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 「噴」出人體T恤 可穿脫洗滌 下周辦服裝秀
想要快速量身訂做一件衣服嗎?西班牙服裝設計師兼科學家托瑞斯研發「噴霧式製衣法」,只要將含有棉、毛等布料纖維的溶液往人體噴灑,轉眼間就能完成一件合身的無縫衣衫,十分神奇。
西班牙
托瑞斯(Manel Torres)十幾年前萌生「噴霧式布料」的概念,多年來致力研發將噴霧式布料應用於時尚產業,相關技術已取得專利。下周他將在倫敦帝國學院舉行「有型科學」(Science in Style)噴霧式服裝秀,日前先向媒體展示如何「噴」出一件T恤。
還原液狀重製衣
噴
霧式布料是一種液體,主成分是棉、毛、麻或壓克力等不同材質的布料纖維,以及將纖維凝結在一起的塑料聚合物,還有保持液態的溶劑。液體可裝入噴槍或噴霧
罐,直接噴在人體後,立刻乾燥成布料,形成可重複穿脫及洗滌的衣服,不須編織或縫合。一旦衣服穿膩了,還能還原成液狀,重新製作新衣,或修補舊衣。
研究噴式醫療品
托
瑞斯已成立「噴霧布料罐」(Fabrican)公司(網站:http://www.fabricanltd.com/),積極將噴式布料商業化,但不是人
人都希望曲線畢露,因此他還在研究如何噴出寬鬆衣服,並能消除噴霧中溶劑的氣味;估計兩年後,消費者就能買到「噴」的T恤。而托瑞斯也研究將此技術用於其
他層面,如:醫療用貼片、繃帶等,以及家飾布或汽車內裝用布品。
(蘋果日報)
--
噴的衣服 隨意穿脫 還可以洗
衣櫃總是少一件衣服嗎?拿起噴漆罐,馬上「噴」一件新的出來。西班牙設計師托瑞斯發表一種混合液體顏料和純棉纖維的噴漆罐,噴在皮膚上可迅速變乾,形成一件合身衣物,可隨意穿脫,還能丟進洗衣機,清洗後重複使用。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托瑞斯(Manel Torres)和倫敦帝國學院分子科技教授拉克漢合作,費時10年研發,終於完成「布料噴罐」(Fabrican)。真空壓縮罐內含棉纖維、高分子聚合物、溶劑和顏料。
托瑞斯錄製一段影片示範用法,在裸露上身的男模皮膚噴上這種速乾纖維顏料,不到15分鐘,便完成帶有藍色漸層圖樣的白色短袖T恤,並當場脫下,與一般上衣無異。
這種噴式衣物不但能重複洗滌穿著,當你看膩了衣服,還能將它溶解,裝入噴漆罐再利用,既不會撞衫,更能享受每天穿新衣的樂趣。
托瑞斯說,他的構想就是以快速且便宜的方式,打造這種「具未來感、一體成型且舒適」的新衣,也能應用於帽子、包包、泳裝等。不過消費者得耐心等待,這種衣物噴漆罐仍需2年才能量產,但將先在倫敦時裝周亮相。
(聯合報)
--
神奇噴霧衣 可脫可洗可再穿
英國每日郵報十六日報導,貼身到有如第二層皮膚的T恤,只要一罐能噴出液態纖維的噴霧罐就能搞定;這種液態織物噴霧罐噴製出來的T恤不但薄如蟬翼,還能脫、能洗,以及再度穿上身。
西班牙設計師托瑞斯耗費十年時間,終於與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教授路克安研發出液態棉布織物噴霧罐Fabrican。只需不到十五分鐘,就能在男模身上噴出一件藍白色的T恤;液態纖維一接觸到皮膚就變乾,而且這件T恤還能脫下來、洗滌,並再穿上身。
Fabrican
的成分除了棉花纖維,還有讓纖維結合在一起的聚合物,以及維持液態的溶劑。拜Fabrican之賜,民眾不久後便能朝自己身上噴出T恤、洋裝、褲子、泳裝
與帽子;如果穿膩了也不打緊,因為用Fabrican做出來的噴霧衣可以分解,材料也能再利用來噴出新衣或修改舊衣。
托瑞斯說,發明Fabrican是想要迅速打造出便宜又貼身的衣物;為了展現科技也能助服裝設計師一臂之力,他最後回歸紡織品的最初原則,像是觸感,以及找出不靠編織或縫補就能讓織物結合在一起的方法。Fabrican預定兩年後上市。
托瑞斯目前致力研究能噴出寬鬆衣服的Fabrican,畢竟並非所有人都喜歡穿著曲線畢露的衣服。此外,托瑞斯也正想辦法減少噴霧衣溶劑的明顯氣味。部分利用噴霧罐製造的服裝將在倫敦時裝週展出,但除了做衣服,從傷口繃帶到家具織品等都是這種噴霧布料未來可應用的層面。
(自由時報)
--
11.43公分「長舌」狗 世界最長
你知道世界上最「長舌」的狗,舌頭有多長嗎?昨天出版的2011年《金氏世界紀錄》顯示,其舌頭足足有11.43公分長。此外,該書還羅列其他千奇百怪紀錄,如:一次咬最多吸管的人、最長頭髮的人等,讓人看得驚訝連連。
舌長11.43公分、現年9歲的北京狗「普吉」(Puggy),曾因長舌怪模樣被棄養,現任飼主史丹福說:「牠曾是流浪犬,現卻成《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太驚人了。」
網紋蟒731.5公分
世
界上最長的蛇是長達731.5公分的網紋蟒;世界上最小的牛則是英國的「小燕子」(Swallow),身高僅有85公分。至於世界上頭髮最長的紀錄,是中
國女子謝秋平在2004年創下,她的髮長達560公分。此外,德國人艾默爾(Simon
Elmore)一次咬住400根吸管且維持10秒,也創下世界紀錄。
11.43公分舌
世上舌頭最長的狗「普吉」,舌頭長達11.43公分。
咬400吸管
德國男子艾默爾一次咬400根吸管破世界紀錄。
560公分髮
2004年中國女子謝秋平創世界最長髮紀錄,達560公分。
(蘋果日報)
--
貧窮線調高 58萬人納補助 放寬低收戶審查資格 後年實施
台
灣貧富差距創下史上最高,為了擴大照顧經濟弱勢,行政院會昨通過《社會救助法》修正草案,放寬貧窮線計算標準,從現行最近一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的百分之
六十」,改為「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百分之六十」,以台北市為例試算,現行貧窮線為一萬四千六百十四元,如以修正草案計算,將調高為一萬六千七百三
十九元。
內政部長江宜樺說,年底五直轄市改制後,包括台灣省與福建省貧窮線都會調高數百元到一千多元,計增加五十八萬八千名低收入、中低收入戶,新增四十三億元經費。預定立法院明年完成修法,二○一二年實施。
兄弟不列家庭人口
內政部次長曾中明也說,此次修法增訂中低收入戶定義,只要符合戶內人口有兒少、身心障礙者及老人等弱勢族群,可依相關規定領取每月三千元到六千元的生活津貼。審定標準則日後訂定。
江宜樺表示,修法也規定貧窮線調整差距不超過百分之五,就不予變動,他舉台灣省貧窮線為例,二○○一年八千二百七十六元,隔年調高為八千四百三十三元,有民眾因一、二百元差距就失去低收入戶資格,因此訂出百分之五彈性空間,避免年年變動。
另
增訂兩個「天花板條款」,以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百分之七十為「所得基準」,未來各地區調整貧窮線及中低收入戶標準都以此為上限,例如依照草案計算調
高台北市的貧窮線為一萬六千七百三十九元後,若已超過全國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百分之七十,就維持現行的貧窮線標準一萬四千六百十四元不再調整。
江宜樺說,草案也放寬低收入戶審查資格,包括兄弟姊妹不再列入家庭人口計算,未與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無扶養事實的父或母所得,也不計算在內。
社團質疑統一標準
台灣大學社工系副教授王雲東說,用消費支出計算貧窮線早就不適用,這樣的修正可照顧經濟困難的民眾,他也贊成設定上限,以免像台北市貧窮線標準太高,不應領取社會救助的人都被納入。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社會資源處長翁慧圓認為,各縣市生活水平不同,貧窮線卻統一,有很多應該被幫助的人得不到幫助;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吳玉琴認為,許多貧窮老人需要救助,卻因家戶總所得納入嫁出去的女兒和女婿薪水,導致無法獲得社會救助。
《社會救助法》修正重點
◎調高貧窮線標準:從「平均每人消費支出」60%,改為「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但新年度計算出現的數額未比前一年數額超過5%,不予調整。
◎增訂中低收入戶定義: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給每人後,每月不超過貧窮線的1.5倍。
◎新增教育、健保費補助:
˙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家庭成員就讀高中以上學校,可申請減免學雜費。
˙中低收入戶健保自付的保費,中央補助1/2。
◎放寬低收入戶審查資格:
˙家庭中兄弟姊妹的收入不納入家庭總收入計算。
˙單親家庭中未共同生活、扶養未成年子女的父或母所得,不列入家庭總收入計算。
˙65歲高齡、身心障礙者及未成年打工者的薪資放寬為以最低工資70%計算。
註:「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扣除日常生活支付房租、貸款、保費等固定支出後的淨所得;並找出全國人口可支配所得的中間值。
(蘋果日報)
--
貧窮線上修 85.2萬人獲補助
行
政院會昨天通過「社會救助法」修正草案,上修貧窮線,擴大低收入戶認定範圍;並增列「中低收入戶」為社福照顧對象,使原本接受社福補助的範圍從目前的廿六
萬四千人,擴大為八十五萬兩千人。其中新增經費高達四十三億四千五百萬元,內政部長江宜樺表示,會在「不增稅」的前提下籌措經費。
草案預計於明年年初完成修法,二○一二年開始實施。而過去經常出現家境不佳,卻持有不動產無法獲得補助的情況,江宜樺表示,若持有土地不具經濟效益,以及未與單親家庭子女共同生活、無扶養事實等,予以排除不列計,有利於通過中低收入戶審查。
行政院院會昨天通過的「社救法」修正草案,最大變革在於調整「貧窮線」劃定方式,採取「當地區最近一年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百分之六十」為基準。所謂中位數,係指全國每人所得的最中間值。新法計算出的貧窮線以下人口(即低收入戶),將較目前增加五萬兩千人。
現行貧窮線設定為最近一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的百分之六十」。以台北市為例,目前貧窮線設為一萬四千六百一十四元。改採新制計算,貧窮線將上修至一萬六千七百卅九元。
為避免各縣市貧窮線差距過大,讓部分「中高收入戶」占用社福資源,草案訂定「天花板條款」,即各縣市貧窮線不得高於「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百分之七十」。以前述台北市為例,若一萬六千七百卅九元超過當年全國貧窮線,則予以凍結,不得調高。
另為求受照顧民眾權益維持最少變動,草案同時訂定新年度貧窮線變動幅度若未達百分之五以上,貧窮線則不予調整。
草案另一項重大變革,是將過去被歸為「近貧」階段的「中低收入戶」定義入法,因此而納入社福補助範圍的戶數達十八萬三千戶,共五十三萬六千人。與低收入戶
合計,新版社救法新增照顧戶數卅一萬二千戶,共計八十五萬二千人,占全國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三點六八,較目前法定低收入戶人口比例百分之一點一四高出許多。
草案同時放寬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的審查要件,包括兄弟姊妹不再列入家庭人口計算,未與單親家庭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無扶養事實,且未行使或負擔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的父或母,都不計算在內;不動產部分,未產生經濟效益的水利用地,也排除在不動產認定內。
為鼓勵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自立脫貧,草案規定,政府得視需要提供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創業輔導、貸款利息補助、求職交通補助、求職或職業訓練期間的臨時托育與日間照顧津貼等。
家有持分地 貧工養8子 恐難受惠
貧窮補助標準放寬,受惠人不少,但並非意味門檻放寬,低收入者就可進入補助標準內。做工養八子的新竹市民劉佳坪,過去因有持分地,無法取得低收入戶資格,原盼放寬標準能爭取到補助。但若修法未通盤檢討,持有不動產「超標」,仍改善不了劉家經濟。
靠著工地微薄薪水要拉拔八名子女的新竹市民劉佳坪,原本連同自己與妻子共計十人,在新竹市的台灣地區現行社會救助中低收入戶貧窮線、最低生活費標準,全家
每人可分配生活費為九千八百廿九元中,可以輕易「過關」,但因其持有不動產的祖地持分地超過標準,因此無法獲補助。
新竹市政府社會處社會救助科長陳碧琴表示,政院通過放寬標準後,雖然提高最低生活費,確實照顧更多「瀕」中低收入戶,但若不動產持有最低標準不變,劉家十口還是未能受惠。
不過,陳碧琴表示,行政院會十六日通過社會救助法修正案,除提高貧窮線,並針對「中低收入戶」法定名稱定義入法,仍值得給予掌聲。嘉義縣府社會處社會救助
科長邱麗琴也表示,依嘉縣現有一千四百四十四戶「低收戶」資格家戶的一.五倍來推估,未來可望有三千戶「中低收入戶」受惠。
至於日前引發社會關注,嘉義黃姓貧父竊車給女兒觸法個案,社會處強調,黃家兩兄妹目前各領有每月三千元兒少補助,黃父也可望通過每月四千元的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補助,未來每月將有一萬元收入,因此不受新法修正影響。
邱麗琴表示,以往社會救助法中,僅針對「低收入戶」界定,並沒有「中低收入戶」法定名稱,因此其相關補助措施,僅能依賴個別如身心障礙、失依或兒少等福利
類別規定請領,換言之,如民眾不符合低收入戶資格,家戶內又沒有身心障礙等弱勢類別人口,就會變成「貧窮邊緣戶」,上述黃家便是一例。
如今新法修正後,貧窮線標準將更為穩定,原先低收入戶權益與福利皆不會改變,人數甚至可望略為增加;至於中低收入戶與貧窮邊緣戶,不僅可直接受惠,家戶內其他成員,也可望獲得健保補助與學雜費減免等優惠。
家扶:台灣的貧窮補助太嚴苛
「台
灣的貧窮補助太嚴苛了!」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長翁慧圓表示,日本、香港、南韓及歐洲等多個國家,政府補助的貧窮人數占該國人口約十%到十五%之間,反觀
台灣為一%,此次社會救助法修法後也僅調高到四%左右。「貧窮是動態趨勢」,家扶呼籲政府應機動性檢討貧窮線,回應社會需求。
政府修法放寬貧窮補助標準,家扶表示肯定。家扶基金會協助台灣貧困家庭約二萬戶,涉及四萬三千名貧童,但僅九千戶能夠通過低收入戶申請,讓在第一線扶助貧窮弱勢的社工感嘆,低收入戶數字與真實的貧窮狀況差很多。
家扶貧童「小芳」跟隨父母從就業不易的山上搬遷到市區居住。不幸的是,小芳的父親過勞猝死,留下母親一人要照顧四名子女跟年邁的外祖母。小芳媽媽因為繼承來自爸爸與叔叔共同持有的農地,而無法取得社會救助的資格,家中經濟陷入困境。
翁慧圓說,申請低收入戶時,常見實際經濟情況不佳的家庭,因持有土地或不動產,儘管不具經濟效益,仍無法通過低收入戶審查,被排除在貧窮線之外;也常出現膝下孩子有收入,實際上未獲得奉養,仍無法得到低收補助的情況。
翁慧圓憂心說,貧富差距擴大,增加社會的不穩定性,將付出更大的社會成本,政府應及早正視這個問題。
家扶基金會董事長林柏榕提醒,放寬貧窮補助門檻的同時,亦要加強對低收入戶審查人員的教育訓練,增加審查認定的統一性,才能產生社助法修法的效益。
(中國時報)
--
85.2萬人受惠
行政院會昨(16)日通過社會救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調高貧窮線,並將中低收入戶定義入法,修法後獲照顧總人口85.2萬人,須新增加經費43.45億元,政府保證不加稅。若明年修法通過,預計民國101年元旦實施。
現行貧窮線(最低生活費)計算方式為最近1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的60%,新制修改為「最近1年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較為寬鬆。
對於新增的43.45億元,財政部國庫署長黃定方表示,國庫是統收統支,不會為了社會福利支出增加,而特別去籌財源。國庫籌財源來自「稅、費、捐、債」,
在不加稅情況下,就是來自「費、捐、債」的收入。換句話說,如果上述的財源固定,但社會福利的支出增加43億元,就有可能發生排擠效果。
以台北市98年為例,現行貧窮線為平均消費支出2萬4,656萬元乘以60%為1萬4,614元,若以新制計算,北市所得中位數(2萬7,898元)乘以60%,貧窮線可調高至1萬6,739元。
現行法律規定,低收入戶資格除需符貧窮線基準外,動產及不動產須在一定公告金額以下,以台北市為例,存款不能超過15萬元,不動產不逾公告現值550萬元。
這次並增訂「中低收入戶」入法,將最低生活費1.5倍以下經濟弱勢擴大照顧範圍,可獲得學雜費與健保費補助。
內政部長江宜樺表示,目前低收入戶為10.8萬戶,26.4萬人,占全國人口1.14%,未來低收入戶的放寬,加上中低收入戶定義,二者合計獲照顧為31.2萬戶,85.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3.68%。
江宜樺表示,修法後須新增加43.45億元經費,地方政府應負擔部分不足時,中央政府將予以補助,且財主單位同意在不加稅情況下支應。據悉,目前1年支付低收入經費77億元左右,實際年所需總經費逾110億元。
這次草案增訂貧窮線「天花板」條款,若各地區算出貧窮線,高於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70%時,就不得再調整,避免形成照顧「中高」收入戶。
以北市98年為例,貧窮線由目前1萬4,614元,調高為新制的1萬6,739元,已超過全國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70%上限。新制立法後,江宜樺說,北市可能凍結在1萬4,614元水準。
此外,過去貧窮線計算年年調整,可能造成許多弱勢人口一夕「脫貧」,相當「折騰人」,這次修去明訂貧窮線若較現行變動達5%以上時才予以調整。
這次放寬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審查要件,包括未產生經濟效益的水利用地,不計算在不動產;兄弟姊妹、單親家庭的父或母都不列入家庭人口計算,身心障礙及高齡者工作收入打7折計。
(工商時報)
--
調高貧窮線 85.2萬人受惠
行政院院會昨通過「社會救助法修正草案」,修正最低生活費計算方式,調高貧窮線,增訂中低收入戶定義,擴大照顧弱勢範圍。推估將可照顧補助弱勢約八十五萬二千人,預計民國一百零一年實施。
綠委質疑 選舉操作
民進黨立委葉宜津、黃偉哲與翁金珠說,政府應該把錢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馬政府卻在年底大選前不斷放出不同利多政策,像是調整軍公教人員待遇、調升基本工資等,現在轉口說要放寬貧窮線認定,「希望不要是選舉操作」。
內政部長江宜樺指出,現行政府每年投入一千四百億元左右照顧弱勢,是用各種名目補助,「老實講,有的並不符合所謂中低收入的定義」,這次修法,明定社會救助的對象。
現行「低收入戶」定義為家庭總收入平均分配全家人口,每人每月在最低生活費以下,且家庭財產未超過中央、直轄市主管機關公告當年度一定金額者。
草案增訂「中低收入戶」定義,將最低生活費一.五倍以下未符低收入戶資格的弱勢家庭保障法制化,並提供全民健保費及子女學雜費等補助。
若修法通過,目前已接受政府其他相關扶助者,如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身心障礙者生活托育養護費用、特殊境遇家庭扶助、中低收入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長期照顧服務、國民年金保費所得未達一定標準保費補助等審核標準高於最低生活費一.五倍者,仍將續予扶助,以保障權益。
江
宜樺說,目前低收入戶為十萬八千戶,二十六萬四千人,佔全國人口一.一四%。依草案規定計算,未來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合計三十一萬二千戶,八十五萬二千
人,佔全國人口三.六八%。修法實施後估計第一年將新增經費支出約四十幾億元,不會「增稅」。他說,草案增訂貧窮線的「天花板」條款,若各地區計算出的最
低生活費數字,高於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七○%時,就不得再調整;但年底五個直轄市改制或合併升格後,最低生活費數字會調高幾百元到一千多元。
草案也增訂,新年度最低生活費數額若較現行數字變動達五%以上時才調整,以使弱勢家庭能較穩定受到照顧。
台大教授林萬億:?近半北市家庭 成中低收入戶
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受訪表示,馬政府願放寬貧窮線,方向正確,但為何行政院不將修法草案在本會期送立法院審查,而要拖到明年再送、最快後年實施,令人質疑是否在五都選舉前製造煙幕彈?
林
萬億說,貧窮線調整為「以當地區每人每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六○%」,與歐盟相同,可以支持。但若以此換算,低收入戶應佔全台家戶數十三%、約八十五萬
戶,與行政院指涵蓋家戶數三.七%、約八十五萬人受惠差距甚大。以台北市為例,現行貧窮線為每人每月可支配所得一萬四千多元,若以草案新制計算,貧窮線將
調高為一萬六千多元。林萬億說,一萬六千多元乘上最低生活費一.五倍,即中低收入戶數,再乘上平均家戶人口三.三,另乘十二個月,等於每年每戶八十四萬可
支配所得,為新制的「中低收入戶」,則台北市家庭有近半數都達此標準,要動用多大的行政成本審查?
家扶基金會董事長林柏榕表示,樂見馬政府修法擴大照顧弱勢家庭。但他直指,截至去年,台灣最低生活門檻的分類,僅區分為台北市、高雄市、台北縣及台灣省,未考量不同地區生活支出的高低差,建議修法應顧及各地生活水準差異。
--
各地區最低生活費(貧窮線)計算方式,以當地區每人每月可支配所得(98年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 26.6萬元,主計處資料)中位數的60%定之,較現行以平均消費支出(98年台灣地區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17,655元,主計處資料)60%的算法放寬。
以台北市為例,現行貧窮線為1萬4614元,若以草案新制計算,貧窮線將可調高為1萬6739元。
(自由時報)
--
凡那比變中颱 料直撲台灣
今年第十一號颱風凡那比來勢洶洶,不僅昨晚已轉為中度颱風,且強度持續增強中,預估未來更可能持續朝台灣東部直撲而來、成為今年第一個登陸侵台的颱風!中央氣象局預估,如果凡那比路徑方向不變且颱風暴風圈持續擴大,最快今晚到明天清晨就會發布海上颱風警報。
輕颱凡那比昨晚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方七百公里海面上,以時速六公里速度向北轉北北西移動。
氣象局預報員王君賢指出,周日到下周一將是颱風最接近台灣陸地的時候,甚至不排除颱風中心會直接從東半部地區登陸,為全台各地帶來強風豪雨,提醒民眾要特別留意做好防颱準備。
東半部登陸機會大
氣
象局表示,由於目前凡那比左右各有一個高壓,颱風移動速度相當緩慢,不過明天起太平洋高壓轉強之後,凡那比會沿著高壓邊緣逐漸轉向西移動。「目前最好的狀
況是太平洋高壓增強幅度不大,則凡那比颱風會轉向偏西北移動,從東北部海面掠過;一旦高壓增強較為明顯,颱風就很有可能直撲台灣陸地而來,明天將是最關鍵
的時間。」
目前除了中央氣象局外,包括日本氣象廳、美軍、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及香港天文台都預估凡那比會直接轉向西行,從台灣東部地區登陸,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由
國科會及氣象局補助的「追風計劃」,昨清晨四時也起飛前往凡那比外圍區域,投擲十八顆投落送觀測。計劃共同主持人、台灣大學大氣系副教授林博雄表示,昨觀
測特別前往凡那比颱風可能轉向的日本南方海域,進行相關大氣條件資料的蒐集,有助於對颱風路徑預測的判斷。今天清晨也會持續出動觀測,未來視需要再增加觀
測次數,協助颱風預報。
(蘋果日報)
--
「凡那比」轉中颱 周日、一影響大
凡那比颱風昨晚增強為中度颱風,目前在鵝鑾鼻東方約七百公里海面處,由北轉向北北西走,速度很慢。中央氣象局預估今晚至明天清晨間可能會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十九(周日)、廿日兩天影響最大,屆時全台都有明顯降雨。
凡那比昨晚時速只有六公里,氣象局預報員張育銜說,今天台灣天氣和昨天很像,還不至於受影響。不過他依據昨晚的資料表示,明天颱風大約會走到琉球群島西南方海面上,外圍環流讓台灣東半部先開始下雨;西半部則還是午後陣雨的天氣。
氣象局預報中心預報課長謝明昌預估,依目前路徑看來,明天的太平洋高壓強度會決定颱風是否直撲台灣。他解釋,如果太平洋高壓增強,就會把颱風往台灣地區推,可能成為今年第一個來台灣的颱風;如果減弱,颱風路徑就會偏北,影響程度也會變小。
根
據台灣及西北太平洋、南中國海各國(美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氣象組織預測,凡那比的路徑都是朝向台灣而來。中央氣象局預估,十九日中午會從宜蘭、
花蓮一帶登陸並穿越北台灣,廿日下午出海遠離。謝明昌提醒民眾,當颱風接近時,北部、東北部會先開始下雨,登陸以後中、南部和山區也會跟著下,各地民眾一
定要小心防範。
有人拿凡那比目前的路徑和去年的莫拉克比對,謝明昌指出,氣象局會用很多個路徑類似的歷史颱風來推估現存颱風的雨量、速度和強度,不過這不是唯一依據。張育銜表示,每個颱風的特性和當時環境都不太一樣,彼此間也沒有直接關係。
(聯合報)
--
凡那比轉中颱 後天直撲台灣
凡那比颱風昨晚八點增強為中颱,今天轉西進逼台灣。中央氣象局預估今晚到週六清晨先發布海上警報,週六下半天有機會發布陸上颱風警報,研判週日或週一會從台灣東部登陸,這兩天的風雨影響也最劇烈,將成今年首個直撲台灣的颱風,由於颱風威力還在增強中,提醒全台加強警戒。
氣象局預測 將由東部登陸
包括氣象局及日本、美軍昨天都預測中颱凡那比將由東部直撲台灣,「攔腰」撞上東部後穿越中央山脈,再經由台灣海峽出海。
今年第十一號颱風凡那比昨晚八點在鵝鑾鼻東方約七百公里海面處,由北轉向北北西走,時速只有六公里。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表示,凡那比處於兩個高壓勢力範圍裡,所以動得很慢,預估今天中午只會抵達鵝鑾鼻東方約六百八十公里處。
外圍環流影響 明午起有雨
林
秀雯分析,今天全台各地仍以午後雷陣雨的天氣系統為主,週六下半天後受到颱風外圍環流雲系影響,台灣東半部、東北部會漸漸轉為有雨型態,週日起太平洋高壓
勢力增強,會把凡那比擠向台灣東部外海,週六到下週一期間全台有雨,預估週日、週一凡那比颱風中心會由宜蘭或花蓮登陸,也是全台風雨最明顯時間,待週二通
過台灣逐步遠離,週三中秋節有機會「撥雲見月」。
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謝明昌表示,凡那比目前路徑和去年重創南台灣的中颱莫拉克、二○○八
年中颱鳳凰及二○○五年強颱龍王的「初期」路徑相似。謝明昌強調,「凡那比的行進速度是對台影響的關鍵」,去年莫拉克會為台灣帶來大量雨量,主要是行進速
度太慢,先是滯留,之後還引進西南氣流,引發南台灣嚴重水患;龍王則是強颱,「颱風路徑只能參考,但大氣環境不同,不能完全相比。」
路徑似莫拉克 速度是關鍵
台灣今年遲至八月二十九日才首度發布南修颱風的海陸警報,接著十八天內就生成六個颱風。文化大學大氣系教授劉廣英表示,這樣的情況確少見,除受反聖嬰現象影響,今年海水溫度偏高也可能影響颱風生成,由於颱風生成時間密集,民眾要留意任一颱風可能帶來的雨勢。
前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台大大氣系講師吳德榮也表示,受反聖嬰現象影響,今年颱風特色都是位置距離台灣很近,雖到目前才生成第十一個颱風,遠落後歷史平均
值,「但八、九月份是颱風生成的高峰期」,且每年登台的颱風有七成都由東邊登台,由於凡那比颱風的威力還在增強中,襲台機會又高,全民要提高戒備。
氣象局長期預報課課長賈新興則分析,今年五月至八月太平洋高壓偏強,壓抑熱帶低壓發展,再加上颱風生成區域的垂直風切強,不利颱風生成,但預估九到十二月,太平洋高壓開始東退,熱帶低壓勢力伸展,帶來較多水氣,也醞釀出颱風生成的環境。
(自由時報)
--
影片嗆花博 《謀利花》暴紅
極盡諷刺
花博的爭議延燒至網路,月初至今,網友至少製作逾七支諷刺花博的Kuso影片,兩周吸引約兩萬多人次點閱。一首改編自民謠《茉莉花》的《謀利花》在網路竄紅,吸引一萬五千人次點閱。網友嗆:「花博真是花錢擺爛會。」
惡搞趙心屏跳肚皮舞
繼
網友先前改編自《雨夜花》的《污呀花》,吸引三萬多人次點閱後暴紅,另一首改編《茉莉花》的《謀利花》,本月二日上傳至YouTube網站,至昨晚已有一
萬五千多人次點閱,網友tw1974633把歌詞改編為「好一朵美麗的謀利花、好一朵美麗的謀利花、檢調都不查管你亂花、油水呀油水呀滾滾來……」,諷刺
花博讓人從中圖利。
另有Kuso版影片《花博人》(www.youtube.com/watch?v=uwPeP_3NmXk),讓北市府發言人
趙心屏及北市前副市長李永萍化身肚皮女郎,大跳花博舞。還有網友自製影片《郝貴花博》
(www.youtube.com/watch?v=ubqID8qoxXQ),將北市長郝龍斌變成人人喊打的地鼠,配上「郝爛郝爛、九層塔一株200」
等字幕。
網友whoami8899說:「郝會花真悲哀,我要是台北市民絕對把他換掉。」yee3816547290也諷刺地說:「這是花錢擺爛會。」民眾吳明達諷刺說:「網友會關心的就是高知名度議題,但花博靠浪費和弊案出名,實在悲哀。」
《謀利花》歌詞
好一朵美麗的謀利花 好一朵美麗的謀利花
檢調都不查管你亂花 油水呀油水呀滾滾的來
讓我來 將你換掉 送你滾回家 謀利花呀謀利花
網址:http://www.youtube.com/watch?v=eKoOnuOjwEk
(蘋果日報)
--
常放屁滲便恐罹胃腸腫瘤
Q:我每天都排便,但不知為何餐後仍常放屁,頻繁到影響社交,該如何改善?
A:常放屁因素很多,原發性因素包括過去腹腔曾手術,導致腸子沾黏。若放屁時合併滲便,且大便顏色異常,應就醫檢查是否有胃腸道腫瘤。
少吃易脹氣食物
還有患者可能因罹患其他疾病,進而影響腸胃道功能,例如甲狀腺功能異常、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心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肝硬化、腎衰竭等。上述患者應配合醫囑、控制疾病。
還有人易放屁,主因是作息不規律、壓力大,引起胃腸激躁症候群者。部分民眾則是吃較多容易產氣的豆子與番薯。這兩類人可透過調整作息及壓力,少吃易脹氣食物,減少放屁困擾。
(蘋果日報)
--
高市推機車共享 民眾看衰 明年上路期 將120萬輛減半 市民「寧可用買」
高雄市響應綠色交通計劃,明年起推動機車共享制,配合現有公共腳踏車租賃站、增設電動機車,供需爬坡及長距離旅程民眾租用,希望四年內讓高雄市機車數量由現有的一百二十萬輛,減半至六十萬輛。專家認為若與捷運結合有機會成功;但民眾多看衰,表示「寧可買機車代步。」
端牛肉
首
屆共享綠色交通國際研討會昨起一連三天在高市舉辦,高市交通局長王國材在會場宣示,高雄將推動機車共享新政策,減緩傳統機車數量增加速度,並讓機車數量減
半。他會後表示,年底高縣市合併、幅員擴大,公共腳踏車必須增加租賃點,但高縣地勢起伏大,若騎傳統腳踏車恐難應付,若能將電動機車納入公共租賃系統,更
符合民眾需求。
取代捷運接駁車
王國材強調,機車共享不是要立即把機車消除,是希望透過方便租用電動機車的服務,讓須汰換機車的民眾,改租用電動機車,「租借費用會儘量便宜,爭取空污基金補貼」,租用電動機車或公共腳踏車,也可望取代與捷運接駁的公車路線。
成功在新加坡等多個城市推動汽車及腳踏車共享的INVERS Asia總經理陳俊源表示,推動機車共享是全球創舉,若能搭配捷運、鐵路及高鐵等大眾運具,在人口密集社區及主要交通中心點設站,「搭配持續教育民眾共享觀念,在高雄有機會成功。」
民:吸引觀光客
但
高雄市民多對這項創意政策不以為然。機車族王敏吉認為,一輛新機車不過五萬元,至少可騎五年,便利性高,「機車共享若租賃點不夠多、租金不夠便宜,不會考
慮租用。」簡玟亭也說,又不可能隨身帶安全帽,還是寧可自己買機車來騎。楊茹意則建議,補貼民眾買電動車,應該更實際。但從事飯店業的市民黃照旺則認為,
機車共享應該對外來觀光客頗有吸引力,但他自己仍會買輛機車,以備不時之需。
高雄市機車共享計劃
目的:減少民眾添購傳統機車,改租用電動機車通勤接駁
設置地點:與公共腳踏車租賃站併用,增設電動機車租用服務
租用價格:爭取空污基金補助,壓低租金
適用對象:公共腳踏車不易使用、需爬坡或長距離路程
預期目標:預計明年起推動,4年內將現有120萬輛機車減半
(蘋果日報)
--
蘋論:大學排名不是重點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學排名像各式各樣的選美一樣頻繁。美國就好幾家做大學排名的機構;英國《泰晤士報》,劍橋大學也來湊熱鬧;中國的大學也玩這種遊戲。台灣受到制約,對每一個大學評鑑排名都很敏感,像強迫症那樣對排名斤斤計較,焦慮不已。
世
界大學排名,幾乎每周都有。對百年樹人的教育界來說,太在意排名並不正常。常識告訴我們,在頂尖的大學有不少怠惰沒出息的學生;在普通大學有很多用功的好
學生。企業界尤其如此。很多成功的企業領導人出身於非名校,甚至沒念過大學;而名校出身的庸碌之輩比比皆是。每次的經濟衰退,紐約街頭就出現一些哈佛、耶
魯、哥倫比亞大學的畢業生在開計程車討生活。名校排名第一,對那些失敗的畢業生有何意義?排名末端大學傑出的畢業生,又怎會把母校的排名當一回事?所以關
鍵不在大學排名,而在學生個人的努力。
努力態度是關鍵
在西方留學過的都知道,你畢業的大學母校只給你一次機會,第二次就沒人在乎
你是哈佛還是哪個野雞大學畢業的,要看的是你的工作態度和成就了。頂尖名校的應屆畢業生,找工作時僱主方可能會優先錄用名校學生;但若後來換工作,僱主就
不看畢業的學校,而看你的專業能力、工作表現和性格態度了。所以名校除了虛榮、校友會的人脈網和第一次求職的優勢外,其他毫無幫助。
大學評鑑排名榜有其正面功能:可以鞭策落後的學校努力向上。讓學生和家長在選學校時,有個較客觀的參考標準。名校學生確實較優秀,可以互相切磋,彼此激勵。讀書風氣較濃。學校對學生的支援系統較完備等等。
其實,搞這種大學評鑑是有商業動機的,銷售量會因申請大學的學生及其家長買來參考而增加、也是賣廣告的好時機,是這麼多機構年年做排名的原因。說到底,學生不會因名校而人生一定成功;也不會因大學排名後面而人生失敗。
成功和失敗的法門成千上萬,名校只是其中之一而已。我們的大學教育很在乎排名,是捨本逐末;學生個人的努力和態度才是重點。
(蘋果日報)
--
動物研究 人參有助提高胰島素敏感度
研究發現,人參能提高胰島素敏感度,有助於第二型糖尿病患控制血糖。不過,學者提醒,人參種類不同,屬性不同,不宜通用。
「第10屆國際人參研討會」於13至16日在韓國首爾舉行,來自15國的研究學者,發表人參效益等相關研究。
傳統中醫治療「消渴症」,人參就是常用藥材之一,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長榮大學講座教授鄭瑞棠發表相關研究,給小鼠服用高果糖使其血糖過高,模擬為第二型糖尿病,另對照一批糖尿病遺傳鼠,分別給予每公斤125毫克人參粉,以及人參獨有的「皂苷(Rh2)」成分。
結果顯示,人參及人參皂苷對糖尿病遺傳鼠無效,但在模擬第二型的糖尿病老鼠上,3至4天後,血糖有下降現象。
鄭瑞棠解釋,後天糖尿病因飲食、生活習慣,削弱胰島素敏感度,而人參可增加胰島素敏感度,但此效用在第一型糖尿老鼠身上並不明顯。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研究所、糖尿病專科醫師烏克森(Vladimir Vuksan)則直接讓50名糖尿病患使用人參粉,用量為每公斤500毫克,也顯示有降血糖效果。烏克森在會場表示,他的研究就是「參考」鄭瑞棠的動物實驗,有高興有機會與台灣學者深入討論。
加
拿大研究顯示,人參有助血糖控制,但無法有效控制血壓。鄭瑞棠說,傳統醫學早就知道韓國紅參、東北參、吉林參屬熱性,較滋補,對腎虛、氣血循環、免疫力調
節等較有功效,但高血壓患者不宜多食:中國醫大附設醫院副院長楊玲玲表示,西洋參、粉光參和花旗參屬於同一種類,屬性偏涼,對呼吸道較好。
(聯合報)
--
專家:肥胖是吃太多 不是動太少
最新研究指出,運動並不是減肥的最佳方法。專家表示,肥胖問題的根源在於吃得太多,而非運動量不足。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亞伯丁大學的能量研究小組教授斯皮克曼(John Speakman),分析近25年來有關體能消耗的研究。他指出,當前人類的熱量消耗與25年前相去無幾,平均一天約燃燒1380大卡。
但是,人類攝取的熱量比起1980年代的人卻至少高出三分之一,平均每天吃進3500大卡。斯皮克曼指出,日益嚴重的肥胖問題,原因在於吃得太多,而不是缺乏運動。
他舉例說明,一小時激烈運動約消耗300大卡,只不過是一天攝取熱量的十分之一,一個三明治可能就讓運動效果付諸流水。
斯皮克曼教授在英國科技節(British Science Festival)發表這項研究,他說:「過去25年來,肥胖問題以驚人速度增加。」他指出,唯有改善飲食習慣,才能對症下藥減肥。
斯皮克曼同時強調,這分研究並非鼓勵民眾放棄運動,畢竟適量運動是保持健康的根本,但是「大量運動以減肥」的觀念需要修正。
(聯合報)
--
超越雅虎 微軟Bing全美第二大
根據尼爾森最新調查,微軟的搜尋引擎Bing的八月市占率首度超越雅虎(Yahoo),以些微差距成為美國第二大搜尋引擎,谷歌(Google)仍穩坐冠軍寶座。
谷
歌在搜尋引擎市場八月市占率為百分之六十五點一,比前一月成長百分之一;Bing市占率為百分之十三點九,小幅成長百分之二;雅虎百分之十三點一,比前一
月大跌百分之八。微軟和雅虎皆設法擴大搜尋廣告營收,老二老三合作對付谷歌。微軟與雅虎去年七月簽訂一項十年協議,雅虎將在網站上利用Bing的搜尋科
技。微軟則於上月廿四日啟用雅虎的部分搜尋服務。
根據紐約EMarketer Inc.,美國搜尋廣告市場今年可望成長百分之十六。
(聯合報)
--
政大書城店面 1.7億賣了
著名折扣書店政大書城師大店十月底結束營業,轉型網路書店,近期有買家以一點五至一點七億元買下該店面,創下師大夜市店面最高總價。房仲業者說,該店面條件優異,加上當地一店難求,生意立刻找上門,咖啡連鎖店星巴克有意承租。
政大書城長期經營校園商圈,師大店更是招牌,也是師大商圈的主要地標及會面點。結束營業消息傳出,震驚書迷與出版業者。
房仲業者透露,上月師大店以一點五至一點七億元成交,現正過戶中,比先前師大路上屈臣氏所在店面賣出的一點二億元還高,政大書城負責人李銘輝不願透露實際成交價格。
師大店賣出後,立刻就有星巴克欲承租,月租四十萬元起跳。
永慶房屋師大店長王淵鵬表示,書城師大店有面寬廿五公尺的L型三角窗,室內可使用面積近百坪(含一樓與地下室),加上面對公園,是相當顯眼的一樓店面,除了隔壁幾條巷子以外的「漢堡王」,師大路上幾無如此優異條件者。
欣
元商仲總經理焦文華表示,熱門商圈也隨消費人潮有「商圈移轉」現象,鄰近的公館商圈因交通動線較亂,常人車混雜,這幾年人潮就被師大磁吸過來。師大商圈非
假日人潮約一、兩萬,假日可達三萬人,客群包括台大、師大師生、當地居民,消費力都很強;看好商機,各大零售、餐飲店積極展店,商圈一店難求,甚至有店面
「零空置率」的驚人現象。
(聯合報)
--
蝸牛返家本能 300呎仍能找回家
1位業餘科學家發現,蝸牛具有返家本能。喜歡栽種植物的人,最好是將蝸牛帶到方圓300英尺以外的地方丟掉。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科學家先前認為,笨笨的蝸牛不太可能找到回家的路。
但現年69歲的老祖母布魯克斯,住在英國德翁郡的托尼斯。蝸牛大嚼她栽種的萵苣、牽牛花及豆莢。布魯克斯表示:「我真的不願意用蝸牛藥或鹽巴來殺死蝸牛,另外,我要找出人道對策來捍衛我的花園。」
布魯克斯著手進行實驗,來確定蝸牛的返家里程,她收集花園內的蝸牛,並以特殊顏色的指甲油作上記號,也請鄰居照著她的方式做。
接著這些蝸牛被放至附近地點,布魯克斯則對蝸牛的行蹤做了詳細紀錄。她發現,蝸牛為了回家,可以爬行30英尺以上,最遠爬300英尺。
艾克斯特大學生態學高級講師霍奇遜協助這項實驗,他表示,這些發現「很驚人」。「傳統看法是蝸牛太笨,無法找到回家的路。」
霍奇遜計畫展開更進一步的研究,他表示:「蝸牛可能擁有某種聰明機制,幫助它們返家,另一種可能就是,牠們只是到處移動,當牠們碰巧回到來處時,就停了下來。」
(Upaper)
--
泰晤士報 大學排行200大 台灣4校入榜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雜誌「全球大學榜」(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十六日公布二○一○至二○一一年最新排名。美國哈佛大學再次榮膺榜首,亞洲學府以香港大學廿一名最高。台灣首度有四校進榜,但都位列
百名之外。
THE與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並稱全球最重要的年度大學排行榜。二○○四至二○○九年,THE的榜單均由QS公司編纂,今年改由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集團提供資料。
這項排行榜係根據十三項關鍵指標編製,再歸納為教學、研究、學術論文引用、產學合作及國際多樣性等五大範躊,經過百分比加權計算後決定各校總分。
今年美國學府依舊席捲THE排行榜,七十二所學校躋身全球兩百大,廿七校進前五十大,前十大占七席,並包辦前五名。加州理工學院名列第二,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居三至五名,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第八,耶魯大學第十。
英國在兩百大中占廿九席,在前十大占三席,牛津及劍橋大學並列第六,倫敦帝國學院第九。德國以十四所大學上榜居第三,排名最高的為哥廷根大學(四十三),荷蘭則有十所大學入榜。
亞洲地區方面,中國六校上榜最多,以北京大學卅七名(亞洲第五)最佳。進入百名內的學校包括中國科技大學(並列四十九,亞洲第七),及北京清華大學(五十八,亞洲第九)。
去年有十一所大學登上兩百大的日本,今年僅剩五所,排名最高者為廿六名、亞洲第二的東京大學,但除了東大與京都大學(五十七,亞洲第八),其他日本學府都落在百名外。
美國波士頓學院「國際高等教育中心」主任阿特巴赫分析,日本的研究機構不夠國際化,長此以往恐將殃及其研究型大學的競爭力。
香港有四校榜上有名,除港大居亞洲龍頭,香港理工大學以四十一名居亞洲第六。南韓亦有四校入榜,創校僅廿四年的南韓浦項科技大學大爆冷門,勇奪南韓第一、亞洲第三和世界第廿八。韓國高等理工學院也以全球第七十九名,跨入亞洲十大門檻。
二○○四至二○○九年,台大是唯一入THE榜的台灣學府,但今年共有清華大學(一○七)、台灣大學(一一五)、中山大學(一六三)及交通大學(一八一)等四校連袂進榜,但都與亞洲前十名無緣。
清大贏台大 學界很驚訝
泰晤士報和QS公司決裂後,首度自行公布世界大學排名,結果卻跌破專家眼鏡。清華大學首度勝過台灣大學,名列世界第一○七名,中山大學第一次進入前兩百名,成大、中央則跌出榜外。學界普遍認為該排名與一般印象不符。
在今年公布的各種大學排名中,清大都與台大有一段距離。上海交大排名中,台大一二七名,清大三一四名;QS排名,台大九十四名,清大一九六名;台灣高教評
鑑中心科研論文排名,台大二一七名,清大四一一名。泰晤士報今年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採用全新指標,和過去與QS合作的THE-QS
Ranking截然不同。
對於清大贏過台大,學界大多不敢置信,高教評鑑中心研究員黃慕萱表示:「從沒看過這種結果!」且該單位未公布細項分數及詳細研究方法,例如「論文引用」只說與Thomson Reuters(國際大型學術資料庫廠商)合作,沒解釋如何計算。
台大主任祕書廖咸浩委婉表示,該排名是首度公布,校方期待泰晤士報有更完整的資料、更有鑑別力的指標以及精準的評鑑方法,對結果則以平常心看待。
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則認為,該排名的特色是各項指標皆考量學校規模,台大的師生數是清大的三倍,論文數量可能比不上,但若論平均教師表現,清大向來非常傑出。看到泰晤士報的排名,他驚喜但不意外。
學術排行榜的常客成大、中央等校此次卻未進榜,亦令人驚訝。成大主任祕書李偉賢表示,他們看到結果也很疑惑,已由頂尖計畫辦公室寫信給該單位,希望取得細項資訊,瞭解問題究竟出在什麼地方。
另外,兩岸的中山大學雙雙攻上前二百名,台灣的國立中山大學(高雄)排行第一六三名,大陸的中山大學(廣州)排行第一七一名。一名熟悉國際資料庫運作方式的學者表示,兩校校名僅一字之差(大陸少National),數據可能被重複計算。
(中國時報)
--
泰晤士報大學排名 台大掉到115
台灣四校進200大
連續六年與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合作的《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今年改與Thomson Reuters合作、昨首度發布新版世界大學排名,哈佛大學仍居全球之冠、香港大學則奪華人四地之冠。台灣有四校擠進全球前兩百名,清華大學甚至首度超越台灣大學。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簡稱THE)的新版世界大學排名,結果與日前QS排名有明顯出入,哈佛大學居全球之冠,加州理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也位居前五。
港大21名 兩岸四地最高
在兩岸華人四地中,香港大學排名全球第二十一名、位居首位;新加坡理工大學與北京大學則分屬華人世界二、三名。
令人意外的是,台灣龍頭學校台大卻跌出百大之外、僅拿下一百一十五名。清華大學則奪台灣首位、全球排名一百零七名。台灣有四校進前兩百大,較QS排名多出兩校,分別是中山大學與交通大學。
台大圖書資訊系教授黃慕萱指出,THE與QS排名指標大不相同,THE指標高達十三個,過去被詬病較主觀的「聲望調查」比例從五成降為三成。
清大107 首次勝台大
以指標分數進一步分析,清大總分五十六.一分勝過台大五十五.二分,台大僅在研究項目五十九分勝過清大的五十二.六分,其他教學、論文被引次數的影響力等指標則都落後清大。
清大校長陳力俊表示:「驚喜但不意外。」他指出,清大在學校規模或師資數上,都小於台大與成大,但清大教授不論教學或研究都很認真、有成果。但他也強調,辦學應堅持自己理念,評比只是參考。
台大主秘廖咸浩昨則重申,台大向來以平常心看待各項排名、不會因此受影響,更不會改變辦學目標。
黃慕萱則坦言:「這排名與社會普遍認知有落差。」畢竟各種排名偏重的方向不同,建議大學最好「心中無名次」。教育部高教司司長何卓飛也說,五年五百億第二期申請計畫已不納入大學排名,「排名只是虛名,大學不要過度在意」。
(自由時報)
--
打開音樂課本 唱一首微風往事…
不同時代的校園,總有不同的音樂旋律,早年的音樂課充斥愛國歌曲,一九七○年代則有校園民歌崛起,直到時下,校園迴盪許多不同樂風的流行歌曲。這些音符伴隨成長的回憶,也見證時代的變遷。
早期音樂課程 充滿愛國意識
日治時期引入近代小學教育,校園的音樂課也出現風琴。研究台灣歷史的作家陳柔縉表示,二十世紀初開始,各級學校陸續有音樂課,像師範學校的學生一周就有兩
小時音樂課;台北的三高女(中山女高前身)三年級也規定必學風琴。「一直到一九七○年代,小學生手忙腳亂搬風琴進教室上音樂課的情景,還常浮現在許多人的
童年回憶中。」
走進國立編譯館的教科書資料中心,收藏歷年音樂教科書,見證二次戰後的學校音樂課程變遷。一九六○和七○年代的小學音樂課本,「共同歌曲」就有國歌、國旗歌、國慶歌、國父紀念歌、總統蔣公紀念歌及反共復國歌,一直到一九八八年出版的音樂課本,仍充斥著愛國意識。
「學唱愛國歌曲是許多人求學的共同記憶!」全國教師會幹部、秀朗國小退休音樂教師張美英回憶說:「早年國小朝會時一定會唱國歌、國旗歌,接近重大節日時,老師就會趕緊教孩子唱國父紀念歌、蔣公紀念歌。」
風琴鈴鼓三角鐵 敲桌踏地拍身體
「早年的孩子可能連手提錄音機都沒有,對許多人來說,音樂課是唯一能夠聽音樂與唱歌的機會。」張美英也笑談當年教書過程,有時遇到風琴故障,得將自己的嗓
子當風琴用,「如果遇到鈴鼓、木魚、三角鐵等基本打擊樂器不足時,只好克難敲桌子、踏地板、拍身體,全身上下幾乎都用上了。」
台灣史學者莊永明生於一九四二年,他還記得小學音樂課教唱的歌謠,除了反共復國歌,當時流行「造飛機」、「捕魚歌」和「哥哥爸爸真偉大」三首歌,同學們都戲稱為「三軍軍歌」,大家都是琅琅上口,其中「造飛機」還是他的音樂老師吳開芽作曲。
一九七○年代中後期,校園吹起民歌風,當年民歌推手李雙澤在淡江大學的一場演唱會上,拿起吉他呼籲「唱自己的歌」,揭開校園民歌運動的序幕,吉他與民歌熟悉的旋律迄今仍讓當時的學生念念不忘。
從民歌到歌手竄紅 難忘青春樂章
晚近校園的流行歌曲越來越多樣,也有不少校園歌手崛起,甚至踏入流行樂壇,其中政大的金旋獎還贏得「明星夢工廠」的美名,如張雨生、陳珊妮、陶晶瑩、陳綺貞、蘇打綠樂團與林育群(小胖,見右圖,本報資料照片/王遠茂攝)等人,都是從金旋獎脫穎而出。
小胖在十六歲參加第一場歌唱比賽後,發現他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唱歌」。他下定決心唱到好,他上學唱、在家唱、上廁所也唱,唱到常被住家的鄰居抗
議。小胖鼓勵想當歌手的學生,「先找到自己的興趣,然後分配好時間,多練習,堅持到最後,就會成功。」另一位從台大畢業的歌手韋禮安,也是從學生時期就一
路參加音樂比賽,過關斬將,他認為,要當好校園歌手,得先花時間在課業上,「唱歌、表演固然重要,還是要先想辦法畢業再說。」
盡管離開校園多年,學生時期高歌一曲的回憶,始終徘徊在許多人的心中。不管是音樂課本的歌謠、校園民歌,或是流行歌曲,永遠都是青春歲月難忘的樂章。
(中國時報)
--
談場戀愛…損失2好友
友情與愛情能否兼得?英國最新研究發現,談一場戀愛平均損失兩位好友,因此陷入熱戀前,最好作好摯友離去的心理準備。
為什麼是兩個呢?英國阿斯頓大學所作的研究發現,多數人的死黨朋友大概有五個,談戀愛之後,得先從心裡踢走一個,以便騰出位置給愛人;另一個友人則因為受不了長期被冷落,於是離你而去。
研究領導人牛津大學教授鄧巴(Robin Dunbar)說,一旦全心投入一段感情,很難再抽時間和老友見面,感情自然而然也就淡了,印證「見色忘友」的確是人類本性。
這項研究發表在《人際關係》(Personal Relationships)期刊,以網路問卷的方式進行,受訪者五百四十人,年齡介於十八至六十歲,其中,三六三人受訪時,正處於熱戀中。
鄧巴另外做了一項研究,比較社群網站「臉書」上男女網友維繫友誼的方式。結果發現,女性的臉書友人多半是日常生活認識的對象,但男性則是生張熟魏,多多益善。而在臉書上女人緣越好的男性,似乎較容易受到女性青睞。換言之,臉書似乎成了男人獵艷的活廣告。
(中國時報)
--
果真見色忘友!!每有新戀情 會失2好友
見色忘友原來真有科學根據,英國牛津大學所做的一項調查發現,陷入熱戀的代價就是犧牲親密好友,因為情人會占用原本用來經營友誼的時間。平均而言,一個新伴侶趕走兩位好友,導致其在遇到困難時能求助的核心好友也變少。
英國「衛報」十五日報導說,這項由牛津大學認知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頓巴所主持的研究顯示,男人與女人在發展新戀情時失去最好朋友的機率不分軒輊。
頓巴團隊先前的研究顯示,人們在一般情況下有五個非常好的朋友關係,也就是說,這些朋友是他們在心情欠佳或財務出狀況時會求助的對象。
頓巴指出,「如果你發展一段戀情,就會失去兩位朋友」,不過,由於新增了進入其生命的新戀人,所以談戀愛的人,會從原本有五個核心朋友的關係,變成剩下四個。
頓
巴的團隊利用網路問卷調查四百二十八名女性與一百一十二名男性的交友狀況。總計三百六十三名受訪者有戀人。這項投稿至《私人關係》期刊的研究,主旨是調查
人們如何用和某人共度的時光,來交換和其他人共度的時光。結果顯示,當人們開展新戀情時,與家人和密友的聯繫最先被犧牲。
(自由時報)
--
可可樹基因解碼 巧克力更香甜
巧克力迷有福了!科學界對生產巧克力的可可樹基因體解碼工程即將完成,未來可望讓可可樹更能抵抗病蟲害,更容易種植,確保可可豆供應量無虞甚至大增,而且提高可可豆品質,讓巧克力更香更甜。
生產士力架(Snickers)、德芙(Dove)、M&M的美國瑪氏(Mars)糖果公司,與IBM、美國農業部合作這項計畫,目前已接近完成。令人稱賞的是,瑪氏無意把耗資一千萬美元的研究成果藏私,決定與全世界分享。
《華盛頓郵報》十五日報導,可可樹基因解碼的目的,不是想造出基改巧克力,而是改善傳統的樹種改良方法。傳統方法可能要耗費十五年,一旦基因解碼完成,時間可望縮短為二到三年。
巧克力迷最關心的是:基因組解碼之後,未來巧克力滋味會不會更好?瑪氏公司專家莎皮羅表示很有可能。近年許多巧克力專家都認為,可可豆品質正逐年下降,但業者一直無法確定問題是出在土壤、氣候還是遺傳。
巧克力口味關鍵之一在可可豆的脂肪酸含量。莎皮羅表示,基因解碼後,科學界就能洞悉方法,先讓脂肪酸成分穩定下來,再逐漸提高濃度,滋味更上層樓。
(中國時報)
--
預算被砍 西班牙王室 歐洲最寒酸
首度被刪 恐只剩3.3億
西班牙王室十五日成為歐洲債務危機最新一批受災戶!為共體時艱配合全國撙節支出,西班牙王室預算出現史上首次刪減,更使他們成為歐洲最寒酸的王室。
西班牙王宮「薩蘇埃拉宮」宣布,二○一一年度王室預算和今年相比將大幅縮減,但確切數字要等到月底才會對外公布,屆時會送交國會批准。
媒體報導說,王室預算可能大刪九%,相當於卡洛斯國王可用資金被刪金額高達八十萬歐元(約三千三百萬台幣),這將使他成為全歐洲最寒酸國王。西班牙失業率高達二十%,工會打算在九月底發動十年來首次大罷工。
英王室 年開銷逾18億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說,今年的西班牙王室預算被凍結至相當於去年的水準,亦即八百九十萬歐元(三億六千七百萬台幣),比起英國王室在去年財政年度花掉的三千八百二十萬英鎊(約十八億七千六百萬台幣),堪稱是小巫見大巫。
一
份針對歐洲立憲君主開銷所做的比較研究,英國溫莎王室高居榜首,其次是荷蘭王室的三千九百六十萬歐元,挪威王室的二千八百萬歐元,及比利時的一千三百七十
萬歐元。根據擬議中的刪減金額,西班牙王室的預算將只有八百一十二萬歐元(約三億三千萬台幣),甚至比去年花掉八百七十萬歐元的盧森堡王室還不如。
西班牙王室已採取一連串措施節省開支。為配合政府凍結退休金等撙節措施,王室旗下一百四十名工作人員六月納入公務體系,減薪五%。八月,卡洛斯國王與索菲亞王后縮短一年一度在馬略卡島夏宮的假期,搭御用遊艇出海的時間變少,就連款待的賓客人數也少了。
去年索菲亞王后親弟、也是希臘退位國王康士坦丁在倫敦動完心臟手術後,索菲亞王后就是選擇搭乘廉價航空公司「瑞恩航空」探訪弟弟,這段旅程只花了十三英鎊(約六百四十元台幣)。
相較之下,荷蘭與瑞典王室好命許多。荷蘭王儲威廉亞歷山大正打算斥資一千八百萬歐元改建三棟別墅;瑞典王室今年因為王儲維多莉亞公主大婚,預算大增了七%。
(自由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