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新聞自選輯 20180625

大批書迷搶看最後一眼 金石堂城中店熄燈

屹立34年的金石堂書店城中店,昨天吹熄燈號,現場守候上百書迷直呼可惜。老台北人記憶中的重南書街,又有一家書店走入歷史。



重慶南路的金石堂城中店,為金石堂的第一家分店,隨著店面租約到期,昨熄燈打烊。為感恩回饋書迷,祭出最後36小時不打烊、各式折扣,吸引大批顧客前來購書、懷舊。

店前公告「6月24日要從書街畢業嘍」,語調雖俏皮卻帶點感傷。金石堂城中店昨越夜越熱鬧,書迷絡繹不絕前來拍照,專程從新北市前來朝聖的陳先生說,他學生時代就來這裡買書,以前書街專賣資訊科技書籍的店倒了,現在金石堂也要離開,多少會覺得感傷。

60歲書迷閻小姐用「揪心」來形容,她說,以前小孩準備聯考都在這邊買參考書,她2個月前知道金石堂城中店將結束營業,昨晚特別來看一看;以前這裡是有名的書街,結果好像都被商旅、餐飲取代。

重慶南路全盛時期多達100多家書店,如今剩下家數區指可數,昨晚打烊時刻,金石堂特別安排歷任店長與員工站在門口與書迷道別。

金石堂表示,城中店歇業消息公布後,每天人潮維持平日3至4倍,未來將尋找更合適的點,並擴大網路書店雲端經營技術,結合實體書店全新的閱讀體驗,發揮更大的全通路滿足消費需求。

書迷送別金石堂城中店 創辦人嘆:沒官員到選舉要緊

屹立34年的金石堂書店城中店,今晚正式吹熄燈號,30位店員站在門口排排站,向離開的書迷喊聲「謝謝光臨」。金石堂書店創辦人周正剛也到現場,看著金石堂第一家分店歇業,對於許多書迷在最後一天購書、懷舊,周正剛笑說,真的很謝謝大家,閱讀很重要,台灣還是有前途,不過他也說,今天沒有一個官員到是一個大問題,政府不曉得民眾需求,可能大家都在選舉、選舉要緊。

金石堂書店城中店最後一天,卻越夜越熱鬧,周正剛表示,今天這麼多人,發現失去了才知道珍惜,並笑說那以前怎都不來呢?他不是自誇,但實際上這麼多人來,是開城中店30年來最多人的時候。

不過,周正剛提到他擔憂地方,直言政府太不尊重,不清楚大眾的需求,如今要關店了,「講真話,不好意思,沒有一個官員到」,這是一個問題點,文化部在幹嘛呢?可能大家都在競選,選舉要緊。

周正剛直言,對岸以思想起家,最大書店就是國家開的清華書店,對岸重視思想跟閱讀,大家說大陸學生比台灣學生用功,就像30年前台灣,大家汲汲營營,書店扮演就重要角色。

周正剛接著說,今天看到這麼多人來,代表真的有共識「閱讀很重要」,台灣還是有前途、有希望,但是政府要加油;對於市面上的實體書店,周正剛認為,書店的書不是裝飾品,書是知識的來源,有些變成咖啡為主、書店為輔,那反倒成了咖啡秀。

台北市重南書街促進會理事長沈榮裕今晚也來到現場,表示金石堂書店城中店因為租金太高才結束,他已向業者表達,願意幫忙在重慶南路書街尋覓新的店面。

沈榮裕說,重慶南路的書街印象要改變很難,這邊在日據時代就有書店,他對重慶南路書街還是有信心,任何一個商店街都會輪迴,相信5年、10年又回來,這個文化的根要延續下去。

(聯合報)
--
走過34年 金石堂城中店熄燈

「謝謝大家的照顧,城中店在書街34年歲月足跡今夜10點熄燈,城中店感謝所有愛書人的陪伴,未來金石堂將會繼續與您共築閱讀之夢。」在費玉清《晚安曲》及無數讀者的不捨心情下,金石堂書店城中店24日結束了34年的營運,無數書迷趁著關門前到現場做最後的巡禮,拍照留念或書寫離別感言,單日業績直逼300萬元,輝煌了金石堂城中店的最後身影。

歷任店長、員工 鞠躬送客

城中店昨晚10點熄燈,為了感謝讀者並告別,金石堂書店協理汪信次邀請城中店歷任店長及34名老員工一字排開,鞠躬歡送最後一批陪同走入歷史的客人

從昨天下午現場就拉起紅龍,也邀請書迷朋友在書店1至3樓的牆面留言,與喜愛的作家親簽咖啡杯拍照留念;3樓的作家簽名牆也將以數位復刻方式保存下來;等待進場的讀者沒有停過,城中店最後一場「金石生活學堂」的講座由作家簡媜主講,小小空間擠進超過百人。

作家簡媜:青春約會場所

簡媜表示,金石堂城中店是她跟當時男友約會的地方,「當時先在現在的二二八紀念公園、也就是新公園散步,然後再來金石堂看書。」這裡對她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青春回憶。

現年66歲的第一代店長楊秋福,在金石堂工作了34年退休,他表示,當時金石堂不只是書店,更是「文化廣場」,就是希望培養喜歡閱讀的讀者,「以前重慶南路書市的店面從台北車站那邊算過來,到襄陽路就已經沒有人煙,金石堂的開幕,帶動了衡陽路這一邊的經濟發展。」

楊秋福說,當時的傳統書店走道都非常狹窄,燈光昏暗,都是賣考試用書、教科書,買完就走,「金石堂希望以人為本、以書為重,裝潢明亮、走道寬敞,就是希望讀者可以常常回來,這次不買沒關係,下次還會被氣氛吸引回來。」等於是開風氣之先。

北一女校友 穿制服追憶

這幾天陸續有許多書迷到場拍照跟買書,戀戀不捨,一位母親刻意穿上北一女的制服回到金石堂城中店拍照,她說,就讀北一女的3年,金石堂城中店是她們下課放鬆最好的地方。

也有一位台灣銀行退休的公務員拿著第一代「圖書禮券」到現場換書,他說,太太很喜歡看書,兩人下班就到這裡休息看書,聽到這家店要關門,他找到自己當年買的圖書禮券,昨天到現場兌換,立刻被金石堂店長陳奕茹拿出現金交換,準備珍藏。

前董事長周正剛夫婦也到現場,周正剛表示,這是金石堂的第二家店,的確深具意義,但開店或熄燈,「都是緣份到了」。

做出特色 給讀者來實體店理由

承載著眾多作者、讀者的記憶,金石堂城中店在24日晚間10點正式熄燈告別,不少民眾懷著道別的心情前來,一如鄭愁予的詩:「是誰傳下這詩人的行業,黃昏裡掛起一盞燈」,昨晚眾人是最後一次,為這城市點一盞深夜的燈,向金石堂城中店告別。

金石堂書店協理汪信次指出,城中店自公告熄燈後,平均每日來客數是過去的3至4倍,預估6月的營業額上看千萬台幣,最後持續36小時的不熄燈告別活動,也安排了文史專家莊永明、作家祁立峰、廖志峰與簡媜等人講座,與讀者一同回憶書街的繁華。

台北市商業處副處長江美玲表示,儘管重南書街從全盛時期的100多家至今只剩15家書店,但商圈一直推動友善閱讀,在旅店、餐廳內提供書籍設置專區,希望商圈內仍滿是書香。文史學者莊永明則直言,書街面貌的改變,反映的是台北市的發展歷史,過去因交通之便,書街輝煌一時,但至90年代柏青哥便開始入侵,隨後便是商務旅館的進駐,當現代人生活、閱讀習慣改變,書街也勢必轉型,莊永明表示,畢竟「書香是翻出來,而不是滑出來的」。

重南書街促進會理事長沈榮裕建議,政府不妨開放陸資來台開書店,「像鐘書閣這樣的最美書店若進駐,自然能吸引人潮。」人潮不來,他感慨「促進會6年前做的書街地圖,如今書店又比當時少了一半。」不過,作為老牌店家天瓏資訊圖書二代接班人,彭德凱認為,書店在重南並不是無法經營,「做出特色,給讀者來實體店的理由」才是重點,近幾年書店雖關了不少,但他表示天瓏大致未受影響。

(中國時報)

社會

台大洗腎出包沒通報 衛福部:法規未要求

台大醫院爆發國內醫學中心首例把洗腎機RO逆滲透水和自來水管線「接錯線」疏失,台大醫院前天僅以聲明稿致歉,醫院發言人王亭貴昨首度針對此案受訪,表示案件是發生在上月25日,1名洗腎室護理師在加護病房忙中出錯,誤接洗腎機管線影響6名重症病患,該名護理師的出錯原因及懲處,目前院內還在調查中。

全面加裝防呆設計
此案影響6名重症病患中有1人在數日後死亡,王亭貴昨說案發後院方立即針對6人血液進行細菌培養,監控1周都未發現感染,研判患者死因與此案無關,另5人後續病況變化亦排除與此案關聯性。外界若對此案與該名死亡病患的死因有疑慮,院方願讓第三公正單位鑑定接錯線與病患死亡是否存在因果關係,釐清疑慮。

他坦言,此案就是院方疏失,院內已深自檢討、改進,目前針對院內洗腎機的管線接頭已全面加裝防呆設計,避免再發生人為錯誤,至於該名接錯線的洗腎室護理師,其出錯原因及懲處,目前還在調查。
衛福部表示,現行法規未要求醫師或醫療機構須通報醫療事故,院方未通報此案給衛福部。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科長何叔安說,因日前有媒體詢問此案,前天曾派員前往台大醫院了解,因當時不知事發地點在加護病房,僅到洗腎中心察看管線問題,未發現異狀;今將行文台大醫院要求一周內提交書面報告。

(蘋果日報)
--
洗腎機接錯線 台大:護理師疏失

台大醫院發生洗腎機RO逆滲透水與自來水管線「接錯線」疏失,台大醫院昨說初步調查肇因是一名洗腎室護理師忙中出錯;台北市衛生局今將發文要求台大醫院一週內提出書面報告,且不排除約談人員及到院調查。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受訪替老東家緩頰說,此案要進行RCA(根本原因分析),調查報告出爐才能下結論,但台大醫院平均醫術還是最好!

柯P:台大平均醫術還是最好

柯文哲日前在一場演說中,指稱台大醫院以服務態度不好制量,引發議論;他昨日受訪躊躇幾秒後仍直言「台大醫院態度其實還是好不起來」,如果每個門診醫生都不限號碼,「看到半夜也看不完」,但他也強調「自己醫界出身,台大再怎樣,平均醫術還是最好的。」

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昨則進一步說明,此案發生在五月底,是一名洗腎室護理師忙中出錯,原因調查中。針對受影響六名患者,當下即進行血液細菌培養,監控一週未發現感染,其中一人在事發逾兩週後死亡,研判與接錯線無相關,但若外界有疑慮,願讓第三公正單位鑑定調查。

王亭貴強調,事發後院方已由副院長率相關主管向家屬致歉與說明,均獲理解。「是台大醫院的錯、沒第二句話!」台大院內已積極檢討改進,洗腎機管線接頭全面加裝防呆設計、無法互接,且強化指示牌說明,避免再發生錯誤。

北市將調查有無違反醫療法

北市衛生局則指出,將調查釐清案件是否違反醫療法,醫院若管理疏失造成病患傷亡,可處五萬到五十萬元罰鍰,並得按其情節要求一個月至一年停業處分。

(自由時報)
--
台大醫出包 醫改會:重大事件應通報

重大醫療疏失危及病人安全,但我國醫療法規未有通報機制,以台大醫院洗腎管路接錯事件為例,衛福部與台北市衛生局皆未獲訊息。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昨建議,重大病安事件應通報主管機關,並比照飛安事件成立獨立調查小組,調查不為究責,而是公開給各醫院,避免發生同樣失誤。

衛福部醫事司石崇良昨回應說,請醫院強制通報須有法源依據,「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草案」第卅條之一訂有病安條款,即仿飛安事件的處理所建立。

上述草案的病安條款規定,當醫療機構有重大事故須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方案,並通報主管機關,但法案現在還躺在立法院裡。石崇良說,預計立院下會期會審理。

「我們確實是在媒體報導後才得知消息。」石崇良說,目前僅傳染病防治法規定,醫院發生疫情群聚感染,或會擴及多人疾病事件,才需強制性通報。

醫療法僅規範,當醫院偶發單一事件,有義務應主管機關要求提出報告、接受檢查,屬被動性報告,若有明顯管理疏失造成病患傷亡,再裁處五萬到五十萬元罰鍰,最重可暫停醫療業務。

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則說,該事件因非傳染病或集體感染,未通報中央或地方衛生單位,是以「異常事件」處理原則辦理。

朱顯光說,國內醫療院所尚未建立面對醫療錯誤的文化,每發生病安事件,都是媒體披露才對外,「擠牙膏式」回應,把錯誤歸咎於個人,而非檢討系統機制。但攤開醫療真相、建立制度,才有助減少病安事件,建議重大病安事件應仿照港澳,在事件發生後的廿四小時內通報主管機關,主管機關也應比照飛安事件成立獨立調查小組。

至於外界憂心醫院若收太多病人,當護理人員太累,難保沒疏失。衛福部說,護病比修法上個月已預告,要求醫學中心全日平均護病比降至一比九,違者若未限期改善,醫院將受關床處分。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高靖秋說,我護理人員平均卅五歲,和歐美平均四十五歲相比,年輕許多,背後原因就是工作辛苦、負荷度高,使護理師轉行不留任,但臨床資歷淺,直接衝擊病人照護安全。

洗腎接錯管 台大醫:接頭換防呆裝置

台大醫院爆出血液透析管路接錯的醫療疏失,波及六名患者,其中一人在事件後死亡。

台大醫院昨證實,是一名受過專業訓練的洗腎護理師出錯,但目前著重病人狀況追蹤,尚未究責。事件發生後,也已將全院洗腎機管路接頭換上防呆裝置,避免事件重演。

台大醫院身為龍頭醫院,卻發生罕見的洗腎機器管路接錯事件。衛福部下令,台大必須三日內提出報告。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已口頭通知台大,最快明天可拿到報告。

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說,事件發生在五月廿五日,當時一名洗腎護理師把洗腎機器原本應該接上逆滲透水(RO)管路的孔洞,接錯到自來水管路,但直到交班時才發現接錯了。

王亭貴強調,發現錯誤當下,該院醫療副院長余忠仁即召集腎臟科醫師組成團隊,替受到波及的六名病人進行血液培養,同時向家屬與病人致歉並說明錯誤,請病家相信醫院會提供最好的處理。

此外,雖然機器上的自來水及RO水接頭上面本來就有明顯標示,但接頭大小相同,未完全防呆。醫院事後開會決議,將全院洗腎機全部換成一公一母的接頭,才能有效防呆。

王亭貴說,未來會持續深切檢討並加強人員訓練,盡最大的醫療責任保障病人安全。針對衛生單位調查,將仔細說明,也願接受第三方公正單位鑑定。

台大醫院洗腎接錯管 衛福部將修法要求通報

台大醫院爆出血液透析管路接錯的醫療疏失,波及6名患者,其中1人在事件後死亡。台大醫院證實,是一名受過專業訓練的洗腎護理師出錯,但目前著重病人狀況追蹤,尚未究責。事件發生後,也已將全院洗腎機管路接頭換上防呆裝置,避免事件重演。

台大醫院身為我國龍頭醫院,卻發生罕見的洗腎機器管路接錯事件,犯了不該犯的錯,令外界震驚。衛福部下令,台大必須3日內提出報告。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已口頭通知台大,最快明天可拿到報告。

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說,事件發生5月25日,當時一名洗腎護理師把洗腎機器原本應該接上逆滲透水(RO)管路的孔洞,接錯到自來水管路,但直到交班時才發現接錯了。

王亭貴強調,發現錯誤當下,該院醫療副院長余忠仁即召集腎臟科醫師組成團隊,替受波及的六名病人進行血液培養,同時向家屬與病人致歉並說明錯誤,請病家相信醫院會提供最好的處理。

此外,雖然機器上的自來水及RO水接頭上面本來就有明顯標示,但接頭大小相同,未完全防呆。醫院事後開會決議,將全院洗腎機全部換成一公一母的接頭,才能有效防呆。

王亭貴說,未來會持續深切檢討並加強人員訓練,盡最大的醫療責任保障病人安全。若衛生單位要調查,會仔細說明,也願接受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鑑定。

但是,重大醫療疏失危及病人安全,我國醫療法規目前未訂有相關通報機制。王亭貴也說,本案屬「異常事件」,非傳染病或集體感染,沒通報給中央或地方衛生單位,而是以該院的異常事件處理原則辦理,避免未來再發生。

「我們確實是在媒體報導後才得知消息。」石崇良說,目前僅傳染病防治法有規定醫院發生疫情群聚感染,或會擴及多人疾病事件,才需強制性通報。

而醫療法僅規範,當醫院偶發單一事件,有義務應主管機關要求提出報告、接受檢查,屬被動性報告,若有明顯管理疏失造成病患傷亡,再裁處5萬到50萬元罰鍰,最重可暫停醫療業務。

醫改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指出,雖然「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草案」第31條訂有病安條款,也就是當醫療機構有重大醫療事故,必須分析根本原因、提出改善方案,並通報主管機關。但法案現在還躺在立法院裡,發揮不了作用。

朱顯光認為,國內醫療院所尚未建立面對醫療錯誤的文化,每發生病安事件,都是媒體披露才對外「擠牙膏式」回應,把錯誤歸咎於個人,而非檢討系統機制。但攤開醫療真相、建立好制度,才有助減少病安事件發生。

朱顯光建議,重大病安事件應仿照港澳在事件發生後的24小時內,通報主管機關;主管機關也應比照飛安事件成立獨立調查小組,進行根本原因分析報告。該報告不應當成究責工具,而是公開給各醫院知曉,避免發生同樣失誤。

洗腎管路疏失一年356件 專家估黑數超過300倍

對於台大加護病房洗腎管路錯置事件,衛福部認為這類情況相當少見,不過,國內病人安全訪查專家詹廖明義卻狠狠打臉,認為這只是冰山一角,依照經驗法則,實際發生個案可能是實際醫療疏失的300倍至600倍。

針對台大醫院爆發洗腎插錯管一事,主管機關台北市衛生局科長何叔安指出,今天行文台大,要求院方提出報告,說明事情發生經過,在了解事件始末後,衛生局才能做出懲處。

這此重大醫安事件發生於5月25日,今天剛好滿一個月,台大迄今仍未向衛生局提出通報,是否有違法之處?何叔安指出,依據現行法規,除了法定傳染病,並無強制規範醫院一定要通報醫安事件。

為瞭解國內相關醫療管路疏失概況,記者查詢醫策會網站,「2016年台灣病人安全通報係年度報告」顯示,當年度全國醫院所通報的管路事件多達1萬12件,其中造成18人死亡、64件極重度或重度。

進一步分析,單一管路事件中,以鼻胃管發生事件最多,高達2121件,其次為氣管內管口管1465件,至於洗腎透析相關管路意外事件則有356件,平均每天發生一件。

詹廖明義為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咨詢專家、中區醫療網病人安全訪查專家委員、中國醫藥大學兼任副教授,他指出,大部分醫療院所將醫療疏失視為一般小事,非得等到病人死亡、植物人,才會嚴肅面對,但大多只是賠錢了事,如果沒有深刻反省,同樣錯誤可能一再發生。

詹廖明義透露,中部某醫院就發生過好幾起病患插管位置錯誤的重大疏失,原本應該通至胃部,卻連至肺部,結果一灌食,食物就跑到病人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就有病人因此死亡。

詹廖明義說,在醫學上,醫院醫師以及病人可說是資訊嚴重不對等,如果出現醫療疏失,許多院方刻意隱瞞,除非醫院勇於認錯,主動告知,否則病人、家屬無從查證。

詹廖明義建議,衛福部應該盡速修法,要求醫院,一旦發生將因醫事人員疏失導致死亡、植物人的警訊事件,應該立即通報,並在一段時間內提出完整的根本原因分析報告。

(聯合報)
--
洗腎接錯管 台大醫院證實:洗腎室護理師出錯

台大醫院發生洗腎「接錯管路」疏失,6名病患受影響。發言人王亭貴今天證實,此案發生在5月25日,是一名洗腎室護理師在加護病房接錯管路。

台大醫院加護病房發生替重症患者洗腎時,誤將自來水當成RO逆滲透水使用,共有6名患者受影響,其中一人事發後死亡。但台大內部調查證據顯示,接錯管路和病人死亡無關。

王亭貴表示,此案發生在5月25日,是一名有經驗的洗腎室護理師在加護病房作業時,將管路插錯。加護病房的洗腎設備雖有標示,但因「兩條管子都接得上去」終釀錯誤。事發原因還會繼續調查,但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照顧病人並避免類似狀況再發生。

王亭貴說,現在洗腎設備都已做防呆裝置,把2條管路改成不一樣,無法互接,且制度上也有做修改,並加強訓練醫護人員。

至於一名病患在接錯管路後死亡,王亭貴說,目前醫院調查結果,該病人的死亡與接錯管路無關;受影響的6名患者都是重症、住在加護病房的病人,病情本就不穩定。後續將向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報告,也不排除對外正式說明。

(中央社)
--
護理師接錯洗腎機 台大認了

台大醫院發生洗腎接錯管事件,院方昨首度表示,是1名洗腎護理師忙中出錯所致,已進行調查及檢討,全力避免以後再發生類似情形。對於其中1個死亡病患的死因,外界若有疑慮,台大醫院願意接受公正第三方鑑定來釐清疑慮。

外界想釐清 由第三方鑑定

上月25日,台大醫院洗腎室可能因為洗腎機器接管標示不清導致護理人員弄錯,將原本洗腎過程應使用無菌、無雜質的RO逆滲透水,誤用為自來水,有6名加護病房重症病患受到影響,其中1人在幾日後死亡。

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昨表示,這起事件發生後,院方已由醫療副院長余忠仁率急診、洗腎室主管,向家屬們說明及道歉,並已經取得諒解。至於護理師出錯原因及後續懲處,院方正在調查中,一旦釐清後,不排除對外說明。

其中1名重症病患死亡,這與台大醫院護理人員接錯管有關嗎?王亭貴表示,事發後,院方對6名病患的血液進行細菌培養及追蹤,都未發現有細菌感染,因此排除病患死亡與接錯管有關。

王亭貴表示,台大醫院已針對院內洗腎機的管線接頭全面加裝防呆設計,避免再有人操作錯誤。此外,為昭公信,台大醫院願意接受第三公正單位進來釐清接錯管與病患死亡是否有因果關係,並負起該有的責任。

柯P來緩頰 台大醫術第一

同樣也是台大醫師出身的市長柯文哲昨為老東家緩頰說,台大再怎樣,平均醫術還是最好的。

柯文哲日前才稱台大醫院「以服務差制量」,如今爆發重大醫療疏失,他24日受訪時坦言,台大醫院的服務態度還是好不起來,畢竟門診如果完全不限號,醫生看到晚上12點也看不完。但媒體追問,此次就連加護病房也發生醫療疏失,是否會造成病患恐慌?他則說「不會啦!」台大平均醫術還是最好的,這起事件也應進行RCA(根本原因分析),待調查報告結果出爐,才能下結論。

衛福部修法 醫療過失需通報

台大醫院爆發洗腎管接錯疏失,波及6名加護病房重症病患,院方已坦承疏失,北市衛生局醫事管理科長何叔安表示,已派員至台大醫院了解情況,25日將正式行文院方,要求1周內提交接錯管事件書面報告。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現在醫療過失未有通報機制,但立法院一旦通過《醫療事故預防及處理法》,未來重大醫療過失就要通報,否則將被罰款。

石崇良說,台大醫院加護病房從101年起就設有RO逆滲透水設備,每天都在使用,竟然還會發生接錯管的事件,實在讓人意外與不解。

台大這次接錯管事件並未向主管機關通報,成為醫療管理上的死角。石崇良表示,依照《傳染病防治法》,醫院在遇到法定傳染病時,才須要向所轄縣市衛生局通報,但醫療過失則未有通報機制,因此台大接錯管,依目前規定無須通報。

石崇良說,台大醫院這次事件,護理人員個人疏失屬醫病雙方問題,這部分衛福部不介入;至於院方的管理疏失,台北市衛生局已經介入調查,衛福部將依調查結果,再進行後續處置。

何叔安表示,23日即派員前往醫院了解狀況,因當時未掌握到事發地點在加護病房,僅到洗腎中心查看RO逆滲透水管路問題,但洗腎中心只有一條管線,並未發現異狀,今將正式行文,要求院方提交書面報告。

何叔安指出,後續不排除約談相關醫療人員,釐清是否違反《醫療法》108條規定,可依法處5萬到50萬元罰鍰,並得按其情節就違反規定之診療科別、服務項目或其全部或一部之門診、住院業務,處1個月至1年停業處分或廢止其開業執照。

石崇良又表示,新制訂的《醫療事故預防及處理法》目前已在立法院完成所有條文的審查,下個會期進行朝野協商後,預期就會三讀通過。這個法令明定,醫院發生重大醫療事故時若自主性通報,就不會被行政處分或司法裁判;但如果未主動通報,則會被罰款。

(中國時報)
--
洗腎人口多? 醫師:健保給付門檻低

台灣去年8.7萬洗腎人口,共燒掉健保費453億元,針對台灣洗腎人口多的原因?高醫腎臟科主治醫師張哲銘表示,主要是健保降低了洗腎門檻,加上人口老化,慢性病衍生腎臟病增多,第三則是腎臟移植率不佳。針對如何減少洗腎人口?安德診所洗腎中心楊醫師表示,妥善照顧好慢性病人,減少其腎臟病發生率,是降低洗腎人口的關鍵。

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的資料,台灣洗腎人口突破8萬人,健保支出年年升高,並在105年超過450億元,成為健保支出最高的疾病項目,是去年健保最花錢10大疾病之首。依據美國腎臟資料登錄系統2015年報告,台灣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是世界第一(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458人),遠高於歐洲、美國和日本;盛行率也是世界第一(盛行率為每百萬人口3,138人)。

針對台灣洗腎人口多的原因?張哲銘表示,主要是健保對洗腎的門檻很低,全額給付透析醫療,病患不需部分負擔,降低民眾接受透析醫療的門檻,故健保實施後,透析發生率與盛行率顯著增加。但張哲銘強調,他並不是贊成提高健保門檻,而是認為健保設計的方式就是要照顧更多病人,這是固然的結果。

「人口老化,造成慢性病變多,腎臟病病人自然也跟著變多。」張哲銘說,台灣醫療水準越來越好,以前致死率高的慢性病,病人現在可以活更久,隨著老化衍生出腎臟病,像以前糖尿病致死率高達4成。洗腎中心羅姓護理師也坦承,以她20年洗腎中心的經驗,因糖尿病洗腎的病人越來越多,亂吃藥的案例則是次多,「假藥裡含有馬兜鈴酸,會對腎臟造成永久傷害。」

「台灣腎臟移植率不佳,也是洗腎病患過多的主因。」張哲銘表示,台灣每年有7千多人等待換腎,我國洗腎病患脫離率低,造成洗腎盛行率高。羅姓護理師表示,現在洗腎技術進步,病人洗腎後能活20-30年,沒有腎臟能移植,只能靠洗腎維持生命,造成洗腎病人累積越多。

針對如何降低台灣洗腎人口?楊醫師表示,台灣洗腎病人1/3是因為慢性感染、尿道反覆感染、免疫系統低造成,另外1/3是因為糖尿病引發,剩下就是服用藥物導致。過去台灣慢性病處理沒那麼好,所以造成慢性病病人需要洗腎。現在,先進醫療已經可以照顧好慢性病人,不至於需要洗腎,從罹病率上游調控,未來洗腎人口會變少。

(台灣醒報)
--
台澳密約曝光 外交突圍 我接收難民就醫

在台灣吃到充滿家鄉味的咖哩便當,斯里蘭卡、巴基斯坦難民的心防瞬間融化,一聞到熟悉的味道,難民默默掉下眼淚,緊繃的情緒終於放鬆,吐露他們逃離家鄉的艱辛,醫護人員看在眼裡,為之動容,也代表台灣除了有一流的醫療技術,還有一雙溫暖的手。

台澳密約曝光!澳洲媒體披露,台灣與澳洲兩國政府去年9月秘密簽署備忘錄,內容允許澳洲把安置在諾魯共和國,且有緊急醫療需求的難民送到台灣接受治療。我外交部昨證實這項消息,指台澳簽訂備忘錄以來,已先後安排10多名安置在諾魯的急症或重症難民來台接受治療,醫療費用都是澳洲政府埋單。
澳洲《雪梨晨鋒報》上周五報導,澳洲在我國南太平洋友邦諾魯有難民安置中心,基於澳洲和我國政府去年9月簽署的備忘錄,澳洲得以將安置在諾魯、有緊急醫療需求的難民送至台北的臺安醫院接受治療,其主要目的是避免難民在澳洲接受治療後,趁機滯留。《雪梨晨鋒報》指出,澳洲政府也向其他國家尋求協助,但只有台灣政府與之簽署協議。
我政府高層官員強調,此協定並非如澳媒所稱「秘密簽署」,因外交協定不會每件簽署後都對外發布,只是因為我外交處境特殊,為擔心中國打壓,通常會希望低調進行。

醫療費用澳洲埋單
我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昨表示:「台澳這樣的合作方式,雖不敢說是外交重大突破,但確實是對於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面健康覆蓋』予以落實。」李憲章強調,澳洲出資將重急症難民送至台灣,台灣則以專業、貼心的醫療進行照護服務,是一舉多得的事。
對於為何由臺安醫院執行?李憲章表示,外交部與28醫療院所合作,每個友邦國家基本上都有1至2個醫療院所認養,臺安醫院就是長期在諾魯進行醫療援助的醫院之一。
臺安醫院昨證實,今年以來已收治數名來自諾魯的病患,患者都已離台。
我衛福部技監許明暉表示,執行國際醫療任務的要件是醫院要有能力收治,臺安本身就有提供給外籍人士的國際醫療服務,且院方具有基督教背景,較能契合外籍病患的文化、宗教需求。
澳洲內政部表示,台灣一向被認為擁有世界一流的醫療水準,加上台諾兩國有邦交、台灣不是《難民地位公約》的簽署國,所以有利於將有醫療需要的難民送往台灣。英國《衛報》報導,台灣不是《難民地位公約》的簽署國,所以難民無法在台灣申請庇護,逃避被送回諾魯。

台灣醫療水準一流
諾魯面積21.3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人口僅約1萬人,1980年與台灣建交,但2002年逕自與中國建交,直到2005年才與台灣復交,該國前總統達比杜(Sprent Dabwido)曾於2014年至高雄榮民總醫院治療視網膜病變,顯示對台灣的醫療水準深具信心。
中央社報導,日前一對伊朗母子從諾魯難民營輾轉來到臺安醫院接受治療,55歲的母親法蒂瑪(Fatemah)需要接受心臟手術、17歲的兒子則有精神問題。來到台灣以後,他們喜歡上台灣的人情味,因此治療結束後一度不願回到諾魯。難民律師曼內批評,澳洲政府把重症的病人送往台灣,是「逃避向難民提供最基本的義務」。人權律師鈕豪斯則說,台灣的醫療水準雖高,但難民與醫療人員間還是存在著語言隔閡。

我國提供外國 人道援助案例
◎邦交國醫療團
.長年援助邦交國醫療,除行動醫療團常駐、巡迴義診外,也協助邦交國針對當地疾病進行防治、培訓當地醫事人員等
◎與澳洲合作難民醫療
.協助澳洲將安置在諾魯、有醫療需要的難民送至台灣接受治療,目前已提供10餘名患者醫療照護
◎中東難民援助
.2015年對中東難民進行人道援助,包括捐贈組合屋、LED照明器具及醫療物資等,金額近台幣3億元
◎太平島人道救援中心
.打造太平島成為南海人道救援及運補基地,強化醫療設備、緊急救護訓練,評估隨機運送等,至今年4月已救援16人

【報你知】《難民地位公約》
《難民地位公約》(Convention Relating to the Status of Refugees)1951年7月28日在聯合國通過,並於1954年4月22日正式生效。該公約定義難民、難民的資格和權利,以及提供難民庇護的國家所應負的責任,是國際難民保護的核心規範。依據公約,已簽署《難民地位公約》的國家,有責任保護在其領土上的難民。目前全球有140多個國家簽署《難民地位公約》,其中包括澳洲和諾魯。

立法卡關 台灣不收留難民

台灣與澳洲合作提供在諾魯的難民來台接受醫療服務,但攸關難民居留、身分認定的《難民法》草案13年來仍未完成立法,外交部表示,在《難民法》草案通過前,未來若有其他國家難民申請來台醫療,除非像這次台澳之間以雙邊協定方式安排,才能接受澳洲安置在諾魯的難民來台就醫。

難民身分不易認定
《難民法》草案歷經內政部於2005年、2006年先後送交立院審查未果,2013年被行政院列為優先法案,2016年7月完成初審,但至今未完成三讀。藍委江啟臣說,人道救援不代表要接受難民的身分,或有義務讓難民留在國家,而且台灣目前未必有能力接受難民。綠委李俊俋指,法案卡關主因是難民身分難以認定,例如「中國政治難民」是否為難民?若涵蓋人數相當多,難有共識。
外交部發言人李憲章指出,目前《難民法》草案仍未有進展,且境管相關規定由移民署負責,外交部僅是被授權能否發給簽證。在《難民法》立法前,目前除了與澳洲簽署相關協定外,沒有其他類似的安排,也僅能接受澳洲安置在諾魯的難民來台就醫,外交部會妥善把關,以能力所及為國際人道救援盡一份力。

LA01_007.jpg (640×513)

(蘋果日報)
--
台澳祕密備忘錄 已治療10餘名難民

澳洲《雪梨晨鋒報》日前報導稱,台澳去年9月祕密簽署諒解備忘錄,澳洲政府可把安置在諾魯共和國,且有緊急醫療需要的難民,送到台灣接受治療。外交部昨強調,難民來台交通及在台醫療費用,皆由澳洲政府支付,台灣已提供10餘名重(急)症病患完善有效的醫療照護。

英國《衛報》上月報導,一位伊朗籍母子難民為躲避戰亂,躲到澳洲,被送到諾魯難民營,此難民媽媽需接受心臟手術,而兒子有自殺傾向,被澳洲安排在台灣進行醫療協助,但5月10日清晨遭澳洲邊境部隊強壓出境,遣送到諾魯難民營,引發人權團體批評。

藍委江啟臣曾在立法院質詢外長吳釗燮,吳回應,此報導內容偏頗,台灣不可能讓澳洲4名執法人員來台。外交部事後也發布聲明稿澄清報導內容並非事實。

澳洲向多國尋求難民的醫療轉送協助,而台灣是唯一與澳洲簽訂協議的國家。澳洲政府把安置在諾魯的難民送往外國就醫,是要避免難民在澳洲醫院接受治療後,可能循司法管道申請續留澳洲。

外交部昨重申,依據台澳去年9月簽訂合作備忘錄,自今年1月起,對於現居諾魯的難民及尋求庇護者,在諾魯無法給予及時醫療診治的情形下,可轉送來台,至台安醫院接受醫療照護。

(中國時報)
--
沒採訪證硬闖 男大鬧金曲獎後台

金曲獎前晚熱鬧登場,場外卻發生插曲,1名自稱網路媒體記者男子,欲進入會場時,因沒記者證,也無主辦單位採訪證,遭擋在門外,該男和工作人員起口角時,另位記者見狀,拿出手機拍攝卻被該男子打掉,雙方又起衝突,最後互告公然侮辱、毀損,警方將雙方函送法辦。

警方表示,自稱是網路媒體「GO TV」的吳姓記者(46歲),前晚要進入金曲獎後台媒體入口,因無記者證及主辦單位採訪證遭拒,與工作人員起口角,另名黃姓攝影記者見狀,以手機、攝影機拍攝,未料吳男拍掉黃的手機並推開對方,雙方對罵,工作人員立即報警。
吳男態度強硬,向警方表示要告黃公然侮辱、毀損,還說自己頭被打傷,但警方並未看到他有明顯傷痕,吳男遂嗆警:「你現在要吃案是不是?」「警察應該要保護我才對啊?」因雙方互告,警方受理後將2人函送法辦。

(蘋果日報)
--
創新高 終結連20年倒退 新鮮人起薪29K

畢業季到來,社會新鮮人將投入職場,勞動部最新調查發現,近年新鮮人起薪看漲,其中大學以上學歷者去年起薪達2萬9922元,突破1998年的2萬9887元起薪高點,讓新鮮人「起薪倒退」狀態總算走入歷史。專家分析,受少子化衝擊,就業市場供需轉變,就算政府什麼都不做,起薪也會增加,政府後續應注意缺工問題。

勞動部每年針對初任人員薪資(即首次投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起薪)進行調查,去年整體社會新鮮人起薪達2萬7055元,再創史上新高。以行業別來看,新鮮人入行薪資以金融及保險業3萬1690元最高,其次是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如法律會計、企管顧問等)2萬9345元、資訊及通訊傳播業2萬8918元。

專家:進入缺工時代
該項調查依學歷別分析,大學以上學歷的新鮮人起薪曾在1998年創下2萬9887元的高點,但之後受廣設大學影響學歷貶值,加上網路泡沫化、全球金融海嘯等事件衝擊,起薪都未能回到該水準,去年調查大學以上學歷者起薪達2萬9922元,總算突破「天花板」,也創歷史新高。
《就業情報誌》顧問臧聲遠分析,因高齡化與少子化因素,台灣勞動力已經進入退出人數比新投入者多的缺工時代,加上年輕一代熱中到海外工作,人力短缺越來越嚴重,所以新鮮人工作會比以往好找、起薪也會提高。

「業者勢必加碼求才」
臧聲遠預估,接下來2、3年缺工情況會更為嚴重,「就算政府什麼都不做,薪資也會自然往上漲」,政府應注意未來缺工問題外,也應解決低薪議題上趁勢推出政策加速,如調高基本工資等。
不過最近正在四處投履歷的張姓大學應屆畢業生說,雖然大家都說工作好找,但很多公司依然砍價砍很兇,前陣子她應徵一家企業開價起薪3萬元,對方卻回說「你沒經驗耶!」只願意出2萬8000元,讓她覺得很「切心」。
不願具名的科技業人資主管說,台灣新鮮人的起薪確實被低估,導致人才外流很嚴重,加上現在畢業生逐年減少,業者勢必給加碼提供較高薪資和福利,才有辦法搶人,「但前提是他必須是企業所需的人才。」

畢業生擁36萬個職缺
104人力銀行分析,目前該公司資料庫中「接受應屆畢業生」的全職工作機會達36.8萬個,創下史上新高,預估今年新鮮人上工速度平穩。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指,景氣回溫使企業任用新人意願提高,也帶動新鮮人起薪加溫,如果畢業前就開始投遞履歷的「求職早鳥族」,其中有不少人已找到工作。

社會新鮮人求職注意事項
◎面試時
.不失約、不遲到,從進入大樓就要留意態度
.面試時眼神要直視說話的面試官
.真的答不出來就如實回答,千萬不要隨意瞎扯
◎準備服裝
.依行業別決定穿著的正式程度,可事先觀察該企業員工穿著
.以大方乾淨清爽為原則,切忌讓頭髮遮住臉或穿著暴露
.切忌不要太過華麗,不要全身上下都是名牌
◎寫履歷
.履歷要把所學跟職務相關度連結
.整份長度不要超過一張A4紙篇幅
.附上照片以能夠露出整張臉為原則,切忌遮遮掩掩、搞怪

(蘋果日報)
--
名人酒駕案例頻傳 緩起訴罰金 有神秘公式

名人酒駕案例層出不窮,今年初至今,就接連發生藝人陳喬恩、邵昕,以及前SBL球星洪康喬等人,涉酒駕被法辦案例,所幸都沒肇事,陳喬恩、洪康喬已分別繳罰金而獲緩起訴;據悉,緩起訴罰金有個神秘公式,參考基準除民眾所知的酒測值高低而有「行情價」之外,開什麼樣的車、收入多寡,也是影響罰金數目的變數。

曾任台北地檢署檢察官的律師陳重言表示,面對酒駕犯,檢察官若決定給予緩起訴,會參照緩起訴罰金表做為參考,包括酒測值、駕駛車輛大小、是否初犯、有無肇事等都會列為考量,但參考表只是列出「行情價」,並無強制力,面對經濟狀況較優渥的酒駕犯,檢方為給予警惕,通常就會要求繳交較高額的罰金。

除酒測值高低 駕駛車輛、收入也列考量

依法務部訂頒「檢察機關辦理緩起訴處分作業要點」規定,檢方偵辦酒駕案件時,如認定被告符合緩起訴資格,可命被告支付一定金額之罰金。至於究竟該罰多少?如酒駕未肇事,初步可依酒測值高低、駕駛車輛的大小,有5級參考標準。

第一級處罰最輕,酒測值0.25至0.55者,依駕駛機車、小型車、大型車等3類,罰1萬5000元至3萬元。第二級0.55至0.75,罰2萬至4萬5000元。第三級0.75至0.9,罰4萬至6萬5000元。第四級0.9至1.1,罰6萬至8萬5000元。第五級1.1以上,罰8萬至10萬5000元。

陳重言指出,面對酒駕初犯且未肇事、態度良好的被告,檢方較願意給予緩起訴,相較於被起訴、判刑後,所須面臨的罰金刑,繳交緩起訴處分金絕對比較划算,但緩起訴期間通常為1至2年不等,偶有不想讓案子一直掛在身上的被告,會希望檢方直接起訴,由法院速審速決。

(自由時報)
--
獼猴近30萬隻 今可望從保育類除名

專家建議降為一般動物 但仍受動保法規範

台灣獼猴在一九八九年被列為保育類動物,至今已近三十年。農委會日前召開「野生動物評估分類作業要點專家會議」,專家初步達共識認為,台灣獼猴族群的數量估近三十萬隻,建議可從保育類降為一般類動物。農委會林務局今將召開諮詢會議、可望做出決議。

列保育動物近30年 農委會今開會決議

但農委會也強調,即使台灣獼猴從保育類調整為一般類,還是會受到動物保育法、國家公園、保護區等規範,不能隨意獵捕,須是基於學術研究、危害人命或農作,否則獵捕一般類野生動物還是有六萬到三十萬元罰鍰。

農委會今天將召開野生動物諮詢委員會,包括政府單位、學界和保育團體等,將對專家建議調整保育類動物名錄進行討論並做出決議,台灣獼猴是否降級一般類,備受關注。林務局保育組長夏榮生表示,保育動物名錄每兩年會通盤檢討一次,不是特別針對台灣獼猴,但經專家會議評估,考量到獼猴族群數量穩定,加上棲地狀況良好,面臨威脅也減少,綜合考量後,是建議將獼猴從野生保育名錄移除降級。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林良恭表示,台灣獼猴有穩定集中增加的趨勢,過去研究台灣獼猴數量約十五萬到二十萬隻,現在已超過二十五萬到三十萬隻,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脈海拔五百公尺以上山區及中南部和東部。族群增加代表保育顯見有成效,台灣獼猴數量的確已增長到可調整為一般類野生動物。

降低衝擊 民團促推動防猴電圍網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社副執行長陳玉敏則表示,台灣獼猴若降為一般類,農民恐自行獵捕宰殺,恐違反各國都希望避免人和野生動物受傷害的趨勢。而無論降不降級,政府都應優先積極推動防猴電圍網等措施,林務局也應教導農民如何處置,才不會對這些動物造成衝擊。

夏榮生表示,目前農民架設面積只要○.二公頃就可申請電圍網補助,中央加地方政府共可補助四.五萬元,依過去示範點成果顯示,架設電圍網前後遭受猴害可從九成降到兩成,例如雲林古坑、新竹關西等,無論降不降級,都會補助農民防猴。

猴害嚴重 農民傷腦筋/地方促採總量管制

台灣獼猴保育等級可能會降為一般類,農作受害嚴重的縣市都表示歡迎。但雲林縣農業處副處長陳炳坊直言,如果不能配合控制猴子數量,降級只是「假動作」。他建議參考日本經驗,對台灣獼猴採總量管制,分區域評估,如果超量,要「做必要措施」。

不配合控制數量 降級只是「假動作」

台灣獼猴目前影響農作物災情的熱點,包含台東、屏東、彰化和雲林。陳炳坊指出,雲林近年獼猴數量年年增加,過去古坑、斗六、林內最常見,林務局力推生態廊道後,猴子跑到靠海的麥寮,莿桐、二崙、西螺、元長都傳出猴害。

彰化猴害以二水鄉八卦山脈最嚴重,粗估有二、三百隻,主要分布於豐柏廣場周邊。果農茆木聰表示,林務局在此設有二水獼猴保護區,還有座獼猴生態館,獼猴數量這十年來遽增,瀕臨收成的水果常被洗劫。屏東滿州全鄉有約三分之二屬國家公園範圍,獼猴在山頭佔據成「聚落」,也常成群結隊衝入靠近山區的果園打劫。

陳炳坊解釋,猴子不只是「吃」農作物,而是「玩」掉農作物;猴子吃水果,往往咬一口,不好吃就丟,而且非常貪心,摘了一顆又一顆,拿不了那麼多,水果沿路丟。他以古坑草嶺的甜柿為例,果農說只要猴群上門一次,甜柿連一顆都沒得收。

台東海端鄉呂姓農民說,獼猴精得很,專挑有套袋的水蜜桃。牠們也摘還沒成熟的桃子,吃了不甜就丟掉。

在無法獵殺獼猴的情況下,農民用炮攻,或於林間放音響、點蚊香、做假人,讓猴子誤認「此處有人」,但常遭識破。台東縣東海岸種柑橘的胡姓農民說,他在果園掛炮,但只要沒人在、猴子還是照吃不誤。

農民普遍最有效的方式是設電網,但申請意願並不高。雲林縣農業處指出,補助面積上限為○.二公頃,建置成本約六萬元,政府補助四.五萬元,其餘農民自付,超過的面積也要自行負擔,再加上後續維護保養,成本不低。若土地是租來的,農民投資意願更低。果園若是在山坡地上,猴群容易躍過電網,效果打折,農民也會猶豫。

屏東滿州鄉上個月成立獵槍驅猴隊。鄉長余增春觀察說,只要擊傷帶頭作亂的猴群頭頭,猴群就會收歛約一到兩週,效果不差,對於獼猴保育等級降級,樂觀其成。

(自由時報)
--
大學生宿舍難求 教部研議改善

6萬生抽不到宿舍 30萬人在外租屋

全台各大專院校有一○六萬多名學生,但教育部調查,全國學生宿舍床位約卅一萬一千多個,學校向校外承租的床位約一萬六千多個,加總約卅二萬多個,但申請宿舍人數約卅五萬二千多人,扣除掉部分學校床位充足的人數,實際提出申請但抽無宿舍的大學生約有六萬人,還有多達卅萬名大學生在外租屋。為維護學生租屋權益,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上週五召集跨部會會議,要求教育部盡速研議解決方案。

據了解,張景森政委辦公室廿三日邀集教育部官員赴行政院開會,了解各大專院校學生宿舍床位情況,並針對文化大學宿舍爭議事件,要求教育部妥善處理,不能讓校方及房東剝削學生權益。

根據調查,文大申請住宿的學生人數為六○六四人,校內床位四二四二個,學生中籤率六十四.二三%,近三成六學生抽不到宿舍。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妻子任美鈴名下位於士林區凱旋路土地,現為地上五層樓的文化大學學生宿舍「大群館」,共一○一間獨立套房;文大承租後,將每房五坪兩人空間,增加隔間租給四人居住,違反「住宅法」規定。

調查︰不含公共空間 每人2.4坪較合宜

教育部指出,曾有調查研究指出較合宜的住宿空間標準,不含公共空間為每人二.四坪,若包含公共空間為每人三.六坪,「大群館」的住宿空間,包含浴廁每人僅一.二五坪,空間明顯不足。就此,教育部將收集各大學狀況及看法,評估是否訂出建議標準。

對於宿舍不足問題,教育部表示將研擬改善措施,並請行政院召開跨部會研商會議,採行可行方案推動辦理,包括規劃在台北市中正區興建跨校性學生宿舍「南海國際學舍」,或是補助學校興建宿舍的貸款利息方案等,鼓勵各校蓋宿舍。

600_151.jpg (600×272)

「蟻居」老問題未解決 教部、大學、房東都有責

文化大學「大群館」學生宿舍出現四人「蟻居」五坪空間情況,凸顯大專生租屋品質問題。對於宿舍床位不足,學生被迫在外租屋,進而衍生相關公安問題,教團指控多年來相關議題未解,教育部、大學、房東都應負起責任。

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二○○○年曾遭遇文化大學大一生在校外租屋不幸喪命火燒屋的事件,當時他衝到文大發傳單抗議學生租屋爭議。他直批,「廿年來,學生在外租屋情況有改善嗎?」

世新大學圖傳系學生邱冠茹自行租屋,離校車程約二、三十分鐘,每個月九千二百元,電費一度要收五元,且無曬衣空間,抱怨品質欠佳。

政治大學學生會會長白家嘉說,校內宿舍有新舊,舊宿舍區老舊窄小,屋齡至少二十年,四人擠一間,椅子拉出來空地就剩一小塊。新宿舍則是費用高,雙人房一學期每人二萬二千元,單人房每學期三萬二千元,甚至未來新校區蓋宿舍,還傳出要三、四萬元。

清華大學學務長謝小芩指出,官方政策不補助宿舍經費,各校須自行評估是否興建宿舍,若是都會區大學,可能無地可蓋;偏遠地區新建宿舍則需評估宿舍費用收入,要讓學生能支應,還可應付興建及營運成本等。若由校外承租宿舍,則牽涉房東跟校方的條件,也須關注環境、居家及消防安全等,基本上各校都希望讓學生住得安心,才能好好學習。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表示,大學的宿舍政策是個挑戰,爭議良久。國民黨執政時代,曾發公文要求各校宿舍總量須超過大學部日間學制人數的四分之一,但僅由教育部提供一億元的無償貸款,各校後來努力衝刺達標。然而宿舍數量有城鄉差距,問題難解,中國曾要求其高校一生一床位,但亦有美國名校根本不甩學生宿舍床位,端看各國施政。

600_152.jpg (600×438)

(自由時報)
--
指考生人數 比10年前少近半

大學指考將於7月1日至3日登場,由於少子女化,且大學考試入學分發管道名額逐年減少,今年指考僅5萬742人報考,較10年前大減近一半。

指考成績可用來參加大學考試分發,各校系可自行決定採計5至3科不同科目組合和加權方式;大考中心統計,今年以英文科和國文科選考最多,都超過5萬人,生物科最少、僅1.5萬人。

今年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正式獨立施測,因此指考國文科改為全卷選擇題;另外,指考也取消製發准考證,改寄考試通知,考生應試時務必攜帶有效證件正本,以免被扣分。

(自由時報)
--
少子女化影響 指考生人數比10年前少一半

107學年度大學指考將於7月登場,由於少子女化現象,加上考試入學分發管道名額逐年減少,指考人數也逐年遞減,和10年前相較,指考報名人數減少近一半。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主辦的107學年度指定科目將於7月1日至3日登場,第一天考物理、化學、生物,第二天考數學乙、國文、英文、數學甲、第三天考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

指定科目考試成績可用來參加大學考試入學分發管道,各校系可自行決定採計科目組合和加權方式,最多可採計5科,最少必須採計3科,考生可自行決定選考科目。根據大考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以英文科和國文科選考人數最多,都超過5萬人,以生物科選考人數最少,僅約1.5萬人。

大考中心資料指出,近年來指考人數幾乎逐年遞減,指考在92學年度有12萬5670人報考,是歷年最多,之後逐年遞減,97學年度9萬3681名考生,跌破10萬人,106學年度剩4萬7334人,更跌破5萬人,107學年度雖有回升,也僅5萬742名考生。

大考中心表示,受少子女化影響,學測和指考報名人數持續減少,今年因應屆考生大多是龍年出生,受龍年效應影響,報名人數稍微回升,但預估未來報名人數仍會持續下降,而指考除了受少子女化因素影響,還因為甄選入學管道名額逐年增加,導致採計指考的大學考試入學管道名額逐年減少,因此指考報名人數也持續減少。

大考中心提醒,107學年度起,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正式獨立施測,因此指考國文科不再考非選擇題,改為全卷選擇題;另外,107學年度起,指考也取消製發准考證,改寄考試通知,考生應試時務必攜帶有效證件正本(身分證、附照片健保卡、居留證、護照、駕照之一),以免被扣分。

(中央社)
--
全國第一所 成大醫院建老人醫院

全案投入29億元 最快111年啟用

因應高齡社會來臨,行政院近日核定國內首間國立專責老人醫院興建計畫,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將興建「老人醫院」並設「高齡醫藥智慧照護發展教育中心」,結合老人醫學人才培育、醫療產業及老人照護的綜合性國家重大計畫,全案投入二十九億元,教育部分四年編列十五億元、成大醫院自籌十四億元,最快民國一一一年啟用。

我國進入高齡社會,估一一四年老年人口將逾二十%、成超高齡社會,總統更將生技列創新產業之一,教育部強調,此計畫非單純醫院興建,將成培育老人醫學專科醫師及人才機構、高齡生技製藥產業扶植重鎮,亦作政府推動高齡化政策、智慧遠距醫院等決策參據,因此教部投入十五億元屬重大公共建設經費。

依規劃,一到九樓為老人醫院,約三百五十病床,包括急性病(含精神病)、加護、安寧、失能失智等;十到十二樓為高齡醫藥智慧照護發展教育中心。

收治對象除法定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也含括五十歲以上失智症患者、四十九歲以下失能之身心障礙者等長照二.○對象,另以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初老年期病人為輔,預計五年內四十五歲上下各占一半。

老年專科醫師 從20位增至75位

成大醫學院原設有老年學研究所及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亦有全國獨具特色的老年病房,未來老人醫院將是成大醫院分院,成醫現有二十位老年專科醫師,預計逐步增達七十五位。

成大醫院院長楊俊佑指出,老人醫院還將整合老年醫學研究、資通訊等智慧管理,未來收治老年患者,病情穩定會讓其回家休養,將再運用智慧科技做遠距照護,朝醫療三.○(資通訊)及四.○(AI人工智慧)推動。

(自由時報)
--
全台首座!成大將新建老人醫院

成大計畫新建全國第一座老人醫院,即將獲得行政院核定, 預計最快民國111年啟用。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南下參加成大醫院30週年慶時,就表達對這項計畫的支持。

新建的地點原來在成大台灣文學館附近,遭到反對, 認為校方犧牲「不夠熱門」科系的權益,目前的新建地點預計在東豐路與林森路口的敬業校區網球場,但之前也有學生抗議選址過程不公平。

行政院指出,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將興建「老人醫院」並設「高齡醫藥智慧照護發展教育中心」,結合老人醫學人才培育、醫療產業及老人照護的綜合性國家重大計畫,全案投入29億元,教育部分千年編列15億元、成大醫院自籌14億元。

教育部強調,此計畫非單純醫院興建,將成培育老人醫學專科醫師及人才機構、高齡生技製藥產業扶植重鎮,亦作政府推動高齡化政策、智慧遠距醫院等決策參據。

目前規劃1-9樓為老人醫院,約350病床,包括急性病(含精神病)、加護、安寧、失能、失智等;10-12樓為高齡醫藥智慧照護發展教育中心。

收治對象除法定65歲以上老人,也含括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所歲以下失能之身心障礙者等長照2.0對象,另以45歲到64歲初老年期病人為輔,預計五年內45歲上下各占一半。

成大醫學院原設有老年學研究所及國衛院高齡研究中心,亦有全國獨具特色的老年病房,未來老人醫院將是成大醫院分院,成醫現有20位老年專科醫師,預計逐步增達75位。

成大醫院院長楊俊佑指出,老人醫院還將整合老年醫學研究、資通訊等智慧管理,未來收治老年患者,病情穩定會讓其回家休養,並運用智慧科技做遠距照護。

(聯合報)
--
羞!八色鳥洗澎澎「濕背秀」 場邊架成大砲海

宜蘭三星鄉龍泉步道闊葉林茂密、地質斜面透水性佳,15年前開始吸引八色鳥棲息育雛,如今已成台灣重要棲地之一,近年每到春夏之交築巢期,天天吸引數十名攝影家拍攝。為了避免這些嬌客受驚擾,宜蘭縣府與三星鄉公所圍起封鎖線,封路護鳥直到育雛期結束。

「龍泉步道的八色鳥棲息狀況穩定,且持續增加。」長期觀察野鳥的宜蘭環境人文生態保育學會老師呂學麟說,八色鳥是夏候鳥,每年夏天從馬來西亞、婆羅洲飛來台灣,性喜生活在潮濕且枝葉茂密的闊葉林中,選定宜蘭三星一帶山區當棲地,過去在龍泉步道對面山頭,10餘年前,鳥友在龍泉步道也發現蹤跡。

姿態輕巧、色澤鮮豔的八色鳥俏麗可愛,倩影成為鳥友和攝影行家拍攝目標,近年來開始吸引大批愛鳥人士慕名而來,甚至有日港韓遊客前來賞鳥,攝影器材卡位也一度引發不少風波。但封路護鳥已逐漸成為共識讓人類與八色鳥各據一方、和平共處,守護生態永續。

今年5月中旬至6月一度久旱未雨,地表乾涸,蚯蚓遁入地底,恐八色鳥缺少育雛之食糧,三星鄉公所特引一水管來潤濕地表,希望將蚯蚓逼出地面,讓八色鳥得以取食,沒想到水滿溢後,造就出一漥小水塘,意外吸引許多鳥類前來沐浴,八色鳥也每天都來數回,甚至一次兩隻一起「洗澎澎」,吸引大批鳥友前來取景。

「去年只有盪鞦韆,今年多了洗澎澎!」有鳥友說,八色鳥洗澡是今年新的姿態,非常特別,守候多天只為拍下一刻這珍貴的畫面。每天高達70支大砲守在封鎖線前等著拍攝嬌客靈動的倩影,若是加上來往攝影人次,單日便破百人。

(聯合報)
--
沒穿制服出勤要懲處 家屬感激黃金救援傳訊求情

一名男子6月9日在澎湖縣望安浮淺溺水,幸好身旁有人緊急做CPR,消防隊員趕來接力救援救回一命,當時消防小隊長蔡姓小隊長也加入搶救,但經媒體報導,長官發現他在救援時未穿著制服將被處分,他不滿的表示「要處分請自便」,在臉書貼文道出救援時未穿制服的原因,今天收到獲救男子妻的感謝私訊,他相當感動表示「就算記大過也值了。」

蔡小隊長在臉書「阿任的想像天地」貼出私訊內容,「蔡隊您好:因無法在您FB留言,故留訊予您。我是6月9日望安鞍口沙灘溺水客的妻子,當時人在望安現場。朋友line來訊息,才知您因備勤未著正式服裝出援救人,必須受罰。不知可到貴單位何處為您緩頰?救人的確;秒以救人,秒以失魂。當時您是備勤,未著裝符合一般性。頂多是裝容不整,與救人之急務相較下;孰輕孰重? 諒必貴單位長官未深思索。」

她也指出,「急救的恩人是我們40年交誼的同學兼同事,當時call 119的年輕人不敢做CPR 待同學自海中衝回,時間未及30秒,同學做到力竭,觀望的年輕孩子勇敢接手。三個人輪替,在黃金急救中,外子吐水睜眼,氣若游絲。緊接著119急緩接軌,開啓最佳模式的黃金救援,外子方能爭取到更多時間與死刼拔河。」

她最後也說,「外子獲救,貴單位及時接援至關重要。懇請各位長官從輕發落,以此案為案例;訓誡同仁,不可再犯。」

蔡小隊長未穿制服救人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他收到家屬感謝文指出「我還能說什麼呢?就算記大過也值了,收到私訊時其實我感動到紅了眼框。」

他也公開這幾天的日記,內容指事發後看到醫院為獲救男子辦了一場重生慶祝典禮,被認為是奇蹟似的康復,他盯著影片不敢置信,「這簡直是我看過CPR之後復原狀況最好的患者了! 我為患者感到開心也為自己成功的救援感到欣喜,雖然媒體都沒有提到我們的名字,期間也沒有人問起這件案件,至少讓我親眼目睹了一個成功的CPR案例可以當我以後宣導時的教材。」大家原本開心聊著案件,晚間卻因群組突如其來的處份通知,氣氛跌到谷底。

他貼文指出,「我關心的是把人救活,人家關心的服裝不整。 」「我是一個小隊長,一個在長官眼中不夠格的幹部,人家笑我只能PO文取暖,至少我有機會取暖,換了別人可能什麼也不敢吭,我很幸運,總是能谷底反彈,我不氣餒,因為我還想見證下一個奇蹟,或許我的任性總是讓人家不喜歡,說我自以為是,但我仍是深愛消防工作。」

出勤救溺未穿制服要懲處 消防小隊長怒:請自便

澎湖縣望安這個月初發生一起浮潛溺水意外,當時消防小隊長蔡曜任第一時間加入搶救,沒想到經過媒體報導後,卻被長官發現他在救援時未穿著制服,表示將予以處分,蔡曜任不滿的表示「要處分請自便」,他在臉書上也PO文道出救援時未穿制服的原因,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蔡曜任在臉書「阿任的想像天地」寫道,當天救護班的同仁外出安檢,此時接獲溺水通報,就在同仁還在換防寒衣、拖救生艇時,他得知溺水者剛救上岸正在CPR,於是趕緊拉著同仁出勤救人,當時只想著救人第一,根本沒有時間管服裝符不符合規定。

溺水者被救回一命是件開心的事,但隨即而來的卻是自請處分的通知。原來透過媒體報導,長官看到蔡曜任在出勤時未穿著制服,因此將做處分,蔡曜任表示「沒有自請處分,我盡全力第一時間救人,要處分請自便」,沒想到卻被認為是在對長官嗆聲,蔡曜任說「要從嚴議處,我等著!大家可以公開辯論但別只會私下警告,該做的我都做了,但這不是我當初決心投身消防該有的樣子,還能有士氣嗎?」

蔡曜任認為救人一秒都不能等,「不管什麼理由都有前後優先,在沒有安全疑慮的前提下這是我的第一優先」。他說在離島中的離島,一天只有兩三個警消上班,而且每次都要連上好幾天,一天24小時都在待命狀態,不像本島可以換班備勤,「難道是要同一件制服穿一整天?那也得先給我合理的人力,合理的勤務輪替。」

蔡曜任直言自己的想法總是跟長官相左,長官也以為他是故意作對,但他批評「上面當然可以開心就訂三百多條規定來規範基層,那誰來規範無知的長官?」他不怕處分,但此風不可長,自己跳出來後果會自負。蔡曜任抨擊「別再扯那些『同仁請勿亂發言,以免影響公司形象』,誰胡亂發言了?又是誰在破壞機關形象了?用處分來恐嚇大家閉嘴嗎?」

蔡曜任無奈的表示,自己從來不是為了討好誰才來做這個職業,但他知道在社會上自己還是有作用的。

澎湖縣消防局副局長許文光表示獎懲一碼歸一碼,該懲處還是會懲處,消防局從未否定同仁救人的辛勞,但是執勤時本來就應該穿制服,這樣民眾才能辨別身分。許文光說同時間救人的還有海巡、警察,都有穿制服,對蔡曜任的邏輯很難理解,而且也認為這種直接嗆長官的態度,如何能勝任小隊長幹部職務?

對於媒體報導嗆長官一事,蔡曜任表示自己的確不開心,但沒有嗆聲,更何況簽處分本來就是長官權利,哪有在自請處分的?他最後還酸說「唉~制服果然是比救人重要」。

多數網友為蔡曜任抱不平,「如果是長官的家人,我想長官不會在意服裝不整」、「難怪你一直在離島,升不了官」、「又是形象,消防形象就是被這些官毀了」、「當官的永遠不懂基層的心酸」、「社會就是需要你這種人,做對的事,說對的話」、「不在現場的總是出一張嘴最厲害,外行的人永遠都是嘴砲最厲害」、「他是備勤時間,不是執勤時間吧」、「不能功過相抵嗎?還是說人命不值錢?」

不過也有人持中立角度來看待,「就一碼歸一碼,不過有懲處應該也要有獎勵才對」、「我覺得該釐清的問題點在於如果當時是在上班執勤時間,那麼就該穿制服,但如果當時非上班執勤時間,被懲處就有問題」、「職場本來就有該有的倫理與應對方式,救人的當事人或許已盡責完成他的工作,但有時候會做事不如會做人,一句話好好講也是講,怒嗆也是講,對職務比你高的人本來就有應當的態度」。

消防小隊長救人沒穿制服要處分 澎縣消防局:沒送懲處

澎湖望安6月9日發生一起遊客浮潛溺水意外,溺水者經搶救後雖順利生還,但當時參與救援的澎湖縣消防局小隊長蔡曜任,因救援時被拍到沒穿制服被上級告誡說要懲處;他在臉書上PO文後引發網友熱議,連獲救者妻子也出面「懇請各位長官從輕發落」。

澎縣消防局副局長許文光25日回應,消防局尊重患者家屬意見,「從頭到尾都沒簽出處分書」。許文光說,「救人第一」,這是消防人員應有的信念與職責,絕無疑義;但消防員待命時要著裝,這是全國一致規定,每一位同仁都應該遵守,不能有例外。

許文光表示,局內經調查了解,處分一事是因蔡小隊長的直屬上級與蔡在line群組對話,因檢討勤務缺失時引發爭議,屬「內部溝通不良」,他強調「做好事不會否定他,但有疏失還是要檢討 」,將再加強教育與內部溝通,避免衍生情緒化之爭。

蔡曜任得知高層說法,25日下午也在臉書上表示,「感謝消防局正視我救人迫切的心情,第一時間要懲處的說法真的很傷感情」。蔡曜任說,大家都是好同事,他不想跟任何人結怨,也希望網友們不要惡意去霸凌任何一位同仁,「大家各有堅持,但總是為了消防為了大家」。

消防小隊長沒穿制服救溺遭處分 副局長:一碼歸一碼

澎湖望安6月9日發生一起遊客浮潛溺水意外,該名溺水者在眾人搶救下奇蹟甦醒,但當時參與救援的澎湖縣消防局小隊長蔡曜任,卻因救援時拍到沒穿制服,將被上級懲處;獲救者妻子24日在蔡的臉書留訊感謝,「懇請各位長官從輕發落」。

蔡曜任日前得知因出勤時沒穿制服要被懲處,在臉書感嘆「救人一秒都不能等」,「要處分請自便」,引發網友熱議。澎湖縣消防局副局長許文光則向媒體回應,獎懲一碼歸一碼,消防人員上班本來就該穿制服,該獎勵就會獎勵,但不符合紀律的部分,也將作應有的處分。

不過蔡曜任24日晚上在臉書貼出溺水獲救者妻子的來信,指出若非及時救援,她的先生早已回天乏術,「懇請各位長官從輕發落」。蔡曜任說,自己收到私訊時,感動到紅了眼眶,「我還能說什麼呢?就算記大過也值了。」不過蔡也說,他目前並未收到任何上級的處分與警告。

澎縣消防局25日上午表示,針對蔡小隊長的獎懲事宜,是否會因獲救者妻子陳情改變作法,稍晚將由副局長許文光統一回應。

蔡曜任日前在臉書說,急救患者照片曝光後,他因未穿制服出勤,被要求「自請處分」,他在群組內回應「沒有自請處分我盡全力在第一時間救人,要簽處分請自便」,卻被認為是在對長官嗆聲。「對我來說救人一秒都不能等」,他執勤的地區是「離島中的離島」,一天24小時都在出勤待命狀態,「難道同一件制服要一直穿嗎?」

(聯合報)
--
基本工資擬調漲 勞資異見很大

針對基本工資擬在8月調漲,勞動專家劉梅君教授、張鈺民秘書長24日受訪時一致認同,時薪調漲幅度確實比月薪高。劉梅君表示,時薪調幅高於月薪,可提供更多正職工作,保障勞工的權益。張鈺民也說,政府應提出更多勞工政策,例如勞工稅賦減免、教育補助,減少勞工生活成本才是正辦。但資方代表王應傑理事長受訪時強調,若基本工資調漲,恐怕會減少就業機會、提高物價,以降低提高工資成本帶給資方的衝擊。

基本工資審議即將在8月登場,有媒體報導,今年基本工資時薪、月薪將會雙漲,且調幅至少5%起跳,屆時基本工資月薪將突破23K,時薪有望上修至150元,(目前基本月薪22K,時薪則為140元)。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曾表示,基本工資時薪要上調至150元,調幅高達7.1%,但勞動部早前否認此說法指出,目前並沒有任何的目標和規劃。

業者不贊成調漲

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受訪時表示,雖然政府有意調漲基本工資,但實際的效果恐怕很小。現在企業的營業額都在萎縮,如果要調漲基本工資恐怕會引起業界的反彈。他指出,基本工資要調漲,「經濟成長率必須大於通貨膨脹率,才不會對業者造成負擔,否則貿然調漲薪資,會導致成本上升,就業機會減少的負面效果。」

王應傑強調,政府必須優先搞好經濟才考慮調漲基本工資。雖然政院過去承諾推出很多投資方案,要解決我國5缺(缺水、缺電、缺工、缺才、缺地)問題,但成效並不如想像中好,如今國內投資仍低落,顯見投資障礙還很多。他認為,政府應該成立投資單一窗口、租稅豁免的方式才能吸引外資,改善經濟。

學者:有利保障勞工

政大勞工所教授劉梅君受訪時表示,過去物價已大幅上升,22K的基本工資已經無法保障日常生活水準,政府必須調漲基本工資,若時薪調幅高於月薪,將鼓勵僱主多用月薪員工,也能保障勞工的權益。她分析,時薪的僱用方式是應工作彈性需求,但時薪工作期限短,福利少,並沒有辦法完全保障勞工的權益,若時薪調漲幅度高於月薪,未來月薪制有利改善就業環境。

至於有勞團認為基本月薪應調整至28K,劉梅君同意說,相關的數據顯示月薪調漲至28K是合理的。依據衛福部106年統計出「勞工所需最低生活費」1萬2770元,再乘以就業扶養比2.17(每戶平均人數3.1人,除以每戶就業人數1.43人),計算出來2萬7771元,調漲幅度為31.77%,時薪則是調高到160元,漲幅20.31%。若基本月薪調整至28K,才能保障勞工基本生活。

減低生活壓力為關鍵

台灣總工會秘書長張鈺民受訪時指出,時薪比月薪調幅高,可使僱主避用時薪勞動者,提供更多正職環境,是好的調整方向。他認為,現在生活成本比以往來得高,顯見現行的基本工資並沒辦法保障勞工的生活。

「但是月薪調整有正負影響,工資調漲雖然能保障勞工生活,但也會相對增加業者成本。」張鈺民強調,若月薪調幅太高,恐怕會大幅增加業界的成本導致業者減少就業機會,甚至提高物價,以緩衝成本衝擊,造成負面的通膨效應。他建議,與其調高基本工資,政府應提出更多具體政策,例如稅賦減免、教育補助、職業訓練,減少勞工的生活支出壓力才是正確的方向。

(台灣醒報)

國際

土耳其大選 反對派罕見結盟迎戰 強人總統遇挑戰

土耳其昨首度同時舉行總統和國會大選。號稱「選舉機器」、去年才成功修憲擴權的強人總統艾爾段,因國內經濟疲軟、加上反對派罕見團結一致,面臨掌權15年來最大挑戰,甚至可能無法在首輪投票勝出,投票結果備受國際關注。

土耳其在當地時間昨上午8時至下午5時(台灣時間昨下午1時至晚上10時)舉行投票,國內合格選民近5600萬人,有大批民眾一早就前往全國各地18萬個投票所,把票投給心儀候選人。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投票時稱「土耳其正在以選舉實現民主改革。即使在最開發的國家,投票率也沒這麼高過。」

最大城駐3.8萬警
政府派出大批警力維安,光在伊斯坦堡就動用3.8萬名警員。在當地投票所,48歲選民伊德林說:「我們需要維持穩定,這得要靠艾爾段,我把票投給他。」50歲的希瑪則說:「這已經不再是我們想要的土耳其。人權被侵犯、民主受殘害。」她與友人把票投給反對黨,希望破壞執政黨維持多數地位的計劃。
艾爾段透過去年修憲公投,廢除總理職務,替總統大幅擴權,包括無須議會批准即可發布法令、可直接任命副總統和其他閣員、頒布緊急狀態等。他更將原定2019年11月舉行的大選,提前到昨天舉行。
艾爾段此次面臨5名對手挑戰。最大勁敵是主要反對黨「共和人民黨」(CHP)候選人殷斯(Muharrem Ince)。一般預期,艾爾段若無法取得過半票數,下月8日舉行第2輪投票時,可能就會與殷斯捉對廝殺。反對黨這次意外團結,已承諾倘若總統大選進入第2輪投票,不論哪黨候選人出線,都將獲得其餘各黨支持。

國會將選600議員
國會本屆將選出600名議員。因在修憲過後,政黨可以籌組聯盟,分析指出,假如執政黨籌組之聯盟可保持多數優勢,艾爾段即使參加第2輪選舉也可保持氣勢;反之,若反對黨聯盟過半,則艾爾段即使成功連任,施政勢必受制。
現年64歲的艾爾段是土耳其近代最受歡迎、也最引發分歧的政治領袖。他曾任伊斯坦堡市長,2001年創立AKP,2003年當上總理後3度連任,緊接著又當選首位民選總統,因將國家打造為區域經濟成長典範,穩穩執政迄今。不過,近來土耳其經濟疲軟,使他支持度大受影響。有分析指出,他宣布提早大選,正是擔心經濟持續惡化將拖垮支持度。
前年軍方政變失敗後,艾爾段宣布土國進入緊急狀態,並大肆整肅異己,總計拘捕近5萬人、關閉逾百家媒體遭批評是踐踏民主、專制獨裁。如今反對黨候選人罕見地團結一致,誓言讓土耳其恢復民主,阻斷他「一人專政」之路。

數字看土耳其大選
★土耳其全國人口約8100萬人,近4成未滿25歲
★來自44國、330名外國選舉觀察家在土耳其觀察此次大選
★土耳其合格選民共5900多萬人,其中300萬人住海外
★政府表示,出動50萬軍警維安
★總統候選人共6人,其中1人在獄中
★若沒有總統候選人得票過半,則7月8日要進入第二輪投票
★國會要選出600名議員,共有8黨參選
★全國總共有18萬1千個投票所

艾爾段小檔案
★年齡:64歲
★家庭:已婚,育有2子2女
★學歷:土耳其馬爾馬拉大學經濟商學系
★經歷:伊斯坦堡市長、正義發展黨黨魁、土耳其總理、土耳其總統

對手殷斯拔黨徽 喊當「全民總統」

土耳其主要反對黨「共和人民黨」(CHP)總統候選人殷斯(Muharrem Ince),以充滿激情的演說和領袖魅力,帶給尋求連任的總統艾爾段不小壓力。物理老師出身的殷斯以「土耳其白人」形容艾爾段,批評身為精英的他不知人間疾苦,矢言要當「全民總統」。

曾搞笑騎單車造勢
選前最後3天,殷斯在安卡拉、伊斯坦堡、伊茲密爾3大主要城市的造勢活動,吸引數十萬人到場,凝聚反對黨近年來少見的高人氣。
現年54歲的殷斯當了16年國會議員,今年5月時被黨內推舉參選總統。他的競選策略活潑搞笑,曾經騎單車、開拖拉機造勢,也會與民眾共舞。他是土耳其少數辯才能與艾爾段匹敵的政治人物,伊斯坦堡資訊大學政治系教授艾爾端稱,殷斯的表現令所有人大感意外,「他有極佳的口才,使用庶民的語言。」
5月被黨內推舉參選時,殷斯拿下身上的黨徵,改別土耳其國旗別針,他說:「我將成為全民總統。」承諾打造一個「不一樣的土耳其」。
聲勢大漲後,官媒想辦法挖他過去的瘡疤,找出他寫過涉及情色的詩作,殷斯沒否認,反嗆艾爾段:「我不像你,我今天不會否認昨天說過的話。是我說的。是我寫的。」

貨幣狂貶近20% 物價比去年貴1成

「我們家的冰箱有一半是空的,這種物價是要怎麼把冰箱塞滿?」伊斯坦堡54歲主婦艾絲在市場望菜價興嘆。土耳其總統艾爾段最近在造勢場子上,宣稱土耳其冰箱銷量增加,代表經濟強勢,「如果戶戶有冰箱,代表我們國家有一定程度的繁榮。」但艾絲打臉說,如果民眾連裝滿冰箱都有困難,經濟是能多好?

土耳其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7.4%,但今年物價已漲12.15%,土耳其里拉貶值近20%,民眾生活越來越難過。麵包、馬鈴薯、洋蔥和肉等必備食物,價錢從上月齋戒月開始就不斷上揚,比去年同期貴11%。會計師俄丹抱怨:「最低薪資才1600元里拉(約1萬元台幣),得用來付房租、帳單,還要餵飽全家人,根本沒錢慶祝開齋節。」
艾爾段2002年上台後,靠低利貸款協助土耳其撐過2008年金融危機,但現在美國聯準會升息後,外資更不愛土耳其。艾爾段若成功連任,恐擴大對央行的控制權,維持低利,外資持續外流。
里拉疲軟讓土耳其商家苦不堪言,伊斯坦堡最有名的市集黃金商人雷米奇抱怨:「早上開門到現在都沒客人上門,根本沒人想把黃金或外幣換成里拉,月底我還得用美金交租。」

(蘋果日報)
--
土耳其大選投票 總統艾多根暫時領先

土耳其二十四日舉行總統暨國會二合一選舉,六十四歲的總統艾多根自二○○三年擔任總理以來,縱橫政壇迄今,選民將決定是否再給他一個五年任期。艾多根主要對手為中間偏左的最大在野黨「共和人民黨(CHP)」候選人殷斯(Muharrem Ince),若艾多根勝出,將擁有二○一七年四月修憲後的新權力,成為國家元首兼最高行政首長。二十四日若無人獲得過半選票,票數最多的前兩名將於七月八日舉行第二輪決選。

土國時間二十四日上午八時(台灣時間下午一時)開始投票、下午五時結束;在已開出的近三成選票中,艾多根得票率為五十八.五%,殷斯為廿七.一%。

投票所傳舞弊 票箱票數異常

CHP在投票結束後指出,黨內主管證實在東南部桑利烏發省(Sanliurfa)發現異常投票情況,包括投票箱裡的選票比已發出選票還多。本月稍早前,桑省才發生四人在競選活動中遭殺害事件。當地擁有龐大庫德族人口,親庫德族的「人民民主黨(HDP)」雖未與其他黨派結盟,但預料在國會選舉中有不錯表現。

由艾多根擔任黨魁的「正義與發展黨(AKP)」領導的執政聯盟「人民聯盟(People Alliance)」,也亟欲在總數六百席的國會中保有多數。民調雖顯示艾多根和AKP領先,但此次是他掌權以來首次面臨團結的在野勢力,CHP、伊斯蘭主義政黨「幸福黨(SP)」與中間偏右民族主義政黨「好黨(iyi Party)」共組「民族聯盟」,抗衡AKP和「民族行動黨(MHP)」所組的人民聯盟。

五十四歲的殷斯曾是中學物理教師,擁有十六年國會議員資歷,彌補CHP候選人在過去選戰中最欠缺的個人魅力。他二十日在該黨票倉伊茲米爾(Izmir)舉行造勢活動,吸引數萬名支持者到場。殷斯痛批艾多根老化且缺乏創新思維,艾多根則指稱殷斯欠缺治理國家的經驗。殷斯矢言恢復內閣制,但外界質疑新總統既然大權在握,是否願意交出權力。

土國國營「安納杜魯新聞社(AA)」報導,有六人於二十三日晚間因「侮辱國家元老」罪名遭拘留,據稱他們在社群媒體影片中咒罵艾多根。

(自由時報)
--
厄多安連任成功 土耳其「超級大總統」時代來臨

土耳其去年4月公投通過將國家政體從議會制改為總統制,總統厄多安(Tayyip Erdogan)趁勝追擊,宣布在今年6月24日提前舉行總統及議會大選,如今初步結果顯示,厄多安獲得百分之52.5、過半票數成功當選總統,而因為政體改變的關係,他未來還可以連任1次,預計將一路執政到2028年,而這也代表土耳其「超級大總統」時代正式來臨。

土耳其主要反對黨共和人民黨(CHP)這次推出的總統候選人是54歲的殷斯(Muharrem Ince),他在大選中拿下百分之30的選票;根據親反對派媒體報導,殷斯已傳訊承認敗選,但他也認為執政黨掌握多數資源,這並不是1場「公平競爭」的選舉。厄多安則是發表勝選感言:「希望不要有人為了掩飾失敗,便對選舉結果投下陰影、傷害民主。」正式計票結果預計於29日由最高選舉委員會公佈。

議會選舉主要分為兩大陣營,厄多安所屬的正義發展黨(AKP)和極右派民族行動黨(MHP)組成「共和聯盟」,共和人民黨則和好黨(iYi)、人民民主黨(HDP)及幸福黨(SP)組成「人民聯盟」。雖然這是AKP自2002年後,首次沒有單獨拿下過半席次,但和MHP相加後,共和聯盟依舊占有多數。

值得注意的是,親庫德族的人民民主黨這次意外成為議會第3大黨,未來土國在處理庫德問題時,或許可以聽到更多元的聲音;不過土耳其在改為總統制後,議會功能已受到限縮,厄多安幾乎擁有凌駕行政與司法的權力,不僅可頒布具法律效力的政令,也能任命內閣、副總統和大法官,待他宣誓就職後,土耳其將邁向1人獨裁的世代。

土耳其大選 執政黨恐丟國會

土耳其總統和國會選舉廿四日投票,現任總統厄多安面臨掌權十五年來最大挑戰,反對派候選人聲勢看漲,厄多安的支持率也因為經濟問題而受到考驗。

民調顯示,厄多安恐怕無法在首輪投票中獲勝,但料將在七月八日的第二輪投票中勝出,而他的執政黨「正義發展黨」可能失去國會多數黨地位,未來總統和國會的關係可能轉趨緊張。

投票時間為廿四日上午八點到下午五點(台灣時間廿四日下午一點到晚上十點),初步結果料將在台灣時間廿五日出爐。合格選民人數超過五千六百萬。選民同時要選出總統和國會,是土耳其頭一遭,厄多安力拚在第一輪出線,並讓正義發展黨取得多數席次。

然而,世俗派反對黨共和人民黨對手殷斯動員數十萬人舉行大規模集會,並與其他在野黨結盟迎戰國會選舉,厄多安能否達成目標,不無疑問。

殷斯在位於伊斯坦堡南方的家鄉亞洛瓦鎮投票,他說,「我對我們國家抱著最大的希望」,他矢言整晚待在首都安卡拉的土耳其中選會計票中心,確保結果公平。

厄多安的正義發展黨有伊斯蘭教淵源,二○○二年厄多安率領該黨贏得大選,開始掌權,使世俗派主導多年的土耳其發生重大轉變,不過,批評人士指控這位六十四歲強人踐踏公民自由,作風專制獨裁。

民調顯示,即使需要進入七月八日第二輪投票,厄多安仍是支持率最高的候選人,但選情恐比預期緊繃。

這場選舉事關重大。土國原本是內閣制,二○一七年四月通過厄多安力挺的總統擴權修憲公投後,改為總統制,總統可頒布具法律效力的政令,以及任命內閣、副總統和高階法官。厄多安二○一四年首次當選總統,這次若勝選將獲五年總統任期,還可連任一次,意味他可能二○二八年才交棒,連當十四年總統。

厄多安曾在十多次選舉中獲勝,如今正與日益嚴重的經濟問題奮戰。土耳其的通貨膨脹率已達兩位數,馬鈴薯和洋蔥等主食價格急劇飆漲,引發各界關注。土耳其貨幣里拉兌美元今年已重貶約百分之廿五。

15年12場選戰 厄多安場場勝

法新社報導,土耳其總統厄多安挺過政壇生涯的大風大浪,掌權十五年來,改變了土耳其的風貌,如今希望贏得選民再一次的授權,志在像土耳其國父凱莫爾一樣名垂青史。

六十四歲的厄多安曾因煽動宗教仇恨的罪名坐過四個月牢,捱過大規模群眾抗議,甚至熬過一場未遂的政變,成為土耳其幾乎無人能敵的領袖,先是出任總理,二○一四年起擔任總統。

土耳其官方立場是世俗主義,但多數人口是穆斯林,厄多安放鬆了對宗教的限制,主導一項規模龐大的基礎建設計畫,並採取更積極的外交政策。

支持者說,厄多安讓土耳其保守的穆斯林多數群體有機會發聲,使經濟繁榮,又在國際舞台上贏得尊敬。

批評者則說,厄多安使國家走向專制,經濟問題處理失當,而且在外交上採取帝國主義,侵略其他國家民族,例如出兵敘利亞。

可以確定的是,這次總統大選是厄多安執政以來最艱難的選戰,反對派候選人殷斯的魅力與他不相上下。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的土耳其專家克里希說,無論這次總統大選結果如何,「厄多安權力最大的日子可能將離他遠去」。

但其實厄多安堪稱選舉常勝軍,在世界上罕有人能出其右。

厄多安在執政十五年內帶領執政黨打過十二場選戰,包括五場國會選舉,三場公投,三場地方選舉和一場總統選舉,全都獲勝。

核心幕僚稱呼厄多安「長官」,欽佩厄多安的人喚他「老大」,厄多安對自己打動猶疑觀望選民的功力相當自豪。

到目前為止,厄多安唯一的失利是二○一五年六月的國會選舉,執政黨正義發展黨得票率最高,卻首次失去多數黨地位。厄多安堅持不組聯合政府,說聯合政府是「土耳其舊時代」的產物,決定在同年十一月重選,結果正義發展黨贏回多數黨地位。

接著厄多安又推動二○一七年四月的修憲公投,新憲草案取消總理職位,被批專制獨裁,不過草案仍驚險過關。

(聯合報)
--
厄多安宣稱得票過半連任土耳其總統 對手質疑造假

土耳其總統厄多安周日深夜宣布他和執政黨贏得總統和國會選舉,但在野黨質疑投票結果。

厄多安在伊斯坦堡的總統府發表談話:「國家已交付給我總統和行政權的重任。我希望不會有人試圖為了隱藏自己的失敗,對結果投下陰影,以致傷害民主。」

厄多安也宣布正義發展黨(AKP)和小黨組成的選舉聯盟勝選。這兩黨在600席的國會取得多數,AKP可望贏得42.4%選票,再加上友黨得票率,執政陣營得票率可達53.6%。

由國營安納杜魯新聞社(Anadolu)公布的初步結果顯示,已開出97.6%選票中,厄多安在總統選舉贏得52.5%選票。

不過,得票率30.8%世俗派反對黨共和人民黨對手殷斯指控安納杜魯新聞社「作票」。他表示,最高選委會發布的數字顯示很多選開票所尚未計票。

如果厄多安得票過半,土耳其就不必舉行第二輪選舉。

(經濟日報)
--
厄多安連任總統 土耳其 一人統治時代來臨

土耳其選委會25日宣布,總統厄多安贏得競爭激烈的總統選舉。大選結果將使土耳其進入一人統治世代。在野黨質疑作票,但厄多安最強勁的對手殷斯(Muharrem Ince)傳訊承認敗選,即便他說這次並不是「公平競爭」的選舉。

這是土耳其選民首次在提前大選時同時票選總統和國會議員。厄多安力拚在第一輪投票即獲得過半票數,如今成功達陣。

此次大選分外重要,因為依厄多安強烈支持的2017年修憲結果,土耳其以後不設總理,新總統職權將擴大,反對人士痛批這將賦予總統專制權力,總統可頒布具法律效力的政令,以及任命內閣、副總統和高階法官。厄多安2014年首次當選總統,這次若勝選將獲5年總統任期,還可連任一次,意味他可能2028年才交棒,連當14年總統。

選委會主席古文說,厄多安以過半的「絕對多數」擊敗得票數最接近的對手殷斯,土國毋須舉行第二輪總統投票。

根據國營安納杜魯新聞社(Anadolu)的報導,99%的開票結果顯示,厄多安獲52.5%的選票,主張世俗主義的主要反對黨共和人民黨(CHP)候選人殷斯獲31.5%。如獲證實,上述數字顯示厄多安的支持率與他2014年勝選時不相上下,甚至更高,當時是他擔任總理長達10年後首次贏得總統大選。

厄多安在伊斯坦堡的總統府宣布自己和結盟政黨勝選時發表談話:「國家已交付我總統的重責大任。土耳其已經給全世界上了一堂民主課程。我希望不會有人試圖為了隱藏自己的失敗,對結果投下陰影,以致傷害民主。」他指出,此次大選投票率達88%。

厄多安也宣布他所屬的正義發展黨(AKP)和小黨組成的選舉聯盟勝選。這兩黨在600席的國會取得多數,AKP可望贏得42.4%選票,再加上友黨得票率,執政陣營得票率可達53.6%。主要反對黨CHP獲23%的選票。

殷斯雖然傳訊給HALK電視頻道承認敗選,但抱怨厄多安和他的盟友「獲得國營廣播公司絕大多數的廣播時段,而且在競舉期間,全國都處於緊急戒嚴狀態,政府大權在握能給反對人士消音。」

總部在倫敦的政治風險分析業者特尼歐情報公司共同總裁皮可利說,土國大選結果標示「土國轉型邁向一人政權的最後一步」。

土耳其 「大肅清」還沒結束

土耳其2016年7月發生軍事叛變,震驚土耳其社會。土耳其軍事叛變失敗近兩年後,該國仍維持緊急狀態。

2016年7月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國會遭軍機轟炸,造成逾250人喪生、2200人受傷。在叛變明顯失敗後,政府宣布緊急狀態,開始對公務員進行全球近年最大的肅清活動,將涉嫌推翻民選政府的公職人員一一除去。

英國廣播公司(BBC)詢問土耳其司法部有關緊急狀態和影響人數的問題,但未獲回應。根據政府公開資料和非政府組織的資料,軍事叛變後,逾10.7萬公務員因緊急法令遭革職。私有企業也大量裁員,但難以得知確切數目。

許多遭開除的人被認為是流亡美國的伊斯蘭教士葛蘭(Fethullah Gülen)的支持者,他原是土耳其總統厄多安的盟友。土耳其指控葛蘭與其追隨者籌劃叛變,但遭他否認。

大約四分之一的土耳其法官和檢察官遭革職。土耳其主要反對黨共和人民黨(CHP)表示,至少5000名學者和逾3.3萬名教師丟了工作。

最初這些人沒有申訴管道,但在歐洲理事會的施壓之下,政府才設置委員會受審個案。超過10萬人向委員會提出申訴,但這屬於行政流程而非法律流程。土耳其政府表示,目前已受審1萬9600件,僅允許1010人返回工作。

政府起初未解釋這些人因何罪遭開除,在他們申訴遭拒後才解釋原因。

批評家表示,政府往往提供間接證據,像是銀行帳戶位置、智慧手機使用的應用程式或自家孩子上學的地點。這些資訊僅能間接說明他們與葛蘭的關係,因為葛蘭組織在全國經營銀行,還有一套完整的學校網絡。

自2016年7月起,已有逾5萬人遭囚禁等待判決,大量人權人士、律師和記者也被關入獄。許多人被控支持葛蘭與恐怖主義、被認為是左派、庫德族倡權人士,或者因政府打除異己的鎮壓而下獄。

photo.php (618×354)

(聯合晚報)
--
土耳其大選 恐須二輪決勝負

土耳其24日舉行總統擴權修憲案公投過關後首次總統及國會大選。曾多次當總理、已掌權15年的現任總統艾爾多安,去年成功主導修憲,將國家體制從內閣制改為總統制後,如今尋求5年的新總統任期,面臨最大在野黨「共和人民黨」國會領袖殷斯等候選人強勢挑戰,恐無法一舉拿下過半選票、要待7月8日的第二輪投票才能決定勝負。

現任總統 民調領先群雄

土國此回是施行總統制後首度大選,也是第一次同時舉行國會與總統選舉。共有6位候選人角逐總統寶座。尋求連任的艾爾多安(64歲)選前最後民調領先群雄,支持率約44.5%。曾任物理學教師的殷斯(54歲)緊追在後,獲近3成選民青睞。中間偏右派「好黨」領袖阿克蘇納女士、庫德族左派「人民民主黨」主席德米塔爾什,分居第3與第4位,各有13.5%和11.5%選民支持。其他兩位候選人支持率僅2%與0.2%。

此外,共有8個政黨投入單院制國會選舉,競逐新屆國會600個議席(本屆為550席)。艾爾多安的右翼保守派執政黨「正義發展黨」整體支持率最高,但未過半,約為46.7%。中間偏左派「共和人民黨」、「人民民主黨」、極右派「民族運動黨」、好黨,各有26.3%、11.2%、6.9%與6.8%支持率。其他小黨僅有不到2%選民支持。

執政聯盟 恐失過半優勢

基於土國新制允許各黨相互結盟,「正義發展黨」與民族主義小黨合組「人民聯盟」;「共和人民黨」、伊斯蘭政黨「幸福黨」與「好黨」等過去不和的反對派勢力,則結成「民族聯盟」,決心終結艾爾多安的政權。

若未結盟的「人民民主黨」跨越可分配國會席次的10%得票率門檻,且「民族聯盟」如預期大有斬獲,艾爾多安的執政聯盟可能喪失在本屆國會的過半優勢。

艾爾多安過去15年未曾於任一場選戰落敗,如今面臨重大挑戰,自從他4月18日宣布提前1年半舉行大選以來,民調支持率始終在50%上下波動。主要因素在於土國經濟每況愈下。

專制統治 國家嚴重分裂

艾爾多安近年來的作為更讓許多民眾質疑他逐漸成為專制統治者,他主導的總統擴權修憲案去年4月16日僅以些微差距驚險過關,使國家陷入嚴重分裂。反對方擔心修憲案讓總統把持立法、行政、司法權,形同集權專政。

土國約有5900萬合格選民,其中境內註冊選民約5600萬人,另300萬人為僑居海外的境外選民,已於6月19日完成境外投票。而境內投票設立18萬投票所,於24日上午8時到下午5時(台灣時間下午1時到晚間10時)開放投票。土國選舉機構還邀請8個國際組織415名代表觀察選舉過程。投票結束後數小時內,將會有非正式的初步計票結果出爐,而正式計票結果預計於29日由最高選舉委員會公布。

反對派殷斯 老師出身 辯才無礙

土耳其總統選舉,總統艾爾多安選前民調雖領先其他5位候選人,但在野的共和人民黨候選人殷斯出身物理老師,還擔任過校長。殷斯能說善道,以充滿激情的演講擄獲不少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對艾爾多安構成了威脅。

現年54歲的殷斯來自教育界,本來形象就不差,他曾獲選西北部城市亞洛瓦的國會議員達16年之久,過去他兩度挑戰共和人民黨領導地位,失敗而回。上個月他在黨內獲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之後,很快便成為反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殷斯的演講充滿感情,令聽眾動容,而他幽默的選舉宣傳策略,在選前贏得不少掌聲。他曾在造勢活動中騎摩托車、駕駛曳引機,與民眾跳舞。選民普遍認為,殷斯的演講能力出眾,熟練運用平民語言。

殷斯參選後,提出要當「人民總統」的口號,他打破黨內傳統,與保守的遜尼派穆斯林接觸;他暗示願意與不同派系結成聯盟,還前去探望另一總統候選人、目前正被監禁的德米爾塔什,與鐵腕形象的艾爾多安形成強烈對比。

殷斯在安卡拉等地造勢活動吸引上百萬人參加,他告訴民眾,艾爾多安若當選,土耳其前途一片灰暗:貨幣疲軟,物價飛漲,350萬敘利亞難民問題無解。而如果他當選,將是土耳其8000萬人民的勝利。

專家預測,艾爾多安即使無法在24日投票拿下過半選票當選,但可望在第二輪勝出。不過領導的正義發展黨恐難以保住國會大黨地位。

(中國時報)
--
土耳其大選 現任總統陷苦戰

土耳其大選周日登場,由於選情異常激烈,反對黨聲勢高漲,使現任總統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與他領導的伊斯蘭保守派正義發展黨(AK Party)陷入苦戰。儘管埃爾多安民調居首,但外界預料他恐無法拿下過半票數,7月展開第二輪投票的機率極大。

這場選舉也是土國去年修憲擴大總統實權後的首次選舉。埃爾多安去年推動改為「總統制」的公投,結果以略高於50%的支持率通過修憲。

埃爾多安是土國近代史上最受歡迎且最引發爭議的領導人,此次他將原訂2019年11月舉辦的選舉提前進行,表示這是希望在新的總統實權下,他可以更有能力解決日益惡化的經濟情況,以及處理在土國東南部、鄰國伊拉克、敘利亞的庫德族叛軍。

伊斯坦堡擔任警衛的伊德瑞表示,「埃爾多安可以讓國家繼續穩定,所以我投給他。我認為埃爾多安的領導,可讓我們更強勢對抗西方勢力。」

土耳其投票在當地時間上午8時開始,下午5時結束。

若埃爾多安未能在首輪投票取得過半勝利,土耳其將在7月8日進行第二輪投票。

在野的共和人民黨(Republican People's Party,CHP)候選人殷斯(Muharrem Ince)來勢洶洶,是埃爾多安連任的最大威脅。殷斯在競選期間的激情言論,已點燃長期低迷的反對勢力。

曾任物理教師的殷斯是CHP的國會議員,他在上周六選前造勢大會向近百萬支持者呼籲,請選民終結埃爾多安長達逾15年政權。

至於民調排名第3的是現年61歲的阿克蘇納(Meral Aksener),也是此次唯一女性總統候選人,她的保守派與國家主義立場,最能瓜分埃爾多安票源。阿克蘇納去年創立好黨(Iyi Party),過去曾任內政部長。

a06a00_t_01_02.jpg (656×660)

(工商時報)
--
土耳其總統再連任 內外挑戰不減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連任成功!土耳其執政聯盟正義與發展黨24日以多數票(52.5%)成功擊敗共和人民黨(31.5%),並推派掌權15年的艾爾段再任總統一職。艾爾段表示,此次投票展現人民的意志,希望沒有人否認這次選舉的結果,損害民主制度。但共和黨領袖因斯抨擊,土耳其選舉委員會與執政黨操縱選舉。除了面對選舉爭議外,艾爾段在新的任期裡也將面對與美國關係破裂、貨幣貶值的挑戰。

自去年4月土耳其公投案通過後,土耳其公民限縮了議會權力,將總統選舉由「間接選舉」改為全民直選,任期也從7年降為5年,但得連選連任1次。

艾爾段連任成功

根據《CNN》報導,即使艾爾段在過去面臨諸多挑戰,但他24日仍以過半票數成功連任,延續他過去15年來新的總統任期。艾爾段稍早前在未有公布官方結果前宣布自己勝選,引起反對黨抨擊他們操縱選舉結果。但選舉開票結果顯示,艾爾短以52.5%的選票擊敗主要反對黨共和人民黨的候選人因斯(31.5%),奪下第4屆總統任期。

艾爾段去年透過公投將國會的議會制改為全民直選的總統制,引起外界抨擊他公然奪權,反對黨共和人民黨對其改變整體猛烈打擊,否認其執政執政聯盟——正義與發展黨、國民行動黨在國會擁有多數席位,使他面臨任期裡最嚴峻的挑戰。

投票率高達87%

《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此次土耳其大選投率高達87%,超過5600萬選民參與選舉。「人民的意志贏了,土耳其贏了。」艾爾段在贏得選舉後隨即對支持者發表演講,他希望沒有人會在選舉結果上否認選舉結果,損害民主進程,掩蓋自己的失敗。現場的支持者也揮舞旗幟,為他勝選感到欣喜,一位受訪者表示,從今以後一切的事情將會轉好,投資會增加,土耳其的經濟將回溫。

此次是土耳其首次進行總統與國會選舉,新的制度將賦予下一任總統行政權力,並取消過去總理監督國會的職能。總統也將有權任命副總統、部長、高級官員和高級法官。此外,總統也可以解散國會、頒布行政命令及實施緊急狀態等。

總統爭議、挑戰多

根據土耳其選舉委員會統計,執政黨在國會贏得342席,共和人民黨、好黨(Iyi Party)等右翼政黨則組成多元化的的聯盟挑戰艾爾段政權。但最終雙方只是分別贏得22.7%與10.1%的選票,預計在國會分別佔有146、45個席位。

但艾爾段連任的挑戰多,除了貨幣貶值外,其與西方國家緊張關係也成為其主要的挑戰。2016年7月以來,由於宗教領袖葛蘭曾在土耳其發動政變失敗而流亡美國,但土耳其的西方盟友一再譴責土耳其政府企圖拘捕他。但艾爾段表示,拘留葛蘭符合法治的要求,但事實上他為了剷除葛蘭的勢力曾引起諸多爭議。

(台灣醒報)
--
土耳其大選厄多安料連任總統 國會難過半

土耳其通過修憲後的首次總統暨國會大選24日登場,掌權15年的總統厄多安先前宣布提前大選,打著實現實權總統制的如意算盤,未料反對派共和人民黨候選人殷斯(Muharrem Ince)異軍突起,這場選舉變成厄多安從政以來最不確定的一場戰。

由於殷斯(Muharrem Ince)的崛起,可能將支持度最近跌穿五成的厄多安拖進下月8日第二輪投票。國會選戰方面,在反對派罕見聯手應戰下,厄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AKP)與盟友恐未能保住過半,土國隨時陷入長期府會衝突,厄多安全權掌控國家的夢想可能無法實現。

專制、經濟差 拖累選情

厄多安領導的正義與發展黨自2002年以來在國會選戰屢戰屢勝,但隨著土國經濟增長近年顯著放緩,高通脹、高失業率和貨幣瘋狂貶值,影響廣大民眾的生活。

自今年以來,土耳其里拉累計貶值逾百20%,5月通脹率為12.2%。6月的數據顯示最新失業率為10.1%,青年失業率達17.7%。有退休居民表示,「經濟很差,玩完了,除了(厄多安)及其蘇丹朝廷外的每一個人都在受苦。」

不過,厄多安仍然有保住其宗教保守派鄉郊基本盤,他們都感念其任內帶動的經濟發展。

近年他愈見專制,也是始民望下跌的原因,2015年大選意外出現懸峙國會被迫重選便是一例。他在按黨規放棄連任總理後,改為尋求出任虛位總統,並「有權用盡」維持對政府的實際控制,進而推動修憲,令總統一職變成掌握行政大權的實職。下屆總統大選原定明年才舉行,但厄多安4月突然宣布提前大選和執行修憲內容。

此外,外界原先估計反對派群龍無首,厄多安地位難以動搖。但殷斯最後時刻加入戰團,氣勢愈來愈強。殷斯日前在第三大城市伊茲米爾舉行該國近年最大型的政治集會,參與人數出乎意料地多,也反映大城市選民開始離棄厄多安。

若勝選 連當15年總統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指出,如果厄多安連任總統、AKP陣營保住國會,代表土耳其完全過渡至總統制,即使厄多安未能取得過半數國會議席,仍可參照AKP在2015年6月大選時失利、未能組成聯合政府的情況,厄多安當時在同年11月再次舉行大選,並取得國會控制權。

此外,厄多安近期已放軟口風,指AKP若未保國會過半,則「可能要尋求執政聯盟」,但當前似乎沒有反對派主要政黨肯跟他合作。

據悉,如果厄多安勝選,將獲5年總統任期,還可連任一次,意味著他可能2029年才交棒下台,連當15年的總統。

photo.php (1049×1298)

厄多安打基建牌 要花150億蓋運河反挨轟

厄多安不僅在掌權15年間大興土木,此次選舉他繼續大打「基建牌」,包括目標興建足以媲美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的伊斯坦堡運河,又在競選時率先使用定位為世界樞紐的伊斯坦堡新機場。對此,反對派稱,厄多安任內重基建輕工業和貿易,損害土耳其收入,同時令國債上升。

法新社報導,厄多安推動興建多座大橋、隧道、伊斯坦堡新機場、巨型清真寺和比法國凡爾賽宮大3倍的總統官邸等。其中新機場擁有6條跑道,預計到2023年時將可每年接待1.5億人次,成為全球最大的空中樞紐之一。

厄多安提出計畫建造的伊斯坦堡運河連接黑海和馬摩拉海,全長約45公里,每日可讓160艘船通過,其目標是紓緩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航道擠塞問題,並以此創匯,厄多安更形容它相當於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和埃及的蘇伊士運河。

然而,該運河造價估計達150億美元,反對者指實際數字可能高達650億美元,質疑根本難以回本,而且工程要遷走沿途80萬名居民,破壞環境,是「瘋狂建議」。

不過,厄多安仍大肆宣傳他的基建成果為此次選舉造勢,日前乘坐飛機降落10月才正式開幕的伊斯坦堡新機場,成為首班民航航班降落該機場。

(世界日報)
--
「川普政府不人道」 餐廳趕白宮發言人

替美國總統川普效力的代價之一是被趕出餐廳!白宮發言人珊德斯前天在官方推特帳號發文稱,她前一晚被一家餐廳老闆下逐客令,理由是她替川普工作。餐廳老闆受訪表示不後悔。此事在美國社會掀起兩極化反應,有人大讚餐廳老闆,也有人批歧視,亦引發政府官員是否得因政治立場,影響他們在公開場合如何被對待的議論。

珊德斯(Sarah Sanders)推文指,上周五晚間她因替總統工作之故,被維吉尼亞州「紅雞」(Red Hen)餐廳老闆要求離開。這家距華府約300多公里的餐廳,標榜食材直接從農場到餐桌。珊德斯寫道:「我總是竭盡所能尊重他人,包括立場不同者,今後也會如此。」她當時馬上走人。

同性戀員工多
紅雞女老闆兼主廚威金森(Stephanie Wilkinson)向《華盛頓郵報》表示,她不愛衝突,況且她做生意,希望生意好。但基於店裡有許多同性戀員工,而珊德斯替川普想禁止跨性別者從軍的政策辯護,員工向她表示希望珊德斯離開。加上珊德斯為川普迫使無證移民孩童跟父母分開的政策辯護更讓她驚訝。她認為對方所服務的政府「不人道且不道德」,她無法接受一個為總統殘酷政策辯解的人。
威金森當時向珊德斯解釋:「本餐廳有一套我認為該維護的標準,例如誠實、同情心與合作。我想請妳離開。」珊德斯隨即回說:「沒關係,我會走。」事後美食評論網站上湧入兩極化評價,許多人給予最高5顆星,也有不少人給1星的惡評,指老闆歧視人。
當地企業主洛麥斯特地買花送到餐廳,表達支持。珊德斯的老爸、阿肯色州前州長哈克比則罵餐廳「偏執」、「心胸狹窄」。
不久前才傳出珊德斯倦勤,有可能辭職之說。無獨有偶,美國土安全部部長尼爾森19日在白宮附近一家墨西哥餐廳用餐時,遭示威者在外抗議政府拆散移民骨肉的政策。更早之前,負責移民政策的白宮顧問米勒也在用餐時被罵是法西斯份子。

(蘋果日報)
--
McAfee創辦人稱被下毒 推特嗆殺手

全球最大電腦防毒公司之一「McAfee」的72歲創辦人約翰邁克菲(John McAfee),上周五在推特上傳多張他戴著呼吸器躺在病床上的照片,宣稱遭人下毒企圖謀殺,並貼出他和妻子一起向仇家比中指的照片,宣稱要讓對方好看。

他寫道:「我過去2天都躺在北卡一家醫學中心,才剛醒過來。敵人在我食物裡下毒,但我沒那容易被殺死,我回來了。」邁克菲曾宣稱躲過11次暗殺,還放話說過去試圖暗殺他的殺手們,都活不過2個月。
他的妻子戴森暗示,邁克菲最近公開批評政府及「三個英文字母的機構」腐敗,性命才會受到威脅。邁克菲最近因幫加密貨幣Docademic代言,跟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槓上。他說若比特幣值沒在2020年前站上100萬美元(約3032萬台幣)大關,他就要吃掉自己的命根,2020年還要出馬選美國總統。但有媒體認為他近年言行失常,可能是常吸食毒品「浴鹽」導致偏執等疾病。

(蘋果日報)
--
川普臭名斷桃花 幕僚只好「內銷」

白宮年輕幕僚向來被視為菁英中的菁英,理應左右逢源、桃花朵朵開。但在華府,這批人中龍鳳卻常抱怨桃花斷光光,甚至落得「災難」下場,癥結就出在他們的大老闆川普。

POLITICO雜誌報導,川普政府許多現任和已離職的年輕幕僚,約會時都不敢直接報上職稱,許多人採用中情局(CIA)探員的標準說法,只敢說自己在聯邦政府上班。
一名飽受困擾的31歲女幕僚形容,每當自己透過交友App認識可能的約會對象時,「當你跟別人聊得不錯,他們可能就問:『你沒投票給川普吧?』我說:『當然有』時,對方就驚訝地怒回:『你怎麼會這麼種族歧視、心胸狹隘?』」更有人質問她:「你有把寶寶從他們媽媽身邊搶走,然後送回墨西哥嗎?」
許多人在外界碰壁,被迫只能吃窩邊草,跟白宮其他幕僚交往。知名案例包括高薪引人側目的「正妹」、川普執行助理威絲特豪特(Madeleine Westerhout),男友就在五角大廈工作;川普親信康薇的表妹柯雅(Giovanna Coia)則與副總統潘斯的外甥交往,兩人也都替川普工作。

(蘋果日報)
--
沙烏地變革 女性可開車上路

沙烏地阿拉伯24日正式解除禁令,開放領有駕照的女性合法駕車上路。午夜一過,首都利雅德便有女性駕駛人外出兜風(右圖),沿途受到路人夾道歡迎,就連男性駕駛人也比讚叫好。沙國婦女以「歷史性一刻」、「像鳥一樣自由」及「我們不再需要男人」等字眼表達喜悅。此前,沙國是全球唯一禁止女性開車的國家,禁令長達數十年,但在沙國王儲穆罕默德的現代化改革下,去年9月宣布解禁,本月5日首度核發駕照給女性。上圖為沙國東部城市達蘭(Dhahran)的女性駕駛人舉起大拇指比讚。

(自由時報)
--
她們像飛鳥自由了! 沙國解除女性開車禁令

沙烏地阿拉伯女性廿四日迎來歷史性大日子,沙國正式解除實施數十年的禁止女性開車禁令,許多婦女在解禁之際開車上街慶祝。

往後沙國女性出門可以不再仰賴私人司機或是男性親屬,廿一歲藥學系學生達克希說:「等人開車等到天荒地老的日子現在結束了。」一位女商人推文說:「這是我們的時刻。」

法新社報導,沙國是全球唯一禁止女性開車國家,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在追求沙國現代化之際,決定對女性開車解禁。

在首都利雅德和其他許多城市,一些婦女在禁令於午夜解除時,即在暗夜與街燈下開車遊街,臉上滿是興奮。

談話節目主持人兼作家艾莫葛林說:「覺得自己像飛鳥般自由。」

電視台主持人杜瑟利說:「這對所有沙國女性來說是歷史性的一刻。」 說完,她驅車越過邊界前往巴林。

牙醫師法雷斯午夜前即坐進車內,禁令一除,就載著老公和子女上街。她說:「覺得難以置信。我真的在我的國家開車嗎?感覺自由自在。」

除了開車,沙國近來也賦予女性一些新的權利,如進足球場看球、從軍及加入情報機構,但沙國女性還是多方受限。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沙國女性目前仍無法獨自到銀行開戶、辦護照、自行決定結婚或離婚、跟男性友人喝咖啡以及自行決定穿著,依法這些事都要男性監護人同意。連找工作、就學或接受某些特定醫療項目,都需男性監護人同意。監護人可以是女性的父親、兄弟或其他男性親屬,喪偶女性則由兒子作為監護人。

沙國這項制度遭到強烈批評,人權組織稱該制度讓女性成為「無法自己作重要決定的法律未成年人」。

開車雖獲解禁 但沙烏地阿拉伯女性仍無法獨立做這些事

沙烏地阿拉伯女性24日迎來歷史性大日子,因該國王室正式解除女性開車禁令,而除此之外,沙國近來也賦予女性一些新的權利如進足球場看球、從軍及加入情報機構,但即便如此,沙國女性還是受到許多限制。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沙國女性目前仍有五件事情因男性監護人同意制度而無法獨自進行。

報導指出,這5件事情分別是到銀行開戶、辦護照、自行決定結婚或離婚、跟男性友人喝咖啡以及自行決定穿著。

這項男性監護人同意制度還擴及女性生活其他事項,包括工作、就學甚至是接受某些特定醫療項目,而男性監護人可以是女性的父親、兄弟或其他男性親屬,若是喪偶女性則可用兒子作為監護人。

沙國這項制度遭到強烈批評,人權組織更形容該制度讓女性成為「無法自己作出重要決定的法律未成年人」。

(聯合報)
--
禁駕令解除 沙國女性「不再需要男人」

沙烏地阿拉伯24日迎來歷史性的一刻,從這天起,該國正式解除女性駕車禁令,女性從此可以合法開車上路。沙國解除上述禁令後,全球已沒有任何國家禁止女性開車,這項重大變革也預料將為保守的沙烏地揭開新時代的序幕。

沙國當局早在去年9月就預告將開放女性駕車,但直到本月4日才首次核發駕照給女性,第一批拿到駕照的10名女子,原本就擁有外國駕照,她們在沙國經過簡單的駕駛考試和視力檢查合格後,獲發駕照。隨後的一周內,陸續有大約2000名女性取得駕照。

23日午夜剛過,不少女性迫不及待地駕車駛上首都利雅德街頭,沿途歡呼慶祝。電視台女主播薩馬爾也首度開車上路,當她駛入法赫德國王大道時,「我起了雞皮疙瘩,我從沒想過自己能在這條路上開車」,沿途還有許多男女攔下她的車,向她道賀。

現年21歲的大學藥學系學生達克希也開心地說:「我們不再需要男人了!」

自1957年女性駕車禁令實施後,女性在公共區域開車可能遭到罰款、甚至監禁,因此很多家庭被迫雇用私人司機為女性親屬開車。國際會計師事務所資誠(PwC)估計,到2020年,沙國將有3百萬女性持有駕照。

一般預料,解禁政策也能促進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全國汽車委員會指出,禁令解除後,汽車銷售額將上升6%至10%,此外也可能出現許多教導女性開車的教練等相關職位。至2030年,沙國經濟產出預計將增加900億美元。

利雅德當局今年1月允許女性進入足球場觀看比賽,顯示性別隔離規定已開始鬆綁。2月當局宣布,女性可不需經男性親屬同意,開創自己的事業。5月,沙國還通過新法,將性騷擾入罪。儘管沙國女性終於可以開車,但目前仍受到不少限制,比如女性若要在銀行開戶或申請護照,仍須男性親屬同意,她們無權自行決定要離婚或結婚,在餐廳時,女性也只能坐在「家庭座位區」,而不能與家人以外的男性同坐。

(中國時報)
--
最後國度 沙國解禁 准女性開車

全球唯一禁止女性開車的沙烏地阿拉伯,24日解除女性開車禁令。這一歷史性變革邁出男女平權的一大步,料將為沙烏地開啟社會流動新時代。

禁令解除是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推動這個保守石油國家邁向現代化的一環。

他的改革措施起初讓外界大多樂觀其成,不過長久以來抗議開車禁令的女性維權人士遭遇當局大規模打壓,讓他的改革形象蒙塵。

數十年的禁令終止後,可能有數以千計女性駕駛人上路。

禁令解除後,沙烏地電視台主持人杜瑟利(Sabika al-Dosari)隨即在東部柯巴市(Al-Khobar)開車上路。她告訴法新社:「這對所有沙烏地女性來說是歷史性的一刻。」

許多女性的生活料將因為解禁而有所轉變,出門可以不必再依賴私人司機或男性親屬。

21歲藥學系學生達克希(Hatoun bin Dakhil)說:「等人開車等到天荒地老的日子現在結束了」,「我們不再需要男人了」。

許多沙烏地女性先前在社群媒體上興高采烈地宣布解禁後的計畫,她們說,一解禁就要開車帶媽媽去喝咖啡或吃冰淇淋。這種情況在世界其他地方是稀鬆平常,但在這個國家卻是新奇的經驗。

解禁後料將促進女性就業,根據彭博,到2030年,經濟產出估計增加900億美元。

女性駕車禁令長期被視為沙烏地阿拉伯壓迫女性的象徵。沙烏地多年來以多項宗教和文化因素為由禁止女性駕車,強迫她們依賴男性親屬接送,或花大錢請司機。

為挑戰女性駕車禁令,保守的沙烏地阿拉伯1990年時47歲女子巴克(Fawzia al-Bakr)開車駛入首都利雅德街頭而遭逮捕。如今禁令解除,當時入獄的巴克說,她羨慕外甥女年輕時就能享受駕車自由。

路透報導,當年參與抗議行動後,巴克不但失去工作,還收到死亡威脅而被迫搬家。

24日午夜一過,巴克23歲外甥女阿提格(Majdooleen al-Ateeq)便開車出門,體驗在國內首次合法駕車,並受到人們的歡迎和鼓勵。她表示:「這和坐在後座感覺大不同。我真的很開心,邊開車邊到處看。我還不習慣這種感覺。」

仍禁與男性喝咖啡、自行婚配、開戶、辦護照

沙烏地阿拉伯24日解除女性開車禁令的大日子,除此之外,沙烏地近來也賦予女性一些新的權利,如進足球場看球、從軍及加入情報機構等,沙烏地最近還舉行了首次的女性自行車比賽。

儘管如此,沙烏地女性還是受到許多限制。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沙國女性目前仍有五件事情因男性監護人同意制度而無法獨自進行。這五件事情分別是到銀行開戶、辦護照、自行決定結婚或離婚、跟男性友人喝咖啡以及自行決定穿著。

這項男性監護人同意制度還擴及女性生活其他事項,包括工作、就學,甚至是接受某些特定醫療項目,而男性監護人可以是女性的父親、兄弟或其他男性親屬,若是喪偶女性則可用兒子作為監護人。

沙國這項制度遭到強烈批評,人權組織更形容該制度讓女性成為「無法自己作出重要決定的法律未成年人」。

迄今沙烏地仍然是女性受到最多限制的國家之一,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的全球性別差距指數排名上,沙烏地是144名中的第138位。

沙烏地女性被視為是「法律未成年人」,因此女性要結婚或離婚,須取得男性監護人的同意。如果兒子年齡超過七歲,女兒年齡超過九歲,那離婚的女性就很難獲得孩子的監護權。

而在沙烏地,所有服務男女顧客的餐廳都須設兩個座位區,男人和女人基本上分開用餐。餐館的兩個座位區一邊是家庭區,一邊是「單身區」,單身區都是男人坐的,所有女人都只能坐在家庭區。

(世界日報)
--
歐盟峰會前 義大利再嗆不收海上移民

歐盟二十八國預定二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高峰會,法國、德國等十六國率先於二十四日針對可能造成歐盟分裂危機的移民議題,召開小型會談。義大利二十三日搶在會議召開前,由海岸防衛隊發函通知各國在地中海作業的非政府組織救援船,強調義國不會再作為這類船隻的首要靠岸地,要求船長救起海上移民後,轉向利比亞的黎波里中心及海岸警衛隊尋求協助。

移民危機 已成峰會分裂議題

此為本月上任的義大利民粹主義政府,再次就「拒絕接受移民」立場強硬表態。義國國防部長特倫塔(Elisabetta Trenta)二十三日指出,位於利比亞前方海域的「搜索搜救區(SAR)」由利國海岸警衛隊主責,他們也擁有執行相關任務的必備技能。特倫塔強調,新立場不代表義國將限縮在國際上的貢獻,「如有必要,義大利海軍和海岸防衛隊船隻仍會拯救陷入困境的移民。」

在協調地中海搜救區外的移民救援任務中,義國海岸防衛隊一直扮演要角,前述最新訊息象徵海岸防衛隊政策轉彎。對此,德國非政府組織「任務生命線(Mission Lifeline)」二十四日痛批義國內政部長、極右派「北方聯盟」黨魁薩維尼,指出救援船救起的不是「人肉」貨物,他們是「人類」而非「肉類」,理應被誠摯歡迎。

該組織表示,救援船上仍有兩百三十九人(包括四名嬰兒、十四名婦女)等待上岸,另一艘丹麥救援船上也有一百一十三名海上移民。此前,薩維尼曾誓言阻止救援船停靠義國,聲稱人道性質的非政府組織遭人口販運集團利用,而「義國不想再當非法移民勾當的共犯」。

法國指拒收移民應受制裁 義斥傲慢

義大利和南歐島國馬爾他近來均拒絕收容海上移民。馬爾他和法國上週才為此槓上,義大利和法國二十三日也有所齟齬。法國總統馬克宏二十三日提議,拒絕接受移民的歐盟國家應受經濟制裁,招致羅馬當局強烈反彈,薩維尼怒斥馬克宏「傲慢」,義國副總理迪馬奧也痛批馬克宏「狀況外」,強調「義大利面臨的移民危機,有一部分是因為法國不斷在邊境趕人。」

馬克宏在巴黎會晤西班牙總理桑切斯(Pedro Sanchez)後表示,歐洲目前經歷的移民危機,已和二○一五年的規模不一樣,「像義大利這樣的國家一點也沒受到和去年一樣的移民壓力…歐洲現在的危機,是政治危機。」薩維尼則反駁,過去四年來共有六十五萬人渡海進入義大利、四十三萬人尋求庇護,義國還得收容十七萬「看似難民者」,必須耗費五十億歐元(約一七八七億台幣)經費。

(自由時報)
--
梅克爾預告EU峰會不可能達成完全一致移民協議

德國總理梅克爾24日淡化期待表示,歐盟28日舉行峰會時,應該無法就移民問題達成完全一致的協議。她表示將就移民問題推動雙邊或三邊協議,以應付當前的緊急狀況。

歐盟24日舉行迷你峰會,由28個成員國的16國與會。梅克爾出席峰會前說,歐盟國家必須設法「相互幫助,而不是一直在等待28國全部同意,應該思考各自重視的部分。」

推動28國協議困難重重,梅克爾認為歐盟國家應考慮訂定能夠達成互惠目標的雙邊或多邊協議。

與此同時,義大利總理孔蒂則提議,難民應向他們登陸的歐洲國家申請庇護,而不是向他們最後的抵達國提出。

(聯合報)
--
歐盟難民問題協商 擺不平

在歐盟峰會本周登場前夕,歐盟逾半數成員國領袖24日先針對難民問題舉行非正式會談,希望能先化解彼此歧見、為達成協議鋪路,以免歐洲申根區崩解,也避免德國總理梅克爾領導的聯合政府再度陷入分裂危機。但從會前各國言辭交鋒來看,歐盟能達成協議的希望相當渺茫。

歐盟16位成員國領袖24日召開非正式會議,試圖化解各國對於如何處理並收容難民的歧見。義大利等處於難民抵達第一站的南歐國家,希望獲得更多援助、更公平分配難民,否則將拒絕再接受剛抵達的難民,德國等北方國家則希望限制難民再從南方轉移至核心國家的數量,但匈牙利等東歐國家拒絕收容更多難民。

梅克爾的壓力甚大,因為她的友黨基社黨(CSU)已威脅,除非歐盟達成更平均分配難民的協議,將開始在邊境拒絕所有已在其他地區登記的尋求庇護者,並要求梅克爾在本月底前敲定限制難民進入德國的協議,否則將反叛出走,可能使德國重新改選國會。但義大利揚言,除非各國更平均收容移民,否則不會同意限制難民進入德國的協議,而這又需要克服東歐各國的反對立場。

這場非正式會談前各國的言辭交鋒,也凸顯各國達成協議的機率甚低。東歐領袖拒絕出席,奧地利也威脅,若德國在邊界拒絕收受難民,將恢復邊界管制,歐盟官員警告這將使申根區面臨瓦解風險。

法國和義大利也陷入口水戰,法國總統馬克宏批評義大利拒絕收受新抵達難民的威脅,義大利則反擊法國「狂妄自大」。馬克宏23日提議,在義大利等國設立「封閉中心」迅速決定難民能否取得庇護地位,遣返不合格者,並對拒絕收容更多難民的國家實施金融制裁,減少給予援助。

大西洋兩岸 上演同齣戲碼

英國衛報分析,美國與歐盟同時出現反移民浪潮,原因在於大西洋兩岸高舉民粹主義的政治人物利用民眾的仇外心理,為這股情緒推波助瀾。

分析指出,歐美兩地長期以來無法處理難民與尋求庇護者、及經濟移民所帶來的挑戰,讓美國總統川普、義大利內政部長薩爾維尼等機會主義者有機可趁。

美國共和、民主兩黨陣營對於在美墨邊境終止拘留移民兒童的計畫意見紛歧,促使川普20日簽署行政命令,將移民的親子分開拘留,並聲稱他是在處理美國人憂慮。這項拆散家庭、造成骨肉分離的命令,隨即在美國國內引發強烈批判聲浪,川普於是在21日簽署另一道行政命令,以撤銷前一道命令,但他對移民問題依舊強硬。

對移民採取強硬立場也確實使這些民粹主義領袖食髓知味,就在薩爾維尼禁止搭載難民的利比亞船隻停靠義大利後,他在國內的支持度急遽攀升。相較下,德國總理梅克爾在2015年收容了110萬名難民,使她在國內的聲望至今尚未完全恢復。

photo.php (399×270)

移民遷徏現象 國際支援體系捉襟見肘

華盛頓郵報報導,全球正出現前所未見的移民遷徏現象,令國際支援體系捉襟見肘,並撼動全球政壇。過去五年逃離中美洲的家庭和小孩銳增,美國最近為拆散非法入境移民家庭,將未成年子女分開收容的問題吵翻天,也是其中一環。

聯合國難民署的最新年報顯示,迄去年底全球有創紀錄的6,850萬人流離失所,包括從敘利亞、緬甸、剛果和委內瑞拉等國出走海外的2,500萬名難民。分析家以戰禍、生計艱難、政府動盪和氣候變遷等原因,解釋這波前所未見的難民潮已成為新常態,並預言情況還會更糟─國際對難民現象沒有明確解決方案。

歐美反移民情緒逐漸高張,導致各國追求強硬政策,對聯合國難民計畫提供的支持減少。分析家表示,危難移民不受控制的人口移動已經成為超乎一國總統所能解決的問題。

巴西智庫伊加拉佩研究院共同創辦人穆加說,國際或國內機構完全沒有因應挑戰的準備,美國和加拿大長久以來都不用處理這些挑戰,但如今兩國開始感受到危機程度上升到一種頂點,被迫面對國內移民體系的脆弱。

支持降低移民人數的移民研究中心執行長柯里寇瑞恩說,移民問題「更像壕溝戰。比人們想像的更難處理,處理速度會慢非常多」。

反移民...川普政治造勢主軸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23日在內華達州的一場造勢大會上,展現他反移民的強硬態度,他更暗示,將以強硬的反移民立場作為11月期中選舉的造勢主軸之一。

川普在一場幫共和黨籍參議員郝樂(Dean Heller)造勢的活動上說:「民主黨要利用這個(移民)議題,我也要利用這個議題,我們的議題是堅固的邊界,沒有犯罪。」他之前透過每周廣播演說,要求國會批准「零容忍」政策,批評「開放邊境的民主黨」不顧國家安全,支持允許非法移民入境的漏洞。

川普強調「必須有非常堅固的邊境」,「我認為我當選(總統)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我對邊境移民政策強硬」,我們必須要有「堅固的邊境,不要罪犯」。

他說:「民主黨不要邊境安全,民主黨可以接受罪犯,但我們不行。」共和黨目前雖在參院多數席次,但民主黨仍有足夠票數阻擋議案進行,包括川普希望通過的美墨邊牆興建預算,而就算在共和黨掌控的眾議院,共和黨也無法就單一議案團結一致,包括眾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古雷特(Bob Goodlatte)提出的強硬移民限制。

川普日前雖改變態度,簽署不拆散移民家庭的行政命令,仍為「零容忍」政策說項,「美國不能對每一個非法移民家庭和每張未成年臉孔開放邊境。驅動非法移民家庭和未成年人暴增的要素,是他們認為非法入境不會有後果」。

內華達州是2016年總統大選時,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拿下的州之一。郝樂是內華達州唯一尋求連任的共和黨參議員,他與川普的關係一度鬧僵,如今試圖展現團結的一面,希望擴大共和黨在參院的多數席次差距。

(經濟日報)
--
難民問題 歐盟協商擺不平

在歐盟峰會本周登場前夕,歐盟逾半數成員國領袖24日先針對難民問題舉行非正式會談,希望能先化解彼此歧見、為達成協議鋪路,以免歐洲申根區崩解,也避免德國總理梅克爾領導的聯合政府再度陷入分裂危機。但從會前各國言辭交鋒來看,歐盟能達成協議的希望相當渺茫。

歐盟16位成員國領袖24日召開非正式會議,試圖化解各國對於如何處理並收容難民的歧見,預料將為28-29日的正式峰會做準備,屆時歐盟28國領導人將研議改革歐盟的庇護系統。自從2015年爆發移民危機後,這個系統就面臨嚴重壓力。

義大利等處於難民抵達第一站的南歐國家,希望獲得更多援助、更公平分配難民,否則將拒絕再接受剛抵達的難民,德國等北方國家則希望限制難民再從南方轉移至核心國家的數量,但匈牙利等東歐國家拒絕收容更多難民。

梅克爾的壓力甚大,因為她的友黨基社黨(CSU)已威脅,除非歐盟達成更平均分配難民的協議,將開始在邊境拒絕所有已在其他地區登記的尋求庇護者,並要求梅克爾在本月底前敲定限制難民進入德國的協議,否則將反叛出走,可能使德國重新改選國會。但義大利揚言,除非各國更平均收容移民,否則不會同意限制難民進入德國的協議,而這又需要克服東歐各國的反對立場。

這場非正式會談前各國的言辭交鋒,也凸顯各國達成協議的機率甚低。東歐領袖拒絕出席,奧地利也威脅,若德國在邊界拒絕收受難民,將恢復邊界管制,歐盟官員警告這將使申根區面臨瓦解風險。

法國和義大利也陷入口水戰,馬克宏23日提議,在義大利等國設立「封閉中心」迅速決定難民能否取得庇護地位,遣返不合格者,並對拒絕收容更多難民的國家實施金融制裁,減少給予援助。

義嗆拒收難民馬克宏籲經濟制裁

歐盟約16國領導人24日先就移民議題舉行非正式會談。但義大利22日重申反移民的強硬立場,堅持不會再多收留「任何一個」難民,並警告移民危機恐使歐洲聯盟的存續岌岌可危。法國總統馬克宏則表示,拒絕接受移民的歐盟國家應受經濟制裁,引來義大利強烈反彈,怒批馬克宏傲慢。

義大利剛上任三周的民粹主義政府堅持履行競選承諾,阻止移民流入,揚言查緝救難船隊或嚴禁他們進港。極右派的內政部長薩維尼(Matteo Salvini)告訴德國《明鏡周刊》:「我們不能再多收任何一個人;甚至還要送走一些人」、「一年之內,將會決定一個團結的歐洲是否還存在。」

馬克宏23日會晤西班牙總理桑傑士(Pedro Sanchez)後表示,受惠於歐洲聯盟合作關係、卻「在移民議題上主張國家自身利益」的成員國,應該遭受制裁。

馬克宏表示,歐盟成功讓移民人潮減少將近80%,「事實是,歐洲現在經歷的移民危機,已經和2015年的規模不一樣了。」「像義大利這樣的國家一點也沒受到跟去年一樣的移民壓力…歐洲現在面臨的危機,是個政治危機。」

馬克宏這番言論招來義大利新民粹主義政府的尖酸批評。義大利副總理迪馬尤(Luigi Di Maio)說,馬克宏的發言顯示他根本狀況外。薩爾維尼也怒批,馬克宏在移民議題上很「傲慢」。薩爾維尼說,過去4年來,有65萬人渡海進入義大利、43萬人尋求庇護,義國還須收容17萬「看似難民」的人,共得燒掉50億歐元經費。

(世界日報)
--
義、馬互踢「人球」 移民船惹爭議

繼前陣子的移民船「寶瓶號」事件,南歐海域的移民船「生命線號」接納議題再度引發鄰近各國踢皮球,並大打口水戰!義大利內政部長薩爾瓦尼要求馬爾他應該對乘載226名移民的「生命線號」伸出援手,他說:「該船離馬爾他很近,而該國再不救援是不人道的。」但馬爾他總理馬斯卡特槓上薩爾瓦尼說:「馬爾他是主權國家,沒人能干預我們的決定自由。」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生命線號」目前情況危急,因為不受鄰國接納,船上設備與物資已接近用罄,且一半以上為需要援手的婦孺。

對於該船的救援歸屬,鄰近的義、馬兩國作風都很強硬,義國新上任的民族主義聯合政府對於移民上岸議題採取嚴厲態度,堅持立場,並揚言,「若歐盟與其他國家不有所作為,義大利將不簽署任何的海上移民救援相關計畫。」薩爾瓦尼烙下重話,雖然救援是人道義務,但義大利並不是難民集中營。

薩爾瓦尼表示,「生命線號」是由德國非政府組織所運作,並從北非的利比亞裝載移民,而非像該組織聲稱的「在國際海域救起的難民」。他認為,這已經違反義大利海岸警衛的明令,「我們不再收容任何一人,義大利的港口不是人口販運組織的下一站。」

根據《英國鏡報》報導,馬爾他由於本身國土面積小,居民更少於50萬,一向不願意接受大量移民,此次也不例外。雖然他們堅持該船應為義大利所管,但出自於人道救援,馬爾他軍隊表示,他們正對該移民船提供物資補給。

前陣子的「寶瓶號」移民船也掀起這幾國對移民處置的爭論,最終是駛入西班牙港口,由該國暫時收容,等待庇護程序處理暫時的簽證。針對阻止移民氾濫流入境內議題,10個歐盟成員國在24日的布魯塞爾會議後,或將達成共識。

(台灣醒報)
--
辛巴威總統躲過炸彈攻擊 2副總統傷

辛巴威總統姆納加瓦(Emmerson Mnangagwa)二十三日在辛國第二大城布拉瓦約(Bulawayo)舉行總統大選造勢活動時,遭到炸彈攻擊,他毫髮無傷逃過一劫,但包括兩名副總統與數名內閣首長在內共四十九人受到輕重傷。反對黨領袖擔心,政府或軍方將藉此大規模鎮壓反對陣營,力促當局對該案展開獨立調查。

反對派憂軍方藉此進行鎮壓

辛巴威將於七月三十日舉行前獨裁總統穆加比下台以來的首次總統大選。九十四歲的穆加比執政長達三十七年,去年十一月國防軍總司令奇溫加(Constantino Chiwenga)發動政變,迫使穆加比辭職,時任副總統的姆納加瓦接任總統。這場選舉將是姆納加瓦的關鍵考驗,七十五歲的他矢言舉行公平大選,以解除國際社會對辛巴威的制裁。

共有二十三名候選人角逐總統寶座。民調顯示,姆納加瓦的頭號勁敵是「民主變革運動」(MDC)的四十歲黨魁查米薩(Nelson Chamisa)。儘管國營辛巴威廣播公司(ZBC)形容二十三日的攻擊是「暗殺未遂」,姆納加瓦仍堅稱「國家祥和」,並表示不會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與延後大選。

電視畫面顯示,姆納加瓦在布拉瓦約白城體育館結束演說,步下講台階梯時,突然傳出轟然巨響,四周隨即濃煙密佈。姆納加瓦說,攻擊是衝著他來的,「爆裂物在離我數英寸處爆炸,但我大限未到。這是死敵下手的,這不是我首度遇襲,我習慣了,我的辦公室六度被闖入,辦公室多次被放置氰化物。我會繼續下去。」

辛國衛生部指出,副總統奇溫加臉部掛彩,另一名副總統莫哈迪(Kembo Mohadi)腿部受傷。此外,執政黨「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ZANU-PF)主席兼環境部長穆欽古里、莫哈迪之妻,,以及國會副議長齊諾默納也受傷,部分傷者失去手腳,傷勢嚴重。

(自由時報)
--
辛巴威總統 躲過暗殺攻擊

辛巴威總統姆南加瓦23日下午在該國第二大城布拉瓦約參加競選集會時,現場突然發生爆炸,造成副總統莫哈迪在內多名高官和民眾共約42人受傷,其中6人傷勢嚴重,姆南加瓦則毫髮無傷,逃過一劫。辛巴威政府認定此案為「針對總統的暗殺行動」。姆南加瓦斥責這是「懦弱行徑」,並誓言前強人穆加比去年底遭推翻後的首次大選,將如期舉行。

辛巴威將於7月30日舉行總統和國會選舉,75歲的姆南加瓦和40歲的反對黨「民主變革運動」領袖查米薩,是總統選舉主要角逐者。遇襲的群眾造勢大會在布拉瓦約一處體育場舉行,執政黨「辛巴威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大部分高層官員和數千民眾參加。爆炸發生於高官就坐的主席台附近,有跡象顯示,作案者可能事先將炸彈藏於靠近主席台出口處位置。警方正進行深入調查。

姆南加瓦未受傷,隨即被護送到安全地點。他指出,「爆炸離我僅數英寸,但我的大限未到。」他還說,先前即遭遇過多次暗殺,早就習以為常。但他堅信,辛巴威絕大多數地區是和平的,競選活動將繼續進行,不受影響。

姆南加瓦說:「截至目前競選活動在自由與和平環境下展開,我們絕不會讓這種懦弱行徑,阻礙我們邁向大選。」

副總統莫哈迪腿部受傷,另一位副總統齊溫加的夫人、環境部長穆欣古里,以及國會副議長在內數名官員也受輕傷,另有多名在現場執勤的安全人員和一些民眾受傷。傷者被送往附近醫院接受治療。

姆南加瓦和執政黨官員是首次前往布拉瓦約參加競選集會。該城市向來是主要反對黨「民主變革運動」的票倉。姆南加瓦說他相信,作案者不是布拉瓦約當地人,而是從外地來的。他指出,布拉瓦約人很歡迎他,他也很高興見到他們。目前尚無任何團體或個人宣稱犯下此案,辛國當局也未披露其他細節。

(中國時報)
--
德國建築爆炸 25傷4重傷

德國西部城市伍珀塔爾(Wuppertal)的1棟數層樓建築23日午夜前發生嚴重爆炸,25人因此受傷,4人重傷。警方表示,爆炸撼動了整棟建築,周遭居民被轟然的巨響嚇壞,紛紛奪門而出,逃到街上。

整棟建築有數處起火,因建築持續坍塌,打火兄弟滅火困難,不過,他們仍是從建築火場救出4名重傷者。另有21人受輕傷,於現場接受急難人員治療。

警方24日表示,他們仍在設法控制火災現場,正調查爆炸原因中。

(聯合報)
--
北韓小火箭人 變身外交高手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歷史性峰會落幕,觀察人士對金正恩的看法也有所轉變:這位被川普稱為「小火箭人」的年輕獨裁者搖身一變,成了有潛力把封閉的國家帶入21世紀的外交家。

川金會後,川普讚許金正恩「很有天分」,是名「有實力的談判者」;政治觀察人士則認為金正恩有望成為改革者,如同前蘇聯領導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戈巴契夫,正準備帶領北韓人民往不同道路邁進。

接掌全球最極權、獨裁的政權六年多來,34歲的金正恩依然是獨裁者,也被指稱殺害家族成員。但在與川普的世紀峰會過程,金正恩展現了其他面貌。他向全世界傳遞的訊息相當簡單:「我們將把過去放下,世界會看見我們的改變。」他與川普簽署協議,承諾雙方關係進入另一章;川普則堅稱信任金正恩去核化的決定。

依照北韓政權的世襲制度,金正恩當初並非接班的第一號人選。據衛報報導,金正恩的哥哥金正南在2001年持假護照企圖入境日本,前往迪士尼樂園,因此失寵。

金正恩掌權後,選擇的道路和父親金正日不同,也因此取得了在外交場合比下川普的機會。他的作風和之前的領導人迥異,出乎意料地加速推動北韓的核武計畫,迫使川普和他平起平坐。大膽的作風再加上一些運氣,讓金正恩獲得之前北韓領導人不曾取得的成就。北韓被視為核武力量的要角,也贏得國際地位。

金正日在位時相當低調,但金正恩卻相當外向,時常公布與北韓民眾近距離接觸、露出親切笑容的照片,還常在電視上發表演說。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專門監測北韓的組織「北緯38度」(38 North)總編輯陶恩(Jenny Town)表示:「金正恩比過去的北韓領導人更願意冒險,也肯承認錯誤。與美國、中國的高峰會,則展現世界各國領袖已把他視為對等的人物,這一點非常有助他在國內的地位。」

27歲便執政的金正恩,為了鞏固政權,確實曾採取血腥手段,剷除可能的威脅;據傳他的叔父遭公開處以「犬刑」;金正男在新加坡遭毒殺,外界也把矛頭指向金正恩。另外,北韓多名高階將領也遭處決。

不過,金正恩今年初擺脫其父軍事至上的「先軍」路線,宣告將振興經濟,也開始拓展外交。與川普舉行高峰會前夕,金正恩施展外交魅力,夜遊新加坡,所到之處民眾爭睹,有如演藝界天王。一名前CIA分析員說:「所有見到這個情形的人都會買帳,他看起來非常理性,簡直就是個和善的好人。」

(經濟日報)
--
失業+低薪 南韓單身寄生族變多了

南韓經濟成長緩慢,年輕人面臨高失業率和低薪問題,許多人被迫成為「單身寄生族」或「回力鏢世代」,紛紛搬回老家與父母同住,甚至在經濟上也需仰賴父母。

36歲的上班族金珠妍住在首爾東郊河南市的家中,隔壁房住的是2月剛從大學畢業的弟弟,父母親則住在主臥室。

金珠妍每月會拿一些錢給幾年前退休的爸媽,但沒付租金或餐費,而且一直以來都享受著母親的「全套服務」,像是洗衣、作飯和鋪床。金珠妍本來夢想能有間漂亮公寓,能邀朋友來辦派對,之後結婚生子。

省下預算 寧出國、購物

不過,現實情況卻天差地遠。於是,金珠妍放棄夢想,決定留在父母保護傘下。為了彌補自己,她每年出國兩、三趟,有錢有閒的話也會逛街購物。

金珠妍表示:「我太習慣跟全家人和我的貓咪一起住了,我覺得我沒辦法獨居。如果我搬出去,我無法負擔租金和其他開銷。」

臨床心理學家崔正音兩年前結束首爾的「獨立」生活,搬回河南市老家與父母同住,原因一樣出在財務問題。

崔正音每個月固定開銷至少100萬韓元(約台幣3萬元),包括在首爾西部租一間60萬韓元(約台幣1.7萬元)的小套房。不過現在,她只需要支付公車通勤費,而且飲食和生活都變得更健康。她說在首爾必須小心掌控預算,餘錢拿來買衣服和聚會等,實在很難存錢。

南韓許多年輕人從未離家,或者離家面對現實後又搬回老家。主因在於南韓勞動市場供不應求,許多年輕人越來越難經濟獨立,只得與父母同住,甚至接受父母金援。去年年底,15-29歲南韓年輕人的失業率為9.2%,幾乎是全國失業率3.3%的三倍。

調查千名30歲者 45.6%與父母同住

根據新韓銀行調查,1636名30多歲的單身族中,有45.6%的人與父母同住;與雙親同住者中,39.2%的人表示住在外面開銷太高,另外33.4%的人表示,他們暫住家中是為了存錢。

「單身寄生族」或「回力鏢世代」讓50、60歲的父母必須延後退休,繼續工作照顧成年子女之餘,還得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

社會學家表示,這類社會發展不利年輕人與其雙親,恐為國家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聯合晚報)
--
澳男打死6企鵝免吃牢飯 動保團體怒批輕判

澳洲一名男子重擊6隻神仙企鵝致死,今天僅遭法院判處社區服務49小時,免除牢獄之災,招來動保團體怒批輕判。

2016年,澳洲男子傑福瑞(Joshua Jeffrey)和另外兩人在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硫磺溪(SulphurCreek)的海灘上喝醉以後,拿棍子重棒打死6隻小企鵝,今遭判加重虐待動物罪。

荷巴特(Hobart)「信使新聞」(Mercury)在伯尼(Burnie)地方法院報導,法官雅戈(Tamara Jago)形容,20歲的傑福瑞對「脆弱的企鵝」施以「冷酷殘忍的舉動」,且毫無悔意。

「信使新聞」報導,法官宣判時考量了傑福瑞的「智力限制」,判他社區服務49小時及82澳元15分(約新台幣1854元)罰金。判決遭塔斯馬尼亞鳥盟(BirdlifeTasmania)痛罵「毫無嚇阻效力」。

在塔斯馬尼亞,加重虐待動物罪最高可處5年徒刑或約3萬1000澳元(約新台幣70萬元)罰金。

澳洲廣播公司新聞網(ABC)報導,傑福瑞的律師先前告知法官,他的客戶自童年起就受精神問題困擾至今。

塔斯馬尼亞鳥盟執行長、享譽國際的海鳥專家伍勒(Eric Woehler)說:「這無法阻止往後某天,下一個人在外做出完全一樣的事情。」

「這項判決把塔斯馬尼亞珍貴的野生動物價值貶到最低,替未來攻擊野生動物的案件創下不為人樂見的先例。」

(中央社)
--
衣索比亞傳爆炸 總理逃過一劫

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23日在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的一場大規模集會上,遭人投擲手榴彈攻擊,阿邁德幸運逃過一劫,但爆炸造成2死150多人受傷,其中數人性命垂危。

在首都這場支持阿邁德激進政經改革的大型集會上,阿邁德講完話,向群眾揮手致意時,突然有人引爆手榴彈,並試圖朝講台丟擲另一顆手榴彈。阿邁德立刻被隨扈護送離開,沒有受傷。場內上萬民眾驚慌逃竄。

爆炸造成1人死亡,多名傷者被送醫救治,有8人性命垂危,其中1人經搶救無效身亡。

改革派的阿邁德4月上任後,立刻宣布釋放上千名囚犯、開放電信、航空等國營事業民營化,並宣布無條件與長期對立的鄰國厄利垂亞達成和平協議,引發不滿。

爆炸案後,阿邁德表示,改革不受影響,衣索比亞不能再走獨裁統治的回頭路。他譴責這起攻擊意在分裂國家。

警方表示,6名嫌犯被捕,但未交代詳情。此外,國營媒體報導,有9名警官因安全疏失遭拘押,包括阿迪斯阿貝巴警察局副局長在內。

(中國時報)
--
洛興雅女童遭輪暴 英媒握證詞

逾70萬人緬甸洛興雅人去年受到迫害,逃到鄰國孟加拉。這當中不斷傳出緬甸武裝部隊犯下謀殺及強暴行徑,並沿途焚燒村莊,海牙國際刑事法院(ICC)更在上周舉行閉門會議,商討是否要展開調查,現在又傳出多個輪姦個案,目前ICC已限緬甸一個月內回應指控。不過由於緬甸並非ICC成員國,ICC介入調查勢成爭議。

英國衛報最新獨家取得的文件揭露,一名年僅十歲的洛興雅女童在家人被緬軍槍殺後,與村內一班女孩被帶到附近一所學校多次輪姦,還有另一名20歲的洛興雅女子指控,遭緬兵捉走,脫她衣服並綁在樹上被人強姦多天,其後緬兵以為她死去,將她丟在營地外任其自生自滅。在這份「亞洲法律資源中心」(ALRC)與孟加拉人權組織Odhikar向ICC提交的文件,當中有洛興雅人的證詞,這些證詞都成為ICC會否展開調查的佐證。

有孟加拉組織指出,大部分針對洛興雅人的暴力事件都涉及性和性別問題,ICC應控告逞兇者。不過目前問題是緬甸並非ICC成員國,令ICC的調查權成疑。緬甸一直否認針對洛興雅人種族清洗,緬甸政府預料不會歡迎調查。緬甸國務資政兼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的社交網站日前指摘「國外的仇恨言論」刺激若開邦穆斯林和佛教徒的緊張關係。

不過,緬甸鄰國、接收大批洛興雅難民的孟加拉是ICC成員國。負責檢視ICC調查法律理據的檢察官本蘇達認為,緬甸把洛興雅人跨境趕到孟加拉,意味ICC有權介入緬甸調查。

人權律師約多斯認為,ICC要求緬甸提交可證明其說法的文件,是ICC準備展開調查的證明:「如果我是緬甸政府,最少都會開始準備應付ICC就驅逐洛興雅人出境一罪的調查。」

(世界日報)

健康

吃香蕉瘦身 宜搭配豆漿

最近香蕉盛產,價格也便宜,有民眾想要減重,覺得如果每天早餐只吃一根香蕉應該可以瘦身。但這樣做真的是減重的可行方式嗎?營養師認為,香蕉是早餐不錯的選擇,但不建議只吃香蕉,以免因飽足感不足而吃下更多東西。

補充蛋白質增飽足感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師李佩芬說,因香蕉富含糖分,吃下後恐無飽足感且很快會餓,更無法應付白天所需的營養素,一旦餓了,可能吃下更多東西,反不利減重;她建議吃香蕉的同時也應搭配高纖無糖豆漿,或是生菜沙拉合併茶葉蛋等富含蛋白質食物。
李佩芬說,攝取蛋白質有助增加飽足感,並促進身體肌肉、組織等修復;若減重時蛋白質攝取不足,恐流失肌肉,反不利健康。此外,香蕉富含鉀離子,若檢查血液中鉀離子偏高者,應避免攝取過多香蕉,減輕腎臟負擔。

(蘋果日報)
--
怕洗腎吃偏方 腎功能「害了了」/蕭匡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

42歲的林女士(化名)兩年前因為腎絲球腎炎引發慢性腎衰竭,一直在門診追蹤治療,病情還算穩定。不料幾天前她被家人送到急診,因為她感覺吸不到氣,整個人虛脫快要昏倒;檢查發現,她已出現急性肺水腫合併呼吸衰竭,所幸立刻給予氣管插管呼吸器治療,並在加護病房接受血液透析,肺水腫病況才獲得改善。

林女士表示,上次回診時,醫師曾提到抽血報告腎功能不佳,萬一繼續惡化有可能需要開始接受血液透析或是腹膜透析治療。她對於「洗腎」一直很排斥,回家後決定尋求偏方治療。熱心的鄰居紛紛提供了祖傳秘方,有的是藥丸,有的是草藥熬湯,因此她就停止吃醫師開的藥,改服用鄰居的「祖傳秘方」。

大約吃半個月的偏方就出現活動會喘、尿量減少、雙下肢水腫和體重增加的情形,甚至幾乎吸不到氧氣快昏倒。

慢性腎衰竭定義為腎絲球過濾率小於60ml/min/1.73m²超過3個月,在國人常見原因為糖尿病、高血壓、腎絲球腎炎、腎結石,以及腎間質疾病,目前將慢性腎衰竭分為5期,其中以第五期(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5ml/min/1.73m²)最嚴重。

我們人體的腎臟掌管控制血壓、排出水分及毒素、維持電解質和造血的功能,因此腎功能惡化會出現貧血、電解質異常(高血鉀和高血磷)、四肢水腫、血壓控制不佳,以及尿毒累積等併發症;這時治療重點是處理慢性腎衰竭引發的併發症。

在慢性腎衰竭治療的過程中,還是會出現使用藥物無法解決的併發症,有時會危及病人的生命狀況,常見為肺水腫、高血鉀引發心律不整等;此時醫師會跟病人討論開始準備接受腎臟替代治療,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腎臟移稙。

部分病人對這樣的討論會害怕、排斥,轉而尋找民間偏方想要「拚看看」,結果情況只有更糟,沒有變好。

其實末期腎臟病並不是不治之症,很多慢性腎衰竭病人在接受一段時間的腎臟替代治療還是可以回歸社會工作,過著正常人的生活。所以慢性腎衰竭的病人應長期跟腎臟科醫師配合,規則就醫和回診,才是延緩腎功能惡化的方法。

(自由時報)
--
肝臟超音波有黑影 可能脂肪肝不均勻/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Q:兩個月前我因為常覺得疲倦而去體檢。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有一顆約3公分腫瘤,醫師神色凝重告訴我,可能是肝細胞癌,進一步做了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卻都沒看到這顆腫瘤。

與醫師討論後,我做了腫瘤切片,結果顯示只是一般的肝細胞組織,並無惡性腫瘤,醫師最後推論這腫瘤應該是肝臟脂肪分佈不均形成的陰影,可能跟我近半年體重大幅降低有關,請問真的會有這種情況嗎?

A:有些脂肪肝比較嚴重的患者當體重減輕到一定程度,肝臟內的脂肪也會開始逐漸消失,原本在超音波下看起來白白亮亮、油脂豐富的肝臟,因為脂肪散去,有些區域看起來會變得比較黑、比較暗,其實這反而是恢復原本肝臟在超音波下的本色。

不過,這種陰影在超音波檢查時,看起來有如腫瘤一般,臨床上會密切追蹤,必要時,會輔以其他影像檢查(例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若確定為脂肪分布不均所形成的陰影,會稱為局部無脂肪區。

由於此區域其實是正常的肝臟組織,並不是真的有惡性腫瘤存在,所以主要還是由肝門靜脈供應血液,與肝細胞癌大多由肝動脈供血大不相同,通常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是不會有特殊顯影的,因此,常是腹部超音波檢查看到此陰影,但是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卻顯示沒有任何腫瘤。

您近半年體重大幅降低,這個黑影確實有可能就是脂肪肝開始逐漸退去的區塊,加上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都無異狀,切片報告也顯示此區域為正常的肝臟組織,目前應該可以先放心,持續保持觀察即可。

理論上,如果脂肪肝越來越改善,這個黑影應該也會與肝臟其他區域越來越同質化,也就是會變得越來越不明顯。

(自由時報)
--
幼童上課突哭鬧 低血糖作怪/吳怡磊(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醫師)

9歲陳小妹平時在校乖巧性情穩定,有一天突然在上課中哭鬧不止、甚至發抖,但學童體溫正常,也說不出哪裡不舒服,經老師詢問保健室後,才發現是糖尿病低血糖症狀,及時給予果汁才沒有釀成更嚴重影響。

該名幼童患者為第一型糖尿病患,須接受胰島素治療,因當天午餐吃得較少,胰島素治療的劑量沒因此減量而造成的低血糖。

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而言,治療藥物種類多,降血糖口服藥、腸泌素或胰島素都是治療選擇;但對第一型糖尿病患,因為身體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則必須完全仰賴針劑胰島素治療,以維持血糖恆定。

第一型糖尿病多半發病早,在1-3歲發病是很常見,此時治療的最大挑戰在病患本身對身體狀況的表達程度,對於高、低血糖帶來的身體反應若無法及時完整表達,恐成為控制血糖的重大隱憂,尤其是低血糖會讓病患出現頭暈、冒冷汗、心跳快、肚子肌餓等症狀,進一步可能導致意識昏迷。

有些幼童通常還不能明確表達,因此常以哭鬧、發脾氣、坐立難安、劇烈抖動身體來表現。此時若身邊的大人不夠警覺、誤以為小孩在鬧脾氣而未及時處理,病患很容易因嚴重低血糖而抽搐昏迷。有研究也指出,長期嚴重的血糖波動會影響孩童的智力與執行力,其智力測驗指數比沒有發生低血糖的孩童還低,進而影響孩子在校的學習力與專注力。

糖尿病是終生跟著病患的疾病,低血糖的風險當然也是一輩子相隨。所幸科技的發展正逐步幫助病患,提升治療及生活品質。過去需要「每天」固定時間注射基礎胰島素,現已有更長效基礎胰島素可降低4成低血糖發生率,並且跨越24小時作用門檻,作用達42小時,讓患者較不用擔心漏打、或晚打造成血糖不穩定的問題。

以安全性來說,不僅更長效,1歲以上兒童即可使用,這是第一型糖尿病患治療的重大突破。

(自由時報)
--
郊遊未戴帽 女童頭皮曬傷掉髮

一名6歲女童日前跟家人到郊外遊玩、野餐,因怕熱沒戴帽子,玩了一下午跟家人喊「頭皮好痛」,洗頭時掉了一大撮頭髮,女童媽媽趕緊帶她就醫,發現頭皮曬傷,毛囊也因受損掉髮。

收治病患的高雄市祺彰診所院長張祺璋說,高溫除了會導致頭髮毛鱗片翻起,陽光中紫外線更會破壞頭皮毛囊,最近門診頭皮曬傷、高溫引起熱掉髮的患者增加,其中年紀最小的只有6歲,提醒民眾戶外活動不要忘了戴帽子防曬。

除了有幼童頭皮遭曬傷,張祺璋表示,有48歲男性患者自述每周末去釣魚,最近覺得頭皮發燙,洗頭掉髮量暴增,就診發現頭頂微禿處發紅、掉髮;另名36歲日籍工程師假日愛打棒球,雖有戴帽子,但不適應台灣高溫,也有掉髮困擾。

張說,高溫出汗,頭皮油脂代謝旺盛,也影響毛囊生長周期;毛囊進入休止期發生的掉髮,頭髮頂端是正常黑色,若因外力破壞毛囊發生的急性掉髮,頭髮頂端呈白色,從幾名患者掉髮端觀察,都是高溫引發的急性掉髮。

張祺璋提醒,夏季高溫民眾出門應將帽子或陽傘當成基本配備,不只在露出皮膚擦防曬乳,最好能使用頭髮和頭皮專用防曬用品,男性運動後,甚至可沖一下冷水幫頭皮降溫。

(聯合報)
--
20年來少不了菸和烈酒 45歲女得了食道癌

一名45歲女性因職業關係,20年來少不了菸和烈酒,因吞嚥困難甚至連水都無法下胃,才發現食道癌已大到完全阻塞食道,連水都無法通過,無法開刀治療。所幸經台中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梁家郡以光子刀放射治療,初步讓食道癌縮小2分之1,清出食道通路,才讓患者嚥食喝水,維持生命養分。

這位女性患者起先發現自己吞嚥食物食有一點卡卡的,總以為是因喝了烈酒可能是喉嚨被「燒傷」而不以為意,後來竟嚴重到連喝水都有困難,還忍了3個月未就醫,因一次胃痛而掛急診,竟被檢查出她的食道已完全阻塞,是罹患第四期食道癌。

梁家郡指出,該患者的食道癌約2公分×10公分,塞滿食道的中上段,經病理切片化驗確診為鱗狀上皮細胞癌,而且癌腫瘤已局部侵犯到氣管,雖然癌細胞尚無遠端轉移情形,仍然無法開刀治療,選擇以光子刀放射治療讓癌腫瘤萎縮,再配合化療全面追殺癌細胞,也是目前對無法開刀的食道癌患者,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法。

經過22次的光子刀放射治療,原來2公分×10公分的食道癌腫瘤已萎縮為1公分×5公分,梁家郡說,光子刀放射治療完成療程後,腫瘤仍然會持續萎縮,對病患的生活品質有一定程度的助益,因食道不再完全阻塞,病患可以進食以提升抗癌體力。

他強調,食道癌的形成大多是食道黏膜的鱗狀上皮細胞,被癌化病變而罹癌,依衛福部最近發佈的資料顯示,去年國人死於食道癌的人數為1797人,是國內10大癌症死亡率排名第9。

食道癌在初期是無症狀的,只有在腫瘤大小已經佔據了整個食道管腔的一半左右才會有吞嚥困難的症狀。食道癌發生率男性遠高於女性(15:1),好發年齡為60歲左右。

梁家郡說,民眾如自覺有吞咽梗噎感、胸骨後疼痛、食道內異物感、食物通過緩慢並有滯留感、咽喉部乾燥與緊縮感等情形,儘早就醫,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提升食道癌的控制率與存活率。

(聯合報)
--
酒糟性皮膚炎 恐因過度保養

皮膚科醫師表示,使用在臉上的東西過多,可能使皮膚本身屏障能力下降,酒糟性皮膚炎等皮膚問題恐將一一冒生。

皮膚科醫師林政賢說,酒糟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反覆發作的皮膚炎,常見症狀包括臉潮紅、起膿包或丘疹、長出鼻瘤、眼睛刺癢甚或發生結膜炎等。發生原因複雜,目前沒定論,長期過度清潔帶來的表皮上壁缺損,是可能原因之一,其他致病因子還包括紫外線暴露、免疫系統異常、血管活性異常、臉上蠕形蟎蟲量較高等。

皮膚科醫師邱品齊說,統計調查中看見,在亞洲,酒糟性皮膚炎好發於年輕人,男女比例為1比3,詳細原因不明。

不少年輕人飲食西化又晚睡,使皮膚毛囊易出油,影響臉部共生細菌菌落,使蠕形蟎蟲數量大量增加,誘發皮膚免疫反應,提升酒糟性皮膚炎風險。

要避免酒糟性皮膚炎纏身,林政賢建議,保養宜盡量簡單溫和,減少皮膚刺激或過敏。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及含酒精飲料。生活應避免過度日曬、情緒壓力太大、處在過熱或過冷的環境等。

(聯合晚報)

評論

職災影響績效獎金 恐造成隱匿惡果/鄭雅文(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理事長)

根據媒體報導,經濟部國營會日前修改「國營企業考評辦法」,針對台電的考評權重,將大幅提升「勞安事故」比重。也就是說,勞安事故發生率越高,事業單位的工作考成等級就會越低,整年度可獲得的績效獎金也就越低。

「零職災」恐成口號
台電近年來工安事故頻傳。對此,台電董事長去年年底在立法院被立委質詢,回覆將努力達成「零死亡、零傷亡」目標。筆者認為,管理者標榜的「零職災」政策,與政府主管機關將職災發生率與績效獎金連動的作法,恐將惡化長期存在的職業傷病隱匿問題。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雇主需於8小時之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的職業災害,定義為「一死、三傷、一住院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災害」。然而,即便是此類重大職災,未依法通報的情形仍十分普遍。對於違法雇主的行政罰鍰,也僅在3萬至30萬元之間,未能形成足夠壓力。
《職安法》第38條另規定,中央主管指定事業之雇主,應填載工時損失達8小時以上之職業災害,按月報請勞動檢查機構備查。
對於此類非致死性職災(包括受傷與罹病),即使勞工失能程度嚴重,只要未達上述第37條定義的重大職災,指定事業單位雇主未主動填報的情形更為普遍,遑論其他非指定事業之雇主。
根據我們研究團隊過去的訪談,可發現私人事業單位隱匿職災的問題十分普遍,雇主為了避免勞檢、擔心受罰,常會「鼓勵」員工不要申請勞保的職災給付,略施小惠予以「和解」。遭遇職業傷病的勞工,除非受損嚴重,否則也常為了保住飯碗,而不願意依法主張公傷病假及職災醫療補償權益。

公部門匿職災普遍
在被視為是鐵飯碗的公部門,隱匿職災竟也十分普遍。
在我們過去訪談的職業傷病個案中,有政府部門的基層公職人員、縣市政府編制內的清潔隊員、公立醫療院所醫護工作者,也有國營事業單位高階主管,猝發腦中風,經職業醫學專科醫師認定與過勞有關。他們在申請公傷病假過程中,均受到管理部門的刁難,其中一大原因,就是申報職災會讓「零職災」管理目標破功,影響該部門的績效獎金。
對於釀成重大傷亡的工安事件,雇主不通報的可能性較低,但對於其他職業傷病,缺乏配套的「零職災」口號,很容易被轉變為「零通報」。
「零職災」,的確是職業健康政策的目標,但達成此目標,需有適當的手段。筆者認為,對於職業傷病的通報責任,政府一方面應強化雇主通報重大職災的法定責任,加重未依法通報者的罰則,亦應對未依法給予公傷病假的雇主,處以有效的行政罰鍰。
另一方面,政府應盡速推動普及性的職災保險,以財務分攤機制,落實雇主職災補償責任。依目前《勞保條例》,遭遇職業傷病而導致工作失能達4天或以上的被保險人,可請領職災短期失能給付。未來職災保險法立法,應將此類職業傷病給付的通報責任納入新法,規定保險人在核定職業傷病給付時,應同時通報至勞動檢查部門。

連動獎金須做配套
經濟部國營會作為台電的主管機關,其管理監督之雇主責任,自應受到嚴格檢視。將職業傷病的發生率連動到工作者的績效獎金,若缺乏適當配套,勢必使隱匿職災的問題更為嚴重。

(蘋果日報)
--
種姓與共赴黃泉的戀人們/張恩慈(印度特派員)

蘇吉,明天是你離去的第4個月。在你自縊後的9小時內,丹妮絲塔也葬身井底。你們倆的遺照,至今都還殘忍地在嗜血的網路空間示眾,讓愛你的人見一次,就揪心一次。
你是組織裡最得力的泰米爾員工,也是忠心的貼身護衛,壯碩的身材和左眉觸目刀疤下,藏的是顆細膩的靈魂。數不清我這個稀有動物上街又招惹多少輕浮的騷擾,一班人內首先察覺的總是你──怒髮衝冠地拎著臭小子們來道歉,最後還得讓大夥哄著才能消氣。
下班時間的你不愛回家,老窩在給外縣市員工安排的宿舍裡。久了不是辦法,也給你安排了一間。挑燈夜戰的時候你總會為大家下廚,每頓都在我抱怨辣椒放太多後調皮地咯咯笑。

種姓只是干預藉口
那間房間,從此空著了。
喪禮那天,你的母親哭斷腸,和身上突兀的紗麗與金鐲子串相映成趣。一聲歇斯底里地叫喊:「娶那個種姓的女人是不可能讓進家門的!」
糾結的悲憤短暫地搆著鄉鄰親友的眼球,然後又瞬間湮沒在滿場嘈雜的八卦交談,伴隨此起彼落的、那些聞訊返國遠房親戚們的尖叫與哭聲【註一】。你的臉失去了血色,灰撲撲的,在黃白紅相間的花朵陪襯下更顯黯淡。她的信物還掛在你的左小指上,作為唯一得以奢望的成全。我的眼淚突然再也流不出來了,只剩下綿延的憤怒與空洞。
從前,大夥又調侃賈夫納人家裡要不到一杯水喝時【註二】,你曾經斬釘截鐵地說:「現代社會沒有人在意種姓了啦!」我似懂非懂,沒有多說什麼,只知道種姓也罷、族群年齡性別教育程度也好,甚至戶頭有幾個零頭,都只是人們用來站在制高處,干預指點那份努力與幸福的藉口。如同3年前那位硬生生地成為別人妻子──曾經與你相愛了8年的穆斯林女孩。
追悼會上,你手把手帶的志工們抽抽噎噎地擁成一團。《晨報》主編臨走前黯然地說:「戰後9年,所有這社會隱藏的罪惡,都在失去自制後一宗又一宗迸發出來。」誰還記得過去30年,人們喊著出身低種姓的普爾巴卡蘭「Thalaivaa」的日子【註三】?

年輕世代看盡離別
你離開我們後的第3個月圓,這縣已經是第60個年輕的孩子跟你一起去了。看盡離別的這個世代的你們啊,生死之間的界線,真的是太薄太薄了。
你很痛吧?我不再恨了。什麼糾結不解的,在轉瞬間,都能明白了。

【註一】斯里蘭卡泰米爾人自1983年「黑色7月」(Black July)內戰前夕的大規模屠殺後,許多人開始舉家移居海外。長達26年的內戰讓國家外流將近80萬泰米爾人口,至今仍有許多人因政治迫害以難民身分逃離家園。
【註二】斯里蘭卡泰米爾種姓階級在地域間區隔相當明顯,基本上賈夫納(Jaffna)地區種姓地位優於東部省,再來是瓦尼地區(Vanni),最後則是源自於南印度的高地泰米爾人(Upcountry Tamil)。
【註三】Thalaivaa,意即領袖(泰米爾語)。普爾巴卡蘭(Velupillai Prabhakaran)為泰米爾猛虎解放組織(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m, LTTE)的首領,出身於Karaiyar階級,在世期間曾致力於打破種姓藩籬。

(蘋果日報)
--
瑞芳的大麵仔/王文靜(商周集團執行長)

6月初,我來到法國勃根地。除了滿山綠的葡萄園,更有一望無際的麥田染黃大地。喔,麥子成熟了,一根根麥子直挺挺,在初夏壯觀搖曳。這裡是全世界主要的小麥生產基地。不久,小麥收成後會變成麵粉,運送到世界各角落,成為麵包、麵條,進入不同餐桌。
晨間麥田,讓我想起遠方的人:「美麗的麥穗,製成麵粉後的你,會到我的故鄉瑞芳嗎?」我的故鄉,有一位大麵師傅,他每天摸黑起床,手工做麵。他的麵條Q彈,是世界最好吃的。
大麵師傅沒受過高等教育,孜孜矻矻的老實人,日子過得像鬧鐘,天沒亮就起床,到工作坊做麵,再騎摩托車送新鮮麵給客戶。現在,手工麵不多了,他堅持。每一條麵都要不斷地「搓、揉、拉、甩」,製作繁複耗時,造就獨特的口感。他也做餃子皮,讓妻子每早到市場現包餃子。他不太出遠門,因為不願失約於客戶。偶有出遊,坐如針氈。

壯年早逝留下遺憾
他的人生就是規律與反覆的麵粉,我們都叫他「大麵仔」。就在我抵達法國的這幾天,瑞芳傳來簡訊,「大麵仔」走了,仍值壯年的生命就此結束。
「大麵仔」的女兒在facebook寫下懷念:
「如果知道和爸爸相處的時間那麼短,想為他做什麼?」
「如果可以的話,爸爸,我想把你做麵的樣子錄下來。我從來沒有說過,爸爸,你做麵的樣子很帥,散發著自信,也可以看出你真的很用心的在做,吃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所以你的麵才那麼受歡迎。我想記得你做麵的樣子,爸爸。」
「我還想要,每個月都有一個小小的家族旅遊。你每天工作那麼辛苦,我都在想啊,等我長大、賺錢之後,要帶你們出去玩,賺得多的話就去國外,少的話就在國內走走,可是我真的沒想到,在我還來不及獨當一面的時候,你就走了。」

在平凡中敬天順命
「媽媽說:對不起,讓妳提早長大。可我覺得我夠幸運了,至少我記得你的模樣、記得你做的菜、記得我們之間的一切,我有自己的回憶,不用靠別人來想像你。這一世,我們先到這,我們會勇敢,好好的走下去。」
在瑞芳小鎮,白色麵粉堆裡,一個天天摸黑起身的身影淡出了;在基隆佛寺,雄偉的佛像後,每個假日默默的洗碗志工將不再會出現。
「大麵仔」是小鎮人物,或拙或憨,但在平凡中的敬天順命是不凡。因為敬天,他孜孜矻矻於工作,在一人工作麵坊裡站在最前面。在佛菩薩與眾生間退到最後面;因為順命,他總是做的比說的多,幾無抱怨。日子晴雨,他都接受。
我再也吃不到全世界最好吃的麵。本來,以為可以任意擁有這份奢侈。本來,以為「大麵仔」還年壯。
「小麥啊,收割後,你將去哪裡旅行?化身麵粉,去另一個國度嗎?化身麵條,端上誰家的餐桌?」

(蘋果日報)
--
警察悲情故事 何時能根治/池文光(警官)

警察節日前夕,台南市警察局麻豆分局警備隊長許文福服完巡邏勤務,舉槍自盡,悲情警察故事,再添一樁血淋淋事例。
翌日歡慶警察節大會,循例照舊戲碼,全台警察局長等高層華服端坐、鼓掌拍照、行禮如儀、表揚模範,總統致辭表示過去在警察健康照顧上,做得不夠完整,請內政部負責盡快地跟各部會討論協調,提出一個照顧員警身心健康的完整計劃。
一位家有妻小,從基層爬升幹部,當了30多年的老警察,在屬於警察自己的特殊節日前夕,選擇了舉槍結束生命,來表達內心不滿情緒。這付出的代價,是多麼無助且沉痛的選擇,而官方制式的答案,就從總統蒞臨警察節致辭稿中,看出端倪。

分飾多職壓力崩盤
警察工作壓力大,尤其是基層幹部,既要經辦業務,也要擔服勤務,責任是包辦制,長官只有要求,命令交下,強調結果論處,不得違失,過程後果自負,出事鬧人命了,官樣文章,千篇一律,都是家庭感情或財務規劃不當等個人因素,和公務無關。
生者何悲,死者何辜!但,事實真相呢?警察機關有認真嚴肅的檢討面對嗎?為何事件再三發生,悲劇卻是一再重演!難道真如總統所言,都是個人身心健康因素所致?這個問題,身為廣大基層員警都不相信,卻是警察官長們危機處理的固定模式。
正因如此,臉書社群「靠北警察」打臉官方說法,貼出許隊長生前疑因精神與健康狀況不佳,白天兼職內勤業務,晚上尚要輪服外勤勤務,不堪負荷,書面報告難以勝任,惟遭長官托辭回絕,在求助無門情況下,做出了大家無法接受的沉痛選擇。
台灣警察制度很是奇怪,警備隊這個單位,過時的產物。早年人員組織編制少,地方轄域遼闊,警察分局設有警備隊,為預備警力,負責支援第一線警力不足。但隨著人口成長及鄉鎮市都會發展,普遍設有派出所,警備隊角色逐漸式微,問題也就浮現出來。照理說,警備隊因著時代推進,所扮演功能不再,理應檢討廢除。惟現際實務狀況,就不是如此,不是將無效或病號警力,問題搬移至警備隊閒置,或就是組織虛級化,不設警力,但有時又派隊長一人,有將無兵,制度形成工作上困境,就如許隊長般處境。
綜結許隊長生前職場最後際遇,就是病痛在身、家事煩心、公務纏身、制度紊亂、長官不理、虛名隊長,白天正職經辦公文內勤業務,晚上派出所擔服巡邏帶班巡佐勤務,一人分飾三職務,工作兼職支援多,角色扮演錯亂,終於壓力承受不再,了結一切。生命無價!警察不幸舉槍自盡,究竟是制度失序了,抑或長官顢頇無能?籲請警政掌權當局正視,找出根治之問題所在,確實解決,避免再三發生。

(蘋果日報)
--
爛政見與它們的產地/周偉航(大學教師)

姚文智上周最精采的表現,並不是略顯淒涼的造勢晚會,而是他屢屢展現捍衛自身政見的決心。雖然外界質疑他多條政見的可行性,但他仍四處出擊,鏡頭前一副成竹在胸、法寶在手的自信貌,不是要對手讀書或去Google,就是強調批評者缺乏想像力與前瞻思維。但就算是政治外行人,應該也會發現姚文智的這種選法,似乎與過往幾屆市長選舉有很大的不同,或許就像民進黨市黨部主委所說,是把這個月當成選前一個月在打。但選前一個月會「那樣打」,是有其科學理由的,你硬要把時程挪前,就會出現「零元(也是有可能)月票」這種神奇的政見了。

政見數字引發質疑
過往的台北市長選舉,通常6月還在暖身期,各候選人的辦公室仍是民宅大小,7月以後才會搬入較大的大競選總部,而總部組織也是此時才會確定,等各主管一一就位,下面的人力才會進來。這時程安排是有理由的:因為到了暑假,大學教授(智囊與幹部)與大學生(打工人力)才能投入選舉。要正式推出「政策白皮書」(政見),通常都是8月以後了,因為負責擬定政策的大學教授們「寫作業」可沒那麼快。寫太快,可能會在細節上存在矛盾,或是與其他政策對不上。就算教授寫完了,也還要和總部內當過官的政客與媒體人會商這些政策的可行性,等大家都點頭,才會安排相關宣傳造勢活動。
不過姚文智現在就在丟政見了,他的「零元(也是有可能)月票」甚至是在3月底就首次出現了,這就讓人懷疑他的政見到底是怎麼生出來的。不論是「零元(也是有可能)月票」、「48萬蓋公宅」、「第二胎國家幫你養」等等,這些政見都牽涉到大量的數字計算,但姚文智碰到各界質疑時,始終都拿不出明確的公式或財源、法源規劃。雖然他強調要質疑者去讀書,但並沒有明確講是哪本書;說曾請教專家,卻沒辦法請出專家來回應其他專業者的質疑,從頭到尾都是只有他站在第一線空口說白話,甚至他也請不出中央官員來保證財務及法令面上的支持。
這當然就會讓人懷疑,他只是聽了幾個朋友閒聊、虎爛,就把那些未成熟的想法直接拿出來當成印在紙上、發在新聞稿裡的政見。如果他是選里長或議員,那也就算了,但身為執政黨提名的首都市長候選人,這種處理政策上的粗糙度,還是會讓識者感到不可思議。因為這些誇張的政見,姚文智目前已陷入解釋不完,也不可能解釋清楚的困境中。在過去的市長選舉裡,候選人常因為對手的抹黑戰而陷入類似困境,但姚文智的「局」卻是他自己造成的。
就算是歷來最誇張的候選人連勝文,他的政見也不是6月就提的。若不比爛,那本屆對手丁守中,更是在選前一年就組成類似馬英九當年規模的智囊團隊。那姚文智的智囊團隊呢?如果他只喊台灣價值,其他什麼政見都沒提,或許還不會困窘若此,說不定仍來得及去找自己的專家學者團隊。但現在鬧得如此難看,誰會願意幫他出面收拾,拿自己的名聲替他作保呢?
選舉是門科學,政客就算弄不清楚其他政策背後的科學,至少應該掌握選舉運作的原理。連選舉基本功都做不好,請問你到底是來做什麼的呢?你又到底會些什麼呢?

(蘋果日報)
--
個資保護再思考/吳全峰(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歐盟GDPR實施後,我國重新檢視個資保護政策,惟《個資法》矛盾仍待調整。美聯社
歐盟「一般個資保護規定」(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正式施行後,政府似才警覺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個資法》)距GDPR合致性仍有落差,並對產業之歐盟業務推廣、學術研究之跨境合作,可能產生重大影響。

未思考與歐美差異
如美國生醫學界就GDPR對生物檢體或資料跨境傳輸衝擊與跨國研究合作障礙,早有評估;但我國對類似議題──如健保資料之蒐集、處理與利用──卻未見相關檢討,可能使廣泛運用健保資料庫且與歐盟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之生醫研究(包括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面臨違反GDPR之風險。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於日昨之Carpenter v. United States判決亦對大數據年代下隱私權保障採嚴格標準,認為數位資訊(digital data,如行動載具所貯存之定位資訊)可能洩露詳細個人私領域資訊,並對隱私權產生侵害,故數位資訊之使用需建置正當程序保障。而該判決是否將限制以行動載具蒐集個人生物資訊並提供產業或學術利用,亦有待觀察。
然相較美國法院之審慎態度,我國政府仍將個人數位資訊視為產業發展之「資源」而非個人應受保障之「權利」,如鼓勵產業(包括設計App)將個人「健康存摺」、健保或其他開放資料串接,並透過資料挖掘重組混搭等方式增加「產值」便屬一例;惟該等允許第三方取得個人數位資料政策之隱私衝擊,卻似非政府所關心。
在GDPR實施後,欣見政府重新檢視個資保護政策,但《個資法》既有架構矛盾、體例不一問題,仍待全面重新思考並調整。
個人認為問題之一在於,我國參考美歐個資保護立法例時,往往未思考其間差異,摻雜混用不同基本概念之結果便導致後續《個資法》適用出現扞格。
舉例而言,「無從識別特定個人」可分為兩類:無從「直接」識別或無從「間接」識別。美國之去識別化(de-identification)概念通常指前者(無從直接識別),亦即將與個人可識別因素(identifiers)排除即可,故假名化(pseudonymization,指處理後資料仍可透過與其他資料對照以識別特定個人,編碼即屬之)亦屬「去識別化」工具;但歐盟之匿名化(anonymization)概念卻兼採兩者(不得直接及間接識別),且因假名化資料仍可對照回推,故被認仍屬可識別個資(GDPR前言第26段)。
但我國《個資法》就「無從識別當事人」概念(資料須達「無從識別當事人」始不受《個資法》保護),在法條用語、法務部函釋、法院判決中卻無統一定義與內涵,甚至直接橫向移植並混用美歐法規用語(如假名、匿名、編碼、代碼、隱藏部分資料、去識別、去連結),未考慮概念差異,遂導致衝突不斷。

個資法本身問題多
如《個資法》第2條第1款與《個資法》施行細則第3條規定得與其他資料對照連結後識別特定個人之資料仍屬(得間接識別)個資,似採歐盟「匿名化」概念;但同法第17條卻又認為代碼╱編碼(仍可透過與其他資料對照連結後識別個人)非屬個人資料,似又採美國「去識別化」概念,兩者顯屬矛盾;而法務部函釋所創之「可逆之擬匿名」(指資料雖經代碼及雙向加密,但仍具個體性特徵,後為行政法院判決所採),更完全跳脫GDPR「匿名化」概念,僅是借殼上市。
而《個資法》本身即存在種種問題,更遑論要細緻處理《個資法》與其他法規範(如《人體研究法》、《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就「無從識別特定當事人」在法律上之重大歧異。

(蘋果日報)
--
鷹派鴿派外 走出反毒第三條路/林書立(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博士生)

明(26)日為國際反毒日,然而隨著交通的發達與資訊的進步與發達,毒品犯罪在國際社會間蔓延氾濫的情形也跟著快速發展,世界各國毒品氾濫問題隨著全球化逐漸複雜,尤其新興毒品的氾濫,與製毒技術的轉移與改良,使得毒品問題益發難以控制。即使台灣並非毒品原料產地,但由於種種全球化因素的影響,也同樣隨著全球面對艱鉅的挑戰。

行政院於2017年5月提出「新世代反毒策略」,除了規劃未來4年投入100億元經費,推出五大策略,擬透過阻絕毒品製毒原料於境外、減少吸食者、降低吸食者犯罪機會、強力查緝製造販賣與運輸毒品,並降低毒品需求及抑制毒品供給。

強硬反毒效果不彰
然而反毒作戰並不容易,以美國為例,自1971年宣布濫用毒品為「頭號公敵」啟動反毒作戰後,美國每年花費約5億美元用於阻絕哥倫比亞等海外之非法毒品交易,每年更花費510億美元用於整體反毒策略。然而,1980年雷根和尼克森政府的「反毒作戰」(War on Drugs)策略仍被認為並不成功。
例如當時為了打擊安非他命而限制上游化學原料的銷售,於是大型毒品工廠無法生存,但是生產者卻轉成家庭代工,小規模製毒,政府因此設下更多原料限制,不料情況卻變得更為棘手:反讓墨西哥大型販毒集團入侵美國市場!
毒品問題仍未獲得預期的成果,美國的監禁人數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80年代監禁囚犯幾近250萬,其中一半是酒精與毒品罪犯,研究毒品策略的智庫探討後,認為雖然許多犯罪的人有毒品前科,但沒有足夠證據可以證明犯罪是因毒品而造成,真正因為毒品因素而犯罪的案件比率並不高。
於是乎主張將毒品除罪化的「鴿派」出現, 2010年起包含加州在內的許多地方政府,率先將危害較輕的大麻予以除罪化,葡萄牙甚至於2001年通過新法,規定個人吸毒和持有毒品(1公克海洛因、2公克古柯鹼、25公克大麻葉、5公克大麻脂或1公克搖頭丸),不再視為犯罪行為。

企業自主毒品篩檢
姑不論毒品除罪化在我國可行否,在反毒策略的鷹派與鴿派爭論不休之際,反毒政策的「貓頭鷹派」已經出現。
貓頭鷹派主張設法減少需求策略,用智慧解決毒品問題,除了執法部門的取締之外,極力推出第三方警政措施,除了各政府部門對於不配合毒品政策的取締祭出行政裁罰外,政府單位配合推動毒品自主篩檢等策略。
例如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所屬藥物濫用和心理健康服務管理局(SAMHSA)發布了聯邦工作場所藥物檢測計劃。指定聯邦交通運輸業,尤其是飛航安全有關特定人員必須強制進行毒品篩檢,再者勞動部推動無毒工作場所法案(Drug-Free Workplace Act),由企業自主決定是否採用自願毒品篩檢,以避免因為毒品產生的工作場所意外,而聯邦政府採購契約締約者亦被要求提供參與無毒工作場所情況。
自1988年的《無毒品工作場所法》公布實施以來,不僅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州政府機構跟進、私人企業和學校等亦逐漸自主加入,即使聯邦政府於2010年因為部分州政府已經將毒品除罪化而廢止該聯邦法案,但多數州政府持續進行《無毒品工作場所法》。
迄今美國多數各州還是有自己的一套自己制定的無毒工作場所計劃規則和規定,2014年統計全美已有71%企業要求求職者通過毒品藥物檢測,因為毒品藥物檢測的風氣已然成形,避免雇用施用毒品卻未進行戒治者,確實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與風險,並迫使毒品吸食者參加戒治計劃。

貓頭鷹派智慧防毒
毒品的氾濫已是全球議題,如果我們的毒品政策確立不走向鴿派的毒品除罪化政策,或能參採貓頭鷹派的智慧策略相關措施,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推動進階配合措施,由各部門共同協力推動毒品人口自主篩檢與主動參與戒治之計劃,使我國社會安全網絡能透過貓頭鷹派的智慧型防毒策略緊湊交織,減少毒品之擴散與危害。

(蘋果日報)
--
被低估的福島核災處理費與核電成本/陳威志(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日前,「以核養綠公投執行小組」執行秘書張文杰在媒體報導中指出:「日本把核廢料處理與發生核子事故的費用加入核電成本,經過此一重新計算後,核能發電成本仍然是日本所有發電方式中最便宜的,所以核能電廠再起動本來就有助於降低電費。」其認識與推論,明顯悖離事實,為免國人受誤導,特此為文,簡單整理要點如下。
首先,各發電方式的成本估算與實際的電價是兩回事。張執秘應該是根據報導中的日本經產省2014年試算圖,而指出核電成本最低(10.1日圓╱度),但經產省針對各發電方式所進行的成本試算,是為了之後來評估能源供給結構,並非已反映現在電價,張執秘看似誤解的移花接木,實有待商榷。
更何況經產省的試算結果也飽受質疑,主要的批判在於嚴重低估了「核災風險處理費」,即張執秘所說的發生核子事故的費用。

官方低估核災代價
福島核災後,日本掀起核電並未反映真實成本的熱議,在外界批評下,經產省2014年的成本試算納入了以福島核災處理費為母數來推估的核災風險處理費。
但福島核災至今仍無法處理善後,花費不斷上修,2016年經產省上調了2014年試算時抓的12.3兆日圓,變成大約兩倍的22兆日圓。母數變大之下,還會得出核電成本低的結論嗎?2014年的估計值早已不符現實。
即使如此,官方可能還是低估了核災的代價。2017年日本權威民間智庫「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福島核災處理費恐攀升到50兆-70兆日圓。因為經產省沒有算入輻射污染土的最終處理費,以及發生爐心融毀的福島第一核電廠1-3號機與輻射污染水的處理費。
讓人驚訝的是,該研究中心援用經產省的試算模式,僅用官方公布的22兆日圓下去計算,就得出核電成本14.7日圓╱度,比燃煤及天然氣都還高的結果。
這22兆日圓從何而來?日本政府已決議2.4兆從電費徵收、16兆由東電支出、除污的2兆由國家負責,其餘的由其他電力公司負擔。表面上看起來大半責任將由東電扛起,但日本的有識之士指出實質上恐還是由全民負擔。畢竟在電力自由化衝擊下,東電能否保持多餘且穩定的營收是一大問號,政府隨時能以增加電費徵收額度或投入稅金來相救,再者,把費用灌在送電網使用費上,進而轉嫁給消費者的手法也被導入。總之避免東電破產,及不要讓福島核災處理費直接以電價名目反映,是日本官方最高指導原則,這將使核災的影響看來小一點。

不能只看政府說法
其實若要降低電價,最切實的作為應該是像日本重要的民間智庫「原子力情報資料室」所建議的,直接讓核電機組除役。
畢竟為了再起動,電力公司得多支出機組維持管理費,及建置符合新管制標準的種種設備,據估計1座機組至少要1000億日圓。
事實上,因為重起動不划算,日本已經有9座核電機組趁勢宣布除役,且原本興建中的兩座機組,也因福島核災而停擺,至今仍未動工。此外,日本各項輿論調查都顯示反對核電機組重起者穩定保持過半以上。更重要的是,2011年以後日本用電量還直直落,「沒有核電就會缺電」的狀況不但沒有發生,GDP還一路成長。
若上述的花費據實反映在電價之上,核電早就沒有競爭力。但日本政府和電力業者基於本位主義,無視上述現實與市民批判,而執意推動重起動。
了解一個國家不能只看政府說法、還得注意社會及市場面向,單方面提出日本官方說法,就要來論證福島核災影響不大或核電復興,不但失之武斷,也不夠公允,期盼國人能理解此一完整脈絡,不被斷章取義的評論誤導。

(蘋果日報)
--
蘋論:分屍案給台灣社會的警訊

殺人,世界各地每天都在發生,但是一個基本平靜的現代社會,一個月內連續3起殺人分屍案,就似乎已非個案可言,而是具有某種社會指涉了。
這3起分屍案中2起兇手是女受害人的教練,換句話說是熟識的人。這情形說明了根據統計大多數性侵犯都是認識的人或居住鄰近的人。由於種種原因,台灣就業、薪資與經濟發展表現不佳,促成集體苦悶,精神狀態欠佳的人會因挫折──攻擊行為模式侵犯他人。這是老生常談的普遍原因,個別的特殊性毋寧是更關鍵因素,包括感情受挫後的報復衝動、情緒管理失效等。
分屍案與一般殺人案有著很大的不同。古代政府將犯人分屍通常不是死後切開肢體,而是活生生就割裂身體,像是五馬分屍(車裂)、凌遲酷刑、腰斬等。現在的分屍案雖是受害人死後才被分割屍體,但殺人只需要一時衝動,分屍則是冷靜之下的產物,需要比殺人更大的勇氣和計劃。

三心理機制引暴力
這份勇氣平日需要社會培養。研究暴力殺戮的心理學者葛斯曼(D. Grossman)在《論殺戮》書中指出暴力要能發揮作用主要靠3種心理機制:一、古典制約,類似巴夫洛夫對狗做的實驗;二、操作型制約,如心理學家史金納的老鼠實驗;三、社會學習過程中,觀察與模仿替代榜樣所受的影響。最後一項威力可怕。
青少年在看電影、電視時,身處的環境類似反向的古典制約過程,他們看到的是鉅細靡遺地鋪陳人類受苦與受殺戮的可怕景象,他們學到把殺人和受苦與娛樂和享樂、自己喜歡的軟性飲料和零嘴,以及與約會對象親近和親密接觸連結起來,形成古典制約模式。
操作型制約模式是指孩子們入迷的電動互動遊戲裡,可以看到運用操作型制約的射擊練習場,人形靶會不時跳出來,提供射擊者立即回饋。最後,社會學習過程指的是,孩子從小就學會在一個全新的領域觀察、模仿一些動態的替代榜樣,例如驚悚電影裡的恐怖殺手拿電鋸、斧頭追殺無辜者,甚至吃人肉。

應永久與社會隔離
謀殺與作戰類似的地方,部分是殺人者與被害人之間的距離,根據研究,距離越遠越沒有罪惡感和恐懼感(如無人機發射飛彈炸死人);而分屍兇手竟能夠克服靠近死者並將他分割成幾大塊肉塊的恐怖感,實在並非常人之所能。他們的精神狀況需要縝密的研究,作為日後處理同樣案件的參考。
近來的3件分屍案當中有1件還涉及性侵屍體、切除乳房,精神科醫師說兇嫌可能患有戀屍癖,而分裂屍體也是兇嫌具體佔有、征服受害人的象徵。死者生前拒絕兇手求愛,導致兇手自卑發作,遂以取走死者生命來替代獲得死者情愛,並將死者身體零件化、解體化,使死者永遠無法屬於其他人。這樣的恐怖情人實在應該永久與社會隔離。
兩件分屍案都是男教練殺害女學員,他們都是經過網路交友軟體互相認識。社群網站發明至今已「仲介」了太多犯罪行為,政府不宜介入管理,業者應該要有社會責任感,自律整理網站倫理,並設法避免傷害隱私。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