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原料過期 中油11萬瓶水開放退款
國營事業台灣中油委託代工廠製造的「健康元素水」竟使用過期原料,中油昨發聲明道歉,並表示已要求回收下架,總計共4611箱、11萬664瓶出包,今起將開放消費者退款,每瓶退款約20元。
中油表示,未來將向廠商求償並解約。衛福部食藥署也已經請地方衛生局進行了解。
根據統計,該批健康元素水已經對外售出了1862箱,餘成品倉庫所剩1322箱、直營加油站到貨1427箱,中油已要求下架回收並銷毀。中油說,此案是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上周三前往代工廠達誼生物科技進行例行稽查抽查時,發現該廠使用過期的「礦物質微量濃縮液」。
將與廠商解約
中油表示,該產品經微生物及塑化劑檢驗皆符合政府公告的衛生標準,雖無安全疑慮,但為對消費者負責,已緊急要求回收,今起接受消費者退款。
中油副總黃仁弘表示,達誼為何會使用過期的礦物質微量濃縮液,目前還在了解和調查,中油將會依據調查結果向廠商求償,因達誼生物科技使用過期原料,中油未來也將與廠商停止合約和解約。《蘋果》昨截稿前無法取得達誼生物科技公司回應。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礦物質微量濃縮液多半含有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如鎂、鉀、鈣等,不同廠商配方可能不同,然而一旦過期就不建議使用,否則易受微生物污染。
最高可罰2億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目前掌握代工廠商達誼生物科技公司位於台北,製造廠則在苗栗,預計後天會請台北市與苗栗縣衛生局前往了解。
食藥署也說,若該公司確實使用過期原料製造礦泉水,可依照《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開罰6萬元到2億元;台北市衛生局食藥科科長王明理也表示,將會進行了解。
台灣中油「健康元素水」退貨資訊
原因:代工廠達誼生物科技公司使用過期原料「礦物質微量濃縮液」製造該產品
退換貨方式:
.持2017/08/01至2018/06/16間購買「健康元素水」發票
.持有效日期為2018/08/01至2019/06/16「健康元素水」包裝瓶(含空瓶)
.持中油會員卡於2017/08/01至2018/06/16間以點數向各直營站兌換商品者,2周內會自動將已兌換點數退還至會員卡,無須另辦退貨作業
諮詢管道:
.客服專線1912
.網址:www.cpc.com.tw
815大停電沒差 中油發4個月獎金
去年8月15日台灣中油和台電兩大國營事業出包,導致全台逾500萬戶停電;然而行政院評定去年國營事業考成獎金複評審查結果日前出爐,中油竟仍獲2個月「滿額」考成獎金,原因是「天然氣供給」單項雖掛零,但其他分數高,總分破80分獲甲等。民眾罵「吃相難看」,消基會也轟社會觀感差,應修改獎金評分配比。
民批「吃相難看」
國營事業的年終獎金包含考成與績效獎金,前者依業務經營、財務管理等指標評定,由行政院核定,最高2個月;後者則看經營績效、預算目標核算,由經濟部核定,最高可領2.4個月,合計最高可領4.4個月。行政院複評審查結果,台電、中油都拿到滿額考成獎金,代表油電員工可領4.4個月,平均約26萬元。
民眾陳先生批吃相難看,以後國營事業犯再大的錯,獎金照拿不誤,機制形同虛設。消基會董事長游開雄也批,考成獎金的配比有必要檢討,「攸關民生的指標,配比應該調高」。
中油副總黃仁弘說,尊重政院對考成獎金決議。他強調中油營運項目不只天然氣,還包括煉製、石化、加油站等,若因單項疏失,抹殺其他業務同仁整年辛勞,這也不公平。
(蘋果日報)
--
中油瓶裝水原料過期 賣出4.4萬瓶
緊急回收並銷毀 今起接受退款
中油公司委外代工、於自家複合商店販售的「健康元素水」,被查出使用過期的「礦物質微量濃縮液」原料。中油統計,原料過期水約十一萬瓶,已有四.四萬瓶流通市面,正緊急回收並銷毀,消費者今(十七日)起持發票、包裝瓶等,即可退款。
醫:過期原料微生物污染 恐釀急性腸胃炎
林口長庚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每家業者的礦物質微量濃縮液配方都不太一樣,一般來說,過期原料最大問題是會有微生物的污染,若不慎下肚,可能會造成急性腸胃炎。
中油發言人黃仁弘強調,原料過期的健康元素水,出廠時進行的微生物、塑化劑等檢驗,都符合政府公告的衛生標準,飲用絕無疑慮,但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才下架回收並銷毀該批產品。
中油表示,健康元素水是由中油的煉研所研究,並委託達誼生物科技公司代工,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TQF)本月十三日赴廠進行例行性稽查時,發現生產原料礦物質微量濃縮液的有效日期為去年六月,但達誼在同年八月十九、廿一日及今年三月廿六日生產製造的健康元素水,仍使用過期原料。
中油統計,原料過期的健康元素水共有十一萬○六六四瓶,已售出四萬四六八八瓶。倉庫與直營站約剩六.五萬瓶,均已下架回收並銷毀。健康元素水單瓶售價廿五元,通路僅中油複合式商店,並無在其他通路販售。
黃仁弘說明,TQF已要求達誼一個月內進行改善措施。對於委外代工廠出包,中油強調,將視損失、依據合約向對方求償,並立即終止合作關係。
中油也公布,持去年八月起至昨日的發票、有效日期為今年八月起至明年六月十六日的包裝瓶、空瓶,今日起接受退貨。另外,持中油會員卡在去年八月起至昨日若是用點數兌換健康元素水,中油兩週內會自動把已兌換的點數退還,持卡人無需另辦退貨作業。
(自由時報)
--
中油「健康元素水」代工廠用過期原料 全面回收退款
中油今天發出新聞稿表示, 針對旗下產品「健康元素水」,發現代工廠「達誼生物科技公司」不慎使用過期的原料,中油已緊急要求各直營加油站將這批貨品回收銷毀。明天起將接受消費者退款,對消費大眾致上萬分歉意。
中油表示,這批誤用過期原料生產製造的健康元素水,經微生物及塑化劑檢驗皆符合政府公告衛生標準。雖沒有安全疑慮,但中油為了對消費者負責、讓消費者安心,將回收銷毀使用過期原料產品,未來將持續加強生技產品代工生產監製、查驗工作。
中油表示,經統計,該批「健康元素水」已對外售出1862箱,其餘成品倉庫所剩1322箱、直營加油站到貨1427箱,都已經下架回收並銷毀。
中油說,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TQF)於6月13日,前往「達誼生物科技公司」廠,針對所有TQF認證產品進行稽查。發現健康元素水生產原料「礦物質微量濃縮液」已超過原料包裝上標示的有效日期(106年6月),但「達誼生物科技公司」於去年8月19、21日以及今年3月26日,生產製造的健康元素水中仍使用該過期原料。
中油指出,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已要求「達誼生物科技公司」於一個月內進行改善措施,將再前往複查。中油也將對達誼生物科技公司求償。
中油宣布,消費者只要是去年8月1日至今年6月16日間,購買「健康元素水」,持發票就可以退款。或者,持標示有效日期為去年8月1日至明年6月16日「健康元素水」包裝瓶(含空瓶),也可以退款。
另外,持台灣中油會員卡在以上期間內以點數向中油各直營站兌換「健康元素水」者,台灣中油將於二週內自動將已兌換點數退還至會員卡,持卡人無需另辦退貨作業。
(聯合報)
--
中油健康元素水 爆用過期原料
中油「健康元素水」代工廠達誼生技,遭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TQF)查出不慎使用過期原料,中油已緊急要求各直營加油站將這批貨品回收,自今(17)日起接受消費者退款,尚未售出的庫存也全數銷毀。
TQF於6月13日前往中油直營加油站銷售的「健康元素水」代工廠達誼生技,針對所有獲TQF認證產品進行稽查,發現生產原料「礦物質微量濃縮液」已超過其有效日期2017年6月,但達誼生技於2017年8月19、21日以及2018年3月26日生產的健康元素水中,仍使用該過期原料。
中油表示,這批誤用過期原料的健康元素水,經微生物及塑化劑檢驗,皆符合政府公告的衛生標準,無安全疑慮。經中油統計,這批水倉庫剩1322箱、直營加油站到貨1427箱,均已下架回收並銷毀。
中油宣布,自今日起,凡持有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6月16日間購買健康元素水的發票,或持標示有效日期為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6月16日的健康元素水包裝瓶,皆可退貨。持台灣中油會員卡於2017年8月1日至2018年6月16日間,以點數向中油各直營站兌換「健康元素水」的消費者,將於2週內自動將已兌換點數退還至會員卡。
中油表示,TQF已要求達誼生技於1個月內進行改善措施,並將再前往複查。
(中國時報)
--
中油健康元素水 回收退款
針對中油「健康元素水」代工廠「達誼生物科技公司」不慎使用過期原料製造,中油鄭重向消費大眾致上十二萬分歉意,宣布緊急要求各直營加油站將這批貨品回收銷毀,並於今(17)日起接受消費者退款。
中油表示,經統計該批「健康元素水」已對外售出1,862箱,餘成品倉庫所剩1,322箱、直營加油站到貨1,427箱,均已下架回收並銷毀。民眾凡持106年8月1日至107年6月16日間購買「健康元素水」之發票,或持標示有效日期為107年8月1日至108年6月16日之「健康元素水」包裝瓶(含空瓶),均可辦理退貨。
另,持中油會員卡於106年8月1日至107年6月16日間以點數向中油各直營站兌換「健康元素水」者,中油也將於2周內自動將已兌換點數退還至會員卡,該持卡人無需另辦退貨作業。
中油直營加油站銷售的「健康元素水」係委託「達誼生物科技」代工,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TQF)於6月13日前往該廠針對所有TQF認證產品(獲台灣優良食品驗證制度產品驗證)進行稽查,發現健康元素水生產原料「礦物質微量濃縮液」已逾原料包裝上標示之有效日期(106年06月),但達誼於106年8月19、21日以及107年3月26日生產製造的健康元素水中仍使用該過期原料。
對此,台灣優良食品發展協會已要求達誼於一個月內進行改善措施,該協會將再前往複查,並提醒食品安全務必從原料溯源管理做起,此次達誼公司誤用過期原料,責無旁貸。
中油指出,這批誤用過期原料生產製造的健康元素水,經微生物及塑化劑檢驗皆符合政府公告之衛生標準,無安全疑慮,但一本對消費者負責、讓消費者安心的態度,回收銷毀使用過期原料之產品,未來將持續加強生技產品代工生產之監製、查驗工作。
(工商時報)
社會
邀「大哥」上台 校長:我胡塗了 白狼竟頒市長獎 柯P:什麼叫有爭議的人 我也不知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小前晚舉辦畢業典禮,在頒發代表最高榮譽的「市長獎」時,竟由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綽號「白狼」的張安樂上台頒獎,引發議論。校方昨對此事出面道歉,教育部和北市教育局也指此事不妥將加強督導。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聽到此事驚呼「天啊」,但說未來該怎麼做還要再想一下。
國北教大實小畢業典禮前晚舉辦後,網路上開始流傳張安樂頒發市長獎後與學生合照的照片,引發議論。國北教大實小校長林正鳳昨天受訪時,表示此事是她個人疏忽,已向獲獎學生及家長道歉,學校也將會檢討頒獎機制。她還原前天情況,表示因張安樂的孫女為該校畢業生,張坐的位置離司儀最近,沒多想什麼就請張上台頒市長獎,「是自己胡塗了。」
教育部:不適合
該校學務主任陳建廷也出面道歉,他說,以往發出畢典邀請後來賓不一定出席,因此未在頒獎前把頒獎人列出;學校事前不知道張安樂會來,張也沒有表明希望頒獎,當時是臨時狀況。在頒獎完後校方已覺得不妥,也有家長反映,昨凌晨就已先在學校官網上道歉,未來也會在事前就設定好頒獎嘉賓。
柯文哲驚呼「天啊」,並表示這個學校的人事都是教育部管的,不是北市政府教育局處理。但他強調,這種事情有時候就學校自己決定就好,政府沒必要管太多。記者追問張安樂是否合適頒獎,柯未正面答覆,僅說「什麼叫做有爭議的人?我也不曉得」。
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說,畢業典禮的市長獎、議長獎等,未規定由誰來頒,但一般做法應由相關部門代表頒獎;若部門未派員,大部分是由校長、議員、督學、科長代頒,很少請家長來頒,找爭議人士更不適合。
白狼:單純的事
北市教育局主秘陳素慧表示,國小畢業典禮很少對來賓做正式的邀請確認,通常會邀請與學校經常往來或貢獻很多的家長、名人頒獎,教育局未來將會學校一同訂定籌辦畢業典禮注意事項。
張安樂則回應,原本是一件很單純的事,沒想到會變成這樣,他希望不要傷害到無辜的小孩,「事情到此結束吧!」
國北教大教務長周志宏表示,學校將會進行全盤的了解後,再來看是否有責任須追究。
教團批學校失職
昨天參加畢業典禮的陳姓學生表示,張也是家長,因此她認為學校請他頒獎沒有不妥,尊重學校的決定。
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召集人吳福濱批,獲市長獎的學生得經6年努力,在班級裡排名第一方能獲獎,學校竟請「大哥」頒發這項榮譽,對受獎的孩子造成傷害;學校失職作為令人匪夷所思,應有懲處,也得幫學生做心理輔導。
台北市畢業生市長獎頒獎資訊
獲獎資格:
.應屆畢業生每班第1名
.在學期間表現傑出畢業生,包括體育、技能、藝能、科學或創作等,名額為畢業總班級數3分之1
頒獎程序:
.北市教育局會分國小、國中、高中職,各自舉辦市長獎頒獎典禮,由市長親自頒獎
.各校畢業典禮中,通常也會再頒獎一次,由各校自訂頒獎人,多為參與畢業典禮的嘉賓,如官員、區長、督學、民代、鄰近國中校長、里長等
張安樂小檔案
年齡:70歲
婚姻:與前妻育有3子
學歷:淡江大學歷史系畢業、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會計學士與資訊管理學士
現職: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韜略集團負責人
經歷:竹聯幫創立元老
5年前高調返台逃過追訴 舉國譁然
竹聯幫大老「白狼」張安樂一路走來爭議不斷,1964年加入竹聯幫,淡江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到美國留學,1984年幫內大哥陳啟禮、吳敦奉命暗殺作家劉宜良(筆名江南),2人留下保命的自白錄音帶給張安樂,隔年陳、吳因一清專案被捕,張為了救人,在美國公布錄音帶,喧騰一時。
率統促黨鬧學運
1985年張安樂遭美方指控走私毒品,判刑15年,在獄中不時投書媒體,書寫獄中生活,張坐牢10年後被驅逐出境,回台沒多久又捲入榮福、英泉等公司恐嚇案,1996年潛逃到中國遭通緝,2005年跨海成立中華統一促進黨(統促黨),在中國遙控在台人士保護中國海協會前會長陳雲林。
張安樂2013年6月29日高調返台歸案,先前涉及的恐嚇、組織犯罪等案,不是超過追訴期、就是罪嫌不足獲不起訴,輿論譁然,張安全過關後,積極參與陳抗,2014年3月太陽花學運,張率領2000人包圍立院挺服貿,近年幾場涉中議題的抗爭活動,均可見統促黨身影。
疑有中國當金主
張安樂和前妻育有3子,長子20年前在幫派火併中喪生,次子張瑋也有乃父之風,去年初涉嫌毆打來台參加座談會的香港政黨「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被依妨害公務罪起訴,同年9月在台大借場地爭議中又動手毆打學生,被控殺人未遂罪,獲25萬元交保;三子行事作風較低調,協助張安樂處理私人事務。
張安樂成立的統促黨雖是內政部登記在案的合法政黨,帳面靠個人捐贈支撐黨務運作,但民進黨立委邱議瑩曾引用博訊新聞報導,直指統促黨背後疑有中國當金主,檢調單位也揚言要查,但至今仍未有結果。
頒獎人選 多為官員民代里長
「市長獎」或「縣長獎」是中小學畢業生的最高榮譽,根據北市教育局規定,市長獎主要以畢業班各班成績第1名畢業生為主,另各校也可推薦在學期間表現傑出者,得主會先受邀到市府舉行的典禮,由市長親自頒獎;再來各校校內畢業典禮上,會再頒一次獎,讓學生可以在同學、家長面前表揚,而這時市長獎的頒獎人,包括官員、督學、鄰近學校校長、民代、里長都有可能。
都找現場嘉賓來頒
因為台北市200多所學校幾乎都集中在6月中旬舉辦畢業典禮,多數學校的典禮都沒有「大官」來頒獎和致辭。《蘋果》昨天詢問北市多所國小,發現校內畢業典禮中的頒獎人,大多是現場從到場嘉賓中挑選邀請上台,並沒有事先安排。
台北市忠孝國小輔導室主任林瑞慧表示,通常會視現場嘉賓決定,如果有政治人物、鄰近國中校長、里長、區長等嘉賓到場時,就會邀請他們頒獎;若沒有嘉賓,會由校內教師擔任頒獎人。
北市五常國小教務主任龔詩為說,該校畢業典禮約有30多個獎要頒,除家長會長獎則由家長會長親頒外,其餘會由校長視到場嘉賓決定邀誰頒獎,如民意代表、區長、督學等。
也有學校表示,今年是選舉年,議員等跑攤較勤,學校為求公平,通常也會邀現場不同政黨的政治人物頒獎。
(蘋果日報)
--
白狼頒市長獎 教部:混淆價值觀 非常不妥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畢業典禮,竟然安排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白狼」張安樂頒發市長獎,引發各界譁然及抨擊聲浪,要求校長林正鳳應出面道歉並下台負責。
教部要求校方 向學生及家長道歉
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昨表示,市長獎不適合由家長代為頒獎,找「正向楷模的人」比較適合,但學校還找來「高度爭議人士」頒獎更不適合,國北教大實小應對此事負責,也要求校方必須向張安樂頒獎的學生和家長道歉。
教育部強調,國北教大是師資培育大學,學生未來都將為人師表,實小讓張安樂上台頒獎,非常不妥,也容易讓師生價值觀混淆。
教團批找黑道頒獎 嚴重傷害孩子
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召集人吳福濱也批評,國小第一名畢業拿到市長獎的學生,對他的人生是多麼的重要,竟然找一個黑道大哥來頒獎,是多麼諷刺,也對孩子造成重大傷害;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王立昇表示,市長獎是畢業典禮的最高榮耀,將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回憶,必須非常慎重,應該要找一位適格的人來頒獎。
邀請張安樂頒發市長獎引發軒然大波後,國北教大實小昨凌晨在學校網站張貼「思慮不周,實有疏失」的道歉聲明後,校長林正鳳昨被媒體追問經過,起先稱是她個人疏忽,會負起責任、向大學部校長張新仁請辭,後又改口以孩子為重,不辭了。
教部要求國北教大 督促實小扛責
林正鳳承認是她邀請張安樂頒市長獎,她說,張安樂當時坐的位置距離司儀最近,沒多想什麼就請張上台頒市長獎,是自己糊塗了。
當天事發後,教育部即和國北教大校長張新仁連絡及了解情況,對於國北教大實小所稱理由,認不可信,因頒獎者都是事先安排好,找張安樂臨時上場頒獎,還是頒發市長獎,說詞太牽強。
國北教大校長張新仁昨則未接手機,亦不回應記者所傳簡訊;教育部表示,國北教大實小校長是由國北教大負責遴選,實小預算亦編在國北教大,對於國北教大實小校長安排不當的責任,已要求國北教大督促實小扛責。
安排白狼頒獎 校長辯離司儀最近
國北教大實小畢典惹議 民眾直呼太扯、黑白一家親
「白狼」張安樂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畢業典禮上台頒獎,社會為之譁然,實小校長林正鳳昨一度說會引咎辭職,後又改口不辭了,理由是以孩子為重;她昨承認是自己安排白狼頒獎,原因卻是「當時白狼離司儀最近」,令外界傻眼。
白狼是前竹聯幫大老,也是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曾和反服貿大學生對峙時與綠營民代爆粗口,罵「你們都是中國人╳出來的!」其黨員、幹部有多人被掃黑送入監牢,個人色彩極具爭議。
國北教大實小前天舉辦畢業典禮,「白狼」張安樂的孫女也是畢業生之一,張出席且上台頒發市長獎,頒獎照片在臉書流傳,網友直呼太扯,有留言表示「黑白一家親」、「引狼入市」、「可憐的學生」、「校長下台」。
被罵翻 一度想辭職 竟改口為孩子不辭了
國北教大實小昨晨在學校網站張貼道歉聲明後,校長林正鳳被媒體追問,起先說是她個人疏忽,有向獲獎學生及家長道歉,也會負起責任、向大學部校長張新仁請辭,並檢討頒獎機制。後來又改口稱以孩子為重,不辭了。
林正鳳稱一時糊塗 被打臉現場還有其他大咖
為何安排白狼頒獎,林正鳳說,張安樂當時坐的位置距司儀最近,她就請張上台頒市長獎,事後想是自己糊塗了;市長獎是否應由台北市長柯文哲或市府代表頒發?她只重複說,當下沒多想,僅考量張位置離司儀最近。不過,立委徐永明痛批林正鳳說謊,議員阮昭雄也爆料當時在場的還有其他大咖,顯然校長是認識張安樂。
林正鳳今年六十二歲,為國北教大附設實小資深教師,一九八三年八月即進入國北教實小服務,歷經教師、組長、主任到校長,在國北教實小服務年資約三十五年,實務經驗豐富。
校方原本排定昨早十點召開記者會,由林正鳳親自說明,不料林突缺席,改由學務主任陳建廷代打,陳建廷道歉時多次強調,張安樂頒獎是臨時安排,造成畢業生、家長困擾深感抱歉,未來會事前確認頒獎人。
陳建廷解釋,過去畢業典禮籌備會,主要討論時間、流程、場佈等,頒獎來賓名單不在討論之列,往例都是依來賓到場情形安排,張安樂是學生家長,頒獎前就到場,因市長獎是第一個獎項,臨時邀請張擔任頒獎人,頒獎結束後就有家長反映認為不妥。
張安樂是否透過管道表達上台頒獎意願?陳建廷高聲否認,「真的就是臨時、突發狀況。」
張安樂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以家長身分出席,去看孫女的畢業典禮,臨時被邀請擔任頒獎人。他說:「這是一件很單純的事,希望不要傷害到無辜的小孩,也希望外界不用作太多的聯想和批判。」
據了解,張安樂原本打算昨天下午四點要在統促黨黨部召開記者會,對外正式說明,但在友人和統促黨的建議下,認為毋需再節外生枝,臨時取消。
白色力量變「白狼」力量?
柯:就當意外 北市教局坦言不妥
台北市議員阮昭雄昨諷北市府,邀請社會形象有高度爭議的人頒發市長獎非常不當,要求市長柯文哲和教育局立即查清楚,相關人員是否有行政疏失。台北市長柯文哲昨表示「這就當作一個意外」,未來擬研議頒發指導原則,但仍會交由各校自行辦理。
擬研議指導原則 仍交各校自行辦理
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坦言,此事件「不太妥當」,也表達遺憾,會提醒還未進行頒獎的學校,慎選頒獎人。曾燦金澄清,國立小學的人事權在國教署,北市教育局僅能從旁行政指導,會要求該國小寫檢討報告並送國教署。
未來校園頒獎典禮會不會規定來賓人選或要求學校過濾?柯文哲說,學校自行決定就可,「既然事先不知道,發生後該改進就改進。」
阮昭雄指出,市長獎是市府對教育的支持與鼓勵學子的高尚榮譽,代表柯文哲市長頒發市長獎的卻是白狼張安樂,白色力量變成「白狼」力量?張安樂身為學生家長,如果學校請其頒發家長會長獎或其他獎項問題不大,但頒發市長獎非常不當。
台北市議員王世堅批,校園要走入社區、邀社區參與是好事,但頒獎典禮有嚴肅性應慎重看待,這是重要的學校教育一環,校方找黑道上台頒獎,「無法無天不倫不類」,此舉等於把學童權益與教育當作校方個人的公關,嚴重影響學生教育與心理。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弘庭認為,校方若能說清楚請白狼頒獎的原由、也依照正常遴選過程,即使觀感不好,也能接受。
決策錯誤又避責 校長危機處理零分
「白狼」張安樂在國北教大實小畢典頒市長獎引起譁然,實小校長林正鳳在風波爆發後未立刻對外說明,宅神朱學恒認為「校長的危機處理零分,難道是想教學生如何逃避責任」?
朱學恒表示,市長獎應由市政府指派,或找直接相關的人來頒,校方將一個家長拉到官方層級的高度,這是錯的決策,對教育界來講是道德最低標,此事絕對要有人負責。
教團:學校應補救 對孩子輔導
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召集人吳福濱表示,國小畢業拿到市長獎第一名的學生,對他的人生是多麼的重要,竟然找一個黑道大哥來頒獎,多麼諷刺,對孩子造成重大傷害,他譴責國北教大和國北教大實小,學校應對孩子做心理輔導,且做一些補救措施。
市長獎最高榮譽 應找適格者頒獎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學校敏銳度太低,新聞報導之後,受獎孩子的心靈可能會更受傷,學校應給予輔導,此外,教育部和北市教育局都應扛責,畢業典禮的主體應是學生,白狼雖以家長身分出席,但上台頒獎顯然不宜,政治人物也不應參加畢業典禮。
國教行動聯盟召集人王立昇表示,市長獎是畢業典禮的最高榮耀,將給孩子留下一輩子的回憶,必須非常慎重, 應該要找一位適格的人來頒獎。
國小聯合會總會長張喜文表示,學校照理講應該知道張安樂會來,這部分學校要對外說清楚、講明白。
(自由時報)
--
讓白狼頒市長獎 國北教大實小道歉
校長傳請辭 校方不證實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昨晚舉行畢業典禮,卻因安排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白狼」張安樂擔任「市長獎」頒獎人引發爭議,上午還一度傳出校長請辭。國北教大實小學務主任陳建廷上午代表校方出面表示,因思慮不周,對畢業生和家長造成困擾致歉,會深刻檢討典禮流程,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北市教育局:未來會定SOP
台北市教育局主秘陳素慧指出,以往各校頒獎典禮頒獎人多由校方現場邀請來賓擔任,未來會請國小教育科協同學校,訂定籌辦畢業典禮注意事項。
陳素慧表示,過去各校籌備畢典,確實很少針對來賓正式邀請並確認頒獎人是誰,頒獎時由誰擔任頒獎人,校長可能會看現場有哪位家長委員,或邀對學校有貢獻、名人等上台頒獎。
國北教教務長周志宏表示,尚未收到附小校長口頭或正式書面請辭。
白狼上台 台下傳噓聲
據了解,張上台頒獎時,台下傳出噓聲。陳建廷說,頒獎完後校方覺得不妥,因此立刻開會討論,並在學校網頁發布消息,並在全校班級家長群組致歉,未來也會討論確定頒獎流程和來賓人選。
上午傳出校長林正鳳認為是個人疏造成,向大學部校長張新仁提出辭呈,但陳建廷說,「目前知道是沒有」,校長對這件事很抱歉,會檢討此事,以校務為先,也為一時思慮不周致歉。有記者追問校長不請辭了,陳建廷未正面回答,表示先以校務為先。
校方稱「突發狀況」
陳建廷指出,一般畢業典禮會針對畢業生發送邀請卡,但哪些來賓會來不一定,往例也有看現場來賓邀請擔任頒獎人。他強調,張安樂「完全沒有」主動要求上台頒獎,甚至不確定他會不會來,昨天是突發狀況。
張安樂孫女是獲獎學生
陳建廷表示,因當時張安樂就坐在台下,才請張安樂上台頒獎;當時台下來賓還有台北教育大學副校長、里長和其他國中校長等人,因此真的是一時思慮不周。校方也提到,張安樂孫女就是獲獎學生。
議員諷變「白狼力量」?
國北教大實小昨天舉行畢業典禮,不料在頒市長獎時,卻是由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白狼」張安樂上台頒獎引發熱議。台北市議員阮昭雄表示「相當不當」,還暗諷「白色力量變成白狼力量了?」
阮昭雄表示,市長獎是市府對教育的支持與鼓勵學子的高尚榮譽,應該有隆重與啟發的意涵,也代表市長的重視與期許,但代表柯文哲市長頒發市長獎的,卻是白狼張安樂,質疑白色力量變成「白狼」力量。
(聯合晚報)
--
畢典找白狼頒獎 校方致歉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附屬實驗小學15日舉行畢業典禮,家長發現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白狼」張安樂竟擔任市長獎頒獎人,質疑校方找爭議人物頒獎不適當。校方16日出面道歉,坦言一時疏忽而臨時邀張安樂頒獎,未來會事先確定頒獎來賓。台北市長柯文哲對此要求教育局訂定相關規定,至於張安樂是否適合擔任市長獎頒獎人,柯聳肩說:「我也不曉得。」
國北教大實小前晚舉行畢業典禮,張安樂因孫女是畢業生獲邀出席,正當準備頒發市長獎時,司儀突然邀請張安樂上台頒獎,引起現場家長一片譁然,隨即有人向校方反映,認為由張頒發市長獎不妥,校方在學校網站張貼道歉聲明。
張安樂頒獎引起軒然大波,國北教大實小學務主任陳建廷昨表示,畢業典禮籌備會事前並未安排頒獎人,依循往例,現場會找尋人選上台頒獎,張安樂是學生家長,且很早就到場,因市長獎是第1個獎項,在沒有多想的情況下才邀請張頒獎。
陳建廷坦言是校長林正鳳邀請張安樂頒發市長獎,但他強調是突發狀況,學校內部會再討論懲處事宜。外傳林正鳳一度有意請辭負責,記者致電求證,但迄截稿前林正鳳未接電話,無法取得回應,陳建廷則說,據了解校長沒有請辭,校方對校長未深思熟慮引發風波感到抱歉。
柯文哲表示,台北市有200多所學校,不可能檢查全部學校畢業典禮流程,既然發生爭議,該檢討就檢討,已要求教育局訂定SOP,包括畢業典禮時間、流程、頒獎來賓等,讓各校可以依規定辦理,減少爭議發生。
被問到張安樂是否適合擔任頒獎人?柯文哲聳肩說他也不曉得;未來是否要求學校過濾頒獎人選?柯認為,每個學校依照頒布原則辦理、處理好就好,沒必要管東管西。
(中國時報)
--
掏空太電200億 蹲牢不滿9月 孫道存爽出監64hr 《蘋果》直擊奔豪宅找嫩妻
太電公司前董座孫道存,因掏空公司200億元被判刑3年,去年9月入監,今年3月獲准移到桃園八德外役監,《蘋果》直擊,服刑未滿9個月的孫道存,昨首度獲准請假返家64小時爽過端午節,他穿著短褲與夾腳拖走出外役監,搭上國產車直奔北市信義區寶徠豪宅,嫩妻吳逸萍與愛女孫芸芸都沒現身。和孫道存一起放假的獄友還有頂新前董座魏應充。
昨下午八德外役監大門外異常熱鬧,大門旁停滿數10輛房車,其中不乏雙B名車,現場民眾引領守候,等的正是在外役監服刑的親友,原來昨是端午連假首日,也是外役監開放讓表現良好的受刑人返家的日子。
端午返家享天倫樂
下午3時40分,孫道存戴著口罩,穿黑色POLO衫、黑短褲與夾腳拖,在獄友簇擁下步出八德外役監,獄友們見媒體採訪,還拿資料夾幫孫道存遮掩,但孫卻撥開獄友的手,衝進一台黑色TOYOTA ALTIS,全程不回答媒體任何提問。
孫道存上車後馬上蹺起二郎腿,但見媒體仍不斷拍攝,他眉頭一皺也學獄友拿資料袋遮臉,記者從車外拍攝,只見孫道存獨坐後座,身旁沒其他人,但他短褲下一雙美腿超吸睛,由於孫遮著臉,有媒體一度誤以為拍到孫的嫩妻吳逸萍。
孫的司機見狀,立即踩油門驅車離去,《蘋果》一路跟車,司機車速頗快且不停變換車道,最後將孫載回北市信義區「寶徠」豪宅,司機在寶徠旁繞了一圈,確認甩不開記者後,開進地下停車場。截至昨晚截稿前,記者均未發現孫道存離開寶徠,似乎仍在家中與嫩妻、女兒們團聚。
孫道存因掏空太電公司200億元遭判刑3年定讞,去年9月29日入監,坐牢約半年,今年3月19日從台北監獄轉到八德外役監,被分發到有12張床舖的12人舍房,女兒孫瑩瑩、孫芸芸和小他32歲的嫩妻吳逸萍等人,都曾前往會客探視。
平日在園藝隊種菜
孫道存和學長魏應充一樣被分配到園藝隊,平日負責種花、種菜、除草;至於魏應充則是去年12月轉到八德外役監,繼今年3月首度獲准返家後,魏昨也和孫道存一起出監返家64小時。
依《監獄行刑法》,設置外役監是要讓表現好的受刑人透過農作等作業,用階段性教化方式逐步適應社會生活並順利回歸,但多數網友對坐牢仍可請假返家一事不滿,怒批:「其他受刑人是否也能比照回家過節?」「為何他們有特權可請假?」
外役監關了哪些名人
2018/03/03 頂新、味全前董座魏應充因混油案被判2年定讞,元宵節後獲准出監返家40小時
2017/07/22 總統府前副秘書長陳哲男因司法黃牛案遭判刑7年定讞,獲准出監返家40小時
2016/09/15 元大董娘杜麗莊因元大結構債案遭判7年4月定讞,獲准出監返家64小時
全台有4外役監 表現好可縮刑期
孫道存僅服刑9月就可請假回家爽過端午,獄政官員解釋,依「外役監受刑人返家探視辦法」,外役監受刑人只要連2個月作業成績達標,且無違規紀錄就可申請假日返家,原則上年滿65歲者每月可申請一次,孫道存現年68歲,符合每月一次的規定。
逾65歲可每月返家
全台現有4所外役監,包括桃園八德、花蓮自強、台南明德以及台中女子外役監,一般受刑人要到外役監,須符合服刑逾2月且刑期7年以下,或刑期逾7年、未滿15年,但累進處遇(在監整體表現)已達第3級,且須在監表現良好;至於犯下逃脫罪、性侵害、毒品罪及因累犯入獄者,無法申請到外役監。
進外役監最大的好處是,可根據累進處遇級數縮短刑期,例如累計處遇最低等級第4級者,在外役監服刑一個月可縮短刑期4天;累計處遇最高等級第1級者,每月可縮短刑期16天,等同可提早獲得假釋機會;但若受刑人工作成績低劣、不守紀律時,不僅無法縮短刑期,還可能會被送回一般監獄,且先前獲縮短的刑期,也會一併回復。
獄政官員指出,外役監受刑人只要作業成績達標,刑期未滿3年者,每月還可申請1次出監返家;刑期3年到7年者,每2個月1次;刑期7年以上者,每3個月1次,但可依累進處遇級數增加次數;65歲以上者每月可申請1次,不受上述刑期限制。返家時間40小時,若遇3天連假可延24小時,共64小時。
(蘋果日報)
--
孫道存、魏應充 坐爽牢還可回家過節
服外役監 同天放72小時假
孫道存、魏應充坐爽牢,同天放假回家過端午!
孫先出監 魏趁機快閃離去
61歲前味全食品董事長魏應充及68歲前太平洋電信電纜公司董事長孫道存,各因混油牟利及掏空公司200億元被判刑2年及3年徒刑,目前均在八德外役監服刑,昨天下午2人同放探親假,孫道存戴黑框眼鏡、口罩,身穿黑色上衣、短褲及拖鞋,不發一語快步上車,魏應充趁媒體追訪孫道存時躲過鏡頭離去,2人可放72小時探親假,與家人一起過端午節,預定19日下午4點前返回外役監。
民眾轟:有錢連坐牢都爽
由於2人都是大老闆,坐牢沒多久就轉至外役監,還能放假返家,不少市井小民批「有錢人都到外役監是怎樣」、「有錢人就是任性,連坐牢都比你爽。」
孫道存去年9月29日發監台北監獄,今年3月中申請轉到環境較好的八德外役監。
八德外役監副典獄長柯書宇表示,孫道存符合「受有期刑超過2個月、刑期屬7年以下」2個條件,因此可申請到外役監服刑,目前分配在園藝組,每日工作內容為修剪花草、栽種植物等,平時表現正常,因65歲以上受刑人可每個月申請返家探視1次,現年68歲的孫道存自本月起,若每月都有拿到規定積分且無違規,依規定可每月回家探視。
魏應充則是去年12月中旬從北監轉至八德外役監,除夕當天他因擦拭舍房窗戶不慎摔傷,今年3月首度放假探親48小時,當時他戴口罩、左肩以三角巾固定住;他的獄友昨說,魏應充傷勢已復元。
孫道存還有「左右護法」護衛
孫道存昨天是首度放探親假,走出時一旁還有獄友「左右護法」,協助阻擋媒體,看來在獄中與獄友互動不錯。
(自由時報)
--
外役監服刑 孫道存請假返家過端節
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前董事長孫道存,因掏空太電兩百億案遭判刑三年確定,去年九月進台北監獄服刑,後轉至八德外役監。孫昨首度請假回家過端午獲准,與他同為舍友的頂新公司前董事長魏應充昨也一起放假,兩人都可返家,享有六十四小時與家人團聚時光。
八德外役監副典獄長柯書宇表示,依規定,符合資格受刑人若作業成績達到標準,連續兩個月沒有違規,即可在假日或國定假日返家探視。若受刑人刑期未滿三年,只要符合上述規定,可每月申請返家探視,六十五歲以上的受刑人,符合上述規定,每月都可申請返家探視一次。但出監後仍需恪守規定,須持「返家探視證明書」向警察機關報到。
六十八歲的孫道存,因掏空公司兩百億元被判刑三年,去年九月到台北監獄服刑,今年三月獲准轉八德外役監服刑。
魏應充去年七月底因頂新油品案,遭判刑兩年確定,至台北監獄服刑,去年十二月轉往八德外役監。他另涉混油案,一審被判無罪,日前台中高分院改重判魏十五年徒刑;因全案尚未定讞,魏本月仍順利申請返家過端午。據指出,魏應充從三月開始申請返家探視,已回家四次。
魏應充昨下午回到台北過端午節,約下午四時許,他身穿輕便的白色polo衫到大安分局新生南路派出所報到,拿出返家探視證明書讓警方蓋章,寫下報到日期、時間,隨即離去。
(聯合報)
--
殘忍當有趣 網po施虐照 惡劣男 煎鍋烤狗
無聊當有趣!桃園一名男子,將飼養的狗放在平底鍋,鍋子下方還開著火欲烤狗,男子po照說:「磨煉噗噗……」網友痛斥其行徑,男子事後辯稱只有開一下火,鍋子並不燙。警方昨上門追查,狗兒在屋內趴趴走看似無恙,但男子情緒暴衝和警發生推擠,事後遭警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並請動保處來認定狗兒是否受虐。
警方指出,住桃園市平鎮區的魏姓男子(26歲)前天在臉書po照,把飼養的馬爾濟斯犬放在平底鍋,鍋子下面的爐嘴冒著藍色火焰,得意洋洋的說:「磨煉噗噗……」狗兒一開始4隻腳平放鍋中,瓦斯爐點火後,前腳馬上抬高想跳出來,顯見上升溫度讓牠不舒服,表情也十分無奈。
魏男自以為烤狗照很有趣,網友看了卻痛斥:「有種自己烤自己」、「換你磨練,站上去啦」、「有病快去看」、「快檢舉他」,魏男發現不對勁,連忙解釋只是開一下火,鍋子其實不燙,狗兒也沒受傷,但網友不接受,揚言報警,男子連忙刪除文章。
推警察活該上銬
桃園平鎮分局昨凌晨接獲10多通報案電話,立即派警員到魏男家中了解狀況,魏男情緒激動,不停咆哮:「牠又沒有受傷,開玩笑而已,多管閒事」,甚至和警員推擠拉扯,馬爾濟斯在屋內趴趴走,警員魏男和小狗一併帶回。
魏男告訴警方,他幫小狗洗澡時突發奇想,po照只是想嚇唬妹妹,沒有真的傷害小狗,他還自稱是現役軍人,烤狗想引起軍方關注,警方查證發現魏男並無軍人身分,不知魏男為何要瞎謅身分,訊後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
毛小孩無燒燙傷
女警仔細檢視小狗,外觀無明顯外傷,腳掌也沒有燒燙傷,交由魏母領回保管,並通報動保處人員來認定小狗是否受虐。魏母說,這隻狗是魏男買來送給妹妹的,一家人都很疼愛牠,怎麼可能烤來吃,魏男po照純粹想嚇唬妹妹,沒想到會惹出這麼大風波,「他已經被警察抓走,也付出代價了。」
桃園市動保處表示,依《動物保護法》規定,任何人不得虐待動物,故意傷害或使動物受傷,可處1萬5000元至7萬5000元罰金,動保處將擇日上門了解狗兒狀況,若有施暴情節,會依法開罰。
【報你知】虐傷動物 可處2年
新北市動保處指出,據《動保法》,故意傷害或使動物遭受傷害,可處1萬5000至7萬5000元罰金;使用藥物、槍械,致複數動物死亡,處1至5年有期徒刑,併科50萬至500萬元罰金;宰殺、故意傷害,致動物肢體殘缺或器官功能喪失,將處2年以下、併科20萬至200萬元罰金,主管機關得逕行沒入飼主之動物。
虐待動物檢舉管道
.110報警
.各地方政府動保處
.農委會動物保護專線:0800-231-532
.農委會動物保護資訊網:goo.gl/9kUbnx
(蘋果日報)
--
平底鍋烤狗 還拉扯救援警
26歲魏姓男子昨凌晨上網PO照,竟是將馬爾濟斯家犬放在平底鍋上「烤熱狗」,還留言「磨煉(練)噗噗」,引起一陣撻伐。平鎮警分局獲報前往,魏男態度惡劣,與警發生衝突、拉扯,被依妨害公務罪嫌送辦;警方同時通報市府,由動物保護處認定魏男有無觸犯動保法。
網友痛批魏男「行徑惡劣、欺負動物算什麼好漢」,魏竟回應「一起吃麻油狗肉,你當廚師」,後來發覺引發眾怒,急忙解釋「只是開一下火、拍個照就關掉,鍋子其實不燙,不會傷到小狗」,並撤下照片。
警方表示,員警前往桃園平鎮魏男住家,初步檢視小狗無明顯外傷,暫交魏母保管。魏供稱,把狗放在鍋上開火,只是跟妹妹開玩笑;魏母也說,兒子只是想嚇嚇妹妹,造成誤解很抱歉。
動保處表示,若故意傷害或使動物受傷,最重可處兩年徒刑,魏男有無虐狗,會依事證認定。
(自由時報)
--
男子疑水煮虐狗惹眾怒 遭網友肉搜報警
桃園市廿六歲魏姓男子昨天凌晨竟把家裡小狗放在瓦斯爐,隔著裝水的平底鍋「水煮」並拍照PO網,不到半小時引起一片罵聲,被肉搜後遭網友報警逮人。員警上門了解時,魏與員警發生拉扯,被依妨害公務罪嫌移送法辦,另將調查是否涉違反動保法。
魏男(有毒品前科)昨凌晨兩點,把家裡馬爾濟斯犬坐在平底鍋全景、特寫合計三張照片PO上臉書,沒多久就有網友指他虐狗,請他把照片刪除。魏回嗆「刪掉就是烏龜王XX」,結果惹來更多責罵聲;有人怒斥「你怎麼不把臉放在鍋子煮」,女網友更罵「有種欺侮小動物,不敢割下自己的老二火烤」。
半小時後,網友肉搜查出他住處,桃園平鎮警分局接到多通報案電話,員警據報立刻到魏住處了解;魏自認沒做錯事不肯讓警方檢查小狗,一度和員警拉扯,母親在一旁安撫兒子。
警方先以涉嫌妨害公務逮捕他,並在屋裡找到網路照片被「水煮」的馬爾濟斯犬,帶回派出所檢查,雖未發現外傷,為確認有無虐狗情節仍通知動保處派獸醫認定,小狗暫時由魏母親帶回照顧。
魏被捕後供稱,只是幫小狗洗澡,貼文是想嚇嚇妹妹和網友,沒想過真的要傷害小狗,包括他在網路上自稱現役軍人都是亂掰的。
魏母也出面致歉,表示狗狗是魏買給妹妹的寵物,妹妹在南部求學,魏把小狗放在鍋上拍照,想跟妹妹開玩笑嚇她「妳的狗死了」,玩笑開過火,她身為母親沒把孩子教育好也有責任,跟社會大眾道歉。
(聯合報)
--
烤小狗照PO網 惡搞男找罪受
桃園市26歲魏姓男子,16日凌晨竟將家中飼養的白色馬爾濟斯小狗,放在瓦斯爐火上的平底鍋拍照PO網。熱心民眾發現貼文,通報警方到場,魏男抗拒警方盤查發生拉扯,員警通知動保處到場,在住家內找到小狗,未發現外傷,小狗交由魏男母親暫時保管;魏男則因涉嫌妨害公務罪嫌被送辦。
瓦斯爐有火 平底鍋有狗
魏男PO上網的照片,將小狗放在平底鍋上,且點燃瓦斯爐火,網友直呼誇張,痛批魏男行徑惡劣,「欺負動物算什麼好漢」,竟還遭回嗆「一起吃麻油狗肉,你當廚師」。
桃園市推廣動物保護協會祕書長劉盈如說,如此的誇張行為已涉及虐待動物,男子以戲謔態度沒把生命當一回事;國外研究指出,會虐待動物者,可能對人施暴也大幅提高,政府應正視並嚴懲如此行為。
警登門詢問 見狗趴趴走
熱心網友氣得報警,平鎮分局員警到場後,魏男除不配合警方訊問,還與員警發生咆哮拉扯,員警在魏家客廳看見「趴趴走」的馬爾濟斯,當場將小狗與涉嫌妨害公務的魏姓男子一併帶回派出所。
魏母出面替兒子喊冤,說他只是惡作劇要嚇妹妹,實際上並不是要虐待小狗。魏母說,小狗是兒子賣給妹妹的,怎麼會作出虐待小狗的事,沒想到人被警方帶走,以後會告訴兒子要注意,惡作劇不要過頭,以免讓人誤會。
魏男向警方供稱,只是要幫小狗洗澡,PO網貼文只是想嚇嚇妹妹,自己也沒有現役軍人身分,都是亂掰的。對於向員警咆哮與妨害公務情形,一概回答不知道。警方訊後,將他依妨害公務罪嫌移送地檢署偵辦。
桃園市動物保護處指出,2016年7月通過動物保護法修法,新的條文加重了虐待動物的罰則,若宰殺、故意傷害或使動物遭受傷害,致動物肢體嚴重殘缺、重要器官功能喪失者,將處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併科新台幣2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金。
(中國時報)
--
產女像別人 夫被酸「綠光戰警」女醫通姦賠250萬
知名婦產科郭姓女醫師遭同為名醫的林姓丈夫指控,兩人女兒2015年出生後,長相越來越像某醫界大老,前年林男將女兒毛髮送DNA鑑定,驗出小孩非他親生,怒控郭女通姦罪並求償500萬元,台北地院日前判郭女應賠250萬元,判決書近日曝光,林男向法官控訴,因妻子通姦自己慘被外界譏為「綠光戰警」,精神承受巨大痛苦。
林男控訴,女兒出世後他盡心扶養女兒,女兒僅2歲他就花費逾100萬元,豈料女兒竟越來越不像他,反而長得像某醫界大老,他才起疑將2人毛髮送驗,檢驗結果確認女兒不是他的骨肉。
林男說,妻子過去常接受媒體訪問,這起家庭紛爭躍上各大媒體後,還有報導用「綠光戰警」形容他,網友也揶揄他「綠綠的」、「替別人養小孩的蠢人」。林男認為,郭女讓他背負遭背叛的痛苦,還額外承受輿論壓力,精神受到巨大痛苦,「悲不自勝、夜不安寢」,因此向她求償500萬元。
辯稱酒醉斷片懷孕
郭女辯稱,她在丈夫林男提告前真的不知女兒非丈夫親生,「因為我在女兒受胎前,只有與丈夫一人發生性關係。」郭女強調,記憶中僅有一次與丈夫吵架後喝酒喝到斷片,她懷疑是那次爛醉後與其他男子受胎,但她想不起來對象是誰。郭女還澄清,丈夫從未負擔小孩開銷也沒給過家用,2人鬧翻後已在去年7月離婚,但丈夫離婚隔月隨即再婚,不可能有「悲不自勝、夜不安寢」的情形。
法官審酌,郭女無法舉證是酒醉斷片後與人發生性關係懷孕,且郭女已被依通姦罪判刑3月,認定郭女通姦的確使丈夫承受悲憤、羞辱與沮喪等精神打擊,考量林男名氣堪比公眾人物,卻因郭女婚外情產女,讓他遭受眾多揶揄,不過郭女的女兒也曾帶給林男2年多的親子歡樂,最後判郭女應賠250萬元。可上訴。
親生父親身分未知
至於兩人女兒是否為某醫界大老的骨肉,判決中未交代,林男也未控告醫界大老通姦,大老身分不得而知。昨聯繫不上雙方,不知其回應。
錯養別人小孩怎麼辦
刑事:對配偶或第三者提妨害家庭告訴
民事:
.以配偶通姦為由訴請離婚
.向配偶及第三者索精神慰撫金
.提出否認子女訴訟並脫離關係
.若有支出小孩費用,可提不當得利訴訟,向配偶或第三者請求小孩扶養費或學費
.若高度懷疑小孩非親生,但又無法驗DNA,可提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訴訟,由法官判定
(蘋果日報)
--
拒檢逃逸、肇事加重罰 最快9月上路
罰鍰大幅增加 增訂吊扣或吊銷駕照罰則
警方追緝拒檢逃逸駕駛,經常上演驚險畫面,甚至導致重大傷亡,罰鍰將大幅提高!最快今年九月起,汽車駕駛人違反交通規定時,若不服從警察取締逃逸,罰鍰從現行三千至六千元,提高為一萬至三萬元;逃逸因而肇事罰鍰也從三萬至六萬元,提高為九萬至十五萬元。
罰鍰最高15萬
曾有民眾喝酒遇到臨檢,因擔心酒駕被抓而直接逃逸,若未肇事罰三千至六千元,與酒駕一萬五千元至九萬元相差甚遠,導致許多喝酒駕車民眾,遇到攔查乾脆拒檢逃逸,危及值勤員警及民眾安全。據統計,二○一七年拒檢逃逸有九五四四件,逃逸肇事也有二二二件。
為提高拒檢逃逸罰鍰,立法院今年快速完成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六十條、六十一條、六十三條修正案;交通部於前日預告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
交通部路政司長陳文瑞表示,這次公告修正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中,訂定違反處罰條例第六十條第一項,不服稽查取締而逃逸者的罰鍰級距,將原本機車處三千元罰鍰提高至一萬元、大型重機及汽車從三千元提高至兩萬元。另外,增訂五年內違反兩次以上,皆罰三萬元並吊扣其駕照一年。
處罰條例六十一條第一項第二款及第二項,拒攔檢逃逸因而造成傷害或死亡事故,罰鍰金額也從三萬至六萬提高為九萬至十五萬元。
新裁罰基準將致人受傷罰鍰從四萬五千元提高為十萬元,致人死亡從六萬提高為十五萬元,增訂五年內違反兩次處十五萬元罰鍰。且違反該條例,除吊銷駕照外,也須參加道安講習。
陳文瑞表示,預告期六十天後報行政院決定施行日期,預期最快九月上路實施。
(自由時報)
--
拒檢逃逸肇事罰15萬 9月上路
台灣交通違規拒檢逃逸數字居高不下,更時常傳出有拒檢駕駛衝撞值勤的警察,使得員警受傷、甚至死亡。立法院日前通過修法加重罰則,拒檢逃逸最高可罰3萬元,若因此肇事致人死傷,最重可罰15萬元。交通部表示,已配合修正「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附表」,依車種和行為輕重細訂罰則,新規最快9月上路。
根據警方統計,2017年拒檢逃逸件數有8134件,2016年更有9544件,嚴重威脅其他用路人及值勤員警的安全。
交通部路政司表示,修正後的規則明訂,機車拒檢逃逸的罰款從3000元提高為1萬元,吊扣駕照6個月;大型重機與汽車罰款則從3000元提高為2萬元,吊扣駕照6個月。5年內累犯者,可直接罰最重3萬元,且吊扣駕照1年。
若是拒檢逃逸肇事,致人受傷罰款從3萬元提高至9萬元,造成死亡罰款從4萬提高至15萬元,若5年內累犯造成人員死傷,重罰15萬元並吊銷駕照,另新增道安講習。
(中國時報)
--
拍到車禍拿獎金 半年發335件
提供影像 每件至少千元獎金
台北市交通事故一年超過三萬七千多件,但事故現場時常缺乏影像證據,難以釐清肇事責任,警察局與交通事件裁決所今年起增發獎金鼓勵,上路半年以來,多達三三五件車禍有民眾提供行車紀錄器拍到的影像,每件至少可拿到一千元獎金,成效相當顯著。
而成效相當顯著原因在於,就算是事故當事人的甲、乙雙方,本身也允許提供影像。另有四起由第三人拍照的車禍死亡事件,單件獎金高達五千元。
裁決所肇事鑑定課課長林柏湖指出,若有人用行車紀錄器拍到事故現場的影像,只要有助於釐清肇事責任,不分汽、機車,就算是肇事當事人提供的影像,都會提供每件一千元獎金。
今年截至六月十二日,北市共完成六四七件車禍事故鑑定,其中三三五件就是靠民眾提供的影像協助釐清,目前獎金已發出四十五件,剩下的還會逐一發放。
事故鑑定有影像 提升到44%
林柏湖指出,去年台北市發生的交通事故中,僅卅八%在事故鑑定時有行車紀錄器影像,今年至六月中為止,已提升到四十四%。
另一方面,警察局今年也另外發放獎金,除行車紀錄器外,連機車上裝有手機架,以手機拍到的影像也可提供,只要有清楚拍到事故發生經過,輕傷事故發放一千元、重傷事故發三千元、死亡事故則發放五千元。
交通警察大隊事故處理組組長林洸賢表示,今年已發出卅四件獎金,四件為死亡事故、每件五千元共發出兩萬元;另卅件為輕傷事故,共發出三萬元。
至於裁決所與警察局發放獎金的差異,林柏湖說,警方索取影像的對象,主要只針對目擊事故現場的第三方,且不限定是行車紀錄器影像;而裁決所是肇事甲、乙雙方都能提供,但只限定行車紀錄器影像。
(自由時報)
--
開放捷運喝開水? 贊成、反對皆有
捷運車廂、站內禁止飲食包括白開水,違者最高罰7500元,曾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說,捷運路線愈來愈長,全程禁止喝水,即使身體健康的人都難以忍受。不過也有捷運族反對,認為白開水不慎灑在車內可能造成旅客滑倒等危險。
大眾捷運法第50條第一項第9款,若民眾在大眾捷運系統禁止飲食區內飲食會被罰1500元以上7500元以下罰鍰。依交通部87年的函釋,「喝水」仍屬飲食行為。
2010年有立委提案放寬捷運喝水禁令提案,立委意見分歧,修法未通過。贊成解禁的立委認為高鐵台鐵都能喝水,難道捷運較「高貴」?反對派說高粱、小米酒跟白開水很像,為短短幾分鐘車程,浪費人力在喝水問題划不來。
北捷去年一整年違規飲食被開單處罰的有688件為違規行為之首,不過捷運一年約有7億旅次,違規比例極低。北捷表示,捷運禁止飲食是國際間的驕傲,能維持捷運的乾淨整潔。實務上對違規喝白開水的人,捷運警察、站務人員皆以勸導取代開單。北捷呼籲,無論是大人或小孩,只要有特殊需求要飲食,都可下車找站務人員協助。
常搭捷運的劉小姐表示,白開水潑灑在車廂內會讓人滑倒,且腳踩過水漬的腳印會把車內弄得很髒,看到有些國家的地鐵環境,「我寧可忍耐口渴。」陳先生則說,如果捷運開放喝水也不會喝,就像站內電扶梯宣傳不必靠右站立,他還是習慣靠右站,他也習慣不喝水了。交通部官員表示,尊重各捷運公司的看法,目前沒有要重新函釋飲食的定義。
(聯合報)
--
高齡化+少子化 醫院看護 缺工嚴重
張先生的父親最近因發燒住進北部某醫學中心,在急診留置觀察,身為獨子的他在急診照顧三天,遲遲等不到病床,身心負荷已達極限。張先生想請看護替手,本以為一通電話就能解決問題,沒想到派案的看護中心說:前面已有十五人登記,現在派不出人來。
不只張先生,愈來愈多人住院要請看護,卻無法立刻請到,北部大醫院看護缺工狀況尤其嚴重。家住台北市的吳先生也表示,老父送醫急診四天,完全找不到看護,家人工作與照顧兩頭燒,瀕臨崩潰,讓他完全理解為什麼會發生照顧者殺人或自殺事件。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觀察,嬰兒潮世代步入高齡,隨少子化,各行各業大搶人,連醫院看護也是,導致民眾等待看護期拉長。一名有廿一年資歷的看護公司主管表示,醫院看護難找,最大原因應是老病人愈來愈多,而子女能自己完全照顧的人變少。
醫院看護也是照顧服務員,在醫院端從事照顧工作者稱「醫院看護」,在長照端者則被稱為「照服員」。但醫院看護通常與看護公司簽約,再派到醫院或家庭,以十二或廿四小時為一班照顧病人,目前廿四小時收費二千二百元到二千五百元不等,視工作地點在急診或是一般病房而不同。
衛福部統計,至一○五年底,全國急、慢性一般病床數共九萬七二一三床,而一○六年看護共一萬零六八六人。陳景寧說,雖然不會全住滿,但對比一萬多名醫院看護人力,顯然供需吃緊。
陳景寧指出,觀察全台的醫療院所,除非醫院和二到三家以上的看護公司簽約派遣人力,有的醫院不負責看護的媒合,有需求的民眾必須要自己想辦法。
以上述張先生為例,醫院簽約的看護公司派不出人,並指現在端午節假期,很多人休假。他只好到處找朋友幫忙,好不容易請到一位越南籍看護,還好對方國語說得不錯,也有照顧經驗,張先生總算稍微能喘口氣。
台北榮總護理部主任王桂芸說,即便沒有看護幫忙,護理師還是會照顧患者,但若有看護協助病人翻身或下床,病人就不會不斷按鈴找護理師。萬芳醫院社區副院長高靖秋說,若病人沒有看護或家屬陪病,簡單的照顧工作得全由護理人員執行,若人手不足,對護理人員是另一項負擔。
看護難找 試試共享模式
避免民眾住院請不到看護、也希望降低家庭負擔,衛福部提出「共享看護」的概念,推動「住院友善照顧醫院」,選定部分病房推動看護一對多照顧模式,讓收費從每天二千多元降至一千元,幫家屬省錢,也把關看護照顧品質。
衛福部照護司長蔡淑鳳表示,家人倒下,最常見的照顧問題就是「沒錢」、「沒人」,目前廿四小時看護平均一天兩千四百元,若患者住院超過一個月,天天聘雇,一個月就得花七萬兩千元,若難以負擔,就只能辭職照顧。
另外,看護工時經常是廿四小時,連續上班,也讓人擔心照顧品質。住台南的李先生為父親請看護,但看護照顧一整天,晚上睡著了就叫不起來,他抱怨花大錢找看護,卻得不到優質的照顧效果。
蔡淑鳳表示,目前全台已有卅四家醫院加入住院友善照顧醫院,由醫院協助家屬尋找看護,且肩負把關「看護品質」的責任,提供教育訓練、定期評鑑等,若工時太長導致照顧品質不佳,醫院必須協助監督。
衛福部半年前開始試辦此計畫,醫院發展出三種模式,由醫院自行聘雇專職看護、與仲介公司合作或與看護個體戶合作;醫院再依照患者需求,媒合看護,運用「共享」概念,讓一名看護同時照顧多位病患。
舉例來說,目前經過試辦,最好的模式是四位患者共同聘雇兩位看護,一位看護上班十二小時,兩人分別負責日晚班。如此每位患者家屬每天付出一千二百元,兩名看護的收入仍是一天二千四百元,但看護一天只需工作十二小時,只是原本一對一的看護工作,變成一對四。
如此降低看護工時、家屬負擔也減輕。但蔡淑鳳強調,共同聘雇並非增加看護工作負擔,醫院會評估患者情況,不可能一次讓看護同時照顧多位重症患者。目前共聘制度由非處理急重症的地區醫院為優先,未來會積極讓更多醫院加入。
耐心有經驗 高齡看護搶手
醫院看護缺工,過去要找「台灣阿姨」,仲介會強調:「要等很久喔,現在只有大陸阿姨。」如今連大陸阿姨也不好找,越南籍、印尼籍看護也投入市場。張先生好不容易請到越南籍看護,他很感謝,認為能把爸爸照顧好就行了。
醫院看護不好找,六十歲的看護「阿滿」認為,外籍看護及陸配國家變有錢也是因素,台灣年輕人也不可能做看護,像她這種中老年婦女,「無牽無掛」才做得下去。
從事看護十多年,年近六旬的看護「阿玉」說,看護要為患者把屎把尿、翻身和抱上下床又是重體力的工作,一接班通常得在醫院住上十天八天,年輕人要照顧小孩怎麼做?有些年輕人每個月需要付高額貸款,才來當看護,但真的不多。
看護曾阿姨今年七十歲了,上周還裝心臟支架,但在家休養不到四天,陳姓看護仲介就拜託她到台北榮總照顧一名八十三歲老阿婆,而且還是夜班。曾阿姨的女兒極力阻止,但是經不起仲介一再拜託,本月初又答應到衛福部桃園醫院照顧另一位七十七歲阿公,而且也是大夜班。
「有些年長病人難照顧又難溝通,年輕看護常待不住,或不斷被換掉,只好找年齡相仿、講閩南語又聊得來的,幫忙支援。」陳姓仲介說,手邊有十多位高齡看護都很搶手,除了能力和經驗,家屬更重視看護能和病患溝通,以及足夠的耐心,反而不太介意體力可能不夠,因為家人和護理師會幫忙。
曾阿姨說,純粹因為想有點事做才在病後上工,重點是評估家屬可以和自己配合才接。她曾照顧過一名脾氣倔強的九旬本省阿公,每一次清理大小便、沐浴梳洗和灌食,都是高難度挑戰,還要忍受謾罵,前後共十幾名看護和她都受不了而離去,家屬加薪五成才終於找到合適人選。
(聯合報)
--
鼓勵生育! 有孩子的學貸族 八月起緩繳本金
經濟不景氣,近五年平均每年逾卅萬名高中及大專生申請就學貸款,大學一畢業,很多月薪才兩萬多元,卻已背了幾十萬元債,不敢結婚生子。為鼓勵生育、紓解學貸族負擔,教育部研議修正學貸辦法,預定八月起,有孩子的學貸族,在最小子女讀國小前,都可緩繳貸款本金,且緩繳期間利息由政府負擔。
勞動部統計,去年國內大學畢業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約廿八點四K,只比兩千年略增。不少學貸族說,「連自己都養不起,更別說養小孩」,甚至有人靠阿公積存多年的老農津貼付清貸款,即使育兒期能緩繳本金,仍無助鼓勵生育,政府根本解決低薪問題才有效;但想生子或已生者,仍肯定新制,延緩幾年還款,能稍解經濟壓力。
教育部規定,家庭年所得一二○萬元以下,或家中有兩人以上就讀高中以上學校,才可申請就學貸款,在學期間不用還本金,家庭年收入一一四萬元以下者,由主管機關負擔利息;年收一一四萬至一二○萬元者,由主管機關及借款者各負擔一半利息。
教育部統計,在一百學年以前,每年都有逾四十萬名學生申請學貸。之後隨著少子化,逐年減為一○五學年的廿八萬多人、共申貸二一四億元。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朱俊彰指出,目前規定,畢業一年後才開始還學貸本金,利率只有百分之一點一五,若貸款四年分八年還款,一般私校生每月約還四千元。
朱俊彰說,為協助弱勢生減輕負擔,教育部已陸續推動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月入未達三萬元者可緩繳本金,最多緩繳四年;若收入沒改善,還可延長還款年限,由八年延長為十六年,等於畢業廿一年後還完即可。
朱俊彰說,教育部最近邀大學及銀行代表會商,看還能減輕學貸族哪些負擔。有學校反映,很多學貸族擔心育兒加重負擔,更不敢生小孩;另配合行政院推動「生生不息方案」,鼓勵生育,教育部最近預告「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就學貸款辦法」修正草案,放寬學貸族為撫育尚未就讀國小的幼兒,得申請緩繳本金,至最小子女讀國小為止。
有三個小孩的朱俊彰說,若每月暫緩還款四千元,至少一個孩子的奶粉、尿布錢就有了,不無小補。當然,不可能只靠緩繳學貸本金就能有效鼓勵生育,還需搭配育兒津貼等政府其他措施。
學貸族怨低薪 延緩還款無助催生
教育部擬放寬申請就學貸款者,在最小孩子讀國小前,可緩繳本金。不少學貸族說,畢業起薪才廿幾K,連自己都養不起,即使育兒期能緩繳貸款本金,仍無助鼓勵生育,政府解決低薪問題才能治本;但想結婚生子者,仍肯定新制。
解決低薪 才能鼓勵多育兒
大學畢業三年的洪小姐說,她共申貸四十萬元,畢業後月薪不到卅K,房租、生活費已花去大半薪水,要還學貸都很辛苦,若有了孩子,開銷更多,根本不敢想,只有調漲薪水,讓年輕人真能存到錢,鼓勵生育才能見效。
阿公老農津貼 幫她還學貸
南部私立大學畢業的陳小姐,也是貸款約四十萬,每月要還四千元,她畢業後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月入才廿三K,年邁阿公可憐她這個長孫,用多年存下的老農津貼幫她一次還清貸款。她說,班上三分之一同學貸款,如今都已卅出頭,很少人結婚,即使有能力還學貸,也養不起小孩。
就讀私立五專、大學、碩士班共貸款十一年的賴小姐,每月要還款七千多元,她較幸運,第一分工作月薪四萬五,但因兩個妹妹都在念書,父母則是退休或家管,她要補貼家用,每月只能花一萬元。她說,育兒期晚幾年還款,本意很好,「但完全無法鼓勵我生小孩」。
夫妻分擔家計 他肯定新制
貸款四十多萬的吳姓民眾也說,她每月兼兩份差,月入才達四十K,為減少房租壓力,她到新竹工作,才勉強維持生活。育嬰可緩繳學貸本金,她認為不成誘因,尤其孩子進小學後正要花大錢,到時還款恐怕雪上加霜。
剛畢業的陳姓社會新鮮人肯定新制,他認為,先成家再立業也不錯,夫妻兩人一起分擔家計,等薪水比較高、孩子進小學才還款,相信能更快還完。
(聯合報)
--
(聯合報)
--
(聯合報)
--
(中國時報)
--
(中國時報)
生活
(蘋果日報)
--
(自由時報)
--
(聯合報)
政經
(蘋果日報)
--
(自由時報)
國際
鎖定農產品報復 嗆「以戰止戰」陸回敬美對等重稅
美國前天宣布將對總值達500億美元(約1.5兆元台幣)的中國進口商品課徵25%的關稅後,中國昨隨即採取「對等」奉還的措施,對總值5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課徵25%的關稅。美聯社昨指,中方制裁的美國商品清單多為農產品,將重創美國總統川普的農業州支持者。中國官媒還放話,對付美國就是要堅決回擊,才可以「以戰止戰」。
前天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5歲生日,美國卻宣布,將針對1102項、高達500億美元中國產品課徵25%關稅。官方聲明指出,第一波制裁商品共計818項、價值約340億美元,將在7月6日起徵收;第二波284項產品,價值約160億美元,將經過審議程序後另行公布。中國商務部在美方宣戰後6小時,隨即提出相同金額、相同時程的應對措施,而且還把商品清單都羅列出來,顯然早有準備。
改從巴西進口農產
中國商務部昨一早在聲明中表示,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中方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黃豆等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進口商品「對等」採取加徵關稅措施,商品總值約340億美元、稅率為25%,將從今年7月6日起生效;同時,中方擬對自美進口的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總值約16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生效時間將另行公告。
美聯社指出,中方制裁的美國商品包括黃豆、電動車、柳橙汁、威士忌、龍蝦、鮭魚、雪茄等,其中多數是農產品,將重創支持川普的美國農業州選民;此外,中方為避免對自身經濟造成重大衝擊,所以制裁的美國商品可以改從巴西、澳洲等地進口。
有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已經擬定第二份涉及1000億美元(約3兆元台幣)的中國商品清單,準備報復中方的反擊行動。網名「牛彈琴」的中國資深媒體人昨在微信中發文表示,據知情人士透露,中方也已經擬好同等規模的美國商品清單,準備進行反擊。倘若消息為真,意謂著美中貿易戰可能持續擴大。面對川普頻頻對友邦在內的其它國家課徵懲罰性關稅,歐盟和加拿大也準備反制。
陸媒怒轟選票考量
中國官媒中新社昨指,「在美國堅持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行為情況下,中國只有堅決回擊,讓貿易戰的發動者感到『疼痛』,才有可能『以戰止戰』。」《環球時報》更在社評中直指,美國當局之所以一下子和中國談判、一下子又宣布要發動貿易戰,合理的解釋是「白宮在精細推演、計算競選利益。為了能得到更多選票,它要拿談判和對華打貿易戰這兩手來吸引美國不同選民群體的支持。」
印度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切拉尼認為,雙方只是宣布下月開徵關稅,證明大家都留有餘地,未來會繼續進行貿易談判。
陸制裁美項目
●農產品
●汽車
●水產品
美制裁陸項目
●機器人
●醫療儀器
●飛機零件
美中貿易戰問與答
Q:這算貿易戰嗎?
A:當然是,「貿易戰」指關於進口限制的措施和反制措施,隨時間越演越烈,破壞兩國商貿往來。
Q:雙方各祭出措施?
A:美國向總額高達約1.5兆台幣的1102項中國商品,包括航太產業、機器人、製造業等高科技產品,施加25%關稅,首波自7月6日起實施。
中國回擊,向同等金額、共計659項美國商品,包括黃豆、海鮮產品及電動車等,施加25%關稅,首波也自7月6日起實施。
Q:對消費者和商業的影響?
A:關稅即稅金,將提高進口商品價格。當進口商品競爭力下降時,本國商品也可抬高售價。為使消費者不受直接衝擊,美方未納入手機、玩具和衣物等商品。但關稅影響使用進口設備的美國企業,這些成本終將轉嫁給消費者。
美農民淪祭品 衝擊川普票倉
美總統川普前天宣布對中國產品課重稅,中國即表態要以同等力道的課稅回擊。川普勝選的票倉多在鄉村地區,在這波貿易戰中,支持川普的農民首當其衝,多表憂心緊張。
針對不斷攀高的關稅,遊說團體「農民自由貿易」前天表示,「對美國農民而言,這不再是理論,而是直接衝擊的恐慌」。中國是美國黃豆最大買家,去年進口120億美元(約3620億元台幣),佔美國黃豆產量30%。
美黃豆價已跌6%
明尼蘇達州農夫貝爾說,「市場已很蕭條,貿易不確定因素更添壓力」。美農民是貿易戰中風險最高受害者,其收入自2013年至今已減少50%,預計今年會創2006年來最低點。
先前美國與加拿大、墨西哥的貿易談判已對農業帶來衝擊。對近期發展,奧克拉荷馬州農夫皮傑斯基坦言「很緊張」。外界咸信,美國的貿易夥伴對川普的票倉開槍,能逼川普就範。皮傑斯基說:「很多人投票給他(川普),仍相信最後會有好結果」。目前還不知中國報復對農產品價格造成多少影響,但美國黃豆價格上周已跌6%。美國第二大農業公會「全國農民聯盟」表態,仍支持川普削減貿易赤字。但也有許多農民警告,若沒有看到成果,就會失去耐心。
(蘋果日報)
--
反擊美國 中追加關稅 激增至659項
美中貿易戰開打!在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三○一」制裁、對中國五百億美元產品以兩階段加徵關稅廿五%的最終清單後,中國政府六小時後也宣布,將分兩階段對美國五百億美元進口商品課同等關稅的報復清單;美中雙方將從七月六日起,祭出首波三四○億美元進口關稅。北京強硬反制,已把如何接招的球再丟回華府。
鎖定農產品 對川普施壓
中國商務部昨日凌晨一點半在網站以「同等規模和力度」的關稅回應,公布將對六五九項、五百億美元的美國進口產品加徵廿五%關稅,其中首波關稅七月六日生效,涉及三四○億美元美國進口產品,包括黃豆、豬肉、雞肉等農產品、汽車和電動車、海鮮水產品等五四五項。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關稅清單挑選具政治敏感的農產品項目,目的在打擊那些支持川普的農業州產品。中國是美國黃豆最大買家,去年從美國進口一二○億美元、約占美國黃豆產量的卅%。
中國第二階段對美國進口商品課稅共一一四項,主要包括能源產品(如原油、天然氣、煤炭)、化工品、醫療設備等,涉及進口金額一六○億美元,最終措施及生效時間將另行公告。另外,中國商務部還宣布對三項美國產品反傾銷措施,將對兩項化學品(氫碘酸、乙醇胺)課臨時反傾銷稅,並對美歐高溫承壓用合金無縫鋼管發起複查調查。
相較於美國對中國產品最終關稅清單的項目縮減、從一三三三項降至一一○二項,中國的新報復清單涵蓋的產品項目則比四月清單激增,從一○六項產品增加五倍多,但高價值產品如商用飛機、飛機引擎、其他航太設備則遭到刪除。
不過,川普前日矢言,若中國採取報復性措施,美國將尋求加徵額外關稅。他先前威脅將加碼對中國一千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路透報導指華府已接近完成這份關稅清單,特別挑選能從其他國家獲得大量替代供應的產品,恐不可避免將觸及消費品。
中媒雖傳出,北京已做好應戰準備、後續將對一千億美元美國商品課稅,但彭博商業週刊彙整數據指出,中國其實無法跟得上這步調,由於湊不出那麼多的美國進口商品可以報復,除非轉向限制團體旅遊、赴美留學或針對美國企業。
貿易戰開火 中國威脅報復 在中美企恐遭開刀
美中貿易戰開打,在中國經營的跨國企業恐成為夾在中間的人質!《華爾街日報》報導,世界兩大經濟體打貿易戰,除了讓兩國各自企業和消費者感受痛楚外,尤其在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易受波及,高通(Qualcomm)、IBM、黑石集團(Blackstone)等美國業界領袖已遭北京警告,恐淪為被開刀對象,台灣鴻海集團也在評估本身供應鏈是否受到潛在關稅的衝擊。
雙邊衝擊 跨國企業成夾心餅
全球供應鏈複雜,許多外國企業在中國組裝產品,都從其他地方採購零組件,再賣到美國和其他市場;使得這些跨國企業易受到華府對中國的新貿易制裁,以及北京施壓和報復的衝擊。紐約智庫經濟評議會分析,外資公司(含台灣和香港企業)生產的產品占中國出口的四十三%,其中,外資製造商更占中國資通訊(ICT)出口的七十七%,而ICT業正是川普政府這次加徵關稅的重點。
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三月底曾會見美商等跨國企業主管,含IBM、行動晶片鉅子高通、私募業者黑石集團在內,釋出有關美中醞釀中貿易衝突的嚴峻訊息:一旦緊張情勢升溫,「繫緊安全帶」;王岐山告知商界領袖,應力勸川普政府不要對中國發動貿易攻勢,「這訊息很明確,即很多企業會淪為美中貿易戰下受害者」。
報導說,跨國企業評估美中貿易緊張升高的潛在衝擊之際,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一直在遊說供應商和詢問將部分生產從中國移往美國的事宜,已知至少有兩家個人電腦(PC)製造商在洽詢中。
關稅影響 鴻海集團也在評估
報導引述消息指出,為蘋果組裝iPhone的台灣鴻海集團已對本身供應鏈展開評估,衡量中國供應商成熟度,以評估潛在關稅的影響;鴻海在評估後是否採取行動,目前還不清楚。鴻海尚未回應該報導。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中國區副會長彭捷寧(Jacob Parker)指出,部分美商已在中國面臨更嚴格的監管審查,例如產品通關時間拉長、美商廣告用語受到嚴審、部分美國汽車和豬肉等農產品堆積在中國港口。
加徵關稅 美半導體業也受害
美國半導體業也在這波川普政府將對中國加徵關稅的受害者之列,可能落到必須為本身產品支付關稅的境地。美國七月六日將生效的關稅項目包括進口的半導體及相關產品,而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這些晶片相關進口金額達廿五億美元。
華府將於稍晚實施的第二階段關稅項目,還包括額外的半導體和相關產品,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說,其衝擊將更大,將涵蓋到較初始清單更大量的晶片組件。
美中貿易戰 台遭牽累 美對台執行反傾銷增至24件
美中貿易戰因公布對中課稅清單再度升溫,台產品受到中國波及,近期台遭美反傾銷調查中工業產品就多達五項,在日前對台之丙烷鋼瓶進行調查後,美國也躍居目前對台採取反傾銷措施件數最多的國家,總數達二十四件。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針對經貿採取強勢作為,根據經濟部統計,目前台遭美反傾銷調查中的產品就多達五項,包括低熔點聚酯棉、細丹尼聚酯棉、聚對苯二甲酸乙烯脂、鍛鋼配件等。官員分析,這些案件均為川普上任後才啟動調查。
美國上週宣布對台丙烷鋼瓶進行調查後,躍升為對台採行反傾銷措施件數最多的國家,執行中之案件高達二十四件。
川普上任後 多項產品續課5年稅
川普美國優先政策,除體現在新增調查案件外,其上任後也有多項台產品遭拍板續課反傾銷稅,包括圓形焊接碳鋼管、非合金焊接鋼管、不鏽鋼成捲帶等六項工業泛用鋼品,以及聚酯棉等,均是在川普上任後拍板續課五年反傾銷稅。
其餘針對重點產品,川普上任後也採取更為鷹派調查作法,包括針對碳合金鋼板中鋼原初判稅率六.九五%,但川普上任後,終判稅率竟激增十倍到七十五.四二%,官員也表示宣示意味濃厚,相當不尋常。
此外,針對台太陽能模組也祭出不尋常的「情勢變遷複查」,最後更祭出全球性的防衛措施,電池與模組均採取高達三十%到十五%的四年防衛性關稅。
遭課稅或調查台廠 多遭中貨波及
而台遭課稅或遭調查廠商,多半遭中國貨波及,除「二三二調查」鋼鋁關稅及太陽能模組外,目前正在受調查的五項產品中,也有六成是與中同時遭美調查,分別是細丹尼聚酯棉、丙烷鋼瓶、鍛鋼配件。
官員表示,由於部分台廠自中轉口產品,或與中產業鏈關係密切,因此較易被波及。經濟部去年也祭出措施,要求廠商需保證產證真實性,否則將予重罰,避免非法轉口波及同業。
(自由時報)
--
美中互敬25%高關稅 貿易戰形同開打
中美貿易戰重燃戰火。美國總統川普十五日宣布對五百億美元從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加徵高額關稅。六個小時後,大陸在十六日凌晨開出詳細清單反擊,對原產美國的六五九項、約五百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其中對汽車、農產、水產品等五四五項、約三四○億美元的商品,自七月六日起實施加徵關稅。
美:陸不公平舉措 將是重大錯誤
美警告,若大陸採取報復措施,將追加額外關稅,並稱中方若進一步採取不公平舉措,將是一個重大錯誤。但北京方面火速對美國採取對等的關稅舉措,不僅第一時間宣告,雙方早前達成的經貿共識全部失效,也馬上開出詳細回擊清單,意味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間的貿易戰爭,看似又將一觸即發。
大陸商務部網站十六日凌晨公布,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等進口商品對等採取加徵關稅措施。大陸還研擬對自美國進口的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商品,也加徵百分之廿五的進口關稅,涉及一一四項商品約一六○億美元,生效時間將另行公告。
陸:同等程度徵稅 捍衛合法權益
大陸國務院發表聲明指出,美方做法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相關規則,有悖於中美雙方經貿磋商已經達成的共識,嚴重侵犯大陸合法權益,中方堅決反對。聲明也說,美方對大陸上千種、金額約五百億美元的商品加徵百分之廿五關稅,將實質性改變這些商品的對美貿易條件,影響這些商品的生產企業和貿易企業,及其上下游關聯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大陸決定對自美國同等金額進口商品實施同等程度的徵稅,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此外,大陸商務部昨天也一口氣對涉及美國無縫鋼管等三項產品進口反傾銷,連發三個公告,這項舉措彰顯中美貿易戰急劇升溫。
路透報導,在數輪談判未能解決美國對大陸的產業政策、市場准入和三七五○億美元(約新台幣十一點二兆元)貿易逆差的抱怨後,中美兩國在貿易問題上的火藥味越來越濃。美國大豆期貨急挫百分之一點五至一年低點。交易商指出,與大陸的貿易戰升級,將威脅全球最大的大豆購買國大陸市場。
中美雙方自今年五月初以來,已進行了三輪磋商,未能達成妥協。
中美貿戰開打 陸反手拍 傳遞4訊號
美國川普政府十五日宣布對自中國大陸進口總值五百億美元商品採懲罰性關稅,中方隨即祭出同等規模、同等力度徵稅措施;川普政府資深官員十五日表示,美方此舉是採取「防禦措施」,若中方進一步採取不公平舉措,將是一個重大錯誤。
不過,大陸官方媒體認為,大陸這次強硬反擊,傳遞了四個意味深長的訊號,包含陸方早已預估到美國不會輕易收手、侵犯大陸底線就強硬反擊、中方面對貿易戰坦然迎戰,美國更是與全世界為敵。川普幾乎與所有貿易夥伴都發生激烈爭吵,這很可能演變成全球貿易大戰,一方是美國,一方是被美國侵害的各國,並由此帶來冷戰後最大的格局變化。
新華社報導,大陸談判團隊其實早就有所準備。川普發動一場又一場的貿易戰,這有個性因素,也有根深柢固的貿易保護主義情結,但更重要的,應該還是出於選票考量。為了選票,川普就不會輕易對大陸收手。
大陸媒體分析認為,川普的政策看似魯莽,實際頗多算計。他打貿易戰,首要考慮是選票,所以美國列出的五百億美元大陸商品,很多與民生沒有太大關係。大陸市場以內需為主,貿易戰有影響,但影響也有限。
川普十五日在白宮與記者對話提及對中方的關稅措施則表示,美國必須這麼做,因為美方受到非常不公平的待遇。川普稍早透過白宮發布聲明指出,他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友誼,以及美中關係對他都很重要,但是美中貿易長期不公平,這種情況不可再繼續。
川普政府資深官員十五日舉行電話記者會,被問及中方採取報復措施,美方如何應對時,該官員並未提出下一步具體行動,但指若中方認為對此的適當回應是進一步威脅,這會對其它產業造成傷害,將是個錯誤。
該官員表示,美方是為回應中方對美國帶來的有害影響,中方一直攻擊美方,竊取美國的技術等,美國現在是採取防禦行動。官員還說,現在中方得做出選擇,如果他們繼續進一步採取不公平舉措,這將是個重大錯誤。官員認為,中方接下來採取的行動不該稱為報復,因為這一切是大陸開始的,美國已與中方多次對話,也表明美方立場;美國的重點在於制止中方所做一切對美方造成的傷害。
中美貿戰 美智庫推演四劇本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價值五百億美元的進口中國大陸產品開徵懲罰性關稅,並賭中國大陸暫時不會跟他攤牌;但結果如何並不確定,而且需要一段時間。
華府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副主任甘迺迪表示,「問題在於川普政府是否當真想與中國談判,還是先畫開一條口子,之後才認真與中國談判?」
以下是未來數周到數月間可能出現的四種狀況:
一、雙方各退一步:
一個月前,這種情況可能出現,當時美國財長米努勤表示政府「將把貿易戰按住」,不會對大陸開徵關稅,也使美國接受中國大陸增加採購美國產品的希望提高。但就在之後幾天內,雙方又從談判桌撤回。
現在雙方似乎不大可能在短期內和解。美國高級官員十五日表示,美國聚焦於結構性改變中國的科技產品交易方式,要求北京停止強迫美國企業轉移技術;北京表示不會同意對「二○二五中國製造」計畫做重大改變。
二、中國大陸讓步: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再表示,要捍衛現行全球貿易秩序,並推動經濟轉型。一旦發生貿易戰,將會干擾中國大陸政府的經濟管理工作,而大陸五月經濟表現已經減緩。
對美國最有利的情況,就是中國大陸在科技問題上退讓,並開放更多美國產品及服務進口。
三、美國讓步:
中國大陸列出的報復清單中,包括一系列的農產品,如黃豆、高梁及棉花,這對農業州將是重大打擊,而農業州在二○一六年大選時普遍支持川普。因此川普現在的動作可能是在暗示他不僅想要繼續談判,而且的確想要先解決短期問題,而非長期問題。
四、全面貿易戰開打:
雙方可能不會很快就解決問題,且情況可能迅速升高。雙方都不願示弱。川普的大票倉是「鏽帶」傳統工業州,這些州受「全球化」的打擊甚重。由於十一月美國國會即將舉行期中選舉,他必須安撫他的政治基地。
習近平的長期戰略,是使大陸成為全球的科技領導者。如果美國要求中國大陸對基本經濟模式做系統性的改變,可能使雙方處於長期緊張狀態。
彭博資訊經濟學者預料,貿易戰對雙方經濟成長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如果傷害到企業與消費者信心,傷害將會加劇。
美方解釋產品徵稅流程 參考「中國製造2025」
美國宣布對500億美元中國大陸商品加徵關稅,並分兩批對總計1,102項產品徵稅,在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布對大陸徵稅清單後一個小時,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舉行電話會議,解釋美方產品徵稅流程,是將「中國製造2025」為重要參考。
財新網報導,首批約340億美元的818項產品,是之前USTR公布的1300多項產品的初始清單,經公共評論後篩選的結果,這些產品與「中國製造2025」及其他產業政策密切相關,以期借此改變大陸的產業政策。
美國曾於今年4月3日公布初步清單,集中在航空、現代鐵路、新能源汽車等高科技領域,這次將之前公布的「其他產品」中的醫藥、電視等去除。
在5月中旬為期三天的關稅聽證會上,分別有一組醫藥和電視行業的代表,對位於初始清單中的該行業產品徵收關稅提出強烈異議。
主因是這並不屬於「中國製造2025」的高科技行業,許多原材料或型號的產品僅大陸生產,無法在美國或除了大陸以外的市場找到,即使少數能夠找到替代產品,因全球供應鏈,也需花費數年尋找、磨合與建立合作,而許多依靠進出口的中小企業可能無法支撐如此長的時間。
此外,對於醫藥行業,除了上述原因,任何新的合作夥伴,都須經過美國藥監局(FDA)的批准,這一繁複的過程又將進一步增加醫藥行業的時間成本。
同時,此次美國政府的專家顧問又新列出284項產品,認為可以促使大陸改變產業政策,和給予美國企業公平的競爭環境,但這些新加入清單的內容需要經過同樣的公開徵詢程序。
上述官員透露,美國政府將在7月24日,就最新列入的284項產品舉行公開聽證會。
該官員還透露,對第二批產品,美國政府將會在接下來數周內開啟「排除過程」(exclusion process),即給予美國公司機會,展示自己所需的產品無法從美國或除大陸以外的其他市場獲得,需要從關稅清單中去除。
川普政府試圖透過威脅施加關稅的舉動,激發大陸全面改革產業政策,解決圍繞市場准入、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產能過剩等一系列問題。
美國「301報告」還指出,大陸多個政府文件顯示出「頗具野心的技術產業政策」,包括「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五年計劃」以及「中國製造2025」等。
報告認為,這些計畫以自上而下、由政府驅動的方式發展技術,所提出的對外國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四個步驟中,每一個都是在大陸政府和產業的緊密合作中,充分利用外國技術。
美國政府在301報告中指責「中國製造2025」,認為中方在其中設定了市佔和政府支持措施,構成不公平競爭。
大陸商務部曾回應,這沒有事實依據,是對「中國製造2025」的曲解,「中國製造2025」是公開透明的,目的是為推動大陸製造業升級提供戰略指引和指導,「中國製造2025」也是開放、非歧視的,相關政策措施適用於中國境內所有企業,中資企業、外資企業都可以參加。
曾任克林頓政府和小布希政府主管國際經濟政策副國務卿的拉森(Alan Larson)表示,當前美國政界並不是把「中國製造2025」視為一種願景或抱負而已,而是把它看做將要落實的「政策」,大陸能否明白美方的觀感很重要。
但從大陸角度來看,也不可能因為迫於美國的壓力,就撤回對大陸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產業政策「中國製造2025」,這在政治上並不現實。
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表示,美國這樣的要求不現實,大陸不會因為美國需要大陸這樣做就如此做。
也有美國專家認為,美國對大陸產業政策的認識有一定程度的誇大,拉森並不認為每一項大陸企業在「中國製造2025」所認定的重要領域內的投資,都是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即使這些領域有政府資金的支持,重要的是,美方的政策制定者不光要瞭解哪些領域有大陸政府資金的投資,還要辨別哪些支持,會真正造成不公平的競爭。
(聯合報)
--
陸連發三公告 查美國傾銷
中國大陸商務部官網昨(16)日清早一口氣連發三個公告,內容對涉及美國無縫鋼管等三項進口產品反傾銷調查,這項舉措凸顯中美貿易戰急劇升溫。
美國白宮15日晚間發表聲明,宣稱要對自中國大陸進口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並擇日宣布對部分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投資限制和出口管制。
北京當局在六個小時後,立即採取同等力度反擊,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
不僅如此,大陸商務部一大早就連發三個反傾銷公告,對美國產品「三箭齊發」,即對原產於美國、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進口乙醇胺初裁反傾銷調查,也對原產於美國和日本的進口氫碘酸產品初裁反傾銷調查,對原產於美國和歐盟的進口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反傾銷措施發起期間複審調查。
大陸商務部指出,進口乙醇胺產品存在傾銷,大陸乙醇胺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有因果關係,決定對原產於美國、沙烏地阿拉伯、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進口乙醇胺產品,自6月23日起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依據裁定的各公司傾銷幅度(11.7%到97.3%)向大陸海關提供相應保證金。
商務部還決定對原產於美國和日本的進口氫碘酸產品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同樣也是從6月23日起,進口原產於美國和日本的氫碘酸產品時,應依據裁定的各公司傾銷幅度(41.1%到118.8%)向海關提供相應保證金。
商務部指出,今年5月,大陸產業向商務部提出申請,主張美國和歐盟向中國出口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的傾銷幅度加大,超過目前所適用的反傾銷稅稅率,請求對該反傾銷措施進行傾銷及傾銷幅度期間複審。
大陸迅速反擊 傳遞強硬訊號
中美貿易戰終究無法避免,新華社報導,大陸這次短短六個小時內強硬反擊,傳遞了四個意味深長的訊號,包括陸方早已預估美國不會輕易收手、侵犯大陸底線就強硬反擊、中方面對貿易戰坦然迎戰,以及凸顯美國是在與全世界為敵。
報導指出,首先,大陸談判團隊對於現在的中美貿易戰,早就有所準備。
其次,大陸並不想打貿易戰。在過去多輪談判中,大陸保持極大耐心和克制,也確實達成一系列共識。但碰到不靠譜的川普,甚至可說,中美目前最大的確定性,就是白宮的不確定性。既然美方反覆無常,執意挑起貿易戰,大陸別無選擇,只能進行堅決反擊,同等規模、同等力度,毫不猶豫。
第三,川普政策看似魯莽,實際頗多算計。商人出身的他,賠本生意是堅決不會做的。他打貿易戰,首要考慮是選票,美國列出的500億美元大陸商品,很多與民生沒有太大關係。大陸市場以內需為主,貿易戰有影響,但影響也有限。
同時,川普現在四處點火,幾乎與所有貿易夥伴,不管是近鄰加拿大、墨西哥,還是歐洲大陸的德國、法國、英國等,都發生激烈爭吵,都威脅要加徵關稅。
大陸盯上油氣 市場大感意外
北京官方決定對美國能源產品課徵關稅,在中國晉身為美國最大石油出口國之際,令市場大感意外。
美國總統川普決定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課稅,中方也以相同規模還以顏色。不過,北京表明將對美國進口的原油、天然氣和其他能源產品課徵關稅,令分析師意外,因為中國先前對美報復的項目主要以農產品和汽車為主。
ClipperData商品研究主管史密斯說:「事關重大,目前中國基本上是美國原油最大消費國,這對原油業者影響很大,更不用說還牽涉其他(精煉)產品。」
據美國能源部資料,目前中國每天進口美國原油36.3萬桶,高於2017年的22.4萬桶,已和加拿大同為美國原油最大進口國。另外,中國每天也向美國進口20萬桶丙烷等產品。
美國頁岩油日產量已達紀錄高點1,090萬桶,每日約出口200萬桶,川普也把能源生產和出口的主導地位,視為美國全球影響力的關鍵。
經濟解析/中、美貿易戰的四種可能腳本
美國總統川普15日宣布對價值500億美元的進口中國產品開徵懲罰性關稅,並賭中國暫時不會跟他攤牌;但結果如何並不確定,而且需要一段時間。
美國提出的第一批課稅清單總額為340億美元,從7月6日起生效,並威脅中國如果報復,還會再加碼。中國已經迅速表示將會報復,並列出課稅清單,包括汔車與農產品,將對共和黨造成政治上的傷害。
貿易代表賴海哲表示,「我們希望中國不會倉促反應。我們希望能使雙方再做進一步談判,並希望中國改變政策」。
川普之前已威脅將再針對1,000億美元中國產品課稅,美國官員也即將完成產品清單,表示美國可能很就會升高貿易衝突。政府表示正在研擬如何限制中國在美國的投資,並將於6月30日公布。
華府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副主任甘迺迪表示,「問題在於川普政府是否當真想與中國談判,還是先劃開一條口子,之後才認真與中國談判?」
以下是未來數周到數月間可能出現的四種狀況:
1.雙方各退一步
一個月前,這種情況可能出現,當時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表示政府「將把貿易戰按住」,不會對中國開徵關稅,也使美國接受中國增加採購美國產品的希望提高。但就在之後幾天內,雙方又從談判桌撤回。
現在雙方似乎不大可能在短期內和解。美國高級官員15日表示,美國聚焦於結構性改變中國的科技產品交易方式,要求北京停止強迫美國企業轉移技術;北京表示不會同意對「2025中國製造」計畫做重大改變。
2. 中國讓步
習近平一再表示要捍衛現行全球貿易秩序,並推動經濟轉型。一旦發生貿易戰,將會干擾中國政府的經濟管理工作,而中國5月經濟表現已經減緩。
對美國最有利的情況,就是中國在科技問題上退讓,並開放更多美國產品及服務進口。
3.美國讓步
川普雖自詡為「談判高手」,但他就任後對外談判的紀錄仍乏善可陳。中國了解川普一向先虛張聲勢,而且他對股市上漲及經濟熱絡相當滿意。
中國列出的報復清單中,包括一系列的農產品,如黃豆、高梁及棉花,這對農業州將是重大打擊,而農業州在2016年大選時普遍支持川普。因此川普現在的動作可能是在暗示他不僅想要繼續談判,而且的確想要先解決短期問題,而非長期問題。
4.全面貿易戰開打
雙方可能不會很快就解決問題,而且情況可能迅速升高。雙方都不願示弱。川普的大票倉是「鏽帶」傳統工業州,而這些州受「全球化」的打擊甚重。由於11月美國國會即將舉行期中選舉,他必須安撫他的政治基地。
習近平的長期戰略,是使中國成為全球的科技領導者。如果美國要求中國對基本經濟模式做系統性的改變,可能使雙方處於長期的緊張狀態。以往美國便曾要求中國放寬煉鋼業的控制,效果有限。
彭博資訊經濟學者預料,貿易戰對雙方經濟成長的直接影響有限;但如果傷害到企業與消費者信心,傷害將會加劇。貿易戰可能會傷害美國勞工、農民及消費者;目前雖還未到這步田地,但已經引發憂慮;一旦發生重大衝突,後果將難以逆料。
(經濟日報)
--
美中貿易戰! 互課25%高關稅 7月實施
美國總統川普15日宣布,基於中國大陸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與技術等不公平貿易行為,美國將對自大陸進口總值約500億美元的商品,課徵25%的懲罰性關稅;美方並警告,若中方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將追加額外關稅。
中反擊 同等規模徵稅 首波鎖定農產品、汽車等產品
中方並不理會美方的警告,白宮宣布後,中國商務部隨即發布聲明回應美方表示,中方將立即祭出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徵稅措施,雙方之前磋商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同時失效。
根據新華社報導,中方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對黃豆等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545項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其餘涉及原油、煤炭、化學品等商品加徵關稅的實施時間另行公告。
美:不再容忍貿易不公 首波鎖定航太、機器人等產業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15日公布課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包括1102個獨立關稅項目,著重於對與「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有貢獻或受惠的產品,包括航太、資通訊、機器人、工業機械、汽車等產業;該清單不包括美國消費者經常購買的商品,如手機或電視機。
USTR指出,這分產品清單分為兩批,第一批是從4月初公布的1300多項獨立關稅項目中挑出818項,金額約340億美元,海關暨邊境保護局將於7月6日開始徵收額外關稅。
第二批284項商品則為受惠於「中國製造2025」計畫等產業政策的商品,總金額約160億美元;在進一步預告、評論及公聽會等程序後,USTR會對這批清單的商品做成最終決定。
川普15日在白宮與記者對話時提及對中方的關稅措施表示,美國必須這麼做,因為美方受到非常不公平的待遇。川普稍早透過白宮聲明指出,他與習近平的友誼,以及美中關係對他都很重要,但是美中貿易長期不公平,這種情況不可再繼續。
白宮聲明指出,美國將對中國大陸價值500億美元、含產業重要技術的商品,施以25%關稅;其中包括與「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畫相關推動的新興高科技商品,這促進大陸未來經濟成長,但傷害美國與許多國家的經濟成長;美國不能再容忍因不公平經濟舉措,而損失美國的技術與智慧財產。
白宮表示,這些關稅對於防止不公平技術與智財權轉讓至關重要,將成為實現美中貿易關係平衡的第一步。
聲明寫到,若中方採取報復措施,如對美國的商品、服務、農產品施以新關稅、提高非關稅壁壘、對美國出口商或在中國大陸經營的美國公司採取懲罰性措施,則美方將會追加額外關稅。
中下月報復美 大豆、柳橙汁、牛肉商品遭殃
美國總統川普批准對500億元中國大陸商品加徵25%關稅,北京也宣布報復措施,將自下月6日起實施。對美國的立即影響是,消費者購買的大陸製堆高車、X光機等,價格提高;同時,美國出口的大豆、柳橙汁、牛肉等商品,將被中方列為報復的商品。
美課重稅 針對「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
美國課稅清單內容15日公布,對陸價值500億商品課徵關稅的商品,包括1102個獨立關稅項目,主要針對與「中國製造2025」產業政策有貢獻或受惠的產品,包括航太、資通訊、機器人、汽車等產業;該清單不包括美國消費者經常購買的商品,如手機或電視機。
清單大部分內容都是工業部件及化學產品,其中包括鋼管、電視機及電信設備中使用的部件。這可能會傷及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品牌。
美國加徵大陸貨品關稅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北京一直違反自由貿易承諾以及損害外國競爭者。然而美國超出例行貿易糾紛行動的背後,反映出華府最感不安的是,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以及繁榮的局面,可能會遭到中方以國家主導的智慧手機、電動汽車、生物科技及其他領域的競爭所削弱。
不過經濟專家及商界表示,北京不可能放棄這個策略,因為中方領袖們認為,這是給人民帶來更高收入及提升中國在全球領袖角色的途徑。
美國方面聲稱,他們所針對的中國產品目標,都是中國盜取技術或是強迫外國公司轉移技術所得來。
而第二份關稅清單可能追加的產品包括電動車電池及光纖。
美商界:向中產品加重稅 等於和消費者過不去
美國商界警告,向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等於和美國消費者過不去,向他們徵稅。
大豆是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最大宗產品,但中國公布清單上的其他產品,也是美國的重要收入來源,例如與航空有產的產品,2016年出口到中國金額就達到132億美元。
(聯合晚報)
--
美中貿易戰誰認輸 四大劇本看如何演變
美國宣布將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課徵關稅,而中國也宣稱將以課徵同等規模關稅回應,雙方貿易戰一觸即發,彭博整理貿易戰未來四大走向
美國今天宣布對中國500億美元的商品課徵25%高關稅,7月6日起先對340億美元的進口中國商品課徵25%關稅。川普揚言,如果中國報復,將提高課稅總額。
共產黨主政的北京當局同樣祭出課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內容包括汽車與農產品,這可能損害共和黨的政治利益。
美國方面仍表示有意與北京談判。關稅措施宣布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接受福斯財經新聞網(Fox Business Network)訪問表示:「我們希望這不會造成中國的一連串反應…我們希望這能導向進一步協商,我們希望這能導致中國改變政策。」
1.雙方各退一步
不到一個月之前,這個情況似乎可能發生。美中雙方在華府對談之後,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Mnuchin)表示,美國「暫不考慮貿易戰」而且不會加徵關稅。這引發外界期待,美國可能接受,中國小幅增購美國商品。但就在數日內,川普不再支持這種談判準則。
如今似乎連短期休兵的可能性都沒有。一名美國政府高層官員今天表示,美國期盼中國處理科技問題的方式能有結構性改變。美國政府要求北京當局,別再強迫美國公司轉移技術。但北京表示,不會同意大幅調整其「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這份綱領闡述,中國計畫在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中扮演領頭羊。
2.中國讓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現有全球貿易秩序辯護,當然,這對中國的得失攸關重大。多年來,由國家推動的投資與出口帶動了經濟成長,而習近平政府正謀劃,將重心轉向消費支出,以使經濟逐步趨緩。如今貿易戰爭可能打亂北京當局對經濟的謹慎管理,而5月中國經濟已有表現不如預期的跡象。
對美國而言,最有利的情況就是中國在科技議題上讓步,並對美國商品與服務開放市場。前總統小布希時期的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國際經濟主管官員杭特(RodHunter)表示:「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你是一名貿易談判代表,有川普這樣的總統就是一大優勢,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會課徵關稅,這給談判代表很多施力點。」
3.美國讓步
川普上任以來,談判成績目前還不顯著。美國推動修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懸而未決;川普本週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高調會面,評論家認為收穫不多。中國很可能認為川普在虛張聲勢,也知道股市上漲與美國經濟堅挺會令川普多麼得意。
中國打算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包括各種農產品,如大豆、高粱、棉花等,可能對2016年大選支持川普的農業州形成打擊。
艾維克ISI(Evercore ISI)總經理兼政治分析部門主管海恩斯(Terry Haines)向彭博電視台表示:「川普這裡釋出的訊號是,他不只希望繼續談判,且事實上他還希望能在短期解決問題,而不是拉長戰線。」
4.全面貿易戰
合理推論,美中無法立即解決爭端,而且情況可能會迅即惡化。任何一方都不希望被看做示弱,川普靠著傳統工業所在州的支持而登上總統大位,這些州深受全球化衝擊。面對11月國會期中選舉,川普肩負壓力要去安撫這些票源區。至於將中國打造為全球科技業領袖,則是習近平戰略計畫的重要部分。
如果川普力促中國的基本經濟模式全面更張,全世界將會長期處在兩國的緊張關係之下。美國以往政府也曾要求北京當局放寬對鋼鐵等產業的管制,但效果不大。
中美貿易開戰 川普票倉首當其衝
美國和中國爆發貿易戰,其中諸多齟齬是川普總統所引起,美國農民首當其衝,而川普勝選的大票倉多在這些鄉村地區。
川普今天宣布,對價值數百億美元的中國貨物課徵他揚言已久的關稅,隨即招致北京當局報復,也對等值的美國商品祭出關稅,其中包括農產品,黃豆是大宗。
針對節節攀升的關稅,遊說團體「農民自由貿易」(Farmers for Free Trade)表示:「對美國農民來說,這不再只是理論問題,這令人十分恐慌。」「這不再是談判策略,而是在對他們的生計課稅。」
中國是美國黃豆最大買家,去年進口120億美元的黃豆,約占美國收成的30%。
法新社報導,來自明尼蘇達州惠頓市(Wheaton)的貝葉(Jamie Beyer)種植黃豆、玉米、甜菜、小麥和苜蓿。貝葉說:「我們的市場已夠低迷,這些貿易不穩定要素為現況增添了非常多的壓力。」「我們覺得這些關稅重創了農業經濟。」
全美第2大農業聯盟「全國農民工會」(National Farmers Union)負責人強生(Roger Johnson)說,工會支持白宮欲減少美國貿易逆差的目標。
但他也說:「不過,我們組織越來越擔心政府沒有計畫,去確保家庭農民和大農場經營者不因國家追求這些目標,而被白白犧牲。」
儘管如此,鮮少有人直接怪罪川普。農民赫斯特(Blake Hurst)表示,密蘇里州有很多人仍願姑且相信川普一次。
(中央社)
--
美加徵關稅 陸同等力道反擊!鎖定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
美國宣布對大陸加徵關稅,大陸正面迎戰,採取相同力道,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此外,陸商務部裁定,原產於美國的氫碘酸和乙醇胺產品傾銷大陸,進口應向大陸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7月6日起陸續實施
美國在美東時間15日上午宣布,將對價值500億美元大陸輸美產品加課25%關稅。陸方有備而來,6小時後、端午節連假第一天,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6日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其中對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545項約340億美元商品自7月6日起實施,對其餘商品加徵關稅的實施時間另行公告。
大陸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昨表示,美方對大陸上千種、金額約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關稅,將實質性改變這些商品的對美貿易條件,影響這些商品生產企業和貿易企業及其上下游關聯企業的生產和經營。
後續清單達千億美元
對於美方警告,如果大陸採取報復性措施,美國將繼續追加額外關稅,這位負責人怒嗆「將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利」,意味如果美國若一意開打貿易戰,大陸將奉陪到底。大陸資深媒體人微信帳號「牛彈琴」16日發文稱,知情人士表示,陸方也已擬好後續1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反擊清單。澎湃新聞、鳳凰網等多家陸媒轉載「牛彈琴」這篇分析說,大陸這次面對美方挑起貿易戰有4個很有意思的觀察點:同等規模、同等力度、雷霆出擊、嚴陣以待。
大陸官媒新華社也發表評論,指「美逆潮流而動,必將付出代價」,還以「智者築橋,愚者築牆」譏諷川普的做法。評論稱,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沒有與世隔絕的孤島,沒有哪個國家願輕易自築藩籬,逆歷史潮流而動。
新華社評論:愚者築牆
除以同樣力道回擊美方,大陸商務部近日連發3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氫碘酸和乙醇胺產品反傾銷調查的初步裁定,應向大陸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此外,大陸對美國和歐洲進口的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反傾銷措施,發起期間複審調查。
美分兩步走 擬打科技戰專利戰
新一輪陸美貿易戰首波交手,外媒分析,雙方各自瞄準對方痛處。美國劍指大陸高科技軟肋,大陸狠踩川普農業州票倉痛腳。不過,據世界銀行報告顯示,大陸可以消化美國祭出的500億美元關稅衝擊,因美懲罰性產品只占大陸去年對外出口2.2%。另外,俄媒聲稱,美對陸加徵關稅清單中,將包括5G技術產品,剛獲喘息的中興通訊很可能再遭美國制裁。
據法廣中文網分析,這次美方懲罰大陸主要是工業領域有重要技術含量的產品,以報復其指控陸涉盜竊美智慧財產權帶來的損失;在分「兩步走」加稅情況下,第2階段應會主要針對「中國製造2025」產品。分析稱,美國如此留了一手,一方面為雙方談判保留餘地,另一方面在談判破局時,能把打擊力量集中在對陸方殺傷力極大的科技戰、專利戰領域。
大陸則瞄準以豆類為代表的美國農產品,此舉挑釁意味濃厚,美國1/3大豆出口大陸,豆農正是支持川普的農業州鐵票選民。同時,美國豬肉和汽車,早成大陸海關眼中釘。
世銀上月底公布,大陸能夠消化美國500億美元關稅攻勢。因美懲罰性產品只有大陸出口美國總額的11.5%;占大陸去年對外出口2.2%,相當於大陸去年GNP的0.2%。但因部分大陸裝配產品進口於別處,如南韓和台灣,將會是間接受害者。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引述「Freedom Finance」投資公司分析師梅爾庫洛夫觀點,認為美對陸加徵關稅清單中,可能包含5G技術產品。且美國很可能會部分限制中興通訊和華為在美活動。
有經濟學家提醒美國勿忘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的後果,該法案使2000多種美國進口商品關稅升至歷史新高,結果引發外國群起報復,致使當年的「經濟大蕭條」更惡化。另有分析認為,川普政府看到不斷極限施壓,大陸就會不斷讓步,激勵了白宮不斷加碼。
(中國時報)
--
中國強力反擊 中美貿易戰實彈上膛
美國總統川普15日批准對近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讓已見和緩的中美貿易關係再度緊繃。中方隨即在昨(16)日凌晨宣布,對總值500億美元的659項美國商品加徵25%關稅。中方迅速回敬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反制動作,讓中美貿易戰頗有一觸即發的態勢。
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昨日發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決定對美國的659項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其中,對農產品、汽車、水產品等545項商品,自7月6日起實施加徵關稅。此外,對化工品、醫療設備、能源產品等114項商品,加徵關稅實施時間另行公告。
公告指出,美方加徵關稅的措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相關規則,有悖於中美雙方磋商已達成的共識,並嚴重侵犯中方的合法權益。中方決定對自美國同等金額進口商品實施同等程度的徵稅,以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公告並強調,中方注意到美方發表聲明稱,若中國採取報復性措施,美國將繼續追加額外關稅,「對此,中國將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利」。在15日美方公布對中國加徵關稅後稍晚,白宮曾以電子郵件公告稱,如果中國對美國商品、服務或農產品施加新的關稅,或對美國出口商或在中國經營的美國公司採取懲罰性措施,美國將加徵更多關稅。
另一方面,除了向美國祭出反制舉措,中國商務部官網昨日一早更接連發布3條涉美反傾銷的調查消息,包括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相關高溫承壓用合金鋼無縫鋼管、乙醇胺、氫碘酸產品的有關反傾銷調查與初步裁定,雙方你來我往的較勁意味極濃。
這次美國對中國提出500億美元規模的加徵關稅,以及即將提出的1千億美元徵收關稅清單,均源自於4月初川普政府曾經提過的說法。之後為避免貿易戰成真,5月份至6月初,中美在北京、華盛頓舉行了三場高層磋商,期間達成不打貿易戰、停止互相加徵關稅的共識,並發表聯合聲明。
然而,川普意外在15日祭出關稅戰,中國外交部已於15日強調,中國將立即推出同等規模、同等力度的徵稅措施,而雙方此前磋商達成的經貿成果將同時失效。
中美貿易 恐陷入長期戰爭
原本已見轉機的中美貿易關係,又因川普政府突然宣布對中國加徵關稅,致使兩強關係又見險惡。但即使瀕臨貿易戰邊緣,美方仍像先前一樣,留下一線談判機會,惟在互信基礎日漸消磨下,雙方極可能陷入長期戰爭,戰場也不僅止於貿易採購。
其實,美方這次動作雖突然但並不讓人意外,無論是500億美元或之後的1千億美元規模關稅清單,均為延續其4月初有關平衡兩國貿易的說法。外界會感到震驚,主因近期中美三次高層磋商後事態已見緩和,甚至出現善意回應,包括雙方提出不打貿易戰的共識、中興通訊案達成和解協議等。
這次美方對中國施以重手,預料其目的仍在逼使中方在談判桌上讓步。在15日川普批准對中加徵關稅後,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即表示,「對中國的關稅非常溫和、非常恰當…,希望這能帶來進一步談判。」
不過,中國本次反應較4月初激烈。除了面對川普政府的難以捉摸,過去1個多月來兩方大隊人馬高規格、高強度的艱苦磋商,卻在一夕間推倒重來,美方未能遵守稍早經貿磋商共識,消磨雙方互信;中方隨後宣稱,此前磋商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同時失效。
部分分析認為,今年3月迄今的中美貿易爭端,已經出現多次反覆,目前應可體認,這場紛爭將會是一場持久戰,也仍然會經歷各種反覆。至於戰場,或可能延燒與擴大。
譬如,作為美國最大債主,儘管4月初中國官員曾宣布不會以減持美債作為制裁手段,但昨日美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中美貿易紛爭激化的4月份,各國大多減持美債,其中,中國的美債持有部位月減58億美元至1.1819兆美元。之後中方對美債的立場是否出現調整,成為關注重點。
另外,美方這次加徵關稅清單包括航空航太、資通訊、機器人、工業機械等涉及「中國製造2025」行業,儘管不包含消費性電子如手機或電視機,但面對科技實力伴隨著經濟實力迅速崛起的中國,以近日高通收購恩智浦,及本月初中方突襲調查美光、三星的案例來看,未來雙方在市場准入、收購及壟斷、新科技技術標準的設立與智財權等領域的摩擦,恐將層出不窮,難以期待一定期限內有個圓滿解決。而全球各國也應調整心態,準備因應這個全新變局。
貿易摩擦 中、日同步減持美債
正值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之際,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作為美國第一及第二大債權的中、日兩國,稍早於4月份雙雙減持美債,其中,中國的美債持有部位月減58億美元至1.1819兆美元,日本則減持美債123億美元,持有美債處於近6年半低水位。
此一數據雖為4月統計結果,但外界對中方增減美債的分析,一直與中美貿易問題掛鉤,特別是在近兩日中美再掀貿易戰火,中方對美債立場會否因美方在貿易協定上的反覆而改變,更變得難以預測。
華爾街見聞報導,美國財政部昨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4月中國持有美債總規模為1.1819兆美元,是3個月來首次下降,仍為最大海外持有國。2月時中國增持美債85億美元、3月增長110億美元至1.1877兆美元,總規模創5個月新高。另日本持有規模僅次於中國,但已連3個月減持,4月減持後降至1.0312兆美元,規模是2011年10月以來的低水平。
今年1月中美貿易爭議開始加溫,當時即有媒體引述消息報導稱,中國負責檢討外匯政策的政府高層人員建議減慢、甚至停止購買美債,使得美債債息一度升至10個月高位。事後,中方出面否認傳聞;但隨後中方駐美大使崔天凱在美國媒體上發表「拋售美國國債」威脅論,強調中國正在考慮所有選項,再度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今年4月,美中互祭關稅措施,兩國緊張局勢持續升溫,惟美國財長穆努欽(Steven Mnuchin)當時受訪時表示,美國並不擔心中方減持美債,因全球有很多買家。如今中美已歷經三輪貿易談判並未達成實質成果,日昨反升高為大規模貿易戰,除中美經貿前景令人憂慮,也為美債後市投下巨大變數。
陸擬對美油品課稅報復 油價嚇跌
美中貿易衝突升溫,中國政府揚言對美國原油、天然氣等油品課徵關稅,令市場人士大吃一驚;加上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兩大產油國將在本周維也納會議討論增產,使油市承受雙重打擊,周五國際油價應聲重挫逾3%,每桶下跌超過2美元。
倫敦布蘭特原油價格大跌2.5美元或3.29%,收在每桶73.44美元。美國西德州原油跌1.83美元收在每桶65.06美元,盤後交易重挫2.25美元或3.4%至64.64美元。若以周線來看,布蘭特原油重挫逾4%,美國西德州原油跌落1.7%。
周五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中國價值500億美元的輸美商品課徵關稅,在油市收盤後,北京當局出手反擊表示對美祭出報復關稅,受影響商品價值同等為500億美元。此外,中國揚言將原油、天然氣等美國能源產品也列入執行關稅清單,令分析師大感訝異,因為先前課稅產品大多以農產品和汽車為主。中國、加拿大並列美國原油最大買家,過去6個月,美國輸出中國大陸的原油單日均達36.3萬桶。
ClipperData商品研究部門主管史密斯(Matt Smith)表示:「這是件大事。中國基本上是美國原油最大客戶,除了原油之外還加上煉油產品,顯然情勢有很大的轉變。」
兩大原油指標在5月一度衝上3年半高點,但近日油價再度承壓,一方面受到美國原油產量攀升,另一方面歸因於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和俄羅斯等產油國訂於6月22~23日在維也納的會議。沙國與俄羅斯已經溫和調高產量,且透露他們準備在此會議宣布增產。瑞穗證券期貨部門主管尤格(Bob Yawger)指出,「增產是OPEC會議必定討論話題,重點在最後決定增加多少。」
學者:對台出口衝擊 莫輕忽
中美貿易戰升高,國內學者分析,貿易戰白熱化下,貿易環境變得十分嚴峻,全球貿易會更緊縮,之前針對中美第一階段研判「對台灣經濟影響不大」的結論可能生變。尤其第二階段涉及國內半導體產業較多,對台灣經濟及產業發展不能掉以輕心。
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指出,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7月6日起實施,第二階段要待美國內部公聽會,聽取廠商意見再決定,這是美國總統川普自我保留餘地的慣用手法。第二階段產品項目多是中國製造2025的項目,中國官方的後續動作亦十分關鍵。
中美戰火讓貿易環境變得嚴峻,全球貿易會更緊縮,我政府部會目前所言「對台灣影響不大」只是目前狀況,後續問題在於各國因此加大自我保護力度!例如,美國對鋼鐵進口展開調查,原本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市場的商品,勢必流到其它市場,每個市場都不希望異常的競爭者出現,隨即會提高安全防衛,在國際上台灣是政經小國,沒有談判籌碼,誰來替出口廠商爭取國際空間?這是政府最需要考量的。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從G7到近期中美貿易談判,可看出川普最在意的是其他國家對美國貿易順差問題,尤其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在WTO架構下平均關稅稅率9.9%,相較美國對中國僅3.5%,在第一階段對中國340億美元關稅清單7月上路後,雙方在稅率上仍有不小差距,川普應會在其他部分再藉機加碼。
雖目前評估第一階段中美關稅制裁的內容對台灣經濟整體影響有限,不過邱達生強調,第二階段針對284品項總額160億美元清單多為半導體相關,在中國多為台灣下游廠商下,這部分對台灣的影響就不能輕忽,且萬一中國也提出反制,甚至可能影響到第一階段原本達成的協議,對台灣的衝擊有待重新評估。
(工商時報)
--
睡前放床邊充電 手機爆炸燒死CEO 只穿內褲變焦屍
馬來西亞傳出手機爆炸導致知名高階經理人離奇死亡案例!一名基金公司執行長日前在家午睡時,房間突然起火,火勢延燒床墊,他也不幸喪生。當地媒體報導,當時他僅著內褲、全身約30%面積灼傷,後腦勺也受重創,而驗屍報告顯示,一切禍首竟是他隨手放在床邊充電的手機。
這起意外發生在上周四中午。警消在接獲報案後趕赴現場,迅速撲滅火勢,並在臥房內發現死者、現年45歲的「搖籃基金私人有限公司」執行長納茲林(Nazrin Hassan)。
警方指出,納茲林當時身上僅著內褲,可能正在熟睡,因吸入濃煙窒息而死,「初步認定,死者是因為吸入過多濃煙窒息而死,身上多處也被大火燒傷」。他的妻兒則因在客廳,可及時逃生,而躲過一劫。
據家族友人表示,當天納茲林曾經抱怨頭痛,吃過藥後就上床休息。他的妻舅則在社交媒體發文,指致死原因是他放在床邊充電的手機過熱爆炸,導致他後腦勺遭重創,連身躺的床墊也著火,但床墊著火時他應已死亡。
疑黑莓或華為爆炸
文中更呼籲大家不要在臥室替手機充電,直指手機不離身很方便,卻不值得為此引發意外,「他有兩支手機,一支是黑莓機,一支是華為手機,我們不知道爆炸的是哪一支。有誰能料想到這樣一個看似無害的習慣性動作(手機充電),竟讓3名稚子在成長過程中失去父親的陪伴。」
納茲林死訊傳出後,立即引發外界關注,並多方揣測死因。搖籃基金公司前天在臉書發表哀悼聲明,「驗屍報告將死因歸咎於他身旁充電的手機爆炸所導致之各種傷勢。對他的死因過度揣測不僅毫無必要,在此刻也極不適當。我們希望各界尊重他家人的隱私。」
納茲林在大馬科技新創業界享有相當知名度,他所職掌的搖籃基金公司隸屬於馬來西亞財政部,於2003年成立,主力在資助、鼓勵具潛力和高水準的新創企業,自成立迄今至少已資助大馬700家科技新創企業。
電池受損 易導致爆炸
馬來西亞驚傳手機爆炸起火的奪命案例,馬來西亞《星報》引述專家指出,手機電池爆炸的原因之一就是電池受損,可能是手機掉落地面,或是有東西掉落壓到手機,導致電池的隔絕層受損,造成短路,就有爆炸的可能。
最好在白天充電
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過熱,熱會導致電池的內層分解,也會造成短路。手機在充電時,電池溫度肯定升高。過度充電會導致充電量過大,尤其是充電器故障時,就會造成手機過熱,然後爆炸。不過現在手機都有保護機制,不太容易有過度充電的情形。
現代人都機不離身,專家提醒民眾要採取簡單預防措施,避免傷機又傷身。最重要的就是當手機「變胖」時,極可能是電池膨脹。由於多數的手機電池都不可拆卸,專家建議此時最好找授權經銷商替換原廠電池。
此外,建議只使用原廠的充電器,雖然比較貴,但可確保維持最佳的充電量,不會導致過熱。
專家還提醒,不要過度充電,最好在白天充電,可以延長電池壽命。避免在夜間充電,如果必須在夜間充電,要記得把保護殼拆下,尤其是厚的保護殼。充點地點最好是涼爽、通風良好之處,避免在臥室充電,也不要讓充電器直接照射到陽光。如果手機開始變熱,也要停止充電。
不只手機 電動平衡車也會自燃
手機自燃意外,問題出在其中的鋰電池。三星Note 7就是因為電池設計不當,導致全面回收的命運。除了手機,電動平衡車與智慧行李箱也都是內含大電量鋰電池的消費產品,同樣面臨起火甚至被航空公司禁運封殺的風險。
智慧行李箱遭禁運
2016年底爆出的三星Galaxy Note 7自燃事件,使Note 7變成世界第一支因為自燃風險全面回收的智慧手機,三星至少賠了170億美元(約5128億元台幣)。三星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因為要在很小的體積內塞入大電量電池,絕緣安全設計不夠完善,導致短路自燃。
Galaxy Note 7的電池電量為3500mAh,近年流行的「智慧行李箱」則往往內建約1萬mAh的大電池,可以提供GPS訊號、顯示螢幕以及充當手機的充電座。但行李箱在旅行過程中常面臨碰撞擠壓的狀況,電池與電路板更容易有變形短路風險,令航空公司聞之色變。
今年1月起,美國航空、聯航、達美等航空公司要求智慧行李箱須可拆卸關閉內建的電池,否則不能上飛機。智慧行李箱大廠Bluesmart與Raden因而在今年5月先後宣布停業。
最惡名昭彰的電池產品可能還是電動平衡車。這種雙腳站上就能行走的裝置,內建鋰電池電量可高達4萬4000mAh,等於近13支Note 7。電動平衡車更常摔、撞、變形,自燃風險極高,網路上有大量平衡車自燃的驚悚影片。去年3月在美國賓州一戶人家中,自燃的電動平衡車引發大火,導致3歲小孩喪生,是這種玩具第一起致命起火事故。
(蘋果日報)
--
中國地方政府首例 湖南爆拖欠公僕薪水
中國地方政府欠債問題嚴重,被視為可能拖垮中國經濟的未爆彈之一。如今中國湖南省衡陽市下轄的耒陽市,驚傳拖欠市政府公務員薪水,成為中國地方政府爆出的第一例欠薪事件。
根據中國媒體報導,耒陽市是湖南省城區面積最大、城市人口最多的縣級城市,國內生產毛額(GDP)曾穩居湖南省內五強。然而耒陽市原定上月15日發放公務員的薪水,拖到本月仍未發放,當地政府已發出《關於耒陽市5月份在職幹部職工工資延遲發放事項的說明》的聲明,坦承政府資金不足,有「較大缺口」,只能先發放退休、離職人員的退休金。
網友諷:抓貪官就好
這起欠薪事件可能顯示中國的地方政府為了不被中央政府盯上,寧願拖欠薪資也要先如期還債,因為地方債務已經是中共中央關切的經濟問題。有中國的學者稱:「地方政府都在潛水,地方寧肯工程停下來,寧肯工資、薪水不發,專項支出不支出,也要把債務還掉」。中國網友嘲諷,錢都進了官員的私人腰包,還有人建議每月抓幾個貪官就夠發工資了。
中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奇帆,日前在一場演講中表示,中國目前地方債大概是40兆元人民幣(約187.13兆元台幣),已經相當於中國全年GDP的一半。但地方政府沒有一個想還債,政府信用比企業信用還差。黃奇帆又說:「現在要讓他(地方)還債,他說我工資都發不出來,財政困難得很,怎麼辦?所以現在欠的這些債不說還本,還息許多地方都還不起!」
(蘋果日報)
--
哈佛招生 爆歧視亞裔生
美國常春藤名校之一哈佛大學被控招生時歧視亞裔學生一案出現新發展,原告十五日向法庭遞交一份分析文件,顯示哈佛校方確實在審核入學申請者時打壓亞裔申請者。堅持捍衛維持學生族裔多元的哈佛也提出自行分析,證明該校未對亞裔學生懷有偏見。
「學生要公平入學」(SFFA)組織四年前控告哈佛的入學政策歧視亞裔學生,哈佛所在的麻薩諸塞州聯邦法院預定十月審理此案。針對未對外公開、哈佛從二○一○到二○一五年的入學決策,雙方十五日分別提出分析,此舉意在爭取法官同意迅速做出簡易判決,毋需等到十月。
根據了解,哈佛校方會在學術、課外活動、體育與個人特質等四大類別對所有入學申請者打主觀分數,此外還有一個綜合性、但沒有任何特定標準的總分,再將申請者資料交由一個四十人委員會進行審核。哈佛指稱,申請者的族裔是了解此人預期壽命與可能貢獻的因素之一,但SFFA提出由杜克大學經濟學家阿希迪亞卡諾所做分析卻發現,族裔在能否進入哈佛上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對亞裔不利。
該研究顯示,倘若哈佛在審核時僅考量申請者所得到的學術分數,則過去六年來的哈佛錄取者應逾半數都是亞裔,但事實上獲錄取的亞裔僅佔二十二%。阿希迪亞卡諾將亞裔錄取率偏低歸咎於哈佛校方對申請者所打的主觀分數,因為亞裔申請者在「個人特質」此一類別的分數比其他族裔來得低,以及最後的綜合總分也比白人申請者低。SFFA創辦人布魯姆說,此一研究揭露哈佛歧視亞裔學生的情況「大得驚人」。
哈佛:族裔因素不影響
但哈佛否認該文件證明該校歧視亞裔,並提出加州柏克萊大學經濟學家卡德的研究反駁,顯示亞裔的入學申請者因族裔所受到的影響近乎零;哈佛還批該訴訟是針對該校將族裔因素納入入學審核的攻擊,誓言將持續捍衛學生多元族裔政策。
(自由時報)
--
哈佛大學內部報告 驚爆歧視亞裔
美國哈佛大學被控招生涉嫌歧視亞裔美籍學生一案,根據代表亞裔美籍學生狀告哈佛的「學生公平入學」(SFFA) 組織向法院遞交的文件,亞裔美籍學生在「人格特質」部分的整體評分一直偏低,因此入學率遭到壓低,若非如此,根據哈佛二○一三年對其招生政策所做的內部調查報告,哈佛亞裔美籍學生比率可增加一倍以上,達到百分之四十三。
SFFA指控哈佛在招生上,系統性歧視亞裔學生,違反民權。SFFA稱哈佛實行「種族平衡」的軟配額制度,致使亞裔學生錄取人數因人為因素降低,而讓一些較不合格的白人、黑人與拉美學生獲得入學。
紐約時報報導,SFFA所提交,分析逾十六萬份學生紀錄的一份文件顯示,在「正面人格特質」上,包括好感度、勇氣、友善與「受到廣泛尊敬」,哈佛給亞裔學生的評分,一直是低於其他申請入學學生。
在招生要求上,亞裔學生在考試成績、學業成績和課外活動等方面的分數,都高於其他種族與族群,但因亞裔學生的個人「人格特質」分數偏低,因此大為降低被錄取的機會。
哈佛這所名校是莘莘學子亟於擠進的窄門,該校今年的新生錄取率僅百分之四點六,因此哈佛大學招生過程是否涉及不公,格外引起外界興趣 ;哈佛這幾周努力不讓該校內部調查的一些文件內容公諸於世。
SFFA以哈佛「內部研究辦公室」(OIR)二○一三年對該校招生政策所做的內部調查報告,作為哈佛對亞裔學生存在偏見與歧視證據。
哈佛十五日強烈否認指控,表示該校專家的分析,未顯示其中涉及歧視,而哈佛尋求多元,是哈佛揀擇學生時一項寶貴的政策。
(聯合報)
--
哈佛內部報告 被指歧視亞裔程度驚人
哈佛招生涉歧視亞裔一案,依法官要求期限,校方15日向法院遞交相關文件,其中包括一分2013年哈佛內部研究辦公室(OIR)調查的報告顯示,若只憑學業成績和學術表現,哈佛的亞裔學生比率可達43%; 但回到現實,亞裔申請人雖然學業成績表現最強,課外活動與校友面試的表現也不弱,但在「人格特質」的評分整體上偏低,成了申請入學的最大障礙。
據哈佛學生校報Crimson報導,狀告哈佛的「學生公平入學」(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SFFA) 組織指出,這份OIR報告是支持歧視亞裔指控的證據;SFFA主席Edward Blum在聲明中寫到,當天的法庭文件揭露了哈佛對亞裔申請學生歧視的驚人程度。
這項名為「哈佛的財政和招生」報告,使用了當時哈佛近十年的招生人口數據建立模型,據以評估各種因素影響入學可能性,其中一項是若僅根據學術成就和成績來招生的結果。
SFFA的法庭文件指出,哈佛若僅根據學術成就和成績招生,哈佛亞裔學生比率將增加一倍以上至43%;報告中還建議不要公開此分析,指公眾會從中發現決定錄取與否的一些因素。
哈佛律師否認:報告不完整
這項報告曾被哈佛高層傳閱,不過從未公開;哈佛律師再度否認歧視亞裔,指該報告不全面。
哈佛律師表示,SFFA引用哈佛ORI部分員工說法的文件,聲稱亞裔申請者在招生過程中受到不公待遇,但是這些文件中的分析並不是用來評估哈佛是否刻意歧視,在這方面並沒有任何相關結論。
「這份ORI報告是不完整、初步,且基於有限資料的。」哈佛律師說,報告並沒有考量哈佛招生評估的部分關鍵信息;在另一分全面觀察審閱哈佛招生過程的調查中,並沒有顯示對亞裔招生有任何負面影響。
種族項目 僅亞裔受負面影響
2012年曾有哈佛畢業生Ron K. Unz指責哈佛招生「反亞裔」,因而該校OIR進行內部調查後總結,「亞裔表現優異學生的入學率更低」,且亞裔是在種族項目內唯一有負面影響的群體。
2013年初,OIR推出第二分報告,重點分析亞裔和白人申請者間招生比率,且僅限於非傳承生或體育生。
該報告發現,亞裔在考試成績、學術成就和總體分數等方面都大大優於白人學生,在10項比較當中,僅在個人素質(personal rating)上,白人學生得分更高;同時,類似成績情況下,白人學生通常錄取率高於亞裔學生。
SFFA指責哈佛招生和財政援助辦公室負責人菲茨蒙斯(William R. Fitzsimmons)收到報告後,並未採取任何行動。
哈佛校長在給法院的證詞中,質疑這份報告的有效性,指出該報告只是用於討論的初步調查;菲茨蒙斯也表示,由於缺少招生辦公室的某些數據,因而該報告是不完整的。
(世界日報)
--
夜店畢業派對起爭執引爆催淚彈 17死5傷
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一家夜店16日舉辦中學畢業慶祝派對,擠進500人,因為有人發生爭執,引爆催淚瓦斯罐,導致現場眾人驚慌逃竄互相踩踏,造成至少17人死亡。根據警方的初步調查報告,其中11名受害者死於窒息。
委國內政部長瑞維爾接受國營電視台訪問表示,這場周六凌晨的致命意外發生在中產階級社區巴瑞索的Los Cotorros夜店,有8名死者未成年,另有5人受傷。
根據瑞維爾,警方拘留7人,包括兩名未成年人,目擊者說其中一名未成年人引爆催淚瓦斯罐。
他說,夜店已被勒令停止營業,「我們正配合負責指揮刑事調查的公共部進行偵訊。」
在夜店外面,可以看見四散遺落的鞋子,包括人行道上一隻以紅唇為裝飾圖案的涼鞋。
一名43歲的家長蓋拉悲傷表示:「我只知道我兒子不在了。」
衝突發生時,據信夜店裡有超過500人。根據網路上分享這家夜店先前開辦派對的照片,內部燈光昏暗,前面舞台有DJ播放音樂,台下擺放木製桌椅。夜店外觀是一棟紅磚建築。
家住在巴瑞索的反對派議員阿爾馬斯要求內政部出面說明,為什麼平民能取得僅軍警能使用的催淚瓦斯罐。他並敦促主管單位調查這家夜店的容留人數,同時擠進數百人是否合法:「那地方不是很大,不該有那麼多人。」他說,這家經常被厄瓜多人社區用來開辦派對和政治活動的夜店,以前也發生過其他暴力事件。
警方以「未依法提供足夠的管理監督措施,防範武器入內 」為由,逮捕夜店業主。但沒有立即公布其姓名和指控罪名。
聚集在醫院的死傷者家屬嘗試了解詳細的事發經過時,流淚不已,互相擁抱打氣。
一名家長柏德莫說,受傷的兒子告訴他,催淚瓦斯來自洗手間,接著夜店出入口被關閉,「孩子們逃不掉」。
(聯合報)
--
給了號碼 川普:隨時可熱線金正恩
美國總統川普十五日受訪表示,他將於周末致電北韓人士,雖然他未說對方為北韓領導人金正恩,但表示已把可直接聯繫的電話號碼給金正恩,兩人可通話溝通;川普並稱,已大致解決北韓問題,比簽署聯合聲明更重要的是,他與金正恩建立了良好關係。
川普透過白宮發言人發布聲明指出,這世界已有許多爭端,如果有機會和平,有機會結束核武帶來的可怕威脅,必須不計一切代價推進;美國、南韓、全世界人民都該擁有安全與和平的未來。
川普十五日上午在白宮接受福斯新聞訪問,之後並與其他媒體記者談話;關於暫停美韓聯合軍演一事,川普坦言,這是他的主意,因為在談判期間這麼做很不好,且軍演花了很多錢,暫停可以節省許多錢,對美國而言是好事。
媒體詢問川普,怎麼能捍衛金正恩侵害人權的紀錄,川普對記者說,「你想知道為什麼?因為我不希望看到核武摧毀了你和你的家庭」。
川普指出,現在正走向朝鮮半島無核化之路,協議(指聯合聲明)表示將實現完全無核化;川普說,他所做的事就是會晤金正恩,兩人相處得很好,「他很棒。我們有很棒的化學反應,這是件好事,不是壞事」。
川普與金正恩十二日在新加坡舉行峰會,會後簽署的聯合聲明指出,川普承諾為北韓提供安全保證,金正恩重申對朝鮮半島完全無核化堅定不誼的承諾;由於聯合聲明僅提「完全無核化」,非美方事前重申的「完全、可驗證、不可逆的無核化」(CVID),令外界質疑美方讓步。
川普十五日說,這個問題很大程度解決了,部分原因是因為雙方簽署了第一分非常好的文件,但是比文件更重要的是,他與金正恩關係良好。接著他說,「我現在就可以打電話給他。」
川普稱,他給金正恩一個直接連繫他的電話號碼,如果有任何困難,可以直接打電話給他。
至於川普給金正恩多少時間達成無核化,川普僅說,盡快展開工作。
北韓聞風喪膽的雷霆軍演 原來是怕這款戰機?
軍演挑釁又花錢?南韓錯愕要解釋
美國總統川普在川金會後宣布暫停美韓聯合軍演,稱軍演非常挑釁又花錢,而他此一決定似乎對北韓做出了重大讓步,並讓盟友南韓錯愕,急找美方尋求解釋。
法新社報導,北韓長久以來一直試圖結束美韓聯合軍演,譴責這些軍演是侵略演習,且展開演習與試射飛彈進行反制。在軍演期間,朝鮮半島緊張關係則不可避免地升級,即便美國與南韓長久以來一直堅稱演習為防禦性質。
在跟北韓年輕領袖金正恩會晤後召開的有問必答記者會上,川普學北韓長久以來所使用的字眼,告訴記者說將結束「挑釁的」聯合演習,而他此一聲明似乎讓南韓與日本感到措手不及。
龐培歐:暫停演習取決於有成效的談判
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13日表示,演習對區域安全「至關重要」,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則堅稱暫停演習取決於「真誠地」富有成效的談判。
美韓聯合軍演 停辦有先例
每年定期舉行的美韓聯合軍演曾有停辦的先例,兩國在1990年代為遏制北韓核野心舉行的會談期間曾叫停聯合演習。
以下為法新社整理的美韓聯合軍演項目。
關鍵決斷 電腦模擬兵推
「關鍵決斷」是軍事指揮官在電腦上模擬兵推,通常在3月開始,持續約10天,並經常伴隨著世界上最大野戰演習之一「鷂鷹」一起進行。
鷂鷹演習 曾為融冰縮短
鷂鷹演習則為期兩個月,有超過20萬南韓士兵以及大約3萬美軍參與,包括來自海外的數千名士兵。今年2月北韓派出運動員和啦啦隊,由北韓領袖金正恩胞妹金與正親自帶團,前往南韓參加平昌冬奧,兩韓外交融冰,鷂鷹演習時間被縮短一個月來維持和解氣氛。
超級雷霆 最讓北韓恐懼
「超級雷霆」是大規模的空中演習,通常持續兩周。美韓兩國在今年5月曾舉行超級雷霆演習,動員約100架戰機參與,包括美軍先進的F-22戰鬥機,而該戰機因擁有躲避雷達跟精準打擊能力而讓北韓感到恐懼。
是次演習引起北韓強烈抗議,還威脅取消計畫舉行的川金會,並推遲原定與南韓舉行的軍事會議。
乙支自由衛士 演習一完北韓射彈
為期兩周的「乙支自由衛士」演習通常在8月開始,雖然大部分以電腦進行的指揮與控制演練,但平壤方面仍認為是侵略北韓、具高度挑釁舉動的演習。
在去年的乙支自由衛士演習舉行完後,北韓試射飛越日本上空的彈道飛彈,引發全球恐慌以及日本的強烈反應。
(聯合報)
--
川金今可能啟動首腦熱線
美國總統川普15日表示,他已在「川金會」上把電話號碼直接給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如果現在美國與北韓有什麼問題,或是金正恩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金正恩都可以立即打電話給我。」
南韓國際廣播電台報導說,據悉,川普與金正恩定於美國當地時間17日進行電話交談。若川、金通電話,將是6月12日「川金會」後,兩人首次啟動首腦熱線。
川普在白宮草坪接受福斯新聞網晨間節目《福斯之友》(Fox and Fridends)的訪談。川普透露,17日父親節當天(6月第3個星期日),他很可能打電話至北韓。他沒有明確指出和誰通話,只說,「嗯,我要和北韓人交談。」被問到,打電話給北韓時會談些什麼?他僅透露,會和北韓的高層談清楚。
川普表示,他已經給了金正恩他的電話號碼,金正恩能夠與他直接聯絡,「我現在可以打電話給他。我給了他一個可以直接聯繫我的電話號碼,他現在若遇到任何困難,可以隨時聯繫我,我也可以給他打電話。」
川普早在去年就曾說過,他與金正恩有可能成為朋友,而且這事對北韓與世界將是一件好事。歷史性「川金會」後,此事似乎愈來愈有譜。
美國國內有些批評者則認為,川普在與金正恩的談判上讓步太多,而達成的協議卻缺乏細節。但川普稱,北韓核問題的困局大體上已獲得紓解。他進一步辯護說,「我們不希望與北韓爆發核戰,因此沒用人權問題向金委員長施壓。」並反過來抨擊前總統歐巴馬,表示:「揪住北韓人權問題不放的歐巴馬前總統,根本就是準備與北韓開戰。 」
儘管川普接受的是福斯專訪,但後來也開放其他記者提問。其中CNN記者針對他「羨慕」金正恩的強勢領導,講話時其他人都得「正襟危坐聽講,我希望國人也如此」的一席談話對他提出質疑,川普也不客氣地嗆記者聽不懂「諷刺」,直言:「你是CNN的記者?你們最差勁。」
(中國時報)
--
德國遭踢爆監聽奧地利2000個單位 奧地利要求德國說明
奧地利當地媒體《奧地利標準晚報》16日報導,德國情報單位有系統監聽奧地利境內政治人物、國際組織和企業,奧地利要求德國澄清。
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要求德國政府「徹底澄清」這項間諜指控;奧地利總理庫爾茨(Sebastian Kurz)也促請德國「適當合作」,說明德國聯邦情報局(BND)是否如新聞報導揭露,監聽奧地利境內各大單位。
《奧地利標準晚報》報導,德國聯邦情報局在1999至2006年間,蒐集奧地利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大使館、企業等2000個目標的電話、手機、傳真、電郵情資。
范德貝倫在一場會議上表示:「友好國家之間進行間諜活動,不單不必要,更令人無法接受。」並表示監聽舉動可能動搖兩國長久之來信任。德國和奧地利都是歐盟成員。
范德貝倫、庫爾茨形容,德國對奧地利的監聽「規模龐大」。庫爾茨表示,奧地利幾年前曾懷疑德國監聽,但德方不配合調查,還說奧國要求德方確認已停止監聽,如果有存檔資料,必須銷毀。
在奧國媒體羅列的監聽清單中,總部設在維也納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都是德國情報單位監聽的目標。
德國國會管理委員會主席舒斯特爾(Armin Schuster)表示,要先確定奧國媒體的指控是新的,還是2015年指控的一部分。他提到,委員會近日將召開特別會議探討奧地利指控。
德國媒體在2015年披露,德國聯邦情報有系統的監聽盟國政府,以及多個大型國際組織,例如紅十字會、美國國家安全局(NSA)。
(聯合報)
--
法國全國鄉村調降速限 馬克宏被批天龍人
法國政府決定,即日起到7月1日,全國各地鄉村道路的速限陸續從90公里調降為80公里,目的是減少車禍死亡人數,不過,法國民意研究所(Ifop)的民調顯示,70%民眾反對,反對理由包括沒必要、擾民、搶錢,最普遍的反應是批評總統馬克宏「從巴黎看天下」,是「巴黎人的總統」,與廣大民意「脫節」。
全法國兩萬個速限標誌將換新,影響道路總長40萬公里。
法國內政部道路安全委員會說,新制實施後,每年將能拯救300-400條人命。
民意反彈如此強烈,就連馬克宏的支持者也準備跟他唱反調。馬克宏創立的「共和前進黨」一些國會議員已經加入呼籲修法的行列,要求法律容許「因地制宜」,只有危險道路才必須調降速限。
共和前進黨法國科雷茲省黨部副主委傑賀提說,新制無可免地會導致許多駕駛人吃上罰單、遭吊銷駕照,「在我的選區裡,沒駕照等於沒工作」。
(聯合報)
--
艾菲爾鐵塔變醜了 防彈玻璃護體耗資12億
巴黎為了防止恐攻,在地標艾菲爾鐵塔四周設置防彈玻璃和金屬圍籬,預計七月中旬完工,花費近3500萬歐元(約台幣12億元)。
防彈玻璃近3公尺高,6.5公分厚,將設在鐵塔南北側,東西側則設置3.24公尺高的金屬圍籬,防止有人開車撞塔,高度相當於鐵塔的百分之一。
2015年11月,巴黎發生法國近代史上死傷最嚴重的恐攻,從那時起,當局就在艾菲爾鐵塔派駐軍人把守,2016年增設臨時柵欄,不過,負責經營艾菲爾鐵塔的新艾菲爾鐵塔開發公司仍認為不夠安全。總裁高第耶說,新的圍牆「堅不可摧,絕對安全」。
旅客只要通過安檢,仍能進入鐵塔下方的花園。
(聯合報)
--
政府與在野組織達成停火 尼加拉瓜危機化解
尼加拉瓜政府15日與在野團體達成停火協議,終止尼國數周來的血腥暴力衝突,衝突造成約170人喪生。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報導,總統奧蒂嘉政府4月19日通過削減年金與社會保險計畫,儘管其後政府取消計畫,但示威愈演愈烈,甚至演變成反奧蒂嘉政府示威,成千上萬民眾日日上街頭抗議。
朝野15日的和平對話,是在天主教會斡旋下於馬納瓜舉行。雙方同意成立一個真相委員會,就暴力衝突展開調查,並同意國際調查人員可加入調查。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美洲人權委員會(IACHR)和歐盟代表將獲邀進入尼國協助調查。
政府官員、反對派民間社會團體和天主教主教均表示,衝突雙方應該立即停止暴力和威脅。他們還表示,真相委員會將調查「所有死亡和暴力行為」,找出負責的人。
BBC報導指出,儘管達成協議,尼國要實現穩定的和平,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聯合報)
--
英擬罰「偷拍裙底」 71歲男議員獨排眾議擋下
英國國會下議院15日審議「偷拍裙底」刑罰,最高可處兩年刑期,卻遭執政保守黨議員巧普(Christopher Chope)杯葛,暫時無法繼續推動。英國首相梅伊得知消息後表示失望。
下議院二讀法案 他獨排眾議反對
美聯社報導,英國國會下議院二讀這項法案時,71歲的巧普獨排眾議表示反對。許多支持法案通過的議員發現查普杯葛法案,紛紛大喊「丟臉」,連保守黨議員也不認同巧普。
英國議會的規則使得後排(backbench)議員所提法案比執政黨所提出的法案更難通過,只要有一名議員反對,就可以暫停立法程序。如果二讀時無人反對,法案不必表決就可排定日期三讀。
英國保守黨政府15日稍早表態支持在野的自由民主黨女議員霍布浩斯(Wera Hobhouse)所提出的這項法案,不料卻遭自家議員杯葛。
梅伊推文表達失望 促法案盡快通過
梅伊在推特發文寫道:「偷拍裙底嚴重侵犯隱私,不僅有辱受害者人格,也造成受害者困擾。我對今天法案無法在下議院取得進展感到失望,盼能看到國會在政府支持下通過這項法案措施──並且盡快。」
偷拍裙底(upskirting)近年來因為智慧手機普及而愈來愈常見。部分偷拍裙底案例目前根據現行公共道德和偷窺法起訴,但倡議人士表示現行刑法沒有涵蓋所有情況。
倡議人士吉娜.馬丁(Gina Martin)指控一名男子在音樂節以手機偷拍她的裙底,但因為警方認為她有穿內褲,所以並不構成違法,馬丁因此展開線上連署推動立法。
霍布浩斯表示,她不認為查普真的反對這項法案,他只是不滿普通議員提案,而且是反對黨議員提案。
偷拍裙底防制法案預計7月初重新提交。
(聯合晚報)
--
抗生素超標 波蘭聞蛋色變
波蘭獸醫主管機關15日下令,召回約430萬顆殘留抗生素的雞蛋。幾天前,荷蘭生產的雞蛋才在德國超市遭下架。
波蘭有關當局檢驗後,下令停賣國內市場販售的這些雞蛋。聲明提到:「這次召回原因,是抗生素拉沙里菌素(lasalocid)殘留量超過最大容許值。」
波蘭獸醫機關負責人涅姆楚克(Pawel Niemczuk)表示,波茲南(Poznan)附近一家農場給予蛋雞的飼料中,「誤」加這種抗生素。
涅姆楚克向波蘭新聞社(PAP)表示:「雞隻增肥飼料(可合法使用抗生素)誤給了蛋雞食用。」
德國12日驗出一批荷蘭產雞蛋遭芬普尼(fipronil)汙染,德國當局因此將約7.3萬顆雞蛋從超市下架。
德國下薩克森邦(Lower Saxony)農業部說,這批遭芬普尼汙染雞蛋來自荷蘭一座有機農場,但也表示,雞蛋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
芬普尼污染雞蛋風暴去年蔓延全球,45個國家、地區銷毀數以百萬計雞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大量食用芬普尼將損害人體腎臟、肝臟、甲狀腺。這項藥物通常用來防治跳蚤、蝨子,歐盟禁用於食品業。
(聯合晚報)
--
川普G7峰會失言錄 「所有恐怖份子都在巴黎」
對安倍說:給你2500萬墨國人,你很快就下台
美國總統川普據傳在國際場合又口無遮攔,上周在七大工業國組織(G7)峰會上,曾當著各國領導人面前,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說,「我可以給你2500萬名墨西哥人,這樣你很快就會下台」。
當七國元首話題轉到伊朗與恐怖主義時,川普竟然對著法國總統馬克宏說,「你要了解這點,馬克宏,因為所有的恐怖份子都在巴黎。」
根據在場的資深歐盟官員轉述,川普發表上述言論後全場震驚,「可以感覺到大家對川普都很不爽,但所有人都設法保持理性與冷靜。」
談到移民問題時,川普表示,移民在歐洲是個問題,若放任這個問題影響美國,他就會下台。
他也說:「但(與大家的)關係很好,不論是跟馬克宏總統或杜魯多(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做的非常好,我想雙方的關係很棒。」
但杜魯多在川普提前離開峰會後指出,他曾當面質問川普為何要對鋼鋁課徵關稅,因為加國是美國重要盟邦,所以根本沒理由這麼做。
川普律師也失言:前副總統拜登是個白痴
不僅川普失言連連,他的律師朱利安尼15日表示,前副總統拜登是個「白痴」,若2020年獲民主黨提名,川普將可輕易連任。
朱利安尼自從加入因應通俄案調查的法律團隊後,經常發表爭議言論,但許多話題都與通俄調查無關。
「拜登是個低能(moron) 。」朱利安尼接受赫芬頓郵報(Huff Post)訪問時說:「我說拜登是一個精神不健全的白痴。」朱利安尼也指出,白登當年從雪城大學法學院畢業時,成績排名殿後。據稱,拜登在 85名畢業生排名76名。
(聯合晚報)
--
川普休兵幾日 又痛批FBI、歐巴馬、希拉蕊
「川金會」後自新加坡返回美國的川普總統休息數日後,15日強烈發飆,抨擊聯邦調查局、國會民主黨人、歐巴馬、希拉蕊˙柯林頓、加拿大總理、職業美式足球員、媒體、特別檢察官,以及他習慣的其他攻擊目標,同時猛吹他與北韓、中國和俄國領袖的關係。
「紐約時報」報導,川普到新加坡與北韓領袖金正恩會談後安靜了兩天,又掀起亂槍打鳥的推特風暴,並接受他偏愛的福斯新聞節目訪問,然後在白宮車道與記者口無遮攔的瞎扯。
金川會和聯調局遭到新調查報告痛批似乎使川普精神大振,大談他上任以來外交和經濟方面捷報連連,雖然他受到不公平甚至違法勢力打壓。他根本不理會任何不同的消息或問題,並把任何失利怪罪給歐巴馬或在國會占少數的民主黨人。
他說,司法部督察長痛批聯調局及其前局長柯米處理喜萊莉‧柯林頓電郵門的方式的報告,暴露了聯調局「最高層人渣根本是賊子」。
他也宣稱聯調局資深探員史卓克私下辱罵他的言論,證明聯調局存心對付他,「陰謀破壞我的選舉」,而這些人都應該開除。
福斯新聞節目詢以柯米是否應受到制裁和坐牢時,川普說:「我不想介入這種事情,不過我覺得他的做法像是犯罪…他應不應該關起來?應該有人來決定。」
他也宣稱司法部督察長的報告證明他完全清白,雖然這項報告完全針對電郵門,沒有觸及通俄門。
川普也就金川會說:「我簽了一項使我們得到一切的協議…我解決了問題。」北韓在措辭含糊的391字協議雖承諾「完全非核化」,可是沒有具體安排或時間表。
川普實證他今年夏天想跟俄國總統普亭會面,並宣稱不應怪普亭兼併克里米亞,應該怪歐巴馬任由這種事情發生。
他說:「歐巴馬總統丟掉了克里米亞,因為普亭不敬重歐巴馬總統,不尊重我們國家,不尊重烏克蘭。」
他也把聯邦當局把非法入境的移民家庭親子拆散怪罪國會民主黨人,宣稱「我痛恨把孩子從父母身邊帶走。民主黨人必須改變他們的法律,那是他們的法律」。
(世界日報)
--
梅克爾力挺歐洲移民政策 與盟友起內鬨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今天堅稱,移民議題需要歐洲來解決,對她的盟友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聯盟(CSU)攤牌,毫不退讓,恐對組閣3個月的執政聯盟陷入險境。
路透社報導,德國政府起內鬨,因擔任內政部長的基社黨黨魁賽賀佛(Horst Seehofer)主張,德國應把在歐盟其他國家登記的移民單方面送回本國,此計畫遭梅克爾拒絕。
2015年梅克爾實施門戶開放移民政策,若此政策遭逆轉,不僅讓掌權逾12年的梅克爾威信受到重大打擊,也在歐盟針對移民問題緊張關係升高的同時,傷害申根開放邊界系統。
梅克爾在每週廣播中清楚表明她的立場:「這是歐洲面臨的挑戰,也需要歐洲來解決。我認為這個議題對維持歐洲的團結有決定性作用。」梅克爾3天後將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柏林以外的地區會談。
梅克爾希望以2週的時間,試圖與義大利和希臘等夥伴就移民政策達成雙邊協議,並在28、29日舉行的歐盟峰會就全歐盟移民政策取得進展。
(中央社)
--
葉門衝突不止 傳法國出動特種部隊
法國「費加洛報」(Le Figaro)今天引述2名軍方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法國特種部隊已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軍隊一同出現在葉門境內。
費加洛報並未進一步透露法國特種部隊的行動,記者也尚未能訪問到法國國防部;但國防部的一貫政策是,不談論特種部隊的作戰行動。
法國國會消息人士近來曾對路透社透露,法國特種部隊已抵達葉門。
阿拉伯國家聯軍今天開進了葉門主要港市荷台達(Hodeidah)的機場,這是聯軍對抗伊朗盟友、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s)戰爭中的最大戰役。
法國國防部強調,法國現階段在荷台達地區沒有軍事行動,且他們不屬於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聯盟。
法國、美國及英國在葉門內戰中都支持阿拉伯國家聯軍,並提供武器給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中央社)
--
法英麥當勞 用紙吸管代塑膠管
法國麥當勞響應環保計畫,18日開始試行停止提供塑膠吸管。在英國的麥當勞餐廳已於5月開始提供紙造吸管。麥當勞15日更宣布,今年9月起在英國和愛爾蘭逾1300家分店改用紙製飲管,並將停用塑膠吸管。英國政府也宣布,有意禁止使用塑膠吸管。
法國境內麥當勞連鎖快餐店每天至少有170萬顧客,將安排與部分顧客進行這項內部試驗計畫。法國主張廢棄塑膠吸管的環保組織說:「我們非常高興有大型速食連鎖集團參與這項環保工作。如果連麥當勞都參與的話,其他速食業者也可能會跟進。」
法國在2017年4月就有團體請願要求禁止使用塑膠吸管,籌集了超過4萬個簽名。環保組織估計,速食業每年使用和丟棄320億支吸管。國際海岸清潔組織義工於2016年在海灘撿拾40.9萬多支吸管,總體積約相當於270座艾菲爾鐵塔。
英國方面,今年9月起在英國和愛爾蘭逾1300家麥當勞分店,將改用紙製吸管並停用塑膠吸管。英國政府歡迎麥當勞的決定,稱可成為其他企業的榜樣。麥當勞的決定不僅回應客人的要求,亦是因應來自英國政府和歐盟的壓力,因兩者都在研究如何禁用塑膠吸管等一次使用塑膠製品。
全球耗用塑膠吸管數量驚人,單是美國,每天就使用多達5億支,英國亦達2300萬支。麥當勞作為全球主要連鎖快餐店,更是「罪魁禍首」之一,每天在全球就耗用9500萬支塑膠吸管。公司因應環保潮流,先前已在部分英國和愛爾蘭分店試用紙吸管,決定於9月開始在該兩國1361家分店改用紙吸管,並於明年全面落實。台灣麥當勞也表示已在評估中。
(中國時報)
--
劍橋分析前員工 傳助川普拚連任
政治顧問暨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是川普2016年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的功臣之一。該公司雖已因濫用8700萬臉書用戶個資的醜聞曝光,而於5月間宣告破產,但其至少4名前員工又另起爐灶,且與美國總統川普重拾舊好,當前正不動聲色地悄悄為川普2020年連任選戰預做準備。
美聯社獨家揭露,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4名前員工重操舊業,經營名為Data Propria、業務性質相近的數據分析公司,專門從事選民及消費者意見調查。新公司由劍橋分析前產品主管奧茨科斯基擔任負責人,而劍橋分析前首席數據科學家也為新公司效力。據美聯社指出,雖然奧茨科斯基否認公司與川普的競選連任活動有關,但他承認公司已取得共和黨2018年期中選舉的民調合約。
劍橋分析創立於2013年,共和黨大金主、億萬富豪默瑟投資1500萬美元,白宮前策略長巴農曾任該公司副總裁。
另方面,美國聯邦法官15日撤銷川普前競選總幹事馬納福特保釋在家軟禁狀態,並下令將他收押入獄候審。馬納福特是川普團隊「通俄門」案首批遭起訴者之一,他在兩周前被該案特別檢察官穆勒追加指控涉嫌干擾證人。
穆勒本月初新增兩項對馬納福特的控罪,指他涉嫌干擾證人與密謀妨礙司法。具體事證包括使用多個可加密的傳簡訊軟體以及手機與潛在證人聯繫,意圖使對方按照他的說法提供證詞,或者隱瞞證據。
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傑克森女士15日裁定,馬納福特濫用潛在證人對他的信任,意圖干擾證人作證,因此撤銷讓他以一千萬美元交保的條件,並將他收押候審。川普則推文譴責法院撤銷保釋。
(中國時報)
--
英若脫歐 汽車業陷滅絕危機
英國主要工商團體英國工業聯合會(CBI)主席德雷克斯勒(Paul Drechsler)警告,若脫歐後失去歐盟的關稅同盟關係,英國汽車工業就可能面臨滅絕危機。
英國準備明年3月脫離歐盟,但政府沒有說明白未來如何跟歐盟這個英國最大出口市場之間進行貿易。外界持最大問題是,英國出口至歐盟的貨物將被如何對待。
英國目前是歐盟的關稅同盟一員,這同盟關係讓歐盟28國成為一個單一貿易區,彼此貨物往來不會被課關稅或接受邊境檢查。但在英國脫歐後,英國是否還能得到關稅同盟的待遇就仍不明朗。
首相梅伊(Theresa May)已排除英國未來繼續留在關稅同盟內的可能,並正考慮向歐盟提出其他替代方案。但歐盟已不考慮梅伊的提議,專家也指出目前仍然沒有新技術可解決這問題。
德雷克斯勒說,若英國沒有這關稅同盟,在英國多個製造產業會有被趕盡殺絕的風險,這是真實存在的風險。而且沒證據顯示,跟非歐盟國家簽貿易協定能給英國帶來經濟利益。
專家指出脫歐談判沒進展,隨著脫歐期限愈來愈迫近,令投資人和製造業的管理高層愈來愈擔心。
(工商時報)
--
斯洛維尼亞政府難產
斯洛維尼亞反移民政黨SDS以得票率25%贏得國會大選,但各政黨得票極度分散,讓SDS難以籌組聯合政府。
■SDS wins largest vote share but could struggle to form government.
斯洛維尼亞在6月3日舉行國會大選,反移民政黨斯洛維尼亞民主黨(SDS)得票率達25%,但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得票率超過四分之一,而且其他黨派都拒絕與之合作。由於組成新政府的難度極高,讓斯國政局陷入極不穩定的狀態。
曾因貪污罪坐牢6個月的前總理詹沙(Janez Jansa)領導的SDS勝選,但必須跟至少二個政黨合作才能取得國會大多數席位。其他政黨領袖已表明準備結合起來阻止他再次上台。
歐洲右派勝選添一例
斯國總統柏哈(Borut Pahor)在6月4日表示,他將會授權詹沙籌組政府。詹沙之前曾兩度擔任總理,後來因貪污罪而坐牢,但他本人始終否認有違法行為。
柏哈無奈地表示,雖然他並不願意授權這次大選的勝利者籌組政府,但他還是會授權,因為他堅定遵守民主制度。
詹沙在宣布SDS勝選時,表示對於跟其他黨派的合作是持「開放」態度。但他坦承這次要籌組聯合政府可能要花上一段時間。
斯國國會有90個議席,各政黨必須連合起來合計至少46個議席才能成為國會的大多數。
斯國這次大選結果,是歐洲各國選舉裡,反移民的右派政黨得勝的最新一例。
義大利反建制的五星運動(5-Star Movement)和極右派聯盟黨(League)在5月組成聯合政府。反移民的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在4月國會大選中大勝,贏得3連任。奧地利極右派自由黨去年組成聯合政府。
斯國邊境跟上述3個國家接壤,且處在來自中東與北洲等地區難民走向歐洲的重要「移民路線」上。雖在2015年底到2016年初期間有逾50萬難民橫越斯國,但幾乎所有難民都繼續往歐洲北邊走而沒有留下。
新政府籌組恐拖延數月
但這段經歷仍然讓斯國民眾印象深刻,而詹沙的反移民立場與措詞跟奧班一樣,因此前者在競選時得到後者的支持。
曾擔任記者的卡姆尼克(Kamnik)市長沙瑞克(Marjan Sarec)所領導的中間偏左政黨沙瑞克黨(LMS)在斯國大選中得票率12.6%,為第2大黨。
他跟其他政府一起發表聲明表示,他們不可能跟SDS合組政府。他還表示已準備嘗試去籌組內閣。
他說,只要各政黨堅定自己在選前表明的立場,大家就有機會去籌組聯合政府,讓整個局面扭轉過來。
斯國專欄作家史提披斯尼克(Matija Stepisnik)說,大選結果是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有實質影響力,這只會令斯國在籌組新政府的路上前途難料。不少專家認為籌組政府的談判過程可能要拖延數個月之久。
(工商時報)
--
阿根廷經改嚐苦果
阿根廷總統馬克里的漸進主義未收到預期效果,加上披索重貶導致阿國經濟更形惡化,馬克里政府面臨加速改革的壓力,才能挽回投資人信心。
■〝Gradualism is dead.〞: Argentina faces pressure to hasten economic overhaul.
不久之前,阿根廷人亞賽拉(Marisa Arcella)還因自家的小餐館生意興隆,考慮再開第2家店,可如今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的經濟改革打碎她的美夢,現在她只求餐館能不熄燈繼續經營下去。
亞賽拉無奈表示,自馬克里2016年起刪減補貼後,她的電費帳單暴增10倍,餐廳每天的食材成本也因高通膨而飆漲,加上阿根廷衰退在即的流言四起,上門的顧客愈來愈少。她說:「我有想過把店收起來,」提到馬克里的經濟政策她就直搖頭。
馬克里主張採漸進主義(gradualism),即逐步抑制阿國財政過度支出,但成效不彰,未能降低通膨,也無法驅動經濟成長率達預定目標。
升息後遺症嚴重
阿根廷披索兌美元匯率重力加速度般狂貶後,上個月馬克里向國際貨幣基金(IMF)請求金援,而為阻貶披索,阿根廷央行在同月份將基準利率調升到40%,讓經濟雪上加霜。
而今馬克里為討好投資人,更有擴大減支的壓力,包括緊縮退休金、社福計畫及裁減公部門人力。不過這恐怕會殃及阿根廷中產階級引爆反彈,也給了馬克里的政敵正義黨(Peronist)可趁之機,利用高漲的民怨拉抬聲勢。
馬克里2015年12月宣誓就職,接下前總統克里斯蒂娜(Cristina Kirchner)遺留的爛攤子,包括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財政赤字、兩位數通膨率及不斷攀高的貧窮率。
馬克里政府祭出解除外匯管制、減稅、削減電價和交通補貼等連串改革措施,光是補貼每年就耗費國庫數十億美元。馬克里與2001年主權違約風暴的債權人達成協議,阿根廷得以重返國際資本市場。
馬克里開出的漸進式改革藥方,主要是靠舉新債來解決赤字沉痾。過去2年半,阿根廷利用低利率之便,發行1,000億美元的公債。
但投資人很快就失去耐心。今年1月,阿根廷央行無視國內通膨率嚴重超標觸及25%,依然宣布降息以支撐經濟,引起投資人對阿國央行可信度的質疑。他們也擔心馬克里政府能否貫徹減支,阻止財政赤字惡化。
投資人的疑慮並非空穴來風,IMF的數據顯示,去年阿國政府開支占GDP的41%,此占比與馬克里的前任者、克里斯蒂娜及她已故丈夫內斯托爾執政時期一樣高。
雖然阿國政府去年已將基本財政赤字(不含債務利息支出)占GDP的比重縮至3.9%,整體政府赤字在GDP的占比仍高達6.5%,主要是償債費用增加。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拉丁美洲經濟研究基金會(FIEL)指出,這些費用隨披索貶值而提高,係因馬克里政府發行的外債,有近四分之三是以外幣計價。
漸進式改革藥方引疑慮
美利堅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波塞坎斯基(Arturo Porzecanski)指出:「漸進主義已死。2年半來投資人不惜刷爆信用卡,現在他們卻有一連串問號。」
阿根廷人心裡有數,日子會愈來愈難過。有超市連鎖店宣布裁員計畫;另有製鞋業者表示,去年產能萎縮到近10年的最低點,係受到成本上揚、消費疲弱及廉價進口品大舉壓境的衝擊。
馬克里上台後,查帕格納(Maximo Champagner)相當振奮,相信他的親商政策對他的印刷生意有幫助,但去年底他決定把工廠收掉,「這個國家正經歷艱難時刻。」
(工商時報)
--
瑞典回收水釀啤酒
瑞典啤酒廠為了帶頭鼓勵污水回收再利用,與研究單位合作推出污水淨化後釀製的啤酒,盼消費者能克服心理障礙。
■"The difficulty in getting this relatively cost- and energy-efficient method to be us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drinking water is not technical but primarily emotional," said Sataffan Filipsson.
瑞典精釀啤酒廠Nya Carnegiebryggeriet在5月25日盛大發表新款啤酒「PU:REST」,顧名思義這款啤酒強調水質純淨。但該公司在臉書專頁發布訊息後,網友卻在留言處貼上嘔吐表情圖案,甚至有人戲稱這款啤酒是「垃圾啤酒」,因為這是瑞典第一批使用回收水釀成的啤酒。
「PU:REST」的幕後推手其實是瑞典環境研究局(IVL)。該機構長年研究促進環境永續發展的各項技術,其中之一是污水回收再利用。近年IVL一直在尋找產業合作夥伴,希望將污水回收再利用技術落實到瑞典人的日常生活中,於是找上Nya Carnegiebryggeriet合作。
消費者接受度不高
該公司首席釀酒師瑟哲森(Chris Thurgeson)表示:「我們是食品產業中深具環保意識的企業,也認同生產者及消費者應該跳脫框架來思考如何維護地球資源。」
Nya Carnegiebryggeriet母公司瑞典嘉士伯(Carlsberg Sweden)恰好在近日展開一項名叫「Together Towards Zero」的環保計畫,目標在2030年前將旗下啤酒廠的用水量減少50%,因此該公司欣然接受IVL的提案,在瑞典嘉士伯協助下利用IVL污水淨化技術研發啤酒。
「PU:REST」目前僅在Nya Carnegiebryggeriet位於斯德哥爾摩的啤酒廠餐廳內供應,預計7月2日起在特定酒商、酒吧及餐廳推出,可惜現階段瑞典人對這款啤酒接受度不高。
IVL專案經理菲力普森(Staffan Filipsson)表示:「業者至今難以將這類成本及能源效益高的技術運用到飲用水生產,原因不在技術問題,而是社會大眾無法突破心理障礙。」
隨著全球水資源逐漸短缺,菲力普森希望向更多人展示最新技術已能讓回收污水達到和自來水一樣的純淨程度,而最佳展示方式就是用淨化的污水來釀啤酒,因為純淨水質是釀造好喝啤酒最重要的條件。
多家啤酒廠也試用
況且啤酒生產過程的用水量相當高,一般啤酒廠從釀造、冷卻、清洗到包裝全程需要消耗7加侖水才能產出1加侖啤酒,因此若能利用回收污水來減少用水量,將能促進水資源永續發展。
近年全球各地已有不少啤酒廠開始試用回收污水生產啤酒。加州半月灣啤酒公司(Half Moon Bay Brewing Company)就在2015年運用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技術,將家用廢水回收淨化做為啤酒原料,推出Mavericks Tunnel Vision IPA啤酒。
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工商時報)
--
海藻成未來明星糧食
海藻的繁殖速度極快、營養價值高,不論在任何地方都能迅速成長,包括海洋、池塘甚至是沙漠等,未來可望成為主要糧食來源。
■The green slimy stuff that lives in oceans and ponds can grow fast,is packed with nutrition and needs next to nothing to grow. It can even grow in a desert.
根據聯合國的估計,全球人口將從目前的75億暴增至2025年的100億,推估糧食產量必須增加70%,才能滿足屆時新增25億人口的需求。但受到氣候變遷等因素的影響,未來可能爆發糧食短缺問題。專家表示,海藻繁殖速度快、營養價值高,且消耗的天然資源較少,可望成為未來糧食危機的救星。
以蛋白質為例,美國男性平均每天攝取約100克的蛋白質,約是基本需求量的2倍。若按此趨勢持續下去,未來動物與植物蛋白的供給可能都會出現不足問題。此外,全球耕地面積與淡水資源不斷減少,更讓未來糧食短缺問題雪上加霜。
海藻生長 不挑環境
專家表示,養殖海藻是解決未來糧食危機的最佳方案,原因眾多。首先,海藻與大多數農作物不同,並不需要用到淡水。全球約有7成淡水用於種植農作物與飼養牲畜。
其次,海藻養殖過程不需投入太多資源,且藻類不論在任何地方都能迅速成長,包括海洋、池塘或水族箱,甚至是沙漠地帶。相較之下,人類為了生產肉類而消耗大量的淡水與土地資源,比方說飼養豬隻或是耕種牠們所吃的作物等,但這些資源相當珍貴且有限。
此外,海藻能將閒置資源轉化成對人類有用的資源。比方說海水、沙漠與二氧化碳,在海藻進行光合作用後,便能轉化成氧氣與蛋白質食物,且海藻的營養價值極高,蛋白質含量高達40%。
若以同等種植面積來看,海藻所能生產的蛋白質約是大豆的7倍之多。此外,海藻亦釋放出大量氧氣,全球約5成的氧氣來自於藻類。
美國新墨西哥州哥倫布(Columbus)便有一家海藻農場「Green Stream Farms」,此農場由iWi公司設立、全部面積約為900英畝、全年營運。
iWi營運主管懷特(Rebecca White)表示,全球海藻種類成千上萬、味道也有極大差異。雖然有些海藻形狀黏糊、味道噁心,但也有很多海藻嚐起來風味絕佳。
iWi公司亦推出添加Omega-3不飽和脂肪酸與EPA的海藻營養品,販售地點涵蓋實體通路維他命小舖(Vitamin Shoppe)與亞馬遜網站。iWi目前正在研發海藻蛋白粉與海藻餅乾等產品。
海藻入菜 有益健康
iWi執行長卡拉塔尤德(Miguel Calatayud)指出,他們運用海藻生產出的蛋白質顏色並非綠色。若將這些蛋白粉添加於其他食物中,並不會改變食物原來味道,一般人也難以察覺。
卡拉塔尤德表示:「未來每一種食物裡都可能添加海藻。海藻將成為我們食物鏈的一部分,不僅有益人體健康,也保護自然環境。」
卡拉塔尤德指出,全球有大量的沙漠地帶未經開發,而其中許多沙漠底下都藏有半鹹水(brackish water)。這些鹹水可用於養殖海藻,這是最永續、天然的生產方式。
專家表示,或許要將海藻變成餐桌主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此種海洋植物的未來潛力不容小覷。
(工商時報)
健康
咳到肋骨快斷掉 久咳竟因黴漿菌 常誤當感冒 嚴重恐致命 服藥無效速就醫
一名38歲女性最近喉嚨癢,動不動就想咳嗽,每天照三餐咳,撐了4周,咳到覺得肋骨快斷了才去就醫,結果發現是黴漿菌作祟。醫師指,黴漿菌感染症狀常被當成感冒,卻可能致命,提醒如有發燒、咳嗽,且服用感冒用藥後無明顯改善,要懷疑是感染黴漿菌,須及早治療。
收治病例的三軍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部主治醫師劉紹正說,該女病患已咳快4周,這段期間聞到味道或吃較刺激性的食物,都讓她咳到不行,起初以為是感冒,但服用感冒藥近3周,症狀都沒緩解,就醫時訴苦說:「我覺得肋骨好像咳到快斷了。」經抽血檢查才發現,造成她咳嗽的元凶不是感冒,而是黴漿菌。
易引發氣管炎肺炎
該女後經X光檢查發現,她的支氣管內已有嚴重膿痰,最後使用抗生素治療,症狀才緩解。劉紹正表示,黴漿菌很容易引起氣管、支氣管的發炎,並伴隨慢性肺炎,久咳又咳得很大力時,常引起肋骨骨膜劇烈疼痛,甚至產生「肋骨斷了」的錯覺。
針對黴漿菌,劉紹正說,患者有些是一開始就被黴漿菌感染,有些則是先遭感冒病毒洗禮,免疫力下降後才感染黴漿菌,其感染症狀很類似感冒,因此在初期常被當成感冒。
飛沫傳染必戴口罩
兒科醫學會常務監事、開業醫林應然則說,大人、小孩都可能感染黴漿菌,是除了肺炎鏈球菌以外,最易造成肺炎的病原,其經由唾液飛沫及鼻腔分泌物傳染,共同生活的家人最易遭感染,常有家裡大人、小孩先後感染的「一人中,全家中」情形,若遭感染一定要戴口罩。
林應然表示,黴漿菌潛伏期因個人免疫條件而不同,可達數天或數周,且發病進程緩慢,許多患者有輕微發燒、緩慢咳嗽等症狀,但精神都還不錯,也使診斷較不易。
服抗生素勿亂停藥
黴漿菌病程緩慢,但林應然提醒,長久下來仍恐造成肺積水、腦炎等症狀,對免疫較差者有致命危險,建議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但服用感冒藥都無法改善,即應懷疑是黴漿菌感染。
劉紹正表示,若無嚴重高燒、免疫力低下,或並非正在接受化療者,其實成年人未必要用抗生素來治療黴漿菌感染,可用一般的止咳化痰與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搭配多喝水,靠自體免疫即可。
林應然提醒,使用抗生素治療黴漿菌,投藥約2到3天,症狀就能明顯減輕,但切勿自行停藥,若驟然停藥,反而可能增加抗藥性,到時黴漿菌會變得更難治療。
黴漿菌小檔案
★症狀:咳嗽、發燒、肌肉痠痛、頭痛、肺炎
★傳染途徑:主要藉由飛沫傳染
★治療:
成人若無免疫問題,可使用止咳化痰與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搭配多喝水,可靠自體免疫對抗黴漿菌
免疫力差者,使用抗生素治療,療程約1~2周
★建議:如有發燒、咳嗽,且服用感冒用藥後,症狀始終無明顯改善,即應懷疑是黴漿菌感染
(蘋果日報)
--
妊娠高血壓監測 防胎死腹中/李怡潔(台大醫院藥劑部藥師)
孕期中的高血壓是造成孕婦及胎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懷孕而引起的高血壓疾病可分為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子癲症,皆會於產後痊癒。妊娠高血壓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分娩,但若胎兒尚未足月,可能不利於胎兒,因此需要衡量產婦與胎兒的利弊,在傷害最小的情況下終止懷孕。
留意頭痛 視覺改變
除了定期產前檢查與自行在家測量血壓外,產婦也須隨時注意胎兒活動力與自身是否有子癲前症的症狀,例如頭痛、視覺改變、上腹疼痛等。密切偵測可減輕嚴重後遺症的發生,也可幫助選在適當時機生產,雖然可能會導致需要提早分娩,但若是血壓控制得宜,也是很有機會產下健康寶寶的;同時也建議維持日常活動,但避免舉重、有氧等會增加血壓的運動。
藥物治療方面,可考慮在懷孕20周前給予低劑量阿斯匹靈,以降低發生子癲前症的機率。此外,輕至中度高血壓,使用降血壓藥物可能抑制胎兒生長,或造成其他潛在傷害,通常不需要使用藥物治療;降血壓藥物只用在嚴重高血壓的孕婦,以降低中風風險,並且需考慮孕期使用之安全性。
降血壓藥 副作用多
常見的孕婦降血壓藥物如labetalol,為一種甲型與乙型混和的交感神經阻斷劑,作用快,緊急時有針劑劑型可使用,副作用有頭昏、喘鳴、肝指數升高等;另外,nifedipine為長效型鈣離子阻斷劑,副作用有頭痛、潮紅、水腫、牙齦增生、心悸等。
還有hydralazine為周邊血管舒張劑,會造成反射性心跳增加,因此通常需合併其他藥物使用,副作用有暈眩、下肢水腫、肝功能指數升高等,長期用高劑量可能會增加紅斑性狼瘡風險。其他降血壓藥物如血管張力素轉化抑制劑、血管張力素受體拮抗劑、腎素抑制劑等,則具有致畸胎性,在懷孕婦女為禁忌症。
(蘋果日報)
--
敏感肌挽面 小心紅疹爬滿臉
一名20多歲女大生想幫臉部去角質、除毛,讓臉看來更光滑,跑去找挽面阿姨做臉,想不到隔天醒來,她的臉部長滿一點點、會發癢的小紅疹,讓她搔癢難耐。醫師提醒,皮膚較為敏感者,或臉上有痘疤、破皮、病毒疣等,最好都少挽面,以免刺激皮膚或感染。
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表示,挽面主要是藉由細線與肌膚的物理接觸,搭配滑石粉使用,可有除毛和去角質的效果,但也因為挽面必須與肌膚直接接觸,如果肌膚較為敏感,就容易出現像是滿臉小紅疹的過敏反應。
臉有痘疤易感染
此外,臉上若有膿泡、病毒疣,也建議盡量不要挽面,因臉上可能有傷口,易導致細菌感染,且病毒性扁平疣或其他病毒疣,也可能因為挽面擠壓,造成病毒擴散。
唐豪悅建議,肌膚健康的人才可挽面,但最好每個月不要超過1次,避免對皮膚造成太大刺激。
(蘋果日報)
--
晚餐比重放少 減肥效果最好
想減肥,究竟哪餐要吃少、哪餐要吃多,常讓人傷腦筋。營養師表示,三餐中,晚餐的比重可放最少,中餐要多吃,每日三餐比例可維持在早餐30%、午餐50%、晚餐20%,搭配正確飲食,即可有效減重,但千萬不要都不吃,這反而會變成易胖體質。
大甲李綜合醫院營養室主任劉純君說,早餐的食慾因人而異,有人一早醒來比較沒胃口,因此早餐不用吃多豐盛;午餐則可吃多點,因午後有整個下午的活動時間;晚餐要吃最少,因晚餐離就寢時間近,用餐後活動量小,沒地方消耗熱量,所以想減肥,晚餐要吃最少。
三餐比例 午餐50%
劉純君建議,每日三餐比例可維持在早餐30%、午餐50%、晚餐20%。飲食內容上,早餐可吃蛋白質,少量主食加上少量蔬菜;午餐可多吃蛋白質,加上量大一點的主食;下午則可用水果當點心,但總量別超過自己的1個拳頭大小;晚餐則可吃蛋白質加上大量蔬菜,晚間7時後就別再進食。
劉表示,蛋類、豆漿、肉類都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主食則建議多吃糙米、五穀雜糧飯,避免吃精緻白米、白麵與麵包,烹調應盡量別額外加油,更要避免額外加糖的加工品。劉純君提醒,減重配合飲食很重要,但千萬不要都不吃,這反而會讓代謝變慢,變成易胖體質。
(蘋果日報)
--
糖尿病患皮膚病變 比例高達8成/王綺嫻(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過高,導致體內血管內皮細胞被破壞,進而產生許多器官的病變,例如:腎臟病變、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以及皮膚病變。
糖尿病患者合併皮膚病變的比例高達8成,其中最常見的疾病為感染性疾病,其次為皮膚乾燥及發炎性皮膚疾病等。皮膚感染性疾病,例如:細菌感染及黴菌感染,對病患的生活品質產生極大的影響,嚴重的也有可能因此截肢。預防之道是維持皮膚的完整性及避免接觸感染源。
微小傷口別輕忽
在維持皮膚的完整性方面,由於糖尿病患者的神經病變,因此對溫度的變化、衣物鞋襪的摩擦及物品碰撞的敏感度皆降低,非常容易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在皮膚產生微小傷口,成為病原進入皮膚的管道。因此應注意洗澡水溫的控制、穿寬鬆的衣物、動作放慢及避免激烈運動。若有微小傷口,勿掉以輕心,應使用外用藥膏治療及包紮。
避免接觸感染源
黴菌感染在糖尿病患者的比例為43.7%,可以經由避免接觸感染源,進而減少黴菌感染的機會,例如:勿使用他人的拖鞋、指甲剪及毛巾等,若有養寵物,應定期檢查寵物皮膚是否有黴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約有26.4%合併皮膚乾燥的問題,過於乾燥的皮膚,造成皮膚屏障的功能下降,容易產生皮膚感染的問題,不可等閒視之。應養成溫水沐浴、使用溫和的清潔劑,勿以毛巾用力搓洗皮膚或長時間以高溫的水沖洗,洗後應適度塗抹保濕乳液,可改善皮膚乾燥的問題。
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皮膚病變,和罹患糖尿病時間的長短及血糖控制的情形有關。罹患糖尿病超過5年及糖化血色素大於8以上的患者,有較高比例產生皮膚的問題。
糖尿病患也要小心黑色棘皮症和糖尿病性皮膚病,其中黑色棘皮症是患者皮膚角質增加,導致色素加深,及天鵝絨樣的皮膚變化;糖尿病性皮膚病則常見於雙側下肢,和患者的血管病變及神經病變有關。
(自由時報)
--
嚼檳榔嘴張不開 當心口腔癌/謝明妤(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主治醫師)
一名26歲男子從國中開始嚼食檳榔,最近這一年開始感覺口腔黏膜粗糙不平滑,且摸起來有硬塊的感覺。起初不以為意,後來嘴巴甚至無法張口超過兩個指頭寬度,連要大口吃肉都成問題,連忙至醫院求診。
門診檢查後發現,病人口腔嚴重的黏膜下纖維化,還帶有紅斑病變,經切片化驗後為重度上皮變異,很可能會演變成口腔癌,於是為病人預約口腔紅斑雷射治療。
病人年紀輕輕就產生如此嚴重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跟他從國中就開始吃檳榔有很大的關係,檳榔粗糙的纖維不停地摩擦口腔黏膜,導致黏膜下堆積大量纖維,致使血管變異,血流受阻後,引起上皮萎縮。
結締組織的纖維化會造成血管收縮,DNA受損後無法修復,導致癌細胞突變等。
口腔黏膜纖維化是檳榔嚼食患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檳榔本身含有豐富的食物鹼、粗纖維,不僅會導致纖維堆積,還會產生致癌性,引起口腔癌變。
臨床上可觀察到口腔黏膜對食物的刺激有灼熱感、潰瘍、味覺異常、黏膜呈現蒼白與僵硬,甚至張口困難。
口腔黏膜纖維化可以局部塗抹類固醇藥膏及局部注射藥物來改善症狀,或手術切除口內纖維化的部分,局部植皮及皮瓣修補,但最重要的是,患者停止嚼食檳榔並配合張口的復健運動,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
除了口腔黏膜纖維化以外,長期嚼食檳榔也會造成口腔紅斑病變,針對紅斑的治療,建議宜早期切片及口腔雷射治療,以防止口腔黏膜繼續癌變。
任何有嚼食檳榔習慣的人都有可能引起黏膜纖維化、紅斑、白斑,甚至口腔癌。一旦口腔黏膜出現任何異常,建議應迅速就醫評估治療。
(自由時報)
--
長期慢性脫水 血糖血壓也脫序
張爸爸每次就診,醫師總要提醒他:「張伯伯,你水喝太少了。」
女兒每次問爸爸要不要喝水,他總是回「我不渴」,
女兒說:「水不是渴了才要喝好嗎?」張爸爸才勉勉強強的喝一兩口。
不少長輩因為怕跑廁所、易嗆咳或覺得水沒味道等原因,對喝水總是淺嘗輒止,
但喝水量不足卻可能是身體一連串健康問題的起因。
炎夏狂冒汗,水分流失快,若未適當補充水分,身體缺水問題可不小。
振興醫院營養師涂蒂雅表示,水在人體扮演的功能是生理代謝及氧氣等養分運輸媒介,人體的組織細胞及血液組成也是以水為基質。此外,因水的「比熱較大,具調節體溫功能,使體溫維持平衡不過熱。
所以,讓身體保持水分充足,能維持生理代謝機能,對皮膚好,也能保持血糖及血壓的穩定。
廢物難排出 便祕、感染跟著來
不過,一旦身體缺水或脫水,使血液容積變少,涂蒂雅形容,這就像運送貨物的車子變小,養分運送就可能不足,體溫調節機制也會變差。此外,因尿液變少,體內廢物也排得少,就可能出現腎結石、膽結石、便祕或泌尿道感染。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系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臨床常見的脫水,是因身體疾病或外在因素使水分大量流失,且未能及時補充水分所造成,例如尿崩症、嚴重腹瀉、大量流汗,或是因腦部下視丘損傷造成病人失去口渴的感覺。
高血鈉 長者、慢性病患易發生
顏宗海說,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脫水症狀,特別是以嬰幼兒、年邁長者、運動員及行動不便的慢性疾病患者最易發生,
進而導致「高血鈉症」,也就是血鈉濃度大於145(mEq/L),但正常值應介於135(mEq/L)至145(mEq/L)間。
顏宗海說,早期高血鈉症的症狀不明顯,一旦血鈉濃度大於157(mEq/L),就會導致神經毒性,造成意識不清、昏迷或抽搐,嚴重恐休克死亡,「所以一定要補充足夠水分,尿崩症者則需要配合藥物或激素治療。」
尿液少、尿色深 身體缺水了
民眾該如何察覺自己身體缺水了?顏宗海指出,早期高血鈉症的症狀是口乾舌燥、小便量減少、尿液顏色變深、頭暈或煩躁不安。不過,最簡單的還是查看自己的小便量以及尿液顏色深淺,尿液量太少或顏色太深都代表水喝不夠。
涂蒂雅補充,若有便祕症狀、心跳加快、突然之間體重減輕,也可能是身體水分過少緣故,另水分不足,眼窩會變得較凹陷,皮膚也會看起來乾皺沒彈性。
喝水量過多 也要小心水中毒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但喝水過多要小心「水中毒」。顏宗海解釋,水中毒其實就是低血鈉症,也就是血鈉濃度小於135(mEq/L),發生原因是民眾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水分造成。
但是,低血鈉症的早期症狀也不明顯,包括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無力等症狀。但當血鈉濃度低於120(mEq/L),患者可能就會嘔吐、煩躁不安、嗜睡及抽搐等,嚴重也可能休克死亡。
顏宗海說,喝水有益身體健康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要提醒民眾喝水應適量,不過多也不過少,當攝取量不正確,就可能導致身體不適。
白開水最好 瓶裝水高溫釋毒
顏宗海強調,補充水分最好的方式是選擇白開水,但不建議喝瓶裝水,因瓶裝容器通常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尤其在夏天高溫下,可能會釋出微量塑化劑,使消費者不知不覺把已汙染的水喝下肚。此外,顏宗海也不建議民眾以喝茶水、咖啡、碳酸飲料、果汁或酒精來補水。他解釋,茶水及咖啡都含有咖啡因,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不適合大量攝取;碳酸飲料及果汁則含有糖分,有蛀牙及變胖疑慮;酒精更不能大量攝取,以免增加心血管疾病及肝臟病變風險。
喝什麼水 鹼性水、電解水、高氧水? 醫師:白開水最好
市面販售的鹼性水及電解水,號稱可以改善酸性體質,另也有高含氧水,號稱可額外補充人體氧氣。
顏宗海指出,只要肺臟及腎臟功能正常,人體就可以自主代謝體內的酸性物質,另就醫學層面,人體的氧氣補充主要還是經由肺臟吸收,並非由腸胃道吸收,用喝水方式難以補充體內氧氣,「理論上還是喝白開水最好。」
喝水分時段、少量喝 避免一瀉千里排光光
你知道,人真的是水做的嗎?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系主治醫師顏宗海指出,人體內肌肉組織的含水量遠高於脂肪組織,所以成年男性的身體總含水量最高、占約六成,女性含水量則約占五成。至於足月出生的小寶寶總含水量高於七成,早產兒更高達八成。
所以,適量補充水分有益身體健康,那我們一天到底應該喝多少水呢?
女要喝2000ml 男要喝2500ml
顏宗海表示,歐洲食品安全局(ESFA)以年齡層分別建議喝水量,小於六個月的嬰兒每天需攝取每公斤100到190毫升的水分,6到12個月的嬰兒則應攝取800到1000毫升,一歲後的幼兒是1100到1200毫升,2到3歲的孩童則是1300毫升,4到8歲孩童是1600毫升。
至於9到13歲,男童每天應攝取2100毫升的水分,女童為2000毫升。14歲以上青少年和成人相同,女性每天需喝2000毫升,男性為2500毫升。孕婦則建議每天額外喝300毫升的水,哺乳婦女也需每天額外補充700毫升的水。
一次200到400 猛灌一下排光
不過,上述的建議飲水量怎麼喝,才能達到目標呢?振興醫院營養師涂蒂雅建議,一次喝水約200到400毫升,少量多次比較好,一次喝太多水,身體無法吸收,就會直接以尿液排除。
涂蒂雅說,很多上班族水沒有喝夠,是因在辦公室都用馬克杯喝水,覺得走去茶水間裝水太麻煩。建議民眾可準備一個1000或2000毫升的大瓶子,每天提醒自己中午或下班之前喝完。
「我自己是在辦公桌前貼便條紙,提醒自己9點、12點及17點要喝完500毫升的水。」涂蒂雅解釋,她9點後會離開辦公室看病人,無法喝水,所以喝完水才會離開辦公室。中午前喝水則可以增加飽足感,下班前再補充水分,這樣一來,在上班時間就能補充至少1500毫升,剩下的水分則回家補充。
器官敏感度下降 老人不易覺得渴
長輩常常喝水量不足,涂蒂雅解釋,器官知覺敏感度會隨年齡增長降低,儘管身體該補水了,卻不覺得口渴。另有老人家不愛喝水,可能是因吞嚥功能退化,喝水易嗆到,也可能是擔心晚上頻繁起床尿尿,寧可不要喝水。
涂蒂雅說,她曾遇過一名住在護理之家的阿公,一天只喝500毫升的水,且寧願以酒代水,但喝酒會利尿,水反而應喝得更多才是。此外,阿公因為行動不方便,大小便都需要他人攙扶,為了不麻煩別人,他飯吃得少,水也喝得少。
湯水主食、含水點心 補充水分
但是,也有老人家是真的不愛喝水,因為覺得水「沒味」。
涂蒂雅說,為補充足夠水分,正餐建議長輩可多吃帶有湯水的主食,例如湯麵,配菜可利用菜汁勾薄芡,除了增加水分攝取,也可增加食物的濕潤以幫助吞嚥。點心則可以水果、白木耳飲、鮮奶或豆漿來補充,同時又能補營養。
若要避免嗆咳,可在湯水的食物中,加一點市售增稠劑、蓮藕粉或洋菜,讓液體稠化。涂蒂雅說,但如果老人家本來食欲就很好,還是多喝白開水更佳。
多喝水有事 腎病、心衰竭、肝硬化 喝水要限量
雖然多喝水是好事,但有些病人喝水是必須限量的。顏宗海指出,包括腎臟疾病、心臟衰竭及肝硬化疾病患者,平時喝水都要注意。以洗腎病人為例,因無法正常排尿,水喝太多容易水腫,所以一天1500毫升就夠。
涂蒂雅補充,心衰竭病人若水喝得太多,心臟要把血打出去,就必須打得更用力,所以依據心衰竭程度,患者可能被限制每天飲水量。肝臟疾病者則是因體內有腹水,要限制水分以免水腫。
不喝水3原因 突破長輩心房
多喝水才是健康的嗎?老人家到底要不要多喝水呢?長者不愛喝水,怎麼辦?為什麼長輩不愛喝水呢?無論照顧年邁雙親的居家照顧者,或長照養護機構的護理員與照服員,常碰到長者不愛喝水,束手無策。老人該不該多喝水,喝少了影響身體又該怎麼辦?
口渴才喝水 往往緩不濟急
雲林縣虎尾鎮若瑟醫院副院長也是泌尿科主治醫師黃啟彬提醒,一般除有心臟衰竭、腎功能問題,或需遵醫囑限制攝取水分之外,健康老人還是要適當補充水分。
正確喝水是健康生活的基礎,黃醫師說,日常飲水量充足與否,會大大影響人體老化速度,尤其年長者,若長期飲水不足,身體長期處於慢性脫水狀態,發生便祕、泌尿道感染、膀胱炎、腎臟或心血管疾病,以及莫名發燒的風險也會大增。
黃醫師說,人體有調節水分的功能,但隨年齡增長,中樞神經對口渴缺水的敏感度降低,口渴的感覺不明顯,就認為自己不需要喝水。然而,那並非真的不用喝水,若等到有口渴感覺時才補充水分,往往是緩不濟急了,所以「不口渴也得喝」。
無味、頻尿、嗆咳 拒喝水三原因
通常長者不愛喝水常見原因有三:
1.白開水無色無味,沒味覺刺激,不吸引人。
2.多數長者擔心多喝水會頻尿,怕夜跑廁所,睡不安眠,所以寧可不喝了。
3.最常見也是最危險的是老人吞嚥功能退化,喝水容易嗆咳,也是不愛喝水的原因。
針對老人不愛喝水的原因,黃啟彬建議民眾嘗試下列方式幫忙改善, 首先可詢問並配合長輩喜好,調整給水時選用的容器及飲品溫度與口感。
容器、溫度 掌握長輩喜好
例如,選用老人家偏愛或對其有特殊意義的慣用容器;掌握喜歡的溫度,提供熱茶、熱湯或冷飲;口感方面,可藉由天然食物的味道來刺激味蕾,像果汁、檸檬水、蜂蜜水等,且要注意調整湯飲品的濃稠度和變化。
至於老人家最擔心的晚上跑廁所,黃啟彬說,日常適當補充水分,尿液是淡黃色;白天若一天排尿超過八次,且晚上還要起床如廁,醫學上定義為頻尿,建議就醫檢查尿流量、排尿速度,甚至進一步檢查攝護腺是否肥大或其他泌尿問題。
65歲以上長者多數有夜尿問題,如起床如廁一次,不影響睡眠則無需理會,有影響建議就醫,不少人可靠藥物輔助,減少夜尿困擾。對於中風或行動不便者,建議不必等尿急,養成1到2小時排尿的習慣,以免漏尿或影響身體水分。
老人吃重鹹 更應適度補水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營養師楊雅婷提醒,老人喝水最好少量多次並集中白天喝,且要經常提醒不喝水會造成哪些毛病,睡前更要避免喝茶、咖啡、酒等具利尿效果的飲品。
一般建議一天喝水量要2000cc,老人需要那麼多嗎?楊雅婷說,每日建議的水分攝取量,包含了飲品、湯品所含的水量,老人不愛喝白開水,可在正餐飲食搭配飲品,例如早餐配牛奶或豆漿,午餐晚餐搭配老人喜愛的湯品,以增加水分攝取量,至於要喝多少,需依每個人身體狀況而定「喝多不一定好,但少喝一定不好。」
雲林沿海地區老人多且多數不愛喝水,經過多年社區宣導,鼓勵多喝水已見成效。楊雅婷表示,老人不愛喝水有其原因,照護者要試著去了解其習性,目前社區老人重養生,也知道多喝水才健康,只是老人家喝了什麼水?尤其愛吃重口味的老人,是否適度補充水?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泡茶當水喝 無法取代純水
許多老人有泡茶習慣,以為喝了很多水,但其實愛喝茶的人更需要注意補水。楊雅婷說,茶或含咖啡因飲料具利尿效果,需再飲純水補充。她提醒大家不能全部用純水以外的飲品來補足每日飲水量,仍要保有基本的純水攝取量。對於純水攝取反應不佳的長者,家人、照護者可利用遊戲或獎勵方式間接鼓勵飲用。
至於防嗆,楊雅婷說,除了用老人專用杯、吸管等,國健署及語言治療師公會推出「吞嚥健康操」,可上網找到影片,在餐前花10分鐘練練,幫助吞嚥功能。另市售「增稠劑」可使水或食物轉稠變糊,甚至像布丁,再用湯匙攝取,有助防嗆並補充水分。
(聯合報)
--
副作用未見風險評估 衛福部無健全配套!打HPV疫苗染痛痛症 監委關切
衛福部宣布自今年11月起,全國國一女生免費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以預防子宮頸癌,但卻未見風險評估、配套措施及成效驗證機制,監察委員王幼玲、田秋堇已申請自動調查,瞭解衛福部推動HPV疫苗免費接種政策有無健全的配套及因應措施。
保護成效 20年才能驗證
HPV疫苗被認為能有效預防子宮頸癌,但也發生不少爭議,有多國女孩施打疫苗後產生全身關節疼痛、疲倦等不良反應,俗稱「痛痛症女孩」,當事人都認為是施打疫苗的副作用。王幼玲表示,雖然醫學至今無法證實疫苗與這些病症的因果關係,但接種者的日常生活,已經實質受到嚴重影響。
王幼玲說,HPV病毒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播,自感染病毒到癌化過程長達1、20年,但施打HPV疫苗的保護成效要近20年後才能驗證,衛福部是否有建立施打疫苗對於防治子宮頸癌的追蹤通報機制,及疫苗成效驗證機制?
要不要施打 讓孩子決定
王幼玲表示,HPV疫苗在我國上市已超過10年,目前是各縣巿政府自行評估補助,衛福部過去也針對偏鄉與低收入戶施打,但這些個案是否有長期追蹤研究,或是相關副作用回報,同樣需要進一步了解。
王幼玲指出,衛福部要推動HPV疫苗免費接種政策,不能只講好的一面,其他國家發生的案例,也應告知家長與孩子,完整揭露資訊。同時,衛福部也應重視孩子的「知情同意權」,讓他們在充足資訊下自己評估,而不是讓家長寫同意書替小孩決定。
事前要評估 事後要追蹤
王幼玲說,HPV疫苗與流感疫苗、麻疹疫苗不同,需要10年後才能驗證效果,因此事前風險評估及後續追蹤至關重要;且預防子宮頸癌並非只有接種HPV疫苗,施打後,未來仍需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相關衛教資訊必須讓接種者及家長充分了解。
另外,王幼玲也提到,HPV病毒是透過性行為傳播,男性感染機率也不低,只是症狀表現與女性不同,但政策只針對女性接種,是否涉及性別差異待遇,相關疑義都有深入調查了解的必要。
沒準備好就上路 美意恐打折
國健署預計今年11月,為全台國一女生公費施打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簡稱HPV疫苗),以公衛角度來看,雖是德政一樁,但曾有提供公費施打的縣市,讓家長誤以為是「強迫施打」,加上對接種後的不良反應「說明不清」,且若產生不良反應之後,要如何通報及救濟,也付之闕如,國健署一味稱疾管署可以幫忙,但據瞭解雙方根本沒有共識,在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就上路,民眾對HPV疫苗信心盡失 ,美意恐成空。
施打HPV疫苗是預防子宮頸癌最好的方法,現已有8個縣市,提供國一女生公費施打HPV疫苗,關心該政策超過10年的女人連線理事長、前立法委員黃淑英說,有些縣市提供的資訊,說明不清楚,常讓人誤以為打疫苗後就不用做子宮頸抹片。
此外,我國至今打了超過80萬劑疫苗,卻因為沒有整合,讓本可很完善的本土資料庫變得零散,一旦有人罹子宮頸癌,過去有無打疫苗、打幾價、數量有無打夠,都因系統未整合而不知道,不僅浪費寶貴的數年時間,政府也無法提供有力的本土研究數據說服民眾。
事實上,全面實施HPV疫苗在台灣已不是第一次闖關,期間因立院認為有更需要的疫苗排在HPV疫苗之前,質疑其背後原因不單純,加上國健署尚未準備好,預算一度遭到凍結,但究竟還是擋不了。
預算最後仍然解凍,但政府顯然還是沒準備好。有醫師在網路上即表示,不是反對打HPV疫苗,而是反對「什麼都不說明就通通叫去打疫苗」!
過去,疾疫接種都由疾管署負責,HPV疫苗首次由國健署挑大樑,但宣導不能只靠一本冊子發放就好,家長滿心的疑問,恐怕簽不下那張同意書。
再者,雖然衛福部請疾管署支援,但一個政策,適合畫分成數塊,這階段你負責、那階段我負責嗎?更何況,據瞭解,國健署與疾管署對於如何分工完全沒有共識,眼見11月就要上路,國健署的態度令人捏把冷汗。
衛福部稱 跟隨全球80多國腳步
衛福部預計今年11月,全面實施國一女生免費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疫苗),但卻被監察院質疑配套不夠完全。衛福部表示,我國經數年評估決定跟進,衛教宣傳、施打後篩檢配套都已齊全,現也無證據顯示接種HPV疫苗會有相關副作用,而考慮成本效應及世衛WHO建議,先提供女姓施打。
衛福部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我國一年有600多人因子宮頸癌過世,由於打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式之一,經評估後,決定加入全球80多國的腳步,提供女性公費HPV疫苗。
王英偉指出,監察院認為,施打HPV疫苗的保護成效,要近20年後才能驗證,「但我們不可能等20年」,一旦證明有效,便應考慮實施;就像當初B肝疫苗一樣,也是在問世7~8年後就全面施打,事後也證實確實有明顯效益。
王英偉說,我國日前有人接種疫苗後出現身體不適情形,但經醫師專家評估後,認為非疫苗引起,放眼全球,也僅日本曾有較嚴重的不良反應;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吳建遠補充,未來會設24小時的受害救濟通報專線,若真的有不良反應,也會有預防接種基金來因應。
至於監察院質疑,為何只接種女性?王英偉說,公衛政策要考慮成本效應,所以目前仍以接種女性為主;疫苗保護力並非100%,所以仍會宣導子宮頸抹片篩檢的重要性,雙管齊下來防治子宮頸癌。
吳建遠補充,現有8縣市提供國一女生公費HPV疫苗,未來若全面施打,國建署也不會重複打兩次,且已設好資料庫,避免女童因轉學、遷戶籍而沒打到,或沒打滿2劑,同時考慮到「換縣市、不同價數疫苗」的情形,國健署也已預留經費,採購時會就其他價數疫苗,同時進行少數的添購來因應。
(中國時報)
評論
總統、部長、與廚師/李仁芳(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
將日常再平凡不過的工作做得超凡入聖,道藝合一,達到顛峰創作的境界,這是各行各業師匠技藝表現。台灣要走高附加價值產業路線,社會價值觀敬重師匠技藝非常重要。但是,敬重技藝是不是台灣社會的普遍價值呢?底下講一個敬重技藝國家的故事。
是怎麼樣的國家,一個廚師去逝,總統要發表弔辭,內政、外交兩大部部長要出席教堂告別式。如果不是喪主遺命低調婉謝,這個國家還規劃為其舉行國喪儀典!受到舉國上下如此敬重愛戴,這是一位怎樣的廚師?一個國家如此敬重廚師,這又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這位廚師「食色一體」,他熱愛美食,也喜歡女人。他的廚房整理得條理有序,然而私生活卻似有不同。在他眼裡,美食和美女同樣不可辜負。在他最後40年生命中同時有3個女人陪伴。左胳膊上端有公雞紋身的他曾說:「美食與性愛有許多共同點,我愛女人。」1946年他與蕾夢德(Raymonde)結婚後,至少擁有兩名情婦,其中蕾孟(Raymone)與他的兒子傑洛姆也是廚師,而派翠西亞(Patricia)40年來掌管他的形象。他說:「一個共度午餐、一個共度午茶,另一個共度晚餐。」他說,他與元配吃午餐、與蕾孟消磨午後時光,帶派翠西亞出差旅行。
享受人生料理好吃
他的事蹟讓人自然聯想到日本兩位都過了7、80歲的國寶級名廚,鰻魚之神金本兼次郎和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也都曾提到:「愈享受你的人生,你做出來的料理就愈是好吃。」
他曾自嘲自己命運總是和「3」有關。他曾對法國《自由報》說笑:「我擁有米其林三星,我的心臟手術搭過3次橋,我的生活裡始終有3個女人──我希望她們都能原諒我。」
他跟3個女人的關係,倒很像卡地亞的三環戒(Trinity)。1924年,Cartier第三代傳人路易卡地亞(Louis Cartier)以其創意巧思為詩人好友考克多(Jean Cocteau)設計了流麗靈活的三環戒:由黃金環是忠誠、白金環是友情而玫瑰金環代表愛情的3色金環,繾綣交織相套而成,精緻瑰麗的優雅風傳承風靡迄今近百年。法國朋友的說法是三環交纏但還是獨立三環,並非融為一環,意思是三種感情可以分別託付3個不同對象而不在同一人身上(他的3個女人分別對應哪一環呢?),這完全是法蘭西風格。就像2014年法國歐蘭德總統被拍到戴安全帽騎小綿羊機車會情婦,國民見怪不怪一如在美英日等國,炸鍋了吧!
除了執掌里昂和周邊地區的9家餐廳之外,他是走出法國,前往日本、巴西、美國等其他國家開辦餐廳的第一位法國廚師,也培養了大批將他視為「精神之父」的法國名廚。 「我是一個先驅,我的好奇心把我帶到了每一個地方。」他這樣說。
最早進日美的大師
他的法國及海外餐廳年營收達1億歐元,是最早進日本、最早進美國的法國料理大師。他的餐廳離台灣最近的一家,是東京六本木國立新美術館內,巨型圓錐體3樓他技術授權的Brassrie,午間套餐只要2000日圓(未稅價),餐巾上均印有他的品牌logo,這個品牌在丸之內、銀座、名古屋、博多也有分店。
現在西餐中很常見的酥皮湯,首次出現在艾麗舍宮第五共和第三任總統季斯卡,授予他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的宴會上。這道新創的VGE(季斯卡全名縮寫)黑松露鴨肝濃湯初上桌時總統看了半天(大概不知如何動手?)他才說「總統閣下,您得先把奶酪酥皮蓋掀開……」
他是誰?他是享年91歲,今年1月剛在他故鄉里昂去世的法國料理教皇博古斯(Paul Bocuse)。
(蘋果日報)
--
一位美國總統與實習生的「兩情相悅」/胡培菱(美國特派員)
這個月,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與暢銷驚悚小說家派特森(James Patterson)正在美國各地宣傳他們共筆的新懸疑小說《總統消失了》(The President Is Missing)。柯林頓再度以他熟悉的自信、權威、萬人迷的形象上遍美國各大電視台,但現年71歲的他大概萬萬想不到,他一輩子受用不盡的雄才善辯在2018年的今日已不再管用,他的高高在上也少人埋單。
一切都是因為20年前他與當年白宮實習生莫妮卡.陸文斯基(Monica Lewinsky)的性醜聞案,在「#我也是」(#MeToo)運動的推波助瀾下又重新浮上檯面被檢視。20年前柯林頓幾乎全身而退,但20年後,「#我也是」運動已經準備好要幫陸文斯基討回一個公道。
說到底,陸文斯基與柯林頓的性醜聞案並不算是「#我也是」運動中所主要針對的「性騷擾」或「性侵」的案例,因為無論是20年前或是現在,陸文斯基始終坦承她與柯林頓之間的關係是「兩情相悅」(consensual),然而這也就是問題複雜的所在。
仍可能濫權佔便宜
「#我也是」運動讓這個年代深深思索及爬梳的是職場中的權力結構,有多少掌握權勢的男性對比他相對弱勢的男性或女性進行性騷擾,這些受害者礙於事業發展及懸殊的權力地位通常敢怒而不敢言,「#我也是」運動給了這些受害者一個全新的、得以爭取正義的平台。
雖然陸文斯基從沒控訴過柯林頓性騷擾,但是當年的她是一個24歲、大學剛畢業的白宮實習生,而當年柯林頓是51歲、全世界最有威權的美國總統,我們必須思考,在這樣的權力結構下,什麼叫做「兩情相悅」?柯林頓或許沒有對於陸文斯基進行性騷擾,或強迫她與他發生性行為,但是在「#我也是」運動年代中的我們,再也不能對於「兩情相悅」中的權力利用╱濫用視而不見,不是說了「兩情相悅」就沒有藉權僭越的問題;不是說了「兩情相悅」就沒有濫用權力佔便宜的問題。
時代變了,正義的標準也變了,然而當年幾乎全身而退的柯林頓卻從沒有學會反省。他前幾天接受美國電視台NBC的訪問,當記者問及「#我也是」運動是否改變他對陸文斯基案的看法時,我們看到一個自以為是的沙文主義者重申,他當初的所作所為,包括醜聞案爆發後對於陸文斯基的劃清界線、不聞不問、讓她被媒體及檢警生吞活剝,以及挑戰彈劾等,是「做了正確的事」,他並堅持他不欠陸文斯基一個正式、私人的道歉。這個訪問引起了極大的反彈,也讓柯林頓招致莫大的輿論批評。
這個得意洋洋、毫無悔意的老人雖然口口聲聲肯定「#我也是」運動的重要性,但他顯然沒有真正領悟「#我也是」運動的時代價值,也沒有意識到現在該是他承擔起他愧對女性的過往的時候了。面對他拒絕與時俱進的高姿態,民眾已不再選擇原諒。
苦吞淫婦稱號20年
20年前,陸文斯基被媒體稱為「淫婦」、「狐狸精」孤軍奮戰,20年後,正義的軸線與主流輿論終於站在陸文斯基這邊,這次,被時代遠遠拋在後方的,是那個以為還能隻手遮天的舊時代領袖。
(蘋果日報)
--
令人心痛的沉默與噤聲/紀惠容(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花蓮一所啟能收容所,在一位新任護理師勇敢揭發之下,終於掀出多位院生長期被性侵案件,舉國譁然。
大家心疼這些孩子,但我們需要探究安置所的系統哪裡出了問題?為何院裡的院長、行政人員、社工、生活輔導員都不知情?被埋在鼓裡嗎?或聽而不聞?故作沉默,不願揭發?這是繼駭人聽聞的台南啟聰學校、南投少年安置所集體性侵案,又一樁的台版《熔爐》。
檢視古今中外收容所性侵案,舉凡宗教內院生、啟聰、啟能住宿學員、弱勢孩子安置所、孤兒院、育幼院等,許多被拍成電影或寫成書的知名性侵案,如被媒體揭發天主教近百位神父性侵案件的《驚爆焦點》、轟動韓國院生集體性侵案的《熔爐》,還有台灣啟聰學校集體性侵案被寫成書的《沉默》,都直指核心問題──系統結構崩壞。管理者無能、道德淪喪,其中最糟糕的是沉默結盟,它讓人窒息,它是壓迫孩子求救無門、無處可逃的最大元兇,說了,可能還更糟糕。
關係利益中被犧牲
這些受性侵的孩子面對照顧關係人結盟,常會被要求噤聲,成為沒有嘴巴的孩子。由於這些關係緊密的照顧者太重視「關係利益」,很多是非或對錯就被掩蓋不見了,這些工作者甚至可以心照不宣的成為沉默者。性侵受害者就在這樣的「關係利益」中,被犧牲了,成為噤聲者。
而收容院裡面擁有權力的人,或說系統裡面的管理者,對於性侵案件,也會因為生存、機構名譽等壓力而沉默,甚至成為壓迫者。初期可能試著昧著良心,蒙蔽眼睛,久而久之,逐漸成為「視障」、「聽障」者。甚至壓迫工作者一起結盟,成為「視障」、「聽障」者。這種「心理」、「道德」上的殘障,才是真正的殘,人性的醜陋一覽無遺。
此次院生接受相關單位調查時,哭著表示曾向院裡的相關人員求救,但沒有人相信他們;問到院裡的照顧者、管理者,也都堅決否認有性侵案,或曾聽聞性侵案,所以,就沒有舉發或通報相關單位。這樣的說詞,不禁令人質疑,他們是否已硬心成為「視障」、「聽障」者?
台灣的安置庇護機構,尤其是身心障礙孩子收容所,主管單位都要求需要聘請專業的社工、護理、生輔等人,這些專業人士對於輔導專業、性侵通報流程,理當有相當的認知與理解。他們若能在第一時間相信孩子,守住真理,打破沉默,即刻通報,或許可以讓性侵悲劇停止。
舉發者遇抹黑困境
面對花蓮啟能中心性侵案,我們是否該慶幸,仍有一位初生之犢,新聘任的護理師,因為相信孩子,知道對錯,追求真相,積極蒐證後立馬辭職,勇敢進行舉發,才得以讓性侵案件進入處理流程?然而,她的舉發,卻遇到極大抹黑與困難,院裡的老師指控說,她是挾怨報復,才會辭職。面對這樣的攻擊,她仍得挺住上法庭作證,社會應該給予這位勇敢的護理老師,更大的鼓勵與支持。
花蓮啟能收容所性侵案的孩子是非常弱勢的,他們因為身心障礙、家庭弱勢,被安置在收容所,若沒有這位勇敢護理師的揭露,可能還會有更多孩子遭性侵,在黑暗角落噤聲、流淚。
一個重視是非對錯講清楚的系統,一個追求真相、實事求是的社會,還要有一個願意打破沉默、守住真理的人,才得以有機會讓性侵害事件被揭露,受害者也才有機會停止受害,進入創傷復原。
(蘋果日報)
--
會復歸機制下的真棄民/蘇友辰(律師)、蕭逸民(司改會前申訴中心主任)
刑事司法制度的設計應以杜絕冤案為本,對於不幸發生的冤案則應平反補償。司法院院長許宗力曾於釋字第755號解釋指出:「受刑人只是穿囚服的國民,並非棄民。」然而,像是蘇建和案、徐自強案到鄭性澤案,都是透過再審或非常上訴的機制翻案成功,獲判無罪定讞,依現行《刑事補償法》(原:《冤獄賠償法》),只依在監服刑日數,給付受冤屈者一筆金錢了事,而後任其在人海中浮沉。不但受冤屈者生活難以重建,同為誤判所苦的冤案告訴人及家屬也求助無門。他們雖然沒有穿上囚服,卻形同刑事司法制度的「真棄民」!
依據《更生保護法》所建立的機制,「有罪」的人入監執行期滿或假釋出獄後,依法需輔導其自力更生,適應社會生活。相對照之下,遭受司法冤判的「無辜」者,國家當然更有義務拿出積極作為。以美國堪薩斯州在今(107)年5月15日所通過的刑事補償法案為借鏡,該法針對冤枉入獄的人,除按其被監禁的日子,給予每年6萬5000美元的補償外,還可以向法院請求提供長、短期社福協助,像是:住家安置、教育學習、諮商服務、參與健康保險、理財培訓等。同時,法院應發給聲請人無辜證明,並刪除前案紀錄,以洗刷一輩子的污名,重新與社會連結,而免因原罪自暴自棄。
專責單位統合協助
遺憾的是,司法院於今年5月22日召開《刑事補償法》修正草案公聽會,該草案初稿並未納入司改國是會議決議有關建立刑事無辜受害人非金錢補償社會復歸機制部分,顯然為德不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基於人道考量,無辜者們因為自己從未犯下的罪行,而被關在獄中長達1、20年的慘痛經歷,除了合理的補償金額外,國家為了協助刑事誤判的無辜者,更應該提供完善的復歸計劃,讓他們能適時地獲得所需的資源協助,開啟嶄新的人生。
緣此,建議政府參考現行《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條例 》、《藥害救濟法》與《法律扶助法》的立法例,在行政院或司法院下成立「刑事平反補償基金會」負責刑事各項補償業務,透過專責單位來統合相關部會給予轉介或提供必要之協助措施。同時,應引進社工、心理、醫療等跨領域專業人士,為刑事誤判的無辜受害者設計個別化刑事補償計畫,納入就業、醫療、回歸社會等精神與物質上之支持,廢棄現行以訴訟程序請求補償的方式,以回復其名譽與維護有尊嚴的生活。另進而研究刑事冤錯案件的成因與預防,讓冤獄悲劇不再發生,以提升司法公信力。
更重要的是,新制補償無辜者外,也應依照刑事補償精神,將冤案的告訴人及家屬納入刑事補償對象,設計合於被害者法感情之修復性和解機制,補償其誤信司法判決結果,所造成的訴訟費用與精神損害的慰撫金,以安頓其創傷,這或許是避免製造社會更大悲情最適當的療癒藥方,消除真棄民可悲的命運輪迴。
(蘋果日報)
--
最高法院分案 是做好事還是黑箱?/林臻嫺(台南地方法院庭長)
日本位在永田町的最高裁判所,是1974年落成,經過建築師的公開競圖,由岡田新一建築師獲選,歷時2年10月,花費126億日圓,以1萬噸的花崗岩、在皇居對面,蓋成了一座外觀像「城」的建築物,原先被外界期待寄予要成為「能保護市民的自由或權利最後堡壘的奇岩城」,但之後卻被戲稱是「像石頭般頑固的腦袋們堆疊集合在一起的城堡」,如果最高裁判所作出改革的舉動,就會被說成是地殼變動。
最近,我國的最高法院也發生不小的地殼變動。過去因為有保密分案,故案件一旦上訴三審,猶如進入百慕達三角洲,瞬間迷航,縱在保密分案廢除後,最高法院仍維持設置特殊的「分案法官」專司分案,與一、二審一般由分案室書記官負責分案之情形不同,早非新聞。近日,因有最高法院法官異常請調事件,坊間盛傳正是因不滿最高法院這種「分案不公」而起,監察院並已介入調查。對此,最高法院強調已採電腦隨機分案,過程只看得到流水號,看不到案由案情,今年5月間為表示公開透明,廣邀媒體記者參訪,公開展示該院設有「分案室」及「電腦亂數分案流程系統」,希望消除外界黑箱爭議。
之後,更被爆出是因最高法院院長,為求配合司改國是會議的政策,作出績效,故想方設法以改變分案順序規則,來美化未結積案的數據,把數倍量多的簡易裁定雜件,分給老手以求快速結案,卻把少量複雜、質重難結的專庭案件,分給新手,如此表面上整體的未結案件「數字雖然降低」,但實際上案件的「品質並未真正提升」,高層美化粉飾報表數據的背後,代表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難脫黑手操控疑雲
最高法院雖強調清理倉庫的積案,是想做「好事」,然而,通往地獄的道路往往正是由善意所鋪成。要知道,分案的不公帶來的不僅是法官間的勞逸不均如此而已,還可能埋下干預司法與審判不公的禍害,此從陳前總統的案件,即因當初的分案情形特殊,因而落入外界審判不公的口實,至今難消,可知「公開透明的分案」實係「公平審判的前提」,故分案不僅在外部有所謂的「法定法官原則、禁止個案指分」等上層規範必須遵守,內部亦應由同院法官們以自治方式制訂一套詳細的分案規則要點,讓分案人員俾賴制度以資遵循,並防杜有心人士藉由操控分案,實質地干預司法與審判獨立。因此,分案雖屬司法「行政」事項,但絕對不是院長一人,可以做好事為名,或為了配合政策等特殊目的,即可任意操控、改變、甚至是玩弄於股掌之間。
因此,最高法院的分案規則要點,在未經合法程序通過、未經公開上網、可供外界查詢檢視之前,就絕對難以擺脫黑手操控、黑箱罩頂的疑雲狀態。司改國是會議噴出上百條美麗絢爛的高空煙火決議事項,這些政策要落實到血汗皮肉的人間現場,對外就只能由高層長官們出面招待記者,讓他們看看漂亮的分案室門面、跟美化過的報表數據就好,絕不能讓記者們發現內部實際辦案的法官們,是如何地落入魯迅《狂人日記》中人吃人的窘境。
(蘋果日報)
--
誰在教育現場 欺負我們的孩子/顏正芳(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
近年來校園同儕霸凌問題日漸受到重視,然而在校園裡欺負孩子的人,只有同儕或學長姊嗎?當然不是。今年剛在世界麵包大師賽中獲得藝術麵包冠軍的王鵬傑,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就提到:國中時因為不願去老師家補習而被刁難,還因為自己是麵包師傅的孩子而被同學家長歧視,叫同學不要和自己接近,這都令他的校園生活痛苦萬分。
校園是大社會環境中的一環,放在生態互動的視野來看,絕對不會只有同儕在傷害學子,如果要預防和處理教育現場發生欺凌,就必須看到施暴展惡的來源。
首先,雖然大多數老師是好老師,但無可否認,台灣校園中確實存在某些會欺凌學生的老師:當著全班嘲笑學生肥胖或妥瑞氏症不自主抖動、怒罵性別氣質陰柔的男學生「你是沒懶葩啊,不男不女」、對媽媽來自越南的孩子說「反正你就是沒家教」、公開諷刺「有人沒繳營養午餐費就吃起來了喔」、在孩子衝突中袒護有錢人家的孩子……全都是活生生在台灣校園上演的實況!
教師校長民代有責
筆者2015年發表於《兒童精神醫學和人類發展》的研究發現:在受訪的6160位國高中職學生中,有6.4%自陳在過去1年曾經被老師故意找麻煩過,而且這種負向經驗和學生出現憂鬱、自殺意念、低自尊、社交焦慮、失眠等精神健康問題息息相關。這顯示:社會確實需要重視教師對孩子的不良對待問題。
教育現場中,學生和校長似乎未有直接互動,但如果校長只會掩蓋校園霸凌、性騷擾、藥物濫用,怕被外界知道會影響校譽,卻不曾發展任何有效策略來預防和介入,那這些問題只會更惡化。校長們可能喊冤:「這些事件會害我被教育局檢討啦」、「如果因此招不到學生,我會被董事會盯啦」,筆者反而建議教育主管當局:鼓勵校方多多通報上述事件,並且結合校內外資源來發展校園事件防範策略,作為校長辦學績效的評估依據,這才可能讓事件被看見、被處理。
然而近年來台灣仍不時爆發校長涉入弊案的醜聞。2010年高雄縣有校長收賄讓特定廠商綁標學校工程;2011年新北市多位校長收受業者回扣、剝削學生營養午餐費;2014年桃園縣和2015年高雄市都爆發校長從購買洗手檯、投影機、電腦等設備中收受回扣。這些都是校長對孩子的權益造成直接傷害的實例。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校長弊案有多起都有地方民意代表涉入,這是台灣惡質地方政治的產物,民代挾其對教育主管單位的監督權和對於地方建設款的建議權,軟硬兼施,令校長等學校行政主管就範,卻侵害學生的權益。而這些藉由各類方式來傷害學生權益的民意代表,各政黨皆有,有的繼續參選下任議員,有的因為官司纏身而由兒女接棒參選,都可能繼續對學生權益造成傷害,選民們怎能不擦亮眼睛,為我們的孩子嚴加把關呢?
(蘋果日報)
--
治安不好,警察抓去關?/徐岩奇(建築師、建築改革社社長)
花蓮0206大地震後,檢察官針對雲翠大樓建設公司負責人等3人,以業務過失致死起訴,再度引起建築師界一片譁然。如建築師確有疏失,論以刑責並無不可。但以本起案例而言,問題不在於誰被起訴,而是其中最關鍵的角色營造「行為人」,即《營造業法》所規定營造廠負責人、專任工程人員、工地主任、鋼筋班工頭,如台南維冠案,再度不見了!不在起訴名單內,最終卻要他人來為這個「行為人」連坐負責,這是什麼邏輯?
九二一地震前大家常聽到的故事:建築師監造到工地抽驗鋼筋完後,營造方派人連夜抽鋼筋變賣(當時鋼筋貴工資低) ; 營造廠在混凝土灌漿過程刻意加水方便施工,監造人關水龍頭後車子輪胎被戳破等故事。類似官兵抓強盜、官兵被打的故事在921前常發生,那時建房也幾乎是台灣每逢地震心驚膽跳的對象。監造如沒盡抽驗之責,應追究業務過失,但監造能指揮工人抽鋼筋灌水嗎?再者,營造方如有蓄意偷工減料之情事,知道偷鋼筋灌水會造成房屋倒塌人員傷亡,又豈只業務過失致死而非蓄意殺人?難怪受害百姓對最終判決忿忿不平。
出事抓監造放營造
工程會於民國96年的公文已經清楚解釋:監造不是「監工」!但誰才是「監工」?很不幸當今《營造業法》竟是模糊的,營造方不是「監工」那是什麼?營造行為人沒有對應《刑法》第193條的「監工」,空窗沒有具體刑責,難怪爛營造偷不怕!政府放任空窗,只敢喊「加強監造」,漠視營造業技師普遍借牌事實,不敢從根源整頓營造業?檢調也不明就裡出事就抓監造,造成治安不好,警察被抓去關的怪事。
兩次0206地震後,社會輿論一面倒指責建築師監造不實,建築倒了是建築師責任,彷彿一切都是監造的錯?然,監察院針對台南維冠金龍大樓作出調查報告:「……營造工作的行為是承攬工程之營造廠,以及所需聘相關專任技術人員、工地主任等,並依法確實監督工人按政府已核准之圖說施工,並負施工品質之完全責任,於實務上,營造廠(負責人)若能落實施工品質並提升施工水準,似更勝於現行之業主委任建築師施工勘驗向主管機關申報備查等防弊制度。
是故,營造廠承攬工程,依法設置專任工程人員並負責『指導施工技術』與施工品質控制,及督導工人按圖施工等『監工』行為……。對於建築師的無上限責任防弊制度設計似已背離國際慣例,防止劣質工程並非混淆施工和設計之權責分工,主管機關理應檢討使其權責相符,強化建築施工品質,營造業(負責人)、相關專技人員應負完全無可迴避責任……。」
根除偷工減料文化
最近營建署、立法院針對《建築法》第56條修法要增設第三方複查制度,非常應景地回應「加強監造」社會輿論,但真正解決了對建築安全的要求?還是製造另外一個疊床架屋的機制,又恰與政府訴求效能提升目標背道而馳?若不能從根源解決,加強監造也不能「品質保證」,再多第三、四、五方也沒用,永無寧日,且質疑政府浪費重複資源在監造,真正解決問題了?
呼籲根除惡質偷工減料文化,釜底抽薪修法明定:營造業,包括營造廠負責人、專任工程人員、工地主任、鋼筋班工頭等,任何有權力指揮工人,甚至是建設公司負責人兼營造者,就是「監工」!
(蘋果日報)
--
蘋論:民進黨要有自我警惕的敏感
對於屢見不鮮的假新聞事件,有民進黨立委提案修法,搞假新聞者關3天或罰款。此議一出,爭議四起,我們也立刻明確表示反對立場,蓋此將傷害言論自由,且後續問題多多。
雖然這是民進黨立委個別的提案,但因民進黨是完全執政的多數黨,社會無不注視該黨或蔡政府態度如何。行政院發言人說,尊重立委提案職權。這等於廢話。你當然不能干預立委提案,但要審議時,你的立場是什麼?我們當然曉得行政部門必須搞好跟立委的關係,但在某些關鍵問題上,立場是無法迴避的。
過了幾天,民進黨洪秘書長終於公開反對這提議。他說,不要嘗試用簡單的方法,去解決複雜的問題,這是立委個別提案,沒有提到黨團或平台上討論。慣例上,民進黨秘書長比較少對立院法案發言,因此,這是不是反映了身兼黨主席的蔡總統的態度,耐人尋味。
我們對這個發言感到欣慰。民進黨及其前身的「黨外」,曾在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在思想觀念上、在政治作為上……,引領台灣社會走向更多元、更開放、更進步。當前台灣社會的樣貌,有著很多民進黨與當時的社會同其呼吸奮鬥的痕跡。
立委提案背離價值
然而,容我們指出,民進黨完全執政以來,有不少立委提出一些很具爭議的立法構想,讓人不禁要問,民進黨怎麼了?這些構想往往是草率從事,背離一些基本價值,因而潛藏一些值得憂慮的問題。處理假新聞的構想是一個例子,大約半年前,也有綠委要修法,主張國家應蒐集國民自出生至死亡都不會改變的生物資料 (如:虹膜),供辨識身分之用。此議被批後撤回。
以這兩個個案為例,雖然一個撤了,但從報導上看,提案人是不以為然的;而管理假新聞的案子,提案人也是振振有詞。換句話說,像這一類的事,不管最後如何,相關人對相關議題牽涉的複雜面認識太簡單,且是否有根本價值的認知令人懷疑。
以假新聞而言,因著電子科技的發展,在一個過度訴諸個人情緒和信仰的「後真相」時代中,在信息的海洋中,所謂的「客觀真相」是什麼,絕對是一個很複雜、很爭議的問題。過去戒嚴時,騎腳踏車沒開燈就犯「違警罰法」,也可以「關3天」。這會不會有點時空錯亂的相似感?但,開不開燈好判斷,假不假沒那麼簡單。同樣地,當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電子科技愈來愈發達,像臉部辨識這一類技術,使得「數位列寧主義」(digital Leninism)對自由民主人權的危害,對「老大哥看著你」之歐威爾式控制的擔憂,變成事實時,我們的政治菁英竟然作上項倡議,這不是很令人錯愕嗎?
深層意識逆民主化
一個社會許多立法、政策或各種管理構想,往往預設著國家(state)的力量有著真誠的善意、無所不能的能耐,能解決我們諸多社會、經濟、政治的問題,要盡可能地擴張其權力,卻絲毫不警惕歷史的教訓。上面的例子反映的就是這樣,也許你沒有清楚意識到。國家要更大的權力來有效管理社會。
老實說,這樣的思維或深層的意識,是逆民主化之勢、開倒車的。幸好,我們在最近這個個案中看到民進黨還有自我警惕的敏感,我們希望在更多的事例中都能看到民進黨有這種自我警惕的敏感!
(蘋果日報)
--
家庭消費也倒退嚕/于國欽
總體指標包括GDP、薪資、消費、投資及出口都有名目、實質之分,名目值是以當期價格計算,實質值則是以基期年的價格(固定價格)計算,因此名目值是「值」的概念,而實質值是「量」的概念。
■總體指標之所以要把名目值轉為實質值,主因通膨率會誇大名目值的成長率,例如1974年台灣名目GDP成長33.9%,光看此增幅會以為當年景氣很好,但一經物價平減後,實質GDP僅成長1.2%。
從綠營揶揄馬總統任內實質薪資倒退十六年,到如今執政後被反諷薪資依舊倒退,薪資爭議從未停過,而前些日子行政院站出來說話了,他們說:「去年實質總薪資創新高,沒有倒退了。」這話雖沒錯,但也只比十七年前多了666元,實在沒什麼可誇口的。
薪水不增 消費難成長
事實上,這些年除了實質薪資倒退嚕,我們的家庭「實質消費」也是一樣倒退嚕。其實這也是很合理的,買東西得花錢,薪水不成長,消費怎麼可能會成長?從家庭收支調查結果可以發現,我國每戶家庭消費於2016年為77.6萬元,比1999年65.5萬元來得多,不過,別太高興,一經物價指數(CPI)平減後,兩者完全相同,換言之,家庭實質消費也倒退了十七年。
物價平減 實質消費停滯
依主計總處估計,從1999年到2016年國內消費者物價漲了18%,換言之,若這段期間消費支出成長率沒有比物價漲幅來得大,那麼實際購買到的東西就不會比十七年前多。很巧,這十七年的消費支出也成長了18%,剛好追平通膨率,因此一經物價平減,實質消費和十七年前相同。
也許有人會覺得驚訝,但只要想一下十七年來,我們的外食費、鮮奶、奶粉、麵包、房租、學雜費、家具、油料費、衛生紙有哪個沒漲價的?光要維持原來的消費品質,我們就得多花許多錢,因此經物價平減才能算出我們實際享有的消費品質,而經此估算,我們真的倒退了十七年。
其實,我們早年實質消費成長的非常快,1990年代平均每個家庭一年消費71.9萬元,比1980年代成長了六成,迨2001~2010年僅微升至77.8萬元,而2011~2016年反而降至76.5萬元,這個趨勢說明了近年家庭消費動能是非常疲弱。
高所得者 實質消費亦降
值得注意的是,民間消費的倒退是普遍性的,不論是後20%低所得家庭或前20%高所得家庭,實質消費都倒退了十多年。以高所得家庭而言,2016年實質消費129.8萬元,還略低於2002年的130.0萬元,而低所得家庭2016年實質消費34.7萬元,與1996年34.7萬元相同,這個資料當然看不到前5%、前1%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變化,也許他們有高幅的成長,但就多數台灣家庭而言,這些年的實質消費確實都在倒退嚕。
看看台灣長期的薪資、消費走勢,2000年確實是台灣經濟發展的分水嶺,在此之前薪資、消費皆有極高的成長,社會洋溢著加薪與繁榮的喜悅,但在此之後,薪資、消費成長皆緩,一經物價平減後皆倒退十多年,未來在台灣經濟發展史上,該如何形容這十六、七年的停滯期?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繁榮的台灣陷入薪資、消費倒退?都值得經濟史的專家多深入研究。
(工商時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