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新聞自選輯 20110414

加薪 軍公教擬調3% 企業最高10%

景氣復甦,今年成為政府與企業的調薪年。82萬名軍公教人員7月可望調薪3%,行政院長吳敦義昨表示,最快下周定案。而大型企業已早一步將獲利回饋員工,股王宏達電與IC設計業龍頭聯發科今年調幅上看5~10%,塑化業霸主台塑集團也將為員工調薪超過5%。


此外,今年元月起基本工資調高600元到1萬7880元,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昨表示,今年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預計7月到9月間召開,由於今年經濟情況不錯, 「(調漲)機會很大。」實際漲幅要由審議委員會決定,不過他暗示有比今年調600元更好的可能。依照往例,如通過調整案,最慢明年元月實施。

政院最快7月實施
軍公教上一次加薪是6年前,幅度3%。吳揆昨接受年代電視《新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軍公教加薪須視去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政府第1季稅收狀況與民間企業是否加薪等條件,目前看來所有條件都「漸趨成熟」;至於加薪幅度,「較多人建議3%」,「會尊重多數人的選擇」。
吳揆的有條件調薪說隨即獲財政部呼應,昨公布第1季全國稅收為309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46億元,創11年以來新高。人事行政局估計若調薪3%,將增加政府214億元支出,政院將以追加預算案送立院三讀後,最快7月實施。
據統計,去年前3季,所有股票上市公司共大賺1.2兆元,較2009年同期成長1.11倍,因此加薪調幅普遍優於政府。

宏達電聯發科最高
在手機製造與零件業界方面,宏達電調幅最快月底前可定案;宏達電主管說,去年營收2788億元、稅後純益395億元,雙雙改寫歷史新高,今年加薪幅度至少5~10%。聯發科表示,今年加薪幅度已在2月公布,調幅依個人績效、職務不同有所差異,調幅在5~10%。
半導體業界方面,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表示,去年營運表現佳,稅後純益年增5.16倍,今年調薪幅度將逾7.5%,較去年增加1倍。
鴻海副總丁祈安說,今年調幅依個人績效不同。據了解,鴻海在農曆年後已調薪,年資滿1年員工平均調幅3%。
在 傳統產業方面,台塑集團工會聯誼會理事長劉健益表示,往年加薪採取「底薪調漲加慰勉金」,底薪調幅約3%,慰勉金在5000元至1萬元,以去年為例,合計 調薪幅度約4.81%,今年獲利更好,整體調幅應會逾5%。裕隆集團表示,去年9月調薪4.47%,今年7月會討論今年調幅。零售集團中的遠東百貨去年9 月加薪5%,下月還會討論調薪,幅度應會優於去年。

工總:政府迫加薪
金融業方面,富邦金預計加薪3~5%,中信金約4%。國票金表示,今年加薪2%;元大金每年加薪2~3%,不會因購併寶來證而影響員工權益。
中小企業方面,國光客運總經理吳忠錫表示,本月下旬票價調漲案上路後,公司將優先讓約1200名駕駛調薪,下月將加5%。以網購乾麵賣出一片天的台南「阿舍食堂」負責人董建德則說,暫不考慮加薪。
不過,對於吳揆再三呼籲企業調薪,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昨說:「有被政府強迫加薪的感覺。」要不要為員工加薪,應讓企業自己衡量。

僅15%民眾獲加薪
終於等到加薪,五職等基層公務員顏小姐說,她每月實領約42000元,若加3%約多1200元,「至少可以吃一頓好的,開心一下,算替政府刺激消費。」六職等陳先生說,他每月實領約45000元,加薪後打算讓小孩多學一門才藝課。
據《蘋果》昨民調顯示,在614名受訪民眾中,15.64%有加薪,高達60.75%沒加,還有10.09%不但沒加薪,還被減薪。在會計師事務所上班的蔡小姐說:「沒聽老闆說要加薪,希望老闆看到軍公教加薪,多少給我們加一點吧!」

大學學雜費 喊漲5% 教部將啟動調整機制 最快下月定案

軍公教可望加薪,牽動原凍漲的大學學雜費。教育部次長林聰明昨晚表示,依規定大學學雜費若遇行政院調整當年度軍公教員工待遇,將另行核算公告,因此近日將啟動學雜費調整機制,檢討大學學雜費漲幅。私立院校則指學雜費要漲百分之五才可反映成本。
民 生物價飛漲,凍漲兩年的大學學雜費也醞釀漲價,但日前被教育部長吳清基否決,吳清基說依公式計算今年大學學雜費僅能調百分之零點八一,調漲意義不大,甚至 指不會因軍公教加薪而跟漲。但在軍公教幾乎篤定調薪後,林聰明昨鬆口說,將配合啟動學雜費調整機制,通盤檢討大學學雜費漲幅。

私校怨加薪增成本
不具名的教育部官員說,若軍公教調薪,國立大學人事費將增加,以台灣大學為例,學校人事費佔年度經費比率很高,不能挪用頂尖大學經費,若不漲學雜費,人事費無財源,因此須通盤檢討學雜費調幅,預計下月定案。
公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中興大學校長蕭介夫昨說,原本各大學期望學雜費可隨公務人員調薪一起動,但教育部長之前公開宣示大學不漲學雜費,各大學也不敢抱希望,但會再了解各公立大學院校校長意見,適時向教育部反映。
私 立技專院校協進會理事長、樹德科技大學校長朱元祥說,近日各大學才報部確認不漲學雜費,但昨公務人員可望調薪的消息一出,讓私立大學非常頭痛。他說,軍公 教調薪,公立大學教職員跟著加薪,私大為留住人才,也得被迫加薪,學生的學雜費至少要漲百分之五才能反映成本,近日將和各私大校長交換意見,決定是否再與 教育部溝通。

學生「不敢想未來」
在民營企業工作的民眾邱逢時一對子女都在念私立大學,他說:「公務員調薪受惠只是小部分民眾,多 數勞動階級根本吃不到,大學再跟著調漲學雜費,貧富差距恐會加劇。」世新大學新聞系三年級張姓學生說:「除了就學貸款,平常也要打工賺生活費,學雜費再 漲,一畢業就要面對大筆債務,不敢想像未來的人生。」

學者認有助刺激消費

軍公教將在今年七月加薪,幅度約百分之三,經濟學者普遍認為加薪對刺激消費有幫助,不過也有學者質疑,加薪往往被當作拉抬選情的政治手段,應該予以制度化。

可拉升經濟成長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認為,軍公務加薪有正面效果,據行政部門說法,加薪是在稅收成長前提下且不靠舉債加薪,如果是在這種情況下加薪,可刺激消費,形成加薪、增加消費的良性循環。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表示,各界當然希望經濟成長的成果反映在薪資成長,「因為物價成長飛快,必須要調整薪資,收入所得才不會被物價成長吃掉。」且加薪可讓消費力增強,拉升經濟成長力道,好處各界都會有明顯感受。

建議應予制度化
台大國發所財經組教授杜震華同意加薪可刺激消費,但他批評,不分政黨都只想把加薪作為政治手段,「在選前宣布就是政治操作,相信大家都看得懂。」他建議軍公教加薪應制度化,「就像浮動油價公式,這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成本增 幼教業喊漲學費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草案大降幼幼班師生比,中華民國幼教聯合總會總會長涂崑和昨說,師生比從一比十五變一比八,成本勢必加倍,「一定要調漲學費,不然吃不消」,如果政府不給漲,導致經營不下去,不排除發動幼托業者北上抗議。

業者憂影響生計
在嘉義開設幼托園所的涂崑和說,目前園內有十二名托兒所教師,未來要再增十二人,以每人月薪三萬元估算,每月成本就增加三十六萬元,學費一定得漲,畢竟「政府不能只要求品質好,卻不顧業者生計。」
目前公立幼托每學期學費約七千元,私立幼托從五千到逾兩萬元都有,北市社會局婦幼科專員林秋君說,公立托兒所學費均有公定價格,私托屬教育部的合作園所,調漲需事先報備核可,不是業者說漲就可漲。

害民眾不敢生育
全 國勞動者家長聯盟前理事長蔡元鎮說,年輕父母的所得普遍不高,還要生兒育女、買房子,教育部只管教學品質,卻沒想到調漲學費會害大家不敢生育,需同步廣設 公立托兒園所才能解決問題。二歲幼兒家長林蘭欣說,少子化衝擊,小班制本來就是趨勢,如果漲價,「不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很不合理。」

(蘋果日報)
--
鼻大 額後傾 富豪之相

英國一項調查指出,英國的創業富豪,不分男女,都有飽滿的鼻子、後傾的額頭及銳利的眉毛。台灣的命相專家表示,這種面相是大起大落的梟雄,較適用於洋人,與台灣首富代表王雪紅和郭台銘有所不同。

「額傾易大起大落」
英 國人力諮詢業者MyJobGroup,委託調查富豪面相的特質,結果發現,英國男性創業家的面相具有羅馬鼻(略有鷹勾的一種鼻型)、鼻翼突出、額頭後傾、 雙耳貼顱、下巴突出、雙眼開闊並且有倒V型眉毛。女富豪同樣要有羅馬鼻及後傾的額頭、額頭要高、人中要長,且有上挑的眉毛。
根據這些特質拼湊出的 電腦合成圖,男富豪相綜合了鋼鐵大王米塔爾(身家約九千億元台幣)的眼睛與石油大亨阿布洛莫維奇(身家約三千九百億元台幣)的鼻子,女富豪則綜合英國女首 富芭特莉(身家約兩千八百億元台幣)等人的外型。命相專家蔡上機說,額頭後傾的人大起大落,華人一般不喜。

「郭台銘霸氣不奸」
蔡上機表示,鼻大有財,但鷹勾鼻是有如曹操之類的梟雄。郭台銘雖霸氣,但不是鷹勾鼻的奸雄。王雪紅五官平均,是鴨子划水人物,不是愛出頭的女梟雄。不過蔡上機說,眉角上挑是女強人之相,這樣看起來較能服眾。

(蘋果日報)
--
台每6分鐘就1人罹癌 大腸癌最多 肝癌口腔癌發生率較國外高

衛生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全國一年有近八萬人確診罹癌,平均每六分三十五秒就有一人確診,罹癌人數持續攀升。發生率最高的是乳癌,大腸癌則是國人最常見癌症,罹癌人數最多。衛生署與專家表示,這兩種癌症都與肥胖有關,民眾應減重,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

癌症登記報告是由兩百多家醫院申報新診斷癌症個案,衛生署經一年多比對、分析之結果。昨公布最新出爐的是二○○八年報告,當年有七萬九千八百一十八人罹癌,比二○○七年增加四千零四十九人,增幅百分之五點三;平均每六分三十五秒鐘就有一人罹癌,較二○○七年縮短二十一秒。

每四人一個得病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癌症防治組長施伶宜說,國人終其一生,每四人有一人會罹癌,與英國、韓國相同,高於新加坡及日本的每五人有一人,低於美國的每三人有一人;其中男性國人每四人有一人罹癌,女性每五人有一人。國健局長邱淑媞說,主因是我國男性肝癌、口腔癌發生率較國外高。

男易肝癌女乳癌
施伶宜指出,十大癌症發生率前五名依序是乳癌、腸癌、肝癌、肺癌與攝護腺癌。與二○○七年比較,子宮體癌(又稱子宮內膜癌)超越皮膚癌,躍升為第九名;男、女十大癌症之首分別是肝癌及乳癌,男性十大癌症排名不變,女性則是子宮體癌與胃癌互換第七、第八名。
如以罹癌人數計算,則以大腸癌居首,與肝癌、肺癌、乳癌及口腔癌為前五名,佔所有癌症人數五成六。邱淑媞說,國人約在六十三歲確診罹癌,乳癌約五十一歲確診,口腔癌和子宮體癌約五十三歲確認,都屬「年輕癌」。

專家籲控制體重
國 家衛生研究院衛生政策研發中心客座教授溫啟邦則提醒國人,應注意控制體重。他曾分析五十多萬人的健檢資料,平均追蹤八點五年,發現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大於二十七的肥胖者,罹癌風險較BMI介於十八點五至二十的正常體重者高。例如肥胖女性罹患子宮體癌風險,為正常體重女性的二點八倍,前者罹患乳 癌與大腸癌風險,是後者的一點二倍;肥胖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是正常體重男性的一點六倍,前者腎臟癌風險是後者的一點五倍。
邱淑媞說,肥胖常被忽略也是罹癌危險因子,她預估與肥胖、缺乏運動相關的癌症,發生率和罹癌人數都將持續上升。

2008年男性10大癌症排行
排名╱癌症
1.肝癌
2.大腸癌
3.肺癌
4.口腔癌
5.攝護腺癌
6.胃癌
7.食道癌
8.膀胱癌
9.皮膚癌
10.鼻咽癌
註:2008年排名與2007年相同。

2008年女性10大癌症排行
排名╱癌症
1.乳癌
2.大腸癌
3.肺癌
4.肝癌
5.子宮頸癌
6.甲狀腺癌
7.子宮體癌
8.胃癌
9.皮膚癌
10.卵巢癌
註:與2007年相較,子宮體癌與胃癌排名互換。

肥胖不運動 罹癌風險增

衛 生署分析過去十年癌症發展趨勢,多數癌症發生率逐年趨緩或下降,但男性口腔癌、食道癌、攝護腺癌,與女性子宮體癌、乳癌的發生率,卻年年攀升。衛生署國民 健康局長邱淑媞昨說,攝護腺癌、子宮體癌、乳癌致病原因,都與肥胖、不運動有關,國內女性不論胖瘦都不愛運動,而男性除了要多運動,更要戒除菸酒與檳榔。

多與「三高」有關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三總副院長余慕賢指出,肥胖不但會增加乳癌風險,近年子宮體癌病患也增多,病患大多肥胖、營養好,或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問題。
余慕賢表示,子宮體癌並無篩檢方法,病患多因不正常出血或停經後出血,就醫才發現罹癌,「年輕女性若經血過多,不要輕忽,應就醫檢查,若早期發現,可透過藥物控制而保有生育能力,停經女性則須切除子宮。」

應定期接受檢查
邱淑媞說,男性因菸酒、檳榔,導致罹患食道癌、口腔癌風險,分別是女性的十四倍及十二點七倍,呼籲吸菸或嚼檳榔的男性,應定期接受口腔黏膜目視檢查;四十五歲以上女性,或四十至四十四歲有乳癌家族史者,應接受乳房攝影檢查。

(蘋果日報)
--
沈迷菸酒檳榔 台灣男更易死於癌症

衛生署昨天公布「九十七年癌症登記報告」,平均六分卅五秒就有一人罹癌,比前一年又快了廿一秒。國人一生之中,每四人有一人可能罹癌,每八人有一人可能因癌症喪命。

最新十大癌症排序與前一年相近,只有子宮內膜癌與皮膚癌排序互換,子宮內膜癌從前一年的第十名,上升到第九名。女性癌症裡,子宮內膜癌與胃癌互換,從第八名上升為第七名,男性癌症排名則無變化。

國健局癌症防治組代組長施伶宜說,國內平均每千人有三點五人罹癌,腸癌、肝癌、肺癌、女性乳癌及口腔癌,占所有癌症五成六。

女性癌症方面,高居發生率首位的乳癌,近廿年來持續走揚;相較於前一年,發生率增加最高的則是子宮內膜癌。至於男性,食道、口腔癌發生率不僅增加快,死亡年齡還相當年輕,平均為五十五、五十八歲。

國健局今年也首度公布零至七十四歲的「累積罹癌風險」,在國人一生當中,每四人就有一人可能罹癌,雖然比美國每三人有一人來得低,卻高於新加坡及日本,每五人才有一人。

從「累積癌症死亡風險」來看,每八人就有一人可能命喪癌症。國健局長邱淑媞說,比較性別差異,更能「看出端倪」,每六名台灣男人,即有一人可能死於癌症,比美、英、日等國高;女人則是每十一人有一人,與其他國家相比,排名居中。

男人更易命喪癌症之手,施伶宜分析主要原因,台灣男人較常罹患的癌症,如肝癌、肺癌,以及近年急速增加的食道、口腔癌,存活率都較差。

邱淑媞提醒,要「拯救」男人免於癌症奪命,最重要的預防之道就是遠離「香檳酒」,即香菸、檳榔及酒,減少相關癌症罹患率;並每兩年做一次口腔黏膜檢查,及早發現、治療。

腸癌、乳癌、腎癌 肥胖者風險大

國人十大癌症中,發生率成長迅速的大腸癌、子宮內膜癌、乳癌、腎癌等,共同危險因子是肥胖。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肥胖者罹癌風險高於正常體重者,女性子宮內膜癌、乳癌更與肥胖高度相關。

國 衛院客座教授溫啟邦追蹤研究,身體質量指數(BMI)高於廿七者,罹癌風險比BMI介於十八點五及廿三者高,其中以女性子宮內膜癌的二點八倍最高,女性乳 癌及女性大腸癌則為一點二倍。溫啟邦指出,肥胖男性的大腸癌罹癌風險,是BMI正常範圍者的一點六倍;不分男女,肥胖者的腎癌罹患率是一點五倍。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說,肥胖對女性罹癌風險影響更大,因女性罹癌率最高的乳癌、子宮內膜癌,與脂肪干擾荷爾蒙相關;而女性普遍不愛運動,但不同研究顯示,運動可減少罹癌機率,可能與增加免疫力,減少胰島素阻抗等相關。

根據九十七年癌症登記報告,女性子宮內膜癌及乳癌發生率,分別較九十六年高出百分之十八點一及五點六。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余慕賢說,近年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人數增加,就是「我們營養太好了」。

余慕賢說,除了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西化飲食習慣也是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且子宮內膜癌沒有篩檢工具,通常病人是因不正常出血才發現,尤其女性停經後的出血,至於三、四十歲女性,可能誤以為月經經血量大,忽視癌症警訊。

余慕賢提醒,預防子宮內膜癌,應注意體重控制,有症狀應趕緊就醫,最好的治療方式為切除子宮、卵巢,但及早發現,仍可以藥物獲得不錯的治療。

美髮師 乳癌高危險群?

高雄榮總乳房外科主治醫師葉名焮表示,去年診治150名乳癌患者中,近一成從事美髮業,女性美髮業者是否為罹患乳癌高危險群?值得進行大規模流行病學研究。

葉明焮指出,國內外過去針對染髮劑致癌風險的研究,多以膀胱癌為主,但他在臨床上發現,150名乳癌患者中有10多名是美髮師,年齡從31歲至65歲,懷疑染髮劑除了引起呼吸道疾病或接觸性皮膚炎外,也可能引發乳癌,值得進行後續研究。

高 醫乳房外科主治醫師侯明峰表示,從職業病學角度看,作息較不固定的職業如空姐、護理人員等,是乳癌高危險族群,美髮師較少被提及;但染劑中若含環境荷爾蒙 成分,美髮師長期接觸下,的確可能有較高的罹癌風險。但他表示,若要證實兩者是否相關,美髮師的生活習慣、染劑成分及幫客人染髮頻率,都須列入分析。

高醫職業病科主治醫師莊弘毅說,美髮師選用染劑時,建議向上游廠商確認是否含有衛生署公告禁止成分,不只保護顧客,也是保護自己。

阮綜合醫院育髮科醫師張祺彰建議,染髮前可在髮際、耳後、脖子和整片頭皮,塗抹上油性乳霜或髮蠟,隔絕染劑不被皮膚吸收。

另外,美髮師應避免在密閉空間內調製染髮劑,免得吸入過多染劑雙氧水成分,引發呼吸道過敏。上完染劑後,儘量不要包覆保鮮膜和髮帽蒸氣,使頭皮吸收更多染劑。染髮後多喝水促進代謝,間隔三個月以上再染。

(聯合報)
--
男人想避癌保命 要戒香檳酒

癌症對國人健康威脅如影隨形!衛生署最新統計,九十七年近八萬人罹癌,平均每六分卅五秒就有一人陷入癌症魔掌,其中又以多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的乳癌,是近年增加速度最快的癌症。而男性若要保命,就要戒除和癌症發生有密切關係的「香檳酒」(香菸、檳榔、酒)!

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表示,九十七年罹癌患者較九十六年增加四千多人,十大癌症排序中,只有第九名子宮內膜癌及第十名皮膚癌排名對調,其餘不變。

十大癌症只有胃癌及子宮頸癌發生率較前一年下降,其餘均攀升,其中又以子宮內膜癌成長近兩成最高。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三軍總醫院副院長余慕賢說,子宮內膜癌的增加與飲食西化、肥胖、三高有關,加上目前沒有良好的篩檢工具,所以較難早期發現。

就發生人數來看,大腸直腸癌仍是國人最恐怖的夢魘,僅九十七年就有逾一萬一千人罹患,其次依序是肝癌、肺癌、乳癌及口腔癌,這五種癌症患者人數就占所有癌症的五十六%。

依性別來看,男性癌症發生率平均是女性的一.三倍,以食道癌及口腔癌「重男輕女」的現象最嚴重,男性發生率分別是女性的十四倍與十二.七倍。

值得重視的是,男性食道癌與口腔癌的發生率高且明顯年輕化。據統計,數罹患食道癌男性小於五十二歲,口腔癌患者半數小於五十七歲,相較男性整體罹癌年齡六十五歲足足年輕十三歲、八歲。

邱淑媞說,研究證實,口腔癌、食道癌的發生與「香檳酒」(香菸、檳榔、過量飲酒)有關,「男性若要保命,就要戒除香檳酒」。

她強調,幾乎所有癌症都直接或間接與抽菸有關,相關研究顯示,每天抽一包半菸,接受的輻射量約相當每天照一張X光片,要遠離癌症就一定要戒菸。

(中國時報)
--
每6分35秒 台灣1人罹癌

女性乳癌近年成長速度最快

國人癌症發生速度持續加快,平均每六分三十五秒就有一人罹癌,以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近年成長速度最快,罹癌人數則以大腸癌最多,專家指出,兩種頭號癌症均與肥胖、吸菸、缺乏運動有關。

衛生署國健局昨公布最新版「二○○八年癌症登記報告」,以一年半時間,分析比對全國兩百餘家醫院資料所得,七萬九千八百一十八人罹癌,罹癌率千分之三.五,男略高於女。有五成女性在五十九歲前罹癌,五成男性在六十五歲前罹癌。

和二○○七年相比,二○○八年我國罹癌人數增加四千零四十九人,平均每六分三十五秒便有一人罹癌,罹癌速度增快二十一秒。國健局推估終身罹癌風險,我國每四人中有一人可能罹癌,與英國、韓國相當,比新加坡與日本高,但低於美國。

男性癌症發生率為女性一.三倍,又以食道癌與口腔癌高度集中在男性,發生率為女性十四倍與十二.七倍,死者普遍年輕,半數死於五十五歲與五十八歲前,防治上需立即戒除菸、酒、檳榔,每兩年檢查口腔黏膜一次。

整體國人癌症發生率排行變動不大,女性子宮體癌增幅一成八,從第十名躍進為第九名。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余慕賢表示,子宮體癌近年快速增加,與飲食西化、肥胖、三高有關,難以事前篩檢,只要陰道異常出血即應就醫,常見於停經後婦女,偶有年輕病例。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客座教授溫啟邦的大型追蹤研究,肥胖者(BMI≧27)罹癌風險較正常體重者(18.5 BMI 25)高。肥胖女性罹患子宮體癌風險增為二.八倍、乳癌與大腸癌增為一.二倍;肥胖男性罹大腸癌與腎臟癌風險,則增為一.六倍與一.五倍。

菸與檳榔 仍是頭號致癌物

溫啟邦指出,菸與檳榔仍是頭號致癌物,對國人的影響,遠高於日本核災輻射塵與世紀之毒戴奧辛。若吸菸與嚼檳榔人數歸零,男性罹癌人數可大幅減少三成。

國健局長邱淑媞表示,每日吸菸一包半,輻射量等於一年照三百多片X光片。但過去三十年來,吸菸率已逐步下降,肥胖對癌症威脅卻才正要開始,快速成長的乳癌、子宮體癌與大腸癌,均與肥胖有關,減重與多運動的防癌效果對女性更明顯。

染燙髮劑 疑易增罹癌風險

此外,高雄榮總乳癌名醫葉名焮臨床觀察發現,去年一整年接觸一百五十多位乳癌病患中,竟然有十三位是美髮工作者,專業判定應與染燙髮藥劑及通風不良的工作環境有關。

葉名焮指出,染燙髮藥劑中有甲苯、甲醇等含量,消基會也曾多次警告,染髮劑中的對苯二胺使用不當可能引起貧血、乳癌、膀胱癌等疾病,建議美髮工作者應做好防護機制,確保自身健康。

高醫副院長、同時也是國內乳癌診治權威侯明鋒強調,在文獻上,染燙髮劑常引起皮膚過敏反應,美髮工作者出現異位性皮膚炎、或是接觸性蕁麻疹是常有的事;至於染髮劑會不會造成乳癌或是淋巴癌也讓人擔心,不過最近研究顯示,只有膀胱癌與持久性染劑中的成份確實相關。

(自由時報)
--
火車氣流 捲婦飛4米 婆媳孫女沿鐵道摘野菜 媳肺出血重傷

新 北市一名女子昨抱著三歲女兒沿鐵軌行走,與婆婆欲前往貢寮鐵道旁摘野菜,途中疑因自強號列車行經產生強大風切,將她捲起彈飛約四公尺遠摔落,其懷裡女兒僅 嘴角擦傷,嚇得號啕大哭,但女子則因胸部挫傷、肺部內出血,急救後已逐漸穩定,其婆婆焦急祈禱說:「只要媳婦沒事就好!」

警方調查,傷者 許純瑜(三十五歲)家住雙溪區,已婚、育有一對兒女,她是全職家庭主婦,丈夫擔任裝潢工人,家境小康,由於婆婆(七十二歲)閒不下來,常騎乘機車載婆婆至 貢寮山區摘野菜,再載婆婆回雙溪車站賣菜,未料她昨天陪婆婆摘野菜途中,於距貢寮車站兩公里遠處,遭行經自強號列車產生的風切彈飛摔落重傷。

慈母護身童僅擦傷
婆 婆指出,昨天上午十一時許,媳婦抱著三歲孫女陪她去摘野菜,她們沿著鐵道行走,未料自強號列車行經時,她眼睜睜看著前方媳婦、孫女遭捲起,彈飛約四公尺遠 摔落,可能是因為媳婦保護孫女得當,所以孫女僅嘴角輕微擦傷,受驚嚇號啕大哭,但媳婦身受重傷、無法起身,她趕緊打電話將媳婦送醫。

未聽見火車鳴笛聲
基隆長庚醫院急診室主治醫師蔡篤杰表示,許女送抵醫院逐漸失去意識,經檢查後發現胸部挫傷、肺部內出血,急救後已逐漸穩定,初步研判可能被火車行經的強大風切掃倒撞傷。
婆婆表示,當時她們看到後方亮紅燈、前方閃綠燈,認為靠近她們的鐵道應該沒有火車行經,所以婆媳孫三人才會沿著鐵道走,案發前也沒有聽到火車鳴笛聲警告,她得知媳婦傷重命危,傷心祈禱說:「只要媳婦沒事就好。」

火車行駛勿靠近走
台灣鐵路管理局人員表示,當時肇事自強號列車時速約八十公里,駕駛發現許女疑遭彈飛後,距案發地點一千六百多公尺處停下並報案。台鐵特別提醒,火車高速行駛時氣流會快速流動,讓壓力變小,若民眾靠近鐵道行走的話,就有可能遭捲入軌道內受傷。

(蘋果日報)
--
核災升級 南韓批日隱瞞 需100年才能清完 東電恐須賠1.3兆

日本浩劫第35天
日 本前天調高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危機等級至最嚴重的第7級,引發國際不同反應,南韓痛批日早知大量輻射外洩,卻隱瞞真相;中國則刻意淡化。權威的《自然》雜 誌最新一期以車諾比為例,指1986年的核災,預定最快2065年才能開始清除現場,因此福島第一核電廠的事故恐需100年才能清除完畢。

20居民憤抗議
福 島核災危機升高,衝擊最大的是電廠附近居民,20名怒氣沖天的居民昨前往電廠所屬的東京電力總部抗議,73歲技工紺野說,核災後他被強制撤離,不能工作沒 收入,他在避難所每餐僅兩塊冷麵包,「連餵狗都嫌差」,他希望東電快發放賠償金。據估相關賠償,東電約得負擔約6900億到1.3兆元台幣。首相菅直人的 顧問松本健一昨指,核電廠周邊可能未來10到20年都無法住人,建議政府另在內陸地區建設可供5至10萬人住的新市鎮。此外,核電廠內搶救工作持續,昨2 號爐渦輪機房和管線坑道內高輻射污水開始移除,4號爐的廢燃料池又傳溫度升高到異常的90℃。

仙台機場復航
而因海嘯侵襲,關閉1個多月的宮城縣仙台機場昨終於恢復客機航班起降,首班來自東京的客機,機身漆著「日本加油」字樣。目前僅限往來東京與大阪的少數航班,因電力不足,暫時只能在白天開放,但至少改善災區與首都及關西的空中交通,有助加快重建。
南韓痛批日本早知大量輻射外洩,卻隱瞞一個月才吐露真相;中國環境保護部指,福島事故對中國影響僅相當於1986年車諾比核爆對中國影響的1%左右。俄羅斯核能官員指,日本當初把核災評定為第4級太低,但現又調升為第7級太高,他們認為福島嚴重性未高過第5級。

日本核電推進派的懺悔與警告/劉黎兒

福 島核災飆升為7級了,雖然日本政府自認放出的輻射污染只有車諾比核災的1成多,但福島核災還是現在進行式,沒脫離危機,無法排除再出現臨界的可能性,每天 還持續在放出輻射污染,除了已有6萬噸超高污染水外,每天又製造大量超高污染的冷卻水,先前封住的超標1億倍的大量高輻射污染水其實可能另從別處入海,海 洋污染也沒計算在內,未來福島將有十數萬或數十萬人永遠無法回家,國民或鄰近國家必須長年跟福島核災打交道,面對此一將可能不亞於車諾比核災,日本幾位長 年大舉推進核電的官員或學者派閥都正式表示懺悔,也提出警告了。
日本早在3月下旬就已經知道7級跑不掉了,當政者還是優先考慮政局,擔心影響4月 11日的地方統一選舉而延遲宣布,但民主黨照常大慘敗,日本操作核災資訊狀態引起美中韓等各國不滿;另一方面,從4月1日起,便有各方長年都是核電大推進 派人士相繼公開道歉、懺悔,不再把核災的責任推給地震、海嘯,並傾訴福島真正的危機,希望日本政府全力對應。

「道歉也道歉不完」
率 先出面的是曾遭指名為核災戰犯的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前委員長松浦祥次郎以及原子力學會前會長田中俊一、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石野栞等16位日本核電最核心的 高層人士,松浦在任內曾忽視關於海嘯以及福島核一之補強建議,這16人表示:「我們以站在最前頭一直促進原子能和平利用的立場,對此事故極為遺憾,深深向 國民謝罪,這是道歉也道歉不完的!」
他們從事故當初就不斷吞口水看事故變遷,但至今也無法預見如何讓事故平息的,也警告表示:「部分燃料融解落 下,積在加壓容器下部;尤其擔心的是隨著時間會連加壓容器也融毀,又流到圍阻體,破壞圍阻體封閉輻射線的機能,也無法排除加壓容器內大量氫氣的火災、爆炸 而破壞圍阻體等造成更為廣泛、嚴重輻射污染的可能性!」
這批最真正知道福島核災真相的前官員、專家強調時間的制約,松浦在10日又呼籲,擔心哪個 爐心的氫爆會讓更大量輻射物質放出,沒人能接近,連其他的爐也無法搶救;這些大推進派認為只是應急的冷卻是不夠的,因為「3個原子爐裡剩下的燃料加上4號 燃料池燃料是遠遠超過車諾比事故的輻射能,必須加以封閉起來,當下龐大的輻射物質擴散分布在壓力容器、圍阻體內,有部分現在也持續放出到周遭環境!」

作戰部設核一附近
除 了認為福島核災還會造成更嚴重的輻射污染外,這些大推進派並建議當前應該全力集結所有機構以及產業界、大學等力量,充實原子爐測定及環境監測等,描繪出邁 向平息的綜合戰略,在他們看來,日本政府還沒領悟到核災的嚴重性,而且他們也要求核災的對策作戰本部應照規定設在福島核一附近,才能就近了解狀況指揮,並 分擔理解作業員暴露於輻射的苦勞。
16人之外,建立核電安全神話的其他科學家如研究原子爐而聞名國際的大阪大學名譽教授住田健二等也出面認錯,表 示「這是我跟我那個世代的人的責任」及「福島核災被說是人災也無法反駁」,他們自己也相信核電獲得充分管理,不可能發生重大事故,但事實並非如此,核電事 故頻發,而且電力公司往往也以保爐或維持運轉為最優先,不是以安全為最重要考慮才會讓核災擴大。

(蘋果日報)
--
日震過後…56萬人取消旅館訂房

日本觀光廳的消息說,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以後,日本全國飯店與旅館的住宿取消數已經達到56萬人,對日本觀光業帶來重大的打擊。

觀光廳長官溝畑宏在參議院國土交通委員會的答詢中,首次提到日本旅遊業的被害程度,比預測中的數字還高。

受災的東北、關東地區,取消住宿的遊客達39萬人,其他的地區也達17萬人,「非常嚴重的受害」。

位於東北地區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島,是一年有360萬遊客前往的觀光地,雖然灣內的遊覽船已經在上個月29日恢復營運,有名的國寶瑞巖寺也在10日開放,但是半數的飯店與旅館因為龜裂問題而暫停營業。當地的觀光業人士說,由於還在餘震狀態下,觀光客的回流需要一段時間。

(聯合晚報)
--
長期接觸遺體 自衛隊員瀕崩潰

在 東日本地震災區執行救援任務的20萬名日本自衛隊員,正面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威脅。有指揮官發現愈來愈多的部屬出現精神恍惚、沉默寡言、不 停搖頭、無意義地來回踱步等症狀,相信是因為突然需要長時間接觸大量遺體,使他們受到重大的精神壓力所致。不過有日本網民質疑,自衛隊員連這種場面也頂不 住,如何在戰場生存。

日本媒體報導,這是二戰後日本自衛隊成立以來,首次需要面對如此長期接觸大量遺體的任務。尤其死者的年紀與很多自衛隊員的兒女相近,加上屍體被海水長時間浸泡,發脹與腐爛程度比一般遇溺的死者嚴重得多,加深了隊員的不安情緒。

報導說,執行救援任務的隊員幾乎沒有機會洗澡,屍臭直滲內衣久留不散,更加重了隊員的精神負擔。而且除了回收遺體者外,那些負責清除輻射等重點職務的隊員,也因強大的精神壓力而患上PTSD。據自衛隊司令部指出,曾有隊員在工作會議上突然發呆失聲。

為防止情況惡化,自衛隊已派出經過特別訓練的輔導員專責照顧前線人員,引導隊員說出感受以紓緩他們的情緒,並計畫把輔導工作長期化。

不過有日本網民質疑,自衛隊畢竟是戰鬥部隊,經歷救援任務就患上PTSD,如何能在戰場中生存?也有人認為當局應提供更好的膳食和休息環境,協助自衛隊員在這場「長期戰爭」中支撐下去。

(世界日報)
--
福島難重建 擬將災民遷內陸

日本首相菅直人十三日在首相官邸召見內閣官房參事松本健一,討論災區重建事宜。松本透露,菅直人認為福島第一核電廠周邊的避難區域短期內無法住人,甚至十年或廿年都不宜居住,因此應在福島縣內陸地區興建五至十萬人規模的環保城市,並以德國的「田園都市」為典範。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至今卅四天,緊急狀態遲遲無法解除。經濟產業省原力能安全保安院十三日指出,四號機組的使用過燃料棒保存池上空六公尺處,又測到每 小時八十四毫西弗的輻射量,相當於正常值的一萬倍,水溫也高達攝氏九十度,為防止燃料棒過熱引發氫爆或火災,十三日已派高壓噴水車灌水。

東京電力公司為了解四號機組使用過燃料棒儲存池內的情形,十二日曾抽驗池中的水,從水中的輻射物質量研判,燃料棒雖然有部分受損,大部分仍完好。

雖然東電和保安院考慮將燃料棒取出,另行保管,但因核電廠內的瓦礫未撤除,廠房的高輻射量讓工作人員無法接近,因此目前還未決定何時實施。

經濟產業相海江田萬里要求東電本月底之前,向災區每戶家庭支付一百萬日元(約新台幣卅四萬元),東電正加緊準備,近期內開設賠償業務諮詢窗口。

(中國時報)
--
日朝野不滿大爆發 轟菅直人遲鈍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災變1個月後,才將核事故從5級上修至最嚴重的第7級,日本政府被砲轟「後知後覺」反應遲鈍,日本執政黨與在野黨雙方對首相菅直人的不滿,終於在12日大爆發,要求菅直人引咎辭職聲浪不斷,但菅直人拒絕為此下台。

由於菅直人在震後救災應對不力,加上日前民主黨在統一地方選舉中敗北,以及核災分級事件,要求菅直人辭職的呼聲再度高漲。「大家的黨」黨代表渡邊喜美說,「替換首相是危機管理的關鍵。」

自民黨總務會長小池百合子也批評,「在(核洩漏)最初階段的應對不力有可能是導致事故升級的重要原因。針對地震和海嘯災害地區的重建,首相的指導能力也很欠缺。」她強調,「首相盡快辭職將會加快災區的重建腳步。」

但菅直人表示,震後,他調集自衛隊參加救災,救出眾多生命;核洩漏問題也是認真對應,全力以赴。在野黨的辭職要求是不合理的。

但日媒直指菅直人政府與東電一起瞞報,誠信現危機;評論員小林吉彌質疑政府在地方選舉後才公布升級,是避免影響選情。

(旺報)
--
日核災上修七級 俄專家稱誇大危機

對於日本上修福島核一廠核災事故等級到最嚴重的七級,俄羅斯核能專家認為日本誇大危機,並揣測原因可能與保險賠償有關。

俄 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總經理基里延科說,七級意味著要有和一九八六年車諾比災變同樣龐大輻射外洩與重大傷亡,因此日本的決定在他看來有點 奇怪,可能「金錢考慮多過核子考慮」,「我猜可能與保險的不可抗力定義有關」。基里延科說,他認為福島核災等級一開始應該在五到六級之間,目前應不到六 級。

四號機燃料池溫度上升 部分廢燃料棒出現破損

至於核一廠目前的現狀,四號機組燃料池水溫,十三日升至攝氏九十度,附 近輻射量高達每小時八十四毫西弗,燃料池上方六公尺處也測到正常值十萬倍輻射量。不過,東京電力表示,從燃料池取樣的水進行分析後發現,雖然部分燃料棒出 現破損,但大部分仍完好。這個燃料池貯存有一三三一支燃料棒,其中有五四八支因為反應爐維修暫時拔出存放,相較於其他廢燃料棒,釋出的溫度也比較高。

二號機組旁豎井內的積水於十二日晚間開始回收後,豎井水位十三日也下降超過四公分,二號機組豎井積水加上渦輪機房地下室積水總量約有六千噸,高輻射污水中的七百噸將被回收到二號機組冷凝器中,所需時間約四十個小時。

東電社長清水正孝十三日終於在東京總部召開記者會,對上修至七級表示道歉,宣布將辭去兼任的日本經團聯副會長和電氣事業聯合會會長職務。但他強調,目前最大責任是全力善後,現階段無意辭職。

至 於福島核災難民方面,日本時事通信社十三日報導,首相菅直人曾表示核一廠半徑三十公里內,未來少則十年、多則二十年恐怕不能住人,幕僚提議可在福島縣內陸 興建環保城,供五萬至十五萬人居住。但此話隨即引起飯館村長抗議,認為政府應儘速讓災民重返家園,不應隨口說出不能住人的話。

「福島歧視」 災民到處遭排擠

另外,「福島歧視」成為一個新社會問題,據報導,部分福島災民投宿旅館被拒,理由是怕遭輻射污染,而被疏散到其他城市安置的部分核災難民,則遭到異樣眼光,連學童也被排擠,讓災民處境更形困難。

海嘯水淹一層樓高 仙台機場正式復航

在日本東北大地震中受到海嘯重創的宮城縣仙台機場,十三日重新開放民航機起降。雖然仙台機場要到九月才能完全復原,但災後搶通時間不到一個月,已讓各界對於日本奇蹟般的復原能力驚呼連連。

仙 台機場由於鄰近仙台灣,三一一大震後,遭到數公尺高的海嘯直撲,機場航站淹水達一層樓高,停機坪與跑道被小型飛機、車輛、房屋殘骸及土沙淹沒,災後航站內 受困人數超過一千二百人,直到三月十三日夜晚才脫困。十四日開始清除跑道上漂流物後,十六日開放一條跑道供救援航機起降。

十三日上午七時 五十七分(日本時間),一架自東京羽田機場起飛、機身印著「日本加油」字樣的日航班機降落仙台機場跑道,緩緩地滑向航站大廈時,機場工作人員們掌聲如雷 (見圖,法新社)。雖然現階段僅提供日航和全日空兩家公司,每天從仙台機場到東京羽田機場及大阪伊丹機場六班往返飛機,但這是仙台機場重生的第一步。

十三日的復航,也幫助了一名在東北大學醫院等待肺臟移植的女性,順利地等到從關東地區以空運送來的器官。這位器官捐贈者是一名未滿十五歲的少年,也是日本第一位被依「器官移植法」判定腦死的十五歲以下未成年人。

科學家︰氣候 也會牽動板塊運動

一直以來,科學家知道板塊運動會產生山脈與海溝,進而影響氣候,但直到現在,澳洲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才首度證明,氣候也會反過來對板塊運動造成影響。此項研究結果有助提供寶貴見解,讓人了解強烈地震的起因。

印度季風增強 導致印度版塊運動加速

法 新社說,澳洲國立大學地球科學家艾菲爾丹諾領導的德法研究團隊發現,印度季風增強,在過去一千萬年導致印度板塊運動加速,一年移動近一公分。「新海盆 (ocean basin)閉合或張開,或像安地斯和西藏等大片山群的隆起,都是會影響氣候型態的地質過程。我們的研究首度證明,這種因果關係反之亦然,氣候型態也能形 成反饋機制,回過頭來影響板塊運動」。

艾菲爾丹諾強調,他的研究並不代表全球暖化將使強震發生頻率增加,「板塊與板塊間當然會因為板塊運動引發地震,但我們的研究完全不是暗示這種類型的事件將會增加」。這項研究近期發布在「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期刊。

(自由時報)
--
捷克總統變「幹筆哥」

捷克總統克勞斯(Vaclav Klaus)日前訪問智利,與智利總統皮奈拉(Sebastian Pinera)舉行聯合記者會時,竟在眾目睽睽之下,把桌子上的筆偷偷放進口袋。網友將新聞影片以「捷克總統偷筆」為題上傳至 YouTube(goo.gl/JpUQu),3天來點閱已逾60萬次,引發熱議。

A完還裝若無其事
影片中,當皮奈拉發言熱情歡迎克勞斯時,克勞斯的注意力卻集中在要用於簽署協議的筆。他將筆從盒中拿起,然後將拿筆的手移至桌下,再把手放進西裝口袋,最後心滿意足地扣上西裝鈕扣,還裝作若無其事地把筆盒蓋上。

鬼祟模樣令人噴飯
其實克勞斯的舉止並未違反國際禮儀,只是鬼鬼祟祟的動作令人噴飯。有人在臉書(facebook)號召全民於5月2日送筆到捷克總統府,因為「總統沒筆可寫」。克勞斯向媒體表示:「大家都會把這種場合的筆記本和筆帶回家。」

(蘋果日報)
--
捷克總統A筆 全世界都在看

六十九歲的捷克總統克勞斯日前造訪拉丁美洲時,在記者會上當眾偷筆的錄影片段,不但成為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上的當紅影片,還引發網友在「臉書」舉辦「送筆給克勞斯」的惡搞活動。

YouTube點閱率破百萬

捷克公共電視台在十日播出這段影片,同日便被人貼上YouTube,標題是「捷克總統偷筆」,畫面還被加上追蹤筆移動路徑的紅箭頭,甚至配上影集「CSI犯罪現場」配樂,瀏覽人次迄今已破百萬。

影 片場合是克勞斯與智利總統皮奈拉連袂出席的一場記者會。當皮奈拉滔滔不絕地發言表達對克勞斯來訪歡迎之意時,戴著翻譯耳機的克勞斯看似無聊地打開面前桌上 的筆盒。克勞斯把筆拿出來,然後拿著筆,把雙手藏到桌面下,接著把筆從右手換到左手,然後塞進左邊西裝外套口袋。他完事後還秀出雙手,扣好西裝外套扣子, 最後再蓋上筆盒。克勞斯自○三年起任捷克總統至今,在一九九三年到九七年間任總理,絕非外交生手。

克勞斯說,在活動場合中拿走筆是標準作法;克勞斯發言人也說,那是一枝印有官方標誌的普通筆,克勞斯與隨行代表團成員人人都有。就連皮奈拉發言人也緩頰,總統貴賓當然可把以深藍色智利青金石為外殼的筆帶走。

捷克總統坦承到處拿筆

克勞斯十二日表示,他說那不是一枝普通的原子筆,而是一枝針筆(stylus)。克勞斯還說,他經常拿東西,像是在去年在北約峰會上就拿走一枝筆,也曾從拉脫維亞國會拿走一本筆記本,「大家都會這樣做啊,就是從這種場合上拿走筆記本跟筆。」

儘管如此,網友在臉書上號召發起五月二日送筆到總統府的活動,理由是克勞斯「顯然沒筆可用」。

(自由時報)
--
唇冒水泡久未癒 恐囊腫須開刀

Q:日前下唇咬到後,破洞處長出像痘痘一樣的水泡,很久都沒好,這是為什麼?如何根治?
A:下唇咬破後,形成類似痘痘的水泡,研判是長了黏液囊腫或化膿性肉芽腫,前者顏色較淡、偏白,水泡中含的是透明組織液;後者顏色較深、偏紅,水泡內會有血管增生,含較多血液。
兩者起因都是源於外傷,一般都不痛不癢,即使水泡破了,通常還是無法復原,囊腫、肉芽腫仍會長回。

弄破反易感染
囊腫或肉芽腫若位於嘴唇,因常接受刺激,有的會逐漸變大,如不接受開刀或冷凍治療,都不能完全消腫、痊癒。臨床也會看到患者一再把它弄破,這樣反而增加感染風險,建議不要自行處理,應積極就醫治療。

(蘋果日報)
--
隱藏性高血壓 危險性增3倍 夜間血壓才飆高 易忽略

部 分高血壓患者白天至醫院檢查正常,但夜間血壓值才飆高,這類患者即是罹患隱藏性高血壓。《4大生活習慣病之3》一書中,作者日本山門實醫師表示,相較一般 高血壓患者,隱藏性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增3倍,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王宗道醫師表示,隱藏性高血壓危險性確實較高,建議每天早晚量血壓,由於多數人 早上血壓較高,因此早上血壓值應小於135╱85毫米汞柱,晚上血壓值應小於120╱70毫米汞柱。

王宗道醫師表示,高血壓患者中約有5~10%為隱藏性高血壓,易忽略自身有高血壓問題,當夜間血壓值飆高時,很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早晚測量血壓,且觀察自身是否有高血壓徵兆,有助提早發現罹患隱藏性高血壓,更早接受治療,就能減低發病風險。

先了解
發病機率高
王宗道醫師表示,從日本相關研究可發現,隱藏性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相當高,比血壓控制良好的高血壓患者發病率增加3倍,比起血壓控制不良的高血壓患者,風險也略高。

危險群
腎臟代謝差
腎臟功能不佳、或有腎臟相關疾病的患者,較容易有隱藏性高血壓,因為這類病患身體代謝水分的功能原本就較差,而夜間代謝功能又較白天差,因此容易白天血壓正常、晚上血壓飆高。

肥胖要小心
王宗道醫師表示,生活習慣不佳,如抽菸、喝酒等,或體重過重、肥胖者都是隱藏性高血壓的危險族群,其他還有糖尿病、高血脂病患,都要特別小心。

這樣做
少攝取鹽分
王宗道醫師表示,尤其許多隱藏性高血壓患者容易有腎臟相關問題,身體代謝能力不佳,因此更須控制每天的鹽分攝取量,建議飲食應清淡,不要添加過多調味品。

控制好體重
體重過重、肥胖是引發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王宗道醫師建議少吃高油脂食物、保持運動習慣,控制好體重就能降低罹患高血壓的機率。

早晚量血壓
王宗道醫師建議,每天早晚起床後、睡前測量血壓,一般來說,大多數人早上血壓較晚上高,因此早上血壓正常值應小於135╱85毫米汞柱,晚上血壓值應小於120╱70毫米汞柱。

與心臟同高
無論使用哪種血壓機,測量時手臂都要保持與心臟同高。若求準確,量血壓之前應先休息5分鐘,然後各測3次血壓,每次間隔1分鐘,最後取其中2次較低血壓的平均值,數值較正確。

睡前才吃藥
一般高血壓患者早上服用降血壓藥物,但如果罹患隱藏性高血壓,建議睡前再服用降血壓藥物較能達到效果,因為晚上11點至隔日清晨7點,是隱藏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易飆高的時間。

看徵兆
後頸部僵硬
王宗道醫師表示,如果白天至醫院檢查血壓值正常,但經常發現睡眠品質不佳,且早上睡醒後會覺得脖子緊、後頸部僵硬等高血壓徵兆,就要懷疑是否罹患隱藏性高血壓。

相關家族史
因為許多人都有睡眠品質不佳、後頸部僵硬等情形,所以很容易不以為意,王宗道醫師表示,如果發現自己有以上這些症狀,而且有高血壓的家族病史,建議趕緊測量起床後、睡前的血壓,確定是否罹患隱藏性高血壓。

醫師說
可及早預防
有些高血壓患者早晚血壓皆高、部分患者是早上偏高或晚上偏高,若能每天早晚測量血壓,較能了解自身的血壓變化,就能及早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

(蘋果日報)
--
溫差大濕度增 頭痛患者多3成

春 天常忽冷忽熱,負責頭痛門診的腦、脊髓神經內科醫師張秀文表示,入春後因溫差導致頭痛求診的人數,較之前增加約2~3成,造成頭痛的原因除了天氣及進出室 內外、出入公車等環境溫度變化影響血管的收縮、擴張外,春天濕度增加也會讓血液循環變差而頭痛,建議用薄圍巾或帽子,讓肩頸及頭部維持穩定溫度,減緩溫度 改變對身體的刺激,並養成運動習慣,維持良好血液循環。

放鬆肩頸可緩解
張秀文醫師指出,壓力、緊張及姿勢不正確如打電腦時習慣駝 背、聳肩、低頭角度過大等因素,都會讓肩頸肌肉長期收縮、緊繃,血液循環也會變差,除了肌肉痠痛還會伴隨頭痛,在天氣變化大的春季頭痛症狀會更明顯,可做 簡易肩頸伸展操,如肩膀上提、往後做大範圍扭動3~5次,頭部則往左、右、前、後方向擺動,幫助伸展、放鬆肩頸肌肉及促進血液循環,常久坐者宜每隔1小時 做1回。

勿太依賴止痛藥
要紓緩頭痛不適建議喝溫開水,有助身體溫度及血液循環維持穩定狀態,水溫不燙口即可,平常也要注意隨時水 分補給,以少量多次、小口慢慢喝的方式讓身體有時間吸收。有些人習慣吃止痛藥緩解頭痛,張秀文醫師提醒,市售止痛藥1天吃3顆屬正常範圍,但不建議頻繁服 用,以免形成心理依賴,經常頭痛者最好還是就醫治療。

(蘋果日報)
--
楊志良掀開你不知道的醫界黑幕

選在衛生署署醫體檢小組委員昨天首次共識會議,前署長楊志良接受中廣專訪。他不只揭開署立醫院黑幕,更赤裸點出白色巨塔裡,醫師、廠商的利益糾葛。

署立醫院前身為省立醫院,直到民國八十八年廢省,更名改納衛生署體系。楊志良說,當年,省立醫院院長及醫師都是公務人員,領固定薪水,收入低,因個人修養及制度設計,逼他們賺外快,自行在外開業,「好賺自己賺」,或在院內上下其手。

去過兩次飯局 嚇得不敢再去

楊志良過去參加聚會,在席間,就聽聞出任省立醫院院長、副院長「都有價碼」。他去了兩次飯局當陪客,「就嚇得不敢再去了」。

醫院採購涉及龐大利益,廠商為「打點」醫師及承辦人員,楊志良說,醫師娘出國會派專人接送,協助辦理戶籍謄本,小兒科醫師出國,嬰兒奶粉廠商還會招待、出機票錢,「就連醫院忘年會也叫廠商埋單,業者一手包辦所有大小事」。

薪水四、五十萬 貪汙不可原諒

「醫院獲得公務預算補助,但預算分配根本與當地醫療資源、居民需求完全無關。」楊志良指出,省立醫院院長以公務預算蓋病房,採購醫療器材、藥品,「以拿回扣、收賄等方式,把錢洗到自己口袋」。

楊 志良認為,過去好醫師少,加上制度與少數人問題,當年雖有不合法情事,情理上可以理解。後來,醫院實施一連串績薪制度,及醫師獎勵金回饋等改革措施,署醫 院長每月薪水高達四、五十萬元,相當於許多家庭年收入,甚至署長每月待遇也只有署醫院長的三分之一,他說,署醫院長為公務員,有退休金保障,「如果還貪 汙,就不可原諒。」

核心醫療外包 不當醫療一定過度

談到署醫核心醫療外包,「就像百貨公司專櫃,廠商只為個人利益,不會為醫院著想。」楊志良強調,署醫將化療、洗腎、震波碎石等核心醫療外包,醫師及設備都由廠商提供,「用膝蓋想就知道,不當醫療一定會OVER(過度)。」

除了不當醫療,楊志良直言,有署醫院長下台前,與廠商簽八至十年合約,甚至有署醫把公家土地交給民間器材公司,蓋癌症中心。他覺得當中有問題,但「我們又不能竊聽、跟蹤」,只好蒐集相關資料,交由檢調處理。

楊志良轟署醫院長:高薪50萬還貪

衛生署前署長楊志良爆料,署立醫院院長月薪高達四、五十萬元。但衛生署昨天說,只有少數署醫院長才有此價碼,一般院長月薪只有廿萬元。

楊志良在衛生署體檢署醫首次會議當天,上廣播節目放砲,揭發署醫弊病,指稱有的署醫院長月薪四、五十萬元還貪汙,不可原諒。

媒體稍後問楊志良,是否有五、六家署醫院長都能拿到四、五十萬元的月薪?楊未否認,他還說:「有本事的院長,應先去艱困地區服務吧!」楊表示,像台東、澎湖等偏遠地區醫院,都需要人才。

衛生署副署長、署立醫院管理委員會執行長江宏哲說,署醫院長薪水四、五十萬元,「是少數人」,可能都會型的署立醫院才能達到此水準。

江宏哲說,署醫院長月薪包括本俸和獎勵金,公務員本俸九萬元,都會型署醫病人多、業績好,每月獎勵金可能有卅多萬元,加起來才可能有四、五十萬元。江宏哲強調,行政院規定,這些院長月薪不可超過本俸五倍,所以,「不太可能超過五十萬元。」

江宏哲表示,非都會型或偏遠地區署醫,由於績效關係,獎勵金才五、六萬元,再加本俸,可能連廿萬元都不到,一般署醫院長平均月薪約廿萬元。

署醫的獎勵金制度,是根據行政院九十一年頒布「公立機構醫療人員獎勵金發給要點」,為鼓勵院長或主治醫師留在公家醫院,讓醫院八成盈餘,分給署醫員工。

楊志良認為,署醫高層分太多獎勵金了,應將多分配一點合基層員工如護理人員等。

據了解,衛生署及署醫,對楊志良頻在媒體掀自家醜事,甚至用「爛到根」形容署醫,已讓部分署醫員工忿忿不平。衛生署官員無奈地說,衛生署體檢署醫都忙不完,前署長又頻放砲,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上下其手 綁標、索回扣…

署立醫院弊案連環爆,熟悉署醫內幕的人透露,署醫正、副院長能「上下其手」的地方相當多,包括資格標與綁標、醫療業務外包,以及藥品聯合採購、索取回扣等。

「資格標、綁標是常見的手法。」北部一名相當了解署醫內情的人指出,小至醫院儀器零件採購,早在採購案提出前,醫院人士就會先找好廠商、談妥價格,在零件尺寸、螺絲成分上設限,透過綁標方式,排擠其他業者競標。

這位人士透露,基本上,得標廠商事前會打理採購案的承辦人員及相關主管、醫院正副院長,參與標案的署醫人員,都可分得一杯羹。

此外,部分署醫將業務外包給其他醫院,每月收取固定比率營收,就像包租公,不用出力就能收錢。不過,該收取多少百分比,其實也是一門學問,各家醫院「差異大」,從百分之八至卅多都有。

除外包給醫療院所經營,部分醫院甚至會承包給非醫療機構的廠商,醫院院長、副院長及會計人員,皆是廠商打點對象。

熟悉署醫內情人士認為,「三分之一的署醫會淪陷」。他說,署醫藥品雖採聯標制,事實上,卻可透過「內規處理」,包括藥廠間「搓圓仔湯」,有意參與標案業者可能拿到錢後退出,或提高標價金額,導致流標。

(聯合報)
--
FBI外星人檔案烏龍 全球媒體上當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上周建立線上資料庫,公布了一批檔案,其中一份有關外星人造訪地球的備忘錄,引起全球譁然,各國媒體爭相報導。這份備忘錄的確是FBI探員霍特爾所寫,內容卻大有問題,追查發現霍特爾應是誤信騙子之言,寫下該份備忘錄。

霍特爾(Guy Hottel)在這份寫於1950年的備忘錄中,引用線民和空軍調查人員的說法,指出有飛碟在新墨西哥州墜毀,並發現外星人屍體。文件在FBI網站公布後,僅在英美兩國,就至少有數十家媒體報導,全球轉載的媒體更多。

英國太陽報和每日郵報兩家偏好聳動新聞的媒體,率先報導此事,接著英國銷量最大的質報每日電訊報、講究報導品質的衛報也跟進報導。在美國,美國廣播公司(ABC)等網站也紛紛大幅報導。

長期研究不明飛行物照片的美國海軍光波物理學家麥卡比表示,這份霍特爾寫於1950年3月22日的備忘錄確實存在,也呈交給時任FBI局長的胡佛審閱。然而霍特爾應是誤信騙子紐頓之言,寫下這份有關1947年羅斯威爾事件的調查報告。

紐頓聲稱自外星人處取得探勘石油的獨門技術,為取信石油公司,編出外星人造訪地球一事。謊言以訛傳訛到了一名空軍調查人員耳中,再轉述給霍特爾,他將此事寫成備忘錄。

麥卡比的書「不明飛行物與FBI的關聯」討論這樁烏龍。他說,備忘錄為真,內容卻是鬼扯。

(聯合報)
--
幹細胞+羊水 英科學家育出人工腎臟

英 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科學家成功從幹細胞培育出人工腎臟,這項突破未來可望造福等待腎臟移植手術的病人,讓病患能夠自行長出器官,免除器官移植容易出現 的排斥問題。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以人類羊水與胚胎幹細胞培養出人工腎臟,目前器官長度為零點五公分,相當於尚未出生胎兒的腎臟的大小。科學家希望這 些腎臟移植到人體內時,可以長到正常器官大小。

這項突破可使患者不再需要使用抑制排斥的藥物,排斥是器官移植常見的障礙,患者往往必須服用強力抑制免疫力藥劑,以阻止身體排斥他人腎臟的問題。

愛丁堡大學教授戴維斯說:「這聽起來有點像科幻小說,但並非如此。這個構想是從人體幹細胞著手,最後成為能夠發揮功用的器官。」

他說:「我們已經取得相當不錯的進展,可以研發出具備正常胎兒腎臟精密程度的器官。」

研究團隊期盼,未來醫師能在嬰兒出生時,收集母親子宮的羊水儲存起來,以備當事人日後若罹患腎臟病時,可用來培養出適用的腎臟。

戴維斯說,這項技術可在大約十年後適用於人體。他指出,相較於多年洗腎的花費,把幾個幹細胞冷凍儲存起來,當然比較划算。幹細胞培育的自體生長腎臟,比起腎臟移植手術可能得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問題也較少。

人工腎臟 我專家:細胞還要分工才行

英國發表利用羊水和胚胎幹細胞,培育出零點五公分大小的腎臟。國內專家指出,羊水中確實含胚胎幹細胞,部分羊水細胞也能像胚胎幹細胞,再分化為其他細胞,此研究理論上可行,但要形成器官,目前仍屬超高難度。

台 大婦產部主治醫師、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信孚指出,從外電報導內容來看,它可能只是一個腎臟組織,除非經解剖可確認它具有腎臟雛型的構造,並具有尿液過濾及 其他代謝系統的功能,才能認定這項實驗具突破性進展。陳信孚解釋,並非僅靠一大堆細胞聚集在一起,還必須有不同的細部分工才行。

國家衛生 研究院幹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邱英明也認為,在體外進行全新人工器官培育,可能在近一、二十年都暫難突破,目前醫界多半朝補充療法,也就是讓壞死的心肌細胞、 不能發揮分泌島素的胰島細胞,經幹細胞研究進行局部功能替換,「好比一根樑柱壞,只需換掉樑柱,不需要打掉房子,或重新蓋一座房子」。

(聯合報)
--
高中公民爆難 老師:教學壓力大

高中「公民與社會」課本太難,不但令大學經濟系教授驚訝、感慨,高中公民與社會老師也說,「我們壓力很大,必須不斷進修,否則知識能力會趕不上時代變化。」

本報日前報導去年大學指考「公民與社會」考題爆難,台大大一新生重作考題還是錯,報導引起台大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沈中華共鳴,昨日投書本報表示,念新店高中 的女兒向他反映,同學們都不懂課本中M1B及M2的意思(狹義和廣義的貨幣);而他在大三經濟系教學內容,竟然出現在高中課本中,但高中老師只能簡單帶 過,女兒和同學都是靠死背硬把經濟理論塞入腦中,失去學習意義。

他呼籲教育部重新審定課綱內容,編撰教科書的教授們可以盡量號以生活化、深入淺出的方式陳述經濟理論。

高中「公民與社會」科包含政治、社會、經濟、法律等領域,內容多且雜。台北市復興高中老師郭文瑛說,他們要教上述領域的知識,常被形容是「萬能老師」。為讓自己持續教得好,必須不斷去進修學習新知識。

「前幾年的公民與社會教科書,幾乎直接將大一經濟學六學分的內容,搬到高二下學期兩學分來上,許多老師根本不知道怎麼教!」老師要不斷摸索、調整,教學內容才能符合學生程度。教學還要活潑、生活化,譬如教經濟時,就將理財、買股票的話題帶進來,學生才有興趣。

內湖高中老師姜淑慎說,現在市面上幾個版本的公民與社會教科書中,經濟領域內容差異很大,某一版本充滿線圖與術語,相當難教。以她的學校為例,老師會互相討論後取捨內容教給學生,有教的月考才考,沒教的就不考,學生才不會無所適從。

姜淑慎說,現在高一的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明顯以培養學生公民素養出發,更貼近學生生活需要。但老師仍然要不斷充實,譬如前不久美國政府預算在國會過不了關,她就去研究美國的政治制度,才能教學生。

台北市靜修女中高三生呂翊華說,現在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有些內容寫得太簡略、陳述不夠清楚,如老師又匆匆教過,他們難以全面瞭解。內壢高中高三生鍾欣桂說,第四冊的經濟概念裡,像GDP、GNP這類專有名詞,很容易搞混。

教部:現行高二、高三課本 確實難

教育部昨日表示,現行高二、高三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有些版本內容確實偏難,未來審定教科書會更嚴格把關。目前高一及之後入學高中的學生,所讀的「公民與社會」就不會有太艱深內容。

目前高二、高三使用九五暫綱的教科書,高一則使用九九課綱教科書。教育部高中公民與社會學科中心老師李明哲說,九五暫綱實施後,九十五年高中開始有公民與社會學科,剛開始有些教科書直接納入大學政治、社會、經濟、法律的內容,實在太難了。

目前高一生使用的公民與社會教科書是依九九課綱編寫,內容已簡單很多。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潘文忠表示,他看到台大教授沈中華的投書,會納入未來審 定教科書的參考。國家教育研究院現正在審定依九九課綱編寫的教科書,一定會做好把關工作,不會再讓學生讀深奧的教科書。

大考中心表示,九十八年起才在學測、指考中考公民與社會內容,經驗太少,題目難易度控制得還不夠好。大考中心已著手建置公民與社會題庫,未來升大學考試公民與社會難易度會漸穩定。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