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新聞自選輯 20100907

超級細菌襲日 恐進逼台灣 全球已奪6命 僅2抗生素能擋

上月在全球引發高度關注的多重抗藥性「超級細菌」NDM-1,在日本傳出首起感染病例,恐朝台灣進逼。日本一家醫院昨證實,一名五十多歲男子感染了幾乎讓 所有抗生素都失效的「超級細菌」。國內雖尚未傳出感染病例,但醫師指,社區已有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盤尼西林抗藥性肺炎鏈球菌,導致感染者對第一線抗生 素無效,長久下來恐出現無藥可用的無敵細菌。


造成恐慌
據統計,源自印度、巴基斯坦的NDM-1已在香港在內的十六個國家或地區,造成至少兩百起病例,比利時有一人死亡,傳英國也有五起死亡病例。衛生署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昨說,大多數國外患者都是去印度時感染,國內目前還未監測到超級細菌。

國內未提高防疫等級
周志浩指出,超級細菌現在還是在醫院院內感染為主,只要沒到印度醫院接受侵入性治療,不會感染,疾管局目前也未因超級細菌出現,提高國內防疫等級。日本專家呼籲,超級細菌不僅在醫院內,也可能在健康者間傳染,應提高警戒。
日本栃木縣獨協醫科大學醫院昨開記者會說明,去年四月從印度返國的五十多歲男患者,五月發燒到攝氏三十八度,經驗血查出感染多重抗藥性的大腸桿菌,但直到 厚生勞動省在今年八月中要求醫療機構須通報NDM-1病例後,院方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該患者感染的大腸桿菌帶有NDM-1基因。患者於去年十月自然痊癒出 院。該院菱沼昭准教授表示,患者曾在印度就醫,極可能是在當地感染。
NDM-1最早於兩年前在印度被發現,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傳染病》今年八月十一日提出,NDM-1基因使得部分細菌幾乎對所有抗生素都具抗藥性,引發關切。隨後世界衛生組織(WHO)也發出警告。
周志浩說,NDM-1現只有使用老虎黴素(tigecycline)及克痢黴素(Colistin)兩種抗生素治療有效,提醒從印度回來的民眾,不管有任何症狀都應就醫。

勤洗手防抗藥性細菌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發言人、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昨表示,抗藥性細菌問題可分為社區和院內感染,社區中以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盤尼西林抗藥性肺炎鏈球菌為主,臨床上已導致部分幼兒肺炎、皮膚感染者用第一線抗生素無效,所幸仍有其他口服藥物可用,多能控制病情。
李秉穎昨表示,國內早年醫生濫用抗生素情況嚴重,但自一九九○年衛生單位在醫院評鑑的感染控制項目中,將濫用抗生素列為評鑑指標,濫用情況已大為減少,現醫院抗生素使用量僅約一九九○年前一半。
台中榮民總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陳伯彥表示,要預防感染抗藥性細菌須勤洗手,醫師能不開立抗生素就別開,用藥後也應查明是哪種細菌並調整用藥。

超級細菌感染示意圖
NDM-1是一種能寄宿於多種細菌存活的酵素,帶有NDM-1的細菌就會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NDM-1最常見的宿主是大腸桿菌與克雷伯氏肺炎桿菌。

超級細菌流竄全球
日本昨證實出現第一起感染NDM-1超級細菌病例,使得這種最早於前年出現在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的細菌,至少已攻陷全球16個國家或地區,逐步朝台灣逼近。全球至少有200人感染NDM-1超級細菌,其中6人死亡。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超級細菌Q&A
Q:什麼是NDM-1?
A:NDM-1是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1型(New Delhi Metallo-beta-lactamase 1)的縮寫,是細菌中一種酵素基因,它可進入大多數細菌的粒線體中存活,使被寄宿的細菌對被視為「最後一道防線」的碳青黴烯類(carbapenem)抗 生素,產生抗藥性。目前醫學界已在大腸桿菌(E.coli)及克雷伯氏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發現NDM-1。
Q:感染途徑為何?
A:尚未確定,但它最早出現在南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當地病例多是在醫院接受外科手術等侵入性治療的病患。
Q:感染後有何症狀?
A:依其寄宿的細菌而有不同,如附在大腸桿菌會腹瀉、嘔吐或皮膚感染;附在克雷伯氏肺炎桿菌上,有尿道發炎或肺炎等症狀。
Q:可以治療嗎?
A:這類的感染對臨床醫師構成重大挑戰,需併用多種抗生素治療。但有些病株對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藥性,需研發新的抗生素。
Q:如何防止它散布?
A:醫院應嚴防院內感染,儘早發現及隔離遭感染病患、確實執行傳染控制程序如消毒醫院設備、醫護人員用抗菌皂洗手等。

(蘋果日報)
--
出現超級無敵細菌 日本緊張

日本發現了幾乎所有抗生素都無效的「超級細菌」,這種新型細菌隱藏於一名五十歲男性身上,是日本國內首次發現,日本厚生勞動省正緊急確認,呼籲醫療機關提高警覺。

這名病例是櫪木縣獨協醫科大學醫院所發現,據稱,類似的超級細菌,在印度與巴基斯坦地區的感染者正在快速增加,歐洲人到此地旅遊回歐後,被發現帶有此種病菌,世界衛生組織上個月才發出通告,要全世界都提高警戒。

被檢查出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隱藏於含有NDM1酵素基因的大腸菌裡,稍早在大腸菌和肺炎桿菌等腸內細菌中也曾經發現此種基因,醫界推測這組讓藥物無效的基因,可能會在細菌間互相傳遞而蔓延。

這名日本男性據說是從印度返回日本,日前在獨協醫科大醫院接受治療時,被檢查出帶有此一細菌,這名男子已經出院,幸好未發現感染他人的病例。

擁有NDM1基因的細菌源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目前歐洲等地患者人數呈上升態勢。據英國醫學雜誌和歐洲媒體說,不少感染者曾在醫療費較低廉的印度或巴基斯坦接受過美容整形手術,這種細菌出現抗藥性後,病症就會惡化造成敗血病而死亡,比利時已有死亡病例的報告。

(聯合報)
--
南亞末日細菌NDM1 日本也淪陷

最早在英國被發現病例,號稱是「末日細菌」、所有抗生素幾乎都無法對付的超級病菌(NDM1),如今也首次在日本現蹤!日本厚生勞動省接獲府通報,★木縣一家醫院,去年從一名五十幾歲男性病患身上檢出NDM1,據了解該患已出院,並未造成院內感染。

去年已有一例 患者已治癒出院

厚生勞動省接獲報告後召開緊急會議,指示國立傳染病研究所重新詳加檢查,並指示全國醫療機構若發現可疑案件,必須立即通報。據稱這種超級細菌擁有被稱為 「NDM1」的基因,具有抗藥性,能夠抵抗絕大多數抗生素,被認為源自印度和巴基斯坦,歐洲的患者有增加趨勢,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呼籲各國加強控 管。

日本媒體報導,獨協醫大醫院去年五月,在一名五十幾歲男性病患身上檢驗出帶有NDM1的大腸桿菌,這名患者從印度回國,因為高燒不退住院,醫院偵測到具抗藥性病菌,幸治療後已康復出院。由於院方採取單人房管理等預防傳染措施,並未造成感染擴大。

NDM1 是一種酵素,幾乎可以分解所有的抗生素,這種酵素的基因很容易黏附在其他細菌上,目前已從大腸桿菌和肺炎桿菌上發現此種基因,有可能通過細菌之間的互傳而 蔓延,健康者被傳染後會引起膀胱炎或肺炎,已有死亡案例。科學家擔心,一旦NDM1和其他細菌結合蔓延開來,後果將不堪設想。

英國最先於二 ○○七年發現NDM1,至今累計共三十七件病例,這些患者都曾到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亞各國進行過整形手術等醫療行為,甚至曾在比利時造成死亡案 例。另外,東京帝京大學附設醫院,因為延誤通報並涉處理疏失,導致院內集體感染多重抗藥性的「鮑氏不動桿菌」,造成多人死亡案件,警方已於六日開始約談帝 京醫院,追查是否涉及業務過失致死。

(自由時報)
--
世界最矮 24歲男僅70公分

全世界最矮的男人何平平今年3月心臟病辭世後,金氏世界紀錄見證人員在哥倫比亞找到接班人,24歲的赫南德茲(Edward Nino Hernandez)身高僅70公分,體重10公斤,比何平平矮4公分,是全世界最矮的男人。

2歲後就沒長高
赫南德茲出生就特別嬌小,身長38公分,重1500公克,媽媽說他從2歲後再也沒長高。他有個姊姊和弟弟身材跟他一樣嬌小,姊姊不到1歲就死了,弟弟11歲才93公分高,幸好其他3兄弟身高都正常。
赫南德茲有個150公分高的18歲女友,現在還在電影中演毒梟。但他的地位可能快被取代,56公分高的尼泊爾男孩馬嘉(Khagendra Thapa Magar)下月滿18歲,屆時將從最矮青年晉級成最矮男人。

(蘋果日報)
--
身高70cm 世界最矮男自豪「獨一無二」

今年24歲的哥倫比亞男子赫南德茲(Edward Nino Hernandez)身高70公分,體重10公斤,只比隨身行李高一些,獲金氏世界紀錄正式認證,成為全球當今最矮的成年男人。

赫南德茲的母親表示,他在5個孩子中排行老大,出生時只有1500公克重、高38公分,2歲後就沒有再長高。

赫南德茲的父母說,國立大學曾將他列為研究對象,直到3歲後,便失去興趣,從未診斷出原因。

赫南德茲表示:「我覺得很開心,因為我是獨一無二的。」他的母親則說:「他只有被關在家時才會感到沮喪。」

赫南德茲在讀到國二輟學之前,已經留級過好幾次。他喜歡交際和旅行,女友芬妮今年18歲,身高150公分。

先前擁有全球最矮男子稱號的中國人何平平,身高比赫南德茲高4公分。金氏世界紀錄工作人員在何平平3月13日逝世後,才發現赫南德茲。

不過赫南德茲最矮男子的頭銜並不會維持太久,身高56公分、來自尼泊爾的馬嘉爾(Khagendra Thapa Magar),即將在10月14日滿18歲,將接替赫南德茲的寶座。馬嘉爾是目前獲金氏世界紀錄認可最矮的青少年。

(聯合報)
--
全球最矮男子 僅70公分

哥倫比亞廿四歲男子赫南德茲(Edward Nino Hernandez),以七十公分的身高成了《金氏世界紀錄》最矮的在世成人男性。

不過該紀錄不久可能被尼泊爾男子馬加爾(Khagendra Thapa Magar)打破。

除了身高,赫南德茲和一般哥倫比亞男子沒兩樣,喜歡雷鬼音樂、夢想有輛賓士汽車、能夠周遊列國等。

他最想見一面的偶像包括成龍、好萊塢影星席維斯史特龍、哥倫比亞前總統烏力貝等。

赫南德茲的母親表示,他兩歲之後就不再長高,現在的身高和一件隨身行李差不多,體重僅十公斤。除了兩眼有白內障,身體大致健康,並無其他病痛。

赫南德茲透露自己已有女友,她芳齡十八,身高接近一百五十公分。

在赫南德茲之前,全世界最矮的人是中國的何平平,他已在三月十三日過世,得年廿一歲,何平平的身高比赫南德茲高了四公分多。

金氏紀錄人員表示,赫南德茲的最矮成人寶座可能坐不久,因為尼泊爾的馬加爾即將在十月十四日滿十八歲,身高僅五十六公分的他,是目前最矮青少年的紀錄保持人。

(中國時報)
--
兒時遭性侵 竟更9審到成年 審案慢 刑度不足嚇阻 兒盟高喊修法

國內接連發生法官輕判性侵幼童案件,兒童福利聯盟昨要求修法,加重對幼童性侵的刑度,並加速兒少性侵害案件審判速度;有社工更指出,過去曾有性侵兒少案出現更九審情況,許多被害人已成年還要出庭作證,加深對被害人的傷害。

改革聲浪
兒少保護團體要求司法改革保護幼童聲浪不斷,繼正義聯盟宣布本月25日,號召群眾走上街頭嗆恐龍法官後,兒盟昨邀請兒童保護專業人員召開記者會,並找來小朋友戴口罩手持「不會說NO≠我同意」紙板,呼籲官方捍衛兒童司法正義。

公開檢視法官審理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據內政部統計,近5年來,台灣遭性侵害的兒少人數逐年增加,尤其6歲以下幼童受害者,從5年前188人增加到去年270人。幼童礙 於身心發展尚未成熟,表達能力不足,無法清楚交代受害過程,導致舉證困難;許多亂倫案因擔心家醜外揚而隱匿不報,檯面下黑數更是難以估計。
兒盟舉今年香港一個判決為例說,一名中學男教師於網路上先後邀約9名女童前往酒店房間拍攝裸照,遭法官判刑4年1個月,法官甚至明白指出,若有性侵女童,判刑恐高達7年。對照台灣法官相關判決顯然偏輕。
王育敏除呼籲增加專家證人制度外,也要求司法院公布過去3年經法院判決定讞的兒少性侵害案判決刑度,讓大眾檢視法官是否有作出合理及適當判決,並建立對類似案件的判決標準。

專家作證個案仍少
高雄市家暴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督導莊美慧表示,法院審理性侵案過於冗長,過去曾有性侵兒少案件出現更九審情況,許多被害人早已成年還要出庭作證,加深被害人的心理傷害。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張學苓強調,目前法院找專家作證的個案仍少,許多專家證詞反被法官認為是傳聞證據而不採信。其實孩子在受害後能盡快做鑑定效果最好,也可透過錄影方式交由法官參酌,幫助了解孩子說法真偽。
據司法院統計,2OO8到2OO9年,各地院審理對幼齡男女性交、猥褻案共1187件,其中11O1件判決有罪,由於是針對觸犯《刑法》第227條與未成年人性交、猥褻罪統計,所以刑度也從6月的拘役到7年以上都有,其中判刑5年以上者僅7人。
司法院祕書長沈守敬表示,近年已有越來越多法官在個案中引用專家證人的意見,司法院並已著手針對各類案件研擬量刑標準。針對部分性侵案不斷更審問題,律師 林瓊嘉表示,性侵案通常是非常私密的羅生門,有時最高法院為釐清事實,會把案件發回高院重新調查,為了補強證據,難免要再傳被害人出庭說明。

犯行重大公布資料
民進黨立委田秋堇昨也建議修改《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將性侵14歲以下兒童的犯人刑期提高到20年以上,且不得假釋,情節嚴重者,應公布其前科資料。國民黨立委楊麗環也已提案,要求類似罪犯出獄後,身分要註記,並視情節輕重,公布相關資料。

兒盟針對 兒少性侵害訴求
◎司法院應公布近3年來法院判決定讞的兒少性侵案判決刑度,建立兒少性侵案件的判決標準
◎加速兒少性侵害案件審判速度,減少兒少心理創傷
◎法官心證是判決關鍵,應加強法官再教育
◎落實專家證人制度

不能同意手術 但可同意性交/田蒙潔

接連二件女童遭性侵卻被法官認定「未違反女童意願」,引起民眾撻伐。若法官判決代表我國法律,就會出現中華民國未滿14歲之未成年人,須父母同意才能開刀或麻醉、銀行開戶、簽定契約、合法結婚,但卻不需父母同意就能與人性交的怪象。

英國著名的法官Sir William Blackstone在18世紀作出「強姦」的定義:「違反女人之意願下強制進行之性行為」,除了性別限制外沿用至今,以當事人「同意」(consent)與否為成立「強姦罪」的關鍵。
原則上,原告未必明確的同意,但從事發當時的表現可推定原告是否同意,若被告使用暴力或原告抵抗當然比較容易證明違反原告的意願,但原告沒有「反對」(objection)並不表示性行為出於同意,因為加害人若是窮凶惡極之徒,原告根本無從反對,遑論抵抗?
未成年人不具備同意性交的行為能力,即使明確同意,在法律上該同意也不存在,是為「法定強制性交罪」(statutory rape),才能保護未成年人免於性侵。但是對於偷嘗禁果之少男少女兩情相悅的性行為,有些州會訂定較輕的刑罰,稱為羅密歐與茱麗葉法。

條文適用有問題
用英美法的規定看我國的妨害性自主罪,《刑法》第221條禁止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意願之方法而為性交」的強制性交罪,與 Blackstone法官所作的定義相符,以當事人是否「同意」或是否「違反意願」為成立強制性交罪的關鍵。基於未成年人不具備同意性交的行為能力,規範 與未成年人性交之第227條,未以「違反意願」作為違法構成要件,並將同意性交的年齡細分為14歲和16歲,相當於英美法的「法定強制性交罪」。
對於甲仙性侵案,高雄地院行政庭長李淑惠說:「合議庭三位法官在判決書裡,從頭到尾都沒說女童同意被性侵」,引出該案的第一個法律問題:就妨害性自主罪而言,「未同意」是否等同「違反意願」?我國法官顯然認為不同。
李庭長認為該案是條文適用的問題,指的是第222條的加重強制性交罪,該條對於性侵未成年人有加重刑責的規定,但明文限制僅適用於第221條的強制性交罪,引出本案的第二個法律問題:未成年人不具備同意性交之行為能力的客觀事實,要如何適用於妨害性自主罪之相關條文?
按照英美法之規定,適用於221條時,可直接認定違反女童的意願,成立221條之強制性交罪和222條之加重強制性交罪;適用於227條,即便女童明確同 意,該同意也不存在,仍成立第227條與未成年人性交罪。但是按照李庭長的說法,我國法官認為只適用於第227條,因此未成年人要受到第222條的特別保 障,必須克服無同意性交之行為能力的限制,在被性侵時了解性交的意義和後果,知道自己正被性侵,明白一定要抵抗才能捍衛性自主權。由於6歲女童當時沒有 「抵抗被告之動作,且無喊叫或哭泣」,所以不成立第221條之強制性交罪,無法適用第222條加重處罰之規定。
本案的第三個法律問題是刑責與第221條同樣是3-10年的第227條,是否只因考慮未成年人不具備同意性交之行為能力,就是對未成年人性侵的「特別處罰規定」,排除《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故意對兒童及少年犯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之適用。
最後,李庭長認為該判決在司法實務上沒有錯,只是條文適用的問題,令人好奇條文適用的問題會與司法實務的對錯無關嗎?

(蘋果日報)
--
輕判事件續發酵 兒福聯盟要求公布 近3年女童性侵判決

「法官需要加強教育!」性侵女童輕判事件繼續發酵,兒福聯盟昨出面痛批司法官培訓過程缺乏對兒少身心發展等相關課程,認為法官需要「再教育」。兒盟要求司 法院公布近三年女童性侵判決、檢視是否輕判,如果司法院不具體回應,不排除九月廿五日和正義聯盟發動的網友一同上街抗議。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並拿出內政部數據指出,九十四年時,十八歲以下遭性侵共有二七八六件,但之後卻逐年增加,到去年已高達四六八四件,顯見問題愈來愈嚴重。

由網友曾香蕉等發起的正義聯盟,在Facebook上發起連署,要求政府重視荒謬判決、建立法官退場機制及評審團制度。

目前連署人數已經超過廿八萬,正義聯盟決定在九月廿五日將發起白玫瑰遊行,Facebook現在已有三萬多人表示會參加。

社工師莊美慧表示,過去曾輔導一名四歲女童,女童遭性侵後並未向家人透露,直到有一天家人叮嚀「身體不可以給別人亂摸」,女童才透露已遭性侵。

後來女童非常抗拒檢查下體,導致驗傷困難重重;好不容易驗傷完成,加害人的律師卻又扣住「處女膜仍完整」,試圖替加害人脫罪,最後因為證據不足,法官僅以「猥褻」論罪判刑一年多。

莊美慧說,女童遭性侵後不但容易受驚嚇,獨處時更不時哭泣、做惡夢,不但身心嚴重受創,連家人也備感壓力,父母害怕小孩二度傷害,只要電視一播到性侵報導就趕快轉台。

王育敏表示,未滿七歲兒童是「無行為能力之人」,口語表達、自我保護及價值判斷能力都受限,一旦遭性侵可能無法清楚描述受害過程及加害者長相等,需要專業兒童專家適時引導;但依司法官在訓練所的課表中,卻缺乏對兒童少年發展、兒童少年保護的課程,顯然司法官還有待教育。

兒盟呼籲,司法院應主動公布近三年來兒少性侵定讞案件,檢視法官是否輕判,並分析原因:另外也應加強法官教育,深入瞭解兒少身心發展歷程等,才能有助判決;最後更應建立兒童專家證人制度。

性侵法制紊亂 元凶與共犯/張升星(台中地方法院法官)

引爆社會輿論譁然的性侵女童判決爭議,法官面臨網友前所未有連署怒吼,灰頭土臉,法律專業形象全部破功,統統變成腦殘低能的過街恐龍。雖然法官認定遭受性 侵,但判決內容卻對是否「違反其意願」,多有質疑。由於被害女童年僅三歲及六歲,法官心證認知,顯然與庶民百姓的經驗法則產生重大落差。

毫無疑問,稚齡女童根本就欠缺性自主權的決定能力,但是法官為何咬文嚼字,淪為不食人間煙火的法匠?論者都把原因歸咎於法官採取考試任用,只會讀書而欠缺 社會經驗云云,但是這種「想當然爾」的推論,只是習焉不察的思考盲點,並不正確!否則如何解釋連最高法院法官也是相同的思考模式?最高法院法官不是學驗俱 豐嗎?

其實這些法律適用的爭議,都和性侵犯罪立法沿革息息相關,因此如社會能把觀察焦點從歷史縱深加以延長,也許就能呈現清晰的視野與完整的圖象。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的強姦罪,原來的條文是:「對於婦女以強暴、脅迫、藥劑、催眠術或他法,至使不能抗拒而姦淫之者,為強姦罪,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 條第二項則規定:「姦淫未滿十四歲之女子,以強姦論。」因此,如果按照原來的條文,上述引發爭議的性侵害案件,不管是三歲還是六歲,也不必審酌是否「違反 其意願」,只要年齡在十四歲以下,向來的司法實務見解,一律認定構成強姦罪,應處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然而婦女團體在八十八年間,強力遊說立法委員修法,將強姦罪改為現行法的強制性交罪,其條文內容則是:「對於男女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 意願之方法而為性交者,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婦女團體認為「至使不能抗拒」的法律標準過於苛刻,故即修正為「至使難以抗拒」,並經一讀通過。但 是後來在二讀朝野協商時,突然又把「至使難以抗拒」刪除,直接改為「違反其意願」。此外婦女團體又將「對未滿十四歲男女」強制性交者,列為加重條件。而原 本的準強姦罪,仍然保留條文內容,並將條次移置為第二百二十七條。

於是乎關於性侵犯罪的處罰規範,法律上就有三種情形:違反其意願而為性交者,構成強制性交罪,應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二一條);違反其意願,而對未滿十 四歲的男女強制性交者,應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二二條);「不」違反其意願,而對於未滿十四歲的男女為性交者,應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二七條)。對法 官而言,由於要件與刑度不同,因此必須明確區隔,不能囫圇吞棗,含糊以對。

婦女團體自己訂出來的法律,把原本客觀判斷的「難以抗拒」,突然改為主觀臆測的「違反其意願」,這才是造成法官須斤斤計較是否「違反其意願」根本原因!婦 女團體這種修法主張,迭遭刑法權威林山田教授嚴厲批評,指其根本喪失「強制行為」本質,卻仍恣意擴張「強制」的概念,立論基礎錯誤!

司法問題經緯萬端,唯有正確診斷,才能對症下藥!如頭痛醫頭,鋸箭療傷,問題依舊無法解決。按照司法院建議,希望規定未滿七歲的兒童,一律視為「違反其意 願」。那麼假如未來性侵的對象是七歲半、八歲、九歲、十歲、十二歲時?法官又該如何判斷有無「違反其意願」呢?這些問題,只有實際從事審判的法官才能體 會,司法院的行政官僚們,還是只會替《妥速審判法》登些置入性行銷的廣告自我吹捧而已。

本文並無意替承審法官辯護,因為法官耽溺於司法窠臼而不自知,很難贏得社會的同情。法官的自由心證違反常識,應該痛加針砭,因此婦女團體的指責確有所本, 應予贊同。不過,婦女團體對於修法過程的偏執與隨興,形成疊床架屋的法制紊亂,恐怕也應該自我反省。否則看著「元凶」義正詞嚴的指責「共犯」,畫面好像有 點不太協調。

(中國時報)
--
瓜地馬拉走山 54死 百人活埋 豪雨摧殘 連續山崩 救難人員也遇害

我國在中美洲的友邦瓜地馬拉,尚未從5月的熱帶風暴艾加沙(Agatha)摧殘中復原,近日又因持續數周的豪雨導致山區土質鬆軟,傳出超過30起山崩事 件,更慘的是還有救難人員在搜救時遇上山崩,恐有近百人遭活埋。目前瓜國山崩災情至少已造成54人喪生,死亡人數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瓜國首都瓜地馬拉市西北方的中美洲高速公路靠近納華拉鎮的路段,因為4日發生坍方,自動自發組成搜救隊的100位群眾,前天努力援救遭土石活埋的1輛巴士 和5輛汽車,沒想到山崩再度發生,把救難人員當場活埋。一名僥倖逃生的警官杜伊表示,兩度山崩發生時,他曾在現場高聲呼叫、警告所有人:「當時山區發出地 震般的聲響,但大家都不肯離開。」

半世紀來最多雨量
悲劇發生之後又有150名搜救人員趕往現場,用鐵鍬、牽引機、挖掘機試圖救出被活埋的人,不過在挖出22具屍體後,由於現場不斷降雨,雷電交加又有濃霧, 搜救行動只好暫停。稍後民防單位主管卡巴納斯表示,由於擔心還會再發生山崩,搜救工作已經暫停:「我們已放棄救援被土石活埋的人」。據估計遭活埋的人數在 50到100人之間。
除此之外,中美洲高速公路一處河谷,則有40人遭活埋,另一路段4日發生另一起活埋巴士的山崩,至少造成12人死亡。卡巴納斯表示,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運 送重型機具開通道路。中美洲高速公路目前有100公里的路段屬於關閉狀態。瓜國各地還有數百座橋樑毀損,包括往來瓜地馬拉與宏都拉斯的主要橋樑。
瓜地馬拉總統柯隆(Alvaro Colom)稱發生在全國各地的山崩為「國家悲劇」,他已在4日宣布災區進入緊急狀態。目前瓜地馬拉境內因山崩死亡人數至少有54人,但當局擔心最後死亡 數字可能遠高於此。瓜國氣象單位表示,部分地區降下的雨量是半世紀以來最多的一次,全國至少傳出200起意外事故,包括30處山崩,此外還有11條河流水 位上漲釀成洪災。

逾4萬人無家可歸
瓜地馬拉此次天災至少造成4萬2千人無家可歸,另外還有1萬人疏散。瓜地馬拉南部艾斯昆提拉(Escuintla)、雷塔胡勒(Retalhuleu)、 施特皮克斯(Suchitepequez)三個地區,已被列為紅色警戒區。今年中美洲天氣惡劣,至少已在多個國家造成100多人死亡。
五月份熱帶風暴艾加沙造成瓜國165人死亡,數千人流離失所,財產損失達5億美元(約159億元台幣)。這次山崩災情的損失,估計將超過5億美元。

今年全球重大山崩與土石流
08/08中國甘肅省舟曲縣發生特大土石流災害,截至8月底已造成1467人罹難,298人失蹤。
08/07巴基斯坦北部遭暴雨襲擊,導致山崩與土石流,據9月2日巴國政府的報告,7月下旬起持續一個多月的特大洪災已導致逾1710人死亡,2632人受傷。
08/06印屬喀什米爾列城地區因暴雨引發洪水和土石流,至少166人死亡、400人失蹤。
06/21巴西東北部遭洪水和土石流襲擊,至少44人死亡,上千人失蹤。
04/05巴西里約熱內盧連降暴雨引發洪水和山崩,至少造成212人死亡,161人受傷,另有100多人失蹤。

(蘋果日報)
--
暴言與陋見/張大春

多年以前,內政部長邱創煥閒來無事,突發奇想,針對國人日常用語之隱藏性歧視發表了正式的看法。邱創煥義正辭嚴地表示:國人用語稱年長者為「老人」,「老 人」二字聽在長者耳朵裡很不舒服,誰甘心服老呢?他隨即呼籲:各級機關行文以及民眾一般日常用語,不應再稱老人為老人,宜改稱「資深國民」──這顯然是從 英語之「Senior Citizen」硬譯而來。社會大眾沒理邱創煥,新聞過後一兩天之內鬨傳為笑談的勁頭也過了,老人還是被稱作老人,說者聽者顯然明白這稱謂比起「資深」聽 來既實在、還不刺耳。

事隔沒幾年,台北市長許水德蒞臨青年公園,檢視新栽植的樹木,也令在場媒體始料所未及地提出了他對公園植樹的指示。許水德強調:公園栽種樹木很有教育意 義,但是對於樹木的介紹應該進一步地普及化,除了現有的樹下插牌之外,應該還要設立點字牌,以便盲人之遊園者也能夠摸字吸收關於各種植物的知識。
我們很難說邱、許二公「錯了」,身為首長,那時還有隨口說廢話的權力。他們僅憑一時感懷,興之所至,就能夠發表對於公共事務的意見,甚至還能在官僚體系內 部引發一圈圈小小的漣漪。一言既出,可以推知:一定還有不少僚屬跟著傷腦筋、開會研商,該如何宣導、推動,以期社會大眾改換對長者的稱呼;甚至該如何發包 製作各公園綠地樹木之點字識別牌。
二、三十年過去,政黨都輪替了兩番,我們今天又聽到了甚麼樣的官話呢?
《國語日報》社前兩天舉辦以國際新聞為特色的「國語日報週刊進階版」創刊茶會,請來了教育部長吳清基和以「touch your heart」一語蜚聲國際跆拳道界的政務委員曾志朗,舉行「國際教育小論壇」,談的是「如何提升中小學的國際教育?」
提升中小學的國際教育是一個關乎國本的大題目。吳清基表示,將在年底前完成「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可是,接著他卻也興之所至起來,話鋒一轉,順便 呼籲:希望媒體能增加英語新聞,HBO等英語發音電視頻道,除中文字幕外,最好也打上英文字幕,協助學生一面看電影、一面學英文。

官話隨感覺起舞
比起邱創煥和許水德兩位老官僚不痛不癢的廢話來說,吳清基的這一套官話顯然更加無知且隨興。姑不論甚麼是「國際教育」,也不論「國際教育」是不是要從「英 語化」搞起,光是建議電影頻道增加英文字幕一語,便足見吳清基對於學英語這件事既無想法、也無規劃、更無主張,只能隨感覺起舞,而那感覺還是胡裡胡塗的感 覺。就算是依照他看電影、學英語、再接著順藤摸瓜學國際觀的邏輯去說,我的補習班英文老師都還會建議我:要看好萊塢電影學英語的話,最好連中文字幕都不要 看呢!
更加荒謬的是,吳清基進一步引申出尊重新移民文化的議題,希望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新移民之子,也能在我們的小學課堂上學習「母語」,照這個理路推估下去,HBO等電影頻道遲早也該一併打上塔加洛語、馬來文和印尼文的字幕了。
我們很容易區辨某些官僚的暴言,比方說海巡署的少將黃鴻輝所說:「原住民每天你一口、我一口喝酒,沒事幹閒著發慌。」的話裡有多少粗暴和歧視,但是我們能讀出教育部長的顢頇和淺陋嗎?那可不只是口誤而已,還暴露出他們誤國誤得相當自以為是呢。

(蘋果日報)
--
彰縣明星國中力抗能力分班 180新生走人

彰化縣陽明國中這學期換新校長,有近二百名家長期待「新人新政」,透過民代關說,要求採「成績分班」並指定名師,新任校長宋維煌堅拒,家長期待落空,有一百八十多名新生因此不報到,選擇到私校就讀。

陽明國中是彰化縣明星國中,升學率為全縣之最,前幾年基測還出現全國滿級分人數最多,更讓陽明炙手可熱;為讓孩子進入陽明,許多家長費盡心思把戶籍遷入陽明學區。

當各校面臨少子化衝擊,陽明因學生越區就讀情況普遍,人數始終是全縣第一且不斷「成長」;今年是首次出現學生流失,原因竟是因為校方力拒編班關說,成為教育界話題。

據了解,流失的一百八十多名學生,幾乎都是「資優生」,父母親多為醫師、工程師等「高社會資歷」的一群。對於這些家長的決定,新任校長宋維煌說,他只想說真話、做真事。

陽明國中為避免困擾,一直遵守電腦常態編班政策,但仍有許多家長想要走後門「喬」編班。去年就有國小資優生家長「揪團」,廿多人一起到陽明,要求把孩子編在同一班被拒,當時這群家長也是放棄陽明,選讀私校。

這學期陽明國中換新校長宋維煌,許多家長認為新校長會比較「好講話」,從七月學校還沒開始一次編班作業前,就私下拜託校長或找民代關說,「希望讓好成績的孩子在一班、指定名師」。

在耳語發酵下,七月底第一次電腦編班前,竟有二百名新生沒報到;本月一日開學,校方舉行最後一次抽籤,只有十多名家長回心轉意,有一百多八十名學生因此放棄報到選讀私校。

宋維煌表示,身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提供公平的學習環境給每名學生,不能因家長的社經地位及學生資質有所差別;面對家長、民代請託「壓力不小」,「但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他堅持讓每名學生都能有平等學習的機會。

孩子延後報到等編班機會,一名被拒的陳姓家長無奈地表示,他只是希望給孩子較好的學習環境,「這樣也錯了嗎?」

喬班家長:常態編班後 優秀生變少了

彰化縣陽明國中因拒絕關說採成績分班,有一百八十多名學生不報到,選讀私校;陽明家長會長劉明雄力挺校方,但也表示「常態編班是政府的理想,但家長還是考慮讓孩子有更好的教學環境」。

「不要一味否認能力編班,我們彰化縣也要留下好學生」,劉明雄表示,四年前,陽明國中基測PR99學生有八十多人,常態編班後,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逐年減少,今年雖然保持全縣最多高分群,人數卻減少到四十多人。

「教育改革一改再改,我實在沒信心」,彰化市林姓家長抱怨,少子化時代多數父母只生兩個孩子,「誰願意讓孩子當實驗品」,國中不能保證班級學生素質及升學,「萬一我的孩子變壞了,誰要幫我負責?」

彰化市黃姓家長的孩子今年參加國際數學競賽得到金牌,不就讀陽明國中,改讀私立明星中學,「因為私校答應能力編班,資優學生在一起可以良性競爭」,黃姓家長說,私校的保證讓他很放心,孩子已在私校暑修課讀完高一上學期的數學。

吳姓家長的孩子得到國際數學競賽銀牌,也沒讀陽明,「並非常態編班不好,而是能力分班更可以讓孩子適性適才學習」,她說班上學生程度參差不齊,老師很難教;資優生覺得太簡單,一般生又覺得太難,反而造成實質上的不公平。

孩子獲得國際數學競賽銀牌的家長李浚瑋說,他觀察私校教育多為填鴨式,不像國中是全方位發展,培育學生「帶得走的生活能力」,他認為孩子選擇讀陽明,反而比較有成長空間。

能力分班!連日光燈管 好班都多一根

台灣很多教育問題,都根源於「升學主義」這個大魔咒,再好的教育制度,都會被扭曲,能力編班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其名要因材施教,最後卻貼標籤,會考試的就是好學生,給最好的師資、設備;不會考試的就是壞學生,就放牛吃草、提早放棄。

台灣已邁向M型社會,隨著貧富差距拉大,學生的學習起步、享受到的教育資源也差很多,有錢、重視教育的家庭,孩子從小上雙語幼稚園,國小就開始補才藝、數 理,等升到國中時,學生程度已差異懸殊,英文程度好的,可以讀整本哈利波特原文書,差的甚至連廿六個英文字母都背不全。

教育M型化的社會,把程度差這麼多的學生集中上課,老師、學生都痛苦。程度好的學生,嫌老師上得太簡單,程度差的,又聽不懂,前後段學生都被犧牲,老師心有餘力不足,也無法對程度差的學生一一補救教學;對資優生,卻又欠缺有系統的進階教育課程。

在這種情況下,依不同能力分級、跑班上課,的確較能因材施教,但在現實上卻很難落實。因為在台灣,在學校最有發言權的,往往是孩子成績好的優勢家長,學校 也以升學率論斷師生好壞,在家長和學校心照不宣下,能力編班仍是升學最方便的工具,最好的師資、設備常會流到「好班」,程度差的「放牛班」,淪為次等公 民,甚至連教室內的日光燈管,都會比好班少一根,嚴重被歧視。

儘管教育部一再宣示,禁止國中能力編班,但為何仍有許多家長、學校千方百計想「復辟」,不惜任何手段要恢復能力編班,還不都是為了升學,如同十二年國教喊了二、三十年,依然原地踏步,都是因為擺脫不了升學的桎梏,升學問題不解決,能力編班的問題,就會一直存在。

能力分班 每年10校遭檢舉

國中能力分班問題從未消失,教育部表示每年約有十所學校被投訴違法實施能力分班,其中就有六至七間查證屬實;人本等教育團體則批評學校和督學是共生結構,教育部督導不周,難怪還有學校敢違法,人本今年調查,甚至半數國中還有能力編班。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法規雖然明定國中應常態編班,但每到開學期間,教育部就會接到不少學生家長投訴學校違法實施能力分班,每年差不多都有六、七間學校經調查發現違法,中南部學校尤其嚴重。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指出,該基金會今年查訪全國二百四十五所國中,有半數還在違法實施能力分班,甚至有學校早自習就開始「分組學習」。

馮喬蘭說,基金會調查發現不少學校能力編班,但通報督學去查,有些就是查不到。她批評,學校和督導單位有太多「人情關係」,彼此互相照應,根本是「同一夥」的共生結構,難怪到現在還有學校敢違法,教育部查察不嚴,似乎「不太想和升學壓力對抗」。

楊昌裕指出,許多家長因為存在「拚升學」的觀念而要求能力分班,不過一旦經教育部調查學校確有違規,就會立即提請各縣市政府處理,要求恢復常態編班,甚至處分相關失職人員,教育部過去也曾因有學校違反常態編班規定,而將地方政府移送監察院查處的案例。

楊昌裕表示,雖然根據國民教育法第十二條規定,「國小及國中各年級應實施常態編班,但為兼顧學生適性發展需要,得實施分組學習」,不過所謂「分組學習」, 教育部原則上鼓勵的是「班內分組」,讓程度好的孩子教程度落後的,許多學校卻以此「誤解」分組學習意義,違法實施能力分班。

他說,由於學生在數學、英文及自然科的學習程度區別較大,為了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適性學習,目前規定國二、國三可針對這些科目,以兩班或三班為一組群,依學生學習特性,實施年級內分組學習,但不是指可以能力分班。

救成績 日本小學課本總頁數暴增1千頁

日本歷經十年「無壓力教育」的實驗後,發現學生參加國際測驗的成績節節下降。為提升下一代的競爭力,決定下學年起大增小學教科書內容,小學六年各科目教科書總頁數將從四千九百頁暴增至六千一百頁。

日本的「無壓力教育」鼓勵學生多應用知識,少死記硬背,但日本學生PISA測驗成績排名大幅滑落,數學從二○○○年的榜首到二○○六年退居第十。PISA 是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主辦的「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PISA)國際評比,自二○○○年開始舉辦,每三年舉辦一次,去年成績尚未揭曉。 TIMSS測驗(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也有部分科目退步。

新學年起,日本小學教科書的科學和數學增幅將達六成,小學五年級就教梯形面積計算,小六要上電學,英文課也從國中七年級提前到小五開始,並依年級每周增加一或兩小時上課時數。

日本各界對這項政策轉變意見分歧。文部科學省中央教育審議會委員梶田叡一痛批現行的教育體制太以學生為中心,「大大失敗」,有必要「重振對知識的尊重」。

東京御茶水女子大學教授、日本教育社會學會會長耳塚寬明也贊成改變,指幾無天然資源的日本,最珍貴的資源就是人力。

東京居民本澤太太有兒女分別就讀小四和國一,樂見教科書增量,「和我受的教育比起來,我有點被我小孩現在的程度嚇到」。

日本開放教育先驅、上智大學名譽教授加藤幸次不以為然:「光增加教科書內容、逼學生死背沒有用,日本應該投資開發會思考的人力」。

在對基礎教育有類似爭論的美國,專家對日本學生的測驗成績仍十分艷羨,希望向日本、芬蘭、南韓等測驗成績優異國家取經。華府的教育研究機構Common Core執行長孟森女士認為,日本不該對類似測驗的成績反應過度,變得太偏重數學、科學、閱讀等PISA測驗科目。

日本教師組織「日本教職員組合」副委員長高橋睦子擔心新政策加重教師負擔,認為與其教科書增量,不如大改日本的大學入學考試制度,不要再以分數為標準,「我們應該重新思考整個制度」。

全教會:台灣不宜跟進

日本新學期將大增小學教科書內容,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劉欽旭認為,日本國小教材內容雖然加多,但要注意的是日本學生的學習時數有無隨之遞增,否則學生得用更短時間來吸收更多知識,究竟會學得更多,還是消化不良,未來有待觀察,而台灣目前學習時數已高,不宜跟進。

他指出,由於社會型態類似,日本的教育政策一直以來對於台灣而言都有參考價值,但台灣學習時數已很高,還有很多老師抱怨目前國內編列的教材已經教不完,如果想學日本增加教材內容,可能不適當。

(聯合報)
--
溫書假取消 學生臉書連署反對

各縣市開會達共識 本學年起取消

沿用三、四十年的國中小學「溫書假」確定本學年起取消。教育部六月邀集各縣市開會達共識,以「溫書假」是長期「約定俗成」,但沒明文規範,教育部基於正常教學、學童安全、家長照顧不方便等考量,決議全國高中職、國中及國小定期評量日均不宜提早放學。

學生:「不要放,就不要考試」

facebook 上已有網友與學生發起「全民連署:反對教育部取消段考下午溫書假」,批評教育部太超過,認為國中小學取消可以理解,但高中職學生已可照顧自己,質疑這種禁 令根本是大人的亂想法,「人在教室靈魂都出竅了…不爽讀的又會鬧別人」、「竟然連半天能喘口氣的時間都拿掉」,還有網友嗆說「不要放,就不要考試」,並表 示要灌爆部長信箱,「不要再把學生當白老鼠」。

到底學校可不可以安排溫書假?目前是一國多制,教育部六月廿四日邀集各縣市教育局處及相關教育團體進行研商,會中就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各縣市政府訂定的 「國民中小學學生在校時間」等規定討論,確認不僅沒有「溫書假」這個名詞,也沒有段考下午得放溫書假的相關規定,甚至依「各級學校學生學年學期假期辦法」 也沒有授予各校安排溫書假的規定,高級中學的情況也一樣,因此決議取消。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過去放「溫書假」,由於許多家長沒下班,一些學生只能送去安親班,或是上街玩樂,發生過考完狂歡發生意外的案例,因此,不宜提 早放學。未來考試前一天、考試當天都可留在學校安排自習或老師複習,考完後則可由學校規劃體育比賽、康樂活動、藝術欣賞、開班會等活動,讓學生放鬆、調適 心情。

楊昌裕強調,基本上取消「溫書假」是各縣市的共識,教育部七月已發文通知,但高中職屬教育部及北高市直轄,國中小在校時間則是各縣市主管,如有縣市還是堅持要放「溫書假」,教育部無法禁止,也沒罰則。

全家盟贊成取消 教師會反應兩極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贊成取消「溫書假」,並認為孩子放假,但是大多數家長沒有放假,一旦發生意外,責任難以釐清。

全國教師會則表示尊重。但據了解,教師團體內部、各縣市教師會對於是否放「溫書假」有兩派意見,支持放假的老師認為,段考期間或結束後,各科老師要開會檢討考題、批改考卷,不放假會延誤進度;但也有不少老師支持教育部主張,也怕被外界質疑老師想偷懶。

(自由時報)
--
「9999」永保安康紀念車票 5萬張票秒殺

台鐵永康站昨天發售「九九九九」永保安康紀念車票,不到五小時,五萬張車票全賣光,連印有「九九、九、九」的後天預售票也搶光;不忍讓民眾失望,台鐵決定再追加五萬張。

「九九九九」紀念車票正面印「長長久久永保安康」,背面印「長長久久、珍愛一世」,台鐵原本預估兩、三天內賣完,沒想到昨天是以「秒殺」速度賣光,十幾名員工軋日期的手沒停過,三台日式軋日機五分鐘才能印一百張日期,但售票口半分鐘就賣完。

為搶紀念票,前晚就有人在永康站搭帳棚,半夜開始出現長龍,住台北的李小姐凌晨搭車南下,五時許抵永康站,已有三、四百人排隊;她買到紀念車票,也買到九日預售票,更幸運的是預售票編號是「九九九九」,忍不住興奮大叫。

嘉義大學陳姓學生與女友凌晨四時多開始排隊,搶到紀念票,「一生只能遇到一次,希望愛情能加分」。彰化的沈先生因姊姊九日結婚,他漏夜排隊買票,要送給姊姊最有紀念性的結婚禮物。

台鐵高雄運務段長賴泰元一早坐鎮,五萬張紀念車票上午六點開賣,不到十一點賣光,現場還有一千多人排隊,人潮持續湧入,台鐵緊急宣布追加五萬張增印版。

但人潮不散,連印有「九九、九、九」日期的九號預售票也搶購,永康站庫存的一萬多張不夠賣,臨時向保安站調五千張,也全部賣光。

永康站到保安站單程區間車價廿一元,這次的紀念票營收近二百五十萬元,因買票民眾以蒐藏為主,不是真要搭車,台鐵幾乎淨賺。

永康站表示,本月十八日起出售增印版紀念票,限昨天取得購票憑證民眾(一人限廿張),加上之前郵購民眾約一萬多人,五萬張恐也剩不多;若還有剩餘,會另公布售票時間。

追分9999 台中也瘋狂 附贈神像加持

「9999追分成功」車票也發燒。由於追分還有追婚的意涵,再搭配上九月九日,這兩天央求代購的電話、信件紛紛湧進台鐵,「簡直比過年還熱鬧」。台鐵準備了一萬五千張車票在追分車站開賣,但為避免一下子就被「掃光」,一人限購六張。

看到民眾搶購硬式車票的熱潮,甚至還有人將特殊連號車票上網拍賣,台鐵決定「肥水不落外人田」,打算也把特殊票號拿來拍賣。台鐵運務處長詹鴻漳說,台鐵研擬明年把如0000、1234、9999等票號抽上網拍賣,但還要評估利弊。

台中運務段段長張錦松表示,購買「追分成功」車票主要是兩大族群,一是求好成績、二是求好姻緣,每到考季就門庭若市,有些補習班「一次就買一、二千張」; 車站內還供奉文昌帝君與月下老人兩座石雕像,很多人買了車票就拿去神像四周繞一繞「加持」,他打趣說,車站不是只光賣車票,「是一整套的喔」。

他說,這兩天也有國外的火車迷以郵購的方式,「要我們幫他買了寄回去」,但還是希望民眾盡量到現場買。

(聯合報)
--
挑食討枕頭 智利受困礦工變難搞

被埋在地下礦坑滿一個月後,33名智利礦工慶幸能被發現的「蜜月期」已過,開始焦躁沮喪,要求也愈來愈多。這些礦工在未被發現前,每48小時只吃兩湯匙鮪魚和半杯牛奶,現在卻嫌食物不好吃,一名礦工甚至把罐頭蘋果退回,因為不合他口味。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救援人員說,礦工被發現之初的興奮已轉為失望。這些礦工起碼還要在地底下待兩個月,他們4日透過視訊連線與家人談話,並獲得熱食、折疊 床、刮鬍刀、乾凈衣服、洗髮精等必需品。但有了床之後,礦工開始要求枕頭,並希望能傳送更多家人的信和安排更多時間與家人談話。

視訊連線每名礦工只分配到一分鐘,許多家屬嫌時間不夠。這也引起家庭糾紛,有些礦工的妻子和婚外女友都跑來;有名礦工據說還有四個女人以他的名義求償。

一些家屬抱怨他們寫給礦工的信未送到礦工手中或遭到檢查,智利政府官員向家屬解釋說,給礦工的信只能報喜不報憂,因為礦工受到極大壓力,負面訊息對他們有害無益。

救援團隊的心理學家伊杜拉說:「礦工每天都有新要求,這是正常的,當人口渴的時候,只要有水喝就好,現在他們連床都有了,當然想要枕頭。」

這些礦工自上月5日開始被埋在地下,已打破受困地下的天數紀錄,救援人員現在三地同時開挖,以加快救援速度。

(聯合報)
--
電腦前忙不停 頸椎在抗議

每天坐在電腦前忙不停,有時肩膀還夾著電話猛講,或者上床前長時間看書,這些都是上班族常有的習慣,也成了容易患「頸椎椎間盤突出」的族群,還有常負重物的人及看電視打瞌睡的長者,也都要小心頸椎出狀況。

新竹市39歲的張姓業務員日前左側肩膀逐漸疼痛無力,上臂抬不起來,吃止痛藥也沒效,他怕自己是不是半邊中風了,到署立新竹醫院的神經科門診,醫師郭璨銘 仔細詢問他有沒有外傷、最近有沒有搬或扛重物,結果發現並非受傷,而是工作和生活習慣導致的姿勢不良,造成頸椎椎間盤突出,因情況嚴重,動手術治療才改 善。

原來張先生因為業務工作,長時間使用電腦,帶著筆記型電腦到處跑,回到家後,也常把筆記型電腦打開,就坐在床上使用,一個姿勢老半天不變。

郭璨銘表示,頸椎椎間盤突出常見於40至50歲的人,大多數是因為年齡老化、頭部長期負重或承受垂直震動外力所引起。姿勢不良會使椎間盤壓力倍增,進而使 得被擠壓、變形的椎間盤軟骨,往後外側擠壓凸出,甚至造成軟骨外圍保護的「纖維環」破裂,壓迫到神經外膜,形成肢體麻痛、無力。

輕度或中度症狀可以休養、吃藥和復健來治療,如果無效或症狀嚴重,就必須動手術。

要避免頸椎椎間盤突出,郭璨銘說,「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保持良好姿勢」,避免長時間床上低頭閱讀、坐在軟沙發上看電視、在電腦前以不正確坐姿工作、用脖子夾著電話筒、扛重物等,老人家在電視前打瞌睡也屬姿勢不良,「好姿勢就是最好的治療」。

(聯合報)
--
生活物價指數 近10月新高

國內食物價格驚驚漲!主計處昨天公布,八月分以食物類為主的「生活物價指數」(甲類),不僅連續上漲三個月,並創下近十個月來新高。

「生活物價指數」是吳內閣「庶民經濟」下的產物,共分甲、乙、丙三大類。甲類包括民眾最基本所需要的商品或服務,包括食物類、水電燃氣、油料費等。

不過,八月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負成長百分之零點四六,出現今年首次衰退。

八月甲類生活指數以水果的漲幅最為驚人,漲百分之八點五二,蔬菜漲百分之三點二八,肉類也漲百分之一。主計處官員說,八月碰到中元節,食物價格明顯上漲。

主計處第三局科長吳昭明解釋,去年碰到莫拉克風災,農損嚴重,墊高比較基期,使得今年八月的CPI不升反降。

如果剔除食物及能源的核心物價,八月物價其實還是有百分之零點六八的成長。

事實上,國際農工原料價格已經在高檔盤旋一段時間,再加上國際熱錢的炒作,吳昭明說,預期原物料漲價趨勢將會延續到下半年。

不過,因為歐美地區景氣復甦力道不夠強勁,部分新興國家為預防通膨現象,開始採取貨幣緊縮政策,吳昭明認為,下半年起,原物料漲勢應能逐漸趨緩,影響所及,國內物價大幅上揚的機會不大。

(聯合報)
--
刀鋒常帶感情 做該做的事/簡守信(大林慈濟醫院院長)

大學即將開學了,考進醫學系的喜悅,想必是多年苦讀的你最風光的時刻。「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歡喜中有著汗水與淚水交織而成的寒窗印記,更 有著未來投入人群拔除病痛的使命與期許。只是近來醫療環境似乎是山雨欲來風滿樓,要隨著這股熱帶氣旋御風而行、隨風而上,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折翼之鳥的 憂慮反倒可能縈繞在你的心頭。

可是有必要這麼悲觀嗎?

我想和你分享的兩個觀念,這要從一位病人的照顧和一堂無語良師的課說起。

外科加護病房的時針指著凌晨兩點卅分,呼吸器及生理監視器低沉單調的背景聲中夾雜著病人不安的呻吟。護理人員發現病人腹部的敷料又滲濕了,而傷口的滲出物 中竟夾雜著血跡。值班的外科住院醫師,也就緊急的被呼叫來到病榻。這位年輕的外科醫師仔細的清洗了傷口也找到了出血點,做了妥善的處理後正想走回值班室, 把握那僅剩不到二個小時可以休息的時刻。

就在這個時候,他看到在加護病房的另一個角落有個熟悉的身影,那是他的老師正守在前一晚剛接受完移植手術的病人身旁,由於病人一開始的狀況不太穩定,他就 在病床旁拉把椅子坐下來,緊盯著生理監視器和尿管、引流管,注意有沒有什麼異狀,並且隨時提醒護理人員該做什麼處置。隨著病人的生理徵象漸趨穩定,他疲憊 的身軀也才漸漸在病人規則的心跳聲中,坐在椅子上沉沉地睡去。年輕外科住院醫師看到的不只是之前在病房巡診或手術檯上指揮若定、號令三軍的統帥;更是一位 有血有淚、深情款款的男子漢。在病人最需要的時刻,他給了他的肩膀。

說到移植手術、肝臟移植手術之所以能順利在我們的醫院進行,除了國內外的培訓觀摩和動物實驗之外,在大體老師身上進行的模擬手術更讓外科醫師心領神會。開 刀細節在大體老師的以身示教的同時,肌肉紋理更轉化為生命紋理,神經血管也化身為無語良師的深刻叮嚀:「寧可你們在我身上劃錯千刀萬刀,也不可以在病人身 上錯劃一刀」。經過這樣的洗禮,外科醫師不會只是武功高強的小李飛刀,也不會是拔劍四顧心茫茫,不知道醫療方向依止的專業人員,而會成為「刀鋒常帶感情」 有血有肉的漢子。

參與模擬手術教學的不只是已經往生的大體老師,主刀的醫師及學生在課程前會拜訪大體老師的家人。當家屬椎心的追憶起老師生前的點點滴滴和這段時間天人永隔的思念,這個技術成長的課程有了生命的氛圍,生命當然也就不再只是公共衛生統計學上的冰冷數字。

一位大體老師的女兒提到她最珍貴的回憶是父親在散步中對她的叮嚀。那時候,爸爸知道她工作上有些瓶頸和挫折,特別提醒她:「做該做的事,而不是想做的事」,而那次的散步是在爸爸動脈瘤破裂突然往生的前一天晚上。

透過家訪,透過大體老師的家人,醫師學生們沒辦法親耳聽到的叮嚀卻在轉瞬間成為未來行醫地圖的心靈導航。醫療加上人文,正確的說應該是醫療回歸人文,是如此的動人。走過專業迷思迎向醫療的文藝復興,不正是熱血青年的你所希望的嗎?

所以只要刀鋒常帶感情,做你該做的事而不是你想做的事,你,沒有必要那麼悲觀吧!

(聯合報)
--
交九運量少 統聯要退租月台

交九轉運站周年,統聯因運量不足,月台使用率不理想,讓他們萌生退租部分月台的念頭,卻遇到重重阻礙,更揚言不排除提告!台北市交通局公共運輸處認為,月台分配須由BOT廠商萬達通與客運業者間協調,但萬達通卻說「若可以決定月台數量,早就做了」!

統聯客運業務部副理許凱翔表示,因高鐵衝擊,這一年來,乘客量掉了二至三成,想退租月台,但從公運處到萬達通,都不讓他們退。尤其統聯位置較好,月租高達卅萬,若遲不解決,每月損失金額起碼六十萬。

許凱翔不平地說,同業只租一至兩個月台,每小時卻有十幾班車進站,統聯租了十二個月台,每小時卻僅維持四至五班車頻率。而萬達通當時信誓旦旦,強調一定會「總量管制」,卻在交九營運後,相關配套付之闕如,如今更不准他們退租,「對守法業者公平嗎?」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說綜合規畫科股長任禮恩強調,月台退租與否,業者應向萬達通溝通,但據他們了解,統聯若退租,將影響月台分配機制,且統聯租用位置,多為「黃金樓層」,月租相對高昂,其餘業者進駐或取代意願不高。

萬達通經理王德潤說,他們也很委屈,因當時月台分配,是由公運處決定,依據BOT合約,他們並無增減月台權利,若統聯執意要退租,甚至要求重新分配月台數量,應由公運處出面協調。

王德潤坦承,「若我們有決定權,早就要求業者增租」,部分業者如和欣、噶瑪蘭、豪泰、三重、新竹,僅有一至兩個月台,每小時最高卻開出超過十班列車,對照擁有十二個月台的統聯,「他們當然會覺得不公平」。

王德潤透露,萬達通近期將把開幕期間,提供給業者的十六個免費下車月台收回,並改為使用者付費,若取消這些月台,「統聯真的還會想退租?」

若年底前仍未解決,統聯的許凱翔說,將依當初合約內退場機制,要求萬達通同意退租,否則不排除依合約內容,提出告訴。

(中國時報)
--
補教人生拖棚 教部:罰到改善為止

補教老師高國華、劉毅等人合演的《補教人生》戲碼遲不下檔,教育部忍無可忍,行文台北市政府「發揮公權力」,透過不斷罰款、糾正等手段,阻止這部爛戲繼續演下去。

對《補教人生》戲碼不斷延燒,教育部已透過公文及打電話方式,要求台北市政府「發揮公權力」,盯緊相關補習班,不斷糾正及罰款,直到改善為止。教育部希望相關補習班負責人「不要再亂下去」。

北巿教育局表示,對短期補習班的管理及監督,每年抽查十%立案補習班,會同建管、消防等單位執行班務行政管理、建築物公共安全及消防安全設備之查察,併同辦理未立案補習班複查,今年截至八月底總計查核八三八家次。

另外,一至七月北市查察未立案補習班共五十七家,共裁罰三四九萬,其中劉毅機構連續未立案招生上課且為百人以上大型案例,依行政罰法(罰其違規未立案)、行政執行法(罰其不履行改善行為)共罰三○五萬元。

台北市補教協會研擬堆動「補習班老師認證」,教育部社教司長柯正峰表示「很好」、「這是良性發展」,學校老師如有前科或犯罪,依《教師法》,教育部設有通報機制,這種人無法在國內任何學校教書。但補習班老師若有前科,外界不見得知道,他們可能再傷害學生。

教育部昨天也轉知中華民國補教聯合會理事長張萬邦,建議對補習班經營者上「品德課程」等,要求他們要有教育理念,否則幾個人可能毀掉整個補教界形象。補教聯合會將召集各縣市補教協會開會,討論補教業的管理機制。

國民黨立委趙麗雲、邱毅昨天也呼籲教育部應主動修改《補習及進修教育法》,建立補教師資證照制度,透過事前審查核發證照、事後評鑑管理,汰劣擇優,確保補教師資品質。

徐薇插花炮轟:一鍋老鼠屎

高國華、陳子璇、劉毅、蔡郁璇上演的「補教人生」實在歹戲拖棚,六日英文補教名師徐薇也跳出來開炮,主要炮轟教育局失職,順帶指控高國華補習班貼假榜單吸 引學生,說謊成性,才會爆出劈腿緋聞;陳子璇只有專科畢業,不夠格當老師。她氣憤地說,「真是一鍋老鼠屎,沾上就臭的不得了。」

高國華延續前日的回應,「對於所有人的批評,我都甘願受,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我應得。」他坦承過去因自己不願認錯、放下,才讓事情一發不可收拾,他認為事件已該落幕,卻有人一直在搏版面。

但聽到陳子璇的學歷被攻擊,他又流露出不捨口氣,「有沒有失格是學生來認定。」他覺得陳子璇是年輕人最好的榜樣,「她雖然只有五專學歷,但台下坐的全是建 中、北一女學生,她不謊報學歷,「英雄不怕出身低。」他希望媒體能多看她正面的一面,也勸她要清楚自己定位,不要藝人、老師都當不成。

(中國時報)
--
想為人師 他們捨台大寧當公費生

台大名校名系的吸引力,比不過想當老師的熱情!錄取市北教大英語系公費生的黃敏華就為了想當老師,放棄就讀台大法律系!台灣師範大學公費生新生吳宗霖和李湘慧,也抱著相同熱情,放棄了台大。

今年僅13公費名額

師培體系公費名額愈來愈少,今年五個師範學校與嘉義大學僅有十三個名額,僧多粥少的公費生不但四年免學雜費、住宿費,每月有數千元零用金,未來還有教職就業保障,只是需先在偏遠學校教學四年。

「我就是想當老師!」台中女中畢業的黃敏華指考在社會組全國排名一百五十名、總分達四百八十多分,雖可錄取台大法律系,但她選擇了台北市立教大英語系公費生。

黃敏華選市北教大

點入市北教大網站首頁,即可看見「熱烈歡迎黃敏華加入」,她害羞地說:「沒想到搞這麼大。可能因媽媽和兩位舅舅都是老師,從小就覺得老師是很有意義的工作。」

少年殺手廖國豪怪罪台灣教育的新聞,更堅定她的志向,「我希望教導小孩子,事先把他導入正途,而不是等他犯大錯。」她坦言曾考慮過台大,但仔細思考:「名校就只是光環,教職吸引力比較大。」

台中女中的老師對她影響更深,「升學壓力那麼大,老師反要我們讀得快樂、而不是汲汲營營追分數。」不過,自己的決定還是讓老師們一愣,「但他們希望我順應志願、才不會最後讓自己痛苦。」

對於畢業後將赴桃園縣偏遠學校任教四年,黃敏華相當期待,她笑說:「山區學校環境清幽、小孩也很可愛淳樸,反而會是很好的經驗!」

吳宗霖李湘慧選師大

台中一中畢業的吳宗霖捨台大化工系、宜蘭高中資優班畢業的李湘慧也捨台大數學系與交大資工系,雙雙選擇師大數學系公費生。兩人都是從小就想當老師,吳宗霖說:「當老師很有意義,工作與生活也相對穩定。」

李湘慧則說,小時候看著教書的爸爸,「就很崇拜他」!有趣的是,她因愛玩電玩遊戲「風之谷」,高一、高二多是資優班倒數,高三才發憤圖強,順利考上公費生。對電腦有興趣的她,也計畫大學要修資工課程。

(自由時報)
--
紐強震外一章!準媽媽「震」痛 基督城現出生潮

雖然紐西蘭人對四日發生的芮氏規模七.一的強震仍感餘悸猶存,不過一家醫院六日公布一件饒富趣味的消息︰強震發生後二十四小時內,基督城的出生率創下單日紀錄。

基督城婦女醫院發言人指出,在天搖地動二十四小時內,產房內共有二十一個寶寶呱呱墜地,「創下歷來週六的單日紀錄」。

第一個報到的寶寶是在強震發生十分鐘內,當時大批民眾因擔心海嘯接踵而至,蜂擁逃往高地,結果造成交通阻塞。同時間,人在家中的產婦賈西雅,在強震襲擊之 際開始陣痛,她當機立斷前往醫院,兩個小時後她生下艾密莉雅,初為人母的她說︰「我難以相信這個時間點,這幾週我多次出現假陣痛,因此當陣痛來襲時,我想 ︰ 『現在真的要生了嗎?』」

威克斯在天搖地動時,也已經是陣痛難耐,寶寶林肯安全來到人世,威克斯說,她好奇強震引發的驚嚇是否足以催生其他產婦。她表示︰「強震讓生產變得更令人驚奇,因為在一天內經歷了兩種劇痛。」

紐西蘭總理凱伊六日警告,上週侵襲基督城的強震恐使復甦中的經濟遭到傷害。目前軍隊掌控基督城市中心以維持治安,該區仍封鎖並宵禁。

(自由時報)
--
全球暖化 環北極國家 下一個經濟強權

全球暖化不僅改變人類的生活型態,全球地理政治學的權力分布也將跟著移轉!科學家預測,全球暖化將使環北極國家(northern rim countries, NORCs)在40年後成為經濟強權,因為氣溫節節升高意味著在世界其他地區正面臨天然氣、石油與水等資源極度短缺之際,這些此前冰封於極地的自然資源將 可「解凍」,成為世界權力版圖上的「新北方」(New North)。

冰封資源「解凍」改變權力版圖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地球與太空科學教授史密斯預測,2050年時加拿大的石油產量將躍居全球第2,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而大量湧入的移民也將使加國人口增加30%。

他在探討氣候變遷影響的著作中指出,人煙稀少的格陵蘭、俄羅斯等環北極國家,屆時也將成為「移民的磁鐵」(migration magnets)。

史密斯指出,北極新航道的開通將使商船首度可從大西洋直航遠東,受惠於北極航道的未來10大港口包括冰島的雷克雅未克、挪威的特羅姆瑟、俄國的莫曼斯克, 以及格陵蘭的努克等。此外,環北極國家將成為作物產量增加的少數區域,這些國家也因淡水蘊含量豐富,因而可賣水給其他地區。

北非、近東與南亞 情況惡化

史密斯預測,中國將在2050年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美國退居第2,印度緊追在後。而風力、太陽能等永續能源並不足以滿足全球需求,各國或許在水資源欠缺時被迫走回燃煤發電的老路,北非、近東與南亞的情況則將更為惡化。

史密斯指出,人類可能在未來10年內必須前往外太空找水,野生動物也將面臨65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以來最大的絕種率。

他說,當全球其他地區面臨日益增加的人口、資源需求、全球化與氣候變遷的壓力之際,環北極國家似乎對這些劫難免疫︰「2050年時,全球其他地區十分嚴重 的壓力︰沿海水患、缺水、熱浪與暴力事件,在北方似乎平和,環北極國家崛起的大城是令人驚奇的全球化、適合人居與祥和。」

(自由時報)
--
英國研究 禁學生答問 學習成效佳

老師常鼓勵學童上課踴躍舉手發問、回答問題,但英國研究顯示,禁止學童舉手回答問題,反而有助提高學習表現。

英國廣播公司(BBC)第2頻道以1個13歲學童的班級進行1學期的實驗,要求學童不能舉手回答問題,而是要先把答案寫在小型白板上,再一齊舉起答案板。

主持這項實驗計畫的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副主任威廉教授表示,實驗結果發現,禁止學童舉手,會讓學習成效提高1倍,而且不只害羞但有能力的學童獲益,有信心的學童成效同樣提高;實驗也發現,如果讓學童在一天開始時先做些運動,一樣有助增強學習表現。

威廉教授表示:「原本老師與學童都不喜歡這項實驗,習慣有安靜時間的學童,不喜歡必須去做某些事情;原本愛現的小朋友,也因為沒法表現而難過。」

威廉表示,他希望藉此結束少數表現亮眼的學生主導課堂的情況,鼓勵全班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起責任。除了禁止學童舉手回答,老師也只會在學童完成整項作業之後,才為他們打分數,希望藉此鼓勵學童留意老師的回應,而不是只關心分數。

此外,老師每天都會暗中選1名學生來觀察,如果此名學生表現好,就可以獲得遊樂園1日遊的獎賞,鼓勵全班為贏得獎項負責。「我們所做的改變,給較安靜的孩 子自信、讓所有學生了解他們是課堂的一份子,這樣的作法也創造了較具支持性的環境,如果有人做錯某件事,也不再有人會取笑。」

1學期的實驗結束之後,學童的學習速度,是未參與實驗的同年級生的2倍,參與實驗的學校對學習成效印象深刻,實驗結束後仍繼續採用此種方式教學。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