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新聞自選輯 20121226

諾羅病毒 害上周萬人急診

近來諾羅病毒發威,許多人因此上吐下瀉。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指,上周有一萬一百零八人腹瀉掛急診,創五年來單周新高,多數為感染諾羅病毒。醫師表示,諾羅病毒傳染力強,會藉接觸病患排泄物、分泌物而感染,平常應用肥皂勤洗手。


腹瀉者五年新高
疾管局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近四周急診腹瀉病例大增,是近五年同期新高,上周更有逾一萬人因腹瀉掛急診,創五年來單周新高,多數是感染諾羅病毒。九月開學至今,已有近六十件諾羅病毒群聚感染事件,以學校、安養院、醫院居多,更有許多是全家大小接力感染。
疾管局疫情中心主任莊人祥說,諾羅病毒可藉由糞口和飛沫途徑傳染,因該病毒對環境及消毒藥品有較高抵抗力,患者糞便或嘔吐物接觸過的物品,可用較高濃度的漂白水消毒;患者最好戴口罩料理食物,其他人則應用肥皂勤洗手,以免感染。
防疫醫師羅一鈞提醒,感染諾羅病毒的潛伏期約一到兩天即發病,患者可能嚴重嘔吐與腹瀉,應少量多餐,且多次少量的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防治諾羅病毒須知
●諾羅病毒會透過接觸病患排泄物、分泌物而傳染,平常要用肥皂勤洗手
●感染諾羅病毒者接觸過的物品,可用漂白水消毒,患者處理食物時,最好戴口罩
●患者除少量多餐,另可每半小時補充一次水分,每公斤體重喝5 c.c.,如10公斤體重的孩童,就補充50 c.c.水分

(蘋果日報)
--
6歲以下幼童群聚感染事件最多/諾羅病毒肆虐 上週萬餘人狂瀉

天 冷食慾特別好,小心把諾羅病毒吃下肚!疾病管制局公布最新疫情資料顯示,過去四週急診的腹瀉病人比率,是去年同期的二倍多,光是上週就有一萬一百零八人腹 瀉掛急診,創五年來單週人數最高紀錄,又以六歲以下兒童發生率最高,幼兒園和國小的群聚事件最多。衛生署分析,疫情恐持續數週到明年。

急診人數為去年二倍

疾 管局防疫中心主任莊人祥表示,中秋節以後,國人腹瀉情形就不斷攀升,最近四週每一百個急診病人就有八.六人腹瀉,是往年的二到三倍,去年同期每百人才大約 三人。門診患者腹瀉比率也從三.九五%上升到四.一一%,高於去年同期。其中又以零到六歲兒童發生率最高,每萬人有十.九人次,十九到六十四歲人口就診人 次則增加最多,而且未見趨緩。

疫情恐將持續數週

疾管局分析腹瀉群聚事件發現,上週開始急速增加,幼兒園和國小最多,其次是人口密集之機構和醫院。莊人祥指出,今年學校的罹病率比往年高,未來幾週還可能繼續上升。

疾管局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諾羅病毒是病毒性腸胃炎最常見的原因,感染後二十四小時會陸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諾羅病毒並無特效藥,一般健康人只要接受治療、注意補充水分就可痊癒,但國外也有老人或多重慢性病患重症死亡的案例。

今年包括日本、香港、英國、德國、義大利、斐濟,都陸續在學校、醫院、郵輪、酒店、便當店發生群聚事件,其中德國是史上最嚴重的學校腸胃炎疫情,至少三十八人住院,日本則有兩家醫院疫情嚴重,八人喪命。

致病力強 洗手要徹底

台 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復德強調,諾羅病毒致病力強,只要一點點病毒就會發病,室溫下能活好幾個小時,光用酒精類乾洗手無法徹底清除,一定要用肥皂 和大量水沖洗,才能有效洗手。由於諾羅病毒經由糞便、口水傳染,因此病人嘔吐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都要用稀釋漂白水擦洗,清潔者最好戴口罩和手套。

王復德也提醒,諾羅病毒在症狀消失後兩天內還能繼續傳播,如果生病最好待在家裡,症狀消除後等兩天再恢復上班上課。

食品藥物管理局副局長吳秀英要民眾、餐飲業者和廚工謹記「五要」:要洗手、食物要新鮮、生熟要分開、吃前要加熱、要注意食物保存條件。

(自由時報)
--
諾羅疫情蔓延 腹瀉急診五年新高

周末就是元旦假期,計畫參加跨年活動或出國旅遊的民眾要小心諾羅病毒,以免腹瀉跨年。近來諾羅疫情在全球蔓延,日本更有六名死亡案例,就診人數是近十年來的次高。

國內腹瀉就診率也驟升,上周急診腹瀉案例創近五年來新高。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中秋節起全台腹瀉急診與門診案例持續上升,上周就有一萬一百零八例因腹瀉急診,研判主因為諾羅病毒感染。

台北榮總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復德表示,諾羅在室溫可存活數小時,病患症狀消失後的兩天至兩周內還可能有傳染之虞,且用酒精、乾洗手液皆無法去除,建議用肥皂洗手。

(聯合報)
--
諾羅病毒肆虐 一周萬人腹瀉

依據腹瀉群聚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全國急診與門診腹瀉就診病例百分比均呈上升趨勢,高於去年同期,以感染諾羅病毒最為常見,上周全台就有一萬多人因腹瀉掛急診,人數為5年新高。醫師提醒,酒精性乾洗手對諾羅病毒沒用,應使用肥皂洗手,做好勤洗手衛生工作,避免感染病毒。

近期腹瀉群聚事件以諾羅病毒感染最為常見,主要發生在學校、護理之家及醫院等機構場所,今年已發生41所學校腹瀉群聚事件,其中以幼兒園、國小最多,包含高雄市鹽埕國小及光榮國小上周五起150名師生因吐瀉及發燒送醫案。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近期國際間陸續傳出諾羅病毒群聚事件,包含英國、日本,約有一半的人感染諾羅病毒會發燒,疾管局已發文給各教育單位,呼籲學生做好勤洗手衛生工作,如出現腹瀉、嘔吐症狀,就應立即就醫,並請假在家休息。

台 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復德表示,諾羅病毒傳染力強,只要幾10顆病毒就可致病,且在室溫下可存活好幾小時,發病後2天至2星期排泄物仍有傳染力, 處理食物、照顧病人時,應做好隔離措施,戴上口罩、手套以防感染。另外,酒精性乾洗手對於諾羅病毒沒有效,應使用傳統的肥皂洗手才能避免感染病毒。

(中國時報)
--
車站機場 設電擊器 1分鐘救命 鼓勵民眾急救 修法免責

立 法院昨三讀通過《緊急醫療救護法》修正案,強制要求公共場所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AED),若遇到突有病患心臟不適,就能趕在救護車抵達前先搶救。衛生署醫事處副處長王宗曦昨說,突發性心律不整會引起心跳停止,若能在一分鐘內電擊, 救活機率高達九成。民眾呼籲政府多宣導,「遇到狀況救到人,也是功德一件。」

王宗曦表示,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若能廣泛設於人口密集處如機場、車站,萬一有民眾突然心律不整、昏倒,AED可因應救護車來之前的緊急救護。
衛生署表示,每年有兩萬名病患在到達醫院前沒有心跳,醫護人員在救護車上用AED電擊搶救,可將病患存活率從不到百分之一提升到百分之五,若在公共場所也設置AED,根據日本經驗,存活率可增至百分之三十八。

拼每10萬人25台
綠 委劉建國解釋,AED是給非專業醫療人士用來搶救瀕臨猝死病患的儀器,但為避免民眾擔心誤用反傷病患,修法也增訂,非救護人員使用AED急救時,可適用 《民法》、《刑法》相關免責規定。國內現有三千五百一十四台AED,平均每十萬人十五點二台,衛生署規劃,四年後增加二千二百五十四台,達到每十萬人二十 五台,預計約需五億八百零二萬元。
北市消防隊永吉分隊分隊長劉彥汝說,AED主要作用是輔助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口訣是「叫叫CABD」,「叫」患者確認反應、呼吸,再「叫」其他人打一一九,並拿AED;「C」是胸部按壓, 「A」確認呼吸道暢通,「B」是人工呼吸,若不願意口對口吹氣,只要胸部按壓每分鐘一百下即可,兩分鐘後,開始使用AED。

搭配CPR使用
但劉彥汝說,人昏迷時,心臟從正常跳動到停止跳動之間,有約四到六分鐘的「抖動」(心室纖維顫動),這時用AED電擊才有效果,若心臟已完全停止跳動,機器不會建議電擊,就要再做CPR。
民眾謝秀鳳說,多點急救設施,可以幫人搶救,「也是功德一件」,不過希望政府多宣傳,讓大家都懂得怎麼急救。

救護車強制錄影
此外,因不良駕駛惡意擋住救護車路線時有所聞,《緊急醫療法》昨三讀也新增規定,救護車除現有警鳴器、紅色閃光燈外,新增須加裝車廂內外監視錄影器。劉建國說,雖擋救護車已可重罰,但修法加裝監視器,有助於舉證、釐清責任。

AED操作示範
1.將兩貼片貼在右肩和左腋下,機器開始偵測患者是否需要電擊
2.患者需要電擊,機器開始充電,施救者不能接觸患者以免觸電
3.施救者按下按鈕,機器開始電擊。患者若未甦醒,再繼續施做CPR兩分鐘

《緊急醫療救護法》修法重點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衛生署公告的公共場所,應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或其他必要急救設備,相關辦法由衛生署定之
◎公共場所購置AED或其他必要的急救設備,得獎勵或補助
◎非救護人員為免除他人生命之急迫危險,使用急救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適用《民法》、《刑法》免責規定
●救護車裝置
◎救護車除現有警鳴器、紅色閃光燈外,新增須加裝車廂內外監視錄影器

(蘋果日報)
--
立院三讀 公共場所應廣設傻瓜電擊器

台 灣每年大約發生兩萬名抵達醫院前心臟停止個案,為了搶救突發性心臟停止病患的生命,立法院院會昨三讀通過「緊急醫療救護法修正案」,比照美國公共場所設置 俗稱「傻瓜電擊器」的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明定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應公告公共場所應設置AED或其他必要的緊急救護設備,並得給予獎勵或補助 設置。

鼓勵救人 民眾施救損害免責

為鼓勵民眾動手救人,修正案明定,未來救護人員以外的人,為了免除他人生命的急迫危 險,使用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予急救措施,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難免責規定。也就是說,民眾使用公共場所設置的AED或其他必要緊急救護設備,或施以心肺復甦 術急救他人,如果造成任何損害,都將一概不罰,救護人員在非值勤期間也比照適用。

衛生署醫事處副處長王宗曦指出,根據日本經驗,公共場所使用AED急救突發性心臟停止個案的急救成功率,可由原來的七%,提高到三十八%。

衛署半年內決定優先設置場所

王宗曦表示,第一階段目標希望達到英國標準,即每十萬人口二十五.六台,即目前還需要增加兩千四百台。

王宗曦表示,衛生署會在法案通過後三到六個月內,針對授權子法再開會議決定應設置場所的優先順序,目前評估原則分為四個面向:高齡人口密度、發生緊急醫療事故之風險、醫療院所可近性及設置效益。例如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常聚集作運動的體適能中心或是公園,可能就需要優先設置。

中指蕭條款 救護車須裝錄影器

此外,有鑑過去社會發生阻擋救護車的「中指蕭」事件,為保障急救者與傷患者權益,並避免救護車內外糾紛缺乏舉證,修正案也增訂救護車應裝設車廂內外監視錄影器,以便舉證或還原事故發生時的狀態。

(自由時報)
--
公共場所須設電擊器 協助急救免責

把握急救「黃金時間」,立法院會昨天三讀通過「緊急醫療救護法」修正案,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須強制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也就是傻瓜電擊器。民眾協助急救則可免責,救人不再擔心受罰,鼓勵民眾伸出援手,盼提高急救成功率。

過去類似「中指蕭」等阻擋救護車,或「計程救護車」等濫用醫療資源情況層出不窮。此次修法強制規定,救護車車廂內、外都須加裝監視錄影器,以便「錄影存證」、減少醫療糾紛,也保障急救者與患者權益。

至於救人不受罰,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召委蔡錦隆昨表示,修法援引國外「善良撒瑪利亞人法」精神;民眾為免除他人生命危險,使用緊急醫療救護設備或急救,可適用民法、刑法「緊急避難免責規定」,另救護人員在非值勤時間救人也同樣適用。

據統計,台灣每年有兩萬名病患到院時已無心跳,若救護員在車上施予電擊,存活率可由不到百分之一提升為百分之五,若進一步在公共場所設置電擊器,依日本經驗,存活率可達百分之卅八。

根據衛生署報告,我國目前平均每十萬人有十五點二台AED,預計花五億元建置,一○五年可達廿五台,但若要達到日本每十萬人兩百卅四台的標準,則需一○二億經費。

修法附帶決議也規定,衛生署須會同內政部消防署,製作全國AED地圖及全民AED使用教學,供民眾查詢,並鼓勵民間企業捐贈。修法另將救難直升機的查驗、管理納入緊急救護系統,並要求救護技術員訓練課程須包括野外救護訓練。

(聯合報)
--
服降血壓藥 不會乾眼症

Q:我乾眼症很嚴重,用多款人工淚液也無效,我會吃安眠藥與降血壓藥,可能導致乾眼症惡化嗎?
A:乾眼症好發於長期佩戴隱形眼鏡族群,及40歲以上中老年民眾,因眼部疲勞或退化造成角膜濕潤度不夠,而感到乾眼。一般降血壓藥不會影響乾眼症,但確有研究顯示服安眠藥物恐致乾眼症,多因失眠患者常休息時間不足,造成眼部疲勞而乾澀。

恐免疫疾病作祟
服 安眠藥若產生乾眼或症狀加劇,應就醫診治,可更換不含防腐劑或呈膠狀、膏狀等人工淚液種類,及接受眼部淚管栓塞手術,並視情況更換安眠藥,多可緩解。40 歲以下女性乾眼症患者,若症狀較嚴重或難以控制,也可能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乾燥症等自體免疫疾病引起,需進一步診治,可用免疫抑制藥物緩解。

(蘋果日報)
--
胃酸常逆流 食道癌增30倍

台灣罹患胃食道逆流的人約500多萬人。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昨(25)日表示,放任食道反覆受胃酸侵蝕,未來罹患食道癌機率將增加30倍。
蕭 敦仁醫師表示,飲食過油及肥胖會造成食道括約肌鬆弛、腹壓增加,是胃食道逆流患者增加的主因,許多患者自行購買成藥,但近6成不知藥物作用,市售胃藥以制 酸劑及抑制胃酸分泌為主,透過抑制或中和胃酸預防或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海藻酸鈉成份的胃藥則會形成保護膜,漂浮於胃頂部包覆胃酸,降低食道受侵蝕的機會 並緩解不適,提醒民眾購買時應向醫師或藥師諮詢。

吞嚥困難應就醫
蕭敦仁醫師提醒,自行服成藥僅能緩解症狀,如服用逾1周未改善應就醫,或出現吞嚥疼痛、吞嚥困難、胸痛、解黑便、血便、貧血或體重下降等,代表胃食道逆流情況嚴重,可能已造成食道潰瘍或食道癌,應立即就醫。

(蘋果日報)
--
下肢動脈栓塞竟截肢 告醫不起訴

【案例】
魏 姓婦人前年10/6雙腿發軟不能站立,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住院,負責診治的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醫師邱奕瑞遲無動作,1周多後魏婦雙腳發黑且僵硬, 後經手術仍未改善,又說要截肢。魏婦自行轉診台大醫院,情況改善,但台大仍稱就醫太慢,將雙腿膝蓋以下截肢,魏婦怒告邱奕瑞延誤病情涉業務過失重傷害。

【偵查】
士林地檢署據醫審會鑑定,邱奕瑞診斷魏婦有心臟衰竭合併急性肺水腫、橫紋肌溶解、下肢動脈栓塞等,並安排磁振造影、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檢查,且會診骨科、心臟血管外科,以血栓溶解劑等藥物及動脈栓塞清除手術治療,截肢為唯一選擇,無誤診或延誤。

【下肢動脈阻塞治療方法】
˙危險因子的改善: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運動。
˙藥物治療:(1)抗血小板治療藥物;(2)血流改善劑。
˙經皮穿刺動脈腔內整形術。
˙動脈繞道手術。

(蘋果日報)
--
塗醋止癢 反致皮膚發炎 冬季乾癢患者增4成

天氣多變,皮膚也易出狀況,皮膚科醫師楊志雄表示,近日有患者臉部皮膚發炎合併化學性灼傷而求診,原來是因臉部濕疹發癢,卻用醋敷臉所致,除濕疹外,入冬以來因皮膚發癢求診的患者也增3至4成,主要因皮膚過度乾燥,建議多擦保濕乳液。

楊 志雄醫師表示,這位患者臉上長期患有濕疹,是因天生皮膚過敏所致,因一時誤信網路上偏方,將醋稀釋塗抹濕疹處止癢,沒想到又癢又痛,就醫才發現皮膚不僅發 炎,還因化學性灼傷造成皮膚色素沉澱,若一開始便就醫塗抹類固醇藥膏,就不會讓皮膚更糟糕。冬天除濕疹易發作外,也易乾癢,尤其好發於臉、膝蓋、小腿等, 而天氣變化大,更易使皮膚出狀況,建議若皮膚感到不適應就醫。

【先了解】醋具腐蝕性
網路上有許多用醋止癢的文章,除用於臉部止癢外,也常用於治療香港腳,主要是因醋具有除黴菌的作用,但治標不治本,且腐蝕性太強,因此一不小心就容易傷害皮膚。

【這樣做】★勤加保濕
濕疹是天生體質所致,乾癢則是因皮膚太乾燥,雖病因不同,但預防方法都是勤保濕,尤其冬天氣候乾燥,應多塗抹保濕乳液,若洗澡後趁身上還有水分時塗抹保濕乳液,效果更好。

★適度除濕
冬天天氣較濕冷時,許多人家中都會使用除濕機,但除濕機不可使用過度,會使皮膚更加乾燥,建議家中可使用濕度計,若濕度已在60%以下,此時就可關閉除濕機,不可過度除濕。

★發癢就醫
如果有皮膚發癢的症狀,建議要就醫治療,只要依醫師囑咐塗抹類固醇藥膏、或服用抗組織胺,就能緩解不適的症狀,千萬不可隨意使用偏方來塗抹皮膚,以免病況變更糟。

【醫師說】
網路上常有人分享治療皮膚的偏方,但非所有人都適用,建議還是至皮膚科就診。

(蘋果日報)
--
美國槍擊 男縱火誘殺2警消 動機不明 警界悲憤悼亡

美 國槍擊案停不了,繼康乃狄克州校園槍擊慘案後,前天清晨紐約州也傳出槍響,當地警用無線電傳來慌亂驚恐的通報:「數名消防員遭槍擊,我也中槍了,我想是步 槍!」警消趕去一棟起火的民宅滅火,想不到竟是死亡陷阱。槍手以縱火引誘警消人員,再以突擊步槍狙殺,造成2死3傷,槍手隨後自殺。

聖誕 節前一天清晨5時許,紐約州韋伯斯特鎮一棟民宅起火,警消獲報後立即出動,不料卻中埋伏,62歲槍手史班格勒(William Spengler)放火燒自宅再躲到附近制高點,以突擊步槍射殺首批趕來的警消,43歲警員契普里尼(Mike Chiapperini)、19歲義消卡索卡(Tomasz Kaczowka)不幸中槍殉職。

3警消中彈送醫
一名剛下勤務的警 察途經現場也遭流彈波及,2名率先抵達的消防員受傷,其中一人逃離現場通報,警方出動裝甲車疏散居民,民眾顧不了火燒厝紛紛撤離。史班格勒和警方短暫交火 後自殺,含槍手共3人死亡,8棟民宅付之一炬,而2名受傷消防員一人的子彈卡在脊椎,另一人胸部、膝部中彈,都還在醫院治療。

兇手姊恐遭不測
槍手史班格勒曾是重刑犯,1980年以鐵鎚打死92歲的祖母入獄,1998年出獄,依法他不得擁槍。鄰居說:「他是個很棒的朋友,愛媽媽愛得要死,但受不了他姊姊。」鄰居說他母親10月去世使他「陷入瘋狂」,警方目前找不到兇手的姊姊,懷疑她已遭毒手。

殉職警才獲表揚
殉 職的契普里尼當警員超過20年,下班就當義消,半個月前才榮獲當地「年度消防員」殊榮;卡索卡則是契普里尼一手調教出來的徒弟,也不幸慘死。警察局長皮克 林(Gerald Pickering)在記者會上哽咽地說:「弟兄們半夜起床救火,根本沒料到會被殺,這顯然是圈套。」平安夜當晚,上百民眾冒著低溫,手持蠟燭站在警局門 外,悼念殉職警消。
無獨有偶,華盛頓州西雅圖郊區前天凌晨1時許也發生槍擊案,一家夜店湧進600多人狂歡,忽然發生爭吵,隨即傳出槍響,群眾驚慌找掩護或撲倒,槍擊案造成1死1傷。警方通緝曾因殺人入獄的19歲嫌犯瓊斯,當年他犯案時因未成年,服刑不到一年就出獄。

美國今年來重大槍擊案
12/22 賓州
一名槍手開車行兇,與警方槍戰後身亡,造成4死3傷
12/14 康乃狄克州
20歲男子藍薩槍殺母親,再到桑迪胡克小學掃射教職員與學童後自殺,釀成28死
12/11 奧勒岡州
22歲男子羅伯茲持槍在購物中心開火後自殺,造成3死1傷
07/20 科羅拉多州
24歲男子荷姆斯,在放映蝙蝠俠系列電影的戲院掃射,造成12死58傷
04/02 加州
43歲韓裔男子高原一闖入奧伊科斯大學,開槍殺人後被捕,造成7死3傷

(蘋果日報)
--
縱火設局 美弒嬤犯狙殺2義消

美國再傳槍擊案,紐約州一名有殺害祖母前科的男子二十四日蓄意縱火燒屋子及汽車,把消防員引來救火,並埋伏開槍狙擊,結果四名打火弟兄兩死兩傷,一名在非執勤時間開車經過現場的警官也受了槍傷。槍手跟警方槍戰後,飲彈自盡。

當 局表示,消防隊接獲火災訊息後,在當地時間清晨六點前不久趕到位於安大略湖旁的韋伯斯特鎮現場,結果槍手持著一把可能是步槍的武器躲在制高點,等到消防人 員來就放冷槍。增援警力隨後趕到,開始搜捕槍手,直到約十一點時,才發現槍手已朝自己的頭部開槍自盡,身旁有三把槍枝。

這起槍擊事件導致消防隊員幾個小時無法接近火場,迫使當局出動裝甲車疏散三十三名附近居民。這場火災破壞了七棟房屋。警方還沒辦法進屋查看是否有其他受害者。

美 聯社引述當地警長皮克林的說法,槍手是六十二歲的史賓勒,一九八○年毆打九十二歲的祖母致死,服刑超過十七年,一九九八年獲假釋,但出獄後仍受到監管,直 到二○○六年才解除。他出獄後似乎沒有暴力傾向,據友人透露,史賓勒很愛母親,但和同住的姊姊相處不來,彼此從不講話。他十月喪母後性情大變,同住的六十 七歲姊姊也失蹤。

皮克林透露,趕往事發現場救火的消防員都是羅切斯特郊區的消防志工。有四名消防員中槍,兩人殉職,兩人被送往當地醫院。傷者傷勢並不嚴重,可望康復。有重罪前科的人,照理說不該持有槍械,而他最後飲彈自盡,行兇動機成謎。不過皮克林認為,「絕對有心理健康因素涉入其中」。

紐約時報報導,韋伯斯特鎮去年十二月七日也發生一起驚人慘劇,當地一名十五歲少年皮拉托蓄意縱火燒屋,害死父親及兩名兄弟,母親及姊姊則撿回一命。皮拉托被控謀殺及縱火重罪,幾週後就要出庭受審。韋伯斯特鎮是中產階級社區,人口約四萬三千人。

威州德州傳警員遭槍殺 2死

在 此同時,據警方與媒體報導,威斯康辛州與德州廿五日也分別傳出槍殺警員事件,造成兩名警員喪生。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Milwaukee)郊區窩瓦托薩 鎮(Wauwatosa)警方表示,三十歲女警塞班納(Jennifer Sebena)二十四日凌晨執勤時遭槍殺,身中數槍。

德州休士頓貝萊雷鎮(Bellaire)警局一名警員,則是追逐兇嫌時在槍戰中殉職,另有一名路人遭到波及無辜喪生。兇嫌則受傷送醫。

在 這幾起事件發生前,華府全國執法人員紀念基金會(National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Memorial Fund)指出,今年累計有一百二十五名聯邦、各州和地方員警因公殉職,其中四十七人殞命與槍械有關,五十人命喪交通事故,二十八人死於其他原因。

(自由時報)
--
美62歲槍手縱火 誘殺2消防員

美國紐約州西北部韋伯斯特鎮一名有重罪前科的槍手24日縱火設局,引誘義消到場救火,乘機以步槍攻擊,導致義消兩死兩傷,另有一名警察受傷。槍手與警方槍戰後自盡,目前犯案動機不明。

62 歲凶手史賓格勒(William Spengler Jr.)24日清晨5點45分左右先放火燒自己和姊姊同住的房子,等待消防隊員中計來救。他帶著一把步槍、一把手槍,埋伏在土坡後面。該鎮警察局長畢克林 說:「他找好掩護,攻擊第一批趕到的人。整個情況就像是設局殺人。」

義消中彈後不得不暫停滅火,火勢從史賓格勒家蔓延到鄰居家。這時警方開著裝甲車來載走傷患與鄰居,史賓格勒隨即與警方交火,並在警方制伏他前開槍自殺。總計4棟房屋燒毀,另有4棟受損。

警方與凶手槍戰時,救難人員在無線電通話中聽到有人驚恐大喊「看到火焰尖端向我撲過來」。另有一段影片顯示,現場有人高喊:「消防隊員中彈!被半自動或自動步槍或手槍擊中。」

鄰 居說,史賓格勒原本與母親艾琳和67歲的姊姊雀柔同住。兩個月前,他深愛的母親過世,留下他和他痛恨的姊姊,讓他覺得受不了,兩人分居房子的兩側。而就在 這棟房裡,史賓格勒曾於1980年用鐵鎚將高齡92歲的祖母活活打死,因而服刑17年。雀柔目前下落不明,警方認為她性命堪憂,將搜索屋內。

史賓格勒母親的訃聞寫道,她指定捐款給「西韋伯斯特消防隊員協會」,當作買救護車的基金。警方正往這方向追查行凶動機。

殉職的義消為43歲的查裴瑞尼和19歲的卡卓卡。查裴瑞尼才剛被表揚為當地「年度消防員」。畢克林強忍淚水說:「他們大清早起床趕來救火,誰知道會被槍殺。」

史賓格勒曾為重犯,理應不能擁槍,不知他如何取得槍械,他行凶用步槍與康州小學槍擊案相同。



(聯合報)
--
美槍手縱火 狙擊消防員釀二死

美國紐約州西韋布斯特鎮在聖誕節前一天傳出槍擊案,位於該鎮安大略湖畔的民宅廿四日凌晨發生火警,消防隊趕赴現場救火時,卻遭到躲在暗處的槍手偷襲,兩位消防志工當場死亡,另外兩位消防員受重傷送醫,槍手之後與警方發生槍戰,最後自殺身亡。

警方證實槍手是威廉.史班格勒,現年六十二歲,一九八○年將他九十二歲的祖母活活打死,隔年被判有罪定讞,服刑十七年後在一九九八年出獄,與母親和妹妹一起居住,平日並無暴力跡象,但母親十月過世,他與妹妹相處不睦。

西韋布斯特警長皮克林說,這是針對最先趕到火場人員設下的陷阱。根據警方初步調查,史班格勒在清晨五點之後放火燒屋,然後躲在附近高地,等第一批消防員約五點半抵達時就開火。一名消防員中槍後向指揮中心回報說,槍手使用的一定是步槍或獵槍。

警方特種部隊隨後趕到,利用裝甲車將兩名受傷消防員救出,並從附近民宅撤離卅三名居民。一名隊員發現史班格勒的行蹤,與他發生槍戰,史班格勒最後朝頭部開槍自盡。

這 場火一共燒毀七戶民宅,目前警消人員還未進入火場查看是否有其他被害人。兩名死者都是警察兼消防志工,一位是四十三歲的連絡官齊亞裴瑞尼,他於珊迪風災期 間熱心投入救援工作,兩周前才在其服務的韋布斯特鎮當選「年度消防員」;另一位是十九歲的卡佐卡,在指揮中心擔任調度員。

(中國時報)
--
金正日 被豆腐渣工程氣死 大壩龜裂漏水 冒寒冬視察猝死

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去年12月17日逝世至今已滿1周年,南韓《朝鮮日報》昨天獨家披露,北韓當初宣布因操勞過度而死的金正日,其實是被豆腐渣工程氣死的。

生前8度探工地
該 名消息人士表示,金正日生前將熙川水力發電廠建設工程,視為宣傳北韓強盛大國形象的重點工程,期望發電廠可解決首都平壤一帶缺電問題,生前並8度視察工 地,要求在今年4月15日其父金日成百歲冥誕前完工。結果原本需要10年的建設工程,只花了3年多就宣布完工,但盲目縮短工期造就了「豆腐渣工程」,高 100公尺、長555公尺、可儲水8.5億立方公尺的大壩到處龜裂,漏水嚴重。
已逃離北韓的熙川發電廠建設工人透露,熙川的施工設備和建材根本不夠,經常在零下30℃的低溫下灌注混凝土,沙子不夠就用泥土代替,導致混凝土硬度下降,水壩才會到處龜裂漏水。
金 正日去年12月聽到熙川發電廠嚴重漏水的報告,氣得當場喝斥「趕快修理」,加上之前北韓企圖不靠進口原料發展的煉鐵事業,也因官員造假和原料不夠宣告幻 滅,一連串打擊讓金正日感到北韓離變身強國的目標越來越遠,在餘怒未消下,因中風手腳不便的金正日冒著寒冬前往現場視察,結果猝死在專用列車上,由其子金 正恩倉促接班。

不修補恐爆危機
今年4月熙川水力發電廠落成時,金正恩未出席典禮。
熙川發電廠雖然已投入營運,但嚴重漏水使發電量無法達到原本設定目標,專家表示若不趕快修補裂縫,恐將引發安全事故。
另外,北韓為紀念金正日被推舉為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21周年,最近設立「國際金正日獎」,表揚為國家和民族獨立奮鬥,為人類文化發展做出特殊貢獻的人士,頒發獎狀、金牌和獎盃。

(蘋果日報)
--
韓媒:水壩偷工減料 金正日氣死

南 韓《朝鮮日報》廿五日報導,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去年十二月十七日因心肌梗塞猝死之前,曾因聽到「熙川發電廠水壩偷工減料導致龜裂漏水」的報告而勃然大怒。 一位熟悉北韓內部情況的消息人士表示:「聽到報告的金正日大聲喝斥『快點修理』後,在怒火尚未平息的情況下,緊急前往慈江道當地視察,結果暴斃。」

北韓曾於去年十二月十九日宣布,金正日在前往現場指導的列車上,因身心過度疲勞而去世。《朝鮮日報》報導則指出,金正日氣急攻心,可能導致他猝死。

報導指出,熙川發電廠一直被北韓歌頌為「強盛大國棟樑事業」,完工後可解決平壤市及附近長期缺電問題。今年四月五日舉行的竣工典禮,金正日之子、北韓新領導人金正恩並未出席。

(中國時報)
--
創刊80年《新聞周刊》告別紙本

美 國發行量第二大的新聞性周刊《新聞周刊》(Newsweek)最後一期紙本雜誌前天上市,封面是該刊總部大樓空照圖,標題只有一行字「最後一期紙本」,前 面還加上代表推特(twitter)關鍵字標籤的#號,諷刺性地宣告該刊在網路浪潮催逼之下,正式步入完全數位化時代。

以大膽封面著稱
以 前衛大膽著稱的總編輯蒂娜布朗(Tina Brown)在這期雜誌中撰文,名為《新的一章:有時改變不僅是好事,也是必要之事》。文中說:「下一期刊物將在你的iPad、Kindle或手機上呈 現。」也透露數位版正進行大改造,明年2月底將以全新面貌的《全球新聞周刊》(Newsweek Global)現身。
創刊近80年的《新聞周刊》與發行量領先的《時代》(TIME)雜誌長年競爭激烈,近年來因越來越多讀者上網看免費新聞,該刊難敵銷售量及廣告收入下滑的現實,被迫走上轉型之路,10月間預告將停印紙本,在美國新聞界投下震撼彈。
該刊向來以大膽且具爭議性的封面著稱,1933年2月17日的創刊號封面是7張當周重要新聞照片,其中之一是納粹頭子希特勒(Adolf Hitler)在柏林宣稱:「德國將徹底重建」。

(蘋果日報)
--
新聞週刊 末代紙本出刊

有 近八十年歷史的「新聞週刊」(Newsweek )廿四日推出最後一期紙本雜誌。在日期標註為十二月卅一日的封面上,總編輯希朗(Tina Brown)以該刊紐約總部大樓空拍資料照片為背景,印上帶有諷刺意義的「#紙本版最後一期」標題,象徵已過渡到全面數位化格式。全數位化的「新聞週刊」 預定二月底推出。

(自由時報)
--
新聞周刊 告別印刷版

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在出刊近80年後,24日推出最後一期紙本雜誌。

封面標題以推特的主題標籤#開頭,這個符號也代表結束,象徵雜誌在推特當道的今天,正式向印刷版告別,進入全面數位化的新時代。

1933年2月17日創刊的新聞周刊是僅次於時代雜誌的美國第二大新聞性周刊,一直在為紙版的廣告收入大跌、雜誌發行量減少,和讀者流向網路免費新聞而掙扎。今年預估虧損4000萬美元。

在與時代雜誌數十年的激烈競爭中,新聞周刊以大膽的爭議封面著稱。雜誌1933年2月17日的創刊封面,是當時重大新聞的七張圖片,包括希特勒在柏林做出的「德國必須絕地重建」的宣告。

在日期為12月31日的最後一期雜誌封面上,總編輯提娜.布朗以新聞周刊紐約總部大廈的一張老照片為背景,一行醒目的「#印刷版最後一期」字樣,其中「印刷版」是以紅色標出。

布朗在刊頭引言中寫道﹕「讀者現在看到的,是印刷版新聞周刊的最後一期」。她的引言標題是「開啟新篇章:有時改變雖然不好,但勢在必行」。

引言說:「明年1月第一周推出的下期新聞周刊,讀者將須透過iPad平板電腦、Kindle電子書或智慧手機閱讀。全新和全面數位化的國際版新聞周刊,到2月底就將大功告成。」

新聞周刊近年推出的難忘封面,有2003年12月一期的伊拉克強人海珊照片,顯示他渾身骯髒,鬍鬚凌亂,標題是「我們擒到了他」。

歐巴馬今年5月發表支持同性戀婚姻的言論後,封面是他的頭像和一道彩虹,標題為「首位同性戀總統」。

(聯合報)
--
怪聖誕 俄-50℃ 南歐暖冬 北半球噴射氣流 打亂過節氣氛

受到北半球噴射氣流異常活動影響,今年聖誕節歐美出現極端氣候。俄羅斯冰天雪地,英國、荷蘭豪雨成災,美國東岸的暴風雪打亂民眾過節計劃,南部還可能發生龍捲風,但法國和義大利南部卻出現24℃暖冬,讓民眾忍不住跑到海邊戲水。

全球
歐亞大陸東部今年冬天異常寒冷,西伯利亞出現零下50℃的超低溫,俄羅斯從月中至今已有90人被冷死,烏克蘭也有83人凍死,波蘭遭到70年來最嚴重的寒流侵襲,已有57死。

英發布洪水警報
今年雨下得特別多的英國,聖誕節仍無法擺脫豪雨成災的陰霾,當局針對英格蘭和蘇格蘭等地發布洪水警報,數百戶民宅浸水,居民被迫住進收容所過節。荷蘭一些地區也因暴雨和漲潮而成了水鄉澤國。
法國南部和義大利卻出現差點創紀錄的暖冬,法國濱海城鎮比亞里茲溫度升抵24.3℃,比當地冬季平均溫度高出12℃,義大利西西里島也有22℃,民眾紛紛翻出短褲和泳衣到海邊享受難得的暖冬。

北美恐有暴風雪
美國國家氣象局警告,美國東南部繼上周遭龍捲風侵襲後,聖誕節當天可能再度發生龍捲風,北美大平原則可能出現暴風雪,打亂全美交通。氣象學家貝拉德里表示,這是因為墨西哥灣的潮濕空氣遇上噴射氣流產生的不穩定天候所致。
英國牛津大學大氣物理學教授鮑莫表示,部分證據顯示由於溫室氣體讓今年北半球噴射氣流變化劇烈,導致冬天特別冷,但因模型未臻完備,目前不能妄下定論。

【報你知】北極融冰水氣 擾動噴射氣流
噴 射氣流(jet stream)是數條環繞地球的高速氣流帶,分布在中高緯度地區的對流層頂或平流層。歐美氣象學家指出,北極融冰產生的水氣今年10月讓西伯利亞降下大 雪,冷空氣讓北半球的噴射氣流波動加大,導致今年冬天特別冷。噴射氣流把北方的冷空氣帶進俄羅斯,造成零下50℃的超低溫,又把南方的暖空氣帶到法國和義 大利,形成24℃暖冬。

(蘋果日報)
--
死刑的集體認知錯誤/金孟華(美國杜克大學法學院博士生)

從 最近這兩次的死刑執行來看,可以發現死刑的執行沒有必然,完全是基於隨機因素。上一次執死是因為法務部長王清峰向外界公開宣誓暫緩執行,最後王清峰因此離 職,新任的部長曾勇夫決定回應輿論執行死刑。這一次是因為割喉案,引發社會關注,法務部於是決定再次執行死刑。事實上,在上一次執行死刑之前,我國已4年 多沒執行死刑了,這一次與上一次的執行又相距一年半,從數字上來看,被暫緩執行的人也遠比被執行的人多,因此我國政策可說是「暫緩執行為原則,執行為例 外」。從暫緩執行到執行,改變的並不是死刑犯本身行為,而是外在的隨機因素。這時我們應該反思,如果社會真的認為死刑是必要的、是道德正確的,為什麼過去 政策上是以「暫緩為原則,執行為例外」?我們真的能接受這種個案上隨機的正義觀嗎?
我認為我們社會陷入集體的認知錯誤中。這裡所涉及的認知錯誤有 兩種,第一種是「可得性原則」,也就是說我們在執行決策時,常會錯誤地把印象最深刻的因素賦予最重分量,而印象的深刻與否通常不涉及理性分析,往往取決該 因素距離決策時點的遠近。第二種認知錯誤是「後見之明」,也就是在我們透過「可得性原則」或是「情緒」進行決策以後,會自動合理化我們自己的結論,將支持 既有結論的因素比重放大,將反對既有結論的因素加以稀釋,努力地讓自己避免「反覆」,並且維持「一致性」。

不該取決隨機因素
我們可以從這次割喉案件觀察到這兩種認知錯誤的發酵。在事件發生以前,社會在理性討論下,正反面意見並陳,其實是可以接受目前暫緩執行原則,許多人並沒有堅決認為應該執行死刑,甚至可以說整體社會氛圍是傾向暫緩執行的。
從 江國慶冤死案、蘇建和案無罪定讞,到最高法院決定死刑案件強制言詞辯論,以及兩公約人權報告的相關論述都可以觀察到這趨勢。但在事件發生後,單一個案對於 社會所造成的印象過於強烈,導致我們在思考時過度重視這個事件,而錯誤地減少相反論述的分量。就算事後有人主張相反論述,我們卻再也無法吸收。為了維持一 致性,我們甚至會忘記事件發生前自己那猶豫不決立場,而告訴自己現在的立場是正確的。
但是死刑議題不應該取決於這種隨機的因素。採擇死刑與否是價值觀的取捨,認同死刑就是認為剝奪另一人的生命是道德上容許的,甚至也認為我們的社會寧可冒著誤判、誤執行的風險也要透過死刑震懾犯罪行為人。
反之,反對死刑的人則是認為這是道德上不容許的行為,或是避免誤判、誤執行的風險應重於犯罪預防(在此暫且不論死刑與犯罪預防間的關聯性)。不管我們的立場為何,都應該在理性的框架下進行討論,而不應該讓隨機產生的認知錯誤綁架我們的理性分析。

(蘋果日報)
--
政府失靈後的台灣經濟/佘健源(中山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劉玉皙(美國薩佛克(Suffolk)大學經濟學博士候選人)

據中研院經濟所發布的預估,今年台灣經濟全年度成長率約為0.93%,為戰後之第4低。馬政府將此歸咎於國際經濟情勢不佳;然則根據IMF估計,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仍有3.3%,而美、日、韓經濟亦有超過2%之成長,因此,歸責於國際情勢恐難令人信服。

許 多論者以為,政府無法有效主導產業、汰弱扶強,是台灣經濟成長不如預期的主因。然而,欲以公權力主導經濟發展,政府必須有能力預見有潛力產業、挑選出優良 廠商,並以正確方式給予扶助。同時,也必須有魄力處置劣質企業,放手讓市場淘汰不具競爭力廠商。欲達成此點,關鍵不在於技術官僚的專業能力,而在於政治領 袖是否能真正尊重專業、隔絕不良廠商的關說壓力。一旦政治領袖無法做到此點,國家主導的模式便容易淪為裙帶資本主義:以人際關係與政治利益為標準,獎勵原 本不該受鼓勵的企業。這等於鼓勵企業努力經營政治人脈,致力於尋租(rent-seeking)。長期來說,這將造成資源錯置,拖累經濟成長。
當 政府不是聖人時,「政府介入」就會淪為「政府失靈」。我們認為,當今政府欲以公權力引導經濟發展的舊思維,是近年來台灣經濟成長放緩的主因之一。今年的幾 大經濟事件,皆印證了國家主導的模式已漸淪為裙帶資本主義。首先是華隆罷工案、以及由去年持續到今年的太子汽車欠薪案。此兩案之業主均具深厚政治背景,其 欠薪行為雖足以擾亂勞動市場之交易秩序,卻未受到懲罰。這等於是變相獎勵劣質企業。再來是黎智英決定撤資台灣。馬政府這幾年將文創產業列為重點產業,而 《壹電視》集團數年來投資台灣超過百億。但數年來卻先以NCC牽制其設立,後再任由有線電視系統台等地方政治勢力阻止其進入市場,導致黎智英今年黯然退出 台灣市場。這是以政治立場懲罰優良企業。

資源流向特權份子
最後是產業發展會議。歷經數月籌備會議,本月甫結束的產發會結論是檢討勞工及環評政策,鼓勵台商回流,等於是往獎勵勞動密集、高污染、高耗能產業的方向邁進。如此獎勵方向,顯然是經濟發展舊思維,但是馬政府卻無法拒絕這樣的結論。這是在政策上獎勵不具市場競爭力之企業。
在 一個尋租盛行的經濟體中,除了資源錯置、獎勵企業不務正業外,也因為各式獎勵促使資源由大眾流向少數特權份子,導致貧富差距惡化;企業間本應競用有限生產 資源如土地,卻也因為政策傾斜,使不具競爭力的企業以不公平之對價取得資源。掌握多數資源的少數富人,消費一般多為由國外進口之高價奢侈品,或土地、豪宅 等不動產。而普羅大眾因實質薪資倒退,也不願意多消費;具競爭力的企業則因利潤不如其他人尋租之所得,因此也放棄投資新事業,寧可把錢投在不動產。因此, 當貧富差距惡化後,國內總體消費自然難以提振。
擺盪在裙帶資本主義與自由市場之間,分不清何事應歸市場解決、何事應歸政府負責,是台灣長久以來的 積習,然而,戰後以來,前5低之年經濟成長率,有3次落在馬總統執政時期,加以裙帶資本主義積習不改,所以請馬政府放棄以公權力引導經濟發展的舊思維,僅 專注在良好法治環境和基礎建設,讓市場來決定我國經濟發展之方向。

(蘋果日報)
--
國庫署長:GDP若不到3% 105年舉債破表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本週一初審通過「公債法草案」,國庫署長凌忠嫄昨坦言,依財政部試算,若台灣GDP成長率達三%、年度增加舉債兩千六百億元,政府可持續運作,但台灣今年GDP成長率連保一都有困難,若未來GDP成長率在三%以下,約一○五年中央政府舉債就會破表。

李桐豪:就算有3% 106年也恐破表

親民黨團昨召開記者會就公債問題提出警訊,對於凌忠嫄在會中的說法,親民黨團總召李桐豪更悲觀認為,就算我國每年GDP成長率達到三%,國家財政在一○六年就會面臨破表危機。

李 桐豪表示,根據初審通過的公債法版本,雖然中央與台北市府各自讓出五百億元和一千四百億元,但中央政府到明年底的舉債餘額只剩三千三百六十二億元,這個版 本只有債務預警,卻沒有避免債務破表機制。此外,這次將舉債額度與經濟成長綁在一起連動,但經濟成長並非政府能完全掌控,更不用說我國經濟狀況不佳、今年 GDP成長率連保一都有困難。

凌忠嫄:3%難度高 財政風險很大

凌忠嫄也說,根據財政部的估算,若GDP每年成長率達 三%、年度舉債額度兩千六百億元,我國永遠不會到債限,但台灣進入已開發國家之列,每年維持GDP成長率三%難度很高,特別是今年恐不超過一%,確實有財 政風險。凌忠嫄說,若GDP成長率若不到三%,假設只有二%,中央政府大概一○五年就會舉債破表。

(自由時報)
--
醫糾調解 9成衛生局人員看衰

行政院日前將醫糾處理及補償法草案送進立法院,將修法規範未來除非醫師觸犯公訴罪,民眾若遭遇醫糾提告,需先發回衛生局調解;調解若失敗,只能「補償或訴訟」二選一,重傷或死亡的最高補償兩百萬。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抨擊該法案不符民眾期待,衛生局對自身能力也沒信心。

醫 改會十月、十一月分別針對醫糾民眾與縣市衛生局醫糾承辦人電話調查,發現九成以上民眾期望政府能幫忙釐清真相、主動進行行政調查,但只有三成醫糾民眾會找 衛生局協助。曾接受衛生局調處的人,大多認為衛生局不專業、調解淪為喊價,或感覺到調解人員和醫界代表關係匪淺,與期望落差甚大。

經費人力不足 衛生局多不願鑑定

醫 改會副執行長陳芙媺指出,醫改會調查十九個縣市衛生局主管和承辦人員對於醫糾強制調解的看法,結果發現所有縣市都自認現有經費與人力不能處理,九成受訪者 對此感到擔憂,六成認為無法提供鑑定或病歷審查,會影響調解成效。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表示,衛生署應扛起統籌和協助的責任,以免未來調解只是「換湯不換 藥」。

醫事處副處長王宗曦表示,衛生局大多表達不願作鑑定立場,不過未來補償的審查過程就會調閱病歷,具備初步鑑定的功能;如果缺乏經費,也可考慮讓衛生局申請重點業務補助款。

(自由時報)
--
天冷吃火鍋 茼蒿批發價上漲近7成

天氣冷,吃火鍋常加的茼蒿價格節節高漲,昨天茼蒿批發價每公斤近四十七元,比十一月平均價上漲近七成,創下十年同期次高紀錄。傳統市場茼蒿一斤就要七十五元,都可以買個排骨便當了,婆婆媽媽買不下手,火鍋店也改以青花菜或大陸A菜取代。

一斤要75元 婆媽怨都可買個排骨便當

台 北果菜批發市場昨天平均菜價每公斤為二十七‧九元,比上個月平均價上漲三十七%,其中茼蒿從二十七‧八元,漲至近四十七元,漲幅達六十九%。香菜漲幅更達 二‧四倍,每公斤要八十三‧一元。至於小白菜、青江菜超過二十元,包心白菜、高麗菜也要十餘元,地瓜葉、萵苣、芥藍要價四十元以上,空心菜更達六十‧六 元。

吳太太說,現在隨便一把菜動輒四、五十元,一斤茼蒿從四十元漲到七十五元,只能改買其他比較便宜的菜,香菜更是早就不敢買了。火鍋店 業者表示,茼蒿因為氣候因素,進貨質量大受影響,只能改以青花菜或大陸A菜取代。消費者抱怨:「最喜歡吃火鍋加茼蒿,現在如果沒有的話,會覺得少了一 味。」

農糧署解釋,每年十一月到隔年二月是茼蒿的盛產期,但因為十一月的雨太多,而茼蒿生長期約要三十五到四十天,比一般短期葉菜要多十 餘天的生長期,且要攝氏二十五度以下才能種,太冷、低過十度又不利生長,因此日前天冷也讓茼蒿生長變慢。預計下週產量可恢復,出貨量增加後,價格會回穩。

農糧署主秘蘇茂祥強調,近一、兩週來,葉菜類已逐漸回穩,現在的菜價還在「合理範圍」。預估明年二月的農曆新年,菜價會比今年農曆年時低二到三成,接近三年的平均價。

(自由時報)
--
漲68% 茼蒿價高量少 火鍋店鬧菜荒

入冬以來天氣陰晴不定,冬天最夯的火鍋食材茼蒿菜價居高不下,傳統市場零售價已經飆到一斤七十五元,是過去十年平均價的一至三倍,十二月平均價更比十一月漲了六成八。家庭主婦買不下手,火鍋店業者也直呼「茼蒿又貴又醜」,能端上桌的只有進貨量的三成,幾乎天天鬧「菜荒」。

家庭主婦林太太表示,昨天傳統市場茼蒿一斤要價七十五元,冬至那天更飆到一百元,一餐火鍋就吃完,「嚇死人了,全家都要省著吃。」添加在鹹湯圓裡的香菜也不便宜,十元只能買到兩、三支。

「連續兩年都貴得嚇人!」連鎖火鍋店天外天公關張瓊方表示,去年開始菜價居高不下,尤其茼蒿首當其衝。農委會表示,去年十一、十二月降雨量多,日照量也創下冬季最少紀錄,當時進貨量攔腰斬,成為菜價飆漲主要原因。

儘管山茼蒿進價漲幅超過五成,85度C旗下的「這一鍋皇室秘藏鍋物」仍維持供應,且一盤九十元的價格不變。業者表示,多出來的成本選擇自行吸收。

知名的麻辣鍋吃到飽業者「馬辣」則表示,目前自助餐檯上的確沒有茼蒿菜。公關張盛良指出,馬辣消費族群以年輕人、上班族為主,比較在乎高單價的海鮮和肉品,蔬菜的品相變動影響並不大。

王品集團旗下的「石二鍋」表示,由於從來都沒有提供過茼蒿,所以並未受到影響。公關王宥芯指出,集團採購都和固定廠商合作,簽長約以穩定價格,而茼蒿並非可以長期提供固定產量的蔬菜品種,所以並未納入選項當中。

農糧署分析,今年十一月大雨連下三周,進入盛產期的茼蒿首當其衝、受損嚴重。由於不少菜農看去年冬季茼蒿價格暴漲,紛紛搶種,今年雖有雨傷,每天到貨量仍有六、七成,狀況已較去年好許多。

火鍋店業者表示,茼蒿價格居高不下時通常以大陸妹、花椰菜取代。不過到了冬天客人就愛吃茼蒿,找不到茼蒿或葉面損傷嚴重,客訴就不斷。天外天表示,「挑掉葉面受損的茼蒿,真正端上桌的還不到三成。」

農糧署作物生產組組長莊老達說,茼蒿生長期需要三十五天,最快下周可望回穩;香菜復耕則需要五十天,大約過年前能恢復正常。

農委會農產品交易行情統計,截至昨日為止,十二月茼蒿平均價格為每公斤四十七.一元,比起十一月廿七.八元漲幅達六成八。昨天茼蒿價格每公斤四十.八元,香菜八十三.一元,小白菜廿六.九元,包心白菜十八.三元。

(中國時報)
--
卡片「負」餘額還能搭火車?只限一次啦

卡片餘額不足還能搭火車?民眾常有疑問,明明手中電子票證餘額已不夠搭車,為何仍能進出台鐵車站搭車?其實,關鍵在於電子票證設計允許「負數搭乘」,只要不超過上限,民眾仍可使用。

台鐵逐步開放各種電子票證搭乘火車,但有民眾發現,許多人明明卡片餘額不足,刷卡後,台鐵閘門還是會開啟放行,質疑台鐵閘門系統設置有問題,衍生逃票情形。

記者分別持餘額為「零」與「八」的悠遊卡實地測試,在中壢與北新竹站,均能刷卡進站,而記者從北新竹搭乘火車前往新竹後,原本餘額為八的卡片餘額成為「負六」,雖為負值,仍能刷卡出站,但等記者想從新竹站進站搭車回北新竹,閘門就不會開啟,顯示器也出現「餘額不足」訊息。

負數不能超過60元

官員解釋,目前台鐵開放使用的三種電子票證中,除e通卡不允許負數外,悠遊卡與台灣智慧卡均允許使用者負數搭乘,但僅限一次,負數上限不得超過六十元。

e通卡 仍不允許負數搭乘

台鐵官員指出,只要民眾手中卡片餘額不是負值,在已啟用多卡通的車站,都可以順利刷卡進站、搭乘火車,出站時只要卡片餘額不超過負六十元,仍可順利出站,但下次要再搭車,就得先儲值。

官員表示,由於智慧卡業者發售卡片時,均會收取一百元押金,允許負數搭乘的設計,可讓趕時間的旅客先進站,額度沒超過押金,也不至於造成呆帳問題。

目前持悠遊卡搭乘台北捷運,如果搭乘站數車費超過悠遊卡剩餘金額,悠遊卡最多可代墊六十元,持卡人下次儲值時,卡片會扣回代墊的車票款項。

(自由時報)
--
微軟 VS. Google 耶誕老人在哪? 搜尋現分歧

耶誕老人每年歲末時節都會駕麋鹿雪橇車送禮物,但今年卻因兩大搜尋引擎巨擘的歧見,讓人不知道今年耶誕夜時耶誕老人到底送禮送到哪裡。

一說在羅馬尼亞 一說在非洲

追 蹤耶誕老人行蹤歷史悠久的美國科羅拉多州彼特森空軍基地的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今年獲得微軟贊助網路追蹤系統,在美東時間24日中午之際,該系 統顯示耶誕老人的麋鹿雪橇車來到羅馬尼亞上空。但在同一時間,Google的「耶誕老人儀表板」卻顯示,耶誕老人的送禮物大隊目前人在非洲馬達加斯加上 空。耶誕老人追蹤分析家蘇利文說,原因可能出在兩者所使用的技術有異。

除了送禮路線有異,微軟與Google對耶誕老人所送出禮物數量的 估計也不同。微軟贊助的NORAD「追蹤耶誕老人」(Tracks Santa)計畫則顯示,耶誕老人送出的禮物達破紀錄的28億份,但Google的「耶誕老人儀表板」認為,耶誕老人今年送出的禮物只有7億7000萬 份。

NORAD的追蹤耶誕老人計畫始於1955年,當時一個追蹤耶誕老人的報紙廣告把查詢電話誤登為NORAD前身「州際防空指揮部」的電話,NORAD便順水推舟從此開始提供追蹤耶誕老人服務,已近60年歷史。

Google從07年到11年曾贊助NORAD的耶誕老人追蹤服務,但今年由微軟取得贊助權,Google因此改推自行研發的「耶誕老人儀表板」提供追蹤服務。

事 實上,孩童除了關切耶誕老人的送禮路線,也會親自致電並提出各種古怪問題,從基本款的「真的有耶誕老人嗎」與「耶誕老人幾歲」,到進階版的「馴鹿怎麼 飛」、「耶誕老人有幾名小精靈」、「耶誕老人會不會給小狗禮物」,以及「耶誕老人會去天堂送禮嗎」。甚至還有一名小女孩要求耶誕老人多給她一些禮物,因為 她來自在耶誕前夕發生槍擊案的美國康乃狄克州新鎮,她希望把多出來的禮物分送給失去孩子的家庭。

(自由時報)
--
耶誕老人到哪了? 微軟Google不同路

每年耶誕夜有許多兒童透過網路追蹤耶誕老人的行蹤。今年2家軟體大廠,微軟和Google,分別提供追蹤耶誕老人的服務,但2種系統出現耶誕老人路線不同,送出兒童禮物差距極大的現象。

華 盛頓郵報報導,微軟今年贊助美國北美防空聯合司令部(NORAD)的網路追蹤系統,到24日中午為止,該系統顯示,耶誕老人所駕的馴鹿雪橇到達羅馬尼亞上 空。Google的「耶誕老人儀器板」(Santa Dashboard)顯示,耶誕老人的送禮雪橇到達非洲的馬達加斯加上空。這2個不同系統的送禮數字也相差極大。NORAD的追蹤系統顯示,禮物的數字達 到破記錄的28億,破耶誕老人過去送禮的記錄;但「耶誕老人儀器板」顯示,耶誕老人禮物的數字只有7億7000萬份。

NORAD自1955年開始提供追蹤耶誕老人的服務。當年1個追蹤耶誕老人的廣告登錯電話號碼,把NORAD的「紅色」戰情電話號碼當作追蹤耶誕老人的電話,導致兒童不斷打電話到聯合司令部詢問耶誕老人的行蹤。1位腦筋動得快的空軍上校開始提供追蹤耶誕老人的服務。

Google於2007年到2011年贊助NORAD的追蹤耶誕老人服務,但今年微軟取得贊助權,並提供該公司的網路地圖導航和雲端服務。

(Upaper)
--
扼網路反腐 中國將推網路實名制

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能立法要求網路使用者登記真實姓名,官媒近幾天來也頻頻釋放將加強管理網路的訊號,被解讀為中國將加強箝制網路言論,網友抨擊「網路反腐」或許就要被扼殺。

新華社二十四日報導,具有立法權的人大常委會本週將討論「加強網路信息保護決定草案」,重點之一就是推行「網路後台實名制」管理網路使用者身分,要求以真實姓名登記使用固網和行動網路服務;「財新網」報導,若無太大爭議,本案將在二十八日表決通過。

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近日也配合製造輿論,擁護以實名制加強管理網路。人民日報十八日起一連五天刊登主張加強管理網路的評論文章,二十三日更以頭版、三版、四版多個版面,指稱網路上充斥製造散播謠言、洩漏個人隱私等亂象,必須加強立法管理。

官媒高唱加強管制網路的同時,中國網友用來「翻牆」繞過官方網路封鎖的「虛擬個人網路(VPN)」服務,也接連遭中國網路防火牆阻擋。

中 國網友認為,實名制顯然意在進一步箝制網路言論,防止民眾在網路上披露貪官污吏。中共十八大後,中國民眾上網揭發官員貪腐,導致多名貪官下台或遭調查, 「網路反腐」成為揭弊有力管道;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時宣示反腐決心,也讓民眾期待新領導階層能鬆綁網管,帶來網路春天,但如今看來,至少近期內不會實 現。

一名微網誌「微博」用戶說,「這會是一九八九年後最大的倒退。」廣東網友「貓小狸ZHG」說:「我相信立法後就沒人敢在網路反腐舉報了,我們國家又是欣欣向榮的一番景色。」也有網友質疑,官媒發表反網路反腐的訊息,是有人指使要與習近平宣示反腐唱反調。

(自由時報)
--
中國假藥猖獗 非洲瘧疾難根除

繼二○○七年從中國出口的冒牌藥用糖漿在巴拿馬造成上百人中毒死亡、二○○八年受污染的中國抗凝血劑肝素導致一四九名美國人死亡後,又傳出中國假藥遍非洲,害死無數瘧疾病人!

假藥不但沒效 還強化病毒抗藥性

英 國衛報報導,瘧疾是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最大的兒童殺手,而瘧疾在非洲無法消滅,主要是因為來自中國與印度的抗瘧疾假藥造成的,氾濫的中國假藥不僅沒有療 效,還可能加強病毒的抗藥性,增添疫情的致命風險與突變可能。美國藥典公約的全球影響計畫副總裁魯庫雷說,危險藥品來自中印兩國已不是秘密,但印度已經加 強監督,中國仍有待改善。

坦尚尼亞、烏干達 逾三成中國假、劣藥

坦尚尼亞、烏干達是全球瘧疾最嚴重國家,二○一○年數據顯示兩國有逾二千萬起病例,佔全球九四○○萬病例中約五分之一。一些最新統計的結果顯示,坦尚尼亞和烏干達的抗瘧疾藥中有約三分之一是來自中國的假藥或低於標準的藥。

這 兩國的城市和鄉村,幾乎每個人或他們的家人都曾有服用假藥的經歷,他們認為,這些假藥就像劣質手機和廉價衣服一樣,全都來自中國。假藥、次貨充斥市場,即 使醫生也被騙倒。報導引述一名既是醫生又是瘧疾病人的坦尚尼亞民眾魯哈格的話說:「我服藥後病情沒有好轉,驗血才發現瘧原蟲並無減少,才知是假藥。」烏干 達國家藥物管理局首席檢察官納漢亞指出,目前得知的情況是,如果有人想要製造假藥,就將包裝帶到中國,他們就可以生產成千上萬的假藥,「他們什麼藥都可以 作假」在烏干達,抗瘧疾假藥比坦尚尼亞還多,當烏干達假藥市場飽和後,運載假藥的卡車就會通過檢查不嚴的邊境,前往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肯亞等同樣瘧疾肆虐的 國家。

仿真度高 連醫師也難辨真偽

納漢亞表示,流通的假藥大部分藥力不足甚至配方錯誤,但仿真度高,往往只有送到實驗室化驗才可分辨。他說,假的不止是瘧疾藥,抗生素、緊急避孕藥也有,「我們大部分藥物都由中國進口。」

報 導中說,北京向非洲國家投資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政策,很快變成一把雙面刃,在許多非洲人歡迎中國對他們經濟支援的同時,中國的舉動也被視為具有掠奪非洲 資源的目的。中國過去數年不斷增加在非洲的影響力,單計醫療方面二○○七至二○一一年間就提供約四億六七四○萬英鎊援助,但中國也正以迅雷之勢搶攻全球每 年四六○億英鎊的山寨藥品市場。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的全球衛生專家加列特表示,難以估計究竟有多少非洲患者因假藥而喪命,「但中國在假藥輸出的問題上,確實扮演相當要命的負面角色。」

(自由時報)
--
「為重置大腦」 日科學家破解眨眼之謎

日本科學家發現,人類眨眼睛可能是為了「重置」(reset)大腦,為後續活動預做準備。

日本共同社廿四日報導,一般人通常每分鐘眨眼十五到廿次,但若只是為了使眼睛保持濕潤,每分鐘眨眼三到四次便已足夠,為何要頻繁眨眼迄今仍是未解之謎。

大腦活躍區 眨眼時瞬間改變

大阪大學和神戶市情報通信研究機構未來ICT研究所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廿四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網路版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實驗發現人們在看電影時,大腦中的活躍區域會在眨眼時瞬間改變,因此他們推論眨眼可能是為了「重置」大腦,以因應後續活動。

研 究人員讓十名受試者觀看英國人氣喜劇片「豆豆先生」(Mr. Bean),並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儀(fMRI)觀察大腦中的活躍區域,發現受試者在眨眼的同時,大腦中對外界加以注意時活躍的區域,會瞬間切換到想像等內 省式思考時活躍的區域,之後又會立即還原。眨眼容易出現在影片情節的分隔點,且人們眨眼的時機也往往趨同。研究還發現,即使在影像中仿照眨眼時的景象插入 一幅全黑畫面,大腦也不會出現活躍區域的切換。

閉眼 讓大腦暫時關閉注意力

大阪大學副教授中野珠實表示,閉眼可將故事情節劃分為若干段落,暫時關閉對外界的注意力,讓訊息處理更加順暢。這項研究成果可能有助於揭開自發性眨眼作用的謎底。

(自由時報)
--
胃食道逆流 光吃胃藥沒用 拖久易致癌

健保局統計,1年申報的制酸劑(胃藥)超過20億顆,平均每位民眾1年吞下超過100顆的胃藥;至於民眾自行前往藥局購買的胃藥市場,每年更高達近4億元。不過,醫師提醒,胃食道逆流患者光吃胃藥,幫助不大,長期反覆發作致癌機率恐高出30倍。

11月、12月溫差大,腸胃蠕動異常,加上年終聚餐多,吃太甜、太油、太飽、太快,使得年終歲末常是國人胃食道逆流好發的高峰期。又以40至60歲的中年熟女比例最高,女性風險比男性多7成。開業醫師蕭敦仁說,胃食道逆流盛行率約25%,全國約5百多萬人有這方面的困擾。

28歲的林先生從事保險業務員,受胃食道逆流困擾2年,發作時吞胃藥難緩解,每次都覺得喉嚨卡卡,而且胸口有灼熱疼痛感(俗稱火燒心),因彎身或躺下時會有泛酸感,晚上難以入眠,影響隔天工作表現。

國人年吃20億顆胃藥

37歲的林小姐經常在吃飽飯出現症狀,但都是到了晚上才吃藥,胃酸逆流、胃酸過多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6成民眾不知胃藥功效

蕭敦仁昨公布一項國人胃食道逆流問題網路調查,結果顯示,9成5患者吃下胃藥後,無法在5分鐘內獲得緩解;6成不會直接去看醫師;3成自己買胃藥吃,不過卻有6成民眾不清楚胃藥的功效。

蕭敦仁強調,只要出現「火燒心」、胃酸逆流感、吞嚥困難與疼痛等典型的胃食道逆流症狀,最好先找醫師照胃鏡,確診並治療,否則長期逆流使食道一再受侵蝕發炎,成為巴瑞氏食道症(癌前病變)的高危險群,致癌機率較常人高出30倍。

有時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並不直接明顯,可能只是喉頭有異物感,慢性咽喉炎、聲音沙啞,常讓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卻看了半年也不會好,有時則會出現慢性胸痛甚至誘發氣喘。

蕭敦仁建議患者不要亂吃胃藥,最好就醫治療,並按醫師及藥師指示用藥,同時控制體重,減少甜食、油膩,避免吃太飽、吃太快,戒菸、酒,千萬不要置之不理,任由胃酸侵蝕不耐酸的食道,才能遠離食道癌的威脅。

(自由時報)
--
國人愛吃胃藥 1年吞8億顆

台灣胃藥吃很大。統計顯示,國人一年吃掉八億顆胃藥,這還不包括自行到藥局買的胃藥。胃藥用量超大的原因,應與胃食道逆流有關。

健保局醫審及藥材組科長郭垂文表示,該局已把醫師指示用藥的制酸劑(胃藥)剔除給付。故情況還比前幾年好一些了。最新統計,去年健保支付制酸劑總金額是三點八億元,以一顆零點五元計算,全年的制酸劑用量不到八億顆。但這個數字不包括自行到藥局買的藥。

高雄榮民總醫院二○一一年調查廿五歲以上、一千多位社區民眾,發現台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達百分之廿五,推估國內約三百萬人受到胃食道逆流困擾。

台北馬偕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王鴻源表示,近五年門診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激增,主要與飲食西化,如吃太甜、太油膩、不易消化食物有關;另外,肥胖者的腹壓大,也會誘發胃食道逆流。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胃不舒服,不會找醫師看診,常自行買胃藥、吞胃散或胃乳片解決。一項針對廿五歲以上、共一千零九十三位民眾的網路調查發現,五成的人自認有胃食道逆流,但六成受訪者不會直接就醫,超過三成會自行買藥吃。

蕭敦仁說,吃太甜、太油、太飽、太快,易誘發胃酸逆流症狀。此外,菸酒會刺激食道與胃交接處的賁門括約肌放鬆,造成胃酸逆流。

「避免胃食道逆流,不能只靠藥物。」王鴻源建議民眾少量多餐,勿碰菸酒、太甜及油膩、難消化食物,吃飽勿平躺,睡前三小時別吃東西,必要時可將床頭墊高,若症狀未改善,建議就醫。

(聯合報)
--
低頭族眼痛肩酸 求診病患增3成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普及,低頭族愈來愈多,眼科醫師發現,近來眼睛不適的求診者增加約3、4成,有的還伴隨肩頸酸、腕部疼痛等問題,值得低頭族注意。

奇美醫院眼科醫師柳景豒呼籲經常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者要注意保健,盡量不要長時間低頭或彎腰駝背操作,每30、40分鐘要休息5到10分鐘,多眨眼讓淚水分布較均衡,也不要在行動中的交通工具上使用手機電腦。

柳景豒表示,近半年來因眼睛不適來求診的患者平均增加3、4成,9成是低頭族;小朋友到中壯年都有,大人的症狀包括眼睛脹痛、酸澀、乾燥、視力模糊、流眼淚,有的還伴隨頸肩、腰背、腕部疼痛,甚至有人頭痛、血壓升高等;小朋友則以近視度數暴增較多。

柳景豒指出,長時間注視小螢幕,導致睫狀肌無法放鬆,眨眼次數減少、淚液分泌不平衡、結果就是眼睛不適、近視加深。

柳 景豒說,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時都是低頭操作,也常常彎著腰,造成頸、肩、腰、背肌肉緊繃,酸痛不適跟著發生,操作時雙手又多懸空,也容易引發腕部問 題;很多人在搭交通工具時操作平板或智慧型手機,起步、煞車時都會加重頸、肩部肌肉的負擔,已知有人向復健科醫師求助,戴起頸圈保護以免不適惡化。

柳景豒表示,低頭、彎腰、手懸空,手指一再的點、滑動,幾乎全身的肌肉都處在緊張的狀態,有可能影響自律神經系統,帶來頭痛、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自由時報)
--
玩3C傷到頸椎 低頭族變頸圈族

小心「低頭族」變成「頸圈族」。台南奇美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柳景豑昨天說,近來眼科門診暴增三、四成,患者幾乎都是過度使用3C產品,還有卅歲男性上班族因此頸椎神經壓迫,到復健科戴上頸圈保護。

柳景豑指出,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普及,若沒有良好使用習慣,容易出現所謂的「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視覺不適症候群」,症狀包括眼睛脹痛、痠澀、乾燥、視力模糊;長期低頭還會造成頸、肩、腰、背疼痛,嚴重出現惡心、嘔吐、全身疲勞、血壓升高等精神性疾病。

他表示,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使用3C產品,更會加重頸、肩部肌肉負擔,已經有患者長期「低頭」頸椎神經受到壓迫,成為戴著頸圈的「頸圈族」。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復健科主任陳嘉炘也碰到類似案例,有男性患者因長時間低頭玩手機、平板,造成頸椎第五、六、七節受傷,頸部疼痛而就醫。他建議患者透過簡單運動鍛鍊上半背及頸部肌肉,強化頸部力量,使用3C產品時儘量採取平視角度,每五十分鐘就應休息十分鐘。

「智慧手機到處有賣,但眼睛壞了可沒得買!」高雄市亮晶晶眼科診所院長梁中玲感嘆,重度使用3C產品造成靈魂之窗「初老」。

她說,幾千年來人類為了狩獵、覓食,眼球原本習慣看遠,隨著電視、電腦、手機等產品問世,讓大家近距離看物體的機率大增,眼部睫狀肌長期緊繃、眼球壓力大,水晶體形狀也跟著改變;以前四十五歲後才要配老花眼鏡,現在卅二歲就開始老花。

台中市眼科醫師林浤裕觀察,愈來愈多低頭族出現眼睛乾澀、畏光、調節力差的症狀,這類患者較以往增加二到三成,連國中生都出現老花眼初期症狀。

(聯合報)
--
元旦起 汽機車免換行照

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汽機車從明年元旦起免換行照,估計全台民眾每年可省十一億元,明年將有五百八十萬輛汽機車車主受惠。

目前自用汽車行照每三年換發一次,每次規費為兩百元;機車行照每兩年就要換發一次,每次規費為一百五十元。公路總局統計,每年約有一百八十萬件汽車及四百萬件機車需要換照。

公路總局指出,未來自用車輛新領牌照或辦理過戶、變更等異動登記時,公路監理機關仍會核發紙本行車執照,便於民眾後續檢附車輛證明需求。

機車過去換發行照需繳納機車燃料使用費,未來將比照汽車燃料費繳納方式,改由寄發繳費通知單。

(聯合報)
--
台灣每公頃農藥用量 全球平均5倍

國民黨立院黨團昨天舉行記者會,立委江惠貞表示,根據農委會調查,台灣每公頃土地農藥使用量為全球平均的五倍,其中約有三成是非法的「偽農藥」。

農委會防檢局副局長馮海東表示,明年元旦起將展開「非法農藥聯合查緝」專案,加強取締禁藥、偽農藥。

馮海東說,偽農藥是不肖廠商自製、未經核准的農藥,由於效果好又便宜,因此有不少農民使用。

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每公頃土地使用十一點五公斤農藥,用量驚人。為了搶收,許多農民還沒等到農藥半衰期過就搶先採收,導致蔬果農藥殘留量也超標。

衛生署的抽驗報告指出,農藥殘留不合格次數前五名蔬果,分別為菜豆、豌豆莢、甜椒、小黃瓜和萵苣類。江惠貞指出,國人經常生吃小黃瓜和萵苣類中的蘿美生菜,若事先未經仔細沖洗,而吃下過量殘留農藥,恐導致癌症、畸胎、不孕。

江惠貞提醒民眾,食用水果蔬菜前,最好在水龍頭下沖水十到十五分鐘,才能去除大部分農藥殘留;坊間相傳的「泡水、加鹽巴」都是錯誤作法。

(聯合報)
--
台中機場設備差 乘客說很丟臉

台中清泉崗機場的國際航線陸續開設,擴建工程卻要到明年才完工,旅客等不及罵聲連連,包含噪音、周邊設施、航廈過小、沒空橋等種種問題;交通部表示已編列預算擴建新航廈,明年3月底就可煥然一新。

昨起立榮航空多增設1班台中飛澳門的航線,許多遊客欣喜;搭乘首航的乘客莊淑美說,節省很多時間;航空公司也贈送小禮物,並派出美麗空姐接待。

但遊客進入目前的航廈,直呼:「好簡陋!」與所謂的國際機場相差頗大。林先生說,寄送行李的窗口很少,往往大排長龍等待;出關後要進入機場停機坪,還得用步行方式上飛機,沒有空橋,讓人覺得很奇怪。

黃姓乘客說:「真的很丟臉!」連一旁一起搭機的外國乘客都大感不解,直問:「這裡不是國際機場嗎?」遇到下雨更不方便。

為了加大清泉崗機場規模,民航局前年斥資39億,增建新航廈,增加5座空橋,也是目前機場最欠缺的設施之一;另增加停機坪面機,提供第一類大型客機(200人)起降,規模直逼台北松山機場,預計明年3月完工,目前工程進度7成以上。

民航局指出,預估中部有600萬使用人口,已與航空公司協調增加國內及國際航班,目前有近20個國際航線,包含大陸、日本、越南等,未來新航廈完工,數字會繼續攀高。

(聯合報)
--
愛當低頭族 不到40老花眼

30多歲出現老花眼!過了暑假,學童近視度數暴增400度!在上網吃到飽吸引下,許多學生、上班族成為「低頭族」,手機、平板電腦不離手。眼科醫師警告,長時間注視小銀幕,嚴重傷害視力,學童近視恐惡化,年輕人則提早老花。

奇美醫學中心眼科部主治醫師柳景豑指出,以往門診的老花眼患者,年紀低於40歲者僅占一成,但最近半年發現年輕人老花比率越來越高,現已占三、四成,幾乎與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有關。

長期低頭看小螢幕除了傷害視力,還可能造成脖子痠痛,甚至引發頸部肌筋膜炎。復健科門診就發現,低頭族在公車、捷運上玩手機,如車身晃動或緊急煞車,頸部肌肉過度收縮,可能造成頸肩腰背痠痛,就有人就因此罹患頸部肌筋膜炎,症狀就跟落枕一樣。

他 解釋,眼睛的構造如同一台精密的照像機,為了迅速看清楚遠方及近距離閱讀,眼球必須快速的調整焦距,依賴睫狀肌收縮或放鬆調節水晶體的厚度,讓看遠看近都 清楚。但如果長時間注視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小銀幕,眼球睫狀肌持續強力收縮,會導致眼睛疲勞,甚至讓睫狀肌無法放鬆,出現彈性疲乏,讓老花提早出現。

柳景豑在門診就碰過30多歲的上班族,抱怨看不清楚手機螢幕上的字,或是戴上隱形眼鏡報紙上的字卻變得模糊,檢查才發現已經老花100多度,直呼「不可能」。

另外,門診也收治小學生近視度數暴增的個案,暑假期間每天在家玩智慧型手機,或上網看偶像劇,開學後近視從原本的100度激增至500度。原因就是過度用眼,造成近視惡化。

除 了提早老花及近視惡化,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因為眨眼的次數明顯減少,淚水分泌量下降,眼球潤滑度不足,也容易產生乾澀、充血導致乾眼症,或引 發「視覺不適症候群」,症狀包括眼睛痠澀、紅腫脹痛、畏光、視力模糊、頭昏頭痛、脖子扭傷、腰痠背痛、肩痛及腕疼痛等。

(聯合晚報)
--
吃減肥藥引發急性青光眼 近視飆千度

25 歲黃姓女護理師為追求更纖細身材,上月28日起服用診所開立的減肥藥物,體重1周驟減3公斤,但12月9日起床即感頭痛、視力模糊,到眼科就診發現急性青 光眼發作,近視度數飆高逾1000度;醫師推測黃女服用的減肥藥可能含有抗癲癇藥物Topiramate,引發急性青光眼,呼籲愛美女性莫因減肥賠上健 康。

安泰眼科醫師邱靖甯表示,黃女雙眼原近視100度,就醫時兩眼度數飆高至1250度,眼壓高達40mmHg(正常21mmHg以下),戴上原本眼鏡,視力僅0.01,若未及時處理恐失明。經緊急治療,眼壓恢復正常,視力與度數恢復中。

黃女自稱作息正常,雖透露瞞著家人吃某診所開立的減肥藥,但不願透露診所與藥物名稱;邱靖甯據文獻與經驗推斷,黃女的減肥藥可能含有抑制食欲的抗癲癇藥物Topiramate(商品名Topamax),此種藥物會產生嚴重副作用。

(聯合報)
--
一天到晚喝酒 泰安、南庄痛風多

苗栗縣泰安鄉、南庄鄉痛風發生率都高於一成,縣府今年推動痛風防治計畫,明年持續追蹤痛風異常個案,希望從飲食、喝酒習慣等方面,減少痛風發生率。

苗栗衛生局在南庄、泰安兩鄉推動痛風防治計畫,成果報告書昨天出爐,衛生局指出,防治計畫起因2008年在原鄉地區辦理尿酸篩檢,發現男性高尿酸個案比率達65.07%、女性為59.1%,與飲食習慣及喝酒有關。

南庄鄉部落營造中心前年、去年針對100名居民健康問卷調查,發現有近兩成一患有痛風;泰安鄉衛生所統計去年民眾門診,痛風排名在第六位。

防治計畫辦理說明會、宣導活動,建立痛風個案管理系統,兩鄉並就100名居民問卷調查,統計資料發現南庄鄉痛風比率15%,泰安鄉13%,南庄、泰安各有36.51%、38.57%,一天到晚都有喝酒的習慣。

衛生局人員說,罹患痛風非常疼痛,主要原因除遺傳外,後天包括肥胖、飲食習慣、使用不當藥物等。

防治計畫希望讓民眾了解痛風,明年配合門診篩檢、追蹤治療,希望可達到35%的痛風個案,改善飲食習慣,25%改變喝酒不良習慣,30%開始做運動,兩鄉居民如有相關疑問,可以洽詢當地衛生所。

(聯合報)
--
「腳麻不會走」 當心腳中風

病例:苗栗市85歲王姓老翁有抽菸習慣,有高血壓、糖尿病及陣發性心房顫動病史,最近一年走路會感到小腿疼痛及大腿不適,日前右腿突然劇痛、冰冷,送醫急診懷疑是急性大腿動脈阻塞,即「腳中風」。

醫生以緊急血管攝影及氣球擴張術治療後,狀況獲得改善,再以藥物及血栓溶解劑治療一周,右大腿動脈放置支架後出院,免於截肢危險,也不再發生間歇性跛行。

苗栗市大千醫院心導管室主任林智偉:「腳麻不會走」是前陣子很夯的廣告詞,要注意可能不僅是血液循環不好,還有可能是更嚴重的「腳中風」。

動脈硬化是現代文明病,隨著年齡日益嚴重,加上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等危險因子,膽固醇形成斑塊,引起血管栓塞及阻塞,導致末端血液流量減少,發生缺血症狀,大多好發於下肢。

據醫學研究,超過70歲有抽菸並有糖尿病史的患者,約有三成發生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發病時「忍痛」,可能因此喪失治療的黃金時間,輕則截肢,重則可能喪命。

臨床可分急性與慢性動脈阻塞,急性發生主因是栓塞或血栓堵住血管,血流中斷,引起組織缺氧傷害,從麻痺到壞死約6到8小時,必須在黃金時間內治療,才能保住患肢,併發症降到最低。

至於慢性動脈阻塞,通常發生在腹主動脈以下的分枝,也就是腿部動脈,大多是慢慢產生的,也可能在血管快完全阻塞時,發生血栓,造成緊急阻塞症狀。

慢性常見於男性,男、女比率約6比1,九成患者有吸菸習慣,由於血管粥狀動脈硬化造成血管阻塞,當阻塞面積達90%以上時,典型間歇性跛行的疼痛症狀便會出現,引起痠、麻、痛、間歇性跛行、皮膚及指甲病變、慢性潰瘍、下肢冰冷萎縮無力等,若感染則會引起下肢壞死。

動脈阻塞病人要戒菸,控制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每天適度規律的運動,避免外傷,皮膚保持溼潤,有香港腳也要治療。

(聯合報)
--
50萬人失業 77%企業鬧人才荒

失業率高居不下,主計總處十月統計顯示,全台有近五十萬名勞工,正處於失業狀態,整體失業率達四.三三%,不過,一一一一人力銀行今年九月調查顯示,高達七七%企業大嘆勞動市場「人才荒」,經產業交叉分析後發現,傳產業、製造業、民生服務業等,對「人才荒」感受最深。

中 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表示,勞動市場「矛盾」現象,主要是「供需失衡」所致;吳惠林根據職訓局統計十一月廠商求才最急切的前五名職務來看,依序為組裝 體力工、商店售貨員、餐飲服務員、工具機操作員以及業務員,而求才若渴的產業,依序為製造業、批發零售業與住宿餐飲業。

不過,對剛投入職場的新鮮人,卻無法投其所好,想從事的工作明顯與勞動市場有很大落差,根據一一一一人力銀行統計顯示,新鮮人最想擔任的職務,依序為經營管理文書處理、企劃設計以及文字傳媒等。

近 日有燈飾店老闆透過媒體抱怨,開出業務員月薪四萬元,不僅提供午、晚餐,加班還送宵夜,最重要的是年終高達八個月,若加上業務獎金,年薪上看一百二十萬 元,不過,老闆整整等了一年,至今還找不到人;燈飾老闆分析,因為業務員工作時間至少十一個小時、月休五天,年輕人抗壓性差,幾乎不願嘗試。

台 灣觀光學院校長張瑞雄分析,台灣的問題不在於沒有人才,而在於人才太多但位置太少,學、碩、博士滿街跑,但相對的我們的工商業卻進步緩慢,還是採以前製造 業壓低製造成本的思維,沒有產生出新的工作職位和機會,只需要基層的苦力勞力,因此,一方面年輕人覺得找不到合適工作,一方面又必須引進大量外勞。

另外,台灣的大學重研究、輕實作,讓不少企業主抱怨。華夏技術學院機械科副教授黃維富分析,以機械科系為例,畢業後要找到工作不難,但薪水不高,且被認為是「黑手」,影響學生就讀意願,因此,企業應該善盡社會責任,給予合理薪水。

(中國時報)
--
道德霸權主義/黃瑞明(靜宜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法務部長曾勇夫在上周五簽准六名死刑犯的執行令,若干所謂人權團體與歐盟方面立刻譴責抗議,死刑存廢的議題於是再度成為輿論爭辯的焦點。

死 刑的存廢其實是信仰(價值觀)問題,無客觀對錯可言。你同情加害人,自然會覺得死刑慘無人道,相反地,關心被害人與社會正義的人就認為它理所當然。康德是 死刑的捍衛者,他曾經這麼說:如果公民成員們決定要把社會解散掉,那麼,解散前的最後一件事就是處決還在監獄裡的那些凶手!我們能因此批評這位寫下《純粹 理性批判》等巨著的哲學大師欠缺理性嗎?知名的德國法學家拉特布魯赫反對死刑,但是他也承認存廢與否不是一個法哲學能夠回答的問題。

歐 盟 官員指控我們執行死刑,這固然與其信仰有關,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政治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就拿德國來說吧,它向來都是反對死刑的急先鋒,譴責台灣一馬當先 (等耶誕過後,他們外交部會有人算這次的帳)。然而,當海豹特遣隊在去年五月刺殺賓拉登時,這是美國人動用私刑,梅克爾總理卻在第一時間致電恭賀歐巴馬! 這次批評馬政府行刑的艾許頓在當時也加入了道賀行列。五個多月之後,梅克爾利用訪問外蒙古的機會,在人家國會演講表達希望他們立法廢除死刑。可是,同樣也 是這個梅克爾,她在二○○九年秋天應邀在美國國會致詞演講時,通篇內容卻只見其個人對美國民主的仰慕之情與頌揚德、美關係的水乳交融。很明顯地,這些歐洲 政治人物在搞雙重道德標準:山姆叔叔不能惹,其他二、三流國家則可以欺之以方。這不是道德霸權主義是什麼?

歐洲國家喜愛高談民主,但 是, 除了瑞士等少數國家外,他們的廢死都沒有經過廣大民意的參與。統一之前的西德就是一個例子。他們的制憲者在一九四九年的基本法(憲法)中以第一○二條明文 規定「死刑業已廢止」。根據一本在兩年前出版的德國博士論文的詳細分析,這一條文之所以獲得通過,一名極右派「德意志黨」代表的提議是關鍵所在。他的主要 動機在營救被盟軍判決死刑的納粹友人,所以,等到目的達成之後,不過三年的時間,這個黨就提議廢止第一○二條。事實上,當時的大多數德國人也是主張回復死 刑。儘管歷次的國會表決都不曾過關,但是第一○二條的確是基本法中最常被提議刪除的條文。直到一九八○年代以後,德國社會才逐漸建立廢死的共識(支持死刑 的仍然很多,只是不敢說出而已)。

疾惡如仇是人性的一部分。有人宣稱可以寬懷大度,這是他們的事,不能強求別人照辦。支持死刑的人絕非野蠻無知,只要民主還是這個社會的基本價值,這樣的絕大多數意見就應該受到尊重!

(中國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