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8日 星期五

新聞自選輯 20080208

糖尿病控血糖 死亡率升高

數十年來,研究人員始終認為,糖尿病患降低血糖,同時可降低死於心臟病的機率。但美國官方衛生機構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嚴格控制血糖反而提高死亡率。由於結果出人意外,這項以上萬名中老年第二型糖尿病患為對象的研究,已緊急喊停。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建議,任何病患想換藥使用,均需徵求醫生的意見。目前,研究人員仍不清楚嚴格控制血糖反而提高死亡率的原因。

紐約時報報導,這項六日公布的研究發現,將血糖降到正常濃度的一組,死亡人數較血糖控制較不嚴格的一組多出五十四人。這些接受實驗的病患平均參與四年。

上述結果並不代表控制血糖毫無意義。降血糖可減少糖尿病患發生腎臟病、眼盲和截肢等併發症,但新發現顯示,傳統認為把血糖降得越低越好,或血糖應盡量降到正常值的信條,不見得是定律。

醫學專家對上述結果頗感驚訝。「美國心臟病學院」院長杜夫說:「新發現令人不安與困擾。五十年來,我們一直強調降血糖。」華盛頓大學的糖尿病研究人員赫許表示很難向病患解釋上述研究結果,許多病患嚴格執行飲食控制與用藥多年,很難說服他們放寬對自己的要求。

預期「美國糖尿病協會」也會陷入兩難之境,該組織的指導原則至今仍是患者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

糖 尿病分為先天性的第一型糖尿病和成年後罹患的第二型糖尿病,後者占所有糖尿病的九成五。由於降低血糖理論根深柢固,因此一九九○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 家心肺及血液研究中心」與「國家糖尿病、消化、腎臟疾病研究中心」建議作這項糖尿病研究時,完全沒料到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參加研究的對象平均六十二歲,糖尿病史十年,除了高血糖,這些病患可能還有心臟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毛病。

研 究共分成血糖、膽固醇、高血壓三組。血糖的實驗已停止,其他兩組仍繼續進行。血糖組分成兩個對照組,嚴格執行血糖控制的一組,一天可能施打四到五次胰島 素,或一天檢查血糖七到八次,有時還配合藥物使用,將血糖降到儘可能正常,沒想到死亡率還高於血糖控制較不嚴格的對照組。

研究人員原本懷疑某種藥物或藥物間的交互作用造成這種現象,但經仔細研究分析,已排除這種可能。兩組患者的死亡病例也大多是因為心臟病,而非其他不尋常的死因。這項顛覆性的發現究竟原因為何,有待進一步研究。

(聯合報)
--
糖尿病降血糖更危險?

降低血糖 反而提高死亡機率

數 十年來,科學家相信,如果糖尿病患者將血糖降至一般水準,就不再會是心臟病猝死的高危險群。但美國聯邦政府所屬的國家心、肺暨血液研究院針對逾一萬名中年 以上、患有第二型糖尿病的民眾所做的一項大型研究,卻發現降低血糖事實上反而提高死亡機率。研究人員因此宣佈,決定緊急暫停部份的研究,因為此一令人震驚 的結果挑戰了糖尿病的治療方式。

這項結果不代表降血糖毫無意義。降血糖能避免罹患腎臟病、失明與截肢,但新的研究發現卻使得過去認定血糖 愈低愈好及降血糖至正常水準能提高存活機率等金科玉律受到質疑。醫學專家都大感震驚。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強調,糖尿病患者仍應先向自己的醫師諮商,然 後才考慮改變其用藥方式。

研究結果 顛覆傳統治療方式

主張低血糖的學理根深柢固,大多數人都認定血糖愈低愈好,但從來沒人嚴格驗證此一說法。所以這項研究要問的是,如果第二型糖尿病患(占全部病患的九十五%)的血糖量很低,是否能免於得心臟病與增加活命機會。

參與這項研究的患者,是以隨機方式指定降低血壓至接近正常水準,結果密集降血糖組與未嚴格控制血糖水準的對照組相比,多出五十四件死亡案例。研究人員立刻中止密集降血糖的療法,改以較溫和的治療方式。這些患者加入研究的時間,迄今平均為四年。

執行這項計畫的賽門斯莫頓博士說,他們本來懷疑是否是任何藥物或合併用藥造成患者死亡率提高,但後來發現不是;就連被懷疑會增加糖尿病患心臟病死亡機率的藥物Avandia,在研究中也沒有造成這種效果。

醫師主張 仍應努力控制血糖

威斯康辛大學糖尿病專家赫許博士說,這項結果很難說服那些花了好幾年且透過飲食與服藥來降血糖的患者,「他們不會想就此鬆懈」,「要這些患者提高血糖將難如登天」。

耕莘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裴馰表示,國內的糖尿病患普遍血糖控制仍不夠良好,很難達到正常血糖值,因此不可以看到這項研究發現就鬆懈控制血糖。而且,在這項研究結果獲得進一步討論和更多研究證實之前,糖尿病患仍應該遵照醫師指示,努力控制血糖比較好。

(自由時報)
--
無糖汽水天天喝 代謝易出問題

紐約時報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一天喝一罐低糖或無糖汽水(diet soda),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比不喝的人提高百分之卅四。

明尼蘇達大學流行病學副教授史泰芬說:「研究結果令人深感興趣,為什麼會如此?是無糖蘇打飲料內的某種化學物,或是喝的人的某種行為造成,目前仍不得而知。 」

醫界將體重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高四大致命組合,稱為新陳代謝症候群。

一項西方飲食習慣的研究指出,嗜吃精緻的穀類製品、油炸食物、紅肉,導致西方人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整體而言提高百分之十八,但如果在飲食上多用心,例如多以水果、蔬菜、魚、雞鴨為主,罹患機率不會升高也不會降低。

此外,偏好油炸食物的人,罹患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機會較少吃油炸的人升高百分之廿五。這項實驗的研究對象超過九千五百人,男女均有,年齡四十五到六十四歲不等,研究進行九年。

(聯合報)
--
台灣需要感動人心的故事聯合報社論

春節期間,處處喜氣洋洋。人們見面相互道賀,希望藉此展開順遂的一年。這樣的溫馨氣氛,何以非待年節才會出現?台灣才是有情社會,應該時時發揚感動人心的故事,為市井間注入樂觀向上的氣息才對。

台灣久處政治紛爭,政客製造族群撕裂、社會對立,同胞之間硬是區隔成非藍即綠。其實,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仍多輾轉在家人親情、街坊鄰里、社群互動的網絡之間,也不時上演著各種互助合作、相互扶持的溫情故事,發揮出激勵人心的力量。

舉 例而言,春節前傳出一位越女千里尋父、來台幫傭的故事,結果在警方協助下,找到前任幫傭的僱主竟是親爹。這個故事見諸媒體,引起民眾迴響不絕,很多人在網 路上留言,稱多年來未曾如此感動;警方的助人行為亦成佳話。又例如台南縣家扶中心每月收到三十張縐縐百元鈔票的捐款,十數年來未曾間斷,原來是作小生意的 市民自每日盈餘捐出百元行善。這樣的故事,見證台灣市井小民熱情助人的愛心,足徵「溫情滿人間」。

今日台灣,少數人占有了太多的發言權。 政客互噴口水、惡言相罵,所謂的電視「名嘴」則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乃至許多公眾人物亦不能珍視自己的形象影響力,在在形成了負面示範。很多家長老師 們厭惡這種惡劣的影響力,卻只能深感無奈。其實,像以上那些出自小市民之間自助助人的溫馨故事,可能每天都在社會的各角落發生,也足以成為改善社會風氣的 重要教材。原來警察不只是在社會衝突的場合執行森嚴戒備,而是真正能夠化身為「人民保母」;原來捐助慈善事業不只是有錢企業家的特權,市井小民亦能日行一 善。這樣的故事,儘量多傳播一些,社會的溫馨氣氛也就能多感染人心一些。

宗教家向社會宣導:日日作好事,說好話,許好願。我們亦祝願同胞平安喜樂,在感動人心的氣氛包圍下,開展新的一年。

(聯合報)
--
零食口口嚼 肥肉偷偷長

過年向來是身材的殺手!家人相聚、閒嗑牙,零食嚼到欲罷不能;摸八圈、看電視,魷魚絲、花生、瓜子就這麼不知不覺送進口。可別小看這些小小的零嘴,絕大多數熱量可是大大驚人!

兩顆麻米老 熱量可抵一碗飯

雖然都叫零食,在營養師眼裡,可是有「等級」之分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陳巧明說,糖果、巧克力及含糖碳酸飲料下肚後,只有熱量,沒什麼營養,唯一功能就是讓體重水漲船高。

至於麻、米這些春節供桌上不可少的傳統食物,陳巧明說,這些澱粉做成的零食也是空有熱量,小小一顆,有100多卡,兩顆下肚,就可抵上一碗飯的熱量,營養價值也不高。

有些人以為豬肉、牛肉營養價值高,尤其富含蛋白質,加工做成美味的肉乾、肉條後也一樣;結果吃下去卻是胖得不知不覺,肥得不明不白。

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許美雅說,為了增加口感,肉乾、肉條裡含有不少鹽跟糖,而且熱量高得不得了。別以為一包肉乾裡不過薄薄數片,其實熱量可能就有500~600大卡;至於蛋白質,早已破壞得差不多了。

核桃4顆腰果8粒 一天夠量了

堅果及種子類零食,像是核桃、杏仁果、葵花子、開心果與腰果等,在營養師眼裡,算是有營養價值的零食,但是因為油脂量也高,吃多了等於是把固體油脂吞下肚。

許美雅以小魚乾堅果為例,小魚乾含鈣質,堅果有維他命E與B群,但她提醒,堅果類零食富含油脂,熱量也高,還是要節制,每天頂多吃手抓一把的量。

陳巧明也說,每人每天只需要1到2份核果,所謂一份,就是兩顆核桃,腰果則是6到8粒,因種子、核果類零食的普林含量比較高,痛風患者要少吃之外,三酸甘油脂高的民眾也要留意,否則指數會飆得更高。

蒟蒻寒天熱量低 吃得安心些

這些年來頗為流行的蒟蒻乾、寒天類零食,由於熱量低,又富含膳食纖維,成為不少愛美女性的最愛。

許美雅認為,比起空有熱量,沒有營養的零食,蒟蒻乾或含蒟蒻的低糖果凍算是較好的選擇,但因市售蒟蒻乾往往偏鹹,高血壓、心臟病及腎臟病患並不適合吃。

另外,許美雅還提醒,有些民眾喜歡吃蔓越莓乾、葡萄乾或芒果乾等水果乾之類的零食,其實甜度並不低,加上脫水後,鉀離子濃度也跟著上升;相較之下,蔬菜乾反而是比較好的選擇。

(聯合報)
--
我的覺醒與超越/李遠哲

我 是1936年出生在新竹的。進入小學時,二次世界大戰已進行到尾聲,美軍空襲是生活中莫大的威脅。果不其然,後來美軍轟炸新竹,我們全家便逃往山上避難。 七歲的我,因此開始過著到山下挑水、跟農夫學種菜的日子。回想起來,那兩年對我而言是愉快而珍貴的時光,我學到了大自然的規律,也學會吃苦耐勞。

戰 後,學校恢復上課,我也開始閱讀許多課外讀物。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本上海開明書局出版的中學生雜誌《開明少年》,其中有篇文章叫作〈藍色的毛毯〉,講述蘇 聯經過社會主義,農奴獲解放而成為國家主人的故事。這個故事非常理想性,卻讓我體會到,社會是可以藉由大家的努力,變得更公平、更合理。可以說,這是我人 生中的第一次覺醒。

進入高中之後,在學業之外,我參加了大量的校際活動,卻因過度忙碌而病倒,在家靜養了一個月,我便利用機會,思索人活 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就像從一個忙亂的孩子變成一個愛思考的哲學家,我決定要改造自己,成為一個科學家,為別人帶來貢獻。也是從那時候,我了解到若不主動 超越環境,環境就會局限你的成長,成為你的束縛。

高中畢業,從台灣大學化工系轉入化學系後,我認識一位比我年長的學生,我問他,如果在化 學系好好念書,是否能成為一位好科學家?他說不行,因為要成為一位科學家,得學量子力學、統計力學、電磁學,也要精通更多外文,但是,這些課程化學系都沒 有。往後,我靠著努力學習,把他所說的都學起來了。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覺醒。

我不願意被環境局限,總是不斷追求超越。我曾回顧自己的大學日記,發現當時自己是以十五分鐘為單位,不停地做學問。或許你們會問,念這麼多東西真的有用嗎?老實說,大部分都沒用。真正有用的是,我養成了不斷自己學習新東西的習慣,這是一輩子都享有的用處。

就這樣,我一路從台灣大學畢業,接著到美國攻讀博士、教書。1993年,那位當年告訴我光在化學系讀書不能成為科學家的同學因氣喘過世,記得那晚我邊流淚邊寫了一篇文章紀念他,我寫著:「是該回家的時候了。」這,是我人生中第三次的覺醒。

有 人可能要問,自從上次覺醒後,最近是不是又覺醒了?當然有,但我這次卻要從人類使用地球資源的狀態講起。工業革命後,人類學會以機械取代勞動,也開採了煤 炭、天然氣、石油等地底能源,卻讓我們和大自然脫離,也產生過多的二氧化碳。現在,我們談溫室效應、臭氧層破洞,其實一切都標記著地球遭受過度開發,是我 們該覺醒的時候了。

這是一個嚴酷的時代,也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有人說,時勢創造英雄,在座的各位都可能是英雄,但不光要做個人英雄,也應該做社會的英雄。以現在來說,節省三分之一的能源消耗是最容易做到的,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學會將物質循環利用,這些都是大家可以輕易做到的。

很多人會對年輕人說,你們是未來的主人翁,年輕人應該反問這些人,那你們呢?我們和上一輩的人可能都是濫用地球資源、不負責任的敗家子,因此,現在這個時刻,是我的第四次覺醒,也希望大家一起覺醒,共同超越,讓地球得以永續下去。

(聯合報)
--
兒童肥胖 多半是遺傳

英國研究人員調查五千對雙胞胎兒童後發現,兒童肥胖多半是天生而非後天因素造成,其中基因影響佔七七%,而飲食、運動及父母教養方式等的影響只佔二三%。 科學家表示,這項結果顯示,如果子女體重過重,不應該怪罪父母,因為兒童的體重與腰圍變化有四分之三是由遺傳決定。

這項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期刊》的研究報告,把五千對八歲到十一歲的同卵與異卵雙胞胎做比較。同卵雙胞胎的基因完全相同,異卵雙胞胎的基因則一半相同,科學家藉由觀察同卵雙胞胎較常出現的行為或特質,可以算出相對的遺傳作用機率。

人體控管胃口、脂肪儲存等與體重相關的基因有數百個,未來可能可以找出這些基因,進行篩檢測試。

研究人員在這篇報告中警告說,有易胖體質的人日後變胖不是無法避免的,可是他們要維持身體健康必須更努力。

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家蘇珊.卡奈爾表示,基因影響行為在所難免,基因發揮作用的方式之一是透過行為,譬如:食物攝取及體能活動,而這些事情是我們能夠用意識控制的,基因只是可能使某些人比較難以自我克制。

「英國癌症研究」組織主管衛生資訊的莎拉.希歐姆指出,如果受到遺傳的影響很大,就必須提供最健康的環境,以及教育父母保持均衡飲食及積極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中國時報)
--
迪士尼擬建虛擬樂園 網住童心

看好兒童線上遊戲大餅,美國娛樂巨擘迪士尼預計斥資一億美元,推出十個線上主題網站,全力發展虛擬的迪士尼主題樂園。專家分析,迪士尼此舉主要著眼於兒童會員的豐厚營收,並藉以擦亮迪士尼這塊金字招牌的認同度。

近年來,網路虛擬世界大行其道,打著可讓人體驗另一種生活的成人網站「第二人生」(Second Life),甚受歡迎,但以兒童為對象的虛擬網站,如迪士尼的Club Penguin或Ganz的Webkinz,似乎更具發展潛力。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的預測,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對象的虛擬網站, 去年吸引八二○萬人次上網,至二○一一年時,約可成長至二千萬人次。

EMarket分析師威廉森說:「這塊市場呈現大幅度的成長,這也是為何迪士尼願意砸大錢投資的原因,事實上,幾乎所有大型媒體公司,現在都虎視眈眈、積極搶入這塊市場。」

目前,美國主要的兒童線上娛樂網站,多以廣告收入和會員費當作主要營收,但網站上偶而出現的「兒童不宜」廣告內容,頗令家長和兒童保護團體擔憂。

為了吸引這些小大爺的青睞,迪士尼的仿自電影《神鬼奇航》網路遊戲,一開始都以免費當宣傳口號,但免費只能玩基本版本,若要玩其他進階遊戲,則必須加入會員。「兒童科技評論」編輯巴克雷納笑稱:「這就像是拿糖引誘小孩子,先給免費的,一旦上癮,就戒不了了。」

迪士尼早在十年前便大力發展多人對玩的線上遊戲《Toontown》,成績不惡,但最近幾年,包括玩具大廠美泰兒(Mattel)和兒童頻道Nickeloden,也紛紛推出「芭比世界」和「Nicktropolis」虛擬網站,爭食三歲左右幼兒的市場大餅。

擁有電影和動畫卡通優勢的迪士尼,計畫在幾年內,根據迪士尼廣受歡迎的卡通人物或電影主角,推出十個全新的線上網站,每個網站預計投入五百萬美元至一千美元,總預算高達一億美元。

迪士尼網路部門總裁瓦德沃斯說:「打造虛擬的主題公園,真的容易多了,因為我們根本不需把汽車或飛機搬進去。」

為了加快步伐,去年八月,迪士尼以七千萬美元併購了Club Penguin,才沒幾個月,去年底,Club Penguin訪客人數已大幅增長至七九○萬人次,成為僅次於Webkinz的全美第二大兒童線上網站,目前Club Penguin約有七十萬會員,每人月費約五點九五美元,年營收預估將可達五千萬美元。

去年十月,迪士尼推出線上版的《神鬼奇航》,兒童玩家們只要每月花九點九五美元的會員費,便可得到各種新式厲害武器,或者購買海盜船、島嶼,增加遊戲樂趣。為了寶貝兒女,許多家長最後都不得不低頭,幫忙刷卡繳會員費。

據了解,迪士尼發展中的十個全新線上遊戲,將包括《迪士尼神話》或遊戲版的《汽車總動員》等。迪士尼雖財大氣粗,但仍需面對其他強勁對手的挑戰,今年一 月,時代華納投資青少年網站Gaia Online、而擁有Neopets的Viacom更計畫於未來二年,投入一億美元全力搶進兒童線上遊戲市場。

Gartner分析師布蘭提斯說:「這些媒體公司已逐漸了解,虛擬世界代表非常容易、好掌控,而且是非常有強迫性和忠誠度的娛樂頻道。」

儘管廣告內容受限,以及網站經營與維護費用所費不斐,但迪士尼仍對這塊市場深具信心,「消費者網路觀察報告」總監布蘭德勒表示,迪士尼主要希望擴展品牌和 商品價值,「迪士尼將之視為一種市場通路,可活化其他商品價值,迪士尼確是厲害的行銷專家,幫忙出錢的家長們,最好小心一點。」

(中國時報)
--
歷險搞怪卡通 全世界小孩都愛

有人說,台灣小朋友幾乎都是吃日本或美國卡通奶水長大,《無敵鐵金剛》、《火影忍者》或《蝙蝠俠》、《辛普森家庭》等日美卡通,陪伴不同世代的孩童度過歡樂童年。只是,其他國家的小朋友,又是看什麼兒童電視節目長大的呢?

在德國,每周日上午十一時卅分,許多家長都會陪孩子在家觀賞電視卡通節目《藍熊上校》(Kapt’n Blaubar),這部卡通的主角是隻藍色的熊水手,牠喜歡講遊歷世界各地的奇妙故事,內容天馬行空,充滿想像力,深受德國大小朋友的喜愛。

德國藍熊上校 一撒謊就變臉

這部卡通從一九九一年東西德統一時,便開始在電視上播放,十七年來收視歷久不衰,堪稱德國歷年來最受歡迎的兒童節目。有趣的是,這位愛說大話的熊水手,只有臉色變成藍色時,才是沒有講謊話呢,德國小朋友都說,這部卡通教他們分辨一個人有沒有在說謊。

這部充滿童心的卡通創作者瓦特.摩爾斯,另外也以諷刺希特勒的連環漫畫走紅,漫畫中,希特勒仍存活人間,但已變成一個大笨蛋。此漫畫引起納粹粉絲的不滿,讓他飽受死亡威脅。

在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掌政的一九六○年代,當時西班牙小朋友最喜歡看的兒童節目是「 Los Chiripitiflauticos」,一齣融合傳統小丑、雜耍和歌唱的逗趣節目;佛朗明哥死後的一九七○年代,抄襲自美國《芝麻街》的西班牙版 《Barrio Sesamo》大受歡迎。

西班牙水晶球 音樂家大搞怪

一九八四年,出現一齣經典的兒童電視節目《水晶球》,劇中一群神似嗑藥、打扮活像變裝皇后的搞怪音樂家,意外造成大轟動,在劇中領銜演出的同性戀演員,之後還參加西班牙名導阿莫多瓦的第一部電影《烈女們》演出。

不少看《水晶球》長大的西班牙人都認為,一九八○年代正值西班牙文化大解禁,百家爭鳴、人文薈萃,倘若換成今日,天主教會絕不可能允許《水晶球》在電視上播出,「如果一個女孩穿著奇裝異服出現在兒童節目上,肯定會被吊死。」

在俄羅斯,蘇聯解體前最受歡迎的兒童卡通節目是《小小車布歷險記》(Cheburashka),主角是隻全身棕毛,有副可愛招風耳,老是睜著無辜眼神的不 知名生物,儘管只播出四集,卻風靡了全蘇聯小朋友,被譽是俄羅斯人的「米老鼠」。及至今日,牠的相關玩具商品或T恤,在莫斯科仍四處可見,俄羅斯政府還決 定把牠染成白色,當作爭取主辦二○一四冬季奧運的吉祥物。

俄羅斯米老鼠 小小車布歷險

《小小車布歷險記》是根據一九六六年伍斯潘斯基創作的兒童繪本改編,描述超愛吃橘子的牠,因吃完橘子,睡在熱帶雨林的橘子簍中,意外被運送至俄羅斯。一九六九年被改編成電視卡通,車布與愛唱歌的鱷魚朋友吉娜的冒險故事,至今仍令許多俄羅斯人難以忘懷。

蘇聯解體後,《小》片和其他蘇聯時期五四七齣電視卡通的版權,都被一家美國公司買走。(幾年前,台灣的卡通頻道Cartoon Network也曾播放過中文版本。)為此,俄國大亨烏斯曼諾夫(Usmanov)最近還斥資三百萬美元,買回《小》片及其他卡通的版權,捐贈給去年九月 才由總統普丁下令成立的新兒童電視頻道播映。

和媽媽一起 日本連映半世紀

在日本,歷年最受歡迎的兒童節目並非《火影忍者》之類的卡通動畫,而是真人偶戲《和媽媽一起》(Okaasan to issho),該劇自一九五九年在NHK電視播出以來,已連續上映了近半個世紀,陪伴好幾個世代的小朋友度過童年,時至今日,每周一至周五上午播出的半小 時節目,仍深受日本學齡前幼兒歡迎。

《和》劇裡面的主角有真人和動物人偶,日本版的三隻小豬阿布、阿和和阿五(音譯),以及野貓、老鼠和企鵝等主角,在日本的人氣都很旺;此外,在劇中教小朋 友唱歌做運動,或是如何正確刷牙的大哥哥和大姊姊們,也常因高知名度被挖角轉戰影藝圈。該劇主題曲《飯團三兄弟》在一九九九年推出,曾創下三八○萬張的驚 人銷售紀錄。

 至於在法國,歷年最受歡迎的兒童節目主角非「卡斯米」(Casimir)莫屬,卡斯米是一隻友善、可愛的小恐龍,法國電視台在一九七四年仿美國的《芝麻 街》製作法國版本,卡斯米是其中一個角色,但因太受歡迎,不久後,電視台便以卡斯米為主角,推出全新的同名兒童節目。

小恐龍卡斯米 法國版芝麻街

卡斯米由法國偶戲家兼男演員布魯諾扮演,他穿上橘色的恐龍裝,與牠的幾個朋友,如傲慢的貴族先生、原住民學生、郵差和小攤販,一同逗小朋友開心,而卡斯米 純真又不失風趣的談吐,儼然成為法式幽默的代言人。該劇從一九七四年一直上演至一九八二年,之後也一再重播,並發行DVD。

(中國時報)
--
過個健康、美好、身心皆歡的年假/中時社論

新春假期與家人親友團聚的時刻,是很多人所期盼的,不過,一家人聚在一起,雖有歡喜快樂,但或許也正因為大家黏得太緊,容易互相影響,產生「春節團圓症候 群」,最常見的就是大家天天吃喝打牌,熬夜看電視、DVD,唏哩呼嚕幾天年假過去了,然後身心俱疲地上班、上學;其次就是一家人天天窩在一起,距離太近, 情緒如同掛在火線上,大動干弋、為小事吵架鬧事,讓春節的家族相聚變成不歡而散。

在全球暖化的怪異天氣中,今天春節天氣變化很大,濕冷的天候,也許會讓很多人的春節假期都擠在家裡,如果事先沒有特別安排一些合宜的團體活動,一家人在一 起,除了不停地吃吃喝喝,常常就會小賭一番。除夕夜圍爐要吃得長,吃完之後賭通宵,接著睡到自然醒;午後家人相見又是吃吃喝喝小賭一番,晚上不是繼續徹夜 小賭,就是聚在一起,再吃它一頓;初二回娘家,同樣的事,換個地方再上演一次,累到不堪;到了初三,大家只有狂睡補眠;醒來時,年假已去了大半。

俗語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那是因為古早人利用春節在親朋好友家走動、探訪、拜年,到了初三,可以睡晚點、好好休息一下;很多現代人卻是從 初一開始,每天都晏起,因為整夜吃喝玩牌,其實怎麼睡也睡不飽。假期裡,不但沒有好好休息到,還成了一個「麵龜族」,幾天幾夜吃喝不停,放完假,精神渙 散、體重上飆,除了需要用力做「收心操」、重振旗鼓之外,恐怕還得費心減肥。這樣的年假對很多人來說,不但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有很多後遺症。過一個年假, 變胖又變懶,相信這不是大家所期望的。

更糟的是,本來期待過年時,全家人可以團聚相親,但結果往往因為家人間接觸頻繁,增加發生口角與衝突的機會,氣氛很差。現代人生活忙碌,全家人要團聚在一 起,並不容易,春節是最好的機會,因為大家很重視這個假期,總會排除各種困難,想辦法一聚,不過,如果平日大家沒有很多很好的互動,反而可能因為驟然相 聚,引發很多摩擦。例如生活作息不同,價值觀互異,你看不順眼我的小孩,我討厭你的習慣,引發一連串的爭論喧鬧,搞砸了一個年假不打緊,一家人心裡有了疙 瘩,以後更難相處。本來意在增進家族親友情誼的年節假期,反而成了感情破裂的起點,事後大家可能都會感到很後悔,可是爭論吵鬧已成事實,也不知如何收拾才 好。

沒有計畫的春節假期,隨興放任,確實比較容易發生這種春節症候群。因此,無論是個人或者是一家人甚或是一大家族,要怎麼樣過這難得的春節假期,最好有個規 畫,無論是要從事靜態還是動態的活動,都先做好安排,才不會一放假之後,無所事事,結果一大家人只能天天吃喝吵架。幾天的年假裡,每天會有哪些家人會碰到 一起,可以一起做點什麼,或出去郊外走走,或一起玩點小牌,或者一起進行一些老少皆宜的活動,都可以先想想;重點是聯絡感情,所以不可過量,免得傷身傷財 傷感情。如果是平日不常聯絡的親友,也謹記大家各有各的生活模式,年節短暫相聚過後,大家畢竟還是會回到自己的節奏裡去過日子,所以凡事不必太過嚴肅相 對;多給彼此一些尊重與體諒,才會有更多愛的空間。

跟過去不同的是,現代的人假期是相當可貴的,雖然傳統上年節一直要到十五鬧元宵才結束,但年假不大可能放這麼久,仔細想想,真正能放輕鬆的假期,最長也不 過四、五天而已,時間相當有限。所以無論是個人想要趁這個機會好好休息,為新的一年儲備全新出發的動力;或者是想與家人團聚、增進彼此的情感,都該做好規 畫和安排,過個健康、美好、身心皆歡的年假。

(中國時報)
--
絲瓜/龍應台

好友從貴州考察回來,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這一幕:他看見數十農人耕種,另外有數十農人蹲在田埂上看這數十人耕種,從日出,到日落,日復一日。學者受不了了──難道一批人工作,需要另一批人監督?他跑到田邊去問那蹲著的人:「你們為什麼看他們耕作?」

蹲著的人仍舊蹲著,抽著煙,眼睛仍舊濛濛地看著田裡,用濃重的鄉音說,「就是看呀。」

「為什麼看呢?」

「沒事幹啊!」

學者明白了。一畝地,那幾個人也就夠了,其他的人真的沒活可幹,就到那田埂上,蹲著,可能潛意識裡也是一種「同舟共濟」的表達吧。

蹲著的人們這回轉過頭來,奇怪地看著他,然後問他為何發此問。

香港來的學者倒愣住了。他要怎麼回答呢?說,因為蹲在田埂上什麼也不做,是一種浪費?說,「沒事幹」是是是──是件不可想像的事,因為在香港或台灣或新加坡或美國,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努力幹事,「沒事幹」是件……是件可怕的事。

他要怎麼說呢?

於是我想起另一個故事,地點是非洲。一個為紅十字工作的歐洲人到了非洲某國,每天起床還是維持他的運動習慣:慢跑。

他一面跑,一面發現,一個當地人跑過來,跟著他跑,十分關切地問他;「出了什麼事?」

歐洲人邊喘息邊說,「沒出事。」

非洲人萬分驚訝地說,「沒出事?沒出事為什麼要跑?」

這個歐洲人愣住了。他要怎麼解釋?因為他總是坐在開著冷氣或暖氣的辦公室裡頭一個開著的電腦前面,他的皮膚很少被陽光照到,他的手很嫩、肩膀很僵硬、腰很 酸,因為沒有身體的勞動,因此他必須依靠「跑步」來強制他的肌肉運動?他是不是要進一步解釋,歐洲人和非洲人,因為都市化的程度不同,所以生活形態不同, 所以「跑步」這個東西,呃……不是因為「出了事」。

好友在說貴州人蹲一整天沒事幹,就是抽著煙望向漠漠的田地時,我發現自己的靈魂悠然走神,竟然嘆息起來,說,「就是蹲在田埂上看田,唉,真好。」

我知道,我在嚮往一個境界。

慢的境界。

和華飛走東南亞十五天,出發前就做好了心理調適:慢。

當你到了碼頭,沒有一個辦公室貼著時刻表,也沒有一個人可以用權威的聲音告訴你幾點可以到達終點,你就上船,然後就找一條看起來最舒服的板凳坐下來,帶著 從此在此一生一世的心情。你發現你根本不去想何時抵達,連念頭都沒有。你看那流動的河,靜默卻顯然又隱藏著巨大的爆發力,你看那沙灘上曬太陽的灰色的水 牛,你看孩子們從山坡上奔下來,你看陽光在蘆葦白頭上刷出一絲一絲的金線,你看一個漩渦的條紋,一條一條地數……

從瑯勃拉邦到吳哥窟的飛機,突然說延誤三個小時,人們連動都不動一下。因為預期就是這樣,於是你閒適地把機場商店從頭到尾看一遍,把每一個金屬大象,每一 盒香料,每一串項鍊,每一條絲巾,都拿到手上,看它、觸它、嗅它、感覺它。反正就是這樣,時間怎麼流都可以。任何一個時刻,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安身立命的 好時刻,好地方。

晚明的散文大家張岱,「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 蠹詩魔」。能這樣過日子,是因為他把杭州當安身立命之處。明朝覆亡,他腳下的土,也被抽走了。「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 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我想有一個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種植絲瓜,絲瓜沿竿而爬,迎光開出巨朵黃花,花謝結果,壘纍棚上。我就坐在那土地上,看絲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

(中國時報)
--
基因風雲《雙螺旋》出版四十年記/潘震澤

《雙螺旋》(The Double Helix)不是我讀過的第一本科普課外書,卻是年輕時購置的書裡,少數還放在目前書架上的。書的目錄頁有我青澀的簽名及日期,不覺已是37年前的事了。

這本由雙螺旋構造的發現人之一華生(James D.Watson,1928-)撰寫的暢銷書,於1968年出版,到今年正好滿40年。當年(1970)國內有兩個譯本:我手上的這本由香港今日世界社出 版,譯者是童亦暢;另一本則由當時剛成立不久的科學月刊社出版,譯者是陳正萱及張項兩位。十年前,時報出版社重印了科學月刊社的譯本。

今日世界社是美國新聞處的出版機構,負有文化傾銷的任務,但也出了許多價廉物美的美國好書譯本,嘉惠不少當年的窮學生。像《雙螺旋鏈》(該版本的譯名多個「鏈」字)的定價港幣一塊六毛,台幣十元,是真便宜。

老實說,當年初讀該書的印象並不深刻,主要是有太多不甚了解之處。雖說高一生物學裡已經教過DNA的構造,但書中提到多數人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實驗的細 節,卻都不是身為高中生的我所熟悉的;再加上文化的隔閡,作者的機鋒與幽默更是難以欣賞。因此,年輕時代的筆者,除了曉得該書記錄了一樁偉大發現的經過 外,實在看不出好在哪裡,自然也未能理解《雙螺旋》在歐美轟動的理由。

一、不謙虛的克里克

再度與華生神交,已是30年以後的事了。2000年六月,人類基因組計畫熱鬧慶祝草圖的完成,一本記錄該計畫前後始末的書《基因組圖譜解密》 (Cracking the Genome, 2001)也搶鮮出版。時報出版的編輯找上門來,希望我接下翻譯的工作。我想自己多年沒有接觸這個領域,不妨趁此機會了解一二;再來,我曾為文批評前一年 出版的《二十三對染色體》(The Genome,商周,2000)中譯本,不好光說不練,於是答應下來。沒想到,該書成了我重新認識華生的起點。

《基因組圖譜解密》一書不單記錄了從1980年代後葉展開的基因組計畫,同時還回顧了百年來遺傳學的發展史。該書第二章〈雙螺旋武士〉就重述了雙螺旋發現 的故事。為此,我找出《雙螺旋》一書重讀一遍,並比較了兩個譯本的片段。多年後重讀該書,感覺深刻多了,尤其是自己在研究圈已有多年經驗,更能欣賞華生的 筆下春秋。

華生自己在1981年寫過一篇文章:〈追求傑出〉,收錄在《華生愛上DNA》(A Passion for DNA,新新聞,2001)一書,裡頭有這麼一段:

我把這本書第一章的打字工作交給一位有著一雙不可思議、貓眼般藍色眼珠的女孩。書開頭第一句是「我從沒看過克里克有謙虛的時候。」不過這句話對她的影響顯 然不如對我自己來得大;有了這句話之後,我就知道自己必須完成這本書了。但我也知道最好不要太快完成,因為我們還沒有得到諾貝爾獎;如果這本書太早出版, 我們可能永遠都得不到獎了。(根據原譯改寫)

2001年,華生出版了《雙螺旋》續集《基因、女孩、華生》(Genes, Girls,and Gamow,時報出版,2002),裡頭也提到了這一節,並指名該女孩是瑞德克麗芙學院的暑期工讀生柯琳芝(Pat Collinge)。華生寫道:「她一雙藍眸好似磁鐵一般,讓我整個夏天都不想離開實驗室太遠。」

2005年,冷泉港出版社有本新書,書名就叫《華生的寫作生涯》(The Writing Life of James D. Watson),裡頭有一頁是《雙螺旋》第一章第一頁的手稿,上面有許多修改的痕跡,但第一句話卻是一開始就在那裡的,也印證了華生所言不虛。這句話的英 文是:I have never seen Francis Crick in a modest mood.意思一清二楚,也好比交響曲一開始出現的主題,很容易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中文就不那麼容易了。

兩個譯本對這句話的翻譯分別是這樣的:

「我從沒有見到法蘭西斯葛立克謙虛過。」(童亦暢)

「我從未見過佛蘭西斯虛懷若谷。」(陳正萱、張項)

其中童亦暢的譯文中規中矩,陳正萱、張項的就嫌太文謅謅了,不像華生的口氣;我們可以形容某人「虛懷若谷」,但當成受詞補語,就有些不倫不類。不幸的是,《華生愛上DNA》一書以及後來的《基因、女孩、華生》也都用了科月?時報的版本。

克 里克已於2004年過世,2006年,科普名家瑞德利(Matt Ridley,《二十三對染色體》作者)寫了本克里克的傳記(Francis Crick),其中一章就以〈從不謙虛〉(Never in a Modest Mood)為題。裡頭提到克里克曾與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法國生物學者莫諾(Jacques Monod,1910-1976)駕船出遊地中海,從法國坎城到義大利柯西嘉島來回。歸途中他們碰上了暴風雨,莫諾開玩笑說,這回他可是看到了克立克也有 收斂的時刻(……he had now seen Francis Crick in a modest mood.)。科學家耍起嘴皮子來,絕不輸給文學家。

二、老實的吉姆

華生寫作《雙螺旋》一書的動機,他自己曾有過說明:

「我有個精采的故事可說,好好寫出來的話,讀起來或許可與費茲傑羅(Scott Fitzgerald)的小說媲美。費茲傑羅的小說人物蓋茲比其實是個騙子,雖然我沒有走私販毒的前科,但在某些科學家心目中,也好不到哪裡去。因此,我 想把整個故事寫出來,主要是想讓大家知道,許多動機並不是那麼一清二楚的」(摘自《華生愛上DNA》)

其中「我想把整個故事寫出來,主要是讓大家知道,許多動機並不是那麼一清二楚的。」一句,應是華生寫作《雙螺旋》的真正目的。

《雙螺旋》一書的原稿,用的是《老實的吉姆》(Honest Jim)作為書名;「吉姆」是華生的小名(詹姆斯的暱稱)。對此,華生也有話說:

「寫作這本書還有個重點,是一早我就想到了用《老實的吉姆》當作書名。艾米斯(Kingsley Amis)寫的《幸運的吉姆》(Lucky Jim)曾讓我讀到笑不可抑;此外還有康拉德(Joseph Conrad)寫過《吉姆爺》(Lord Jim)這本名著。我想,或許我也可以寫出與那兩本出名的《吉姆》等量齊觀的書來。要做到這一點,我得讓讀者對我的朋友感興趣,認為值得花點時間認識他們 的真實面貌;由於我自己受到這些朋友吸引,因此我想別人可能也會有同感。」(同上)

由於華生心目中的偶像費茲傑羅所寫的《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並不怎麼偉大(great),華生的《老實的吉姆》也就不見得要有多麼老實了。還有,康拉德的《吉姆爺》(1900),以及布克獎得主艾米 斯的《幸運的吉姆》(1954)是另外兩個華生效法的對象,也希望與之齊名。

看過《雙螺旋》的人,都曉得「老實的吉姆」其實是句反話;至於出處,則是在《雙螺旋》一書正文前短短一頁的楔子裡。那是解開雙螺旋構造後兩年,華生在登山 旅遊途中碰上一位舊識,對方給他的稱呼。這位故舊名叫威利西茲(Willy Seeds),任職倫敦英皇學院,是當年華生的競爭對手威爾金斯(Maurice Wilkins)的同事。

身在劍橋大學的華生與克里克利用英皇學院的實驗數據,解開雙螺旋的構造,而搶去了英皇學院的光彩,英皇學院的人對華生當然沒有好感,因此也才會故意稱呼華 生為「老實的吉姆」;其中真正的意思是:「華生啊,你可一點也不老實。」由於西茲的一句簡短招呼,加強了華生寫作這本書的動機,甚至打算當做書名,後來還 是沒用。

三、漂亮的弗蘭克林

《雙螺旋》這本書之所以出名,除了發現本身的重要性以及過程有如偵探小說般懸疑外,華生直言無隱的敘事方式,引起書中許多人物的抗議,反而給該書做了免費 宣傳。其中尤以針對女性科學家羅莎琳.弗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1920-1958)的描寫,引發性別歧視的嚴重批評,華生成了當代科學界的頭號「沙豬」。

我們且來看看華生究竟是如何描寫弗蘭克林,而引起喧然大波的:

她雖然刻意不強調女性特質,但她突出的五官,可是相當引人;如果稍微注意一下服飾,將不只是好看而已,還可能相當漂亮。她一頭黑色直髮,從不配以脣膏。三十一歲的年紀了,穿著仍像個書蠹蟲中學女生。(潘震澤譯)

在《雙螺旋》初稿中,華生對弗蘭克林的描述,只說她稍加打扮,還「相當中看」(quite presentable),威爾金斯卻建議改成「相當漂亮」(quite stunning),華生也從善如流。《雙螺旋》出版至今,不斷有人批評華生醜化弗蘭克林,其實並不正確,華生可是承認弗蘭克林是位美女。

至於「書蠹蟲中學女生」的原文是English blue-stocking adolescents。按blue-stocking一詞,源自十八世紀英國倫敦某個女性讀書俱樂部:「藍襪學社」(Blue Stocking Society),因此轉借,指的是具有書卷氣及文學興趣的女性。而adolescent是處於青春期、尚未成年的男女孩。這句童亦暢譯成「英國女學 生」、陳正萱、張項譯為「乳臭未乾的黃毛丫頭」都不夠完整貼切。

「雙螺旋」構造的解開,號稱是二十世紀生物學最偉大的發現,不過要是沒有《雙螺旋》一書的推波助瀾,知道華生、克里克的人,肯定少得多,更別提其他幾位參 與人士的大名了。《雙螺旋》一書出版後,給弗蘭克林家人帶來一些困擾;有朋友勸他們往好處想,說這樣後人才會記得弗蘭克林。弗蘭克林的母親回答說,她寧可 女兒遭人遺忘;如今看來,她的願望並沒有實現。

(中國時報)
--
今天天赦日 思過正當時

今年春節大年初二逢戊寅日,正逢黃曆上的「天赦日」,宗教民俗專家說,天赦日是上天赦放凡間人們過錯的日子,人們若有心思過,可向自己信奉的神祇祈求赦放過錯,而在農曆春節期間,許一個全新開始的願望,十分有意義。

年初二 巧逢黃曆戊寅日

根據黃曆以天干地支為序的計算方式,每六十天是一個週期,因此每年會有五至六次的循環,而根據黃曆的民俗,戊寅日若落在春季、甲午日若落在夏季、戊申日落在秋天、甲子日落在冬季,這些日子就是「天赦日」。

今年農曆春節大年初二,在黃曆上就是戊寅日,也就是天赦日,而天赦日的習俗,又與春節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意涵十分契合。

宗教、民俗專家吳東龍說,天赦日是上天赦放人們的過錯之日,傳說,這一天在天上的神祇們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赦放人們無心之過。部分民眾在挑日子祭祀或從事婚喪喜慶等活動時,為了避免出錯,也會挑在這一天,因為他們認定,挑在天赦日,萬一有錯也無過。

無心之失 誠心求赦得新生

吳 東龍說,在天赦日這一天,人們可以對自己信奉的神祇祈求赦免過去的過錯,祈求一個全新的開始,例如,今年春節大年初二逢天赦日,若人們反省過去的一年時, 發現未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導致婚姻狀況瀕臨危機,在回娘家這一天,就可誠心地祈求赦免過去一年在婚姻生活中犯下的過錯,誠心祈求新的一年能重新來過,有 心改過加上天赦日,效果加乘。

但是,天赦日也不是絕對的百無禁忌,吳東龍說,知道了天赦日的源由及意義後,絕不能肆無忌憚地在這一天闖禍犯戒再祈求赦免,若犯這種小聰明造成了「因」,必然也會招來雙倍的「果」報,下場如何?可想而知。

(自由時報)
--
時光機將問世? 五月見分曉

「大型強子對撞機」將在日內瓦啟用

好萊塢科幻電影中,探險家乘坐「時間機器」穿越時空,能夠回到過去,和已故親人相會,或阻止一場災難發生。俄羅斯科學家聲稱,再過3個月,這種科幻情節就可能成真,說不定會有「來自未來」的貴客臨門。

歐 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位於瑞士日內瓦附近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預定5月間啟用,這座27公里長的環形粒子加速器完工後,將深入探討宇宙奧 秘。CERN希望藉由這部粒子加速器的撞擊測試,重現創生宇宙的「大爆炸」最初幾微秒的情況,從而揭開萬物起源與演化法則之秘。

依據理論時間折疊將產生時光隧道

不過俄國史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的艾琳娜.雅里菲瓦及伊格爾.佛洛維奇兩位學者指出,LHC作用是將兩束粒子同時加速,使之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前進對撞,這可能為來自未來的訪客開啟了一道門,因此,這座史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可能成為人類第一部「時間機器」。

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大質量或大能量的物體會把其附近的時空扭曲。如果質量或能量的引力夠大,被扭曲的時間就會產生折疊,在現在與未來之間形成「蟲洞」(wormhole),也就是一條連接兩個時空的「時光隧道」。

1949 年,愛因斯坦的好友、奧地利出生的數學家蓋德爾(Kurt Godel)利用廣義相對論,提出時間旅行的概念,但一些重量級物理學家並不認同,指出他的概念忽視了因果關係,以致形成「祖父悖論」的弔詭:如果時空旅 行家能回到過去,並殺害親生祖父,那他根本不曾存在過。

然而,60年過去了,對於為何時空旅行家無法讓歷史學家「失業」,科學家仍提不出根本的解釋。

前述兩位俄國數學家則相信,LHC的能量集中在一個次原子粒子(即「強子」,大小只有一隻蚊子的兆分之一)時,就可以產生物理學所稱的「封閉類時間曲線」(closed timelike curve),讓某種形式的時空旅行變得可能。

不過CERN的英國頂尖粒子物理學家考克斯博士對此頗不以為然,他指出,宇宙射線50億年來一直在高空大氣層發生撞擊,強度遠勝人類所能製造的任何撞擊,但卻從未有時空旅行家現身。

(自由時報)
--
時光旅行 5月試成敗 耗資2913億 實驗撞開時光隧道

世上第一台時光機器即將問世?俄羅斯數學家稱,集結國際科學家之力、斥資2913億元台幣興建的「大型強子對撞器」,五月份測試時將釋出超大能量,可能會撕開宇宙裂口,成為通往未來的「時光隧道」。換句話說,時光旅行可能在最快三個月後成真。

俄羅斯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科學家即將在瑞士日內瓦地底,進行「大型強子對撞器」(Large Hadron Collider)實驗,透過讓質子以接近光速互相撞擊,模擬「大霹靂」(Big Bang,俗稱「大爆炸」)後瞬間,一窺宇宙誕生之謎。

《相對論》為基礎
然而《新科學人》雜誌報導,俄羅斯數學家阿列菲娃(Irina Aref'eva)和沃洛維奇(Igor Volovich)指出,這項實驗將產生巨大能量,可能打開通往未來的大門。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大量的物質或能量會扭曲周圍的時間與空間,甚至使時間「倒折」,產生所謂的「蟲洞」(wormhole),亦即能夠通往未來的時光隧道。
被批「科幻故事」
沃洛維奇指出,若撞擊實驗產生的能量有部分「失蹤」,可能代表已經有一些質子已進入「蟲洞」,進行時光旅行。
其他科學家卻存疑。英國分子物理學權威考克斯(Brian Cox)說,這只是「科幻故事」,「宇宙射線撞擊釋出的能量,比人類能製造的強得多,且已存在50億年,但時間旅行者始終沒出現。」

強子對撞器
大 型強子對撞器(Large Hadron Collider,LHC)隸屬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是全球最大的粒子加速器與對撞機,預計5月開始運作,共34國、2千多位科學家參與,要讓質子高速對 撞,以模擬「大霹靂」,一窺宇宙誕生之謎。我國是亞洲第一個加入計劃的國家,中研院、台大、中央大學等單位都有參與。

(蘋果日報)
--
虎爺全身摸透透 祈好運

新春招福
宜蘭縣四結金身土地公廟依慣例於春節期間,在廟內設春牛、春雞供信徒摸討吉利外,今年多擺放了一頭象徵「虎爺」的老虎塑像,庇佑撫摸的信徒鼠年好事連連。

廟方:小孩的守護神
「虎 爺」旁的告示牌,明白寫著一段順口溜吉祥話(台語):「摸虎嘴-招財添富貴、摸虎頭-賺錢起大樓、摸虎耳-聰明又伶俐、摸虎肚-貴人來相助、摸虎腳-也緊 做阿爸、摸虎尾-勤儉存傢伙」;香客們讀完順口溜後,摸起虎爺全身來。台北縣的林先生摸虎腳祈禱:「希望今年達成做父親的願望。」
該寺廟總幹事陳榮楷說明,虎爺別稱虎將軍,民間相信牠能夠咬錢招財,且虎爺掌管小孩智慧,也是小孩的守護神,所以信眾會帶小孩到土地公廟向虎爺跪拜,求其庇佑平安成長。
陳榮楷表示,四結金身土地公廟從年初一到十五免費供應葷素平安粥,還準備了八千個裝有一百元發財紅包袋供信徒索取,作為生錢「錢母」,但須先擲筊獲土地公允准。

(蘋果日報)
--
熱水器「三不三要」確保安全

不可大意
台北縣消防局危險物品科長鄭向晃提醒,天冷易發生一氧化碳意外,提醒民眾要有「三不三要」原則,即:「用火不關窗、爐具不置內、紗窗不積垢,以及通風要檢查、配管要檢測與爐具要檢修,避免用火時燃燒不完全釀災。」

室外擺放也須通風
鄭向晃說,一氧化碳的產生常起因於密閉空間,此時室內若使用瓦斯等燃火器具,易因緊閉的屋內氧氣量不夠,致瓦斯不完全燃燒,釋出一氧化碳,「應將熱水器設置於室外,室外擺放也要通風,過去也有民眾雖將熱水器設於陽台,但因陽台曬過多衣物,仍發生一氧化碳中毒的不幸。」
因一氧化碳無色、無味,釋出過程中不易被察覺,一般人也因而常在無意中,發生中毒而不自知,「一氧化碳中毒太深,不但可能造成腦部永久傷害,嚴重者還會因而喪命,民眾千萬不可大意。」

(蘋果日報)
--
台灣寬頻普及 亞洲第四

據聯合國最新報告,全球一百九十五個經濟體,在二○○六年寬頻普及率排名上,以英屬百慕達居冠,台灣則排名全球第十七,在亞洲國家中,僅次於南韓、香港和 日本。寬頻建設專家表示,未來台灣完成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微波接取全球互通服務)建置,排名可望再提前。
聯合國貿易暨發展委員會(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昨公布最新資訊經濟報告,該報告針對全球一百九十五個經濟體,自二○○二至二○○六年的資訊通訊科技發展進行研究。

進行WiMAX建置
結果顯示,二○○六年寬頻普及率,英屬百慕達全球第一,荷蘭和丹麥居次,台灣排名第十七,在亞洲國家中,僅次於南韓、香港和日本。除東亞國家外,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資訊通訊科技應用程度,仍有顯著落差。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綜合企劃處官員指出,台灣寬頻普及率在全球國家的表現「算不錯」,台灣很大的優勢在於電腦產業的發展,對網路、寬頻推廣有幫助,但台灣寬頻普及率也還有進步空間。
中國寬頻科技應用發展及推展協會理事長寇世斌則說,未來台灣完成WiMAX建置,國際排名可望再往前。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