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篇
*境外移入41例 單日、單月創新高
昨天暴增四十一例境外移入,創單日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疫情狀況,雖無本土病例,但境外移入病例高達四十一例,是疫情爆發兩年來單日最高的境外移入病例數,且去年十二月累積超過四百例境外移入病例,也是單月新高。
前天境外移入二十四例創下單日新高紀錄,一天就被打破,昨天新增四十一例境外移入病例年齡介於廿多歲到七十多歲,分別自美國(十四例)、菲律賓(二例)、法國(二例)、義大利、肯亞、喀麥隆、瑞士、印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克蘭、越南及柬埔寨入境,另外還有十四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到卅日。
一天50例 陳時中之言恐成真
因應春節返台的人潮、以及外國Omicron變成主流變異株,境外移入病例越來越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前天曾憂心說:「現在國外還沒看到疫情高峰,未來可能一天內就有五十個境外移入病例,這不是開玩笑的。」從近日確診數目成長趨勢來看,此語極可能成真。
台北市、桃園市檢疫旅館日前曾發現群聚感染事件,前天又發生一起北市檢疫旅館在相鄰時間點出現三名確診者的狀況,因時序上太接近,被懷疑很可能又是一起群聚感染事件。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最先確診的案一七○五八初步定序感染的是Omicron變異株,但其他兩人定序尚未有結果,還無法釐清是否群聚。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1/01/81.jpg
*北市防疫旅館3確診 1人定序染Omicron
台北市一防疫旅館被發現有三名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境外移入病例有「時序上相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昨日表示,最先確診的案一七○五八初步定序感染的是Omicron變異株,另外兩人病毒定序最快今天出爐,還無法釐清否群聚,所幸其餘接觸者至今均為陰性。國內累計已有六十例Omicron境外移入個案。
另兩人若相同 改列本土病例
台北市、桃園市防疫旅館都曾發現群聚感染事件,前日又確認一起北市防疫旅館在相鄰時間點出現三名確診者,雖然不能確定是否為群聚感染,但因時序上太接近,懷疑很可能又是一起群聚感染事件。
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這些個案分別選擇「十四+七」、「十+四+七」等檢疫方案,且三人從不同國家入境,雖住同一間防疫旅館,但房間未相鄰,目前為時間有關連,還不能說是群聚,要進行基因定序釐清,若定序結果都不一樣就能排除是群聚,「若都相同,就是群聚感染,恐要改列為本土病例」。
黃珊珊:疑 收垃圾或送餐交叉感染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表示,有可能是工作人員收受垃圾或送餐時交叉感染,目前該防疫旅館已淨空,將靜置清消七天之後才能復工。
黃珊珊指出,北市設置防疫旅館時,已按SOP進行動線設計,原則上只要按SOP執行就不會有問題,這次事件很像中研院P3實驗室研究助理感染事件,可能是人員長期的警覺性消失,未做好穿脫手套的基礎動作造成交叉感染,這是最大的可能性。
防鬆懈 人員再做一次教育訓練
黃珊珊表示,所以防疫旅館全部人員要再做一次教育訓練,也會請專家審視SOP有沒有什麼問題,找外部專家做自我檢視,還有核准方式有沒有差錯?因為該防疫旅館已在台北市經營兩年,若有問題,不會只有這個事件,當然也有可能是個別的旅館比較鬆散,或員工便宜行事、少了一個動作,這些可能性比較大。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2/01/01/102.jpg
*境外移入大增 集中檢疫所上緊發條
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病例大爆發,昨天一天就新增四十一例病例,加上台北市、桃園市發生防疫旅館內群聚感染事件,讓陸續迎來大量返國民眾的集中檢疫所上緊發條。
王必勝:威脅邊境防疫
負責集中檢疫所業務的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表示,疫情正好滿兩年,迎來的是破兩年來紀錄的四十一位境外移入確診個案,「這其實是非常嚴峻的警訊,一方面代表世界各國疫情仍看不到高點,另一方面持續大量的境外移入確診個案,會對邊境防疫構成極大的威脅,同時也會大大升高社區風險」。
他表示,持續增加累積的確診病人,也會讓醫療端壓力漸增,指揮中心已注意到大多數的個案都是入境檢驗即確診,因此調整自今年一月四日零時起,入境者必須提供兩天內PCR陰性證明,且是以採檢日為主。
他表示,邊境管理及居家檢疫當然更要持續嚴謹的執行,最重要的是民眾未完整接種疫苗的一定要儘量配合趕快施打,在跨年活動豐富之際,別忘了戴好口罩、勤洗手。
另外,桃園市和台北市都曾爆發防疫旅館群聚感染事件,台北市近日也發生疑似但未證實是否為群聚感染事件,且其中一人已經病毒定序感染Omicron病毒株。
王必勝認為,防疫旅館的空氣流通度或空調設備相關狀況雖是感染可能原因之一,但機率相對較低。
他認為,適當充足的人力配置、工作人員對指引的遵從落實、感染垃圾的清運流程、人員接觸的監控,才是必須再三宣導並嚴格查核的。
蔡英文總統昨也表示,我們一定要繼續守住疫情防線,二0二一年最後一天,想要特別感謝第一線的防疫人員,請大家出門要做好防疫措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總統臉書發文繼續守住防線
蔡英文在臉書指出,疫情肆虐全球已經兩年,這兩年來,包括醫護、機組人員、防疫司機及邊境檢疫員等第一線人員,都在崗位上努力落實防疫,守護台灣。過去這一年,也因為全體國人的團結努力,台灣不僅度過嚴峻的疫情考驗,經濟表現也持續亮眼。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也在臉書表示,台灣在全球確診數創新高、各國紛紛再度鎖國封城的此刻,仍然平安舉辦跨年晚會、大小聚會沒限制人數,都是靠大家的努力與堅持!他提醒,參加各項活動,請記得勤洗手、戴口罩、不摸眼口鼻 ,落實防疫。
*高風險人員 柯文哲︰研擬提早打第3劑
因應農曆春節即將來臨,返台民眾陸續湧現,北市衛生局從去年十二月廿七日到今年二月廿八日,在北市中山區大佳河濱公園設置COVID-19春節專案「得來速」篩檢站;從去年十二月廿七日至卅日,總採檢量一二九二人,其中陽性一人,陰性一二九一人,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一天篩檢最大的量能有八○○人,平均則是有四○○人上下,並說將討論高風險人員提早打第三劑疫苗。
大佳河濱公園「得來速」篩檢站,以預約防疫計程車載民眾前往採檢,「不用下車,在車上即可採檢」,結束後再由防疫計程車載回家中,等待檢驗結果。
針對防疫計程車數量是否足夠,柯文哲說,數量一定夠,只是過年期間大家會放假,也不需要叫一大堆人空著沒用,有需要就會叫,整個計程車業長期以來都配合很好。
媒體詢問,有防疫計程車離開時就把窗戶拉上,但依前年三月十六日的規定,窗戶要適當保持流通,但司機卻只有戴口罩?柯文哲解釋,司機用的是N95口罩,這些人打疫苗都是第一優先,保證打滿兩劑。
柯文哲說,目前這些工作人員屬高風險,中央說第二劑打滿五個月可以再打,不過也許北市找專家討論一下,這種高風險的人員,是否能夠提早打。
*元旦升旗 市府設莫德納疫苗施打站
市民限定 首次接種贈200元商品券 延長至7日止
為持續提升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防疫量能,台中市政府推出市民限定首次接種贈送二百元商品券活動,延長至今年元月七日止,並於元旦上午八至十時搭配升旗典禮活動,於市府惠中樓一樓加碼開場接種莫德納疫苗。
連假期間 4地點設接種站
同時,衛生局在元旦連假期間,更安排東協廣場、文心森林公園、太平區崇正寶宮、家樂福中清店等四處開設接種站,並已擇定於元月五日下午將於勤益科大及中興大學設站提供教職員生接種服務
台中武漢肺炎疫苗第二劑接種率已破七成,但面對變種病毒Omicron在國際肆虐,尤其是昨天國內新增境外移入確定病例高達四十一例,市府衛生局希望能提高施打率,安排民眾最方便的地點來施打,在元旦升旗當天,民眾不但可到市府前廣場升旗,還可到市府惠中樓一樓接種莫德納疫苗。
同時,台中市政府推出市民限定首次接種贈送二百元商品券活動,延長至今年元月七日止,市民除可於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接種外,各職場、學校、社區、大專院校等,同一種疫苗揪團三十人以上,即可向轄區衛生所報名,以安排醫療團隊服務接種
市府表示,截至去年十二月三十日上午八時止,台中市武漢肺炎疫苗第一劑接種全人口涵蓋率為八成三,完成第二劑接種涵蓋率為七成,基礎加強劑接種人數為三百七十九人,基礎加強劑接種率為百分之○.○一三,第三劑涵蓋率為百分之○.五一,總計接種人次為四百三十四萬三千多人次。
5日到兩大學為教職員生服務
衛生局指出,繼百貨賣場接種通路開設後,衛生局已將設站點從社區延伸至校園,經聯繫各大專院校需求後,已擇定於元月五日下午將於勤益科大及中興大學設站提供教職員生接種服務,也歡迎其他大專院校一起響應校園設站活動,提升校園保護力。
衛生局提醒,各類武漢肺炎疫苗首打年齡,BNT須滿十二歲、AZ及莫德納須滿十八歲,高端年滿二十歲可接種,請符合接種資格市民前往施打。
*國台辦扯提供我BNT 指揮中心:向原廠有價購買
中國國台辦近日宣稱因應武漢肺炎疫情,去年向台灣通報、分享武肺資訊,以及同意台灣參加世衛組織(WHO)技術性會議,且提供我國BNT疫苗一千三百三十三萬多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提出數據一一打臉國台辦。
指揮中心表示,在BNT疫苗取得上,為尊重原廠疫苗商業代理權劃分,BNT疫苗是由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慈濟基金會三捐贈方委託裕利醫藥公司,向原廠代理商復星實業公司(香港復星)有償購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對於捐贈單位出錢、出力,無私付出,「不應被扭曲抹殺」。
我民間單位付出 不應被抹殺
對於國台辦稱自二○二○年一月三日至今,通過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聯繫渠道向台灣疾控部門通報大陸疫情信息累計達三二四次,分享新冠肺炎防治技術資料十六次,同意台灣地區衛生專家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技術性會議二十餘次。指揮中心回應,我方自二○一九年十二月卅一日到去年十二月廿八日,與中國透過正式管道就武肺疫情往來資訊,中方提供我方疫情資訊二八六次,我方提供中方包括個案中國旅遊史等資訊共五十次。
另我方洽詢中方疫情訊息計八十五次,中方回覆我方疫情資訊廿一次;中方洽詢我方疫情訊息廿九次,我方回覆中方疫情資訊廿八次;中方電話洽我方聯絡疫情資訊七次,我方電話洽中方聯絡疫情資訊八次;中方提供我方技術文件共計十二次。
莊人祥表示,相關數據都有文件紀錄可查數,國台辦提供數據「與事實不符」。
另外,中國持續阻撓我國參與WHO已廣為各國批評,指揮中心也表示,我國積極爭取參與世衛組織相關會議,自二○○九年到二○二一年,共向WHO申請參加二二○場技術性會議,僅七十七場獲邀。
指揮中心強調,疫情尚未止息,兩岸應互助合作,防疫優先,才能維護兩岸民眾健康。
國際篇
*跨年陰影 全球單日確診200萬例
全球十二月卅一日迎來武漢肺炎擴散兩年多以來第二個跨年夜,儘管全球人口疫苗第一劑接種率已達六成,但年底現蹤的Omicron變種病毒株,再次造成全球確診人數直線上升,卅日更一口氣新增超過兩百萬例確診,為疫情以來首見,包括美、英、法、義等國均刷新單日確診紀錄,令這個跨年夜再次蒙上陰影。
連四天都超過百萬例 美疫情更甚Delta
彭博報導,全球十二月卅日的新增確診病例超過兩百萬,為疫情以來首見,且已連四天超過一百萬。其中,歐美各國在Omicron強襲下,疫情急遽升溫。英國卅日新增十八.九萬例確診,創下單日新高紀錄,且死亡人數也從五十七人激增至三三二人;義大利單日通報逾十二.六萬例確診,同樣刷新紀錄;法國更是連兩日均突破廿萬人確診。
美國十二月卅日單日新增確診超過七十萬再創新高。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毒學家沙曼指出,美國的Omicron疫情更甚Delta,恐在一月九日起重新進入疫情高峰,平均七天確診數恐達二五○萬例,最高甚至可達五百萬例。至於亞洲地區雖尚未被Omicron攻陷,但專家認為病例激增恐怕「無法避免」。
南非高峰已過 多國正研擬打第4劑
與此同時,最早通報Omicron的南非傳來好消息,指當地確診病例截至十二月廿九日已下降近卅%,有近九萬人確診,但與前一週十二萬多人相比已大幅減少,意味南非已度過第四波疫情的高峰,且感染者病故的增幅很小,甚至「微不足道」。南非醫學研究委員會(SAMRC)研究人員阿布杜拉指出,Omicron疫情從崛起、進入高峰到降溫速度極快,僅四週便達峰值,之後兩週急遽下降。
以色列十二月卅日開放高風險族群施打第四劑疫苗,成為全球第一個做出此一決定的國家。當日新增超過四千例病例,為去年九月來首見,迫使當局積極應對第五波疫情。智利先前宣布二月開放高風險族群打第四劑,而英、德等國也表示考慮中。
隨著各國防疫手段升級,著名跨年活動陸續取消或縮水,包括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跨年活動開放人數僅剩四分之一,且延後進場時間,以往萬頭攢動的場面將不復見;法國夜店宣布關閉至一月;西班牙馬德里跨年活動限定七千人;印尼峇里島禁止新年煙火和五十人以上聚會;沙烏地阿拉伯也對聖城麥加實施社交距離措施等。
不過,南非鑑於感染人數顯著下降,已解除宵禁,放行慶祝活動。防疫有成的台灣、澳洲、紐西蘭等國幾乎照常舉辦跨年活動,就連北韓也燃放煙火迎接新年。
中國篇
*西安封城病例續增 防疫「一區一警」
中國境內武漢肺炎疫情尚未趨緩,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相繼取消跨年活動。二○二一年十二月卅日,中國境內新增一六六例本土病例,陝西省西安市佔一六一例最嚴重,且當地已連六天單日新增逾百例。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二月卅一日通報,全境前一日新增一九五例確診病例,廿九例為境外輸入、一六六例為本土個案,其中僅一例在山西省,其餘全在陝西省。陝西省自上月九日首次出現病例以來,已累計一三○一例,西安市佔一二七七例,另在咸陽、延安、渭南等市也有病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十二月廿九日親赴西安考察,指西安仍有社區傳播風險,須採更堅決果斷措施阻斷疫情傳播。她強調,當地物資供應充足,必須儘快解決生活保障和就醫用藥需求。
當局也加緊取締及嚴懲違反防疫規定的民眾。西安市已下令各級公安機關按照「一區一警」或「一區多警加輔警」的模式,部署兩萬多名警力,對各地加強人車管控,確保民眾不出門、不群聚,並維持採檢地點的秩序。
公安機關也對違法情事「零容忍」,上月九日以來,全西安市涉疫刑事案件累計五十八起、六十七名嫌疑人,包括擅自出行、偽造販賣疫情防控工作證件、在網路上傳播疫情假消息、尋釁滋事等犯罪行為。有民眾涉水穿越渭河出城遭到警告;也有人騎單車奔走八十多公里返鄉,結果遭罰款及隔離;還有人從機場步行一百多公里到鄰近縣市,最後被警方罰款和強制隔離。
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取消跨年
與此同時,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及其他次級城市,紛紛取消或不舉辦跨年活動,包括大型娛樂場所。官方也早已發布「勸導令」,希望餐飲、百貨、酒吧等場所,勿舉辦容易聚集人潮的活動,但實際取締與否視當地派出所和居委會態度而定。
產業篇
*疫情趨緩/公共運輸運量續跌 交部研擬優惠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近兩年,導致公共運輸運量下跌,且公路較鐵路更為嚴重。根據統計,去年截至十月止,市區公車加公路客運運量僅六.二六億人次,較前年同期八.八二億人次大跌廿九%。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將優化公共運輸運具、場站、轉乘便利性及轉乘優惠,吸引乘客疫後回流。
根據交通部統計,去年一月至十月台鐵運量台鐵一億二一八四.九萬人次、日均運量四十萬人次,若單看十月份運量為一四七八.四萬人次(前年十月為一八九九.五萬人次);高鐵三三三八.二萬人次、日均十.九萬人次、十月四○三.二萬人次(前年十月五七二.三萬人次);公車客運六億二六七四.八萬人次、日均二○六.一萬人次、十月七三○八.四萬人次(前年十月九五九三.七萬人次)。與前年同期相比,公共運輸運量仍差許多。
另外,交通部每兩年進行一次自用小客車、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去年駕駛人兼用公共運輸比例降至十五.八%(二○一六年十八.三%、二○一八年十六.六%),且不論小客車、機車的車輛數均再創新高,去年底小客車達六九八.四萬輛、機車一四一○.三萬輛,今年十一月底小客車再成長至七○九.五萬輛、機車一四二五.八萬輛。
回彈幅度去年較前年更低 公路較軌道慘
陳彥伯表示,公共運輸在疫情趨緩後的回彈幅度,去年較前年更低,且公路比軌道運輸嚴重許多,未來會持續優化公共運輸的運具、場站、轉乘便利性,讓民眾能在單一APP內就掌握各公共運輸班次、如何轉乘、要等候多久的資訊;也將會先針對使用私人運具交通量較大的路廊,推新版公共運輸搭乘及轉乘優惠措施。
*跨年出海去/停航7個月 探索夢號載200旅客復航
因疫情從5月12日停航至今已7個多月的探索夢號郵輪,昨天終於復駛,晚上9點載著近200位旅客緩緩出港,旅客興奮要在太平洋迎接2022年第一道曙光。
要上郵輪的旅客需打完2劑疫苗滿14天,並提供48小時PCR證明;離船前,全部旅客需再進行PCR檢驗,確認陰性始可下船。遊客開心說,能搭乘郵輪「類出國」很開心,不會嫌PCR採檢麻煩,安全就好。
(自由時報)
--
台灣篇
*境外移入昨暴增41例 「嚴峻警訊」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前天憂心忡忡表示,病例數單日破五十也別意外,指揮中心昨天就公布新增四十一例境外移入案例,創下新高。昨天是去年最後一天,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至集中檢疫所,表示大量境外移入病例對邊境造成威脅,這是「非常嚴峻的警訊」,呼籲邊境管理及居家檢疫須嚴謹執行。
昨天雖無本土個案,但北市旅館疑似群聚個案中的三名確診者,最早確診的案一七○五八,基因定序為Omicron變異株。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目前工作人員及離開防疫旅館已採檢者,皆為陰性,環境採檢九個採檢點,也是陰性,目前社區沒有擴散情形。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境外移入以美國入境十四例最多,有廿五例為突破性感染,另十四例入境國家調查中。
指揮中心要求,今起外送員、批發市場員等廿六場域人員及第一到三類、第七類人員,須完整接種疫苗才能上工。莊人祥說,民眾可憑小黃卡或者出示紙本、數位健康證明供場所查核,一月仍在宣導及督導階段,尚無罰則,未來將視狀況調整。
為讓春節專案民眾,居家檢疫、解隔離前採檢更便利,北市府在大佳河濱公園設置「得來速」篩檢站,居檢者在檢疫期滿前可預約防疫計程車到現場,不用下車就能完成採檢。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前往視察表示,計程車司機等工作人員風險高,目前考慮與專家討論,是不是提早施打第三劑疫苗。
「紐約時報」報導,南非由Omicron帶動的第四波疫情,從崛起、進入高峰到降溫,速度都快得讓人吃驚。僅四周便達峰值,然後兩周急劇下降。南非官員表示,已度過這波Omicron高峰,染疫病故也未顯著增加;但估算美國要到今年一月中才達峰值,屆時一周恐確診多達五百萬例。
*2022防疫見曙光? 春節大考驗
二○一九年十二月卅一日,中國武漢出現非典型肺炎,揭開全球與新冠疫情共處序幕。疫情進入第三年,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二○二○年「有驚無險」,二○二一年「驚濤駭浪」,今年真能如他希望「否極泰來」嗎?專家認為,春節防疫是目前最大考驗,但若全民挺過這一關,加上抗病毒藥物問世,這場世紀災疫有機會重見曙光。
去年一月廿三日武漢封城,國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進入二級開設,由陳時中擔任指揮官,進入第三年的指揮中心未來該扮演何種角色?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陳時中獨裁防疫」,春節後疫情若持續緩和,是考慮指揮中心退場的時機,建議回歸一般防疫即可。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認為,這兩年來指揮中心在防疫上,幾乎是一把抓,疫苗、醫療、邊境管制全都管,但持續兩年了,官員身心負荷太重,實在非常辛苦;新的一年,建議中央、地方充分分權,如邊境管制等檢疫措施是中央職權,但各地防疫管理是地方責任,這樣大家都能喘口氣、休息一下。
對於今年疫情預測,指揮中心與專家學者看法一致,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台灣從本土清零狀態,要走到邊境開放,還有一段路程。」不過,次世代疫苗如能順利上市,輔以抗病毒口服藥物,相信可更樂觀看待疫情的發展。
黃立民:年底有機會正常生活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新冠病毒致病率、死亡率有弱化趨勢,治療效果良好的口服藥物問世後,疫情就會走向終點,人類與病毒共存,就如同流感一樣。預估今年下半年就可看到勝利曙光,近年底時有機會恢復正常生活。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疫苗與抗病毒藥物的搭配,將是終結疫情的關鍵。」林口長庚副院長、ACIP委員邱政洵提醒,「疫苗、維持戴口罩、社交距離等非藥物手段,加上抗病毒藥物,為穩定疫情的重要角色。」
邊境管制 擬採階梯式鬆綁
邊境管制方面,莊人祥表示,春節後若病毒確定流感化,今年在開放邊境管制前,就有機會縮短檢疫期間。這次春節檢疫專案開放「七加七」、「十加四」 ,讓返國民眾有機會在家檢疫,這也成為日後鬆綁邊境措施「試金石」。
莊人祥表示,由於Omicron確診者的潛伏期較短,如果春節檢疫專案順利成功攔截大多數境外移入確診者,春節過後,配合加強版篩檢措施,可望縮短檢疫期;如考慮開放邊境管制,將採階梯式鬆綁。
*國人2劑覆蓋率僅6成 待加把勁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去年十二月卅日,國內接種人口涵蓋率第一劑為百分之七十九點九六,只差一點點,但仍未達八成;七十五歲以上第二劑接種率則不到七成,低於較晚接種的卅至四十九歲族群。老年人接種率低,但感染後重症風險高,加上防範變異株各國開始接種第三劑,專家提醒,疫苗接種率一定要向上提升。
前年歐美率先開打疫苗,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率。但各國搶買疫苗,甚至歐美開始接種時,我國卻還談不定疫苗購買,甚至深陷疫苗代理權和黑箱爭議,導致一開始時疫苗到貨慢、民眾接種率也低,直到去年五月爆發本土疫情,才開始重視疫苗接種。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直言,當權者對疫苗認知錯誤,前年底至去年初面對疫苗採購不利,仍定調「台灣有條件等好的疫苗」、「可以慢慢選」,導致我國接種整整晚了歐美、以色列、新加坡等國近半年;好在有其他國家援助,尤其美、日前後各捐贈約四百萬劑,「算是滿幸運的」。直到去年九、十月由企業贊助的BNT疫苗陸續到貨,台灣才比較有穩定的疫苗供貨與接種。
蘇益仁表示,目前我國疫苗供應尚稱穩定,接下來的重點不在採購,而在如何提升接種率。他說,從美國接種情形可看出,只有六成疫苗覆蓋率是不夠的,而我國第二劑疫苗覆蓋率只有六成多,年長者等高危險族群接種率偏低,應盡快提高疫苗接種率至八成。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則表示,許多老人不願意接種,但老年人合併許多慢性疾病,最好由常看的醫師或家庭醫師向其解說「為何要施打疫苗」等,並協助接種。
除了提升第二劑接種率,針對第三劑的施打,蘇益仁也表示,預測今年一、二月是下一波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長者多接種AZ疫苗,不應以五個月為第三劑接種間隔基礎,應在一月底疫情流行前讓老年人盡快打第三劑疫苗。
*台中元旦升旗 加開疫苗站打莫德納
新冠肺炎變異株來勢洶洶,台中市今上午元旦升旗,市府惠中樓加開疫苗站,可接種莫德納疫苗。台中市衛生局統計,台中市民第二劑接種率破7成,高於全國68.05%;針對打首劑民眾送200元禮券,活動延長到7日,目前已送出1.4萬份。
元旦升旗上午8點在市府廣場舉行,衛生局在惠中樓1樓開設疫苗站,上午8點到10點開放打莫德納疫苗,符合規定者皆可接種;元旦連假期間,市府也在東協廣場、文心森林公園、太平崇正寶宮、家樂福中清店等處開設接種站。
台中市去年12月中旬祭出獎勵措施,還沒打首劑疫苗的市民,只要打疫苗就送200元禮券。衛生局統計到去年12月30日,新增1萬4635人接種第一劑後領到禮券,獎勵活動將延長到7日,呼籲尚未打第一劑的市民踴躍接種。
市府統計,目前台中市首劑接種人數235.87萬人,疫苗覆蓋率83.81%,完成第二劑人數約199.71萬人,第二劑涵蓋率70.96%,高於全國接種率;加上基礎加強劑、第三劑追加劑,總接種人次達437.34萬人次。
衛生局表示,為擴大施打新冠疫苗,除在百貨賣場設站,5日下午將於勤益科大、中興大學設站,供教職員與學生施打,免預約隨到隨打;市府也開放揪團打疫苗,30人以上可向轄區衛生所報名,將安排團隊前往接種。
衛生局提醒,新冠疫苗首打年齡,BNT須滿12歲,AZ及莫德納須滿18歲,高端年滿20歲可接種,呼籲符合資格者把握機會。
*疫情邁向第三年/春節檢疫專案 未來鬆綁邊境試金石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兩年,台灣面臨許多重大考驗,大家何時可過「正常」生活?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年改變幅度最大的就屬春節檢疫專案,相較於十四天檢疫的要求,已逐步開放「七加七」、「十加四」,除了讓民眾有機會選擇回家檢疫,也成為未來鬆綁邊境的「試金石」。
莊人祥說,關鍵在於春節後,若新冠病毒流感化,開放邊境前有機會縮短檢疫期間。春節專案若能成功攔截多數個案,加上Omicron潛伏期變短,未來可望縮短檢疫期、同時搭配加強篩檢等配套措施,就有機會階梯式鬆綁,邊境開放。
莊人祥說,台灣防疫也要考量國際疫情,可優先開放短期國際商務交流等。但他認為,韓國邊境即處於「開開關關」的狀態,國內若要鬆綁,必須面臨單日確診人數增高,台灣從本土清零走到邊境開放,還有一段路程,面對疫情變化,若個案上升也造成醫療衝擊,這些都必須考慮。
莊人祥表示,新年度若有次世代疫苗上市,再搭配口服藥物普及跟價格下降,都有利於防治及邊境開放,指揮中心已與藥廠洽談口服藥物,對於輕症但有重度風險的民眾,未來有機會有在家治療的可能,須交由專家針對藥物適應症及醫院返回家中治療,制定相關配套。
但相比於2003年的SARS疫情一年內消失,新冠疫情病毒更顯難纏,莊人祥表示,SARS病毒能短時間消失是因為它有兩大特點,一是發病後才有感染力、二是發病後會出現發燒症狀,易於監測,「但新冠病毒完全不是這樣。」
目前已知新冠病毒有無症狀及輕症,且發病前二至三天就有傳染力,再加上RNA病毒變異快速,難以掌握監測。而隨著Alpha、Delta變異株,到最近的Omicron變異株,已知病情嚴重程度有逐漸下降趨勢,但傳染力仍高。
莊人祥說,現有疫苗對防止重症句死亡有幫助,國內對於民眾的疫苗覆蓋率要求,從第一劑疫苗覆蓋率,從過去四成提高至六成,如今也將達成八成覆蓋率,至於未來一年,也盼訂下二劑和三劑目標,希望未來新冠病毒會比照類流感,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下降為第四類,遇到輕症或確診則無需逐利通報匡列。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ACIP委員邱政洵指出,擔任十多年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新冠疫苗的決策是最為困難的,「相較其他常規疫苗,自研發到上市至少要花十至十五年,新冠疫苗卻用不到一年,堪稱是改變人的疫苗研發史,因此做出決策建議更需要科學數據佐證。」
在臨床試驗不夠的狀況下,又面臨國家疫情緊急時刻,該做的實驗及數據蒐集仍不可少。他說,ACIP委員開會,總在跟時間賽跑,面臨疫情火燒屁股、不良反應的發生,總試圖權衡「健康與風險」的天平,加上疫苗施打有「人種差異」,憑藉國外數據仍不夠,國內得加緊腳步進行本土疫苗混打和追加劑研究,有了科學基礎,才有決策的信心。
邱政洵說,疫情即將邁入第三年,將來要消滅疫情「疫苗絕對是基礎!」,國內民眾不只要打好疫苗,也需要維持戴口罩、社交距離等非藥物手段的NPI措施,最後是抗病毒藥物問世,透由這三項構成「穩定疫情的鐵三角」,直到各國疫情趨於穩定,台灣開放邊境、恢復地球村交流指日可待。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1/12/31/realtime/14992515.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800&nt=1
*疫情邁向第三年/2021幸好美日捐疫苗 2022追趕接種率
新冠肺炎延燒近兩年。去年底歐美率先開打疫苗,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率,到今年底為因應變異株和抗體衰退,也紛紛開打第三劑疫苗。而嚴守邊境一年多的台灣,疫苗政策相形「顢頇」,一開始不但疫苗到貨慢、民眾接種率也低,直到五月爆發本土疫情,社會才開始重視疫苗接種,幸而國際援助,提升疾苗覆蓋率。
去年各國搶買疫苗,甚至歐美開始接種時,我國卻還談不定疫苗的購買。除了只願購買少量疫苗而與廠商談判破局外,深陷疫苗代理權和黑箱的爭議中。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我國新冠肺炎疫苗採購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去年三到五月,當時以發展國產疫苗為主體,全力輔導;但到了去年中,國產疫苗研發速度嚴重落後,邁向第二階段,轉為國際採購,因此從去年八月到今年二月都還在洽談、採購。
然而到今年三月,仍只有購買到少量疫苗,且進貨緩慢,加上遇到本土疫情,疫苗嚴重不足。好在第三階段有其他國家援助,尤其美、日前後各捐贈約400萬劑,「算是滿幸運的」。第四階段則是九、十月由企業贊助的BNT陸續到貨,台灣才比較有穩定的疫苗到貨、接種。
蘇益仁直言,從疫苗採購便能看到我國當權者對疫苗的認知錯誤,尤其是在去年底、今年初面對疫苗採購不利的狀況時,居然仍對外定調「台灣有條件等好的疫苗」、「可以慢慢選」;導致我國接種整整晚了歐美、以色列、新加坡等國近半年。
「逝者已矣、來者可追」,現在各國開始接種第三劑,我國在疫苗政策上該如何迎頭趕上?蘇益仁表示,目前我國疫苗供應尚稱穩定,且顯示明年疫苗供應量過剩,接下來的重點不在採購,而在如何提升接種率。
他說,從美國接種情形可以看出,只有疫苗覆蓋率六成並不夠。我國目前第一劑覆蓋率近八成,但第二劑覆蓋率則只有六成多,尤其年長者等高危險族群的接種率更低,應盡快將長者當作最主要接種對象,提高疫苗接種率至八成。
截至12月30日,國內新冠肺炎疫苗目前第一劑涵蓋率為79.96%、第二劑68.9%,追加劑0.63%,基礎加強劑0.02%。統計到12月27日,75歲以上第一劑覆蓋率為73.8%、第二劑66.9%;反觀較晚接種的30至49歲族群,第一劑涵蓋率高達92.6%、第二劑80.9%,18至29歲族群,第一劑覆蓋率則為96.3%、第二劑79.6%。
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表示,許多老年人認為疫情不嚴重,加上過去接種疫苗曾產生副作用,因此不願意接種,但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後重症風險高,應有更高的接種率。
林應然建議,老年人合併許多慢性疾病,最好由常看的醫師或家庭醫師向其解說「為何要施打疫苗」、「疫苗副作用」等,協助接種。
針對第三劑施打,蘇益仁也表示,目前預測明年一、二月將是下一波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尤其長者多為接種AZ疫苗,抗體衰退快,不應以五個月為第三劑接種間隔基礎,而是應在一月底疫情流行前讓老年人盡快打到第三劑疫苗。
對於疫苗預約平台「暫時」退場,林應然則認為,現在正值第二劑疫苗和第三劑疫苗接種人數「青黃不接」時,加上新冠肺炎疫苗為多劑型,反而應該使用疫苗預約平台,讓預約接種者集中到某一醫療院所接種,而大規模施打時開放至各醫療院所接種,才便於民眾接種且不會浪費疫苗。
*疫情邁向第三年/看不到終點 第一線不敢想像疫情再來
疫情一波波再起,絲毫沒有結束跡象。病房護理師、第一線急診醫師、醫檢師透露,疫情使醫療體系長久累積的問題雪上加霜,「本土疫情若再來?」讓人連想都不敢想。以下是第一線醫護的心聲:
●急診科醫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言人陳亮甫:
為了防疫,醫療工作的流程和品質要求都更多,有很多額外的非臨床業務要處理。例如為了避免院內感染,陪病要先採檢才能放行,有些民眾不能理解,會認為是醫院要藉機賺錢,就不太願意配合,醫護人員要花很多時間心力去解釋國家政策,勸導和管理的成本增加,對於第一線來說壓力不小。
疫情也帶來一些好的改變,首先是本土疫情後,輕症就衝急診的人明顯變少,一直到第四季才又有點故態復萌。再者是隨著知識和經驗的累積,疫苗接種普及,下半年工作心情有比較輕鬆,沒有上半年那麼焦慮。疫苗接種後可以名正言順休一天假,雖然是無薪假,但這對於平常請個病假都很難的醫療人員來說,也是視若珍寶。
本土疫情爆發但醫療量能還沒整備好那段時間,很多醫護人員都在短時間內經歷大量的天人交戰時刻,多少都留下精神創傷,但都沒有被好好處理,醫療勞動長期的問題也沒有解決。如果一直擱置不理,以後再遇到更大挑戰勾起創傷,很可能就無法繼續這份工作。
醫事檢驗產業工會秘書長陳韋錡:
本土疫情爆發後,住院病人和陪病者都要做PCR,還有院外委託的檢體,這些都要兩小時內完成報告,以縮短病人等待時間。再加上原本例行的檢驗、急診的檢驗,工作負擔很重,但醫院也沒有增聘人力。為了完成工作,我們常常回不了家、睡在醫院,披星戴月工作十七個小時以上,但若PCR報告出慢了,就會被檢討,真的是有苦難言。
疫情讓各部門更了解檢驗工作,政府補助五百萬讓我們得到高通量的PCR檢驗儀器,衛福部也有準備醫檢師的獎勵金。不過工會調查發現,醫檢師竟然都還沒領到五月的獎勵金,甚至有半數醫檢師沒有被醫院造冊。檢驗技術再先進,醫檢師都承擔著感染風險,低薪加上獎勵金的差別待遇,很難吸引年輕人投入。
北部區域醫院心臟內科病房林護理師:
醫院開設專責病房時,我們病房混雜收治三到五個科別的病人,全部病情都很嚴重,才會在疫情期間不得不住院。面對完全陌生的科別,醫院沒有派人來教我們,我們就打電話去問別的病房同事、上網看影片,想辦法自學,每天都很害怕出錯。那兩、三個月,我每天工時動輒高達十四個小時,出門上班前吃第一餐,下班回家才吃到第二餐。
疫情時有錢也請不到看護,看到很多年紀大的家屬來顧病人,我們不敢期待他們幫得上忙,所以換尿布、翻身這些也是我們做。疫情後還多了「管理家屬」這項工作,要面對家屬對採檢規定的抗拒和憤怒,壓力很大。有時病人臨終,依當時規定只能一人陪病,其他家屬就對著護理站咆哮,我們就靜靜被罵,讓他們宣洩情緒。
有些同事已轉職,我也一直想要離職。你問我,如果明年本土疫情再來,有沒有信心會比上次更好?我只能說,當然會擔心,但根本不敢再想下去。
*疫情邁向第三年/專家:疫情流感化 盼回歸正常防疫
新冠肺炎疫情即將進入第三年,指揮中心全年無休已經兩年,專家表示,依Omicron變異株演化,染疫者多為輕症,若春節後疫情像現在一樣和緩,且步入流感化,可能是討論指揮中心退場的好時機,盼回歸正常防疫。
專家認為,指揮中心勞苦功高,但在疫苗採購、與各部會及地方政府的溝通有待加強。「檢視台灣防疫兩年,疫苗採購是最大問題。」前疾管局蘇益仁認為,2020年3、4月,國內疫情平穩,當時高層不認為打疫苗是必要的,記得有官員說,「如果打疫苗出現副作用,那不是不好?」他聽到這句話很驚訝,結果2021年5月爆發本土疫情,台灣無疫苗可打,政府急了,幸好日本、美國相繼捐贈疫苗。
其次,疫情初期台大公衛學院與彰化縣政府合作進行萬人血清抗體篩檢,但第一時間未通過人體臨床試驗委員會審查,指揮中心要開罰。蘇益仁說,「這件事造成地方政府不願積極做事,學界也引起寒蟬效應。」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說,指揮中心於防疫初期未加強邊境篩檢、疫苗準備不足,造成國內防疫屢次出現破口,若當時邊境篩檢如春節防疫專案嚴格,並要求入境者都必須接種完整疫苗,或許就不會有破口。
蘇益仁說,當第二劑疫苗覆蓋率達到八成,高危險族群也都能打好第三劑疫苗,且治療藥物準備妥善,此時疫情已流感化,指揮中心可以回歸二級開設,由疾管署負責處理,邊境管制即可結束,維持戴口罩、勤洗手的防疫新生活。他說,「未來兩個月,第二劑覆蓋率達八成是最重要的工作。」
「明年春節後疫情還像現在緩和,指揮中心就可以退場,回歸一般防疫即可。」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說,「陳時中是獨裁防疫,不僅統籌各部會是行政院長,強迫大家打疫苗,更是大法官。」他認為,依新冠病毒演化,現在染疫者都是輕症,指揮中心應該放鬆,雖然仍須管制邊境、戴口罩、勤洗手,但不應持續嚴守,此舉危害經濟,同時兒童、老人虐待及失業情形等也層出不窮,遠比疫情造成的傷害還要大。
王任賢也說,兩年來指揮中心防疫工作沈重,新的一年,中央、地方要充分分權,如邊境管制等檢疫措施是中央職權,但各地防疫管理是地方責任,這樣大家都能喘口氣、休息一下。
台灣疫情與其他國家不同,任何防疫政策應要觀察當時國際趨勢、防疫政策及疫苗供給情形。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台灣疫苗取得困難,花了很多時間協商,這是台灣一直以來的弱點,政府應加強與非政府組織合作,或許在疫苗取得可以更順利。
*疫情邁向第三年/遠距醫療發展 健保署推動虛擬健保卡
疫情沒有結束跡象,但帶動「零接觸」遠距診療發展,已有4.7萬人申請虛擬健保卡,也有2500多人曾用虛擬卡就醫,健保署將逐步健全虛擬健保卡付款和領藥的功能。
健保署長李伯璋指出,今年開辦視訊診療,一開始只提供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者,後來疫情爆發,就醫不易,擴大提供病情穩定的慢性病人使用。民眾只要透過健保快易通App,就可以取得虛擬健保卡QR code,以此參加遠距醫療、居家醫療、視訊診療等試辦服務,也可用於一般就醫。
李伯璋說,今年共4萬7239人申請虛擬健保卡,共2502人使用,累計3608筆就醫紀錄。居家醫療和遠距醫療是未來的趨勢,即便在都會區,也會行動不便長者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如果醫療人員願意去看他,健保都要支持。
健保署三年多前就把基礎網路做起來,李伯璋說,台灣醫療體系擁有許多領先世界的優勢,虛擬健保卡未來還會擴增付款、領藥的功能,打破地域藩籬,幫助有需要的人更方便取得服務。
產業篇
*沉寂七個月 「探索夢號」復航
停航超過七個月的郵輪「探索夢號」,昨晚間從基隆港啟航,三天二夜航程,來回基隆、花蓮,儘管搭船的旅客不僅需打完兩劑疫苗,還要提供四十八小時PCR證明,離船前還要再檢驗一次,但吸引約兩百名旅客搭乘,準備在太平洋上迎接今年第一道曙光。
(聯合報)
--
台灣篇
*停了七個月後復航 探索夢號郵輪 搭乘率5%
停航七個月後,「探索夢號」郵輪昨(31)日正式復航,雖然航行路線為基隆-花蓮,但因旅客上下船均須各做一次PCR,不僅費用增加,且若有人確診,所有人均須入住防疫旅館隔離14天,所有隔離費用自付,因此,復航的跨年航班僅161位旅客搭乘,整艘滿載3,600人的郵輪,復航搭乘率不到5%,創「探索夢號」郵輪在台從事繞島和跳島遊人數最少的紀錄。
雄獅品牌策略總經理游國珍低調表示,疫情後復航初期,旅客會觀望一陣子,而且冬季主要走繞島航線,人數本來就較少,在3月底開始走跳島航線時,旅客量就會增加。
至於兩次PCR是否會影響旅客搭乘意願,游國珍回應,他們已找到檢疫所做PCR,第一次檢疫費用只要2,000元,對旅客出遊成本有所降低。
據指出,「探索夢號」郵輪為外籍輪,船員主要是外國人,但在去(2021)年5月中旬台灣爆發嚴重的本土疫情,郵輪暫停出海迄今,所有船員均未離開基隆港,而參加遊輪之旅的旅客也是台灣民眾,上下船卻都要做PCR,引發旅客的質疑與不滿。
過去經常搭乘「探索夢號」郵輪出海旅遊的陳先生說,指揮中心的心態相當奇怪,「探索夢號」冬季航行的路線是繞島(如基隆-花蓮、基隆-高雄),夏季走的是跳島(基隆-澎湖、金門、馬祖-基隆),既然走的是台灣的港口,旅客上岸後也是在台灣本島旅遊,為何搭飛機到離島已經連健康證明都不必填寫了,搭郵輪卻要做兩次PCR?
他質疑說,在台灣自己的領海、領土旅遊,都不必做PCR,獨獨搭郵輪就得做,還有,如果自己去醫院做PCR,便宜的一次要價3,500元,收費高的醫院一次要5,000元,急件的話是7,000元,下船檢驗的PCR一次收費2,500元,也就是說,光是做兩次PCR最便宜就要6,000元以上,大大增加了出遊的成本。
國際篇
*全球新冠單日確診逾200萬人
Omicron變種病毒株引發的新冠冬季大疫情,仍處於一發不可收拾的狀況,全球單日確診人數已首度衝破200萬人,突破上個冬季的紀錄,全球四大洲的20國過去一周新增確診病例也都創新高。
彭博資訊報導,全球在2021年12月30日新增的確診病例超過200萬人,為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見。英國金融時報(FT)統計,過去一周來全球至少20國的染疫數字遠超過去年冬季的疫情,澳洲、丹麥與英國的單日確診數更直接比去年冬季的紀錄倍增,美國也在29日出現單日逾30萬人確診,為兩年來疫情新高。
這波Omicron疫情造成的重症與死亡狀況,看來遠較去年冬季輕微,但是任憑疫情擴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的「疫情海嘯」,終將會使醫療系統吃緊,還會打亂全球恢復正常生活的步調。北京當局嚴控「清零」政策,也將增添供應鏈的變數。西安封城進入第二周後,香港也成了北京噩夢式防疫的翻版。香港出現2名本土病例,就急著取消貨機機員的隔離檢疫特別待遇,一落地就強制隔離七天,導致香港國泰航空暫停貨機起降七天。
*美航空大打結 取消數千班次
新冠疫情和天候不佳,持續使2021年底的航空交通大亂;美國航空業者12月30日再取消逾1,300個航班,已是連續第七天取消大量航班,主要是航管人員受疫情影響而人力不足,雪上加霜的是,連冬季暴風雪都選在這時候報到,這股衝擊勢必也會持續到新的一年。
華爾街日報報導,航班追蹤網站FlightAware.com資料顯示,美國航空業者12月30日取消超過1,300個航班,31日和元旦也已有近700個航班遭取消。自耶誕夜以來,美國航空業者共取消超過8,800個航班。
捷藍航空(JetBlue)表示:「如同許多企業和組織,本公司因感染Omicorn新冠變種病毒而請病假的人數大增。」捷藍12月30日取消177個航班,占當天班機時刻表的17%。為方便旅客及早安排行程,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廉航業者,已先行通知未來兩周將取消多達1,280個班次。
聯合航空、達美航空(Delta)等多家航空業者,基於類似的理由,紛紛縮減航班。
不只美國的航班大亂,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追蹤飛機燃料需求的數據顯示,全球航空業者在過去四周已取消約8.4%定1月起飛的飛機航班。其中,歐洲有15%的航班遭取消,減班的情況更嚴重。國泰航空已把1月從大陸以外地區進入香港的航班,砍掉近半;英國航空更計畫到3月底前縮減往香港的航班,主要是邊境管制措施隨新一波疫情重新啟動。
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12月30日表示,調度航管人員時,可能也會面臨壓力,原因是檢測呈陽性的FAA員工不斷增加。
據美國國家氣象局資料,美西大部分地區12月30日下大雪,而暴風雪「料元旦前後會籠罩洛磯山脈前沿、中西部、乃至五大湖區」。而且影響天候的因素還不只是冰和雪。FAA坦言,全美12月28日高空的噴射氣流(jet stream),「比平時還強」,會影響飛機飛行的速度。
此外,新的5G服務將在1月5日上路,儘管美國電信業認為此舉不會對飛航帶來風險,但若FAA基於飛安疑慮而祭出航班管制措施,航空業者恐怕還要面臨新的挑戰。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