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091222

打新流感疫苗後 7歲童敗血症死 醫師父親控告衛署 疾管局:應與疫苗無關

「我是醫師,找遍了全國頂尖的醫療團隊與專家,仍救不回我的孩子,那一般小老百姓怎麼辦?」台中巿劉姓醫師昨控訴,自己7歲兒子接種H1N1新流感疫苗後,全 身起疹合併發炎反應,昨因敗血症合併腦幹出血不治,他決定挺身而出控告衛生署疾管局錯誤政策殺人,「絕不讓孩子犧牲得不明不白!」


不過,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昨說,本月初召開緊急小組會議,傾向男童是「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國內外案例中,沒有施打疫苗後致敗血症死亡個案,專家認為,此個 案應與疫苗無關。主持專家危機小組會議的衛生署副署長張上淳說,專家會議仍會再召開以釐清原因。曾診療劉童的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江伯倫說,劉童上周二 轉至該院時,已多重器官衰竭,「當時距接種已隔3周,很難斷定是否與疫苗有關。」

才過生日就辦後事
劉醫師昨與太太在台中市議員張 耀中陪同下指出,他7歲兒子上月19日在學校接種國光生物科技公司的疫苗,隔天就雙腳起疹,5天後高燒不退、全身起疹合併免疫反應,先後住進中國醫藥大學 附設醫院、台大醫院治療,一周後併發敗血症合併腦幹出血,打完疫苗短短33天、於昨上午不治。
劉醫師說,兒子小一就有130公分高、體重29公 斤,很愛畫畫,一直是健康寶寶,「沒任何心血管與過敏病史、沒住過院,打H1N1新流感疫苗後,我親眼看見孩子從健康有活力、到虛弱嘔吐,最後呼吸困難插 管急救。」他上周日(13日)才替愛子慶祝7歲生日,如今卻要準備兒子後事。
痛失愛子的劉醫師出身中部醫師世家,父親、弟弟都是醫師,太太也是護理人員。他說,夫妻倆都打疫苗,還勸孩子要接種,沒想到卻讓孩子莫名其妙在培養不出任何細菌與病毒的情況下喪命,「我太相信他們(衛生署),要孩子去打疫苗,卻害我最愛的孩子送命!」

將會申請受害救濟
劉 醫師說,自己從不會在看病時告訴病人,「我不知道你生什麼病。」但疾管局與他開了一個專家學者緊急會議,告訴他孩子打疫苗後因病因不明導致敗血症死亡。雖 然疾管局長郭旭崧上周六曾傳簡訊給他致歉,但他認為,「疫苗的人體試驗人數過少,倉卒上路,孩子是死於錯誤政策!」將控疾管局錯誤政策殺人、中國附醫延誤 醫治。郭旭崧則說,劉父是他陽明大學學弟,所以發簡訊安慰他。
劉醫師說,兒子在美國出生、是美國公民,他已透過美國在台辦事處,「不排除請美國律師跨海幫孩子打跨國官司!」他會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以進行審查確定孩子死因,但不解剖兒子遺體。
雖然疾管局認為男童死因應與疫苗無關,但中山醫學大學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王世叡認為,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雖有高燒起疹症狀,但與細菌無關,不會導致敗血症,更不會致死,他認為男童死於敗血症,「絕對與疫苗有關!」

蘇益仁:仍應施打
被控延誤治療的中國附醫主任秘書吳錫金強調,男童經抽血、骨髓穿刺等檢查,都無異常,經多方會診推論是不明病毒感染,沒有延誤治療。
疾 管局接獲的新流感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個案中,嚴重個案共64人,有孕婦死亡、胎兒畸形、永久性殘疾等,但還沒有個案被證實與疫苗有關。衛生署前疾管局長、成 大醫院副院長蘇益仁也說,疫苗已打了數百萬劑,出問題的僅個案,顯見疫苗很安全,「新流感明年仍會出現,建議未施打疫苗的民眾仍應施打。」

男童打新流感疫苗後死亡事件簿
11/19 在學校接種國光生技公司新流感疫苗。
11/20 晚上洗澡時發現腳底、腳踝出現紅疹。
11/21 到診所就醫,推論是注射疫苗引發過敏反應,劉母通報「1922」防疫專線。
11/24 發燒不退、紅疹布滿全身。
11/28 住進台中縣區域醫院。
12/02 轉至中國附醫,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仍未好轉。
12/15 出現血壓不穩、呼吸急促等症狀,家屬自行轉往台大醫院,當晚進加護病房。
12/18 腦幹出血。
12/19 轉回台中縣區域醫院。
12/20 男童受洗,並與家屬親友見最後一面。
12/21 上午07時45分死亡。

打新流感疫苗注意事項
.施打前勿空腹,以免低血糖頭暈,且要坐著施打。
.9歲以下打2劑(兩劑間隔1個月)、10歲以上打一劑。
.接種疫苗只能降低新流感感染機率與併發症,仍可能感染其他病毒與細菌性疾病。
.發燒、急性疾病、病況控制不佳的心臟病患、對雞蛋過敏、或曾對季節流感疫苗有過敏史者,避免施打。
.接種後應在醫療院所停留30分鐘觀察有無不良反應。
.接種後接種部位局部紅腫可冰敷緩解。
.接種後出現不適可打1922防疫專線求助。

(蘋果日報)
--
家長控訴:小一童疑打新流感疫苗致死

昨天又傳出小一男生疑似因為施打新流感疫苗死亡的案例!

台中市某私立小學一年級劉姓男童昨日上午過世,父親是醫師、母親是護士,他們強烈懷疑獨子之死與上月十九日在學校施打新流感疫苗有關。由於男童是美國公民,家長也通知美國在台協會,要求協助調查死因,並表示將控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家長疑疫苗誘發免疫系統反應

劉姓男童父母昨中午強忍喪子悲痛開記者會表示,兒子施打疫苗隔天出現紅疹,馬上通報學校校護並就醫,夫妻倆皆為專業醫事人員,就醫也未延誤,並透過醫界人脈,找到台大、長庚等知名教授諮詢,仍發生這起不幸,值得政府正視。

劉 童父親說,孩子生病期間,疾管局曾找小兒科、感染科醫師於十二月二日進行視訊會議,研判係罹患急性血癌或幼年型風濕性關節炎。但他認為不可能,轉至中國醫 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教授林清淵診斷兒子感染「超級病毒」,要求自費施打一個療程十二萬元的免疫球蛋白,一共打兩個療程。不過兒子卻出現低血壓、尿量 少、心跳快、高燒未退等症狀,等夫妻倆將孩子轉至台大加護病房,為時已晚。

劉父難過地表示,十二月十三日是劉童七歲生日,父母替他請假兩 小時回家過生日,兒子面對他最愛食物時竟什麼都吃不下,讓他們好心疼。為了救兒子,也曾和其他家屬一樣,情急地在台大加護病房外跪求醫師救救他兒子。他要 的只是一個答案,死亡證明書寫著「敗血症、腦幹出血」,到底兒子的死因是什麼?歷經這三十天的煎熬,夫妻倆淚已流乾。

疾管局初步排除與疫苗有關

中國附醫則表示,劉童十二月三日住進中國附醫,初步診斷為感染症不排除血液癌症,另懷疑有化膿性骨關節炎,因此使用廣效性抗生素及高劑量免疫球蛋白治療。十一日經多方專家會診可能為不明病毒感染,十五日家屬要求轉到台大醫院治療,中國附醫醫療團隊已全力醫治。

男童父親說,台大一位免疫風濕科醫師告訴他,可能是施打疫苗後,誘發體內自體免疫系統強烈反應,攻擊自體器官。疾病管制局局長郭旭崧在獲知他兒子死訊後傳簡訊表示難過,還說要將孩子的血液送美國疾病管制局化驗找出原因,更讓他怒不可抑。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疾管局曾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此案,當時初步排除與疫苗有關,希望男童家屬提出疫苗受害救濟申請,以啟動相關機制,讓更多專家進行調查。

新流感疫苗不良反應 331件

國內專家對於劉童死因看法分歧,究竟是否與施打新流感疫苗有關,還需進一步調查。但疾管局強調,國內具免疫力人數估計還不到三成,無法排除未來發生新流感第三波疫情的可能性,呼籲民眾踴躍接種疫苗。

劉童死因 學者看法分歧

感染症醫學會發言人、台大兒科副教授李秉穎表示,過去沒有看過打任何疫苗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的報告,學理上也說不通,恐怕不能歸咎疫苗。男童病因有可能是罕見病毒感染、自體免疫疾病或血液疾病三種原因。

李秉穎研判是血液疾病的可能性較高,某些血液疾病會引發白血球不正常增生,經一連串反應導致細胞激素風暴,進而引發休克,雖不是感染,但表現與敗血性休克很類似,建議進行病理解剖來釐清死因,但最後也可能無解。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院長林奏延指出,當時專家討論後認為與疫苗無關,但後續發展他不清楚,尚無法評論。

過敏風濕免疫科醫師則有不同看法,台大兒科教授江伯倫認為,男童的症狀比較類似全身性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是免疫過度反應,在治療過程中演變成複雜性感染,終致敗血性休克。

江伯倫指出,男童最初的免疫過度反應,究竟是感染還是疫苗引起?還需要進一步深入調查,目前還不能直接排除與疫苗有關。

儘管面對新流感疫苗是否引發過敏反應等爭議,疾管局昨日還是表示,根據日前召開專家會議的結論,目前疫情雖明顯降溫,但病毒短期內還會存在,國內具免疫力人數估計還不到三成,未來發生第三波疫情的可能性絕對無法排除,呼籲民眾踴躍接種疫苗。

二十二人申請受害救濟

截至上週為止,疾管局共接獲三百三十一件疑似不良反應事件通報,主要包括頭暈、發燒、噁心、頭痛、嘔吐、呼吸急促等,大多在四十八小時內康復,總通報率為每十萬劑有八件,與其他國家公布監測資料相當。

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新型流感疫苗目前全台已打了近四百七十五萬人,暫時不會因劉姓男童死亡案例而調整目前的疫苗政策。

疑似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的六十四件通報案件中,包括兩件死亡,死者都有多重慢性病史,初步調查死因與疫苗無直接相關;死胎、流產等疑似妊娠不良反應事件則有五件,初步研判也與疫苗無關,均由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進行審查中。

這些不良反應通報中,共有二十二件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案件,已由專家完成審議並判定與疫苗無關者共三件,包括一名接種後死亡的八十二歲老翁、一歲七個月大幼兒接種後右眼瞼下垂,以及一高中女生接種後發生麻木與無力,其餘十九例尚在審查中。

(自由時報)
--
貝老苦肉計 遇襲疑造假

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上周日被人用小雕像砸斷鼻樑、掉了兩顆牙齒,滿臉鮮血狼狽不堪,不過,前天出爐的民調顯示,原本召妓醜聞纏身的貝老被這麼一砸,支 持率竟漲到66%,昨YouTube出現一支影片指控攻擊案是他自導自演,騙取民眾同情。
這支名為《貝魯斯柯尼遇襲是齣戲?》的影片,作者不詳,片長8分鐘,片中利用貝老被砸的新聞影片和照片,提出貝老遇襲的諸多疑點,貼上網數小時吸引近50萬人觀看,熱門程度跟911恐怖攻擊是美國中情局一手策劃的陰謀論不相上下。

影片指隨扈假血加工
影 片指控貝老被小雕像砸中後,臉上的血看起來「濃稠且不會流動」,醫院宣稱貝老流了500毫升的血,但他身上的西裝和襯衫卻不見血跡。且貝老被送上車後,隨 扈從懷裡掏出一罐東西給他,影片宣稱這就是他用來加工傷勢的「假血噴霧」。最後是貝老受傷後沒有就近送醫,反而送到較遠的醫院治療,更加啟人疑竇。貝魯斯 柯尼所屬的自由人民黨支持者,隨即駁斥這支陰謀論影片太過荒謬,批評:「這些人否認既存證據,憑空捏造事實。」

(蘋果日報)
--
義總理遇襲做假? YouTube短片暴紅

YouTube網站21日出現一則短片,指稱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 )遭攻擊事件是假造的。影片立刻暴紅,數小時內就吸引近50萬人次點閱。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種說法太離譜。

73歲貝魯斯柯尼日前遭攻擊者以米蘭大教堂的小型複製品擲中臉部,鼻樑被打斷,牙齒也斷了兩顆。

然而,YouTube網站21日出現全長8分鐘的短片(L'AGGRESSIONE DI BERLUSCONI E' UNA MONTATURA),利用電視畫面和靜態照片,針對幾個關鍵時刻提出許多疑點。

短片質疑,老貝臉上的鮮血為何看起來「很黏稠、好像事先塗上去的」;又懷疑如果老貝像醫院所說「失血達半公升之多」,他的西裝和襯衫應該早被大量鮮血浸濕了。

影片還指出,電視鏡頭拍到老貝上車後,從保鑣手上接過一樣東西。短片認為那是「一罐含有假血的噴霧器」,用來維持臉上鮮血的逼真程度。

貝魯斯柯尼受傷後在醫院住了4 天。襲擊事件引發選民同情,支持率上升至66%,一周暴增2成。

不過,有些網友認為,貝氏在光天化日下遇襲,攝影機拍下了整個過程,他驚恐的神情和流血的樣子不太可能是演出來的,這種陰謀論只能說是想像力太豐富。

(聯合報)
--
苦肉計?義總理遇襲 傳自導自演

義 大利總理貝魯斯孔尼日前被一名疑似精神障礙男子襲擊掛彩,當場滿嘴鮮血,狼狽至極。可是,熱門影音交換網站YouTube上一部暗指老貝遇襲事件全是自導 自演的影片,張貼上網沒多久就造成轟動,數小時內就吸引多達五十萬人次點閱。影片指稱,老貝在米蘭遇襲的畫面完全是剪接傑作,目的是要拉抬老貝低迷的聲 勢。

目的是拉抬低迷聲勢

七十三歲的貝魯斯孔尼十三日在米蘭參加一場政治集會後,遭四十二歲男子塔塔格里亞以米蘭大教堂的小型複製品襲擊,老貝不僅鼻樑被打斷,牙齒也斷了兩顆。他臉部和嘴唇被割傷、血流滿面的狼狽鏡頭,短短數秒內就播送到全球數百萬觀眾眼前。

陰謀論短片 YouTube爆紅

不 過,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二十一日貼上YouTube的短片暗示,米蘭襲擊事件根本是一場騙局,聳動內容在數小時內就吸引近五十萬人次點閱。這部長八分鐘的 短片名為「老貝遭攻擊是剪接出來的?」(Was the attack on Berlusconi a montage?)作者以電視畫面和靜態照片針對老貝遇襲後的幾個關鍵時刻,提出多項疑點。

短片質疑,老貝臉上鮮血看來「很黏稠、好像事 先塗上去的」,又懷疑倘若老貝像醫院所說「失血達半公升之多」,西裝和襯衫應該早被大量鮮血給浸潤才對。影片還指出,電視鏡頭拍到老貝上車後,從保鑣手上 接過一樣東西,可能是「一罐含有假血的噴霧器」,用來維持臉上鮮血逼真程度。短片接著要網友「關掉電視,用大腦想想」,還說攻擊畫面不過是「自導自演」騙 局。

有效?老貝支持率 一週內上漲兩成

此類陰謀論總是有其市場,尤其是事件本身就有高度爭議性,或者是當事人的政治信譽受到質疑的時候。襲擊事件後,政評家指出老貝受傷將能廣獲義人同情。果不其然,二十日最新公佈的民調顯示,老貝支持率上升至六十六%,短短一週內暴增兩成。

(自由時報)
--
義國美聲嬸 如蘇珊翻版

英國其貌不揚的「美聲大嬸」蘇珊鮑依爾(Susan Boyle)在《英國選秀賽》一砲而紅,現在義大利選秀節目也出現天籟大嬸卡門馬索拉(Carmen Masola),美妙的歌聲,讓男評審都感動到不禁在鏡頭前拭淚。
38 歲的馬索拉上周日站上《義大利選秀賽》(Italy’s Got Talent)舞台時,外型又醜又肥,評審見了臉色沉重,但她開口高唱義大利悲劇《諾爾瑪》(Norma)之中的《聖潔的女神》(Costa Diva),40秒即有觀眾拍手叫好,表演完畢,全場掌聲雷動,男主持人更衝到台前親吻祝賀她。

身兼數職打工學唱歌
馬索拉的夢想是「為音樂而活」,來自義大利北部一座小城的她,單身又失業,身兼數份打工只為支付歌唱的學費,但時常仍要靠家裡金援。
如 今一鳴驚人,受到廣大注意,她的facebook一周內新增數千名粉絲,她的表演片段在YouTube成為熱門點閱短片,美國廣播公司更以《她會是下一個 蘇珊鮑依爾嗎?》為題,報導她的表演。馬索拉坦承以往因「太胖」音樂之路受挫,現在她有望成為下一位用天籟歌聲擄獲世界的明日之星。

(蘋果日報)
--
捷運如廁亮燈號 免排隊苦 有人紅燈 沒人綠燈「另類台灣之光」

捷 運台北車站站內最近出現一處特別的廁所裝置,引起乘客們甚至外國觀光客駐足拍照,原來是捷運公司上周新試辦的「廁所燈號顯示器」,廁所內若有人使用就亮紅 燈,無人使用亮綠燈,乘客覺得燈號顯示器很貼心,也有乘客表示,看到香港人及老外在拍照並嘖嘖稱奇,算是另類的台灣之光。

貼心設備
人潮眾多的捷運台北車站,站內三處廁所每到上下班尖峰時間,總是大排長龍,捷運公司上周開始,先在台北車站往淡水大廳層的廁所,新裝設燈號顯示器,引起路過的乘客注意。

不必每間敲門
台北捷運站務處副處長王秋惠說,急著上廁所者若發現燈號全亮紅燈,就可先到別樓層如廁,等候者也可知道哪一間沒人用,不必一間間敲門。
女乘客徐淑慧說,這個新裝置不錯,尤其每次上班時間搭捷運等廁所,不知道裡面廁所的使用狀況,有時甚至發生廁所沒人上,但因為沒有人主動敲門,以為有人使用,白白讓大家在外頭乾等。
民眾鄭淑惠也說,這個裝置很好,若發現女廁都客滿而自己上班趕時間的話,可先坐到目的地的車站再上女廁,就不用在這裡大排長龍浪費時間,希望這個顯示器可以定期維護。

台北車站試辦
民眾阿雅說,燈號顯示器真驚人,居然可一清二處地告訴要上廁所的人哪一間沒有人使用,廁所外有一群人好奇觀看,還有香港人及老外拍照,「這可能是台灣的創舉,算的上是台灣之光。」
台北捷運站表示,目前先在捷運台北車站試辦,若民眾反映良好,將擴大在人潮多或轉乘車站裝置,例如忠孝復興站,或西門站等。

台北捷運試辦廁所燈號顯示器資訊表
地點:捷運台北車站站內,往淡水線大廳層的女廁
設備:廁所外裝置如廁燈號顯示器,若廁間有人使用會亮起紅燈,無人使用則亮綠燈,廁所使用狀況一目了然
規劃:目前先在捷運台北車站內廁所試辦,若民眾反映良好,將擴大在人潮多或是其他的轉乘站裝設,例如忠孝復興
造價:一台如廁燈號顯示器約9萬元

(蘋果日報)
--
布衛生棉 要洗淨防陰道炎 少過敏 多花色 網購成長5倍

為 減少不織布衛生棉造成皮膚過敏,網路可買到國外進口或國產布衛生棉,露天拍賣網站行銷總監林慕屏表示,從2008年國人自製布衛生棉上架後,賣家從環保、 不過敏角度切入,短短1年,商品物件、賣家數量成長5倍。亞東醫院婦產科醫師吳文毅提醒,使用布衛生棉,要清洗乾淨避免引發陰道炎。

林慕 屏表示,布衛生棉2008年前購物平台不多見,且以美日進口品為主,從去年國內賣家自製布衛生棉陸續上架至今,賣家、商品件數均成長5倍,取代進口商品市 占率達9成,尺寸花色多樣化,受到消費者注意。賣家楊宛華指出,買布衛生棉以2、30歲學生、上班族最多,因此族群常上網且布衛生棉環保、圖案多,較吸引 年輕人;另一個賣家吳淑禎說,布衛生棉使用與清洗方式是網友最常詢問的問題。吳文毅醫師提醒,布衛生棉使用後立即清洗較易去除經血,若未洗淨易引發陰道 炎。

比一比
拋棄式衛生 棉質不過敏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醫師許維倫表示,一般拋棄式的不織布衛生棉較衛生,棉質布衛生棉不易過敏,但因台灣氣候潮溼,無論使用那一種材質的衛生棉或護墊,最好在生理期間才使用,非生理期不要使用,以減少陰道感染機會。


美製長尺寸多 日台製花色多
布衛生棉賣家王瀞雅指出,日本、台灣製布衛生棉以年輕族群為銷售主力,為吸引年輕人,商品花色多圖案可愛,美製商品則以素面較多;因西方人體型高大,美製布衛生棉長寬尺寸也較日、台製商品多出2~3公分。

這樣用
布衛生棉有3種
布衛生棉內部構造分4層,刷毛布材質接觸層、超細纖維刷毛布吸水層、防水透氣膜防水層與純棉布花布層,使用方式分為一體成型、折疊型與分離型3種。

這樣洗
加小蘇打粉 清洗後晾乾
賣家楊宛華、吳淑禎均表示,外出時更換下來的布衛生棉,放在夾鍊袋密封就不容易有異味,髒污的布衛生棉應在當天清洗乾淨,只要清洗時先浸泡小蘇打粉約10分鐘,以增加潔淨力,就很容易將經血清除。
經血散去後再手洗或放入洗衣機清洗。布衛生棉防水吸水層遇油脂成分會影響吸收力,勿用含油脂肥皂,建議使用洗衣精,如使用洗衣機清洗要先放入洗衣網,洗後要一片一片晾起來,比較容易曬乾。

醫師說
量多每2至3小時更換
布衛生棉雖然可以減少過敏,也要勤於更換,尤其量多時應每2、3小時更換1次,避免過於潮溼滋生細菌造成陰道炎。

了解有無過敏體質
如果使用不織布衛生棉後,出現皮膚搔癢、灼熱情形,可能是皮膚過敏的狀況,可考慮使用布衛生棉。

(蘋果日報)
--
不健康食品 擬徵肥胖捐

愛喝含糖飲料、吃高熱量食物的民眾要留意了。衛生署正研擬「健康促進法」草案,針對高鹽、高糖、高熱量的不健康食品開徵健康捐,初期鎖定包裝食品,最快後年上路。

至於速食、鹹酥雞、珍珠奶茶等散裝食品,衛生署以執法困難、可行性較低為由,短期內不列入。此外,草案還計畫針對不健康企業課徵「健康稅」。由於歐美各國對此爭議仍久,若台灣立法通過,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課徵「肥胖捐」的國家。

對 此,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在立院答詢時說,雖然他沒聽過「肥胖捐」或「垃圾食物健康捐」的概念,「但基本上我支持」。他並強調,這如受益者付費、汙染者付費的 觀念,如果不健康產品能透過價格機制保障消費者,「我認為是好事」。衛生署署長楊志良也說,這是非常初步的構想,其他國家也有類似想法,不過,仍要廣徵意 見,才能訂出什麼是「不健康食品」。

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說,目前是仿照菸品健康福利捐,先對有清楚標示、規格固定且銷售量大的包裝食品著手,如瓶裝含糖飲料、餅乾、糖果、泡麵、洋芋片等,檢視每單位熱量所含營養成分,以及糖、鈉含量等,訂出標準,再針對超標者課稅捐。

她說,歐、美及澳洲對此構想都已討論很久。此外,草案也將授權政府,就不健康業者課徵健康稅。她以養鴨場遭戴奧辛汙染事件為例,相關食品、鴨農血液檢驗等,仍由政府埋單,並不合理;因此,她希望針對汙染者,依健康風險來課稅。

那些食品不健康? 有得吵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計畫對「不健康食品」開徵健康捐,專家雖認為立意良善而樂觀其成,但也擔心定義問題,認為不易達成界定垃圾食物、不健康食品的共識。

署立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直言,食物可提供人類熱量,要定義不健康食品不容易。

他 建議,政府可以分階段進行,由於小朋友無法分辨哪些對身體有利、不利,可先從小朋友著手先訴諸企業社會責任,再來討論課徵健康捐的問題;例如許多食品廣告 都是鎖定小朋友,國際肥胖專案小組(IOTF)就認為食品廣告不能針對小朋友促銷,或要求小朋友不能出現在食品相關廣告裡等。

另外,祝年豐說,校園周圍常見油炸、速食或奶茶店,當含糖飲料逐漸退出校園後,這些都是衛生單位可以著力處,加強對小朋友的衛教。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基金會推動此構想已久,美國、英國、泰國等國家都在研議,在美國還稱為「罪惡稅」。她認為,透過健康捐「食用者付費」,除了可以讓民眾少吃、少喝不健康食品外,還可以減少健保在慢性病上的支出,引導廠商開發低熱量、低糖、低鈉食品。

但許惠玉也不諱言,要達成「不健康食品」定義的共識並不容易,散裝食品、路邊攤也不易課徵到健康捐。她建議,可以採正面表列,先針對較無爭議的碳酸飲料、形同果汁糖水的稀釋果汁,及飽和脂肪占總熱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洋芋片等食品著手。

有不願具名的減重醫師則表示,食品對身體的危害並不像檳榔那樣明確,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討論課徵檳榔捐很多年,卻以課徵技術難度高為由,遲遲未展開,這次針對合法食品廠商開徵健康捐,難免留給外界「柿子挑軟的吃」的印象。

怕民眾胖 還是政府想肥?

肥胖是本世紀最大公衛課題之一,超過十億人口面臨肥胖威脅。尤其歐美各國莫不絞盡腦汁,期以公權力介入幫民眾減肥,甚至包括提高肥胖者保費等;最近喊得震天價響的就是開徵「肥胖捐」,即加重垃圾食物及飲料稅捐。

這一新趨勢無疑是受到開徵菸捐的鼓舞。高菸價相當程度地抑制吸菸率的攀升,多收的菸稅也讓赤字連連的各國政府多開一道活源,讓嘗到甜頭者磨刀霍霍向垃圾食物開戰。

雖然包括英、美、法、加、澳、愛爾蘭等國都有過類似提案,但均尚未闖關成功。食品飲料公司的反撲是一大阻力,其次,垃圾食品畢竟不像菸品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它還能提供人體某種程度的熱量或營養。

另外,菸品與肺癌等疾病的因果關係已被醫學界證實;但是,肥胖成因非常複雜,吃垃圾食品是否就會肥胖、肥胖導致心臟血管等慢性病的相關度多少,種種因果關係都待一環環連結起來。

從各種肥胖捐的評估與模擬看來,一旦加了肥胖捐,常以這類食物果腹的中產階級,荷包就要瘦了。

歐美各國提議肥胖稅…多不了了之

許多國家曾醞釀課不健康食品稅,儘管當局立意良善,但民眾多半不領情,以致都停在「只聞樓梯響」階段。

美國總統歐巴馬九月初接受媒體訪問時曾暗示,支持對汽水等含糖飲料課「罪惡稅」(sin tax),以改善民眾肥胖問題。但他也說,出身產糖等州的國會議員顯然會抵制這類稅。歐巴馬注重養生,號稱每天都會在辦公室喝一杯蘋果汁。

美國紐約州長帕特森約一年前提議對含糖汽水、加糖果汁等課百分之十八銷售稅,希望解決民眾過胖和州政府鬧窮兩個問題,但反對的選民近三分之二,最後不了了之。

肥胖稅觀念逐漸普及,美國舊金山市長紐森、英國保守黨黨魁卡麥隆、加拿大、澳洲、愛爾蘭地方政治人物都提過類似構想。美國伊利諾大學一份報告指出,美國已有至少廿七州已對垃圾食品課稅,但僅針對販賣機賣的食品。

法國去年也有議員提議調漲「點心稅」並降低「蔬果稅」,把巧克力棒、洋芋片等點心稅率從百分之五點五提高到百分之十九點六,蔬菜水果稅率則從百分之五點五降為百分之二。不過,衛生部長表示以此手段抗肥胖「方向不對」,且在經濟低迷之際會衝擊低收入戶,並不贊成。

英國也曾出現課「肥胖稅」的呼聲,但二○○四年即被當時的首相布萊爾封殺;他的理由是政府不該管這麼多。

經濟學家認為,把肥胖稅名稱改為營養稅,稅收用來補助生鮮蔬果等健康食物,可能較容易獲得民眾青睞。

(聯合報)
--
垃圾食物健康捐 最快後年上路

為打造健康飲食環境,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規劃「健康促進法」草案,將針對高鹽、高糖與高熱量的「不健康食物」開徵健康捐,但課徵細節未定,預計明年底將草案送立院審查,最快後年上路。

消息傳出後,消費者正反意見參半,有網友痛批「腦殘沒藥醫,會不健康是吃過量,又不是食物本身。」也有消費者強調,「現在生活很苦,連喝飲料跟速食都要變貴,那我就活不下去了!」有消費者則認為不合理,「糖果、餅乾對很多家庭來講是民生必需品,不該課稅。」

不過,負責家庭採買的楊女士則舉雙手贊成,他認為針對不健康的三高食品,業者應該自律,讓消費者花錢也能吃到健康,政府的確應透過課稅手段提醒業者及消費者。

國健局保證 食物不會變貴

衛生署國健局局長邱淑媞表示,初期將先鎖定高熱量低營養食品與含糖飲料,將針對糖、鈉、熱量超標的食品業者課稅。她強調,民眾不必擔心吃東西會變貴,因食品跟菸品不同,食品可以調整配方,這個制度是要引導業者設計出較健康的食物,降低其中的糖、鹽與熱量。

邱淑媞表示,未來將先針對影響層面廣、可行性較高的包裝食品著手,因為這類產品有清楚標示、固定規格與定價,且銷售量很大。至於散裝食品及路邊攤等,由於執法較困難、可行性較低,因此,短期內將不列為優先實施項目。

財政部長李述德:支持

對於國健局擬對不健康食物開徵健康捐,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在立法院表示,這種概念等同「受益者付費」或「污染者付費」,「基本立意我是支持」;他強調,若不健康產品能透過價格機制保障消費者,他認為這是好事。

當前國人健康最大的威脅是慢性病,例如:癌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腎臟病等,而這些疾病的最重要成因,一是吸菸,另一是與代謝有關的因素,包括不當飲食、缺乏運動及肥胖。

邱淑媞指出,有能力分辨與挑選健康食物者,往往是社經教育地位較高的民眾,經濟弱勢或兒童青少年較無能力辨識,容易不知不覺埋下病因,更需要立法加以保護,別讓他們花錢只能買到肥胖或慢性病。

(自由時報)
--
客廳裝潢華麗 當心危機四伏/羅凱凡(台東基督教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治療室裡,兩位太太聊得起勁。

陳太太:「我先生前幾天買了一支聽說很好用的拖把…」

李太太:「我也買一支,用腳踩就可以瀝乾。我中風後只剩一邊可以用力,買了它,自己也可拖地了!」

陳太太:「那天我先生心血來潮,就用那支拖把拖我家客廳地板。地上濕濕滑滑的,我就很小心地走;結果,出門前在門口玄關踩到腳踏墊,就這麼一滑跤,除了手痛、腳痛,臉上還撞了個大瘀青,害我不好意思出門!」

李太太:「難怪前幾天沒看到你來復健。你家地板也太滑了吧!」

陳太太:「還不是我女兒,她說客廳鋪拋光石英磚氣派又大方。鋪起來真的沒話說,磁磚接縫細得看不出來,地面亮晶晶的都可以照鏡子呢!結果擦個地板就又濕又滑,踩上去不跌倒才怪!」

李太太:「那我也要小心,因為我家也是這種拋光磚的地板耶!」

客廳與玄關處,是家庭成員最常走動的場所。我們可輕易讓客廳玄關時尚、華麗或是充滿禪意;但是當家中住著長者或行動不便的家人時,安全上的考量卻常被忽略。一個華麗的客廳,也許是個處處充滿冒險的環境啊!

客廳及玄關是家中最常發生居家意外的3個場所之一,請為家中長者或行動不便的家人多設想,讓客廳及玄關不但可以保有美麗的裝潢、溫馨的氣氛,更充滿安全可靠!

客廳的安全考量
1.慎選地板材質,過於光滑材質易跌倒;盡量穿著鞋具(例如:防滑的室內鞋)行走;水擦拭過,記得再用乾抹布或拖把擦乾。
2.桌椅傢俱應穩固,讓長者在需要撐扶以保持平衡時,不致傾倒。
3.當我們坐在椅子上,膝關節角度小於90度時,要起身十分費力的,所以要避免使用太低太軟的沙發或椅組。
4.檢視椅腳是否寬過於椅面,往外支撐的椅腳設計是否易絆到腳。
5.主要的行走動線,盡可能留出較大的空間(還要考慮家人是否使用枴杖或助形器);若居住空間較小,則移除非必需的傢俱櫥櫃。
6.地上不要有過多雜物,不要讓幼兒的玩具散落地上,不慎踢到或踩到就易發生危險。
7.電器用品應靠牆放置,電線固定於牆面或牆腳,勿橫跨於動線上。

玄關的安全考量
1.門口門檻高度不宜過高,且盡量使用與地面顏色有所差異的材質,提醒家人注意。
2.要有足夠空間讓長者易站立、迴轉。
3.鞋子擺放整齊,最好置於鞋櫥中。
4.若鋪設腳踏墊,應選擇厚度足、不易縐褶的材質;背部要有止滑效果,或是在踏墊下方放置止滑墊,可避免滑倒。
5.玄關若設有裝飾性照明,應避免照明時出現過多陰影(例如:同時有兩盞燈泡在不同角度照射),易造成視覺上的暈眩感。
6.放置可坐的傢俱,方便長者坐著置換鞋物,坐總比站安全些!

(聯合報)
--
湯圓多吃礙腸胃 熱量油脂都不少

冬至,湯圓正是應景食品,但吃多了腸胃常受不了。中醫師林銘堉提醒,尤其罹患消化性潰瘍的民眾得少吃糯米類食物。

一般民眾偶爾吃點湯圓,通常不會感到不適。不過中醫肝病醫學會副理事長林銘堉指出,消化性潰瘍者需留意,不僅要少碰糯米類食品,一般的粿、白稀飯、甜點,碳酸飲料等也需節制,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誘發不適。

糯 米類食物因滑潤好入口,容易食用過量,腸胃功能較差者容易食後不適。林銘堉表示,不當飲食造成的肚子痛、不消化,中醫稱為「食積胃痛」或「傷食」,在消化 性潰瘍患者中很常見。若患者腹痛、吐酸水、拉肚子、舌苔白、舌質顏色淡,脈偏滑時,常處方香砂平胃散加上神麴、麥芽等藥,具體處方因人而異。

湯圓不論大、小、甜、鹹,主要成分都是糯米,糯米的黏度大較不易消化,且4粒湯圓就有一碗飯的熱量。需細嚼慢嚥,即使是無常胃病史或慢性病的民眾,營養師建議每次食用勿超過4~5粒,1周食用頻率勿超過2次,不宜吃太多,食用時間也不要過晚,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林銘堉指出,睡前吃東西,尤其是食用難消化的食物影響腸胃休息,長期下來頗為傷身。

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黃翠華表示,建議選擇油少的小湯圓,才能使食物在胃裡的排空時間變少,也不會因此造成胃不舒服。

湯圓應視為主食,黃秘書長建議,今晚若想吃湯圓應景,晚餐時的米飯量應減半,以免攝取過多的熱量。另,因湯圓屬於澱粉類,結構以支鏈較多,所以也較不易消化。

吃 小湯圓也需注意甜湯頭的熱量,黃秘書長表示,有些人喜愛吃紅豆湯加上小湯圓,但這不能僅算小湯圓的熱量。董氏基金會的營養師也表示,20顆小湯圓的熱量為 75大卡,若再加上不加糖的紅豆湯〈熱量約300大卡〉,其一餐吃下來熱量也不少,將近一碗半的飯。假設若紅豆湯有加糖,則以1克的糖等於是4大卡熱量來 換算。黃翠華建議可將紅豆湯改為桂花,熱量也能低很多。

包餡湯圓則需注意其油脂含量,黃翠華表示,晚上想吃包餡湯圓,則晚餐的油脂攝取量宜減少,一顆包餡湯圓約有70卡熱量〈三顆湯圓相當於一碗白飯〉,有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正在減重的民眾,則建議可改吃小湯圓。

黃翠華特別提醒老年人,吃湯圓要小心噎到而阻塞呼吸道,若不慎發生噎到時,則用哈姆立刻急救法,千萬不可強行灌水讓他吞下。

(台灣新生報)
--
常漏接 氣象局想轉台

花蓮外海十九日晚間發生規模六.八強震,「震爆」中央氣象局網站,也「震垮」氣象局地震簡訊速報系統。氣象局委託中華電信發送給全國防救災單位和媒體的地震速報簡訊發生嚴重漏傳事件,由於中華電信已是累犯,氣象局研擬終止合作,改由台灣大接手的可能性。

「一二一九」強震並非氣象局地震簡訊速報系統首次發生大規模漏傳事件,上個月五日傍晚,車籠埔斷層發生規模六.○、最大震度七級的強震時,全國防救災單位及媒體也有高達半數應被通報單位及人員未在第一時間接獲主震通報,稍後發生首起有感餘震也未接獲簡訊通報。

花蓮強震又凸槌 中華電成累犯

當時氣象局曾要求中華電信協助追查漏傳原因,得到的答覆是「我們(指中華電信)都很OK,沒有問題!」上周六晚間的規模六.八強震後,地震簡訊速報系統再 度嚴重漏傳。氣象局初步研判,可能是該局透過網路把地震資料傳給中華電信,再由中華電信透過網路自動轉發,卻碰到網路大塞車。

氣象局檢討後,擬從明年起終止委託中華電信傳送地震速報業務,改由台灣大接手。

氣象局並指出,上周末強震後,因民眾爭相上網查詢地震報告,導致該局網站流量瞬間爆增而當機,十時過後才逐漸恢復正常。

氣象局受不了 擬由台灣大接手

但氣象局不解的是,該局網站在颱風警報發布期間,最高曾創單日湧進超過三百萬人次紀錄,網路也沒被塞爆。該局向中華電信租用的廿一台伺服器,瞬間流量可容納二百萬人次,除非上周末強震後,瞬間有二百萬人次同時湧進,不然該局網站不可能被塞爆。

氣象局統計,當晚九時到十時,湧進該局網站瀏覽人次達五萬九千多;十時到十一時,超過十四萬人次;十一時到十二時,六萬六千多人次。至於強震發生瞬間有多少人上網,氣象局仍在調查當中。

(中國時報)
--
氣候債 氣候議題新關鍵/陳思穎

在哥本哈根舉辦的COP15會議終於畫下句點;結論是:在明年於墨西哥市舉辦的COP16會議決定「後京都時期」的國際共識。筆者在哥本哈根,有些第一手的觀察。

這次會議破局有諸多原因;從G77加上中國的角度看,其反對的理由即是開發中國家原本的貧窮等社會問題,受到極端氣候的緊迫衝擊,無疑雪上加霜。暖化所造 成的影響,包括海平面上升、冰山融化、糧食減產、傳染病增加等;針對這些暖化問題,已開發國家的承諾,仍舊遠少於解決氣候危機所需。

協商的「哥本哈根文件」提出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應盡的義務,以及尋求最窮困和高度工業化國家間的平衡,要求開發中國家進行減量、調適、財務上的責任等。而開發中國家堅持不妥協,無不希望能在工業化國家的壓力下爭取一些空間。

各開發中國家中最具挑戰性觀點,即是以玻利維亞為主,協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包括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古巴、多明尼加、宏都拉斯主張的「氣候債」 (Climate Debt)。也就是目前地球上不到廿%的少數人,造成了大氣中七十%以上的溫室氣體;因此已開發國家應被追究自工業革命以來錯誤的發展模式,立即支付「氣 候債」,讓開發中國家能在「減量」的政策下達到經濟與社會發展,並獲得足夠的資金進行面對氣候變遷的「調適」。

來自印度的反全球化健將Vandana Shiva也於哥本哈根的民間論壇大聲疾呼:汙染者必須付費;而所謂的汙染者即是已開發國家。根據關注第三世界發展議題的「第三世界網絡」的分析,「氣候 債」至少必須做到:一、在調適層面,已開發國家必須對造成暖化責任微乎其微,卻最先遭遇氣候危機受害的開發中國家及其社區財務和技術支持,確保開發中國家 避免或縮小未來暖化的衝擊。

二、在減量方面,已開發國家必須基於歷史責任,分攤其在保證地球安全溫度範圍下,進行溫室氣體的減量幅度,並在已開發國家的國內率先減量。三、在財務和技 術的支援,已開發國家必須根據開發中國家同時處在不利的氣候條件與受限的排放量,提供相關財務與技術支持,使開發中國家能因應氣候危機,同時兼顧人民所需 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有關減量和財務技術支援的部分,目前國際NGO開始提出「溫室氣體發展權」的概念;即計算前工業時期至今各國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及目前GDP的分配,並排除 在貧窮線以下的人口,而歸納出各國應負責減少的溫室氣體量,並規畫已開發國家該支付開發中國家減緩及調適氣候危機的基金比例。

哥本哈根會議已告一段落,我們必須再等一年才能看到國際上因應氣候變遷的共識;「氣候債」的提案儘管在今年的COP15不為各工業國接受,但將成為下次協商中,開發中國家匯集共識的關鍵議題;而減少氣候難民和暖化危機的發生,則是全球應共同承擔的責任。

(中國時報)
--
養狗碳足跡 是休旅車的2倍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但也可能是環境的最大敵人之一!最新研究顯示,一隻寵物狗產生的碳足跡,兩倍於休旅車所製造的量,箇中因素在於富含肉類的寵物飼料,因此解決之道即是降低寵物的肉類食品攝取量。

1條中型犬 1年吃掉164斤肉

在 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任教的維爾夫婦,因不滿寵物飼主對環境衝擊置身事外,因此共同撰寫「是吃狗的時候了︰永續生活真指南」一書。書中分析寵物食品大廠的產 品,並計算出一條中型犬1年大約吃掉164公斤的肉與95公斤的穀物,然後與產生這些食物的所需土地結合,結果發現,中型犬每年的碳足跡需0.84公頃, 相當於一輛四輪驅動車1年跑10000公里需用0.41公頃的兩倍,這還包括打造該車所需的能源。

為證實上述結論,「新科學家」雜誌邀請位於英國約克的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專家巴瑞特,根據其資料計算寵物的生態足跡,結果大同小異。巴瑞特指出︰「養一條狗真的非常浪費資源,主要是因為肉類的碳足跡。」

改吃剩肉廚餘 環境衝擊低

不過,養其他寵物對環境也好不到哪裡去。維爾夫婦說,貓的碳足跡約0.15公頃,略少於一輛福斯Golf汽車跑1年的量。兩隻倉鼠相當於一台電漿電視,而金魚燃燒的能量相當於兩支手機。

法國動物權益基金會「三千萬朋友」主席杭廷說,消滅寵物將對人類造成毀滅性衝擊,「寵物是抗憂鬱良方,幫助人類面對壓力,如果我走路、不開車,而且我不吃肉,那麼為何不容許我有一隻小貓來減輕我的寂寞?」

維爾表示,方法還是有,比如給貓吃上等肉,對環境的衝擊相對較高,但是餵貓吃魚頭或其他魚攤上的殘餘,環境衝擊就較低。

他們強烈建議,減少寵物碳足跡的最佳之道,是選擇具多重目的的動物飼養,比如養雞,可生蛋來抵銷其環境衝擊。

(自由時報)
--
無疆界醫師組織版 2009年十大人道危機 愛滋經費驟減居首

國際人道組織「無疆界醫師組織」(MSF)二十一日公布今年十大人道危機,其中包括愛滋病防治經費減少,據估計開發中國家有一千萬名感染者因此面臨無藥可醫的威脅,該組織提醒各國決策者,不要放鬆對抗愛滋病的戒心。

無疆界醫師組織美國區執行主任德洛涅說,儘管已有延續生命的療法問世,但愛滋病仍是危機,自從G8二○○五年在蘇格蘭峰會承諾,二○一○年前將資助全球愛滋防治經費後,包括美國在內,許多國家如今都已減少或限制這方面資金。

今年十大人道危機尚包括:
◎斯里蘭卡內戰、斯國政府阻止援助組織進入衝突區,造成數萬民眾受困戰區無法獲得足夠醫療資源。
◎索馬利亞持續內戰造成年初二十萬人逃離首都摩加迪休、○八年以來四十二名援助組織人員喪生。
◎無疆界醫師組織在葉門唯一醫療機構遭政府軍和反抗軍激戰砲火波及而停擺。
◎剛果民主共和國基伍省民眾,在無疆界醫師組織醫療站接受治療時遭政府軍攻擊,嚴重打擊該組織獨立行使人道工作所需的信任感。
◎巴基斯坦史瓦特山谷暴力衝突造成該組織兩員喪生,援助工作被迫停擺。
◎蘇丹達佛區人道危機持續令人憂心。
◎阿富汗各省首府僅有少數設備功能極為匱乏的醫院、診所,民眾缺乏醫療資源。
◎南美錐蟲病、利什曼病、昏睡病和布路里潰瘍等受國際忽視,而這些疾病多半侵襲開發中國家窮人。
◎每年三百五十萬到五百萬名孩童死於營養不足,儘管國際每年花三.五億美元對抗這個問題,但估計仍需要一百一十五億美元經費。

(自由時報)
--
每天4杯綠茶 憂鬱症風險少一半

日本東北大學的研究團隊,針對銀髮族所進行的一項綠茶攝取量與憂鬱症關聯性調查發現,每天喝四杯以上綠茶者,出現憂鬱症的風險減少將近五成。不過,學者並不建議為預防憂鬱症而喝綠茶,兩者關聯尚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東 北大學大學院公眾衛生學教授迪一郎、牛凱軍等人所組成的研究小組,針對一千零五十八名七十歲以上健康男女,以問卷方式分析綠茶攝取量與憂鬱症關係。結果顯 示,每天喝四杯以上綠茶者,出現輕度憂鬱症狀的風險,比每天喝一杯以下者低四十四%。相關研究已發表於十二月出刊的「美國臨床營養雜誌」。

該研究團隊先前分析四萬兩千零九十三名,四十歲以上民眾相關問卷資料的結果也指出,每天習慣喝五杯以上綠茶者,出現精神煩惱的風險,比每天喝不滿一杯綠茶者低二十%。

學者表示,綠茶含有氨基酸的一種「茶胺酸」,被認為具腦部鎮定、舒緩效果,這或許能夠解釋綠茶有助減輕憂鬱症。而且此效果,並不會因性別、飲食習慣、社經地位或是否使用抗憂鬱藥物療法等因素而有所改變。

(自由時報)
--
波蘭 差點當廢鐵賣 奧斯威辛標牌尋回

經 過舉國動員的大搜查,波蘭警方表示,已於二十日晚間在波蘭北部的一個小鎮,尋獲奧斯威辛集中營十八日被盜走的「勞動使人自由」鐵鑄標牌,並逮捕五名嫌犯, 但標牌已被切割成三塊。經過初步訊問,這起盜牌事件並非像媒體所猜測的,具有反猶太主義的政治動機,五名嫌犯並非新納粹份子或其他極右派團體成員,只是企 圖蒐集金屬製品以換取錢財的普通竊賊。

這塊寫有德文「勞動使人自由」(Arbeit macht frei)字樣的鐵鑄標牌長五公尺,重約三十到四十公斤,原本用螺絲固定掛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大門上方,這起事件發生後引發全國震驚,國際社會及猶太人團體 也反應激烈,警方和奧斯威辛集中營紀念館更懸賞徵求破案線索,並向國際刑警組織和歐洲刑警組織尋求協助,以防標牌被盜運出國。

惡名昭彰的 奧斯威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二次大戰期間修建的最大集中營,是當年納粹用來大規模囚禁屠殺猶太人的地點之一,現已成為納粹種族屠殺暴行與猶太人浩劫慘劇 的代名詞。當年納粹治下的歐洲各地猶太人,被火車載到此處囚禁,並以毒氣集體屠殺後焚屍銷毀。由於許多人到達後未經登記即遭屠殺,因此死於集中營的確實人 數難以得知,估計可能高達兩百萬人。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