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新聞自選輯 20130901

護個資 指考榜單竟不列名

今年舉凡技職專校院招生或國家考試放榜,皆依往例連名帶姓公布錄取考生姓名,唯獨大學指定科目考試的放榜做出變革,首度公布沒有姓名的榜單,只列出錄取考生准考證號碼,不少考生抱怨,榜單對他們而言,有金榜題名的紀念意義,且刊載姓名應無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認為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矯枉過正!


今年8月6日大學指考入學分發放榜,總計錄取5萬5307人,考生須從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官網,輸入准考證號或身分證號查詢考上何校系所。

想拍照留作紀念
今年參加大學指考的劉姓學生認為,雖然在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官網,輸入准考證號就能查詢錄取資訊,但想進一步關心其他同學錄取哪些學校就很不方便。
今年透過個人申請入學管道錄取理想大學的陳姓學生認為,若能看到自己名字顯示在榜單上,鼓勵作用應勝於個資保護的考量。另一位透過繁星推薦錄取國立大學的陳姓同學也說,榜單公布姓名對他來說有特殊意義,可讓他感受到埋頭苦讀終於有了代價,會特別拍照紀念。
已是社會人士的葉小姐表示,學生時代參加大學聯考考上大學時,除了在學校看見榜上有名的喜悅,報紙上也刊登她的名字,至今她都將剪報珍藏著,而榜單公布准考證號及姓名,不致對個資權益造成太大影響,但對考生而言,則是人生階段性的重要註解,她認為,大考考試分發榜單大可不必隱藏姓名。

不違反《個資法》
達文西個資暨高科技法律事務所律師葉奇鑫說,考試單位為協助學生辦理應考,才蒐集個人資料,而公布榜單也是應考相關行政作業,利用個資是合理的,並無違反《個資法》疑慮,相關單位應在應考簡章、網頁中揭露放榜方式,避免民眾負面觀感。
技專校院招生策進總會處長管延愷認為,基於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榜單仍維持往例公告錄取考生全名。考選部認為,國家考試放榜公告全名與《個資法》不衝突,未來也不會改變公告全名的做法。

公務機關蒐集 個資利用要項
.須經當事人同意
.有利於當事人權益
.基於公眾利益
.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的範圍

【政府回應】
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分發組主任表示,今年因應《個資法》施行,考量個資處理或揭露須以無從辨識特定當事者為限,分發會擬定「考生個人資料蒐集、處理及利用告知事項」,規範今年全國性大學考試分發放榜方式,不同以往做法,從分發會官網(www.uac.edu.tw),或各校公布的榜單,都只顯示准考證號碼,不會顯示姓名,雖然這項變革,引起正反兩極評價,但這是必然的趨勢,若考生有問題,可致電委員會洽詢:(06)236-2755。

(蘋果日報)
--
帳號刪不掉 WeChat洩個資 手機門號前主人資料被保留「很沒安全感」

中國手機通訊軟體WeChat(微信)去年底進入台灣市場,業界估在台有700萬用戶,僅次於LINE及WhatsApp,但有網友日前在網路發文指,為參加該軟體促銷活動申請帳號,卻驚見手機號碼前主人的帳號資料和通訊錄,質疑個資外洩,經《蘋果》實測該軟體竟無刪除帳號功能,開發商推說交總公司研究。

網友安仔上月在台大批踢踢(telnet://ptt.cc)上發文指,看到新聞說加入香港旅遊局新設立的WeChat官方帳號、成員會員,就可參加香港機票買一送一抽獎,於是去申請WeChat帳號,但用其手機號碼註冊後,竟跑出疑似手機號碼前主人的資料和通訊錄。
《蘋果》實測iPhone手機下載WeChat軟體,發現無刪除帳號選項,若手機號碼曾註冊過WeChat帳號,即使手機號碼已轉手,選擇手機認證碼方式登入,就可取得原註冊帳號資訊、通訊錄等資料。

開發商推給總公司
若有家長將手機門號給子女使用,子女以此手機號碼成功登錄WeChat後,仍會出現該家長資料,且不能刪除、重新設定,只能以該家長的身分等資料使用WeChat。LINE、WhatsApp等通訊軟體則都有刪除帳號選項,也可選擇刪掉帳號資料。
針對此問題,WeChat開發商騰訊台灣辦公室說,已將訊息轉中國總公司,暫無法回覆。

在台用戶約700萬
根據WeChat公布資料,全球有近4億註冊帳號,並於去年11月進軍台灣,但騰訊不透露台灣用戶數,業界估約700萬,在台使用人數僅次LINE及WhatsApp。
台大電機系教授、消基會副秘書長林宗男說,WeChat要求使用者同意將通訊錄等個資上傳,若缺乏刪除機制,極易洩露個資。3C部落客湯蕙如說,WeChat不讓使用者刪除,是想維持用戶數。
民眾陳頤君說,手機號碼不會用一輩子,通訊錄被看到,很沒安全感。

手機通訊軟體WeChat
開發商:騰訊國際
用戶數:全球近4億人,其中中國就有3億人(官方未公布台灣地區人數,業界估約7百萬人)
支援平台:Android、iOS、BlackBerry、Windows等
主要功能:
.可撥打免費電話,且具3G視訊通話功能
.具即時對講功能
.動態與靜態貼圖皆免費
.可使用電腦瀏覽器開啟網頁版使用,可傳文件、 影音、圖片等
費用:免費
官網:http://wechat.com/zh_TW/

(蘋果日報)
--
113專線太操 社工爆離職潮

通報家暴、性侵、兒虐案件的113專線竟爆發接線社工離職潮?據審計部決算報告指出,113保護專線接線社工離職率逐年攀升,去年高達3.4%,較2009年的1.5%暴增1倍,恐影響服務品質。審計部更直指,警方接案後2小時內回覆率未達7成,導致接線社工須主動聯繫,增加社工負荷可能是造成高離職率主因。

肇因警低回覆率
綠委陳節如、吳宜臻調閱資料發現,113專線49名接線社工每月薪資實領至少3萬5000多元;而去年有效接聽電話為15萬4000多通,平均每人每天約接聽10幾通來電,離職率高應與工作壓力、輪班方式有關。
審計部指出,雖然警政署通令各警局要在113專線通報接案後2小時內回覆處理情形,但去年2小時內回覆率僅69.37%,影響案件移送各地家暴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的時效,也增加113接線社工負荷。
藍委王育敏說,接線社工接到每通電話壓力都很大,例如家中父親發酒瘋拿刀追小孩,除緊急聯絡員警,還要追蹤後續狀況,「不是只有講電話這麼簡單,薪水給再高,撐不住就是撐不住!」
主管113保護專線的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昨說,113專線接線社工較一般社工約3萬多元薪資略高,但因部分社工個人生涯規劃,如結婚、轉往其他單位服務等因素,衛福部只能完善薪資、福利及工作環境,維持工作人員專業與久任。

警政署:會檢討
張秀鴛說,113專線現委託世界展望會負責,每3個月會定期抽驗接線品質,但也會提供排解接線壓力管道。警政署回應,將督導各地警局落實2小時內回覆機制,並檢討未及時回覆的員警。

(蘋果日報)
--
美公布化武罪證 控敘軍屠1429人

儘管少了英國支持,美國仍執意嚴懲敘利亞阿塞德政權,美國務卿凱瑞前天公布敘國政府上月以化武造成1429人死亡的罪證,稱阿塞德是兇手,歐巴馬總統堅持「有限度攻擊」,敘利亞也預期攻擊「隨時」會發生,準備好復仇。此外,敘政府軍上周疑再以燒夷彈攻擊阿勒坡的學校,傷者全身灼傷,痛苦哭號,至少7死。

從阿勒坡民眾拍的影片(goo.gl/Mgqi8T)可見,傷者皮膚斑駁,呈燒傷的粉紅色,1名兒童在簡陋醫院,灼傷的雙手在半空顫抖;青少年在地上翻滾哀號,醫師說至少7人死亡、50人受傷。

朝學校投燒夷彈
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說,有些傷者「如殭屍般維艱地走進醫院」,空氣中仍有化學藥劑味,懷疑是燒夷彈(napalm)。燒夷彈是利用凝固的汽油與磷粉製成的燃燒彈,以火焰高溫殺傷人員。目擊者指飛機先在空中盤旋,接著朝學校投彈,「這是我見過最恐怖的景象,身上著火的人四處奔逃,但能跑去哪?無處可去正是敘利亞人的寫照。」

「懲兇是美責任」
上月21日敘國首都大馬士革附近發生化武攻擊,美國力主是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下的令,欲空襲嚴懲,但國際對此指控有疑慮,英、德、加、北約都表明不會參與。
美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前天公布美情報單位的4頁報告,「高度懷疑」阿塞德政府屠殺人民,就算不是阿塞德本人下的令,他也須為政府決策負責。凱瑞也提及,嚴懲阿塞德這樣屠殺人民的惡棍、兇手,是美國責任,美國人雖厭戰,但這是不可逃避的責任。歐巴馬(Barack Obama)也說:「不能接受世上又有這麼多無辜婦孺遭毒氣所殺。」他保證美軍不會涉入地面攻擊。

美再加派登陸艦
敘國政府指凱瑞滿口謊言,捏造罪名陷敘利亞入罪,想為空襲正名。敘盟友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也說美國「徹底胡扯」,呼籲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歐巴馬,考量空襲會造成的死傷。
聯合國化武調查小組完成在敘國採證,昨離開敘利亞,化驗結果約2周出爐。但美國心意已決,再派兩棲登陸艦「聖安東尼奧號」到地中海,至此美國在此部署的戰艦增至6艘。土耳其在旁敲邊鼓稱,僅打1天就離開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停止敘政府血腥屠殺。
我外交部昨說,我國一本尊重人權及追求民主普世價值的立場,呼籲敘利亞政府及反抗陣營以和平方式解決紛爭,並譴責以暴力及非人道方式傷害平民的行為。針對逃難至約旦的敘利亞難民,基於人道考量,我政府已提供50座組合屋、5輛救護車供救助難民使用。

攻擊敘利亞6大風險
1.軍事攻擊可能無法遏阻敘國阿塞德政權繼續屠殺平民
2.敘利亞可能攻擊以色列作為報復
3.伊朗可能以封鎖荷姆茲海峽報復美國出兵,油價暴漲
4.同屬什葉派的伊拉克民兵可能遭受刺激,出兵協助阿塞德政權
5.真主黨、哈瑪斯可能對美國在中東設施發動恐怖攻擊
6.美軍在敘利亞的失敗可能促成伊朗等國更肆無忌憚

歐巴馬出兵4大理由
1.使用化武
.死者高達1429人,至少426名孩童罹難。死者身上無外傷,死前口吐白沫,連第一線急救人員都被波及呼吸困難,確定受化學武器攻擊
2.政府下令
.生產化武單位在攻擊前3天開始準備;攻擊前敘國政府軍先分配到防毒面具;攜帶化武的火箭自政府控制區域發射。是不是阿塞德親自下令不重要,重點是攻擊由阿塞德政府主導
3.無關叛軍
.反抗軍過去未使用化武,身在大馬士革的情報人員不曾發現反抗軍涉入跡象,「極不可能」由反抗軍主導
4.美國責任
.首要問題是美國要在未來局勢中扮演什麼角色,厭戰不是逃避責任的藉口,對於阿塞德這種惡棍與兇手,不可袖手旁觀

英美情已逝 法爭做小三

牽動外交
美國務卿凱瑞撂重話,攻擊敘利亞已箭在弦上。但美國此刻卻是「拔劍四顧心茫然」,面臨可能是30年來最受國際孤立的軍事行動,只有法國還願意一同出兵。

美國遭國際孤立
最具象徵性的轉折出現在上周四,英國會投票否決出兵敘利亞。英國一向是美國最忠誠的盟友,大力主張攻打敘利亞。如今英國首相卡麥隆被民意擊敗,也使英美的「特殊關係」受挑戰。看到英美似乎「情已逝」、法國有爭做「小三」之勢,英媒和政客都打翻醋罈子,《太陽報》的悲情見於頭版,直稱英美「特殊關係29日因急病於自家猝逝,喪禮將於法國駐倫敦使館舉行」。英國防大臣漢蒙德也說:「我不認為英國不出兵就會使這次行動叫停,但這的確讓(英美的)特殊關係出現緊張」,「站在一旁眼睜睜」看美法合作,令人「失望且略感不安」。
英人不挺,德也已明言不會參加行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拉斯穆森前天坦言,北約沒計劃參加。有中俄這兩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反對,攻敘不可能獲聯合國背書。阿拉伯聯盟國家多支持推翻阿塞德政權,但沒有一國願意在缺乏聯合國決議下動武。
這將使美軍攻擊敘利亞成為自1983年進軍格瑞納達以來,美國最孤立、最不受國際支持的軍事行動。而且敘利亞可不是格瑞納達,不是加勒比海小國,而是牽動伊朗、俄國與整個阿拉伯世界的中東火藥庫。歐巴馬政府很難「恰到好處」地懲罰阿塞德政權。

鄰國恐捲入戰火
若是攻擊太猛烈,誘發敘利亞與其盟友的強力反擊,敘利亞周遭的以色列、黎巴嫩甚至伊拉克都可能捲入戰火。但如果飛彈襲擊不痛不癢,讓美國付出外交代價的這場襲擊,並無法阻止阿塞德繼續用化武對付敘利亞人民。

(蘋果日報)
--
對敘動武 歐巴馬:尋求國會授權

美國總統歐巴馬美東時間八月三十一日下午在白宮召開記者會,表示他已決定美國應該對敘利亞政權相關目標採取「規模有限的」軍事行動,但他也決定要尋求國會授權動武,待國會結束休會,將對此展開辯論並表決,他呼籲國會議員基於美國國家安全,投票支持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正在休會中的美國國會將在九月九日開議。

歐巴馬八月三十日曾表示,美國無法接受一個坐視婦孺和無辜平民遭到大規模毒氣攻擊的世界,假如敘利亞動用化武卻未遭懲罰,美國的國家安全及盟邦如以色列、土耳其與約旦的安全都會受到威脅,因此國際社會有義務確保禁用化武的規範得以維持。歐巴馬還說,美國仍在計畫對敘利亞進行「局部、有限」的軍事回應,但不會出動地面部隊和陷入長期軍事行動。

美國國務卿凱瑞三十日已和英、德、埃及、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長及阿盟秘書長通過電話,三十一日會再向國會舉行機密簡報,顯示軍事行動已迫在眉睫。

美第6艘軍艦抵東地中海

一般預料美國最有可能透過目前部署在東地中海的五艘海軍驅逐艦對敘國目標發射巡弋飛彈,這五艘驅逐艦各配備至少約三十六枚戰斧巡弋飛彈,總數約為兩百枚左右。而美國國防部三十日也證實,海軍「聖安東尼奧號」(USS San Antonio )兩棲攻擊艦已抵達鄰近海域,但該艦任務與其他軍艦不同,即使美國對敘發動軍事行動,聖安東尼奧號艦上數百名陸戰隊員不會參戰。

凱瑞三十日公布美國所掌握的化武攻擊證據,在四頁報告中,美國聲稱掌握阿塞德政權發射化武火箭影像,該起攻擊造成一四二九人死亡,大馬士革附近醫院有三千六百名患者出現「與暴露在神經毒氣下一致的症狀」。

敘嗆反擊 普廷質疑美證據

敘國政府則抨擊美國說詞全屬捏造,和布希政府入侵伊拉克前聲稱海珊政權握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說法如出一轍。敘國安全官員表示,敘國預料隨時都可能遭到攻擊,但敘國也已準備好隨時反擊。

對於凱瑞提出的證據,力挺阿塞德的俄羅斯總統普廷三十一日表示不能接受。他說,美國截聽到敘國通訊內容並不能當做對一主權國家動武「如此重大決定」的理由,並駁斥指控敘國政府軍使用化武是胡說八道。他要求美國若真有證據,就拿出來交給聯合國,若拿不出來,就表示沒有證據。

在大馬士革蒐集化武攻擊證據的聯合國專家已於三十一日離境,正式調查結果可能要兩週後才會出爐。

30年首次!美懲暴政 國內外冷對

美國對敘動武計畫目前僅獲法國力挺,一旦出兵,歐巴馬將成為自一九八三年來首位未獲廣泛國際支持,便出兵他國的美國總統,其國際支持甚至不如二○○三年發動伊拉克戰爭的前總統布希。

盟邦中僅法國力挺

由布希主導、當年被歐巴馬稱作「愚蠢戰爭」的伊拉克戰爭,共獲四十八國支持,其中英國、澳洲與波蘭都出兵相助。

美國歷任總統包括雷根、老布希、柯林頓與布希在內,皆曾數次提倡軍事懲戒戕害人權的當地政權。自一九八三年雷根出兵加勒比海島國格瑞那達以來,美國或具聯合國授權,或以北約名義,發動軍事攻擊都未如此次這般孤獨。

柯林頓任內的國防部官員德里恩指出,伊拉克戰爭陰影仍深植人心,歐巴馬出兵必定面臨兩難。維吉尼亞軍校國際情勢研究教授布勞爾則稱,美國若缺乏廣泛國際支持,則必須有「非常、非常、非常明確」的證據說明國土遭受威脅,出兵行動才能被合理化。

此外,這次歐巴馬叫戰之舉也無疑自打耳光,違背「限制美國軍事介入」的競選承諾,他更曾在二○○七年表示,「若非是阻止對美國本土確切且立即威脅,根據憲法,總統無權片面發動軍事行動」。

美國過去曾三次倚靠北約名義出兵,包括前總統柯林頓任內兩次介入的南斯拉夫內戰:一九九四與九五年對波士尼亞出兵,以及九九年的科索沃戰爭;另一次則是布希二○○一年發動的阿富汗戰爭。

至於美國前幾次自行動武的例子,主要都是回應企圖暗殺或攻擊美國人民的直接威脅,包括雷根在一九八三年空襲利比亞,老布希在一九八九年入侵巴拿馬,以及柯林頓在一九九三年空襲伊拉克,與一九九八年空襲蘇丹和阿富汗的恐怖份子基地。

戰情分析 美戰斧大軍 敘「堡壘」hold得住?

一旦美法等國對敘利亞發動攻擊,號稱擁有能涵蓋全國大部分人口最密集區與戰略區之飛彈防禦系統的敘利亞,是否真能承受住美製飛彈的威力?以下為專家針對敘利亞備戰的問答分析。

Q:敘利亞目前有何防空武力?

A:據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詹氏防衛週刊與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評估,阿塞德政權內戰前擁有三百六十五到五百五十架戰鬥機(如今可能僅半數具戰力)、二十五個防空旅,下轄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個地對空飛彈連(大多武器老舊),以及包括肩射式地對空飛彈在內的許多較現代的短程地對空武器。

敘利亞最具戰力的防禦資產之一,是數年前向俄國採購的堡壘(Bastion)海岸飛彈防禦系統,射程三百公里,可攻擊地中海上的船隻,有效逼退做為發射飛彈基地的外國軍艦。此外,敘國雖已向俄採購先進的S-300防空飛彈系統,但該系統尚未運抵。

詹氏防衛週刊撰稿人、防空系統專家歐康納指出,遍及敘國全國的地對空飛彈連與雷達站,仍可提供敘國大部分地區重疊保護;不過,這些前蘇聯時代的防空系統一次只能對付一個目標,難以抵擋多重攻擊。

Q:敘利亞若遭攻擊能否有效自衛?

A:專家皆同意,與利比亞相較,敘利亞軍隊的防禦戰力規模更大、部署更優、訓練更佳,但美國還是有能力瓦解相對老舊的敘利亞防空武力。歐康納認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對敘國雷達站發動密集飛彈攻擊,此舉花費與風險皆低。專家指出,敘利亞的綜合飛彈防禦系統仰賴老舊科技,無力抵抗現代飛彈的大規模攻擊;儘管敘國企圖以中國雷達與感應器來讓防空系統升級,但僅部分升級又易受到人為與電子干擾。

Q:內戰是否損及敘利亞防空能力?

A:兩年半內戰可能已損及敘利亞防禦能力,畢竟反抗軍已控制部分領土、飛彈及雷達站。西方專家對此看法分歧,歐康納認為,敘國整體防空網並未受到任何影響,大量地對空防空系統仍在阿塞德控制的區域;CSIS的寇茲曼則說,以色列今年五月初成功對敘利亞境內目標發動空襲,或許顯示敘國的防空系統已失去作用。

美國攻敘 恐引爆中東火藥庫

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正考慮對敘利亞發動「局部、有限的」軍事攻擊,但許多中東專家擔心,美國的攻擊行動對敘國內戰情勢影響有限,更忽略了攻擊行動恐導致敘國動亂惡化,並激化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爭奪區域影響力的風險。

恐激化遜尼派什葉派衝突

據紐約時報報導指出,不少外交官員及其他專家認為,美國的攻擊計畫未顧及連串可能後果,包括反美情緒高漲反鞏固阿塞德地位,以及區域衝突擴大,連以色列與土耳其等國也一併捲入等。

美國駐敘利亞和黎巴嫩前大使克羅克就說,美國最大問題在於無知,尤其是對敘利亞幾乎一無所知。

熟悉阿塞德的外交官員表示無法預測阿塞德對美國攻擊的反應,並質疑假如阿塞德再下令發動化武攻擊,或採取重大報復行動,美國又該如何應變。克羅克認為,美國一旦走上軍事行動這條路,就很難脫身並繼續維持政治威信。

對美國而言,最大挑戰在於如何痛懲阿塞德的化武攻擊,卻又不致造成敘國反抗軍被「開打」組織相關勢力把持,或導致敘國體制崩潰,又或者敘國盟友涉入致使戰事升高。懷疑論者擔心,美國根本沒有足夠情報來精確調整行動,原因在於美國正準備進入一場變化多端的區域衝突,除敘內戰外,伊朗與黎巴嫩的什葉派真主黨也正聯手對抗受到沙烏地阿拉伯及其他波灣國家支持的遜尼派「開打」相關組織。

以色列、土耳其恐捲入

伊朗和敘利亞國防部長都揚言,假如阿塞德身陷險境就要攻擊以色列,分析家也認為真主黨早就準備好攻擊計畫。此外,由什葉派領導的伊拉克政府也可能派遣數千名戰士前往協助阿塞德,刺激更多遜尼派聖戰士參戰。以色列已表態若再遭真主黨攻擊就會以武力回應,黎巴嫩將因此被捲入戰爭,若敘利亞發射飛彈攻擊以色列,而以國又穿越黎國領空回擊阿塞德,真主黨則有更多理由攻擊以色列。

美國飛彈攻擊也可能造成敘國平民死傷,阿塞德政府已把部分軍事基地設於人口稠密區,並打算用政治犯及其他囚犯充當人肉盾牌,敘國可反過來指控美國殺人,而敘國的人道救援危機也會繼續惡化。

找錢打仗 五角大廈頭大

美國保守派新聞網站「華盛頓自由燈塔」八月三十日報導,美國國會助理透露,正為預算開支遭大砍而掙扎求生的美國軍方,無法靠現有運作經費負擔計畫中的攻擊敘利亞任務,必須向國會尋求額外撥款。

空襲至少得花數億美元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溫尼菲爾德(James Winnefeld),以及其他多位參與二十九日晚間向國會領袖進行電話簡報的行政部門高官,迄今尚未透露發射巡弋飛彈攻擊敘利亞之任務的花費,但估計即便是很短時間的空襲,也得花費數億美元。

國防部高層表示,跟二○一一年美國對利比亞的軍事行動不同的是,美軍目前沒有進行敘利亞攻擊的足夠運作經費。國防部二○一三年預算已明定在未來十年刪減四千八百七十億美元的支出,此外還有一筆五百五十億美元的預算在國會中靜待自動減支立法,明年還要額外刪減五百五十億美元。

一名資深國防官員說,哈格爾已表示,行政部門會就進行可能的軍事選項的花費與國會諮商。

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七月份在致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信中曾說,大規模軍事任務的花費至少上億或數十億美元,最終支出多寡端賴武力數量與任務持續時間而定。例如,訓練與協助敘利亞反抗軍,每年花費五億美元(約台幣一百五十億元),有限度的遠距武器與空襲則花費數十億美元;落實禁航區則每月要花十億美元,動用特殊任務部隊以控制化武的支出每月超過十億美元。

(自由時報)
--
美稱握敘化武鐵證 普亭斥無稽

聯合國化武調查小組完成在敘利亞的蒐證後,卅一日清晨載運證人和證物離境,已抵達荷蘭。白宮國安團隊訂於卅一日向國會兩黨黨團提報,敘國政府軍動用化武的非機密證據,爭取支持。

聯合國調查小組離境,理論上美國如果要發動空襲,已無顧慮。敘國認為隨時可能遭受攻擊,表示已做好還擊的準備。歐巴馬九月三日前往瑞典,行前是否下令動武,備受矚目。

美國卅日公布敘利亞阿塞德政權對人民發動化武攻擊的情資報告,表示美國高度確信,政府軍八月廿一日使用化武,至少造成一千四百廿九名百姓喪命。「無國界醫師」組織和敘國人權團體確認的死亡人數各為三百五十五人與五百零二人。

美國總統歐巴馬表示,他雖然厭戰,但敘國必須為化武攻擊負責,因此考慮對敘國軍事設施發動「有限度」的攻擊,不過尚未定案。

美國國務卿柯瑞卅日發表情資報告,表示裝有化學酬載的火箭「是從敘國政府軍控制地區發射,且化攻三天前,敘國化武人員即在該區進行化攻的準備工作」。

俄羅斯總統普亭對美方說法十分不以為然:「如果他們(美國)說政府軍使用了大規模化武,還握有證據,就該向聯合國調查小組和安理會出示證據。如果不出示證據,代表沒有證據。宣稱握有證據但因為是機密,不能向任何方面展示的說法,純屬無稽,是對盟邦以及國際社會的不尊重。」

普亭表示,在做出打擊敘利亞的決定之前,美國應該回憶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行動,這些行動並未解決問題。普亭希望在廿國峰會期間與歐巴馬針對敘利亞情勢交換意見。

聯合國調查小組將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作簡報。潘基文表示會向安理會提交報告,報告最快一周完成。

法國與土耳其支持歐巴馬嚴懲敘國的主張。儘管法國多數民眾反對動武,總統歐蘭德卻表示九月四日可能是動武日期,土耳其總理厄多岡主張擴大行動,「我們不滿意只發動有限行動,必須採取類似科索伏模式的干涉」。

伊朗嗆美:攻敘就毀滅以色列

由於美國及西方國家準備對敘利亞發動攻擊,地中海東部接近敘利亞的水域仿佛回到「冷戰」時代。不僅美、俄雙方都增派戰艦布陣,伊朗與黎巴嫩真主黨民兵等支持阿塞德政權的「反抗軸心」(axis of resistance),也正在商議如何對西方進行報復,包括是否以長程飛彈攻擊以色列等。

據消息人士透露,「反抗軸心」的成員正在討論在敘利亞遭到攻擊後,是否攻擊以色列,以及美國在此一地區的軍艦及軍事基地。

伊朗共和國衛隊總司令賈法利表示,任何攻擊敘利亞的行動,都會造成「以色列毀滅」,且「戰爭之火不會僅侷限在敘利亞境內」。

黎巴嫩與伊朗的官員表示,「伊朗與真主黨將視美國採取何種行動再做最後決定。」如果攻擊僅限於軍事基地,而不會危及阿塞德政權的存續,他們將提供更多金錢及武器以支持政府軍,但不大可能在敘利亞國境以外對西方國家逕行報復。

消息人士指出,如果美國領導的攻擊行動規模有限,則一些特工及民兵團體,如伊拉克的什葉派穆赫塔民兵組織,便可以攻擊該地區的美國設施及人員。一批伊朗年輕民兵已主動表示願意前往戈蘭高地,準備與以色列作戰。

http://udn.com/NEWS/MEDIA/8134781-3144645.gif?sn=1377988949347

歐巴馬表示將對敘利亞動武 但不會派兵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台灣時間一日清晨一點五十五分召開記者會,歐巴馬表示將對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但不會派兵參與「別人的戰爭」。

歐巴馬表示不會用行政命令動武,但將尋求國會授權,等到國會開會辯論投票後,再作決定。

美提證據 專家:仍有疑點

美國卅日公布情資報告,指敘利亞政府軍上周在大馬士革郊區發動化學武器攻擊,造成一千四百廿九人死亡。國際化武專家普遍認為,報告所提證據可信度比美國二○○二年指控伊拉克的假情資要高,但仍有些疑點。

美國邁阿密先鋒報報導,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協會生化戰計畫前負責人賈斯利說:「還有很多事沒講明」。

他舉例指出,報告聲稱攔截許多敘國官員的通訊內容,卻無文字紀錄。這份解密情資報告宣稱「高度確信」敘國廿一日使用化武,「高度確信」為美國情報單位在缺乏證實的情況下能採取的最強硬姿態。

這份四頁的報告援引多方消息來源,包括情報員、衛星影像、社群媒體和影片。報告稱衛星偵測到火箭從政府軍掌控地發射至化武災區,且準備發射火箭的「政府人員」使用防毒面具。報告引用一段攔截通訊,內容為一名高官「確認政府方面使用化武,並擔心聯合國調查員可能獲取證據」。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專家柯柏蘭茲說,美國一九九八、二○○三年進攻伊拉克前也發布類似文件,惟此次援引多方資料確認敘國使用化武,「證據看似相當嚴謹」。但柯柏蘭茲認為,這些證據很難評估敘國總統阿塞德是否應直接負責。

http://udn.com/NEWS/MEDIA/8134780-3144646.gif?sn=1377902550867

(聯合報)
--
美:敘化武死1429人

美國政府8月30日公布情資,證明敘利亞政府以化學武器殺害同胞。歐巴馬總統矢言,美國必須採取行動懲敘,確保敘利亞政府「承擔應負的責任」,至於如何行動,他尚未最後決定,但會是小範圍、有限度的,不會動用地面部隊。

同時,聯合國化武調查團已完成在敘境任務,8月31日乘車越界入境黎巴嫩,隨即返抵荷蘭。調查團離開後,美國對敘動武的機率更升高。而據悉,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告訴安理會5常任理事國,該調查團可能需要2周時間分析,才能提交最終報告。

歐巴馬:不能袖手旁觀

歐巴馬8月30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沒人比我更厭戰」,但當今世界強權不該以厭戰為藉口,對敘利亞危機袖手旁觀,「當某個政權違反國際規範,對自身人民和孩童干戈相向,身為世界領導人的義務之一便是,要確保發動攻擊者承擔應負的責任。」

白宮公布了4頁的報告,內容來自敘利亞當地資訊、美國的衛星追蹤、社群媒體影像、以及敘利亞官員間的對話。

白宮表示,根據這些訊息,美國「高度確信」敘利亞政府上星期使用了化武。

根據報告,8月21日凌晨,首都大馬士革附近至少12處不同地點出現化武攻擊,造成1429人死難,包括至少426位兒童。當時大批火箭彈、炮彈齊發,「反抗軍沒有這樣的能力」。

衛星偵照顯示火箭彈及炮彈是從政府控制地區升空。且發射前數小時,政府軍發放防毒面具,「反抗軍沒有是項動作」。具公信力的國際人道組織指出,大馬士革城內及附近3所醫院收治約3600位傷患,症狀顯示曾暴露在「沙林」神經毒氣中,沒有明顯外傷,但失去意識、口鼻流出白沫、瞳孔呆滯、心跳快速、呼吸困難。

截聽到的敘國資深官員對話說明是政府所為,談話中也關心聯合國調查人員能否掌握證據。但報告只說敘國總統巴夏‧阿塞德是化武計畫的「最終決策者」,並未直指他就是下令進行化武攻擊的人。

俄總統斥美一派胡言

法國總統奧朗德表態力挺美國對敘動武後,歐巴馬30日與奧朗德通了電話。歐巴馬也說道,「很多人都說應該做點事,卻沒有人真的做點事」。這句話被視為不點名地批評英國國會封殺卡麥隆政府的動武提案。

俄羅斯總統普丁則駁斥美國聲稱敘利亞政府使用化武乃是「一派胡言」,要求美方真的有證據就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

美國國會正在休會。聯邦眾議院議長貝納說,不排除召集議員回華府開會。美國前總統卡特發表聲明,強烈反對在未得聯合國同意下對敘利亞動武。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公布最新民調,79%受訪者認為歐巴馬須經國會授權才能攻擊敘利亞。不過50%受訪者同意美國以巡弋飛彈有限度攻擊敘利亞。民調也顯示,50%認為,即使敘國動用化武,美國仍不應介入敘國事務。

美國兩棲攻擊艦「聖安東尼」號正駛向東地中海,這將是部署在敘利亞外海的第6艘美艦。艦上有數百名陸戰隊官兵。但美國國防部表示這是早已排定的行程,且依歐巴馬所說,陸戰隊不會投入戰鬥。

美法攻敘 武器大揭祕

美國與法國一旦對敘利亞發動懲罰性攻擊,雙方在攻防時可能動用哪些武器?

⊙美軍

*戰斧巡弋飛彈:可裝配450到1360公斤的各式彈頭,藉助地形匹配制導軟體襲擊目標,時速約為880公里,射程約達1600公里。從軍艦或潛艇發射後低空行進,且雷達截面極小化,因此敵方雷達系統難以偵測。
*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美國已在東地中海地區部署4艘,均可發射巡弋飛彈。
*航空母艦:美軍杜魯門號與尼米茲號也正在鄰近敘利亞的地區執行任務,不過美軍若只計畫有限度攻擊敘國,屆時航母打擊群可能不會派上用場。
*F-16戰機/轟炸機:具備多元功能,可掛載增程空對空飛彈,於空中纏鬥攻擊敵機,也可裝載空對地飛彈,用以襲擊地面的敵軍目標。
*F-15戰機:也是多功能戰機,主要用於高速的遠距空襲任務。

⊙法軍

*幻象2000與飆風戰機:可以射程約500公里的「風暴之影」巡弋飛彈攻擊敘國目標。
*航空母艦:戴高樂號目前正在地中海地區執行任務,約可搭載40架戰機。此外法國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擁有多處空軍基地。

⊙敘利亞政府軍

*S-200安加拉中高空遠程地對空飛彈系統:俄羅斯製,約有8組。其飛彈可裝配217公斤的高爆彈頭,以每秒2500公尺的航速,迎擊敵方來襲飛彈,有效射程約300公里。敘國政府軍某些軍事基地與雷達站已被反抗軍攻占,軍事專家懷疑敘國這型防空系統能發揮多大的效用。
*S-300長程地對空飛彈系統:可同時追蹤100個敵方目標,也是向俄國訂購,但無法確認是否已經交貨,也不能確認該防空系統是否已能在敘境投入實戰,抵禦敵機和來襲巡弋飛彈。
*P-800寶石型海岸防衛反艦飛彈:俄製,可裝配200公斤彈頭,有效射程達300公里。由於其可維持5到15公尺的低空飛行,並不易被偵測和攔截。
*戰機:俄製米格與蘇愷戰機,但多已老舊。

美卿讚法「最古老的盟友」

法國總統奧朗德力挺美國對敘利亞動武,美國國務卿凱瑞為此稱讚法國是美「最古老的盟友」,間接奚落打退堂鼓的英國。英國媒體很不是滋味,《每日郵報》調侃說,法國2003年不支持美出兵伊拉克,惱火美國人謔稱法國人是「吃起司的投降猴子」。

法國前總統席哈克當年反對英美聯合出兵攻打伊拉克已故強人哈珊的政權,導致美法關係降到冰點。美國各地出現反法情結,呼籲抵制法貨之外,部分餐廳將「法式炸薯條」(French fries)改名為「自由薯條」(freedom fries),反法字眼也出現在T恤和街頭廣告。

如今法國立場180度大轉變。凱瑞盛讚法國為華府「最古老的盟友」,他還指出,一個獨夫使用大規模毀性武器殘殺同胞,如果國際社會無動於衷,「歷史會嚴厲的論斷我們」。言談中隻字未提英國,相較於和法國「打得火熱」,英國顯然備受冷落。

(中國時報)
--
英特勤殺黛妃 軍事手勢佐證 逼車 害撞 比出任務達成

英國黛安娜王妃1997年車禍殞命,昨屆滿16周年,先前傳她可能遭英軍特種空勤隊謀殺,引發熱議,昨再有長期研究此案的記者指出,當時現場有重機騎士靠近失事轎車察看後,向同夥比出「任務達成」的軍事手勢,此線索似乎更加佐證黛妃遭謀殺的可信度。

英、法警方2008年出爐的調查指黛妃於巴黎出車禍,是狗仔追拍及司機酒駕超速所致。

對駕駛照雷射光
但上月中旬傳出,英陸軍特種空勤隊(Special Air Service,SAS)「士兵N」宣稱是SAS送黛妃赴黃泉。英國《每日郵報》記者瑞德(Sue Reid)昨披露,SAS謀殺之說可信度極高。
據其調查,黛妃搭的賓士車後方有輛黑轎車緊追,致司機保羅加速,而其左方也有一輛白色飛雅特擋路,這時2名戴全罩安全帽騎士騎的1輛重機加速超車到黛妃座車前方,兩車相距約4.5公尺時,機車騎士突然朝賓士車司機照射白色雷射光,致其視力受損而高速撞車。
目擊的一對法籍夫婦指出,從後視鏡看到重機上有人下車走近賓士察看後,轉身朝著同夥,他先把雙臂在胸前交叉、再甩向身體兩側,據悉這是軍事手勢,代表「任務達成」。2人之後揚長而去。

司機無酗酒紀錄
瑞德也指,曾獲線索明指情報單位「軍情六處」(MI6)兩高官涉及謀殺黛妃,以阻她改嫁哈洛德百貨少東多迪法伊德並產下兩人愛情結晶,且司機保羅家人表示他從不酗酒,不可能酒駕釀禍。

(蘋果日報)
--
黛妃車禍身亡 英情治單位幹的

8月31日為英國黛安娜王妃過世16周年,先前一項最新情報指控,英國空勤特種部隊(SAS)是黛妃在巴黎香消玉殞的背後主謀,作家蘇.瑞德(Sue Reid)30日在《每日郵報》撰文,提出證據佐證此說,還指是英國情治單位「軍情六處」(MI6)的高層官員直接下令SAS執行任務。

黛妃在1997年8月31日於巴黎遇害後,英、法兩國的調查都以意外事件結案,肇事原因是司機保羅酗酒和狗仔攝影隊在後追逐,但瑞德多方調查並訪問14名目擊證人,拼湊出完全不同的版本。

瑞德指出,黛妃當天偕男友多迪和保鏢搭賓士車從麗池飯店後門離開前,飯店先安排另一輛賓士從前門開走,成功把狗仔隊引開,但黛妃的賓士車還是被盯上,跟蹤者包括一部轎車、一部飛雅特迷你車和一部載有兩人的黑色重機車。

賓士車駛進Pont d’Alma隧道後,保羅發現被一部轎車緊跟,他以為是狗仔,於是加快車速。隨後賓士車被飛雅特擠了一下,黑重機趁機超越賓士。目擊者聲稱,黑重機在賓士前方15英尺時突然對賓士車射出白色強光,顯然來自後載者手持的雷射儀器,強光導致賓士車撞上隧道的第13根柱子。

目擊者之一是一位領港人,他的車在賓士車前方,賓士撞毀後,他從後照鏡看到黑重機也停下來,後座一位戴安全帽者下車跑到賓士車旁,從車窗察看車內狀況,隨後他對著重機騎士將雙臂交叉胸前再迅速放下,這是一個軍事手勢,意思是「任務達成」。

黛妃遇害後,瑞德收到1神祕字條,內指MI6代號X及Y的兩名官員涉案;其後一位情報圈高層在電話中告訴瑞德說,黛妃撞車事件係MI6策劃的「巴黎任務」,由X與Y在現場指揮,一名綽號「高個兒」(tall man)的MI6高層官員負責督導。

該官員承認,此行動目的只是要嚇阻黛妃,打斷她與多迪的戀愛關係,因為王室認為他們不適合在一起,行動原意只要讓黛妃斷隻手臂或受輕傷,沒人想要她死,但在過程中出了差錯。

瑞德指出,當時黛妃與多迪已非常認真,謠傳黛妃已經懷孕,有照片顯示她小腹明顯凸起,還到醫院做產檢,多迪為黛妃買了求婚戒指,還在美國加州置產準備婚後定居。黛妃本來計畫9月1日返英後就告訴威廉與哈利這個喜訊,並且要帶他們去美國。

(中國時報)
--
金恩爆性成癮 打小三 劈多女

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發表《我有一個夢》歷史性演說,上周三屆滿50周年,美國舉行盛大紀念活動,但金恩的雙面人生活也再度成為媒體焦點,有報導指他英雄形象背後,是性成癮,背著妻子偷吃,對象包括民權團體成員、政治人物等,還會打女人。

英國《每日郵報》指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曾對金恩展開錄音竊聽,發現他的巡迴演講也是獵豔之旅,曾錄得他性愛過程中的淫言穢語,甚至他在發表《我有一個夢》的前一晚,還忙著張羅性愛派對。FBI曾將竊聽證據交給金恩太太與媒體,但太太置之不理,媒體也不願刊登。

最愛高瘦金髮
金恩的民權運動同志阿伯納西(Ralph Abernathy)在自傳描述,金恩遇刺前一晚,先後與2名戀人共度,後來第3名女性找上門時發生爭執,他暴怒中出手打了她。阿伯納西指金恩「對妻子不忠,對偷吃對象也不忠」。
另一民權運動同志也說在紐約看到白人女性前仆後繼對金恩送秋波、遞紙條,而他選擇的女伴都是高瘦的金髮白人女性,有如模特兒。曾有同志認為他耽溺女色,金恩說:「我一個月離家25到27天,性是我抗焦慮的方式。」

(蘋果日報)
--
粉領保濕 辦公室可擺杯水

夏天豔陽毒辣,不少女性讀者因膚質變差,上臉書《蘋果生活八爪魚》留言詢問皮膚該如何保濕。醫師表示,在辦公室上班的粉領族,因室內空調會讓皮膚變乾,建議在辦公桌上放一杯水,且每天早晚勤擦保濕功能的保養品,都有助於皮膚保濕。

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主任胡倩婷說,中央空調是室內工作者皮膚乾燥、產生細紋元兇之一,建議早晚擦保濕功能的保養品,早上出門上班前先塗含神經醯(音同溪)胺成分的保濕液;晚上卸妝、清潔臉部後,可擦含維他命C成分的精華液、玻尿酸保養品,讓肌膚保水。

少熬夜養出好膚質
胡倩婷指,長期在鹵素燈泡照射下工作的女性,因鹵素燈光含紫外線,長期暴露恐致皮膚老化,建議應塗抹防曬產品。她強調,每天晚上11時至隔日凌晨3時為體內皮膚修復的黃金期,避免熬夜有助膚質變好。
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徐嘉琪提醒,夏天悶熱易刺激臉部皮脂腺分泌,導致皮膚更油、冒痘,建議油性膚質者選擇強效清潔洗面乳;另酒糟性膚質者,夏天應避免日曬,預防紅腫刺癢症狀復發。

(蘋果日報)
--
藉口護個資 監院移除99年7月前財申資料

依法應於網路公告的民選首長、政務官、中央民代的財產申報資料,竟遭監察院以個人資料保護法、應遮蓋個人資料及預算不足等理由,將九十九年七月以前的資料統統移除。民進黨立委昨痛斥監院一派胡言,要求立即依法公告,否則將全面刪減監察院預算。

立委揚言刪監院預算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規定,總統、副總統、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各院院長、副院長、政務人員、立法委員、直轄市長、縣(市)長等人員之申報資料,應定期刊登政府公報並上網公告。

原本只要在監察院陽光法案主題網內輸入前揭人員之姓名,就能查閱所有已刊登於公報的財申資料。然而,監院近來以個資法上路為由,將九十九年七月以前的資料悉數移除,並要求查閱者親自到院查看公報。

對此,監察院財產申報處長林惠美解釋,依九十八年五月修正通過的「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資料審核及查閱辦法」規定,應遮蓋身分證號、通訊及戶籍地址、聯絡電話、門牌號碼、汽車牌照等資料;因經費不足,故先將九十九年七月以前的資料下架遮蓋。

林惠美指出,有申報義務人反映,財申資料在未任公職後仍公告於網路上,已造成困擾;這部分盼與法務部協調,只公告五年內資料。

民進黨立委吳宜臻痛斥監院一派胡言。她質疑,查閱辦法只是財申法所授權的行政命令,不能違背母法的規定;財申法規定應上網公告的,就不能移除,監院根本是刻意拿個資法來搪塞。

吳宜臻拿出一○三年度的監察院預算書指出,監院編列的財申經費是七二二.三萬元,與今年度的完全相同,看不出哪裡經費不足;就算經費不足,也是新增的資料放不上去,怎會大費周章地去移除早就公告數年的舊資料?

民進黨立委李俊俋強調,監院先因個資法上路而移除資料,遭質疑後又推稱查閱辦法,前後說詞顛三倒四、可笑至極。

他質疑,監察院即使移除掉網路上的資料,但已存放在各機關、圖書館的公報難道要一一收回銷毀?這顯示監察院實在是太涼了,居然還可以花時間收回已上網公告的資料,連這一點僅存的功能都違法辦理,乾脆就直接關閉吧!

(自由時報)
--
無案可辦 軍院檢近億預算照編

因軍事審判案件移由司法處理,軍方現有軍事院檢人員面臨無案可辦窘境,由於計畫趕不上變化,國防部在一○三年度預算中,軍事院檢單位仍編列近億元預算。軍方官員坦言,除依法保障及有保留必要的預算外,其餘經費將遭立法院刪除。

軍方︰保留部分 餘將遭立院刪除

國防部官員也說,在國防部「國軍生產及服務作業基金」內,也有「軍事監所事業」在內,未來在監所服刑人全數移交後,基金內有關軍事監所事業的經費,也將進行清算後繳庫。

根據國防部一○三年度預算書顯示,除人員薪餉是另行編列外,軍事院檢單位明年度共編列九五三○萬五千元預算,主要內容包括:軍事行政業務編列三五六七萬九千元,後勤資通業務三六○六萬四千元,軍事人員經費一八二七萬一千元。

軍法人員在薪餉中還包含各級軍法加給,根據預算書顯示,軍法人員勤務加給分為四類,最低的書記官每人每月三二○○元,最高的是將官、上校軍法官,每人每月八九○○元;至於符合領取軍法人員勤務加給的人數,預算員額達到三六○人,軍法人員勤務加給的預算總數為二五一八萬五六○○元。

官員指出,軍審法修法已在第一階段移出部分在押軍犯,第二階段預計在明年初進行,屆時無論是在軍事監獄服刑人或是軍事看守所在押嫌犯,都將全數移由法務部處理。而即使軍事案件全數移交司法,軍法人員仍依法享有軍法加給,即使是調任軍法官以外職務,其年資待遇仍按軍法官規定發放。

(自由時報)
--
賴素如條款 民代禁兼職律師

律師法擬增訂「賴素如條款」,禁止民代執行律師職務!

法務部和律師公會等律師法修法代表指出,類似台北市議員賴素如等民代兼職律師可能不符公益,研擬律師法修正草案,增訂「賴素如條款」—禁止民代執行律師職務,希望禁止政壇和律師界兩棲,避免不肖者藉機牟利、影響公益。

賴素如先前經常幫國民黨高層打官司,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被控貪污案,也曾由她辯護,賴後來自己也涉貪,利用民意代表及黨政要職身分,介入太極雙星開發案並收賄。

律師法第37條 擬修正避利益衝突

「賴素如條款」規定在律師法修正草案第三十七條,立法理由指出,中央或地方各級民意代表職責是為民喉舌,通常具有一定政治立場,如擔任民代後又執行律師業務,不但社會觀感不佳,還可能產生職務及利益衝突。

另外,根據律師倫理規範第七條規定,律師職務屬於公共職務,執行職務時,應兼顧當事人合法權益及公共利益,因此法務部和律師公會及學者專家組成的「律師法研究修正委員會」認為,新增禁止民代兼任律師條款,可避免影響公益。

不過不少參與修法的學者專家擔心,部分朝野民代具有律師資格,私下仍執行律師業務,未來草案送立院審議時,恐杯葛「賴素如條款」立法。

法務部曾解釋不違法 現在政策轉彎

前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林振煌律師贊成增訂「賴素如條款」,他認為民代應專心為民喉舌,不應心有旁騖兼職律師,律師如以民代身分打官司,不但對其他律師形成不公平競爭,還可能藉民代身分對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施壓,賴素如就是一個例子。

律師公會全聯會九十三年底曾函詢法務部,請求對律師兼任民代合法性作出解釋,法務部回函表示「不違反律師法」,現在增訂「賴素如條款」形同政策大轉彎,不過律師法修正草案另訂為期兩年的「日出條款」,也就是立法後兩年才會正式生效,預料可減緩部分反彈。

利益迴避專心問政 7律師立委支持

對於法界研擬的律師法修正草案,禁止民代執行律師職務,具有律師資格的現任立委多表支持,認為目前法未明禁,只能靠民代的自我節制;至於設限的範圍,立委認為不只是立法院有預算問題,地方民代也會涉及經費龐大的建設業務,都有迴避之必要。

第八屆立委共有七人具律師資格,分別是民進黨的高志鵬、吳秉叡、尤美女、吳宜臻、劉櫂豪,以及國民黨的李貴敏、台聯的黃文玲。

高志鵬是少數擔任立委後還出過庭的。當年在毒奶風暴中,潘孟安、蘇震清為邀衛生署長葉金川前去民進黨團報告,爆發拉扯衝突。高志鵬挺身為同事辯護,他認為這只是政治案件,且他擔任義務律師從未敗訴過,結果蘇震清果然未被起訴。

但高志鵬昨也表達贊同修法,認為如果要當一名稱職的民代,絕對無法兼顧好律師職務。

曾任藝人賈靜雯律師的吳宜臻表示,她在擔任立委後,因為有審查司法院、法務部的問題,就沒有再執行律師職務,事務所業務也交給合夥人經營。她贊成修法,並主張乾脆進一步規範律師擔任民代後,就立即停止律師公會的會員身分。

吳宜臻說,目前完全沒有任何規範,只能靠民代的自我節制,但不只立委有預算問題,地方民代也會涉及經費龐大的建設業務,都有迴避之必要。

劉櫂豪表示,他已經好幾年沒執行律師職務。他認為,現在既然沒有任何法律限制民代兼職,若只針對律師這個職業做限制,恐怕有公平性的問題;因為類似的職務利益衝突,不只是律師,身兼任何職務都有可能發生。他建議,應就業務範圍來做限制,限制民代在執行律師職務時,不可涉及所監督的機關業務、計畫。

曾任台北市律師公會理事長的尤美女表示,她一擔任立委就辭去理事長職務,未再執行律師業務。這應該從民代是否能兼職這個層面來看,如果不兼律師,有個人也兼公司負責人,難道沒有利益衝突?她認為,律師必須對當事人負責;若民代還兼任律師的話,恐力有未逮。

曾於第七屆立委落選後短暫擔任律師的吳秉叡也贊同修法。他認為當律師需要耗費非常大的心力,不可能同時再善盡民代職責,就算是只當事務所的老闆,恐怕也有利益衝突。

萬年國會時代 當3年立委 人人是律師

台北市議員賴素如身兼律師職務,卻深陷貪瀆風暴,使法務部及律師公會思考修法制定「賴素如條款」,禁止民代執行律師職務。其實早在五十年前,也曾因立委兼職律師引發更嚴重的弊端,除用內規禁止立委兼職律師外,還修法廢除立委任滿三年就能轉任律師之途。

早年的「律師法」規定,只要擔任立委三年以上者,就能經檢覈取得律師資格,讓許多老立委趁職務之便,在取得律師資格後,大肆兼營律師業務,除形成不公平競爭外,更頻生弊端,引發社會反感。

在民國五十年代,共四百五十餘位立委,就有百餘人兼職律師,占了立委總額的四分之一強。

相關弊病隨著幾件貪瀆案重創立法院形象後,在律師界強烈反彈、部分立委急於自清下,立法院總算在五十五年底修正「立法院嚴肅紀律辦法」,禁止立委在任職期間執行律師、會計師業務。

至於立委檢覈律師之途,涉及立委的退路,幾經多年的討論、拉鋸,原只想微幅改革,讓立委受一定法律課程後才能參加檢覈,但最終還是在六十二年五月修正「律師法」,刪除立委檢覈成為律師的規定。

國會全面改選後,改以「立法委員行為法」規範立委行為,而無立委轉任律師的問題,但現因賴素如身陷貪瀆風暴,再促使大家重思民代兼職律師的問題。

(自由時報)
--
教改廿年 台大教授轟︰連猴子都能上大學

教改推動廿年,教改總體檢論壇也成立十年,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劉源俊昨感嘆教育成了詐欺事業,台大教授黃光國更批評廣設大學政策錯誤,台灣二千三百多萬人,廿多所大學規模是合適的,但增加到一百七十所,「連猴子都可以上大學」。

黃光國表示,教育改革重量不重質,過去二千三百萬人有廿三所大學,但廣設大學後,目前有一百七十多所,每個人都可以當大學生,猴子都可以上大學,教育有何意義?博士也都要去賣雞排!未來少子化後,大學將陸續倒閉。

黃光國也指教育是詐欺事業,他舉論文引用次數為例表示,國內大學以論文引用次數作為學者升等的點數積分,不管論文內容本身,使台灣論文數成長快,反製造一堆垃圾論文,使教育變成詐欺事業。

批評教育是詐欺事業的還有劉源俊,他表示,教改強調要教育鬆綁,實際上卻是愈綁愈緊,教改沒有聯考,卻一樣有基測;十二年國教沒有基測,但一樣有會考。課程改革最重要,可是沒有看到教育部致力改革課程。

面對十二年國教,全國高中教育產業工會副理事長、新北高工老師黃耀南呼籲,應從國小開始做好性向探索,國中則要落實適性輔導,不要一窩蜂去擠一般高中。

台師大校長張國恩批評,現在師資培育是把老師當成工程師在培育,好像會了一些技能就可以當老師,卻沒有給當老師應該具有的專業。

教育部︰提供較多升學機會並非壞事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則回應,廣設大學變成普及化的教育,提供學生比較多的升學機會不是壞事,大學教育要發展多元特色,培育出來的人才會更多元。至於技職教育改造部分,第二期技職改造計畫,致力於拉近學用落差,也會加強中小學對於職業價值的認知及生涯探索。

(自由時報)
--
呷飽飽不怕高熱量 選粗食就對啦

想得到飽足感,又不想吃進太多熱量?選擇「粗食」就對了!

粗食比精緻食物 熱量約少一成

研究顯示,食物會因為消化的難易程度、烹煮程度的差異,導致進入人體的實際可利用熱量變得不一樣。例如,人體要消化一份全麥三明治所要耗費的熱量,幾乎是白吐司三明治的兩倍。也因此,雖然兩種三明治依其營養組成算起來熱量差不多,但因未經加工的粗食相對不容易消化分解,人體真正從粗食所獲得的熱量,可能比精緻食物減少約一成。

過去一般民眾計算熱量都是依據其營養成分組成,其中,一公克蛋白質提供4大卡熱量、一公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大卡熱量,一公克脂肪提供9大卡熱量,這個簡易的卡路里計算公式,已經用了一百年,包括包裝食品標示也都繼續沿用。不過,包括最近一期的《科學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在內,越來越多專家認為,食物進入人體後、身體真正獲得的卡路里,可能不是這麼簡單可計算。

例如,「堅果類」也就是植物的種子,植物為了確保能夠繁衍下一代,會設法讓種子不容易被消化,以致人體能夠從種子類食物獲得的真實熱量可能比過去認知的還要低。

美國農業部珍娜諾沃特尼(Janet Novotny)的一項研究便發現,依據傳統的熱量計算法,一公克杏仁果應含有超過6.6大卡熱量,但經由人體實際試驗,真實可以被人體吸收的差不多只有4.6大卡,約莫只有杏仁果所含熱量的7成不到。

烹煮方式、纖維含量 影響熱量吸收

烹調也會影響食物最終可提供的熱量!哈佛大學瑞秋卡莫迪(Rachel Carmody)研究發現,在一定運動與控制攝食條件下,吃生地瓜的實驗鼠瘦了4公克、吃熟地瓜的實驗鼠體重反而增加。另外一個以肉食做的實驗則發現,吃生肉組的體重降低比較多。

分析除了是因為煮熟讓蛋白質更容易消化,加熱會殺死細菌,身體不需要額外發動免疫系統對抗外來菌,身體耗費熱量 低、真正吸收到的熱量也就變高。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指出,食物所能貢獻給人體的熱量,確實不只是「蛋白質有多少?糖有多少?脂肪有多少?」這麼簡單,包括烹煮的方式、纖維的含量等,都可能影響最終熱量。

(自由時報)
--
糖尿病引發複視 阿伯眼花摔慘

73歲的阿伯早上騎機車要去田裡工作,原來是一條熟悉的道路,突然眼前變成兩條,他心急選了其中一條,結果整個人跌到排水溝裡,摔得傷痕累累。

眼前道路變成兩條 還以為中邪

阿伯被送到醫院急診,全身都是泥巴與灰塵,手肘與腳部受傷流血,幸好只有擦傷沒有骨折。問他事情的經過,阿伯滿臉驚慌,全身發抖口齒不清,直說:「中邪!」「看到鬼啦!」

莫非真是靈異事件?我拿出筆燈幫阿伯做了初步的神經學檢查,發現他的左眼無法往外側(眼尾方向)轉動。抽血檢驗血糖,阿伯的血糖值高達320mg∕dL,再做進一步的眼科檢查,確診阿伯是糖尿病控制不好,引起的第六對腦神經麻痺,因此產生複視情形,一條路才會看成兩條路,不是中邪、看到鬼啦!

阿伯的血糖太高,造成供應大腦第六對腦神經營養的血管阻塞,當神經失去營養就無法產生作用。第六對腦神經的作用主要是讓眼睛可以往外側轉動,如果這條神經麻痺,就會讓雙眼往外側看的時候,影像無法融像而變成兩個,也就是所謂的「複視」。

糖尿病患如果發生複視,除了需要讓眼科醫師詳細檢查外,還需要回診監控血糖,看是否有血糖不穩定的情形。另外建議找神經內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其他相關的神經血管問題。

治療糖尿病引發的第六對腦神經麻痺,首先是嚴格控制血糖,眼睛症狀也可以點舒緩眼睛疲勞的藥水,並且建議每日溫敷雙眼,每次5到10分鐘,一天4到8次,如此可以增加眼部四周的血液循環,以利症狀改善。

根據一般臨床觀察,第六對腦神經麻痺現象約3到6個月會改善,如果沒有完全康復,未來可以依照麻痺引起的斜視狀況接受手術輔助治療。

在恢復期間,建議不要勉強駕駛交通工具,並且小心從事可能導致危險的活動,也一定要按時回診,讓眼科醫師檢查復原的狀況,並評估進一步需要的治療。

(自由時報)
--
鬼月到肩頸發麻 魔神仔 搞怪?

50多歲的張先生一進診間就說:「我這兩個禮拜只要每到傍晚,肩膀和脖子便會發麻…」醫師問他:「那麼你都怎麼處理?」張先生回答:「我老婆帶我去廟裡拜拜,喝符水。因為我是農曆7月才開始會這樣,我們以為是『魔神仔』作祟。」

確診是頸椎退化性關節炎

經過詳細詢問病史和檢查後,確定只是頸椎的退化性關節炎。頸椎若出問題,首先便會反映在肩頸部的肌肉,除了痠、抽、痛之外,常常伴隨著肩頸部肌肉緊繃的症狀。此外,也常伴隨上肢麻痛,嚴重者則會產生肌肉無力及萎縮症狀。病患甚至會抱怨有「握不住筷子」,或「手臂舉不起來」的現象。

造成肩頸部疼痛常見的原因,除了肩部及頸部肌肉的問題,如肌肉肌腱拉傷或姿勢不良造成的肌肉疲乏外,通常就是頸椎的問題。

中老年人以退化性關節炎最為常見,它通常會因為一段時間不動,就會誘發症狀出來,稍微活動一下,又可舒緩不適症狀。

張先生是因為每天午餐過後,便開始坐在電視機前面看電視;看了一整個下午,頸部幾乎都沒有活動後,到了傍晚時分,便開始出現肩頸麻痛的症狀;因為剛好是從農曆7月才開始出現症狀,且通常是在傍晚發作,所以才會被當成是「魔神仔」作祟。

當頸椎有退化性關節炎,肩頸部開始疼痛時,最好能積極治療。否則輕者肩頸部或上肢麻痛,嚴重者將會造成上肢肌肉萎縮與無力。

一般建議先施以復健治療:熱療可以止痛、促進血液循環,並讓肩頸部肌肉、韌帶及軟組織放鬆,以作為下一步頸部牽引的準備。

頸部牽引可減輕頸椎的壓力,並減輕「小面關節」及「神經根」的壓迫;之後再加上電療來降低麻痛;若疼痛或是麻痛較嚴重,也可以輔以藥物治療。

若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保守治療皆無進展,或是神經壓迫嚴重,已經產生肌肉萎縮之症狀,則建議採取外科治療。

(自由時報)
--
住院驚見阿飄! 癌症腦轉移作祟

一名女子因為肺癌住院治療,原本就醫時只有胸痛、頭暈的症狀,沒想到住院幾天後,竟跟子女表示,晚上會看到病房裡有人影走動、有不該看到的「東西」。患者和家屬原以為是她生命垂危,因而見到鬼神;醫師檢查赫然發現,原來該名女子的肺癌細胞已經在腦中多處轉移,導致患者大腦誤判,才會看到不存在的人。

台中榮總胸腔科主治醫師徐國軒指出,該名患者最早是因為胸部劇痛急診就醫,急診影像檢查一出來便察覺肺部一大片異狀,診斷是肺癌且已經轉移。

徐國軒指出,癌症腦轉移的症狀很多樣,主要與癌細胞所在位置有關,最常見的症狀是頭暈、頭痛、噁心及嘔吐。他解釋,這是因為腦中長出腫瘤後,腦壓提高所致。

有時候患者也會出現像是中風一樣肢體無力症狀,部分患者的意識狀況受到影響,出現記憶喪失、個性改變等現象。若癌細胞跑到小腦,還會有頭暈、暈眩、步態不穩、走路偏一邊等症狀。偶爾也有類似這名患者一樣,出現幻覺的情況。

徐國軒指出,住院病患看到不該看的東西,除了如這名患者出現癌細胞腦轉移之外,另外還有所謂「加護病房症候群」,也就是患者因為在加護病房中、長期沒有日夜之分,導致患者混亂所致。

一般來說,肺癌第四期約有20%到30%患者會出現腦轉移。很多人以為癌症只要出現腦轉移、就一定不久人世?徐國軒指出,如果是單獨一處轉移、位置許可,就可以開刀切除;若是多處轉移,則可採取全腦放射治療或是加馬刀等放射治療;此外,近年有一些分子較小的標靶藥物,能穿過血腦屏障殲滅癌細胞。

由於臨床上不少肺癌患者發現罹癌已經是第三、第四期,以這名患者為例,到急診就醫前,雖然常感覺胸痛,但只是偶爾去按摩、推拿,從未察覺自己可能罹患肺癌。因此,徐國軒提醒,有菸癮、肺癌家族史等肺癌高危險族群民眾,不妨定期接受篩檢。

(自由時報)
--
德勞工部 下班後主管禁叩員工

德國勞工部近日實施新規定,部內主管非遇緊急事件不得在非上班時間打電話或寫電子郵件給下屬,以減輕員工的壓力。勞工部希望企業界跟進。

德國「明鏡周刊」報導,近一年來,勞工部長烏蘇拉‧馮德萊恩一直要求企業界明確規範主管打電話給下屬的時段,如今她以身作則,規定勞工部主管非上班時間用電話或電郵聯絡員工,僅限於「特殊情況」。

新規定包括:非上班時間不能用手機聯絡同事,非聯絡不可也以干擾越少越好為原則。主管應避免在非上班時間對下屬提出要求,若因工作需要而聯絡,前提必須是「情況特殊,不能等到下一個工作日」。非上班時間開手機或在電腦旁待命的員工越少越好。主管聯絡下屬時必須「考慮到讓對方有足夠的個人及家庭時間」。如果員工下班後關手機,或未回覆主管的電子郵件,不應受到處分。

新規定不僅適用於在勞工部辦公室上班的同仁,也適用於在家工作和外勤同仁。勞工部表示,他們是德國第一個訂定主管聯絡下屬規範的中央部會。勞工部職員工會為了新規定,與主管談判許久。新規定將影響勞工部一千一百名員工。

馮德萊恩說,由於科技發達,部內同事不論身在何處,用手機都能聯絡上,他們非常需要知道什麼時候得讓主管找得到,什麼時候是私人時間。

(聯合報)
--
整天買嘸火車票 靠「亡父」訂到位

陳姓女子父親罹癌過世,為趕在「頭七」前把骨灰送回花蓮老家,上網訂火車票;她用自己、丈夫、小孩身分登入近五十次,花了十五小時都沒買到票,誤用亡父身分證字號登入三次,竟訂票成功。

鐵路警察局查出陳女以往生者訂票,依偽造文書罪嫌送辦;檢方認為有可能因網頁「自動填入」功能,讓她誤用亡父身分買票,且她父親生前為了就醫,經常往返台北與花蓮並上網訂購火車票,認定陳女非蓄意為之,處分不起訴。台鐵獲知這起「特殊狀況」也不願追究。

陳女說,當天她花了幾乎一整天訂票,最後訂成的卻是父親身分證字號,當下只是很高興買到位子,沒想太多,未料「一片孝心」換來法辦,讓她很錯愕。

陳姓女子在經濟部任職,住花蓮的老父因癌症,去年六月起經常到台北化療,大多由她上網代訂火車票。去年九月陳父病逝,遺體在台北火化,為了趕在頭七前「帶爸爸回家」,陳女在九月廿一日不斷上網替家人訂火車票,十五個小時後終於以「分段購買」方式訂到車位。鐵路警察局執行「淨網專案」,發現陳女家的電腦六至九月間常訂購北、花車票,還出現「往生者訂票」狀況,約詢陳女到案後移送法辦。但檢方調查,死者生前的確常訂票,不能排除是網頁「自動填入」功能導致,認定陳女沒有犯罪意圖。

旅行社人頭霸票 警方淨網追查

花東線火車票常一票難求,部分原因是遭不肖旅行社壟斷;他們利用人頭大量訂、退車票,霸票「保障」觀光團有座位。鐵路警察局為了防堵人頭訂票,和台鐵合作「淨網專案」,訂票紀錄異常的IP會遭鎖定,已有多起冒名訂票遭法辦個案。

「淨網專案」二○○八年啟動,台鐵發現訂票系統異常,就將資料轉請鐵路警方調查。

今年二月,花蓮一家旅行冒用百餘組身分證字號,上網訂了十七萬張東部長程火車票,之後再「切票」換成短程票,確保觀光團能使用花蓮至蘇澳新站間座位,換取團客到特定店面消費。

「很難買」幾乎是一般民眾對花東鐵路車票的看法,因此,常利用往生親人身分,增加購得機會。

鐵路警察局已多次查獲民眾利用過世親人身分訂票,這些人先以自己名義訂票,訂不夠再冒名;都訂花東、南迴或西部熱門時段車票。基隆有名鄭姓男子死亡十二年,還「上網訂票」,最後追查發現是女兒冒名。

(聯合報)
--
嚴重敗血症 死亡率達3成

陽明大學設附醫院發現,敗血症已成加護病房病患主要死因,台灣每年病患11萬人,每天新增300人,昨天舉辦國際研討會,邀德國、日本與台灣專家學者交流。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連續5年舉辦國際研討會,今年探討致命性敗血症治療在國際間的最新進展,昨天在礁溪老爺酒店開講,日本、德國與台灣專家學者群聚交流。

日本教授相引真幸分享低溫治療重症病患的新醫學,德國教授丹尼爾、陽明大學教授唐高駿、高毓儒與張時杰、陳育群醫師、台大教授黃建華、榮總陽光耀教授等都對敗血症都有深入探討。

陽明大學附設醫院院長羅世薰說,台灣每年約有11萬人罹患敗血症,平均每天新增300個病例,全世界罹病數並不清楚,但隨著免疫抑制病人與侵入性治療檢查增加及微生物抗藥性、老年人口成長,敗血症的診斷能力提高,相關病例數有上升趨勢。

羅世薰指出,嚴重敗血症是伴有急性器官功能障礙的敗血症,死亡率達30%,會導致器官功能障礙和死亡,是加護病房病人死亡最主要原因,如何提高病患存活率、降低併發症、避免多重器官衰竭?一直是醫界努力目標。

唐高駿說,目前敗血症病患的治療,主要依據敗血症治療指引,以實證醫學方法,如早期復甦、廣效性抗生素藥物治療、多器官的支持性治療等,尋求準確的治療方針,經過多年努力,已見醫療與照護成果。

(聯合報)
--
鴿子、老鷹 曾是「國軍部隊」

國軍動物部隊最多時,有馬、鴿子、老鷹與軍犬等。1997年6月國軍裁撤后里馬場、拍賣馬匹後,軍犬即成為動物部隊中唯一的「兵種」。

據了解,1997年國軍剛施行裁軍之初,國軍服勤軍犬編制高達893頭,兵力規模比一個營還要大,但和部隊普遍缺員一般,軍犬部隊也缺員,當時僅有550頭服役,專長兵科包括巡邏犬、攻擊犬、緝毒犬和偵爆犬等。

由於國軍正進行兵力精簡,動物部隊亦然。唯一曾視導過軍犬單位的參謀總長羅本立上將,特別指示擴編並補滿軍犬缺額,顯示軍犬「戰力」一度受到重視。

軍方希望軍犬替代人力,輔助部隊進行巡邏、警戒、偵爆等任務。軍犬這支「不會說話的部隊」,行情一度相當看俏。唯經過20年滄桑,軍犬部隊日漸萎縮,現役軍犬只有18頭。

每頭軍犬都編列飼養費,不論是除役或服役,每個月的飼養費是1396元。早年最出名的傳說,是經國先生某次視察外島時,一頭軍犬咬著他的褲管告狀。當然,沒有部隊會承認自己剋扣軍犬的糧餉。

(中國時報)
--
拒當美國肥咖

■美國政府即將實施「肥咖條款」(FATCA),展開全球查稅行動,這讓許多美國公民選擇搶先一步,宣布拒絕再當美國人。

■A growing number of wealthy Americans in Asia-and others with green cards-are exploring whether to renounce their U.S. citizenship or give up their green cards to avoid onerous tax obligations.

美國官方最新統計,今年第2季全球共有1,131名美國公民申請放棄美國國籍,比起去年同期的189人,足足多出5倍。如果再加計第1季的679人,則上半年有1,810人放棄美國籍。這個數字,已經超出去年全年總合。

雖然與600多萬名現居海外的美國公民總數相比,這個數字還不算太多。但若考量到過去入美籍、拿綠卡的僧多粥少、競爭激烈,今年竟有這麼多人拒絕再當美國人,仍然令人意外。

法界專家指出,越來越多人主動放棄過去求之不得的美國公民身分,主要是因根據美國政府最新公告,俗稱「肥咖條款」的「外國帳戶稅務遵守法案」(FATCA),將從2014年7月1日起正式上路,展開全球查稅行動。

美國人海外所得 課稅

FATCA法案要求所有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都必須向美國政府誠實申報海外資產和所得,並克盡相關稅責義務。為確保這一點,法案也要求外國金融機構必須配合將當地具備美籍納稅人身分的帳戶資料,提交給美國當局,否則就可能對該機構旗下的美國來源收入,扣繳高達30%的重稅。

根據美國國會公布數據,美國政府每年皆因公民逃避漏報海外資產所得,估計損失多達1千億美元的稅收。在美國政府預算入不敷出,財政缺口持續擴大的今日,設法擴大稅收顯然有其必要。

而上述6百多萬持有美國護照的海外公民,正是FATCA法案的首要目標。

因此,近來居住在亞洲的富裕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開始考慮是否要放棄這項身分,以躲避即將到來的龐大稅責。

商業性法律事務所衛達仕(Withers)的亞洲財富顧問部門主管克勞斯(Jay Krause)指出,該部門旗下律師近來都接到很多亞洲富人的自願補稅案件,為此忙得不可開交,但也有很多人乾脆直接選擇放棄綠卡或美國公民身分。

長居亞洲美國人 拋國籍

克勞斯說,因為很多美國公民都早已定居在香港或新加坡等地,而一般的香港人和新加坡人的所得稅率非但遠低於美國,甚至還不用繳納資本利得稅。

事實上,除了長居亞洲的美國人願意放棄美籍,也有不少居住在美國本土的富豪,為此舉家投奔亞洲。去年臉書共同創辦人沙佛林(Eduardo Saverin)宣布放棄美籍,入籍新加坡,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過部分美國公民堅稱自己放棄美籍純粹是因為FATCA法案太過「勞民」,而不是因為擔心「傷財」。

1位在香港從事投銀工作的「前」美國公民就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強調:「我只是覺得那些文書工作太麻煩了。」他解釋自己不是什麼超級富豪,本來就無須繳納太多稅費。

在放棄美籍身分後,這位投資銀行家現在是個香港公民,而香港的個人所得稅率最高僅有16%,是全世界最低的地方之一。

(工商時報)
--
法國麵包不見了

■法國人近年飲食習慣改變,麵包食用量減少,使業者發起全國宣傳活動,盼能喚回法國人對長棍麵包的熱愛。

■"Eating habits are changing," said Bernard Valluis, a co-president of the lobby.

法國街頭的廣告看板近日常出現一句話:「哈囉,你買麵包了嗎?」乍看之下這個問題似乎多餘,畢竟聞名世界的長棍麵包是法國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想當然耳法國人每天都會上街買麵包。

如今每人每天吃半條

但事實不然,因為法國人越來越不愛吃麵包。紐約時報報導,1900年法國人平均每天吃超過3條長棍麵包,但到1970年減為1條,如今法國人平均每天只吃半條長棍麵包。

儘管女性依舊是麵包的主要客群,但法國女性平均每日麵包食用量比男性少三分之一。年輕人平均每日麵包食用量也較10年前減少30%。

此現象令烘焙業遊說組織「麵包觀察」(Observatoire du Pain)相當憂心,於是自今年6月起在法國130個城市發起麵包宣傳活動,仿效美國先前牛奶宣傳活動「Got Milk?」的廣告概念,於各地廣告看板及麵包店紙袋上提醒消費者多買麵包。

該組織共同會長法盧伊(Bernard Valluis)表示:「法國飲食習慣正在改變。大家生活太忙或工作加班以致懶得去買麵包,且青少年也常不吃早餐。」他希望消費者看到「哈囉」這個廣告標語時會想到「今天該買麵包了」。

這項宣傳活動的官方網站以「法國源自麵包文明」的主張來強調麵包在法國料理中的重要性。除了從健康與實用性的角度來行銷麵包之外,也不忘打出溫情牌。官網表示:「回家的路上舉手之勞買條麵包,不僅能對愛人表達思念,也讓他們有愉快的一天。」

儘管生活步調加快讓不少人忽略麵包,但長棍麵包至今仍是法國最便宜的主食之一。基本款長棍麵包在法國單價約1美元,每年可賣出100億條。

除了6月發起的宣傳活動之外,法國每年5月都會舉辦全國麵包節。巴黎每年也會舉辦大賽選出年度最佳麵包師傅,而得獎者將受命為總統供應1年份的麵包。

法國目前共有3.2萬間獨立經營的麵包店,密度雖居全球之冠,但數量和1950年的5.4萬間相比明顯下滑。業界公認法國麵包史權威的美籍歷史學家卡普蘭(Steven Kaplan)表示,法國烘焙業在過去1世紀走向兩極化,如今多數麵包品質下降,但同時又有一批堅持傳統精良手藝的烘焙師崛起。

卡普蘭表示,1920年代起法國烘焙業為縮短麵包發酵時間改以酵母取代酸麵糰,但在量產的情況下犧牲香氣與口感,才導致麵包品質普遍下降。

堅持品質 不怕沒客源

巴黎第9區一間老字號麵包店的師傅雷文(Philippe Levin)表示:「製作優質傳統麵包的秘訣除了時間還是時間。發酵非常非常慢,因為香氣和糖分需要時間作用。從開始製作到完成需要3.5到4小時。」

雷文製作的傳統法國麵包比價格較低的長棍麵包還搶手,往往都要大排長龍才買得到,因此他和卡普蘭都認為遊說團體發起的麵包宣傳活動多此一舉,因為真正的優質麵包不會因為生活型態改變就失去客源。

雷文表示:「我的麵包品質從來沒有下降,生意也好到不能再好。」

(工商時報)
--
英國喜迎嬰兒潮

■英國皇室寶寶誕生,讓英國沉浸在一片歡樂氣氛。不過早在去年,英國已創下1972年以來最大嬰兒潮。這也讓英國人口成長速度遙遙領先其他歐盟國家。

■The biggest baby boom in the UK for 40 years contributed to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growing more than that of any other EU country last year.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表示,英國在2011年中期到2012年中期這段時間出生的新生兒人數創下1972年以來最高,也創造該國40年來最大一波的嬰兒潮。

ONS還指出,這波嬰兒潮,促使英國人口成長速度在去年高出歐盟其他國家。

該統計機構指稱,英國人口在2012年中期攀升至6,370萬人,儘管只比1年前多出約41萬9,900人,增幅為0.66%,但同期它的絕對人口增加數目卻高出歐盟任何其他國家。緊追在後的法國人口數目增加31萬9千人、德國則增加16萬6千人。

去年新生兒人數達81萬

然而在英國去年的人口成長中,有61%是來自新生兒人數淨增長25萬4,400人(新生兒總數扣除死亡人數)。至於新生兒總數則為81萬3,200人,也締造1972年以來最高紀錄。

其餘39%人口增長,則來自於移民。去年來到英國,並至少停留12個月的移民人數共有51萬7,800人,至於離開者則有35萬2,100人。

根據2011年資料顯示,這些英國移民的前5大國籍分別為印度、中國、巴基斯坦、波蘭與美國。

ONS統計學家維克斯(Paul Vickers)解釋,英國的嬰兒潮並不是立即發生,而是過去6年來逐漸累積的成果。他說英國零到六歲幼童人數,較2001年大幅增加58萬人。

他還補充,移民其實對英國這波嬰兒潮的貢獻最大。自從2001年起,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新生兒人數增加是由移民婦女帶來的。

不過維克斯也強調,這些移民者在英國生子主要是基於他們的年齡而非文化因素。他指稱外來移民大部分是學生,其次才是來此工作的工作人員或是他們的家人。然而這些移民者的年齡層多介於18到35歲或40歲,也是最傾向生育小孩的族群。

此外,嬰兒潮發生的另一個原因是許多夫婦延後生育的時間。去年英國大約有3萬名新生兒是由40歲以上的孕婦生下的,比40年前增加了5倍。由於教育、職業、房屋貸款與家庭關係不穩定等因素,讓很多婦女延後了生育的時間,但是她們依然不想錯過還能生育的最後機會,導致高齡產婦的比率大增。

Oxford Analytica全球經濟顧問羅西對這波嬰兒潮的出現,抱持樂觀的態度。她說這波「嬰兒潮」可望立即提振英國經濟。英國經濟正從多年來的低潮期開始走向復甦。

她特別提到,房市將可因為嬰兒潮而大幅受惠。她說為了迎接家庭新成員的到來,這些新生兒的父母將會購買新屋,或是更換較大的屋子。另外迎合嬰兒、孩童與家庭的商業也將出現銷售增加跡象。

凸顯照護人力不足問題

新生兒人數增加,還將使得英國成為更具影響力的國家。羅西預測「隨著人口與經濟增長,英國在未來20年將成為西歐最大經濟體。」

只不過短期間,外界最煩惱的還是這波嬰兒潮將凸顯新生兒照護人員不足的危機。英國皇家助產士協會執行長沃薇克表示,目前在英國還需要額外的5千名助產士來為新生媽媽與嬰兒提供服務。

(工商時報)
--
真實版庶務二課

■經典日劇《庶務二課》講述的是一家日本企業,將不要的人員放逐到地下一間荒廢的儲藏室,最近老戲新演,引起不少討論;而真實版的庶務二課也正在日本企業界上演。

■The real point of the rooms is to make employees feel forgotten and worthless - and eventually so bored and shamed that they just quit, critics say.

設立在日本宮城縣多賀城市的索尼公司仙台科技中心,是生產專業錄影帶、藍光空白光碟和其他媒體產品的基地。在這棟白色建築物裏有一間奇特的小房間,裏頭大約有40多人在「上班」。

谷秀策(譯音)是其中一人,過去兩年多來,他每天在那個房間裏喝茶讀報,逛網路,看大學時代的工程學教科書。一天結束時,他只要發一份報告,說他今天都做了些什麼,就可以「下班」了。

他在索尼工作了32年,現年51歲。2010年底,索尼撤銷他的職位,提議他提早退休。可是,他拒絕了。因此,索尼把他安排到這間所謂的「驅逐室」,連同其他40個一樣拒絕的人。

谷秀策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他是不會走的。「公司不應該這麼做。這是不人道。」

從8月起,索尼指派谷秀策到1個多小時車程之外的滋賀縣豐鄉町廠,去組裝線做12小時的輪班。他說他會接受。

驅逐室 企業效法

批評者指出,索尼這種房間的真正用意是要讓員工感到被遺忘及沒有價值,最後因為閒到發慌及丟盡面子,而提出辭職。

索尼公司的回應則是,他們把員工安排到正式名稱為「生涯規劃室」的房間,並沒有違法。在索尼公司以及日本其他企業,員工都會接受轉業或再就業的諮詢。而且索尼認為,若以美國標準來看,該公司提出的優退方案很慷慨。2010年,索尼承諾相當於54個月薪水的遣散費。

日本媒體報導,Panasonic、NEC和東芝等企業開始仿效索尼,採取「驅逐室」這類手段。5月時朝日新聞報導,Panasonic一名員工被指派的新工作是待在一個房間,一直盯著顯示器,看有沒有故障。

索尼仙台廠這類的勞資對峙,凸顯出終身僱用制逐漸瓦解對日本企業界和社會造成的強烈衝擊。

窗邊族 無所事事

其實早在19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公司礙於嚴格的僱用法規,便將冗員放到窗邊角落位置,他們無所事事,只能瞪著窗外發呆,而有「窗邊族」(madogiwazoku)之稱。

這場巨變也與311東日本大震災有關,仙台廠當時因海嘯地震嚴重毀損,索尼不得不轉移一些生產作業,又賣掉一些業務,所以裁撤許多職位。

同樣被塞進驅逐室的還有佐藤未和子(譯音),1974年,她高中畢業就進入索尼,每天工作12小時,處理大量的磁帶,看著索尼茁壯成為全球電子巨擘。然而,隨著科技進步,其他對手逐漸追上索尼。2003年,仙台廠開始實施優退計畫。現在,該廠的員工只剩下3年前的一半。

今年2月,佐藤女士再2年就可以退休,可是主管通知她,職位被裁掉了。她拒絕辭職,於是被發配到驅逐室。她利用這個機會取得老人照護的線上學位。可是,她還是沒有辭職。7月起,她被指派去做資料輸入。

佐藤未和子回想起,在仙台廠全盛時期,員工們都把公司稱做「索尼號」。「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命運結合在一起,」她說,「現在再也不是了。」

(工商時報)
--
外企強壓地頭蛇

■因軍政府統治而封閉數十年的緬甸開放了,跨國消費用品公司湧入,緬甸本地企業只有挨打的份。

■The world's biggest consumer companies are flocking to Myanmar and some of the country's biggest conglomerates are now finding themselves drowned out by foreign competitors.

隨著西方國家紛紛解除對緬甸禁運制裁,過去在緬甸不可能看到買到的商品一下子進入緬甸人的生活之中,緬甸人驚喜萬分,同時卻帶給緬甸企業莫大衝擊。

緬甸最大企業體之一的雷享(Loi Hein)企業集團,董事長Sai Sam Htun表示,大型跨國公司進來緬甸,令其備感艱辛,大型跨國公司挾著龐大勢力,很快地輕取緬甸市場。

雷享出品的Star Cola曾經是緬甸的可樂領導品牌,而今,緬甸的可樂市場已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兩大外國品牌攻陷。

昔日,美國為制裁緬甸軍政府,祭出禁運手段,間接給予緬甸的可樂品牌生存的空間。然而,自美國於去年6月大致解除制裁後,情況開始改觀;今年6月,可口可樂與緬甸當地裝瓶業者邦牙(Pinya)製造公司合資成立公司,擬於今後5年間挹注2億美元在緬甸設廠。

緬甸大企業亦擔心這些跨國公司施展其東南亞勢力,運用在其他東南亞國家的通路與廣大人力,迅速席捲緬甸市場。

緬甸藥廠AA醫療產品有限公司的老闆Zaw Moe Khine表示,不論緬甸本地業者有多優秀,都不可能在整個東南亞占有一席之地。他同時是美商通用汽車在緬甸的代表人,他認為,即使緬甸企業努力成為本地最專業的公司,也比不過跨國企業。

仰光商辦租金 水漲船高

緬甸中小企業擔心的則是,由於緬甸商業之都仰光的房租飛快飆漲,其在本國市場終將無立錐之地。

根據不動產研究公司Scipio,仰光A級商業辦公空間的租金在2011年中為每平方公尺50美元(每坪約新台幣5千元),到了今年5月已漲至90美元(每坪約新台幣8,900元),等於近兩年間上漲約8成。

澳洲雪梨麥格里大學專研緬甸經濟的副教授特奈爾(Sean Turnell)表示,大型跨國公司要取得資金非常容易,但緬甸當地企業籌資不易,而資金對製造業相當關鍵,緬甸因基礎建設欠佳而使製造業者的成本加劇。

以雷享企業集團為例,5座飲料工廠,每天獲國營輸電網供電僅5小時,其餘用電時間須靠公司自己以發電機供電。

結盟策略 增加公司獲利

當然,緬甸當地企業亦有因外商湧入而大大受惠者,由於外商亟需打進緬甸商業與政治環境的門路,因此與緬甸當地企業結盟是最好的方法。

雷享董事長表示,合併是雷享快速成長最佳之道,成立合資公司後,預料雷享的營收能在10年內成長45倍,產品也會增多,這是相當正面的事情。

除了消費用品產業,東南亞最大的律師事務所新加坡商立杰律師事務所(Rajah & Tann LLP)也以結盟方式進駐緬甸,今年1月與緬甸同業NK Legal成立合資公司。

不過,有些外商並不打算以此模式跨入緬甸市場。日商瑞穗銀行認為,要成立合資公司,就要找到合作伙伴,但緬甸民營銀行的數量相當有限。

AA醫療產品的老闆梭莫坎表示,外商知道如何讓公司變得對自己有利,不像緬甸企業,通常沒有門路能找上服務跨國公司的老練律師或顧問。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