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070418

全球天氣都瘋了

全球各地天氣作怪,去年在本該白雪皚皚嚴冬,美國人卻過了個綠色耶誕節、今年4月間本該踏春撿彩蛋的復活節卻大雪紛飛。在歐洲,春暖花開的4月天變成炎炎夏日,歐洲多個國家上周末熱浪來襲,有些地區氣溫高達攝氏30度。
大陸 泥沙俱下 冰火共生 晨昏顛倒

在 中國大陸,最近各地反覆無常的天氣形成「泥沙俱下,冰火共生,晨昏顛倒」的異象。廣東、福建、四川各地分別受到時速百公里的狂風、暴雨和直徑5公分的冰雹 襲擊,176萬人受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人民幣3.8億元(約台幣16.3億)。另外,華南地區出現罕見的四月雪,而籠罩華北的沙塵暴也已南下,上海、 浙江一帶也出現七年來最嚴重的浮塵天氣。本月初廣州市突然狂風大作,黑雲籠罩,暗無天日,挾帶冰雹的暴雨隨之而來。氣象台在一天之內連續發出暴雨、雷雨、 低溫三項警報。

美國 冬衣收了下雪 打亂職棒球賽

在美國,華盛頓著名的櫻花季才開始,職棒球賽也開打,就被大雪打亂,亞特蘭大過了百年來最冷的春天,大家已收起冬衣,這下凍了個措手不及。已到4月中旬,紐約州北部、賓州、佛蒙特州及新罕布什爾州部分地區,前兩天積雪有十幾公分,導致數以百計航班延誤。

去年美國冬季縮短到兩個月,11、12月間氣溫偏高,如今乍冷,季節錯置,讓人不禁擔心,夏季會變成什麼樣子。

歐洲 3月暴雪襲 本周均溫高10度

歐 洲自是逃不過反常天氣作祟,經歷127年來最暖冬天後,3月間暴風雪侵襲,氣溫驟降。冷鋒隨後突然減弱,導致氣溫起乍落。英國倫敦市氣溫本周衝上攝氏 26度,比往年平均氣溫高了10度。英國氣象專家預測,今夏歐洲將會遭遇百年不遇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將持續不退。

(聯合晚報)
--
颮線

2日發生在高雄的颮線,形成的主因,是在鋒面到達前的不穩定大氣,常常會有雷雨胞產生,多個雷雨胞,形成線狀,叫颮線。

當颮線在高空形成後,在高空4、5公里處,會有下沖氣流形成,快速往陸地移動,會為陸地帶來非常強的強風。

而被颮線掃到的地方,會感受氣壓上升,會有強風,雷擊、瞬間大雨,氣溫也會急遽下降。也因為颮線走得快,一般1個小時左右即會通過,之後轉變成為微弱的降雨,風也會逐漸減弱。

(聯合晚報)
--
大規模連續殺人 美最可怕的暴力形式

MSNBC網站十七日報導,每逢發生連續或大規模殺人案,警方與社會大眾總想找出凶手行凶的原因與預防之道,卻始終不得要領。

發生這類凶案時,有人會從心靈層次去解釋,也有人從精神病學角度切入,試圖找出佛洛伊德不曾得到的答案,看看是否與童年時期的暴力、性功能障礙、憤怒有關。

最新的探討方向是透過大腦皮質追蹤神經元,把腦部傷害、妄想型精神分裂以及使用強效鎮靜劑等列為可能原因。紐約大學精神病學副教授魏爾納從醫學角度解釋說:「學術界從未以神經元解剖學的角度探討大規模殺人行為的原因。」

波士頓東北大學「暴力及衝突研究中心」主任雷文表示:「我們還不知道這種行為的原因。」他指出,廿多年前學術界對大規模與連續殺人的行為毫無研究,而在美國,這正是最可怕的暴力形式。

學術界此後開始探討連續殺人狂的課題,並研究大腦與連續殺人行為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使用的工具包括磁振造影儀,探討多巴胺濃度偏高與血清素濃度降低的問題,也研究控制情緒與行為的大腦邊緣系統。最新療法已使憂鬱症甚至精神病照護出現革命性變化。

這 一切均未觸及大規模屠殺的心理層次。費城傑佛遜大學精神病學與人類行為學助理教授卡耶表示:「大規模屠殺的凶手往往自裁,以致我們無法訪問並分析他們。我 們真正能做的是設法消除這種行為。癥結是,大規模殺人狂的行凶原因不只一項,即使當局能歸納出可疑對象的類型,也會發現這些人百分之九十九從未作惡。」

研究人員指出,大約百分之九十五的大規模殺人狂是男性,通常獨來獨往,而且自認與人群疏離。他們外表正常,內心怒火熊熊。

專家指出,連續殺人狂往往可在行凶過程中得到性層次的滿足,不但樂在嘲弄警方,而且可以從中獲得快感。

(聯合報)
--
分化後 黑猩猩演化優於人

美國密西根大學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在自共同祖先分化之後,黑猩猩演化的範圍比人類更廣泛。此說挑戰現代人占有天擇優勢的傳統看法。

倫 敦泰晤士報十七日報導,研究人員比較黑猩猩與現代人的基因組後發現,黑猩猩占有演化優勢的基因數量遠多於人類。這項結論使科學家大感意外,因為學術界一向 認為,使人類有別於黑猩猩的多項特點,包括腦容量大及直立行走等,必然是演化壓力下的結果,而人類承受的演化壓力又高於黑猩猩。

密大研究人員比較一萬四千個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探討兩者分化後,如何受到演化的影響,結果發現,人類有一百五十四個占有天擇優勢的基因,黑猩猩則有二百卅三個。現代人約於十五萬年前形成。

前 述研究報告指出,黑猩猩反而可能因為天擇而更能適應環境,演化並不是邁向一種目標的進步,而所謂比較聰明的物種「演化更甚」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主持這項 研究的密西根大學副教授張健希(譯音)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類占有天擇優勢的基因數量低於黑猩猩。這項結論挑戰以人類為宇宙中心的達爾文進化 論。」研究報告已透過美國國家科學院彙報發表。

研究結果可能意味,黑猩猩環境適應的變化能力高於學術界的想像,黑猩猩這些能力可能因為人 類比較熟悉自己而未受注意。張健希表示:「與一般看法不同的是,黑猩猩在演化過程中出現的基因適應變化程度高於人類。」黑猩猩與人類的功能基因有百分之九 十九相同,是人類最親近的現存物種。兩者的共同祖先生存於大約七百萬年前。

(聯合報)
--
香花臭屁 怎麼聞到的?

聖女貞德遺骨真偽爭議多年,最近真相大白。科技鑑定外,國際法醫團隊找來兩位法國最有名的「神鼻」,他們在遺骸裡嗅出「香草」味,由於火燒屍體不產生香草醛,證實遺骨屬於埃及木乃伊,非被處火刑的法國少女。

人類的鼻子能與高科技鑑定方法等量齊觀,神鼻果然神!

鼻子聞到啥 靠氣味受體

眼睛和耳朵可能是現代人最依賴的感官,在遠古時代,嗅覺卻是人類求生不可或缺。嗅覺不僅讓我們感受玫瑰的芬芳、烈酒的醇香,還能幫助人類辨別那些食物可吃,有沒有腐壞;對於新生哺乳動物,氣味更是找尋母親和哺乳的關鍵,成年動物則靠嗅覺,觀察周遭,維護自身安危。

氣 味雖然能豐富人生,喚起記憶,人類卻直到最近才比較了解嗅覺在腦中傳遞過程。美國兩位學者艾克塞(Richard Axel )與巴克(Linda B.Buck)發現「氣味受體」,釐清嗅覺的分子運作模式,解開了氣味傳達到腦部的奧秘,兩人因此在二○○四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肯定。

林口長庚基因體醫學核心實驗室主任王子豪說明,嗅覺藉由分布在嗅覺上皮的嗅覺受體細胞,將所接受到的外界刺激傳遞到腦部,大腦再將這些訊息組合、處理,感受氣味。

從解剖學來看,輔大醫學院耳鼻喉學科主任江秉穎解釋,嗅覺黏膜位於鼻腔頂部兩側,通常我們稱為嗅覺上皮,主要包括嗅覺受體細胞(olfactory receptor cell)、支持細胞(supporting cell)和基底細胞(basal cell)。

一千種受體 組上萬味道

嗅覺受體細胞在嗅覺傳遞占有重要角色,它是一種特殊的神經細胞,一端有類似纖毛(cilia)的構造,方便氣味分子與之結合,另一端則有軸突,將嗅覺訊號傳達大腦。

艾克塞和巴克發現,每個嗅覺受體細胞會表現一種氣味受體,每種氣味受體能偵測數種氣味分子,氣味分子再活化嗅覺細胞內的蛋白質,將訊息傳至大腦。

艾克塞和巴克利用分子生物學,也發現影響氣味受體的基因約1000個,占人類基因總數3%。

王子豪說明,大腦嗅球裡的嗅小球(glomeruli)負責接受來自嗅覺受體胞傳來的訊息,再藉由僧帽細胞(mitral cell),繼續傳送到大腦的其他部位,進行訊息組合,經腦部處理與記憶,人就能有意識感受諸如茉莉花香,並能在其他時刻想起這種香味。

氣 味受體只有一千個,人類卻能夠聞到上萬種味道,這是怎麼做到的?王子豪解釋,就像英文字母只有廿六個,組成字彙,卻能建構世界。絕大多數的氣味都由多種氣 體分子組成,即使嗅覺受體僅有一千種,但可以產生不同的組合,形成大量氣味模式,這是人們能夠辨識和記憶約一萬種不同氣味的基礎。

細胞多40倍 狗比人靈敏

其他動物也有類似情形,魚類有數百種氣味受體,老鼠比人類多一些,約有一千多種,狗的嗅覺上皮細胞分布區域足足是人類的四十倍,這也是狗的嗅覺比人類靈敏許多的原因。

味道之於人類,不僅僅是聞而己,氣味與記憶、情緒都有關係,如同巴克在獲獎後受訪指出,嗅覺在腦部如何產生複雜連鎖反應,仍有許多謎團有待解密。



(聯合報)
--
樂生院替台灣上了一堂課/邱坤良(文建會主委)

新莊通往桃園龜山的縱貫線上,樂生療養院靜靜地散落迴龍的山坡上,林木蒼鬱,隱密又神秘。一般人驅車經過,不會察覺這個醫療聚落,就算知道,也不想多看一 眼,彷彿多看一眼,眼睛都會得癩病似的。七十多年來,這裡收容來自台灣各地的痲瘋病患,他們失去健康,也被奪走了尊嚴,每個人背後都有一段被汙名與身心折 磨的悲慘故事,連家人都因而受到歧視,血淚斑斑,堪稱醫療人權史上的白色恐怖。

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醫療的進步,漢生病不再被視為洪水猛獸,但社會大眾刻板印象已成,民眾一旦罹病住院,要重返社會困難重重。通常在病情獲得改善之後, 主動或被動選擇以樂生院為家,一住就是數十年,同為天涯淪落人,相依為命,每個人的生命記憶與情感生活,散布在這一片與世隔絕的聚落空間。

以往鮮少有人關懷的樂生院,如果不是捷運新莊線工程引爆爭議,恐怕樂生還是樂生,漢生還是痲瘋病,樂生院也只是迴龍一個治療特殊疾病的醫療聚落而已。

捷運規畫初期 樂生無人問

回顧一九九○年代初期捷運新莊線開始規畫,樂生院成為捷運機廠預定地,舊有院區房舍必須拆除,院民則安置到新的醫療大樓。當時希望在老院區安享天年的院民 曾經表示抗議,但聲音微弱,並未引起外界注意。說來諷刺,外界對樂生院的第一波關懷行動還是以搶救院區老樹為訴求呢!而二○○二年六月因配合新莊機廠開 工,一百多棟樂生房舍被陸續拆除,也未引發文化界的強烈反彈。二○○四年以後,學生、社運團體的介入,院民的聲音才逐漸變成怒吼。

原籍花蓮,年已古稀的自救會李先生十幾歲就被送來樂生院,一轉眼已經過了半世紀。他被推選為自救會會長,經常代表樂生院民到處陳情、抗爭,他無奈地自我解 嘲:「食老了,才出癖!」在他眼中,出面抗爭應是年輕人的事,像出麻疹一樣,小時候就該「出」,那有一大把年紀才「出」的道理。不過,為了爭取卑微的願 望,再艱苦的事也得做,唸過初中的他,現在連枯燥的文化資產保存法條文都能琅琅上口了。

照理文化資產保存與公共工程建設皆屬國家有形或無形的資產,從空間到動線,不難建構一條既具人文意涵,又能彼此呼應的脈絡。從文化角度,樂生院見證台灣公 共衛生發展的一段滄桑史,不但不應成為以歷史人文傳統聞名的新莊地區之負面場景,反而能為當地添增一處文化資產。保存樂生院,不僅保存歷史空間記憶與醫療 人權紀錄,也為社會保留反省與進步的空間。

錯失太多「如果」導致衝突

還原樂生院事件始末,整個社會或許就是一個共犯結構,很難只歸罪於哪個機關團體或哪些人。如果捷運新莊線在確定工程基地、路線的關鍵性時刻就能注意文化資 產問題;如果機廠設在原先規畫的輔大附近而非樂生院區;如果捷運局早一點肯就工程技術問題研究保存樂生院區的可行性;如果地方民眾對漢生病患多一分同情與 瞭解;如果媒體、專家學者、國際醫療、人權團體及早關注樂生院;如果捷運規畫案完成之初,台北縣政府能不計地方壓力,完成樂生院古蹟審議……。

甚至,「樂生青年聯盟」之類學生、社運團體,不是遲至二○○四年以後才成立,在二十世紀末就像現在一樣「代天巡狩」,當年工程單位豈能一意孤行?樂生院事 件又豈會演變到這步田地?讓原本就嚷吵不安的台灣社會,在政治、族群、意識型態的對立之外,又多了一層公共利益與歷史空間、醫療人權之間的衝突!學生與社 運團體聲援樂生院,誓死保衛家園,三重、新莊市民也在地方首長、民意代表領導下,強烈呼籲拆除樂生院,讓捷運早日通車,甚至帶著已搬進醫療大樓的部分樂生 院民出來陳情,與另一批死守樂生院區的院民勢同水火。

二○○五年十一月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正式施行,文建會代替內政部,成為古蹟之中央主管機關,並於十二月將樂生院「暫定古蹟」。依照規定台北縣政府應在六個 月期限內審議完成,並指定公告,必要時得延長半年。台北縣文化局召開古蹟審議委員會時,與會委員雖一致認為樂生院是具歷史價值的古蹟,但只作成會議結論, 並未完成程序。另外,台北縣政府與台北市捷運局針對樂生院區做出四一.六%的保存方案,並報陳行政院備查,完成行政程序。

本位不可取 求共識謀圓滿

當社會大眾愈來愈關心樂生院事件時,四一.六%的保存方案已無法被樂生院民與社運團體接受,就結果論來說,樂生院一旦遭到拆除,青史成灰,再也不能回復。 因此,不論事件的演變過程多麼複雜、曲折,改變捷運工程計畫有多麼困難,保存樂生院幾乎已成文化界、社運界的共識抗爭行動愈演愈烈。

樂生院事件積累近二十年的爭擾,時空交錯,層層疊疊。文化界「旁觀者清」或「旁觀者輕」之士頻頻出面分析、評論樂生院事件,並提供各種錦囊妙計。然而,事 件豈是如此單純,否則,那位曾以文化立委著稱的台北縣文化局長,不知道應該完成樂生院古的古蹟指定、公告程序?相對地,曾因處理寶藏巖事件受到批評的直轄 市文化局長卸任之後,突然英明起來,大聲指責各級政府處置不當,不知其任內曾否就這個事件在市府會議向捷運局提出建言?

文化資產對古蹟的認定有一定的流程,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倘若文建會從嚴認定台北縣政府沒有「作為」,進而召開審議委員會代行,以現在的僵局,難道就能有專 業的討論空間?而在古蹟指定之後,必須重新就指定範圍研判捷運工程變更、技術可行性、通車時程等問題,難道不會激化衝突,演變成無限期的爭議?

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立法基礎建立在:社會各界皆具文化概念,把古蹟、歷史空間、文化景觀視為國家資產,共同維護。面臨古蹟保存與重大工程興建衝突時,才能透 過一定的審議程序,讓文化資產保存得到最妥適的解決。而非各自站在本位,把法律當作攻防的工具,只想從行政程序與文資法條文尋求對自己最有利的部分。

文建會版本 保存九成院區

為了保護文化資產,也為了避免加深院民與地方的衝突,一向「弱勢」的文建會苦撐待變,以台北縣政府所提現有院區四一.六%保存方案為基礎,委託專業工程公 司與專家學者研究,希望能在不影響捷運工程進度、不增加太多經費的情形下,尋求最大共識,而有所謂保存現有院區九十%的「文建會版」方案出現。

藉著這個平台,承擔各界壓力的行政院蘇院長最近展現魄力,責成公共工程委員會與捷運工程單位協調,就九十%的院區保存方案進行專業評估,並為以往政府政策 的粗糙向院民道歉,事情總算有了轉圜的空間,文建會也將在適當時機啟動機制,讓樂生院區得到妥善保存。不過,面對新莊、三重地方首長與民眾可能的抗爭, 「協調」工作仍然是一件艱鉅的「工程」。

樂生院事件十餘年的發展過程慘烈,為台灣社會上了一課,每個人都獲得教訓,也得到了學習的機會,包括最近發出正義之聲的文化清流,固然顯現社會進步的動 力,又何嘗不是反映社會文化的荒謬與無奈呢!文建會作為文化資產中央主管機關,對於樂生院的保存責無旁貸,面對外界的期許與批評也概括承受。事件還在進行 中,期盼最後能圓滿落幕。

透過事件的過程與結果,如果能讓社會大眾理解文化資產保存的真正精神,學習到人文關懷、在地創意與相互尊重,便是樂生院事件為台灣社會所提供的最偉大啟示了!

(中國時報)
--
武周李唐夫妻雙帝合葬 乾陵獨一無二

「一對夫妻,兩朝皇帝,合葬一室,這在全世界也是極其罕見的」,「如果武則天墓能見天日,財富重量少說超過五百噸!」經過一千三百多年,帶著神秘傳說,被人稱為「考古界三峽工程」的乾陵墓,至今仍封存西安西北邊的梁山主峰上,一旦開挖,其轟動世界是可以想見的。

和風煦煦四月天,記者前往爭論半世紀是否挖掘的乾陵墓,一探究竟。車行一個半小時後,抵達了乾陵的司馬道;遠遠望去,明嘉靖年間的關中大地震導致渭南河口及梁山峰前一道深深裂口,像極台東的花東縱谷。若非乾陵「神道」前的高大石像,還真以為到了東台灣。

七百公尺神道 翁仲石雕守墓

「這裡埋葬兩個不同朝代的帝王,一個是李唐王朝,一個是武周王朝,像這種陵墓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海拔一○四七公尺的山腳下,望著遠峰,唐代以來所有皇陵都倚山而建,但像乾陵這樣的規模相當少見。

乾陵是按照唐代宮殿所修建,分內城、皇城、外城三部分,占地近三十萬畝。據稱,原來地面有很多宮殿,共七百八十多間,還有一百餘件大型石雕,動用了十幾萬民工修建廿八年才完成。但經過一千三百多年的風化,木質宮殿早已全毀。

總長七百公尺的「神道」,從最南端起點處的「華表」一路走來,處處充滿令人遐想的皇朝盛世。

「華表」起源於姚舜,人們叫它「誹謗木」,相當現在的「意見表」,歷代皇宮外都立了華表,此後陵園都按照皇帝生前的格局來修的,所以陵墓前也立了華表。其外表頂部為圓,底部為方,也代表唐代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在「神道」兩旁樹立了十尊,下側還寫著「翁仲」兩字,這是代表守衛靈墓的將軍。秦始皇身邊有個大將,姓阮名翁仲,相傳身高一丈三尺,相當兩米多,力大無比,在抵抗匈奴中立下大功。

後來翁仲去世後,秦始皇非常痛惜,為紀念翁仲,就把統一六國的兵器鑄成了十二尊翁仲的銅像,立在當時咸陽宮的司馬門外,所以後世皇帝都仿傚秦始皇,給自己陵墓前立了高大的將軍像,後人就把凡是立在陵墓前的將軍像,都叫翁仲。

有字碑風化 無字碑墨客題詩

華表之外,「神道」兩旁還有長著翅膀的「天馬」、一對浮雕的鴕鳥以及石人石馬等石像。據了解,以前中國沒有鴕鳥,最早鴕鳥叫「屠火羅」,是今天的阿富汗國 使者向唐朝進貢的。因李治生前非常喜愛鴕鳥,武則天就把鴕鳥雕成石雕立在乾陵,實際上也代表當年中外交往的歷史見證。

一千三百多年前,皇帝大概也很信風水。武則天當年選址,就請了著名的風水師袁天剛和李崇鋒。從遠處看,乾陵像個仰臥天地間的睡美人造形,北鋒最高處像睡美 人的頭,南邊兩個山峰東西對峙,稱之為乳峰山,相當睡美人的胸部,再往南是渭河,就像一雙腳,也因此有人說,「武則天是頭枕梁山,腳登渭河」。

「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乾陵的風水布局應驗了一千三百年前活了八十二歲的武則天,的確相信風水運勢。

「無字碑」又是武則天的一絕!位在「神道」北端的「無字碑」高七.五三公尺,重近十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古碑之一。但為什麼不書寫文字?歷史上有三種說法。一是在武則天之前沒有女人做皇帝的,她認為自己一生高功德大,無法用文字形容,所以不刻任何文字。

第二種說法是,武則天去世後,她的兒子李顯給她豎碑,但李顯對武則天的稱謂一直舉棋不定,因為武則天既是李唐皇朝的皇后,後來又做了武周皇朝的皇帝,這讓 她的兒子很為難,不知到底以什麼身分讓武則天和李治合葬?所以乾脆不立文字由後人憑說。第三種說法是,武則天認為自己的功過應留給後人評價。

不管千古之謎最後如何破解,有趣的是,在另一側豎立的「有字碑」,是武則天為紀念李治親書的五千六百字讚誦文。但經過一千三百多年後,無字碑上總共增添了文人墨客的詩四十餘首;反倒是「有字碑」經風化氧化後,如今卻成了「無字碑」。

相傳陪葬豐富 開挖考慮再三

過去史家對武則天總是褒貶不一,大陸文人郭沫若算是第一個給她平反。武則天執政時期可說是唐朝鼎盛階段,國土面積達一千八百萬平方公里,相當於現在中國的兩倍,且經濟非常發達,國力鼎盛。史書曾說當時「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顯示當年生活水準確實很高,法治嚴明。

一千三百多年來,動腦筋想盜武則天和李治合葬墓者不計其數,但至今墓穴仍完好封存,且因擔心風化氧化問題不能解決,還沒計畫開挖。乾陵建好後,唐朝當年在 梁山腳下駐紮了一個部隊,部隊將軍也姓武,是武則天的遠房親戚。也因此,如今世代延襲下來的守墓人都親切的叫乾陵為「姑婆陵」,而不叫「女皇陵」。

幾乎所有訪客遊完乾陵後,都帶著連串問號而歸。陵墓裡究竟有些什麼寶貝?武則天、唐高宗的遺體還能不能見到?會不會出現像湖南馬王堆那樣的千年女屍?這其中隱藏的謎團太多了。若能打開陵墓,乾陵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具歷史意義的博物館。

歷經三次盜墓 依然無恙

不知是風水庇蔭,還是形勢使然,唐代十八皇陵中,至今唯有武則天陵墓未被成功盜墓。從一千多年前首次盜墓直到民國時期,盜墓者費盡心思就是無法如願,也顯示乾陵珍藏的寶藏實在令人覬覦!

歷史上,對乾陵大的盜墓行動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唐代末年,黃巢帶領他的部隊挖掘過這個墓;第二次是五代十國時陝西耀州的節度使溫韜也盜過墓。

溫韜可以說是出了名的盜墓賊,唐朝十八個皇陵中,十七個都被溫韜盜過。但據記載,當他盜乾陵時,天上烏雲密布雷電交加,每每下起滂沱大雨,每次都是這樣,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第三次大的盜墓行動,是國民政府時期的軍閥孫連仲。孫連仲想學孫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樣子,在梁山上埋鍋造飯安營紮寨,用軍事演習作幌子,炸開了墓道旁的三層岩石,最後卻也沒能撈得半點好處。

儘管如此,中共建政後的一九六○年,乾縣當地幾個農民放炮炸石頭時,一不小心竟炸開了盜墓賊千年來找不到的武則天墓道口。目前,這個墓道口已成為中共的「國家級機密」。

不過,當記者攀登梁山時,一位當地老嫗為記者明白指出了墓道口的所在地,如今墓道口已植上一棵華山油松。

由於武則天建墓時,是中國經濟最鼎盛時代,按此估計,其陪葬品肯定是無法用數量來計算;加上當時有很多附屬國,附屬國每年都向唐朝進貢各種稀奇珍寶,其陪葬品肯定是很豐富。很多專家認為,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吳道子的山水畫都在這個乾陵地宮內。

郭沫若曾對周恩來說過,「打開乾陵,說不定武則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輪集》十卷可重見天日!也說不定武后的畫像、上官婉兒等人的手跡都能見到!」這也成為乾陵是否挖掘,晚挖是否也無法保存內部文物一個爭論所在。

(中國時報)
--
灰色的重量/張小虹

前年夏天,我在無印良品買了一張折疊涼椅。涼椅的顏色是那種淡而清雅的日本灰,骨架部份是鋁,網架部份是織紗化纖,空靈無重量,一根手指頭,就可以將整張 灰色座椅凌空舉起,輕而易舉,名符其實。家中本無輕便桌椅,而陽台也僅供洗衣晒衣,偶爾駐足之用,但自從有了折疊涼椅後,像是重新擁有了一整座陽台,重新 發現了一整片天空。

平時涼椅就放在客廳通往陽台的紗門旁,開個門舉個手,瞬間就可以在陽台上搭建出安安穩穩的一處座落,看書看報看天空。清晨的溫州街小巷,有鳥叫蟲鳴,交替 送報送羊奶的機踏車聲響,對面公寓人家滿是上班上學前嗡嗡躁動,而遠處天空的雲朵漸明漸亮。安靜不是沒有聲音,安靜是一種習以為常的生活律動,一種從容, 一種放心。

涼椅出現了,陽台就出現了。陽台出現了,天空就出現了。但在陽台上看書看報看天空的時辰還是要挑要選,太早了不行,天未亮而散漫的我也爬不起床,太晚了也 不行,等到太陽高高掛起,陽台上一片燦爛,就再也找不到一絲暗影處可供覓藏。想要趁著天光看書看報,就得挑個不太早也不太晚的清晨時段,六七點到八九點左 右,隨日昇日落的季節變換而微調。刮風下雨時不行,晚睡晏起時不行,忙進忙出時不行,一日之晨,能在自家的陽台上磨蹭個把鐘頭,就已然覺得是人生的至福。

其實我的陽台什麼也沒有,沒花沒草連個盆栽都沒有。陽台的一端,放著水桶掃把等打掃用具,平日擋在門後,陽台的另一端是洗衣機熱水器,亦無所觀。但打開涼 椅坐在長長窄窄的陽台上,卻有清風,有陽光,有浮雲,就連經年累月風吹日晒而龜裂的水泥矮牆,好興致時,也依稀端倪得出潑墨山水的參差寫意。灰色的涼椅是 灰色的雲朵,我痴心揣想騰雲駕霧的仙人,雲端逍遙。凡間種種,紅塵滾滾,都在陽台外不遠處。

胸無大志的我,特別珍惜這種微小的幸福,偷得浮生的一時半刻,閒閒看書、只看閒書。當代知識份子的可怕,就在於太過專業,為了專業沒有生活,沒有娛樂,無 法無所事事,無法不事生產。陽台時光是閒散的必要,亂看書的必要,胡思亂想的必要,既然改不掉看書讀字的壞習慣,就得想辦法只看閒書、看雜書、看無所用之 書。陽台之上,我堅持不務正業。

但更多的時候,我只是抬著頭傻傻看著天空,感受這城市一隅擠壓過後的天地遼闊。從小在台北長大的我,以前總愛抱怨,為何不能躺在床上就看得見天空,每回出 國進修或客座,總是以這種補償心態尋覓落腳處,最誇張的一次是在柏克萊,躺在自家的床上,就可以看得見一整片天空,天氣好的時候,還看得見海,看得見海上 的金門大橋。現在才知道,城市居住的窘迫來自庸人自困,走到陽台,搬張椅子,不就是在家也能坐擁一整片藍天白雲嗎。

以前每回在課堂上講到十九世紀美國女詩人愛蜜莉.狄謹生時,總愛叫學生幫幫忙想一想,該如何為這位女詩人設計她的家居。她在詩中不時展現幽閉恐懼症的身體 徵候,但卻也不乏廣場恐懼症的空間修辭,道德嚴謹的清教徒社會被她比擬成一個密閉的衣櫥,有時她是被關在衣櫥裡不准發出聲音的女孩,有時她則是逃出衣櫥在 大街上跳舞的一枚炸彈。她幻想詩是一座充滿無限可能的屋宇,沒有屋頂與大門,卻有無可盡數的窗櫺,她只要盡力張開窄窄的手掌,就能構得到天堂。我想,這位 怕空間太小、又怕空間太大、怕空間太封閉、又怕空間太遼闊的敏感女詩人,應該也會和我一樣愛上陽台。

坐在長長窄窄的陽台上,有借來的鳥聲,借來的微風,借來的天空,有自然與人世、天上與人間的混雜,嗡嗡鬱鬱中一種巨大的寧靜。五樓的陽台,時而讓天空很 近,讓人世很遠,時而讓人世很近,讓天空很遠。不上不下、既在內又在外的陽台,有一種天上人間的遠,有一種紅塵喧鬧的近,是下凡可登仙亦可的曖昧可疑地 帶。

吃齋念佛我不會,但搬個涼椅坐在陽台,就是我人生的早課、在家的修行。

(中國時報)
--
Cheers雜誌調查 企業最愛 台大首度擠下成大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昨天公佈「一千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調查結果出現大翻盤,「台大人」首度成為企業用人最愛,擠下蟬聯十年冠軍的「成大人」。

融會貫通能力 拉高台大分數

Cheers指出,台灣產業結構逐漸轉型,跨業競爭界線趨向模糊,如果只是單一領域的專才,不能融會貫通,專才反而會變成一種限制。Cheers今年調查特別新增「融會貫通能力」指標,台大在此一指標表現遙遙領先,拉高整體分數,擠下成大。

除了總排名冠亞軍易主,其他排名和去年相距不大,其中,台科大是表現最亮眼的技職學校。中央則擠進前十名,從去年的第十二名爬升到第十名。

淡江三連霸 私大唯一進前十

在私立大學部分,淡江延續去年和前年的佳績,連續第三年奪冠,也是唯一搶進今年總排名前十名的私立大學。工學院起家的逢甲則擠下元智,進入前三名。

台大獲知結果深表欣慰,主秘傅立成說,台大這幾年透過課程、社團、社會服務,強調「合作」的教學,教育台大人應扮演穩定社會的中堅力量,善盡一個小螺絲釘的責任,不能高傲、自我,因未來是團隊合作的時代,不再是個人中心的時代。

對 於失去蟬聯十年的企業人最愛寶座,成大校長賴明詔說,過去十年「成大人」一直是企業的最愛,顯示成大畢業生有很好的專業訓練、勤奮工作、職業道德;未來除 了強調專業,還要培育領袖人才、具備社會關懷、人文素養等全方位的大學生。賴明詔自信「成大人」很快又會拿回企業最愛寶座!

(自由時報)
--
企業徵才 台大首度贏成大 「融會貫通」評比 領先終結成大10連霸

《Cheers》雜誌昨公布「一千大企業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台灣大學首度擠下「十連霸」的成功大學,獲企業主青睞進佔榜首。調查發現,今年首度加入的「融會貫通的能力」評比中,台大大幅領先其它學校而奪冠。淡江大學則是連續第三年,拿下企業最愛私校冠軍。

苦追有成
台大畢業生王舒俐說,台大學生多有畢業後出國讀書打算,在校就讀時會多攝取外文、國際資訊,融會貫通能力強,此次調查有此項目,當然能擺脫十年當老二的局面。畢業於成大的資訊市場情報中心分析師施喭仁說,成大學生腦筋也很靈活,對此調查不服氣。

淡江奪私校之冠
《Cheers》 今年三、四月間針對《天下》雜誌所列的台灣一千大企業人力資源主管進行調查。今年新增的「融會貫通的能力」項目中,台大拿八十三分,第二名的成大只有四十 七分,因此讓台大大幅拋離成大而奪冠。今年第三至六名的排名與去年一樣,第七名淡江大學,是唯一搶進前十名的私校,中山大學由第九名爬升至第八名,中央大 學由第十二名跳升至第十名。
至於企業最愛私校前三名,依序是淡江、中原、逢甲大學;技職大學前三名為台灣科大、台北科大與雲林科大。整體而言,七成七企業有徵才需求,約二成企業優先進用碩士,四成四企業起薪是兩萬五千元至三萬元,一成願起薪四萬元。
台大主任秘書傅立成認為,台大學生腦筋活、貫通能力強,打敗成大不覺意外;成大主秘李偉賢表示,不了解其調查方式,但成大會繼續努力。
宏正自動科技人力資源經理王安倫分析,台大學生較成大生更具國際觀與英文能力;新增調查項目,對台大生較有利;但花旗銀行台灣區人力資源處副總裁閻台生說,徵才並未偏好特定大學。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