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批評網 當諍友有撇步
你會告訴朋友他有口臭嗎?礙於情面,很多難聽話多半點到為止或隱忍不說,敢當著對方的面火力全開暢所欲言者少之又少。現在網路出現了善意批評網(NiceCritic.com),沒「勇氣」當面嫌棄或批評的豎辣,這下不用再忍氣吞聲了。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NiceCritic不僅提供平台,還貼心地為網友想好「台詞」,只要滑鼠一點,就可直接寄給批評對象。此外,寄信人可以隱姓埋名,不用擔心身分曝光。
批評「台詞」分門別類存在「個人衛生」、「好言相勸」等標題裡,網友可根據需要,按圖索驥。
不過NiceCritic.com無法一網打盡所有批評。該網站只處理褲子沾了汙漬、口臭等可以速解的毛病,至於臀部過大、長相太醜等批評則仍須當面溝通始能解決。
NiceCritic.com標榜批評不失風度與禮貌,所以特別注意遣詞用字。嫌人家腳臭,NiceCriticism.com的台詞是「請勿脫鞋,別人可能會聞到你腳散發的氣味。」語氣詼諧。
網站創辦人萊森伯格說,當年自己曾被人批評鼻毛過長,但批評者說完後,似乎比他還困窘,因而決定成立善意批評網。
(中國時報)
--
通膨+炒作 波爾多2005紅酒狂漲
通膨席捲全球,法國波爾多區特等一級酒莊(First Growth)生產的頂級紅酒,更是漲翻天。其中,拉圖堡(Chateau
Latour)二○○五年分紅酒,一瓶要價一九五○美元,折合台幣近六萬元,貴得嚇死人。波爾多五大酒莊二○○五年分紅酒,為何如此昂貴?且聽紅酒專家們
怎麼說。
《華爾街日報》紅酒專欄作家蓋特(Dorothy J. Gaiter)與布列裘(John
Brecher)表示,法國波爾多五大酒莊生產的紅酒,因擁有璀璨歷史和傲人品質,價格向來比一般紅酒昂貴些。二○○五年分的五大酒莊紅酒,因風調雨順、
陽光充足雨水少,本來就備受矚目。在橡木桶內躺了兩年之後,最近終於裝瓶上市,品酒界一片好評,英國酒商「Berry Bros.&
Rudd」甚至封它為一九八二年後最佳紅酒。
號稱一九八二年後最佳紅酒
與一九八二年分紅酒相較,二○○五年分紅酒,色澤瑰麗、口感馥郁,且因葡萄園種植面積少,更凸顯珍貴,價格因此節節上漲。五大酒莊絕大部分紅酒已被訂購一空,外界看好花錢訂購的紅酒,三年後價格可望又漲了好幾番。只不過,它會否盛極而衰、反轉崩盤呢?
二○○五年分紅酒價格如此高不可攀,自有其因素。首先是亞洲新富階級的積極搶進,這些有錢人鎖定五大酒莊,大批整箱購買或收藏,而五大酒莊並未增產,每家年產量依然維持在一萬一千至二萬五千箱,供需失衡下,價格自然易漲難跌。
此外,愈來愈多的投資客介入炒作,也是一大因素,這些炒家相信,珍稀的頂級紅酒是非常好的投資。二○○五年分法國波爾多五大酒莊紅酒,平均每瓶一千三百廿九美元,此價格比一九九五年以來的任何一年,都足足貴了三倍以上。
炒家掃貨 五大酒莊未增產
只是,紅酒就如同出外住宿,端視個人需求,有人非五星級飯店不住,也有人只要有床即可;同樣的,有人覺得一千美元的紅酒,甘醇濃郁,餘韻無窮,實在物超所值,但也有人一瓶十美元的紅酒便酣暢高歌,大呼過癮。
蓋特與布列裘這兩位紅酒專家表示,他們尊重索價一千九百五十美元的紅酒,然而,這種價錢也代表更高的期待。
一瓶六萬元 崩盤與否未知
他倆自一九九五年以來,連續十一年舉辦品酒。品酒方式是,連續五日,每天開一瓶紅酒。在數小時之內啜飲,有時搭配食物,有時則無。品酒成績依序分成「劣」
(Yech)、「可」(OK)、「好」(Good)、「非常好」(Very Good)和「絕佳」(Delicious)等五級。
今年他們對波爾多五大酒莊二○○五年分頂級紅酒的品酒報告認為,這些紅酒雖釀造細緻、風味出眾,但整體而言,卻未符合原先的預期。其中,包括瑪歌堡
(Chateau Margaux)、拉飛堡(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歐比隆堡(Chateau
Haut-Brion)和慕東堡(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的紅酒,延伸的口感都不夠豐富,無法與二○○三年分的波爾多紅酒相較,唯一可令他們感到興奮的,只有拉圖堡的紅酒。
二○○五年分的拉圖堡紅酒,酒色醇美、香味撲鼻,幾乎毫無瑕疵,足與該酒莊二○○○年分的經典紅酒相媲美。至於二○○五年分的拉圖堡紅酒是否值一千九百五
十美元?兩人笑稱,這種價格非他們支付得起,不過,希望那些有能力擁有的人,是因欣賞其絕美風味,而非為投資目的,否則就太辜負美酒了。
(中國時報)
--
大幻覺—全球經濟整合能避免戰爭?/保羅克魯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截至目前,高加索地區戰事對國際經濟影響相當小,但筆者懷疑這場戰爭會不會是一個前兆,預示當前第二次全球化,可能步上(地理大發現後的)第一次全球化的後塵。
我們的祖父輩生活在一個大體上自給自足和「內向型」國家經濟的世界裡,但我們的高祖父跟我們一樣,是處於一個進行著大規模國際貿易和投資的世界。這個世界後來被民族主義摧毀。
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曾描述一次大戰前的世界經濟:「倫敦居民在床上啜飲早茶時,可透過電話訂購全球各式產品,並以同樣方式將財富投資在世界各地的天然資源和新企業。」
當時的倫敦人認為這一切都理所當然,且只會越來越好…軍國主義、帝國主義、種族和文化對立,乃至壟斷、限制、排外等諸多計畫和政見,顯然不會給社會和經濟運作帶來任何影響。
但接下來卅年,全球卻遭遇戰爭、革命、政治動盪、大蕭條和更多的戰爭。二戰結束時,全世界在經濟和政治上皆分崩離析,經過幾個世代才回復過來。
因此,世界可不可能再次崩解?答案是肯定的。
以當前糧食危機為例,多年來我們被告知自給自足是過時的觀念,糧食供應仰賴全球市場安全無虞。可是當小麥、稻米和玉米價格飛漲時,「限制、排外的計畫和政見」又回來了:許多國家急忙禁止或限制糧食出口以保護國內消費者,使糧食仰賴進口國家陷入可怕困境。
如今又出現「軍國主義和帝國主義」。喬治亞戰事在經濟上沒啥大不了,卻標誌著「美國主導的世界和平」(Pax Americana),即美國擁有軍力霸權的時代,已告結束。這讓全球化的未來面臨真正的問題。
最明顯的是歐洲對俄羅斯能源的仰賴,尤其天然氣,現在看來很危險,且可能比對中東石油的仰賴更危險。畢竟俄羅斯曾以天然氣當武器,二○○六年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
如果俄羅斯樂於且有能力用武力控制其自行宣告的勢力範圍,別人難道不會如法泡製?試想,即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製造國的中國若強占台灣,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多大的破壞?
有些分析家認為毋需擔心,全球經濟整合能讓我們不致陷入戰爭,經商成功的國家不會從事危害繁榮的軍事冒險。但這也勾起令人不愉快的歷史記憶。
一次大戰前,英國作家諾曼.安格爾(Norman Angell)發表著名的《大幻覺》(The Great
Illusion)一書。書中認為戰爭已過時,在工業時代,軍事勝利者失去的,遠超過得到的。他說得對,但戰爭照樣發生。所以,第二次全球化經濟基礎會比
第一次的更穩固?在某些方面的確是,例如,戰爭要在西歐國家間爆發似乎難以想像,除了經濟關係密切,更重要的是彼此享有共同民主價值觀。
然而,世界大部分地區,包括若干重要經濟大國,並不認同這些價值觀。我們大多相信,只要經濟持續發展,這無關緊要,世界貿易將繼續自由流通,因為它利潤豐厚。但這種臆測並不安全。
安格爾形容,征服能獲得益處的信念是一種大幻覺。但相信經濟上的理性能避免戰爭,也同樣是大幻覺。今天全球經濟高度相互依賴的情況,要比我們想像的更為脆弱,這種休戚與共的關係唯有靠所有主要國家政府明智行事,才可能維持。
(中國時報)
--
我們的棒球實力堅強嗎?/許又方(東華大學中文系主任)
中華奧運棒球代表隊慘遭中國隊逆轉勝,幾乎全國球迷都感震驚與不可思議,有人甚至難過到掩面痛哭,將八月十五這天視作「國恥日」。
球迷有這樣的反應並不令人意外,畢竟棒球一直是我們賴以撫平族群對立、政治惡鬥,以及被國際社會漠視之傷痕的慰療劑,因此若能贏世界級的棒球強國,莫不歡
欣鼓舞,感覺民族尊嚴得到張揚;一旦輸給「該贏未贏」──特別是一直在國際社會打壓我們生存空間、連在標榜「不受政治干預」的奧運都對台灣有意無意吃豆腐
的彼岸時,那種平素已經受夠的委屈竟然無法藉著棒子予以反擊,心中的落寞與不甘可想而知。
不過,倘若我們冷靜下來,用理性的態度去面對輸球的事實,那麼應該認真思考,為什麼會輸球?台灣的棒球是否出現了關鍵性的危機?
決定一場球賽的勝負有時不僅只靠實力,臨場狀況、運氣以及裁判都可能是關鍵因素。日、韓棒球的整體水準在台灣之上,若連戰幾場,我們恐怕輸多贏少;但若只
是短暫過招,全力一搏則未必見負,因此中華隊也曾在一些國際賽事中贏過「亞洲第一」的日本。同樣的,中國的棒球水準雖然仍與台灣有段差距,但既已下工夫在
求進步,偶爾以些微之差勝出,也是極合理之事,特別當中華隊並非處在最佳狀況的情形下。
事實上中國隊這幾年在國際賽與台灣交手雖然都輸球,但差距並不大,二○○三年亞錦賽僅以三比一見負;二○○六年杜哈亞運,台灣也只靠鋒仔與泰山的兩支陽春
砲辛苦贏球;某次國際賽事的「熱身賽」,中華隊甚至曾以一分敗給中國;就連實力號稱亞洲第二的南韓棒球國家隊,也曾慘遭中國隊羞辱。俗話說:「球是圓
的」,天下沒有絕不輸球的球隊,我們不必因一場的失利而怨天尤人,最重要的是將這場比賽當作警惕:當別人追趕的腳步逐漸逼近時,我們該如何才能不被超越?
細觀日昨與日本及中國的二場比賽,中華隊在調度上顯然捉襟見肘且不夠果斷(總教練洪一中也承認換投時機不對),打擊有明顯的斷層、投手戰力也不整齊,加上
球員在一些關鍵時刻未能成功執行戰術,輸球完全是合理的。這些關乎成敗的調度與表現,一方面暴露出教練團謀略不夠細密,一方面也顯示我們球員的基本功與專
注力似乎不足。
這就不免令人納悶,國內發展職棒已近廿年,為何教練調度功力、球員整體戰力始終無法有顯著提昇?打擊能力沒有進步,投手實力卻逐漸退步,真的只是因為人才外流而已?還是我們的訓練方法、教練養成制度根本就停滯不前?政府真的有用心在發展棒球運動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國內三級棒球隊伍正迅速萎縮,各縣市政府有錢出國考察,卻沒錢補助中小學球隊;職棒也因諸多因素面臨快要關門窘境;政府更不願花錢培養
科學性的分析與訓練人才,整個棒球界在暮氣沉沉中土法煉鋼,比起別人積極精進,我們是落後了。若未來繼續停留在剛輸球就疾呼檢討,過一段時間便不了了之的
散漫狀態,恐怕輸給中國隊將變成司空見慣的事。
(中國時報)
--
台北盆地山腳斷層擴1倍 強震威脅增
20→40km 可造成規模七地震
根
據中央地質調查所最新觀測,人口數超過八百萬的台北盆地下方的山腳斷層,從關渡延伸至金山,長度達四十公里,是過去所認知的兩倍,整體活動可造成芮氏規模
七的地震。學者呼籲政府儘速修正斷層分布區域的建築及公共建設法規,提高防震係數,集合式建築、捷運等交通系統的防震措施都應加倍考量。
位於台北盆地西北緣延展的山腳斷層,大約在四十至七十萬年前開始活動,並陷落形成台北盆地,最近一次活動距今可能有一萬一千年。
最新調查 穿大屯火山至金山
地調所過去調查研究資料,認為山腳斷層位置是沿著關渡、五股、泰山至樹林一帶分布,長約二十公里。最新調查顯示山腳斷層穿過大屯火山,延伸至東北方的金山地區,長度約為四十公里。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陳于高解釋,斷層的長度、面積愈大,與地震可能造成的規模呈正比。
斷層長度愈長 地震規模愈大
地調所根據海上震測調查,由金山近岸地區往東北海域方向延伸,也新發現到與山腳斷層近乎相同走向的正斷層軌跡。如果斷層活動再延伸進入海域,理論上可能產生規模更大的地震,但由於近岸地區海上調查作業不易,海陸斷層線連接關係有待釐清。
此外,過去新莊、五股地區因超抽地下水而地層下陷,在興建翡翠水庫後情況已經好轉,但地調所仍觀測到蘆洲、關渡一帶出現少量下陷趨勢,究竟是抽用地下水造成,或因當地本來就屬沼澤、地質鬆軟,或正斷層活動所引發,需要觀察。
陳于高說,有地質學者在二十多年前即推測山腳斷層穿過大屯火山延伸至金山地區,甚至延伸進入海域,但一直停留在臆測階段,地調所終於精楚掌握斷層的長度,雖欠缺面積數據,仍十分寶貴,有助科學家更確立未來研究的方向和位置。
地調所副所長江崇榮說,山腳斷層過去為局部分段活動,但不能排除長達四十公里以上的斷層同時活動,因而引發大規模地震威脅的可能,地調所將持續監測調查斷層的性質、位置及活動性。
地
調所與學界近四年在台北盆地周遭地區,以平均一年在地下幾十至上百公尺放置十餘處的「微地震網」和「井下地震站」的速度,監測山腳斷層的細微活動訊號。陳
于高指出,類似芮式地震規模一或零點幾的小地震觀測,過去僅在地表量測,但凡車子經過或有人打噴嚏都造成地震波觀測的干擾,在地下監測,預期能對海底地殼
結構作更細緻的紀錄。
氣象局:北部地殼相對穩定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台灣平均每月約有一千五百次大小地震,台北地區發生比例僅佔一%,且自一八九七年有地震觀測紀錄以來,山腳斷層從未有地震活動紀錄,居民毋須太過恐慌。
針對經濟部地調所調查山腳斷層長度加倍,未來可能發生地震芮氏規模提升為七,郭鎧紋表示尊重調查結果,將加強注意。他說,氣象局無法對地震作預報,但從地震發生觀測紀錄角度分析,北部地區地殼最穩定、地震發生最少。
郭
鎧紋指,除了九二一地震發生之後十天,中彰投一帶曾發生兩萬次餘震,台灣平均每月發生地震次數,約介於一千四百到一千六百次。東部地殼最活躍,每月發生近
千次,花蓮區囊括五百多次;宜蘭、台東區各兩百多次;西部地殼相較安定,高屏、雲嘉南、中彰投三區,各約一百八十次,台北、桃園及基隆此一測報區僅十餘
次,佔全台一%。
郭鎧紋認為,北部地震多起因於菲律賓板塊隱沒帶運動,地震源在深海,影響較小。
小檔案
活動斷層 全台42條
活動斷層以斷層活動的時代作為分類基礎,分為第一類、第二類及存疑性三類,第一類是一萬年之內曾活動過;第二類是十萬年內曾活動過;第三類則是一百萬年內曾活動過。
根據經濟部地調所二○○○年的資料,全台灣共有四十二條活動斷層:北部十條,中部十條,西南部九條,南部六條,東部七條。其中屬於第一類有十二條,第二類十一條,存疑性十九條。山腳斷層屬於第一類活動斷層。
北部盆地 屬正斷層
科學界基於斷層的幾何型態與運動行為,將斷層分為正斷層、逆斷層與平移斷層三類。
「正斷層」主要是伸張作用造成上盤往下掉、地殼陷落,台灣北部盆地即以此類作用為主。
「逆斷層」則因壓縮作用造成上盤往上升、地殼隆起,台灣西部新竹以南地區,以此類作用為主。
「平移斷層」則沒有上下錯位的移動,純屬左右移動,台灣東部縱谷,因斷層傾斜,屬於逆斷層加平移斷層交互作用。
(自由時報)
--
新生報到率 最快3年後納入大學評鑑
各大學陸續辦理新生報到,卯足全力希望衝高註冊率,教育部高教司司長何卓飛指出,新生報到率可以反映市場機制,長遠來看,納入大學評鑑是必然的方向,預計最快民國一百年實施。
何卓飛指出,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加上低分上大學的爭議,教育部原本規劃自九十七學年起將新生報到率納入大學校院系所評鑑指標,因部分大學反對而停擺,以大學評鑑五年一輪,最快在民國一百年才能納入指標。
去年最低分錄取,今年登記分發錄取一科系抱零的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昨天開始辦理新生報到。稻江教務長林金朝表示,第一天新生有二、三十人,報到率近兩成,今天在嘉義校本部會有第二梯次的報到。林金朝說,希望今年報到率能維持六成水準。
考上稻江應用外語系的假考部隊發起人hero說,他只收到書面的報到通知和校園簡介,沒有去報到。同樣也是假考部隊的輔大黑水溝社社長賈柏楷說,稻江報到率低,校方說是受少子化影響,但他認為是學校辦校品質。
Career雜誌總編輯臧聲遠在萬人考大學部隊座談會上直指,大學品質失控,企業用人採「名校主義」,只錄取前二十到三十名的學校,四分之一學校的畢業生履歷,企業主直接丟進垃圾桶。
前台大教授賀德芬更痛批教育部對教育政策完全沒規劃,無視少子化趨勢,大量開放高等教育,更濫開研究所,「學歷向上提升,品質向下沉淪」。
(自由時報)
--
美FDA:食物容器含雙酚A 無損健康
根據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 )十五日公布的評估報告指出,常被用於金屬罐內壁塗料、嬰兒奶瓶及其他家庭用品內的化學物質雙酚A(bpa)在用來盛製食物時,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這項評估報告與先前美國政府科學家及大學實驗室所進行的一百多項研究結果相反,先前的研究都發現,雙酚A可能產生健康疑慮。
根據FDA的評估報告指出,嬰兒或成人接觸到自容器中滲進食物裡少量的雙酚A不會有危險。這份報告將於下月十六日FDA顧問委員會會議上進行討論。
美國化學產業及負責管理雙酚A使用的機構FDA與環保署(EPA)認定雙酚A安全無虞,主要是根據兩項由化學產業贊助進行的研究報告。
但美國婦女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祖克曼女士則批評,FDA根本沒有足夠的資料可宣布雙酚A安全無虞,「FDA似乎總是與業者採取同樣的觀點。」
(自由時報)
--
達文西真跡! 一萬變一億英鎊
一幅原本認定是德國畫家所畫的女子側面畫像,經鑑定為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的真跡,英國每日郵報指出,這幅一九九八年以一萬英鎊賣出的肖像畫,現在身價可能翻漲至一億英鎊(台幣五十八億四千七百萬餘元)。
折合台幣58億4千7百萬元
藝術史家認為,這幅名為「年輕待嫁女畫像」,應是由畫中人委託大師所繪,以獻給未來的夫婿。每日郵報指出,達文西不僅集藝術家、發明家、工程師、數學家與植物學家於一身,現在世人也知道他還是一名媒人。
原本認為出自無名畫家之手
這幅義大利女貴族的肖像畫,原被認為是出自德國一位姓名不詳的畫家之手。不過,達文西博物館館長凡佐希說,該畫作的飽和度、特色與純度明顯是達文西的作風,「而最有力的跡象是左撇子風格─這是典型的達文西」。
他補充說:「眼睛部分非常透澈,因為達文西深信眼睛是靈魂之窗,這幅畫很可能是畫中淑女委託繪製,以向未來的丈夫展現她的美。」根據畫作風格,該畫應該是西元一四八五至一四九○年間完成,當時達文西住在米蘭。
凡佐希認為,畫中人是米蘭貴族比安卡.瑪莉亞,她在嫁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前請達文西為她作畫。他說:「令人非常興奮的是,這也是世人所知達文西首張羊皮紙真跡」,不過他表示,這還需進一步確證。
如果凡佐希所言屬實,這將是自「抱銀貂的女子」一畫以來,達文西研究最重大的進展;該畫於十九世紀被判定為達文西真跡。凡佐希沒有指出「年輕待嫁女畫像」的收藏者是何人,也不知道他是否有拍賣或者展出的計畫。
(自由時報)
--
捍「胃」人生! 胃癌 愈早發現治癒率愈高
依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自民國90年到96年,胃癌一直是國人癌症死因發生率第五位,好發族群是50至70歲的男性,是中、老年人應注意的疾病。
早期胃癌幾乎沒有明顯表徵,可能只產生類似胃潰瘍的上腹痛、噁心、消化不良等症狀,很多病患自行服用成藥後,症狀獲得緩解而忽略了。
多數人常是等到出現胃口差、體重下降、解黑便、嚴重貧血,甚至出現一吃東西就嘔吐等阻塞性症狀時,才警覺就醫;但此時可能已經發展為「進行性胃癌」,甚至是晚期轉移了。
胃癌的發生原因可能與家族病史、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飲食因素(如食用煙燻類、醬菜、鹹魚等鹽漬物,或含硝酸鹽食物)、抽菸、喝酒、曾經接受胃切除手術及惡性貧血等有關。
臨床上,胃癌依細胞侵犯胃壁的程度可分為:早期性胃癌及進行性胃癌。癌症的分期很重要,因為它關係著治療計劃,也影響預後(預估治療後的病況)。
所謂「早期性胃癌」是指癌細胞僅侵犯黏膜層或黏膜下層(屬於胃壁較內層,但此定義中,並不考慮是否有淋巴結侵犯),其5年存活率高於90%;但「進行性胃癌」就差很多,依分期約在7至70%之間,顯示胃癌早期診斷的重要。
胃
癌的臨床診斷早期多以口服鋇劑上消化道X光攝影診斷,現今以胃鏡檢查為主。胃鏡除了可觀察胃部黏膜微小變化外,若再加上以胃鏡作活體切片病理檢查,正確診
斷率可高達95%。至於很多人因為憂心檢查產生的不適而卻步,其實可以選擇接受朦朧麻醉來減少不適,即所謂的「無痛式胃鏡」。
◎胃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有:
●外科手術切除治療:切除腫瘤及其周圍組織淋巴,做部分胃或全胃切除,並做重建手術。
●經內視鏡切除術做胃癌切除:內視鏡切除術又分內視鏡黏膜刮除術及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患者的肚皮不會有傷口,但僅針對早期胃癌且沒有淋巴轉移的病人。
●化學治療:用於有淋巴或遠處轉移、無法手術切除或術後復發的胃癌病人。
●放射線治療:為輔助性的療法。
●免疫治療:確切療效仍待證實。
胃癌的預後,與是否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密切的關係。因此,若身體有任何的不適或有疑問時,一定要請教醫師,做必要的檢查。只要能正確瞭解癌症,及早治療,擁有健康的身體與正常的生活絕對不是難事。
(自由時報)
--
尿色深黃 多半水喝太少
最近艷陽高照,不少民眾發現自己的尿液竟變成深黃色,擔心是腎臟出問題,趕緊求醫,醫師指出,其實尿色深,多半是水分補充不足、尿液濃度偏高所致,建議每天攝取至少2000c.c.的水,若喝足水仍未改善尿色異常,則應前往醫院進行尿液檢查。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針灸科主任黃中瑀說,今年自入夏以來,門診便不時接獲對尿色深、尿味重感到困擾的患者,其中有些還很害怕是肝、腎功能出問題,但經診斷,發現多數是因水喝太少,使得尿量降低;尿液濃度提高,顏色和味道也較重。
每天至少喝水2千c.c.
此外,也有民眾對尿液起泡感到焦慮,懷疑自己有蛋白尿,但黃中瑀強調,若尿液濃度偏高,尿中結晶物也可能增加,一旦尿入尿池,可能就會出現類似攪拌後起泡的正常現象,不一定真的是蛋白尿。
國泰醫院腎臟科主任楊垂勳則說,除水分攝取量會影響尿色,前一天若吃多胡蘿蔔或服用較大量維他命B群,也可能使尿液呈深黃。不過,若每天已喝超過2000c.c.水分,尿色仍未恢復正常的淡黃色,最好就醫接受尿液檢查。
排尿注意事項
.每天喝水至少需2000c.c.,以利正常排尿
.正常的尿液顏色為淡黃,但熬夜、服藥等,都可能使尿液顏色異常,不必過於恐慌
.若尿色呈深黃,且攝取足量水分後仍未改善,應就醫進行尿液檢查
.若未服藥,卻解出可能為血尿的紅色尿液,或深褐色尿液時,須立即就醫
(蘋果日報)
--
健檢諮詢師 直航後 需求量大增 醫院護理人員紛紛跳槽
兩
岸直航後,醫療觀光更是重點項目,尤其是健檢和美容。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資料,台灣每年有近20萬人做健康檢查,再加上觀光客來台健檢,使得各健檢中心的健
檢諮詢師需求量大增,釋出許多缺額。北榮健診科主任陳雲亮觀察到,相較於工作環境複雜、壓力大的醫院護士,健檢諮詢員上下班時間固定,又不用輪夜班,許多
醫院醫護人員都紛紛跳槽到健診中心做健檢諮詢員,起薪約4萬元。
有臨床經驗較佳
想當健檢諮詢師,須具護理科系畢業等醫、護背景,
並有在醫院、健檢中心臨床經驗,才有足夠護理知識去應付顧客不同的狀況。輝雄診所健診部副護理長沈如棋說:「接到顧客的詢問電話時,必須從容不迫地回答任
何問題,若常常被客人問倒,專業能力就會受到懷疑,所以充分的經驗和歷練是必須的。」聯安預防醫學機構企劃部健診諮詢師林郁娟則說:「我負責替各行業設計
健檢項目,針對該公司的年齡層、性質、工時等組成的不同來安排,若沒有專業背景和實際經驗,健檢內容就會不切實際。」
哈佛健診醫務行政部組長宋孟芳則說:「若資歷未到或剛從學校畢業,可以先進入健檢中心從事櫃檯接待人員、客服人員、護士或健檢業務等職務,先熟悉流程和工作環境,到時候晉升健檢諮詢師會比較快。」
工作穩定免輪班
健
檢諮詢員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輪夜班,幾乎比照一般上班族朝九晚五的生活。宋孟芳說:「健檢諮詢師生活作息較規律、自由,晚上可以回家做飯,還可以照常周
休二日,較適合有家庭的人。」健檢諮詢師起薪約4萬元,會依照年資來做調整,經驗累積愈多薪資就會愈高。平時健檢諮詢師常必須替顧客做解說、引導做檢查,
個性上必須喜歡和人群接觸,要具備耐心、親和力較佳的臨場反應,較容易獲得信任。林郁娟說:「除個性要討人喜歡,平時也要關心醫療的最新資訊,才能加強自
身說服力。」
專家說 善溝通 具服務熱忱
健檢諮詢師要具備真心認同,最好善於溝通,喜歡和人接觸,具備感同身受的健康使命感,心裡要存有讓每個走出健診中心的人都健健康康的心態,才算稱職。
需轉換服務心態
沈
如棋說:「我們的工作包括整理和解說健檢報告、與醫師討論病情,若顧客身體有異狀,要協助做飲食控制,並定期以電話詢問身體狀況,顧客有緊急治療的需要,
還要幫患者轉介到醫院。」宋孟芳說:「最大的挑戰是來自顧客的存疑,若無法給予滿意的答覆,專業性就會被質疑,易有挫敗感,心裡上要調適好才不會倦怠。」
林郁娟說:「健檢中心和大醫院不同的是,醫院裡的顧客是生病的人,到醫院去是要尋求協助,護士相對較會發脾氣;但健檢中心的顧客通常是較健康的人,注重的是優質服務,所以健檢諮詢師就不能存有醫院裡的心態。」
被依賴獲成就感
健
檢諮詢師必須幫客戶量身訂做專屬的建診套餐,3位受訪者都認同,雖然設計健診項目要花很多時間,但只要看到顧客滿意的笑容,就很有成就感。沈如棋說:「我
們的工作包括整理和解說健檢報告、與醫師討論病情,若顧客有緊急治療的需要,還要幫助患者轉介到醫院去。」林郁娟說:「健診不是把報告送出去就結束了,還
有很多後續的健康促進或介入,如幫客戶舉辦健康講座;很多顧客每年回來指定要我服務,那種被依賴的感覺,就是最大的成就感。」3位受訪者皆認為,對顧客解
說健康狀況是件較困難的事,遇到檢查出客人已罹患重大疾病時很難開口,即便是檢查數字顯示「正常」,也有可能有人會懷疑到底檢查準不準確。
專家說 少說醫療專業用語
台北榮民總醫院健診科主任 陳雲亮 健檢報告常有複雜數據和專業用語,諮詢師須利用最簡單、白話的語句來解讀,並完整傳達給顧客了解,盡量不要使用難懂的詞句讓顧客搞得霧煞煞。
可朝社區照顧發展
林
郁娟和宋孟芳則認為,健檢諮詢師是一門工作壽命滿長的行業,她們2位都已經從事10年以上,但若想晉升、轉換跑道,其實也可以做健康管理師、居家護理師、
睡眠技術員或社區照護中心等相關工作,發展空間很大。宋孟芳說:「若每天都是面對電腦、電腦和報告,久了也會有倦怠感,可以嘗試到藥廠做產品經理,或到大
公司當廠護,都是不錯的選擇。」沈如棋則說:「健檢市場興起後,也呈現M型發展,目前漸漸有個人專屬的健康管理師,除了可回答家庭醫藥問題,還可以陪同一
起上醫院,24小時待命也是未來轉職的另一個選擇。」
專家說 急需專業人才加入
台北榮民總醫院健診科主任 陳雲亮 在政府積極推動醫療觀光的情況下,健檢現在是很熱門產業,有健檢觀念的民眾愈來愈多,加上企業主會提供健診福利給員工,未來人力 需求有攀升的跡象,急需專業人才加入。
(蘋果日報)
--
半人半猿 大腳怪屍體曝光 美國2男子森林奇遇 DNA難證實 被嗆造假
「大
腳」野人罕見地現身美國南部?美國素有傳聞,西北森林有體型龐大的野人出沒,人們暱稱牠們「大腳」(Bigfoot)。不過,兩名住在美國東南部喬治亞州
的男子上月聲稱,他們在該州森林發現一具「大腳」屍體。雖然DNA檢驗結果,與他們的說詞相違背,但他們堅稱,會讓科學家及媒體眼見為憑。
帶
傷休假的警官惠頓及假釋官戴爾,今年6月相偕至森林健行,半途發現一具半人半猿的動物死屍,搬運屍體時,有3隻活的同類巨獸在附近徘徊、跳躍。惠頓前天在
記者會表示,「我馬上感覺事有蹊蹺,直覺那就是大腳」。兩人隨後找來幫手,4名彪形大漢花了1天半,才將「大腳」運至存放地點。但兩人不願透露,將巨獸藏
在何處。
將邀科學家記者驗證
惠頓、戴爾前天由資深大腳追蹤人畢斯卡迪(Tom
Biscardi)陪同出席記者會,接受記者及大腳迷追問。3人所提證據包括摘自影片的靜止畫面,畫面中1隻「大腳」從林裡走向拍攝者,及1張「大腳」口
部特寫。但有人問,「你們不讓屍體曝光,不詳述發現地點,我們該怎麼相信此事?」又有人問,畢斯卡迪聲稱全美有7000隻大腳,「為何伐木工人從未發
現?」
主掌記者會發言權的畢斯卡迪避重就輕表示,惠頓、戴爾是「正人君子」,不會招搖撞騙,他們將邀史丹福大學科學家及福斯電視台記者,檢視這項
「突破性發現」。畢斯卡迪自稱看過屍體,還以「震驚」形容心情。他說:「我找了牠們35年,能與牠面對面,心滿意足。牠高230公分,重
226公斤,狀似人類,屍體僵硬導致齒、舌外露。由於6月10日左右發現至今逾兩個月,體內氣體將臟器擠出腹腔。我不太記得確切發現時間,大概是兩個
月。」
組團找大腳每人1.5萬
上月初,惠頓、戴爾將疑是冰櫃裝大腳屍體的驚人畫面,公布在影音網站YouTube及兩人網頁,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最近更成媒體焦點。他們說發現屍體前都不是大腳迷,但有了「奇遇」後,兩人開始組團前往森林尋找大腳,每人團費499美元(約1.5萬元台幣)。
他
倆曾送三份檢體至明尼蘇達大學作DNA分析。結果於記者會公布,檢體均無法證明屍體屬於大腳,因一份來自人類、一份出自僅家貓大小的負子鼠,第三份因技術
問題無法檢驗。初步科學的反證,及發現者說法反覆,使外界難以接受屍體屬於大腳的說法。就有人指,照片中的大腳根本就是人類假扮。另有人指,曾於2005
年鬧過抓到大腳假新聞的畢斯卡迪,是靠大腳賺錢的「小販」。
大腳怪目擊事件
1967年 曾有人於1967年在美國加州、奧勒岡州交界林地,目睹並拍攝到大腳身影。
1977年 疑似是「大腳」的巨獸於1977年在加州北部山區被人拍到背影,此照已成大腳粉絲圈內的經典之作。
1996年 1996年5月26日,一隻疑似「大腳」的生物,在華盛頓州北部喬帕卡湖旁,被人搶拍下來。
喬治亞州大腳怪小檔案
物種:北美野人(加拿大人稱Sasquatch),俗稱「大腳」(Bigfoot)
性別:雄
身高:230公分
體重:226公斤
腳長:40公分
毛色:淡紅色
眼球:深灰色
手腳:分別有5隻手指及腳趾
分布:據稱主要生活在美國、加拿大的太平洋岸,出現於美國南部的喬治亞算是特例
發現:今年6月,美國喬治亞州兩男子惠頓(Matt Whitton)、戴爾(Rick Dyer),在喬治亞州森林健行時,意外發現一具大腳怪屍體,並將屍體帶回
全球大腳怪出沒事件簿
澳洲
2002/06/13 雪梨西部藍山山脈,1名高中教師稱看過大腳怪逾300次。
中國
1999/12/06 有人稱在湖北省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看到半人半猿巨獸,科學家找到40公分長腳印。
2003/06/29 6人在湖北省神農架自然保護區開車時,看見半人半猿生物。
喜瑪拉雅山脈
2002/03/17 有人在印度西噶羅山,拍攝到外型酷似人類的覆毛生物。
馬來西亞
2005/11 興樓雲冰國家公園出現3個大腳印。
2006/02/20 原住民稱在柔佛州興樓雲冰國家公園看見大腳怪,站立時高4公尺。
美國
1924年起 華盛頓州多人表示,曾目睹半人半猿的龐然大物。
1958年 人們在加州杭柏特郡發現多個巨大的腳印。
1967年 登山客在加州與奧勒岡州交界拍到大腳怪身影
2008/06 喬治亞州兩男惠頓、戴爾聲稱在該州山區,發現1具大腳屍體,並目睹3隻活大腳。
各地發現紀錄 多被視為捏造
傳說已久
大
腳怪的傳說由來已久,宣稱目睹牠們的事件更是層出不窮。傳說牠們在太平洋西北部山林裡出沒,不同文化對牠們有不同稱呼。加拿大人稱為Sasquatch、
亞洲人稱牠們雪人(Yeti或Abominable Snowman)、亞馬遜流域居民叫牠們Mapinguari、澳洲人稱Yowie。
不過,多數宣稱看見大腳怪的說法,往往被視為捏造。1811年,一名加拿大商人最早發現有關大腳怪的紀錄文字。
加國傳抓到奇怪生物
1840年新教傳教士渥克,在美國華盛頓州斯波坎記錄到神秘的長毛龐然大物,出現在原住民印地安人的生活中。印地安人稱這些龐然大物偷走他們的鮭魚,而且帶有強烈味道。
1884年,加拿大卑詩省傳出抓到一隻可能是年輕大腳怪的奇怪生物。牠被暱稱為傑可,高140公分,重約58公斤。不過,美國專門研究飛碟和不尋常現象的作家克拉克(Jerome Clark)卻認為那是假的。
1995年在美國成立的大腳怪田野研究者協會,則標榜以科學方法研究、追蹤大腳怪,不時舉辦探險之旅,吸引同好一起尋找傳說中的巨獸。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