等。
*美國會有共識避免政府關門 援烏預算仍卡關
美國兩黨國會領袖27日在白宮開會有共識,將合作避免政府關門,但援助烏克蘭的預算談判依然卡關;民主黨參院領袖舒默形容,這是他參加過最為熱烈(intense)的橢圓辦公室會談,所有人一起努力說服共和黨籍的眾院議長強生。
美國總統拜登邀請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民主黨領袖傑佛瑞斯(Hakeem Jeffries)以及聯邦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共和黨領袖麥康諾(Mitch McConnell)在橢圓辦公室討論解決關門問題的聯邦政府預算案,以及援助烏克蘭、以色列與台灣的國安追加預算。
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原則上從每年10月起到隔年9月底,規畫一整年度預算,由國會通過後撥款。
路透報導,由於共和黨內部意見分歧,即便強生和民主黨達成共識,還是無法令1.59兆美元的預算案一口氣過關,極右翼的共和黨人半年來三度將政府機構逼向關門大限。
國會上月中旬合作通過臨時預算,將個別聯邦政府部門關門的期限展延至下月1日(農業與運輸部門)與8日(五角大廈與國務院);強生在一小時的討論後對媒體表示,避免政府關門是國會的首要責任,會挹注聯邦政府預算。
拜登說,他相信可以在到期日前獲得解決方案,避免部分政府部門關閉,否則這會損害美國經濟。
至於援烏預算,舒默表示,這是他參與過最為熱烈的橢圓辦公室會談,拜登、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傑佛瑞斯、麥康諾和他一起,五對一地說服強生把援烏預算提交到眾院院會討論,反覆強調援助烏克蘭對美國有多麼重要,已承擔不起幾個月的延宕。
舒默說,延宕很可能導致輸掉這場戰爭,北約四分五裂,盟友對美國失去信心,俄羅斯、中國大陸、北韓和伊朗的獨裁者會認為美國軟弱可欺從而趁機得利。
拜登則說,烏克蘭資源受限,已從戰場上有所敗退,被迫配給發放彈藥和補給品,美國國會的不作為結果是非常可怕的。
參院日前通過援助烏克蘭的追加預算案950億美元後,眾院始終沒有採取行動,舒默表示,這取決於強生。
強生則說,這次會談十分坦率,眾院正在探索各種可行方案,及時處理國安追加預算案,而他主要的重點還是在解決美墨邊境的移民問題。
*瑞典將加入北約 國內肯定、其他成員國表歡迎
匈牙利國會26日通過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案,瑞典國內輿論評論正面,而同為北約成員國的芬蘭、挪威與波羅地海國家也都樂見瑞典成為北約一員。
瑞典在2022年俄國侵略烏克蘭後申請加入北約,與鄰國芬蘭共同提出申請,但芬蘭已於去年加入,瑞典則是先經歷土耳其提出多項有關瑞典國內庫德族政治活動議題的要求,又有匈牙利提出延後通過瑞典申請的阻礙,終於在26日取得北約所有成員國同意,將成為北約第32個成員國。
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Ulf Kristersson)在昨天記者會說,瑞典終止200年的中立立場加入北約,對瑞典來說是相當重大的轉變,但也是理所當然的。加入北約就像加入民主聯盟,跟長久以來的合作夥伴,繼續為維持和平、安全與民主體制共同努力。
他表示,加入北約對北歐國家來說也是歷史性一刻,500年來北歐國家終於處於共同的防禦聯盟。瑞典加入北約,讓瑞典跟這些價值類似、情感連結深厚的鄰近國家,不再只是鄰居、朋友,更是軍事安全的盟友。
克里斯特森表示,瑞典為了擁有安全而選擇申請加入北約,也將提供安全給北約盟國,將提供北約陸、海、空,甚至地面下的安全防衛。
克里斯特森今天接受瑞典廣播電台(RadioSweden)訪問表示,俄國當然不喜歡看到其他國家互相合作防禦,但加入北約並不會增加俄羅斯攻打瑞典的風險。他也相信,加入北約的國家比起沒有加入北約的國家更加安全。
瑞典各大報今天刊出評論多對瑞典加入北約有正面評價,並認為這是正確且適當的選擇。
當地媒體認為,瑞典因而可以、且將改變世界安全局勢;瑞典成為北約會員是對的一步,也是全新的一步。
瑞典的鄰國芬蘭、挪威、立陶宛、愛沙尼亞皆恭賀瑞典加入北約,並認為這對於北約、北歐區域安全都有益處。
芬蘭總統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對瑞典加入北約表示歡迎。在兩國申請加入北約期間,他曾多次強調兩國一起加入北約的重要性。
*南韓:北韓彈藥輸俄多達6700個貨櫃
南韓媒體今天引述國防部長申源湜的話報導指出,北韓去年7月起已陸續運送約6700個貨櫃至俄羅斯,這些貨櫃裝載數百萬枚砲彈以支持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足以顯示北韓持續向俄國運送武器。
路透社報導,申源湜昨天在記者會告訴當地媒體,那些貨櫃相當於可裝載逾300萬枚152公釐砲彈或逾50萬枚122公釐火箭彈。
根據韓聯社,申源湜表示,北韓輸送的軍火「可能混合上述兩種砲彈,你可以說(北韓)至少已輸出數百萬枚砲彈」。
申源湜還說,北韓數百間彈藥工廠由於缺乏原料和電力,目前產能僅約為30%;然而,那些生產砲彈提供給俄羅斯的工廠卻是「產能全開」在運作。他並未說明這項消息的來源。
作為交換,北韓收到約9000個貨櫃,裡面大部分是糧食,申源湜指這有助北韓穩定糧價。
申源湜表示,莫斯科持續提供技術支援下,北韓最快可能會在3月發射另一枚衛星。而平壤也要求俄方在飛行器和地面移動裝備的技術方面提供協助。
韓聯社報導,申源湜說:「俄羅斯會給北韓多少技術還不確定,不過俄國愈是依賴北韓的砲彈,俄國科技轉移的程度將愈高。」
(聯合新聞網)
--
*馬克宏:西方不排除派兵進烏克蘭抗俄
烏克蘭戰爭邁入第三年,逾廿名西方國家領袖和官員廿六日齊聚法國巴黎,商討戰事後續發展,凝聚對烏支持向心力。法國總統馬克宏會後在愛麗榭宮的記者會上表示,不排除派遣西方部隊進入烏克蘭作戰,誓言「我們會盡一切所需的努力,讓俄羅斯無法贏得戰爭」。
馬克宏不願透露各國對出兵烏克蘭的立場和態度,藉此保持「戰略模糊」,強調這項議題在會中並未產生任何形式的共識,但「只要有助於達成我們的目標,凡事皆有可能」。馬克宏還說,將成立新的聯盟,向烏克蘭提供「中、長程飛彈和炸彈,執行深度攻擊」。
會議召開前,斯洛伐克總理費科指出,在雙邊基礎上,部分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正考慮派遣部隊進入烏克蘭,警告此舉將導致緊張情勢飆升,但他並未提供任何消息來源。
美國、德國、波蘭、捷克等北約成員國都表示,無意出動戰鬥部隊前往烏克蘭;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也說,北約並無派兵前往烏克蘭計畫。克里姆林宮則警告,若北約歐洲盟國派兵進入烏克蘭作戰,勢必引發俄國與北約直接衝突。
(自由時報)
--
*馬克宏提議出兵助烏 歐洲各國搖頭
法國總統馬克宏廿六日呼籲西方國家加強支持烏克蘭,並稱不排除向烏克蘭出兵。然而,德國、西班牙、波蘭、捷克等歐洲國家和北約秘書長,都表示無意出兵烏克蘭。
馬克宏廿六日在總統府主持一場有廿多名歐洲領袖出席的烏克蘭會議,被記者問及是否會向烏克蘭派遣西方軍隊時,馬克宏表示,會議已討論過此事,雖然沒有達成共識,但不能排除任何可能性。
馬克宏宣稱不排除出兵,立即在歐洲引發強烈反應。德國總理蕭茲說,歐洲各國和北約盟國不會派出地面部隊和任何軍人到烏克蘭。
波蘭和捷克表示,歐洲各國將持續援助烏克蘭,但無意派兵。
西班牙政府發言人也說,不同意派兵到烏克蘭。
北約組織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表示,北約無意派遣戰鬥部隊到烏克蘭。
匈牙利國會廿六日表決同意瑞典加入北約,掃除瑞典入會最後障礙,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廿七日表示,派兵至烏克蘭「完全不可能發生」。
斯洛伐克總理費科聲稱,他對法國這場會議上充斥戰鬥氣氛感到失望,斯洛伐克絕對不會同意出兵烏克蘭。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