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21223

實質薪資3.4萬 跌回14年前 失業率微降 新鮮人求職得花7個月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11月份失業率為4.27%,共有48.7萬人 失業,比10月下降0.06個百分點、減少6千人,是自7月以來最低,主計總處認為整體失業情勢已和緩;但昨發布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卻比去年同期 跌190元,落到3萬4274元,倒退回14年前薪資水準。


失業高於香港南韓
主計總處第4局副局長陳憫昨說明,11月失業率下 降 主要是初次尋職者與對原工作不滿意者減少。但4.27%失業率仍比鄰近香港3.4%、南韓3%高。統計15到24歲的青年失業率13.41%,大學以上失 業率5.48%,都比上月回落0.16與 0.1個百分點,但與年初相較仍屬高檔。
值得注意的是11月失業者平均失業周數共26.6周,比上個月多0.7周,其中初次尋職者失業周數為28.1周,較上月延長2.3周,社會新鮮人平均須花約7個月才能找到工作。陳憫說,顯示廠商釋出工作機會仍保守。
主 計總處昨也發布1到10月薪資調查,等同員工固定領取月薪的「經常性薪資」1至10月為3萬7335元,較去年同期增527元,但扣除同一期間消費者物價 指數上升1.99%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3萬4274元,則比去年同期少190元,減幅0.55%,倒退回14年前水準。

市場前景仍待觀察
63歲鄭先生離開先前保全工作後,已求職2個月,仍沒找到工作。「我只能找保全或大樓警衛,在台北市幾乎找不到。」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分析,受惠於11月外銷訂單明顯成長,該行資料庫資訊科技及傳產製造業正職職缺月成長領先整體趨勢,顯示就業市場回春可期;失業率下滑現象可望延續到明年第一季的年後轉職潮。
但勞委會職訓局昨也發布11月求供倍數(求才人數對求職人數的倍數)為1.35,較上月1.43下降0.08。職訓局就業服務組長李庚霈認為,未來國內就業市場前景仍待觀察。

(蘋果日報)
--
前十月 實質薪資減2.04% 史上第3慘

物 價漲不停,薪資卻倒退嚕!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今年一到十月名目平均薪資(含固定月薪、年終獎金、員工紅利及加班費等)較去年同期減少○.○九%;考 量通貨膨脹後,實質平均薪資更減少二.○四%,都是史上第三大減幅,目前實質薪資還不如一九九八年水準,等於倒退十四年。

實質薪資倒退14年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說明,由於景氣趨緩,今年以來廠商調薪狀況相對較少,十月平均經常性薪資(固定月薪)年增率只有○.四六%,為三年來新低。

累計一至十月,平均經常性薪資三萬七三三五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四三%;非經常性薪資(含年終獎金、員工紅利及加班費等)八九五七元,減少五.九七%;兩者合計,一至十月平均薪資四萬六二九二元,減少○.○九%。

不過,今年一至十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高達一.九九%,扣除物價漲幅後,一至十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剩下三萬四二七四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五五%;實質平均薪資則是四萬二四九七元,減少二.○四%。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實質平均薪資已倒退十四年,不如一九九八年的四萬二五四八元;實質經常性薪資也倒退十三年,不如一九九九年的三萬四七二八元。國內受薪階級薪資減少,物價又飆漲,日子真的愈來愈難過。

11月隱藏性失業增6千人

行 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十一月失業率四.二七%,較十月微降○.○六個百分點;失業人數四十八.七萬人,減少六千人。但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 增至十四.二萬人,連續五個月增加;「隱藏性失業」也增至二十.一萬人,增加六千人;顯示整體失業情勢雖和緩,但勞動市場尚未明顯好轉。

失業率微降0.06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失業率仍是亞洲四小龍最高,遠高於香港的三.四%、南韓的三%以及新加坡的一.九%,甚至高於日本的四.二%。且若將「想工作而未找工作者」也計入失業,我國廣義失業率高達五.五二%。

主 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表示,由於景氣復甦不是很明顯,受僱員工流動率為近三年來新低,勞動市場相對保守,社會新鮮人找到工作的時間較久,導致十月失 業率不降反升,令人擔心;但十一月失業率回降,且就業人數增加,顯示勞動市場不致惡化,失業情勢已和緩,目前還要再觀察十二月的情況,若勞動市場恢復常 態,失業率應會持續下降。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十一月失業人數四十八.七萬人,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減少四千人、對原有工作不滿意失業者減少三千人,是失業率下降的主因。不過,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高達十四.二萬人,再增一千人,增幅雖未擴大,但已連續五個月增加。

此外,十一月「怯志工作者」(想工作而未找工作)十五.一萬人,較十月減少一千人;但「人力低度運用就業者」(每週工時低於十六小時)五萬人,增加七千人;兩者合計「隱藏性失業」二十.一萬人,增加六千人。主計總處官員表示,低工時就業者明顯增加,部分是因廠商業務不振。

20至24歲 每七人有一人失業

若按年齡層分析,青年失業問題最嚴重,十五至二十四歲失業率高達十三.四一%,其中,二十至二十四歲失業率十四.○六%最高,等於每七人就有一人失業;十五至十九歲失業率九.七三%居次;二十五至二十九歲失業率也達七.○八%。陳憫表示,各國青年失業率都相對較高。

另外,高學歷、高失業問題也是相當嚴重,大學以上失業率五.四八%,失業人數十八.四萬人,占總失業人數三十七.八%,等於每十位失業者,就有近四人擁有大學以上學歷;且若不包括「研究所以上」,大學畢業的失業率更高達六.○四%。

(自由時報)
--
11月失業率趨緩 薪情仍凍

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十一月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二七,是今年七月以來最低點,官員分析,今年暑假過後,新鮮人找工作的磨合期比以往久;不過,有四千名「初次尋職失業者」在十一月找到工作,「失業情勢已緩和」。

「看十月失業率真的很緊張!」官員坦言,十月失業率較九月微幅上升,失業率不降反升,顯示廠商營運尚未轉好、勞動市場沒有明顯復甦。

不過,十一月的數字讓主計總處稍稍鬆口氣!十一月失業率較十月下降零點零六個百分點,失業人數為四十八萬七千人,較十月減少了六千人。

官員說,年輕、高學歷族群的失業率水準,與年初相比,雖然仍處高檔,但比起上個月已有改善。

進一步分析,十五到二十四歲年輕族群失業率為百分之十三點四一,比十月下降零點一六個百分點;大專以上學歷失業率百分之四點六五,也比上月減少零點一個百分點。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指出,由目前勞動市場的流動率仍然偏低來看,顯示勞僱雙方保守;從就業人數來看,勞動市場不會惡化,但須再觀察十二月,依據歷史經驗,「十二月的失業人數將持續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民眾「薪情」依然冷凍,今年十月經常性薪資(俗稱「月薪」)為三萬七千三百四十三元,較去年十月僅成長百分之零點四六,年增率是九十八年十一月以來的最低點。

而今年一到十月平均薪資(月薪加上各類獎金)為四萬六千兩百九十二元,較去年同期衰退;考慮物價後,實質平均薪資為四萬兩千四百九十七元,仍舊「倒退嚕」到十四年前的水準。



(聯合報)
--
11月失業率4.27% 探5個月低點

主計總處昨(22)日公布,11月失業率4.27%,創5個月新低。主計總處先前擔心失業潮恐因景氣疲弱慢慢擴大,不過,11月失業率回降,失業率「失控」的壓力大為減輕。

11月失業率為4.27%,較10月走低0.06個百分點,重新回到失業率「續降」軌道,符合經建會先前預估今年11、12月失業率將逐步回落預測。主計總處昨天也以「和緩」形容當前就業情勢。

不過,今年前十月月平均薪資僅有46,292元,年減0.09%,反映景氣差,雇主多不願加薪。若扣除同期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1.99%,實質平均薪資落入負成長2.04%,應驗多數小市民「萬物漲,只有薪水不漲」的感受。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表示,11月失業率回落兩大關鍵是,原先在畢業季找不到工作的初次尋職者,後來慢慢找到工作了;此外,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造成的新增失業,未在上月持續擴大。

主 計總處資料顯示,11月就業人數為1,091萬人,創歷史新高,過去外界擔憂的青年與高學歷失業問題11月也趨緩。不論是25-44歲族群,或大學以上失 業率,均較10 月下降。11月因工作場所歇業或業務緊縮導致的新增失業,為1,000 人,亦較10月3,000人減少。

陳憫表示,11月失業率正常回落,加上關廠歇業人數未急遽攀升,「不能說景氣已完全好轉,但看整體情況,失業未見惡化,就業情勢算是慢慢穩定下來了。」

11月就業市場有好轉跡象,不過,用以觀察雇主聘僱、員工轉換工作的進入、退出流動率,仍處3年來新低,顯示景氣復甦不明顯,企業用人、員工換工作都較為保守。

國內失業率受畢業季影響,往往在8月攀升至全年頂峰,之後逐月下降至年底。

今年8月失業率為全年高峰,不過,10月失業率意外彈起,加上過去幾個月來,國內關廠歇業家數攀升,一度令主計總處擔憂,全年失業率恐失控。



(經濟日報)
--
十月薪資年增率0.46%近三年新低

主 計總處昨天公布十月份經常性薪資為三萬七千三百四十三元,年增率僅○.四六%,增幅創近三年來新低。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表示,薪資成長創近三年 來新低,主要係受到全球景氣成長趨緩影響,廠商調薪相對較少,而薪水不夠用,民眾兼差意願增加,根據一一一一人力銀行「上班族兼差意願」調查顯示,高達九 三%受訪者想兼差。

經常性薪資,係是指僱主每月固定給付給員工的報酬,主要是包括本薪、按月給付的固定津貼,根據主計總處統計,經常性薪資年增率,曾於民國九十八年十月創下一.六%「負」成長,隔月恢復正成長,上月○.四六%增幅,是近三年新低。

景 氣不佳,雇主發放獎金也轉趨保守,今年前十月的平均非經常性薪資,僅八千九百五十七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五.九七%,再加上前十月平均經常性薪資三萬七千三 百三十五元,合計的平均薪資為四萬六千二百九十二元,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一.九九%後,實質平均薪資反而減少了二.○四%。

根據一一一一人力銀行調查,想兼職的受訪者中,三分之一是無正職工作的「飛特族」,另外三分之二是正職工作的「職場劈腿族」。他們期望兼差工作內容以翻譯、設計類接案為首選,其次是行政、網拍工作等。

新鮮人找工作 平均得花7個月

行 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十一月失業率為四.二七%,不僅較十月的四.三三%下降,也創今年七月以來最低;但勞委會職訓局公布上月勞動市場求供倍數為一‧三五, 比十月的一‧四三略為下降,顯示求職者工作機會相對減少,就業情勢仍不樂觀,不過,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表示,新鮮人上月陸續找到工作,對工作不 滿的人數也在下滑,整體來看失業情勢已經「和緩」。

即使失業率稍有回落,但社會新鮮人(初次尋職者)求職,似乎沒有想像中容易;陳憫表 示,新鮮人失業人數,上月雖減少四千人,但仍處失業狀態者,平均失業周數長達廿八.一周,不僅較十月延長二.三周,也較全體失業者平均失業周數廿六.六周 高出許多;更簡單來說,目前失業的新鮮人平均得花七個月才找得到一份差事。

今年九月、十月企業釋出工作機會,也不比往年多,導致新鮮人找到工作的時間較久、磨合期也較以往長;勞委會最新統計也顯示,十一月失業給付的受理和核付件數均比十月高,平均失業周數也呈攀升趨勢。

由於新鮮人工作不好找,大學、專科畢業的年齡,向來是失業率最高的族群,根據主計總處十一月按年齡區分的統計結果,廿至廿四歲年齡層的失業率高達一四.○六%,其次是十五至十九歲、失業率為九.七三%。

若按教育程度觀察,大學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最高,達五.四八%,反觀教育程度國中以下者,失業率僅三.六七%,顯示學歷愈高,對適合工作要求愈挑剔。

職訓局統計顯示,十一月求供倍數為一‧三五,比十月的一‧四三略為下降,換言之,平均每位求職者的工作機會,十一月比十月還來得少。

而 人力銀行資料庫職缺也與職訓局的資訊不謀而合,一一一一人力銀行資料庫數據顯示,十一月全職工作機會為二十八萬筆,工作機會數較十月下滑六%,主要第四季 為企業徵才小月,企業會延後至年後轉職旺季才會開出大量職缺;一一一一人力銀行發言人張旭嵐對明年就業市場仍樂觀看待,受惠於外銷訂單成長,以及資訊科技 及傳產製造業正職職缺仍每月持續成長,明年就業市場回春可期。





(中國時報)
--
10月經常性薪資年增率 3年最低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22)日表示,受到景氣仍緩,今年企業調薪情況相對較少,10月份國內近700萬名受僱者的經常性薪資年增率僅0.46%,創下近3年單月最低。

台灣經常性薪資年增率在今年2月時,仍有2.66%的水準,之後卻每下愈況;尤其是8月起出現跳水式下修,銳減至0.56%,9、10月更都僅0.46%,顯示國內高失業、低薪資的狀態,受薪階級真的很悲情。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憫說,去年下半年企業調薪的情況較多,但自去年底受全球景氣下滑的影響,今年以來企業調薪的情況相對少很多,這使得經常性薪資僅呈微幅成長。

10月受僱員工的「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37,343元,年增率0.46%,創下民國98年11月以來最低(即自前一波金融海嘯復甦以來),而加計加班費、獎金之後的「平均薪資」為40,974元,也僅較去年同月略增0.59%。

台灣1~10月的經常性薪資雖仍有1.43%的成長,但衡量購買力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卻減0.55%(因物價上漲1.99%)。由於今年初年終獎金發得較少,因此而加計年終獎金、紅利的平均薪資也較去年同期減0.09%,至於「實質平均薪資」的減幅更高達2.04%。



(工商時報)
--
國際批槍決 曾勇夫:盡職責 生死簿11選6「兇殘歷歷在目」

法 務部前晚槍決6死囚引發國際批評,國際特赦組織抨擊台灣是「冷血謀殺」,歐盟代表也發聲明表達「強烈遺憾」。面對批評,法務部長曾勇夫昨說,執行死刑對他 來講是天人交戰的難關,「但這是法律賦予我的職責,我必須執行」,他昨也致函9名國際人權專家,盼明年2月仍如期來台參加台灣的人權報告審查會議。

對於槍決死囚,國際特赦組織東亞區主管萊富(Roseann Rife)痛批:「這是台灣當局的冷血謀殺。一個政府一邊宣稱要終止死刑,一邊又繼續執行,有何信用可言!」並認為是對台灣曾公開承諾要廢除死刑的「一大嘲弄」。

「違背廢死潮流」
歐盟對外事務高級代表艾希頓昨凌晨也發表聲明,認為台灣「違背全球廢除死刑的潮流。」
將於明年2月來台的國際人權專家Manfred Nowak與Eibe Riede昨表示,來台審查期間,會高度重視這些遭槍決執行案例。
面對批評聲浪,曾勇夫昨沉痛表示,執行死刑對他來講是天人交戰的難關,任何人都不能殺生,「但這是法律賦予我的職責,我必須執行,我一直抱持審慎態度來執行」。至於簽署死刑令後不後悔,曾勇夫說:「我只是盡我的職責,無所謂後不後悔。」
曾 勇夫前年接任法務部長後,連同前晚共簽署3次死刑執行令,第1次批准時,他曾不自覺流下眼淚,另兩次批死後也都十分難過。據了解,法務部死刑執行審查小組 上周四從61名死囚中挑出30人名單,包括帝王飯店縱火害26條人命的陳東榮、詐保殺2妻3子的陳瑞欽、卡拉OK縱火5死8傷的林旺仁、恩將仇報殺台商的 杜明郎、杜明雄。

花3小時勾名單
但這些人均因聲請釋憲、非常上訴,暫逃槍決,審查小組最後擬出曾思儒、陳金火等11死囚名單交部長勾決。曾勇夫昨表示,他拿到名單後又仔細看過每個人的案卷,看了3個多小時,確認救濟程序都走盡且所為求其生而不可,他再從中選出兇殘沒人性、殺害婦孺的6人名單。
曾勇夫特別指出,像曾思儒以啞鈴、電鍋殘殺女老師,「即使透過案卷也歷歷在目」,他必須依職責執行。

「未聞影響免簽」
對國際特赦組織指摘台灣自毀廢死承諾,曾勇夫昨嚴正表示,法務部從未如此承諾,但仍朝廢除死刑的國際潮流走,只是目前國內法律未改,且有8成民眾贊成死刑,執行死刑是尊重民意且依法執行。
外傳歐盟恐因台灣槍決死囚而撤銷免簽待遇,外交部發言人夏季昌昨說,從未聽聞。我駐歐盟兼駐比利時副代表王萬里昨向媒體表示,前天就已向歐盟對外事務部高層與歐洲議會友台議員說明,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譚諾克已表示理解。

王建煊:應按讚
監察院長王建煊昨認為,應該對政府及曾勇夫按一個「讚」;台中「監斬官」、檢察官劉家芳則認為:「死刑要不就全部執行,要不就請總統特赦,不要拖著不處理」。
網友昨幾乎一面倒認同執行死刑,有網友直言:「剩下的都槍決,我會更有安全感。」至於歐盟指違反世界潮流,網友砲轟:「那又怎樣,每個地方的法律本來就不同,管太多!」

陳金火伏法 女大生懸案無解 約談保險 人間蒸發21年

犯下女保險員分屍案的陳金火前天伏法,警方強烈懷疑陳金火也涉及21年前台中東海大學女學生許瑞芬(當年25歲)失蹤案,隨著陳金火被槍決,許瑞芬案也石沉大海。

母相信女被陳殺害
許母昨哽咽表示:「相信女兒已遇害,兇手一定是陳金火,事隔多年,希望他(陳金火)能真心悔改,如果有機會重新投胎,要好好做人。」
《蘋 果》昨天前往許母住處採訪,許母想到失蹤21年的愛女,不禁紅了眼眶,當年是保險業務員的許母說,女兒修理機車認識陳金火,陳主動表示想買保險,1991 年3月1日女兒打電話說要去找陳談保險,之後失蹤。許母在陳金火的機車行前發現女兒的機車報案,她相信女兒也是被陳殺害毀屍滅跡。

無證據但測謊沒過
當年承辦此案的警員回憶,陳金火承認與許女有約,但沒等到許女來就關店,帶老婆小孩出門看病。警方事後曾到陳金火的機車行搜索,但找不到證據,無論怎麼問,陳金火都說沒看到許女。案發2年後,當時的省刑大協助辦案,陳金火沒有通過測謊,但因找不到許女遺體,案情陷入膠著。
直 到2003年,陳金火殺害施姓女保險員分屍,警方驚覺與許女案情幾乎一樣,警方再度燃起希望,但多次訊問都無法突破。當年的機車行如今已改建成餐廳,警方 一度懷疑,陳金火殺害許女後分屍,把屍首丟到隔壁正在灌漿的大樓工地棄屍,但純屬推測苦無證據,也沒有理由開挖大樓地基。

陳堅稱「與我無關」
警方去年再到台中監獄提訊陳金火,希望他在槍決前良心發現說出實情,但陳金火用帶著仇恨的目光,冷靜說:「許女的案件與我無關,到底我要怎麼說,你們才相信?」隨著陳金火被槍決,許瑞芬案可能永遠不會有答案。

許瑞芬案時序表
1991/03/01
.許女依約到陳金火經營的機車行談保險後失蹤
1991/03/02
.許母報案,警方在陳金火的機車行前找到許女機車
1991/3月中
.警方以陳金火涉贓物罪嫌名義,到陳家搜索無所獲
1993年中
.許母再找警方幫忙調查,陳金火未通過測謊,但否認涉案
2011年底
.當年專案人員多次前往監獄借訊陳金火,陳堅稱未涉案

8千人在等 器捐不成挨轟浪費

高雄長庚醫院前天以違反人權潮流,拒絕處理死囚戴德穎器官捐贈,法務部措手不及,遭批浪費器捐救人的一線生機。法務部昨解釋,高雄長庚去年曾處理2名死囚器捐,但前天卻拒絕,緊急聯繫其他醫院但來不及接手。醫界指出,法務部在槍決前幾小時才通知醫院,很容易出狀況。

「將來先確認意願」
法 務部次長陳守煌昨說,去年3月4日執行槍決,有2名死刑犯器官移植由高雄長庚負責,因此執行槍決當天上午,循例與高雄長庚聯繫,但長庚以違反國際人權價值 為由拒絕,後來詢問高雄義大醫院,義大表示準備不及,才造成戴德穎無法器捐。陳表示,以後會先確定各醫院意願,避免再發生死囚器捐不成的遺憾。
據 了解,台北榮總、台大醫院此次也拒絕處理死囚器捐,原因也是牽涉人權爭議。但心臟移植手術權威、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認為,「正常人可捐贈器官,為何死刑犯 不可以?」他表示,死刑犯希望贖罪,且捐贈器官出於自願,確實造福不少瀕死患者,亞東醫院只要接獲通報,「一定會進行移植」。三總也表示,這次通知時間較 緊迫,才未接受,日後若有機會仍願進行。

「能活下去更重要」
朱樹勳說,全台有8千多名患者正等待器官移植,若能在執行死刑前 1、 2天通知醫院,較易找到最適合受贈者並減少出錯機會。中華職棒義大犀牛隊總教練徐生明,8年前曾接受弟弟活體腎臟移植,徐昨說:「若是我,即使知道捐贈者 是死囚也不會忌諱,畢竟能活下去更重要。」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說,心臟移植黃金時間是摘取後4到6小時內,此次槍決前幾小時才通知醫院,很容易 出狀況。

無人簽署死囚抱憾
死囚王志煌去年遭槍決前,簽下器捐同意書,但因法律規定器捐也必須近親同意,而王的母親失聯多年,找不到她簽字,王最後無法器捐,抱憾赴刑場。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執行長江仰仁建議,《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應修改為只要死囚同意,就讓他完成心願。

器官捐贈資訊
器捐等候人數
.國內現有8082名患者等候心、肝、腎、肺等器官移植
.現有超過20萬人在健保IC卡上加註器捐意願
捐贈收贈人數
.今年至昨有189名腦死患者捐出器官
.今年至昨有672人接受器捐
.近年每年約200~250人捐贈器官
如何表達意願
.主動告知配偶、父母、子女,最好以書面或遺囑表達同意
.填寫器捐同意書,加註在健保IC卡上
.至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www.torsc.org.tw表達意願
.或至器官捐贈協會www.organ.org.tw表達意願

(蘋果日報)
--
刑場多禁忌 死囚血沾不得

沾到死囚血 凶兆恐臨頭

前天槍決6死囚,各地刑場禁忌特別多,看過50多場槍決的法務部前矯正人員訓練所所長黃徵男說,最大禁忌就是行刑者絕對不能沾到死刑犯的血,否則可能凶兆臨頭;儘管禁忌難查證,但執行的檢察、監所人員都戒慎恐懼「寧可信其有」。

執 行過60多名死囚槍決的高檢署資深法警說,行刑時,與死囚相距不到2公尺,有時死囚中彈後,血會噴濺而出,無處可閃;法醫驗屍也可能會沾到死囚的血,「一 旦沾血,都會趕快衝到刑場的廁所洗乾淨」;資深法警說,刑場有個規矩,行刑後,所有工作人員都會到刑場廁所洗手,嘴裡大喊「洗手不幹!」

不能叫喚行刑人員姓名

另一項傳承已久的禁忌是,刑場上不能叫喚行刑人員的姓名,以免死囚聽到,得知有誰參與槍決,因此執行同仁都習慣閉嘴,只能拍打彼此身體來示意。

「死囚犯罪時凶狠,但槍決前其實是害怕的」,陳姓法警說,押赴刑場前,有些死囚會要求在手腕戴佛珠,部分死囚會請求牧師祈福,或師父誦經,盼獲得心靈平靜,基於人道考量,只要合理要求,監所通常會答應,讓死囚能平靜的走。

前天大執法,死囚洪明聰身中3槍才斷氣,槍決黃賢正則是前3次扣扳機都卡彈,行刑槍決最高紀錄是開幾槍?

資深法警說,有紀錄可查的是開了6槍,那是名死囚捐贈器官,須朝耳後方腦部開槍,很罕見地開了5槍仍未斷氣,直到第6槍才終結,馬上啟動器捐作業,結果頭部因射入6顆彈頭,腫脹像一個籃球那麼大,幾乎看不清本來面貌。

國際反彈 曾勇夫親函解釋

法 務部前天槍決6名死刑犯,歐盟及國際特赦組織都發表聲明譴責台灣。對此法務部長曾勇夫昨首度打破沉默表示,這是職責所在,尤其是所有審查程序都完備,且殺 童案後國人怪罪政府不執行死刑,因此「槍決死囚是慎重的決定」,昨也親筆致函預計明年2月來台審查我國人權報告的9位國際人權學者說明,並希望都能如期來 台,不致受到影響。

曾勇夫在信函中特別說明,最近發生男子曾文欽殺害10歲男童案,被捕後竟宣稱「殺一個人不會判死刑」,引起全民反彈,怪罪政府不執行死刑,因此在近8成民意支持執行死刑前提下,此時執行死刑,「是不得不的決定」。

曾勇夫也向國際人權學者表達,我國希望藉邀請他們來台的機會,檢視我國婦女、兒童、老人等各方面族群的人權問題,使台灣更積極邁向國際人權的標準。

外交部長林永樂表示,廢除死刑是國際趨勢,也是政府長遠的目標,但政府從未承諾現在就要廢除死刑,因為國內目前仍無共識,政府必須依法行政,外交部將透過外館,持續向國際說明。

行政院長陳冲表示,全世界包括美國在內,還有不少國家保有死刑,且國內民調顯示多數國人傾向維持;他同時指出,對部分國家廢除死刑的基本邏輯及學理,行政院有充分了解,未來會考量各種因素再做最後斟酌。

監察院長王建煊則表示,「執行死刑是公義的表現」,讓大家看到「遲來的正義」,應該對政府及法務部長曾勇夫「按一個讚」。

前總統李登輝說,「生命很重要,但社會安定也重要」,這需要大家討論,他個人沒有特別意見。

負責執行死刑的高檢署檢察官錢漢良認為死刑可嚇阻犯罪,反對廢除,且我國還有死刑法律,加上目前還有近8成民意要維持死刑,政府就應該順應民意、依法執行。

對歐盟、國際特赦組織呼籲我國廢除死刑的主張,錢漢良認為各國國情不同,人權團體不清楚被槍決死刑犯的犯行、細節,而他看過全部卷證、筆錄,死刑犯絕對是「罪有應得」。

2死囚器捐被拒 醫院惹議

法務部前天槍決6名死囚,其中2名死囚分別被受贈者、醫院拒絕,而未完成器官捐贈,醫院是否能代替受贈者拒絕器捐?引發爭議。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表示,死囚槍決後為了搶時間,和一般器捐經過兩次腦死判定的狀況不同,有些人的肢體還有反射動作,醫護人員面對這樣的情況,要動手摘除他體內的器官,心理壓力很大,過去北榮就碰過死囚尚未死透,在手術檯上還會動,需要緊急送回監獄補一槍。

李 伯璋說,器捐中心尊重每個醫院對每一次死囚器捐所做決定,也希望醫院先徵求受贈者意願,但並未強迫;有些醫院對死囚器官接受度較高,例如林口長庚,有些醫 院則傾向拒絕,不願接受死囚器捐的理由之一,是來自醫護人員的價值觀,因摘除死囚器官的心理壓力很大,非一般人能想像。

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認為,若合法且符合死囚意願,不反對死囚器捐,但醫院不必代受贈者做決定。柯文哲表示,很多醫院直接拒絕死囚器捐,應是國際輿論的壓力,若政策就是允許死囚器捐,台灣應有勇氣向國際社會表態。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對死囚器捐採正面看法,他認為死囚和一般人進行腦死判定的情境不同,一般器捐腦死判定兩次是怕他還有機會活,但死囚是「本來就要他死」,更何況槍決後血流如注,若還要等判定兩次,器官或許都不能用了。

魏崢建議,法務部應於行刑前提早半天至一天通知醫院,醫院才有時間抽血確認有無傳染病,也有時間能進行比對更多受贈者。

(自由時報)
--
「依法行政」 曾勇夫:從未承諾廢死刑

國際特赦組織批評法務部下令槍決六名死刑犯是「冷血殺人」,法務部長曾勇夫昨天說,我國是法治國家,執行死刑不是冷血殺人而是依法行政,「我批准之前,心情煎熬,但不能不做」。

曾勇夫並指出,法務部沒有說過要「終結死刑」,也從未承諾廢除死刑。目前仍有五十五名死刑犯待執行;法務部秉持一貫做法,未來還是依法執行死刑,但一定會審慎。

他說,廢除死刑雖然是國際趨勢,但依照西方國家經驗,推動廢死往往需費時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我國多數民意均反對廢死,日本也有執行死刑,可見應否廢死及推動廢死的歷程,會因國情及民族文化不同而有所差異,並非一蹴可幾。

曾勇夫昨天發函給受邀於明年二月來台的九位國際人權專家,希望他們如期來參加我國的國家人權報告審查會議;信中表明廢除死刑是我國的終極目標,現階段的政策是逐步減少死刑的使用。

曾勇夫指出,除了死刑,我國民眾及非政府組織也企盼利用此機會檢視其他議題,包括婦女、身心障礙者等弱勢及被邊緣化族群所面臨的人權問題,希望九位國際人權專家如期來審查台灣的國家人權報告。

如果九位人權專家都不來,法務部可能會延期人權審查會議,如果只是一、二位不來,會議仍照開。

關於聯合國最近召開人權會議,有一百一十一個國家支持暫停死刑;法務部指出,尊重這一百多個國家的立場,但目前我國法律未修正前,法務部仍將依法行政。

得知6人槍決 割喉殺童嫌犯…不語

法務部前天處決六名死刑犯,行政院長陳冲昨天說,台灣目前民調顯示,多數仍傾向維持死刑,未來政府對此事會充分考慮每一個因素,再做最後斟酌。至於是否與日前發生的台南殺童案有關,陳冲希望大家不必聯想太多。

法務部再度執行死刑,外界憂心會衝擊台灣人權形象,陳冲表示,全球仍維持死刑的國家很多,像美國,這和每個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差異有關,行政院充分了解廢除死刑的基本邏輯與學理。

陳冲說,法務部在執行死刑前,會慎重處理並仔細評估每一個程序,依專業做出判斷,如果竭盡所能之後,確定執行完全合法,法務部長就會依法執行職權。

立法院長王金平昨天說,維護人權也需根據國情,國家有自己的司法體制,司法如何行使職權,由司法單位自己決定。

犯下殺童案的嫌犯曾文欽,被捕後嗆「在台灣殺一、兩條人命也不會被判死刑」,被外界質疑是促使法務部執行槍決死刑犯的原因。他目前羈押在台南看守所,獄方表示,曾昨天一早看報得知有六名死刑犯被槍決,低頭沈默不語。

遭曾文欽殺害的方姓男童父親聽說法務部槍決六名死刑犯,哽咽地說,這些人(指六名死刑犯)手段凶殘,絕不可能悔改,早該槍斃,「殺人償命,天公地道」。

「案發至今,我頭腦一片空白,直到聽說槍決死刑犯的消息才清醒過來」,方父說,他沒有怨恨,只希望凶手盡快伏法,他很擔心政府廢除死刑,「我會繼續等,等到凶手伏法的那一天」。

死囚器捐 醫界:國際質疑 為移植而槍斃

六名死刑犯槍決伏法,僅有一人完成器官捐贈。國內移植醫師說,台灣執行死刑犯器捐移植,面臨國際質疑,以為司法為配合醫師移植,增加槍斃執行;或醫師不能以死刑犯器官研究發表論文,醫界常在拯救垂死病人與壓力下兩難。

「正常人可以捐贈器官?為什麼死刑犯不可以?」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說,這次錯過部分死囚器捐很可惜,建議法務部未來提早通知醫院,以便比對捐贈者和受贈者資料。以他的實務經驗,等待器官的垂危病人,多願意接受死囚器官。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也說,器捐移植雙方,須抽血檢驗有無傳染病、血型配對,同時依等待患者疾病嚴重度排序,通知詢問醫院,需要一定的作業時間。

朱樹勳指出,他執行死囚心臟移植,曾接獲許多國外人士來信抗議,有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認為台灣司法可能為配合醫師移植器官,增加槍斃執行。

「誤會大了!」朱樹勳強調,外國人不了解台灣死囚因愧對社會,想器捐贖罪等宗教理由,他都寫信回覆,解釋台灣不可能做這種事情。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說,全球只有台灣和中國大陸使用死刑犯捐贈器官;且國際移植醫學會規定,研究若用到死刑犯器官,就不能發表論文。大陸傳部分死刑犯器捐非自願,台灣卻非如此,醫界應為此向國際社會辯護。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說,台灣醫界對死囚器捐移植,意見分歧。一派認為,死囚執行完死刑,法醫簽下死亡診斷書就算「死亡」,不易比照一般腦死判定流程;曾有死囚槍決後送到醫院還會動,醫生常不易畫下那一刀,內心掙扎,因此不願接受死刑犯器官。

另一派則認為,死囚想要彌補,為何不願給機會?且有病患急切等待,器官不用可惜。

他認為,台灣一年有兩百件器官捐贈,一百件是器官,另一百件是身體組織,死刑犯欲捐器官而不能,正可讓社會瞭解,一般人若不幸身故,家人可協助發揮大愛,捐器官給需要的患者。



廣德強想器捐 家人不允…

六名死刑犯執行槍決,其中僅陳金火捐出器官,台中高分檢檢察官劉家芳昨天說,陳的同夥廣德強也在捐贈器官同意書簽字,表達器捐意願,但因家人不同意而作罷,他認為死刑犯若是自由意志捐贈器官,應尊重當事人抉擇,建議修法放寬捐贈器官條件,造福有需要的病患。

法界人士指出,國人有「死要全屍」觀念,加上死刑犯被羈押在監所,身體自由受控制,為避免外界疑慮,現行法令規定,器捐除死刑犯同意,也要獲得死刑犯的家人同意。

劉家芳前晚執行槍決後,有感而發地說,陳金火、廣德強殺害女保險員的暴行,禍延家人,陳金火的妻小四處遭指指點點,被指為「吃人魔的妻小」,迫使陳妻帶著三名子女多次搬家,不敢以真身分現身。

廣德強的姊姊在中部地區找工作,原本已獲雇主同意錄取,但因姓氏特殊,雇主詢問得知與死刑犯廣德強有關時,嚇得說「我不敢錄取妳,請另謀高就」,她氣得次日到看守所面會弟弟時,當場賞了廣德強兩個巴掌。

劉家芳說,陳金火、廣德強藉由宗教信仰,以往的惡相已轉化為慈顏善目,槍決前除臉色慘白外,情緒相當平和。

曾經,死囚有意捐器官 未如願

「雖然這不能彌補我萬分之一的罪過,但這是我最後一次貢獻社會的機會。」過去曾有一名死刑犯,想捐出器官遺愛人間,但終未能如願。

這名死刑犯透過駐監牧師,向監所表達抗議,最後也找到器官捐贈協會,寫信尋求協助。回想這段三年前的往事,協會秘書長吳英萊以「憤怒」形容自己的心情。她說,受贈者選擇接受死刑犯器官,應受到尊重。

有醫師指出,伊斯坦堡宣言,僅規範禁止器官買賣、器官移植旅遊,真正禁止死刑犯器捐的是「世界醫師會」。

但根據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六條,只要死者生前書面或遺囑同意,就能合法替屍體摘取器官。吳英萊說,國內卻一直有反對使用死刑犯器捐聲浪。

國內判定死亡的傳統標準,為心跳中止、呼吸停止與瞳孔放大。為了替死刑犯進行器捐,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特別增加「腦死」規定,即槍決死刑犯腦部而非心臟。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說,此執刑方法,卻曾讓死刑犯送院摘除器官時,醫師才發現犯人還活著,結果死刑犯又送回刑場補一槍。

死刑與正義的拔河/聯合報黑白集

台南男童割喉案兇嫌一句「殺一兩個人不會死刑」、康州小學血腥槍擊案震驚世界之後,法務部在冬至夜簽下六張死刑執行令。而即使槍決的死囚都是所謂「惡貫滿盈」,恐怕沒有人會覺得「大快人心」。

在 走向「廢死」之路,不管終點還有多遠,這其實就是一段進展。法務部在國際人權組織及國內民意壓力的包夾下,審慎而低調地選擇行刑對象;一般民眾及受害人家 屬得知「正義獲得彰顯」之餘,並沒有「報復」的快慰,不少人反而多了些遺憾和反思。這些,都顯示台灣社會對死刑的觀念正在改變。

歐盟和 人 權組織推動廢死,透過直接對政府的施壓,不唯台灣,在全球各地都達到相當大的遏抑死刑執行的作用。但無論如何,由於社會文化、宗教及價值觀的差異,多數國 家仍必須不時回應民意「落實正義」的要求而執行死刑。這跟文明的高下未必有絕對的關係,卻與不同社會對「正義」的認知差異有關;正因如此,我們才會聽到連 死刑犯在槍決前都說出「判死很公正」的話。

台灣若要達到「廢死」的境界,需要政府、人權團體更積極地和一般民眾溝通,卻不能靠「凍結執行」作為緩兵之計。因為,缺少交集的對話,只會造成廢死與司法拔河的對立,進而引發正義認知的錯亂。

若要讓台灣廢除死刑,有兩條途徑可循:一是立法院提案並通過立法,一是大法官釋憲宣告廢死。如果兩條路都走不通,說明台灣社會此刻仍難接受廢死,那麼就不宜責怪執行單位的法務部了。

(聯合報)
--
法務部長曾勇夫:6囚槍決 沒人喊冤

「是法律賦予我槍決死囚權力」

法務部昨天傍晚北中南同步槍決6名死囚,法務部長曾勇夫坐鎮辦公室到深夜才離開,曾勇夫上午表示,槍決陳金火等6名死囚,是法律賦予他的權力,是職責所在,在決定這6個死囚名單前,他與部屬充分討論,在求其生而不可得下,審視程序都已完備,才慎重地批下死刑執行令。

曾 勇夫說,昨晚相關執行槍決的看守所,在執行完畢後都有向他回報,6名被槍決的死囚,沒有一個人喊冤;他說,昨晚的槍決執行,是他擔任法務部長以來的第3度 批准執行,但與之前2波的令准,他內心同樣很掙扎,也睡不好,但是想到被槍決死囚生前的殘忍行徑,他知道這是他該做的。

曾勇夫表示,他剛擔任法務部長時,王清峰部長留給他44名待決的死囚,經過這3波令准死刑執行,人數共有15人,但死囚人數依舊居高不下,目前還留有55名死囚,主因為今年以來,最高法院陸續判決10多名死囚定讞。

與審核死刑執行小組有充分討論

「任 何人都不能殺生,但法律賦予我這項槍決的死囚的權力,我不能對不起之前被我令准執行的死囚,」曾勇夫說,他常心存戒慎恐懼,縱使這些死囚,都是經過法院三 審定讞,但他看待死囚,一樣非慎重不可,在決定之前,都經過他與部內的審核死刑執行小組成員充分討論,最後才決定槍決的名單。

有外界聲 音 指槍決死囚,違反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曾勇夫表示,該公約第6條第1項,雖有規定人人皆有天賦的生存權,任何人的生命不得無理剝奪,但第2項則規定凡 未廢除死刑的國家,非犯情節重大之罪,不得科處死刑。他認為,槍決死囚,在國家政策還未全面廢除死刑前,他只能依法執行,如果他不執行,違法的就是他。

會影響明年2月國際人權學者來台

曾勇夫說,槍決死囚一定會影響明年2月國際人權學者的來台,但已充分進行溝通,並以正式信函告知,是否廢死,只是人權的其中一個項目,希望國際人權學者能夠予以體諒。

死囚器捐 「通知醫院時間太趕」

昨日6名死刑犯槍決伏法,其中3名願意捐贈器官,最後僅1人完成器官捐贈。多名大老級醫師認為,這次執行死刑通知醫院的時間太趕,建議提前一、兩天通知,讓捐贈者及受贈者進行更完整、更詳盡的比對,不僅可讓更多患者受惠,也可避免器官浪費。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表示,其中一名B型肝炎捐贈者的心臟因受贈者拒絕,但一時間其他醫院又找不到合適的受贈者,因此沒有完成移植,白白浪費器官,非常可惜。

魏崢說,器官沒有種族、男女、身分的差別,國內器官取得不易,等待移植的患者應該先求「活下去」,再考量其他因素,即使捐贈者有B型肝炎,移植後也有藥物可控制,失去這次移植機會,下一次是什麼時候要看運氣,不少患者因為等不喪命。

魏崢說,這次死囚伏法通知醫界時間太趕、太緊急,他建議如果可以早1、2兩天通知醫界,移植團隊也可提早為捐贈者抽血檢驗,了解捐贈者的健康狀況,爭取更多時間進行比對,讓得來不易的心臟做最佳運用。

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表示,現在全台灣約有8000多人正等待器官移植,光等待心臟移植者就有100多人,心臟移植的最佳時間是摘取後的四小時內,最好不超過六小時,因為心臟摘取後等待移植的時間愈長,移植成功率愈低。

朱樹勳說,若早提早在執行死刑前1、2天通知醫院,捐贈者與受贈者都可進行更詳盡的醫學檢查與比對,找到最合適的受贈者,不僅增加手術成功率,也可減少移植過程出錯。他說,即使B肝帶原的心臟,也可爭取更多時間,找到同樣是B肝帶原的受贈者,這次錯過移植機會,實在可惜。

人命關天 法官判死…煎熬

因為速審法「清倉」的效力驚人,最高法院今年陸續判決死囚定讞超過10人,造成法務部好似「打不完」的情形,關鍵在於,現行刑法雖已無「唯一死刑」之罪,但「相對死刑」的法條仍有,法官對於罪無可逭的窮凶惡極之徒,仍會判死;除非修法廢死,否則死囚人數一樣會居高不下。

目前擔任北部地區某法院的陳姓院長,篤信基督教,他在高院擔任庭長辦案時,曾經在一件更十審的重大刑案中,判過被告死刑。陳姓院長回憶說,為了是否讓被告有求其生的可能,他幾經思考,最後與合議庭法官慎重考量下,才決定判死。

這位陳姓院長的判死心境,正是很多法院刑庭法官的內心寫照。面對無可回復的生命刑,法官在決定時,總是內心掙扎不已,絕不會輕易判死,這也就是判決理由中,常見到的用詞「求其生而不可得」。

本月初,最高法院首度針對死刑案件,召開死刑量刑辯論,目的正是慎重的看待死刑案件,也增添人權上的考量。

「沒有明天」 死囚等死的日子

全 台關押死囚人數最多的台北看守所,昨晚被槍決2名死囚,目前還有24名死囚,和7名尚未定讞的死刑犯;其中,殺害女同事的前金山高中教師曾思儒,在北所等 死等了6年,他曾經透露等死的日子,煎熬不已。面對生命的結束,無法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曾思儒經歷過其他死囚被槍決的震撼,也漸能接受以自己的生命付出代 價。

在台北看守所的死囚舍房中,死囚通常與重刑被告關在一間「獨居房」內,由於是待決死囚,死囚無須下工廠,放風時,只能在監所管員理的戒護下,在舍房的走道活動,不能如其他監所收容人一樣,可以到戶外活動筋骨。

每天醒來,都不知道下午會否被告知「時間到了」。

死 囚在北所的戒護區內,不用上手鐐、腳銬,囚服上的名牌也不一樣。記者因採訪關係,曾經進入北所,與在16年前犯下律師周德勝命案的死囚蕭仁俊有過交談。或 許是被羈押太久了,腳踏藍白拖的死囚,乍看之下,與其他收容人並沒有不一樣,因為環境的因素,從死囚的臉部表情,似乎看不出一點殺氣,而他們一樣可以在戒 護區的舍房內活動自如。

已經改信耶蘇基督的蕭仁俊,談到年少無知闖下的大禍,藉由信仰希能能得到救贖,不禁數度落淚。他早已不期待能活著走出看守所,每天醒來,都不知道下午會否被告知「時間到了」,過著沒有明天的日子,非外人所能理解。

已故歌手薛岳的成名曲「如果還有明天」,這首歌名,是死囚的一致夢想。曾思儒在官司定讞前,還在高院的更審中,一度請求法官能寬恕免除他一死,但對照被害人家屬在法庭中激動哭求法官判處曾思儒極刑,這個畫面,始終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是在等死,但死囚依舊十分關注政府是否有大赦的新聞,只是,從期待到幻滅,一再重複在死囚的內心上演。

蕭 仁俊曾經告訴記者,在他們這些死囚當中,彼此對司法有很切身的看法與無奈,他們會開玩笑的說:「你才殺1個人就被判死,有『同學』殺了2人竟然只判無 期。」他們多數存有「是否被判死刑,要看運氣好不好」的心理,也就是,「要看你碰到什麼法官」。 事實上,根據最高法院近5年的統計,殺死1人被法院判處死刑定讞的只有10件,有78件判無期,而昨天被槍決的陳金火和廣德強,當初是兩人共犯殺死一人, 照樣被判死,從數據上看,是否判死和殺死人數沒有直接、必然的關係。

死囚裝假牙 嘆:槍決後這副假牙可就要浪費了。

沒有在昨晚槍斃名單中的死囚蕭仁俊,全口爛牙,因為北所特約牙醫師陳政弘的愛心,免費為他裝了全套式的活動假牙。蕭仁俊在欣喜有了好看又好用的假牙時,依然不免喟歎,槍決後這副假牙可就要浪費了。

(聯合晚報)
--
法部:依法行政 民意要求執行死刑

法 務部廿一日再度執行死刑,引發歐盟及國際人權團體批評台灣「違反廢死承諾」、「冷血殺人」。法務部政次陳守煌昨天說,廢死是政府長遠目標,但在廢死前,法 務部只能依法行政。對於是否會影響國際人權學者明年二月來台審查的評價?他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執行死刑是不得不的作為。

陳守煌說,廢除死刑雖是政府長遠目標,但茲事體大,並非一蹴可幾。而且死刑存廢問題,在我國向來正反意見分歧,因此在政府正式實行廢除死刑前,法務部只能依法行政,對於三審判決死刑定讞案件,法務部長沒有權力不依法執行。

他表示,歐盟諸國雖說法律上廢除死刑,但民間亦存在著不同聲音。特別是在日前發生在挪威的大屠殺事件後,就有部分國家開始檢討廢死的得失。

陳守煌強調,死刑絕對有遏止犯罪的作用,但是執行要極為慎重。除非是侵害生命法益,罪無可逭,否則不宜輕率判處死刑。

法 務部再度執行死刑,為避免國際人權學者拒絕明年二月來台審查台灣人權報告,法務部長曾勇夫昨天親函九名來台的國際人權學者,重申廢死是台灣的終極目標,現 階段是逐步減少使用死刑,強調台灣在死刑議題上持續有進展。但因上月發生台南男童命案,民意強烈要求執行死刑,此時執行死刑,是不得不決定。

外交部也強調,中華民國身為民主法治國家,是依既有法律程序執行死刑,希望國際社會能理解我國現況。外交部發言人夏季昌表示,已責成外館向國際友人說明,國內仍有八成民意反對廢死,對於經三審定讞死刑案,仍須依法執行。

外 交人士則分析,雖然歐盟在我國執行槍決後雖立即表達「強烈遺憾」,但聲明中使用的是較為溫和的「deplore」,而非表示強烈譴責的 「condemn」;聲明中雖呼籲台灣停止執行死刑,但也同時對被害人及親屬遭遇表示同情,可見歐盟對於我國狀況有相當程度理解。整體而言,這份聲明以 「立場性宣示」的成分居多。日本去年執行死刑時,歐盟也有相同動作。

該人士指出,歐盟雖然限定會員國皆須廢除死刑,但個別國家對於死刑的關切程度仍有不同。歐盟雖持續關注我國既有的死刑政策,但實務上也不曾以任何手段對我方施壓,更未要求台灣「限期廢死」。

死囚器捐… 多家醫院婉拒

法務部廿一日晚間槍決六名死刑犯,其中曾思儒、戴德穎願捐出器官,但因受贈者拒絕、配對不符及醫院拒絕執行死刑器捐,最後兩人無法順利遺愛人間。

高雄監獄死囚戴德穎生前簽署器官捐贈,但前晚伏法後,高雄長庚拒絕替他摘器官,隨後被徵詢的義大醫院也婉拒。據悉,這次法務部選在國際人權團體揚言抗議之際執行槍決,死囚器捐變燙手山芋,讓各醫院承受不少壓力。

去年三月法部執行死刑,死囚王國華、莊天祝簽署器捐同意書,行刑後高雄長庚飛車載送兩人遺體到院器捐,至少嘉惠十名病患。參與協調人員透露,當時不少醫院爭取器官,「簡直搶成一片!」

反觀前晚法務部再度執行死刑,中午即提前告知各器官移植醫院準備,沒想到高雄長庚醫院婉拒替戴德穎進行器捐。法務部為此再三溝通,最後高雄長庚仍以手機簡訊發出新聞稿強調:「無法做出傷害台灣國際形象的舉動!」

高雄長庚等待腎臟、肝臟、眼角膜、心臟移植的病人約四百人,而全國等待器官移植病人更多達八千一百多人。醫院強調了解病人及家屬焦急心情,但也須「避免此刻讓台灣人權與濫用死刑犯器官捐贈的極權國家畫上等號」。

尤其國際移植醫學會二○○八年曾發布「伊斯坦堡宣言」,明文禁止器官買賣、器官移植旅遊及利用死刑犯器官,不具名醫師形容這是國際醫學界「聖經」,若這次醫院配合死囚器官移植,未來醫師恐怕難以到歐美發表論文。

器官捐贈登錄移植中心董事長、成大醫學院外科教授李伯璋指出,由於過往多由林口長庚及高雄長庚執行死刑犯器捐,法務部和醫院也有默契,多先詢問這兩家醫院是否有執行死刑犯器捐的意願。

但昨晚高雄長庚表明不願意執行、高雄義大醫院也婉拒,衛生署知悉後詢問台南奇美醫院,但也被拒絕執行,後轉問成大醫院。因十幾年前成大醫院因曾進行死刑犯器官捐贈,過程死囚身體仍有反射動作,摘取器官的醫護人員心理壓力大,也不願意再執行死刑犯器捐。

至於北部,林口長庚醫院拒絕執行死刑犯器捐,亞東醫院因心臟功能不理想放棄。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指出,廿一日振興接獲通知有器官要進行捐贈,但因捐贈者有B型肝炎,受贈者不想因此感染B肝因而拒絕,就他所知,詢問振興前已有多家醫院拒絕。

李伯璋說,死刑犯器捐,須先找尋願意摘取器官的醫療院所。廿一日死刑犯伏法當天,北部及南部醫療院所多持保留態度,遂無法進一步執行器官捐贈及配對。

器官捐贈協會祕書長吳英萊認為,死刑犯被槍決代表罪惡結束,器捐是愛心起頭,應尊重死囚意願。

腦死難認定 國際壓力大 大醫院拒收死囚器捐

六名死刑犯廿一日槍決伏法,其中三名死囚願意捐贈器官,最後卻只有陳金火如願。醫界表示,國內有越來越多醫院不願執行死刑器捐,國際輿論、醫護人員心理壓力是主因;但也有部分醫界人士認為,應尊重死刑犯器捐心願。

「正常人可以捐器官,死刑犯為何不行?」亞東醫院長朱樹勳指出,人權團體主張死刑犯在監所裡,就無法自由表達是否器捐意願,這是國外因不了解而產生的偏見;很多急待器官移植的病人瀕臨死亡邊緣,死囚愧對社會想捐器官卻被拒,「有點可惜」。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也認為,既然死刑犯生前已表達器捐意願,「為何不完成死刑犯的心願?」應以救病人生命為主要考量。

但器官捐贈登錄移植中心董事長、成大醫學院外科教授李伯璋指出,二○○八年世界移植醫學會發表「伊斯坦堡宣言」,禁止器官買賣、器官移植旅遊及使用死刑犯器官,國內移植醫師自然面臨國際的規範,出席國際場合也會面臨壓力。

李伯璋說,死刑腦死判定和一般人腦死判定不同,死刑犯槍決後不會立即腦死,身體還有反射動作,第一線摘取器官的醫護人員心理壓力大,自然對死刑器捐有不同看法。

台北榮總移植外科主任龍藉泉就指出,廿多年前北榮曾發生死刑犯器捐,送進醫院人沒死又送回刑場補一槍,最後未完成器捐,從這事件後,北榮移植團隊就開始思考死刑器捐問題,北榮目前不執行死刑器捐。

龍藉泉說,國內應該鼓吹更多人進行器官捐贈,而非鼓吹死刑犯捐器官,況且現行死刑器捐有腦死判定過程不完整,有適法性問題,醫師更面臨國際人權及醫師論文發表壓力。

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說,台大一向不用死刑犯器官,國內十一個器官勸募網絡醫院,有醫院不願意摘取死囚器官、但可移植;有醫院以受贈者意願為主;有的是緊急才用;有的醫院則是完全拒絕,各醫院莫衷一是。

柯文哲表示,死刑犯器捐背後更大的議題是死刑究竟是否應廢除?國際上目前只有中國大陸和台灣兩個國家使用死刑犯器官進行器官移植,中國大陸九成五的器捐是來自死刑犯,台灣與大陸不同,但台灣政府卻沒有勇氣向國際表態,為自己使用死囚器官辯護。

林口長庚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江仰仁則認為,高雄長庚過去執行死刑器捐頗有經驗,此次公開發聲明拒絕執行相信會成為指標,讓更多醫院勇於基於國際人權因素拒絕死刑器捐。

特赦組織歐洲議會:冷血殺人 台灣承諾廢死失信

台 灣廿一日槍決六名死刑犯,國際特赦組織、歐洲議會人權委員會主席洛赫畢勒均批評台灣政府違反廢除死刑的承諾,呼籲台灣要落實終止死刑。英國廣播公司 (BBC)、法新社及美聯社等國際媒體也都作了報導,BBC還引述國際特赦組織東亞部主任里夫措辭強烈的聲明,稱這些槍決是台灣官方的「冷血殺人」 (cold-blooded killing)行為。

據BBC及中央社報導,里夫(Roseann Rife)在聲明中質疑說,台灣官方已多次表示將會終止死刑,怎麼會又執行死刑?他說,以監獄人滿為患或民眾支持執行死刑,作為奪走他人性命的理由,這是 很可惡的(abhorrent),「死刑不該是預防犯罪、壓迫或其他政策的正確解答」。

國際特赦組織認為,台灣官方應信守廢除死刑的承諾,尊重每個人的人權,落實終止死刑。

據中央社報導,歐洲議會人權委員會主席洛赫畢勒(Barbara Lochbihler)也說,台灣屢次承諾廢除死刑,這次槍決死刑犯是失信,她呼籲台灣別違背承諾和國際法義務。

她還表示,台灣在給予罪犯公平審判上仍有許多困難待克服,像是台灣高等法院撤銷三名死囚行刑,就是基於證據不足的判決。

洛赫畢勒表示,無論犯罪的性質,歐洲議會反對所有案件適用死刑,絕無例外。她敦促台灣當局對其餘五十五名死刑犯暫緩執行死刑,最終全面廢除死刑。

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艾敘頓(Catherine Ashton)也已發明發表聲明,對台灣做法表達強烈遺憾,並批評此舉違背全世界廢除死刑的潮流。

另外,國際人權專家、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法學院教授諾瓦克(Manfred Nowak)向中央社記者表示,現階段他們決定不發表公開聲明,但明年二月赴台灣審查人權報告期間,會高度重視這些槍決的執行案例。

對於台灣一次槍決六名死刑犯,BBC、法新社及美聯社也都作了報導,並特別提到日前台南發生十歲男童遭割喉命案,凶嫌曾文欽落網後曾嗆聲「殺一兩個人也不會死刑」,引發台灣民意沸騰,要求槍決死刑犯的呼聲升高,影響到了台灣政府這次執行死刑的決定。

器捐倫理聖經 伊斯坦堡宣言

二 ○○八年世界移植醫學會在土耳其舉行會議,發布「伊斯坦堡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stanbul)」,提出器捐醫學倫理準則。記者上The Transplantation Society官方網站查詢「伊斯坦堡宣言」,雖未禁止「死刑犯」成為器捐者,但在內文「原則」章節中第六點第三項提到,「基於打擊器官買賣、器官移植旅 遊及器官移植商品化目的,誘使脆弱的個人或團體成為活體捐贈者是不容許的」,並舉例「脆弱的個人或團體」,包括文盲及貧窮者、非法移民、囚犯或政治經濟難 民。

廢死 需要社會共識

法務部執行六名死刑,隨即引來歐盟的抗議,也引發國內各種不同的討論。前總統李登輝說,「生命很重要,社會的安定也重要」,精確的直指問題的核心。廢死與否,不完全是人道、進步的議題,而是整個社會如何抉擇的問題。

主張廢死者稱廢死是「國際潮流」,但其實說是「歐洲潮流」或許比較貼切。廢死聯盟宣稱,「死刑沒有嚇阻犯罪的效果」,在某些範圍內是對的;如執行死刑後,所有人都較守交通規則,扒手也因為「嚇阻效果」而改行,那才是很奇怪的事。

死刑有沒有嚇阻效果?看看引發這波討論的台南湯姆熊割喉事件就知道,凶嫌曾文欽不就是因為誤認「殺一個人不會判死刑」,就隨機的結束了一個男童的生命嗎?事實上,多數的國外研究也顯示,每執行一個死刑,大概可減少十餘起凶殺案。

依照台灣目前的法律,僅重大暴力犯罪有可能被判死刑。而在暴力犯罪中,撕票、強姦殺人、毀屍滅跡等令人髮指、人神共憤的行徑,卻恰恰可以大幅降低犯罪者「被抓到」的機率,也就是可以大幅降低整體的「犯罪成本」。

對於極少數惡行重大罪刑,維持死刑,使得還有理性的暴力犯,會選擇不傷害被害者性命。如果綁票與撕票刑度相去不遠,無疑形同鼓勵犯罪者「一不做二不休」。

死刑最大的問題在於「無可補救」。如果司法體系誤判,沒有任何辦法能夠補償當事人和家屬所受的傷害。但是隨著法治觀念的提升、採證技術的進步,以及司法體系對於判處死刑日益謹慎,誤判的機率的確大幅降低。

廢死者的終極主張則為,政府或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剝奪一條生命,但卻沒辦法解釋加害者與被害者「人命不等值」問題。

目前台灣主張廢死者,僅以行政手段、援引國際壓力來拖延死刑的執行,卻鮮少與社會、被害者家屬對話。在無法建立多數社會共識、不能透過修法確保的情況下,想要達成長久、穩定的廢死,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對於那五十五名死囚而言,在期待的一線生機之中,也摻雜了更多的煎熬。

(中國時報)
--
千人對嗆 美麗灣有條件通過 「違法環評」「我要餬口」

爭 議多時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昨進行第7次環評審查會,逾千支持與反對民眾隔著馬路叫陣、對嗆,濃濃火藥味一路延燒至環評會場內。環保人士雖多次以程序 問題阻止會議進行,甚而跳窗衝入場中,不過很快就遭警架離。但最後出席的8位環評委員(包括縣府3局處首長、5名學者),還是決定「有條件」通過環評。

消息傳到場外,支持民眾高聲歡呼,認為將可吸引財團投資東海岸,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但環保團體抨擊違法環評,將再提訴願和行政訴訟。
美麗灣渡假村位於卑南鄉刺桐部落的杉原沙灘旁。昨有抗議民眾指是大違建。合成照片

先蓋好才補環評
雖昨日的環評審查會下午2點才舉行,但上午11時,反對與支持的兩個陣營,已有上千人聚集在台東縣府前,為避免發生衝突,警方將兩方人馬隔離在縣府前方中山路2端,兩邊支持者各持標語、高聲呼口號對嗆,但在200多名警力阻隔下,雙方並未爆發衝突。
縣府15位環評委員,有7位請假,剛好過半的8位委員出席,會議開始先讓正反兩派的8個團體代表、10位民眾表達意見。
反對者質疑美麗灣旅館、游泳池、停車場都已蓋好,卻拖到如今才補做環評,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陸詩薇痛批「已違反《環評法》預防原則」,另也抨擊環評委員組成幾乎都是環工背景,缺乏對社會、文化衝擊的考量。

須有監督委員會
而支持開發的台東民眾則慨嘆說:「我只想在家鄉找個可以餬口的工作。」還指責環保團體只會喊台東是後花園,建設落後都台東人扛。
會議過程中,環盟人員提出多次程序問題,數度引發口角衝突,甚至有學生打開會場窗戶跳入場中抗議,學生不聽制止,最後遭警方強制驅離。
昨傍晚5時由會議主席、縣府環保局長黃明恩宣布「有條件通過」環評。附帶條件包括美麗灣公司須履行承諾包括水土保持標準應採高標準、垃圾與廢棄物轉運至高屏焚化爐計劃、污染防制措施再加強、結合在地原住民文化,以及應結合當地社區、學者及環保團體成立外部監督委員會等。

「行政凌駕司法」
環盟人員聞訊當場翻桌怒罵,而場外反對陣營也高喊:「違法環評、台東之恥!」環保律師詹順貴痛罵:「行政凌駕司法,令人憂心。」一定會提訴願,再向高等行政法院提「環評無效」訴訟。
環保署署長沈世宏表示,地方通過環評後已補足了此案程序,等於此案已告一段落。內政部長李鴻源則說,既然是有條件通過,表示這件事還沒塵埃落定,會請營建署先去了解條件為何。

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事件簿
1987/05
.台東縣府規劃卑南鄉加路蘭段346及346-2號之5.9公頃土地,經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核准興設杉原海水浴場
2004/12
.台東縣府將杉原海水浴場BOT給美麗灣渡假村公司使用50年,簽約時核定的投資計劃0.95公頃
2005/10
.美麗灣取得建照,開始動工(開發案約1公頃)
2006/04
.美麗灣擴大基地範圍至6公頃,申請變更投資計劃,同年9月,業者主動提送環境影響評估
2007/08
.環團提出「停止開發」訴訟,環保署發文給台東縣府要求美麗灣停工
2008/01
.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台東縣府敗訴,要求業者停工(1公頃部分)
2008/06
.第5次環評通過(6公頃部分)。同年9月,台東縣府同意變更投資計劃為6公頃
2008/12
.環盟委託律師詹順貴告發台東縣府環評無效案訴願被環保署駁回,接著提起「撤銷環評」行政訴訟
2009/08
.行政訴訟一審判決環團勝訴,判決台東縣府應「撤銷環評」
2012/01
.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撤銷環評」定讞,撤銷第5次環評的結論
2012/02
.台東縣府要求美麗灣停工,業者4月補足資料再提環評審查
2012/09
.環團「停止開發」訴訟,最高行政法院判決環團勝訴定讞,1公頃部分停止開發
2012/12/22
.台東縣府召開6公頃部分第7次環評審查會,有條件通過環評

骨牌效應「美麗東海岸將淪陷」

美麗灣第7次環評在衝突中有條件通過,但是反對的環保團體強調:「環評違法告到底!」雙方岐見不會因新的環評結果出爐而結束,反而是另一個分裂開始。

當地部落搞分裂
美麗灣副總朱膺州說:「雖然公司一再強調不會破壞環境,但現在說破嘴也沒人信,只能靠時間證明。」

環保團體則認為,美麗灣開發環評有條件通過,勢必會引起骨牌效應,接下來就是三仙台等東海岸數十個登記有案的大型開發接踵而至,美麗的東海岸將全面淪陷!這也就是為什麼環保人士這麼看重這場美麗灣海灘之戰。
「反反反美麗灣聯盟」志工黃宛蓉認為:「環評通過只會讓岐見更深!」除非拆掉、還部落原本樣貌,否則在錯誤的基礎上是無法修改,且當地刺桐部落為此分裂成兩方,當反對陣營高聲向縣府嗆聲時,贊成一方卻有刺桐部落婦女跳傳統舞,實在很諷刺。

(蘋果日報)
--
美麗灣有條件通過 環團要提告抗爭

爭議八年的台東美麗灣開發案昨天由台東縣政府召開第七次環評審查,在場內外激烈抗爭下,達成「有條件通過」決議!

反對與支持 場外動員對峙

反 對與支持美麗灣開發案的雙方人馬,昨天都全力動員。支持派申請到府前廣場,高喊 「要工作,希望兒女回故鄉」,就近捍衛環評;反對派則申請到府前的大同路,不斷高呼「拆、拆、拆拆美麗灣」口號,警方動員四百餘名警力戒備。期間,反對派 一度扛著掛有「還我傳統領域」的竹筏企圖突圍,警方則以竹棍、警棍推擋,雙方推擠近十分鐘才休兵。

場內抗爭比場外對峙更激烈,除了登記旁聽的十多位環團人士叫嚷程序違法,更有約卅位成功大學師生早已埋伏各角落,在主席一宣布會議開始,即快步現身,撞門、爬窗衝入會場,警方隨即連拖帶拉,將闖入者驅離會場,並將兩名大學生帶回警所,查明身分後才請回。

場內抗爭 環團人士被拖出

台東縣環評委員原有十五人,只有八位出席,勉強過半,但其中三人為台東縣環保局長、建設處長、農業處長,都是縣府自家人,環團人士認為理應迴避,且建設處長許瑞貴有控告環保人士的紀錄,更不適宜參與環評,痛批縣府知法玩法。

環 評委員先聽取民眾意見,再換場地討論及表決。因有七人贊成「有條件通過」,另一人主張補件再審,最後採多數決。擔任主席的環保局長黃明恩回到會場宣布「有 條件通過」,原先靜坐的環團人士立刻衝撞會場,高喊「違法環評,台東之恥」。副縣長陳宏宗則是興奮地說:「終於過了!台東已經走出一大步!」

環 評委員做出「有條件通過」的結論摘要是:「開發單位於施工及營運期間,確實履行所提各項污染物對環境影響預防及減輕之措施後,…無須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 評估。」同樣也因為承諾內容不清不楚,再加上公文又另以原子筆臨時加工「必須落實履行承諾,並落實監督機制」等字樣,草率作法,啟人疑竇,遭到反對派強力 質疑。

開發案可復工 環團批放水

台東縣政府秘書長陳金虎說,美麗灣建物原本即已具備建築執照及使用執照,如今即可申請復工。美麗灣渡假村則感謝環評委員專業公正的審查,承諾做好環境保護與地方回饋。

環團則痛批縣府程序違法、行政不中立。指責縣府先以切割開發案,包庇業者規避環評,再一路護航,放任業者違規開發,造成渡假村都蓋好的既定事實,再操控環評放水。

環保聯盟台東分會執行委員廖秋娥表示,環盟從二○○七年提起美麗灣訴訟,一路都勝訴,但縣府卻在二○一○年以未定讞為由,發給建照、使用執照,今年一月全部官司定讞後,卻又重啟環評,昨天的環評結論無效,將再透過訴訟程序撤銷環評結論,訴請認定美麗灣是非法建築必須拆除。

美麗灣拍板/公民團體砲轟 違法環評

「抱歉,我們沒有守住!」美麗灣開發案有條件通過環評消息昨天傍晚一傳出來,公民團體痛批:「違法環評、結論無效、台東之恥!」強調會持續守護東海岸,環保聯盟台東分會表示,一定會提告環評無效。

環團痛批密室協商 族人泣訴被違法環評強暴

十七位參與環評會議的代表紅著眼眶,步出會場。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說,八位環評委員偷跑到二樓,完全是密室協商,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戰役,根本是設好局要讓環評通過。不過,環評結束不是案子的終點,他呼籲中央出面,未來還會繼續向行政院、總統馬英九抗爭。

律師代表陸詩薇、許嘉容則質疑,環評結論違法,三位縣府代表為何不用迴避?在環評會主席黃明恩出面宣布環評有條件通過,但文件上卻看不到條件是什麼?扣掉三位縣府代表,只有五位委員出席,根本不到法定出席人數的二分之一,環評根本就是違法的。

抗爭多年的刺桐部落族人林淑玲掩面痛哭,她說在違法的環評下被強暴了、卻不能做什麼。

昨天稍早反美麗灣者一度高抬阿美族傳統竹筏想要衝進縣府環評會場,象徵捍衛原住民傳統領域。阿美族金曲歌手舒米恩到場聲援,台東大學學生楊濬瑄說,她雖然不是台東人,但她熱愛台東,所以要勇敢站出來,台東人發展不要靠財團,而是應該靠自己。

在農村武裝青年、林生祥等歌手接力演唱後,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夏禹九說,環評法是抄自美國的錯誤法令,根本不合台灣的制度,只要委員不聽話、就會被換掉,這樣的環評法根本是惡法,就算環評通過了,大家一定要堅持下去。

持續關注台東美麗灣的導演戴立忍,昨天在臉書上轉貼台東縣政府前的抗議實況,並大聲疾呼:「台東人,站出來!」超過千名網友力挺。

反美麗灣群眾不斷高喊「美麗灣拆、拆、拆」、「違法環評、立即解散」,期待出現好消息,但下午五時傳出有條件通過環評,現場群眾情緒跌落谷底,邊喊「美麗灣拆拆拆」邊哭。

群眾舉起微弱燭光 相約再努力

傍晚六時許,反美麗灣群眾舉起微弱燭光,拆起美麗灣模型,大家相約繼續努力、未來一定會持續戰鬥下去,總有一天要拆除美麗灣。

環境律師痛批 根本就是「無條件」

爭議八年的美麗灣開發案昨天有條件過關,由於「有條件通過」的環評審查結果公文除了籠統的要求,只簡單寫著「必須落實履行承諾事項,並落實監督機制」幾個字,參與此案公民訴訟的環境律師詹順貴痛批:「根本就是『無條件通過』。」

詹順貴表示,這場環評讓美麗灣開發案重新再走一次法律程序,徒增社會對立。環團下一步動作將在環評結果公告之後,先向環保署提起訴願,若環保署駁回,環團將再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提出撤銷環評結論。

環 保團體質疑美麗灣開發案一開始就採取「先分割土地後開發」策略以規避環評,讓環評淪為背書,因此展開「環評無效」訴訟;二○○九年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 「環評無效」、二○一○年裁決「建照無效」,要求台東縣府應令美麗灣渡假村停止開發行為,但是二○一○年台東縣府無視判決,同年八月發給業者建築與使用執 照,今年一月被高雄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撤銷環評定讞後,台東縣府又在六月重啟環評。

詹順貴指出,今年九月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出爐後,環保 署、 台東縣政府及美麗灣飯店宣稱,最高行政法院只有針對第一張○.九九九七公頃建照,判決台東縣政府應命美麗灣公司停工,未要求拆除建物。詹順貴表示,台東縣 政府、環保署及執政黨這種無視程序瑕疵,硬讓該案通過,明顯向財團靠攏的行為,暴露政府赤裸裸違法圖利的行徑,無視民眾反彈的聲浪,已經賠上公信力。

顧環保?顧肚子? 環評現場雙邊拉扯

「美麗灣渡假村新工程」第七次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會開放正反兩方入場旁聽,並表達意見,反對人士不斷反映程序問題,並質疑此次環評的合法性,支持者則訴求台東需要發展,民眾需要工作機會。

反對美麗灣開發案的元貞法律事務所律師許嘉容指出,環評結論被撤銷,即代表自始無效,縣府不能續審來召開第七次環評會議,且台東縣政府是促參案的共同開發行為人,縣府所有人員應全體迴避,並送中央環評。另環評缺乏社會、文化、原住民領域等面向的委員共同審查。

律師︰台東縣府應迴避環評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陸詩薇指出,美麗灣蓋好才做環評,完全違背環評法的預防原則,就如已生小孩,才考慮要不要生小孩,在程序及實體問題還沒解決下,環評審查會有瑕疵。

出席審查會贊成開發案者清一色為台東縣民。富山村辦公室村長黃文明表示,絕大多數村民贊成美麗灣渡假村在富山開發,台東縣是經濟弱勢地區,「我們需要生活」,縣府引進的是最不污染的觀光產業,不希望成為有心人士踐踏的花園。

昨天出席環評審查會的委員包括台東縣環保局長黃明恩、建設處長許瑞貴、農業處長劉榮堂,及外聘委員許中立、吳俊哲、周志儒、廖秋榮、張章堂等八人,對美麗灣審查說明書中適法性、海水污染、污水處理、颱風影響等問題分別提出疑問。

張章堂率先發言,他認為環評與其原地打轉,不如送交中央,至於司法性問題應交由環保署等單位認定。至於颱風對飯店的影響,業者應有更周全陳述,此外,廢水、污泥、廢棄物等處理方式、生態調查都要再說明。

吳俊哲建議業者的三級薄膜污水處理系統要更嚴格,處理後乾淨水的澆灌需求量亦應再清楚確認。許中立對於防災運作、海嘯發生時如何與地方防災單位及中央氣象局聯繫,及掌握六公頃區域內活動民眾的安全,另外,環評時的各種承諾亦應明確陳列。

農業處長劉榮堂另對停車場現狀與環說書有異、廢棄物處理機構皆應視現況再行更動,建物本身亦應符合綠建築標章標準。

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表示,美麗灣如果環評未過、成了實質違建,內政部會協助拆掉。記者昨天未取得其最新說法,營建署官員表示,已請建管組了解「有條件通過」的詳細資訊,並將就主管權責部分嚴加管制。



在地支持者要工作 嗆外地人滾回去

數百名支持美麗灣開發案的群眾,昨天聚集在環評會場外與反對者對峙。他們怒嗆:「外地人滾回去」、「台東的未來,台東人自己做主」。

高喊要環保也要建設

「要 環保也要建設,台東人決定台東的未來」、「拆除美麗灣,國賠誰擔當」、「環保黃牛滾出台東」,隔著市區中山路與反美麗灣群眾對峙、嗆聲,數百名支持者手拉 布條及舉牌要求外地人不要干涉台東的未來、滾蛋,高呼工作機會欠缺,造成年輕人口嚴重外流,要環保也要建設,這是台東人的「微薄」要求。

部落居民胡進妹表示,住在刺桐部落五十多年,為了生活,七名兒女都不在身邊,知道美麗灣到此開發,每天都打電話回家問飯店開了沒,因為他們都想回台東工作。

支持者怒吼聲不斷,包括擔任台東觀光協會理事長的縣議會副議長的陳宏宗,以及台東縣議員張國洲、陳志峰和宋賢一等人也陸續上台嗆聲。

陳宏宗表示,美麗灣或許不是解決台東高失業率唯一良方,但可讓有意在台東進行投資開發的企業做為重要觀望指標;「先顧肚子再來顧佛祖」人人有事做,再談美麗灣的願景才不會像天邊彩虹,如此遙不可及。

陳宏宗表示,美麗灣因法規訂定須補做環評,地方期盼儘早圓滿落幕,理性看待。台東經濟條件沒有外縣市來的有競爭力,家戶所得連年全國敬陪末坐,人口急速外流謀生,只因工作機會有限。

所謂「環評」決定政策時,好山好水似乎成為牽絆台東進步向前的阻力。當現實與理想被放在同一天秤考量,支持者選擇生活,因為活下來才有明天。

(自由時報)
--
美麗灣環評有條件通過 環團要續抗爭

爭議八年的台東縣美麗灣渡假村案,昨天第七次環評審查,在支持、反對者對峙叫陣及與警方衝突後,環評委員決議「有條件通過」;支持者歡呼「台東勝利!」反對者大怒高喊「台東之恥、違法環評!」環團失望之餘將持續抗爭、提撤銷環評訴訟。

出席八名委員包括台東縣環保局長黃明恩、建設處長許瑞貴、農業處長劉榮堂,以及屏科大許中立、逢甲大學吳俊哲、高雄科大周志儒、高雄空大廖秋榮、宜蘭大學張章堂等教授。

委員張章堂說,審查美麗灣環評「相當沈重」,支持、反對者都很激動,他希望大家理性討論;吳俊哲則認為,美麗灣放流水及汙泥標準還可以採用更嚴格標準;屏科大教授許中立提醒,應留意建物結構是否禁得起海浪沖擊。

在各方發表意見後,主席黃明恩以委員要開會為由,要求旁聽者退場,支持者先離去,但反對者拒絕退場,要求委員現場討論並發布結果。黃明恩決定到其他會議室討論。

委員閉室討論近四十分鐘,主張「不急於通過,請業者重提補充說明與改善計畫,下次再審」及「有條件通過」各半,只有一人主張「程序違建,不應通過」;最後表決,七票支持「有條件通過」。

據透露,七名委員同意有條件通過主要是考量業者已斥資數千萬採購汙水處理系統,確保汙水零排放及沿海生態復育,並善盡回饋等,展現誠意與行動。

業者提出的四大承諾,包括汙水處理從標準二級提升到三級、杉原灣不會有機械式的水上活動、未來四十多年縣民免門票進入杉原灣、及提供縣民至少一百卅個就業機會。

台東縣府八年前以BOT案開發美麗灣渡假村,環保團體認破壞當地生態抗爭,今年一月、九月最高行政法院先後判決環評無效、停止開發。縣府六月二日重啟第六次環評,當日沒有結論,爭議再起。

環評場外雙方隔街叫囂 闖會場…警抬離

「外地人滾出台東,支持美麗灣」、「美麗灣,拆、拆、拆!」隔著台東市中山路,美麗灣開發案支持與反對雙方人馬在環評審查會場外對峙叫囂並爆發衝突,警方數次舉牌警告,場面混亂;一群大學生還從窗戶爬入會場,高喊「環評違法」,與警方拉扯,會議數度被迫中斷。

昨天中午環評審查會還未登場,支持與反對陣營即開始集結,支持者在台東縣政府前廣場架起簡易舞台,隔著馬路和反對陣營互別苗頭,雙方隔空喊話拚氣勢;警方出動四百人力,以盾牌在兩方陣營中間阻擋。

支持美麗灣的台東縣觀光協會理事長、台東縣副議長陳宏宗,率領近四百名群眾高聲吶喊:「台東人的未來,交由台東人決定,反對的環保人士多數不是台東人,不瞭解台東人的痛!」

人數相當的環團人士則反批「美麗灣大違建」,手舉旗幟及看板回嗆,並抬一艘阿美族傳統竹筏往縣政府廣場挺進,試圖衝破封鎖線,但被上百警力阻擋,竹筏在半空中劇烈搖晃,還撞擊到一旁的電視台轉播車。

環團人士二度抬起竹筏意圖衝破警牆,支持美麗灣的群眾見狀,向環團人士丟擲飲料杯及寶特瓶,警方數次舉牌警告,雙方帶頭的人透過擴音器大叫冷靜,衝突才未擴大。

後來雙方代表準備進入縣政府旁聽環評審查會,但還沒入場,莿桐部落林淑玲高喊「反美麗灣」,支持美麗灣的台東縣議員李錦慧怒嗆「垃圾不要來台東」,火藥味濃烈;會議剛召開,環團代表律師許嘉容等人提出「程序違法」,雙方再度爆發言語衝突。

這時十五名大學生,突從窗戶爬入會場,高喊「環評違法」,員警上前阻止,學生和環保人士與警方爆發肢體衝突,場面失控。

美麗灣環評過 新風暴的開始

美麗灣渡假村經過七次環評審查,昨天有條件通過,支持者額手稱慶,反對者哀傷不已,看似問題底定,但或許是另一個風暴的開始。

台東縣府九十三年間和美麗灣業者簽訂BOT合約;九十四年核發建照動工,當時開發不到一公頃,免提環評。九十五年業者擴大開發到六公頃,主動提出環評;九十六年環保團體提出訴訟要求停工,次年勝訴;九十七年有條件通過環評。

去年縣府核准動工,但今年一月最高行政法院以九十七年環評官員比過高,撤銷當年環評;縣府六月重啟環評,引發極大爭議,致第六次環評沒有結論;九月最高法院又判決停止開發,直到昨天第七度審查有條件通過環評。

一路下來,環保團體勝訴爭取到撤銷環評及停止開發,如今環評補件再審,等於問題又回到原點,紛爭恐難落幕。

環保團體認為美麗灣在程序上有四個程序不正義。

原本海水浴場「變身」為渡假村,還把開發土地切割到一公頃以下,明顯規避環評法;渡假村失去環評依據,卻以既有建物接受環評;第一次通過環評時,環評審查由當時縣府主導,官方人數居優勢;而最高行政法院撤銷環評後,如今卻又重啟並通過環評。

無 論在環評委員資格,或是環評法規規定,反對美麗灣人士都有所質疑,加上十五名委員僅到八名;依環評規定,擔任環評委員的副縣長張基義及環保局長黃明恩不能 參與表決,張基義昨天申請迴避,但黃明恩昨天擔任代理主席主持會議並參與表決,再度引來環保團體質疑,表示不排除再提訴訟,未來美麗灣如果無法修正瑕疵, 恐怕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環團批:美麗灣案例一開 全台失守

「大家都認同台東要發展,但不容許這種敗壞法紀、破壞環境的發展。」台東環保聯盟成員、台東大學教授廖秋娥表示,美麗灣開發案有條件通過環評,各界無法認同。

昨天到場的環保署第六屆環評委員李根政獲悉環評結果後也痛心地說,台東如今要靠美麗灣造就業機會,顯示過去幾任台東縣長太無能,「美麗灣的案例如果一開,未來全台國土都要失守!」

廖秋娥並說,司法判決美麗灣環評無效、應停工,縣府仍曲解法令,刻意袒護業者,聲稱只要補做環評即可就地合法,「這是侵蝕整個台灣的法治基礎」。

「台東要發展,但不能靠違法的美麗灣!」阿美族紀錄片導演馬耀‧比吼說,「美麗灣就是違法在先,應該要尊重司法判決拆除。」他認為縣府對於美麗灣BOT開發案一開始就沒有說清楚,才導致今天這樣對峙的局面。

曾獲金曲獎、金馬獎最佳新人獎的阿美族歌手姜聖民,雖戴口罩不願發表意見,但站在環盟造勢場舞台上,高唱成名曲「我在那邊唱」,以行動表達反對美麗灣的開發。

住在都蘭山區的澳籍人士麥克表示,他住在台東十五年,「這海岸對居民而言有心靈上的寄託,不容如此過度開發」,即使在澳洲,擁有美麗的海岸線可發展觀光,也沒有濫墾濫建的狀況。

麥克說,可理解台東人要工作的心情,但有其他方式可以推動就業;台東失業率是百分之四點三,美國是百分之八,低收入戶也很多,但沒有如此對待土地,台東人應從環境、生態層面,更深切地去看美麗灣開發案,就業絕對不是這開發案能成立的原因。

牧師OMI表示,反美麗灣是為反官商勾結,及當初未經在地協商而僅迎合少數利益團體特權的作法,面對環評通過,「杉原海岸的海浪,都將化為非常巨大控訴聲」。

(聯合報)
--
美麗灣零和賽局 台東人的無奈

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已變成環保和產業的零和賽局,台東居民的生計乃至其他更重要環保議題,都因美麗灣案被淹沒。

環保人士3年前檢舉美麗灣未經環評就興建動工,向行政法院提出環評無效訴訟,業者後來補足環評資料,獲台東縣環評會審查通過,但最高行政法院今年1月判決台東縣政府環評無效,開發案暫時停工。台東縣政府今年6月啟動開發案新建工程環評,再引發環保人士抗議。

美麗灣渡假村位於台東縣卑南鄉杉原海邊,前身是海水浴場,由「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營運」;民國93年台東縣政府與業者簽約開發,成為台東第一個BOT案。

環保團體將美麗灣案做為台東環保運動的「灘頭堡」,8年來,美麗灣吸收了大部分環保能量,除蘭嶼反核廢等議題外,台東其他的環保議題似乎淹沒在「美麗灣」的聲浪中。

經過8年訴訟、抗爭,雖然環團贏了「停止開發」和「撤銷環評」的行政訴訟,但美麗灣渡假村仍已矗立在海邊,台東縣府就「新建工程」啟動的環評,成為雙方的新戰場,戰線依然看不到盡頭。

其實台東民眾還有更多、更急迫的環保問題需獲重視;例如莫拉克颱風過後山林的保護、生態豐富的卑南溪是否遭天災與人為破壞、如何讓台東農地永續經營等,都是刻不容緩的問題,雖然有人關心,但都引不起共鳴。

此外,台東縣政府以BOT方式催生「美麗灣」,希望將美麗灣做為產業指標、帶動觀光發展的火車頭;但每當環團提出連串質疑時,台東縣政府均未在第一時間捍衛政策,只是簡單一句「依法行政」帶過,直到今年才開始具體政策辯護,已喪失諸多機會。

儘 管台東縣政府、台東縣議會、產業界大團結,喊出「台東人要生存」、「不要干涉台東縣建設」,抗衡環團的拆除訴求,但是台東要怎樣的產業?要如何讓產業和環 保取得平衡點?台東民眾依然看不到具體方案。美麗灣環評的兩造-環團與台東縣政府,似乎還欠台東民眾一個負責任的作為。

(中央社)
--
美麗灣過關 環團︰縣府護航 環評無效

美麗灣開發案通過環評,場外的反對民眾悲憤不已、擁抱啜泣,代表反對方參加會議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強調,三位縣府一級主管擔任委員護航,闢室密談通過環評,環評結論無效,他們將會再提起撤銷環評訴訟。

昨天中午,支持與反對美麗灣的群眾就開始集結,兩方旗鼓相當、各有近五百人聲援;支持美麗灣開發的民眾,以「台東人的事由台東人決定」為訴求主軸,要求盡速讓環評通過,反對群眾則強烈質疑環評根本就不該開,違法環評應立即停止。

場外支持與反對人馬壁壘分明,雙方相隔一條馬路相互叫囂,支持一方高喊「支持美麗灣」,反對一方立即回嗆「拆!拆!拆!」雙方也相互喊話,呼籲對方「棄暗投明」,煙硝味十足。

反對美麗灣的舞台上,有曾獲金曲獎的客家歌手林生祥、台東歌手舒米恩,多次參加社會運動的農村武裝青年等接續演唱,讓士氣越來越高昂。

民眾還抬著掛有「還我傳統領域」的阿美族竹筏,直接衝撞警方的封鎖線,警方立即以盾牌阻擋,並以警棍將竹筏頂回,經過多次衝突,所幸最後場面並未失控。

下午近五時,美麗灣有條件通過的訊息傳來後,雙方情緒立即出現極大對比,支持的民眾高聲歡呼,反對的則情緒激動、有人不斷啜泣;從會場步出的反對一方代表,也都止不住眼淚,向現場民眾說「對不起,我們沒守住!」

「違法環評、結論無效、台東之恥。」李根正強調,環評會根本不應該開,但委員們卻仍不理他們的訴求,甚至最後還闢室密談;他強調環評通過絕對不是終點,他們還會持續抗爭,提起訴訟。他也呼籲中央政府要正視美麗灣的問題,不要同流合汙。

環保聯盟台東分會執行委員廖秋娥表示,從環盟提起訴訟開始,一路都勝訴,但縣府以未定讞為由,持續發建照,定讞後縣府卻重啟環評,一路護航,這些環評委員的環評結論無效,他們將會再提起撤銷環評訴訟。

東華大學環境學院長夏禹九指出,台灣的環評法規有嚴重的瑕疵漏洞,不聽話的環評委員,主政者可以任意撤換,讓環評法可以任由政客操弄,環評法須立即修法。

(中國時報)
--
壓力大 上班族易排氣

Q:我每天上班吃完午餐後都一直想放屁,我吃飯時有細嚼慢嚥,但不知為何會這樣?
A:民眾出現放屁情況,主要是因身體水分不足,吃地瓜、豆類、奶類、發酵等食品,或進食時狼吞虎嚥吃進過多空氣,而使腸胃蠕動不順,造成排氣放屁狀況,若在上班時頻頻想放屁,也可能是因緊張與壓力,造成個人腸胃蠕動過快而頻放屁。

多喝水調整作息
除 放屁可能造成困擾外,建議還要觀察是否伴隨排便習慣改變、腹痛或一直想上廁所等症狀,藉以排除腸癌等疾病,若有類似伴隨症狀應就醫。但若僅是單純放屁症 狀,可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改善,如培養規律作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與細嚼慢嚥,並少吃豆奶類食品,皆有助腸胃正常蠕動、減少放屁次數。

(蘋果日報)
--
e通卡 可儲值超商減半 7-ELEVEn下周二起喊卡 民怨「不便」

國 道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TC)現仍有80萬用戶在使用舊型的OBU及e通卡,尚未轉換成新的電子標籤eTag,但有網友在網上po文抱怨,下周二、即 明年元旦起7-ELEVEn將不再提供e通卡儲值服務,偏偏他家附近只有7-ELEVEn,沒有其他連鎖超商,引發網友討論。遠通電收昨證實確有此事,屆 時全台近萬個提供e通卡儲值服務的超商據點,將少掉約一半。

遠通電收今年5月推出eTag後,原140萬OBU用戶仍有80萬戶續用OBU及e通卡,但看準OBU明年將停用,7-ELEVEn日前通知遠通電收,下周二起將停止提供e通卡儲值,引發網友抱怨不便(http://tinyurl.com/c3o84d3)。

仍有據點可加值
遠通電收說,下周二起OBU用戶仍可持e通卡到全家、萊爾富、OK便利店、遠傳電信、遠通門市、遠東商銀、中華三菱等據點加值。
但根據統計指出,7-ELEVEn全台據點多達4800個,另3家連鎖超商加起來才4990個,7-ELEVEn一旦退出服務,等於超商加值據點頓時少了近一半。

OBU用至第2季
民眾陳小姐批評,7-ELEVEn不應取消服務,很過分。
遠通電收另指,原預訂年底停用的OBU,因高速公路改採計程收費延後實施,OBU將沿用到明年第2季;而計程收費前eTag都是免費申請。
統一超商昨說,因年底與遠通合約期滿,相關儲值設備與系統合約也到期,才決定下周二起停止服務。

「營業獲利考量」
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表示,7-ELEVEn不提供儲值服務有其營業獲利考量,遠通電收也要想辦法引導OBU用戶移轉為eTag。

ETC措施調整資訊
下周二起:7-ELEVEn門市終止e通卡儲值服務
明年第2季:停用OBU
明年6/30前:到4大超商、遠通電收門市、遠傳電信等辦理eTag儲值免手續費

(蘋果日報)
--
求職難寧行乞 青年當「街趴族」 日賺2千住旅館 勝22K的大學生

經 濟不景氣,年輕人求職受挫,轉將行乞當職業成為「街趴族」。《蘋果》直擊新北市鬧區一名年僅28歲的小李,好手好腳卻每天在商圈路口趴地行乞,他稱:「為 了吃飯去搶、去關不是更慘?」另名37歲的阿華,去年出獄後找不到工作,跑到天橋上縮腳裝殘,趴地一天最多賺2千元,還能住旅館,月收入強過22K的大學 生。

針對街趴族年輕化趨勢,逢甲大學通識中心主任翟本瑞分析,年輕人工作資歷不足、謀職管道有限,加上少子化父母寵溺小孩,學校教育也 與 社會脫鉤,有人利用延畢逃避工作,有人躲在父母羽翼下成為啃老族。客觀來看,啃老族與街趴族的心態相似,都是工作受挫後產生的新生存方式,只是啃老族依賴 父母,街趴族則依賴社會。

低頭掩蓋年輕臉
《蘋果》日前直擊小李到板橋區府中捷運站商圈,帶著舖地厚紙板、2個紙碗上工,人潮較少時就躺著睡,人多時就伏地趴跪,邊行乞邊嚼檳榔、抽菸,他說:「一天下來至少有400元收入。」在他厚重髒外套下則是乾淨衣服,每天洗澡無臭味,因面容年輕怕被識破,行乞時始終低頭。
小李說,國中畢業就當水泥工,但前年染中耳炎頭部開刀,不能再舉重物,打零工的工作時有時無,「我不想犯罪,不想有前科啊!」漸漸變成街趴族,雖兼職街趴收入不穩,但「靠運氣啦,好的時候半小時就有300、400塊啦!」

孩子丟老家父母
距離小李行乞處約50公尺的天橋上,則是街趴族阿華的地盤,他出獄後打零工三餐不繼,把孩子丟給南投的父母,獨自北上「打拼」,趴地行乞時,把一隻腳藏在衣服裡喬裝斷腳,博取同情。
阿華說首次街趴「想要買菸啊!」未料真的要到錢,買菸後還能上旅館睡覺,就這樣投入這一行,「一天也有過2000元」,也認為自己比小李有誠意,小李「根本是在睡覺!」

(蘋果日報)
--
「暴民比警察多」 阿根廷千人結夥搶超市

南美阿根廷上周四起發生一連串暴民結夥搶劫超市案件,結夥人數少則數十人,多則超過300人,其中包括多家華人商店遭殃。這股打劫潮彷彿野火燎原,2天內在全國4省爆出數十起劫案,當局緊急派軍方維持秩序,有數千暴民參與行搶,共計2人喪生、近百傷,警逮300多人。

阿根廷上月才發生30萬人反政府示威,抗議治安惡化、物價飆漲等。不過前晚官方將此波劫案歸咎於反對派人士,以及某些商業工會的煽動,意圖以政治操作製造恐懼與混亂,駁斥行搶與經濟狀況、食物短缺有關之說。

10華人商店遭殃
一連串劫案始於上周四,尼格羅河省旅遊勝地巴里洛切(Bariloche),近百名蒙面人到一間超市搶走食品,搬走家電、自行車;搶匪隨後轉往其他超市搜括,當地警力不足無法控制局面;入夜後搶匪人數增加,數百暴民在多家超市流竄洗劫。
目擊者驚恐說:「凌晨街上的搶匪比警察還多,行經超市的卡車也遭攻擊。」連美國Walmart旗下超市也遭殃,該省緊急從其他城市調來150名警察,女總統費南德茲派出400憲兵馳援。
當 晚搶劫潮就蔓延到第三大城,位於聖塔非省的羅薩里奧(Rosario),據中國媒體報導,當地共40家華人商店蒙受損失,其中10家店被洗劫一空,數名華 人住院。店家說曾報警,警方到場暴民一哄而散,但警察一走暴民又聚集,而遇到鐵柵堅固、無法破門的商店,暴民就繞到店後方,破壞倉庫闖入。

2死1警頭中彈
這一晚暴民當中,有一男一女在與警方衝突時喪生,50多人受傷。而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4城市都發生劫案,一間家樂福量販店遭搶,搶匪還在路上攔車、砸窗、搶車內財物,警察逮捕逾百人。
隔天(上周五)搶劫潮延燒,全國10多處發生搶劫,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聖費爾南多市一夥超過300人的搶匪,還繞過警方駐點,搬空一間家樂福。警方逮捕378人,有一名警員頭部中彈,傷勢嚴重。

阿根廷數起搶案地圖
阿根廷4個省上周四起,發生數十起超市搶劫案,劫匪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政府出動軍方維持秩序,造成2死,近百傷,300多人被捕。


阿根廷小檔案
◆總統:費南德茲(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
◆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語言:西班牙語
◆人口:4,176萬人(2011年7月)
◆面積:約376萬平方公里(含南極洲約100萬平方公里)

(蘋果日報)
--
美擁槍派反擊 竟建議武裝校園

美國康乃狄克州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造成20名幼童與6名教職員喪命,儘管加強槍枝管制的呼聲越來越高,但美國全國槍枝協會仍堅稱:「只有持槍的好人能阻擋持槍的壞人!」稱學校應盡快編制配槍警力,以槍制槍才能遏止類似慘案。

「拒檢討還卸責」
全 國槍枝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NRA)前天打破近一周沉默,開記者會捍衛擁槍權利,執行長拉皮耶說:「沒人相信此刻不會有另一個藍薩(此案槍手)正計劃攻擊某 個學校,校園禁槍沒用,有佩槍警衛巡邏的機場、銀行等機構反而比較安全。」
拉皮耶全程不接受提問,還指控媒體與政客妖魔化擁槍者,稱鋪天蓋地的報導只會刺激更多人模仿。現場有人高舉「NRA滿手是血」大喊「停止殺戮」打斷他發言,場外也有數十人抗議,有人說:「他們拒絕檢討槍枝,還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但NRA的論述也反映部分民眾心態,過去13年資料顯示重大槍擊案後數月,槍枝銷售數量平均增加19%。
槍擊案調查方面,熟識兇嫌藍薩的人說他可在1分鐘內拆解並重組槍枝,平常幾乎都待在他媽媽搜集槍枝的地下室。藍薩動手前已毀損自己的電腦硬碟,警方正盡力修復毀損檔案。

(蘋果日報)
--
步槍協會籲 武警進駐全美校園

美 國康乃狄克州新鎮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廿一日發生滿一周,康州上午以敲鐘和默哀方式悼念死者,許多州也跟進,但全美最大槍枝遊說團體「全國步槍協會」 (NRA)副理事長拉皮耶卻在華府舉行記者會,呼籲全美所有學校配置武裝警察,「只有持槍的好人才能阻止持槍的壞人」,現場不但遭到抗議鬧場,此言更引發 各界嚴厲抨擊。

NRA在康州槍擊案發生後承受極大壓力,拉皮耶廿一日首度對此事件公開發言,事前外界指望他可能軟化立場,但拉皮耶堅稱擁有槍枝不是問題,是媒體和政客把擁槍人士妖魔化,還說槍擊案之所以發生,新聞媒體和暴力電玩也難辭其咎。

拉皮耶說,企圖使槍枝遠離校園的做法不但無效,且會使校園比機場、銀行和其他有武裝警衛巡邏的公共場所更脆弱,國會應迅速撥款,讓每一所學校配置一名帶槍警察。他還警告說,下一個亞當.藍札(康州槍擊案凶嫌)可能已經在策畫校園攻擊行動。

這場記者會引來擁護槍枝管制人士拉布條抗議,布條上面寫著:「NRA殺死我們的小孩」,以及「NRA雙手沾滿鮮血」。抗議人士還二度叫嚷打斷拉皮耶的談話,後來被保全架走。

拉皮耶的主張並不新鮮,早在一九九九年科羅拉多州可倫白高中槍擊案發生後,NRA就提出類似建議,其後國會撥款實施「警衛進校園」計畫,後來經費無以為繼,大多數學校都取消此一計畫。根據分析,拉皮耶的主張如果落實,全美警力將有七分之一被分配到校園。

各界對拉皮耶的主張均痛加駁斥。紐約市長彭博說,他們這些人疑神疑鬼,不相信有烏托邦世界,只能看到一個更危險、更暴力,人人武裝,沒有一個地方安全的美國。

《紐約時報》廿二日在其社論中說,拉皮耶的談話詭譎不實,充滿妄想,簡直是一派胡言。康州新當選參議員莫非說,這是他所聽過最噁心、最麻木不仁的聲明。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指出,住在美國被謀殺的機率遠大於其他國家,是英國的四倍,比德國高出近五倍,更是日本的十三倍,美國的謀殺命案有三分之二是槍殺,英國只有十分之一。另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統計,二○一一年有一萬一千名美國人死於槍下。

碧昂絲率群星 公益短片反槍

美國康周再傳校園槍擊案,讓美國長年槍枝氾濫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碧昂絲、葛妮絲派特洛等明星們紛紛挺身而出,一同拍攝公益短片,呼籲民眾以實際行動,要求民意代表透過立法加強槍枝管制,以免悲劇再度發生。

這 支短片是由反對槍枝暴力的「對抗違法槍械市長聯盟」推出,參與拍攝的明星還包括珍妮佛安妮斯頓、卡麥隆黛絲、艾倫狄珍妮、潔西卡艾芭、傑米福克斯等。明星 們一一念出曾發生槍擊慘劇的學校名字,質疑到底還要多少悲劇一再重演,才能讓大家痛下決心採取行動。他們呼籲大家基於同理心挺身而出,不要讓親人成為下一 次死傷名單上的名字。

向來被批評為助長暴力氾濫的好萊塢電影,此時也成為眾矢之的。美國電影協會主動發函各大片廠,希望大家自制,以支持歐巴馬總統對於管制暴力的決心。全國槍枝協會廿一日還批評大量音樂錄影帶都把生命當成兒戲,把殺人當成生活方式。

影壇人士也承認此時行銷方式應更加謹慎,但偏偏接下來到一月是好萊塢類型電影旺季,十部片裡有八部是限制級,其中五部都有槍。前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的新片《重擊防線》將於一月十八日在美上映,片中共有十種武器出現,海報上就是阿諾抱著一把巨大的機關槍。

(中國時報)
--
全美學校設武裝警衛 成本高

紐約「每日新聞」今天估計,如果全美9萬8000所公立中小學都要設置持槍武裝警衛,每年所需成本至少約33億美元。

美國康乃狄克州發生震驚全球的校園槍擊案,造成20名年僅6到7歲的兒童死亡,另有包括槍手、槍手母親與學校其他教職員等8人死亡。

這項槍擊案引爆全美各地呼籲管制槍枝聲浪,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也指派副總統拜登領導一個小組,並要求在下個月前提出一項槍枝管制建議方案。

遭到千夫所指的全國步槍協會(NRA)在昨天首度打破沈默,認為槍枝並非導致槍擊案的主因,該協會將暴力源頭轉向好萊塢電影、暴力電玩等,並呼籲國會應該編列預算,在各校設置武裝警衛,因為「唯有持槍好人才能制伏持槍壞人」。

全 國步槍協會的這番言論立即遭到各方撻伐。紐約每日新聞(Daily News)估算,如果在全美9萬8000所公立中小學額外增加一名武裝警衛,按照美國勞工局(Labor Bureau)的警衛平均年薪約3萬2840美元計算,光是薪資支出就得額外增加33億美元。這還不包括購槍、職場訓練等費用在內。

報導引述紐約教師工會總裁穆古魯(Michael Mulgrew)的話指出,全國步槍協會的言論可笑至極。在校園設置武裝警衛,將毀了校園該有的學習環境,他們不希望讓學生覺得學校和監獄沒兩樣。

紐約市1300多所學校中,只有10所學校設有武裝警衛,另有350名警察定期在學校巡邏,其中150人為配槍警察。

(中央社)
--
大法庭制度 統一法律見解

司法院院會昨日通過法院組織法、行政法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確定在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設立「大法庭」制度,藉此統一法律見解,將送請行政院院會會銜後,函送立法院審議;影響所及,已實施數十年的「判例」制度將走入歷史。

資深法官指出,現行最高法院雖會透過民、刑庭會議做出決議,以統一法律見解,並進一步形成判例,但民、刑庭會議所做決議,實際上只是法官們開會的結論,畢竟不是判決,以「開會」來統一法律見解確實有爭議。

另外,民、刑庭會議未必能定期、密集開會,最後形成判例的個案也是少之又少,想要依現行模式統一見解緩不濟急。

司法院草案規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兩終審法院,由法官組成「大法庭」後,院長為審判長,大法庭最後所採的判決見解,其他庭及下級審都要遵守,可達到統一見解的效果。

(自由時報)
--
刷牙流血、牙齦紅腫 牙周病前兆

刷牙流血、牙齦紅腫的經驗人人有,但多數人不以為意,僅認為是火氣大、刷牙太大力所造成,直到無法忍受牙齦腫痛前來就醫時,才恍然大悟自己罹患的是牙周病。

牙周病為慢性疾病,起因於口腔清潔不佳,使食物殘留孳生牙菌斑與牙結石,一旦牙結石堆積,便會刺激牙齦引起出血及發炎現象;但因初期徵狀不明顯,民眾常錯失了就醫時機。

「原 來我有牙周病?」是許多門診病患的心聲,過去曾有牙周病患因生意繁忙、壓力大,錯將牙周病徵當上火,猛吃涼性食物降火氣都不見起色。直到口臭逼人、牙齦萎 縮化膿、多顆牙搖搖欲墜了才就醫,評估發現已是牙周病第2至3期,後接受全口牙周雷射治療才協助他恢復牙齦健康,免除掉牙、拔牙的厄運!

牙周病拖越久 齒槽骨破壞越多

牙周病拖越久,齒槽骨被破壞越多,將使牙齒鬆動脫落,千萬不可大意!

傳統治療牙周病時,往往須進行牙齦翻瓣手術,徹底清除細菌和牙根處堆積的牙結石;此時,患者得承受較明顯的疼痛感及較長復原期等待拆線,易造成心理恐懼,對治療產生抗拒!雷射治療牙周,可免除手術痛楚,降低患者心理壓力,提供患者另一選擇。

◎傳統牙齦翻瓣手術

●治療方式︰開刀刮除牙根處牙結石,易傷害齒質,造成牙齒敏感、牙齦萎縮。
●疼痛感受︰較明顯,須縫合傷口等待7至14天後拆線。
●殺菌效果︰無。
●真牙保存程度︰牙齦易萎縮,保存率較低。
●手術時間︰翻牙齦清除快速,治療時間短。

◎雷射牙周治療

●治療方式︰激發能量小,避免過度治療傷害牙齒、牙周組織。
●疼痛感受治療︰無需翻瓣、傷口小、免麻醉,疼痛感受低。
●殺菌效果︰具殺菌、止血效果。
●真牙保存程度︰雷射能量低,減少對牙齒、牙齦刺激,具較高真牙保存率。
●手術時間︰雷射範圍小,治療期較長。

建議平時保持良好清潔習慣,並配合定期牙齒健檢,才是控制牙周病的不二法門。

(自由時報)
--
黑翻紅 國軍英雄館3年營收9億

經濟不景氣,許多行業受衝擊,但全台國軍英雄館變身攬客,不但轉虧為盈,創下三年營收九億元的最高紀錄,盈餘用來重新裝修住房,原本老舊的台南館搖身一變宛如汽車旅館,三年來業績更比過去成長近七成。

隸屬於軍人之友社的國軍英雄館有十間分館,住宿雖便宜,過去因設備老舊,加上人員管理未上軌道,虧損連連,有分館三年營收僅三百八十萬餘元,平均一個月才十一萬元。但最近三年,各館住宿部門業績不錯,有利於硬體更新,只要有盈餘就將住房改頭換面,重新擦亮老招牌。

毗鄰台南大學的國軍英雄館台南館,最近整修門面打造典雅客房,很多人看到網站照片,還以為英雄館改成汽車旅館了。軍人之友社秘書長周彥中說,就因為落差太大,他在台南館就看過兩名軍人,在大廳東張西望,最後跑到櫃台詢問,「原來他們懷疑自己走錯地方!」

台北國軍英雄館則是走戰鬥風,將幾間套房改裝成「連長室」、「輔導長室」、「排長室」,房間陳設比照軍中,頗獲退伍老兵的青睞。周彥中說,一開始為了逼真,還去買了幾具手搖骨董電話,「但失竊率實在太高,最後乾脆就不買了。」

台北國軍英雄館附設的軍友餐廳,三年前曾一度發不出年終獎金,現在可是名氣響叮噹,靠著百元早餐與養生策略轉虧為盈。前兩年餐廳趕流行,也推出情人節套餐,結果想吸引的年輕人來得不多,反而是中老年夫婦非常捧場,座無虛席。

餐廳開館卅多年,去年創下一億三千多萬元的營收,是歷年最高紀錄,近三年的業績也比過去成長將近二成。

「三年前,某分館還有房客入住五分鐘立刻退房,並表明寧可多花一千元住民宿,也不願住英雄館,讓我深以為恥!」

周彥中說,三年前金融海嘯尚未恢復,利率降低衝擊孳息收入,國軍英雄館的住宿部門僅勉強打平,餐廳則是連年終獎金都發不出來,虧損近一千五百萬元。

周彥中說,今年物價飛漲,英雄館內部曾有調漲餐廳價格的呼聲,甚至百元早餐至少得漲到一百二十元,後來決定維持原價,還強調絕不縮水,獲得消費者的信賴,訂單不曾中斷,逆勢操作如今見到成果。

(聯合報)
--
總理蒙提辭職 義國國會解散

「這不是馬雅(世界末日)預言的錯!」帶領義大利逐步走出債務危機的蒙提,21日幽默地宣布他領導的技術官僚內閣正式辭職。他並將於23日召開記者會,宣布他是否介入明年二月舉行的選舉。蒙提提前辭職,為義大利政局平添不確定的因素,已令國際投資人不安。

蒙提信守承諾,於21日國會通過明年度預算後,向總統納波里塔諾提出辭呈,總統已予接受,並要求蒙提續任總理直到選舉結束。總統並宣布解散國會,準備舉行大選,預估可能將在明年2月24日改選。

蒙提的任期原本到明年4月;但由於他在國會中已經無法得到過半數議員的支持,各項改革措施將無法推動,因此只好提前辭職。

蒙提本人已被任命為終身職的參議員,因此他本人不能再參選,但他理論上仍可回任部長,也可能擔任中間派政黨聯盟的非正式領袖。義大利晚郵報報導,「接近蒙提的人士表示,他尚未做決定,而且不排除會做出令人驚訝的決定。」

蒙提,救了義國 卻失了政黨支持

13個月前,義大利十年期公債殖利率達到7%以上,而到今天只有4.47%。這一年多來,由蒙提領導的技術官僚內閣將義大利從財政崩潰的邊緣,拉回到目前相對安全的局面;然而正因為經濟情勢稍安,反而使他失去了政治人物的支持而提前辭職。

米蘭波西尼大學經濟學教授波利指出,蒙提接掌政府之初,「主持並通過的第一項穩定預算法,包括退休年金改革及財產稅核實課征,對穩定市場信心非常重要。」

波利認為義大利在落實結構性自由化方面還做得不夠。他說,「他的原則及方向都正確,但政策仍不夠有效。」

金融問專家巴沙尼指出,「他最重大的工作,就是使義大利免於墜入懸崖。他的最大功績就是建立制度。現在國家、各地區及地方的支出都受到密切的監督。他已經做得很好;但如果能得到更大多數政黨的支持,他還能表現得更好。」

要判定蒙提內閣的功過,還需要一些時間,因為這要看他留下的制度能否繼續執行。但毫無疑問的是,蒙提已經完成他在就任總理時所必須做的事,就是帶動國際間對義大利政府的信心,並使舉債成本下降;而蒙提如果入明年選舉,他或許還有機會繼續塑造義大利的未來。

(聯合報)
--
打卡介苗全身紅疹 竟是罕見疾病

一歲男童打完卡介苗後全身出現紅疹,肺、肝都感染結核菌,醫師追查,原來他遺傳自母親的先天免疫缺損,母子三人都生病,成為國內「孟德爾氏遺傳性分枝桿菌易感染性疾病」登錄首例。

這名一歲男童日前就醫,他全身出現密密麻麻的紅疹,肺、肝、脾都被結核菌感染,醫生一度懷疑與注射卡介苗有關,但治療效果不佳,轉介小兒免疫科就診。

醫師發現,男童免疫系統出問題,體內的Gamma干擾素接受體異常,對卡介苗裡的分枝桿菌沒有防禦能力,才會在注射疫苗後出現病徵。男童母親表示,十歲女兒在一歲時,也曾發生細菌感染脊椎,治療後痊癒。

因一雙兒女陸續發病,醫師懷疑是遺傳性疾病,又發現母親膝蓋上有碗大般的傷口,男童母親說,傷口是跌倒造成的,但八年來無法痊癒,她看遍了內科、外科、感染科,就是治不好。

經醫師診斷,原來母子三人都有Gamma干擾素接受體異常情況,醫師加強免疫細胞活化,並給予抗分枝桿菌的抗生素,男童及母親都已痊癒。

謝奇璋表示,這種罕見疾病患者,是因Gamma干擾素信號無法傳入免疫細胞,一旦細菌感染,無法有效清除細菌清除,容易被分枝桿菌、沙門氏菌及類鼻疽等感染。

(聯合報)
--
台灣激瘦… 海岸線不能再退!

台 灣國土淪陷,政府迄今拿不出有效對策。宜蘭五結親水海岸原本百公尺縱深的沙灘地,如今已經倒退剩下10多公尺;花蓮豐濱鄉土地2年來有超過16公頃的海岸 線土地沉入海底;屏東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出海口邊的東港鎮南平里,近年來海水不斷逼近,里民憂心不已,政府將投入3億8千萬元養灘,但效果難料。台灣海岸侵 問題,已成沿海居民夢魘。

●宜蘭 海邊出現大斷層

宜蘭五結鄉季新村長林炎坤表示,以前民眾到海邊沙灘逐浪戲水,從停車處走到海邊,通常都需要10分鐘時間,當時的沙灘地一望無際;現在的沙灘地則剩下不到10公尺縱深,並出現3公尺深的大斷層,讓人怵目驚心!

2年前第一河川局花了1100萬元拋投500公尺的箱籠,去年又斥資2800萬元,延伸箱籠長度。這些箱籠雖然發揮防阻海浪的功能,但遠遠趕不上海岸被侵蝕速度。

●東港 護堤被沖毀

屏東東港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第七河川局為與大海爭地,提出「大鵬灣至南平里海堤人工養灘及環境營造」規劃,總經費約3億8千萬元,要在3年內執行完畢,解決南平里沿岸護堤被沖毀的問題。

但東港鎮地方人士認為,南平里當地海水位不斷上升,造成護堤被沖毀,已經嚴重威脅里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對相關單位動作牛步化,相當不滿。

高雄市長陳菊、屏東縣長曹啟鴻則對高屏海岸線逐漸後退,國土流失,可是中央沒有任何部會負責大為不滿,認為問題嚴重已到不容忽視地步。

●旗津 沙灘流失6萬坪

根據高雄市政府的監測資料顯示,旗津近10年流失沙灘面積超過6萬坪,大約是30座足球場的面積。由於中央卻沒有單位要負責,高雄市只好自己編經費挽救海岸,目前已花了7億元整治旗津海岸,但除了旗津,高雄市偌大的西海岸海岸線也在逐漸後退,亟需中央部會出面處理。

曹啟鴻則以屏東縣為例說,為了減少海岸線被沖蝕,就用消波塊,可是海浪繞過消波塊,照樣沖蝕海岸,屏東海岸線也逐漸退縮。

●台南 長浪可及村落邊緣

在台南,北門區雙春海灘因長期受海浪侵蝕,沙源大量流失,近3年來海岸線退縮上百公尺,導致沿岸防風林被風浪摧毀殆盡,完全起不了作用。目前海岸距離村落只有2公里遠,居民唯恐大浪恐侵襲家園,「大家遲早要搬家。」

雙春里長李連興說,當地海域曾被評比為最美麗海灘,每到夏天人潮不斷,近年沙灘流失後,沿岸防風林樹木早就死光所剩無幾,大浪甚至捲進內陸觀海亭,最嚴重時,長浪甚至侵入距村落只有數百公尺遠的遊客中心,水淹數十公分高。

●新竹 防風林變漂流木

新竹縣竹竹北市尚義里海岸線長年受海水倒灌沖刷,防風林形成漂流木,海岸線退縮逾50公尺,生態、居民環境都受破壞,里民無不盼望政府興建堤防保護。

目前竹北海域受侵蝕的範圍,從鳳山溪起約達5公里長,不斷惡化。「原本魚塭距海岸約百餘公尺,如今約20公尺」沿海養殖業者郭宮寶表示,當地60餘公頃魚塭,養了烏魚、草蝦,年產值1億,如今看著海岸流失了,防風林因海岸淘空了,倒伏枯死,防風林後方約20公尺就是魚塭。

東海岸土地也遭大海侵蝕、流失。花蓮縣政府經比對99年以前地籍資料,發現有超過16公頃左右的海岸線土地流失,甚至有幾筆私有土地完全沉入海底,當地民眾感希望政府能夠加強海岸穩固工程,保護他們的土地。

消波塊治標 婆娑之洋「肉粽」之島

台 灣的海岸線每年正以公尺計的速度遭到吞噬,台灣越來越瘦。國土流失、民眾安全受到威脅,但政府卻似渾然未覺,到處以大量俗稱肉粽的消波塊治標而不求治本。 當年駛經台灣海面、高呼台灣為「Ilha Formosa!(美麗之島)」的葡萄牙船員,此時如果舊地重遊,一定會改口驚呼「肉粽之島!」美麗島嶼被糟踏至此,台灣的國土政策在哪裡?

蠶 食比鯨吞可怕。因為它一點一滴,侵蝕於無形卻不間斷;等到發現時,整棵桑樹已剩殘梗。台灣海岸的退縮、國土的流失便是如此,緩慢到政府毫無警覺,輕微到政 府輕慢以對。但對住在海邊的居民來說,200公尺長的沙灘,一夕之間竟近在咫尺,海浪在不知不覺間已拍擊屋腳;岸邊的堤防一年高過一年,海水早已高過地 面,住在二、三樓的住戶,幾乎伸手便可隔著堤防汲取海水。這些,都讓民眾寢食難安。一個大浪,便可能家毀人亡;一個破洞,造成的潰堤便可能將整座城鄉瞬間 吞噬。

政府目前面對海岸的侵蝕,能做的便是沿著全島海岸投放蛇籠、消波塊,1000公尺不夠,再加1000公尺;一串肉粽不夠,多加幾串。數以億計的經費投入海裡,但擋得了幾時?消除得了沿岸居民的疑慮嗎?台灣國土正在一寸一寸縮小,沿海民眾身家安全受到威脅,政府還在無感嗎!

(聯合晚報)
--
仰賴機車通勤…國內脊損傷率 國外3倍

國內未成年人因交通事故住院的發生率高於美國,有醫師認為,與機車有不小的關連性。台北榮總神經修復科主任鄭宏志表示,國內脊髓損傷的發生率是國外的三倍,與國人仰賴機車通勤有直接的相關。

台北馬偕急診室主任張文瀚說,未成年人交通意外以騎機車最普遍,有時一整群飆車族全進了醫院。雖然有戴安全帽,但車速太快,常造成骨折、顱內受傷、大面積擦傷等。

即使傷癒出院,也常可能帶來後遺症。例如脾臟是腹部撞擊時最易受傷的器官,若脾臟破裂需摘除,日後可能增加細菌感染風險,骨折後的漫長復健,也常超乎青少年的想像。

鄭宏志表示,最近才遇到一名青少年,因為車禍頸椎受傷、癱瘓求診,車禍當時「撞了就昏了」,不記得騎車時發生什麼事,家長則是一臉憂心,但「年輕人不知道怕」,這名患者未來能不能重新站起來,目前還是個問號。

除了機車事故多,近年來風行騎鐵馬,也常見青少騎自行車為了閃避狗、或速度太快摔傷,張文瀚與鄭宏志都建議,騎自行車也不要忽略防護措施。

(聯合晚報)
--
研究:霸道上司較易出頭天

讓下屬恨得牙癢癢的超強勢頂頭上司竟然註定會升官!新研究宣稱,態度強勢且老是霸凌員工的經理,與較具能力的競爭對手相較,比較可能往上爬,理由是人們對霸道經理的支配性印象深刻。

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人員發現,支配性較高的人對他人的影響力較大,因此較容易也較快從眾人當中脫穎而出。

這項研究同時顯示,當受試對象偏愛具有威望的領袖時,他們較可能選出支配性領袖,並且較能寬恕這類領袖的行為。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能解釋企業與政治界的支配性領袖,得以從資源與權力大戰中竄出頭,譬如房產大亨川普(Donald Trump)。

研究主要執筆人喬伊.鄭(Joey Cheng,音譯)說:「這項研究發現,要爬上主管職位有2種方式,以能力讓人留下印象,或以支配性這個老方法攀向高峰。」

這項研究發表於「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中央社)
--
深化科普教育 破解末日迷思/中國時報社論

不 出所料,喧騰已久的「馬雅末日」,就在廿一日全台風和日麗的天氣中,順利通過下午二時,和中美洲馬雅當地同步結束了末日這一天。全球基本平靜,馬照跑、舞 照跳,期末考也仍然會降臨。但在面對這次末日預言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從科學、教育、媒體,和親情四個面向,獲得深刻啟發。

從科學的 角 度來看,網路上的末日不過是玩笑一樁,無論是太陽風暴、行星排列、銀河連線、兩極翻轉,還是天體撞擊,在簡單的科學分析下,都不堪一擊。但地質歷史上的末 日卻是怵目驚心、血淚斑斑,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展開了生物在全球的多樣化分布,從山巔到深海,生命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存在同時繁衍變化。但是在 這五億多年中,地質層中記錄了五次生物大滅絕的事件,有些滅絕紀錄顯示在短時間內有高達八○%到九○%的物種消失!部分滅絕事件原因目前已有跡證,可能源 自古陸漂移,造成全球冷化;也可能是火山群爆發,或是外來天體撞擊,在短時間內改變全球氣候。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能夠造成全球性生物災 難 的主要原因,就是各項外因的影響導致氣候變異。今天我們的生活環境堪稱良好,沒有立即而明顯的災難性外因,但是我們自己在做什麼?人類正迅速且大幅度地改 變地表氣候,在不經意間啟動了第六次的物種滅絕,不但讓許多生物就此消失,也將人類自己推上了世界末日的道路!

但若我們不以人類生存為 念,換個更高的角度觀察地球歷史,倒讓我們感覺無可抱怨,因為「浩劫是偶然,重生是必然」!地質歷史明確地告訴我們,每次災劫降臨,少數生命力強或是躲得 恰當的物種,能夠忍受長時期極端惡劣的環境生存下來,在大滅絕之後開始復甦萌發,再次展開生物演化新的篇章,見證生命的韌性無比堅強。

從科學的角度回顧地質的歷史,的確能帶給我們末日省思,但在網路上沸沸揚揚傳播末日降臨的詛咒時,我們的科普教育是否能夠有效地消弭錯誤迷思,為民眾解惑?

教 育部的社教單位和國科會的科教單位的確長年推動科普教育,期望提升國民科學素養,遇事有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但是有些媒體卻站在對立面操作偽科學,每天晚 上打開電視,所謂的科學新聞節目,出現的常是兩位名嘴,站在大螢幕前,口講指劃,聲嘶力竭地傳播製作單位的演出腳本,民眾看得如癡如醉,其他電視台群起效 尤,這樣的媒體環境如何令人期待清明的社會氛圍?

但是話說回來,媒體也要生活,因此最好的方法其實是科學工作者化身科學傳播者,走出象牙塔外,推動正確而有趣味的科普教育。如果晚上的電視節目可以播放台灣自製具公信力的科學現場節目,讓民眾和學生有詢答的機會,疑惑有了出路,自然社會清明,不再容易受騙上當!

在台中,我們看到國人自建了馬雅神殿,神殿上的倒數計時不斷提醒大家時間有限;而在神殿前的末日音樂會中,民眾讀出了自己的文章:若明天就是末日,你的信會寫給誰?寫什麼?

在這個活動中,父母子女之間流露的親情讓人動容。末日當前,人們才會認真檢視自己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人、事、物,省思之後,方能珍惜周遭的親人朋友和自然環境。

所以,認真想想,偶而來個末日預言,也是有它正面意義的!

(中國時報)
--
杜絕狂飲的妙招

■為杜絕民眾喝酒鬧事,英國政府計畫對英格蘭與威爾斯等地的酒精飲料制定最低價格,希望透過終結廉價的酒精銷售,以降低酗酒引發的社會與健康問題。

■Ministers are proposing a minimum price of 45p a unit for the sale of alcohol in England and Wales as part of a drive to tackle problem drinking.

為打擊酗酒問題,英國政府打算對英格蘭與威爾斯等地的酒精飲料制定最低價格,儘管這對能否減少民眾狂飲的成效還是未知數,但對偶而小酌的英國家庭而言,1年勢必將增加近100英鎊的支出。

酒精濫飲 犯罪叢生

英國首相卡麥隆在11月底宣布,計畫對每單位酒精制定最低售價為45便士,這也讓1瓶威士忌的成本增加到至少為12.6英鎊(約20.20美元)。英國政府還考慮禁止買2送1等促銷活動,希望透過多管齊下,以減少與酒精相關的健康與犯罪問題。

英國政府目前正積極打擊民眾不負責任的狂飲行為,因為它所耗費的警力與醫療資源,1年將讓納稅人損失210億英鎊。不過飲料業卻指稱這項做法根本無助於解決民眾濫飲酒精的問題。

英國警務大臣格林接受BBC Radio 5專訪時強調,他們企圖禁止的是非常廉價與強勁的酒精。他說這通常是導致週末許多民眾酒醉鬧事的主因。

根據英國政府所作的調查指出,實施酒精最低售價,將有助於減少英國整體酒精消費量3.3%,並讓1年的犯罪數目減少5千件。此外接受相關醫療的人數也將減少2萬4千人。他們還預測每年與酒精相關的死亡人數將會減少7百人。

英國內政部強調,酒精最低價格措施並非針對那些負責任的飲酒民眾,他們鎖定的是與酒精相關的暴力犯罪。

不過,專門生產Johnnie Walker威士忌的酒商迪亞吉歐卻堅信,最低定價措施不但無助於解決民眾濫飲,而且還對所有消費者進行不公平的懲罰,多數消費者平日只是小酌一兩杯。

酒類貿易協會預估,45便士的最低定價將導致零售價格激增52%。其中1瓶伏特加的價格將大幅攀升71%;威士忌上漲62%,葡萄酒的漲幅也將高達38%。

禁酒計畫 歐盟跳腳

根據英國財政研究所(IFS)的調查發現,這項酒精最低售價計畫,恐讓偶爾小喝一兩杯的家庭1年酒類帳單將增加近94英鎊,該結果對英國政府宣稱只是針對酗酒者而言是一大打擊。

蘇格蘭早在英國政府宣布制定酒精最低定價提議前,就曾表示將對當地酒精制定最低價格50便士。雖然這項措施將到明年4月才會正式實施,卻已經引發多項相關的法律挑戰。

歐盟官員在寫給蘇格蘭第1部長薩摩德的信函中,警告該最低售價計畫已經違反歐盟法規。他們指出如果蘇格蘭政府不緊急對該計畫煞車,他們很可能會採取法律行動。

此外,在歐洲像是法國、義大利與西班牙等主要生產酒精的國家也加入抗議行列,指稱該做法破壞歐盟的自由貿易規定。

法律事務所Addleshaw Goddard負責食品與飲料法律事務的主管湯瑪斯認為,酒精最低售價在法律上的確有可議之處。他解釋這項做法如果涉及跨國的酒精飲料貿易,勢必讓進口業者處於競爭弱勢,從該觀點看來的確違反歐盟單一市場的立法原則。

(工商時報)
--
俄國新草根運動

■俄羅斯總統普丁第3度當選後,國內籠罩在蘇維埃式威權統治之下,但強權依舊無法阻擋社會基層崛起的新草根運動。

■A new grassroots movement consisting largely of young urbanites is currently taking shape, says sociologist Natalya Subarevich.

莫斯科河中的小島上有座廢棄的巧克力工廠。這座工廠在當年紅色十月革命後收為國有並更名為「一號糖果工廠」,如今成為莫斯科新興藝術家與網路新秀的大本營,更是夜生活的新據點。

今年11月某日,反對派新成立的協調委員會選在這座工廠遺址新開的酒吧集會,而主持會議的正是幾周前才當選的委員會主席納弗尼(Alexei Navalny)。

納弗尼領導的45人委員會成員來自四面八方,有猶太詩人、右派激進份子、自由派經濟學家,還有主張回歸2004年蘇聯體制的新史達林主義者烏達索夫(Sergei Udalzov)。

反對派勢力 集結

這些背景迥異的政治份子之所以聚在一起,是因為他們的共同目標都是把總統普丁踢出克林姆林宮,讓俄羅斯人民追求真正的民主。身為律師與熱門部落客的納弗尼先是在網路票選中成為最受支持的委員會主席人選,又在反對派電視台Dozhd參與候選人辯論後順利當選主席。

他表示:「委員會旨在結合幾百萬名期盼改變的人民力量。這是俄羅斯史無前例的創舉。」

納弗尼所言不假,因為幾十年來俄羅斯的反對派勢力總是自相殘殺,協調委員會的成立終於讓人民對國內政治未來燃起希望,儘管實質數據並不這麼樂觀。

資料顯示,全國只有8.2萬人參與協調委員會的網路票選活動。就連向來支持反對派的莫斯科共青團報(Moskovsky Komsomolets)也諷刺道:「這種投票率對非洲最小國賽什爾來說還算不錯。」該國人口僅8.7萬人。

諸如前總理卡斯雅諾夫(Mikhail Kasyanov)及左派議員波諾馬雷夫(Ilya Ponomarev)等反對派領袖也聯合抵制納弗尼,因為他們認為納弗尼的政治理念傾向寡頭政治與國家主義。波諾馬雷夫表示:「假設納弗尼掌權,情況會比普丁更糟。」

年輕政治家 崛起

儘管協調委員會目前還不成氣候,且11月集會再度在爭執中收場,但反對派的年輕勢力已從各地政府開始崛起。

27歲的俄羅斯撲克牌冠軍卡茲(Maxim Kaz)是協調委員會最年輕的成員。他在今年3月順利在休金諾區(Shchukino)議會拿下1席。

該區是普丁領導的統一俄羅斯黨票倉之一,但卡茲為了對抗執政黨勢力,正積極參與各項預算審議會。他表示,該區每年預算相當於2億歐元(約2.8億美元),「但人民選出的民代僅能支配其中2%」。

年僅25歲的反對派人士歐利尼柯娃(Irina Oleinikova)今年也在統一俄羅斯黨票倉的庫雷莎夫卡市(Kuleshovka),以2倍得票數打敗對手,成為俄羅斯最年輕的市長。

社會學家蘇巴瑞維奇(Natalya Subarevich)認為,這一波由年輕都市人發起的新草根運動逐漸成形。政治科學家歐瑞斯金(Dmitry Oreshkin)也表示:「普丁無法阻止社會基層號召改變。」他指出「當今社會已進入後蘇維埃時代」。

(工商時報)
--
連教師也是文盲

■巴西的教師習於翹班,部分教師甚至不會讀寫,使得全球第6大經濟體巴西的教育品質嚴重落後於國際水準。

■Brazil's dismal educational standards are too low for the world's No. 6 economy and threaten to stunt the nation's development.

6歲的潔米兒(Ana Jamil)踏進校門的第一件事,就是問「今天有沒有課?」巴西Jose Pereira da Silva市立小學的學生到學校後都會問這個問題,因為他們的老師時常翹班,潔米兒的老師前一天就沒有來。

巴西小學老師的月薪只有350美元起,但工作保障如同公務員,所以老師習慣性翹班。學校有課的時候,學生一天與老師相處的時間才3個多小時,老師通常都沒有授課準備。

我的老師 今天又翹課

校長安德拉黛(Maria Olivia Andrade)表示,「我們這裏有些老師甚至不會讀寫。我們在等政府安裝冷氣,我們也需要圖書館,這些是必需品,但目前最急迫的需求是教師訓練。」

在免費午餐和政府補助計畫下,巴西有更多小孩入學,不過他們離校時教育方面的收穫並不多。Jose Pereira da Silva市立小學的目標是學生在14歲畢業前,有70%的學生學會讀寫。

安德拉黛有點難為情的表示,「去年我們捨棄這項目標,這裏是貧困的社區,距離大都市很遙遠,這裏並沒有和大都市相同的機會,所以差異頗大。」

但巴西有不少像Jose Pereira da Silva一樣的學校,調查機構發現,在首都聖保羅,一名高中地理老師無法解釋東西南北方向,就連多數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教學品質也低於國際水準。

巴西的教育水準實在太低,不僅不符合全球第6大經濟體的需求,而且還大幅落後於全球其他新興經濟體,教育危機已嚴重影響巴西成為世界強國的希望。

在左傾政黨贏得執政權後10年,巴西展現了經濟奇蹟,讓4,000萬人脫離貧窮,但是教育系統仍嚴重不足。

因此,巴西國會提出一項大膽的計畫,打算在2020年前讓教育支出增加1倍,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大幅高於富裕國家的標準。預期該計畫的部分法案將會通過,但評論家質疑如何有效運用這筆經費,或是能否解決巴西最嚴重的師資問題?

教育經費 有待改善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導的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巴西在參與評比的全球65國中排名第53,落後鄰國智利和墨西哥,只比突尼西亞高出個幾名。

西巴非營利組織「大眾教育」(Everyone for Education)主任克魯絲(Priscilla Cruz)表示,「過去20至30年巴西的就學率已經大幅的提升,我們試圖讓更多兒童入學,但在此同時,教育品質卻是下降。」

她表示,巴西的教育系統長期資金和訓練不足,無法負擔額外增加的數百萬名學生。「大眾教育」機構認為,在額外增加資源和設立全國統一課程的同時,教育老師也是基本項目。

理論上,巴西籌措改善教育的經費並不難,而且執政者也有決心,但教師有習慣性翹班的問題,監督教師方面的進展可能有限。

(工商時報)
--
沙漠太陽不來電

■官方資金不到位,民間企業也落跑,致使歐洲在北非以太陽能發電再輸送回歐洲的計畫,幾已確定跳電。

■Today,a scant three years later, there is still little to show for the project but the ambition.

3年前,在歐洲政治人物看好創造環保與產業雙贏的局面、歐洲環保人士推崇把綠能發展帶入新紀元、歐洲大企業爭相保證將積極投入下,名為「沙漠技術工業倡議(DII)」的公司正式創立,負責推動以太陽能來供應歐洲很大部分能源需求的計畫。

這個計畫的構想,是要在陽光充足的北非沙哈拉(Sahara)地帶廣建太陽能電廠,再興建跨越地中海的超現代化、超高壓輸電網,然後將所產電能送回歐洲,以滿足歐洲很大比率的能源需求。

大企業 紛紛不玩了

當時為DII規劃的經費高達4,000億歐元(5,600億美元),民間企業也踴躍投入。德國從製造業的西門子(Siemens)與博世集團(Bosch)、金融業的德意志銀行與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到電力業的E.ON與RWE等,都共襄盛舉。

不過3年下來,這個計畫卻是個大挫敗,現在幾已確定將「跳電」。除剩下空泛的願景外,實質上毫無進展,未見計畫中的任何一個發電廠動工。

種種實際上的障礙,導致政治人物的支持熱度急降,這從今年的第3屆DII年度研討會雖如期在德國外交部召開,卻未見德國任何部長級官員到場,即可見一斑。

企業也紛紛落跑。西門子公司以削減成本及全面撤離太陽能發電領域為由,宣布退出這項計畫。全球第1大汽車零件供應商博世集團也退出。

西班牙官方代表在11月初的一項簽約儀式上意外缺席,也讓在摩洛哥興建3座太陽能電廠的計畫暫時喊停。這凸顯整個計畫的成本太高,除企業投資外,更有賴各國政府分擔,致使任何參與國(如西班牙)都能讓進展停頓下來。

從歐盟到歐洲,各國政治人物儘管檯面上仍力挺DII,但都僅只於口水而已,都避而不談實質的財務支援。

跨洲輸電大計 一場空

非營利性的DII基金會也是這個計畫的重要推手。該基金會的共同創辦人諾斯(Wolfgang Knothe)博士說:「何其不幸!大可以說我們正在結束這整個計畫,因為已得不到政治上的支援。」

政治人物之所以從當初的極力看好DII,到現在流於口惠而未實至,主要原因是再生能源的成本仍遠高於傳統石化燃料,仍有賴公帑的補貼,而歐洲各國在財政上卻普遍捉襟見肘。

另外,能源需求攸關國家安全,電力大部分依賴外部輸入,即意味受制於人。因此在初始的激情過後,歐洲各國開始猶豫,是否值得耗費大量公帑,參與打造「跨越北非、中東及歐洲龐大供、輸電網絡」。公部門的資金因而仍未到位。

阿拉伯之春使北非地區的政治生態變得動盪難料、中東及北非國家本身的能源需求日益激增、過去沒有像DII這種規模的計畫運作經驗可供借鏡等,也加深歐洲各國政府的疑懼感。

(工商時報)
--
公園與月亮的戰爭

■韓文,是表音文字,進而在使用英文表示時,不是引發外人發噱,就是讓人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緒的莫名感覺。

■The Sejong「what」?What to call the Sejong Cultural Center?

雖然,韓國總統大選已經結束。然而,選戰期間,關心韓國總統選情的讀者,如果看的是英文報導,應該都有注意到朴槿惠的「朴」與文在寅的「文」的英文,分別是用韓音,譯為「Park」與「Moon」。

於是,在英文的報導裡,朴、文的對決,就成為公園(Park)與月亮(Moon)的戰爭。

韓文是表音文字,因此,呈現在英文上多半是根據韓文發音直譯過來的英語,例如漢江是「Hangang」,南山是「Namsan」,首爾的金融中心汝矣島是「Yeouido」。

雖然,對初來乍到的外人多半會很難懂,但是,基本上,也沒太大的差錯,不像「獨立門」被標記為是「Dog Rib Mun」,發音是沒錯,但是,字意就完全不同了,獨立門變為是「狗骨頭」自治區了。

音譯?意譯?意見分歧

就因為根據發音直譯會有它的侷限性,因此,首爾市政府曾試圖改善,並趁著舉辦1988年奧運、及2002年世界盃等活動時,採取路標的整頓,結果,反而變得更為混亂。

為 什麼呢?因為換成韓國人不懂了。在首爾有個公車站牌是「九老站」,九老站的典故是以前在那裡住了9位老人,不直譯吧,那就取其意為「Nine Olds Station」,結果,當每個外國人問起「Nine Olds Station」時,被問到的韓國人都是一臉的「莫宰羊」。

所以,到底該音譯?還是意譯?在韓國內部一直都存在著不同的見解。

多年前,為了「世宗文化會館」如何稱呼,在藝文界、輿論界引發論戰,照理來講,翻為是「Sejong Cultural Center」沒錯,可是藝文界以「會館」這名稱源自日據時代而有異議。

於是,「Sejong Centeo(世宗中心)」、 「Sejong Yehsul Keukjang(世宗藝術廣場)」等的建議名稱紛紛出爐,然而,Centeo只是center的韓國發音,也就是外來語,一樣不正統。

最後,當然是「吵吵」後,就不了了之的結束了。

韓文文化區 不見外文

前幾年,又為了首爾世宗路上「世宗大王」銅像前的英文介紹牌上寫道「King Sejong the Great,who devised the Korean characters Hangeul」,一夥人又開始爭吵了。

話 說,2009年10月9日首次立銅像時,介紹牌上的英文是「who invented our national language Hangeul」,那時一批所謂的專家們一致認為是「錯」的,所以,「national language」改為「Korean characters」。

但是,又有人主張「Korean alphabet」才正確,因為,韓文是表音文字,因此,不應使用「character」。

吵到最後呢,現在世宗路一帶,從光化門到世宗路十字路口共47萬平方米的區域,將打造成為多種韓文相關設施入駐的「韓文文化」旅遊中心,在這區域內,只有韓文,不會有任何外文。

在這一區域內的商家的店名、地標、街名,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只使用韓文,即使是星巴克的慣用名「Starbucks」也不見了,改成為是韓文的表音字。

(工商時報)
--
禁用英語招牌

■加拿大魁北克為保護法語文化,近日突然開始要求企業禁用英語招牌,但反對人士抨擊這只是政治動作,而且還會傷害企業競爭力。

■After decades of permitting a plethora of English-language trade names on signs, the government agency responsible for enforcing language laws has changed its mind.

沿著加拿大魁北克省加堤諾市(Gatineau)的馬洛尼(Maloney)大道走下去,很容易 讓 人誤以為自己置身在美國。因為舉目所及不但盡是好市多(Costco)、沃爾瑪(Walmart)、玩具反斗城(Toys "R" Us)以及必勝客(Pizza Hut)等美國店家,就連招牌也是大剌剌地只使用英語。

目前在魁北克,幾乎每一家來自美國的大型連鎖業者,招牌上都只使用原本的英文名稱,沒有因為魁北克省屬於法語區,就入境隨俗。

只有極少數業者如肯德基,已將魁北克地區的分店店名改成法文縮寫的「PFK」(Poulet Frit Kentucky)。Staples則是改名為「Bureau en Gros」,意思是文具批發。

法條老舊 難以配合

不過魁北克當局近來突然援引早在1977年通過的《法語憲章》(Charte de la langue francaise),又稱「101法案」,要求零售業者一律得把店名改成法文,或至少得加註法語解釋。

101法案規定所有大型零售商須以法語服務顧客,且所有沿街招牌也得以法語印製,但實際上一直以來都沒有嚴格執行,直到最近才成為熱門議題。部分人士認為,這個動作的政治意味大過實質意義,恐怕還會影響到企業的競爭力。

加拿大零售協會(Retail Council of Canada)魁北克區副總裁(Nathalie St.-Pierre)就抨擊,這條法規已經是35年前的歷史,現在又不開放討論空間,實在讓商家很難配合。

因此沃爾瑪等6大零售業者,已將魁北克政府告上法院,主張當局在沒有修改法條的前提下,不可突然要求商家變更名稱。除沃爾瑪外,另5家業者分別是好市多、百思買、Gap、Guess以及Old Navy,清一色是美國業者。

但不只美國企業,有些加拿大本土業者同樣因這項新的做法而相當困擾。因為就算不論部分加拿大業者也是慣用英語市招,還有更多人擔心的是,當局有意將101法案修改得更為嚴格。

規定繁瑣 企業困擾

目前101法案僅規定魁北克雇員人數在50人以上的公司,內部會議必須以法語進行,主管必須以法語和員工溝通,所有書面紀錄也都必須提供法語版本。此外各公司每3年就得重新取得一次「法語化證明」。

但如今魁北克省當地政治人物已開始主張要擴大實施這項法案,把11至50名雇員的公司也納入限制範圍。

員工規模約為10到12人的蒙特婁科技業獵人頭公司Kovasys Inc.,就是可能即將受到影響的業者之一。

現年31歲的公司老闆Alex Kovalenko說,他本來還打算增聘人手以因應業務成長,但考量到他的客戶有7成都使用英語,假使這項法規真的要擴大實施,那他恐怕就得改到多倫多去招募新人力了。

魁北克有95%的企業都在50人以下,科技公司平均規模更只有35人。所以正如工程師兼創業家的Heri Rakotomalala說的,資訊科技是知識導向經濟,「現實問題是錢在哪裡,企業就在哪裡。」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