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獎、市長獎…以後都沒了
教育部日前行文各高中職校,取消以政府官銜為名的獎項,如部長獎、市長獎、議長獎等,不少教師也認為,現在官員經常傳出涉及不法,要鼓勵學生,獎項改用與學習、活動、服務等表現有關的名稱最合適。
教育部在發給各高中的公函中指出,依立法院審議教育部預算時的決議,建議取消以政府官銜為名的獎項,最近行文要求各學校配合辦理。
啟蒙鄉土文教學會副會長陳翠苓說,該學會在6年前因台南市長張燦鍙、議長黃郁文相繼涉案被收押時,就提出這項建議。她認為,先前總統教育獎就曾因總統及家人操守被質疑,最後改名為國家教育獎,為免再起爭議,建議市長獎、議長獎改為至聖獎、亞聖獎,或愛因斯坦獎。
台南一中校長張逸群認為獎勵應存在,名稱可改成品學兼優獎、服務熱心獎…符合實質意義。
台南女中校長黃光明說,南女早就沒有官銜獎,但是否取消不必太在意,獎項是要樹立典範,鼓勵學生學習獲得這個名位的奮鬥過程,而非這個人的言行,不必因人廢事。
家長:官有貪弊 官銜無罪
從90年開始實施的總統教育獎,去年頒獎前遇到倒扁風潮,加上各縣市推薦人數減少,立法院決議改名「國家教育獎」。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李秀貞認為,不論總統、縣長、議長、市長獎,官銜本身無罪,是人的問題。
她
說,縣長、議長等獎項行之有年,對學生、家長來說,能夠拿到這些獎項都是對學生品學兼優的肯定,不管誰頒的,能夠拿獎,就是光榮的事。李秀貞表示,不必為
政治人物行為否定實質是鼓勵學生的獎項,不過,政治人物本身應警惕,行為應為表率,否則頒出的獎項不能為學生增光,反而被人嫌棄,臉上無光。
(聯合報)
--
哺乳動物 選母豬 比誰的咪咪多
桃園信秀牧場兩歲半種母豬「霜霜」創下台灣豬隻最高生育紀錄,去年底一胎就生下了32隻小豬,牧場主人正打算為牠申請金氏世界紀錄。只不過,「霜霜」只有14個乳頭,為了讓小豬們都能吃到奶,牧場為仔豬穿上紅白衣物,讓小豬分兩班輪流喝奶。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所長王政騰指出,一般來說,每次生產較多的動物,乳頭數量也比較多。在人工飼養的情況下,哺乳動物所能生產的後代數量會比正常來得多,才造成類似「霜霜」的情況。許多牧場也會在動物排卵前,調整營養狀態,增加排卵量和著床機率。
乳頭數量 豬最少有10個
在野生環境中,哺乳動物太多產不見得是好事。在沒有人工輔助下,雌性動物可能在生產過程中體力不支,或是造成子宮受損。像是「霜霜」的分娩過程就長達9小時,最後還是靠飼主戴上手套伸手進母豬體內把仔豬「拉」出來。
另外,在殘酷自然環境裡,若哺乳動物生子數量大於乳頭的個數,體能較弱的後代,就可能因「搶奶」搶不過同伴而被淘汰。
每隻豬的乳頭數量並不相同,少的可能只有10個,多則有18個以上。王政騰說,挑選種豬時,除了外觀、體型之外,豬隻的乳頭數量也是篩選條件之一,通常母豬至少要有12個乳頭,才會被選為種豬。乳頭過小、內陷或乳腺發育不良的都會被淘汰。
即便是人工飼養環境,在豬隻出生後3、4周內,還是會讓小豬喝母奶長大。若仔豬數量太多,通常飼主會把仔豬分為兩群,體型較為強壯的一群、較弱小的一群,可以避免爭食情況。也有飼主會優先讓較健康的小豬斷奶,把母豬的乳頭留給有需要的仔豬們。
乳頭多寡 看一胎生幾個
乳
頭是乳腺的開口,乳腺是哺乳動物獨有的腺體,由汗腺分化演變而來,能夠分泌具有營養的乳汁來哺育下一代。不同種類的哺乳動物所擁有的乳頭數量不同,包括
豬、兔子、老鼠、貓、狗等每胎生產較多後代的哺乳動物,乳頭數量比較多,多者甚至近20個。像人類、牛、羊等一胎只生一兩隻的動物,乳頭數量就只有2個或
4個。
低等哺乳類動物沒有乳頭,像是鴨嘴獸的乳汁直接從母體腹部兩側的乳腺流出,幼仔就直接趴在母體腹部上吸舔。有袋目的乳頭則是藏在育兒袋內,無尾熊有2個、袋鼠有4個。小袋鼠或無尾熊會在育兒袋中含著乳頭,至少住上半年到一年才能獨立謀生。
(聯合報)
--
重測 美洲最高峰可能易主
美洲最高峰究竟是阿根廷的阿空加瓜峰,還是智利的鹽泉峰(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峰)?
為解決這個問題,一支由法國及智利十一名登山家組成的測量隊已帶著最新測量儀器登上鹽泉峰,初步測量結果顯示鹽泉峰標高超過六千九百公尺,高於過去測量紀錄,但是否超過阿空加瓜峰,在正式結果公布前,相關單位不願透露。
測量隊的一名法國團員說:「證明鹽泉峰是拉丁美洲最高峰,可能改變世界登山史。」
參與這次「尋找美洲屋脊」測量活動的安地斯雜誌主編塔利爾說,此事攸關重大。一旦證實鹽泉峰躋身世界少數七千公尺高峰之列,將吸引大批登山客前往智利,而非阿根廷。塔利爾說:「阿空加瓜峰目前每年吸引近八千名觀光客,鹽泉峰卻只有四百人。」
阿空加瓜峰在登山紀錄上的高度是六千九百六十二公尺,鹽泉峰為六千八百九十三公尺。
鹽泉峰位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北方一千公里,接近科帕坡市,是座活火山,有卅八個火山口,但已五百年未爆發。智利軍事地理研究所說,不管怎樣,鹽泉峰仍是全球最高的活火山,也是智利最高峰。
引發美洲最高峰論戰的是智利退役中尉法哈度。他在一九五六年帶領智利第一支探險隊登上鹽泉峰,並紀錄鹽泉峰標高七千零八十公尺,比鹽泉峰正式高度多出一百八十七公尺,也比阿空加瓜峰高一百一十八公尺。
相隔五十年後的今天,法國與智利合組的測量隊帶著衛星輔助設備在上月廿三日登上鹽泉峰。塔利爾說,初步顯示,鹽泉峰超過六千九百公尺,但仍待智利軍事地理研究所證實。
正式結果定下周公布,在此之前,該研究所拒絕提供初步結果,但暗示可能會與過去以氣壓計測量的結果不同。
(聯合報)
--
立院初審通過 用瘋漢、人魔稱精神病患 要罰
媒體將不得出現「瘋漢」、「人魔」等歧視精神病字眼!立法院昨天初審通過精神衛生法修正案,明定傳播媒體不得使用與精神疾病有關的歧視性稱呼或描述,不過,衛生署官員也透露,就連「亂來」、「亂吼」等字眼也不行,未來恐怕將引發爭議。
傳播媒體違反此規定者,可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限期更正;屆期未更正者,將按次連續處罰。
亂吼狂叫 字眼也不可出現
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陳再晉表示,媒體經常出現污名化精神疾病病人的報導,動輒使用帶有歧視性的「瘋漢」、「人魔」、「不定時炸彈」、「狂人」等字眼,甚至把一些傷人、自殺行為,全與「疑似精神病人」連結,不僅與事實不符,還誤導閱聽大眾對病人產生歧視。
他甚至說,「亂來」、「亂叫」、「亂吼」、「狂叫」等字眼,「狂」和「亂」都有負面價值判斷,媒體應考慮就以「大聲叫」等具體行為描述,不該出現歧視性字眼。他強調,此法若通過,衛生署將邀集相關單位討論共識,訂出歧視性字眼準則。
不過,康復之友聯盟秘書長滕西華則說,此條款是希望媒體不要污名化報導,造成許多已康復或復健良好病人的沈重壓力,「人魔」、「瘋漢」、「瘋子」等字眼應該禁止。
但她反對此條款擴大解釋,甚至把「亂來」、「亂叫」等字眼放入,她說,此條文希望媒體能正確報導資訊,不要誤導閱聽人歧視精神病友,如果過於擴張解釋,恐怕會造成媒體寒蟬效應,反而讓社會陷入草木皆兵的緊張關係。
此外,基於保護病人隱私權,修正條文也明定,未經病人同意不得對病人錄音、錄影或攝影,並不得報導其姓名或住(居)所。
法若通過 將訂出歧視準則
未來緊急安置精神病患不得超過五日,其中兩日內必須完成強制鑑定,若五日內仍無法取得強制住院許可,必須停止緊急安置。此外,原本每隔六個月醫師評估住院的期程,也縮短為六十天,避免出現無故強制囚禁精神病人的惡例。
滕西華說,過去只有兩位醫師審查強制就醫,經常出現誤診關人的情形,包括新光和萬芳等醫院都曾出現類似案例,台灣高峰期還曾有一年多達一萬多件的強制就醫案件,花了四億元的醫療經費,經衛生署改善,去年雖然減少為兩千多件,但還是有不少可以改進空間。
新法也明定,對病人不得有遺棄、身心虐待、留置無生活自理能力之病人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強迫或誘騙病人結婚、其他對病人或利用病人為犯罪或不正當之行為。違者可處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公告其姓名。
此外,為符合人權潮流,立法院也刪除現有「長效荷爾蒙植入手術」等化學去勢的治療條款,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陳喬琪就說,對病人注射女性荷爾蒙,只能阻止
病人勃起,無法阻斷性慾,為了達到快感,病人反而什麼都做得出來,衍生更多問題,且現有其他藥物治療的效用較好,化學去勢的做法確不宜再保留。
(中國時報)
--
水蛭醫療 又有復興趨勢
根據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提斯的說法,心緒平衡是身體功能正常運作的基本要件,在中世紀,水蛭曾被用來為病患放血以協助其取得情緒的「平衡」。到了後拿破崙時代,歐洲各地有許多江湖醫生大量運用水蛭來療治肥胖、肺炎等問題,使得水蛭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達到高峰時期。
然而,進入十九世紀之後,運用水蛭行醫的行為大幅減少,而此間也出現旨在保育水蛭的相關立法。而最近將水蛭運用於醫療又有復興的趨勢,主要是因為水蛭唾液
中的成份可緩解血管凝塊阻塞,整形手術後對病患施以水蛭放血法則可紓解血液淤積形成的壓力,此外也可刺激縫合的部位之血液流通。然而科學家最新發現指出,
人類使用千百年來的「歐洲醫蛭」其實不止一種。因此數十年來學界撰寫的水蛭論文還有醫藥界據此研發出來的抗凝血藥劑及其專利,其正確度只怕都得重新檢驗。
長久以來,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烏斯一七五八年定名的「歐洲醫蛭」(Hirudo
medicinalis)被認為是唯一的歐洲醫療用水蛭。但根據「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專家西達爾率領團隊進行水蛭的DNA條形編碼,結果發現商業界販
售、全球學界與美容業使用多年的醫藥用水蛭其實不是歐洲醫蛭,而是其近親但基因截然不同的另一種「馬鞭水蛭」(Hirudo
verbana)。西達爾團隊的研究指出野生歐洲醫療用水蛭至少有三種而非一種。西達爾團隊表示,這項發現對許多法規影響甚大。馬鞭水蛭不像歐洲醫蛭,並
未獲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批准,也沒獲得保育類生物的地位。用於醫療水蛭的還有第三種,叫「遠東水蛭」(Hirudo orientalis)。
(中國時報)
--
天文大發現 太陽系外行星含水氣
科學家十一日宣布首度在太陽系以外、距離地球一百五十光年的行星之大氣層中發現水的存在。這項發現使得地球之外的星體存有生物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美國亞利桑納州弗拉格斯塔夫「羅威天文台」天文學家巴曼與哈佛大學學生克努松,運用哈伯太空望遠鏡,並援引新的理論模式,展現出太陽系外行星HD209458b大氣中含有水分的可能。
巴曼領導的科研團隊指出,被暱稱為「奧塞利斯(Osiris,埃及神話中主掌生、死與生殖的神)」的HD209458b行星,是人類首度在太陽系以外發現具有大氣層的星體,而其大氣層主要是由氫構成。
奧塞利斯行星是迄今發現首顆凌日系外行星,所謂凌日,是指系外行星運行至體積更大、亮度更亮的恆星星體前方時,地球取得較有利的觀測位置,藉此方式發現這些系外行星。
奧塞利斯行星以極近的距離環繞其星系的恆星運行,其表面溫度高達攝氏一千一百度,因此,奧塞利斯行星的大氣層以極快的速率蒸發。領導洛威爾實驗室科研團隊的巴曼博士表示,我們得知太陽系外有此行星的大氣層存有水蒸氣,也有充足理由相信太陽系外另有其他行星含有水氣。
天文學界是於一九九九年發現奧塞利斯行星,其質量與木星相當,且與木星同樣為沒有堅固表層的氣態巨大星體。科學家在二○○四年發現奧塞利斯行星的大氣層外層含有碳與氧。
此次科學家是於奧塞利斯行星繞行至最接近其星系恆星時進行量測,因含水的大氣層影響了星體所折射的光,而發現奧塞利斯的大氣層存有水。
(中國時報)
--
北市縣智慧型公車 月底資訊連通
車行路線 語音上網都可查
台
北縣市政府雖然都有提供智慧型公車服務,但過去缺乏整合,民眾查詢前還得先搞清楚是北市聯營公車路線還是縣轄公車,感受不到「智慧」的便利,甚至被搞得一
頭霧水。北縣市政府為此進行智慧型站牌及語音查詢系統資訊整合,預計四月底大台北民眾就可一次查詢所有北市縣智慧型公車路線。
目前台北縣轄市區公車共七十六條路線六百四十三輛公車,都已設置GPS全自動站名播報器,並設置九十座智慧型站牌;台北市除已完成捷運接駁路線的智慧型公車裝置,同時今年內還將完成內湖科技園區及山區路線公車,並裝置共一百四十五座智慧型站牌。
北
縣市同時還提供民眾透過網路及電話語音查詢智慧型公車路線等服務,對於民眾而言,原本應該很方便,但由於以往台北縣、市建置公車動態資訊系統僅可各自於所
屬站牌、語音系統查詢所建置路線資訊,又很少有民眾會記得搭的是北市聯營公車還是縣轄公車,結果常發生在北市等縣轄車,根本無法透過智慧型站牌查詢縣轄路
線,透過網路和語音怎麼查就是查不到,徒增民眾困擾。
北縣市交通局為此加強合作,連結兩地的監控中心資料庫,系統互相傳輸資料,預定四月
底,大台北地區六百萬居民就可查詢兩縣市已建置好的公車動態資訊,民眾也可透過電話語音:二三四六一一六八或網路http://www.e-
bus.taipei.gov.tw/,查詢欲搭公車路線的到站時間。
智慧型公車小檔案
為提供市民更貼心服務,北市公車業者除加裝LCD液晶電視、LED車內走馬燈看板,也裝上公車動態資訊、車行紀錄器、車內監視器等安全設施,將公車全面e化。(記者林正堃攝)
智
慧型公車(資料照,記者林正堃攝)主要是利用GPS通訊定位功能,藉由監控中心、公車及站牌架設的發射和接收器,掌握公車的行進位置,不僅可在車上提供即
將到站名稱,還可以以站牌上的資訊面板,提供公車動態資訊給候車乘客,或是網際網路資訊及語音資訊等方式提供民眾乘車資訊。
由於公車路線可獲得沿途停靠站位到站時間,透過行經路段長度、站與站間距離等方式,整合至資料庫後計算出標準參數,因此可以提供每輛車所在位置,和民眾查詢站位間距離所需花費時間,且資料可不斷調整、更新,提供民眾更精準的公車到站時間。
(自由時報)
--
參觀鱷魚 站正面較安全
攻擊力強
在台南麻豆養了二十多年鱷魚、有「鱷魚王」稱號的邱錫河說,鱷魚在吃飽狀況下不會攻擊人,但發情或生病時,會變得暴躁易怒,較會攻擊人。且因鱷魚是斜視,嘴巴會擋住視線,習慣向側面看,側邊攻擊最具威力,當鱷魚四隻腳站起時,則可能以粗壯尾巴攻擊。
力道足以撕裂象腿
邱錫河建議民眾參觀鱷魚時,不應走到鱷魚側面或尾巴處,應保持在鱷魚正面,因牠爬行慢,就算正面對你攻擊,民眾還可輕易跑開。至於鱷魚咬斷壽山動物園組長張博宇的手臂,為何沒吞下,邱錫河說,可能這隻鱷魚真的不餓。
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金仕謙則說,鱷魚咬食習性特殊,不同於獅子、老虎咬住獵物後會直接咀嚼,鱷魚咬住後會先緊緊旋轉好幾圈再撕裂,因緊緊旋轉可加劇撕裂力道,就算是大水牛或大象腿,都可輕易被鱷魚扭轉後撕下。
(蘋果日報)
--
不會吞藥 先練習吞飯 緩釋長效劑不可剝半
你不太會吞藥嗎?每次吃藥看到花花綠綠的藥丸就苦惱?北醫附醫總藥師陳必立建議,可先練習吞軟質食物,如稀飯、珍珠奶茶的小珍珠。不過,更多人在吃藥前未看藥袋說明,導致吞了應嚼碎的胃藥,或將塞劑塞錯地方,都是常見的用藥錯誤。
要訓練
克服恐懼心理
有
部分成人還是很害怕吞藥,當感覺到緊張時,食道會變得緊縮,更容易嗆到或吞不下去,若要讓自己吞藥更順利,必須先排除「我會害怕」的想法。陳必立藥師說,
臨床上沒有研究探討如何讓有吞藥障礙的人排除恐懼的方法,但也許可以試著「不要把眼前的藥物想成是藥,要把它想成是食物」。
練吞軟爛食物
在排除恐懼心理的時候,有些實際的物品可用做吞藥練習,如軟爛稀飯,或珍珠奶茶內的小珍珠,直徑最好0.5公分以內,太大或是一次吃太多可能增加誤入氣管或噎到的風險。會吞飯、小粉圓了之後,就可以在吞藥時想成是在吞食物。
這樣吞
藥錠剝半服用
若
是錠劑,直徑小於0.5公分建議練習吞下;若直徑大於0.5公分,可在吞服前自行剝半或用湯匙背壓一下,破成較小塊才容易吞服。但若是高血壓、糖尿病、降
血脂、部分抗組織胺類等長效型藥物,必須緩慢釋放有效成分的藥,就不可剝半,建議拿到藥時先問藥師,通常長效藥物是一天吃一次。
膠囊打開外殼
膠囊有的較大顆,不過因是橢圓形,且外層有細滑的明膠,理論上會較錠劑好吞服。但若吞不下的人,建議把膠囊外殼打開,直接吃裡面藥粉,不要硬吞,萬一卡在食道,可能會發生食道潰瘍的情況。要剝開服用前最好也先詢問藥師。
小孩用
磨粉後配糖水
自己磨藥:孩童常不太會吞藥,通常醫師會先選擇藥水。若仍有藥錠,建議家長自己回家磨,在醫院磨有時可能會摻入前一位患者的藥物,吃之前再磨較不會潮解。
藥粉溶水:若是怕苦味的小朋友,家長可以把藥粉溶在5到10c.c.的白開水中,加一點點的果糖再給他服用,同時也要再給一杯白開水,讓他喝足夠水量。
先倒藥水:若當次服用有藥水和藥粉,可先在量杯裡倒入藥水,再把藥粉倒入攪拌,讓孩童可以一次服用完畢,若藥粉還有剩則可用白開水溶解。不要在量杯裡先倒藥粉,可能會因藥水量不夠導致凝成塊狀,更不易吃下。
提醒你
服藥注意事項
喝足量水:每一次吃藥時都應喝足至少200c.c.的水,若是怕吞藥的人,建議多喝些水。且吞完藥的30分鐘內最好保持直立,不要躺下、睡覺,尤其是吞膠囊,才不會讓藥物卡在食道。
先看清楚:吃藥前先看清楚藥袋標示,須咬碎的就不要吞;是塞劑就不可口服,且口服的劑量要看對,如一次吃半顆,就要自己剝一半,醫療院所通常不會幫病患剝好,因為怕吸濕氣導致藥物失效。
藥師說
吃藥前先看藥袋
有許多人誤用藥品,像是塞劑塞錯地方,或吞服塞劑、口服藥吃錯劑量等,服藥前一定要先看藥袋說明。而老人吞嚥功能比差,服藥時不要一次吃太多顆,並給予充足水量。
(蘋果日報)
--
士林將現淺草商街
士林夜市是觀光客最愛的景點之一,台北市政府打算結合荒廢的兩棟舊有紅磚市場、香火鼎盛的三級古蹟慈(音同閒)宮,加上一棟全新的市場大樓,規劃成如同日本東京「淺草寺」的「仲見世通」般,集商店、古廟、老街等風情。目前全區已完成整地,預計二○○九年三月啟用。
建設局長陳雄文昨說,屆時具紅磚牆、拱廊店舖的士林市場,將是全市唯一在古蹟內買賣的市場,若有燈籠妝點門面將更具「老市場」氛圍。議員陳建銘建議,此地當年以肉品、南北貨著名,啟用時開放古蹟內賣豬肉等才能「確保原味」。
攤棚隨天氣開闔
新
工處長李四川指出,全區完工後最多可納五百三十八攤攤販,士林夜市著名的蚵仔煎、大雞排等美食也會齊聚在此,並預計在兩棟市場古蹟間,加設可隨天氣開、闔
的挑高攤棚,整個靈感就是來自於東京知名老街「仲見世通」商店街。都發局長許志堅說,將在劍潭捷運站拉一平台直通此區,可減少遊客穿越馬路的危險。
民眾翁小姐說,去士林都是為了吃,以後攤販結合古蹟可多些文化氣息。
士林市場改建規劃
地點:基河路上、百齡高中停車場對面
規劃:活化建於1910年的2棟士林公有市場古蹟,另新蓋一棟地面一層、地下三層的全新市場,並結合三級古蹟慈宮,打造古廟老街風情
期程:去年底動工,現已完成整地,2009年3月完成搬遷啟用
經費:7億1千餘萬元(含古蹟修復與新建市場)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