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091227

「麥當勞叔叔」86歲逝世

紅髮小丑裝扮的麥當勞叔叔,可說是最全球家喻戶曉的人物。創造出這個角色的小丑演員麥克波拉科夫斯(Michael Polakovs),本月稍早於美國肯塔基州卡特里次堡去世,享壽86歲。


承衣缽當小丑
麥 克是拉脫維亞人,父母都是馬戲團藝人,父親尼可萊更是歐洲最著名的小丑,以「小丑可可」的名號,成為英國貝特杭米爾斯和羅伯兄弟馬戲團的要角。麥克17歲 繼承父親衣缽,也加入馬戲團扮小丑,但大都只能在父親身旁擔任被潑水、砸派的小角色。為了走出父親的陰影,麥克於1958年轉戰美國,他沿用父親的名號可 可,終在美闖出一片天。
麥克的演出廣獲美國觀眾喜愛,並被麥當勞速食店看上,於1966年邀他創造店代表人物朗諾麥當勞,也就是眾所皆知的麥當勞叔叔。他不僅為它設計服裝和化妝,還演出麥當勞叔叔最早8個電視廣告。如今這位「麥當勞叔叔之父」去世,但他帶給眾人歡樂的形象將永存人心。

麥當勞叔叔之父小檔案
本名:麥克波拉科夫斯(Michael Polakovs)
綽號:小丑可可(Coco the Clown)
生卒:923/02/23-2009/12/06,享壽86歲
出生地:拉脫維亞里加
事蹟:創造全球最知名的人物之一--麥當勞叔叔

(蘋果日報)
--
緩打潮效應 住院1天激增5例

疫情再起
國內上周出現H1N1新型流感(新流感)疫苗緩打潮,前天僅4萬2000人接種,再創新低。連續多日掛零的新增住院病例數,前天激增5人,其中1人病危。衛生署與醫師憂心,接種比率低,不足以抵擋最快在本周來臨的新疫情。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新增5例中最嚴重的是50歲有糖尿病女性,送醫時已無意識,現靠葉克膜維生。另名53歲有高血壓男性因嚴重肺炎住加護病房。

4例沒接種1病危
另 新增3人是9個月男嬰、15歲少男與25歲男子,都因肺炎住普通病房。周志浩說,5人中僅男嬰打過1劑疫苗,但抗體不足,其餘4人都沒接種,現僅2成1至 2成2人口有抗體,不足以抵擋最快可能在本周來臨的新一波疫情。截至昨為止,國內共828例住院病例,其中35人死亡。
感染症醫學會發言人李秉穎說:「部分民眾對疫苗疑慮如『曾參殺人』,已下定論,儘管政府、專家說清楚,仍不信。」他說,疫苗施打率再不提升,令人憂心。

(蘋果日報)
--
新流感緩打潮效應 病例又增

新流感疫苗緩打潮後遺症出現了?陸續出現注射疫苗不良反應案件後,單日接種人數從最高五十六萬,銳減至前日四萬兩千人,但也因此廿一日至廿三日新流感住院病例掛零後,廿五日再度出現最近少看到的五例新增病例。

防疫專家憂心地表示,最近氣溫驟降,提供新流感病毒最佳的傳播機會,再加上大多數民眾體內並無抗體,防疫網出現漏洞,未來恐有第二波疫情再起。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一下子公布新增五起住院病例,台北區有四人,分別是九個月男嬰、十五歲男童、五十歲女性、五十三歲男性,以及高屏區的二十五歲男性。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其中兩人住進加護病房,一為五十歲台北區女性,有糖尿病病史,在二十日染病後失去意識送醫,檢查確認為新流感引起雙側肺炎、呼吸窘迫症候群,目前依賴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急救,另外一人為五十三歲男性,有高血壓病史,並有肺炎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除九個月大嬰兒接種第一劑新流感疫苗,尚未打第二劑,其他四名皆未施打疫苗,等於沒有抗體,也就容易被病毒入侵。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疫苗在十一月初開打,特別是校園學生接種疫苗後,疫情已明顯趨緩,本月廿一日到廿三日更連續三天住院病例「掛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控制組主任王任賢肯定 「這是全面接種疫苗的效果」。

周志浩表示,本月十二日開放全民接種疫苗日,單日接種人數創下五十六萬人新紀錄,但受到日前劉小弟疑似施打疫苗致死案衝擊,前天單日施打疫苗人數銳減到四萬兩千人。

周 志浩表示,目前全台已接種疫苗人數約占總人口數一成八,加上曾感染新流感者粗估有一百萬人,顯示有抗體人數比例只為兩成,不足以應付未來第二波疫情。台大 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也說,墨西哥已出現新流感第三波疫情,美國正值第二波,隨著全球交通、旅遊來往頻繁,難保台灣不會被第二波疫情襲擊,那些沒有抗 體的民眾將成為被病毒攻擊的對象。

不打疫苗賭運氣 「假安全感」防疫大敵

新流感疫苗出現緩打潮,令醫師極為擔憂的是,民眾對新流感疫情趨緩有「假安全感」,甚至連專家提出的統計數據、臨床資料,有人「一概不相信」,不打疫苗只賭運氣,讓台灣在新流感的防疫戰中,處於極劣勢。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發言人李秉穎說,近來民眾認為疫情已慢慢消失了,因而喪失警覺性,加上近日出現少數打疫苗出現不良反應個案,不少人出現三種心態:一是不必冒風險打疫苗,二是寧願等到感染時再服用克流感,三是依賴別人打疫苗,希望藉此達到群體免疫效果。

他說,感染後再吃藥絕非萬全之計,因為要看病毒是否出現抗藥性,從廿世紀初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經驗看,第一波通常較輕微,但第二、三波則是來勢洶洶。其次,新流感病毒不會從地球消失,那些未打疫苗或未曾感染的人,永遠都要面對新流感病毒的威脅,光靠群體保護是不夠的。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控制組主任王任賢也說,看到有家長不讓孩子打第二劑疫苗,就讓人憂心,因為研究指出,小四以下兒童只打一劑的保護力是不足的;接種流感疫苗不是防止「感染」,是防止因感染引發重症的「死亡」。

長庚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玉成說,站在長期防疫的角度,仍建議接種新流感疫苗,但醫師仍要告知民眾接種疫苗的好處與壞處,讓民眾自己決定。

群體免疫 新流感可趨緩

當一種傳染病原入侵時,第一個受感染者一定會發病,若要避免一傳十、十傳百的疫情擴大,唯有靠疫苗的普遍接種,就能使團體具有對抗病原的侵襲和散播,進而降低或減緩流行,稱為集團免疫。

目 前已獲得證實的群體免疫效應,最明顯的就是口服小兒麻痺疫苗,它既使接種者可在腸道形成免疫力,也藉由糞便排出,同時讓其他接觸者可間接獲得免疫力。不 過,要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防疫專家認為,至少要超過八成的人都有抗體,才可望中止疾病傳播的機會;以新流感為例,半數以上成員打疫苗,才能達到群體免疫 的效果。

對蛋過敏 才不宜接種疫苗

童星小小彬的爸爸溫兆宇說,小小彬對蛋過敏,暫不打疫苗。

台大醫院兒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說,過去打流感疫苗出現過敏反應、或是對蛋過敏,才建議不宜接種疫苗,至於一般過敏鼻炎、氣喘或皮膚炎等過敏者,皆可接種疫苗。

(聯合報)
--
交戰!疫苗接種率仍在下滑

疑似疫苗不良反應致死的劉小弟弟個案,重創民眾對新流感疫苗的信心,疫苗接種率明顯下滑。但新流感住院個案明顯增加,昨天增加五例,今天又新增一人。由於目前未達群體免疫效果,疾管局擔心,農曆春節前後恐爆發另一波疫情。

劉小弟弟家屬昨天舉辦告別式,場面哀淒。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局長郭旭崧親自至台中,表達慰問之意。副局長周志浩表示,看到告別式新聞畫面時,心情難過、沈重,但新流感住院病例陸續出現是事實,請民眾相信專業,儘速接種疫苗。

不良反應案例也嚴重影響民眾接種意願。由於小三以下學童需打兩劑,才能得到足夠的保護力。一位小兒科醫師就說,最近許多家長反應,孩子罹患流感,總比打疫苗出問題死掉好,堅持不讓小孩接種第二劑。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指出,最近一周,家長帶小孩至診間打疫苗的人數變少了。即使他開口向家長解釋疫苗很安全,家長卻不領情,堅持不打,強調不想讓小孩「冒險」。

周志浩強調,小三以下學童只打一劑效果有限,保護力僅達五成;而且第二劑安全性更高,因為第一劑較易出現過敏反應,如果第一劑沒問題,第二劑出現急性過敏的機率極低。

對於劉小弟弟之死,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王立信感到相當難過。但他表示,極少部分人接種疫苗後,確實可能產生過強免疫反應,這些人應是隱藏著某些自體免疫疾病,才會造成嚴重不良反應。

(聯合晚報)
--
住院驟增 緩打潮有負面效應

受到H1N1新型流感疫苗不良事件頻傳影響,新流感疫苗單日施打數再創新低。疾管局統計,昨天單日全國僅有四萬二千人接種,週五住院病例卻驟增五例,且有兩人住進加護病房 ,一人病況危急,均未接種疫苗。讓官員憂心疫苗緩打潮的負面效應已漸漸出現。

單日五例 僅一人有打疫苗

疾管局官員表示,上週前三天新流感住院病例數首度連續掛零,但週五卻一下子躍升到五例,除了九個月大男嬰曾打過第一劑新流感疫苗,其餘四例住院病例均未接種疫苗。

至於民眾關心的疫苗不良反應問題,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昨日完成審議的八件救濟案,皆認定與疫苗無關,否決申請。

感染症醫學會發言人李秉穎表示,在疫苗開打前,他在兒科門診中,可以看到十到二十例類流感的確診病例,自從疫苗開打後,類流感確診病例愈來愈少,甚至近日上午門診中,都沒有再看到類流感病患,顯然疫苗接種已漸漸發揮防疫功能。

台灣有一半民眾沒抗體

緩打潮蔓延,李秉穎憂心表示,台灣至少還有一半以上民眾沒有新流感抗體,墨西哥已經出現第三波流行,美國也出現第二波,天氣愈來愈冷,過年期間就醫比較不方便,加上南來北往增加疾病傳播的危險,無法保證台灣不會出現第二波流行,民眾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自由時報)
--
電影迷教授 1年看50片 專門挑錯

物理印證
交通大學首開電影結合物理競賽的創舉,舉辦「看電影談物理競賽」,活動點子來自交大電子物理系教授李威儀,他自嘲是「超級電影迷」,每年至少看50部電影,「物理學久了,難免會有職業病,忍不住就會在電影中挑毛病。」
李威儀說,30多年前就讀交大電子物理系時,看電影《星際大戰》第4集,影片主角在外太空打來打去,雷射槍光束射來射去,當時他就納悶,外太空沒有空氣、霧等介質,依理只會看到光點,不會產生光束,「從此就養成看電影談物理的壞毛病」。

專題延伸到競賽
李威儀現在雖忙於教學,仍堅持每周至少要看1部電影,「尤其每次搭機去美國,來回要看個5、6部電影才過癮。」
李 威儀約從3年前開始,在交大物理課程中安排「電影談物理」專題,要求學生剖析電影中的物理現象作為報告,激發學習興趣,並延伸到全民競賽,就是希望讓更多 人體驗物理的樂趣。不過,他說,電影為製造效果常有很多光怪陸離的表現手法,「看電影談物理」只是增加趣味性,不用太嚴肅。記者楊惠琪

李威儀(50歲)小檔案
現職: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教授
學歷:
.美國倫色列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電機博士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電機碩士
.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學士
興趣:看電影,1年至少看50部以上,曾經搭機去美國來回程共看6部電影

(蘋果日報)
--
看電影解讀物理︰太扯!彈簧公事包幫星爺越牆

子彈會三百六十度轉彎?有彈簧的公事包可將人彈過圍牆?飛車飛過兩棟大樓樓頂?別懷疑,不管是電影「刺客聯盟」或「凌凌漆大戰金鎗客」、柯南卡通電影版,裡頭都隱藏著物理的正確原理,也隱藏了錯誤的物理概念!

由交大開放教育推動中心、電子物理系等單位合辦的首屆「看電影談物理」,昨在台北信義威秀舉辦頒獎典禮,首屆共有八十八組、近一百八十人參賽,用物理原理檢視電影情節。

「刺客聯盟」子彈轉彎 不可能

獲得首獎、獎金三萬兩千元的蘇奕軒、趙宣禎與劉宜庭分別是政大與台大學生,蘇奕軒笑稱自己是星迷,但在「凌凌漆大戰金鎗客」中,周星馳以裝設有彈簧的手提公事包當作彈跳工具,讓自己跳過超過兩公尺高圍牆,「好像有點誇張?」

三人小組從電影中估計比例尺,設計出擁有二十公分高彈簧的公事包,結果發現「鉛筆可以彈起來,但籃球不行,人就更不可能!」三人小組並從力學角度思考、利用公式計算,確認不可行。蘇奕軒說,打算繼續研究「少林足球」的橋段。

第二名的兩組隊伍則都是「柯南迷」。高廷瑄、黃聖雯、劉彥含與賴睿加四個北一女學生,重現柯南卡通「戰慄的樂譜」片段,卡通中的柯南與女高音唱出正確音頻就可打電話,四個小女生則以電腦程式設計出模擬電話撥號音,運用「雙音多頻」撥號功能,重現卡通中的奇妙現象。

淡 江大學資傳所學生劉柏修以柯南卡通「往天國的倒數計時」為題,研究柯南是否真可駕車飛越落差十公尺、間距約二十公尺的兩棟樓樓頂,「以自由落體與拋體運動 計算,約兩秒鐘可達成,確實有可能!」但他笑說,柯南在飛車中還脫下安全帽且拋出,「時間太緊迫,不可能!飛越過去的力量也可能讓車子衝出大樓。」

電影「刺客聯盟」中會轉彎的子彈也是熱門主題。交大電子物理系教授李威儀說,電影中有五個殺手排成圓圈,一顆會轉彎的子彈擊斃五人,但子彈要轉三百六十度必須有很強的向力心,子彈在高速下並無法維持這樣的向心力,再加上陸續擊中數人的腦袋,「撞擊力早讓子彈偏離軌道」。

李威儀表示,得獎作品將在網上開放給所有愛好者,也將繼續徵求作品,利用wiki的共構方式,充實「看電影談物理」的教材內容,網址是moviephysics.nctu.edu.tw。

催生教授李威儀 愛看電影不改研究本性

愛看電影的教授催生「看電影談物理」競賽!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教授李威儀超愛看電影,平均每週看一部片的他卻改不了職業病,往往回味電影時,心裡冒出重重問號,「就像我看『刺客聯盟』,子彈怎麼可能會轉三百六十度,還可連殺五人?」

李威儀笑說,他非常喜歡看電影,電影中的許多橋段也成了他的上課教材。他舉「星際迷航」為例,劇中艦長常在數秒內加速到逼近光速,「但若以自然科學角度判斷,這麼快速加速,必須要有很強的作用力,艦長恐怕已經變成椅背上的一片肉餅!」

「看電影挑毛病」對李威儀來說,只是享受過電影的「道理」後,才會思考到的「物理」,「看電影當然是先享受過程和電影帶給觀眾的意義,充滿想像空間,才會有趣啊!」

第 一屆的「看電影談物理」創意競賽超受好評,也讓李威儀決定明年要續辦,希望可累積更多有趣的電影中看物理、甚至看科學的故事,與更多觀眾分享,「看電影不 只是娛樂,還可以學習思考!」他也表示,未來還考慮在交大開設「看電影學物理」通識課程,讓懼怕物理的學生也可以輕鬆學物理。

(自由時報)
--
誤吞魚刺刮腸道 男血便 幸未插腸壁 醫:不取出恐致感染 貧血

一名年輕男子連續幾天解黑便,後來出現血便,趕緊去看病,醫師用胃鏡查無異狀,使用大腸鏡,才發現大腸內有1根小魚刺,魚刺把腸道一路從上到下刮傷,造成黑便、血便症狀。醫師說,一般吃到較軟食物,若感覺卡在咽喉,喝些水可有利吞嚥,但卡到魚刺便不建議此舉,應就醫取出。

胃鏡照不到
收 治病例的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翁孟慈受訪時表示,這名20多歲的男子,就醫時主訴除腹痛、解血便,沒有其他不適,隨即安排住院檢查,在胃鏡檢查時, 並未找到異物,後使用大腸鏡,才在大腸中靠近乙狀結腸的部位,找到1根3公分長的魚刺,魚刺沒有插入腸壁,但腸道已遭到刮傷,使得腸道出血,導致黑便、血 便現象。
翁孟慈指出,異物進入人體內,多半會在咽喉、食道或胃中找到蹤跡,但魚刺一直深入大腸,臨床上較少發現;後使用大腸夾把魚刺順利取出,患者已康復出院。

魚刺卡喉趕緊就醫
翁孟慈說,臨床上較常見不慎吞下雞骨、魚刺的病例,這用X光檢查很容易掌握異物位置,其中有9成的異物,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但未排出者,即可能導致消化道不適症狀,甚至引起出血,造成黑便、血便,不治療可能引發感染、貧血。
汐 止國泰醫院內科主任楊瑞能表示,因誤食異物而就醫者,約8成是卡在咽喉,進入食道、胃部已不多見,跑到大腸更少見,建議民眾,若是軟質食物卡住喉嚨時,可 以喝點水幫助吞嚥;但卡的若是魚刺,便不宜這樣做,最好找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取出,否則讓魚刺進入更深,刮傷情況,可能會更嚴重。

誤食異物 注意事項
◎一般軟質食物卡住喉嚨,可喝水協助吞下,但較硬食物如魚刺等,不要吞嚥入腹,應就醫設法取出
◎若擔心誤吞魚刺,吃多刺魚類如虱目魚等,建議進食前先把刺挑乾淨
◎當自覺或發現已吞入異物,最好就醫檢查
◎若異物卡在咽喉,可至耳鼻喉科尋求協助;若感覺異物已進入食道或更深入,應找肝膽腸胃科醫師

(蘋果日報)
--
患者增3成 天冷乾癢 女抓破流血

天氣轉冷,皮膚科門診冬季癢患者已增加約3成。1名年輕女子,日前小腿乾癢,她抓到皮破血流才就醫,發現是因皮膚乾燥而罹患冬季癢。

洗澡後可擦乳液
醫師提醒,民眾洗澡後,可在身上塗抹凡士林或乳液,協助皮膚保濕,而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可減少冬季癢發作。
收治病例的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這名20多歲女子就醫時主訴雙腿搔癢,抓到流血還無法止癢,經檢查發現,她是因天冷乾燥,皮膚分泌油脂減少,導致罹患冬季癢,在給予止癢、消炎藥物後,病況已緩解。

避免搔抓染細菌
趙昭明說,冬季癢是一種乾燥性的濕疹,氣溫由冷變熱,或寒流來襲都會增加,近來氣溫低,門診收治冬季癢患者,已增加約3成,病灶多在臉部、腿部等,造成乾癢、脫屑,他提醒此時應避免抓,以免引發細菌感染。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說,冬季癢好發族群為膚質較為乾燥、皮膚易過敏者,建議洗澡時,應避免水溫過高,洗完後可在身體抹凡士林或乳液,這都有助於皮膚保濕,減少冬季癢發生。

冬季皮膚癢注意事項
◎天冷外出時,應穿上防風外套、手套、口罩等,避免冷風過度讓皮膚乾燥
◎洗澡水不宜太熱、泡湯溫度勿逾40℃
◎洗完澡後盡快擦乾並抹乳液,避免皮膚乾燥
◎皮膚不要直接接觸毛料衣物

(蘋果日報)
--
推拿後肩頸痛 恐肌肉拉傷

Q:我多年前曾進行推拿,之後便常感肩頸酸痛,這可能是有什麼問題?
A:如果平時運動量較少,突然遭受外力的推拿,此時肌肉量原本就不足的肩、頸部,可能承受不了此外力,而導致韌帶、肌肉受傷,並壓迫神經,造成更嚴重酸痛等不適,此時,可先休息2、3天進行觀察,若仍未改善,即應就醫診治。

脊椎側彎避免推拿
如果肩頸酸痛情況已有好多年,很有可能是韌帶、肌肉受傷情況較為嚴重,可到復健科進行肌肉、神經等檢查,找出病因予以治療;另要提醒的是若欲接受坊間推拿、按摩時,應先評估自己有無椎間盤突出、脊椎側彎等病史,若有這類病史,應避免進行推拿,以免宿疾更加惡化。

(蘋果日報)
--
百人遞辭呈 大學畢 台鐵派當黑手 職務分配不公爆出走 明年再招400人

台 鐵年中招募的560名新血驚爆出走潮!台鐵新進員工向《蘋果》投訴,指台鐵職務分配黑箱作業,國立大學畢業、資深高分的人被派去當黑手,主管是親戚就能佔 涼缺,多人因不滿工作環境離職;台鐵表示,確有近百人已離職或將離職,但職務分配並無不公,應是適應不良,明年將再招考400多人。

台鐵今年年中舉辦特考招募560名新血,10月起新人陸續報到,但才過3個月,包括已離職和表明近期將去職的人竟達近百人,加上退休員工,台鐵已緊急規劃明年中再辦一次特考補足人力空缺,目標招募400多人,待遇從3.2萬到4.2萬元不等。

主管當親戚佔涼缺
台 鐵新進員工陳先生向《蘋果》爆料,指他之前在電子業工作,因經濟不景氣,想拼命考上工作較穩定的台鐵,沒想到台鐵職務分配不公,他是國立大學畢業且有10 年電務維修研發經驗,竟被分發去修火車頭當黑手,環境又髒又危險,另一名機電研究所畢業但毫無工作經驗的人,卻分配到人人稱羨的電工廠,只要檢查電路板和 養護,且受訓座談會上高層主管還公開指示中階主管要多照顧該名員工,後來打聽發現這名新進員工的親戚在台鐵高雄機廠當主管。
陳先生說,台鐵這次招募一堆研究所和國立大學畢業的人才,但近期已有人受不了工作環境離職,他自己也已遞出辭呈,還有不少人想考高普考準備出走。

台鐵:不適應環境
台鐵強調,會就陳先生投訴內容進行了解,但新進員工職務分發多考量學經歷和工作經驗,應不會發生關說或走後門;近百名已離職或即將離職的員工有些是環境適應不良,有些則是同時考上其他高普考將去報到。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說,很多人對公務員工作只看到收入和工作穩定等好的一面,工作性質卻未必適合每個人,民眾若想從事公職,應先了解產業特性,並詢問過來人經驗,才知自己是否合適。

台鐵特考資訊
◎招募人數:約400多人
◎職位╱待遇:
佐級3.2萬元起
員級3.8萬元起
高員級4.2萬元起
◎時程:預計明年中

(蘋果日報)
--
健保新制DRGs元旦起實施 醫療人球恐增

攸 關民眾就醫權益的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制)明年元旦實施,健保局對部分科別和疾病,將實施同病同酬的包裹式支付制度。由於屆時醫院申請健保給付的衝擊 甚大,不少醫院已近來積極規畫因應措施,多位醫師更直言,為考量成本,部分手術和疾病的治療、用藥勢必受影響,病情較複雜的病患甚至恐將成為醫療人球。醫 改團體則建議民眾,住院手術之前,應先向醫院問清住院診療計畫。

DRGs實施後,因為醫院不再能向健保局實報實銷費用,病人最擔心被當成人球、或是被逼提前出院。健保局強調,病人就醫、接受診療內容和實施DRGs前一樣,健保局會監控同一病人3日內再急診、14日內再住院的紀錄,以觀察醫院是否拒收、或是強迫病人出院。

健保局最近依據97年的資料,公布DRGs實施疾病的平均住院天數。例如髖關節置換手術無併發症平均住院8天、剖腹產5天、單條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無心導管住院14天等。鼓勵醫院在一定天數、定額費用內把病人照護好到出院,減少不必要檢查,就可以獲得高於成本的收入。

但患者擔心,萬一平均住院期限已屆,病卻還沒好,醫院趕人怎麼辦?健保局醫管處經理蔡淑鈴表示,平均住院天數只是經驗值,醫院不得以住院日數,要求病人在病情不穩定情況下提前出院或是改付差額。

蔡淑鈴也提醒,癌症、精神病患、腎臟移植併發症等部分重症並不納入DRGs範圍內。而且醫院申報費用時,健盒局會依據醫學中心等層級給予加乘。

還有一些特殊個案,如同次住院期間安胎及生產個案,安胎期間可能很長,為避免影響孕婦住院安胎權益,安胎費用不列入生產的相關DRGs。

蔡 淑鈴強調,DRGs實施後,對患者就醫的權益完全不變。就醫遇到問題時,患者可以打0800-030598向健保局申訴。,只要患者是因為同一疾病重複急 診、住院,健保局會把原就醫的醫療院所列為重點審查對象;醫院如果拒收嚴重,健保局將視違規情況給以記點,滿三點就可處以停約一個月處分。

醫改會也建議,民眾手術住院前,應向主治醫師詢問住院診療計畫,包括術前該做哪些檢查、術後的復健計畫、符合哪些條件可出院等。醫改會也要求健保局公布如白內障等常見手術的必要執行項目,協助民眾自保。



醫師:醫院做得愈好 賠得愈多

「身體還不舒服,為何就要趕我走!」1月1日起,台灣版DRGs(住院診斷關連群)上路,明訂多種手術的住院天數限制。第一線醫師大嘆,為了不賠錢,勢必衍生出更多的醫療糾紛。

得知健保局計畫推出台版的DRGs,一名婦科醫師就在部落格上痛罵主管機關「智障」。內文寫著,國內婦產科很早就施行DRGs,只要哪一科執行DRGs,那一科在大型醫院就會被視為「雞肋」,形同賠錢的小媳婦。北部甚至有醫院把整個婦產科業務停掉,因為它是賠錢貨。

最可怕的是,病情複雜、嚴重創傷,需要多科會診的病人,可能會被醫院踢來踢去。大部分醫院不想賠錢,一看到這類重症患者,就會以「能力不足」為由,婉拒病人住院,全轉送至醫學中心。

醫 院也擔心「做得越好、賠得越多」。林口長庚關節重建骨科主任李炫昇指出,由於同一種疾病的給付金額都一樣,醫院為省錢,會先砍高貴藥物及器材,改用便宜的 學名藥,採購便宜、規格較差的醫療用品。醫院可能被逼得斤斤計較,病人就醫權益會受影響。醫師也成了夾心餅乾,兩邊不是人。

糖尿病骨折 只能住院7天

彰 化基督教醫院雲林分院內科主任高美燈也表隱然感受到壓力,她表示,罹患糖尿病的骨折患者住院後,必須先接受內科治療,血糖穩定之後,才能開刀。但最近她接 到通知,明年起,這類病人頂多住院七天,內科醫師只分到兩天,一旦住院時間超出預期,很抱歉,健保局可能不給錢,或是給付打八折。而因醫院不想賠錢,未來 一定會有自覺身體還沒痊癒的病人被強迫出院。

林口長庚關節重建骨科主任李炫昇進一步說明,控制血糖及外科手術明明是兩種不同醫療行為,但醫院卻得合併申報,其中一項給付款項得打八折,對於毛利率不到一成的醫院來說,簡直就是大失血。

萬芳醫院眼科主任吳建良也舉例指出,白內障手術目前是實報實銷,未來採包裹式給付,如果是一般白內障病人,沒有多大影響。但如果是病情複雜的患者,醫師為了配合醫院營運,在患者病情允許之下,可能會分兩、三次幫病人動手術。

心導管手術 只先通1條

「一定會綁手綁腳的!」新店耕莘醫院心導館室主任劉傳捷也說,新制將實施,許多醫師們已感受到醫院行政壓力,凡事以不賠錢為前提。

以 心導管手術為例,心臟有三條主要血管,依照目前的實報實銷,每打通一條血管,就可獲得給付。但新制上路後,不管做幾條,健保局都只給付醫院同樣的錢,這等 於做越多、賠越多。為成本考量,心臟科醫師的醫療行為恐將越來越保守,只求安全下檯(手術檯),病人在短時間之內不要出問題就好。先解決嚴重阻塞的血管, 至於沒有立即生命危險的血管,則等出下次再說,醫院可能不想做白工。

病患永遠是輸家

「如果政府堅持明年元旦實施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將有很多醫院會被迫關門,到時候受創最深的將是無辜的患者。」

在 健保財務壓力下,健保局決定在現有總額預算制度下,明年元旦起擴大實施DRGs,私立醫療院所協會秘書長吳明彥擔心,很多醫院將承受不了隨之而來的虧損, 熄燈關門,其中尤以區域醫院受創最深。到時候,大批醫護人員將會被迫離開醫院,進而影響到民眾就醫權益,將會是個「醫療混亂年」。

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無奈地說,不管是總額預算制或DRGs,都是控制並確保健保財務不會繼續惡化的手段,但全世界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敢將兩種制度綁在一起,以免對醫界造成太大衝擊,如今台灣卻兩者一起實施,後果可想而知。

張煥禎表示,醫院經營不外乎增加收入和減少病患抱怨,但兩者往往互相對立,大多數醫院總設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最後真的撐不住了,只有關門一途。

面對DRGs即將實施,吳明彥認為,各醫院已開始想辦法因應,也許檢查會少一點,也許藥物會少開一些。他說,健保局推出DRGs,原是要解決醫院浮濫檢查及亂開藥的問題,但得小心醫院把必要的檢查及藥物都省了,吃虧受害的還是病患。

在 這場不見血的戰役中,吳明彥認為,醫院管理制度將是勝敗關鍵,管理制度好的醫院,咬著牙也許就撐過了,但一些不擅管理的醫院,恐怕就會從此消失。張煥禎也 指出,以壢新醫院來說,近年積極發展社區醫療,管理也做得不錯,但為了生存,未來將會更加強管理力道,可出院的病患,絕不會讓他多住一天。

署立雙和醫院副院長薛瑞元則認為,應不致出現醫療人球。例如該院住床率僅占8 成,且未來病房還會陸續增加,很願接受病患就醫或住院,不會拒於門外。

DRGs 小檔案

DRGs(診斷關聯群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是一種新的健保支付制度,也就是將醫師診斷為同一類疾病、採類似治療,再依據病人的年齡、性別、有無合併症等狀況再細分,計算健保應給付的費用,定額給付,不再讓醫院實報實銷。

台灣版DRGs共有1067項,明年1月1日只先部分實施其中155項,約占住院總費用的17%,內容包括骨科、婦科、眼科及心臟科等主要手術,預計受影響的病患人次超過50萬。健保局認為,台灣版DRGs實施之後,將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及用藥費用。

以眼科白內障手術為例,術前必須為病人進行許多檢查,目前健保都會給付,但明年起健保局將只給一個價錢,醫師若實施較多檢查項目,或是多開藥物,多出來的費用得由醫院自行吸收。

(聯合晚報)
--
北平東路機車道 下月廢除

台北市北平東路東往西方向上的機車專用道,是市內第一條全段式機車專用道。88年2月啟用至今逾10年,因常有快車霸道、使用率低「不實用」,下月將廢除。

北平東路機車專用道寬2.5公尺,為單向2車道。市府交工處規畫科長紀勝源表示,因使用率實在太低,下月配合路面銑刨加鋪工程,全路段機車專用道都會廢除,原配合專用道設計的不平衡車道也將恢復。

機車專用道曾是前市長陳水扁施政重要支票之一。北平東路機車道啟用時,路面不但有顯眼的藍白色標誌,市府當時還曾計畫擴大辦理,在市內設置30多條機車專用道。

市府交通處設施科長劉嘉祐表示,市區近年已無增設增機車專用道的計畫。

紀勝源指出,市內各聯外橋梁道路或是部分地下道都有機車專用道,但市區平面道路上,多屬住商混合區,「臨街」活動頻繁,臨停車輛多,較難畫設專用道。

機車族常抱怨,公車、單車都有專用道,機車人口比汽車多,為什麼反而沒有?騎車時「右單車、左快車」,只好像彈珠一樣在車陣中鑽縫隙,騎到「禁行機車」車道上,還要挨罰。

交通警察大隊統計,北市去年度機車族因行駛「禁行機車」道路被取締的有20萬6376件。

「設專用道反會限制機車路權。」北市交通局長羅孝賢說,目前北市機車政策是盡量減少「禁行機車」車道,例如忠孝東路(復興南路至敦化南路段),已取消一「禁行機車」車道供機慢車通行。

羅孝賢表示,機車製造的社會成本相對高,每年死亡人數占事故案件逾半;單車道僅占道路1/20,公車每輛可載客數十名,撥部分道路就能節能減碳,「並不過分」。

北市機車專用道 延平北機車族:摩西分紅海

台北市機車專用道多設置在聯外橋梁道路上,因各地路況不盡相同,機車專用道也有不同特色及問題。

位在承德路上、石牌路至中正路口的機車專用道,為一往南單向車道,寬2.5公尺,總長2300公尺,是路程「最長」的機車專用道。

延平北路上、忠孝西路到市民大道口的機車專用道「最迷你」,短短70公尺就夾在「禁行機車」與右轉市民大道的車道中。騎在往北單向2.5公尺寬的專用道上,被機車騎士戲稱像是「摩西分紅海」。

配合新生高架橋10月10日通車,中山橋也增設機車專用道,但許多機車騎士還不適應,常與汽車爭道。

上月還有大學生晚間騎經專用道進城,過彎不慎直衝快車道,當場撞上公車、命喪輪下。該專用道不但是機車族最不適應,也被批評是最危險的專用道。

此外,許多車行地下道也設有機車專用道,但機車道通常相當狹窄。林森南路地下道的專用道,寬度僅有1.5公尺,是「最窄」的機車專用道,地下道出口端至入口處長約700公尺,若遇上下班尖峰時段,機車排隊像螞蟻陣。

(聯合報)
--
天天麻辣鍋 小心腸道土石流

麻辣火鍋盛行,天氣越冷,越高朋滿客;但腸胃科專家提醒,麻辣火鍋內的食材多屬高油脂且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引發腸道「土石流」,對大腸黏膜傷很大,若加上壓力,很可能引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常拉肚子。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王正一指出,他有一名病人嗜吃麻辣火鍋,是典型的「嗑鍋族」,而且喜歡吃辣,但每次享受完美食後,總是「裏急後重」,以拉肚子收場,而且馬桶上面還浮了一層辣油,肛門口還會灼熱。

麻辣火鍋湯底既油且辣,加上鹽分極高的沾醬,對腸道是滾動式的刺激;所經之處,腸道黏膜都易因此受損。他說,若偶爾吃吃麻辣火鍋,打打牙祭尚可,比較令人擔心的是經常吃辛辣的火鍋後,反覆拉肚子。

王正一表示,潰瘍性結腸炎是大腸黏膜經常處於發炎、腫脹,急性發作期,輕者每天排便次數在4次以下,嚴重者可達8次以上,且伴隨血便及腹痛。他估計,台灣每年約新增3至5百名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而且好發於20至40歲的年輕族群,男略多於女。

王正一說,青壯年多是外食族,飲食不忌且經常暴飲暴食,又喜歡辛辣刺激食物,對腸道有不良影響;其次則是青壯族群正值追求事業成就及男女感情階段,難免因工作壓力及感情糾紛,加重潰瘍性結腸炎症狀。

他提醒,儘量少吃麻辣火鍋,降低對腸胃道刺激,若已出現反覆拉肚子和血便症狀,要找腸胃科醫師求治。若是已診斷出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則應接受食物控制、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切勿自行停藥,尤其氣溫驟降,也要注意保暖。

(聯合報)
--
拋開分數 台大成績擬改等第制

台灣大學將不再為學生打「分數」了!我國大學成績歷來採用「百分制」,與國際常用的「等第制」不同,學生出國留學常遭到懷疑、刁難。台大考慮與國際接軌,改用A+、A、A-等十個「等第」打成績,最快明年九月入學的新生就能適用,其他大學也可望陸續跟進。

台灣大學日前透過行政會議發函給各學院,首次拋出將成績由「百分制」改為「等第制」的議題,為大學評分制度投下一顆震撼彈。雖然仍在徵詢教師意見階段,但校方相當有信心,認為此舉有助於改善長久的弊病。

台大教務長蔣丙煌表示,國際上習慣使用A+、A-的「等第」打成績,尤其是國人留學生最多的美國。台灣學生申請研究所時,常因對方看不懂百分制成績而吃 虧。學校雖有提供轉化公式,例如八十分相當於A、八十五分以上為A+,但台灣學生平均都八十分以上,每科都是A,對方往往抱持懷疑的態度。

依統計學理,成績計算超過十五個刻度,意義就不大,「九十分跟九十一分在統計上沒有任何差別,但學生卻會為了那一、二分斤斤計較。」

蔣丙煌表示,百分制看似刻度大,但老師習慣將成績打在八十到九十分之間,轉換成等第都是A或A+,反而沒有鑑別。

校方考慮將成績只區分為十個等第,即A+、A、A-、B+、B、B-、C+、C、C-、F(不及格),且建議教師給分更嚴謹一點。

蔣丙煌強調,台大推行的等第制傾向採「標準評量方式」,不會規定要有多少比例的學生打A、多少比例打B,老師則要訂出一個目標,只要達到就可以給A,「全班都很優秀,全部給A也沒關係。」

蔣丙煌表示,台大教師多是拿美國學位,對「等第制」很熟悉,研判會贊成變革。舊生成績則是百分、等第併陳。

留學業者:外國懷疑態度難改變

台大考慮將成績由百分制改為等第制,大多數學生表贊同,認為有助於和國際接軌。不過代辦美國留學的業者認為,改等第後還是有成績轉換問題,「台灣的A不見得等於美國的A!」學校還是需要說明各等第所代表的意義,而國外學校對台灣成績的懷疑態度,一時之間也無法改變。

專辦美國留遊學的美加文教機構代辦部經理曾瓊慧表示,因為制度不同,台灣的成績的確有解釋的麻煩,一般都要先轉成等第,再計算GPA(grade point average)「學業成績平均點數」。每個學校的要求不一樣,因為台灣分數平均較高,有些大學不相信自行換算的GPA,還要求附上原始百分比的分數。

更有甚者,像是約翰霍普金斯(John Hopkins)大學,對台灣成績單的認定非常嚴格,還要求先向中立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一科一科去換算成績,甚至調出該科教師的給分制度(如多少人給九十 分)作參考。對學生而言,成了另一個負擔,以WES的認證為例,申請一次動輒要二百美元上下。

曾瓊慧認為,台灣學校就算改成等第制,學生申請美國大學時,成績還是會被懷疑,「A+到底是good還是excellent?」關鍵在於國外對台灣成績信不信任,不是改個制度就能解決。

台灣大學政治系學生郭瑾燁支持成績改為等第,他表示,雖然現在還是採百分制,但台大很多老師早就用等第在打分數,全班學生只有五到十種成績。對學生而言, 成績代表一學期的成敗,等第的觀感比較好,不用為了一、二分斤斤計較,反之有一種設定目標、一步一步去跨越的感覺。

文化大學英語系畢業、目前在美國留學的陳同學則認為,美國研究所對台灣成績其實都是「選擇性相信」,「看到是NTU(台大)就OK,其他就存疑!」改不改等第對台大以外的學校,沒什麼影響。

(中國時報)
--
當兒少保護撞上新聞自由/許育典(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兼系主任)

日前「動新聞」引發濫用新聞自由的爭議,進而出現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的呼聲,行政院院會終於在十二月廿四日通過相關的草案。這一連串演變,看見新聞自由與兒少保護的衝突,也看見我國行政體系自我定位的不明,更看出我國邁向實質法治國還有努力空間。

其實,新聞自由的保障目的在於:其公共性的第四權本質,所以,不應以保障或促進自身利益為中心,無論是以出版品、廣播電視、其他通訊傳播網路等媒體設施為 工具,皆應將充分傳播表達人民的公共意見,促成民主國與多元文化國的實現。因此,當新聞自由所扮演的第四權角色,受到媒體的濫用而侵害兒少身心時,就是國 家以法律介入干預的憲法正當性。

為回應動新聞的爭議,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草案增定了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具體來說,為防止兒童及少年接觸有害身心發展的網際網路內容,網際網路平台提供者應訂 定防護機制、訂定自律規範採取明確可行的防護措施。如果內容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或未採取明確可行的防護措施者,NCC可會同相關主管機關處罰,最高 可罰三十萬元,並命其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是,何謂「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雖然,媒體對新聞自由的濫用,賦予國家介入管制的 憲法正當性,但國家的法律管制仍不可過度,這也正是憲法第二十三條國家對基本權的法律限制上的手段要求,也就是所謂「必要」的合比例利益衡量展現。

不可否認地,為了使行政機關保持一定的靈活性,法律有時也透過一些不確定法律概念,賦予行政機關一定判斷自由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立法者得斟酌生活事實 的複雜性、適用個案的妥當性而使用不確定法律概念。因此,縱使法的明確性原則要求立法者「制定法律時」,在其內容上,應清楚、確定且明確,惟使用不確定法 律概念不當然違反法的明確性要求。因此,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權,當立法者使用不確定法律概念時,該概念的意義必須非一般人難以理解,且受規範者可以預見, 並可經由司法審查加以確認。

就本案來看,修正草案欲以一句「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簡單化約事務的兩端,何謂「有害」?由誰認定?每個人民對於「有害」的定義並不相同,舉例來 說:裸露藝術算不算「有害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康」?如果國家所定的標準如此不明確,未來執法時,將使「有心人」擁有上下其手空間。在此,藉著舉著兒少保護的 大旗,恣意限制新聞自由的結果,不但會使新聞喪失其作為第四權的功能,還可能造成寒蟬效應,不利多元、民主等價值的形成。

事實上,兩年前兒福團體提議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時,欲避免法律不明確所生過度侵害新聞自由的問題,在草案中保留一個申訴與審議機制,但草案送到內政部後 卻被拿掉了,理由是:「內政部沒有這樣的組織與人力」。如今,這個燙手山芋似乎又出現了,從現在草案規畫看,地方政府是裁罰機關,然地方政府難道就比較有 這樣組織與人力?還是這又凸顯另一個草率立法的結果?

行政有其積極、主動的性質,但是,從「動新聞」的演變過程中,可發現我國行政機關似乎僵化了,其執行似乎取決輿論壓力與導向。從一開始的互推皮球,認為無 法可管,到現在極端的修法草案,在在顯示出行政機關未認知到其本身的職責。在法治國原則的憲法框架下,行政機關應透過依法行政的要求,積極追求人民基本權 的保障,而非依循著民粹的輿論,擺盪在光譜的兩個極端,令人民無所適從。

(中國時報)
--
摔車急救 慎防脊損

日前家門口發生一件交通事故,一名機車騎士趴臥在快車道上,動也不動,身為護理人員的我除了協助聯絡外,也目睹救護人員在第一時間小心翼翼對騎士所做的緊急處置,防範他有脊髓損傷或其他部位的傷害。

由於脊椎受到傷害的患者,仍有可能自己移動或行走,所以急救人員可以先評估個案受傷的過程及受傷的機轉,是否會造成脊髓傷害。

詢問感覺 判別病情

意識清楚者可要求病患擺動雙手、雙腳,以及輕觸四肢,並詢問是否有感覺?可否活動?藉以評估是否有脊髓損傷的可能性。

另外,脊椎任一部位有壓痛或麻痺疼痛感,那麼發生脊椎損傷的可能性就更高了。一旦懷疑為脊髓損傷者,應立即戴上合適的頸圈固定,利用插、壓、夾的方式,協助固定病患移動及翻身。

●插:固定者站在病患的上方,雙手掌插入病患肩膀下方。
●壓:用雙手弧口的力量,用力按住病患的肩部。
●夾:用兩手肘力量夾住病患頭部,另有2至3人協助移動病患的全身。
●再利用鏟式擔架移動病患到長背板上,以固定帶,完成固定。

到院後,醫護人員必須進一步的評估病患是否有脊柱明顯變形?疼痛不適?以及麻木?無法活動的情形。

此外,可利用安全別針或是棉花棒,讓病患辨識鈍端或尖端,來得知是否有感覺異常的情形。

診視個案是否有鎖骨以上的外傷,若高度懷疑為頸椎損傷的個案,並且要評估病患的呼吸型態、深度,如病患採腹式呼吸,則可能因損傷,導致橫膈麻痺。

觸診個案肛門括約肌的張力和肛門反射是否存在?觀察個案是否有大小便失禁?異常勃起?或嚴重休克的問題。評估個案的體溫,因失去交感神經的張力,會有體溫異常的問題。

提高救護敏感度

脊髓損傷對個人或家屬而言,皆會造成極大的衝擊,更凸顯脊髓損傷的照護流程及重要性,若在救護時,提高敏感度,可以讓個案在急性期得到完善的照護。

同時,我也建議脊髓損傷患者不管在病房,或出院後的慢性照護要落實進行,仰賴醫療團隊的持續照護,包含出院準備服務人員、社工師、復健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輔具裝具師、性諮商專家、心理師、營養師、居家護理師等。

此外,可尋求脊髓損傷協會介入,透過病友的經驗傳承,幫助個案重拾希望,因為有了希望,才能延續生命,且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自由時報)
--
目睹霸凌未聲張 沈默孩子罪惡感強烈/柯俊銘(公職臨床心理師)

近來,校園霸凌事件頻傳,似乎已成為見怪不怪的普遍現象。以往文獻證實,曾被霸凌的學童未來較可能有憂鬱、焦慮、恐慌等症狀出現,甚至自我傷害或物質濫用的風險也比同儕高出許多,需要持續的注意與關懷。

但一份近期發表在國外「學校心理學季刊」的報告指出,旁觀者所受到的衝擊並不亞於受害者。就算只是目睹霸凌的過程,本身並未被侵犯,同樣也會讓孩童往後出現較多的心理問題,值得老師與家長們的重視。

該研究由英國布魯內爾(Brunel)大學的人類發展專家Ian Rivers博士所主持,其針對14所公立學校中的2002名學生進行調查,這些孩子的年齡介於12至16歲間,目的在瞭解經歷霸凌事件所造成的影響為何。

過程中,所有人皆被安排填寫問卷,內容是要他們回憶過去9週裡,有無被霸凌、或目睹霸凌發生的經驗。若有的話,還需說明霸凌的形式及發生頻率有多高。最重要的是,事後是否有身心調適的困難與物質使用的行為。

統計發現,有63%的孩子曾目睹同學遭受霸凌對待,有34%陳述自己曾是霸凌的受害者,有20%坦承曾對他人從事霸凌舉動,最後則有將近28%從未遇到過。若從目睹的個案數來做性別比較,女生比男生略多一些。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相對於霸凌加害者與受害者,曾目睹霸凌過程者似乎有較多的情緒困擾與壓力引發的生理反應(如胃痛、頭暈等),且與霸凌加害者相似,都較易使用菸、酒與藥物,而上述的情形又以女生最為明顯。

◎研究者表示,如此結果確實令人訝異,肇因可能如下:
●眼見同儕遭受欺負,卻因怕介入會惹禍上身,反成為霸凌的目標,故只好忍氣吞聲,視若無睹,但強烈的罪惡感卻成為內心沉重的負擔。
●對未來感到擔憂,不知何時會輪到自己遭殃,預期的心理作用,導致每天都處於緊繃的狀態,始終無法放鬆。

有鑑於此,專家呼籲應正視校園霸凌的嚴重性,政府教育部門除需擬訂妥善的防治計畫來抑止相關事件發生外,也應將目睹霸凌的學生,納入事後追蹤輔導的對象,一方面強化心理建設,也教導如何保護自我與尋求協助,才能緩解其所受到的創傷。

(自由時報)
--
南亞海嘯5週年 斷腸人淚未乾

五年前的南亞大海嘯受災國民眾,二十六日舉行追悼會思念亡故的親人。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蘇門答臘外海發生芮氏規模九.二的水下地震,強震引發強大海嘯,襲擊印度洋十三國,並造成二十三萬人死亡。

巧合的是,印尼摩鹿加群島外海二十六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六.二強震,由於震源深度達六十七公里,未發生海嘯和造成傷亡。五年前的海嘯後,各國已建置預警系統,但要如何把訊息傳給每個濱海村落,仍然是重大的挑戰。

印尼、泰國、斯里蘭卡舉行追悼活動

這 場堪稱史上最悲慘的自然災難中,印尼的災情最嚴重,死者高達十六萬七千人,其中又以班達亞齊地區最受重創。約一百位民眾二十六日聚集在該區一棟兩層樓房附 近舉行紀念儀式,這棟樓房屋頂擱著一艘漁船,部分村民憶及當時高達三十米的水牆摧毀家園、奪走家人性命的景象,不禁揮淚。

四十歲的屋主安巴西亞說︰「我一生都不會忘記,地震後我們跑出家裡,不到幾分鐘,人們看到高聳水牆席捲而來,失聲尖叫。當水越來越高,突然一艘船在屋頂『擱淺』,我們趕緊爬上船直待到下午。」該艘船救約五十人。

印尼70億美元重建災區 褒貶參半

印尼副總統波迪歐諾出席班達亞齊烏勒留村的紀念會,他說,在當局與國際社會的協助下,重建後的亞齊已邁開新生活。不過當地居民拉瑪特反映︰「並非所有部份都完成,我認為約八十至九十%的村人仍沒有妥當的居所。」

印尼共耗費七十億美元重建災區,重建工作在四月完成,雖然國際社會認為印尼的努力獲得成功,但救援機構仍抱怨貪污猖獗。

泰普吉島和尚誦經 觀光業大不如前

在 泰國,上千名泰國和尚在芭東海灘誦經祈禱,以紀念五年前南亞海嘯的罹難者。班南罕漁村的五千村民在浩劫當時,半數村民淪為波臣,一位失去十名親人的男子二 十六日說︰「各國亡靈不管現在身處何方,請接受和尚們為你的誦經。」泰國的死亡人數逾八千人,包括數千名外籍遊客,許多人至今仍下落不明。

緊鄰安達曼海的班南罕原本聚集大量的海濱商店、餐廳與木屋,如今代之而起的是紀念品店、波浪狀的紀念碑與災後重建的紀念館。許多居民仍餘悸猶存,不願在離海太近的地方重建房子。

七十三歲、劫後餘生的德國老先生魯奇希卡說︰「我們來這裡是因為我們還活著。」其妻則將白玫瑰花放進潮浪中,紀念死者。普吉島的罹難者幾乎都是觀光客,該區的觀光收入佔泰國觀光總收入的四成。災後迄今,芭東的觀光業大不如前。

三分之一生還者 出現創傷症候群

根據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的研究,經歷海嘯悲劇的生還者中,三分之一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在斯里蘭卡,當地時間早上九點二十五分全國電視與廣播停播兩分鐘,追悼斯國南部喪生的三萬一千人。

(自由時報)
--
以價制量…陸客遊野柳擬加價

未來想看野柳「女王頭」,中國及外籍旅客恐將多付一倍錢。今年中國觀光客激增,野柳地質公園為了維持地質公園生態、不因遊客激增增加負擔,計畫自明年起提高門票價錢,希望「以價制量」讓園區得到喘息。

計畫調高門票 以維護生態

野柳地質公園現有票價全票五十元、團體票四十元、半票廿五元,軍警、學生、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及身心障礙者則為廿元。初步規劃,外籍人士調高為一百元,台灣人維持現有收費,萬里鄉民免費。

外籍遊客漲一倍 台灣人不漲

野柳地質公園由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新空間公司經營。新空間表示,今年十一月初遊客已突破一百萬人,到上週已達一百廿萬人,遊客驟增,特別是中國觀光客佔卅七%,園區負擔不斷加重。

中國客搶合影 插隊亂序

經 營業者楊景謙表示,園區面積才二十四公頃,不到一平方公里,在過去單日最高紀錄曾達一萬一千多人,但不管是歐美日韓或台灣等地觀光客,大家井然有序。這樣 的情況在今年改觀,中國觀光客大批湧入,為了與「女王頭」合影,搶拍甚至卡位的行為都出現,還發生常州趙根大刻字事件,園方只好請保全專人看管「女王 頭」,另外設置監視器監看。

楊景謙指出,好幾次聽到中國觀光客在門口對話,指「咱們家後面公園就要廿元人民幣,南京總統府也要五十元人民幣,野柳地質公園才十元人民幣,會有甚麼好東西,『肯定是幾個爛石頭』」,讓他很氣憤!

北觀處不知情 觀光局認不妥

北 觀處與觀光局都表示不清楚漲價一事。觀光局長賴瑟珍表示,要減少破壞,加強旅客行前教育、甚至整體調整價格,都可討論,只針對外籍人士,會讓當事人感受到 差別待遇,覺得自己不受歡迎,應該評估。北觀處處長朱傳緯說,等收到業者申請後,會儘快召開票價審議委員會,再由觀光局、交通部決定是否核准。

建議接近女王頭 採額外收費

世新大學教授陳墀吉認為,此作法如果沒有搭配加強外語解說等特別服務,會讓外籍遊客覺得有差別待遇。他建議或可在接近「女王頭」周邊時,再額外收費。

旅行業全聯會秘書長許高慶表示支持票價差別案。許高慶說,中國許多地區或領域也有類似作法,雖然先進國家沒有針對外籍人士加價,但針對當地居民給予優惠或免費的方式,其實很普遍,兩者精神是一樣的。

許高慶說,台灣多數公有遊樂區、風景區收費長期偏低,然後用納稅人的錢來編預算補助,反而對國人不公平。

有夠殺風景…陸客愛插隊 港客怨壞遊興

野柳地質公園以自然天成的美石取勝,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後,擁擠嘈雜的人聲破壞了賞玩美景的興致,不只國人有怨言,外籍觀光客也迭有反映。

地 質公園今年十一月十九日收到一封香港觀光客寄的電郵,文中提到他們一行七人十一月二日遊野柳,排隊準備與「女王頭」合影,等了半個小時以為要輪到自己,沒 想到「女王頭」旁突然出現幾個人跑進來拍照,這樣的情況一直出現,後來才知道他們是同團,後面其他中國觀光客則推他們走,本想與他們對峙耗下去,後來對方 人太多,只好離開。

文中提到,他們七人沒拍到一張與女王頭合影照片,後來遊台那幾天,七人唯一心願是不要再碰到中國同胞!

此外,有位歐美籍人士也寫電郵反映說,地質公園的人實在太多了,過於喧鬧,加上插隊的情況不斷,壞了遊興。

野柳地質公園收到信件後,立刻回函向對方致歉,除加強管理「女王頭」拍照流程,並將觀光客意見向主管機關反映。

(自由時報)
--
美麗危機 彩繪指甲油 2/3含環境荷爾蒙

女 性美甲風氣越來越盛,不過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調查發現,坊間彩繪業者所使用的指甲油,高達三分之二含有環境荷爾蒙成分,可能導致女性內分泌混亂,甚至提高 罹癌機率,部份產品檢出濃度超過衛生署規定可殘留標準的百倍以上。消基會籲衛生署應全面抽驗市售指甲油,保障消費者使用安全。

導致女性內分泌混亂 提高罹癌機率

該 項調查由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委託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化妝品應用與管理系林維炤執行,原希望了解美甲業職場健康問題,意外發現指甲油不合格情況普遍,六十六% 樣品檢出屬於環境荷爾蒙的鄰苯二甲酸酯類成分,其中包括衛生署早就禁止添加的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丁酯苯甲酯(BBP)等,且平均檢出 濃度比殘留標準100 ppm高出數百倍到數十倍。

林維炤指出,以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為例,可以讓指甲油的展延性更好,在甲面形成均勻的薄膜,早年製作指甲油幾乎都會添加。

他推測,檢出比率如此高,除部分未過保存期限舊產品還在市面上流通外,不排除有廠商仍繼續違法使用。

美甲師體內殘留高 疑與指甲油有關

不只指甲油三分之二驗出可塑劑,研究也發現,美甲師體內的鄰苯二甲酸酯類代謝物比對照組高。

林維炤推測,這與美甲師在幫客人服務時,沒有戴手套的習慣,加上她們本身都有彩繪指甲的習慣,比一般人更常使用指甲油、接觸指甲油,以及較注重打扮,有化妝、使用香水、髮膠等習慣有關。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痛批,衛生署當初是考量其危害性而禁用,如今學者仍找到高比例違法,顯示衛署未持續追蹤,「只聽信業者說法就認為已改變配方」,讓消費者處於暴露風險,應重新抽驗市售商品,並公佈問題商品,才能保障消費者安全。

研究顯示 常接觸環境荷爾蒙 罹患子宮肌瘤 風險大2倍

近年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鄰苯二甲酸酯類成分可能與人類某些疾病相關。國衛院以及高雄醫學大學合作進行研究顯示,暴露這類環境荷爾蒙量較高的女性,罹患子宮肌瘤風險是一般人的兩倍以上,這項研究日前在環境職業醫學研討會中發表。

偶爾塗指甲油 不用過度擔憂

高 醫婦產部主任蔡英美指出,此研究顯示,部分人可能因為有特定的基因缺陷,不容易代謝相關成分,若暴露在環境荷爾蒙達到一定劑量、一定期間,可能會造成健康 上的危機。不過,究竟有多少人有這類基因缺陷?或要暴露多少劑量才可能造成風險?需要更長久的大規模研究才可能知道,但不需要因為曾使用過幾次指甲油而過 度擔憂。

塑膠袋盛裝熱食 也危險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除了指甲油(見圖,資料照)可能有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選購需留心之外,我國民眾喜歡使用塑膠容器、塑膠袋盛裝熱食,也可能在無形中吃進DHEP。

他指出,這類環境荷爾蒙在人體作用有如雌激素,過量暴露就像是吃進太多雌激素,除可能提高罹患乳癌等癌症風險,孕婦還可能因此造成胎兒畸形。

成大環境醫學所教授李俊璋指出,先前成大研究也已經確認鄰苯二甲酸酯類環境荷爾蒙確實會經由胎盤影響胎兒,產下的女嬰較易出現「去雄性化」現象,肛門口到會陰部距離縮短,這項研究已發表於國際環境期刊。

指甲油怎麼選?

■避開舊產品!
化妝品有一定保存期限,市面上可能有些公告禁用前的舊產品仍流通,選擇新出廠的產品,相對風險比較低。

■上網查產品安全係數
Cosmetic Safety Database網站提供不少化妝品安全性資料,網址是http://www.cosmeticsdatabase.com/。以指甲油為例,從低風險的0到2分,到高風險的7到10分,輸入品牌就可查詢。

■勿在密閉空間使用
之前衛生局抽測市售指甲油發現,部分有甲醇殘留過量問題,建議不要在密閉空間中使用指甲油,孕婦或有小孩者,也不要塗指甲油。

(自由時報)
--
印度少年 同一家庭轉世5次

印度教徒信奉輪迴,相信人死投胎,在世間不斷輪迴轉世,昨日又有媒體報導,據說一名少年日前遭遇車禍死亡前,曾以蒼蠅、蜜蜂和蛇的形體,在同一家庭轉世了五次。

印度報紙「亞洲年代」(Asian Age)報導說,在位於首都新德里東南方約一百五十公里的北方省(UttarPradesh)卡斯甘吉(Kasganj)地區,十六歲少年阿杰(Ajay)稍早遭遇車禍死亡後,留下了許多令人嘖嘖稱奇的輪迴轉世故事。

詳述前世被鄰居毒死過程 家人吃驚

報導引述阿杰祖母蘭姆貝蒂(Rambeti)的話說,阿杰很小的時候,就曾向家人表示,從公元一九八四年至一九九三年,他在這個家庭轉世了五次。

蘭姆貝蒂說:「剛開始,我們都認為他在瞎編故事,但隨著他的長大,他仍然堅持同一說法,並且指出自己第一次投胎轉世到這個家庭,是在一九八四年出生,成為我的兒子。」

但阿杰六歲時,一名鄰居婦女因長期不孕,心生忌恨,在印度鄉間常見的白糖塊甜點中下毒,毒死了阿杰。蘭姆貝蒂表示,這件少有外人知道的事情,阿杰竟然敘述得相當詳細,讓全家人大吃一驚。

報導說,阿杰也向家人表示,自己被毒死後,又先後以蒼蠅、蜜蜂和蛇的形體轉世到這個家庭。據蘭姆貝蒂回憶說:「阿杰說的沒有錯,在一九九一年,確實有一條蛇在庭院裡出現,但被我婆婆打死。」

阿杰隨後又投胎成為蘭姆貝蒂女兒的兒子。但在兩週歲時又疑似吞食白糖塊而噎死。在一九九三年,阿杰再次投胎轉世成為蘭姆貝蒂媳婦的兒子,直到本週稍早遭遇車禍死亡。

蘭姆貝蒂表示,家人曾帶著阿杰訪遍鄰近寺廟和巫醫求助,希望瞭解阿杰是否幻想。她說,但無論如何,仍在哀痛阿杰日前車禍過世的家人,都在揣測阿杰會再以何種形體轉世回來。

累世行善、願力夠強 才能成就希望

台大哲學系退休教授楊惠南表示,印度教教義強調精神、靈魂永存,不斷透過各種形體轉世,印度少年被報導轉世五次並不稀奇,但在「同一個家庭」轉世五次,則較為少見,應是他累世做了很多好事,加上對父母、手足依戀很深,死前發願、願力夠強,才得以如願。

楊 惠南說,輪迴觀念,應起源於西元五千年前中亞細亞,思潮傳到歐洲,發展出古希臘文明及西伯來文明。古希臘哲學史,柏拉圖就有「輪迴」觀點,認為「知識就是 前一世經驗的回憶」。宗教部分,則透過西伯來文明,發展出天主教、基督教,另有一支往東南經由阿富汗傳到印度、再傳到中國,影響佛教。

他指出,有一說是,天主、基督教原本也相信有「輪迴」,但在一次主教會議上決議刪除,改為人只有一世,多做好事的人,死後上天堂,不再輪迴。而西元前五千年前的中國及亞洲世界,信奉薩滿教,認為人死了就死了,之後受佛教影響,才有輪迴觀念。

佛教、印度教 相信靈魂會永遠輪迴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達瓦才仁也說,佛教、印度教對世界的認識是一致的,都相信有六道輪迴,肉身死後,靈魂會永遠輪迴。

印度教很看重葬儀,死後肉身只能用木材去燒,再把骨灰撒向恆河,永世都在輪迴裡。佛教則有靠積善「擺脫」六道輪迴的概念,視佛祖為導師,不斷修身。

就藏傳佛教來說,只有法王或仁波切等得道高僧,才能知道自己會轉世到哪裡,一般人只知有轉世,卻無法知道自己轉世後,會變成什麼形體。在印度、西藏,轉世好幾次這類故事很多,像達賴喇嘛就是第十四世轉世。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